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2 15:52:12cityliao

國民革命忠烈祠

1945台灣光復後日據時代留下的68個神社都被國民政府就地改成忠烈祠
而圓山的原本的台灣神社已被第一任台灣省主席魏道明改建成台灣大飯店 (即現在的圓山大飯店)所以台北的忠烈祠是另地建設的。

台北忠烈祠的正式名稱是~國民革命忠烈祠

建於1969年背倚青山面臨基隆河,主建築型式仿北京故宮太和殿

有一萬多坪在群山的拱衛中,營造出一種清靜而肅穆的氣氛,更烘托出建築物的莊嚴。

在忠烈祠大門前站崗的衛兵每小時進行一次的衛兵交接換哨儀式,門口的衛兵是由陸海空三軍的儀隊所擔任,每個整點會有一次禮兵交接,每六個月會陸海空儀隊輪替一次,有白色禮服的海軍儀隊和穿綠色禮服的陸軍儀隊及藍色禮服的空軍儀隊

忠烈祠衛兵交接的路線是這樣的,會先從牌樓側邊的房間正步走出來,接著走過中庭前往大殿,在大殿和兩側的衛兵交接 + 操槍表演之後,接著走回大門牌樓,和牌樓兩側的衛兵交接 + 操槍表演,然後走回牌樓側邊房間,整個過程大約 25 分鐘左右

目前忠烈祠入祀的烈士有超過 40 萬人,包含民國前 17 年的革命烈士、討伐袁世凱、護法運動、北伐、剿共、抗日、動員戡亂等等先烈。

看完衛兵交接後想了解歷史的朋友可看看左右兩邊涼亭雕像
右手為   
陸皓東烈士
中國近代基督徒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國旗設計者:“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孫中山語)。

左邊涼亭雕像為 史堅如烈士
粵籍,史可法後裔,加入興中會同國父一起革命,1900年惠州起義暗殺兩廣總督德壽未中而犧牲~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 (孫中山語)

中華民國成立前的革命烈士,及抗日戰爭及國共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官兵,皆供奉於此,讓後人得以追思眾將士之愛國精神

各地忠烈祠每年均分別於329日青年節及93日軍人節的春、秋兩次國殤中,依《忠烈祠祀辦法》舉行春祭及秋祭。首都忠烈祠由中華民國總統主祭。

台灣目前共有22座忠烈祠都歸政府管轄,只有位於台北圓山的 「國民革命忠烈祠」隸屬於「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其餘皆歸地方政府管理。

主殿兩邊為烈士祠分文烈士祠及武烈士祠:供奉東征、北伐、抗日等各時期犧牲的三軍將士。

將軍級別的犧牲者,有單人牌位供奉,校尉級的是百人合用的牌位,士官、士兵則以集體名冊藏置在箱子裡,每箱1萬人名單,現供奉武烈士共396622人。

許多遊客只注意禮兵儀式,而忽略忠烈祠作為國殤慰靈聖域的原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