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30 09:50:59阿楨

《白宮風暴》

明明是奧利佛史東拍的尼克森傳記電影Nixon,卻譯成《白宮風暴》,易與美國NBC招牌劇《白宮風雲》弄混。

台灣的影視本常意譯尼克森,網搜才知另有電影《請問總統先生》《刺殺尼克森》。

我只看過史東拍的Nixon傳記電影,有點後現代風格,不只畫面常跳躍於尼克森的童年和從政之間,連觀點也將尼克森描述成「既脆弱又具有領袖的魅力,易受驚嚇又十分強硬,總之,是個複雜的悲劇性的人物。」

習慣了就好,本館前評史東的《亞歷山大帝》《誰殺了甘乃迪》《閃靈殺手》皆然。(另參本館:史東:名導演39)

1995《白宮風暴》 Nixon

導演:奧利佛史東(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閃靈殺手、誰殺了甘乃迪) 
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沈默的羔羊、長日將盡】
瓊艾倫【冰風暴、變臉、愛妳情深、佩姬蘇要出嫁】
鮑伯霍金斯【愛人別出聲、虎克船長】  
 本片是敘述美國有史以來唯一一位因爲政治醜聞而自己請辭下臺的總統-----尼克森。尼克森(安東尼霍普金斯飾)出身貧苦,家中的兄弟先後因爲肺結核去世,在父母對他深切的期許壓力下,造成他凡事求第一的心態。
 尼克森進入政壇,擔任愛森豪總統任內的副總統。1960年時競選總統敗給甘乃迪後,他回到加州,准備隨時東山再起。在甘乃迪兄弟相繼遇刺後,他順利的入主白宮,在任內完成了美蘇限武談判、結束越戰、到中國大陸與毛澤東對談,然而這些成就,卻敵不過水門案爆發的輿論攻擊....
影片試圖從客觀的立場出發探討因水門醜聞而下臺的美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的政治生涯。雖然也涉及到他的童年和早期從政的經曆,但重點是在水門事件。當影片中一個女學生當面問總統:“爲什麽你作爲總統制止不了越南戰爭?是不是因爲這個制度?”尼克松似有所悟,他對手下人說:“她懂得我花了二十五時間搞政治才懂得的事情......”編導者正是試圖從這樣的角度來塑造尼克松的形象:對所謂“野獸”的無可奈何,沈湎于過去而不能自拔,既脆弱又具有領袖的魅力,易受驚嚇又十分強硬,總之,是個複雜的悲劇性的人物。
  本片由奧斯卡大導演奧利佛史東所執導,奧利佛史東曾導過《七月四日誕生》、《誰殺了甘乃迪》等大家熟知的得獎佳片,《白宮風暴》則是他在1995年最新的作品,除了導演之外,深爲國人所熟知的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及東尼獎影後瓊艾倫同片較勁,給愛看好片的朋友絕佳的視覺享受。本片榮獲奧斯卡四項提名。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1995/Nixon/Nixon.html

尼克松的傳記電影《白宮風暴》(影評)  

  政治影片的産生,是由于人們需要歌頌自己的領袖人物,是爲了表達尊敬和愛戴的感情,所以常常把一個民族的優秀品質都賦予影片中的藝術形象,其目的是爲了讓人們學習那些美好的品德,是爲了讓無數平凡的普通人也能擁有偉大和堅強的人格,讓人們無論在什麽條件下,都有勇氣堅持自己的理想,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愛。
  然而,在現實世界,任何領袖的決策都要受到各種現實力量的制約,不可能完全憑著人格去做事,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尤其是在公衆場合。可以這樣認爲,人民對領袖的看法和情感取決于他的公衆形象,而公衆形象並不一定充分體現了他的內心。作爲電影,在表現的時候,恐怕也不敢違背人民的意願,無論有多少知情人提供了多少內部資料,都需要經過藝術家的慎重斟酌。
  人們漸漸了解這點,所以影片的宣傳效果當然要受影響,爲了彌補,有些藝術家開始追求紀實的風格。在一九三六年,德國導演萊尼 尼佐古奇實地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意志的勝利》,主角是希特勒。影片精美絕倫,運用了多種燈光和角度,把希特勒塑造成了一個神,用極富震撼力的形式宣傳種族擴張,讓德國人把侵略當成一種光榮。這是電影史上的恥辱,戰後影片多年禁映,導演被判監禁。
  戰後,人們更冷靜、更理智,不斷反思,不再輕易相信神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政治電影的表現形式逐漸演變,開始關注百姓的態度。一九六○年,日本導演大島渚拍攝了《日本夜與霧》,主題是不久前的一次大規模民衆運動,表現形式是反思,各種持不同觀點的人們激烈爭論,這是討論性政治電影的經典之作,其力度和深度幾乎可以說是空前絕後。更妙的是,他拍攝的這場討論發生在半年以後,發生在影片公映的時候,人物的觀點幾乎窮盡了現實生活中的所有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對號入座,都不得不認真對待其他的各種觀點,都不得去認真地思考國家的未來。這實際上是在爲人們提供宣泄的機會,是在爲人們醫治心靈創傷。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它沒演幾場就被禁了。
  在任何年代任何國家,敏感的現實題材永遠都可能變成雷區,即使到了一九九八年,在美國這樣標榜言論自由的社會裏面,以總統性醜聞作爲題材的荒誕喜劇《搖尾狗》中,也被刻意剪掉了所有總統與少女同時出現的鏡頭。藝術家是有良知的,良知使他們尋找別的途徑表達人民的心聲,譬如寓言。在一九七五年,美國導演米洛斯福爾曼拍攝了寓意深厚的《飛越瘋人院》,用精神病院象征美國社會,用嚴肅端莊的護士長象征美國政府,而傑克 尼科爾森扮演的男主角則象征了來自民間推動社會進步的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看啊,護士長不允許病人看球賽,我們親愛的傑克立刻就變成了情緒最激動的解說員,口沫橫飛手舞足蹈,病人都聽傻了,這場想象中的球賽要比美國國歌更加莊嚴。他敢帶病人出海釣魚,他敢把女人帶進來,他給人們帶來的是歡樂和自信。而尊敬護士長姐姐又做了什麽?她用極不道德的手段把羞怯懦弱的男孩子逼死了。當我們看到傑克的兩手死死掐住護士長的脖子,當我們看到那張美麗端莊的臉孔紅得象豬血一樣眼裏只有恐懼,那種感覺簡直比最刺激的雲霄飛車還要過癮十倍。這回導演贏了,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它爲美國電影建立了新的尺度。
  隨著世界局勢日益趨向緩和,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性,更願意把領袖人物看成是普通人。人們願意相信,體制的缺點不是由某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不該由個人來承擔。所以,中國人請毛澤東走下了神壇,美國人拍出了《尼克松》。經過數十年的風風雨雨,政治影片又回到了領袖人物的傳記,不過,角度、深度和觀念都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
  尼克松是有名的滑頭,很多人指責他欺騙民衆,但實際上,他是民衆和政府機構的中間人,在任期內,他努力用民衆的力量逐步引導政府機構慢慢改變。然而,人們嫌他的動作太慢,群起而攻之,而那些老牌政客也發現他不再可靠,不再全心全意爲大資本家服務,所以,議會不再保護他,他們和民衆的想法一樣──換馬。人們認爲總統該爲國家做很多偉大的事,但是他不能犯錯。他就象是私改成績單的小孩子,欺騙並不意味著他不愛人們,只意味著人們壓根不想了解他的心,人們一點都不愛他。他是二十世紀最孤獨的人。
  尼克這種人從小就需要讓別人滿意,因爲別人不願意尊重他的本來面目,所以他從小就以僞裝和欺騙爲生,在任何突發的事情面前都必須保持冷靜,會給出自己的回答。但是,他永遠不會在別人面前吐露內心,他認爲自己的心是神聖的,既然人們開始不願意尊重和了解,那麽,他們就永遠不配知道。他會用魅力迷惑和征服人們,但是,他內心裏真正願意尊重的,永遠是那些純樸而善良的小人物,他和他們血肉相聯,和他們一樣討厭環境的壓迫,他真的愛他們,願意爲他們而戰,不計生死。在和權力階層的飯桶打交道時,他心裏裝著的永遠都是──人民!
  他從不懼怕權力階層的嘲笑,從不懼怕弄髒自己的手,爲了讓幹淨的人們更好地生活,他認爲自己必須要髒,政壇的入場券就是妥協。利用各種力量,努力順應各種力量的要求,然後小心翼翼地抹去髒水,這並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但卻是他不被淘汰的起碼條件,是他爲人民做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他知道一個國家屬于所有辛勤工作按時繳稅的好人,他知道一個健康的國家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可是他不得不面對殘酷而混亂的現實,不得不獨自承擔所有的罪惡,他不能讓人民來承擔,他要讓所有的好人幸福地生活,他要保護人民,因爲他更堅強。他說人民開始憤怒了,但是憤怒裏面沒有恨,因爲他們熱愛國家。他就是這樣鼓勵沈默的大多數開始發言,他就是這樣培養和期待著人民的力量,他相信總有一天,這股力量能夠推動整個國家,能夠徹底改造政府,能夠帶來新的美國革命。
  他知道任何好的東西都要付出代價,爲了徹底結束戰爭,他發動了最猛烈的攻擊。可是全國的學生都反對他,人道主義是他們的聖經,他們只關心自己的良知,一點都不關心這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只會要求政府去承擔一切的後果,以爲換一個總統就能讓一切都好起來,他們的理想離現實太遠了。
  他就在憤怒和反對聲中堅持自己的責任步履維艱,一步步創造著那些影響深遠但不爲人所理解的豐功偉績,沒有交流,也沒有妥協,他承擔起了世間最苦的勞役。
  在林肯像底下,在那些露宿的學生面前,他第一次了解到,孩子們願意爲所信仰的真理而犧牲。他們有生命的力量,他們純潔,他們只是需要交流和成長,他們不願意做沒有思想的溫順的綿羊,這難道不是你尼克松一直期待的嗎?可是,是制度使他無法阻止戰爭,他不能和整個制度對立說由制度所發動的戰爭是根本不必要的,他只能一步一步來。他不能站在學生一邊和學生一起反對制度,他太了解制度的殘酷了,他要孩子們活下去,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他要做一個兩頭不討好的被遺棄的英雄,因爲,“媽媽會以我爲榮的。”
  他想要得到人們的愛,可是永遠不會成功。問題在于,他不肯象人們一樣目光短淺,他不能做傻事騙取好感,他不惜一切要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對這個國家有自己的責任。而那些反對他的人們,如果不願意接受這個國家的真實面目,又能做出多少有意義的事情?
  面對富豪的挑釁,他終于說出:“是美國人民讓我有今天的。”是在付出很多之後,他才有資格要求富豪們向他妥協,他說,“總統從不威脅人,沒有必要。”他使政府不再任人擺布,而這一切來得並不容易,這是他一個人創造的奇迹。
  當越戰結束,他保住了美國的榮譽,可是拖得太長了,他只能聽到一片反對之聲。傳媒就是這樣,喜新厭舊,他們天天反戰早就喊破嗓子了,人們不再關心那裏每天會死多少人,再打十年八年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他們沒有很多正義感,只想對政府發號施令,他們反對尼克,是因爲他刺傷了他們的虛榮心──象停戰這麽大的事,怎麽可能不是由輿論促成的呢?而國家的利益,又怎麽比得上我們報紙的發行量呢?
  他到死也不會認錯,他不願受制于人,他有自己的遠見自己的計劃,他要踩著鋼絲一步步前進。他一直在努力改善這個制度,甚至讓這個制度接納了中國,他想說,問題一直都有,但是我們在進步,而每一步都來得多難呀。“有些事情即使結束了,對自己都不能承認。”他有這個資格,因爲他創造了奇迹,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他親手穩定了這個政府,又怎麽能讓這個政府受到動搖?就算自己無法幸免于難,他也不會動用軍隊掀起內戰,他用的一切手段都是爲了讓國家更好,他不會做出損害國家的事,這就是他的人格!
  他說,“我遵守規則,但遊戲規則中途改了。”實際上,規則就是他親手改變的呀!他所培養的力量最終把他拉下了臺,不過,這才是他一生所做的最偉大的事,他用自己被淘汰出局換來了一件事──真理和正義深入人心。在結束內戰和暴亂以後,人民終于站了起來,用正當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推動這個國家越來越好。是尼克給人民帶來了希望。
  最後的演說裏,他說他的父親是小人物,“但是他很偉大,因爲他工作認真,每一份工作都做得徹底,不計得失。”“我的母親親眼看著兩個孩子一一死亡。不會有人對她大書特書,但是她是聖人。”“失敗時,我們想一切都完了,其實沒有完,那是另一個開始,因爲美好的事並非順利來臨,只有走過流淚谷,你才能體會──意氣風發、登峰造極的滋味。”“記住,凡事全力以赴,不要灰心,不要乞憐,牢牢記住。會有人恨你,那些人贏不了,除非你恨他們,那樣你就毀了自己。”
http://www.eduzhai.net/edu/310/jiaoxue_88574.html

奧立佛史東「小布希傳」引爆白宮風暴!

    奧立佛史東執導的新片「小布希傳」(W.),檔期已排定于美國10月17日上映,大家不僅關心大導演奧立佛史東這回會以何種犀利觀點批判小布希,更好奇電影在總統大選前二周上映會引起什麽樣的沖擊效應。
拍過關于前總統甘乃迪、尼克森的「誰殺了甘乃迪」與「白宮風暴」之後,善于在電影中大撒個人陰謀論觀點的奧立佛史東,幾乎成了CIA與FBI黑名單中的美國境內頭號恐怖份子!爲此奧立佛史東還特別出面公開消毒,一再強調他在新片「小布希傳」中,純粹是以公平客觀的角度來評斷小布希的生平。但從「白宮風暴」中安東尼奧霍普金斯飾演的尼克森的下場看來,向來就是美國政府眼中釘的大導演奧立佛史東,豈會輕易放過這個如法炮制現任總統的「爆料」機會!他究竟會將小布希「正名化」還是「污名化」,片中又會爆出什麽驚人內幕?電影上映即見分曉。
然而也有部分美國影評人認爲,「小布希傳」從開拍到上映只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硬是要搶在大選前上映可能會影響電影品質。奧立佛史東急著趕工是要搶搭選舉列車還是要爲政治服務?還苦口婆心的勸誡金獎大導演要當心,可別呷緊弄破碗的砸自己招牌!甚至還有「名嘴」預言,十年之後奧立佛史東會重拍這部電影!
http://ent.aol.tw/defaultdetail.jsp?keyid=7496038310834766638

奧立佛史東 Oliver Stone  作品表

小布希傳 W. (2008)
世貿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2006)
亞曆山大帝 Alexander (2004)
挑戰星期天 Any Given Sunday (1999)
上錯驚魂路 U Turn (1997)
白宮風暴 Nixon (1995)
閃靈殺手 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天地 Heaven & Earth (1994)
喜福會 The Joy Luck Club (1993)
誰殺了甘乃迪 JFK (1991)
門 The Doors (1991)
http://app.atmovies.com.tw/star/star.cfm?action=stardata&starid=sOS5003839

請問總統先生>維基百科

《請問總統先生》(英語:Frost/Nixon),2008年由彼得·摩根同名戲劇改編的歷史劇情電影,由朗·霍華導演,環球影業出品。描寫了1977年大衛·弗羅斯特對理察·尼克森的電視採訪。
劇情
本片改編自一次真實的電視採訪。有很多人將這次電視採訪稱之為歷史的轉捩點,因為他們認為那次採訪永遠地改變了電視採訪的歷史,而它對於美國政治歷史的影響也頗為深遠。不論這個採訪的歷史意義有沒有被誇大其詞,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經成為了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
自從水門事件發生之後,尼克森總統被迫在白宮引咎辭職。而隨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尼克森在公眾面前消失了。但媒體可沒有那麼健忘,畢竟水門事件的影響是巨大的,但鑒於尼克森總統一直保持沉默,也沒有以個人的立場和名義對水門事件做過任何評價或是像無數人所盼望的那樣表示懺悔。就這樣,時間飛逝而過,三年的時間幾乎沖淡了人們對這件事的記憶。然而就在這時,這場改變歷史的採訪發生了。
1977年的夏天,尼克森總統終於答應了採訪的要求,並親自來到了演播室,準備向全美國的人民開始述說自己在總統任期內所發生的一切,當然也不會缺少他自己對這些任內的政績:例如他與周恩來跨越時代的握手、美國人終於代表人類在月球上的一小步、還有結束了美國歷史噩夢的越南泥潭——當然,最後還有壓軸——斷送他總統生涯的水門事件。尼克森想既然打算要進行訪談,那自然需要仔細選擇採訪人。不過一切都出乎尼克森的預料,電視臺選擇的採訪人甚至不是美國人!而是一位英國記者福克斯。不過弗羅斯特看起來絕非刁鑽狡猾之輩,而是保持著英國人特有的紳士風度看上去和藹可親,於是乎尼克森開始準備對策。
有人說商場如戰場,而現實中採訪也是如此!這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爭鬥,福克斯的採訪團隊也在為他們的採訪作全方位的準備,尼克森能夠擔任美國總統並且在國際政壇中遊刃有餘,絕對是機智和狡猾完美集合體!所有的人都想知道水門事件的幕後真相是什麼,但畢竟是極度敏感的政治話題,對於公眾透漏多少才是合適?對於信奉自由和民主的美國民眾來說,他們要求知道事實,但這次採訪卻又不僅僅面對的是美國人,而是整個世界的政客。所以如何拿捏,是對戰雙方都頭痛不已的問題。
而當這個時刻終究到來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還是出乎所有人的掌控範圍。這次電視採訪變成了一場空前的口才辯論,成為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智慧交鋒,一位是久經沙場的總統,一位是經驗豐富的記者,採訪的過程中那是刀光寒閃、暗箭橫飛。而在採訪高潮到來時,尼克森史無前例地承認「我讓美國人民失望」。而那句「一旦總統竊聽就意味著竊聽不再是非法」的臺詞,更使這次訪談超出了採訪的界限,最終成為了美國新聞史上的一個銘記歷史的轉捩點。

《請問總統先生》原來是部運動電影

電影上映之前,腦海裡便不禁浮現了一個接一個的疑問。為何到了現在,尼克森已經下台了長達四分之一世紀後,才又來翻這筆舊帳?

若是要公審水門案,好萊塢早在1976年便拍出了《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比《請問總統先生》片中電視訪問在1977年實際播出時還早了一年──由達斯汀霍夫曼和勞勃瑞福飾演當時揭發真相的兩名年輕記者。即使是時間點較近的例子,也有1995年所推出由奧立佛史東執導、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尼克森傳紀電影《白宮風暴》。
而當年在水門案時暗中替追查真相的年輕記者指點迷津的神秘人物「深喉嚨」,其真實身份多年以來一直眾說紛紜,當事人對此始終三緘其口,在經過二十餘年保密之後也終於真相大白,由「深喉嚨」本尊在2005年親自現身說法,原來竟是當時FBI副局長費爾特。
至此水門案的全貌早已水落石出,再也別無任何未解謎題。隨著當事人尼克森與費爾特先後在1994年及2008年撒手人寰,水門案的相關記憶已逐漸從人們腦海中退潮而去。
朗霍華卻選擇在此一奇特時點,拍出了《請問總統先生》。論政治氛圍、時空背景、議題訴求、全球時勢,這部以尼克遜辭去總統一職後首度現身電視節目上接受訪問為題材的電影,都顯得與當今潮流格格不入。相較之下,奧立佛史東選在總統任期即將屆滿之際,趕拍小布希傳紀電影《W》,倒顯得合情合理許多。作為一部政治議題電影,它的出發點顯然是失敗的。
直到真正走進戲院後,腦中一切疑問頓時撥雲見日,全都化解了開來。
原來《請問總統先生》壓根便不是一部政治訴求的電影。編導用意絕非在尼克森都已經逝世多年後還把他老人家拉出來鞭屍,企圖藉由電影媒介的強勢傳播力量來重新掀起社會輿論,大張旗鼓地來再度審判這樁老掉牙的醜聞公案。
《請問總統先生》不談是非對錯,不論歷史評價與道德包袱,只從一場總長十二天劍拔弩張的電視訪問中,雙方人馬擺好陣勢、鑽研各方對策,在你來我往的唇槍舌劍、在話鋒轉折的較勁角力中,刻劃出滄涼且無限唏噓的人性觀察;毋寧說,《請問總統先生》倒更像是一部運動電影。
若說在訪談中實際面對面交鋒的卸任總統尼克遜與主持人福斯特,兩人是在球場上使盡渾身解數過招較勁的王牌球員;在比賽正式槍響鳴哨的數個月前就不眠不休埋首書卷檔案中擬定各項戰術,不厭其煩地再三沙盤推演的顧問智囊團們,就好比是各自的教練跟球探。
以麥克風為球場中線,兩人在訪談中看似好整以暇地端坐在沙發上侃侃而談,實則話鋒中處處暗藏玄機,時而以退為進地刺探敵情、時而爭奪話題的主導權,端的是花招盡出、互不相讓。
每每錄影一到帶子用盡,訪談現場工作人員這才宣告稍事歇息,雙方人馬頓時忙不迭地一擁而上,彼此交頭接耳地談論適才攻防交鋒時的勝敗優劣,不停與各自主將耳提面命下一步追擊策略。這景象看在眼底,不正像極了運動比賽暫停時板凳區的戰術推演?
而就跟任何一部運動電影一樣,以弱擊強、以小搏大的故事才是運動電影之王道,《請問總統先生》自然也不例外。
且攤開來檢視對陣雙方的陣容:這廂坐著的是即使遭受千夫所指亦不為所動的卸任總統,政治生涯中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天大的醜聞也無法讓老謀深算的尼克森揚一揚眉毛;而那廂的對手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英國脫口秀主持人,他的美國節目不久前才被停播,只在澳洲當地享有小小的名氣。
福斯特以往交手的多是女明星、逃脫表演者之流,而尼克森呢?他可是與毛澤東、布里茲涅夫平起平坐的響噹噹人物,區區一個電視藝人怎麼可能會是他的對手?試想想,吳宗憲有可能在綜藝節目中與陳水扁當面過招嗎?尼克森與福斯特這場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之戰,約莫也是如此異想天開。
尤其以福斯特的身份,一名英國出身的外來者,又不具專業新聞素養,卻妄想要擺出正經八佰的姿態,與當代最具爭議性的美國政治人物分庭抗禮,不要說是整個新聞界都等著看他出糗鬧笑話,每間電視台也都在福斯特前來兜售節目播映版權及電視廣告時將他拒之於門外。
瀕臨破產、節目停播、演藝生涯岌岌可危,再加上當前戰況壓倒性地屈居下風,正是在這般一敗塗地的處境下,讓福斯特上演了一場奇蹟似的絕地大反攻。片中這趟由死到生、反敗為勝的驚險逆轉過程,就如同運動史上任何傳奇比賽一樣驚心動魄,讓觀眾看了提心吊膽、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影迷們關注的當然不是這樁陳年公案中究竟誰是誰非,畢竟這二十五年來已經有過太多的書籍與電影從各種面向來對水門案作出公斷,其歷史評價早已蓋棺論定;而對現在的台灣觀眾來說,七零年代喧騰一時的水門案實在太過遙遠,也毫無切身之痛。
然而無關乎地域、年代,也不論公理正義,《請問總統先生》的精彩之處正是在表面看似平靜無波、水面下卻暗潮洶湧的言詞交鋒間,讓兩名原本生命呈平行線、過去毫無共通之處的男人產生了短暫交會,從中迸發出熾熱的人性火花。
尤其尼克森這千夫所指、人人喊打的美國公敵,在老牌影星法蘭克藍吉拉(Frank Langella)使盡渾身解數的詮釋之下,那每一次眼珠的骨碌碌亂轉,談到激昂處每一記力道十足的強勁手勢,威風凜凜、目空一切的倨傲姿態,原本面目可憎的奸雄嘴臉竟也顯得親切了起來。
時而帶有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憤憤不平,心有不甘地咆哮著遠離權力核心後的困頓際遇;時而自嘲辭去總統職位後宛如失去了人生目標,倒還寧願親自站上法庭與世人拼死一戰;時而一言不發地望向遠方虛空,背影散發出無限蕭索。
有時滿腔雄心壯志,有時失意挫敗;有時萎頓佝僂,有時挺直腰桿。上一刻他還是那名曾經一呼百應、萬人之上的亂世梟雄,一打開話匣子便是滔滔雄辯讓人難以招架;下一秒他又斂起那咄咄逼人的難纏作風,成了健談好客的和藹老先生。
也正是藍吉拉那令觀者拍案叫絕的精湛演出,沒有讓電影淪為稗官野史的扒糞窺奇秀,只成了一場電視訪談的幕後秘辛花絮。編導反而藉由那從權力頂端重重摔落而力圖振作的數度掙扎過程,從緊抓著野心抱負不放到坦然接受挫敗的數度心態轉折中,捏塑出尼克森身為政客、身為梟雄,同時也是日暮西山、眾叛親離的孤寂老人,那豐富細膩的多重面貌。
http://hailtothequiff.com/?p=2025

請問總統先生

1974年尼克森因水門事件下台,但他始終不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然而認錯卻是全美人民最期待的事情,這使得「請問總統先生」這部電影發展出了「懸疑性」。(以下對本片的討論將涉及某些劇情的暴露,有意願觀看本片者請注意),而高潮無疑是在那通電話,我不知道尼克森是不是真的打了那通電話,還是編劇為了戲劇張力所編的情節,亦或真有這通電話,但內容與真實不盡相同,但電話中的內容無疑是整部戲的靈魂,揭開了所有事情的答案。
「請問總統先生」由真實事件改編,如前述尼克森非但從未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更不願意在任何場合談論水門事件;大衛福斯特是一位英國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在英國和澳洲都很紅,惟獨在紐約慘遭滑鐵盧,節目收視不佳被停播,這件事讓他耿耿於懷,當他發現尼克森水門事件新聞在各地的高收視率,他想到了翻身的點子 — “訪問尼克森”,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如果成功,他就會聲名大噪,重返紐約,享有全球知名度。
所有的人都不看好福斯特,認為他不過是個淺薄的脫口秀住持人,做不了有深度的訪談,在找不到電視台出資的情況下,福斯特決定自己製作,並且賭上他所有的財產。這個訪談一共分為四次錄影,每次兩個鍾頭,意外的,尼克森答應在最後一次的訪問談論水門事件。事實上尼克森別有居心,他認為福斯特充其量不過是個主持脫口秀節目的小丑,沒什麼能耐,他大可以掌握這個機會,善用自己辯才無礙的優勢,扭轉美國大眾對他的印象,也許就有重反政壇的機會。
前三次的訪談,福斯特完全居於下風,尼克森大談他的豐功偉業,他在外交上的突破,福斯特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連現場的某些工作人員,都開始對尼克森產生認同,但就在第四次訪談前的某個晚上,尼克森打了一通電話給福斯特,這是一通意外的電話,福斯特完全沒想到尼克森會打電話給他,也許他喝醉了,在電影中,這通電話扭轉了一切。
這份檔案讓尼克森發現他跟福斯特是很相似的人︰出生貧窮的福斯特,卻硬跑去讀私立學校,後來擠進劍橋大學。而尼克森呢,從小兩個兄弟就死於肺結核,長得其貌不揚,舉止笨拙,不受父親寵愛。這是不公平的人生,所以他們拼了命的努力,努力往上爬,拼命爬拼命爬,就是要讓那些從小就擁有一切優勢的人刮目相看,那些瞧不起他們的人,是他們心理的陰影,是他們努力的動力,他們要證明有一天他們也可以擁有一切,而且是憑著實力。但可悲的是,尼克森說,即使他們爬到了最高點,那些瞧不起的人還是瞧不起他們,甚至覺得他們根本不配。所以他們小心翼翼,處心積慮,幾進瘋狂的要保住他們的位置,因為那些人就在等著,等著他們掉下來,再狠狠的踐踏他們,到時候他們就會被打回原形,這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恐懼。
但尼克森和福斯特之間只能有一個贏家,勝利的王冠只會戴在一個人的頭上,即使某種形式上,他們是同一國的人,但還是要踩著對方的頭才能往上爬,這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尼克森的這通電話激起了福斯特的鬥志,他在最後的幾天,苦讀所有關於水門事件的資料,讓尼克森在始料未及的狀況下,被突破心防,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
那最後的一刻,最後的鏡頭,充滿複雜的情緒,你可以解讀那是一種懊悔,也或許是哀傷,在那一瞬之間,所有的一切都是過往雲煙了,他再也回不到權力的核心,那甜美的果實,即使這個果實的心早就爛掉,但他還是緊握著不放,因為失去了它,那過去一切的努力又代表什麼呢?
在最後的一刻,你很難不同情尼克森,他那巨大笨拙的身軀步出攝影棚時,彷彿老了十歲,還有他輕憮身旁一位女士懷裡的小狗,細聲問道:「這就是臘腸狗嗎?」都讓人感嘆。曾經,尼克森也是有理想抱負的,但墮落的陷阱無所不在,只要把靈魂賣給撒旦就能擁有一切,這種誘惑實在太大了。但那些之前陪在他身邊,支持和相信他的人呢?尼克森把他們一併賣給了撒旦。就像福斯特最後問尼克森的:「那美國人民呢?」也許你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有道理,但老百姓是無辜的,他們曾經支持你爬到權力的最高點,你卻背棄了他們,也許所有的人都想問總統先生:「人民對你來說到底算什麼呢?」
http://blog.chinatimes.com/evarosa/archive/2009/01/21/370355.html

重返歷史現場 《請問總統先生》

我從來不認為朗霍華(Ron Howard)是為一位出色的導演,特別是他以平庸的《美麗境界》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之後,更讓我對他的作品有一種排斥感(誰叫他那年打敗了大師勞勃阿特曼的經典之作《謎霧莊園》)。平心而論,朗霍華的作品並不會太差,但其作品總是太過大美國主義、濫情,也不見深刻的人性刻劃,更缺乏觀點與深度。在他眾多導演作品中,足以打動我的大概就只有1995年的《阿波羅13》。1995年的《阿波羅13》重現了當年「阿波羅13」登月任務失敗所經歷的考驗與關卡,傳達出美國社群合作的力量。我們可以在朗霍華的作品裡看到他對美國人堅毅的性格,如過去作品《浴火赤子情》、《遠離家園》、《最後一擊》、《美麗境界》裡的主人翁都有一份堅持,對這位自小在好萊塢長大的導演來說,保有美國人的樂觀與英雄主義似乎成為了一種價值。其實,保有這樣的價值並沒有錯,但朗霍華電影比較重要的問題在於太過匠氣、工整,缺乏神采與人性的描繪,所以在進電影院之前,我對《請問總統先生》沒有太多的期待。但是在經過兩個小時之後,我驚訝的看到一部分很不朗霍華的作品……。  《請問總統先生》是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彼得摩根的同名舞台劇,故事描述1977年尼克森因水門案下台後,接受英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大衛福斯特專訪的始末。而從舞台劇到大銀幕,這齣戲都廣泛好評,當然兩位男主角的演出可說是居功厥偉,他們帶領觀眾重返當年的歷史現場,讓我們看到演員賦予角色的靈魂。但《請問總統先生》最大的功臣還是來自於彼得摩根充滿睿智、張力以及頗具史觀的劇本。                              
    這位英國新銳的劇作家,近年來以撰寫《最後蘇格蘭王》、《黛妃與女王》等片而讓他的知名度水漲船高。彼得摩根的這幾部劇本都取材於真人真事,他的劇本裡都有一位宛如觀察者的角色,他們既是主角也與故事的主人翁有著密切的互動,像是《最後蘇格蘭王》裡的蓋瑞崗醫生、《黛妃與女王》的首相布萊爾以及《請問總統先生》裡的大衛福斯特,而這些角色彷彿都是摩根的化身,窺探著歷史主角不為人知的秘密,而我們也因為這些人物置身在歷史的漩渦裡,在主角的身旁我們看到人性的乖張、脆弱、無奈…,在電影結束時,身為觀眾的你會同情誰?該認同誰?要唾棄誰?而在觀影過程所產生的道德掙扎幾乎就是摩根劇本裡重要的命題了! 
  只是很難想像彼得摩根的《請問總統先生》交到朗霍華的手中,會呈現怎樣的風貌?煽情如《最後一擊》、扁平如《美麗境界》!?但《請問總統先生》(Frost/ Nixon)卻徹底教人懾服,朗霍華收起他作品中一貫的美國主義,小心翼翼地隱身在攝影機的背後,將電影的舞台完完全全的留給編劇彼得摩根,以及兩位出色的演員法蘭克藍吉拉與麥可辛,在看似低調的攝影、剪輯與配樂等幕後團隊的合作下,成就了這部朗霍華導演生涯最為出色的作品。                                              
《請問總統先生》以大量的新聞片段替電影揭開序幕,並穿插相關人物的「偽紀錄片」的專訪形式,刻意讓電影更有紀錄片的疏離感。朗霍華試圖拉出一段觀影的距離,讓《請問總統先生》遊走在記錄與劇情的風格之間,反而突顯出時代的真實感。朗霍華似乎以史蒂芬佛瑞爾斯執導的《黛妃與女王》為參照的對象,電影的風格與手法鋪排幾乎與《黛妃與女王》相當,只是《請問總統先生》沒有《黛妃與女王》那樣的優雅。而我們在劇本裡看見編劇的犀利與聰明,也在大量的英式的諷刺裡看見政治的醜陋與人性的卑微,這些對社會與政治細微的觀察都這位名導過往作品所沒有的。但朗霍華真的突破了嗎?或者他只是按照劇本走?其實這都無關緊要,至少朗霍華在《請問總統先生》丟掉了過去的包袱,這兩個小時沒有刻意的煽情,在節制的氛圍裡流露了他對歷史事件與人性最低迴的註腳。      
朗霍華精巧的重現了1977年的新聞節目【福斯特對話尼可森】,把尼克森與福斯特檯面下的緊張對峙搬到了大銀幕上,而爾虞我詐的心理戰,由兩位硬底子演員演來更是精采至極,特別是飾演尼克森的法蘭克藍吉拉沒有刻意模仿尼克森的神情與語氣,但他卻賦予角色更具深度的靈魂,特別是當尼克森與福斯特深夜裡的電話對談,這位戲精演活失意總統的高傲、落寞、孤寂以及懊悔,而在尼克森認罪時的關鍵戲碼,藍吉拉宛如尼克森附身,把這位前總統在鏡頭前認罪的神情詮釋地極為細緻,帶著歉意與贖罪的神情叫人同情,那個時刻或許你真的會同情尼克森的錯誤,那種油然而生的憐憫完全拜藍吉拉的演技之賜,而他出現的每一場戲都是這部電影的「魔幻時刻」啊!
附記    
《請問總統先生》舞台劇從2006年8月10日在倫敦的多瑪倉庫劇院首演,之後於2007年3月移師紐約百老匯演出長達四個月。這齣舞台劇在大西洋的兩岸都受到極高的評價,演出尼克森的法蘭克藍吉拉還以精湛的演技抱回東尼獎最佳男主角,2008年搬上大銀幕更是受到英美兩地影評的讚譽,囊括全美各影協的年度十大佳片。這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等五項大獎的作品,在《貧民百萬富翁》、《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等強敵的競爭下註定只有陪榜的份,然而對政治節目如此熱衷的台灣觀眾,絕對不要錯過這傑作,因為其中的趣味與深度絕對超過台灣許多政論節目!
http://blog.yam.com/frodo6523/article/19365513

尼克森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
第37任美國總統1969年1月20日 – 1974年8月9日
出生 1913年1月9日加利福尼亞州約巴林達
逝世 1994年4月22日紐約市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年1月9日-1994年4月22日),第36任美國副總統(1953年—1961年)與第37任美國總統(1969年—1974年)。尼克森是美國史上唯一一位當過兩屆副總統與兩屆總統的人,但也是唯一一位于在位期間,以辭職的方式離開總統職位的美國總統。
政治生涯
1946年,尼克森當選美國衆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在1952年與1956年兩度與德懷特?D?艾森豪搭檔參選並獲得勝利,在1953年到1961年間,擔任了兩屆副總統職務。1960年尼克森競選總統,以微弱票差被約翰?肯尼迪擊敗,又在1962年競選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時落敗而暫時離開國家權力中樞。1968年尼克森重返政壇,在當年的美國大選中順利當選爲美國第46屆(第37任)美國總統,1972年又連任第47屆總統。他在1974年8月因「水門事件」事件曝光之後(授權非法闖入民主黨在水門飯店的總部,並下令掩蓋事件真相,事後福特總統給予尼克森特赦,以便緩解全美上下在尼克森總統因水門事件辭職後出現的分歧。)被迫辭去總統職務,成爲唯一一位由于辭職而離任的美國總統。
在尼克森的任期內,將美國軍隊撤出了越南,逐漸結束了那場使國家陷入危機的戰爭。透過桌球活動嘗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並支持其進入聯合國,史稱「桌球外交」,改善了中國大陸與美國的關系。尼克森于1972年2月訪問中國大陸,是美國總統第一次訪問一個同美國沒有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對中國大陸的7天訪問被稱爲「改變世界的一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兩國關系正常化,美中蘇三角外交的態勢開始形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成爲決定國際形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晚年
尼克森有兩個女兒,長女帕特裏夏?尼克森嫁給平民愛德華?考克斯,盡管此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主持喬治?華盛頓宣誓就任第一屆美國總統的羅伯特?利因斯頓法官,尼克森依然覺得自己的愛女嫁的門不當戶不對。尼克森的次女朱莉?尼克森則嫁給了德懷特?D?艾森豪的獨孫戴維?艾森豪。
1994年4月18日,尼克森在紐澤西州家中突患中風,4月22日在紐約康奈爾醫療中心逝世,享年81歲。在他的墓碑上雕刻著這樣一句話:「曆史所能賦予的最高榮譽是和平締造者」。
他先後撰寫出版了《尼克森回憶錄》、《領袖們》、《1999:不戰而勝》、《超越和平》等著作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86%E6%9F%A5%E5%BE%B7%C2%B7%E5%B0%BC%E5%85%8B%E6%9D%BE

水門案事件簡述及大世紀 
  
 年輕一代美國人很多對「水門案」、尼克森總統被迫辭職、華盛頓郵報、「深喉嚨」等這些陳年往事印象模糊。
「水門案」發生當時的美國人也一樣,以爲「水門案」不過是五個笨賊潛入華府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的普通竊案,沒想到此案案情一路升高,媒體越報越大,最後居然迫使尼克森總統辭職下臺,一路藏身幕後,指引華盛頓郵報兩名年輕記者的「深喉嚨」究竟是誰,也成爲全美最大的秘密。
事情發生在一九七二年六月,當時的共和黨籍尼克森總統要競選連任,選戰火藥味濃厚。在尼克森競選總部服務的李迪找來五人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目的包括竊取機密文件,同時安放竊聽器。結果這五人被警衛逮捕,當做一般竊案處理。
當時華盛頓郵報兩個小記者伍華德和柏恩斯坦,起先也不知此事輕重,只當一般新聞采訪。幾天後,伍華德在法庭采訪此案竊賊出庭新聞,法官要竊賊自報身分,伍華德聽到其中一人輕輕說出CIA(中央情報局)時,整個人興奮起來。
竊賊被捕六天後,尼克森競選團隊的人建議設法不讓FBI插手追查,對外宣稱此爲中情局的案件。尼克森同意。這些討論,包括尼克森的談話,都曾錄音。這些錄音帶的內容最終成爲迫使尼克森辭職的利刃。
調查陷入膠著時,「深喉嚨」開始出現,他設定見面的時間與地點,開始和伍華德與柏恩斯坦碰面,提供追查的線索。伍柏兩人發誓保證不泄漏消息來源的身分。
兩人依據線索分頭查證自稱CIA人員的竊賊身分,結果查出此人確實是中情局的人,但當時是爲尼克森競選總部工作。兩人再往下采訪,發現存入其中一名嫌犯銀行戶頭的支票上,有共和黨競選總部的記號。另一名嫌犯是共和黨黨部的安全警衛。這些「奇怪」又「巧合」的采訪內容,開始在華盛頓郵報上連續見報,引起全美注意,各家媒體跟進。但華盛頓郵報因爲有「深喉嚨」引導,報導一路領先。
聯調局後來查出,尼克森競選總部在幕後策劃監聽、跟蹤、放話等多種政治伎倆,打擊民主黨對手。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尼克森以六成多的選票風光贏得連任。但尼克森的噩夢才正要開始。
當初竊賊陸續認罪,真相依舊模糊。民主黨掌控的參院成立「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要弄清此案的來龍去脈。參院獲知自一九七一年起白宮對總統談話都保持錄音建檔,于是下令要尼克森交出相關錄音帶的手抄本。尼克森起先拒絕,最後雖交出錄音帶,但沒有其中最關鍵的十八分鍾半的對話錄音,理由是錄音帶被消磁。
尼克森堅持自己清白,對水門竊案毫不知情,也沒有下令掩飾。白宮與國會對立,尼克森拒交錄音帶。官司打到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致裁決尼克森交出錄音帶。一九七四年七月廿七日衆院以「妨礙司法調查」爲名,著手准備彈劾尼克森。
一九七四年八月八日,尼克森黯然宣布辭職,成爲美國史上第一位被迫辭職的總統。

水門案大事記

(中央社華盛頓三十一日法新電)華盛頓郵報今天證實,前聯邦調查局官員費爾特就是水門案中傳奇性的「深喉嚨」消息人士,他協助華郵報導水門醜聞,導致前總統尼克森遭到彈劾,黯然去職。以下是水門案大事記。
●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七日
五名竊賊闖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位于白宮附近的水門大廈總部,隨後遭到逮捕。
●一九七二年九月十五日
聯邦大陪審團起訴這五人,以及另外兩名與白宮有所牽連的人士,分別是李迪與韓特。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六日
尼克森總統連任成功。
●一九七三年四月三十日
司法部長克萊丁斯特辭職,隨後總統助理哈德曼與艾立克曼也提出辭呈。白宮法律顧問迪恩遭解雇。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迪恩出席國會聽證會作證,指控尼克森總統及其助理涉及政治間諜陰謀。
●一九七三年七月十六日
尼克森總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秘密錄下所有對話之事曝光。
●一九七三年十月十日
副總統安格紐辭職。
●一九七三年十月三十日
各項針對尼克森總統涉入水門大廈遭闖入事件的調查程序陸續展開。
●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美國最高法院下令尼克森將白宮錄音帶交給水門案調查小組。
●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衆議院委員會通過彈劾尼克森,指控他妨礙司法、濫用職權,以及拒絕出席水門案調查小組。
●一九七四年八月八日
尼克森總統成爲美國首位辭職下臺的總統,福特隨即宣誓就職。
http://city.udn.com/52665/1508614?tpno=0&cate_no=55954

華盛頓郵報越戰和水門案

當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有所沖突時,到底要捍衛人民知的權利,還是必須以國家利益爲最高指導原則呢?國際知名媒體華盛頓郵報就曾經因爲報導越戰和水門案,而遭受美國政府巨大壓力,一起來看看當時筆杆子與國家機器之間的戰爭,是怎麽樣的情形。
60年代的越戰打的美國人心驚膽跳,成爲畢生的夢魘,1965年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麥拉馬召集一群人,編寫出版五角大廈密件,或稱越戰密件。
其中內容一部分流到華盛頓郵報,另一部份則流入紐約時報,但是美國聯邦政府以國家利益爲名控訴兩大報,而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也取得法庭的一紙命令,禁止兩大報在上訴法院做出裁決前繼續報導。
不過最後美國司法部敗訴,大法官解釋,沒有自由流通的新聞,就沒有開明的人民,刊登這些文件,對國家和人民都沒有直接或無可避免的損害。
法官還表示只有自由,不受限制的新聞自由,才能有效揭發國家政府的欺騙行爲。
一年後水門案爆發,華盛頓郵報因爲大肆報導醜聞,成爲尼克森政府的眼中釘,舊仇加新恨,筆杆子與國家機器之間的戰爭,讓華盛頓郵報承受巨大壓力。
不過華盛頓郵報秉持新聞自由,持續追蹤報導,尼克森不得不辭職了事,華盛頓郵報也獲得全世界異口同聲的贊譽,最後還得到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新聞獎的公共服務獎,而美國政府控告華盛頓郵報,涉嫌泄漏國家機密一案,也由華盛頓郵報勝訴。
http://www.nownews.com/2002/03/20/218-1278221.htm

劉冠軍泄密案/影音全都錄

〔記者黃文華2002/03/20整理〕前國安局出納組組長劉冠軍貪瀆案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不但牽涉的層面更廣,扯出的層級也更高,再加上今日檢方大舉搜索壹周刊和中國時報也引來廣大的爭議和討論,以下就是ETtoday特別整理的影音全都錄,讓我們幫您一步一步地還原真相。
http://www.nownews.com/2002/03/20/319-1278306.htm

尼克森水門案神秘「深喉嚨」解密 爲FBI副局長!(另參本館: 四種深喉嚨

導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下臺的水門案,秘密消息來源「深喉嚨」的真實身分,三十年來一直是個謎,05-5月31日這個謎底終于解開,前聯邦調查局(FBI)官員費爾特承認,自己就是水門案的泄密者,也獲得華盛頓郵報的證實。
「深喉嚨」的真實身分是最新一期「浮華雜志」中引述一名律師談話,指費爾特曾經說他自己就是「深喉嚨」。雜志出版後,費爾特位于加州聖塔羅莎的家門前立刻湧進大批媒體,已經高齡91歲、行動不便的費爾特,站在門口和大家打招呼,他本人並沒有多說什麽,但是家人發表一篇聲明,贊揚費爾特「是個偉大的美國英雄」﹔接著數小時後,華盛頓郵報登出文章,證實費爾特就是當年揭發水門案的秘密證人。
根據浮華世界的報導,費爾特在隱瞞三十年的秘密後,終于向家人和親友承認他就是傳說中的「深喉嚨」。他說,「我就是那個他們稱爲『深喉嚨』的人。」1972年華盛頓郵報兩名記者,挖出尼克森總統及其幕僚涉及非法使用選舉經費,監控和收買政敵,這件震撼全美的「水門案」,最後導致尼克森辭職下臺,而這兩名記者揭發此事的消息來源,就是「深喉嚨」。
費爾特當時是聯邦調查局僅次于局長的高官,三十年來一直保守這個秘密,連家人也是到近年才知道。家人由孫子瓊斯代表念出聲明,「家人相信,我的爺爺,馬克‧費爾特先生,是個偉大的美國英雄,爲了拯救國家擺脫恐怖的不正義,甘冒危險做出超越個人職責所需的貢獻。我們衷心希望這個國家也能如此看待他。」
華盛頓郵報的聲明是由當年揭發水門案的記者伍沃德和伯恩斯坦署名,他們說,「馬克‧費爾特就是『深喉嚨』,在水門案報導中給予我們極大的協助。」
郵報當年在深喉嚨的要求下,保密新聞來源身分,直到當事人過世後才公布,不過如今費爾特自己揭開了這個謎底。
費爾特因爲中風,如今身體和心智狀態都出現問題,伍沃德最近一次探望他是在1999年,他曾懷疑費爾特的心智能力是否足以自行做出決定要不要公布身分。
華盛頓郵報曾說,「深喉嚨」的身分是水門案的「最後一個秘密」,「深喉嚨」的身分三十年來如同美國的世紀懸案,引起許多揣測,包括尼克森的幕僚長海格,白宮新聞助理薩耶,白宮顧問迪恩,文膽布坎南都曾經被點名是「深喉嚨」。
費爾特過去也曾多次被懷疑是水門案的泄密者,不過,他之前總是否認,1999年時曾說「我會做得更好。我會更有效率。『深喉嚨』並沒有真正的讓白宮垮臺,對吧?」
http://www.nownews.com/2005/06/01/91-1797752.htm

2006《刺殺尼克森》 The Assassination of Richard Nixon 

編導:尼爾斯穆勒 Niels Mueller 
制片:艾方索柯朗/霍格貝吉拉
配樂:史蒂芬史登 Steven M. Stern
演員:西恩潘 /娜歐蜜華茲 /唐奇多/傑克湯普遜
劇情介紹
  1974 年, 44 歲的山姆畢克(西恩潘)過得並不順遂。他敬重他的兄長,兩人卻因理念不同而鬧翻;他深愛分居的妻子瑪麗(娜歐蜜華茲),但瑪麗對他的態度越來越冷淡;他生平最痛恨說謊,新工作卻是以誇大欺瞞爲家常便飯的銷售員。換句話說,在家庭與職場上,山姆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唯一讓山姆感到未來還有一絲光明的,是他與黑人好友邦尼(唐奇多)的創業計畫。山姆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個計畫上,他相信只要貸款申請一通過,他便能順利開店當老板,實現誠實經商的理想,與別人一同享有美國夢,並挽救他已經破碎了一半的婚姻。
  然而貸款審核的緩慢,令山姆越來越焦躁不安。他越來越憤世嫉俗,越來越不滿他目睹的許多現象。終于,離婚通知書與貸款申請駁回通知書相繼寄達,對山姆的人生宣判了死刑。一切都是體制的錯,是這個體制長了瘤。要改變這個生病的體制,唯有將它連根拔起。而做法則是…
  山姆想起了他的老板口中「史上最厲害的推銷員」-美國總統尼克森。 1974 年冬天,山姆畢克決定在曆史上留下痕迹,他將以一個前所未有的驚人之舉,消滅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不公不義。
關于電影
  1998 年,尼爾斯穆勒寫了一個卅頁的電影劇本草稿,名叫【刺殺詹森】(The Assassination of LBJ),描述一個與妻小分居的男人,爲了挽回妻子的信任與重建自己的經濟能力,而接下一份銷售員的新工作,他有對著錄音機講話的習慣;這個人最後因爲自認被社會忽視,而意圖刺殺美國總統詹森,但是他的刺殺行動不但沒有引起太多注意,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目的爲何。
  完成草稿後,穆勒開始搜集美國總統暗殺史的資料。他從洛杉磯公立圖書館借了十本相關書籍,其中一本書裏有那麽薄薄的一章,介紹了一個名叫山姆畢克的人。那是穆勒頭一次知道美國曆史上有這麽一號人物。
  看了內文介紹後,穆勒大爲吃驚,因爲山姆畢克與他筆下的主人翁,相似度可說是超過九成:畢克也與妻小分居,他也爲了挽回妻子的信任並重建經濟能力而從事銷售工作,他在人生最後的一、兩個月裏錄下自己說的話,並將錄音帶寄給包括大音樂家伯恩斯坦在內的幾個人;最重要的是,山姆畢克也是意圖行刺美國總統未遂,只不過他的行刺對象不是詹森,而是尼克森,而該刺殺行動則被淹沒在水門案的風暴中,未引起太多注意(也因此山姆畢克默默無聞,相關史料與研究也少得可憐)。
  于是穆勒將原本設定的背景年代,從 1964 年延後到 1974 年;而原本的原創劇本,也成了有憑有據的真人實事。
  穆勒原本就對從 1963 年甘乃迪遇刺身亡、到 1974 年尼克森辭職下臺,這段被史家稱爲「撼動美國體制的十年」、「美國失去純真的年代」相當感興趣,由于這段曆史始于甘乃迪被刺,因此穆勒將主角設定爲行刺總統未遂的人。在改以山姆畢克爲主角後,穆勒參考畢克的錄音帶內容謄本,一筆一劃勾勒出這個無名悲劇人物的人生最後一段歲月。除了適當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權(畢克的親友姓名皆經過更改,「山姆畢克」則爲同音不同字),其余如畢克申請創業貸款失敗、他對黑人政治組織-黑豹黨的推崇等等,都是真實情節,甚至連具有預言性質、今日看來令人毛骨悚然的以飛機沖撞白宮的刺殺計畫,都是千真萬確,絕無誇飾之處。畢克在飛機上的種種攻擊行爲,是按照新聞報導和聯邦調查局的檔案還原真相,而片尾的報導片段,更是 CBS 與 NBC 的真實資料畫面。
  可悲的是,在家庭與職場上被視爲失敗者的畢克,連賭上性命的人生最後一擊都宣告失敗。他不僅在飛機尚未起飛前就被擊斃,一開始甚至沒有人明白他的真正動機,所有人都視整起事件爲劫機未遂,直到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傑克安德森收到他的告白錄音帶,並整理做成報導,畢克的終極意圖才爲人所知。
  盡管畢克最後采取極端的暴力手段,但是他的許多反應,與一般小市民並無二致:當他覺得生活和社會出了問題,他指望總統解決;當他需要依據或是解答,他打開電視去尋找。從尼克森以降的美國甚至是全世界的總統,都是透過電視攝影機角逐大位、治理國家;直到今天爲止,每個人民與他/她的領袖的關系,依舊是坐在客廳裏的沙發上,透過電視建立起來的。腐敗的共和黨政權、師出無名並造成國內意見分歧的戰爭、甚至是涉嫌操弄總統大選,卅年前與卅年後竟然幾無分別。穆勒一再強調,本片腳本寫成于九一一事件、小布希擔任總統、小布希與高爾的大選爭議、以及二次波灣戰爭的多年以前,然而因爲資金問題而遲至六年後才拍攝完成,反而讓本片意外成爲映照前後兩個時代的一面鏡子,也讓觀者有了更切身、深切的感受。
導演介紹
尼爾斯穆勒 Niels Mueller
  《刺殺尼克森》是尼爾斯穆勒第一部執導的影片,從事劇本寫作的尼爾斯之前的作品包括【三十姑娘一朵花】、【誘惑我小媽】。
西恩潘 Sean Penn
  穆勒的劇本剛完成不久,西恩潘便看過了。他與穆勒碰面,明白表達演出意願,並堅守承諾長達六年。這六年當中,每當穆勒遇上新的阻礙,西恩潘便重申一次願意等待的決心。穆勒坦言:「正是他的承諾一手促成了這部電影的問世。」
艾方索柯朗 Alfonso Cuaron
  【你他媽的也是】、【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的導演艾方索柯朗與霍格貝吉拉合組的 Anhelo 制作公司。當時柯朗已經前往英國籌拍【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穆勒受邀前去與貝吉拉進行會談,而會面地點竟是洛杉磯體育館!因爲身爲墨西哥 Chivas 球團老板的貝吉拉,想觀看墨西哥與阿根廷國家代表隊的友誼賽!就這樣,兩人先開開心心的看完球賽,才收心談正事。最後貝吉拉告訴穆勒, Anhelo 願意出資拍攝這個本子。雖然過去六年來聽這句話聽了 N 遍,穆勒知道,這次資金真的要到位了!   
在拍攝過程中,柯朗雖然從頭到尾遠在英國,卻仍對本片表達出高度的重視。他不但抽空對劇本提出意見,還與穆勒討論演職人員的人選。穆勒在美國一完成初剪,立刻帶著片子飛往英國找柯朗討論,而柯朗也做出了精確與關鍵性的建議。對于柯朗和貝吉拉願意拿自己的錢(主要是【你他媽的也是】的利潤)砸進這部風險甚高的電影,柯朗還親自擔任制片,穆勒說:「我真的非常,非常幸運。」
  此外,與穆勒有廿年交情的導演亞曆山大潘恩(【心的方向】、【尋找新方向】),不求回報的守護這個拍片計畫五年;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找不到資金的期間看了腳本並伸出援手,兩人亦被穆勒視爲本片的貴人。
演員介紹
西恩潘 Sean Penn 飾 山姆畢克
  從影廿年,西恩潘從一開始的壞小子,到近年來儼然成爲好萊塢的良心,其蛻變實在令人刮目相看,也使他成爲美國影壇極爲特殊的一號人物。
  在演出方面, 1995 年提姆羅賓斯執導的【越過死亡線】、 1999 年伍迪艾倫執導的【甜蜜與卑微】、以及 2001 年潔西尼爾森的【他不笨,他是我爸爸】讓他三度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最後終于在 2004 年以【神秘河流】成爲金像獎與金球獎雙金影帝;而在此之前,國際三大影展已早一步對他送上肯定,能達成柏林( 1996 年【越過死亡線】)、坎城( 1997 年【戀戀風暴】)和威尼斯影展( 1998 年【浮世男女】、 2003 年【靈魂的重量】)影帝獎大滿貫的演員,在此之前只有老前輩傑克李蒙一人。
  在編導方面, 1991 年他以【兄弟情仇】初試身手,接著 1995 年的【 72 小時魔鬼追殺令】,就讓安潔莉卡休斯頓獲得金球獎與影視演員工會獎提名;此外西恩潘也自己成立制片公司,制作演出了【舊愛】、【戀戀風暴】、【上錯驚魂路】,並自制自導傑克尼柯遜主演的【誓死追緝令】。 2002 年西恩潘還應邀與另外十位各國名導拍攝十一部紀錄短片,集結成【 911 事件簿】,以悼念震驚全世界的九一一事件。西恩潘的其他代表作包括【熄燈號】、【開放的美國學府】、【越戰創傷】、【角頭風雲】、【致命遊戲】、【紅色警戒】等。西恩潘曾經與歌壇大姊大瑪丹娜有過四年的婚姻關系,現任妻子蘿蘋萊特,就是【阿甘正傳】中那個令湯姆漢克魂牽夢縈的甜姊兒。
娜歐蜜華茲 Naomi Watts 飾 瑪麗畢克
  近年來好萊塢澳洲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娜歐蜜華茲,其實出生于英國, 14 歲那年才搬到澳洲。拍廣告出身的她,在影壇浮沈多年,直到 2001 年演出怪導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才終于打開知名度,並逐步成爲好萊塢的一線女星。華茲因【穆荷蘭大道】而拿下數座影評人協會獎,隔年主演的【七夜怪談西洋篇】則在美國開出破億的票房佳績。接下來沒看劇本便接演的【靈魂的重量】,不但再度爲她帶來多座影評人協會獎,也是她首度入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作品。去年同樣來自澳洲的魔戒大導演彼得傑克森,找上華茲主演了萬衆矚目的【金剛】,果然不負衆望的在全球狂賣,也再次證明華茲除了有演技實力,亦兼具票房號召力。
  華茲的其他作品有【愛情合作社】、【法外狂徒】、【愛不再回來】、【心靈偵探社】、【一線生機】。她與妮可基嫚是多年摯交,基嫚與湯姆克魯斯離婚之初,華茲還一度搬去與她同住,交情之深不言可喻。
唐奇多 Don Cheadle 飾 邦尼
  【藍衣魔鬼】、【不羈夜】、【選舉追緝令 1998 】、【戰略高手】、【火星任務】、【扭轉奇迹】、【天人交戰】、【劍魚】、【尖峰時刻 2 】、【沖擊效應】、【 Hotel Rwanda 】( 2005 年金像獎及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入圍)、【瞞天過海 2 :長驅直入】、【鬼膽神偷】。
傑克湯普遜 Jack Thompson 飾 傑克瓊斯
  【 Sunday Too Far Away 】、【 Mad Dog Morgan 】、【 The Chant of Jimmie Blacksmith 】、【烈血焚城】( 1980 年坎城影展最佳男配角、澳洲電影學會獎影帝)、【 Bad Blood 】、【來自雪河的人】、【俘虜】、【冷血奇兵】、【風-超越極速】、【我們四個】、【斷箭】、【最後生死戀】、【熱天午夜之欲望地帶】、【枕邊陷阱】、【星際大戰二部曲:複制人全面進攻】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6/RichardNixon/RichardNixon.html

《刺殺尼克森》影評

先不討論電影本身,刺殺尼克森是部很有趣的片子。還記得當初第一支預告片出現在網路上時,Sean Penn剛成爲奧斯卡新科影帝,處于演藝生涯的顛峰狀態。而集合了包括Penn、Naomi Watts、Don Cheadle與Jack Thompson的豪華陣容,也讓這樣一部相對非主流的小品電影充滿吸引力。只是突然間,這部電影靜悄悄的上映,靜悄悄的下檔。就連臺灣也僅是在幾家藝術電影院簡單上映後便准備迎接小銀幕。究竟是爲什麽這樣一部理論上潛力無窮的電影,會形成今天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其實在看了電影後,答案已是呼之欲出。
刺殺尼克森最大的優勢,在于它擁有超出同類型電影的制作與演員。的確,你可以說這些演員本來就不是一線的票房明星,但至少在演技上,這也應該算是獨立制作能找到的最好組合,而演員也成爲這部電影最大的資産。Jack Thompson的戲份雖然不重,但仍然成功扮演好一個雖然狡詐但仍帶有一絲善心的商人;Don Cheadle一向是可靠的配角演員,他的Bonny雖除于不佳的環境,但仍保有良好幽默感與價值觀;Naomi Watts在這部電影之前已經在靈魂的重量中與Sean Penn有過合作經驗,但在這裏兩個人的火花卻較不明確(或許也是兩人關系的設定所導致),而她的角色戲份雖是四個主要演員中最少的一位,但角色本身那份疲勞與無奈卻也傳達的相當明確。
只是終究來說,這部電影還是Sean Penn一個人的電影。而他也再次證明,他是中生代最好的男演員之一。整部電影幾乎每一幕都有他的存在,而在這樣令人窒息的壓力下,他仍然可以把一個偏執又價值扭曲的角色演的絲絲入扣,甚至爲他爭取到一絲或許不甚應得的尊重與同情,這點令人不得不敬佩。
制作上,這部電影的攝影相當成功,除了營造出電影所屬時代的質感外,較寫實的用色與光影運用也爲電影本身的壓迫感添加不少份量。配樂是電影相當特別的一環,大量運用貝多芬鋼琴第五號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原先寧靜的音樂卻讓電影本身的那份絕望顯得更加真實,效果十分突出。雖然電影本身成本不高,但在搭景上感覺的出來十分用心,值得嘉許。
但到頭來,傳記電影最重要的,還是角色本身。我們要不對角色産生連結,要不從角色身上學習成長。而刺殺尼克森兩者都沒有。說我是資本主義的走狗也罷,但在電影裏,Samuel J. Bicke從未讓我感到認同。他的處境或許值得同情,但他的所作所爲卻肯定不值(之所以稱爲"社會"價值觀是有原因的)。或許可以說,他的行爲與思考邏輯是在一種扭曲的框架下,正直人所做出的正常反應。但問題是,整部電影裏,他從未被這個社會真正欺壓,反而觀衆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看到他不斷去怨天尤人,責怪周圍的一切。也因此,他只會讓人感到可悲,卻無法讓人感到可憐。這樣的角色除了做爲借鏡,我實在想不出吸引人的地方。
或許會造成這樣的情形,有很大一部份原因要歸咎于劇本。編劇Kevin Kennedy與導演Niels Mueller在電影裏不斷透過角色強調他的可悲,他的無力,他的憤怒與絕望。但他們卻從未想過,讓人去理解或同情這個角色。舉Dan DeLillo在小說Libra中描繪Lee Harvey Oswald爲例。Oswald無疑精神上有問題,但DeLillo卻透過各種技巧,讓讀者能夠理解Oswald之所以這樣思考的理由,也因此盡管Oswald最後做出無可挽回的決定,讀者還是可以理解這一切背後的原因。但現在呢?Kevin Kennedy與Niels Mueller呈現一個充滿缺陷的角色。但他們既不把角色的行爲合理化,也不提供角色行爲異常的理由。社會壓迫?整部電影中看不到一刻是主角真正受到歧視或嚴重的不公平對待。也因此,整部電影反而在過程中逐漸摧毀自己的可信度,到頭來,最後的結局或許反而是整部電影唯一值得同情之處。
而Niels Mueller在執導上也出了問題。他拼命想要強調故事的悲劇性,想要制造那份絕望之情,希望透過這樣的絕望合理化主角的所作所爲。但問題是,絕望或許可以合理化作爲,絕望本身卻無法被合理化。于是,Mueller拼命煽風點火,越是如此反效果卻越明顯,而近似停滯的步調更讓電影顯得無比冗長。隨著主角走向偏激,觀衆也開始走向崩潰。到頭來,除了無比的空虛,觀衆還是什麽都沒得到。
實在很可惜,這樣的好制作,卻是包裝這樣的一個故事。到頭來,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教訓是:在拯救一個人前,請先斷定他是否值得拯救。而明顯的,這部電影的主角不值得。
http://blog.yam.com/rorschach/article/2643232

美國NBC招牌劇《白宮風雲》只播7季 5月將停播 

    新華網2006年01月23日消息 據美聯社報道,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熱播劇《白宮風雲》中的新總統將是“短命”的。NBC電視臺已于22日宣布,該劇將在今年5月播完第七個季度後停播了。
    NBC難于挽回《白宮風雲》不斷下滑的收視率,該劇在上季度的收視率創下了新低。電視臺還對本季度播出的電視劇的時間進行相應調整,其中包括熱播劇《法律與秩序》和《拉斯維加斯》。
    事實上,宣布《白宮風雲》停播並不令人感到非常驚訝。雖然本季度播出的該劇劇情將進入高潮,即由傑米?史密斯扮演的一位民主黨總統侯選人和有艾倫?阿爾達扮演的一位共和黨總統侯選人角逐白宮寶座,但是因爲播出時間挪到星期日晚上而使收視率下滑。
    NBC娛樂部主任凱文?賴利表示,在劇中扮演前總統裏奧?麥克加裏辦公室主任的演員約翰?斯潘塞于去年16日因心髒病突發離去之前,電視臺就已經作出了停播的決定。賴利說:“如果你看了這部劇的收視率,那麽你會覺得該是它停播的時候了。”
    《白宮風雲》是部電視連續劇。最後一集的播出時間是今年5月14日,並且在播出前會有一個小時的回放。在最後一集中,總統選舉結束,代替虛構總統喬賽亞?巴特利特的新總統將會選出,但新總統因爲電視劇停播而成爲“短命”總統。
    《白宮風雲》因爲揭示了美國政治中的陰謀詭計而在最佳電視劇的評比中,獲得四項艾美獎,是NBC的招牌劇。該劇播出初期,曾帶給NBC電視臺兩個最大的收益,一是評論界的贊揚,二是最高收視群。收視率是廣告商吸引廣告的一個賣點。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1/23/content_4088496.htm

《白宮風雲》

《白宮風雲》(英語:The West Wing)是一部以政治爲題材的美國電視連續劇,于1999年至2006年期間分七季放送播映,由原創人艾倫?索金擔任前四季的劇本創作與監制工作,後兩季的監制工作改由約翰?威爾斯頁面約翰?威爾斯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ohn Wells (TV producer)。擔任。本劇場景設定在美國總統官邸白宮的西翼,該處是虛構人物美國民主黨總統約西亞?巴特勒(Josiah Bartlet)的橢圓形辦公室和總統高級幕僚辦公區所在地。
《白宮風雲》由華納兄弟電視制作公司制作,1999年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頻道首播,其後在全球各地電視頻道上播出,播映七年後于2006年5月14日畫下句點。[1]
《白宮風雲》曾經取得不少正面評價,其中包括來自政治學教授與前白宮高級幕僚的肯定,《白宮風雲》獲獎無數,一共得過兩項金球獎,26項艾美獎,其中包括連續四年的最佳電視連續劇獎(2000年至2003年)[2],此紀錄與《Hill Street Blues》並列爲艾美獎電視連續劇的最大贏家。本劇的知名度在後期逐年下降,但是節目與廣告商的基本盤並未受到影響,《白宮風雲》依然廣受高收入族群的喜愛
演員角色
《白宮風雲》運用一整個演員團隊向觀衆述說美國聯邦政府的日常行政工作,演員各司所職,其中包括美國總統、第一夫人、總統高級幕僚以及核心顧問團,其他次要角色大致上則環繞著核心團隊,不時出場填補故事空缺。
最初,演員們所希望扮演的角色與現在相差甚遠,在第一季DVD的幕後專訪中,布雷迪?威佛德頁面布雷迪?威佛德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Bradley Whitford。表示,雖然他也參加了賈許?賴曼(Josh Lyman)的試鏡,不過他心裏屬意的角色是山姆?希朋(Sam Seaborn),後來艾倫?索金爲他量身打造了賈許這個角色。珍尼爾?摩洛妮頁面珍尼爾?摩洛妮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anel Moloney。則表示她試鏡的角色是茜潔?克蕾格(C. J. Cregg),後來她得到唐娜?摩斯(Donna Moss)的這個角色原先也不是劇本裏的固定班底。其他還有亞倫?艾達頁面亞倫?艾達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Alan Alda。和席尼?鮑迪頁面席尼?鮑迪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Sidney Poitier。曾被認真考慮接演總統,賈德?赫希頁面賈德?赫希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udd Hirsch。接演裏奧?馬加瑞(Leo McGarry),尤金?李維頁面尤金?李維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Eugene Levy。接演托比?齊格勒(Toby Ziegler),以及讓黑人女星希?龐德頁面希?龐德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CCH Pounder。接演茜潔[4]。
《白宮風雲》裏的主要演員每人每集薪資約爲7萬5千美元,飾演總統的馬丁?辛頁面馬丁?辛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Martin Sheen。近來證實他的薪資高達30萬美元之譜[5][6]。羅伯?洛頁面羅伯?洛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Rob Lowe。 的角色在情節安排原本更爲重要,因此他也有六位數的價碼,據報導爲10萬美元[7]。角色間的薪資不平等,後來導致契約糾紛,表達不滿的演員主要有艾莉森?潔妮頁面艾莉森?潔妮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Allison Janney。、理查?薜福頁面理查?薜福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Richard Schiff。、約翰?史賓塞頁面約翰?史賓塞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ohn Spencer (actor)。和布雷迪?威佛德。四人在2001年與華納兄弟娛樂公司進行契約協商,過程中華納兄弟以毀約官司向四人施加壓力,但是四人團結一致,後來以加薪雙倍完成協商[5]。兩年後,華納兄弟與NBC和Bravo電視頻道續約,不久四人藉機再度要求加薪[8]。
飾演白宮幕僚長裏奧?馬加瑞的約翰?史賓塞于2005年12月16日心肌梗塞逝世,此前一年他所飾演的角色也曾被安排經曆一次幾乎致命的心髒病發情節。史賓塞過世後,馬丁?辛在最新一集〈Running Mates〉(第七季第10集)節目播映前,簡短表達了致哀之意。史賓塞所飾演的角色則在2006年4月2日播映的〈Election Day〉(第七季第16集)節目中正式向觀衆告別。
劇集概述
《白宮風雲》和其它電視連續劇一樣,利用數集或一整季的演出來鋪陳故事情節,除了大型主線外,通常在每一集的開頭和結尾也會加入迷你支線豐富劇集呈現。
《白宮風雲》的劇集情節大部份都是圍繞在巴特勒總統和他的幕僚如何面對各種法律事務或政治事件,從臺面下與國會議員的協商交涉(〈Five Votes Down〉)到瑣碎的私領域,如感情生活(〈Pilot〉〈Take Out The Trash Day〉)及個人藥物問題(前兩季的主線)都進行了深入的深討。典型的劇集呈現先是隨意介紹總統與幕僚團隊的一天,其中通常會有一些觀念或主題連結每段劇情。而規模龐大、相互接合的白宮場景讓制作單位能夠拍攝出相當難得的長鏡頭畫面,像是幕僚成員在白宮走廊上一邊走動一邊談論家國大事的連續主拍鏡頭頁面主拍鏡頭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Master Shot。,這些邊走邊談的鏡頭後來也成爲本劇的重要特色。
在第一季的《白宮風雲》裏,巴特勒政府新官上任,新政府正處于適應施政環境,逐步推動議案的時期。到了第二季,違法醜聞圍繞白宮,在此一困境中巴特勒總統尚須決定是否競選連任。第三第四季深入描述了總統陣營的情誼,同時國內外都籠罩在恐怖主義的陰霾之中。在第五季裏,巴特勒總統開始遭遇越來越多的外交挑戰,對內他還必須面對新任衆議院議長對他的預算審核。在第六季裏,爲了尋求巴特勒的繼任人選,兩黨候選人分裂成數個陣營。最後巴特勒總統在第七季必須在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總統選戰打得如火如荼的同時,處理一件白宮內部泄密案。
發展成型
《白宮風雲》是從1995年一部艾倫?索金執筆的電影《白宮夜未眠頁面白宮夜未眠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The American President (film)。》延伸發展而來。一些後來電影未使用到的元素以及艾齊瓦?葛斯曼頁面艾齊瓦?葛斯曼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Akiva Goldsman。的建議,啓發索金創作了《白宮風雲》這部影集。
創作之初,索金原是要以白宮公關室副主任山姆?希朋爲主角,總統只是個配角或隱藏角色,然而巴特勒總統在螢幕上的時間一久,劇情慢慢地也隨著這個角色發展推進。由于馬丁?辛的演出大獲好評,導致巴特勒的角色側寫日漸提升,山姆的角色地位逐步減少,最後羅伯?洛終于在第四季離開了《白宮風雲》[9]。
索金因創作情境喜劇《周末運動夜頁面周末運動夜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Sports Night。》一舉成名,這部影集爲他奠定節奏輕快、機智幽默的對話風格。索金幾乎爲《白宮風雲》前四季親自編寫了每一集的劇本,有時候他會重覆使用到在《周末運動夜》合作過的演員、戲劇元素、劇集標題和角色名稱。執行制作兼導演湯馬斯?史蘭頁面湯馬斯?史蘭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Thomas Schlamme。則爲《白宮風雲》創造出「邊走邊談」風格,他以連貫的長鏡頭拍攝演員在場景之間走動並談論公事的畫面,此一風格後來成爲本劇的視覺標志[10]。
然而索金爲《白宮風雲》編列的計劃書雜亂無章,經常造成本劇預算超支、進度脫序等問題[11],後來他因爲一些個人問題(像是非法持有禁藥遭到逮捕)[12]而在第四季結束後離開一手拉拔的《白宮風雲》,湯馬斯?史蘭也選擇跟他一起同進退,兩人離開後《白宮風雲》由約翰?威爾斯接手擔任執行制作。
觀衆反應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和《白宮風雲》的演員一起現身直播綜藝節目《Saturday Night Live》《白宮風雲》將觸角延伸進美國權力中心賓州大道1600號,節目的合理性、政治傾向和影片價值都受到相當熱烈的討論。
寫實主義
《白宮風雲》爲了在平淡無奇的辦公活動中加入戲劇元素打動觀衆,因此與實際的白宮西廂有一定程度的失真[13],不過也有前白宮幕僚認爲本劇已經「得其神髓,去蕪存精」[14]。前白宮發言人頁面白宮發言人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White House Press Secretary。迪迪?麥爾斯頁面迪迪?麥爾斯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Dee Dee Myers。以及民調專家派崔克?坎戴爾頁面派崔克?坎戴爾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Patrick Caddell。一開始就擔任本劇的顧問,協助編劇和演員揣摩白宮西廂的真實互動,其他前白宮幕僚像是佩姬?盧南頁面佩姬?盧南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Peggy Noonan。和金?史伯林頁面金?史伯林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Gene Sperling。也曾爲《白宮風雲》提供意見。
在第三季時,除了有個特別節目曾將《白宮風雲》和真實白宮相互對照,許多前白宮西廂辦公人員也曾對《白宮風雲》所下的功夫大表贊賞,其中包括白宮顧問大衛?葛根頁面大衛?葛根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David Gergen。、白宮發言人迪迪?麥爾斯、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白宮幕僚長裏昂?潘尼達頁面裏昂?潘尼達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Leon Panetta。、白宮副幕僚長卡爾?羅夫頁面卡爾?羅夫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Karl Rove。,以及三位美國前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吉米?卡特和比爾?柯林頓。
評論家對《白宮風雲》都有著正面的評價,但也有人認爲本劇過于樂觀、不切實際[15],其中又以角色認知天真這點最爲人垢病。電視評論家海瑟?赫裏雷斯基(Heather Havrilesky)曾質問:「…(這些人)怎麽可能從百萬生民之中脫穎而出,跳入政治現實的髒水裏,既躲過理想幻滅,還能出淤泥而不染,最後竟然平步青雲當上白宮幕僚?」[16]
社會影響
《白宮風雲》的寫實描繪雖然大獲好評,索金仍表示:「我的責任不是求真…而是隨心所欲的吸引觀衆的目光。」前白宮助理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認爲索金「吸引觀衆的方法是創造出比生命更真實的政治人性──至少比新聞照片還要真實」,他還認爲藉由對虛構政治家的移情作用,《白宮風雲》創造出一個「破壞性對手」,挑戰老是對政治冷嘲熱諷的新聞媒體[14]。《白宮風雲與白宮西廂》一書的作者馬龍?李文(Myron Levine)對此也表示贊同,他認爲這部影集「呈現出對政府公職的正面觀點,有助改善反華盛頓特區人士的刻板印象,與對政府冷嘲熱諷的言論。」[13]
加州州立大學聖馬克斯分校政治學副教授史黛絲?碧佛斯博士(Staci L. Beavers)曾發表過一篇文章〈以白宮風雲作爲教育工具〉,探討以《白宮風雲》作爲教學工具的可行性。她斷定「以營利性娛樂節目來說,《白宮風雲》呈現出相當高的教育潛力。」在她看來,《白宮風雲》對于政治進程的描述,比一些只會打高空、講官腔的政治節目,像是《Face the Nation》、《與媒體見面》來得更有深度。不過節目在對特殊問題進行探討時,可能會因爲觀衆對角色的喜惡而模糊焦點,碧佛斯也注意到,秉持對立觀點的角色通常會被設定爲觀衆眼裏的「壞人」,這些角色被賦予不受歡迎的角色特性,而且通常都跟政治主張無關。她認爲對本劇的政治觀點進行評論分析,是觀衆相當難得的學習經驗[17]。
《白宮風雲》對國外的影響之一發生在2006年1月31日,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所領導的政府在英國下議院,因爲所謂的「西廂計劃」而遭遇挫敗,這項計劃據說是一位英國保守黨下院議員看過〈A Good Day〉(第六季第17集)後發想出來的,在這集裏,民主黨人趁共和黨人不備,將總統的幹細胞預算偷渡過關[18]。
左派風雲
《白宮風雲》劇中對理想自由主義政府的描寫,據說大受英國保守黨黨員歡迎,因此常遭人諷刺爲「左派風雲」[19][20][21]。克裏斯?利曼(Chris Lehmann)認爲本劇走的是柯林頓主政時期的修正主義路線:鞏固柯林頓政府好的一面,企圖讓美國遺忘白水事件和陸文斯基醜聞[22]。另一方面,有些共和黨員從一開始就對本劇贊佩有加,即使後來索金離開,節目向中間派靠攏,也沒有動搖他們的看法[23]。馬可賓?歐文(Mackubin Owens)在2001年所寫的文章〈真自由主義者 vs. 白宮風雲〉中指出:
「 巴特勒總統主政下的政府,確實走的是自由主義路線,然而他身上具備的美德,就連保守派人士都不禁敬佩。他遵從憲政法規,深愛家人,從未有過對妻子不忠的想法,外強壓境毫無畏懼,更不妥協[24]。」
部份評論贊揚本劇爲美國左右兩派架起了橋梁,節目在陳述民主黨的政治觀點和政治辯論時,也提供了共和黨員對左派觀點的透徹看法[14]。
拍攝技巧
《白宮風雲》在第一季創下一舉獲得九項艾美獎的紀錄,因而得到電影團體的關注,甚至曾有一部改編自本劇的三聯劇《西方宮殿》(The Western Palace)在加州錢斯劇院(The Chance Theater)演出。高度的戲劇品質與藝術成就使本劇屢獲獎項[2],每集600萬美元的預算,使本劇有如一部小型電影[25],然而電影團體大多認爲索金連珠炮似的機智對白才是本劇才華洋溢的真實來源[26]。
《白宮風雲》發展出一套「邊走邊談」的風格,攝影師以長鏡頭定軌攝影的方式,表現劇中角色一邊在白宮長廊走動,一邊談論國家大事的畫面。典型的表現方式是攝影機從前方跟拍兩個角色走在長廊上聊天,其中一人通常會突然住口,另一個角色加入,開始討論另一個話題。「邊走邊談」的風格能爲講述長對白的畫面創造出一種動感,因此後來電視影集具有大量對白時,都會應用這項技巧[27]。
獲獎紀錄
《白宮風雲》第一季就一舉拿下九項艾美獎的殊榮,創下單季影集獲獎最多的紀錄,此外本劇連續四年獲選爲艾美獎最佳電視影集(2000年到2003年),與同類型的電視影集《Hill Street Blues》和《洛城法網頁面洛城法網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L.A. Law。》並列艾美獎史上最大贏家。《白宮風雲》播映七季,季季入圍,也在2006年名列艾美獎獲獎最多的電視影集第八名。
《白宮風雲》也是正規演員團隊(即除了客座演員以外)獲得最多最佳表演提名的電視影集(《Hill Street Blues》與《洛城法網》也保有這項紀錄)。光是2002年(第三季)就有九位演員獲得艾美獎提名,有三位演員艾莉森?潔妮、約翰?史賓塞和施塔克?錢寧頁面施塔克?錢寧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Stockard Channing。得到艾美獎的肯定(依序是最佳女主角、男配角和女配角),其他入圍的還有馬丁?辛提名男主角,理查?薜福、杜?希爾頁面杜?希爾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Dulé Hill。和布雷迪?威佛德提名男配角,珍尼爾?摩洛妮和瑪麗?露易絲?派克頁面瑪麗?露易絲?派克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Mary-Louise Parker。提名女配角,此外馬克?漢蒙、提姆?麥特森頁面提姆?麥特森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Tim Matheson。和朗?西佛頁面朗?西佛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Ron Silver。也在同年提名客座演員獎項(最後皆未獲獎),創下艾美獎有史以來單屆最多演員受到入圍肯定的紀錄,包括客座演員一共得到12項提名。《白宮風雲》的編劇、演員及制作團隊總共拿到20座艾美獎獎座,其中以艾莉森?潔妮贏得四座居冠。史納菲?懷登頁面史納菲?懷登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W.G. Walden。所創作的《白宮風雲》開場標題音樂也在2000年得到艾美獎。其他入圍艾美獎而未獲獎的《白宮風雲》工作人員包括有每年皆獲提名的馬丁?辛,入圍兩次的珍尼爾?摩洛妮,以及曾獲單次提名的杜?希爾、羅伯?洛和瑪麗?露易絲?派克。
除了在艾美獎大獲全勝,《白宮風雲》還在2000年和2001年獲得兩座美國演員工會頁面美國演員工會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Screen Actors Guild。獎劇情類電視影集最佳整體演出,馬丁?辛和艾莉森?潔妮還得過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及女主角。演員團隊中則只有馬丁?辛拿過金球獎。《白宮風雲》在1999年和2000年也得到皮巴帝獎頁面皮巴帝獎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Peabody Award。最佳電視廣播節目。
以下茲列表總計演員團隊所獲獎項:獲獎人 獎項
亞倫?艾達Alan Alda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男配角(2006年)
施塔克?錢寧Stockard Channing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女配角(2002年)
艾莉森?潔妮Allison Janney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女配角(2000年、2001年)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2002年、2004年) 演員工會獎劇情類最佳女演員(2000年、2001年)
理查?薜福Richard Schiff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男配角(2000年)
馬丁?辛Martin Sheen 金球獎電視影集劇情類最佳男演員(2001年) 演員工會獎劇情類最佳男演員(2000年、2001年)
約翰?史賓塞John Spencer (actor)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男配角(2002年)
布雷迪?威佛德Bradley Whitford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男配角(2001年)
探討現實問題
《白宮風雲》常以大量探討當前或近代政治問題爲特色,共和黨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在2000年當選後,不少人懷疑這個自由主義的節目是否仍能不爲動搖地針砭時事,然而本劇仍以一貫的民主黨觀點探討小布希政府所面對的衆多問題,持續吸引民主黨與共和黨廣大觀衆的目光。
第二季第3集〈The Midterms〉裏有位虛構的廣播主持人珍娜?傑可絲(Jenna Jacobs)博士,巴特勒總統在白宮私人宴會中就她的同性戀觀點作了一番口頭告誡,實際上,傑可絲博士的原型正是向以反同性戀言論著稱的廣播名嘴蘿拉?史萊辛潔頁面蘿拉?史萊辛潔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Laura Schlessinger。博士。據八卦網站snopes.com中芭芭拉?米可森(Barbara Mikkelson)指出,許多巴特勒引用聖經向傑可絲博士所說的話,都是來自一封在2000年5月初流傳于網上的「致史萊辛潔博士公開信」[28]。
巴特勒政府在第二季和第三季之間所經曆的醜聞,常被人拿來跟莫妮卡?陸文斯基事件作比較[29]。巴特勒總統在1992年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醜聞聚焦在巴特勒是否在競選總統期間刻意隱瞞病情,也因此遭到衆議院反對黨調查,最後則接受衆議院譴責。多發性硬化症擁護團體贊揚本劇精確地描繪出此病症狀,並且強調此病不會致命。美國國家多發性硬化症協會評論:
「 這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絕後,人民在全國電視頻道上看見戲劇主角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還能滿懷希望,持續豐富生命,《白宮風雲》不是醫療紀錄片,只是一部虛構戲劇,編劇原來極有可能隨著劇情發展扭曲多發性硬化症的病征(但卻沒有)[30]。 」
2001年九一一襲擊事件發生後,和多數美國電視影集一樣,本劇將第三季的首播往後推遲一個禮拜。索金很快地寫出一份特別節目的劇本,並在9月21日開始拍攝工作。〈Isaac and Ishmael〉在10月3日播出,開場先由演員說明本集內容與《白宮風雲》主線無關,劇中沒有特別提及九一一事件,但是向美國與世界闡述了恐怖主義存在的嚴肅事實,該集評價好壞摻半,不過大多表示本劇處理突發事件彈性極佳。
雖然在《白宮風雲》沒有發生九一一事件,故事裏的美國仍然發動了變種的反恐戰爭。事件始于第三季,一件陰謀炸毀金門大橋的計劃遭到揭發,總統下令暗殺恐怖份子領導人阿杜?賓?謝裏夫(Abdul ibn Shareef)作爲報複。到了第四季,總統的小女兒佐伊?巴特勒(Zoey Bartlet)被虛構國家庫馬(Qumar)的伊斯蘭極端教義份子綁架,導致沖突持續升高,庫馬受到轟炸。這段劇情與現實美國對沙烏地阿拉伯的關系,以及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相類似,結果都將中東地區帶到美國對外關系的最前線,恐怖行動成爲美國國內嚴重的威脅。在第三季到第五季,虛構的恐怖組織巴吉(The Bahji)有如基地組織的替身,但是在第六季和第七季,有角色直接提到基地組織的問題,不過劇情沒有明示基地組織是否曾經發動恐怖攻擊(國安顧問也曾在第二季首播集〈In the Shadow of Two Gunmen, Part I〉中提及奧薩瑪?賓?拉登是威脅美國的潛在勢力)。
在第四季中段,虛構的非洲國家赤道坎杜(Equatorial Kundu)發生類似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的種族屠殺事件,于是巴特勒政府發布新的對外政策,並且派遣軍隊進行武力幹預,一邊國內則爭論著這場沖突是否該稱爲種族屠殺。實際上,柯林頓政府並未幹預盧安達事件,劇情裏的武力幹預較像是一個主政者在道德良心上的問題[31]。
在第六季和第七季的《白宮風雲》裏,白宮高級幕僚泄漏國家最高機密,評論常將這段劇情拿來和普拉姆身份泄密案頁面普拉姆身份泄密案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Plame affair。(又稱特工門事件)相提並論[32][33]。在這段劇情裏,國際太空站故障受損,無法繼續供應太空人氧氣,萬方用盡一籌莫展之際,總統想起一份關于軍事太空梭的最高機密,之後總統無所作爲,這件機密被白宮駐派記者葛瑞格?布拉克(Greg Brock)獲知,在《紐約時報》上報導出來,一如揭露普拉姆事件的記者朱蒂絲?米樂頁面朱蒂絲?米樂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udith Miller (journalist)。,布拉克因不肯透露消息來源遭到逮捕。爲了中止調查當局對白宮幕僚長茜潔?克蕾格的懷疑,托比?齊格勒坦承泄密,巴特勒總統遂被迫不得不將他解職。對照之下,普拉姆事件的結果導致副總統幕僚長路易斯?李比頁面路易斯?李比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Lewis Libby。遭到逮捕定罪,不過後來李比被證明向大陪審團作僞證,無人爲揭露普拉姆的情報員身份負責,李比所判的兩年半有期徒刑,後被布希總統減刑,所判處的25萬美元罰鍰也在上訴後被重新考慮,目前僅確定李比會喪失他的律師執照。
其它《白宮風雲》所探討過的問題包括:
北韓與伊朗的核子野心。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關系
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
反非法移民。
調停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的恐怖活動,並在大衛營進行和平協商,類似2000年大衛營高峰會議。
蘇丹達爾富爾的種族屠殺事件。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愛滋病漫延狀況。
北愛爾蘭和平進程。
毒品戰爭頁面毒品戰爭。
在學校置入智能設計論的爭論。
中國大陸與臺灣在臺灣問題上的潛在沖突。
一件仇視犯罪謀殺案,類似馬修?謝巴德事件。
美國聯邦政府停工事件。
1996年的美國婚姻保護法Defense of Marriage Act。。
反政府炭疽攻擊行動。
一次在加薩走廊外交護送行動中三名美國人喪生。
一次在印度洋的神秘核子爆炸事件,類似船帆座事件Vela Incident。。
俄羅斯公寓彈炸事件Russian apartment bombings。有人主張這是俄羅斯總統一手策劃。
劇中時空介紹
 國內
《白宮風雲》內的所有國內政府官員都是虛構人物,巴特勒總統指派過三屆美國最高法院法官,並且運作整個內閣,內閣成員的詳細資料不詳,部份內閣成員像是美國國防部長出現場次較多,其他政府官員像是市長、州長、法官、議員偶爾也被提及或曇花一現。
還有些虛構的美國市鎮,大致代表某些地點:
聖安得烈奧市
聖安得烈奧市(San Andreo)是虛構的加州城市,靠近德州聖安東尼奧市,人口約爲4萬2千人,市內設有一座核子發電廠。加州境內流行西班牙地名,因此本市市名則以耶穌十二門徒聖安德烈的西班牙文命名。
劇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阿諾?米尼克(Arnold Vinick)具有鮮明強烈的擁核立場,加上他被新聞披露積極關說建造核電廠,于是一次疑似核電廠核能外泄事件,成爲他在劇中2006年總統大選期間的「十月驚奇頁面十月驚奇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October surprise。」。這似乎也是他後來以些微差距敗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衆議員麥特?桑多斯(Matt Santos)的關鍵因素。
哈茲菲德鎮
哈茲菲德鎮(Hartsfield's Landing)是一座位于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小鎮,據說是個僅有63位居民的迷你社區,其中42人擁有投票權,在新罕布夏州總統初選日中午12點零1分就能完成投票,足足比其它州快上好幾個鍾頭,這個小鎮自從1908年總統大選投票選出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後,預測准確度就相當高。此鎮參考自新罕布夏州的哈特點鎮頁面哈特點鎮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Hart's Location, New Hampshire。和迪克斯維爾山口,這兩個小鎮在現實世界裏是美國總統初選最早開票的地方,因此地方雖小,舉足輕重。
坎尼森州立大學
坎尼森州大(Kennison State)是一座位于愛荷華州的虛構大學,在第四季開頭被人設置炸彈。
國外
《白宮風雲》節目中除了幾位現實世界的領導人,其它國家的統治者都是虛構的。曾被提及的真實人物包括格達費、阿拉法特、卡斯楚、伊莉莎白二世、泰王蒲美蓬?阿杜德、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和奧薩瑪?賓?拉登。不過在第六季開頭,美國政府致力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和平調解,當時出場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統是虛構角色奈薩?菲拉特(Nizar Farad)而非阿拉法特(劇中阿拉法特已死,並選出繼承人)。
有些國家則是被混合意象地創造出來,以象征真實世界裏的某些區域問題:
庫馬
庫馬是個以石油致富、贊助恐怖活動的中東國家,多次爲巴特勒政府制造麻煩。從劇中地圖看來,庫馬是位于伊朗南部的一個小國,過去爲英國殖民地,現由蘇丹王朝統治,實行君主專制,首都爲大城傑巴納弗沙(Jabal Nafusah,真實存在的利比亞城市名稱),領土包含重要據點荷姆茲海峽。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庫馬即成爲劇中恐怖活動劇情的主要發源地。
庫馬在第三季第8集〈The Women of Qumar〉裏以美國盟國的身份首次登場,雖然該國蘇丹與政府官員多次遭到美國的暗殺行動、炸彈攻擊和領土入侵,在劇中仍與美國維持著同盟關系,後來在一次空中攻擊行動中,輸油管遭到損毀,導致該國與歐洲盟國産生經濟危機。
赤道坎杜
赤道坎杜是一個非洲國家,首都比坦加(Bitanga),因內戰頻仍(發生類似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事件)與愛滋病猖獗而國力嚴重衰退。赤道坎杜在《白宮風雲》第二季第4集〈In This White House〉初次登場時,總統爲尼巴拉(Nimbala),從一開始,坎杜的地理位置就有點混淆不清,尼巴拉總統及其助理所操語言是南非波劄那班圖族頁面班圖族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Bantu。的茨瓦納語頁面茨瓦納語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Setswana。,到第四季則移往西非,靠近象牙海岸和迦納。
在2003年1月(第四季第14集〈Inauguration, Part I〉),政府領導人已經換爲阿庫杜族總統尼薩爾(Nzele,被描述爲「殘酷狂人」),他先是在首都對印地耶族發起種族淨化運動,造成200人死亡。暴力行動很快地從城市轉往鄉間,由比坦加向外擴散,越演越烈。巴特勒總統隨即在他的第二任總統就職典禮上(第四季第15集〈Inauguration Over There〉)針對武力派遣發布新的總統宣示頁面美國總統宣示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doctrines。:「人道關注局限之地,即爲美國幹預介入之處!」並且派遣第82空降師、第101空中突擊師和一隊海陸遠征單位,總數11,000人入侵坎杜(第四季第16集〈The California 47th〉),直到第四季結束美軍仍在坎杜作戰。
總統大選
時空偏移
現實世界裏的美國總統大位,在《白宮風雲》只傳到尼克森,尼克森之後的繼任人選是虛構的民主黨總統韋爾?紐曼(D. Wire Newman),民主黨執政四年後,推測由虛構的共和黨總統歐文?拉希特(Owen Lassiter)接任,展開長達兩任八年的共和黨執政時期。不過在第二季第9集〈Galileo〉裏可以發現情報室牆上懸挂有柯林頓總統的畫像,當時巴特勒正在接受俄羅斯飛彈發射井爆炸事件的簡報,盡管如此,柯林頓從未在戲裏被提及過。
在第四季第5集〈Debate Camp〉的回憶記段裏,唐娜?摩斯與共和黨前任白宮工作人員進行交接,該員清楚表明共和黨政府已經在此辦公八年,裏奧在第六季裏也曾說過共和黨人「掌權八年」,共和黨人也在會議中說「八年足矣」,以上各點都明確指出巴特勒之前的美國是共和黨執政,不過總統是否爲拉希特其實仍欠缺直接證據。
劇中的總統大選發生在2002年和2006年,與真實世界的美國總統大選相距兩年。《白宮風雲》的選舉時間表大致都跟著真實世界的時間走,直到第六季才差了一年,舉例來說,新罕布夏州初選頁面新罕布夏州初選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New Hampshire primary。正常應該是在2006年1月舉行,實際上的播映時間卻是2005年1月。制作人約翰?威爾斯在一次訪談中指出,《白宮風雲》起始于巴特勒第一任期的一年半,因此後面第六季的選舉年份才是正確的[34]。
1998年總統大選
《白宮風雲》對巴特勒的第一回總統選戰少有著墨,巴特勒此役贏得48%的選票,共計4800萬票,而在選舉人票方面則以303票對235獲勝。他與共和黨對手三度辯論,劇中提及巴特勒在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辯論會上勝出,由于距離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市的投票日只剩八天,巴特勒人氣扶搖直上。賈許?賴曼曾說,選情在此之前一片低迷,「巴特勒根本是鬼打牆」,直到他突圍而出。裏奧?馬加瑞也在第三季第9集〈Bartlet for America〉提及這件事,他說:「選舉只剩八天,我們幾乎是舉白旗了。」
劇中在民主黨提名初選方面則有迹可循,在第二季首兩集〈In the Shadow of Two Gunmen〉和第三季第9集〈Bartlet for America〉裏,劇情追憶巴特勒如何擊退德州參議員約翰?何恩斯(John Hoynes,由提姆?馬瑟森頁面提姆?馬瑟森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Tim Matheson。飾演)和華盛頓州參議員威廉?威利,一舉成爲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的經過。並且透露是裏奧?馬加瑞說服當時擔任新罕布夏州州長的巴特勒逐鼎大位,以及最後巴特勒爲何選擇約翰?何恩斯作爲副手的原因。
2002年總統大選
《白宮風雲》劇中2002年的總統大選,主軸是巴特勒和副總統約翰?何恩斯對上佛州州長羅勃?李奇(Robert Ritchie,詹姆斯?巴林頁面詹姆斯?巴林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ames Brolin。飾演)和他的競選搭檔傑夫?海斯頓(Jeff Heston)。巴特勒的連任提名一致通過,只有民主黨參議員霍華?史塔豪斯(Howard Stackhouse)曾短暫獨立參選引起一點風波。奇林原非預期中的總統提名人選,他向共和黨內保守派人士主打「家庭牌」,才得以在其他七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巴特勒的幕僚苦心竭慮想替換掉副總統約翰?何恩斯,代之以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頁面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海軍上將波西?費茲華勒斯(Percy Fitzwallace,約翰?艾莫斯頁面約翰?艾莫斯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ohn Amos。飾演)。李奇賭定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之後,巴特勒就取消這個主意,聲明要何恩斯作爲副手:「因爲我可能會死。」大選過程中,兩造參選人的民調一直相持不下,最後巴特勒在唯一一次總統辯論大發異彩,在民意與選舉人票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2006年總統大選
劇組爲了降低制作成本,一方面不少演員合約期滿,播快了《白宮風雲》的劇情時間,導致整個2004年期中選舉被略過不提,第七季中該有的一次選舉也憑空消失。第六季都在廣泛探討民主黨與共和黨員的根本問題。第七季則涵蓋總統大選的准備階段、舉辦選舉和新政府的過渡時期,劇情節奏在此放慢,焦點在此集中。
國會議員麥特?桑多斯(吉米?史密茲頁面吉米?史密茲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immy Smits。飾演)在第六季末的第四次民主黨全國大會頁面民主黨全國大會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上獲得提名參選總統。在賈許?賴曼征召他之前,原本打算離開國會,他在愛荷華州黨團會議頁面愛荷華州黨團會議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Iowa caucus。上不得人心,幾乎要被擠出新罕布夏州總統初選頁面新罕布夏州總統初選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New Hampshire primary。,最後在一次直播節目上呼籲選民搶救,才以19%的支持率將他拱上第三位。桑多斯的競選幹事賈許?賴曼說服裏奧?馬加瑞出任桑多斯的競選副手,可惜飾演裏奧的演員約翰?史賓塞在2005年12月16日過逝。
參議員阿諾?米尼克(Arnold Vinick,亞倫?艾達頁面亞倫?艾達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Alan Alda。飾演)擊退前議長葛倫?艾倫?華肯(Glen Allen Walken,約翰?古德曼頁面約翰?古德曼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John Goodman。飾演)及牧師唐?巴特勒(Don Butler,唐?戴維斯頁面唐?戴維斯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Don S. Davis。飾演),安全通過共和黨提名。最初米尼克邀請巴特勒牧師擔任他的競選搭檔,但是由于米尼克贊成墮胎的立場,巴特勒牧師毫不考慮的拒絕了。取而代之的是西維吉尼亞州州長雷?蘇利文(Ray Sullivan,布雷特?考倫頁面布雷特?考倫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Brett Cullen。飾演)成爲米尼克的競選副手。米尼克在民主黨地盤加州有著極高的聲望,他的溫和派觀點,跨黨派呼籲,使他在第六季扮演的都是一個近乎無敵的角色。然而他墮胎合法化頁面墮胎合法化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pro-choice。的主張在面對黨內反墮胎頁面反墮胎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pro-life。人士困難重重,他的擁核立場也在加州核電廠意外後飽受批評。
選戰後期,裏奧?馬加瑞心髒病發在醫院過逝,當時美國西岸仍在投票,桑多斯陣營馬上放出消息,阿諾?米尼克則拒絕利用裏奧死訊作爲總統選戰的「登天梯」。桑多斯拿下自己的根據地德州,米尼克則贏得加州,選情一路來到內華達州,輸贏與否成爲兩方人馬決勝點。米尼克向幕僚三令五申一旦己方落敗,不得要求重新計票,賈許?賴曼也向桑多斯提出相同的建言,盡管如此桑多斯陣營還是派出一團律師來到內華達州摩拳擦掌。最後桑多斯以3萬票的差距,272票對266張選舉人票險勝。執行制作人勞倫斯?歐唐諾(Lawrence O'Donnell)表示,編劇預設是米尼克當選,然而史賓塞的死迫使他們重新思考桑多斯在競選搭檔過世與選戰落敗雙重打擊下,所引發的情緒張力會過于消極。決定改寫最後一集的是約翰?威爾斯。
編劇伊萊?艾堤頁面伊萊?艾堤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爲Eli Attie。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表示,桑多斯是以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巴拉克?歐巴馬作爲範本所推演出來的角色,他在2004年開始撰寫劇中總統大選劇情時,當時還只是伊利諾州州議會參議員的歐巴馬,在當年民主黨所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約翰?凱利的全國代表大會上,進行了一次精彩絕倫的演說,艾堤曾爲2000年參選總統的高爾寫過演講稿,認識不少民主黨人士,因此馬上致電歐巴馬的幕僚大衛?艾索拉德(David Axelrod),收集歐巴馬的背景資料。由于劇中相當多演繹角度與情節發展都跟歐巴馬後來的競選過程若合符節,擔任歐巴馬陣營競選策略僚幕長的艾索拉德給艾堤寫了一封電子郵件,開玩笑說:「我們好像活在你的劇本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5%AE%AB%E7%BE%A4%E8%8B%B1

 

 

阿楨 2013-09-01 09:28:39

《野蠻告白》浪漫犯罪 文:Joey

已經不如年輕時鋒芒畢露,邁入中年的奧利佛史東連影片風格都顯得溫和許多,從《上錯驚魂路》、《世貿中心》、《華爾街:金錢萬歲》,都不如他當紅時期的氣燄,尤其是《亞歷山大帝》令他元氣大傷,《野蠻告白》在題材上關於犯罪毒品並不新鮮,但對於奧利佛史東而言是另外一向新的小嘗試。
  影片藉由布蕾克莉芙莉的口白訴說她與一對好友的非普通關係,三個人有如野東西一樣彼此相愛,看似外表大膽的性愛尺度,男演員有露臀的壯舉,三人行的床戲,談到愛情部分看似驚世駭俗,事實上不擅長經營文戲路線的奧利佛避重就輕的閃掉此部分,尤其是兩位男演員可能有的情感僅僅是在言語之間交代,事實上可以有更多空間發揮。
  不過編導似乎志不在此,而是讓兩位藉由大麻大發利市的好兄弟忽然惹上由莎瑪海雅客所飾演的毒梟老大,她也打算分一杯羹,於是綁架女主角藉此威脅,常見的黑吃黑、黑白掛勾、因為職業不太令人同情的男主角們使出計謀包括作偽文件、以牙還牙等加以反擊,在多位角色之下,編導把整個架構控制還算是得宜,適時的暴力點綴其中,不過跟過去的《閃靈殺手》相比,電影依然溫和許多。
  奧利佛史東雖然沒有做出原著小說中那種諷刺感,節奏偶然飄忽不定,卻把一部黑暗犯罪電影從悲劇頓時浪漫化,這樣的手法以大劊人心最知名,搭配鮮明個人影像風格,布蕾克莉芙莉即使沒有確切演出此角色,至少她被導演拍得很美,從彩色轉為黑白影像十分優美,搶戲的則是飾演女老大的莎瑪海雅客,看似心狠手辣面對自己的女兒還是有肉弱的一面,一句我自己的親身女兒不想見我,另外一個跟我毫無關係的女孩卻一直想見我,一句話道盡為人母親的無奈,另外班尼西歐迪特洛飾演的手下十分兇殘,在本片的下場真是不夠讓人如意。
  在許多大明星參與之下,《野蠻告白》是奧利佛史東另外一種新的嘗試,這位導演是否還能回到以前的氣勢,至少希望能做到《挑戰星期天》的能量,另外一提的是劇中烏瑪舒曼飾演女主角母親的角色,在正式電影裡居然全部刪除掉,可以看出電影少了母親這一塊的敘述,不至於影響劇情,對於烏瑪舒曼而言真不知道作何感想。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8/33587770/

版主回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野蠻告白,大導演震撼新作 文:Easy

奧立佛史東是三座奧斯卡得主,從1978年最佳編劇獎的《午夜快車》、1986、1990分別獲得最佳導演的《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乃至1991年驚世大作《誰殺了甘迺迪》,作品往往從歷史、時事議題中,照見了美國當代社會的集體心靈狀態。由此不難看出,為何唐溫斯洛的暢銷同名原作會吸引大導演史東改編,這齣充滿謊言、背叛與毒品交易的失控故事,正是全球化衝擊下,美國乃至全世界所共同面臨的拉鋸戰。
  《野蠻告白》劇情敘述班和裘兩人情同手足,畢業後合夥以化學知識佐以橫衝直撞的勇氣,在洛杉磯拉古納海灘種植出世界上最高品質的大麻,(四氫大麻酚成分高達40%),他們以年輕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致富,卻引起傳統黑幫覬覦,共同的女友O被綁架以逼迫兩人就範,一場文明對上野蠻的衝突於是展開。
  《野蠻告白》由O自述開場,看似劫後餘生,卻明言:我可能早已葬身海底,吊足觀眾胃口。片中,當文明談判遇上黑幫蠻橫手段,錯縱劇情激發出每個人心中的野蠻(Savages),然而,暴力手段最後卻不一定能解套,奧立佛史東透過創意的表現手法與剪接點出題旨,不流於黑暗大片在暴力脅迫中期待黎明的空泛,成功立下好萊塢犯罪電影的新典範。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8/33583170/

《野蠻告白》不著邊際的暴力羅曼史 文:House

導演Oliver Stone在這部《野蠻告白》中,一樣有著過去作品類似的電影符號:不管是退伍軍人的主角、迷戀東方宗教、與大量的鏡頭暴力等,你都可以感受到Oliver Stone一次又一次地要重整旗鼓的決心,只是他的敘事方式越趨紛亂,與每個腳色性格無法立體化的情形下,通篇整部《野蠻告白》如同混亂的鏡頭下,很難讓觀眾專注在哪一個故事的焦點,使得拳腳無法伸展下,又成為一部Oliver Stone普通平庸的黑幫火拼作品。
  首先是故事定位問題,從女主角Blake Lively旁敘插入的唸白開始一路到結尾,看起來像是要探討整個黑幫毒品世界中,野蠻人性下的一段荒謬黑色喜劇,但當中參雜太多糾葛,從三人感情三角關係、幹員、線民與黑道王國間的緊張關係,最後還來個煞有其事的大逆轉結局,看起來很認真地玩弄暴力、但同時也刻意地玩弄觀眾的想法,在處處不著邊際下,焦點漸漸就被模糊掉。
  而三人的感情問題,事實上處理的比3P床戲還要小心,只能看出三人彼此依存的只有用藥、肉體等浮華生活,雖建立在不穩定基礎下,但兩人一股腦地救援行動中,卻又很難看出必要性存在,更誇張在於被綁的女主角實在不太像被綁架,可以輕鬆地呼大麻、享用美食甚至被軟禁的環境可以要求,這些點來看這個權傾一時的墨西哥黑幫帝國看起來也過分仁慈了點。
  對照地前頭暴力斬首畫面、中間點綴的女主角強暴錄像等,還有處刑被陷害律師的橋段,那些暴力實在是不如以往作品的激烈偏鋒,甚至是以往批判風格強烈的導演,越到近期的作品卻越趨手軟,那些畫面和橋段實在無法構成緩慢暴力的調性,反而覺得畫蛇添足。
  而畫蛇添足的構成重點在於兩位過分仁慈的反派,Salma Hayek飾演的Elena,以她的婦人之仁能夠繼承丈夫建立起的毒品帝國還不被內鬼策反,也是一大奇蹟,另外這幾年Oliver Stone習慣把家庭問題置入作品中,但不管是《華爾街:金錢萬歲》父女糾葛還是這部中的母女不和,都叨叨絮絮講的太多,最後拉出一段疑似重症末期的畫面,似乎作出讓母女有團圓的可能性,但一路過份軟化的態度,反而顯得鑿痕過深;另外擁有著雙重身分的Benicio Del Toro是個被放掉的可惜腳色,除了把玩鬍鬚與不時露出奸笑外,導演沒有給予他更多的戲份表現,理論上是整部戲從裡到外最野蠻的腳色,可惜只是個看板腳色,狠勁、城府與足智多謀之弱,應該是Oliver Stone作品中反派最無聊的一位。
  《野蠻告白》是部因著大麻市場權力鬥爭下,拉出一段三人緊密又複雜的情感問題,只是中間橋段塑造出腳色性格過分平板,而衍生的事件看起來很荒謬,但事實上卻對故事劇情毫無任何進展,隨著劇情到後頭拉出越見複雜的事件,最終也無法一次收線完成,結尾寧願停留在三人躺在血泊中的畫面,或許是部浪漫的暴力羅曼史,只可惜最後為了結局還是自砸雙腳。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9/33595384/
2013-09-01 09: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