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列克》
接下來評有關畫家的電影: (畫家羅德列克)喬治亞歐姬芙 《萬世千秋》(米開朗基羅)《一代畫家卡拉瓦喬》,其中穿插雷諾瓦導的 妮可基嫚演的《紅磨坊》。另參本館前評《卡蜜兒與羅丹》《波拉克和他的情人》《揮灑烈愛》《高更的愛慾花園》《梵谷傳》《我與畢卡索》《達文西密碼》。
雖然「1950年以來,以羅特列克為題電影的電影有兩部,電視劇有一部,以他為名的角色也出現在其他電影,特別是以紅磨坊主題的電影。」( 音樂劇:表演藝術11)
但是「特別是在約翰.胡斯通給羅特列克拍了一部電影《紅磨坊》之後,在大眾的印象中,普遍存著羅特列克滑稽可笑的矮子形象。但整體說來,法國群眾對這位矮小但偉大的藝術家並不乏尊重。」
豈只滑稽可笑的形象不合史實,片中羅特列克與女性關係也太局限於康康舞孃、尤其被妓女拋棄後之厭女,也不合『羅特列克晚年結識得服飾街女裁縫露薏絲布魯埃(Louise Blouet),當年18歲。雖然已經有男朋友了,羅特列克卻與她發展出一段純純之愛,這對十分不信任女性的他而言,可謂十分幸福的小插曲。後來羅特列克的朋友描述這段時期時,曾回憶道:「亨利與露薏絲布魯埃小姐在一塊時,好像一對小孩,充滿了天真、快樂。」 羅特列克喜歡稱她為羅蓋茲瑪古茵(Croquezy Margouin,Croquezy來自Croquez-y,是對女性人體模型的暱稱),並以她為題,完成一幅畫與兩幅素描。這是羅特列克生前最後一次以單一人物為題完成大量作品。』之史實
各國歌舞團
羅特列克與紅磨坊康康舞
約1886年在紅磨坊的羅特列克與康康舞女郎
羅特列克的「紅磨坊之舞」
紅磨坊接待廳111.5×132.5公分1894年典藏於Albi羅特列克美術館
妮可基嫚紅磨坊
妮可基嫚主演電影《紅磨坊》的故事背景。
巴黎紅磨坊歌舞團
東京寶塚歌舞團
寶塚的根據地為兵庫縣寶塚市,在東京都千代田區也有一座東京寶塚劇場
日本寶塚歌舞團來穗演繹日本版梁祝
台北/高雄藝霞歌舞團
上海東方歌舞團
倫敦西區音樂劇《西貢小姐》
英國最早的喜歌劇及輕歌劇是1728年在倫敦上演《乞丐歌劇》
法國輕歌劇《浪漫的巴黎人》
法國歌劇 比才的《卡門》
義大利歌劇威爾第《阿伊達》
台灣音樂劇
台灣首部音樂劇可追溯至1987年的《棋王》(張系國原著)
作曲家鄧雨賢 音樂劇《四月望雨》
作曲家李泰祥 經典歌曲音樂劇《美麗的錯誤》
畫家陳澄波 音樂劇《我是油彩的化身》
廖風德原著 音樂劇《隔壁親家》
賴聲川 音樂劇《夢想家》
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年11月24日-1901年9月9日),法國貴族、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之魂」。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卡米耶?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他擅長人物畫,對象多為巴黎蒙馬特一帶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日後巴伯羅?畢卡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
在繪畫上的成就以外,羅特列克以新概念創作之彩色海報帶動了海報設計的創新;他使用當時少用的石版畫技術,捨棄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轉以浮世繪中深刻的線條表現觀賞者眼中的主觀空間,搭配巧妙的標題文字,成功吸引觀賞者的目光,並與皮爾?波那爾(Pierre Bonnard)同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海報設計者。
此外,羅特列克也是名美食家,曾與好友莫裏斯?喬懷安(Maurice Joyant)研究食物,並整理出版一本記載一百九十多道菜餚的食譜。
生平
1864年11月24日傍晚,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生於法國中部的塔恩省阿爾比(Albi)的家中,全名亨利-馬利?雷蒙?土魯斯-羅特列克-蒙法(Henri-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父親阿爾豐斯?土魯斯-羅特列克(Alphonse de Toulouse-Lautrec)伯爵是名騎兵軍官,也是土魯斯-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家族的主人。這個家族起源自查理大帝時期,為土魯斯地區的顯赫家族,但到羅特列克祖父時,家業衰敗,羅特列克伯爵僅繼承了一百公頃左右的荒地,家族宅邸與頭銜。儘管如此,他與表妹,席雷朗家族(Taipie de Celeyran)的阿德比(Adèle)結婚後,從娘家繼承了兩座城堡與大片葡萄園,使家族得以不墜。
原居坎城席雷朗家族為保持貴族血緣,本身即與土魯斯-羅特列克家族多代通婚:自18世紀遷居席雷朗(Celeyran)後,由於沒有後嗣,所以從土魯斯-羅特列克家族過繼一名男孩來,並改名作席雷朗,從此家族名稱改為席雷朗,接連數代皆以表親的關係持續通婚,親上加親。也因此出現基因上的缺陷,並影響到羅特列克之後的人生。
童年時期
身為家族的第一繼承人,羅特列克的誕生令整個家族大感喜悅,加上1868年羅特列克不滿週歲的弟弟夭折,幼小的羅特列克成為全家人的希望,更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羅特列克的祖母曾形容幼年的羅特列克:
「我們家的小寶貝一天到晚像蟋蟀似地唱歌,若他不在,家裡即像丟失了什麼陷入空寂;他一人即可匹敵二十人的存在。」
即使如此,羅特列克的家庭卻籠罩在一片陰霾中:由於是奉母之命完婚,伯爵夫婦的婚姻並不幸福,兩人的關係十分淡泊,阿爾豐斯伯爵雖於1863年便從軍中退役,但同他玩世不恭的父親一樣,伯爵一大早便獨自出遊打獵,直到傍晚才帶著獵物回家。偶爾他會跑到巴黎,與年輕軍官或時髦仕女共渡塵囂。對他而言,管理家務只是「女人的事務」,不是一名男子漢該作的工作。因此,全家的事情,包含幼小羅特列克的養育工作,全落到母親阿德比伯爵夫人的身上:她不但承擔全家的家計,更全力投入獨子的教育,不惜帶他東奔西跑,只為讓他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日後羅特列克到巴黎展開繪畫生涯,也全靠母親財力的支持才得以持續不輟。
小時候,羅特列克繪畫與文學的才華便已展露:1872年,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環境,母親帶著8歲的他全家搬到巴黎居住,在這他透過教科書、筆記本上的習作,自修學會了許多素描與繪畫技巧。1874年進入中學就讀後,曾在學校刊物《同人誌》中發表短篇小說,頗受同學歡迎。然而最重要的是在這期間,他認識了畢生好友莫裏斯?喬懷安,日後無論在精神或事業上,他都是羅特列克的一大支柱。
由於母親的指導監護,儘管羅特列克對讀書興趣不大,在校成績仍名列前茅。可是天生體弱的關係,進入中學同一年便申請休學,由母親帶到尼斯老家養病,課業轉由家庭教師與母親督導。不久舉家遷回阿爾比的故居。
少年時期
羅特列克16歲時的自像畫,這時他已發生意外,畫中臉部的黯淡顯示心中的憂鬱。1878年,14歲的羅特列克與家人在阿爾比團聚時,發生一起意外:他從客廳的椅子上摔下來時,被椅子下的掃把絆倒,造成左腿骨折。為此,母親帶他到尼斯等地療養。然而隔年1879年,他在療養地與母親散步時,跌入一處一公尺深的坑洞,造成右腿骨折。這兩次意外雖僅造成骨折,但因多代近親通婚,患有遺傳性疾病的羅特列克停止了腿部骨骼發育,成為身高僅150公分的侏儒。而且因腳部停止發育,上半身仍持續成長,使下半身承受過多的體重,令他在步行上都顯困難,遑論進行騎馬等激烈運動。
對愛好騎馬打獵且期盼克紹箕裘的羅特列克伯爵,這不啻為一大打擊。這成為他另一個棄家人不顧的理由,也令他更少回家,原來對兒子的期盼也轉移到郊外打獵之上;而對羅特列克伯爵夫人而言,丈夫的態度使她投入更多心血在照料兒子上。她不但一手包辦兒子的療養工作,帶他到尼斯、席雷朗等地治療、度日,並親自教導他拉丁文與英語,以免因療養而延怠課業。至於羅特列克本人,因失去自由活動的能力,閒暇時間轉而花在繪畫上,特別是他最喜歡的馬匹奔跑、騎士馭馬、帆船航行等景象,透過其視覺捕捉,出現在這時期的素描與油畫裡。而這也奠定了日後成為畫家的基礎。
1881年七月,即將滿17歲的羅特列克前往巴黎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但卻落榜。於是利用三個月時間衝刺,終於十一月第二次入學考試時順利上榜。然而,喜好繪畫遠大於學業的羅特列克卻放棄入學資格,轉去學習繪畫。這項決定最初遭到羅特列克伯爵夫人反對,但在舅舅勸說和鼓勵下,伯爵夫人接受了他的決定,讓他與父親前往巴黎,在專畫動物的聾啞畫家魯尼?布蘭斯多(Rene Princeteau)的畫室學習。
學徒時期
1882年三月,儘管只有幾個月,羅特列克對馬匹奔跑的成熟技巧讓布蘭斯多嘆為觀止,認為已無力教導,故介紹他到著名的學院派畫家萊昂?勃納(Leon Bonnat)畫室學習。在此,他接受學院派畫風的洗禮,過往誇張的描繪有些收斂,加上新學到的構圖技巧,使他構圖更顯深度與層次感。該年暑假,他回舅舅家度假,創作出許多作品,然而九月再度前往巴黎時,勃納到巴黎藝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任教,原來的畫室已關閉。羅特列克不得已下,轉而與部分同學轉往擅長歷史題材的學院派畫家費爾南?柯爾蒙(Fernand Cormon)的畫室。
柯爾蒙雖是學院派畫家,但他的要求並不嚴格,甚至鼓勵學生自由創作。在此,羅特列克認識了愛彌爾?貝爾納爾(Émile Bernard)、文生梵谷等日後著名的新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家,與這些新銳畫家切磋使羅特列克的繪畫技巧持續進步。另一方面,因嫌柯爾蒙的指導不夠嚴格,他自費在住處請模特兒,並訂定作息表以鍛鍊繪畫技巧。這段期間,他十分努力,而成果也受到師長的肯定:勃納見到他的作品後,決定請他協助完成維克多?雨果作品的插圖。對於這些肯定,羅特列克在書信中寫到:
「 我不能辱沒柯爾蒙老師的聲望,但也不能被老師影響,在此我要學習自己的工作方法。 」
同樣在此期間,羅特列克常與同學前往美術館欣賞畫作,相繼結識當代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愛杜爾?馬奈、皮那-奧古斯特?雷諾爾、艾德嘉?竇加等人。其中,他對竇加崇拜有加,1885年兩人第一次見面後,羅特列克即視他為精神導師。受到竇加的影響,羅特列克的繪畫題材逐漸轉變,由傳統的故事與動物逐漸轉為現實人物。不久,他離開柯爾蒙的畫室,正式將現實世界視作繪畫的對象。
蒙馬特時期
由於不習慣巴黎都會生活,羅特列克伯爵夫人於1883年搬到馬爾羅梅(Malromé)的別墅居住。僅剩一個人居住的羅特列克因嫌孤寂,搬到畫室同學兼好友艾柏特?葛爾尼葉(Albert Grenier)家居住。由於該住處位居巴黎北部的新興地區蒙馬特,當地充斥著各種聲色場所。羅特列克定居於此後受到影響,開始流連當地的咖啡廳與酒廊,並結識酒店老闆兼小有名氣的男歌手阿裏斯蒂德?布留安(Aristide Bruant)。布留安介紹他與妓女發生關係,因身形醜陋被許多女性拒絕的羅特列克也從風塵女子身上找到渴望的溫柔,至此,他和夜生活脫離不了關係。
1886年,羅特列克離開柯爾蒙的畫室,也搬離了葛爾尼葉的住處。他在蒙馬特成立自己的畫室,但仍接受竇加的指導,並持續到1888年。這時,他與18歲的模特兒瑪莉-克雷曼汀?瓦拉東(Marie-Clémentine Valadon,即日後的畫家蘇珊娜?瓦拉東)交往,然而瑪莉只想騙取他的金錢,並以假裝自殺等手法威嚇羅特列克。經過多年糾纏後,羅特列克於1889年忍痛結束第一段戀情,與她徹底斷絕關係。失戀後的羅特列克為了發洩,又與卡門?戈婷(Carmen Gaudin)交往,然而卻感染梅毒,這令他身心受創,從此也不太信任母親之外的任何女性,且更沈溺在蒙馬特的夜生活。
私生活雖然不太順遂,1888年與1889年卻是羅特列克藝術生涯初露頭角的時光:1883年與1887年兩度參與巴黎沙龍展(Salon de Paris)皆落榜後,1888年他開始將「Treclau」的創作假名改回「Lautrec」的真名簽名,改而參加布魯塞爾的二十人展(Les Vingt),隔年參加第五屆獨立沙龍展(Salon des Refusés),並展出期間個人獨展。之後第六、七、八屆皆有作品參展,且評價不錯,也讓他逐漸被視為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重要參與者。。其中在二十人展時,曾發生一段小插曲:畫展閉幕時,羅特列克應邀出席閉幕典禮,然而典禮時比利時畫家亨利?德?格魯(Henry de Groux)痛批一同參展的梵谷不學無術,只會吹牛。此話一出,立刻引起身為梵谷友人的羅特列克不滿,揚言要與格魯當場決鬥,最後格魯收回他的批評,才避免了可能的流血衝突。
但這時影響羅特列克最深的,卻是酒店的夜生活。他最早出沒在葛樂蒂磨坊(Moulin De La Galette),並結識尚未成名的女舞者拉?古留。1889年,法國為了慶祝大革命百週年,在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為了因應活動的帶來的觀光人潮,新型態的夜總會紅磨坊開幕了,而羅特列克也隨之轉移到此。由於酒店尊重他貴族與畫家的身分,羅特列克也樂於結交經理與店中藝人紅星。1891年,另一家新型高級酒店巴黎酒店(Casino De Paris)開張,為了競爭過對手,紅磨坊挖角來拉?古留、馬瑟?滑蘭丹(Marcel Levesque)、珍妮?阿弗莉(Jane Avril)、夏烏考(Cha-u-kao)、依薇特?吉貝兒(Yvette Cuilbert)等巴黎著名的藝人紅星,並請羅特列克為紅磨坊製作彩色宣傳海報。由於他的海報一改傳統,使用彩色和顯著的文字,配合深具特色的人物造型,成功吸引了許多上流階層男女光顧紅磨坊。而羅特列克的宣傳也讓他成為紅磨坊的座上賓。於是,形形色色的藝人與客人成為他大多數的繪畫題材。
1892年起,羅特列克的繪畫對象又多出一種,即娼樓的妓女。最初這只是交通通勤上會經過,結交一些妓女朋友。隔年,由於醫師室友要結婚,為了騰出空間讓新婚夫婦生活,他乾脆搬進磨坊街(Moulin)的娼樓公寓居住。不同進出其中的其他男性,羅特列克是以朋友與觀察者的角度與她們共同生活,並紀錄下一夜春宵外,妓女們的真實生活:鬧情緒、裝扮、性器官檢查、彼此之間的女同性戀關係等等...。具有貴族身分的羅特列克,不但公然出入娼樓,也常在公開場合稱讚娼樓,比如一次高級餐宴中主人請他發表感想,他稱讚道:「 太好了,就跟在娼樓裡一樣! 」
因如此離經叛道的行為,羅特列克不但成為上流社會議論的對象,也是各家媒體爭相關注的焦點。不過媒體重視的並非他的畫作,而是出人意表的言行舉止和笑話,但他從未對媒體過於誇大的報導作出回應與抗議。雖然大家對羅特列克意見甚多,但這三年也是創作的全盛時期,共完成五十多幅畫作。
1893年,羅特列克在畫商朋友莫裏斯?喬懷安協助下,舉行生平第一次個展。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他將有關妓女的作品擺在畫廊二樓,僅供少數朋友與鑑賞家參觀,其他爭議性較小的作品才放在一樓讓大眾欣賞。雖然羅特列克並不看好這次的個展,但出乎預料的是媒體卻給予其不錯的報導與評價,而羅特列克的精神導師艾德嘉?竇加也大大肯定他的作品,這也讓羅特列克於隔年舉行另一場石版畫個展。然而這次的個展不太成功。同年,《白色評論》(La Revue blanche)在巴黎發行,在獨立畫展上引人注目的羅特列克結識其中的撰寫作家安德烈?紀德、保羅?紀樂希(Paul Valéry)以及畫家皮爾?波那爾(Pierre Bonnard)等人,進而與其中兩位主編保羅?勒克萊克(Paul Leclercq)、塔迪?納塔松(Thadée Natanson)認識,並成為相當親密的好友。
1895年,羅特列克前往倫敦繪製肖像,順便拜訪詹姆斯?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等當代英國畫家,並在參觀馬戲團時結識莫裏斯?梅特林(Maurice Maeterlinck)等作家與詩人。隔年又與喬懷安共遊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後溯羅亞爾河而上,探巡法國中部的各處城堡。這年,羅特列克出版了以妓女為主題的石版畫畫冊,並接受《白色評論》邀請,以他相當仰慕的塔迪?納塔松之妻蜜希亞?納塔松(Misia Natanson)為對象,為該雜誌畫了一幅宣傳海報。
1897年起,羅特列克因為通宵創作,常夜間失眠,因而逐漸染上酒癮,雖然經喬懷安勸告,但卻日益惡化,經常失眠喝酒,酒醉仍睡不著只好通宵作畫,這讓他孱弱的身體健康更加惡化。為了改善情況,喬懷安決定替他在倫敦舉辦第三次個人畫展,以遠離蒙馬特的花花世界。然而此次個展卻未受英國人青睞,以失敗作收,這反令羅特列克酗酒情形更加嚴重,回國後甚至出現精神失常與幻覺的情形。最後,母親與醫師表弟加百利?達比埃(Gabriel Tapie)討論後,於1899年三月決定把酒精中毒的羅特列克強送至精神病院治療。
晚期
入院之初的羅特列克百般抗拒精神病院的治療,並寫信向父親求救,但未獲理睬。兩星期後,他的神智已較為清醒,開始擔心會被終身監禁在院裡,於是採取了幾個對策:一方面他向院方表示願意積極配合,減低彼此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他請經常來探病的喬懷安送來畫筆與石材,希望用畫作證明自己的精神良好。因為關在院裡,羅特列克僅能憑記憶作畫,於是他以待在萊昂?勃納畫室期間,啟蒙老師魯尼?布蘭斯多帶他觀賞馬戲團的回憶為題,創作一系列石版畫作,其中有小醜表演、女馴獸師、特技雜耍、喜劇等等。在入院75天內,共完成50多張作品,其中挑選30幅製成石版畫,這30幅畫最後也讓他離開精神病院。之後,羅特列克曾對朋友說過:「 我以素描贏得自由! 」
5月20日出院後,羅特列克與遠親威奧(Viaud)陪同下,前往諾曼第旅行,之後又前往哈佛爾(le havre)觀光。後來返回母親在馬爾羅梅的別墅靜養,直到十月母親的葡萄園收成後再度前往巴黎。由於擔心羅特列克再度沈溺於酒鄉之中,他的朋友們特地帶他逛當地的服飾街。這次他結識一位18歲的女裁縫露薏絲?布魯埃(Louise Blouet),雖然她已名花有主,但對女性失望的羅特列克仍罕見地動了真情,並以她為模特兒,完成一幅油畫和兩張素描。
1900年,巴黎再度舉辦的世界博覽會,邀請羅特列克擔任繪畫的評審,但被他回絕,不過他仍舊坐著輪椅上前去參觀。由於沒特別的好感,他未完成任何相關作品。不久,他又再度染上酗酒的習慣,甚至連同行的威奧也無法勸阻他,這令他尚未恢復健康的身體再度惡化。五月,他與威奧再遊諾曼第,為了感謝這位遠親,他以威奧為對象創作晚年大作《威奧提督》(Admiral Viaud)。六月,因經濟因素取消巴黎之行,直接從諾曼第前往波爾多,在此他迷上歌劇《梅薩莉娜》(Messalina),完成6幅相關畫作。十二月,羅特列克返回馬爾羅梅,然而因腳充血而下半身麻痺,之後採用電療法才恢復,但病情已十分嚴重。
羅特列克生前最後一幅作品。為了感謝表弟達比埃的照顧,他以想像繪出二十多年前達比埃口試的情景。1901年4月15日,羅特列克最後一次前往巴黎,並拜訪巴黎的老朋友。由於大家都知道他大限不遠,此次為訣別之旅,所以除了感傷外,也帶他參觀各處故地,而他也整理了自己的畫室,並完成《威奧提督》與最後遺作《巴黎大學醫學院的口試》(An Examination at Faculty of Medicine)。七月,在朋友淚送下,羅特列克返回土魯斯,但回來後突然半身不遂。8月20日,母親羅特列克伯爵夫人帶他返回馬爾羅梅的別墅,這時,羅特列克的病情又急趨惡化,除了稍微修飾外,無力進行任何創作。9月9日淩晨兩點十五分,羅特列克在家人與少數好友注視下逝世,得年36歲。
而其多數作品則由父母保管,直到1922年才捐給阿爾比美術館(Mairie Albi),館方則成立土魯斯-羅特列克美術館(Le Musée Toulouse Lautrec)專門展示這些作品,至今該館仍是收藏羅特列克作品最多的地方。
藝術風格
作為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的繪畫技巧深受印象畫派啟發,但又結合浮世繪筆法與個人寫實的才華而獨樹一格。他的繪畫作品主要可分成兩大類型:油畫與石版畫。無論哪種類型,幾乎都以人物素描為主題對象。受到艾德嘉?竇加的強烈影響,羅特列克的畫作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物樣貌。對於這點,據說他曾說過:「只有人才是存在的,風景不過是附屬品。所謂純風景畫畫家只是野蠻人。」
雖然同樣專注於人物畫,但羅特列克與竇加的風格又大異其趣:竇加的畫作被認為宛如鑰匙孔中的結果,她們(多數是女性)在畫中的姿態宛如不曾留意畫家的筆觸,因此留下無矯作的體態之美;然而羅特列克的畫作卻有意無意的扭曲或誇大畫中人物的樣貌神情,進而強調人物的生命力與寫實感,讓粗莽的中低階層居民也戴上莊嚴的面紗。對於自己的創作理念,羅特列克曾說:「我致力於創作真實而非理想,或許這是缺點。雖然我並不喜歡醜陋的東西,但我對它仍帶有幾分興趣地塗上顏色,或畫成圓形,或使之發光...。」
油畫
羅特列克的油畫與水彩畫作品大略可分成三個時期:1888年以前的習作期,1888年至1898年的全盛期,1898年至1901年的厚重期。
習作期(1887年以前)
《四輪輕馬車》,1880年,土魯斯-羅特列克美術館藏。羅特列克少年時期曾以馬車為題材完成許多作品,這是其中一幅。1888年之前,羅特列克尚在摸索自己的繪畫風格:雖然自小便展露出快速掌握物體移動瞬間的畫面並生動描繪出來的天賦,但受到學院派老師的影響,羅特列克儘可能壓抑本身變形扭曲畫作對象的本能。有名同畫室的同學曾描述這彼此衝突的矛盾:「我們都看得出來亨利想忠實呈現模特兒,但他的畫筆往往反抗他的意志,把模特兒的性格或特徵用誇張的筆法表現出來。」
另外,雖然已表現出優異的人物素描技巧,但畫作題材因不同老師的指導,創作題材也大不相同:在魯尼?布蘭斯多門下時,便以動物畫為主;到了歷史畫畫家費爾南?柯爾蒙門下時,討厭畫作刻板人物的羅特列克也畫了兩三幅類似的題材作品。此外他也畫過同一畫室的同學文生?梵谷的肖像畫。而在學院派老師指導下,羅特列克的最大收穫莫過於背景構圖與透視法的成熟運用技巧,而塗色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繪畫線條。
1885年起,受到印象派與新藝術運動影響,羅特列克的畫作中出現印象派色調的筆法,逐漸講求畫作第一眼的視覺效果。另外,因崇拜印象派畫家艾德嘉?竇加,羅特列克放棄了學院派畫家的指導,逐漸將主題轉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全盛期(1888年-1898年)
《費南迪馬戲團的女演員》,1888年,芝加哥美術館藏。這幅畫是典型的羅特列克式作品:依稀可見的畫布底色、巨大的觀眾席弧線、弓狀的馴獸師身材、誇張的女演員臉部,都顯示出其全盛時期的繪畫風格。1888年起,羅特列克迷上蒙馬特的夜生活,開過出新的畫風:為了描繪快速舞動的藝人身影與觀眾,羅特列克完全放棄學院派嚴謹的繪畫方式,改以快速的線條描繪人物輪廓,如此扭曲誇大特徵的本能終於彰顯出來,並成為他的一大特色;另外使用稀釋過的顏料塗滿色面,使塗色快速而直接,連帶產生透明感,並依稀裸露出畫布的底色。
另外,從1883年起,羅特列克開始收藏浮世繪的畫作,並從中採用許多技巧加入畫中:他學會應用具有韻律感的輪廓線條表達人物的服飾與身材特徵,並將透視法中的水平線拉到畫作的上半部,使消失點移到畫作之外,因而讓畫裡的空間距離變成急遽上升的斜線狀態;此外,具有顯著特徵的主體人物被擺到前端,後面改以黯淡如黑影般的人群加以襯托,這些技巧使得主角更為明顯,受人注意,並塑造出夜生活裡的刺激與戲劇性。
誇張甚至帶點醜陋的人物表情是這時期羅特列克畫作的最大特點:他不是憑空扭曲人物的樣貌,而是根據主角本身的特徵加以誇大。而且,夜總會的表演光線經常由下而上照射,如此人物的鼻孔與嘴唇會顯得十分明顯,羅特列克抓住這個場景並畫成畫作,這讓現實生活中的美女在作品中也顯得醜陋。也因為如此,許多女伶會為此向羅特列克抱怨,但他從未在畫作上讓步。
厚重期(1899年-1901年)
1898年後,羅特列克因酒精中毒損害神經,無法自由輕快地揮動色筆,只好放棄全盛時期的快速繪畫技巧,改以厚重的顏色強調人物的性格。但除此之外,其他的技巧仍未放棄。不過由於病痛纏身,加上兩年後旋即去世,這時期的作品遠少於前面兩個時期。不過由於多數時間不在蒙馬特,此期的繪畫人物不再是藝人紅星或妓女,而是以一同旅遊的朋友,歌劇場景等題材為主。
此外,這時期也出現許多經典的系列作品,如《梅薩莉娜》為描繪對象的6幅系列作品。
石版畫與海報
相較於油畫作品,羅特列克的石版畫在當代十分著名:他不但是當時少數傑出的石版畫畫家,也用石版畫製作深具個人特色的海報。
石版畫發明於18世紀末的德國,雖然在19世紀後期多數印象派畫家已嘗試過這種繪畫技術,但羅特列克嚴謹且大量的石版畫作品卻與歐諾黑?杜米埃(Honoré Daumier)並稱19世紀最重要的石版畫家。他從1885年離開費爾南?柯爾蒙的畫室後,立刻學習石版畫的技術,並以嚴謹的方式製作作品:先在石版上打上素描草稿,期間以拇指擦拭線條,製造出現線條之間的疏密感,最後才製成石版畫。因此,他的多數石版畫幾乎是素描的重現,流暢的線條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另一方面,羅特列克也製作大色面石版畫,並運用在海報作品上。當時海報才剛運用在商業宣傳上,因此多數商家僅製作簡單小型的黑白海報作為宣傳,但羅特列克接受紅磨坊委託後,開始製作鮮豔、造型有力的彩色海報,以大膽的動作與表情吸引顧客上門,果然一炮而紅,成為當時與皮爾?波那爾齊名的兩大海報創作者。
無論是石版畫或海報,羅特列克在其中運用了更多浮世繪的技巧:他大膽拋棄透視法,以線條創造出主觀的空間感,並以左右不對稱的比例構圖襯托主題;另外在海報上他使用大塊的純色裝飾,搭配刺激性的彩色字體,加上本身獨特的人物刻畫,使人們眼光自然被其作品所吸引。這也令他的作品成為當時夜總會或歌手重要的宣傳品。
羅特列克與女性
由於身體上的殘缺,羅特列克藉著蒙馬特的夜生活彌補心靈上的空缺,也因此認識了許多舞者、藝人和娼妓。雖然多數都變成他的好友,但他與這些女性的關係始終懷著一種矛盾心態:他對她們抱持些許懷疑、不信任,但又對她們悲慘的身世感到同情,而這點反映在作品上,便是無節制的誇張線條和沈重現實感的風格(相反的,有關母親的畫作中,羅特列克總一貫保持穩重而平靜的風格)。以下幾位在羅特列克的生命與藝術創作上,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女性。
瑪莉-克雷曼汀?瓦拉東
瑪莉-克雷曼汀?瓦拉東(Marie-Clémentine Valadon,1865年9月23日-1938年8月7日)出身下層社會,母親是洗衣婦,未婚懷孕而生下她。15歲時她成為馬戲團雜技員,但一次失手摔落地面後被迫離職,前往巴黎蒙馬特區改當裸體模特兒,不久未婚懷孕,生下一名男孩,即日後著名的風景畫畫家莫裏斯?尤特裏羅(Maurice Utrillo)。
1885年時,她擔任羅特列克的繪畫模特兒,兩人即陷入熱戀中。羅特列克以她為題,完成許多畫作,並鼓勵與指導她進行創作,然而瑪莉與他交往的目的卻是貪圖他的金錢,並多次欺騙他。最後羅特列克再也無法忍受,於1889年毅然離去。而這段失敗的初戀也讓他對女性備感失望,加上之後又從其他女性身上感染梅毒,從此不再輕言接受愛情。
但另一方面,瑪莉卻在羅特列克指導下開始繪畫創作,並在日後成為畫家,以蘇珊娜?瓦拉東之名留世。
拉?古留
拉?古留(La Goulue,1866年-1929年1月30日)是觀眾為她取得綽號,意思是「老饕」,羅特列克以此綽號為題完成許多知名作品,使這綽號反而比本名更為人們知曉。她本名露薏絲?韋伯(Louise Weber),出身猶太家庭,16歲時瞞著母親跑到葛樂蒂磨坊演出,並引起羅特列克注意。她大膽、奔放充滿野性的個性讓她深受觀眾喜愛,逐漸竄紅,並於1891年被挖角到紅磨坊表演。由於羅特列克以她為題,製作出許多成功的彩色海報,1891年至1895年之間成為全巴黎首屈一指的紅星,也是紅磨坊裡的招牌舞者。但由於毫無節制的貪吃,她的體態日趨肥胖,最後不得不於1895年離開紅磨坊,在小巷裡搭設小屋勉強過活,可是仍無法挽回沒落的表演生涯,最後被收容在養老院裡渡過餘生。
羅特列克對她的好感在於其不受拘束的個性。他以她為題製作了12幅油畫與許多宣傳海報,成功發揮了刻畫人物的專才,而成為其藝術生涯中最為人所知的人物畫作。而兩人的友情也十分堅定:拉?古留離開紅磨坊後,在巴黎小巷裡撘設表演小屋外的兩塊具有招牌作用的畫作是由羅特列克義務贊助的作品,而1901年風樓殘燭的羅特列克仍在最後一次巴黎之行中強撐身軀,到小屋拜訪拉?古留。
珍妮?阿弗莉
珍妮?阿弗莉(Jane Avril,1868年-1943年)是一名義大利貴族與巴黎高級妓女的私生女,本名珍妮?布東(Jeanne Beaudon)。由於小時候常遭雙親虐待,後來被薩伯特慈善醫院(Pitié-Salpêtrière Hospital)收容,由金?馬丁?夏爾科(Jean-Martin Charcot)醫師照料。16歲時離開醫院後,於1889年來到紅磨坊。可能後家暴陰影的影響,成為藝人的阿弗莉感情並不穩定,常更換情人,直到42歲時才嫁給德國藝術家莫理斯?比亞斯(Maurice Biais)。
不同於粗野的拉?古留,珍妮?阿弗莉個性內向陰鬱,喜歡獨自一人跳舞。由於這項特質,加上帶有貴族血統,羅特列克喜歡將她孤獨一人的身影畫成油畫作品,而許多宣傳海報也以她跳康康舞(can-can)的姿態為主打標題,吸引顧客上門。事實上,羅特列克的宣傳確實為珍妮?阿弗莉打出了名氣,不但令她成為紅磨坊中僅次於拉?古留的紅牌舞者,也讓她甚至遠征英國及美國,在倫敦等異國都會展開巡迴演出。
依薇特?吉貝兒
依薇特?吉貝兒(Yvette Cuilbert)曾當過裁縫、服裝模特兒、演員,是一名全能型藝人:她的表演內容包含歌唱、戲劇表演以及詩詞朗誦。由於才華洋溢,加上羅特列克的作品宣傳,1892年起開始在巴黎竄紅。而她標準的裝扮:白衣、黑色長手套也常出現在羅特列克的作品之中。
雖然本人長相不差,但羅特列克特別喜歡扭曲她深具特色的臉部樣貌,將她塑造成尖鼻子、大嘴巴和瘦長脖子的女星。對於此點,吉貝兒曾寫信向他抱怨:「親愛的羅特列克先生:今年冬天是我捲土重來的時候,然而千萬拜託的是不要把我畫得那樣醜陋,稍為可愛點吧!來我家的客人,一見到你的草稿時都不禁大聲尖叫。畢竟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懂得藝術,一方面也為我考慮需給後人好印象嘛!拜託!稍微收斂你苛刻的彩筆吧!」
但羅特列克仍不為所動,繼續他扭曲誇張的風格。不過這樣的風格成功吸引許多觀眾前來紅磨坊捧場,1894年吉貝兒被某雜誌選為聖誕節特刊的封面女郎時,也毫不猶豫地指定羅特列克擔任畫家。另外,羅特列克以她為題,製作許多石版畫作品,並先後集結發行成兩大冊的畫集,其中一冊限量發行100本,每頁都留有吉貝兒的簽名,大大提升了這位香頌(chanson)歌手的人氣。
露薏絲?布魯埃
露薏絲?布魯埃(Louise Blouet)是羅特列克晚年結識得服飾街女裁縫,當年18歲。雖然已經有男朋友了,羅特列克卻與她發展出一段純純之愛,這對十分不信任女性的他而言,可謂十分幸福的小插曲。後來羅特列克的朋友描述這段時期時,曾回憶道:「亨利與露薏絲?布魯埃小姐在一塊時,好像一對小孩,充滿了天真、快樂。」 羅特列克喜歡稱她為羅蓋茲?瑪古茵(Croquezy Margouin,Croquezy來自Croquez-y,是對女性人體模型的暱稱),並以她為題,完成一幅畫與兩幅素描。這是羅特列克生前最後一次以單一人物為題完成大量作品。
影響
生前,羅特列克被視為惹花撚草的人物,不過其海報與版畫作品卻造成當時巨大的變革;他讓商樣宣傳的海報作品也能兼具藝術性,並成功將夜生活的歡樂場所形象化,牢記在人們的腦海之中。至今,即使已過百年,紅磨坊仍然是巴黎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並成為許多電影、繪畫等藝術創作的取材對象。這點,應歸功於羅特列克傳神的海報作品與畫作之賜。
繪畫上,羅特列克大量採用浮世繪技法的繪畫風格影響了新藝術運動與後印象派的作品風格:不但與他同輩的文生?梵谷也採用大量具有韻律感的線條描繪事物,更啟發後輩畫家如巴伯羅?畢卡索的人物畫風格,進而開創藍色時期的畫風。這在後印象派中,可為十分具影響力。
根據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統計,1950年以來,以羅特列克為題電影的電影有兩部,電視劇有一部,以他為名的角色也出現在其他電影,特別是以紅磨坊主題的電影。另外,許多餐廳和商場為了表現優雅熱絡的夜生活氣氛,會將羅特列克的畫作或海報圖樣畫成壁畫或空間裝飾。顯然,他幾乎已和紅磨坊和蒙馬特,乃至於19世紀末的巴黎畫上等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C2%B7%E5%BE%B7%C2%B7%E5%9C%9F%E9%AD%AF%E6%96%AF-%E7%BE%85%E7%89%B9%E5%88%97%E5%85%8B
紅磨坊vs羅特列克
電影「紅磨坊」中絢麗奢華的跳舞場景與沸騰喧囂的康康舞蹈,將觀眾帶回了十九世紀末巴黎最著名的娛樂天堂──紅磨坊,姑且不論劇中康康舞孃與窮作家之間悲劇愛情的真實性,這的確是當時一個極具聲色魅力的歌舞場所,吸引無數法國人、外國人,甚至讓各國劇作家、藝術家流連忘返。「紅磨坊」究竟有何魅力?代表何種時代意義?與藝文界有無關聯?這些都是本文欲一探究竟的。
一八九○年代的巴黎與歐洲其他地方一樣充滿著世紀末奢靡頹廢、追求縱慾享樂的氣氛。一八八九年「萬國博覽會」(International Exposition)在巴黎舉行,各國觀光客蜂擁而至,除了象徵工業科技的新地標--艾菲爾鐵塔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外,巴黎近郊的蒙馬特(Montmartre)是另一個尋歡作樂的旅遊景點。而同年新開幕的歌舞表演廳「紅磨坊」(Moulin Rouge),其豪華的裝潢與高聳於大門上的紅色巨型風車,無疑是蒙馬特最醒目的焦點。
「蒙馬特」是巴黎近郊的小丘陵,十九世紀末山坡上仍種有葡萄園,點綴著零星的風車、花園、小酒館,保有難得的鄉野氣息。其實自一七九○年下蒙馬特(Lower Montmartre)納入巴黎行政區後,許多新興的酒館、「磨坊」──歌舞廳和音樂咖啡館(cafe concert)等相繼出現,低廉的價格吸引不少巴黎人工作結束後前來買醉,或欣賞歌舞秀。到一八八○年代,蒙馬特已儼然成為巴黎夜生活的中心。
雖然隨之而來的是小偷、妓女、吉普賽人和滿懷摘星夢的舞者與歌者,但是也有不少嚮往歡樂氣氛與自由情調的作家、藝術家陸續前往,或是長期居住,或做短暫停留,尋找創作的靈感。畫家雷諾瓦便曾於一八七六年在蒙馬特居住達半年之久,他認為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歡樂活潑氣氛,卻不失淳樸,而且「從來不沈溺在一種粗鄙的自由」。他以印象派的手法真實地描繪鄉村舞廳的各種面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煎餅磨坊的舞會〉(Moulin de la Galette, 1876),畫中男女翩翩起舞,聊天暢飲,被葉片打碎的光線,撒落在人們身上,到處是閃爍的光線、模糊的身影,巧妙地捕捉到歡愉喧鬧的瞬間印象。這便是蒙馬特眾多「磨坊」的一景,不但是人們跳舞的地方,也是年輕男女的社交場所。
但在一八八九年十月六日,蒙馬特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新開幕的大型歌舞廳「紅磨坊」和其著名的「康康舞」(can-can)。「康康舞」自第二帝國(Second Empire)時開始流行,最初只是流行於藍領階級工人間一種喧鬧的舞蹈,慢慢地引進蒙馬特的眾多歌舞廳中,煎餅磨坊是其中之一。當時的「磨坊」不但供應酒,也有舞池與舞者,隨著銅管樂器的「康康」音樂,一邊拉高她們的裙襬,一邊即興地跳著「quadrille」(一種四隊舞伴的方舞)。這裡平時多是藍領階級工作之餘跳舞狂歡、喝酒鬧事的地方,也混雜不少無賴、小偷和妓女,算不上是高級的娛樂場所。只有在週末時才有年輕的白領階級男士帶著他們的女伴前來體會下層階級人們另一種狂歡娛樂的方式。
但是也有些針對巴黎上層階級而設計的磨坊,例如Elysee-Montmartre,培養了一群訓練有素的康康舞者,雖然也保留即興表演的部分,但更需要高難度的舞蹈技巧和體力,如配合音樂拉高裙襬快速地迴旋,或將雙腳輪流踢與肩膀齊高,或以單手將另一名舞者的腳高高舉起,或以一字線劈腿的方式漂亮地結束舞蹈等,這些都是康康舞著名的招牌動作,而有意無意間露出的小腿更挑逗起觀賞者的感官。新印象派畫家秀拉(George Seurat)的〈康康舞〉(Le Chahut, 1889-1890)便以點描法記錄了充滿歡樂氣氛的一刻,利用科學的色彩錯覺理論將所有形象打散成微小的色點,製造光線閃耀眩目的效果;而舞者伸得筆直的雙腿與低音提琴相互呼應,強調垂直線與水平線的構圖則使畫面多了份穩定與永恆之感,熱鬧歡愉的舞蹈似乎就此凝結。
「康康舞」是一種極具動感、熱鬧吵雜、挑逗感官的舞蹈,也捧紅了不少康康舞孃,如La Goulue、Jane Avril和Nini Patte。這些年輕舞孃在一八八九年都成了「紅磨坊」的臺柱,也是畫家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1901)筆下常見的模特兒。
事實上,「紅磨坊」在一八八九年造成的轟動,主要歸功於磨坊經理人Zidler與畫家兼插畫家Willette別出心裁的設計。他們將一個巨大的紅色風車裝飾在大門口上方,隨風輪轉;內部是大型的表演舞臺,環繞著觀眾席;花園裡有露天吧臺,還有一個相當具有異國風情的巨型塑膠製大象,象肚改裝成小舞臺,當大廳與樹上的燈光一亮,絢爛而夢幻。「紅磨坊」一開幕不但吸引巴黎各階層前來尋歡作樂,體驗真正「蒙馬特」的聲色魅力而不失尊嚴體面,也成了世界著名的娛樂天堂。
當然,「紅磨坊」的主要靈魂還是在於活力四射、動感煽情的「康康舞」。La Goulue是當紅的舞孃,根據記者George Montorgeuil目睹,形容她「金髮,年約十八歲,紅潤的娃娃臉上帶點任性、不馴……」。La Goulue做過洗衣女,看來略顯笨拙、粗俗,但表演時所挑動的性感魅力,讓人心醉神迷,尤其是「……那在裙襬襯裡間掀起的狂亂是一種上天的恩賜(divine),尤其是當她擡起腿來故意地讓人瞥見裸露在襪帶與裙襬間的肌膚時。」儘管只是裸露小腿肚,但是對於當時衣著保守的風氣,已是相當引人遐想。雖然La Goulue放浪的私生活也常招人非議,酗酒、拜金,甚至傳言她為女同性戀者,但仍無損她為巴黎性感的象徵。羅特列克在一八九一年為「紅磨坊」設計的宣傳海報上,即以跳康康舞的La Goulue為主角。
Jane Avril是另一個不同典型的「紅磨坊」舞孃。她是義、法混血,據說父親是義大利貴族,從小熱愛跳舞,年輕時離家至蒙馬特的各個磨坊表演。與La Goulue相較,Jane Avril顯得優雅、氣質多了,許多巴黎藝文界名人都與她交情匪淺,包括畫家羅特列克、詩人馬拉梅(Malareme)、Paul Fort等。她是不支薪的舞者,認為為錢而舞將抹煞舞蹈的所有樂趣,除了跳將腳擡高的康康舞外,也偏愛在「紅磨坊」裡優雅地跳著即興獨舞,或華爾滋。同時她覺得Elysee-Montmartre太過低俗,從她對二間著名磨坊的批評可看出其中的差異:「女人在這裡(Elysee-Montmartre)與看起來像是肉販或更糟的賭馬人挽著手臂無恥地跳著舞,我覺得並不恰當,……我不喜歡這裡。我較喜歡在紅磨坊跳舞。」Jane Avril也是羅特列克筆下常見的模特兒,同時出現在一八九三年〈珍妮.雅芙麗(Jane Avril)與一八九六年的海報〈野薔薇小姐舞團〉(The Troupe of Mlle Eglantine)中。
羅特列克是蒙馬特另一個傳奇人物。他出生貴族,身材矮小多病,童年時的一場意外使得他不良於行,終日沈醉在蒙馬特的夜生活中。他帶著畫冊,流連於各酒吧與磨坊之間,在「紅磨坊」與Elysee-Montmartre都有預留的座位,隨時捕捉舞者、酒客的神態。雖然沈迷於燈紅酒綠的夜生活中,但似乎也看透了其中潛藏的寂寥與無奈,〈紅磨坊一角〉(At the Moulin Rouge, 1892-95)一圖中,儘管打扮入時,每個人卻都像是戴上不同顏色面具的幽靈。一位比利時畫家在一八九三年時描述:「在人群中閃過的面容,紅色、黃色、橘色、紫色,罪惡正在叫價拍賣,……在這裡人們拋棄所有的美德。」邪惡的盛宴正在上演,但即使是圍坐著飲酒的酒客,表情卻是如此落寞寂寥,彼此沒有任何眼神交流。斜角線的構圖、扭曲的輪廓線、紅與綠的詭異色調,一切彷彿是虛華的假象,充滿頹廢與罪惡;若再定睛一看,羅特列克與他的友人也遊走其中。
羅特列克所設計的多幅海報中,也從未刻意美化或強調歌舞表演中熱鬧歡愉的一面,如Jules Cheret在一八八九年為「紅磨坊」所設計的海報一般。在他筆下的表演者,不論是La Goulue、Jane Avril或是在〈野薔薇小姐舞團〉中的舞孃,雖然使勁地跳著,個個卻難掩頹廢、悲苦的愁容。而畫面上扭動的黑色輪廓線條、明亮的平面色塊,甚至大膽的採用截角構圖等,無疑地誇張了人物的表情與肢體動作,也明顯是受到竇加與日本版畫的影響,這成了他海報最獨特的個人風格。
雖然十九世紀末波特萊爾的《惡之華》、休斯曼(Huysmann)的《背逆》(A Reboours)等象徵主義的著作中都曾宣揚撒旦式的頹廢與墮落,但畢竟只限於文學界少數人;然而紅磨坊的聲色縱慾卻成為大眾流行文化的一環,各國觀光客趨之若騖。而羅特列克的海報則成了最佳代言,雖然到處充斥著感官刺激、虛榮浮華,卻也彌漫著揮不去的憂愁與絕望,這正是世紀末情結的最佳註解。
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203/artist01-11.html
紅磨坊
到過法國的旅遊者,一般都知道巴黎有兩個著名的歌舞表演廳,一個是位于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的麗都,一個是位于城北蒙馬特高地腳下白色廣場附近的紅磨坊。如果說麗都具有美國百老彙風格,那麽,屋頂上裝著長長的、閃爍著紅光的大葉輪的紅磨坊則是較爲地道的法國式歌舞廳。印象派大師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名作《紅磨坊》使這個歌舞廳蜚聲世界。還有兩部電影以紅磨坊爲主題,一部是法國大導演讓?雷諾阿的《法國康康舞》,另一部是今年戛納電影節的參賽片《紅磨坊》。後者是風格華麗的好萊塢片,由妮可?基德曼主演,影片講述1900年前後發生在紅磨坊的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此片10月初在法國公映後,再次引起人們對紅磨坊曆史和現狀的回顧和關注。
紅磨坊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藝術家,在蒙馬特高地作畫賣藝,使那一帶充滿藝術氣氛,成爲巴黎最別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區之一。由于藝術活動活躍,蒙馬特高地街區那彎彎曲曲的卵石坡路的兩側,小咖啡館、小酒吧生意興隆。後來,這些小咖啡館、小酒店裏來了一些舞女,她們穿著滾有繁複花邊的長裙,伴著狂熱的音樂節奏,扭動著臀部,把大腿擡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挂著吊燈的天頂。當時英國人稱這種舞蹈爲“康康舞”,認爲它很放蕩,很下流,禁止在英國演出。
但是,康康舞在蒙馬特高地很受歡迎。每年狂歡節,舞者走上街頭大跳特跳,人們從城市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社會學者在分析康康舞盛行的原因時指出,1871年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萎靡不振。現實生活中醜聞充斥,金融財團明爭暗鬥,勞資矛盾加劇。人們厭倦了民族主義者的大話空話,整個民族感到極度的空虛。在重新找回生活坐標之前,法國人感到苦悶、彷徨。然而,憂郁不是高盧人的特點,他們很快就學會用玩世不恭來取代苦悶,這就促使一種放縱的風氣在巴黎彌漫。
1889年10月6日,紅磨坊歌舞廳在康康舞的樂聲中正式誕生。紅磨坊畫家圖盧茲—勞特累克在他的多幅水彩畫中描繪了那些貪婪的看客,而他本人最後也沈湎紅磨坊,在同舞女的夜夜狂歡中毀掉了生命。紅磨坊的舞女,有法國的,也有來自歐洲其他國家及美洲、澳洲的,她們的願望不高,只希望能夠遇到一位能夠善待自己的男人。
紅磨坊的曆史上,出現過多位有名的藝人,如古呂、摩姆?弗羅瑪茨、珍妮?阿弗裏爾。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古呂,此人身材豐滿,風姿綽約,綠色的緞子拖裙系在臀後,每次走過蒙馬特街區,都引起一陣騷動,整整幾十年間,她成爲紅磨坊的代稱。不過,此人晚景淒涼,60年代,有記者要爲她寫傳記,才發現她竟住在旅行挂車裏。除了舞女,紅磨坊還有一些很出名的男藝人,如伊韋特?吉爾貝,以說笑出名,糅合著詼諧和優雅的說笑風格使他成爲法國“名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占領期間,國難家愁當頭,但舞女不知亡國恨,紅磨坊仍然歌舞升平。戰後,因爲這段不光彩的曆史,紅磨坊受到嚴厲批評。
而今紅磨坊已成爲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廳,是巴黎的一個旅遊景點。如果說它仍保持著百年前某些特點的話,那就是舞者的裝飾大致不變,上身裸露,披挂著華麗的羽毛服飾或金屬片,但是觀衆與舊日看客完全不能同日而語,觀衆是現代文明觀衆,懷著發現巴黎的心情來看演出,演員把演出作爲一種光明正大的演藝事業,不像百年前的舞女,爲取悅某一個或幾個包養她的男人而強作歡顔。
而今紅磨坊有40名女演員、20名男演員,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女演員必須受過芭蕾舞訓練,身高起碼應達1.72米,年齡在16至25歲之間。容貌要姣好,笑容要燦爛,大腿要修長,鼻子要俏皮……演員起薪1.2萬法郎(1法郎約合人民幣1.16元),資深演員可達3萬,他們付出很多,每周工作6天,每天演出兩場。紅磨坊現今的主要舞蹈兼獨唱演員瑪麗莎來自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護士,一個良家女子。瑪麗莎在紅磨坊當演員整整15年,已與團裏一位意大利籍獨唱兼雜技演員結婚。她曾在《奇妙》這出歌舞劇(此劇演了12年)中演出過6000場!雖然今年已經33歲,但人們說她仍然具有17歲女孩的身材,表演時她全套行頭重12公斤,她能像少女一樣“舉重若輕”,高高地擡起大腿。她在評論妮可?基德曼在影片《紅磨坊》中的舞蹈時說:“還行吧,她盡力而爲了。”進紅磨坊是不少女孩的夢想,因爲紅磨坊的經曆,就像“阿裏巴巴”裏“芝麻開門”的神奇密語,令生活出現奇迹。許多在紅磨坊跳過舞的女孩,後來成功地進入影視界。
紅磨坊是法國娛樂業中一家效益良好的企業。其觀衆55%是外國人,45%爲法國外省人。最近幾年,企業采取經營上的一些改革,如通過出售家庭票及各種減價票以吸引觀衆,取得成功,三年間,營業額從1.3億法郎上升到兩億法郎。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近期推出的澳大利亞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歌舞片《紅磨坊》,講述的是19世紀巴黎夜總會的腐華生活。好萊塢當紅影星妮可-基德曼和伊萬-麥戈雷格分別在片中擔任男女主角...
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
導演: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演員: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約翰?雷吉紮默 John Leguizamo
吉姆?布蘭德本特 Jim Broadbent
凱利?米諾格 Kylie Minogue
劇情簡介:
克裏斯蒂安(伊萬-麥戈雷格飾)是個有著極高藝術天分的青年詩人,由于無法忍受庸庸碌碌的父親而離開了家前往巴黎,在社會低層的波希米亞人聚居區蒙馬特(Montmartre)落腳。不久,克裏斯蒂安結識了一個整天苦艾酒不離手的藝術家圖盧斯-勞特瑞克(約翰-萊奎紮莫飾),而這個藝術家的生活圈子是以“紅磨坊”夜總會爲中心的,這是一個充滿性、毒品、狂熱和瘋狂康康舞的世界。在這裏,克裏斯蒂安瘋狂地愛上了“紅磨坊”的明星薩汀(妮可-基德曼飾),她是一顆"閃亮的鑽石",是“紅磨坊”乃至巴黎最漂亮的妓女。克裏斯蒂安陷入了這場注定最終沒有好結果的愛情。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近期推出的澳大利亞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歌舞片《紅磨坊》,講述的是19世紀巴黎夜總會的腐華生活。好萊塢當紅影星尼科爾-基德曼和伊萬-麥戈雷格分別在片中擔任男女主角。《紅磨坊》在制片建造的一個真實的紅磨坊中拍攝。魯赫曼的這部最新力作,亦歌亦舞,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下層社會人民的那種歡快、迷人的情調。巴黎的這個“紅磨坊”,是一個華麗的聚會場所,不管是上層名流還是下層平民常常在這聚會。"紅磨坊"將貧民和名流與工人、藝術家、波希尼亞人、女演員(或者說是妓女)連結在一起。
《紅磨坊》是巴茲-魯赫曼執導的第三部影片,也是巴茲-魯赫曼繼其處女作《陰森的舞臺》(“STRICTLY BALLROOM”)和1996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票房巨片《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SHAKESPEARE'S Romeo +Juliet”)之後的又一部巨作。這部悲喜劇音樂片,生動地描述了19世紀末巴黎聞名于世的奢靡夜生活,生動地描述了那時的愛情、死亡和再生、新技藝以及舞會的情況,是那個時代的見證。
http://baike.baidu.com/view/79849.html?tp=0_11
關于畫家的電影 2011-03-06
1、安德烈?盧布耶夫(前蘇聯 塔可夫斯基 1969年)
15世紀俄羅斯著名的聖像畫家盧布耶夫漂泊浪蕩的一生
2、萬世千秋(美國
卡羅爾?裏德 1965年)
米開朗基羅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創作
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年 英國 皮特-韋伯)
大師維梅爾的一幅名作,演繹爲一場感人至深的愛情電影。
4、夜巡(意大利法國德國 彼得?格林納威 2007年)
倫勃朗關于《夜巡》的創作
5、戈雅之靈(2006年 米洛斯?福爾曼 西班牙)
圍繞其傳世名作《裸體的瑪哈》的模特少女,講述他與西班牙修道院的激烈對峙。
6、紅磨坊(法國 約翰.休斯頓1953年)勞特累克
一部關于法國畫家圖勒斯.勞特累克的傳記片。
7、夢(日本/美國
黑澤明 1990年)
黑澤明在第五個夢中與凡高相遇。馬丁.西科塞斯客串飾演凡高。
8、文森特(美國 文森特 明奈利 1956年
根據小說《渴望生活》改編的電影。電影裏的畫都是原作(其行情起于20世紀晚期)
9、梵高傳(法國
莫裏斯-皮亞拉 1991年)
講述梵高生命最後一段時間的生活
10、梵高的生與死(澳大利亞 鮑爾?考克斯 1987年)
以梵高在1872年-1890年間給兄弟提奧寫的信爲線索,雄辯地帶出天才藝術家的憂傷。
11、愛德華?蒙克(1974年
彼得?沃特金斯)
影片回顧了蒙克短暫的愛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國柏林參與的一些政治活動。
12、羅丹的情人(1990年布 魯諾•努丹 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凱撒獎最佳影片)天才女子和大師的愛情故事
13、畢加索的秘密(法國
亨利-喬治?克魯曹 1956年)
本片以懸疑片的手法記錄了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一次作畫過程。1956年盛夏,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尼斯的一個攝影棚裏,畢加索興致昂然地揮筆作
14、情欲克林姆(Raoul Ruiz 2006年)
居斯塔夫.克林姆特是奧地利“維也納分離畫派”的奠基人。
15、情迷畫色(美國 翰?梅伯瑞1998年
英國大畫家培根的肉欲與恐懼 小偷、同床人兼職模特兒、自殺
16、波拉克-Pollock( 2000年 美國 2001年第七十三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艾德.哈裏斯自導自演 抽象派油畫創作天才波拉克傳奇一生。
17、筆姬別戀、弗瑞達(2002年 第七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化妝、最佳原創音樂)
本片是墨西哥版的《畫魂》,講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畫家弗裏達.卡羅傳奇的一生
18、《Vasya(俄羅斯“樊高”—瓦斯雅肖像)》(2002年)
瓦斯利.西特尼卡夫(1915年—1987年紐約)前蘇聯現代藝術的領軍人物、作品最昂貴的大師、瘋子
19、醉畫仙(2005年 權林澤 第5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朝鮮後期天才畫家張承業的一生,其中涉及了不少十分珍貴的史料。韓國春夏秋冬四季鮮明的風景。
20、不羈的美女(1991年 法國/瑞士 雅克 裏維特 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年輕的女子激起大師枯竭的靈感,續寫不朽傑作。
21、我的左腳(愛爾蘭/英國 吉姆?謝裏丹 1989年)改編自愛爾蘭作家克裏斯蒂?布朗的自傳
先天大腦癱瘓導致的痙攣的克裏斯蒂•布朗在與病魔抗爭中的同時,成爲舉世矚目的藝術家、作家,
22、工作室女孩(美國 喬治?海肯盧珀 2006年)安迪?沃霍
講述的是一代前衛藝術大師安迪?沃霍、名噪一時的電影明星伊迪?塞奇威克以及民謠大師鮑勃?迪倫之間三角戀情的故事
23、東(中國 賈樟柯2006年)
2005年,劉小東前往三峽地區創作油畫《溫床》;2006年,泰國曼谷。《溫床》的第二部分
24、左拉傳(美國 William Dieterle 1937年)
故事描述法國文壇巨匠左拉的經曆。影片主要講左拉,卻渲染了他與後印象派畫家塞尚的友誼之變,
25、忘情畢加索(美國詹母斯.艾弗利 1996年)
講述畢卡索令人贊歎的精力、創作才華與錯綜複雜的情愛關系,
26、莫迪裏阿尼(美國 Mick Davis 2004年)
27、卡拉瓦喬/浮世繪(英國 德裏克?賈曼 1986年)
28、冬春的日子(中國 王小帥 1993年)
作爲一部禁片,《冬春的日子》完全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部獨立制作的影片,拍攝費用是王小帥和攝影師自掏腰包的,據說是20萬人民幣,
29、塞拉菲娜/花落花開 Séraphine
法國傳記劇情片。馬丹?普羅沃導演。尤蘭達?莫羅、烏爾裏奇?圖克爾主演。塞拉菲娜?路易1864年出生在瓦茲省,她是一個鄉下女人,曾在一些富人家裏當女傭,後來成爲知名的“原始畫派”畫家,1942年在一間精神病院內去世。幕後制作 薩賀芬路易是一位綻放在戰爭背景的法國素樸派畫家,在《花落花開》中拾起畫筆揮灑她的絢爛生命。本片由馬丁?波渥斯執導,由法國凱薩影後友蘭達?夢露詮釋,電影在法國上映時還同步展出薩賀芬的畫展,吸引了許多民衆和藝文界人士共襄盛舉,一同欣賞薩賀芬帶來的視覺饗宴。
30、欲海輪回(意大利 阿涅絲.梅爾萊 1997)文藝複興女畫家阿特米希亞青年時代的愛情故事
31、少女大盜(一部講述《孤獨的少女》油畫作品的喜劇)
32、電影、電視劇都有的《潘玉良》
33、電視劇《風之畫員》、《風之花園》
http://i.mtime.com/130068/blog/5667919/
電影中的畫家身影
藝術家的生命,總是比其他人燃燒得更激烈,迸發出的火花也往往令人炫目不已。他們無限地為藝術投注生命,與世俗漸行漸遠。他們的一生在孤獨、絢爛、瘋狂、悵惘之間交織,卻為世間留下了最美麗的禮物。電影中的畫家身影,是對他們的一種懷念和禮讚。他們在平面的畫布上鏤刻深沉的情感。正是因為那些理想化情緒化的執著,才使這些偉大身影變成永恆。
■ 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
梵谷生於1853年的荷蘭。他或許是在電影中被敘述得最多的一位畫家。一生都在辛酸艱難中度過的梵谷,貧窮和癲狂一直到死都纏著他。然而在他自殺之後,卻被列為印象畫派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的創作透過大膽的用色、粗獷的筆觸以及精神上憤怒的情緒,而造成了風潮。代表作包括了許多自畫像,以及著名的〈The Starry Night〉。梵谷已經成了瘋子與天才混合的代號。世人們對這位悲劇藝術家永遠都會無限地悵惘神傷,或許也因此他的一生片段成為了許多電影的敘述題材。
□ 電影:《梵谷傳》(Lust for Life)1956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56年所拍攝的《梵谷傳》。由Kirk Douglas(演員Micheal Douglas之父)所演繹的梵谷,成功地呈現了憂鬱、瘋狂、哀傷、卻又對藝術投注熱誠的多面性格。這部電影不僅忠誠地呈現了梵谷一生的顛沛流離,也成為了影史上的一部傳記電影的經典傑作。
□ 電影:《梵谷與我》(Vincent and Me)1995
1995年的《梵谷與我》(Vincent and Me),敘述一名小女孩因為時空倒錯,從現代掉入了19世紀,並且與畫家梵谷相遇。小女孩向梵谷學畫,兩人成為了好朋友。這是第一次,梵谷從電影中跳脫了他悲苦的形象。小女孩的純真與畫家的專注,就在鄉野之中譜出了一刻美麗光影。
■ 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
畢卡索是當代的大畫家。他一生都不斷在進行風格的蛻變,成為了帶領藝術潮流的人物。他早期受到非洲雕刻和塞尚作品的影響,主張破壞自然的物形,而用線條結合畫面,後來即創始了立體派。人們稱他為藝壇的“變色蜥蝪”。正如這個綽號,畢卡索的情史也一直都是人們的話題。他兩次結婚,並擁有至少5名少女情人。
□ 電影:《狂愛走一回》(Surviving Picasso)1996
電影敘述了畢卡索在62歲時,與年輕的法蘭西絲相遇的一段故事。兩人摒棄世俗眼光,展開了一段長達10年的忘年之戀。由演員Anthony Hopkins飾演的畢卡索,栩栩詮釋出了畫家大師令人讚嘆的精力、創作才華、與錯綜複雜的情愛關係。這部電影是導演James Ivory在1996年的作品。
■ 畫家:芙烈達.卡羅(Frida Kahlo)
芙烈達.卡羅是女性主義的一個標誌,她也是一個激進的左翼革命者。18歲那年遇上一場嚴重車禍,此後生命都在病痛和災變中度過。這樣的一位畫家,卻終其一生都在不輟地畫自己。在畫布上尋覓,在畫布上逃逸,在畫布上沒有止盡地自我檢視。她在畫中注入了強烈的情感,賦予了作品撼人的愛恨和悲傷。顏色即是畫家的表情,是一種平面卻深沉的鏤刻。
□ 電影:《揮灑烈愛》(Frida)2002
電影敘說了女畫家的一生。從18歲那年車禍後身上35個難捱的傷口,到所有情緒都太糾結復雜的婚姻。之中和畫家狄耶哥結婚,後來愛上俄國革命領袖。女畫家卡羅身處於時時刻刻都如針扎著的焦慮,同步闖蕩了那個時代的地域,整整半個世紀動亂傾軋的理想和尷尬際遇……
■ 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波洛克是美國抽像主義繪畫的巨匠,以其獨創的“滴彩”畫法轟動藝壇。他改變了傳統以來的繪畫手段,用滴灑顏料的方法替代了筆畫。活力充溢的抽像符號,自由奔放的潑灑,這是波洛克留給世人的激情的藝術世界,也是他那豪放性格的藝術表現。
□ 電影:《波洛克》(Pollock)2000
由著名演員Ed Harris自導自演,並擔任製片。這部傳記電影對畫家的精神世界做了深刻的探索,並藉以畫家傳奇色彩的經歷加以表現。畫家在繪畫中得到救贖,但自我封閉的個性又和社會文化產生巨大的矛盾。世俗的不諒解將他一次次推向痛苦的深淵。充滿怨憤的情緒逐漸吞噬他的生命……
■ 畫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
安迪沃荷是美國60年代普普藝術(Pop Art)的重要畫家。作品中有膾炙人口的Campbell湯罐及多張名人的絹印畫像。安迪沃荷在他所身處的年代裡是個受人爭議的畫家。他對現成物即以最冷眼旁觀及直接的方式呈現。除了藝術裝置,他也參與了前衛電影和地下音樂的製作。他在“工廠”裡大量製作他的作品,顛覆了即有的藝術觀,將世俗的次文化元素置入了藝術殿堂。
□ 電影:《我殺了安迪沃荷》(I Shot Andy Warhol)1996
1968年6月3日,激進女性主義者Valerie Solanas站在安迪沃荷面前,把手槍對準他,然後扣動扳機。畫家雖然沒有在槍響中死去(他在醫院里躺了兩個月後活了下來),但這事件震驚了所有人。導演Mary Harron試圖從兇嫌的不幸童年及成長遭遇,抽剝出槍擊畫家的真相,並把兇嫌“瘋女人”重新界定為激進女性主義的開山祖師。
■ 畫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藝術大師,他的一生無不兢兢業業為藝術而努力。因他執著又傑出的表現,而不停的被教廷徵召,完成了許多偉大的作品。直至垂暮之年,他依然不得安閒,放下斧鑿,成為教堂的設計師。他漂泊的生活及夜以繼日的辛勞,為全人類留下珍貴財產:聖母哀子像、大衛像、西斯汀教堂天棚上無以倫比的創世紀巨畫、聖彼得大教堂……每一幅都綻放著不朽的魅力。
□ 電影:《萬世千秋》(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1965
故事發生在歐洲各國國王相互征伐的時代。為了維持教廷的崇高地位,教宗朱利安二世邀請當時名滿藝壇的米開朗基羅,為希斯汀教堂繪製壁畫。教宗朱利安代表神性,也代表統治者;而米開朗基羅代表率性,是個藝術家。他們互相砥礪、互相壓榨,卻也相知相惜。在混亂時代的苦難中,終於創造了人類最偉大的畫作:創世紀。
■ 畫家:安德烈.盧布列夫(Andrei Rublev)
安德烈.盧布列夫是俄國十四到十五世紀的聖像畫家。當時的俄國類似封建社會,土地由各大親王、貴族所擁有,這樣的社會結構,無力阻擋強大的蒙古入侵,也造成親王間彼此 內鬥競爭,國內戰亂不斷,釀成無數死亡。身處於那時代的安德烈,造就了他悲天憫人的纖細個性,在十五世紀初繪成了舉世聞名的“三聖像”。
□ 電影:《安德烈.盧布列夫》(Andrei Rublev)1966
導演塔可夫斯基(Tarkovsky)在這部片子中,利用看似不連續、歷時24年的7個故事片段,深刻的描繪了畫家安德烈盧布列夫,處於動亂不安的時代,歷經民族苦難。畫家走入了世俗接觸人的墮落與罪惡,他用信仰回應社會提出的挑戰,在電影中展現了畫家的成長與蛻變。
■ 畫家:潘玉良
潘玉良原名張玉良,字世秀,江蘇鎮江桐城人,1895年出生于江蘇揚州。幼年時就成了孤兒,14歲被舅舅賣給了妓院作歌妓,17歲時被贖身納為小妾,改名潘玉良,居住在上海,開始學畫。熱愛藝術的她,因不能忍受現代藝術家和舊式家庭小妾身份難以相容帶給她的生活負累,決定旅居巴黎。潘玉良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為基礎,融會東方情調,使她很快成為法國畫壇的活躍人物。她於1977年去世,在法國的40年間創作了4千件繪畫和雕塑作品。
□ 電影:《畫魂》1993
由鞏俐和爾冬升主演。故事述說了畫家潘玉良從幼時的妓女身份,後來被贖身來到上海,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她對人體畫發生了濃烈興趣,來到女浴室悄悄作畫。然而封建和世俗的眼光注定了這位命途坎坷的女畫家終要背負著詆毀和批評。電影以潘玉良最後名享巴黎的傳奇一生為主題,當然也加插了畫家的纏綿情史。
上一篇:《卓別林與他的情人》
下一篇:喬治亞歐姬芙
「在此之後有一段長時間的停頓,直至1931年年初,當陰莖截肢術於6月完成,這就是上述所描述的手術。」由埃爾溫·喬哈爾班德教授進行了高難度實驗性的陰道成形術(1890年-1965年)。這高難度實驗性的手術(其中包括首次試驗的陰道成形術)都是一個非凡的成就,結果所得到的宣傳是足以引誘莉莉到研究所。莉莉的個案比Dörchen的更高姿態[81]。莉莉成為了喬哈爾班德教授自1931年後,第二個進行陰道成形術的跨性別女性,她的閹割和陰莖切除術由路德維希列維·倫茲醫生(Dr. Ludwig Levy-Lenz)於之前一年進行,這些初步的手術有時造成了莉莉進行變性手術日期的混亂。喬哈爾班德教授的手術故意完好的留下陰囊殘餘,以以在稍後的日期修改陰唇,但由於不明的原因,他自己沒有執行進一步的程序。相反,Elvenes的個案則由與媒體關係友好的納粹黨員庫爾特醫生於德勒斯登婦女診所(Dresden Women's Clinic)接管。在這裡,這裡,陰唇整型術和隨後的外科修正,在有抗生素前的時代,莉莉由於感染於1931年9月死亡。1955年5月,納粹學生於1933年5月在性科學研究院進行燒書儀式,及1945年2月遭盟軍轟炸襲擊,銷毀了德勒斯登婦女診所及其記錄,神話般的過程,與麗麗易北的敘述不一致,這可能永遠得不到解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B9%E9%BA%A6%E5%A5%B3%E5%AD%A9
另詳參【圖博館】:《羅德列克》 《歌女五美圖》 《後異性戀革命》 《男裝扮終生》 《另一個衣櫃》 單元成家方案 《京劇‧蹻和中國的性別關係》
沒了歌舞,還能算印度電影嗎? 2021-10-17
印度電影“識別度”認知最強烈的,當屬經常讓人措手不及的歌和舞。
濕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認為,舞蹈是由濕婆創造的,濕婆神是舞蹈的化身。
因此,印度人把對濕婆神的崇拜表現為對舞蹈的熱愛。即使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聚會、結婚等活動,他們也習慣用歌舞的形式來表達情感,這是他們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所以當歌舞在二十世紀與電影這一新奇的藝術形式“聯姻”時,理所當然地造就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印度電影。
順帶說一下,印度電影誕生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其審查制度非常嚴格,對色情元素的管制很很嚴厲。然而印度的其他藝術,如雕刻、繪畫等,可以大膽地表現情欲——因為毗濕奴,這個印度教“三大神”之一,他有一個化身就是情欲的象徵,而且印度教徒非常崇拜濕婆的“林伽”,認為性和情欲是神賜的。
所以,為了表達內心正常的本能衝動,並且避免和審查制度造成衝突,印度人最終選擇了舞蹈這個和性本能有著深刻聯繫的元素:曖昧游離的秋波, 欲說還休的語言, 若隱若現的肢體, 似迎還拒的接觸, 以及類似聚會和儀式的群眾歌舞, 這一切都十分獨特巧妙地宣洩了印度人在電影中對“欲”的期待。
除此之外,在歌舞之路上越走越遠的印度人還發現,載歌載舞不僅不會顯得突兀,甚至還能讓電影變得更好玩:
一、歌舞元素能夠巧妙推動整個電影情節。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眾多或幽默、或溫情的歌舞場面把影片一次次推向高潮。
二、舞元素也易於表現跌宕起伏的情節,表達電影中各角色的強烈情感。所謂“言之不足,歌以詠志”。
三、從觀影的角度來看,很多印度電影都在三小時以上,觀眾的注意力很難集中這麼長的時間, 所以在影片中適當地穿插一些歌舞有利於調節氣氛。
四、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語言眾多,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歌曲和舞蹈容易為各種語言的觀眾所理解和接受。
印度電影裡的歌舞有很強的“本土性” ,從藝術性來看,並不符合世界上大部分影評節的審查標準,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電影產量位居全球前三,可是在獎項上幾乎沒有什麼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