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06:00:00阿楨
石谿:中國百大畫家67
石溪
層岩疊壑圖
石溪;髡殘:(1612~1692), 中國明末清初畫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劉,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喪母,遂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石溪,一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他削髮後雲遊各地,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後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後半生。
性寡默,身染痼疾,潛心藝事,與程正揆(程正揆,號青溪道人)交善,時稱二溪,藝術上與石濤並稱二石。善畫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畫主要繼承元四家傳統,尤其得力于王蒙、黃公望。構圖繁複重疊,境界幽深壯闊,筆墨沉酣蒼勁,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現技法,多從王蒙變化而來;而荒率蒼渾的山石結構,清淡沉著的淺絳設色,又近黃公望之法。他還遠宗五代董源、巨然,近習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在學習傳統基礎上,重視師法自然,自謂“論畫精髓者,必多覽書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山水中度過,經常駐足於名山大川,流連忘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觀的情感、性靈與客觀的景物、意境相感應、交融,使其山水畫景真情切,狀物與抒情成為一體。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險,重山複水,開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結構嚴密,穩妥又富於變化,創造出一種奇辟幽深,引人入勝之境,生動地傳達出江南山川空□茂密、渾厚華滋的情調。他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幹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鬱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存世代表作有《報恩寺圖》,繪南京聚寶門外報恩寺,通過概括提煉,表現了金陵名勝的磅礴、奇異氣象。《雲洞流泉圖》、《層岩疊壑圖》和《雨洗山根圖》(均藏故宮博物院),以繁密的佈局、蒼勁的用筆、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顯現出石溪鮮明的藝術特色。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9762.htm
評石谿的典範之作《在山畫山圖》 文/潘文協
石溪 1662年作 秋山晴嵐圖 86.5×40.5釐米 設色紙本 立軸 2011年西泠拍賣春拍拍品
在中國的山水畫史上,明清之際是一個異彩紛呈的時期。從理論上,以董其昌為首而倡導的“南北宗論”,完成了對傳統畫史正統觀的構建;而在實踐領域,董其昌之後,中國畫史便出現了兩種風格和趣味並存的局面,一是主張摹古的“四王”傳統畫派,一是主張個性的“四僧”野逸畫派。如今看來,就二者在中國傳統畫史中的影響和價值而言,可謂分庭抗禮,平分秋色。所謂“四僧”者,即指八大山人、石濤、弘仁、石谿。四人之中,石谿的畫跡見於著錄和流傳相對較少。這一方面說明瞭石谿畫跡之難得可貴;一方面也說明瞭石谿既然被公認在“四僧”中佔有一席之地,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下面我們要討論石谿的典範之作《在山畫山圖》,即可為證。
石谿(1612—1673年),湖南武陵人,俗姓劉,法名髡殘,字介丘,又號石道人、白禿、電住道人、天壤殘道者等,著有《浮查詩文集》數卷、《髡殘禪偈》一卷、《大歇堂集》六卷,惜皆散佚。
《在山畫山圖》為山水立軸,紙本,水墨淺絳,外簽龐國鈞題“石谿上人山水真跡”。畫心高240釐米,寬80釐米,石谿即作于康熙元年(1662年)農曆十月,時年51歲。該圖畫高山流水之景,構圖上以高遠、深遠取勢。近景為水邊斜坡亭臺,枯柳雜樹;中景溪壑宛轉、夾岸高樹,崖畔平地有茅屋數椽,參次錯落,曲徑縈繞,有板橋可通,微見一高士隱于丹楓黃葉清泉白石之間;遠景一主峰鬱拔而起,回抱處有危塔挺出,溪雲上而鎖其腰,飛瀑下而帶其麓。整體感覺,可謂是丘壑深美,頗動人長林豐草之思;秋意正濃,實有天地大美不言之妙。
就畫面筆墨而言,山石土坡的處理,先以禿筆渴墨勾勒大形,略分陰陽向背之後,凹陷處再層層積墨,墨中略參花青,沉穩而透氣。正面向陽處留出,以赭色暈染。最後輪廓再以或焦枯、或濃濕的墨筆勾勒提醒。雜樹則先以中鋒勾勒枝幹,筆觸生拙遲留,出枝偃仰生姿。岸邊枯柳一株,取勢巧妙,用筆精審,枯濕相參,尤有意度。葉法圈、點、勾並用,小混點、芥子點、垂葉點、米點、松針等各得其宜。樹身亦以色筆點染,以示前後向背。遠處主峰上群松也用點法,筆法細密,轉巔下澗,蓬蓬在望。點景建築物,用筆寫出輪廓,略施敷染而有點睛之妙。雲水作留白處理,惟有水紋略以寥寥枯筆勾出態勢。其雲之縹緲空靈,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妙;而水之曲折逶迤,則似聞潺湲淙淙之聲。水邊崖隙,點綴雜草,方向各異,活躍畫面。總而言之,整個用筆從容不迫,緩疾有勢,筆斷意連,生辣厚重;用墨則乾濕濃淡,互相生發,枯而帶潤,濃而不塞;設色淡雅,與墨色形成了柔和的冷暖對比。
石谿此畫顯然受到明末以來推崇元代大家畫風的影響。石谿在山水師承上,以巨然為宗,尤其得力於元之王蒙、黃公望,並旁參梅道人、倪迂、文徵明、董其昌等。其好友程正揆富於書畫收藏,黃公望《九泖三峰讀書圖》、王蒙《惠麓小隱圖》、《紫芝山房圖》等為石谿的取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他們經常在一起鑒賞古人書畫,討論筆法奧妙。石谿一次就體悟到:“書家之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印印泥……同是一筆,與畫家皴法同一關紐。”即使拋開他所臨倣的具體作品不論,我們也可以從這幅作品所表現出的枯筆渴墨基調、構圖上的取勢穿插,與現在傳世的如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王蒙《青卞隱居圖》之間,存在著間接歷史的淵源。石谿的畫格,乍看之下,如粗頭亂服、似殘山剩水;而仔細體會,實則卻有一種孤高奇逸貫穿其中。
在這幅《在山畫山圖》上,有石谿一段長長的七言題跋,比常見石谿題跋之蕭散隨意顯得更為講究。其書法用筆圓渾流美,墨色濃淡有致,結體則有“小字如大字”之妙。其風格有近參董其昌、遠法顏真卿《爭座位帖》的意味。
作者題識:“住世出世我不能,在山畫山聊爾爾。莊齋破衲非用錢,四年塗抹這張紙。一筆兩筆看不得,千峰萬峰方如此。乾坤何處有此境,老僧弄出寧關理。造物雖然不尋聞,玉人看見豈鄙俚。只知了我一時情,不管此紙何終始。畫畢出門小躋攀,爽爽精神看看山。有情看見雲山岫,無心聞知鐘度關。風來千林如虎嘯,嚇得僧人一大跳。足下誰知觸石尖,跛跛蹯蹯忍且咲。歸到禪房對畫圖,若即一番難告報。從茲不必踰山門,淡墨吻毫窮真奧。壬寅小春,漫寫並記,石殘者。”從這段題跋中我們得知,這幅《在山畫山圖》是石谿用四年時間為了自娛而精心運就而成,非同一般率爾應酬之作。之所以如此,是石谿的作畫行為,與他對於禪學的參悟是分不開的:程正揆說他“以筆墨作佛事,得無礙三昧”;張庚在《國朝畫徵錄》中評價其“奧境奇僻,緬邈幽深.。。筆墨高古,設色精湛,誠元人之勝概也。此種筆法,不見於世久已,蓋從蒲團上得來”云云。他自己也說“殘僧本不知畫,偶然坐禪後悟此此六法”、“予因學道,偶以筆墨為戲,原非以此博名,然亦不知不覺墮其中”。他常常以禪論畫,如其自雲“年來學得巨公禪,草樹湖山信手拈”、“一峰道人從筆墨三昧證阿羅漢者”;又借畫談禪,如與本幅作品作于同一時期的《物外田園書畫冊》(1662年,故宮博物院藏)的長題即大論禪的參悟問題。他自己曾這樣描述他的日常生活:“殘衲時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誦,稍余一刻,必登山選勝;一有所得,隨筆作山水數筆,或字一兩段。總之,不放閒過。所謂靜生動,動必作出一番事業,端叫作一個人立於天地間不愧”。這一段可以用來作為《在山畫山圖》上他自己題跋的注腳。
《在山畫山圖》曾經清代中期收藏家陸時化(1714—1779年)之子陸愚卿、近代收藏家韓鬥文等人遞藏。裱邊為民國書畫界和文化界名流:馬一浮、張宗祥、瞿兌之、高存道、鐘毓龍、龐國鈞等人于1960年前後的鑒識題跋。其中,龐國鈞的題跋雲:“鬥文每得名跡,必攜之高氏書畫舫共賞”,這裡所謂的“高氏”,即指民國杭州高氏三傑:高野侯、高存道、高絡園兄弟。這為我們道出了馬一浮、張宗祥等人為《在山畫山圖》書寫題跋這一翰墨因緣的歷史情景。
根據著錄和傳世作品的數量來看,石谿作成《在山畫山圖》的康熙元年(1662)的前後——具體的說是從順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之間,正是他創作的高峰期和風格的成熟期。這幅《在山畫山》圖既然是石谿用四年時間為了自娛而精心運就而成,其風格的代表性就自不待言了,因而說這是一件石谿的典範之作,便自然是當之無愧的了。
上一篇:弘仁:中國百大畫家66
下一篇:八大山人:中國百大畫家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