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0 21:33:27天光
【淺談】「六國論」應該自國文課本移除嗎?
【六國論】蘇洵(北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邪?」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與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滅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3/c4925.htm
《「六國論」應該自國文課本移除嗎?》 天光
前言:請先讀完分享連結的宋代蘇洵《六國論》全文,再來看本文評論。(如果看不懂文言文,請自行上網找白話翻譯版)
正文:
台灣的國文教育失敗表現在諸如《六國論》這類文章的爭議上。
支持「漢文化主義」的人,主張這類文章非在國文課本出現不可,考試也一定要考,以免台灣的教育被「去中國化」,喪失了「文化的繼承權」。
支持「台灣自主意識」的人,則主張這類文章只是「大中國主義+封建思想的洗腦」,同時又是思想的填鴨;因此應該自教科書去除,以落實「本土化」和「民主化」,並減少學生負擔。
這兩種極端,彼此其實並不衝突,但兩種論述基本上都忽略了中華文化的真正價值何在,不明白其對台灣有何「實用」方面的意義,此外,也都忽略了教育的本意。
事實上,《六國論》的思想相當深刻,並非只是一種帝王術,更是一種心理學、政治學、和國際戰略眼光,即使用在當今的現代社會,仍然有很高度的適用空間。例如,台灣要如何面對老共崛起時不斷的軟硬兩手策略侵逼?
六國論告訴我們答案:不要以為割讓主權或犧牲民主自由的價值就能換來長久和平或國家安全;六國當中那些較晚滅亡的,並非那些勇於創造和平紅利的割地和平主義國家,反而是那些最勇於和秦國決戰的國家,包括小國在內。(雖然六國都滅了,但本文隱而未宣的思想是:假如六國全都勇於和秦國對決,則秦國將無法快速侵吞六國,說不定還會因此而被六國所降伏!)
想想蘇洵為何會寫出這樣的文章?當然與宋代深受北方遊牧民族威脅而勉強割地求和的歷史時空背景,密切相關。蘇洵此文,自然是對於當時朝中主和派的一種強力批判!
(現在台灣到底還有沒有蘇洵這類具有深刻政治智慧的高瞻遠矚人物存在?)
可惜,台灣的國文教育在教導六國論時,並未讓學生感受到「六國論的智慧在哪裡?」只是淪為一堆註釋和作者背景的背誦,無法實用,也毫無意義,更毫無學習樂趣。
因此,真正該被改變的,不是《六國論》本身,而是「填鴨的教育方式」,否則即使把六國論換掉,學生仍然腦袋空空,人文思想欠缺,卻只會水深火熱地K書。
結論:
幾千年的華夏文明當然有其深刻的睿智思想價值存在,就如同世界各大古文明如西藏、印度、希臘、兩河流域、埃及、伊斯蘭世界、馬雅與印加、南島語族文明、非洲原住民、澳洲原住民....等等,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和不可抹滅的價值。
華夏文明是地球文明中的重要一部分,台灣至今仍是世界上少數使用正體漢字的國度,足見台灣在當今世界有華夏文明方面的代表性。
蘇洵當年是非常有遠見的,他的國際政治判斷非常精準。宋朝的國運,後來基本上就如同六國論中所寫的六國那樣,因為讓利求和主義而逐步被蠶食鯨吞。
對我而言,政治立場沒那麼重要,我關心的是普世價值、是人類文明的長遠未來;這當中,當然包括了對「文化多樣性」的捍衛。
秦滅六國,是人類史上曾經發生過最嚴重的文化大滅絕事件之一。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古文明,從原本的「多元並進」毀滅到只剩下「單一路徑」。
黃河與長江流域原本有機會形成近現代歐洲的文化多元性,六國中不乏較高度水準的文明,就此被文明程度較低的秦文化給強迫取代,遺害兩千多年。
六國論是思想深刻的。它沒有說六國覆滅的原因只有一個,但它強調的重點是:六國之敗,並非因為「兵不利」,主因是「賂秦」。
用現代語言講,「賂秦」也就是「讓利求和主義」,它指得是一種類似於「意識型態」的思想和行事作風,而不是說只有單一原因而沒有別的原因。
批評六國論為帝王術的人,是對文章原意明顯「誤讀」了,就好像中共以美化漢奸為由,批評《色戒》那樣,基本上就是沒有體會到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精神是什麼。
很多五四文人批評儒家,說要打倒孔家店。但問題是,這批人基本上並沒有真正搞清楚孔子的「仁」是什麼,只是看到一點封建中國的流弊,就全都一股腦兒說是孔子的錯,就一味想要去打倒。這就和那些愚昧的美國人認定伊斯蘭教都是恐怖主義一樣;基本上不曾明白伊斯蘭教所提倡的悲憫心,完全誤解了伊斯蘭教。
有些人誤解了六國論,是故意誤解的。因為把政治放在文化之上。為了政治,寧可犧牲文化,就是這種人的意識型態。假如像這樣「為了政治可以犧牲文化」的人去主政,他就是那種會去搞文革的人。真正的「台灣文化」就會被這種人給毀了。
(關於「台灣文化」,可進一步看本台「【淺談】當代台灣文化的四大瑰寶」一文)
(2012-06-20初稿 06-22增寫)
上一篇:【淺談】當代台灣文化的四大瑰寶
下一篇:【淺談】當代台灣文化最急迫的危機
歷史,
有人以之為借鏡、有人以之為承傳、
更有人視之為道統或亟欲尋求定位。
事實上,
歷史是人類思想與生活形態的演進軌跡,
有別於生物的自然演化。
如果說,
文化是延續歷史演進而流傳之有形與無形的遺跡。
那有人欲對之極力維存,
必然是有人欲抹消歷史的記憶
(包括積極與消極作為)。
前者若基於是對其所承襲文化的認同,
後者必然亦是如此。
文化具有多元並存的面向,
隨歷史局勢動盪、持穩、分裂與統合,
而發揚遠播或零散式微。
但在意識型態的主導下,
文化往往是霸權下的附庸,
為強權合理化,提供強權的正當性。
台灣是一個具有多階段歷史的地域,
每個階段皆橫隔不連續的文化斷面,
彼此相衝突而留下傷痕,
但也相湊合而唐突共存。
台灣史基本上擺脫不了殖民歷史的基調,
所以在文化上、情感上,
隨時都得面臨念舊與割捨之矛盾情節;
島上瀰漫時空錯置與認知失調的癥候。
使人短視而近利,浮躁而不安。
故若偏執以認同於一方的視角來看待歷史,
最後歷史只能在衝突僵局下,
眼巴巴地看著外來文化侵蝕,
本土文化的流失與空洞化。
於此,走在這條歷史十字路口的當刻,
文化權掌者若仍執迷於營造假象的,
多數優勢的單方認同與傾向,
來填平歷史所遺留下的認同鴻溝。
則歷史將依循慣性法則,
重蹈覆轍地跨到下一個不連續的文化斷面。
譬如選票,看起來好像反映了支持度的版塊大小,但真的其中一方勝選而掌權之後,其所作所為經常違背當初投票支持他(她)的人之期待。
然而,違背期待者是否就等於應該被罷免下台?依照台灣目前的法律與民意,皆非如此。罷免的難度要遠高於選舉,而民意即使反對掌權者,卻不見得希望他(她)立刻下台。
然後,我們就可以發現,掌權者於是在這種選上後,選民對他「不願罷免也不願支持」的模糊灰色地帶裡,有了很寬廣的操弄空間。
模糊地帶發生的原因,是因為罷免的難度與成本都太高,所以寧可勉強再忍個幾年等他任滿下台,預計這樣的總成本不見得會高於直接罷免,所以就得過且過下去。
然而這種情況就導致某些遊走於法律邊緣或遊戲規則邊緣,打擦邊球的那一種政治人物,他會給整個國家社會和選民都帶來很強烈的衝擊。
比方說:某總統勝選,而他所任命的文化首長,卻自甘冒犯多數民意,刻意不保護(甚至故意湮滅)某些具有價值的文化資產(或歷史證據)。此時,選民通常只會對這個文化首長強烈憤慨,但卻不會直接把責任算在總統身上,因為選民傻傻地相信文化首長有充分的自主決策權,卻不知道他(她)之所以摧毀文化資產,正是出於總統的授意。
以上只是假設的情況;然而,真實世界裡,這類情況的機率實在高得嚇人。唐太宗為了遮掩玄武門之亂,刻意命令史官篡改歷史,這類案例未浮出檯面者,只怕更多。
「殖民式政治」的悲哀也在於此,因為外來殖民政權必定不會真正珍惜在地的固有文化;同時,反抗殖民的人,也往往出於對殖民政權的厭惡,而不惜否定屬於殖民者的一切事物,包含有價值的文化資產在內。
西楚霸王項羽滅秦後,為何要火燒阿房宮?如果從「楚國反抗秦國殖民政權」的角度來理解,就可以獲得合理解釋。
從這樣的人性理解當中,我們得出一個共同結論:當前台灣的藍綠惡鬥環境,導致彼此雙方不願尊重對方所重視的文化資產,而刻意輕忽甚至有意抹煞。
....這一點正是當代台灣文化環境的最急迫危機所在!
而普羅大眾鎮日沉迷於工作與享樂當中,麻醉般渾然不覺事態的嚴重性,如此也導致可能的「公民救火隊」數量大為減少。文化資產實在危如累卵! 2012-07-02 0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