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1 01:29:25Stanley Hsieh

免試入學座談

 

每天載著女兒上學與放學,我的生活便在教師與家長的雙重身份下切換著。

 

看她清晨六點半左右不到起床,匆匆梳洗用餐後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再提著另一袋書與餐盒上車,與我展開又一天的生活。與我截然不同的是,我是有著主導權的教師,我告訴自己要以喜樂心情迎接每一個在校的學生;而她只是個孩子,面對每一天反覆不斷的考試與競爭,我知道在她臉上似乎是很難找到真正「快樂學習」的色彩。

 

今天傍晚與容宜一起參加在平鎮國中辦理的免試入學家長座談會,想更深入探查教育部這些年規劃免試入學的方向與進程,也替自己班上未能與會的家長帶回一點資訊。可是兩小時坐下來,感覺美其名曰「家長座談」,實質上直說也就不過是「政策宣導」罷;台上兩位講師(桃園高中教務主任、大崗國中校長)口沫橫飛地說了約一小時卅分,加上蘇翠玲代大家發言約十五分鐘,剩下來分給台下家長發言的時間就聊聊無幾了。聽著他們滔掏不絕講述,我想應該是:家長再多意見恐怕也難以撼動上級長官與教授的定見吧,所以雙向互動可以省省些吧。

 

原來「免試入學」就是高中職先釋放約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額給國中學校薦送優秀學生或優秀學生申請。而各校優秀學生取決於在校三學期(八上、八下、九上)的學習成績(只有國英數自社等學測科目),排除綜合、藝能、健體等,著想是避免擴大學生考試壓力,或取決於那些科目較難「客觀」評量。這種思維讓我很想舉手發言抗辯:依舊輕乎藝能,過重測驗學科的甄選設計,是如何來導正當今眾所垢病「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現象?所以,我預見我的孩子學習競爭壓力由過去的兩次學測大考,即將擴散為三年中無數次的大考與小考,與校內的好友們爭搶著兩三個推薦名額…

 

做為既是教師與家長的我如蚍蜉,面對這不動如山的錯綜複雜的教育現象又能做什麼,又能改變些什麼?

 

以下影片是由一名「不想考基測」的國中生所掌鏡拍攝的,值得我們深思。

 

 

上一篇:旅行的意義

下一篇:教育應該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