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夢鹿情謎:導演發明的另類愛情?
【夢鹿情謎:導演發明的另類愛情?】
(警告:本文嚴重劇透,建議看完電影再來讀文章。若先讀完再去看電影,必會減少許多觀影樂趣。)
《夢鹿情謎》是一部相當大膽的實驗性愛情片。一般習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乍看此片時,印象最深刻的情緒,有可能是「恐怖、怪異、荒誕」。然而,觀看藝術電影與實驗片有較多經驗的觀眾,則能欣賞其「相當另類卻獨到的觀點與創意」。
這片的英文名《On Body and Soul》,意思是「在肉體與靈魂」(之表面上)。這個片名緊扣全劇的主旨。
整片的故事情節,給人一種「看似寫實,實則魔幻」的感覺。它不同於常見的魔幻寫實或是意識流風格,而是透過「近乎完全寫實的情境」來產生「不可思議的夢幻感」。
「經歷同一場夢境」是製造這種夢幻感的關鍵情節。若少了這個情節,男女主角這兩個人際溝通上近乎彼此絕緣的人,將無法有近一步接觸的故事合理性。
男主角是個獨居而左手傷殘的公司主管。女主角是個記憶力超強卻有社交障礙的「近熟齡」女子。
女主角對待男主角冷若冰霜,男主角即使想要寒暄都會感到自討沒趣。
女主角對性行為如何進行,欠缺認識。因此租了一大堆A片。
男主角有個成年女兒,年紀看起來比女主角還大。但只是不常來探望他。他單手料理家務不方便。有性需求時,依靠有性無愛的砲友解決。
影片結尾前的情節,可謂「驚駭+驚奇+驚喜」三驚兼具,心驚肉跳。因為融合了血腥、自殺、性愛等情節,且畫面極為寫實。因此營造出一種相當強烈的驚悚感。
這片藉由血淋淋的自殺場景,與女主角「終於」上床時的表情特寫,替故事中這位具有社交障礙的女主角進行了一次心理治療。
整片前半段拍攝大量看似毫無必要的殘忍血腥的屠宰畫面,其實都是為了替結局前的血腥自殺畫面做鋪陳。而自殺的情節是整片的故事重心支柱之一。因為若沒有這場自殺戲,則先前女主角看似平靜的冷若冰霜性格,都只顯得孤僻高傲,不容易引發觀眾共鳴或同情。
本片的特殊之處,在於先餵給觀眾大量高度寫實的血腥場景。它讓觀眾看到覺得噁心、恐怖、殘忍。之後再大量出現夢中森林美好可愛的麋鹿畫面,製造男女主角的奇妙曖昧緣份。男女主角隨著討論彼此共同夢境,而逐漸拉近心理距離。此時觀眾情緒才逐漸舒緩放鬆,逐漸產生「男女主角會不會在一起?」的懸念。
現實生活中,從來沒聽說過因「擁有相同夢境」而發展成愛情的案例。這也是本片看似寫實的表象下,最夢幻而脫離現實的層面。
而成功拍出這種高難度特殊風格的關鍵,主要是:編劇、導演、女主角演技,這三大關鍵電影元素。
編劇與導演厲害之處,在於將原本十分違和的血腥殘酷場景與戀愛情節,巧妙融合成一體,成為充滿人性心理挖掘深度的另類傳奇故事。女主角運用眼神與表情的演技,可說與故事角色完全靈肉合一。
最後,談到本片引發的生命哲學與道德倫理問題。
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從事「屠殺」這個行業的人,基本上都是只把它當成一份賺錢過生活的工作,少有人會因為從事屠殺成千上萬動物而感到痛苦或良心不安。在屠宰塲中的員工,每個人彷彿已經失去對「他者生命」的感受力與同理心。
影片安排男女主角在這樣的場所工作,又在劇情中設計「是否憐憫動物被殺」的對話,等於在強烈暗示男女主角之所以「很難找到愛」,正是因為「對他者生命之痛苦」已經完全麻痺,完全冷漠,自己也早已被資本主義「異化」成欠缺同情心,只管自己眼前任務與利益的性格。這種性格是導致女主角的社交障礙,和男主角的中年生活危機的深層因素。
影片雖未直接批判屠宰業,但藉由將動物被殺的畫面血淋淋呈現,與夢中麋鹿可愛的畫面,乃至結尾前自殺時的血淋淋畫面,三者首尾呼應,交相對照,實際上也會觸發觀眾深思「殘忍」的本質是什麼?是否就是因為「缺乏愛」?
表面上看是「有靈有肉」的愛情片,但往靈肉裡深挖,卻會在「靈肉交歡」表象下,聽見隱藏著「靈肉煎熬」的劇痛之哀號。
男女主角日常生活平靜表象下,潛藏著生命的巨大痛苦,一如他們工作場所裡那些為了滿足人類口腹之欲而「物化、去生命化」的動物,在臨死前的大聲哀號。
在充滿白色磁磚與紅色鮮血的公司工作,男女主角看似共同努力尋找愛情,「有緣」的表象下,其實是共同努力尋找深埋在白色雪地裡的那「鮮活翠綠」的生命力。一種沒有劇痛與哀號,不必流淌紅色鮮血的生命力。
這個在影片中相當稀有的「翠綠鮮活生命力」,一如真愛般珍貴美好,療癒了憂鬱的男女主角,和飽受驚嚇的觀眾。
2017-11-27
註: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一位女導演自編自導之作,處理手法相當細膩,榮獲眾多電影大獎。包括柏林影展金熊獎、人道精神獎,代表奧地利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圖片來源:https://i.pinimg.com/736x/0d/6b/74/0d6b7483585e19c9aa415c091ce429b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