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0 11:02:30阿楨

《亨利五世》

無論1944年勞倫斯奧立佛或1989年肯尼斯布萊納導演的《亨利五世》,都不脫莎士比亞的以下基調:

合理化英王有法國統治權之歪論,神化、奇蹟化、英雄化、聖王化,亨利五世為何能大敗法軍?

其實那只是英法百年戰爭中一場、靠長弓戰術以少勝多的戰役而已,接下來法國的聖女貞德更神,靠殉道般的精神勝利法,1453年10月駐波爾多英軍投降,至此,百年戰爭以法國的勝利而結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WzXOuVc-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dRxj7oczI

亨利五世>百度百科

同名電影1《亨利五世》
  
  導演:勞倫斯?奧利維爾
  主演:勞倫斯?奧利維爾   
  劇情介紹:
  年輕的亨利五世長于謀略且善于用兵,更能鼓舞士氣,贏得部屬的愛戴,由于受到大臣與主教的鼓動,以及來自法國王子和侮辱,決定出兵法國遠征艾吉宮戰場,憑著過人的勇氣,他率領王公貴族及市井小民,在大戰中擊潰法軍,贏得勝利與榮獲,最後逼得法王簽下和約,並娶得法國公主凱薩琳爲妻,成爲法國王位的繼承人。
  演員表:
  Felix Aylmer ....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Leslie Banks .... Chorus
  Robert Helpmann .... Bishop of Ely
  Vernon Greeves .... English herald
  Gerald Case .... Earl of Westmoreland
  Griffith Jones .... Earl of Salisbury
  Morland Graham .... Sir Thomas Erpingham
  Nicholas Hannen .... Duke of Exeter
  Michael Warre .... Duke of Gloucester
  勞倫斯?奧利維爾 .... King Henry V
  Ralph Truman .... Mountjoy
  Ernest Thesiger .... Duke of Berri
  Roy Emerton .... Lt. Bardolph
  Robert Newton .... Ancient Pistol
  Freda Jackson .... Mistress Quickly

同名電影2《戰神亨利五世》 Henry V
 
  更多外文片名:
  Henrik V.....Slovenia / Sweden
  Henrique V.....Brazil / Portugal
  Enrico V.....Italy
  Enrique V.....Spain
  Heinrich V......West Germany
  Henric al V-lea.....Romania
  Kuningas Henrik V.....Finland
  V. Henrik.....Hungary
  導演: 肯尼思?布拉納 Kenneth Branagh
  編劇:
  肯尼思?布拉納 Kenneth Branagh
  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play
  主演:
  德裏克?雅各比 Derek Jacobi ....Chorus
  肯尼思?布拉納 Kenneth Branagh ....Henry V
  詹姆士?塞門斯 James Simmons ....York  
  上映
  美國 USA 1989年11月8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0年3月29日 德國 Germany 1990年12月13日 法國 France 1991年1月16日 瑞典 Sweden 1991年2月15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1年5月31日 丹麥 Denmark 1991年11月1日 德國 Germany 1998年11月5日......(re-release) 英國 UK 2007年8月10日......(re-release)對白語言: 英語 / 法語   
  劇情
  本片描寫年輕的英國國王亨利五世登基後,面對法國隔海挑戰而難以作出抉擇,經過一連串的猶豫而轉趨堅定,終鼓其余勇出兵,以破釜沈舟的決心苦戰獲勝。

英格蘭亨利五世 Henry V

  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開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在他短暫的九年統治期間,他取得了中世紀任何一位英格蘭國王都未取得過的軍事輝煌。
  亨利五世是英王亨利四世之子,母爲瑪麗?德?伯翰。生于蒙茅斯(在威爾士)。在他出生時他父親還只是德比伯爵。當德比伯爵被放逐期間,亨利被國王理查二世收養,並得到很好的教育。德比伯爵篡位後,即封亨利爲威爾士親王。1413年3月20日,亨利五世加冕爲英格蘭國王。
  即位前的亨利五世據說行爲十分放蕩,但這似乎只是表面現象。莎士比亞在《亨利四世》中描寫了這個時期的亨利五世,他的放蕩與幼稚在他即位之後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則是雄才大略(當然,莎士比亞想突出亨利五世的成長過程,在他的筆下,亨利五世因爲參加平叛戰爭而成熟起來)。
  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戰爭戰火,而他甚至取得了比愛德華三世更大的勝利。當時法國內部矛盾重重:國王查理六世長期患精神病;兩大貴族集團奧爾良派與勃艮第派流血沖突。亨利五世一一加以利用。實際上,他使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背叛自己的國家轉而支持英國。
  1415年亨利五世正式侵入法國。事實證明,他是比愛德華三世更善于發揮英格蘭長弓手威力的指揮官。他首先攻下埃夫勒,繼而向沿海重鎮加來進軍。在這期間,亨利五世宣稱他要得到法國的王冠。以少勝多的阿讓庫爾(又作“阿金庫爾”)戰役(1415年)幾乎摧毀法國人的鬥志。此後英軍不斷取勝,1419年全部征服諾曼底,隨即法國北部第一重鎮魯昂投降。
  1420年亨利五世迫使查理六世簽訂特魯瓦條約。這份條約對英格蘭來說是難以置信的巨大勝利:條約規定,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的女兒瓦盧瓦的凱瑟琳(法語讀卡特琳)結婚,並且查理六世死後其法國王位由亨利五世繼承(剝奪了法國王太子夏爾的繼承權)。亨利五世實際成爲法國的攝政。
  此時的亨利五世可謂青雲得意,然而他的輝煌轉瞬即逝。當他在政治上達到權力的頂峰時,死神悄悄走近了他。1422年,在萬塞訥附近的一次戰鬥中,斑疹傷寒(目前史學界公認亨利五世死于痢疾)奪走了亨利五世年輕的生命。
  家庭
  妻子:凱瑟琳(瓦盧瓦的),1420年6月20日結婚
  子女:亨利六世(獨生子)[編輯本段]法國國王亨利五世 Henri V
  查理十世次子貝裏公爵查理-斐迪南的遺腹子,1820年9月29日生于巴黎圖伊勒裏宮,一出生就封爲波爾多公爵,還是尚博爾伯爵。1830年8月2日,他的祖父和伯父路易十九在同一天先後被迫退位,他被立爲法國國王,7天後即被迫傳位給路易.菲利普。16日,他被迫流亡。1883年8月24日在奧地利弗羅斯多夫去世,沒有後代。

  法蘭克尼亞王朝亨利五世 Heinrich V

  亨利五世 Heinrich V1081年—1125年5月23日)是法蘭克尼亞王朝(也叫薩利安王朝)的最後一位德意志國王(1105年—1125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11年加冕)。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的次子,母爲莫裏恩女伯爵伯莎。
  亨利在還是太子時就在德意志諸侯慫恿下反對他的父皇亨利四世。他的第一次反叛以失敗告終,但他終于在1105年推翻了父親並一度將後者監禁。
  雖然教皇是亨利五世篡位的最主要支持者之一,亨利五世在主教敘任權之爭上並未比亨利四世有任何軟化。當教皇帕斯卡爾二世拒絕爲他加冕時,他進軍羅馬(1110年),監禁了教皇和大部分樞機。教皇暫時屈服,但不久收回其對亨利五世作出的全部讓步。1116年,亨利五世第二次侵入意大利,將帕斯卡爾二世趕出羅馬(1117年)。當帕斯卡爾二世去世後,他扶植了一名敵對教皇格列高利八世。1122年,亨利五世終于與新教皇加裏斯都二世達成妥協,在沃爾姆斯宗教協定中基本解決了主教敘任權之爭,並將格裏高利八世廢黜。
  亨利五世1114年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之女瑪蒂爾達結婚。他們沒能生下任何孩子,法蘭克尼亞王朝遂終。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579.html?tp=0_11

長弓>百度百科

長弓源于威爾士,後來傳到英格蘭。長弓用榆木、榛木和羅勒木制成,後來主要用從意大利和西班牙進口的優質紫杉木制造。長弓具有長遠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而且造價相對來說便宜,部分還可以重複使用,是古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武器。在火器還沒有誕生的時代,長弓手被大量雇傭,在戰場上靈活運用,及時機動到有利的陣位上實施致命的發射,大批有經驗的長弓兵往往爲敵人帶來極大的殺傷力。他們可以向個別的目標作精確射擊,或是對一個特定的區域作密集的射擊。 古代混材弓的長度一般是不足4英尺(1.2m)的,但土耳其弓則在5英尺以上(1.5m),其穿透力大于其他弓。英國長弓估計就是在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3世紀的英國開始發展長弓,從愛德華一世(1272——1307)到亨利八世(1509——1547),這一時期內的英國君主無不大力發展弓箭部隊,提高弓的殺傷力,從而使長弓得到了很大發展。
  長弓用榆木、榛木和羅勒木制成,後來主要用從意大利和西班牙進口的優質紫杉木制造。長弓的長度爲6英尺(1.8m),箭長3英尺(0.9m)。弓架的前部爲圓弧形,後面是平的。弓身的中間手握部寬1.5英寸(3.8m),往兩端方向逐漸變細,端部用角料鑲包。
  長弓的最遠射程達400碼(365.8m),有效射程爲250碼(228.6m),是十字弓的兩倍。它的射速高達每分鍾10-12箭,更是十字弓所無法比擬的。在技術熟練的英國士兵手中,長弓的命中率大大高于十字弓。由于長弓更輕便,更容易掌握,威力巨大,適用于散兵射擊和方隊齊射,這些優點最終導致了十字弓的淘汰。就當時來說,長弓是戰場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廣的單兵武器。
  長弓的不足之處在于使用者必須有強健的體魄,高超的技術和各方面的協調配合。爲此士兵必須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和實踐。爲了使青年能夠致力于這種艱苦的訓練,因此踢足球在14世紀的英國是不合法的。
  說了這麽多,長弓到底有多厲害?讓我們來看一場著名的典範戰例——發生在1346年8月26日的克雷西戰役。在這次戰鬥中,以弓箭兵爲主力的英國人擊敗了——我認爲用“屠殺”這詞更好——當時最難對付的法國騎兵。
  1346年7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部從樸次茅斯出發,渡海抵法,支援處境危急的盟軍。一個月後,他來到了歐洲低地國家的背後,而法王菲利普六世率領一支強大的軍隊緊緊追趕。渡過塞納河後,愛德華決定與法軍決戰。他在克雷西——茵彭特尤村莊附近選了一塊平緩的斜坡,擺下陣勢,控制了法軍的必經之路。
  英軍共約2萬人,均分爲三隊,左隊位于瓦迪庫爾特村的前方,有樹林和戰壕做掩護;右隊靠近克雷西,有一條河做屏障;後隊位于兩隊之後,由愛德華國王親自率領。
  每個分隊中央由約1500名不騎馬的重騎兵組成方陣,縱深爲6排,每排長250碼(228.6m)。英國騎兵不騎馬,倒不是因爲他們沒錢買馬,更不是馬也得瘋牛病了,而是因爲:一、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要是弓箭兵堅信他們不會被自己的騎兵丟棄,一定能頂住法國騎兵的沖鋒(歐洲的騎士一貫是只講風度不講義氣的)。二、出于作戰的需要,要爲弓箭兵以及從事反擊的小股騎兵預備隊提供一個堅強的後盾。

阿琴科特戰役(1415,阿金庫爾戰役)

阿金庫爾戰役發生于1415年,是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英軍在亨利五世的率領下以1:3的人數劣勢擊潰法軍,並且隨後在1419年收服了整個諾曼底。14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在法國王位繼承人上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還有偶住領土的分配問題也是爭論不休,誰也不讓誰。于是雙方在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裏展開了無數場戰役,也就是聞名世界的“百年戰爭”。阿金庫特戰役是一場英國長弓同法國鐵騎的較量。
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決定在他執政期間結束與法國的“百年戰爭”。于是率先入侵法國本土,但幾周後亨利五世在諾曼底戰事中嚴重受挫、遭受重創、戰事失利、堅持不住了。于是他決定撤兵返回英國,重整旗鼓,來日再戰。但亨利五世在撤退的途中遇到了暴雨,使他不得不繞道走,行動速度大大減慢。法國覺得現在正是消滅他們的大好機會,于是召集了2萬驍勇善戰的騎兵組成大軍開赴戰場,企圖消滅亨利五世,結束耗時耗力的“百年戰爭”。10月25日,英法兩軍在加萊南方的阿琴科特相遇,英國軍隊以極小的兵力一舉擊破了法國的軍隊,向世人證明長弓手戰勝了全身盔甲的騎兵,這就是阿琴科特戰役。阿琴科特戰役由此成爲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英軍在亨利五世的率領下以1:3的人數劣勢擊潰法軍。 日期:1415年10月25日 地點:法國阿金庫爾鎮 結果:英國人取得決定性勝利 交戰雙方:英國人,法國人 指揮官:英王亨利五世 ,法國陸軍大元帥 兵力:英國5900人,包括900位徒步騎士和5,000位長弓手 法國36000人,7000位弓弩手,剩余大多數爲騎士 傷亡:英國50-250人,其中包括13位騎士 法國12000-18000人,其中包括5000位貴族
  弓箭兵按梯隊以V字隊型部署在分隊的外層,這樣可得到一個互不影響的集中的火力區域。騎在馬上的重騎兵預備隊在分隊中央的後方。如果法軍突破正面防線,就由他們發起反擊。英格蘭和威爾士步兵則在陣地前挖下陷阱,防止法國騎兵的進攻。
這時的法軍兵力接近6萬,其中:12000名重騎兵(包括騎士),6000名熱那亞雇傭十字弓步兵,17000名輕騎兵和25000名公社征募兵(一群缺乏紀律的步兵)。
  下午6點,法軍在沒有任何偵察的情況下,踏入英軍的陣地。法王菲利普竭力想讓部隊停下,並把十字弓步兵拉到前面。但目空一切的騎士們卻不聽指揮,跟在熱那亞十字弓步兵後面一窩蜂地沖了過去。
  熱那亞十字弓步兵排得整整齊齊地穿過谷地開始爬坡,他們向英軍放箭但距離太遠,而英軍的長箭卻鋪天蓋地而來。頓時,他們潰不成軍,想退下去。這時那些早已不耐煩的法國騎兵們立即策馬前沖。他們排著亂七八糟的隊型以排山倒海之勢踩著熱那亞人發起沖鋒。他們把可憐的熱那亞人踩倒在地,而英軍的箭又雨點般落到他們身上。少數騎兵憑著一股狠勁沖入英軍的隊伍。英軍的騎兵分隊經過幾分鍾的殊死搏鬥,將他們趕了回去。
  這時,其他的法國部隊卻依然毫無道理地一批又一批沖入混戰中,然後被英國人的亂箭射倒。廝殺一直持續到深夜。法軍經過越15或16次沖鋒後,自己的部隊已七零八落,只好認輸。
  戰鬥結束後,在這片小谷裏,躺著一堆堆法國人的屍體,其中有1542名勳爵和騎士,約15000多名重騎兵、十字弓步兵和普通步兵,以及成千上萬的馬屍。而英軍的死傷僅200多人。陣亡人員中,只有2名騎兵,40名重騎兵和弓箭兵,還有100名威爾士步兵(這太不成比例了!!幾乎使人懷疑它的真實性)。
  于是14世紀的其他各國紛紛效仿英國,開始使用長弓。十字弓被正式淘汰了。

長弓的制做

弓背由一條完整的木材彎制而成,長弓的強勁就全靠它了。上好的弓用紫杉木(Yew)制作,堅硬而有彈性。原料出自溫暖濕潤的地中海沿岸,如意大利、提爾(Tyre,在今黎巴嫩)、克裏特島(Crete,屬希臘)等地,尤以卡斯蒂裏亞(Castile,西班牙的一部分)的最好。英國國王爲此設置了特別關稅——每進口一桶歐洲大陸産的葡萄酒,都必須繳納幾條紫杉木坯材。不列顛島上並非不出産優質紫杉,但數量稀少,被老謀深算的英國佬當作戰略資源儲備嚴加管理,不准動用。當黑太子遠征西班牙、用長弓打敗了當地原始的投槍時,卡斯蒂裏亞人竟遷怒于樹木,立法嚴令鏟除所有的紫杉。 榆木(Elm)、白蠟木(Ash)、橡木(Oak)等堅硬的材質也是可用的替代品,但性能總歸要差一些。選料十分仔細。制作要嚴謹,但並不複雜,技藝高超的制弓師傅2個小時之內就能做好一張弓。 原料要選樹幹中部筆直的部分,紋理均勻,沒有或盡量少木節。將原木的大部分邊材削去,得到一條橫截面1.5英寸(約4厘米)見方、長度與射手等身的弓背材料,從橫截面看,要取偏中間的部分,一半爲木心,一半爲邊材。木心相對柔軟而耐壓縮,放在內側,堅硬抗拉的邊材則作外側。這可以通過觀察橫截面的木紋來判斷,相對稀疏的一側是外側。 通過切削木心一側,把材料修整成中間厚、兩頭略薄,然後再由兩個側面將兩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擔。兩端再進一步用刨子將橫截面修整成八邊形。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面平整、兩端對稱、厚薄一致,才能發力均勻。 削出形狀後,要通過彎曲試驗來檢查弓的各段彈性是否均勻。由于天然生長的木質很難完全均勻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軟一些,僅僅外形均勻未必力道就一致。所以,要通過觀察加以修正,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弓背大致調整好了,就可以在兩端2英寸(5厘米)處分別銼出弦槽,弓背外側深一些,內側略淺。
“弓者,揉木而弦之以發矢”。制弓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弄彎它。長弓呈簡單的圓弧型,沒有天朝角弓反彎的複雜形狀。英國人不用火烤的方式,那樣會降低弓的張力;也不能一下子彎到位,那樣的話,弓背就是不折斷也要造成內傷而失去彈性,剛才那一陣忙活就白折騰了。彎曲的過程叫做“馴弓”,就是讓弓背逐步適應彎曲。做這事需要一個專門的托架。托架可用硬木制成,一端豎著挖個凹槽用來托住弓背,另一端設法垂直固定在地上。側面由上到下以1.5英寸(約3.8厘米)的等距離刻8—10個弦槽,其中第一弦槽距托架頭7.5英寸(約20厘米)。在弓背松弛狀態將繩子綁住兩端,把弓背的正中架在托架的凹槽上,均勻用力,慢慢拉弦,挂到第一弦槽裏,弓背就被略略彎曲了。這是,要仔細檢查弓背的曲線是否流暢均勻,標出過于強直的地方,把弓背放松後進行修整微調,直到滿意爲止。然後再將繩拉開,逐次加大開度向下挂槽,並不斷修整弓背,直到形成一條令人滿意的均勻弧線。每加拉三、四個弦槽的開度,就可以將繩收緊些。這一過程不能操之過急,特別是每次加大開度之前,最好讓弓背“休息”20—30分鍾,使內部應力得到釋放,以免木質損壞。每次上緊也不可太多,最好一次收緊一英寸。 當達到弓手適合的滿弓開度時,弓就馴好了。
滿弓開度指弓手所能拉開的最大開度,相當于手臂平伸出去時由掌心到胸前的距離。這時,卸去托架,給弓背刷上幾層亞麻籽油作爲防潮保護層。油幹了,便可以挂弦。弓弦是用羊腸或筋鞣制而成的,彈性和韌性都很好。挂弦時的固定開度掌握在弓弦與弓背中心的距離達到拳高(Fistmele),拳高是弓術中的術語,相當于握緊拳頭再豎起大拇指的高度,大約15厘米。綁紮弓弦時,要打成專門的“射手結”,以免滑脫。8字形的結扣簡單但管用,越拉越緊。 弓做成了,可以用挂砝碼的辦法測一下彈性系數,越硬的弓射程越遠,但也需要越強的膂力,霸王的弓你能拉得開嗎?一般的長弓拉個滿月大致需100—120磅,也就是45—55公斤的力,最強的達到80公斤。 制作工藝如此簡單,只要有充足的材料,長弓便可以作爲制式武器批量生産,而不需像佩劍、鎧甲一樣量身定做。弓手自己也可以用簡單的工具制作,而不依賴專門的設備和工匠。而十字弩的生産則需要多個工種的熟練配合以及複雜的設備。
箭分多種,長約90厘米,頭固然是鐵的,箭杆比較粗,必須要直,才能平穩飛行。用山楊木、白楊木、接骨木、白樺木、柳木等較輕材質制作的叫飛箭,射程較遠;用白蠟木、角木等重材制作的叫重箭,雖然因自重較大而射程較近,但近距離的穿透力更強,與現在的穿甲彈好有一比;用含鈾合金制作的叫貧鈾彈,專門用來打坦克。羽毛粘在箭尾7—9英寸的地方,不僅用膠水固定,還要綁紮牢固,以免快速飛行中脫落。通常24支箭綁成一捆,算一個基數吧。長弓發射的箭簇最大射程可達400碼(360米,一碼等于三英尺,合0.9米),但這缺乏實戰意義,強弩之末沒有什麽殺傷力,准頭也早就偏到爪窪去了。長弓手只要能射中200米外的人形靶就算合格,這已是普通弓箭所不能企及的。從400碼這一最大射程推算,箭的初速度可達60米/秒以上,相當于從60層樓上落下的螺栓,或者抛向時速200多公裏汽車的石頭。它可以在240—280碼(約合220—260米)距離穿透皮革、襯墊甲及織物,或者侵徹鎖子甲。在200碼距離上,板甲或魚鱗甲可以抵擋它的侵徹;而100碼以內的正面擊中連板甲也抗不住;到了50米的範圍,長弓利箭簡直可以說是無堅不摧。在1182年的阿伯蓋文尼城(Abergavenny)圍攻戰中,威爾士人發射的流矢穿透了四英寸(10厘米)厚的橡木門板,四年後,老愛的隨軍牧師作了如是記述。同一戰中,布勞斯的威廉(William de Braose)手下有個騎士被射中,那箭貫穿了他的鎖子甲裙、護腿甲、大腿,又穿過內側的護腿甲和木質馬鞍,一直射入馬背。 今人進行的實驗表明,上述說法並非誇大其辭。仿制的長弓發射重50克的箭,可在近距離穿透9厘米的橡木,200碼距離上仍可入木2.5厘米。
同時,英國還擁有完整的弓箭制造産業,以滿足快速射擊帶來的巨大消耗。當時,缺乏政權統一的其它國家是無法完成如此沈重的保障任務的。對付一次騎兵沖鋒,可以打三到四個齊射,然後是自由射擊。以克雷西戰役爲例,如果在敵人的每次沖鋒期間一名弓手有機會發射5支箭,那麽7千~1萬人就是3.5~5萬箭。法國人一共進行了16次沖鋒,而整場戰鬥中英國人的射擊都沒有停過,他們想必用了50~80萬支箭!具體數目沒人確切統計過。後來,有人形容另一個戰場——阿金考特——滿地翎羽,如大雪覆蓋。 據統計,1359年全英國生産了85萬支箭、兩萬張弓和5萬條弓弦。這個數字已經很可觀了,但也才夠1萬弓手射擊7分鍾之需。看來和平時期也必須隨時生産,隨時儲備。不過,同子彈相比,箭的好處在于至少可以回收並重複利用一部分。確實發生過在戰鬥中撿拾散箭的事,甚至從傷員和死者身上拔出箭來再射。 事實上,英格蘭的弓箭制造業已向相當發達,甚至非常規範。1371年,制弓業者上書倫敦市人民政府,要求查處少數夜間加班生産的不法業主,因爲晚上生産條件差,做出來的産品粗制濫造。請願書還要求嚴格市場准入制度,禁止制箭業者跨行業生産弓。1416年弓弦業者上書,要求市政府執法單位加強市場管理,因爲有弓手投訴說發現假冒僞劣産品並導致了不應有的傷亡,損害了行業的聲譽。
長弓固然犀利,但要發揮出優勢,還有賴于戰術運用得當。長弓的戰術運用,在老愛的時代還要靠統帥自己的臨場發揮,但到了1332年的達普林戰役就已經典型化,到了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則完全模式化。英國人慣用的是一種以守爲攻或防守反擊的戰術,用長矛加障礙構成堅固陣地,用弓箭大量殺傷進攻中的敵人,然後視情況發動反擊。 紀律是勝利的法寶。由于王權的穩固,英軍很職業化,從貴族部隊長、騎士到基層弓箭手,都在統帥掌握之下,能充分貫徹戰術意圖。相比之下,法國則王權衰弱,貴族作大,部隊都是臨時征召的諸侯軍,加之崇尚好勇鬥狠的所謂“騎士精神”,根本不聽指揮。勝負之數由此也就不言而喻。
兩百年中,長弓的地位無可替代。它使來自偏僻海島、經常處于數量劣勢的英軍成了中世紀晚期歐洲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英國人有理由爲長弓在福爾科克(Falkirk)、達普林(Dupplin)、哈裏登山(Halidon Hill)、克雷西(Crecy)、普瓦捷(Poitiers)、阿金考特(Agincourt)及陶頓(Towton)
長弓手
長弓被中世紀的許多歐洲國家運用于戰爭中,雖然十字駑在歐洲大陸更爲流行。在15-16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中,長弓是英國弓箭手的主戰武器。圖中的長弓手,臉耳用布包緊,肩披鎖鏈,手腕用皮繩和皮革塊保護,手指關節處有保護皮套,腰帶上挂有短劍和皮囊。他們穿著各式護甲,有的只是一件普通的夾層緊身衣。
箭頭
長弓這種類型的弓由複合材料制成,通常是把紫杉木狹板做
成同射手身高一樣高度左右。弓腳頭是用牛羊角雕刻而成,弓弦是大麻纖維搓制的。戰弓大約需要36公斤的拉力,再加大力度,射的就更遠,更具威力。
遠距離打擊
長弓射出的箭可達300米左右(在古代兵器中已經是非常遠的距離了),也就是說,可以達到“彈幕”的效果,當自方的士兵沖鋒在前時,後方的長弓手仍然可以放出高抛物線的箭攻擊敵人的上部。戰馬的弱點正是來自上方的襲擊,大部分戰馬沒有護甲所以一旦受傷,就會變的難以控制。而即使在三百米的極限距離,錐形箭還是可以穿透普通的鎖甲。
敏銳的目光
每個弓箭手攜帶24只箭,捆紮後放入 箭囊。用完了就到 補給大篷車上去拿。大多數弓箭手寧願把箭插在腰帶中也不願意費力的放入箭囊。也可以把箭吊在背後。防守時
他們把箭插在腳前的地上,可以更方便的取箭用。
弓的優點是:
1)射程很遠.發射速度快.發一支弩,同時間可以發射2-3支箭.
2)輕便,機動性強,便于移動. 前線軍事論壇4今3)萬箭齊發形成箭雨,對密集方陣殺傷力極大。 缺點是: 1)距離遠時,殺傷力大減,命中率下降. 2)近距離待發時間比孥長,但是反擊能力很強. 3)射程上與弩相比稍微遜色一點。 4)近身防禦極差,肉搏戰很吃虧。 5)使用者必須有強健的體魄,高超的技術和各方面的協調配合。
對弓箭手有力的條件:
1.高地,居高臨下射擊。 前線軍事論壇3大2.泥濘的平地,減緩敵人沖鋒的速度。 3.晴朗的天氣,能見度高。 4.有其他兵種的保護。 對弓箭手不利的條件: 1.多霧的窪地:射不遠,射不准。
2.陰雨天氣,弓的弦會受潮發軟,影響射擊。
http://baike.baidu.com/view/410919.html?tp=5_11

十部最經典的莎士比亞電影>觀月和葉

  莎士比亞……呵~別打哈欠嘛!千萬別讓莎士比亞那些個華麗又詏口的字眼兒給唬住了,如果撇開那些文謅謅的臺詞不講,莎士比亞的作品絕對是相當有吸引力,在他超過36出的劇作當中,他集結了血親亂倫、死亡、通奸與戰爭等種種情節,其精彩勁爆的程度,絕對讓美國的變態影集《飛越比佛利》、或是臺灣的《太陽花》自歎不如呢!這也難怪,好萊塢總是一次又一次將莎士比亞的劇作搬上大銀幕,無論是忠于原著、改編、濃縮、排列組合,或是重新改頭換面,他的經典名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以不同面貌、不同卡司、不同片名出現在電影院中。莎士比亞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也會很驚訝,後代子孫花了多少時間、多少心血在拍攝他的劇作,而且是樂此不疲、沒完沒了。就以最近爲例,伊森霍克所主演的現代版《哈姆雷特》即將上映,短期之內,還有另外兩部排隊等著要上演呢!或許你是將莎士比亞視爲神的那種人,以咀嚼文謅謅的臺詞爲樂;或許你將莎士比亞視爲催眠藥,一看就困得不得了。在這兒,我們精挑細選了十部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佳作,無論是描寫森林仙子惡作劇的浪漫喜劇《仲夏夜之夢》、或是描寫家族世仇的日本電影《蜘蛛巢城》,這十部電影會讓莎士比亞也沾沾自喜呢!

10.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 /1953)

在莎翁的劇作中,想當然爾,劇本就是全劇的靈魂人物。但是在這出出自導演約瑟夫孟基維茲之手,描寫古羅馬帝國的黑白電影《凱撒大帝》中,演員才是它的靈魂所在。此片是一個布局安排精巧,野心、詭計與政治陰謀交織的古羅馬故事,由馬龍白蘭度、詹姆斯麥森與約翰吉古德領銜主演。約翰吉古德飾演權力欲望熏心的元老院議員凱西斯,嫉妒凱撒大帝的名望與權力,因此策動他人刺殺皇帝,他爲這個角色賦予了精彩的聲音表情;馬龍白蘭度詮釋的馬克安東尼,則和凱西斯的角色形成對比與平衡,他忠貞而憂郁,是凱撒大帝的好朋友(令人驚訝的是,馬龍白蘭度在此片中,擺脫了一向含糊不清的咬字,口齒相當清晰響亮呢!)。導演約瑟夫孟基維茲以高雅雋永手法,詮釋《凱撒大帝》劇本中的沈重臺詞,考究精細、充滿鮮明對比的曆史性場景,上演著一幕幕情感互動的好戲。當曲終人散之際,我們從這出劇中得到了什麽教訓嗎?千萬不要相信身穿長袍的男人!

9.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

肯尼斯布萊納是當今影壇上,詮釋莎士比亞劇作的佼佼者,無人能出其右,他努力將莎士比亞美麗卻艱澀的文句,化身爲蝴蝶蜜蜂般輕盈易懂的臺詞。不知道爲什麽,莎翁生動的喜劇一旦搬上大銀幕,通常都有過于平庸的傾向,但是肯尼斯布萊納巧妙的將此劇結構重組,爲它注入了栩栩的生命力。這一出發生在田野鄉間的浪漫喜劇,場景壯觀而華麗,片中充滿了精巧的騙局與美麗的愛情故事,描寫希蘿(凱特柏金賽爾飾演)與克勞底歐(勞勃史恩李奧納德飾演)是一對即將步入禮堂的戀人,在准備婚禮期間,兩人閑來無事,便計劃撮合雙方好友班奈迪克與碧翠絲的婚事(由當時爲夫婦的肯尼斯布萊納與艾瑪湯普遜飾演)。班奈迪克是一個性情豪放又機智的年輕貴族,自負的他抱定了單身的打算,而碧翠絲則是一個性格活潑、伶牙俐齒的姑娘,兩個嘴快的人一見面,都要展開一場挖苦譏笑的舌戰。不過,在周遭好友善意的騙局下,兩人唇槍舌劍的背後,慢慢滋生起愛苗,最後終于由冤家變爲夫妻,爲整片帶來愉悅而溫馨的結局。丹佐華盛頓在片中演出殷勤、迷人又帶有貴族憂郁氣質的阿拉貢親王佩德洛,基努李維則飾演惹事生非的邪惡弟弟約翰(他沒有高低起伏的聲音表情,在此片中聽起來有一點,嗯……乏味!)

8.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 /1967)

此片出自于導演法朗哥柴非萊利之手,誰最適合演出莎翁筆下這一對言語粗魯的夫婦呢?當然是好萊塢最瘋狂的夫婦:李察波頓與伊莉莎白泰勒。《馴悍記》當年在拍攝之時,正是李察波頓與伊莉莎白泰勒的第一次婚姻邁入第三年,他們之間怪異又反複無常的關系,正好點燃了整部電影的氣氛,而兩人在銀幕上狂暴粗魯的爭吵,可能要讓很多人都自歎不如。片中描寫潑婦凱特(伊莉莎白泰勒飾演)因爲性格暴躁、脾氣倔強,找不到任何一個敢娶她的男人,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她嫁給了高大結實的大胡子男人皮圖丘(李察波頓飾演)。皮圖丘一心要把悍婦凱特訓練成百依百順的好妻子,所以他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最後終于馴服了凱特的一身傲骨。在劇中,兩人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唇槍舌劍不斷,當新郎皮圖丘故意在暴風雨的晚上,拖新娘凱特經過泥濘不堪、坑坑洞洞的道路,回到他那陰暗混亂的家中時,兩人的對立到達了最高點。這聽起來多浪漫啊!雖然這個版本的《馴悍記》有一點胡鬧過了火,但是男女主角之間真實的打情罵俏,讓一切的一切都值得了。片中最後一場戲中,凱特在妹妹的婚禮上,振振有詞的發表了她的感想:服從與奉獻,是幸福家庭的不二法則。看到這一幕,我們很難忍住不笑,因爲這句話從玉婆伊莉莎白的口中說來,格外的「意味深遠」……還有誰會比結過八次婚的她,更了解婚姻的真諦呢?

7.理查三世(Richard III /1995)

《理查三世》的故事發生在1930年代,當時世界被戰爭而分裂,人類處在激情與痛苦當中。導演李察朗克瑞恩巧妙的將故事中的狡詐、陰謀、殘暴,與當代法西斯象征主義結合在一起。(片中有一場群衆起哄的戲,激昂的群衆和飄揚的理查三世旗幟,營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氛。)伊恩麥克連演出理查三世,他欲奪取兄長的王位,謀殺、騙婚、殲滅親族無所不用其極,這樣強烈的欲望,驅使他永無止盡的毀掉周遭的人。除了伊恩麥克連震撼的演出,其它卡司也是無懈可擊,包括了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安芮特班寧、小勞勃道尼等。將莎士比亞的劇作移植到其它年代,是電影人常常做的事,但是卻不一定每次都做的好。難能可貴的是,《理查三世》不但以睿哲的智能改編了這部劇作,並且在不破壞莎翁美麗的詞句下,爲此劇注入現代的活力。

6.蜘蛛巢城(Throne of Blood /1957)

日本大導演黑澤明,將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搬到了封建時代的日本,黑澤明以高超的藝術手法,將日本的能劇與幻想式的電影手法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光明黑暗對比、組織結構豐富、暴力正義對峙的寓言故事。莎翁劇中的麥克白夫人,在此化身爲淺次,由日本女星山田五十鈴所飾演,她是一個冷酷無情、野心勃勃的女人,這種女人絕對不是你敢娶回家同床共眠的。她運用三寸不爛之舌,強調「沒有野心的男人就不是男人」,在軟硬兼施下,慫恿丈夫犯下殺君之罪。而麥克白在此劇中則化身爲日本將軍竹取,由已逝的日本知名演員三船敏郎飾演,他掙紮在謀殺與欺瞞的痛苦中,在縈回不去的音樂與血腥屠殺的場面相佐下,造就了《蜘蛛巢城》這樣一出欲望、罪惡、良心、疑慮等種種人性交戰的大悲劇。不過,好酒還是沈在甕底,最後一場延長而痛苦的死亡戲,才是此劇最經典之處,竹取暴君在手下士兵的亂劍中而死,變成了一只不折不扣的「豪豬」!

5.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68)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最富有想象力的喜劇,它激發了後世多部精彩的電影作品,舉個例子來說,1999年由蜜雪兒菲佛所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集結了迷人的卡司,如夢似幻的場景,成就了一部華麗、甜美又詼諧的電影,可能是至今該劇作最熱鬧的一個版本了。但是在1986年,由英籍劇場大師彼得霍爾所執導的《仲夏夜之夢》,其成就還遠遠超過了1999年的版本,60年代的自由精神,碰上莎翁最異想天開的作品,擦撞出了經典的火花。此片的卡司也是它經典的原因所在,每一個演員都是英國劇場界擲地有聲的重量級人物,包括了伊恩理察森、茱蒂丹奇、黛安娜瑞格、海倫米蘭、大衛華納與伊恩霍姆。當年《仲夏夜之夢》上映之時,歸功于導演彼得霍爾前衛的攝影、與大膽的服裝設計,它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片中所有的仙子們啥也沒有穿,身體僅塗上一層綠色的顔料,而茱蒂丹奇所飾演的皇後蒂坦妮亞,則穿著葉子遮掩重要部位,這種裝扮可能連《蝙蝠俠》中的毒藤女鄔瑪舒曼,也要妒嫉的眼紅了。除了服裝設計與攝影機運作之外,此片真正傑出的部份,還是在于演員一流的演技,他們以優雅從容的態度,說起莎翁詼諧的臺詞。伊恩霍姆飾演狡猾小精靈帕克,輕快的飛舞在樹林間,執行仙王吩咐他做的差事;黛安娜瑞格也將她在電視影集《複仇者》中艾瑪皮雅的冷酷形象擺一邊,演出沒有安全感、極度神經質的海倫娜,讓1999年新版本中演出同一個角色的克莉絲塔芙哈特(《艾莉的異想世界》),顯得有一點,嗯……貧乏!

4.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1968)

導演法朗哥柴非萊利繼《馴悍記》之後,再度放手讓演員帶動整部電影,不過這一回並不是什麽重量級的大明星,這一對莎翁筆下最命運多舛的情侶,是由兩位新進的年輕演員來詮釋:17歲的奧莉薇雅荷西(劇中茱麗葉的角色是14歲)、以及18歲的李昂納懷汀。這兩位小明星在臺詞中注入的真摯感情,與他們稚嫩的語調互相共鳴,當他們快樂的時候,看起來就是那麽興高采烈,當他們要分手時,看起來就像是被哀傷所撕裂。爲了平衡片中這一對小兒女的熾熱戀情,導演法朗哥柴非萊利安排了派特海伍德演出茱麗葉的保姆,米洛歐飾演神父,他們是小倆口偷情的橋梁,但是最後也導致了他們悲劇性的死亡。此片之所以傑出,除了角色劇情之外,還有它在小細節上的精心與考究。當兩家世仇展開決鬥時,從粗暴的弄刀舞劍,變成了真實而致命的交戰;還有小兩口第一次邂逅的那場華麗舞會,也呈現出意大利鄉間豐富的色彩、與奢華的氣勢。

3.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1961)

在所有改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西城故事》這部音樂劇可說是跨足了三種領域:首先將《羅密歐與茱麗葉》改寫成現代版本的《西城故事》,搬上舞臺之後,又被拍成了電影。從任何層面上來看,這部電影都是一出相當成功的上乘之作。李奧納多柏恩斯坦(Leonard Berstein)的音樂朗朗上口、動聽易記;傑若米魯賓斯(Jerome Robbins)的編舞令人腳ㄚ子蠢蠢欲動;還有編劇厄尼斯萊曼(Ernest Lehman)改編亞瑟羅倫斯(Arthur Laurent)的書,其功力也是無人能出其右。此劇在沒有犧牲一丁點兒原著精神的原則下,將整個故事轉換到了紐約市,當地青少年幫派與波多黎各移民之間的沖突,造成了噴射幫與鯊魚幫的對立,也爲男女主角瑪麗亞與湯尼的相遇寫下了伏筆。娜塔莉伍德在片中演出人見人愛的瑪麗亞,而理查貝默則演出她的情人湯尼,雖然他在片中的演出有時顯得稍微過火,但是和女主角的搭配是適得其所。兩人在瑪麗亞臥室外防火梯上對唱的那場戲,以一首經典歌曲,便捕捉到莎翁原著中,羅蜜歐與茱麗葉在陽臺上訴情的所有精髓。芮塔莫瑞諾在片中帶有現代珍妮佛洛佩茲的氣質,演出瑪麗亞的好朋友艾妮塔。在此部《羅密毆與茱麗葉》的現代版本中,茱麗葉(也就是片中的瑪麗亞)被作者赦免一死,但是結局之悲慘,還是不下于原著。雖然女主角娜塔莉伍德的西班牙口音有時聽起來挺好笑的,但是在這麽多精彩的舞蹈場面下,還有誰會在乎呢?

2.亨利五世(Henry V /1989)

勞倫斯奧立佛在1944年拍攝的《亨利五世》,描寫英國國王亨利五世的痛苦與試煉,一直是該劇的代表電影作品,直到1989年,肯尼斯布萊納再度將《亨利五世》搬上大銀幕,以狂暴的戰鬥場面、心碎的愛情故事,成就了一部更強而有力、更氣勢磅礡的電影巨作。此片是描寫1415年時,英國國王亨利五世受到法國國王羞辱後,決定領軍進攻法國,但是一路上他不但要面對消沈的士氣,還有自己內心的疑慮。片中的戰爭場面以慢動作強化其血腥與殘酷,觀者根本很難分辨出是英軍還是法軍(雖然法軍看起來厲害多了),兩方士兵互相砍劈、刺殺、踐踏,當戰爭結束之時,你會感覺英軍的勝利,和軍隊的戰略組織好象沒有什麽關系,反倒像是老天保佑下的奇迹。片中真正的高潮,不是在戰爭場面,而是在雙方和平協議之時,肯尼斯布萊納所飾演的亨利五世,必須向法國國王的女兒凱薩琳(艾瑪湯普遜飾演)求婚。當他和他的戰爭新娘同處一室時,兩人之間的愛戀、恩怨糾纏在一起,這才是劇中的最高潮處肯尼斯布萊納所飾演的亨利五世,融合了領袖氣質與道義良心,他被迫要權衡自己的權力欲望和衆人的生命輕重,最後他彷佛是融合了甘乃迪、巴頓將軍與史恩康納萊的本領,將自己投身于對法軍的戰役中。片中,亨利五世在戰爭前,對所有士兵的一席動人演說,即使沒有洶湧澎湃的交響樂伴奏,也是一樣的氣勢非凡。附注:當年默默無無聞、清純可愛的克裏斯汀貝爾,也在片中演出一名士兵。

1.王子複仇記(Hamlet /1948)

《哈姆雷特》是莎翁四大悲劇之首,也是搬上銀幕最多次的莎翁名劇,它包含了一出好劇應有的要素,包括了:結構對稱的劇情、錯綜複雜的角色、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加上份量足夠的性(包括了亂倫)與暴力,每一個條件平衡發展,使得此片嚴肅的主題,不至于讓觀衆喘不過氣來。而導演勞倫斯奧立佛的電影版本《王子複仇記》,則成功的將所有要素融合在一起。勞倫斯奧立佛在此劇中自制、自導、自演,身爲演員的他,以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角色,成爲全劇的靈魂人物;而身爲導演的他,則讓人印象更爲深刻,全片畫面黑白層次有致、攝影機靈活調度,將艾爾西諾城堡的內部完整呈現,並透過哈姆雷特的雙眼來看整個世界。哈姆雷特與情人奧菲莉亞的旁白,表現出兩角色微妙而鮮明的心理變化,並且讓觀衆接近角色內心最深處的思想。雖說莎士比亞的作品曆經千年而雋永依舊,但是爲了讓劇本適合電影媒體,大多數的導演會調整劇本的內容。在這出《王子複仇記》中,奧立佛刪掉了哈姆雷特好朋友羅森克瑞茲與蓋登史登的戲(他們兩人在劇中奉國王與皇後之命,找出哈姆雷特抑郁寡歡的原因),對此劇多少有一點影響。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勞倫斯奧立佛減少了相當多的冗詞,稟持了莎劇名言「言貴簡潔」的原則。很多演員都曾經嘗試將《哈姆雷特》搬上舞臺或大銀幕(像是肯尼斯布萊納與梅爾吉勃遜),但是沒有一個人的成就能與勞倫斯奧立佛相匹敵,曆經半世紀,他仍然是《哈姆雷特》之王!

附:莎士比亞戲劇電影經典

1944年《享利五世》導演:勞倫斯.奧立弗
主演:勞倫斯.奧立弗、羅伯特.紐頓
1947年《麥克白》
導演:奧遜.威爾斯
主演:奧遜.威爾斯、簡妮特.諾蘭
1948年《哈姆萊特》導演:勞倫斯.奧立弗
主演:勞倫斯.奧立弗、珍.西蒙絲
1950年《奧瑟羅》
導演:奧遜.威爾斯
主演:奧遜.威爾斯、邁克爾.馬克裏阿莫
1953年《裘力斯.凱撒》導演:約瑟夫.曼吉維奇
主演:馬克.自蘭度、詹姆斯.梅森
1956年《理查三世》導演:勞倫斯.奧立弗
主演:勞倫斯.奧立弗、約翰.吉洛德
1967年《馴悍記》
導演:澤弗爾利
主演,伊麗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頓
1967年《羅密歐與朱麗葉》導演:澤弗爾利
主演:萊昂納德.懷汀、奧莉維婭.赫西
1971年《麥克白》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主演:約翰.勞奇、弗蘭西所卡.安妮絲
1985年《亂》
導演,黑澤明(故事改編自《李爾王》)
1989年《享利五世》導演:肯尼斯.布拉納
主演:肯尼斯.布拉納、艾瑪.湯普森
1992年《哈姆萊特》導演:澤弗爾利
主演:梅爾.吉布森、格倫.克洛斯
1993年《無事生非》導演:肯尼斯.布拉納
主演:肯尼斯.布拉納、文瑪.湯普森、丹澤爾.華盛頓
1995年《奧瑟羅》
導演:奧立弗.帕克
主演:拉裏.弗什伯恩、伊蓮娜.雅各布
1996年《理查三世》導演:理查德.朗克萊恩
主演:伊恩.麥肯倫、安妮特.貝寧
1997年《尋找理查三世》
導演:阿爾.帕西諾
主演:阿爾.帕西諾、薇諾娜.瑞德、亞曆克.鮑德溫、凱文.斯派西
1997年《第十二夜》
導演:特雷沃.南恩
主演:海倫.伯漢姆.卡特、本.金斯利
1997年《哈姆萊特》
主演:肯尼斯.布拉納、凱特.溫絲莉特
1997年《羅密歐與朱麗葉》
導演:巴茲.盧爾曼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克萊爾.丹恩斯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384324.html

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百年戰爭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武器。
  12世紀中,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占有廣闊領地,12~13世紀,法國國王逐漸奪回部分被英王占領的土地。14世紀初,英國仍占據法國南部阿基坦地區,成爲法國政治統一的最大障礙。雙方還爭奪富庶的佛蘭德地區。佛蘭德毛紡業主要依賴英國的原料,英國則從羊毛貿易中獲取巨利。1328年,法國占領佛蘭德,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蘭德因失去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百年戰爭中戰場上的法軍反法政策。戰爭的導火線主要是王位繼承問題。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支裔瓦盧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繼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資格,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觸發戰爭。
  1337年11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國,戰爭開始。1340年,英法兩國發生海戰,法軍戰敗。英國控制了英吉利海峽。1346 年8月,雙方在克雷西會戰,英軍大捷,乘勝進入諾曼底。1347年攻占法國的加來。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戰,法軍大敗,法王約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衆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國索取巨額贖金。1360年法國王子查理被迫簽訂屈辱的《布勒塔尼和約》 ,把加來及法國西南部大片領土割讓給英國。
  1364年,王子查理繼位,稱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 ), 爲了奪回失地,改編軍隊,整頓稅制,緊張備戰。1369年起連續發動攻勢,幾乎收複全部失地,1396年雙方締結二十年停戰協定。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後法國統治階級發生內訌之機,領兵進攻法國,10月占領法國北部。1420年,雙方簽訂《特魯瓦條約》,條約規定法國王太子的王位繼承權轉歸英王亨利五世。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之女結婚。這項條約實際上將法國分爲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國王太子查理分別統轄的三個部分。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與英王亨利五世先後去世,英方宣布由未滿周歲的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在位)兼領法國國王。1428年10月,英軍圍攻通往法國南方的要塞奧爾良城,形勢危急。法國人民組成抗英遊擊隊,襲擊敵人。1429年,法國女民族英雄貞德率軍擊退英軍,解奧爾良城之圍。此後,法國人民抗英運動繼續高漲,英軍節節敗退。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蘭斯加冕,稱查理七世。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1453年10月,駐波爾多英軍投降,除加來外,法國領土全部收複。至此,百年戰爭以法國的勝利而結束。

戰爭成因

  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底公國。1066年諾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英國從此在150年內宮廷裏全是說法語的盎格魯—諾曼貴族。他們同時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底。1216年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底的控制,但直到百年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們仍然控制著法國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些地區。
1154年,法國最強大的貴族——安茹伯爵亨利(兼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因其母親的血緣關系,得以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爲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亨利二世扮演著十分罕見的雙重角色:一方面他是英格蘭的國王,尊貴無上的英國君主;另一方面,作爲法蘭西的安茹伯爵、兼諾曼底公爵、兼阿基坦公爵,亨利二世無可否認是一個法國人,是法蘭西國王無可非議的臣子。作爲國王,他是英國的統治者;作爲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國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願放棄法國國籍、放棄在法國的一切權利,否則他作爲一個法國公民理所當然必須對法蘭西國王唯命是從。如果他那樣做就意味著:他必須向法國國王交還他作爲法國貴族時所繼承的,比整個英格蘭還要富庶的大片法國領土——安茹、諾曼底和阿基坦等等。
   老奸巨猾的亨利二世采取的是『耍賴戰略』,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爲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對于一個不但擁有國王頭銜、而且領土比自己大兩倍以上的強橫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嚴和權利欲的封建君主一樣,把亨利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戰勝亨利,奪回本應屬于自己、屬于法蘭西國王的『法國領土』!
  英法之間這種君不君、臣不臣,利害關系糾纏不清的混亂局面,在雙方的後代之間一直延續下去,直到百年戰爭的來臨。
  曆代金雀花王朝的英國君主,理論上都是法國臣民,理應爲法蘭西國王效犬馬之勞。不僅如此,無論作爲與法國王室曆代通婚的姻親之家,還是作爲法國最強大的封建領主,一旦法蘭西王位出現空缺——老國王沒有兒子,或因爲種種原因沒有合法的王位繼承人——法蘭西大大小小的貴族們爲爭奪王位而明爭暗鬥的時候,金雀花王朝的君主毫無疑問地擁有參與遊戲的資格!英國國王身兼法國貴族,同時還要是法國國王的姻親,參與法國王位的競爭可以說是既合理又合法!
  于是在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繼承法國王位的要求。
  在14世紀時,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當時英法兩國因爲貿易利益的關系,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沖突加深。因爲佛蘭德斯表面上屬于法國,但實際上卻獨自行政,並經常與英國進行羊毛貿易。而戰爭的導火線則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乘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際,欲以近親的關系繼承法國王位,但最後卻由腓力六世所獲得,因此愛德華三世對法國宣戰,以奪取法國王位。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和佛蘭德斯站在英國一方,而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英軍當時是雇傭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傭騎兵組成,統一由國王親自指揮,而法軍則主要由封建騎士組成。百年戰爭依局勢的轉變,大致可分爲四個階段。

戰爭經過

  第一階段(1337年 - 1360年)是雙方對佛蘭德斯和基恩的爭奪戰。首先在1340年的斯呂斯海戰中,英軍打敗法軍,奪取制海權,以防止法軍入侵。然後在1346年8月所發生的克雷西會戰中,英軍取得陸地上的優勢,並在圍攻11個月後成功占領了法國海防要塞加萊港。英國挾著勝利的余威,在內維爾十字戰役當中,打敗蘇格蘭的入侵,並且擒獲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此役也大大地減少蘇格蘭對英格蘭的威脅。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直到1356年英國再度開戰,攻取了法國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隨即又在普瓦捷戰役利用相同的戰術再次擊潰法軍。而因爲英軍的橫征暴斂和法國全國的經濟崩潰,使得法國平民發起起義運動。結果法國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被迫于1360年于布雷蒂尼簽訂極爲不平等的和約——《布勒丁尼和約》,將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脈的領土全部割讓予英國。
  第二階段(1360年 - 1400年) 是因爲法王查理五世欲報仇雪恨,奪回英國所占的地區而發生的。查理五世重組軍隊以雇傭步兵代替大部份騎兵,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重建艦隊。在內政方面亦作出較大的改革,並整頓了稅制,以安撫民心。時機成熟後,他任命B.迪蓋克蘭這位爲軍隊總司令,以突襲和遊擊戰術攻擊英軍,在多場戰役中均大敗英軍,至1380年時已將英軍迫退至沿海地帶。英王爲免法國的領地全部丟失,結果與法國簽署停戰協定,只保有五個港口,分別是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萊及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份連接地區。
  第三階段(1415年 - 1429年) 是英國乘法國國內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發生內訌,而農民和市民亦發生起義之際重啓戰端。在1415年,英軍于阿贊庫爾戰役中大敗法軍,並隨即與勃艮地公爵結盟,攻占法國北部大部份地區。法王查理六世在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的情況下惟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幾乎等同于承認法國亡國的和約——《特魯瓦和約》。將法國淪爲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隨即宣布自己爲法國的攝政王,並有權于查理六世死後承繼法國王位。但是,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于這年死去。結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爲爭奪法國王位,再啓戰端,百年戰爭進入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1429年 - 1453年) ,法國人民因爲不堪英軍的壓迫,紛紛組織遊擊戰,這給予法軍很大的幫助。遊擊隊經常設置埋伏,捉拿英國的征稅者,消滅英軍的部隊,達到了牽制英國之效。雖然于1428年10月,英軍與勃艮地派進逼至奧爾良,並包圍了此城,使得法軍形勢大爲不利,但此時法國出現了一位千古傳頌的救星——聖女貞德,在她的指揮下法軍于1429年5月解除了英國對奧爾良的包圍,贏得了重大勝利,從而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形勢。雖然貞德于不久後便英軍所捉拿,並以女巫罪處死,但這反而激起法國的民族義憤,使法軍作出大反攻。在1437年法軍光複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複香檳,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諾曼底,隨後又于1453年奪回吉耶訥。最後于1453年10月19日,波爾多的英軍投降,法國收複了除加萊外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至此完全結束。

影響

  百年戰爭,不論對英國或法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場災難,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曾有一位西方曆史學家指出:“百年戰爭是一場持續百年的屠殺遊戲。當兩國的皇族及貴族爲了自己所奪得的利益而慶祝的時候,那些痛失家園及親人的無辜平民卻只能在無聲地痛哭。戰爭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這種說法可謂一針見血,一語道破了這場戰爭的殘酷。因爲這場戰爭是在法國的土地上進行的,法國變得滿目瘡痍,很多人民無家可歸,但法國最後亦因爲這場戰爭完成了民族的統一大業,爲其日後在歐洲大陸的擴張打下基礎。英國在百年戰爭後不但一無所獲,還喪失了幾乎所有在法國的領地,結果迫使其放棄大陸制霸的企圖,轉而向海上發展,從而走上了海上帝國的道路……戰爭的結果:把英國人趕出法國對兩個國家都是幸事:若國車人繼續留在法國,那麽法國人在領土和財富上所占的優勢必然會阻礙分離的英國民族的發展;而法國民族被外國勢力占領了衆多的領土,發展更是長期受阻。

地位

  百年戰爭從中世紀中葉延續到十五世紀,其結束之年也被認爲是中世紀結束的標志之一。在戰爭過程中,雙方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都經曆了緩慢而深刻的轉變,戰爭的過程也促使交戰雙方的戰爭體制調整。
  14世紀戰爭開始時,雙方主要采取中世紀西歐化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部隊。而作爲遠征的英國一方,由于這種傳統兵役制限制了領主們對國王的效忠義務時間,在戰爭中開始采取更多的來自下層國民的雇傭兵以及相對應的長弓兵戰術,同樣對法國來說,持續而大規模的戰爭逼迫統治階層集結權力應付外敵,促使王室更重視自身的權力而不是希望分配給下面的領主,因此當戰爭最終結束後,交戰雙方均先後走上了中央集權的道路。
  在戰爭中英國的數次勝利,也被認爲嚴重挑戰和打破了貴族騎兵在西歐占軍事壟斷地位的特點,自此之後,雖然在勝利國法國仍然保留了大量的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戰勝騎兵的意識已經被全面普及,影響和促進了此後于15-16世紀步兵地位的進一步重大轉變。在初期的大規模會戰中,法國人堅持使用重騎兵正面沖擊,而到15世紀的阿金庫爾戰役中,他們也部分接受了對手的思想開始令騎兵下馬徒步戰鬥,可說明對騎兵和步兵地位在戰爭中經曆的微妙變化。百年戰爭中,代表著騎士貴族的法國軍隊在大規模會戰中屢屢失敗,最後由出身平民的聖女貞德鼓舞起士氣才取得最終勝利,也就標識著貴族騎士風範的退卻和民族戰爭意識的興起。
  百年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曆了改良和演化,14世紀開戰時,當時最好的盔甲仍然爲鎖鏈甲,這和之前數個世紀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進化和改善,而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爲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這種新裝備相對前者,事實上最顯著的價值即是針對射擊和刺殺爲主的防禦能力改良,因此也可以認爲是英國大規模應用的長弓戰術所帶來的必然後果。 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應用,在後期,法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火藥及火炮作爲武器而取得勝利,並在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領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態的戰爭方式。
http://baike.baidu.com/view/39624.html?tp=0_11

本館《台灣共犯體》四、英國的發展過程

 (一)英國的地緣政治

  從地緣而論,英國以21哩寬的海峽分隔歐陸,這使得可在全力發展海軍、航運而不必整備大量陸軍之下,對外可阻入侵且發展商貿,對內可提供安定環境且減少陸軍成為動亂根源。
  不列顛處北大西洋暖流,西部多雨東部多陽光的氣候有利於保守與進取兼具的民族性。東部、南部適合大小麥、綿羊,有助於糧食供應、羊毛工業。中部山區有大量供煉鐵用森林,十八世紀待森林用盡,又有北部本寧山兩側的煤礦可用,這有助於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工業發展(五四p1-3,五六p2-3,六一p5-6)。

 (二)外族入侵與英國人的形成

   1、塞爾特人與羅馬人的入侵

  英國在三十萬年前的舊石器即有人居住(五四p5),到元前4000-3400新石器時代,地中海沿岸一支黑小的民族沿歐陸和西班牙進入南部白堊草原和愛爾蘭、蘇格蘭,到2000年從西班牙傳入青銅技術,並產生首次史前巨石柱群。約同時來自萊因河的遊牧民族強占了黑小族地盤,並產生二次史前巨石柱群(p8-18,本第四節未列書號者為五四))。到750年歐陸的塞爾持人以較強的鐵武器和政治組織,將南部早住民淪為佃戶,並建立貴族武士的寡頭政治(p19-20)。
  凱撒於元前55年為本人和帝國勢力,以一萬兵力攻入不列顛,次年敗Cassivelaunus王,但高盧叛亂迫使撒軍。西元43年羅馬再度進軍,60年攻下不列顛低地(p25-7)。羅馬統治是以良好的道路系統聯結各市鎮。軍事上防衛邊境和壓制反叛。政治上由總督率領一批官員、貴族、戰士、商人、和農場主(以上只占總人口的5%)實施統治。經濟則掠奪帝國所需納金和貢物。因屬掠奪而非移民,故帝國衰敗即被迫退出,到449年已回到塞爾特人的不列顛,羅馬人所留下只剩道路系統、耶教、和部分未衰的城鎮(p29-43)。

   2、安格魯.薩克遜人的入侵

  今日英國的郡界、教區、國會制度、王權制度、莊園制度、英語、習慣法、風俗等均可追溯到安格魯.薩克遜人入主不列顛(450-1066年),其因是他們不同於之前的羅馬人、之後的諾曼人,他們不但將塞爾特人淪為奴且盡力滅其文化,而代之以大量的日耳曼同胞和社政經文化制度(p45-7)。他們的入侵是以氏族軍事團體(酋長和一批戰士)為基礎,這些人日後就成為統治的高層--國王和護衛武士。隨著統治區域擴大,氏族組織成為王室和官員。代表貴族的是哲人議會(由中央官員、郡官員、主教、地主、修道院長等組成)(p48,64)。地方則有:一、市、鎮議會,並選出一市、鎮長。二、合數鎮為一邑,邑議會由鎮長、教士和哲人組成,邑長由邑議會指派。三、郡議會由大地主、教士、邑長和鎮民代表組成,主要功能是司法審判。郡長原是地方長老,但中央權力擴大之後由國王和哲人議會任命,負責執行國王在各郡的財政、行政、司法、軍事和稅收。以上均影響英國後來的中央地方政治(五六p7-9)。
  隨著三田制引入英國和為防維京人入侵,莊園制度逐漸發展起來,使自耕農和奴隸淪為佃農、農奴(p69-75),而武士、地主、教會和國王則占有了全國大部分土地(p68,85)。

   3、維京人入侵

  不列顛政治由氏族、諸小王國、三大王國發展,至825年由Egbert打敗麥西亞王國統一了英國。但此時維京人開始入侵,造成現代英國人血統以塞爾特人、英格魯.撒克遜人、丹麥人為主要成分(p56-8)。
  英國雖以丹麥稅應付維京人,但仍在885年締約由英王Alfred和丹麥王Guthrum共占英國(p59-60),之後四任英王尚能抗衡丹麥人勢力,但至艾塞瑞時(978-1016),艾王無能加上地方貴族勢力高漲,境內丹麥人又不順從。從980年開始維京人再度入侵,丹麥王斯萬於1013年攻下英國但次年猝死。英人邀請逃至諾曼第的艾氏回國但1016年又死於倫敦,市民和貴族交王位給其子艾德蒙,但另股地方勢力在南安普頓將王位交斯萬子克努。雙方激戰七月,艾死,英人遂由克努為王,克努1019年又取丹麥王位、1028年任揶威王,但繼之者Harold(1035-1040)不得人心,英人於是從諾曼地召回艾德華為王(p86-9)。

   4、諾曼人入侵與封建制度

  繼維京人之後,北歐另支侵略者諾曼人入侵歐陸,占諾曼第。諾曼第公爵威廉趁艾德華死後無子繼承引起的英國內亂,於1066年率大軍入侵。憑封建騎兵大敗英國(p99),並取代英國原先的護衛武士之地位(p101)。引入封建制,威廉本人是全英最大地主至1086年還占1/4土地,並授170位貴族封地,貴族再授四千至七千位騎士封地(p101),且確立了封建農奴制和長子繼承制(p103)。
  威廉的統治雖帶來極大破壞,但封建制也產生了秩序及和平(p99-107)。政治上,他將哲人議會改成大議會,並由其中的核心組成小議會,二者均由他控制的貴族組成(p115,五六p11)。至於不妨害中央集權和封建制的風俗、習慣、和地方制度則保留(p114,五六p10)。並設計由中央派至地方的巡迴法官和財稅人員,以聯繫中央與地方(p115-7,五六p10)。
  威廉死後將諾曼第和英國交由二子分管,但二子互鬥,第三子享利藉小議會貴族之力奪取王位,並娶Edith為妻以安撫英人,且承諾依封建法征稅而不多取,但食言。故貴族在他死後以無繼承人為由,擁威廉外孫Stephen為王。可是Stephen無能,加上內戰混亂、貴族互鬥,於是1154年被享利二世,以法國的安如、阿斯坦和諾曼地為後盾,攻入取得政權(117-122)。

 (三)君王、教會與貴族間的鬥爭

   1、享利二世與教會的鬥爭

  享利二世建立的安如帝國雖直接控制英格蘭和法國西部,但面臨一連串挑戰(教會、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諸子、貴族、法王),故極不穩定。他迫使坎特伯里總主教柏克特同意:一、沒有英王同意,不得上訴羅馬教廷。二、債務抗辯由國王法廷處理。三、教皇無權將英王的諸侯和官員逐出教會。四、有罪教士應交國王法廷處罰。教皇反對,柏克特逃法,但1170年被享利殺。最後在教皇權威下,享利屈服(p144-8)。
       為鎮壓威爾斯人反叛,1156年率大軍入侵但敗(p151)。1171年利用愛爾蘭諸侯內亂占領2/3土地(p153)。並在1174年取得蘇格蘭的封地權和堡壘(p154)。但1188年其子理查臣服於法王菲力,聯合敗享利(p150)。

   2、約翰王與大憲章

  理查如其父熱心對外征戰,雖常敗法王菲力,但1199年中箭而亡,英國和諾曼第貴族擁約翰為王,約翰繼續與菲力爭奪諾曼第,但1205年敗逃英國。為收回失地所需軍費,約翰大增貴族、武士、商人的稅捐。但他與各國的聯軍於1214年又敗給菲力。貴族於是結合倫敦市民、教會、各地勢力共同叛亂,迫使約翰同意《大憲章》(p157-161)。其中貴族得利最大,規定英王不得超收封地繼承金、未經大議會同意不得征收免役稅和各種不合封建法的納金。另外賦予教會權益、市鎮和商人自由等的保障,並規定所有自由民(不含農奴)的人身自由和財產未經法院審判不得逮捕、囚禁或沒收(p161-2)。當然約翰不會甘心奉行,貴族於是在1216年9月藉法援對他開戰,10月約翰戰死,九歲兒子享利三世繼位,戰爭才結束(p163)。

   3、享利三世與牛津條款

  享利三世年幼由貴族輔政,但1227年他宣布自己已成年,想拿回王權,後來與法作戰大敗,又花巨資建宮殿、城堡、西敏寺。1255年連續三年農作大荒,他竟還想進攻西西里,1258年為錢開大議會,貴族趁機提出牛津條款:一、設立由十五位貴族組成的永久議會,負責對國事提建議,並可提名最高法官、法務大臣。二、國家歲入交民事法廷而非御前大臣。三、每郡法廷設四名武士以審問有關控告。四、大議會每年開會三次,並改名為Parliament(193-4)。
  牛津條款因享利不實行,貴族又不團結,故當享利1265年擊潰領導人蒙特福後便遭擱置。蒙氏敗因貴族不支持,但由支持者是市鎮代表和中產階層,可知英國的社政經結構已在轉型(p195-6,五六p16)。

 (四)封建瓦解與資本民主主義

   1、英國封建早瓦解之因

  從十二世紀以來英國採三田制和耕馬等農技使生產力大增(p126-7),這培育了大地主和中產的騎士、教士、鄉紳(gentry)和君子(gentleman)。另外市鎮的基爾特尤其商人,也以錢取得自治權。國會到1337年已形成代表貴族、主教的上院,和代表騎士、教士、鄉紳、及其他自由民的下院(五六p18)。
  除了上述政治社會結構的因素下,十四世紀黑死病奪去全英350萬人的100萬,地主定下最高工資和加強力役,仍無法阻止農奴解放和佃農反叛的時潮。地主終於了解最有利的耕種方式還是將耕地租佃或雇自由農。如此不但使得英國封建制比歐陸早二百年瓦解,也培育了大量的自耕農(p226-9,五十p10)。

   2、資本主義的興起

      盡管十四、五世紀英國遭英法百年戰爭和三十年內戰,但十五世紀英國已從出口羊毛的大國提升到出口毛料(p266),到十六世紀羊毛和毛織品占輸出值的4/5(p360)。對此,張漢裕依Weber,Unwin,Mantour的看法認為以羊毛工業為火車頭的英國產業發展(由散作手工業、工場手工業、到工廠工業)的主要動力來自,從莊園和行會解放出來的自耕農和小工匠們,具備了企業家勤勉、刻苦、自由競爭肯冒險。而商人則壓制產業發展,即使有些商人投入也是被迫而非如See所言主導產業發展(五十p103-117)。
  張氏看法太簡化。英國自古雖有各階層的衝突和剝削,但從封建行會較早瓦解,從國王、貴族和不斷新興的勢力,可知彼此是制衡的。尤其位居上層的貴族商人比歐陸類似者更多地投入產業貿易(p393、408),可知英國的資本主義和民主政治非單因所成。事實上英國羊毛工業很大地得力於大布商將以下有利因素結合起來:一、低出口關稅。二、有全歐質最佳價最低的羊毛。三、解放後的自耕農、小工匠。四、支持國王對抗漢撒聯盟,爭取外貿主控權(p267-8)。
  以上優勢到都鐸王朝時,隨著大破西班牙無敵艦隊,而更加有利於資本主義興起。國內的地主和新興階層大力圍場發展羊毛工業,對外實施重商主義式貿易。
雖然英國的封建瓦解與資本主義興起的原因和法國大革命或其他古今中外各种重大的歷史現象一樣均非單因所造成,但各种絕對論總会以各自的立場來切入解釋,比如英國的馬克思主義史家便以封建農奴的主动反抗來解釋封建瓦解,以資產階級形成而非資本主義工商業或精神來解釋資本主義的形成,又以資產階級革命而非清教徒革命來解釋英國大革命(一一八二p.371-6)。
有關西方資本主義興起的研究、解釋及爭論真是汗牛充棟,在此以Braudel的研究為例來說明,他以長時段的整体史(雖然此一史觀在排斥伝统敍述史的短時段政軍事件史及精种文化史的同時就已注定無法全面豎体地掌握歷史了,一一八Op.172),透過十五至十八世紀的歐洲、阿拉伯世界、印度、日本、中國等地區,在物質生活、市場經濟、及資本等方面足以產生資本主義的潛在因素之後,認為資本主義是种長時段下逐漸形成的複雜結構,無法像一般所認為的能區分成商業、工業或金融資本主義,而是三者共存的。他在分析比較英国的資本主義在繼十六世紀的威尼斯、十七世紀的阿姆斯特丹之後,得以在十八、九世紀成為世界中心,就是靠著前撲後繼的資本家將各種有利因素統合起來,而其他地區或只提供潛在动力如日中印或夭折了如威尼斯(一一八五卷三p.38,627,722-3。)

   3、教育的勃興

  教會雖獨占了中世英國的教育知文化,但牛津和劍橋的師生為抵抗君王、教會、鄉紳和市民的壓力,由自組行會到成立大學,逐步實現教育自主的理念(p138-9,190)。十二、三世紀大學授課內容:哲學、物理學是亞里斯多德,耶學是多瑪斯經院哲學,天文學是托勒密,數學是歐氏幾何,文學是拉丁文。但之後的柏拉圖哲學,培根重歸納反亞式邏輯,Scotus反多瑪斯理性耶學,威克里夫將拉丁文約書譯成英文,和喬叟以英文創作《坎特百里故事集》等也蘊釀一股反動勢力,這股勢力對英國確立以新教、經驗主義、和英語為文化霸權有決定影響。
  到十五世紀末英國設立了300-400家的文法中學(p273),加上新教豉勵讀英文約書,對識字的普及很有助益。從意大利傳入的文藝復興加速了教育內容的人文化和世俗化(p303)。1476年傳入的印刷機提供了大量廉價的讀物,在清教革命期間(1640-1660),英國出版了22000種講道書和小冊(p304)。
  以上利因促進了英國的民主科學在十七世紀革命性進展,除了新教革命和洛克民主理論外,人類首次自主的科學共同體「皇家倫敦改進自然科學學會」於1662年成立(p506,六二p107-8)。

   4、社會結構的演變

  十三世英國封建社會階層如下:國王年收入35000磅,十個伯爵每人年收入1~2千磅,20~30個男爵0.5~1千磅,武士鄉紳20~100磅,石匠5磅,非技術工2.5磅,洗衣婦1磅,教士4磅,農夫2.5磅(p160、181)。但年收入尚不能充分反應各階層地位,因封建權力來源更大的是基於土地而來的種種特權。
  十六世紀社會階層變為:一、國王占全國土地5%。二、教會占20%以上。三、50個貴族每人年收入1~6千磅。四、500個武士200磅,800個士紳80磅,3~5千個君子10~20磅,這些構成新的紳士階層。五、新興商人與律師。六、自耕農或租有100~200英畝農場者,其收入往往超過君子。七、農夫每人約租30畝,年及入3磅。八、雇工和勞工占鄉村人口的1/3。九、市鎮人口占全英1/10,其中的5%上層占全市鎮財富的80%。
  英國往後的階層權力往紳士集中,到1640年占全國1/2土地(p406、466),且成為清教革命的主力。

   5、圍場與資本主義

  莊園行會瓦解,農耕利潤下降而養羊則大增,這造成土地壟斷和圍場,以求大農場的經濟效益。國會為避免失業大增和確保糧源,於1489年立法禁止圍場,但未執行(p284)。圍場逐出之勞動力成了各產業的勞動預備軍,替國家和資本家帶來大量財富(p283-9)。但也帶來嚴重的失業,即使在伊麗莎白時期,大多數市鎮均有1/4~1/3的人是需乞討的窮人(p413-4)。英國以恩威並重方式對付這些人。1536年的救貧法以新教為精神,規定有工作能力者不得乞討,由教區強迫其工作否則受罰,這改變了舊教視乞討為善功的看法(p334、414)。另外提供大量救濟金救濟貧民,救濟金來源稅收只占7%,商人捐款達50%,貴族紳士也捐25%(p415)。靠著恩威並重,英國由農業轉型至工商業過程並未造成像法國毀滅性的社會動亂(p283-9,415
)。這也可用來解釋,為何英國大革命是宗教因素主導而非法國的階層對立(p475)。

   6、宗教鬥爭

  英國教會相對於國王、貴族、紳士的自主性和改革性,因受限於教皇權咸、本身腐化、又享社經大權(p180-1,323-6)。故在封建瓦解時,其社政經文化地位,分別被國王、貴族、紳士、國教、新教、世俗文化奪去。其關鍵性挫敗有二,一是亨利八世時,一是清教革命。
  亨利八世想離婚並再婚,與教皇展開長期鬥爭。他利用英國反教會的腐化和特權之風潮(當然此種誇大對方邪惡,掩飾自己美化自己的技倆,如同其他案例,英国的反舊教者亦然(一二八Op.11-12,44-48)),強迫教會服從英王,不服者以叛國罪處決(p318-331)。為戰費和犒賞有功人員,從1543-1547年共沒收全國修道院土地的2/3,並將其中的97.5%以高價出倍,其中的2/3又被紳士買去,其餘由貴族、商人、律師和公務員取得。另外有些未被占領的修道院為錢也將土地售予自耕農。以上造成紳士階層的激增,並大大地打擊了舊教勢力(p333-4)。
  英國宗教改革雖不乏極端論者,但最終中庸者獲勝(六三p154-5),其因在極端主張不合英國主要階層和國家的利益,故亨利八世信仰會隨政治情勢而變是很自然了。他未與教皇決裂前,在摩爾和費希爾幫助下,曾發表一本批評路德的書。決裂後,又在克倫威爾和克倫摩說服下,傾向路德派。當1533年法、西靠攏時,他開始與日耳曼路德派國王談判,並在1536年提出調和新舊教的「十條目」,其中雖傾向路德派,但有關彌撒聖事仍依舊教的化體說,也不採路德派的因信稱義而強調善功。可是到1537年法、西交戰,舊教威脅解除,他就將舊教的七聖事全採用。到1538年法、西談和,教皇又將他逐出教會,為安撫國內舊教徒而通過舊教成分較多的「六條目」(p343-5)。
  亨利死(1547)政權交攝政議會,成員大半新教徒,於是1549年國會通過「第一祈禱書」,舊教徒反對,要求恢復舊儀式、拉丁文彌撒和「六條目」,政府視之叛亂,展開鎮壓,舊教徒反抗但敗(p343、356-360)。鎮壓後,政府加強破壞舊教藝術、書籍、抄本。以牧師更替教士。並在1552年通過更強的「等二祈禱書」和「四十二條目」,廢除舊教的禰撒聖事改領聖餐禮,主張因信稱義、預定論,且掠奪教會財富(p366-7)。
  經以上迫害,至1553年愛德華死時,大多英人已不再是熱心的舊教徒了(p367)。繼任的瑪麗女王試圖恢復舊教,將二千多名娶妻教士(占全教士的1/4)罷絀,並燒死286個新教徒,迫使大量新教徒逃往歐陸。但她的迫害無效,因迫害的同時並未積極推出傳教活動(p372-5)。且她與西班牙聯合,1557年西、法交戰,1558年法軍封鎖英港,英軍投降,夏天瑪麗病死,伊麗莎白就位(p376)。
  伊氏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在1559年提出妥協性的「三十九條目」,形成儀式上舊教、教義上新教、管轄權屬皇室的國教(p382,六三p162-3)。舊教雖反抗並有250人殉教,但仍失敗,到1603年時全英只剩250教士和35000信徒(p386-9)。相對的新教在鎮壓下,憑著本身激進的信仰和民主參與,積極地投入政治奪權運動,尤其信徒以資產、中產階層為主,故不斷增長(p389-390)。

   7、清教徒革命

  清教徒的反抗到革命前夕達頂點。查理一世是首位國教英王,他的國教傾向迫使清教徒逃離或反抗。清教徒在重商殖民主義驅使下,夾著追求宗教自由、土地、利潤等動機,從1607年開始向北美移民,初期成功率不高(p460-2)。但自1620年英國羊毛工業不景氣,加速了移民。到1629年勞德在麻塞諸塞建立了首次的清教政權,但被其迫害者又移至羅德島另建新殖民地(p462)。
  英清教徒利用查理在軍事上未能建立一支國王軍隊、財政上愈來愈依賴紳士商人、行政上又無能(p469),於是當蘇格蘭長老教因反抗查理宗教政策,查理出征失敗時。清教徒乃結合不滿查理的紳士、商人、律師,在1640年查理為錢而召開的國會選舉中獲勝(p469-471)。
  查理拒絕國會改革要求而導致內戰,保皇黨的支持者以經濟上較落後的北部、西部、大地主、佃戶、舊教徒、國教徒為主,而國會黨則以較富有工業發達的南部、東部、清教徒、支持宗教改革者、自耕農、商人、手工業者、工匠為主。由於國會黨有強烈政治意識形態的清教徒、強大海軍、富裕的工業經濟結構,加上查理對倫敦的攻擊遲緩且無力,故自1644年1月蘇格蘭參戰後,就註定保皇黨失敗,1645年6月查理兵敗被捕(p417-8)。
  內戰的目的本在建立君主立憲和長老教會系統,但皆敗,其因是查理不肯屈服,且長老會內部又新生一派以克倫威爾為中心的「獨立派」,此派主張寬容異教(p479-480)。克倫威爾經一番征戰終勝並處死查理,廢上院,另建由軍隊控制國會的政權。但獨立派又二分為顯貴派和平等派,平等派主張宗教寬容、主權在民、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所有生而自由的英國人均有投票權(p479-483)。平等派主張顯然不合當時漸進民主之需。

   8、克倫威爾的專政

  克氏在軍方支持下於1653年12月12日接受英國史上唯一的成文憲法,規定克氏出任攝政,設一由軍方組成的國家議會,又設一由州郡年收入過200磅有產者和市鎮共同選出的國會,並主張對舊教之外的教派寬容(p479)。但新國會反對克氏軍政府成立常備軍、宗教寬容、及擁有財政權,但均被壓下(p498-490)。

   9、查理二世復辟與光榮革命

  當克氏1658年死時,由於經歷了二十年內戰和軍事統治,紳士、資產中產階層體驗到還是維持舊有具中庸平衡性的政教結構對其有利,故查理二世於1660年得以復辟,舊有的上下院也恢復,國教與反國教間也取得制衡(p501-2)。查理為對荷蘭作戰,與法聯合並加強舊教信仰,兵敗,國會趁機要求任公職者必信國教(p527-9)。查理於1683年遭暗殺,爭鬥二年,弟詹姆士1685年繼任。但詹與國會有關反教士主義和軍政經權力歸屬的爭論,導致國會引入其女婿威廉與他對抗,而產生了光榮革命。威廉於1689年同意權利法案和寬容法案,但此二法案是保守的,只不過恢復國會舊有權利,且舊教仍不被寬容,任公職必信國教之法仍有效(p535-540)。

   10、洛克與光榮革命

  一般以為洛克是古典民主政治理論的奠基者,但他卻以其新教和中產立場,認為舊教不能寬容、無產者無參政能力(p540-1)。其實康德、盧梭、彌爾同理也持有限參政權(二五九p51)。

   11、新教與民主科學資本主義

  新教無論路德或喀爾文派均未主張民主,反想建立神權政治,當然更不可能主張科學、資本主義。但會在英國等地區產生民主等。其因非韋伯所言(參《緣現論》),而是英國歷史發展過程中諸多有利因素使然。David認為新教趁機攻擊舊教迫受科學,而新教尚無力以其信仰阻礙科學自主發展,故英國得以最先產生古典科學(六二p102-8)。Roberts反駁韋伯看法,因當時歐陸最偉大的科學絕大多是舊教徒,即使英國的哈維、波義爾、牛頓也非清教徒,且宗教改革的科學真空也被占星學占有(p512-3)。

 (五)英國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之發展

  英國憑藉著優越的地緣,尤其在封建瓦解之後,比歐陸快速且順利地發展出階段性的民主政治;以羊毛工業為中心的產業,順著散作手工業、工場手工業、工廠手工業的順序,逐步完成產業革命;具流動性的社會結構;較平和的宗教改革;世俗化的科學、文化與教育。即便是重商殖民主義也比葡萄牙西班牙著重於從外掠奪資源回入卻造成奢侈腐化、比法國中央策劃執行的大而不當的龐大重商主義計劃(三p116),來得有效率,且能在英國產業取得優勢後,適時地修正重商主義為強調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
  但也產生了結構性的危機,如羊毛工業受綿紡工業挑戰、木材的耗盡、嚴重的勞工問題、中產無產階層對政權的要求、和自由競爭所帶來的各項社會問題(五八p13-5)。

   1、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光榮革命後的英國社政經結構基本上是以財富為判準,加上為供應大量人口所需糧食(五五p626),地主除了開墾荒地、填平沼澤、引進新品種新機械、施肥、廢除休耕外(三p177),並大力圍場,使十七世紀占總土地1/3的自耕農,到十九世紀占不到1/10(五四p411)。
  大農場企業化經營的結果,使糧食增加量可滿足人口從1760年的650萬到1820年的1200萬所需(五五p626-7),但也造成了大量農村人口流離失所(五五p629-630)。幸好產業能吸收過剩勞力,加上社會流動,尤其北美殖民地可供大量人口外移(三p177)。
  為了維護地主利益,英政府管制糧食輸入。但隨人口增加,為提供廉糧以降低物價和工資,並希望藉輸入外糧使外國有能力輸入英國的工業產品(三p264-7),終於在1864年廢除長期用以管制糧食輸入的「穀物條例」。

   2、受壓抑的勞工階級

  產業發展所創就的新興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勞工階級、和各項社會問題,英國處理這些危機的模式與傳統以來的漸進方式一樣。在1832年的第一波改革中,中上階級就爭得合法的權利,但勞工權利和社會問題,尚待數十年鬥爭才得以解決。且每次的改革,權力之分配均兼顧既有和新享雙方(這類似日本)。錢乘旦在《英國文化模式溯源》中認為英國發展模式的特質是和緩、平穩、漸進與協調,「在傳統與變革的衝突中,走到相融和的道路。」(九七六卷首語)。
  1832年政改背景是「英國的政權自光榮革命以來即落入農商貴族的手裡……到1832年前後,英國的政府,還是貴族專橫的成分多於民主的成分。有產階級的舊地主和世族控制政府,而工業革命後,新興的城市資本家並未能在國家享有公平的代表權,致於勞動階級更是被摒門外,為數眾多的民眾仍沒選舉權」(五六p31)。
  經1830和1831年兩次選舉,下院的改革勢力大增,下院於是在1832年提出「改革法案」:一、廢除衰落城堡的代表權,其缺額由新興城市遞補。二、增加人口眾多郡縣之代表權。三、擴大選舉權的適用範圍:1、長期擁有或租有土地,其租金在10磅以上者。2、租地年租金50磅以上者。3、城市自由人年租屋金10磅以上者。這使合格選民由43.5萬增加到65.6萬。但以上仍遭上院否決三次,在英王威脅加封貴族入上院下,上院才通過(五六p33-4,五五p769-775
)。

   3、勞工運動的前撲後繼

  1832年的改革引發一連串的運動,其中又以與勞工息息相關但又對立的1839年「人民憲章運動」和「反國內外穀物貿易法聯盟」為著,結果前敗後成,David認為其因是後者「有組織的、有紀律的,以及無所不為的利用道德經濟和人身的力量。它是一個無比效率的壓力團體,藉遊說和宣傳的手段對議員們施壓力」(五五p783)。此說不足,就勢力而言,工人動輒數十萬人的集會遊行,並有190萬人簽名支持包括普遍選舉權、秘密投票、同樣地區選出同數議員、國會每年開會、參選議員免財產資格限制、議員領薪等的憲章運動,但因損及統治者和中上階級利益太大,尤其當時產業仍經不住此一要求。對此左派的解釋是︰「由於英国資產階級集团的殘酷鎮壓,由於憲章運动內部的兩派分裂,工人貴族的阻扰與破坏,同時也由於1848年以後英国進入了一个新的經濟繁荣的時期,加上歐洲大陸各国革命相繼失敗的影响,因此,到了五十年代初期,憲章運动由盛而衰,最後歸於失敗。」。(一三O五p.1-2)。相反,後者的訴求除少數大地主進口商有損外,對產業更有利。故一敗一勝乃結構使然,而非力量的大小。
  勞工運動雖失敗,但勞工權利和產業發展帶來的諸問題,遲早要面對和解決。更具意义的是英國工人階級意識因田而形成,一三六九。除了勞工自組工會外,人道、理性和自由主義者,以豉吹或實際從事救濟和調查、甚迫政府立法,來解決惡劣的工作環境、童工女工的受虐、制定最低工資最高工時、改善不人道的精神病患收容所和監獄、改善殘破的城市、甚至社會整體改造計劃和全民政權。為解決這些挑戰,不論保守或自由黨執政,均以立法或加強行政效率方式面對(五五787-797,956-7)。

   4、民主政治漸趨成熟

  1867年保守黨提出類似1832年的擴大選舉權案,經自由黨和工會修正通過後,使幾乎城市全體勞動者皆有選舉權,但上院特權依在,數百萬鄉村勞動者仍無選舉權。
  1884年自由黨在工會支持下提出人民代表法,增加了大量鄉村選民。但因農民較支持保守黨,使自由黨失利直到1906年才再執政(五六p37-9)。
  1906年大選,自由黨藉保守黨無力解決各項社會問題,使大量的勞工階級、中產階級、和不屬特定階級但想追求社會正義、經濟自由、社會平等者,投向自由黨(五五p955-7)。
  自由黨執政期間,1909年提出包括累進稅、遺產稅、土地稅、和奢侈品稅在內,想從上階層收括財富以便從事社會福利的財政政策。1911年鬥贏了上院的貴族特權,使上院不再有財政法案否決權,其他法案也只能有二年延擱否決權。其他重要法案有:1906年教育法案免費供應貧寒學生膳食,1909年住宅和城市設計法案、1911年國營保險法案提供勞工保險、1912年最低工資案(五六p41-6)。
  至於成年女性選舉權1928年才爭得(五六p47)。
  1906年工黨雖成立但依附於自由黨,到一次大戰後,藉自由黨分裂,才擠上二個反對黨之一。1922年保守黨不再與自由黨同組聯合政府,大選結果工黨替代保守黨成為反對黨,至1929年才執政(五六p79-80)。

   5、兩黨政治的建立

  英國兩黨成因於:二元思惟模式、歷史傳統、小選區制,及大黨對小黨主張的吸納,導致小黨消失於無形或無法狀大,正因如此,歐美理想化的政黨政治理論中所謂的公平競爭及交替執政並不合立基於各自政黨私利、金扠政治及大黨獨占的事實(一一八一p.368-385)。
  保守黨歷史最久。在1640年革命時主張保皇保國教,被稱保皇黨、騎士黨、托累黨,反之則稱國會黨、圓顱黨、輝格黨。革命結果輝格黨勝,但在往後長期執政期間因摻入社會主義、自由平等主張,而於1830年蛻變為自由黨,並於1922年被工黨取代。而托累黨反成為以維護英國傳統君主立憲政治和自由放任經濟自居的保守黨。
  工黨雖於1924、1931兩度執政,但並取得絕對多數的優勢,至1945年才以394對212席有機會貫徹其主張:一、大規模的國有計劃,包括倫敦銀行、煤礦、水電、煤氣、民航和國內運輸系統。二、對高收入者征重稅。三、社會福利方案,包括教育的大眾化民主化、勞工傷害保險、國家保健服務、平民住宅計劃、保證充分就業的財經政策。
  以上因背離資本主義而導致財政赤字、投資衰退、通貨膨脹,加上冷戰期間工黨社主義色彩不利與美國合作,故失利。直到1966年再執政,但黨性使然的管制和緊縮性經濟政策用以解決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不但無解決問題,反在減少社福、教育……等支出,並限制工會勢力的同時,打擊了原支持者。故1974年再執政,但老問題仍無法解決,於是1979大選又回到走資本主義的保守黨(以上詳見七二第二篇一、二章)。
  經長期要求社會正義的實行,英國人似乎了解到除非經濟發展,否則正義將落空。故柴契爾夫人執政下(1979-1992)雖犧牲了社會正義但帶來經濟繁榮,使得梅傑在工黨強大競爭下,仍大勝。其實英國的這種情形是戰後長期共存現象,一昧要求社會正義,結果蘇東瓦解,英、美、法、義大利、北歐、紐、澳則深受社會福利政策打擊(參見一九、二十)。西方各國紛紛採取新右派或新自由(保守)主義(有關新保守主義的种种,詳參一二三四。)的新(修正、後、……)福利國家政策,加強市場、私人和地方對社福的參與(九八八〈福利國家的未來發展〉)。即使到1997年5月,保守黨因黨內分裂、內閣醜聞不斷、經濟成長造成貧富不均、狂牛病事件等不利因素,相對的工黨則內部團結,於是工黨在修正過去浮濫的社會福利政策、主張民營化、不增稅、加強對年青人和失事者的就業輔導等利多下,大勝,黨主席布萊爾任首相。
上述中間偏左的政治發展,從英國工黨布來爾(1997,5)法國左派喬斯潘(1997,6)德國社會黨施諾德(1998,9)先後取代前任的保守黨,加上美国民主黨柯林頓的連任。可看出二十世紀末歐美的政潮已由偏右的新保守主義転至偏左的新社會主義(但廿一世紀初美国又極速的右傾)。論者將之稱為第三條路,意指走出左右之外的第三條路(一二六九p.29),此論如對比於以新保守主義指稱新右派、可知不當,因為所謂第三條路的執政者仍出自原左派的政黨,只是施政內含已有修正(如從福利國家、大政府、公營化及工運取向,転至福利社会化、小政府、民營化及勞資恊調),故應仿新保守主义稱之為新社會主義或新左派。論者不如此稱呼之因可能存在著馬列社會主義的禁忌,或怕有替中共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正當化之嫌。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上一篇:《圓桌武士》

下一篇:《聖女貞德》

阿楨 2013-04-01 13:23:05

莎翁黑暗面…逃稅、剝削弱勢 2013-04-01 中國時報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在文壇的地位無庸置疑,但一項研究發現,莎翁曾非法囤積糧食再高價賣出,牟取暴利;並曾因逃稅而面臨牢獄之災,顯現他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在英國阿伯里斯特維斯大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亞契女士表示,莎翁除了是世界知名的偉大劇作家,也是英格蘭沃里克郡的大地主,更是個冷酷無情的商人。他竭盡所能地逃稅、不惜犧牲別人以獲取最大利潤,而且剝削弱勢,同時他還創作劇本描寫弱勢者的悲慘處境,來娛樂他們。
 她說,莎翁雖然是劇作家,但當時作品沒有版權,不知道這些作品日後可以帶來收益,他可能認為自己必須養育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夭折),於是逃稅、囤積居奇。
 亞契女士和研究團隊認為,莎翁在一六○七年糧食暴動高峰期,寫出悲劇《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為飢餓的窮人發聲,其實可能反映他的罪惡感,當時他自己就在囤積穀物。
 學者檢視法庭文件和稅務資料發現,莎翁在十五年期間非法囤積糧食,再高價賣給鄰居和當地的零售商,因此一再被告上法庭和遭罰款,涉嫌逃稅也讓他有吃牢飯之虞。在歐洲鬧飢荒時,莎翁是有錢的地主,此一生活經驗,可能反映在其最著名悲劇之一《李爾王》中。

阿楨 2012-12-02 08:10:24

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導演:約翰麥登
編劇:Marc Norman 湯姆‧史都帕
演員: 葛妮絲派特洛 傑佛瑞洛許 約瑟夫范恩斯 湯姆威金森
劇情簡介
1593年的夏天,倫敦劇場界的閃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亞面臨一個重大的危機,他失去寫作的靈感,那是伊莉莎白一世的時代,充滿多采多姿的娛樂和趣事,偉大的莎翁卻江郎才盡,不管他用什麼方法,不管劇場老板和債主給他多大的壓力,他就是沒有創作下一齣戲的靈感和動力,這齣戲叫作「羅密歐與海盜之女阿絲」。
莎士比亞需要一名女神激發他的靈感,沒想到現實生活竟然反映他的創作,他愛上一個女孩,並將他帶入他自己寫的戲劇之中。
一名薇拉夫人不顧當時女人不能粉墨登場的禁令,假扮成男人,前去劇場為莎士比亞試演,不過年輕的莎翁很快就發現她是女人,他們倆立刻墜入愛河,這時候莎翁的靈感如泉湧,將他們的愛情付諸成文字,薇拉成為他生命中的茱麗葉,而他這個羅密歐也找到生存的意義。
可是莎翁的運氣沒那麼好,雖然他下筆如神,可是他卻得面對薇拉必須嫁給魏瑟爵士的殘酷事實。
在一場身分混淆、錯綜複雜的烏龍鬧劇中,大吃乾醋的丈夫和老婆的情人決鬥,私訂終身的情侶偷偷調情,而年輕的莎翁不但得為他的劇本想出完美的結局,也得為他自己的愛情找到快樂的結局。

版主回應
莎士比亞的秘密:內幕 文:藍祖蔚

台灣文壇前輩陳冠學先生曾在1998年出版了一本《莎士比亞識字不多?》的考據書(三民叢刊166號),直接咬定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只不過是一名演員、戲院經理、投機生意人罷了,他不是作者,因為他既無能力寫詩,也無能力寫戲劇,因為他識字不多。
  陳冠學舉証歷歷,認為曾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時代任官的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最有可能才是莎士比亞著作的真實作家,但是,拍過《2012》等科幻電影的導演羅蘭.艾姆立許(Roland Emmerich) 卻和劇作家約翰.歐羅夫( John Orloff)在2011年合力拍出了《莎士比亞的祕密 (Anonymous)》,直指當時的第17世牛津公爵(17th Earl of Oxford)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才是莎詩劇作的執筆者。
  莎士比亞究竟識字多不多?過去四百年來,能與荷馬、但丁和歌德齊名的大詩人和大劇作家可能真是痞子無賴嗎?文學家爭論數百年來始終得不到答案的問題,輪不到我來回答,我亦沒有能力回應。可是不管閱讀《莎士比亞識字不多?》或觀看《莎士比亞的祕密》都可以享受創作者窮其一生精力才完成的考古與推論,雄辯滔滔,煞有介事,甚是有趣。
  《莎士比亞的祕密》和《莎士比亞識字不多?》的共同前提就是根本不相信出身文盲世家,會殺牛,也犯過偷獵罪的人就是寫下無數動人詩劇的大作家,陳冠學的考據工程之細,需要懂得歷史和莎劇奧妙的人才能領略,但是羅蘭.艾姆立許則是透過影像和戲劇,用看好戲的方式,做出煞有介事的論述,就簡單明白的溝通手法而言,電影確實更直接,也讓人更快吸引核心論述。
  《莎士比亞的祕密》的主軸核心有三:動機、發微和八卦。
動機的源起在於劇場,滿腹才情的牛津公爵愛德華(由瑞斯.伊凡(Rhys Ifans)飾演)來到莎士比亞參與演出的劇場時,赫然發覺了民間劇場的活力(宮廷劇場專為討好皇帝一人,太過嚴肅呆板),於是起心動念,揀了一個自己寫過的劇本,交給了劇團編劇Ben Jonson(由Sebastian Armesto飾演)演出,沈重又悲壯的歷史,搭配激情的言語,成功撩動了觀眾的情緒,愛德華更是混在人群中感受到自己文字的熱能,於是他更願意把自己庫藏的舊作,逐一拿出搬演,不料,就在如癡如醉的觀眾狂呼劇作家現身時,就被不學有術的莎士比亞給搶走了虛名與光彩。
  莎士比亞如何竊取令名,不是全片重點,愛德華可以在劇場中驗收自己的作品風光(或者即時修正,改寫自己的作品),才是最有趣的創作心情。誰不需要觀眾?誰不需要掌聲?就算莎士比亞真如愛德華一般滿腹經綸,沒有觀眾的癡迷歡呼,不是在文字的牽引下,說笑就笑,要哭就哭,他也未必就有動能持續寫出傲人作品,愛德華是貴族,不在乎平民劇場的票房營收,只因困於岳丈William Cecil(由大衛.休里斯/David Thewlis飾演)的權勢和威脅,只能隱姓埋名創作,但是能有舞台驗証自己文字的魅力,他自是甘之如飴,讓欺世盜名的莎士比亞成了他的擋箭牌或護身符,也就成了合情入理的解釋。
  其次,編導亦從莎劇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線索,以「文字發微」之心,替歷史和戲劇公案做出筆墨春秋的註解。
  至於宮廷內幕的超級「八卦」,則是《莎士比亞的祕密》更大膽的掰扯功力了。本片的八卦有兩種,一種是舊聞新解,例如曾被懷疑是莎士比亞真實作者之一的克里斯多福.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以往總是說他在酒館間與人起了爭執遭刺死,在本片中卻成了他威脅要揭發莎士比亞的文盲真相,卻遭莎士比亞暗殺;另一種則是駭人聽聞,號稱「童貞女王(Virgin Queen)」伊莉莎白一世,雖然終身未嫁,卻有面首無數,甚至子嗣無數,是耶?非耶?其實只有天知道,卻又與稗官野史的傳聞若合符節,才足以唬得觀眾一楞一楞的,是啊,歷史上的皇帝或女王,誰不是秘密或醜聞一籮筐,辜妄言之,也就辜妄聽之嘍。
  羅蘭.艾姆立許擅長用電影動畫和特效來創造視覺奇觀,《莎士比亞的祕密》也在歷史場景上用了極多的數位動畫特效,但是舉凡踩在木板,走過爛泥地才能進劇場看戲,劇場舞台能如此貼近觀眾的「劇場」效應......都証明了他對歷史考據下過一番功夫,而且找到最有說服力的重建方式創造寫實氛圍,過去,他懂得娛樂眾生,如今,也能舞文弄墨,頗有文藝青年的七分風采,都是《莎士比亞的祕密》讓人意外的美麗收獲了。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aen31521197&channelid=CH56
2013-05-09 08:53:52
D’Artagnan 2009-10-13 12:44:49

亨利五世吧(Henry 5)

版主回應
謝了
亨享傻傻分不清

少年歌德的煩惱 Goethe!

導演: 菲利普‧史托徹
編劇: 亞歷山大‧杜度納
演員: 亞歷山大菲林 米麗安斯坦 莫里茲‧布萊楚 沃克布魯赫 布卡.克萊斯納
  劇情簡介
《少年歌德的煩惱》將大師成就文學傑作的始末重現大銀幕,觀眾從中一窺詩人的靈感泉源與血淚告白。《北峰》導演最新文藝力作。
「如果沒有了愛,沒有了情,我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歌德
年輕氣盛的歌德從父願攻讀法律,卻因沉浸於文學創作,徹底荒廢課業,最終沒有獲取法律學位。
他的父親得知此事後盛怒不已,氣得切斷金援,並執意地將他送往帝國法院擔任書記,寄望他在法律上能有所成。在某次派對,歌德邂逅了機智美麗的夏綠蒂,兩人一見傾心,深陷愛河。
然而夏綠蒂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答應父親安排的婚事,成為歌德的上司凱斯納的未婚妻。之後,凱斯納知曉夏綠蒂與歌德的戀情,憤而提議決鬥,歌德卻因此鋃鐺入獄。為了挽回夏綠蒂的決定,歌德仍不輕言放棄,在獄中寫下世上最長的一封深切情書。他從未想過,這封信將徹徹底底改變他的一生……

莎士比亞的秘密?少年歌德來煩惱 文:超小號

探討歌德與莎士比亞的書籍汗牛充棟,相關改編的影視作品更是屢見不鮮,當時的政經背景、權力鬥爭、愛恨情仇一再被調色使用,將古典文學的魅力深植人心
16世紀,莎士比亞為英語文學立下了完美典範,所達到的高度至今無人能出其右。兩百年後,歌德在緬因河畔震驚全世界,被推崇為最偉大的德國作家。兩位文學藝術耆老,引起無數後輩仿效研究,他們的私生活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尋訪推敲的主題。
  探討歌德與莎士比亞的書籍汗牛充棟,相關改編的影視作品更是屢見不鮮,當時的政經背景、權力鬥爭、愛恨情仇一再被調色使用,將古典文學的魅力深植人心,可以說即使沒讀過莎劇,也一定看過或聽聞《莎翁情史》。這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服裝、藝術指導、編劇、以及女主配角等七項大獎的浪漫喜劇,將莎士比亞人性的一面從他精工雕琢的文筆中解放出來,除了茱蒂丹契飾演的伊麗莎白女皇威震全場,約瑟夫范恩斯(《大敵當前 [德]》《伊莉莎白》佛地魔─雷夫范恩斯之兄)更成為近年來最為人熟知的莎翁形象之一。
  即將於農曆年後上映的《莎士比亞的祕密》,將後代對於莎翁文學的相關猜測擴大解釋。雖然沒有被文學界承認,許多人仍然將牛津伯爵愛德華維爾視為莎士比亞的代筆,本片以此傳說為基底,意圖呈現伊麗莎白女皇時期錯綜複雜的皇室權謀以及文學黑幕。曾獲英國影藝學院電視獎最佳演員提名的瑞斯伊凡(《愛上草食男》《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將詮釋牛津伯爵,奧斯卡影后凡妮莎蕾格烈芙(茱莉亞 [1977])飾演女皇,而年輕的伊麗莎白一世則由其親生女─最近參與《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的裘莉李察飾演。
  有別於《莎士比亞的祕密》從野史中自成一格,《少年歌德的煩惱》將歌德親身經歷的愛情故事搬上大螢幕。這段不成功的戀情透過「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廣為人知,成為青年學子,乃至成年男女的感情教本。年輕的歌德醉心於文學與藝術,未循父命完成法律學業,他與夏綠蒂之間的純真感情,又因為現實條件被迫壓抑中止,抑鬱的歌德寄情創作,投射筆下人物以抒感懷,最後甚至賜死維特,達到情感與文學激盪的高峰。
  德國新生代演員亞歷山大菲林,曾經參與《惡棍特工》《控訴風暴》演出,這次詮釋主人翁歌德,獲得德國影展影帝提名肯定。柏林影展、德國影展影帝莫里茲‧布萊楚(《蘿拉快跑》《慕尼黑》《靈魂餐廳》)則出任文豪情敵─亞伯凱斯納一角,偕眾德國一線影星,重現這段浪漫時期讓人醉心的慘綠情事。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26/33260033/
2012-12-02 0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