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歐元之父:ECB不應該坐視貨幣升值 2013-03-26 精實新聞
被譽為「歐元之父」的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岱爾(Robert Mundell)25日接受彭博電視台專訪時指出,歐洲央行(ECB)坐視歐元升值的作法令人觸目驚心、其結果就是讓高負債會員國的處境更加艱難。彭博社統計顯示,歐元兌美元歷史均價為1.2128;2010年6月曾貶至1.1877、創2006年3月以來新低;2012年最低跌至1.2043。
目前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的孟岱爾向來力主透過弱勢歐元來拯救歐洲經濟。他說,歐元的走升對當地經濟弱國來說簡直是一大災難,歐洲應該也要考慮採行資產購買計劃(QE)。
《日本製造業就業創50年新低,貨幣戰打定了
(http://www.moneydj.com/KMDJ/Blog/BlogArticleViewer.aspx?a=09a03094-02b4-4eb1-8982-000000018117#ixzz2Ob6QMxOU)》一文中提到,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研究顯示,歐元兌美元的合理(註:考量通膨、經濟成長率、外銷、勞動成本等因素)價位應該是1.33。不過,歐元區各會員國的差異相當大:德國能容忍的歐元兌美元價位是1.53,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分別是1.26、1.19、1.07。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的報價顯示,截至25日紐約匯市尾盤為止歐元兌美元貶值1.09%至1.2853;盤中最低點1.2827創2012年11月22日以來新低。
法國工業部長Arnaud Montebourg 1月31日曾說,相對於歐洲經濟基本面來說歐元匯價太高了。德國政府發言人Steffen Seibert隨後表示,德國認為從歷史角度來看,歐元匯價目前並未高估。
由Mario Monti所領導的看守政府甫於21日將義大利2013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由-0.2%大幅修正為-1.3%。Thomson Reuters報導,義大利央行副總幹事Fabio Panetta 23日指出,義國正處於過去20年來最漫長的經濟衰退。Panetta指出,過去5年義大利已經經歷過兩次的經濟衰退、流失60萬份工作機會以及7個百分點的GDP。
全球降息貨幣戰魅影浮現:貨幣或競爭性貶值 北京新浪網 2013-05-08
隨著最新一輪的全球降息潮不斷發酵,「貨幣戰」的味道也越來越濃烈。
在澳大利亞7日宣布降息至歷史新低后,澳元當日應聲下挫,澳元對美元跌至兩個月低點。外匯交易員在獲悉降息的第一時間即拋售澳元,澳元對美元從1.0234很快跌至1.0181附近,交易員預計,該匯率可能會進一步下跌,並下探3月份低點1.0115。不僅是美元,澳元對其他15種主要貨幣也悉數走低。
在7日公布利率決定的聲明中,澳大利亞央行行長斯蒂文斯明確表示,降息的一個主要考慮就是匯率因素,即澳元「罕見」的創紀錄強勢。
花旗的經濟學家威廉姆森稱,強勢澳元顯然是澳大利亞央行的心頭之痛,而通脹數據的溫和,只是更加堅定了央行通過降息干預澳元匯率的決心。
澳大利亞財長斯萬7日說,低利率對當前的澳洲經濟至關重要,特別是考慮到澳元強勢正在對幾乎所有行業帶來巨大壓力,特別是企業的盈利能力。
有分析認為,澳大利亞央行此次繼續保留了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可能性,這會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對澳元施壓。
而在歐元區,上周剛剛宣布重啟降息的德拉吉周一再度重申,央行未排除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不少市場人士指出,德拉吉此言打壓歐元的用意彰顯無遺。
「德拉吉近期的一系列講話都用意很明顯,就是要釋放利空歐元的信息,打壓歐元。」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的貨幣策略師卡勞說,在周一之前,德拉吉在上周四的議息新聞發布會上已提到了實施負利率的可能性。不過,歐洲央行理事諾沃尼隨後曾表示,有關負利率的猜測被市場過分解讀,這使得歐元從跌勢中反彈。
不少分析師認為,德拉吉本周有關可能進一步降息的講話,是試圖徹底顛覆市場對於「強勢歐元」的印象,後者對歐元區出口不利。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的分析師指出,歐元區可能實施負存款利率的前景,將繼續對歐元多頭帶來打擊。該行認為,歐元對美元不大可能突破1.3168一線。
作為本輪QE競賽「第一梯隊」成員——日本的近鄰,韓國深深感受到了貨幣戰的殺傷力。過去半年多來,韓元對日元累計升值超過20%,這讓以出口立國的韓國苦不堪言: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來自出口。
在上月的IMF年會期間,韓國財長玄日午錫警告說,日元貶值對韓國經濟的傷害,更甚於朝鮮的威脅,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溢出效應」範例。在上個月的議息會議上,韓國央行出人意料地抑制了降息的衝動。本周,該行將再次議息,不少人預計當局此次將宣布降息。
身處類似境地的還有泰國央行。上周,泰國央行董事會主席威拉蓬•拉曼軍明確表示,希望央行儘快大幅度地降息,以抑制泰銖升值趨勢,減輕泰國出口業的損失。他還警告說,如果泰銖對美元匯率從目前的29上升至27比1的水平,作為經濟支柱性力量的出口業將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今年年初以來,泰銖對美元等世界主要貨幣持續升值,不斷突破自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點,目前升值幅度超過6%。而在此期間,自去年10月至今,泰國央行已連續四次維持利率不變。
在上個月的IMF春季年會期間,「競爭性貶值」成為參會的G20代表和國際機構最關注的話題之一。IMF明確提出,各國要努力避免競爭性貶值,以及任何形式的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知名經濟學家羅奇則指出,以美歐日為代表的量化寬鬆可能導致貨幣貶值,而以貨幣貶值換取經濟增長,不可避免會以他人市場份額的損失作為代價。
但從近期的發展來看,在經濟繼續「弱復甦」的背景下,除非美歐日率先剎車,貨幣競貶仍將是今後一段時間的一道並不令人愉悅的風景。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508/9548283.html
全球貨幣戰再次開打? - 鉅亨網
引言
日本為求挽救自身經濟,首相安倍晉三早在競選之時,就已放話施壓央行,要求訂定2%的通膨目標,採積極寬鬆貨幣做法,立即的效應造成日元大貶、日股飆漲。然而,日本的做法,被周邊國家解讀為「以鄰為壑」,不但鄰近的亞太地區與新興市場國家高聲指責,歐元區多國財長、領袖也大肆抨擊,這麼做恐有引爆全球貨幣戰、各國競貶的疑慮。新近召開的G20財長會議,並未指責日本引戰,僅表明應讓市場決定匯率,許多央行領袖認為貨幣戰的說法言過其實。
相關報導
趨勢專家史蘭特:貨幣戰爭早已開打
貨幣戰爭2.0時代已來臨
專家稱理性看待貨幣戰 真正爆發可能性很小
G20財長︰全球不會爆發貨幣戰
G20淡化「貨幣戰」日美恐繼續寬鬆
經濟學人:各國該讚賞美日刺激經濟
日本開動印鈔機 引發貨幣戰爭?
「貿易戰」即將取代「貨幣戰」成為熱門關鍵字?
貨幣戰延燒歐洲?法國力主改革歐元匯率政策
歐日競相干預 全球貨幣戰愈演愈烈
日元“熊市”源於美日利差擴大
還在放空日元?當心選錯邊
趨勢專家史蘭特:貨幣戰爭恐致世
貨幣戰開打!紐西蘭央行總裁:準
韓央行總裁呼應朴槿惠談話:應制
G20為何不指責日本匯率? 陶冬
貨幣戰疑云難消 新西蘭挪威蠢蠢
忍不住了!紐西蘭央行壓紐元 揚
安倍罕見率副財相訪美 為日元政
誰在“貨幣戰”中漁利?
默克爾:當前不支持干預匯率政策
日元大貶 挑起新一輪貨幣戰
新首相施壓 引重貶
日本央行再放水 全球貨幣戰打響?
日本開動印鈔機 引發貨幣戰爭?
日本放水惹眾怒 多國急謀反擊
專家警告國際緊張關係升級
安倍經濟學影響意見
豐田日本廠傳增產、擴大就業
港金管局陳德霖:暫無觸發貨幣戰憂慮
歐日競相干預 全球貨幣戰愈演愈烈
與安倍不同調!麻生:沒考慮收購外債
安倍經濟學 日股單月上漲7%
安倍經濟顧問:1美元兌95日元較理想
安倍時代日元角色幾何?
WSJ:安倍恐嚇讓日元走貶大成功
歐元逞強引發的“安倍經濟學”猜想
安倍:考慮修改《日本銀行法》
新聞小辭典-安倍經濟學
歐美各有貨幣寬鬆做法
美國量化寬鬆
美國2009年開啟量化寬鬆政策
魯比尼:短期內 量化寬鬆有助支撐美國股市
歐洲各國做法
IMF總裁呼籲歐洲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歐洲央行準量化寬鬆真義
在歐洲各種救助機制已經窮盡,只有通過歐洲央行出手才能維護住底線的情形下,德國將支持歐洲央行出手購債,雖然德國將賦予一定的前提條件。[詳細]
分析評論
陶冬:日元的貶值之路
羅傑斯在新書中痛駡伯南克只會印鈔票
彭淮南:台灣維持「貨幣寬鬆」 自求多福
新興市場反應
全球貨幣戰 亞太地區首當其衝
《相關新聞》
謝旭人︰減少量化寬鬆貨幣負面外溢效應
G20聚焦“匯率戰” 新興市場須高度警惕
人民幣相關
中國大陸是否已悄悄加入了貨幣戰爭?
《相關新聞》
新華社:G20反貨幣戰須言出必行
日元貶值或成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最大變數
貨幣戰的過去與現在
貨幣戰爭經典案例回顧
2010年人民幣升值壓力與全球匯市干預潮
2010年歐債危機-打壓歐元
2002年阿根廷危機
1999年巴西貨幣危機
1997年東南亞危機-泰銖淪陷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1985年廣島協議-推倒日圓
貨幣戰爭的興起
貨幣戰爭的興起 (第一部分)
貨幣戰爭的興起 (第二部分)
貨幣戰爭的興起 (第三部分)
貨幣戰?各方解讀差異大
外匯新聞
亞洲匯市─憂心歐元區經濟前景
連續調低 今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
人行再收水 昨正回購200億 一周
紐約匯市─經濟不佳 意大利選情
舊金山Fed總裁:今年下半年還需
還在放空日元?當心選錯邊
貨幣戰一觸即發
路透Saft:就讓貨幣競貶!讓失敗歷史重演!
趨勢專家史蘭特:貨幣戰爭早已開打
魏德曼警告出現貨幣戰爭風險
誰是貨幣戰爭的永遠贏家?富裕工業國家!
單驥警示:貨幣競貶 恐使CPI年增率突破2
專家:謹防熱錢長期疊加效應
梅克爾:日本加速印鈔引發貨幣戰爭擔憂
貨幣戰言過其實
發動貨幣戰?各國該讚賞美日刺激經濟
競貶貨幣戰開打?專家:不用擔心這個!
專家稱理性看待貨幣戰 真正爆發可能性很小
評論:日元貶值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20國集團財長︰全球不會爆發貨幣戰
歐洲央行理事Coene:目前還沒這回事
BOK暗示:沒必要擴大貨幣寬鬆
http://news.cnyes.com/special/moneywar/
歐元 維基百科
歐元(€;ISO 4217代碼EUR)是歐盟中17個國家的貨幣、這17國是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西班牙、馬爾他、賽普勒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合稱為歐元區。目前共有3.3億人使用歐元,如果加上與歐元固定匯率制的貨幣,歐元影響到全球4.8億人口。[1]2006年12月,共有6100億歐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當時匯率計算,相當於8,020億美元。歐元流通的現金總價值超過了美元。[2]
1歐元(euro)等於100歐分(cent)。
歐元中文亦可翻譯成歐羅。
歷史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行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摩納哥、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並不是歐盟國家,但是由於他們以前使用法國法郎或者義大利里拉作為貨幣,現在也使用歐元並授權少量鑄造他們自己的歐元硬幣。一些非歐盟國家和地區,比如蒙特內哥羅、科索沃和安道爾,也單方面使用歐元作為支付工具。
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並負責歐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
歐元硬幣和歐元紙幣
所有的歐元硬幣的正面都是相同的,標有硬幣的面值,稱為「共同面」,而硬幣背面的圖案則是由發行國自行設計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常常使用他們君主的頭像,其他的國家通常用他們國家的象徵。所有不同的硬幣都可以在所有地區使用,比如鑄有西班牙國王頭像的硬幣在除了西班牙以外的其他使用歐元的國家也是法定貨幣。歐元硬幣一共有8種:2歐元、1歐元、50歐分、20歐分、10歐分、5歐分、2歐分和1歐分。雖然1歐分和2歐分的硬幣一般不在芬蘭和荷蘭使用,但仍然是法定貨幣。
每種面額的歐元紙幣的設計在各國都是一樣的。歐元紙幣一共有7種:500歐元、200歐元、100歐元、50歐元、20歐元、10歐元和5歐元。儘管大面額的紙幣在某些國家並不發行,但仍然是法定貨幣。
泛歐自動即時清算系統(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 System,TARGET)是一個在歐元發行以前就已經設立的歐洲範圍內大額交易清算系統。對於小額支付的一般規則是:在歐元區之內的轉賬視為國內轉賬,歐元區內信用卡支付和ATM取款的費用與國內費用相同,票據支付,例如支票等,也與國內相同。
轉換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負責了歐元區的貨幣政策的制定以及流通情況。注意正前方的標誌,即為歐元符的模型,並另外裝飾著如歐盟旗幟一樣的星星標誌。
歐元是由1992年為建立歐洲經濟貨幣同盟而在馬斯垂克簽訂的《歐洲聯盟條約》所確定的。成員國需要滿足一系列嚴格的標準,例如預算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60%,通貨膨脹率和利率接近歐盟國家的平均水平。
由於各國數位捨進位習慣不同,各國貨幣間的轉換均需透過歐元進行。歐元和原有貨幣的固定轉換比率如下:
13.7603 奧地利先令(ATS)
40.3399 比利時法郎(BEF)
2.20371 荷蘭盾(NLG)
5.94573 芬蘭馬克(FIM)
6.55957 法國法郎(FRF)
1.95583 德國馬克(DEM)
0.787564 愛爾蘭鎊(IEP)
1936.27 義大利里拉(ITL)
40.3399 盧森堡法郎(LUF)
200.482 葡萄牙埃斯庫多(PTE)
166.386 西班牙比塞塔(ESP)
這些轉換比率是由歐洲議會根據歐洲委員會的建議,按1998年12月31日的市場匯率為基礎而確定的,1歐洲貨幣單位等於1歐元。因為歐洲貨幣單位的價值取決於非歐元貨幣(主要是英鎊)的當日收盤價,所以該匯率沒有更早確定。
希臘在一開始並沒有達到使用歐元的標準,所以沒有在199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直到2年以後,在2001年1月1日,希臘加入歐元區,其貨幣的轉換比率是:
340.750 希臘德拉克馬(GRD)
自1999年1月1日零時起,歐元引入無形貨幣(旅行支票,電子支付,銀行業等)領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啟用,成為歐元區國家的法定貨幣。
原有的紙幣和硬幣的轉換期持續2個月,直至2002年2月28日。各國官方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日期是不同的,最早的是德國,德國馬克於2001年12月31日不再是德國法定貨幣,但是在2002年2月28日之前可以轉換成歐元。到2002年2月28日,所有的國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但是,在此日期之後,各國的中央銀行在幾年內仍舊接受原有貨幣,奧地利、愛爾蘭、西班牙的中央銀行永久性的接受原有貨幣。最早停止使用的硬幣是葡萄牙埃斯庫多,它於2002年12月31日不再具有貨幣價值,而紙幣直到2022年則仍然是可轉換的。
芬蘭決定除了為收藏者而少量鑄造外,不鑄造1歐分和2歐分的硬幣,所以在芬蘭兌換歐元時,以1歐分或2歐分結尾的將捨去,以3歐分或4歐分結尾的將進位為5歐分。但是1歐分和2歐分在芬蘭依然是法定貨幣。
斯洛維尼亞於2007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239.640 斯洛維尼亞托拉爾 (SIT)
馬爾他、賽普勒斯於2008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0.585274 賽普勒斯鎊 (CYP)
0.429300 馬耳他里拉 (MTL)
斯洛伐克於2009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30.1260 斯洛伐克克朗 (SKK)
愛沙尼亞於2011年1月1日採用歐元。其轉換比率為:
15.6466 愛沙尼亞克朗 (EEK)
世界上採行歐元與美元國家之比較:
歐元區
自行使用歐元
貨幣與歐元掛勾
貨幣在固定範圍內與歐元掛勾
美元
自行使用美元
貨幣與美元掛勾
貨幣在固定範圍內與美元掛勾
值得注意的是,白俄羅斯盧布是與歐元掛勾,而俄羅斯盧布則是與美元掛勾。
使用歐元的國家
目前官方使用歐元的國家有: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西班牙、馬爾他、賽普勒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某些歐元區國家的海外領土,例如法屬蓋亞那、留尼旺、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馬提尼克等地區也使用歐元。
摩納哥以前使用法國法郎、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以前使用義大利里拉,而二者已被歐元替代。根據他們和歐盟之間的協議,他們也可以代表歐盟鑄造歐元硬幣。
安道爾以前使用法國法郎和西班牙比塞塔,黑山、科索沃以前使用德國馬克,以上貨幣被歐元取代後,這些國家改以歐元作為實際貨幣,但它們和歐盟之間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協議,沒有參加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在2004年10月,安道爾開始與歐盟協商關於允許安道爾像摩納哥、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一樣鑄造歐元硬幣的協議。
許多以前匯率與歐洲貨幣的掛鉤[來源請求]的貨幣,比如與葡萄牙埃斯庫多掛鉤的維德角埃斯庫多,目前已經改為與歐元掛鉤。目前歐元在維德角已被廣泛接受。而在2004年11月,維德角的首相在一個在葡萄牙舉行的會議上考慮把歐元作為維德角的正式貨幣。
2002年12月,朝鮮用歐元代替美元作為對外流通和結算的主要貨幣,在大部分黑市和以前使用美元的商店,美元也被歐元取代。
總的來說,歐元已經是23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28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的匯率與歐元掛鉤。
歐元區之外的歐盟國家
12個最新加入歐盟的國家中,斯洛維尼亞、賽普勒斯、馬爾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已經採用歐元,其餘國家最終也將使用歐元,接受歐元也是他們入盟協議的一部分。拉脫維亞、立陶宛已經加入歐洲匯率機制(Europe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 Ⅱ),這12個新加入的國家最終完成經濟和貨幣同盟(EMU)第三階段的日期是:
2010年
立陶宛
2012年或以後
波蘭、捷克、匈牙利、拉脫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2004年末愛沙尼亞完成了該國硬幣背面的設計。[3][4]
儘管保加利亞較遲加入歐盟(2007年1月1日加入),保加利亞國家銀行和保加利亞政府同意在2013年加入歐元區,當保加利亞國家銀行成為EMU的成員並有權鑄造保加利亞的歐元硬幣時,開始使用歐元。拉脫維亞、立陶宛因為通貨膨脹造成加入歐元區時間有所推遲。
瑞典
瑞典沒有像英國和丹麥那樣正式選擇結束EMU Ⅲ,因此理論上必須在某個時間轉換為歐元。但是2003年9月14日瑞典舉行全民公決,議題為是否同意瑞典加入歐元區,大多數瑞典公民投了反對票,於是瑞典透過故意不符合加入歐元區的條件的方式,實質決定不加入歐元區。
英國
英國的歐元懷疑論者認為歐元僅僅是形成一個統一的歐洲超級大國的墊腳石,而且英國放棄自行制定利率對英國經濟是有害的。相反的觀點認為,既然對歐洲國家的出口佔英國出口總額的60%以上,消除匯率風險對單一市場是有利的。英國的三個主要政黨承諾在決定加入歐元區之前舉行全民公投,而民意調查則一直顯示大部分人反對加入歐元區。但在北愛爾蘭許多商店仍可使用歐元。
丹麥
丹麥在2002年舉行了關於是否加入歐元區的全民公決,丹麥人選擇了不加入歐元區。與瑞典不同的是,丹麥克朗的匯率是盯住歐元的(€1=DKr7.46038±2.25%)
單一貨幣的影響
一般認為採用單一貨幣可以提高經濟的相互依賴性並有利於歐元國家間的國際貿易。在理論上,這是有利於歐元區的人民的,而且從歷史的觀點上來說貿易的增長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此外也是符合建立歐盟間統一市場這個長期目的的。另一個主要的好處是取消了銀行交易的費用。而在以前,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在將本國貨幣兌換為外幣是這都是一項重大的成本。相反地,銀行將要承受相應的利潤損失。
單一貨幣的第二個影響是各國的物價水平的差異將要減少。因為價格的差異將引發套利行為,商品將從價格低的地區流向價格高的地區,使得歐元區內各地區間的價格趨於一致。這也將導致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並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有利於消費者。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這樣一個大而不同的區域內使用單一貨幣是有害的。區域貨幣應當得到廣泛地使用。他們認為,由於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由歐洲央行決定,各國將不能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其經濟。(但是在歐元實施以前,自從1990年代歐洲貨幣危機之後,各國的利率水平的變化就十分接近同步了。)公共投資和財政政策將成為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干預經濟的唯一手段。
也有觀點認為雖然歐元區的面積和人口都和由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負責制定利率和貨幣政策的美國相似。但是與歐盟各國相比,美國各個州的自治權較小而經濟的相似性較大。而且歐盟各國的經濟並非「同步」的,某些國家位於經濟周期的底部而另一些國家則位於頂部,不同的國家也面對著不同通貨膨脹壓力。由於歐洲國家間語言和文化的不同,歐元區之間勞動力的流動性也比美國低許多。
也有觀點認為美國之所以可以採用單一貨幣是因為美元在國際上是處於統治地位的貨幣。在歐元出現之前,世界上80%的外匯儲備是採用美元的形式。這給了美國經濟一個巨大的「補貼」,因為儲備美元相當於對美國機構或美國控制的外國機構投資。這種「補貼」有助於緩衝美國特定地區的採用單一貨幣的影響。
如果歐元可以取代美元或者和美元一起成為國際主要貨幣,那麼一部分對美國的「補貼」就會轉移到歐元區,這可以有助於解決因為經濟結構不同而帶來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歐元會給歐洲金融市場的帶來巨大的波動性,因為政府和企業如今可以借入歐元而不是本國貨幣,這就使得市場上資金的來源大為增長
歐元與石油
歐元對油價將有重大的影響。歐元區比美國進口更多的石油用於消費,這意味著,歐元將要比美元更多的流入那些並不只用美元標價石油的歐佩克(OPEC)國家。歐佩克也經常討論用歐元標價石油,這就要求石油進口國將儲備歐元而不是現在使用的美元以用於石油進口。儘管委內瑞拉的大部分石油出口美國,但是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維茲(Hugo Chávez)已經宣告支援這個計劃。另一個支援此計劃的是已故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海珊,而伊拉克擁有的石油儲量為世界第二。自2000年起,伊拉克在出口石油時已經開始使用歐元,而在2002年,伊拉克將其美元儲備轉換為歐元,而在幾個月之後,美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並隨後侵入其領土。如果歐佩克執行這項計劃,歐元區將獲得原來由美國獲得的「補助」。用歐元標價石油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歐元區油價的變化將緊貼世界油價。當2004年9月原油價格飆升至50美元一桶時,因為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上升,歐元標價的石油價格並沒有太大的增長。同樣地,當油價和歐元匯率一起下降時,歐元標價的油價也不會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如果油價的變化和匯率的變化方向相反,歐元標價的油價變動將會被放大。用歐元標價將會消除歐洲油價對於歐元兌美元匯率的依賴性。
美國的赤字型經濟嚴重依賴於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統治地位而帶來的多種美國債務和赤字的保障作用。如果美元不具有統治地位,美元和美國經濟可能會經歷許多拉美國家在1980年代經歷過的危機。只要美元的地位沒有受到威脅,美國的經濟就沒有崩潰的危險。單獨歐洲國家的貨幣不足以威脅美元的統治地位。有些經濟學家認為,歐元足以威脅美元的統治地位,並在特定情況下導致美國經濟崩潰。
歐元滙率
1999年到2011年期間歐元兌換美元的匯率變動。
1999年到2011年期間歐元兌換日圓的匯率變動。
1999年到2011年期間歐元兌換瑞士法郎的匯率變動。
歐元與美元的匯兌
歐元面世之初,歐元兌各種貨幣(尤其美元)均大幅下跌。歐元於1999年面世時,每一歐元兌1.18美元;於2000年10月26日歐元跌至兌0.8228美元的歷史低位。但隨後歐元開始經歷一段復元期。2001年初,歐元升至近兌0.96美元。但隨後又踏入下跌期,雖然該次的跌幅較小,最低跌至於2001年7月6日的兌0.834美元。通貨起始恢復制衡美元。由於美國的公司醜聞影響,這兩種貨幣於2002年7月15日接近1:1,到了2002年末,歐元達到了1.04美元,隨後持續攀升。
2003年5月23日,歐元第一次超越了它面世那天的高度1.18美元,並於2004年12月24日衝破了1.35美元(0.74歐元 = 1美元)。2004年12月30日,它創下了1.3668美元的最高紀錄。某些分析家預測歐元將繼續維持對美元的強勢。2007年8月13日,歐元達到了1.37美元。2007年11月23日,歐元達到1.49美元。2008年4月22日及7月15日,歐元兩次達到歷史新高1.60美元。在經歷金融危機後,歐元進入強烈震蕩時期。
與歐元掛鉤的貨幣
現時與歐元掛鉤的貨幣計有:彿得角共和國貨幣埃斯庫多、波士尼亞及塞哥維納可兌換馬克、保加利亞列弗、法國海外法郎、中非法郎、西非法郎及葛摩法郎。
歐元在歐盟世界外,總共是16個國家及地區的官方貨幣。而且,有22個國家及地區的貨幣都是直接跟歐元掛鉤的,包括14個西非國家,三個法國太平洋地區,兩個非洲島國及三個波爾幹半島的國家。
歐元匯兌的驅動力
在2001到2004期間,其中一股力量是由於歐洲的利率具有比美國更大的吸引力。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近幾年維持較歐洲央行更低的利率,除了歐洲幾個較大的經濟體外,尤其是德國,利率成長的十分緩慢甚至是沒有成長。此一現象歸因於歐洲央行有責任去協調歐元區整體的通貨膨脹比率;一些表現優秀的國家,如愛爾蘭就超越了歐洲央行的目標。
不過,雖然利息中的差別成為歐元壯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莫過於美國在經常賬戶上有龐大不穩定的逆差。市場普遍關注美國的 雙赤問題。此問題令美元陷於弱勢。美國赤字高達427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7%,而包含資金流動在計算內的經常賬戶,是最常用的貿易指標,其逆差於2004年的第二季達至1661.8億美元。
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些亞洲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不及其兌歐元的匯率。中國人民幣在不久之前才跟美元脫鉤,而日圓因日本銀行的干預而被托住。這些壓力令美元偏軟,從而令歐元轉強。
歐元被引入成為現金貨幣後,就從谷底中回升。在1999年到2002年期間,歐元懷疑論者認為,歐元疲弱是歐元試驗失敗的先兆。歐元在這段期間表現疲弱,可能是因為貨幣還未「正式形成」。由於歐元紙幣和硬幣的發行當時尚未開始,這項計劃仍有機會失敗。但是,當歐元以現金方式流通時,市場對歐元的信心增加,愈來愈多人相信歐元會繼續流通,這令歐元幣值上升。在1999年至2002年期間,這項因素在歐元由弱轉強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這個時期之後,其他因素變得更加重要。
另一個早期歐元下滑的原因是,是原來持有多國貨幣是要避免單一貨幣匯率下跌帶來的風險,因此當固定匯率一但被確定,很多投資者和中央銀行都會大量沽出所持有的本國貨幣。當歐元區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固定時,持有例如德國馬克和法郎是意義相同的。另外有理由相信,有大量黑錢被兌換成為美元,以避免進行歐元的公開兌換。
結果
儘管歐元與其他主要或次要貨幣升值,美國貿易赤字依然持續成長。經濟理論認為美元貶值(即變得較便宜)與歐元升值(即變得較昂貴)將對美國出口有所助益,並減少美國進口活動。然而某種程度上,這取決於供應鏈中,貨幣成本轉嫁的模式。此外,貶值美元使得在美國的外國投資額增長(雖然伴隨而來的是降低的回報),所以持續增長的外資在某種程度上將鞏固美元的地位。而且,美元的貶值使得外國在美國投資成本更低(雖然獲益也減少了)。因而,持續增加的外國投資將會鞏固美元的地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角色有助於支撐美元及減少預算赤字,但此二功能的正常運作仍須端視持續的外國支援。
歐洲中央銀行和各國金融管理機構透過購買新發行的的美國政府國債為財政作外匯儲備,而這也須要動用美元。如果某段時間外國人不願意以現時利率購買美國債券(因為美元的貶值也降低了美國國債的價值),那麼美元也會巨幅跌落。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美國政府將不得不提高利率,而這將削減經濟增長。
有人預測,歐元相對於美元的強勢可能會鼓勵各國使用歐元作為替代的儲備貨幣。薩達姆•海珊時代的伊拉克就曾在2000年將該國的儲備貨幣由美元改為歐元。 一些掌握大量儲備貨幣的國家(如印度和中國)也已將他們的部分外匯儲備由美元兌換為歐元,甚至歐佩克也將他們的貿易貨幣從美元更改為歐元。這些都將長遠地加強美元貶值的趨勢。在2004年,國際結算銀行的報告中說銀行的歐元存款金率從2001年的12%增長到20%,並將持續升高。美元的貶值,也將使得美國人投資外國股票的獲益升高,而這也更進一步地使美元蕭條。
歐元的升值將抑制歐元區的出口,但目前仍幾乎沒有發生這種狀況的跡象。其主要原因是歐元區的主要的全球性消費國的貨幣也相應的對美元升值。隨著經常帳目赤字繼續上升,加上美國沒有計劃採取緊縮措施來減少進口、增加出口。這種情況將可能導致美元失去其作為世界結算貨幣的地位,由歐元或包括歐元的一籃子貨幣取而代之。
歐洲憲法公投對歐元的影響
雖然歐盟憲法不被透過對歐元的地位沒有影響,但是在法國和荷蘭於2005年的公投否決憲法,引發對歐元的憂慮。
由德國明星雜誌2005年6月1日所發表的統計顯示,有56%的德國人贊成重新使用馬克。[5]
義大利北部聯盟的黨員討論,提出為義大利是否重新使用里拉進行公投。
法國運動黨黨員提出,為法國是否重新使用法郎進行公投。[6]
與德國迥然不同的,2005年6月7日奧地利一項調查顯示歐元受到廣泛支援:73%受訪者表示,希望保留這個統一貨幣,而只有21%的人贊成回用原來的貨幣先令。[7]
不過,這些方案提出後不久,歐洲委員會發表宣告,否定其可能性,並說不會棄用歐元("the euro is here to stay")。
幫助推行歐元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羅伯特•蒙代爾被稱作歐元之父。維姆•德伊森貝赫也起了關鍵作用。
參看
歐洲經濟
EMU
歐元硬幣
歐元紙幣
歐洲中央銀行
參考資料
^ 資料來自歐元相關地區的人口統計。
^ Ralph Atkins,《Euro notes cash in to overtake dollar》,FT.com,2006年12月27日發表,2007年11月5日存取。
^ 《ESTONIAN EURO COIN DESIGNS CHOSEN FOR THE NATIONAL VOTE》
^ 《Winning Design of the Estonian Euro Coins Competition Disclosed》
^ 《56 Prozent der Deutschen wollen die Mark zurück》
^ 《French No campaigners launch new bid to bring back the franc》
^ 《Drei Viertel wollen Euro beibehalten》
參考文獻
Europedia: Guide to European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
A critical view on "The euro and Great Britain"
A critical view on "inflationary euro"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and the euro
EU and EMU information including coin and banknote images
Britain and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The euro and standardization (Michael Everson = 葉密豪; including "The plural of euro is euros!" as well as a discussion on what the words for "euro" and "cent" should be in Irish)
A brief commentary by one of the economists instrumental in creating the euro
EuroBillTracker: An experiment that tries to track the way of euro notes across Europe
Similar experiment: myeuro
Eurotracer, another experiment that also studies the meaning of the serial numbers and the spreading of coins
Euro FAQ Wiki
參考書籍
Jay H. Levin, A Guide to the Euro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2)
外部連結
歐元匯率換算工具
歐洲中央銀行官方網站
歐洲銀行聯盟
The Euro: Our Currency(歐盟官方網站)
Dollar/Euro-Chart
歐洲憲法
目前美元兌歐元匯率(英國廣播公司)
以前及現在的歐元和29種貨幣之間的兌換率(歐洲中央銀行)
由1971年至今的匯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5%85%83
德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分流了,中國中考分流是太早還是太遲?
目前全世界的學制分為這幾種:1.單軌(如美國,高中之後再分,表面看似公平,但地區間的教學品質差異很大,而且越向上越貴,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差距過大)。2.雙軌(如德國,學術與職業分開,學術線歸經濟、金融等高端行業走,主要是給權貴的,職業線歸藍領等中低端行業走,主要是給平民的。但是,德國的藍領工資並不低,所以大家能接受)。3.分支型(如中國,基礎教育單軌,高等教育雙軌)。
回應
德國製造業培養人才的方式非常好。中國企業招人太重文憑等外在的條件。
少些德吹吧,德國經濟負增長。
歐盟宣佈將對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中國商務部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
相關新聞
外媒評歐盟玩火自焚
中國車企撐起慕尼黑車展!比亞迪打響價格戰首槍|中國成世界最大電動車市場 去年銷量590萬 占全球58%
回應
其實不但電動車便宜,基本上凡是中國制的都比外國便宜。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想賺的是薄利,即便外貿品已經比內銷的貴了幾個價位。
物美價廉供大家使用也不行. 這些所謂資本家也太離譜了.
資本主義就是掠奪世界資源保障資本家的利潤不管人民生活問題。
中國電動車之所以價格低是因為完整的供應鏈和先進的技術 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落後了 不虛心學習而動用政治力量打壓 最後只能是越來越落後
美歐也對企業補貼 馮德萊恩怎麼不查呢
你看下歐盟區評價,全部在罵歐盟,自己的補貼比中國還多,競爭不過就加關稅,坑的還是歐盟區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