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4 09:00:00阿楨
《崇高的曖昧》
讀了幾本休閒書,體悟到:大眾的休閒/旅遊,不存在於古代希羅奴隸和中世農奴社會,即便近現代大眾已從工作中爭得了大量的自由時間,但仍逃不出資本主義下消費文化的休閒體桎(另參本館:母親節商業化)。
只有胡大平的《崇高的瞹昧:作爲現代生活方式的休閑》有上認識,胡雖不否認大眾文化學派(另參本館:沒有批評的《文化批評》)主張的休閒有其從工作爭自由之正面性,但更多的是指出上述自由之不自由之矛盾性(p.7),故書名或可改《大眾休閒文化的多重矛盾》!
潘綏銘《崇高的曖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內容簡介
現代休閒是一種讓人“愛恨交織”的生活方式,它源自資本生產並服從它的要求,它體現自由又處於物化之中。本書站在當代理論立場上,有說服力地分析了當代這一困境,特別是對電影、美容、廣告等案例的剖析,更有不俗表現。
叢書資訊
大眾文化批評叢書 (共10冊), 這套叢書還有《雙重視域》,《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上海酒吧》,《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從娛樂行為到烏托邦衝動》 等。
休閒病 維基百科
休閒病(Leisure Sickness),指有些人在平日並不容易得病,而一旦在周末或放長假期的時候,便會渾身是病,而症狀範圍可以很大,有疲勞、噁心、偏頭痛、頭痛、肌肉疼痛、感冒等,病徵可以維持十年甚至以上。「休閒病」一詞是由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 in the Netherlands)[1]的心理學家 Ad J.J.M. Vingerhoets 所命名
初步患者統計
Vingerhoets 研究休閒病患者[3],訪問了2000名男女[1],推斷大約有 3% 的荷蘭人有此病徵。該學者發現患者大多於重大人生事件時發病,例如婚姻、生育或轉職,而他們大多都有高工作量,完美主義者人格,願意為職業成就付出的人格,工作責任心過重,這使他難於從工作中回服過來。
休閒病有幾個可能解釋:
病徵壓抑
Vingerhoets 認為人體會在在外環境緊急下會暫時不理會身體的病徵,在休閒的時候病徵便會發作,因而造成休閒病。
壓力與皮質醇
在工作壓力大時,皮質醇與腎上腺素都會增加。腎上腺素除了使心跳加速和流汗以外,亦會加強個人的免疫力。而皮質醇本來是一種提供能量的激素,能在短時間加強工作能力。不過在假期的時候,腎上腺素的影響減少會較快,而皮質醇卻只會緩緩減少影響。因為皮質醇也會令人減低免疫力,所以在這個時間很容易患病。
對患者的建議
Vingerhoets 建議以下行為可以改善病情:
改變工作態度,減少工作投入感
恆常於假期開始時(一般指週五晚)運動也可以略為改善假期的免疫力
如無法改變工作態度的,應尋求心理學家作認知治療
反對意見
亦有人對「休閒病」這種說法並不認同。香港醫學會時任會長蔡堅在接受香港報章查詢時表示:「休閒病」這種說法沒有醫學根據[1]。上述的病徵都是一般常見的病,在長假期時不少求診者都有這些病徵,未必與休閒病有關。
參見
工作狂
工作狂 維基百科
工作狂(英語:Workaholic)指過度投入甚至沉迷於工作的人。工作狂不一定喜歡工作,可能只是強迫性地感到需要工作。雖然這個稱呼通常帶有貶義色彩,但有時也被用來形容某人對工作高度投入,而且這裡的「工作」可以泛指某些興趣愛好,如體育或音樂。
在日本,以成語「滅私奉公」來描述工作狂現象。泛指徹底犧牲私人的時間,全心全力為職場上的工作奉獻一生。對於已婚者,可能與家人的疏遠,而導致離婚。對於健康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甚至發生過勞死。
過勞死 維基百科
過勞死,源自日語,是一種職業性的突然死亡,因工作過度致死。其原因為由壓力引起的心臟病發作,或是長期疲倦所導致的中風致死。第一宗有紀錄的過勞死個案發生於日本,當中一名工作在日本最大的報紙公司二十九歲的海外運輸部男員工,在他工作期間突然中風身亡。事件最初不為留意,直到198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同公司幾位較高職位的行政人員正值壯年,卻在沒有明顯疾病的情況下猝死。當地傳媒馬上針對事件報導,並很快把這種現象稱為「過勞死」。在1987年,由於過勞死現象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日本勞動省不得不就因工作猝死的人數作出統計。台灣過勞死的現象在於資方濫用責任制,使員工不得不超時工作以免被遣散。2011年台灣為減低過勞死,開始讓員工超時工作的資方加以罰則,但被資方認為是妨礙投資。
預防過勞死
法律明定每日、每週、每月之工作時數上限。
鼓勵員工適時休假,取消「不休假獎金」。
資方不要以責任制,成為讓員工無限制加班的藉口。
定期舉辦員工健康撿查。
調整企業文化,從「為公司賣命」,到「創造企業與個人雙贏局面」。
調整主管對於員工的心態:勤勞不是萬靈丹、有時甚至是毒藥,傷害員工會傷害企業。
在不縮減人力及薪水之前提下,採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自動、半自動化工作系統。
政府單位確實執法,處罰常態性要求員工超時工作的不肖企業,最好以刑事責任對付不肖企業(如劉姍姍在美國因為虐傭而被羈押重判,但在臺灣就不會出事)。
改以就業為導向的經濟政策,完全就業可以增加員工對僱主的議價能力,避免過勞現象。
相關
疲倦
慢性疲勞症候群
工作狂
遊戲成癮 (另一種過勞死的高危險族群,例如在網咖玩MMORPG,玩到暴斃。)
尋求工作與休閒的平衡 by黃炳坤
工作和休閒存在相互替代的關係,在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時間內,勞動時間越長,休閒時間就越短,反之亦然。在現代社會,增加休閒時間是一個全球運動,也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加班加點在有些地方具有“普通性”。長期超時工作,已經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心健康。當工作的壓力直接威脅到人的
身心健康時,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在關注經濟增長速度、關注人們收入提高的同時,是否更應該關注人們快樂指數、幸福指數的提高?而關注快樂指數、幸福指數的提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關注和實現人們工作與休閒時間的平衡。
平衡工作與休閒時間的比例
自從1886年5月芝加哥的工人反對一天工作10-12小時工作制而為爭取8小時工作制掀起罷工浪潮起,人們開始尋找和實現工作與休閒的平衡。國際勞工大會為了縮短勞動者的工時,先後在1919年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第一號公約中規定,工業企業工作時間一天不得超過8小時,一周不得超過48小時;在1935年,國際勞工大會又通過了《關於一周工作時間縮短為40小時的公約》。從此,8小時工作制得到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普遍確認。後來,發展中國家陸續實行了5天工作制。我國在1995年開始實行了一周5天工作制。整體上我國公眾普遍享有的國家法定假日全年為114天(發達國家大約為150天),這意味著人們有1/3的時間是在休閒中度過。
但是,到目前為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工作時間與休閒時間的平衡還沒有真正實現。據去年底美國AC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通過對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菲律賓和越南等46個國家居民的調查報告顯示,“更好地均衡自己的工作和休閒時間”成為了全球被採訪者新年願望的第一位,而避免人際關係的危機、更多地鍛煉身體和增加薪酬等排在其後。可見,平衡工作與休閒時間的比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個願望,還沒有真正實現。
工作應有興趣有目標有節制
世界上不工作的人很少,但不懂得工作的人很多。要懂得工作,就要對工作有興趣、有目標、有節制。
首先,工作要有興趣。興趣是工作的動力。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有的人對社交性、文藝性、多樣性的工作有興趣;有的人對持久細緻的工作有興趣;有的人對有條不紊、刻板平靜的工作有興趣,等等。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將職業選擇看作是一個人人格的延伸。他認為,個人的人格與工作環境之間的適配和對應是職業滿意度、職業穩定性與職業成就的基礎。他將人類大致區分為六種類型: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傳統型。霍蘭德強調,人們對某種職業類型感興趣,就會對這種職業活動表現出肯定的態度,在工作中就會調動整個心理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努力工作,事業成功。因此,興趣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工作要有目標。無論做任何一種工作,都要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目標。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周圍環境的干擾,從而集中自己的精力。要想避免工作中的挫折,少經歷工作中的打擊,我們也只有儘量縮小目標的範圍,把力量和精神集中到一個目標上,這樣才能集中人生的“優勢兵力”,去戰勝工作中的挫折。同樣,如果長期感受到壓力過大,就要重新評估自己的目標,如目標過高,就應調整目標,使自己的目標與能力相符。應經常問問自己,“是工作為了生活,還是生活為了工作。”工作有目標有助於人取得成功。
再次,工作要有節制。知識經濟的到來,以微電子為代表的技術革命擴大和改造了人類的生活空間,有效地實現了時間資源的節約。一方面,人們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們擁有更多休閒時間,開展多種多樣的休閒活動。但是,由於資訊、知識的無限性特點,人對客觀事物的運動狀態和方式的認識是不完全的,這種不完全性主要因為:一是由於人的認識能力的限制,其中包括人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的限制;二是資訊的絕對滯後性所限制,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不斷變化,人類面臨的客觀世界日新月異,已有的資訊集合不可能對將要發生和發展的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和反映;三是成本———效益原則要求人們要有目的地選擇資訊,掌握和使用資訊是要花時間、精力和金錢的,必須要考慮它的效益。由於以上這些特點,現代人,尤其是具有“三高”(高學位、高職位、高收入)的精英階層,工作時間不但沒有縮短,反而有加長的趨勢。這些精英階層的競爭力一方面來自資訊資本、知識資本。而資訊資本、知識資本消耗快、儲備慢,他們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一邊工作一邊補充,另一方面還要應對群體的內部競爭。這樣,工作時間自然會延長。因此,必須明確每天8小時、一周40小時的法定工作時間,其它為休閒時間。為此,工作要有節制。
休閒應有科學有文化有個性
休閒是自由支配的個人活動。休閒時間是為滿足勞動者全面發展而消費享受的時間,是全面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知識水準、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時間。所以,休閒應有科學、有文化、有個性。
首先,休閒應有科學。休閒的功能之一是勞動者利用一部分休閒時間來享受生存資料,恢復在勞動中消耗的體力和腦力,也就是利用閒暇時間來休息和消耗部分產品。但據調查顯示,我國相當多的一部人休閒方式過於簡單,“看電視”、“上網衝浪”等仍是主要休閒方式。缺乏規劃性和選擇性,在勞動中消耗的體力和腦力得不到恢復。因此,休閒應科學、合理,建議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對休閒時間的利用率,休閒方式和勞動力恢復程度作出科學的評價。
其次,休閒應具有文化。休閒的一個功能是勞動者利用一部分閒暇時間學習知識和技術培訓,提高知識和技能。休閒應有休閒文化。休閒文化是一個複雜而多維的系統。宣導進步的、高尚的、健康的休閒文化,能夠促進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倫理觀,能夠推動社會健康發展;而消極的、落後的、封建的休閒文化,對人們起腐蝕作用,阻礙和制約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應宣導和建立先進的休閒文化。目前,尤其是勞動者要增加學習知識,閱讀報紙、書籍的時間。
再次,休閒應有個性。休閒的另一個功能是個人自由支配時間,休閒時間可進行個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應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採取不同的休閒方式。如對不同性質的工作疲勞,應該採取不同的休閒方式:由於身體肌肉勞累而引起體力疲勞,消除的最佳方式是睡眠以及聽音樂、聊天、下棋等;由於長時間用腦引起腦的血液和氧氣供應不足,腦細胞的生理功能下降而產生的疲勞,消除的主要方法是適當的體育或娛樂活動等;由於受到強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引起的疲勞,消除辦法是加強修養、廣泛閱讀、找心理醫生等。總之,休閒是個性釋放,休閒是自由選擇,休閒是活出一個真正的自我。(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http://www.ycwb.com/YCWB/2007-05/08/content_1471446.htm
論文化與休閒 by陳世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
文化是由人所創造出來,歷經長久的運作,而成為人生活的規範或制度,反過來,它也在塑造生活在這種文化框架中的人之性格和行為(文崇一,1988)。在西方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休閒不止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還在精神層面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希臘文化中就認為工作的目的即為了休閒,一旦沒有休閒,就沒有文化的產生。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甚至把休閒譽為「是一切事務環境的中心,是科學和哲學誕生的基本條件」,這一思想可說已成為西方文化的傳統[1]。德國哲學家皮普爾(Josef Pieper,1965)在其《休閒:文化的基礎》一書中,以精闢的語言闡釋了休閒作為文化基礎的價值意義,其謂拜神、節日、喜慶,將休閒與文化結合在一起,文化之所以存在,主要是依賴休閒,而反過來說,除非休閒與祭儀、拜神有著長期且存在的關聯,否則根本不可能從事休閒。對Pieper來說,休閒是人的一種思想和精神的態度,它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結果,也不是空閒時間所決定,更不是遊手好閒的狀態,而是人有了休閒之後,由於心態的平和,使你感到生命的快樂、體會生命的意義,進而創造了美、善的文化(劉森堯譯,2003)。可見休閒與文化二者關係密切。不過,何謂「休閒」?這又是一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概念。接下來,我們將從休閒的定義開始,來論述休閒與文化的關係。
一、何謂休閒
何謂「休閒」?雖然沒有完全一致的定義,但多數學者均認為休閒是一種自由的狀態(freedom),一種追求個人興趣的自由。就字源上而言,「休閒」一詞來自拉丁文licere,意指自由(to be free)。從這個字所引申的法文loisir,則意指自由時間(free time),其中隱含著自由自在之意,和亞里斯多德視休閒為一種存有狀態(state of being),或自由狀態(state of being free)的休閒觀極為相似。希臘文化認為工作的目的即為了休閒,一旦沒有休閒就沒有文化產生(Iso-Ahola ,1980; Kelly,1990),此種說法比較傾向從精神層面來強調休閒的意境,這樣的論述似乎稍嫌一元化。其實除了精神層面外,休閒還具有多面向的概念,人們可以從不同的學科領域來探究休閒的意涵,因而引伸有休閒心理學、休閒教育、休閒社會學…等相關學科,可見休閒為一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e)下的產物,可以和不同的學科結合而有不同的休閒觀。從希臘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時期開始至今,對休閒的定義不知凡幾,每一個人似乎都言之成理。不過任何一種定義都無法完整地將休閒的面向納入。因此,至今人們仍對休閒持著不同的看法,不過此種現象不但無礙休閒所具的本質,多元的思想反而補充了多元休閒在現代社會中的創意。綜括文獻所論,關於休閒的定義約略可以從下列五個層面來說明:
1、休閒是一種目的、存有狀態:亞里斯多德認為休閒是一切行動的首要原則,它給了我們生活的愉悅和快樂。休閒是一種存有的狀態,一切休閒活動都是為休閒本身,音樂和沈思是兩個最有價值的休閒活動,因為音樂可以滌淨心靈,沈思可以獲致真理、獲得真正的快樂 (Neulinger 1981; Kraus 1990;Pieper, 1963) 。
2、休閒為一種生活方式:休閒乃在相對自由的狀態之下,不需理會外在對一個人的文化與實體環境所施加的壓力,避免時間與心理狀態束縳。不過,我們承認休閒是有限制的,一種生活方式的休閒提供機會或時間讓我們選擇要做什麼、不做什麼(Goodale & Godbey, 1988)。
3、休閒即自由時間:一般都將休閒界定為生活所需工作之外的自由時間(Brightbill,1964;Kraus,1990;Parker, 1971),或是沒有壓力的狀態之下所擁有的自由時間。
4、休閒即活動:把休閒界定為從事某種活動的機會,且其並非每日所需者,另外還嘗試將休閒活動予以詳細分類(Neumeyers,1958;Kaplan,1960; Nash,1960; Dumazedier,1960)。
5、整體性的觀點:綜合休閒的內在主觀意義和外在客觀的自由時間與活動型態,兼顧休閒的質與量雙重意涵(Murphy,1975 ;Neulinger, 1981)。
對於「休閒」的討論,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學術領域來加以探討,得出許多不同的理解(Cross,1993;Cushman,1987;Kelly,1986,1987; Rojeck, 1985; Whitson,1987;宋明順,1988),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過,綜合各家的說法,本研究將休閒定義為:休閒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其和時間規劃、活動的參與及身、心、靈的體驗有關,休閒也是人類生命的一種意境,強調在自由、沒有壓力的狀態下,悠遊於自我、自然的情境中,不是消極的行走於個式各樣的休閒場所中而已,而是一種挑戰形體、沉澱自我意識的意境,因此它宣示一種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意義。可見,休閒不僅是在尋找快樂而已,其實,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探尋個人生命的意義,更是形成人類文化的重要基礎之一,一種強調人的主體性之論述,在休閒的領域裡得到絕對的支持。
二、 休閒是文化的基礎
希臘人可以說是最早提到「休閒」概念的人,在當時休閒可說是希臘哲人柏拉圖(Plato)和亞里斯多德哲學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基礎之一,尤其亞里斯多德對休閒的許多觀點,迄今依然是文化、休閒研究的哲學理論基礎所在。亞里斯多德認為休閒乃是個人在必要勞動之外的心靈自由狀態或心智自由狀態,和時間、空間與活動無關。他認為生活快樂與否,抑或生活品質高低,完全繫乎休閒的基礎上。此外他還進一步舉出:音樂和沉思是個人休閒的核心,也是個人幸福快樂的基礎[2](涂淑芳譯,1996)。那個時代,富裕並具有權力的雅典人才能擁有休閒,至於忙於生活必需,沒有自由時間的勞工、婦女,則少有休閒。對柏拉圖而言,哲學家和國王所組成的休閒社會,由於成員都受過教育,能以適當的觀點看待事情,在一般事務上呈現美德,活出足供模範的生活,在此種基礎上隱然形成精英文化的論述,休閒也就成為文化的基礎,不同的休閒方式,形成不同的文化。
如果我們如前所述的將文化定義為一種生活的方式,那麼休閒即為生活方式之一,此種生活方式即為形成文化基礎之所在。在古時候,休閒是公民[3]的權利,這樣的休閒生活所創造出來的,就是一般所謂的精英文化。近代讓多數人能夠擺脫勞苦工作,而擁有自由時間的大眾休閒萌芽於二十世紀,也就是從工業革命到各項科技發明後,人們減少了工作時間,卻增加了生產力,於是人們擁有比以前還多的時間與閒錢,而促成對休閒的重視(宋明順,1992)。更具體來說,現今這個由電子科技領銜的後工業世紀,一方面是中產階級的崛起;另一方面則是人們觀念的改變,因此在有錢有閒之後,休閒已經成為社會重要現象之一,這種情況符合了經濟學上所謂的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所描繪的現象[4],大眾流行文化就是在此一背景下逐漸形成,而且主宰著經濟的脈動成為一種趨勢。
在現代大眾休閒生活中,我們發現休閒具有某些正面的功能,譬如,舒解壓力、提升工作效率、激發創造力、擴展生活視野、促進自我實現等。二十世紀儼然成形為休閒時代,而且此種情況會一直持續進行下去,這種情形其實也同時宣告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來臨,更重要的是一種新的文化也在這種情況下被形塑著。Russell(1996)就認為休閒是生活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描述出文化是如何相同以及如何不同,而且休閒時常隨著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因此休閒與社會文化的關係相當密切。不過,在現代休閒創造了現代文化特色的過程中,我們雖肯定大眾休閒意識的興起,相當程度代表了文化民主、文化平等的意涵,但不要忘記進一步去深思「人 」的意義何在?因為休閒之所以成為可能,其前提必須是人不僅要能和自己和諧相處,同時必須和整個世界及其所代表的意義互相符合一致(Josef Peper,1963 )。
另外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人類許多文明也都是由於休閒而創造出來,人類許多文化也因而與休閒息息相關。世界上許多古文明即在休閒和類似嬉戲活動中,社會化了男女角色認同,男生學習保衛部落和疆土,女生則學習手紅和持家等等,有的則用比較嚴肅的宗教儀式來教化。荷蘭的史學家傅吉格(Johann Huizinga,1949)在其名著《遊戲人》一書中,從遊戲的角度闡述了遊戲與人類文化進化的相關性,他認為遊戲作為文化的本質和意義,對現代文明有著重要的價值,遊戲在當時文化所佔的重要性超過現代社會。探索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遊戲與人類文化的關係,傅吉格宣稱,所有形式的文化起源於遊戲,「文化因遊戲而生,一切從遊戲開始。」他列舉了法律、哲學、經濟和政治上的一些有趣且具某種程度說服力的例證,他指出,法律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解決爭論的遊戲方法:法庭就是遊戲現場,律師們爭論著,以玩出事實。哲學家提出各種宇宙觀和意義時,正說明哲學從頭至尾就是觀念遊戲。股票市場中大量金錢的轉移,不就是一大筆錢和一群人的遊戲,有些人從中獲利,相對的另一群人則傾家蕩產。生意成為許多人的遊戲,賺錢就是得分的方法。政治只不過是小孩「國王與城堡」遊戲的成人形式—人們爭奪權力和優勢,爭取扮演國王或總理、總統或首相的機會。
休閒、遊戲也是大眾化的藝術之一,它是對任一文化的主動或行動的集體社會反動。同時,遊戲也是文化特色的映照,例如鬥牛純屬西班牙的文化;足球強調團隊精神與個人努力的結合,反映了歐州社會的運作方式。有些遊戲風行全球,因為這種遊戲展現了普遍的生活方式。遊戲不但使我們瞭解所在的文化背景,且能觀察了解參與者與觀眾的深層意向,四十年來,風靡美國的桌上遊戲「大富翁」,最能反映此種現象。如果美國是市場經濟的典範的話,那麼這種遊戲也就反映了當時的生活形式,也就是文化的寫真,大筆財富可以累積,也可能留失,而成功的因素是運氣和勇氣,甚至還要有談判的能力(涂淑芳譯,1996)。難怪Cutten(1929)會認為藝術、科學、競賽及所有的文明時代產物,就是那個時代原始的休閒,以粗糙但卻真實的方式呈現,事實上文明、文化都是休閒的產物。
三、 文化形塑休閒
探討休閒和社會與文化的關係,還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根據Parrys(1977)的看法,休閒本身即是一種有關社會拘束及社會義務的現象,而且最好將其視為具體呈現在全部生活中。此明確的指出休閒受制於文化的規範,休閒取決於他所歸屬的團體,所生活的文化價值體系及個人的人格,可見,休閒無法獨立於社會文化之外而被了解,它和社會文化之間有一定的交互關係,進一步而言,其實休閒是受社會文化所形塑、制約。當代人們的休閒取向深受文化的影響,文化之形成是一群人們所擁有之獨特的生活樣式,它包括社會中每一份子所習得的知識與習慣。總之文化是生活結構,是社會多數份子共同的思想、感覺、信仰及判斷事物價值的方法。人類創造美好的生活世界與休閒一樣是一種社會實踐的手段,是將人們理想的需求落實於世界,其間所具有的豐富化與多樣化會產生差異。可見文化是社會對於休閒生活的共同價值觀念、制度規範、信仰及抒情符號,用以導引其構成分子的生活休閒方式與休閒行為,例如小米幾乎是台灣南島民族行刀耕火耨自足生計經濟的主食及儀式性的作物,所以圍繞在小米之下所發展出來的文化祭儀,也是那時候原住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休閒活動。文化可說是為解決生活問題,適應環境而創設的,故生存環境、時空不同,會導致不同的休閒形式。
從休閒活動方式的不同,也讓人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各地不同的休閒是由文化所形塑的,如鬥牛前的戲弄及殺牛的剎那,純屬於西班牙式的文化,無法代表其他地區的特色;以足球而言,強調團隊精神與個人努力的結合,這也反映了歐洲社會文化的運作方式。其他如桌球強調個人的耐力與堅毅,是東方文化的精神;溫布敦網球(Wimbledon) 強調優雅的畫面、公平的比賽、良好的運動精神則是典型英國社會文化的縮影 (涂淑芳譯,1996)。另外,休閒機會伴隨節慶、祭典、特殊日子、及早期文化神聖的諸多神話傳說等等而來的。Godbey(1978)就指出,許多東西都不是個人選擇的結果,在這個社會中,休閒結構乃是圍繞著必要工作的生命週期,而迸入日常生活型態之中,無法分開。
在現今的社會中,我們發現在文化與休閒間,有著密不可分的相關脈絡,且兩者的範圍多所交疊。一方面休閒活動中呈現著文化特徵;另一方面文化中也蘊含著休閒內容,這都是相關於社會或社群認同的標準。因此,休閒和文化可以視為互相影響的概念,休閒創造了文化,而文化又會反過來形塑休閒的內容,引導休閒活動的方向,兩者是互相強化的(Kelly&Godbey, 1992)。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下,工業高度的發展,一方面促使人們的休閒時間增多,但在擁有物質、財物的同時,卻付出人的異化以為代價,造就社會普遍疏離的現象,這種人、我疏離的文化形塑了諸多物質性的休閒。此時正是透過休閒重新思考人的基點,改變文化現象的時機,文化性休閒的受重視,或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喚起的。如果處在一個多元的文化世界中,所形塑的休閒型式也是多元而豐富的,如果是一個單一的文化世界中,那麼產生的休閒論述也就會變得單一。 [1] Aristotle, Nichomachean Ethics.
[2] 和亞里斯多德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十三世紀的愛奎那(St. Thomas Aquinas)及之後的許多學者如狄格拉斯(Sebastian de Grazia)、林德(Staffan Linder)、皮普爾 (Josef Pieper)等等。
[3] 那時的公民指的是成年男人,而且必須是有錢有閒階級,女人及其他需為生活而忙碌的人是無緣享受休閒生活的。
[4] 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是指勞動供給量隨著工資率上升反而減少的現象。
http://gecserver.ge.cyu.edu.tw/subplan1/epaper/paper8/%E8%AB%96%E6%96%87%E5%8C%96%E8%88%87%E4%BC%91%E9%96%92.htm
段義孚《逃避主義 Escapism》(立緒出版 2006)
內容簡介
逃避,是人類文化創造的原生力
這是一本將地理學與自然、人文、心理、歷史、社會結合的書。從上述諸方向闡述人類逃避的行為與心理本質,並推演出這種逃避心理,能推動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與進步,所以逃避過程,也是文化創造的過程。
人文主義地理學?一門很新的學門,興起於二十世紀七○年代後期,當時的學術背景是,歐美學術界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討論。而人文主義地理學的指標性學術作品便是段義孚發表在《美國地理聯合會會刊》一九七六年六月號上的文章《人文主義地理學》,這篇文章被後續的地理學讀本廣泛引用,也正是這篇代表性的文章使得段義孚被學術界公認為是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
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一是自然。嚴酷的自然環境、突發的自然災害都會讓人們產生逃避的念頭。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二是文化。逃避喧鬧的城市生活,逃避猛於虎的苛政,逃避嚴厲的宗教禁錮,這些統統都屬於逃避文化。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三是混沌。混沌的、不清晰的狀態令人感到困惑與費解,人們總是試圖尋找清晰與明朗。人們寧願採納抽象的模型,也不願接受毫無頭緒的「現實」,因為清晰與明朗會給人以「真實存在」的感覺。
人類逃避的對象之四是人類自身的動物性與獸性。人類對自身某些粗魯的特徵感到羞恥和厭惡,於是,做出種種努力,想要逃離這些本性。整容、遮羞等皆屬於此類逃避。
人類逃往的目的地也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逃避暴風雨,逃回溫暖的房屋中,逃避高樓林立的都市區,逃往美好的郊區植物園逃避現實的苦惱,逃往虛幻的童話世界。 「逃避」是一個看似貶義的詞彙。然而正是由於人類內心與生俱來的逃避心理,推動了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與進步。在逃避的過程中,人類需要借助各種文化手段(組織、語言、工具等),所以說「逃避」的過程,也是文化創造的過程。
段義孚在本書中的研究範圍橫跨了地理、景觀、文學、歷史以及宗教信仰等諸多領域。其文字時常超過文學的極限,他的詮釋將人們對現實環境的感受與似乎不太相關於地理學的哲學、心理學、都市計畫與景觀設計學及人類學方面的見解聯繫在一起。
本書不單為廣大的地理學家所關注,還為建築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學者所關注。
作者簡介
段義孚教授是享譽國際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是一位華裔美國學者。於一九三○年出生於天津,先後在南京、上海、昆明、重慶等城市住過,十一歲時隨全家離開了當時的陪都重慶,去了澳大利亞,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在地理學理論、園林建築、文學、宗教等研究領域都做出過舉世矚目的貢獻。他關注人的問題、注重人性、人情、其思想見解發人深省,因而被公認為「擁有超自然靈魂的正義之聲」。曾獲眾多榮譽,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古根漢基金獎、美國地理學會授與的地理學傑出貢獻獎等,且著作豐富,代表作品有:《戀地情結:對環境感知、態度與價值》(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sperience)、《撕裂的世界與自我:群體生活和個體意識》(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 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逃避主義》
消費主義的魑魅魍魎 (曾德平 香港kubrick出版 2012)
內容簡介
每天出門,上班上學,掩面而來的是,無處不在的廣告宣傳。我們行住坐臥、起居飲食均被商人照顧得無孔不入。這些商品和服務真是我們生活的需要嗎?它們如何滲透入我們的生活呢?另一方面,社會上不同階層和專屬範疇的反消費聲音此起彼落,開展和反思資本主義、消費主義、日常生活與及社會發展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務求歸納、警示、尋覓消費主義其他的發展方向和模式,以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提升我們的心靈。本書以直接攝影的手法 ( straight photography ) 觀察、紀錄和反思廣告影像如何緊扣我們生活上的每個環節。另外數位攝影評論人更進行創作和評論交流,深化見解和撰寫文章。
消費文化與現代性 (弘智 2003)
內容簡介
對於試圖理解現代時期之消費文化的人們而言,本書不啻提供了與此等議題、概念與理論相關的扼要簡介,並將當前的思潮置於更廣闊的脈絡中。本書條理分明地呈現現代理論家針對消費之廣,從馬克思與齊美爾等早期思想家,到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當代思潮都在本書討論範圍之內。本書指出消費文化-遠非狹隘或短期利益,而是與當代的核心議題和社會思想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透過對於主要理論家論點的回顧,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此一主題發展脈絡的完整詮釋,因此對於今日關切消費文化的許多學科都有莫大助益,包括社會學、行消學、大眾傳播、文化研究、人類學、與歷史學。
目錄
第一章 消費文化現代性
第二章 市場的自由
第三章 消費與文化
第四章 商品的文化
第五章 事物的意義
第六章 事物的用途
第七章 新時代?
上一篇:《德性起源》
下一篇:《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