2011-11-20 00:44:53湘穎

轉貼:《步步驚心》諸位阿哥形象



最近沉淪在《步步驚心》的傷痛裡,這哪裡是步步「驚心」,隨著劇情的發展,簡直是步步「虐心」!

我早已過了風花雪月、談情說愛的浪漫年齡了,但這齣半虛構、半夾雜歷史的小說、電視劇,仍是讓我心痛不已!

小說一看再看,電視劇內容也由youtube一看再看,都忘了唐朝杜甫還剩十首詩等我去解析!

原本打算將這幾位不同形象的阿哥作一論述的,寫完之後,我也該告別四爺的痛與不捨,若曦的不珍惜與殤,回歸正常的生活(不然會被真實生活裡的「四爺」給休了!)結果看到網路上的這篇文章,我想我不用寫了,這篇文章已經將我想寫的都寫出來了。

我更改了一下題目!原本題目:若曦與幾各位阿哥的情感糾葛。

另補充,吸引我對這部戲劇的好奇是其中一個畫面:若曦在雨中罰跪,四爺拋開傘陪她站在雨中淋雨那一段。這是我將小說買回來及後來由youtube一看再看這部戲的原因。──若曦的跪是為了十三爺及綠蕪。──以前的我也常常為了別人的事出頭,反倒是自己的事,就悶著任由別人欺負了!

我想這漫天風雨,如果有人陪我挨著、受著、痛著,就是死,我甘願!

或許這個畫面讓我一直不願想起的一個人,因為傷他太深。

那個寒流來的夜晚跑去逢甲接我回中興的男孩,我們卻陰錯陽差沒碰著面,隔天我質問剛考完大考的他:為什麼沒有去接我,害我一個人回來,你知不知道很恐怖!?

才知道他在寒流的夜晚足足站在逢甲門口等了我三個小時,我頓時大哭特哭,不顧眾人眼光狂哭,後來被他從文學院帶回去!

看到十三爺與若曦的無關風月,只問真心的情誼,也想起很多年沒有聯絡的L。

十四爺,我想如果我是若曦,我會選擇他,跟著他一起被幽禁也心甘情願,因為他重情重義,我欣賞這種類型。

十爺,真實生活中,我和這樣的人,生命應該不會有交集!生命特質差距甚遠!

至於八爺,我並不欣賞這種八面玲瓏的人,永遠溫潤,喜怒不形於色,永遠不懂他的內心在想什麼,現實生活中如果有這人物,當主管最好了,開會一團和氣,反正我不升官,他在想什麼,我不用揣摩,安份做事就好。而且這種面貌好、家世好、才學又佳的極品男人,基本上與我是兩個世界的人,他也看不上我這種貌似村姑的野Y頭(現在歐巴桑了),再者真愛上八爺,那太累了,還有選擇他不就等於選擇「姐夫」,這和「犀 利人妻」裡的薇恩有什麼兩樣?!

 

轉貼內容如下: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禵是我一直忽略的一個人物,儘管小說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寫,儘管這個人物光華四射,灼人雙目,但我始終認為,他與若曦的命運只能是一對平行線,不可能發生交集,直到小說的最後篇章,我才驚得猛吸一口氣:原來,十四對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種啊!
  
初次相見,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讀宋詞,頑皮的十阿哥跑去捉弄若曦,本是十分活潑的場面,卻隱含著驚心動魄的暗喻,且看若曦讀的詞:「重來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
  
這樣淒絕的詞,從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兒口中讀出來,本就讓人心驚,又適逢她與十四阿哥的初次會面,看完了這二人的結局,當我再次重溫這一段的時候,才突然發覺,這一鋪墊竟是這樣觸目驚心,第一次感到,作者筆底竟有些曹公的「草蛇灰線」之文風。
  
十阿哥的壽宴上,若曦為了看清楚將來的雍正,將半個身子探出窗去,這一不雅的情景恰被回過頭的十四「逮了個正著」。若曦單獨為十阿哥唱戲祝壽,這一情景也深深的打動了尾隨而來的十四,多年之後,在草原上,為了救違抗聖旨的十四,若曦向敏敏格格撒謊,說十四是她的情人,求敏敏救他,於是,十四就向敏敏編故事說,多年之前若曦就是因為給他唱戲祝壽才使他深深的愛上她……看到這裡,我心中不禁一動:他為何不編別的故事,卻偏偏是這個情節?只是當時若曦和八阿哥的故事太搶眼,以致於我沒有仔細研究十四的情形,想來這應該是他的一次真情流露吧。
 
之所以一直沒有真正看出十四對若曦的感情,不是文中沒有暗示,而是作者那似有還無、以虛掩實的手法實在是妙。

明明是十四一直關注著若曦,卻偏偏以他經常斥責若曦為表象,若曦遲遲不肯接受八阿哥的愛,中間又間雜了許多誤會,使得十四很多次見到若曦都是冷眉以對、冷語相加,但即便是這樣,在若曦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出手也從不遲疑。
  

說不清自己是多麼喜歡十四這個人物,對這個人物的喜愛甚至遠遠超過了小說中兩位絕對的男主角四阿哥與八阿哥,最初的印象,一位俊朗的少年,聰穎過人,才氣四溢,正義果敢,光明磊落,喜怒皆形於色,在幾位阿哥中,唯一一個曾冷言冷語嘲諷過若曦的,正是這位十四爺。但是,他的喜怒於形卻並非因為草莽,而是源於年少和磊落,在與若曦的多次交往中,處處可以看出他光明磊落的胸懷與氣質。
  
康熙在朝堂上遷怒於八阿哥,十四跪奏願以死保八阿哥,龍顏震怒,「竟拔了侍衛的佩刀欲誅十四阿哥」…… 若曦與八阿哥在一起,十四比誰都高興,若曦與八阿哥分手,十四的一腔怒氣如暴雨般傾瀉到若曦的身上……若曦的十八歲生日,十四趕來為她祝壽,那一聲 「馬爾泰若曦,你究竟想要什麼」的怒吼被恰巧前來祝壽的四阿哥與十三聽了個清清楚楚……若曦與八阿哥徹底分手,八阿哥痛苦難當,十四闖進若曦的房中捏住她的臂膀定要讓她說個清楚,若曦哭著喊著與他揪打在一起,這一幕恰巧又被十三與四阿哥看在了眼裡……
  
於是,四阿哥對自己的親生弟弟十四阿哥生出了長久的深深的誤會,認為他與若曦之間有些扯不斷的瓜葛……

八阿哥隨康熙塞外秋圍,朝中有變,十四喬裝潛進清軍大營,第一個就找到若曦,求她幫他見到八阿哥,在遭遇危險時,他的機智應變充分展現了此人具有極高的智商與鬥爭經驗。當敏敏格格在康熙面前認出了當年喬裝的十四時,感覺被欺騙的她憤怒了,命運無情的將若曦和十四推向了絕境,於是,這兩人一生樂章中的第一個最強音出現了:為了不讓敏敏說出當年的實情,為了保護十四的生命,若曦答應與騎術高超的敏敏賽馬。
  
這是怎樣艱難的一場比賽啊,毫無懸念的,若曦根本沒有一分勝算的可能。十四面臨違抗聖旨被治罪的危險,絕境中,若曦拿出了常人所未有的魄力,將頭上簪子取下猛扎向馬的屁股,馬兒瘋一般的向前衝去,馬上的若曦被顛得神志模糊……

我猜想,草原上的這場性命攸關的賽馬,一定是深深的震撼了十四的心,為了救他,一個嬌弱的女子可以拼出性命,以超出常人的勇氣與魄力征服命運,扭轉乾坤,當十四從瘋跑的馬上救下若曦,將神志不清的若曦抱在懷中時,他以為若曦受傷了,一聲聲牽心的呼喚著若曦的名字,在那一刻,我相信他的心中是充滿了柔情的……
  
此外,若曦與十三在此次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那份坦蕩蕩的知己情誼也深深的震撼了十四,他下定決心,從此要像十三哥那樣對待若曦,此後,他用大半生的行動踐行了這個誓言。
  
八阿哥被遷罪,十四被責打四十大板,若曦心如油煎卻又苦於不通消息,突然收到暗中遞來的信,「迅速打開信,是十四的筆跡。『安好,勿掛』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壓滿紙面,墨跡淋漓,力透紙背。我把信重重的壓在胸口,似乎十四的力量透過他的字直達我的心。」
  
元宵節看到漂亮別致的燈,他會想著買回來給若曦提著玩;太子向康熙請旨要娶若曦,若曦驚怒之下病倒,十四前來看望若曦,為她帶來希望的曙光;若曦要將八阿哥的定情物還回去,委託的人選就是十四;阿哥們的矛盾與鬥爭日漸尖銳,只有十四(還有十三)奉勸若曦,只管照顧好自個兒,不要參與那些鬥爭,直到……直到那個毫無預兆的日子,災難毫無預兆的來臨了。
  
十三阿哥被幽禁養蜂夾道,綠蕪跪在十四府門外苦苦請求前去陪伴十三,十四將綠蕪的信轉交若曦,於是,若曦生命中第二次扭轉乾坤的事情出現了:由於為綠蕪請命,若曦被罰跪後花園三天三夜,大雨滂沱中,四阿哥扔掉了傘,跑進雨中與若曦抱在一起,這一幕被遠遠趕來的八阿哥與十四看了個清清楚楚。十四的眼中全是驚怒,驚的是若曦果真與四阿哥有情,怒的是若曦竟然與四阿哥有情……
  
當四阿哥無奈的離去、八阿哥冷漠的拂開若曦伸出的手,只有十四慢慢走到若曦的身邊,用傘遮住若曦,從懷中掏出幾塊芙蓉糕──他居然記得若曦說過,她最愛吃的是芙蓉糕──在這當口,只有他,惦記著若曦已經幾天幾夜不曾吃過東西……
  
漫天狂雨中,十四固執著質問著若曦:「值得嗎?」「若是我,你還會如此嗎?」然後又問:「當日在草原時,即使沒有八哥,你也會幫我的,對嗎?」他是這樣在乎自己在若曦心目中的地位,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他唇邊綻開一個淡淡的笑」,然後跑去康熙那裡,為十三阿哥與綠蕪請命,被罰跪於乾清宮外一天一夜,大雨滂沱中,只有十四,只有十四挺身而出,勇敢的去做他認為他該做的事情,即使是觸怒龍顏,即使是雨中罰跪,也在所不惜。
這一段,是他二人生命樂章中的第二個最強音。

十四不僅天姿俊朗,率真磊落,敢作敢為,同樣也是天資聰穎、心思細密、策略週全之人。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每個人的眼神,四阿哥的眼神是冷漠的,八阿哥的眼神是含笑的,十三阿哥的眼神是不羈的,十四阿哥的眼神是「清亮」的……無論什麼樣的場景和細節,他總是洞若觀火,只有年少的他才會和若曦在八阿哥的書房裡鬥得像兩隻鬥眼雞,也才會在朝堂上惹怒康熙欲誅殺之,在此後的多次描寫中,處處顯露出這位年輕的阿哥細致、週全、穩重、有主見的行事作風,即使是在那次罰跪事件中,他對康熙也沒有意氣用事,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絲毫不提若曦的事情,以免更加觸怒康熙,然後完全用父子之情去打動康熙,最終達到了目的,通過這次事件,可以看出,當年的少年真的長大了。  

在與若曦的多次對詩中,顯示出他不俗的文學修養,幫助若曦砍梅樹,顯示出他超人的審美能力,至於他的軍事謀略和政治家才能,則在征服準噶爾部的戰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當朝廷派出的征勦大軍全軍覆滅的時候,十四阿哥臨危受命,被封為撫遠大將軍,「擔負起進軍拉薩、收復西藏;直搗伊犁,解決準噶爾問題的艱巨任務。」「十四阿哥政治生命中最輝煌的篇章拉開序幕。」


「長達兩年的輾轉征戰,」他的戰果是輝煌的,「憑借其出色的外交才華,輔以實際利益,爭取到青海蒙古各部落的鼎立支持……十四阿哥恩威並施的一系列舉措讓他在青海、西藏、甘肅等西北之地威名遠震。」
  
就是這樣一位身披耀眼光環、滿載盛譽的十四爺,在回到闊別三年的紫禁城之後,幾乎是立即就跑來浣衣局找若曦──若曦早在幾年前就被康熙罰到浣衣局為太監洗衣,原因是若曦拒絕了康熙為她的指婚,而指婚的對象正是十四,說起來,康熙真的是很疼愛服侍了他十年的若熙,在康熙的眼中,十四是他最欣賞最喜愛的兒子,十四與若曦年紀相當,品貌匹配,十四與若曦兩小無猜,青梅竹馬,若曦受難的時候,是十四挺身而出,陪若曦一同雨中罰跪……這一切促成了康熙的指婚決定,不得不說,康熙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是完全帶著愛憐、帶著一種完全是父親的感情在促成這樁美好姻緣,可是,關鍵時刻,若曦順從了自己內心的感情,儘管若曦明白嫁給十四的種種好處,可她仍然選擇了抗旨被罰,這一懲罰是嚴厲的,浣衣局的日子一待就是六年。
  
在完全不知曉若曦為何被罰的情況下,十四就勇敢的向康熙請求賜婚,遭拒後第二年再求一次,西北大捷回京後第一件事就是求康熙將若曦賜嫁給他,權當是對他的賞賜……
  
這樣大的救國之功,只求一女子為賞賜,康熙面對執著的兒子,終於說出了當年重罰若曦的真相。我不知道十四聽到後心中如何感想,只知道他聽到立即奔到浣衣局,當面質問若曦,「為什麼?我就讓你那麼看不上眼?你寧可在這裡替太監洗衣服也不肯跟我!」他要求一個答案。
  
面對眼前的這位已步入中年、沉穩厲練、目光犀利、喜怒無形的俊逸男子,幾乎不能相信這就是當初那位她所熟悉的明朗少年。再一次順從自己的感情,若曦拒絕了十四的求婚。
  
終於,當那個決定皇位的重大時刻來臨時,當歷史終於沿著若曦所明了的方向重疊上它應有的軌跡時,當四阿哥終於手握皇權取得最後的決定性勝利時,十四也走向了他最終的歷史歸宿──由威震四方的大將軍王被貶去為康熙守皇陵,從此做了壓抑孤獨的守墓人。
  
但即便是自己的生活如此潦倒,即便是若曦已做了雍正的女人,即便是若曦的心中只愛雍正一人,十四仍然通過各種渠道向若曦暗遞消息:只要她願意,他仍會帶她脫離紫禁城這個苦海,只因他知道,若曦在皇宮內的生活絕不會真正的幸福,他了解若曦的全部痛苦……
  
終於,當若曦在雍正的身邊受盡痛苦折磨、身心巨創之後,通過十三向他發出了求救的訊息,他立即拿出了當年康熙為他留下的賜婚的遺詔,以此要挾雍正對若曦放手……
  
於是,我知道了,這個高貴的男人,當日他去浣衣局找若曦的時候,他的手中已經握有賜婚的聖旨,但他卻不願以此強迫若曦,而是順從若曦自己的心願。只有當她真正需要解救的時候,他才拿出了這張王牌。果然,這是一張無法抗拒的王牌,雍正終于放若曦離開了紫禁城,而三十出頭的若曦也終於有機會蒙上紅手帕出嫁了。
  
成婚之後,十四與若曦一直過著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十四為若曦提供了最為自由的生活空間,完全不必受任何世俗凡事的侵擾,他每天都會來看若曦,陪她說會兒話,卻從來都沒有逾禮之舉,甚至在夜宿若曦處的時候,也是隔屏風而睡,他們夜裡會回憶小時候的趣事,十四還會講他在西北時的故事,兩人一同嘻笑,一同嘆氣,一同感悟,一同傷懷……若曦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是幸福又幸福的,為此,我感激這個男人。
  
若曦的身體日漸衰弱下去,醫生的回答都是「油盡燈枯」,長年的憂懼使若曦五內俱傷,當年罰跪雨中及六年浣衣局的經歷使她得了嚴重的風濕,十四由最初的驚怒轉為後來的悲傷、絕望,他更加用心的對待若曦。
  
終於,那個最後的日子來臨了,若曦躺在十四的懷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身邊是絢爛的花樹和漫天飛舞的花瓣,將她美麗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那桃花紛飛的時節……直到此時,十四才敢在若曦的額上印下一吻,這傾注一生深情的一吻……
  
冥冥中,眼前又閃過那兩個鬥眼雞似的少年,還有在草原上策馬奔騰的兩個俊朗身影……不由得又想起十四初見若曦時讀的那闕詞:重來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

再一次觸目驚心!

越是細細品讀越是發覺,十四對若曦的深情似海,最喜歡這個人物身上那虎虎的生氣,無論人生遭遇何種的變故和打擊,哪怕身處絕望境地,也能在他身上尋到許多生活的樂趣,連作者桐華都說,她認為生活在十三、十四身邊,生活會很有樂趣,在我的心裡,十三雖然同樣優秀,但是十年磨礪後的他,身上早已褪去了那層灼灼的光華,十四算是很不易了,皇位被搶走,心愛的女人被接手,如日中天的事業一去不返,滿身的文治武功無處施展,人身自由處於半幽禁的狀態,自己的府內處處都是皇帝的探子……在這樣的境況下,我們依然能看到他的酒後狂歌「不請長纓,繫取天驕種,劍吼西風」,無限淒涼中豪氣幹雲;嚴冬的雪地裡,十四赤膊舞劍,虎虎的劍氣中是一股昂然的鬥志;寫歪詩氣皇帝,多麼孩子氣的天真;深夜回憶起西北的往事,他會笑得直砸榻,無限神往的回憶起西北的姑娘……
  
最最難得的,在八爺黨對雍正的瘋狂反撲行動中,我沒有看到十四的影子。
老九安排了玉檀來破壞若曦與雍正的感情,挑撥雍正與其子弘時的關系,十福晉的一番話,若曦與雍正鬧得天翻地覆,八福晉進了一趟宮,若曦的孩子就流產了,八阿哥和雍正的一番對話,若曦與雍正徹底決裂……
  
這一切的一切,我都沒有看到十四的影子。
而他,又是最有理由反擊的一個。
  
只是在見到若曦的時候,他問她「你現在過的可好?」還問她為什麼在皇帝的身邊沒有名份,最後是「你想出宮嗎?」他是從心底裡關心若曦的幸福。
  
若曦最後的日子裡,他的極盡細致體貼,若曦夢裡喊著「胤」的名字,雖知喊的不是自己,他卻猶豫著答應了,他與皇帝的名字發音完全相同,他寧願欺騙自己,就當若曦喊的是他……若曦離去前,他問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有來世,你還會記得我嗎?」讓人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若曦離去後,他的良久紋絲不動,他的忽地緊緊摟住,他的順頰流下的淚水,是那樣深的感動了我的心靈。
  
我喜歡這個男人。
第二次看這段故事,以前未曾注意的細節終於浮現出來:
  
那年若曦為救十四與敏敏賽馬,一根簪子扎得馬鮮血直流,若曦心中不忍,看著簪子直說「扔了去」,就在侍衛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十四隨手接過簪子,揮了揮手,讓他退下。」
 

 ……
  
雍正和十三終於趕來若曦的靈堂,我注意到正在守靈的十四的一個動作:
「緊了緊手中一直捏著的金釵,塞回懷裡」

(電視劇礙於篇幅很多橋段沒有辦法表現,比如十四對若曦的感情在電視劇中看真是很薄弱,只有再十四求賜婚後去找若曦那段比較明顯‥‥)


 

十阿哥篇




 
十阿哥是第一個愛上若曦的人,那是莽撞少年的第一次情竇初開,是朦朧而甜蜜的人生第一季花開,真誠而熱烈,浪漫而美好。初次相見,他帶著貴族少年的頑皮戲謔的盯著若曦看,若曦礙著八阿哥假作溫順狀,在席間趁大家低頭吃飯無人注意她時,猛的狠狠回盯了過去,十阿哥一個不防,一臉頑皮笑霎時僵住凝固,且筷子含在嘴裡忘了取出來,喜得若曦低頭偷樂,誰知他倆的小表情被在座的人看了個清楚又明白……
  
若曦鬥螞蟻,十阿哥看到了她活潑率真的一面;若曦吟宋詞,十阿哥看到了她婉約憂鬱的一面;若曦和明玉格格扭打成一團,十阿哥看到了他潑辣要強的一面……在與若曦的日常拌嘴中,他的感情日漸濃厚;十七歲壽辰之夜,若曦青澀純真的表演,讓他的一顆心,牢牢的系在了若曦的身上……直到,那個晴天霹靂迎頭劈下。
  
中秋夜,康熙在宮中設宴,輕描淡寫的將明玉格格指婚給十阿哥,若曦眼看著他意圖反抗卻不得結果,最後深痛的在地上磕頭謝恩,那重重的叩頭聲,每一聲都叩在若曦的心上,並不是若曦愛著十阿哥,而是親眼看到個人的命運在不可憾動的皇權面前是那樣的渺小和不由自主,就像被狂風裹挾的落葉,只能選擇順從和認命。
  
若曦的心第一次被重重的撞擊了,回到八爺府後,她瘋狂的想逃離這個世界,回到真正屬於她的時代,她拼命的跑,拼命的逃離眾人的圍堵,卻最終找不到逃離的路,她只能繼續待在這個三百年前的清代,這個讓她逃無可逃的世界裡邊。
  
無奈的她第一次心冷徹骨,所有的人都認為她是因為深愛十阿哥而導致行為失常,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只是第一次清清楚楚的認清了這個時代,認清了個人命運在這個時代中的地位,她想抗爭卻不得法,她的悲哀無人可解。
  
悲傷絕望的十阿哥終於親口向若曦表達了他的愛意,同時也昭示著這段感情的終結,在喜樂喧天的禮砲聲中,這段無果的感情劃上了句號。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十阿哥和明玉格格成婚後,感情一直不好,整天摔打吵鬧,十幾年後的某天,終於忍受不了的十阿哥衝進皇宮要見康熙準他休妻,這時候,若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糖葫蘆和芙蓉糕的故事,讓他明白,自己就是那串他一直吃不到的糖葫蘆,而十福晉則是那塊更好吃的芙蓉糕……從此之後,十阿哥和福晉感情膠好,直到終老。縱然他們後半生的日子都將在囚禁當中度過,但身邊有相愛的人陪伴,總可聊以慰籍了吧。

 

十三阿哥篇

 





在十阿哥的婚禮上,若曦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了──十三阿哥胤祥,這是全文中最灑脫不羈的一個人物,也是最重情義並在若曦身邊始終不離不棄的人物,他是若曦的須眉知己,就好象《飄》中的梅蘭妮之於斯佳麗,無論遇到何種艱難,總有這樣一個人在身邊支持和幫助著,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十阿哥的婚禮那天,是十三生母的忌辰,所以那晚的他很憂鬱,在後園裡遇到了同樣憂鬱的若曦,於是,十三「綁架」了若曦,將她強拉到馬上馳到郊外去喝酒。說起來,兩人的友誼早在十阿哥的壽宴上就應該開始了,十三跳到水中救起了若曦,面對若曦的一副「潑婦」樣,太子爺輕聲說了句「十三弟什麼時候有了個妹妹?」說得大家都笑了,只因十三酒量過人,被人譽為「拼命十三郎」,而若曦的「拼命十三妹」的名號也從此深入大家心中,連康熙都因為這名號而特意召見若曦……
  
冥冥中,她與十三就應該成為最好的知己。
  
他們同樣喜歡魏晉風骨,最愛的人是阮籍和籍康,端起酒杯時,同樣的灑脫與豪情,交朋友時,同樣不以貴賤論人品,對青樓女子綠蕪的態度就可看出兩人之間的默契;若曦被選入宮,十三暗地為她託人情,將她排除在侍寢名單之外……
  
小說中對十三有幾處集中的描寫,濃墨皴染的描繪出這個人物的獨特魅力。若曦第一次聽到別人議論十三,就是在談他飲酒時的海量,所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人物不同一般的豪爽;其次就是他的熱情與頑皮,若曦與明玉格格打架,十三和十四這兩個年紀最小的阿哥最先衝過來看熱鬧,也是他兩個最先上前拉架的,當打架的這倆主兒滾落池中的時候,又是這兩位阿哥毫不遲疑的跳入水中救人;塞外草原上的篝火之夜,蒙古格格敏敏圍繞每個阿哥跳舞、唱歌、敬酒,在這段熱情奔放的場面中,每位阿哥的表現都不相同,太子被美麗的敏敏勾起了色心,四阿哥始終如冰山一般的冷,十三則被激起了萬丈豪情,面對敏敏的曼妙舞姿,他展開歌喉,唱起了祝酒歌。
 
「十三身形挺拔,眉目英豪,笑容熱情中透著絲絲散漫,他的歌聲深遠而嘹亮,在寂靜的夜色中遠遠蕩了開去,好似這就是草原上自古以來唯一的聲音。他就如那草原上傳說中的天馬,驚鴻一現,簡單兩個輕躍已震驚了全場。」
  
看了這段文字,一個灑脫不羈、才氣四溢的青年阿哥的形象已躍然紙上。
  
除了醉人的豐姿,十三的才氣也是不容小覷的,若曦十八歲的生日,十三隨四阿哥來向若曦祝壽,看到若曦招待十四的功夫茶,立即說出了茶的名稱,產地,茶具的來歷,功夫茶的程序和講究……是一位真真正正有品味和涵養的人物。
  
文中曾多次提到,十三擅長吹笛,若曦又曾因他日後要被囚禁十年而將他比作香自苦寒來的梅花,不禁讓人聯想起「吹梅笛怨」、「誰家玉笛聽落梅」等等這些句子,這樣的隱喻反復出現,將十三的品格與形象襯託得更加豐滿有內涵。
  
在十三與若曦的交往之中,也不乏令人忍俊不禁之事。最搞笑的一次,若曦因為心底明白四阿哥乃是今後的雍正,所以一直遵循一條原則:這宮內有兩個人萬萬不可得罪,一個是康熙,一個是四阿哥,既然十三是四阿哥打小的死黨,她便託了十三為她打聽四阿哥的生活喜好,比如,四阿哥喜歡喝什麼樣的茶,喜歡吃什麼水果,喜歡什麼樣的瓷器,喜歡什麼顏色……誰知十三眼睛一瞪,「我一個大老爺們兒,怎會知道這些?」正因為他是「大老爺們兒」,不會在這些細節上留心,並且在幫若曦打聽的時候保密工作沒有做好,被四阿哥察覺到了,結果,若曦的處境就變得很「可憐」,真的很「可憐」……
  
跟隨康熙塞外秋圍,若曦求十三教她騎馬,十三一口答應,誰知晚上前來赴約的卻是四阿哥,于是,若曦的命運又變得很「可憐」……
  
十幾年的相交情誼,終於在那個風雲驟起的日子投射出了最強最耀眼的光芒。因為八阿哥的陰謀手段,本欲將四阿哥打入地獄,關鍵時刻,十三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下了所有的罪責,被幽禁於養蜂夾道,天性灑脫超然的他從此淒風寒雨苦撐日月,當年的知己紅顏綠蕪痛斷肝腸,四處求人將她送入養蜂夾道,陪十三度過餘生,在幾位阿哥都不敢出頭的情況下,若曦冒死進諫,為綠蕪請命,被盛怒的康熙罰跪於後花園,這一跪就是三天三夜,在狂風暴雨中受盡折磨,雙腿從此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痛苦難當。
  
這是小說中最激蕩人心的場景之一,風與雨何其狂暴,天與地何其浩大,卻沒有若曦躲藏的地方,風雨中,她獨自咬牙堅挺著,盡管那個男人不是她的所愛,但為了他,她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不僅是為某個人,更為一份公理,一份可溫暖人間的世情。
  
苦熬十年,當十三再次看到人間的陽光時,已經是鬢染霜花,歷盡滄桑。但他與若曦間的那份情誼和默契卻絲毫未變,甚至當若曦受盡折磨一心只想逃離皇宮時,他背叛了自己從小一直忠心不二的四阿哥,當時的雍正,主動幫若曦與十四暗通消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活得坦蕩、生性灑脫、率性真誠的十三阿哥,人生有此知己,足矣!
  
永遠記得十三與若曦之間的一段對話:
若曦問:「知道虯髯客初見紅佛女時,紅佛在幹什麼?」他稍微怔了一下,慢慢思索著回道:「紅佛正在梳頭!」若曦一笑說道:「男女之間還可以如虯髯客和紅佛女的!彼此關心照顧,卻非關風月,只為真心!」
 
非關風月,只為真心。十三和若曦用一生的行動踐行了這八個字。


八阿哥篇

 
八阿哥這樣的人,對女人是有很強的殺傷力的,十四曾對若曦言道:「愛新覺羅家老出癡情種,八哥如今又這樣!」可若曦心中明白,八阿哥「不是癡情種!他不是多爾滾,也不是順治,他們能為美人捨棄江山」,而八阿哥不能。
  

儘管不太喜歡這個人物,我卻不得不承認,八阿哥實在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男人,否則他不會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出類拔萃,也不會在幾百年後擁有這樣多的粉絲讀者。他對書中幾位女子的愛也有感天動地之處,只是可惜了,很多時候,人的一生中存在太多的錯過與無奈。
  
少年時的八阿哥,第一次見到若曦的姐姐若蘭時就深深的陷入對她的愛戀中,我想,他愛上的應該是那個陽光下明麗如花的少女,那個騎在馬上灑落一地銀鈴般笑聲的少女,那個臉上綻放著幸福和青春快樂的少女,當他滿懷期待和喜悅將這個少女娶回家時,娶回的卻是一具完全沒有歡笑的軀殼,這具軀殼的心已隨愛情的破滅而死去……初得佳婿如斯,我猜想,若蘭應該也曾度過一段雖不甜蜜卻也溫馨的婚後生活,腹中也曾為他孕育過一個幼小的生命,但隨著草原上的噩耗傳來,心上人戰死沙場,且他的死多多少少與八阿哥有關,驚痛之下,孩子流產,自此緊閉了那扇感情的大門,纏綿病榻之外,便是青燈古佛為伴,再不過問世間俗事……
  
八阿哥的第二個女人是他的正妻明慧格格,也許他的一生從未真正疼惜過這個女人,但只有這個女人才是真正用生命來愛他的,從她的妹妹明玉格格的口中,我們知道,明慧出身高貴,「自小聰慧不凡,言談爽利,行事不讓須眉,因此極得外祖父疼寵。外祖父議論朝事時,都經常抱她在膝頭,讓她旁聽,」且「私下問答,時有驚人之語」,在外祖父的調教下,能文能武,馬術超群,是一位不讓須眉的巾幗女子。
  
這樣出類拔萃的女子,卻飛蛾撲火一般的愛上了溫潤如玉的八阿哥,愛情,在那個美麗的春天,在明慧出宮的路上,當她看到漢白玉橋上斜倚觀景的八阿哥時,就毫無預兆的來臨了。
  
任何一個少女見到這樣的美景都會心動繼而心醉的,「遠遠看去,潔白拱橋翠綠垂柳中的八阿哥竟像謫仙人一樣,不沾半點凡塵,讓人不敢驚擾」……八阿哥始終不知道,自此之後,他的點點滴滴、成功敗績、一喜一悲都有人在牽心,都有人用發自肺腑的喜和悲來相陪。
  
在這裡,作者借明玉之口,巧妙的道出了八阿哥十五歲時隨康熙遠征大漠的往事,並且因為「戎行親蒞制機宜」而深得康熙贊許,這個人物的形象豐滿了不少。他不僅是溫潤如玉的男人,也可以是橫刀立馬的將軍,當這樣一位豐神俊朗的男人在戰場上廝殺時,那種風采一定是非常醉人的吧?同樣在這一段中,通過明玉,我們又知道了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八阿哥是最早的十七歲就獲得貝勒封號的皇子,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出眾。
  
但是他不愛明慧,他的心中只有若蘭,後來又有了若曦,當然,更重要的,他的心中有江山。只是,當若曦斷然拒絕了他的愛情,若蘭又整日在佛堂誦經,滅頂的災難襲來時,重病傷寒的昏迷中,皇帝的憤怒如潮水般傾瀉而來時,始終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明慧,以超人的堅忍、毅力和手腕擎住整個八爺府大廈不倒的,也是明慧,在他失勢之後「牆倒眾人推」的時候,以最高貴的姿態出現,傲然掃視著眾人、硬生生的頂回所有懷疑鄙視的目光的,還是明慧。
  
整部作品,對明慧這個人物著墨不多,僅有的幾筆,已是驚鴻一瞥,過目不忘。當她最後將自己和整座小樓都焚燒起來的時候,終於完成了她最壯麗的愛的表達,八阿哥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終於明白了這個女人才是自己一生的最愛,而他淒厲的呼聲,卻再也喚不回自己的結髮妻。

老八對若曦的愛,是真摯的,濃烈的,浪漫的,卻也是不牢靠的。
  
很多人都無限推崇老八和若曦的那段唯美的、醉人的、浪漫的戀情,我卻一直抱著自己的看法,老八在若曦身上傾注了太多本屬於若蘭的感情,初次相見時,老八的眼中是閃過了短暫的驚詫的,彼時的若曦,正值十三歲的豆蔻年華,清新如朝露,絢爛如錦霞,尤其是那一張酷似若蘭的臉,他怎樣才能忍住心頭的那怦然一動?若蘭成婚後失去了的,若曦身上全都有:她會用惡狠狠的目光去進攻十阿哥,也會說出「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樣的禪語,她會在滿院丫頭的簇擁中如翩翩蝴蝶般踢起毽子,也會在漫天秋葉飛舞的下午發出「為什麼自己的命運要聽別人擺佈」這樣的對命運的拷問,她會在打架時兇得像隻老虎,也會在事後怕得象隻綿軟的小羊……
  
這就是年少時的若曦,全身上下無處不充滿了青春的熱情與活力,她是那樣的與眾不同(當然了,受過社會主義的現代教育嘛),那樣的光輝絢爛,那樣的美麗灼目,在若曦與讀者還毫無察覺的時候,他的目光便緊緊追隨著她了。
  
於是便有了那個白雪皚皚的清晨,當天與地之間惟餘那一片白茫茫時,天地肅殺所帶來的那份孤獨、淒冷和迷茫,都因他的到來而消失,請大家與我一同勾勒一幅最美的畫卷:白茫茫的雪地上,漫天的雪花仍在飄舞,一個身披大紅羽縐面白狐狸皮鬥篷的美麗女孩,和一位「面目清潤,風神超拔」的翩翩公子並肩行走著,他們沒有前行的目標,只是隨心的走著,甚至沒有多餘的話語,只是用心感受著對方的溫度,正是因為有了初時若曦的清冷惆悵,當他意外出現時的那份溫暖也才愈發動人。茫茫白雪中,天與地仿佛都失了顏色,只有這一紅一黑兩個並行的身影,是這天地間最亮麗最奪目的色彩。

喜歡這一段中八阿哥的沉默,喜歡他對若曦跌倒時的那一扶,更喜歡他那樣霸道的牽著若曦的手而任憑她抽了好幾次……每當回想這一段,我總會想起紅樓中的「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也會想起《上海灘》中許文強和馮程程雪中的浪漫相遇,那是一種溫馨的、毫不造作的、美到極致的一種浪漫,有此一刻,天地間再無有它。
  
我一直感到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文中老八每次出場,通常總是身著「月白色」衣服,與他那一身竹露明月的氣質正好相配,反而是四阿哥通常總會身著深色服,為什麼在這段老八的重頭戲中,他卻反而穿「黑色貂鼠毛鬥篷」?初看時沒想這麼多,總覺得這「黑」就是與他整個人不匹配,想著如果換作月白緞的鬥篷,那麼此時的老八看上去該是多麼的豐神如玉……
  
直到小說的後半部分,十福晉(明玉格格)在雪地中看到了穿著白衣的若曦,驚詫的說:「你如今看著越發清淡了。」「覺得你淡得好似會隨著雪化去一樣。美是美,可太清冷了。」看到這裡,我才猛然明白過來,作者用心良苦啊,在這麼美的一段情節中,作者就是要用濃墨重彩來描繪這兩個青春火熱的人物,此時的老八,也不過二十二、三歲的年紀,在面對若曦時,他是一個有著能讓天地失色的青春激情的貴公子,而不是那個總保持月白風清的八阿哥。
  
老八對若曦的喜愛,總是透著一股似有若無的柔情,細品時,卻又濃得化不開。

 
他帶若曦到書房裡,自顧自的看摺子,待緊張侷促的若曦等得不耐煩,他卻笑笑說:「你先回去吧」;十三帶若曦出去醉酒而歸,本以為會受到他的責難,他卻強拉住若曦的手為她套上一只價值罕見的鳳血鐲──當年他為若蘭準備的新婚禮物──且告訴若曦,「這是給我喜歡的人的」,然後叮囑她,「永遠不要拿下來」;若曦為進宮的事情擔驚憂愁,他微笑著說:「我會想法子的,總有辦法讓皇阿瑪把你賜給我的」;若曦進宮,他託十四求他的生母德妃幫忙(德妃的身份高於老八的生母),將若曦的名字排除在侍寢名單之外;若曦被指派乾清宮禦前奉茶,他急怒焦躁,直到確定康熙對若曦完全沒有心思才放下心來;怕若曦在宮中處境艱難,他上下打點,利用自己的關系和手段為若曦在宮內的生活開闢出一片晴空……

若曦究竟愛不愛老八?我認為,她愛的。沒有一個女孩會對這樣一位翩翩佳公子不動心的,入宮後那天長日久的思念,每次看到他時的心跳與激動,這些都是騙不了人的。每個新年的第一天早上,他總會派心腹小廝為她送去一封信,那溫柔而深情的句子,無一不在呼喚著若曦「胡不歸」?若曦對他雖然沒有承諾,但心底的那份渴盼,新年時收不到信時的失落與惆悵,聽到他不利消息時那種驚心與牽掛,遇到刁難時他的處處回護,她的心存感激……這一切說明,若曦心裡是有他的。
  
但若曦卻不能、不敢、不甘投入他的懷抱:他是她名義上的姐夫,她不能忍受多女共侍一夫,尤其是自己的姐姐,他的最終結局很悲慘,她不甘心明知那個結局還要飛蛾撲火,她曾經說過,如果明天他就去死,她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但卻不能忍受嫁他後在妻妾們的勾心鬥角和日後的悲慘經歷中將彼此的美好感情消磨殆盡……
  
有一處情節,初看時就特別打動我,為了寫評又輾轉看到這裡時,眼淚竟不知不覺流了下來。這種感動遠遠勝過若曦和老八草原之戀後雪地中的分手,還有結尾處他二人的生死離別。若曦的十八歲生日,因為感嘆韶華易逝,思念遠在幾百年後的雙親,心中充滿了淒苦,不知不覺間竟走到了太和殿外,也許是牽掛他才剛在朝堂上經歷了一場政治的風暴,也許是心疼他這樣風姿的人物居然被康熙責令「鎖系」,也許是因為那天是個特殊的日子牽動了若曦的愁緒,也許什麼都不因為,她只是想看看他,那樣強烈的想要看看他。
  
等候多時,百官散朝,那個熟悉的身影走出大殿,她就那樣定定的看著他,大腦中一片空白,看著那個似乎更加「單薄瘦削」的熟悉的身影走下了台階,「又看著他走過殿前的廣場」「週圍雖還有其他人相伴,卻只是覺得他是那麼孤單寂寞,正午的陽光雖然照在了他身上,卻照不進他的心。正如那蘇格蘭荒野上的歐石楠,表面極盡的絢爛,卻無法掩蓋那寂寥的靈魂。」
  
這時候最揪心的一幕發生了:他猛然頓住身形,轉回頭朝若曦藏身的方向看來……我看到這裡,猛吸了一口氣,這神來的一筆啊,把人的一顆心整個揪痛了起來,若曦當然是吃了一驚,趕緊隱了身形,作者似乎嫌蓄勢的感情不夠強烈,於是若曦忍不住一路飛奔到午門附近再次遠遠望著他,出人意料的,「臨出午門前他又突然頓住身形,轉回身子,仰頭向我藏身的方向看來……」看不下去了,我已是淚如泉湧,無論大家對他們的感情有過怎樣的詆毀和否定,看了這一段,我都不會再有任何懷疑,他們的感情曾經是怎樣的真摯感人?兩顆同樣孤單的、淒苦的、渴望真情的心是怎樣在痛苦中掙扎?又是怎樣在苦難的塵世間與命運做著勇敢的抗爭?
  
那個孤單瘦削的身影終於消失,看著若曦「一點一點地慢慢滑倒,坐倒在地上」,她的心被掏空了,我的心也痛到了極點。第一次,若曦對自己那來自於21世紀觀念的堅守,產生了懷疑:「如果我不是念念不忘那個最終的結局,勇敢一些,是不是會好一些呢?如果我不那麼狷介,要求少一些,能接受與其他女人分享一個丈夫,是不是會好一些?如果我單純一些,肯簡單地相信他是愛著我的,是不是又會好一些?」


(對八爺向來沒好感...喜歡小姨子也太噁了吧...不過鄭的演技有稍微平復我的觀感)

  

四阿哥篇



 
如果說八阿哥對若曦的愛是春日的暖陽,極盡妖嬈浪漫,絢麗多情,暖意融心,那麼四阿哥對若曦的愛就是冬日的暖陽,沒有通體的暖熱,沒有過多的甜言蜜語,四爺性格的清冷、後期個人命運和政治形勢的嚴酷,都讓人覺得遍體生寒,而這份愛就是寒日裡那唯一的熱量,雖不妖嬈,卻是全部力量和希望的來源。
  
四爺在歷史上素有「冷面王爺」「鐵血皇帝」之稱,作者對他的描寫也緊扣這一特徵。這樣的一個人物能對女主角深情款款,想必許多不了解小說的人早已經肉麻加冷顫了吧?因此,在這裡,我想先擱下四王爺,寫一寫若曦。
  
若曦,宛若晨曦的女子,是怎樣寧靜而又絢爛、婉約而又光輝的一種美麗才配得上這樣一個名字?她的美麗、她的善良、她的俏皮、她的才情、她的萬種風情百般婉轉……這一切讓我覺得,她配得起每一個優秀男子的愛。

小說中,作者並不是空泛的寫一個萬人迷的女主角,而是通過若幹個大段落和隨處著筆的小細節描繪出一個有血有肉、活色生香的若曦,在這裡,我們不妨回顧幾個大段落。若曦與四阿哥之間,有太多有趣的故事,太多甜蜜的回憶,也有太多痛心的經歷,還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十阿哥的壽辰宴上,當時若曦和明玉格格翻滾著扭打在一起,被從湖裡撈起來後,如落湯雞般狼狽,卻偏偏兇得像隻老虎,生生將明玉的氣勢給壓了下去……十阿哥的婚禮上,若曦第三次見到了四阿哥,在這裡,第一次寫到了他的眼睛:「那裡面冷冷的,冰冰的,漆黑眼瞳裡好似沒有任何內容」,然後,若曦「瞥見在眾人的笑聲中,四阿哥仍是表情淡淡,漠然地看著廳外」,寥寥幾筆,一個「冷面王爺」的基調便打好了襯底。
  
再一次出現四阿哥的身影,是在若曦入宮三年之後,康熙與幾位阿哥商討太子及屬下貪污的事情,老十在皇上面前攻擊四阿哥,若曦深怕他就此得罪了今後的雍正,故意將茶潑在老十身上,將更激烈的攻擊化於無形,此舉落在旁人眼中,卻成了若曦在幫助四阿哥進行掩飾,於是,八爺黨們氣憤,四爺黨們感激。

若曦與四阿哥的第一場真正的對手戲出現了。若曦偶遇四阿哥,這位冷面的阿哥沉吟多時說道:「下次若還想知道關於我的私事,不妨直接來問我。」,一句話,若曦驚懼不已,本是怕得罪這未來的皇帝接班人,才託了十三去打聽他的生活喜好,誰知卻被本人覺察,正在心驚,那位主兒卻主動說出了自己的點滴喜好,最愛喝的茶,最喜歡的點心,最喜歡的顏色、最喜歡的花等等等等,瑣瑣細細,真是令若曦驚在了當場。
  
想想就覺忍俊不禁的情節,十三這個大嘴巴,那樣容易就把若曦給賣了。

台長補充如下:

但電視劇一開始就著墨二人的對戲了,第一場:若曦拉著巧慧偷溜出去逛北京,結果看到貌似現世工頭的太監,她急著要問他有關男友黃棣的事,結果四爺的馬急奔過來,四爺緊急拉著韁繩(這一幕還蠻帥的,雖然眼神非常殺冷),狠狠地瞪著若曦,太監嚇死了,要不是巧慧拉著若曦跪倒在地:四爺饒命,我們是八王府的人!後果就慘了!應該是後句救了她們。

第二次是若曦決定以「撞擊」方式回到現世,於是又偷溜到街上,算準馬奔跑過來的時間,衝到路中間,偏不巧又遇到四爺,這次還加上十三爺,四爺很無奈又冷酷的表情看著又是這個小女生,若曦也很無奈:怎麼又是你?

但從四爺立即去買藥,可見他不非冷酷無情,而十三爺不相信她是八王府的人,因為八王府的人上上下下都經過一番調教,個個溫文儒雅,也可以看出這些兄弟生命特質不同,而且互不欣賞。

若曦央求二位不要說出她又溜出來的事,且送她回八王府,四爺單獨留她下來,告訴她,她這條命是他撿回來的,沒有他的允許,不可以死。這句話後來出現很多次,包括太子爺要求賜婚,若曦幾乎活不下去,再到最後四爺看到若曦死訊,咬牙再度講出這句話,眼淚就迸出出來了!就算是掌控全天下生死的帝王,也無法掌握心愛人的生命!

唉!虐心到極點!


  
若曦進宮後,從十三、十四、老八的嘴裡都說出過她待四阿哥與眾不同的問句,幾乎所有明眼的人都看出了若曦連對太子都是淡淡的,卻唯獨對四阿哥上心,無比的細致周到,她的潑茶事件和這次的打聽隱私,更是加深了一些誤會。
  
於是,在隨後的塞外之行中,這誤會終於有了集中的爆發。


當若曦為四阿哥端上那份冰鎮果汁時,我相信他的心是狠動了一下的。那精致到極點的「水澤木蘭」的碗盤,那碧綠清涼的葡萄汁,那精巧詩意的設計,全都那樣熨貼了他的心意,令他對若曦已然生出的好感達到了頂峰,於是,在得到晚上教若曦騎馬的機會之後,當他被婉言謝絕的時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這位一向神情冰冷的主兒,居然強行抱住若曦吻了她!
第一次,我的眼鏡跌了下來。

四阿哥自信滿滿且很色相的說道:「難為你在我身上花了那麼多年功夫,引得我上了心……恭喜你,計謀成功了」。一口茶噴出,我那孤高清冷的四爺啊~~~~~~
  
此時的若曦,完全沒有思想準備,此時她的心裡也只有八爺,可人家八爺迄今為止也只是牽了牽手而已。在這裡,作者通過老四教若曦騎馬,唯一的一次點出了四爺竟也是馬術純熟的主兒,後邊的文中有他送給若曦的字貼,一手極乾淨漂亮的字,不由得記起了易中天說過的話:

「康熙原本是很為自己的兒子們驕傲的。他看不起明朝的皇子,認為他們只會養尊處優,什麼本事也沒有,簡直蠢得像豬,難怪明朝覆滅。因此,他一反明朝不准皇子預政的規定,放手讓成年皇子參預朝政,處理政務,甚至帶兵打仗。結果康熙的兒子一個個都出落得精明能幹,一表人才,即便不能統帥全局,至少也能獨當一面。」──摘自《品人錄》

還有閻崇年對康熙及其皇子們的評價:
康熙曾對皇子們說:「朕自幼好臨池,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實亦性之所好。」「他對有的皇子練字,做出具體規定:每一日要寫十幅呈覽。在皇父嚴格要求與督促之下,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等,都寫得一手好字。」──摘自《正說清朝十二帝》。這些論著從正面論證了四阿哥作為一位優秀皇子和未來皇帝的出眾才華,能文能武,精於朝政。
  
強吻事件無疑是兩人關係的一道分水嶺,從冷淡陌生突然塗上了一層曖昧的色彩。在這裡,十三是個重要的人物,無論是前次的「解惑事件」,還是此次的「強吻事件」,他都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我常常想,這家伙真是無心之舉嗎?
  
大年初一,若曦收到羊脂玉木蘭的項鍊,再次遇到他的時候,這位四爺霸氣的宣布:「有些事情雖是你起的頭,但卻由不得你說結束」,那條白木蘭的項鍊「總有一日,你會願意帶上它的」。

真替若曦擔心,此君的霸道本性暴露無遺,且對若曦志在必得。
  
若曦十八歲生日,不僅是十四惦記著,還有老四和十三也惦記著,但是真正送壽禮給若曦的,只有老四一個人,並且這禮物是千裡迢迢從若曦的故鄉西北邊陲採辦來的,西北小姑娘的珍貴化妝品,這份細膩體貼,第一次讓若曦感動了……
  
若曦與八阿哥分手,痛徹心肺,摔倒在雪地裡痛到了麻木,被十三與老四撿到,面對如此落魄的若曦,十三全是關心與焦急,可這位四爺卻冷冷的說道:「你若真想作踐自己,最好關著屋子幹。沒得在眾人眼前如此,既有可能被人打擾阻撓,落了口實,還不能夠盡興!」
  
極盡嘲諷,極盡冷血,極盡刻薄,相比於八阿哥的溫柔多情,這正是老四的與眾不同之處,也說明此刻,他對若曦的人品秉性還沒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在此後的情節中,他再沒有對若曦說出過這樣刻薄的話來。
  
其實若曦是應該感激他的刻薄的,正因為他的無情刻薄,才使若曦暫時忘掉了心中的傷痛,哪怕取而代之的是火冒三丈,在若曦偷襲得手,將手中的雪團砸到四爺袍子上去的時候,作為讀者,我很是為若曦得意了一下下,大概從來沒有人敢如此冒犯過這位冷面王爺吧?但老四居然沒有動怒。

暢春園內,風光旖旎,接天蓮葉沐浴著溫暖陽光與清涼水氣,四爺邀若曦一同泛舟荷塘,小小的激將法,便將若曦騙上了「賊船」,在這片碧綠的世界裡,若曦真真正正體嘗了一回放鬆身心,宮廷生活中的步步謹慎、處處當心,此刻全都被隔離在了無邊的荷葉之外,在這裡,若曦第一次聽到了老四的笑聲,第一次,他不再是那個冷漠孤傲的王爺,她也不再是那個謹小慎微的奉茶女官,她的怡然、她的羞赧、她的俏皮全都被他收於眼底,他的閒適、他的情調、他的溫暖全都沉入她的心底。


「過多沉溺于旖旎風光,只會亂了心志!」


當老四舉起槳,堅定的往回划時,他又變回了那個冷峻的雍親王了。有個網友評得好:「接天蓮葉,映日荷花,對老四來說,都是亂其心志的旖旎風光,而若曦,又何償不是呢?他欣賞若曦,喜歡若曦,想得到若曦,但同時他也在抗拒,抗拒讓若曦真正走進自己的心裡……在走向權利頂峰的路上,他需要時刻保持清醒,不能讓任何人任何事擾亂他的心志。」
  
塞外之行,若曦捨身護十四的勇氣與魄力不僅震撼了十四,也一定讓老四深深震撼,當別人都關注於敏敏的曼妙舞姿時,四爺看到了立於台下黑暗中的若曦,那樣的才情,那樣的智慧,那樣的淡然超脫,他冷靜的問她:「你難道就真想一個人過一輩子嗎?」然後又客觀全面的幫助她分析:「你的身份讓你不可能自己決定這些事情!皇阿瑪對你越是看重,你的婚事就越是由不得自己!」從她的身份講到皇帝的態度,從蒙古人與若曦的關系講到滿蒙兩族的利益糾葛……
  
「宮裡是最容不得做夢的地方!早點清醒過來,好好想想應對之策」,他說。

第一次,有人肯如此設身處地的為她分析時局,幫她撥開眼前的迷霧;第一次,她拋開麻醉自己的幸福幻想,肯直面現實中的人生結局,也是第一次,她對這個男人生出了感激之情。
  
康熙詢問大家對於貪官的態度,四阿哥主張嚴懲卻被康熙嚴厲斥責,看著「憑欄迎風而立,袍角飛揚」的那個「傷痛落寞」的背影,若曦第一次感到了心疼。筆鋒一轉,四阿哥帶若曦來到樹林內,將若曦歸還的木蘭花的首飾再次送給她,若曦不肯收,這時候,四阿哥一聲「十四弟」嚇得若曦趕緊將盒子藏于懷內,待發現上當時,東西已然收了。

第二次,我的眼鏡又跌了下來。
  
早就知道,這些阿哥們都是玩心眼的祖宗,卻沒想到冷峻如四阿哥,也會玩這樣的伎倆!只是……只是……偶那一口茶呀,拼了死力才沒有噴出來。好好,這位主兒總算露出些本性來了。

據十三所說,本來若曦歸還首飾後,四阿哥預備要放手的,可是塞外歸來後,他一連幾天懷裡揣著首飾盒猶豫著要不要送還給她,這次,是真的上心了

太子向若曦逼婚,四阿哥第一時間來探望她的病情,寥寥幾句寬心的話,雖不多卻句句落在若曦的心上。這一回,他第一次從太子的陣營轉向八阿哥陣營,與八阿哥聯手設計扳倒了太子,消除了懸在若曦頭上的利劍。
  
劫後餘生的若曦,輾轉忖量之下,放下了所有愛情的幻想,拋棄了所有幸福的指望,心有餘悸的她,終於向命運妥協了。若曦插上了那支木蘭花的簪子,當她淺笑盈盈的走向四阿哥時,心中想的只是找棵最大的樹去遮風擋雨,當四阿哥看到若曦頭上的簪子時,他的心情應該是五味雜陳的吧?

與太子公開搶人,就表示著要與太子結怨,更有可能惹得康熙猜忌,這不是老四的風格;被若曦當作高枝來攀附,也是他的自尊接受不了的,但即便如此,他還是說:「找個黃道吉日娶,現在日子不吉利。」


在這一刻,我突然覺得,這個男人真如一棵堅挺的大樹,能夠落在這樹上的鳥兒,是幸福的。

終於明白,為什麼若曦對老四的愛會那樣堅定不移,對老八的愛雖美麗卻最終拋開,這兩個男人相比較起來,其差別正是讓若曦堅定信念的原因。
  
首先,在太子逼婚的情況下,若曦成了眾人不敢沾指的對象,任何對皇位有心的皇子都知道,此刻不能沾染若曦一分一毫,在這種情況下,若曦問老八:「你現在願意娶我嗎?」他的回答很飄忽:「皇阿瑪短期內不會給你指婚的。以後……以後就要再看了!」而老四卻堅定的說:「你既已戴了我的簪子,又說了要嫁我,以後就莫要再想別人了!」

其次,當若曦要老八在皇位和她之間做出選擇,否則便要離開他時,他問若曦:「我若他日登基,許你做皇后。你可願意陪我賭這一局?」細想之下,若真有這一天,他能做到嗎?八福晉明慧將被置於何地?他們的獨子弘旺又將置於何地?相比之下,當若曦為了氣雍正故意胡攪蠻纏說要做皇后時,被雍正斷然拒絕。他很明白的告訴若曦,自己的皇后很賢德,又是自小的結髮妻,絕不可能廢掉她。不可能實現的承諾,他不會給。
 
再次,當若曦質問老八明慧和她的兒子弘旺欺負若蘭的事情時,老八頗不悅的責怪若曦破壞他府中的和平團結,相反的,當有妃子暗中打聽雍正的生活起居時,私通消息的宮女被雍正下旨杖斃,他用最鐵血的手腕告訴所有人,他的私生活不容窺探,若曦在他的身邊是絕對安全的……

這就是四阿哥,歷史上有名的實幹家,沒有花團錦簇,沒有浪漫幻想,只有推心置腹和周到貼心,也只有他才會對若曦問出這樣的話:「你真明白自己的心嗎?太多畏懼,太多顧忌,整天忙于權衡利弊,瞻前顧後,會不會讓你根本看不分明自己的心呢?」也或許,一句平平淡淡的「趕緊回屋子,守著暖爐發呆去吧!」看似揶揄卻充滿了無限的寵溺和溫馨。我想,若曦就是在相交的過程當中一點點的感受到了他的力量和溫暖,從而由最初的攀高枝求保護到完全愛上他而不惜抗旨獲罪的吧。  

政治形勢嚴峻,若曦焦急煩躁,收到了四阿哥的信:「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極其乾淨漂亮剛硬的字」,這是唯一的一次正面讚揚他的書法。「他的字似乎帶著他特有的淡定,慢慢感染了我的心情,積聚在心頭的焦躁鬱悶漸漸消散……」這就是四阿哥那特有的愛的方式,永遠像冬日裡的暖陽,於嚴寒當中送來融融的溫暖,雖不妖嬈,卻沁入體膚。
  
在此後的日子裡,這兩句詩一直陪伴若曦餘生的歲月,直到離開人世。  

對若曦來講,病急亂投醫般的攀上一根高枝,她的心中仍有不甘、仍有渴望、仍有最後的一點掙扎,當她冒失的問他:皇位,想不想要時,便把自己終生的賭注都押了上去。他凝視良久,雲淡風清的說出了「想要」那兩個字,若曦心裡的那扇門終為他敞開了。
  
若曦曾經說過,「即使疼痛我也寧願要真實,而不願在花好月圓的虛假甜蜜中。」正因為此,她從不隱瞞自己嫁他的初衷,坦白得有時連老四本人也難以接受,但這也正是若曦與眾不同之處,對此,老四是欣賞她的。

不想再回憶,不願再回憶,不忍再回憶,就讓這一段在我的筆底雲淡風清的流淌過去吧。忘不了,那椎心的痛苦是怎樣刺痛了我的心靈,說不清雍正的打擊報復和八爺黨的反抗回擊孰先孰後,孰對孰錯,總之在這場牽腸扯肺的鬥爭中,若曦成了最可悲的犧牲品,皇帝越是想保護,八爺黨越是想傷害,傷害的結果是更強烈的打壓,然後是更深更猛烈的傷害……最終,當雍正終於拂袖而去,身後那被撕碎散了一地的珠簾,顆顆珠子都在閃耀著他的淒厲與絕決。
  
我不知道當若曦一騎馬車淒涼的離開紫禁城時,她的心中如何想。這個囚禁了她二十年的牢籠,最後一眼望著它的時候,心中殘存的那一點牽掛與不舍是否刺痛了她的心窩、模糊了她的雙眼、抽離了她的魂魄?(台長補充:電視劇中雍正淚水直流地望著若曦的馬車離開, 拱手讓出心愛的女人,那有多揪心!)
  
離開了他的日子,若曦用餘生的全部精力只做了一件事:愛他。
為什麼只有在離開他之後,她才能毫無顧忌的愛他?
  
「塵世似乎將我遺忘,我也毫不客氣地將它遺忘……沒有了外物所隔,在我心裡只剩下胤禛和我,我和胤禛。我自私地把其他人全部忘記,只留下他與我相關的一切。第一次沒有任何人可以打擾他和我,第一次我什麼都不顧忌地開始愛他。」
  
「我最享受的嗜好就是燃一柱香,泡一壺茶,微瞇著雙眼回憶他和我的一點一滴。一個笑容,一句譏諷,一聲嘆息都會反復品味,他在我腦中越發分明……相思像野草一般瘋長,我再把它們全部傾注在筆端……每日只是練字,坐在院子中看雲聚雲散,花開花落。」
  
「思念無處可去,從心裡蔓延到全身,日日夜夜,心心念念不過是他。離開他才知道我身上滿是他的烙印,寫他寫的字,飲他喝的茶,用他喜歡的瓷器式樣,喜歡他喜歡的花,討厭大太陽,喜歡微雨」
  

……
  
若曦最後的日子裡,魂魂夢夢盼重逢,紫禁城中那個孤絕的身影,是若曦離去時眼前最後的影像,她最後的話是「我會和孟婆多要幾碗湯,把你們都忘了,忘得一乾二淨。」如此淒絕的話語,今生柔腸已都扯斷,斷成寸寸卻仍在相思,今生心魄已都破碎,碎成片片卻仍在苦盼。
  
不想再寫雍正為何沒在最後的日子裡趕來,也不想再寫他的誤會、他的震怒、他的悲痛、他的絕望,只是想,當站在若曦的靈位前時,當看到若曦已被火化連最後一面仍不得見時,當面對若曦一直珍藏的白羽箭時,當整箱的字貼上那熟悉的筆鉉刺痛自己的眼睛時,當淚水終於越過最後的一道防水線時,他的心中,是怎樣的一種刺入靈魂的痛?
  
又記起胤禛曾對若曦說過的話:
「我不信我們無緣!就是老天不給,我也要從他手裡奪來。」
「我們蹉跎了多少時間?從我答應娶你到現在已經十年,我如今只想盡可能多在一起,我怕……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呢?」
「我要你為我生兒女,我想看到你和他們在一起大笑的樣子,那是我心底的幸福。」
「我如今有的就是整個天下,可這些你根本不看重,我能給你的只有我的心,我要你陪著我,在這似乎滿是人,卻又空落落的紫禁城裡,一些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對人言的事情,你能懂。」
  
若曦最後留給胤禛的絕筆書:
「當一人輕描淡寫地說出『想要』二字時,他已握住了開我心門的鑰匙;當他扔掉傘陪我在雨中挨著、受著、痛著時,我已徹底向他打開了門;當他護住我,用自己的背朝向箭時,我已此生不可能再忘。」
「紫藤架下,月冷風清處,筆墨紙硯間,若曦心中沒有皇帝,沒有四阿哥,只有拿去我魂魄的胤禛一人!」
  
 前世今生,百年蹉跎,時空流轉,如夢離合。
 莊生一夢,蝶舞翩翩,是耶非耶,猶疑夢酣。
 廿載相思,刻骨無痕,花飛過處,難覓芳魂

(吳四爺的演技真是爆發的淋漓盡致,比起當年的李後主真不是一個檔次......還有這部戲雖然是言小但卻沒有馬利亞的讓我吐血的劇情,我最冏的劇情就是強吻和第二次見面就說你的命是我撿回來的...沒我允許不准死....但這句話前後出現三次....到若曦死時..四爺又說這話...害我哭死了)

 

台長補充:

若曦魂魄回到現世,在清宮文物展會場遇到貌似四爺的男人,哭得心肝都要揉碎了,這男人竟然問了一句:我們認識嗎?

想掏出手帕給她,摸摸口袋,卻什麼也沒有,只好默默離開!

再次虐心!

若曦死前希望跟孟婆多要幾碗忘魂湯,她要忘了這些人,沒想到竟然是她被遺忘了!

心,再次哭不出的痛!

編劇真的太狠了!



              ★

       六世達賴喇嘛 倉央嘉措 【愛情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片頭曲:一念執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vP9edTB5Ho&feature=related

 

片尾曲:三寸天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acmVm00N_A&feature=related

 

上一篇:意外的訪客

下一篇:我忙,故我在

2012-08-21 15:06:10

版主的分享很是犀利.透徹
起出看完整個電視劇是沒那麼多深刻的
卻在看完版主的文章後擁有了更多的惆悵和不捨
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多深沉的思想

尤其是四爺的那幾句生活智慧
"既來之,則安之"
"內心越是感到害怕,外表越是要鎮定"
在日後的處事也都深深的影響著我

步步驚心,讓我愛上了清朝,愛上的中國歷史

柳絮 2012-01-08 22:56:33

哈 我最近也在瘋這齣. 跟著人物在起伏
老是想 我要愛誰 我要挑那個 !!好為難喔 ~

版主回應
太久沒來回應了!
我當時也在想,我會選誰?
可能還是都不選吧!
2012-01-26 11:00:28
步步驚心迷 2011-12-12 21:23:07

馬爾泰若熙回到現實中,
在網路上找不到自己,
是因為只是宮女??

版主回應
正史或稗官野史要能留下蛛絲馬跡的,尤其是女人,想必絕非普通女人!
即使是雍正的后妃(比起他的父視、兒子,他的後宮數量算是最少的),能留下資料最多是皇后、還有年妃(因為是年羹堯的妹妹)、還有乾隆的母親,資料也很少,其他的我們並不得而知,更何況僅是宮女!

我喜歡這部作品正因為除了虛構馬爾泰若曦及相關劇情外,其餘大都符合史實,虛虛實實間或許更令人著迷!
2011-12-14 09: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