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2 08:00:00阿楨

磯崎新:名建築師65

Arata Isozaki 磯崎新

p117940571418.jpg
出生於 1931, 日本大分縣。磯崎新於194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隨後進入丹下建三研究室,於1956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又於1961年獲得博士學位。在這段期間裡磯崎新與丹下建三合作,磯崎新的構想對丹下有很明顯的影響。1963年創立了自己的事務所。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的慶典廣場再度與丹下建三合作。 他在日本現代重要的建築設計師丹下建三的事務所工作近十 年。他在職業生涯中曾多次獲得日本建築學會大獎、英國皇家建築師獎、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和國內外許多重要獎項。他是活躍於 國際建築界的幾位著名日本建築大師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 
1986年完成的洛杉機現代美術館、
1995年京都音樂廳
File:Nara Centennial Hall02s3872.jpg
和1998年奈良百年館等。
 磯崎新是位建築精神的不懈探險者和思想者。他反對功能決定形式,以藝術家的稟賦,在建築中追求個人 美學觀念的表現。
 像日本其他建築師一樣,磯崎新的工作深受當地文化的影響,但也展 示了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微妙的幽默感。在他盡力將傳統信仰和西方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其作品達到了一個臻於完美的境界,作品兼取東西方文化的設計思想, 將文化因素表現為詩意隱喻,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
  磯崎新善長運用簡單的幾何模式營造出結構清晰的系統和高水準的建築技術,他常將立方體和格子體融入現代時尚之中。
作品通常簡潔、粗獷卻不顯自大,圓拱狀的 屋頂是他設計的主要特點。
他能利用不同的結構和造型創造出大量的空間,並努力使邊緣看起來更為柔和。
在設計時,磯崎新一般先在腦海中勾勒出大致圖形,然後 將其轉換為一種清新、多彩、純粹和深刻的幾何模式。 
 磯崎新所設計的建築具有相當強烈的視覺效果,尤其對比和著重之處更顯鮮明。他對光、格局、空間體積等的充分利用是他的建築備受人們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作品不但有其內在意義而且更顯額外活潑和動人心弦。他設計的室內空間簡潔明瞭,單純的合成結構提供了較為中性的合成空間。
璣崎新被又稱為隱喻大師。
 他認為:“建築中的意義並不是外延的,而大部分都是內涵的。這種內涵,是以暗示和隱喻為基礎的,'建築語言'要求形成聯繫。”
 磯崎新的作品中通常有九個常用隱喻,如陰陽人、字母、官能機器、柏拉圖立體、微明、空洞、廢墟、影和暗。
 在建築師中,有像阿爾瓦阿 爾託或安藤忠雄那樣,靠超越時代,超越場所性,表現作者自身的個性或是“手的痕跡”而取得成功的。他們的建築常常由於作者的個性或者叫“手的痕跡”而失之為同質的重複。
 與此相反,磯崎新在作品中一直力圖排除自己的痕跡。最近,他常用作為形式的建築,超概念的建築,大寫的建築等言論,表明他的內心充滿了力圖擺脫像“手的痕跡”的這種實在,追求形而上的建築的想法,追求建築中的“無我”境界。
在60年代的十年裡,磯崎新陷入了形式主義與反形式主義的矛盾裡,這兩種概念的開拓及結合,可以說是哲學真理的一個源頭,是日本智慧傳統的本質,亦可解釋為磯崎新的轉變與對折衷主義的妥協;
1970年世界博覽會的慶典廣場 (Festival Plaza, Expo `70' , Osaka.)開啟了新科技的應用及注重服務性設施的觀念。
磯崎新的造型意象所顯示的傳統模式與其他當代建築師相較似乎更直接而有力,日本大分府圖書館有如一艘重型戰鑑一般,
空中之城 (1960. Spatial City)
與太空城 (1962.Space City)顯示了他對樑的使用有所困擾。
磯崎新將樑從結構單元由建築分解的過程變成包被的獨立單元,空中之城的建議案乃是由交互連結的系統所組成,空間的調合基於垂直服務塔的格子及連接樑,這些格子及連接樑幾乎充塞了整個建築空間,這種含混的影像使人聯想起傳統的木頭郵筒及石油煉解塔。
 他與丹下建三合作東京規劃案的跨海區時亦有類似的系統,藉著服務設施的高塔支撐樑的連結系統高高的懸於空中,形成一個很動人的活動空間。
丹下在山梨新聞及廣播中心即使用了此一觀念。
在日本年輕一輩的建築師中,磯崎新是第一個與英國建築圖訊派(Archigram)有接觸的人,他們略帶遊戲性的氣氛感染了磯崎新的大分銀行,市民們都對磯崎新奔放的言論表示贊同。
通用銀行在結構上可分為與步道合一的主脊柱及與主脊柱成45度的肋樑,從高大的銀行頂樓到低矮的入口休息室之間提供了一個比例上的轉變,由此可看出磯崎新與一般守舊的風氣相反;他表明了一種年輕人的朝氣﹑勇敢與果決。
 北九州市立美術館
3030276534_20d927198a.jpg
北九州國際會議場
szlib6_1.jpg
深圳圖書館與音樂廳
  建築成就    
1954 - 東京大學建築學士﹒
1956 - 東京大學建築碩士﹒
1961 - 東京大學建築博士﹒
1954–63 任職於丹下建三建築師事務所﹒
1963 擔任黑川紀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主管﹒
1986 擔任美國多所大學之客座教授﹒
1986 獲英國皇家研究院金獎﹒
  其他重要作品
1959-60 九州大分醫藥大樓﹒(Medical Hall, Oita.)
1960 與丹下建三合作之東京規劃案﹒
1962 大分府圖書館﹒(Oita Prefectural Library, Oita.)
1963-64 九州大分女子高等學校﹒(Iwata Gakuen High School, Oita.)
1964 大分府Nakayama宅邸﹒(Nakayama House, Oita.)
1968-70 1970年萬國博覽會慶典廣﹒ (Festival Plaza, Expo `70' , Osaka.)
1968-71 福岡通用銀行總部大樓﹒(Fukuoka City Bank Headquarters, Fukoka .)
1971-74 福岡北九州中央圖書館﹒(Kitakyushu Central Library, Kitakyuushu, Fukuka.)
1975-77 福岡北九州日本西區綜合展覽中心﹒(West Japan General Exhibition Center, Kitakyushu, Fukuoka.)
1979-83 築波科學城中央大樓﹒(Tsukuba Center Building, Tsukuba Science City, Ibaragi.)
1981-86 美國加州落山磯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1983-85 紐約市Palladium俱樂部﹒ (Palladium Club, New York City, U.S.A.)
1985-89 國立埃及文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 Cairo, Egypt.)
1986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 Brooklyn, New York, U.S.A.
1987-89 澳洲昆士蘭Bond大學圖書館/行政大樓/人文科學大樓﹒Bond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Library/Humanities Building, Queensland, Astralia.
1987-90 福岡北九州國際會議中心﹒(Kitakyush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Kitakyushu, Fukuoka.)
1988-90 1990年大阪世界之友博覽會展示館﹒(International Frendship Pavilion, Expo '90, Osaka.)
1989 福岡Kashii雙塔﹒ (Kashii Twin Towers, Fukuoka.)
1990 伊東Izu當代藝術博物館﹒(Izu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to.)
  代表作
大分縣立大分圖書館(1966年)
北九州市立美術館(1974年)
北九州市立中央圖書館(1974年)
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1974年)
西脇市岡乃山美術館(1983年)
筑波中心大樓(1983年)
洛杉磯近代美術館(1987年)
飾廣場(主婦之友社)(1987年)
水戶藝術館(1990年)
大阪花博 國際陳列館・國際展示水之館(1990年)
巴塞羅那體育館(1991年)
兵庫縣立先端科學技術支援中心(1993年)
拉科魯尼亞人間科學館(1993年)
京都音樂會廣場(1995年)
奈良會議場(1999年)
喜馬拉雅中心(2010年)
鄭東新區CBD副中心(2011年)
http://discoveritdaily.blogspot.tw/2012/05/arata-isozaki.html

【代謝派專題】從膠囊大樓到空中都市!發現代謝派經典建築  by張豪心

看過前一篇「解讀日本代謝派的誕生」和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策展人八束はじめ教授的專訪後,大家應該更清楚了解代謝派的起源和生成背景了吧,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參與代謝派運動的建築師們創造了哪些知名的建築作品,第一位是日本代謝派運動的領導人物丹下健三,大家一定想不到,原來在台灣北部還能發現丹下大師的蹤跡喔。
  從微型空間裝置、高層建築到大規模都市規劃,在新陳代謝論(Metabolism)繁花盛放的1960、70年代裡,代謝派建築家們透過各類型的空間操作熱切地提出建構理想都市的創意,而領導著整個代謝派運動的啟蒙者和領導人物,正是設計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國立代代木競技館(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和富士電視台大樓等重要作品的日本戰後建築家丹下健三(Kenzo Tange)。

丹下健三  代代木公園


丹下健三 45 歲時設計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位於日本東京涉谷區代代木公園內,是為了 1964 年於東京舉辦的奧運所興建的游泳、籃球運動場館,可說是代謝派運動展開後且日本經濟達到頂峰時期的作品,採用雙重鋼懸吊鋼屋頂構造,由兩根混凝土大柱所懸吊的銅纜,再鋪上由鋼纜連結鋼筋混凝土之水平穹孤,造成整面覆蓋的大屋頂,第一與第二體育館加起來可容納約 1 萬 6 千人,目前大多做為室內運動或演唱會的場地,更曾獲得世界奧運協會體育建築大獎。

丹下健三 聖心女子大學校舍

丹下在台灣也留下了設計案例,1965 年他為「聖心女子大學」所設計的校舍(現為八里聖心女中的修道院),校園全區配置包括教室、圖書館、教堂、宿舍、講堂等,但因後來大學辦學日漸嚴苛,建校計畫受挫,實際上蓋出來的只有餐廳、橋廊、行政與宿舍三棟,大概只有原計畫的三分之一左右,所留下來的現做為學校靈修中心修道院的建築,被聖心人暱稱為「船屋」,建築主體以圓弧型為主,修道院與宿舍的外觀由洗石子材質構成,至今仍吸引不少國內外建築迷到訪參觀。

丹下健三  靜岡放送東京支社大樓
丹下健三曾於1967年在台灣完成了聖心女中(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當時原預定設立聖心女子大學)的校舍設計案,而和這座校舍建築同時期落成的作品,則是位於日本東京的靜岡新聞‧靜岡放送東京支社大樓(如右圖),這件大樓作品可視為丹下健三1960年代初期提出的巨型城市系統規劃構想「東京計畫1960」中辦公建築的局部微縮版,大樓主體佇立於高架道路旁的街廓尖角基地上,並以代謝論設計手法裡常用的巨型核心構造,支撐起向外懸挑的方形建築量體,使建築對都市土地形成較小的覆蓋面積,當然這座建築也令人聯想及丹下健三的學生磯崎新(Arata Isozaki)於1960年所提出「空中都市─新宿計畫」的建築型態風格。

黑川紀章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而同樣於1960年代受丹下健三影響的另一位代謝派建築家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他在2007年過世前不久完成於日本的東京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有著彷如柔軟披風般的外牆,建築外觀通透明亮、俐落簡約的連續曲面玻璃帷幕,也令人聯想起1970年代他以「新陳代謝論」思維,提出那些在天空不斷增殖繁衍的建築作品,這些作品彼此間在建築型態上的天壤之別,也似乎能讀出黑川紀章隨年紀增長所反映在創作上的轉變。
佔地 3 萬平方公尺的的國立新美術館是黑川紀章 2007 年完成的設計大作,這個位於東京六本木區的美術館,以波動起伏造型的玻璃帷幕構成壯麗建築外觀,正面玻璃窗為建築內部帶入充足的光線,不帶能省電也能創造內部多重的光影變化,在設計上,黑川紀章使用了慣用的圓錐元素,像是入口的圓盤連接三角錐,以及在大廳為空間帶來壯闊感受的兩座倒圓錐體,在倒圓錐的頂部更分別設置了咖啡廳與米其林三星餐廳。 
 
黑川紀章│東芝IHI館、中銀膠囊大樓 



在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上,黑川紀章發表了3件落實代謝論觀點的空間作品,其中東芝IHI館(Toshiba IHI Pavilion)採用了約1400個的三角形立體構件單元,架起一座向四周蔓延生長的大型結構體,結構體中央懸吊起一座橘紅色的劇場空間,代謝論強調有機生長的美學型態在這件作品裡表露無遺,而他另一件以代謝論為基礎所發展的實體建築,是位在日本東京銀座、完成於1972年的著名作品──中銀膠囊大樓,對應經濟高度發展,致使都會區謀生的外來人口增加,及都市上班族生活模式的轉變,黑川紀章在這件作品中一反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住宅模式,而是以長方體的預鑄模具構成提供個人或單身人士使用的基本生活空間,整座大樓提供約140戶居住單位,並以吊掛、插接方式進行施工組裝,形成垂直的都市群落,這些艙體(膠囊)圍繞的中央區則是樓梯、電梯等垂直動線空間,每一個居住單元內所需的睡眠、盥洗、烹飪、工作等功能之設備一應俱全,空間領域的個別性、隱私性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黑川紀章代謝論的具體展現──「中銀膠囊大樓」基地面積只有 400 平方公尺左右,地上分別為 11 層和 13 層,地下有 1 層,建築以 140 個方塊體的艙體著附在鋼筋混凝土建構核心筒之上,每一個方塊體都是一個居住單元,甚至都是可以整個拆下來修理的,膠囊的尺寸只有寬 2.68 公尺、深 4.18 公尺,卻廚房衛浴設備、儲藏空間及單人床一應俱全。
 
菊竹清訓│博覽會塔

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也是代謝派成員裡熱衷於具體實現代謝論的建築家,1960~70年代前後,他曾研究並發表了一系列海上都市的居住構想,除此之外,如何將建築往空中發展也是菊竹清訓關注的議題,他完成於1958年的自宅作品──天屋(Sky House)即是以四片厚實的混凝土牆作為主體結構系統,支撐起懸浮空中的居所空間,而另一件在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所設計的博覽會塔(Expo Tower,如右圖),從高聳的核心鋼結構體增殖出供遊人遠眺博覽會場的囊狀細胞空間,著實以建築型態揭示了代謝論所強調的生物繁衍特質,某一程度也反映了他於1958年所提出「塔形社區」(Tower-Shaped Community)等都市垂直群落的插接空間構想。
樹木的生長型態也是菊竹清訓構思垂直群落的靈感來源,他曾於1968年提出「樹狀居所」(Tree-shaped Community)的都市住宅概念,「樹狀居所」是以建築中央之主結構體為核心,向外生長出數個由梯田型態所組成的居住群落,每5個樓層形成一個基本群落生活單位,中央結構體內部則配置了提供每個居住群落使用的公園空間,形成一種綠地立體化,甚至是垂直森林的空間樣貌,而此般高空綠化的觀念,在當代的建築裡已成為常見的設計手法,菊竹清訓在1994年完成的作品「東京索菲特飯店」(Hotel Sofitel Tokyo),在建築外觀上也採用了近似於「樹狀居所」的型態概念。
 
磯崎新│空中都市─新宿計畫
黑川紀章、菊竹清訓兩位建築家至1970年代初期,仍將代謝論思維具體反映在建築設計型態上,而另一位曾參與代謝派建築活動的磯崎新,雖然並非是1960年日本東京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上出席的代謝派主要成員,但也曾參與了丹下健三的「東京計畫1960」,並在1960年代積極的提出如「空中都市─新宿計畫」、「空中都市─涉谷計畫」等回應東京建築高度限制的巨型城市規劃作品,然而在進入1970年代後,磯崎新在實體建築作品裡則鮮少出現代謝論的風格,例如1974年完成的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北九州市立中央圖書館等作品,則是運用幾何形體的配置,強調空間的水平延伸關係,他在70年代似乎已走向另一條獨立的創作路線。1960 年磯崎新提出《空中都市─新宿計畫》是在既存的城市(東京西新宿)上空建造城市,使新城和舊城共存的構想,磯崎新藉用樹的造型隱喻,以橋樑般的柱狀主體結構架起城市空間,因此脫離土地的空中之城下方將產生大量的挑空區域,減少建築物對土地面積的使用。 
 

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位於高崎市的群馬之森公園內,造型十分簡約,磯崎新運用虛實的幾何形體,讓建築均衡地像是由一個個相同大小的立方體堆疊而成,光線可穿透而過的大片方格玻璃窗,為龐大的建築整體增加了些輕盈感。

黑川紀章1975 年福岡銀行總部辦公大樓
黑川紀章1978 年大同人壽大廈
而1970年代中後期的黑川紀章,也逐漸從探討生物學特質、並仰賴工業技術來實踐的代謝派建築,走向空間的「共生」、「共存」思維,這也或許和他年輕時受過佛學教育有關,如他在1975年完成的福岡銀行總行與1978年左右完成的東京大同人壽大廈等量體厚實、形式簡約並創造大尺度半戶外中介空間的建築作品,這些強調空間內、外領域分界模糊的場域,已看不出代謝論時期的空間更替、個別繁衍的形式特質,晚年的黑川紀章更是熱衷於參與政治事務,在2007年以「共生新黨」黨主席的身分參加東京都知事選舉落敗後,也於該年因病離世。

【代謝派專題】解讀日本代謝派的誕生  by張豪心

如果看過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Urasawa Naoki)的科幻作品《20世紀少年》,應該都會對作品內所描繪、大阪萬國博覽會內那座由藝術家岡本太郎(Taro Okamoto)所創作的核心標誌《太陽之塔》(Tower Of The Sun)印象深刻吧。當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由日本建築家丹下健三(Kenzo Tange)負責會場總規劃,而這場博覽會也成為他的學生們集體向世界發表作品的競演場地,包括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槙文彥(Fumihiko Maki)、黑川紀章(Kisho Kurukawa)、磯崎新(Arata Isozaki)等人,整個展區就如同科幻場景一般,充滿各式對城市的想像,而再將時序往回推10年,那正是代謝派對國際發表改良人類社會宣言的開始。
  如生物般新陳代謝、有機演變的建築該是什麼樣子? 
1960年代歷經戰後荒頹的日本,逐漸走向經濟高度成長的時期,一群懷抱遠大理想的建築師們想像著未來城市的樣貌,將生物學上新陳代謝的概念,運用在建築上,他們藉1960年日本東京舉行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的機會提出「能夠不斷新陳代謝、再生重組的建築」之理論,這也是日本戰後最重要的建築運動「代謝派」(Metabolism)一詞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代謝派同時也是唯一一個發生在非歐美地區的建築運動。接下來,就來回顧這段代謝派初次向國際發聲的歷史,並探討在那個年代裡,日本的政治、經濟或社會產生了哪些現象。
  第一個起源於亞洲的現代建築運動
新陳代謝論(Metabolism)初次於國際平台正式發表,是在1960年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丹下健三及設計家柳宗理(Sori Yanagi)也協助了這場大會的執行,當時負責統籌該屆設計大會的建築學者淺田孝(Takashi Asada),邀請了建築評論家川添登(Noboru Kawazoe)及黑川紀章、菊竹清訓、槙文彥、大高正人(Masato Otaka)、工業設計家榮久庵憲司(Kenji Ekuan,日本GK Design Group創辦人)、平面藝術家栗津潔(Awazu kiyoshi)等人出席大會,共同發表了新陳代謝論宣言及出版以「未來都市」為主題的代謝派書籍《Metabolism / 1960》(如右上圖)。這些大多於日本國內接受建築、藝術教育的代謝派成員,在1959年現代建築組織「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IAM)宣布終止活動之際,提出了這套由日本本土城市議題所發想、迥異於歐美主流論述的建築思維,也因而銜接上國際建築論述發表的舞台。
1960 年新陳代謝論正式於世界設計會議發表(World Design Conference ),當時出席這場大會的人士還包括美國知名建築家路易斯.康及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等人。
建築家丹下健三於《東京計畫1960》全體模型前。(Photo credit:TANGE ASSOCIATES) 
1960至1970年間為代謝派最受矚目的活躍期,此時也正是日本二次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巔峰,然而在政治、社會等面向卻劇烈變動,社會氛圍就如同攝影家中平卓馬(Takuma Nakahira)拍攝於60、70年代一系列高反差、失焦不安的城市影像(如左圖),在政治上,發生了反美日安保條約、反越戰抗爭,以及延續至60年代末期的激進學生運動(全學共鬥會議),而環境議題也是這個時期另一項抗爭運動的重點,農民、學生與反戰人士對成田機場擴建的聯合抗爭運動即為一例,60年代日本開始投入於對理想社會的積極追尋,理想國度與現實環境的衝撞,成為代謝派發展期間最為深刻的時代背景。
新陳代謝論源於日本二戰後因高度經濟發展,導致都會區人口迅速膨脹、空間密度提高、居住空間不足等問題,因此城市的居住環境問題,也成為代謝派試圖解決的主軸議題。


菊竹清訓早期的作品《海上都市》可以在海洋中自由漂浮遷徙,環形結構的外圍還可以設置各種居住單元,拓展人類的生活空間。
  奔離土地的未來想像 
磯崎新 1962 《Clusters in the Air》計畫
1961年丹下健三提出《東京計畫1960》,試圖建造新的東京城市系統,丹下健三的學生門也深受感召,接續地創造各種理想城市的原型,他們假想在城市土地不敷使用的情況下,探索向天空和海洋拓展未來城市的可能性,如菊竹清訓在1958年就已提出的《海上都市》,那些順應海洋浮游飄移的城市,挑戰了陸地上固定居所的觀念;1960年磯崎新提出《空中都市》,以如橋樑般的柱狀主體結構架起城市空間,因此脫離土地的空中之城下方將產生大量的挑空區域,減少建築物對土地面積的使用,磯崎新也以類似的觀念在1962年又提出 《Clusters in the Air》方案,這個方案在主結構體上方懸挑著樹狀連接型態的居住單元,這些居住單元距離地面有一定高度,使下方的土地空間可做其他用途,如花朵般展開的居住單元間彼此亦可相互串聯,空間的可替換性在這個構想裡也愈趨明顯。
黑川紀章也於1961年提出《螺旋城市》(Helix City)的想法,其建築模型如同DNA雙股螺旋構造,代謝派建築家們在1960年代如百花齊放般發表著各式大型城市的紙上規劃,這些作品有著新陳代謝的生物學特質,他們將建築及城市空間視為動態有機的生命體,讓空間能隨時間不斷生長更替,因此在建築型態上表現出核心主體向外生長蔓延的狀態,而這些生長的模具單元仍有其規律的空間樣貌,因此也塑造出屬於代謝派獨樹一格的城市美學,回顧代謝派的初衷雖然是立基於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場域,但若以城市景觀、市民生活與環境保育的視角來觀察其優劣,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突破框架的大膽實驗,成為建築豐富的養分
在舉辦大阪萬國博覽會的1970年代,冷戰時期尚未結束,日本正進入另一階段的社會轉變期,在東南亞的越戰逐漸進入尾聲,日本校園內的學生運動已日漸式微,並轉型成小眾卻更為極端的左翼活動,而日本文壇,作家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相繼於1970、1972年自殺離世。
  大阪萬國博覽會是代謝派建築家集體發表的巔峰,但也似乎成為代謝派建築運動發展的分水嶺,也或許代謝派建築師所提出那些豐富想像,脫離原有的常民生活太遙遠,在那之後,日本境內少有真正將代謝理論具體發展成的實體建築,萬國博覽會會場內的代謝派作品也早已隨著展覽結束而拆除,那些充滿奇幻、理想色彩的大規模城市規劃想像則成了紙上建築,而黑川紀章所設計的《中銀膠囊大樓》,也幾乎是少數代謝派建築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但這並不代表代謝派建築師們當年的構想完全沉寂,除了紙上的理想城市在近代建築史形成永恆外,新陳代謝論也成為往後日本在建築論述與城市議題探討上重要的基礎,並且也被後繼的建築師轉換成各種建築觀念來重新詮釋,如菊竹清訓的學生伊東豊雄作品中流動、柔軟的變幻特質,新銳建築師平田晃久由樹木獲取靈感,追求建築與環境間的平衡,這些皆可視為廣義代謝派思維的當代詮釋。而代謝派建築家們當年的「未來」已然抵達,這些和《20世紀少年》漫畫要角們一樣熱血的建築家,也成為當今最前衛的歷史。 
 
磯崎新在大阪萬國博覽會祭典廣場設計了兩座表演裝置機器人《デク》和《デメ》,機器人包含頭、身體、底座和兩隻長度不同的手臂等部分。主要的身體部分可以向上升至 24 英呎,下方空出的底座就變成一個舞台,而頭部則擁2個控制室可以收集和處理資料,並對機器人發布命令,以產生氣味、聲光或是繚繞的霧氣配合現場演出。
  延伸閱讀
- 「代謝派未來都市展」7 月登台,早鳥優惠票開始預售!
- 盡賞大師丰采!代謝派第一代成員槇文彥與磯崎新將來台演講 
- 思考城市代謝增生的更多可能性!「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盛大開幕 
- 【代謝派專題】貨櫃,滿載旅行歷程的居所──吉村靖孝專訪 
- 【代謝派專題】在建築與環境間發酵,專訪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517&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