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大浩劫》
全球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皆然,看下台大獸醫系病理组研究生劉家伶<青蛙生態大浩劫──蛙壺菌感染>之言吧:「自從西元1980年開始,科學家發現全球性兩棲動物族群數量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超過6千種的兩棲動物中,發現約47%有數量減少的現象,約33%呈現瀕臨絕種。研究顯示,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感染可能是主要元兇,拉丁美洲、歐洲及非洲許多國家皆陸續有病例發生。」
看來只要有人為的詮釋,不管蛙蜂、暖化、地震颱風……等全都有「天災?人禍?」之爭!(詳參【圖博館】:蜂去巢空 氣候政治學 政治科學人 88水災 (一) 天災?人禍? )
《青蛙大浩劫》 (經典文化出版 2004)
內容簡介
美國有畸形蛙,台灣有秘雕魚生命的精巧設計已運行百萬年,如今為何會失靈?按時序變遷的生態週期,會不會被人造的環境和化學物質打亂?青蛙已遇大浩劫,下一個要遭殃的該是誰?問題究竟出在哪?又該如何解決?
1995年夏,一群學生發現池塘裡的青蛙出現畸形。他們很快就了解這事非同小可,一定是水裡有什麼化學物質造成蛙類的大浩劫,再說這種可怕的事既然已有先例,說不定連人類也會受到波及。這幾條推論其實並不複雜,可是各種官僚和科學研究部門耗費好幾年工夫,卻遲遲不敢承認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跟著本書作者深入第一現場,你將會清楚看見這團人造迷霧中的駭人真相。
作者簡介
威廉‧邵德 (William Souder)
資深記者,為美國幾間大報社都撰寫過不同議題的重要文章,並曾以其深入的專題報導,屢獲頒全國與地方性的獎項。邵德率先在《華盛頓郵報》披露畸形蛙現象,激起大眾普遍認識,並促使政府機關與研究人員採取因應措施。
本書目錄
第一部 地獄般的景象 1
第一章 韓德森小鎮 2
第二章 從這裡到那裡 11
第三章 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動物 23
第四章 很驚訝但並沒有很熱衷 55
第五章 青蛙的完全變態 71
第六章 一旦魚類上陸行走 83
第七章 謠言、理論和研究方針 95
第八章 選擇立場 127
第九章 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實驗 150
第二部:眾所周知的金蟾末日 181
第十章 不確定 182
第十一章 惡劣天氣 220
第十二章 「我們在水中發現了某種東西。」246
第十三章 壞胚子 287
第十四章 綠鬱山脈 315
青蛙已遇大浩劫,下一個遭殃的該是誰? 楊懿如 2004.12.01
蛙類在兩億多年前恐龍出現在地球的年代就已經存在,在六千萬年前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龍大滅亡時,牠們依舊安在。歷經漫長的演化及淘汰過程,目前大約有四千種蛙類,分布於南極洲之外的世界各地。當然濕地及森林是牠們最喜愛的棲息環境,但是在高山及沙漠也能看到牠們的蹤跡,是我們從小就熟悉的動物。
但是蛙類萬萬也沒料到,人類對環境的影響竟是如此的巨大,使牠們一時之間竟然無法適應。於是從三十年前開始,逐漸出現蛙類的族群量下降、分佈範圍縮小及滅絕的相關研究報告,主要的原因包括棲息地的破壞及改變、全球氣候變遷、化學污染、疾病及病原、外來種、商業利用等,但一直未引起廣泛的注意。直到1995年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位老師帶著學生做戶外教學時,發現大批缺一隻腳或多一隻腳的畸形蛙,在媒體的強力報導之下,才引起大眾的矚目,當然也引起ㄧ陣恐慌,因為民眾擔心水質遭汙染或產下畸形兒。因此,從1997年12月開始,美國中央及各州同步展開畸形蛙的調查研究,想找出造成蛙類大浩劫的禍因。
在投入大量的金錢及人力之後,結果卻發現和原先預期水質遭到污染不太一樣。畸形蛙生活的水池中並沒有發現重金屬或化學污染,殺蟲劑和一些有毒物質也不是造成畸形的直接原因,最後經過一番爭論之後,學者鎖定三名嫌犯:紫外線、污染物,以及寄生蟲。當然學者各有立場,互不相讓,再加上各懷鬼胎的美國政府環境保護相關機構的介入,以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研究畸形蛙的歷程充滿故事性及懸疑性。而這本書的作者本身就是長期追蹤及關心畸形蛙發展的記者,不僅參加各種畸形蛙的研討會,也訪問各家學者,並親訪畸形蛙的現場,然後再將硬梆梆的生物名詞消化吸收,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宛如在看一本科學偵探小說。
作者的寫作功力實在令人嘆服,因為這本書章節的編寫順序雖然是從1995年發現畸形蛙開始,並依發生時間先後記錄到1999年12月,但中間適時穿插許多生物學知識,包含演化、發育、族群波動、生活史、毒理學、調查研究方法等,簡直是一本蛙類生態學入門書,關心蛙類保育並想多瞭解牠們的人,當然不能錯過這本書。而看到作者描寫的一些學術界明爭暗鬥的小插曲,我也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原來學術這一行不管國內外都一樣,有志從事研究的年輕人,或者或對研究這一行很好奇的人,不妨好好的看看這本書。
作者最後還是寫回蛙類保育的課題,不管造成畸形蛙的原因為何,都是一項警訊,也是現在蛙類正在給我們上的課。很高興經點傳訊文化公司將這本書引進台灣,希望讀者在閱讀完畸形蛙的故事之後,也能多多關懷台灣的蛙類現況,並從認識、喜愛到保育牠們,讓台灣成為蛙類的保育樂土。
http://www.froghome.idv.tw/html/class_6/book_PF.htm
青蛙生態大浩劫──蛙壺菌感染 劉家伶(台大獸醫系病理组研究生)
自從西元1980年開始,科學家發現全球性兩棲動物族群數量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超過6千種的兩棲動物中,發現約47%有數量減少的現象,約33%呈現瀕臨絕種。研究顯示,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感染可能是主要元兇,拉丁美洲、歐洲及非洲許多國家皆陸續有病例發生。
目前資料顯示,此種疾病在野外難以遏阻,一個區域內具感受性的兩棲類受感染後,高達8成會在數月內死亡,嚴重感染會造成蛙類滅絕或絕種。有關蛙壺菌的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
蛙壺菌知多少!?
上圖為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生活史
Stage A | 從成熟的孢子囊釋放出孢子(zoospore),此時孢子有鞭毛(flagella)在水中37小時內具有運動性。 |
Stage B | 孢子附著在兩棲類動物皮膚表面,之後形成菌絲吸收宿主的體液與養分。 |
Stage C | 孢子細胞逐漸變大,細胞質內出現許多細胞核,細胞壁向外形成乳突樣突起。 |
Stage D | 此時孢子囊內可見許多孢子及明顯的排出管。 |
Stage E | 孢子囊內可見間隔(septa)形成,內含有數量不等的成熟孢子。 |
正常蛙類皮膚腺體具有分泌至少6種不同胺基酸,部分胺基酸(peptide)可以抵抗病毒、黴菌或細菌感染,是正常體表對外界的一種防禦機制。有文獻指出,在實驗室內,以活體外方式(in vitro)模擬蛙類皮膚腺體所分泌的不同胺基酸濃度,可以間接影響蛙壺菌的活性及致病性。
此結果或許間接說明不同品種蛙類的皮膚腺體因所分泌的抗菌胺基酸不同,導致對蛙壺菌感受性的不同,雖然胺基酸濃度的不同或許是一個因素,但野外暴發本病的真正原因及狀況,應無法完全以此單一因素來解釋。
蛙壺菌(B. dendrobatidis)可生存在水中、呈腐生或寄生在動植物體內,此真菌生長溫度範圍為4~25℃,最適合溫度為17-25℃,溫度高於28℃或低於10℃其生長即變緩或停止,生活史於22℃下約4到5天(參考文獻[2]),因此本病的發生應與溫度有相關性。
因物種差異導致感受性不同,所以發病率及死亡率均不同。此真菌主要寄生於兩棲動物的皮膚,進而影響皮膚的功能,包括滲透壓的維持、溫度的調節、呼吸、體液的維持及電解質的平衡;臨床症狀為衰弱、嗜眠、反應力下降、腹部膨大、體表顏色較為暗沉、姿勢異常、無法翻身、失去反射功能及偶見痙攣等。目前為止,尚未傳出蛙壺菌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的病例。
此真菌可藉由水的汙染、直接接觸污染物或動物,機械性傳播,並藉由輸出入而導致國際間的散播。目前已知的帶原者有蝌蚪、美國牛蛙(Rana catesbeiana)、非洲爪蛙(Xenopus laevis)、蔗蟾(Bufo marinus)及虎斑鈍口螈(Ambystoma tigrinum)。
肉眼病變為表皮粗糙或潮紅,伴隨沾粘灰白色腐脫之上皮,皮膚病灶區主要以腹部及後肢內側皮膚為主;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皮呈現輕度到嚴重增生、糜爛到潰瘍,非角化上皮細胞呈現增生、變性及壞死,伴隨異嗜球、淋巴球及組織球浸潤。上皮可見大小約15-20 μm圓形或橢圓形孢子囊(sporangium),其表面偶可見排出管(discharge tubes),孢子囊內含有數量不一的孢子(spore);表皮角質層內常常可見內部不含孢子的殘存孢子囊;大小約7-15 μm的未成熟孢子囊則寄生於較深層的表皮細胞間或細胞質內,細胞內可見多個細胞核。
新近的文獻指出,此疾病的爆發必須考慮其他的協同因子,大部分學者認為全球暖化是最大主因(參考文獻[11]),其他因素包含棲地破壞、氣候變化、外來物種之間的競爭、環境汙染、紫外線(參考文獻[9])、季節及其他不明原因。兩棲動物中蛙類佔多數,牠們在食物鏈上扮演重要的獵捕者與獵物雙重角色,是全球食物鏈中的重要環節,成為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間的連結,假如沒有兩棲動物,許多昆蟲的數量將無限制地增加,威脅公共衛生與食物供應,間接增加疾病散播。
國際防治與控制:「兩棲動物的諾亞方舟計畫」
2008年1月3日自由時報相關報導指出,蛙壺菌為全球性重要的議題,美國對此因應之道是進行的「兩棲類方舟計畫」,這項「兩棲動物保育行動計畫」預估耗資3千萬英鎊(合台幣19億元),規模之大,堪稱兩棲動物版的諾亞方舟。
最珍貴的物種將被移至動物園、水族館等機構的保護區,確保牠們的生存。計畫由隸屬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的「保育繁殖專家小組」、「兩棲動物專家小組」及世界動物園與水族館協會進行籌畫。
目前國外防治及控制方式有以下幾點:
(1)必須建立國內調查資訊,檢視是否野外、圈飼或寵物店有此病感染;
(2)減少輸入疫區兩棲動物;
(3)避免及控制病原擴散,針對疫區進入做管制,人員進出皆需要穿雨鞋、實驗衣及塑膠手套,若離開疫區器具需要消毒,接觸不同兩棲個體時,需更換拋棄式手套,廢棄物品ㄧ律消毒或高壓滅菌;
(4)推廣教育社會大眾,不買、不捕捉及不購買蛙類;
(5)避免移動不同區域的蛙類,包含卵、蝌蚪及成體;
(6)避免移動不同區域的水生植物、動物、土壤或其他物質,避免間接傳播;
(7)管理蛙類必須要有傳染病防護之操作觀念。
全球蛙壺菌感染 台大投入壺菌病研究
根據2005年國立成功大學侯平君教授等人發表台灣寵物店販售的外來種兩棲類,說明台灣西部都會區434家水族寵物店發現49種外來兩棲類,分屬14科31屬。其中美國牛蛙(Rana catesbeiana)及亞洲錦蛙(Kaloula pulchra)在台灣野外建立族群,此外海蟾蜍(Bufo marinus)、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及綠箭毒蛙(Derdrobates auratus)則有入侵其他地區的紀錄,進口國家包含非洲、美國、東南亞、歐洲、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島。
回顧文獻,許多國家發皆已陸續發現有壺菌病的存在,分布地區主要在拉丁美洲、歐洲及非洲,但是亞洲除外。不過在2007年6月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已首次確認國內神奈川縣野生牛蛙感染壺菌病。
全球性蛙壺菌感染是一項需要被關注的議題,有鑒於臺灣兩棲類寵物的進口皆來自疫區國家,而台灣與日本的地理位置接近且貿易頻繁,再加上台灣的緯度及氣候均適合蛙壺菌的生長,因此,台灣實有必要儘速針對壺菌病建立相關的診斷技術,希望藉由回溯性研究及持續性病例收集,探討台灣是否亦有本病的發生。
感染蛙壺菌的病蛙腹部與四肢呈現明顯皮屑增多及腹部皮膚潮紅 | 正常蛙類皮膚進行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表皮平滑,可見上皮細胞大小一致,Scale bar = 100 μm。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 感染蛙壺菌之病蛙皮膚進行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大量上皮細胞剝落,上皮細胞腫脹、變性或呈現破碎樣,可見上皮細胞大小一致,Scale bar = 100 μm。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
蛙壺菌孢子囊(sporangium)呈現圓形或椭原形,大小約15-20 μm,其表面偶可見排出管(discharge tube),孢子囊內含有數量不一的孢子(spore),Scale bar = 10 μm。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 此圖為蛙壺菌孢子囊進行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成熟的孢子囊(sporangium)會形成排出管,而排出管開口朝向皮膚表面,排出具有感染力的孢子,Scale bar = 10 μm。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 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皮呈現輕度到嚴重增生及糜爛,非角化上皮細胞呈現增生、變性及壞死,伴隨異嗜球、淋巴球及組織球浸潤。上皮可見孢子囊(sporangium),偶可見排出管,孢子囊內含有數量不一的孢子(spore);表皮角質層內常常可見內部不含孢子的殘存孢子囊;大小約7-15 μm的未成熟孢子囊則寄生於較深層的表皮細胞,Scale bar = 15 μm。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
http://e-info.org.tw/node/32904
歐美爆CCD疫情 蜂去巢空損失慘重【聯合報╱記者程嘉文08.04.20
近年歐美等地養蜂產業爆發「蜂群衰竭失調症」(CCD),嚴重威脅到養蜂產業,往往一星期內整群蜜蜂全部消失,估計美國已經損失三分之一的蜜蜂,被迫要從澳洲購買補充。部分專家警告,如果無法找出CCD的成因與遏止之道,到二○三五年美國可能完全沒有蜜蜂。
蜜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花朵授粉動物,據估計人類有三成五的糧食要靠蜜蜂傳遞花粉才能生產,但是最近卻遭到蜂群衰竭失調症的嚴重傷害。國家地理頻道為CCD對蜜蜂與整體農業可能帶來的威脅,製作「沈默的蜜蜂」紀錄片,將在廿二日世界地球日晚上八時播出。
根據統計,美國已經有卅五個州的養蜂業出現CCD疫情。農民打開蜂箱取蜜時,卻發現短短幾天內整個巢幾乎「蜂」去樓空,蜜蜂飛出蜂巢之後就不再返巢。蜜蜂為何會選擇死在外面?目前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蜜蜂得病後為了避免繼續傳播給同類,選擇飛出去等死;有人認為是蜜蜂得病後記憶力與認路能力大失,飛出蜂巢之後就找不到路回去,直到累死為止。
在美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糧食作物仰賴蜜蜂授粉,包括水果、蔬菜、棉花等,每年產值估計超過一百五十億美元,甚至有俗話形容「沒有蜜蜂就沒有蘋果」。由於CCD肆虐,現在估計美國的蜜蜂已經降到新低,八十年來首次必須從澳洲進口蜜蜂來彌補不足。在義大利、波蘭、葡萄牙、中南美洲,也都曾出現蜜蜂大量消失的案例。
CCD的成因至今不確定,目前的假設包括病毒、寄生蟲、有毒化學物,甚至手機電波干擾。部分死亡蜜蜂在解剖後發現身上有各種疤痕組織,腹內也有完整的花粉粒,顯示牠們雖然進食但失去消化的能力。現在學界一般認為最可能的元凶是一種被稱為「以色列急性癱瘓病毒」(IAVP)的病毒,因為在許多發生CCD的蜂群中都有發現。是否就是IAVP導致蜂群暴斃、如何防治、有沒有其他因素?都還沒有定論。
學者表示,雖然稻、麥、玉米不需蜜蜂授粉,但是絕大多數的蔬菜、水果、堅果與飼料作物都需要蜜蜂來協助繁衍。一旦蜜蜂數量大減,傷害的不僅是養蜂業,整體農業都將遭到重大打擊。悲觀的學者甚至預言,依現在的情況下去,美國的蜜蜂可能在二○三五年消失,「到時候我們就只能每天喝粥」。
台灣未傳CCD 養蜂業隱憂卻是後繼無人【聯合報╱記者程嘉文
蜂群衰竭失調症(CCD)重創歐美的養蜂業,農政官員指出,目前台灣未發現類似問題,國內的養蜂戶平均年齡偏高,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才是我國養蜂產業乃至整體農業的隱憂。
目前政府負責輔導養蜂產業的單位是農委會苗栗區農改場,場長侯鳳舞指出,近年來CCD疫情困擾國外養蜂業,不過全國六百多個蜂蜜產銷班,只有兩個產銷班曾出現過蜂群銳減的案例,並不能判定是CCD。
農改場研究員吳登楨指出,國內養蜂業最大的問題是人才斷層,因為養蜂多半是家族相傳。但養蜂人除了被螫傷外,在果樹開花期,往往還要載著蜜蜂到各地果園寄放,晚上也必須搭帳篷睡蜂箱旁。因為很辛苦,下一代往往不願繼承。為了解決問題,目前農委會已與原民會合作,輔導願意從事養蜂的原住民投入產業。
台也CCD? 蜂群消失、瓜果減產 蜂蜜漲價【聯合報╱記者謝恩得08.05.01
學者調查,國內蜂群數量與兩年前相較,已消失二到三成,粗估減少了三億二千多萬隻,不僅使蜂蜜產量銳減,價格上揚,還衝擊靠蜜蜂授粉的瓜果業。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教授蕭文鳳說,絲瓜、香瓜等瓜果產量可能大減。
眼看辛苦種植的瓜果無法授粉,業者紛紛高價搶購蜂箱,放置園內,或雇用工人採人工授粉,拿著水彩筆毛刷,將雄花花粉「掃上」雌花柱頭,取代蜜蜂。
國內蜂群為何銳減?負責這項研究的宜蘭大學動物科技系副教授陳裕文說,據他和台大昆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楊恩誠、王重雄等一年來調查,「濫用新型殺蟲劑與除草劑」是國內蜜蜂消失最直接、也最可能的原因。
楊恩誠表示,這些低劑量農藥在各國和國內普遍使用,屬「安全性」農藥;問題出在蜜蜂採花蜜和花粉後不會立即死亡,但食用後活動性、方向性(返巢能力)受影響,造成採蜜能力降低,甚至「迷航」無法回巢。
陳裕文表示,六、七年前,法國養蜂人家發現滿箱的蜜蜂,竟在一星期後只剩一半,外勤蜂消失不見了,學界把這種情形稱為「蜂群崩解失調症候群」。
「國內目前尚無『蜂群崩解失調症候群』!」陳裕文強調,國內蜂群數量銳減是事實,但所遭遇的問題是蜜蜂繁殖力下降;以往一箱可以繁殖三萬隻蜜蜂,如今銳減二到三成,以全台八萬個蜂箱估算,減少數量雖多達三億隻,但與歐美地區情況不同。
台南縣東山鄉農會養蜂產銷班長何瑞青說,去年許多蜜蜂採蜜後失蹤,今年依然如此,部分蜂農損失六、七成,蜂蜜採收量較去年少了約四成。
台灣養蜂協會副理事長江順良表示,因蜜蜂減少,以前每箱可採收蜂蜜從十七、八斤掉到只剩八到十斤。南投今年龍眼蜜零售價每台斤一百四十元,比去年貴了廿元;嘉義、台南的業者也將調漲,從每五台斤五百元漲到六百元。
苗栗頭份銘品養蜂班長徐陳森表示,純蜜量減,初估供貨短少約三分之一;今年市場可能又是「合成蜜」的天下,消費者選購時,最好看清標識,是純蜜還是合成蜜
慘!老蜂放飛 1/3失蹤【聯合報╱記者謝恩得
「慘、慘、慘」宜蘭市農會養蜂人家產銷班長黃東明說,蜜蜂數量銳減,連續三年蜂蜜歉收,印象中是自光復以來首次。蜂群為何消失?蜂農多認為可能和氣候異常有關。
嘉義縣大林鎮蘇姓蜂農指出,部分蜂箱不但出現蜂群大量消失,許多長大的工蜂也變得「行為異常」,一般工蜂都是精神充沛飛出蜂箱,準備四處採蜜。有些工蜂卻是「用爬的」,他說「用爬的出去的,幾乎都回不來」。
台灣養蜂協會理事長李景庭低調表示,各地都有些類似傳聞,一般蜂箱在採蜜期最多有五萬多隻蜜蜂,有的農民發現只剩三、四萬隻,蜂箱產蜜量也因而減少,蜂農多認為是氣候異常造成有關。
頭份鎮銘品養蜂班前班長徐陳森目前正和數名班員,「移牧」到南投縣放蜂箱,大歎「今年蜂群怎麼養就是不旺」,老蜂放飛後,未回巢的失蹤率達三分之一。
對學者調查認為,蜂群消失可能和濫用農藥有關,但他表示,目前不是果園噴藥期,他也很想了解,消失的三分之一蜂群,「究竟那裡去了」。
無蜂授粉》急!瓜農四處搶買蜂【聯合報╱記者林宜慈
蜂群減少,瓜農們最急,因為絲瓜、黃瓜、苦瓜等瓜果都需要蜜蜂授粉,蒼蠅幫不了忙,只要聽說那裡有賣蜜蜂,就上百箱的買回來放在果園授粉。
養蜂卅多年的彰化縣二水鄉民蕭英男說,近日是大、小黃瓜及苦瓜授粉期,以網室栽種的農民要買蜜蜂協助授粉,「買斷的啦,不能用租的」,因為蜜蜂會不時碰撞透明網室的網子,存活期只約一星期,「一星期就足夠授粉完成。」
每箱蜜蜂上萬隻,足夠二至三分大的網室使用,採蜜期每箱三千至四千元,六月過後,一箱只約一千元。
宜蘭市農會養蜂人家產銷班長黃東明說,今年花期大亂,很多種西瓜、番茄、小黃瓜、水梨的果農都向他們求助,要租蜂箱幫瓜果交配授粉,「需求量比往年增加三成多」。
北斗蔬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塗溢文在網室種了不少小黃瓜,但他從不愁蜂群變少。「你看,花朵開得密密麻麻,而且不用蜜蜂授粉。」他說,蜜蜂授粉的成本太高,四年前農改場改良品種,瓜果類都是雌雄同體的無性生殖,現在農民多改用這種品種,方便又省錢。
沒魚蝦更好!蒼蠅代蜂授粉 水果豐收【聯合報╱記者沈娟娟
雲林縣斗南鎮農民楊正奈的果園,芒果、龍眼樹下掛著一個個小桶子,裡面裝著豬內臟,一大群蛆蠕動著,「我以豬內臟誘引並繁殖蒼蠅,牠們可以幫芒果、龍眼授粉」。
四年前,他嘗試以蒼蠅取代蜜蜂,為蜜棗授粉,蜜棗結實纍纍;後來再用在芒果、龍眼,同樣年年豐收。
楊正奈說,蒼蠅腳很有力,覓食花粉的同時以腳去攪花粉,當沾有花粉的蒼蠅飛到其他花朵時,就完成授粉。蒼蠅很好養,授粉後的著果率也高,更不會像蜜蜂「偷」花粉,非常盡責。
一般認為蒼蠅髒臭,衛生觀感不佳;楊正奈說,蒼蠅壽命短,果樹開花期一過,只要拿掉發臭的豬內臟,沒多久蒼蠅就不見。
取得美國有機蜂場認證的花蓮養蜂人陳癸亨表示,「蒼蠅授粉」並不見得每種花果都有效,就多數花果而言,蜜蜂比蒼蠅授粉佳,除非是像芒果之類的特定花果,才會利用蒼蠅來傳播。
明新科技大學教授安奎鑽研養蜂學多年,他指出,以蒼蠅授粉很早就有的事,尤其是南部地區的芒果,多靠蒼蠅授粉,因為蜜蜂不喜歡芒果花的味道,但很多水果與瓜類還是要由蜜蜂來授粉,蒼蠅做不來。
台南農改場副研究員林棟樑說,吸引蒼蠅比吸引蜜蜂容易,只要白天開花的果樹,應該都可以蒼蠅取代蜜蜂授粉。
沒了蜜蜂,不只是蒼蠅上場,人工也上場。
最近南投縣埔里鎮百香果專業區就有一堆人拿著水彩筆「掃粉」,他們仔細地將百香果花的雄蕊花粉「掃上」雌蕊柱頭,為百香果授粉。果農游山桂說,一甲地人工授粉工資近十萬元,成本相當高,近幾年蜜蜂越來越少,「蜜蜂不來,我們只能自己來!」大坪頂百香果專區多數果農,都使用這種人工授粉。
反常變天 蜂採無蜜 二、三月反常變天 芒果難結、蜂採無蜜【聯合報2009.07.13
前言:從指考到基測,這十天民眾唯一的感覺是「熱啊」,但就這個季節而言算正常,反倒是今年初異常得極嚴重。二月暴熱,三月酷寒,對天氣敏感的農業損失慘重,昆蟲、魚類甚至爬蟲類的錦蛇都提前爆發、產卵,氣候異常對台灣的影響,可不再是「明天過後」,而是現在進行式。
「今年氣候太怪了。」台南縣芒果及破布子二月開花期間暴熱,三月又暴冷,巨幅日夜溫差造成花雖盛開但著果率不佳現象,果然,夏天芒果減產達五成以上;龍眼花也因氣候影響不泌花蜜,龍眼蜜銳減高達六、七成,蜂農形容「史上最慘」。
南化鄉農會農事小組長洪長吉表示,今年二月芒果花盛開,本以為有好收成,沒料到二月高溫又吹南風,加上不不雨,花都烤焦了;三月初突降暴雨,芒果結果率不佳,多數成了「空包彈」,有果肉無果核,小果長不大,逐漸萎縮,樹枝一搖就掉滿地。
與芒果同期開花的破布子,今年著果率也相當差,左鎮鄉農會每年都會收購破布子加工,農會人員說「芒果好、破布子就會好。」今年芒果結果率很差,破布子也一樣,三月初一場大雨花都落光了,樹上根本留不了幾顆果實。
花期較早的龍眼花盛開,卻因氣候異常幾乎不「出蜜」,重創養蜂產業,左鎮鄉蜂農林清景說,以往二百個蜂箱可收成廿大桶以上蜂蜜,今年收不到五大桶,「養蜂幾十年沒遇過像今年這麼慘。」
中埔鄉的蜂農張弘澤表示,龍眼花產出花蜜最好的溫度是二十八度左右,但今年三月氣溫低又下雨,花朵不分泌花蜜,蜜蜂根本沒蜜可採。
農試所嘉義分所表示,氣候異常造成的問題有區域性,有些地區的龍眼樹因為溫度低導致花蜜分泌少,但也有地區正常,農試所對氣候異常對作物影響的問題沒有研究。
台南區農改場林明瑩博士指出,芒果開花需要高溫,但溫差不能太大,今年二、三月氣溫忽高忽低,一天內溫差經常在十多度以上,加上久旱後突降大雨,對於果樹開花結果都不利,芒果園產量明顯減少。
中區農業改良場長陳榮五說,玉荷包荔枝花枯萎、柚子提前結果、油桐花冬天綻放,都是地球暖化所致;推廣課長高德錚指出,玉荷包本來就不適合中部天氣,今年二、三月氣候忽冷忽熱,玉荷包、柚子等水果遇熱開花、遇冷花謝並不令人意外,值得注意的倒是地球氣候異常造成春天氣候冷熱相差大。
世界最大養蜂國 陸遭遇「甜蜜困境」2011/05/16 【新華社】
一大早,陳昕把瓶中最後一勺蜂蜜喝掉後,來到經常光顧的早市,花12元從一個攤販那裏買了0.9公斤大瓶裝「花叢間」牌蜂蜜,拎回了宿舍。「蜂蜜可以護膚美容,潤肺止咳,提高免疫力。」在北京某高校讀法律專業的研一女生陳昕熟悉蜂蜜對人體的好處。然而,她並不知道,她買到的很可能是假蜂蜜,不僅沒有多少營養成分,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
在陳昕的老家山東省泰安市,張興是當地興英蜂產品公司銷售部總經理。「蜂蜜的成本價最低也在每公斤30元以上,將近一公斤蜂蜜只花了12元,從成本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摻雜使假了。」他說。
中國多個地區最近經歷了一場假蜂蜜風波。因所含蜂蜜成分少,2月23日,北京「天衢源」、「互潤」、「醫峰堂」3個商標、6個批次的蜂蜜產品,被北京市工商局勒令全市停售;3月13日,中國南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流通環節摻假蜂蜜展開專項抽樣檢驗,合格率僅為47.7%;五一勞動節前,中國東部省份山東煙臺一家沃爾瑪超市出現了「糖稀兌水」的假蜂蜜;4月29日,山東省會濟南也曝出不少超市在售蜂蜜是假貨的事件。(另參本館: 臺灣黑心食品)
從事蜂產品行銷的張興對養蜂業很熟悉。他透露,目前市場上5到6成蜂蜜是假貨,主要摻假手段是在蜂蜜中加入糖稀。中國多地連續發生的假蜂蜜事件,使一向默默無聞的養蜂業進入了公眾視野。然而,這還只是當前中國養蜂業的一個縮影。
根據農業部的資料,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養蜂國,蜂群數量和蜂產品產量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首位。國際市場90%的蜂產品產自中國,中國蜂產品一半以上出口國外。但是,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倣說,摻雜使假等因素,已使中國養蜂業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宋心倣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蜜蜂總量已達780多萬群,數十萬養蜂人活躍在全國各地,成為「甜蜜事業」的生力軍。然而,近年來中國蜜蜂飼養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大幅度下降,目前已降到約680萬群。
此外,養蜂業的主角——中國養蜂人的平均年齡已達57.6歲,養蜂隊伍老齡化嚴重,後繼乏人。業內人士說,蜂產品市場混亂、收入不穩定是許多蜂農退出的直接原因。轉行做蜂產品運營之前,張興養過15年蜜蜂。他說,在摻雜使假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許多辛勤勞作的正規蜂農不得不想辦法應對這種惡性競爭:或以摻假對抗假蜜,或退出養蜂業。張興選擇了後者。5年前,張興的表哥和他一起辦過蜂場,但現在表哥早已轉行收廢品——收廢品後表哥攢錢蓋上了新房,養蜂時卻欠下了數萬元債務。宋心倣說,摻雜使假之外,蜜粉資源減少,對養蜂業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傷害。
一些蜂農抱怨,蜜蜂採蜜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很多,一場大雨或者刮上兩天大風,花的蜜源就沒有了。「以洋槐花為例,雖然大家都看到洋槐開花了,就以為一定會有蜜源,其實不是這樣。有些年份即使開了花也沒有蜜源。」張興舉例道。
據蜂業專家介紹,以2010年為例,冬季嚴寒、春天大旱、夏秋多雨,油菜、洋槐等主要蜜源幾近絕產,半數養蜂人賠錢,很多養蜂場難以維持而垮掉。「令人憂慮的是,東北林區的椴樹,華北及華東、中原地區的洋槐,遭砍伐十分嚴重,一些椴樹蜜、洋槐蜜主產區己無蜜可採,而這兩種蜂蜜原本是中國產量較大、蜜質較好的一級蜂蜜;南方的油菜、紫雲英是中國春季最重要的蜜粉源作物,可近幾年油菜種植面積大幅度減少,紫雲英更是難以尋覓。」宋心倣說。
張興說,10年前,一個村子種植的油菜、紫雲英一般可容納300群蜜蜂採集生產,可現在放養150群蜜蜂也難以維持繁殖與生產,養蜂人間經常發生為爭佔放蜂場地的爭鬥。在蜂業專家看來,養蜂業是「農業之翼」、「流動銀行」。農業部2010年的一份資料顯示: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產5%,棉花增產12%,油菜增產18%,部分果蔬作物產量成倍增長,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中學生使用的語文教材中有一篇名為《荔枝蜜》的課文,文中用「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來形容蜜蜂,這句話許多人至今記憶猶新。蜂業專家呼籲,蜜蜂給人的是「最好的東西」,人類在索取的同時也應有所回報。
手機訊號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媒體這麼說,咱們就這麼信?
如果你在Google裡頭搜尋「手機 蜜蜂」,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從2007年開始,每一年都會有一波「手機是蜜蜂殺手」、「蜜蜂消失的原因:手機!」、「研究:手機訊號造成蜜蜂大量死亡」之類的報導充斥在媒體報導中。然而這些在媒體跟網路上不斷流竄的恐懼-「我們用的手機殺死了蜜蜂」- 到底是怎麼來的?
美國蜂農哈肯柏格是第一個將工蜂莫名失蹤的問題報告給美國昆蟲學家的人,當時是2006年底,這個嚴重的現象被稱為「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剛好我手邊有一本《科學人》雜誌 2009年5月號,封面故事就是《蜜蜂消失了?》,文章把問題解釋得非常清楚,並列出了四個可能的「嫌疑犯」,分別是化學藥劑(農藥、除草劑、殺蟎劑等)、蜂蟹蟎(會吸取蜂蛹的血液)、寄生菌(蜜蜂微粒子,是單細胞真菌)、還有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IAPV,多數發生CCD的蜂群感染此病毒)。然而蜂群消失並不是受到單因影響,歐美科學家逐漸形成共識,認為這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下才產生的結果,其中也包括「營養不良」- 因為人類大規模栽植單一作物、喜歡維持環境的整傑,然而整片綠草坪對蜜蜂來說就像沙漠一樣,沒辦法提供多元的食物來源。
儘管這些大咖嫌疑犯已經夠讓人頭痛了,而且我們該著手改善的方向也很明確,還是有人覺得這樣謎底就被解開太無趣、太平淡,決定再多找幾個兇手來墊背;全球暖化、基改農作…還有電磁波跟手機訊號,都被牽扯進來,而電磁波跟手機訊號因為有「研究結果支持」,所以最受媒體喜愛…不論這些研究是否合理。
就以最近這波報導來說好了。這篇又引起媒體不斷轉述的「研究」(全文在此, PDF)作者是瑞士人丹尼爾法佛(Daniel Favre),他是瑞士洛桑國家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這頭銜大概是媒體唯一沒錯報的,讓這則研究跟報導顯得頗具權威性。先讓我們看看媒體是怎麼說的:
自由時報:蜜蜂大量亡 手機訊號是元兇
瑞士科學家研究證實,全球蜜蜂數量驟降的原因是手機發出的訊號所致,因為手機發射的訊號會對蜜蜂造成干擾,令牠們亂飛甚至遠離蜂巢,最後死亡。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兩個蜂箱中間放置一支手機,當手機發射訊號時,蜜蜂振翅的頻率從450赫茲增至4000多赫茲,增加了8倍,而蜜蜂振翅的頻率增高後,會開始亂飛,進而死亡。
報導中的說法好像終於找到幕後黑手,把CCD完全歸咎於手機訊號,不顧之前科學家提出過的其他證據。同時你可以自己看看研究全文,裡頭有沒有提到一個「死」字?答案是沒有,也沒有瀕死、殺死、餓死…通通沒有…即使我們先不質疑論文的正確性,全然相信內容,也不該把這研究跟各地方發生的蜂群衰竭失調混為一談,說成是「主因」,因為就連作者自己也只是說這篇研究提供了一種解釋的可能性,媒體上過度肯定的聳動標題完全是加油添醋。
接著就要質疑一下論文本身了。研究者直接將手機放在蜂房上,但是現實情況中有誰會在講電話的時候把手機貼著蜂房呢?就像有研究為了知道手機對性能力的影響而做實驗,把手機就貼著兔子的睪丸放著一樣(而且這實驗還沒有證實手機對性能力有影響),這樣類比真的對嗎?就算因此而得到某種顯著結果,又真的有意義嗎?
即便我們接受這樣的實驗設計,實驗過程也費人思量。論文中說,實驗組(手機通話中)過了三十分鐘之後,蜜蜂才開始有發出聲音(worker piping),然而過了20小時直到實驗結束,蜜蜂都沒有出現其他行為了,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蜜蜂遠離蜂巢」(swarming)、「蜜蜂亂飛」等等情事,完全是媒體唬爛。
研究中沒有說明,但我們可以馬上想到的是,使用中的手機會發熱,而且螢幕可能還會發光,把這樣一個東西放在蜂房上,蜜蜂有反應是很正常的。過去研究指出蜜蜂對於溫度跟光都很敏感。而且論文裡,除了描述不同蜜蜂嗡聲以外,沒有說明這些反應跟手機訊號開始傳輸後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數據呈現,這實在是很難取信於人。
當然我很清楚,台灣的媒體只是跟著國外媒體起舞,只對吸引眼球的結果有興趣,反正大家一起不查證,責任就分攤掉了…真不知道這樣的偽科學新聞我們還要忍受多久?也難怪王老師人人都可當了。
最後,回過頭來,也得檢驗一下這論文的基礎,那就是地磁跟電磁波到底是不是蜜蜂判別方向的工具。如果不是,或是不是唯一的工具,那就更難說這些類似研究能跟蜜蜂大量消失有關了。(見蜜蜂與數學)
在此不是要說手機訊號或電磁波絕對不可能影響蜜蜂,但可信服的研究出現之前,還是別陷入無謂的恐慌吧。
http://pansci.tw/archives/3818
哥老官就“牛蛙檢出禁用獸藥”致歉
網紅火鍋店“哥老官”杭州龍湖濱江店2020-09-14一批次杭州市場監督局抽檢測出呋喃西林代謝物,引發網友關注。17日,哥老官說明:由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批發市場9街8號供應的一批次牛蛙(共275斤),經杭州南開日新生物公司檢測合格後,送至我司杭州龍湖濱江店進行銷售使用。
我司作為餐飲商家,在向該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批發市場9街8號供應商採購的流程中索證索票均齊全,符合食安法相關規定。兩次前後檢測報告的結果不一致也令我司深感困惑和無奈,我司等待相關權威檢測機構給出最終的結果。我司與該供應商已永久解除合作關係。
我司所有向供應商簽訂合約採購的牛蛙均為“無抗牛蛙”(殘留符合國家標準的牛蛙),成本高於市場上其它牛蛙約25%。
同時,在供應商出具檢疫檢測合格證明外,每月還對各門店使用的牛蛙進行隨機抽檢,自2019年8月至今,我司共計取得合格檢測報告527次,累計檢測費用超過130萬元。
回應
採購時按規定檢測合格,採購後按規定抽檢不合格,那你說,餐飲業到底該怎麼辦才能避免踩雷?本來就是市場監管不力,才讓毒蛙流入市場,板子怎麼打到餐飲業頭上?
本人從事食品安全市場監管8年,可以負責任的說,現在食品安全最大的漏洞和風險來自於食用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按照部門職能劃分,市場監管局負責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只能處罰商家,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藥品殘留問題。因為食用農產品的上述問題幾乎全部出在種植和養殖環節,可是這個環節卻是農業農村局負責監管的。農業農村局不管不問,導致源頭出問題,下游的市場監管局再怎麼監管也只能治標不治本。
我們可以從蚊子身上學到什麼? 2020-08-29 新浪網
蚊子的「打針」工具不僅鋒利而且細小,會分泌特殊物質,不僅可以防止血液凝結,而且還能夠麻痹我們感受到它在作案。
打針時每個人都很痛,這是因為針頭在進入皮膚後,皮膚會跟著產生擠壓,然後刺激到神經,出現疼痛感。
而蚊子的口器很薄,本身就不容易觸碰到神經,與此同時,它還會在刺入皮膚時,先鑽一個小洞,再讓帶鋸齒的下顎先進入皮膚,減少擠壓,也就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覺」。
就有學者根據蚊子的這種能力,搞出了一種「無痛注射器」。
這種注射器的針頭很小,長2毫米,厚0.1毫米:
而且和蚊子的裝備相同,它的外部也有鋸齒邊緣。
操作也像是開了「寫輪眼」,和蚊子的動作一模一樣,鋸齒會精細的輪流刺入皮膚,減少皮膚對它的感知。
除了蚊子,《科技蟲生》還介紹了人類如何向蜻蜓學習本領。
紀錄片中的蜻蜓能在空中翻滾,也能瞬間急轉彎。可在風力極為微小的情況下,完成優雅的飛行動作,翅膀動都不用動一下。它的翅膀構造複雜,很輕薄,僅有0.003釐米厚。翅膀是崎嶇不平的,在風洞測試中,這種不規則的翅膀可以讓氣流在翅膀的上下兩側產生明顯的變化,和機翼很相似,機翼的流線型有利於切割氣流,讓上方氣流加速,也就導致上方氣壓變小,從而產生升力。
人類利用這種結構,研究出了一種風力渦輪機,在風力微弱時,機器依然可以運作。
人類還可以從昆蟲身上學到多少東西?
像是蟬翼的防水功能:
蠶絲的堅韌: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642632622_61e895ae01900q2ly.html
只吃野生青蛙腿?歐美10年吃掉6.88萬噸青蛙,土耳其青蛙瀕臨滅絕 2022-06-27
當歐美至今仍將焦點集中于亞洲人該不該吃龍蝦這樣的海產品時,卻鮮有人知,歐美持續數十年對野生青蛙的消費,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世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美國年均進口2280噸野生青蛙腿,歐盟4600噸。從2010到2019年,歐美共進口6.88萬噸。
政治正確注重環保的美歐,已已立法絕對禁止在本國捕殺青蛙這種既可愛又有益,並且還對生物多樣性起到極大作用的兩棲動物。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每年從東歐和亞洲,以每年6880噸的驚人數量進口68.8億隻野生青蛙。更殘忍的是,歐美從亞洲和東歐進口的野生青蛙,都是只要野生青蛙的兩條後腿。
不要以為食用青蛙是亞洲人的陋習,歐洲食用青蛙的歷史,可上溯至8000年前。英法比等,以青蛙腿作為招牌菜的最古老的餐廳,大約都有一百年左右的歷史,他們煎炒烹炸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紳士很不忍心看到青蛙被宰殺之後的那副殘忍模樣,加上青蛙其他部分骨頭多肉少,於是就專門只吃青蛙那兩條大長腿,既味美鮮嫩不說,重要的是不會看到青蛙的全貌。
一隻野生青蛙,即便躲過所有天敵和病害,從一顆卵到性成熟大約需要3年時間。一隻青蛙一天可捕食70只害蟲,一年可消滅害蟲15000只。發生在全世界各地的歷史,都證明了當一個地區青蛙大量消失乃至滅絕時,就會令當地的害蟲產生爆發性增長,甚至釀成生態災難。
回應
再一次剝下西方虛偽偽善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