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 05:00:00阿楨
張永和:名建築師78
張永和
張永和父親張開濟,著名建築家。1956年出生於北京。1977年考入南京工學院建築系(現東南大學建築學院)。1981自費赴美留學,先後獲保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理學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築學碩士學位。 1984年畢業後曾在美國舊金山幾家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1985年任教於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密執安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和萊斯大學。自1993年起,與魯力佳成立非常建築工作室並開始在國內的實踐,從事建築設計、實踐。1996年任南京大學客座教授。1999年擔任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
1997年出版《非常建築》作品專集,2000年出版《張永和/非常建築工作室專集1、2》。在國內的學術刊物上多次發表學術文章,並先後在法國的《今日建築》,義大利的《瞬間藝術》,日本的《新建築》,《空間設計》,西班牙的 2G,美國的《進步建築》及《建築》,韓國的《空間》,《韓國建築師》,英國的《世界建築》,《AA檔案》等雜誌及美國的《慢空間》一書中發表作品及文章。
张永和──建築是對古典文化的保留 ‧LaVie 2013/04/29
張永和為第一批文革後赴美學習的建築師,創造了許多中國當代建築界的第一,更引入了現代建築教育於中國。對他而言,建築最大的價值是被人使用,他以寬廣的文化與社會性角度來思考建築,更致力於中國城市當代面貌的建立,可謂中國當代建築界的重要推手。
若說起中國最早在國際上獲得聲譽的建築師,就不可不提到張永和,這位對中國當代建築領域以及教育帶來影響的建築師與建築教育家,歷年來完成眾多創新的設計作品、屢獲國際建築獎項,積極地將研究學理帶入實踐,更是首位成為普立茲克建築獎評審之一的中國建築師、並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除了眾多建築作品之外,更跨界商業、出版、藝術、教學等領域,讓張永和早已站在世界的浪潮上,不論在美國或中國建築界中都可謂影響力十足。
景觀設計中把傳統的庭院內的元素簡化成幾個色塊和質感,把中式庭園的精華質量勾勒出來。(圖片提供◎非常建築)
對許多人而言,這位中國建築師的名字想必不陌生,曾與潘石屹合作長城腳下的公社地產案,集結了眾多亞洲重量級的建築師,讓發展中的中國、甚至是亞洲許多優秀的建築名揚國際。入籍美國的張永和,父親為張開濟,兩人為中國建築在不同時代都帶來不同的影響;父親設計了半個北京城,從天安門觀禮台、北京天文館、到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原本心繫留學之夢,卻因為戰爭爆發而心願未了,直到張永和基於對美術的喜好,接受父親建議朝向建築領域學習,之後成為首批赴美深造的留學生,才算承續了父親的建築夢。
在舊金山待過許多事務所,完成自己第一個的住宅案後,於北京成立「非常建築」,其意來自於「非常規」,只要是「非常建築」他都感興趣,也意味對中國主流建築的熱潮以及過於強調造型的思維提出反省。張永和認為建築師必須要實踐、而非僅在學術的象牙塔裡鑽研,才能真正建造出適合居住的空間。
他關注於建築的基本研究,從問題本質出發,例如組織、場地、空間和材料等,而這些問題必須與中國城市的景觀、傳統和文化一同考量。他也在2000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第一次代表中國建築師參加,並以提出竹化城市的烏托邦方案,成為國際上備受重視的中國建築師。
從四合院中提煉,取了木、磚、瓦等典型材料,用非常規的使用和建造方法來組織它們。(圖片提供◎非常建築)
多年下來張永和經手不少的建築案,所呼應的並非當前中國常見的地標性建築熱潮,而是一種深具文化性、國際性的思路,不同於西方的現代性,也非僅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保留,雖然沒有張揚的造型,卻讓居者更能體驗空間的情境。他曾提及:「人是活在建築裡的,建築對人在城市生活的密度影響甚鉅,但其實人對建築非常具容忍度,因為長期生活在劣質的建築裡並不會有特別的感受,但是這就像你只要用過好的瓷器,就很難回頭用爛瓷器,道理是一樣的。差的建築不只是外觀差,整體動線設計以及材質使用都會為生活帶來不便;簡而言之,好的建築應該是生活的基線。」張永和多年來希望讓設計與生活產生聯繫,並非只為了設計而設計,因此無論是對空間組合和展現形式的研究,抑或對建構、構造、材料的探索,都採取不斷研究與嘗試的態度。而這些歷程,也都清晰地呈現在張永和1997年出版的《非常建築》作品專集、2000年出版的《張永和/非常建築工作室專集1、2》以及2012年在尤倫斯藝術中心所展出的大型回顧展中,人們因而看到張永和對建築及生活的關注來自於更宏觀的現代性問題,從城市的肌理、密度、文化,甚至於對生活的體驗都是現代中國城市必須考量的議題。
除了建築,他所跨界的眾多項目如微電影實驗、商品設計以及室內設計,無不實踐對生活的一種觀念。以2012年完工的京兆尹案例而言,四合院的空間是張永和持續關注的「院宅」議題,在此案中也深刻體現他對於院宅應如何在當代被運用的解答。設計採取傳統的材料、當代的做法,營造出一個低調而舒適的環境;空間上尊重四合院的核心元素──院,考量一座院子必須封閉又要兼具兩座院子連通的感受,他運用懸掛式的八面屏營造出既開放又緊密的效果,形成室內室外兩個院子空間的對比,而其餘的空間也圍繞著院子展開。此外,材料上擷取傳統四合院中的木、磚、瓦等,運用非常規的建造方式重新組織,並且讓景觀設計簡化成幾個色塊,如暗紅色的木框架和灰色的磚地,為了去除古代景觀的瑣碎,同時提鍊出空間的質感。此建築也體現了張永和對於空間既開放又尊重的思維,如此細膩而廣泛的涉獵,也讓他贏得了中國當代建築之父的稱號。
原有的一個院子需要封起來,為保持兩個院子的感覺,因此將封閉的院子做得盡量通透、明亮,用一個懸掛的八面屏營造既開敞又親密的尺度。(圖片提供◎非常建築)
其結果形成一個室外一個室內的兩個院子空間的對比。其它空間都圍繞院子展開。(圖片提供◎非常建築)
張永和
1956年出生於北京,父親為建築師張開濟,取得保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理學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築學碩士學位。其後於舊金山建築設計事務所任職,1989年於美國註冊建築師,1993年與魯力佳成立非常建築工作室。2002年於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丹下健三教席授課;2005年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主任。1987年榮獲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一等獎第一名、美國「進步建築」1996年度優秀建築工程設計獎,2000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表彰於視覺藝術領域突出和有創造性成就者)等。更跨界與出版眾多作品如英/法作品集《Yung Ho Chang/AtelierFeichang Jianzhu:A Chinese Practice》、《平常建築》、JIA品家家品葫蘆系列、服裝設計、電影等。
“建築界諾貝爾獎”評委張永和:建築需古典精神2012-6-1中國新聞網
“從父輩學到的一個東西,就是古典精神”,身著紅色校慶服,富有個性的“西瓜太郎”頭型,幽默詼諧的語言,獨特的建築理念,這就是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評委張永和。6月1日,張永和來到其母校南京東南大學,與學生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張永和1977年考入中國南京工學院(現南京東南大學),赴美留學後獲得環境設計理學士和建築碩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負責人、教授。1993年在中國成立了“非常建築工作室”,以獨特的建築理念,對生活方式、生活品質進行了一種全新的釋義。同時,他也是素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唯一一名中國籍評委。
“除了真的相對比較古典,到後來從明顯的古典主義變成從蘇聯傳進來的社會現實主義,一直到甚至六、七十年代,已經完全沒有古典風格因素的建築了”,張永和表示。
由於受到西方現代建築教育的影響,有不少人把張永和比喻為“橫跨東西方建築界的中國堂‧吉訶德”。張永和卻認為,目前的工作恰恰是需要面對古典精神,並且需要考慮如何把古典精神在建築裏發揚。
古典精神總結起來就只有兩個字,第一個字是“正”,即正大光明,第二個是安靜的“靜”。張永和解釋說,承德避暑山莊的一塊匾,靜在這裡,在古典精神裏很重要,就是不鬧的,是反對喧囂的,所以正和靜加起來其實構成了一個品質。
張永和指出,古典精神不僅僅指的是外形上的“傳統和懷舊”,而是建造上或者形式上的“古典”。一個建築師如果對建築本質的理解更深一層的話,就能體會到“古典的力量”在這個建築裏。
相關新聞
建築大師張永和:我對中國熱衷奇觀性建築十分警惕2012-9-27時代週報
張永和作品集-築龍圖酷
photo.zhulong.com/renwu/detail24.htm
席殊書屋 南昌, 1996
啟發:50年代到70年代,幾乎所有的中國住宅都是作為社會福利建造的,它們強調平均,當建築朝向也是平均分配時,便出現了由板樓組成的平行城市。平行城市中沒有單體建築的個性但有大結構的嚴整。也許可以認為平行城市是一個特定時期的中國空間組織。對平行城市的興趣是我們這個書店設計的出發點之一。
設計:在原有的二層鋪面用房中引入了一系列平行的"書牆":建立起一個勻質、明晰的基本書店空間秩序。功能上,書牆既是書架又是燈具,在幾個特殊位置上也構成櫃檯等傢俱。在垂直向上書牆將上下兩個樓層統一成一個整體,二樓的性質從而接近夾層;在水準向上書牆創造了變化的層次。書牆的一端在臨街立面上突出,人於店外便能認識到店內的空間組織,使店面增加了使用玻璃材料外的另一種透明性,促成書店與城市的進一步銜接。對速度與精確的要求導致了書牆選擇了萬能角鋼為結構材料,用螺栓拼裝。
松山湖科技城生產力大廈,東莞,2002
石排鎮政府 ,東莞,2002
石排位於珠江三角洲,是廣東省東莞市的三十三個鎮之一。當地氣候炎熱而潮濕。鎮政府的設計針對地方氣候特點,發展基於氣候的地域建築學。這種針對氣候的建築學隨著80年代空調的廣泛使用已逐漸消失。 建築被切開為三個薄片以形成好的空氣流通;南向的柱廊既作為遮陽又創造政府形象;而頂層的水準遮陽則減少屋面的輻射熱,同時又限定了薄片間的公共空間。
生態竹院宅
環保屋的設計工作建立在三個定義上:生態:進攻式的改善而不僅是防守型的保護。未來:策劃新的生活方式。中國:特色不僅是傳統的繼承。從這三個起點,我們把環保屋 - 中國的未來的關注環境的住宅 - 具體化為生態竹院宅(簡稱竹院宅)。
竹院宅由三層/種牆組成:最外層是竹牆:二層半透明的陽光板中間密植竹子,活竹子成為建築材料;外院與室內之間是可變厚度的多層牆:中空玻璃(將來會被空氣玻璃取代)層、高密度板層、金屬塗面織物層,根據季節與氣候,不同的牆層可以隨意組合;住宅的中心是十字型的空氣牆:二層透明玻璃之間實際上是一個水院。支撐四個屋角的是四根組合竹(杆)柱。
竹院宅的室內則分為四個基本生活空間:起居、飲食、洗浴、休息。每個空間依功能各占住宅一隅,起居在東南,飲食在西南,洗浴在西北,休息在東北。住宅中靜與動、私密與公共都處於靈活與變動的關係。
從生態的層面上,竹院宅內院包房房包院,加上週邊的竹和核心的水,形成一個小型的生態環境。院與牆(有時是重疊的)調節通風、採光(或遮陽)。屋頂收集雨水,注入中心水池。水池又起到改善空氣濕度的作用。無污染的太陽能被作為主要能源之一。
從未來的層面上,我們認為關注環境本身就是一種新生活方式。因此竹院宅不但有如上改善生態的設計,還做出對垃圾分類處理等環保措施。 同時, 我們也考慮到正在變小的家庭,空間靈活使用的可能性,生活水準的提高。例如,洗浴不僅僅是為了清潔也是為了享受。
從中國的層面上,選用竹子是生態的也是文化的。竹子不是單株的植物而是一個快速生長系統。因此可能成為一種綠色管線,成為市政網路中的一部分。作為歲寒三友之一,竹子又隱喻著中國人堅忍不拔的精神。傳統的中國庭院在竹院宅以新的形式出現,但院落與房屋之間的相互開放關係正是四合院概念的延續。
竹院宅大量使用再生的、可迴圈的、無污染的綠色建築材料;除了上面提及的,還有許多,便不一一描述了。
潤唐山莊集合住宅 , 深圳, 1998
容積率研究:1的容積率意味著用一層建築將基地鋪滿。如果考慮朝向與景觀,將基地南半部的一層建築"折疊"到北半部,形成的二層建築仍滿足1容積率。再帶入其它因素,不斷進行折疊,建築發展至四層、八層等等,同時分裂成多棟建築,容積率總保持不變。折疊於是成為在設計時將容積率與地形等其它條件結合操作的一個工作方法。
設計:如上的過程最終產生了形態分別為點、線、面的三棟建築,取決與它們各自與地形發生關係的方式。相對於建築形態先入為主的設計程式(如本工程業主最初曾確定高層塔樓),這個方法更敏感更充分地利用基地景觀資源,在住宅設計中,更可能根據地形創造不同的戶型。
玻璃洋蔥西餐廳 , 北京, 1999 (拆除 2000)
基地環境:東三環東側沿街商業建築 要求:將一個現有店面改擴建為西餐廳 設計:把餐廳的室內空間理解為街道空間的延續。用透明玻璃建立街道與餐廳之間的介面,從街上,餐廳內空間也可以視作一個巨大的櫥窗。於是從櫥窗的立意出發,組織餐廳室內的形體、空間和色彩,形成一個關注視覺的設計。餐廳中心設置了一個十字形的天井,把空間分為四部分。天井也用玻璃圍合,因此從街上可以穿過天井看到餐廳後部。可以說,通過天井獲得了空間的層次。玻璃洋蔥西餐廳-2查看原圖玻璃洋蔥西餐廳-3查看原圖玻璃洋蔥西餐廳-4
四影室,巴黎,2003
二分宅(或稱山水間) 中國北京 2002年 長城腳下的公社11號住宅
二分宅(或稱山水間)位於水關長城腳下11個別墅中的置高處,依山就勢,一分爲二擁抱著山谷。一方面保留了基地上原有的樹木,同時功能上又分離了主(較私密)、客(較公共)空間,形成半自然半建築的庭院圍合,將大自然景色盡收宅內。一條在基地上現有的小溪蜿蜒穿過院子,在門廳的玻璃地面下渙渙流過。自然的空間、景色和人造的建築空間和景觀溶合一體。
1、轉譯傳統北京四合院:將其從高密度的城市環境移植到自然景觀之中。院子從在城市中被建築四面圍合變爲由山坡和房子環抱。如此,建築和自然之間的界限模糊了。房子二分也促成了人工與自然的結合,形成了山水之間的院宅—山水四合院。二分宅尊重傳統但不是模仿傳統的形式,而是試圖創造出當代中國住宅的新形象。
2、建立一個靈活的原型:二分宅在這個山地住宅區的建設中將可能被“複製”若干次,因此它的兩翼的角度並非是固定的,而可以隨著不同的山地地形而調整。針對不同的地形,互成角度的兩翼可依地形的各異在0°- 360°之間任意變化,可出現“一字宅”,“平行宅”,“直角宅”等等變形。
3、建造一個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日後必要時能夠相對容易並乾淨地拆除的建築:借助中國以土木爲主要建築材料的傳統,二分宅用膠合木框架作結構,用保溫隔熱效果良好的夯土牆作維護,對環境的影響限制在最低限度;保溫隔熱性能具佳的夯土牆可形成冬暖夏涼的室內環境質量;同時在使用者較少的情況下,二分宅亦可僅開放一翼,以節省運行和維護費用。
拓撲景框——柿子林會館 中國北京 2004年
經過了四輪的設計,這個在北京昌平一個柿子林中的項目終於聚焦在看與被看這一對關係上:由於建築周圍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於是房間或房間組被作為取景器來設計。取景器-房間共有九個,面向不同的方向與景觀;看的需要促使其三維形狀內收外放,作為景框的大口是落地窗,兩側承重實牆呈八字關係,屋頂傾斜構成單坡。換而言之,坡屋面首先是為限定取景器而出現的。取景器-房間之間,有時是中間,則是保留下來的柿子樹。建築與景觀又相互融合了,建立起與基地之間的另一重關係。
其實,建築同時總又是被看的物件。建築設計也是造景。將九個的取景器-房間傾斜程度不同的屋頂整體看待,建築頂部便出現了一個起伏的相對複雜的拓撲介面;也許可以認為是一個人造的地景,與基地周圍的山巒呼應;也許又可以作為以當代的建築語言翻譯傳統中國建築坡頂形式的一次嘗試。以往中國建築的研究中,更偏重於單體屋頂形式的傳承。而典型的中國建築則普遍是以群體存在的。一個院落四周建築的屋頂大小變化本身便包含了拓撲關係。在柿子林,取景器是決定屋頂形式的先決,而對中國傳統建築群體屋頂的觀察提供了最終的參考。
柿子林別墅/會館採用與取景器空間完全吻合的、不平行石夾混凝土承重牆與混凝土反梁結合的結構體系。因此結構是建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石料為就地取材的花崗岩。長期以來,鑒於前輩建築師在中國建築的形式與形象方面做了大量的深入的工作,非常建築則將對傳統的探索轉向空間和建造等問題,對形式與形象一直沒有形成切入點。群體屋頂拓撲目前是我們形式工作的突破口,向建立中國建築的當代性與地域性全面推進。
用友軟體園I號研發中心 中國北京 2007年
在用友研發中心的設計中,我們首先研究了電腦程式師的工作與生活方式。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工作環境,我們借鑒了北京四合院的基本肌理:四合院通過室內外空間的融合,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接近大自然的環境。為了更好地整合建築與景觀,該建築僅建有三層,進深很淺,保證了較好的自然通風和日照條件。最終建成的是一座可以水準延展的地毯式建築,或一個不把建築物當作物體的紋理細密的城市設計。該建築在平面上由三棟相互連通的建築構成,兩個主要的院落坐落在這三個建築之間,還有些小院子和天臺零散佈置在不同的標高之上。除了健康的因素以外,保證小組工作的自發性是設計的另一個目標,而多樣性的室內外公共空間,最終被證實,能夠激發員工們的交流、溝通與往來。該項目運用了多種材料和施工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技術創新是在混凝土塊砌築中嵌入玻璃磚,這一方法使得整個建築呈現出一種堅實通透的外觀。
吉首大學綜合科研教學樓及黃永玉博物館
位於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學校園內,由兩部分組成——綜合科研教學樓和黃永玉博物館。設計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個是建築如何重組建築與周邊物理環境的關係;二是建築如何與當地原有的建築文化傳統建立積極的聯繫。
校園建在山地上,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是依山而建。建築的基地位於校園中心的人工湖南側,原是坡地,後被削平。教學樓與博物館形成的整體以楔狀的剖面形態插入基地,用建築的手段恢復了基地物理環境的秩序。裙房部分的屋頂與高層部分的北側外牆在剖面形態上構成兩個不同斜率的連續的表面,從而模糊了屋頂與外牆兩種不同功能的建築構件在形態上的差異。屋頂與外牆上相似的開窗方式進一步加強了這種混淆,使建築整體加入“造山運動”。
對建築文化傳統的尊重在吉首地區分化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對老城區內建築物“標本”式的保護;另一種是新建的建築物不顧結構、材料、功能、尺度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對傳統民居單體形式的“戲仿”。我們以保持當代建造邏輯並接受新建築的大尺度為前提,嘗試將傳統民居村鎮聚落的肌理帶入建築的形式系統,從而在視覺上建立起新建築與當地建築文化傳統的呼應。因此,在概念上,這棟建築既是“山”又是“村”。
涵璧灣花園一期 中國上海 2010年
涵璧灣花園地處上海青浦區,定位是度假別墅,用地原為養魚塘,擁有近45公頃的天然湖面,在繁殖季節,有大量水鳥在此棲息,生態環境良好;我們的地塊位於園區北側B島,一共20棟,5種戶型,地上規模514~1022平米不等。
設計中,我們希望建築和環境融為一體。這個環境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水是當地自然環境中的要素,江南建築傳統是這裡人文環境的主線。 同時當代的生活方式和建造條件也註定我們的建築不可能是傳統的簡單重複。
由此,設計圍繞三個關鍵字展開——“分”、“院”、“園”。分:化整為零,將建築內各功能進行拆分重組,使一個建築更像若干個建築的集合;由此,可以使更多的房間前後通透,得到良好的通風、採光品質,適應當地陰濕多雨的氣候, 同時與室外空間與景觀更緊密地咬合。院:拆分重組後的房與房之間,形成多個不同尺度的圍合、半圍合院,提供給住戶可居的室外空間;園:從路到水的景觀系列引人進入休閒生活的狀態,也呼應了傳統江南園林的體驗;至此,每個別墅既是一個房,還是一個微縮的園;對它的使用既是住,也是遊。形態上,山牆加坡屋頂再次運用江南民居的建築元素,而非傳統材料做法——灰色石材、鋁合金門窗、鋁合金屋面、金屬壓頂——等的運用,又是對其的重新詮釋。
運河岸上的院子別墅區之泰禾俱樂部--拾貳院 中國北京
此專案坐落於北京通洲大運河北側。它是北京高端的私人會所之一,以供“運河岸上的院子”別墅區內200個家庭使用。包含餐飲(10個包間)、紅酒雪茄吧、宴會廳、健身、水療、娛樂、貴賓接待室等多種功能,同時配備24套酒店式公寓,為酒店式經營模式。地下1層,地上2層。
延承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築傳統,泰禾俱樂部的設計也以院落為空間結構。但是,今天的院落建築與傳統合院建築是不同的:當代城市的密度不支援建築的水準展開,今天的院落建築必須向垂直發展。泰禾俱樂部最終以一組十二個相互咬合疊加的院落建築構成,它們再圍合出一個中心的大庭院。院落建築的疊摞進而構成了一系列不同品質的半室外空間,也可以看作是傳統廊的多種變化。客人在泰禾俱樂部享受到的是庭院間穿梭遊走的樂趣、各種室內外活動場所的便利、以及整體環境的和諧幽靜。於是我們也稱此項目為:拾貳院。
十二個院落建築分別賦予了四種外飾面:混凝土砌塊外牆、紅雪松木板外牆、鋁單板幕牆、明框玻璃幕牆夾層點支玻璃幕牆。這四種外牆的構造特點都是以編織為概念,構成近人尺度的豐富建築質感。
建築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與鋼框架混合,並輔以剪力牆。外露鋼柱以最纖細的姿態融入半室外活動空間。外露的剪力牆均以清水混凝土呈現,剪力牆的孔洞佈置清晰的反映出其內受力鋼筋的構造規則。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海企業聯合館 2010年
1976年,由倫佐&皮亞諾與理查&羅傑斯設計的巴黎蓬皮杜中心建造完成。整棟建築的內部結構完全暴露在外,並將縱橫交錯的管道系統作為建築表現形式。憑藉該史無前例的未來主義設計,蓬皮杜中心成為了建築領域的重大突破。
至2010年,我們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高速技術發展,建築內部的大量技術元件將會成為建築的基本元素。我們希望將這一觀察應用到世博會上海企業聯合館的設計中去:上海企業聯合館是一個自由、流動的空間,它不只是由牆圍合界定形成的,而更是由密集的技術網路立方體包裹而成。在這個技術網路立方體中,內裝LED塑膠管與噴霧系統可以依照電腦程式的控制,不斷改變建築的外觀。
不過,企業聯合館的建築設計並不是“為技術而技術”。首先,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複雜的技術和外觀變化,在視覺上向人們傳達上海企業聯合館的精神,和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夢想。技術不僅凝結著豐富的想像力,還象徵了上海工業與工業精神。其次,我們還希望通過技術來探究和解決日益嚴峻的能源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例如:新型塑膠材料的使用,以及太陽能和雨水的採集。
世界博覽會是通向未來的窗戶。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不但傳承了歷史輝煌的榮耀,也在經歷著飛速的發展,而且始終保持著一種面向未來的樂觀主義精神。借2010年世博會之機,上海企業聯合館將通過設計來詮釋上海——這座21世紀偉大城市的獨特魅力。
環保技術應用
1.能源利用全新途徑 --- 太陽能熱水發電
上海企業聯合館在建築屋頂上佈置了1600㎡的太陽能集熱屏,收集太陽能生成的95°C熱水,通過超低溫發電新技術發電。這個技術開闢了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全新途徑。這些電能可供建築展覽和日常用電。
2. 可迴圈材料再生利用 --- 再生塑膠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每年產生的廢舊光碟在3000萬張以上,卻只有25%得到了回收與再利用。如果將這些光碟回收清洗,可以再造出新的塑膠(聚碳酸酯)顆粒。上海企業聯合館的週邊立面材料採用聚碳酸酯透明塑膠管,將各種技術設備管線容納其中,共同構成建築虛幻隱約的外立面。當世博會結束後,這些塑膠管也很容易進入到再生循環體系之中,節省社會整體能耗。
3.充分利用自然界資源 --- 水/霧
上海企業聯合館場地範圍內的雨水將得到回收,經過沉澱、過濾和儲存等技術處理之後,可用作場館內的日常用水,更可以為噴霧方案提供水源。噴霧方案不僅能夠降低局部環境溫度、淨化空氣,帶來舒適的空間小氣候;更能按照程式的控制,在建築底層形成豐富多樣的噴射圖案,令企業聯合館的整體外觀呈現出多變、飄逸的特點。
非常建築衛生間
上海銀河賓館唐宮海鮮舫l
上海唐宮的室內設計是以“水”為關鍵字進入的,與水有關的材料以及水的曲線形態成為設計的重點。該室內空間可以很清晰的分為特徵差異很大的三個部分,於是將其對應為三個有所差異的空間設計,曲線則作為一個統一的元素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在三個空間。
第一部分的空間是在一個夾層底下,高度很低(梁下只有2.4米左右),面積不大。在這個空間中,部分傢俱、牆面以及地面以曲線的形式出現,並通過五厘板開深槽然後在轉彎處彎曲來實現。吊頂曲線是以平面圖案的形式出現,材料是拉絲鋁板,開槽形成發光亮線。該空間偏重於“中餐西吃”的西餐氛圍,採用四人小桌,光線比較暗。
第二部分的空間較高(梁下有6米左右),面積也比較大。在這個空間中吊頂以曲線的形式出現,曲線局部上下錯落形成一些發光的開口(使用白色透光膜)。四個懸掛于空中的包間被置於該曲線吊頂之上,形成了最大的幾個發光開口。其曲線吊頂是通過在曲線龍骨上懸掛望磚來實現的。望磚的懸掛間距相同,但由於曲線的角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視覺密度,並在較為垂直的曲面形成鏤空透光的視覺效果。地毯和包間的玻璃隔斷使用了水紋圖案(後者為絲網印),也是以平面圖案出現的曲線。同時,玻璃隔斷又將水紋圖案投影在白色透光膜之上。這個空間偏重于中式的傳統聚會氛圍,採用中式的大圓桌,光線相對比較亮。
第三部分的空間在室外屋頂上(屬於加建),沒有高度限制,面積也不大。九個玻璃盒子(九個包間)由走廊連通,由竹子形成的綠化牆分隔開。每個盒子都有很好的景觀品質:不僅有朝向賓館庭院及室外的景觀,而且都有一個面朝向竹子。玻璃包間的內部有一圈連續的窗簾,窗簾的顏色與包間的地毯顏色相近,九個包間有九個不同的顏色傾向。夜晚就成為九個不同顏色的發光盒子。該空間的曲線出現於玻璃屋頂之上,是鋼筋和竹片編制而成的遮陽隔柵。此空間偏重於商務特點,配置較全,每個包間都有各自的衛生間和備餐間,景觀品質也比較好。
杭州唐宮海鮮舫 中國浙江 2010
這個餐廳位於杭州新城區一個大型商業中心頂層,空間高九米,朝南有廣闊的視野。編織竹條是主要的建築材料,它沿著牆體走向蔓延起伏,表達了傳統與現代互相融合的設計理念。
我們選用了複合的竹板作為主材料,成為強調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主題。在大廳中,利用原有的層高優勢,我們將部分包間懸吊於頂上,創造出高低層次的趣味性並豐富了空間的視覺感受。因為在原有的建築條件下,大廳中心巨大的核心筒和側邊懸挑的半橢圓形體塊使空間顯得零碎雜亂,我們以一片用薄竹板編織、從牆面延伸至天花的巨大透空頂棚,將空間重新塑造。如波浪起伏的竹頂棚,構築了大廳裡戲劇般的場景。而視線穿過透空的竹網,不僅保持了原有的層高優勢,亦使得上下層有了微妙的互動關係。在原來的核心筒外,我們以透光竹板包覆四壁形成燈箱,則使得原本沉重的混凝土體量變為空間中輕盈的焦點。
入口門廳亦延續竹的主題。牆面覆以竹材,並順應原有的牆體處理成如波浪狀流動的弧面,除了與大廳的頂棚相呼應外,也具有空間導引的功能,並帶給顧客一進入餐廳就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包間的設計則強調同中有異的區別。一層的包間較大,從天花到牆面的折板和兩側鏤花透光牆面是共同的基礎語彙,但每間各自不同的折板角度和鏤花圖案,則使得各個房間有了彼此相異的面貌。南側夾層上方的包間略小,藉由特殊的曲面頂棚造型和簡潔單純的竹材牆面,營造出空間趣味並顯其大方。至於作為空間重點的懸掛包間,以空橋和側邊走道連接,半透明的牆面形成隱約的內外關係,使不論在其內或外的人都產生特殊的空間體驗。
在這次的設計中,我們希望藉由對新型竹材的不同應用方式,能塑造出彼此相異卻連貫、一體的空間感受;並在追求空間創意的同時,也保持了對當地文化的尊重。
葫蘆餐具&酒具
作為建築師,我們認為僅僅把建築形式語言直接帶入產品設計是不夠的,恐怕也不恰當。那建築師又將如何進行產品設計?我們在接受了這個餐具設計項目後,嘗試了從三個方面把建築設計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帶入產品設計:
態度:觀察生活
儘管建築形式相對抽象,建築設計的基礎是對生活的理解。於是在餐具設計開始時,我們也是對生活中的器皿進行觀察。我本人在北京出生長大,對北方的鍋碗瓢盆尤為熟悉。其中瓢最為特殊。葫蘆一劈兩半掏空就是瓢。概念清晰,操作簡單,非常智慧。瓢是從自然轉化為人工的,形式上當然不是抽象的。瓢來源於民間,也可以說沒有經過設計,具有強烈的地方性。 這是瓢另一個使我們感興趣的原因。
方法:概念思維
瓢的材料是植物的果實,是手工業時代的產物。瓢是無法在當代的設計文化,工業生產方式以及進餐習俗的語境中複製的。我們引入餐具設計的,是切葫蘆的概念。設想對若干個單球和雙球的葫蘆進行角度不同的切割,便產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碗碟。我們為餐具設計了存放架:餐具不用時,又可恢復葫蘆原來的形狀。因此,切葫蘆的概念是看得到的。概念一定要在場,這也是我們在作建築設計時的宗旨。
材料:感性判斷
建築師職業性的對材料敏感對產品最終的品質也起了重要作用,儘管我們選擇材料的起點仍是理性的。我們選定了精細的骨瓷,是想完成從手工到工業,從農村到城市,從傳統到當代,從粗獷到細緻的一系列轉化。瓷器從瓢演化過來,但已不是瓢,瓷器的變化是規律的,形狀是準確的,因此具有可重複性。骨瓷的細膩股杓撇⒉煌A粼詬拍釕希??鉤晌鎦實南質擔?枰?ü?劭矗?ッ??褂萌ト鮮端??
和建築設計一樣,經過反復修改,上述的三“著”促成了瓢碗瓢盆。
薄荷糯米蔥時尚概念店 中國北京 竣工:2010年
在北京目前最火的潮爆地三裡屯開設一家時尚概念店,聽起來是非常炫的事情。我們在著手店鋪設計之前,首先進行的是對於時尚概念店這個概念的分析:
時尚 = 流行 = 炫
時尚概念 = 先於或尚未流行 = 不炫
對於時尚概念店的推導,得到的是炫與不炫同時並存的矛盾結果。為了凸顯概念的先鋒性,我們選擇不炫作為具體的形式語言。在業主的初期規劃中,概念店裡將容納五十位以上中國設計師的服裝、產品、配飾、傢俱等不同種類的商品(最後,店裡的設計師達到150人以上,並可能繼續增加)。除了多元多樣化外,中國特色是業主另一堅持的重點。如何在三裡屯這個北京最為西化且國際品牌薈萃的潮流之地,設計一家不炫又具中國特色的商店?我們選擇了以七十年代做為母題。七十年代是中國向西方開放之前最後一段樸實簡約的時光。強烈的制約之下蘊積著中國在八十年代及其後來爆發的各式能量。以樸實的基調作為眾多設計師的發聲場已經確定。在具體的實踐上,原T字形平面,除了較小的尾翼依功能需求規劃為咖啡廳外,剩下的 L形空間是一完整的展示場所,並在必要時可供走秀使用。我們選擇帶有七十年代痕跡的水磨石、木、鐵做為主要材料,全部的牆面皆是白色噴漆。入口地面標示著店名的黑白色拼花馬賽克則是同一概念的延伸。衣架和陳列台是一組傢俱系統。直徑10cm的白色鐵管除了支撐上方的衣架外,也是下方陳列台的轉軸。實木製作的旋轉陳列台,為白色空間增添暖意,在平時可拉出作為展示使用,在需要走秀的情況下則可完全收起。長度不一和旋轉角度不同的陳列台,使得固定的展示空間有了隨時間改變的動態變化。而在水磨石地面上,沿著陳列台的旋轉軌跡,鑲嵌大小不同的半圓形銅線,則暗示了動態的進程。展示小商品的陳列架有兩種系統。一是兩側帶著自行車輪的多層陳列架和衣架,可以依據佈置需求調整合適的角度。兩面透空的層架消除了空間中的屏障,也使得兩側的觀看者有了有趣的互動。另一則是帶輪子的小方盒子,展示飾品或小商品,並可依據需要隨意變動位置。主收銀台兩側的T恤衫牆以七十年代盛行的木窗為原型。調整過尺寸的窗扇,每個窗格正好可以容納一件T恤衫。六角形的更衣室延續同樣的系統。而各個牆板之間以合頁接合,在必要時可全部收起和搬動。薄荷糯米蔥時尚概念店是個乍看之下不強調設計的設計,同時也是我們對時尚潮店的反思和回應。
上一篇:王澍:名建築師77
下一篇:崔愷 :名建築師79
選最醜建築?
中國的網上屌絲憤青糞青1,近年來年年選最醜中國建築來噴糞,噴久了還真以為自己是香花、別人都是臭屎,不料被糞青噴成「褲衩樓」的央視新大樓、獲世界高層建築學會評為「2013年度高層建築獎」、而且還公佈獲獎理由,這下糞青們遲疑自己的選美標準了?
網上的鄉民屌絲憤青噴子糞青、那有啥美醜標準?即使你再怎麼分析央視新大樓是庫哈斯2的後現代建築,而後現代建築的持色就醜!他們也不會屌你。
濕哲太反美學了吧,醜的東西還叫藝術?
現代主義的建築、比如其鼻祖包浩斯現代主義建築3,就極具理性功能之美,但現代都市充斥這種火柴盒式的都市叢林之後、就變醜了,於是後現代建築就走上另一極端、極盡變形之醜,彼得•艾森曼的解構主義建築4甚更設計出難以興建並嚇怕用家。
物極必反,見多了後現代之怪建築、其怪必敗,各國建築師又有重返古典之作、比如中國的張永和5、當然不是完全仿古也非前輩梁思成6等的現代式而是後現代式的復古,甚至後現代式的返樸歸真之作、而旦有反映出中國道家自然的王澍7與日本精密細緻的隈研吾8之別。
藝術的美醜是辯証的,你比如古代不易磨出/燒出精美的玉器/瓷器、所以古人崇尚人造的美玉/美瓷、相對地玩石則強調自然的醜「皺瘦漏透」9,今人則欣賞粗醜的陶瓷、精美的石雕。
可惜糞青們反馬列毛的唯物辯証法,反到忘了中國老子的名言:美之為美斯惡矣!惡之為惡斯美矣!又不知國外的各式選醜、比如好萊塢電影10的金酸梅獎或搞笑諾貝爾獎11,多屬搞笑12之作,糞青們卻較真在惡評、真缺乏幽默感13!
相關資料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00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