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3 08:13:44阿楨

《現代軍艦》

手冊型圖鑑「世紀軍武百科」的《現代軍艦》(1988,麥田1996)航母、潛艇到戰艦、兩棲艦,無所不包。
但同樣略提中共和蘇俄之武器,也漏了或不及介紹本臺以下貼文之軍艦:

中093、094 俄955級北風之神核潛艇  弗吉尼亞級潛艇 海狼級潛艇
元級040潛艇 “宋”級039潛艇 “明”級(035)潛艇
法梭魚級潛艇 南韓自製潛艇計劃 世界四款出口型常規潛艇性能對比

從美DD-1000驅逐艦看中052C的差距  中華俄式神盾艦051C  052C垂直發射系統之爭議  美海軍專家對中華神盾的性能分析  臺軍眼中的052C蘭州號神盾艦  中國最新型052C神盾艦解密? 
韓國的大洋海軍夢  日本金剛與愛宕神盾艦  挪威南森級神盾艦  英國45級神盾艦PK法意地平線級  隱形軍艦  神盾艦1  神盾艦2

中國輕型反潛護衛艦的發展構想 中國054巡防艦 054A、KDX2和高波艦

瀕海戰鬥艦(LCS)  2208隱身導彈艇  美M80短劍 (Stiletto)隱形快艇

中國將建3艘081級6艘071級登陸艦?  071、大隅與獨島 
美“聖安東尼奧”LPD兩棲艦 日本16DDH
美中兩棲裝甲車  俄售中大型氣墊船  俄中水上飛機 中國地效飛行船

DD-1000未來驅逐艦呀!和兵器艦一樣,都夭折了!

未來艦(不論大型化或小型化)之命運常預不準。


美軍終止DDG-1000驅逐艦項目相關公司損失巨大

據波斯頓網站2008年7月24日報道 美海軍昨天作出了一項令人震驚的決定:終止200億美元的新型驅逐艦“朱姆沃爾特”級(DDG-1000)采購項目。這一決定使雷聲公司最大的防務計劃陷入混亂,而且使得長期備受關注的緬因州巴斯鋼鐵船廠的命運問題舊事重提。
  雷聲公司位于沃爾瑟姆,是DDG-1000驅逐艦作戰系統的主承包商,它正在其位于吐克斯伯利和安杜佛的工廠開展上述系統的研發。導彈驅逐艦的裝配工作分別由通用動力的巴斯鋼鐵公司和諾?格公司的英格爾斯船廠承擔。
  僅僅建造兩艘DDG-1000驅逐艦、取消後續建造的決定是緬因州的兩位共和黨議員奧林匹亞J?斯洛和蘇珊 M?柯林斯以及選區在巴斯鋼鐵船廠所在區域的一位民主黨代表托馬斯 H?艾倫共同發布的。這些議員說,他們接到海軍的通知,告訴他們由于單艦成本增長50%達到30億美元,使得該驅逐艦計劃成本太高,無法達到海軍313艘艦艇的整體目標。目前海軍擁有280艘艦艇。
    阿利?伯克驅逐艦的成本只有DDG-1000的一半,它的作戰系統是由雷聲公司的競爭對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産的。停止采購DDG-1000、重拾DDG-51可能會把雷聲公司的作戰系統工作轉到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雷聲公司的發言人稱,公司打算繼續建造已獲資金的兩艘DDG-1000驅逐艦的作戰系統工作。不過他也提議新系統也能在海軍的其他艦艇上應用。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計劃的終止是顯示海軍313艦艇計劃陷入困境的最新迹象。在經曆了建造延期和成本暴漲之後,海軍的造艦計劃正接受國會的嚴格審查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7-28/0856513567.html

未來軍艦要變兵器城

  美國正在設計一種適合未來海戰的新型軍艦。據說這種名為“兵器艦”的新軍艦將會改變未來海戰的面貌。
    新型兵器艦上有500個垂直發射筒,可以攻擊陸上、空中和海上目標。軍艦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只需少數水兵,甚至可以無人操作。一艘兵器艦的造價估計為 5億美元,而一艘航空母艦的造價為45億美元。兵器艦的建造時間為4年,而建造一艘航空母艦的時間為15年。
    兵器艦長152~244米,軍艦前部是一個導彈發射筒方陣,中間有一個不高的艦橋,後部是直升機起降平臺。兵器艦能在幾乎與水面平行的情況下行駛,其平滑的外型可以防止敵方雷達的偵察。
    兵器艦采用雙層外殼,減少了中彈沈沒的可能。艦上還配有各種滅火裝置,可自動噴出化學物質滅火或關上隔火門。新型兵器艦的最大特點是艦上各種設備都有傳感裝置,可以從遠處通過全球通訊偵察系統遙控作戰。(張國權)《中國國防報》 2002年10月29日
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63/20021029/853216.html

美試驗“電磁鋼軌炮” 可能成海軍未來殺手鐧08年02月02日
 
    美國海軍1月31日試驗了一種名為“電磁鋼軌炮”的新型武器。與傳統艦載火炮相比,這種新式武器以其炮彈速度快、節約空間和安全性好等潛在優越性贏得美軍方高層關注。有媒體認為,“電磁鋼軌炮”可能成為美海軍未來的殺手鐧。

    音速7倍

    當天試驗中,“電磁鋼軌炮”射出一枚未裝爆炸物的試驗炮彈,炮彈以每秒2500米的速度飛行約6分鐘,成功擊中200海裏外的金屬目標。在飛行過程中,炮彈速度為音速的5倍至7倍。炮彈發射消耗能量為1068萬焦耳。 
    據美國《陸軍時報》網報道,試驗在位于美國達爾格倫的海軍水面作戰研究中心進行。發射一瞬間,現場目擊者看到發射裝置驟然噴出火焰。由于速度超快,未填裝爆炸物的炮彈僅憑動能就能擊毀目標。
    當天,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總司令加裏?拉夫黑德和海軍研究局局長威廉?蘭迪通過實況錄像觀看了試驗。拉夫黑德稱這種“電磁鋼軌炮彈”為“革命性的海軍作戰方式”,他承認,雖然讓“電磁鋼軌炮彈”裝備艦隊尚需時日,不過,對海軍而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錯過新式重頭武器”。
    海軍研究局說,這次“電磁鋼軌炮”的發射使用能量大大超越了此前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電磁物質和裝置中心保持的900萬焦耳的紀錄。

    工作原理

    不論外觀還是工作原理,“電磁鋼軌炮”都顛覆了人們有關槍炮的傳統概念,可謂出塵脫俗。
    乍一看,“電磁鋼軌炮”像是一個後部接滿黑色粗線纜的矩形烤箱,與傳統火炮不同,“電磁鋼軌炮”發射炮彈的助推能量不是來自化學反應,而是電磁。它實質上是一個巨大的電路,由3部分構成:電源、一對發射炮彈用的平行金屬軌道和承載炮彈用的移動電樞。
    發射炮彈時,電源發出的電流先後通過正極軌道、電樞和負極軌道,而後回歸電源。電流產生的磁力給電樞提供能量,在巨大磁力作用下,炮彈對電源方向反向發力,發射出去。
    炮彈由衛星定位係統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飛行高度可以達到50萬英尺(約15萬米)。

    應用前景

    法新社說,雖然這項耗資2.37億美元的項目尚處于初始研發階段,不過,美國海軍方面卻認為它未來可能在電能軍艦上找到用武之地,因為“電磁鋼軌炮”不僅能使軍艦遠距離打擊目標,而且由于不需要填充有爆炸物的彈頭和推進物,艦船安全性和儲藏空間都將獲得改善。
    蘭迪說,“電磁鋼軌炮”將讓軍艦不再需要擔心防火和彈藥管理問題,甚至可能徹底改變海軍火炮的概念。某些專家還認為,“電磁鋼軌炮”在對付彈道導彈方面也可能派上用場。
    美國《陸軍時報》網站說,美海軍打算在2020年到2025年在軍艦上裝備一臺“電磁鋼軌炮”,最先獲此殊榮的艦只可能是美海軍的下一代CG(X)巡洋艦,不過,官員們拒絕就哪種軍艦與“電磁鋼軌炮”匹配表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2/02/content_7545828.htm

從對陸到多用途:美DDG1000戰艦十大新技術點評

美國海軍圍繞新戰略中的“海上基地”、“海上打擊”和“海上盾牌”三大作戰概念,正在發展一系列的新裝備,其中主要有CVN 21航母、巡航導彈核潛艇、EA-18G電子戰飛機、F一35B/C聯合打擊戰鬥機、MV一22傾轉旋翼機、J-UCAS無人作戰飛機、CH一53K重型 運輸機、EFV遠征戰鬥車、“戰術戰斧”導彈等。DDG 1000驅逐艦自然也是其中的重點發展裝備。

  多舛的命途

  DDG1000的研發工作進展一直不順利,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爲這樣幾點。一是與戰略調整結合不緊密,在新的戰略中定位不准,論證周期長,其間美 國海軍多次調整戰略,需求也不斷隨之發生變化;二是過于追求高新技術,致使建造費用飆升,現在平均每艘造價33億美元;三是與新一代巡洋艦的界線不明顯, 基本可以說是新一代巡洋艦的過渡艦。因此,該級艦在DD 21時期,開發的重點是對陸攻擊能力,現在配合戰略調整,逐步成爲一型多用途艦,具備超過“宙斯盾”巡洋艦、驅逐艦的防空、反潛和打擊能力。
  從上世紀80年代起,美國海軍就開始深入地分析、論證2000年後水面艦艇該如何發展。90年代初,美海軍開始設立專門主管機構負責SC 21(面向21世紀開發的水面作戰艦艇的計劃代號)項目技術開發工作,原計劃在該項目之下,研制系列水面作戰艦艇,以逐步替換現役的護衛艦、驅逐艦和巡洋 艦。該項目的核心是發展21世紀的驅逐艦,1997年定名爲DD 21計劃,2000年首艦命名爲“朱姆沃爾特”號,預計建造32艘。
  2001年布什政府上臺後,對國家軍事戰略進行了新一輪調整,並重新審核了在研的重大裝備項目。國防部于11月宣布停止DD 21計劃,隨後以DD(X)計劃取而代之,並沿用DD21開發的新技術。其理由是經費緊張,爲了有效利用有限的預研、建造費,不再單獨研制、建造3個艦 種,而是集中精力、財力開發新一代系列多用途艦,走橫向技術一體化的發展道路。3個艦種是替代護衛艦的瀕海戰鬥艦LCS、接替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DD (X)、取代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CG(X)。
  2002年4月,美國海軍確定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擔當DD(X)的主承包商,采辦30艘,可沒過多久,國防部進行了大幅度削減,最終可能只 采辦5~7艘,計劃2007年開始建造,2013年服役。削減的原因是國會認爲花費33億美元買80個垂直發射裝置和2座155毫米艦炮實在不值;巨大的 超級驅逐艦與現行戰略不相符,對靈活、快速作戰的貢獻不太,在設計上依然是過于注重對陸攻擊,帶有濃厚的“由海向陸”戰略的味道,不具備多用途性,對反恐 作戰支持力度不足。它與CG(X)的區別不明顯,從外觀上看,只是加長艦體、拆除了2座155毫米炮塔,而動力系統和艦體是一樣的。從作戰能力上講,CG (X)具備彈道導彈攔截能力,導彈數量更多、防空雷達系統的處理能力更強。
  2006年4月,DD(X)項目代號也改爲DDG 1000,首艦仍以“朱姆沃爾特”命名。去掉項目代號中的x,標志著論證已經基本結束,即將轉入施工設計和建造階段。同年8月,巴斯鋼鐵公司獲得第一筆 1.15億美元的施工設計合同,總價估計要超過3億美元。根據同年10月公布的國防授權法,美國海軍將在2007年與承包商簽訂采辦前2艘艦的合同。
  雖說DDG 1000是美國軍事和工業技術的結晶,其性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驅逐艦,但前景並不看好。根據美國海軍未來30年艦隊規劃,其中高方案是到2030年主要 作戰艦艇要增加到313艘,其中航母11艘,水面作戰艦艇143艘,但只有7個名額歸DDG1000;如果國會只批准256艘的低方案,那麽它的命運就更 難說了。
  從DDG 1000的發展曆程中也折射出美國海軍現在的裝備發展思路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一,不再象冷戰時期那樣一味追求艦船的高性能,而是強調裝備在作戰體系中 能夠發揮的作用;第二,在方案論證中強調折衷選擇,不一定非要選用最先進的技術;第三,經濟可承受性成爲決定采辦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強調全壽命期費用,寧 可在論證、建造階段多花錢,也必須節約使用和維護費用。第四,裝備發展緊緊圍繞戰略調整,滿足未來作戰需求,無論技術是否成熟、研制周期有多長,如果不滿 足上述條件,立即削減和廢除。
從用戶和設計者的角度講,大量采用先進技術是新裝備領先的基本保證,但是在一型新裝備上過多地應用新技術會增大研制風險,同時會使研制成本一路飈升。因此,國外海軍在發展新裝備時,一般將新技術的應用定位在15%左右。
  DDG 1000從最初公布作戰使用需求書至今已過了十幾個年頭,經過反複論證,美國海軍選用了十大先進技術支撐著。根據美國海軍最新公布的數據,其滿載排水量 14290噸,艦長182.9米,寬24.5米,吃水8.4米,比現役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還大。動力系統采用全新的綜合電力系統,4部燃氣輪機、2部功率 爲36兆瓦的推進用電機,總功率78兆瓦,雙軸推進,航速超過30節。
  DDG 1000給人第一個深刻印象是它的外形,出于隱身的考慮,該艦采用了穿浪單體內傾船型。嚴格地講,單純的船型並不代表先進技術,但如果它與現代的隱身技術 結合在一起,則增加了它的重要性。如此船型技術使得雷達反射面積很小,號稱只相當于一艘漁船,以保證它不易被敵方傳感器探測到,隱身性能可謂出類拔萃。
  從目前公布的設計圖來看,DDG1000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與傳統艦艇有很大區別,簡約到了極至:艦首水線下明顯向前伸,首部艦面只布 置了2座155毫米艦炮,炮身和炮管全部采取了隱身措施。中部是長首樓型的集成上層建築,外形與現役艦艇大相徑庭,看不到桅杆和抛物線型的雷達天線。各種 天線全部嵌在上層建築的外牆上,考慮到電磁兼容問題,設計了各種雷達和通信天線的孔陣,並塗覆頻率選擇材料(FSS),僅限于特定的電磁信號通過。這種集成上層建築和孔陣技術的英文縮寫是IDHA。爲了驗證這一技術,美國正在陸地建造仿真模型,進行了各種試驗。它還吸收了“阿瑟?雷德福”號驅逐艦上實驗的 “先進密閉桅杆/傳感器”(Advanced Enclosed Mast/Sensor,AEM/S),不但可過濾吸收敵方雷達的電磁波,再加上簡潔平滑的外型,能夠大幅降低雷達反射面積。
  綜合艦橋上裝有SPY一3多功能雷達天線和VSR廣域搜索雷達天線。艦首部有2座155毫米隱身型先進艦炮系統,機庫上方裝2座57毫米 Mk110近防武器系統。上層建築前後兩舷有4座Mk57舷側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共80個發射筒。可裝載“標准2/3/6”艦空導彈、“戰斧”巡航導彈、 “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艦尾部設有直升機和無人機機庫及其起降平臺,它的下面是高速艇和無人艇的停放空間,在艦尾設有出入艙門。可搭載2架MH一60R反潛直升機,或是1架直升機、3架RQ-8B“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另外還搭載2艘RIB無人艇。
  動力系統的煙囪和煙道全部與上層建築合爲一體,只有從頂部才能看到排煙口。爲了降低艦體的紅外特征,在研制過程中,試驗了多種紅外隱身技術,建 造了排煙口以及其他重點部位的紅外實體模型,確認了利用水冷和空氣冷卻控制溫度的效果。全艦計算機網絡,自動火災控制系統兩項技術融入“網絡”
  “網絡中心戰”是美國海軍爲之奮鬥的目標,也是裝備發展的主線,DDG 1000的研發自然也不例外。爲此,美國海軍在艦上營造了全艦計算機網絡環境(TSCE),以使該艦在未來的網絡中心戰中充分發揮各種作戰能力,這也是美 國海軍開放式結構策略的首次大規模應用。其特點是:全艦所有系統全部由局域網連接;所有設備盡可能采用民用成熟技術和標准化的軟件;告別以往專爲某型設 備、某級艦、單艦設計軟件的做法,以便日後升級、維護,以降低研制和使用成本;適應現在和未來的各種作戰任務;支持維修、補給、艦員訓練等各種輔助性任 務。
  DDG 1000裝有一個集成的開放式體系結構的綜合艦橋系統(IBS),包括海軍電子制圖顯示和信息系統(ECDIS—N)、航海規劃,綜合導航態勢圖、碰撞和水雷規避以及艦艇機動控制。它支持航海規劃/執行、操縱控制和通信等自動化導航任務。
  當艦艇遭受外部攻擊,或發生艦內事故時,損管是艦艇設計必須多加考慮的重要課題。在DDG 1000上,利用網絡將監視火災等事故的傳感器、攝像頭、自動消防裝置連接在一起,構成自動火災控制系統(AFSS)。AFSS可在很短的時間內消除火 災,美國海軍曾在退役驅逐艦上進行了多次試驗。該系統不僅在平時和戰時提高艦的生存能力,同時也減少了損管部門的人員編制。
  在通信方面,可圈可點之處意外的少。在上層建築上除了雷達天線以外,還裝有微波通信天線、全球定位系統天線、UHF衛星通信天線、“協同作戰能 力”(CEC)系統天線、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天線、數據鏈天線等多種設備。原因可能是現有裝備已滿足近期的需求,再就是“部隊網”還出于論證階段,具體方 案還在醞釀之中,大的改進可能應用在後幾艘艦上。

MFR,VSR相控陣雷達 擦亮雙眼的“絕活”

  對驅逐艦來說,探測裝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爲此,美國海軍在艦上加裝了AN/SPY一3多功能雷達、廣域搜索雷達(VSR)。它們代表著當今艦載雷達的發展水平,其應用無疑是爲該艦裝上了一對千裏眼。
  AN/SPY一3多功能雷達(MFR)是一種x波段的主動式相控陣雷達,天線外形尺寸爲2.72×2.08米,重約2.5噸,系統全重約20 噸。布置在上層建築的外壁上,前部左右舷各1塊,後部1塊。該雷達最大特點是低空搜索性能優異,可爲各種艦載導彈提供目標指示,特別是對高超音速、掠海飛 行的隱身巡航導彈具備很強的早期探測能力,這對未來的水面艦艇而言,至關重要。據說1部SPY一3多功能雷達就相當目前海軍作戰艦艇上5部以上雷達。
  廣域搜索雷達(VSR)爲S波段的主動式相控陣雷達,天線外形尺寸爲4.06×3.86米,重約10噸,系統全重約28.5噸。具備三維搜索能 力,範圍從低空到高空,距離超過500千米。VSR雷達使用了全數字化的發射/接收模塊和全新的天線陣結構,並結合了最先進的技術(如直接數字采樣、高動 態率A/D轉換器、高性能計算機和光纖接lCl),這些技術均源于商業通信、計算機、網絡技術,並根據海軍對于雷達系統性能的要求進行了改進,在采辦上具 有風險低、費用少的特點。主要的技術風險是數字收發機處理帶寬超過10吉赫茲的隨機波形的精度。
  兩型雷達有許多共同的特性,在許多方面也是通用的,MFR/VSR雷達成套配合使用,具有人力需求少、費用低等優點。它們的共性是對探測的目標 進行精確的跟蹤,提供目標指示,搜索/跟蹤海上、陸上目標,獲取反艦作戰和對陸攻擊所必要的信息,有限的廣域搜索,區域搜索,利用目標發出的電磁信號,進 行被動搜索/跟蹤,毀傷評估等,其總耗的2000千瓦電力由輔助發電機供電。
  雖說它們有許多共同點,但是各有絕活,通常是各司其職。SPY一3主要負責水平方向的搜索/跟蹤,探測潛望鏡狀態下航行的潛艇、海面漂浮的水 雷,海上搜救與導航,搜索/跟蹤無人機等低速空中目標,爲艦空導彈提供目標照射、上傳目標數據,目標識別、威脅判斷等。VSR主要是利用自身寬大的雷達天 線進行廣域搜索、跟蹤目標,並負責海上的氣象觀測。
  兩型雷達搭配使用可實現在廣闊海域從海面到天頂半球內的精確探測,早期捕捉來襲的威脅目標,采取恰當的作戰行動。這種搭配模式將是美國海軍新一 代艦艇的標准配置,除了在DDG 1000上使用以外,新一代航母上也將裝備這兩型雷達。其中,新航母上將用廣域搜索雷達(VSR)替代現役的SPS一48E、SPS一49和SPN一43 等單一功能的雷達,以達到減少雷達數量的目的。VSR還可爲多功能雷達(MFR)提供目標提示。AN/SPY一3多功能雷達(MFR)將取代尼米茲級航母 上的SPS一67、Mk 95照射雷達、SPQ一9B的Mk 23 TAS、SPN一41/46等多型雷達。MFR的設計目標是能夠探測到絕大多數最先進的、特征信號值低的反艦巡航導彈(ASCM),並爲“改進型海麻雀” 導彈(ESSM)、“標准”SM一2/SM一3導彈以及未來發展的反巡航導彈導彈提供火控照射。MFR雷達截面積小,自動化程度極高。

舷側垂發、隱身艦 炮、水下戰系統“三招”提升作戰能力

  雖然在美國海軍的艦艇發展中,“火力”的排序始終比蘇聯的艦艇(通常排在首位)靠後,現在排序是網絡、電子設備、居住性、試航性、武器、航速,原因是水面作戰艦艇最核心的任務是爲航母護航,但是它的“火力”也不是一般艦艇可比的。
  DDG 1000將裝備新研制的Mk 57舷側垂直發射裝置,裝有80個發射單元,可以裝載美國海軍現役的各種艦空導彈和“戰斧”對陸攻擊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以及正在研制的“標准” 3/6導彈。第2個主要裝備是稱爲“先進艦炮系統”的155毫米隱身艦炮,該炮配備3種彈藥,以滿足不同射程的需要。最遠的是“遠程對陸攻擊彈藥 (LRLAP),借助固體火箭助推,可打擊100海裏處的目標;其次是對艦攻擊制導彈藥,射程30海裏,彈丸前部裝有毫米波尋的頭;第3是傳統的155毫 米彈藥,射程22海裏。共計備彈990發,其中第1種彈藥70發。
  “標准”6 ERAM(增程主動導彈)艦空導彈主要用于對付低空 超音速巡航導彈,重1479千克,長6.5米,利用原來爲戰區導彈防禦研制的“標准”2blockIVA(射程168千米)的彈體改裝而成,射程應該相差無幾。必要時可以搭載“標准”3導彈承擔彈道導彈攔截任務。
  DDG 1000沒有裝備“密集陣”和“拉姆”導彈等近程防禦系統,在機庫左右舷各裝了1座Mkl00型57毫米單管炮,主要目的是對付近距離的水面艦船,或恐怖 分子的小型船艇,末端防禦能力不如現役的“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和“海拉姆”導彈。後二者的任務將由“改進型海麻雀”接替了。當然,在必要時也可遂行對空 作戰和攔截反艦導彈。該炮由瑞典“博福斯”57毫米炮改進而成,最大射程17千米,射速220發,分,射界爲一10~+77度,旋轉範圍360度,炮塔內 備彈120發。後續艦還可能裝備正在研制的電磁炮。
  爲提高反潛作戰能力,引入了綜合水下戰系統(IUSW)。該系統的傳感器主要有艦殼聲呐和拖曳聲呐。艦首向前突出部分裝有艦殼聲呐,爲中、高頻 工作的雙波段聲呐,每個陣元可應對2個不同的頻率,這是一項關鍵技術。中頻用于潛艇探測,高頻用于水雷探測。艦尾可拖放拖曳陣聲呐。按美國海軍網絡中心反 潛戰的概念,最重要的是盡早發現敵潛艇,在編隊中形成共享的同一態勢圖像,攻潛將由處于最合適位置的作戰平臺實施。先進的技術和創新的概念將保證美國海軍 未來反潛作戰的領先地位。水下戰的魚雷對抗措施目前還未公布詳細情況。
  爲了保障全艦的隱身效果,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布置在艦體內部,配備Mk 50/54輕型魚雷。艦上搭載的直升機和無人機將進一步提高綜合作戰能力。

  綜合電力系統強壯“心髒”

  美國海軍現役水面作戰艦艇多是配備LM2500燃氣輪機,由它驅動主軸,帶動螺旋槳,而在DDG 1000上采用了綜合電力系統(1PS)及電力推進裝置。這是美國海軍首次在水面作戰艦艇上使用該系統。新系統可根據耗電量對發電量進行調整,從而大大提 高電能的使用率。除了爲推進系統供電以外,還可爲全艦其他系統以及未來可能上艦的激光武器、電磁炮等新概念武器系統供電。綜合電力系統的優點是,便于推進 系統隨時提速,而且安靜性好;運用、維護成本低等。
  系統有主燃氣輪機發電機、輔機,各2臺,在競標時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MT30燃氣輪機勝出。該燃氣輪機是航空 發動機“特 倫特”800的衍生型,在環境溫度26度時,單機最大持續功率爲36兆瓦。最大的特點是瞬時提速快、噪音低、可靠性好。燃氣輪機單機重6.2噸,包括交流 發電機、機殼等外設在內,共重77噸。推進用的電機,曾幾易方案,先是選用了小型、易維修的永磁同步電機,後因絕緣和溫度等問題,改爲先進感應電機 (AIM),最近傳出消息說,美國海軍又看好高溫超導電動機,功率爲36.5兆瓦(約5萬馬力)。2臺推進電機總輸出功率達10萬馬力,可爲該艦帶來30 節的航速。
  向艦內系統供電的是輔助發電機,采用2臺通用動力公司的LM500燃氣輪機,最大發電能力爲3.8兆瓦。 這裏通過一組數字對比DDG1000和DDG51,以此加深對DDG1000的了解:在支援火力方面,它是DDG 51的3倍;在全艦綜合防禦能力方面,是DDG 51的10倍,在防禦反艦導彈方面,作戰能力增加了3倍;在淺水區域水雷戰能力方面,增加了10倍;在雷達反射截面積方面,減少T50倍;人員編制只有 142人,比DDG 51(314人)減少了62%。當然它的造價達33億美元,是DDG 51的3倍多,這一致命問題使DDG 1000險些被扼殺在搖籃中。由于美國海軍采取螺旋式漸進發展采辦策略,DDG1000還會不斷改進、完善。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0-11/0901467267.html

中國海軍未來DDG-X級導彈驅逐艦發展設想(組圖)  07年10月30日 東方網

從中國海軍不斷出現的改進型戰艦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未來大型DDG-X級導彈驅逐艦將是一種可能與美日海軍阿利-伯克級、金剛級類似的大型導彈驅逐艦。
  中國將會根據現有制造“052級”取得的寶貴經驗上加以更新。現有052各類型改進版驅逐艦,從基礎型“旅滬級”開始到“052B級”存在諸 如:防空系統不完善。不具備抗擊飽和打擊的能力,對于飽和式攻擊手段反應能力相對較差。旅滬級滿載排水噸位過于小,因此很難安置大型LSV、矩形垂直發射 系統。052B級雖然是按照現代級模式制造的,但SA-N-7雙臂單發方式對目前的“飽和攻擊對抗飽和打擊”已經顯得過時。
  新近建造的052C級導彈驅逐艦由于最大排水量限制難以增加部署艦載防空導彈數量。且“HQ-9A”最小攔擊高度對比美日等海軍還具有很大差 距。最新051C級既115,116雖然采用垂直發射系統,但是載彈量依舊偏低,這對于維護一支大中型航母艦隊2-3級防空顯然不夠。
  2010年中國另一種全新驅逐艦DDG-X計劃將會進入解放軍服役。這是一種最新設計的大型多用途戰艦,也是目前世界發達國家海軍發展趨勢。預 計2020年前後這種驅逐艦將會全面投産使用,屆時中國會采用類似一些國家“驅/護艦”一體化建造模式,縮小版用于建造護衛艦,而標准版則用于建造驅逐 艦,這樣對于未來的艦隊在戰區服務與維護/補給上都會十分便利。
  新型FFG-X護衛艦將完全取代老式“江湖級I,II”級護衛艦。同時2020年前後海軍將繼續淘汰“旅大級051”老式驅逐艦,在2008年後終止改進老式“051”系列。
  中國一些專家建議在下一個10年度建造計劃開始之際,在原有051C基礎上建造一種排水量8000噸級導彈驅逐艦,這樣可以安裝部署更多的S- 300F導彈VLS垂直發射系統。對此中國大連造船公司十分熱心。一些海外軍事評估專家包括美國海軍的“中國海軍發展與戰略評估”中心則認爲中國可能或者 應該發展10000噸級加強型驅逐艦。新艦可配備一整套 “052C”上使用的宙斯盾雷達系統,同時可以配備大量S300F垂直發射單元數量,提高中國艦隊整體戰區防空水平。
  據悉目前該計劃是旨在推動中國海軍從原有“近海被動防禦”走向全面的“遠洋海域積極防禦”。這一變化將需要中國更多,更大規模的替換現有水面作戰主力艦船,同時也要求海軍更新新型潛艇裝備,最終實現中國海軍編隊進入南中國海地區。
  如果這些發展計劃在未來得以實現,那么中國海軍將就擁有更好的防禦與打擊策略。同時爲中國國防部作戰決策高層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打擊與防禦手段。目前中國海軍部門已經作出多次理論性研究,同時在某些方面中國可以獲得遠比以前更多的來自海外的相關技術支持與合作。
  該計劃將極大增強中國應對海岸及空域防衛、攔擊彈道導彈、戰機、偵察機、巡航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的威脅能力,同時中國海軍將在不久後開始實施可 能“執行遠離陸地防空基地掩護”的遠洋行動,這需要中國海軍在未來配屬中型以上航母或者擁有海外基地,而後者對于中國來說可能會更加敏感。因此,中國會選 擇建造4-6萬噸中型航母。
  對于執行護衛航母作戰戰艦來說,中國建造加強型驅逐艦計劃也是必須要做的先期工作。解放軍目前具有多樣化防空手段的導彈驅逐艦並不多,有效的“面攔擊”能力十分有限。原有老式艦艇“分散化”式自主防空對于系統化聯合防空能力(AAW)幾乎爲0.
  新型DDG級導彈驅逐艦可能會命名051D或052E。將采用2-4臺 烏克蘭CODOG聯合動力系統,輔助 柴油機 系統將使用MTU中國化産品,排水量8000-10000噸級。新驅將在前後分別安裝054A護衛艦采用的矩形垂發系統。前端32後端32垂發系統,總計 可裝64單元S300F。(如果采用緊湊型HQ-9A導彈可再增加部署一個32單元達到96單元)同時安裝有2座4聯發YJ62或2座8聯發C803A反 艦巡航導彈,後者可以打擊200-280公裏目標。如果可能中國還會在引進俄制最新型S400系列導彈,用于部署新的驅逐艦。但發射單元不會超過96單 元。新驅艦艏將配屬1門100mm-120mm艦炮,2座左右配置的730速射近程防禦系統,或安裝一座類似美國“海拉姆”集群式32聯發“輕型近程防禦 導彈”(可能使用中國國産輕型導彈變種。)
  雷達系統將安裝一座改型“可融合S300”的綜合大型相控陣雷達。該雷達應該是在現有KVANT基礎上持續改進研制的,探測距離可能突破400 公裏極限。同時配屬2座改進版“蓋亞”EMC遠程電子探測系統,2座EW改進型電子對抗系統,2座新的大功率多波段“圓頂”衛星接收通信雷達。
  一些報道猜測中,顯示中國可能會把這個計劃核動力化。依據目前中國所具有核動力發展能力來看,中國主要核動力制造都放置在潛艇上。因此采用核動 力制造會導致中國建造成本的大幅度攀升同時技術難度相對較大,同時會拖延中國計劃執行時間,再加上中國沒有首開“循序漸進”的制造核動力水面大型艦艇的範 例。因此中國可能依舊會采用常規聯合動力,同時該級驅逐艦制造數量將可能會超過目前現有052級系列。(文/寒風)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0-30/0819469718.html

韓國宙斯盾艦敗筆設計可讓中國軍工汲取教訓

  2007年5月25日,韓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KDX一3級首艦“世宗大王”號在蔚山現代重工造船廠下水。當天,韓國 《朝鮮日報》報道稱“宙斯盾”驅逐艦配備了具有強大功能的雷達,可以發現並攔截遠在數百公裏外的敵機或導彈,被譽爲現代戰爭的寵兒“夢幻艦艇”,這意味著 韓國海軍正式進入了“大洋海軍時代”。在此前一天,韓國軍方消息人士表示:“‘世宗大王艦’的系統比今年3月進行實戰部署的日本最新型‘愛宕’級‘宙斯盾 ’驅逐艦還要先進,配備了大量導彈,打擊能力突出。”種種迹象表明,韓國海軍對這艘新造的“世宗大王”充滿了自信和驕傲,將其看作是韓國海軍走向大洋的標 志。那麽,“世宗大王”號導彈驅逐艦性能究竟如何,是否真象韓國人所標榜的那樣是“除美國同類艦艇之外性能最強大的驅逐艦”?筆者試圖通過本文來對此作一 番評析。

  從KDX-1到KDX-3

  上個世紀90年代,韓國海軍力求自行建造新型導彈驅逐艦,以替代服役多年的美國“基林”級和“艾倫?索姆納”級驅逐艦。該造艦計劃的第一個産物 就是90年代末服役的KDX—I型導彈驅逐艦。該型艦標准排水量3181噸,動力爲兩臺LM2500燃氣輪機,航速30節;主要武器爲8枚“捕鯨叉”反艦 導彈,16枚垂直發射“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1門奧托一布雷達127毫米艦炮,2具MK32Z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以及2套“守門員”近防武器系統,可搭 載2架“超級山貓”直升機。應該說該型艦擁有上世紀80年代的性能水平。但是由于該艦服役時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末,所以剛服役就明顯落後于時代。爲了彌 補差距,韓國又設計建造了KDX一2型導彈驅逐艦。該型艦比起之前的KDX一1,除了尺寸更大、噸位超過5000噸外,最顯著的就是裝備MK41垂直發射 系統,可以發射“標准”2防空導彈,擁有區域防空能力。KDX一2還加裝一套“拉姆”近距防空導彈,對付近距離目標能力比KDX一1有了很大提高。在反艦 能力和反潛能力方面,KDX一2也優于KDX一1。
  但是,韓國軍方對僅擁有普通區域防空能力的KDX一2型導彈驅逐艦仍不滿意,一直試圖得到擁有“宙斯盾”系統的專用防空艦。該計劃的結果,就是 今天我們看到的KDX一3型“宙斯盾”導彈驅逐艦——“世宗大王”號。“世宗大王”號僅是KDX一3型艦的首制艦,預計正式服役要到2008年。在“世宗 大王”號正式服役後,KDX一3型的2g-艦和3號艦計劃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服役。屆時,韓國海軍的海上區域防空能力將得到相當大的提高。

  總體布局

  從外型上來看,“世宗大王”號在設計上參考了美國海軍“阿利?伯克”ⅡA型導彈驅逐艦的特點,但是在後部設置了直升機機庫,而且還是雙機庫。跟 “阿利?伯克”ⅡA一樣,“世宗大王”號采用長首樓高平甲板、小長寬比、高幹舷、方尾設計,艦首前傾明顯,艦體橫向剖面爲深V型,艦體寬大且明顯外飄,從 艦中部到艦尾型寬變化不大。這種設計有利于增加艦體容積,對布置艙室和武器都很有好處。而且這種艦型還能大大減輕艦體在航行時的晃動,提高適航性。“世宗 大王”號上層建築爲全封閉式,一體化設計集中布置在軍艦中部,占全艦長度一半以上。由于全封閉設計,可以肯定該艦擁有完善的集體“三防”設備。在遭遇敵核 生化攻擊時,艦內增壓系統啓動,使艙內氣壓高于艙外並與外界空氣隔絕。在主艦橋的四周布置4塊SPY一1D雷達大型平板相控陣天線,可以形成3600掃描 範圍。前甲板上有一門MK45型127毫米艦炮,炮塔采用多棱面隱身設計。在艦炮後面的甲板上以及尾部直升機平臺頂部,各安裝一套64單元MK41垂直導 彈發射系統。該系統不但是美國“提康格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的通用發射裝置,也安裝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金剛”級和“愛宕” 級等艦艇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直升機機庫顔頂部除MK41垂直發射系統外,還安裝一套32單元垂直導彈發時裝置。按照韓國軍方提供的資料,該裝置用來發射 韓國自行研制自的“天龍”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另鈴在後煙囪後部兩側,也安裝了兩套小型垂直發射系統,用來發射韓國自行研制的“紅鯊魚”反潛導彈。從這裏我 們可以看出,韓國人試圖將“世宗大王”號建成一艘集防空、反艦、反潛和對陸攻擊所有作戰任務爲一體的“超級軍艦”。設置多達三種垂直導彈發射裝置則從一個 側面反映出韓國系統整合和綜合設計能力依舊比較薄弱,原本可以集成化安裝的武器裝備因爲種種原因不得不分散布置,顯得比較拖遝。
  “世宗大王”號的設計比較注重隱身性能,艦體上層建築采用流線型隱身設計,總體上顯得比較簡潔。該艦水線以上船體外飄,上層建築爲倒V字型向內 傾斜,邊角采用了圓弧過渡,避免船體表面形成垂直面,降低雷達回波信號,從而達到隱身目的。而且該艦桅杆也采用輕便簡潔、雷達反射面積小的棱柱型桅杆,全 艦大量使用隱身塗料,進一步提高隱身能力。除了滿足雷達隱身的需要,“世宗大王”號在降低紅外輻射和聲音信號等方面應該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可以在煙囪排 氣口內安裝空氣冷卻和海水降溫裝置、大量采用低噪聲機械設備、使用減震浮筏技術等。
  動力系統方面,目前還沒有可靠消息能證實“世宗大王”號采用何種動力裝置。按照常理推測,“世宗大王”號很可能采用與“阿利?伯克”ⅡA級一樣的COGAG:主機爲4臺LM2500型燃氣輪機,單機功率2500馬力,持續總功率102000馬力,雙軸雙槳推進。

  技術核心

  “世宗大王”號之所以讓韓國人如此興奮自豪,最關鍵的在于它是韓國首艘安裝“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大型艦艇。“宙斯盾”系統是美國海軍于上世紀 60年代末期爲了對付蘇聯海軍飛機、水面艦艇和潛艇發動的反艦導彈飽和攻擊戰術而開發的一套作戰系統,其正式名稱爲“空中早期預警地面綜合系統”。該作戰 系統具有強大的以艦隊區域防空爲主的綜合作戰能力。首套系統于1983年裝備“提康格羅加”級巡洋艦。20多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宙斯盾”系統也在不斷 發展,到目前爲止已經發展出8個不同版本(基線0~7型),每個版本還衍生出亞型。如今,“宙斯盾”系統依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載防空作戰系統之一。
  根據現有消息,“世宗大王”號裝備的是基線7.1型“宙斯盾”系統,是其最新型號。基線7.1系統反映了“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最新發展成果,與 過去型號相比,其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擁有反彈道導彈能力,可以成爲美國海軍海上彈道導彈防禦體系的核心。但是,基線7.1系統如果要實現反彈道導彈能力,就 必須使用最新型“標准”3動能防空導彈。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表明韓國海軍采購了“標准”3型防空導彈,因
  此還不能確定“世宗大王”號是否具備反彈道導彈能力。除反彈道導彈能力外,基線7.1系統另一個重要改進是首次采用完整的現成商用“宙斯盾”先 進處理計算機運作架構,把原來的AN/UYK-43一類美國海軍標准計算機徹底轉向商用計算機平臺,擁有更快的運算速度和處理能力。相比反彈道導彈能力, 也許這對韓國海軍更有實用價值。
  與基線7.1系統配套的是新型SPY一1D(Y)型相控陣雷達。它具備自動的自適應雷達模式控制能力和更加強大的抗電子幹擾能力,在雷達發射 機、信號處理與控制計算機上都進行了改進,具有高速追蹤和垂直搜索追蹤目標能力,提高了探測低空掠海小型目標和瀕海環境中操作時濾除海面雜波的能力。
  美國海軍裝備“宙斯盾”系統的艦艇都擔負著對陸打擊任務,能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由于美國沒有向韓國出口過“戰斧”巡航導彈,所以賣給韓國 的基線7.1“宙斯盾”系統肯定刪除了相關作戰控制系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雖然無法得到“戰斧”巡航導彈,但在“世宗大王”號上裝備了自行研制的 “天龍”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因此可以推測韓國引進的基線7.1系統很可能是爲韓國專門設計的型號,能和“天龍”巡航導彈系統兼容。
防空火力
  對于“世宗太王”號的武器裝備,每個稍有軍事囂識的人看了都會感到咋舌:該艦竟然裝備了如此爹數量、如此多種類的武器裝備!防空、反艦、反潛和 對陸攻擊一樣不漏,而且無所不用其極!該艦之所以排水量高達13500噸,大大超出最初7000噸級的設計標准,恐怕和安裝這麽多武器有直接關系。從這一 點上我們可以感覺到韓國海軍謀求遠洋作戰能力,企圖迅速在技術上壓倒潛在對手的急迫心情。但是,由于缺乏系統整合的能力,大量武器裝備堆砌在艦上,使該艦 的設計顯得比較拖遝。這也是“世宗大王”號設計上的一個敗筆。
  “世宗大王”號最初就是作爲一款以防空爲主的大型作戰艦艇設計的,因此防空火力不可謂不強大。該艦裝備2組美制MK41垂直導彈發射裝置,包括 艦首64個單元和直升機庫頂部64個發射單元、總共128個發射單元,使得該艦裝備的“標准”2防空導彈數量超過了日本“愛宕”號。韓國媒體聲稱:“‘世 宗大王艦’可以發現最遠1054公裏之外的飛機或導彈,還能同時追蹤900個目標。一次可以發射15枚對潛導彈,可以同時與17架敵機戰鬥。”這樣豪氣十 足的描述除了表明其火控系統的強大外,防空導彈數量衆多恐怕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根據已有信息,筆者推測“世宗大王”號目前裝備的是“標准”2MRBlockⅢA/B防空導彈。一般情況下,“標准”2MRBlockⅢA/B 防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可以混裝在MK41發射系統內,具體搭配比例可以根據實戰需要進行調整。但是,由于“世宗大王”號後煙囪兩側各一套獨立反 潛導彈發射裝置,所以可以推測該艦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內沒有搭載“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而是全部搭載“標准”2防空導彈。
  “標准”2 BlockⅢA防空導彈采用1臺固體 火箭發 動機推進,彈長4.72米,直徑0.343米,翼展1.06米,發射質量706.7公斤,飛行速度2.5馬赫,最大射程167公裏,射高10~19800 米,采用中段慣性加無線電指令修正和末段半主動雷達自動尋的複合制導。與“標准”2BlockⅢ相比,BlockⅢA型的射程、精度和抗幹擾能力都有大幅 度提高,MKl25高爆戰鬥部的破片速度更大、對目標毀傷能力更強。BlockⅢA的引導頭對低空目標更加敏感,能更加有效對付超低空高速小型目標,可在 距艦20~25公裏處攔截距海平面10~15米高度超低空飛行的目標。“標准”2BlockⅢB是“標准”2家族中的最新型號,導彈引導頭內加裝一套紅外 傳感器,從過去末段單一的半主動雷達制導變成了半主動雷達+紅外複合制導模式,並且擴展了導彈制導邏輯運算功能,使導彈能更好地處理從艦艇和引導頭傳來的 目標信息。
  在“標准”2導彈發射的初始段和中間段,導彈通過數據鏈從MK99導彈火控系統接受相控陣雷達發出的目標修正指令,及時改變彈道以捷徑飛向目 標。在飛行彈道末段,由艦上的SPG一62火控雷達爲導彈半主動雷達制導系統提供目標照射,引導導彈擊中目標。“世宗大王”號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一 樣,3部SPG一62火控雷達分別安裝在艦橋頂部桅杆前面和後煙囪後面的平臺上。SPY一1D(V)相控陣雷達、3部SPG一62火控雷達和MK41垂直 導彈發射系統,構成了“世宗大王”號的遠程防空火力網。
  爲了對付突破“標准”2防空導彈火力網的目標,“世宗大王”號在艦橋前階梯狀平臺上安裝一部“拉姆”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在直升機庫頂部安裝一套荷蘭“守門員”7管30毫米近防炮。兩種近程防空武器構成了“世宗大王”號的內層反導彈火網。
  除了硬殺傷武器外,“世宗大王”號在後煙囪兩側甲板上還各裝備有一套箔條誘餌發射裝置。該裝置可以發射各種不同用途的幹擾彈藥,比如金屬箔條/ 紅外誘餌彈、箔條紅外混合誘餌彈和假目標誘餌彈,用于幹擾欺騙來襲反艦導彈,並與艦上的綜合電子戰系統構成完整的主/被動電子對抗系統。
  總的來說,“世宗大王”號的防空系統搜索目標快、處理能力強、導彈發射速度快、備彈量大,搭配性能先進的“標准”2BlockⅢA/B防空導彈 和“拉姆”、“守門員”近防武器,以及比較完善的電子對抗手段,對付敵大規模、多批次和多方向反艦導彈飽和攻擊能力非常強,是韓國海軍防空能力最強的水面 艦艇。

  反潛能力

  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消息證實“世宗大王”號裝備何種型號的反潛作戰系統。不過筆者估計,其可能會采用美國“宙斯盾”作戰系統的組成部分—— SQQ一89(V)lC綜合反潛作戰系統。該系統是SQQ一89(v)反潛作戰系統的最新型號,主要由SQS。53C低頻艦殼聲呐、SQR-19(V)2 戰術被動低頻拖曳線陣列聲呐、sQQ一28“蘭普斯”輕型機載多用途系統、MKl 16—7反潛火控系統和相關武器系統、UYQ一25水聲傳播預報數據處理系統等組成。如果“世宗大王”號真的裝備了該反潛作戰系統,那麽其反潛能力,至少 是反潛探測能力不容小視。
  但令人費解的是,一般裝備MK41垂直導彈發射系統的艦艇如果要裝備反潛導彈,大多會選擇“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因爲該導彈與MK41垂直發射 系統兼容。“世宗大王”號偏偏沒有采用“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而是采用韓國自行研制的被稱爲“紅鯊魚”的反潛導彈。根據韓國軍方介紹,這種反潛導彈射程爲 19公裏。爲了裝備這種反潛導彈,韓國人特地在“世宗大王”號後煙囪兩側各布置一組8單元專用導彈垂直發射裝置。既然如此,我們倒可以對所謂的“紅鯊魚” 反潛導彈做一番分析。
  首先從射程上來看,“紅鯊魚”標榜的射程是19公裏,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的有效射程是20公裏。單從射程上來看,“紅鯊魚”並沒有什麽優 勢。但是從“紅鯊魚”無法被MK41裝置兼容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紅鯊魚”的尺寸要比“阿斯洛克”大。所以,筆者大膽猜測“紅鯊魚”的戰鬥部尺寸 很可能要比“阿斯洛克”更大,是一種比MK46更大的反潛魚雷。在去年一些國際防務展上,韓國曾展出過一種被稱爲“白鯊魚”的反潛魚雷,其口徑爲非常奇特 的483毫米。如果說爲了追求戰鬥部威力,韓國將“白鯊魚”反潛魚雷作爲反潛導彈的戰鬥部,造成反潛導彈體積過大,無法安裝在MK41發射裝置內,最後不 得不使用專門的發射裝置,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不過,這樣的思路筆者認爲很可能純粹是爲了標榜“國産化含量”,顯示軍方“對國産武器裝備的信心”,有 多此一舉、自尋麻煩之嫌。
  除了“紅鯊魚”反潛導彈,該艦的反潛武器還包括兩座旋轉式反潛魚雷發射管。據韓國方面稱,該發射管發射的是韓國自行研制的“黑鯊魚”小型反潛魚 雷,口徑爲324毫米,估計其性能與美軍廣泛裝備的MK46魚雷相當。在“世宗大王”號的艦尾有一座雙機庫,可以搭載2架“超級山貓”多用途直升機。該艦 載直升機不但可以攜帶輕型反潛魚雷執行遠距離反潛巡邏的任務,還能夠對反艦導彈進行中繼制導。
反艦對陸火力
  “世宗大王”號裝備有16枚韓國自行研制、被稱爲“海星”的反艦導彈。韓國方面稱這種導彈的射程有150公裏,超過美國同類型的“魚叉”反艦導 彈,後者射程是100公裏。這種“海星”反艦導彈彈體呈圓柱形,頭部爲卵圓形,彈體中部和尾部有成x型布局的彈翼與控制尾翼,尾部有固體火箭助推器,彈翼 折疊後存放在密封的圓筒形發射筒中。戰鬥部估計爲250公斤級別的半穿甲爆破型。因爲該導彈射程較遠,估計在發射的時候可以由艦載直升機進行中繼制導。
  在“世宗大王”號的前甲板上裝備有1門采用隱身設計的MK45Mod4型127毫米62倍口徑全自動艦炮。該艦炮除了打擊海上目標外,還具有很 前衛的精確對陸攻擊能力,並可以攻擊低速飛機。這種艦炮是美國海軍MK45艦炮的最新型號,也是美海軍現役唯一能發射新型彈藥的艦炮。
  與過去型號相比,在反應能力、適應能力、威力、維護性和自動化程度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除了發射普通彈藥外,MK45Mod4型艦炮還可以發射美國海軍新研制的低成本競爭性彈藥,MK172新型子母彈等新彈種,對艦對陸打擊能力很強。
  更爲引人注目的是,“世宗大王”號還裝備有32枚韓國自行研制的“天龍”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衆所周知,美國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大多裝備有能打擊 敵陸地縱深目標的“戰斧”巡航導彈。由于“戰斧”巡航導彈已經屬于明顯的進攻性武器,所以美國政府對其出口一直限制得非常緊,至今未向他國出口過。因此, 韓國政府試圖向美國購買“戰斧”巡航導彈明顯不現實。爲了擁有對陸地縱深舊標的打擊能力,韓國人不惜巨資研制成功“天龍”巡航導彈以裝備KDX一3型驅逐 艦。不過與前面講過的“紅鯊魚”反潛導彈二樣,“天龍”導彈的發射裝置兼容能力似乎也成問題,爲此韓國人只得又一次在軍艦土專門布置其專用發射裝置。從這 一點來看,“天龍”巡航導彈的尺寸可能較大,而號稱500公裏的射程比起“戰斧”來也沒有什麽優勢。由此可以推測“天龍”導彈的設計不怎麽緊湊,暴露出韓 國軍事工業的技術局限。

  綜合評價

  從上述介紹我們可以看到,爲了追求性能的全面先進,“世宗大王”號可以說是不惜血本,所有武器設備只要有條件,都一定要用性能最好的、價格最昂 貴的。而且從單項性能來說,不論是防空、反潛、反艦還是對陸攻擊,“世宗大王”號都可以說是非常強大。正因爲這一點,韓國不論是軍方人士還是新聞媒體都表 現得極其亢奮,對“世宗大王”號抱著極高的評價和心理期盼。那麽,“世宗大王”號究竟是否真的像韓國人所標榜那樣先進?韓國擁有“世宗大王”號是否標志著 在海軍實力上遙遙領先于鄰國呢?下面筆者將對這些問題作一些個人的評價和探討。
  首先,在武器裝備選擇上,韓國人犯了一味炫耀國産化率而不惜犧牲總體兼容性的錯誤。美國MK4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除了發射速度快、備彈量大外, 另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兼容性強,只要是尺寸相近的導彈,理論上都可以統一布置在該垂直發射系統內。這樣一來既節約了甲板面積和艙室容積、有利于集約化安 排艙室,又能在噸位不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增加導彈裝備數量。因此,既然是安裝了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軍艦,其導彈武器的選擇本應該圍繞著該系統的兼容性開 展。韓國人在設計“世宗大王”號時,爲了盡可能在各個領域體現出“韓國本國的技術能力”,不惜破壞武器的兼容性,強行選擇戰鬥部口徑特殊的“紅鯊魚”作爲 反潛武器,造成其無法統一布置在MK41垂直發射裝置內,只能另行布置兩套專用垂直發射裝置。這樣的設計嚴重浪費了甲板面積和艙室容積,增加了許多不必要 的麻煩。“紅鯊魚”如此,“天龍”也是如此。爲了追求對陸地縱深目標打擊能力,韓國人硬要在“世宗大王”號上安裝“天龍”巡航導彈,而且也要求垂直發射。 結果又因爲“天龍”不能被MK41系統兼容而不得不再布置一套專用垂直發射裝置,在同一個問題上連續兩次走了彎路。
  更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如果說爲了增強民族自豪感非得使用國産武器,那麽韓國本來是可以做到既用上國産武器,又照顧到兼容性的。例如在反潛武器的 選擇上,韓國本可以將口徑與MK46魚雷一致的“黑鯊魚”輕型反潛魚雷作爲“紅鯊魚”反潛導彈的戰鬥部,這樣一來“紅鯊魚”反潛導彈尺寸就與“阿斯洛克” 反潛導彈相近,被MK41系統兼容也就不會有什麽大的問題。而對于艦體側面用魚雷發射管發射的近程反潛魚雷,倒可以選擇口徑較大的“白鯊魚”。這樣一來既 滿足了使用國産武器的心理需求,又不破壞兼容性方面的設計,豈不兩全其美?!而現在韓國人這種本末倒置、自找麻煩的設計真不知道能帶來什麽好處。從這一點 上看,韓國軍事工業在系統整合方面還是顯得經驗不足。
  更重要的是,從“世宗大王”艦的設計思路上我們看到了一種貪多求大,片面追求全面先進、全面強大、全面領先的急躁冒進思想。從國家實際需要來 看,韓國海軍真正需要的是一款擁有較好遠洋能力、能承擔起艦隊區域防空任務的大型防空艦,這也是KDX一3計劃本來的面目。這樣一來,以防空爲主的KDX 一3型艦與偏重反艦反潛的KDX一2型艦配合使用,能達到比較好的作戰效果。這種思想與我國海軍將170號、171號防空艦與168號、169號多用途制 海艦混編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在實際設計中,爲了追求所有性能統統達到高標准、每一個單項都要全面超越其他國家的同型艦,KDX一3的設計方案被一 改再改,噸位從最初的7000噸級猛增到現在的13500噸,原本偏重防空的設計也被改成了防空、反潛、反艦和對陸攻擊“通吃”,追求所有性能全面領先的 “超級軍艦”。
  在這種近乎瘋狂的思路中,我們可以覺察到韓國海軍視KDX一3爲全能軍艦、終極武器追求單艦擁有普通一個艦隊全部作戰能力斌圖以—艘性能全面強大的單艦對抗敵方一個艦隊的作戰思想。其實這種思想在世界海軍發展史上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二戰中, 納粹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和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都是這種“終極軍艦”思想的産物。實戰結果表明,這種妄圖用一艘“終極軍艦”單槍匹馬挑戰敵方整個 艦隊的戰術根本行不通。如今,韓國恰恰是在火急火燎地追求擁有遠洋海軍和過分的民族自大心理驅使下,重拾這種不理智的海軍思想,在一艘原本是防空艦的軍艦 上硬是堆砌了各種高檔豪華昂貴的武器裝備,指望就此壓倒對手。我們可以試想如果單艦對單艦對抗,也許東亞地區沒有一艘水面主力艦艇能比得上“世宗大王” 艦。但是如果它面對的對手是日本一個、兩個甚至更多個“八?八艦隊”,或者面對我國海軍兩個以上的機動編隊呢?“世宗大王”艦還能保證取勝嗎?
  建造軍艦、特別是利用國外技術建造軍艦,有時候就好比組裝電腦,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盡量追求真正需要的實用性能,對于其他一些方面則可以在不影 響使用的前提下稍許放低要求,以節約資金。更重要的是,選擇配件還必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兼容性。如果說爲了追求各方面性能都要全面領先、不惜血本地選擇各 種高檔配件,什麽都要最好的,也不管是否兼容強行裝在一起,顯然是不聰明的舉動。更何況一個人有了一臺電腦也就夠了,而軍艦還得追求一定的數量規模,過分 昂貴的“配置”會使建造成本大增,使國家無法建造更多數量的同型艦以達到數量規模。憑韓國的經濟實力,這樣昂貴的“終極軍艦”他們又能造幾艘呢?
  因此,雖然在各方面性能上“世宗大王”號有著無數耀眼的“配置”,很多單項性能也的確非常出色,但盲目追求某些單項國産化的做法嚴重破壞了全艦 的整體兼容性。更不可取的是,片面追求全面領先、追求各種任務全能通吃而一味堆砌豪華裝備的冒進思想,使得“世宗大王”艦從一柄防空利刃變成了一塊顯得有 些食之無肉的“雞肋”。相信從“世宗大王”號的一些敗筆上,我國軍事工程人員倒是可以汲取一些有益的教訓,避免今後在設計大型艦艇上犯類似的錯誤。 現代兵器第10期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0-22/0825468569.html


現代軍艦中應用的新技術

  現代海軍艦船裝備經過二戰後多年的建設, 初步建成一支有相當規模的由潛艇、驅護艦艇、快艇、獵潛艇、掃雷艦艇及各種輔助艦船和岸基飛機組成的具有一定作戰能力的多兵種的海上戰鬥力量。同過去相比, 裝備無論在品種還是裝備性能上都有較大改善, 特別是近年來交付的新裝備, 現代化水平和綜合作戰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 它們正在向以下方向發展: 實現指揮、控制和通信的高度自動化; 提高預警能力、攻防戰鬥能力和適航能力; 采用隱身技術, 提高生存能力; 運用模塊化設計等。新技術的應用是海軍艦船發展的主要因素。針對上述發展趨勢, 本文對目前比較適合在艦船上應用的新技術進行了探討。

1 實現光纖通信技術

近年來, 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 各國都非常重視光纖通信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 並把軍隊C4I系統的光纖化看成繼核武器、遠程導彈之後的“第三次軍事革命”。隨著軍用光纖通信技術在軍隊C4I系統中的廣泛應用, 海外艦載光纖通信系統得到迅速發展。特別是美國, 早在20 世紀70年代, 就已經開始了軍用光纜的研究, 並在潛艇上率先應用光纖作爲傳輸介質。80年代初期, 美國海軍實施開發大型艦船應用的光纖系統, 並于80年代後期安裝于艦船上, 進入實用化階段。到目前,美軍的中小艦艇和潛艇幾乎都裝備了以光纖作爲介質的C4I系統, 並且已在航母、兩棲艦、驅逐艦和巡洋艦上初步地應用了FDDI。同時, 美國海軍已配置了一支綜合技術力量, 確保光纖技術的實現,並制訂把光纖技術全面應用于海軍艦船、潛艇、飛機和岸基設施的規劃。英國、德國、法國等在軍隊也裝備了自己的光纖C4I系統。
在海外各國艦載光纖通信中, 以光纖作爲介質的FDDI系統, 以其可靠性高, 抗毀性強等特點,成爲艦船光纖化的必然選擇。FDDI是雙環結構,有主環和備份環之分, 平時主環用于正常運轉, 備份環構成通路。當發生主環路中斷或站故障時, 數據在備份環上傳輸, 使系統恢複到正常工作狀態。從而能夠有效的克服由于戰場損傷而造成艦艇數據無法傳輸、不能通信的毀滅性後果。這就是FDDI的雙環故障容錯方式。這種新型的艦用作戰系統總線, 必將在21世紀得到廣泛應用。
爲提高我軍的艦船指揮、作戰等系統性能, 提高我軍艦船的作戰能力, 應盡快在我軍艦船上采用光纖技術, 建立艦船級的光纖局域網, 只有實現海軍艦艇系統的光纖網絡化, 才能滿足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海軍大容量軍事通信的需要, 使艦艇、潛艇、飛機和岸基站實時共享情報和武器攻擊目標的有關數據, 從而集中最好的資源, 及時有效地實施各種戰術。同時, 艦船級光纖網絡的建立, 可以爲海軍整體光纖化通信網的建設提供實踐與經驗, 有利于建立起一個自動化、智能化、一體化的實時的通訊系統, 使得不同地區、區域的海軍C4I指揮系統結合起來組成一個反應快速、互通性好、對抗性強的立體空間通信網。可以方便有效的與其他軍兵種實現大容量的實時互連互通, 實現情報信息的共享、戰略戰術的協同, 提高作戰能力。

2 通信抗幹擾技術

現代戰爭是一場高技術較量的電子戰爭, 通信已成爲現代戰爭中軍隊的神經網絡。戰場態勢和情報的獲得, 指揮控制命令的下達都離不開通信系統。利用具有快速反應、抗幹擾的指揮通信對分散部署的部隊進行調遣, 采取快速機動的作戰行動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在電子對抗中, 誰贏得通信的主動權, 誰就可以取得戰爭的勝利。抗幹擾通信是電子戰的一部分, 國外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通信抗幹擾技術的發展, 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研究。抗幹擾一般可理解爲: 通信裝備及系統爲對抗幹擾方利用電磁能和定向能控制、攻擊通信電磁頻譜, 以提高其在通信對抗中的生存能力所采取的通信反對抗技術體系、方法和措施。
通信抗幹擾技術研究的就是在已知或預測敵方的幹擾手段情況下, 在上述技術基礎上選取適當的技術手段來消除或減輕敵方幹擾, 而使我方需要進行的通信能夠延續的一項技術。對敵方的幹擾性質, 強度、種類、手段、采用的體系, 了解得越清楚, 采取的措施越有針對性, 取得的效果也越好。由于敵方的對抗手段往往是綜合的、多變的, 有的可能是完全新穎的, 所以抗幹擾的手段也必須采取多種方式的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由于擴展頻譜技術具有信號頻譜寬、波形複雜、參數多變、安全隱蔽等顯著特點, 已成爲當代通信抗幹擾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和體制。
目前外軍衛星通信抗幹擾的主要手段是擴頻技術(尤其是跳頻技術) 與自適應天線技術相結合。對于空間不同方向來的各種幹擾, 自適應天線可以通過調整其各單元上的振幅和相位分布, 波瓣在這些幹擾方向上形成零點, 從而減小或避免幹擾信號的影響。因此可以認爲自適應天線對幹擾信號進行了“空間濾波”。美軍的第三代國防衛星通信系統(DSCS一Ⅲ) 就使用抗幹擾的自適應調零天線。除自適應天線外, 目前尚在研究發展智能天線、軟件天線及數字波束成形等技術, 都有利于通信抗幹擾技術的發展。近年來, 我國現役水面艦艇的通信系統性能和功能有了很大提高, 但抗幹擾手段缺乏, 有的通信方式幾乎沒有有效的抗幹擾手段, 很容易遭到電子偵察手段、無線電幹擾和反輻射攻擊的破壞和摧毀。因此積極研究各種用于軍事通信的抗幹擾技術, 建設行之有效的艦載通信系統, 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對戰爭的勝負有著重要的影響。

3 隱形技術

面對雷達等偵察監視技術的發展, 美國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起步兵器隱形技術的研究。最早是對各種偵察機采用隱形技術, 降低其對雷達波的反射。接受越南戰爭中飛機被大批擊落的教訓, 20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有計劃地進行隱形技術研究。80年代執行的“黑色”計劃是一個高度機密的、全面綜合的飛行器隱形計劃。它包括轟炸機、戰鬥機、巡航導彈等一攬子進攻性武器, 爲對抗雷達、紅外、光、聲等各種探測手段, 有計劃、有步驟和分階段地采用各種綜合隱形技術。
以後隱形技術被迅速推廣應用于艦船、潛艇、導彈、坦克、武裝直升機等兵器之中, 成爲衡量武器裝備先進程度的重要標志, 是區分其電子對抗能力強弱的一個主要指標。艦艇自身具有各種物理場特征, 因此現代艦艇設計應極爲重視隱形技術的應用。首先要減少雷達波反射。這需從改進艦艇外形設計和采用能吸收雷達波的塗料或覆材入手, 在外形設計上避免大幅垂直面與水平面直角相交, 應使其略帶傾斜, 上層建築盡可能低矮, 所有轉角處、結合部盡量圓滑。其次要降低紅外輻射。艦艇的紅外輻射源主要是煙囪的高溫排氣, 小型艦艇盡可能采取水下排氣, 中、大型艦艇在煙道出口處設置水霧降溫裝置, 以減弱紅外輻射的強度。采用減振降噪技術降低艦艇噪聲可以提高艦艇的隱蔽性, 提高攻防能力。在進攻上降低自噪聲可以提高聲納的探測距離, 在防禦上, 可明顯提高本艦聲僞裝幹擾器材的作用效果等等。以下技術和材料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艦艇的隱蔽性: ①減振阻尼措施, 以減少結構噪音的傳播和輻射; ②降低螺旋槳噪聲、排氣噪聲等輻射噪聲; ③吸聲、隔聲及阻尼材料; ④對艦船噪聲進行測試、分析處理; ⑤有源消聲法。

4 系統設計的模塊化

新技術的飛速發展, 加快了艦艇裝備更新換代的周期, 目前艦艇的使用期限一般爲25~30年,而武備和電子設備大致每隔7~10年就要更換一次, 因此在艦艇整個使用期內至少需進行現代化改裝2~3次, 但是這種改裝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施工量非常龐大複雜, 既費時又費錢。爲了使現代化改裝能夠更加便捷、省時、省事, 可將武備系統、電子系統按其功能分成若幹個“模塊”,即“功能結構單元”, 它與艦體的安裝界面采取統一的標准形式, 其電源、管路、信息線路等聯接部分都采用標准的接口。這樣, 要換裝新裝備時就非常方便, 只需將整個舊裝備的“模塊”沿安裝界面拆除, 再整個換上一個新的“模塊”就可以了,而所有聯接部件都是標准接口, 一接便成。這種新的設計建造概念, 將對21世紀的艦艇現代化帶來深遠影響。
http://bbs.tiexue.net/post_1453233_1.html

瀕海戰鬥艦(LCS)——海戰的新寵兒2005年07月08日
  
近年來,一些國家的海軍為滿足新的作戰需要,紛紛斥钜資建造能夠適用於近海作戰的艦艇——瀕海戰鬥艦(LCS)。據報導,6月2日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自由”號開始建造,並計畫於2007年之前交付使用,此消息再度引起了人們對瀕海戰鬥艦的關注。那麼,什麼是瀕海戰鬥艦?它又有哪些特性令人刮目呢?

  性能優異 應用廣泛
  
顧名思義,瀕海戰鬥艦就是能夠有效地在近海地區防禦和作戰,包括應付水雷、快速的集群小艇和潛艇等諸多威脅的艦艇。   
目前開始建造並投入使用的瀕海戰鬥艦是美國、瑞典、英國和挪威等國,雖然它們的作戰目的、船體結構不同,但其共同特點是:全隱形、多用途、高航速、適航性極強、自動化程度高。這其中,以美國正在建造的“自由”號高速瀕海戰鬥艦最為典型。   
“自由”號高速瀕海戰鬥艦上佈置了不同的集裝箱式模組,對於設備和武器能夠非常簡便地進行換裝。採用不同集裝箱式模組,可用於不同的軍事部署和作戰需要。雖然一艘瀕海戰鬥艦每次只能對抗一種非對稱瀕海威脅,但瀕海戰鬥艦上的可配置使命模組能夠很容易地從岸上或其他設施上進行重新配置,可承擔各種不同的使命。它可以裝備反水雷系統裝置,用於水雷清理,能發揮掃雷艦作用;能夠裝備感測器和武器發現並且攻擊潛艇,用於反潛戰;可以使用艦炮和火箭,提供火力支援靠岸部隊;還同樣適合“海豹”特種部隊登陸或其他的海陸裝備突擊隊型部隊。瀕海戰鬥艦具有極強的隱身能力,裝備有先進的感測器系統和電子設備,能在近海淺灘航行,具有敏捷、靈活的操縱性能,能用於情報、監視和偵察;另外附加了通信裝置,因而可以擔任一艘指揮船。瀕海戰鬥艦還可以廣泛地應用到非軍事領域,用於打擊走私、緝毒等任務。

  發展迅速 備受青睞
  
由於瀕海戰鬥艦優良的綜合作戰性能,製造國在傳統海面艦艇的基礎上派生了若干新型的瀕海戰鬥艦,現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種類型艦艇是:瑞典“維斯堡”級傳統輕型護衛艦、英國“海神”號三體型試驗船、挪威“盾牌星座”級氣墊雙體導彈快速巡邏艇。   
瑞典“維斯堡”級傳統輕型護衛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隱形護衛艦,裝備使用127毫米火箭推進榴彈發射器、深水炸彈和魚雷,裝有三具400毫米魚雷管用於反潛自導引魚雷發射,57毫米多用途艦炮,吃水深度2.4米,適於近海作戰,主要用於反水雷戰、反潛戰、巡邏和攻擊反水面艦艇戰鬥等多種任務。   
英國“海神”(Triton)號三體型試驗船,是應英國海軍發展未來海面戰鬥護衛艦需要而建造的一艘技術論證船,預定2013年進入英國海軍服役,並代替22/23型護衛艦。據稱,“海神”號是世界最大的以電動機產生動力的三體船。   
挪威“盾牌星座”級導彈快速巡邏艇,可攜帶8枚反艦導彈,該導彈裝備一個紅外成像自動導引彈頭並且射程超過150公里。“盾牌星座”級近程防空系統,使用歐洲導彈設計局艦載型“西北風”輕型紅外制導防空導彈,一套雙聯發射裝置將會在甲板上或在一個平臺位置部署,允許艦艇選擇非常淺的水域,其特點是:高速度、信號特徵小、重武器負荷和瀕海戰鬥能力強。

  任務不同 各具特色
  
目前,世界一些國家在大力發展瀕海戰鬥艦的同時,根據各自不同的作戰思想、作戰任務需求,注重發展具有自身特色、適合本國國情的瀕海戰鬥艦。   
瑞典和挪威等國注重發展小噸位瀕海戰鬥艦,用於自身近海防禦。挪威“盾牌星座”導彈快速巡邏艇專門根據挪威群島和峽灣遍佈的海岸地形,去實施搜索和監視敵方潛滲兵力;瑞典“維斯堡”級隱形輕型護衛艦噸位是600噸,主要用於反水雷戰和反潛戰。   
英國著重發展大噸位瀕海戰鬥艦,使之具有遠、近海作戰能力。2000年3月英國下水的“海神”號實驗瀕海戰鬥艦,是將來全比例護衛艦尺寸的三分之二。英國海軍還準備進行多方面發展,如小型直升機平臺登陸艦、快速部署支援艦和配有艦載機、具有航空作戰能力的隱形瀕海戰鬥艦。   
美國海軍大力發展高速“瀕海戰鬥艦”,其目的不僅是像英國一樣具有遠、近海作戰能力,還將是美國軍事力量網路化和全球化作戰的重要組成。即把海洋、陸地、天空、太空和電腦網路空間,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綜合到一起,凸顯其作戰理念由冷戰“遠洋戰略”向“近海戰略”的轉變。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發展的瀕海戰鬥艦將會利用新一代船體線型,使瀕海戰鬥艦能夠有效地在沿海地區防禦和作戰,包括應付水雷、快速的群集小艇和潛艇等諸多威脅。有關專家認為,隨著近海戰艦技術的不斷進步,瀕海戰鬥艦在軍事領域將大有作為。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5-07-08/0900304081.html

美海軍因成本太高取消建造第四艘近海戰鬥艦

  據簡氏信息集團2007年11月1日報道 美國海軍宣布他們已經取消第4艘近海戰鬥艦LCS 4,並解釋說這艘艦“不能滿足修正的合同的需求”,該合同是和通用動力公司簽署的。
  在11月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得知,與通用動力公司關于這艘艦的合同已經通過10月31日深夜的電話正式取消,這之前曾試圖將合同由成本加利潤合同轉爲固定價格合同,但沒有談攏。
  據美國海軍表示,通用動力公司提出的LCS 4底價比美國海軍能夠接受的價格“高太多了”,不過海軍強調說通用動力公司還將爲LCS項目提供服務。
  繼2007年4月取消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第3艘近海戰鬥艦LCS 3合同之後,第4艘近海戰鬥艦的取消使得初始計劃中的6艘樣艦只剩下2艘。
  海軍表示在2008年之內還不太可能做出將近海戰鬥艦建造任務交給某個合同商的決定,但他們希望能在2009年選定合同商。
  海軍另外表示,雖然取消了第4艘近海戰鬥艦,但還需要商議一些條款,以保留LCS 4已完成的一些遠期采購。2艘近海戰鬥艦樣艦仍計劃于2008年交付,但交付日期可能會比較晚,因爲另兩艘艦合同的終止影響了船廠的運營。(中國船舶信息中心 文蓋雄)

美國海軍再訂購3艘近海戰艦 未來將裝備55艘

據《簡氏國際海軍》2008年4月刊報道 美國海軍的近海戰鬥艦(LCS)計劃麻煩不斷,但最近美國海軍卻爲該計劃發布了采購三艘艦的招標書(RrP),希望在2008財年和2009財年開始建造。這對于近海戰鬥艦計劃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露。
  然而,美國國會給出了一個4.6億美元的成本上限,如果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認爲該計劃並不具備經濟性,那麽這會導致無人應標的尷尬境地。
  這份招標書的發布時間爲4月1日,當時通用動力公司正在籌備于4月26日首次公開展出“獨立”號(LCS 2),地點就設在子承包商奧斯圖(Austal)公司的造船廠(位于亞拉巴馬州墨比爾市)。
  如果通用動力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LCS 1的承包商)決定參與這新的3艘艦項目競爭,獲勝者將獲得一份合同,用于在2008財年建造首艘艦,並在隨後的2009財年建造第二艘艦;另一家公司將獲得第三艘艦的合同,建造的時間設在2009 財年。
  招標書的應標日期到5月30日截止。 4月3日,美國海軍的一位發言人說海軍希望采取一個固定價格加激勵酬金合同,而不是成本加利潤合同。前四艘近海戰鬥艦采用的就是成本價利潤合同,但是這四艘艦在2007年被取消了兩艘。
  根據新的第三艘到第5艘艦的采辦策略,費用的上限提高了一倍多,而原先每艘艦爲2.2億美元,這表明美國海軍認真估計了這些艦的初始成本。在減少了用于政府支持設備和其他方面開支的6000萬美元後,新的成本上限意味著造艦商有望獲得4億美元/每艘艦。
  由于出現技術整合問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子承包商馬裏內特船舶公司建造的“自由”號(LCS 1),以及通用動力公司的自承包商奧斯圖公司建造的“獨立”號(LCS 2)都遭遇了項目延期。至2007年1月爲止,這兩艘原型艦中的每一艘成本都達到了3.75億美元,並從那時起,就穩步進入4億美元的行列。
  如今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隨著成本的進一步升高,前兩艘艦單艘的最終成本可能會超過6.3億美元。 在2008年年初,可以在美國海軍的財政預算中找到這個數字。
  在重新對之前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後,後續艦的建造費用有可能會降低,但是根據2007年國會審批的新成本上限,對于這兩家承包商來說,都不會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很明顯,他們將面臨著賠本造艦的風險。
  美國海軍上將希望采辦總計55艘近海戰鬥艦,這些艦構成了2020年313艘艦隊的一部分。然而,2008年2月4日,由于受到諸多問題的幹擾,美國海軍把2009財年采購11艘新艦減少到7艘。 美國海軍發言人說發布招標書並不是對近海戰鬥艦采辦計劃的“重新啓動”,因爲美國海軍從來沒有想過要停止近海戰鬥艦計劃。
  “獨立”號在4月底展出後,將被移動到一個25000噸的浮船塢,通過這個船塢把它拖到1英裏(1.609千米)遠的培德(Bender)造船廠。 接下來的第二天將吊裝該艦的桅杆。完成這一工作後,浮船塢將下沈,使“獨立”號能浮在水上,並返回奧斯圖市的船廠。公司的技術人員將允許首次啓動艦上的防水發電機和主機,並進行諸如校正推進系統的工作。 作戰系統的整合的工作也將進行,與此同時,還將安裝“海拉姆”導彈系統。建造商海試,包括艦炮和導彈的實彈測試,將在2008年中期開始,並將于12月交付美國海軍。 (中國船舶信息中心 陳練)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4-25/0719497070.html

美海軍首艘近海戰鬥艦自由號將于11月8日服役

美海軍網站08年8月20日報道 美海軍最新的艦艇“自由”號近海戰鬥艦(LCS 1)將于11月8日服役。該服役時間由海軍部長制定,並于8月18日對外公布。
  美海軍近海戰鬥艦將爲美海軍提供海濱區域或者深海海岸區域的作戰能力。“自由”號近海戰鬥艦長377英尺,最大航行速度超過40節,能在深度少于20英尺的水域裏航行。該艦主要用作有人或者無人航行器下水和回收的平臺。該型艦艇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各種不同任務包的更換,使艦艇能根據需要進行反潛作戰、反水雷作戰以及反水面作戰。“自由”號近海戰鬥艦將由兩個小組的船員輪流操作,與“三叉戟”級潛艇的人員配置方式相似。
  “自由”號近海戰鬥艦于2006年9月24日命名,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在11月8日服役以後,“自由”號將駛往諾福克進行操作測試,之後便抵達聖地亞哥母港。該級艦艇的第二艘“獨立”(Independence)號近海戰鬥艦正由通用動力公司巴斯鋼鐵公司建造。(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吳小蘭)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8-22/0744517723.html

未來軍艦的小型化趨向 2000.10.29

    在冷戰結束的十年裏,美國海軍的主要水面武器沒有什麽變化。無論是巨型甲板的航空母艦和水陸兩棲戰艦,還是多用途驅逐艦和巡洋艦,建造大噸位、具備多種作戰能力的艦只的傾向不會在近期改變。然而,隨著美國海軍越來越多地在近海行動,海軍已經開始考慮新一代的艦只,小型、快速、易改裝的艦只將改變這種趨勢。
    由羅得島州紐波特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提出的“街巷鬥士”的概念在海軍高級將領中“行情看漲”。“街巷鬥士”概念的建議者最近充實了這一計劃,使其更加完善。未來海軍所呈現的面目與現在有很大不同。
    未來的軍艦船體外觀相同,但用途不一,易于改裝。它們的速度是現有艦只的兩到三倍,更具有機動性,也更隱蔽。此類艦只令人耳目一新的一個特點是船體的很大一部分位于吃水線以下。
    這些屬于新級別的艦只作戰用途可能比現有艦只小,但將更適應海軍行動的不斷變化。如果海軍繼續頻繁地把DD-21之類的大型多用途艦只用于近海作戰,艦隊面臨的危險就會增大,指揮官可能“變得越來越不願冒險”,因爲損失一艘軍艦就可能給整個戰鬥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單一用途的艦只,無論是爲了兵力運輸、火力支援、反潛或是防空,都將采取標准化設計,使之易于爲執行新任務而改裝。
    新的“街巷鬥士”預期要比體積大的複雜戰艦耗資少得多。兩類戰艦配合使用,威力相當大,因此作爲對海軍的大型多用途戰艦的補充,估計小型水面戰艦的數量可能從現在的116艘增加到225艘之多。
    從護衛艦到驅逐艦,世界上所有地區的國家都在購買小型軍艦,大噸位與強火力相聯系的傳統觀念正在迅速轉變。澳大利亞的帕魯馬級雙體船,最近正被用于以澳大利亞爲主在東帝汶實施的維和行動,其任務是把士兵快速運上海岸;瑞典的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將在明年首次投入現役。(劉伯林)(《科技日報》 2000-10-27)
http://202.84.17.73/mil/htm/20001029/189883.htm

中國輕型反潛護衛艦的發展構想
  
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如日本、臺灣、韓國、印尼等均裝備有一定數量的潛艇。臺灣現有潛艇4艘,其中“海龍”級潛艇上裝備有德國的SUT型線導魚雷及美國的MK37、NT37型大型線導魚雷。目前臺灣當局正積極擴充軍備,計畫大量從西方國家購買潛艇,企圖利用經濟上的優勢從美國購買更為先進的潛艇及其相關的武器系統,並由美國進行分段建造,而後在島內進行總裝,計畫在今後幾年內建成8艘新型潛艇。該型潛艇的後期型估計會採用AIP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使其能在水下連續航行幾個星期而不必上浮到水面進行充電;另外,日本現有潛艇20餘艘,其在常規動力潛艇的研發上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其中的“親潮”級潛艇達到當今世界常規動力潛艇的頂級水準,潛深500米,能從水下發射“魚叉”導彈和重型線導魚雷,裝備了瑞典的“斯特林” AIP系統和先進的舷側陣聲呐。一旦我國東南部海域發生局部戰爭,雖然美國直接派出艦艇參戰的可能性不大,但會間接向這些地區提供軍事技術和資訊支援以及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且有可能動用太平洋艦隊中的潛艇部隊對我水面艦艇編隊進行襲擾,甚至隱蔽地利用魚雷進行偷襲。
目前周邊地區國家所裝備的潛艇對我水面艦艇編隊已構成了嚴重威脅,而我國現役艦艇的反潛能力還比較薄弱。為解決對台軍事鬥爭的急需,增強我國驅護編隊的反潛戰鬥力以及擔負未來航母編隊的護航任務,必須大力發展和研製新一代輕型反潛護衛艦。

  輕型護衛艦的地位和作用
  
護衛艦在各國海軍的地位與作用隨各國地理、政治、經濟和海軍戰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西方國家海軍是發展遠洋護衛艦,而中小國家由於財力的限制,只能發展在近海作戰的輕型護衛艦,輕型擴衛艦以其良好的經濟性和較強作戰能力獲得了第三世界國家海軍的青睞。輕型護衛艦具有相當高的效費比,在經濟廉價的同時保持了一定的作戰能力。近幾年隨著電子技術和模組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原來只夠由3000~4000噸的遠洋護衛艦才能裝載的電子設備,現在1000~2000噸的輕型護衛艦也可搭載,大大提高了輕型護衛艦的作戰能力,並且由於現代艦艇廣泛採用模組化設計,艦艇可以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而更換不同的武器系統,從而極大地拓展了輕型護衛艦的作戰範圍。所以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從效費比方面考慮,也把輕型護衛艦作為未來海軍瀕海作戰艦艇的發展方向。

輕型護衛艦的特點以及各國相關情況
  
現代化的海軍應當是一支高技術密集、裝備精良、攻防兼備的“均衡”的部隊,具有機動靈活、快速反應、適應能力強等特點。發展海軍是世界海洋國家最重要的課題,尤其在當今被稱為海洋世紀的21世紀顯得更加重要。輕型護衛艦在目前海軍艦艇的行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各國海軍裝備的輕型護衛艦主要有:以色列的“薩爾”5級(1227噸)、阿曼的83型(1400噸)、俄羅斯的“帕爾切莫”級(1200噸)、法國的A69級(1250噸)。義大利的“智慧女神”級(1285噸)、韓國的“浦項”級(1220噸)、丹麥的“尼爾斯尤爾”級(1320噸)、印度的“庫克裏”級(1350噸)、泰國的“臘達全科辛”級(960噸)、蘇聯的“納努契卡”級(600噸)、瑞典的“維斯堡”級(620噸)以及英國正在研製的23型後續艦(1000~2000噸)等。  
現代輕型護衛艦的主要使命是平時保護海上資源的開發和距岸200海裏以內的海上經濟區的安全;戰時執行護航、巡邏,直接或間接保衛大型軍艦或重要船隊,攻擊敵運輸船隊等任務。根據各國海軍兵力、作戰物件、經濟條件、地理環境的不盡相同,輕型護衛艦的使命也有迥異。例如以色列的“薩爾”5級、阿曼的83型等輕型護衛艦是其海軍的主戰艦艇,可以作為編隊作戰的指揮艦,也可以獨立作戰,執行對海攻擊、對空防禦、反潛作戰、巡邏、護航等多種作戰任務;而像法國的A69級、義大利的“智慧女神”級等輕型護衛艦則主要用於近海巡邏和護航。

除上述艦艇外,新一代的輕型護衛艦已經開始設計並且有一部分已經建成服役了。2002年8月印度海軍增加了一艘“庫裏什”號輕型護衛艦,該艦配備了現代化的感測器和電子設備和“獵豹”直升機等,武器系統較同級別前攤在整體性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波蘭海軍採用德國MEKOA100技術建造的第一艘621型輕型護衛艦已在格但尼亞船廠鋪設龍骨。該艦反潛武備裝有2座四聯裝324毫米MU90魚雷發官裝置和“薩伯”ASW601多用途發射器。    
俄羅斯海軍目前正在建造一批最新式的20380型輕型隱身護衛艦,將用於沿海巡邏、護航作戰和反潛作戰,這種排水量為1900噸的輕型隱身護衛艦由金剛石中央海軍設計局設計。計畫的反潛武器有反潛導彈系統“螻蛄”-BY(垂直發射裝置裝6枚導彈)、卡-27型艦載直升機等法國海軍新一代的反潛輕型護衛艦預計2008年服役,計畫裝備1套主/被動聲呐系統,包括1部與“圖爾維爾”級驅逐艦上的SLASM聲呐類似的低頻主動聲呐。該艦的設計慨念可能派生於“拉斐特”級,也可能更具革新性,包括新穎的多船體概念。

  輕型護衛艦的反潛能力分析
    
在現代海戰中,潛艇可以用來執行包括攻擊水面艦艇編隊、破壞海上交通線、攻擊港口和岸上固定設施、對抗潛艇、布放水雷、海上偵察、護航在內的多種類型的作戰任務。反潛戰(ASW)歷來是作為一種協同作戰模式出現的,要動用大量相互關聯的設施,包括各種平臺、指揮與控制、感測器和操縱裝置,這種組合涵蓋了反潛巡邏機、艦載直升機、反潛護衛艦、反潛潛艇等。從反潛戰的歷史演變進程來看,反潛難度越來越大,要付出的兵力、物力、財力的代價也越大,反潛戰特別是近海反潛作戰愈發成為各國海軍面臨的重大課題。眾所周知,在公海廣闊海域內搜索潛艇既不經濟又不會非常有效。相反,目標眾多的區域如碼頭、港灣通道、交通樞紐,恰恰是反潛戰的重要陣地,而這個區域也正是輕型護衛艦大展身手的舞臺。輕型護衛艦以其較強的反潛能力、低廉的造價,應當在海軍艦艇序列中佔據一席之地。

  輕型護衛艦的反潛系統配置
    
各國輕型護衛艦的反潛武器系統,是由感測器(一般裝1部艦殼聲呐,用於反潛搜索和跟蹤,並為指揮解算裝置提供目標參數,保證反潛武器使用。有些艦還裝有1部變深聲呐,供水文條件不良情況下使用,例如俄羅斯的“格裏莎”級艦的變深聲呐類似直升機吊放聲呐,安裝在艦艇上層建築的後部)、指揮解算裝置、武器發控設備、4~6具反潛魚雷發射管組成。有些國家裝有反潛深彈,例如俄羅斯的“帕爾切莫”級裝有2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法國的A69級裝有6管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深彈的射程為1600米。有些艦還配備了艦載直升機來執行反潛作戰,例如即度的“庫克裏”級艦的ALH直升機,可攜帶吊放聲呐、深彈和反潛魚雷,在海上擔負快速機動反潛作戰;以色列的“薩爾”5級的直升機也可擔負反潛作戰。另外除了反潛武器外,多數輕型護衛艦裝有拖曳誘餌,用於干擾敵人魚雷的攻擊。

  輕型護衛艦的艦載直升機
    
輕型護衛艦由於自身噸位等方面的限制裝載直升機是有難度的,但是有些國家為增強輕型護衛艦的反潛能力還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其具備搭載直升機的能力。例如:以色列的“薩爾”5級繼“薩爾”4.5後加裝了SA 366G“海豚”直升機或“獄星”無人駕駛直升機1架,主要用於超視距目標定位、對海搜索監視和反潛作戰。SA 366G“海豚”直升機航程758千米,速度260千米/小時,主要用於海上搜救、海上偵察監視,也用於反潛作戰;“獄星”直升機航程454千米,速度102千米/小時,裝有以色列自行設計的雷達和前視紅外系統、資料鏈和光電跟蹤器,適時還將裝反艦、反潛武器。為保障直升機在艦上使用,艦上設有直升機保障設施,包括能容1架直升機的機庫,能迅速接收並系留直升機的平臺,可保障直升機在4級海情使用。瑞典海軍預計2003年服役的第一艘採用隱身設計的輕型護衛艦“維斯堡”也配備了1架直升機,可以在艦上起落和加油,艦上配有一個臨時機庫。印度的“庫克裏”級輕型護衛艦設有直升機起降平臺,現在可供SA319B“雲雀”直升機起降,該機可執行搜救和反潛作戰。該艦從1994年起用先進的輕型直升機(ALH)代替SA319B。據報導,該機能攜帶“海鷹”反艦導彈、魚雷、深彈和吊放聲呐,可執行反艦和反潛任務。阿曼的83型也設直升機平臺。這一切說明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世界上潛艇數量的增加、性能的提高、活動的頻繁,加之大射程反艦導彈的出現,將有更多的輕型護衛艦會裝載直升機,執行反潛戰、超視距定位等多種任務。 
由以上不難看出,各國新裝備的輕型護衛艦還是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的,若是以反潛戰(ASW)為作戰使命裝備起來的輕型護衛艦,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大型護衛艦的作用。當然,跟裝備目前世界上惟一的水面艦艇集成反潛作戰系統AN/SQQ—89的美國最先進的主力戰艦“提康得羅加”級(CG47)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DDG51)驅逐艦等相比,兩者還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兩者的造價絕對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新型輕型護衛艦反潛發展趨勢
    
技術革命的風暴席捲著軍事革命的浪潮,衝擊著軍事裝備的各個方面。各海軍大國發展的總趨勢將是兵力規模縮小,但品質大大提高,高技術含量大幅度增加。新型輕型護衛艦今後將更加重視瀕海聯合作戰能力,同時通過平臺標準化和革新,達到減少建造、後勤和維護等各方面的費用,並相應減少艦員。    
今後新型的輕型護衛艦將向著高科技、低成本(相對大型驅護艦)、強作戰能力等方面發展,這些發展主要表現為:

    (1)通過裝備低頻被動拖曳聲呐來提高對潛探測能力
    
為了提高對安靜型潛艇的探測能力,針對消聲瓦在低頻段吸波能力弱的特點,新型輕型護衛艦探潛聲呐的發展重點由低頻被動拖曳線列陣聲呐(以美國海軍的AN/SQR-19聲呐為代表)轉為低頻主動拖曳聲呐。目前已經有美國雷聲公司的DEu60(1)型聲呐、美國埃多公司的980型聲呐、英國宇航公司的ATAS—II型主動拖曳線列陣聲呐、湯姆遜-馬可尼公司的2087型聲呐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對美海軍廣泛裝備的AN/SQQ-89水面艦艇集成反潛作戰系統進行改進,其中一項主要內容就是增加多基地(收發分置)拖曳式低頻主動聲呐分系統。

    (2)反潛武器多元化
    
各種反潛武器將相互彌補、結合使用,使得反潛戰形成立體模式。反潛火箭深彈、管裝反潛魚雷、空投反潛魚雷、火箭助飛魚雷等將不再單一的出現在未來反潛戰中。隨著艦載設備不斷向小型化、通用化、模組化發展,艦總體佈局設計的不斷革新、日趨合理,新型輕護艦的反潛武備將大大加強,真正實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具備大型反潛水面艦的反潛實力。

  (3)反潛系統應用商用成品技術(COTS)降低研製成本
    
大量採用商用成品技術(COTS)是當前歐美軍事裝備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尤其是北約國家近年來注重戰術技術性能提高的同時,在降低成本方面狠下功夫,鼓勵防務供應商採用模組化、組合化和商用成品技術,降低武器裝備研製、購置成本。COTS技術和產品主要是指符合工業標準廣泛應用於民用領域的、有別於專門按照軍用標準開發的技術和元件。在不影響主要作戰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應用COTS技術和元件,採用開放性標準,便於系統和設備的擴充與升級,技術支援和保障簡便,縮短了研製週期,使採購費用相對降低。現今各國的新型電子裝備幾乎都宣稱採用了COTS硬體和軟體產品。

我國輕型護衛艦的發展方向
    
結合目前我國的國情,國產輕型護衛艦反潛系統配置構想應針對我國現有的經濟能力、軍費開支情況以及所面臨的威脅,我國輕型護衛艦的定位應該是一型具備較強戰鬥力的、性能可靠的、低價位的、噸位在1000~2000噸的艦艇。基於此,為了提高系統性能、縮短開發週期、降低研製風險和成本,反潛系統應該採用新、老的組合化技術,儘量通過新技術提高現成的和已定型裝備的作戰能力,以降低整個系統的研製成本和週期。    
貫徹“平臺一步到位,武器系統分步實施”的裝備發展思路,反潛武器分期分批研製和裝備。考慮到自身噸位、造價和週期的限制,建議輕型護衛艦不裝備火箭助推反潛魚雷。而裝備類似於歐洲MU90那樣性能先進的輕型魚雷和國產某型號反潛火箭深彈,MU90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性能最優秀的輕型反潛魚雷之一,該型魚雷具有較大的作戰深度和良好的機動性能,其最大實用作戰深度為1000米,採用變速制,最大航速50節,最大射程9.5千米。反潛火箭深彈可以選用目前國內普遍採用的某型火箭式反潛深彈,該型深彈系統已裝備我國大、中、小型水面艦艇數十艘,系統非常成熟、可靠且實用,選用已經定型的電子定時引信及其設定儀,提高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以及快速反應能力。優點是全套系統均為成熟已定型設備,符合經濟性原則;缺點是自動化程度有限,點火插頭和射程轉換需要人員到炮位完成,另外該型深彈射程較近,不能充分利用艦殼聲呐的探測能力。兩種武器可以綜合使用相互補充,增大打擊潛艇的能力和命中概率。另外,導航設備、艦殼聲呐、指揮儀等均具備選用定型的條件,僅僅需要根據本系統的特應的修改、升級部分軟體即可。在2004年北京舉辦的電子防務展上公開的我國新近研製的小型拖曳線陣列聲呐,可以作為未來我國輕型護衛艦的主要探測手段。    
至於艦載直升機,鑒於航空反潛的獨特優勢,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和經濟條件,預留平臺然後分步實施;若條件允許,則一步到位最好不過。在艦載直升機方面,建議使用哈爾濱飛機公司生產的直一9直升機,該型直升機的外形小巧比較適合在1000~2000噸的輕型護衛艦上使用,加裝反潛魚雷後可有效地拓展輕型護衛艦的反潛作戰半徑。    
這個反潛系統的配置構想幾乎沒有研製風險,90%以上的設備和武器選用了定型產品,研製週期必將遠遠小於同類艦;並且在國內反潛艦船中的反潛能力還是可以的。以後,隨著海軍的現代化不斷發展,可以再升級、加裝新型的感測器、火控和武器。

  結束語
    
考慮到形勢的嚴峻和緊迫,加上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軍費開支與發達的軍事強國相比尚有巨大的差距,因此,貫徹“可靠、頂用、實用、適用”的裝備研製思想,研製建造週期較短、費用較低、作戰能力較強的輕型護衛艦充當反潛型護衛艦的一個“裁減版”,作為反潛型護衛艦數量上的一個補充,可以成為我海軍當前發展的一個短期思路。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568

中國C802導彈揚威?重創以軍隱形戰艦

新華網消息以色列軍方高級官員15日稱,初步調查結果表明,14日晚遭黎真主黨武裝襲擊的以色列軍艦是被一枚伊朗制造的C802型導彈擊中的。此前另有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以軍官員稱,真主黨操控的滿載炸藥無人飛機重創了以軍戰艦。
  以軍官員透露,遭到襲擊的戰艦是一艘“薩爾-5”型導彈艇,當時該艦正在距離黎巴嫩海岸16公裏處水域執行海上封鎖任務。據稱這艘軍艦共遭到兩枚C802導彈攻擊,其中一枚導彈丟失目標後,擊中了位于黎巴嫩海岸60公裏處的一艘埃及商船。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14日晚8時30分,以軍戰艦船尾部分被裝有50公斤炸藥(編輯注:消息有待證實,C802應該裝有165公斤炸藥)的導彈直接命中,不僅引起大火,而且破壞了戰艦內部操作系統。襲擊造成軍艦嚴重受損,4名水兵失蹤,其中一人的屍體後來被找到。
  這是黎真主黨武裝首次對以色列軍艦成功發動襲擊。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首先向外界宣布了以艦被襲的消息。他說:“你們(以色列)想要全面戰爭,我們也做好了迎戰准備。看一看襲擊貝魯特的戰艦吧,它就在你們的眼前燃燒。”
  以軍調查還顯示,以色列海軍事先沒有得到戰艦活動水域附近會有導彈威脅的情報。而且由于戰區上空有大批以軍戰機活動,以軍戰艦並沒有啓動防禦來襲導彈或者飛機的自動攔截系統。事後,以軍將領對此失誤深感懊悔。目前這艘軍艦正被拖回以色列水域。
  C-802反艦導彈武器系統由中國海鷹機電技術研究院研制,是C801導彈的改進型號,其主要改進是將固體火箭巡航發動機換裝成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彈體結構以及其他彈上分系統也相應地作了較大改進,外觀上C802明顯比C801長,彈腹部還多一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的進氣口,但導彈總重反而更輕了。目前,C802導彈已有多種改進型號,形成了一個C802導彈族。C802導彈不僅可以岸上機動發射,還可以從艦艇、飛機等多種發射平臺上發射。C802導彈采用單脈沖體制末制導雷達,該雷達具有多種抗幹擾措施。C802導彈全長6.392米。

  吹破大天的薩爾5型隱身護衛艦

  以色列海軍薩爾5級小型護衛艦,是由美國海軍約翰.J.麥克馬倫造船公司與以色列海軍小組聯合設計的。
  設計該級護衛艦時主要目標是增強其作戰能力及提高其生存能力。而提高生存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減少目標顯示特征,把尺度和重量減至最小及廣泛地使用主被動幹擾。
  該艦所有的動力裝置和輔助設備都采用彈性安裝,柴油發動機和發電機更是采用複合彈性安裝,艦上有兩臺2000馬力的MTU12VII63TB82型巡航柴油發動機,每臺通過一臺雙減速齒輪,傳到各自的軸上;一座24000馬力的LM2500型燃氣輪機,由綜合齒輪減速傳到2個軸上(允許巡航速度超過21節)。平時使用的電力裝置爲4臺470千瓦MTU一西門子柴油發電機。
  薩爾5級護衛艦采用了一些新型材料和最新技術:艦殼內表面廣泛地敷設輕型隔音材料,機艙內表面敷貼一種熱/聲絕緣材料,而艦殼和上層結構表面則塗抹低輻射系數塗料,以減少光電特征。爲了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以色列海軍對艦體外型進行了重新設計,增加了防波裝置和雷達吸波材料。對于燃氣輪機和柴油發電機所産生的紅外特征則通過噴射水來減少。
  該級艦滿載排水量較小,僅1200噸,這與建造合同中采用嚴格的獎懲措施不無關系。以色列海軍爲了減輕重量,可謂絞盡腦汁:上層建築使用鋁來建造,船桅爲封閉式,以及精心選擇各項裝備:將低壓和高壓壓縮空氣系統合二爲一,成爲高壓系統;使用小型高效發電機。
  全艦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機械控制系統無須人員操縱。全部主機、輔機和損管的自動控制與監視,可由艦上機械控制室內的3臺結構可調的控制臺來完成。綜合指揮和控制系統也有結構可調的標准顯示臺。爲了更好的實施防護,戰鬥情報中心被設置在艦體內;一些作戰系統的情報和控制則在艦橋和艦尾的備用應急戰鬥情報中心實施。
  別看薩爾5級護衛艦個小量輕,武器裝備和電子設施卻樣樣具全。艦上有2座四聯裝“捕鯨叉”導彈發射裝置,8座“迦伯列”導彈發射裝置,32管“巴拉I”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座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25毫米炮(艦橋左右兩則)和“密集陣”(位于艦首)近戰武器系統。近戰武器系統也可用57毫米“博福斯”炮或76毫米“奧托。梅萊拉”炮的小改型來替代。艦尾部的機庫內可存放一架SH-2F“拉姆普斯”MK1,HH-65A“海豚”或S-76N直升機,並且能回收和系留第二架直升機。
艦上的電子幹擾系統包括4座76管箔條和紅外火箭照明彈發射器,2座24管發煙火箭發射裝置及一座“數碼”魚雷誘餌系統。此外,還有一臺綜合被式聽音站。此外,還有一臺綜合被動式聽音站,並可用于威脅判斷,和複式主動幹擾器的電子支援/電子對抗系統。對海、對空和I波段導航雷達分別安置在2個桅杆上;艦上還有3臺導彈指揮儀和照射雷達,一座光導控制儀及2臺光學瞄准具。
  薩爾5級小型護衛艦的結構設計完全根據美國海軍艦船標准,重要系統的設計要經受住美國沖擊設計標准的檢驗,同時廣泛地使用電腐蝕保護。在海況4級的情況下,可避免甲板過濕。當采用柴油以巡航速度航行時,能維持較高的續航力(超過3000海裏)。使用燃氣輪機時能産生高速。
http://www.wangchao.net.cn/bbsdetail_808037.html

 

 

阿楨 2024-12-21 03:54:35

美國海軍巡洋艦現代化失敗 耗時12年空燒18.4億美元直接退役 2024/12/19 中時

美國國會稽核處(GAO)2024/12/17報告,美國海軍耗時12年,試圖將7艘老舊的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巡洋艦現代化延壽計畫,因預算超支和管理不善最終失敗,浪費了18.4億美元,其中四艘還被迫提前退役。
 回應相關新聞資料
  相關新聞
美建新一代驅逐艦加緊追趕中國 外形太像055艦
1發砲彈3200萬 朱瓦特級主砲拆除 如夢一場
航速30節航母編隊新一代054B護衛艦,包括新型快反雷達,隱匿型的鐵錨。
爆大陸將有8艘075型兩棲登陸艦!
陸076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首曝光
陸造隱形航母 固定翼無人機專用世界第一
第15屆珠海航展相關新聞
隱形戰鬥無人艇首曝光: 中國船舶500噸級無人作戰艦艇「虎鯨號」身長58公尺,寬23公尺,最高航速大於40節,續航力超過4000海浬。廣船三體船長60-70米/300-500噸的無人作戰艦。外觀科幻、高隱形性,配四面陣列雷達另有電子戰/電子干擾設施、垂直發射導彈系統,尾部甲板用於無人機起降。能實現多艇協同作戰(或稱狼群戰術),可高效獵殺海上的艦船,提升反艦作戰效率。
中國新隱形戰艦傳替代72艘056護衛艦真實用途或為陸版瀕海戰艦

陸新式隱形護衛艦加角反射器進行綜合海試 功能類似瀕海戰艦 2024/12/19 中時

與瑞典維斯堡級護衛艦不同的是,武備直接拉滿,16個垂直發射單元,包括中遠端防空、對陸攻擊導彈等。此外,機庫上方還有1座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功能上與056近似,包括反艦、防空、反潛、反水雷等等。不過可以融入055、052D或054的作戰體系內。

陸052E終極版驅逐艦動工 科技大驅055B即將下水 2023/08/01 中時

進入21世紀後,中共海軍下餃子的速度,最多的是40艘4000噸的054A護衛艦,另052C型改的052D驅逐艦,噸位從6000噸發展到7500噸,導彈垂發系統也從48單元增至64單元,最後還為了大型艦載直升機庫建造了加長版052DL型。目前052D已服役25艘,在建的有10艘,為應對美軍新型伯克級的052E也將動工,將增加到8000~9000噸。

056這種1300噸級護衛艦,拖中國海軍後腿了嗎? 2024-07-24 軍武次位面

056護衛艦其實分為兩個型號:056的定位就是一種近海的打雜艦。056A的主被動複合拖曳聲呐的,現在的052D,054A後期型號,也就是這個水準了。最典型的作用就兩個:第一可在臺灣海峽南北形成反潛的封鎖線,威脅美軍核潛艇不敢冒著被發現的風險強行闖關。第二是在近海一些港口附近執勤,美軍核潛艇就不敢輕易過來了。

阿楨 2024-05-21 02:46:02

陸052E終極版驅逐艦動工 科技大驅055B即將下水 2023/08/01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中共海軍21世紀後,大量的驅逐艦、護衛艦接連下水、服役,令人目不睱給的「下餃子」
進入21世紀後,中共海軍在驅逐艦、護衛艦等主戰艦艇的裝備上,以下餃子的速度大量建造與部署了各種艦艇,其中最多的是40艘4000噸的054A護衛艦,另052C型改的052D驅逐艦,噸位從6000噸發展到7500噸,導彈垂發系統也從48單元增至64單元,最後還為了大型艦載直升機庫建造了加長版052DL型。目前052D已服役25艘,在建的有10艘,為應對美軍新型伯克級的052系列終極版052E也將動工,將增加到8000~9000噸。052E將採用346B型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先伯克級Flight-III的SPY-6型砷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至少一代,探測距離將提升至500公里以上。垂發由052D的64擴至80單元,雖略遜於伯克級的96單元,但已經趕上美軍1.5萬噸朱瓦特號的80單元。
055型,排水量1.2萬噸,垂發112單元,首批8艘在2023年已全服役。055B增至1.5萬噸,將裝備目前最先進的中壓直流全電推進系統,以及155mm電磁軌道炮、雷射武器等多種具有實驗性質的高能耗艦載武器,這種思維略相近於朱瓦特號,差別是朱瓦特號是艦體造好了不知如何用才開始設想將實驗武器搬上艦,而055B則是一開始就是以實驗先導艦的角色上場,因此從推進系統到武器系統,都滿了實驗性的思維與規劃。
  相關新聞
美建新一代驅逐艦加緊追趕中國 軍事觀察人士:外形太像055艦
1發砲彈3200萬 朱瓦特級主砲拆除 如夢一場
航速30節航母編隊新一代054B護衛艦,包括新型快反雷達,隱匿型的鐵錨。
中國新隱形戰艦傳替代72艘056護衛艦真實用途或為陸版瀕海戰艦
爆大陸將有8艘075型兩棲登陸艦!
陸076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首曝光,陸媒:075針對台海076為新型戰艦
陸造隱形航母 固定翼無人機專用世界第一

阿楨 2023-09-06 07:09:30

054B之所以「下架」382和366這兩型雷達,一是有些落後了;另一這兩型雷達很可能已經被美國破解,雖然382和366相比仿製原型已經有了很大改進。
054B仿照052D到052DL的演變模式,加長了飛行甲板,搭載直20反潛版、偵察版、預警版,如果直18的X波段相控陣預警雷達能移植到直20上面,不僅可以取代366型雷達的所有功能,可靠性、精度、抗幹擾性能還可全面提升。

烏克蘭把中華神盾艦雷達原型賣給美國,但我們已淘汰有了更好雷達

國產052D艦鐘形雷達罩裡的“音樂台”366超視距雷達
2020-12-28,烏證實已經將Mineral-ME超視距雷達出售給美國。Mineral-ME,包括Mineral-ME1有源探測雷達探測距離可達250公里,Mineral-ME2無源探測雷達(超過400公里)和Mineral-ME3資料鏈系統。Minera-ME憑藉大氣波導效應,能超越地平線探測目標。
俄也認Mineral-ME為明日黃花,新一代水面艦艇已經放棄。至於國產366雷達比Mineral-ME也有大量改進,例如366雷達可以同時進行主動探測和無源定位。國產新一代微波超視距雷達LD-JXC100已經研製成功,不但可以進行海上超視距目標探測與指示,還具備較強對低空、掠海目標探測能力。LD-JXC100採用了X波段有源相控陣天線,可以單獨作為一部雷達,還可以集成到艦載綜合射頻系統裡面。055型驅逐艦沒有裝備366雷達,因此推測這個功能應該集成到艦載綜合射頻系統X波段雷達裡面。

高CP值晾衣架雷達 054A艦不採用 2019-05-13

517「晾衣架」是一種米波雷達,雖然對目標的探測精度不如微波雷達,但因在惡劣氣象條件下仍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和探測能力,再加上簡單、實用、便宜,性價比極高,但也有一些艦艇上並未使用該型雷達。例如:056型護衛艦採用361型雷達。054型護衛艦用360型E/F頻2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作為對海對空警戒雷達並兼顧紅旗7和鷹擊83飛彈的目標指示。054A則是用382型三座標雷達(頂板雷達的大陸國產版)來執行對空警戒任務,用366型超視距雷達來執行對海警戒任務,同時給艦載飛彈武器系統提供目標指示。

新艦052DL“晾衣架”變“蒼蠅拍” 2020-07-15

052DL新裝備的雷達外形,與2016年珠海航展示的JY27A-VHF三座標米波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相似,外貿型探測距離達450公里,自用則達600公里以上。052C/D的“晾衣架”2D米波雷達雷達只能發現匿蹤戰機,卻無法為飛彈提供精確導引。而052DL新裝備的“蒼蠅拍”不但能鎖定匿蹤戰機,還能引導防空飛彈對其進行攻擊,且比舊雷達更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