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簡介評論:定格時間與生活本質
撰文◎alien
如果問你,昨晚的午夜11點14分,你正在做什麼?在家裡上網?在看電視劇?在約會?又或是好夢正甜。
那麼,這時候你會不會選擇在午夜11點14分放入《11點14分》(11:14)這部電影光碟(也剛好,在北美這部電影並未放映而是直接發行),想像同一時間點上,許多事件、意外正在發生;並且透過影像,去鋪陳這樣同時發生的不同故事組合。多組的故事有槍擊案、有車禍意外,等種種,充滿了黑色幽默,也充滿了年輕人輕狂的生活能量。
在這裡關於電影的簡介,我想或許可以省略電影內不同組故事間細膩描繪,取而代之,我想拋出一個關於「偶然性」的問題,讓觀賞電影後的觀眾,感受生活內涵裡,時間的差異(上一秒、下一刻或是此時)、意外與偶然。
美國科學家玻姆(Bohm) 撰寫《現代物理學中的因果性與機遇》一書,在書中他舉例說:「兩輛汽車相撞。如果其中有一個司機早十秒鐘或晚十秒鐘發車,或者他曾停下來去買過香煙,或者 他曾減慢速度以避開一隻碰巧橫過馬路的小貓,或者是由於無數個類似理由中的任何一個,這件事故甚至就不會發生﹔即使駕駛盤稍微轉過去一點,會根本防止事 故,或是完全改變事故發展:也許更輕一些,也許更嚴重一些。」
也許,《11點14分》(11:14) 這部電影是個好教材,它可以幫助我們想像的問題,不單只是時間如何被分割,透過敘事被呈現。而更多的是,它提醒我們所居住的外部世界和日常生活都充滿了偶 然性,無論是當代社會,還是社會生活中的個人,都不得不與風險、意外結伴而行。停留在這個意義上,人們越是自覺地意識到風險和意外的存在,也就越是深入地 理解了當代生活的本質。
電影文本
《11點14分》(11:14)(2005)
導演及編劇:雷格‧馬可(Greg Marks)
演員:希拉蕊史汪(Hilary Swank)、瑞秋萊寇克(Rachael Leigh Cook)、派翠克史威茲(Patrick Swayze)、柯林漢克斯(Colin Hanks)、亨利湯瑪斯(Henry Thomas)、班福斯特(Ben Foster)、尚恩海特西(Shawn Hatosy)
這部將近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是新銳導演雷格‧馬可(Greg Marks)的作品,在發表這部電影前,他完成八部短片作品。他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電影學院(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film school)修習電影製作相關課程,在求學過程,他與許多具有野心的導演一樣,在構思長片的劇本,但是,之於一個圍繞著電影恆久以來的問題:誰定義「時間」的流逝,並且將時間作分割?懷著這樣的關懷,雷格‧馬可開始動筆寫起《11點14分》(11:14)的劇本。
電影場景發生在雷格‧馬可小時候生長的熟悉環境,是典型新英格蘭小鎮,這樣的城鎮中央慣例建有教堂,在小鎮外則設有公共墓園,小路縱貫在小鎮內。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公共墓園、在夜深的小路、便利商店內,它的開展是多線性的,搭配輕爽的節奏,並且都選擇以意外(accident)開場,或許,在情節鋪陳上,他並不希望過於繁雜,所以在不同組故事的關鍵時刻,總是會相互檢視,讓觀看者更易明瞭時間的差異,也因為這樣的相互檢視,讓整部電影陳述更為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