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7 15:49:13splashing

囚禁在內心現實和扭曲現實中的痛楚

<<控制>>(Control)這部電影是改編Deborah Curtis(七零年代末英國後龐克樂團Joy Division主唱Ian Curtis的老婆)的自傳。電影呈現了Ian Curtis成名前在家鄉Macclesfield的生活,透露Ian在慘綠少年時代對於詩的喜愛。高中畢業後,19歲的Ian取了18歲的Deborah,並和朋友組了樂團Joy Division(<歡樂分隊>,名稱來自於德國納粹營對於妓院的稱呼),認識了情人安妮可。電影延展的時間線,從18歲到23歲在家自縊身亡為止,短短幾年。觀眾窺見Ian成名前後的心理變化、生理變化(癲癇不定時在生活和舞台發生)、膠著在家庭義務和愛情之間的困境及何以最後他選擇上吊自殺一路。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呈現,十分吻合Ian Curtis在舞台上演出的風格和聲線特質。此片並未流於道德勸說,而是盡量忠實表現各個時間點上的事件,讓觀眾從全知觀點瞭解Ian Curtis的生命。而我發現,Ian實在很純真(不僅對音樂、感情都是);我也明白,何以他失去純真後會崩潰(任何不想被世界改變、要求100%忠於自我的人,都是自殺的高危險群)。

有一種聲音,彷若來自於潛意識最黑暗的角落,冷調、疏離、沈重卻又飽滿,這就是Ian Curtis聲音所傳遞的情緒(在某種層面讓我想起The Doors的主唱Jim Morrison唱著時的感覺,只是Ian更冷調)。大學時代,有位仰慕的同學極喜歡這個樂團,在租賃的房間裡放Joy Division(歡樂分隊)的音樂給我聽。第一次聽到Ian的聲音,我的雞母皮快要掉滿地。可怕。每個音符和咬字都像是死神的分身,緩緩地把我往地獄裡拖。我不喜歡,習慣看到光明面的我,還沒準備好要接受光明的背面(如果當時我明白囚禁在內心現實<理想>和扭曲現實<現實>中的感受是多麼糟的話,或許我會成為Joy Division的虔誠信徒)。還好我不喜歡Joy Division,我喜歡的是喜歡Joy Division的我的同學(這和往後數年,我不再鍾情那位同學、卻愛上黑暗,剛好是強烈的黑白對照)。

這部電影引起我興趣的地方,在於Ian Curtis的心境轉變。19歲就結婚的他,完全無法正視家庭責任。面對在搖籃中號啕大哭的女兒和長相平庸的老婆,Ian一臉漠然,即使內心深處知道自己愛著她們。然而他的感情是跟著情人安妮可走的,這點既清楚也無法否認。於是20歲出頭的Ian,擺盪在道德(良心)與自我(真相)的取捨,無力抉擇(他嘗試處理,但沒能成功)。同時藥物漸漸無法控制癲癇的發作,有時在舞台上唱到一半發作,留下滿場的群眾。無法控制的身體,也是讓他對自我心理喪失控制能力的幫兇之一。當人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都束手無策時,心裡會加倍沮喪。Ian從單純地相信音樂、玩音樂,到後來體會被經紀人、唱片公司、群眾層層剝皮的「空虛」-過度消耗而付出了代價(失去陪伴老婆、女兒的機會,無法成為一個好爸爸的歉疚),亦是他走上絕路的心理標記。當烏雲完全籠罩心頭,當愛情擊垮自尊,當人生找不著出路時,「死」把囚禁在內心現實<理想>和扭曲現實<現實>痛楚中的受傷靈魂,徹底釋放出來。「死」就是出路。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簡易能到達、並獨自完成的人生出路。只不過,當你到達此隘口時,你也同時失去發現其他出路的可能性;失去體會黑暗、痛楚背後的種種可能。Ian選擇了死,成了傳奇;同樣擺盪在理想和現實痛楚中的眾生,是否依然懷抱純真,走在通往其他出路的鋼索上,尋著穿透烏雲的一絲光明-緩緩前進呢?

Ian的痛苦,未必只是扭曲現實帶給他的。家人(父母、妻子、情人)無法觸及到的「黑暗面」(Ian既不想擺脫、亦無法擺脫的自我)或許也是他終究放棄了「生」的念頭的關鍵之一。這點從他遺孀Deborah Curtis的自傳標題一書可窺見。對於活在黑暗中的人,即使再親密的另一半,也只能遠遠的「觸摸」。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