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8 03:23:59

【約旦】紅色沙漠又一夜


一早離開佩特拉,前往瓦地倫(Wadi Rum)的沙漠自然保護區。沒錯,我們又要到沙漠過夜了。

之前看到資料上說,瓦地倫的沙漠是粉紅色的。事實上,這裡的沙漠應該是接近磚瓦的紅沙。在保護區外還是一片黃沙漠,但一靠近瓦地倫時,地上的沙都變成紅色的了。

除了我們之外,同台吉普車上還有一對巴基斯坦裔的德國同志,一個叫Martin的瑞典人,還遇到了一個中國人。也是個奇怪的組合。德國同志到哪都黏膩的要命,經常遠離我們到一旁過著兩人世界;Martin到哪都可以打瞌睡,他的兩個半月旅程都挑大都市走,之前去了羅馬跟開羅,接著還要去印度中國日本和加州,很跳的路線;中國人則是個很愛聊天和發問的中年男子,可以一直講話講個不停,完全不會意識到別人已經開始不耐煩或者不一定聽得懂他在講什麼,就自顧自地一直講。

至佳旅伴伊森則處在一個相當慘的狀況,全身起了紅疹,疑似過敏。天熱出汗多,他相當不舒服。紅疹其實在佩特拉就發現了,當時他不以為意,覺得只是小小的過敏,吃幾顆過敏藥就沒事了。但到了瓦地倫時,他的紅疹從脖子已經擴大到四肢,我跟他說他連耳朵後面都開始起疹子了,狀況很不妙。

紅疹的地方讓伊森開始發癢,使得他整個路上都很不舒服,也不太說話。我也幫不上忙,除了不時提醒他不要抓之外,實在無能為力。而且現在不知道過敏原到底是什麼。他說他在台灣從來沒有過敏過,可能旅館的床有問題,但我並沒有相同的症狀,可能體質不同。可憐的旅伴,完全沒有心情欣賞瓦地倫的風景。

瓦地倫就是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場景,四周盡是岩石組成的壯闊高山,山壁上還有數百年前的壁畫,但這裡的特色在一開始進入保護區之後就看完了,不同的景點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其中有個紅沙堆起的巨大沙丘,大概三層樓高度吧,是可以看夕陽的景點,就叫做Sunset Set。伊森在下面抓癢,我自己爬上去,很難走。一腳踩下去馬上陷落沙子裡,移動的幅度很有限,而腳要抬的很高跨大步,才能有效率地往高處爬行,我的腳陷的太深又太短,短短的幾層樓爬的我好辛苦,回頭一看伊森還在下面抓癢。上面的視野很好,而且從沒爬過這麼巨大的沙丘,下面的人都變得好小一隻。

另外還有一個大的Rock Bridge,是在兩座巨大岩石中間,因天然風化形成的一座石橋,高度大概在五、六層樓左右。司機說我們可以爬上去,伊森還是決定在下面抓癢,我便徒手開始攀岩。我球鞋的抓地力普通,石頭很陡,不過已經被前人走出一個個窟窿讓腳有施力點。從這裡滑下去可是會腦震盪的。我一邊慢慢爬著,前方有個法國女生被卡在石頭上不敢上去也不敢下來,在那邊坐了好久。好不容易爬到上面了,這高度看下去還真恐怖,走到石橋的平坦步道很窄,很怕自己一個踩空就從六層樓高摔下去,那就死定了。

鼓起勇氣走到石橋中間,抓癢的伊森在下面幫我拍照,下來看到照片我只剩下一點點,原來我爬了這麼高啊!

我們也看了勞倫斯他家、勞倫斯泉、和拍攝實地。然後移動到晚上紮營的位置。和埃及的黑白沙漠不同,埃及的綠洲紮營地是不固定的,而瓦地倫的比較像是國家公園內規劃好的露營區,除了帳棚外還有小石屋、可以洗澡、也有廁所(終於不必露天上廁所了)。

今天雲層太厚,看不太到夕陽。貝都因人動作很慢,一頓飯要煮兩個小時,但晚餐是燜在地底下的烤雞和馬鈴薯,很特別。而且貝都因人實在很會生火,隨便到哪都能生個火煮茶給你喝。我們住的帳棚的貝都因主人叫Zidane,他說他知道他的名字中文念起來像雞蛋,不知道誰教他的。

伊森的狀況不太好,吃完晚飯早早就睡了。我在星空下和大家喝茶聊天、聽Zidane彈奏貝都因傳統樂器(但歌聲實在不怎麼樣)、聽不同國家的人講著自己的故事,天上的星星越晚越多,貝都因人的茶怎麼喝都喝不完…

隔天早上醒來發現伊森的紅疹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簡直嚇壞我,幸好在瓦地倫吃完早餐之後我們就要直接往首都安曼前進,伊森的狀況不但沒好轉還更嚴重。於是我們便在安曼展開了醫院之旅…

like 2008-04-30 05:42:01

I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