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24 19:52:48長老

本土教育 應著重環境史研究 /轉貼自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   社會綜合   921124

中研院副院長劉翠溶:本土教育 應著重環境史研究

 高有智/台北報導 本土教育近年來漸成顯學,台灣史研究專家、中研院副院長劉翠溶昨日指出,環境教育與環境史是本土教育重要一環,台灣過去卻少有人提起。她呼籲台灣應多關注環境史研究,開展新統合研究視野,關照台灣環境歷史變遷。

 劉翠溶昨日在本土教育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講,闡述環境史的研究方向與重要性。她表示,環境史是一九七○年代以來歷史研究的新課題,研究環境史可瞭解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相互作用,從中學習與累積人類經驗。目前台灣環境史仍有待更多科技整合與研究,以開拓本土教育的重要環節。

 劉翠溶舉台灣鹿消失研究為例,十七世紀上半葉,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壟斷鹿皮貿易,大量將鹿皮運往日本,導致台灣鹿大量減少。鹿的繁殖力不強,每年僅一胎,年年大量捕捉使數目銳減。雖然荷蘭後來曾實行兩年狩獵、第三年休息的保護法,清朝也曾禁止使用陷阱捕鹿,但都無法挽回台灣野生鹿群逐漸消失的困境。這是人類改變自然環境的一個負面例證。

 劉翠溶說,台灣過去曾有許多環境史論述,但多非歷史學者。環境史需要借助其他學科研究成果,除了既有方志等歷史文獻中的史料等待學者挖掘利用,現代科技技術也能幫助學者掌握精確空間資料,如航照圖、衛星拍攝地面影像與地理資訊系統等,才能瞭解環境變遷相關問題。

 主持人中國時報系總經理黃肇松回應說,環境史對土地與本土環境的研究成果,不僅可做為本土教育主體,也是本土教育的堅實基礎,台灣應該重視相關研究與建立論述。


Copyright 2003 China Tim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