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7 09:17:36stevenqiu6691

林明彥不平地表示,豬農用心飼養,一樣稱斤論兩,沒有適度回報。

美牛、美豬議題風波不斷,一群台灣養豬青年自立自強,成立台灣養豬青年聯盟,力拚轉型與外銷,努力不讓自己成為台美貿易之間的障礙。


近幾年來,是否開放美國牛肉、豬肉進口台灣,一直是台、美之間熱門的政治議題。

4月上旬,美國貿易代表署再度點名台灣,不應限制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並要求台灣基於科學證據進口美國牛肉。

眼看養豬、養牛戶再度成了台美貿易的障礙,有一批養豬青年農民,試圖自立自強,他們呼籲,「不要把豬農視為台灣的貿易障礙!」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郭嘉育表示。

留美高學歷 不走抗爭老路

37歲的郭嘉育是第三代養豬戶,深知到他這一代,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如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勢不可擋,他不想效法父執輩,只知反對、陳情、抗議,希望尋找另一條出路。

這位擁有美國斯特耶大學(Strayer University)行銷碩士學位的青年,希望改變務農就是老、苦、窮的刻板印象。他身穿襯衫、髮型時髦,有如都會上班族,外表迥異穿著吊帶褲裝的傳統豬農。

郭嘉育經常和同行討論飼養心得,包括從小就認識的豬農第二代蔡松霖、張佑誠、販售動物疫苗的李鑫聰、開設肉品加工廠的許家倫、關心農業的劉志偉,大家定期在豬農林明彥的咖啡店聚會,集思廣益,希望提升台灣的養豬產業。

時序拉回2014年3月。當時台灣小豬下痢,造成豬價狂漲,農委會打算機動調降關稅,從國外進口豬肉,平抑豬價。可是,卻有豬農到立法院陳情下跪,呼籲農委會體諒他們賠錢飼養,不要干預市場。

「面對進口豬肉競爭,豬農只有下跪這條路嗎?」這群青年認為,國內的養豬業應該改革,懷抱新思惟,他們認為,只要飼養安全衛生的豬,提高產業競爭力,就不怕外國豬肉來台。

經過兩年籌劃,在2016年2月,他們終於成立「台灣養豬青年聯盟」。

不同於青一色、都是生產者的農民團體,這個組織成員涵蓋養豬業上中下游,從飼料、飼養、營養品、疫苗、屠宰、加工到獸醫,至今已有60多人參加。不但有20多歲的年輕豬農,還有十名留學歐美、回鄉養豬的青年,連60多歲的豬農,也認同響應。

「我們不反對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擔任聯盟祕書長的李鑫聰表示,美豬根本不是威脅,加拿大、巴西豬肉不含瘦肉精,早已悄悄進口,價格又比國產豬便宜。其中,加拿大豬占進口量將近三成,對台灣養豬業才是一大考驗。

這位37歲的中興大學獸醫所碩士分析,進口豬肉採規格化生產,不論腹脇肉、里肌肉、前後腿,大小一致。而聞名全球的西班牙伊比利豬肉,品質良好,一公斤在台最高可賣3000多元,進口才一年,產值增加最快,值得豬農參考。

訴求一〉脫離口蹄疫區

相較之下,台灣豬肉因為1997年的口蹄疫,停止出口至今已19年,仍然揹著「疫區」的惡名,沒有解除,無法出口,早已影響產業規模。

回首口蹄疫前,台灣有兩萬戶豬農,飼養1200萬隻豬,日本進口的豬肉,四成四來自台灣,是全球第二大養豬國。但口蹄疫爆發後,飼養數僅剩553萬隻,豬農剩8000戶,規模大幅萎縮。

豬農高喊「吃豬肉、救產業、挺豬農」,可是,隨著人口老化,2014年豬肉消費量下降到每人每年34公斤,魚類的消費量反而增加到19公斤。可見內需市場已經飽和,這在其他老化國家也是如此,要國人多吃豬肉,有違事實。

由於豬肉市場縮減,養豬戶為維持一定產值,便讓每隻豬的平均重量增加,2014年的產值因而創下近年新高,增加到768億元。過去為了迎合日本,平均養到100公斤就要賣掉;現在,則是拉長飼養時間,養到120公斤,才會出售。

然而,這種拉長飼養時間的作法,在青年豬農看來,並不是提高產值的最好方法,「只有恢復出口,產業才有救!」養豬青年聯盟顧問劉志偉帶著堅定的語氣表示。

口蹄疫爆發前,台灣豬肉外銷產值一年有16億美元,當時,台灣豬肉冷藏出口,肉質多汁,比美國、加拿大的冷凍豬肉可口。但是19年來,養豬業已經喪失了9000億元的產值,農委會應該要設法讓口蹄疫在台灣絕跡。

訴求二〉設置養豬專區

事實上,口蹄疫多年陰影揮之不去,和飼養環境有關。因此,這群青年豬農提出設置養豬專區的訴求,讓豬隻就地飼養、就地屠宰,不在外暴露,避免散播病毒和病菌。

他們認為,目前行駛在高速公路時常可見運豬車,以南豬北送的方式,將活豬送到北部肉品拍賣市場的畫面,應該徹底改善。因為豬隻在車上排泄,異味、病菌沿途散播,影響衛生,如果有了養豬專區,飼養、屠宰都在一處,才能安全又衛生。

養豬專區除了能解決豬場四處分布,異味困擾鄰居的問題,台南翻譯社又能集中豬隻廢水、廢棄物,進行沼氣發電,讓豬糞變黃金。

「我在三年內,被投訴上千次!」豬場設在嘉義縣民雄交流道的理事長郭嘉育無奈地說。過去那一帶渺無人煙,不過,隨著快速道路興建,往來人車聞到異味,就會檢舉。

於是,郭嘉育改變上一代的做法,揚棄母豬、小豬一起飼養,改為只養母豬,減少異味。43歲的豬農林明彥也採取母豬、小豬分離法,還用現代化的環控設備,裝設電風扇、降溫水簾、保溫燈,以電腦監測,讓豬舍保持在23~28度。 台南翻譯社

來到林明彥設在雲林縣麥寮鄉的豬場,雖飼養650隻豬,空氣中卻沒有異味,一隻隻待產的母豬在豬舍裡休息,即將生下小豬,為林明彥帶來收入。他的辦公室,放了一本本筆記,寫滿母豬的分娩記錄、血清抗體、基因檢測等資料。

「我追蹤母豬健康,不是憑感覺養豬,」畢業於嘉義農專(嘉義大學前身)動科系的他說。

這位國中時期就決定承接家中養豬事業的第二代豬農,靠著科學數據養豬,他配合衛生檢驗單位,幫豬隻做健康檢查,記錄高產量的母豬,計算每隻台南翻譯社母豬的產肉量,資料都在電腦裡,存放好幾年。

訴求三〉改善拍賣制度

在他看來,科學飼養還可以改善行之多年的豬肉拍賣制度。原來豬肉商在拍賣市場觀察豬隻體型、走路的模樣,5到10秒內就決定買價,每天有將近兩萬隻豬價就是這樣決定。

32歲、養豬至今十年的豬農張佑誠就說,這樣的制度並不完備,養豬成本一公斤平均要65元。有時候,拍賣價不到成本價,不敷飼料成本,他只能台南翻譯社認虧,繼續養、繼續拍賣。

「連得過神農獎的豬也是這樣拍賣,」林明彥不平地表示,豬農用心飼養,一樣稱斤論兩,沒有適度回報。

由於豬的口感必須宰殺後,才能判別油花分布、肥瘦比率,美國、丹麥等養豬大國,早已施行屠體分級標準,依此定價。 台南翻譯社

看看國外的養豬產業,台灣已經落後,如何振興,恢復昔日榮景是這群豬農關心的課題。

現在,他們立下願望,集結全台豬農,擴大飼養到800萬隻豬,還要進軍2020年東京奧運。那裡將聚集多國運動選手,如果能夠再次外銷,將是台南翻譯社宣傳台灣豬肉的好時機。希望這一天,真的可以到來
美牛、美豬議題風波不斷,一群台灣養豬青年自立自強,成立台灣養豬青年聯盟,力拚轉型與外銷,努力不讓自己成為台美貿易之間的障礙。

台南翻譯社
近幾年來,是否開放美國牛肉、豬肉進口台灣,一直是台、美之間熱門的政治議題。

4月上旬,美國貿易代表署再度點名台灣,不應限制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並要求台灣基於科學證據進口美國牛肉。 台南翻譯社

眼看養豬、養牛戶再度成了台美貿易的障礙,有一批養豬青年農民,試圖自立自強,他們呼籲,「不要把豬農視為台灣的貿易障礙!」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郭嘉育表示。

留美高學歷 不走抗爭老路

37歲的郭嘉育是第三代養豬戶,深知到他這一代,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如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勢不可擋,他不想效法父執輩,只知反台南翻譯社對、陳情、抗議,希望尋找另一條出路。

這位擁有美國斯特耶大學(Strayer University)行銷碩士學位的青年,希望改變務農就是老、苦、窮的刻板印象。他身穿襯衫、髮型時髦,有台南翻譯社如都會上班族,外表迥異穿著吊帶褲裝的傳統豬農。

郭嘉育經常和同行討論飼養心得,包括從小就認識的豬農第二代蔡松霖、張佑誠、販售動物疫苗的李鑫聰、開設肉品加工廠的許家倫、關心農業的劉志偉,大家定期在豬農林明彥的咖啡店聚會,集思廣益,希望提升台灣的養豬產業。

時序拉回2014年3月。當時台灣小豬下痢,台南翻譯社造成豬價狂漲,農委會打算機動調降關稅,從國外進口豬肉,平抑豬價。可是,卻有豬農到立法院陳情下跪,呼籲農委會體諒他們賠錢飼養,不要干預市場。

「面對進口豬肉競爭,豬農只有下跪這條路嗎?」這群青年認為,國內的養豬業應該改革,懷抱新思惟,他們認為,只要飼養安全衛生台南翻譯社的豬,提高產業競爭力,就不怕外國豬肉來台。

經過兩年籌劃,在2016年2月,他們終於成立「台灣養豬青年聯盟」。

不同於青一色、都是生產者的農民團體,這個組織成員涵蓋養豬業上中下游,從飼料、飼養、營養品、疫苗、屠宰、加工到獸醫,至今已有台南翻譯社60多人參加。不但有20多歲的年輕豬農,還有十名留學歐美、回鄉養豬的青年,連60多歲的豬農,也認同響應。

「我們不反對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擔任聯盟祕書長的李鑫聰表示,美豬根本不是威脅,加拿大、巴西豬肉不含瘦肉精,早已悄悄進口,價格又比國產豬便宜。其中,加拿大豬占進口量將近三成,對台灣養豬業才是一大考驗。

這位37歲的中興大學獸醫所碩士分析,進口豬肉採規格化生產,不論腹脇肉、里肌肉、前後腿,大小一致。而聞名全球的西班牙伊比利豬台南翻譯社肉,品質良好,一公斤在台最高可賣3000多元,進口才一年,產值增加最快,值得豬農參考。

訴求一〉脫離口蹄疫區

相較之下,台灣豬肉因為1997年的口蹄疫,停台南翻譯社止出口至今已19年,仍然揹著「疫區」的惡名,沒有解除,無法出口,早已影響產業規模。

回首口蹄疫前,台灣有兩萬戶豬農,飼養1200萬隻豬,日本進口的豬肉,四成四來自台灣,是全球第二大養豬國。但口蹄疫爆發後,飼養數僅剩553萬隻,豬農剩8000戶,規模大幅萎縮。

豬農高喊「吃豬肉、救產業、挺豬農」,台南翻譯社可是,隨著人口老化,2014年豬肉消費量下降到每人每年34公斤,魚類的消費量反而增加到19公斤。可見內需市場已經飽和,這在其他老化國家也是如此,要國人多吃豬肉,有違事實。

由於豬肉市場縮減,養豬戶為維持一定產值,便台南翻譯社讓每隻豬的平均重量增加,2014年的產值因而創下近年新高,增加到768億元。過去為了迎合日本,平均養到100公斤就要賣掉;現在,則是拉長飼養時間,養到120公斤,才會出售。 台南翻譯社

然而,這種拉長飼養時間的作法,在青年豬農看來,並不是提高產值的最好方法,「只有恢復出口,產業才有救!」養豬青年聯盟顧問劉志偉帶著堅定的語氣表示。

口蹄疫爆發前,台灣豬肉外銷產值一年有16億美元,當時,台灣豬肉冷藏出口,肉質多汁,比美國、加拿大的冷凍豬肉可口。但是19年來,養豬業已經喪失了9000億元的產值,農委會應該要設法讓口蹄疫在台灣絕跡。 台南翻譯社

訴求二〉設置養豬專區

事實上,口蹄疫多年陰影揮之不去,和飼養環境有關。因此,這群青年豬農提出設置養豬專區的訴求,讓豬隻就地飼養、就地屠宰,不在外暴露,避免散播病毒和病菌。

他們認為,目前行駛在高速公路時常可見運豬車,以南豬北送的方式,將活豬送到北部肉品拍賣市場的畫面,應該徹底改善。因為豬隻在車上排台南翻譯社泄,異味、病菌沿途散播,影響衛生,如果有了養豬專區,飼養、屠宰都在一處,才能安全又衛生。

養豬專區除了能解決豬場四處分布,異味困擾鄰居的台南翻譯社問題,又能集中豬隻廢水、廢棄物,進行沼氣發電,讓豬糞變黃金。

「我在三年內,被投訴上千次!」豬場設在嘉義縣民雄交流道的理事長郭嘉育無奈地說。過去那一帶渺無人煙,不過,隨著快速道路興建,往來人台南翻譯社車聞到異味,就會檢舉。

於是,郭嘉育改變上一代的做法,揚棄母豬、小豬一起飼養,改為只養母豬,減少異味。43歲的豬農林明彥也採取母豬、小豬分離法,還用現代台南翻譯社化的環控設備,裝設電風扇、降溫水簾、保溫燈,以電腦監測,讓豬舍保持在23~28度。

來到林明彥設在雲林縣麥寮鄉的豬場,雖飼養650隻豬,空氣中卻沒有異味,一隻隻待產的母豬在豬舍裡休息,即將生下小豬,為林明彥台南翻譯社帶來收入。他的辦公室,放了一本本筆記,寫滿母豬的分娩記錄、血清抗體、基因檢測等資料。

「我追蹤母豬健康,不是憑感覺養豬,」畢業於嘉義農專(嘉義大學前身)動科系的他說。

這位國中時期就決定承接家中養豬事業的第二台南翻譯社代豬農,靠著科學數據養豬,他配合衛生檢驗單位,幫豬隻做健康檢查,記錄高產量的母豬,計算每隻母豬的產肉量,資料都在電腦裡,存放好幾年。 台南翻譯社

訴求三〉改善拍賣制度

在他看來,科學飼養還可以改善行之多年的豬肉拍賣制度。原來豬肉商在拍賣市場觀察豬隻體型、走路的模樣,5到10秒內就決定買價,每天有將近兩萬隻豬價就是這樣決定。

32歲、養豬至今十年的豬農張佑誠就說,台南翻譯社這樣的制度並不完備,養豬成本一公斤平均要65元。有時候,拍賣價不到成本價,不敷飼料成本,他只能認虧,繼續養、繼續拍賣。

「連得過神農獎的豬也是這樣拍賣,」林明彥不平地表示,豬農用心飼養,一樣稱斤論兩,沒有適度回報。

由於豬的口感必須宰殺後,才能判別油台南翻譯社花分布、肥瘦比率,美國、丹麥等養豬大國,早已施行屠體分級標準,依此定價。

看看國外的養豬產業,台灣已經落台南翻譯社後,如何振興,恢復昔日榮景是這群豬農關心的課題。

現在,他們立下願望,集結全台豬農,擴大飼養到800萬隻豬,還要進軍2020年東京奧運。那裡將聚集多國運動選手,如果能夠再台南翻譯社次外銷,將是宣傳台灣豬肉的好時機。希望這一天,真的可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