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7 22:39:36陳胤

【cafe】海的聲音

海,離我有多遙遠呢?我手裡拿著兩個大貝殼,不斷地對自己發出逼問。

這貝殼的形狀,我還算熟悉,但關於它們的身世與其他的種種,我就覺得非常陌生,甚至陌生到不知如何去描述、去想像;貝殼在我腦海裡是一種影像的存在,我也確切知道,這海貝與平日菜餚中的蛤、螺之類的,有多麼不同。一種來自人類的養殖池,生命存在的目的,好像只為了滿足人的口腹之慾;另一種,來自奔騰的海洋,肉身雖早已不見蹤影,但空殼裡,彷彿還殘存著生命的掙扎與嘆息,其中更迴蕩著某種無以言喻的美麗追憶……

這是海的聲音嗎?我將貝殼放到耳畔,傾聽。一種空蕩的遙遠,有點孤寂,好像穿越過千百世紀的濤聲,突然碎裂到宇宙而流於無形的餘韻。接著,索性用我不靈敏的鼻,嗅一嗅它的身軀,只見一股熱流霧濕了貝面而又返回,期盼的,海的腥羶,仍無法傳達到我的中樞神經。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它當然無以回應呀。但漸漸,我的思維,慢慢有了一些較清晰的頭緒去區隔它們的相貌。

其中一個是「單貝」,橢圓而突起,有小朋友的拳頭大,表面光澤仍在,光澤下布滿了黑色斑點,或濃或淡,襯著紅褐與鐵灰的底,上頭並有兩道明顯的線紋將貝面切成三個區塊,而翻過來則是一張長滿鋸齒的嘴,微笑與我相對。送我的朋友說,那光澤鮮麗依舊,表示原本宿居在裡頭的肉體剛死亡,且離開軀殼不久。

另一個,明顯是個「雙貝」,不過已經裂成兩半,我試著將它們復合,但似乎徒勞無功,只是加深其傷痕罷了。裂開後的它們,已各自擁有自己的生命與靈魂;仔細一看,它們都像極了一個扇面,層層的皺摺,好似裙擺般的優雅,一翻身,露出雪白的內裡,一幅熟悉的影像立刻映入眼簾,啊,那不就是,畫家波提切里的「維納斯誕生」佇立的所在嗎?

上星期六傍晚,寒流仍猛烈侵襲著島嶼,我在油車店咖啡的餘韻中兀自端詳著這兩個大貝殼。那是一個關心教育的朋友送我的見面禮。他叫黃炯亮,是個高中老師,也是因網路連署而相識的,他遠從台南來,與我討論一些教改的議題與策略。那貝殼是他回台北貢寮老家時,他哥哥剛從海底撿拾起來送他的,而他轉送給我,回應我的詩句──「淚,是寂寞的光嗎?」

「沙子跑進蚌殼裡去,才有閃亮的珍珠!」他感性地說,挫折也像吹進眼裡的沙,雖讓我們流淚,但也讓我們發出光芒……

是啊,今晚的油車店,早已經回暖,我喝著熱熱的咖啡,幸福滿溢,放置在桌上經歷一星期風霜的貝殼,在燈光的照耀下,依稀閃著海的溫暖,我滿懷感激,感激炯亮老師千里迢迢輾轉送來海的信息,讓我的思維更開闊,讓我在遭遇挫折時,可以用沾滿塵土的雙手,細細撫摸海的痕跡。我本想讓它們留在油車店的咖啡桌上,而後覺得有點擁擠而作罷,也擔心著那隻頑皮的貓咪,但我必須坦承,裡頭也有我的私心,或者說,此時此刻,當我仍為教改憂煩的暗夜,急需海洋的撫慰與亮光,那是上帝一滴垂憐的淚啊……

咖啡一壺一壺地沸騰,芬芳凝聚不散,今晚人氣特別旺,麗慧與耿郎老師也從彰化來,加上平治老師、國閔夫婦與欣蕙,把狹窄的豬舍擠得鬧熱滾滾。我們的身影交錯,在燈火明亮處,四處穿梭的眼眸,也匯聚成一片舒坦的汪洋。鬧熱滾滾的,也是我的歡欣,澆淋著昇華的咖啡,暈成遍灑滿園的月光。

海,離我有多遠呢?台灣是座島嶼,也是個海洋國家,作為她的子民,實在沒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因為無論站在哪裡,我們每天都是背靠著山脈,面對著大海,只是視而不見罷了;會如此,與我們血液裡的漢文化有關吧,封閉型的內陸文化與思維,極度自卑與自大後,對於遼闊的海洋,一直有著與生俱來的畏懼與恐慌……

儘管如此,海就在我們身邊,永遠以最溫暖的臂彎懷抱著我們,就如同月光,不分晝夜,隨時隨地無私地擁著黑夜的心靈。

有月的冬夜,格外的美。油車店的天空,經常滿佈星辰,我們是幸福的。此刻,只見那輪明月,漸漸挪移,漸漸渾圓,輕輕吐出窸窸窣窣的,海的聲音,然後漸漸遼闊,漸漸翻騰……霎時我聽見,那躺在我閉鎖車廂裡的海貝,也漸漸,共鳴起來……



(20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