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06 01:52:40automeir

營造業需要知識經濟?

要怎麼分辨甲級貨乙級的營造廠?很難吧!其實,扣掉資本額,累計承接工程造價之後,就差不多了!
但是工程品質,施工良率,好像就不是從等級可以分辨的了.差別在--甲級營造廠可以做的案子,乙級一定不能做,因有工程造價的門檻限制.
其實,工程累積的經驗,本來是營造廠的無價資產,但很少有營造廠有建立資料庫來儲存,大都是工地裡,師父帶著徒弟,老鳥帶菜鳥,口耳相傳的替代工法為主.雖然不乏好用,快速的工法,但是所謂"不同師父 不同手路".沒有一套制度化的資料建檔,多好用的工法,都可能會失傳,或是訛傳...造成施工出現瑕疵.
並不是說要創新工法才是好的,既有工法被有效利用,也可以紀錄下來,作為下次施工依據,這就是導入Know-how以及知識經濟的理論了.
並不是不這樣的建立資料庫就可以生存,但是不這樣的話,再面對國內甚至是國外大型營造公司的削假競爭,一般地區性的營造廠,很難與他們抗衡,只能淪為其下的小包商而已,獲利嚴重壓縮.
能控制好工地的一切--人工,用料,進度,都是需要一套完備的管理執行系統的.這不能也不行靠別人幫忙建立,一定是要自己慢慢建立,才適用於自己的環境.所以將大公司的那一套資料建檔管理方式引入,把經驗轉換成可以累積,傳授的知識,就有更大的機會在之後殘酷的競爭環境下生存了!

PS:大陸工程的工作指導書範本
很精要的把連續壁工程做統整講解
http://www.ciche.org.tw/semimonth/vol6/6-3a.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