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局》
前評《美國的危機與轉機》的下文雖曾略提布裏辛斯基的《大棋盤》,但未申論,現補貼《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的導讀和結論。
關於前評《美國實力(有沒)衰落》之爭,還是布裏辛斯基的《美國的危機與轉機》(左岸文化,2008)比較客觀,有危機但也是種轉機。
本書透過公正、嚴格的角度,深入評斷這三位總統在擔任歷史上首次出現之全球領導者時的表現與功過,並分析他們個人的領導風格如何影響他們的表現與最後的政策結果。布裏辛斯基,美國最著名的國際事務評論專家,認為美國已經浪費了許多權力與聲望。沒有任何一位總統能夠從他的評論中全身而退,每一位總統得到的評價也絕不相等。在這本書的結論裡,布裏辛斯基提出他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美國在這個全球政治覺醒的時代中,重新獲得全球優勢地位
(2007時小布希的反恐戰在布書中已失敗:p209給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的外交成績,分別打了穩健:B、不平衡:C、失敗:F分數)。
算了吧!布裏辛斯基骨子裡還是位現實主義者,看下每階段他對美國之謀略吧:
寫於蘇聯瓦解、911發生前的《大棋盤》(立緒,1998)主張:
本書呈現出布裏辛斯基對二十一世紀美國優勢地位的大膽地緣戰略觀點。他的分析重點是,歐亞大陸是人口最眾多、天然資源最豐富、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以及大國在此一區域的縱橫捭闔情況。由葡萄牙至白令海峽、由北歐拉布蘭到馬來西亞,美國霸權將在這塊歐亞大棋盤上受到考驗。他認為,美國的任務是駕馭歐洲、亞洲和中東的衝突與關係,不使敵對的超級大國出現而威脅到美國的利益或福祉。
布裏辛斯基在本書的分析重心是,美國在歐洲、俄羅斯、中亞和東亞四個重要區域的利害關係。斷層在哪裡,讀者或許已經熟悉,但是蘇聯土崩瓦解創造出新敵國、新關係,布裏辛斯基針對此一地緣政治新現實,為我們爬梳整理出戰略脈絡意義,譬如,他解釋:
為什麼法國與德國將扮演地緣戰略樞紐角色,而英國與日本郤不會。
為什麼北約組織擴大是俄羅斯拋棄往昔錯誤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羅斯若放棄 此一機會,必將抱憾。
為什麼把中國當做是威脅,並不離譜。
什麼美國不只是第一個道地地的全球超級大國,也將是最後一個全球霸主,它的意義、影響何在?
寫於911之後,反恐現失利之初時的《美國的抉擇:是王道還是霸道》(左岸文化,2004)則主張:
美國的國力及廣泛的全球化是實情,卻也是世界上的兩難。空前強大的美國也是全球安全的支柱,然而美國自己卻也空前的不安全。全球相互依賴及人類普遍的政治覺醒,雖然激出了對美國的忌妒、痛恨,讓美國的敵人有了毀滅的科技,但是也把美國推向了全球的獨霸。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裏辛斯基,在「抉擇」這本書裡,提醒美國人,不要錯把美國的國力當成全能的。美國的福祉和世界的福祉盤根錯節,難以分開。只驚恐的關注美國單方面的安全、只看到恐怖活動、不關心人類永不停息的政治活動,美國不但自己的安全不保,更辜負了全球對美國領導的企盼。除非美國能把自己超強的國力和美國社會迷人卻常不安定的吸引力調和一下,美國會相當孤獨,在國際混亂的時候常遭到攻擊。
《大棋局》導讀
這本書之所以命名爲《大棋局》,是因爲布裏津斯基把從裏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這片歐亞大陸視爲一個地緣戰略大棋盤,是既決定世界今後的穩定與繁榮,又決定美國保持世界主導地位的中心舞臺。布提出:美國作爲不同於過去所有帝國的一種新型霸權,就是要在法、德、俄、中、印這五個地緣戰略國家和烏克蘭、阿塞拜疆、韓國、土耳其、伊朗這五個地緣政治支軸國家之間縱橫摔閡,以在歐亞大棋局中保持主動,實現領導。爲保持並儘量延長美國在歐亞亦即在世界的主導地位,美國要依靠西頭的大歐洲民主橋頭堡和東頭“必將成爲地區主導大國”的大中華。在內外因素制約下,美國對外不宜抱過高姿態,而應主要同五個地緣戰略國家在不同領域中、不同程度上和以不同方式增進或建立盟友或夥伴關係。
下面就兩個重要問題做些評述。
一、中國問題
布裏津斯基認爲,中國到2020年會成爲地區主導大國,在亞太地區擁有一個勢力範圍或受別國敬服的範圍,而不可能成爲在各個主要領域都富於競爭力的全球性大國,儘管中國可能有此抱負。他反對過高估計中國的競爭力和據此得出美國應該採取遏制中國政策的結論。他認爲,對美國的中長期歐亞地緣戰略來說,同中國建立起合作夥伴關係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他固然希望中國能走向所謂“民主化”和“自由市場化”,認爲存在著這種可能性,但他並不以此爲中美合作的前提,而是更重視中國的對外行爲。他認爲美國應接受中國的影響和威信在亞太地區必然上升這一前景,還應看到美中在東北亞和中亞有共同的地緣政治利益。他說,中國當前的目標是希望看到美國因在亞太力量減弱而需要以中國爲夥伴和盟友,其實中國也應該把留在亞太的美國看成天然盟友。他認爲美、中關係惡化會對整個亞太地區和美國的歐亞戰略産生嚴重後果,因而應該盡力避免這一前景。
總的看來,他對中國的有些估計和對中美關係的觀察和分析還是比較現實的。但書中對中國社會制度的看法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中國一定會發展壯大,這已爲舉世所公認。但不管中國多麽強大,它都不會去爭奪所謂主導權,無論是地區的還是全球的,因此勢力範圍的概念是和它套不上的。當然,隨著國力的逐步增強和改革開放政策的日益深化,中國在亞太地區和整個國際事務中勢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同周邊國家也會不斷增進睦鄰友好的合作關係。如果說中國因此進一步受到鄰國的尊重,那倒是合乎邏輯的。但是國與國間的尊重從來都是相互的。一國對別國不夠尊重肯定換不來別國對自己的更多尊重。在亞太地區,中國追求的是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國際關係,無意於經營什麽影響範圍。其實,在各大國之間劃分勢力範圍,只是帝國主義瓜分殖民地和雅爾達體制下的觀念和實踐,理應隨著時代的變化遭到徹底的摒棄。一貫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自己也絕不稱霸,這一立場也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不會像一些外國評論家所認定或擔心的那樣,隨著國力的增強而變得日益獨斷專行和咄咄逼人。
中美之間確實存在著諸多共同利益,兩國應該避免衝突,尋求合作。布裏津斯基博士的這些看法無可非議。但是他的關於中美可能發生衝突以及導致衝突的原因等分析判斷,就大可商榷了。他說,中國所以把美國視爲敵手,同美國對中國的國內政治有所保留以及美國和臺灣有緊密的聯繫相關。其實,中國只是要求美國尊重中國的獨立和主權,不要幹涉中國內政和阻撓中國統一,主張平等相處,互利合作,並沒有把美國視爲敵手,更不認爲中、美有必然發生衝突的根源。中國不幹涉美國的內政,不認爲美國的政體發生什麽變化事關中國的國家利益,不尋求在亞太地區損害美國的合法利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和作用是增強還是減弱,取決於美國的行爲和政策是否有利於該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在臺灣問題上,中國的基本政策是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這應該是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的。當然,如果美國視臺灣爲它的勢力範圍,要長期保持海峽兩岸的分裂狀態,阻撓中國的統一,那就另當別論了。
二、美國的世界地位問題
布裏津斯基博士認爲,美國作爲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大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美國霸權是新型的,不同於過去一切帝國那樣是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礎之上的;美國建立冷戰後世界秩序的構想源於美國的國內政治和社會模式,其實現主要是借助美國價值觀和制度對其他國家的間接影響;由於美國的政治體制、多元社會和社會思潮所具有的某些特點,以及美國經濟實力繼續相對下降的趨勢,它有可能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對外運用其實力的超級大國。他認爲美國的歐亞地緣戰略目標是要防止在這裏出現一個能夠主導歐洲或亞洲從而向美國提出挑戰的大國,還要防止歐亞主要國家相互間形成排斥美國的聯合;美國應使歐亞的力量均衡,有利於保持美國政治仲裁者的地位。
這些看法不兔使人産生兩點疑問和感想。
首先,像美國許多現實主義學者一樣,布裏津斯基博士也看到美國內部以至整個西方世界內部有許多令他們擔憂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同他認爲美國所應有的全球抱負有著很大的矛盾。他在另一部著作《失控——21世紀前夜的全球動蕩》中,就已經談到美國社會解體的危險和所存在的精神危機,指出連成熟的民主社會也蘊育著自己的抗體,美國社會不能成爲世界楷模,道義上經濟上都是如此。在《大棋局》一書中他又提到:美國日益變成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主導文化已日益爲”個人享樂主義”和(對社會責任的)逃避主義所主宰;美國已越來越難以爲長期保持在世界的領導地位而在國內取得必要的政治共識。這種發展顯然與美國在國外持續行使霸權不大合拍。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美國的全球性大國地位要通過美國設計的全球性體系得到實現,而這一設計反映的則是美國國內的經驗。既然看到美國的國內經驗並不完美,他對於建立起美國期望看到的全球性體系的信心大概也不會很強。鑒於他認爲在十年或更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沒有任何力量中心會對美國的全球抱負構成重大挑戰,那麽,這段時期美國面臨的挑戰是否主要來自內部呢?若然,這種擔心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美國同其他國家發展良好關係和其他國家相互之間增進關係以至聯合有什麽矛盾?布熱津斯基說,中、俄和伊朗的反霸聯合是最危險的;中日聯合的潛在影響更大;在遙遠的未來,歐洲在大分化大改組中出現德俄勾結或法俄和解也不無可能。不過他認爲這些情景在近期內都不致出現。
很明顯,這些擔心都是以美國要領導世界和維護全球霸權爲出發點的。這才能得出反霸就是反美,也就是對美國的威脅這樣的結論。其實冷戰後的國際秩序應該是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和平共處,友好合作,不應再有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分。如果一個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幹涉別國的內政和指揮別國的對外活動,那自然會遭到別國的反對。正是美國自身的霸權行爲必然激發對這種行爲的挑戰。可以預期,隨著多極化的迅速發展,反對霸權主義的聲勢和規模會越來越大,霸權主義會越來越孤立。這應被看作國際社會進步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表現。
另外還應看到,隨著兩極格局的崩潰,國家關係已不再是零和遊戲,也不再是非此即彼——不是站在這一邊就是站在那一邊。就是大國關係,也有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兩面。兩個大國關係的改善和合作,對其他大國既有制約作用,更可能促進同它們兩方關係的發展。如果抱著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不放,大國之間加強和擴大針對特定物件的軍事同盟,那只能對國際關係産生消極影響。如果各國都採取明智作法,世界格局和國際形勢發展倒是有可能導致一種雙贏、多贏以至普遍贏局面的出現。
上面就中國和中美關係以及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這兩個問題談到的一些看法,當然不能涵蓋全書的主要內容。《大棋局》的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提出了許多發人深思的問題,更有不少獨到的見解,讀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收穫和理解。作者作爲美國的政治家,其不少觀點是我們所難以苟同的。這本書的中文譯本出版發行後,肯定會在中國讀者中受到重視,引起更多的討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研究員宋以敏)
《大棋局》第七章 結 論
現在該是美國爲整個歐亞大陸制定和實施一項完整、全面和長期的地緣戰略的時候了。這一需要産生于兩大根本現實之間的相互作用:美國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超級大國,而歐亞大陸是全球的中心舞臺。因此,歐亞大陸力量分配的變化,對美在全球的首要地位和美國的歷史遺産,都將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美國在全球的首要地位,就其範圍和性質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一種新型的霸權,反映了美國民主制度的衆多特點:多元性、滲透性和靈活性。美國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獲得了這一霸權,其主要的地緣政治表現是美國在歐亞大陸所發揮的前所未有的作用。迄今爲止,以往所有的全球性大國地位爭奪者都來自這一大陸。美國現在則是歐亞大陸的仲裁者。歐亞所有的重大問題,沒有美國的參與或有悖於美國的利益,都無法得到解決。
美國如何巧妙地處理同歐亞棋盤上的重要地緣戰略棋手的關係,以及美國如何同歐亞大陸那些關鍵性的地緣政治支軸國家打交道,這對於美國長久和穩固地保持其在全球的首要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在歐洲,最主要的棋手仍將是法國和德國。美國的中心目標應是加強和擴大在歐亞大陸西部現有的民主陣地。在歐亞大陸的遠東地區,中國可能將越來越重要。除非美中兩國能成功地就地緣戰略達成共識,否則美國在亞洲大陸將失去政治立足點。歐亞大陸的中部,即在日益擴大的歐洲和在地區內日益倔起的中國之間,將仍是一個地緣政治的黑洞。至少在俄羅斯內部圍繞後帝國時期自我定位的爭鬥見分曉之前這一狀況不會改變。而俄羅斯以南的地區,即歐亞大陸的巴爾於,則有可能成爲種族衝突和大國角逐集中的場所。
在這種情況下,今後一段時間內,或者說在一代人以上的時間內,不可能有任何單個國家向美國的世界首要大國地位提出挑戰。國家實力有四個主要方面,即軍事、經濟、技術和文化。它們合在一起造成決定性的全球政治影響力,而在這四個方面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國家能與美國相比擬。除非是美國故意或者是無意中放棄了它的領導地位,否則在可預見的將來,唯有國際的無政府狀態可能實際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在這方面,斷言美國已成爲克林頓總統所說的世界上“不可替代的國家”是正確的。
在這裏,重要的是既要強調美國不可替代這一事實,也要強調世界陷入無政府狀態的現實可能性。一旦現存的那種以民族國家爲基礎的地緣政治框架自行崩潰,人口爆炸、貧困導致的移民、急劇的城市化、種族和宗教的敵對、以及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造成的破壞性後果就將無法控制。如果沒有美國持續和有針對性的介入,不用多久全球動亂的力量就會主宰世界舞臺。不論是在當前歐亞大陸還是在整個世界上出現的地緣政治緊張形勢中,都包含著現存框架發生這種崩潰的可能性。
人類生存條件更加普遍惡化的前景,有可能進一步加劇上述給全球穩定帶來的風險。特別是在世界上那些比較貧困的國家裏,人口爆炸以及同步發生的人口的城市化正在迅速産生的不僅是大量的貧困人口,而且特別是數以億計的越來越不安分守己的失業的青年人。他們的失落感正相應地急劇上升。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強化了他們與傳統權威的決裂,同時也使他們越來越意識到和不滿於世上的不平等。他們因此也就更加易於受極端思想的鼓動。一方面,日益發展的人數已達數千萬的全球移民現象可能成爲一個暫時的安全閥。但是另一方面,移民現象又有可能成爲種族和社會衝突跨洲傳播的工具。
因此,動蕩不安、緊張局勢以及至少是不時發生的暴力行動,有可能衝擊美國所繼承的管理全球的作用。美國霸權所造就的一個沒有戰爭威脅的、複雜的國際新秩序,可能會局限於世界的一些地區。在這些地區,美國的權力通過民主的社會政治體制,以及也由美國主導的各國間精細的多邊框架得到加強。
因此,美國對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將同各種動亂勢力進行較量。在歐洲,有迹象表明一體化和擴大化的勢頭正在減弱,歐洲傳統的民族主義不久可能會重新擡頭。即使在最成功的歐洲國家中,大規模的失業現象也長期存在,導致人們的排外情緒。這可能會使法國或德國的政治突然轉向嚴重的極端主義和內向的沙文主義,甚至的確可能正在造成一種真正的革命前的形勢。只有當歐洲的統一願望得到美國的鼓勵甚至支援的時候,本書第三章中概述的歐洲歷史性時間表才能得以實現。
俄羅斯的前途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它發生積極演變的前景更加微弱。因此美國有必要營造一種地緣政治狀況,以便把俄羅斯吸收進不斷發展的歐洲合作的大環境中,並促進它新近獲得主權的各鄰國獨立自主。然而,像烏克蘭或烏茲別克斯坦這樣的國家(且不說兩大民族並存的哈薩克斯坦)獨立生存的能力仍然是不確定的。特別是如果由於歐洲發生新的內部危機、土耳其和歐洲日益拉大距離,或者美國與伊朗的敵對日益加劇等因素導致美國的注意力他移的話,它們獨立生存的能力就更不確定了。
如果今後臺灣問題發生危機,或者中國國內政治的發展促使中國出現一個咄咄逼人的政府,或者僅僅由於美中關係惡化,都有可能使最終同中國達成大和解的潛在可能性夭折。那時,中國將成爲世界上極不穩定的力量,給美日關係帶來極大的制約,或許還將使日本本身在地緣政治上迷失方向而造成破壞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東南亞的穩定必將受到威脅。同時,人們還可以想象局勢中的這一系列事件會對印度這一對南亞穩定起關鍵作用的國家的態勢和內聚力産生何種影響。
這些分析提醒人們,如果無處不在的全球力量的地緣政治結構開始破裂的話,那麽,無論是超越民族國家範圍的新型全球問題,還是人們關注的更爲傳統的地緣政治問題,都不可能解決或受到遏制。在整個歐洲和亞洲大陸出現了種種警告迹象的情況下,美國的政策要獲得成功,就必須集中注意整個歐亞大陸,並以地緣戰略方針爲指導。
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
制定所需政策的出發點,必須是對目前規定世界事務的地緣政治狀況的三個前所未有的條件的清醒認識:有史以來第一次,①只有一個國家才是真正的全球性大國;②一個非歐亞國家是世界上唯一地位突出的國家;③歐亞大陸這個世界的中心舞臺被一個非歐亞大國所主導。
然而,一項全面、完整的歐亞地緣戰略的基礎又必須是認識到美國有效實力的局限性,以及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實力不可避免的減弱。如本書在前面已指出的,正是歐亞大陸的遼闊和多樣性,以及這一大陸中某些國家的潛在實力,限制了美國影響力的深度及其對形勢發展控制的程度。這一條件有助於對地緣戰略進行深入的考慮,並有助於有目的地在歐亞這個大棋盤上有選擇地部署美國的資源。既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前所未有的實力勢必減弱,那麽當務之急必須是以不威脅到美國在全球的首要地位的方式處理好其他地區大國的崛起問題。
如同下棋一樣,美國的全球策劃者必須預先設想下幾步棋,並預想到對手可能採取的反攻步驟。因此,一項可持續實施的地緣戰略必須區分出短期前景(今後五年左右)、中期前景(二十年左右)和長期前景(超過二十年)。此外,不應把這些階段看作是相互完全隔離的塊塊,而應將它們視爲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組成部分。應從第一階段逐步、始終不渝和目的明確地進入第二階段,然後,由第二階段最終導致第三階段。
短期內。在歐亞大陸的地圖上加強和永久保持地緣政治普遍的多元化符合美國的利益。這促使人們重視縱橫捭闔,以防止出現一個最終可能向美國的首要地位提出挑戰的敵對聯盟,且不說防止任何一個特定國家試圖向美國挑戰的微弱可能性。在中期內。上述考慮應逐步讓位於更加重視若干地位日益重要、戰略上又相互協調的夥伴國家的出現。它們在美國領導作用的帶動下,可能會出力幫助構築一個更爲合作的跨歐亞的安全體系。在更長遠的時間裏,上述狀況可能將最終導致産生一個真正分攤政治責任的全球核心。
當務之急是確保沒有任何國家或國家的聯合具有把美國趕出歐亞大陸,或大大地削弱美國關鍵性仲裁作用的能力。然而,不應把跨洲際地緣政治多元化的加強本身視爲目的。這只不過是實現在歐亞重要地區建立真正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期目標的手段而已。民主的美國不可能願意以軍事資源爲後盾縱橫捭闔,而永久地捲入管理歐亞事務的艱難、費時和代價高昂的任務,以防止任何一個大國主導歐亞地區。因此,不論從邏輯上還是從意圖上說,第一階段都必須發展到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內,寬容的美國霸權的存在仍會阻止其他國家提出挑戰。阻止的方法不僅是使向美國挑戰的代價太高,而且是使美國霸權並不威脅到歐亞潛在的雄心勃勃的地區大國的根本利益。
中期目標具體要求的是培育真正的夥伴關係。主要的是與更加團結一致和政治作用業已界定的歐洲與地區強國中國,與(人們希望看到的)後帝國時期更加面向歐洲的俄羅斯,以及與地處歐亞南翼發揮地區穩定作用的民主印度的夥伴關係。然而,同歐洲和中國分別建立更廣泛的戰略關係這一努力的成敗,確實將決定俄羅斯今後作用的環境。俄國的作用也許是積極的,也許是消極的。
順理成章的是,擴大的歐洲和北約將十分有助於美國實現其政策的短期和長期目標。擴大的歐洲將會擴大美國影響力的範圍——通過吸收中歐新成員國,通過在歐洲委員會內增加親美成員國——而不必同時建立一個政治上過分一體化的歐洲,避免這樣一個歐洲不久就可能在其他地方的重大地緣政治問題上,特別是在中東問題上,向美國提出挑戰。一個政治上經過界定的歐洲對於逐步將俄羅斯吸收進全球合作體系也是至關重要的。
應該承認,光靠美國自身的力量無法造就一個更爲團結的歐洲。那是要靠歐洲人,特別是法國人和德國人才能做成的事情。但是美國卻可以阻撓一個更爲團結的歐洲的出現。而那會給歐亞大陸的穩定,以及美國自身的利益帶來災難性後果。的確,歐洲如果不是變得更加團結,就有可能再次變得更加分裂。因此,如同已經指出的那樣,美國必須同法、德密切合作,以尋求建立一個充滿政治活力的歐洲,一個繼續與美國聯繫在一起的歐洲,一個擴大合作的國際民主體系的範圍的歐洲。問題不在於在法、德之間作出抉擇。不管是缺了法國還是德國,都不會有歐洲。而沒有了歐洲,就不會有跨歐亞體系。
就具體問題而言,要實現上述目標,美國需要逐步照顧到他國關於分享北約領導權的想法,更多地認可法國關於歐洲不僅在非洲還要在中東發揮作用的考慮,並繼續支援歐盟的東擴,不論歐盟是否在政治、經濟上成爲更加自以爲是的全球性角色。 [ 注:1997年2月,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在布魯塞爾舉辦的美歐問題研討會上,曾爲此目的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這些建議涉及了爲減少政府赤字而共同努力進行結構性改革,和爲加強跨大西洋的防務合作和促使歐洲在北約發揮更大作用而建設一個更強的歐洲防務工業基地等一系列問題。在戴維·c ·戈彼特和F·斯蒂芬·拉裏比編輯的《美國與歐洲:新時期的夥伴》(1997年蘭德公司在加利福尼亞SantaMonica出版)一書中,有一個有用的清單列出了旨在促使歐洲發揮更大作用的類似的其他建議。 ] 大西洋兩岸國家一些有威望的領導人提出的一項跨大西洋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可緩解更加團結的歐洲和美國之間發生日益加劇的經濟競爭的危險。不管怎麽說,歐盟果真最終能夠成功地把幾世紀之久的民族主義敵對情緒,連同其在全球的破壞性後果統統埋葬掉,那麽,美國目前作爲歐亞大陸仲裁人的決定性作用逐步受到某種成度的削弱也是值得的。
北約和歐盟的擴大將有助於重振歐洲自身日益減退的宏大使命感。與此同時,還可加強因冷戰的勝利終結而獲取的民主成果。這一點對美國和歐洲都是有利的。受這種努力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美國同歐洲的長期關係。一個新的歐洲仍處於形成過程之中。如果這個新的歐洲在地緣政治上仍然是“歐洲-大西洋”範圍的一部分,那麽,北約的擴大是十分必要的。同樣的,既然人們已作出了承諾,那麽北約東擴的失敗將會使擴大歐洲的想法夭折,使中歐地區的人們大爲灰心,甚至會使俄羅斯對中歐地區目前已暫時收斂或奄奄一息的地緣政治抱負死灰復燃。
的確,由美國領導的擴大北約的努力失敗甚至會重新喚起俄羅斯更大的野心。尚無迹象表明俄羅斯的政治精英們同歐洲人一樣,支援美國的強大和持續的政治軍事存在,而歷史的記載更是與此截然相反。因此,雖然同俄羅斯建立日益密切的合作關係顯然是可取的,美國對俄國明確闡明其在全球的優先考慮也十分重要。如果必須在一個更廣泛的歐洲-大西洋體系和一個較好的對俄關係之間作出抉擇的話,那麽前者無疑對美國更爲重要。
鑒於這一原因,就北約東擴問題同俄羅斯達成的任何妥協都不應帶來使俄羅斯成爲北約事實上的決策成員國的後果。那樣的話,只會淡化北約具有的歐洲-大西洋特性,同時使新成員降爲二等公民。那將給俄羅斯造成機會,使它不僅重新努力獲取在中歐的勢力範圍,還會利用它在北約的存在,利用美歐分歧以削弱美國在歐洲事務中的作用。
同樣重要的是,隨著中歐國家加入北約,對俄羅斯作出的任何有關該地區新的安全保證都應是真正對等的,因此也是相互確保性的。限制在新成員國的國土上部署北約的部隊和核武器,可以是減少俄羅斯合法關注的重要因素,但是與此相對應的是,俄羅斯應就加裏寧格勒這一具有潛在戰略威脅的突出地區的非軍事化作出保證,同時俄國應限制在北約和歐盟新成員園的邊界附近部署大量部隊。儘管俄羅斯所有新近獨立的西部鄰國都急於同俄羅斯發展穩定和合作的關係,實際情況是,出於可以理解的歷史原因,它們對俄國仍舊懷有恐懼。因此,對北約和歐盟與俄羅斯之間出現的和解,所有歐洲國家都會表示歡迎,並將其視爲俄羅斯最終作出了令人歡迎的後帝國的傾向歐洲的抉擇。
這種選擇有利於爲提高俄羅斯的地位和尊嚴作出更廣泛的努力。吸收俄羅斯成爲七國集團的正式成員,以及提高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決策機構(在其中可建立一個由美國、俄羅斯和幾個重要歐洲國家組成的特別安全委員會)的級別,將爲俄羅斯以建設性方式參與歐洲的政治和安全建設提供機會。這種作法,加上西方對俄羅斯的財政援助,以及更加雄心勃勃的、把俄羅斯和歐洲更緊密地聯在一起的新高速公路和鐵路網方案的制定,將把俄羅斯所作贊同歐洲的選擇賦予實質性內容的進程大大向前推進。
俄羅斯在歐亞大陸的長遠作用將基本取決於俄羅斯在界定自身地位方面必須作出的歷史性選擇。在九十年代,俄國也許仍然處於選擇的過程中。即使歐洲和中國都能擴大各自的地區影響輻射範圍,俄羅斯仍將是世界上最大一塊領土的主人,其領土橫跨十個時區:面積比美國或中國都大一倍,即使擴大了的歐洲也不能與之相比。因此,對俄羅斯來說關鍵的問題並不是領土的喪失。有巨大版圖的俄羅斯不得不認真對待並正確理解的現實倒是:歐洲和中國已經在經濟上比它更強大,而且中國還可能在實現社會現代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政治精英們應更加明確地認識到:俄羅斯的優先目標是自身的現代化,而不是徒勞地謀求重獲它過去的全球性大國地位。鑒於俄羅斯遼闊的面積和多樣性,一種在自由市場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權力分散的政治制度,可能更有利於發揮俄羅斯人民和俄羅斯豐富自然資源的潛力。再說,把這樣一個權力更爲分散的俄羅斯動員起來去實現帝國野心也不那麽容易。由一個歐洲的俄羅斯、一個西伯利亞共和國和一個遠東共和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制的俄羅斯也更容易同歐洲、新的中亞國家和東方建立更密切的經濟關係,並加速俄羅斯本身的發展。組成邦聯的三個實體將能更好地發掘本地的創造潛力。這種潛力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莫斯科沈重的官僚統治所扼殺。
如果美國能成功地執行其俄羅斯戰略的第二個必要環節,俄羅斯就更可能作出贊同歐洲而不謀求成爲帝國的明確選擇。這第二個環節就是強化在後蘇聯空間內無處不在的地緣政治多元化趨勢。加強這種趨勢有助於抑制帝國野心的誘惑力。一個後帝國的、傾向歐洲的俄羅斯應當確認,美國爲上述目的作出的努力有助於鞏固地區的穩定和減少沿俄國不穩定的南部新邊界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但是,加強地緣政治多元化的政策不應以同俄羅斯建立友好關係爲先決條件。在不能發展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的情況下,這種政策倒是一種重要的保障,因爲它可起到阻止任何確實具有威脅性的俄羅斯帝國政策重新出現的作用。
因此,對重要的新獨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支援是更大的歐亞戰略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項政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是:使烏克蘭作爲主權國家的地位得到加強,同時烏克蘭將重新把自己確定爲一個中歐國家並謀求同中歐更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同樣重要的是,與阿塞拜疆和烏茲別克斯坦這種戰略地位重要的國家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且作出更廣泛的努力,使中亞國家不顧俄羅斯的阻撓而向全球經濟開放。
向日益開放的里海-中亞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國際投資不僅有助於加強這一地區新建立國家的獨立性,而且從長遠來說對一個後帝國的、民主的俄羅斯也有利。開發該地區的能源和礦產資源能給這一地區帶來繁榮並加強其穩定和安全感,同時還有可能減少出現巴爾幹式衝突的危險。該地區在外資的資助下加速發展,使經濟不發達的相鄰的俄羅斯各州也能從中受益。另外,一旦該地區的新領導精英們認識到俄羅斯默許該地區融入全球經濟,他們對同俄羅斯發展密切經濟關係的政治後果所懷的憂慮就會減少。非帝國的俄羅斯到時候可能作爲該地區的主要經濟夥伴而被各國所接受,雖然它已不再是地區的帝國統治者。
爲了促進南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的穩定和獨立,美國必須謹慎地避免疏遠土耳其,並探索改善同伊朗的關係是否可行。如果讓一直謀求加入歐洲的土耳其感到自己被排除在歐洲之外,土耳其將更加伊斯蘭化,更有可能出於怨恨而對擴大北約投否決票,而且更不可能在使世俗的中亞更加穩定並融入世界大家庭方面同西方合作。
因此,只要土耳其的國內政治不大幅度轉向伊斯蘭化,美國就應利用自己在歐洲的影響促使土耳其最終加入歐盟,並堅持把土耳其當作一個歐洲國家來對待。爲了加強土耳其關於自己是美國戰略夥伴的意識,美國應同安卡拉就里海盆地和中亞地區的未來進行定期磋商。此外,美國還應當大力支持土耳其實現其從阿塞拜疆的巴庫鋪設一條能抵達土耳其的地中海海岸城市傑伊漢的石油管道的願望,這條管道將爲里海盆地的能源提供一個主要出口。
另外,美國同伊朗的敵對關係長期化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任何最終的和解都應建立在這樣一種認識的基礎之上:穩定目前伊朗面臨的極具爆炸性的地區環境是雙方共同的戰略利益。當然,任何和解都必須是雙方努力的結果,而不是一方給予另一方的恩惠。一個強大的、甚至其行爲雖受宗教驅使但不盲目熱衷於反西方的伊朗符合美國的利益。最終連伊朗的政治精英們也有可能承認這一現實。與此同時,爲美國在歐亞大陸的長遠利益著想,美國不應繼續反對土耳其同伊朗建立更密切的、特別是在鋪設石油管道方面的經濟合作,也不應反對伊朗、阿塞拜疆和土庫曼斯坦之間建立其他的聯繫。美國長期參與爲這些專案提供資金,實際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 注:在此引用我在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同事安東尼·H·科德斯曼的明智意見(在其關於“對美國的美國威脅”一文第16頁提出,該文章是他1997年2月在陸軍戰爭學院演講的演講稿)是適當的。他告誡人們警惕美國把一些問題,甚至把一些國家妖魔化的傾向。他指出:“在對待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方面,美國把確實構成威脅但威脅性又有限的敵對政權 ‘妖魔化’,卻沒有爲自己的戰略制定出任何可行的中期和長期的收拾殘局的方案。美國的決策者不能企望完全孤立這些國家,把它們視爲完全相同的‘無賴’或 ‘恐怖主義’國家也是毫無道理的。……美國生活在一個道德界限並不那麽明確的世界,不能靠把它變成一個黑自分明的世界來取勝。” ]
儘管印度目前在歐亞舞臺上是個相對被動的角色,但印度的潛在作用應當受到重視。印度在地緣政治上受到中國-巴基斯坦聯盟的遏制,而軟弱的俄羅斯又不能爲其提供過去蘇聯曾提供過的那種政治支援。但是,印度民主制的存在是重要的,因爲它比大量的學術爭論更有力地駁斥了人權和民主純粹是西方的地方性現象這樣一種觀念。因此,印度的失敗將是對民主制度發展前景的打擊,也意味著將在亞洲舞臺上除掉一個能加強力量平衡的大國。特別是在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越來越突出時,這更應該被視爲一種損失。因此,使印度逐步深入地參與關於地區穩定,特別是中亞前途問題的磋商是適時的,當然還要促進美印兩國軍方建立更直接的雙邊聯繫。
沒有美國和中國之間戰略理解的深化,整個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多元化就既不能實現也不能穩定發展。因此,爲了提高中國與美國實現和解的興趣,必要的第一步是奉行一項使中國參與認真的戰略對話的政策,最終也許還要使中國參與到包括日本的三方努力之中。這種和解將反映美國和中國之間確實存在的一些共同地緣政治利益(特別是在東北亞和中亞地區)。美國還應消除關於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承諾的任何遊移不定,除非臺灣問題,特別是在中國收回香港之後,出現惡化。出於同樣的道理,中國爲了自身的利益,應當通過收回香港成功地證明這樣一個原則:甚至一個大中華也能容忍和保障更爲多樣性的國內政治安排。
儘管正如在第四章和第六章中已闡述的那樣,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想要結成的任何反美聯盟都不大可能超出某種臨時的、策略性的姿態,但美國仍應重視在處理美中關係時不要把北京往這個方向推。在任何這類“反霸權”的聯盟中,中國都將起關鍵作用。作爲最強大的和最有活力的成員,中國將成爲這種聯盟的領袖。這種聯盟只會圍繞著一個不滿、失望和有敵意的中國出現。俄羅斯和伊朗都沒有財力成爲這種聯盟有吸引力的核心。
因此。美國和中國有必要就某些領域進行戰略對話。兩國都不願看到這些領域被其他有霸權野心的大國所主導。但爲了取得進展,對話必須是持續和認真的。在這種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就有關臺灣、甚至人權等更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探討可能會更具說服力。確實很有可能使人相信,中國國內的自由化不完全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因爲只有一個朝民主化方向前進和繁榮的中國才有可能吸引臺灣接受和平統一。任何試圖以強制手段實現統一的作法都將不僅使美中關係受到損害,而且必然會削弱中國吸引外資和維持發展的能力。中國尋求區域性首要位置和全球性地位的抱負也將因此不能實現。
儘管中國正在成爲一個地區性主導大國,但(由於在第六章中已闡述的理由)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能成爲一個全球性大國。外界對中國成爲全球大國表現出的多疑的恐懼正在使中國變得妄自尊大,並可能促使有關美中關係更加敵對的預言成爲現實。因此,對中國既不應遏制,也不應撫慰。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和至少到目前爲止相當成功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應得到尊重。中國不僅可能在遠東,而且可能在整個歐亞大陸發揮更大的地緣政治作用。因而明智的做法是吸收中國參加世界主要國家首腦每年舉行的七國首腦會議。特別是由於俄羅斯的參加已使這個首腦會議關注的焦點從經濟擴大到政治,就更應吸收中國參加了。
由於中國越來越融入世界體系,並因此越來越無法也不願用政治上不明智的方式謀取其地區的首要地位,但隨之而來的是,在歷史上與中國一向有利益關係的地區事實上出現了一個中國受敬服的範圍,這種情況很可能成爲新歐亞大陸地緣政治平衡結構的一部分。統一後的朝鮮是否會擺向這一範圍,主要將取決於日朝和解的程度(美國對此應給予更積極的鼓勵)。但不管如何,沒有中國的認可,朝鮮的統一是難以實現的。
無論如何,出於歷史的和地緣政治的原因,中國都應該把美國視爲天然盟友。美國從未像俄羅斯和日本那樣企圖奪取中國領土,也從未像英國那樣羞辱過中國。另外,如果沒有同美國的經得起考驗的戰略共識,中國就不大可能不斷吸引大量外資,以保證其經濟增長並取得地區性的舉足輕重地位。同樣,沒有美中戰略協調關係作爲美國參與歐亞事務的東部支柱,美國就不可能有亞洲大陸的地緣戰略。沒有亞洲大陸的地緣戰略,美國就不可能有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因此,對美國來說,中國這個地區大國在被吸收進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框架之後,可以成爲一種保障歐亞大陸穩定的、十分重要的地緣戰略資産。在這個意義上,其重要性不亞於歐洲,其影響力超過日本。
但同歐洲的情況不同,在東方大陸近期內不可能出現一個民主的橋頭堡。這就使美國更有必要把對與中國不斷加深的戰略關係的培育建立在這樣的明確認識的基礎上:一個民主的和經濟上成功的日本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主要夥伴和在全球事務中的重要夥伴。鑒於地區其他國家對它有強烈反感,日本不可能成爲一個起主導作用的亞洲地區大國,它卻可以成爲領頭的國際性大國之一。但是東京如果能在可稱之爲全球問題新議事日程方面同美國密切合作,同時又不去爲成爲地區性大國進行徒勞和可能事與願違的努力,那麽,日本將能扮演一個在全球事務中有影響的角色。因此美國政治才能的任務應是引導日本向這一方向發展。美日達成一項創立共同經濟空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將能加強兩國關係和促進上述目標。因此兩國應共同仔細考慮這樣一個協定的效用。
通過同日本建立密切的政治關係,美國將能更有把握地一方面適應中國在本地區的抱負,同時又反對它的更加武斷的行爲。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建成一種集美國的全球性力量、中國的地區性舉足輕重地位和日本的國際性領頭作用爲一體的複雜的三方協作關係。但是,不明智地擴大美國同日本的軍事合作則可能破壞這種廣泛的地緣戰略協作。日本的主要作用不應是美國在遠東的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也不應是美國主要的亞洲軍事夥伴或潛在的亞洲地區性大國。錯誤地引導日本謀求發揮這些作用中的任何一種,都將使美國脫離亞洲大陸,損害同中國達成某種戰略共識的前景,並因此削弱美國在整個歐亞大陸加強穩定的地緣政治多元化的能力。
一個跨歐亞的安全體系
可能在下個世紀初葉的某個時候會最終産生一個跨歐亞安全體系。它將加強歐亞地緣政治多元化的穩定性,而排除單一的占支配地位的大國的出現。這樣一個跨洲際的安全協定將包括擴大了的北約——它以一個合作憲章與俄羅斯相連——以及中國和日本(日本仍將以雙邊安全條約與美國相連)。爲此,北約首先必須擴大,同時將俄國納入一個更大的地區安全合作框架。另外,美國人與日本人必須緊密磋商和協作,以在遠東地區啓動一個包括中國在內的政治與安全三角對話。這一美、日、中三方安全會談最終可能吸收更多的亞洲國家參加,然後發展到由這些國家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進行對話。這樣的對話又可以爲所有歐亞國家參加的一系列會議鋪平道路,從而開始一個跨洲際安全體系的機制化進程。
到時候,一個更加正式的架構即可開始成型,從而促使一個第一次覆蓋了整個歐亞大陸的跨歐亞安全體系的出現。一旦前面提出的政策爲此創造了必要的前提,這一體系的形成——通過界定其內容然後使其機制化——可能成爲下一個十年中最重要的築起新架構的創舉。爲了加強跨歐亞安全體系在事關全球穩定的問題上增進有效合作的能力,這一廣泛的跨洲際安全框架還可有一個由歐亞大陸各主要實體組成的常設的安全委員會。美國、歐洲、中國、日本、一個結成邦聯的俄羅斯以及印度,可能還包括其他一些國家,可以共同成爲這樣一個更加機制化的跨洲際體系的核心。跨歐亞安全體系的最終出現可逐步使美國擺脫某些負擔,雖然美國作爲歐亞穩定劑和仲裁者的決定性作用仍會長期保持下去。
從長遠看,全球政治注定會變得與一國獨掌霸權力量的狀況越來越不相協調。因此,美國不僅是第一個和唯一的真正的全球性超級大國,而且很可能也是最後一個。
這不僅是因爲民族國家正日益相互滲透,而且因爲知識作爲力量正被越來越廣泛地傳播和分享,越來越不受國界的限制。經濟力量也可能會變得更加分散。在未來的年月裏,不大可能再有哪一個大國像美國在本世紀大部分時間裏那樣達到其國內生産總值占世界的大約 30%的水平,更不用說像美國在1945年那樣占世界總產值的50%。根據有些估計,到本世紀末,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仍將占全球的20%,到2020年可能降至10-15%;同時,歐洲、中國和日本等大國的份額將上升到與美國差不多的水平。全球經濟不再可能由某個單一實體所主宰,就像本世紀美國曾做到的那樣。這顯然將産生深遠的軍事和政治影響。
另外,正是美國社會多民族的和例外的特性,使美國易於推廣其霸權,而又能使這種霸權看起來不像是嚴格意義上的一個國家的霸權。比如,如果中國尋求全球性的首要地位,那麽,它的這種努力不可避免地會被別國看作是試圖強制推行一種一個國家的霸權。簡單地說,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變成一個美國人,但只有中國人才可以是中國人——這就給尋求任何基本上是一國的全球霸權設置了額外的和重要的障礙。
相應地,一旦美國的領導作用開始減弱,美國目前的全球性首要地位似乎也不可能被任何一個國家單獨重新獲得。這樣,未來的關鍵問題是:“美國的全球性首要地位將給世界留下什麽樣的持久遺産?”
答案部分地取決於這種首要地位會保持多久,以及美國將以多大的力量來塑造一個將來能更正式地固定下來的主要大國的夥伴關係框架。實際上,由於國內國外兩方面的原因,美國建設性地利用其全球性力量的歷史機遇可能被證明是相對短暫的。真正的平民主義的民主從來還沒有在國際上取得過主導地位。對實力的追求,特別是運用這種實力所要求的經濟代價和人的犧牲,總的來說與民主的本性是不相符的。民主化有利於防止國家被動員起來追求帝國野心。
的確,有關未來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很可能在於美國是否會成爲第一個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意願運用其實力的超級大國。它是否有可能變爲一個軟弱無能的全球性大國?民意調查表明,只有一小部分美國人(13%)贊成“美國作爲剩下的唯一超級大國在解決國際問題方面繼續擔任一個舉足輕重的世界領袖”。壓倒多數的美國人(74%)都贊同“美國在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國際問題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值得注意且與前面所述並無不同的是,該中心1997年初所做的研究(主要調查人是史蒂芬·卡爾)也顯示一個相當大的多數支援北約東擴(62%支援,其中27%強烈支援;只有29%反對,其中14%強烈反對)。
而且,隨著美國日益變成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除非面臨真正大規模和被廣泛認爲是直接的外來威脅,在美國國內就對外政策問題達成共識將遠爲更加困難。這樣的共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甚至在冷戰期間是普遍存在的。然而,這種共識不僅植根於公衆普遍深信並認爲正受到威脅的民主價值觀中,而且源于同作爲敵對性極權主義受害者的絕大多數歐洲人在文化和種族上的親近感。
由於缺乏一個類似的外來挑戰,如果美國的對外政策不直接關係到人們的根本信仰或廣泛存在的文化-種族方面的同情心,如果這種政策還需要長期的有時是代價高昂的帝國性介入,那麽,美國社會就更難就對外政策達成一致。關於美國在冷戰中歷史性勝利的影響,也許有兩種極端不同的觀點在政治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一種觀點認爲,由於冷戰的結束,美國有理由大幅度減少在全球的介入,而不考慮這對美全球地位造成的影響。另一種觀點認爲實行真正的國際多邊主義的時候已經到來,美國甚至應該爲此放棄它的某些主權。這兩種極端看法都擁有各自擁護者的忠實支援。
更廣泛地講,美國文化上的變化也可能與其在國外持續行使真正的帝國性力量不相協調。這種力量的運作要求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動因、理念上的承諾和愛國主義的滿足。然而,這個國家的主導文化已經變得日益定位在大衆娛樂上,極大地受控於個人享樂和逃避社會責任的主題。日積月累的結果是,美國更難以爲長期保持有時代價很高的海外領導地位而激發必要的政治共識。大衆資訊傳播在這個方面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它使任何有選擇地使用武力的行爲,哪怕只帶來低水平的傷亡,都會引起強烈反感。
另外,美國和西歐都一直感到難以應付社會享樂主義的文化影響,和以宗教爲基礎的價值觀的社會中心地位急劇下降所造成的文化影響。(本書第一章中概述的帝國體系的衰落在這方面與此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由此産生的文化危機又與毒品的蔓延,特別是在美國還與種族問題交織在一起。最後,經濟增長已不再能滿足不斷膨脹的物質欲望,這種欲望又受到一種鼓勵消費的文化的刺激。如果說一種歷史憂慮感,甚至一種悲觀主義在西方社會較有影響的階層中正變得更加明顯的話,這並非言過其實。
大約半個世紀以前,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漢斯·科恩在總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悲劇性經驗以及極權主義挑戰的破壞性後果之後,擔心西方可能已經變得“精疲力竭”了。實際上他的擔心是:
“二十世紀的人已經變得不如十九世紀的先輩那樣自信。他從自身的經驗中看到了歷史中的黑暗勢力。一些似乎屬於過去的事情再度出現了:狂熱的信仰、一貫正確的領袖、奴役和屠殺、人口的滅絕、殘忍和野蠻”。
對冷戰結束後果的普遍失望使人們更加缺乏信心。不僅沒有出現一個建立在共識與和諧基礎上的“世界新秩序”,那些“似乎屬於過去的東西”反而突然變成了未來。雖然種族與民族衝突可能不再有導致大戰的危險,但確實威脅著全球許多地區的和平。所以戰爭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不會成爲過去的事情。由於富國因受較高的技術能力和自身利益的約束而會避免自我毀滅,戰爭可能已成爲只有這個世界上的窮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在可預見的未來,占全人類三分之二的窮人,大概還不會按富人對他們的約束來行動。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衝突和恐怖主義行動至今還引人注目地沒有使用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種自律能維持多久本來就是無法預見的。然而由於不僅各個國家,而且各種有組織的集團越來越容易獲得能造成大規模傷亡的手段,包括核武器或細菌武器,它們使用這些手段的可能性也必然增加。
簡而言之,美國作爲世界上首要的大國確實面對著一個並不很寬的歷史性機會之窗。目前相對的全球和平可能是短暫的。這種前景使美國迫切地需要參與世界事務。這種參與必須有意識地把重點放在加強國際地緣政治的穩定上,並足以使西方世界恢復歷史的樂觀主義情緒。這種樂觀主義要求表現出有能力同時對付內部的社會挑戰和外部的地緣政治挑戰。
然而,西方樂觀主義的重新激發和西方價值觀的傳播,不僅僅有賴於美國和歐洲。日本和印度證明,人權觀念和民主化試驗的重要性也適用于亞洲的條件——不論是在高度發達的國家還是在尚處於發展中階段的國家。因此民主在日本和印度的繼續成功,在保持人們對未來全球政治面貌更加充滿信心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們的經驗以及韓國的經驗確實表明,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加上外部世界通過把中國進一步納入國際體系而施加的變革壓力,也許能導致中國體制的逐漸民主化。
對付這些挑戰既是美國的負擔,也是它獨特的責任。考慮到美國民主的現實,一個有效的辦法將要求公衆理解美國的實力在造就一個不斷擴大和穩定的地緣政治合作框架方面具有持久的重要意義。這一框架在避免全球無政府狀態的同時將成功地遏阻一個新的大國挑戰的出現。這兩個目標——避免全球無政府狀態和阻止一個大國對手的出現——與美國全球參與的更長遠目標是不可分的。這個目標就是創造一個持久的全球地緣政治合作的框架。
遺憾的是迄今爲止,在爲美國確定一個冷戰結束以後新的主要全球目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一直是片面的,沒有把改善人類生存條件的需要與保持美國力量在世界事務中的重要地位的必要性聯繫起來。可以舉出近期所做的一些嘗試爲例。克林頓政府上臺後的頭兩年,在倡導“專斷的多邊主義”的同時,沒有充分地考慮到當代力量的基本現實。後來,取而代之的重點是主張美國應該集中注意在全球“擴展民主”。但在這同時又沒有充分地認識到,對美國來說仍然重要的是保持全球穩定,甚至是推進某種權宜性大國關係,比如與中國的關係,雖然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大國並非都是民主的。
作爲美國最優先考慮的政策,一些焦點更集中的主張就更不能令人滿意了,例如強調要消除全球收入分配中普遍存在的不公,要與俄羅斯建立一種特殊的“成熟的戰略夥伴關係”,或要抑制武器的擴散等主張。其他一些主張——美國應集中重視保護環境,或者更狹窄地把注意力放在制止地區戰爭方面 ——也都往往忽視了全球力量的基本現實。結果上述主張都沒有充分考慮實現起碼的全球地緣政治穩定的需要,而這種穩定正是既延長美國的霸權地位又有效地避免世界無政府狀態的不可或缺的基礎。
簡言之,美國的政策目標無疑必須是雙重的。一是把美國自己的主導地位至少保持一代人之久或者更長遠一些。二是建立一個地緣政治框架。這一框架既能化解社會政治變革必然帶來的衝擊和損傷,又能演變成共同承擔和平地管理全球的責任的地緣政治核心。在美國的鼓勵和仲裁下,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逐漸擴大與歐亞主要夥伴的合作,也能有助於爲最終革新現存的越來越過時的聯合國體制創造先決條件。這樣,責任和權利的重新分配就能充分考慮到全球力量變化的現實。同1945年的情況相比,全球力量已有了巨大的變化。
這些努力還將有另一個歷史性優勢,那就是得益于在更爲傳統的民族國家體系之外正飛速發展的全球聯繫新網路。這個由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許多具有跨國的性質)和科學界組成的網路,由於因特網而如虎添冀,已經建立起一個非正式的全球體系。這一體系天生就是與更機制化和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合作相一致的,
在今後的幾十年中,一個基於地緣政治現實並能夠發揮作用的全球合作結構可以這樣産生,並可以逐步接過目前暫時負責維護世界穩定與和平的“執政者”的衣缽。在這一事業中的地緣戰略成功,不啻是作爲第一個、唯一的一個和最後的一個真正全球超級大國的美國所發揮作用的恰當遺産
中國向外擴張,美歐態度大不同 ‧THE ECONOMIST 2011/07/07
歐洲是鋪上紅地毯,美國則是氣到眼紅。中國總理溫家寶本週的歐洲行,凸顯出大西洋兩岸對中國經濟實力的不同態度。陷入歐元區危機的歐洲領袖希望中國多買一些他們的公債,美國政治人物則是擔心中國握有太多美國公債。對歐洲政治人物來說,人民幣的幣值只是眾多憂慮之一罷了,有時他們會覺得美國人思慮有限。中國企業在歐洲廣受歡迎,在美國卻常受到猜疑。
歐洲之所以全心擁抱中國,主要是出於軟弱。歐元區週邊國家的代表們不斷飛到北京,尋找買主來購買他們的公債,阮囊羞澀的歐洲公司紛紛向中國企業打探,即使是歐洲比較強健的經濟體,政治氛圍也是促進中國來投資,而不是嚇阻。
這種立場將會帶來重大成效。中國目前為止對外直接投資一直鎖定在能源,以供其以工業為主的經濟所需。中國的投資大舉進入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從秘魯的銅礦到坦尚尼亞的農地、澳洲的煉鋁廠,無所不買。但是中國下個階段的發展已經展開,將會以歐洲為重心。
要了解箇中原因,只要看看全球三大經濟強權便知道。中國想爬上開發的階梯,它欣欣向榮的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所以中國的企業希望取得西方品牌和行銷專業,中國以外銷為導向的企業想與終端消費者關係更緊密。
美國是很理所當然的取經對象,但是美中兩國的經濟關係緊張。自從美國國會與媒體的批評迫使中國國家海外石油公司放棄競標加州的Unocal公司之後,許多中國大企業就認為美國對他們的投資有敵意。
於是中國的資金轉進歐洲。儘管如此,歐洲選民並不像政治領袖那麼歡迎中國資金,民調顯示,他們對中國的投資抱持的負面觀感,跟美國人如出一轍。有三重憂慮在民間蔓延。第一,中國會奪走歐洲的技術與就業機會。第二,中國正在低價買進歐洲好貨,不過這一點尚無證據,其實中國比較可能是買貴了,因為儲蓄過多的國家和企業總是如此。第三,中國投資公共事業和手機業,會危及歐洲的安全。但是,這些投資會經過審查,沒有理由認為中國企業資格不符,也沒有理由採取更嚴格的審查,除非情況有變。
中國向外擴張肯定會招來警覺心,因為權力均勢會改變,而改變總會帶來風險。但是,機會大於危險,在歡迎中國這件事,歐洲是順著歷史浪潮走,美國則是奮力在對抗這股浪潮。
前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費德伯格(Aaron Friedberg)認為,從現在到2020年間,亞太地緣戰略的形勢將有6種可能發展型態:一、美國恢復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二、美中日等國合作組織東亞共同體;三、美中兩強共管亞太地區;四、美國、印度、中共在亞太地區三強鼎立;五、中共在亞太地區稱霸,而美國勢力退出亞洲;六、亞太地區形成由中共主導的威權陸地國家,與美國主導的民主海洋國家相互競爭格局。
在親美與親中徘徊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及友邦,普遍希望美國能夠繼續駐留亞洲以制衡中共的崛起,但是,這些國家隨著與中共在經貿、政治、社會、文化,以及軍事互動關係的日益密切,也出現了「戰略猶豫」,並徘徊在「親美」或「親中」的政策路線上。
同時,多數亞太國家都在密切觀察美中競合關係的變化動向,藉以調整本身戰略位置,以期達到趨吉避凶並能左右逢源的效果。
例如日本民主黨政府就是採取「政治軍事親美,但經濟親中」的策略;甚至澳洲的主流意見都認為,順從中共或以實力對抗中共,同樣是錯誤戰略,澳洲需要發展一套全面處理與中共關係的策略,使本國能夠充分運用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所提供的機會,並避免捲入西太平洋軍事衝突的危險。
目前,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對美中競合的局面,呈現5項態度趨勢:首先,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逐年成長,以及外匯存底的快速累積,在2010年底GDP已達到6兆5千億美元,並擁有2兆6千億美元外匯存底,同時中共的國防預算在近幾年,均呈現兩位數的成長,並於2011年達到千億美元水準。
盼美續留平衡中國
其次,中國大陸崛起在亞太地區所造成的影響,仍然持續地在演變當中,尤其是日本正受困於內部的政治經濟核災難題、俄羅斯的影響力日益下降、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被國內政經矛盾所牽絆,而美國也有中東的僵局要收拾等狀況下,中共正好可以藉此機會逐步建立其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
第三,目前大多數的亞太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大陸進行正面的建設性互動,並加強在經貿上的合作,但是卻不願意表現出「臣服」的態度,同時其對於中國大陸在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威權主義,仍然不時顯露出相當程度的焦慮感,因此,多數亞太國家仍然希望美國能夠繼續留在亞洲,以有效平衡中共力量的擴張。
第四,亞太國家對於美國與中共的互動關係,經常處於一種周期性的變動,而感到相當困惑。現階段,亞太國家最不願面對的難題就是,當美國與中共爆發激烈衝突時,亞太國家勢必要被迫選邊站,而這種狀況將造成亞太主要國家,無所適從的窘境,因此,多數亞太國家都希望美國與中共之間,能夠維持穩定一致,而且可以預測的互動關係,使亞太國家的經濟發展、軍事安全,以及外交政策等,都能夠在一個穩定的架構內推動。
利用焦慮創造效果
第五,中國大陸的崛起在亞太地區所造成的複雜情緒與焦慮感,正好能夠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所推展的「泛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議」(TPP)、綠色經濟成長(Green Growth),以及軍事安全合作計畫等,創造有利的促進效果。因為,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與勢力擴張,讓亞太地區的主要國家想到,如何牽制其影響力過度膨脹的必要性,並希望美國發揮積極作用,成為維護亞太地區軍事安全的保證者,以及促進經貿互惠和綠色經濟成長的重要夥伴。
如果在未來的10年間,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而美國的綜合國力逐漸衰退,則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成為擁有主導地位國家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反之,如果中國大陸在面臨各項發展的結構性瓶頸,卻無法有效地克服難關,但美國則能夠從經濟衰退的困局中脫身,將可進一步提升其在軍事、科技等優勢地位。在此消長變化過程中,美國重新恢復其在亞太地區主導地位的可能性也將大幅增加。
基本上,亞太國家正陷入「戰略猶豫」的困境,同時也在密切關注5項重要指標的變化,做為選擇今後「親美」或「親中」政策路線的參考依據,其中包括:一、美國在亞太地區處理與中共互動關係的政策立場與具體作為;第二,美國如何繼續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量與相對優勢地位;第三,美國如何面對處理台海兩岸互動愈趨頻密的新形勢;第四,美國如何維持與亞太國家間的自由貿易關係;第五,美國如何向日本及澳洲等最重要的亞太盟國保證,美國一方面能夠制衡中共勢力的擴張,同時也能夠保持與中共的建設性合作關係,並避免與中共發生破壞性的對抗,導致亞太地區被迫捲入美中衝突的大災難。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楨:不知大勢所趨的書生之見!另參本館:中國大戰略 《國家海上利益論》 《海權論》《預防性防禦》 《大棋局》) 2011-07-15 11:04:07
美國的帝國誘惑 (博雅書屋 2011)
本書輕鬆地將軍事史融合進外交分析當中,然後提供大家對美國近年來國際處境變化的重要觀察。作者約瑟夫.喬飛Josef Joffe認為,美國已經成為(同時亦將繼續是)自古羅馬帝國以來最強大的一個國家,由此他一方面企圖說明這個單一強權所負擔的重責大任,同時強調小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並無助於維繫美國的領導地位。相對於許多歐洲學者,本書作者並未「唱衰」美國霸權,而是透過追溯歐洲與全世界新反美主義興起的根源,去分析其前因後果。
正如作者所展現的,基於其無可匹敵的巨大能力,再加上其權力與正當性間的裂縫愈形擴大,以及它所將面臨之無可避免的帝國化誘惑,因此美國其實並不安全。歷史告訴我們,權力將促使反權力的成長。因此,美國這個超級強權將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可說是許多人當前的關注焦點所在。無論如何,作者認為,由於沒有其他國家(中國、歐洲或俄羅斯)能擔負起建構全球秩序的重任,因此美國仍應該儘可能去選擇睿智的政策,來完成其歷史使命。
目錄
第一章 未完成的世界
一個帝國之死
兩極體系及其遊戲規則
第二章 被鬆綁的超級強權
「責無旁貸的國家」
超強政治
制衡大國先生
第三章 反美主義的興起
反美主義的復活
反美主義的意涵
政策性反美主義與問題本質
伊斯蘭世界的反美主義
歐洲的反美主義
第四章 美國主義的興起
無處不在的美國
魅力誘人的美國
現代化的領航者
作為超級國家的美國
第五章 超強大戰略之歷史模式分析
英國式平衡的原則
英國式平衡的手段
英國式平衡的問題
俾斯麥同盟的背景
俾斯麥同盟的手段
第六章 超強的地位
鶴立雞群的國家
成為超強的歐洲?
跨越兩個世界
第七章 超強的任務
大戰略要素:平衡、結盟與建構
英國式平衡政策
俾斯麥式結盟政策
第二次伊拉克戰爭
本書上篇從美利堅民族獨特的歷史經歷、宗教信仰和政治信念著手,探討美國霸權的主要思想淵源─「美國例外主義」,並在此基礎上分析美國外交思想傳統,然後剖析美國全球霸權戰略與霸權主義的理論依據;中篇依據二戰以來美國全球霸權戰略與政策的階段性變化,分五個階段勾畫其歷史演變軌跡,探討其實質及其不同階段的特點;下篇先依據霸權更替的理論與歷史經驗和美國霸權的現實困境,對美國全球霸權的前景進行展望,並從客觀、主觀和主客觀相結合三個方面揭示美國霸權的成因,然後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探討美國經濟、政治、科技、軍事等全面霸權的金融決定因素─美元至高無上的國際地位,最後分析美國霸權的特點,尤其是其「制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揭示其本質,尤其是其欺騙性與危害性。
作者簡介
鄭保國 中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研究領域是美國外交、中美關係、臺灣問題、國際關係理論,主要學術成果有《海峽兩岸關係史》(合著),在《現代國際關係》、《當代世界》、《外交評論》、《武漢大學學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近30篇。
目錄
前言
上 篇 美國霸權思想與理論
第一章 美國霸權外交的思想根源
第一節 「美國例外主義」的界定
第二節 「美國例外主義」的宗教起源
第三節 「美國例外主義」的世俗化
第二章 美國外交思想傳統
第一節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第二節 孤立主義與擴張主義
第三節 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
第三章 美國霸權理論
第一節 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依據理論
第二節 美國霸權地位的辯護理論
第三節 美國霸權主義的辯護理論
中 篇 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演變
第四章 羅斯福藍圖──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雛形
第一節 羅斯福藍圖及其形成過程
第二節 羅斯福藍圖的影響與評價
第五章 「遏制」戰略──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確立
第一節 「遏制」戰略的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遏制」戰略的指導原則
第三節 「遏制」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六章 「新面貌」戰略與「解放」戰略──「遏制」戰略的調整
第一節 「新面貌」戰略和「解放」戰略的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新面貌」戰略和「解放」戰略的指導原則
第三節 「新面貌」戰略和「解放」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四節 「新面貌」戰略和「解放」戰略的影響與評價
第七章 「和平」戰略──「遏制」戰略的有限回歸
第一節 「和平」戰略的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和平」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三節 「和平」戰略的影響與評價
第八章 「新和平」戰略──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重大調整
第一節 「新和平」戰略的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新和平」戰略的指導原則
第三節 「新和平」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四節 「新和平」戰略的影響與評價
第九章 「世界秩序」戰略──從「緩和」向「新冷戰」過渡
第一節 「世界秩序」戰略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節 「世界秩序」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三節 「世界秩序」戰略的影響與評價
第十章 「新遏制」戰略──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再次強化
第一節 「新遏制」戰略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節 「新遏制」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三節 「新遏制」戰略的影響與特點
第十一章 「超越遏制」戰略與「世界新秩序」戰略──從「冷戰」向「後冷戰」過渡
第一節 「超越遏制」戰略與「世界新秩序」戰略的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超越遏制」戰略與「世界新秩序」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三節 「超越遏制」戰略與「世界新秩序」戰略的影響與特點
第十二章 「參與和擴展」戰略──冷戰後初期的美國全球霸權戰略
第一節 「參與和擴展」戰略的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指導原則
第三節 「參與和擴展」戰略及其政策措施
第四節 「參與和擴展」戰略的影響與特點
第十三章 「新帝國」戰略──美國全球霸權戰略的頂點
第一節 「新帝國」戰略的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新帝國」戰略的指導原則與思想根源
第三節 「新帝國」戰略及其目標、手段與措施
第四節 「新帝國」戰略的影響與走向
下 篇 美國霸權的前景與反思
第十四章 美國霸權的前景
第一節 關於美國霸權是否衰落的爭論
第二節 美國霸權已經開始衰落
第三節 美國霸權的衰落會是一個長期的曲折過程
第十五章 美國霸權的成因
第一節 客觀物質因素
第二節 主觀精神因素
第三節 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相互作用
第十六章 美國霸權護持的祕密
第一節 美元霸權的建立
第二節 美元霸權的基本內容與實質
第三節 美元霸權對美國霸權的支撐
第十七章 美國霸權的特性
第一節 美國霸權的全面性與全球性
第二節 美國霸權的「民主性」與制度性
第三節 美國霸權的「合法性」與迷惑性 2012-05-30 13: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