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5 14:41:01天光

【最準的心理測驗】安妮與四個男人-解答篇

請先看本台文章【最準的心理測驗】安妮與四個男人-問題篇。寫下答案後再閱讀以下分析:


------

 《分析》

這可能是我所見過最能精準測出人的下意識心理的心理測驗,你的排名與理由,會準確測出你自己認為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應該成為怎樣的人、價值觀、以及你擁有怎樣的思考方式。

任何一個角色,被你排名越前面者,表示你的思維邏輯越認同這個角色,行事風格是否接近這角色則不一定。而被你排名最後的角色,雖然你很不喜歡,但是卻對你影響很大,因為這是你很希望抗拒的影響方向。

-------------

一、安妮

【安妮的扮演角色:不顧後果的天真浪漫者。】

安妮為解相思之苦,所以委屈自己賣身給辛巴,以換取和雷夫在一起的機會。對安妮來說,她做這決定之前,並無法預料到雷夫後來的反應。

【安妮的想法:為了愛而付出一切作為代價。】

認為只要兩人能在一起,其他一切都無所謂了,包括身體在內。

【安妮的優點:願意為了愛而犧牲。】

安妮是個願意為了愛情而犧牲的女人,縱使這樣的犧牲很傻,她還是去做了。

【安妮的盲點:一廂情願的傻瓜。】

1.以太自我中心的方式來為對方付出,但給對方的卻不是對方所要的。而太輕易把對方真正在意的事情給隨便揮霍掉了。

雷夫身為男友,必然存在對女友的身體佔有慾與不可容忍他人入侵的貞操情結。而安妮明顯忽略了這點。以為所謂的愛,就是「我愛對方,我要對方,所以我給對方我能給的東西,以交換對方來愛我,來要我」,卻沒想到原來對方不是要這個。

2.做事情有時不計後果,卻帶來反效果。女人是感情的動物。做事情經常只憑感覺與心情。安妮為了解相思之苦,不計後果莽撞地和辛巴上了床,結果招致反效果。雷夫很在意安妮和辛巴上床這件事,但安妮竟然事先無法預知雷夫的反應如此激烈,這就表示安妮欠缺成熟理智,太一廂情願。

3.對男女有別的思維方式欠缺理解。如前所述,雷夫的思維方式是男性中心的,而安妮的思維方式則是女性中心的,兩者有很大的差異。如今安妮所做出的決策,既然同時關係到兩人,那麼就不能只用自己女性中心的角度來思維,也必須要能用男性的角度來思考。

【安妮的惡魔:假面聖女+雙面惡女】

我在現實生活中,觀察過一些類似安妮類型的女生。這類女生共同的特色是:容易在一群男生當中成為唯一的一朵鮮花。這原因主要未必出於外表,更有可能是出於性格所致。通常這類女生對待異性時態度比較大方,因此異性緣不錯。而成為一群男人當中的唯一女性,也具有扮演人際潤滑角色的作用,柔化過於陽剛味的群體。

然而,這類女生也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容易私下和男生搞曖昧,難以維持純友誼。有時甚至引起不同男生為她發生衝突。

假如情況嚴重的話,則這類女生搞劈腿的機率也很高。一方面異性緣好,一方面她自己喜歡私下曖昧;如此使她只要隨便放個電,就能引起一票男生上勾,她在其中玩起花心遊戲,換男友很容易。

假如她有個正牌男友,也容易反反覆覆,和男友分分合合。男友往往搞不清楚這樣的女生為何經常如此反覆,但實則這樣的女生在分手時,“有時候”不是真心分手,而是在製造自己單身,空出身旁位置,好等待“更好的追求者”出現。假如更好的追求者一直沒有出現,則這樣的女生有可能回到原本男友身邊,或者乾脆自己主動出擊尋找新男友。

本案例中,雖未言明安妮是這樣的性格,但從「一女三男」這樣的友誼結構,便也多少可以看出有這樣的可能性。麥可為何後來為了安妮而揍雷夫?會否與安妮對待麥可的態度有關?...這些都足以引起許多想像空間。

正常情況下,我們通常假設安妮與辛巴上床是為了雷夫而做出的犧牲。然而,如果安妮真正的想法並非如此,反而是想著趁此機會與辛巴偷腥呢?

對於某些性關係複雜的女人而言,或許會想:如果自己是安妮,正求之不得,如此既可以和雷夫相見,也可以此作為藉口而和辛巴一夜情,豈非一箭雙雕?﹝雷夫之所以暴怒,或許正是因為如此﹞

因此,選擇安妮為首位的人。要注意的問題是:是否有時對男女關係或性關係,看得不夠嚴肅?是否有時偶爾出軌也覺得無罪惡感?是否有時明明自己闖了禍,受到指責,卻怪罪對方,認為是對方的錯?

因為安妮是唯一女性角色,也因此,可能獲得最多年輕女性的認同,畢竟女人通常更能體會女人的心情。假如女性選擇了安妮為首位,有很高機率同時也選雷夫為最後一位。因為認為雷夫對安妮的絕情,是一種落井下石的行為。﹝因為認同安妮通常就等於否定雷夫,反之亦然﹞

安妮為了「和心愛的人在一起」,所以不惜以身體作為代價,換來與雷夫相守的機會。但她沒想到,站在雷夫的立場,寧可她為了雷夫而守住身為女友應該受住的貞操﹝此處所言的貞操,未必指處女與否,而是指男女朋友之間「不劈腿」的原則﹞。當她為解相思之苦,出賣肉體給辛巴,卻發現原來自己一廂情願的決定,反而親自扼殺了與雷夫在一起的機會時,必然後悔莫及。可能也會非常憎恨雷夫。


---------
二、雷夫

【雷夫扮演的角色:痛苦的傷害者】

對於安妮付出肉體一事非常耿耿於懷。但對於是否能因此與安妮在一起,反而看得沒那麼重要。當他得知安妮的舉動之後,很可能覺得自己傷得比安妮還重。

【雷夫的想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安妮做出雷夫無法接受的舉動。雷夫感到震驚。雷夫第一個想法可能有兩種:

1.安妮竟然利用這種機會偷腥!
2.安妮怎麼這麼傻!

因此雷夫向安妮提分手,因為他無法接受已經失去貞操的安妮。


【雷夫的優點:求仁得仁】

安妮做出雷夫無法接受的舉動。假如雷夫是個正常人的話,內心必定是很痛苦的。他告訴安妮:「我不再愛妳了。」主因有兩個:

1.若安妮蓄意背叛,則應該懲罰不忠的安妮。但雷夫不打女人,所以只用分手的方式來拒絕安妮。
2.因為安妮已經失去貞操,所以無法接受安妮。日後也不願再面對她。


【雷夫的盲點:漠視他人的付出】

就安妮的動機而論,如果是真心為了雷夫而付出,則雷夫後來的舉動顯得太過冷酷絕情,完全漠視安妮的好意,至少是不能體諒安妮內心的痛苦。

假如安妮確實是善意,則從安妮的角度來看雷夫,會認為雷夫是個「極端的大男人主義者」,對女人身體的貞操重視更甚於她的愛是否出自真心誠意。在現代工商社會,性行為開放的年代,這種思維往往被年輕女性認為是太過保守而落伍的思想。保守落伍不打緊,麻煩的是這樣的男人往往因此傷害了女人而不自知。

如果安妮確實只是趁機劈腿辛巴,則雷夫對安妮提出分手是有道理的。然而,劈腿者通常不會真的承認自己「蓄意」劈腿。因此,雷夫很難判斷安妮真正的動機。

雷夫怎能肯定安妮的動機是哪一種?而即使安妮確實是蓄意劈腿,雷夫是否只因為這一個原因就要把安妮給休了?沒有考慮到安妮其他的優點?沒有給她改過自新的機會?

假如你選擇雷夫居首位,則你可能是個如同雷夫一般的大男人主義者;也或許你雖然身為女人但卻對男人重視的貞操非常重視。無論如何,你或妳都必須注意:千萬別對他人內心的痛苦視而不見!

【雷夫的惡魔:不信任他人+在傷口上灑鹽】

選擇雷夫為首位的人,要當心,自己可能有無法信任他人的問題,另外,也有忽略他人痛苦,而在他人傷口上灑鹽的傾向。

如前所述,安妮的動機到底是善意或惡意?因為安妮即使是惡意也不太可能自己承認惡意,所以雷夫恐怕無法準確得知。然而,西洋諺語有云:「與其懷疑一個人,不如信任一個人。」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安妮蓄意背叛之前,應當採取「無罪推定原則」,寧可繼續信任安妮,才是比較正常合理的做法。除非安妮這類事情早有前例,那就另當別論。

不論安妮是否蓄意背叛,則雷夫最高明的做法,應該是一方面溫柔告訴安妮:「妳並不需要如此,這樣的犧牲太大了。」並且繼續與安妮相守。但另一方面,若內心有懷疑,則不妨仔細觀察其日後言行,看她這人長期的行為傾向,再來決定是否與她長久相守。

 

-------
三、麥可

【麥可扮演的角色:積極的干預者】

麥可很像是深受美式英雄主義所影響的那種作風。對於事情看不慣,就要採取行動積極干預。有時縱使明知這樣的干預行動帶有毀滅性質,亦在所不惜。


【麥可的想法:我不能坐視不管!】

從麥可的立場看,安妮為了和雷夫見面而和辛巴上床,已經是很大的犧牲,安妮已經很痛苦,但雷夫的絕情卻讓安妮更加痛苦,雪上加霜。

而安妮不過是個弱女子,卻被心愛的雷夫所傷害,因此麥可看不下去,用激烈的行動痛打雷夫這個無情郎。


【麥可的優點:為所當為的行動派】

1.正義感十足,且願意採取行動干預。因為麥可認為雷夫無視於安妮的痛苦,太過無情冷血,應該被痛打一噸,或許還有清醒的機會。

2.對弱者同情,而對強者則無懼。雷夫有可能對麥可反擊,但麥可依然決定要出手打雷夫。顯示他不是挑軟柿子吃的欺善怕惡者。

3.採取行動時,不是為了自己。麥可的憤怒是為了安妮,﹝甚至是為了雷夫,因為想要打醒他﹞,而不是為了自己。這種人對朋友會講義氣。

【麥可的缺點:欠缺深思熟慮的智慧】

1.衝動而莽撞,欠缺理智,往往在還沒弄清楚事情全貌時,就採取了行動。因此常有將事情搞砸的情況出現。

2.對於善惡與價值判斷太過單純化,欠缺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智慧不足,以致忽略了其他種觀點的可能性。例如:說不定雷夫內心其實比安妮更痛苦;而說不定安妮根本就是有意找機會讓雷夫戴綠帽子;或者其實安妮是想要氣雷夫,逼雷夫和她分手。

3.有習慣於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傾向。在本案例中,也許麥可在動手揍人之前,應該先問清楚雷夫和安妮各自的想法。而假如麥可夠聰明的話,他也許會用言語說服雷夫回到安妮身邊,而非用拳頭。通常拳頭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除了洩憤之外,很少有任何改善問題的可能性。

4.有重視異性更甚於同性朋友的傾向。假如麥可因此激起雷夫反擊,兩人痛打一頓,說不定還有機會合好。但假如雷夫只是放著讓麥可打而沒還手,那表示雷夫很清楚麥可對安妮的想法和之所以憤怒的原因,卻依然決定離開安妮,那麼雷夫必然也願意同時放棄麥可的友誼。麥可的憤怒過激行動,可能使自己從此失去這個朋友。但也可能使麥可自己從此獲得安妮的信任,與安妮發展出更親密的友誼。

【麥可的惡魔:專制霸氣+獨裁暴力】

麥可可能是最多年輕男生選擇為首位的人。這是因為麥可的形象最符合當今全球化浪潮下,美國好萊塢式的那種衝動、勇敢、富正義感的英雄主義作風。

然而,英雄只有在面對逆境仍然奮勇善戰時才能稱為英雄。一旦“逆反英雄”成功征服了逆境,如果依舊驍勇善戰的話,往往變成獨裁專制的殘暴領袖。

中國歷史上的項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項羽是秦末群窮起義抗秦的軍隊中,成功以“破釜沉舟”的以寡擊眾,打垮秦軍,攻入咸陽的第一英雄。

然而,項羽帶兵的作風,是攻入城池後,對百姓要屠城整肅。當項羽進入咸陽城後,做了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就是將重要的文化資產阿房宮給焚毀。顯示項羽崇尚暴力而輕視文化的態度。

總之,美式英雄主義者,必須注意自己是否只是自以為是的膚淺假正義。

例如,美國為了「干預伊拉克獨裁者正在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這種名義上的假正義,導致美國人集體為了反恐而歇斯底里支持出兵伊拉克,造成伊拉克近百萬平民間接死亡。雖說不是美軍親自屠殺,但過度迷信用武力﹝暴力﹞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其所帶來的負面磁場,注定就會導致遭受暴力侵害的受難者大量出現。

-------
四、辛巴

【辛巴扮演的角色:功利的機會主義者】

辛巴和安妮與捷夫都沒有任何關係,單純是個路過的人。但因為掌握了關鍵的資源:船,並且掌握了關鍵的機會:安妮訴苦說無法和雷夫見面。所以趁機提出交易,要求和安妮上床,就能送安妮到對岸會情郎。

【辛巴的想法:公平交易,各取所需】

辛巴認為自己提出的是公平交易。安妮需要的東西我有,我需要的東西安妮有,互利互惠,辦完事各自做鳥獸散,很公平的一場買賣。

【辛巴的優點:善於掌握機會】

辛巴最大的優點是善於掌握機會。本來他也可以當個好人,送安妮一程而不做出額外要求,但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有必要當個好人,他寧可要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而不要一個抽象的“好人”頭銜。

也因此,辛巴沒有想要幫忙安妮解決困難的動機,之所以願意載安妮去到對岸,不過是貪圖安妮的美色,想要佔有安妮的身體,如此而已。

【辛巴的盲點:欠缺善良人性】

1.欠缺道德良知。本案例中,很多人會認為辛巴根本就是“乘人之危”,利用安妮的困境來佔安妮便宜。一般人通常不會這麼做。但有些人就會。

2.自己的快樂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簡單來說,辛巴對安妮欠缺同情心。他自認為公平的交易,其實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安妮和雷夫的痛苦之上。


【辛巴的惡魔:貪求利益=製造地獄】

據說本測驗在某些場合針對商場經理人測試,有不少比例將新巴列為首位。

如此透露出三個訊息:

第一、許多商場經理人和辛巴相同,重視功利遠甚於道義。其比例之高遠多於一般人想像。

第二、我們的社會,恐怕有許多成功的商場人士之所以成功,並非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而是採用辛巴的方式去投機與追逐利益所導致。

第三、假如我們的社會不正視功利投機所帶來的嚴重價值危機,必然導致社會上到處充斥辛巴這種人。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變成一個人吃人,弱肉強食,惡者得利的世界。這就是一種坑殺人類的地獄。

社會主義者批判古典資本主義經濟學最強烈的理由之一,就是這種功利文化所帶來的吃人世界。社會主義者認為資本家利用弱勢工農的困境「剝削」了工農的利益,讓工農辛苦工作,但財富成果卻大部分被資本家所享有。

資本家自認為是“市場機制”的公平交易,投機套利,看在弱勢工農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剝削”。

近來華爾街肥貓們親手搞出了全球性金融海嘯,但卻仍企圖領取巨額紅利,引起輿情群起批判。這些肥貓們的價值觀,基本上就是屬於辛巴式的。

-------
五、捷夫

【捷夫扮演的角色:無法介入的旁觀者】

捷夫認為自己無法介入此事,或者認為安妮應該要為了自己的決定而負責。所以捷夫只能旁觀。

我們能不能說,捷夫是整個故事當中最複雜而神秘的角色?為何這樣說?請見後面分析。

【捷夫的想法:無法選擇,寧可不選擇】

捷夫認為安妮不論如何選擇,都不是捷夫所樂見的結果。因此他不願意替安妮選擇。

【捷夫的優點:保持理智,靜觀其變】

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保持中立”與“靜觀其變”往往不失為一種明智的決定。這樣子做的好處,通常有幾個:

1.既然選擇左邊的結果不完美,選擇右邊也是,那麼選擇中立,通常結果並不會更糟。

2.靜觀其變能夠持盈保泰,保持了自己後來迴旋的空間,使自己遊刃有餘,並且避免被不必要的流彈風險所波及。

3.躲過災禍風險。本案例中,捷夫是裡頭受到波及程度最輕者,這就是因為捷夫謹慎避開了這一切,所取得的成果。此外,本案例並沒有說辛巴船上是否暗藏武器,假如有,而捷夫貿然出頭的話,說不定會一命嗚呼。所以,捷夫這樣的謹慎,並非沒有躲避風險的考慮。


【捷夫的盲點:不積極行動,就錯失更好結果的可能】

在職場或戰場上,靜觀其變者,往往容易被指責為“不夠積極”,或“只管自己”。而這樣說也有其道理。

以捷夫為例,當時他若試著阻止安妮的愚蠢舉動,則就能挽救後來這一場悲劇的發生,雖然安妮仍然不能與雷夫在一起,但只少彼此仍然相愛,而不會像後來的故事發展那樣一團混亂。

若捷夫更積極些,則或許有其他可能。例如:捷夫也許他應該出面和辛巴談判,用一筆錢財或其他事物作為代價來交易,而不要讓安妮自己去做這樣難堪的選擇。或者,若捷夫更狠一點,乾脆和辛巴打架,打贏後把辛巴綁起來,奪了他的船載安妮過去和雷夫相會之後,再放了辛巴。...諸如此類。

總之,捷夫的「靜觀」雖然理智,但卻顯得缺少創意,更缺乏勇氣。


【捷夫的惡魔:不肯承擔的偷懶、自私、與怯懦】

正常情況下,捷夫之所以選擇旁觀,是因為無法替安妮決定什麼。然而,如果換一個角度想,是否也是因為捷夫過於保護自己,擔心風險,所以才做如此的選擇?

我們無法得知捷夫之所以選擇靜眼旁觀,究竟出於善意或惡意。假如是惡意,則本故事或許有其他的解讀空間。例如:原來捷夫其實早就和安妮有一腿...,或者,原來捷夫存心看好戲,故意看安妮出糗。...等等。

假如捷夫原來與安妮有一腿,則捷夫愛不愛安妮?

假設捷夫不愛安妮,則當時捷夫選擇靜眼旁觀,就是很合理的選擇。因為捷夫本來與安妮已經是私下偷腥的一對,所以捷夫可以理解安妮對於身體的隨便,自然也不當一回事。

但假如捷夫愛安妮呢?則其靜眼旁觀心愛的女人為了另一個男人而出賣肉體給第三個男人,內心作何感想?想必是各種五味雜陳,各種負面情緒交雜,於內心中天人交戰吧。

從上解讀,捷夫這角色雖然表面平靜,但其內心的衝突卻可能波濤洶湧,這會否使其性格有如哈姆雷特那般複雜?

----
整理表格:

               內心想法         盲點        內心的惡魔
安妮 為了愛而犧牲自我    一廂情願的傻瓜    劈腿一次也無所謂
捷夫 無法選擇,寧不選擇   不行動,就錯失良機  不肯承擔的偷懶與自私
雷夫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漠視他人犧牲與痛苦  讓痛苦的人更絕望 
麥可 不能容忍強者欺侮弱者  過度作為,反效果   自以為是的假正義
辛巴 各取所需,互惠交易   快樂建築在他人痛苦上 自私自利,趁人之危


以下整理本測驗當中,微妙的人際關係狀態:

安妮vs.雷夫:關於「付出」與「背叛」的問題。→“行動”與“自律”之間的抉擇→安妮認為雷夫背叛了自己的付出。雷夫則認為安妮背叛了自己。

捷夫vs.安妮:關於「勇氣」與「智慧」的問題。→“承擔”與“旁觀”之間的抉擇→捷夫認為安妮要為了自己的決定而負責,安妮認為捷夫沒擔當。

辛巴vs.安妮:關於「利益」與「剝削」的問題。→“自利”與“利他”之間的抉擇→辛巴認為與安妮上床是公平互惠的交易,自利且利他;但安妮認為辛巴是趁人之危。

麥可vs.雷夫:關於「正義」與「寬容」的問題。→“懲罰”與“保護”之間的抉擇→麥可認為雷夫傷害了安妮所以懲罰雷夫以保護安妮;雷夫認為安妮背叛自己所以懲罰安妮,但麥可則未能體諒而傷害了雷夫自己。

----------------

參考解答:


一、奉獻型男性的典型選擇
一麥可 二捷夫 三安妮 四雷夫 五辛巴

1.以認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意願」程度來排序。
2.麥可最勇於造善排首位。捷夫最理智排第二。安妮欠缺謹慎排第三。雷夫太寡情排第四。辛巴最壞排第五。

二、護花型﹝憐憫型﹞男性的典型選擇
一麥可 二安妮 三捷夫 四雷夫 五辛巴

1.這是以「保護弱者的行動積極度」來排序。
2.雷夫和辛巴排最後,因為兩人完全沒有保護弱者的企圖。

三、邏輯型男性的典型選擇
一捷夫 二辛巴 三雷夫 四安妮 五麥可

1.這是以「有能力控制情感的冷靜程度」來排序。捷夫代表受測者自己。
2.麥可最無法控制情緒,所以排最後。

四、守舊型男性的典型選擇
一雷夫 二捷夫 三麥可 四安妮 五辛巴
1.這是以「認同“貞操比在一起更重要”的程度」來排序。雷夫代表受測者自己的價值觀。
2.這是大男人主義的典型。辛巴排最後,因為他最破壞貞操,安妮其次。

五、沙文型﹝大男人主義型﹞男性的典型選擇
一麥可 二辛巴 三雷夫 四捷夫 五安妮

1.這是以「認同男人就是要當強者,征服女性」的程度來排序。
2.麥可用行動征服安妮的內心,辛巴用行動征服安妮的肉體。
3.安妮是唯一的脆弱女性,又是最傻的傻瓜,等著被征服,所以排最後。

六、功利型男性的典型選擇
一辛巴 二雷夫 三捷夫 四安妮 五麥可
特色:
1.這是以「行動能獲取利益的程度」來排序。麥可的作為最無利可圖。辛巴代表受測者自己。
2.因為捷夫沒有獲取任何利益,捷夫排在安妮之前,所以表示認為安妮出賣肉體換取與情郎會面的行為是種損失,這是男性觀點。

 

-----------

【受測女性的幾種典型排序】

一、依賴型女性的典型選擇
一麥可 二辛巴 三雷夫 四安妮 五捷夫
特色:
1.這是以「認同女性應該依賴男人,受男人保護,不要強出頭」的程度排序。
2.安妮排在雷夫之後,表示很不認同安妮強出頭的作為。捷夫毫無作為,所以排最後。


二、天真型女性的典型選擇
一安妮 二麥可 三捷夫 四雷夫 五辛巴

1.以「為了愛而付出奉獻」的程度來排序。
2.捷夫沒有付出,雷夫是負面付出,辛巴完全沒有愛,排最後。


三、自私型女性的典型選擇
一安妮 二麥可 三辛巴 四捷夫 五雷夫
特色:
1.排序是以“對安妮好”的程度來排序,女性中心觀點。雷夫讓安妮受傷最重,所以排在最後。
2.辛巴高於捷夫,因為認為辛巴比捷夫「有用」。也因為覺得和辛巴上床沒什麼大不了的。無法與情郎見面才更嚴重。


四、花蝴蝶型﹝花心型﹞女性的典型選擇
一安妮 二辛巴 三麥可 四捷夫 五雷夫
1.以「追求豐富情史為目標的程度」來排序。女性中心的觀點。
2.雷夫最保守古板,所以放最後。

五、女強人型﹝大女人型﹞女性的典型選擇
一捷夫 二辛巴 三麥可 四安妮 五雷夫
1.以「大女人主義」的程度來排序
2.捷夫最聰明,排首位;辛巴最果斷排第二;麥可最愛護安妮排第三;安妮有點笨排第四;雷夫太無情排第五

六、拜金型女性的典型選擇
一辛巴 二捷夫 三雷夫 四安妮 五麥可

1.以「行動能帶來利益的強度」來排序,女性中心的觀點
2.和功利型男性接近,僅些微差異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影視娛樂」
若隱 2010-12-26 20:43:42

呵~~~我的選擇比較接近"奉獻型男性"耶^_^
但一跟二位置換一下^_^
呵~~~雖然以前看過,但忘了..
所以剛剛可是很認真想認真答的喔^_^
謝啦^^

版主回應
參考就好。

真正有價值的部分,應該是去體會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與意識形態,從而理解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之行為背後的心理根源。
2010-12-27 17:06:42
映彤 2009-05-19 22:10:46

很棒的心理測驗,道出人性的複雜面;
我倒以為,以輕鬆的態度,去看每一個人,
其實都可以給他們一個充份的理由;

可不是嗎,只要出發點是善的,動機是好的,
都不是什麼值得撻伐譴責的事。

人畢竟是人,誰不是從錯誤中學到智慧呢?
如果人性真的經得起考驗,經得起挑戰,和試探
那麼人間將很無趣,人性的可愛就在於那一點近人情;
和不近人情~~

人不就是活那麼一次,就算錯,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及格也沒關係,只要活得像自已就好~~

版主回應
活得像自己的人,不會不及格。

有的人會有不及格的人生存在,基本上重要原因之一,是活得不像真正的自己。

然而,必須明白,所謂真正的自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必定會隨著時空環境與因緣條件的改變,而遷流不息。

真正的智者,會順勢引導這條遷流不息的生命之河,使之成為灌溉廣婆田地、滋潤生命的甘泉。
2010-12-27 17:11:13
流蘇 2009-04-06 23:57:17

從來對女人以身體,去達到心中的目的;很不以為然
這裡面五個人,都不健康,換言之善惡太清楚
真的是五個都不喜歡,黑色到白色之間的層次還很多,

我想選捷夫的人不少,麥可還勉強,雷夫和安妮,不就是時下的男女,辛巴更是現代人的嘴臉....
所以要測人之惡,是很準的!

不過,智慧之人,無所求,既無所求,就無得失,
無得失,就無痛苦,無痛苦,心量就大;眼光也遠

進退之間,沒有計較,也無分別,不會把自己弄得亂七八糟,而且能順勢隨緣,即使不平坦,也能走得泰然自若!

或許文中所指的是普遍的人性,
但人在環境不利時,必須理性,
顯然以上五人,都沒足夠的理性,
更談不上感性了~

謝謝分享~可供參考~也許對大部份的人而言,
是有必要接受一下測驗,好好反思一下

版主回應
以上五人都沒足夠理性,所以才叫做心理測驗。這五個角色是設計過的「一般人人性原型」,並不是聖人或人格圓滿成熟者。

妳之所以反對女人用身體達到目的,應該是因為認為這樣做會損及女人自己的尊嚴。

就社會多數人的眼光來說,妳是對的。當今的社會,並不贊同,甚至可說鄙視會用身體來交換其他事情的女性,例如性交易者。

至於有些女人為了家計或其他不得已因素而下海從事性交易,則屬令人同情者,與前者就無法完全劃上等號。

話雖如此,人性當中往往有著善惡並存的複雜面向,一個女人有可能是出於令人同情的不得已理由而下海,但在過程中卻又養成認同這種職業的心理,很享受這種違反社會規範而可以無所顧忌發洩情慾的快感。

職業本身不能說有貴賤;真正有貴賤的是人心的善惡。

「性交易除罪化」的社會運動,並無絕對正確或錯誤可言;單純是依照一個國家社會對於這種事情的評價與接受程度高低,所自然會形成的規範狀態。

對性方面保守的國家不可能有這種運動;而開放的國家則必然會有這種運動。都是因緣。
2010-12-28 19: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