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與反情報》
張殿清何許人也,不然其《情報與反情報》(臺北:時英,2001,513頁。)《間諜與反間諜》(後評,603頁),怎能將古今中外的相關史料案例、融會貫通其中?
由書中用語和《情報與反情報》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出版,可知是對岸學者專家,只是網上所找多位張殿清,似非書之作者。
相對於以下和本臺雜亂之相關貼文,《情報與反情報》實在更能齊備於一書。
別妄自菲薄,以下網址之資料似新了些:
中國衛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662596/20080221073106
人造衛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379968/20080214111543
中國北鬥導航定位衛星不等於GPS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979581/20070426102504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979479/20070426102153
衛星導航熱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624995/20080220073844
中國無人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924679/20080203061636
俄羅斯無人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029259/20080205064441
UAV 與UCAV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872139/20080202074847
RQ-4全球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813965/20080201071437
捕食者UAV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756919/20080131074853
中國預警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699672/20080130082358
空警-200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621715/20080128211901
運8電戰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614490/20080110063718
E-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127821/20080120065238
E-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245700/20080122063500
U-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416188/20080125064020
SR-71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475979/20080126074111
中國海洋調查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7229582/20071022075411
向陽紅及遠望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7279752/20071023063045
臺灣海測艦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7158883/20071021062234
提起「情報兩個字」,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種神秘感,其實「情報」只是預先或及早知道的有關消息,包括特定情況的訊息、報告和資料等等。
在當代社會中,「情報」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顯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儼然已成為一個國家或集團擬定戰略、策略、決策之際不可或缺的依據。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和能源、科技並立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
關於情報,有不同的理解。但目前中文知識體系中,主要觀點可分為兩派。
1、 觀點I——主流情報觀 情報就是信息。在大陸,人們通常認為情報就是信息,對應于英文的information。許多論著認為情報就是有用的信息。中文維基百科「圖書館信息學」條目認為,「情報和信息都是英文information的漢譯,轉譯自日文」。
2、 觀點II——專業情報觀 從情報機構的專業角度看,情報是經過分析的,可直接作為決策依據的結論和信息,對應于英文的intelligence.
用公式可表示為: 情報=原始信息+分析
3、英文知識體系中的觀點與專業情報觀一致。英文維基百科中的intelligence條目認為,情報不是信息,而是評估信息獲得的產品。這一觀點有別于大陸普遍流行的「情報就是收集到的有用的信息」的觀點一。
4、在臺灣,information通常對應于漢語的「資訊」,對情報和信息也是嚴格區分的,因此情報與信息混用是大陸獨有的一種現象。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3%85%E6%8A%A5&variant=zh-tw"
情報戰
圍繞獲取和運用情報而展開的鬥爭。又稱情報作戰。狹義的情報戰是指敵我雙方爲獲取對方情報和防禦對方搜集已方情報而進行的各種對抗活動。廣義的情報戰是指敵我雙方爲最終達成軍事鬥爭的勝利、保障已方的案例和利益而展開的以爭奪信息控制爲中心的情報系統的對抗。取得情報優勢,是軍事鬥爭勝利的重要保證。
http://baike.baidu.com/view/569565.html
廣州戰區三軍建成我國首個戰區版C4ISR系統
本報廣州2009年2月26日電 特約記者鍾友國、張科進報道:初春時節,廣州戰區各軍事訓練協作區烽火連天,陸海空三軍部隊拉開按新一代聯合訓練大綱組織聯訓的序幕。戰區領導告訴記者,按綱施訓開局順利起步不凡,得益于戰區三軍部隊依托4個軍事訓練協作區,攜手構建聯合訓練“准戰場”,提前破解了一批聯訓難題,使戰區聯合訓練能力實現了躍升。
據悉,粵東、粵西、兩湖、海南4個軍事訓練協作區,是廣州戰區緊貼未來聯合作戰需要建立的。近兩年來,戰區三軍部隊按照“統一規範、三軍適用”的要求制定聯訓規章制度,建立“三級組織、分層領導”的聯訓領導架構,突破現有體制編制和指揮結構限制。他們銳意創新,建成我軍第一個“戰區版”的C4ISR系統,結束了戰區諸軍兵種指揮通信系統標准各異、制式不同、相互獨立的曆史,有效解決了聯合作戰指揮、實時空情接收、聯合火力打擊等難題。
在粵西協作區,記者翻閱部隊訓練周表發現,聯合訓練內容占訓練總時間40%以上。廣州軍區軍訓和兵種部部長陳維展介紹說,各協作區按照“一個戰役背景演練多支部隊,一支部隊演練多個課題,一個課題演練多種戰法,一個想定情況形成多組對抗”的組訓思路,集約使用三軍訓練資源,讓陸、海、空軍指揮員在聯訓中輪流當“主角”,實現了資源共享、能力共生。
聯合礪精兵,協作謀打贏。廣州戰區各軍種部隊日常訓練計劃不再互不相幹、獨立制定,而是參照友鄰部隊訓練計劃修改調整;過去只有演習才湊在一起的三軍指揮員,告別“角色客串”,越來越多地融入對方,傳統意義的軍種指揮員正成爲聯合作戰指揮員。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2-27/0736543668.html
台軍情報戰
一直以來,台灣當局從未停止過對大陸軍事情報的偵察。近日通過的台灣“軍購案”表明,陳水扁仍在不惜重金從西方國家購買戰場偵察預警裝備,試圖形成對大陸的立體偵察體系。因此,清晰地了解台灣的情報作戰體系對於我們來說是有益的。
台灣主要情報機構
台灣情報機構中級別最高、實力最強的是“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局對台灣其他情報機構在業務上起督導、考核、協調作用,統籌台灣的安全及對外情報工作。
台灣另一重要情報機構是“軍情局”,其前身是蔣介石統治時期赫赫有名的“軍統局”。它由台軍“參謀總長”直接指揮,其所搜集的情報主要供台“國防部”及“參謀部”用作決策參考。
台灣情報機構中,人員最多、技術實力最強的屬電訊發展室(簡稱“電展室”),其龐大的電子偵搜網絡可有效偵測到北至海參崴,南至南沙群島,西至大陸內陸省份,東至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廣大范圍內的所有電子信號。電展室的另一項任務就是提供預警。即通過平常積累的武器裝備與部隊部署情況的訊號特征,推斷戰時對方部隊部署調整,及所處作戰階段及進展情況,以便掌握先機。
台灣的主要空間情報來源是“國家太空中心”。
1991年8月,台灣制定《15年“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劃》。這份計劃在 1991年至2006年的15年內,共投入了150億新台幣,通過自主或合資方式研制了一、二、三號“中華衛星”,后更名為“福爾摩沙衛星”(簡稱“福衛”)。
根據公開資料可以看出該衛星已具有海上偵察與搜索能力,可能已經開始執行軍事偵察任務。
去年,“福衛三號”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該衛星系統由6個每顆重62公斤的微衛星組成,它是全球第一個由6顆衛星組成,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連結傳輸數據的氣象衛星。更重要的是“福衛三號”衛星同樣能夠用於軍事情報偵察。
台灣的空中情報偵察手段
目前,台軍戰時進行空中偵察和預警的核心為兩架E-2T“鷹眼-2000”預警機和4架E-2T空中預警機,其構成的空中偵察平台具有強大的偵測能力,可以24小時監視台灣海峽兩岸的軍事動態。
這些預警機性能先進,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一是探測范圍廣。二是填補了探測盲區。在1萬米高度飛行的“鷹眼-2000”,可較地面雷達提前20分鐘發現低空目標,因而可使台軍防空預警時間由原來的5分鐘增加到25分鐘。三是不易受反輻射導彈的攻擊。台軍稱,一架預警機的作戰效果相當於2到3個地面雷達部隊,警戒范圍相當於30部地面雷達,其指揮空戰的作戰效能,可提高7.5倍到30倍。
台灣的海岸偵察監視
金門、馬祖等外島是台灣情報偵察系統中的重要環節,島上均設有用來監視大陸的信號偵察站。除此以外,金門島上還有很多監視大陸的海岸軍事觀察站,其監視裝備包括夜視儀及高倍望遠攝像機。金門島最大的觀察站位於馬山,它也是距大陸最近的一個觀察站,退潮時觀察站距祖國大陸島嶼僅1.8公裡,利用這些海岸觀察站,台軍可以看到廈門等東南沿海地區的情況。
台灣的海岸偵察系統由雷達、前視紅外和光電攝像機等3種傳感器構成。台軍將要裝備的APS-134雷達在3級海況的情況下探測到52公裡以外雷達截面積為10平方米的海上目標,可邊掃描邊跟蹤32個目標。前視紅外系統以將要裝備的“海眼”系統為代表,經測試証明,它能在20公裡的范圍內探測到海上移動目標。
台灣的人力情報偵察計劃
陳水扁上台以后,加緊了對大陸的情報偵察,近年來針對祖國大陸的情報偵察計劃主要有“夏陽”、“黎明”、“先基”、“晨曦”、“春風”和“復華”六大計劃,其中一些方案已由情報單位秘密執行多年,而另一些則是近年來新出台的。
雖然台情報機構組織龐大、計劃繁多,但事實証明,他們再怎麼“調整”和“訓練”,還是擺脫不了屢被挫敗的命運。
近年來不斷有台灣間諜案被祖國大陸反間諜部門偵破。曾轟動一時的是1999年偵破的劉連昆間諜案。以邵正宗、劉連昆為首的間諜組織從事著“軍情局”改制以來最重要的情報行動,該行動被台“國安局”前任局長丁渝洲形容為“軍情局”的“鎮山之寶”。這項行動正是“春風”計劃的核心。2003年2月被祖國大陸反間諜部門破獲的馬培明間諜案則是“軍情局”煞費苦心操作“先基”計劃的又一失敗之作。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42967/5983623.html
情報學
情報學(information science) 的概念源于歐美國家。 中國學者們認爲: 情報學是研究情報的産生、傳遞、利用規律和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手段使情報流通過程、情報系統保持最佳效能狀態的一門科學。它使人們正確認識情報自身及其傳播規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手段,提高情報産生、加工、貯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情報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步形成的一門新學科,至今仍在發展完善中。因此,它不像一些基礎學科那樣,有著嚴格而且統一的學科定義。例如蘇聯是世界上較早提出情報學概念的國家,以Α.И.米哈依洛夫教授爲代表的蘇聯情報學家認爲:“情報學是研究科學情報及其交流全過程的學科。它研究科學情報的構成和共同特性,研究其交流全過程的規律性。”
60年代末,美國情報學會主席J.雅荷達曾指出,“情報學是一門研究情報的特性與活動,管理情報過程的手段,以及爲保證情報的有效利用所必需的加工技術的學科”。
德國的情報專家則把情報學稱之爲情報文獻學,視其爲研究情報和文獻的産生及其發展規律和工作方法的學科。“世界科學情報系統”(UNISIST) 的專家給情報學規定了這樣的定義:“情報學是一門研究情報的性質和特點、影響情報流通的因素以及有效查取和利用情報的加工技術和方法的科學,它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
20世紀50年代特別是1978年以來,中國科學情報工作者對情報學開展了逐步深入的研究,並且認爲它在世界上已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盡管其定義尚無嚴格的統一表述,但都包括了以下共同點:
① 情報學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情報。
② 情報學研究科學情報的産生、內涵、表征、傳播、流通等自身特性和規律,以及有效加工、傳播和利用科學情報的技術與手段。
③ 情報學是一門新興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學科。
隨著人類社會向信息化社會的演進,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認爲是信息化社會的強大支柱之一。情報科學家把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總結爲:可使人們有效地傳播已積累的知識;不斷地使人們及時吸收並應用新知識防止情報知識自身的老化;通過情報的貯存與檢索,喚起人們對知識的記憶;通過對情報知識的有效利用,強有力地推動人類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情報學的曆史
不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情報學的形成與發展是同它們的情報活動、情報工作和情報事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的。現代情報學理論與活動主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産物。C.E.香農的“信息論”、N.維納的“控制論”、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分別爲情報學奠定了理論和物質基礎。情報學的發展曆史可分爲4個階段:
孕育與形成階段(40年代中至40年代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工業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使情報學有了誕生的社會需求和基礎。以德國、英國、美國和蘇聯爲主的一些國家積累了大量需要處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獻資料和科研成果;西方國家對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大大增加;計算機問世並被利用于文獻加工領域;新的學術思想活躍以及新的學科不斷誕生。這些因素成了孕育與形成情報學的強大力量。情報學最初階段的理論基礎是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V.布什和S.C.布拉德福奠定的。前者于1945年發表了“誠若所思”一文,首次提出了機械化檢索文獻縮微品的設想;後者于1948年發表了“文獻工作內容的改進和擴展”一文,強調了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蓬勃發展的文獻工作到20世紀40年代所面臨的必須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結合鑄成了文獻工作向情報學的曆史性轉移。這一時期,情報學發展的最重要國際活動是1948年英國皇家學會召開了國際科學情報會議。
初期發展階段(50年代)
在這一階段情報學已初步形成了研究體系和內容:情報組織,情報貯存與檢索設備,機器翻譯和情報需求。美國人M.陶伯、C.N.莫爾斯、A.肯特、H.P.盧恩等人相繼研究出單元詞索引、敘詞索引、組配索引、題內關鍵詞索引以及定題情報服務的原理或裝置,給情報檢索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人布拉德福和B.C.維克裏于50年代前後分別對文獻分布理論、R.A.費爾桑對分類檢索理論、C.W.克萊弗登對檢索系統性能的評價問題分別作了研究。
1957年是這一階段中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年。美國科學家C.柴瑞宣布在美國把各種各樣的交流研究與活動統一于情報學。同年,在美國,情報手工檢索開始越來越多地轉爲計算機檢索系統。情報學作爲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的性質自此開始越來越有力地顯露出來。
中國情報學起步稍晚,始于50年代。1956年中國科學院建立了科學情報研究所,標志著中國科技情報事業的開始。1957年出版了《 科學情報工作 》雜志( 後改名“科技情報工作”) 介紹國內外情報工作現狀與發展,引起學者們探討情報工作理論的興趣,是中國情報學研究的開端。1958年,該所歸國家科委領導,改名爲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既爲領導決策提供參謀服務,又面向全國各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及廠礦企業。同年,丁柯等人爲了整理情報資料的需要,研究、引進並編譯了國際十進分類法,這是情報部門研究情報理論的早期活動。1958年召開了全國科技情報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科技情報工作的“廣、快、精、准”指導方針。1958年中國已開始出現情報述評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爲具有中國特點的情報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綜合性、戰略性和及時性的特點。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還于1958年創辦了中國科技情報大學,後並入中國科技大學,設立了情報專業。
發展與壯大階段(60~70年代中期)
就國外先進工業化社會而言,情報學在這一時期已成爲一門成熟的而且仍然在不斷發展的獨立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內容、體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系統與網絡實體、 同其他學科和工程技術的交叉程度都變得更爲廣泛、嚴格和複雜。1979年由英國、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和蘇聯6國情報學家所舉行的亞特蘭大“情報科學研究計劃圓桌會議”稱這一階段爲情報學的實用研究階段,重點在于發展適用性情報技術,支持國家情報系統的建立,支持和加強專業化情報服務系統,解決情報用戶與情報系統之間相互作用和關系問題。例如1961年美國化學文摘社用電子計算機實現了“化學題錄”的自動編排。1962年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建立了計算機化的 RECON情報檢索系統。1964 年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建成了 MEDLARS 醫學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並于 1971 年將該系統聯機化。197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統發展公司的ORBIT、1976年書目檢索服務社(BRS) 的聯機檢索系統相繼投入使用。它們在用戶與數據庫之間架設橋梁,促使聯機系統廣泛應用。
與此同時,在理論上也出現了相應的發展,如美國的E.加菲爾德發明引文索引並于1961年試編成了《科學引文索引》。D.J.de S.普賴斯側重從曆史與社會學觀點來研究科學情報,于1961、1963年分別出版了《巴比倫以來的科學》與《小科學、大科學》兩書,爲文獻計量學的發展作了奠基性工作,並提出了科學文獻指數增長定律與衡量科學文獻老化的普賴斯指數。米哈依洛夫等人于1965、1968、1976年分別出版了《科學情報原理》、《情報學基礎》、《科學交流與情報學》3本書,大大豐富了情報學理論。1970年美國T.薩拉塞維克編出了《情報科學導論》,用文集形式系統介紹了美英學者對于情報交流與情報技術的一些觀點。G.索爾頓在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了用加權詞方法的自動標引方案試驗。
上述研究與實踐標志著情報學在60~70年代已進入了它的發展與壯大時期。它是以情報技術的發展與聯機情報系統的建立爲特征的。
在西方國家的情報學發展和壯大的這一時期,中國的情報學只在60年代初期經曆了短暫的發展。1962年袁翰青與曹昌等10多位學者編寫了“科技情報工作講義”,爲創立中國的情報學理論作了可貴的嘗試。60年代初期有關文摘的大討論和分類法還是主題法的大討論,經過爭鳴,肯定了自編文摘的方向,加深了對兩種方法優缺點與應用範圍的認識,活躍了學術研究氣氛。同期,還建立健全了中國情報刊物體系,提出了3大類,9小類的理論。1963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成立了情報方法研究室,購置了布爾檢索機,進行機械檢索與計算機自動翻譯等的試驗與研究。這是中國有計劃地研究情報學的開始。在情報交流方面,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情報網站,通過召集會議,出版刊物,舉辦培訓班等開展情報交流,在某種意義上起到發達國家情報系統的作用。
因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和影響,1966年至70年代初,中國情報學研究陷于停頓。
提高與充實階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高密度信息存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情報學的研究範圍和深度大大拓寬和提高。情報學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國際社會視爲人類信息化社會的理論和物質基礎的一部分。在這一階段,情報學重點面向國家和國際聯機情報檢索系統及網絡的“設計與開發”,情報學基礎理論,情報學與信息化社會。在基礎理論方面,英國B.C.布魯克斯發表了《情報科學基礎》連載論文,提出情報學要研究主觀精神世界與客觀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的觀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情報科學技術處制訂了加強情報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情報技術與系統的計劃。肯特開始研究情報傳遞的經濟學。F.W.蘭開斯特“無紙社會”的觀點,F.馬克盧普開始研究“以科學/學術交流爲基礎的綜合數據庫”,爲未來的情報系統與技術提供必需的理論結構。與此同時,跨越國界的情報聯機檢索系統發展迅速;CD-ROM技術、光盤技術、電子出版物、電子郵政在信息存取和傳播中廣泛應用。情報科學面臨著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會到來的挑戰,從而進入了全面提高與充實的發展階段。
1978年以後,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情報學也進入了繁榮的局面。 1978 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成立,1982年《情報學報》創刊。到1990年底該學會共舉辦學術討論會59次,收到論文4904篇。各省市區、各部委科技情報學會(分會)先後相繼成立。《情報科學》、《情報學刊》、《情報理論與實踐》等雜志陸續出版,使情報學研究十分活躍。1978 年後, 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等數十所高等院校開設了情報學方面的專業,並編出了“情報學”、“情報學概論”與“科技情報工作概論”等有一定學術水平的教材或專著,培養了不少畢業生與研究生。不少科技情報所與大專院校已設立情報學專門研究機構,它們在情報政策、情報需求、情報産業、情報教育等課題研究中獲得了一定成果。中國情報學從一開始發展就注意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吸取先進經驗,推動國內情報學研究和科技情報事業的發展。1978年第一次翻譯出版了西方國家的情報學圖書《情報學淺說》;1979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合作舉辦了中國第一個計算機情報檢索培訓班;1984年國際聯機情報檢索終端首先在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建立。已在近50個城市中配備終端110余臺,檢索課題已超過3萬個。各級情報機構已配備大中小型計算機70余臺,微型機1000多臺,從事情報檢索系統與數據庫開發應用服務與維護的人員達4000人以上。中國科技情報系統已自建各類數據庫300多個;引進國外文獻數據庫達到50多種,累計已提供3萬余個課題的檢索服務。隨著中國科技情報事業的發展,情報學在中國已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並已開始跟上國際情報學發展的步伐。其標志是:確立了自己的研究對象與基本概念;研究內容不斷拓展與加深;研究方法開始定量化;有了近千人的研究隊伍和一批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有了專門的學術機構、專著和刊物,在高等院校設置了相應的科系或專業,培養了自己的研究生。1991年開始招收博士生。情報學作爲一個新興的、生命力很強的交叉學科正在中國學術界贏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學科性質與內容分類
中國學者和外國大多數情報專家都認爲情報學屬于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合成學科,它作爲理解現代化通信與知識綜合化所必須的一個領域而存在。現代科學除了繼續細分深化之外,綜合交叉也是一個重要發展特點。從科學技術發展史來看,邊緣交叉學科已經經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自然科學各學科之間、技術科學各學科之間、自然科學與技術學科之間或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之間交叉;第二階段則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交叉,而情報學則是屬于第二階段的交叉産物。
圍繞著情報學的性質,蘇聯、美國、英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情報專家曾有過一些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論述。鑒于情報學是研究有人參與的情報過程,米哈依洛夫認爲它是屬于社會科學的範圍。而美國的一些學者如薩拉塞維克等則將它分爲理論情報學與應用情報學,認爲前者屬于社會科學,後者屬于自然科學。英國J.法拉丹則認爲情報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必先利用可以予以分割的一些可觀察的單元與現象,進而展開研究更複雜與困難的現象。從工作實踐出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情報專家則把圖書館和文獻學、計算機和通訊科學、管理和系統科學這3個領域的交叉産物視爲情報學。
因爲情報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情報及其活動的各種規律”,追求的目標是“最佳的標引方案”、“最少的情報查找時間”、“最大的情報流通”,所以情報學的內容主要有11個方面:
① 情報的産生、內容、特點和結構;
② 情報的傳播、交流和利用;
③ 情報的貯存和檢索;
④ 情報的標准與規範;
⑤ 情報系統和網絡;
⑥ 情報用戶和情報需求;
⑦ 情報的大容量存儲和高速傳遞;
⑧ 情報學與相關學科;
⑨ 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在科學情報領域的應用;
⑩ 情報的經濟學與社會學;
⑩ 信息化社會。
除上述普遍承認的有關情報學 11 項內容的論述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曾于1979年對情報科學的內容進行了另一種歸納,認爲其內容主要有4個方面:
① 情報的標准與計量。例如,情報系統的基本特性;情報的數量、複雜性、含義、利用和價值;情報的計量和算法;標准實驗條件的定義和測試等。
② 情報的結構。研究課題包括情報搜集和存取系統的結構性質;形式和內容之間的關系 (即語法學和語義學) ;語言結構和情報之間的關系;情報的統計理論以及情報模式如何通過數學計算的方法加以驗證和自動識別等。
③ 情報傳遞。主要是研究人作爲情報加工者的能力和限制條件。研究課題包括人的情報加工特性;人和情報系統、情報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情報的表述。
④ 情報經濟學。主要研究情報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過程。所研究的問題包括情報學概念在經濟結構中的應用,情報經濟模型等。
情報學可分爲理論情報學、應用情報學以及情報工程技術3 部分。
理論情報學主要研究情報的産生、加工、傳遞與利用問題。中國將其歸納爲情報源、流、用的研究模式。 情報學按傳統著重研究源與流兩方面, 認爲用是屬于用戶本身的問題,近來則有趨勢強調用的研究,要研究交流的全過程。由于其他學科在情報學中的交叉滲透,近來産生了一些分支領域:如情報經濟、情報心理、情報術語、情報數學、情報控制、情報社會……等問題的研究,這些問題的研究解決將會使情報學的面貌一新。
情報又可細分爲政治情報、經濟情報、科技情報、軍事情報、社會情報等,但情報學主要關心它們的共性問題。理論情報學的觀點還很多。如M.C.約維茨的決策論觀點,H.葛勞斯的結構與功能觀點,S.K.森的情報基因觀點等等。
應用情報學主要研究情報工作與事業這樣一些偏重實踐的問題,情報工作按流程可分作情報采集、加工、報道、檢索、研究、服務等環節。研究這些環節中的規律性問題構成了應用情報學研究的微觀方面。情報事業則是指一個較大領域(如國家、地區、大的團體等)從事的社會情報活動,對它的研究構成了應用情報學研究的宏觀方面,並多涉及情報的基礎結構,如情報政策與規劃、情報機構、情報中心、情報學會、情報標准化、情報教育等問題的研究。它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情報吸收能力,也是各級領導與管理人員關心的一些問題。應用情報學在中國有較大影響,中國的科技情報學家在這方面作出了一定貢獻。
情報工程技術主要包括情報技術、情報系統等方面。情報技術主要是指與情報工作有密切聯系的計算機技術、縮微技術、聲像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又可以按流程分爲情報輸入技術、情報存儲技術、情報處理技術、情報輸出技術以及情報傳輸技術。情報技術相對于信息技術則偏重于應用層次,其中聯機情報檢索、自動標引、機器翻譯、光盤技術應用等是目前頗受重視的一些領域。由于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知識工程的運用、智能情報檢索、專家系統等給情報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更廣闊的前景。在情報系統方面,比較典型的是通過數據傳輸網將計算機、情報資源、情報機構和用戶聯成有機整體,形成聯機檢索系統,情報資源共享。這方面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名目繁多的各種情報系統。中國曆來較爲重視情報工程技術,各個專業部委在這方面傾注心力較多,其成果較多反映在曆屆的計算機情報檢索及有關技術的研討會上。
按照上述的內容分類,結合中國情報學研究的實際,並且力求與圖書館學、檔案學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本卷情報學共設立了6個分支:屬于理論情報學的情報理論分支;屬于應用情報學的情報業務與情報事業兩個分支;屬于情報工程技術的情報技術與情報系統兩個分支;人物、資料分支。當然,這種分類方法可能不完全合理,只能說基本包括情報學的核心內容。
研究方法
目前情報學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① 社會調查法。通過現場調查針對社會現象搜集數據,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與間接方法兩大類,前者主要是用現場觀察法,後者又分作訪問調查與調查表調查。
② 文獻計量統計方法。對以記錄形式進行交流的各個方面進行計量統計,如對于某國、某學科的論文數量、年度增長率、利用狀況、對文獻中所附參考文獻種類、數量等進行計量統計。從中找出變化規律,建立相應數學模型,從定性與定量分析中達到掌握過去與現在的變化脈絡,進而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
③ 數學分析法。現代數學的許多分支在情報學的研究中都在應用,如在情報檢索理論、情報傳遞的機制、情報采集方案的確定中,概率論、集合論、模糊數學、微分方程、運籌學等均在應用,甚至數論、圖論、泛函分析、變分法等,也可以應用。
④ 系統分析與評價方法。對于情報系統各個側面與總體,可通過引進系統論等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規劃與設計。如情報機構的工作量與處理時間,報道與檢索類刊物的時滯,對收藏的文獻進行評價,對情報産品進行測試,對情報服務工作進行評價,對索引方式與檢索系統進行分析、試驗與評價。由于系統論的研究方法衆多,對某一具體研究對象來說,就需要比較不同的方法,從中選擇最佳方法,以期獲得最優的結果。
⑤ 曆史的研究方法。進行曆史的研究一般先鑒別一個曆史問題,搜集有關史料,形成假說。然後進一步嚴格搜集與組織史料,認真加以核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進行這種研究要力求從經驗走向科學,盡管在這一分析中要做到精確是不容易的。曆史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情報學是如何形成的,促使我們了解過去的事件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與方式。通過情報學發展過程的剖析,可以加深對于情報學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
情報學的研究方法還很多,諸如德爾斐法、內容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哲學研究法,多綜合加以運用,近來又出現空白點分析法、聚類映像法等。
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情報學是在融會許多學科成果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稱它爲一門新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
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英文名稱也是information science或informatics,是一個複雜的科學群體,正處在統一化、體系化的過程中。信息科學的基礎是信息論,它只研究信息傳輸的共性,而不研究信息傳輸的特性,不涉及傳輸的知識內容、價值或語義問題。而情報學除了關心傳輸中的情報結構與形式,還關心傳輸的知識內容。情報學中專門有一個分支──情報研究,專門研究所傳輸的知識內容,分析各個學科、專業的水平動向,並進行適當歸納與綜合,爲各種決策提供支持。但人們仍相信,信息科學可以對情報科學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如它對于消息中有關信息量的概念提供了明確的處理方法。情報學要充分吸收和利用信息論的成果,以提高情報傳遞的效率。
計算機科學是通過對信息處理過程的研究,進一步對軟件、特殊應用(人工智能)、計算機數學及計算機體系結構等方面進行探索性和理論性研究的一門科學。它是一種工具,計算機科學與情報學有著密切的交叉關系。電子計算機在情報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使情報的搜集、加工整理、存儲、檢索、傳輸、開發利用等工作及其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改變了圖書館和情報機構的傳統觀念和服務方式。
文獻學與圖書館學關系十分密切,文獻學或文獻工作是情報學的基礎之一,因此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關系也較密切。但是情報學現在已越出了傳統的以記錄載體爲主要對象的階段,著眼于廣義的人類知識交流。一般來說,圖書館是以藏書、出納、閱覽等爲工作重點,而情報中心則側重加工、報道、研究以至提供各類情報,要求揭示每篇文獻以至每個數據的內容。目錄學是圖書館學重要分支,而情報學則側重于文獻內容之文摘法、索引法與述評法。藏書量是衡量圖書館規模的重要標志,而情報中心則以文獻加工數量,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質量以及情報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作爲衡量其工作之重要標志。
科學學以科學技術整體活動作爲研究對象,主要是研究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構、機制、趨向及與相關領域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關系。它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的産物,是綜合性很強的新學科。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學術交流。一個研究課題確定後,先要查文獻。科學技術發展的具體體現是出人才出成果,而人才與成果最終也要在文獻上表現出來,這是情報學著重探討的一些問題。因此情報學也同科學學密切相關。再如科學計量學是科學學的一個分支,而在情報學中也有所謂文獻計量學,兩者內容是相同或接近的。只不過前者側重爲科學管理決策服務,而後者側重爲情報的科學管理服務。
管理學與情報學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情報管理就是管理學中的一部分。政府、企業或事業單位的領導人要在複雜情況下做出判斷與決策,必須要有信息與情報做根據,而下屬機構在實施決策過程中,又要不斷將情況反饋給上級部門。爲了使各種情報在部門內部外部順暢流動,必須對情報流進行科學管理,才能制訂正確決策,並使之順利實施。
在情報活動過程中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因此它與物理、機械、 電工、 電子等硬科學也有密切聯系。此外,情報學還與控制論、通信科學、語言學、語義學、心理學、社會經濟學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情報學的發展前景
由于情報工作對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持續進步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情報學的發展前景將是廣闊的。我們對其前景的預測就是在這一基本認識和估計下展開的。
① 情報學是以情報工作實踐爲依據而形成的理論,它是一項涉及面非常廣泛的社會事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情報社會化的程度將日益提高,傳統情報系統的觀念也將發生大的變化,情報工作將向産業化方向逐漸發展。
② 情報是人類的一種精神財富,不僅由每個有情報意識的人腦來承載, 而且需要 “世界大腦”來承載。爲了使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容易地取得所需要的任何情報,這就需要把情報學的研究放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的基礎上來開展。光盤、數字通信、光纖通信、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等先進的理論與技術將獲巨大發展和應用。技術的發展又將對整個情報學産生極其深刻的影響,情報學在高新技術的武裝下,有可能爲人類創造性思維活動提供增智工具甚至人工大腦,協助人們進行更加複雜的思維活動。
③ 情報學的內容與框架必將擴大,而不會局限在狹小的科學情報的範圍內。除了紙載文獻這一情報傳統媒體外,其他各種形式的情報媒體──聲像、縮微、電子出版物等正在不斷湧現,這些非紙的媒體的出現將改變辦公室的面貌,使人們開始考慮“無紙信息社會”和“人機對話社會”的出現。社會生活的這種變革,將使情報學在更寬廣的領域內展開。
④ 情報學除了會在情報産生、加工、傳播等環節上繼續加深外,情報交流全過程的研究將會發展,情報利用問題將會突出出來。如果未來在情報學的研究上會有所突破的話,很可能將發生在情報利用的問題上。而情報利用問題的研究反過來又會促進與加深其他環節上的研究。
⑤ 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情報學的綜合化趨勢將更加明顯,會出現更多的分支。在文獻計量學的基礎上,情報計量學將會得到發展。信息産業在經濟中的突出位置,將促使對情報經濟問題研究深化。在情報社會化的進程中,情報社會問題的研究將提到日程上來。情報心理問題的研究盡管剛剛開始,但潛力很大。情報學吸收哲學的營養,有可能使現有概念體系升華,引伸出相應的定理與定律。
⑥ 在研究方法上,將從定性的研究過渡到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並將借鑒與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加以改造,創造出更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從而給本學科注入新的活力。
⑦ 隨著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情報學有可能成爲21世紀的重要學科之一,它將緊緊地與高新技術結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更加充實的學科體系與研究規範,將揭示未來信息社會中人們情報活動的規律性,以及情報信息在社會、經濟、文化中的巨大影響與作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46.html
間諜衛星
間諜衛星又名偵察衛星,其主要用于對使用國家有興趣的其他國家或是地區進行情報搜集,搜集的情報種類可以包含軍事與非軍事的設施與活動,自然資源分布、運輸與使用,或者是氣象、海洋、水文等資料的獲取。由于現在的領空尚未包含地球周遭的軌道空域,利用衛星搜集情報避免了侵犯領空的糾紛;而且因爲操作高度較高,不易受到攻擊。
原理
早期偵察衛星最主要的偵查手段是利用可見光波段的照相機。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情報種類的多樣化,現在的偵察衛星使用的搜集手段可以大致上區分爲主動與被動兩大類。
主動手段就是由衛星發出訊號,借由接收反射回來的訊號分析其中代表的意義。譬如說利用雷達波對地面進行掃描以獲得地形、地物或者是大型人工建築等的影像。被動手段是利用被偵查的物體發射出來的某種訊號,加以搜集並且分析。這種偵查方式是最爲常見的一種,包括使用可見光或者是紅外線進行照相或者是連續影像錄制,截收使用各類無線電波段的訊號,像是各種雷達與通訊設施等等。
目前各種光學攝影的效果的最大分辨率是各國家的機密,不過從各種公開或者是半公開的資訊當中,很多人相信目前的偵察衛星要取得地面上的車牌的數字是輕而易舉,至于是否可以連報紙上的文字都能夠清晰的獲得,就沒有足夠的資料與以佐證。
發展史
1959年2月2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空軍基地裏,有一枚高大的“宇宙神——阿金納A”火箭聳入雲端,它那圓錐形的頂端就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顆間諜衛星,美國諜報部門稱它爲:“發現者1號”。當倒數計數到零時,火箭便呼嘯著把“發現者1號”送入了太空軌道。1960年10月,“宇宙神——阿金納A”又運載著另一顆間諜衛星“薩摩斯”升上了藍天。它在太空運行中可以進行大量的錄音和錄像,比如它在蘇聯和中國的上空軌道上飛行一圈所收集到的情報比一個最老練、最有見識的間諜花費一年時間所收集的情報還要多上幾十倍。蘇聯也于1962年發了“宇宙號”間諜衛星,對美國和加拿大進行高空間諜偵察。截止1982年底,美國和蘇聯分別發射了373顆和796顆專職間諜衛星,總數達1169顆,這一千余名“超級間諜”在幾百公裏高的太空上,日日夜夜監視著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現代的技術偵察主要是空間偵察,而空間偵察則又是利用各種間諜衛星來實施的。這類間諜衛星主要包括照相偵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海洋監視衛星、導彈預警衛星和核爆探測衛星。
間諜衛星具有偵察範圍廣、飛行速度快、遇到的挑釁性攻擊較少等優點,蘇美兩國都對它格外鍾情,把它當做“超級間諜”來使用。當前美、蘇兩家的戰略情報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通過間諜衛星獲得的。1973年10月中東戰爭期間,美、蘇競相發射衛星來偵察戰況。美國間諜衛星“大鳥”拍攝下了埃及二、三軍團的接合部沒有軍隊設防的照片,並將此情報迅速通報給以色列,以軍裝甲部隊便偷渡過蘇伊士運河,一下子切斷了埃軍的後勤補給線,轉劣勢爲優勢。在此同時,蘇聯總理也帶著蘇聯間諜衛星拍攝下來的照片,匆匆飛往開羅,勸說埃軍停火。1982年英、阿馬島之戰期間,蘇、美頻繁地發射間諜衛星,對南大西洋海面的戰局進行密切的監視,並分別向英國和阿根廷兩國提供敵方軍事情況的衛星照片。可以說,間諜衛星的數量和發射次數,已經成了國際政治、軍事等領域內鬥爭的“晴雨表”了。
照相偵察衛星
“大鳥”間諜衛星是照相偵察衛星中主要的一種。它是由美國空軍委托洛克希德公司研制並于1971年發射上天的。總長爲15.24米,直徑有3.05米,重達13.3噸。它所擔任的間諜偵察任務繁多,身兼數職,既對地球表面做普查偵察,也對重要目標做詳查偵察:既要對目標進行照相,又要對各地的電磁波進行監收,更奇妙的是,這只“大鳥”還常常馱著“小鳥”飛上太空,然後“卸下”這些“小鳥”帶著他們在外層空間漫遊,即由大衛星(母星)和一、兩顆小衛星(衛星)組成一個“間諜衛星家族”。“大鳥”間諜衛星還長著三只明察秋毫的“大眼睛”。一只“眼睛”是一架分辨力極高的詳查照相機,可以看清在地面上行走的單個行人。另一只“眼睛”是一架新型膠卷掃描普查照相機,用它來進行地上大面積普查照相。第三只“眼睛”最神秘,它是一個可以在夜間看見地下導彈發射井的多光譜紅外掃描照相機。“大鳥” 間諜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必須在衛星飛抵夏威夷群島地區上空時彈射出來,並由空軍回收,然後再進行沖洗和認讀。迄今爲止,外層空間已經有16只“大鳥”在“展翅飛翔”,以它那鷹一般的銳眼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地球上那些令人擔心的地區。1971年美國發射了一顆“KH-9”間諜衛星,也叫“大鵬”間諜衛星。1976年底,中央情報局在美國空軍範登堡基地又發射了由美國伍德裏奇公司研制的最先進的第五代照相偵察間諜衛星“KH—11”,俗稱“鎖眼”。這是太空間諜戰的一個重大突破,因爲“KH—11”間諜衛星屬于“數字圖像傳輸型的實時照相偵察衛星”。它不用膠卷,而是由衛星上的“成像遙感器”通過掃描方法拍攝地面場景圖像,並將這些“高品位遠距照相電視信號”采用數字圖像的傳輸方式傳輸到地面衛星接收站,這樣,華盛頓的國家圖像判讀中心就能立刻了解到有關國家各個領域的瞬時動態。“KH—11”間諜衛星的優點一是不受膠卷的限制,二是具有誘人的“實時性”(即衛星上的成像系統一攝制下地面的目標,則地面上衛星接收站的情報人員也就能立即同時看到了)。最初時,蘇聯軍方及諜報部門不了解“KH—11”間諜衛星具有發射實時信號照相的能力,因此有許多軍事設施都沒有隱蔽起來,甚至連導彈發射井的井口也沒有掩蓋,讓美國諜報機關得到了許多高度機密的情報照片。
1990年初,美國間諜衛星拍攝到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附近,正在興建一座神秘的工廠,據專家反複分析照片認爲,這是一座化學武器工廠,許多國家也紛紛予以譴責,但是利比亞否認此事,並說這是一家普通的制藥廠。事隔不久,這家工廠被一場無情的大火化爲灰燼,利比亞國家元首發表聲明,譴責美國間諜衛星和縱火間諜的破壞活動。“KH—11”間諜衛星迄今爲止已發射了5顆,是當今世界太空中間諜偵察衛星的“王牌”。80年代起,美國已著手制定一項代號爲“靛藍”(現已改稱爲“長曲棍球”)的新衛星系統的研制計劃。它將利用最先進的雷達設備,實現全天候的晝夜偵察。利用電腦把雷達訊號提高,變成雷達造影,可能穿透雲霧和黑暗,甚至還可能發展成具有穿透建築物的能力。
蘇聯雖然在1961年4月12日首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般載入宇宙飛船,揭開了載人航天技術發展的序幕,但是在間諜衛星研制方面還落後于美國。1959年美國的“發現者1號”間諜衛星升空後,蘇聯便大大加快了研制間諜衛星的步伐。1962年3月16日,蘇聯第一顆間諜衛星“宇宙—1號”飛上了藍天,在短短的9個月內,蘇聯一口氣發射了“宇宙—1號”至“宇宙—12號”總共12顆照相偵察間諜衛星,著實使美國諜報部門大吃一驚。“宇宙號”照相偵察間諜衛星重約4~6噸,分普查和詳查兩種,並且都是回收型的。初期時均爲衛星整體回收,1968年後才發展成爲只回收膠卷艙,以延長衛星的使用壽命。回收一律是在蘇聯的塔什幹和哈薩克地區回收,當衛星飛抵這些地區上空時,衛星的儀器艙與回收艙便自動分離,裝有膠卷與信標發射機的回收艙從空中下降,到一定高度時便自動打開降落傘,進行軟著陸。在降落過程中,信標發射機還會連續以四對字母TK、TG、TF、TL中的一對莫爾斯電碼發射信標信號,以便使回收人員准確尋找到回收艙的降落點。
照相偵察衛星上使用的照相機有“全景照相機”;“畫幅式照相機”和“多光譜照相機”。
“全景照相機”可以旋轉整個相機,其旋轉角度達180度,可以用來進行大面積搜索、監視、進行地面目標的“普查”。“畫幅式照相機”主要用于“詳查”地面目標,把某一個重要目標拍攝到一張分辨率很高的膠片上。美國“大鳥”照相偵察間諜衛星上的畫幅式照相機,從160公裏的高空拍攝下來的照片,竟能夠分辨出地面上0.3米大小的物體,也就是說能夠看清是一只狗還是一只貓。“多光譜照相機”裝有不同的濾光鏡,對同一目標進行拍照,得到幾張不同的窄光譜的照片,由于不同的物體具有不同的光譜特性,所以,只要用“多光譜照相機”對僞裝的物體進行拍照,就可以揭露它的真面目,識破敵方的詭計。
電子偵察衛星
電子偵察衛星具有多種功能。它能夠截獲敵方預警、防空和反導彈雷達的信號特征及其位置數據,能夠載獲敵方的戰略導彈試驗的遙測信號,也能有效准確地探測敵方軍用間諜電臺的位置。蘇聯從60年代中期開始發射電子偵察衛星,到1982年底共發射了134顆。蘇聯的電子偵察衛星一般是橢球體或圓柱體,多采用“混雜多顆組網法”使用,即在同一軌道內,發射4~8顆電子偵察衛星,一顆飛過去後,緊接著又飛過來一顆,可以接力式地連續進行通信竊聽。這種衛星具有情報聯絡的功能,可以與世界各地的蘇聯間諜保持無線電聯系。1977年4月,伊朗反間諜部門逮捕了一名叫拉巴尼的間諜,他就是利用“通信情報型的電子偵察衛星”在飛越當地上空時,接收這顆間諜衛星發送給他的密碼電文。由于在接收密碼電文時,拉巴尼沒能隱蔽好他的衛星接收天線而被反間諜部門發現後,突然沖進密室將他抓獲。
美國從60年代初開始發射電子偵察衛星,到1982年底共發射了78顆。分爲普查型和詳查型兩種。普查型電子偵察衛星體積較小。如美國的“PH—11電子偵察衛星”即屬此類。它高僅0.3米,直徑0.9米,呈八面柱體,重量約爲60公斤。往往是在發射其它較大的衛星時,把它捎帶上一起發射出去,所以國外諜報部門也叫它“搭班車間諜衛星”。1962年美國發射的“偵察號”電子偵察衛星能夠在很寬的頻段內對無線電系統進行偵察。這種間諜衛星重約1000公斤,它在一天中可以兩次飛越莫斯科上空,並能把載獲到的無線電信號儲存起來,當衛星運行到預定地域的上空時,又會自動將情報用無線電發回地面,或用回收艙送回地面。美國情報部門常常用它來截收蘇軍總部發至全球各海上艦隊的秘密電波。1973年發射的“流紋岩”電子偵察衛星主要是截獲竊聽蘇聯從普列謝茨克試驗發射固體洲際導彈以及從白海試驗發射核潛艇導彈的電子訊號。它可以同時監聽11000次電話或步話機的通話。在澳大利亞和英格蘭都設有專門接收“流紋岩”電子偵察衛星傳輸無線電信號的地面衛星接收站。電子偵察衛星還有一種特殊的“跟蹤人”本領。只要間諜把一種“顯微示蹤元素”或“電子藥丸”加在特制的食物和飲料中讓某個人吃下去,那麽,當電子偵察衛星飛到這個人所在的區域時,衛星上的電子和攝影儀器便會對這個人進行跟蹤,無論這個人走到哪裏,躲在哪裏都無法逃出衛星的跟蹤。
海洋監視衛星
1977年11月,蘇聯塔斯社發布了一條措詞模糊的新聞:“蘇聯一顆人造衛星的壓力降低,並采取計劃外的飛行形式,開始下降……”接著,美國設在科羅拉多州的北美防空司令部衛星觀測站,提出了一條比較露骨的新聞預測:“一顆蘇聯的間諜衛星將在近日內墜落到地球上。”這消息一時在世界各國引起了驚慌,擔心墜落的衛星會落在自己的國土上,1978年1月24日,美國夏威夷的馬維島衛星觀測站觀測到天空中有一個閃著耀眼紅光的物體,急速向東北方墜下,最後在空中爆成數千塊碎片,紛紛落在加拿大的大奴湖地區。美國諜報技術部門立刻派出100多名航天專家去那裏搜尋衛星碎片殘渣。通過分析,美方認爲,這是蘇聯的一顆重達2700公斤的雷達型“海洋監視間諜衛星”,即蘇聯第16顆海洋間諜衛星——“宇宙954號”。這種間諜衛星主要是用來探測、跟蹤世界海洋上的各種艦艇。通過截獲艦艇上的雷達、通信和其它無線電設備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對海上的軍事目標進行監視。蘇聯研制海洋監視衛星起步較早,擁有用核反應堆提供能源的“雷達型海洋監視衛星”和用太陽能供電的“電子竊聽型海洋監視衛星”。從1967年起就使用這兩類衛星了。而美國則在10年以後才擁有“電子竊聽型衛星”。海洋監視衛星上面裝有紅外輻射儀等高靈敏度的探測儀器,不僅能夠發現和跟蹤海上目標,而且也能夠監視水下60米深的核潛艇的活動。更奇妙的是它既能夠測量出核潛艇上的核發動機排出的熱量與周圍海水的溫差,掌握潛艇在海下的位置和計算出潛艇行駛的速度,而且還能測出海底山脈、海溝、隆起部位和斷裂區的高度、深度和寬度,繪制出精確的海底地圖。1982年英阿馬島之戰中,蘇聯接連發射了“宇宙—1365號”和“宇宙—1372號”海洋監視衛星,以此來偵察英阿雙方的軍事戰況,並把所獲取的英國軍隊的有關情報馬上提供給阿根廷軍隊,以致阿根廷空軍一舉擊沈了英國特遣艦隊中著名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美國曾經提出兩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一個是研制“飛弓”雷達型海洋監視衛星,一個是研制“白雲”電子竊聽型海洋監視衛星。1978年6月27日,美國空軍範登堡發射基地發射了一顆長12.2米,重2274公斤的“飛弓”間諜衛星,它裝有四種微波遙感儀器和一臺可見光和紅外掃描輻射儀,即合成孔徑側視雷達,測高雷達,雷達散射計,微波輻射計和可見光與紅外線輻射計,以此來對海洋實行大面積的監視。可惜好景不長,3個月後,這顆間諜衛星便因電源嚴重短路而一命嗚呼了。
導彈預警衛星
當洲際彈道導彈從發射井呼嘯而出後,對距離8000~12000公裏以外的目標只要30分鍾就能命中。這就要求有一種武器能夠在導彈到達目標前就能夠偵察到攻擊導彈並發出戰略預警,及早使人們進入防空洞或者發射反彈道導彈在大氣層外攔截撞毀前來襲擊的敵方導彈。這項任務現在主要是用“導彈預警衛星”來執行完成的。1958年美國便實施代號“米達斯”計劃的導彈預警衛星研制。1966年,又重新制訂了著名的“647”預警衛星計劃(也叫防禦支援計劃衛星)。它是一個圓柱形星體,主要偵察設備是一個長3.63米,直徑爲0.91米的大型紅外望遠鏡,它由2000多個硫化鉛做成的紅外敏感元件組成,能在零下80℃的條件下正常工作。它總長約6.64米,每分鍾可自轉5~7轉。美國從1971年投入實際使用“647導彈預警衛星”以來,已經探測到蘇聯、法國和中國的1000多次導彈試驗。衛星上的探測器在導彈發射90秒鍾之內,便能探測到在起飛的導彈,並在3—4分鍾內把探測到的各類信息傳輸到美國夏延山上的北美防空司令部。
蘇聯的導彈預警衛星是在1967年發射的。它既能夠“看”到美國中西部的戴維斯——蒙森、小石城的“大力神導彈”發射基地和馬姆斯特羅姆、沃化的“民兵式導彈”發射基地,又能隨時與蘇聯保持通信聯系,用這種大橢圓軌道的預警衛星每天可以進行14小時的監視,因此,只要同時使用2~3顆這種衛星就可以進行全天候的環球監視了。至1982年底,蘇聯共發射了33顆導彈預警衛星,在太空中與美國又開始了一輪超級偵察之戰。目前國外正在研制新一代的導彈預警衛星,主要是采用一種“凝視”型紅外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含有幾百萬個敏感元件,各自負責凝視盯住地球表面的每個地區。只要某地區有導彈發射,快速飛行的導彈尾部噴出的猛烈火舌便會被衛星上某一部位的敏感元件感測到,于是立刻就可以預先報警了。它還具有排除非導彈的自然火光和飛機尾部的熱輻射,降低虛警率和測算出導彈的軌迹,飛行速度及彈著點等高度敏感精確的功能。
核爆炸探測衛星
1979年9月22日淩晨3時,一顆高于地球11萬公裏的間諜衛星,發現在非洲南部出現了一種神秘的閃光,並且在1秒鍾之內,連續閃動了兩次。10月底,美國發表了一項聲明,宣稱該地區發生了一次2000~4000噸級的核爆炸。然而,處于這一地區的南非卻矢口否認與他們有關。但是,不論是怎樣否認也無法排除這顆間諜衛星偵察的可靠結果。這顆間諜衛星就是美國1971年發射的“核爆炸探測衛星”——“維拉號”(拉丁語,“監督者”的意思)。衛星上有二十幾個探測器,可以探測核爆炸時産生的X射線和Y射線,也可以數出核炸時産生的中子數目和記錄核爆炸火球的閃光及電磁脈沖。它能夠探測到高空(爆炸高度在30公裏上)、大氣層(爆炸高度低于30公裏)和近地面的任何核爆炸。並且還可以運用先進的探測儀器系統偵察到地下的種種核爆炸。
http://baike.baidu.com/view/92468.html
周泓旭案--維基百科
陸生周泓旭涉嫌策動中華民國外交部官員交付情資,2017-07-06移送台北地方法院,周供稱「得調查局人員是利用我對於自由渴求的心理叫我認罪」。法官未採信,裁定收押3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9月15日,判1年2月。2021-04-28,台北地院判決周泓旭與王炳忠等5人全部無罪,但仍限制出境。
相關事件
王炳忠案
李明哲案
李明哲遭控顛覆國家政權罪關押5年2022-04-15回家! 為認罪道歉讓台灣人失望
李妻「營救李明哲」勇氣哪來的?李淨瑜:中共獨裁者其實懦弱又心虛
回應
跟王丹一樣,躲在安全區域在那喊打喊殺
放回來了才講這種屁話......
沒被冤獄,也沒被刑求,坐好坐滿放出來叫營救?
央視:台灣軍情局許姓女間諜色誘小她16歲的陸生!
央視2018-09-15報導「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百餘起台灣間諜案件」,軍情局不回應。
回應
當年李登輝一句啞巴彈. 就害慘多少情報員?
色誘學生能換來多少情報?央視編的不合理!有點扯
陸生周泓旭案?
為情報工作都很正常,大陸台灣都一樣
睽違1475天! 遭中共控台諜被判刑 李孟居2023-09-25返國
回應
中國這种国家 甚至連旅遊都不值得去處處充滿危机
台灣可貴的自由民主!
向心遊臺3天被扣1390天
向心夫婦被控洗錢二審仍判無罪 續境管8個月 2023-09-07
中國創新公司主席向心及妻子龔青涉洗錢,一審判無罪,經檢方上訴,二審今天駁回上訴,仍判無罪。向心辯護人表示,夫婦遭限制留台已1390天,希望檢察官不要提起上訴,讓向心夫婦早日回家。
此外,向心夫婦被控涉違國家安全法部分,台北地檢署以罪嫌不足為由不起訴處分。案經台灣高檢署發回,北檢認為罪嫌不足,二度處分不起訴,並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高檢署於8月間駁回,不起訴處分確定。
回應
台灣好一個有民主自由的"國家"啊!
這樣都可以不放人,國際笑話,連澳洲政府都認了。
蔡英文民進黨詐騙集團靠這個當選,把全台民眾騙的團團轉,呵呵
詐騙王國的司法當然是照詐騙犯啊
相關新聞資料
共諜案無罪被滯台 民主笑話 2023-09-09 李晴果
台灣3日遊變3年 澳洲法院認證王立強是騙子 2023-02-19
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發生的「王立強共諜案」,被認為是蔡英文勝選大功臣,當時王立強向澳洲媒體自稱是「共諜」,媒體跟進報導,一躍成為世界重要新聞,不料今年1月間,王立強謊言遭澳洲上訴法院戳破,拒絕給他難民庇護,指他其實是個詐欺犯,反觀遭王立強指控為共諜案上級的向心、龔青夫婦,被我國檢方限制出境。
相關新聞資料
222件共諜案僅19件判六月以上 2021/08/20
王炳忠等5人涉共諜案二審判無罪周泓旭限制出境8個月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哈瑪斯成立於1980年代,曾經與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激烈對抗多年,自2007年後雙方各自控制迦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
與PLO不同,哈瑪斯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1993年,阿拉法特與以色列透過簽訂《奧斯陸協定》達成和平,結束了武裝衝突。哈瑪斯拒絕承認這一和平協定,繼續對以進行攻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則視哈瑪斯為恐怖組織。
1990年代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主導下,促成了「兩國方案」,目標是以巴「一邊一國」,讓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和迦薩走廊建立主權國家。這也成為國際社會解決以巴衝突的原則。然而,近年來,從川普時代到拜登總統主政,美以及沙烏地以伊朗為假想敵,在中東地區結盟的態勢成形,巴勒斯坦問題已被邊緣化。先前傳出,美以兩國官員正低調合作,試圖達成妥協,讓沙烏地興建一座由美國營運的濃縮鈾設施,作為以沙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哈瑪斯背後是由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什葉派為主的勢力扶持,自是更不願見到以沙建交,伊朗等勢力亦樂得為哈瑪斯敲邊鼓。
相關新聞資料
中東和美歐反應“不同調”
沙烏地呼籲以巴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升級,並重申,該國曾多次警告情勢爆發的危險,是因為以色列長期對巴勒斯坦人的迫害所致。
哈瑪斯多戰線突襲,以色列情報螺絲鬆!
地道戰沒用了,以色列完成加薩邊界地上地下科技鐵壁系統 2021-12-17 科技新報
「梅卡瓦」將踏足俄烏戰場能力挽狂瀾,還是會重蹈豹2的覆轍?
時代變了!以色列「梅卡瓦」主力戰車 遭哈瑪斯無人機1發毀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