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大腦可能是一台量子電腦 最新研究或揭開人類意識之謎 2024/09/08 中時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在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征途中,大腦意識的物理基礎是什麼,一直是科學家們探索的終極謎題之一。在物理學中,有2種主要的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現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數研究人員傾向於用古典力物理來解釋大腦活動,而來自美國威爾斯利學院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意識可能植根於量子物理過程。
報導說,邁克.維斯特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一種與大腦神經元內被稱為「微管」的蛋白質聚合物結合的藥物,可以延長被麻醉大鼠無意識狀態的時間。這一發現不僅支援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的觀點,更為量子意識理論提供了潛在依據。
在古典物理學中,意識被視為神經元活動的產物,是大量神經元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量子意識理論正在挑戰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意識本質上是量子態的。大腦內的微管的量子振動能夠以一種超越古典力學的方式,整合並處理資訊,從而產生意識體驗。微管則是神經元內潛在的量子資訊處理單元,被視作「量子處理器」。
維斯特的研究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假設,通過觀察麻醉對大腦的影響,來探究意識的物理基礎。他們發現,當給大鼠注射一種能與微管結合的藥物後,大鼠在麻醉氣體作用下昏迷的時間明顯延長。這一結果支持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引起失去意識的觀點,從而間接證明了微管在意識產生中的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對傳統理論構成了挑戰。如果麻醉確實通過作用於微管來影響意識狀態,那麼這很難用古典物理學中的電化學反應來解釋。
維斯特表示,「當人們接受意識是一種量子現象時,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量子意識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世界觀,是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自然、更全面的方式與宇宙相連。」
相關新聞
中國第3代超導量子電腦入駐超算網路 向全球提供算力服務
阿楨
我與星雲對辯佛牙舍利真假 2023/02/16 江燦騰
本文想再次回顧星雲法師利用假佛牙蓋超大型「佛陀紀念館」的背後歷史爭議(《當代》雜誌的第130期(1998年6月1日)。
現存佛骨舍利有科學和歷史證據者,一粒是百年前(1989年)在尼泊爾境內佛陀誕生地藍比尼園附近挖出的遺骨,一分為三:一贈印度政府博物館、一存大英博物館、一由發掘者保存。其中並無佛牙。火化後的佛牙是否存在?從早期的《阿含經》起,皆未提及。
佛陀紀念館的「第三顆佛牙」歷史上,不存有任何記載,雖引《大涅槃經》後分卷下說:佛陀死後,火葬,全身粉碎,只四牙完整,被帝釋人取走一顆,故人間留有三顆。而目前,他所要迎的「第三顆佛牙」,就是由西藏喇嘛所保持和轉讓的。
但是,《大涅槃經》所載其實是神話,佛陀死後裝在金棺材內。然後在四城門的上空飛,最後火光中現出四顆佛牙......。帝釋天表示佛陀生前答應送他一顆,所以他取佛牙時,火光熄滅。之後,此故事發展,就轉到別處去了。
星雲表示:「第三穎佛牙」原藏印度那難陀寺,回教入侵,才流入西藏。但,回教入侵之前,唐玄奘留印18年,卻從未聽聞寺中有佛牙之事。義淨也是留印多年,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亦在回教入侵之前,同樣未提寺中有佛牙之事。
星雲說有十二位仁波切為他保證。但,在近代以前,西藏史書全無記載,兩岸西藏學專家 一致表示西藏沒有佛牙崇拜的傳統。在西藏30多年的西藏學專家王堯教授稍後來台表示:「不知他們從何處冒出來的。有名氣或實力的喇嘛,多少有所耳聞,可是這12位喇嘛,真的沒聽過。」
阿楨
佛骨舍利相傳是2500多前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弟子們火化其遺體後,由灰燼中收集到8萬4千顆結晶體,與數塊未燒化的骨頭,分別有頭頂骨1塊、牙齒4顆(另一說為7顆)、肩胛骨2塊、中指指骨1枚,它們被稱為佛祖的真身舍利。舍利出現後,印度境內小國發兵前來搶奪,後來經一名婆羅門出面調解,8個小國均分了佛祖的舍利,佛教史上稱為「八王分舍利」。數百年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一印度,重新收集佛祖舍利,並將其傳播到信仰佛教的國家。其中有相當一部份到了中國,因此中國歷史上也曾多次出現有關佛骨舍利的記載。
被認為最尊貴的佛骨舍利是佛頭頂骨舍利,於2008年在南京大報恩寺地宮出土,目前供奉在南京牛首山佛頂宮,佛中指舍利則是1987年在陝西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佛經上記載的2塊肩胛骨舍利下落不明,有些研究者認為可能分別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佛牙舍利因為數量有4顆與7顆的不同說法,情況就比較複雜,而且歷史上佛牙舍利出現的次數極多,有文字記載的統計起來出現過數十枚,真假難辨。
…….
當時傳言斯里蘭卡政府對中國持續發現愈來愈多的佛牙舍利發出外交照會,聲稱汶上佛牙是假冒的。因為佛經上既然載明只有2顆佛牙,如果都在中國,那不等於暗示斯里蘭卡的佛牙舍利是假的?所以斯里蘭卡必須先發制人。
佛骨舍利相關記載大多在佛經上,正史中極少提及。加上佛經內有很多神話與傳說,與古籍對舍利的記述差異太大,很難辨其真偽。有關佛骨舍利的事蹟大部份都是寺廟信徒之間口耳相傳,若加上千年之前由印度傳來中國之前的那段時期更缺乏可信的記錄,使得各種查證結果都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佛牙舍利的故事用於做些觀光旅遊與商業宣傳還有點用,認真地當作學術研究,其天生的侷限性會很難突破。
阿楨
狗能燒出舍利子,人卻不一定有!聖嚴法師生前道出關鍵差異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曾於遺囑表示「我沒有舍利子」,2023-02-13火化後,據佛光山指出,則發現許多白皙、圓潤、宛如珍珠般大小、難以計數的結晶舍利子。
科學期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國際鑑識科學)指出,科學家在實驗後發現,骨骼中的碳酸鈣和人體內的鹽類物質結合後,會創造出不同顏色的結晶物,而當溫度達攝氏1600度時,便會呈現球形、六角形、玫瑰花狀或其他形狀,也就是所謂的舍利子、舍利花。
鹽類化合物- 維基百科
鹽類有許多顏色:
黃色(例如鉻酸鈉)
橙色(例如重鉻酸鉀)
紅色(例如鐵氰化鉀)
淡紫色(例如氯化鈷)
藍色(例如硫酸銅、亞鐵氰化鐵)
綠色(例如六水合氯化鎳)
無色(例如氯化鈉、硫酸鎂),粉末狀時為白色
千年流轉佛骨舍利真偽難辨 自古多為政治商業炒作 2023/01/14 中時
中共建政後的政治運動中以破除迷信為名完全摧毀了宗教,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才又開始為了文化旅遊等商業目的開始利用宗教。大陸在開發旅遊資源時發現,許多有長久歷史的佛教寺院廟宇中遺留不少佛教的文物,對發展文化旅遊與商業化活動有極大助力,其中佛骨舍利是其中最受矚目的也是最有爭議的一項。
阿楨
星雲大師舍利子照被指盜圖淘寶 佛光山3項聲明「保證是真的」
星雲大師2023/02/13進行荼毘儀式,今天公布相關照片,證實有大批舍利子,不料卻有網友發文指控舍利子照是盜圖網路商城「淘寶」,佛光山對此澄清是大師弟子親自拍攝,該發文者隨即表示是在推特偷來的,並已刪文。
照片曝光後,有網友貼出蝦皮網網頁標題為「各式高仿人造礦石(可當舍利子)」,賣家的出貨地中國,優惠售價人民幣30元至54元,照片與佛光山公布的照片幾乎相同,貼文指「我會被佛光山笑死。#連照片都不換一下」,暗指光山公布照片是盜圖。
但目前以「各式高仿人造礦石」搜尋,並無法在網路商場找到該商品,網路上也是質疑造假聲浪,貼文者隨即貼文指「剛剛貼的圖不是我找的,是在推特偷來的。請記者自己去找,謝謝。我關掉貼文囉。」
佛光山說,所謂舍利,是梵語śarīra遺骨之意。通常指佛陀的遺骨,佛陀遺體焚化後結晶而成的固體物,如佛骨、佛牙、佛頂骨舍利、佛指舍利等等。按佛教觀念來說,舍利形成原因,不是生理因素,也非食物結晶,而是日積月累長年修持,功德昭著的自然成就,是戒、定、慧三學熏修的成果。如《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佛光山表示,星雲大師燒出舍利子是大師一生修持,利益眾生的功德自然感得的結果。至於星雲大師為何要說,自己沒有舍利子呢?那是大師希望世人對佛法的認知應回到根本,而不是在有形、有相上求,不強調舍利子的信仰。
相關新聞資料
星雲大師荼毘「大量舍利子」惹議!他狠酸佛光山:魔子魔孫拿遺骨騙人
星雲大師燒出無數舍利子!學者曝「與溫度有關」:太高溫都會變成粉
星雲大師舍利子引熱議 名醫:不用醫學說太多,但那個光澤跟表面…
阿楨
牛頓:不論科學還是神學,我都會出手 2022-12-13 中科院物理所
牛頓認為萬有引力與地球和蘋果無關,所有的天體都應有這種力。然而,那時的數學還不能解釋這些運動。因此,牛頓發展了的微積分。
1666年(被稱為牛頓觀察到蘋果落下的一年),23歲的牛頓在微積分、運動學、光學和引力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發明和發現,但並未發表。萬有引力解釋了行星的運動,但它不能解釋是誰使行星運動的。此外,牛頓對權力和名聲也十分癡迷。
與此同時,萊布尼茨被皇家學會指控抄襲,當時牛頓即將成為皇家學會主席,更奇怪的是,牛頓自己準備了剽竊指控的報告。今天,人們普遍認為這兩人是各自獨立地發現微積分的。
牛頓1727年3月20日去世檢查了他的頭髮,發現他的頭髮中含有汞,可能是他追求煉金術的結果。
阿楨
印度神童阿南德之謎:被製造的「神童預言經濟學」? 2022/04/01 轉角說
在YouTube發表「預言全球疫情大流行」影片而爆紅的印度少年阿南德(Abhigya Anand),如今以16歲的印度占星預言家身分而廣為人知,甚至掀起了社會討論度異常熱烈的阿南德現象。
從2013年阿南德從一個「聰明的8歲小孩」,逐步成為「被認證」的天才神童,從這段歷程到後來的占星爆紅,一切因果似乎不是巧合,而是背後有著計算與層層鋪陳的「神童製造」痕跡,最終在疫情肆虐的時機下,成功打造出阿南德的預言經濟學。
從印度登報以來相隔7年,這段期間阿南德透過父母的協助,在YouTube頻道上傳影片,內容多是阿南德背誦經文、或是阿南德妹妹唱歌跳舞,偶爾父母也會一同入鏡。
轉折點就在2019年到2020年之間,正好是疫情全球大爆發的時期,阿南德因為一段「全球將有瘟疫大流行」的占星解釋影片,而被許多人認為是神準預言,儘管阿南德早前的各類占星中也提出過多種後來落空的趨勢預測,但獨獨打中一條疫情,就足以讓COVID-19的惶恐世代趨之若鶩。
2020年5月,14歲的阿南德獲得了號稱「全球公信力」的GCPA神童獎,成了世界認證的神童,在許多討論阿南德的文章裡,就此認定印度神童的稱號。然而這個GCPA神童獎到底為何物?其實是一個印度成立的民間機構,用以表彰世界各地有特殊傑出才能、或所謂的「天才兒童」獎項。申請條件是15歲以下,可以依照才能項目分類報名:像是數學、音樂、藝術、寫作、科學、運動,甚至是概念模糊的「創新」,提交申請和具體事蹟後,會由GCPA請相關領域專家鑑別,若認定核可即頒發GCPA神童獎。
不過問題就出在這裡,另一家印度的網路獨立媒體《BLTIZ》就認為GCPA的背景不太單純,追查之下發現GCPA的認證不僅欠缺公信力(其實是否將孩子特意標榜為「神童」,本身就在正規教育界有所爭議分歧),而這個GCPA還可以購過「金錢贊助」買通,換句話說只要有一些資本和人脈關係,要拿到GCPA的表揚未必困難。
《BLTIZ》循線追查後認為阿南德的神童獎,本身就存在欺世盜名的嫌疑,時間在往前回推到2013年時出現在《班加羅爾鏡報》和《印度時報》的突兀報導,《BLTIZ》發現《班加羅爾鏡報》之所以會詳細報導阿南德,是因為阿南德父母刻意的廣告業配,但相關指控《BLTIZ》僅透露是《班加羅爾鏡報》記者的內部資訊,同時也表明無法確認《印度時報》是否也存在同樣情況。
回應
神棍都是被媒體捧出來的
阿楨
量子物理可以解釋人類的意識嗎? 2021-07-21 新浪科技
科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未決問題是,我們的意識是如何建立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早在因預測黑洞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前,物理學羅傑•彭羅斯曾與麻醉學家斯圖爾特•哈默羅夫合作,
宣稱大腦的神經元系統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網路,這個複雜網路產生的意識應該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則。但遭懷疑。量子力學通常僅適用於非常低的溫度。例如,當前的量子電腦需要零下272℃運行。溫度再高一點的話,就該經典力學上場了,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的大腦——應該受經典力學的支配。
最近,荷蘭烏德勒支大學的研究人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教授領導的團隊展開合作,著手測試了支持量子意識理論的一些原則。
在最近涉及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的研究中,荷蘭研究人員將電子排列成分形圖案,創造出一個量子分形。
接著,在測量描述電子量子狀態的波函數時,他們發現這些電子也活動於由他們製作的物理模式決定的分形維數上。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發現,只是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還不能探測到量子粒子的運動軌跡。所以,在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最新合作研究中,又進一步使用最先進的光子學實驗,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示分形內發生的量子運動。
實驗的觀察結果表明,量子分形的行為實際上不同於經典分形的行為。
這項研究可能對整個科學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對人腦做量子測量,我們就可以將大腦的量子測量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意識是經典現象還是量子現象。
阿楨
"鬼壓床"究竟是怎麼回事?真是鬼幹的?科學的解釋來了… 2021-07-17 新浪科技
鬼壓床,其實是由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狀況造成,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屬於一種睡眠障礙。
人體在睡熟的時候,大腦處於休息的狀態,我們的四肢也在休息,雖然大腦的意識清醒了,但是四肢還沒有收到指令,身體的肌肉張力降到了最低,這個時候就會有動彈不了的情況出現,通常過一段時間就能夠恢復正常了。
易出現“鬼壓床”症狀的人
①睡覺時,喜歡把兩隻手放在胸口的人;或是睡覺時蓋的被子過厚,影響了正常呼吸,極易產生鬼壓床的感覺。
②睡覺時枕頭太高、姿勢不對,都會導致頸部血液不流暢。
③有晝夜顛倒的壞習慣,易使生物鐘紊亂,白天睡覺時出現鬼壓床。
④工作和生活壓力大,過度勞累、焦慮或者睡覺前過度用腦的話,導致失眠多夢,甚至引起鬼壓床。
緊急處理方式
①快速轉動眼球,讓眼球做圓周運動或者上下運動。
②將舌頭向外伸,或者伸舌頭的同時儘量喊出聲音,耳朵能聽見自己製造的聲音就可以了。
③集中精力,想辦法蹬腳,或者扭動腳趾。
除了“鬼壓床”,睡覺時突然抖動,是缺鈣還是疾病?
“臨睡肌抽躍症”或“入睡抽動”,屬於一種正常的無意識的肌肉顫搐,並不是身體缺鈣了。
疲勞、情緒壓力、睡眠不足、劇烈運動以及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興奮劑……都會引起肌肉、神經興奮亢進,使人經常出現臨睡肌抽躍症。如果人患有腦部疾病,比如腫瘤、腦中風後遺症、腦退化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現身突然抖動。
夢游時,到底能不能叫醒?
這種睡眠障礙通常發生在“深度睡眠”時期,也就是說夢游者其實仍處於沉睡狀態,但手腳自由,能夠下床、行走、排尿等,醒來後很有可能不會記住任何關於夢遊的事情。
民間都說叫醒夢遊的人,會導致其發瘋,變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阿楨
在臨床上,以狂喜為主要特徵的癲癇也被稱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癲癇(Dostoyevsky‘s seizures),他患有嚴重的顳葉癲癇。在小說《白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描繪主人公梅什金公爵(Prince Myshkin)的癲癇發作:
在癲癇發作或即將發作時,他總有一到兩個時刻,感覺整顆心、思想和身體似乎都在活力和光明中蘇醒。那一刻,他滿腹喜悅和希望,所有的焦慮似乎都被永遠地一掃而空;然而,這些時刻正是癲癇發作前的最後一秒,預兆著癲癇發作馬上就要到來,且一秒都不會遲到。那一刻當然是難以言表的。當癲癇發作停止,公爵回想起他的症狀時,常會對自己說:“儘管它是一種疾病,產生于大腦不正常的神經痙攣,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當我回想和品味這些時刻,它似乎是一種最高程度的和諧與美好:在那一瞬間最深刻的感覺中,洋溢著無限的歡樂與狂喜,蘊含著欣喜若狂的虔誠甚至是最圓滿的生活。我願為這一時刻獻出我的一生。
150多年後,神經外科醫生能夠通過植入電極,刺激癲癇病人大腦中的一部分皮層區域——腦島(insula),誘發他們產生這種狂喜的感覺。這一過程有助於定位癲癇的病灶,為可能實施的切除手術做準備。患者報告說,他們感受到極樂、幸福感增強、自我意識或對外界的感知增強,而刺激他們大腦其他地方的灰質,還會引發靈魂出竅或視幻覺。
無論是由自發性疾病引起,還是由外科醫生的電極觸發,異常的神經活動模式與主觀體驗之間這種直截了當的聯繫,支援它起源於生物學機制而非靈魂之類的超自然因素。瀕死體驗的起源可能也是如此。
瀕死體驗可能是正面的,這種震撼的體驗會將精神上的平靜與身體遭受的巨大創傷分離,使人產生與宇宙合二為一的感覺。但是,並非所有的瀕死體驗都是喜悅的,有一些經歷是十分可怕的,伴隨著強烈的恐懼、痛苦、孤獨和絕望。或許,以不同形式死亡的人在臨終前都會有瀕死體驗。在進入哈姆雷特所說的“從不曾有一個旅人返還的未知國度”之前,被垂死的軀體所束縛著的心靈,會造訪它獨有的天堂或是地獄。
回應
小學四年級時,曾經遇過一次溺水,此前所有經歷過的生活場景如同畫面在腦屏中極速閃過,很清晰……這是否就是瀕臨死亡的一種體驗?
和我一模一樣,我小學時候也從樹上掉落溺水,高速閃現此前所有畫面。沉到水底又浮出水面的時候,瞬間見到光明回到現實,但感覺過了好多年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1-09/doc-iiznezxs0784563.shtml
阿楨
瀕臨死亡時,大腦在想什麼? 2020-11-09 環球科學
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s,NDEs),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類特殊的體驗,但科學家能通過產生相似體驗的實驗,揭示在極端條件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當身體在遭受鈍器外傷、心臟病、窒息和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傷害時,會觸發瀕死體驗。在醫院中,1/10的心臟驟停患者有過類似的體驗。成千上萬的倖存者在經歷過這一轉瞬即逝的痛苦時刻後,都描述道:他們脫離了受損的身體,進入了超越日常存在的環境,不再受到通常時空界限的束縛。這些神秘而又極具衝擊力的經歷,會導致他們的生活發生永久性改變。
瀕死體驗並非幻想。他們的經歷還包括遇到活著或者已死去的親人、伴侶或朋友,以及天使之類的精神形體;產生類似于普魯斯特式的記憶回溯,甚至是回顧一生中好或壞的記憶;又或者對時空的感知出現扭曲。其中一部分感知現象,能通過生理學解釋。例如逐漸變窄的隧道景象,是由於視網膜外周的血流量減少,導致視野周邊的區域最先喪失視覺。
人們在攝入一類會影響神經遞質(5-羥色胺)受體的致幻劑時,通常會有類似的神奇體驗。這類藥品包括賽洛西賓(裸蓋菇素,一些毒蘑菇中的活性成分)、麥角酸二乙醯胺(LSD,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二甲基色胺(DMT,又名精神分子)以及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5-MeO-DMT,又名上帝分子)等,它們會被用在某些宗教、靈修或娛樂活動中。
心臟停止跳動,大腦缺乏血流(缺血)和氧氣(缺氧)時,病人不到一分鐘就會暈倒,就像一個逐漸斷電的小鎮,一個街區接一個街區斷電,大腦的局部區域一個接一個地停止工作,然而思維仍然會在尚未停止活動的神經元支持下,繼續運作:根據個人的經歷、記憶和文化背景,繼續在大腦中講故事。
在這種“斷電”情況下,大腦的經歷也構成了瀕死體驗中奇怪而特殊的故事的主要內容。但對經歷過的人來說,瀕死體驗和大腦在正常清醒時產生的任何感知一樣真實。當供血和供氧恢復正常時,大腦就會重新啟動,並重新恢復日常的功能。
許多神經學家注意到瀕死體驗與一類被稱為複雜部分性發作癲癇產生的影響,具有相似性。癲癇發作可能伴有對物體大小感知的改變,出現不同尋常的味覺、嗅覺或本體感覺,以及產生記憶幻、人格解體或狂喜的感覺。
阿楨
美媒:中國量子雷達或已領先全球 追蹤潛艇將更容易 2020-11-09 環球時報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刊文提及了量子雷達在反潛中的應用,報導稱,目前聲學探測仍然是探測和跟蹤潛艇的主要方法。除了安裝在艦船和潛艇上的主動和被動聲納,還包括固定在水下的聽音系統,或由美國P-8日本P-1等海上巡邏機投放的聲呐浮標,或MH-60R等反潛直升機吊放的浮標。
如今最先進的潛艇,如佛吉尼亞級和海狼級攻擊潛艇發出的噪音只比平均海洋背景雜音大5分貝。甚至更便宜的瑞典AIP潛艇也在演習中成功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擊沉”美國航母。
高敏感的低頻聲呐和先進衛星光學敏感器可以完全不受聲音隱身的影響,通過高性能電腦處理器,通過海量資料把微弱差異性的聲音接觸從背景雜訊中分離出來。據背景雜音造成的微弱接觸,中國甚至正在開發一種基於衛星的鐳射監視系統,目的是探測深度達500米的潛艇。
儘管量子感測器和通訊器仍面臨距離相干性的限制,但它有可能繞過傳統射頻感測器的許多局限性和弱點,克制干擾或隱身技術而發揮效果。中國似乎在量子雷達取得了領先,不過要多久才能實用化,還有待觀察。
在2017年6月21日,中國開發出了低溫液氮冷卻超導量子干涉裝置,它可以緩解噪音問題,即使裝在直升機上也能探測到地下深處的鐵質物體。可以探測到6千米外的潛艇,如果噪音抑制得更好,作用距離可能會更大。相比之下,一個典型的磁異探測器作用距離可能只有幾百米。
2019年4月14日,《國際國防採購》透露,澳大利亞也在研究量子磁強計技術,用於潛艇探測。但顯然是用於固定部署的潛艇監視系統。“這些磁強計可以探測非常小的磁場。目標是建立海底感測器系統,探測潛艇的存在。可以在對澳很重要的資產周圍建立一條環形線路。”
量子技術還可以作為一種先進的導航感測器,無需導航衛星就可以讓潛艇保持航向。
中國在利用量子糾纏進行加密通信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突破。可以想像,這可能適用于與水下潛艇的通信,這是一項技術上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1-09/doc-iiznezxs0802550.shtml
阿楨
電子有自己的意識嗎?離奇但又有道理的“泛心論” 2020-05-20 新浪科技
《新科學家》期刊這個月的封面標題為“宇宙有自己的意識嗎?”數學上對“意識”的確切定義可能意味著宇宙中充滿了主觀體驗,“這可能是一場科學革命的開始。”
泛心論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種叫做“構成性泛心論”(constitutive panpsychism)。簡單來說,它認為所有物質都擁有某種與其相關聯的“思想”或“意識”,反過來亦是如此。哪裡有思想,哪裡就有物質;哪裡有物質,哪裡就有思想。兩者之間密不可分。所有類型的物質都有某種與之關聯的思想,甚至包括電子在內,人類的意識過程與電子選擇量子態的過程之間的區別僅在於程度、而非類型。
許多生物學家和哲學家都認同,生物與非生物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界線。
量子理論奠基人、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指出,“生命和機械的定義……其實只是出於方便起見……假如我們將生命的概念擴展到全部自然現象上,而不對生物與非生物做嚴格區分,物理學在生物學中所受的限制也就失去了意義。”
電子並不是只會在時空中一成不變地運動的東西,電子每次重複時,與前一個電子的差異大小便由粒子的選擇和思維來決定。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這種選擇不斷向上累積,最終構成了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所擁有的的複雜思維和選擇能力。
jsoujsou
最新突破!人造感覺神經問世,人造皮膚可識別盲文!2018-06-25新浪科技
最近,斯坦福大學鮑哲南教授、首爾大學 Tae-Woo Lee 教授、南開大學徐文濤教授團隊宣佈聯合研發出一種人造感覺神經(也可稱為人造傳入神經),能夠以類似於生物神經的方式發揮作用,感知觸摸過程並與其他神經溝通。論文發表在近日的《Science》上。
2015 年,《Science》曾經刊出過鮑哲南團隊的一項人造皮膚成果。當時,團隊製造的人造皮膚已經可以回應壓力變化,並向神經細胞發送信號,因此更接近人皮膚觸覺的真實機制。
而這一次的人造感覺系統能夠説明人造皮膚實現更接近生物體的觸覺,正如上文所提,該感覺系統已經能夠感受方向、傳遞資訊和識別盲文。
但是,光有靈敏的壓力感覺還不能打造出我們真正需要的人造感覺神經,它還必須能夠實現生物體神經信號的相容。因此,研究人員將這種神經連接到蟑螂腿上實現運動的控制,則初步證實了這種相容性。
研究者將製作的人造感覺神經與蟑螂腿的生物運動神經連接,組合成生物-電子混合反射弧,實現了蟑螂腿的彈跳反射運動。團隊把人造神經元的一個電極插入蟑螂腿的神經元,來自人造感覺神經的突觸後電流經過特定放大器後連接至一條蟑螂腿,當人造感覺神經接收到壓力的輸入時,產生的放大信號會引起腿部脛骨伸肌的興奮,蟑螂腿的彈跳反射就被啟動了。
“對於 SA-I 類觸覺神經的模擬,我們已經將其回應速度控制在與生物體系非常接近的範圍。而對於我們的系統來說,可以實現更大的靈活性,其回應速度是完全可以超越生物體系的。”徐文濤教授介紹說。
從功耗的角度上來說,這種人造感覺神經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柔性有機材料的應用使得人造突觸電晶體能具有很好的柔韌性,以及輕質等特點。這將更加適合於舒適性人體假肢感覺的重現和可穿戴電子的應用等。
徐文濤及其團隊表示,這款發明讓他們有望開發出更智慧的人造皮膚,希望通過進一步強化和功能拓展,儘早將其投入應用,造福人類。
https://tech.sina.com.cn/d/f/2018-06-24/doc-iheirxye8726263.shtml
jsoujsou
內丹超心理學
(中共不是無神論反傳統嗎?浙江大學怎會搞內丹與禪定?
人家是一個跨領域的研究計劃,研究素材是道教內丹修煉法,研究對像是神經生理學大腦神經網絡結構所產生的變化,希望研究成果能開發出有應用價值的東西,例如下一代電子計算機結構的仿生學/人工智能。
怕是另種的玄學鬼和偽科學吧?
這個嘛,科玄關係很複雜,得看後文。
另參【圖博館】:《計算機與人腦》人工智能 超心理學:邏輯邪5/66 科學哲學:邏輯邪7/66 )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142757
雁默:內丹修煉與仿生計算機科學?台灣自由撰稿人2018-04-10觀察者網
浙大博導內丹修煉者實驗未通過倫理審查,合作方稱項目已停止2018-04-23澎湃新聞
大腦可能是一台量子電腦 最新研究或揭開人類意識之謎 2024/09/08 中時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在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征途中,大腦意識的物理基礎是什麼,一直是科學家們探索的終極謎題之一。在物理學中,有2種主要的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現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數研究人員傾向於用古典力物理來解釋大腦活動,而來自美國威爾斯利學院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意識可能植根於量子物理過程。
報導說,邁克.維斯特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一種與大腦神經元內被稱為「微管」的蛋白質聚合物結合的藥物,可以延長被麻醉大鼠無意識狀態的時間。這一發現不僅支援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的觀點,更為量子意識理論提供了潛在依據。
在古典物理學中,意識被視為神經元活動的產物,是大量神經元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量子意識理論正在挑戰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意識本質上是量子態的。大腦內的微管的量子振動能夠以一種超越古典力學的方式,整合並處理資訊,從而產生意識體驗。微管則是神經元內潛在的量子資訊處理單元,被視作「量子處理器」。
維斯特的研究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假設,通過觀察麻醉對大腦的影響,來探究意識的物理基礎。他們發現,當給大鼠注射一種能與微管結合的藥物後,大鼠在麻醉氣體作用下昏迷的時間明顯延長。這一結果支持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引起失去意識的觀點,從而間接證明了微管在意識產生中的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對傳統理論構成了挑戰。如果麻醉確實通過作用於微管來影響意識狀態,那麼這很難用古典物理學中的電化學反應來解釋。
維斯特表示,「當人們接受意識是一種量子現象時,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量子意識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世界觀,是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自然、更全面的方式與宇宙相連。」
相關新聞
中國第3代超導量子電腦入駐超算網路 向全球提供算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