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的《龍的經濟》透過客觀的數據和圖表,比較同等開發的國家,得出中國在政經關係、人口老化、銀行壞賬、社會矛盾、增長模式以及中國與世界等各方面的成績均屬中上,可完全否証相關反中者(如後評《惡兆》《中國經濟的危機》《你了解真正的中國嗎》《低價中國》《中國即將崩潰》)之誇大失實,難怪「中國崩潰/威脅論」會一再狼來了。
龍的經濟: 首席經濟學家的中國思路(御書房出版 2007)
How to Think About China
內容簡介
為何舉世都在研讀龍的經濟?
在親中與反中的選項裡,聰明者將選擇務實的知中。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未來而言:
到2025年,中國大陸將躍居全球第一大貿易國,成為最主要的機械、鋼鐵、水泥、能源、食品和原材料進口國;按照實物產出來計算,其經濟總量將達到美國或歐盟的一半;新興的城市中產階級的人數可能達到3~4億,將超過美國今天的全部人口……
然而,中國並非全新的經濟物種,它不過是“亞洲奇蹟”的再版。在世界舞臺上,中國固然在扮演著起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它對世界經濟即將帶來的影響要比目前流行的說法緩和得多。
歸結而論,有七個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理由:
1.中國不會重新改寫世界經濟的增長史。
2.中國不會吞噬全球的製造業。
3.中國不會買光世界的金融資產。
4.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
5.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市場上通貨緊縮的輸出源頭。
6.中國不會導致其他發展中國家陷入停滯。
7.中國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
目錄
序
第一章 政府與市場
概論:有關中國經濟的五個重要事實
故事的主角
國有經濟——到底有多大?
政府與經濟——所有權之外
國有經濟?市場經濟?——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
未來之路
第二章 老齡化——前所未有的挑戰
概論:五個主要發現
突如其來的老齡化
誰來支付養老金?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
第三章 走出銀行困局
概論:關於中國銀行體系的五個誤解
中國的銀行體秒——深刻的變化與隱含的問題
銀行危機——緣何隱而未發?
銀行業的未來——是喜是悲?
拯救國有銀行
私有化、自由化與其他趨勢
尾聲
第四章 經濟社會緊張關係
概論:中國崩潰論的誤區
失業問題:並不是未來的真正挑戰
農民和農村移民:好轉的跡象
富人階層:收入分配不平等到底有多嚴重?
腐敗的威脅?
政府的財政穩定
經濟增第政政治民主
高速增和——如果消失?
第五章 中長期增和的動力
概論:中國經濟增長的源泉
亞洲增長模式
中國與眾不同?
中期增長的動力——供給方面
中期增長的動力——需求方面
第六章 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
喬納森•安德森 Jonathan Anderson
喬納森•安德森,是瑞銀證券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長期關注中國宏觀問題,擔任《財經》、《商務週刊》、《經濟觀察報》和《21世紀經濟報導》等多家國內報刊的專欄作家,在業內有很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的上一本書是與國內的著名經濟學家胡祖六合著。
Jonathan Anderson,是瑞士銀行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先後任職於IMF駐俄羅斯代表處,IMF駐香港代表處和高盛公司。2002年加入瑞士銀行投資研究部。
喬納森.安德森 專欄
http://opinion.caixin.com/anderson/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
從一個貧窮、封閉與混亂的經濟體,迅速成長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中國令世界驚訝。隨之的問題是,這一崛起會對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Joanthan Anderson)最新出版的《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一書更客觀地還原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真相,指出中國儘管是新崛起的亞洲巨龍,卻並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現象。它將沿著東亞地區的既定模式發展,在未來20年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的領頭羊,但同時,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會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
喬納森•安德森認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是:
1、中國不會重寫世界經濟的增長史
中國大陸的真實GDP在未來20年還可能保持8%的增長速度,這並不希奇,因為日本、臺灣、韓國和其他一些亞洲經濟體也在相當長的時期裡取得過類似的高增長速度。即使把國家規模的因素考慮進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的變化也並不比上述那些亞洲經濟體在二戰之後的增幅更加明顯。
2、中國不會吞噬全球的製造業
中國依舊特別偏重于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並且在很長時間裡鮮有變化。一旦考慮到週期性波動的因素,大陸的外貿總體上仍是平衡的,消費品出口賺來的每個美元都用來購買了機械設備和其他投入。也就是說,中國在為世界其他經濟體提供著高端的製造業工作機會。
3、中國不會買光全世界的金融資產
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的增加中,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其他中國企業出售海外資產的收入——或者是由於外國投資者購買中國的資產。一旦計算淨資產頭寸,就會發現在整個亞洲地區,中國大陸實際上是購買外國資產最不積極的成員。
4、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
人民幣依然是不可自由兌換的,它雖然可以在貿易往來中結算,但大多數資本交易還是受到限制。即使按照亞洲發展中經濟的標準來看,大陸的資本市場也遠沒有發育起來。
5、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市場上通貨緊縮的輸出源頭
中國製造的價格持續下降。但到目前為止,價格下降的壓力主要集中在非常低端的製造業產品中,讀世界其他產業的生產商影響很小。
6、中國不會導致其他發展中國家陷入停滯
儘管中國在搶佔發達國家的消費品市場上做得非常出色,但其他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同樣在擴大。在吸引外資方面,中國顯得更加出眾——但主要的投資卻是瞄準中國的國內市場,而不是出口型的外包產業。未來,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這會使其他低收入國家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多麼更為有利。
7、中國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
儘管相對貧窮和擁有社會主義體制的背景,中國卻是世界上自由化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增加,治理和透明度水準不斷改善。這是符合“華盛頓共識”的精神的。
喬納森•安德森畢業于哈佛大學經濟系,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代表處、駐中國代表處和美國高盛集團,現任瑞銀證券投資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曾與胡祖六合作出版了《關於中國和世界的五大神話》,該書對有關“中國威脅世界”的5個神話一一做出回應,指出“中國威脅”並非現實。[2006年10月]
http://www.gemag.com.cn/14/2400_1.html
喬納森•安德森:揭密亞洲經濟增長模式2006-12-4 騰訊財經
安德森很有明星相。當然,不是電影明星,而是明星分析師。這位年青的投資銀行經濟學家,在《亞洲貨幣》雜誌2005年證券商調研中被選為最佳經濟師。除了投資圈,他的熱度也逐漸輻射到更廣泛的財經讀者。他的觀點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在《財經》雜誌等國內主流媒體上,你也能見到他的專欄。
四年前,還在高盛的安德森,與胡祖六一道撰寫了《關於中國與世界的五大神話》,該報告受到世界各地投資者的好評。在許多海外報刊上,中國威脅論曾經甚囂塵上。歐美消費者發現,越來越多的衣服和玩具打上“中國製造”的烙印,而巴西和澳大利亞的供應商則感受到中國對原材料的胃口急劇增長,人們擔心,發達國家的製造商有沒有能力和“中國價格”競爭,中國的周邊國家會不會因大陸經濟的崛起而被邊緣化?安德森和胡祖六破除了這些不必要的擔心,“神話”一說逐漸退潮。
不過,對中國讀者來說,他們更關心的,也許不是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而是中國的發展能否健康持續。國有銀行的龐大壞帳,有沒有出路?中國會不會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貪污腐敗、收入差距的持續拉大,會不會造成政治局勢的動盪?在過度依靠投資和出口、消費提升乏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能否繼續高速增長?更有人深謀遠慮地提出“未富先老”難題:勞動力總量在未來10年內到達頂峰,大批員工進入退休年齡,中國扛得起龐大人口的養老重負嗎?
不要擔心,至少安德森非常樂觀。從去年開始,已成為瑞銀證券亞太首席經濟師的的安德森,撰寫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國內問題的研究報告。有心人將這些報告結集出版,這便是他的新書《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之所以提到“神話”,似乎是為了呼應安德森在前一本書的內容。不過,也許該書的英文名更為貼切,How to Think about China,如何看待中國。沒錯,新書把聚光燈投向中國,而非世界。
在安德森眼裡,上述問題都能一一化解,這種樂觀簡直有點不可救藥。不過,和誇誇其談的學者不同,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特長是資料分析。安德森的觀點都有翔實的資料支援。也許,樂觀還來自於安德森的國際視野。當我們坐井觀天,對許多問題憂心忡忡時,安德森卻把中國置於發展中國家的佇列中,把今天的中國放到東亞四小龍的相應發展階段進行比較。
以腐敗為例,他使用了國際透明組織所編制的世界各國“腐敗感受指數”。其計算方法是綜合多個國際組織對各國的商業人士和研究者的獨立調查結果,並彙編而成。在2004年,中國在145個被調查國家中排名71位,位居中游。但安德森認為,在同一發展階段的國家中,中國的得分可以說是相當優秀。與周邊鄰國相比,中國大陸的得分遠高於印尼、菲律賓、印度和巴基斯坦,與泰國大致相當,但不及馬來西亞、韓國和臺灣等更發達的經濟體。
安德森的國際視野和他的經歷不無關係。上世紀80年代,他在哈佛大學經濟系讀研究生,與中國學者錢穎一、李稻葵成為同學或校友。安德森的導師是後來被稱為“休克療法”始作俑者的傑佛瑞?薩克斯。在薩克斯的指導下,他開始進行有關前蘇聯經濟轉型的研究。90年代初,他目睹了前蘇聯的帝國崩潰和改革失敗,然後把興趣轉向中國。他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中國代表處,後來進入投行,轉戰美國高盛集團和瑞銀證券,現任瑞銀證券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在《走出神話》一書的最後一章,安德森回到四年前的主題,提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在他看來,中國並非有些分析家預測的那樣會是“全新的經濟物種”,不過是“亞洲增長模式”的再版。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中國也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以世界經濟全球化、國內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為三大支柱)。
在尋求複雜的經濟學家眼中,安德森的理論框架似乎有點過於簡單。他對“亞洲增長模式”的總結說不上有什麼學術創見:亞洲增長的根本動力來自于高儲蓄率。他說,從本質上說,只存在三種經濟增長方式。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勞動力,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資金,第三種是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即促進總要素生產力(TFP)的發展。順藤摸瓜,亞洲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高儲蓄率。
類似於比較優勢理論,安德森也排除了中國短期內威脅發達經濟體的可能性。他以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臺灣為例解釋說,儘管這些地區依然維持著很高的儲蓄率,但當今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遠不能與30年前相比。原因有三:首先,資本的邊際產出逐漸下降;其次,國內工資水準提高,出口放慢;再次,國內剩餘勞力逐漸枯竭。不過,安德森也提醒,這正是經濟走向成熟的表現,並非經濟發展的失敗。
對於中國的未來,安德森的建議是,應該從亞洲各地總結經驗教訓,“對待民主政治的改革要保持謹慎,過早地轉向多黨選舉制度有可能給經濟帶來不穩定。相反,積極改善司法環境、提高政府治理水準、加強市場透明度和問責制將是更現實的選擇。”
基於這樣的觀點,安德森對另外一個愈來愈受到關注的大國——印度——的評價明顯不高。在他看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只相當於1990年的中國,而印度經濟在近來取得的較快增長速度也同樣是亞洲模式的——源于日漸增高的儲蓄率。
http://finance.qq.com/a/20061204/000519.htm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經濟發展還有好幾年好勢頭 2010-12-17
自金融風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不僅復蘇特別快,經濟成長也搶在發達國家之前,安德森表示,這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花了很長時間去清理銀行壞帳及生產過剩問題
【《財經》記者 蔡婷貽】歲末年初交接之際,外界紛紛討論中國模式是否可行,中國經濟會不會因為通膨及其他國家內需趨緩而到影響。
瑞銀集團環球新興市場經濟師、董事總經理喬納森•安德森在參加《財經》年會“2011:預測與戰略”時樂觀地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還有好幾年的好勢頭。
自金融風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不僅復蘇特別快,經濟成長也搶在發達國家之前,安德森表示,這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花了很長時間去清理銀行壞帳及生產過剩問題。因此,本世紀以來,新興市場有足夠的力量大幅超越發達國家的經濟成長速度。
其中,中國就是最顯著的例子,他指出朱鎔基總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大膽處理生產過剩問題,並關閉國有企業,讓幾十萬國有企業工人下崗,緊接著政府在2003年推動銀行改革,這些作為為中國經濟成長奠下了健康的基礎。
因此,安德森認為,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憂心是相對多慮了。
不過,這種多慮,顯然也影響了中國政府,甚而造成政府一直抗拒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
在安德森眼中,這樣的抗拒卻可能是一個小錯誤,他指出現在歐美國家因為經濟成長緩慢,不得不採取寬鬆政策,而這種政策不免影響現在試圖要緊縮貨幣政策的新興市場國家。在此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讓匯率浮動,以此來區隔與發達國家寬鬆貨幣政策。
他認為,中國的經濟體已經具備讓人民幣升值的實力,讓匯率升值不只對中國的國際關係、對經濟前景也將是有助益的。但他同時預言,所有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會繼續抗拒匯率升值的壓力 。
安德森進而指出,由於中國過去兩年以多項政策刺激經濟成長,造成了國有企業生產過剩,以及以鋼材為代表的原材料過剩,這掩蓋了中國消費者在過去兩年積極買房和大量消費的事實。他強調中國內需市場在過去兩年的成長是非常驚人的,外界指責中國消費者消費不力,根本是指錯方向。
然而,從明年開始,中國消費者的貢獻將不如今年;另外,由於歐美國家經濟成長趨緩,中國出口成長也將受到影響,中國明年的GDP成長將不得不往下微調,但是外界不需為此擔心,畢竟沒有一個經濟體常可以長期維持高成長,至於中國經濟會不會遇到危機,他表示,“五年後再來談吧”。
http://www.caijing.com.cn/2010-12-17/110595369.html
喬納森•安德森:尋找未來十年的中國經濟新驅動力
人民網北京2012-11-18電(記者 楊波)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九屆全球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世界經濟格局變遷與全球金融改革,人民網財經頻道全程直播此次大會。
在今日舉行的第五場專題會議“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方向與路徑”上,IFF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表示,喬納森•安德森表示,過去的中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地產來驅動的,那麼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經濟轉型面臨的問題很簡單:如何找到房地產之外的發展因素,如何找到另外的消費驅動力,如何將錢花在其他的領域當中。
喬納森•安德森稱,中國經濟的崛起,很大程度是中國房地產經濟的崛起,以鋼鐵行業為例,全球鋼鐵超過一半的生產量和消費量都在中國,而國內鋼鐵消費的很大一部分都用到建房子上去了,他甚至認為,在中國不是基礎設施在驅動鋼鐵的消耗量,而是房地產在驅動。
喬納森•安德森還表示,房地產在中國的家庭消費中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中國人還在花更多的錢來用於購買自己的家庭住房。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2012/1118/c351703-19613349.html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經濟惡化主因是地產業發展 騰訊財經2012-11-18
騰訊財經訊 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九屆全球年會於今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世界經濟格局變遷與全球金融改革》,騰訊財經全程直播。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環境惡化主要原因是地產業發展。
喬納森•安德森認為,在這裡重複一下,如果將我們家庭的消費量加入到這個數字當中,也就是住房的數量加入到房屋消費量的話,可以看到房屋的消費量在過去的多年當中沒有任何的減少。我們可以看到今天中國人還在幾乎是花更多的錢來用於房屋的消耗量,他們在購買自己的家庭住房。
跟大家總結一下,希望我的總結跟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平衡中國的增長模式。首先提到跟房地產相關的,我們提到投資的時候需要認識到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的投資進入到中國的房地產經濟,如果看一看中國當前環境的惡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到這些問題都歸因於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演講實錄:
[喬納森•安德森]:謝謝吳教授,非常高興能夠有這樣很好的機會來聽到中國改革的過去10年、20年非常重要的人物在這裡演講,很感謝這個機會。在我簡短的演講當中強調幾點跟中國改革和發展相關的。[10:07]
[喬納森•安德森]:根據剛才崔市長所說的講三個簡單的詞,“房地產、房地產、房地產”。我在這裡做介紹的時候,希望跟大家介紹很簡單的資料,但是這些資料是非常強有力的,第一是中國的投資率在過去的12年當中,從2000年到2011年的時候GDP增加了48%,這是非常令人吃驚的數字。[10:08]
[喬納森•安德森]:為什麼這麼大的增量和這麼大的增長率,實際上有幾個百分點來自於房地產的消耗量,也就是說整個投資在過去的10年當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房地產的發展所驅動的。[10:08]
[喬納森•安德森]:主要的行業在這裡指的是住房,我們在這裡提到中國的投資發展時候,必須要提到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如果我們來看一看,把中國的房地產剔除出去,看國內消費增長的話,幾乎可以看到這個比例是沒有任何增加,可能只增加了1-2個百分點而已,對於中國經濟的崛起來說,很大程度是中國房地產經濟的崛起。[10:09]
[喬納森•安德森]:在這裡也提到需要中國再一次促進經濟平衡發展,需要關注這個事實。在這裡提到中國房地產的時候,會提到中國的基礎設施和中國在港口以及在機場和在其他的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而這些投資是沒有促進GDP的增加。[10:09]
[喬納森•安德森]:而中國GDP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住房領域當中的投資所驅動的,這就帶到第二個資料,如果考慮對商品的使用,在這裡舉鋼鐵行業的例子,中國的鋼鐵消耗到哪個地方,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使用國,幾乎使用了世界上50%的鋼鐵生產量,占到了全球的53%。這些鋼鐵用到哪些地方?40%在中國鋼鐵的使用量都進入到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用到建房子當中去。[10:09]
[喬納森•安德森]:如果我們看一下汽車行業,以及中國的家電行業,再看看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就是在建造房屋的時候還需要來修路和修下水管道的話,60%的鋼鐵消費量幾乎三分之二進入到房地產行業當中來,跟房地產相關的行業中去。[10:09]
[喬納森•安德森]:在中國有多少鋼鐵的使用是真的用到鐵路,也就是鐵軌的鋪設呢?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只有1.5%的消耗量用在鋪鐵路上,我們看看中國今天所有的鋼鐵消耗量,如果在這裡不考慮與房地產相關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只看其他的基礎設施項目,與房地產無關,我們看到機場和鐵路消耗的鋼鐵只占到總消耗量10%,在中國不是基礎設施在驅動鋼鐵的消耗量,而是房地產在驅動。[10:10]
[喬納森•安德森]: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到,在今天房地產所占GDP的比例從目前的40%降到35%,在這裡需要關注一組資料,對於中國的普通家庭最終在購買商品房的時候,可以看到目前已經占到GDP11%,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消費量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由房屋消耗量的增加,也就是說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購買住房。[10:11]
[喬納森•安德森]:如果我們將住房來加入到房屋的數字當中,可以看到總的房屋消費量在過去的10年當中沒有任何降低。[10:11]
[喬納森•安德森]:在這裡重複一下,如果將我們家庭的消費量加入到這個數字當中,也就是住房的數量加入到房屋消費量的話,可以看到房屋的消費量在過去的多年當中沒有任何的減少。我們可以看到今天中國人還在幾乎是花更多的錢來用於房屋的消耗量,他們在購買自己的家庭住房。[10:13]
[喬納森•安德森]:跟大家總結一下,希望我的總結跟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平衡中國的增長模式。首先提到跟房地產相關的,我們提到投資的時候需要認識到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的投資進入到中國的房地產經濟,如果看一看中國當前環境的惡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到這些問題都歸因於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的發展。[10:13]
[喬納森•安德森]:如果看看中國的商品價格,在這裡跟專家也會告訴我們來說,需要看看中國住房的消費量,而且我們知道對基礎設施投資來說,在過去的10年中,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的投資,但是對基礎設施投資並沒有占到中國主要消費量的主力,我們提到中國的消費和中國經濟增長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普通家庭支出越來越用於住房的購買。[10:14]
[喬納森•安德森]: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我們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過去10年當中,中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地產來驅動的,在未來的十年中,我們如何找到另外的發展因素,我們如何找到另外的消費驅動力,如何將錢花在其他的領域當中。[10:14]
[喬納森•安德森]:在這方面考慮兩種途徑,一種是房地產逐漸的衰落,其他的行業逐漸崛起,這是以自動的方式替代。第二種方式是通過行政措施戳破房地產的泡沫,因為我們知道這個體系現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進行調整的,我是相信第一種方法的,但是我們知道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需要來指出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房地產發揮的非同尋常的作用。[10:15]
[喬納森•安德森]:我發言就到這裡。謝謝大家。[10:15]
http://finance.qq.com/a/20121118/000377.htm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