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6 09:54:39阿楨

《十面埋伏》

張藝謀的《滿城盡戴黃金甲》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另參本館:張藝謀:名導演50)

本館對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基本立論見前評《夜宴》接下來會陷於兩岸三地甚至全球、對華語大片《夜宴》等之影評混戰,我之所以先挑《夜宴》(另參本館:馮小剛:名導演56),是因我從前評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與力》《旣無歷史也非小說》《俠失諸朝》等一貫的標準,鑑(賞)定《夜宴》是最具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影視小說,不只優於金庸、梁羽生、古龍,也優於李碧華之《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誘僧》《胭脂扣》《霸王別姬》《秦俑》 《青蛇》

  優之標準不在文句的長(金庸、梁羽生)、短(古龍),而在有無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就此而論,《夜宴》之短句也勝於前評《勝利者一無所獲》《沙門空海之群魔亂舞》,只有《閃靈殺手》的前半部之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可堪匹。至於後評《無極》 所附郭敬明著《無極》電影小說版,由摘文(可惜網搜不到《夜宴》原文以供諸書的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比較)可知是深受網文影響且不如前評《甕中人》《惡女書》之二、三流文字。薛興國改寫之《臥虎藏龍》則比王度廬原著更二、三流。
  至於影視的影音魅力,如前評《英雄》所言:我認真地比較了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無極》 和李安的《臥虎藏龍》(另參本館:李安:名導演72),無論在構圖、取景、場面、色調、音效、配樂、演技、功夫、服飾、道具(這些連一般外行的觀眾也能看出其熱鬧,更別說內行人看其形式美)或影片內容、感情刻劃、思想呈現等之表現上(大多半調子影評不知現代形式主義美學之內含自存於形式,而濫評以內容空洞、形式虛無),張陳都勝過至少不差於李安。但兩岸三地的大多影評人怎褒李(含本館前後評之好萊塢諸大片)貶張陳呢?
  論理何用?評論娛樂片的唯一標準是賣不賣座!
  這就對了!如一娛樂片大賣,而又沒濫捧之論可供反批,那半調子影評就屬自以為是之無的放矢。反之,若先有半調子濫評《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無極》《夜宴》,那護之便有理。《臥虎藏龍》 《墨攻》《赤壁》《刺馬》則反反之。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另參本館:張藝謀:名導演50)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至於半調子的毒舌影評人如藍祖蔚則陷於「重情要義」之迷思
  陳凱歌的《無極》以奇幻方式拍攝宮廷愛情故事,有別於其 《紅高梁》《黃土地》 《霸王別姬》等,就視覺奇觀而言具實驗性.(另參本館:陳凱歌:名導演51)
   《墨攻》是部假墨子「非攻」「兼愛」學說之名的歷史戰爭片,雖能滿足對中國哲學外行又狀似好反思的影評人!
  《赤壁》雖有吳式暴力美學和獨特三國觀之特色,但整體而言過於冗長(上下集達五小時)。
  香港張徹1973年導演的《刺馬》,相對於陳可辛2007年導演的《投名狀》,更屬武俠片,而《投名狀》則夾較多太平天國歷史(故二者在劇情「因權力和女色」和主題「結拜兄弟自相殘殺」上大同,小異的是一偏工夫動作/色調明亮;一一偏戰場調度/色調暗沈)。

《十面埋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U_dxiw9w

  導演:張藝謀
  主演:劉德華、章子怡、金城武、宋丹丹 章子怡
  繼《英雄》,2004年張藝謀另一部矚目的武俠巨獻《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快將誕生!由劉德華、章子怡及金城武領銜主演,此片在康城影展中首映,獲得全場一致好評。

  章子怡于電影《十面埋伏》中飾演盲女歌姬,于人前載歌載舞,除此之外,她更獻身親自演繹電影主題曲“佳人曲”。而碟內亦收錄了世界著名歌劇女歌唱家嘉芙蓮巴特爾(Kathleen Battle)主唱《十面埋伏》片尾曲“Lovers”。
  故事簡介:
  “佳山佳水佳風月千秋佳色,癡色癡色癡情夢一代癡人”斑斕絢麗的牡丹坊內,金捕頭和劉捕頭正在欣賞著盲妓小妹精彩絕倫的舞姿。突然小妹一劍刺向劉捕頭,劉捕頭躲過這一擊,將小妹拿下。 月黑風高之夜,黑衣人救出了小妹,在逃亡途中黑衣人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小妹,這黑衣人就是金捕頭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間湧現不少反官府的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旗下高手如雲,以“殺富濟貧、推翻朝廷”爲旗號,甚得百姓擁戴。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因而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朝廷深以爲患,逐嚴令奉天縣加以剿滅。飛刀門幫主柳雲飛雖在與奉天縣官兵的戰鬥中犧牲,但在新任幫主領導之下,飛刀門的勢頭不減反增。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劉德華飾)、金捕頭(金城武飾)奉命于十日之內,將飛刀門新任幫主緝拿歸案。劉捕頭懷疑新店牡丹坊的舞伎小妹(章子怡飾)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逐用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二人並再度設下圈套:由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乘夜劫獄,救出小妹;藉此騙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以便一舉剿滅。
  隨風依計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隨風對小妹呵護備致,小妺不禁對他漸生情愫;而隨風與小妹朝夕相對,亦被她的出塵氣質深深吸引。星月之夜,二人終究按捺不住,狂烈戀火,眼看一發不可收拾……
  林外,罡風凜冽,隱隱殺機正悄悄地向他們進逼……
  隨風、小妹,這對不應相愛、卻愛得熾熱的戀人,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明明有愛,爲何內心深處,總埋伏著深不可測的陰謀?與及看不見的顫抖……
  投資巨大,觀衆對其評價褒貶不一。
  2007年該片榮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技術獎。  
  精彩視點:
  《十面埋伏》是張藝謀的武俠巨制, 在經曆了一番狂轟濫炸般的炒作後, 閃亮登場, 不單在票房上一路攀紅, 而且備受各大電影節的青睞。唯美的鏡頭、驚險巧妙的武打場面在延續了《英雄》的基礎上, 更多了一份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http://baike.baidu.com/view/160237.html?tp=2_11

景翔評《十面埋伏》

優點:武術指導招式設計極盡奇妙,場景營造美感亦見成績,金城武
   演技瀟灑,劉德華也見進步,章子怡動靜皆宜。都讓本片有可
   觀之處。
缺點:張藝謀仍是華而不實,常見做作,故事荒謬,對白尤其令人失
   笑,令人雖不知古人如和說話,但一般習慣語也寫的拗口,這
   種編劇也真天才。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5606&c=BA0002

一般影評家對《十面埋伏》的評價不一,張藝謀為追求影像上的美感,幾乎置劇情戲味於不顧,同《英雄》的故事一樣相當單薄,令整部電影索然無味。有影評指出“《英雄》中的張藝謀,還留戀一種意境、一種情緒、一種美麗,那一段段音樂、那些場景、那種感覺,至今還能夠讓人記憶。經過《十面埋伏》的迷亂以後,他便逐漸失去了對藝術的虔誠和平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9%9D%A2%E5%9F%8B%E4%BC%8F_(%E7%94%B5%E5%BD%B1)

 話題:真的那麼爛嗎?

感覺像是一開始有些人起頭說爛片,接著便一群人盲從的同聲喊爛 爛 爛....這似乎就是臺灣獨特社會現象的縮影。武打太誇裝不合理?飛刀像有遙控器就很爛????你是用真實武術的定為還是用武俠小說的角度去看?誇張嗎?那這次暑假強檔片蜘蛛人呢....蜘蛛絲還可以停下整列火車呢!從頭到尾只有三個演員也可以被說爛??難不成你要看一堆臨時演員才過癮嗎....劉德華演的角色像俗臘所以爛???對結局不滿意所以爛??片尾曲西洋歌所以爛....真是夠了!預加之罪何患無辭呢。各位出色的編劇名導再加把勁繼續雞蛋裡挑骨頭吧!
一部武俠片 被說成喜劇片 真是夠了。我從頭看到尾 不知道覺得哪裡好笑,例如小妹死三次那段,有人說誇張有人說好笑,真不懂得那些人是不是真得會看電影阿,當小妹騎馬被劉射中倒下來時(第一個直覺就是認為她還沒死),電影看了那麼久都應該知道這道理八,第二次金抱起她時 她有話跟金講 只是話還沒說完劉就殺出來了,這時大家該不會認為她真的死了八 (還會說話就是還沒斷氣阿),第三次拔刀才這正的死了 (那才叫真死)
如過有人說誇張, 那就請想像這只是部電影而已好嗎?好萊烏的電影還比這誇張這好幾倍,而那些電影是不是也就是爛片阿,
電影就是電影,當藝術片也好,當消遣休閑也好,總之是部不錯的片子,場景美,杭州竹林或是新疆的秋景,都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光看這個就夠了,我也是受了很多人的影響,所以至今才看完,(電影臺的),所以我決定要再去租來完整的看一遍
我也覺得拍的很讚阿!至於好不好看我覺得是見人見志;至於出口閉口就說:超好看或超難看的人,其鑑賞能力似乎也不太高明
有很多東西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我覺得很讚,劇情不是大家看到怎樣就覺得怎樣,導演想表現的那種刻骨銘心,我感受到了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1274

衛斯理為「十面埋伏」強說理…【十面埋伏十大解惑】:

1.為何「十面埋伏」的英文片名為「House Of Flying Daggers」(中譯:飛刀門之家)?
因本片講述「飛刀門」為了揖兇而「開門」&最終尋得真兇而「關門」(被朝廷官差消滅)的故事…因此本片始於「飛刀門」化身成重新開張的「牡丹坊」,藉此佈局以追查當日害死「飛刀門」幫主柳雲飛兇手(而小說一開始,也講述「飛刀門」柳老幫主在「牡丹坊」被殺害過程…),終以在「飛刀門」柳老幫主故居中找出真兇為止…
2.誰才是真正的「隨風大俠」?
原著中記載:在「飛刀門」幫主柳雲飛親朋好友一卷中記載道:「隨風大俠,與柳雲飛乃忘年之交,酷愛李白詩作。據稱來無影,去無蹤,除柳雲飛外無人見過他真面目。他刀法驚人,謠傳他曾為柳雲飛懲處過數十名叛徒…」而在片中化名為「隨處風流」的「隨風/金捕頭」,只是冒充「隨風大俠」,真正的「隨風大俠」,其實就是「劉捕頭」,5年前曾將「飛刀門」幫主柳雲飛的行蹤泄露給「朝廷中反黑特勤組:飛鷹營」而讓柳雲飛致死…但隨風為何背叛柳雲飛?其中奧妙,請往下看…
3.小妹為何在「牡丹坊」中假扮「盲女」?為何連大姐也不知道她真實身份?
因為江湖中盛傳「飛刀門」幫主,只有一個女兒,自幼雙目失明,是他在世上的惟一牽掛…而柳雲飛死後,傳說她女兒也神秘失蹤,飛刀門上下震動,大肆尋找仍不獲…因此小妹假扮「盲女」,才有可能騙「金捕頭」同往「飛刀門」柳老幫主故居,讓「飛刀門」新任幫主「大姐」,有機會將當年殺害柳老幫主的兇手擒來(證物為當日由劉捕頭交給金捕頭,用以取信小妹的柳老幫主的遺物「鹿皮囊下的三把飛刀」),在此屋祭奠柳老幫主英靈以立威信…而小妹在十歲以後眼晴已治好,混在「飛刀門」裡當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妹,連大姐也不知道她真實身份,再伺機尋找出當年殺害其父的真兇。
4.小妹為什麼會短短三天愛上金捕頭?
原著中寫道:…小金是個充滿率氣的年輕捕頭,其迷人媚力,不但女人愛,男人愛,妓女愛,甚至連小偷也愛…金捕頭與小妹朝夕相處3天中,不論是在「花海中獻花」(小妹對金說:你曾說「要帶我來山野爛漫處…」…我在「飛刀門」裡,雖說愛花,卻從沒有人像你一樣給我送上一大捧花來…)&「離別後竹林相救」(小妹對金說:途中,我本想救你一命,可你自己找死又回頭來找我…)等行徑讓小妹心動不己…
5.小妹為什麼開始不願意和金捕頭去浪跡天涯後來又追隨前去?
金捕頭曾經說出小妹的夢想:過著像風一般的日子,無拘無束,自在瀟遙,遠離「身不由已」的江湖險惡…讓小妹一度覺得可以放下一切:追查殺害父親真兇、接管「飛刀門」、與朝廷惡鬥、逃離劉捕頭(當日獻身劉捕頭只因父親交辨的任務)…
6.為什麼劉捕頭明明知道已經得不到的東西仍然要變態的追求小妹?
化名「隨風」的劉捕頭,在「飛刀門」柳老幫主臨死前獲知「飛刀門」絕技「飛刀殺」的刀訣普天下只有小妹知道,而柳幫主生前曾交待過小妹:只可將「飛刀殺」口訣交給心愛之人…故得不得到小妹雖然要緊,然更重要的是「飛刀殺」的口訣…而後來才明白「飛刀殺」的真正口訣,只有7個字:『飛刀殺?不,非刀殺!』(「殺人不必用刀,無刀勝有刀」才是更高境界)…
7.為什麼劉捕頭最後扔出的不是一把飛刀而是一滴血?
「飛刀門」柳老幫主曾安排小妹去傳授「飛刀門」絕技給劉捕頭,故劉捕頭也會扔飛刀絕技…片尾中劉捕頭終於明白「小妹只愛金捕頭」的事實,心灰意冷之下做狀向金捕頭丟出飛刀,氣勁所及手上的血滴呈直線飛向金捕頭,心想既便後來自己中了小妹致命飛刀,也可以與小妹「在天願做比翼鳥」而雙宿雙飛…雖小妹最後刀飛偏了,是「予心不忍」或「重傷後體力不支」,則皆有可能。
8.小說中有的,電影中沒有說出的情節是?
5年前,劉捕頭中了「美人計」與「小妹」發生關係,答應為「飛刀門」幫主柳雲飛當朝廷內應(像是「無間道」中劉德華臥底於警局中,兩個跨時空不同角色卻是由同1人飾演,看來「輪迴」也許是真的),剷除了其它幫派&門中叛徒…2年後,「小妹」仍持續以其「美人計」為「飛刀門」執行任務,劉捕頭眼見「迎娶小妹無望」,遂答應柳老幫主情婦「大姐」,設計安排「朝廷中反黑特勤組:飛鷹營」殺了「飛刀門」幫主…3年後,「大姐」希望藉由「揖兇」來「立威」成為「真正幫主」;而「小妹」也希望藉此「十面埋伏之3天旅途」中找出當年殺害其父(幫主)的幕後兇手;而化名「隨風」的劉捕頭,在行動中希望可以從「小妹」處獲知「飛刀門」絕技「飛刀殺」的刀訣(柳幫主生前曾交待「小妹」:只可將「飛刀殺」口訣交給心愛之人),各人懷著不同目的展開了「十面埋伏之旅」…
9.《十面埋伏》中十?動人的瞬間畫面有那些?
第一幕/佳人傾國色彩艷麗; 第二幕/仙人指路蠶豆擊鼓;
第三幕/亡命樺林四箭齊發; 第四幕/湖邊韻事水滑清池;
第五幕/花海遇險血戰盔甲; 第六幕/竹林深處飛竹困人;
第七幕/大姐現身劇情急轉; 第八幕/假戲真做愛恨糾結;?
第九幕/激情隨風暗藏雙刀; 第十幕/雪山?戰天色劇變。
10.東西方對《十面埋伏》反應為何兩極化?
西方觀點是「令人震驚&賞心悅目」V.S.東方看法是「英雄(指製作大片的張導)慘遭十面埋伏」…
西方觀點:以SCREEN INTERNATIONAL雜誌的影評人對《十面埋伏》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十面埋伏》是今年坎城(戛納)電影節上最美麗和最令人震驚的影片;電影中演員的造型、服裝以及畫面的布景在他們看來都是十分精美和令人賞心悅目的 ...
東方觀點:【老謀深算】篇/老「謀」子豐收了《英雄》,又趁熱打鐵,推出《十面埋伏》...【見縫插針】篇/不客氣的影評總是窮追猛打如:劇情不完整;對白古龍腔(如片中小金問道「兄弟們呢?」,小劉回答「中了埋伏」…)&臺港味十足(如大姐對小劉說「…那一年你到長安去『公幹』…」缺乏唐朝時代氛圍;金&章在3天內愛得死去活來;《無間道》唐朝版;小妹在片尾的不死身;挾洋人以自重(片子在坎城播完,現場觀眾掌聲雷動長達半小?&集中美日3國3000萬美金拍攝)…
差異點是:西方視「電影」為「一片蛋糕」理論:「咬到一囗好味道,就是一個好蛋糕」,欣賞優點忽略其缺點…而東方則視「電影」為「一個蛋糕」理論:「如果不是一個完美的蛋糕,就不算是一個好廚師」,從缺陷切入忽略其優點…
原因誠如一位四川網友所說的:…我們的電影之所以不發展,是因為我們的環境太差,我們錙銖必較:有些觀眾甚致希望電影可以給他帶來一些深刻和人性的東西,有一些觀眾看了電影還期望從中受教育…因為花了50塊錢人民幣(幾乎與其他高所得國家的票價一樣),所以我們期待看到一個完美的張藝謀,一個不可挑剔的張藝謀…
張藝謀導演是美術&攝影出身,拍片的信念是「多年以後,觀眾還記得片中幾個畫面…」如果嫌故事不完整,有厚達300多頁的同名小說可以詳讀(以仿「古龍武俠小說體」
劉捕頭40歲前退隱江湖後,以第一人稱(大家好,我從前是個捕頭…)
近乎「全知觀點」來敘述「唐太宗年間朝廷重兵剷除飛刀門」的那一段往事…),而「視覺思考」型的觀眾還可以看「十面埋伏◎電影紀實」畫冊…
不管如何,按照張導的說法,拍武俠片是圓了自己從小的一場夢。然而他沒想到的事,在圓了自己的夢想同時,張導也幫中國電影圓了一把「大製作」電影的夢。無論觀眾或網友對該片有多少褒貶等非議,有一件不容改變的事實是:張導將《英雄》和《十面埋伏》做為中國電影進入「跨國大製作」的年代…
爭議結果:面對種種批評,不久前《十》片製作人張偉平回應道:“眾口難平,我的目的是把觀眾帶入戲院,現在看來是成功的。”
【十面埋伏◎開始】:
李馮:《十面埋伏》一開始策劃,張藝謀就說,我們可以搞一個愛情故事,放在江湖武俠世界裡。一開始是想寫一個愛情故事,當時就討論這個女孩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是一個盲女還是不是一個盲女,覺得盲女有意思。又想愛情是因為復仇還是因為別的,復仇和相愛是對立的。就是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開始有一個方向,然後開始配人物,配了人物再配情節,配了情節以後就慢慢地把戲搭出來…當時白天拍攝「英雄」,夜晚就討論《十面埋伏》,原名叫「明月飛刀」,後改名「非刀殺」,最後訂名《十面埋伏》,是覺得情境好…而當時翻閱了大量的古龍小說…
【十面埋伏◎歷史故事】:
話說楚漢相爭時,項羽的兵力原本比劉邦強大,可以一舉統一中原,但是,因他不聽部下勸告,屢屢被劉邦用計打敗,以致勢力一天比一天削弱。最後,正當項羽帶著老弱殘兵預備回江東再大舉反攻時,劉邦聽從張良計:「趁項羽手下兵力減少,我們得趕盡殺絕,以後才能高枕無憂。」
因此,劉邦便在「垓下」這個地方,佈置了重重兵力,項羽被陷在這裡動彈不得。等到入夜,埋伏在四周的劉邦軍隊便唱起項羽家鄉——楚地的民歌(此即「四面楚歌」典故由來),項羽聽了,驚慌地問:「難道劉邦已到楚地?不然他的部下楚國官兵為何這麼多?」
漢將韓信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使得項羽每到一處稍息不久,必有漢軍來攻擊而不得安寧,眼見楚軍逐日消失在漢軍突擊中,項羽懷疑軍中有人被收買出賣行蹤,諾大軍隊中竟無人可信,加上逃亡途中放眼望去,盡是「暗藏伏兵危機處處」(此即「十面埋伏」典故由來)…最後,他帶著二十八騎衝出重圍,再經過幾次突擊後只剩1人獨戰,漢軍因為項羽的武功蓋世&精良武器而不敢近其身,項羽雖戰至1人大勢已去,卻依然愈戰愈勇鬥勁十足…
最後項羽來到烏江邊,準備渡河返回江東再反敗為勝,等候多時的楚軍喬裝的船夫唯恐小舟載不動,建議項羽與馬&武器分船渡江,待「大宛汗血馬」(汗流如血紅般)&項羽重兵器上船航行江中,漢軍再現身圍攻項羽,西楚霸王見大勢已去,免得生前受辱,只好自刎於烏江邊,可憐一代英雄就這樣含恨而終!
回應
果然還是要看了衛斯理的解說才了解劇情的背景,否則只看了電影真的是搞不清楚,飛刀門這麼大張旗鼓搞了這麼一個騙局只為了殺金捕頭一個人,會不會太辛苦了點,劉捕頭背後一刀不是就解決了嗎,若要和朝廷對幹暗著來不是還勝算大,原來背後是有小說的背景,那這樣看來就真的還算是合理
關於小妹射偏那一刀,我是覺得小妹是要把劉捕頭的飛刀射偏,倒不是要射劉捕頭而心有未逮,也許就像衛斯理兄說的,這也出乎了劉捕頭的意料外了,原本是想要和小妹一起共赴黃泉的,沒想到小妹仍不願殺他
不過美術功力真的是沒話講,運鏡的技術可以看出在取景構圖時的用心,隨便一景都算是一張照片,光是看畫面的賞心悅面已經算值得了
對於這種華麗古裝電影向來都沒有興趣,偶而在電影臺重播時見到幾個片段
想說,應該又是畫面優美 給洋人看的輕功電影,怎知在第N次片段重看的同時,竟有ㄧ絲絲的觸動,然後伴隨而來的是想要追根究底的好奇,見到魏斯裏的文章,點燃我熊熊的興致,直到昨日 才看到了後來的劇情變化,我得說我深深被吸引
ㄧ值以來都以為我的古裝電影就以臥虎藏龍是極限了,卻在一個奇妙的巧合下,愛上這種美麗的細緻的感動 :D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1290

真的被騙了~~大家都說不好看,害我拖到現在才看到這部好片
對呀!我也覺得場面浩大華麗壯觀,劇情精采主角也很吸引人,是很好看的商業娛樂片,真不懂為何有人要亂罵這部片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353

香港影評人談《十面埋伏》 
 
  張藝謀導演在《英雄》初嘗拍攝古裝武俠片的滋味,結果票房理想,但因觀眾對當中的擁秦意識以及單色調的場面設計有不同的接受程度,令口碑毀譽參半。經過一年多時間,張導演第二度接觸古裝武俠片類型,拍攝這套《十面埋伏》。本以為張大導會吸收經驗有較佳成績,可惜《英雄》存在的問題仍在《十面埋伏》出現,觀感上甚至覺得《十面埋伏》比《英雄》更糟糕。
  影片以唐朝為背景,講述朝廷下令劉捕頭(劉德華飾演)、金捕頭(金城武飾演)在十日內緝拿反官府組織飛刀門新幫主歸案。二人聽聞牡丹坊的頭牌小妹(章子怡飾演)是前幫主的失明女兒,決定設下圈套,先讓劉拘捕小妹,再讓金化名隨風大俠,救出小妹,藉此取得信任。金在路上對小妹互生情意,後來卻發現局中有局…… 影片雖以朝庭與飛刀門的爭鬥作始,但張藝謀顯然志不在此,甚至到最後這段鬥爭只以大量捕快進入竹林準備與飛刀黨大戰的鏡頭作結。取而代之,張藝謀要說的其實是劉、金和小妹這三個爭鬥中的小人物之間的感情紛爭。只不過,張藝謀與李馮、王斌編寫的這個三角戀的劇情非常單薄,金與小妹相戀經過交待不足,敘述劉對小妹傾訴之情的篇幅更少,而且張藝謀明顯以貫穿這段三角關係的五場大型武打場面作為影片的本位,結果看完兩小時對這段三角戀的認知也只限于「劉愛上小妹,小妹愛上金,金也愛上小妹,劉要為小妹與金決鬥」,引致片末劉、金的對決產生不夠張力,這段三角戀的結果自然也不能動人。
  除了以上一段三角戀外,這個劇本另一特點是當中的佈局。當影片過了一半之後,一眾角色的真正身份會突然曝光,而釋破當中的身份疑團,也就是被不少觀眾貫上「古裝版《無間道》」稱號的原因。這個佈局可能是編劇們在整個劇本唯一用心設計的地方,也算能把劉、金與小妹之間的三角關係穿連得合情合理。問題是,如此身份疑團在頭一小時根本沒有埋下伏筆,所以在謎底揭盅一刻只能令人譁然但不是驚喜,而由劉德華參與這場「角色扮演遊戲」,更是換來在場觀眾的冷笑。(有結局,未看者請跳至下一段)當然,張藝謀在片末試圖加入「驚嚇」效果,安排小妹四度「死亡」復「翻生」,才是最令人失笑的地方。
  張藝謀在《十面埋伏》繼續展示「貪靚」的一面。不論程小東的動作場面、和田惠美的服裝設計、霍廷霄的美術指導、趙小丁的攝影,以至竹林、草原等場景,都要以美作首要考慮,故此戲中不少場面,例如小妹開場在牡丹坊表演歌舞一段,抑或是金與小妹在草原的性愛場面,都拍得非常唯美,而小妹與劉玩「仙人指路」擊鼓一段最具美感,亦是全片最精采的一段。張藝謀也不忘在片中大玩顏色,以不同顏色配襯角色當時心態和處境,更有如《英雄》全畫面以單一色調處理的場面(例如劉與小妹在竹林約會一段以綠色為主)。問題是,《十面埋伏》和《英雄》一樣,就是戲中的「美」已經變成造作的地步,使很多場面都不自然。再者,片中每場動作場面都充斥著大量特寫各式各樣武器如劍、飛刀、尖竹枝飛向目標的慢動作鏡頭,令每段打鬥都拍得非常冗長,看得人非常煩擾。結局劉、金的決鬥,張藝謀把以上缺點無限量擴大,更是最令人難耐的一段。
  可幸的是,兩位主角都令人滿意。自《我的父親母親》後第三度與張藝謀合作的章子怡,在武戲繼續運用其舞蹈根基,令開場的舞蹈和後來的武打都好看,在文戲又可以掌握小妹一角在不同時段的心理狀況,只嫌張藝謀為她安排太多「跌膊」鏡頭。金城武演假戲真演的浪子,亦有不俗的表現。反之,劉德華以配角身份演劉捕頭,發揮不足之外,他表現對小妹心愛之情時又總是格格不入(尤其當中的喊戲),演出上真的很普通。
  片末出現「永遠懷念梅艷芳」的字眼,也令人記起梅姐本來是飾演大姐一角。隨著梅姐的離開,聽聞劇本改動不少,例如大姐由不分真假變成現在先有宋丹丹飾演假大姐,再有一個沒有正式出鏡的演員飾演真大姐(因為張藝謀認為沒人能取代梅姐示),而本來劉、金兩人的命運由大姐決定,現在就再無交待,讓看官自行聯想。總括而言,《十面埋伏》充斥《英雄》的缺點,卻又欠缺像《英雄》中羅生門的有趣設計,一個《無間道》式設計也未能作出彌補,令成績強差人意,現在只余美術、風景可觀。(作者:manny468)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21/2004/07/29/602@248979.htm

老謀子中了什麼埋伏? 從《幸福時光》到《英雄》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張藝謀對於影像、構圖的天賦;也從沒質疑過他寫情、說故事的能力,即使老謀子終於向中共輸誠拍出宣揚「希望工程」願景的《一個都不能少》,我也還是邊看邊流眼淚,被他的煽情功力感動得一塌糊塗。
從《秋菊打官司》片的仿紀錄片偷拍方式到《一個都不能少》的官方政策「半置入性行銷」,老謀子的新作《幸福時光》可謂達到煽情指數徹底決堤的境界,更操弄、更討好了。據說《幸福時光》有兩種不同版本的結尾。其一的收場是車禍意外住院的趙本山茫然地唸著信,盲女董潔卻孤伶伶地流落街頭;我看的版本較長,讓趙本山在出院後找到董潔,兩人就杵在即將被怪手摧殘的工地前,由趙本山唸著那封憑空捏造的信…。這樣的收場還能不催淚嗎?《幸福時光》的企圖通俗感人,以白色謊言帶出善意與背叛,在我看來有點類似伊朗導演馬吉麥基地的《天堂的孩子》及《天堂的顏色》等作品。有人嫌老謀子過份刻意,心懷狡詐要騙觀眾眼淚;有人抱怨《幸福時光》洋溢著的悲情俗不可耐,與舊時連續劇摧枯拉朽的灑狗血程度相較之下,又有何長進?好吧,老謀子的處理手法也許稍嫌過火,但他略帶幽默的尖銳嘲諷中,嗅到泛著對人性荒謬與卑微的炎涼喟嘆;在他向商業靠攏的妥協下,我仍能感受得到那股寬容。
老謀子過去作品格局皆不大,人物不求多、場景無須浩大,卻總有辦法藉著他天賦的影像掌控能力,傳遞出封閉空間下瀕臨崩潰的人際情感。《英雄》雖稱得上老謀子在技術上最華麗的一次表現,卻也是他在藝術原創性上最薄弱、在寫情上最荒腔走板的失敗演出。《英雄》開放遼闊的史詩格局,對老謀子來說無疑是一項挑戰,儘管擁有各方好手的夢幻組合,卻終究和在電影最後關頭硬是不願使出「十步一殺」的刺客無名一樣,不僅刺秦任務功虧一潰,「英雄任務」、「奧斯卡任務」也都在最後關頭氣短。這一回,是老謀子自己放棄自己了。
關於《英雄》的「大中國意識型態」,我想無須多言,身兼編劇的老謀子應自有想法,而創作者選擇為他所屬的政治信仰發聲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這方面好萊塢還作得不夠多嗎)。我更在意漏洞百出的劇本。什麼時候張藝謀變得這麼沒創造力,亦步亦趨地追隨《羅生門》的腳步來故佈疑陣?那故弄玄虛的紅、藍、白、綠、黑五色系真有達到預期效果嗎?在意念中決鬥、從書法中悟出「天下」之道等非常形而上(感覺只會在金庸小說裡出現)的名詞,卻成了《英雄》最重要的概念,卻讓我看得無比尷尬。這類只適合「意會」卻不難以「明講」的概念性訊息,別說勸服不了故事中的飛雪,也沒法子說服我。《臥虎藏龍》中談及李慕白最後的悟道,是藉由他與玉蛟龍的互動來傳達,絕對不是簡單一句「我明白了」,就能解釋一切。
暫且把「理」放一旁,該死的是,老謀子這回連「情」都說得不清不楚!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瓊瑤,非安排梁朝偉和張曼玉講些生死相許的肉麻鬼話(再加上一旁鬧場卻顯得多餘的章子怡),卻失敗得激不出一點火花,白白浪費了這對默契絕佳的銀幕情侶!大多時候,劇中主要角色已淪為活動布景(跟徐克的《蜀山傳》下場類似)。幸好還有陳道明與張曼玉兩位精彩的演員(梁朝偉的角色出乎意料地蒼白扁平,甚至比木著一張臉的李連傑還無法吸引我),勉強為電影撐出一絲絲「人」味。
從開拍到宣傳上映,《英雄》一直把《臥虎藏龍》當成假想敵。《臥虎藏龍》找馬友友拉大提琴,《英雄》同樣找譚盾,還不甘示弱地禮聘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演奏。這不配還好,一配之下無疑是強迫觀眾把兩部武俠電影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秤重。《英雄》配樂說實話與《臥虎藏龍》真的稍稍雷同,打鬥時的鼓擊聲更是似曾相識;章子怡與張曼玉的纏鬥,幾乎就是《臥虎藏龍》裡玉蛟龍和俞秀連的複製品。然後,整部《英雄》宛若華語武俠大權般,李連傑與甄子丹的比劍讓人想起他倆在《黃飛鴻II男兒當自強》裡的經典對決…老謀子坐擁三千萬美金,以一副暴發戶心態咆哮著:徐克、李安、袁和平的那一套…我老張都會喔!
獨裁者往往是孤獨的,秦始皇在戲中不就大嘆沒人瞭解他。《英雄》雖然難得地獲得大陸官方的支持,卻有不少大陸觀眾也不買老謀子的帳。到頭來,我發現老謀子其實是藉著秦始皇這個在本片中最有人味的角色,所遭遇的種種身不由己與數度為情勢所逼,來抒發他個人過往創作生涯所遭受的政治迫害與種種委屈;或者他是藉著電影裡關於「天下」的解釋,來為他過去在創作上的曲高和寡與所有難堪困境解套。老謀子真的擁抱天下(觀眾)、征服天下(觀眾)了嗎?還是他把「天下」這兩個字給想簡單了?也許,創作者偶爾真的必須學會「享受」孤獨。
《十面埋伏》
從《紅高粱》到《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老謀子擅長以封閉的神秘異國意象去建構西方人的假想中國情感;至於《秋菊打官司》與《幸福時光》,老謀子則是洗淨鉛華專心訴說當代中國的人情冷暖,即使略帶矯作,煽情也稍稍過火,對扭曲人性的觀察總能帶給我無比激動。如今貴為北京政府座上賓的老謀子,懂得承包奧運表演活動討上級歡心(還是那一套變本加厲的俗麗異國情調),他懂得集資數千萬美金,打造金碧輝煌的《英雄》與《十面埋伏》,已然從當年地下的陝北農民身份躍上龍門啦。
《菊豆》染坊中朱紅巾幔從天而降的記憶猶在,《英雄》裡飛雪老是轉三圈揮袖退箭的矯情印象猶在,這回《十面埋伏》把故事拉到唐朝,順理成章以「敦煌色」的濃豔來堆砌牡丹坊的富麗堂皇,《英雄》視覺上張牙舞爪卻也失之浮誇的毛病的確改善了些,配上章子怡的舞蹈,讓「撒豆指路、飛袖擊鼓」的開場戲美得屏息。再來,老謀子顯然還無法忘懷李安《臥虎藏龍》帶給他的壓力(或說羞辱)!於是,他苦思了一場「插竹為牢」的高潮戲,如果說《臥虎藏龍》的竹林比劃拍出了飄逸的禪說意境,那《十面埋伏》毛竹淩空而降的俐落,則充滿了驚險的娛樂性。至於作為本片主戲的金捕頭護送小妹之旅,顯然企圖和《臥虎藏龍》玉蛟龍與羅小虎的打情罵俏一較優劣,章子怡還是一貫的嬌俏,金城武顯然比張震有潛質,但壞就壞在老謀子與兩位好搭檔那一長串令人頭皮發麻的輕浮對白上。
以女性為主的飛刀門叛黨與男性為政的官府間的爾虞我詐,原可以發展成整部電影最排山倒海的部份——這廂三人在漫天大雪中愛得死去活來,那廂官府與飛刀門的大對決即將展開,老謀子顯然不願趁機點出個體生命逃不出黨國機器掌心的卑微與無奈,於是只用三十秒畫面來交代朝廷官兵的行動(驚人地炮製出一股山雨欲來的氣勢),然後——就沒了!
臥底再臥底的概念頗為精緻,把這個Idea跟《無間道》相提並論,未免小看了老謀子的功力。也許是上回碰政治碰了一鼻子灰,這回老謀子起了個關乎政治的頭,卻虎頭蛇尾地讓它成為三角戀的點綴。最該死的是,即使把格局縮小到關於愛情的佔有與失去的小格局,即使章子怡與金城武的野合充滿了《紅高粱》、《菊豆》的熾熱,老謀子這回顯然中了埋伏!重新玩起老謀子自己賴以成名的老把戲,卻沒能把章子怡打造成當年鞏俐在銀幕上散發的熱度,難得真情流露的劉德華則被蹩腳劇本毀了角色深度,而美麗的奇山異水,也沒寓寄出一份摧枯拉朽的情韻。最恐怖的是,凱薩琳芭托不中不西的歌劇女高音竟在片尾悠悠響起……。
看來,梅姑的過世(飛刀門大姊一角只好成為蒙面俠),讓《十面埋伏》的中文、英文(House of Flying Daggers)片名全失了意義。所謂的「埋伏」,倘若只是關於男歡女愛與真情假意,未免太過污辱烏克蘭大塊美景與用得過火的「飛刀時間」特效(靈感應該來自把MATRIX的「子彈時間」吧)。再說,十多年前,不用把大隊人馬拉到烏克蘭,光是一間破舊的染坊,老謀子早就把愛的信任、背叛與玉石俱焚的宿命(甚至還偷渡了些政治隱射),講得淋漓盡致了。原來《十面埋伏》只是更大、更金,卻無料的新版《菊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41328996/20040924211746
【影評】《十面埋伏》的埋伏   

  看《英雄》就跟看畫兒一樣,這回說是有埋伏了,還是十面的。就興沖沖的去了。結果卻和電影院裏的大部隊一起人仰馬翻,又中了埋伏。
  從“牡丹坊”部分來看,我們顯然是中了錢的埋伏。那銷金窟的氣派!細樂豪飲,美女如雲,不勝心向往之。一看就知道花好錢了。好比大款揮金,不論是否花的其所,也有淩雲之氣勢。管叫一衆看客屏息瞠目。至于金成武連裝醉都裝的不象浪費豪華布景,也是瑕不掩瑜了。我想小小一個捕頭居然能在這樣的地方吆五喝六,還一個巴掌就拍出琵琶樂隊來並不是說唐朝的辦案經費很充裕。這些細節都標志著一個字:演。讓我從此分清了看電影和看“演電影”之間的差別。而劉捕頭的出現則帶來了更大的場面,他身穿制服進入娛樂場所和章美人合作上演了一幕“仙人指路”。章美人先是拿袖子把花鼓敲的山響,又拿袖子卷出劍來要殺劉捕頭。劉捕頭靈活機變,將其引入浴池裏擒住。二人打鬥動作飄飄欲仙,極其養眼。
  然後進入“林子”部分。這個部分是本片的重頭戲,重的讓人覺得片名改成“叢林曆險記”可能更合適。我不由一直在想:這些個場景都是在哪找的?
  馬不停蹄的在林子裏跑,人不停的在林子裏打。有誰?在哪一部片子裏?看到過這麽多的林子?況且,那些林子多好看啊!本片最大的埋伏就是開創我國風光記錄片的先河,以穿插故事情節的手法更全面的表現靈動的風景。你看:打鬥時,林子是肅殺的。親熱時,林子是風情的。不打鬥也不親熱時,林子是“埋伏”的。而且導演還體貼的照顧到長時間的林子鏡頭有可能會引起觀衆的視覺疲勞,所以中間穿插了一個花海的場景。花海比較低,看上去一目了然,還便于“她在叢中笑”。這個風景主要是用來體現女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吧。你看男人就不那麽和諧了,隨意采摘不說,還騎馬去踐踏。說明唐朝的時候,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比較差。花海過後又回到林子裏來,更深入的強調了環保問題,連好多吃官飯的人都在竹林裏亂砍濫伐……
  爲了兼顧觀衆的不同口味,本片還埋伏了人文風景。如果你不喜歡自然風光,那麽請看特技:比如小小一把飛刀如何能繞過盾牌置人死命,又如何能砍斷一圈竹子然後再飛回來。小李不知道看了這個片子沒有,他最好別看,否則管保叫他以後削蘋果都不好意思拿他的飛刀出來。不過作爲觀衆,應該知道有一種手法叫做誇張。這個誇張的主要作用就是唬住我們,讓我們以爲自己就是爲了看這個來的。也難怪,連雜耍團都知道要用高難度動作來吸引眼球,這麽大一個電影再搞不出幾個匪夷所思的鏡頭來豈非很沒面子?當然,這個人文風景還包括章美人數次被兩位捕頭壓在身下。同是意亂情迷,同是迷著迷著以手封口請求暫停。導演似乎知道大家都喜歡看這個,所以連拍攝角度和方向都沒怎麽變。只在金捕頭終于得逞以後才又是居高臨下又是遠近推拉了一番。
  其實細心的觀衆不難發現,除了風景之外本片還真是講了一個故事的。而且從宋丹丹一刀揮斷劉德華身上的繩子說:“兄弟,你辛苦了!”來看,這個故事也是比較曲折和搞笑的。這個情節還提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大家現在已經知道章美人不是真的瞎子,且與劉捕頭共同效力“飛刀門”。那麽兩人在“牡丹坊”之戰時就已經是心照不宣了。那她當時還爲什麽要殺他?而他又爲什麽一定要帶她回去錄口供?答案當然是:觀衆太較真!
  當然,劉捕頭埋伏在六扇門只是十面埋伏裏的一面。本片還埋伏了不勝枚舉的現代唐朝臺詞來增強娛樂性,更把最好的笑料埋伏在了最後——“秋去冬來”部分。從本片的第一主旨——風景的角度來看,導演可能曾因爲秋景還是冬景舉棋不定。實在都難割舍,只好讓那一場打鬥跨越時空。可是,在那個秋天就被飛刀刺入心口的章美人竟然還沒有死。而是爬在原地,頑強的活到了冬天!電影院裏哄堂大笑的聲浪可以證明這個笑料的強度。而當她再度站起來拔出那把插在身上一個季度的飛刀一任血流如注終于倒下,又在金城武懷裏再度張開雙眼的時候。就應了一個節目的廣告語:娛樂無極限!如果搞笑也是一種劍法,那麽這個鏡頭就是化境!當時我聽見旁邊一位善良的,替片子著急的女觀衆跺著雙腳說:“求求你了!快讓她死吧!”這句話裏的“讓”耐人尋味。
  後來風吹大雪斜。不過主人公們武功高強,他們的頭發是堅定的,是不會被風吹動的。人已遠去,音樂響起。音樂裏埋伏的英文歌無論在唐朝還是當代都少人聽懂……明白了!那個雪原來不是下在那個地方的,而是下在捕頭和美人心裏的。這個歌雖然聽不懂,但其意思一定是符合此情此景的。作爲觀衆,還應該明白有一種手法叫“蒙太奇”。“蒙”你者,能不“太奇”?
  最後一個埋伏:啊!本片是獻給梅豔芳小姐的!有道理啊有道理!梅豔芳這三個字確實都跟花草樹木有點聯系,她生前必定很喜歡林子……
  電影真的是流動的畫面,這幾十塊票錢雖然能買好多風景明信片,但那會動麽?作爲觀衆,除了應該明白誇張和蒙太奇以外,還應該體諒人家劇組跑了那麽些地方,一個情節就換好幾個場景已經夠辛苦的了。怎麽好意思再讓人家顧及別的?何況我們的電影本來就應該跟我們的足球一樣快樂。你看,大家看完笑的多開心啊。
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2793369

「影評」十面埋伏觀後感

     上星期五看了張藝謀的新片「十面埋伏」,談不上影評,抒發點不吐不快的觀後感
     這次由於這部電影宣傳選在故宮做首映,對性喜中國武俠文化的小弟而言,無疑又多了幾分期待,老實講,這部電影並不難看,但相較於我的期待,在精彩度上顯然是不足的。
     「場景有餘,劇情不足」,是我對這部片所下的評語,整體而言,這部片並不乏令人稱道的場景,從一開始的章子怡的舞蹈開始,一幕幕華麗的場景不斷上演,劇情中段對戰州府盾牌兵與竹林中的激戰,在我看來也都新奇有趣,最後兩位主角從山野花開戰到滿地飛霜,現實層面姑且不論,但在場景意像上的確是有相當美感的。但是,與此相較,劇情彷彿就單純到只是帶出這場景似的,本劇的劇情環繞著主角三人而開展,然而大家叫得出名號的主角卻也有只這三位(嗯..還要加上一位假大姊)。人物過少,雖然劇情主軸相當明確,但也連帶的限制住劇情的變化性,觀眾只要照著邏輯的正常推算就可以大概掌握住下一步的劇情,與前作「英雄」相較,這劇情的單一性顯的相當無力。
     而劇情的主軸既被洞悉,在小細節上卻又有點莫名的做作。男女主角間的咬文嚼字姑且不論(其實我個人蠻喜歡的,可以拿來和朋友調笑XD)、在竹林一戰中,看著兩人在前慢跑,後面一堆竹子射下,真是讓人不覺有在玩電動遊戲的感覺(也有朋友說是明天過後XD)而補快們用竹子把人困住,還在旁邊悠閒的削竹子當武器,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即使是最後劇情張力最強的三人對話,也因為章子怡莫名的命硬而使得緊張感大減,也因為這些做作,使得戲院裡笑聲不絕,也無怪乎網路上一片「搞笑片」的呼聲了。
     從「英雄」到「十面埋伏」,其實張藝謀的風格是很一致的,用簡單的人物推衍劇情、用多變的色調表現場景,穿插華麗的武打於其中,為了顯示美學又在許多小處上顯的做作。也許張大導演可以思考看看,這些東西真的是觀眾進場所想要看到的嗎?
     美學的浪漫過了頭,對觀眾其實也只是一種啼笑皆非的做作而已。
http://goer.pixnet.net/blog/post/15480308

《十面埋伏》:僞武俠的豔俗扯淡>影迷俱樂部04-08-25 碟中諜

  俠義是構建在人們特定意識形態下的一種或憂國憂民或懲惡鋤奸的人性追求。它可以是仗劍天涯、替天行道的個體行爲,也可以是忠精報國、攘外安內的民族精神。無論怎樣,俠義二字如堅若磐石般的信念,重重地沈在每個人的心底,潛移默化間左右和影響著人們的信義道德觀和價值取向。
  由俠義精神而衍生出的衆多經典武俠電影不僅是電影史上的瑰寶,也是人們浪漫主義情懷的回歸和對英雄夢想的無悔追隨。
  我們崇拜李小龍痛K日本武士,堅毅不屈的武者形象;我們喜愛黃飛鴻先知先覺的憂國意識和習武強國的向上精神;我們迷戀周淮安棄兒女情長,舍生護主,生死兩忘的錚錚俠骨;我們沈醉“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的灑脫意境和豪邁胸襟,繽紛光影中,刀光劍影閃現出俠之大者的俠骨柔情,血濺江湖折影出義薄雲天、智武合一的武俠巔峰境界,對于享受武俠文化快樂的我們,真可謂是快哉!快哉!
  然而被標榜爲“2004年最值得關注的武俠宏篇巨制”《十面埋伏》卻無情地粉碎了一切有關俠義的美好憧憬,讓埋藏在筆者心底的期望之火與夢想黯然熄滅、終結。通篇看完《十面埋伏》,你不會找到曾經緣自俠義精神的感動,也不會發現後武俠時代的新驚喜,能留存在視野中的僅僅是個豔俗至極的三角戀故事和零碎支離的炫目影像,這對于一個世界級的國寶導演張藝謀及千萬美金的超豪華制作班底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悲哀與笑話。
  在此,我並不想否定張藝謀劍走偏鋒的個人主觀意識下的武俠觀,甚至對其在《英雄》中所展現出的大寫意色彩圖騰,及以“胸懷天下”的氣魄對刺秦曆史進行大膽顛覆與解構而肅然起敬過。我個人以爲,《英雄》的劇本雖另類了些,但其不俗的述事手法和敢于打破陳規、挑戰傳統武俠觀的革命精神值得擊節。《英雄》與《臥虎藏龍》的山水意境、道家禪理的天人合一及文人武俠的空靈思想相比尚有差距,但這並不能抹殺它所作出的貢獻,作爲異數,《英雄》利用色彩的冷暖特性和象征意義詮釋主題的手法,一樣讓無數後輩望其項背,無力觸及。
  可惜,張藝謀沒能在《十面埋伏》中將創新意識進行到底,而是把所謂的“武俠形而下的愛恨情仇”以非乎常理的故事手法加以渲染放大,結果,我們便看到了一個披著武俠外殼,“軟傷、硬傷、遍體鱗傷”的三角戀故事,近2個小時俠義精神蕩然無存的僞武俠時刻,白白浪費了我們的時間和金錢,更糟糕的是敗壞了進場時的好心情。
  抛開三人不值一提的濫情不說,單站在整個故事之外評析劇本的話,你會可怕地發現原來所謂的“波譎雲詭、機關重重”的懸念故事其實是一個難圓其說、不堪一擊的“下三濫”,正如劉德華既是臥底,又怎會讓金城武去查自己同黨小妹的老底,並費盡心思把州府官兵引到飛刀門老窠中,讓他們刀刃相間,難道是自滅家門不成???其實,諸如此類的爲人之所不齒的敗筆還有很多,如章子怡死了幾次都沒死掉(與《無間道3》中劉德華腦部近距離中槍卻安然無恙如出一轍);大姐的出現明顯畫蛇添足;劉德華與金城武最後爲情血拼時,老天爺竟然開了眼,雲卷雲舒後,在瞬間下了場大雪以迎合肅殺絕望的氣氛……
  天啊,救命呀!
  面對《十面埋伏》中似曾相識的色彩影像,面對充斥著矯情和肉欲氣息的三角濫情,面對漏洞百出的故事推衍,我無言了,曾經試圖在《十面埋伏》中找尋快意恩仇、豪氣沖霄的決心轉瞬間轟然崩盤,替而代之的是對張藝謀後武俠時代電影的深深詰責和對其藝術理念向商業軌道妥協的冥冥不解。
  《十面埋伏》因爲劇本的死穴,讓俠義精神喪失殆盡,本可出彩的武俠巨篇到頭來演變成了一場空洞豔俗的扯淡,這是肇事者無可推卸的終極失誤,更是我們一幹殷殷支持國産電影的看客們的無盡悲哀!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408250007.htm

評論:《十面埋伏》你看了會不會哭?>青年時報04-06-02

  (從《英雄》到《十面埋伏》,張藝謀的武俠電影之路一直都是娛樂圈的焦點,除去電影的宣傳手段外,電影的巨額投資、演員的大牌、拍攝取景的輾轉都不能不讓人關注。電影《英雄》中張藝謀對“英雄”做了另一種注解,“天下”和“和平”成爲張藝謀對“英雄”的自我理解。如果說《英雄》是表達俠者面對“天下”的“英雄氣短”的話,那麽,《十面埋伏》則很明顯是在表達“兒女情長”,金城武、劉德華、章子怡三人在電影中的三角戀成爲電影的一大賣點。《十面埋伏》的制片人張偉平說這是部讓人感動的電影,那麽,看了《十面埋伏》,你會不會哭?)
  《十面埋伏》:你看了會不會哭?
  據悉,《十面埋伏》已于4月底在澳大利亞完成了全部後期,而這次入選戛納影展更是對電影的一種肯定。導演張藝謀可以說是戛納電影節的常客,這次攜《十面埋伏》再赴戛納,他會收獲什麽?
  向中國武俠片致敬
  《十面埋伏》的故事懸疑重重,相當好看,而畫面也保持了張藝謀導演一貫的美學追求,對此,《十面埋伏》的制片人張偉平認爲《十面埋伏》比起《英雄》來講,更注重情節,“《英雄》描寫的是‘刺秦’的故事,內含‘天下’理念、宏觀元素比較多。《十面埋伏》則在武俠的包裝下,講述了一個愛恨情仇的淒美的愛情故事,人性的東西比較多,全片凸顯對人性的拷問,充滿了張藝謀獨特的視角,表現了他超凡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深厚的藝術造詣。”
  當然,和張藝謀一樣,張偉平不願拿《十面埋伏》和《英雄》作過多比較,“電影永遠是遺憾的藝術,所謂完美也是相對而言的。但力求給觀衆一種全新的感受,以及視覺上、聽覺上的享受,是《十面埋伏》所要承載的使命。張藝謀將用這部作品告訴觀衆,他沒有辱沒這一使命。”同時,張偉平也再次重複了張藝謀對《十面埋伏》的評價———《十面埋伏》是一部向中國武俠片致敬的作品。
  對傳統武俠片的創新
  和《英雄》一樣,張藝謀的這部《十面埋伏》顯然有著他對武俠片的獨特創新,在表達“兒女情長”這個武俠電影的永恒主題之外,攝影出身的張藝謀把工夫花到了在畫面視覺的處理上。“張藝謀是一位在藝術上精益求精、不斷超越自己的人,爲了拍《十面埋伏》,我們跑遍了國內外的各大景地,最後選擇風景如畫的烏克蘭作爲拍攝地點,就足以證明這一點。爲了能夠在《十面埋伏》中體現我們的創作初衷,也是爲了這部影片的故事需要,我們大隊人馬走出國門,去完成張藝謀導演心中追求的日趨完美的武俠夢。”張偉平顯然很滿意這部作品。
  不僅如此,對張藝謀的創新,張偉平作了更詳細的說明,“如果說,你在《英雄》中還能偶爾看到張藝謀以前作品中的蛛絲馬迹,比如,秦王宮內秦王與殘劍的搏鬥,你不難看出《菊豆》中染坊的影子,在章子怡與梁朝偉的‘情愛’中,你也偶爾能夠看到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挂》的痕迹。但在《十面埋伏》中,你看到的則是純粹的張藝謀的創新。”
  張偉平特別提到張藝謀在《十面埋伏》中運用了中國的體操和雜技,“這部影片還能讓你看到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比如‘竹林追殺’這場戲,張藝謀運用了中國的體操和雜技—這是我們可以在世界上奪冠稱雄的‘中國功夫’—營造了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給人以大氣磅礴、洶湧奔騰的感覺。”
  當然,張偉平最終都不忘強調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感情,“如過,你看到這部電影不哭的話,來找我。”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406020012.htm

離偉大只差一步――評《十面埋伏》

  從一個普通觀衆的角度說一下《十面埋伏》,都是些真實的感受,有些東西,記憶可能不准確了。有錯的話,大家笑一笑好了。
一、三看《十面埋伏》
  看《十面埋伏》,在我是非常特別的一次觀影經曆。我已經看了三遍了。以前也有不少電影看了不只一遍(比如《臥虎藏龍》和《終結者2》都在三遍以上了),每次看的感受都差不多。但是看《十面埋伏》,三遍的感受竟然都不同。
  我在看《十面埋伏》前,看了評論,覺得這次是不行了. 是抱著最後一點希望看的。看完第一遍後,覺得和《臥虎藏龍》是一個檔次的,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在我心目中《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是最佳的武俠片。《臥虎藏龍》是佳片,但比前者略有遜色。這樣,我覺得《十面埋伏》受到一片罵聲很正常。別看《臥虎藏龍》現在牛氣烘烘,當時的待遇還不如《十面埋伏》呢,它的票房在兩岸三地均遭慘敗,對他的衆多批評還透著一股子不屑。而《十面埋伏》至少還吸引了無數的眼球,取得了票房大捷。
  第二遍看了電影後,覺得《十面埋伏》比《臥虎藏龍》更好。《十面埋伏》和《新》《東》兩片堪稱武俠3經典,絕不遜色于後2者,創造了另一種風格的武俠。不禁感謝老謀子,又讓俺過了一把電影癮。激動之余,寫下了《投入地看一次――激評《十面埋伏》》一文,貼在網上。
  機緣巧合,幸運地第三遍看了《十面埋伏》,這一次,突然之間,受到了無比的震撼。《十面埋伏》是一部感人置深的武俠愛情片,在我心目中,它大大地超越了以往所有我看過的武俠片,並且徹底取代了我心目中《霸王別姬》占據的華語電影的至尊寶座。
  第三遍剛看完時,感覺有很多話要說.但是坐到電腦面前時,卻覺得意興闌珊. 興奮之後,有些疲倦了。今天是周6,就再回顧曾經有過的那份感動吧。
  喜歡或討厭一部電影,未必就需要什麽理由。不過,還是靜下心來,假裝成理智的樣子,說說《十面埋伏》那些打動我的地方。
二、 王者之舞
  《十面埋伏》中有很多地方,在我是從未見過的精彩,下面一一道出。
  1、 舞:
  當小妹跳起《仙人指路》時,我驚呆了,只有國寶級的楊麗萍姐姐的舞蹈《雀之靈》和《兩棵樹》,才給過我同樣的感覺。在電影中,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舞姿,這場歌舞,在我,是無與倫比的經典了。
  相比之下,《聞香識女人》中的經典盲舞,果然是業余人士的水平。就連偉大的《雨中曲》獨舞,也要相形見絀。
  有一港臺網友的帖子先是大罵,最後說:《十面埋伏》前20分鍾精彩絕倫!可見其成功了。
  牡丹坊的歌舞不僅僅令觀衆擊節叫好,享受視聽的盛宴。更重要的是,影片通過《仙人指路》,一鼓而樹立起小妹絕代佳人的形象,讓最後的毀滅更加動人。
  2、攝影/美術:
  我看過的電影,性能價格比最高的,是大學時花1塊錢,看老謀子的《紅高粱》,大大地爽了一把。老謀子搞畫面的能力,從那時起,可能就已經是世界上屈指可數得幾人之一了。
  回顧我看電影的曆史,有3次觀衆的反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學時,學校包場看《高山下的花環》,班裏多數同學,不管男孩女孩,都哭了。我沒哭,因爲小說已經看三回了,審美疲勞了。後來看《媽媽再愛我一次》,我也沒哭,光顧得偷看旁邊的人哭鼻子了。第三次看《十面埋伏》時,又被觀衆的反映震驚了:當花海、落滿紅葉的白樺林等場景出現時,觀衆們竟然幾次發出了很大的歎息聲,當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現在回想起來也幾乎不敢相信,太誇張了吧,從來沒見識過觀衆這樣子的。後來看花絮,其實烏克蘭的花海只不過是一塊破爛野花地而已。只能佩服老謀子和趙小丁的視覺魔術了。
  《十面埋伏》畫面之好,就連小金、老劉在房間中對話的鏡頭,都象油畫一般精美。更不用說其它的場景了。那些畫面,有點象梵高的油畫,本身就充滿了火一般的熱情和生命力,它們自己就在娓娓訴說著故事。這樣強烈地使用顔色,水平稍差的人恐怕都沒這個膽量。
  《新龍門客棧》的攝影,有好幾處曾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周淮安(梁家輝)騎著駱駝從大漠中悠然走來的畫面,仍在眼前。然而《十面埋伏》中類似水准的畫面,數不勝數。即使和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的《臥虎藏龍》比,《十面埋伏》畫面之美,猶有過之。
  3、 主角之美
  金城武真是太帥了,小妹拍得太美了。攝像機從上俯拍、旋轉,金捕頭和小妹仰面躺在地上,是我見過的最美的一對。以前從來沒有看過這麽美的男女主角。《泰坦尼克》的男主角英俊、但女主角相形見絀,《漂亮女人》、《魂斷蘭橋》的女主角夠美,但男的不如金了。特別喜歡的《羅馬假日》,派克還是稍老了一點,不如年輕時帥了。原來在華語片中,覺得《倩女幽魂》的張國榮和王祖賢搭檔最漂亮。現在感覺,高大的金和嬌小的張組合更加般配,更加俊美。
  4、音效、音樂
  音效:音效驚人地好。牡丹坊中,章子怡頭頂裝飾的叮咚聲,清晰動人;各種武器的聲音,各種聲音很細微的差別,象我這種外行人都能感覺出來。最好的當然是牡丹坊表演仙人指路的那段鼓聲,古人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 的感覺,信夫!相比之下,以前的武俠片,那算有音效嗎?
  音樂:感人至深,感覺極佳,當然音樂主要是個人自己的感覺了。和以前的經典武俠片比,不記得《東方不敗》有什麽音樂了,比《天地英雄》好,比音樂極爲出色的《笑傲江湖》、《臥虎藏龍》還好。和記憶中的《倩女幽魂》一樣,都是最好的。
  我也算是個音樂愛好者了,看完電影之後,回來從網上下載《十面埋伏》的音樂來聽,覺得不那麽精彩啊。這更說明,音樂和電影的畫面、情節配合得如此之妙,離開了電影,音樂立刻遜色不少。
  5、總體上的視聽效果
  從攝影、音效、音樂等方面來說,應當算的上頂極的、超一流的。和最近看的好萊塢大片相比,這幾個方面明顯比《特洛伊》要強(我挺喜歡《特洛伊》的)。《特洛伊》花了1.7億美圓啊,但只有那個萬船齊發的鏡頭有震撼力。相比之下,花錢少的多的《十面埋伏》的視聽效果要高一個檔次。再相比在票房上獲得極大成功的《加勒比海盜》,《加》片就不像是大制作了。其它一般的好萊塢大片的震撼力,更加不能和《十面埋伏》相提並論。以上所述《十面埋伏》的種種精彩之處,在華語武俠電影史上,只怕已經是空前的了。
三、上上之選
  1、 武打:   
  總的來說,《十面埋伏》的武打,從頭到尾都精彩,幾處武打可圈可點,有新意,相當不錯了。且武打的風格和各個角色結合的很好,小妹的美,金的帥,劉的酷,表現得很分明。更妙得是,武打直接推進了劇情,小妹和金每經過一次生死搏鬥,感情也逐步加深了。武打的節奏掌握得非常好,一招一式交待得特別清楚實在,慢鏡頭震撼人心。看他們被追殺時,明知道是假的,手心還捏了一把汗呢。比《英雄》上了一個大臺階。
  相比之下,《臥虎藏龍》的武打,只有玉嬌龍和俞秀蓮使用多種武器的拼鬥才能達到《十面埋伏》的水准,其它的武打,有的節奏太慢,看慣了香港武俠的國人難以接受,有的連鋼絲都露出來了。而徐克的片子剪接的動作太快,沒看過武俠片的外國人很難接受。
  回想以前看過的戲,只有李連傑的《精武英雄》一片,才有如此多的精彩打鬥場面,但是《精》就像就是專門爲這些打鬥場面拍攝的一樣,除去武打,其它就啥也不剩了。
  至于好萊塢的武打,除了十分精彩的黑客帝國,象《特洛伊》、《殺死比爾》之類的,差得遠了,其它的更是提都不想提了。
  2、 演員表演
  演員表演全部到位。這次專門說宋丹丹。宋丹丹扮演諂媚的阿母挺可愛,冒充大姐發出飛刀時極威嚴,給金提親時是親切的長輩,站在真正大姐的身邊時,又變成個狗腿子了。宋丹丹是國寶級的女演員,演出《十面埋伏》即不搶戲,又十分精彩,然而卻遭到了某些人的埋伏。我擔心,有些人如此信口開河。惹惱了人家,以後萬一看不到宋丹丹的小品,後悔的還不是我們自己。 演正劇,還有斯琴高娃、呂麗萍幾人演技相當,演喜劇,再沒有第二個女演員可相提並論了。
  3、 演員的配音
  演員的配音非常好,這一次,我明白了錄音師說”配音完美”的道理.第一次聽時覺得劉、金2人的配音有些肉麻。第3次聽,方才感受到情真意切的妙處,遠勝過普通電視劇中千篇一律、字正腔圓的專業配音。另外,感覺配音的音色和演員本人的聲音很接近,是對演員的一種尊重吧。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408250005.htm

《十面埋伏》六段經典打戲欣賞

  不客氣的說,純以故事論,《十面埋伏》並不出奇。盡管人物關系也夠錯綜懸疑,追殺又追殺,臥底反臥底,但整體依然不脫當年楚原拍古龍奇詭武俠電影的路數。更何況到影片後半部分謎底揭曉後,男女愛欲糾纏的主題戲份拍得節奏失控,爲求合理,一味親熱,雖有恩仇,卻難快意。所謂對傳統武俠的顛覆,不過是背叛江湖俠義道,僅爲三角孽戀做個人生死了斷的小兒女情長;所謂風格,亦不過是美工+美景、特技+攝影的精益求精,老謀子的大師風範不複可見矣。
  當然,張藝謀曾經所言的“至少要讓觀衆記得三分鍾高潮”倒並非虛誇之詞,可惜這主要指片中的動作場面,其超眩震撼,觀之自然難忘。是以即便《十面埋伏》取得成功,貢獻最大者也不該是張藝謀,而應爲動作導演程小東,他爲《十面埋伏》設計的六段“武”戲,處處精心,風格各異,不愧宗師級水准,堪稱影片最大賣點。各位若不嫌在下聒噪,願一一詳列,與大家共享。
    (一)牡丹坊仙人指路
  老謀子要展現大唐氣象,牡丹坊便布置得雍麗堂皇。章小妹原本華服出場,卻被金捕頭劍挑紅裝,只得羞露香肩,妙舞佳人曲,步態動四方。金捕頭看得興起,趁酒醉正欲施暴,卻被劉捕頭攪走。之後,便是《十面埋伏》的首場動作重戲:劉捕頭與盲小妹大玩“仙人指路”!
  所謂“仙人指路”,其實就是武術中的“聽風辨位”。劉捕頭將蠶豆擲向哪面鼓,盲小妹即用“流雲飛袖”循聲擊打。據聞,此段創意乃張藝謀親自設計,專門給章子怡量身訂做,變“武”爲“舞”,充分展示其舞蹈功底。但見小妹水袖曼舞,腰搖腿翹,深得輕靈柔美之妙;然飛袖擊鼓時,卻力道剛猛、嘭然作響,幾可當做攻擊利器。尤其最後,整盤蠶豆盡皆抛出,小妹身形舞動之下,水袖循聲連番擊打,引得鼓鳴陣陣不絕,再輔以配樂,視聽效果震撼已極,實是絕佳感官享受。
  素以設計舞蹈化動作聞名的程小東此次正好大展所長,武與舞剛柔相濟、唯美流暢,煞是精彩。其實,拍“流雲飛袖”這種功夫,程小東早在《新流星蝴蝶劍》中便曾搞過。同樣學舞蹈出身的楊紫瓊甚至以水袖作弦、彎腿當弓,將梁朝偉這枝“箭”射出殺敵。--那段既有難度、又有創意,可惜與僅追求賞心悅目的“仙人指路”相比,未免殺氣過盛,耽于玄奇誇張。
  再者,“仙人指路”之後,由于小妹突然行刺劉捕頭,牡丹坊內又多了一場打鬥。此段作用猶如程小東前作《英雄》中開篇李連傑與甄子丹的涼亭對打,皆是演給人看,因爲小妹與劉捕頭原是同門情侶……不過,劉德華與章子怡雖然一招一式有拆有解,卻遠不及真高手李、甄之迅疾精彩,惟有劉扣章喉入水擒制一場,無論設計,抑或特技,都做得相當好看,頗值一贊。
    (二)奉天牢硬橋拳腳
  擒得小妹,查找反官府的飛刀門似乎便有了線索。劉、金二位捕頭設下計謀,金假意救走小妹,企圖騙取其信任,放長線吊大魚。
  說起來,奉天牢金捕頭救人一場實是全片最不起眼的打戲,時間不過一分鍾,規模也僅是以一敵四,似乎乏善可陳。實際上,這段卻是整部《十面埋伏》最完美的真功夫展示。金捕頭的動作除了淩空劈腿雙踢有吊鋼絲痕迹外,別的皆是硬橋硬馬。尤其連環飛腿,直踢側踹、膝勾足挑、閃轉騰挪,配以淩厲快拳,利落瀟灑、一氣呵成,簡直無懈可擊。--不可否認,程小東的動作設計相當精彩,但表演者若非真正練家子,亦絕難耍出如此漂亮動作。很顯然,這段打戲用的是替身,而不是金城武親自上陣。不過,由于金捕頭是蒙面劫獄,觀衆根本無法發現蒙面人是否金城武扮演,所以也算天衣無縫了。
    (三)密林內驃騎鬥射
  逃脫牢獄之後,金捕頭爲求臥底逼真,進一步取得小妹信任,竟與四位官府同僚上演一出追殺鬥射的“苦肉計”。
  古人沙場作戰,多騎馬持槍,擅百步穿楊,可惜如此經典場面動作,一直未能在銀幕上有逼真精彩之呈現。所幸此次《十面埋伏》下足力氣,不惜工本,終于拍出完美效果。片中雖僅有四名驃騎槍手圍攻小妹,然氣氛之緊張刺激,不輸千軍萬馬。官兵策馬疾奔,不斷持槍狠刺,小妹以“盲俠”姿態幾度硬碰,跌倒側臥之時,竟也能用刀與正越過頭頂的戰馬長槍短兵相接!--此段多用實拍,少用特技,須反複演練方能達到驚險效果。
  相比之下,金捕頭箭射四兵則是完全特技體現。以他彎弓搭箭之造型俊朗,較之《魔戒》中的精靈帥哥亦不遑多讓;他連發三箭之後,略作停頓,突又拔一箭猛力射出,鏡頭急轉,卻見第四箭居然追上前三箭,最終四箭並排,同時射中目標!此段盡用特技制作,響箭破風之聲,飛箭空中軌迹,加之渲染視覺速度感,令人大呼過癮。--當然,有朋友或許以爲,如此射速度,似乎並不符合物理定律,但放眼武俠片,符合物理定律的動作其實少之又少。更何況,“後發先至”並非《十面埋伏》首創,武俠小說中早有關于“連珠箭”的描述,程小東、張藝謀不過是照葫蘆畫瓢,借鑒好萊塢大片的特技做得更眩更酷而已。
    (四)花海處刀箭無眼
  密林一役,金捕頭雖覺小妹並未盡信自己,然兩人一路調笑,已有半真半假之意。行經山野爛漫處,正值浪漫旖麗之際,又有州府盾牌兵殺到。孰料此次並非做戲,他們對金捕頭居然照樣置之死地,整個事件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縱然《十面埋伏》運用了大量特技,但表現形式卻主要集中在物體利器被擲出後、飛行軌迹的鏡頭修飾方面。比如牡丹坊就有飛豆擊鼓,密林內又有連珠四箭,到這段(烏克蘭)花海之戰,小妹的飛刀和小金的飛箭又成了主角,反倒打鬥戲被弱化了,只有小妹與金捕頭受困州府盾刀陣,險象環生的窒息之感頗值一觀。 
  “小李飛刀”,例無虛發,無人親眼得見,小妹飛刀,刀刀致命,此次卻是有幸目睹。那飛刀出手之後,便鏡頭感十足,飛旋轉動的軌迹相當清晰,直擊敵人要害之處。即便州兵以盾牌做掩,飛刀亦能如“飛去來器”一般,劃成弧形繞過障礙,一刀封喉!而金捕頭之開弓飛箭亦有借落地盾牌反彈以改變運行軌迹射殺對手的描寫。另外,此戰之後又有三次擲飛刀的類似鏡頭渲染,盡管依然精雕細琢,依然效果十足,但一味重複,卻難免令觀衆産生“審美疲勞”,再無驚喜之感了。
    (五)翠竹林槍雨天羅
  眼見事態發展出乎意料,加之不欲再殺同僚,縱得小妹鍾情,主動獻身,亦難以挽回金捕頭放棄這個遊戲的念頭。不過,面對小妹“負氣”出走,金捕頭終究未能忘情,待追至竹林,兩人才發現已身陷天羅地網……
  在中國文化中,對“竹”的定位是“雅“,而“竹林”則是意境象征。自從當年胡金銓的《俠女》以一場極具意境殺機的竹林激戰享譽國際後,後世許多武俠電影便開始“附庸風雅”,借大拍“竹林打戲”提升本片之意境品位,《十面埋伏》既然功利當頭,又豈會例外?
  其實拍《十面埋伏》的十年前,程小東便曾在《新流星蝴蝶劍》中搞過“竹林激戰”。比如章小妹劈開一字馬撐于兩竹之間的經典造型,當年楊紫瓊早已練過。但即便如此,程小東仍能搞出新花樣:州府衆官兵借竹之堅韌、葉之繁茂,穿梭于竹林上空奔騰追擊已是壯觀奇景;待見他們削竹做槍,不斷擲刺,最終竹槍如雨,竟將地面的小妹和小金困在當中動彈不得時,恐怕我輩觀者亦只能嘖嘖贊歎了。
  另外,較之李安《臥虎藏龍》,《十面埋伏》對胡金銓《俠女》中的竹林戲致敬意味更濃。章小妹與衆官兵對打一場,除了拍得相當淩厲寫實,削刺砍撥,頗有當年俠女徐楓的幾分狠勁外;重點突出劇戰後小妹的沈重喘息,亦無疑是學自《俠女》。須知當代武俠片中的高手們體質功力方面已能和神仙超人等同了,即便如李連傑的《黃飛鴻》,也沒有哪位會因劇烈動作而累得呼哧亂喘的。--其實《十面埋伏》盡管標榜特技,動作打鬥卻極具實感,比如劉、金、章三位主角幾乎沒有一次真正淩空疾飛的輕功展示,而在以往武俠片中,對飄逸輕功的大肆渲染曆來爲程小東所熱衷,此次爲突出“寫實”改弦更張,足見其創新精神。
    (六)霜雪地生死肉搏
  至此謎底已全然揭曉,小妹原是飛刀門埋伏在臥底金捕頭身邊的反臥底,只想利用他來引出總捕頭。可惜,小妹最終情難自抑,不僅不忍殺金捕頭,纏綿之後竟欲與之隨風而去。但對癡情小妹已久的劉捕頭豈能罷手?妒火中燒的他先是射傷小妹,然後便是與金捕頭的那場雪地“生死決”!
  以前的香港動作片中,最經典的雪地拼殺是元彪VS元華的《急凍奇俠》,但程小東的《十面埋伏》一出,元家班該讓賢了。當年程小東拍導演處女作《生死決》,最後一場也是二人玩命對決,最終兩敗俱傷,不過動作就拍得天馬行空。反觀《十面埋伏》,兩個男人爲了一個女人進行生死之戰,初時還能見招拆招,不久便是毫無章法的揮刀胡砍亂碰,最終竟變成瘋狂踢打的貼身肉搏!此段白雪與鮮血交相輝映,暴力及慘烈共冶一爐,將華語武俠片自張徹始形成的的血腥寫實的暴力動作風格發揮到極至,同時人物極端情緒又可從中宣泄而出,對觀者之震撼程度可見一斑。據說程小東爲追求逼真實感,竟讓劉德華與金城武用真刀實拍,--試問如此敬業認真,《十面埋伏》的“武”戲又怎能不精彩絕倫?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407290009.htm

《十面埋伏》 “老謀”深算>吳易夢   2004-07-14

  老謀子豐收了《英雄》,又趁熱打鐵,推出《十面埋伏》。《埋伏》還沒有面世,先到國外嘎納電影節上露出冰山一角,以此把國人的胃口吊起來。于是乎,網上開始傳播,《埋伏》僅賣到南美發行權就達一個億!
高明!老謀子一出手,第二個春天又是豐收在望!這就是老謀子大手筆的魅力。《埋伏》究竟埋藏了什麽?是《英雄》的翻版嗎?僅僅又是形式上的華麗,而不見其內在的光芒嗎?筆者看《英雄》,其敗筆恰恰是老謀子自鳴得意的地方:兩個身穿紅衣的女人,在漫天紛飛的黃葉中打鬥。這般人造的華麗,失去了生活的真實。豔而飄浮,兩個江湖女,從衣著上像是剛從宮廷裏出來的舞女,我們看不見什麽俠氣,卻聞見了一股脂粉的氣息。
  沒有生活的真實,僅有藝術的想象是不夠的。如果我們只靠特技的畫面做電影,這電影只能是做出來的。《英雄》裏還有一個不能原諒的硬傷:一個紅衣女,揮舞衣袖,能抵擋住千萬支射來的飛箭。這簡直就是玩小孩過家家遊戲。說實話,當時我看到這裏,我覺得老謀子犯了個不可原諒的低級錯誤,這錯誤已經錯到十分可笑的地步。拿著這樣的缺憾,去爭奧斯卡,我想,再不了解中國國情的老外,也不至于被這樣的兒戲般的遊戲蒙混過去吧!
  當然,《英雄》有經典的畫面:那如鏡子般平靜的水面,利劍劃破水面,劍鋒劈開水珠,這樣營造的武打場面才是真正的藝術真實,看了讓人叫絕!我感到奇怪:老謀子一邊在打造高級藝術場景,一邊又在犯小孩子樣天真的錯誤是何故?這是不是一遇見美人出現的畫面,老謀子便習慣用唯美的手段,來刻意表現浮在生活表象的美。而這種美的閃現,恰恰是簡單幼稚、缺乏藝術底蘊的。
  《英雄》商業運作十分成功,經濟上的收獲,創造了中國電影曆史上的神話!但這只是商業上運行的手段,沒有達到徹底征服人們心靈的目的。影片幾乎沒有多少能長久留住人心靈視線的地方。所以,《英雄》僅僅是采用先期策劃宣傳創造了《英雄》的票房,我們看見的只是裹在英雄門身上華麗的外衣和大場面的背景。老謀子是造意境畫面的高手,但往往是這些意境的畫面,遮蓋了生活底蘊能活躍靈魂的故事內容。畫面的震撼,只能震撼人們的視線。如果能加上靈魂的震撼,老謀子的電影就非常有看頭了。
  但願《埋伏》不要步《英雄》的後塵。不過,從目前報道,我們已經聞到某種炒作的味道。《埋伏》已經開始比《英雄》還要強烈的商業運作。而且先把運作炒到國外,以達到牆外開花牆內香的用意。“老謀”深算,老謀子背後有策劃的高人。他知道老謀子的影響力。即使《埋伏》是《英雄》的翻版,我想,許多人也想去看個稀奇,要去比較《埋伏》和《英雄》,看一看哪個更精彩!抓住人們好奇的心理始終是老謀子布下的圈套和懸念,人們的這種心理被抓住了,導演也就抓住了大市場的脈搏。
  說到底,我倒不是欽佩老謀子的電影藝術,老謀子的一系列電影過程還是處在發展階段,他的惟一長處是善于用色彩和某種近似于油畫的鏡頭畫面構思自己叫絕的情節。這樣的效果,國外大片營造的意境已經很多。但在色彩和情節的處理上,老謀子運用還稍顯生硬。如前面所提到的《英雄》中兩個紅衣女在漫天黃葉中打鬥,就不如《泰坦尼克號》兩個戀人在船頭沐浴霞光、展翅欲飛來的自然、動情!假如老謀子把此情節設計在一輪碩大圓月,剛從胡楊林升起的夜晚作背景,兩個青衣或一身白衣的俠女在這樣的背景下格鬥,倒顯得更幽靜、神秘!情節和色彩更能與俠氣相吻合。
  試想,老謀子如果今後跳不出這種偏愛主觀色彩的意境模式,他在電影藝術上就很難達到前無古人的高度。因而,我真正佩服老謀子的是他的勇氣,他開創了中國大片之先河。其轟轟烈烈的商業效應,是其他導演望塵莫及的事。能開創中國大片之先河,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氣度!不然,我們的市場動不動就被國外所謂的大片給掠奪去,豈不可惜乎!國外大片的硬傷也不少,英雄總是打不死,爆炸大場面,汽車驚險追逐等等,一些慣用的手法,也令人生厭。老謀子搞大片只是初期,需要一段演練實踐過程。我相信,這僅僅是開端,憑老謀子的能力和後勁,他還會進一步完善下去。我們總有一天會觀看到老謀子藝術與內容統一的商業大片。到那時候,埋伏下的種子才會真正開花、結果。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407140006.htm

從《無極》《十面埋伏》看大片是如何煉成>北京青年報04-06-02 毛國莉  

  近幾年來,中國電影朝著大制作的商業片方向邁進,前兩年的《英雄》和《天地英雄》可以說是中國大片的第一輪交鋒,在這兩部電影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我們的大片是怎樣制作和宣傳造勢的,在今年賀歲檔馮小剛的《手機》和香港導演劉偉強的《無間道3》正面沖突後,他們則更讓我們領教了大片的宣傳手段。今年,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導演再戰江湖,同樣描准了商業大片,他們的電影《十面埋伏》、《無極》和《天下無賊》也是目前最受關注的中國電影。我們看到,從投資到演員陣容,再到宣傳,各位都使盡了手段。   
  投資3000萬美元《十面埋伏》劇情介紹
  斑斕絢麗的牡丹坊內,金捕頭和劉捕頭正在欣賞著盲妓小妹精彩絕倫的舞姿。突然小妹一劍刺向劉捕頭,劉捕頭躲過這一擊,將小妹拿下。月黑風高之夜,黑衣人救出了小妹,在逃亡途中黑衣人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小妹,這黑衣人就是金捕頭。可金捕頭萬萬沒想到的是小妹竟另有隱情,他所經曆的一切都讓他匪夷所思。
  【演職陣容】
  《十面埋伏》是張藝謀《英雄》後的第二部武俠片,之前他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有話好好說》、《我的父親母親》等電影爲他在國際上贏得了聲名,成爲最爲矚目的中國國導演。而電影的武術指導則是香港的程小東,程小東的武指作品《倩女幽魂》、《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都是經典的武俠電影,他同時也是張藝謀《英雄》的武指。
  《十面埋伏》兩位男主角分別是劉德華和金城武,劉德華目前是在華人電影圈中人氣最高的影星之一,代表作有《暗戰》、《無間道》等,他最近剛剛憑電影《大只佬》獲得今年的金像影帝。金城武盡管在中國的名氣比不上劉德華,但在日本卻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其代表作有《薰衣草》、《不夜城》等。女主角章子怡則是張藝謀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捧紅的明星,也是最近在國際上知名度最高的華人女星之一,最近的作品有成龍的《尖峰時刻2》和張藝謀的《英雄》。
  【對話】《十面埋伏》制片人張偉平接受時報采訪
  時報:《十面埋伏》在開拍後並不像其他影片一樣允許記者采訪,而是采取全封閉式拍攝,這和此後的大規模宣傳有很大的反差,當時是出于什麽考慮,欲擒故縱嗎?
  《十面埋伏》:不能算是欲擒故縱,開拍後我們並不是有意識的地做封鎖,主要出于兩方面考慮。首先是時間規定都緊張,我們得保證拍攝的正常進行。比如拍《英雄》時,像李連傑這樣的國際巨星,他的報酬都是以天來計算的,如果一個記者采訪20分鍾,全國那麽多媒體下來,這筆費用可不是個普通數字。其次,《十面埋伏》外景地在烏克蘭,要組織記者到那裏采訪可行性不大,簽證什麽的,手續一路下來很麻煩,會影響影片的拍攝進度。正因爲出于這種種考慮,我們在開拍時采取了封閉式拍攝。

  時報:盡管《十面埋伏》是采取封閉式拍攝,但它的曝光率卻並沒有因此而降低,當時僅梅豔芳是否出演就爭論了數月,加上您在應付媒體方面應答有術,《十面埋伏》的曝光率更是高居不下。這應該都是計劃中的吧?
  《十面埋伏》:我們的確希望《十面埋伏》能夠保持高曝光率,當然這並不是我們說了算的,關鍵還是影片本身具有這樣的關注度,觀衆喜歡這樣的影片。從制片方角度而言,我們對目前的宣傳影響還是很滿意的,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宣傳效果———《十面埋伏》已經做到了家喻戶曉。
  時報:高密度的曝光率在爲影片贏得關注的同時,也承擔著一定的風險,一不小心,就會“過”了,反倒讓觀衆會有“審美疲勞”,擔心這個情況嗎?
  《十面埋伏》:這個情況的確值得擔心,我們也早已經有了宣傳策略。細心的觀衆可以發現,不同時間段關于《十面埋伏》的話題都是不同的,只有不斷有新的東西出現,給觀衆新鮮感,觀衆才不會心生厭倦,反倒興趣會越來越濃。(于是,我們看到,《十面埋伏》哪怕是進入冷清的後期制作,關于它的話題也還是高潮疊起,從首批劇照亮相的轟動到此後關于海報、主題曲、片名、參加奧斯卡再到目前的北京首映等,果然是“埋伏”不斷。)
  時報:對您而言,有策略的宣傳究竟意味著什麽呢?相信高關注度應該只是手段,不是您的目的。
  《十面埋伏》:宣傳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爲了發行。對影片而言,宣傳和發行是缺一不可的,沒有強有力的宣傳,發行會很難。從一開始,我們就爲《十面埋伏》制定了很詳細的宣傳計劃,如今,這個計劃正在得到檢驗,從市場反響來看,每一個步驟都取得了它的效果。對影片而言,宣傳到位了,發行才有可能做得更好。當然,只有影片本身好了,觀衆關注了,宣傳才叫得響,發行也做得起來。
  時報:從整個宣傳計劃來看,您最看重的是哪一步驟的宣傳,先期、中期還是後期?
  《十面埋伏》:每個步驟我們都很重視,但如果要說最最看重的,應該是影片最後上映之前,我們要讓觀衆從原先的驚喜變成喜出望外。這樣,我們之前的所有宣傳才能算真正成功了。(記者 鄭 敏)
投資2000到3000萬美元《無極》劇情介紹
  這是四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四個男人,即真田廣之演的大將軍“光明”,謝霆鋒演的北公爵“無歡”,張東健演的“昆侖”奴隸,及劉燁演的“鬼狼”,而女主角則是張柏芝扮演的一位名叫“傾城”的王妃,陳紅在片中演女巫“滿神”,戲份並不太多。《無極》一出關于承諾和背叛、家國與愛情的史詩,陳凱歌自己對《無極》的評價是探討自由、愛情和命運以及充滿想像力的史詩。
  【演職陣容】
  “這是一個無極的世界,一個陳凱歌的無極世界,一個鮑德熙、林迪安加入的無極世界,一個由謝霆鋒、張柏芝、張東健、真田廣之、陳紅、劉燁主演的無極世界。” 電影的制片,陳凱歌的夫人,著名演員陳紅說。
  陳凱歌做爲一個世界知名的中國導演,他拍過許多我們熟悉的電影,《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和你在一起》都是他的作品。攝影鮑德熹,動作指導林迪安曾爲《黑客帝國》、《蜘蛛俠》擔任動作設計,鮑德熹則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臥虎藏龍》的攝影。本片的服裝設計是香港的葉錦添,曾因《誘僧》而獲金馬獎,同時也是《臥虎藏龍》的服裝設計。擔任《無極》特技的制作公司還沒確定,曾制作過《黑客帝國》的法國BUF公司和荷蘭的一家曾參與《魔戒》特技工作的公司,都在競爭之列。
  演員方面,日本的真田廣之剛剛在湯姆?克魯斯的大片《最後的武士》中擔任主角,是一位極具實力的紅星,而《最後的武士》也是表現亞洲曆史的電影,可以說和《無極》不謀而合,張東健更是韓國的當紅明星,他們兩位也將讓《無極》在亞洲有更大的市場。而謝霆鋒、張柏芝也是香港當紅的演員,張柏芝更是去年香港女星的票房之冠,劉曄和陳紅則代表著內地的實力。
  【對話】 《無極》宣傳主管接受時報采訪
  時報:《無極》籌備以來一直處于封閉狀態中拍攝,不惜巨資雇用大量保安人員防備記者避免造型曝光,這是導演陳凱歌的意思嗎?
  《無極》:保密主要是美國制片方對我們做出的嚴格規定,而且這也是好萊塢國際大片一貫堅持的一套比較成熟的操作方式,片方從影片商業以及藝術兩方面角度要求我們在拍攝過程中能夠顧保證劇情、演員造型不泄露,不僅是從今後的商業運作因素出發,也希望保留觀衆對影片的神秘感。
  時報:現在劇組保密措施到底發展到哪種程度?
  《無極》:制片方管理非常嚴格,包括我們劇組想留下一些備存資料都是不可以的。
  時報:但是到目前爲止,還是被國內媒體拍到了張柏芝影片中的造型,這是否增加劇組拍攝壓力?
  《無極》:我可以這樣講,因爲這些造型的曝光對劇組的影響已經是非常非常嚴重,但過去的沒有辦法了,後面劇組會更加嚴格防範。
  時報:導演陳凱歌對偷拍事件保持怎樣的態度?
  《無極》:導演以及《無極》整個劇組其實非常重視媒體朋友,我們也非常理解媒體的做法,大家都是爲了各自的工作,我們要防,媒體要攻,各自只是分工不同,應該互相理解。導演希望在藝術創作過程當中不受幹擾,非常感謝大家對電影的關心,但真的不希望媒體偷偷鑽進片場偷拍、探班,這真得的給劇組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時報:《無極》究竟何時才開始對外公開?將以怎樣的形式?
  《無極》:按照國際運作慣例,一般會選擇在公映前4個月開始作做宣傳,《無極》目前暫定安排在2005年暑假檔期上映,估計明年初由官方統一對外公布消息。
  時報:現在很多劇組,尤其像《十面埋伏》《天下無賊》《無極》這樣的大制作,因爲受到觀衆關注,遭遇媒體偷拍行爲不斷段生出很多是非,作爲制作方不知如何看待與媒體的沖突的現象、發生?
  《無極》:應該說媒體與導演藝術創作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我還是那句話,大家應該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規則,因爲每一部影片制片方因爲考慮到商業利益可能也會有自己的宣傳步驟,有的可能就希望保密。
  時報:就《無極》來講,劇組雇用幾百名保安日夜看守防記者的做法,實際上不但沒有嚇走媒體,反倒吸引更多人希望破解《無極》,已經達到一種炒作效應,而且這種宣傳方式劇組更占主動。
  《無極》::我們封閉拍攝主要因爲創作過程的需要,這是客觀事實,也許因此導致很多人認爲劇組在故意炒作,這個結果很難預料,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別人的想法。
  時報:陳凱歌拍攝《和你在一起》,似乎沒《無極》這樣引起聲勢浩大的媒體效應。
  《無極》:其實《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沒有明確制定相關政策說一律不允許記者的采訪,但導演也一直堅持自己創作不願受幹擾,只是在發行方強烈要求下組織過一、兩次探班,但《無極》這次完全是一刀切,不允許曝光,這應該算最大的改變。
  時報:如果導演當年拍攝《荊軻刺秦王》時候,媒體大環境已經發展到現在的氣候,是否票房不至于會那樣慘敗?
  《無極》:應該是,這也很有可能。這也正意味著電影市場越來越好!
  時報:雖然一直對外宣稱謝霆鋒、張柏芝、張東健等主要演員因爲適合角色才選定他們,導演最初其實還是是否還有商業性的考慮?
  《無極》:電影的産生就作爲一門工業,影片最終還是一種工業商品就必須要進入市場。無論專家們如何評價影片、觀衆喜歡與否,都不能把電影藝術本身與市場一刀切開,這也是電影運作中的本質。任何一個導演拍攝任何一部影片,商業、市場元素一定隱含在産品的血液當中,市場因素很重要,《無極》也是一樣。(記者 毛國莉)
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天下無賊》劇情介紹
  男賊王薄(劉德華扮演)和女賊王麗(劉若英扮演)是一對扒竊搭檔,也是一對浪迹天涯的亡命戀人。他們在一列火車上遇到了一個名叫傻根(王寶強扮演)的農民,他剛剛從城市裏掙了一筆錢要回老家蓋房子娶媳婦。傻根不相信天下有賊,王薄和王麗最初想對他下手,後來卻被他的純樸所打動,決定保護傻根,圓他一個天下無賊的夢想,並由此與另一個扒竊團夥(葛優扮演其頭目)引發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
  【演職陣容】
  馮小剛雖然沒有張藝謀和陳凱歌那樣在國際上的名聲,但他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商業片大腕,他拍的幾部賀歲片,從《甲方乙方》開始,《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手機》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在演員方面,馮小剛也同張藝謀和陳凱歌不一樣,相對這兩位的國際路線,馮小剛選擇的劉德華、葛優、劉若英、李冰冰等都是在華語市場有著非凡號召力的演員。劉德華自不必說,葛優是中國內地最好的男演員之一,也是和馮小剛合作最多的演員,無論演技還是票房號召都不俗,代表作有《活著》、《大腕》、《手機》、《卡拉是條狗》等。劉若英和李冰冰分別是馮小剛選擇的港臺和內地女演員,劉若英的代表作有《少女小漁》、《征婚啓事》等,最近的作品是電影《20.30.40》。李冰冰的電影作品有《過年回家》、《飛鷹》、《紫蝴蝶》等。
  【對話】《天下無賊》投資方副總王中磊接受時報采訪
  時報:馮小剛《天下無賊》第一次有香港寰亞公司參與投資,合作談了多久?
  《天下無賊》:其實小剛與寰亞是不打不相識,去年《無間道3》全國上映,正好碰上了《手機》,我們公司本來就與寰亞老板私交不錯,然後就商量著要一起合作一部影片,我就提供了《天下無賊》的本子,雙方合作屬于一拍即合,很快達成了協議。
  時報:《天下無賊》不久前甘肅外景拍攝,演員造型全部被媒體曝光,投資方是否會對劇組施加壓力?
  《天下無賊》:現在這些對外公開的都只是一些花絮部分,我相信並不會影響觀衆對影片的神秘感。我只是覺得有時候媒體並不需要偷拍,也在網上看過很多新聞,有一些記者以喬裝欺騙劇組工作人員等手法成功偷拍劇照,而且還寫出來作爲噱頭引起讀者關注,我覺得都沒有這個必要,太過于心計,應該真誠相待。
  時報:就《天下無賊》曝光事件舉例,您覺得投資方應該與媒體保持一個怎樣的關系?
  《天下無賊》:媒體的工作就是如實報道,這點無可厚非。我覺得制作方與媒體應該是互相配合合作,互相理解,我很感謝很多媒體的幫忙,影片開機就及時向觀衆傳遞了包括我們影片拍攝進展、演員陣容等情況,對我們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不過,也因爲媒體的關注程度讓劇組一開始很有壓力,主創人員剛到高原地帶時需要安靜的創作環境,結果不少媒體提前趕到甘肅給劇組拍攝帶來了阻礙,使得主創班底顯得比較煩躁。
  時報:比起《無極》《十面埋伏》而言,《天下無賊》是否應該算被曝光程度最高的一部電影?
  《天下無賊》:其實接下來很多場景我們同樣是封閉來拍攝,這些肯定都是這部電影內容最至關重要的部分,《天下無賊》總體說來還是典型的馮氏風格影片,只是這次不同的是小剛增加了很多動作場面,能更多針對喜歡快節奏的觀衆的胃口。
  時報:接下來北京拍攝,還會組織記者探班嗎?接下來的宣傳策略還有哪一些?
  《天下無賊》:肯定還會讓導演以及主要演員與大家見面,接受記者訪問,主要因爲拍攝周期很緊張,一定是有步驟地組織。其實從電影開機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了發行的階段,現在發行籌備工作已經完成了80%了。
  時報:《天下無賊》今年是否會在賀歲檔香港、內地同期上映?
  《天下無賊》:肯定會,內地部分由我們負責,香港方面由寰亞公司負責。
  時報:《手機》突破5000萬票房,馮小剛《天下無賊》票房勝算又多高?
  《天下無賊》:香港方面我不能保證,《手機》大概6月份在香港公映,肯定會對《天下無賊》上映有幫助。我敢肯定一定會超過內地以往賀歲票房,現在電影市場環境越來越好,院線操作越來越成熟,再加上國內打擊盜版力度加強,《天下無賊》票房應該能超越《手機》,創造新高。
  時報:您曾多次透露希望《天下無賊》與周星馳的《功夫》兩片同一天上映,讓兩位導演互位宣傳,不擔心兩部影片撞期?
  《天下無賊》:我是這麽設想的,因爲一個賀歲檔只有一部好電影肯定是不夠的,兩部影片同天上映也是一種宣傳策略,兩個導演互相捧場,進入一種良性競爭。這個設想也不是不可能,但需要院線等各方面的配合,畢竟國內好的電影院大概就有200多家,受到熒幕限制,而且影院會考慮到觀衆群被分流等方面因素來決定是否安排在同一天上映,但我希望至少首映禮能夠安排在同一天進行。(記者 毛國莉)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406020015.htm

中國大陸電影業另參本館:《中國電影史》

網絡遊戲《十面埋伏online》

  《十面埋伏online》作爲同名電影網遊版,由天聯世紀集團旗下北京天聯世紀投資一億元開發,並由張藝謀親自擔任藝術監制。作爲其首部被改編成網絡遊戲的電影,張藝謀對《十面埋伏online》寄予了厚望。電影由于種種限制很多想法不能實現,但在遊戲裏就可以彌補這種遺憾。網絡遊戲版的《十面埋伏online》的年代背景爲電影的前傳。另外,電影中的花海和竹林等經典的場景也按原貌照搬到了遊戲中。”
  背景設定  
  十面埋伏電影講述了唐朝官府捕快與江湖門派飛刀門之間一場驚險刺激、撲朔迷離的追捕與反追捕的故事。
  十面埋伏遊戲在電影的基礎上,構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讓玩家投入其中,從自己的角度來體驗官府與飛刀門的鬥爭,感受江湖的恩怨情仇。
  世界架構  
  唐大中七年,公元八五三年,因朝廷腐敗,宦官當道,民間湧現出許多反官府的武裝,其中“飛刀門”發展最快。飛刀門行蹤神秘,殺富濟貧,因而深得百姓愛戴。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朝廷嚴令奉天縣剿滅飛刀門,因此,奉天縣的捕快與飛刀門之間的戰鬥持續了很多年。
  時空設定
  遊戲發生于在唐朝末期(公元853年)關內道奉天縣附近的地域。
  世界背景
  唐朝中期的曆史變亂如今使唐朝已經是殘破帝國,宣宗李枕信奉道教丹藥,不理朝政,從而使宦官專權,朋黨相爭,藩鎮割據,民不聊生。遊戲中的劇情和情節會涉及一些曆史事件,如:會昌滅佛,宦官掌權,甘露之變,迎奉佛骨等。
  《十面埋伏online》遊戲特點  
  1、符合大陸玩家口味的獨特PVP設定
  突出玩家之間的恩怨情仇是遊戲的一大特點。捕快系統、仇敵系統建立了一個完善的法制體系,陣營設定以及第三方勢力的加入強化了玩家角色間的互動關系,在保護弱者的同時,刺激著PK行爲,比以往任何其它系統都符合中國大陸玩家的口味。
  2、豐富的PVP競技系統 
  大型的戰鬥是讓每個玩家都熱血沸騰的活動,遊戲中兩大陣營:官府和飛刀門,都有自己的主城。玩家可以團結本方陣營人員,攻打對方陣營主城,親身體驗浩大的戰爭場面。
  陣營攻城戰、比武、擂臺、幫派戰,多種多樣的PVP競技系統是遊戲的重心,也是玩家角色高等級後的主要玩點。
  從以單人、小隊爲單位的小規模戰鬥,到以幫派、陣營爲基礎的大型戰役;從小型的擂臺到幫派總舵、陣營主城;豐富的戰鬥模式以及戰鬥場景給玩家多種選擇。無論哪種類型的玩家,都可以在戰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不一樣的樂趣。
  3、真實的法制體系
  普通玩家及犯罪者是看不到其他犯罪者的特殊顯示的;
  捕快可以看到所有犯罪者;被攻擊玩家只能看到攻擊自己的犯罪者;
  遊戲中所有玩家死後都可能掉落物品,掉落物品被其他玩家拾取則變爲贓物;
  犯罪者死後必掉落贓物;犯罪者只有被捕快及被他攻擊的玩家殺死才能減少罪惡值;
  《十面埋伏online》背景故事(更新:2007年03月21日 16:03:08)
  遊戲以飛刀門與朝廷官府之間的鬥爭爲線索,使玩家先以第三方的角度去了解,到最後加入陣營親身體驗。其中並加以豐富的支線劇情,使玩家對世界觀更加了解,也加深了遊戲的故事性。
  故事主線
  遊戲從奉天附近的玉溪村(新手村)開始,通過村民中毒事件來了解飛刀門與官府這兩股勢力的情況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將玩家引導到奉天城,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是城外的強盜首領王霸天在宦官馬元贄的指使下,在玉溪村下了毒,並嫁禍給飛刀門,從而玩家開始在飛刀門,官府之間周旋……
  故事支線
  遊戲中有很多與主線劇情無關的支線任務,官府陣營與飛刀門陣營的玩家完成支線任務的行爲方式也不相同。官府陣營凡事講求證據,以法律法規爲基本出發點。而飛刀門崇尚以暴治暴,以切身利益爲出發點。從而造成兩個陣營有不同的任務體驗。
張平著《十面埋伏》
  面對20世紀末紛繁複雜的社會現實,以《天網》、《孤兒淚》、《抉擇》而獲得廣大讀者欽佩和贊譽的著名作家張平,經過長達三年多的調查、采訪、思考醞釀,再次寫出一部驚世力作:《十面埋伏》:
  獄偵員羅維民有些發怔地瞅著眼前這個髒兮兮,渾身散發著惡臭的服刑人員。 據監獄的管理人員說,這些天這個服刑人員的神經似乎有些不正常。整天胡說八道,不吃不喝不洗不睡不服從管理也不好好勞動幹活。動不動就四仰八叉地躺在地板上,而且還滿地撿煙頭吃,好幾次把屎拉在褲襠裏。 其實他長得相當精幹和結實,皮膚紅潤,身板勻稱。尤其是那雙手,白皙而有力。很難想象一個不斷從事體力勞動的服刑人員的手會長成這樣……
  本書相關評論:
  山西青年作家張平的長篇小說《十面埋伏》(作家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是繼《天網》、《抉擇》之後又一重要作品。小說寫的是古城監獄的偵查員羅維民,從服刑犯王國炎身上發現有重大的犯罪嫌疑,經過險情疊起的偵破與反偵破的鬥爭,終于破獲一起涉及獄內獄外社會各階層的大案,把一批社會敗類和鑽入國家專政機關的蛀蟲,現形于光天化日之下。這部作品顯示出張平在駕馭這類文學體裁方面已日趨成熟。這主要表現在:首先,他善于把社會小說的深刻性同偵破小說的可讀性結合起來,小說中以一個案件的偵破貫穿全書,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但作者絕不僅僅爲了讓讀者看熱鬧,而是把筆觸伸向古城監獄這個專政機關的各級領導、省市領導和社會上的犯罪團夥,引導讀者對諸如專政機關産生腐敗、公安與勞教分開産生的問題等嚴肅的政治體制和社會問題的思考。小說不僅有很強的可讀性,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性。其次,小說成功地塑造了英勇的公安幹警、部分腐敗的官員和凶殘的罪犯等三組典型人物的形象。從這部作品看來,張平在創作上又躍上一個新的臺階,但仍留下不注意藝術上的節制,描寫中重複之處屢屢可見等缺憾.
  《十面埋伏》以生動的事實證明,公安司法的腐敗會是最可怕最恐怖的腐敗。但公安司法隊伍裏的腐敗岔子,這些蛀蟲和害群之馬,畢竟只是極少數,的絕大多數都是值得尊敬和依賴的。他們時時刻刻在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的秩序和安定。正因爲這樣,老百姓今天才會有祥和安寧的生活,才會有安全感。《十面埋伏》中,爲戰勝窮凶極惡的犯罪團夥和他們在權力機關中的代理人,多少公安司法戰士進行艱苦卓絕的工作,他們疾惡如仇,舍生忘死。有的受傷致殘,有的獻出寶貴的生命。正是這些公安司法戰線上的錚錚硬漢,在組織和群衆的支持配合下,才使正義最終戰勝邪惡。
  《十面埋伏》取得這麽大的成功。一是其題材爲當前廣大民衆的關注。二是其寫作技巧的高超。這方面恐怕是讀者的共感。全書情節曲折、險象叢生、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使人開卷以後就被深深吸引,恨不能一口氣讀完。這在同類的反腐敗爲主題的小說也是不多見的。我認爲,《十面埋伏》雖然可讀性極強,但它不是一般的言情、偵探、武俠和恐怖小說之類的消遣性文學,而是嚴肅文學.
《十面埋伏》琵琶曲
  這是一首曆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于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鬥場景的琵琶音樂。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陽平楚》。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于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行》。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于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所繪之情景、聲色與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個段落,都標題可歸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營”全曲序引,表現出征前的金鼓戰號齊鳴,衆人呐喊的激勵場面。音樂有散漸快,調式的複合性及其交替轉換,更使音樂增加不穩定性。
  (2)“吹打”。
  (3)“點將”主題呈式,用接連不斷的長輪指手法(但輪一句輪一拂輪)和“扣、抹、彈、抹”組合指法,表現將士威武的氣派。
  (4)“排陣”。
  (5)“走隊”音樂與前有一定的對比,用“遮、分”和“遮、劃”手法進一步展現軍隊勇武矯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 表現決戰前夕夜晚,漢軍在該下伏兵,氣象寧靜而又緊張,爲下面兩段作鋪墊。
  (7)雞鳴山小戰 楚漢兩軍短兵相接,刀槍相擊,氣息急促,音樂初步展開。
  (8)九裏山大戰 描繪兩軍激戰的生死搏殺場面。馬蹄聲、刀戈相擊聲、呐喊聲交織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劃、排、彈、排”交替彈法,後用拼雙弦、推拉等技法,將音樂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項王敗陣。
  (10)烏江自刎 先是節奏零落的同音反複和節奏緊密的馬蹄聲交替,表現了突圍落荒而走的項王和漢軍緊追不舍的場面;然後是一段悲壯的旋律,表現項羽自刎;最後四弦一“劃”後急“伏”(又稱“煞住”),音樂嘎然而止。
  原曲還有:
  (11)衆串凱。
  (12)諸將爭功。
  (13)得勝回營。衛仲樂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後三段刪去不奏。今日諸家大多承用此法。
  整曲來看,又有“起、承、轉、合的”布局性質。第一部分含五段爲“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爲“轉”部,第三部分含二段爲“合”部。
  明代王猷定《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爲“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爲楚歌聲;淒而壯者,爲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
  《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
  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
  《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
  《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
  《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http://baike.baidu.com/view/160237.html?tp=2_11

 

阿楨 2012-05-12 10:32:41

〔公視表演廳〕 無極

節目介紹
繼2005 年《十面埋伏》和2007 年《西遊記》之後,采風樂坊推出東方器樂劇場第三部曲《無極》,把演出的場景從烏江邊和五指山下,移到抽象的無限宇宙和生命的時間軸,並力邀車克謙、李潔欣、劉家明、黃日俊等劇場藝術家跨刀製作,呈現結合傳統樂器、舞蹈肢體、戲劇、劇場效果的跨界製作。
《無極》企圖以傳統樂器敘述一個俠客的心路歷程,仿若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曾有過的故事。全劇以一個孤獨男子的心情描述來貫串全場,不刻意在交代他的遭遇,讓觀者更直觀地去感受生命歲數的歷練沉載。音樂創作者以豐富的音樂語言潤飾,讓樂器各自體現強烈的性格。
中阮演奏家藉由渾厚的音色,分裂出人的另一個自我性格,代表陰性力量;主角年輕的過往由二胡為主奏樂器貫穿全戲,代表陽的力量。黑與白,陰陽兩個內在性格的拉扯與決鬥,演奏者俐落的肢體動作,將內心的掙扎表現的淋漓盡致,在視覺和聽覺上皆展現抗衡又並存的衝突美感,暗喻生命的一切都是此消彼長的。
如果您看過《十面埋伏》和《西遊記》,千萬不能錯過《無極》,如果還沒有看過,現在正是認識采風和國樂新風貌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