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1 11:13:14阿楨

楊志良辭職信(館長代擬)

專業累了!

在台灣濫情理盲的媒體政客操弄下,專業實在溝通不了民粹,故我辭職。

                          衛生署長楊志良2010.01.01

(楨2010.01.02:但民主與民粹常傻傻分不清啊!那怎辦?馬能否找回擅長化解美牛民粹的葉金川來救火呢?
2010.01.04台灣專業的雙重失落:李陳黑綠金政權執政時以意識形態作賤專業,下台後又踐踏專業,而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則與之共犯!
2010.01.10:由藍民拒投可知台灣難脫強人政治和民粹,故不論為藍的政權保衛戰或唯恐綠粹回朝,在扁案/美牛/新流感.....等專業與民粹的衝突上,馬只能逼自己和五院的專業官僚做出合乎民粹之舉,這也是綠粹與藍粹兩害取其輕之不得已。
2010.02.28:真小人的綠民只要有獨吸,DPP再怎爛也挺;偽君子的藍民假清高,KMT再怎改革也不投票,莫非要見DPP再執政才流淚?
2010.03.09:太好笑了,明明是,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逼馬吳依民粹施政,反批馬吳搞民粹!
2010.03.12:本要仿<楊志良辭職信(館長代擬)>也叫王清峰辭職,王倒有智慧地先走了。在陽儒陰法的儒教文化圈如中日韓,當代三大無解法律議題:死刑/安樂死/墮胎,又以死刑最難解,最終似只能靠民粹和以拖待變來解決。旣然是意識形態議題,何不在死刑方式上加條「關且無償做工到死」,以滿足正反雙方的心理需求!)

民粹邏輯

凡民都有性質及程度不一之民粹
民粹間彼此會相生相剋
故玩弄者民粹也會被民粹所玩
〔如玩蛇者常亡於蛇
扁腫桶(總統)用台獨玩權弄錢,終遭司法民粹所玩,並殃及馬槽(朝)
林(火旺)偽哲88水災時以道德民粹逼劉內閣下台,如今面對死刑議題也因民粹而無法理性討論
……………
真是
粹人者人恆碎之
自作孳不可活
自作自受,現世報
……………〕
另詳參本館:馬政治迫害 民粹亡台 楊志良辭職信 88水災 (二)

2010-03-14 13:00:38 D’Artagnan 留言:
關到死只是無期徒刑,不能滿足一命抵一命的受害家屬心態

台長回應

正因是意識形態議題
廢死者忌「死」字
死刑者渴「死」字
故才以「關到死」文字遊戲,看能否滿足雙方心理需求
另可說以:
「關到死」比「一槍斃命」,更能滿足復仇心理
既懲罰又可剝削其勞力,簡直是摸蛤仔兼洗褲

實証研究廢死前後之犯罪程度多無異
故嚇阻多屬心理層次

民粹渴惡法亦法
法學界主流廢死
故多國常用不執行以拖待變

死刑之執行自古以來多須終審者(皇帝,部長...)
其因之一在避免冤殺(如前書案例)
但如今在法學界廢死主流下,誰願當劊子手部長?甚且吾人要小心:下的了手之官,可能會有如李扁之徒的陰狠。

另外馬被民粹所逼,可能會生出以下陰毛:
在黄代部長任檢察總長前,速殺較無判決爭議之死刑犯,如此,旣可謀選票、又能引起島內外廢死界之反彈,還可替繼任者打開討論廢死之立法大門。
……………等

王清峰本無意請辭 府院強力施壓2010-03-12 中國時報 江慧貞

     衛生署長楊志良的請辭風暴還沒落幕,法務部長王清峰拋出「廢除死刑說」引發的爭議又重創內閣。據悉,府院黨早在昨天下午就為「王清峰是保不住了」,當時與王有共識,在府方開完記依法行政記者會後,王就召開記者會宣布請辭,沒想到王居然強調釋憲立場無意請辭,於是昨天晚間,馬親自將王找進府內溝通,王清峰終於請職。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政院方面通知記者王清峰已口頭請辭之際,國民黨團多位立委也接到政院高層電話,告知「此事已經處理了,請大家不要擔心。」顯示府院黨一致危機控管,快刀斬亂麻,希望「廢死」風暴不要在今天繼續延燒。
     為了「廢死」風暴,馬英九昨天下午要求王清峰進府請了解情形,告知她目前府院立場仍不願升高此爭議,希望能低調化解,以「依法行政」危機處理。王清峰則認為,她之所以不執行死刑,是因為有十四名死刑犯已聲請大法官釋憲,在釋憲案出爐前,不會執行死刑,也是依法行政。就此,王清峰認為無辭職的必要。
     不過,昨晚府院高層觀察輿論風向,發現就算強調「依法行政」,談話性節目仍炮聲隆隆,最重要的關鍵是各家電視台的電話民調竟然都以高達一比九的懸殊比例,反對法務部不執行死刑。
     除此輿論風向外,吳敦義昨晚與黨籍立委餐敘時,除了普查立委對廢除死刑的態度之外,還在席間詢問秘書長林中森,「法務部的記者會情況如何」。在場立委轉述,得知王清峰並沒有請辭,吳敦義看起來心情沉重。
     事實上,在總統府公開要求王清峰「依法行政」後,行政院方面對於王清峰去職已有心理準備,雖然直到晚間七點多仍未接到王清峰任何回應,但行政院幕僚仍在院內待命,顯示高層早就心意已決,「授意」王清峰「主動請辭」。黨內人士也指出,王清峰下台其實不令人意外。據悉早在二月初,包括吳育昇在內國民黨內幾位立委就已醞釀要王清峰下台,但馬吳均認為,此時要拼五都選舉,內閣宜穩不宜動,不料王清峰專文反對執行死刑一出,終使這場政治風暴無法平息。

白冰冰:五都不用選了2010-03-11 中國時報
 
     藝人白冰冰昨晚在《2100全民開講》節目上與李濤連線,針對廢死刑公開嗆馬。她認為廢死刑不會是王清峰個人的意思,她只是個法務部長,背後一定有「高層」指示她這麼做,若馬政府政策堅持廢死刑,那五都也不用選了。

王清峰:考慮選舉 什麼事都別做【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10.03.11

法務部長王清峰公開主張不執行死刑、台灣要廢除死刑,被視為可能繼楊志良成為第二個為理念去職的政務官。王清峰接受專訪強調,公部門不應該再鴕鳥,她選擇一次把話說清楚,盼用理性取代悲情。
問:為什麼要主動提出暫停執行死刑?
答:死刑是最危險、最殘酷的刑罰。台灣過去每次談到死刑,都是一陣風,遇到民眾反對聲浪,政府就縮回去,最近立法院一直質詢這個問題,媒體也有似是而非的說法;我可以選擇作太平官,但這是國際議題,政務官不但要制訂好的制度,更要帶領人心,教育民眾尊重生命。
問:不擔心流失選票?
答:年年有選舉,如果要考慮這些因素,什麼事都不要做了;對的事總要有人帶頭,如果說現在的時機不對,什麼時候才是對的時間?
死刑 無法挽生命
問:被害人家屬反彈聲音不小,希望你能將心比心?
答:過去廿幾年,我都從事協助被害人的工作,從援救雛妓、慰安婦、受虐兒童、家暴婦女等,救援雛妓還面臨黑道恐嚇,但我只是擔心被害人自殺,很清楚被害人的心情,也一路協助被害人在法律訴訟過程爭取權益。
執行死刑真的就能撫慰被害家屬嗎?執行死刑也無法挽回受害者的生命,陳進興都已經被槍決了,白冰冰的心理創傷仍然未平,政府應該做的是,協助被害人及家屬重建心靈、走出傷痛。
部長 有權批不批
問:有人認為身為法務部長,你無權不執行判決定讞的死刑?
答:法院判決確定死刑的案件,給法務部長批執行令,就是讓法務部長有政策的考量;批不批是政策考量,不是刑的執行,作一個政務官,對死刑存廢要有所思考並提出政策。
 
74%反廢死刑 42%認王清峰應下台【聯合報民調2010.03.11
 
王清峰首度以部長身分明確表示「任內不執行死刑」,死刑議題再掀波。調查發現,有七成四民眾反對廢除死刑制度,僅一成二贊成;和本報於九十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反對廢除死刑的比率九年來僅略減五個百分點,贊成比率維持一成左右,九年來沒有明顯變化。

廢死爭議政壇生波 白冰冰向馬總統致意【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10.03.14 
 
死刑存廢爭議引起政壇風暴,日前嗆聲「用選票教訓政府」的藝人白冰冰昨天與馬英九總統不期而遇,白冰冰當面向馬總統致意說「替政府添麻煩了」,馬總統則連聲說「不會」,「我們有我們的政策」。
 
府:2/3暫緩死刑案件 民進黨執政留下【中央社 2010.03.13
 
廢死刑議題引起爭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憂心政府短線操作。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今天指出,44件死刑案,有29件是民進黨執政暫緩執行的,不知民進黨的長線思考是什麼。
蔡英文上午受訪時表示,廢除死刑議題這類重大議題,必須社會有共識、完整的相關配套,否則貿然去做,不但社會無法接受,也會傷到處理問題的正當性。
蔡英文並說,她對馬政府的施政與決策一直感到憂慮,就是任何事情都是短線操作與思考,導致很多事情無法解決。
對蔡英文的評論,羅智強回應表示,總統府聲明當中,都已經清楚陳述。
他說,政府處理死刑問題,就是強調依法行政。目前44件死刑案件當中,其中2/3,29件是民進黨執政時期暫緩執行的。他要請教蔡英文,「民進黨的長線思考是什麼?」
羅智強認為,死刑問題複雜萬端,政府努力在處理民進黨執政所留下的問題,請蔡英文體諒。
對於廢除死刑議題,總統府11日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第1是「我國是法治國家,一切必須依法行政,對於目前已經判決確定的死刑案件,若要暫緩執行,必須有合於法律規定的理由,否則法務部應依法妥適辦理」。
第2點,「廢除死刑是世界多數國家的趨勢,但目前在國內尚存許多歧見,並未形成共識,還需有更多理性的討論。但在整個大趨勢來看,延長若干重大犯罪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假釋門檻加嚴、死刑判決程序更為嚴謹,並透過修法減少死刑的使用,應是未來的方向」。
誰敢當殺人部長?2010-03-14 中國時報短評

     理念不同,罷官而去,自屬應當。但,王清峰主動挑起死刑話題,炒得沸沸揚揚之後離開;接任的人,專業條件不談,大家的焦點全放在肯不肯執行死刑,這樣壓力很大!
     為了死刑而讓一個部長下台,結果可能給人一種認知:繼任的法務部長是要來執行死刑的。在物色繼任人選時,不像在為國舉才,反倒像在甄選劊子手。繼任法務部長的人,最受矚目的工作竟然是要執行死刑,實在有點嚇人。絕大部分有資格出任這份職務的,都是畢生知書達禮、可能連雞都沒殺過的人,要以執行死刑為就任前提,難免望之卻步。
     奪人性命,真的會對心理造成沉重負擔。即使是對十惡不赦的凶徒也一樣,因為法務部長不是受害人,沒有受創傷也沒有報復心,反而要承擔結束一條人命的責任,壓力不小。過去幾任部長拖延死刑,有些法官死刑判不下去,其實也是不願經由自己的手來做這種事,因此就把問題往後丟給後任,讓死囚求死不得。
     死刑存廢的問題,不在制度,而在文化。台灣的社會文化與世俗觀念仍然支持死刑,法規沒有力量去扭轉一個社會全面的信念。廢除死刑的理想如果要實現,必須是在這個社會的文化發展到另一個階段時,也許有這麼一天,但不會是在短期內。在此之前,要法務部長一個人扛起死刑的爭議與責任,太沉重了點。

另詳參本館:《雖然他們是無辜的》 《生死一線間》 《生命的自主權》

不可以走…吳揆急電 楊志良鐵了心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2010.03.09

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下午無預警舉行記者會宣布請辭,行政院長吳敦義在記者會前約二、三十分鐘才接到幕僚通知,急電楊志良溫情喊話「不要走」,一路從會場外走到廁所,對楊動之以情十幾分鐘,但楊絲毫不為所動,仍照既定時間宣布。
衛生署昨天突然發布簡訊通知,署長楊志良將於下午四時舉行記者會,楊志良請辭消息馬上傳開,吳揆當時陪同馬英九總統與婦女代表茶敘,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遞紙條通知馬總統,馬獲悉後臉色相當凝重。
錯愕不已的吳揆急電楊志良強調,「都已經努力到這個時候了,不可以做這樣的決定。」他還向楊志良表示,「現在記者都在旁邊,我不能說假話」,除了電話慰留外,吳揆也要求楊志良一定要留下來,要求楊務必出席晚間六時的行政院簡報。
整整十幾分鐘,只見吳揆從會場外一路解釋,最後索性避開記者躲入廁所,但楊志良不為所動,吳揆此時只好以命令口吻連說三次「不可以!」並強調,「你四點鐘不必做這個動作好不好?不能講已經決定!怎麼能在這關鍵的時刻這樣啊?」
溫情沒用,命令無效,吳揆只能「曉以大義」,他說,國民黨國會席位有四分之三,「會輸給四分之一嗎?」何況政院提出的是合乎社會公義的案子;「努力已經快要成功,現在是最重要的階段,千萬不要走!」但仍無力回天。
吳揆昨晚六點半則照預定行程,召集健保費調整案會議,但楊志良未出席,顯示辭意堅定。黨政人士表示,楊志良閃辭,打亂吳揆布局,再次牽動敏感的內閣人事調整;若楊志良堅持離開,在接任人選難尋的情況下,恐怕又要請前署長葉金川推薦人選了。
健保費調整案的差別費率引發適法性爭議,是楊志良請辭關鍵之一,據了解,政院將援引大法官釋字第四七三號解釋文,「鑑於全民健康保險為社會保險,對於不同所得者,收取不同保險費,以符量能負擔之公平性,並以類型化方式合理計算投保金額,俾收簡化之功能」,主張健保費率可採差別費率。政院也可考慮請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修改健保法第廿一條,提供差別費率法律依據。
江啟臣強調,吳揆從來沒有說一定要百分之七十五的民眾不調漲健保費,而是說在六成或七成民眾不調漲保費的基礎上,請衛生署再考慮及試算。
 
楊版專業罷官 凸顯理盲國會2010-03-09 中國時報 仇佩芬/特稿
 
     安然挺過新流感,美牛風暴也扳不倒,楊志良在衛生署的七個月一路風雨,都能有驚無險。沒想到總統、閣揆一路力挺的健保費調案,卻引爆執政團隊與專業閣員的衝突,一句「力有未逮,不應尸位素餐」,楊志良話說得客氣,卻絲毫不掩飾與吳內閣「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情緒。
     吳敦義接掌行政院,高舉庶民大旗,對官員,動輒以「民怨」之名痛責;對部會,時時搬出「體察民心」教訓。強力形塑苦民所苦形象的吳內閣,把健保費調整視做體現庶民施政的指標政策,沒想到開第一槍的,竟是民調最高的楊志良。
     楊志良擺明不吃「庶民」這一套:健保費怎麼調,不該是買東西討價還價,而是專業制度設計。法治社會,該漲誰的錢來補助誰的生活,法律程序是唯一必由之徑。不是不可討論、並非沒有彈性,但思考空間必須是專業政策討論,而不是官員的嗆聲喊話。
     對楊志良來說,高層口中的五塊十塊,都必須經過嚴密計算,而非信口開河,大開支票。既然政府一再說,台灣健保是全世界最好的健保制度,就應該傾力支持,而不該任其淪為「庶民」口號,最終淪為選舉攻防的話題。
     健保費率調整談了十幾年,改革健保財務的二代健保案也早已送到立院,但立委諸公無動於衷,暗地逼走了一個肯為政策負責的政務官,明著卻又偽善地宣稱楊志良「有骨氣」,如此理盲的國會,要如何講道理?
     從這樣的心路歷程來看,誰說楊志良不懂選舉、不諳政治?辭職記者會上挑明了說,五都人選確定,選戰起跑,朝野想好好談健保?不可能。選票當前,誰敢輕忽?既然看清健保費率調整勢必被政治犧牲,毋須在意選票的楊志良又何必陪葬?
     多年前官場流行「海瑞罷官」這齣戲,講的是明代官員海瑞「直言敢諫」,得罪皇帝與權臣,官場起伏之後抑鬱以終。歷史學家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形容海瑞「個人道德之長,不足以補組織和技術之短」,是以不能得到同僚認同。在楊志良決定掛冠那一刻,心中或許也像海瑞罷官時一樣輕斥「舉朝之士,皆婦人也」。
     但對所謂庶民來說,遺憾的並非朝中走了一個海瑞,而是「世間已無張居正」。
留言:海瑞2010-03-09 09:54:07
參與政治不需要面對不理性的聲音嗎?百姓付你薪水來罵他們嗎?有種就不當官!有種就不選舉!作閒雲野鶴去!楊志良涉世未深嗎?少來這套
留言:嫌廚房熱的快滾2010-03-09 09:55:31
理盲國會,理盲閣揆,還是理盲記者?除了漲價之外,端不出菜的署長,還不走,真是白目!?不能配合的下屬,閣揆還不讓他走,真是白目!?這麼白目的署長與閣揆,還怪罪自己75%的國會,這樣的記者不但理盲﹑﹑濫情還兼白目!!

庶民院長 別只想選舉用民粹治國 2010-03-09 中廣新聞/程平
 
    行政院長吳敦義在上任以後,特別強調要重視民意,不但發明出「庶民經濟」這個在經濟學課本上找不到的新名詞,讓公路總局長為八塊錢下台,要中油將浮動油價超收的75億還款於民,將產創條例第卅條喊卡,下令暫停國產局出售北市精華區國有地,一直到要求75%的民眾不能調漲健保費,這一步一步說好聽點,是行動內個立即反應民意,可是從各部會首長每天一早起床就繃緊神經看早報,到新聞局編預算委託民間收視調查公司進行電視輿情蒐集,難怪環球經濟社長林建山會批評,馬政府「民粹治國」更變本加厲,衛生署長楊志良在8號請辭記者會上更直言,台灣年年有選舉,到五都選舉候選人名單出爐後,更沒有調漲健保費空間。
    楊志良挑明了說,現在台灣政府要推動任何政策,受制於選舉的考量實在影響很大,而這也證明了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在去年九月九號,吳揆首次對內閣小幅改組後,批評吳揆的內閣團隊是「選舉內閣」,似乎一點都不假。
    這樣凡事為選舉,民粹治國的現象,國民黨立委李鴻鈞就以吳揆突然宣佈要停售台北市精華區的國有地政策為例子,強調此舉不但未必能抑制房價飆漲,反而顯得有欠考量。
    提出產創條例第卅條,想要用租稅優勢,爭取更多國際大公司來台設立營運總部的國民黨立委丁守中也批評,現在常任官面對扭曲言論都不敢挺直腰桿,政府政策沒有前瞻性,未來要如何和國際競爭。
    吳揆的意見會與官僚體系有這樣大的差異,國民黨立委邱毅說,選舉出身的吳揆,當然有扛起年底五都選舉成敗的壓力,但吳揆卻要領導一群多數是學者出身的內閣,意見上一定會有衝突。
    但是要顧到國家長遠發展,又要能立即反應民怨,真的是不簡單,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林鴻池說,要解決這樣過度民粹的現象,民眾不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台北市污水下水道接管率達到83%,以及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這些都是馬英九在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具有前瞻性,短期內看不到掌聲的政績,但同樣是馬英九,現在搭配吳敦義在中央執政,處處依照輿情炒短線治國,似乎只在乎起起伏伏的民調數字,但卻缺乏攸關國家百年大計的政策方向,如果在上位者無法走在最前面,引領人民朝正確的方向邁進,只是一味在乎民眾第一時間受到挑撥的情緒,讓政策隨民意擺動,吳內閣再不趕緊調整腳步,就怕不只楊志良會變成內閣請辭風潮的第一張骨牌,國民黨凡事都是選舉考量的做法,也會在五都選舉中被人民看破手腳。

死抱庶民鐵律 失去認真署長【聯合報╱胡顏/教(台北市) 2010.03.09
 
衛生署長楊志良的坦白與勇於任事,在當今政壇上堪稱是稀有動物。雖然在野黨批評他「不懂政治操作」,但是與其他虛與委以的政治人物比起來,我還蠻欣賞他說實話的真性情。
外界對健保費不能抱持「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如果調漲健保費可以拯救虧損連連的健保制度,無論是這次的調漲方案,或是未來的二代健保,我個人都贊成。
相信跟我有同樣想法的民眾也不少,行政院實在不必死抱「庶民」鐵律,在多少民眾的健保費不能漲間拉拔,最後因而失去一位認真又負責的署長,何苦來哉?
外界總是以先催繳積欠的健保費,以及杜絕浪費和A健保費後,方可談調漲健保費,這不無道理,但終究是「蛋生雞,雞生蛋」的無解問題,個人認為只要有利於健保制度的事,衛生署都應該要去努力,最後當無法達成任務時,下台負責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楊署長是當今內閣裡令人敬重的首長,過去我喜愛他的真誠、敢言,如今他選擇辭職,我更欣賞他不眷戀、負責的行為。雖然為其壯志未酬而惋惜,但我衷心期盼他的請辭得以振聾發聵,讓拖延多年的健保費調漲案露出曙光。

別把名嘴秀當成庶民堂10-03-09 中時 劉彥甫,大學生 (楨:酩嘴政剋冥眾共犯
 
     新聞局打算每年斥資百萬委託民間收視調查公司監看政論節目,想藉此了解民意,以達成吳院長「庶民經濟與庶民政治」的理念,這作法或許立意良善,但是站在庶民觀點,希望政府能再多作評估。
     近年來收視競爭激烈,節目製作為了譁眾取寵,除了重金禮聘名嘴外,其談話內容口味更趨於辛辣,不免讓人有扭曲事實之疑慮,久而久之,這些政論節目只是為了收視率而存在,監督政府的功能淪為表面功夫,只留下無的放矢的批評及謾罵,根本無助於政府施政與社會風氣改善,庶民真正的心聲也不足以抵抗名嘴的高分貝。
     新聞局要執行這項政策時,應切記政論節目的言論,僅為施政參考,並非民意的全部。畢竟,政論節目的來賓永遠是那幾個熟面孔或少數愛出風頭的民意代表,也不是每個庶民都有機會藉談話性節目call in發表意見,以此標準採集民意,庶民政治理念可能化為烏有。

楊志良聲望創新高 但六成六挺政院版2010-03-10 旺旺中時民調中心

     衛生署長楊志良請辭,聲望再創新高,達五成,但行政院的調漲方案較獲民意認同。根據本報最新調查發現,有六成以上的民意不支持調漲健保,若非漲不可,行政院版本較獲青睞。至於楊志良的請辭動作是否妥當或要不要接受慰留,民眾看法分歧,分別約有三五%的人表示支持或反對。吳敦義聲望維持在四一%。  

楊志良:全民公投 限制選舉次數【聯合報╱記者陳惠惠 2010.03.10
 
衛生署長楊志良閃電辭官後,昨天再發表 「頻繁選舉,禍國殃民」 聲明,對於國家政策遭選舉綁架、停擺,政治人物置國家政務不顧,表示極度不滿,建議全民公投,限制選舉次數。
 
併時程沒變 103年起選舉七合一【聯合報╱記者李順德 2010.03.10
 
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強調,內政部推動簡併選舉的時程沒變,在地方制度法修正後,自一○三年起,七種地方選舉將調整至同一年、同一天舉行,且每四年舉行一次「七合一」選舉,預估將節省五億四千萬元選務經費。
 
選舉綁架健保 專業不敵民粹
【聯合報╱石滋宜/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2010.03.10
 
衛生署長楊志良因為健保費調整問題請辭下台,親筆聲明「頻繁選舉、禍國殃民」,痛斥國家政策被選舉綁架。
楊署長為他的政策辯護選擇下台,是一個負責任政務官做對的選擇。他的辭職也凸顯出:專業抵擋不住政治優先的危機!
 
學者:政客瘋選舉 才是亂源【聯合報╱記者郭乃日 2010.03.10
 
衛生署長楊志良感嘆「頻繁選舉,禍國殃民」,政治學者認為,選舉太多,尤其選舉活動太早展開,的確會導致社會成本太高;不過,健保問題能否怪罪到「頻繁選舉」,學者之間看法不一。
文化大學政治所所長楊泰順說,雖然選舉頻繁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台灣選舉的一大問題,就是選舉活動太早展開,使得候選人不斷造勢,為了搶版面各種動作都出現。
楊泰順說,像五都年底才要選,但現在有些黨內初選活動已開始,如果政府能對選舉相關活動有比較明確的規範,對太早發動的選舉活動降溫,將可減少對政策的衝擊。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也同意選舉太多,確實會造成社會成本太高,這可以從合併選舉方向著手。不過,他認為,對健保費率而言,選舉太多並不是唯一的問題,五都年底才要選舉,現在若不能討論健保費率調漲,要離選舉多久前才能討論?
王業立表示,把健保問題怪罪到選舉太頻繁,並不合理,政治人物為了選票才是關鍵。決策者太在乎少數人或特殊利益團體、財團的聲音,加上好的政策無法讓大多數民眾了解,才是問題所在。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施正鋒也不認同把健保問題扯到頻繁選舉上。他強調,衛生署長雖有其專業堅持,但行政院長和總統更另有宏觀的考量。署長雖然沒有選票壓力,但也不能只要有效率就好,其他都不管。
施正鋒說,雖然不能一味討好選民,讓後代承擔健保黑洞;可是現在只看到挖中產階級去補中下階層,要說調漲費率當然令人無法接受。而且健保費率問題都沒有看到全盤的討論,阻力自然大。

頻繁選舉禍國 44%民眾同意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2010.03.11
 
本報民意調查發現,民眾對楊署長的「頻繁選舉,禍國殃民」之說,不分藍綠都心有所感。泛藍支持者五成九認同選舉太多會影響國家政策推動,二成五不同意;泛綠支持者則有四成三同意這樣的看法,三成一不同意;至於中立選民認同此說者也居多。
至於選舉太多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什麼?在提示選項且可複選的情形下,六成七民眾認為選務工作耗費社會資源才是最大的選舉之惡,其次是政府政策因選舉轉彎與造成社會分裂對立,比率各為四成五與四成三,另有一成六覺得選舉太多會導致家庭失和。
 
楊志良走或留 17日後明朗【中央社 2010.03.10
 
衛生署長楊志良請辭,府院黨全力慰留。據轉述,總統馬英九今天當面慰留楊志良,但楊志良是否打消辭意,仍要等17日到總統府簡報完健保費案後,才能明朗。
 
版本若接受 42%民眾:楊志良應接受慰留【聯合報民調2010.03.11
 
衛生署長楊志良因要向馬英九總統簡報健保財務調整方案延緩請辭。本報民意調查發現,如果行政院最後決定接受衛生署版調整方案,四成二民眾認為楊署長應接受慰留,二成三仍支持他辭去職務。

選舉萬歲 政客罪魁【聯合報黑白集10.03.11(楨:霉體銘手酩嘴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呢?
 
堅稱已是衛生署「前署長」的楊志良,發表公開信,標題是:頻繁選舉,禍國殃民。
選舉原是民主政治的大根大本,如今卻被指為禍國殃民,而居然持此種想法的不只楊志良而已,儼然已是街譚巷議常聞的「庶民觀點」。
楊志良並非指選舉禍國殃民,而是指「頻繁選舉」禍國殃民;但選舉頻繁固然傷害可見,真正的問題卻是在政客操作選舉的手法惡劣,未必在選舉的次數多少。
台灣的選舉有三大問題:一、從國家認同開始分裂,被政客無限上綱操作成兩國的戰爭;二、任何爭議政見皆不能相輔相成或截長補短,皆成了零和大戰;三、民意代表不論自己究竟能代表幾分的民意,在國會及地方議會中,皆極盡汙辱官員人格之能事。
就以楊志良牽涉的三個爭議議題來說。新流感來了,大家吵的是疫苗生產怎麼那麼慢;疫苗來了,大家吵的是安全可虞千萬別打疫苗。吵來吵去,如今回頭檢討,台灣居然是防疫相當成功的國家之一。再說美牛事件,楊志良的「科學論證」,當然抵擋不住反對者的「政治觀點」;但最後鬧到修法廢約的地步,難道是明智之舉?至於健保費漲價,不准漲的聲音始終大於如何漲,一直到楊志良辭職,大家似乎才意識到,應當面對如何漲的問題。
這類的政治鬥爭,使得台灣的選舉變成禍國殃民。大議題,直接就扯到統獨,反而聽不見如何維持現狀、如何捍衛中華民國;又只聞「不愛台灣」、「賣台」,而不聞大家如何一起來「愛台灣」;小議題,則如前述,沒疫苗時吵著要疫苗,有疫苗時卻又反疫苗。如果這種敵我鬥爭的零和政爭不能改變,則選舉不論多少,皆可能禍國殃民。

誰是理盲濫情的加害者和受害者?2010/03/11
 
……………
而媒體,無疑是從中推波助瀾的最大幫兇。
遠的不談,就以近兩年台灣媒體的表現為例,何嘗對國家和社會有過正面的貢獻?用謾罵取代理性的監督,以媚俗的「政治正確」論調,不惜藉著造謠和散播謠言的手段,刻意誤導民意,篡奪民心。要說台灣不亂,豈非緣木求魚?
所以,真正禍國殃民的,並非來自楊志良抨擊的台灣選舉頻繁,實在是由藍綠政客、媒體以及政論名嘴所共同炮製而成的惡質選舉文化。
而這一惡質選舉文化所引發的政治浮燥和焦慮的氛圍,又進一步加速社會人心的共同倒向人性的黑暗面而不自覺。
我們都是理盲濫情的加害者,同時又是受害者 。
也因此,任何政治議題,從來不可能經過冷靜的討論,也從來不可能在當前的台灣社會取得共識,總是呈現各說各話的羅生門現象。楊志良的請辭事件如是,王清峰所掀起的拒絕執行死刑論調,亦如是。
這樣的狀況,大家打算忍到什麼時候?
讓我們激昂的情緒冷卻下來吧,不要隨著政客的瘋狂言論起乩,不要輕信媒體毫未查證的任何報導,和一點都不客觀的任何評論。
我們只有冷靜,才能清明在躬,才可不動如山。也唯有如此,理性始可抬頭,理盲濫情的風氣才會遠離這個社會。
http://blog.udn.com/ganghu999/3843208

容不下有見解的政務官 奢談改革2010-03-12 中國時報社論
 
……………
     楊署長認為其政策挫敗可能與台灣年年選舉的情境有關,但我們卻認為這是一個政治生態與文化的制度性問題。有理想、有抱負的領導人不會畏懼在選舉文化中保護優秀的政務官;一個改革的環境,應該是要期待優秀人才能盡情地為台灣奉獻付出才是,但目前的環境卻恰恰相反,令有識之士心憂。楊署長辭官究竟能不能激發出府院高層的的覺醒認知,恐怕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2x112010031200193,00.html

另詳參本館: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 《中國大陸基層改主改革》 民主形式萬歲 台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末代健保  流感政治學  狂牛病政府

楊志良:去留都被罵 我就皮厚點【聯合報╱記者陳惠惠2010.03.18

「每個人都有一個擔子,我本來放下了,現在又要挑起。」數度請辭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發表聲明繼續留任。他說:「留下來會被罵,走了也會被罵,反正就是會被罵,皮厚一點就好了」。
從辭職聲明、「頻繁選舉、禍國殃民」聲明,昨天楊志良三度發表聲明,表示「這個擔子,一邊是岌岌不保的全民健保,一邊是低收入民眾的保費負擔,這個擔心太沈重,超過衛生署與我個人負荷」但這段期間,他看到了希望,政府團隊跨部會合作,一起挑起這個擔子。
聲明稿最後,他說「希望能為台灣留下一個健康而永續的全民健保,讓老幼貧病得以無憂。」
從上周一堅決辭職到願意留任,其間轉折關鍵,楊志良說,健保費率平衡,起碼不會增加新的虧空,總統和行政院長對他說要有使命感。楊志良說:「說健保是我這一生最重要的事,這樣太矯情,但我不會忽略健保,因為它是健康照護很重要的基礎」。
「這樣走了,人家會說我太不負責任,我曉得很多人希望我走,現在不走了,人家也要罵。」楊志良說,他反正會被罵,皮厚一點就好了,再忍耐立法院一個會期,要不然怎麼辦,總不能要他消失。
對於最後定案的健保費率調整方案,楊志良究竟滿不滿意?他說:「它當然不是一百分,如果是一百分,就不需要二代健保法了」,但此案合法,也達到照顧弱勢目的。
健保局長鄭守夏是否也留任,鄭守夏一句話「我當然願意留下來一起打拚」,讓坐在一旁的楊志良又紅了眼眶,要求媒體不要再問去留問題。
儘管楊志良決定留任,卻也說,若二代健保法沒過關,表示他能力不夠,應該找更有能力的人來處理,過的話,階段性任務就已經完成。楊志良自嘲:「我這老頭子能力不強,還常常被人說講錯話,事情也做得不怎麼樣,零零落落的」。
楊志良說,二代健保法修法工作能不能完成,只能期待但不能保證,「誰曉得這次(費率調整)結果是這樣,我以為還會拖下去」。
 
單一費率拍板 兩年推二代健保【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2010.03.18
 
健保調整方案昨(17)日拍板定案,費率由4.55%調高至5.17%,月投保金額4.2萬元以上民眾的保費將調漲,平均每人每月調漲89元至194元,約487萬人受影響,78%民眾不受影響,4月1日起實施。
馬英九總統裁示,先採行健保調整方案,弭平健保財務缺口,政府兩年內將提出二代健保方案。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二代健保以家戶所得計算費基,才符合社會公義,二代健保一旦完成立法,調整方案就完成階段性任務,立即退場。
馬總統昨日舉行健保費率調整會議,邀集副總統蕭萬長、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代表等人聽取衛生署長楊志良報告健保調整方案,歷經兩個多小時討論後,馬總統拍板採「單一費率、差別補助」方案。吳敦義隨後率楊志良、健保局總經理鄭守夏在行政院新聞局召開記者會,公布健保調整方案。
楊志良指出,新費率採二年收支平衡費率,由現行4.55%調高至5.17%,調幅為13.6%。投保金額上限也由13.17萬元提高到18.2萬元。每年將增加522億餘元保費收入,其中雇主增加負擔193億元,民眾自付81億元,政府負擔247億元。這個方案約有78%的人「一毛錢不動」,9%的人保費由政府補助20%,13%的人新增保費全額自付。
由於採「單一費率、差別補助」,投保金額5.3萬元以上的民眾需全額自付新增差額;月投保金額4.2萬至5萬600元者,政府補助20%;月投保金額4萬100元以下者,政府全額補助。
不過,月所得超過13.17萬元的民眾,保費調漲金額較高。以上限的18.2萬元計算,保費將增加達千元,需全額負擔;無政府負擔保費的雇主、律師及會計師等專門人員自行執業者,保費增加幅度更大,最高可達3,000餘元。
全民健保保費計算,由雇主、民眾、政府三方依照6:3:1分攤保費費用。其中,政府及雇主除負擔受僱者的部分保費,還必須部分負擔被保險人眷屬的保費。
若依實際眷屬人數計費,多眷口的員工,雇主須負擔較高額保費,因此健保是以「平均眷口數」計費,將健保一、二、三類眷屬總人數除以被保險人總人數。以政府公告的平均眷口數為0.7為例,每個員工雇主必須多負擔0.7口的眷屬部分保費,也就是要付1.7口的部分保費。
衛生署估計,這次被漲到健保費的高薪上班族,自行負擔的保費年增約66億元,雇主則多付總計132億元,目前暫時未計劃調整平均眷口數,將再視情況是否調整。

健保邏輯

人的健康慾望無限
醫技愈進步醫費愈貴
公營績效正常下不如私營,反之則特例

台灣健保不論如何開源節流,絕不可能滿足民粹所幻想的俗夠大碗。
台灣健保的績效要依國際專業評比:官優(如行政費比)民劣(如醫療浪費)。
最好末代健保(官商所負担錢還給保戶私營,看不起病者才由公費負担),至於1.5/2代健保只能苟活。

另詳參本館:末代健保 白色巨塔的謊言 《誰將生存?》
 
馬總統:得罪人 丟選票 也要改革【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3.18
 
馬英九總統昨天聽取衛生署健保報告後,當場裁示兩年內推動二代健保,下午以黨主席身分主持國民黨中常會時,更語帶激昂地說:「即使得罪人、丟掉選票,對台灣長期有利的事,一定要做!」
馬總統近來密集舉行總統府高層會議,昨天端出健保調整方案,今天一早七時,馬總統將邀集行政、立法、考試三院院長,協商銓敘部提出的考績法修正草案;據悉,儘管公務人員考績丙等不得低於三%的條款招致部分公務人員強烈反彈,衝擊國民黨鐵票,但馬總統的底線仍是堅持改革。

考績法3%考丙 關中:絕不能考進來等退休【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10.03.19
 
考績法被視為馬政府年度改革大菜,連日來卻遭公務體系強力反彈,考試院長關中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語重心長表示,「執政若不能堅持改革,怎麼跟人民交代?」國民黨推動改革,不能只看一時選舉,端出政績才能爭取人民支持。他在受訪時三度強調,考績法修正草案「一定會通過」。

銓敘部:績優單位 丙等比例可為零【中央社 2010.03.19
 
考績法修正案擬訂丙等不得低於3%,引發爭議。銓敘部19日晚表示,績效好的單位考列甲等以上人數比率可以高一點、丙等人數比率低一點,甚至降至零,非齊頭式平等。
 
考績法3%考丙 吳揆:三大疑慮須先排除【聯合報╱記者林新輝2010.03.20

公務員考績制度改革引爆爭議,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在立法院答復朝野立委時表示,三大疑慮必須先排除:第一,各機關百分之三丙等,有齊頭式平等之虞;第二,打考績的首長就像擁有一把刀,「良善的人披荊斬棘,惡質的人誅除異己」;第三,考績法排除法官,厚此薄彼。
 
談考績法 金溥聰:改革也要挑對時機【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10.03.20
 
考績法修正衝擊國民黨年底五都選情,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昨天意有所指說「改革需要觀察時機、要挑好的時機」;他強調,考績改革要杜絕流弊,而非造成公務體系不安,考試院應妥適溝通。
 
公僕咬牙:3趴強制考丙 簡直理盲民粹【聯合報2010.03.20 
 
「百分之三打丙等,不能保證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反倒容易流於政治迫害。」考試院長關中力主公務員丙等考績百分之三門檻,基層公務員出現反彈聲。
 
企業支持:這年頭哪來的鐵飯碗【聯合報╱記者陳曼儂 2010.03.20
 
全國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表示,公務員對考績規定丙等比率覺得難以接受,但許多企業老闆們聽到公務員不滿,更覺得不可思議,公務員的素質本來應該都要很好,因為高普考很難考,能上的都是佼佼者,但現在政府機關鐵飯碗「摔不破」制度,除了升遷考核都要按部就班,做不好也不能讓人離職。
連全國工業總會這樣的非營利組織,去年也因為有人工作狀況不好、辭退了三個人。勞基法第十一條都規定「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雇主可以解雇,公務員為何不能有法照辦?
也有業者舉例,像是大賣場的貨品,如果是銷售成績是最後的百分之十,可能等不到第二年續約就被下架,淘汰百分之三的公務員不是什麼嚴格的標準。
 
民眾期待:打混公務員應該淘汰【聯合報 2010.03.20
 
「如果真要打公務人員考績,可能一堆人都該打丙!」考試院訂出公務人員百分之三考丙下限,基層公務員反彈,百姓卻普遍認為混的公務員不少,百分之三下限太寬了。

觀察站/金刀遇關刀 想割瘤又怕失血【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3.20 

公務體系向來是藍軍大票倉,從健保調整、考績法改革,基層抗議連連,甚至出現所謂「鐵票流失論」,如何兼顧改革與現實選票考量,恰巧點出「馬總統」與「馬主席」的尷尬困境。
手術刀割深了,恐將傷筋動骨;劃淺了,卻又無法割除沉痾,如何精準揮動這把改革手術刀,馬總統兼馬主席恐怕更頭大。

沒有改革是不痛苦的【聯合晚報╱社論 2010.03.19
 
考試院推動公務員考績法修正,引起強大反彈。據說已有公務員埋怨,「是不是選票太多了?」,行政院只好強調「不要打擊士氣」。這件事,口頭上大家都同意「改革」二字,但改革的幅度和步調如何?強調「配套措施」者是著眼於事緩則圓,或根本是緩兵之計?改革的代價是陣痛還是會致命?這些問題各有考量,豈是一頂改革的大帽子就能概括解決!
現在的社會氣氛,說穿了,任何問題幾乎不可能得到共識。原因是:一、民主多元,本來就百鳥齊鳴,人人有話要說。二、意識形態對立和朝野角力嚴重,為反對而反對者眾。三、如果事涉既得利益的改變,更是絕對激起反彈,寸步難行。四、公共論壇的「發言權」和「代表性」不成比例,少數人講話大聲(所謂「瓦釜雷鳴」)往往蓋過了沈默的多數民意。五、執政者受制於嚴重的選舉情結,理性判斷和道德理想都自我設限。
公務員的考績辦法和淘汰機制,本來就極困難達成「最佳解決方案」。如果是無彈性的3%丙等「配額」,加上固定的幾次丙等就必須淘汰,加上掌考績大權的上級和「上上級」未必公正無私,加上官僚機構本有和稀泥文化…,這些因素統統考量進來,新的變革辦法還未上路就可「預知死亡紀事」了。更何況,公務員本來被視為執政黨的鐵票部隊,變革引發的「選票太多了嗎」的暗示性反應,任何執政者不可能視若無睹。
但是,縱然加總了以上所有的考量,執政者恐怕還是必須自問,也要向公眾明志:改革是一定會付出代價的,那麼是不是要繼續改革?官僚文化積弊已久,如果「文官向上提升」是不僅關中、更是馬總統自己願意做出的承諾,則縱使代價龐大,是否能義無反顧?手段上做細膩一些的調整是必要的,因為任何人事機制一設定「配額」(不管是優惠或淘汰),就難免取捨的痛苦。但哪有改革是不痛苦的呢?
歷來的變法維新都是「不成功便成仁」,考績法修正之路任重道遠!

考試院院會審議通過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中央社2010/041 )

考試院今(1)日上午院會審議通過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並於今日函送立法院審議。
考試院特別強調,有關考列丙等部分,已規劃訂定16種配套措施,將於考績法及5種相關子法包括考績法施行細則、考績委員會組織規程、績效評比辦法、面談執行辦法及激勵辦法中,予以規範落實。至於今日院會通過的考績法修正草案,較受外界關注的主要重點包括:
……………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54932
附件下載
考績法配套措施 (doc檔)
考績法流程圖 (doc檔)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54932

考績邏輯

公務員制度屬官僚制度
官僚制度是理性的依法行政/保障
但官僚制度會異化成官僚心態/鐵飯碗

公營績效正常下不如私營,反之則特例(如威權之星港)
在應付考績下,愈多考績反而愈無效率(如極權之蘇聯)
台式民主下的「辦公室更不道德」
台灣公務員不論如何考績,絕不可能滿足民粹所幻想的高績效,和貪腐一樣,頂多比上(如星港)不足比下(如馬菲)有餘。
台灣公務最好盡可能私營化。

另詳參本館: 鐵飯碗  《辦公室不道德講座》 別侮辱民眾智商 《黑金》 《中國廉政史》 《行政腐敗》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近代普魯士官僚制度研究》 

立委補選丟3保1 藍4連敗【聯合報╱記者李志德2010.02.28

桃園、花蓮、新竹和嘉義縣四席立委補選結果揭曉,民進黨拿下桃、竹和嘉義三席,國民黨只守住花蓮。而花蓮一役民進黨蕭美琴,小輸國民黨王廷升六千一百票,得票率是民進黨在花蓮史上最高的一次。
丟掉三席立委,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昨天在記者會四度道歉,承認「結果非常不理想」。
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說,這是人民對馬政府執政的檢驗,也是人民給民進黨的機會。
馬政府上台後經歷六波選舉,國民黨除了台北市大安區立委補選險勝,其他都是敗選,昨天是連四敗,成為執政嚴重警訊(見下方附表)。
中選員會公布立委補選結果。桃園縣第三選區由民進黨黃仁杼當選,得票數四萬五千三百六十三票,國民黨陳學聖四萬兩千六百票,無黨籍吳餘東和林香美,分獲四千四百二十四票和三千六百一十七票。
上次這個選區立委選舉,國民黨和民進黨得票比是六成三比三成六;但這次即使把吳餘東和林香美的票加回藍軍,藍綠比也只有五成三比四成七。
新竹縣由民進黨彭紹瑾當選,得票數七萬一千六百二十五票,國民黨鄭永堂五萬六千三百四十二票。
三個月前新竹縣長選舉,兩位藍軍候選人共拿十七萬三千票,彭紹瑾七萬七千多票。昨天再選立委,彭紹瑾少了六千票,但藍軍得票只剩三分之一。
嘉義縣第二選區由民進黨陳明文當選,得票數五萬七千四百五十一票,國民黨林德瑞兩萬七千一百三十八票。
國民黨「一席尚存」的花蓮縣,王廷升得票數三萬九千三百七十九票;民進黨蕭美琴三萬三千兩百四十九票,縣長傅崐萁力挺的施勝郎,只得八千八百六十三票。
昨投票率偏低,在百分之三十六到四十二之間。

低投票率傷害民主正當性2010-02-27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博士候選人/陳以信
 
    本周六舉行四席立委補選,各界均視為年底五都大選前哨戰,綠軍要一鼓作氣趁勝追擊,藍軍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兩軍都有非贏不可的政治壓力。然而隨著政治冷漠在各地蔓延,低投票率已成大勢所趨,單靠政黨積極輔選或候選人大聲疾呼只怕也難以挽回。然而這股趨勢本身,並非中性無害,勢將為民主正當性帶來傷害,進步民主的信徒實應設法防止。
    民主和市場一樣,是兩項人類歷史中最重要發明,兩者都是一種制度,其中關鍵的誘因安排,都是引導最自私的人類天性,做出最利他的社會行為。鈔票乘載的是市場中的價格機制,鈔票藉由價格傳遞訊號,好讓市場達到最有效益的配置。選票則是肩負民主中的價值功能,選票藉由價值交換認同,讓民主得以最大程度擁抱社會中的正當性基礎。
    從生理面看來,鈔票上所儲存的是信用,選票上所儲存的是價值;市場需要鈔票以確保交易信心,民主需要選票來鞏固正當統治。但從病理面看來,市場有通貨膨脹,民主也有民粹瘋狂;市場會受困於經濟蕭條,民主也可能陷入政治冷漠,市場蕭條是經濟災難,而民主冷漠則成政治危機。凱因斯教會我們以財政刺激挽救市場蕭條,卻沒人教導我們該當如何拯救民主冷漠。
    換言之,低投票率並不屬於民主的健康狀態,如同一個健全市場,該有適當通貨膨脹與可容忍的通貨緊縮,健全的民主,也必須依靠適當的投票率來支撐,八九成投票率的瘋狂動員會令人窒息,兩三成投票率的社會疏離一樣扼殺民主。其實這正是台灣社會的兩難困境,多年來高度緊繃的選舉激情就像彈簧,拉力越大張力越大,然而一旦超越彈性極限,彈簧拉成鐵絲,選民的多情也就立轉無情。這是原因,也是結果。
    完全的自由市場已成神話,一個健全的市場必須規範,既要維持競爭,也要防止壟斷;平時運行需要監理,危機突現時更要出手搶救。一個健全的民主也是如此,服從多數外必須尊重少數,公民審議與參與功能不可或缺,對民粹瘋狂要有反省能力,而對低投票率帶來的正當性危機也不可視若無睹。如同對抗經濟危機的刺激方案一樣,相關單位應該認真思考挽救投票率的適當誘因安排,或許是行政獎勵,或許是交通津貼,或許是延長投票時間,也或許是立法設定基本投票率下限(如投票率未達四成則暫停開票,隔日繼續投票)。
    總之,政治冷漠是一種民主病態,所侵蝕的是台灣民主的正當性基礎,政治人物有鼓舞選民參與政治的責任,而選舉制度也應該有防止正當性流失的機制安排。

另詳參本館: 啥是一黨獨大  2009大選

51%法則:藍營為何不投票?【聯合報社論 2010.01.12
 
二次政黨輪替以來的歷次選舉顯示:馬英九總統並未在綠營爭取到新的認同者與支持者,反而卻是藍營支持者的熱情與認同已見嚴重耗損流失。綠營如鐵板一塊,這只是顯示馬英九難有拓展的空間;但藍營支持者的疏離與背棄,對馬英九而言,卻是統治基礎的致命性鬆動。何況,愈是帶不起藍營的熱情,就使綠營愈有操作的空間;而馬英九的領導地位因而愈告吃緊,藍營恨鐵不成鋼的疏離感與失落感也愈形嚴重。惡性循環,遂告產生。
在二○○八總統大選期間,馬英九競選總部曾有一種「51%法則」,據為輔選主軸。所謂51%法則,就是要將馬英九塑造成大多數人對他存有51%認同的政治人物。換句話說,就是不要將馬塑造成一部分人極認同(比如說90%),但另一部分人極不認同(比如說5%)的明銳典型。在當時,此一構想或許是:只要大多數人認同馬英九51%,不使他成為形象太明銳而招致強烈愛憎的人物;即可打破藍綠界線,一方面爭取中間偏綠的選票,另一方面亦為當選執政後整合社會預做鋪墊。這個51%法則,也許並不純然是選舉策略,而也如實地反映了馬英九中庸內斂的信仰與人格。
這個51%法則,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執政後,似乎仍然沿用,於是一味謹小慎微,想要討好所有的人;然而,如所共見,卻造成了如今綠營鐵板一塊、藍營疏離背棄的局面。想像中,多數藍營的支持者,原本對馬英九認同與支持的「平均值」,應當是超逾51%的;但現今的事實卻顯示,有些藍營選民的支持度已低於51%(不投票了),更多的藍營選民則不論投不投票,亦已陷於高度的疏離與失落之中。
這或許正是馬政府如今政治處境的寫照:綠營反對者的氣勢旺盛,藍營支持者的熱情、認同感、光榮感、參與感、成就感,及支持度皆每下愈況,趨低不起。這是僵局,也是危機。
至於為何形成如今這個局面的原因,我們曾多次試作解析。主要的原因是:中華民國是一個在國家認同、族群關係、兩岸政策及社會正義上皆是遍體鱗傷的國家;這個局面絕對不是一個只以「高級公務員」自許的總統所能化解,而需要一個以「國家領袖」自命的總統來扭轉乾坤。但是,馬總統上任後,「退居第二線」、「不兼黨主席」、「不發布緊急命令」等作為,皆是一個「行政角色」的格局,而不是一個「國家領袖」的境界。馬英九自認是守法守分,中規中矩,但在支持者眼中卻是懦弱無能,自縛手腳。這種風格在馬英九的想像中也許符合51%法則,卻落至今日親痛仇快的下場。
討論至此,可能會產生一個誤解。本文並不認為馬英九應當向所謂的「深藍」靠攏,而只是認為馬英九必須努力回應藍營中的主流期待;使其支持者回復向心力與光榮感。倘若仍然維持51%法則,綁手綁腳,想要討好所有的人(楨:整合社會與討好何干?),多數支持者的熱情必將在51%以下低迴。(楨:怎可能不靠攏?)

美牛、疫苗風暴 凸顯馬政府溝通危機【非凡新聞周刊 2010/01/07江睿智(楨:在台灣濫情理盲的媒體政客操弄下,專業溝通的了民粹? 
 
全民在美麗璀璨煙火下迎接二○一○年,對坐困在總統府的馬英九總統來說,迎接的是內外交迫的政治局勢與風暴,而這一切,究其原因就是「溝通不良」四個字。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29812

頹勢不止 馬危機還沒完?【聯合報╱桑品載/作家(台南市) 2010.01.10
 
國民黨三席補選立委皆墨,顯現老百姓對馬政府的氣還沒有出夠; 這個「氣」源,有兩大部分,一是中間選民,二是藍營支持者。有共同之氣,也有各別之氣。
前者,顯現對馬政府所揭示的改革不認同或不滿意,這當然和馬英九競選總統時所開出的支票,多數未兌現有關。
兩岸政策是馬政府的強項,可是直接落實在庶民身上的利益並不多,陸客來台觀光定,MOU簽署,ECFA也可能簽署,大企業得到好處,人民卻難解眼前之急,成了望梅止渴。
名筆、名嘴掀起罵馬英九風,於是「馬英九無能」成為普遍印象。這中間當然有讓馬感到委屈的,但印象一旦形成,馬的溫良恭儉讓作風反而使人覺得更氣,彷彿是默認。民進黨打蛇隨棍上,形成與不滿者的聲氣相結合,馬支持度下滑,民進黨自然得利。
這情形,頗似多年前,人民因不滿陳水扁,致使民進黨歷盡縣市長、立委、總統選舉大敗。國民黨在日前縣市長選舉與昨天立委補選中失利,不啻為一種「勢」的翻轉。這個勢延續下去,不無失去政權的可能。
另一敗因,是藍營支持者的「反馬情結」以及國民黨依舊在分裂的老故事中打轉;前者是不投票,後者是分裂投票。
所謂「反馬情結」,相當部分是認為馬「不夠藍」,這與馬藍綠和解的想法有落差,例如「不統、不獨」,許多人解釋為「B型台獨」。惟獨派的聲音未因馬的「不獨」而消失,相對地使反獨者感到失落,對馬有取悅綠營的疑慮。
馬英九對陳聰明的去留保持「法律立場」,站在元首的高度,並無不妥。但當大家將陳聰明和黃芳彥順利出境聯想後,陳水扁的影子便出現了,「法律說法」便難以服眾。這個情緒反映在監委對陳聰明彈劾案上,提案監委豈不知法律理由並不充分,卻仍有六人投贊成票,甚至還打算再提彈劾案。可惜,馬總統似乎仍未察覺這個情緒蔓延的嚴重性。
國民黨的分裂,並未因馬兼任黨主席而改善,反更加嚴重。縣市長選舉時即出現端倪,鄭永金、謝深山公然反對黨的提名人。他們也明白支持的人未必當選,卻仍執意而為,這種玉石俱焚的做法,即使在李登輝執政時也未如此嚴重。
另一分裂現象,見於美牛進口事件,國民黨籍立委和府院唱反調。美國在聲明中表示,不能理解國民黨立委為何不支持政府?那是因為不知道不吃馬這一套的立委,大有人在。
再回頭看昨天和下月將進行立委補選,國民黨還沒有將不服的同志全部勸退,是團結的民進黨對抗分裂的國民黨。尤其是,金溥聰選前宣示,對未獲提名而參選者,將開除黨籍,這些人好像並不在乎。支持國民黨和馬英九而無光榮感,這個危機的嚴重性,就絕不會僅止於昨天三席立委的敗選而已了!

馬迷冷感… 馬探粉絲搏感情【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1.24

「我媽說,對馬英九沒感覺了!」媒體人王尚智去年十二月三合一選舉後,在城邦部落格貼文內容如是說。這篇文章大大「刺激」了馬總統,決定今天親赴花蓮拜訪王媽媽江美華,透過面對面的接觸「搏感情」,希望「把感覺找回來」,重新燃起昔日粉絲的挺馬熱情。
 
王媽江美華笑了 馬又超越裴帥【聯合報╱記者洪肇君2010.01.24
 
「有啦!有啦!我已經找回對馬英九的感覺。」媒體人王尚智的媽媽江美華得知馬總統今天要到花蓮看她,高興合不攏嘴,她有三個偶像,馬總統被摒棄幾個月後重返榮耀,再度超越劉德華跟裴勇俊。
 
輸怕了! 回抱深藍找回感覺【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1.24
 
從強勢主導立院開臨會通過地制法、拍攝電視CF反擊民進黨,一連串反守為攻策略,外界見識到國民黨「硬起來」,背後思維就是要向支持者交代,頗有「固本培元」意味。
從上任之初宣示藍綠和解、全民總統,馬總統今年以來的治國思維與政治路線開始出現調整,包括探視粉絲江美華,即將安排拜訪榮家,都是重新「擁抱基本盤」策略,套句黨政人士所言「還真是輸怕啦!」

提早一個月輔選 馬力拚止血【聯合晚報記者唐孝民 2010.01.23
 
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今天正式啟動第二波立委補選的輔選活動。國民黨高層指出,2月27日的立委補選,具有藍綠氣勢消長分水嶺的指標意義,國民黨必須在這次立委選戰中止血停損,一旦再度失守,恐怕將對年底五都選舉,造成骨牌效應。

陳聰明彈劾案/彈劾 紓解不少人鬱悶【聯合報╱吳一忠/研究生 2010.01.20 
 
監院通過陳聰明彈劾案,不能說是大快人心,至少紓解了不少人的鬱悶。陳聰明去留早有定數,名嘴或媒體批判固然是壓力之一,但各項明顯引起爭議的事證,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輿論強力追擊,民心失望加上證據攤牌下,檢察總長的公信力受到重創,才遭到彈劾。如今形勢比人強,民意和監察院都給了答案,陳聰明案可為未來者殷鑑。

監察院彈劾檢察總長陳聰明民調 2010-01-20蘋果日報民調

支持,陳聰明有問題,應下台→59.84%
不支持,證據未明,對他不公平→23.65%
不知道/沒意見  16.51%

陳聰明下台 馬:很意外!藍士氣大振2010-01-20 TVBS 林上筠 

地制法出奇制勝闖關成功,國民黨內士氣大振,今天連馬主席都激動握拳說,國民黨就是要這要拚!而另一個讓藍軍振奮的消息,就是之前被歸咎是敗選原因之一的檢察總長陳聰明,剛好被監察院彈劾,而請辭下台,馬總統今天說他也很意外,並強調他絕無介入司法。

 拖累馬總統民調 王清峰道歉2010-01-20 中國時報 陳志賢

     針對檢察總長陳聰明遭監院彈劾一事,法務部長王清峰十九日說,此事對檢察體系、法務部、內閣的公信力都造成很大傷害,甚至連累到馬總統。王清峰強調,檢察總長被彈劾,是很難過的事,她要跟社會大眾表達最誠摰的歉意。

馬:要拔陳聰明 不會拖2年【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1.21

綠營質疑檢察總長陳聰明彈劾案是藍營陰謀,馬英九總統昨天與立委茶敘時表示,彈劾陳聰明絕非政治陰謀,「如果真的要用政治手段拔掉陳聰明,不會拖上快兩年。」

藍敗選後開鍘 道德入罪可議2010-01-20 中國時報 楊舒媚/特稿
 
     下台靠智慧。檢察總長陳聰明被監察院彈劾後才不光彩地辭職,顯見其政治智慧之待商榷。然而,陳聰明的彈劾案在三席立委補選前未過,選後被推託是國民黨敗選原因後才過,瓜田李下,難免惹人非議。

(楨:上下皆怎做都罵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基層檢方:政治力介入【聯合報╱記者熊迺祺 2010.01.20
 
檢協會與檢改會昨天都對首任檢察總長陳聰明未能完成四年任期感到遺憾,部分基層檢察官則認為,總長被彈劾後請辭是政治力介入的結果,感到洩氣、顏面無光,已傷害檢察系統。

藍委:不意外 綠委:找替死鬼【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 2010.01.19
 
監察院通過檢察總長陳聰明的彈劾案,國民黨立委邱毅形容這是遲來的正義,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呂學樟也表示,對結果不意外,但正本清源之道,還是應該建立檢察總長的退場機制。但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李俊毅質疑,國民黨去年底選戰挫敗認為陳聰明是主因,此舉顯然是在找替死鬼、推卸責任。

陳聰明請辭 扁:馬秋後算帳 2010-01-20  TVBS

高雄市議員鄭新助,上午來到土城看守所探望陳前總統,針對陳聰明遭到監察院彈劾通過,已經口頭請辭,鄭新助轉述陳前總統說法,認為這根本就是馬英九在背後操作。

綠:新總長將成馬的劊子手 2010-01-21 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

檢察總長陳聰明遭監察院彈劾請辭下台,昨引發民進黨中常會的關切,擔心未來新檢察總長人選會成為馬英九剷除政治異己的劊子手。

諮委有給職 蘇許駁斥金溥聰【聯合報吳政修10.01.16(楨:敢做不敢當的賴皮
 
針對國民黨祕書長金溥聰指區政諮詢委員月領4萬5000元是台南縣長蘇煥智建議、台南市長許添財支持,蘇煥智昨天表示,他只是建議,但決定權在中央,國家領導人做出決策就不能當「搖擺狗」出爾反爾;許添財指國民黨亂搞、亂栽贓。 

地制法 綠提釋憲 藍:早有前例【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 2010.01.19
 
民進黨擬針對地制法修法提出釋憲,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呂學樟表示尊重,但他強調修法讓鄉鎮長轉任區長,是為了在過渡時期協助偏遠地區繼續推動建設,代直轄市長尋找人才。國民黨團強調,這樣的作法早在過去北市、高市都有前例。
 
地制法過關綠要提釋憲 藍:無違憲問題【聯合報╱記者林新輝2010.01.18
 
地制法修正案三讀過關,綠營認為立法限制直轄市長人事任用權,有違憲之虞;藍營反擊,因應過渡時期,政府另訂法規保障基層民代權益,無違憲問題。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表示,尊重民進黨團提釋憲案的權利;不過,綠營之前也支持「直轄市長得擇優鄉鎮市長,以機要人員方式進用為區長。」難道這沒有違法?總不能合綠營意就是合法,不合綠營意就是違憲。
 
面臨杯葛束手無策 國民黨亟需靈活議事策略 2010-01-15 中廣新聞/李人岳
 
    立法院第七屆第四會期結束,「產業創新條例」和「地方制度法」卻闖關失敗。加上去年底由於放寬進口美國牛肉所引發的修法僵局,連立法院長王金平都在民進黨黨團三長交接的場合抨擊,本會期有半數時間議場主席台遭霸佔,這簡直是立法院的「災難」。「霸佔主席台」確實是第四會期最常出現的場景之一。外界不免質疑,國民黨占有近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為什麼會對民進黨的杯葛束手無策?讓「少數服從多數」成了笑話。
對此,政大法律系教授廖元豪批評,民進黨採取的是賴皮的手段,而國民黨方面則陷入「秀才遇到兵」的窘境。
 
民進黨的反對術【聯合報╱黑白集 2010.01.17
 
搞了半天,鄉鎮代表轉任區政諮委可月領四萬五,是民進黨台南縣市長蘇煥智和許添財提出來的主意。結果,被大罵「綁樁」及「反改革」的,卻是國民黨。
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馬政府開放美國牛肉進口,鬧得舉國沸騰,被罵成「喪權辱國」,弄到修法毀約仍不干休。反觀扁政府時代,率先為疫情中的美牛開放門戶,對外未曾協商、對內也僅以一紙公告應付;這種手法,心中豈曾有「民意」二字?「產創條例」在國會遭綠營杯葛,也如出一轍。行政院版草案是延續扁政府時代的「產業創新加值條例」等法而來,而綠營本身所提的相對版本,甚至還訂定了比院版更寬鬆的產業租稅優惠。結果,俟立法院要三讀,民進黨卻以「圖利財團」突襲馬政府,讓整個條例掛掉。試想,如果今天是民進黨執政,不會更蠻幹嗎?
你也可以說國民黨笨,身為執政黨應有自己的主張,幹嘛隨便附和別人的意見,最後弄到有理都說不清。但這樣的指責,卻遮掩不了台灣社會輕重失調、是非錯亂的病態。在野黨固應嚴格監督執政者,但若其立場到了出爾反爾、不問是非的地步,看準社會容易因聳聽危言而激動;那麼,他們在翻雲覆雨中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整體社會的利益恐怕也會被犧牲吧?
狠狠反對美牛進口,卻為帶骨牛肉開門,作人情給美國;不敢反對兩岸經貿,卻只會玩ECFA公投。這就是民進黨的反對術,豈非自欺欺人?
 
被批架空政院 金溥聰反擊:反映民怨【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1.17
 
金溥聰接任國民黨秘書長剛滿一個月,「以黨輔政」模式進入全新階段,據透露,金溥聰出手,地制法迅速整合、環保署走路抽菸罰款緊急喊卡,都獲馬英九總統的強力背書,馬金合體的默契是「執政一出現脫軌,就得立即拉回來。」
對於綠營批評,金溥聰直接致電環保署長沈世宏是「以黨干政」,「架空行政院」,金溥聰昨天反擊說,黨政協調平台就是要協調民怨,這是「一刀兩面」說法,「不反映民怨,會說我們太麻木,當我們反映,又會說在干預!」(楨:怎做都罵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金溥聰說,怎麼做都有人講話,但他堅持,對的話該說就說,對的事該做就做。金也反批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先清楚狀況再批評,以免犯錯。
總統府昨天也力挺金溥聰,府方明確表示「形成政策前,本來就要多聽各方意見。」
黨政高層表示,馬政府執政不到兩年,從考監院人事同意權受挫、美牛案遭立法院推翻,馬總統領導威信嚴重受損,直到金溥聰接任秘書長後,以黨輔政效果才逐漸顯現。
高層人士表示,「金溥聰進入府院黨體制,讓馬英九更能行使總統職權!」包括地制法儘速完成黨內整合,金致電沈世宏,讓引發爭議的走路抽菸罰款政策轉向,「這就是新的黨政運作模式」。
 
撕馬「駑鈍」標籤 金溥聰甘願被臭罵【聯合報╱記者程嘉文 2010.01.17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首度在立院黨團大會亮相,面對虎視眈眈的立委與媒體,開口第一件事卻不是馬英九總統念茲在茲的地制法,反而是「抽菸罰錢太超過」。看似小插曲,其實用意甚深。
金小刀要搶救馬英九,第一要務就是去除這種印象:當然不可能立刻抹光,但可以逐步化解。一方面避免再犯同樣錯誤,同時還得用非常手段,用完全相反的例證,來修正既有的印象。於是,金溥聰刻意挑選「抽菸罰錢太超過」這個無涉政治、卻又引發民怨的議題,還故意挑選一個最引發媒體矚目的場合,主動說出來。
精明如金小刀,自然知道自己早就被批評「一人之下,眾人之上」,但他乾脆利用這個原本負面的印象,主動透露「金來電」的過程,等於向全國喊話:馬政府終於知道「馬上辦」、終於可以立刻反映民意、終於不再閉門造車、終於不再沉溺於保守積習中……而且這些改變都是「頭號欽差」金溥聰出面掛保證的!
至於「破壞體制,以黨干政」一類批評當然難免,問題是馬英九在「尊重體制」方面「本錢」甚厚,拿這部分來消費,不僅不至讓馬英九被認為是李登輝、陳水扁之類玩弄體制的梟雄,甚至一定程度可以降低外界對他「法匠」、「拘泥不化」的惡評。
 
有了小刀風格 有人擔心政院弱化【聯合晚報王正寧10.01.16(楨:怎做都罵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為了力拚地制法在立院會期最後闖關,金溥聰本周一邀集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以及相關的部會首長與立委商討法案內容,但在多數沒意見、少數很堅持下通過「鄉鎮市長就地轉任區長」以及「鄉鎮市代轉任區政諮詢委員」可領研究費的條款,被各界質疑是綁樁,也給了民進黨再次發動杯葛的理由。
但金溥聰立即回應民意,一方面繼續要求召開臨時會處理地制法,一方面再次邀請立委、官員再協商,周四下午立即提出再修正版本,確定區長派任的客觀條件與標準,至於區政諮詢委員也回歸行政院版只領取交通與出席費。這樣的修正被認為兼顧改革與現實,以及CEO最在意的成本、效率。
儘管政策連三變,但金小刀明快決策的風格,讓人見識到金小刀「坦然面對」立委選舉失利及失誤決策的快速修正能力。許多黨籍立委長久以來對黨中央的遲鈍反應非常不耐,一開始對金溥聰也有疑慮,但小刀作風讓人感覺不一樣,部分立委這兩天反而給予掌聲,甚至認為這種決斷力與執行力,已有效提振黨內士氣。
在馬英九民調屢創新低、國民黨選戰已二度挫敗下,金小刀的快與準,似已成為讓國民黨起死回生的強心針。不過「秘書長會議」主導政策模式也有隱憂,已有黨籍立委在叫好之餘,也擔心是否給外界行政院遭弱化的形象。
因為金溥聰除了有權邀集府院黨秘書長會議與立委、部會協商政策法案,也頻繁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過程與結論,這些原本屬行政院權責如今形同被黨中央接收,行政部門角色未來只怕執行多於決策,也可能成為下波民進黨攻擊的訴求。
 
三波激戰 綠營復議後路斷了【聯合報林新輝10.01.19(楨:果然還是暴力黨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處理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爆發馬政府上台以來最嚴重的流血衝突,七十分鐘表決大戰,卅次表決、三波大衝突、數十次的小衝突沒停,藍綠各有多名立委掛彩,順利通過地制法修法,藍營人士歸功立法院長王金平獻策。
下午五時正式處理地制法,王金平「調虎離山」、「聲東擊西」,讓副院長曾永權從側門登上主席台,民進黨立委發現時,為時已晚,曾永權在藍營層層保護下主持院會。
為防堵民進黨在三讀通過後提復議杯葛,王金平也利用空檔「提醒」黨團注意綠營會提復議。國民黨在地制法完成三讀後,奪得先機,阻斷民進黨下會期提復議的後路。
下午五點地制法開始表決,朝野爆發第一波衝突,主席台成為藍綠必爭的主戰場,同屬「高雄縣」的綠委陳啟昱對上藍委林益世,潘孟安與藍委徐耀昌從議場一路纏鬥;「死對頭」邱毅與高志鵬在議場中互相拉扯。混亂中曾永權的西裝左半邊被綠委拉下來,領帶也歪了。
推進到第廿一條表決,朝野爆發第二波大衝突;下午五時卅分,第三波、也是最嚴重的一波衝突,謝國樑掛彩後再戰。
民進黨見大勢已去,綠委全部站上主席台前議事桌,大喊「國民黨鴨霸」、「表決無效」。一個多小時的四波激戰雖然血腥,但國民黨歡喜迎接大勝。
另詳參本館:暴力黨
 
地制法 國民黨起來了【聯合報╱孔令信/教(台北市) 2010.01.19
 
攸關五都改制的「地方制度法」在朝野立委扭打一團混亂中完成三讀。
這樣的表決結果完全貫徹了馬英九與金溥聰決心,顯示出國民黨在動起來。民進黨這邊雖擋下區諮詢委員原可支領研究費的法案,但是對鄉鎮市長轉任區長採負面排除的修正案還是沒有擋下來。
這個在綠營質疑為「綁樁」,剝奪直轄市長人事權的修正案,真的是在綁樁?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再強調地制法一定要有落日條款,那麼不讓現任鄉鎮市長轉任區長,就是真的「落日」嗎?對不少表現優秀的鄉鎮市長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政策的推動,本來就是要靠朝野協商,尋求雙方最大共識。這次表決,綠營一開始就表明要「誓死對抗」,然而在立基上並不是為了民眾,看得見的就是民進黨還是為了選舉在對抗,用盡了力氣都是在自己的黨尋求勝選的機會。地制法的推行與落實是否真的對民眾有益?顯然綠營沒有在此著力,可惜了!
 
兩黨固樁 社會埋單!【聯合報劉士誠/大學生 10.01.19(楨:偽君子評論
 
昨天立法院在衝突中通過地制法之修正。究其實,年底的五都,除台北市外,其他四都都有鄉鎮市長面臨失業或轉換跑道的問題。而鄉鎮市長又多屬兩大黨的樁腳,兩大黨都想討好這些樁腳,藉由固樁來打選戰。
 
南方朔觀點-平庸政治:小點子多,大方向無2010-01-19 中時(楨:怎做都罵的銘手,反之又批有戰略無戰術/菁英傲慢!) 
 
     當今台灣在大方向上百廢待舉,但那麼大一個政府卻似乎只對「點子」特別有興趣。金小刀在走路吸菸問題上表態,的確是個「好點子」,問題是,以堂堂黨祕書長管吸菸小事,這是不是一種踰越,的確可爭論;而黨祕書長握有牛刀,卻將地制法這種大事搞得雞飛狗跳,整個五都問題到現在都還沒個配套。在小點子上很靈光,對大方向大問題卻始終混亂如泥,這不正是「平庸政治」範例嗎?
     「平庸政治」乃是當代的新問題,政治人物小點子靈光,大方向則沒個章法。這種小聰明政治真該結束了!
 
掌握國會多數是一種藝術10-01-19 中時社論(楨:偽君子評論
 
     二○○八年總統大選前,國民黨已拿下近四分之三的國會多數。民進黨預言,如果馬英九當選,台灣勢必回到老國民黨威權體制、一黨獨大的時代;相反的,國民黨的預言是,民進黨以少數政府一意橫行,不但造成總統獨裁專斷,而且是政局混亂的來源,只有國民黨在行政立法都拿下多數,才能使政局穩定,全心全力拚經濟。
     結果,政黨再輪替已超過一年半了,這兩種預言都落空。國民黨並未如民進黨預測的,淪為一黨獨大,也並未回到威權體制。民進黨在國會雖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席次,但卻能阻擋多數的國民黨法案;不只如此,從ECFA到美牛進口政策,民進黨甚至常常成為政策的主導者。           
     在金溥聰強勢運作下,地制法昨日在藍綠大戰後過關。民進黨一再拉長戰線、無限制杯葛,國民黨終於硬起來,讓藍營選民一吐悶氣,但是,未來若是面臨如美牛案一樣的民生議題,黨派對決真的可以成為萬靈丹嗎?更何況,金溥聰剛出手,國民黨立委還在觀察他有多少能耐,若是二月二十七日立委補選,成績再不理想,金溥聰能不能如臂使指、領導國民黨立委,都有待觀察。
     更重要的是,馬團隊必須學習如何和國會相處。而這絕不只是有如軍中帶隊打仗的動員、指揮、下令,或是工廠生產線的一貫作業。畢竟,任何國家的國會都賦予少數黨議事杯葛的權力,執政黨要動員黨籍立委去反制,必須能言之成理,讓人心服口服。
 
馬:無法主導國會運作 不配稱執政黨【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10.01.20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主持中常會時,特別手握拳頭、慷慨陳詞,要求全黨拿出力量、魄力與決心,主導未來的國會議事運作,「否則的話,我們就不配叫執政黨」。
邱毅:金溥聰回來 馬主席熱情起來2010-01-21 TVBS  
金溥聰回台擔任國民黨秘書長,話題不斷!今天在立法院,國民黨立委邱毅就說,金溥聰回來後,馬主席熱情都回來了。
 
以黨領政?馬總統挺金溥聰運作模式【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2010.01.20 
 
馬總統力挺金溥聰現在運作黨政平台的模式,他說,他完全不贊同外界認為金溥聰反應邊走邊抽煙是以黨領政的說法,也不認為金溥聰的作法有何不妥,黨政本就有黨政溝通平台,黨的秘書長如果不能把民間意見反應到政府,使政府在推動政策時產生違反民意情況,不是更嚴重?如果政策有問題,黨秘書長有能力說服,也不是壞事,問題是行政部門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國民黨暴力黨廣告攻勢 批民進黨【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10.01.23
 
國民黨日前靠多數優勢,強勢三讀通過地制法修正案,黨中央並且轉守為攻,昨晚起密集推出電視廣告CF,砲轟民進黨癱瘓國會,變成「為反對而反對的暴力政黨」,展現十足攻擊火力。
 
綠委反批:打人喊救人【聯合報林河名10.01.23(楨:綠才是)
 
國民黨昨天推出秘書長金溥聰上任後首支電視廣告,剪輯立委占據主席台、推擠等畫面,批評民進黨「暴力相向」。民進黨立委反批國民黨「打人喊救人」,選民自有公斷。
 
廣告攻勢快狠準 果然是小刀!【聯合晚報╱記者王正寧2010.01.23
 
黨內分析 選情不悲觀
為了力拚四席立委補選,國民黨反守為攻,推出政黨廣告CF,指民進黨是暴力黨。黨內人士分析,這就是金小刀「快狠準」的風格,從提名到整合,都是講求速度、效率,即便是目前整合出現瓶頸的新竹縣與桃園三選區,已經比一開始順利許多,選情其實沒那麼悲觀,而這才是金小刀的第一戰。
金溥聰操刀廣告遭質疑 馬總統:真實情況、沒加油添醋2010-01-23 
國民黨秘書長操刀的國民黨文宣影廣告,以立院朝野打架畫面,痛批民進黨是暴力黨,引發民進黨砲轟,對此,身兼國民黨主席的總統馬英九今(23)日南下嘉義輔選時表示,「我們說的都是真實情況,沒有任何加油添醋,不要只會責怪人家,揭露真相。」
 
許添財要告 金溥聰反嗆【聯合報╱記者修瑞瑩 2010.01.25
 
台南市長許添財昨天說,他從未提過鄉鎮市代轉任諮詢委員月領四萬五千元,此事與他無關,要求國民黨立即撤廣告文宣,在三天內道歉,否則提告。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表示,如果許添財認為廣告有不公平處,請許添財先站出來公開說明地制法立場,「尤其是民進黨未來直轄市長候選人在大台南熱烈競爭時,他更需站出來說明清楚。」
 
另詳參本館:縣市升格 啥是一黨獨大 秀才遇到土匪 秀才遇到惡霸 秀才遇到文氓 賴皮黨 暴力黨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馬主席! 自作孽的偽君子 民粹亡台 
檢革會成立宣言 馬政治迫害

另詳參本館:流感政治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3324691
狂牛病政府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9915997
勇敢ㄟ葉金川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2897453

民可使由之 2008-08-27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9900148
看到以下新聞,終於了解二、三千年前,有實際從政治經驗的孔老夫子,為何會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有這樣愚民的父母官嗎?
「父母」官?敢問小孩生病時,父母告知為何要吃藥之道理有何用?強餵藥就是了,不然連哄帶騙,再不然包糖衣、加糖漿。
到底是民愚,還是名嘴愚呢?
六七月油電用量大減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08.08.08
七月油電雙漲,以價制量,民眾果然有效節約!台電統計,七月整體用電量共節省四億八千萬度,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五點八,相當於核四廠少運轉十二天;全月最高峰時段用電量不增反減,尖峰減少了一百七十多萬千瓦,相當於一座通霄電廠的發電裝置容量。

台灣毒奶症瘊群2008-10-21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0818343
有啥辦法,在反共、恐中、妬中情結下,不但無法理性的討論公共政策,公佈專業的檢驗標準也會被扭曲成屈從中國。
沒統一檢驗標準的結果是損人害己:各國以內寬外嚴的檢驗標準之名、對他國行非關係貿易戰之實的同時,國內也因檢驗標準不一、而大亂。
更好笑的是二大報及名手名嘴們,自己明明也是始作俑者,不是耍弄「政策反覆、溝通不良、沒危機處理能力、專業傲慢、精英心態、不知民間疾苦~」等教條、口號、煸情、媚俗性的口才文筆,就是狀似專業的為反對而反對之專文。等到犧牲了林署長、葉署長被打住院,才在那兒批綠客綠嘴綠手們造謠恐嚇台灣人。
台媒如此亂評之下,除了自毀外,可能會造成「笑罵由媒,好官自為」,另外相對於李扁的政治性任官,馬這回的學者專家內閣如失敗,在旣無小蔣時政務官的尊嚴和權威,以後沒政治野心的學者專家可能少人會願捨專業身份地位為國服務了。

88水災 (一) 2009-08-18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reply/content/1313663727/4938666
看到媒體名手名嘴近日來有關88水災的批評,實感民粹幽靈仍盤据台島上空(李陳時是由上而下,馬時則由下而上:人民本有權宣洩感受,但媒體名手名嘴也請多少依專業依事實而評吧!)
那只近日來,<馬周年>來的媒體名手名嘴之批評不多如此?
是嗎?若從救災專業來論,民主台灣的官員應會羨慕專制中共官員可專心於救災,而不必浪費寶貴時間精力應付不依專業事實卻好亂批的霉體冥手酩嘴吧!
若從老子「天地/聖人不仁(無私無情),以萬物/百姓為芻狗」來論,這些災前不依天理而在山上河邊海邊,濫墾濫建濫抽地下水、災時不依救災專業撤離、災後又不知感恩他人救災、而只會怨天尤人者,就是自作孽的棄民,而霉體冥手酩嘴則是助民為虐!
你才是冷血無情傲慢的精英!
是嗎?我實在不了劉內閣,旣無民選政客之政治野心,何不辭官過回更有尊嚴和地位的學者專家生涯,何必自找苦吃。也好讓馬也媚下俗,找那些名手名嘴級的學者專家來幹水利署長....等,試試他們的山河海淨空無人....等的高見可不可行,等不可行後,台人可能才會醒知公共政策還是得依專業。

民粹亡台:時評(2009-12-10)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81843
白天才決定別再與台灣民粹哥哥豬,半夜卻警醒,悲思數日所得<民粹亡台>,就當歷史文獻、待未來驗之吧!
黄光國著時《民粹亡台論》,李陳政權由上而下搞民粹,還有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對之狗吠火車。如今上粹遺毒尚熾,一股由下而上的民粹,正與之共犯。
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等猛禽、啃噬善馬,卻罕見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敢逆之(偶批「濫情/理盲」反遭圍剿成「精英論」傲慢),馬即使反踢、馬踏飛隼,也已遍體鱗傷。
研究古今中外各國的社政經軍尤其歷史,常感一國之興衰乃緣定,實非人力所能逆轉。

名嘴伶牙利齒 2008-08-25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9856940
何必跟人家過不去?貴台有關名嘴,不是已貼過:
名嘴治國?,媒體殺人,院士之怒,秀才遇到文氓,斷章取義的媒體,媒媒相護,名嘴生存之道,邪者叫獸名嘴,誰的民視,馬上轉型,三立也該倒了吧
是這樣的,有次將電視靜音,看著名嘴的伶牙利齒,突覺其狀就適耙糞!
也對!名嘴還是適合耙糞,需要理性討論的公共政策、治國、辦案~等,實非名嘴所長。

美牛風波 馬總統挺蘇起怪衛署【聯合報╱記者范凌嘉2010.01.01
 
美牛風波加上新流感疫苗,讓衛生署長楊志良這陣子不好過,迎新年褪不去苦瓜臉。記者潘俊宏/攝影
美牛事件餘波難平,馬英九總統昨天公開點名衛生署,「衛生署說他有溝通,但也許可以早一點、多一點、讓大家了解一點,這些都可以檢討」;他也表達力挺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蘇起身為幕僚長,比較習慣不到台前來。」

台灣社會理盲?媒體炒作是主因 2009-09-04 台灣醒報賴宥霖、楊舒婷

日前政大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錢致榕批評台灣社會「濫情」又「理盲」,缺少基本科學知識。國內學者大多認同其說法,且指出各處都有「理盲」,而媒體又加劇了這種現象;媒體應該給政府好好研擬政策的時間,而同時善盡監督政府、追蹤政策的責任,台灣社會才能「理性」一點。

談疫苗風險 別濫情理盲【聯合報╱姜繼文/國營公司經理2009.12.28
 
「孕婦施打新流感疫苗,三周後胎死腹中」。看到這樣的新聞,你有何想法?
一位孕婦在懷孕前後可能做了千萬種的事,媒體隨便一句沒有必然相關性的聯結就可能誤導讀者:胎死腹中是因為施打了新流感疫苗。這不是反智愚民是什麼?
最近媒體喜歡講:「不要跟我講機率,即使如彗星撞地球這樣小的機率,一旦降臨自己身上,都是百分之百的災難。」看似理直氣壯,卻是「濫情而理盲」。如果不談機率,沒人活得下去,每天都要愁死了。出門被車撞死的機率最高,別出門吧!吃到有毒物質的機率其次,別吃東西吧!空氣中也含毒性物質,所以別呼吸吧!
總算廿七日看到一篇「講道理」的小品:「給我數據,風險自己評估」。不用看內容,單看標題,您就一清二楚了!

美牛闖台灣,牛鬼蛇神全現形! 2009/12/31
 
為了美國進口牛肉,我已經寫過好幾篇文章,從科學和事實的角度分析整件事不可等閒視之,還警告台灣如果一意孤行,後果將很嚴重。結果我的話不幸而言中,立院大玩民粹,終於闖出讓美國震怒的「大禍」來。
然則,台灣民眾在這場美牛風波無不無辜呢?我可不覺得。因為媒體的理盲濫情,因為大多數人的姑息養奸,才會導致這一令人遺憾的結果。即便我們有很多人很清醒,可還是得一體承擔這種共業,誰冤呢?
http://blog.udn.com/ganghu999/3640949

楊志良開砲:名嘴亂談疫情【聯合晚報╱者林進修2009.12.13

新流感疫苗今天全面開打,衛生署楊志良火力全開,嚴詞抨擊部分談話性電視節目找「名嘴」大談疫苗等專業議題,他更指這是全世界其他國家都不會出現的事。如果這些節目能秉持公平客觀立場,他考慮安排衛生署官員及疫苗感染症的專家上節目對談。
楊志良表示,只要是專家的意見,衛生署一向都會當成重要的參考訊息,反觀最近卻有些談話性節目請來一些非醫藥專業的名嘴,大談新流感疫苗的種種,反而妨礙了真正專家的意見。
對於這些名嘴大談疫苗可能造成的風險,楊志良更不以為然。他說,截至今天為止,全國已有300多萬名民眾施打過疫苗,證明疫苗很有效。雖出現多起暈針的個案,各界也應在蒐集完整資料並和國際比較後,才做定論,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楊志良說,以近幾十年來的疫苗接種為例,日本腦炎、流行性感冒及B型肝炎等疫苗剛推出並全面施打時,各界雖也有很多意見,但那些意見都來自於專家。「很遺憾的是,這次也有不少意見,卻都不是專家的意見,而是名嘴的!」
他說,昨天他曾寫信給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節目主持人鄭弘儀,建議他既然身為台灣的意見領袖,討論事情應秉持公正立場,並應請專家討論新流感疫苗這種專業議題,而不應只讓名嘴去講。楊志良強調,既便專家上節目後有不同意見,也非常好。

楊志良:自由時報報導 要有水準【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1.21

新流感疫苗出現緩打潮,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列席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時炮火四射,痛斥部分媒體製造恐慌,不僅再槓三立大話新聞,更點名自由時報「要有點水準、有點倫理」,贏得熱烈掌聲。
台中地檢署昨晚公布七歲劉小弟的死因報告,認為找不到與H1N1疫苗相關的證據。楊志良昨天下午在中常會報告時,地檢署的報告還沒出來,他坦承劉小弟案例,確實造成民眾疑慮,隨後愈講愈激動,痛批部分媒體。
高雄縣四十五歲男子腦動脈破裂致死,昨天自由時報標題卻是「疫苗奪命?」楊志良說,「任何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動脈瘤破裂,跟疫苗怎麼可能有關係?」
楊志良當著黨主席馬英九的面,把報紙影本往發言台重重一敲,「希望媒體要有水準、有倫理」;他接著說,「對不起,我講話很重,這個激動是為了保障我們的國民,請委員先進、主席原諒!」
中常會空氣頓時凝結,幾秒內鴉雀無聲,隨後爆出熱烈掌聲,馬英九久久凝視楊志良,頗有稱許意味,不少中常委說,「政務官本當如此」。
楊志良也再槓上大話新聞,他說,沒有國家可容許非專業人員,四、五個名嘴在節目上說「這個疫苗不能打」,令人遺憾,他呼籲立委修法限制。
楊志良說,疫苗若出問題,衛生署要負責,官員要移送監察院或面臨牢獄之災,「這些媒體要負什麼責?」他說,「署長可以換掉,但防疫人員不能換」,沒有人要擔任防疫醫師,因為待遇不高,卻背負沈重壓力。
其實楊志良看了報導,昨天早上在衛生署已發過一頓脾氣,但氣不過,中午休息又主動找媒體溝通,還拿了幕僚提供給他的自由時報剪報,再批一次「這樣的標題太沒水準了,沒知識也應該有常識」。
楊志良也批評自稱醫界人士的投書,指責衛生署未公布國光、諾華疫苗的購買量,「這不是講爛掉了嗎?」「這些編輯都是吃狗屎,我被這些媒體打敗了!」
中常委謝龍介發言鼓勵楊多上電視辯護政策,也有常委說「專業的辯不贏,就要檢討」,籲儘速提出說帖。

另詳參本館:自由造假  三立也該倒了吧

楊志良:「衛生署長算老幾?」【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2009.12.30

為破除民眾對新流感疫苗的安全疑慮,並挽回民眾對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的信心,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強調,「衛生署長算老幾?」民眾送審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案件審查,都不受衛生署干涉,而是由審議小組獨立運作;而經逐一徵詢委員同意後,衛生署今天也公布多數委員名單,讓外界檢視。

成大校長促打疫苗 籲莫聽危言【聯合報╱記者修瑞瑩2009.12.30

政府推動新流感疫苗以來,大學生注射率偏低;有台灣「病毒之父」美譽的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昨天發信給全校師生,呼籲大家不要「聽信危言」,盡快注射。
賴明詔看到新流感疫苗出現緩打潮,憂心將有另一波疫情高峰,發出電子信給校內師生,表示自己研究病毒數十年,師生都是知識分子,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地相信科學證據,不要懷疑注射疫苗的必要性。
他說,防制流感最重要的武器就是疫苗,大多數人都接受疫苗注射,才能發揮防止病毒在社區傳播的效果;台灣使用的國光與諾華疫苗都極安全有效,到目前為止已有五百多萬人注射,只有極少數有顯著副作用,且絕大多數的反應與疫苗本身無關。
他指出,不打疫苗、導致被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後果,比打疫苗的副作用更嚴重。
成大校長示範打【聯合報╱修瑞瑩 2010.01.01
成大校長賴明詔昨天帶著太太一起接受新流感疫苗注射。賴明詔說:「屬於最後一個施打順位的人」但希望自己的以身作則,能鼓勵成大師生踴躍接種。

專家官員說破嘴 庶民聽嘸啦【聯合報╱羅際芬/大學生(楨:自作孽的冥眾!由此可知理盲不盲與教育水準無必然關係,而與社會/個人有無理性文化/心態較有關。不只占了疫苗便車還賣乘!)

新流感疫苗出現緩打潮,許多評論指出問題在於缺乏科學理性討論、「理盲當道」所致。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在此提供幾個「庶民」觀點。
 
打疫苗搭便車10-01-11 中時 吳典蓉(楨:謬比了疫苗與工運等政治性便車)
 
     「濫情而理盲」,這句話近來成為解釋台灣社會許多集體現象的標準用語,包括近來的新流感疫苗停打潮,不過,恰恰相反的是,拒打新流感疫苗不見得「理盲」,反而是因為人民太理性。 拒打疫苗是賽局中典型的「搭便車」行為,一個拒打疫苗的民眾對記者說明自己為何不打,「別人打了,就有群體免疫效果」,這樣的想法其實非常理性。(楨:問題是有多少人因如此想而拒打?)
 
好話難出口 台灣怎麼了?【聯合報╱胡淑琴/家管(楨: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怎可能說好話?   
 
讀了四日「挑『好』的說…家和萬事興」一文,心中充滿喜悅,若社會能有如此轉變,相信對下一代是一大福音。
台灣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人和人之間的話語可以那麼沒有同理心?挑好的說,可以讓我們找回台灣的熱情及真誠。

打廟宇名沿街廣播別打疫苗 無法可管 2010-01-06 中廣新聞/彭清仁(楨:假宗教之名
 
    一輛印著﹂瑤池金母」的廂型車,出現在新竹市鬧區中山路上,並有兩名男子沿途發散傳單,宣傳單上宣稱H1N1是百年大瘟疫,民眾如果要學習避除瘟疫的方法,可報名參加講座,進場每人是六千元。而宣傳車的廣播內容則是相當聳動,呼籲﹂民眾要注意,絕對不要注射疫苗,這副作用不是我們身體可以擔當的起,注射疫苗就像是把活體菌注入身體,就像是AIDS一樣,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讓以後都沒辦法抵抗病菌....。

挺疫苗遭圍剿 涂醒哲:做對的事10-01-07 中時 朱真楷(楨:涂政醫)

     面對H1N1疫苗出現緩打潮,前衛生署長、綠營立委涂醒哲出面力挺疫苗接種政策,引來同志諷刺,辦公室電話更被支持者質疑電話塞爆。但他強調,站在專業角度,他無法眼看著民眾因對政府喪失信心而造成國家防疫網崩盤,即便必須承擔風險,他也要站出來說該說的話。
     民進黨連日抨擊衛生署新流感疫苗政策,但涂醒哲不僅呼籲民眾應接種疫苗,更成為宣導代言人,因而引發「政治不正確」的質疑。黨籍立委黃偉哲說,「白天質疑疫苗的涂委員,晚上變成呼籲打疫苗的涂委員,有點錯亂。」

楊志良:疫苗遭染色 理盲又濫情【聯合報╱記者林新輝 2010.01.07
 
飽受美牛、疫苗煎熬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淚灑立法院,但他仍堅決捍衛免費施打疫苗政策:「我眼中的疫苗沒有顏色,最近看到疫苗染色、沾上太多政治,讓我非常無奈。」
國民黨立委鄭汝芬質詢,電視上號稱專家的人批評疫苗安全性,甚至叫大家不要打疫苗,但疫苗政策攸關人命安全,言論自由怎能凌駕於防疫?
楊志良表示,這屬於言論自由,他也沒辦法,但鼓動民眾不要打疫苗的名嘴專家卻不必為言論負責;明明疫苗有效,安全性極高,卻被汙名化。他擔心國內防疫專家因此沮喪,以後再也不願意為公共衛生努力。 
 
聯合筆記/男人的眼淚【聯合報╱施靜菇 2010.01.07
 
「理盲又濫情!」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被立委砲轟,激動地撂下了這句話;稍後另一位立委溫情質詢,他則流下了男人的眼淚。
面對美國牛肉、新流感疫苗政策的紛擾……楊署長,何妨笑罵由人,用科學專業來處理疫苗引發的紛爭,不要再流淚了。

「做對的事」有那麼難嗎?【聯合晚報╱社論 2010.01.08 

從醫療專業角度來說,涂醒哲做出他認為對的事情,卻被他的同志以「顏色」為由來批判,實在令人遺憾。楊志良的眼淚,也是出於同樣原因。台灣必須少一點政治,多給專業判斷一點空間,這個社會才可能變得比較健康。大家秉持良心秉持理性「做對的事」,沒有那麼難吧!

涂醒哲:挺疫苗 不是挺國光【聯合報╱記者林河名 2010.01.08

民進黨立委涂醒哲拍廣告力挺衛生署疫苗政策,在黨內引發爭議。涂醒哲昨天強調,他不會、也沒有為國光疫苗背書,但為減少民眾施打疫苗疑慮,願承擔「些許風險」打國光疫苗。

繼續鼓勵「做對的事」【聯合晚報╱社論 2010.01.08
 
昨天我們肯定涂醒哲挺身而出支持疫苗,他自己也說是「做對的事」,但民進黨內質疑未平,涂醒哲只好稍微修正立場。這些過程紛擾枝枝節節,正可看出當前一個困境:想要「做對的事」,有時竟險阻重重,此時真需要鼓勵大家堅持勇氣,做對的事!
台灣移民社會具有拚鬥求生的性格,也熱情也務實。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把尺,大家不喜歡看不下去的事情,所以大事如選舉中屢屢出現鐘擺效應,小事如上述陳先生在害怕猶豫中出手救人。這樣的社會底蘊,其實很容易鼓勵出「做對的事」的氣氛。但這些年政治息氣實在太惡劣,很多人落入「懶得管」的心情而閉上眼捂住耳,從政治冷漠變成毫不關切公義,實在很可惜。甚至像民進黨人,最早站出來反扁的曾被同志追打,如今涂醒哲想重現公衛專業也受圍剿,大家本諸良心做事反而被踐踏,則社會整體「做對的事」的氣氛更受打擊了。
最近高希均和星雲等人提倡「說好話」,引起各種仁智討論。話未必人人說得好聽,但社會上應給「做對的事」多一點掌聲,讓有善意、有勇氣的人不寂寞,行正道的風氣才能重新恢復起來。

三個諸葛亮:楊志良、詹啟賢、涂醒哲【聯合報╱社論】 2010.01.08 03:15 am
 
四個月前新流感盛行時,前衛生署長陳建仁曾預言台灣將有七千人死於此症,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估計死亡人數在五千到一萬之間;這些預言,幸好如今皆未應驗。當然,台灣絲毫不能為此慶幸,如今卻又為該不該打疫苗吵得昏天暗地。台灣真是個耽溺於自我恐慌的社會嗎?
疫苗問題和美牛進口問題一樣,都反映了今天台灣社會好鑽牛角尖的特色,寧可以訛傳訛,卻對全局的衡平置之不顧。疫苗問題尤其明顯:這是個攸關兩千多萬人健康的大事,而疫苗的安全與否也有客觀的醫學標準可資驗證;但整個社會現在卻因幾宗原因不明的個案鬧得沸沸揚揚,不僅出現緩打潮,更對國產疫苗充滿懷疑。楊志良在立院為社會的「理盲與濫情」而泣,悲的也許不是自己的處境,而是哀這個社會令人無言以對吧!
台灣是一個高度集體焦慮的社會,這當然是長年受政治操弄的後遺症之一,民眾經常充滿疑慮與不信任,為風吹草動而緊張不安。四個月前,陳建仁預言台灣會死七千人,民眾已驚嚇過一回;四個月後有疫苗可打了,民眾不願行使免費施打的權利,卻為一些不成比例的個案在那裡疑神疑鬼。這樣的社會,何時才能快樂起來?
台灣社會集體焦慮的另一來源,是媒體的不對稱轟炸。施打疫苗,是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推動的工作,以中國大陸為例,去年十一月前即有四百萬人接種,有三百例不良反應,去年十二月施打人數更增至四千多萬人。然而,台灣的電子媒體不僅未提供國外的訊息供民眾參考,而只一味誇大報導國內的不明案例,試想:親屬泣訴的鏡頭每天在電視重播一百次,觀眾感受即有如一百個兒童因施打疫苗致死,當然會心生恐慌。媒體已然變成製造社會誤解及不安的工具,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重要的是,民眾必須理解施打疫苗是於己於人皆有利的事,這不需要艱深科學知識即可理解,更不必看政治顏色來決定。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說,就算沒有新流感,台灣每年死於一般流感的人也有將近五千人,人們實在不應為少數案例而恐慌。巧的是,詹啟賢也曾任衛生署長,現在負責疫苗的生產重責;他和楊志良、涂醒哲三位先後任署長在此際分別站在不同的位置合力領導台灣對抗新流感的戰役,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機遇和象徵:對付新流感,只能用公衛及醫學專業去征服,請那些將拒打疫苗視為政治運動的人物們退位吧!

疫苗三部曲 涂醒哲又悔當代言2010-01-12 中國時報 朱真楷

     出面代言衛生署H1N1疫苗政策的民進黨立委涂醒哲昨日突然舉行記者會,要求衛生署停止播放廣告,否則不排除提告。他強調,支持疫苗卻換來國民黨調侃,嚴重扭曲本意,尤其他的背書也引來外界「角色混淆」的批評,因而決定致函衛生署長楊志良,要求將廣告下架。      

總統推薦疫苗 還有歐巴馬2010-01-12 中國時報 朱真楷
 
     民進黨立委涂醒哲說,他不願與非醫學專業的馬英九總統一起推薦疫苗政策,所以要求疾管局即刻起撤下他代言的宣導廣告。
     總統推薦疫苗並非台灣獨有,美國總統歐巴馬就在年十二月底,公開呼籲民眾接種疫苗,還秀出他親自接種疫苗的照片。
     歐巴馬還在本月九日宣布,一月十日至十六日是「全國流感疫苗接種周」,美國政府希望藉此防堵第三波新型流感疫情爆發。
     當去年底美國的H1N1疫苗開放給一般民眾接種時,歐巴馬跟夫人蜜雪兒搶搭第一批施打疫苗,並向民眾宣示疫苗很安全,鼓勵民眾趕快接種。
     歐巴馬還說,他的兩個女兒在十月份接種後,身體都很健康。歐巴馬捲起袖子接種新流感疫苗,白宮還公布他打疫苗的照片,他並在公開場合鼓勵美國民眾趕快接種,強調疫苗的安全性。

鼓勵接種 美推流感疫苗周2010-01-11 中國時報 蔡鵑如
 
     美國總統歐巴馬九日宣布,一月十日至十六日是「全國流感疫苗接種周」,美國政府希望藉此防堵第三波H1N1新型流感疫情爆發。
     歐巴馬和家人已在去年十二月注射新型流感疫苗。他呼籲尚未注射流感與新流感疫苗的美國人,無論老少,都能在「流感疫苗周」期間打針,並且鼓勵親朋好友與家人都注射益苗,因為這是預防新流感最好的方法。
     去年四月以來,已有逾五千萬美國人感染新流感,近一萬人因此死亡。
     美國聯邦「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警告,第三波新流感疫情很可能在春季爆發,世人應該提早因應。

(楨:由下對比可知歐美日等民眾雖也對疫苗有疑慮,但不會像台陷於理盲與濫情)

署長淚的呼喚 疫苗接種1天4萬劑【聯合報╱記者陳惠惠2010.01.08
 
新流感疫苗原本幾近停打,但衛生署長楊志良淚灑立院後,衛生署統計,昨天一天就打了四萬多劑,出現連日未有的「佳績」,認為可能是楊志良淚眼攻勢奏效,加上專家宣導,讓民眾施打意願回溫。

新流感疫苗開放自選 國光:尊重2010-01-05 中廣/陶泰山

    由於新流感疫苗供貨充足,衛生署決定開放民眾自選廠牌施打,對此,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贊成,不過提供民眾選擇前,要求政府的資訊必須完全公開透明,詹啟賢表示,最近國光已經被檢驗的非常清楚,希望政府也應該充分提供諾華的資訊。  
    面對外界對國產疫苗質疑,國光公司繼昨天在平面媒體刊登廣告(楨:+資訊上網,但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會看?),向民眾說明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後,今天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親自出馬,接受廣播訪問,解釋疫苗產製過程、人體試驗結果以及疫苗安全有效性,澄清外界疑慮。

自選疫苗首日 諾華贏國光【聯合報2010.01.10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開放民眾自選新流感疫苗廠牌,但全台施打狀況並沒有因此熱絡,北市聯合醫院一整天下來,僅兩百一十人施打,與先前動輒千人的盛況難以相比;高雄市首日不到百例,其他縣市更是冷清。「問題不在挑諾華或國光疫苗,而是信心崩盤」,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張清雲說

馬挺國光:比歐洲疫苗效果好【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1.07
 
馬英九總統昨天公開力挺國光疫苗,強調國內成功研發疫苗,這是國人驕傲,尤其國產疫苗經四個醫學中心驗證,比歐洲疫苗效果還好,他對國產疫苗非常有信心。
新流感疫苗爆發緩打現象,馬英九昨天主持國民黨中常會時,公開力挺國產疫苗。
馬英九表示,我國成功控制新流感疫情,目前施打疫苗的人數達五百三十多萬人,占總人口數二成三,施打量排名全世界第五,尤其台灣成功研發國產疫苗,這是大家的驕傲。

6例死亡通報 鑑定與疫苗無關2010-01-08 中國時報 黃天如
 
     新流感疫苗開打至今,衛生署接獲十七例死亡通報,經司法相驗及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調查,昨天公布其中六例鑑定結果,均與疫苗無關。備受各界矚目的台中七歲劉小弟個案日前也完成解剖,但法務部尚未正式公布調查結果。

衛署:國產疫苗副作用比率與國外相當 2009-12-24中廣 陳奕華 

針對國產疫苗安全性,衛生署公佈國產疫苗人體試驗詳細數據,首度邀請負責執行試驗計畫主持人進行說明,成人組部份,292位健康受試者中,60歲以上施打一劑的免疫保護力達七成以上,60歲以下則有九成以上;至於副作用方面,60歲以下出現疼痛、紅腫、發紅等局部不良事件約六成,出現發燒、鼻塞、咳嗽、肌肉酸痛等全身性不良事件的比例約四成四,至於60歲以上這兩者都在三到四成左右。總體看來,注射後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國外數據相符。

接種後發暈癱軟 5例鑑定無關疫苗【中央社 2010.01.09

過去1週,申請新流感疫苗受害救濟案件從39件增至58件,外加強制鑑定1件,共有59件疑似受害案件,已審定其中15件,只有1件認為與疫苗有關,但因當事人暈針輕微,未達救濟門檻。 
審議小組提供的資料顯示,在這5項案件中,彰化縣陳姓高二女生接種疫苗頭暈、四肢無力,經媒體報導後,衛生署強制移送鑑定。審議結果認為,核子醫學攝影檢查陳女疑有腦部基底核功能異常,但疫苗無法於短時間造成神經傷害,研判與疫苗接種無關。當事人仍可申請補助相關醫療檢查的費用。
其餘4件中,資料指出,11歲男童接種疫苗後暈眩、手掌發癢、長紅斑、手腳發抖,醫院診斷疑似紅斑性狼瘡;另1名16歲女學生打完疫苗發生頭暈、嘔吐及雙手發抖,腦波檢查疑似癲癇。審議小組鑑定兩人與疫苗無關,不符合救濟條件,但考量病家就醫檢查釐清病因的費用,酌予補助2萬元。
另外,16歲女學生接種疫苗後過度換氣而喘不過氣、手抖;15歲男學生接種疫苗次日,體育課跑步時胸痛、呼吸急促、抽筋、翻白眼。審議小組認為兩人的過度換氣症候群無關疫苗。

新流感疫苗 不良反應補助放寬【聯合報╱記者劉惠敏 2010.01.09 

新流感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補助放寬。凡必須多做檢查找原因的個案,均可獲補助五萬至十萬元不等,並追溯去年十一月以後的個案。
另外,近來不少通報案,出現手腳不自主抖動、運動障礙等症狀,而被歸類為心因性的「轉化症」。
八里療養院院長鄭若瑟表示,轉化症並非「裝病」,而是因為身、心承受強大壓力下,產生神經系統暫時性「功能障礙」,通常是感覺、運動系統異常,部分會出現類似癲癇症狀,身體某部位不能動、不能聽或不能說,但不是永久性故障。
疾病管制局顧問江英隆呼籲,家屬與醫療團隊這些外在力量都會影響病患恢復時間;旁人應向病人表達同情,告知這是暫時性狀況,讓病人安心。

台灣新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衛生署報告中的疑點

衛生署認為目前台灣施打疫苗的情況是安全的,理由是上表中副作用的比率和國外比並不高,約十萬分之8。加拿大和澳洲甚至比我們高出一倍。這點我接受,但是這一連串的數字還有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
在國外的報告中,嚴重病患占所有副作用的病患的比率一般大概都在5%左右,台灣卻高到19.34%,約4倍之多。這意味著什麼呢?
第一個可能就是台灣疫苗不引起副作用則已,一引起的話就會非常嚴重,這不是件好事。
第二個可能,是台灣的『一般』副作用的個案有很多漏掉沒有通報,而嚴重副作用的病患,比較不會被忽略,因此提高了嚴重副作用病患的比率。如果以國外嚴重病患占5%的倒推回去,台灣的一般副作用的人數就會高達1220個人,而不是331個人,換算比率是十萬分之31。這樣的比率恐怕就太高了,這當然也不是一件好事。(楨:台灣比國外易住院嚴重副作用病患比率高+亂倒推)
http://www.wretch.cc/blog/billypan101/16216395
 
詹啟賢:請快公布劉小弟死因【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2010.01.08
 
為了提高民眾對於國光疫苗的信心,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昨晚再度親上火線,接受電視節目專訪。他表示,希望劉小弟事件可以盡快水落石出。因為這件事情已經讓疫苗安全性遭受外界太多的質疑。
詹啟賢指出,劉小弟所接種的新流感疫苗,是國光生技製造的。如果小弟弟的死亡原因真與疫苗有關,國光願意做任何的配套及補救處理,包括檢討疫苗製程及安全性,甚至下架都願意。
至於到底是誰阻止國光生技出面說明新流感疫苗?衛生署長楊志良出面澄清,他從來沒有這麼做過。詹啟賢指出,他從沒說過是楊志良阻止,現在也沒有必要點名是誰,但當時確實遭受主管機關的嚴重關切。
詹啟賢指出,說當初臨床試驗做完之後,國光想要公布結果,讓國人知道國光疫苗的進度。但向衛生署提出需求時,主管機關高層卻希望國光不要辦記者會說明。詹啟賢說,他沒說楊署長阻止國光出面說明,而是當時主管機關有意見,理由是國光如果出來講,就有如政府在替國光背書或是打廣告。
主管機關認為,國光如果這樣做,不僅違反了法律,連國會議員也會特別關切,為了尊重主管機關的說法,所以國光後來只能打消念頭。
對此詹啟賢似乎還是耿耿於懷。他表示,當初政府阻止了國光公布疫苗的結果,確實就讓很多人不了解國光的臨床試驗有多完整,以及安全性是如何,以致造成信心危機。
詹啟賢感慨地說,事到如今,國內出現了許多事後不良反應個案,甚至是疑似死亡個案。而國光生技根本沒有機會說清楚。因為國光是廠商,民眾可能認為國光都在辯解,因此說再多都沒用。
國光也曾想透過衛生署瞭解這些不良反應案例,請求疾管局提供資料,但疾管局不同意。詹啟賢說,沒能在第一時間澄清,時間點也都過了,現在國光更根本沒有機會說明,也造成這些民眾的困擾,實在令人遺憾。
詹啟賢強調,國光並非沒有做過疫苗,國內許多小孩子接種的疫苗都是國光生產的,包括季節流感疫苗。只要衛生署核准上市的疫苗都通過人體試驗結果,擁有極高的安全性及保護力,請民眾相信專業。
 
劉小弟死因 疾管局也想知道【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2010.01.08
 
疑似疫苗致死的劉小弟弟個案,檢方尚未公布確實死因,不過,外界傳聞不斷。對此,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感到相當無奈,副局長施文儀指出,檢驗報告遲遲沒有結果,他也感到很疑惑,希望檢察官早日公布。
讓外界納悶的是,司法單位所公布的三起死亡個案報告,其中兩例是發生在劉小弟弟個案之後,為何劉小弟弟確實死因報告迄今未能出來?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劉小弟弟個案相當複雜及敏感,檢驗報告拖了這麼久的時間還沒出來,確實嚴重影響到民眾接種意願。
對於此事的發展,衛生署相當關心,施文儀指出,站在疾管局的角度,他實在沒有立場來說話,也不能多說什麼。只能猜測檢驗報告證據還不夠完整,所以仍在找尋足夠的資料。目前司法單位可能只找到有部分的證據,公布之後,很容易就會被外界質疑,屆時就會更混亂,難以找出事情真相。
至於外界關心的疫苗混打問題,施文儀則不認為這是大問題,因為這兩個疫苗都通過嚴謹的安全性測試,都擁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家長其實不用陷入天人交戰。
「有打總比沒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兩個疫苗一樣好!」施文儀強調,以前國內接種傳統流感疫苗時,不少民眾也混著打。但疾管局仍建議以打相同疫苗為原則,建議家長讓小朋友在學校接種同一廠牌的疫苗。

劉小弟致死原因 中檢:3週內鑑定完成【中央社 2010.01.09
 
台中地方法院檢察署今天說,疑因新型流感疫苗致死的劉小弟,初判死因是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正進行困難度較高的檢驗,約2、3週完成鑑定報告,公布結果前會先告知家屬。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徐錫祥表示,劉小弟的鑑定尚未有結果,為避免外界以訛傳訛,先就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的初步鑑定內容對外公布,等到全部鑑定報告出爐,地檢署接獲報告後,會先提示給死者家屬表示意見後,再公布鑑定結果,並讓國人獲知正確的結果。
徐錫祥指出,法醫研究所鑑定死因,必須進行相關細菌培養、電子顯微鏡觀察、化驗、比對、調取病歷及其他相關資料,過程繁雜,且事關國民健康,法醫研究所力求審慎,也增派人力,但無法完成全部檢驗項目。
他說,根據法醫研究所的初步研判,死者是因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導致腦幹出血死亡。法醫研究所已檢測45種以上的病毒、細菌、立克次體、黴菌、寄生蟲,但尚未確認致病原。
 
疑打疫苗死 解剖非萬靈丹【聯合報╱記者劉惠敏 2010.01.10
 
部分疑似接種新流感疫苗死亡個案,進入司法相驗程序,台灣法醫學會強調,法醫解剖「無法判定」,不宜直接解讀為「與疫苗無關」,解剖不是解決疫苗爭議的萬靈丹。

劉小弟死因 疾管局:疫苗引發可能性低【中央社 2010.01.09
 
疑似打新流感疫苗致死的台中劉小弟案,台中地檢署今天公布死因,初判為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 (DIC)。疾病管制局除表示,尊重司法的結論,也指疫苗引起DIC的可能性低,非常、非常低。

劉童之死 B19微小病毒感染與噬血症候群相關【聯合報記者白錫鏗 2010.01.21
 
七歲劉姓男童疑因施打新流感疫苗死亡,台中地檢署昨晚公布鑑定報告,死者是因腦幹出血死亡,因檢測出B19微小病毒,研判與噬血症候群相關。
而抽驗H1N1流感疫苗檢體,經PCR及培養方法,未發現含B19微小病毒或其他傳染病原體,死因是病死或自然死,非施打H1N1疫苗導致足以致死的急性過敏性休克或感染症。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徐錫祥表示,劉姓男童經解剖採檢體,送法醫研究所鑑定,由法醫潘至信、蕭開平、方中民當鑑定人,昨天傍晚鑑定報告出爐,法醫研究所立即派員送達台中地檢署,該署馬上開記者會,釐清社會疑慮。
劉姓男童去年十一月十九日施打H1N1疫苗後,一個月後死亡,檢方於十二月廿四日解剖相驗。法醫研究所就相關檢體等物為顯微鏡觀察、毒物化驗檢驗、微生物檢驗,及流感疫苗傳染病原體檢驗,其中微生物檢驗包括病毒與細菌拭子等。
鑑定結果死者因噬血症候群,導致肝脾腫大、肝臟明顯脂肪變性、多處器官組織壞死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最後腦幹出血死亡。死者骨髓、心臟、肝臟、脾臟、右肺、右腎、左腎、大腦基底均檢測出B19微小病毒,研判B19微小病毒感染與噬血症候群相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說,B19病毒是一種小孩常見的病毒,主要經由呼吸道或輸血感染,會發燒、皮膚出疹子;一般人感染很快就會自行康復,不會致死;因此這是劉小弟個體對B19病毒的「異於常人的免疫反應」,與疫苗無關。
小檔案/微小病毒
一種微小且單股的DNA病毒,其中只有B19可以感染人體,由呼吸道分泌物、飛沫接觸傳染,或母體直接垂直傳染,主要侵犯骨髓紅血球造血細胞,又稱為「傳染性紅斑」,因為生病的小朋友兩頰紅通通,又稱「蘋果病」。
症狀為皮疹、紅腫以及搔癢,也可能全身長出癢疹,從軀幹延伸到手臂、屁股、腿部。 (劉惠敏)
「整個檢驗報告結果,絕對無法說服醫療專業人員。」劉父表示昨天開庭時,法官已針對檢驗結果逐一向他說明,強調從檢驗結果無法證實與疫苗相關。
劉父將針對檢驗報告列出疑點,擇期提供大家一起作專業討論,他說:「檢驗結果無法證實與疫苗相關,相對地也無法排除與疫苗有關。」

劉小弟死因 中檢:美疾管局檢驗亦同 2010/01/25 中央社

台中劉小弟家屬質疑死因鑑定一事,台中地方法院檢察署今天說,法醫研究所曾將檢體送往美國疾病管制局檢驗,確認死因是噬血症候群,且身體多處組織都發現B19微小病毒。
徐錫祥表示,先前因未取得美國疾管局同意,法醫所不便對外說明,如今已獲得美國疾管局口頭同意,才公開這項檢驗結果,正式報告不久就會送到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蘇益仁指劉小弟死因 百分百與疫苗無關【聯合報記者修瑞瑩 2010.01.26
 
「劉小弟的死因百分之百確定與疫苗無關」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今天斬釘截鐵地表示,主要原因是劉小弟在注射疫苗第2天就出現紅疹等症狀,從感染病毒到引發吞噬細胞活化及強烈自體免疫反應,產生噬血症候群,過去的研究與實驗,即使是最毒的禽流感病毒,也要5天以上時間,最慢約兩周,如果劉小弟注射的疫苗中有病毒或被汙染,不可能在第2天就出現紅疹的噬血症候群,研判應該是3-5天前感染微小病毒B19引發。

疾管局為宣導不力致歉2010-01-09 中國時報 黃天如

     對於支持新流感疫苗政策的民眾,竟有逾五成不願接種的矛盾現象,疾管局表示,這突顯防疫單位的宣導不夠,該局深感抱歉。農曆年將至,且疫苗施打後須三周才能產生保護力,希望民眾能盡量趕在一二三自由日之前接種,平安過好年。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當下各種似是而非的資訊充斥,民眾因為擔心疫苗不安全而暫時選擇不打或緩打,不但是人之常情,也是經過理性思考的;所以,只要接下來政府能夠提供更公開、透明且正確的資訊,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民眾作出正確選擇。  

新流感再添一死 第37例【聯合報╱記者孟祥傑 2010.01.17
 
未打第2劑疫苗 累計14人染新流感【中央社 2010.01.16

疫苗緩打潮 新流感漸升溫【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2010.01.17
 
受到疫苗緩打潮影響,國內新流感疫情似乎有升溫趨勢,昨天新增一名死亡個案、四名住院病例,今天也新增一名住院病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擔心,如果疫苗接種率仍偏低,可能農曆年前後國內會出現第三波新流感大規模感染。
下周起,中小學開始放寒假,但國內新流感疫苗接種率仍舊只有兩成多,每天接種人數只有一萬多人,距離三成、達到群體免疫力的理想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
施文儀強調,接種新流感疫苗之後,要三個星期後才會有完整的保護力,-除夕是2月13日,以此推算,民眾應該在1月23日之前完成接種。這也是疾管局先前希望趕在1月23日之前,將接種率拉到三成的主要原因。
施文儀無奈地說,新流感已造成國內37人死亡,民眾應該好好思考,是該相信名嘴,還是信任專家。明明有疫苗可以打,名嘴卻鼓動民眾不要接種,接連出現的死亡個案就是證據。
施文儀指出,目前國內已有500多萬人接種新流感疫苗,只要完成接種,且時間超過三周,迄今還沒有發現有人感染新流感。但37例死亡個案以及最近多起住院病例,都是沒打疫苗,或是沒有完成接種,這就是活生生的事實,請名嘴不要再辯了。
累計至今,國內共有878名新流感住院個案、37人死亡,這些住院和死亡個案家屬沒人出來講話,疑似不良反應個案家屬卻透過名嘴、媒體窮追猛打,造成多數民眾不敢打疫苗。
施文儀希望民眾可以儘速恢復理性,因為這兩三周來,受到緩打潮的影響,新流感住院個案似乎有上升趨勢。如果疫苗接種率不到三成,緊接著農曆新年假期,南北人潮大流竄,他擔心疫情一定會升溫。
 
楊志良:國外也出現新流感疫苗緩打潮【聯合報╱記者陳惠惠 2010.01.19 
 
不只國內新流感疫苗出現緩打潮,美國、瑞士也有類似現象,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指出,可能因疫苗接種出現惡心、嘔吐或暈針等集體反應,影響民眾接種意願。

WHO:新流感大流行趨緩【聯合報╱記者王麗娟 2010.01.19
 
世界衛生組織(WHO)18日表示,許多國家的新流感大流行已有緩和趨勢,不過,第三波傳染仍是可能降臨。WHO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警告說,第三波流行可能發生於冬末或初春,但他也強調,這純屬臆測,一切仍很難說。 

新流感疫苗 退貨言之過早【聯合報╱記者陳惠惠2010.01.12
 
雖然衛生署開放民眾挑選新流感疫苗廠牌,接種情況仍無起色,周休二日接種量不及七千劑。
疫苗緩打潮持續,國內採購的大批疫苗可能過剩。不少歐洲國家相繼傳出取消疫苗訂購。疾管局說,我國跟諾華訂購的五百萬劑疫苗,還有兩百八十五萬劑沒到貨,向國光生技採購的一千萬劑疫苗,還缺兩百多萬劑。
不過,衛生署長楊志良說,他寧可因為沒疫情,疫苗用不完,也不想疫情惡化,大家搶打著疫苗。
「現在講要不要退貨,言之過早,」楊志良說,國內接種率只有兩成多,全球施打的人口仍不到十分之一,未來疫情發展仍難預料。

疾管局設新流感疫苗儲運中心 與友邦共用疫苗 2010/1/26

  台灣新流感疫情獲得控制,近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採購的1,500萬劑疫苗也陸續到貨。由於第二波疫情已經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6日)表示,剩餘疫苗不會退貨,未來將成立「H1N1新流感疫苗共同儲運中心」,除了確保民眾可以打到疫苗,另外還將協助友邦,無償共用疫苗。
  目前北半球國家的新流感疫情多呈現下降趨勢,台灣疫情也已經趨緩,顯示第二波疫情確定結束。如果農曆春節的新流感疫情沒有出現變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在2月底把新流感納入今年的季節流感疫苗株,預計防疫工作可在3月底回歸常態。
 
克流感公費3月底止 醫師贊同嚴格使用 2010/01/23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

疾管局今天說,新流感治療藥物克流感公務預算支付到3月底,屆時民眾使用需自費。醫師對此表示,國內外出現不少克流感抗藥性病毒株,且有疫苗可防新流感,克流感使用應更嚴格。

打新流感疫苗揪滿10人到府服務 25日起受理預約 (2010/01/25)

面對新流感疫苗從「緩打」快變「停打」,衛生署疾管局推出「到府接種」服務,從1月25日至1月29日受理預約,只要「揪團」湊滿10人,即可向當地衛生局提出申請,醫護人員則會依約到指定地點,替民眾施打疫苗。

藥廠為撈錢 製造「假疫情」10-01-12 中時(楨:假疫情?減單下藥廠虧更大!

     總部設在法國史特拉斯堡的「歐洲理事會」衛生事務首長沃達格(Wolfgang Wodarg)宣稱,H1N1新流感疫情根本就是一些藥廠炮製出來的「假疫情」,目的是製造恐慌,好讓他們賺進大把鈔票。
     歐洲理事會日前應沃達格提議,通過一項決議案,將針對藥廠在這次新流感疫情中扮演的角色展開調查。本月稍晚,歐洲理事會還將召開臨時會議討論此事。沃達格作這一宣布的同時,英國政府正力圖理價格達十億英鎊的新流感疫苗過剩問題。沃達格補充道,藥廠的影響力有可能導致世衛組織放寬疫情的定義,並在去年六月宣布全球爆發新流感疫情。他說:「藥廠為了促銷其專利流感用藥和疫苗,對負責制訂公共衛生標準的科學家和有關機構施加影響,使他們向世界各國政府發出警告。」沃達格說,各國政府把有限保健資源浪費在無效的疫苗政策上,且無端讓數百萬健康民眾去施打那些未經充分測試、副作用尚不得而知的疫苗。

世衛反駁虛報H1N1新流感疫情指控 2010-01-26 中廣新聞
 
    世界衛生組織反駁指控說,並沒有受主要藥廠影響,虛報H1N1新流感疫情。
    世衛在日內瓦發表聲明指出有關指控錯誤及不負責任。並重申,根據化驗結果,H1N1的基因排序,與其他流感不同,而傳播範圍由去年4月的九個國家,擴展到今年1月的209個國家,造成超過1萬4000人死亡。
    世衛重申,任何有關新流感的決定,是在獨立情況下作出,有各種機制防範干預。
    較早前,歐洲議會所屬的健康委員會指稱,新流感是本世紀醫學史上最大醜聞;有報導說,由於有藥廠要研發H1N1新流感疫苖,向世衛誇大疫情。

各國紛紛下修新流感疫苗訂購數量2010-01-12 中廣新聞/夏明珠
 
    美國今天宣佈把向澳洲訂購的新流感疫苗數量減半,其他業者的訂單,恐怕也將面臨相同的命運,減少幅度還在估算。
    美國官員還在評估,它們究竟需要多少新流感疫苗,可以確定的是,數量一定少於它們當初向五家藥廠訂購的兩億五千一百萬劑。
    其實,不只是美國,許多國家現在都準備要減少疫苗訂單,因為新流感疫情看起來並不像一開始預測得那麼嚴重,而且多數人只需要注射一劑疫苗,就可以達到充分預防效果。
    不同藥廠訂單條款各有差異,有的合約會納入解約辦法,容許減單。
    據報導,德國也把它們向葛蘭素史克藥廠訂購的疫苗,減少三分之一,這可以替國家省下一億三千三百萬歐元,英國也正在和藥廠洽談退訂。
    美國訂購的新流感疫苗,有一億三千六百萬劑已經完成交貨,六千多萬人完成注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北美新流感疫情正在減緩,不過,中歐、東歐、東南歐、北非以及南亞,病毒依然非常活躍。
    當初,為了抑制疫情,各國政府鼓勵藥廠全力衝刺疫苗產量,現在發現錯估疫情,又要減少訂單,讓藥廠情何以堪,官員說,大量抗原可以儲存,等到下一季再用。
    儘管疫情不如當初預測得嚴重,美國政府還是警告民眾,流感病毒變化多端,新流感難保不會有第三波疫情,最保險的作法還是注射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新流感疫苗 5成覺得不安全2010-01-09 旺旺中時民調中心

     國人對新流感疫苗全面接種政策雖表肯定,但其安全性卻出現信心危機,更可能出現拒打潮!根據最新民調顯示,雖有六八%的人支持接種政策,但僅四八%認為疫苗有效果,五成的人覺得疫苗不安全,高達六成民眾更表示不打算接種,不願接種的主因就是擔心安全性。
 
香港爆首例接種甲流疫苗後 疑患吉巴氏綜合症 接種者銳減 
 
  香港爆出首宗接種甲型 H1N1 流感疫苗後懷疑患上吉巴氏綜合症的個案,全城迅即陷入恐慌,接種人數應聲急跌,僅昨日便銳減1成3。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說,暫時不會「叫停」接種計劃,但他表明,吉巴氏綜合症個案若在短期內急升,增至每月 2 、 30 宗,便會考慮「叫停」計劃。他重申,疫苗的副作用遠較染病後的併發症輕微,呼籲高危人士及早接種。
http://cnnews.cnyes.com/content/20100108/KC6UQJKNLG3GR.shtml

雞蛋過敏恐致「吉巴氏症」香港新流感疫苗也出事  (2010/01/08 )

台灣的新流感疫苗爭議不斷,香港也爆出首宗接種H1N1疫苗後,疑似罹患「吉巴氏綜合症」個案,引發民眾極度恐慌,在美國也有相同個案傳出。據悉,目前全球已注射8千萬針H1N1疫苗,其中有50宗出現「吉巴氏綜合症」,此外,若對雞蛋過敏,或曾患「吉巴氏綜合症」的民眾打針後出現該症狀的機率更高。
「吉巴氏綜合症」是一種罕見的腦神經失調,會引致癱瘓,甚至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因新流感疫苗導致的「吉巴氏綜合症」並不會在打針當日出現,而是在兩星期後才會出現症狀。最典型症狀即是出現下肢異常乏力及麻痺,站立不穩或蹲下後不能站起來,嚴重者甚至會膀胱無力,無力小便或失禁。
這是因為打針後的免疫反應引起,抗體反應過激,使神經線受壓迫,導致呼吸困難,若神經線已被壓死即有癱瘓危機。若對雞蛋過敏,或曾患「吉巴氏綜合症」,打針後出現該症危機也更高。
美國也有個案是打針後,首周出現走路、上樓梯斜路感到無力、乏力,情况在數日內持續加劇。另外,感染病毒和細菌,如呼吸道EB病毒、巨噬細胞病毒、腸道彎曲桿菌、肺炎支原體等,也可能導致「吉巴氏綜合症」,但有不少個案原因不明,現在沒任何測試可證實該病症是由疫苗所致。治療方面,則可透過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清透析減輕免疫系統過敏反應。
http://www.nownews.com/2010/01/08/91-2556014.htm

世衛:無證據顯示新流感疫苗引發吉巴氏症 2010/01/08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總監申英秀(Shin Young-soo)今天表示,香港接獲通報有人接種H1N1新型流感疫苗後,出現吉巴氏綜合症(GBS),但是沒有證據顯示,這起個案是由疫苗引起,目前作任何結論都言之過早。
申英秀則引用世衛的研究表示,每10萬人口,每年就會有1起吉巴氏綜合症,以香港700萬人計算,每年約有70起個案。申英秀並指出,目前沒有暫停注射疫苗的計畫。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陳馮富珍日前在接受瑞士「時報」(Le Temps)訪問時指出,要宣佈戰勝H1N1新型流感還太早,她堅稱因應新流感大流行的措施正確,並呼籲全球繼續密利堅控戒備。

藥劑師指本港新流感疫苗副作用較美國低 09.12.2009     
 
本港訂購的首批甲型H1N1新流感疫苗,將於幾天內到港,廿一日起為高危人士接種。醫院藥劑師學會表示,疫苗由法國藥廠生產,副作用同季節性流感相若,歐洲各國亦有使用,由於疫苗沒有添加佐劑,對比美國,引起副作用的機會較少,十個接種疫苗的人士,其中一個會出現針口紅腫、疼痛、胃口欠佳及頭暈等,但一至三日會消失。 不過,學會亦關注每少於一萬人中,會有一人出現非常不良反應,例如皮膚出疹、神經痛同休克,提醒對雞蛋或藥物敏感的人,應向醫生查詢。學會又說,目前孕婦接種疫苗的數據較少,呼籲孕婦先衡量風險。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182555

日產新流感疫苗 傳4人注射後亡

國內新流感國光疫苗的安全性,是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來看看日本的情況,日本國產新流感疫苗開打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不過目前為止卻有四人,在施打日產新­流感疫苗之後死亡,死因和疫苗之間的關連性,有待釐清。
一連四起注射疫苗後死亡的案例,日本厚生勞動省都認為與注射疫苗沒有直接關係,原因是厚生勞動省認為,疫苗造成的副作用,應該會在30分鐘內顯現,而四名死者的­死因也都是因為原本的病症加重導致死亡。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7/11/1v4sx.html

法國亦爆新流感疫苗爭議【聯合報╱記者陳玉慧 2010.01.09
 
不祗台灣,法國境內有關新流感疫苗的問題亦重重,反對黨社會黨甚至包括執政黨內的新中間派都批評政府處理失當。
這些黨派批評政府浪費公帑,花費了近九億歐元採買了九千四百萬份疫苗,結果只有五百萬人接種。另外,反對黨也攻擊政府在管理疫苗一事上有重大疏失。

新流感疫苗有副作用 美:安啦! 2009/11/03
 
  台灣新流感疫苗上週日開始施打,還是有人擔心會有副作用,美國已經有數百萬人接種疫苗,其中302人通報出現肌肉痠痛、輕微發燒等副作用,但美國專家還是掛保證,疫苗安全無虞。H1N1新流感疫苗,到底安不安全?美國從十月初施打至今,一個月來,已經有幾百萬人接種,其中,302人出現手臂酸痛、肌肉酸痛、輕微發燒等副作用,專家說,這表示疫苗很安全,民眾可以放心施打。
其實,美國政府對疫苗施打非常小心謹慎,不但有通報中心,彙整公私立院所的疫苗安全報告,還集合全美專家組成專案小組,密切追蹤調查任何疫苗的副作用,雖然專家掛保證,但還是有三成的美國民眾懷疑疫苗的安全性,因為,30多年前的1970年代,美國曾經發生施打新流感疫苗,結果25人死亡的不幸事件,不過美國政府再三強調,現在研製的新疫苗,安全度已經大大提升,就施打一個月來的成果來看,新流感疫苗安全無虞。

擔心副作用 38%美家長拒子女打新流感疫苗

【新唐人2009年10月8日訊】(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7日專電)美國即將於本月開始為學童施打H1N1新型流感疫苗。不過根據美聯社所作的一項最新民調,高達38%的學童家長表示,不會簽字允許子女接受疫苗接種。

接種新流感疫苗有副作用? 專家提數據反駁
 
【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30日路透電)有些人對預防H1N1新型流感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裹足不前,是因擔心發生流產、罕見神經疾病及心臟病等副作用。不過,公衛專家今天提出數據反駁。
他們在「刺胳針」(Lancet)醫學期刊寫道:「接種新的流感疫苗,偶而在之後發生如吉蘭-巴雷氏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自然流產,甚至死亡等引人關注健康問題時間上的關連。」
因此,他們調查即使未有接種疫苗行動,可能發生何種情況。
他們指出,每100萬懷孕婦女接種疫苗,一天內有397例自然流產,都和接種疫苗無關。
在美國任何時期任一月份,每100萬人就可見到1、2起GBS病例;如果有一億人接種,在接下來6週有逾200個GBS病例出現,他們表示,應完全和疫苗接種無關。

80萬劑兒童新流感疫苗藥效不足 美將回收【中央社 2009.12.16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今天通知全美各地醫療單位,全球最大的專業疫苗生產公司賽諾菲巴斯德所生產80萬劑H1N1新型流感兒童疫苗,由於藥效不足,必須回收。

八成多瑞士人不想注射新流感疫苗 2009年11月01日   中央社

瑞士政府計劃從11月中起進行兩波的H1N1新型流感疫苗接種,但今天公佈的一份民調說,高達86.4%的瑞士人不想挨這一針。
  瑞士報紙「星期展望」(Sonntagsblick)今天刊登民調公司Isopublic電話訪問各語區共606人的結果。67.8%的受訪者說,他們「一點也不怕」新流感,17.6%表示不怎麼怕,12.9%有點怕,只有1.4%說很怕。
  調查說,86.4%的人不想打新流感疫苗,這比不想打季節流感疫苗的比例(83.9%)還略高。只有9%的人說會去打。
  甚至國會議員也對瑞士聯邦公共衛生署的建議不買帳,據星期展望報針對116位上下院議員的調查,71.6%不想接種新流感疫苗。
  據統計,瑞士目前有約1550例經實驗室檢驗的新流感確定病例,實際感染人數必定較高;但無人死亡。 

調查:逾半英國人拒接種新流感疫苗

  英國脈動(Pulse)雜誌針對107位家庭醫生進行調查,當中許多人表示,病人不願施打疫苗的情況很普遍,平均下來,僅46%的人同意接種。
  脈動雜誌指出,醫生表示,要說服孕婦施打疫苗對抗病毒特別困難。
  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民眾,對於衛生當局處理新流感的懷疑態度與日俱增,因為感染人數比原先所擔心的還要低。   
  英國衛生當局已經兩度下調國內新流感死亡的最高數字,原先估計英國可能有多達6萬5,000人將死於新流感,如今則下修到大約1,000人,遠比每年冬季流感季­4,000到8,000的死亡人數還低。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news/browse_thread/thread/260f92b73dc12e2d 

WHO:新流感致死率0.4-1.6%

〔編譯管淑平、魏國金、記者王昶閔/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009/05/十一日發表首份新流感疫情研究報告,指出這次疫情嚴重性相當於一九五七年亞洲流感,○.四%到一.六%的病毒致死率,比一般季節性流感低於○.一%的致死率還要高。新流感發生初前,因為病例不多,新流感致死率曾被高估為六%至七%,由於相當接近SARS的十%,一度引發恐慌。
我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台大醫院兒科醫師李秉穎表示,雖然初步證實新型流感病毒致死率比當初預期的低,但防疫工作還是不能鬆懈,畢竟一九五七年時並無抗流感藥物,根據美國初步報告,四分之三的染病者都曾服用抗流感藥物,才能將死亡率降到那麼低,因此台灣還是有必要儘量儲備抗流感藥物,根據歷史經驗,今年冬天可能是下一個挑戰。
http://mypaper.pchome.com.tw/yoyo0316/post/1312816683

世衛:全球甲流感 逾1萬1500人死亡

【新唐人2009年12月24日訊】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公佈的數據顯示,自從H1N1甲型流感疫情於4月爆發以來,全球死亡人數已超過1萬1500人。
據中央社報導,世衛消息,整體的H1N1新型流感疫情「最近在北半球絕大部份地區達到高峰」,包括北美和西歐地區在內,前述地區最近幾個月因為進入寒冷季節,疫情急劇升高。

自製新流感疫苗 天助自助(許英昌)2009年09月10日蘋果日報

國人自製新流感疫苗即將進行臨床試驗,令人振奮。疫苗及抗流感病毒藥物乃對抗新流感的重要武器,2006年美國政府編列71億美元於抗禽流感行動計劃中,即強調六大方向:第一、28億美元開發細胞培養病毒新法以縮短疫苗製造時程。第二、15.2億購買流感疫苗。第三、10.3億儲存抗病毒藥物。第四、8億開發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第五、6.4億確保政府做好抗流感準備。第六、2.5億協助他國監測撲滅流感。應變主軸在於開發新疫苗製造方式及儲存抗病毒藥物。
新流感疫苗取得不易:第一、全球疫苗產能不足。2009年2月,專家指出全球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產能約6.8億劑,預估2014年達14億劑。此產能是否能直接轉換成新流感疫苗量,仍屬未知,取決於能否成功培養病毒,了解引發免疫反應抗原及輔佐劑的量。且新流感有別於季節性流感疫苗,每人需打兩次,需求量加倍。
以雞蛋培養病毒疫苗
第二、轉換風險成本高。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衛生組織)仔細評估,一旦將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線轉換為製造新流感疫苗,勢必造成前者短缺的風險,對弱勢團體造成不公,且目前新流感病毒毒性趨弱,未來是否將銷聲匿跡或無恃反撲,仍充滿不確定性,WHO也面臨史無前例兩難中。
第三、製造疫苗已滿檔,開發中國家藉由支持病毒分享計劃交換取得疫苗,已開發國家則和藥廠談判及契約行為擁有優先取得權。2006年荷蘭政府和蘇威(Solvay)疫苗公司簽約,保證將先獲得1600萬劑流感疫苗保護其人民。第四、技術提升中。目前以雞蛋培養病毒,乃50年的老舊技術,平均需6個月才能製造疫苗,但品質穩定,惟在禽流感期,雞蛋供應鏈將受影響,細胞培養病毒僅需2個月時間較短,放大產能仍待改善。很明顯自製疫苗,方能解決眼前疫苗短缺的困境。
正面臨藥物不足窘境
另一方面,施打疫苗並非百利而無一害。1976年紐澤西迪斯(Fort Dix)軍營中爆發豬流感,500多人生病1人死亡,接著福特總統下令全美4000萬人施打疫苗後,導致百人罹患基林芭瑞(Guillain-Barre syndrome)症候群及25人因注射疫苗死亡,也令外界質疑大型施打疫苗的必要性。同時全球也正面對疫苗不及、藥物不足的窘境,當下如何教育百姓,對病毒生物性的了解,將減少眾人恐慌,試問病毒毒性自今年4月後增強了嗎?
總而言之,政府當機立斷增購國外疫苗令人激賞。國光或許沒有製造流感疫苗紀錄,也沒有採取新型細胞生產疫苗方式,然而產官學界應利用此千載難逢機會,整合數十年B型肝炎疫苗成功經驗,提升研發水平,給予製造安全有效疫苗的機會,方為全民健康福祉。
作者為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928881/IssueID/20090910

流感疫苗的誤解,台灣自製流感疫苗 2009-07-23 22:45

     1一般人對於流感疫苗都存有不安全的觀感,其實每種疫苗都存有風險,要知道疫苗作用,那就必須先知道什麼是疫苗,我在此先淺談疫苗吧!
人用疫苗主要可分為不活化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與減毒疫苗(attenuated vaccine)是指細菌或病毒不經基因工程技術重組核酸之全生物體疫苗(whole-organism vaccine)。減毒疫苗又稱弱毒疫苗或活疫苗(live vaccine),疫苗內之微生物仍具生命力,可在動物體內存活及增殖。不活化疫苗又稱滅活疫苗或死疫苗,係將未經減毒的微生物以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使失去生命力;如用細菌製成的不活化疫苗又稱死菌疫苗(killed bacterial vaccine)或死菌苗(bacterin);病毒製成的則稱死毒疫苗 (killed virus vaccine)。以全菌(whole bacterium)或全病毒(whole virus)為抗原﹐製成疫苗接種到動物體後﹐動物體內的免疫系統即進行捕獲、辨識抗原及一連串之免疫反應達成免疫目的,此種免疫反應屬於主動免疫(active immunization)。不活化疫苗和減毒疫苗雖是古老且製法簡單的疫苗,但這兩類疫苗,提供與自然感染相似之細菌或病毒之完整個體做為抗原,免疫效果確實,至今仍為使用廣泛的生物製劑。
而流感疫苗是屬於不活化疫苗,也就是說如果接種流感疫苗很有可能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反應,因此會有稍微的發燒現象,當然因各人的體質而異就會有不同的反應,目前國內使用之疫苗是一種裂解型(split-type)的病毒成分疫苗,僅含有抗原成分,而沒有病毒殘餘,依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建議更新的病毒株組成。一般而言如果病毒株之預測是對的,其保護效力可達70∼90 %尤其是老年人,可減少50∼60 %以上之罹患嚴重流行性感冒及併發症。使用方法為超過三十六個月以上之兒童及成人皮下或肌肉注射一劑0.5毫升。若過去未接種過此類疫苗者間隔四星期後再打一劑。六至三十五個月之兒童減半,疫苗之保護力約可持續一年,且由於流感病毒的變異性極大,幾乎每年均會發生變異,原施打疫苗對不同型之病毒不具免疫力,以致保護效果減低,因此疫苗成分每年均在改變,建議每年須接種一次,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為局部疼痛,紅腫另有極少數出現全身性反應如發燒等症狀。
至於會造成局部疼痛是因為流感疫苗加入了”佐劑”硫柳汞,聽到”汞”又稱水銀,想必嚇到了吧!不過不用擔心,從自1930年代開始,疫苗就含有硫柳汞(thimerosal)這種成分,因為它帶有乙基,所以又被稱為乙基汞。這種物質的作用是讓疫苗不容易變質,算是一種保存劑,而且也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避免疫苗因微生物感染後打入人體而造成敗血症。1999年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開始注意疫苗所含有的微量汞,於是做了些調查。他們發現雖然汞的安全攝取量有著明文規定,但那是針對環境中常見的甲基汞,而非乙基汞。事實上,乙基汞在人體的的排出速度較快,所以不太可能累積致病,目前為摒除社會大眾的疑慮各藥廠已經研究低微量汞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製成
目前國內使用的流感疫苗是利用雞胚培養病毒,加以去活化以後製成的疫苗。因為這種疫苗的保護效力大約只能維持一、二年,而且流感病毒常常發生突變,所以每年都必須接種一劑疫苗。流感病毒的外表有血球凝集素 (hemagglutinin, H) 與神經胺酸酵素(neuraminidase, N)等兩種抗原,這兩種抗原可以引發人類的免疫力,也是病毒突變的關鍵點。每年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都會根據前幾年在全世界收集的資料,推測次年可能流行的病毒亞型,進而建議次年流感季節所用的疫苗成份。最近幾年,全世界流行的病毒株都包括了H1N1與H3N2兩種亞型的A型流感與B型流感病毒,所以疫苗的成分都包括了這三種病毒
由於台灣的疫苗大多都是進口,而WHO所收集的資料大多都是以西方做為資料評估,台灣近年很多新型流感病毒都出現於中國大陸,而台灣與大陸的往來頻繁,所以國外所建議的疫苗可能無法及時應付國內出現的新型病毒,國外的疫苗對台灣人民來說未必有效,
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有些是本身有一些疾病的個人,而很多人以為體質弱打疫苗比較危險,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流感疫苗是一種非活性疫苗,打了以後只是引起局部的紅腫等發炎反應。老年人對於疫苗的免疫反應一般較差,所以保護效益可能會打折扣,但同時疫苗引起的局部副作用也可能較輕。事實上,流感疫苗只有在急性發燒與其他需要特殊治療的急性病症才是禁忌。一些慢性疾病並不是疫苗的禁忌,例如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或是感冒已經過了急性期而剩下些微咳嗽的時候。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的正式建議中,也特別針對此點提出闡述,輕度發燒、輕微腹瀉、正接受抗生素治療、已經進入恢復期的疾病等,都是疫苗禁忌的常見誤解。
兒童接種疫苗常被誤解的禁忌
1. 正常兒童有輕度發燒或輕微腹瀉的輕微急性病症
2. 已經進入恢復期的疾病
3. 正接受抗生素治療
4. 接種疫苗以後曾經發生注射部位酸痛、發紅或腫脹反應,或發燒體溫不超過攝氏40.5度。
5. 早產
6. 家人懷孕
7. 家中有免疫不全者並非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等活性減毒疫苗的禁忌。
8. 最近接觸到感染症患者
9. 餵食母乳
10. 本人或親屬有非特異性的過敏
11. 對盤尼西林或其他抗生素過敏
12. 對鴨肉或鴨毛過敏
13. 家族有抽搐的病史,於接種百日咳或麻疹疫苗的時候。
14. 家族有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病史,而接種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疫苗的時候。
15. 家族有接種疫苗後發生副作用的情形
16. 營養不良
國內自製流感疫苗
國內唯一人用疫苗製造廠,國光生技成立於民國54年至今已有製造疫苗經驗40餘年,當中日本腦炎疫苗是國內100%供應商,每年國家採購流感疫苗有20%是由國光提供,國光流感疫苗是由日本北里研究所(日本國最大疫苗製造商) http://www.kitasato.ac.jp/rcb/提供原液給國光生技充填包裝,而國光一直是日本北里的合作廠商,包括製程技轉,經驗傳承,北里定期指派駐廠顧問為國光製程把關,雖然國光是第一次自行生產流感疫苗,但是國光非一家新公司,在國內是製造疫苗有經驗的製造商,然而流感疫苗自製一直是政府對生技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過去疫苗廠的BOO案始終石沉大海,國外對台灣的投資設廠總是興趣缺缺,造成台灣的疫苗都要靠進口,目前新型流感大肆流行,如今各國搶購疫苗,到時候發生大流行時,誰會伸出援手?那時候有錢也買不到疫苗,再說~疫苗要上市前都要經政府把關,包括人體試驗,動物試驗都是不可少的,絕不可能讓廠商說上市就上市,現在擔心疫苗的安全性還言之過早,至少知道我們台灣是有能力製造疫苗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1156134  

楊志良:三管五卡奏效 贊成納入修法  2009/12/22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 
 
   放寬美牛進口,有民眾質疑「三管五卡」是否確保飲食安全效果?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表示,三管五卡確實有用,把民眾有疑慮產品阻絕境外,衛生署也贊同立院將三管五卡納入修法。
    衛生署11月2日宣布放寬美國帶骨牛肉進口,並以「三管五卡」,即管源頭、管邊境、管市場,以及「核、標、開、驗、查」5道關卡來確保進口美牛產品安全。
    楊志良在記者會上表示,放寬進口迄今,不但沒有任何絞肉、內臟進口,甚至連帶骨牛肉也沒有進口,可見三管五卡將民眾有疑慮的部位,有效阻絕於境外。
    楊志良表示,還是有民眾擔心,政府是否能持續執行三管五卡措施?衛生署也尊重並贊同立法院要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將三管五卡措施納入修法。
    楊志良指出,台灣要求美牛進口前,必須有品質系統評估制度 (QSA)認證;不過,衛生署保障國人健康,也要幫助台灣農產品銷往國外。以台灣輸歐盟魚產品為例,歐盟也會要求台灣查核出口廠商的管制生產、運輸、加工等各階段是否符合標準,只要是符合標準的產品,就可以輸往歐盟。
    他也舉台灣蛋品及肉品輸往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政府依照國際規範,接受台灣衛生署及農委會的管理查核體系,只要有台灣的衛生證明文件,就可以輸往新加坡。
    楊志良說,不管魚產品、蛋品、肉品輸入輸出,都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範,外國也必須相信台灣認證。台灣絕對不容忍歐盟或其他國家說台灣產品為毒魚或毒肉,台灣民眾也該相信美國與國際組織所認定的安全食品,不該稱美國牛肉為毒牛,否則,恐怕會引起世界貿易大戰。
    至於民間團體希望透過公投重啟美牛談判,楊志良表示尊重。

美牛爭議 學者:勿修法推翻台美議定書【中央社 2010.01.02
 
美牛修法爭議衝擊台美關係,政府將組團赴美。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陳一新今天指出,美方不會理會;若修法推翻台美議定書,牽涉國際信用,台灣將走不出去。
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朝野達成共識,將限制美國牛內臟、絞肉輸入台灣,美國農業部與貿易代表署發表強烈聲明,指台灣的作法將構成片面毀約。行政院長吳敦義說,將由立委、學者、官員等組團赴美,減輕台美關係衝擊。
陳一新受訪時表示,政府針對擴大美牛進口提出「三管五卡」措施,已可嚴格把關,不需要再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不能修法推翻台美議定書。
所謂「三管五卡」,是指管源頭、管邊境、管市場,以及「核、標、開、驗、查」五道關卡來確保進口美牛產品安全。
他說,國民黨在立法院擁有多數席次,但卻未配合府院政策,總統馬英九應該硬起來,解決黨內問題。「執政黨內部整頓不了,怎麼和美國談?」派團赴美說明沒有用,美國不會理會,台灣內部問題應該自己解決。
曾任無任所大使的陸以正也認為,若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限制美牛內臟、絞肉等進口,會有背信問題,不能讓修法通過。
他說,派團赴美說明「沒用處」,除了不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別無他法。美國可採取許多手段報復台灣,他對未來台美關係不樂觀。
陳一新表示,美國指台灣作法將構成片面毀約,措詞嚴厲;違反台美議定書牽涉國際信用問題,可能影響赴美免簽證、軍售、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等。台灣沒有誠信,在國際間一步都走不出去,也沒有人會和台灣簽任何協定。其實美國不用報復,只要不管,台灣就慘了。
民進黨籍立委點名主導擴大美牛進口的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應負責。陳一新說,蘇起沒有錯,談判結果已爭取到最好的條件,談判結果沒有錯。

美農業部:出口到台灣的牛肉一定安全2009-12-17 中廣新聞/劉芳
 
        由於台灣對美國牛肉有疑慮,美國農業部涉外農業局官方網站ww.fas.usda.gov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逐一澄清。
    有人懷疑吃了美國牛肉可能感染「庫賈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VCJD)。農業部說,到目前為止,美國出現的三個庫賈氏病例,都不是因為吃了美國牛肉,而是患者在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接觸到牛腦海綿狀病變(BSE)後發病。
    有人不滿美國人自己不吃雜碎和內臟,美國政府卻強迫外銷給台灣。農業部說,這是錯誤的訊息,以去年為例,美國生產的牛雜碎和內臟,58%供國內消費,只有42%出口。
    又有人質疑南韓不准進口美國牛內臟和碎肉,台灣卻同意進口。農業部說,這也是錯誤訊息,事實上,美韓協定的用字與美台協定的用字完全一樣。而且南韓准許所有的內臟、絞肉進口,台灣則限定30個月以下的牛隻內臟、絞肉才可進口。
    農業部說,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已在兩年半前正式認可美國是「風險受到控制」地區,所以出口到外國的牛肉製品與美國國內消費者食用的牛肉產品一樣安全。

美牛叩關 立院修法 美:片面毀約 事態嚴重2009-12-31 中國時報 劉屏
     
     美方書面聲明由貿易代表署副代表馬蘭提斯與農業部次長米勒共同具名,登載於貿易代表署網站首頁(www.ustr.gov)。聲明說,台灣的立法院準備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藉由增列條款「不當的阻止特定的美國牛肉及牛肉產品進口」,美國對此「深表關切與失望」。
     聲明說,修法方向不具備科學或事實基礎,不會因此就保護台灣的食品供應。而一旦通過,不但對美國牛肉進口構成新的障礙,且是「片面廢棄了美國與台灣在二個月前依據雙方誠意而達成的雙邊協議」。台灣希望成為可靠的國際貿易夥伴與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可是如果修法過關,勢將對台灣的形象造成重大衝擊,「台灣當局應當慎思」。聲明說,「科學與事實,而非政治與誇張」,才是經貿的準則。
     聲明指出,美國採行的標準與法規,以及實際執行,都是根據科學,且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這些標準在於確保美國、台灣、與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安心食用美國牛肉與牛肉產品,包括內臟及絞肉;每天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家庭享用這些產品」。而準備出口到台灣的產品,與美國人在美國消費的「是一樣的,是安全的」。

馬派團赴美溝通 民間跟進09-12-31 中時 (楨:官與美溝通無礙,故只需民間團!)

     在立法院通過修法,限制美國牛絞肉及內臟進口後,馬英九總統昨天隨即召開高層會議,決定指派行政院相關部門,組團向美方進行說明溝通,希望將傷害控制在最小程度,避免對台美關係產生過大衝擊。另一團由立委及學者、民間團體與消費者代表組成的考察團,亦將在立法院休會後赴美表達我民間立場。      
留言:
祖國感謝民進黨同志從陳水扁政執到蔡英文在野,一直努力不懈的破壞台美關係,促進台灣與祖國的關係更為親密,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做了更進一步的貢獻,我們給民進黨的同志們拍拍手!

赴美說明 立院沒興趣 09-12-31 中時 曾薏蘋(楨:反顯力萎之非理性!)
 
     府院黨高層會議決定組團前往美國說明美牛案,不過立法院對此似乎興趣缺缺。國民黨重量級立委呂學樟表示,國會要不要去說明,必須由朝野協商共同決定,若是立委個人願意出面,那是個人行為。他也不以為然說:「國會只負責修法,沒有必要去向美國說明。」

美拒絕?吳揆:暫不派行政團【聯合晚報2010.01.01唐孝民(楨:果如我上言!)

美牛修法引爆台美關係生變,緊張狀況持續升高。行政院長吳敦義中午表示,確定暫停延後行政部門組團赴美溝通說明的計畫與行程。
外交部長楊進添表示,昨天外交部透過駐美代表袁健生與美方進行溝通,美貿易談判代表署與相關部門,都已充分了解我行政部門處理美牛問題的用心,以及國內民意與國會對此議題的關注,目前沒有急迫性 (指派官方代表團赴美)。非政府組織出發赴美溝通說明,外交部會全力協助,也會有行政部門官員隨行。

立院禁止部分美牛 美失望、嚴重關切【聯合晚報╱記者張宗智 2010.01.06
 
美國政府五日對台灣修法確定禁止部分美國牛肉產品進口,重申對台灣違反雙邊協定的不合理決定,深感失望,也「嚴重關切」台灣當局,這項國內政治置於科學之上的決定,並敦促台灣守諾,履行牛肉議定書內容。
 
禁美牛?美參院財委會主席籲台灣懸崖勒馬【中央社 2010.01.06
 
美國聯邦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包克斯(Max Baucus)今天批評,台灣修法沒有科學根據,必須懸崖勒馬,並全面落實去年10月簽定的雙邊協議。
 
AIT聲明:未來難與台灣擴展經貿【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 2010.01.05
 
立法院上午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條文修正案」,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T)發表聲明指出,美國遺憾立法院決定限制美國牛肉進口,單邊中止雙邊議定書,也破壞台灣身為負責任貿易夥伴的誠信,將使美方未來很難與台灣擴展與強化雙邊未來的經貿關係。

美肉品協會:美牛修法為不科學之貿易障礙2010-01-06中央社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USMEF)今天表示,台灣修法禁止特定牛肉品項進口是設立「沒有科學基礎的貿易障礙」,不當封殺美國牛絞肉與內臟。      
     USMEF表示,2009年1至10月間,台灣是美國牛肉的第六大出口市場,金額達1億1430萬美元,較2008年同期成長6%。同時,美國是台灣最大的牛肉進口來源國,市佔率達40%。
     USMEF預估,2009年的全年出口值可望刷新紀錄,超過2008年創下的1億2800萬美元。
     USMEF指出,美國曾經發生3起狂牛症病例,最近一起為2006年3月15日。換言之,如果按照新法規定,美國牛絞肉與內臟至少要2016年才能恢復進口。

卜睿哲:台灣反美牛修法 影響不會太小【中央社 2010.01.06
 
美國知名兩岸問題專家卜睿哲今天表示,儘管他同意其他美國觀察家的看法,台灣修法禁止美國牛肉高風險部位進口,主要影響將會在雙方經貿關係,但他相信影響不會太小。
 
美牛修法損台美關係?王金平:影響很小【中央社 2010.01.06
 
針對台灣修法限制美國牛肉特定部位進口,美國發表聲明批評台灣違反台美雙邊協定。對此,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表示,這是經貿糾紛,只是台美多面向關係中的一環,影響非常小。
 
高層樂觀:美懲台灣 頂多半年【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10.01.06
 
AIT針對美牛修法三讀第一時間發出聲明,府院高層似已胸有成竹,美第一擊仍在可控制範圍,不至於擴大到政治、軍事領域,決策高層樂觀預期,「頂多半年,台美關係即可撥雲見日!」
 
馬月底過境 看美給何待遇【聯合報╱記者林政忠 2010.01.06
 
立法院修法禁止美國牛肉高風險部位進口,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表聲明強調,美方未來很難與台灣擴展經貿關係,前駐美代表吳釗燮指出,這是他看過美台經貿關係最嚴厲的措辭,歐巴馬政府等於宣告馬政府「信用破產」。
綠營人士透露,歐巴馬政府相當火大馬政府的表現,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衛生署長楊志良,推動反美牛標章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台北縣長周錫瑋,都被美方列為「頭號公敵」。
 
美牛修法 藍委:刻意給馬難堪【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 2010.01.05
 
立法院在吵吵嚷嚷下完成美牛修法,限制六高風險部位進口。多位國民黨立委私下都挑明,今天是刻意給馬英九總統難堪,他們過去看緊二二八基金會,馬總統說改就改,從不與他們商量,只聽民進黨的意見。政府宣布前美牛進口前,從不讓國民黨立委知道,事情鬧大了,立委只好站在維護人民健康這邊。

葉金川:吸口二手菸 風險比美牛高【聯合報╱記者陳惠惠2010.01.06
 
立院昨通過食衛法修正,禁止美牛高風險部位進口,葉金川以「我沒意見」,不願多回應。葉金川說,「吸一口二手菸比吃一輩子美國牛肉的風險還要高」。
衛生署昨天傍晚則發出新聞稿,對立法院修法表示「尊重」,重申「三管五卡」措施不會改變。副署長蕭美玲說,美國2006年出現最後一起狂牛症,在2016年前,美國牛絞肉、肉臟等部位無法進口台灣。
 
馬自責「說太晚,說不清楚」【聯合報記者李明賢10.01.06(楨:在台灣濫情理盲的媒體政客操弄下,早溝也不會通,只會吵更久,看下美濃水庫吧!)  

馬總統坦承政府處理美牛議題事前溝通不夠早、不夠多、不夠好;未來遇重大政策法案或條約協定,行政部門必須「宣導先行再實施政策」,「推動ECFA就會實施」。
對於強化國會溝通,馬總統已要求成立專案小組,研究整合府院國會聯絡人戰力,並於立院休會期間集體受訓;與民間溝通,府方也積極研擬計畫,未來將下鄉溝通政策。
記者會馬總統避談責任問題,強調美方反應仍不明朗,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掌握美方反應,以做出因應對策。
對於美方可能的報復,包括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推遲,馬總統坦言,「可能性滿大的。」
經濟部長施顏祥說,台美雙方原擬於TIFA平台上談雙邊投資協議,若進度延宕,可能會影響外資對台的投資意願。
馬總統重申,美國是台灣安全盟友與重要貿易夥伴,政府會用最大力量修補台美關係,希望透過溝通化解爭議,找出彼此可接受方案。
馬總統指出,台美議定書仍有效,針對未滿卅月齡帶骨牛肉可進口部分,行政部門應儘速放行,要讓美方充分感受,「應有助改善整個環境跟氣氛」。
馬總統坦言,當務之急除解決台美貿易糾紛,行政與立法部門也要就重大政策與條約締結建立機制,ECFA才能爭取民意支持。
馬總統表示,活路外交包括降低兩岸緊張與擴大國際參與,台美關係尤其重要,美牛議題更是台美關係重要一環。
他解釋,簽署台美議定書以韓國模式為架構,經三個月談判,過程中沒有一寸讓步,捍衛國人健康、爭取國家利益,態度嚴謹可受考驗。
馬總統認為美牛風波最大的問題出在民眾容易受到其他觀念影響,「這不去怪民眾,要怪自己說得太晚,不夠清楚」。
馬總統已要求相關部門,未來要有宣導的標準作業程序,溝通沒做好前不會執行政策,不要重演類似事件。

社論-推動公共決策理性專業與溝通協調缺一不可2010-01-06 工商時報 
     
     綜觀馬總統拋出興建水庫議題所引發截然不同的反應,特別是蘇煥智縣長反對在台南本身也面臨缺水危機下繼續供水給高雄的談話,倒是印證了馬總統所說的,缺水問題已經拉高為國安層級,使政府部門面臨一個兩難局。
     要處理這樣一個兩難的公共議題,我們覺得首先要做觀念上的釐清。例如水庫興建的安全課題,美濃地方人士當然有理由擔心,但是當年台北要興建翡翠水庫時,當時的老立委胡秋原也曾帶頭聲嘶力竭的反對,主要理由自然就是安全的考量。不過,幾十年下來,翡翠水庫提供北台灣穩定優質的水源,當年的安全顧慮並未成真。而這二十多年來,工程技術的精進,理當增益水庫興建的安全性,因此再以安全顧慮做為反對興建的理由,說服力只會下降。而如果公共政策真要萬無一失才可推動,則不惟水庫建不了,H1N1疫苗自然也不應施打,同樣的美牛更不應進口,還有所有的核電廠都應封閉、停建,以至於飛機、高鐵、捷運都應停開,因為誰能保證沒有萬一的意外。
          當然,即使經過科學專業的論證,發現非興建美濃水庫不足以化解高雄地區長期缺水的問題,主管部會在做決策前,最好還是要記取美牛進口引發爭議的前車之鑑,一定要好好跟在地人士溝通,把興建水庫的利弊得失與相關數據透明的呈現攤開,以化解地方人士的疑慮。特別是地方人士最在意的安全問題,隨著工程技術的創新,按說是最不成問題的課題,但是沒有溝通,且無可徵信的保證,又怎能怪人民反對。
     要不要興建美濃水庫,這個「老」議題才要重新討論。而其實,類似的案例並不在少,核四廠的停建又復建,蘇花高或蘇花替的取捨,乃至於國光石化園區的設置與否,自然各有利弊,決策者除了要考量是否真有此必要,更要確保利大於弊,以及對決策的受損者提供必要的及合理的補償機制。而這些決策過程,在民智大開的今天,更必須不斷溝通而不應有閉門造車、密室協議的模糊空間。否則,不惟有關美濃水庫的興建將只是一個假議題,其他各種公共決策、公共議題恐怕也將難以推動了。

社論-美牛教訓:重大政策須先溝通好2010-01-06 中國時報

     平心而論,美國牛肉,並不是馬政府要進口的,當年開放進口的是扁政府,有沒有爭議?有!沒人理,照開放,國人吃不吃?照吃!此時此刻,馬政府開放的是帶骨牛排和內臟絞肉等等,結果立法院三讀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允許開放的只有一項:帶骨牛肉。此舉,讓美國在台協會(AIT)和經貿部都發表聲明,宣稱未來和台灣很難再談經貿合作事宜。
     這樁風波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確實令人遺憾!以馬總統行事風格的慎重,怎麼會走到今天這個結果?特別是馬總統的行事風格之一,就是遇事第一時間,總是想究竟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但最終結果就算從法理到制度、從制度到人情都面面俱全了,最後輸家還是只有他一人,這究竟是什麼緣故? 只說明一件事,馬總統被批評,因為:溝通不夠!      
     一年半多以來,對馬總統寄予厚望的輿論,已經多次發出悲鳴,恨鐵不成鋼的義憤之詞,車載斗量,罵總統成為最便利的批評法則,有道理嗎?身為國家元首,基本要求是:不貪汙,馬絕對做得到,但是,這叫基本要求,我們還要求身為總統之人,當斷則斷。多少人提出諍言:總統不能私心自用,總統必須廣納異言,馬總統聽進去了嗎?做為國家元首,是兩千三百萬人的統帥,馬總統應該想想:從府的角度,誰能幫你溝通國會、說服基層?從政的角度,誰能幫你解決麻煩、拉攏民代?從黨的角度,誰能幫你湖海一家、黑白通吃?為君難,為什麼難?因為是非在胸中,該用誰、該換誰,一把尺,用不用、換不換,不能有個人私誼與好惡,總統海納百川,百川者非一、二人,這不只是總統的問題,而是台灣的問題,總統既說要聽取國會之言,那就得言之行之,從今爾後,重大政策務必溝通先行,使命必達。

修法廢約是濫情理盲【聯合報╱社論 2010.01.07
 
有些話在事前說沒有用,但在事後不能不說。本文要說的是:美牛事件鬧到修法廢約的地步,根本是濫情理盲;並未增加社會的利益,反而加重了對國家的傷害。
倘若爭議的焦點是在必須禁阻美國牛雜及絞肉進口,那麼只消「三管五卡」等「行政障礙」即可達到目的,則何必走到修法廢約的地步?修法廢約也許是政治鬥爭的「真議題」,但在禁阻牛雜絞肉上卻是畫蛇添足的「假議題」。這場修法廢約的意義,只是實現了民進黨藉題重挫馬總統之目的,也滿足了國民黨團羞辱馬主席之目的
若不是理盲與濫情,當然能正確解讀美國的這類評論,並適切評估其對我們整個國家所造成的重大傷害。如今,朝野政黨竟皆相率阿Q式地輕估或無視於美國反應,有人說「美國懲罰台灣,頂多半年」,又有人說「頂多只是TIFA受影響而已」,甚至妄言「美若傷害我一臂,也會自傷一指」。
其實,「政治放/行政禁」,是國際貿易上最常見的壁壘手段;如此即可兼顧政治與外交上的形式利益及行政管控上的實際效果,也就不必因行政措施而犧牲了政治或外交上利益,得以內外兼籌,表裡並顧。

台灣聯合報︰美國台海政策“脫台傾陸”是大趨勢

中新網1月6日電 台灣《聯合報》6日刊出社論說,在美國與台海兩岸關系中,美國的政策已見“脫台傾陸”的走向;如今只剩下台灣,還在內耗空轉、自相殘殺。台灣應該醒醒。
http://news.backchina.com/2010/1/6/big5_71214.html

旺報開講-脫台傾中與脫美傾中的思辨2010-01-07 旺報

     一年多來,中美台關係到底是個怎樣的三角形,始終是個大問題。馬英九總統曾說,當前的三邊關係是60年來最好的,但從歐巴馬訪大陸時「尊重中國核心利益」、美牛事件、個別美國學者提出「台灣芬蘭化」有利美國,到美國對台軍售波折不斷,讓不同立場的人各自解讀台美關係。傾向統一的人認為大局勢是美國要「脫台傾中」,潛台詞是台灣確實應該「脫美傾中」,民進黨政客和部分獨派人士則從政治對抗出發,認為正是因為馬政府過度傾中,美國自然考慮放棄台灣、至少拉開與台灣的距離。

呂秀蓮:馬利用美牛問題 讓民眾脫美親中 2009-11-15
 
前副總統呂秀蓮到嘉義市幫涂醒哲助選,她表示美國牛肉問題是馬政府的兩手策略,意圖讓民眾脫美親中。

美國牛肉進口是場親中反美的陷阱  2009-11-15

當國民黨政府宣布大幅開放美國帶骨牛肉與內臟進口台灣,讓我驚覺這真是場精心設計的陷阱,目的是在目前低迷的馬政府支持度下,能夠投下一顆持續加速親中政策的催化劑。
透過美國牛肉的大幅開放進口,激化台灣人的反美情緒,讓台灣人把朋友變成敵人,把台灣人的長久以來的思維調整成反美的立場,正可以減緩台灣人對ECFA簽署的反彈力道,並且加速台灣向中國的倚賴與傾斜。
我們極度懷疑馬政府與國安單位主導這場陷阱,政策開放下,結合媒體與名嘴鼓動台灣的反美情緒,做一顆好球給正為了年底勝選短視近利的民進黨發揮。民進黨拿著美國牛肉議題大肆發揮、鼓動反馬的同時,切莫為了選舉,也讓台灣人把美國朋友變成了敵人。
若因為美國牛,台灣人把朋友變成敵人,把敵人視為朋友,這樣豈不中了國民黨的詭計,贏了選舉、輸了台灣,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http://focusontaiwan.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html

聯合筆記/民國九九、理盲久久?【聯合報╱楊湘鈞 2010.01.01 
 
如今批馬已成「顯學」,凡事套用前述「公式」評論,何其容易!然持平而論,若干輿論的「選擇性說理」與「放大鏡」伺候,卻也不盡公平。
以美牛爭議為例,如今竟還有許多人以為美牛是不能進口的(其實扁政府時就已開放);還真信「美國人不吃的毒牛要賣給台灣人吃」(多數美國人吃的丁骨牛排是那國產的?);如今面臨美方報復,又早忘了當初的不理性。
去年民眾選出「盼」作為年度代表字,如果也有年度代表詞,「理盲」想必也會擠進十大。盼只盼,民國九九,台灣不會「理盲久久」。 

美牛議題 Taiwan UP?【聯合報╱余豈/教(嘉義市) 2010.01.05
 
在美國牛肉事件之時看「Taiwan UP」爭議,感觸格外深刻。
「Hyperbole」是何意?試探了兩位南台灣師範體系畢業的英文教師,都答不上來。
「毒牛論述」的關鍵在牛肉本身,還是在決策過程?若為前者,大立委們何以不敢到美國理直氣壯地控訴其「毒牛」危害全世界?若為後者,正應驗了美國的批評—我們不顧科學與事實,卻受制政治與hyperbole(誇張);這描述恰符合近來常聽到的濫情理盲!
台灣真正危機還不是濫情理盲,而是被別人看透我們的濫情理盲!「Taiwan UP」的關鍵亦不在於台式英文之類民族主義意味濃厚的政治性指涉,而在我們的英文教育向下沉淪!
台灣看世界,似越來越自我中心,凡事自己想自己爽,比Taiwan up的茶餘笑談更嚴重的是,台灣求之於美國處多,美國何有求於台灣?最近有人為了美國期刊的文章而討論台灣「芬蘭化」的問題,然而台式觀點又偏離了主題,美國才懶得管台灣要不要什麼化,那文章重點是台灣已成了美國與中國修好的障礙!立院牛肉法案影響美國的僅是蠅頭小利,真正大利益的軍售,因國際情勢快速轉變,也越看越像雞肋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然而,究竟是籌碼還是障礙,若不跳出來,難免當局者迷。我們應不應以台灣立場論斷英語的詮釋權?筆者倒可獻上一句泰式英文「same same」,此句文法離譜,但在泰國住過的人不難望文生義。泰國勞工階級講英語,多的是這類泰式英文,但外國人切莫在泰國知識份子間模仿這種說話方式,因兩者正如這句的後半—same same but different!
在國際談判上,台灣有時太自信,誤以為大國小島都是平等,都是same same,其實根本就different!泰國與台灣政經情勢相彷,然而東協與大陸的自由貿易區今年開張,泰國致力於排除貿易障礙,台灣的大立委們卻迫不及待在台美間製造鴻溝,兩地果然same same but different!
近日種種爭議總令人訝異台灣何以理盲至此地步,這將帶給台灣何種危機,更令人擔憂。

另詳參本館:《英語帝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1961745/

理盲與理性10-01-05 中時 江才健/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

 日昨《科學月刊》四十周年,周成功教授提出《科學月刊》之努力是失敗的結論,引起注意。而台灣科學社群的多位成員,也在不同的場合,以八八水災氣候預報、新流感疫苗接種,甚至最近的美牛事件,作為科學社會教育失敗的佐證,甚者更提出「理盲」的大帽子,指責社會的缺乏「理性」。
 其實回顧《科學月刊》四十年的歷程,其努力不可謂不深,對社會的影響也不可謂「船過無痕」,光看前天發表的林照真的新書《台灣科學社群四十年風雲》,便可知一二。
 那為何卻有這麼多投身科學教育的學者專家,會在台灣歷經半個世紀的科學教育之後,依然感到失望沮喪,認為科學並未深入人心。這問題的癥結,恐怕正出在科學的教化與啟蒙心態。
 近代科學對人類思想帶來啟蒙,已不是需要爭論的議題,只不過「啟蒙」是甚麼意思?教化模式的知識引介,價值單一的思想教誨,能帶來什麼樣的啟蒙,其實是我人自「五四」以來仍未深入檢討和反省的。
 如果以現象層面說,其實新流感的疫苗接種,美國的比率未可說很高,在加拿大和英國,也多出現了延緩接種的現象,但是在那些社會卻未出現「理盲」的批評,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科學教化啟蒙」的思維。熟知科學文化影響的人應會同意,在近代科學萌生的歐西文化中,科學不但從未享有「教化啟蒙」的道德正當性地位,一直以來的備受挑戰,才是歷史的真相。
 科學是理性(Reasoning),人的恐懼也是理性,說到頭,教化模式裡最缺乏的,正是「啟蒙」所需要的「理性」。

社論-理盲當道 防疫治絲益棼2010-01-05 中國時報

 H1N1新流感疫苗緩打潮已經持續近月,外界對疫苗的安全性,質疑不斷。疑似施打疫苗後有不良反應的通報案例,衝高到近五百例;國內甚至出現第一例因疫苗死亡的救濟案例,由政府給予五萬元賠償。種種發展,都對新流感疫苗接種政策造成打擊;儘管政府醫政單位說破了嘴,強調疫苗的安全性及施打之必要,仍無法挽回疫苗「人氣」,逼的疫苗生產業者也在媒體大打廣告,洋洋灑灑的澄清、說明加宣導。
 民眾對新流感疫苗接種的態度,由一開始的怕打不到,到如今畏如蛇蠍,何以致之?
 去年五月間,墨西哥出現新流感第一波病例。因為它已五十年未出現過,對絕大多數人等於是一種新病毒,也就是人類的體內完全沒有抗體;加上至今已經造成美國境內一萬多人死亡,其它歐美國家也有不少死亡案例,新流感對人類健康的威脅,確實不能小覷。
 去年夏天開始,各國政府為了防疫,展開一連串全球搶藥、搶疫苗行動。台灣曾經因為市場小,一度在供應名單上排不上隊,造成全國緊張;當時社會的整體焦慮,大家應該記憶猶新。只是,民眾對疫苗的關心,漸漸變了調,質疑疫苗安全性的聲浪愈來愈高,搶打疫苗變成緩打。衛生署從擔心疫苗不夠,到現在是煩惱緩打潮影響防疫,讓已經明顯下降的新流感病例及流行趨勢又有機會再起。
 新流感疫苗安不安全,是可以用專業及科學數據理性討論的問題。可是,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理性缺貨」、「專業瘖啞」。曾有綠營名嘴主持人在電話call-in中,質問疾管局長,「敢不敢拍胸脯保證,打了疫苗後,不會有一個人死亡」。這個問題,既不科學且無知。
 自從有疫苗發明以來,就沒有一個科學家可以「保證打了後沒有人死亡」。疫苗是由病毒或生物體製成,打進人體後,一定會產生化學的、生物的反應,如果碰上敏感體質,就會有副作用;而副作用的嚴重與否,也要看先天體質與事後的醫療措施而定。要疾管局長百分百保證疫苗「安全」,就算上帝來當局長也做不到。
 對名嘴這種質問,衛生署長楊志良公開怒斥:「全世界有哪一個國家,會有非專業人士在媒體上對疫苗說三道四?」他的憤怒,再度反映了社會「理盲」的一面。
 從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觀點而言,打疫苗已經被證實是最有效的防疫方式。如果有人因為新流感疫苗是由國光生技公司生產,對國產疫苗不放心,質疑與討論的方式應該是要求國光生技和疾管局完整公開疫苗生產方式,包括原料、製程、品管與動物實驗結果。雖然這些問題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了解,但政府公布後,自然有體制外專業人士看得懂,他們可以替人民檢驗政府的說法與資料是否正確,進而替社會大眾的健康安全把關。
 可是,在新流感疫苗爭議中,我們看不到這種理性的討論。特定陣營對新流感疫苗的質疑已經到了無限上綱的地步。注射疫苗是面對疾病威脅時,保護人命的方法,一旦被操作到不問是非的地步,究竟對誰有利?
 疫苗有副作用是民眾的恐懼之源;衛生署與其讓各種專家、院士上媒體宣導,不如明白的告訴大眾,打了新流感疫苗,可能會出現什麼副作用、最嚴重會有什麼後果、以目前的醫療水準,又能治療到什麼程度。一旦沒救,政府有什麼補救措施。這些問題關係每一個國民的健康與權益,可惜衛生署錯失先機,如今事後說明也只能事倍功半。
 從八八風災、美牛風波到新流感疫苗,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科學數據與論理來解決爭議,我們的社會最後卻出現事實「兩極化」的怪異結局。執政黨的政策說服能力不足、在野黨的反對邏輯扭曲,激化並提供了反智與反科學氣氛成長的空間,這是比疫苗緩打潮更令人痛心的局面。

陳武雄談ECFA 砲轟小英「理盲」【聯合報╱記者羅紹平 2010.01.06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昨天針對ECFA議題,重火力抨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等少數人為政治私利,不顧台灣利益,昧著良心說話,顛倒是非,是個「理盲」,「ECFA的好處蔡英文不知道嗎?昧著良心嘛!」
陳武雄說,過去台灣教育不普及,文盲多,現在教育普及了,有些人很會讀書,學歷很高卻不講道理,台灣目前充斥不講道理的「理盲」。
陳武雄昨天請假到台東為國民黨籍立委候選人鄺麗貞輔選,與台東縣各農、漁會理事長及總幹事座談時,除推銷鄺麗貞,也不忘替政府ECFA政策辯護,說到ECFA,陳武雄話鋒一轉砲轟蔡英文。
他說,台灣充斥不講道理的「理盲」。蔡英文跟民進黨為打垮鬥臭國民黨,明知ECFA對台灣有好處卻不說,硬扣帽子,說國民黨做的都是賣台、抱「阿共」大腿,完全不顧台灣利益,昧著良心說話,顛倒是非,不講道理。
陳武雄說,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他跟蔡英文都全程參與推動台灣加入WTO,當時大家都知道加入對台灣農業有衝擊,不加入,日後台灣銷美產品無法比照他國享低關稅優惠,勢必無法在國際生存,只好忍痛犧牲農業,由李登輝直接下令,一定要在中國大陸之前加入WTO。
陳武雄表示,大陸已加入東南亞國協,大陸與東南亞十國進出口百分之九十產品零關稅,台灣人再聰明、再努力,不加入就沒辦法跟人家競爭。
更可怕的是,今年韓國就要加入、日本也將在2018年加入區域經濟體,「人家產品不要稅,我們要稅,試問台灣科技有比韓國、日本強嗎?台灣不藉ECFA加入東南亞國協,死路一條。」

(楨:真是藍遇到綠有理也說不清,另參本館:秀才遇到土匪 秀才遇到惡霸 秀才遇到文氓 )

民進黨反批 陳武雄是理盲【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2010.01.06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昨天針對ECFA議題,批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是「理盲」,民進黨發言人蕭美琴上午舉行記者會說,只要加入自由貿易體系,農產品一定受損,陳武雄的說法,只是凸顯自己理盲,更涉嫌詐欺、欺騙人民。
 
小英:改變立場的 應該不是我【聯合報╱記者林政忠 2010.01.06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昨天在台東砲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理盲」,把國民黨鬥垮鬥臭。昨天下午也到台東輔選的蔡英文回應陳武雄批評時說:「改變立場的應該不是我吧!」
蔡英文說,加入WTO的考量因素,沒有中國農產品進入台灣的問題,「陳武雄當年也很在意,今天就應特別注意ECFA中國農產品進入台灣的問題」。
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反擊,陳武雄潑婦罵街、不知所云,他終於知道監察院長王建煊所說,「公務員裡有一大堆笨蛋」,原來是在講陳武雄。
他表示,馬政府只會黑箱作業處理外交和兩岸事務,作為馬團隊內閣成員,陳武雄應回去問問馬英九,到底是誰「理盲」?
蔡其昌說,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質詢大陸農產品會不會開放進口,陳武雄對自己主管的業務範圍都回答不出來,居然以行政資源跑到台東幫國民黨候選人輔選,流露「民生放兩邊,政治擺中間」的心態。

南方朔再批馬總統:比崇禎還不如【聯合報╱記者李志德2010.01.01(楨:那南比封建時代靠死諫博虛名的賤官還不如)

政論家南方朔日前才撰文批評馬英九總統類似明朝崇禎皇帝,他昨天又痛批,美國牛肉事件造成政治風暴,根本是馬總統自己造成的,「馬總統自我感覺良好,不像政治領袖,更像電影明星」,所有人都想討好,最後卻什麼都做不成,「比崇禎還不如」。
南方朔昨天出席「二○○九年兩岸關係總檢討及展望研討會」,他指出,馬總統缺乏膽識、智慧、能力,想同時討好所有人,結果問題越處理越多。
他質疑,過去一連串兩岸互動,台灣空間越來越小,統治者還在畫大餅,問題非常嚴重。
談到美牛對台美關係的衝擊,南方朔認為,很多問題不是在野黨引起,是馬自己造成,政府形同癱瘓。
南方朔說,馬總統恐怕比崇禎還不如,死不認錯,總是怪罪別人,剛當選時民意支持度達六成,如今萬箭穿心,「不是天才是什麼?」
馬總統昨天下午與記者茶敘,透露最近曾跟南方朔見面,深入請教。
昨晚南方朔證實,他確實在周一和馬總統餐敘,他直言:「新聞工作者,就是站在權力的對立面。你做得好,大家自然說你好,不必搞見面,摸頭這種『古代的事』。」
「我們約好不對外講,他(馬)竟然違背承諾」,南方朔說,這場餐敘由一位朋友出面邀請,「我沒講什麼,都是他在講。」;至於馬談話的內容,南方朔表示,「我們約好不對外說。」
南方朔說,「我批評你馬英九,還有人附和我;如果我寫的不是事實,一定會被人罵,遑論有人附和。」
對南方朔的批評,馬總統昨天回應表示,相關批評他都會仔細看、仔細想,當成警惕,「我不是獨斷獨行的人,我很願意聽別人的意見」,強調自己會擴大決策顧問群。
馬總統表示,這是老朋友的建言,「我非常珍惜他花這麼多時間找出問題來」,即使彼此想法不盡一致,但他虛心接受指教。
全盤否定馬總統,南方朔流於情緒?

(楨:我早於2008-07-16台灣人要騎那種馬?批王作榮和南方朔如下:
如果王、南的「小霸王柔性剛愎自用」說得通,那依以下析判,這股批馬熱便隱患著:「柔情性民粹」和「隱性復辟黑金」之危機。
在此不必析判王、南的成長過程,但從他倆的學經歷,便能嗅出一股民間學者大師vs學術精英官僚之味,故頗能迎合時下這股反馬倒閣的柔情性民粹之口味,而掀起了各式反馬倒閣熱。
……………
再來是南方朔民75年在南方雜誌提出的「拍賣中華民國」之台灣民間社會運動論戰,其目的在使民間社會與國民黨的國家機構對抗起來,並誤以推翻了國府便能產生民間社會之善果。
其實以政治性反對運動來了解台灣的民間社會運動是非常片面的,因國家機器本來就不等於中華民國或國府,不但國府的威權統治不能全面統治國家機器,且隨著資本主義不斷壯大,更多的社經問題需要國家機器來解決,尤其當時反對運動的民主皮台獨骨,將民間社會的反抗定位為反國府,只會促成改朝換代的奪權,亦即更多的宰制而非民間社會的自由發展。
結果就是產出李陳政權下民粹社會之惡果,還費了南氏後來十幾年以筆除民粹惡果,如今又發動「柔情性民粹」,就不怕「隱性復辟黑金」,再費遺生來除惡果嗎?
由此可知所謂的民間某某家因欠嚴格的自我學理或實證要求,常常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再加上為迎合閱聽觀眾之心理,尤其常陷於某種自以為是的時潮中,不幸的是這些意見領袖往往能左右輿論。原以為隨著李陳政權下台將有所改善,不料更甚。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947376 

南方朔 站在權力對立面【財訊 10/01/08曾伶俐(楨:南怎不反思自己即濫用(台灣濫情又理盲的爛霉體)第四權來神化/自戀其民間學者思想大師?

這位白髮斑斑、在港台媒體筆耕不輟的資深新聞人,懷抱著統一信念而對馬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切。筆力直搗政壇領袖弱點、常受權力核心重視,而始終站在權力對面橫眉冷對的南方朔。
……………
擔任《新新聞》總主筆的他,開始轉型成「民間學者」,他大量閱讀、大量剪報、大量寫作,創業夥伴很尊敬地笑他是個「大雜家」,但他慢慢走出一條獨立評論的路子來,靠著「筆耕」,養活一家人,也累積出「南方朔」的品牌能量和政治社會影響力,成一家之言,被新聞界後輩尊稱為「大師」。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29883

萬般皆可罵 只有我最大2010-01-01 中國時報 【謝宜芳/桃園市(公)】

     南方朔再度開炮,批評馬總統「比崇禎還不如」。筆者認為,應就事論事,避免流於意氣。其實在南方朔論述中,存有一些矛盾。他一方面說,馬總統自戀不認錯,萬錯皆推他人,馬似乎是個高高在上、自以為是、霸道蠻橫的獨夫;但他一會又說,馬「想討好所有人,所以自陷危機」,言下之意,馬又是個鄉愿、耳根子軟,事事易受他人左右的懦夫。
     而這種怎麼做都說你錯,什麼事都能找到「罵點」的兩刃式評論,很容易給人先射箭再畫靶的感覺。舉例而言,如果你喜歡果斷性格的領導者,那麼他表現果斷時,你會讚美他有魄力,他表現緩圓謹慎時,你會罵他軟弱;相反的,如果你喜歡溫和性格的人,他溫和時你會讚美,他剛強時你會擔憂。
     但現在,馬展現強的一面,你罵他剛愎自用;馬展現溫和一面時,你罵他想討好所有人。這種「萬般皆可罵,只有我最大」的論事態度,到底是被批評的人比較霸道自戀,還是批評別人的人比較霸道自戀呢?

馬總統像崇禎?林濁水:大有進步該喝采鼓勵2010-01-01 中時電子報

    馬英九總統最近成為各方箭靶,藍綠盡皆痛批,民調也在江陳會後探底,但民進黨大老、素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的林濁水,卻在此時跳出來幫馬英九「護航」,認為馬英九其實大有進步。
    昨日林濁水在平面媒體撰文指出,第四次江陳會,馬總統雙管齊下,一面降低警察對付示威群眾的力道;一面要求陳雲林來台任務單純化,只處理四項協議,其他一切接待從簡,力勸藍營大老不要爭相邀宴。雖然民眾並不滿意,支持度更下降,但公平地說已經「大有進步」。
    雖然他也認為,馬英九上台以後「正確的事做得不多」,但整頓和中國協商的對口單位,總算好不容易做對了,甚至包括陸委會、總統府發言人、海基會等,針對江陳會的發言也都難得地鏗鏘有力。所以林濁水說: 「總統太久沒聽到掌聲了,大家給他一次喝采鼓勵吧。」
    老朋友南方朔卯勁猛批,死對頭林濁水卻要大家給他掌聲,馬英九現在的心中,想必也是五味雜陳吧

崇禎?別全否定馬!【聯合報╱林信雄/大學講師(台北市) 2010.01.01
 
南方朔先生以「沒智慧、沒能力、沒本事」、「比崇禎皇帝還不如」來批評馬英九。筆者認為用「全無式」語法全盤否定馬總統,很容易給人流於情緒的觀感。
一年多來,南方朔先生幾乎文必批馬,篇篇疾厲,一會兒把馬比喻為卡特,一會兒把馬比喻為崇禎,下筆唯恐不重。然而,先生博學廣識,應當知曉「事有七分非,多有三分是」。馬總統縱有錯處,也不可能沒有對處,全無式批評太重也流於私人情結。
不曾見過先生肯定馬總統作到民進黨八年跳票的兩岸直航,也不曾見過先生讚美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為台灣的觀光帶來活水。現在景氣亮起了黃藍燈,象徵台灣走向復甦之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也從去年第十七名進步到第十二名…。對政府不足處批判之餘,也該對進步與努力給予肯定。
又當南方朔以馬「死不認錯」所以給了「不如崇禎皇帝」的評價時,可能忘了,八八水災發生在民進黨的執政縣市,若是民進黨在中央主政,必將全般錯誤全推給地方,藉由掀起口水大戰來混淆責任。而馬卻反其道而行,一肩扛起全般責任,一身擔下所有責難,所以才「萬箭穿心」。還有人因此怪馬「太快認錯」,是個政治傻瓜。
政府施政有缺失,當然該批,但倘若批評時論過其實,恐非公道,也違厚道。

 另詳參本館: 88水災

從天津教案 到台北牛案…【聯合報╱龔濟/文字工作者2010.01.02 
 
馬英九總統上任一年多來,施政滿意度民調節節下滑,最近因為美國牛肉進口案而達到總爆發點,各方交相指責。他的「老朋友」南方朔更「罵」他「沒智慧、沒能力、沒本事,比崇禎皇帝還不如」。
南方朔的論斷,顯然也有不同意者。司法記者劉益宏在電視上說:「南方朔與馬英九相識四十年,既然認識他這麼清楚,為什麼選舉時不告訴我們,自己反而支持他?公務員謝宜芳投書《中國時報》,指南方朔的論事態度是「萬般皆可罵,只有我最大」。大學教師林信雄在《聯合報》上撰文,以具體數字說明馬政府的若干成就,認為南方朔「全無式的批評太重,也流於私人情緒。」
民主政治不僅容許批評,而且由批評保證了民主品質。怕熱就別進廚房,政治人物,尤其國家元首,身負選民託付,政績成敗關係人民禍福,豈能免於輿論的監督?但臧否時政者,一要本乎事實,二要符合現實,而非僅求「一吐為快」。
美國牛肉進口案,行政部門與國會、與在野黨,甚至與社會各階層,事前都嚴重溝通不足,惹出這樣的風波,是當政者咎由自取。但是朝野都應謀求改善與補救之道,而不是又慣性的自家閉門內鬥。果然,美國發表聲明,口氣略為嚴厲一點,台北立即就感受壓力。別罵美國「霸道」、「帝國主義」,它向來就是這樣。想想「台灣關係法」和「軍售」、想想「自由貿易協定」、「入境免簽證」案等等,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能不顧美國的感受與反應嗎?
這就教人想起當年的「天津教案」。清代同治九年(公元一八七○年),天津市民因誤聽法國天主堂拐害中國兒童之謠言,聚眾將教堂一火焚之,還殺死了兩名法國神父、十名修女、一名領事館秘書、一對商人夫婦,另有三名俄國人被錯認為法國人同時遇難。殺紅了眼的「義民」,又燒了四座英國教堂和兩座美國教堂。
英美法比俄普西七國聯合向中國抗議,且調集兵船在天津與煙台示威。朝廷見亂子鬧大,命直隸總督曾國藩赴天津查處。曾國藩知道中國不是「船堅炮利」西方國家對手,只能低調求和。判了廿名「兇手」死刑,地方官調差,對教堂和受害人給予賠償。
在此期間,廟堂重臣、民間士子似多不值曾國藩之所為,痛詆他太過軟弱,甚至還有主戰之聲。
「教案」結束,曾國藩有段很感慨的話:「自古以來,局外之議論不諒局中之困難,一唱百和,亦足以熒聽而撓大計。卒之事勢決裂,國家受無窮之累,而局外不與其禍,反得清議之名。」
自然,時移勢易,曾國藩的話未必全能用於今天。何況「局內」的國家若有禍,「局外」的人民不是「不與其禍」,而是「同與其禍」,是則對政府的監督豈能鬆懈?但批評之人,如也能顧及「局中之困難」,同時給予理解、鼓勵和指點,也許對國家更有實質的利益。
綜合平日各方的議論,馬總統在領導上有兩項主要問題,其一是幕僚人才不足,其次是決斷力不夠。一代名相張居正曾說,領導人要「謀在於眾,斷在於獨」。請馬總統三復斯言。

馬英九總統無法當崇禎皇帝!--就教南方朔先生(2010/01/09 )

平日常見政治談話性節目的評論員(美其名曰「名嘴」的諸公)動輒愛拿中國歷史人物的作風來與當前的政治人物的舉止做對比,且不說這些評論員自身是否有豐富而精確的歷史素養,傳統的君主政治與當前的民主政治其政治運作機制差異甚大,抽離掉每個當事人的生活場域,只舉某個被簡化的歷史知識,就要比喻現實政治裡正在發生的人與事,這種作法到底是否有意義,還是說,這根本是種「偽議題」?
這兩天聽見知名政論家南方朔先生出席立法院的座談會,他高談闊論馬英九總統「恐怕比崇禎皇帝還不如」,筆者就很想釐清南方朔先生這些情緒強烈的措辭背後,究竟蘊含著如何的語意脈絡。按照筆者在各報章與網路搜尋相關報導後的觀察,南方朔先生會覺得崇禎皇帝可拿來比喻馬英九總統,主要是指他們兩人都有「死不認錯」的「自戀型領袖」的人格特徵,因此「總是怪罪別人的錯」,而且「沒智慧,沒能耐,沒本事」,「剛愎自用」,「由自戀轉自大」,故而在「在自戀裡誤人誤己,誤天下誤蒼生」(引號都是南方朔先生的用語)。
古今中外,自戀型領袖如過江的鯽魚,南方朔先生偏要拿崇禎皇帝來比喻馬英九總統,據筆者揣想,他應該是想強化讀者產生馬英九總統的統治將會如崇禎皇帝般搞到「亡國」的印象。然而,即使他們兩人都是「自戀型領袖」,就能輕易被意象的比喻給聯繫在一起嗎?就政治體制來說,中華民國並不是明朝,民主政治機制與君主政治機制完全不同,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他因為自戀而揮霍明朝的立國基業,面臨各種內亂與外患,他卻對人猜忌到病態的程度,動輒換宰相(總計換五十名宰相),甚至殺大臣(尤其因為猜忌而殺雄鎮遼東的儒將袁崇煥的事件最為嚴重),然而,馬英九總統無法當崇禎皇帝,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法,他最長只能在位八年,就目前的事實而言,他並沒有因為對大臣的猜疑而頻繁更換內閣,更不可能如皇帝那般擁有殺人的權柄,馬英九總統如果真做得很差,只要四年或八年,人民就會用選票再度更換政黨來做做看,因此,崇禎皇帝可把明朝搞到亡國,暗示馬英九總統會把中華民國搞到亡國,這恐怕是比喻的失當。
我們不是不能拿歷史來比喻政治,然而,在展開這種對比前,如果能先對自己拿來比喻的歷史裡的人與事做好認識,就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如果都是即興演出,隨意拿粗略的歷史印象來做政治評論,這只會對整個社會示範很惡質的歷史教育,更無法讓被批評的政治人物心服。民國馬上要百年,其面臨的政治課題與歷史意義,與崇禎皇帝時候的明朝完全不同。崇禎皇帝統治偌大的明朝,面對瑟縮於東北卻無比強悍的八旗,他幾度平白坐失剿滅的良機,後來想議和卻不敢議和,左右為難,終致讓八旗坐大為清朝,讓其攻破山海關,導致明朝的覆滅。
馬英九總統現在統治的中華民國,只偏安台灣一隅,面對日益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繼續漢賊不兩立,不如直接與大陸當局和解,讓兩岸人民不要再受政治意識型態的桎梏,卻能藉由擴大交流,突顯出台灣自由與民主的可貴,對大陸社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靜待其政治體制的演變。誰知道中華民國的國號與其整個政治體制,未來不會被大陸接受,再度成為統合兩岸人民的共同資產?
因此,筆者誠摯希望南方朔先生,能懷著正面的態度來思考政治議題,並做出精確的歷史對比,讓讀者因為閱讀他的文章而打開觀看政治世事的視野,如果他這樣知名的評論家,都任由自己發表情緒性的措辭來做不精確的政治批評,為博取媒體青睞的焦點,而輕易說馬英九總統比崇禎皇帝都不如,那他確實會很像「重意氣,輕是非」的「晚明清議」,充其量只是個誤國誤民的士人而已。
(●作者陳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http://www.nownews.com/2010/01/09/142-2555919.htm

替馬英九講幾句公道話--為何批他的換成是急統派?(2010/01/09 )

最近流行批馬,而且立場越是急統派的人,批得越凶。南方朔攻訐馬英九的人格像崇禛皇帝,是「自戀型領袖」;石之瑜說馬英九的問題不在於他的人格,而是「提不出群的立場」,沒有把敵我分清楚,結果反而「無人認為馬政府與自己還是同群,都覺得馬政府與敵人同掛,令人疏離厭惡。」;黃創夏的看法則是前兩位的綜合體,認為馬罹患了「模範生的袁紹魔咒」,又「懦弱無用」,「一味想取悅沒投票給他的五四四萬張選票,卻忽視了投給他的七六五萬張選票的觀感。」這些說法的背後,是恨鐵不成鋼,質疑馬英九不勇敢地帶台灣向統一的方向衝,瞻前顧後考慮中間選民做什麼?
馬英九的人格不是在當上總統後,才大幅轉彎改變的。他湖南騾子的個性,不願意被支持者牽著鼻子走的風格,以及其對法律的僵化態度(被稱為「法匠」),急統派在支持他當總統前早就全都知道了。為何當初支持他,現在卻來批判他?重點可能在急統派只想到要透過馬英九掌權,卻忽視了馬掌權的正當性:民主!
馬英九被急統派指摘,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對於中間選民的態度。事實上,台灣人民的統獨立場,急統跟急獨都是極少數,維持現狀(包含永遠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後獨立,以及維持現狀後再看)才是絕大多數。
在一個政治立場常態分佈的社會中,任何單一選區的選舉,想要當選都必須採取「趨中競爭」的策略;如果只討好基本教義派的選民(不止台獨有基本教義派,支持統一的也一樣有基本教義派)根本不會當選。
換句話說,馬英九之所以能夠當上總統,他的七六五萬張選票中,支持急統的頂多只有幾十萬張,其他都是中間選民。而且馬英九在選前所做出的承諾,都是不採取急統政策,因此他才能得到中間選民的支持。這是他與選民之間的契約,奈何要他違約?
的確,從中國的立場來講,「不統、不獨、不武」跟「維持現狀」都在搞台獨。因此,南方朔在中國解放軍將領羅援罵馬英九搞「和平分裂」後,附和羅說:「馬英九卻對大陸連個承諾都沒有,全世界沒有這樣做生意的,也沒有這樣搞政治的」;石之瑜也寫了篇「馬英九是不是台獨」,說「馬英九以反共作為理由來反對統一不是秘密」,去年初在「馬英九為何不回應胡六點」一文中也說:「善待馬英九無非同時是善待台獨」。
急統派要馬英九別期待從上次沒投票給他的五四四萬張選票中多挖一些新的支持者,卻無視於上次投給馬英九的七五五萬張選票中絕大多數也是中間選民。馬英九不緊抓著中間選民,不止別想連任,恐怕任期內都會有很大的問題。馬英九沒有急統基本教義派支持,還能執政;失去中間選民,就萬事休矣!急統派有本事,就請說服中間選民,別一味地以為抓住馬英九,憑藉著他的行政權就凡事都能做。
民主時代,政治人物的政治生命掌握在選民手中;以「大師」自居者,千萬別以為他能上台是靠我的一隻筆,不聽話我也能把他扯下台!
(●作者悠然,高雄,博,政治學研究者,專攻政治史與政治理論,譯有政治學、行政學等教科書。本文為NOWnews網友提供,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作者有個人部落格http://blog.nownews.com/santafair/。※→去逛逛《悠然集》)
http://www.nownews.com/2010/01/09/91-2556209.htm

呂秀蓮:一起幫馬總統加油2010-01-02 何醒邦
 
    知名政論家南方朔日前批評馬英九總統「比崇禎還不如」,不過,綠營反倒有人替馬講話,除民進黨大老林濁水肯定馬總統在江陳會表現大有進步,應給予掌聲外,對馬總統過去一年被慘罵,昨日前副總統呂秀蓮也幫馬說好話,她認為當總統很辛苦,請大家一起幫馬總統加油。
    呂秀蓮和總統夫人周美青,昨天都受邀到士林至善公園參加元旦健走,民眾爭相與兩人握手合影,展現超人氣。
周美青維持一貫低調風格,簡單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呂秀蓮則笑容滿面,在新年的第一天,還罕見幫馬總統打氣而不開炮,「我覺得當總統好辛苦,大家多體諒他(馬)一下,與其再繼續批評他,我們給他加油好了。馬總統加油!中華民國台灣加油!好不好?」

媒體人亂政,莫如南方朔! 2009/12/09 
 
回顧台灣過去 21 年的歷史,我總以為,李登輝的黑金,陳水扁的貪腐,固然可恨。但把台灣搞到如此民生衰頹、經濟凋弊、文化腐朽、國力弱不堪言的地步,說句叫人痛心的話,我們 1950 年代出生的讀書人,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這些讀書人,有的是政客,有的是學者,有的是文化人,更有的是媒體人,以及從媒體人衍生而生的政論名嘴孽種怪胎。倘若我們再用孔子立春秋的觀點檢視,大致又可分為:
一、軟骨型的文人。此輩逢人但說本土,見李而膜拜,望扁而軟膝。昔日馬永成的經典名言「來求的才是人才」,指的正是這幫足以盡入《明史‧貳臣傳》的奴才。
二、鴕鳥型文人。很不幸,在過去 21 年,台灣這種讀書人最多,不但自掃門前雪,還勸人不要關心國家大事,免遭殺身之禍。可到了去年政黨輪替,卻能臉不紅氣不喘的跟大家講,他們一直都在暗中支持馬英九和國民黨。因此,這類人,又可稱為「鐮刀派」文人。
三、表面自視甚高,其實卻淺薄無知的自戀自大型文人。此輩坐守書齋,東抄西引,下筆千言,富麗堂皇。可仔細一讀,卻發現他們滿肚子都是別人的見解,唯獨少了自己的創見。這種人又稱為「文化買辦」,是泡在民主醬缸中的「二房東」。一旦評論時政,先射箭再畫靶,譁其眾而固其寵,滿腦但知西方半調子的民主意識,心中卻半點也沒有國家觀念,黨從阿附,似忠直而實奸詐。
以上三種中的第一種,打從去年 520 以後,盡成歷史廢渣,已不足為台灣之大患,而第二種,如今見馬英九屢遭無知名嘴作賤,卻是懦弱而不敢抗言,得,照當鴕鳥不誤。下一次萬一又政黨輪替,等著瞧吧,他們馬上會宣稱,他們是支持民進黨的。最後一種呢,就是當今的政論名嘴,和少數不肖媒體、文化人,其中又以南方朔,最是讓有識者深深恥之!
以言亂政,書生禍國,昔有明崇禎年間之東林黨,今中華民國則有南方朔,可為當代奸邪「典範」,未來勢必名垂青史,好讓後代人大吐口水。
沒錯,我之所以提崇禎,正是因為我拜讀了南方朔在昨天見報的一篇文章〈崇禎併發症:自戀型領袖的誤國〉之故。
真是「精采」,真是幼稚,真是膚淺。
但也從他這篇文章,讓我盡知,原來南方朔對於明思宗的認識,竟然還停留在 50 年前高中教科書階段!
較真而言,這也怪不得他,畢竟成天都在吃西方經典名言,喝西方民主腐臭墨水的人,怎麼會知道明代覆亡的真正原因。
事實上,稍涉明史者,無人不知崇禎的性格,你可以說他處彼朋黨攻詰之際,不得不心懷多疑,獨獨就是不能講他有南方朔鬼扯的「自戀自大」性格。如此擅謗古人,簡直荒謬得可憐復可笑。
再者,袁崇煥不該殺嗎?
其人也,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擅權矯詔而虐殺大臣,出身閹黨而誇飾其功,浮言欺帝而養清兵之患以自重。能不該殺?
這樣的人,簡直就和清雍正初的年羹堯如出一轍,告訴你南方朔吧,袁崇煥要是落在清世宗和高宗的手裏,十個也不夠他們誅殺於魚鱗網下片片凌遲的。
再來,熊廷弼之被害,豈是如南方朔所言,為崇禎所殺?
拜託你啦,南方朔,你好歹在寫這篇狗屁文章前,也多少看一下《明史》。否則明明熊廷弼的傳首九邊,是因兵敗遼東,死在明熹宗天啟五年,請問南方朔,你這帳是怎麼算的,竟算到明思宗頭上?
這下丟人丟到冥王星上去,這笑話還能不鬧大?
像這樣不學無術的文人,竟然也可以鬻文以自傲,對著國家大計,三不五時就指指點點。
可憐,可恨,可恥!
可是誰縱容這樣只知學西方之舌的半調子民主醬缸之人呢?答曰,台灣日趨自甘下流的媒體,特別是中國時報。
你們莫非接到南方朔的稿子,看也不看就草率付印了?你們這樣對得起自己集團的董事長,對得起所有的讀者嗎?
南方朔的一再鬧笑話,正是因為出自媒體的寵溺。然則,以言亂政,以文禍國,不就正是南方朔過去多年的的當行本色嗎?
南方朔也,一個自大又自戀的無聊文客罷了。
http://blog.udn.com/ganghu999/3571251

一犬吠聲南方朔,潑婦罵街王杏慶 2010/01/01

今天是民國 99 年元旦。本來新年伊始,按照中國人老習慣,我是該講幾句吉祥話的;因為從昨天股市封關,大盤收在今年最高的 8188 點,股民沒有一個不為之樂翻的。再者這個奇妙的數字會收在此處,取其諧音「一路發發發」,果然預祝來年自己的國家否極泰來,說好話做好事,就算帶點小小的迷信,畢竟無傷大雅。
事實上,論股市表現,之所以成為一國的經濟櫥窗,乃在於其中 20 大類股,在在攸關個別上市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前景,更涉及國家總體產值的具體表現和未來展望。所以昨天大盤的收在 8188 點,正是為我們指出馬英九治國有成,而且成績非常亮眼。
馬英九不是成功的讓台灣人把荷包賺得飽飽的嗎?
可這一事實,筆名南方朔的文化人,本名王杏慶的媒體人,是看不見的。就算他長了一對人眼,也還是視若無睹,因為心有偏執,則理既盲而情乃濫,可笑就可笑在他還冤誣了明朝的崇禎皇帝。
明思宗是亡國之君,固然不錯,但如仔細檢視《明史》,將發現有明之亡,實亡於先有亡國之民,亡國之臣,才有崇禎的力挽狂瀾而終不免於明代的傾覆。
以此來看,南方朔昨天在立法院的出言無狀,其實正足以反映出他骨子內的亡國奴思想!
王杏慶,你想當亡國奴,是你家的事,但請不要把全國民眾都拖下水去。
看看過去民進黨執政那八年好了,南方朔敢如此公開對陳水扁進行人身攻擊嗎?從來就沒有過,更別說他敢把陳水扁比之為亡國之君了。 此人之無品,此人之下三濫,於此可見。
可最好笑的是,一犬吠其聲,拿到聯合報的手上真個是見獵心喜,乃有記者范凌嘉書寫的「為什麼批馬變成全民運動」,獨吠其聲,此記者之盲信「權威」,乃至膽子大到信口雌黃,簡直叫人大開眼界。
誰說批馬是全民運動了?莫非 UDN 多少支持馬總統的網友就不是中華民國人民?一個小小記者這樣公然強姦民意,竟然通得過過採訪主任和各層編輯主管的法眼,足見此報真是墮落得可以。
什麼「黑白集」,請改名「顛倒集」吧。
然則盲目的崇拜權威,始作俑者,沒錯,恰恰就是這位盲目迷信西方自由主義的南方朔,一個只知抄西方書本,卻昧於中華文化的「無知醬缸人族」。
於是本於中國人新年寫對聯的習慣,書之曰:
一犬吠聲南方朔,潑婦罵街王杏慶。橫批:亡國奴該殺!
http://blog.udn.com/ganghu999/3644145

臺灣 up ? 聯合早報2010-01-02澤瑋

  進口美國牛肉吵了兩個多月,快速從健康問題演變成臺灣內部政治問題及外交問題。
  到底是美國牛肉可能有“毒”,會吃壞身體?還是立法院和總統兼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之間有“毒”,國民黨立委要讓馬英九難堪,與民進黨立委達成共識,要阻擋美國牛進口。
  和新加坡朋友網聊,對方不解說:“AVA(新加坡農糧與獸醫局)說什麽可以進口,我們就吃什麽,這種事,臺灣人也要吵?”
  雖然美牛不只是吃美國牛肉的問題,而是臺灣希望借此平衡臺美關系與兩岸關系,不過,朋友的話也點出了新加坡與臺灣兩地情況大不同。
  臺灣人對政府不是那麽信任,藍綠又各打各的政治算盤,執政的國民黨內部勢力又盤根錯節,立委可以不受控。所以,即使政府說什麽可以進口,不一定就可以進口,因爲領導人受制于民意和民調,受制于黨內挑戰,受制于在野黨,受制于媒體和輿論。只要媒體和輿論一連幾天翻炒同個議題,它就越炒越大,越炒越政治化,小事變大事,大事變壞事,最後都搞不清到底爲什麽而吵。
  進口美國牛肉目前占臺灣市場多少比例?根據農委會統計,去年美國冷凍牛肉進口1萬5790公噸,占冷凍牛肉總進口量的24.6%;澳洲冷凍牛肉進口2萬5304公噸,占39.4%;紐西蘭冷凍牛肉進口1萬8633公噸,占29%,所以臺灣的進口牛肉市場還是以澳洲和紐西蘭爲主。
  在政治上和外交上被孤立,臺灣靠的是“經濟立國”創奇迹走出路來,也只有經濟持續發展,繼續在亞洲活躍,才能凸現臺灣的重要性,才能讓臺灣免于邊緣化。但是官方資源卻是一直消耗在永無止境的內耗內鬥,藍綠之間、行政與立法之間。政府官員必須身兼公關人員,從ECFA到美國牛,都須要一再被動地澄清、一再費勁地宣導、一再吃力地溝通。
  現在是美國牛加臺灣馬的組合中招,接下來可能就是ECFA和臺灣馬組合遭殃。
  與其說是民意決定政策,不如說是誰懂得包裝和推銷,誰能主導輿論風向,誰就能推行它要的政策,政府部門幹脆找公關公司來當好了。
  回顧過去不難發現,世界不停轉動,臺灣卻動得不多。
  它曾經有“臺灣錢淹腳目”的成就,但過去十年上班族實質薪水竟是負增長。它曾經是炮制文藝片的高手,但現在電影工業逐漸沒落。它的民主政治曾讓華人羨慕,但已逐漸演變成爛蘋果中選個比較不爛的。它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但現已是四小龍之尾。接下來,會不會落在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之後?
  臺灣是要把自己擺在一個什麽位置上?它是孤島臺灣?它是臺海兩岸的臺灣?東北亞的臺灣?亞洲的臺灣?還是世界的臺灣?
  是世界把臺灣邊緣化了,還是臺灣把自己給邊緣化了?一再受困于藍綠內鬥、行政與立法對立,在失焦的議題上不停打轉,議題的爭辯很多,但視野卻越縮越窄,它要如何讓國際社會嚴肅看待它?
  遊走于中國大陸、美國和日本之間,臺灣作爲相對較小的地方,理應向外看,把自己的地位放在區域甚至國際,而不是一味向內看。知名學者林中斌教授說,臺灣必須自內心真正承認自己是一個“小國”,認清“小國”的現實,就自有生存的戰略。他指出,15世紀的佛羅倫斯小城邦不與羅馬爭雄,卻孕育了文藝複興,影響擴大至意大利、法國,而至整個歐洲,以及其後數百年的西方文明。他也指出,以小搏大成功的原因有三:懷舊與創新、鬥智不鬥力、文武並重。
  國際格局的轉變現在對大陸有利,臺灣喊價的籌碼也變少。抽離兩岸,拿掉大陸因素,外界對臺灣還有多大興趣?抽離兩岸,拿掉大陸因素,外國媒體在臺灣駐點的價值是否減低?我問臺灣朋友,覺得臺灣被邊緣化了嗎?她說,“‘邊緣化’之後,應該接句號,不是問號。”
  臺灣朋友認爲,Taiwan OUT了,不過跨年活動中,我們看到煙花璀璨的臺北101打著是“2010 Taiwan UP”的字樣。文字是激勵人心的,能否化成臺灣再次躍升的事實,相信不少民衆都等著官方拿出果斷的魄力和執行力。 

 

阿楨 2019-03-05 09:45:25

打臉小英 不考慮安保對話! 沒實力卻硬幹 拿台灣陪葬 2019-3-5 中國時報

2020大選逼近,為爭取黨內初選勝出,蔡英文藉升高兩岸緊張情勢,凝聚綠營民心用意明顯。不過從小英提台日安保對話,隨即遭日方打臉顯見,外交講求現實,沒實力非要與陸對幹,恐將堵死台灣出路。
  扁執政時期兩岸陷緊張,馬政府上任後逐漸拓展兩岸關係,也讓兩岸成為過去國民黨強項。為爭取中間選民,蔡英文在上次總統大選中,避開兩岸衝突點,強調「維持現狀」,果然成功吸納選票。
  惟小英上臺後未能維持馬「承認九二共識」現狀,對岸不斷施壓,加上蔡和民進黨民調直直落,導致去年九合一大敗,也讓獨派大老找到逼宮小英退選2020理由。
  為取得2020黨內初選「入門票」,蔡鋌而走險,大打「兩岸牌」,從「辣台妹」撿到槍,嗆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到日前接受產經專訪,公開喊話與日「安保對話」,無疑是要透過兩岸緊張衝突,凝聚民進黨內的支持。
  前總統李登輝和陳水扁競選總統時,都曾面臨對岸在台海試射飛彈和演習,透過與對岸對嗆,塑造「勇敢捍衛台灣」形象,最終贏得勝選,小英大打兩岸衝突牌,就是看準並複製扁李經驗;而拉攏美日兼嗆陸,則是選戰一體兩面策略。
  但無論美日,都不想照小英劇本走。外交部長吳釗燮早在去年就曾倡議台日安保對話,日方根本不理,這次小英重提,讓不想與陸撕破臉的日本外務省不再沉默,直接打臉。
  「安保對話」屬敏感戰略層級,高度隱密為宜,「只能做不能說」,吳釗燮和蔡英文公開拿出來說,反倒逼使日本官方不得不對外澄清。
  國際外交比實力,台灣要爭取國際空間原就艱難,須與各方維持最大善意,尤其是大陸。但蔡政府反其道而行,不僅與陸唱反調,且公開高調呼籲美日進行政府間對話,豈非是自討苦吃。為選票非要與大陸對幹,只會堵死自己,讓台灣被迫從世界舞臺逐步退出。
  回應
哈哈哈!自取其辱!
既愚蠢又無知。台灣竟能選出這種人當領導人,台灣人的水準堪慮。
把日本人當笨蛋嗎?日本人很聰明的妳想挖洞給人家跳妳以為他有那麼笨喔
老招數,騙傻子用的,不過台灣民眾越來越聰明,甘願當傻子的越來越少了。

阿楨 2019-03-05 09:42:24

李正修》有一種外交,叫無能 2019-3-4 李正修(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根據報導,我國衛福部受外力幹擾,竟於2月21日當天淩晨才收到在北京舉行的流感疫苗選株會議邀請函,故無法及時派員參加。這是我國自2014年以來,首度缺席該項會議。
  外交部長吳釗燮說,WHO有檢討必要。當被立委問到為何不張羅機票去的時候,他表示,「這是原則問題。應是要透過WHO申請去參加,如果事事都要經過北京同意,這是我們沒辦法接受的。」
  不過,蔡政府強烈反彈似乎未獲得國人熱烈支持,反而多是冷眼看待外交部的無能。吳釗燮日前好像「撿到槍」,多次以推特方式嗆對岸,甚至還越界評論兩岸事務,現在又說由於「踏實外交」政策的落實,有信心守住僅存的17個邦交國。可惜的是,國人已經喪失對蔡政府處理外交及兩岸事務的信心。
  當時在野的民進黨汙衊國民黨政府此舉是「矮化國格」及「親中賣台」,自己卻在2016年5月悄悄地沿用此一外交作法,甚至面對當時邀請函的「一中原則」,還強辯「沒有自我矮化」,直到隔年收不到邀請函,才翻臉痛批對岸。
  蔡政府消極應對大陸的對台攻勢實有失職責,所謂「踏實外交」只不過是掩飾其無力鞏固邦交國的藉口。蔡政府固然有效增進我國與美日等國的實質往來,但仍無法阻擋大陸進一步限縮台灣的國際空間,美日等國的支持都只是口頭承諾,難以轉換成實質行動,國人不可能再接受蔡政府玩弄政治辭令、卻交不出外交成績單的做法。蔡政府對大陸再多的指控,只暴露出自己的無能。
  回應
你要硬碰硬,人家就給你穿小鞋,笨蛋!
接連被打臉,無能透頂!
無能的豬政府還不快下臺!?
吳釗燮應該很感激蔡政府的無能,否則憑他帶領外交部的能力,早就被換掉了
我覺得還有比無能更可惡的就是浪費百姓的錢
有一種外交,叫無能
有一種手斷,叫斷交
有一種方式,叫酬庸
有一種致富,叫滋滋
有一種孬種,叫台獨

圖博館 2017-01-16 10:22:20

連捐血都要扯黨產…煩!2017-01-16聯合報 楊志良/前衛生署長(台北市)

捐血或許可以很浪漫(愛心滿滿)、很隨興,但管理捐出的血液,必須嚴肅無比。除了電影及小說中的吸血鬼,認為人血味美可口,可以見人就吸外,真實世界將他人血液注入病患體中,是件天大的事。
  因為血型有分A、B、O、AB、RH,輸血要符合不在話下;更有相當比率的人,其血液是「其髒無比」,血中肝炎病毒就有A、B、C、D等,還有HIV、微小病毒、瘧疾原蟲、各型登革熱病毒、梅毒菌等等,若未經嚴格篩檢,請問你敢接受嗎?
  這就是血液基金會存在的原因及必要性。目前病患輸入的血液,都不是當天捐贈的「鮮血」,而是經過篩檢、保存、配送、追蹤,相對「安全」的血。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被民眾及醫界信任的系統。
  有媒體說,何必讓血液基金會利用民眾的捐血謀利,將血直接捐給醫院就好。但試問哪家醫院有足夠的人力和完整的系統,可以好好管理捐贈來的血液?未經處理的血,醫院敢輸給病患嗎?醫院願意接受未來打官司的「麻煩及賠償」嗎?
  至於血液基金會向醫院收取的每袋血液費用,是否有「暴利」,是否可以調降,是可以討論、監督及公開的。更重要的,財團法人的收入是否流入私人口袋,而非用於推廣及提升捐血的品質,這才應是查核的重點。
  法令上並未阻止任何人設立捐血中心,但目前只有一個,正是因為專業性及難度太高,說它壟斷市場實在太過。煩請批評者發揮愛心,發起設立第二個捐血基金會,我們一定帶頭支持。
  從媒體報導上得知,葉金川董事長是收到衛福部高層指示,要他下台。而此高層是經由誰的交代或暗示,只有當事人自知。
  前一任董事決定下一任人選,偏綠的基金會不也如此?懇請趕快修財團法人法吧!不從根本解決,天天扯國民黨,不也無聊,聽都聽煩了。
  葉董說要他下台者曾是他下屬,熟悉衛生界的人想必都猜得出是何方神聖。依我對葉董的瞭解,他絕對不會說出是何人,因為一經點明,這位高層就別想在衛生界再混下去了,而這絕非向來愛護下屬的葉董會做的事,就讓此事成為衛生界的羅生門吧!
  回應
很多綠媒綠人講話都是沒經過大腦思考的
反正等到捐血中心變成綠色貪污集團以後,我就不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