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 04:29:50stevenqiu6691

。未来将会有更多种海鲜,列入这项指标。

台湾是海洋国家,沿海渔获量却逐年锐减,涌升海洋创办人徐承堉推动永续渔业,盼望下一代也能尝到属于大海的鲜味。

 

 

时序进入春天,正是东港、宜兰渔民到兰屿附近捕捞黑鲔鱼的时候,虽然屏东县政府年年举办「东港黑鲔鱼文化观光季」,渔民心里都知道,黑鲔鱼捕获量早已年年不稳,且大幅减少,短短13年内已经从上万条,锐减到1000条。

 

黑鲔白鲳锐减 民众要少吃

 

东港区渔会秘书郑福山分析,由于渔民专利翻译捕鱼的范围和邻国经济海域重迭,作业受影响,捕到的黑鲔鱼量约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忆,2000年当地有500艘黑鲔鱼专利翻译,年产值达5亿元,如今,捕不到鱼,渔民捕捞意愿降低,只剩下约80艘船,产值下滑到1.3亿元。

 

尽管黑鲔鱼和美食画上等号,是饕客最爱,可以带动渔村经济,然而,根据国际鲔类组织统计,全球黑鲔鱼族群已在过去60年减少96%,让人想起「2048年以后,无鱼可吃」的预言。

 

一直以来,保育团体总是呼吁渔业署专利翻译能拿出管理办法,保护渔业资源。但其实民间水产业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手,已自行参考国际渔业保护组织,研拟台湾渔业永续发展法则,希望这个产业能永续下去。

 

例如从事水产销售28年的涌升海洋创办人徐承堉,不愿看到渔业保护停留在空洞的口号,2015年提出「责任渔业指标」(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简称RFI),希望以这项指标,教大家食用产量足够的海鲜,一饱口福之外,又能保护渔业资源。

 

「渔业保护要靠民间,不能靠政府!」毕业于海洋大学渔业系、应用经济研究所的徐承堉,从事进口、内销水产近30年的时间,看到台湾保护渔业的脚步落后国际,他感慨良多,自告奋勇,成为台湾第一个推动永续渔业的业者。

 

2月农历年前夕,渔业署推动年节礼盒,白鲳也在其中,当时徐承堉不太赞同。他带着不解的语气表示,白鲳无法人工专利翻译养殖,必须从海洋捕捞,现在抓到的白鲳,数量愈来愈少、体型愈来愈小,资源面临枯竭,导致价格大涨,甚至一条要上千元,他建议政府应教导民众少吃白鲳。

 

包括黑鲔鱼、白鲳在经济水域捕捞的沿近海鱼获,可以反映一国的渔业资源充分与否。翻阅台湾渔业半世纪年报,专利翻译近海鱼类年捕获量从1980年的40万吨,减少到2013年的15万吨,渔业资源能否永续,是否还有明天,不无疑问。究其原因,民众不了解盘中海鲜攸关海洋资源,政府也没有大力倡导,才使得台湾的渔业保护不如人意。

 

水产品产销履历 信息透专利翻译

 

徐承堉查询美国「保育国际」组织在2012年设立的「海洋健康指数」(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护、食物供给、水质洁净等十项指标,在全球220个经济水域里,台湾从2012年的143专利翻译,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湾的渔业保护不但是全球后段班,而且还持续退步!」他忧心表示。

 

观察先进国家,人民具环保意识,渔业资源保护由民间团体发起,甚至业者会主动呼吁消费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选购数量众多、对鱼种影响较少的海鲜。

 

例如,1998年设立的爱尔兰Global Trust公司,向23个国家的中小企业、政府、水产业、消费团体,推广海洋生态永续论文翻译、海鲜消费信托认证,教民众购买适合食用的海鲜。美国Montery Bay水族馆从1999年推动「海鲜观测站」(Seafood Watch),近年还制作App;世界自然基金会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员会」,为符合永续渔业的水产品认证。

 

身为业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虑台湾有自己的海洋环境和特有水产,国外推荐适合食用的海鲜指南,未必适合台湾,应该依照国情,发展本土指标。

 

于是,他参考国际海鲜选购指标,以专利翻译数量充足、合法捕捞、鱼种繁殖能力、对环境冲击、管理法令为评选依据,并且依循产销履历制度,同时设计责任渔业标章。民众用手机扫描,就能查询鱼和环境生态的关系,了解捕捞方式是否濒临危机。

 

他并且引用产销履历,在海鲜包装上标示产地、生产方式,可谓水产品产销履历的先驱。

 

回溯1980年代后期,台湾商人竞相从冰岛引进鳕鱼,他是其中一员,为了另辟战场,他率先大量进口阿拉斯加鳕鱼专利翻译,可是,随着当地鳕鱼捕获量减少,他又引进挪威鳕鱼,没有几年,挪威捕获量下降,再次面临减产问题。

 

贸易商的工作也让他走到国外第一线的渔港,了解渔业减产,见识先进国家如何保护渔业资源,埋下保护台湾渔业的种子。

 

1994年,美国阿拉斯加州政府规定渔船的鳕鱼捕捞量,也限量捕捞河里的鲑鱼;此时,他也在加拿大纽芬兰省的小岛上,听说渔民捕不到原本盛产的鳕鱼,生计出问题,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专利翻译鱼儿也会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湾箱网养殖发专利翻译协会,随后担任秘书长,建立台湾海鲡内需市场,经历箱网养殖、水产加工,还到市场卖鱼,推动产销履历,让他接触渔民和产官学界,对台湾的渔业有深入了解,才发现政府对渔业管理不够周延。

 

责任渔业指标 防不当捕捞

 

「他是最常跟着渔民上船,了解渔业现况的水产业者,」台湾渔业经济发展协会秘书长陈诗璋说,一般业者指派员工和渔民见一、两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为了掌握渔业信息,受训考取专利翻译船员证,亲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说。每一周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观察海洋环境、渔民作业变化,不但晒成一身古铜色的皮肤,也见证台湾生态环境的改变。

 

由于亲眼检视渔货来源,他选购专利翻译水产都是合法捕捞,并不会威胁生态环境,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理事黄淑德说,因为认同他的理念,十多年来,持续销售涌升的海鲜。

 

徐承堉坚持渔业永续的理想,还专利翻译找了水产加工、餐厅,一起推动「责任渔业指标」。家族共同经营的溪和食品总经理简大新回忆,徐承堉找他合作,一开始家族反对,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获得家族同意,可见他对永续生态的坚持。

 

立川渔场关系企业奇莱美地董事长蔡志峰则观察,徐承堉凭着多年的水产工作经验,引领国际生态趋势,他现在若不跟进,就会晚一步。

 

经过几个月研究,涌升已选定红魽、齿鰆、黑鲷、黄鳍鲷等四种鱼,符合「责任渔业指标」,适合食用,包装上可以专利翻译看到资源保护现况。未来将会有更多种海鲜,列入这项指标。

 

推动产销履历的台湾渔业经济发展协会也将参与海鲜评选,秘书长陈诗璋表示,趁着68日的世界海洋日,他们将成立责任渔业指标筹备委员会,以民间力量教导大众重新认识海鲜,还要把专利翻译捕捞鱼类纳入产销履历。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学校、保育团体、政府机关演讲约52场,平均一周就有一场,还不断被问到「永续」的定义,他笑着说,如果下一代还能吃到同样的鲜,就是永续的最佳意义了。

台湾是海洋国家,沿海渔获量却逐专利翻译锐减,涌升海洋创办人徐承堉推动永续渔业,盼望下一代也能尝到属于大海的鲜味。

 

 

时序进入春天,正是东港、宜兰渔民到兰屿附近捕捞黑鲔鱼的时候,虽然屏东县政府年年举办「东港黑鲔鱼文化观光季」,渔民心里都知道,黑鲔鱼捕获量早已年年不稳,且大幅减少,短短13专利翻译年内已经从上万条,锐减到1000条。

 

黑鲔白鲳锐减 民众要少吃

 

东港区渔会秘书郑福山分析,由于渔民捕鱼的范围和邻国经济海域重迭,作业受影响,捕到的黑鲔鱼量约是全盛期的一成。

 

他回忆,2000年当地有500艘黑鲔鱼船,年产值达5亿元,如今,捕不到鱼,渔民捕捞意愿降低,只剩下约80专利翻译船,产值下滑到1.3亿元。

 

尽管黑鲔鱼和美食画上等号,是饕客最爱,可以带动渔村经济,然而,根据国际鲔类组织统计,全球黑鲔鱼族群已在过去60年减少96%,让人想起「2048年以后,无鱼可吃」的预言。

 

一直以来,保育团体总是呼吁渔业署能拿出管理办法,保护渔业资源。但其实民间水产业者已迫不及待,不等政府出专利翻译手,已自行参考国际渔业保护组织,研拟台湾渔业永续发展法则,希望这个产业能永续下去。

 

例如从事水产销售28年的涌升海洋创办人徐承堉,不愿看到渔业保护停留在空洞的口号,2015年提出「责任渔业指专利翻译标」(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简称RFI),希望以这项指标,教大家食用产量足够的海鲜,一饱口福之外,又能保护渔业资源。

 

「渔业保护要靠民间,不能靠政专利翻译府!」毕业于海洋大学渔业系、应用经济研究所的徐承堉,从事进口、内销水产近30年的时间,看到台湾保护渔业的脚步落后国际,他感慨良多,自告奋勇,成为台湾第一个推动永续渔业的业者。

 

2月农历年前夕,渔业署推动年节礼盒,白鲳也在其中,当时徐承堉不太赞同。他带着不解的语气表示,白鲳无法专利翻译人工养殖,必须从海洋捕捞,现在抓到的白鲳,数量愈来愈少、体型愈来愈小,资源面临枯竭,导致价格大涨,甚至一条要上千元,他建议政府应教导民众少吃白鲳。

 

包括黑鲔鱼、白鲳在经济水域捕捞的沿近海鱼获,可以反映一国的渔业资源充分与否。翻阅台湾渔业半世纪年报,沿近海鱼类年捕获量从1980年的40万吨,减少到2013年的15万吨,渔业资源能否永续专利翻译,是否还有明天,不无疑问。究其原因,民众不了解盘中海鲜攸关海洋资源,政府也没有大力倡导,才使得台湾的渔业保护不如人意。

 

水产品产销履历 信息透明

 

徐承堉查询美国「保育国际」组织在2012年设立的「海洋健康指数」(Ocean Healthy Index),包括沿海保护、食物供给、水质洁净等十项指标,在全球220个经济水域里,台湾从2012年的143名,退步到2014年的189名。

 

「台湾的渔业保护不但是全球后段班,而且还持续退步!」他忧心表示。

 

观察先进国家,人民具环保意识,渔业资源保护由民间团体发起,甚至业者会主动呼吁消费者不要逞口腹之欲,而要专利翻译选购数量众多、对鱼种影响较少的海鲜。

 

例如,1998年设立的爱尔兰Global Trust公司,向23个国家的中小企业、政府、水产业、消费团体,推广海洋生态专利翻译永续、海鲜消费信托认证,教民众购买适合食用的海鲜。美国Montery Bay水族馆从1999年推动「海鲜观测站」(Seafood Watch),近年还制作App;世界自然基金会在1997年成立「海洋管理委员会」,为符合永续渔业的水产品认证。

 

身为业者的徐承堉想效尤,但是,又考虑台湾有自己的海洋环境和特有水产,国外推荐适合食用的海鲜指南,未专利翻译必适合台湾,应该依照国情,发展本土指标。

 

于是,他参考国际海鲜选购指标,以数量充足、合法捕捞、鱼种繁殖能力、对环境冲击、管理法令为评选依据,并且依循产销履历制度,同时设计责任渔业标章。民众用手机扫描,就能查询专利翻译鱼和环境生态的关系,了解捕捞方式是否濒临危机。

 

他并且引用产销履历,在海鲜包装上标示产地、生产方式,可谓水产品产销履历的先驱。

 

回溯1980年代后期,台湾商人竞相从冰岛引进鳕鱼,他是其中一员,为了另辟战场,他率先大量进口阿拉斯加鳕鱼,可是,随着当地鳕鱼捕获量减少,他又引进挪威鳕鱼,没有几年,挪威捕获量下降,再次面临减产问题。

专利翻译贸易商的工作也让他走到国外第一线的渔港,了解渔业减产,见识先进国家如何保护渔业资源,埋下保护台湾渔业的种子。

 

1994年,美国阿拉斯加州政府规定渔船的鳕鱼捕捞量,也限量捕捞河里的鲑鱼;此时,他也在加拿大纽芬兰省的小专利翻译岛上,听说渔民捕不到原本盛产的鳕鱼,生计出问题,才了解不妥善管理海洋,有一天鱼儿也会捕完。

 

直到1999年,他加入台湾箱网养殖发展协会,随后担任秘书长,建立台湾海鲡内需市场,经历箱网养专利翻译、水产加工,还到市场卖鱼,推动产销履历,让他接触渔民和产官学界,对台湾的渔业有深入了解,才发现政府对渔业管理不够周延。

 

责任渔业指标 防不当捕捞

 

「他是最常跟着渔民上船,了解渔业现况的水产业者,」台湾渔业经济发展协会秘书长陈诗璋说,一般业者专利翻译派员工和渔民见一、两次面,就直接交易,可是,徐承堉为了掌握渔业信息,受训考取船员证,亲自登船前往海上。

 

「我一年出海560次,」他说。每一周他都到不同的港口,登上不同的船,前往沿近海域,观察海洋环境、渔民作业变化,不但晒成一身古铜色的皮肤,也见证台湾生态环境的改变。

 

由于亲眼检视渔货来源,他选购的水产都是合法捕捞,并不会威胁生态环境,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理事专利翻译黄淑德说,因为认同他的理念,十多年来,持续销售涌升的海鲜。

 

徐承堉坚持渔业永续的理想,还找了水产加工、餐厅,一起推动「责任渔业指标」。家族共同经营的溪和食品总经v专利翻译理简大新回忆,徐承堉找他合作,一开始家族反对,但徐承堉不死心,第二次才获得家族同意,可见他对永续生态的坚持。

 

立川渔场关系企业奇莱美专利翻译地董事长蔡志峰则观察,徐承堉凭着多年的水产工作经验,引领国际生态趋势,他现在若不跟进,就会晚一步。

 

经过几个月研究,涌升已选定红魽、齿鰆、黑鲷、黄鳍鲷等四种鱼,符合「责任渔业指标」,适合食用,专利翻译包装上可以看到资源保护现况。未来将会有更多种海鲜,列入这项指标。

 

推动产销履历的台湾渔业经济发展协会也将参与海鲜评选,秘书长陈诗璋表示,趁着68日的世界海洋专利翻译日,他们将成立责任渔业指标筹备委员会,以民间力量教导大众重新认识海鲜,还要把捕捞鱼类纳入产销履历。

 

徐承堉每年受邀到学校专利翻译、保育团体、政府机关演讲约52场,平均一周就有一场,还不断被问到「永续」的定义,他笑着说,如果下一代还能吃到同样的鲜,就是永续的最佳专利翻译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