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燁
婁燁,北京人,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1965年3月出生,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代表作品有《春風沉醉的夜晚》、《紫蝴蝶》等。
婁燁執導的電影
個人履歷
婁燁,北京人,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1965年3月出生,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990年,懷著剛剛步出校門的衝動,婁燁集合了一班朋友,開始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週末情人》的拍攝。這一時期,他的許多同學拍攝了一系列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影片。婁燁也成了這一集團行動中的一員。婁燁覺得中國電影史上在90年代初註定要出現一批獨立電影製作人。儘管獨立製作要花費導演許多額外的心思,但在這種方式下導演反而更能表達自己想拍的東西。這種條件是新生代導演所面臨的問題,但這些導演仍舊拍出大量影片,這是對第五代摸式的抗拒,又是第六代走向成熟的標誌。他的影片追求生存還原,自覺擯棄民族和個人神話,掙脫歷史文化的挾裹,將人從重重符號中釋放出來,裸露生命的真實狀態。但影片從主題、人物、內容包括搖滾表現均和這一時期第六代影片如出一轍。從技巧上來說節奏處理、影調控制以及電影感等不乏光采。
代表作品
春風沉醉的夜晚 Spring Fever(2009)
紫蝴蝶 Purple Butterfly (2004)
蘇州河 Suzhou River (2000)
週末情人(1995)
危情少女 Jeopardized Girls(1994)
個人經歷
1983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學校,動畫片製作專業。1983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學校動畫製作專業,同年考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從事動畫製作。
1983年參加製作動畫片《天書奇譚》。
1984年參加製作動畫片《金猴降妖》。
19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電影導演專業,開始製作實驗性短片。
1987年製作16毫米黑白短片《無照行駛》。
1989年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獲學士學位。執導16毫米彩色短片《耳機》。
1990年開始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週末情人》的拍攝。這一時期,他的許多同學拍攝了一系列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影片。婁燁也成了這一集團行動中的一員。婁燁覺得中國電影史上在90年代初註定要出現一批獨立電影製作人。
1992年作為獨立電影導演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擔任製片、編劇、導演、剪接,從事廣告片、紀錄短片製作。
1993年拍攝完成《週末情人》,該片1996年獲得第45屆德國曼海姆-海德堡國際電影節,“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最佳導演獎”。1995年完成《危情少女》,該片參加美國UCLA國際電影節亞洲影片展;同年獲金雞獎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提名。
1997年作為獨立製片人,策劃製作由中國青年電影導演加盟的中國第一個數字電影計畫《超級城市》(未完成)。1999年《蘇州河》完成,該片2000年獲得第2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維也納國際電影節大獎,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大獎,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00年十佳影片。
2002年《紫蝴蝶》完成,該片劇本獲得鹿特丹電影節劇本基金。
2003年《紫蝴蝶》入選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競賽單元。
2007年2月婁燁和耐安即將開始籌備自己的新片《亞米娜》,這也是兩人繼《蘇州河》、《紫蝴蝶》以及《頤和園》之後的再度合作,耐安仍然擔任製片人。
2008年戛納電影節工作室單元的入圍作品中,不僅包括了那些已經有些作為的年輕導演新作,也有一些剛剛踏入長片階梯的短片導演處女作。中國臺灣短片導演陳俊霖的處女長片《臺北第一頁》入圍,陳俊霖從小生長在美國,他的短片作品曾經頻頻出現在柏林等知名電影節上。中國導演婁燁的新作《母狗》也榜上有名。
導演風格
婁燁覺得中國電影史上註定要出現一批獨立電影製作人。儘管獨立製作要花費導演許多額外的心思,但在這種方式下導演反而更能表達自己想拍的東西。這種條件是新生代導演所面臨的問題,但這些導演仍舊拍出大量影片,這是對第五代摸式的抗拒,又是第六代走向成熟的標誌。婁燁所選取的題材為現實題材。他的影片追求生存還原,自覺擯棄民族和個人神話,掙脫歷史文化的挾裹,將人從重重符號中釋放出來,裸露生命的真實狀態。影片從主題、人物、內容包括搖滾表現均和這一時期第六代影片如出一轍。
作品簡介
《蘇州河》2000年
當鏡頭中出現片名蘇州河三個字時,一個好聽的男子的聲音遙遠地傳來,沙啞而漫不經心,但又些痛楚。仿佛在說現在,又仿佛在說將來,或者往事。在這樣的畫外音中,一個漫不經心的青年開始說起一段愛情往事和一個關於美人魚的傳說。
“這條蘇州河會讓你看到一切,看到勞動的人們,看到父親與孩子,看到友誼,看到孤獨,看到一個女孩從橋上跳下蘇州河,看到一對戀人的屍體被員警拖上來……關於愛情,我想說,我看見美人魚……別信我,我在撒謊――”
《紫蝴蝶》2003年
1928年,滿洲。日本翻譯伊丹英彥(仲村亨飾)離開中國情侶丁慧(章子怡飾)返回東京。數年後他到上海時,已成為一名特務。而丁慧目睹了主辦抗日報紙的哥哥被日本人刺殺,之後來到上海,參加了對日地下抵抗組織,並與組織首領謝明(馮遠征飾)產生感情。
抵抗組織從外地聘請了一名殺手,計畫暗殺日本情報人員山本。在火車站,一個非常偶然的紕漏,使火車上坐在該殺手對面的小職員司徒(劉燁飾)被誤以為是殺手。抵抗組織成員上前與司徒接頭並提供暗殺物件資料,“殺手”的異常反應引起混亂,槍戰中,負責掩護接頭者的丁慧誤殺了來接站的司徒女友依玲(李冰冰飾)。
《危情少女》1996年
媽媽突然死亡,汪嵐精神受到很大打擊,常做惡夢。這一天,她夢見她仿佛來到一幢三層小樓前,在一本《仲夏夜之夢》書裡翻出了房契和宅地地圖,這是她家的東西。她又聽到媽媽在叫她,她進了小樓,似乎看到媽媽死亡的慘狀。一個男人突然摟住了她,用剃刀割開了她的喉嚨,血像噴泉一樣流出……她醒後就去翻書,果然從《仲夏夜之夢》中翻出了地圖和房契,她立即打電話給開診所的男友路芒。路芒安慰她,但汪嵐堅持這一切是真的。他們按圖去找,卻一無所獲。一個風雨之夜,汪嵐又有了幻覺,她認定,媽媽死的當時一定發生了什麼事,媽媽來不及告訴她。法醫鑒定其母是服了一種奇怪的藥,導致神經突然失常而自殺。
《週末情人》1993年
1985年夏天的一個週末,負案在逃的阿西和女友李欣幽會時,被刑警緝捕,臨走時留下一包東西,他請李欣到一家遊藝廳,把東西交給一個穿花格襯衫的男青年。為完成阿西託付的事,李欣來到遊藝廳,她不認識那個接貨的人,誤將東西交給了穿花格襯衫的拉拉。拉拉說他不認識阿西,那包東西也不是他的。可拉拉一下就喜歡上了李欣,兩人在一周後開始約會。以後便經常約會。幾年後的一個夏天,阿西刑滿出獄,他到李欣的住處,才知李欣搬家了。他四處打聽李欣的下落,渴望見到女友。阿西終於找到了李欣,同時也知道了拉拉成了她的男朋友。他氣憤極了,在大雨如注的一天,找到拉拉,把他打傷了,並威脅他,要他離開李欣。
所獲獎項
1995年《危情少女》獲美國UCLA國際電影節亞洲影片展;同年獲“金雞獎”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提名
1996年《週末情人》獲得第45屆德國曼海姆-海德堡國際電影節,“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最佳導演獎”
2000年《蘇州河》獲得第2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維也納國際電影節大獎,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大獎,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00年十佳影片。
2001年韓國釜山電影節的青年導演計畫的劇本獎
2002年《紫蝴蝶》獲得鹿特丹電影節劇本基金。
2003年《紫蝴蝶》入選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競賽單元。
人物評價
婁燁的影片都給人“彌幻”的感覺,在無限的遐想中夾雜著現實的烙印,這種感覺為思想上的另類,可是卻遭到了劉燁的反駁,“我不贊同這種說法,他為人很深沉,想法總在他的腦子裡,假如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話,我覺得應該是不俗。”
劉燁連續3次強調婁燁的不俗,“他是一個絕對不重複的人,不,更確切的說是導演,他的每一部影片都不會有從前的影子。”劉燁很坦白的說,雖然身為主演可他還沒有看過《紫蝴蝶》,但婁燁的影片讓他記憶深刻,“它能給觀者帶來無限的憧憬,然而不管片子想表達什麼,它會讓你覺得你的各種想像都是成立的。”
願望
2009年5月15日,中國影片《春風沉醉得夜晚》(Spring Fever)在戛納影視節舉行首映式。導演婁燁攜主演陳思成、譚卓、秦昊等主創亮相。
婁燁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聲明,他和他得製片人希望能夠早日取消5年被禁止拍攝影視得規定。對於《春風》此次代表港片出征戛納,但是影片中毫無香港元素,婁燁給予得解釋是“影視不分國界,也沒有地域得差別”。
燁此次幕前幕後全部採用新銳班底,在他看來,年輕與優秀可以兼得。演員也給予了導演充分得信任,女主演譚卓甚至聲稱自己“愛上了婁燁,不可自拔”,男主演秦昊大贊“婁燁導演有足夠得魔力將我們引入到正常得軌道中”,而影片得另一位男主演陳思成則說,他被婁燁拓寬了。在整個新聞發佈會現場響起得無數次掌聲,是記者們對這個年輕團隊得由衷鼓勵。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2850.htm
蘇州河 (2000)
導演: 婁燁
編劇: 婁燁
主演: 周迅 / 賈宏聲 / 華仲凱 / 姚安濂 / 耐安
劇情簡介
上海蘇州河上,用摩托車替人送貨的馬達(賈宏聲)接下送接純真少女牡丹(周迅)的活,兩人相處時,牡丹愛上馬達,但就在她決定把終身託付給對方時,馬達財迷心竅聯合黑道朋友綁架了她,令牡丹心灰意冷跳進蘇州河裡。臨跳前,牡丹丟下會變成美人魚再尋馬達的話。
五年後,為自己行為懊悔不迭的馬達疑惑牡丹又回來了,開始四處找尋。當在某酒吧裡看到扮美人魚表演的美美(周迅)時,馬達認定她就是牡丹,然而美美不過是另一個癡情女子而已。
本片男主角賈宏聲於2010年7月5日下午墜樓身亡,時年43歲。
蘇州河裡的愛情 2006-09-21
一直相信周迅有著不俗的演技。雖然沒有十分喜歡她,卻因為牡丹和美美,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子而感動。
那是兩朵攝人心魄的花,一朵含苞透亮,清麗純淨,一朵妖嬈綻放,嫵媚縱情。
牡丹的兩隻辮子,清澈的大眼睛,嬌小的身子裡面,藏著滾燙滾燙的愛。主動又有點的淘氣的女孩,嬌嗔天真,她的愛情,炙熱誠懇,於是你不忍心責怪她孩子般的任性。
她在下雨的天氣去找馬達,濕濕的臉上有淚水,她說你是喜歡我的,委屈的腔調叫人心疼。當她得知馬達為四十五萬綁架自己的時候,失神的表情,心痛的表情,小周演得真好。一路狂奔,我真便宜,喊得聲聲入耳,撕心裂肺。紅色的運動衣,球鞋,長長的辮子,凝成一個清晰的背影。馬達追到蘇州河邊,她說,我會變成美人魚來找你,接著竟將身子傾了下去。從此不知所蹤。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美美在鏡頭底下,漂亮而自由。散亂的眼神,驚豔的金髮,閃亮的眼影。也許她很複雜,也許她很純粹。綠色的吊帶裙子,紅色的長袖外套,居然那麼華麗。不化妝的臉在夜色裡,有少女的氣質,但是孤絕而不溫柔,頭髮遮在臉頰上,隱約有種墮落的美。
馬達來找她,給她講牡丹的故事,而她,與牡丹一模一樣。這種老套的故事誰相信,更何況是她。不過是一場眼角眉梢的誤會,她還是不知不覺陷了進去。像一個誘惑的魔咒。有一天,馬達說,牡丹身上繡著牡丹花,你有嗎。小周笑笑地說,我怎麼會有,我又不是牡丹。可是馬上,小周又用低低的聲音說,我也有,你信麼。鏡頭切換,小周輕輕地問躺在身邊的馬達,我是你要找的牡丹嗎。
但是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美美不是牡丹,馬達還是去找真正的牡丹了。而且,他找到了。
馬達和牡丹死在蘇州河邊。美美從船上沖出來,很倉皇的一個轉身。小周臉上的表情,那麼不可思議。頭髮被打濕了,頰有淚水,喃喃自語,直到昨天還以為他在騙我……
一直以為沒有什麼牡丹。一直以為……
一直以為沒有那樣的愛情?
蘇州河,他說,那是一條很髒的河。但是你從中會看到很多東西。
有愛情誕生,有背叛降臨。有人意外地死去。但是,看見了再多,破碎的聲音也只是響一下就停。不在心上劃下任何痕跡。因為岸上的人都如此匆忙,都在為生計奔波,都必須在現實世界裡,活得像個人樣。
他是個自由攝影師,只要有錢賺,沒什麼不拍。所謂的藝術與追求,只不過是開在泥土下面早已謝下的花朵。即使他有發現美的眼睛,也已經沒有太多類似的心情。
不過,他還是可以記錄一些片段的故事,他說,你看到了,可別信。但是他還說過,我的攝影機,不撒謊。
這是個愛情故事,從他的旁白開始,雖然他不是故事的主角。
你可以看到兩種愛情。一個是童話,一個是真相。
牡丹追求愛情的勇氣,決心,寧為玉碎,義無反顧。馬達對感情的救贖,等待,癡心不改,至死方休。這個,也許,是童話。
而另外一邊,美美移情別戀。提出分手時他輕佻的出言,美美憤怒的表情。以及美美一遍一遍的詢問,如果有一天我不見了,你會馬達那樣去找我嗎?他的回答,一定會。而當美美真的離開,他卻沒有任何行動。他說,與其漫無目的地四處尋找,不如迎接下一次,新的愛情。這個,可能,才是真相。
正如安妮所說,有誰會用十年時間去等一個遠行的人,又有誰會在十年的遠行之後,依然想回頭找到那個人。
你相信童話嗎?偶像劇《王子變青蛙》裡,喬恩說,我相信,因為相信的話,會比較幸福。最終她得到了幸福。
但是我不相信,因為不相信的話,會少一些期待,而如果不期待,就不會太失望。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75426/
關於〈蘇州河〉 2006-02-25
影片一開始,膠片粗糙的顆粒感,冰冷的敘述口吻,昏暗的天空和老綠色的蘇州河水,再加上一直沒能讓我找到確切形容詞來形容的背景音,從從容容的就把這個故事拉近到咫尺,又推遠到天涯。
2005年10月16日。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季節。
這個城市的天氣忽冷忽熱。
人群裡照常有俗豔的美女,穿著稀薄的衣裙,吸引人們的目光。
人群裡也有,厚重溫暖的棉衣,看上去就象生出雙腿的大雲朵。
在這樣的天氣裡,看的這樣一部電影。
註定沒有好結果。
1
“兩個不相識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後呢,然後,當然是愛情。”
沒有原因的浪漫,只有真正浪漫的人才能理解。
就像牡丹。
模糊的年齡,兩條小辮子,純潔到殘忍的微笑。
牡丹。
牡丹是愛情。
天使一樣的。
2
“如果我走了,你會象馬達一樣去找我嗎?”
女人是愚蠢的,當她們相信愛情的時候。
就像美美一樣。
當她不相信馬達的愛情故事的時候,她享受著這個故事。
當她知道了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潰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樣的愛情。
於是美美離開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是她尋找真正愛情的努力。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只是逃避罷了。
而她留下的字條,只是她和自己開的一個玩笑。
美美。
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經質的。
3
馬達。
馬達就像他的名字一樣。
一台可以轉動的機器。
當它轉動的時候,它是愛情故事的動力。
他流浪過很多城市,在城市裡不停的奔波。
他感受並且尋找他的愛人。
可是。
當它停止轉動的時候,它就變成了日常生活,變成了“我”。
4
我。
只有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日常生活。
“一切不會永遠,只要我回到陽臺上去,這個愛情故事就會繼續下去,可是我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愛情。”
我的世界裡沒有牡丹和帶野牛草的伏特加。
我的世界裡只有美人魚和美美。
我知道,美人魚是假的。
而美美是真的。
但是美美每次離開,都有可能不再回來。
所以我還需要一台攝像機。
當我什麼都什麼的時候,我至少還剩下回憶。
5
摩托車
是摩托車成全了牡丹和馬達。
從他們的相知,相識,相愛,和最後的回家去。
摩托車和無限延伸的公路,和無限擴大的城市聯繫在一起。
在公路上,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在城市裡,什麼樣的人你都能找到。
馬達能找到他失去的愛人牡丹,也能找到和她長的一模一樣的美美。
其實,牡丹和美美長的是不是一樣,這一點無關緊要。
關鍵的是公路將無數的城市連結在了一起。
而城市將無數的人們連結在了一起。
所以。
即使馬達沒有遇見美美,也總會遇到其他的女人。
即使我沒有講述這個故事,也總會有人講述這個故事。
總之,城市將各色的人們糾纏在一起。
發生各樣的故事。
6
最後。
故事終究是故事。
敘述者借助美美的口吻說出,“你撒謊”。
也就是說,敘述者的敘述不一定全是真的。
當然不是真的了。
還是把它當成一個,與治理不清的垃圾一同漂浮在蘇州河裡的,真假難辨的破舊故事吧。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27939/
這樣的事情,只有在愛情故事裡才會發生。 2008-10-27
十年前的周迅清水芙蓉,是鏡頭裡,那個紮兩根馬尾,穿紅白相間運動服躍入蘇州河的牡丹。那一年她摘到人生中第一個影后,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十年後的周迅已經是各個頒獎禮的常客,紅地毯上風姿綽約,沒有人能否認她的出現要謀殺掉多少膠捲。歲月只給了這個女人能夠用粉蓋住的細紋,她的率真和坦誠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十年後又是周迅一次華麗轉身。《畫皮》裡的小唯、《李米的猜想》裡的李米,以及還有沒上映的《女人不壞》,三部電影的集中上映無疑又將她推至鎂光燈前接受萬人矚目。
蘇州河是周迅與第六代導演婁燁合作的片子。講愛情,講淪陷,講輪回,講重生,講滅亡。馬達一直在找牡丹,各個城市,各個角落。他找到美美,跟她說她就是她要找的牡丹,也跟她講他跟牡丹的故事。美美不信。直到後來,蘇州河上出現了馬達跟牡丹的屍體之後,美美才發現原來馬達並沒有騙他,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但是這樣的事情,只有在愛情故事裡才會發生。
“這樣的故事。連我都能編。”
高中那一年,還沒看過這部片子,卻早就已經聽過這樣的對白。一名女生上課時將它寫在白紙上遞給我。“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找我嗎?”“會啊”“會一直找嗎?”“會。”“會一直找到死嗎?”“會。”“你撒謊。”當時的我像電影裡的攝影師一樣問道:馬達是誰。那個女生不再回我。
如今的周迅,已從當初的小美人魚化為今天追光燈的尋找對象。從最開始讓人念叨的賈宏聲、到那時花開裡的樸樹,再到如今的大齊,周迅自己說:20歲的我年輕,就像小唯,不懂愛,知道的就是佔有。30歲的我對待感情,就像小唯學會了愛。
從不懂愛到懂得去愛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為此馬達耗盡一生,為此周迅花掉八年的時間。
多年以後,我才發現,當年被女生寫在白紙上的那段歲月,是她要等我的誓言。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38071/
紫蝴蝶 (2003)
導演: 婁燁
編劇: 婁燁
主演: 章子怡 / 劉燁 / 仲村亨 / 馮遠征 / 李冰冰
劇情簡介
1928年,偽滿洲國的日本翻譯伊丹英彥(仲村亨)離開中國情人丁慧(章子怡)返回日本,數年後他再回中國來到上海時,變身高級特務。而此時丁慧已成為地下抗日組織的成員,並與該組織首領謝明(馮遠征)相愛。抗日組織去火車站接從外地聘請的暗殺日本情報人員山本的殺手時,誤認其為小職員司徒(劉燁),混亂中,丁慧殺死司徒女友依玲(李冰冰),司徒則被伊丹英彥抓獲。
對一系列遭遇無比迷惑的司徒被釋放後,發誓要為依玲報仇。丁慧與伊丹英彥重逢,成為兩股勢力互相設局要利用的重要棋子,她本人正為誤殺無辜飽受內心折磨。某個日本會所舉辦的舞會上,伊丹英彥告訴丁慧山本與謝明均已死,丁慧震驚想刺殺伊丹英彥之際,司徒持槍闖進舞會。
古今中外大概少有其它動物像蝴蝶如此受到文藝界擬用,古之莊周化蝴和梁祝不說,在法國兒童電影《蝴蝶》(2002)叫好叫座前,以《情書》(1995)出名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便已拍過《燕尾蝶》(1996),《蝴蝶》(2002)之後各國更搶拍,先是加拿大《藍蝶飛舞》(2004) 與《蝴蝶》(2002)爭誰先開拍而非發片(還有中國蒙古童音《吉祥三寶》剽竊《蝴蝶》主題曲的主要旋律之爭),再來:美國電影《蝴蝶效應1》(2004)《蝴蝶效應2》(2006)《蝴蝶效應3》、德國電影《蝴蝶的眼淚》(2006)、美國/法國電影《潛水鐘與蝴蝶》(2007)、香港同性戀電影《蝴蝶》(2004)、大陸電影《鴛鴦蝴蝶》(2005)、香港愛情電影《蝴蝶飛》(2008)、臺灣電影張作驥《蝴蝶》(2008)。
同是愛問為什麼,法《蝴蝶》比《囧男孩》更合小孩心智及口吻,《蝴蝶》的編/導/演俱佳,影音似淡但不著痕跡地呈現了老中小的自我,生命,文明與自然等之探索,而《囧男孩》則不合文藝之理地將雜亂問題及技法拼貼到一角色和影片上(這是台灣電影庸俗化後現代常見現象,《海角七號》《練習曲》亦然,對比於日片《情書》《鐵馬頑童》,更能突顯台片之困囧。另參本館:中國金馬獎)
同是治病,《藍蝶飛舞》費了太多影音與主題不太相干的雨林及土著文化之介紹(靠蝶靈治好小男孩腦癌也太牽强),而《蝴蝶的眼淚》少女終雖仍死於血癌,但片中的詩,音樂和愛之要/藥素,似不足於治癒片中人的自殺,遺棄,孤寂等之心疾。
香港麥婉欣的《蝴蝶》與陳雪原著,均有本館前評陳雪《惡女書》所批:「在未透過細膩內心刻劃和角色互動等之文脈,誤以為將影像化的破碎片段之文字描述、剪接而成、就可」呈現同/異性戀與社會/政治的複雜關係。(《蝴蝶效應》的破碎化影音則足以反映精神妄想患者的內心世界)
瓶中蝴蝶 謎樣命運 2006-09-24
除了賈樟柯,婁燁是我喜歡的另外一位中國電影導演。他的《蘇州河》使我在2001年沉浸在一種迷亂而憂傷的氛圍中無法自拔。而《紫蝴蝶》給我的,是另一種與命運的強大偶然性有關的思考。將此舊文發到這裡,與大家共勉!
語義:命運的必然與偶然
《紫蝴蝶》是我看到的第二部婁燁電影,相比於三年前的《蘇洲河》,我覺得婁燁在命運探討的角度上由必然轉向了偶然。如果說《蘇洲河》中人物的命運是在一場刻意策劃的綁架陰謀中走向了必然的毀滅,那麼《紫蝴蝶》中導致人物走向毀滅的卻是一次致命的偶然。由必然而走向必然的毀滅可以被原諒和接受,充其量讓觀者的淚水在黑暗中順著皮膚慢慢滑落。但由偶然而致命的毀滅卻令人無法接受,驚愕的觀者在黑暗中呆呆靜坐良久,聽著片尾的音樂,懷疑迷樣的命運。
婁燁電影的語義通常是含混的,一如命運能夠讓人隱約感到但又無法說清楚。關於命運婁燁用鏡頭為我提供了一個具象,那使我猛然認識到生命原來如此:雨中濕潤而迷茫的城市,一隻紫蝴蝶被伊玲美麗的雙手裝進了玻璃瓶。蝴蝶在瓶中撲閃翅膀,用它鼓起的複眼看瓶外朦朧的世界。它與世界之間隔著沾滿水滴的玻璃,它其實看不清楚。它用翅膀拍打空氣以此證明自己的存在,但這改變不了瓶外的世界。它只能慢慢地安靜下來,慢慢地走向永久的睡眠。
氣氛:那座城市為什麼總在下雨
婁燁是營造城市氣氛的高手,三年前他已經用《蘇洲河》證明了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但那部片子所講述的時間離我們的生活很近,這使得對城市的描述相對要容易。但《紫蝴蝶》不同,它講述的是七十多年前的往事。呈現那個時代的上海不但需要膽量,更需要文化的底蘊。我對社會人文很無知,對舊上海人的衣食住行也知之甚少,但我覺得婁燁這次對舊上海的還原還是成功的。
片子中,那座印象深處紙醉金迷的城市一直在下雨。這使得它在我的眼前蛻掉了脂粉而變得朦朧而清麗。片子中的人物的衣著和舉止即使放到七十年後的現在也不會過時。據說婁燁查閱了大量的舊上海小說來確定人物的衣著。我相信他這方面的努力沒有白費。
如果沒有雨這個城市會是什麼樣子?我覺得婁燁的聰明就體現在他巧妙地運用了上海雨季這一道具。雨,營造了一個城市和一個時代的氣氛。
午夜,風雨飄搖。窗簾在雷鳴電閃中隨風起舞。老式唱機被一隻美麗的手搖響,周璿婉轉而哀怨的歌聲就在雨夜中寂寞地漫延開來。俊朗的司徒與美麗的伊玲在午夜的陽臺上伴風雨而靜靜起舞,畫面充滿了無限的浪漫與淒美。這是1937年夜上海某扇窗戶裡發生的情景。當時日本人的軍隊已經逼向了上海,反日的浪潮此起彼伏,大風雨就在他們身後鋪天蓋地席捲一切,但單純而唯美的他們卻渾然不覺。婁燁用鏡頭把司徒與伊玲推向我眼前,我暮然發覺,三十年代的上海人原來是這樣的。
雨水迷蒙,雨水濕潤,雨水使世界看得乾淨。婁燁用雨水呈現了一座七十年前的城市以及生活於其中的人。
細節:致命的偶然
婁燁的細節是殘酷而致命的,同時也是細微到難以察覺必須用心去體驗的。《紫蝴蝶》中人物的命運其實就建立在車站接頭出錯那個細節上。那真是個細節,婁燁讓鏡頭一閃而過(就象事實本身,真感謝他沒有用慢鏡和特寫),待到車站裡響起了劇烈的槍聲,我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象身陷事中的司徒,他同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是用影碟機的1/8慢放看了3遍才明白那個致命的偶然的。上帝保佑,千萬別讓這樣的偶然發生在我身上。所以下次下火車的時候,我一定會檢查自己的衣服,看是否有什麼小冊子裝進了我的口袋。希望大家也這樣。否則我們就極有可能成為不幸的司徒,在偶然中走向萬劫之境。
演員:冷漠、迷茫瘋狂以及單純的被毀滅
婁燁的演員陣容很豪華。劉燁,章子怡如日中天不用說了。馮遠征、中村亨也都是真正的實力派。
我喜歡看辛夏穿著無袖旗袍在雨中走過時臉上那種既迷茫又瘋狂的表情。也喜歡謝鳴戴著鴨舌帽叼著香煙懷揣手槍如幽靈般出現時的那種冷漠與決絕。與此相對應的是單純的被毀滅,伊玲不用說了,她來不及丟掉一絲一毫的單純與善良就倒在了辛夏憤怒的槍口下,。而司徒與伊丹卻由善良和單純走向了冷漠和瘋狂。片子中的兩個鏡頭令我難忘。
高大而健壯的伊丹打著黑傘跟蹤昔日情人辛夏。他邁著豹子一樣沉穩而迅捷的腳步轉過街角,黑傘遮蔽他半個僵硬的長臉,但他冷漠而銳利的眼神卻在雨水中鋒芒四射。他對手下的特務說:“跟住那個女人。”
躲在在另一個角落的司徒看見了這一切。他在雨水中瞪著眼張大嘴的樣子使我弄不明白他是因為寒冷還是因為憤怒。瘦弱的司徒順著街道冒雨向我走來。他略略向左歪著腦袋,抱著肩膀,抖抖縮縮地走向了伊丹所在的咖啡店。水珠一滴一滴地從他耳垂上滑落。他猛然掏出手槍射向櫥窗裡正在和侍女調情的伊丹。
司徒後來在舞廳裡射殺伊丹時的樣子使我突然明白:人在毀滅前大概都是很瘋狂的。如果不瘋狂,他又哪裡有勇氣走向毀滅。
暴力與性
暴力與性都是很堅硬的題材。而婁燁大概更適合表現“柔軟”的東西。所以我覺得他對暴力和性的表現實在一般。
《紫蝴蝶》中有大量用槍的鏡頭。導演對鏡頭的處理確實很乾淨利索。但論對暴力的冷漠程度這些鏡頭比不上北野武,論暴力的華美這些鏡頭又不如吳宇森。性鏡頭就更難看了。馮遠征在章子怡身上拱了那麼幾下就完成了一次做愛。沒一點意思。不知道導演在下部電影中能否有所改進。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種的那片地,吃的那口飯。非要吃別人的,肯定不好消化。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76246/
"愛國主義就是積極地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殺人並被殺" 2007-08-26
"愛國主義就是積極地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殺人並被殺"----勃特蘭•羅素
抗日.革命.愛國主義.愛情...一個動亂年代的愛情故事.
婁燁這部片子很深刻.在愛情裡拷問了革命,在革命中扼殺了愛情.
愛情是如此脆弱不堪,動亂的背景下身不由己的人都被捲入了一場革命.你殺我,我殺你.最後通通死掉.
劉燁是一個無辜的角色.女友被殺,自己捲入這場革命,最後被殺.原本幸福的一對就這樣毀於革命.
章子怡是個無辜的角色.哥哥被日本激進民族主義者殺了,自己加入抗日組織暗殺日本人,最後毀了自己的愛情,毀了自己的一生.
不想細細分析每個角色,但我覺得片子中每個人都無辜,每個人都很無奈和痛苦.每個人都可以有愛情,但每個人都得不到愛情,因為革命毀了一切.
片子快結束時.日軍轟炸上海和南京屠殺的錄影配上經常在片中出現的那首30年代的那首愛情歌曲<得不到你的愛情>.婁燁不愧是婁燁.有水準
片子的最後很有味道.一群愛國學生上街遊行.兩個革命情侶絕望的走向未來.
看完這部片子感觸不少,是部很有深度的片子.比什麼破爛的<東京審判>深刻多了,情節也比<無間道>曲折多了.但這樣的片子通常都是和著甚寡.
最後引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殺於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殺於革命的,不革命的或當作革命的而被殺於反革命的,或當作反革命的而被殺於革命的,或並不當作什麼而被殺於革命的或反革命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魯迅,1927
婁燁這個傢伙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99703/
類型分析 2012-07-22
豆瓣上給紫蝴蝶的類型是:歷史/戰爭。“劇情”我真心覺得不能算是一種類型,換做“愛情/歷史/戰爭”更貼切一點兒。
按照羅伯特麥基的類型片編劇理論,影片的激勵事件發生在第一幕後段,即丁慧的哥哥被日本人殺死(因此她成為了抗日地下組織的成員),按照普羅普的三十一個故事成分,即是壁爐邊缺少一位家庭成員(哥哥死了),從而開始了劇情的進展糾葛。而標準三幕類型片的主情節的三個高潮分別在約30分鐘,100分鐘和120分鐘。在本片中即是:三年後火車站混戰,丁慧失手殺死伊玲,伊玲男友司徒莫名捲入反日暗殺事件;謝明刺殺山本,抗日組織遭到伏擊,包括謝明在內全軍覆沒;舞會上丁慧、伊丹英彥與司徒悲涼的大決戰。按照危機、高潮、結局來說,危機是舞場上伊丹和丁慧的一段對話,高潮是決戰,在最後一段長閃回後,空襲南京上海是故事的結局。
回到最初談到的類型問題上,作為歷史/戰爭類型的電影,主要包含的四個價值是:
好人(丁慧) 不好不壞的人(謝明)
看似好人的壞人(叛徒)(司徒) 壞人(伊丹英彥)
這是相對於好人而言的幾個不同程度的負面價值,其中包含負面之負面的價值是:作為叛徒的司徒,也是戰爭類型中最重要的對立價值。全片中三次用短閃回描寫伊玲和司徒的愛情,同時也出現了三次伊玲和司徒在家裡聽的那首歌,即是為了反復強調終極負面價值的來源,愛,以及愛人被殺產生的恨。對丁慧的恨是因為誤殺,而沒有日本侵略就不會有這次誤殺,對伊丹也包含了同樣的恨意。這是高潮的槍戰的邏輯。
回到愛情的類型上,包含的價值主要是對於丁慧的感情:
愛(伊丹英彥) 不愛不恨(缺)
看似不愛的愛(謝明) 恨(司徒)
相對於上一組價值而言,事實上這組價值的正面其實是:恨(司徒),也就是寫為:
恨(司徒) 不恨不愛(缺)
看似不愛的愛(謝明) 愛(伊丹英彥)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片中每兩個人之間都充斥著疏離感和不信任,甚至主要角色之外的山本和伊丹英彥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而唯一一個純粹包含愛的角色,即伊玲,在第一幕高潮的時候就已經死去了。而作為負面之負面的看似不愛的愛(謝明),是這組價值中的終極負面價值,因此在最後高潮之後,導演安排了一個大段閃回,來交代謝明和丁慧之間的感情,這是非常重要的。
儘管高潮後有一大段閃回,但是因為在敘事上這一段也有很強的作用,並不能讓觀眾就此回味影片沉重而高亢的高潮,因此最後影片多出一段上海南京的空襲,對於觀眾來說,沒有新的資訊加入,但那沉重的心情會繼續延續下來,直到影片結束還回味不止。
除此之外,婁燁導演對於人物情緒的細膩把握也令人沉迷,三年後丁慧和伊丹英彥再見時,丁慧受命引誘伊丹。兩人分離後,伊丹躲在一旁查看有無跟蹤,而丁慧義無反顧地轉身返回奔向伊丹,雖然兩人之間有諸多的猜疑,但是這份熱烈的愛情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份禁忌之愛顯然不可能有好的結局,這才造成了影片中無處不在的陰冷的氣氛和距離感,這是婁燁的《色戒》,打上了導演強烈的個人烙印。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16502/
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
導演: 婁燁
編劇: 梅峰
主演: 秦昊 / 陳思誠 / 譚卓 / 吳偉 / 江佳奇 / 張頌文
劇情簡介
在南京開小書店的王平(吳偉 飾)背著妻子林雪(江佳奇 飾)與男同性戀者姜城(秦昊飾)有染。對丈夫行為生疑的林雪委託羅海濤(陳思成 飾)跟蹤王平,發現了薑城的行蹤。氣憤的林雪到薑城任職的旅遊公司大鬧,迫使其與王平分手。羅海濤有一個在制衣廠做工的女友李靜(譚卓 飾),但他卻在跟蹤的過程中對薑城產生了好感。羅海濤與分手後情緒低落的薑城交往,二人關係日漸親密,但與此同時他又難舍李靜。在三人共同出遊的過程中,李靜發現了羅海濤與薑城的曖昧關係,傷心落淚。一座城,許多人,都在感情的路上崎嶇前行。
本片被提名2009年第6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最佳編劇獎。
時代的疼痛 2010-06-28
1
不知道為什麼,婁燁的《春風沉醉的夜晚》讓我強烈地想起了阿根廷電影大師費爾南多•索拉納斯的《雲》(La Nube),也許是那種同樣陰雨連綿氤氳潮濕的氛圍,也許是電影結尾那個灰色城市的遠景與《雲》中海平面上濃密灰雲靜止凝結的意象之貼近,但更可能的,我想,是兩部電影都充斥的一種不加掩飾的疼痛感。
索拉納斯是十分激進的一位導演,他擁有比較強烈的庇隆主義情結,曾經成立過“解放電影小組”(Grupo Cine Liberación),在1976-1983年的阿根廷軍政府獨裁期間流亡歐洲,回歸後積極參加政治運動,1998年的作品《雲》是他最後一部魔幻現實題材的作品。故事裡的布宜諾賽勒斯接連下了1700多天的雨,財政拮据的鏡子劇院面臨將被拆遷的命運,劇院經理和好友劇作家想盡辦法竭力拯救。故事中穿插了政府腐敗無能的方方面面,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對人民無能為力的痛心,撼人肺腑。索拉納斯用了荒誕戲劇的手法直抒胸臆,人物的瘋魔固執與內心的悲苦焦慮成正比,但哪怕被逼迫到了毫無退路的死角,也要望著死神的眼睛坦然唱著,用歌聲說“不”。這部片子我連看了兩次,每次都是熱淚盈眶。
《春風沉醉的夜晚》題起郁達夫的散文,文中人物也有念誦這篇散文的片段。郁達夫寫的是在窮困潦倒之亂世(1923年)他因失業搬入上海日新裡對面的貧民窟,認識了一位元名喚陳二妹的年輕煙廠女工。女工的倔與強和他自己對生活的頹廢與展望彼此交織,所有的思緒全都歸結到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天上罩滿了灰白的薄雲,同腐爛的屍體似的沉沉的蓋在那裡。”那是一種無解的哀愁,彌漫在躁動與沉淪交接的邊緣,遮掩不住的,是人心深處不能舒緩的悲戚與苦悶。
2
《春風沉醉的夜晚》講的是一個同性戀的愛情故事,所以才參加了三藩市國際LGBT(同性戀、雙性戀與變性者)電影節展。但他所描繪的感情卻遠遠超乎了“同性戀”這一種界定,那些悲與喜,那些歡笑與眼淚是那麼的熟悉,那麼的真摯,我全不覺得必須要成為一名同性戀者才能沉溺其中,不,甚至國籍年齡種族語言都不是界限。三藩市卡斯楚電影院裡,前後左右那麼多形色各異的面孔,卻都在同一個時刻,在同樣的音樂聲中,同樣沐浴在螢幕投下的灰藍微光裡,輕輕地擦著眼角抑制不住湧出的淚。
婁燁在片中用了很多“花”的意象。開篇是雨水中的蓮花,後面呼應的是主角姜城(秦昊)、羅海濤(陳思成)和李靜(譚卓)在KTV包廂中流著眼淚唱《那些花兒》,還有蓮花的紋身,開滿鮮花或是佈滿了小碎花的襯衫。這是一部特別安靜的電影,沒多少對話,就連最為戲劇性的人物衝突高潮也剪切得淩厲迅捷,但所有的人物心裡都飽含著一團遏制不住的委屈,有的源自愛情的背叛,有的來自生活的艱辛,還有的是往事並不如煙的傷痛。這些委屈的心事交匯在南京這個陰柔的城市裡,在一個濕漉漉灰濛濛的春天捂在人胸口發黴,腐爛,疼。
婁燁還用了很多近景特寫。頻繁出現的性愛鏡頭中,肢體橫陳占滿整個畫面的情況更是常見。有一個浴室性愛場景的用光讓我很是迷醉。狹窄的室內,唯一的光源是頭頂斜上方的一角小窗。人物逆光而動,有時進光多些,有時少些,造成的視覺效果是畫面的明滅交替。這種明與暗的反復交織恰好吻合了人物內心激烈的躁動與掙扎,不知是偶得還是特意為之,那份鏡頭調度的自信令人印象深刻。
我並不喜歡婁燁在《頤和園》中的強力煽情,過於隱晦不明的死亡也更接近於囈語而不是昇華。但在《春風沉醉的夜晚》中,第一個片段卻是薑城與有婦之夫的男友王平(吳偉)外出偷情,中途下車小解,你碰我我撞你的輕快歡愉。這是一種灰色基調的歡愉,建立在倫理道德的邊緣,儘管有股陰霾如影隨形,但畢竟提升了敘事的亮度,也與後面越來越沉重灰暗的事件發展形成對比。另一處隱約的歡愉是姜城、羅海濤與李靜三人的溫泉旅遊片段。這兩處相對的輕與亮十分精彩地調節了影片整體的沉緩節奏,造成了情緒上的跌宕起伏,從而悲情的發洩才有所依託,同時又呈現出一種嶙峋的格局。
一般說來,我不怎麼欣賞在螢幕上加文字注釋的表現手法,卻不得不承認在《春風沉醉的夜晚》中,這些注釋的加入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時機拿捏非常精當,比如種種往事過後,重生的薑城走在初夏的豔陽裡,南宋嚴蕊詞“不是愛風塵 ,似被前緣誤 ,花落花開自有時。 ” 就讓人心裡咯噔一下,升起一縷說不出的悵然。
3
在郁達夫的散文裡,主人公因為苦悶,加上神經衰弱,常常一個人出去夜遊,在各處亂走,天明才回到自己寓居的貧民陋室。《春風沉醉的夜晚》中,人物薑城也有很多疾步快走的鏡頭,不僅如此,他還出入低等的地下同志酒吧,在放浪形骸中麻痹自我,遺忘過去。
片中的幾場哭戲都十分令人動容,但我倒並不覺得影片依靠了這些悲情的直白宣洩才得以動人,相反,卻是這些人物在大部分時間裡的隱忍和沉默,是他們身處的一種特別真實的絕境,才讓人難過得說不出話來。誰沒有過赤身裸體嬰兒般蜷在愛人的懷裡放肆痛哭?誰沒有過望著空蕩蕩的四壁在冰冷的空氣中萬念俱灰?誰沒有過委屈求全茫然前行?誰的生活沒有趟過泥濘、惡臭與污穢的沼澤?誰的心裡沒有那一道永遠不會癒合的疤,在濕漉漉的日子裡兀自疼痛,而自己竭盡全力唯一所能做的,卻只有輕飄飄的沉默?
這一切一切的千瘡百孔,誰又能無動於衷?
4
婁燁的《春風沉醉的夜晚》沒有索拉納斯的《雲》那麼剛強,那麼悲壯,在一種同樣氤氳彌漫的灰色水氣裡,他的姿態更低微,更加疲軟曖昧。但不知為什麼,我卻總在這一個個灰暗而潮濕的人物心裡,在那灰濛濛而曖昧的城市氣味中,嗅出一絲心存不甘的激蕩。那好像是一種註定了的,宿命式的悲劇衝撞,就好象“雲層破處也能看得出一兩點星來”,似乎不停地在醞釀,但近觀,卻依然是“無限的哀愁”。
這種衝撞,我猜婁燁自己也感同身受吧。作為一位元中國影人,拍攝的作品卻無法在中國公映,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有很多說不出的委屈與無奈。但他畢竟拍出了《春風沉醉的夜晚》這樣的電影,拍出了這樣真實的愛與恨,吸引與疏離,委屈與心碎,無奈和死亡,他拍出了這個時代的疼痛,他拍出了每一個時代的疼痛。
而這一切一切的千瘡百孔,百孔千瘡,又有誰能夠無動於衷?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369676/
《春晚》觀感 2009-10-17
這一屆CIFF,我看了兩部作品。14日晚上在白宮,看了《熊貓奶糖》——一個渾身散發著糞臭的完全不配稱為電影的破爛玩意兒;16日晚上在仙林,看了《春風沉醉的夜晚》——一部很高級的愛情文藝片。兩個作品水準的懸殊讓我對組委會選片的眼光感到有些不可理喻。
《春風沉醉的夜晚》講述的是幾個底層男女在愛情和欲望中的身不由己——相悖的倫理觀導致的流血悲劇、陰差陽錯的奇遇般的愛情、小小的烏托邦的誕生和毀滅、失去理智的報復和後果,從0到1的微妙轉變……最後剩下一個畸零的男主角,在情欲再次襲來時,回想起陰陽兩隔的昔日戀人為他閱讀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的那個清晨。飽滿的故事和情懷讓婁燁的這部新作與時下流行的少男少女傷春悲秋的文藝片迥然不同,甚至這樣徹頭徹尾的愛情片在大陸的電影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戛納最佳編劇獎不是蓋的。相對於《頤和園》虎頭蛇尾的故事結構,《春風沉醉的夜晚》卻扎實很多,且引人入勝。到前三分之一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同志的新瓶裝了肥皂劇的舊酒,可是隨著劇情的深入,粗暴的倫理觀的對立開始淡化,愛情中人的無奈和無力浮上水面。整個後半段,編劇避免了戲劇性結構電影裡矛盾聚積到激化然後迅速沉落的過程,轉而用更多的抒情和細節,所有的逆轉都沒有明確的昭示,卻並不讓人感到突兀——婁燁的匠心之處是,他把所有快樂都染上悲傷的調子,把所有愛情的變質並不歸結于愛人的變心和背叛,而是催人老的時間,以及時間背後不可名狀的悲劇力量。婁燁說《春風沉醉的夜晚》不是一部同志電影,而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愛情電影——一點不錯,《春風沉醉的夜晚》沒有討論諸如“只聯繫生育的愛情觀是落後的”這樣宏偉壯闊的命題,他要說的是,卑微的小人物尋找愛情的艱難,以及在愛情面前被剝落的尊嚴。
婁燁處理之細膩在大陸電影中也實屬罕見,雖然依舊是看似粗糲的手持和跳切,卻能夠看得出精心的編排。甚至濃重的寫實風格也沒有壓倒無處不在的文藝腔。跟《蘋果》那樣假惺惺的偽寫實的電影不同,婁燁沒有把絲毫的筆墨用在宏大的都市/歷史景觀跟市野小民骯髒混亂的生活的粗暴對立上,整部《春風沉醉的夜晚》看不到一個南京商業區壯麗的夜景或者大廈叢生的城市景觀,若有,也被隱沒在灰黃的陰霾後面。而納入婁燁的視野的,是下關區規劃落後的街道、集市,八卦洲泥濘的道路和逼仄的小旅館,青島路上的舊書店、小酒館,混亂的古堡酒吧和秦淮劇場……幾乎全是手持和自然光,也看不出明顯的後期雕飾的痕跡,但婁燁真的拍出了南京春天那種有點髒兮兮、灰濛濛的濕氣。我相信一個北京人接到“請選擇一部能夠較為精准地描繪你家鄉風貌的電影”這樣的問題,沒人會選擇《Lost in Beijing》,但是如果有人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會向他推薦《春風沉醉的夜晚》。
演員的表演都很出色,“成才”的脫胎換骨就不說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男主角秦昊的表演,簡直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婁燁對字幕的運用也堪稱一絕,《荷塘月色》和《春風沉醉的晚上》裡那些看上去似乎不相干的美麗的句子,卻詩性地聯繫著影片的靈魂。南宋詞“不是愛風塵, 似被前緣誤。 花落花開自有時”出現時,我狠狠地拍了拍大腿,真夠猛的。
從《蘇州河》裡模仿大於創造的文藝腔,到《頤和園》裡隱約的現實關懷和支離破碎的詩性,再到《春風沉醉的夜晚》這樣飽滿透徹的集大成之作,婁燁走過了一條大陸電影界少有人走的道路,並且在這部新作裡開拓了華語電影中從未出現過的一種嶄新的美感。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傑出的華語片,如果說甯浩的成功昭示著大陸的商業敘事逐漸走向了理性和卓越,那麼《春風沉醉的夜晚》則證明大陸的電影人也並不缺少詩性和情懷。我們盼望著更多這樣具有藝術信譽的作者出現。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549993/
浮城謎事 (2012)
導演: 婁燁
編劇: 梅峰 / 婁燁 / 於帆
主演: 郝蕾 / 秦昊 / 齊溪 / 朱亞文 / 祖峰 / 常方源 / 瞿穎
劇情簡介
年輕女子蚊子(常方源 飾)在高速公路被不明人士跟蹤、追打並遭遇車禍,後又遭富二代駕車撞擊,不治身亡,最終在財權壓力下案件私了。然而警官童明松(祖峰 飾)與汽車修理工秦楓(朱亞文 飾)卻在案發現場發現了可疑的蛛絲馬跡,覺出案件的蹊蹺。
陸潔(郝蕾 飾)與喬永照(秦昊 飾)是一對令人豔羨的夫妻,家庭美滿育有一女,並經營著一家公司,衣食無憂。陸潔因為女兒在幼稚園的玩伴宇航小朋友結識了其母親桑琪(齊溪 飾),卻在與其交往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丈夫的外遇,然而在之後的跟蹤與調查中,陸潔發現這一切並非偶然,丈夫喬永照與桑琪有著絕非尋常的關係。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陸潔心灰意冷,開始實施一系列計畫;而秦楓和童明松將陸潔定為了案件嫌疑人……
《浮城謎事》:從刺青到黑斑 2012-10-22
在國內諸多文藝片導演中,婁燁是口碑兩極的一個。他的新作《浮城謎事》的上映,也同樣面臨著這個問題。《浮城謎事》改編自天涯熱帖“看我如何收拾賤男和小三”,講述了一個紛繁錯雜的多角戀奇情故事,以及由此引發的殺人血案。
影片中,秦昊與郝蕾飾演了一對夫妻,看似溫馨和睦,卻已然陷入了婚姻危機。作為婁燁導演的御用女主角,郝蕾的演技依然出色,她將內心深處的愛恨與瘋狂,全然投注到陸潔這個角色身上。當得知丈夫喬永照拈花惹草的事實後,陸潔開始了倉惶而漫長的報復。在這場報復行動中,郝蕾極力詮釋了一種獨屬於女人的嫉妒心與神經質。而與之相呼應的是,齊溪飾演的桑琪作為喬永照的另一個“妻子”,則展現出了女人的另一面。桑琪的隱忍與沉默,看似收斂了所有的鋒芒,內心卻潛藏著一股歇斯底里的力量。不得不提的是,郝蕾與齊溪都曾出演過孟京輝《戀愛的犀牛》中的女主角“明明”,而《浮城謎事》則有幸讓倆人銀幕聚首,就像是兩個“明明”的超時空相遇,陸潔與桑琪,就像現實與理想的兩面。正如婁燁所言,陸潔是含著淚邁入殘酷的現實,而桑琪卻始終戒不掉愛的理想主義。
有人說,秦昊飾演的喬永照就像一台做愛機器,四處獵豔,卻最終泥足深陷,淪為愛情中的迷途者。“性”欲日益膨脹,“愛”的能力卻日益蛻化。回想影片中一場小高潮戲,陸潔、桑琪與永照三人共處一室。那一刻,陸潔對女兒說,安安,爸爸來接你了;桑琪卻借兒子回應道,宇航,爸爸回家了。這場群戲極具戲劇張力,且印證了中國現代婚姻的一種荒謬格局。就像婁燁說的,從始至終,喬永照最愛的人都沒有出現,他不過是在解決生活中的麻煩,這便是他的悲劇。
同樣悲劇的是,電影裡死去了兩個無辜者,一個是名叫蚊子的女孩,另一個是無名的拾荒者。當整座城市都深陷於《歡樂頌》的迷狂,他們卻孤獨地喪命於武漢的暴雨中。顯然,比之于婁燁的上一部作品《花》,《浮城謎事》對社會與人性的剖析更為深刻,整體格局也更大一些。在這個“狗血”的奇情三角戀故事中,婁燁所講述的愛情已然不僅僅是愛情本身,而更多地包括了社會、政治、家庭、倫理等各種因素。正如影片海報上的題字:這是一場愛情,但在陰謀裡;這是一次謀殺,但沒有兇手。
【一個人的彩蛋】
【01】婁燁前作《花》是講一個女人游離于各種男人,而《浮城謎事》則是講一個男人游離于各種女人。所以,與《花》對應著來看,我覺得《浮城謎事》應該叫《草》才對。
【02】扮演桑琪的齊溪在某次訪談裡說,婁燁才是電影裡最重要的人物。於是我猜,《花》與《浮城謎事》或許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婁燁的性取向與愛情觀。他相信真愛,卻又很悲傷。他不認為這樣的生活是“狗血的”,但他依然選擇唱挽歌。
【03】員警童明松與秦楓的同性曖昧:夜聚大排檔,互訴衷腸,酒後亂性;儘管拍得很內涵,卻不免引人遐想。米奇童鞋說,開員警同性先河的還得追溯至張元的《東宮西宮》。
【04】觀賞者童鞋說,秦昊胸口的黑斑讓他想到《春熱》中的刺青;我則想到了若松孝二的《隔牆有秘》。縱觀《浮城謎事》全片,有太多身體細部的大特寫:傷痕、皺紋、黑痣,以及死者蚊子身體的傷口。
【05】在出軌事實暴露後,陸潔與喬永照卻一如既往,互相擁攬著對方躺在黑暗中。她對他說,我愛你,他回應她,我愛你。這一刻,似乎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宗教感,就像一場愛情末日祭典。
【06】夜店群P現場的掃黃大搜捕,與《歡樂頌》旋律內部的瘋狂相得益彰。由此,《浮城謎事》所講的其實絕不僅僅是一小撮人的愛情迷狂,而更是整座城市的所有人的迷狂。那一刻,性在輪舞,愛卻孤獨。正像婁燁所說,這不是他的故事,而是他們的故事。
【07】陸潔帶安安、宇航倆孩子漫遊武漢,這一場戲運用了兩個意象。a,纜車:陸潔在纜車上注視著這座城,天空陰沉孤曠,而她的腳下是踏空的。b,風箏:孩子手中的風箏浮上浮下,一如陸潔的心。
【08】一場高潮戲:喬永照與兩個女人共處一室。陸潔說,安安,爸爸來接你了。桑琪說,宇航,爸爸回家了。這一幕讓我想起法斯賓德《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中的一場輪舞。飛魚兄認為這一幕是婁燁的神來之筆。
【09】婁燁其他的話:a,我覺得喬永照最愛的人還沒有出現,這就是他的悲劇,他只是在解決生活中的麻煩。b,桑琪是最理想主義的。c,關於蚊子的死,當事人如果否認,就真成一個謎了;但如果範圍擴大一點,蚊子的母親還是記得的。d,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生活的影片也是有趣的。e,找網帖是梅峰老師的建議。f,關於結尾,我覺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燒紙錢。
【10】郝蕾與齊溪,倆人曾先後在孟京輝的兩版《戀愛的犀牛》裡出演過“明明”,這一次銀幕聚首,則就像兩個“明明”的自我相遇。
【11】樹林兇殺戲,有鳥的幻影掠過林間,甚美。
【12】有人說,拾荒者抬眼注視鏡頭的那一刻,恍惚有種大衛•林奇《穆赫蘭道》的感覺。我雖不曾作此念想,但那棟無人問津的棄樓,那沉默無聲的瓶子垃圾場,卻令我印象至深。堆積如山的瓶子,仿佛將整座城市的氣味都混雜在了一起。
【13】秦昊幫兒子宇航洗澡一場戲,婁燁借孩子的眼睛看見一個男人內心的寒冷與恐懼,以及下一代對父輩的懵懂注視。宇航指著永照身上的血跡問,爸爸,這是什麼?
【14】借由孩子們的眼睛看見拾荒者之死。這一橋段跟卡羅爾•裡德的《虎膽忠魂》很像,裡德也是借孩子踢足球引出無意中的真相。這一幕運用了橫移俯拍的長鏡頭,很美。
【15】陸潔並不理智,她的目光裡有一種神經質。在某一場報復行動中,陸潔的臉半明半暗隱沒在樓道裡,一種屬於女人的歇斯底里從她半仰的目光中透現出來。
【16】富二代尤嘉鳴就不說了,比起以往的婁燁,這一次不痛不癢。
【17】首尾兩組長鏡頭,前者在一鏡之內轉換了天氣,從雨天轉為陰天。後者在一鏡之內轉換了日夜,從黑夜轉為白天。很贊。
【18】影片最後出現了陽光燦爛的晴天,而我們的內心卻依然一片陰霾。就像在婁燁眼裡,沒有什麼事情會越來越好,最多只可能是好一陣歹一陣,譬如審查這件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26169/
《浮城迷事》: 愛有多深恨就有多可怕 2012-10-15
他讓你流淚,讓你失望,儘管這樣,他站在那裡,你還是會走過去牽他的手,不由自主,愛一個人,大概就是這樣。但如果愛真是這樣,那麼《浮城迷事》裡你會喜歡小三桑琪,相比正房郝蕾飾演的陸潔,她對於愛情更堅持,不顧傷害的堅持,忍辱負重,終於上位成功,也算一個二奶勵志史。
這是一個微博勾搭出的一夜情引發的血案,當然這並不是《浮城迷事》全部的內容,秦昊飾演的喬永照有令人羡慕的家庭,還是兩個。正房美麗溫柔,女兒天真可愛,有自己的公司,住著大別墅,二奶也很乖,替他生了個兒子,生活簡樸無欲無求,但這一切並沒有讓永照停止獵豔,這也有了後面的一連串讓我們覺得匪夷所思的故事。不得不說婁燁依然有玩藝術的心,但這部電影卻明顯向商業妥協了,千萬不要小瞧女人的嫉妒心,正房二奶聯合對外敵,再關起門來鬥智鬥勇的廝殺,無非就是為了愛,愛有多深恨就有多可怕,當她們輪番毆打另一個永照的“泡友”直到死亡時,她們已經在愛裡迷失了自己。
看《浮城迷事》的時候,我跟坐我身邊的好朋友聊天,我說你咋來看了,他說特別喜歡郝蕾,我說好吧,腦子裡已經在開始想像郝蕾待會要如何脫。但這個想法在整個看片的過程中已經被忽略掉了,我驚訝於這種遠離我生活的愛情模式。我無法將自己投射到陸潔身上,因為沒有一個女人願意去經歷愛情撕心裂肺的背叛,我也沒法認同桑琪,我覺得在愛情裡面至少要保有那麼一點尊嚴。都說電影源于生活但高於生活,這確實是源於生活,因為二奶已經司空見慣,但也確實高於生活,我無法猜測男主角永照要從不同的年輕肉體上去尋找什麼,他迷失的是感情還是生活?到最後他掄起鐵鍬殺人的那一刻,一下一下的擊打,我似乎有些明白他了,也明白在這個高壓的世界裡面,任何超乎想像的故事都可能發生,愛和恨常常在一念之間,如果沒有控制情感,心裡隱藏的魔鬼隨時會跑出來殺掉別人也毀滅自己,不只車永照,陸潔,桑琪。
婁燁的電影有一批死忠的粉絲,裸露真實的生命狀態是他的一貫風格,我不算他的粉絲,可能是老了,我已經害怕看到真實世界的醜惡,婚姻,情感,誘惑,欲望,面對這些要經歷的爭鬥與抉擇讓我非常害怕。可笑的是在我感慨這個電影讓我有多糾結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故事在我身邊真實存在,我推薦給我最好的姐妹看,我說你去看看婁燁的新片《浮城迷事》,裡面會給你很多思考,也許會改變你的一些決定。愛一個人沒有對錯,如果對於我們的愛情,加上了自尊,世俗的眼光,沒有盡過全力就放棄那也不能稱之為愛情,但我們在準備掏出一切真心撲上去的時候,是否還是要冷靜的衡量一些事情,這個男人是否值得愛,他懂真正的愛你嗎?
至少我覺得車永照並不是一個值得愛的男人,他對誰都沒有愛。在《浮城迷事》裡面,唯一相對正常人是郝蕾飾演的陸潔,對待愛情的冷靜是每一個女生應該讚賞的,當有愛的時候我們珍惜,對他好,關心,照顧他,一旦愛不在了,即使痛苦,也要放棄執著,不要恨他或者任何人,安靜的忘記,不然愛的天使變成恨的魔鬼會讓我們丟失自己,狼狽不堪。
這個電影推薦給所有女生朋友,這個肉欲高壓的社會,隨時可能遇到小三或者被小三的女孩們,可以看看這個電影,同時這個電影也推薦給所有準備身體出軌或者心出軌的男生朋友,請學會愛才去愛一個人。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17838/
第32屆電影金雞獎揭曉影片《地久天長》成最大贏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CpW1fKoKCo
《地久天長》上映 口碑炸裂也拯救不了低迷票房 2019-03-26 北京日報
上映四天票房剛過3000萬元,還比不上僅在全國藝聯小規模上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儘管頂著柏林國際電影節“雙熊”影片的光環,豆瓣評分高達8分,王小帥新作《地久天長》的市場表現還是讓人有些遺憾。文藝片不賣座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
四年前,王小帥的上一部作品《闖入者》上映,首日全國排片僅為1.6%,做了大量宣傳工作的王小帥心灰意冷,在微博上留言:“4月30日是拍電影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排片 影院經理已盡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