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
怎在二戰影視史學插評沒看過的
?牽豬哥唄!
在評 時,看到美日合製的紀錄片《日本百年》《偷襲珍珠港》《血戰硫磺島》, 提及對中( 為代表)、對俄( 為代表)之勝戰,同時開啟了日本維新自強和軍國外侵之路。
網文有言:反映清朝時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的電影電視為什麼那樣的少呢?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1&treeView=1&view=2&id=88775863
是嗎?我館貼過《鴉片戰爭》!
1962年《甲午風雲》THE NAVAL BATTLE OF 189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_YNGt7IzQ
導演:林農
演員:浦克/周文彬/龐學勤/方化/李頡/王秋穎/宋雪娟
簡介:甲午海戰這一曆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暴露了慈禧,李鴻章,等民族敗類賣國求榮的醜惡嘴臉.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制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沈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爲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鄧兩次請戰均遭李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致使北洋艦隊出師失利,旗艦被日擊沈。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鬥,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沈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該片以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中豐島、黃海兩次海戰爲主線,將這一曆史事件中人民群衆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予以淋漓盡致地表現。 作爲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鄧世昌主動請纓、英勇善戰、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是影片表現的重點。人們可以從他對投降分子憤怒斥責、請戰和閱兵時的慷慨陳詞、遭貶後借《十面埋伏》抒發內心的深沈悲憤,到撞沈敵艦以死報國等一系列行爲動作,深切感受到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藝術價值。 李默然以其剛毅深沈而又富于激情的表演,使這位愛國志士的形象進入我國銀幕藝術典型的行列。片中王國成及投降派李鴻章、方伯謙等形象,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片在處理這一曆史題材時,追求凝煉、明快、濃烈、深沈的藝術風格,使之充溢著令人感奮的浩然正氣與悲壯力量。 影片曾于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獲評委獎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287599.html?fr=qrl
閑聊甲午戰爭
最早對甲午戰爭的知識得自于少年時看的一部電影《甲午風雲》,李默然先生在電影裏主演大清朝北洋水師“致遠”號戰艦管帶鄧世昌將軍,他的表演是成功的,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完美的。還有那個飾演李鴻章的演員也非常好,真的具有中堂大人的派頭和風度,我以爲真實的李鴻章也大抵如此。電影裏還有兩個角色,屬于反派,是小人物,一個是方伯謙,一個叫劉步蟾,他們從反面襯托著鄧世昌高大光輝的英雄形象。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部影片是成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它感動了不少人,激勵了不少人,教育了不少人,可以說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的經典之作。假如大清國北洋水師的官兵們先觀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再出海作戰,甲午戰爭的曆史定會是另外一種寫法。
甲午戰爭是以清王朝北洋水師覆滅的結局而告終。時至今日,一百多年過去了,無數的史家與學者從各個方面和不同的角度探討論述過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在這裏,我不再贅言。那麽,我想做什麽呢?我想掀開這段塵封已久的曆史一頁,剝落那或榮光或恥辱的曆史表皮,告訴你在當時的甲午戰爭中確實發生過的一些故事細節,足矣。有人說曆史是一個小姑娘,可以任由他人打扮。不!我不這樣認爲!後人演繹曆史,可以根據需要取舍章節,或想象或改造,把曆史搞得面目全非。但是,曆史就是曆史,那是實實在在地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冰冰冷冷地擺放在那裏,觸摸真實,有時候冰冷得讓人不寒而栗。
在電影《甲午風雲》裏,有這麽一個情節,鄧世昌指責方伯謙怯敵畏戰,臨陣脫逃,方伯謙矢口否認,百般抵賴。鄧世昌當即責問,爲什麽在戰事中不用前甲板主炮開火而用後甲板主炮?又爲什麽在你“濟遠”號的桅杆上升起的是白旗?電影中的方伯謙張口結舌,不知如何作答。一個貪生怕死的形象在觀衆的腦子裏定格了,方伯謙被釘在了中國人民的曆史恥辱柱上。然而,這不是曆史的真相。
日本海軍與北洋水師的第一次交火是偷襲,是不宣而戰。而這第一個遭到偷襲的就是方伯謙的“濟遠”號戰艦。在戰事中,方伯謙以一敵三,孤立無援,但他沈著應戰,在戰艦遭受重創,日軍以爲勝卷在握,停止向他開炮,逼迫他投降的時候,他下令以後甲板主炮重創日艦“吉野”,殺出一條血路,令敵人膽寒,不敢追擊。而臨敵怯陣倉皇脫逃並在桅杆上挂起白旗的是另外一艘戰艦“廣乙”號,管帶叫林國祥,後來在民國擔任過一任總統的黎元洪這時候是“廣乙”號上的二輪管。這林國祥倉皇間逃竄,由于海路航線不熟悉,致使戰艦擱淺,放下艦上的舢板,逃回威海軍港,並反誣方伯謙見死不救。
在這次海戰中,方伯謙既受到了處分,因爲他一直責問北洋水師的最高統帥丁汝昌,爲什麽失約爽期不出動援救?而丁汝昌不給他任何答複和解釋,並惱怒于他。方伯謙不知道,丁汝昌是按照李鴻章中堂大人的指令行爲做事的,而這時的李中堂是打算放棄朝鮮這個藩籬之國,不想與日本人爲敵的。唉,中堂大人有他的苦衷,豈是他一個小小的戰艦管帶所能理解的?
在北洋水師裏,方伯謙蒙受著“畏敵怯戰”的惡名,但在日本人那裏,卻對他和他的“濟遠”號戰艦心存幾分的畏懼。在後來的黃海大戰中,當大敗局已定,“濟遠”號戰艦已無可發之炮彈的情況下,方伯謙下令撤退,日艦也許是怕他重演後甲板主炮發威的伎倆,竟不敢追擊他,讓“濟遠”號全身而退。但是,在返航之後,方伯謙卻被一道聖旨就地正法,掉了腦袋。
打了敗仗,朝廷震怒,總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的。中國人不是日本人,是勇于把瀆職失敗的責任推委給他人的。而此時的方伯謙正是這承擔敗戰之責的最佳人選。先前已有臨陣脫逃的惡名;後有指責長官的劣迹;黃海之戰何其慘烈,偏偏又是你毫發未傷;再加上不是中堂大人的嫡系;還和劉步蟾劉大人的女人有染,這幾條,足以要他方伯謙的人頭落地了!
北洋水師海上作戰的靈魂人物是劉步蟾,他跟方伯謙都是英國倫敦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的高才生,卻在甲午戰爭中被他一向瞧不起的曾經是同學的日本海軍中的東鄉平八郎、坪井航三等人打敗了。最後,身負重傷,飲彈自盡。我想,在他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他一定是不甘心的,但是命中注定的敗亡不甘心是沒有用的。他也一定是絕望的,他的絕望不是因爲敵人的強大,是因爲自己陣營中的同袍戰友拒絕向在海上浴血奮戰的他提供任何援助。
我真搞不明白大清的子民是怎樣的子民?大清的軍隊又是一支怎樣的軍隊?在生死悠關的戰事中,衆將官擅離職守,臨陣脫逃,在得知敵人意在奪取威海炮臺,消滅北洋艦隊,不戰即確保生命安全的時候,便開始作壁上觀,置身戰事之外。呵呵,這也算是創造了人間奇迹。
丁汝昌也是自殺的。他下的最後一道命令是毀械沈船,爲使船艦軍械不落入日軍手裏,落下資敵的罪名。但是,這命令已經沒有人執行了。衆人不敢這麽做,怕的是日本人遷怒于身,不保活命。作爲軍人,他們甚至渴望投降,並要求丁汝昌替他們擔當這個罪名,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當丁汝昌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時,幾乎激起嘩變。于是,丁大人只有以死了之。
還有一個人,值得提一下,此人名叫戴宗騫,是威海炮臺的鎮守將官,最後也是以自殺殉職。史書記載,此人平時口談忠孝節烈,但卻貪婪無度。監修炮臺,就偷工減料,狠狠地撈了一筆。作爲鎮守威海的主將,創立“壓餉銀”,無端扣押士兵三個月餉銀,防止士兵逃跑。卻又百般虐待士兵,逼其逃亡,這就是所謂的“喝兵血”。滑稽的是當威海炮臺即將失守,士兵不再賣命的時候,他居然有臉大聲斥責:“混帳東西!不就爲幾個錢嗎?快去傳我的命令,壓餉銀全部發還,只要能奪回炮臺,本官還有重賞!”呵呵,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滑稽更可笑的小醜嗎?
這個可憐的小醜是幸運的,全因爲他的自殺,他是算忠烈還是算畏罪呢?但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司令官伊東佑亨中將卻給予了五位殉職身亡的清國將領最隆重的禮遇,在哀樂禮炮聲中,送別他們的靈柩。並以爲他們是支那人中的英雄,值得尊敬。
真的不願意寫這樣的文章,知道會讓人心裏不舒服的,是會掃人的興致的。但是,沒有辦法。我不是政治家,需要刻意地去撒謊,職業性地企圖掩蓋一切不爲人知的曆史真相;我也不是文藝家,喜歡編排和演繹曆史故事,我極度地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無法改編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我也不是教育家,總是居高臨下地裝著二逼,毀人不倦;我也不想做個殉難的英雄,因爲我深刻地知道,一切殉難的英雄都是窮途末路的,是被逼無奈的。
http://board.verycd.com/t360535.html
北洋水師【16集古裝電視連續劇】
主演:陳寶國 陳道明 王志飛 葛優
真實再現中日大血戰、旅順大屠殺、朝鮮平壤戰爭、遼東戰役、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山東威海大戰......。
曾經威震世界的北洋水師是如何建立,成爲亞洲第一位,如何葬身大海,從而走向覆滅。
內容:1855年船政大臣沈葆楨創辦福州船政學堂,培養了第一批年青的海軍軍官先後成爲福建水師、北洋水師指揮官....。1877年3月31日這些優秀的海軍軍官一部分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背負了國家給予的厚望重托。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抓緊購買和制造軍艦加速發展海軍,派遣的軍官也在英國留學,成爲他們後來的對手。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漁民被殺炮擊臺灣並派兵登陸....。
1884年8月23日13點50分馬江海戰爆發....。
1888年威震世界的北洋海軍正式成立,擁有大型鐵甲艦兩艘、巡洋艦八艘、炮艦六艘、魚雷艇十六艘、練習艦五艘....合計56艘,官兵4000多人....。
1894年中日朝鮮戰爭爆發,7月25日7時45分日本海軍在鴨綠江口豐島突然襲擊北洋水師艦隊....。日本陸軍在艦隊護送下登陸朝鮮,向駐防在平壤的清軍猛攻...。9月17日12點50分在黃海大東溝海域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爆發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蒸汽機鐵甲艦隊的大海戰....。11月6日日軍攻占金州,11月7日慈禧太後60大壽傳諭聽戲3天,同日日軍攻占大連,開始向旅順進攻。22-25日師團長山地原志指揮的日本陸軍第一師團開始了長達四天震驚世界的大屠殺,僅幸存爲掩埋屍首的36人,2萬中國人被屠殺。隨後海城失守,日軍攻占了遼東半島向山海關逼近。1895年1月20日,日軍攻占山東半島....。北洋水師退守劉公島堅守待援,彈盡糧絕....。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338450.html
北洋水師覆滅的原因--《走向共和》 觀後
一、北洋水師實際上只是清政府的一項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英國艦隊、德國艦隊等無不是爲實現霸權而建,而所謂世界第四、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之建立,只是清政府自我意淫的G點,以致于老佛爺想過六十大壽時未考慮北洋水師的用款,畢竟頤和園是自己使用的嘛,這孰重孰輕不是清清楚楚嗎?
李鴻章在彙報北洋水師的狀況時,都要注意把握分寸,既不能將其吹得太好,也不能講得太差,因爲既然要朝廷繼續撥款,牛皮吹大了就自斷其路;說得差了太後和皇上沒面子,還要給朝廷的其他對頭們授以口實,因此,真實的情況實際上太後和皇上一直都不清楚。
醇親王代天閱兵,既是向天下昭示北洋水師僅爲愛新覺羅家族的私家軍隊,也是爲嚇唬日本而使出幾下花拳秀腿--這李中堂煞費苦心,在實彈演習中爲了朝廷的臉面而造假。
二、體制的腐敗
作爲軍隊,艦艇走私自是小菜一碟,更有甚者,將領竟敢將購買炮彈的款項私吞,而且黃瑞蘭竟以爲自己的罪行會得到李鴻章的赦免,因爲他是多年追隨李鴻章的同鄉,還曾經爲李鴻章吮膿毒,這竟是他悠然自得的依據。
北洋水師的其他管帶(亦即艦長)們,吸鴉片、聚賭、擅離職守、殘害下屬等,無所不爲,日本都已經在爲與北洋水師一較高低而全國動員的時候,這些官兵們竟渾然不知,在昏昏噩噩中度過他們快樂的每一天。
三、太監們和其他官員的嘴臉
太監李蓮英和小德子盡可能向北洋水師伸手,李鴻章見太後都要塞銀票給李蓮英。
翁同和因與李鴻章結仇,自恃做過兩代帝師及光緒的倚重,對北洋水師處處設障刁難,在甲午海戰的炮聲就要打響前,竟將戶部僅存了六十萬兩銀子給了李光昭去購置頤和園所用的南洋木材,從而使北洋水師失去了寶貴的戰備時間。
四、指揮混亂
日本既已宣戰,水師提督丁汝昌竟無所適從,因爲一方面是光緒的主動迎戰的命令,而另一方面,卻是水師主帥李鴻章依托岸炮和基地穩紮穩打的意圖。
光緒之所以要主動迎戰,基于不了解北洋水師真實的情況,盲目相信北洋水師乃世界第四、亞洲第一的高帽子,且不能面對現實,過于藐視日本,除面子問題外,遠未能做到知己知彼,焉有不敗之理?
相比之下,由于李鴻章深知北洋水師的真實狀況,且頭腦冷靜,客觀面對即將爆發的戰事,采取外交先行(由列強向日本施加壓力),軍事上不主動遠海尋戰,並依托沿岸各炮臺的條件,誘敵上門,做到揚長避短,能拖則拖,實在是最爲合理的戰略方案。
只可惜,丁汝昌在“抗旨”還是“違令”的面前,異常痛苦地選擇了後者,完全沒有根據己方艦隊的情況來決定戰鬥方案的勇氣,從而完全在以己之短對敵之所長,終致全軍覆滅。
五、其它
戰前,伊藤博文在分析雙方的情況時就說,李鴻章不僅要面對日本,還要應付朝廷,他還未來得及行動,就已經被其他人給摁住了,所以,日本有必勝的信心。
戰後,有人說甲午之戰,實際上是日本對李鴻章一人的戰爭,看了整個過程,深感此話並非虛言,實在讓人唏噓不已啊!
http://www.zmwbbs.com/bbs/thread-104878-1-1.html
中日甲午戰爭
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幹支紀年,是年爲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編輯本段甲午戰史
一八九四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甲午中日戰爭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
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的九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段最好的時期。在此期間,國內無大亂,遠東的國際環境緩和,中國與西方各國都處于和平狀態。以“富國強兵”爲目標的洋務運動,曆經三十年,效果明顯。這表現在:左宗棠收複新疆之戰的勝利;馮子材在鎮南關及諒山之役中大敗法軍;劉永福的黑旗軍屢創法軍;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鮮開化黨人制造政變遭到失敗等。當時中國的國勢並不比日本弱。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共進行了五次對外戰爭,中法和約是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的和約。當時的環境應當說對中國的自強相當有利。
甲午戰爭前,遠東地區基本是俄、英爭霸,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條約的制約。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爲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頹微。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政府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産,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甲午一戰,日本成爲亞洲的暴發戶。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平銀;艦艇等戰利品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好幾億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還是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占領朝鮮、臺灣後,在戰略上對東北、華東構成了直接威脅,成爲進攻中國大陸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嘗到了侵略的甜頭,極大地刺激了其擴張他們侵略領土的欲望。
戰爭之前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頒行詔書,宣稱“開拓萬裏之波濤,宣布國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擴張。1868年明治維新後,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約》,第一款就說:“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信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然而,在條約待批期間,發生了琉球船民遇害事件。1871年12月,琉球船民因風漂流到臺灣,其中54人被臺灣土著(即“原住民”)殺害,其余由清政府護送回國。當時的琉球是清朝領土,對此並未提出異議,事件就此平息,日本政府也不知道。第二年日本使者到中國換約,從清政府邸報中看到此事,于是一面向本國報告,一面到總理衙門交涉,試探清政府對琉球、臺灣的態度。總理衙門回答說:“二島(指琉球、臺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決固在于我。何預貴國事,而煩爲過問?”這本來說得很好了,偏又畫蛇添足地說:“殺人者皆屬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窮治。”這下叫日本抓住個把柄,拿“化外”二字大作文章,說臺灣土著的居住地不是中國領土,借口進攻臺灣。
1874年2月,日軍在臺灣琅嶠登陸,開始了對臺灣的進攻。對日本來說,這次行動相當冒險,不僅當時中日國力懸殊,國際輿論也不支持。戰爭至8月,日軍增至3600人,但仍進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氣低落。此時日本看到勝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到北京,爭取體面地結束戰爭。
9月日本公使來華後,先是虛聲恫嚇,後來又表示結束戰爭的“誠意”,說日本出兵臺灣費盡財力,中國也不能讓日本軍隊空手而歸,應當支付一些兵費然後日本撤兵,這樣雙方面子上都過得去。清政府覺得在戰爭中處于優勢,以賠錢來結束戰爭說不過去,而又不想爲“化外生番”費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寧人,就表示可以考慮對在臺灣“被害之人”酌情“撫恤”,等于承認了賠款的原則。在10月31日簽訂的《北京專約》中,琉球人遇害寫成了“日本國民遇害”,日軍進攻臺灣寫成了“保民義舉”,中國以“撫恤”名義,賠償白銀五十萬。《北京專約》爲日本兼並琉球提供了根據,1879年4月,日本占領琉球,更名沖繩縣。
擺弄完臺灣後,又開始擺弄朝鮮。當時的朝鮮仍處于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産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靠清王朝的支持苟安一時。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爲“獨立國”。由于沒有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外交努力並不太成功。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于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12月4日一夜間推翻了保守派政權。次日,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保守派連忙請求中國軍隊支援,于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爲名,率兵二千聲討亂黨,12月6日攻入王宮。竹添寡不敵衆,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帶了陸軍和軍艦到朝鮮。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准備不足,因此並沒有采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爲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爲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相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盡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以後的九年,表面上風浪不興,但形勢正在悄然變化中……
日本一直注意著中國。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向明治天皇進呈的中國軍隊調查報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軍制,如果仿效歐洲,則平時可征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所以他認爲“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爲奮鬥目標,准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七艘,共二萬七千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五艘,共一萬七千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看到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像鴉片戰爭時那樣,洋人幾艘炮艦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並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以後,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這倒不是因爲軍火工業實現了國産化——錢被慈禧拿去修頤和園了。慈禧太後說,光緒1875年登極時年幼,我不得不垂簾聽政,到1886年改爲“訓政”,1889年“歸政” 。我什麽都不過問了,修修花園養老還不行麽?與明治天皇相比,對照何其鮮明!
戰爭過程
中日甲午戰爭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 。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爲首的主戰派占上風。是年慈禧太後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于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朝鮮半島及海上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發生于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七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爲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崐督隊英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其二爲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爲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親燃大炮轟敵,官兵感奮,英勇殺敵。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其三爲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沖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爲,但清軍總統(總指揮)葉志超貪生怕死,于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裏,清軍狂奔五百裏,于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占領朝鮮全境。
黃海海戰發生于9月17日 ,是中日雙方海軍一次主力決戰。發生于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東溝)附近海面。北洋艦隊參加戰鬥軍艦爲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鬥軍艦則有12艘。中午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諸艦。但北洋艦隊中致遠艦亦受重傷,管帶“鄧世昌”爲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沖,以求同歸于盡,不幸中敵魚雷,200余人犧牲。下午,北洋艦隊10艦中 ,沈四、逃二、傷二,只余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依然奮勇搏戰,並重創日本旗艦松島。戰至下午五時半,日本艦隊撤離戰場。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侵略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後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于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爲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于九連城上遊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占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金旅之戰也開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曆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今遼寧金縣)。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璵爲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是日,龔照璵竟置諸軍于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臺。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占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占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爲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臺。駐守南幫炮臺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由于敵我兵力衆寡懸殊,南幫炮臺終被日軍攻占。2月3日日軍占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敵人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爲孤島。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淩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臺”使用,繼續搏戰。10日,定遠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沈,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僞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臺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爲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爲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複海城之戰,皆遭挫敗。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月4日攻占牛莊,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臺。僅十天時間,清朝百余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馬關條約》的簽訂
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爲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爲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下一章會具體講到)。
日本明治維新後,向外“開疆拓土”,陸上西進的目標是朝鮮和中國大陸。1876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由此日本侵略勢力進入朝鮮。清朝與朝鮮有宗藩關系,日本極力破壞這種關系,在朝鮮造成與中國的尖銳矛盾和多次沖突。1885年3月中日簽訂《天津會議專條》,確立了兩國在朝鮮的對等地位。此後日本即有計劃地大力開展了針對中國的擴軍備戰活動。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幫助鎮壓。日本政府表示對中國出兵“決無他意”。但當清軍入朝時,日本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等爲名大軍入朝,于7月25日突襲中國北洋艦隊,挑起中日甲午戰爭。戰爭打響後,兩國海軍進行了黃海大戰。陸上戰鬥軍從朝鮮打到奉天(今遼寧),占領大片領土。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初又侵占山東威海。清政府無心抗戰,一再求和,最後派直隸總督李鴻章爲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馬關,與日本全權代表、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議和。
3月20日雙方在春帆樓會見。李鴻章要求議和之前先行停戰,日方提出包括占領天津等地在內的4項苛刻條件,迫使李鴻章撤回了停戰要求。24日會議後,李鴻章回使館途中突然被日本浪人刺傷。日本擔心造成第三國幹涉的借口,自動宣布承諾休戰,30日雙方簽訂休戰條約,休戰期21天,休戰範圍限于奉天、直隸、山東各地。此時日軍已占領澎湖,造成威脅臺灣之勢,停戰把這個地區除外,保持了日本在這裏的軍事壓力。4月1日,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議和條款。李鴻章乞求降低條件。10日,日方提出最後修正案,要中方明確表示是否接受,不許再討論。在日本威逼下,清政府只得接受。4月17日,李鴻章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又稱《春帆樓條約》)共11款,並附有“另約”和“議訂專條”。條約的主要內容爲:①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②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③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④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爲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紮,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産品免征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⑥日本軍隊暫行占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占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領軍;⑦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爲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爲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馬關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是帝國主義變中國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1)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2)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政府大借外債,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3)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4)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馬關條約》對中外曆史産生的重大影響
(1)從中國方面看,①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華大規模輸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國際地位急劇下降。②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産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2)對日本而言,得到巨額賠款和臺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
(3)對遠東局勢來說,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的爭奪,三國幹涉還遼事件明顯地反映了列強在侵華問題上既相互勾結又相互爭鬥。
【條約全文】
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爲訂定和約,俾兩國及其臣民重修平和,共享幸福,且杜絕將來紛壇之端。
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侍簡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李鴻章,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二品頂戴前出使大臣李經方;
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特簡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從二位勳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外務大臣從二位勳一等于爵陸奧宗光;爲全權大臣。
彼此較閱所奉渝旨,認明均屬妥善無闕,會同議定各條款,開列于左:
第一款 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爲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故凡有虧損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第二款 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並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
一、下開劃界以內之奉天省南邊地方:從鴨綠江口溯該江以抵安平河口,又從該河口劃至鳳凰城、海城及營口而止,畫成拆線以南地方。所有前開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劃界線內。該線抵營口之遼河後,即順流至彬口止,彼此以河中心爲分界。
遼東灣東岸及黃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屬詣島嶼,亦一並在所讓境內。
二、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
三、澎湖列島是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
第三款 前款所載及粘附本約之地圖所劃疆界,候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各選派官員二名以上,爲會同劃定疆界委員,就地踏勘,確定劃界。若遇本約所訂疆界,于地形或治理所關有礙難不便等情,各該委員等當妥爲參酌更定。
各該委員等當從速辦理界務,以期奉委之後,限一年竣事。但遇各該委員等有所更定劃界,兩國政府未經認准以前,應據本約所定劃界爲正。
第四款 中國約將庫平銀貳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爲賠償軍費;該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伍千萬兩,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後六個月內交情,第二次伍幹萬兩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後十二個月內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遞年交納,其法列下:第-次平分遞年之款,于兩年內交清,第二次于三年內交清,第三次于四年內交清,第四次于五年內交清,第五次于六年內交清,第六次于七年內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約批准互換之後起算。又第一次賠款交清後,未經交完之款應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無論何時,將應賠之款或全數、或幾分,先期交清,均聽中國之便。如從條約批准互換之日起,三年之內,能全數清還,除將已付利息或兩年半、或不及兩年半,于應付本銀扣還外,余仍全數免息。
第五款 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限二年之內,日本准,中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居讓與地方之外者,任便變賣所有産業,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徒者,酌宜視爲日本臣民。
又臺灣一省,應于本約批准互換後,兩國立即各派大員至臺灣,限于本約批准互換後兩個月內,交接清楚。
第六款 中、日兩國所有約章,因此次失和,自屬廢絕。中國約候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速派全權大臣與日本所派全權大臣會同訂立通商行船條約及陸路通商章程。其兩國新訂約章,應以中國與泰西各國現行約章爲本。又本約批准互換之B起,新訂約章未經實行之前,所有日本政府官吏、臣民及商業工藝、行船船只、陸路通商等,與中國員爲優待之國,禮退護視,一律無異。中國約將下開讓與備款,從兩國全權大臣畫押蓋印日起,六個月後,方可照力:
第一、現今中國已開通商口岸之外,應准添設下開各處,立爲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來僑寓,從事商業、工藝、制作。所有添設口岸均照向開通商海口或向開內地鎮市章程一體辦理,應得優例及利益等亦當一律享受:
一、湖北省荊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慶府。
三、江蘇省蘇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
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于前開各口駐紮。
第二、日本輪船得駛入下開各口,附搭行客,裝運貨物:
一、從湖北省宜昌溯長江以至四川省重慶府。
二、從上海駛進吳沿江及運河以至蘇州府、杭州府。
中日兩因未經商定行船章程以前,上開各口行船,務依外國船只駛入中國內地水路現行章程照行。
第三、日本臣民在中國內地購買經工貨件,若自生之物,或將進口商貨運往內地之時,欲暫行存棧,除勿庸輸納稅鈔派徵一切諸費外,得暫租棧房存貨。
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
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余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以及在中國內地沾及寄存餞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個國之貨物--體辦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嗣後如有因以上加護之事應增章程、規條,即載入本款所稱之行船通商條約內。
第七款 日本軍隊現駐中國境內者,應于本約批准互換之後三個月內撤回,但須照次款所定辦理。
第八款 中國爲保明認真實行約內所訂條款,聽允日本軍隊暫行占守山東省威海衛。又于中國將本約所訂第一、第二兩次賠款交清,通商行船約章亦經批准互換之後,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確定周全妥善辦法,將通商口岸關稅作爲剩款並息之抵押。日本可充撤回軍隊。倘中國政府不即確定抵押辦法,則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應不允撤回軍隊。但通商行船約章未經批准互換以前,雖交清賠款,日本仍不撤回軍隊。
第九款 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將是時所有俘虜盡數交還,中國約將由日本所還俘虜,並不加以虐待,若或置于罪戾。
中國約將認爲軍事問諜或被嫌逮系之日本臣民,即行釋放。並約此次交仗之間,所有關涉日本軍隊之中國臣民概予寬貸,並傷有司不得爲逮系。
第十款 本約批准互換日起應按兵息戰。
第十一款 本約奉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批准之後,定于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即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初八日,在煙臺互換。
爲此兩國全權大臣署名蓋印,以昭信守。
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李鴻章
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二品頂戴前出使大臣李經方
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從二品勳一等伯爵伊藤博文
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外務大臣從二位勳一等子爵陸奧宗光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訂于下之關,繕寫兩分
另約
第一款 遵和約第八款所訂暫爲駐守威海衛之日本國軍隊,應不越一旅團之多,所有暫行駐守需費,中國自本約批准互換之日起,每一周年屆滿,貼交四分之一,庫平銀五十萬兩。
第二款 在威海衛應將劉公島及威海衛口灣沿岸,照日本國裏法五裏以內地方,約合中國四十裏以內,爲日本國軍隊駐守之區。
在距上開劃界,照日本國裏法五裏以內地方,無論其爲何處,中國軍隊不宜(逼)近或駐紮,以杜生釁之端。
第三款 日本國軍隊所駐地方治理之務,仍歸中國官員管理。但遇有日本國軍隊司令官爲軍隊衛養、安寧、軍紀及分布、管理等事必須施行之處,一經出示頒行,則于中國官員亦當責守。
在日本國軍隊駐守之地,凡有犯關涉軍務之罪,均歸日本國軍務官審斷辦理。
此另約所定條款,與載入和約其效悉爲相同。爲此兩國全權大臣署名蓋印,以昭信守。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訂于下之關,繕寫兩分
日本當時海軍實力
吉野號,日本向英國Armstrong公司訂購的巡洋艦,還有一艘同型艦爲“高砂”。據說吉野艦原爲中國訂購,但由于經費不足而被日本購去。1892年2月開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甲午戰爭中參加了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8彈,死1人傷11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巡洋艦。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巡弋渤海。1904年被編入第一艦隊參加了日俄戰爭中攻打旅順的戰鬥。1904年5月15日在濃霧中與裝甲艦春日號相撞沈沒。1905年5月21日除籍。
高千穗號,日本向英國Armstrong公司訂購的巡洋艦,是浪速號的同級艦。1884年4月10日開工建造,1885年5月16日下水,1886年3月26日建成。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5彈,死1人傷2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巡洋艦。1912年8月28日被列爲二等海防艦。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編入第二艦隊參戰。1914年10月17日在攻打我國青島時被德國S90號發射的魚雷擊中沈沒,264人戰死。1914年10月29日除籍。
秋津洲號, 日本在橫須賀船廠建造的巡洋艦原來作爲“松島”級的4號艦建造,後改爲單獨設計建造一型巡洋艦。該艦1890年3月開工建造,1892年7月6日下水,1894年3月31日建成,是日本建造的第一艘鋼制巡洋艦。甲午戰爭中參加了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4彈,死5人傷10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巡洋艦。日俄戰爭時被編入第三艦隊第六戰隊擔任日本沿海的警戒艦。1912年8月28日被列爲二等海防艦。1921年4月30日成爲潛水艇母艦。1927年1月10日除籍,7月29日在橫須賀解體。
浪速號,日本向英國Armstrong公司訂購的巡洋艦。1884年3月27日開工建造,1885年3月18日下水,1885年12月1日建成。該級艦據說原來也是中國訂購,同樣由于經費不足而由日本購去。甲午戰爭中參加了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9彈,傷2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巡洋艦。日俄戰爭中配屬第2艦隊第4戰隊。對馬海戰中受傷,後退出第一線。1912年7月26日在前往北海道途中的千島群島得撫島海面因事故沈沒。1912年8月5日除籍。
松島號,爲了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二艦,由法國設計師白勞易(Louis-Emile Bertin)設計的“三景艦”之一,原計劃建造4艘,後改爲3艘。該艦1888年2月17日在法國地中海鐵工及造船廠鋪設龍骨,開始建造,1890年1月22日下水,1892年4月5日建成。甲午戰爭時作爲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13彈,死35人傷78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巡洋艦,1905年參加了對馬海戰。戰後“三景艦”被編爲練習艦隊運送海軍學員進行遠航訓練。1908年4月30日在運送海軍候補生遠航歸途中在澎湖列島的馬公島停泊時彈藥庫突然爆炸沈沒。1908年7月31日除籍。
千代田號,由于日本向法國Forges公司訂購的畝傍號(Unebi)巡洋艦1886年10月19日竣工駛往日本途中于12月3日突然失蹤,日本海軍獲賠124萬5千3百円。 日本用這筆資金向英國Brown公司訂造千代田號巡洋艦。1888年11月開工建造,1890年6月3日下水,1891年1月1日建成。該艦是除扶桑、比睿兩艘老艦外唯一在中央設置防禦裝甲帶的軍艦。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3彈。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三等巡洋艦。日俄戰爭中配屬第三艦隊第六戰隊,在朝鮮海峽護送運輸船隊。1904年7月26日在炮擊旅順時觸雷後赴橫須賀修理,而後參加對馬海戰。1912年8月28日被列爲二等海防艦。一戰中參加進攻中國青島的作戰。1921年4月30日成爲水雷母艦。1922年4月1日成爲潛水艇母艦。1924年4月1日成爲雜役船。1927年8月5日在實彈射擊訓練中作爲靶艦被擊沈。後來該艦艦橋被拆除,移往江田島海軍學校作爲號令臺。
嚴島號,爲了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二艦,由法國設計師白勞易(Louis-Emile Bertin)設計的“三景艦”之一。1888年1月7日在法國地中海鐵工及造船廠鋪設龍骨,開始建造,1889年7月18日下水,1891年9月3日建成。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8彈,死13人傷18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巡洋艦。1912年8月28日被列爲二等海防艦。1919年4月1日作爲雜役船,更名爲嚴島丸。1920年7月1日成爲潛水艇母艦,艦名改回嚴島。1920年9月20日至1924年7月31日又作爲潛艇學校的水上校舍。1925年報廢。1926年3月12日在吳港解體,同年3月21日除籍。
橋立號,爲了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二艦,由法國設計師白勞易(Louis-Emile Bertin)設計的“三景艦”之一。1888年8月6日在橫須賀鋪設龍骨,開始建造,1891年3月24日下水,1894年6月26日建成。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11彈,死3人傷11人。黃海海戰後曾代替松島號成爲日本聯合艦隊旗艦。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巡洋艦。1912年8月28日被列爲二等海防艦。1922年4月1日作爲雜役船。1925年12月23日報廢,次年5月1日抛售,1927年在橫須賀解體。
比睿號,日本向英國Milford Haven公司訂造的金剛級巡洋艦之一。1875年9月24日開工建造,1877年6月12日下水,1878年2月25日建成。1890年曾遠航歐洲。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海戰中被擊中23彈,死19人傷37人。甲午戰後撤去帆索裝置加以改裝。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三等海防艦。日俄戰爭中作爲旅順港的警備艦使用。日俄戰爭後成爲測量船。1911年4月1日除籍。1912年3月25日退役。
扶桑號,日本向英國Samuda Bros公司訂造的巡洋艦。1875年9月24日開工建造,1877年4月17日下水,1878年1月建成。建造時采用機帆並用的動力推進方式,1891年11月16日在橫須賀撤去帆索裝置。1894年7月21日完工。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海戰中被擊中8彈,死2人傷12人。1897年10月29日在伊予灘停泊時由于錨索斷裂造成漂移,被松島艦艦首沖角撞擊後又與嚴島艦右舷相撞後艦腹部進水沈沒。1898年6月5日打撈出水後送入吳海軍工廠修理。日俄戰爭時被編入第三艦隊第七戰隊參戰。1912年12月12日被列爲二等海防艦。1908年4月1日除籍後作爲雜役船,1909年2月15日退役。1910年在橫濱解體。
赤誠號,日本小野浜造船所神戶工廠建造的摩耶級炮艦之一。1886年7月20日開工建造,1888年8月7日下水,1890年8月20日建成,編入吳鎮守府,艦長瓜生外吉中佐。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海戰中被擊中30彈,死11人傷17人。艦長阪元八郎太被擊斃。1898年3月21日被列爲二等炮艦。日俄戰爭中被編入第一艦隊第七戰隊,1904年5月18日在旅順外海濃霧中與大島艦相撞,大島艦被撞沈。1905年1月12日被編入第三艦隊。1911年4月1日除籍。1911年12月21日退役。1912年3月22日成爲川崎汽船公司的商船,改名爲“赤城丸”。1921年被尼崎汽船公司購入,航行于瀨戶內海。1945年9月17日在佐柳島遇臺風沈沒。1946年初被打撈起來,1月又在瀨戶內海觸雷沈沒,于1951年再次打撈起來。該艦最後于1953年在大阪解體。
西京丸號,日本建造的商船,1889年下水,甲午戰爭前改裝成代用巡洋艦。甲午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海戰中被擊中12彈,傷11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8188.html?tp=0_11
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歷史月刊07/07/24 楊溫利
儘管已是超過一個世紀的陳年往事,但中日甲午戰爭至今仍未被世人所淡忘。此戰影響中日兩國國運甚鉅,日本戰勝一躍而為強國,中國戰敗陷入長期的衰弱與混 亂,實為東亞乃至世界歷史上重要的關鍵性轉捩點。甲午一戰的影響至今都還存在,不僅是中國尚未完全從此戰所標誌的「百年屈辱」中恢復,更在於甲午戰爭日後 在戰略與大戰略上所造成的印象與衝擊。然中國「何以失敗?」……
中國「何以失敗?」對於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歷來從政策、戰略、戰術等各個層皆有所檢討、批判,而從中所獲得結論則可總括為:「不知海權。」中國被陸地收了靈魂,既不知如何利用海洋以增進國家的權力與福祉;也不知如何運用海軍兵力以獲致戰爭的勝利。但這一切所顯示的,卻是在甲午戰爭結束百餘年之後,對其經驗教訓與啟示的認識,竟然還是似是而非。因此,本文試圖對過去有關甲午戰爭的批評、解釋,再作一徹底的檢討,並側重在戰略與大戰略上的意涵,至於戰術上的教訓在今日已殊少價值,將以予省略。
大戰略與建軍備戰
甲午之敗,第一類的檢討直指大戰略與建軍備戰上的失誤。甲午戰爭前一直主管洋務、外交的清廷北洋大臣李鴻章,最為人所詬病者,是他「純粹守勢」的政策。李鴻章的大戰略規畫,乃是放棄周邊的藩屬國,以爭取本土現代化建設的時間;反觀日本則採取對外擴張的政策。這種差異反映了李鴻章,或說是整個清廷對於海權的 精要缺乏認識,「只知『海防』不知『海權』」,未能參透「海權對歷史過程和國家興衰所產生的效果」。不過,這種批評嚴格的說並不正確。
首先,儘管清廷的確耗費鉅資建立了龐大的艦隊,且依照海權大師馬漢(A. T. Mahan)之說,艦隊本質上確實就是攻擊性的,但若因此而批評清廷不知採取擴張、攻擊的政策,發揮艦隊的攻擊性,實是本末倒置。因為,政治目的與軍事工 具的正確關係,應該是「工具來適應目的」而非「目的去適應工具」;是因有侵略性的政策才需要攻擊性的軍備,而不是有了攻擊性的軍備所以必須採用侵略政策。 因此,李鴻章在大戰略與建軍備戰的上的失誤,其實是在於他選擇了不當的工具去配合其政策。
李鴻章的守勢國策,需要的是防禦性的軍備。在海軍方面,依當時十九世紀的科技,便是魚雷(快艇)與水雷。用魚雷艇來進行防禦比艦隊來得經濟,它較小而廉價,可以大量迅速建造,在運用上也不必太在意損失。而與之做為配合的,則是陸軍軍備,以及更為重要的鐵路建設。既然是守勢的國策,清廷並不需要越洋行動, 部隊調動可完全經由陸路,陸上交通確實不便,所以才需要由鐵路的建設來改善。鐵路使得陸軍部隊也可以獲致與船艦相當的機動力,如此便可以迅速調動應付可能存在的登陸威脅。
當然,若是以今非古,批判李鴻章缺乏見識未免流於事後諸葛,但作為對後世檢討的再批判,可就不同了。以魚雷艇為主海軍建設的理念,與當時法國海軍「少壯派」的思想頗為接近,此派學說在1869年即出現,並於1886年海軍上將奧比(Admiral Theophile Aube)出任法國海軍部長後成為實際的政策,甚至還早於馬漢著作出版的1890年。而鐵路在軍事上的價值,亦已在1861至1865年的美國內戰、1866年普奧戰爭、以及1870年普法戰爭中表露無遺,這一切都不是沒有前例可循的。由此可見,過去論者批評李鴻章或清廷「不知海權的重要性」,批評其 「忽視海防,輕海重陸、日本充分吸收馬漢海權論,重視海洋,採取攻勢的艦隊決戰思想因而導致勝利」,只說對了一半。
戰略的無知是危險的,而清廷的確是海權無知,但它的「無知」不是不知馬漢的學說,而是不知馬漢以外的學說。馬漢曾表示地理位置是發展海權條件之首,日本為一島國,發展海權是理所當然的;但中國雖有相當的海岸線,卻有更綿長的陸上國界、廣大的領土,以及虎視眈眈的強鄰,是絕對無法忽視陸地的,不該一味追隨海權論與「海主陸從」的觀念。馬漢著作雖然是經典之作,但也是有內在的矛盾:如果發展海權首要條件是地理環境,發展海權又如何是國家走向強盛與權力的必經道路呢?馬漢的理論是歸納的而非演繹的,缺乏邏輯的一貫,歸結英國過去的歷史經驗,只適用於英國這類的全洋(海島)國家;但中國作為一個半洋(大陸)國家,實應採用法國的理論。就像拜師學藝也要切合體質,大陸的中國若找上海洋的馬漢,難免要氣血逆流、走火入魔。
清廷企圖學習「船堅炮利」,但走錯了方向:清廷對海權一知半解,忘卻了中國「半洋」的本質,錯誤地「重海輕陸」。清廷投入建設海軍的經費,每年高達 2,000萬兩,占中央政府歲入的20%,而陸軍卻僅以地方稅收支應。北洋艦隊最初編成時可謂陣容堂堂,傲視於東亞;但陸軍卻是裝備不齊,編制混亂零散,仍以營為最大編制,甚至也沒有師的組織。相形之下,就是全洋國家的日本,其陸軍至少是全面配發新式單發或連發後膛填裝槍械,裝備比清軍整齊,編制上也組成 混合兵種的師團單位。易言之,與一般認識相反,一味投資於海軍,追求華而不實、不符合守勢國策的大型水面艦隊,嚴重忽視陸權發展,才是清廷在甲午戰爭前建軍備戰上最大的錯誤。
戰爭指導
檢討甲午之敗,第二類的批評則指清廷在朝鮮危機降臨之際,未能積極備戰,搶先向朝鮮增兵,作為外交的後盾,顯得畏縮怕事,落居被動。然而這樣的批評,其實仍延續了在大戰略與建軍備戰的錯誤認識:即使面對一場逼進的戰爭,其戰爭指導也不能固執地違逆已因長期大戰略選擇所設下的侷限。清廷在戰爭指導上確實是發生了戰略性的錯誤,但是更佳的戰略不是更積極、攻擊性的,而是更消極、保守的。原因無他,一如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的精闢闡釋:唯有願以較消極的目的為滿足,才能收穫防禦此一戰爭較強形式的利益。
甲午戰爭期間李鴻章主和,光緒帝則主戰。從戰爭準備來看,中國海陸軍皆弱,李鴻章對此事心知肚明。他奏道「北海鐵快各艦堪備海戰者八艘,餘輪僅共訓練之用」,「海上交鋒恐非勝算」,「陸軍兵力不厚,若另出境援朝擊倭,勢非大舉不辦,一經抽調,則處處空虛,轉為敵所乘,有礙大局」,李鴻章的戰備報告及戰略態勢分析可算相當中肯。既然清軍戰備不足,就不應派兵進入朝鮮此一暴露的位置,而只應以鴨綠江作為前線;且以海洋排拒的設想,北洋艦隊戰力雖不足以出戰爭取黃海的制海權,但若能保時存在、將日軍艦隊嚇阻於渤海灣之外,則可保衛首都並掩護遼東的側翼。如此的戰略雖必須放棄朝鮮,但尚可在鴨綠江國境一線獲得支撐,勝算較大。
然而,光緒帝卻怎麼也聽不進這些建言,反對撤兵,指示一面備戰,一面談和。儘管在邏輯上,是應由軍事工具去適應政策目標,但是臨到開戰前才想增強軍備已是緩不濟急,理想的政策也只有屈從手段的現實才行。奈何光緒帝不知軍力虛實,李鴻章卻又未能據理力爭、不以去留相逼,反而表示「守尚有餘,而攻則不足」,若「出境援剿」必須「備餉徵兵」,顯得語意不清而「事君不誠」。結果在勉強之下,清廷仍決定海陸併進、派軍增援。清軍海路只以微弱兵力掩護運輸船而未全軍出 擊,終至在豐島海戰中被日艦截獲擊沈;而陸路增援部隊32營約15,000人雖然順利抵達,但日軍亦已增援至16,000人,清軍兵力仍居劣勢。這一切都 是因為政治決策與軍事工具協調不良,使得本無力一戰的清軍勉強出戰,實乃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犯了兵家大忌。
誠然,清廷戰備的不足,特別是未能持續投資維持、更新艦隊是屢遭責難(千古罵名的「頤和園」興建),但若考察到當時的科技趨勢與中國半洋的秉性,這樣的批評只怕是未得要領。十九世紀下半是軍事科技進步飛快的時期,艦艇主機出力,裝甲材質、速射火砲等等的更新一日千里,船艦可說是才造好就已經落伍,儘管是成軍才6年的北洋艦隊,性能也已不比日本艦隊。廣為引用的李鴻章〈覆奏海軍統將摺〉中云「……我船訂製在先,當時西人船機之學尚未精造至此……」,清楚地反 映了這一點,一路苦苦追趕技術的躍進,豈是長久之計?這凸顯了建軍備戰的選擇,不僅應該配合政策的需要,也必須要考慮到科技的創新與穩定,光是持續投資是不夠的。比較起來,如果清廷是著重在鐵路、陸軍、魚雷快艇這類較為分散、經濟而易於更新的領域,又何以至此呢?最初大戰略選擇所累積的錯誤,並不是一些臨時的補救措施就可以扭轉的。
海軍戰略
清廷終於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位置上,展開了一場不該進行的戰爭。但考察戰爭中清軍的軍事戰略作為,又是否已經是最佳的決斷?關於甲午之敗,有關清廷戰略錯誤的批判,不外乎「只知消極防禦不知進攻;採取海守陸攻,避戰保船不知爭奪制海權」。不過,這些批評也同樣是個錯誤。既有清軍戰力不及日本的認識,那便不適合採取攻勢,防禦是戰爭較強的形式,劣勢兵力若還採取攻勢,無異是自取滅亡。
首先來看海軍戰略。戰術能力是戰略計算的基礎,既然北洋艦隊戰力明顯遜於日本,主張應主動出擊進行艦隊決戰,實在是不可思議。弱勢的艦隊應避免決戰,保持存在,才有可能困擾對手,若出海尋求決戰,那反而正中敵人下懷。海軍作戰中強勢的一方總是想尋求決戰、一勞永逸,弱勢的一方不能讓敵人的企圖得逞。而且,在當時科技的發展態勢之下,強勢艦隊針對弱勢艦隊基地的接近封鎖作為,亦已因魚雷、水雷的發展而變的日益危險。倘若北洋艦隊不是在豐島海戰後,勉強出航、遠離基地,對運送增援部隊的船團提供護航因而與日軍遭遇、被迫接受一場會戰;而是以逸待勞,等日軍自行前來港外封鎖,反而比較有機會重創日艦。因此,李鴻章主張艦隊「不必定與拼擊」、「作猛虎在山之勢」,使日本寄望落空,本來就是正確的戰略。
對此論者多批繼續評,雖然北洋艦隊確實想作為「存在艦隊」,但卻未找尋敵軍弱點發動襲擊,只知依恃砲台,喪失了艦隊的機動性,終於淪為「要塞艦隊」。然而,這種批卻是對於海軍戰略學說的誤解。儘管依照正統的馬漢觀點,「存在艦隊」的確才是攻擊性的,而「要塞艦隊」則是防禦性的、是不適合艦隊本質的錯誤運 用方式。但馬漢批評重點在於,「要塞艦隊」的錯誤是分散防守各軍港、成了各軍港岸炮的延伸,仍反映了守勢的思維,而不是指艦隊就一定不能停留港中、無論如 何都得出航作戰。換句話說,究竟算是「要塞艦隊」還是「存在艦隊」,重點是部署態勢是否集中,至於是否出航作戰則視情況而定。
當然,就整個清廷而言,南洋艦隊與北洋艦隊的分佈,的確就是不當的「要塞艦隊」式守勢思想,但甲午一戰清廷不也幾乎是以直隸一地與日本全國拼戰?這是清廷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過程中,分權下放地方所造成尾大不掉的問題,與海軍戰略無關。就北洋艦隊而言,它在部署上並未犯下「要塞艦隊」的錯誤。而在時機與態勢的研判上,雖說存在艦隊應「伺機」尋找敵人弱點加以襲擊,但是機會並沒有出現。北洋艦隊艦艇航速緩慢、不利迴避優勢日軍,要出港襲擊本非易事;何況,十九世紀末的陸軍對於後方補給的依賴程度,也不似大砲兵交戰的一次大戰或是機械化的二次大戰那般殷切,一時的襲擾殊難奏效。因此,李鴻章避戰保船仍不失為一保險的戰略。
顯然,採取消級的戰略,避免決戰、依恃砲台、不出海襲擊日艦等決定,都是因艦支性能不足,為保存艦隊所採取的適當措施,李鴻章的海軍戰略並無錯誤。戰局的發展充分映證了這一點:日本艦隊只因北洋艦隊殘部的存在,即不敢依原始計畫侵入渤海、直搗黃龍,北洋艦隊仍達到保衛首都北京的效果;而且日軍也為了消滅這 支艦隊煞費苦心,分出一個軍的龐大兵力,進攻旅順要塞。從此可見,海上會戰日軍雖然取得戰術勝利,但並未達成其戰略目的,即使是坐守港中的北洋艦隊,都還產生了嚇阻與牽制的作用。就此而言,謂黃海海戰清軍「並未失敗」亦不為過。雖說北洋艦隊最後仍落得被殲滅的下場,但那究竟是港灣要塞防守不利,無關艦隊運用;而且,日軍艦隊最後進攻威海的兵力,也是集中主力而來,並未分散露出破綻,北洋艦隊殘部就算出海力拼,仍缺乏勝算;加以艦支航速緩慢,逃脫機會也不大,被殲仍在所難免。因此,北洋艦隊在戰略上唯一的失誤,頂多只是沒有試圖出海擊毀登陸中的日軍,在毀滅前造成日軍更大的損失而已。
陸戰:勝敗關鍵
接著則是陸軍戰略。一般普遍認為甲午戰爭勝敗繫於制海權之屬誰,以往對甲午戰爭的論述,也頗集中於海戰的討論,但這正是最可議的論點。雖然在邏輯上,若清軍取得制海權,就徹底斷絕日軍向朝鮮進軍的可能;但反過來說,即使海戰失敗,陸戰仍大有可為,因為清軍並不依賴海路。甲午戰爭究竟是由陸戰決勝的,在海戰之後戰局仍然持續到翌年三月,期間清軍也不是沒有勝利,或至少取得一個較佳和平的機會。但清軍在陸戰卻屢遭敗績,這並非陸上軍事戰略的失誤,更不是海權喪失之過,而純粹是長期陸軍戰備廢弛的結果。
首先,清軍其實並沒有「海守陸攻」,清廷陸軍只是前進防衛而已。雖說將部隊派往此一暴露的戰線上的確是個錯誤,但如前所述,這是戰爭指導上的問題。在光緒帝的驅使之下,在朝鮮的清軍既不能撤軍又奉命增援,只好退而求其次採取守勢,這在陸軍的戰略上已是最佳的處置了。的確,清軍在開戰之際兵力處於劣勢,許多人也將此歸咎於制海權的喪失,但這並非事實。理論上,海運速度比的確是比陸上增援快速,喪失制海權將使清軍無法利用海運增兵,使增援速度降低。然而在實際上,清廷由陸路增兵並不是來不及抵達,而是一開始派出的援軍數量就不多(只有那32營的15,000人)。如前所述,這也是因戰爭指導上和戰的爭議所致,與制海權並無關連。
更何況,甲午戰爭中的海上決戰黃海海戰,就是北洋艦隊在完成前述之護航任務之後,於回程中才與日艦遭遇的。意即,在海戰以前,海路的新增援部隊早已順利運抵戰區。再者,朝鮮半島上的陸上決戰平壤之役,時間也還比海上決戰(1894年9月17日)早了一天(9月16日)。意即,當海戰還未發生、日軍尚未取得制海權之時,陸上清軍早已戰敗。觀察陸戰的發展,不難發現清軍的戰力是如何脆弱。一開始在平讓,清軍守軍約15,000人,抗略多約16,000人的日軍,如此清軍防守據點卻是一觸即潰。隨著海陸皆敗,清軍退守鴨綠江,更多的清軍援軍已由陸路抵達鴨綠江防線,盛京(瀋陽)一代部隊的增援也以陸路較為迅速。奈何,清軍在國境戰役仍是一路潰敗,又退往遼東半島北部,至此從海路增援更是完全喪失價值。顯而易見的,黃海海戰後制海權的喪失,對於朝鮮半島上陸上 決戰的勝負,乃至於往後在遼東半島上的戰鬥,根本沒有任何影響。所謂海權喪失使清軍增援不及而敗,是沒有根據的。
再來看奪得制海權的日軍。理論上,奪得制海權的日軍是可恣意利用海運進行登陸、迂迴陸上防線;但在實際上,中日兩軍兵力與火力涵蓋本來就十分有限,陸上空間因而顯的十分寬闊,處處是可行運動戰的空隙,施行兩棲登陸根本多此一舉。戰局的發展也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黃海海戰後日軍雖進行登陸,但卻是針對北洋艦隊的旅順、威海要塞,而不是支援攻擊鴨綠江防線、襲擊清軍的側翼。而且,日軍分派一個軍的兵力進攻旅順,不僅減輕清軍遼東方面清軍的壓力,甚至在鴨綠江一線崩潰之際,日軍的登陸都還未完成,成了閒置的遊兵。簡而言之,日軍雖取得制海權,卻未因此在陸戰上的取得戰略優勢,還是得在一次次的陸上交鋒中將清軍擊倒,其勝利全然是日本陸軍戰力較強所致。
進一步來看,清陸軍的戰略多稱合理,反倒是日本陸軍在戰略上屢陷險境。一則,清軍據守平壤,使得日軍面臨兩難:兩軍交戰其下攻城,但予以迂迴,平壤清軍又 如芒刺在背。其次,日軍分兵向南、圍攻旅順,另一方面又在遼東繼續向西推進,兩路並無聯繫,如此同時追求兩個戰略目標,是戰略上的冒險。再者,日軍在遼東半島上一路向西挺進,在北面盛京(瀋陽)方向清軍便可對日軍的右側翼構成威脅,在戰略上創造了切斷、包圍日軍的有利位置。但是清陸軍戰力不足,這些戰略上的優勢還是幫不上忙。平壤僅守了兩天,日軍輕易逼近鴨綠江而無後顧之憂;旅順要塞更只守了一天,這個遼東半島南端的戰鬥終究未能給予日軍太大牽制;當日軍攻勢深入遼東半島西北端,已是過渡延伸、漸成強弩之末,清軍也掌握機會開始反攻海城,但仍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清軍陸軍戰力不足,任何戰略都隨之破產,這才是甲午之敗的癥結所在,分析甲午戰爭中戰略的得失,只是更加凸顯了此一事實。
結語
甲午之敗,的確是一連串的長期累積的戰略錯誤所造成的。但清廷的錯誤,並不在於大戰略上的純粹守勢,亦不在於軍事思想上的消極與不知海權,更不在於重陸輕海、未持續投資、維持艦隊;而在於對國家所在地緣戰略環境與當代科技脈動認識不足,未能朝正確的方向,建立符合自身守勢政策與大陸性格的國防武力。
戰爭展開之後,清廷海軍戰力不足,不得不採守勢,並非主事者懦弱無能,或是戰略錯誤。北洋艦隊戰力不足,雖是避戰保船、依恃砲台,但已達成鞏固首都、分散日軍兵力的作用,清軍海軍戰略運用可稱合理,與戰爭最後的失敗無關。而日軍雖取得制海權,但不僅未曾在陸上獲得戰略優勢反而危機不斷,奈何清軍卻是不堪一擊。即使據守平壤、兵力與日軍相當,卻仍敗於日軍;堅強的旅順要塞,亦難為一日之守;當日軍過渡延伸、反攻契機出現,清軍亦無法取勝。陸軍缺乏戰力,才是甲午戰爭失敗的主因,而這也正是一個忘卻陸權、盲目追求海權的大陸國家,所必須嘗到的苦果。
只可惜在一個世紀之後,甲午之敗的原因卻仍未被充分瞭解;大陸的中國,終究還是沒能從這百年的海權幻夢中清醒。這不只是那在1980年代名噪一時的《河殤》影集,更反映在當今一些具體的戰略方針與政策之上。海軍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優先,新一代的大型水面艦艇一艘接著一艘下水,航艦的研究不曾中斷,而保衛海上通道、特別是石油航路安全的呼聲也甚囂塵上……不知是如何倒下的,又怎知該如何站起來呢?
北洋水師>維基百科
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隊。北洋艦隊1888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有段時間內為當時各國軍事專家評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大的海軍艦隊,但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
創建
平遠是北洋水師首次自行設計建造之全鋼甲軍艦,也是19世紀末中國造船工業的登峰之作。1860年代,中國洋務運動展開。1874年日本以「保衞當地僑民」為藉口派兵登陸台灣,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台將其驅逐。此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引發海防大籌議。李鴻章以「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強敵」的論據上書。清政府於是決定每年撥出白銀四百萬兩作為經費(實際用在購置軍艦款項只為每年一百萬兩),加快建設海軍。大清海軍計劃分為三支海軍艦隊:北洋水師負責山東及以北之黃海、南洋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粵洋負責福建及南海。後來時任之南洋大臣沈葆楨,以四百萬年費同建南、北兩洋艦隊經費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艦隊負責守衞京師,奏准優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諭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
1875年,李鴻章通過總稅務司赫德在英國訂造4艦蚊子船。
1879年,向英國訂造撞擊巡洋艦揚威、超勇。
1880年,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
1881年,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衞兩地修建海軍基地。超勇、揚威由中國海軍軍官駕駛下回國。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成立,醇親王奕譞為海軍大臣,着力建設海軍。李鴻章委託駐外公使許景澂、曾紀澤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定遠、鎮遠二艦回國,被日本視為威脅。
1886年,北洋水師訪問日本長崎,當時有水兵上岸後嫖妓與當地人發生衝突被扣。北洋水師的軍艦鳴炮示威,水兵被放。
1888年1月29日,平遠在中國(清朝)福州船政局下水。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軍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佈施行《北洋海軍章程》。
1891年,戶部上奏停止購買海軍軍械三年。至此以後,北洋海軍未能新增一炮一艦。時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不少舊艦又過量使用,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施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
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被日本海軍重創,沒有沉沒的軍艦全體投降。
1909年,清政府成立海軍事務處,北洋水師與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南洋水師合併為巡洋艦隊和長江艦隊。
編成
……………
人員
北洋艦隊各主要戰艦艦長及高級軍官幾乎全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多曾到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留學實習。中層軍官內不少為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國後到福建水師學堂學習海軍後服役。艦隊內一直亦有外國人擔任軍官作技術專家及指導。成軍初期的總教習(總查)為英國人琅威理(William Lang),至甲午戰爭時則為德國人漢納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
北洋水師主要將領有:
丁汝昌 -- 水師提督(自盡)
林泰曾 -- 左翼總兵,鎮遠號管帶(自盡)
劉步蟾 -- 右翼總兵,定遠號管帶(自盡)
方伯謙 -- 中軍左副將,濟遠號管帶(臨陣脫逃處死)
鄧世昌 -- 中軍中副將,致遠號管帶(自盡)
葉祖珪 -- 中軍右副將,靖遠號管帶
林永昇 -- 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號管帶(戰死)
邱寶仁 -- 右翼左營副將,來遠號管帶
黃建勛 -- 左翼右營參將,超遠號管帶(戰死)
林履中 -- 右翼右營參將,楊威號管帶(戰死)
楊用霖 -- 左翼中營遊擊,原鎮遠號副管駕,林泰曾自盡後接任管帶(自盡)
林穎啟 -- 精練前營遊擊,威遠號管帶
薩鎮冰 -- 精練左營遊擊,康濟號管帶
戴伯康 -- 精練右營遊擊,敏捷號管帶
李和 -- 後軍前營都司,平遠號管帶
吳應科 -- 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
陳金揆 -- 中營中營都司,致遠艦幫帶大副
沈壽昌 -- 中營左營都司,濟遠艦幫帶大副
逸聞和辨偽
北洋海軍軍艦「主炮晾衣」的說法是取自日本作家小笠原長生《聖將東鄉全傳》第74頁的記載。
1940年田漢在《整建月刊》上發表「關於中國海軍的幾個問題」﹕「……當北洋艦隊回航關西時濟遠艦略有損壞﹐於橫次[須]賀軍港入塢。當時任橫次[須]賀鎮守府參謀長的東鄉平八郎曾微服視察我濟遠一周﹐歸來與其海部建議『中國海軍可以擊滅。』……人家問他怎樣成立那樣的觀察呢﹖他說﹕當他視察濟遠時﹐對於該艦威力雖亦頗低首﹐可是細看艦上各處殊不清潔﹐甚至主炮上曬著水兵的短褲。主炮者軍艦之靈魂。對於軍艦靈魂如此褻瀆﹐況在訪問鄰國之時﹐可以窺見全軍之紀律與士氣……」。
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書中稱﹕「一八九一年(光緒十七年)七月九日﹐循日本政府之邀請,李鴻章特派丁汝昌率定遠、鎮遠等六艦駛往東京灣正式報聘。一時軍容之盛﹐國際側目……那時恭迎恭送,敬陪末座的日本海軍司令伊東祐亨和東京灣防衞司令東鄉平八郎,就顯得灰溜溜了。東鄉原為劉步蟾的留英同學,但是當東鄉應約上中國旗艦『定遠』號上參觀時,他便覺得中國艦隊軍容雖盛﹐卻不堪一擊──他發現中國水兵在兩尊主炮炮管上晾曬衣服。主力艦上的主炮是何等莊嚴神聖的武器,而中國水兵竟在炮上晾曬褲子,其藐視武裝若此﹔東鄉歸語同僚,謂中國海軍終不堪一擊也。」
2008年,海軍史學者陳悅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館刊撰文「北洋海軍軍艦主炮晾衣說攷辨」,通過辨析史料,證明關於北洋海軍在火炮上晾晒衣物的說法屬於子虛烏有的訛傳。[1]
[編輯] 參見
南洋水師
福建水師
廣東水師
[編輯] 影視作品
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北洋水師》陳道明主演,拍攝於1992年。
[編輯] 關於北洋水師的著作
《北洋艦隊》,作者:戚其章,山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清末海軍史料》,作者:張俠,海洋出版社,1982年出版,
《中國近代海軍史》,作者:吳傑章/蘇小東/程志發,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出版,ISBN 7-5065-1056-1
《中國近代海軍史略》,作者:張墨,海軍出版社,1989年出版,ISBN 7-5070-0035-4
《中國近代海軍史》,作者:胡立人/王振華,大連出版社,1990年出版,ISBN 7-80555-269-X
《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作者:姜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1年出版,ISBN 7-108-01748-2
《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誌》,編著:姜鳴,三聯書店,1994年出版,ISBN 7-108-00737-1
《晚清海軍興衰史》,作者:戚其章,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ISBN 7-01-002648-3
《北洋海軍艦船志》,作者:陳悅,現代艦船雜誌社,2006年出版,ISSN 1003-2339
《碧血千秋-北洋海軍甲午戰史》,作者:陳悅,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ISBN 978-7-5601-3767-4
《北洋海軍艦船誌》訂本,作者:陳悅,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出版,ISBN 978-7-80713-801-3
[編輯] 外部連結
北洋水師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
甲午魂
[編輯] 參考文獻
梁啟超,《李鴻章——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1901年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台北:遠流,1998年,ISBN 9573235137
錢綱,《大清海軍與李鴻章》,香港:中華,2004年,ISBN 9628820435
姜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1990年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8C%97%E6%B4%8B%E6%B0%B4%E5%B8%AB
另參本館《地緣戰略論》《國家海上利益論》《海權論》1895
文章認為,用「閉關鎖國」形容明清時期對外政策,是特定時代西方中心主義影響的產物,並不是對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的客觀描述。面對西方殖民勢力的步步進逼,明清兩朝統治者從軍事、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源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從今天的角度看,是否開放、如何開放、開放範圍多大,屬於國家主權範圍。國內外一些學者簡單地斥其為「落後」、責其為「野蠻」,甚至認為違反所謂「國際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文章表示,衡量歷史是非須置於當時的特定環境,後人不能苛求前人。今人既不能為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封建禮教歌功頌德,也不能以「閉關鎖國」全盤否定明清歷史對中國、對世界的意義。保守、落後、封閉不是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內容,也不是明清時期對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會標籤化為「閉關鎖國」。文章還稱,客觀而言,「自主限關」具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西方殖民主義者血腥東擴的步伐。
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有錯嗎? 2022-11-16
首先,今天對於中體西用的批判,是基於20世紀以來社會學、政治學等現代化理論而進行的,不能拿去指責古人的無知;其次,對中體西用的廣泛批判出現在甲午戰爭之後,但從洋務運動開始到甲午戰爭間30年並不認為中體西用有那麼大的問題。
西方的擴張促進了非西方的政治領袖和知識領袖用以下三種方式回應:拒絕現代化和西方化;接受兩者;接受前者,拒絕後者。今天,我們非常容易理解,現代化並不只有西方化這一種模式。但問題在於,在19世紀,世界上只有“西方”這一個地方是現代化的,你找不到其他任何參考的樣本。由此一來,對於世界各國的文化精英們來說,就必然要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你全盤西化,本土文化必然要受到衝擊;如果你不“西化”,則你的國家在列強堅船利炮之下難以生存。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日本“和魂洋才”,都是要避免“西化”而更追求“現代化”。
說明清“閉關鎖國”的人,你們才是“閉觀鎖國”!2022/11/18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不是傳奇的大航海》第25集--歷史認知上的閉“觀”鎖國才是我們的老毛病
明清時代的中國有閉關鎖國嗎?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 說沒有是因為世界各地都有人跑來跟中國貿易。 說有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去觀察瞭解外部世界。 貿易上沒有閉關鎖國,認知上卻有閉“觀”鎖國。 直到今天,我們許多人的歷史認知,依然是閉“觀”鎖國。
海禁--維基
海禁(又稱洋禁),是一種鎖國政策,旨在禁止民間私自出海,也限制外國商人前往本國通商,具體實施隨著時間變遷而有張有弛。海禁本來的目的是為消滅反叛勢力、打擊海盜及走私,保障社會穩定的初衷,日韓亦有此政策。然而,實際上海上貿易反因海禁而更加猖獗,歷代各政府的海禁最後都不了了之,最終以開港通商收場。
影射當前大陸處境(西方圍堵中國) 明清時期「閉關鎖國」重被學界討論 2022-08-30 聯合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最近發表一篇萬字雄文「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試圖為「閉關鎖國」政策「平反」,引發學術界震動,連媒體都參與討論並稱,「閉關鎖國」絕對不會是中國要走的路,中國繼續對外開放的決心十分堅定。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