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6 06:33:46阿楨

馬考官

馬總統怎當起考官了?

一般人忘了馬在小蔣時當過研考會主委!


馬總統拚落實政見 親自考核閣員【聯合報記者李光儀08.11.02
 
馬英九總統本周三起,將親上第一線約見內閣閣員進行考核,最先上場的就是他最熟悉的法務部。馬總統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對內閣閣員考評會持續進行,這次的約見也是考評的一部分。
馬總統表示,身為總統,他在選舉時提出這麼多政見,又得到七百六十多萬張票,要對人民負責;但負責不是自己去執行,而是內閣去執行,所以要找閣員來瞭解政策落實情況。
馬總統還說,他的政見「不是聖經」,也不是「一個字都不能改」,這次約見部會首長「不是會考,也不是基測」,因為會考時,學生不能講話,但部會首長不是只報告「做了什麼,沒做什麼」,也可以報告哪些政見有窒礙難行之處,然後可以改變、微調。
馬總統表示,過去他擔任台北市長時,都把選舉時的政策白皮書列管,他現在不主持行政院會,約見閣員等於是六個月一次了解執行情況。
目前正值追辦扁案的敏感時機,馬總統第一個聽取法務部的報告,會不會引發指導辦案的疑慮?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江宜樺表示,其實研考會原本安排簡報的第一個部會是教育部長鄭瑞城,因上周三馬總統另有要公而取消。本周三首度安排法務部長王清峰報告,報告民主、人權、廉能政策議題。
馬總統指出,除非「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或「操守上有瑕疵」,否則不應該輕易更動;除了政局安定的考量外,也是新上任的首長要有適應期,可能也有落差。
馬總統認為,部分閣員講話失言雖然不好,但畢竟不是大的行政疏失或者不當;到目前為止,只有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當初是因為政策反覆造成民怨辭職下台。
對於目前內閣表現,馬總統再度提到陸委會在這次江陳會的宣傳上「開始得比較晚,量也不夠」。不過他也認為,這是現在各部會普遍的缺點,其中一個原因是政策太多,沒有時間說明政策;以後會要求部會首長、副首長多多親自說明政策。
馬總統也為劉內閣抱不平,他舉先前曾遭抨擊的「存款全保」政策為例,「這是很有魄力的決策」,當初政策決定時,他事先知道,央行總裁彭淮南也做了完整的政策評估,但還是有媒體批評「院長信口開河、金管會將錯就錯」,讓內閣有「動輒得咎」之感。
【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法務部長王清峰本周三將接受總統馬英九的「大會考」,據了解,王清峰針對肅貪工作和清廉指標等落實情況,向馬英九作專案報告,並規畫短中長程三階段兌現馬英九的選舉政見支票。
對於馬英九巡視地方承諾過的政策,法務部落實執行的情形,王清峰已經準備一份十多頁的書面資料,翔實說明相關進度與執行上的困難。

另參本館<想不開的劉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401350/20080925061455/
內閣改組?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302888/20080919062240/
政見不必兌現?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312877/20080623055459/
 
閣員基測》王清峰:真金不怕火煉【中央社08.11.01 
 
媒體報導總統馬英九下週將親上第一線,考核內閣閣員對馬蕭競選政見落實情況與推動時程,本月五日第一個接受考評的是法務部。行政院長劉兆玄今天表示,總統了解執政團隊施政情況,是很自然的事;法務部長王清峰則表示,真金不怕火煉,「(總統)儘管來」。
聯合晚報今天報導,馬總統這項「閣員基測」,主要是針對選舉政見落實情況和推動時程進行了解,原本府方安排財經部會首長先登場接受考核,後來又改為先考法務部。劉兆玄與王清峰今天共同出席一場法務部舉辦的更生人藝文展售與頒獎活動,答覆媒體相關問題時做上述表示。
劉兆玄表示,總統先選法務部,應與特偵組偵辦扁家無關,只是希望了解競選政見執行狀況,看有無需要調整的地方,「總統也有跟我提過這件事 (考核閣員),我認為很好」。
劉兆玄認為,執政團隊向總統報告施政執行,是非常自然、應該的事,應沒有所謂不符憲政的問題,畢竟競選時每個政見都只是大方向,若執行後發現有問題,有些政見也可做一些調整,閣員也會將遇到的問題向總統報告。
王清峰則說「真金不怕火煉、儘管來、我會有問題嗎」;她表示,總統與行政院長關切的都是政策面問題,這些法務部一直都在進行,可能是馬總統做過法務部長,想看一下現在的法務部長有沒有比他行。
法務部官員認為,從520至今,法務部已訂定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成立高檢署智財分署專辦智慧財產案件、推動檢調人員取得「財務金融三級證照」,以利偵辦金融案件,此外,修訂貪污治罪條例,增列「公務員違反不明來源財產說明義務罪」,設在行政院下的中央廉政委員會也已運作,政策落實均有案可考。
 
閣員基測》府方:監督政見執行【聯合晚報記者唐孝民08.11.01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上午表示,從下周開始,各部會相關首長將要陸續針對如何兌現馬蕭400多項政見,提出口頭與書面報告,由馬英九總統、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劉兆玄三人共同討論,這是監督政見落實與執行,不必然是考核。
他說,馬總統與劉兆玄平時已經對隨時針對閣員的行事風格、執行政策進行討論,考核無時不在進行,這些平日的討論,也會是將來內閣進行調整時的基礎。
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江宜樺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答詢時,曾對閣員發言引發爭議,被動回應立委認為可以列為考核閣員的項目。政府如何考核政務官,一下子在政壇引起討論。總統府安排法務部長王清峰,下周三親自向馬總統報告政見兌現情況,也讓政壇關切未來哪些部會首長能夠順利過關
 
閣員基測》藍委:肯定馬站一線【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08.11.01 
 
馬總統將跳上第一線監督施政,國民黨立院黨團大表肯定,相信民眾會更加感受政府與民同在、解民所苦的決心。書記長張碩文表示,除國防、外交、兩岸,所有人民的事情都是總統的責任,馬總統這項決定,更也顯示總統並未輕忽自己競選時給人民的承諾。
張碩文說,對民眾而言,不論推動政策的是行政院長,還是馬總統,都是同一個政府、同一個團隊,政府展現推動的決心非常重要。曾提議應針對官員發言考評的司法及法制委會召委謝國樑表示,民眾投票選出來的是總統,應該與行政院長緊密合作,他與許多藍委一直都認為總統應該站上第一線,了解自己政策的進度,對自己所提的競選承諾負責,也對選民負責。
謝國樑說,當初民眾票就是投給馬總統,總統親自來檢討競選政見的執行,在觀感上絕對有正面加分。且相較劉內閣,馬總統對於民意動向、媒體互動、發言方式掌握,都比劉內閣來的成熟,可有補強效果。
 
閣員基測》馬考核法部 時機敏感【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08.11.01

就任將滿半年,馬英九總統下周將親上第一線,對內閣閣員進行考核。據了解,下周三「馬主考官」第一個考評的部會,就是他最熟悉的法務部,考核項目主要針對選舉政見落實情況和推動時程進行了解。
日前馬總統接受專訪時才表示,會持續對閣員做考核,成績將作為未來內閣調整的基礎。政壇人士認為,馬總統開始親自主持「閣員基測」,也顯見改組號角已經吹響了。
新政府上任五個多月,內閣滿意度低迷,面對支持內閣改組的比率持續升高,馬英九在專訪時坦承,目前還沒有到撤換的程度,但是這個可能性永遠存在,他和行政院長劉兆玄經常討論部會首長的表現及評價,做為未來調整的基礎。而最近馬英九就表示,陸委會在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這件事上,做得太慢、太少及太晚。
馬英九從下周開始,站上第一線,陸續進行部會首長的考核,考題就是馬英九從long stay開始,巡迴地方宣布的政策支票,各部會兌現的情況,以及短期無法落實的原因,並提出預估完成的時間表。
首棒安排有轉折!原是財經首長先登場
由於前陣子受到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以及國際金融海嘯影響,國內經濟情勢與股市疲弱不振,讓馬政府飽受批評,原本府方安排財經部會相關首長先登場接受考核,後來又改為法務部,卻碰上這陣子特偵組偵辦前政府弊案獲得突破,收押多位前朝政務官,更顯敏感。
周三率先登場的就是馬英九最熟悉,也期許最高的法務部,法務部長王清峰將針對肅貪工作和清廉指標等諸多政見落實情況,向馬英九進行專案報告,並規畫分成短中長程三階段兌現選舉支票。對於馬總統巡視地方承諾過的政策,法務部落實執行情況,王清峰已經準備一份10多頁的書面資料,詳實說明相關進度與遇到的困難。據了解,陪同馬英九聽取簡報的還有府方高層官員與立委代表。
 
新聞眼》馬上場主考!該調整還是要調【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08.11.01
 
馬總統上任後,謹守憲法,退居二線,政見執行交行政院負責,適逢國際金融危機,台灣無法倖免,民生經濟問題內外交迫,執政者的挑戰連番進逼,馬英九的作法,顯得不符社會期待,偶有矯枉過正的缺失,外界誤解馬不解民生疾苦。
下周起,各部會首長,在馬英九要求下,就馬蕭政見到總統府向馬英九報告執行進度。這應該是馬英九對時局有所體認,現在不是做承平總統的時候,不只要沾鍋,還要下水。
府院漸漸都有這層認知,總統不可能太過脫離眼前的執政現實,或高度高到老百姓找不到總統,必要時,除了信心喊話,還要有更實際的作為,扮演好掌舵的角色。在目前工廠關門、失業率上升、經濟成長率下降、股市低迷、金融風波不斷下,劉內閣已出現因應窘境,像砲灰,和馬英九一派冷靜的表現,反差愈大,外界容易誤會馬英九逃避責任。
馬英九確有必要親自了解政見的執行。不論是研考會彙整出的21大項政策白皮書,或細分為414項的政見,都是在一年前,由馬英九邀集學者專家所制訂。雖然絕大多數以拚經濟為主軸,但當時環境經過一年的演變,已經天差地別,有很多時空環境下的產物,未必符合眼前的迫切需要,要調整就該調整,不能把白皮書當聖經。
馬英九把部會首長找來總統府報告,將針對相關執行狀況,做出建議,行政院三長至少會有一人也在場,立法院也有代表出席,在馬英九做建議,三長做紀錄後,部會首長就是即刻執行。只要馬英九真的清楚知道該做什麼,幾個月來一直被人批評馬英九應站在一線或二線問題,就目前來看,應該是其次的問題了

府院黨攜手 搶回輿論主導權【經濟日報╱記者 蘇秀慧08.11.03
 
兩周來,每天清晨7時30分,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行政院發言人史亞平和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建榮齊聚總統府,就當天最新的新聞事件腦力激盪後,擬定文宣策略,展開強力放送,終於搶回二次江陳會的輿論主導權。
九萬兆政府上台後,外界總覺得政府整體的文宣論述不夠,各部會間經常不同調,府院黨間橫向聯繫也頻頻凸槌,府院黨高層早有建立溝通平台的共識,卻遲遲未能展開。
直到這次二次江陳會,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即將來台前夕,才促成了府院黨輿情會報的成立。每天清晨王郁琦、史亞平和李建榮三大發言人固定碰面,就當天最熱的新聞事件進行檢討。
府院黨輿情會報通常是由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主持會議,副秘書長高朗也出席,除了府院黨三大發言人,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碩文、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也會參加,必要時還會邀集相關議題的部會首長出席。
府院黨輿情會報的第二次會議,因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台南被民進黨抗議人士推倒在地事件,就驚動了馬英九總統親自出席,要求各單位強化宣傳,將兩岸江陳會的歷史性意義,及對台灣經濟的助益,清楚讓人民知道。
1025綠營大遊行,一時之間輿論充斥反對江陳會聲音,府院黨輿情會報於是決定展開密集的輿論戰,包括馬總統、行政院長劉兆玄和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都親上火線,密集接受電子、平面媒體專訪,府院全面動員捍衛政府的兩岸政策。
這樣還不夠,府院黨輿情會報也安排工商團體、農漁業界代表一天一會馬總統,支持二次江陳會、農產品登陸,讓支持江陳會的輿論逆轉勝。對於這次輿論戰,王郁琦認為,政府動起來了,整個執政團隊是一體的,表現不錯。至於今天二次江陳會正式登場,王郁琦說:「府院黨輿情會報將退居第二線,主場就讓給陸委會了。」

總統:廉政規範宣導不足 法務部應加強【中央社08.11.05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今晚轉述總統馬英九談話表示,中央雖已制訂廉政倫理規範,但宣導還有不足的地方,法務部可再加強宣導,希望地方政風單位和法務部共同宣導、推動廉能政治。
 總統府下午召開首次「政見落實會議」,邀請法務部長王清峰等人與會,王郁琦轉述,總統在會中提及過去在台北市政府親自主持廉政會報,定期召開會議,北市推動廉政因此有成效,因此希望法務部透過行政院,鼓勵地方首長重視廉政、帶頭做。
  總統表示,中央雖制訂廉政倫理規範,但宣導還有不足之處,法務部可再加強宣導,政風單位可以做這方面的事。其實宣導就是廉政基礎工作,地方政風單位和法務部應共同宣導推動廉能政治。
今天參與政見落實會議者包括馬總統、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劉兆玄、王清峰、法務部政務次長黃世銘、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呂學樟、吳清池、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及競選期間協助擬定馬蕭廉政政見的學者專家。
 王清峰會中報告廉政倫理規範進度,及陽光法案立法計畫,以及是否廢除死刑等各項法務部政策。
 馬總統詢問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辦法、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通過後成效,建議法務部實證考察,驗證肅貪成效。另外,行政院研考會也應繼續追蹤考核這些政見進度。

抽考部會 雙首長制喊假的>中時08-01-03卓然/北市(楨:隨人批
 
     馬總統這兩天親上火線,密集接受媒體專訪,除了為「江陳會」闢謠定調外,在貴報的專訪中,透露了一個重要訊息,值得重視。
     一向以遵憲護憲為圭臬的馬總統說,打算「試行雙首長制兩年」,再檢討是否有必要啟動憲改工程。但同一時間,他又釋出訊息,近期將視察抽考部會,做為調整內閣的依據,我們認為這兩件事彼此有互相矛盾之處。
     上任之初,馬總統堅持站在第二線,即使被媒體揶揄為「宅男總統」,他仍選擇力挺劉內閣。直到毒奶事件導致林芳郁下台後,他把葉金川下放,開始有站上第一線的跡象,「江陳會」緊鑼密鼓啟動後,不折不扣就是第一線的大總統了。
     宣布要抽考部會調整內閣,也許是要安撫劉院長,似乎也是在暗示他「還可以做兩年」的意思。如果真的要搞雙首長制,除了兩岸、國防、外交,應該通通交給劉院長才是,但是看看內閣成員面孔,誰會相信劉兆玄能做主?
     現行憲法不折不扣就是「有權無責」的超級大總統制,內閣只是擋箭牌,在徹底修憲前,全民直選的總統高喊尊重雙首長制,肯定是玩假的。

另參本館<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947376/20080716060250/

上一篇:陳雲林來台

下一篇:文化塚會

阿楨 2013-07-11 11:07:11

台灣人35%曾行賄? 「數據根本算錯」【聯合報2013.07.11

國際透明組織前天公布民意調查數據指稱,「司法是台灣貪腐最嚴重機關」、「政府最常收賄部門百分之卅五為司法體系」,司法院、法務部昨同聲指出,調查分析數據前後矛盾,「有問題」。
司法院指出,根據以上民調數據分析,應是百分十八乘以百分之卅五等於百分之六點三才對,但國際透明組織卻誤指有百分之卅五的人曾經行賄司法機關,根本算錯了。
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說,廉政署去年委託學術機關調查,對「最近一年內,您到政府機關辦事,有沒有送錢或好處給公務人員的經驗?」問題,回答「有且親身經歷」僅百分之零點八;「有,聽說的」百分之二點五;「沒有」者百分之九十六點六。
他指出,比對兩個調查,國際透明組織第七題可信度有問題。
國際透明組織前日公布今年全球貪腐趨勢指數,結果顯示台灣為重度貪腐國家,在九十五國家中排名第十八;非洲獅子山、賴比瑞亞、葉門為前三名。該組織並說,調查發現,台與日、韓同為亞太高度開發國家,台灣貪汙指數卻和印尼並列。
該組織說,七成一台灣民眾認為,過去兩年台灣貪腐情況有改善,但國會與政黨的貪腐最嚴重。
  回應
不管算法是怎樣,就算改成18%x35%,其他國家也要經過重新計算,算出來的結果,台灣還是最高啊!不自我反省,耍這種嘴皮子有意義嗎?難不成司法院的人也是PTT鄉民?
  那些單位,只是西方邪惡強權的工具,指揮棒而已,不必隨之跳舞.
經濟學人報導,台灣貪污指數是36%,日本是1%,南韓3%,泰國是18%,馬來西亞3%,菲律賓12%,越南30%,印尼36%,墨西哥33%,通常愈貧窮的國家,貪污愈嚴重。台灣奇蹟卻是以36%的貪污指數和印尼(扣掉柬埔寨57%和無法獲得資料的緬甸)居東南亞之冠
  我讀了全篇英文報告(http://files.transparency.org/content/download/604/2549/file/2013_GlobalCorruptionBarometer_EN.pdf),看來記者或官員的解讀有問題:國際透明組織的還沒有出爐,所以沒有他們的官方排名。所謂排名排名第十八應該是記者自以為是的論斷。如果單就行賄比率來排,按國際透明組織的排法,臺灣在96國中清廉度排名第66(腐化度也就是倒數,排第28)。如果照記者的排法,應該是在44個名次中,臺灣清廉度排名第31,腐化度排名18。不能說在96國中腐化度排名18。

版主回應
蓋洛普超離譜 台貪腐指數誰調查的?

「國際透明組織」調查台灣貪腐指數較前年暴增五倍,指稱百分卅六的人有行賄經驗,相當於台灣每三人就有一人曾行賄公務員。離奇是,這份問卷調查究竟是哪家公司做的, 一度成謎,引發各方質疑,有如羅生門。
  國際透明組織緊急和委託進行調查的美國蓋洛普國際 (Gallup International)公司聯繫後,昨晚表示,該組織官網上有關台灣部分,由上海慧思公司調查的訊息有誤,實際上是另一家位於中國大陸的世研公司 (Cass Research Center簡稱CRC)所作,且是採用網路線上調查、並非電話民調。
  國際透明組織亞太部主任廖燃表示,此次針對台灣地區的調查,全部是用網路進行的線上民調,並不是用電話訪問,雖然世研的辦公室同樣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廣州及香港等地,但網路線上民調方式,不致發生因口音、訪問者不會說台語而被誤解等問題。
  對於高達百分之三十六受訪者有行賄經驗,廖燃表示,當初問卷設計是詢問過去十二個月裡,對如營建、司法等八項政府部門、有無行賄的經歷,從一千名受訪樣本中,確實有高達百分之三十六的比率回答「有」。
  相 關 新 聞
矛盾!36%行賄?79%又拒行賄?
馬江駁斥澄清:要還我客觀評價

36%行賄? 台灣蒙上大汙龍 2013-07-12中國時報

 「國際透明組織」指台灣貪腐行賄比例高達卅六%,府院昨認定該份調查落差太大,大動作展開名聲保衛戰。府院指示外交部、法務部等部門盡速與國際透明組織交涉,澄清並說明此事。
 在行政院會上,民調專家、新北市副市長丁庭宇也認為國際透明組織的抽樣調查方法有問題,建議行政院應進行交涉了解。
  回應
別太在意! 國際組織有多少是具公正性的? 美國號稱最具人權的國家, 打死別人都不償命的! 只要違反美國利益, 就想盡辦法修理! 有哪個組織敢對抗? 只有賓拉登的蓋達!

數字失真查清楚 別再成羅生門【聯合晚報2013.07.11

  何以幾乎可以斷言這個民調有問題,就在於這個題目不是問「感受」,而是「經驗」。根據這個結果,我們每三個人去戶政事務所、監理所或者法院、警察局洽公,甚至到醫院看醫生,就有一個人有「塞紅包」才能得到服務的經驗,用經驗法則來看,可能嗎?
  有媒體煞有介事的在調查出爐後做了「民調」,說有七成以上的民眾認同這個結果。這個「認同」很可以被理解,但這種民粹式的跟進,不但無助於釐清事實,更是助長有問題的資訊不斷被傳播。
  在查證後,這個民調果然大有問題。首先,台灣的民調竟然委託大陸公司處理,技術問題就不免讓人質疑。其次,連被指名做民調的公司,都出來否認自己曾經做過這個民調,到底是民調從頭到尾作假?或者中間有「不能說的秘密」?公布民調的單位,有義務查清楚,說明白。
  回應
打從開始我就不相信這種民調數字,只有那種沒大腦的媒體去訪問豬頭民中才會搞出這種烏龍.
  跟豬油ㄕV報的螟調一樣....做假啦!!!
國際透明組織本身就絕不透明,以一個不透明的來調查透明的,可想而知結果就是糊里糊塗,連誰在調查也是糊里糊塗,今後不要在國際上混了。由大陸公司調查國家貪瀆,中國大陸最是清廉,台灣一定遠比大陸貪腐(楨:反之亦然!)。

這次民調結果和過去差很大【聯合晚報2013.07.11

「台灣透明組織」是「國際透明組織」的台灣分支機構。執行長葉一璋昨晚受訪時表示,很早他們就知道國際透明組織把這個案子交給「蓋洛普國際」,而「蓋洛普國際」又把台灣的部分分包給在香港註冊、位於上海的「WisdomAsia(慧思)」公司處理。
葉一璋指出,「台灣透明組織」的成員,很多都是民調的專家,因此他們曾多次向國際透明組織反應,應該把這個民調交給台灣做,但都沒有正式獲得回應;而此次大陸這家公司作出來的結果,和他們過去作的也有很大的落差。
過去的清廉度或者貪腐調查,國際透明組織做完,台灣也會再用相同的題目作一次,葉一璋說「通常我們做的,貪腐程度都比較低」,但也都只是個位數;這一次做出「一百個人有36人行賄」這樣的數字,確實讓他感到驚訝。
他表示,同一份調查,顯示民眾認為台灣貪汙的情況「有改善」,但「行賄公務部門」比率,卻從二年前的7%暴增為這次的36%,這兩個數字互相矛盾,很難解釋得通。
對此,葉一璋也很無奈,他表示,「台灣透明組織」是「國際透明組織」的分支機構,做出這樣的結果,他們沒有立場反對。但他也透露,相同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國家,如尼泊爾的透明指數,就是委託給印度的民調公司進行調查,這也曾引發尼泊爾的抗議。
  回應
這次民調結果,對小老百姓的感受,卻是最貼近的一次!
  請提出據體証據,別再來個便當文事件..
如果這是最貼近你真實感受的一次民調, 看來你平常去公家機關辦事都會要送錢對官員行賄是嗎?
2013-07-12 11:38:38
阿楨 2011-01-07 10:11:52

廉能防線鬆動 馬總統霹靂手段砍人祭旗【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11.01.07

馬總統主張「依法行政」,國防、外交領域尊重專業與傳統,即使固定主持國安會談、大小軍談,即使以往爆發軍中賣官案,也尊重國防部自行調查,鮮少主動出手干預或主導。
雷玉其娶媳周日遭媒體披露後,馬總統已主動關切。周三綠營立委拿出「雷陳聯姻」婚禮計畫書後,一場高級將領的婚禮釀成政治風暴,殺傷力超乎想像,迫使馬總統斷然出手,進行損害管控。
國家名器不可濫予。娶媳視同作戰,雷玉其總長大位已不可得,但他未犯叛亂等重大罪刑,除非自己打報告退伍,不然很難比照一般政務官「請辭下台」。軍中高階大位牽一髮動全身,雷玉其的去留都是棘手問題,國防部在第一時間搬出「廉政小組」,就是意圖以拖待變撐過風頭。
但優容足以釀禍,姑息非以明恩。二年前軍中爆發買官案,國防部煞有其事清查過去十年所有將領人資,每三個月發表一次調查報告,最後還是查無實據不了了之。雷玉其娶媳爭議只是軍中傳統陋規的冰山一角,若不出重手實難大破大立,於是統帥親上火線、快斬亂麻。
雷玉其疏失在於「公私不分、社會觀感不佳」,馬總統動用行政裁量權調整人事,這與先前軍中賣官案涉及刑事調查,兩者有本質上差異,軍中在賣官案有三個月調查期間,雷老總卻直接遭撤換。
馬總統出手主導,雷玉其從道歉到調職,短短不到廿四小時,顯見全案已非軍方家務事,而是一場政治危機,馬總統既要拆除危機,就要砍人祭旗,「馬鞭」揮入保守軍方體制,還要讓外界聽到哀號聲。
雷玉其是下一屆總長的熱門人選之一,他閃電落馬,另一波慘烈鬥爭可能隨時展開。雷玉其和嚴明互調,牽動降到最低,也不用提早亮出新總長底牌。馬英九這步棋迅雷不及掩耳,讓軍方頓時驚心動魄。
相 關 新 聞
‧外界罵翻 馬總統火速出手 雷玉其降調
‧軍方原打算讓雷自請處分 不料總統快處...
‧同天!馬幕僚娶饒慶鈴 總統證婚低調外...
‧關中:位更高 更多事不能做
‧雷玉其涉公器私用 監委要查
‧冷眼集/為袍澤諱 重傷軍譽
‧黑白集/漢光婚禮
‧評論/官位大責任大 軍人犯錯沒有藉口...

版主回應
公私不分有先例/扁子女結婚 府訂工作要點【聯合晚報2011.01.06

空軍司令雷玉其娶媳婦大舉動員官兵,嚴重違反馬政府上任後的廉潔宣示。事實上在前總統陳水扁時代,總統府曾為了阿扁子女結婚,特別訂定「總統府協助辦理總統子女婚慶工作小組設置要點」,小組由總統府副秘書長擔任召集人,任務包括佈置婚慶場地、賓客邀請接待及禮品贈受相關事宜等,堪稱是「公私不分」的代表。
不過馬政府上任,相關要點已被從總統府網站上移除。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強調,馬總統上任後,不曾使用、不考慮使用、也沒有必要使用此要點;馬總統對自己和家人的事,向來一切從簡、公私分明,不會動用到公務資源處理家務私事,份際向來清楚,此工作要點以馬總統的習慣絕對不可能使用,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也指示簽辦廢止。
這份要點在民國91年1月29日要點發布,當時總統府秘書長為游錫堃。發布時前總統女兒陳幸妤已於前一年結婚,前總兒子陳致中則在3年後結婚。歷經政黨輪替的總統府官員坦承,陳幸妤結婚時要點雖還未訂定,但已有府內官員被指派相關協辦任務,之後總統府進一步明訂要點,應是為確立工作任務分配。
該要點開宗明義說明,總統府為支援辦理總統子女婚慶相關事宜,得視實際需要組成協助辦理總統子女婚慶工作小組。小組由總統府秘書長指請一位副秘書長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總統府第三局、機要室、公共事務室及其他相關單位人員,各依權責分工執行,並由第三局負責統籌協調事宜。
要點也明訂該小組屬任務編組,辦理事項包括佈置婚慶場地、賓客邀請及接待相關事宜、禮品贈受、婚慶活動攝影、新聞發布、安全警衛,以及其他必要之支援。雖不如雷玉其的「雷陳聯婚」計畫書詳盡,但婚禮各個面相都已大致涵蓋,其中尤以禮品贈受最引人聯想。
當年陳致中風光迎娶,重量級政商人士競相到場冠蓋雲集時第一家庭雖曾公開表示不收禮金,但事隔多年扁家海外洗錢案爆發,檢調偵查包括元大馬家、中信辜家,以及萬海等企業,都曾經贈送陳致中夫婦隆重賀禮,包括18萬美金、鑽表到鑽戒等。

(另參本館:馬考官 馬廉能政策 混亂的兵役制度 全家遭殃 雞犬升天 )

馬震怒 雷玉其降調副參謀總長 嚴明接空軍司令 2011-01-07 中時

 空軍司令雷玉其因娶媳婚宴遭疑公器私用,風波越演越烈,終至引發總統震怒、司令丟官。身為三軍統帥的馬英九總統昨天前所未見地迅速批示,將雷玉其降調副參謀總長職務,並核准副參謀總長嚴明升任空軍司令,人事命令並立即生效。這不僅是解嚴後首度有國軍上將遭三軍統帥降調,也是馬總統上任後第一次因國軍高層未遵守廉政倫理而開鍘。
 另一方面,國防部已加速研擬符合政府廉能倫理要求的國軍婚喪喜慶規範,據透露,初步共識中,包括將嚴格律定往後高階將領舉辦婚喪喜慶不准再動用下屬協助,甚至不得再發放紅白帖給有上下指揮、利害關係的部屬,違者一律懲處調查。
 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昨天轉述,馬英九總統上任後,便極力要求政府機關首長應該「以身作則,正己示範」,並打造一套明確的廉政倫理規範;因此,對於前空軍司令雷玉其娶媳事件上的公器私用,馬英九第一時間要求國防部應明快嚴肅處理。
 儘管雷玉其已在鬧出風波後向國防部長高華柱致歉,並於前晚公開兩度鞠躬向社會道歉,不過雷玉其並未自請處分或有去職之念。據悉,馬英九前天下午第一時間聽聞此事,不但非常震怒且高度關切,認為以雷玉其軍階之高,卻公開動員國軍資源感到不可思議,隨即要求幕僚深入了解和隨時回報。羅智強強調,馬英九對於這件事情非常重視,並立刻要求國防部應該明快嚴肅處理。
 至於新接任空軍司令的嚴明,是空軍官校六十年班,原本就比六十二年班的雷玉其期別要高,不過嚴明過去官運不如雷玉其順遂,僅歷任像是空軍官校校長、聯勤參謀長、空軍後勤司令等非重要軍職,唯一歷練的空軍作戰司令部重要軍職也僅任副司令,被外界形容是「待退之身」。
 不過嚴明行事低調,在職不怨職,苦撐後終於順利晉升空軍副司令。在馬總統上台並任用陳肇敏擔任國防部長後,與陳肇敏同為台籍的嚴明又被老長官拔擢晉升上將,這回又因雷玉其事件升任空軍司令,連嚴明自己都很意外。
相關新聞
誰爆料?蔡煌瑯:軍中內部拿來的
媒體+國會 交叉開火 無所遁逃 鬥垮雷玉其 藏鏡人非等閒之輩
壓制內鬥 總長林鎮夷延任機率大增
婚宴計畫 幾任司令都用過
留言:
「震怒」???俺☉﹏☉震…震…震你媽個G8毛~不知…民生疾苦的…廢物~凸~
綠營就是見不得馬做好事,雷總比陳致中取媳婦差遠了,所以綠營的認為沒什麼,何必動怒。
馬英久這麼做至少可以使從陳水扁執政以來敗壞的軍風和政風稍微扭轉一下,值得鼓勵。
2011-01-07 10:17:14
內閣改組! 2009-09-10 09:08:46

閣員期中考 馬早打好成績單【聯合報李明賢09.09.10(另參本館:內閣改組!

內閣改組答案揭曉,除「吳朱配」取代「劉邱配」,內政、教育、經濟、國防、外交等重大部會首長異動,調整幅度遠超越外界認知的「風災究責」,此次改組核心意涵是馬總統對閣員的期中考核,藉著更換閣揆之際一併公布去留成績單。
劉兆玄去年奉命組閣,本來就具有過渡性質,「老幹新枝」的搭檔在於穩住局勢。拚經濟是一大特色,重用國民黨智庫人馬,博士成群的學者色彩濃厚,具地方民意基礎的首長非常有限。
吳朱配此刻登場,就如同吳敦義強調的行動內閣,要與民意充分結合,套句行話就是「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朱吳兩人不僅具積極的政治性格,也具民代、縣市首長經驗,新內閣特質就是「敲掉圍牆走向人群」。
在這次內閣改組的人事布局,馬總統明顯居於主導地位,國防、外交、退輔等總統職權範圍內的部會首長全都換,就像「大黑馬」新任內政部長江宜樺、外界一路看好的新任教育部長吳清基,都是馬總統的人馬。
內閣調整幅度未侷限風災究責層次,希望大刀闊斧展現新格局,更說明這次重大部會的人事調整,其實早在馬總統心裡醞釀。
回顧過去十五個月,馬政府最重視也最力求突破的就是兩岸、外交領域。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安然過關,但國防、外交兩大部長,卻雙雙下台一鞠躬。以外交部長歐鴻鍊去職為例,表面上外交政次夏立言一肩扛起拒絕外援的白目公文的政治責任,但據了解早在歐鴻鍊返國當天,馬總統即已要求歐要負責;明確來講,電報事件是近因,卻反應了馬總統對閣員的考核,心中早有一本帳。
至於國防部長陳肇敏,任內軍紀事件頻傳,負面消息不斷,始終是民調支持度吊車尾的部長,這次風災其實只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鄭瑞城、陳清秀等爭議部會首長也是如此,雖然政務和風災無關,仍然要交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