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5 11:01:03阿楨

假學術自由之名

  島內外反中者,因不依理性專業事實而評論,理盲濫情地亂挺「北大教授解聘」「香港佔中運動」「新快報事件」,如今看他們如何交待?
  交待啥?假學術/民主/新聞等自由之名1,便是最好的黑膠帶,能黏貼遮羞一切的抹黑。本文先評北大教授夏業良,如何假學術自由之名,抹黑北大屈服於中共而解聘他,事實是的論文未達標、上課又多是自吹/啐他的廢話,經系上師生評鑑不續聘。夏根本是個政治教授,不知一小撮台大師生在聲援啥?簡直是侮辱阿楨館長的母校!
  夏業良是北大經濟系而非政治系教授,館長搞錯了人家專業?
那兒搞錯了?上課不務正「課」、將學術殿堂當政治運動場,說他政治性教授、已算客氣,根本是流氓教授!北大可是歷經、民初五四學生運動2和中共文化大革命3、一九八九天安門4等事件教訓的,深知這些假學術自由之名的職業教授和學生5之底細。那像理盲濫情的呆歹灣,經過「學運世代」6的教訓,還看不清這些運動團體根本是反國府的外圍組織。
  看清又如何?反正呆歹灣的職業叫獸和邪生當道,這可不是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在戲(謔評)論,而是有詩為証。
  相關資料
1.詳參【圖博館】:假愛台之名  
2.詳參【圖博館】:《五四運動史》 
3.詳參【圖博館】:《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4.詳參【圖博館】:《天安門一九八九》 
5.詳參【圖博館】:職業學生
6.詳參【圖博館】:《學運世代》

    學生:職業病8/37

如今已快樂學習
旣不能強迫學習
更不能體罰霸凌
學生也不是職業
學生那來職業病

正因快樂學習
禁止強迫學習
手機滑到脫窗
禁止打罵教育
校園無虎師
劣徒稱大王
但非職業學生

誰說沒有職業學生
台灣就有職業學生
戒嚴時有生命危險
解嚴後有運動傷害

那些還只是身病
更有【運動病】:

苗栗大埔拒拆案
社運者多非本地人
而是外來冥黨同路人
職業邪生和職業叫獸

原來如此 難怪
呆歹灣農村陣線會選擇性抗爭
只抗爭狗黨執政的苗栗大埔案
不抗爭冥黨執政的台南南鐵案

要好笑的是
明明是「為己」的「私民」
硬拗成「為他」的「公民」
大埔案才千分之4戶拒拆
南鐵案的407戶全都拒拆

哎啊!詩人不了廝人的「公民」「公益」「公義」「公視」
其「公」不是由多數公民決定而是由這廝少數私民定義

北大教授言論不當遭解聘 台大師生聲援 2013-10-23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不滿北京大學日前以不當言論為由,解聘該校經濟系教授夏業良,今早近卅名台大師生在校內傅鐘前,發起連署聲援夏業良。
  連署學生呼籲台大校長楊泮池致電姊妹校北大的校長王恩哥,籲其無條件恢復夏業良教職、保證師生學術自由不受影響。
  台大廿七名教授發起連署,包含新聞研究所長林麗雲、張錦華、物理系教授林敏聰、法律系特聘教授顏厥安等,還有中研院院士鄭天佐。台大工會、台大研究生協會等學生單位也加入,除遞交聲明,也將在網路上發起全國連署活動,聲援夏業良。
  活動發起人之一、台大法律系副教授陳昭如說,夏業良依規定不需要投票就能續聘,北大卻例外以投票方式決定去留,程式上有重大瑕疵,原因是北大校方有人舉報夏惡意攻擊黨和國家社會主義制度,顯示北大受到政治壓力而解聘夏業良。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表示,學術自由是大學的基礎,沒有學術自由的大學,就不再是大學。台大和北大是姊妹校,但文書往來時,北大卻要求台大全名不得冠上國立兩字,台大也甘願自我降格,經此次夏業良事件,台大可思考要做哪種大學?
  楊泮池昨不在辦公室,由台大主秘林達德代表接受聲明。林達德說,他會把意見轉給校長。
  回應
  台大聘了就是
  你們拿去就好了嘛!
  支持夏業良教授去臺灣大學任數學系教授
  以不當言論為由?灣灣真適合被洗腦啊,它們聽誰說的,光聽夏叫獸屁眼說的話了吧!
  歡送夏到台大任職。
  這是要挖國內的人才啊,夏教授去臺灣吧!
  支持夏去臺灣。教教大家8*5=? 這個新時代的數學問題。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10505-1.shtml

北大回應不續聘夏業良:學生稱夏講課廢話多2013-10-23新華網

  近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師聘任與考核委員會經過無記名投票表決,決定終止對夏業良的聘用合同。此事引起海內外媒體的關注,本網記者就此專門採訪了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蔣朗朗。
  記者: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師考核與聘任委員會做出這個決定後,作為校方的態度是什麼?
  蔣朗朗:夏業良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按合同期聘任的副教授,並非終身教職。此類教職員工按合同管理,據瞭解,2008年至今,全校合同到期不予續聘的已有25人,夏業良是其中之一。
  學校尊重經濟學院教師考核與聘任委員會做出的決定,尊重這些教授依據自己的判斷力獨立做出的選擇。對合同期滿的教師依據有關的制度進行續聘考核,是北京大學一項常規性的人事管理工作,也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保證教育品質正常、必要的工作措施。
  記者:解聘夏業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蔣朗朗:確切地說,不是“解聘”,是“不再續聘”,即夏業良的聘用合同期滿,經過經濟學院教師考核與聘任委員會的考核,認為他不能勝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師的工作,經無記名投票表決,不再續聘。
  記者:請你具體介紹一下夏業良的工作業績和聘任委員會的表決情況。聘任委員會由哪些人組成?
  蔣朗朗:據瞭解,首先,在教學方面,2008年以來夏業良的教學評估結果是:三次全院倒數第一,一次倒數第三,一次倒數第四,最好的結果是兩次倒數第六。期間,學生提出批評意見有340多條,還曾有二十多名學生聯名要求改換任課老師,這在北大是少有的。其次,在科研論文方面,根據夏業良本人提供的材料,從2008年8月到2013年1月,夏業良發表CSSCI期刊論文僅1篇(與其學生共同發表)。
  2012年10月26日,經濟學院教師考核與聘任委員會對合同即將到期的12名教師(包括夏業良)進行續聘投票。應到委員33人,實到委員22人。對夏業良的投票結果是:11票反對續聘,10票同意續聘,1票棄權,不予續聘。該表決結果隨後通知了夏業良。為了給夏業良改進的機會,經濟學院報學校同意後,對夏業良的續聘作出延展一年處理的決定。
  2013年10月11日,經濟學院教師考核與聘任委員會召開會議對“是否維持去年的表決結果”進行了確認投票。應到委員37人(新增4名委員中,2人為新晉教授,2人為訪學歸國教授),實到委員34人。投票結果是:30票反對續聘,3票同意續聘,1票棄權,維持去年表決結果,不予續聘。該結果於10月18日正式通知了夏業良本人。
  經濟學院教師考核與聘任委員會由經濟學院全體33名正教授和4名副高級職稱的院領導組成。
  記者:據夏業良本人稱,他2012年曾按要求回國參加續聘考核,但為何沒給他到場陳述的機會?
  蔣朗朗:參加續聘考核的所有教師,在考核時,如有委員提出疑問,本人必須到場說明;如無疑問,無須到場。2012年經濟學院的確曾要求所有被考核者(一名教師因身體原因除外)於考核當日在會場外等候。由於現場沒有委員對夏業良的申報材料提出疑問,因此,他不必到場陳述。投票表決時被考核者本人需要回避。
  記者:選課學生對夏業良的主要意見是什麼?網上有人說他的課程選課人數“火爆”確有此事?
  蔣朗朗:據統計,學生對夏業良提出的340多條批評意見和建議中,主要批評夏業良講課跑題,常常偏離課程內容,在與教學無關的話題上浪費大量時間。有的意見言辭還比較激烈,如“上課講經濟學,不要扯淡”、“本末倒置”,“太水了”、“講廢話超多”等。還有一些認為講課內容太膚淺,如“我們要真正的知識”、“關於學術方面的東西講得太少”等。
  網上所說的沒有聽說過,不過,從經濟學院瞭解到這樣的事實:夏業良本學年報的三門課中,一門課有7人選,一門課有8人選,還有一門課因只有3人選,未達到開課的法定人數而無法開設。
  歸結起來說,夏業良在教學上確實存在嚴重問題。學生的時間都很寶貴,課時也很有限,沒有哪個大學能夠允許老師上課時長時間不講授課程應有的內容,否則就是誤人子弟。這樣的老師顯然是不稱職的。在大學,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職責,學生的意見尤為重要,從國際慣例來看,對教師的續聘考核都非常嚴格,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估是第一要素。
  記者:北大經濟學院是否對夏業良進行了幫助,採取了哪些措施?
  蔣朗朗:據瞭解,經濟學院對夏業良老師的幫助一直沒有間斷過。在夏業良課程評估成績不佳、學生批評意見十分強烈的情況下,學院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曾多次與本人談話,希望他全力以赴做好教學科研工作。此外,學院還同意夏業良專門脫產到國外進修訪學,以期提高業務水準。即使在第一次未能通過續聘表決之後,學校依然給予其延展一年處理的決定,希望他能有所改善。
  記者:投票是否公正,有沒有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和影響?
  蔣朗朗:經濟學院考核與聘任委員會的表決過程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一是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保證每位元委員獨立做出自己的判斷;二是當場公開唱票,保證整個過程公開透明;三是現場宣佈會議議程和表決事項,防止人為事先操縱。兩次投票的委員人數都達到了應出席人數的三分之二,整個過程都有記錄可查。對於一個教師的評價,其所在院系的老師和學生最有發言權。我可以鄭重地、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經濟學院考核與聘任委員會不再續聘夏業良的決定沒有受到教學科研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沒有理由和根據去懷疑教授們的良知和判斷力。北大相容並包、學術自由的傳統沒有也不會改變。
  記者:有外網外媒稱,北京大學不再續聘夏業良是“政治迫害”,你怎麼看?
  蔣朗朗:前面幾個問題其實我已經講到了夏業良的工作情況、學生的反映、考核的過程與結果,我想這些內容應該能夠說明這是北京大學一個正常的教師管理問題,與其他無關。此事被有些人解讀為“因言獲罪”,甚至是聳人聽聞的“政治迫害”等,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完全是沒有根據的。事實勝於雄辯。對一所大學來說,如果有人工作業績很差,只要打出“政治牌”,就具有了萬般靈驗的“護身符”,這才是天下奇聞,這是不是政治“綁架”?
  如果放任這種情況發生,今後任何人都能以所謂“政治原因”為藉口,推脫他們本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記者:你對此事還有什麼看法?
  蔣朗朗:根據上面介紹的情況,學校認為,夏業良的表現已經不能勝任北京大學教師的工作職責。學校會尊重和支持經濟學院教師考核與聘任委員會做出的決定。教師的教學品質、科研水準和敬業態度,是一所學校的底線。這一原則不應受任何干擾而改變。北大是相容並包的,宣導學術自由的傳統不會丟棄。維護學術發展的自由寬鬆環境和要求教師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此事,也希望海內外媒體秉持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精神,尊重事實,客觀報導。
http://news.sina.com.cn/c/2013-10-23/181228513090.shtml

如果北大不解聘夏業良2013-10-21公方彬 

  最初看到北大解聘夏業良的消息並未在意,因為夏業良做了什麼不瞭解,再者北大的“理由很充分”。今天再回味,尤其看到網上較為熱烈的反應,開始覺得該說點什麼。
  如果不解聘夏業良,或許對維護愈來愈開放與包容的中國形象有利。中國共產黨有“兩個偉大”值得大書特書。一個是,清未民初上百個政黨宣稱自己代表中華民族未來,結果共產黨勝出,這個勝出不是以武力消滅其他政黨,而是靠自己的先進性和為人民利益而奮鬥,因此贏得更多追隨者。另一個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民族躍升,由於這個躍升超越了經濟和社會而更顯偉大。比如,鄧小平誕辰百年之時,有媒體評價:“鄧公最大的貢獻是教會了國人如何思考”。既然中國共產黨推動了思想解放運動,就意味著能夠包容因思考而來的新思想、新觀念,哪怕是謬誤、錯誤。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乃至一個人,有多大的胸懷和包容度,就會走出多遠,上升多高。中國共產黨正在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途徑和力量,很重要的反映在党的寬容包容。
  如果不解聘夏業良,或許不會產生一場新的社會風波。這樣講並不是包容無原則,更不是說夏業良因為知名而擁有超越規則的特權,就該遷就。事實上,遷就的結果可能導致更多類似風波,甚至更多更大風波的產生。這裡筆者的意思在於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供選擇,比如調崗,比如讓其自己進行自我評價和選擇,等等。至少不應當讓夏業良解聘化作社會公共事件、抹黑事件。
  回應
  不明白作者想表達什麼,是想大家都不務正業,不認真幹好本質工作,胡亂瞎吹,誤人子弟,夏業良這種人在正規的大學和單位都不是受歡迎的,應該立即馬上開除。他如果覺得自己有能力,就到那些認為他有能力的學校去當教授好了,不要賴在北大禍害學生,你不是來教書的,是來反社會的。
  有這樣的老師,教你孩子你願不願意,別的不多說?
  全文屁話連篇,作者有停藥之嫌。
  我想說,如果不解聘夏,豬也可以開學校?如果不解聘夏,狼還可以做衛士?如果不解聘夏,你做一次東郭先生,又沒有遇到趙簡子。你就知道結果了。
  是不是不要把任何一件事無限拔高更好些?是不是就事論事更好些?人都有言論自由,但你能因為別人說不就不去做對的事情嗎?一個教授,首要的責任是什麼?不應該是教書育人,授人以漁嗎?我支援北大解聘夏,什麼時候我們連一個不合格的不履行合同的人都不能解聘的話,我們就真的會思考了嗎?!有理由去做,就不要怕人評說。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能者上。庸者下。什麼行業都不要鐵飯碗。招聘和解聘純屬正常。別咬文嚼字當攪屎棍子了吧。
  踏實,務實,充實,如果這個老師的課不具備這樣的質素,那麼請他下課才不會誤人子弟
  既然校方曾經給了他一年改進的機會,卻收效甚微,該教授自身絕對有問題!
http://news.sina.com.cn/zl/zatan/blog/2013-10-21/1055507/2994662287/b27eeb8f0101ggpl.shtml

阿楨 2023-02-28 07:42:22

美國卡中國14項技術與中國領先美國的29項科技 2022-04-27

美國; 一、高端光刻機——中國自主生產中端光刻機。 二、晶片製造——已達3納米,中國中芯7納米。 三、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穀歌(Google)、蘋果(Apple Inc.)、微軟(Microsoft)等。四、核心軟體幾乎被歐美企業壟斷。五、觸覺感測器——工業機器人製造的核心部件。六.高壓柱塞泵——中國2017年成世界第二,35兆帕以上90%依賴進口。 七.透射式電鏡和掃描電鏡——中國國產只占市場10%。 八、高端電容電阻,日本MLCC可以做到1000層,中國300層。九、ITO靶材,高端被美日壟斷。十、高端銑刀、高端軸承鋼。 十一、微球——面板中的關鍵材料,只有日本可以提供。 十二、高端焊接電源仍被國外壟斷。 十三、超精密拋光工藝被美日企業壟斷。十四、iCLIP單核苷酸分辨實驗技術。
中方的超級電腦、太空站,飛船,反導反衛星導彈,高超聲速導彈,五代戰鬥機、航母軍艦、核武器、神盾艦等軍備技術都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中發展起來的。 在29項高科技領域甚至已超越美日。一,中國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二,合成航空煤油。三,量子技術。四,光伏太陽能發電技術占世界70%市場。 五,無人機。 六,火箭振動臺,美國才20噸,不得不向中國購買50噸級別。七,高超聲速導彈及反艦導彈。 八,中國壟斷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九,世界第一的超50%熱效率柴油機。十,中國稀土加工技術第一。十一,光纖技術領先。 十二,艦艇全電推進系統。 十三,雷射技術領先。 十四,高鐵技術。 十五,核處理科技。 十六,超級風洞技術。 十七,煤制油技術。 十八,特高壓電網。 十九,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二十,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一,煤炭轉化技術。 二十二,三D鐳射成型技術。二十三,造島神器“天鯤號”。 二十四,微電子電晶體 二十五,單原子銥催化劑,可用于衛星推進劑。 二十六,盾構機。 二十七,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海工機械特種船舶、集裝箱成套設備製造技術領先世界。 二十八,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二十九,世界首創的潮流能CHD海洋發電站在浙江舟山建成 三十,稀土。 三十一,美軍七成武器零配件依靠中國。三十二,美大公司對中國的依賴。 三十三,美國螺母等緊固件零件靠中國進口。三十四,美國八成藥品依賴中國。

阿楨 2023-02-28 07:39:37

英媒:亞洲虎風光不再——日本科學家準備離開

英國TechHQ網站2023-02-23文章,日本科學家正在離開該國,前往中國的大學尋求更好的機會。中國在研發投資方面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科學家們紛紛離開日本以逃避限制性的工作環境和缺乏資金的狀況。日本要提高其國際研究地位,就必須營造能讓科學家自由投入工作的工作環境。
過去20年,日本科學家持著“宿命論”的態度,對工作失去熱情,抱怨預算太少或沒有時間進行研究。相比之下,一名日本科學家記得2019年在美國參加會議時,看到一名中國教授吸引了一群中國學生,教授說服學生去他的研究中心。這名日本科學家找工作好幾年了,希望能去日本的大學當副教授,但一直沒有空缺職位。後來他得到了一份教職,並在2022年搬到中國。他說,中國的科學家們積極性很高,很少錯過發表研究文章的機會。
與日本相比,中國社會更加尊崇科學和學術。另一位科學家說,日本和中國實驗室的顯著區別在於交流。他也經歷了艱苦的求職,不得已移居中國,最終得到了比5年前高5倍的薪水。
在中國,研究人員似乎與實驗室的同伴和主管都有交流,而日本僵化的等級制度使社交變得困難。也許正是中國實驗室的互相交流而不是資金增加了他們的產出。這是笹川和平財團理事長、研究中國科學方法的專家角南篤的看法。他說,制度安排是關鍵所在。中國的大學改革給了大學管理層相當大的自主權。這使得年輕的科學家也可以自由研究,有機會贏得資助和晉升。
過去20年,中國和日本在科學影響力方面互換了位置。中國還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究論文發表最多的國家,而日本已降至第12位。據稱,日本排名下降是“選擇與集中”政策的結果,由於資金有限,日本只對少數研究領域進行投資。這意味著預算集中在某些大學。要獲得長期職位非常困難,政府的補貼要麼被削減,要麼數額太小。
日本每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在2006財政年度達到了17860人的高峰,近年來一直在15000人左右徘徊。而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從2005財年的26506人猛增到2020財年的65585人。
  相關新聞資料
日本經濟新聞2023-02-20稱:日本高端外國人才66%來自中國,遠遠領先於印度韓國

日本高科技有多強?全球十大核心技術,日本都能主導! 2023-02-20 網易

半導體,光刻機,光學設備,精密儀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石化設備,發電用燃氣輪機,工程機械,關鍵材料。
  回應
這麼牛逼為毛連個火箭都射一個炸一個

阿楨 2023-02-10 09:04:54

央視網評年輕人越來越反感“專家”,問題出在哪兒? 2023-02-09

近一段時間,一些專家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輕人沒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專家建議年輕人不要為了錢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買房子”“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給00後增加工作強度”等。這些觀點,看似為年輕人好,實則惹年輕人厭。
“專家”作為一種身份,帶有“知識權威”屬性。專家之所以能讓年輕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論知識,還有共情心理和堅定的職業操守,他們的建議在客觀上起到了普及知識、彌合矛盾、引領輿論的作用。
但有的“專家”很不瞭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從未考慮過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健康壓力、就業焦慮和婚戀焦慮,每每以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態指點江山。
專家群體本身構成複雜,一些草根“偽專家”、“三無”研究機構的“專家”通過包裝,戴著五花八門的頭銜,湧向互聯網平臺,冒充權威之聲,甚至“跨界”對自己專業領域外的現象大肆評議,目的是為博知名度、最終實現“影響力變現”。還有個別專家,過度為商業利益代言。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不是讓專家閉口不言,而是希望專家“從年輕人的利益出發”,少一些嘩眾取寵,多一些人文關懷,在理性溝通的基礎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眾—專家”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真知灼見。

問題是社交平臺以及媒體、自媒體
  回應
媒體和資訊的亂象,很大程度是媒體和自媒體過度追逐流量、製造焦慮,製造對立,以謀求生存。
媒體和自媒體是沒有匹配的能力從專業上進行吹毛求疵的,只能通過斷章取義甚至是歪曲和誤導才能引起爭議。其他包裝出來的“專家”,說話好聽,通俗易懂,或者語出驚人,能夠激發受眾的各種共鳴和情緒,這恰恰是媒體和大V的最愛。於是,所謂的“專家建議”,很多要麼是媒體加工出來吸引眼球的,要麼是包裝出來的“專家”。久而久之,專家已經被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