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0 12:30:06湘穎

轉貼: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賺多少錢?

這是朋友轉寄的文章,很值得我們這些媽媽們好好思索一番!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有時讀書是為了讓生活更有趣味。
這是我曾經在聯合報看過的文章,節錄如下:

收音機播出屋頂上的提琴手,她陶醉在音樂旋律中說:很高興,我聽得懂英語﹔
當有人開玩笑罵她是笨蛋的平方時,她會回罵笨蛋的立方,她說:還好,我上過數學課﹔
在書店,她翻著進口月曆,笑開了臉,因為她看到畢卡索,梵谷的名畫,都被改畫進了貓臉,藝術家的幽默,使她一整天心情愉快,她說:美術史,我沒有白念

但是有多少家長可以確實放手讓孩子飛!
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可不可以!

老大對於長大「賣東西」一直興趣不滅,從開店到想去上海賣餅乾,到賣全世界最好吃的餅乾,願望很大,也活在自己的夢想中,快樂地不得了!

有時她看到電視烹飪的節目,都會要求讓她看完再轉台。
到書局買書,她還不至於去買烹飪的書籍,但都是類似一些「魔法廚房」、「蛋糕小魔女」之類的書,我也隨她!
暑假還報名讓她參加手工餅乾製作的夏令營。

她很有主見的說,她要學好英文,然後到國外去學各式各樣做餅乾的技術;而為了要出國,所以她努力練習文筆,希望日後可以靠自己的稿費出國!

她很有理想,也會規劃自己生涯,對於一個小三的孩子有這麼大的理想,我是心滿意足了!以後是不是真的朝這樣的方向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經有理想有方向。
孩子是不是要走我走過的路,我一點都不在意!

不過,每次我告訴人家,我的女兒日後要去上海賣餅乾時,大家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言下之意,我們夫妻都是老師,為什麼不讓孩子走讀書這條路!說白一點就是當公教人員啦!

我們沒有不讓她走這條路啊,只是我不會讓她覺得讀書就是所有的一切,人生還有很多很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追尋!讀書只是一個過程,養成閱讀習慣才是一輩子永恆的資產!

我希望我這樣的想法可以一直堅持下去!

***
雖然高學歷不等於高收入
但不可否認的
唸書的確是提升一個人內在的好方法
現在流行一句話”白領的腦子, 藍領的手”
阿基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阿基師
那麼白領的腦子要如何培養呢?
而且是有料的腦子哦

***

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賺多少錢? /陳安儀

前兩天收到一封人家轉寄的網路新聞,大致是說,目前台北市月收入五萬元以下的民眾,已淪落至「中低收入」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大吃一驚!更吃驚的是,妹妹補充說明,這個數字是以「個人」為單位計算,也就是以「總收入」除以「人口數」。如果是以「家庭」計算的話,年收入低於140萬(雙薪家庭兩人都要有月薪六萬元以上)的,在台北市都屬於「後一半」的中低收入家庭。

天!我從來沒想過,包括我在內,我身邊許許多多的朋友,在電視台工作、製作單位工作、銀行工作、貿易公司工作、幼稚園、國小老師、報社記者、甚至電腦工程師(如果沒有股票可領的話).....都「已經」或「即將」淪為「中低收入」戶了!

這個數字的確令人震驚。不過,先不管數字,單是以實際上的家庭支出,如果你要住在台北市,每個月可以住一間30坪的房子、薪水足夠負擔孩子的幼稚園與褓姆費、才藝課,再加上水、電、瓦斯、管理費的基本開銷,再養上一部國產車,每個月要加五千塊錢油錢;另外每個月可以帶孩子出遊、住個民宿、看場電影、吃頓大餐,每一年可以出國旅行一趟,閒暇時可以逛逛百貨公司,那麼一個月沒有12萬塊錢以上的收入,的確是辦不到的!

問題是,現在有哪些行業的薪水,一個月有12萬以上的收入呢?

我腦袋轉了很久,我認識的人中,除了可以領股票的電子新貴、機師、律師、醫師、會計師、名補習班老師、二線以上的藝人、報社主任級以上的職員、以及股市人員、業績呱呱叫的房仲、保險業務人員外,只有替我家裝潢的油漆工、木工,還有以前替我先生找停車位的那個歐吉桑、替我家車子修車的老闆,還有替我化妝的化妝師一個月月入20萬。我實在想不出有哪個單位的鐵飯碗,能給一個月10萬元的薪水。我印象中,現在連教授、空姐好像也沒這麼高薪。

於是,當我看到昨天有一位網友,在我上一篇「如何為孩子選擇學校」,留話表示念國中時,要為孩子選一所「有讀書風氣」的學校,我忽然心裡又一驚!

我突然想到,讓孩子念了大學、碩士,將來一路順風的讀上去.....,接下來呢?變成一個「中低收入戶」嗎?
這實在是一個令人不知所措的問題。

我爸那個年代,從大陸播遷來台的外省小孩,十有九個家裡都窮,所以,十有九個都很會唸書。因為他們知道,唸書雖然不見得有機會;但不唸書鐵定是沒有機會。因此,我爸雖然窮到沒有鉛筆寫作業,只好每天在學校向同學借鉛筆,趕在放學回家前把功課寫完,但仍然一路以最優異的成績,考上公費留學、完成博士學業。念到博士,走專業路線,我家雖然不富不貴,倒也不餓不愁。

我那個年代,雖然唸書的人不一定可以賺大錢,不過書念得好,倒也一定有飯吃。因此,我有兩個堂姐是老師,捧著公家飯碗,再怎麼樣也餓不死,薪水還算不錯。

十年風水輪流轉,現在可不一樣了。

少子化生得少,考上師範也不見得有工作;學校不斷升級的結果,念到博士也不見得可以當教授。讀書讀得好,現在可不一定有飯吃。

職場變得越來越險惡,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我看著報導,忍不住想:我的女兒如果書讀得不怎樣,我還要勸她唸書嗎?

今天,遇到一個剛考完基測的孩子,我問她:「妳要念五專還是普通高中?」她也茫茫然的問我:「阿姨,妳說呢?」她說自己不是很愛讀書,不過媽媽希望她考大學。我不敢回答她。因為我身邊有許許多多大學念傳播系、念文學院、念理學院,念經濟系、但是現在找不到工作、或是失業已久的朋友。

有一次,女兒自然課的幾個家長們,私底下聚會聊天。涂淑芳老師說:「未來是一個專業走向的社會。」她的意思是,將來的高收入者,不一定是學歷高者,而是有專業技能者。

比如說:最棒的美容設計師、最頂尖的木匠、最受歡迎的模特兒、修理飛機的機師、汽車黑手、調酒師、鋼琴調音師、運動教練、病理研究員.....等等。

她說,北歐地區都是這樣,收入很高的,可能是一個鐘錶師、一個木匠,或是一個花匠、一個好的裁縫師。外出大家比的是技藝、專業。學歷,並不重要。

當然,唸書,本來就不是為了學歷。我一直認為在學校唸書與將來的就業並不一定是「正」相關。問題是,如果一路念上去,除非唸到博士,否則很多科目都是「通識」,那麼,就業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我自己是「中文系」畢業的。「中文系」這種科目在大學裡其實跟個通識科目也相差不多,只念到大學畢業,完全沒有所謂的「專業」可言。我之所以還可以混口飯吃,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練就所謂的「文字」專業,因此可以用以謀生。

不過,我周邊很多的朋友,在面臨行業不景氣時,要換環境就非常困難了。沒有一技之長、沒有靈活的頭腦,是最大的問題。

有一次,我跟張淳淳與一個大陸的台商吃飯。聽淳淳介紹,我們是要去見一個資產上億的老闆,我心中一直以為是一個大腹便便、童山濯濯的中年人。沒想到,一見面,我嚇了一跳,對方比我還小個五、六歲!年紀非常輕!

聊天聊了一會兒,知道他這麼年輕就做了世界知名廠牌的代理商,我不禁好奇他是哪裡畢業的?他起先吞吞吐吐不說,在我指著他手臂上的疤痕開玩笑說,我知道:「你一定是混出來的!」他才笑著點頭:「其實,我只有國小畢業。」

在聽他簡述創業過程之後,我真的非常佩服。他因為沒念什麼書,很年輕就進入社會,一路從小業務跑到大老闆。最重要的是,他有野心、有手腕、有計畫,他沒有家累、沒有包袱,說幹就幹。他曾經因為創業失敗而背負幾百萬債務,但敢衝敢撞的結果,是不但重新站起來,而且很快賺回江山。

創立「法蘭瓷」的陳總經理,也是年輕時就從「禮品」業務起家,他後來變成台灣獨大的進口禮品公司代理商,再一路開創自己的品牌「法蘭瓷」,因為年輕時的禮品業務經驗,讓他熟悉禮品通路,因此得以在經營「法蘭瓷」後,成長如此迅速。

你發現了嗎?這些人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年輕」。他們都沒有碩士、博士學歷,但是,他們都很年輕就開始闖蕩、開始創業,因為年輕,不怕失敗,因為年輕,沒有負擔。當然,我們的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中年創業者,比方說「故事屋」的創始人。但是,不可否認,年輕、膽識,真的是事業成功很重要的墊腳石。

當然,我並不是說,事業成功、賺大錢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標;我也不認為,一個人賺得少就會不快樂。只是我一直在想,讓孩子喜歡讀書,並不是要求他要考上很好的學校,或是擁有顯赫的學歷,而應該「只」是累積他找知識的習慣、對自身的反省,與深思生命的意義。

至於學歷,其實大可以擺在一邊。如果,將來我的孩子可以做一個很棒的化妝師,我會很高興她擁有一個技能可以養活她自己,我想我並不一定會要她考大學、甚至念高中。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及早知道她的優點、她所擅長的才能,而且有意志力專注的計畫自己的人生。

我之前在電視上說過我一個同學的親身經歷。

我國三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資優的女生,她的數理非常好,不論怎麼考,她幾乎都是滿分。想當然爾,每次模擬考她都名列前茅,後來直接保送北一女中,我有點不太記得她後來是自動放棄保送資格還是怎麼的,反正最後她還是以前幾名的分數考進去,一路念到台大醫科。成績這麼好的學生,理所當然如此,從沒有人懷疑過她的志願,甚至於她自己。我們當時都十分羨慕她。我一直認為自己挺聰明,但對於她,我真是甘拜下風、又嫉又羨,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聰明的人?她總是輕輕鬆鬆的就拿滿分!而我,經常是念個半死還考得爛不拉機的!

大二那年,我修了一門「兒童文學」的課程,很意外的在教室裡遇見她。因為我大學重考一年,當時她已經大三了。很久沒見,我們坐在一起聊了一下。上課後不久,我發現她正在讀高中理化參考書。我覺得很奇怪:「幹嘛?準備家教學生的課啊?」她搖頭:「不是,是我自己要讀的。」

我追問:「為什麼?」她神色黯然的說:「我要重考大學。」

我嚇了一大跳:「不會吧!妳已經大三了耶!而且第一志願,幹嘛重考?」
她說:「我不想當醫生。我喜歡美術。」
原來,到了大二要上大體解剖,她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當醫生,她怕血,她壓根不想念醫學院。然而,當年功課太好,父母的期望逼著她不得不填上第一志願。她告訴我她發現自己喜歡畫畫,她想念建築或是設計系。

我望著她,心裡百感交集。從前,我如此羨慕的羨慕她,但,她卻是這麼的不快樂。而我,雖然功課不怎麼樣,大學也多考了一年,但我卻如此幸運,我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

知道自己的長處、喜歡自己並追求自己所喜歡的,這是一件多麼重要且令人快樂的事!

唯有「學歷高」的想法,早已默默在打破。近來我深深的感悟,一個在社會上有競爭力的人,他必須擁有熱情、有計畫、要有靈活的頭腦,以及過人的膽識。

如果,我的孩子將來不讀書,我並不擔心。與其培養一個升學一帆風順但腦筋如一灘死水的孩子,還不如一個國小畢業但不畏困難、衝勁十足的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可以早日發現,她喜歡什麼、適合什麼,而不是分數到哪裡,就跟著念到哪裡。

屆時,她才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承擔失敗、一再重來,進而找到一條不但足以養家活口,也能夠成就自己的道路
2008-11-04 00:48:55

看完以後...

我頓悟了

(年輕人就是要衝啦!)

版主回應
年輕人才有活力衝啊! 2008-11-05 15:07:47
子章 2008-09-27 09:18:21

之前有ㄧ本書,紐約時報跟亞馬遜 TOP 1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封面上寫到,作者小時候常聽爸媽說:孩子阿,乖乖把飯吃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沒飯吃。現在他對小孩說:女兒阿,乖乖把書念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正等著搶你的飯碗。
有ㄧ個電視上的名嘴,雖然我不怎麼喜歡他,但是他說的話很有道理,很多父母在小時候就安排好小孩子的任何事情,一下學鋼琴,ㄧ下又學空手道,補英文,學畫畫,很多孩子的一生都是為了父母而活,如果我有小孩一定跟老師一樣,我會培養讀書的習慣給小孩,卻不會限制看的興趣,看到老師文章說是走向專業化,最棒的XXX等等,深得我心,其實商周有評論,未來除了專業化的人才,還要一種多功能的人才,隨著公司企業多角化的經營,如果專業不到頂尖,就需要多種才能,要專精不然就是博覽,高智商低成就,多少各行各業的千里馬,被唸書這條道路活活壓死,能有老師這種開明的父母真好 = V =。

版主回應
我想以後你的孩子也會大聲的說:我的爸爸好開明! 2008-10-08 10:29:34
想飛^^ 2008-09-24 21:18:03

我目前大學休學ing
想去唸自己想念的科系
但是我怕唸完後..出路一樣茫然
真想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方向
可惜..好難..

版主回應
一直沒有空留言!

我想你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也對整個大環境沒有信心。

想唸自己喜歡的科系,可以參加轉學考,或者轉系,如果還是無法如願,那就當成興趣!

如果還是很難找到人生的目標及方向,就問問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朝著想過的生活方向前進。

人生總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事,逃避無法改變現狀,就只能勇敢面對!
2008-10-08 10: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