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3 14:00:00天光
【第一人夫】觀影心得與必備常識(無劇透)
【第一人夫】觀影心得與必備常識簡介(無劇透)
本片可說是日本電影史上極少數深入探討日本政治生態的電影之一。
觀賞本片最大好處是能夠讓台灣人充分理解日本政治生態,並理解性別對於日本政治來說意味著什麼。
觀賞本片前,建議不要看任何電影介紹、影評、預告片。因為片商為了吸引觀眾入場的,事先透露太多劇情亮點,觀眾最好完全不要事先知道,以免嚴重影響觀影的精彩度。
觀影前最好建立基本政治常識,才能充分領略本片劇情的巧思。
以下簡介一些名詞。有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自行上網搜尋。
1.內閣制:日本和英國以及大部分歐洲國家,採用內閣制。
內閣制的特色是實權掌握在「首相」或「總理」手中。國王、天皇、總統,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具有外交上的象徵意義,但通常不處理內政,屬於虛位。
美國和許多民主國家採總統制,總統具有實權,且由人民直接選出,而不是像內閣制的總理或首相那樣由國會議員選出。
(台灣的體制介於內閣制與總統制之間,偏向法國式的半總統制,又稱雙首長制,都是由民選總統主掌外交與國防,但內政方面則可以授權給另一首長,即總理或行政院長。但台灣和法國的差異是,台灣的行政院長不像法國總理那樣必須從國會議員選出)
內閣制的首相或總理是由國會議員選出來。因此國會中掌握過半席次的「多數黨聯盟」,會推出一人擔任總理(首相)。
2.首相、總理:其實是同一個詞,英文都是Prime Minister,意思就是「最主要的大臣(部長)」。
在日本,「首相」被稱為「內閣總理大臣」,因此,在電影中,字幕上都把「首相」翻譯為「總理」。
(但本人對這詞如此翻譯,並不滿意,因為這違背台灣社會對於日本國家領導人的慣常稱呼)
3.倒閣:國會若對內政領導人即首相、總理、或閣揆的表現不滿意,可以發動投票表決領導人是否必須下台,稱為「倒閣」。如果表決過關,倒閣成功,則國會議員必須重新改選,由選後最新的「多數黨」成為執政黨,組成過半的執政聯盟,推出領導人,擔任新首相或總理。
台灣史上從未有過成功的倒閣,所以行政院長去留幾乎都依靠總統個人意志決定。但在日本與歐洲,倒閣是經常發生的事,所以日本首相或歐洲許多國家的的總理,有不少任是只做一年左右就被倒閣,而被迫進行國會大選,根據選後最近國會席次,換人擔任首相。
4.左右派、左右翼:
在全世界的政黨立場上,通常可以歸類出「偏左」或「偏右」,並稱為「左派、右派」或「左翼、右翼」。
左:通常指偏向「社會主義」與「進步主義」的意識型態。指更偏向追求消弭階級差異、提供較優惠社會福利,對大財團與富豪課更高稅負,更重視勞工權益、生態環保、女權與女性福利,更強調性別主流化與性解放,反對帶有宗教神聖意義的傳統道德觀。偏好「大政府」,認為政府權力要夠大才可做更多好事。
右:通常指偏向「民族主義」與「保守主義」的意識型態。通常重視「傳統道德」與「維護社會秩序」,反對高福利社會,主張自由市場,強調發展經濟與強化國防,反對性解放,提倡「家庭價值」,尊重宗教神聖性,主張慈善由人民而非政府進行,反對階級鬥爭論。偏好「小政府」,認為解決問題不能老依靠政府,因為政府的官僚與威權習性本身,就是問題。
在民主國家,左派政黨容易和偏左的政治勢力結盟合作,右派也容易和偏右的勢力結盟合作。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則容易左右逢源,但也常常遭遇左右夾殺。
日本目前的執政黨是戰後長期執政的「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屬於中間偏右的立場光譜,歸類為右派。
日本311大地震期間的執政黨是「民主黨」,屬於中間偏左的立場光譜,歸類為左派。
民主黨雖曾短暫執政,且在多數時期屬於最大在野黨,但經常內鬨、分裂、合併、重組。不似自民黨那樣雖有多個派系,卻能長期團結穩定。目前已分成多個政黨,最大者稱為「立憲民主黨」。
(電影中,是虛構出幾個政黨來說故事,避免直接指涉現有政黨。然而,許多劇情有對現實政治的明顯影射。)
2022-10-02 at 8:04 PM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