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9 06:31:01阿楨

《國際競合與升沈》


或許王兆星的《國際競合與升沉:紅色觀點》(台北:天肯文化出版,1994)寫於89年中國民運和91年蘇聯瓦解之際,故其調性有點悲社會主義、懼歐美霸權、並想拉攏第三世界,而沒前評《中國崛起》《大國崛起》之自信。

這種類似《國際關係與現勢》之著作或教學計劃,不像後評《國際關係理論》內容之穩定,本就易受環境之影響、因人而異,比如:

彭懷恩著《國際關係與現勢》風雲論壇(增訂版)
面對新的時代環境,本書做了第五次的修訂,重點放在國際現勢部分,改動幅度超過50%,針對戰略、安全的議題有最新的資料


國際關係與現勢教學計劃

一、瞭解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之國際體系發展;二、關心臺灣、中共和美國的權力互動;三、學習與閱讀國際現勢之英文新聞。
課程大綱
I. 課程簡介與基礎概念測試
II.- IV.二次世界大戰以降之二十世紀重要國際事件回顧
V. 二十一世紀重要國際事件回顧
VI. 國際體系的轉變
VII. 中美台三邊關係之發展
X.- XII. 國際體系的行為者:國際政府與非政府組織
XIII. 國際衝突之種族議題:民族自決與人權
XIV. 國際政治經濟-南北衝突,以石油及能源開發為例
XV. 國際政治經濟-全球金融與貿易
XVI. 軍事安全與核武擴散
XVII. 其他全球化議題

國際政治與現勢教學計劃

作為現代人,須知現代事,特別是許多人不熟悉、卻對我們影響極重要的國際事務。國際事務與現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全球化的腳步加快,使個人與國家、國家與國家、個人與國際之間的距離愈益縮短。國際事務當中的政治、經濟甚至其他領域的分野,亦逐漸模糊。國際政治如何運作、政治與經濟如何交互作用、以及我們如何養成正確的國際觀,都是本課程所要探討的主題。
課程大綱
導論—國際現勢特質
國際關係研究範疇及研究學派
國際體系的概念及國際體系的演展
權力、國家力量、權力要素
國家利益、國家目標與外交政策
執行外交政策的工具:談判、宣傳
執行外交政策的工具:經濟與軍事干涉
權力平衡的意義、方式和演變
戰爭與和平、東西冷戰的由來與終結
國際組織、貧富不均的世界和南北衝突
全球化、跨國公司與國際經濟
世界人口與與人權問題,國際議程

國際關係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在全球化浪潮的趨勢下,對國際關係與現勢的瞭解,成了現代人無法置身事外的課題。因此,本課程即為引導學生了解現今國際關係與現勢的相關背景,進而關心全球性議題,分析國際事務,並可做為將來投資與人生規劃方向之參考。另外奉國防部之令,藉由本課程介紹軍校生認識「武裝衝突法」,以與各國對於軍事戰鬥相關法令之認知接軌。
二、課程內容:
    1、認識國際關係
      a、國際關係研究的範圍
      b、國際關係的演進
    2、世界經濟新版圖:
a、金磚四國
b、新鑽十一國
c、台灣的挑戰與省思
    3、新世紀亞洲的崛起:
     a、東亞高峰會的演進與未來
     b、日本與中、台關係及在亞洲的角色
     c、東亞新興國家對世界經濟之影響
    4、中東與恐怖主義
     a、中東的民族、石油與回教
     b、恐怖主義的定義、演進
     c、恐怖主義對當代之影響與各國之反恐措施
    5、武裝衝突
     a、引進之原由與意義
     b、武裝衝突法內容介紹   

國際關係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一)介紹西方國際關係研究分析途徑、重要國際組織發展及重大國際事件。藉以使同學能瞭解國際組織之理論與現況。
(二)培養同學對於國際關係基本觀念及獨立思考能力,使其更具寬廣與深度的國際視野。
(三)提供選修同學,能進一步研究國際關係與準備相關研究所考試之基礎。
二、課程內容: 
   國際關係理論(一):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觀點
   國際關係理論(二):功能主義與新功能主義的觀點
   國際體系
   權力與國家利益
   外交政策與國家利益
   權力平衡與集體安全
   全球化與國際現勢
   國際組織研究
   聯合國
   區域性國際組織
   專門性國際經貿組織
   國際非政府組織
   區域安全(一):亞太安全體系的建構
   區域安全(二):美中台關係
   區域安全(三):兩岸關係

國際關係教學計劃
 
授課目標
1. 從傳統國際關係理論著手,並就現時國際關係之務實面予以說明之。
2. 共分為四個面向來探討當今國際現勢:第一面向是國際關係理論部分,此一部份就傳統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以及新型態的女性主義理論加以簡阨說明。。第二面向則是有關外交政策,主要在於說明外交政策的形成,以及外交與談判的關係,其中更以兩岸政治談判的攻防策略輔以驗證。第三面向則是介紹國際組織,尤其是我國亟欲申請加入的聯合國、WHO以及代表國際司法正義的國際法院。第四面向則是說明現今的國際局勢以及區域衝突,由於以黎近來發生相當嚴重的衝突,以及兩岸關係、南北韓關係,在在牽引亞洲與中東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故特加以說明。
授課大綱
第一單元:國際關係理論
1.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2.女性主義:性別與國際關係
個案分析:檢視女性在國際關係上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單元: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過程與類型
2.外交決策模型分析
3.外交與談判:概念、策略、與成功條件
4.兩岸政治談判的攻防策略
第三單元:國際組織
1.聯合國、安理會與大會
2.聯合國獨立機構: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法院
個案分析:從申請加入WHO(聯合國)檢視我國參與國際組織的困境
第四單元:國際現勢與國際衝突
1種族與宗教衝突(一)中東地區
2.種族與宗教衝突(二)東亞(西藏與新疆)與南亞(印度與巴基斯坦)
3.區域衝突與潛在戰爭危機(一)東亞地區
4區域衝突與潛在戰爭危機(二)南海爭端與其他領土主權爭議

 

阿楨 2019-12-20 08:10:35

新工業革命。過去的三次工業革命基本上全是西方壟斷的,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起了最為完整的工業門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擁有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學習能力最強的製造業。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推動技術包括無人交通工具、3D列印、高級機器人、新材料、物聯網與基因工程等,是西方不可能壟斷的,也是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必須抓住的歷史性機遇。
  新的全球問題。在傳統的恐怖主義、海上安全、難民等問題的基礎上,近些年來,網路安全、虛擬經濟、氣候變化、超級資本、科技陷阱等全球問題也越來越凸顯。誰應對得好,誰在未來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更高的國際聲望。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讓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為複雜多變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這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
過去40多年裡,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隨著開放程度不斷擴大,中國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必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之源、活力之源。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堅定維護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積極倡議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表明了中國堅定支援多邊主義、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的意願與能力。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也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將充分抓住當前戰略機遇,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推動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朝著有利於人類和平與發展的方向前進。

阿楨 2019-12-20 08:05:23

金燦榮:百年未有大變局,中國能為世界做什麼? 2019-12-18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問題專家

習主席多次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近年來,世界出現了很多預想不到的事,英國脫歐,美國不斷“退群”、極右翼勢力崛起……我們現在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
  這種不確定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國際貿易領域,曾極力推動自由貿易的美國,現在同很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打起了貿易戰;
在觀念領域,極端主義思潮不斷擴展,民粹主義、種族主義等思潮日益活躍,變得更加公開化,影響力越來越大;
在社會層面,不少國家的國內矛盾日益尖銳,一點小事都可能引發一次大的騷亂,智利、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土耳其、印尼都發生過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和騷亂,法國的“黃馬甲運動”至今也沒有停息,美國國內兩黨之間的矛盾也非常深;
在國際層面,各種衝突不斷加劇,以前的許多國際公約、國際準則好像失效或者被無視了,一些國家傾向于通過使用武力和威懾來解決問題,國際形勢失序程度總體上比冷戰結束以後多數時間都要嚴重。
  這種不確定性,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市場化、全球化、資訊化等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負面作用的集中體現。
……..
就筆者個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格局。原有的西方主導的格局正在被東西方相對平衡的格局所取代。G20逐步取代G7。
  新模式,歐美用了將近300年,才使10億人口進入工業社會;中國用遠低時間,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是現代化之路的全新選擇。

阿楨 2019-08-31 09:45:32

防堵中共?別小看川普要買格陵蘭的訊息 2019/08/30 吳介聲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公開表達向丹麥購買格陵蘭(Greenland)的意圖,要白宮幕僚們研究可行之道,此舉被丹麥朝野與格陵蘭官方迅速反駁。川普此番有違外交儀節的突兀之舉,雖反映川普的典型風格,卻也引起許多輕蔑與嘲諷。然而,這些嘲諷或許小看了川普聚焦格陵蘭的重要訊息。
  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是全球最大島,海洋資源與礦產豐富,面積是台灣的60多倍,超過216萬平方公里。全島約八成面積長年冰封,居民不到六萬人,九成為格陵蘭因努特原住民。
  政治方面,格陵蘭雖隸屬丹麥,但在1979年公投決定自治領土地位之後,內政自治,軍事與外交則仍屬丹麥;經濟方面,主要依賴漁業以及少數的觀光業。格陵蘭超過六成的年度預算必須仰賴丹麥挹注,而這筆每年高達4.8億歐元的長期經濟挹注,也對丹麥造成不小負擔。
  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北極圈逐漸浮現新航道,開發潛力大增。格陵蘭的冰封區域逐漸縮減,水力發電能量增強,觀光潛力也亮眼。重要的是,格陵蘭包括稀土、鑽石、石油、鐵礦、天然氣等豐富資源,引起大國的關注,而在北極圈的戰略位置,更受矚目。
  格陵蘭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已具有相當戰略地位,當時盟軍將格陵蘭視為從北方箝制納粹擴張的重地。二戰之後冷戰時期,美軍在格陵蘭建立圖勒空軍基地(Thule Air Base),成為美軍乃至北約在北極圈的重要軍事據點。至今,該基地仍然可以協助控制衞星與攔截洲際導彈,對美國長期全球戰略佈局極為重要。此外,丹麥身為北約重要成員國,也是美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
  中共企圖昭然若揭
雖然中國版圖離北極甚遠,中共毫不掩蓋經略北極圈、發展「冰上絲路」之企圖。2018年初,中國首度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還自稱中國為「近北極國家」,積極規劃經營北極圈航線與天然資源,研擬「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涉北極的合作」。可見格陵蘭作為北極圈要地,對中共佈局全球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性。
  回應
美國霸淩世界已久,讓中國崛起平衡一下世局,未嘗不是好事?況且各國尋求擴張國力,乃天經地義之事!老想讓美國維持霸權,不知用意何在?意識形態作祟,無法中立平衡看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