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6 18:13:44stevenqiu6691

,併購線上投資新創公司FutureAdvisor。

機器人理專來了,銀行理專開始緊張,以後若有「機器人」加入搶飯碗,如何才能確保優勢、轉型因應?


8月中,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據稱砸下1.5億~2億美元,併購線上投資新創公司FutureAdvisor。

一般解讀,貝萊德大手筆併購這家創始於2010年的線上投資新創公司,彰顯了「機器人理財顧問」(Robo-Advisor),正是勢頭正夯的金融科技(FinTech)。

但這則驚動全球投資圈的消息,已讓銀行理專們捏了把冷汗,因為以後可能有「機器人理專」加入搶飯碗。

費用低又即時 吸引年輕人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ite指出,今年機器人顧問的理財產品預估能達到500億~600億美元,雖僅是目前美國19兆美元理財市場的一小部分,但機器人理財(Robo-Investment)的趨勢已快速發酵中。

「做為一家金融服務或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也應該把自己看成一家科技公司,」貝萊德科技服務部門主管 Rob Goldstein在接受《富比世》(Forbes)訪談時提到,很難說未來五至十年,這類服務不會變得更受歡迎。

因此,貝萊德的策略就是在機器人理財風潮來臨前,先架設好相關的數位平台,取得該領域新創團隊的軟硬體資源來備戰。

自從機器人理專於2008在美國資產管理市場竄起後,瑞士研究機構My PrivateBanking Research今年發布的報告中,估計到今年底機器人理財的資產規模約200億美元,到2020年將遽增為4500億美元,五年內將增長超過20倍!

其中有近八成來自美國。除了FutureAdvisor是指標性業者之外,Betterment、Wealthfront等也都是箇中翹楚,這兩家分別得到超過1億美元的創投資金,並已管理超過26億美元資產。

「機器人理財」究竟是什麼?「這是指用電腦演算、程式交易等系統來提供線上理財諮詢與服務,」台新銀行資訊服務處處長孫一仕表示,投資人在輸入年齡、風險屬性與投資目的等條件後,由電腦程式自動做出理財規劃,並建議投資組合。

由於沒有人為因素涉入,可以說,所做的投資幾近「完全理性」,盡可能屏除人性弱點。

FutureAdvisor創辦人Bo Lu就曾透露,之所以創辦這個線上理財網站,是因為看到自己的父母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中賠光積蓄,因此想創辦一個可對財務規劃具完整視野、能免除追高殺低弱點的平台。

但摒除人性干擾的機器人理專,真的比較會賺錢嗎?

孫一仕觀察,透過大數據理性運算出來的投資組合,若要符合最佳效益,至少要有三個前提:第一,歷史資料要夠多;第二,對應的市場應避免人為干擾;第三,理財商品要充足。

「說到底,是『信任』問題!」他說,也許電腦提得出令人信服的專業建議,像遇到全球股災,你雖會上網解惑,「但真的要商量時,你會去找機器,還是找一個人?」

理專有人性、客製化優勢

前貝萊德台灣區負責人、去年被UBS延攬掌管台灣UBS ADVICE業務的張凌雲分析,機器人理財被稱為「懶人投資法」,訴求的是習慣網路、講求方便與即時的年輕世代,而且機器人理財的交易費只約0.15%~0.5%,比一般財管動輒2~3%的費率便宜,很吸引小資族。

但張凌雲也提出這類數位理財的潛在風險。

例如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發展,目前還未經歷過全球系統性風險的考驗。一旦遇巨大市場轉折,系統沒有經驗值,就無法做出應變,反而會引發恐慌。

「財富管理,目前看來還是人的行業!」孫一仕說。

「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是沒有價值的理財諮詢!」張凌雲表示,特別對高階財管客戶來說,需要的是更人性化與客製化的服務,這是機器人做不到的。

他指出,只有無法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的理專,才需害怕機器人搶飯碗!
機器人理專來了,銀行理專開始緊張,以後若有「機器人」加入搶飯碗,如何才能確保優勢、轉型因應?


8月中,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據稱砸下1.5億~2億美元,併購線上投資新創公司FutureAdvisor。

一般解讀,貝萊德大手筆併購這家創始於2010年的線上投資新創公司,彰顯了「機器人理財顧問」(Robo-Advisor),正是勢頭正夯的金融科技(FinTech)。

但這則驚動全球投資圈的消息,已讓銀行理專們捏了把冷汗,因為以後可能有「機器人理專」加入搶飯碗。

費用低又即時 吸引年輕人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ite指出,今年機器人顧問的理財產品預估能達到500億~600億美元,雖僅是目前美國19兆美元理財市場的一小部分,但機器人理財(Robo-Investment)的趨勢已快速發酵中。

「做為一家金融服務或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也應該把自己看成一家科技公司,」貝萊德科技服務部門主管 Rob Goldstein在接受《富比世》(Forbes)訪談時提到,很難說未來五至十年,這類服務不會變得更受歡迎。

因此,貝萊德的策略就是在機器人理財風潮來臨前,先架設好相關的數位平台,取得該領域新創團隊的軟硬體資源來備戰。

自從機器人理專於2008在美國資產管理市場竄起後,瑞士研究機構My PrivateBanking Research今年發布的報告中,估計到今年底機器人理財的資產規模約200億美元,到2020年將遽增為4500億美元,五年內將增長超過20倍!

其中有近八成來自美國。除了FutureAdvisor是指標性業者之外,Betterment、Wealthfront等也都是箇中翹楚,這兩家分別得到超過1億美元的創投資金,並已管理超過26億美元資產。

「機器人理財」究竟是什麼?「這是指用電腦演算、程式交易等系統來提供線上理財諮詢與服務,」台新銀行資訊服務處處長孫一仕表示,投資人在輸入年齡、風險屬性與投資目的等條件後,由電腦程式自動做出理財規劃,並建議投資組合。

由於沒有人為因素涉入,可以說,所做的投資幾近「完全理性」,盡可能屏除人性弱點。

FutureAdvisor創辦人Bo Lu就曾透露,之所以創辦這個線上理財網站,是因為看到自己的父母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中賠光積蓄,因此想創辦一個可對財務規劃具完整視野、能免除追高殺低弱點的平台。

但摒除人性干擾的機器人理專,真的比較會賺錢嗎?

孫一仕觀察,透過大數據理性運算出來的投資組合,若要符合最佳效益,至少要有三個前提:第一,歷史資料要夠多;第二,對應的市場應避免人為干擾;第三,理財商品要充足。

「說到底,是『信任』問題!」他說,也許電腦提得出令臺北翻譯社人信服的專業建議,像遇到全球股災,你雖會上網解惑,「但真的要商量時,你會去找機器,還是找一個人?」

理專有人性、客製化優勢

前貝萊德台灣區負責人、去年被UBS延攬掌管台灣UBS ADVICE業務的張凌雲分析,機器人理財被稱為「懶人投資法」,訴求的是習慣網路、講求方臺北翻譯社便與即時的年輕世代,而且機器人理財的交易費只約0.15%~0.5%,比一般財管動輒2~3%的費率便宜,很吸引小資族。

但張凌雲也提出這類數位理財的潛在風險。

例如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發展,目前還臺北翻譯社未經歷過全球系統性風險的考驗。一旦遇巨大市場轉折,系統沒有經驗值,就無法做出應變,反而會引發恐慌。

「財富管理,目前看來還是人的行業!」孫一仕說。

「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是沒有價值的理財諮詢!」張凌雲表示,特別對高階財管客戶來說,需要的是更人性化與客製化的服務,這是機器人做不到臺北翻譯社的。

他指出,只有無法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的理專,才需害怕機器人搶飯碗!
機器人理專來了,銀行理專開始緊張,以後若有「機器人」加入搶飯碗,如何才能確保優勢、轉型因應? 臺北翻譯社


8月中,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臺北翻譯社「貝萊德」(BlackRock),據稱砸下1.5億~2億美元,併購線上投資新創公司FutureAdvisor。

一般解讀,貝萊德大手筆併購這家創始於2010年的臺北翻譯社線上投資新創公司,彰顯了「機器人理財顧問」(Robo-Advisor),正是勢頭正夯的金融科技臺北翻譯社(FinTech)。

但這則驚動全球投資圈的消息,已讓銀行理專們捏了把冷汗,因為以後可能有「機器人理專」加入搶飯碗。 臺北翻譯社

費用低又即時 吸引年輕人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ite指出,今年機器人顧問的理財產品預估能達到500億~600億美元,雖僅是目前美國19兆美元理財市場的一小部分,但臺北翻譯社機器人理財(Robo-Investment)的趨勢已快速發臺北翻譯社酵中。

「做為一家金融服務或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臺北翻譯社也應該把自己看成一家科技公司,」貝萊德科技服務部門主管 Rob Goldstein在接受《富比世》(Forbes)訪談時提到,很難說未來五至十年,臺北翻譯社這類服務不會變得更受歡迎。

因此,貝萊德的策略就是在機器人理財風潮來臨前,先架設好相關的數位平台,取得該領域新創團隊的軟硬體資源來備戰。 臺北翻譯社

自從機器人理專於2008在美國資產管理市場竄起後,瑞士研究機構My PrivateBanking Research今年發布的報告中,估計到今年底機器人理財的資臺北翻譯社產規模約200億美元,到2020年將遽增為4500億美元,五年內將增長超過20倍!

其中有近八成來自美國。除了FutureAdvisor是指標臺北翻譯社性業者之外,Betterment、Wealthfront等也都是箇中翹楚,這兩家分別得到超過1億美元的創投資金,並已管理超過26億美元資產。

「機器人理財」究竟是什麼?「這是指用電腦臺北翻譯社演算、程式交易等系統來提供線上理財諮詢與服務,」台新銀行資訊服務處處長孫一仕表示,投資人在輸入年齡、風險屬性與投資目的等條件後,由電腦程式自動做出理財規劃,並建議投臺北翻譯社資組合。

由於沒有人為因素涉入,可以說,所做的投資幾近「完全理性」,盡可能屏除人性弱點。

FutureAdvisor創辦人Bo Lu就曾透露,之所以創辦這個線上理財網站,是因為看到自己的父母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中賠光積蓄,因此想創辦一個可對財務規劃具完整視野、能免除追高殺低弱點的平台。

但摒除人性干擾的機器人理專,真的比較會臺北翻譯社賺錢嗎?

孫一仕觀察,透過大數據理性運算出來的投資組合,若要符合最佳效益,至少要有三個前提:第一,歷史資料要夠多;第二,對應的市場臺北翻譯社應避免人為干擾;第三,理財商品要充足。

「說到底,是『信任』問題!」他說,也許電腦提得出令人信服的專業建議,像遇到全球股災,你雖會上網解惑,「但真的要商量時,你會臺北翻譯社去找機器,還是找一個人?」

理專有人性、客製化優勢

前貝萊德台灣區負責人、去年被UBS延攬掌臺北翻譯社管台灣UBS ADVICE業務的張凌雲分析,機器人理財被稱為「懶人投資法」,訴求的是習慣臺北翻譯社網路、講求方便與即時的年輕世代,而且機器人理財的交易費只約0.15%~0.5%,比一般財管動輒2~3%的費率便宜,很吸引小資族。

但張凌雲也提出這類數位理財的潛在風險臺北翻譯社

例如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發展,目前還未經歷過全球系統性風險的考驗。一旦遇巨大市場轉折,系統沒有經驗值,就無法臺北翻譯社做出應變,反而會引發恐慌。

「財富管理,目前看來還是人的行業!」孫一仕說。

「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是沒有價值的理臺北翻譯社財諮詢!」張凌雲表示,特別對高階財管客戶來說,需要的是更人性化與客製化的服務,這是機器人做不到的。

他指出,只有無法為客戶提供滿意臺北翻譯社服務的理專,才需害怕機器人搶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