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1 07:04:35阿楨

經濟巫師

台灣<司法巫師>算啥?全球經濟學家,已從「10個經濟學家有11種經濟見解」,不恥下學算命師,在這波全球經濟危機中、成了<經濟巫師>。

全球經濟危機啊!本館已貼<美該為股災道歉?><美國價值1><美國價值2><歐盟向俄求援?><姓資姓社><五鬼搬運去了>,過陣子再貼多篇。

在這波全球經濟危機中不只使本館前評《M型社會》變成「W型社會」,《富爸爸‧窮爸爸》也全成「窮爸爸」。

富人一變窮:人窮志也窮,不只投資專家的信心喪失、迷信算命成如前評<專家易受騙>,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前主席馬多夫還<行「騙」天下>。

豈只馬多夫,美帝朝野上下買空賣空的經濟體制(前評<啥是連動債>只是「野上」之舉,「上朝」和「野下」從全球汲取資源【買空】,等消費光了、雙手一攤賴債【賣空】),本身即是詐騙集團,而不僅是克魯曼所批:華爾街與馬多夫都是騙局。

先貼些科學「預測」與非科學「預言」已傻傻分不清的全球經濟巫師(尤其是西式民主自由偏執狂「經濟學人」)都幹了些啥事!

另參本館《緣現論》之科學哲學: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Philosophy/ZXYuanXianLun.mht

經濟成長預測值 愈來愈難看【經濟日報記者吳碧娥08.12.14
 
英國「經濟學人訊息部」(EIU)發布台灣明年經濟將負成長2.9%,是國內外研究機構中最近發布比較悲觀的經濟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個月曾預期台灣明年經濟成長可達2.2%,但IMF也不排除會下修這個預測。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與台灣綜合研究院日前舉行「台灣經濟展望論壇」時,預測台灣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分別為0.56%與1.53%。中研院說,台灣明年經濟成長將創下2002年以來新低,若不是政府推動四年4,000億元公共工程與消費券貢獻的經濟效益,否則明年經濟恐會負成長2%。
中華經濟研究院雖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1.24%,但也不排除萬一景氣更嚴峻,油價又再度飆升,明年經濟表現最糟時將衰退1.0%。
行政院主計處上月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時表示,台灣經濟從第三季起,將連續三季出現經濟負成長,要到明年第二季才可能恢復成長,根據IMF的定義,台灣已經步入經濟衰退,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只有2.12%。
IMF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亞洲地區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出口削弱,經濟成長將大幅趨緩,雖然IMF上月預測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為2.2%,但IMF也認為這樣的數字太樂觀,預期將會繼續下修。
 
經濟學人08年預言 摃龜連連 >中時08.12-16 鍾玉玨
 
     過去廿三年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每年年終都會為來年經濟趨勢提出預言,不過去年年終特刊《二○○八年全球趨勢》很多的預測都摃龜,看來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影響的不只是金融業,連財經報導專家也全軍覆沒。
     《二○○八年全球趨勢》特刊主編富蘭克林遂在預測明年趨勢的特刊裡加了篇編輯的話,標題是《有關二○○八年:向大家說聲抱歉》。他直言:「誰能預測會發生金融風暴?我們不能。」
     他列出一長串摃龜的預言,包括油價、加拿大軍隊調動、義大利政府變天、俄國軍事政策、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等。
     對於明年趨勢,《經濟學人》的預測包括,勞動力年齡偏高、經濟衰退、藍光DVD大賣等。這次網羅執筆的作家包括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女士、微軟創辦人之一艾倫、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約旦皇后拉妮亞等。

10大預測成笑柄 股市最離譜【世界日報08.12.30
 
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最近舉出有關2008年的10大離譜預測,並強調,這麼離譜的預測並非年年可見。
1、獲利投資新聞信(Profitable Investing Letter)編輯班德(Richard Band)今年3月27日預測:「股市正醞釀非常強勁和持久的大漲。」當時的道瓊工業指數為1萬2300點,12月底則掉到8500點。
2、分析師莫薩密(Bijan Moazami)5月9日預測,美國國際集團(AIG)今年第2季可望有巨大獲益。結果是,AIG於該季虧損50億元,緊接一季再虧損250億元,9月即被政府接管。
3、國會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佛朗克 (Barney Frank,民主黨、麻州)7月14日說:「我想,房地美(Freddie Mac)與房利美(Fannie Mae)營業狀況基本健全。它們沒有倒閉危險。」兩個月後,這兩家房貸巨擘就被政府接管。
4、布希總統3月14日在演說中表示:「此刻市場正在自我糾正。」結果,市場全年都在一直不斷的糾正。
5、CNBC評論員克雷莫(Jim Cramer)3月11日說:「不會!不會!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不會陷入困境。」5天後,這家公司就在政府協助下由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接管。
6、全國房地產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2007年12月9日新聞稿的標題宣稱:「2008年成屋銷售趨勢將走高。」
7、石油界高級主管皮更斯(T. Boone Pickens)6月20日說:「我想,大家將看到今年底前石油價格將達到每桶150元。」
8、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基2月28日說:「本人預期將有一些銀行倒閉。但我不預期大規模的國際活躍銀行將有嚴重問題。」9月間,華盛頓互惠公司(WashingtonMutual)成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倒閉銀行。
9、投資公司金融經理馬多夫(Bernard Madoff)去年10月20日說:「在今日的法規管制環境下,幾乎無人能夠違反法規。」大約1年後,他告訴投資者,他大搞龐氏騙局(Ponzi scheme),讓投資者損失500億元。
10、保守派評論員史提爾(Shelby Steele)2007年12月4日出版「A Bound Man: Why We Are Excited About Obama and Why He Can't Win」一書,說明歐巴瑪為何不能當選總統。

美國《外交政策》月刊評出2008年最失敗的預測

據“中央社”報道,世事多變,名嘴專家自信滿滿對政治、戰爭、經濟、甚至人類的滅亡做預測,有時與事情的發展相去十萬八千裏。以下是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月刊選出的年度離譜預測。

  奧巴馬絕非希拉裏對手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柯裏斯托(WilliamKristol)2006年12月17日在福克斯電視新聞網預測,奧巴馬在民主黨總統初選絕非希拉裏對手。但是在希拉裏輸掉愛阿華州初選後,他宣稱希拉裏將一蹶不振,並在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中預測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赫克比將成爲總統。
  結果:麥凱恩成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高票當選總統。據傳紐約時報正在尋找接替柯裏斯托的人選。

  抛售貝爾斯登股票者是笨蛋

  CNBC財經頻道主持人克芮麥(Jim Cramer)2008年3月11日在回答觀衆的電子郵件問題時表示,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沒有問題,抛售這家銀行股票者是笨蛋。
  結果:六天後,貝爾斯登因次級房貸瀕臨破産,股票市值大幅縮水90%,最後被摩根大通收購。

  海上運油風險小之又小

  美國海軍退役上將布萊爾(Dennis Blair)和知名安全專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2007年5/6月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表示,海上運油風險小之又小,因爲油輪不易遭到攻擊,只有像美國這樣的海上霸主才有能力阻擾海上運油。
  結果:索馬裏海盜11月15日在印度洋劫持沙特阿拉伯油輪“天狼星號”,亞丁灣海盜劫船事件由去年的13件增加至今年的50件。

  衰退是危言聳聽

  股票分析專家拉斯金(Donald Luskin)2008年9月14日在華盛頓郵報說,誰要說我們陷入衰退,或是邁向衰退,尤其是自192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那就是危言聳聽。
  結果: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第二天就宣告破産,身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顧問的拉斯金,也被自由派博客奉上“世界最愚蠢的人”的諢號。

  彭博將選總統 麥凱恩漁翁得利

  美國《商業周刊》2008年1月2日預測,紐約市長彭博將在2月宣布參選總統,成爲自羅斯福以來最具實力的總統候選人,他將吸走希拉裏選票,使麥凱恩漁翁得利,入主白宮。
  結果:以上預測全部杠龜。反之,彭博推翻紐約市長任期限制,可能尋求第三任任期。

  大強子對撞機將毀滅地球

  科學家華格納(Walter Wagner)說,大強子對撞機(LHC)一旦啓用,可能制造小黑洞,造成地球毀滅。
  結果:大強子對撞機9月啓用,人類仍然安在。

  國際油價可能漲到200美元

  高盛(Golden Sachs)能源研究分析師穆提(Arjun Murti)2008年5月5日在《紐約時報》預測,國際油價愈來愈可能在兩年內飆漲至每桶150至200美元。
  結果:國際油價在7月飆上147美元的天價後一路下滑,目前已跌至將近40美元,專家預測明年可能跌至25美元。

  美國銀行體系已穩住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2008年11月13日在國家公共電臺表示:“美國銀行體系已經穩住,再也沒有人擔心大銀行會倒閉,而讓政府束手無策。”
  結果:在美國國會通過7000億美元金融紓困案後不久,花旗銀行股價在一周內重挫75%,每股股價14年來首度跌破五美元。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509/98/90/2_1.html

英報預言2008年世界局勢 希拉裡成為總統?2008年01月03日《廣州日報》

  2008年,世界政治經濟局勢將會出現怎樣的演變?英國權威媒體近日刊登文章,對2008年全球大事走向作出預言,美國大選、石油問題、全球變暖問題以及法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國家的前途都在被預測之列。

  希拉裡會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嗎?是的,很可能

  不受歡迎的布什政府將影響共和黨在大選中的運氣。在民主黨方面,希拉裡將順利獲得民主黨提名,並贏得11月的總統選舉。在民主黨內,希拉裡地位根深蒂固,奧巴馬不大可能擊敗她。雖然奧巴馬的支持率急劇升高,但英國媒體認定希拉裡領先其他民主黨參選人的幅度“非常大而且非常穩定”。

  美國經濟會出現衰退嗎?不會

  美國在2008年年初將滑行在衰退的邊緣,但它應該能避免陷入衰退,部分原因在於它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依然相當強勁。然而,美國經濟不會很快恢復,而是會經歷一個較長的微弱增長的時期。在這樣一個時期中,它對任何進一步的經濟打擊都相當敏感。

  石油會突破100美元一桶嗎?是的

  100美元一直是石油價格的極限。油價幾次接近這個水平,但都沒能突破。然而由於市場的不穩定性,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顯然打算將油價維持在90美元的水平上,因此2008年全年中很難看到這一極限價格仍然不受沖擊。不過,隨著2008年的過去,全球經濟的衰落將對石油需求造成影響。2008年年末的油價可能會比新年伊始時要低。

  普京情況如何?

  他仍將掌握實權,但不會成為獨裁者

  普京已選擇他的親密盟友梅德韋杰夫作為2008年總統選舉的候選人。梅德韋杰夫將贏得選戰,然后他將讓普京擔任總理。議會可能會通過修憲,將權力從總統移交給總理。即使不這麼做,實權仍然由普京掌握。不過,他不會成為獨裁者:權力將在相互競爭的克裡姆林宮高官團體中進行分配。

  穆沙拉夫命運如何?

  情況會更加糟糕,他有可能下台

  隨著貝·布托遇刺身亡,巴基斯坦政局變得更加動蕩而難以預測。穆沙拉夫今年面臨的情況會更加糟糕。他在美國及巴基斯坦軍方的支持者可能會認為他涉嫌腐敗且造成國內分裂,不值得進一步支持。年底前,穆沙拉夫下台的幾率超過五成。

  薩科齊會如何?讓法國社會發生“爆炸”

  由於薩科齊對改革的堅定不移,法國社會將繼續呈現充滿喧囂與擔憂的局面,且有進一步升級的趨勢。薩科齊改革施行多年的嚴格的勞工法將成為導火索。而法國行政部門、大學與市郊也是敏感區域。另外,薩科齊沖動的外交政策也可能使法國在新的一年裡出現麻煩。但是,薩科齊能得到法國公眾的普遍理解,2007年處理罷工潮的事實也証明,在某些難題上,薩科齊有轉危為安的訣竅。

  法國人選擇薩科齊為總統是希望他能改變法國。2008年,他將承受太多的風險,但預計沒有一個是致命的。

  伊朗會受到轟炸嗎?幸運的話,2008年不會

  甚至對伊朗意圖持最悲觀意見的美國人現在都斷定,伊朗最早要到2009年才能獲得足夠材料來制造核武器。如今,它還沒有核武器,也沒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所以,美國在2008年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性不大。

  伊拉克將面臨分裂?是的

  由於戰爭,伊拉克目前已近似一個支離破碎的國家。從通常意義上來看,這個國家已經開始分裂了。預計不久后,伊拉克將不被視為一個統一國家。人們將寄希望於這個權力受到限制的國家政府,按照既定協議分配石油收入。這需要伊拉克能夠與周邊國家保持和睦關系,而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也不容忽視。

  應對全球變暖問題?進展將是明顯的

  2008年,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問題方面將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然而,每前進一大步將會出現小小的后退。雖然去年美國在巴厘島氣候問題大會上最終與國際社會達成妥協,但是由於布什政府對於該問題始終將焦點放在發展中國家上,所以氣候問題仍有復雜化的可能。美國、歐盟以及譴責發達國家高排放量的發展中國家始終是氣候問題中對立的三大利益體。

  谷歌接下來會怎麼樣?大繁榮

  谷歌的主宰力量將獲得更多的動力,使它在全球搜索業務中佔據75%以上份額。它的收入將達到180億美元,股票價格將上升到1000美元。
  現在它已經打敗微軟和雅虎,並証明它能以幾何級數增長。到2008年年底,谷歌的巨大影響力將開始迫使互聯網的面貌進行重新調整。但谷歌的致命弱點也將在2008年顯現出來,因為官方對於網絡隱私問題的擔憂達到了新的高度。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029/6727574.html

2009美國經濟10大預言:GM破產 華爾街1/4失業 油價30美元

【鉅亨網2008/12/24編輯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儘管在2008年有許多預言「摃龜」,但還是有人為 即將到來的2009年美國經濟卜個卦,預言一番。新華網 報導,據《國際金融報》文章指出,一位具有哈佛大學 MBA學位的作者為明年國際情勢作出了10大預言,他說 ,通用汽車將在明年 4月申請破產保護、NASDAQ前主席 麥道夫(Bernard Madoff)將在審判中稱自己瘋了、華爾 街 1/4工作消失、油價每桶30美元左右…

預言1:通用汽車將在4月底申請破產保護

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的資金會讓通用汽車(GM)茍延殘 喘到2010年嗎?門都沒有。債券持有人和全美汽車工人 聯合會將爭來爭去。瓦格納會被炒魷魚。而還未到任的 政府行業管理者「汽車沙皇」將對這一切感到厭倦。最 終,國會不會提供通用汽車真正需要的500億美元。

預言2:麥道夫將在審判中稱自己瘋了,但會以失敗告終

在這個充斥著借口的年代,為什麼他就不能找個借 口逃脫呢?他會為自己請來能用金錢收買到的最好的律 師,這些人會羅列出一大堆證明他瘋了的理由。但這沒 什麼用。判決結果呢?他還是有罪。

預言3:高盛將收購億創理財,大舉進軍網上銀行業

高盛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費恩大張旗鼓地捍 衛華爾街的傳統業務模式。但他清楚這種表演應該謝幕 了。

預言4:華爾街將再收縮25%

華爾街將會驚恐地發現,這次真的是今非昔比了。 到 4月份時,會有更多的裁員。到明年秋末時,還會再 有一輪裁員。總的來說,華爾街有1/4的工作將在2009年 消失。

預言5:Apple(蘋果)將迎來新首席CEO

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最終,喬布斯和蘋果董事會將 對無休止的質疑和困惑感到厭倦。

預言6:彭博創始人Bloomberg收購紐約時報

一個讓人耳朵磨出老繭的傳言最終也將變成現實。 在競購大戰中,Bloomberg將會勝出,使其在紐約的影響 力超出第三任市長任期。

預言7:原油價格2009年大多數時間徘徊在每桶30美元

OPEC對每桶30美元的油價不會滿意。但如果歐巴馬 大力推行其狂熱的反化石燃料計劃,OPEC會更不高興。 因此OPEC會繼續將油價維持在低位,直到美國會再次認 為每加侖汽油1.50美元的價格會一直保持下去。這會持 續1年左右時間。油價在2009年底將重回每桶50美元。

預言8:2009年表現最差的全球市場將是當代藝術品市場

泡沫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將競相尋找底部,如長島漢 普頓海灘的房屋和紐約市中心的公寓。但當代藝術品市 場將是其中最大的輸家。當過去幾年投資藝術品的許多 人認識到他們陷入了另一場龐式騙局,藝術品市場也會 基本上消失。

預言9:S&P 500指數2009年將收在1200點,上漲30%

在上周末的《巴倫周刊》上,12位華爾街精明的策 略師中有11人預計200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將收於975點 至1100點之間。這種共識幾乎從來都是錯誤的。到明年 夏末時,3/4的公司收益將會開始上升,投資者的貪婪 將取代退縮,年末時的反彈將推動標準普爾指數攻上 1200點。

預言10:歐巴馬將迎來總統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上任之年

沒有什麼能比別人的失敗更能襯托出你的優秀了。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81224_2_1aaf1

瑞士銀行2009年十大預言

 瑞士銀行公佈2009年可能出現的十大意外事件,最驚人的是油價將跌破20美元,黃金跌至每盎司300美元。不過,這項預言準確度不一,今年的預言有不少錯誤。
  新華網報導,這份由瑞銀全球股票戰略組和全球資產配置組聯合公佈的報告,是在確定各種情況下,揭示可能出現的「上漲」或「下跌」的風險。
  報告對去年公佈的2008年十大意外事件進行評估,變成現實的是:油價跌至50美元、美元升值、新興市場股市下跌及中國通貨膨脹大幅下挫。
  沒出現的事件包括: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已開發國家通縮而發展中國家通膨、金融股跑贏大市、股市波動處於較低水平。部分成真的包括貿易全球化進展出現陰影、日本股市表現優異。

  而2009年十大驚嚇預言包括:

  1.產油國減產幅度未能追上需求下跌的步伐,油價可能失守每桶20美元。
  2.國際貨幣基金及全球央行沽售黃金套現,拖累金價跌見每盎司300美元。
  3.今年具投資級別及高回報企業債券價格急跌,反映投資者憂慮企業違約率攀升,但明年企業違約率升幅將較預期溫和。
  4.美元對日圓及歐元匯率分別跌至歷史新低。
  5.反映定息和與通膨掛鉤的國庫債券利息差距的「平衡通膨率」維持接近零。

  6.全球經濟收縮,有別於早前預料的成長1%。
  7.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購買企業債券的行動變成例行公事,不再令市場驚訝。
  8.新興市場股票本益比升至已開發國家水平。
  9.今年受信貸危機重創的企業股價,明年將跑贏優質股。
  10.美國候任總統歐巴馬上任後將為企業提供稅務優惠。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t=6&NewsID=138428

陶冬:明年全球經濟 007 經濟零成長 零利率 中國僅能保7%

瑞信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精準的預言令,他在台灣知名度大幅竄升。

【蘋果日報2008年12月18日謝富旭╱台北報導】電影「007」與全球經濟有何干係?在經濟學家眼中,卻大有關係!瑞士信貸證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將呈零成長,利率也將趨近於零,同時預言中國經濟成長率保8失敗,將僅有7%,007就是明年全球經濟最好的寫照!
陶冬日前接受《今周刊》邀請來台發表演說,演講一開始,第1張幻燈片就出現電影007主角龐德步行時突向觀眾開槍的經典畫面,令聽眾一頭霧水。陶冬隨即說:「007就是我對2009年全球經濟的基本描述!」

海嘯巨浪明年才來襲

陶冬指出,如果說2008年是全球金融海嘯的前浪,那麼2009年就是明知巨浪要來,卻躲也躲不掉的一年。而2008年與2009年全球經濟的基本差別,就是2009年經濟會變得更糟。而且,美國、日本與歐洲同步衰退已成定局。
陶冬分析,金融海嘯重創全球資金市場,導致資金市場功能萎縮,這如同人體肺功能急劇惡化般,人體健康將嚴重受創。他認為,元氣大傷的全球經濟,一定得需要時間進行復元,在1年內全球經濟復元的機率極低,甚至持續惡化的悲劇將難以避免,因此,悲觀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呈零成長。
陶冬對第2個零的預測是明年全球利率將逼近於零。儘管金融市場對政府大氣魄地降息救經濟寄予高度期望,然而,陶冬卻警告,明年上半年全球各大經濟體的政策利率將逼近於零,世界的未來可能會變成九O年代以後的日本,或是變成千禧年後的美國,這就是當前這座「零利率分水嶺」的兩端。分水嶺的一端代表是日本長達15年的經濟消沈,另一端則是過去世人所稱讚的「葛林斯班盛世」,也就是現在世人所咒罵的「葛林斯班泡沫」。

信貸市場為復甦指標

零利率倒底是全球經濟是福是禍?陶冬在其部落格撰文指出,這將取決於信貸市場的緊縮程度。今後2年內,全球銀行、企業與個人的借貸行為將決定世界未來倒底是會迎向日本失落的15年還是另一個葛林史班泡沫。
針對中國經濟,陶冬預測中國經濟明年成長率僅有7%,而且未來幾年內將停留在7~9%的區間。他指出,過去幾年讓中國經濟成長率維持2位數成長的兩大因素皆消失了,其一是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世界工廠,其二是中國都市化帶來的房地產市場狂飆走勢。陶冬說:「這兩大因素消失後,我還沒看到使中國重回2位數成長的超級因素出現!」

陶冬小檔案
.現職:瑞士信貸證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
.學歷: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
.經歷:香港寶源證券高級分析師、中國研究部主管

今年經濟預言情況
1月:美國聯準會為救經濟不惜把基準利率降至零
1月:次貸危機最可怕不是次貸本身,而是其引發的連鎖效應
7月:中國經濟亮起紅燈,惡化情況將超出市場想像
8月:美元轉折點出現,將與油價反向,由貶轉升
9月:雷曼兄弟不會是最後一顆地雷,甚至也不會是最大的一顆
10月:中國貨幣政策將從穩建變成積極、從緊縮變成適度寬鬆,人民幣將由貶轉升

美國《商業周刊》「2007年的最失敗預言」

 美國《商業周刊》日前刊登了「對2007年的最失敗預言」,包括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去年5月預言:「我們認為次按市場不會對其他經濟領域或整個金融體系造成嚴重影響。」但他說了這話3個月後,全球信貸危機爆發。
 其他失敗預言包括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勒雷亞去年1月說:「儘管學術界、華爾街分析師和媒體有些亂七八糟的預測,但(房屋)銷售的穩步改善將促使價格上升。」但事實上,房價隨後不斷下降。
 英國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布朗勳爵前年6月預言:「油價從中期來看很有可能在每桶40美元左右徘徊,長期來看甚至有可能下降到25美元至30美元。」但去年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70美元,今年更突破100美元。
 卡里斯投資顧問公司分析師博伊德前年預言:「亞馬遜是一隻茍延殘喘的股票。」但去年該股價格由38.5美元上漲到85.09美元。晨星公司分析師諾瓦克預言90歲的億萬富翁克科里安可能決定淡出,但最後卻沒有淡出。
 《商業周刊》自己也榜上有名,前年底預言:「目前趨勢表明,日本經濟反彈的一切條件都已經具備。」但日本經濟去年不但沒有反彈,而且還讓投資者歷盡艱險。 ■新華網[2008-01-07]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1/07/GJ0801070041.htm

財經8大「預測者」周小川「最不準」

 【證券時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凌馨2008-12-電】龔方雄、周小川、易憲容、胡舒立、成思危、賀強、哈繼銘、厲以寧,內地三大證券報之一的《證券時報》今日評出「2008年度財經八大預測人物」。這些對中國經濟界影響力頗大的「經濟明星」,在過去一年中都曾發表過重要財經預測,其言論或觀點甚至能部分左右股市階段性走向。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因多次精準預測新政推出獲評「最準」,堅持以加息對抗通脹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被稱為「最偏離預測者」。

最偏離預測者 周小川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從2003年起就關注通脹問題的周小川,在5月CPI數據退回8%以下後表示,「提高利率仍然不失為對抗通貨膨脹的一種選擇」,甚至在8月15日發佈的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堅稱,「目前引發價格上漲的因素依然存在,通貨膨脹形勢要高度關注」。當時的經濟工作方針,卻已由「雙防」轉為「一保一控」。
 9月16日起,央行終於邁出了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步伐。至今已降息4次,並大幅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至歷史低位。11月的CPI數據卻未受降息刺激,反而降至2.4%的過低水平,刺激國內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宏調首要任務。
 入選評語:「周小川關於提高利率對抗通脹的表態被連續大幅度降息無情地淹沒。」

最機械預測者 哈繼銘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通過對「豬價」、「人價」、「糧價」的觀察分析後,在2007年底的研究報告中預測,2008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將達10%。得出這一結論的理由是今年CPI將達4.0%至4.5%,人民幣升值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到12月17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353元,年度累計升值幅度為6.4個百分點,與哈繼銘10%的預測仍有較大差距。
 入選評語:「畢竟,今年發生了太多意外事情,而且事情的發展似乎更是讓人措手不及,比起相同類型的預測來說,這點偏差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裡。」

最固執預測者 成思危 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

 直至12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成思危仍然宣稱:「最近的股市在掉,有些投資者有驚慌情緒。我認為,中國的股市還是一個牛市,只是從『快牛』轉成『慢牛』。」4月8日,他也曾表示奧運會前股指會有一定上升,其後股指卻從3,613點跌到了8月7日收盤的2,727點。
 《證券時報》沒有對這位年屆高齡的老人太多評語,只是蜻蜓點水般地稱其為「固執的老爺子」。

最冷酷預測者 胡舒立 《財經》雜誌主編

 《財經》雜誌主編胡舒立,4月發表社論稱「股市不應救,不能救,亦不必救」,引爆「救市派」與「不救市派」口水戰。由於謝國忠、許小年等「不救市派」經濟學家的既定地位,市場對「政府救市」一度灰心。
 但自9月18日起,中央三招同出救市,打破了胡舒立的冷酷預言:證券交易印花稅只向出讓方徵收;國資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購上市公司股份;匯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其後個人證券交易免徵利息稅、融資融券試點等利好政策陸續有來。
 入選評語:「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其遭遇困難時,救與不救,應已不言自明。」

最書生氣預測者 易憲容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員

 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的易憲容,於今年7月4日發表文章《樓市不可救、不需救、不能救》。文章數據詳實、文字有力,且充滿感情,一發表便獲得普通民眾廣泛肯定,易憲容也被譽為草根階層代言人。
 然而持續低迷的樓市成交量,及刺激經濟的迫切需求,卻令中央自11月起推出了減免交易稅、放鬆信貸限制、加強住房保障,以及最新的放寬第二套房限制等一系列新政。至12月17日,國務院又召開常務會議,專門部署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措施。
 入選評語:「房地產作為宏觀經濟增長的支柱,在刺激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使得在政府決策中不得不拋開一些感情色彩。」

最親民預測者 賀強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於3月提出議案,建議單邊收取印花稅。4月24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率下調至千分之一;9月18日,交易稅改為單邊徵收。
 入選評語:「這其中,或多或少也有賀教授的一點心血。」

最神奇預測者 龔方雄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師

 8月19日,龔方雄拋出一份「國家救市」報告,稱有關方面正在考慮出台2,000億至4,000億經濟刺激計劃,並預測央行會在下半年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因「奧運行情見光死」跌至歷史低點的上證綜指應聲而漲,當天由下跌0.96%逆轉為上漲1.06%,並於第二天繼續大漲7.63%,位居全年漲幅榜第五名。
 新政在一片懷疑中陸續兌現:9月16日,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10月15日再次下調0.5個百分點;11月27日又大幅下調1至2個百分點;11月10日,國務院公佈的4萬億救市計劃中,今年第四季度優先安排的4,000億元投資,同樣暗合龔氏預測。
 入選評語:「不論怎樣,我們不能不感歎龔方雄預測的神奇。」

最超前預測者 厲以寧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今年一季度,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提出:「治理通貨膨脹不能單純靠提高銀行利率來解決。」從緊的貨幣政策應先轉型為結構性貨幣政策,採取綜合治理辦法。
 政策轉向在下半年發生,中央經濟政策由「雙防」轉向「一保一控」,進而調整為「保增長」。緊縮的貨幣政策逐漸放鬆,財政政策手段走上前台,在行業扶持和提振民生等方面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入選評語:「回頭看厲教授的超前判斷,我們不得不折服。」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12/20/YO0812200009.htm

 股市測不準定理

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股市測不準定理』,這篇就來分享一下啥叫做股市測不準定理,為什麼測不準,如果測不準該怎麼辦。
很多人不停的找尋方法意圖預測股市,我必須很殘忍的告訴你們,沒有人可以預測股市,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預測股市。
股市漲跌的原因有成千上萬種,小從個別公司的某一個工程師寫錯一個碼,導致公司產品出問題,或是交易員敲錯買賣張數;大到國家發生戰爭,整個世界經濟局勢翻空。而且光是台股就有兩千支股票,每支股票都是一家公司,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利益又會互相影響,交叉影響又不知道是多少種變數。更別提到美股與台股連動、主力法人的籌碼……,原因已不可數。
所以你覺得靠技術分析畫畫線就可以看出明天是漲是跌嗎?當然是不可能,也些人說『可是偶爾也會看對啊!還是有一定準度的。』我說『跌或漲就只有兩種可能,每天丟銅板也有一半機率蒙對,那是不是丟銅板也有一定準度呢?』

該怎麼辦才好?

這就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
1.不要玩這麼短,股票在很短期的時間內常常是呈現隨機亂跳,可是長期來看好股票總是不會永遠蒙塵的。
2.學賭場以機率取勝,一般來說今天漲,明天也漲的機率略高於跌的機率,反之亦然,所以如果能夠做對方向就抱著,做錯方向就出場,長期下來賺錢的機會其實遠大於賠錢的機會。
3.挑自己熟悉的股票操作,有些股票每年就是會拉一波,有些股票擺長期會賺錢,也有些股票股性溫溫的,但是每年配息都配不少。找自己熟悉的幾支股票,長期關注,達到某些條件就買進,達到某些條件就賣出,賺錢的機會也不小。(例如中鋼的股票跌到20塊以下就可以買進,漲五成一倍就可以賣出)最後提醒大家,翻開k線圖從現在看過去會覺得技術分析很準,從過去看未來準度就不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股市測不準定理』在作祟啦!
BTW,不是我一個人這樣講而已,索羅斯和科斯托藍尼也說過股市是無法預測的
http://www.shukai.biz/2007/02/blog-post_6649.html

券商預測不准有蹊蹺(陸新之2001年11月12日 )

【賽迪網獨家特稿】2000年年底,各家券商研究機構所做的市場預測,幾乎都一致地看好今年的市場行情,大多數均認爲高點將在2500點左右,更有少數機構樂觀地認爲將達到2700點。然而,市場的走勢並不如人所願,上半年股市走勢便呈牛皮態勢,下半年則是下跌得一塌糊塗,行情轉眼成畫餅。
爲何擁有大量專業人才的券商研究機構會普遍出現這樣的失誤?除了坊間已經一本正經地給出的什么政策因素多變,方法缺乏創新和提高獨立判斷能力等原因外,恐怕還有更多非理性的原因需要分析。
例如,作爲市場主體之一的券商,由于中國股市沒有做空機制,因此,只有看多,公司上上下下才能夠覺得有鬥志,許多部門的預算也才可以得到增加。如果說今年市場判斷失誤,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1999年以來的牛市思維慣性的誤導,顯然是一種比較委婉的托詞。
實際上,在去年年底,已有研究員作出今年市場將進行大幅調整的結論,但可惜的是,在當時的市場氛圍下卻無法引起重視,甚至是很多券商老總級的人物看到這樣的預測很是不悅,發回去勒令研究部門要修改出新的展望報告。事實上,高級管理人會這么做,也是出于報喜不報憂的心態,因爲券商老總要對董事會和股東負責,一年還沒有開始,就對股東說明年行情不好,那么股東們還怎么願意追加投資,怎么上馬新項目?屁股決定大腦的事情,不僅僅是在官僚部門裏面才有。
與此相類似情形還有,不少券商之所以看好今年下半年市場的一項重要因素就在于:證券公司、基金及民間資本上半年利潤普遍不佳,因此這些機構有可能在下半年加大投資力度,積極運作,在個股中集中投入,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完成利潤任務。
這樣的分析預測實在是很粗糙。因爲明明只是證明了市場有投機盈利的動機,但是根本沒有考慮到市場上多空力量的消長,所謂形勢比人強,僅僅因爲機構要翻盤,要把上半年的錢都賺回來就當作是下半年行情看好的理由,也未免太不負責任了。就像經常聽到小股民在跌市時候說,某某股票莊家還在裏面沒有走,他一定會把股價做上去,可事實每每給出的是最殘酷的答案。
其實,去年底今年初,不少實際的市場人士都覺得風向不對,行情要不行了,自己私人的盤子肯定是早早出來躲風頭。但是公司的帳戶還是拖著不願意出來?爲什么?還是制度不完善導致私人利益作怪。例如一個負責自營的,不買股票,肯定沒錢賺,也就沒有獎金分紅。買了股票,還有博殺投機的機會,即使被套,也是公家的錢,自己還是不吃虧。
至于營業部的職員,更加是要對客戶說以後行情好,不然,誰願意買賣,沒有交易,傭金收入也下降。所以,目前畸形的市場結構,導致了券商的股市未來預測報告一定是看好,而且是大好,倒不是說真的券商研究人員都沒水平。
概而言之,對于券商的預測,普通投資者一定要分析其後面的動機心態潛臺詞,千萬別跟著起哄。
http://www0.ccidnet.com/economics/comment/2001/11/12/61_7174.html

易憲容:我對房價預測不准 從來就沒預測過2007年04月11日 東方早報  

  “這幾天,天天還有網民在批評我對房子預測不准。但實際上我從來就沒有預測過房價。”“辭職風波”過去半月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地産名嘴易憲容昨日又在其博客上針對大衆對他“研究不嚴謹、對房價預測不准”一說作出辯解。
  易憲容在博客中表示,“只要強調市場經濟法則的人,從來都不會去預測市場的價格,我也是這樣。網友看看我預測過房價沒有,文章只不過是說一個市場的道理或法則。”
相關新聞
易憲容:商品房預售款專營制度點到開發... (3.29) 易憲容:住房預售款專管點到房企要害 (3.28) 易憲容怒斥“辭職說”是炒作 高調再談... (3.27) 地産名嘴易憲容引咎辭職 開發商稱有理... (3.25)
  在此前的“辭職風波”中,易憲容此前“上海房價會下跌50%”的預測成爲一個“靶子”。日前,他在博客中貼出了2005年發表的涉及此論點的文章《“房地産新政”會走向哪裏?》。
  易憲容在這篇文章中表示,“最近這幾天,經常有人問我,房地産新政後國內房地産價格走勢如何?我就說,哪些地方房地産價格大漲,那么這些地方的房地産價格就會大跌,而且不是小小調整。如果上海及長江三角洲不少地方,房價曾大漲過,大跌也是必然。像上海,房價應該下跌50%,北京房價也應該下降30%,否則,國內房地産價格要得到穩定,房地産投資過熱要得到抑制是不可能的。”
  易憲容最後表示,他本來沒有時間來應對一些人的惡意批評,因爲曆史總是會讓所有事情變得清楚,但是他希望也讓公衆知道,他在2005年到底說了什么。
http://house.mop.com/dc/yj/2007/0411/085118045.shtml

臺灣出現提供氣象信息公司 預測不準得退錢>中國臺灣網08-10-06經濟巫師呢
 
    現代人的生活與氣象息息相關,但愈來愈多人不想只看老天臉色,想做天氣的主人。臺灣新興的“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因提供量身訂制的天氣需求,在不景氣的年代,開創出氣象的新市場。
    據臺灣媒體報道,四年前臺灣氣象相關規定修改,讓民間可以設立氣象公司,提供民間氣象信息需求。當時還在任教的彭啟明取得第
一張個人氣象預報證照,來年看好氣象市場,集資500萬元(新臺幣,下同)成立“天氣風險管理公司”,三年來營業額,從第一年的4萬元,成長到今年的1400萬元。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氣象市場在臺灣地區才剛起步,雖然大多數的企業與民眾都認為氣象信息要付費是不可思議的,但也有企業開始重視氣象信息,作為活動或是產品研發、進出貨的參考。
    至于收費標準,曾有一對新人結婚時剛好遇到梅雨季,正煩惱該哪一天去拍婚紗照,付了5000元請該公司挑日子。有些廠商辦運動會,也會花一、兩萬元請天氣公司幫忙看日子。最近還有賽鴿比賽找上天氣公司,從鴿子飛行路徑去觀測天氣,以決定喂食的份量,收費在10萬元左右。連高鐵公司都是天氣風險公司的客戶,依照每天的天氣預測因應當天沿線的發車狀況。
    不過只要是天氣預測,就會有測不準的風險,如果被指責不準,有時不得不退費,有的則是寫報告說明狀況。
    彭啟明表示,做這種“跟老天爺對賭”的生意壓力很大,天氣預測總有不準的時候,平均一般天氣預測準確率約九成,難度較高的約八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w/2008-10/06/content_10153949.htm

預測  

就是對尚未發生、目前還不明確的事物進行預先估計,並推測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協助管理者掌握情況,選擇對策。
  (一)技術發明、應用成果及經濟前景、社會影響等方面的預測。技術預測還可以根據技術發展階段分爲基礎研究預測、應用研究預測、開發研究預測、生産需求預測等。
  (二)按照預測方法的不同,預測可分爲定性預測法、因果關系預測法、時間預測法三類
  定性預測法是利用已有的主觀認識經驗和邏輯判斷與推理方法爲主,對事物未來發展狀況與趨勢進行的推測和判斷。定性預測法一般用于對缺乏曆史統計資料的時間,或者曆史統計資料不全,而更多地需要專家經驗的情況進行預測,如新産品銷售情況的預測,新技術發展趨勢的預測等。常用的定性預測法有:德爾菲法,主觀概率法,領先指示法等。
  因果關系預測法是把客觀事物之間內在的因果關系,轉換成一種數學語言,找出自變量和因變量,用一種近似的函數關系表示出來,並依靠曆史統計數據,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因果模型),然後根據自變量的數量變化預測因變量變化的預測方法。因果關系預測比較適用于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清晰,而且又具備比較全面的橫向統計數據資料的情況。根據反映因果關系的方程多少不同,因果關系預測主要有單方程的因果回歸模型,聯立方程的經濟計量模型等。
  時間序列預測法是把客觀事物發展自身的內在動力或慣性趨勢,轉換成一種數學語言,用不同時期或時點上的變量間變化關系表示出來,考察變量隨時間的發展變化規律,用變量以往的縱向統計資料建立數學模型(時序模型)進行外推預測的方法。時間序列預測法使用于客觀事物發展內在趨勢明確,又具有縱向統計資料的情況。時間序列預測法主要有指數平滑預測法,趨勢線預測法,(彩票所采用的預測方法)博克斯----詹尼斯法等。
  需要說明的是,多種預測方法有機結合是組合預測,在實際應用中越來越廣泛。由于預測對象本身的複雜,以及單一預測方法的局限性,加之預測軟件的廣泛應用,使得多種預測方法的組合運用既具必要性,又具可行性。通常組合預測有定性預測與定量預測的組合運用,或者多種定量預測方法的組合應用。組合預測可以發揮各種預測方法的優點,避免其局限性,可以提供多種預測結果和預測精度,供預測者從中最優選擇。
  (三)按照預測時期長短的不同,預測可分爲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
僅就彩票預測而言,長期預測對50期以上的趨勢進行的預測。它是彩票預測的重要依據;中期預測是指對50期以下的趨勢進行的預測。短期預測是指10—20期趨勢進行的預測。它是博得大將的重要依據。

統計預測:

  統計預測屬于預測方法的範疇。統計預測是指以實際的反映事物過去發展規律性的調查統計資料爲依據,以經濟或社會、科技理論爲基礎,以數學模式爲主要手段,對客觀事物未來發展變化進行的定量推斷和預測。統計預測可應用于各種預測,如經濟預測、人口預測、市場預測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58062.html?tp=0_11

預測學  

傳統預測學是集陰陽、五行、周易、八卦、奇門遁甲等于一體的以推測已知或未知的事件爲目的的一門學科。
  現代預測學科學或稱預測的科學研究無所不在的不確定性,旨在控制隨機性以及減少無知的程度。預測學通過開發數學模型和程序:制定事物未來發展的可靠預測揭示過去發生事件的准確結果。
  JakobBernoulli(1654—1705)創立了預測學,目的在于減少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由于不確定性導致錯誤決策所産生的風險。預測學的理論部分致力于對無知和隨機的後果進行數學化分析和描述,無知和隨機的具體化就是變異性.預測學的實驗部分運用模型,爲決策者提供恰當決策的必要信息。
  不確定性是幾乎所有問題的根源,因此預測學將成爲更有效的問題解決工具的關鍵.此外,預測學爲分析變異性提供了有效方法,因此,爲將非現實的,確定的世界觀轉變爲現實,隨機的世界觀鋪平了道路,這一轉變,特別是對于科學的所有分支,將産生巨大影響.
  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預測學漸漸地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國內外各部門、各行業不斷應用各種預測理論和方法來進行社會預測、經濟預測、科學預測、技術預測、軍事預測等。同時,決策過程也逐步由經驗型向決策分析技術型過渡發展。目前,預測決策理論和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已發展成爲理論分析、方法技術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專門學科。
  金融市場中也多是含有預測性的技術分析,一般的技術分析因爲著重于買賣訊號,所以預測性較不明顯,比較顯著的如江恩理論,亞當理論,波浪理論等。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 翁文波老先生當年准確預測過幾次澇旱地震等天災,用的一招就是地球本身的對稱性,可惜能看到翁先生詳細資料的機會很少。
  近十幾年來,預測決策理論和方法漸漸被引入到了工業安全領域,用以科學指導安全生産,並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目前隨著現代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國際上安全評價分析以及預測決策實施得到了廣泛應用,如模糊故障樹分析預測、模糊概率分析、模糊灰色預測決策等。利用計算機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人工神經網絡等現代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使安全分析評價預測決策實施開拓了一個更廣闊的應用前程,這些技術方法在英國、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的核工業、化工、環境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以安全分析、隱患評價、事故預測決策爲主體的安全評價工作作爲一種産業在國際上已經出現。
  預測學的基礎理論是決定論與命運觀,古今中外的命運觀有:
  儒家的天命觀、道家的自然命定論、佛家的因果論、基督教的上帝決定論、伊斯蘭教的前定說、古典物理學的機械決定論(即拉普拉斯決定論)、量子力學等現代科學的非決定論及中性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曆史決定論及大統一命運觀----全定論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693.html?tp=9_11

 預言學

  預言學是一門綜合社會人文自然科學的學科,以各門學科爲基礎,對未來做出一定概率(0%-100%)的預言。所預言的內容是由以知的認識所得出的,對未來事物屬性的預測或猜想。
  1.預言學是科學的,有憑據的,不是臆斷。
  2 預言學是建立在各門學科基礎上的,不能獨立存在。
  3 預言學的准確率會隨對世界的不斷認識而變得更准確。
  4 預言學廣義包括預言天象,預言宇宙的宏觀或微觀變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699812.html?tp=2_11

未來學

未來學(Futures Studies 或 Futurology)是一個綜合性研究人類重大領域的未來趨勢、可能圖景、面臨的挑戰、應當采取的對策等內容的新學科。未來學也研究預測未來的科學方法。

綜述

未來學是一項難度很高的研究,因為我們很難集中研究一項尚未發生的事件。不過,這些對未来的推测,並不是好像占星術一樣的虛無縹緲,而是以历史及文化的發展作为參考,並對事件的發展作出合理的推斷。
事實上,只要对已发生进行归纳与总结,就一定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未来,正如DNA可以决定生命一样。
由於每個人的知識和眼界所限,我們對未來所作出的推測未必中肯,而這往往也是預言與事實之間的偏差的原因。要成功預測未來,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中立,另一方面也要擴寬眼界,努力與最新的科技發展及社會趨勢動向保持緊密的接觸。這除了要求參與者要有整全的預期思考方式、技巧及能力,還需要有跨學科、跨文化的視界。

未來學相關研究刊物

 Jounral of Futures Studies

浙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自從 1996 年 11 月起出版與發行第一本英文未來學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半年刊,並與 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 合作期刊之各項事務。期刊並從 2000 年 8 月起改為季刊。本期刊以多元文化發展趨勢之未來導向為主及相關研究主題,尤其歡迎能在重要議題上,提供獨特創見的論文。

MegaFutures大未來

MegaFutures「大未來」為淡江大學於1996 年秋季創刊的未來趨勢中文版季報。此一刊物主要介紹全球未來學現況、全球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研究的發展情形;並做為台灣社會未來研究訊息交換的橋樑。期盼未來成為台灣、亞洲地區未來研究交流的園地。

参看

未來學家
未來研究
另類未來 (又譯:選擇性未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AA%E6%9D%A5%E5%AD%A6

中華預測網:命理預測、易學資料、萬年曆、地區經度查詢、農曆求陽曆、八字排盤、八字反推、六爻起卦、梅花易數起卦、紫微斗數排盤、大六壬起課、奇門遁甲起局、金口訣立課、玄空飛 ...
http://www.zhycw.com/art/default.aspx

兩百年來典型的失敗預測據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新的一年來臨,未來學家們難免又要對即將出現的新事物作出預測,這類預測對於未來的生活有一定的意義。有些人也許認為這樣的預測不靠譜。的確,未來學家過去曾多次預測失敗,有些預測甚至成為史上的超級笑話,但不能因此抹殺預測未來的重要意義。   

下為近兩百年來典型的失敗預測:

   179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未來人類將無錢發動戰爭。這一錯誤預測似乎為今後兩百年內人類不能正確預測未來定下了基調。
   1823年,愛爾蘭科學家戴奧尼夏·拉德納預測, 「高速鐵路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乘客乘坐高速火車時無法呼吸,會窒息而死。」他還堅持認為, 「探月的夢想就像乘蒸汽輪船橫跨多風暴的北大西洋一樣,不可能實現。」
   1876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盧瑟福·B·海斯問電話發明者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這的確是個令人驚訝的偉大發明,但會有人用嗎?」
  1898年,藥物學家海因裡希·德萊賽宣佈,他發明瞭一種可以替代嗎啡的不上癮鎮定劑,名叫海洛因。19世紀美國作家約翰·海伯頓預測,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將不存在不快樂的婚姻,因為那時的法律將非常嚴厲,任何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不具備資格的婚姻將不獲批准。」
  1902年, H·G·韋爾斯也對未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未來,潛艇根本沒有發展前途,艇上工作人員會窒息而死,潛艇只能成為漂在海上的廢物。」不過,他預測對了一件事,那就是互聯網。  
 1923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米利肯的預測更不靠譜,他認為, 「人類不可能造出原子彈。」
   1929年,耶魯經濟學教授費舍爾表示,「股價會永遠保持在高水平」,但沒過多久便發生了華爾街金融風暴。經歷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和四十年代的世界大戰之後,依然出現了不少錯誤的預測。
  1959年,美國郵電部長薩默菲爾德表示,人類在實現登月夢想之前,我們就應該能够使用制導導彈發送郵件了,從紐約到澳大利亞應該不到幾個小時,未來的世界將是導彈郵遞。   1966年,科幻作家亞瑟·C·克拉克表示,「到2000年年時,房子都能飛起來,因此整個社區到了冬季都能遷徙,搬到一個新地方重新開始新生活。」  
 1966年,·香奈爾評價超短裙:「它就像一個糟透了的笑話,是不會流行下去的,何況冬天就要來了。」
  當代最荒謬的科學預測應該是在1999年和2000年交替之時的千年蟲恐懼,當時很多人認為電腦會出現大崩潰。美國最頂尖軟件專家艾德·約頓表示, 「就算只是小範圍出現電腦崩潰,紐約也會變得像貝魯特一樣慘不忍睹。在我看來,千年蟲非常可怕,當2000年1月1日新年鐘聲敲響之時,我們全家都不會在紐約呆著。」但那一時刻來臨,卻什麼也沒發生。這使我們更有信心重新審視當年伊薩克·牛頓爵士在1704年的預測:「世界將在2060年走到盡頭。」他是在推算了丹尼爾預測這本書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時間後得出這一結論的。
http://hk.auctions.buystation.com/blog-viewcomments.html?blogger=3134&topicid=4620
  
世界10大'世界末日'預言歷經幾個世紀均失敗告終2008-09-11
 
據《每日電訊報》9月10日報道,被稱為世界上最龐大機器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簡稱LHC)于當地時間9月10日上午9時36分(北京時間10日15時36分)正式啟動。曾有人預言,對撞機的啟動會造成世界末日的到來,然而,地球依舊在轉動,這麽多年來曾有很多人預言世界末日,而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1533年10月3日:邁克爾.斯迪菲爾(Michael Stifel),馬丁.路德的德國戰友,勸說自己的追隨者賣掉家產和他逃亡。理由是通過對聖經的學習和研究,他發現世界末日馬上來臨。于是,在“世界末日”那一天,邁克爾領著自己的追隨者爬上一座小山,在那裏等待末日的到來,然後一起上天堂。幾個小時以後,末日並未到來,邁克爾匆忙下山,等待他的則是監獄的大門。
1844年10月22日:耶穌再臨派信徒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的追隨者,認為世界末日將在1844年10月22日來臨。現在有一首歌名為《大遺憾》(Great Disappointment),就是源于這一次沒有發生的“世界末日”。末日沒有來臨,許多耶穌再臨派信徒也丟棄了自己的信仰。 1914年:在一次次預言失敗後,耶和華(猶太教神名的基督教讀法)的信徒們不再聲稱自己知道了世界末日的具體時間,但並沒有放棄預告世界末日的到來。宗教團體“耶和華見証人”的創立者查爾斯.泰茲.羅素(Charles Taze Russell),計算出耶穌將于1914年以自己的方式對地球施加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似乎支持了查爾斯的預言,但世界並沒有毀滅。
1969年:殺人王查理.曼森認為,美國日漸緊張的種族沖突會引發世界種族大戰,屆時,邪教組織“曼森家族”將統治全世界。然而種族大戰並沒有發生,“曼森家族”幵始連續殺人,曼森本人最終以謀殺罪被判處終身監禁。
20世紀80年代:美國福音傳道者亨利.林德西(Hal Lindsey)稱隨著歐盟的不斷擴大,世界末日將會隨之而來。亨利從來沒指出世界末日的具體日期,但暗示說正義和邪惡之間的戰爭即將爆發。
1988年11月13日:前NASA工程師埃德加.維森納特(Edgar Whisenant)出售450萬本預言書《1988年被提的88個理由》。根據書中的預言,20世紀90年代,世界將會滅亡。預言未成真,他的書也沒有熱賣。
1993年:美國大衛教教主大衛.考雷什(David Koresh)率領自己的100名追隨者,在得克薩斯州韋科莊園靜坐等待世界末日的到來。在他們的周圍則是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們。沖突在所難免,在莊園裏,信徒們在考雷什的指揮下,儲藏糧草和飲用水,荷槍持彈,戒備森嚴,准備繼續頑抗到底。他們此時深信考雷什的預言已經靈驗,世界末日就要到來。最終,76名信徒被火燒死,其中包括考雷什本人。
1997年3月:一個名為“天國之門”(Heaven's Gate)的組織聲稱,海爾-波普彗星的出現預示著地球將要滅亡。唯一能挽救地球的方法就是“天國之門”信徒的集體自殺。3月26日,警方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座房子裏發現36具信徒的屍體。
2000年1月:數十名基督徒預言2000年的到來將是世界末日的來臨。能讓電腦系統崩潰的Y2K電腦病毒也讓這個預言變得更加令人惶惶不安。然而,一切都像往常一樣。阿根廷隊的守門員卡洛斯.羅阿(Carlos Roa)因相信世界末日的到來,而錯失了與西班牙俱樂部簽約的好機會。
2008年5月:35名“真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教徒在一個洞穴裏呆了6個月,以躲避世界末日的到來。他們的領袖、世界末日的預言者彼得.庫茲涅佐夫(Pyotr Kuznetsov)卻沒有躲到洞穴裏。最終,末日沒有到來,庫茲涅佐夫被送上法庭
http://latelinenews.com/news/ll/fanti/1523454.shtml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
 
作者:喬治.弗列德曼
原文作者:George Friedman
譯者:吳孟儒、林曉芳、黃思瑜、楊彝安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7日
內容簡介
2020年:中國分裂
2050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土耳其、波蘭、日本這幾個新興強權將發生大戰
2080年:地球能源仰賴太空
2100年:墨西哥挑戰美國強權地位
未來100年當中,
為什麼中國無法成為世界強權?而且即將分裂?
為什麼世界新興強權中,沒有印度?沒有巴西?
為什麼美國仍為世界霸權?
為什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發生?

  《全球大預測》中,預測了未來一百年人類的命運與發展。
  本書讓你比世界早一步知道。
  新聞周刊專欄作家兼國際版總編輯,同時也是暢銷書《後美國世界》的作者札卡利亞,推薦本書為每週必讀的書。
  本書以非常清楚易懂的文字,預測21世紀全世界可能遭逢的改變。作者本身即是創立美國民營智庫預測機構「戰略預測」(Strategic Forecasting Inc.簡稱Stratfor)的總裁。他解釋了未來在哪裡跟為什麼會爆發戰爭(還有戰爭會怎樣進行)、哪些國家會獲得或喪失經濟與政治上的優勢,以及新的技術與文化潮流將如何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全球大預測》利用對於過去幾百年來有關歷史及地理政治學的探討,大膽的提出包括人口、經濟、政治面向的分析與預測,包括:
  ●美國與回教世界的戰爭將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第二次與俄國全面性的冷戰
  ●中國將會經歷一場重大、長期的內部危機。墨西哥將會崛起,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強權。
  ●21世紀中期,將會爆發一次世界大戰,由美國對抗東歐、歐亞大陸與遠東這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盟體。不過軍事規模不大,戰爭的傷亡也不大。
  ●技術的研發將集中在太空,主要用於軍事上還有新能源的開發(主要與環境有關)。
本書特色
  喬治.弗列德曼的名言是:「實事求是。不可能的事則免談!」
  由他一手創立的智庫「戰略預測公司」(Stratfor),至今仍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未來趨勢、情資分析機構,經常為各國政府、財星雜誌排名前五百大企業提供建議,進行經營環境的局勢解析,提出全球大戰略思考架構下的政策方向。「戰略預測公司」在全球各地與分析家、學界、智庫、各領域頂尖實務人士合作,將蒐羅而來的情報資訊嚴格篩選整理,定期提出完整而周延國際局勢分析。
  二十世紀末巴爾幹半島衝突期間,「戰略預測公司」是唯一能夠解析1999年北約空襲科索沃背景、未來衝擊的民間機構,經由《時代雜誌》披露後確立了該公司的權威地位。911事件發生後,該公司更首度對大眾定期提供資訊,預測蓋達組織及布希政府的策略方向。
  該智庫也曾經準確預測當今印度、巴基斯坦緊張局勢升高之核心因素,破解出墨西哥毒梟組織的經營結構,並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新政府,就眼前即將面臨的挑戰提出精闢建言。因此,「戰略預測公司」在美國又被稱為「影子中情局」或「民間版的中情局」。
作者簡介
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生於匈牙利,父母親是二次大戰時納粹大屠殺事件的生還者。由於政治因素,弗列德曼在三歲時隨同父母移居美國。他對政治與國際關係議題特別感興趣,在紐約市立大學主修政治科學,隨後取得康乃爾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賓州的迪金森學院(Dickinson College)任職二十餘年。
  除了政治科學學者與作家兩個身份之外,弗列德曼也是美國民營智庫機構「戰略預測」 (Strategic Forecasting Inc.簡稱Stratfor)的創辦人與總裁,此機構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情資收集與預測公司,專門提供企業與各國政府關於全球的政經分析與預測。2001年Barron’s財經雜誌曾稱它為「影子中央情報局」(the shadow CIA)。弗列德曼經常接受媒體訪問,已出版過四本書,包括最近的《美國的秘密戰爭》。他並常常撰寫有關國家安全、資訊戰、電腦安全以及情資等等專文。他目前住在德州奧斯汀。
  在本書中,弗列德曼挑戰了不可能的任——預測21世紀這一百年世界上會發生的大事。在「傳統政治分析就敗在想像錯誤」與「常理會出錯」的前提下,弗列德曼勾勒出未來他所看到的最可能的發展,有些是很直覺式的,有些則叫人吃驚。例如,可能有更多的戰爭(但比較不具毀滅性);俄國再度崛起成為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強權國家;中國由於傳統的社會與經濟失衡,結果使中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降低;美國在21世紀後半葉將會有黃金時期。弗列德曼很清楚他的預測很多都可能會失準,因為無法預見的事件當然是無法被預測,但是透過他對於地緣政治學的闡釋,讀者還是會發現他的預測比大部分的預測都會更可信。——亞馬遜網路書店
  這本書講的是不在預期中的結果,以及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如何影響個人與國家的作為,另外也提供了對於未來事件的預測。弗列德曼的論點非常有趣…這是一本很棒的書。——Booklist
  不論是占星家或是科幻小說家提供的預言,都有悲慘的紀錄,不過讀者還是可以津津有味地閱讀本書中機敏的歷史分析、經濟分析與令人震驚的人口統計的數據資料。——Kirkus
  只要見到弗列德曼,就忍不住會想把他當成預測未來的水晶球。——紐約時報雜誌
  Barron財經雜誌一直認為,弗列德曼創辦的「戰略預測」機構洞察力非凡,不僅在情資方面,在財經方面也是,而且客戶眾多,從一般公司、媒體到政府情報單位都有。--財經雜誌Barron s
  弗列德曼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策略事務專家。——杜博思(Lou Dobbs),美國CNN主播暨節目主持人
  本書獨特結合了冷眼旁觀的現實發展與大膽、有自信的預測未來……姑且不論是否弗列德曼的水晶球看到的是否都會成真,至少讀起來非常引人入勝。——出版人週刊

目錄
作者的話
序曲
第一章 美國時代的降臨
第二章 大變動:美國與回教世界的戰爭
第三章 文化戰爭、人口爆炸與電腦
第四章 新的斷層線
第五章 2020年:中國——紙老虎
第六章 2020年:俄羅斯——重整
第七章 2030年:美國強權與危機
第八章 混亂失序的時期
第九章 2040年代——戰爭序幕
第十章 戰爭計畫
第十一章 世界大戰:綱要
第十二章 2060年代:黃金的十年
第十三章 2080年:美國、墨西哥互爭世界核心地位
結語

序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繁體中文版作者自序

親愛的台灣讀者: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這本書,是從整體的角度,探討未來的國際體系之變化。為了協助讀者理解這本書,我採用了地緣政治的觀點。地緣政治這個領域裡面認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國際體系的基礎是民族國家,而且在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裡,國際的運作也仍然建立在民族國家這個基礎上,因為當代社會具有高度的複雜性,需要有龐大完備的組織才能因應。相形之下,比較小的組織既無法提供一個國家內部經濟上的繁複需求,也不能滿足任合安全上的考量。
  我的這種講法,會和那些主張「文化、意識形態才具有關鍵地位」的人士相互衝突。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審視俄國這個國家,它目前的這種狀態,是從十八世紀以來漸漸形成的。雖然它經歷過好幾次劇烈的意識形態上的轉變,但它在國際體系當中的行為模式卻可說是相當一貫。很有趣的是,史達林的外交政策其實和帝俄沙皇的外交政策並沒有太大差異,而且史達林自己也清楚明白這點。史達林在外交政策上重視的是執行面,而不是意識形態面。所以他先和希特勒結盟,後來又靠攏美國,接著在東部歐洲扶植好幾個國家當成緩衝國,以便保護蘇聯。最有趣的是,雖然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擁有同樣的意識形態,但這兩個國家後來竟然會產生嚴重的敵對衝突。從這些林林總總的例子可以證明,意識形態無法周延地解釋一個國家的行為。
  杭廷頓教授(Samuel P. Huntington)曾經在《外交事務》季刊中撰文,提出「文明的衝突」之觀點。他的見解,我並不同意。首先,不同的文明之間會產生大量的衝突,例如在回教世界裡面,不同的宗教派系、種族、國家經常產生衝突,而整個回教世界就是由這些衝突所構成的。其他的文明,舉例來講美國好了,可能會和回教世界裡面的單一成份產生衝突,可是更重要的是要仔細觀察美國如何利用回教世界內部的矛盾分裂,來達成美國自己的目標。不管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或是其他非回教的國家,統統密切觀察著美國的動向。這個世界裡充滿了分裂的派系,遠比文化╱文明衝突理論所描寫的更複雜。
  地理位置決定了國力。就算冰島這個國家擁有最聰明的領袖,最完備的意識形態,也永遠無法主導、塑造整個國際體系。同理,我認為美國的總統就算再笨,文化就算再墮落,但光憑著美國在國際體系當中的重要份量,就可以使美國持續位居決定性的地位。對我來講,我看重的是一個民族國家內部的基本要素,而不是意識形態或者文化的自我感覺;我也認為優良的領導人沒那麼重要。(雖然,不可諱言的是,意識形態、文明、領袖人物多少會產生一些影響力)
  在這個地球上,並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國家存在而已。其他很多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都會想盡辦法對抗美國。我認為近期的未來,以下三個國家最值得觀察:日本、土耳其、波蘭。或許有些人會看好其他的國家,但我自己則不這麼認為。以印度為例,印度幅員廣大,卻有兩大先天缺陷。第一大缺陷是印度內部有許多分立的小國存在,中央政府始終沒辦法有效處理這麼多複雜多變、效率低落的地方政府,導致印度內部的發展非常不均衡,有的地區興盛,有的地區停滯。世人對印度有期望,不過恐怕印度是達不到的。第二,印度的地理封閉,北有喜馬拉雅山,東邊是一片叢林,無法通行。西邊是充滿敵意的巴基斯坦。印度通往世界的唯一門戶,是經過海洋往外走。問題是,全球的海洋都被美國人所控制把持。為了要保持對外交通的暢通,印度別無選擇,只能和美國緊密結盟,如此一來又限制了它自己的空間。
  另一個被大家看好的國家是巴西,充滿機會的國度。可是巴西也是個孤立的國家。只要拿出地圖來看,就會發現它在拉丁美洲這一塊裡面孤立無援。再從全球的觀點來觀察巴西,就會發現它所在的位置完全不具有任合戰略重要性。當然,它也可以當一個「地理上孤立而不具地緣政治重要性、但是經濟相當繁榮」的國家。可是一個國家的國力包含了軍事力和經濟力,而軍事和經濟兩者都和地理位置緊密相關。到頭來,巴西或許可以成為經濟大國,但它依舊無法主導國際體系。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也必須好好考慮自己的處境。台灣的面積不大,可是經濟上卻有著超高的效率。像台灣這樣的國家,最好是能夠位在一個不錯的地理位置,才方便保護自己。因此,台灣身為一個島國,就非常幸運了,因為中國無法入侵台灣。中國的陸軍固然規模龐大,但它的海軍不夠強,所以沒辦法對台灣發動兩棲攻擊,就算發動攻擊也沒辦法長期維持它部隊的補給線。
  要打台灣的話,中國還有其他辦法,例如採用潛艇封鎖、發射飛彈等。如果台灣單靠自己的力量,絕對無法抵擋這種威脅,因此台灣必須尋找一個海上強權國家,並且和這個強權國家維持緊密的戰略伙伴關係。此時台灣的結盟伙伴是美國,雙方的關係也是台灣的國家安全基石。台美的結盟,加上台灣本身島國的地理位置,就足夠解決國防安全上的問題了。
  當然,台美的結盟關係當中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是否願意繼續挺台灣。美國是否挺台灣的關鍵,並不在於中國(中國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可怕而已)。亞洲有另一個海上強權國家,那就是日本。日本擁有足夠的船艦可以培育出大量海事專家,歷史上也曾經是個海上強權,而中國則不具備這些條件。在經濟上,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規模遠大於中國。雖然日本目前的經濟發展很慢,也沒賺得太大利潤,但它的龐大規模還是不可忽略。
  此刻的日本,在國際體系中維持著相當低調的角色,幾乎看不到它在國際事務上做了什麼事。可是日本不會永遠這麼低調下去。台灣是個島國,日本是個龐大的區域性海上強權,對台灣來講,下幾代台灣人一定會發現,台灣與日本的關係需要重新界定,而且這件事還很重要。我認為未來的日本會再度興起,而且美國會想辦法壓制日本。在美日的衝突中,台灣站在不錯的立足點上,可以在這兩個相互衝突的大國當中選邊站。我高度期盼台灣能夠持續選擇美國這一邊。
  美國的國力無與倫比,其他國家的力量也很大,但這並不意味著世上剩下的國家就沒有安全和繁榮可言了。歷史上,大國始終存在,比較小的國家也始終能在權力競逐的當中找出活路。台灣也必須這樣,而且台灣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表現不錯,看起來台灣未來仍然可以繼續維持繁榮。
  喬治.弗列德曼 二??九年六月十一日

內文 序曲  美國時代導論

想像一下你活在1900年的夏天,住在當時世界的首府倫敦。歐洲統御著東半球,沒有地方不是間接或直接由歐洲的首都發號施令。歐洲和平安定,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富庶繁華,各地因為貿易投資往來仰賴彼此甚鉅,甚至有審慎之士說打仗變成件不可能的事了—如果不是不可能,那麼開打幾個禮拜就會結束了—因為全球金融市場禁不起折騰。未來看起來不會變了:安定繁榮的歐洲會統治世界。
想像一下你正活在1920年的夏天。因為接連不斷的戰爭歐洲四分五裂,整片大陸殘敗不堪。奧匈、俄羅斯、德意志與奧圖曼帝國不見了,戰爭經年累月打下來,上百萬人死非命。美國一隻百萬人的軍隊來去匆匆,結束了這場世界大戰。共產主義籠罩俄國,撐不撐得過去還很難說。像美國與日本等在歐洲勢力邊緣的國家,突然浮上檯面成為關鍵後起之秀。大家據信德國身上壓著和平協定,篤定沒法立刻捲土重來。
想像一下1940年的夏天,德國不但捲土重來,還征服法國把持歐洲。共產主義挺了過來,蘇聯現在與納粹德國同盟。只有大英國協挺身反抗德國,在大部分明理人眼中,戰爭結束了。如果帝德大業無法延續千年,至少歐洲下一百年的命運已就此定調,德國會把持歐洲,繼承歐洲帝國遺產。
想像一下現在是1960年的夏天,德國已經在戰爭中被擊垮,不到五年就敗下陣來。美國與蘇聯從中一分為二,割據歐洲,歐洲帝國瓦解,美國與蘇聯競相逐鹿爭雄。美國用火力強大的核子武器包圍蘇聯,可以在數小時內讓蘇聯煙消雲散。美國已經崛起成為全球強權,控制世界所有大洋,又有足以號令天下的核子戰力。除非蘇聯已入侵德國,征服歐洲,不然維持這樣的僵局對蘇聯已是萬幸。大家對戰爭爆發都有心理準備,而人們的潛意識中,信奉毛澤東思想的狂熱中國是另外一個威脅。
現在想像一下1980年的夏天。美國打了場長達七年的戰爭,輸了,不是輸給蘇聯而是敗給北越共產黨。在眾人及美國人的眼中,這個國家聲勢下滑,不但從越南被趕出來,後來也被趕出伊朗,那裡的油田不再受美國控制,幾乎淪為蘇聯俎上肉。為了圍堵蘇聯,美國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結盟─美國總統與中國主席在北京友善會晤,看來只有這個聯盟能遏制勢若崛起的強大蘇聯。
想像一下現在是2000年的夏天,蘇聯完全瓦解,中國名義上仍奉行共產主義,但實際上已經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北約範圍推進至東歐,甚至進入前蘇聯領域。世界和平富庶,眾人皆知地緣政治已不若的經濟考量重要,剩下都是像海地、科索沃這類彈丸之地的區域性紛爭,不是首要之急。
接著2001年9月11號這天到了,世人又一次開竅了。
講到當代事務,我們多少可以肯定常理不可靠。沒有神奇的二十年輪替,也沒有一股簡單的力量在背後推動。在歷史的每個當下,事務看起來都是如此恆常又舉足輕重,卻會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改變。時代來來去去,國際關係中世界當下的面貌在二十年後完全不一樣,轉變還不用二十年呢。我們想不到蘇聯會垮台,由此可見傳統政治分析都嚴重缺乏想像力,把過眼雲煙當作常態,卻對普天下長期的轉變視而不見。
如果我們處在二十世紀初,要預測我剛剛提的特殊事件是不可能的,不過有些事情本來是料得到的,而且也有人料到了。舉例來說,德國在1871年統一成為歐洲強權,地理位置危險(困在法國與俄羅斯間),再加上德國想要重整歐洲與全球政治體系,二十世紀前葉大部分衝突都和這個國家的歐洲地位有關。儘管戰爭爆發的時間地點無法預測,許多歐洲人都算到會有場戰爭。
這套預測方法比較困難的地方在於預測出這場戰爭毀滅力如此之大,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也接著輸掉了帝國。不過還是有人預料到這場戰爭會傷亡慘重,特別是看到炸藥發明的人。如果趨勢預測可以納入科技趨勢與地緣政治發展,那麼或許歐洲崩壞會就不會讓人意外。我們可以確定,十九世紀就有人算到美國與俄羅斯的崛起,因為托克維爾與尼采兩位都看出美俄兩國實力不容小覷。因此站在二十世紀的起點,用對方法再加上點好運,預視這個世紀未來的輪廓是有可能的。
二十一世紀
站在二十一世紀的起點,我們要掌握二十一世紀的關鍵,關鍵只有一個,其重要性相當於東西德統一對二十世紀的影響。歐洲帝國留下的斷垣頹瓦已盡除,蘇聯餘威不再,還有一個強權屹立不搖,影響力無遠弗屆。此強權即為美國。當然啦,一如往常,美國似乎在世界各地留了一堆爛攤子,但可千萬別被一時的混亂給蒙蔽了,就經濟、軍事、政治而言,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目前還無人能出其右。如同當年美西戰爭,儘管美國對抗激進伊斯蘭分子的戰爭沸騰一時,百年後不會有多少人記得。
南北戰爭以降,美國經濟一直都挾著驚人之勢成長,從邊緣發展中國家轉變為龐大經濟體,規模超過排名位在其後四個國家的總和。武力方面,美國已從微不足道的小國成為雄踞全球的強權。政治上,美國差不多事事都有分,有時候是因為主動參與,有時候只是因為它就在那裡。你讀到這裡會覺得這本書以美國為中心,寫的是美國觀點,你說不定是對的,但是我論述的重點在於世界實際上繞著美國運轉。
原因不僅在於美國的勢力龐大,同樣也和世界體系運作的根本轉變有關。過去五百年歐洲是國際體系的中心,歐洲帝國創造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單一全球秩序。通往歐洲的捷徑是北大西洋,能控制北大西洋者就控制了通往歐洲的要道─以及歐洲通往世界之路,初步全球政治版圖即成定局。
接著在八○年代初期,讓人嘖嘖稱奇的事情發生了,史上頭一遭太平洋兩岸追上了大西洋兩岸的貿易量。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衰退為次要強權集團,加上貿易模式轉變,北大西洋不再是往來各地的唯一鎖鑰。現下,要是有國家掌控了北大西洋及太平洋,就能隨心所欲控制世界貿易系統,進而將全球經濟操弄於股掌之間。在二十一世紀,任何國家只要位於此二大洋之上,就佔盡優勢。
考量到建立海軍戰力的花費以及在世界各地部署兵力的昂貴成本,先天鄰靠兩大洋的政權成為國際事務體系中卓越超群的一員,原因和英國稱霸十九世紀一樣︰居其海就得以制其海。如此這般,北美取代歐洲成為世界重心,只要能支配北美無疑會成為稱霸全球的強權,至少就二十一世紀而言,美國佔了強權這個地位。
先天實力加上地理位置讓美國成為二十一世紀關鍵的一方,但美國當然不會因此受人敬愛,其力量反而令人畏懼,因此,二十一世紀的歷史,尤其是前期,會繞著兩股對立力量的拉扯運轉。其中一股力量是次等強權結盟試圖制約美國,另一股力量則是美國先發制人阻止有效結盟成型。
若將二十一世紀看作美國時代的開端(取代了歐洲時代),序幕則由一群回教徒拉開,他們試著要重建回教王國,過去輝煌的伊斯蘭帝國曾一度從大西洋拓展至太平洋。為了讓世界頭號強權捲入戰爭,這群回教徒必須攻擊美國,藉暴露美國弱點以刺激伊斯蘭再興。美國以入侵伊斯蘭世界作為報復,但是侵略的目的不是為了贏得勝利,勝利意味著什麼也不甚清楚。美國的目的僅只是為了瓦解伊斯蘭世界,引起內鬨,這樣伊斯蘭帝國就不會崛起。
美國打仗不求勝利,只求攪局,這樣對方就無法累積足夠的實力與其匹敵。一方面來說,二十一世紀會發生一連串的衝突,因為次等強權試著結盟約束美國行動,美國又發動軍事行動打散結盟。因為科技變動與地緣政治挑戰的性質,二十一世紀的戰爭數甚至會超過二十世紀,但是戰爭的殺傷力大大降低。
如你所見,引領新時代的改變永遠都讓人猝不及防,新世紀的前二十年也不例外。美國與伊斯蘭的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下一場衝突已然成形。俄國開始重建過去的勢力範圍,勢必會挑戰到美國霸權。在北歐大平原上往西擴張,整建勢力的俄羅斯會碰上美國為首的北約勢力,首當其衝的北約國家為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托維亞與立陶宛,再加一個波蘭。二十一世紀初期還會有其他衝突,但是在美國與伊斯蘭衝突平息之後,新冷戰會接著成為衝突爆發點。
俄國一定會尋求東山再起,美國一定會抵制,但前者不會是最後的贏家,由於內部問題重重,人口銳減又缺乏基礎建設,長期奮戰希望渺茫。第二場冷戰不會那麼可怕,影響力也不及第一次全面,結束的方式也會和第一次冷戰一樣,以俄羅斯瓦解作結。
許多人預測中國會是美國的下一個挑戰者,而不是俄羅斯。對此我不能苟同的原因有二。其一,若仔細觀察中國地圖,中國是個實體上非常孤立的國家,北有西伯利亞,南有喜馬拉雅山與茂密叢林,再加上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東半部,中國要擴張沒那麼簡單。其次,幾百年來中國都不是強大的海權國家,要建立海軍要花上好幾代的時間,不是光造船就好,還要訓練人員與培養合適的文化環境。
固有動盪為中國之所以不足為慮的進一步原因。每當中國對外開放,沿海地區生活富庶,但是內陸大部分的中國人仍生活在貧困中,造成不安、衝突與紛擾。這點也讓經濟決策受制於政治考量,引發效率不彰與貪腐。中國不是第一次開放對外貿易,開放貿易衍生的動亂也不會就此結束。毛澤東掌權實行閉關鎖國以達成均富或是均貧,重啟經濟週期,這樣的政治人物也不是後繼無人。有些人認為最近三十年的趨勢會永續發展,我則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的經濟週期會邁向下個必經階段,中國不但不會成為挑戰者,還會變成美國試著扶植與穩固的國家,讓中國變成俄羅斯的掣肘。目前中國經濟動力還無法演變為長期經濟成就。
我認為接下來數十年,現在不在強權之列的國家會逐漸強大,立穩根基,然後在本世紀中葉嶄露頭角,裡面特別有三個國家出類拔萃。第一個國家是日本。日本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脆弱的經濟體,因為高度仰賴原料進口,自己幾乎沒有原料可言。日本過去好戰,要繼續維持現狀,當邊緣和平國家,日本做不到。人口問題堆積如山,又對大規模移民深惡痛絕,日本會被逼著去其他國家尋找新勞工。我以前寫過日本經濟脆弱之處,至今他們對於這點的處理已經超乎我預期,但是這個弱點最後會逼著日本政策轉向。
再來是土耳其,目前為世界第十七大經濟體。觀照歷史,過去若有伊斯蘭帝國崛起,帝國都是由土耳其人掌控。鄂圖曼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瓦解,殘存的部分成為現在的土耳其,不過在一片混亂中,土耳其是穩定的平台,巴爾幹、高加索山、其南邊的的阿拉伯世界全都動盪不安,在這個區域,土耳其的經濟與軍力最為強大,一旦土耳其壯大,影響力也會跟著擴大。
最後就是波蘭。十六世紀以後波蘭就一直是弱勢國家,但是過去波蘭曾經富強過,我想未來也會,此話會成真,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德國沒落。德國的經濟死氣沉沉,雖然體系龐大也正在成長,但是世界經濟不會因此突破革新。此外,未來五十年,德國人口會迅速銳減,進一步削弱其經濟實力。第二,東邊的俄國向波蘭施壓,由於德國對無心與俄國爆發第三次衝突,美國會當波蘭的靠山,提供大量經濟與技術奧援。只要你的國家沒被摧毀,戰爭會刺激經濟成長,因此在對抗俄羅斯的結盟國家中,波蘭會成為主力。
日本、土耳其、波蘭將來應付的是充滿信心的美國,蘇聯瓦解後美國氣焰也沒那麼盛,屆時情況會很火爆。接下來這本書會帶你們見證這四個國家間的關係會怎樣影響二十一世紀,作用深遠,最後還引發下一場全球戰爭,用的武器宛若出自今日的科幻小說,不過我會努力勾勒出大概的樣子。在新世紀初期誕生的活躍國家會是二十一世紀中期衝突的根源。
這場戰爭全球會讓科技突飛猛進,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演生出的科技之一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各方人馬都在尋找新能源以取代碳氫化合物,理由不言而喻。理論上太陽能是地球上效能最好的能源,但是太陽能需要大量裝置接收器,會佔掉地球表面很多空間,還造成惡性環境衝擊,更不用提日夜循環會讓能源斷斷續續。太空發電技術在戰爭前就發展了,但這場未來之戰讓此科技從概念階段迅速成真,可以從太空中用微波把電傳回地球。搭上軍方太空科技的便車,新能源的贊助來源和網路與鐵道一樣,都是政府買單,還會刺激大幅經濟復甦。
不過在二十一世紀,事情這麼多只有一件最為重要︰人口爆炸告終。到2050年,先進的工業國家人口數會急劇銳減,到2100年,就連最落後的國家,人口出生率也已經能穩住人口成長速度。1750年以降,全球各國以持續擴張人口為目標。勞工、消費者、軍人多多益善,這是一直以來的目標。但是到二十一世紀,不再如此。變遷逼得世人越來越依賴科技,特別是機器人可取代人力,人類也積極研究基因(不是光為了延長壽命,主要是要把人類生產力時間拉長)。
世界人口縮水最直接的結果是什麼呢?答案蠻簡單的,本世紀上半葉,人口荒會在進步工業國家引起一波勞動主力短缺。現在,已開發國家在想辦法拒絕外來移民,到二十一世紀上半期,這些國家要想辦法說服移民移入,甚至要花錢請人移民。美國會是其中一個,爭取越來越少的移民,還會無所不用其極吸引墨西哥人移到美國,這個轉變很諷刺卻也是不得不然。
這些改變最後引發二十一世紀的危機。墨西哥目前是世界上第十五大經濟體,因為歐洲淡出,墨西哥和土耳其一樣排名上升,到二十一世紀晚期,兩國都會擠身世界主要經濟強權之列。受美國鼓勵,人口往北大遷徙期間,墨西哥割讓區(十九世紀美國從墨西哥奪走的土地)人口比例會嚴重失衡,最後墨西哥人會變成這個區域的主要族群。
墨西哥政府僅會把這視為風水輪流轉。我預測由於墨西哥越來越強大穩固,不到2080年就會與美國爆發嚴重衝突,美國不但要承擔意想不到的後果,問題到2100年前都不見得可以解決。
我說的話可能大部分都難以理解,活在2009年,美國與墨西哥在二十一世紀的衝突是很難想像的,同理土耳其與波蘭強大的樣子也是一樣。但是回到本章開頭,我描述了二十世紀每二十年的世人的世界觀,看一看你就會瞭解我想說什麼:常理絕對不可靠,這就是唯一的常理。
當然了,描述越粗糙,就越難以服人。要把未來世紀的每件事情都說得剛剛好,這是辦不到的,更別說到那個時候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根本就不會知道我說的哪些是錯的。不過,實際上要看到未來事件的整體輪廓,是辦得到的,這就是我要提出的論點,我也會試著給些解釋,不論臆測的成份有多大,這都是這本書的主旨。
預測未來一百年
進入全球戰爭、人口趨勢、科技改變的細節之前,一定要先講一下我用的方法,精確點說,我算得到自己的行動,就算得到未來趨勢。我預測2050年會發生一場戰爭,我不希冀大家把這場戰爭的細節看得太重要,不過我倒是希望讀者可以認真看待戰爭進行的方法、美國的核心地位、其他國家挑戰美國威權的可能,我會提出哪些國家會對美國造成威脅,那些國家不會,這邊也可以認真讀讀。預測需要依據,美墨兩國衝突甚至打仗這件事大部分人都不會信,所以我要解釋這些主張的根據。
我之前就說過一點,理性的人無法預測未來。新左派有句老話「實事求是,放膽追求」,這句話需要改成「實事求是,大膽接受」。這是我預測方法的核心精神,從另一個比較實際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地緣政治學。
地緣政治學並不是「國際政治」另一個矯揉造作的代詞。地緣政治是一種思考世界的方式,用來預測事件過程的另一頭會發生什麼事。經濟學家談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人們追求自利的短期活動最後會累積成亞當斯密所謂的「國家富強」。地緣政治把隱形之手的概念應用到國家與國際機構的行為上。國家與其領導者追求短期私利,如果沒有讓國家富強,至少行為也是有跡可循,因此就能預測未來國際網絡的輪廓。
地緣政治學與經濟學兩者都假設參與者是理性的,理性的最低限度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期利益為何。現實提供理性參與者的選擇有限,假設族群與國家都會追求自身利益,儘管過程無法面面俱到,但至少還有個章法。若把國際局勢想成一場棋局,表面上每個選手都有二十種開棋方法,可是真正可用的方法不多,大部分的著手都很不好,玩家很快就會輸了。你對下棋越是在行,可走的路數就看得越清楚,也越少。棋手越高明,路數更是有跡可循。大師下棋步步為營,招招精準—等到有人不按牌理出牌,下了高明的一著手,大師就亂了方寸。
國家做事也一樣。不論千乘之國、萬乘之國,都由現實侷限。人民選出的領袖若是不理性,才不會坐到現在這個位置。沒幾個呆子可以爬到百萬人之上的。領袖明白葫蘆裡有哪些藥可以賣,也用了,就算過程不是盡善盡美,那麼至少也是可圈可點。棋局裡的業餘好手通常都會想出出奇制勝的棋路,不過大多數治理國家的人都只是做該做的事,順應邏輯而已,政客執行外交政策,方法也都一樣。有個領袖過世了,有人取而代之,有人出頭,十之八九接任者會繼續前任的政策。
我不是要主張政治領袖都是天才、學者甚至淑女君子。我的主張很簡單,政治領袖知道領導之道,否則他們怎麼能當上領袖。舉凡社會大眾都以貶低政治人物為樂,而且領袖一定都會犯錯,不過如果仔細研究,錯誤很少是愚蠢造成的。錯誤都是情勢所逼,不得不然,這是最有可能的情況。我們都認為自己或是我們力挺的候選人,不會笨到做出這種事。事實不然,所以地緣政治學不非常強調個人領袖的重要性,就像經濟學家不會特別強調某個商人的重要性。政治領袖與商人都知道要如何照著規矩行事,但是他們不能任意打破嚴密的行規。
因此政客很少是不受約束的行為者,情勢制約了他們的行動,而公共政策反應現實,不是為決策者訂的。政治決策在有限範圍內是重要的,但是冰島領袖再聰明也不可能把冰島變成世界強權,反之羅馬全盛時期,不管領袖再蠢都動搖不了羅馬的根本實力。地緣政治無關對錯,無關政客品行操守,也不辯論外交政策。地緣政治談的是牽制國家與人類的客觀力量,推著他們用特定的方式行事。
事物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接受這點是理解經濟學的關鍵。人們做事都有充分的理由,結果卻不是所他們想望的。地緣政治學也是一樣。羅馬在西元前七世紀開始擴張,若說當時還只是小村莊的羅馬深謀遠慮,計畫在五百年後征服地中海世界,實在令人懷疑。不過小村居民一旦開始採取行動,對抗周遭村莊,就啟動了這個擴張過程,其經過受到現實制約,充滿意料之外的結果。羅馬造成沒有經過刻意經營,也不是巧合。
因此地緣政治的預測方式並不假設一切都注定好了。地緣政治學認為,人們以為自己在做的事情,希望成就的目標與最後的結果是兩回事。國家與政客追求的是現下的結果,如同奕棋大師受制於棋盤、棋子以及規則,政客也一樣受制於現實,有時候讓國家富強,有時候也領著國家走入災厄。最後的結果很少會跟他們最初想達成的目標一樣。
地緣政治有兩個假設。一,人類會互相組織大過家庭的社會單位,因為這樣,他們就要參與政治。另外地緣政治學也假設人類天生忠於自己原生地的人事物,忠於自己的部落、城市與國家,是自然而然的。在我們的時代,國家認同十分重要。地緣政治學也教我們,國家與國家間的關係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面向,這意味著戰爭很普遍。
假設之二,地緣政治學主張國家特質絕大多數受到地理影響,地理也決定國家間的關係。地理這個詞,我們用得很廣,包括一個地方的自然特質,不過還不只這樣,地理也看一地對人與族群的影響。在古代,斯巴達與雅典的不同在於一個是內陸城邦,一個是海洋帝國。雅典一直都是富庶的大都會,斯巴達則是貧困樸實強悍的地方。斯巴達人和雅典人的文化與政治大大不同。
如果你懂這些原則了,那麼就可以開始想想看,一大群人類,彼此因自有倫理息息相關,受制於地理,行為都有一定的模式。美國因為是美國,所以一定有特定行為模式,同理可證日本、土耳其、墨西哥皆如此。當你抽絲剝繭看到形塑國家的力量,你就可以看到他們葫蘆裡賣的藥是有限的。
二十一世紀跟其他世紀一樣,會有戰爭,會有貧窮,會有得失勝敗,會有悲傷的故事,幸運的故事。人們照樣上班、賺錢、生小孩、談戀愛接著反目成仇,這是唯一沒有落入循環週期的事情,是人類最恆常的狀態。不過二十一世紀有兩個不平凡之處,一方面會是新時代的開端,一方面又見證新全球強權雄霸天下。這都是不常見的。
我們現在活在以美國為中心的時代,要暸解這個時代,我們就要瞭解美國,不只是因為美國強盛,也是因為美國文化無孔不入,影響世界。形同法國與英國在聲勢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們的文化影響深遠,輕浮魯直的美國文化也會影響世人思考與生活。要研究二十一世紀,就是要研究美國。
如果我只能針對二十一世紀提出一個主張,那就是歐洲時代已經結束,北美洲時代已經開始,未來一百年,北美會由美國掌控,二十一世紀會繞著美國運轉。美國政權不保證一定會公平公義,更不是說美國已發展出成熟的文明,但是我認為,在許多方面,美國的歷史會是二十一世紀的歷史。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6488252-8.php
讀者書評1.包淳亮/ 台灣台北2009.08.20
這本書英文版也才在美國上市不久,台灣的翻譯速度很快,值得慶賀。
不過這本書的英文版在亞馬遜書店也得到許\多譏評,給星也就三顆四顆為主,本人也只願給三顆。四顆可以考慮,但有點勉強。為什麼?大家看看書摘提到的那些想定,也會感到他確實有點太會扯了。
然而,其中確實還是有些可以推敲的觀點。例如他用「島國」來形容中國的地緣環境,就讓人覺得頗有意思;作者特別畫了個圖,把廣大高山沙漠無人區視同海洋,確實就讓人對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有了不同的想像。再例如書中提到廿一世紀末之前美國與墨西哥可能一戰,也不是沒人注意到其中仍有一些道理。今天(19日)晚上(台北20日晨)在洛杉磯Hammer Museum一場論壇,來自墨西哥的演講者還提到本書,不過他覺得墨西哥人早就被美國嚇破膽了,大概不會想跟美國打仗。有趣的回應。但是墨西哥裔在美國南部日益增加,許\多地區已採雙語並重,已故的美國政治學者杭亭頓在「我們是誰?」一書對此就有頗多著「墨」,擔心美國的國家性質會被改變。可見未雨綢繆的,還不止佛列德曼一人。
基於上述,筆者認為本書買來看看仍然不失為一個打發時間的選擇,她還不至於糟到讓人不屑一顧的程度。

另參本館:
 
 《強國之鑑》中國崛起(一)  中國崛起(二)  G2  中國振興方案(一)  中國振興方案(二)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麥肯錫投資中國報告》 《投資中國》 《中國入世》 《中國製造》  《當代中國》 《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 《中華聯邦》 《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 《妖魔化中國的背後》 《中國可以說不》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中國國家利益與影響》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 《長城與空城計》 《中國國家利益分析》 《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 《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 《未實現的和解》 《冷戰及其遺產》 《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 《美國在中國的失敗》 《美國百年排華內幕》 《美國的中國形像》
拉美向左轉 新社會主義典範? 俄集體農場翻身 俄喬戰爭 俄烏天然氣戰爭  中國熊報? 聯合報也變熊報 俄羅斯經濟  <俄羅斯聯邦選舉制度與總統職權> 《1992年以來的俄羅斯》 《俄羅斯2010》 《俄羅斯軍情瞭望》 《獨聯體各國概況》 《俄羅斯關於蘇聯劇變問題的各種觀點》
《美利堅帝國的衰落》內部衰落 《美國時代的終結》 杭士基《流氓國家》 《權力與恐怖》 《霸權還是生存》 索羅斯《美國的霸權泡沫》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真替美國操心》 《布希的戰爭》 布里辛斯基《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華勒斯坦《美國實力的衰落》 《新美帝國主義》
G20 vs G7  啥是G8? 金磚 vs KIIC  金磚褪色為土磚 金磚or土磚四國? 《金磚不只四國》 老美看誰都不順眼 袈裟革命? 救災政經學 天下民主一般黑 歐巴馬  民主偽形(一) 民主偽形(二)  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 法總統能改革嗎 《瞄準聯合國》 《全球社會學》 《我們只有一個世界》 《歐洲新霸權》 《歐洲共同市場》
恐怖攻擊本土化 伊戰越戰化 阿戰越戰化(一)  阿戰越戰化(二)  以黎巴又戰? 以入侵巴 圍牆易穿心牆難越 美伊與中東 美以伊朗 波灣世紀來臨? 波灣經濟

 救歐債大鬥法 梅克爾勝歐巴馬【聯合報2011.12.12

紐約時報報導,歐盟峰會9日提出歐債危機最新解決方案之際,美國與德國卻對如何處理此次危機不同調,美國力主撒錢救市、速戰速決,德國卻認為應趁此良機改善歐盟體質,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撒錢刺激經濟的主張,過於短視。
歐巴馬對於自己成功處理次貸風暴,避免美國經濟崩潰十分自豪。他相信,正是由於聯準會砸錢救市,才讓全世界躲過大蕭條。
歐巴馬將歐債危機視為總統連任之路的重大威脅,因為若歐洲國家實施的撙節措施讓景氣更衰退,將拖累美國經濟。德國官員對此心知肚明,私下抱怨歐巴馬要求歐洲砸錢救市,只是為了自己明年的選舉考量。
德國將歐債危機視為改革契機:若非公債殖利率超過7%紅線,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不會被迫辭職;若非市場對歐元失去信心,多數歐盟國家不會同意國家預算受監督,遑論赤字超標將受懲。
許多德國人認為,英美兩國對於金融業的保護與推崇,正是近年來西方國家競爭力不敵東方新興國家的原因。大型銀行創造泡沫經濟,危機時又要求政府提撥巨額紓困款,卻從未締造可長可久的經濟成長;反觀德國模式卻能奏效,今年德國出口將創1.3兆歐元(約台幣52兆元)新高。
歐巴馬擔憂歐盟峰會通過德國主導的加強財政同盟方案,特地派遣財長蓋納出訪警告歐洲。
歐元區國家迫於借貸成本不斷上升,別無選擇,只好追隨德國。顯然這次梅克爾贏了。

英相拒新歐盟條約 副手不滿【經濟日報2011.12.12
 
雖然英國首相卡麥隆在上周布魯塞爾高峰會否決歐盟條約修訂案獲得英國多數民眾支持,但副首相克萊格(Nick Clegg)稍早的支持態度卻一百八十度轉變,說他感到「生氣」,指責卡麥隆此舉不利英國經濟利益。
克萊格的憤怒,使籌組英國聯合政府長達19個月的保守黨與勢力較小的自由民主黨陷入最嚴重的緊張關係,而一些歐洲議員此刻則把英國視為破壞協定達成「老鼠屎」(deal breaker)。
英國獨立報11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克萊格私底下非常不爽。他擔心英國影響力減少,可能變「歐洲孤鳥」,對倫敦而言,對美國的影響力與外國投資都會變少,「使英國被孤立,這不符國家利益」。
不過英國外交大臣海格(William Hague)11日則表示,卡麥隆此舉不會使該國陷入孤立,或被歐洲邊緣化。
根據英國星期日郵報10日出爐的民調,大多數英國人認為卡麥隆否決歐盟條約修訂案是正確的抉擇,他贏得62%民眾支持,僅19%受訪者認為他做錯了。
不過歐盟廣泛認為卡麥隆動用否決權誤事,更傳出卡麥隆在歐盟峰會陷入孤立,遭法國總統沙克吉冷落。
每日郵報報導,卡麥隆在歐盟高峰會歷經一整晚煎熬後,走向沙克吉伸出右手準備握手,但心存芥蒂的沙克吉假裝沒看見,飛快轉向一旁朝他人揮手,此舉被解讀為不爽卡麥隆。遭冷落的卡麥隆只好把伸出的手拍拍沙克吉肩膀,昂著頭走過,臉上還帶點苦笑。

歐洲債信 穆迪下季重估 歐美股收黑【經濟日報2011.12.13 (楨:美英唯恐歐盟壯大,試圖裂解不成!再讓打手信評出擊!)

信評業者穆迪公司(Moody's)12日宣布,將於明年第一季重新評估歐洲國家的債信評等;標準普爾公司(S&P)並警告,歐元區化解危機的時限日漸緊迫,恐面臨降評。
穆迪以歐元區持續缺乏決定性的政策措施為由,重申將在明年第一季重新評估歐盟國家信評的決定。雖然在歐盟峰會中,26國達成協議要厲行財政紀律,短暫提振市場信心,但穆迪認為峰會幾乎沒有提出新措施,意味高負債國在公債市場將遭遇更多困境。
穆迪宣布此消息後,道瓊歐盟STOXX600指數跌逾1.5%,歐元兌美元盤中下跌1.26%至1歐元兌1.3218美元,歐洲政府債務違約擔保成本也攀升至歷來新高。
紐約黃金2月期貨最低跌3.3%至1,660.3美元,跌幅創三周來最大;紐約原油1月期貨最低跌1.85%至97.57美元。
   相關新聞
歐盟峰會達協議 歐財政聯盟成形 全球股市勁揚
壓力測試結果 歐銀需增資1,528億美元
IMF救歐債 美無意注資
英攪局 恐自食苦果
要求特權 英國搗蛋被孤立
伊爾艾朗專欄/歐洲央行踢皮球 救市沒誠意
彭博資訊/歐洲財改綁救市 當心兩頭空
名家觀點/陶冬:歐洲財政同盟 中看不中用
歐盟防長決議,集資提升軍力2011-12-1(楨:歐債危機反促使歐盟各國在國防/貨幋/財政……一體化)

標準普爾烏龍 誤降法國債信評級 2011-11-12 (另參本館:經濟巫師
信評公司 守門人或麻煩製造者?
歐元區經濟報告出爐 法現警訊 三A債信岌岌可危
債券殖利率飆…法國告急 芬蘭拉警報
穆迪降德10銀行信評 惠譽對美銀行業示警
歐元區15國 標普列負向觀察
歐盟反擊 抨擊信評機構是金融海嘯幫兇
觀察站/標普 捲入政治漩渦
國際降評潮…葡降至垃圾級 日法被點名
三大信評 輕放美國 看扁歐洲
避風港!美債搶手 殖利率跌破2%  2011-11-10

倒述

(楨:由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和南歐的歐豬四國聯想到布羅代爾的《地中海史》之長時段下之地中海衰退史。該書從總體觀視角出發,將地中海世界視爲一個整體加以全面考察,獨創了“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的曆史時間三分法”理論,並以此爲“解釋工具”來確定各種物質與非物質的因素對曆史發展的不同程度的作用。又由西方民主和文化起源地古今希臘皆衰亡於民粹暴民式民主聯想到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歐豬四國 民主形式萬歲  民粹亡臺)

公投紓困協議橫生枝節 希臘爆新危機2011-11-2
公投的弔詭(另參本館:公投誰不會玩)
希臘民主悲喜劇
民主的實現與侷限
流產的公投與希臘的鬧劇
西方的沒落
撙節時代 歐美福利制度面臨存亡危機
逃稅成全民運動 南歐地下經濟占兩成
貪婪時代的終結
IMF憂全球經濟陷「失落十年」
希臘要公投是否接受紓困 歐美股暴跌
被歐債拖累 明富環球破產
明富環球破產 金融業不怕
歐債危機燒 亞洲冒黑煙
陳冲領軍成立景氣對策小組
劉憶如:將衝擊訂單
希臘公投4變數 步步驚
希臘公投若否決紓困 歐元區恐解體
希臘公投震撼彈 全球經濟面臨衰退
不知好歹的希臘 禍延全球
希臘政府內鬨 公投添變數
希臘紓困 德法下通牒
希願撤公投 歐美股市翻紅 2011-11-4
政治賭徒 希臘總理這回輸了!
希臘總理下台 成立聯合政府保紓困案 明年2月大選
歐央行前副總裁 任希臘總理
希臘擠兌!領走近3%全國存款額

減債方案未過 義拉警報 借貸成本激增 2011/11/04
步希臘後塵? 義公債殖利率飆新高
全球急救義大利 貝老打瞌睡
預算案過關 義總理寶座仍不穩
老貝搞砸義國 連歐洲都受累
義總理支出案過關 下台聲再起
義總理允辭職 美股歐元叫好 2011-11-9
希臘之後又一人! 義總理被逼下台
老貝叱吒義政壇 一本風流帳
貝老辭職 問題還在
義殖利率飆升 歐美股重挫 2011-11-10
義大利提改革案 歐美股回穩 2011-11-11
義大利若陷倒債危機 比希臘更嚴重
殖利率飆高 沒人買公債
義國新預算過關 歐美股歡呼 2011-11-12
義、希政局趨穩 全球股漲
蒙提出任義總理 歐股先漲後跌 2011-11-15
義西公債殖利率飆 歐美股跌
義大利新內閣專業入主 撇政客舞伶(另參本館:解毒馬蕭配)
比利時同志總理上台 終結無政府2011-12-6(另參本館:比賣國為榮
無政府狀態542天 創世界紀錄 經濟問題 新內閣首務

西法公債殖利率飆升近7% 歐股跌五周來新低 2011-11-18
西大選人民黨大贏、美減赤破局 股市全趴 2011-11-22
歐債搞垮執政黨 又增西班牙
人民黨領袖拉霍伊坦言:救西班牙需要奇蹟
歐債危機 愛爾蘭也中彈
西、葡嗆撙節 軍人也上街
歐債燒到東歐 匈牙利求金援 2011-11-23

歐元區 明年不排除深陷衰退
歐洲經改失利 全球代價慘重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風暴不會擴及全球
歐元區工業生產下滑 跌幅兩年半最大
歐元區連環燒 Q4恐爆衰退
歐債解危 明年Q2才有望
名家觀點/歐債 不會成為雷曼第二
巴菲特:歐洲經濟 十年後更強
羅傑斯:100%會再爆金融危機
索羅斯:歐元危機 比次貸還棘手
歐元區瓦解 惡夢恐成真

遏危機 梅克爾:歐盟要更團結 2011-11-14
歧見加深…法籲ECB印鈔買債 德反對
德國減稅 感謝民眾扛起歐債
歐元區問題多 德人懷念舊貨幣馬克
出手救希臘 梅克爾:最後一次
懶惰鬼希臘欠錢 德國為何埋單?
德與希臘 恩仇難解
德國發債失利 歐元區瓦解機率升高 2011-11-28
歐債風險飆高 美股重挫 2011-11-24
雙英膠著 台股創2年新低(另參本館:2012大選)
唯恐兩岸利多泡湯 外資先落跑
政府護盤 台股守住十年線
美感恩購物季 524億業績創紀錄 美股收紅 2011-11-29
亞股領漲台股勁揚114點,量能不足反彈恐有限
六央行聯手救市 歐美股市狂飆 台股破底解危 2011-12-1
G6打強心針 西法公債熱銷
觀察站/美元及時雨 不能澆熄歐債風暴
薩夫特專欄/六大央行聯手 聲譽大於實力
觀察站/聯合干預 只是緩衝非解答
聯合筆記/六國聯軍救市真相
美失業率降至近三年最低 復甦添馬力(楨:?另參本館:歐巴馬 )
美失業率降 利多無效 美股平盤作收
台股量縮至582億 下跌至7098點 2011/12/04

歐洲危機 讓美國愈來愈恐慌 (楨:美英唯恐歐盟壯大,試圖裂解不成!)
歐債危機蔓延 英國央行按兵不動 2011-11-11
歐債輪誰落馬 英財相點名法國
英政府為歐元解體預做準備
英國大罷工 1日蒸發5億英鎊 2011-12-1(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穆迪警告:美減赤若變卦 將降信評
協商失敗 美被迫啟動自動減赤機制2011-11-23
美國還能領導全球經濟嗎?

G20峰會/未加碼援歐 美歐股跌 2011-11-5
援助歐債危機 展現中國巧實力
中國有機會成為G20峰會贏家
沙克吉求救 胡錦濤點頭 2011-10-28
沙柯吉乞援中國 法反對黨砲轟
歐洲求援 陸:將見相關部門
陸:擴大投資貿易金融合作
拔刀相助 大陸坐穩高姿態
解決歐債協議 中:積極但艱難
徹底解決歐債危機 得看美中臉色
IMF救歐債 美無意注資
救市非無條件 歐媒:窮國救富有點難
中國救歐債 金援千億美元
專家激辯 多數傾向有條件援助
EFSF 可望發行人民幣債券
陸已購EFSF債券 可能持續加碼
中國不是歐債救世主
陸前官員:中國援歐遇瓶頸
援不援歐?陸媒:取決可靠回報
歐債陸救? 眾說紛紜
商務部長:積極挺歐 胡錦濤訪奧 可能伸援歐債?
胡錦濤:歐洲可克服債務危機
人行有條件購千億美元歐債 胡錦濤:解決歐債主要靠歐洲
北京坦言 「不可能英雄救歐」
外媒諷中趁人之危
圍堵中?德反對用SDR強化EFSF
歐洲可能明年承認中市場經濟地位
陸專家:援歐難度高 中不應出手
歐債救星與失格的台灣人(另參本館:真有哈臺族?)
援歐是人民幣國際化捷徑
拯救失落10年 拉加德籲中放鬆貨幣政策
陸專家:為何要幫歐有錢人
歐債敲警鐘 亞元路迢迢
亞元誰說了算 大陸逼退日本
歐洲招商 陸企海外投資豐收
大陸錢潮湧進 歐洲焦慮拒或迎
歐債危機 歐洲央行是唯一救星
金磚五國拯救歐豬五國?
求中國注資歐洲是不是向龍叩首
歐債危機陸伸援 開政治價碼遭拒絕?
未持希義西國債 中行:不受歐債影響
大陸趁金援歐盟提3條件 遭拒 
IMF、亞銀籲中印出手救歐元區
世銀:中國不該救歐洲
林毅夫:大陸無力救歐債
金援歐洲 陸外交部強力回絕
中國促勿將經濟合作政治化
歐盟或將提前承認陸市場地位
歐元之父孟代爾:陸別借錢給歐元區

人民幣案美參院過 眾院挑戰大  2011-10-12中央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投票通過制裁中國大陸操弄人民幣的法案。由於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不傾向表決此案,除非此案成為明年總統大選的核心議題,它要在眾院過關還有得拼。
   相關新聞
日政府「干預到滿意為止」 日圓重貶 2011-11-1(楨:只准美友干預不許美敵干預!)
報復人民幣 對美國經濟不利
制裁人民幣匯率案 歐巴馬反對
美國政治風險
人幣制裁案有用?美國人都懷疑
逼升人民幣 美國如何拿捏分寸
蓋特納籲中國 速允人幣升值
人民幣法案 陸學者:兩敗俱傷
陸外交部:人民幣案損人不利己
人民幣若升值 美通膨更慘
反擊參議院 陸三大部門齊轟
人行警告 恐引發貿易戰
人民幣若遽升 陸出口剉咧等
美中匯戰可能點到為止
美匯率草案 陸商務部:不公正
中國強烈反擊:匯改以來升值近30%
中方邊罵邊承諾改革

揭穿老美假道學的面目……吵嚷不休的中國人民幣議題,說穿了就是虛偽二字。
普丁:美元壟斷是世界經濟寄生蟲
敏感期 美延後匯率報告 2011-10-15
人民幣 升值壓力緩解
「匯戰」 美、中都不想鬧大
大陸9月加碼美債113億美元達1兆1,483億美元 穩居美國最大債主
中國發動遊說 手段純熟
人幣案 陸專家:不必過度反應

人民幣升值 不受外力脅迫
溫家寶表態 不會加速升值
美通過涉匯法案 人民幣嗆貶
人民幣帝國 築長城抗美元
官方智庫:該讓人民幣走弱了
全球對沖基金做空中國
人民幣連貶3天 長期看升5字頭 2011-10-15
歐債拖累中國10月外銷減速
大陸救出口 要靠非洲拉美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預言:逆差兩年後出現 人民幣會貶
美10月貿易逆差降4% 赤字降30%
美10月貿易逆差 近10月新低 但進出口值皆告萎縮,顯示內外需求均不振。
中願進口美國產品但受限制
為亞洲四小龍代工 陸成順差替死鬼
大陸前11月順差1383.98億元 年減18.79%
中國世界貿易第1大出口國及第2大進口國 世界經濟陸貢獻超美
高盛:陸16年內取代美 成世界第一經濟體
美前商務部長:中國 將決定全球經濟成長
林毅夫預言:2030年 中國躍經濟最強國
美國國會成立的一個獨立委員會表示:人民幣10年內威脅美元地位
諾貝爾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西蒙尼‧詹森預言:人民幣 25年後取代美元
學者:人幣30年內成自由兌換貨幣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20年內 美元仍是老大
人民幣取代美元需要過三關:貿易結算貨幣;國際投資貨幣(楨:此投機性中不要);國際儲備貨幣。
熱錢月流1800億 人幣走勢看貶
市場觀點:熱錢撤離 逼人行出手
陸媒:11月人民幣貶0.5%
G20逼升人民幣 胡錦濤堅拒 2011-11-5
三年首見 人民幣連六天盤中跌停2011.12.08
陸官方表態:未操縱匯率 走勢可證明
滙豐:人民幣升值潛力 長期看好
熱錢避險 人民幣反轉走貶
有升有貶 人民幣將更市場化
中國將維持穩健貨幣政策
看匯率 夏斌:明年人民幣升壓變小
人民幣升值預期 急凍
陸港貨幣互換規模 倍增
夏斌:搶人民幣離岸 台灣不夠積極
夏斌:兩岸速簽貨幣清算機制

中美大戰 掃到美零售業巨頭沃爾瑪
流彈波及 工廠傳惡臭 可成停工早有端倪
陰謀論陸反擊蘋果 向可成開刀
外交部談沃爾瑪事件:外企不能僅靠優惠政策
削蘋果大陸推環保稅

中國駐世貿組織大使易小準:中國與世界實現共贏2011-12-12 新華國際(另參本館:《中國入世》)

入世10年,中國對世界產生的重大影響,可以從經濟、政治、法律三個方面來認識。
 經濟上,入世10年,中國成為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進出口已佔到全球進出口的十分之一。這一數字對中國、對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而言,中國出口佔世界十分之一,說明中國的外部需求有多麼大,中國GDP增長中有多麼大一塊是靠向世界市場出口拉動的。這是中國參與全球化,融入世界的最重要標志之一。對世界而言,中國進口了全球近十分之一的貨物,這證明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兩個十分之一,既反映了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顯示了世界對中國的重要性,是一個“雙贏”的典型。
 政治上,縱觀世界近代史,我們不難發現,從1840 年至今的170多年歷史中,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曾經做到進出口佔全球十分之一——英國、美國和德國。今天,中國也做到了。而且,中國是做到這一點的唯一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經濟實力大增,實現歷史性跨越,使中國歷經百年滄桑後,終于完成向世界經貿大國的轉變。對世界而言,中國入世10年,是中國與各國分享繁榮、實現互利共贏的10年。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每一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從中國的參與中獲得好處。中國以大國身份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實現發展目標,展示了中國說話算數、勇于擔當的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10年歷程也證明了世貿大家庭接納中國是一個正確的抉擇。這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勝利,也是現代國際關係史上一個成功的范例。
 最後,從法律上看,對內而言,中國入世10年,守諾履約,遵循國際規則和市場經濟理念,開展了大規模的法律法規清理工作,穩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符合世貿原則的法律體係。
   相關新聞
中國入世十年「與狼共舞」?
入世十年 中國的成長與反思
巴西又在WTO向人民幣發難 實為行貿易保
瞄準人民幣 WTO同意明年討論貨幣傾銷
陸入世十年 美譴責國家資本主義
VS
美媒:美應向中學習計畫經濟 
北京措辭強硬:美保護主義升級
貿易戰一觸即發 台商皮繃緊
中願進口美國產品但受限制
陸太陽能電池 遭美雙反調查
反擊「雙反」措施 陸14家太陽能廠聯合抗美
中輸歐皮鞋反傾銷案 WTO判歐盟敗訴
積極應對多層木地板相關產品雙反 陸企首次完勝
王岐山:中美經濟問題政治化 雙輸
中美太陽能「雙反」戰 恐雙輸
中對美反擊 太陽能貿易戰開打
太陽能企業:美國別傷人害己
陸製太陽能產品 恐遭美封殺 (另參本館:綠能產業(一)
美反傾銷調查 中國太陽能業黯淡
貿易戰 恐阻礙陸十二五新能源發展
形勢逆轉 陸風電業恐死一批
太陽能電池 兩岸囊括8成
過度投資 LED業不再發光發亮
電動車市場慘 比亞迪難挽頹勢
太陽能輸美雙反案 陸轟挑釁
十二五太陽能發電目標提高50%
陸遭雙反 盧明光:台廠未必得利
報復!陸醞釀提高多晶矽關稅
衝擊發酵 太陽能組件恐大漲
雙反 美、加盯上陸鋼製品
保護主義當道 佛山輸歐陶瓷少16.5%
美歐化纖原料乙二醇EG涉傾銷 大陸調查
大陸毛巾 台灣擬續課反傾銷稅(另參本館:欺中怕美

陸CPI驟降 經濟軟著陸成功 2011-11-10 工商時報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9)日公佈10月份CPI升幅為5.5%,連續第3個月下降,也創下近5個月來新低,與9月份相比,更大減0.6個百分點,是2009年2月以來的最大月度降幅。
     通貨膨脹風險驟降,被視為是大陸經濟「軟著陸」的成功象徵,也讓投資人對於政策放鬆預期普遍增強,但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穩情況下,市場普遍認為信貸政策鬆動空間有限。
   相關新聞
世銀:陸軟著陸 今年成長率9.1%
大陸經濟 林毅夫:還能高速發展20年
歐債導致原物料行情回檔
歐債 反助金磚四國抑制通膨
製造業降溫 陸11月PMI跌破50
出手救市 人行調降存準率2碼
大陸降息 最快明年初
大陸銀根鬆了 幅度將超預期
名家觀點/中國人行 發射「經濟大砲」
證券業看法:緊縮結束 陸股牛來了
銀監會主席:繼續提高直接融資
人行:民間借貸利率 4倍為限
衝著艾未未?北京嚴打非法集資(楨:啥都能扯到政治?針對溫州借貸事件啦!另參本館:中共為何反維權 )
溫總一席話 貨幣政策緊轉穩 陸港股齊攻高
通膨降溫 貸款暴衝 陸貨幣政策緊轉穩
陸財政部:新振興方案規模4兆人民幣起跳
拓內需拚轉型 消費月展決心

陸發動秋季外交 劍指「美帝」 2011-11-09 中時 亓樂義
     
     今年九月中旬起,中共中央九名政治局常委當中,有五位相繼出訪,近至俄羅斯和中亞,遠至歐洲,其中去俄羅斯兩次,副總理李克強甚至同時訪問南北韓,此前尚無先例。到中國訪問的有菲律賓總統和越共中央總書記等政要,此兩人均首次登陸,都談到敏感的南海問題。
     不僅如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近來出席廿國(G20)集團領導人峰會,溫家寶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接著胡、溫二人還將分別前往在夏威夷召開的APEC峰會,以及在印尼舉行的東協首腦等系列峰會。世界四大峰會,中共無一缺席,角色愈顯重要。      
     相關新聞
中俄攜手:反對大國主宰世界
溫家寶提點子上合組織設銀行 會員支持
溫家寶喊話 擴大本幣互換
APEC未登場 中美煙硝味濃
美力推TPP 中國不埋單
TPP議題 中方再槓上美國
APEC前嚷TPP 美爭亞太主導權
中美大戰 從APEC延燒到東協
強化亞太影響力 美駐軍北澳
歐巴馬矢言續留亞太 坦對大陸
美澳軍事合作 中嗆不適當
美菲簽宣言 南海問題齊抗中
歐巴馬:美國是太平洋強權
歐巴馬的「亞洲祭」
溫家寶公開演說籲外部勢力退出南海
雖然美國近來四處宣揚其重返亞洲計劃,瑞士媒體稱美國無力對中國展開遏制蘇聯般冷戰
東亞峰會/政經議題 美中火辣角力
歐巴馬的亞太文攻武嚇
東亞峰會/無視美反對 選緬甸當2014主席
中國外交面臨戰略調整
希拉蕊會緬甸總統 恩威並施
(楨:緬親西將重蹈利比亞?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評:挑撥中緬關系失風度
白宮毫不掩飾對中國遏制意圖 笨拙而愚蠢
緬甸改革 中國樂觀其成
中日較勁 爭相砸錢助東協
溫家寶喊話中國、東協 擴大本幣互換
會歐巴馬 溫家寶:增強人民幣浮動彈性
人民幣帝國 築長城抗美元

美掏不出東西給亞太國家 2011-12-05 中國時報

     美國要拉攏緬甸,緬甸則要利用美國,西方多數媒體似乎認為美國讓國務卿親自訪問,緬甸應該受寵若驚,事實上卻不盡然。
     緬甸人要聽其言也要觀其行,希拉蕊口口聲聲要緬甸推動民主進程,卻不提解除禁運制裁,而這是緬甸人所想望的。
     美國要在亞洲遏制中國是很明白的,但現在美國已在走下坡,不但欠中國大量國債,未來還將大幅削減國防外交預算,還能拿出什麼使東亞國家動心、使中國恐懼?
     美國刊物說:美在澳洲派駐二千五百陸戰隊,很難想像這支小部隊在什麼情況下能派上用場,它在軍事部署上無用,徒然激起中國反感,歐巴馬重申與菲律賓間近乎垂死的同盟,也可得到同類結論,三流的菲律賓軍隊在任何危機中都不是安全伙伴。
     希拉蕊去年訪問柬埔寨,鼓勵柬國勇於向中國提出關乎柬國利益的問題。但她沒有說美國將給柬國什麼東西,一年過去了,不能拉開柬中關係。這次美國想拉開緬中關係,倒是中國替美國出主意:「解除對緬制裁」,但美國能嗎?且等明年此時如何。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不斷攪和,確實使中國疑心,但究竟產生什麼實質效果?有評論認為當今區域中等力正崛起,對大國形成有力制衡,甚至能左右、挾持大國為自己服務。究竟是美國利用南海國家?還是南海國家利用了美國?

TPP 擴大自由貿易圈  2011-11-14 中國時報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是二○○五年由新加坡、汶萊、智利、紐西蘭等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組成的多邊貿易協定,主要目標是因應金融海嘯衝擊,與加強亞太經濟推動擴大對外自由貿易圈。直到二○○九年美國加入才進一步擴大,先後有澳洲、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加入,共九個經濟體。其主要討論議題,主要鎖定勞工、環境、政府採購、政府投資、智財權等領域。這次美國大張旗鼓的準備擴張TPP,讓它成為一個龐大的自由貿易組織,被認為是對大陸在亞洲勢力的挑戰。
     目前TPP區內的人口數有5億人,與ACFTA域內擁有19億人口,TPP規模還是相形遜色。不過隨著日本、墨西哥、加拿大新力軍,讓原本規模遜於ACFTA的TPP,頓時成了APEC區域內兩大自貿區。

新華社評論:美欲一石三鳥 2011-11-14 中國時報

     針對歐胡第十次會面所拋出的TPP議題,大陸官方新華社評論指出,美國積極推動開展TPP談判「意欲一石三鳥」,首先是為了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其次是借此制定新的國際貿易規則」,還希望「借此促進出口,挽救美國低迷的就業市場」。
     新華社指出,儘管TPP談判在一年半多時間裡已進行了9輪,但在一些敏感領域分歧大,談判進展不順,短期內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相關新聞
美推TPP架空APEC?中冷淡以對
是否加入TPP 中改持開放態度
人民幣匯率 歐胡會交火過招
歐巴馬警告 陸應遵守遊戲規則
美強推TPP 與中針鋒相對
陸學者:排中 顯見美短視且矛盾
搶當亞洲一哥 TPP燃中美戰火
美國以TPP再君臨亞洲
美中邁向對峙 TPP布局掀經濟冷戰?
時殷弘:TPP能否成功得看中、日
外媒:日入TPP打亂陸東亞戰略
日相改口:TPP損國家利益 就不加入
歐巴馬:TPP明年定案
TPP明年完談目標 恐因日拖緩
受美鼓舞 加拿大入TPP談判
台灣入TPP 還有漫漫長路
我憂邊緣化 洽簽雙邊FTA突圍
馬:10年內創造條件參加TPP
選ECFA或TPP 台處在夾縫中
美韓FTA的愛恨情仇
催淚彈鬧場 韓美FTA強行過關
催生FTA 中日韓:年底完成投資條約

各有算計 TPP很難搞定 2011-11-15 工商時報 蕭麗君
 
     儘管美國總統歐巴馬大力宣揚TPP,然而事實上TPP已成中美政治的角力戰,加上日本政府雖支持,國內卻是強烈反彈,反映各國國情不同,對TPP的參與程度也不盡相同。凡此種種,都意味TPP要簽定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參與TPP的國家加總起來只占美國總貿易的6%,對美國經濟助益並不如外界預期。TPP議題,戰略意義大於經濟實質利益。同時,歐巴馬也期待藉此來拉抬國內人氣,以迎接明年選戰。  

林中斌:中國欲不動武主宰東亞2011-12-08 中央社(另參本館:中國與東協 東協加三 PLA最急需的武器 中國海軍 《國家海上利益論》《海權論》 保釣再起?)
     
     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記者最近在台北專訪林中斌。今天在國際版刊出記者與林中斌的對談內容。
     針對最近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緊張關係,林中斌認為,看這個問題,要考慮到4項重點。
     第一,強硬的外交經常是為了向國內交代,2012年歐巴馬總統要尋求連任,而中國領導階層也將更迭。
     第二,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鄰國,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或新加坡,都不是出於自願成為美國的盟友,而是基於自保。
     第三,美國不僅有經濟問題,政治也陷入僵局,所以,美國的軍事支出會大幅削減。也因此,可能無法維持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勢地位。
     第四,北京有一套細密的大戰略,有一部分可追溯到鄧小平。這一點常被忽略。鄧小平說過:「我們和美國人交涉立場非常強硬,但絕不會斷絕關係」。這正是北京目前的做法。它的戰略其他部分就是主宰全東亞不必用軍事手段。中國並沒有意圖超出這個範圍。
     他指出,北京打算藉由經濟、外交、心理、文化及傳媒等非軍事手段達到目的。武力則是這個戰略的支柱。中共人民解放軍的信條為:「隨時作好準備,但是儘可能不必動用。」這個觀念和一百年前美國羅斯褔總統提出的概念相似。羅斯褔的說法:「口氣要軟,不過要隨身帶根大棒,這樣就萬無一失。」     
     關於美國遏阻中國的戰略能否收效的問題,林中斌的看法是:就長期來看,未必有效;然而,仍是可以運用的手段,在未來的談判桌上可以挫大陸的銳氣。
     他強調不能錯誤地低估美國。當下的美國不同於以往,已有能力自省和自我批評。這一點也挽救了美國。雖然可能不再是第一大國,卻仍然是一個被信賴的外交強權。
     解讀一些中國軍事將領的武嚇作勢,林中斌說,中國軍方將領有分工,有些負責對外武嚇,有些負責策劃。一些常耀武揚威的將領,從一星升到兩星軍階後,立即封口。
     根據他的分析,中國解放軍早已是被拔了利齒的老虎。當年鄧小平僅晉升17位三星上將,江澤民時期卻有79位。被封官削權的將領們對內張口無牙,只能對外舞爪。
     他同意「標準報」記者的看法:中國海軍在太平洋實施演習是對外武嚇。不過,他也提醒,在中國的戰略傳統,關鍵在於不讓對手看清虛實,並非威懾。西方國家會盡可能展現自己的實力。對中國而言,卻無此必要。他特別引述中國古代哲人老子所言:「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分析稱中國有多種戰術組合應對駐澳美軍 2011-11-25環球時報

美國軍事專家拉裏?沃策爾這樣表述:澳大利亞北部確實遠離中國,不過具有較高機動性的海軍陸戰隊,仍可輕易鉗制中國的動作。此外,中國軍隊最近加強部署中程彈道導彈,而澳大利亞不同于沖繩,不在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內,這在戰術上是一大優勢。
但中國的武器庫中遠不止有中程彈道導彈和洲際導彈。中國的核潛艇具有全球巡航能力,中國航母的發展,不久也會讓沃策爾的自信變得不可靠。此外,中國還有足夠多的戰術組合,可以讓入侵者的出發地不落到打擊範圍之外。和武器平臺比起來,更重要的是中國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決心,讓中國人民和軍隊只挨打,還不了手,是不可想象的。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1-25/1106675030.html

中美太平洋大博弈【經濟日報社論2011.11.15

首先,必須觀察進入新世紀這十年來,全球戰略形勢的變化,要言之,兩個大趨勢:美消與中長。從2001年遭911恐怖襲擊後立即發動反恐戰爭開始,美國先後陷入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泥淖,元氣大傷,國際形勢受損;又繼之以世紀金融海嘯,有點焦頭爛額。另外一頭,中國埋頭搞經濟,GDP的全球排名上升到僅次於美國,外匯存底全球第一,中國與東協十國的自由貿易區也正式啟動,而美國在亞洲則疏於經營,與東協、日本、韓國關係有點鬆動;也正是在這段期間,中國成了全球最大債權國,美國則是全球最大債務國。這即是「美消中長」。
被《時代周刊》稱為美國「地獄十年」告一段落之際,正是歐巴馬總統上台之時。歐巴馬一上台,即進行全球戰略大調整,三個重點:(1)戰略退卻,自阿富汗及伊拉克撤軍;(2)戰略統戰,積極全面改善與矛盾國家如俄羅斯、古巴、緬甸、委內瑞拉等的關係。所有這一切,似乎都在為了(3)戰略進取,即針對中國進行的全面戰略部署做準備。也就在這個時候,歐巴馬說出了「我要做太平洋總統」、「我不接受美國成為世界老二」的話。一個所謂的「重返亞洲」、劍指中國的大戰略隱然成形。
希拉蕊指出,建立「跨太平洋體系」涉及六個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與盟友關係、深化與強權間工作關係、緊密與地區多邊機構關係、擴大貿易和投資、廣泛的軍事存在,及提升民主和人權。這些工作中,民主、人權、軍事存在等,都有明顯的「項莊舞劍」意涵。(楨:越南等有民主、人權?)
與這一套「跨太平洋體系」的理論架構配套,是一系列具體的行動,包括(1)TPP的經貿外交戰略;(2)即將舉行、美國總統首次出席的東協加美國高峰會(ASEAN+A),這個高峰會將把中國極力避免國際化的南海問題正式列入議程;(3)一個已浮現輪廓、欲隱又現的美、日、澳、印四國間的「亞洲版北約」。看來美國的「重返亞洲」,從戰略思慮到行動部署,邏輯井然,動作確實。中國大陸似乎是落於後手了。
在理論上,中國大陸的訴求是和平與和諧,似略失之於抽象;但中國主張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大方向是正確的,關鍵在於「新秩序」的內涵是什麼?如何建立?撇開理論不談,中國大陸在實際行動上還是相當積極的,除了與東協「10加1」的自貿區已正式啟動外,中國與中亞及俄羅斯的「上海合作組織」也極可能從安全及反恐領域延伸到經貿與金融,中國與日、韓也將展開雙邊的自貿區協商;當然,兩岸四地之間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協議)與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也在運作之中;甚至原本很抽象的「金磚五國」概念,最近也開始針對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展開討論。
總體看來,美國與中國正在亞洲及太平洋這個大棋盤上展開世紀大博弈,目前大棋盤上正在交手的領域有經貿、軍事、價值(民主與人權)、金融(人民幣)等,有的平分秋色,有的互見優劣。

德班大會落幕 取得四項協議 2011-12-12 旺報(另參本館:氣候峰會
 
     歷經兩周馬拉松式磋商,最後加碼數十小時衝刺「延長賽」,《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7次締約國南非大會終於達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2013年執行,綠色氣候基金啟動,成立工作小組負責2020年後減碳安排等四項協議成果。
     陸支持印度責任區別
     爭議甚大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將從2013年起執行,明年5月1日前提交減碳承諾;成立「德班增強行動平台特設工作組」,負責2020年後減碳的具體安排。
    歐盟這項提議引發大陸和印度強烈不滿,印度環境部長那塔阿拉賈(Jayanthi Natarajan)說,印度不會因各方聲浪就不顧貧、富國責任分擔原則,不會因任何形式的威脅或恫嚇就退縮;大陸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態支持印度,應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新華社報導,這次德班會議達成決議如此困難重重,主要是已開發國家如美、日、加拿大等國不考慮第二承諾期的減碳指標,對《議定書》也抱持消極態度,美、加甚至不願簽署。歐盟雖然相對積極,卻額外要求大會敲定「路線圖」,在2015年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框架,在2020年生效。
     陸籲開發國拿出誠意
     大會觀察員分析,美歐態度迥異,是因為美國不願為減碳犧牲利益,歐盟卻試圖用減碳和成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獲取利益。大陸代表團在會後指出,這次未能全部完成談判,最主要是因為已開發國家對減碳及提供開發中國家資金、技術轉移的政治意願不足所致。

綠色科技賽 中國領先【經濟日報2011.12.12

中國已在綠色科技競賽中跑在前端,其成果最終可能比年年召開、卻仍無法有效因應氣候變化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更能拯救地球。
雖然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但同時加速投資綠色科技。
率歐洲議會代表團前往南非德班與會的議員萊恩(Jo Leinen)表示:「世界有場非正式的綠色科技競賽,由中國領頭,可能比正式協議取得更成功的結果。」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中國去年投資低碳能源技術達540億美元,高於美國的340億美元。 由於中國有提供13億人口食物、燃料與水的迫切需求,因此比他國更知道抑制全球暖化的能源型式價值,因為全球暖化已國內大片土地沙漠化。

爭議不斷 歐盟和基礎四國槓上 2011-12-12旺報

     這次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從9日一路延長到11日清晨,才得以有協商成果,主要是受到歐盟和大陸、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意見分歧所致,直到11日清晨才完成協商。
     歐盟在大會中突然提出「路線圖」,並提出2018年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框架,並將《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等其他議題與此掛勾,小島國也附和歐盟立場。
     大陸和印度則強調,不能忘記公平原則,應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印度環境部長那塔阿拉賈(Jayanthi Natarajan)強烈反對並激動反駁:「公平在哪裡?」大陸代表團團長、大陸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也表態支持印度,並質問已開發國家應給發展中國家資金和技術支援,「快20年了,你們做到了嗎?」
     9日下午,美國、大陸、巴西等國家都取消記者會,外界傳出,歐盟連合小島國、中南美洲國家形成小集團,向他國施壓。
     9日晚間被稱為「基礎四國」的大陸、印度、南非和巴西舉行最後磋商,印度當場表態支持大陸,南非和巴西也都認為磋商順利,當場粉碎9日上午歐盟記者會傳出「四國分裂」說法。
     德班大會期間,不斷傳出「基礎四國」已分裂的說法,某些成員倒向已開發國家,新華社報導,解振華還對此澄清:「我們每天要碰頭三、四次,每個重大表態都經過協商。」
     新華社昨天報導,德班大會最後是在「基礎四國」團結一致,對發展中國家最關切的問題同聲同氣,才使得德班取得「里程碑」成果。

減碳政治角力 開發中國家低頭【聯合報2011.12.12

一九九七年的京都議定書將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區隔開來,開發中國家不需受到減少碳排放的約束。德班會議的最大成就,是說服印度和大陸未來接受法律約束,雖將雙軌制再保留幾年,但許多國家希望在二○二○年京都議定書下一階段屆滿時,完全打破雙軌制。

應對氣候變遷 誰是阻礙合作的壞蛋?2011.12.12
【聯合報╱鄭方婷/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南非德班)】

會議本應於九日結束,在歐美等傳統大國與中國印度等新興大國之間政治衝突劇烈之背景下,延長兩天,號稱有史以來最長的締約國會議。
對於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美國與歐盟有著極大的根本差異。美國基於其國內產業界與議會的不支持,自京都議定書之後,就主張建立一個不設定強制性減排年限、目標,但要求所有主要排放國提出自主性減排目標,並接受國際與國內的測量、報告與證明,以確保自主性目標獲得落實。美國在本次會議的最大目標,就是具體實施去年坎昆會議達成的幾點重要成果。
相對的,歐盟主張應該設定一套路線圖,提出於二○一五年完成協商,至二○二○年為止成立包含主要排放國接受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國際合作方案。同時歐盟宣布,即便日本、加拿大與俄羅斯不繼續參與京都議定書減排承諾,仍舊承諾第二約定期,至二○二○年從一九九○年基礎上削減百分之廿至卅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歐盟的主張受到絕大部分發展中與最貧窮國家的歡迎,在歐盟強力遊說下,隨著中國暗示可以考慮在二○二○年以後接受法律約束後,巴西與南非也表示可以接受。美國對於歐洲提出的路線圖是否成立並不重視,也不支持建立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議定書,美歐雙方差距甚大,難以相互讓步。最後在中國、印度等國的讓步之下,歐盟的主張獲得採納。
對於歐盟而言,削減百分之廿至卅的排放量並非難事,而且歐洲的減排對於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也很有限,但是歐盟在國際談判中對於先進國家的減排行動積極主張,的確獲得廣大的開發中國家的歡迎。
相形之下,美、日、澳、紐、加等國被型塑為阻礙國際合作發展的壞蛋,苦思如何爭取中、印等主要排放國的支持。氣候變遷的國際政治當中,重要的是如何擴大支持力量;在歐盟獲得中國等主要發展大國的支持下,美日等國顯得孤立。若美日選擇繼續參與氣候變遷國際談判,勢必得與歐盟取得妥協。

新減碳承諾 我將自願遵守【聯合報2011.12.12

南非德班氣候大會達成減碳承諾,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新減碳承諾應會變得更「嚴格」,台灣屆時也將自願遵守;且若各國減碳達共識,彼此之間應會建立「碳關稅」制度,作為履行減碳承諾的約束機制,台灣外銷產品必定面臨製程減碳的壓力。
 
另參本館:歐豬四國 《歐洲新霸權》 《歐洲共同市場》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中國大戰略 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宣言(館長代胡擬) 雙率大戰  貿易保護主義  美中互為人質?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臺股  股市的貪瞋癡  連戰出任APEC特使  G2  G20 vs G7  美國價值2 歐盟向俄求援? 姓資姓社 經濟巫師  忽漲忽縮 全球糧荒 東協加三  中國崛起(二)

上一篇:補充包比原裝貴

下一篇:美國詐騙集團

阿楨 2024-08-04 16:05:29

英特爾的崩塌,說明了美國製造業的困境,波音多了個伴 陳經

1.2024-08-22,英特爾單日下跌26%,創了1982年來的跌幅紀錄。英特爾的晶片還是PC機最常用的,季報居然虧損了,要裁員1.5萬人!怎麼回事?
2. 擊垮英特爾的,就是美國製造業的大毛病:成本過高,人素質低下。英特爾員工13萬人,年營收約540億美元。英偉達才2萬人,年營收要衝擊千億美元了。
3. 區別在於,美國晶片公司一般擅長設計,但英特爾相反,幹的是晶片工廠製造業,必須有相當的知識水準才能幹活,人工成本不會低。
4. 同樣賣CPU的AMD,市值已經是英特爾2倍多,只有26000員工。它就聰明地用Fabless模式,只設計不生產。英特爾是自己設計加生產的IDM模式。AMD年營收220多億美元,但是人少多了,利潤就還行。給台積電代工費沒問題。
5. 英特爾新CEO就想辦法,把晶片製造部門拆分出去變成代工廠,剩下的就是fabless部門。
6. 美國製造業壞典型,原來是波音,現再加英特爾。都找了不少印度人,但是印度高管和員工幹製造業不太行,東亞人厲害。
7. 晶片製造業,需要很多耐心細心又能學習的人,長時間加班維持很複雜的產線正常運營,還夜班,上班時手機上交。美國白人肯定不願意幹,但是又得幹,就找些低學歷的人來,逐漸就不行了。CPU生產的晶圓,良率不行成本立刻高上去了,代工部門虧損不奇怪。
  回應
美國包括西方製造業大企業衰敗的通因是, 1、管理層金融化。2、一切為了股市表現。包括提高產品毛利率,砍掉不掙錢的部門,減少研發經費,製造外包,服務外包(印度call center)。最後核心競爭力所剩無幾。3、政治正確橫行。往公司要害部門塞lgbt,塞印度拉美非洲裔,印度人很能幹的。但是好大喜功,口頭比實際能幹。4、本土人才匱乏。全靠其他人種來讀理工科,外國的留學生總有一大半是要走的。留下的又有幾個是和美國人一條心的?

阿楨 2024-04-09 03:20:53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

阿楨 2023-09-21 07:47:22

全球自由經濟體最新排名 第1名是新加坡 香港落居第2 2023/09/20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最新發佈《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吿》,香港今年被新加坡以0.01分的些微差距超越,出現從1975年以來首度被擠下排名第一寶座,台灣則位居第11名。原因涉及北京干預,包含中國政府推出重大准入壁壘、外勞就業限制及增加營商成本等,導致香港的「監管」評分下跌0.25分。加上軍事干預法治程度上升,香港司法獨立和法院公正性的信心正被侵蝕,導致「法律制度和產權」下跌0.2分。
但這也引來港府反駁,稱香港是全球最開放和便利營商的地方之一,匯聚來自大陸和海外近9000家公司,足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優勢,讓香港成為全球唯一融合國際優勢與中國優勢的經濟體,並對菲沙研究所指大陸在港施加新的重大進入壁壘、限制聘用外地勞動力以及增加營商成本等說法不符事實。
依據排名,新加坡以總評分8.56分排名第一,其次是香港、瑞士、紐西蘭、美國、愛爾蘭、丹麥、澳洲、英國和加拿大,台灣第11名,日本第20名,德國第23名,法國第47名,俄羅斯第104名,中國大陸則在111名。
  回應
新加坡政治自由?台灣經濟自由?
西方的評審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