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告別 (一)
消失了一段時間,其實是返台奔喪了。
這次回去,為了避免許多人只看到「返台」,卻沒看到重點是「奔喪」,就一股腦提出邀約的麻煩,所以我沒讓太多人知道我的行蹤。就連父親都是突然看到我出現在家門口才知道的。
祖母的喪禮是同時採用佛、道教的方式,在金門鄉下地方,傳統習俗更是少不了。儘管隨著時代進步而有所簡化,但與都市辦喪禮的方式相較之下,還是相當傳統的。
尤其是街坊鄰居、親戚五十的力量。
地方習俗之一,是親戚或鄰居會來家裡幫忙處理三餐,喪家不能自己動手。 (是為了要專心悲傷嗎?)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家服喪期間,好像天天在辦桌,有時大家還得分批用餐,除了家屬之外,也得招待來幫忙的親友。(難怪人家說,口袋不夠深的人,得好好活下去......) 在都市,通常人們只會到靈堂短暫上香後便離去;不過我們家從早(七點)到晚(十點),訪客幾乎很少斷過;街坊鄰居晚上吃飽後,還會相偕坐在我家門口聊天,有時走了一批換一批,人數都維持在十幾二十人上下。(我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畢竟,當下,那裡是靈堂啊......)
儘管家裡已經登報懇辭奠儀、花圈、花籃、毛毯、電子花車......等 (原來連送東西的名堂都很多),但送來的花架、蘭花、罐頭塔還是至少繞了我家圍牆三圈 (還不包括太醜被堆在角落的花圈),那些花加一加,二、三十萬跑不掉。我想,靠著這場喪禮賺最多的,除了葬儀社之外,應該就是花店了。這堆花所製造出來的場面和虛名,其實也撐不了幾天 (我還得擔心天黑時會不小心踩死從花籃中爬出來的毛毛蟲)。這個經驗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以後如果要對喪家致意,若喪家已經表明懇辭奠儀與花圈等東西,與其怕失禮而硬送,讓花店賺錢,不如以往生者的名義將錢捐出,造福田更勝於做場面。
撇開少數人各懷鬼胎的動機不談,從正面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必須感謝週邊鄰居或親戚的協助。
上一篇:【日記】大舅&大舅媽遊曼城
下一篇:【日記】告別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