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2 19:11:07Steve Chen

健康檢查的迷思~

健康檢查成為全民運動已經不是稀奇的事了,但各家醫院為了爭客人、搶業績、賺利潤,以奢華、虛張聲勢的檢查項目與儀器來吸引民眾的注意。問題是,這些錢花得值得嗎? 

厚重的一疊報告跟建議,讀完了會更暸解你的身體嗎? 

   

以前在公司、學校機關工作,每年都會進行一次體檢,讓公司確保員工資產的價值不會"突然"歸零。不過呢,我就看到檢查報告上寫正常,隔一個月就暴斃的意外;而檢查項目遍佈紅字的人,也常被醫院告誡──請再接受更精細(也就是更昂貴)的檢查,然後花了一大筆錢,不但沒看清身體的問題,反而進行了無謂的手術,讓器官被"捐贈"給醫院的垃圾桶,衍生更多內在不協調的病因!

 

以醫院為發展題材的影集,「實習醫生」不是第一部(「急診室春天」才是最早受到台灣影迷青睞的),但實劇每一集都有特定的觀念要闡述,再用真實人生中的生、老、病、死、愛情、絕望、痛心、難忘等關卡,讓每位醫生、病患、家人都有自己的體驗。他們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只是急救、重生、照護等醫療上的處理,用同理心來對待,而不是處心積慮地想挖國家、病人的$$

已成為住院醫師的Meredith(女主角)在教導同父異母妹妹(Lexie,第四季的實習醫生處理入院病患(用L的母親為案例).第四季初,Meredith因為早年遭父親抛棄、母親遺忘,讓她無法接納這個妹妹!



實習醫生的主要角色們,除了左方的George測試未過外,其餘的都升為要領導實習醫生的角色。他們除了要處理自己的問題(如Cristina面臨Burk的逃婚、Meredith與Derek的理不斷的情愫、Alex在紈絝大少與溫柔細心間的個性轉變、Izzie與已婚的George、Callie當中即將爆發的三角關係等),還要接受更多更刺激的人生挑戰或歷練!



美國的醫療制度或觀念是,只須進行小檢查、小手術的,就不用昂貴、複雜的大手術來處理,這個考量純粹是基於保護美國納稅人的立場,同時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為手術是有危險性的,而復原的歷程也是相當辛苦的,更別說復發或併發症的可能性。

所以個別的病患將不會浪費任何的醫療資源,也不會有故意恐嚇病患施行重大、或新穎的手術,讓醫院獲得誇大渲染的知名度。

檢查的本意是讓我們知道身體的臟腑是不是還在努力執行應盡的義務,以及得到適當調節體質或體力的方法。可是現在的檢查報告可是醫院用來斂財的工具呀!

 

其實,五臟六腑隨著四季、時節的變換,本來就應該配合氣的變換,運行升降出入的循環。當臟腑暫時沒有能力適應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影響,就會產生一些額外的廢物,或造成明顯的病情症狀。而這個不正是體內大掃除的最佳時機嗎?



不過很多人遇到掃除時,因為身體不適就開始擔心受怕,吃一堆藥想制止這些掃除工作。等到肝、腎的本質傷害殆盡時,身體就會出現大反撲,而這也是為什麼有句俗語說:「老人怕過年,病人怕過節」。這就是身體自救能力已消耗怠盡,等待外援協助的結果,就是讓生活過得更沒品質、沒自尊、沒信心、也沒親人啦!

 

如果因為健康檢查讓"人"有利可乘,以推銷藥物或手術的方式來強迫身體避免新陳代謝的過程,那就如同把家中的垃圾堆疊在每個角落,不靠近也許聞不到腥臭味,但隨著垃圾佔據的空間變大、腐臭味依著空氣到處散出,那身體這個大容器那有不會酸、不會痛、血壓、血糖、血脂不高的道理。

 

藥物或手術,頂多就像用芳香劑掩飾體內垃圾的困擾,那有可能掃掉堆積如山的垃圾?所以芳香劑的濃度就必須愈強,但那些伴隨而來的併發症或副作用當然就是愈多、愈明顯,也愈痛苦!

 

 

 

2010/04/07

黃達夫:高價健檢 身體擔風險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台灣流行貴族化健檢,一般人動輒花數萬元,使用昂貴儀器如磁振造影、正子電腦斷層掃描,但和信院長黃達夫昨天指出,部分高價健檢有偽陽性,反而讓受檢者徒增困擾,效益不如糞便潛血、腸胃內視鏡、子宮頸抹片等檢查。

每隔一陣子,名人透過健檢揪出癌症的報導就會出現,每當這類消息曝光,醫院、診所的健檢中心就爆滿。

黃達夫昨天在一場新書發表會上點名,各大醫學中心推廣高價位健檢,但並非國際癌醫界所認同,病人花了冤枉錢,身體有時還可能承擔風險。

他舉例,正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費用不便宜,但受檢者只要身體某部位發炎,或只是良性病變,都可能出現亮點,造成病人和家屬恐慌,醫師為了確診,必須做更多侵入性檢查。有的侵入性檢查,必須切片,反而引發併發症,如院內感染;而肺部穿刺,有時可能引起出血、氣胸,要插管急救。

黃達夫認為,正子掃描偶可檢測到早期癌症,但應做為偵測癌症轉移追蹤之用,而不是像「散彈打鳥」,以為貴的健檢就有效。黃達夫也批評,現在有所謂的腫瘤指標,事實上常是「嚇病人」,他表示,國外就有報告,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在正常值四以下者,仍有四分之一可能得攝護腺癌。

「國人需要的是用心的健檢,不必迷信貴族化健檢,」黃達夫說,找到癌症,還必須有醫師詳細探詢病史、周延理學檢查和長期追蹤觀察,最可靠的是找一家值得信任的醫院,定期做癌症篩檢。

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吳明賢表示,健檢也是醫療行為,具有風險,病人應依個人狀況選擇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