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28 10:56:41SunnyPie
蘭嶼女孩的"美"食傳奇(一):夢田
芭芭拉,一個來自蘭嶼、有著陽光般燦爛笑容的雅美族女孩,她和她的G'day Café* 是我要開始說的傳奇。
芭芭拉這個名字,並非來自英文:Barbara, 而是音譯自雅美族語的本名:Bar-Ba-Zen。
蘭嶼,這個懸浮於台灣外海,人口僅三千多且正不斷在流失與老化中、用摩托車僅需兩個小時左右,即可環島一周的海島,卻是許多和芭芭拉一樣,隻身來台灣發展的蘭嶼子民心中永遠的夢田。
說起蘭嶼,芭芭拉的眼裡,立即閃耀起動人的光采。
『妳知道嗎?每次我搭飛機回蘭嶼,當飛機一離開台灣,我的心已開始飛揚。當飛機飛到蘭嶼的上空時,我的心整個開始輕鬆起來。所有來自現實生活裡的壓力與煩憂,都立即一掃而空。』
對芭芭拉而言,蘭嶼是一個連晚上睡覺都不必鎖門的地方。
童年的回憶裡,不是整日海裡來海裡去:和魚兒共游、和友伴打水仗,就是在開滿野百合花的山上玩耍嬉戲。入夜,大夥就帶著一把吉他,到海邊就著夜色與海風,開懷地唱歌談心。蘭嶼的月亮,在記憶中,始終那麼的渾圓而明亮。
和大部份的蘭嶼人一樣,在民國67年以前,住的是傳統的「地下屋」,那是蘭嶼居民世世代代的家園。而這樣的傳統,在一次蔣宋美齡的來訪,被澈底瓦解了。蔣宋美齡以關懷的角度出發,促成了蘭嶼國民住宅的開發,卻也成了蘭嶼人心中永遠的痛。
一戶人家僅十來坪大,兩房一廳的隔局,根本容納不下普遍多產的蘭嶼家庭(芭芭拉自己有五個兄弟姊妹,很多人家裡有十來個小孩)。入夏,水泥拌以海砂蓋成的國民住宅,除了悶熱,一無是處。衛浴竟沒有門的裝置不足奇,簡陋而不具備完整化糞池功能的馬桶,讓住屋惡劣的品質不堪回首。許多蘭嶼人因忍受不了這樣的國宅,又搬回傳統的地下屋,卻招來「不知感恩與頑固不化」的評語。回首前程往事,芭芭拉眼中泛著淚光。
更慘的在後頭。用蘭嶼的海砂建造的國宅,在不到十年的光景,已成了不折不扣的海砂屋。遇雨砂石即如細雨般紛紛般落下,水泥牆裡的鋼筋鐵架也漸行暴露於外,叫人觸目驚心。
台灣政府後來以一戶新台幣45萬元的經費,協助蘭嶼人改建國宅。卻沒有考慮到,所有的建材,和大部份的民生物質一樣,必須從台灣進口,在蘭嶼造屋的代價,遠超過政府和一般台灣人民的想像。
而物資的缺乏,也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一直到芭芭拉國小六年級時,蘭嶼才有全天候的供電。小時候,為了升火燒飯,被煙燻到淚眼汪汪是家常便飯。一直到今天,島上的公車也僅一日兩班。大部份的人家以補魚或務農為生,田裡種的不外乎蕃薯和芋頭。
這樣的艱辛,使得蘭嶼的小孩,在國中畢業後,幾乎是沒有選擇的,都必需離開那片夢田:到台灣發展成了時下所有蘭嶼小孩的必然命運。
然而在台灣等待蘭嶼小孩的,卻是另一場更艱苦的、和生活搏鬥的歷程。
備註:
* G'day Café 晴西餐廳:台北市興安街180號 (02)2717-5927
芭芭拉這個名字,並非來自英文:Barbara, 而是音譯自雅美族語的本名:Bar-Ba-Zen。
蘭嶼,這個懸浮於台灣外海,人口僅三千多且正不斷在流失與老化中、用摩托車僅需兩個小時左右,即可環島一周的海島,卻是許多和芭芭拉一樣,隻身來台灣發展的蘭嶼子民心中永遠的夢田。
說起蘭嶼,芭芭拉的眼裡,立即閃耀起動人的光采。
『妳知道嗎?每次我搭飛機回蘭嶼,當飛機一離開台灣,我的心已開始飛揚。當飛機飛到蘭嶼的上空時,我的心整個開始輕鬆起來。所有來自現實生活裡的壓力與煩憂,都立即一掃而空。』
對芭芭拉而言,蘭嶼是一個連晚上睡覺都不必鎖門的地方。
童年的回憶裡,不是整日海裡來海裡去:和魚兒共游、和友伴打水仗,就是在開滿野百合花的山上玩耍嬉戲。入夜,大夥就帶著一把吉他,到海邊就著夜色與海風,開懷地唱歌談心。蘭嶼的月亮,在記憶中,始終那麼的渾圓而明亮。
和大部份的蘭嶼人一樣,在民國67年以前,住的是傳統的「地下屋」,那是蘭嶼居民世世代代的家園。而這樣的傳統,在一次蔣宋美齡的來訪,被澈底瓦解了。蔣宋美齡以關懷的角度出發,促成了蘭嶼國民住宅的開發,卻也成了蘭嶼人心中永遠的痛。
一戶人家僅十來坪大,兩房一廳的隔局,根本容納不下普遍多產的蘭嶼家庭(芭芭拉自己有五個兄弟姊妹,很多人家裡有十來個小孩)。入夏,水泥拌以海砂蓋成的國民住宅,除了悶熱,一無是處。衛浴竟沒有門的裝置不足奇,簡陋而不具備完整化糞池功能的馬桶,讓住屋惡劣的品質不堪回首。許多蘭嶼人因忍受不了這樣的國宅,又搬回傳統的地下屋,卻招來「不知感恩與頑固不化」的評語。回首前程往事,芭芭拉眼中泛著淚光。
更慘的在後頭。用蘭嶼的海砂建造的國宅,在不到十年的光景,已成了不折不扣的海砂屋。遇雨砂石即如細雨般紛紛般落下,水泥牆裡的鋼筋鐵架也漸行暴露於外,叫人觸目驚心。
台灣政府後來以一戶新台幣45萬元的經費,協助蘭嶼人改建國宅。卻沒有考慮到,所有的建材,和大部份的民生物質一樣,必須從台灣進口,在蘭嶼造屋的代價,遠超過政府和一般台灣人民的想像。
而物資的缺乏,也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一直到芭芭拉國小六年級時,蘭嶼才有全天候的供電。小時候,為了升火燒飯,被煙燻到淚眼汪汪是家常便飯。一直到今天,島上的公車也僅一日兩班。大部份的人家以補魚或務農為生,田裡種的不外乎蕃薯和芋頭。
這樣的艱辛,使得蘭嶼的小孩,在國中畢業後,幾乎是沒有選擇的,都必需離開那片夢田:到台灣發展成了時下所有蘭嶼小孩的必然命運。
然而在台灣等待蘭嶼小孩的,卻是另一場更艱苦的、和生活搏鬥的歷程。
備註:
* G'day Café 晴西餐廳:台北市興安街180號 (02)2717-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