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修行看電影】
【信佛修行看電影】
很多信仰佛法、或有志追求真理智慧的網友,可能覺得我的網站有點奇怪,為何一邊寫政治、經濟、社會評論,一邊寫文學,一邊還寫電影、藝術欣賞,甚至還會寫宗教探討與佛法修行?
其實,我的網站就是很單純反映我這個人所關心且希望呈現給人們看的內容,如此而已。我世俗,也出世;並不認為這兩件事情必然對立。
對我而言,所謂「世俗」,就是指自身順應所處的世界,去過日常生活。所謂「出世」,就是指宇宙人生的萬事萬物,存在著一種可讓人達致「終極圓滿」理想狀態之可能性與可行性。我希望自己無論說任何話、從事任何事情、乃至所有起心動念,都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都處於終極圓滿的狀態。
「佛法」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幫助我實現此一理想的道理與智慧,如此而已。它不必然具有宗教、哲學、或科學性質;但也可以具備這些性質。
人會看到哪部電影,與因緣有關。雖然票價不高、戲院也在那裡,但人都是有緣才能看到某些電影。
例如,當代台灣的佛教界,普遍的習性是避談世俗味重的話題;包括可能存在立場差異的政治議題、歷史觀點。也因此,若我沒向某些佛弟子推薦《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依照這些佛弟子目前的依報環境,很可能沒有多少人有機會特別注意到這部電影;就算注意到,也會因為自身的認知過濾系統,而傾向於忽略相關訊息。然後,這些人就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注意到何謂韓國歷史上的光州事件、何謂國家暴力、何謂轉型正義,更不會知道這些和台灣人有何關係、和佛法有何關係、和自己的修行證量有何關係。
看一部電影,就是在和該電影的思想與境界進行交流。也就是在學習體會該電影的「心識」。
眾生心識無量,修行法門也無量。
禪坐、念佛、法會、讀佛理文章、寫臉書分享修行經驗……,這些都是精進修行的方式;同理,看電影體會眾生心識,又何嘗不是?
有些修行人很羨慕其他具德修行者擁有「他心通」。
其實,佛家本不強調神通;也不鼓勵追求神通。然而,若修行人想得到神通的初發心是出於正念,希望利益眾生、圓滿自身因緣一切依報環境,而起念想得神通;則此種心念未始不能成為修行境界向上提升的動力,成為正向的增上緣。
想得到他心通的人,除了應勤於靜坐念佛外,建議也要多多體會自己不曾想過的觀點、不曾覺察過的現象、不曾洞見的人事物本質,如此才能逐漸在思想與感受上自在無礙,對他人與萬事萬物更加具有直覺觀察力,這就是一種「心通」。
我經常看電影,除了將電影當成一種休閒活動與觀察學習宇宙人生的啟發管道外,還是一種具有佛法意義的「供養」。
比方說,當我寫電影評論時,就是在供養一切有緣閱讀到的眾生、因地菩薩、與未來佛;當我向他人推薦介紹某部電影時,就是在用「看某部電影的因緣」供養那個人。
不只如此,進一步講,當我在思維某部電影的意義時,事實上也是在用「一整個思想因緣」來供養諸佛菩薩、法界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與自己有關的依報環境。透過這樣的供養,我逐漸體會「緣起」,也逐漸體會「法」,同時也逐漸體會到「心、佛、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8785765721085&set=pcb.10208785769361176&type=3&theater
初稿貼於臉書:2018-01-19
新聞台貼文 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