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2 22:00:00天光
【我為何越來越喜歡紀錄片多於劇情片?】
【我為何越來越喜歡紀錄片多於劇情片?】
這幾日我「狂看」《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影片;
在看《摔不壞的攝影機》這部片之前,我正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幾年間我為何越來越喜歡看紀錄片多於劇情片?
思考心得歸納如下:
1.紀錄片代表一種「真實」;劇情片則代表「想像」。在年齡漸長而對現世人生體會日多之後,我對於「真實」的關注似乎越來越多於「想像」。換言之,我越來越培養出「現實主義的美學觀點」。
2.紀錄片經常一拍就是數年,甚至數十年;紀錄片作品經常是導演整個寶貴青春歲月,投入最多生命力的實現成果。然而,絕大多數的導演在當代觀眾眼中卻受到忽略。因為當代觀眾早已被資本主義影像工業長期養成愛看虛構劇情片更甚於真實紀錄片的習性。我認為,透過「觀看」這樣一種行為,我們等於也在默默支持著願意耗費心血拍片的紀錄片導演。
3.當探討公共議題時,紀錄片扮演的角色通常比劇情片更為直接而有力量,因此紀錄片是當代最重要的公共對話與社會運動工具之一;紀錄片因為「勇於逼視現實」,故而比繞了個彎的劇情片對社會的影響更直接。從「藝術介入社會」的角度觀之,劇情片的藝術發揮成份雖較大,但介入社會的力道卻不如紀錄片。
4.紀錄片可以有多種風格,但其中最常見的兩種,是「理性探討」與「感性敘事」;這符合人類說故事本能中的兩種最基本方式。劇情片則幾乎大多偏向「感性敘事」,甚少以「理性探討」為主要風格的劇情片。從理性、感性二者的平衡來說,紀錄片比劇情片更容易達到此種平衡,不論對導演或觀眾來說均是如此。
結論:
影像之所以被注意到,正是因為它反映了注意之人的「心象」。我們內心中有某個對生命的疑惑、或想望,所以生命用畫面來給我們解答、回應。
紀錄片因為是現實主義的直接展現,因此也比劇情片具有更多歷史價值。這主要也因為「歷史總是追求真實」的緣故。
-------------------------------
以下推薦幾部我在影展中看到,認為不錯的影片:
1.《地球另一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6K2gJVKGxc
這是一部有著極優美畫面與拍攝巧思的紀錄片,配樂也非常棒,看起來很享受。難怪聞名世界!
2.《艾未未 草泥馬》這是一部有名的紀錄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9k36m1jFWc
看完之後你可以更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人性,同時也更清楚為何這位北京「鳥巢體育館」設計師會被中共關押起來。
在中國,越致力於揭露真相的人,越會被當局盯上!
3.《阿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_Qa7iNIP0k
這部由洪榮宏、洪敬堯、洪榮良三兄弟策劃拍攝的「阿爸」紀錄片,內容是關於對三人父親寶島歌王洪一峰的紀念。裡頭的音樂呈現相當動聽;經典老歌、或舊曲翻新的曲目,都同樣精采。
這是一部溫馨感人的紀錄片,同時也具有台灣音樂史上一定的價值。尤其很適合年輕子女們帶著中老年的父母祖輩一起來看。
這部片子之前曾經在戲院上映過,頗受好評,目前全台灣各大圖書館、美術館..應該都有購入這部片,供讀者借閱。而如果想要購買收藏,應該也有不少管道。
4.《摔不壞的攝影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KFnoUTeAfc
當你掌中握著攝影機,正在拍攝一場群眾示威抗議時,你拍到群眾對著荷槍實彈的軍人激烈抗議,軍人鐵血鎮壓...
某個瞬間,你的鏡頭正好拍到你的好友在鎮壓時中彈倒地的畫面,當下你會如何自處?
數年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占領區強行建造圍牆,變相掠奪巴勒斯坦人民的土地,影響巴民生計,引起國際譴責違反人權;對此巴民數年來不斷進行抗爭,多次與以軍發生衝突;以軍開槍鎮壓,多年間殺死多人。
本片導演身為巴勒斯坦佔領區的居民,親自以見證巴民面對以色列興建圍牆時,一場又一場流血抗爭....導演本身也在槍林彈雨中數次躲過生命危險,攝影機幫他擋了好幾顆子彈,也多次遭以軍強行破壞攝影機。
本片觀後省思:
如果要我在本屆紀錄片雙年展中選一部「最有價值影片」那無疑就是這部了!
歐美各地的猶太人集團,透過掌控各國資本,也掌握了各國政治;以色列一直依靠美國等西方列強保護,加上自身的危機意識,圖存自強,於伊斯蘭強敵環伺下生存這麼久,堪稱奇蹟。然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暴行,無異於浪擲該國福報;該國自詡為上帝應許之地,卻沒想過,上帝只應許它能有個安身立命奶蜜之國,卻不曾應許它用反人權的方式迫害異教徒。
人就是這麼複雜;人群更是。 一群人當中,有人正義,有人邪惡;有人又正義又邪惡;有人不正義但也不邪惡....;更進一步講,很多正義之舉當中無法完全免除邪惡的成份;而某些邪惡之舉當中,卻暗藏了一點點正義的價值。
5.《老房子的聲音》
http://www.tidf.org.tw/tidfnew/Cht/Films.aspx?Year=2012&TID=8&AID=198
The documentary "The Sound Of Old Rooms" recorded the past 20 years while a young person growing to be an important poet. Whose name is Sarthak.
紀錄片《老房子的聲音》拍攝了二十年,紀錄印度詩人Sarthak從年輕憤青歲月成長到中年學者詩人的經歷。
影片中顯示Sarthak的詩作在印度極受歡迎;他也娶了個極聰慧的老婆,兩人經常辯論許多深奧的形而上問題。
除了詩人之外, Sarthak謀生的職業是經濟學者;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左派馬克思理論對於印度社會的巨大影響,並如何融合成為Sarthak和其妻子二人理想主義性格的重要部分。
這是長期受到右派經濟理論所主導的台灣社會難以想像的。
6.《全球化三部曲》系列
http://www.tidf.org.tw/tidfnew/Cht/Films.aspx?Year=2012&TID=6
導演Micha在過去十餘年間,長期關注全球化議題;起因是從美國知名量販店沃爾瑪(Wal Mart)在全美各地密集的「飽和設點」策略引起諸多小鎮居民反彈開始。
導演一開始找了個「典型的美國小鎮」,紀錄小鎮居民如何自發反對沃爾瑪進駐當地,而鎮長、議員、與某些歡迎沃爾瑪的居民,又如何面對;整個過程拍成了【我們不要大賣場】。
影片中可以看到美國小鎮居民的草根民主素養和理性思辯文化,這讓身為台灣人的我感到萬分羨慕,台灣的社區有多少能有這樣的民主決策文化?
導演在拍了這部紀錄片之後,才開始下決心探討「全球化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因此他來到近年間的「世界工廠」中國,去探討中國的廉價勞工如何製造出美國及世界各地消費者的日常用品。他找到一位從鄉村到城市打工的中國女孩,實地紀錄工廠的管理模式,花了兩年時間,拍成【中國正藍】。
影片一出,在世界各地播放時獲得廣大迴響,由此而引起人們對於「血汗工廠」的話題;中國當局對此自然怒不可抑,將本片列為禁播。
在中國之後,Micha來到另一個與全球化密切相關的國度-印度,原因在於印度農民近年來自殺率暴增,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改造作物有關。導演遂決心探討箇中原因,開始拍攝【苦澀的種子】。
導演和當地農村一位學新聞的女大學生合作,從那位女大生的周遭親友開始,實地紀錄農村生活、農村經濟當中可能與自殺率有關的各個環節;影片中呈現出印度農村的真實面貌,揭露印度作為金磚國家的華麗表象下,底層農民的艱辛生活。
那位女大生在影片拍攝期間,撰寫文章報導自家農村自殺率的問題,獲得大篇幅刊登。於是全球化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農村的摧殘與剝削,受到當地輿論重視。
◎關於「中國正藍」紀錄片拍攝手法:
在看《中國正藍》這部紀錄片時,我有一點頗複雜的心情;因為大約就在這部紀錄片拍攝期間,我也在中國內地旅遊,順道參觀過一些企業工廠,因此也清楚中國工廠的實況。
這部紀錄片中,允許導演拍攝的那位老闆,其實相較於絕大多數中國其他企業來說,還算是比較好的一個老闆。這位老闆必定沒想到,導演把他的企業實況呈現在世界觀眾面前時,歐美世界普遍指責他的工廠是一家血汗工廠。因此,他必然覺得受到導演的欺騙。
我問導演對這問題的看法,他大方承認自己確實欺騙了那個中國老闆,這頗出乎我意料之外;然而,他也說明,因為中國嚴格防止境外人權團體進入中國拍攝血汗工廠;導演為了揭露全球化真相,扮演這樣的黑臉也在所不惜了。
在影片中,事實上這位老闆也並沒有被妖魔化,而是更像個真實的人。
後記:本屆我還看了一些很不錯的紀錄片,限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有興趣的網友請自行上網查詢「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官網。
http://www.tidf.org.tw
2012-11-01 12:58 根據近日留言寫成。 14:14增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