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8 10:48:58凳子

總統級古蹟解說員--李清山先生

從電器維修員,搖身一變成為古蹟解說員,李清山在五年內為六位總統導覽台南市名勝古蹟,「總統級導覽」的名號不脛而走。
他響亮的名氣也在大陸參訪團間流傳。

飛簷雕欄,垂柳依依,在夕陽餘暉映照下走進百年歷史的赤崁樓,思古幽情總會油然而生。看古蹟湊熱鬧容易,想要得門道,解說員的導覽不可或缺;有「總統級導覽」之稱的李清山,就是解說界的翹楚。


     
任職於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課的李清山,從六年前開始,前前後後共為六位總統做過導覽,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李登輝、陳水扁,還有巴拉圭總統、馬紹爾總統、以及瓜地馬拉前後兩任總統,堪稱是台南最「國際化」的超級解說員。


     
談起導覽總統的經歷,個頭不高、相貌憨厚的李清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一切都是因緣際會,我也是誤打誤撞進入這個領域。」


李登輝導覽,手心冒汗

     2000
4月,李登輝在卸任總統之前,展開感恩之旅,第一站就選定了府城台南。當時在鄭成功文化館任職的李清山,在別人推薦下首度擔負起為總統導覽的重責大任。


     
「以前總是覺得總統高不可攀,一知道李登輝要來,就不斷想他來了我要怎麼講,有問題我怎麼回答……,」李清山回憶,剛看到身高180公分的李登輝,在大群隨扈簇擁下出現,一度緊張到手心冒汗,然而一開口導覽,就發現這位總統不但沒有架子,對於文史也十分瞭解。


     
導覽途中,心情愉快的李登輝不時就自己對鄭成功的認識,與李清山討論,看到歷史文物也會觸類旁通。


     
比如介紹到別號「國姓魚」的虱目魚,李登輝就馬上想起一樣與姓有關的吳郭魚,並笑瞇瞇表示引進吳郭魚魚苗的吳振輝是自己的老師。沿途看到五官輪廓深的人,李登輝更想起〈安平追想曲〉中,混血少女的故事。

甚至路上的一草一木,李登輝也頻頻向李清山請教。將近一小時的導覽結束後,80幾歲的李登輝已經汗流浹背,但還是親切地為大批熱情民眾簽名。


     
「李登輝對台灣史下過一番功夫,也很有求知欲。邊走邊談,不知不覺就講完了,」李清山笑著說。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以後導覽總統就駕輕就熟了。


     2002
年陳水扁總統邀請瓜地馬拉總統波狄優(Alfonso Antonio Portillo Cabrera)造訪故鄉台南,見過大場面的李清山自然成為導覽古蹟的不二人選。


陪同兩位總統不慌不亂

     
這次總統加上外賓,除了本來就龐大的隨扈陣仗,還吸引大批媒體SNG車與圍觀民眾,把赤崁樓擠得水洩不通。由於導覽要透過翻譯,加上人聲嘈雜,場面一度有些混亂,然而陳水扁還是保持高昂的心情。


     
當李清山帶一行人進入文昌閣,介紹完主管保佑考生考試順遂的魁星,翻譯人員還沒開口,陳水扁就當著大批媒體的面,馬上接口說,「我讀南一中的時候有來這邊拜拜,結果就一路第一名上來,考大學第一、考律師也第一、總統也順利選上……。」讓隨行的人不禁莞爾。「陳總統滿聰明的,反應很快,話也講得快,」李清山對陳水扁主動的補充,印象深刻。


     
「解說員就是一個地方的門面,外縣市的人來,就是台南市的門面,外賓來,就是台灣的門面,」李清山深刻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大陸團最愛日月潭和李清山

     
所以不論是馬紹爾總統諾特(HE Dr. Kessai Note),或巴拉圭總統杜華德(Nicanor Duarte),李清山在導覽前,都會對對方國家做好充分功課,同時盡力滿足外賓的各種要求。


     
比如馬紹爾群島屬於海島國家,總統諾特對船舶很感興趣,主動提議參觀歷史悠久的安平造船廠,李清山不只幫忙接洽,船公司招待諾特總統以遊艇遊安平港,李清山也義不容辭地擔下沿途解說的工作。


     
「為了做海上航行的導覽,安平港後面的故事我都要瞭解。所以做個解說員,就是什麼都要懂,」累積數十年導覽經驗的李清山有感而發。


     
當接待大陸團的學者時,李清山更是拿出全副專業,讓一票大陸高幹、教授肯定台灣的解說能力,不比大陸駐點講解的職業解說員遜色。

因此許多大陸團中都流傳一句,「台灣觀光景點最有名是日月潭,台南市最有名的導覽解說員是李清山。」


鄭成功文物館電工變解說員

     
總是戴著眼鏡,襯衫、西裝褲打扮的李清山,坦言自己平日有些木訥,但是一上線解說就能滔滔不絕。聽過李清山導覽的人,都一致認為他是個說故事高手,能將浩瀚的歷史,擷取出精華,加上個人觀察,再用饒富趣味的方式呈現。


     
比方在介紹赤崁樓海神廟前的九座贔屭御碑,李清山不是死板板地解說碑上的滿漢文內容,而是從搬運時,一隻贔屭龜落海的故事講起,讓遊客立即對贔屭御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幾年來,李清山為無數官員、學者、與民眾導覽台南的名勝古蹟,並且培訓上百位解說員,桃李滿天下。讓人想不到的是,李清山並非文史科系出身。他念的是高雄振興工專電子工程科,畢業後,李清山到大同公司擔任電器維修員,歷史只是閒暇時自修的興趣,從沒想過能夠當飯吃。


     
後來因緣際會,李清山轉到台南市政府民政局做技術工作,適逢鄭成功文物館要開幕,內部許多文物需要水電技術人員維護,擁有維修執照的李清山就被調來文物館。


     
「十幾年前根本沒有什麼『解說員』,大多都是文字資料讓遊客自己去看,」李清山回憶。然而館內文物多、員工少,遊客參觀有疑惑,理所當然就去詢問李清山。


     
「問久了覺得不好意思,整個館的文物我在負責,軟體部分怎麼能一問三不知?」他說。


     
於是李清山開始深入鑽研古蹟歷史,愈研究愈體會箇中趣味,解說功力也日益精進。2000年台南市成立文化局,解說已小有名氣的李清山,順理成章進入文化局文化資產課,負責導覽與培訓解說員工作。


台灣史權威曹永和也稱讚

     
「宋楚瑜、王金平、張博雅、蘇煥智、陳郁秀、謝長廷、游錫捬、呂秀蓮、蘇貞昌、杜正勝、陳其南……,」細數起曾經導覽過的政要名單,李清山坦言,約有一半的人是單純抱著走馬看花的心態,但也有不少政務官十分用心。


     
比如2002年金門縣長李柱烽帶著文化局、交通局等局長來台南市觀摩,聽他導覽重要古蹟,一聽到值得效法的地方,就馬上要局長記錄下來,做為日後施政的參考。


     
此外,游錫捬卸任宜蘭縣長後,還特地到鄭成功文物館找一份有關宜蘭的奏摺,希望能借去宜蘭縣史館展覽,「一個地方官退休還那麼關心地方文史資料,讓我很感動,」於是李清山主動重拓了一份奏摺,送給游錫捬。


     
李清山不止為官員解說,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院士、《熱蘭遮城日誌》翻譯者江樹生、《大航海時代的台灣》作者湯錦台,都曾聽過他的導覽。為學者導覽雖然沒有層層人牆包圍的壓力,但重要的人、事、時、地、物,一說錯就立即穿幫,在解說專業度上有更高的要求。


     
不過,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學者研究大方向,小地方他們可能還不像我們那麼瞭解,導覽就可以做個交流,」李清山自信地說。


     
比方他在為「台灣史第一把交椅」曹永和導覽時,特地帶他去台南真正的老街、古城牆、以及藏在廟宇後面300多年歷史的殘蹟,讓將近80歲的曹永和大為驚喜,衷心讚美「你這年輕小伙子也懂得不少嘛!」讓李清山大受感動。台灣史權威謙和、平易近人的態度,也讓李清山深獲啟發,「就如稻穗愈飽滿會愈低垂,學問愈大,人愈謙虛。」


最樂文史閱讀和古蹟巡禮

     
從電器維修員,搖身一變成為古蹟解說員,看似完全不同的領域,但李清山卻認為理工背景對他頗有幫助,「有時候一天要跑好幾個點,這時候串連的概念就派上用場啦!」他笑著說。


     
隨著資訊日益發達,當網路上充斥各式資料時,培訓解說員與講解的難度都與日俱增,加上台南市古蹟由起初的53個,一路增設到100多個,不斷學習非常重要。「十幾年前基本概念知道就好,可以一招半式闖天下,現在不論是天上飛的、水裡游的都要懂,」李清山有感而發表示,做為解說員,樂在歷史知識中非常重要,所以他的休閒讀物是《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大航海時代的台灣》等歷史卷帙,而他的遊程規劃也絕對是「古蹟巡禮」。
北京故宮,以及鄭成功的故鄉南安,為反清復明囤兵的福建、金門、廈門、鼓浪嶼,甚至柬埔寨的吳哥窟,都有李清山的足跡,「去瞭解比較一下國外文化資產保存、導覽事業,也算是去取經吧,」他笑著說。李清山的孩子也在耳濡目染下,一腳踏入文史領域,2005年從成大歷史研究所畢業後,就成為台南二中的歷史實習老師。


     
做為台南市文化資產課的職員,李清山一週要導覽四、五團,一年要安排70幾場校外教學解說活動,培訓上百位解說員,週末還常常要出公差,但李清山未曾倦怠,只因「聽到遊客說『你的講解讓我終於理解這古蹟的重要性!』,就是我最高興的一刻,」他說。

本篇文章摘自:遠見雜誌20071月號

申梅香 2012-05-11 09:51:14

請問台南解說費用價錢如何?8月中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德記洋行等

版主回應
這只是文章的分享喔,無法回覆你要的訊息,sorry...
你也許可以試試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課問問^^
2012-05-11 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