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
阿楨
澳媒諷刺西方“雙標”中國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023-09-19 我們可以忽略美國龐大的軍事預算、800個海外軍事基地、數不清的海外干預以及在澳大利亞協助下對華軍事包圍;但中國(只有一個海外補給基地)是侵略者。
我們增加軍費開支,完全是出於防禦目的;而中國的軍費開支如果不加控制,則會用於肆無忌憚的侵略。
我們有權在自認為合適的時候增加國防開支;而中國應該始終克制(增加)軍費開支。
我們(西方)的軍艦有義務參加南海航行自由演習;而中國在加勒比海或珊瑚海進行同樣的演習,則是不可容忍的挑釁。
南太平洋國家可自由地與我們達成貸款和安全協定;但它們不應接受與“不懷好意”的中國達成的此類協議。
我們負責任地使用自己的經濟實力;而中國卻為了自己的“邪惡”目的,利用自己的實力對弱國施加影響。
我們有權利甚至有義務批評中國“侵犯人權”行為;而中國卻沒有權利批評我們(西方)侵犯人權的行為。
我們應當關注中國的種種行為,而不是關注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哥倫比亞或其他美國存在強大利益的地方。
我們絕不會為了與中國交往而損害西方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觀;而中國顯然可以拋棄自己的價值觀。
中國必須接受美國在臺灣地區部署導彈;但美國不會接受中國在古巴部署導彈,就像當年美國不接受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一樣,是不可接受的挑釁行為。
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遵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而中國作為共產主義國家,卻試圖顛覆國際秩序。
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鎮壓街頭示威;中國則必須始終滿足示威者的要求,尤其是在香港地區。
我們可以隨意入侵其他國家,如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而中國必須對我們(西方)言聽計從,絕不能入侵他國。
我們對中國出口商品設置的壁壘很多,卻都是合法的;而中國對我們出口商品設置的壁壘雖然少,卻總是不合法的。(作者保羅•斯特魯廷斯基,曾任澳聯邦內閣部長媒體顧問、坎培拉政府官員和報紙專欄作家)
阿楨
外交部:中國經濟沒有崩潰,反倒是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2023-09-12
近來,不少西方國家/媒體唱衰中國經濟。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但是中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3。
不是崩潰就是威脅:西媒眼中的“二元”中國2023-07-31 新華社
長期以來,“精神分裂” 的西方一直在“中國崩潰論”與“中國威脅論”之間來回切換。問題並不在於中國表現如何,而是西媒選擇如何報導和解讀中國。抱著對中國的偏見,西方媒體在涉華報導上經常表現出“精神分裂”的症狀,這病該治!
港媒南華早報:反華敘事助長“威脅通脹” 2023-09-12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曾說:“如果你撒的謊足夠大並不斷重複,人們最終會相信它。”
每當所謂獨立的西媒突然一窩蜂地報導同一個證據薄弱、前提荒謬的可疑新聞時,你就知道又有一個編造的反華敘事出爐了。最新誇大的中國威脅是中國可能在世界各地建數100多個軍事基地,他告訴讀者“一帶一路”倡議正被軍事化。實際上,中國迄今只在吉布地建立基地。
阿楨
傻瓜才信:經濟學人唱衰中共 2023-08-29 銘傳大學副教授楊穎超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發表「中國經濟何以救不起來」,指出,日益獨裁的中共政府正做出種種錯誤決定。這不是經濟學人首次唱衰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他們認為中共是「脆弱的強權」,甚至只是GDP成長率沒達到一定數字,社會就會開始動亂。
回應
西方主導世界知識領域已超過200年,世人失去審辨真相的能力久矣。
可以說西方不了解中共,斬釘截鐵的結論出意外不意外.
以美為首的所謂民主世界都是靠抹黑、造謠來打擊對手
西方惡霸從中共改革開放一直唱衰到現在, 現在更糾集各方惡霸一起圍毆中國,台灣更是幸災樂禍, 真是無知到極點啦!
美歐為什麼不想學中文了?--經濟學人
2016年國際調查,當時選學中文的主要原因是讓就業的路更寬廣。過去十年,比起國際關係與安全學生,學中文的商學院學生減少了。西方國家的學生對於與中國生意往來的想法或許也走味了,新疆與香港人權問題經廣泛報導,富國對中國的負面觀點攀上最高點或逼近高點。同時,中國與西方國家也愈來愈緊張。不過,依然有許多西方國家政府表達,他們其實還是需要更多精通中文的人才。中央情報局(CIA)正尋求把中文人才增加一倍。
但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中文學習趨勢似乎是上揚的,2018年有超過8萬1000名非洲學生前往中國留學。中國的孔子學院也有幫助,既教導中文,也教導其他中國文化。
阿楨
人民教授金燦榮:美國已單方面對華發動“新冷戰”2023-08-16
筆者認為,以2023年10月12日拜登政府發佈任內首份完整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為標誌,美國已經單方面對華開啟“新冷戰”。
新舊冷戰存在四個共性:
一是確立一個唯一的全球性對手,彼時是蘇聯,現在是中國。
二是展開配套的內外動員:對內表現為反華意識形態化,對華強硬成為“政治正確”,對華理性派、不斷被邊緣化。對外試圖構建亞太“小北約”;推動北約亞太化;逼迫中立國家選邊站,比如組建晶片四方聯盟(CHIP4)等。
三是不留空隙地全方位對華施壓。
四是在全方位施壓的同時竭力避免熱戰。
中美雙向“新冷戰”並未開始
一個關鍵因素在於中國拒絕“新冷戰”。
二是美國內外動員並不順利。美國主要大型企業在對華關係上普遍保持理性。“老歐洲”國家不願在對華政策上公開跟著美國跑,同時幾乎所有東盟國家明確反對選邊站,再加上俄烏衝突等牽制,導致美國對華“新冷戰”的動員和實施障礙重重。
美國對華為何越來越歇斯底里
二戰結束之初美國是民主國家“兵工廠” ,美國造船佔世界90%,製造業占一半。但今天的美國“造血能力”明顯減弱。筆者認為,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直接導致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經濟開始走向虛擬化、金融化,利潤較低的中低端製造業開始外移。因此,維持“一把手”位置在美國一些精英看來已經不僅僅是利益問題,而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雖然中方多次強調從來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不干涉美國內政,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但美國的戰略焦慮仍然不斷積聚並在對華政策上表現得越來越歇斯底里,直至單方面對華髮起“新冷戰”。
面對美國的新冷戰釁,中國不能再對中美關係心存幻想,關鍵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尤其是要以新舉國體制推動下的晶片、工業設計軟體和工業材料等新興領域的穩步發展。在外交層面繼續以全球發展/安全/文明等“三大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在此基礎上,面對美方對華“新冷戰”挑釁,可借鑒國共合作末期我們党應對國民黨反對派挑釁時的做法,我們可以繼續保持不主動挑釁和“後發制人”的總體戰略框架。
阿楨
陸客不能來旅遊業等到快翻臉 怒問政府「有善意嗎?」不排除抗爭 2023-08-13 聯合報
中國大陸文旅部開放第三波陸客團出境旅遊,仍不包含台灣。台灣旅行業界不滿,知情人士表示,5月底業界餐會就決定陳情自救,還擬定三大訴求6月遞交陳情書,但這2個月看下來,沒有成效,8月底將再次開會,決定是否採取行動。
大陸恢復團客旅遊未列台灣 郭正亮爆出2可能原因 2023/08/12 中時
一個考量是,上次夏季旅展,我們不准大陸9個省70幾位官員來;另外一個可能是大選因素。
日人為啥不去大陸了?日媒曝「1原因」讓旅客心裡很毛:被挖祖宗十八代 2023-08-12 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中國大陸重新開放邊境半年後,赴中的國際旅客寥寥無幾。大陸文旅部前天宣佈新一波恢復團體旅遊的國家和地區後,日本旅遊詢問度最高。但這半年日本人不到中國旅遊,除了有些人身安危的心理壓力,更可能與中國政府至今尚未恢復給日本人的15天短期免簽有關。
回應
這記者很塔綠班啊!智障台媒,成天鬼話連篇,日人不遊中國,就跟白人至上不到亞遊一樣心理嗎:
中國今日起解禁「日、韓團體觀光」 網崩潰:蝗蟲入境 2023-08-10 三立新聞網
回應
噁心的媒體整天做噁心事,台灣的老鼠屎
只有綠網軍會崩潰吧
哪一國的網友?
"酸民"都在三立的編輯部裡
中國出境遊熱潮遲遲未至,中國的「報復性出遊」主要出現在境內。增加國際航班面臨的瓶頸是阻礙中國人出國旅行的一個主要因素。儘管諸多問題終將解決,但旅遊相關行業的投資者可能需要更多一點耐心。 2023-06-12 CST
中國旅遊研究院:境內遊估45.5億人次,同比增長73%;入出境逾9千萬人次,同比增一倍 2023-02-22 聯合報
華府智庫全球24國大調查!「這3個國家」民眾最愛台灣 2023/08/12 中時
美國華府智庫皮尤2023年春季全球態度調查顯示,台灣在全球24個中、高收入國家得到民眾的正面觀感,前三位的分別是日本、韓國及澳大利亞,與對中國的看法連在一起。不過奈及利亞、南非及肯亞等3個非洲國家,有相對最多比例的人對中國持正面觀感,但對台灣持負面觀感。
回應
「最愛」? 台灣人並不傻,知道日韓澳,根本打心底看低台灣人。現在只是因為舔米,自己打不過又贏不了中國,只好「最愛」拿台灣來戳中共罷了!
阿楨
美媒:西方媒體的反華言論已到離譜程度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023-02-21西方媒體的反華言論已到離譜程度 當今西方主流媒體的一大特點是不停地抨擊中國。這到了離譜的程度,也令人厭煩,往往都是些老生常談或虛構的事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其有關中國的冷酷言論。
首先是認為中國是世界的威脅,而且必須利用一切機會不停地強化這一觀念。
其次,凡是可能影響西方的全球性事件,都必須與中國有關。從疫情到俄烏衝突,再到碳排放——肯定有一個角度能夠用來妖魔化中國。
事實上,媒體正在重拾19世紀末的“黃禍論”。毫不掩飾地灌輸這樣的恐懼,而且往往是公然的種族主義——如今在西媒,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變得可以接受,而對白黑關係的描述卻非常謹慎。
最後,認為必須不擇手段地阻止中國的崛起,甚至是非法和不公平的手段。
有必要遏制中國的崛起,一個又一個頭條將這種觀點變得正常化。西方自以為有權催促,甚至脅迫其盟友,並拋出一個荒謬的問題:“對中國的崛起該做些什麼?”——仿佛中國無權在新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美國甚至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能在全球化經濟中邁出第一步是美國的恩賜,現在覺得美國當時對中國太好了。這種觀點暴露了西方帝國主義特徵,它們無法接受其他國家擁有發展壯大這一合法權利。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中國和非西方世界的人們必須認識到,就主流媒體運作而言,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在數位技術的驅動下,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宣傳戰。有人說西方媒體由公正的人管理,他們獨立自主、對權力只說真話。這是一種幻覺。西方記者是道德典範的想法也需要從受眾頭腦中去除。
下一步是瓦解西媒的主導地位。這也將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鬥爭。西方主流媒體非常強大,近一個世紀以來,它們一直把控著在世界各地傳播新聞和觀點的權力。這些媒體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將它們趕走需要投資。世界各地都有機會為此作出貢獻,不一定是建立大型媒體,而是投資於那些致力於公平和客觀分析的媒體公司。只有這樣,民眾才有更多選擇,不會被西方主流媒體的宣傳所淹沒。
1
陸《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指責粗暴干涉別國內政 2023/02/20 中時
大陸官方今天(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報告指責美國,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美國軍事霸權釀成人道慘劇,美國經濟金融霸權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阻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
報告斥責美國慣於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直接發動戰爭。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挑動對立對抗。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強推單邊制裁。美國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則廢,打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旗號,謀著維護自身「家法幫規」的私利。
報告指出,美國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占率由50%跌至10%。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占市場。
報告還指出,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中國華為公司。美國還炮製各種藉口,圍追打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
報告稱,美國還對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高端技術實施管控,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打壓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APP,遊說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晶片和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
報告指責美國,對中國科技人才政策採取雙重標準。2018年6月以來,針對部分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縮短了簽證有效期限,對在美華人學者開展大規模調查,排擠、打壓華人科研群體。
報告說,美國打造「晶片聯盟」、「清潔網路」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籤,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藉口。同時,美國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從競爭對手到盟友,均在監聽範圍之內。
《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全文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0004005-260409
阿楨
老外也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了 2023-01-06
近日,威斯康辛州共和黨議員麥克•加拉格爾,炮轟以TIKTOK為代表的短視頻娛樂,稱之“非常容易上癮且有破壞性”,堪稱荼毒美國青少年的“電子芬太尼”。
而如果去各大英文網站轉轉,你會發現,怒駡短視頻害人的老外,絕不止議員麥克一人。
回應
臥槽!你真毒品都合法化了,電子鴉片算個匹啊!
外網什麼極端言論沒有,也未見恐慌麼。估計是擔心話語權旁落,才是根本原因吧。
相關新聞
給外媒“帶話”的中國NGO公知
外網討論:為什麼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普遍不好? 2023-01-07
大多數國家和"鄰居"的關係通常並不融洽,這是常態。特別是當中國更大時,通常,為了平衡這種"優勢",人們自然期望"大 "國應該自願犧牲自己,自願為"小"國提供利益。從歷史上看,中國確實是這樣做的。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然而,近代中國由於自身的問題而衰落,失去了繼續這樣做的條件。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和自信,我們的大市場將使該地區更多國家受益。我仍然對中國解決與鄰國的分歧抱有良好期望。當然,這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應
弱國無外交,強國無友鄰。
中國在干涉他國內政,文化洗腦,在外國扶持親華勢力的操作上,差了歐美俄日幾百年的水準了。孔子學院/魯班工坊/
相關新聞
歐美日韓早和病毒共存了,為何怕放開的中國?(回應:總有一款抹黑等著中國!霸權只有種族主義,反共宣傳,政治操弄。) 東南亞不像歐美日韓對陸客強制新冠採檢成最大贏家。
阿楨
給日媒“帶話”的三個人,究竟是誰? 2023-01-03
過去幾天,你可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傳這樣一張圖,大大小小的中國媒體和自媒體帳號被層層疊疊排列,形成一個自媒體矩陣,這是日本經濟新聞最近通過“調查”微博上的中國媒體帳號所做的一篇報導——所謂“中國網路義勇軍”文中所製作的一張圖片。
日經列舉了包括“帝吧官微”“孤煙暮蟬”“地瓜熊老六”“兔主席”等在微博上有較大粉絲量的自媒體帳號,稱他們是所謂政府“精心策劃”下在網上作戰的“義勇軍”,在與官方媒體的相互聯動下,在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溯源、佩洛西竄台等一系列事件中,散佈“虛假消息”,頻繁操縱“辱華”話題,將“民族主義武器化”,是能夠讓“國際品牌屈服的力量”,“像野火一樣蔓延”,“玩弄民族主義者的怒火”,“惡化了中國與西方的關係”。
1,Grace Li(黎蓉):價值10萬美元的“高貴靈魂”
黎本科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大學讀了新聞學的碩士期間,曾給BBC和ABC兩家外媒打工。黎蓉因為“表現優異”,獲得了日經2019-2020年度10萬美元的獎學金,Grace Li在獲獎感謝。
2,Marrian Zhou(周夢媛):16歲移民美國的“自恨者”
周16歲從北京移民至洛杉磯,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2021年採訪數名美國學者,證明對亞裔的歧視並不存在。
3,Cissy Zhou(周衛):給德國綠黨基金會做過研究員的媒體人
周同樣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曾在德國綠党的御用智庫•伯爾基金會兼職研究員以NGO身份在中國運營“公知”。
日本外務省開設了一個新的頁面,鼓勵相關人士為其提供與日本在海外立場相左或誤解日本的相關資訊。例如:如果有人將日韓爭議島嶼稱作“獨島”,日本外務省將鼓勵向其“告密”。
回應
三個居然都是女的,果然是女性容易成為皈依者狂熱分子嗎?
那倒不是,應該就是慈愛庵老套路,女性更容易隱藏攻擊性被大眾接受。
阿楨
如何看待俄媒發文稱“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2022-1212刊登《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稱,看看中國經濟,你會感到嫉妒。幾十年前,它還是個農業國家,近10億人過著窮日子,被看作強盛蘇聯的“小老弟”。而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高科技強國,在全球市場擠走了其他競爭對手——從玩具、服裝到汽車、電腦。
前不久,阿爾平納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創新者:中國企業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一書。文章指出,一種流行的看法是,中國人只會模仿。但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解釋說,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效仿老師是必要的。這並不是偷竊。許多中國企業從生產西方產品起步,按照許可證的規定,一絲不苟。而且中國很快就認識到,僅僅生產別人的產品沒有多大意義。“中國人的口號是‘市場換技術’。你們需要培訓人員,把技術帶到我們這裡來。而作為回報,我們給予巨大的市場——你們將在這裡獲得補償。”中國人不但獲得了新技術,還完善了它們。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國內競爭。中國共產黨也很務實:在照顧企業的同時,給予其行動自由。
文章總結道,重點在於中國人採取的戰略,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自身優勢,並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國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給經營活動提供最大的自由,掃除官僚主義障礙,鼓勵各種發明和創新,保護企業利益。同時,監管不能惹人厭煩,以促進企業家更多地考慮國家利益。另一個重點是,遊戲規則不能變來變去。
回應
俄國官僚主義的腐敗是全民性的,腐敗的不僅僅只是政府官員。
阿楨
第二屆美非峰會13日登場 拜登拉攏非洲領袖抗衡中俄 2022/12/12 中時 王嘉源
睽違8年,第二屆「美非領導人高峰會」13日起將在華府舉行3天,美國總統拜登預計接待49位非洲領導人。
2014年,時任非裔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華府主持首屆美非峰會,被外界視為歷史性峰會。但自2014年以來,北京持續在非洲擴大投資,早已超越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金主;俄羅斯也不斷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並力圖動員輿論削減西方因烏克蘭戰爭施加的壓力。
拜登在峰會,美國支持「非洲聯盟」(AU)以永久會員身分加入20國集團(G20),美方意在將非洲納入支持烏克蘭行列,並抗衡在該區擴張影響力的中國。目前,非洲領袖定期每3年和中國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
回應
做賊的喊捉賊,美國真是笑話。
拜登宣稱會為非洲未來押上全部,非洲國家表示非常懷疑
拜登將投資3.5億美元以促進非洲的數字經濟宣佈,與非簽署自貿區備忘錄(非洲自貿區2021年1月啟動,擁有44個締約國),美三年將提供550億美元援非。
相關新聞
拜登大口誤:說要投資非洲3500億美元,實際是3.5億
回應
反正3.5億都兌現不了多少,說3.5萬億也沒事。
上次東盟10國萬里迢迢的趕去,給了1.5億刀。這次非洲國家去的數量多些,感覺是在按人頭結帳,給群眾演員發盒飯錢。
阿楨
為什麼反猶會被全面封殺,反華卻沒事? 黃三思
2022-10-07,美國著名說唱歌手坎耶.維斯特因為自己的一些“仇恨言論”而惹上了大麻煩。坎耶在巴黎時裝周上穿了一件印有“白人的命也是命”的T恤,一些深層國家(DeepState)“被猶太人控制”有計劃的黑人種族滅絕,還宣佈自己“要跟猶太人開戰”。坎耶的帳戶被限流、封禁;諸多商業機構終止合作,個人紀錄片專案也被取消;就連他的蠟像,也杜莎夫人蠟像館連夜移除。
這種力度堪比中世紀逐出教門的懲罰措施,可能會讓一些不那麼熟悉西方政治正確的國人感到驚訝:不過是朋友吵架時說點牢騷話,甚至連髒字都沒有,至於這麼大反應嗎?其實,類似的事情,在最近這二三十年裡已經多次發生…..
回應
因為中國還不夠強大,還沒有強大到讓黴國覺得需要忌憚的地步!
阿楨
劍橋大學調查: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聲望首次超越美國 2022/10/28 中時
英國劍橋大學「民主未來中心」整合全球137個國家和地區調查數據發現,西方國家對中俄好感下滑,發展中國家卻對中俄好感上升,世界愈呈現兩極化趨勢。原因之一是西式「民主」體制被暴露出一些不足之處。也有經濟因素,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46億人之中,接近2/3對中國有好感,而非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有好感的比率只有27%。中國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投資超過4兆美元,吸引超過140個國家參與。此外,西方近年擁抱性傾向少數群體、性別平權等價值觀,亦可能間接使非西方國家向中俄靠攏。
相關新聞
皮尤調查:西方國家肯定中國經濟成長 卻對中國印象惡化
回應
中國所到之處帶來建設,美國所到之處帶來破壞;中國不侵略別的國家,美國到處威脅別的國家;中國不干涉別國的內政,美國處處搞顏色革命;中國不要求別國選邊站,美國處處拉邦結派要求別的國家選邊站;中國振興世界經濟,美國攪亂世界經濟...。正常的人應該都會認同中國。不喜歡中國的,應該都是被意識型態捆綁或聽了太多西方的謊言被洗腦而已。
阿楨
小李子發推指責中國過度捕撈深海魚,他這是要幹嘛,難道是想從政?2022-10-01
知名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昨天在推特上發文,指責中國的捕撈船隊在過去二十年裡過度擴張,從而耗盡了諸多海域中的魚類資源。第二篇推文還是引用了紐約時報的報導(紐約時報是共和黨媒體,懂的都懂)
這番莫名其妙的指責自然引起了很多國內網友的憤怒。
有微博大V發文稱,中國遠洋漁業的捕撈量確實是世界第一,幾乎占了全球總捕撈量的一半。
但沒提到的是,捕撈量中的60%都賣給了歐美,並且,中國整體的海洋捕撈量在以年均8%的速遞減少,而全球捕撈量同期則以4%的速度在增加。
並且,遠洋捕撈量只占中國全部水產量的3%。更不用提中國以一己之力,貢獻了全球6成的水產養殖產量,佔據了全世界25%的出口市場份額,顯著減少了國外對野生魚類的捕撈依賴。
實在不能理解小李子為什麼突然間會幹這種事情,難道是打算從政?
回應
萊昂納多轉發的是紐時的文章,在內網批他,聲勢再大也沒用;哪怕把他批到從此不出現,我們自己身上的髒水還是髒水。
人家只是單純反華
直接指責他種族主義就行了,不需要講道理。
西方文藝人最講政治,不管對錯那是一致對外
這背後是為了配合美國出動海空軍監控所謂中國非法捕魚準備輿論,更深的一層意思是後面可以以中國非法捕魚為藉口,用海軍切斷中國的海洋貿易,美國玩這招意味深長,它覺得中國的遠洋海軍還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前段時間它曾經出動所謂B1轟炸機監控非法捕魚,這是刺裸裸的威脅!
阿楨
華爾街日報:越來越多華人學者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回到中國 2022-09-24
9月23日發佈的報告《捲入交鋒:華裔科學家的恐懼》,通過對比學術期刊上作者通訊位址的變化,2021年有超過1400名在美國接受培訓的華人科學家放棄了在美國學術單位或企業的工作,轉而回到中國,比前一年增加22%。
特朗普時期啟動的“中國行動計畫”已經公開調查了大約150名學界科學家,並對其中逾20人提出了刑事指控。
與此同時,中國對於留學人員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從2012至2022年已超80%破百萬,提高12%。
相關新聞
美國司法部取消中國計畫 華人教授仍被調查 2022-09-12
“海歸”光環褪色 中國留學生人數增長明顯放緩:自2018年中美關係惡化,以及2019年冠病疫情暴發以來,海歸光環褪色,中國留學生人數近年增長明顯放緩,從2019/2020學年的47萬人降至2020/2021年的37萬人,2021新學年同比減少18%。
阿楨
害慘台灣的「中國崩潰論」 2020/12/18 中時 林谷芳
川普政府高舉反中旗幟,使世界好似又回到當年東西對抗的冷戰氛圍,而相應於這抗中的態勢,作為前線的台灣,更適時地以「中國崩潰論」大加呼應,各種大陸即將崩潰的論說充斥著電視新聞台,有圖有文,在大內宣上的確產生了效果。想想,台海有美國撐腰,大陸又即將崩潰,自己在防疫上又居世界前茅,活在台灣能不驕傲,能不有幸福感?
然而,你若經歷過東西冷戰,乃至兩岸嚴峻對峙的時代,這些言論、這種心情、這樣的主觀期待看在眼裡,真是好不熟悉,所謂「民主必勝、暴政必亡」、所謂「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正是被目前當政者所嚴厲批判的威權時代慣用的宣傳詞,而幾十年來,客觀情勢變化如此之大,同一套宣傳詞竟能班師回朝,且還有效,寧非怪事?
事所以怪,正因有事所以怪的心理背景。面對壓力,尋個靠山,相信對方崩潰在即,本是自然心理,但這心理,卻必然又陷台灣於不堪之境,殷鑑不遠,李登輝相信中時「七塊論」就是個例子。
與「七塊論」並稱,更被西方引用的是華裔律師章家敦於2001年所寫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事實卻恰好相反,大陸不僅沒有崩潰,且國勢日強!
你真去過大陸社會,真以較大較長的時空看大陸發展,就知道中國崩潰其實只是個西方自我慰藉的神話。這種閃躲、這種自嗨、這種大內宣式的灌輸、這種自我注射的麻醉劑,也只能再次陷台灣於絕境,害慘台灣罷了!
阿楨
美媒:美國遏制中國可能將誘發全球蕭條
美國《歐亞評論》網站2022-08-31 “遏制”中國可能引發全球蕭條 拜登政府為追求美國的單極霸權,正給中國、西方、新興亞洲和全球南方的未來經濟穩定帶來風險。
全球疫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稱,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上世紀90年代前,貧窮經濟體主要依賴西方。經過幾個世紀破壞性的殖民主義,戰後貧富國家差距有增無減。到本世紀10年代初,中國對中低收入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明顯增加,而經合組織經濟體對低收入經濟體的影響顯著下降,對中等收入國家的影響停滯不前。這些趨勢隨著中國海外投資的增加和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啟動而加速,推動許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現代化進程。
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之前,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最重要的是,中國還拉動世界許多中小經濟體的前進。而現在,這個偉大的項目正受到威脅。拜登政府把與中國的摩擦變成另一場毫無理由的冷戰,使世界經濟瀕臨深淵。由於全球相互依存的關係,任何破壞中國穩定的做法都有可能破壞西方國家幾十年來的生活水準,同時將最脆弱的經濟體變成失敗國家。
全球增長引擎的作用體現在貿易和投資,以及與主要經濟體合作的國家。中國2/3的出口流向北美、西歐、東亞、東南亞地區多個主要經濟體以及俄羅斯和澳大利亞。而中國出口的實際影響要大得多。即使中小型經濟體的絕對進口量較少,但它們的相對進口量往往較大。2021年,中國的出口總額將近3.4萬億美元。同年,中國進口總額飆升至近2.7萬億美元。幾十年來,中國出口的商品和更便宜的價格促成低成本和低通脹。如今任何破壞中國貿易的重大威脅都會對中國、美國及其盟友和全球南方構成6.1萬億美元的威脅。
去年,全球並購活動飆升至5.9萬億美元。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疫情後的上升趨勢相一致,總額為1380億美元。中國接受的外資達1730億美元,同比增長20.2%。由於2020年的基數相對較高,兩位數的強勁增長令人矚目。當西方主要經濟體出於地緣政治的原因,試圖破壞中國經濟的穩定或遏制中國的經濟崛起時,他們有可能危及每年超過3110億美元的投資。更糟糕的是,這威脅到貧窮經濟體在經歷西方幾個世紀的殖民掠奪之後,提高生活水準的歷史機遇。
隨著美歐在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代理戰爭,所有主要參與者數月後將面臨衰退。諷刺的是,這些無端的代理衝突和新的冷戰幾乎沒有任何理由,若任其發展下去,地緣政治誘發的全球大蕭條將不可避免。(作者丹•斯坦伯克,喬恒譯)
阿楨
港媒:為什麼喬治•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香港亞洲時報線上2022-08-27為何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在《蘇聯行為的根源》結尾部分,喬治•肯南認為,從美國政策角度來看,與蘇聯對抗及增加對其壓力的風險是可控的。
他表示,這是因為美國在蘇聯的利益“非常小”。美國“沒有投資需要保護,沒有實際的貿易損失,幾乎沒有公民需要保護,也鮮有文化聯繫需要維護。”
肯南對於美國在蘇聯利益“非常小”的觀察,與當今的中國幾乎沒有相似之處。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支撐超過100萬個工作崗位,美國在華直接投資超1000億美元,每年雙邊貿易額超5000億美元,美國投資者持有超1萬億美元的中國股票。中國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到2040年將擁有最大國內消費市場。到那時,這些利益將會放大。
從美國對華政策以及印太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遏制都不是合適的選擇。首先,美國應對中國挑戰的戰略構想必須以現實和客觀性為基礎。如美中競爭是民主和獨裁的全球較量等說法,不僅偏離真正重要的任務,且影響對現實的準確把握。其次,美國的戰略概念須被賦予一種內在的克制和節制機制。再次,中國挑戰時代的競爭將主要是經濟和技術的,而非軍事或意識形態的。軍事競爭通常是零和的,而經濟交流本質上是正和的。隨著中國經濟規模超過其他同等國家,其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將給美西方國家集體行動造成問題。
此外,中國的龐大市場將決定華盛頓在制定有選擇“脫鉤”的供應鏈戰略時謹慎行事。一個阻礙盟國和夥伴與北京先進技術交流的經濟安全邊界,很可能成為21世紀地緣經濟的馬其諾防線。最後,北京對兩極秩序的概念並不陌生。但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看,華盛頓將發現在印太地區組建和深化一個由盟友和夥伴組成的針對中國的兩極聯盟非常困難。在中國建立和鞏固強大的中央集權,幾千年來一直是東亞和平、繁榮和穩定的最可靠的保障,區域國家都會追隨中國向外輻射的影響力。(作者蘇拉布•古普塔,喬恒譯)
阿楨
澳媒:歷史證明,“恐華症”完全是荒謬的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022-09-07 “朝貢體系”和荒謬的“恐華症” 澳大利亞和其他地方有傳統的“恐華症”,但“黃禍”的想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更不符合歷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象徵1618年至1648年歐洲爆發的大規模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編者注)是歐洲人為自己設計的。西方列強或許想在歐洲尊重主權,卻無意讓世界其他地區享有同樣權利,當然也不打算讓被他們征服的殖民地享有。中國(古代)的朝貢體系也許能與威斯特伐利亞模式共存,但反過來則不行。西方向來認為可以把自己的宗教和思想強加他人,卻不能反過來。西方將其模式強加給中國的方法是軍事壓力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告訴中國該怎麼做,並將條件和思想強加給中國。且歐洲人總是不公平地指責中國做了他們自己正在做的事。
中國很少派兵到境外作戰,從未為征服而出兵。1979年中國展開對越自衛反擊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軍隊沒有試圖佔領越南首都或改變其政府。而且自那之後,中國未發動過任何戰爭。
這與美國的行徑形成鮮明對比。有學者提出“美國朝貢體系”的觀點。但它迥異于本質上和平的中國朝貢體系。美國試圖通過聯盟和夥伴關係來控制世界。與中國不同,美國不斷派兵控制其他國家的國家意識形態及治理體系,聲稱平等,實際卻是基於統治和維護霸權。
如今,西方主權體系已變成西方的霸權體系。這個體系的本質是不惜一切代價堅持霸權,同時指責中國是威脅。而事實上,真正的威脅來自西方。“恐華症”“黃禍論”在澳有增無減。澳大利亞研究所國際與安全事務專案主任艾倫•貝姆說得對,“結果顯示,輿論與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的現實脫節。這些結果支援了重啟澳中關係的方式……但重啟應基於事實和國家利益,而非販賣恐慌。”
誠然,如今中國人遍佈世界大部分地區。但他們是出於和平目的,比如從事商業活動,進入各行各業,通常做出有益甚至是傑出的貢獻。關於“黃種人”一心想要征服澳大利亞或其他地方的陳詞濫調,並沒得到歷史的支援。事實上,“恐華症”和 “黃禍論”不僅是種族主義和侮辱性的,而且完全是荒謬的。(作者柯林•馬克拉斯,陳俊安譯)
阿楨
斯裡蘭卡破產、政府倒臺,抗爭者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2022年7月9日,長達三個月的「人民抗爭」之後,總統和總理將辭職。這場外匯危機,看似是由於斯的外匯收入行業——出口、旅遊及勞務匯款都受到了Covid疫情的嚴重衝擊,但實則進一步暴露了它本身經濟增長模式的隱憂:自2014年起,斯裡蘭卡的GDP增長率就在逐步走低,到2020年降爲負增長。
相關新聞
斯已成立委員會恢復秩序 由軍方及警方組成
世行預期2021年斯里蘭卡經濟增長3.4%(楨:? )
資源豐沛的斯里蘭卡,為何變得民不聊生 2022/04/19 與許多新殖民國一樣,斯長期以來,都是債務驅動型經濟,即使在所謂「最快成長」時期,經濟也一直處於危險之中。英國走了以後,斯就被腐敗的政客統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指出,經濟繁榮是靠健全的民主才能達成。掌權者,用宗教、種族去操弄國內民族之間的仇恨,藉此掌握多數選票。這正是精準描繪了斯,幾年來,斯被拉賈派克薩(Rajapaksa)家族統治,現在的總統、總理、財政部長等職位都出自他們家。
斯,正在覺醒,最近的經濟危機對斯裡蘭卡來說,或許是轉機。(楨:? )
捏造謊言的美西方再遭“打臉” 2021-02-25日
近來,某些美西方政客、媒體再次大肆抹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誣稱中國誘使相關發展中國家貸款建設大型基礎設施,讓貸款國落入巨額“債務陷阱”。日前,《大西洋月刊》,用詳實的論據直指“中國債務陷阱”是美西方政客捏造的謊言。比如,斯.漢班托塔港專案,正是西方首先提出,卻長期拿不出行動,而後中企通過公平競爭贏得了開發權(離一帶一路倡議還有6年),僅占斯外債的5%,但日本、世界銀行等才是大債主。
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以非洲為例:在非洲國家整體外債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所持債務占比超過3/4,35%來自西方貸款收取5%利率,僅有12%來自中國才收取2.7%,但沒有任何國家因與中國合作陷入債務困境。
美媒《國家利益》:G7的基建計畫贏不了中國
美媒《外交政策》:中國基建腳踏實地,美國卻舌燦蓮花
日媒《東洋經濟》震驚:在東盟,中國被信賴度超日本
阿楨
美國為何對亞裔有“系統性”歧視? 2022-04-18 中國僑網
從殖民地時期白人登陸美國以後,對於這個當地的原住民的這種種族屠殺,然後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佔據統治地位以後,這種白人至上主義就是一直在存在,而且一直蔓延到今天。1854年至1874年,美國法律禁止華人在法庭上提供不利於白人的證詞,實際上等於宣佈可以任意淩辱華人。亞洲移民從最初的廉價勞動力,逐漸被看作白人就業的“威脅”。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開啟了禁止中國移民進入美國的災難性政策,這是美國聯邦法律中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明確禁止特定種族移民的法律,到1917年這項限制擴大到所有亞洲人,直到1943年12月才被廢除。
不光是在科研、教育領域長期受到區別對待,亞裔能夠在政治領域發揮影響的人數更是寥寥無幾。
美國“甩鍋主義” 替罪羊”文化 2022-04-22 人民網
現在與過去,美國政客總是習慣尋找“替罪羊”,把問題歸咎給他人,甚至嫁禍於人。近年來,美國“甩鍋” 俄中更是發展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地步。對此,美國分析人士分析了這一現象的根源“美國例外論”與霸權主義思維根深蒂固。
相關新聞
俄烏戰爭揭穿西方社交媒體“三大陷阱”散播謠言、顛倒黑白、封鎖打壓……,俄以牙還牙,對中國“資訊戰”有何啟示?
日經亞洲評論:中國著力應對西方的金融武器(俄烏戰爭,普京不怕制裁、有兩大靠山:能源+中國、避險貨幣首選人民幣近4年新高,盧布變成盧金。)
菲媒馬尼拉時報:誰在散播中國債務陷阱謬論,菲債占菲GDP的60%,處於可持續的狀態。70%債務來自國內。30%外債中,日本占1/3,其次是美英,中國僅占5%。
美國石英財經網:為什麼美國緊盯著中國在非洲的崛起,是擔心其自身實力衰弱。
港媒南華早報:五眼聯盟對中所協議歇斯底里“澳大利亞的古巴危機”。
2008全球金融危機/2018美中貿易戰/2019新冠疫情/2022俄烏戰爭...... 反逆全球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4fVs7AwN0
去/反/逆全球化- 維琪百科
外媒:中國仍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
阿楨
美撈起墜入南海的F35C 靠的是中國造潛水工作支持船 2022-03-04 環球網
美國第7艦隊3日發佈的消息顯示,1月24日在訓練中墜入南海的F-35C戰鬥機已經被成功打撈。公開報導顯示,此次美軍使用的海上深潛和打撈船隻由中國招商局重工建造。這並不是美軍在打撈墜機中首次使用中國建造的潛水工作支持船(DSCV)。
美歐制裁俄航太、軍工殺傷力有多大? 2022-03-04 環球時報
對西方制裁,俄停止向美供應RD-180火箭發動機,俄正實施進口替代,從中國進口。
英媒: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英國Money Week網站2022-03-03文章:中國擁有的黃金幾乎肯定超過美國,過去幾十年,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而將其武器化的例子。對俄實施制裁以及將其從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逐出。
世界黃金儲備,美國以8134噸排名第1,德、義、法、俄和中分列2至6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約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內地僅通過香港進口的黃金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持有的珠寶黃金約為2500噸。
相關新聞
俄「去美元化」 不怕經濟制裁
加速去美元化中俄75%貿易放棄美元結算
普京:俄將從制裁中獲益。
新媒:美對俄“斷芯”,讓中國警醒應自給自足 2022-03-02 聯合早報
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對俄祭出一攬子經濟制裁,包括晶片,是對中企“晶片制裁”的翻版。俄七成的電腦和手機皆來自中國,制裁強化中俄關係,俄會求助於中芯等中企。
阿楨
美國政府「中國行動計劃」大挫敗!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 2022-01-21
隨著美中貿易戰、科技戰與新冷戰漸次升溫,美國司法部特設「中國行動計劃」,全面加強調查中國在美國的經濟間諜犯罪活動。去年1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重量級華裔科學家、中研院院士陳剛因為「對能源部隱瞞自身與中國機構的關係、詐領270萬美元研究經費」遭聯邦調查局逮捕,隨後被麻州聯邦檢察官起訴,成為司法部計畫的指標案件。
然而20日,全案以「雷聲大、無雨點」畫下句點,司法部灰頭土臉宣布放棄起訴陳剛(Gang Chen),理由很簡單:缺乏證據。這也是「中國行動計畫」(Chinese Initiative)從2018年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啟動以來的最大挫敗。
其實陳剛案從一開始就頗受質疑,批評者認為「中國行動計劃」的檢察官求功心切,將單純的「申請經費揭露違規」與嚴重的間諜罪或智慧財產權罪行混為一談。連當初逮捕陳剛的前聯邦檢察官雷林(Andrew E. Lelling)後來都坦承司法部做得太過火,在學術界製造恐懼氣氛。
當時25位MIT的現任與前任教師發表聯合聲明指稱:「質疑陳剛對美國的忠誠實在惡劣,而且令我們想起歷史上幾個黑暗時期⋯⋯許多有華裔血統的MIT教師與學生,覺得自己被鎖定,深感恐懼,受到威嚇。」陳剛的女兒凱倫(Karen)為父親設立的GoFundMe網頁,3天就募得40萬美元,後來全部捐給幫助科學家的慈善機構。
「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陳剛之外,第一個被「中國行動計劃」祭旗的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教授、奈米技術專家胡安明,去年9月獲法院判決無罪。胡安明在調查期間被拘留了18個月,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全靠GoFundMe募款支付法律費用。
阿楨
愛得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出爐 中國成最大贏家 2022-01-20 德國之聲
美國公共關系公司愛得曼(Edelman)最新發布2022年全球信任度調查(Trust Barometer)顯示,全球公眾對政府以及傳統媒體和記者的信任度最低。在當前全球依然深陷新冠危機的大背景下,科學家是最受民眾信賴的群體。同時,全球民眾對民主制度國家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最受本國民眾信任的政府是中國政府。
公共關系公司愛得曼每年都會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期間推出反應世界各國民眾對包括政府、媒體、企業等各類機構的信任指數報告。此次連續第22年推出的調查報告囊括了針對全球28個國家,超過36000次網絡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並保證了每個國家至少有超過1150份問卷樣本。
此次調查中,最大的贏家是中國,其2022的公眾信任指數——也就是本國受訪民眾對中國作為一個國家來説的信任指數為83,與一年前相比提高了11個點,位居調查報告全球27國榜榜首。民眾信任度下滑幅度最多的是德國(46點),與去年相比低了7點,其次是澳大利亞(53點, -6點)、荷蘭(57點, -6點)、韓國(42點, -5點)和美國(43點, -5點)。愛得曼發表的信任指數,1至49點代表不信任,5至59點代表中立,60至100點代表信任。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最新的調查結果表明,全球民眾日常生活中最擔憂的事情是失去工作。其次是氣候變化、黑客攻擊、失去公民自由、遭受偏見和歧視待遇。越來越多的人趨向於認為政府和媒體是分裂社會的力量。幾乎每兩個受訪者中,就有一人持這一觀點。報告撰寫方指出,為了重塑公眾的信任,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商界領袖繼續承擔起社會責任,公眾也需要更多此類人物。此外領導人物應該更多的著眼長期利益,展示目前的體制和系統其實是運作有效的。通過提供基於事實的信息,打破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阿楨
走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無人能擋中國 2021-07-01 環球時報社評
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共百年慶祝大會吸引了全球的矚目,中共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和中國的美好願景不斷加重一些西方精英的危機感。他們一邊唱衰中國,一邊因預感到中國發展不可阻擋而憂心忡忡。
首先是中共的領導力不斷提升,這是中國的最大政治優勢。
二是中國發展道路從實際出發。
第三,中美關係的陣形和形態也出現了變化,過去西方輿論機構很倡狂地在中國輿論場“帶節奏”,現在他們這樣做難多了,而且越來越多時候他們這樣幹會遭到中國公眾的無情抨擊和嘲笑。
第四,美國無法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相關新聞資料
習中國夢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71架戰鷹飛過天安門廣場 向党、祖國和人民致敬
2021年7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71架飛行編隊從天安門廣場上空通場而過。15架殲20戰鬥機三梯隊,71字樣由10架殲10組成,殲10C今年換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0C公開亮相作戰部隊,這標誌著殲10已經正式進入了100%國產化狀態。
阿楨
中國「債務陷阱」損人害己?疫情與抗中意識下的一帶一路困境 2021-04-12 吳介聲
中共藉由「一帶一路」計畫提供鉅額貸款給發展中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多年來債務陷阱弊端叢生,而且合作內容隱晦保密,外界難以得知貸款條件。美國與德國學者研究大量合約發現,中共藉此深入影響舉債國,多國恐怕已經淪為中國附庸。
回應
這是一篇非常幼稚的文章,任何商業機構或個人曾經與銀行打過交道借錢,都曉得信用等級及財務狀況是決定利率及借貸的條件。借錢給別人是一種非常髙風險的業務,這些一帶一路的國家都是風險極高的國家,西方國家及日本根本不願借錢給他們,即使願意借款,所列條件會比文中所述的更苛刻,而且動不動更干涉他們的內政。這個無腦的作者不是不求甚解,寫這篇文章根本是愚昧到極點,毫無瞭解行情便胡吹一遍。我懷疑這作者有被虐狂,他寫的每篇文章都招來讀者一遍罵聲,而他也是屢罵不改,不知羞恥。
拜登想拷貝「一帶一路」就證明本文作者胡扯!美國總統拜登找西歐日本國家組西方一帶一路,除了作者外、沒人不知其原因,中國一帶一路非常成功、已將美國為首的西方舊帝國主義勢力逐出亞太東歐!
聯合報怎麼淪落至此,創辦人應該是死不瞑目。
聯合報這兩個專欄(鳴人堂和轉角國際)是提供給綠林陣營的殖民地,專用於離中、反中、仇中的論述與觀點。聯合報是想要緩和一下經營壓力吧?
阿楨
德國看待中國崛起的三種觀點 2021-03-26 環球時報
第一種是積極看待中國崛起,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是人類普遍文明的發展。讓8億多人脫離貧困,中國此次抗疫和疫後經濟復蘇,增強了人民對自己國家制度的信任和信心,也是對世界抗疫和經濟復蘇的貢獻。持這一看法的人中不乏接受過傳統人文主義思想教育,致力於研究中國的學者和經濟學家。
第二種認為中國的崛起是對西方的“整體挑戰和威脅”。其主要理由是,在經濟和科技上,中國的生產和研發能力快速接近歐洲,甚至局部已開始領先,這是歐洲制度優越感的物質支撐;在政治上,中國改革發展的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富強可以通過走“非西方的”道路實現,這動搖了以美國為首的歐美政治精英階層在二戰後開始構築、冷戰後盛行的價值霸權體系。這一體系給歐美在“人權高於主權”等口號下推行新的擴張與干涉提供了制度合理性支撐。
第三種“三元論”,即中國是德國和歐盟在經濟科技與全球問題中的夥伴、競爭者,制度層面上的對手。德國工業聯合會2019年1月的涉華報告稱,德國和歐洲要放棄“以貿易促改變”的對華政策,不要試圖改變中國。中國經過40多年發展已建立了融合國有經濟和市場經濟要素,有自己特色的政治、經濟、社會“混合模式”。中國是重要的夥伴,與中國“脫鉤”不符合歐洲企業的利益。
“三元論”在歐美產生了很大影響:形成了歐盟涉華新政的宣示,中國是歐盟戰略和制度對手的意義,強化了競爭性和對抗性;在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認同對華合作的必要性,但更強調中國對美國的“挑戰”,甚至是美國要全力對付的最大“威脅”。(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
阿楨
時隔百年兩個甲子 西方國家所謂"黃禍論"仍陰魂不散 2021-03-22 觀察者網
在21世紀第一個辛丑年的開始,中國與美國在阿拉斯加開始了一場高層戰略對話。
一開場,美方國務卿布林肯便指責中國在港臺新疆的動作,威脅了維持全球穩定的現有國際秩序。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回應,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並不承認美國的價值就是國際價值,不承認美國說的就是國際輿論,不承認美國少數國家制定的規則就是國際規則。還表明,美國塑造中國威脅論的行徑,本質上是向世界轉嫁矛盾、轉移視線,以掩蓋自身社會矛盾,以及歷任美國政府用對外戰爭脅迫國際社會、維護自身霸權的事實。
我們也能在歐美媒體精英,甚至是不少亞裔媒體精英的言論中找到幾乎同樣的論調。
這種“反共不反華”“反中國不反中國人”的話術幾乎就在重複被某邪教組織唱爛了的“愛國不愛黨”論調,試圖用冷戰式的意識形態二元對立,掩蓋一個帝國主義的種族主義核心。將醜陋的白人至上主義,以及對白人至上主義的病態追隨,包裹在“反共”與“追求民主自由”的舊旗幟之下。
實際上,在過去五年裡,西方輿論場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黃禍論”。它幾乎完全重複了19世紀末的黃禍論,一方面塑造中國非人性的殘暴形象,另一方面將中國描述為西方“生活方式”的最大威脅。
這種由媒體與政客共同推動的黃禍論,在西方社會內部形成了強大的反華情緒。這種種族主義情緒導了中國人以及中國海外企業有可能遭受巨大的人身與財產傷害,也令在英美國家生活的亞裔人群飽受其害。
美國亞特蘭大市發生連環槍擊案,8人遇害,其中6人為亞裔。圖自法新社
“黃禍論”(die Gelbe Gefahr)一詞最早於1898年出現在德國。1900年,隨著義和團運動的爆發,主要在西方英語世界的公共媒體上迅速傳播開來。
回應
根本原因還是西方這些白皮害怕殖民時代以來他們擁有的被其他民族奪取,現在這些西方白皮通過四百年的殖民優勢,奪取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陸地海洋空間以及資源,佔領了高端市場、技術優勢、國際規則。現在就害怕失去這些!
為了掩蓋罪惡和驚慌,污蔑他人洗白自己,這就是以傳教為名的白人,該撥亂反正“白禍論”了。
阿楨
英媒稱中國政府為減排要求少吃肉 證據令人“智熄”
2021-03-09,英國《衛報》發佈題為《隨著素食主義革命的深入,中國對肉類的胃口逐漸減退》。
但是,有這麼一段話卻有些看不明白了:
在2016年,作為減少碳排放的承諾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制定了一項計畫,要將中國人的肉類攝入量減少50%。這是一個激進的舉措,世界上很少有其他政府將肉類消費納入其碳減排計畫。
別說外國人感到激進,就算是中國人也要懵了,政府啥時候以減排為目標對我們每天的攝入的肉量做過計畫?
原來《衛報》引用的正是自己家在2016年發佈的一篇文章《中國削減50%肉類消費的計畫受到了氣候活動家的歡呼》。
其實,保護環境也好,減少碳排也罷,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想打著這個旗號讓中國人少吃肉,得明白,聯合國糧農組織畜牧業減排報告,溫室氣體大頭在拉美專業化養殖肉牛。牛占總排量的65%。豬、禽類、水牛及小反芻動物(如羊)僅占7-10%。而中國人主要吃豬肉。中國人均牛肉消費僅4.1公斤,低於世界平均水準,更遠低於阿根廷的38公斤和美國的26.3公斤:哪怕算上所有的肉類, 2014年人均澳大利亞(90.3kg),美國(90.1kg),阿根廷(86.6kg),中國的人均肉消費量排在眾多西方國家後面:
阿楨
陸對BBC下逐客令 陸學者:中國亮明態度 不接受假新聞 2021/02/12 中時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BBC下「逐客令」,《環球時報》引述大陸學者分析指出,此舉發出一個清晰信號:中國不接受假新聞。而BBC對華的造謠是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對華輿論戰、超限戰的一部分,讓BBC無法落地只是反制行動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或最後的行動。
BBC在中國境內落地是在《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境外衛星電視頻道落地管理辦法》框架下運行的。此前,中國境內一些飯店等場所可以接收到BBC的訊號。同時,在第四條中也列明「播放的內容不違反中國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禁止播放「危害中國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煽動中國民族分裂、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中國民族團結,侵害中國民族風俗習慣」等內容的節目。
「反華的情緒正在英國穩步累積」,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將這場「運動」比喻成一場「針對中國的十字軍東征」,而這其中除了一些反華智庫,BBC和《衛報》等媒體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新疆和香港是這場英國對華「東征」最主要的兩個主題。
英國政府正在探討正式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對話」機制,意在打造制約中國的「亞洲小北約」。而在香港、新疆等涉及中國內政問題上, BBC近期的表現頗有為英國政府「重返亞洲」、在「後脫歐時代」重新塑造國際定位,以及轉移英國國內不滿情緒製造輿論配合的意味。但拋棄和中國的務實合作最終只會讓英國自食苦果。
BBC對華的造謠與抹黑是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對華輿論戰、超限戰的一部分,媒體只是充當了「馬前卒」。反華「敘事」潮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近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西方會對西方的政治制度、社會思想造成影響。
新聞的輿論陣地已出現分化,支持、轉發BBC假新聞的一般都是來自西方世界的BBC「盟友」,而第三世界國家的媒體對於此類存疑的文章是慎重處理的,「也反映出第三世界國家對西方媒體假新聞的反感和畏懼,反感的是虛偽的作風、畏懼的是針對中國這樣的大國尚且可以為所欲為,當這些媒體對付小國時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
回應
英國早前才將在英國的中環電視網下架,這BBC被禁播一報還一報剛好而已。
應該像打澳洲一樣的打英國,殺英儆美!
沒落的帝國,一直不能接受昔日鴉片王國的堀起 !
毒害中國 造成鴉片充斥的是誰? 英國,侵華禍華之首惡
阿楨
外媒文章:中國發展道路打破“歷史終結論”
英國作家、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人士湯姆•福迪2020-12-24在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沒有向西方看齊,而是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同時還打破了“歷史終結論”。全文摘編如下:
即將出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將再次試圖重建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並奉行所謂“自由主義全球化”,其目標是阻止全球化按照中國的方式發展。
蘇聯解體導致冷戰結束,美國迎來了無可匹敵的霸主地位。有美國學者認為,美國贏得了所有意識形態方面的爭端,因此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只能向西方的思維方式過渡。全球化只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
28年過去了,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冷戰後的樂觀與開放早已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所熟悉的大國對抗,特別是與中國相關的事態發展“脫離了計畫”。
中國沒有向西方看齊,而是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同時還打破了“歷史終結論”——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只是沒有遵循西方所假定和確信的條件。正是“按照誰的方式來推動全球化”這個問題引發了所謂的第二次冷戰。
西方在“歷史終結論”中的假設認為,全球化進程與單一意識形態——即西方的意識形態——有著內在聯繫,全球化與自由化是同步的。數百年來,西方通過殖民其他國家、建立工業、創建全球貿易和經濟體系來建立“全球化”。因此人們假設,諸如互聯網這樣的發明符合這個潮流,因為資訊流動會帶來加強西方意識形態的“自然”政治結果。但他們錯了。
中國的表現實際上徹底顛覆了這種想法。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並沒有採納西方的意識形態,而是鞏固自身,發展成一個經濟超級大國,並有效宣導“按照中國自己的方式來實現全球化”。
北京沒有對外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但“一帶一路”倡議之類的計畫正在改寫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並動搖西方長期以來的霸權。與此同時,中國能夠通過技術和互聯網來加強而非削弱其自身。這就引發了“按照誰的方式來推動全球化”這個問題。
雖然特朗普對全球化明顯持反對態度,在許多方面甚至攻擊國際體系,但隨著拜登政府的上臺,美國將再次奉行所謂“自由主義全球化”,並試圖重建“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和特朗普相比,拜登採取的方式將略有不同,涉及“維護西方”,而不僅僅是攻擊北京。但兩者的目標是相同的,旨在防止全球化按照中國的方式推進。
阿楨
近代以來,由於落後的現實,中國的歷史遺產受到質疑。同樣是以某一國為中心,殖民時代的“日不落帝國”與霸權主義世界觀下的美國,卻很少受到人們的嘲笑與蔑視。
事實上,如果完整地考慮經濟貿易,朝貢的國家層面經濟損失,完全有可能轉變為民間的經濟收入,甚至於再通過官營商貿、稅收等形式返還於國家。
古代尚且如此,紛繁多樣的現代經濟自不必說。在評判國家對外政策的時候,如果只考慮直接經濟效益的得失,恐怕是一種不甚高明的認識。
明朝,在對外武力強盛的永樂、宣德年間,對國際糾紛的干涉也頗為有效。比如暹羅王朝入侵鄰國,經過明成祖的訓誡,暹羅派遣使者入朝請罪。安南發生弑君內亂,更是被明朝直接出兵平定。但從明代中葉以後,再無艦隊遠航,明朝國家的對外政策也趨於保守,對國際關係的維護停留於缺乏實際效力的紙面文字。比如正德六年滿剌加被佛郎機(葡萄牙)人攻陷,國王派使節向明朝求援,明朝只是譴責佛郎機,並沒有更實際的行動。在缺少武力震懾的情況下,朝貢體系很難有效解決重大國際糾紛。
晚明以後,先有日本侵略朝鮮,引發明朝直接出兵,而後女真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以明朝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遭受連番衝擊。面對來自朝貢體系內的挑戰,作為宗主與國際秩序中心的明朝已是應接不暇,一步步地走向兇險的境地。
回應
啥叫政治意義?除了滿足皇帝本人的虛榮心,對國家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維持中國周邊的大致一個和平環境,這不是好處?去年緬甸內部有問題,大量難民逃到中國境內,還有炮彈落過來,這還是小亂,如果周邊各國時不時的打仗,中國也會總受不利影響。
今天官方都很少說朝貢了,怕給人口舌說我們的霸權。但這篇文章分析的很中肯,對朝貢體系,應該歷史的看,辯證的看,不能因為人家罵兩聲我們也不敢說了
朝貢體系當然不完美,但是相比同時間段歐美是什麼體系?就是武力殖民體系。現在是經濟殖民體系。
https://www.guancha.cn/baoer/2020_12_09_573957.shtml
阿楨
保爾:朝貢,只是明朝在賠本賺吆喝嗎? 2020-12-09 觀察者網
人多了就會有江湖,國家多了就要有國際秩序。
有人說,朝貢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有人說,朝貢是大國身份的象徵;還有人拿今天的國際組織、貿易條約類比古代的朝貢體系。
朝貢首先是政治事件,明確中國是宗主國,來朝貢的國家是藩屬國的關係。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回報:統治政權給與認可,頒發金印、敕書等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憑證。
富有四海的中國皇帝,接受了異域藩屬不遠萬里送來的禮物,包括明朝在內,歷代朝貢都存在“薄來厚往”的情況。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抱怨,中國吃了太虧,白花了真金白銀,只不過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而已。
這批評,或多或少存在失實與誇大。今天看來,朝貢具有不平等的屈辱屬性,但在傳統的政治格局下並非完全如此。
如航海家費信所言,當時各國使臣爭先恐後向明朝朝貢: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貢獻臣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朝貢體系的建立不是強迫或征服的產物。較之于近代以來西方建立的殖民體系,朝貢體系要溫柔地多。
大多數情況下,中國對各國的內政並不感興趣,更不在意實際控制權。較之於霸權國家主導的世界體系,古代的朝貢體系更富有和平的因素。
用經濟得失評價朝貢體系,主要是在上世紀中葉,受到“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大討論的影響。
西方列強殖民時代的對外關係促進海外貿易擴張,甚至鼓勵海外搶掠,由此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同一時期,西方在賺錢,中國在虧本,長此以往,最終中國全方位的落後了。
不過,這樣“算帳”,未免太小氣。在傳統東亞世界中,中國在各方面都具有絕對的優勢,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長期處於輸出的地位,就經濟利益而言,與其大費周章從海外獲得資源,不如在本土深入發展。“厚往薄來”無論是來還是往,其數量都是有限制的,朝貢對國家財政的影響非常有限。
以被後人詬病的明代朝貢為例,幾乎找不到正常朝貢往來對國家財政造成衝擊的記載。反而是在朝貢體系下的國際秩序被打破時,明朝被迫親自出手收拾,才會真正耗資不菲。
在以中國為核心的龐大國際秩序之下,傳統時代的東亞世界還存在次一級的朝貢體系,比如日本對琉球、安南對占婆,都提出了朝貢的要求,並形成了相應的次級國際秩序。朝貢體系以及由此產生的國際秩序,都曾是東亞世界國際關係的基石。
阿楨
歐盟駐華大使:美歐應對「戰狼」外交說不 2020-12-11 德國之聲中文網
據路透社報道, 歐盟駐中國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本周四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達成一致。“如果我們可以,如果中國准備合作,那就讓我們盡可能地與中國合作。而當必須反對的時候,我們就要反對。”郁白還稱,“我們需要達成一個共識,對霸凌、恐嚇和脅迫式外交、‘戰狼’外交說‘不’" 。
針對外界對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的批評,華春瑩本周四回應說,”從根本上講,關於“戰狼外交”的非議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翻版,目的是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讓中方放棄說出事實真相的權利。這些人應該明白,中國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了,中國外交代表和捍衛的是佔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尊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為了維護中國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為了維護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與尊嚴,為了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又何妨?”
回應
要對西方的獵巫外交/雙標外交/歧視外交/高傲外交/... 大聲說 NO!
阿楨
美參院戰略報告:中國太大裝備太好 美歐無法單獨應對 2020/11/19 中時
美國國會最近發布戰略報告詳細闡述美國未來的外交方向,強調要深化與歐洲盟友的合作重建以民主秩序為運作原則的國際組織和規範,同時要擴大與歐洲盟友關係,以多邊模式共同制衡中國大陸遍佈全球的影響力。
美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里施(Jim Risch)週三與多位歐洲國家議會外交決策領導人召開視訊會議,討論大西洋兩岸共同面對的中國挑戰。會議公佈了參議院外委會共和黨人率領撰寫的全新外交戰略報告《美國與歐洲:跨大西洋合作應對中國問題具體計畫》,從7大面向分析美歐必須共同合作應對的中國議題,包括政治及文化的滲透、在國際組織的影響力、貿易及投資的不平等行為、科技競爭、海外商業活動、在非洲,以及印太地區的勢力擴張等。
報告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和歐洲共同利益一個真正的系統性競爭對手,大西洋兩岸愈來愈認知到這一現實,現在必須將共識付諸行動。而且這不是美、歐一方即可應對,因為「中國太大了,並且裝備太好」,他建議還要納入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其他理念相同的國家。
報告最後提出6點建議:保護自由和開放社會免於新的威權統治的入侵;維護國際組織的完整性;打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和反競爭的經濟策略;開發新技術並形塑其使用方式;應對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投資所帶來的經濟和安全影響;以及深化在非洲和印太地區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回應
西方白人真丟臉,只能搞幫派似的群毆
只要中國不內亂,不搞一人一票選個總統,不搞意識形態,專心搞經濟,科技和民生,美歐想撼動中國是不可能的。中國一直就是在美歐圍堵下壯大的。
阿楨
港媒:西方的“妖魔化”不會阻止中國進步
香港亞洲時報2020-11-13為什麼中國能成功 自從鄧小平在中國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以來,西方“專家”對中國的評估總是犯錯。他們說中國的經濟會崩潰,共產黨人不能“跳出框框”,中國經濟是建立在一堆債務上;他們批評“任人唯親”和非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行為。
西方一些人甚至嘲笑中國的經濟資料,說它們是“共產主義謊言”,還說中國的經濟增長靠的是操縱貨幣、偷竊或強迫外國公司轉讓技術。但從邏輯上講,像中國這樣大的經濟體不可能通過欺騙或竊取其他國家技術及商業機密來實現快速和巨大的增長。
此外,西方“專家”在分析中的假設也有缺陷,從而對中國經濟做出了錯誤的評估。比如,從西方的角度看中國,對於“自由民主”或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為什麼會在中國失靈,不可能有任何現實的分析。
事實上,反華“專家”對印度比對中國更有信心,而原因不過是這個南亞國家是一個“民主國家”。然而,中國政府明智地忽略了美化自由民主的宣傳,專心走自己的發展道路。
事實上,中國在經濟上取得的顯著成就,是其領導人能幹和採用通過一系列“試錯”實現的發展模式的結果。…與蘇聯“大爆炸式”的方式不同,中國政府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革,有條不紊地加強和維持經濟發展,從而使國家避免了巨大的、代價高昂的錯誤。
長期規劃是中國經濟成功的另一個源泉。五年規劃模式的目標和方針,在實施前兩年就開始構思,並仔細審查其可行性。每個計畫的目標和方針都考慮到過去的經驗和新的挑戰。
比如,2021年至2025年的“十四五”規劃,提出了以內需為經濟驅動力,以創新為支撐,進一步向世界開放,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的“雙迴圈”框架。此舉旨在應對美國對中國的日益敵視和新冠疫情。拿出1.4萬億美元用於創新,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國科技企業列入黑名單、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技術的回應。目標是加強中國的技術實力,在半導體等先進產品方面實現自主。
妖魔化中國的發展和治理架構阻擋不了中國的進步,也解決不了西方自身的問題。西方反華勢力應給各國政府和人民幫個忙:公正、客觀、真實地講述中國。
阿楨
透視反中大外宣《大紀元》的底色 2020/10/08 中時社論
依然深陷疫情的西方社會,對大陸「十一」連假展現出濃厚興趣。彭博社、《紐約時報》、BBC等西方主流媒體均刊發報導,不僅注意到大陸對10億人的疫情防控滴水不漏,還感嘆大陸「以驚人速度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說1個月前武漢水上樂園人擠人的盛況,給西方「猛然一擊」,此次連假整個大陸的恢復如常,則令西方「恍然大悟」。
不過,無論在美台港,總有不少人對「中國崩潰論」埋單,尤其川普政府對大陸展開貿易戰、科技戰,在地緣政治與軍事上對大陸施壓後,更多人相信大陸政治、經濟即將瀕臨崩潰,這就不得不提及《大紀元》。
《大紀元》稱不上媒體,用民進黨政府創造的「境外代理人」概念或「政治宣傳機構」、「滲透來源」來形容會更貼切。尤其這幾年《大紀元》及其後台在美國政壇影響力愈來愈強、獲得的資源也愈來愈多。投其所好、一拍即合,《大紀元》和川普團隊、美國右翼的關係愈來愈難說清楚、講明白。
不過,隨著《大紀元》在美政治靠山的不斷強大,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就更多了。原本美方或許期待《大紀元》能夠像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成為一把「插入」大陸政治敏感領域的尖刀,但《大紀元》藉機夾帶私貨,用文革政治鬥爭概念製作新聞,最後不僅誤導了美國決策者,還唬弄了西方輿論菁英層。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已經成為白宮國安幕僚的博明。鷹派主導了美國對外政策決策圈,動輒以「崩潰論」解讀大陸資訊,能夠印證鷹派對大陸認知的《大紀元》,就形成同溫層關係,相互取暖。
《大紀元》所描繪的大陸,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解讀為「山雨欲來」:官方提倡節約糧食就是大饑荒前兆;西南水患就是三峽大壩潰堤訊號;官媒不同調就是派系鬥爭白熱化;基層群體性事件就是民意覺醒推倒政府。
最近,「大外宣」或「大內宣」很常被使用,《大紀元》已經難以洗刷美國右翼反中「大外宣」的底色,同時也變成台灣特定立場的媒體、名嘴和政客自我壯膽的「大內宣」樣板。望著疫後強勢復甦的中國大陸,全世界都被《大紀元》誤導,台灣那些動輒以《大紀元》認識大陸的人,要趕快走出同溫層。
回應
大紀元是法輪功邪教宣傳品,還受到白癡界和中情局的大力津貼
阿楨
英媒:西方的三個對華錯誤成見
英國《金融時報》2020-09-20原題:西方應注意拿破崙的忠告,讓中國沉睡
21世紀過去20年了,西方的主要挑戰已顯而易見:中國重返舞臺中心。1980年到202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西方的應對不錯,但在第二階段卻面臨失敗。這種失敗源於三個錯誤的成見。
第一個是認為,只要中國由共產黨統治,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夥伴。按照此種邏輯,一個違反人民意願的政黨進行統治,世界怎麼可能與之合作?
然而,大量證據表明,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那樣認為。事實上,最新的愛德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的支持率是全球最高的。
儘管如此,鮮有西方人能擺脫第二個有問題的成見,即認為即使大多數中國人對共產黨滿意,但若中國立即轉為民主制度,中國和其他國家會更好。
蘇聯解體以及隨後俄羅斯人民生活水準一落千丈時,可能確實有一些中國人那樣認為。但如今,許多人毫不懷疑,一個軟弱的中央政府將導致中國人民遭受巨大的混亂和痛苦。事實上,中國的任何一個鄰國甚至亞洲最大民主國家,都沒有推動北京的政權更迭。一個穩定的、可預測的中國,即使變得更強硬,也比其他選項要好。
第三個有問題的假設可能是最危險的,即認為一個民主的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接受西方規範和做法,並像日本那樣愉快地成為西方俱樂部成員。這不是亞洲的主流文化動態。土耳其和印度都是西方的朋友。但土耳其已從凱末爾的世俗意識形態變為埃爾多安的伊斯蘭意識形態,印度則從親英派的尼赫魯轉變為印度教信徒莫迪。
阿楨
中美軍力誰強?美報告見真章 2020/09/16
美國國防部發布一年一度的《中國軍力報告》核心,中國一日千里的軍力進步,已經不單是在某些特定領域,縮小中美兩軍的實力差距,實際上與美軍並駕齊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選擇性超越美軍的意圖,就是「中國已在某些特定領域領先美國」。
中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總體戰力是350艘艦艇和潛艇,包括130多艘水面主戰艦艇,比美國海軍多出50多艘艦艇,和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警力量以及海上民兵。
中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常備陸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防空體系之一。
中國擁有1250多枚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飛彈,以及陸基巡弋飛彈。美國部署陸基常規彈道飛彈,射程70到300公里,但沒有部署陸基弋飛彈。
中國核武軍力有三大新發展方向。核彈頭儲備數量在,未來5年增加到200枚,10年內翻一倍。
回應
冷戰時期的最後十個年,美國幾乎每年都要出一本《蘇聯軍力報告》。它不把你誇的厲害著,如何藉口自己擴充軍力。
這就是故意誇大解放軍軍力的 現在為止還比不了美軍 這是事實!它們想把中國威脅論炒作起來而已!
那也要有錢才能隨意擴充,美元也不是無節制的隨便印的。只要國人都努力,2050年全面超越美帝是大概率事件。
美軍當然比解放軍強大,但是美軍要是靠近中國沿海就和解放軍沒得打了。
阿楨
美媒:華盛頓為何要全力汙名化中國?
美國《外交學者》2020-08-25文章:美國為何重拾反共那一套? 美國近來升級對華攻擊,達到冷戰反共癲狂以來未曾見過的高度。為什麼在這個特殊時刻,華盛頓如此沒完沒了地攻擊北京?中國的政治體制在相當長時間裡保持著整體性和穩定性。中國從沒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隱瞞過這樣一個事實:中國堅持走自己的獨特道路。儘管如此,美國人還是來了,從“轉向”亞洲到“再平衡”,再到如今幾乎全方位對中國的“推拒”。
中國目前的制度建立在其獨特的文明和文化之上。同時,中國從未停止過改變和創造,在移動支付、共用經濟、高鐵、數字貨幣等領域領先世界,並湧現出一批商業成功、令人矚目的新興民營企業——贏得全球數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青睞。華盛頓無法阻止技術創造、創新和時尚,也無法阻止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方向與趨勢。但它看到一個機會,可以攻擊中國公司。需要做的,就是汙名化北京及執政的共產黨。那麼,從廣泛“推拒”到針對特定公司禁令和制裁的一切動作,就可被視為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
但這忽略了中國經濟充滿活力的現實。在世界經濟面臨重大轉型的當下,中國及其龐大市場日益開放和多元化。特別是一些民企,抓住了機遇。
過去,美國對中企海外行為的批評集中在指責政府主導和補貼上。但TikTok的母公司是私營初創企業,已獲得巨大市場份額。這讓習慣了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領域唱主角的美國人面臨複雜、困難的新局面。
如何給對手打上政治烙印,從而奪回科技主導權和失去的市場份額?華盛頓似乎找到了辦法——若某種東西是創新、時尚、前沿的,又來自中國,就將其說成是已被中共出於政治目的進行了“基因改造”,因此需要堅決審查抵制。這是“中國威脅論”下“原罪”的延伸——中企無論怎麼做,都無法擺脫汙名。來自華盛頓的資訊似乎很明確:只要中共堅持獨特發展道路,一切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會自動被打上“威脅”甚至“邪惡”之名。
相關新聞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2020-09-07報告,今年全球GDP將收縮4.4%,但中國上調至2.7%明年將增長7.7%。
日媒:沒人能阻止中國在5G全球競賽中的勝出
美媒:關稅?疫情?都擋不住中國出口
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 美股三連跌3日內跌去10%市值09-08特斯拉暴跌21.1%創下最大單日跌幅.
阿楨
中國式浪費暴食歪風:習近平與《央視》譴責的「大胃王吃播」
中國官媒近期高調推廣糧食危機意識,起因於今年7月習近平前往吉林省視察糧區生產之後,針對糧食問題表示「國內的餐飲浪費現象怵目驚心、令人痛心!」隨即官方媒體跟著強力宣導,希望民眾文明自覺厲行節約糧食。8月12日,《央視》名中國社群網路盛行的「大胃王吃播秀」嚴重浪費、應該改善風氣。
儘管外界憂慮今年度之後的農糧生產短缺,但7月22日高調現身的習近平仍樂觀保證「糧食無虞」,吉林的視察之旅僅為確認下半年的東北產量。話鋒一轉,習近平引用著名的李紳〈憫農〉詩詞:「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直指當前中國社會大量浪費食物的情況,應該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的大胃王和吃播秀現象,約莫從2015年左右逐漸盛行,引起正反兩面的網路輿論。
節約糧食在中國已經是老問題,特別是在經濟高度成長之後,中國社會內部出現的高度消費,也出現了不同世代的生活差異。以北京為例,許多餐廳都可以見到「文明點餐」的標語,不要浪費、宣導只購買需要的份量。
不過近十年來,食物的大量浪費確實是社會現象,諸如各種節日聚會上極為大量的餐食,象徵目的大過於食用目的;甚至於在大學校園中,舉凡研討會或是招待學者嘉賓的場合,亦可見到超量點餐現象。
相關新聞
吃播“大胃王”們靠浪費糧食創造流量
大胃王因浪費糧食或遭封殺,吃播產業要涼了?
抖音B站等規範吃播:搜索會提示珍惜糧食,浪費糧食將罰
央視批評後 有大胃王吃播帳號消失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禁止在直播中假吃、催吐
醫師揭大胃王真相:大胃王的食量並非來自異於常人的消化能力,而是由於胃部長時間被食物撐大,
許多大胃王其實都是瘦子都是身體構造異於常人的一種病
那些大胃王吃下去的東西都去哪了?https://kknews.cc/zh-tw/health/pxzjym2.html
浪費糧食也是個人的自由,為什麼浪費糧食要受到批評?- 知乎 回應:不限於糧食,一切有價值的人類勞動所得都不應該被浪費:1.節約資源。環保上,浪費也不被人們認可。2.法理和道德出發點的不一致。3.對價值的尊重。
全球每年浪費的糧食達13億噸,中國食800萬噸夠2億人吃1年排名第一
印度的耕地1.6億公頃比中國1.2億還大,為何2017年糧食產量2.8億噸不到中國6.17億噸一半:1.印度工業不行,比如農機、化肥以及農藥。2.水利,而印度大多地區要依靠季風降雨。3.印度沒有土改,還存在大量的佃農和雇傭農,導致勞動積極性不高,以及政府推進農業工業化時阻力重重。
阿楨
這些矛盾單獨拿出來看時沒有上世紀三十年代、六十年代那麼尖銳,但是加在一起以後情況就遠遠比那時候複雜,要全部解決其實比以前更難。
觀察者網:那您認為這一系列錯綜複雜的矛盾根源在於哪裡?
金:一部分原因在技術層面,比如說科技發展讓網路化時代到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隨之出現了分野。另外兩個原因:
一個是自由主義的流行。上世紀七十年代時,歐美日的市場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停滯,“新自由主義”應運而生,其標誌就是1979年的“柴契爾革命”。新自由主義的特點就是特別喜歡資本、服務於資本。它破壞了支撐美國三大力量:資本、政府和民眾之失衡。
第二個讓美國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冷戰後的的政策錯誤。美國的精英層普遍誤認為是美國贏得了冷戰,於是他們變得很傲慢——對內,美國的精英層以種種改革的名義剝奪中產階級的福利,在國際上,美國也表現得盛氣淩人,覺得所有事情都得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
以前的美國是很有遠見的、願意承擔責任的、比較寬容大度,也很有幽默感。今天的是一個分裂和焦慮的美國。不僅如此,2016年美國人還選出了個商人總統特朗普。由於政治上沒有人脈,所以他所用的人都是一些邊緣化的人物,很多行為和政策思路是脫離常規的。在一群不靠譜的人領導下增加了焦慮感的美國就變得很危險。於是,我們中國很不幸地成了它國際上第一個壓制對象,這樣中美矛盾就顯得特別突出。
金:中國的中美關係研究者大部分對國內情況不瞭解,而對中國理解不充分,研究的根基就不穩。
新中國不僅繼承了我們5000年的文明,又有所超越。超越的部分主要是實現了工業化。
中國雖然現在問題也挺多,但是如果橫向比較,至少在未來十年有四個相對優勢:第一是政治穩定;第二,經濟基礎相對其他主要經濟體還是不錯的;第三,我們的科技進步應該是大國裡面最快的。第四,我們的軍事力量進步也非常快。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08-12/doc-iivhuipn8202209.shtml
阿楨
中國的精英層從晚清到民國,對美國是比較仰視的。所以把它叫做“美國”嘛,“美麗的帝國”。到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精英層對美國就更有好感。1979年中美建交以後,中國的精英層在文革當中受衝擊,對中國的制度、文化產生了質疑,於是就出現了“河觴”一代,骨子裡就有文化自卑。而美國在八、九十年代確實達到它歷史的巔峰。
金:美國最近的困難把它很多的本性暴露出來,本性暴露出來的美國才是真正的美國。美國主要繼承了英國的文化,而英國化實際上“海盜文化”——擴張性很強,進攻性很強,“匪性”很重——歐洲人登陸美洲的時候,明明那裡有幾千萬印第安人,但英國法律叫“無主土地”,土著不是人。
西方社會科學本質上是西方人集體的歷史記憶和經驗的總結。因此,它服務于西方的現實,把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以科學的面目進行包裝,有意識地淡化非法的成分,而突出科學、合理的方面。所以我們在學西方社會科學的時候,必須要有一種意識:西方社會科學其實不是一種純科學,它有很強的政治功利性。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所以,如果我們從他們的迷信崇拜中跳出來,就會發現實際上他們過去走過的路是很殘酷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是一個貫穿始終的思想,擴張性與掠奪性非常強,以自我中心。東方這種“雙贏”的思維他們也有,但很少。他們一直要獲取絕對優勢,連相對優勢都不接受。如果認識到這一點,最近在中美兩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就不會讓你感到很驚訝了。
美國雖然多元,但是一旦遇到會威脅到它那一套白人新教文化為基礎的基本價值觀的思想時,就會歇斯底里地反對。相比歐洲國家,共產黨運動和勞工運動在美國歷史上影響是比較小的,但美國卻是西方國家中反共最厲害的,就是因為凝聚力弱,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很可能會動搖那一套美國的基本價值觀。
今天的美國面臨五大問題:
“上下”階級矛盾,具體表現就是特朗普依賴著民粹派,而建制派也是公開蔑視民眾。
“左右”兩派意識形態的對立非常尖銳,而民主政治是需要妥協的。
“黑白”種族矛盾。
另外,美國是一個資本家當道的國家,但現在也分裂成虛擬經濟集團和實體經濟集團。
國際主義派和本土主義派間也有矛盾。很善於國際化的資本集團會強調擁抱世界市場,在全球賺錢,而國際上競爭力不好的那些資本集團則強調保護主義和本土優先。
阿楨
蓬佩奧:中共構成挑戰大於蘇聯 現況非冷戰2.0 2020/08/13 中央社
正在捷克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20/08/13表示,中國是成為比冷戰時期的蘇聯(Soviet Union)更難抗衡的對手。
回應
又是用引戰恐懼來總統大選,怎麼都是如出一轍。
芒果乾很容易製造的,低廉好用。
以前的蘇聯:對外輸出一元專政,追求共產主義的世界革命。
以前與現在的美國:對外輸出二元對立,追求圍堵威脅的東西對抗。
現在的中國:對外輸出財富機遇,追求互利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世界500強”企業城市 十年變遷史 2020-08-12 新浪財經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今年500強排行榜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
《財富》雜誌早在1995年就開始發佈世界500強排行榜,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年入榜中國企業為12家,以後逐年迅速增加,先後超過了德法英日。在今年,中國大陸企業首次超過了美國,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十年間,中國從42家擴至116家,總共新增74家。
人大教授金燦榮:為什麼美國反共最厲害 因為它價值觀很脆弱 2020-08-12 觀察者網
金燦榮:很多人,包括很多學者都認為自己很瞭解美國,然而,我們對美國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因為我們之前接觸到的美國是一個比較成功的美國,而彼時的中國正好處在歷史的低點。那時歐洲正處在巔峰,打造殖民主義,外交上咄咄逼人。而美國當時的全球戰略重點是搞門羅主義,鞏固對美洲的控制,所以對中國也比較客氣。
阿楨
章家敦:大陸好比1930年代的日本 北京正對美國展開「非常危險」的活動
2020/07/28,美籍華人、《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作者章家敦(Gordon Chang)在福斯電視台警告:北京政府採取了非常危險的行動,特別是針對美國海軍和空軍;此外,他也把現在的大陸比作1930年代的日本。
章家敦在新書《偉大的中美科技大戰》中,則將習近平領導下的北京與1930年代的日本進行比較。他指出,在1930年代,日本確立軍國體制,興起法西斯主義,並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章家敦於2001年出版《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引來許多爭議。之後的10餘年時間裡,章家敦每年都會預測「中國必將崩潰」,他也被大陸網友戲稱為「戰略忽悠局人士」。所謂「戰略忽悠局」,是大陸網友杜撰出來的假軍方機構,經常放出各種消息,以擾亂各方視線、掩護企圖、或引導國內外輿論。
回應
好哇 ~ 這種論調正合綠蛙口味!台青們,快,去叫菜總統獨立了!好機會啊!
美國才好比1930年代的日本,大陸千萬要掌握全域,要有萬全準備,以免發生918或那個軍事基地成了珍珠港.
這個姓章說話的信度及效度, 跟郭文貴, 還有法輪功的媒體大妓院同一水準.
2000年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中國即將崩潰」剛發行時,出版界歸類經濟學書籍,沒多久就被改為"Fiction Books"虛構故事書!2008年美國金融危急、經濟大衰退、一千多萬人失業,隔年章家頓寫了中國即將崩潰續集,找不到出版商印刷發行!歐巴馬年代,章家頓幾乎不見了,川普上任,章家頓又成美國右派媒體寵兒!
阿楨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副教授殷之光:一場21世紀的“叫魂”危機 2020-07-10
【導讀】從5G謠言到詆毀中國,從疫情失控到美版“文革”,2020年的西方世界正發生劇烈變化,以至於諸如弗蘭西斯•福山這樣的著名新自由主義學者,紛紛發出了“新自由主義已死”的慨歎。那麼,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的?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副教授殷之光審視了歐美國家因5G謠言而引發的類似“叫魂”危機,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對“資訊大流行”(infodemic)問題的示警,由此剖析了新自由主義歷史生成和根本邏輯:二戰後美蘇對抗中,美國提出意識形態戰爭和“心理戰”,動用國家力量形成了一套國家生產、管理資訊的體系,由此設置議題,經私人機構、宣傳喉舌等層層推進,最終以國家安全和利益為“安全閥”,在全社會“製造共識”。他指出,這套共識就是一個“二元論世界”,即把所有事物區分為真相/謊言、善良/邪惡、我們/敵人,將真理視作武器,從而實現對抗外敵、對外宣傳和對內控制選舉等意圖。於是,對這套邏輯執行最徹底的美國政治成了金錢和資訊的結合體,總統最重要的權力就是控制資訊流動。
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亂了以往的共識製造過程,其背後的製造者只能將社會問題全部壓在“安全閥”(反對共產主義、排外、反對“深層政府”)上。作者指出,這種“甩鍋”方式反過來又破壞了社會的科學觀念和常識認知,造成陰謀論大行其道,而社會的混亂和無序也由此而生,最終導向了新自由主義的“自我終結”之問。
2020年6月10日,《文化縱橫》主創深度思想直播節目“縱橫說”第3場邀請了殷之光先生作為主講嘉賓。本文為直播內容整理稿,經作者修改和審定,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思考。
……..
回應
自由世界的民眾,只擁有愚昧的自由。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5112&s=fwzxhfbt
阿楨
日本舉辦“可以偷的藝術展”,還沒開場作品就被偷光了……
據《赫芬頓郵報》日文網站 2020-07-10報導,這場藝術展的參展作品包括攝影家五味彬和遊戲設計師伊藤GABIN等共10組藝術家的10件作品。與通常的藝術展不同,藝術品將不會被“嚴格管理”,並且鼓勵參觀者帶走自己喜歡的作品。
這場藝術展的宣傳資訊中還提到,“當美術館和博物館作為藝術品保護空間的定位被打破時,這是一個重新審視當代藝術的機會。”、“即使你對藝術不感興趣,但如果你的牆壁看起來有點孤獨,或者你一直想成為一個藝術竊賊,那就來吧。”
該展計畫於10日零時開展,但很多民眾在預定時間來到會場後,卻發現已經沒有什麼可偷的了。
47歲的長穀川踏太是該展的主要策劃人,他10日上午發表聲明稱,“當時現場人特別多,路邊已經快站不下了,所以我想早點開門。結果人們如潮水般湧入,作品幾乎一瞬間就沒了。“
“鄰居投訴後,員警來了,我之後還要去警局說明具體事情經過。對於飽受騷擾的鄰居和沒能看成展的參觀者,我深表歉意。”
長穀川早前表示,他對於參加者如何“偷走”作品非常感興趣,已經有人諮詢能否扮演成動畫和動漫中的“怪盜”登場,對此他表示歡迎。
展會官方網站上還公佈了其他相關規則:每人只允許偷一件作品;禁止帶其他作品進入會場;可以佩戴口罩、面具和其他裝飾入場;請遵守社交禮儀,不要打擾周邊居民。
該事件也在日本網上引發關注,一位線民吐槽稱,“本來以為來的會是零星的‘怪盜’,沒想到來了一大群‘強盜’”;另一位線民則表示,“前些日子麻生太郎還在吹噓國民素質高,這下全暴露了”;還有一位線民指出,“還沒開始就進去拿,這已經是正兒八經的盜竊了吧”。
據悉,日本拍賣網站上已經出現了部分被“偷走的”展品。
回應
不要試圖挑戰人性
不會真的有人信其它某些國家的人素質都比較高吧
你好,有的,這些華人具體集中在港臺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1792&s=fwzxhfbt
阿楨
一進一退,中美高下立判!
聯合國方面2020-07-07證實,美國政府已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正式啟動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式。而此前一天,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向古特雷斯交存中國關於《武器貿易條約》的加入書。
美方在各個領域奉行“美國優先”,“毀約”“退群”成癮。從相繼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到接連退出有關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中導條約》等,再到撤銷簽署《武器貿易條約》,“獨家阻擋”《禁止生化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美國的種種舉動很難讓國際社會感到認同。美國《華盛頓郵報》不禁感歎說,“美國優先”越來越像“美國獨行”。
與此同時,中國扛起了多邊主義的大旗,在國際合作中愈發活躍。
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以蓬佩奧為代表的一些美國政客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們日漸擔憂中國可能會取代美國的“世界老大”地位。蓬佩奧之流不僅在美國國內煽動對華敵意情緒,企圖借此蒙蔽選民、騙取選票;還在國際舞臺上不斷散播“中國威脅論”,給中國扣上“國際秩序破壞者”的帽子,拉攏與中國對抗的“小圈子”,企圖借此遏制中國崛起,進而維持搖搖欲墜的美國霸權。
殊不知,美國領導地位的弱化,並非中國有意“蠶食”的結果。中國無意取代美國。中方反復強調,寬廣的太平洋可以容納中美兩國和其他國家。
中美影響力的此長彼消,實際上是美國自己釀下的苦酒。美國一邊肆無忌憚地踐踏國際道義與責任,另一邊又想在國際舞臺上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實在是癡心妄想!況且美國政府在新冠疫情、種族歧視等問題上應對糟糕,早已喪失扮演國際社會“榜樣”角色的資格!
阿楨
港媒:西方到底為什麼怕中國?
香港《南華早報》2020-07-07:為什麼西方必須向中國學,而非試圖改變或破壞中國
世界正見證中美在一系列領域衝突,但美國對中國經濟競爭力和技術進步的害怕並非問題的本質,而是在於一個事實:中國經濟成功和現代化結果,不符合西方現代化歷史演進催生的那套理念。西方國家存在某種認同和生存危機感,對西方在中國崛起和多極化世界秩序時代的重要性有種不確定感。
美國統治精英們從來沒真正努力研究過中國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建構的,以及政治上的任人唯賢和決策過程、公務員選拔和評估、黨與民眾的聯繫等等,究竟是如何運作的。(西方)認為威權制度和治理模式會一成不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恰恰相反,中國的黨政體制自1949年以來一直在調整適應。經過幾十年學習和修正,中國的制度已具有一定韌性。它是歷史形成的,在文化上與眾不同,也不是要取代西方模式。我們不能把中國模式浪漫化,也不能妖魔化。
中國的成功並不具有普遍意義,但表明確實存在不同於西方發展和現代化的模式。事實上,這種模式對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具有吸引力。西方的不安,是一種對失去“西式”中國而深感失望的情緒。也可稱為“中國綜合征”,其特點是心理上的焦慮夾雜著強烈的妖魔化傾向。近幾十年來,對中國迷戀或惱怒,影響了西方的研究和新聞報導。它常常產生突兀情緒。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來說,中國既是魅力和機遇的源泉,又意味著不確定和干擾。西方人必須學會在自己習慣的框架之外,與崛起的中國打交道。
那西方如何應對未來挑戰?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2月份在Leangkollen安全會議上的講話提供了答案,“我們不應高估中國對跨大西洋凝聚力的影響,也不應低估其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影響……與其體量和實力相應,中國將尋求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國際規範和機構,就像之前其他大國所做的。”“一系列例子表明同崛起中的大國共存與合作的好處。不可避免會有競爭、分歧,還可能有衝突。但在一個強大的多邊體系框架內,保持警惕和參與才是解決之道。遏制、對抗和脫鉤都不是辦法。”(作者Li Xing是丹麥奧爾堡大學政治與社會系、發展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阿楨
驚人!陸巨大蚌殼入侵美遭滅族 2019/12/04 中時
一般人對貝類、蚌殼的印象應該多停留在10元硬幣大小的蛤蠣或是體型更大一點的扇貝,牠們肉質鮮甜肥美,是餐桌上的佳餚。不過有見過餐盤大小、甚至是足球般大的巨型蚌殼嗎?美國紐澤西州一個池塘最近遭巨大中國蚌入侵,嚴重影響池塘生態,當地官員已經祭出整治措施,誅殺全族。
科學新聞網站Phys.org報導,美國紐澤西州亨特敦郡一處池塘近年遭巨型中國蚌類入侵。這些巨型蚌殼變成了「巨大的生態夢魘」。他們的體型和食量很快就壓過當地原生物種,搶奪食物、佔據棲地,不像大家熟悉的餐盤上的蚌殼大小,這些貽貝最大可以長到足球般大,間接導致當地原生貝類被消滅,改變河床物種組成。
這些中國貽貝最初是透過附著在亞洲鯉魚身上的幼苗,一同運抵當地養殖場,隨後幼苗迅速繁衍,這是北美第一起遭中國蚌侵略的案例,先前包括捷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都已經發生中國蚌侵略慘案。
這些中國蚌多來自於黑龍江及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將牠們用來培育珍珠。中國蚌最長可存活12至14年。
回應
巨蚌肉亟鮮嫩而不老,此美食有潛力.百多年前,洋人棄海蔘鮑魚如垃圾....現在也懂得靠其發財。
美洲的生物就沒有入侵其他地區的?什麼都是中國來的,這些白猿不也是從中國來的嗎?
外來者變成了「巨大的生態夢魘」怎麼 我就想起 當年五月花船
哈哈哈! 說得真好啊! 那一堆五月花號帶來的外來種才真的恐怖呢!
阿楨
科學解釋:為什麼線民戾氣越來越重? 2020-05-03 新浪科技
作者:Lachel,原文:《人類的本性,逃不開黨同伐異》
從3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5萬年前智人打敗尼安德特人,再到西元2020年,整個人類的進化史,一直都有一個主題:如何在強敵環伺的環境裡更好地生存下去,繁衍壯大。
所以,一切基因的進化和演變,都會不由自主地沿著一個方向: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而那些不利於生存的特徵,都會慢慢地被淘汰掉。
大腦的杏仁核負責對情緒的識別和記憶,新皮層負責複雜的理性思考。
當我們面臨危機或威脅時,我們會感到熱血上湧、心跳加速、全身發冷,整個人立即進入高度的緊張和興奮狀態,這就是杏仁核在起作用。它繞過新皮層,讓我們的機體進入“戰或逃”的狀態。 這是確保我們能生存下來的本能。原因很簡單:如果當你遇到危險,還要大腦慢吞吞地理解環境、下達指令的話,那這樣的個體早就死掉了。但這一功能到了現代複雜的環境刺激下,我們的杏仁核過於敏感,很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從而讓我們受到情緒的驅動,做出種種衝動、不理性的行為。
在原始時代,任何一個個體都是難以生存的。要存活下來,並保證基因的繁衍,唯一的方式就是抱團,結成部落。因此,黨同伐異的特性,就會印刻在我們的基因裡面,一直保留到今天。
所以,一個很遺憾的事情是:如今網路上,似乎已經很少有能夠理性交流的土壤了。任何一個稍稍有點爭議的話題,一定會開始有人扣帽子……新皮層中最重要的前額葉皮層,也就是負責調控注意力、作出計畫、理性思考的部位,一直要等到25歲左右才發育完全。人經歷的事情越多,需要面對的複雜問題越多,需要絞盡腦汁去思考和應對的情境越多,前額葉皮層就會越發達。
尤其近幾年,黨同伐異現象愈演愈烈。
一方面,網路的普及,使得許多人都有機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資訊。那麼,也就更容易構建出一種“想像的共同體”。
另一方面,近幾年全球經濟的形勢,使得許多人都積攢了不少情緒。拿美國來說,在共和黨的語境裡,失業率攀升,治安下降,大家沒錢?都是民主黨那幫廢物搞的!同樣,為什麼特朗普要拿中國甩鍋了。
瞭解歷史的朋友會知道,希特勒是如何蠱惑人心的!
阿楨
“中國病毒”謬論實質是“中國威脅論”的新翻版 2020-03-21 參考消息
近日,美國政客多次在社交媒體平臺和公眾場合借疫情汙名化中國,意圖操控輿論、製造對立。受此影響,美國多地出現針對亞裔的歧視或暴力行為。
此舉看似是美國一些政客慣常不負責任言論的又一新作,實際上其背後的考量不僅是“種族歧視”、“甩鍋”中國那麼簡單,而是“中國威脅論”的新翻版。
其一,每逢美國大選,“中國威脅論”就是拉票神器。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美國初選正如火如荼。剛開始,美國共和黨的競選優勢顯而易見,股市刷新高位、“彈劾”審判無罪、總統支持率攀升,然而“從天而降”的疫情打亂了這一切,成為特朗普連任之路的最大障礙。
3月以來,美股經歷四次熔斷,創造歷史。道指已回吐自2017年特朗普就職以來的全部漲幅。美國內確診數字不斷上升,民眾失望情緒與日俱增,這顯然不利於共和黨當前的選情。
此外,之前可謂“靠邊站”的兩名民主黨參選人拜登和桑德斯這段時間意外“翻紅”,兩人不僅接連批評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不力,還抓住機會宣傳各自應對疫情的主張及相關競選政策,以吸引選民。
其二,美國政客借疫情攻擊中國源自其遏華政策,即所謂新冷戰的延續。近年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採取一系列強硬措施,如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在全球範圍內打壓華為公司、“驅逐”中國駐美媒體記者等。
然而,美國的新冷戰意圖也不會得逞。美國《大西洋》月刊曾發文說,美國對盟國承諾的不確定性,以及中國力量的吸引力,讓盟國無法加入美國陣營,開創一個一分為二的冷戰式世界。
此次疫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美國將50萬份檢測材料從義大利運回國,企圖重金買斷德國疫苗研發,淨幹損人利己之事;而中國已經宣佈向8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多批援助物資已經送達受援方。中美兩國格局、態度高下立見。
相關新聞
世衛回應特朗普“中國病毒”違反命名規則:不應把病毒同種族相聯繫,我們也沒叫H1N1北美流感
回應
該叫美國豬流感,還有美國愛滋病!
美國部分政客很卑鄙。西班牙流感病毒就是源於美國,但被美國硬扣個黑鍋。
阿楨
又甩鍋?美媒竟稱“中國人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冒一股煙” 2020-01-09 觀察者網
《紐約時報》中英文網站近日接連“發功”,字裡行間誇張渲染稱“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裡就冒出了一股煙”,而在去年,美媒也曾把亞馬遜大火“甩鍋”給中國,腦洞清奇地指責中國轉向巴西買大豆。
回應相關新聞
澳山火濃煙跨洋穿越1.2萬公里 抵達南美洲
回應
原來澳大利亞和洛杉磯的大火是因為美國的胖子太多了
牛肉生產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雞肉或豬肉的5倍,世界上牛肉生產、消費第一大國是美國。中國人以豬肉為主的肉消費量只有美國人以牛肉為主的肉消費量的一半,人均碳排放更是只有美國人的三分之一。
阿楨
美國陸軍用TikTok徵兵,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急了 2019-11-13 觀察者網
幾個月來,TikTok已成為美國蘋果和穀歌商店中下載量最大的應用。TikTok資料顯示,每月2650萬活躍用戶中,約有60%在16-24歲之間。
這些年輕人中也有許多是美軍士兵,TikTok視頻中他們自拍、訓練,甚至偷拍在坦克上睡覺的戰友......目前,TikTok上的“美軍”標籤下已產生了大量視頻和約82億次播放量。
回應
原因很簡單,他們以自己運用ins/twitter/facebook/yt等社交媒體軟體發動顏色革命的經驗,來判斷中國會用tiktok對美國幹同樣的事,所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阿楨
英貨櫃死者是越南人? 揭命喪偷渡費用 2019/10/27 中時電子報
英國冷凍貨櫃車39死命案細節逐漸曝光,原本傳死者都是陸籍,但後來發現顯示死者多達20名是越南人。這些越南受害者可能持用偽造的中國護照。據傳這趟偷渡費用一趟高達4萬美金,據傳受害者一家人每月只賺約400美元(約1萬2元台幣,從該家庭的一名熟人證實,他們一家是靠抵押房子來支付有關費用。
相關新聞
貨櫃車內留血手印!被害人來自六個越南家庭 持中國假護照
越南父慟:以為路線安全 早知就不讓她去
央視:CNN記者欠39個遇難者家屬一個道歉
14個越南家庭報案家人失蹤,越南總理下令調查,已有38名越南人被家人確認在數天前失聯
有錢好辦事!越南各級偷渡價碼途徑曝光
2台冷凍車已先行完成旅程!逾60偷渡客下落不明
環時/CNN幹的好事 我們都記著
環時/西媒當初對中國的套路 開始用在越南身上了:全世界每年人口走私的總利潤高達70億美元,是個僅次於軍火和毒品的大生意。而跟軍火和毒品走私比起來,走私人口簡直沒有任何風險。2019年英國至少有13.6萬名奴隸勞工,從2012年開始,來自越南的奴隸勞工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亞洲其他國家以及東歐國家,他們大多在妓院、美容院、以及大麻地下農場等場所工作。
回應
很不容易獲得,黑中國的機會。為什麼變了成為越南人。
不是中國人,讓一幫畜牲失望了,哈哈。
中國人太可悲了。不但偷渡,還先移民越南再偷渡!西媒怎麼可能有錯?
本來恨國黨和自卑党又可以高潮一波了,結果這麼快就打臉
不是哦,你可以看看臺灣的ppt式網頁,他們轉進的很快,而且更加激進 反動,故事編的更離奇
記者曝偷渡英國血淚路:閩浙人難獲簽證 只能鋌而走險(回應:不要臉的記者,明明是越南人偷渡,又在攻擊中國)
阿楨
王義桅:西方為何開始向大陸學習改革 2019/09/19 中時
「求知,哪怕遠在中國!」這是阿拉伯聖訓。現在,西方也效法阿拉伯了。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今天在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撰文表示,起先是羡慕,後來是刺激。西方前政要不斷吐真言,讚賞大陸的同時不忘激勵現任西方領導人。大陸獨特的發展模式對解決中東地區的貧窮、失業、教育和科技落後等許多問題都有著積極啟示、激勵作用。
如今,學習大陸改革了。比如,不久前川普宣佈成立人工智慧國家委員會,並補貼千億美元給臉書、穀歌等私企搞5G。歐盟學習大陸的產業政策,日本學習大陸一帶一路等等。
王稱,西方學習大陸,首先學大陸治理,其次學大陸創新,再者學大陸制度。非常弔詭的是,西方越想學大陸,越不謙謙虛虛的,還罵大陸,罵的正是想學的!比如,歐盟將大陸定位為「制度性對手」,推出歐亞互聯互通戰略,希望收編一帶一路;美日澳也在印太地區搞基建、民生,學習大陸產業政策,抵銷一帶一路影響。
王表示,西方學大陸,實際上是學習西方遺忘的東西。學大陸,是學自己,是回到初心。產業政策、國有企業、補貼等,哪個不是大陸從西方學來的?西方基督教文明、市場經濟模式、治理模式邊際效用遞減,甚至窮途末路了,不得不學大陸改革。甘心也好,不甘心也好;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都在借鑒。學習本身是一種創新,而不再是一種模仿。
王不諱言,事實上,西方學習大陸改革較停留在器物層面,制度層面仍然不多,精神層面更稀罕。真正的大陸改革精神西方怕是學不了的,那就是「苟日新,日日新」的文明底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其實是他們最需要學習的。
回應
治理,西方要先把領導人改成“終身制”,哈哈
所以,你就是個島蛙。因為你根本看不到內在
阿楨
美媒腦洞清奇:中國渴求巴西大豆助推亞馬遜大火? 2019-08-28 觀察者網
隨著亞馬遜“創紀錄”大火的持續肆虐,國際社會對巴西政府的譴責聲漸高,巴總統則反批外國政府干涉其國家主權,質疑七國集團(G7)的2200萬美元資助“另有所圖”。
但談到雨林起火原因,陸續有“腦回路清奇”的美媒強行拉中國出鏡,稱特朗普發起的中美貿易摩擦是真正的“火上澆油”。
與此同時,此前質疑G7援助的巴西“鬆口”稱,對外國援助持開放態度,但資金要由巴西人民支配。
彭博社渲染稱“中國對大豆的渴求”會對森林砍伐行為產生影響。
《時代週刊》也稱,中美貿易摩擦使巴西很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大豆出口的領導者。對大豆的需求施壓他們迅速清理森林和植物。
週二,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德蘭尼(John Delaney)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上稱,亞馬遜雨林大火是特朗普與中國貿易摩擦的結果。
同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也稱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亞馬遜大火》。
事實上,此前已經有“很有發散性思維”的媒體將亞馬遜大火與中國人吃肉聯繫在了一起。
發言人耿爽對記者提問表示,“你把大火和牛肉聯繫起來,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中方注意到巴西亞馬孫地區發生火災,支援巴西政府為抗擊災情所作的積極努力,希望災情能夠儘早得到控制。”
與此同時,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經常反駁外界對其政府環境政策的批評,“亞馬遜是我們的,我們保護的雨林比任何人都多。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有道德權利談論亞馬遜。是你們自己破壞了生態系統。”
23日,博宣佈派軍隊參與滅火工作,約4.4萬名士兵參與滅火。同時,兩架C-130運輸機開始參與滅火,每一架次可以運送1.2萬升水。
回應
其實颶風是美國人對大豆的偏愛所造成的。美國人吃了大豆愛放P,造成空氣中甲烷濃度過高,使得美國氣溫偏高,與大西洋及北極地區形成溫差,強對流天氣使得颶風不斷形成。
相關新聞
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警告:我們正經歷西方霸權的終結(回應:霸權還想到永遠?)
川普揮舞關稅大棒、翻臉像翻書!G7高峰會聯合公報史上首次難產
G7重提中英聲明效力 北京嗆聲:外國無權干涉
近萬人08-25抗議G7峰會,法警催淚彈水炮驅散,並以未露臉名義逮捕17人。(回應:這標準要在香港,1/3都要抓進去,香港真是一點都不民主自由!)
阿楨
回應
自由民主的普世口號不管用了就又想出了文明衝突,美國不能代表西方,也不可能代表世界。利用文明差別進行挑撥離間,製造仇恨,在當今世界已經行不通,因為人類發展到今天,不再閉塞,不在愚昧,不再盲從。
朱雲漢:從全球史視角看中國再興與人類的未來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文根據臺灣中研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教授2019年3月1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政大講堂”所作專題演講《中華民族再興的全球意涵》整理。
我們無論是從100多年前中國屈辱的近代史作為回顧的起點,還是從最近70年中國民族快速復興的過程出發,都需從全球史的架構來理解中華民族再興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意涵。在這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展望未來。中國70年來走的道路,當然有曲折,但也有很多方面是史無前例的,突破了過去各種不同文明曾經創造的歷史,中國肯定要超越他們。
如果中國繼續保持既有的發展軌跡,那麼她必然會進一步影響到人類社會的未來,實際上她已經開始在深刻地影響全球社會,以及整個人類歷史的進程。不僅如此,這一作用將來還會更關鍵,而且她的關鍵程度甚至會超過歷史上美國所起的作用。......但是美國花了多少時間才讓自己的GDP增長了36倍呢?他總共花了117年,也就是中國的工業化追趕速度是美國的3.9倍。所以為什麼英文世界的媒體經常說“China Speed”。什麼叫中國速度?這就是中國速度,史無前例,尤其是在那麼幅員遼闊的版圖之上建設“奇跡”的速度。
https://www.guancha.cn/ZhuYunHan/2019_05_06_500355.shtml
阿楨
社評:美國務院想用“文明較量”誘騙西方 2019-05-05 環球時報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日前說,國務院正在以“與一個真正不同文明的較量”想法為依據,制定對華策略。這一動向在美國也引起不少反對聲。
看來在蓬佩奧的主持下,美國務院真的正在推動美國對中國的根本敵意,也就是對中國文明的敵意。
斯金納所提到的計畫,顯然是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帶有對中國文明的歧視。這同時也是對西方文明錯誤的提煉,因為文明的基本方向是和諧、包容、共贏,而不是相互排斥、唯我獨尊和炮艦外交。
即使與亨廷頓提出“文明衝突”概念的上世紀90年代初相比,今天的世界也有了巨大的不同。文明的隔閡、分歧仍然會有,但文明發生有國家力量參與組織的巨大衝突卻越來越難以思議。如今處於不同文明的群體在生活層面不斷融合與一體化,利益相互交織,只要彼此能有基本的相互尊重,不同文明很難形成西方世界中世紀的那種深仇大恨。
斯金納說,過去的大國衝突、包括美蘇冷戰,一定程度上都是“西方內部較量”,而與中國之間是美國首次面對“非高加索人”的超級強國競爭。
美國務院此時拉起“文明較量”的旗幟,其首要目的大概是想要拉攏其他西方國家,促使那些在對華問題上態度搖擺的國家站隊,與美一道遏制中國。
然而我們相信,除了華盛頓少數狂熱的政治精英,這個世界上歡迎“文明較量”到來的人一定少之又少。
華盛頓真的在為西方文明操心嗎?美國這兩年的表現恰恰是在嚴重傷害西方文明,西方世界普遍認同的國際行為準則已經被華盛頓踐踏得面目全非了。
中國社會一直對西方文明保持著敬意,向西方學習是中國近代以來知識份子的集體信條之一。中國與西方的摩擦主要集中在我們反對西方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人沒有在文明層面唯我獨尊的認識,更沒有讓中國社會價值體系主導世界的野心。
因此“文明較量”是個偽命題,不可能出現,美國到底想在遏制中國方面走多遠,那是另一回事。儘量往中美的中間地帶站要比站到美國一邊參與遏制中國,更符合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利益,這是國際政治常識。蓬佩奧和他領導的“中情局化的”國務院是想誤導和欺騙整個世界,但世界可不會那麼傻。
阿楨
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5148.2億美元是2003年的6.6倍,至2018年5月中企累計工程合約3639.6億,完成2399.2億。
習近平2018-09-03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再援非600億美元,未來三年將實施投資非洲基建、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等八大行動。
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2018落實,中國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年均直接投資30億。
美稱中國金錢外交會導致太平洋島國落入債務陷阱2018-08-30外交部回應:同樣是資金,西方是餡餅,中方就成了陷阱?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近10年來中國從0增至超過13億美元,澳大利亞66億是最大投資國.
繼義大利、盧森堡後,瑞士04.26加入一帶一路。
德國:歐洲願以集體形式加入一帶一路
習訪歐:美聯歐制中夢碎
中義簽一帶路一協議 200億歐元大單
義高官:G7還有兩國準備加入一帶一路
波音再遭重擊:習3.25與法簽400億歐元協議,購買300架約300億歐元空巴飛機。
中歐德法3.26峰會: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推動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
中國駐歐盟團長04-07簽署一帶一路協議歐洲國家達22個
阿楨
習近平2019-04-26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共簽640億美元協議
2017第一屆高峰論壇279項成果全完成: 3800億人民幣貸款,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已有125國29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也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成果檔。
在全球,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在區域,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有效對接;在國家層面,與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國發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等有效對接。
相關新聞
聯合國秘書長盛讚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治理典範
聯合報: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37國元首出席 大咖缺席(回應:在西媒眼中,他們才是高人一等的大咖,其他聯合報都是不重要的小弟。G7早就過時了,沒中國參加的會議,還算全球會議嗎? )
美智庫CSIS眼紅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得當全球高品質基建領導者,報告抹黑中國帶去腐敗、債務危機 (回應:先把家裡的破基建整好了再吹/噴)
環球時報社評:常識和現實都在嘲笑“一帶一路”唱衰者
環時社評:一帶一路,內在動力遠大於外部阻力
3年多經八次擴容亞投行成員2019-04-22從57增至97個:共批准39個專案總投資79.4億美元,共撬動了近400億的總投資。絲路基金成立資金400億美元,2017年5月一帶一路峰會上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至2018年12月,已決策投資28個項目超過110億,約70%投向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典型項目包括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阿聯酋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以及與歐洲投資基金(EIF)等比例出資設立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第一期規模5億歐元,主要通過子基金投資於對中歐合作具有促進作用、商業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
美卿:華投資拉美非好心 京斥肆意誹謗煽風點火
中拉開發銀行成立大會2019/04/22在京召開,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牽頭拉美7家銀行,國開行已向拉美18國、200多項目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的貸款,牽頭設立225億的中拉、中國─加勒比基礎設施貸款,參與設立首期100億美元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
中國十年對拉美投資達2500億美元- BBC
東盟正成為一帶一路投資重點:2016年,中國對東盟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15.5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77倍,占一帶一路55.2%。2017年883.6億同比增長23.5%
阿楨
「債務陷阱」的真相 2019-03-12 聯合報/林中斌 (前國防部副部長)
2017年1月,印度戰略學者Brahma Chellaney撰文說「中國一帶一路是以巨債設陷阱控制位居戰略要點的國家」。12月,斯裡蘭卡欠北京貸款無法償還,把漢班托港移交中國經營九十九年。全球譁然,「債務陷阱」一炮而紅。2019年1月,《南華早報》指出:東南亞原有33國接受中國投資基礎建設只剩12國。其他已紛紛退出,包括馬來西亞取消兩百億美金的「東岸鐵路計畫」。
北京的「一帶一路」看來各處碰壁。是嗎?且看另一面。
成功案例不提。2018-3-4,美國華府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發表報告:全球接受北京投資建設的68國中23國有債務風險,其中8國最為嚴重。然而,一年後的今天,八國尚未破產。而其他可能成功的45國卻乏人報導。例如,2018年破產的希臘,經中國投入90億美元投資基建,2014年後GDP成長已由負轉正,中國經營的Piraeus港輸送量從已由全球第93升為38。其他有中國投資建設經營成功的港口的國家包括以色列、荷蘭、和西班牙。
美國反制乏力。2018-3-5,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前往非洲前公開警告非洲國家接受中國投資建設的風險,並強調接受美國投資的安全。不料,兩天後他便被曾經罵非洲國家是「糞坑」的川普總統免職。
非洲另類心聲。2017中國解放軍在吉布地設立第一個海外基地。2018-8-31路透社訪問吉布地港口及自由貿易區的管理處主席Aboubakar Omar Hadi,他找了七家西方銀行,提供2.68億美元貸款,利息9%,9年歸還。而中國提供6.2億,利息2.85%,20年歸還,附帶7年緩衝期。他感嘆說:「中國慷慨多了。美歐在哪?他們現在出局了,只能怪自己。」
2018-9-17,利比裡亞前公共建設部部長W. Gyude Moore在美指出,西方長年認為非洲的基礎建設「不經濟也不必要」,其實今日非洲大量債務負擔裡,中國占很少部分,例如在Sub-Sahara地區,一2013占8.9%,2015占4.8%。
北京設法補救。Moore部長還說:「強調斯裡蘭卡漢班托港的惡例,忽略了過去15年北京對84個借貸國調整融資構架甚至免除償還的善例,包括北京對衣索比亞三次調整,還有對委內瑞拉毫無所取。」2018年9月北京在中非合作論壇上再度提供六百億美元的援助金額,一如2015年論壇,不同的是免利息的50億撥款升為300億美元。同時,北京已向馬提議「東岸鐵路計畫」成本減半,雙方目前仍在協商。
圖博館
一個極好的例子可以說明社會經濟制度的成熟,並昭示著大規模的跨區域經濟與社會整合,這就是各種各樣的志願者協會,它們基於同鄉而形成,一般稱為“會館”。從現存記錄看,最早的會館在1420年代前期出現在北京,是排他的安徽蕪湖的同鄉會館,是中央政府的官方機構。從1560年開始,有些地區商人團體開始在國家的首都建立他們的會館。到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在長江下游的主要城市和少數繁榮的鄉鎮,都建立起了各地商會與手工業行會的會館。
….
第五,在物質文化與藝術方面,清代被視為一個悠閒與繁榮的時代,且從1683年(譯者按,平定三藩)後的中華太平盛世之後,君主施行仁慈的專制。藝術業迅速發展,不同的繪畫卷軸越來越多的產生出來,以供大眾與精英之消費。當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商業鉅子制定出炫耀性消費的新標準後,從未有過的眾多的人口迅速地提升了他們的生活水準。
…..
最後,我認為十分重要的是,應當嘗試指出為什麼中國歷史上這個最為成熟的帝國會走向衰弱?
首先,這些在中華太平盛世的世紀中難得的經濟與制度的有利因素,使致18世紀末時,人口爆炸到達了前為所有的程度,導致了一系列的新經濟問題的產生,這樣一來中國就沒有辦法支持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投資。
第二,在外在的莊重華袞之下,乾隆朝在各方面都出現了廣泛的矛盾,如法律與實踐的矛盾,還有貪污腐化。以至於乾隆朝以後,康熙、雍正時代曾實行的仁慈專制只得轉變為嚴酷的專制,這導致了白蓮教的興起以及隨後的叛亂。
第三,太平天國戰爭迫使1850年後的清政府恢復賣官鬻爵之制,且其規模驚人,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這被許多後太平天國時代的政治家與官僚視為一切行政罪惡之淵藪。
第四,在太平天國叛亂時期以及其後,一種權力去中心化的趨勢開始盛行,這是由於省級威權力量的興起,但這些省級威權力量又越來越無力控制地方上的官員。
第五,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中國被西方捲入近代世界政治的漩渦,且這時的西方在很多方面並不遜色於中國,在某些關鍵方面甚至優於中國。在鴉片戰爭之前,這些因素就開始導致滿族帝國的衰弱,1840年之後,這些因素彙聚在一起並相互作用,最後導致了清王朝的垮臺以及傳統中國的制度與儒家文化的重新整合。本文來自《亞洲研究》,由楊昂翻譯。
圖博館
即便是天才的明代統治者宣宗(1425-1435),也曾將一位官員及其家屬關進監獄,因為他抗議皇帝,認為應該由淵博的學者幫助皇帝學習宋儒真德秀的《大學衍義》。而對比之下,從康熙時代到清末,官方選擇的皇家教師,以及春秋兩季為皇帝講授儒家學說的學者都是程朱學派的。且不論其後果的好壞,可以肯定的是在滿洲異族的統治下,中國成為了一個嚴格遵循正統儒家思想的國家。在清代,對現代的學生稱為儒家思想的那些規範、習俗、價值的滲透之深入,接受之廣泛,在清代之前的任何歷史時期都是不可能發現的。
儘管滿族的漢化與儒家化政策付出了難以估量的代價,但其收益同樣巨大。滿族統治了中國268年,而元朝統治中國只有89年。儘管存在著種種缺陷以及鎮壓手段,康熙、雍正、早期乾隆的時代,依然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盛世。大部分人民享受著和平、繁榮而心滿意足的生活。重大的考驗來自1851年,在太平天國的叛亂中,漢民族的大部分,特別是它的關鍵階級士大夫,忠誠地站在他們的滿族統治者一邊為其戰鬥。這是因為,所謂的“異族王朝”,實際上已經遠比過去的中國王朝更為儒家化了。
第四,儘管隨著清朝的結束,舊秩序崩潰了,但從整體上看,必須認識到,它作為一個傳統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體系,具有高度的成熟性,並且在經濟與社會上,實現了高度的跨區域的整合。就政治制度而言,清代顯然從宋明的失誤中得益匪淺。比較唐以降不同朝代的行政法,我們可以知道,在很多方面,諸如不同官員之間的管轄權以及相互關係的處理,檔的分類與傳遞,決策的程式以及其後的執行過程,以及方方面面的官員任免、考績等領域,清代的制度都顯得更加審慎、有序及理性。
儘管實際上很少有——假如有的話——社會經濟制度是清代原創的。眾所周知,商人行會與手工業者行會,至少可以上溯到唐代。近代的父系宗族可以上溯到1050年,私人學術與針對科舉考生的社區學校系統可以上訴到宋代。同樣,各種非政府慈善機構也早在宋代就已出現,如救濟孤兒的機構以及提供給窮人的社區公墓,救生船等組織都出現在清代之前。不過,在清代之前的這些制度與機構可能是零星的,支持不足的,在地理分佈上也是有限的,而在清代它們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並越來越普及。
圖博館
本文空間不允許我給出一個系統的解釋以闡述為何早期清代統治者會採納這樣一種政策。但這裡我們足以認為,對一個征服族群來說,當它的人口遠遠少於被它所征服的漢族時,最有效的長期政策是:支持中華民族特別是其關鍵階級,即士大夫階級所視為正統的那些制度與文化系統。5世紀時北魏孝文帝的系統性漢化政策,以及法國的亨利四世在1598年的改奉天主教,都是取決於類似的政治必要性。
滿洲帝國宗室、貴族與官員系統性漢化可由如下事實證明:從立國起,就完全吸收了明代的政府制度,再輔以少數滿族的理性的改進與制度創新。無論是康熙皇帝,還是他那些在社會政治關係上持保守消極態度的繼承者,都積極扶持新儒家作為官方正統的意識形態。清代的皇帝對孔子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尊敬。(在北京二跪六拜,在孔子的家鄉曲阜三跪九拜)對皇室後裔進行以正統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嚴格的中國歷史教育。儒家正統思想被用於為廢止滿洲八旗制度中的某些封建關係而進行的辯護。在國家支持下,展開了大規模的印刷出版活動,將程朱學派的新儒家著述,以及文字訓詁工具書,及個人的文集等收集在一起,編纂進《四庫全書》。至於中國的文學、書法、繪畫乃至娛樂方式也被滿族接受。
當然,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事實上並不會認識不到保留滿族本身的特點與習俗的重要性。但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如此強大,以至於到了18世紀後期,帝國官方強調的對本民族特點的保持,已經淪為對部分皇室宗親與滿族科舉候選人的法律上的義務,比如學習騎射之術,滿文等。儘管滿族的薩滿信仰似乎還保持到了王朝的結束。有強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即使對滿族王公來說,最遲到19世紀初之後,滿語也已經成為了一種死語言。此外,跨族婚姻在整個清朝都十分盛行。事實上,很多旗人逐漸陷於貧困,其結果只能是他們通過通婚日益于漢人融合,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無需詳述。
事實上,滿族漢化程度如此之深,以致我們竟將其視為傳統的儒家國家與社會,這種情形不僅在早期的中國朝代中出現,在清代也是如此。我們有必要提一下,在宋代儒家國家形成的時代,總所周知,在指導思想與實際政策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而且並沒有欽定的學術正統。儘管明朝的創立者選擇了程朱學派作為正統,但他的後人,並沒有真正的看重這種意識形態。
圖博館
儘管漢唐巔峰時期亦曾經略西域,擴張到今日俄屬突厥斯坦,蒙古帝國更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世界帝國,但前者的統治是短暫的,後者的組織結構過於鬆散,以至於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多少烙印。相反,唯有滿洲帝國能成功的制定政策以統治幅員遼闊的區域,並且設計出複雜的行政與軍事機器,以鞏固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穩定而持續的龐大帝國。
…..
在總結清代的領土遺產時,或許應該指出,清代中國內部邊疆的擴張,雖然看似並非帝國建構(empire-building)那樣的洪業,但其歷史重要性毫不遜色。儘管中國內部邊疆的擴張史幾乎與中國自身的歷史同樣悠久,但直到雍正(1723-1735)以降,才制定了更強有力的政策以將那些非漢族群漢化。這些族群主要居住於湖南的山谷中以及湖北的高地,還有雲、貴、桂、川等省的群山之中。政策的核心是改土歸流。從1723年開始,這一政策被廣泛運用于甘肅、青海、中國屬突厥以及西藏東部地區,後者於1928年至1949年間設立西康省。值得提及的是,在滿族統治最後幾年中,這一政策依然在西康反復施行。倘若沒有這些西南省份內陸疆域的拓展與鞏固,那麼日後在抗日戰爭(1937-1945)中,大西南是否能成功地作為支持抵抗戰的大後方值得懷疑。不論從外部還是內部看,清代最大的貢獻在於建構起了近代中國鞏固的地理實體。
第二,清代的第二個重要遺產是它的龐大人口。在清代之前的官方記錄中,中國人口的頂峰是6千萬,儘管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一些朝代,如宋代與明代,實際人口可能超過了1億,但基本的事實是,在一個前工業化時代,若無特別適宜的經濟與制度因素,如此持續的高增長率是不可能實現的。正如我在《中國人口史研究1368-1935》中討論的,這一優異的經濟與制度因素出現於1683年後直到乾隆晚期的國泰民安的繁榮時代,在這一時代中國人口暴增至3億。儘管後來經濟出現惡化,人口與土地比例也不容樂觀,但這一增長趨勢依然無法阻止,直到1850年,人口已經突破4億3千萬。儘管中國受困於人口過多與大眾的貧困,他現在的人口已經超過7億。即便是歷史上最嚴酷的斯巴達式政權也無法改變這一趨勢。要瞭解人口增長的歷史根源,清代的統治又是至關重要的。
第三,清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征服王朝。而它成功的關鍵無疑在於早期滿族統治者制定了徹底系統性漢化的政策。清代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研究文化吸收的複雜進程的個案,它塑造了我們對於中國傳統制度與文化的內在力量的認知。
圖博館
中國的挑戰是西方前所未見的,因此美國政壇和西方精英都對此感到無比震驚。在與西方的溝通中,中國應該把天下體系定位為一種促進因素,它能比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更好地推動國際關係裡的“動態平衡”。
天下體系對政治和文化的一系列巨大影響可能在翻譯過程中丟失,因此中國需要好好加強軟實力,來傳播自己的世界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應止步於膚淺的謾駡,而應展開全球性的嚴肅討論。
(觀察者網李嘉東譯自《亞洲時報》)
回應
天下是中國人對世界地理處於嬰兒狀態時的理解,就不要拿出來獻醜了。
可憐的是從羅馬到美國,西方人拿出的世界治理方案連嬰兒狀態的中國人都不如……兩千年過去了,天下體系居然依舊是人類世界政府的最優選擇,不知該說誰在獻醜……
從這幾個方面看,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成熟的帝國 2019-01-22 何炳棣
近期,史學界頻出大新聞。1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掛牌成立。1月14日,《人民日報》載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強調清史研究的重要性。一直以來,歷史學是冷門專業,看似無用,而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史學名家何炳棣便撰文強調了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清代對於現代中國有著重要的奠基意義。這一朝代不僅為現代中國提供了穩固的地理與民族實體,而且塑造了我們對於傳統制度與文化內在力量的認知。
清代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如果沒有1600至1800年間滿族統治者極為勤奮努力地,並且技巧嫺熟地致力於拓展疆域,中國永遠都不會有今日這樣廣大的疆域,清代使中國成為了一個地理與民族的實體。簡單地統計或許能告訴我們部分的事實。
就所謂中國“本部”(China proper)在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的帝制時期中,中國擁有有效管轄權的邊界大致為1532800平方英里,這只有美國一半的大小。到清末,當滿洲帝國的疆域從它擴張的頂峰時期(18世紀末)經歷了顯著的縮小後,它仍然擁有接近4278000平方英里的土地,比中國人民共和國的領土要大606000平方英里。
圖博館
深入探究中國文化根源就會發現,從形而上的角度出發,天下之外再無他物,因為“天”籠罩全球。所以,正如儒家理想所說的那樣,天下要大同,才是順應於天。
因此,天下體系是包容而非排他的,這裡不再有敵夷的概念,沒有任何國家會被貼上敵人的標籤,也沒有什麼文化是這個體系所無法相容的。
趙對西方體系進行了犀利的解構。他提出,我們所熟知的進步論其實緊緊貼合基督教的敘事邏輯,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現代迷信。
趙指出自從基督教戰勝希臘的異教文明以來,西方的驅動力量就來自一種戰鬥的邏輯。世界似乎是一個好戰的實體,各種群體和部落相互對立。西方征服世界的使命摧毀了“世界”這個概念的先驗的完整性。世界失去了它的神聖屬性,成了一個專供基督教實現普世性勝利的戰場。世界成為了一個客體。
在這樣的世界裡,知識的霸權體系通過傳播方式和對語言規則的壟斷,在社會、歷史、生命、價值觀等所有領域鼓吹一種一神論的敘事。
這個霸權體系中斷了其他文化的知識和歷史脈絡,將其他的精神世界化作毫無意義的廢墟,使它們失去完整性和神聖性。它以進步主義信仰(即世俗化的一神論)為名,貶低了所有其他文明歷史的歷史性;並把世界劃分為中心和邊緣地帶,前者是擁有歷史的“進化的”世界,後者是被剝奪了歷史的停滯的世界。
這種觀點非常接近南方國家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主流批判。
最後,趙回到了老子所說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上面。這與《周易》中所提到的陰陽緊密相關。陰陽是均衡態的功能性隱喻,任何存在的生命力都蘊藏在動態平衡裡。
令反華者惱怒的是,中國目前採取的正是趙闡釋的天下觀,致力於實現國際關係中的“動態平衡”,這對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領導地位構成了嚴峻挑戰。
在《在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指引下開拓前進》一文裡,中國外長王毅對習近平外交思想進行關鍵性闡釋,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外交思想是對過去300多年來西方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創新和超越”。我們必須結合天下理論框架來理解這種說法。
圖博館
中國正在調整當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規則,使其真實反映中國地緣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復興。但這並不是要“推翻”由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國際體系。正如各國“組團”形成的貿易同盟是當前地緣經濟博弈的主角,民族國家仍將持續作為國際體系的支柱。
中國的主要外交原則之一是不干涉別國內政。而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就一直在干涉別國內政,從未消停。
在2016年的“香格里拉對話”上,上海政法學院“一帶一路”與歐亞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相藍欣教授的講話很能體現中國真正的目標。
相藍欣將“一帶一路”倡議定義為通往“後威斯特伐利亞世界”的途徑,即本世紀歐亞大陸在亞洲國家行動下真正走向地緣經濟一體化。這就是為什麼作為戰後國際規則制定者的美國會如此害怕“一帶一路”,以至於要不遺餘力地將其妖魔化。
何為“天下”
有人認為千百年來,中國皇帝受命于天,號令天下,因此“天下”是一種“獨裁體制”。這種說法屬於一派胡言,反映出專業反華人士對中國古典文化最深層內涵的極度無知。
西方要理解“天下”,不妨從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趙汀陽的2016年的著作《天下的當代性》入手,這本書去年被譯成法語,書名叫作《Tianxia:Tous sous un meme ciel》(天下:普天之下)。
周朝(西元前1046-前256年)的天下體系在本質上是一種理論——一種源於古代中國、卻不局限於中國的概念,它能處理“全球化動態形成過程中”的普世性問題。
這個概念像橋樑一樣把古代中國與21世紀的全球化聯繫在一起。在全球化時代,受民族國家、帝國主義和霸權爭奪定義的各種政治概念正在逐漸失去意義,主導未來的新興力量是全面的、包容的、普惠的全球網路,而這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理念。
“天下”是指一個真正以世界為政治主體的世界體系。在西方帝國主義的觀念裡,世界始終是被征服、被統治和被剝削的對象,從來不是政治主體。
因此,我們要比民族國家站的更高、看得更遠,誠如老子所言“以天下觀天下”。
圖博館
英媒:漢服熱,與民族主義無關
英國BoF時裝商業評論2019-01-24:奇幻而非民族主義正在推動漢服復興 從北京到布里斯班和多倫多,隨著漢服愛好者正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種服裝正越來越受歡迎。如今百度貼吧中的漢服愛好者已超過92.5萬人,而2017年初時還不到70萬。
與中國13.9億的人口相比,該數字微不足道,但對中國傳統服裝的日益迷戀將對時裝品牌產生深遠影響力。一些評論人士將該趨勢視為對中國新興民族主義的“花樣翻新”的呼應。然而,對大多數漢服愛好者來說,所謂的正本清源和民族主義並不在其考慮範圍。
在接受採訪的漢服愛好者中,穿著漢服的想法普遍始于對武俠和中國熱播宮鬥劇的迷戀。對中國觀眾來說,二者構成遠比西方影視更天馬行空且更扣人心弦的奇幻世界。“當我很小時,我就喜歡披上被單假扮奇幻電視劇中的角色。”開漢服店的湖州市民孫穎(音)說道。92%的漢服愛好者購買而非自製漢服,其中網購尤其流行。去年11月,淘寶十大漢服店的總交易高達5067萬次,同比激增266%。“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這是一種奇幻和虛無主義,就像許多人眼中的角色扮演或玩角色扮演的電子遊戲一樣。”《中國千禧一代》一書的作者埃裡克•菲什說道。
菲什表示所謂漢服熱確實具有愛國主義底色,但大部分漢服愛好者都是追求其中的時尚和群體元素。“其實,與大多數人認為的恰恰相反,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色彩正變得越來越不明顯,這已得到一些研究的證實。”菲什說道,“在現代中國,年輕人正在承受生活壓力,因此像漢服這樣嚮往更簡單和浪漫化時代的亞文化極具吸引力。”(作者薩姆•加斯金,丁雨晴譯)
“天下”——中國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挑戰2019-01-24 觀察者網
Asia Times網站自由記者佩佩•埃斯科巴
如今“中國威脅論”在美國甚囂塵上,反華者聲稱中國不僅威脅到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對美國共和體制構成致命威脅。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再是發展中國家爭相效仿的榜樣,而美國的言行舉止也越來越像一個寡頭政治國家。正如一些領導人和學者試圖闡釋的那樣,在這一切的背後,是中美兩個大國在觀念和文化信仰上的巨大分歧。
圖博館
無論中國或特朗普政府當下採取何等行動,美國的長期實力優勢都有較大可能維持下去。這些優勢一是地理因素:美國周圍是海洋以及可能長期保持友好的鄰國;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與印度、日本和越南存在領土爭議。美國的另一個優勢是能源:十年前,美國極度依賴進口能源,而今葉岩革命已經使北美從能源淨進口轉向淨出口,與此同時中國越來越依賴通過印度洋運輸的中東進口能源。
在人口結構上美國也具有優勢。根據預期,美國是唯一能保住全球人口數量排行(第三)的主要發達國家。雖然近年來美國人口增長率已經減緩,但不會像俄歐日那樣出現人口萎縮。中國第一人口大國的稱號很快將讓給印度,適齡工作人口將在未來十年內減少。在21世紀主導經濟增長的關鍵技術(生物、納米、資訊)領域,美國仍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在研發方面投入鉅資,在某些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那些宣稱“中國治下的和平”即將到來或美國時代即將終結的人,其實對國家實力的多種來源缺乏全面考慮。
對美國來說,驕傲自滿固然危險,但缺乏自信和誇大恐懼會導致過度反應,這也同樣危險。在恐慌情緒的作用下,美國可能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美國背棄盟國和國際機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人稱讚特朗普政府敢於與中國打貿易戰的勇氣,但這無法解釋為什麼美國要對盟國徵收關稅。
特朗普政府將中國稱作“修正主義”國家,但中國不同於二戰時的德國或冷戰時的蘇聯,它不會對美國的存續構成威脅。中國並不想橫掃世界,也不想踢翻牌桌,它只想在當前的牌局裡獲得更多利益。今天中美並沒有陷入一場新冷戰,至少不是像四十年前那樣的冷戰。隨著我們展望下個四十年,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美國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將不得不適應新形勢。在中美未來的“合作性競爭”中,我們既不應忽視“合作”,也不應忽視“競爭”。
回應
相比與其他保守主義學者他的觀點已經算是清醒的了,但仍然跳不出傳統的歐美零和思想。他只是覺得現在美國過度誇大中國威脅了。而他本質上還是趨於傳統的冷戰思想。
美國研究中國的學者,仍然缺乏對新中國的發展路線的科學定位。新中國到第五代領導人,經歷了打破-重建-發展-和諧-復興的重大歷史階段,新中國與舊中國已經在基本社會結構,共同價值等方面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在這樣的社會基礎上,中國才跳出了傳統歐美零和和冷戰思想,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的新型國際關係。
圖博館
約瑟夫•奈:美國就不能平視中國嗎? 2019-01-21 觀察者網
卡特政府助理國務卿、克林頓政府助理國防部長
中美正在以一場關稅戰來紀念兩國建交40周年,這件事多麼諷刺!有人認為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特立獨行的個人風格造成了現在的局面,但不管2016年誰當選總統,這種緊張局勢都會出現。許多美國人覺得,中國沒有作為一個市場經濟體公平參與開放式貿易;也有不少人對中國不再“韜光養晦”大失所望。潛伏於這些觀念背後的是一種與日俱增的恐懼——害怕中國的崛起會導致美國時代的終結。
歷史上,對均勢格局變動失察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1972年尼克森訪華,是想制衡在他看來越來越強橫的蘇聯。而他也把蘇聯實力的增長理解為美國實力的衰弱,而非將其視作美國“回歸常態”——事實是,二戰後由於人為原因,美國在世界總產值中占比高得不正常。尼克森宣稱世界將呈現多極化格局,但實際上蘇聯的解體卻促成了美國在20世紀末迎來其單極時刻。
今天,高估或低估中國的實力都同樣危險,以美元匯率計算,中國當前的經濟規模約等於三分之二個美國。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這一刻到來的具體時間從2030年到2050年皆有可能,一切取決於他們對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假設。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把伯羅奔尼薩斯戰爭歸結於兩個原因:新興大國的崛起,以及它所引起的守成大國的恐懼。大多數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他這段話的前半句,但後半句也同樣重要。過度恐懼中國崛起可能會引發新的冷戰或熱戰,而這種恐懼是美國能夠避免的。即使有一天,中國總體經濟規模超過了美國,經濟規模也並不是衡量地緣政治實力的唯一指標。在軟實力指標上,中國遠排在美國之後,並且美國的軍事支出是中國的四倍。儘管近年來中國的軍事能力在不斷提升,但仔細研究中美軍事制衡就會得出結論,中國仍不具備將美國逐出西太平洋地區的能力。
美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以及最大的雙邊債權國。但今天,中國是近100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而美國只是57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在未來十年裡,中國計畫借出1萬億美元用於“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設施專案,而美國卻在削減對外援助。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將不僅來源於其市場規模,也來源於其在海外的投資以及發展援助。總而言之,相較於美國,中國的實力有較大可能進一步提升。
圖博館
美對華政策失敗因中國未複製美國模式?崔天凱駁斥
2019-01-18,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參加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國際研討會並在會上發表講話。
孔子有句名言,“四十而不惑。”然而,在我們紀念40周年時,也必須看到對中美關係仍存在一些非理性質疑和謬見。
一個錯誤觀點認為,美國過去四十年的對華政策失敗了,因為中國沒有複製美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模式。很明顯,持這種觀點的人完全不瞭解兩國為何建交,不是為了以一國模式重塑另一國,不是為了消除兩國之間所有不同。至少,中國從未有過任何改造美國的想法,而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一屆美國政府將改變中國社會體制、發展道路或意識形態正式作為其政策目標(楨:?)。
另一種謬見是,中國一直在占美國的便宜。事實上,中美關係一直都是互利共贏的。例如,中美貿易總額從1979年的不到25億美元增長至去年的6335億美元。據中國美國商會最新統計,其74%的成員企業計畫擴大在華投資。美國GDP從40年前的2.63萬億美元劇增至2017年的19.36萬億美元,而2017年中國的GDP是12.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這些年經濟發展的增量比中國一年的GDP總量還要多,我們之間完全是互利共贏。
事實上,不僅我們兩國,整個亞太地區和全世界都從中美關係中受益良多。過去40年來,亞太地區更加穩定,和平前景更加光明,並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在中美兩國通力合作下,國際社會克服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並在推進全球經濟治理方面取得進步。
事實證明,合作符合兩國利益,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因此,我們不應被謬見所誤導,我們需要的是客觀評價過去,清醒認識現在,堅定面向未來。
—我們要加強協調,增進互信,避免戰略誤判。
—我們要加強合作,擴大共同利益,避免惡性爭鬥。
—我們要相互尊重,妥處分歧,保持中美關係穩定。
回應
崔大使說得好,合情合理,有理有節。
發展到了強大的國家,都不能忘乎所以。美國更應該汲取二戰的教訓不要以為是強大軍事國家就可以戰爭來謀取利益,其結果只能是引火焚身自取滅亡。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1-19/doc-ihrfqziz9189780.shtml
圖博館
把經濟發展列為首位不僅僅對中國有利,也造福於世界。自2008年由美國引起的經濟危機之後,中國通過買入世界各地的大量資源以及其他貨物和各種服務,貢獻了世界的經濟發展量的三分之一。而澳大利亞對華鷹派人物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甚至承認,是中國讓澳大利亞成為一片“幸運的大陸”。
由於大量來自中國的工業和基建投資,許多非洲、拉美和亞洲國家開始加速發展。而“假仁假義”的美國又為提升本國中低層人民的生活水準做了什麼呢?
最後幾句
用“虛假新聞”來妖魔化中國只會讓世界變得更危險、更悲慘。美國打著“航行活動自由”的旗號對中國南海的挑釁可能會導致軍事衝突,更會使美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人民的性命面臨危險。
英國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痛苦地發現,中國太大了,其他國家很難威脅到它。美國及其同盟應該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與中國合作,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衝突絕不會帶來利益。越在軍事上花錢,改善人民生活的支出就越少。
(青年觀察者莊蘊菲譯自2018年12月25日《亞洲時報》網站,馬力校譯)
回應
美國民眾並不愛看這種“中國沒威脅”的文章,他們愛看的是中國邪惡,陰險,狡猾,並且最終被光明偉岸的美國擊敗的文章。
美國的病美國人不懂嗎:根本不是,而是明知自身有病但根據自身的能力根本無能為力,除了向外轉嫁別無他法,而環視全球,能解美國之急的除了中國還能有誰?狗急跳牆的美國,面對軍事能力不斷強化的中國,不免心有餘悸,所以也就上演了這出貿易戰的鬧劇。
圖博館
失望沮喪的美國統治精英階級
由於中國威脅到美國的優勢,美國政治、安全以及情報機構對於中國感到十分不快,但美國還不至於採取核武器攻擊,因此束手無策。
事情本不應該是這樣的。美國沒有料到,40年裡中國從一個貧窮而落後的國度轉變成超級大國。考慮到蘇聯的經濟績效,事實上西方各國和日本都嘲笑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戲稱其為“國家資本主義”。同時,他們褒贊印度的發展。
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以及日本十分震驚,因為中國發展得相當出色。1978年鄧小平剛剛開始實施改革開放,主張將教條的中央計劃經濟模式轉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當時中國的經濟總量只是剛剛超過2500億美元。
自那之後,中國經濟增長迅速,在2018年接近13.7萬億美元。此過程中,約有7.5億到8億人口脫貧;中國建起了全球最大最複雜的高速列車系統,建立了強大的太空工程。諸如此類的成就還有很多很多。
40年間,在經濟、科技以及軍事方面,中國幾乎已經與美國不相上下。由此,美國人便感到沮喪:他們難以想像中國成為實力相當的對手,但要阻止中國的發展必須付出超乎想像的代價。
北京真如美國所說的那般“邪惡”嗎?
可以說,共產黨政府要比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各國政府更負責、更服務於社會。根據世界銀行以及其他跨國機構的資料,40年間,中國政府幫助8億人口脫貧,有4億人進入中產階級。由此,中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類的苦難,也實踐了“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圖博館
肯•默克:中國真如美國說的那般“邪惡”嗎?
加拿大卡畢蘭諾大學經濟學教授 2019-01-07 觀察者網
美國政治和安全部門高層似乎正在準備與中國展開一場終極較量。12月1日,美國司法部門請求加拿大政府通過臨時授權令,扣押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隨後,又有兩名中國公民被指控從12個國家的公司和政府竊取資訊。
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偏偏是現在?美國政府想從這些挑釁舉動中得到什麼?
只需簡單看看中國在經濟、科技以及軍事領域的崛起,我們或許就能發現答案。
以名義匯率來衡量,中國經濟總量大約為13.7萬億美元。2018年中國增長率6.5%美國3%,按照這個趨勢,中國經濟將淩駕於美國之上,在購買力平價和名義匯率兩項指標上都成為最強經濟體。
由於平均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9%, 2017年中國在科技發展以及高等教育上分別投入了約2600億美元和1750億美元。而在高等教育方面,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學四個領域(STEM)的投入占主要地位。
每年有600萬名中國學生畢業于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專業,參與研究的人數也不相上下。這數百萬名畢業生是中國最強且最優秀的科學及工程人才。
這或許能解釋以下問題:為什麼中國和美國在創新方面的差距快速縮小?為什麼在5G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高速鐵路等方面中國甚至超過美國?並不是因為中國竊取了美國的什麼秘密。
華為是5G技術的佼佼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訊設備製造商(也有人說是最領先的),接近170個國家使用華為的設備。同時,華為也是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排在在蘋果公司之前,僅次於韓國的三星公司。
不同於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其他國家並沒有指控華為是中國政府的“間諜”。而且法國政府以及德國政府都歡迎華為的投資。
可能因為擔心華為超過蘋果,美國政府禁止華為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並要求加拿大政府扣押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傑佛瑞•薩克斯(Jeffery Sachs)認為,拘捕孟晚舟可能是一次政治行為,這與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的說辭不同。特朗普總統本人也證實了這一指控,他表示,如果中國不願意和他達成所期盼的“交易”,他就會插手此案。
中國並無興趣和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在發展新型武器系統上的大量投入只是為了確保國家有震懾他國的威懾力。最新型號的的潛射導彈巨浪3可以運載十枚核彈,覆蓋12000公里的距離。中國還擁有東風21、東風26、東風31和東風41,依靠這些力量中國擁有了令人信服的威懾力。
jsoujsou
中國隱藏性軍費
(反中者為何炒作中國軍費?
當然是為了宣傳中國威脅論
另參【圖博館】:中國軍費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256050
智庫:中國2018年軍費亞洲第一 增長量世界第一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18-05-02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軍費支出共1.739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去年增加軍費額度為120億美元,為所有國家中增長最多的。不過,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認為,近年來中國軍費的適度增長,一方面為了應對外部威脅,提升保衛國家安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彌補過去投入的不足,更新武器裝備、改善軍人待遇。
相關新聞
軍力報告:中國實際軍費是公佈數字的三倍 2008.03.04中央社(楨:呆歹彎和歐美日一樣都靠特別預算在隱藏軍費等!另參本館:歐巴馬 馬政府預算 《搶救國庫》)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軍費是中國4倍 但中國軍費實際購買力要遠超美2017.03.08新浪軍事
美中新軍備競賽 最終會拖垮誰?
川普擴軍要多造航母 美經濟增速僅為中國1/4或被拖垮
圖博館
美報告:中國大造戰機軍艦新造軍艦超三國之和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018.2.14報導,在美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倫敦分部編制的《世界各國國防預算年度報告》中稱,中國正在建造大量軍用飛機和艦艇,四年來建造的艦艇的總排水量遠遠超過現代化的法國海軍。
回應
隨著中國的經濟利益“疆域”不斷擴大,我們的軍事能力也必須得到加強,這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到美國人嘴裡一說就變味了,那中國就是“威脅”!
美利堅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面對中國崛起之勢,難免要“計算”下自己的“傳統霸權”眼下還剩“幾斤幾兩”,未來還能剩下多少斤兩。於是美國牛仔赤膊上陣,西方“豬柳媒體”群起跟風,各種臭、各種黑層出不窮,好一出稀屎冥煮“集體抓狂”的輿論秀!真乃中華成語“一犬吠日、百犬吠聲”的真實寫照,不禁令人莞爾...哈哈哈哈哈...譬如這篇“驚悚”文章,老夫禁不住想問下:爾等為何這等“懼怕”、“耽心”中國強化自己的國防實力?美利堅軍費是中國的兩倍、三倍,為何聽不見你們狗狗叫喚涅?——中國強大了,美利堅為首的“西方世界”把持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宗教霸權自然被“削弱”;中國人的價值觀、政治體制的優越性愈發凸顯。中國的成功告訴世界,這個星球上,弱小、落後國家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強國之路,不止一條;靠殖民掠奪起家暴富,如今靠各種霸權支撐的“稀屎冥煮”、“撲屎價值”早已“過時”了,只為極少數人利益服務的資本主義政治體制,以及偽善透頂的“冥煮”、“自由”、“人權”,不過是西方超級資本壟斷寡頭財團的玩偶~~ “政府首腦”們維繫霸權、搜刮他國財富的政治工具罷了!
“美國建國240多年,從未遇到如此體量對手”中國又被美國參議員盧比奧點名了
“中國間諜佈滿了全美……這是整個美國社會所面臨的威脅……需要全社會共同面對。”2018.2.13,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這樣形容來自中國的“間諜威脅”。
回應
鼓勵各國優秀學生和學者到美國留學、訪學的是美國,鼓勵他們留在美國的也是美國,現在誣陷他們當中相當的一部分是間諜的還是美國。厲害厲害。
中華泱泱五千年,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國
大國衰落中的焦慮導致的歇斯底里,上一次發作是麥卡錫主義。毫無疑問從美國的焦慮就可以看到美國的衰落,而這種歇斯底里只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圖博館
近日法國《世界報》和美國CNN分別出了一篇報導,繪聲繪色描述中國對非盟總部搞“竊聽”,以及中國公司在非洲靠行賄這一“競爭優勢”打敗西方公司的故事。前一個故事完全是編的、猜的,後一個故事則是用一名香港富商被以行賄非洲權貴的罪名在紐約被捕的個案,推斷西方公司在非洲都是被中國公司用賄賂打敗的。
西方公司來自歐美的僱員們在非洲一派老爺作風,高待遇,低風險。那些西方公司只想賺大錢,不屑掙小錢。西方的對非投資還附加了一系列條件,令非洲國家反感。
作為他們的商業競爭者,來到非洲的中國人風塵僕僕,不懼風險,做事腳踏實地。加之中國的對外合作能力遍及從高端到低端的所有產業,政府對非合作不設政治條件,中國不贏恐怕連西方的上帝都不答應。
其實在中非合作獲得巨大成功之前,西方根本就沒有正眼看過非洲,西方媒體和影視作品對非洲的呈現充滿歧視和偏見。西方從未視非洲為平等的伙伴,他們從來認為非洲是需要教化的,對非援助應是教化那塊大陸的一種方式,這種認識在西方潛移默化,而且根深蒂固。
而中國則真正把非洲當成了平等合作夥伴,從北京這裡,非洲第一次獲得了來自外部大國的尊重,非洲對外合作的潛力及熱情前所未有地煥發了出來。中非關係與西方同非洲的關係有著本質不同,準確說,只有中非經濟關係才可稱作真正的“合作”,而西方同非洲經濟關係的主線仍是前殖民地宗主國利益的延續。
可能一些西方人的確看不懂中非合作的真諦,西方對非關係的有限經驗和對中非合作的知識盲區限制了西方某些人的理解能力。另外還有一些人能看懂,但是他們知道西方不可能學習中國,做出接地氣的改變。不客氣地說,他們很“酸葡萄”,所以罵中國就成了他們的唯一反應。
中國靠行賄而贏得非洲,這種說法何其荒唐。中國在非洲承攬基建項目都是公開招標項目制,企業財務制度嚴格,加上這些年極其嚴厲的反腐敗,使得對外賄賂更難進行。不能說中國所有公司在非洲全都做得規規矩矩,但是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中國公司在非洲發生行賄問題的比率比西方公司發生同樣問題的比率要高。
通過這篇社評,我們也想告誡所有在非洲經營的中國公司,西方媒體、很可能還包括西方的情報機構,都在找中國對非合作的茬,用個別中國公司的問題抹黑我們整個國家。所有中國公司和生意人都需依法在非洲經商,決不可動“用錢開路”的念頭。誰不聽這一警告,很可能到頭來付出代價。
圖博館
第四,還要看到我們的力量是有局限的。中國龐大的市場是目前我們威嚴的最大源泉。遵守在台灣、西藏等問題上規則的絕大部分外國力量和機構都是因為與中國市場有直接或間接利益關係,包括外國政府,也是擔憂中國開展報復會影響他們國家同中國的商業關係。而那些與中國市場沒什麼關係的力量和人,就可能恣意妄為了,我們很難找到辦法制約他們。
第五,我們拿他們沒什麼辦法的那些力量主要是外國媒體、一些議員、激進組織、以及希望衝中國“碰瓷”擴大自己知名度的各種邊緣性力量,等等。
由此看來,今後的鬥爭還要繼續,有效的鬥爭尤其要開展,一些我們確實影響不了的力量則犯不上與他們糾纏。我們要在自己佔優勢的位置上開展鬥爭,發現打不贏時也不必沮喪。我們要清楚誰的贏線都不可能無限長,但卻是可以逐漸延長的。
還有一點我們要很清楚,中國崛起過程中可能一直都會挨罵,都會被挑釁。但是那些罵聲和挑釁會逐漸變得對我們越來越不重要。要說我們埋頭做好自己的事情,別人說什麼都可以無視,但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現實就會是中外不斷磕磕碰碰的,這種磕磕碰碰從我們很在意慢慢會變成別人很在意。重要的是每一次磕碰我們都盡量不吃虧,善於掌握適度,而且最好氣著別人,而不是氣著我們自己。
社評:“西方軍團”想靠嘴巴在非洲擊敗中國2018-02-12環球時報
不爭氣的西方企業在非洲競爭中逐漸向後排,張牙舞爪的西方媒體則走上前台,幫著前殖民主義者以及泛泛的西方朝中國撒氣。偌大的非洲,遙遙領先的中國對非貿易規模,這當中挑一兩個刺出來還是不難的,編一些抹黑中國的虛假故事更是西方媒體的拿手好戲。
這大體就是西方同中國在非洲競爭的看上去有些荒誕的寫照。中國人在對非合作中埋頭苦幹,極盡勤奮。而西方“非洲軍團”最突出的力量是媒體,他們最強有力的工具是嘴巴。
圖博館
社評:中外價值摩擦似越來越多,怎麼辦2018-02-12環球時報
近一個時期,不斷有外國公司或機構在台灣、西藏等問題上發布的錯誤信息被發現,導致中外輿論頻頻摩擦,萬豪、無印良品、ZARA、奔馳等大公司先後跌跤。另外五角大樓的網頁圖片、韓國電視台的字幕也被發現問題,給人的印像是,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
面對無窮無盡的這類摩擦,我們今後該怎麼辦也作為問題被一些人提了出來。其中有一些人認為這種事情根本管不住,中國人對它們反應過激會被外界看成我們不自信,反而會增加一些外部勢力刻意挑釁我們的興趣。比如德國U20賽場上出現“藏獨”標語,中國球隊罷賽,那麼以後“藏獨”分子就會更樂於使用這一招。
不能不說,這是兩個價值體系十分複雜的博弈,很難用一個絕對的原則來指導千變萬化的具體情形。在此我們嘗試對以往的經驗和主要難點做一個梳理。
首先,鬥爭是必要的。拿台灣問題來說,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本來就是一項艱難、有代價的工作。選擇和平統一,就意味著我們需要用日常的、不斷的付出來代替一場劇烈的流血代價。只要台灣問題存在一天,我們就不能幻想可以不為防止“台獨”的惡性膨脹花費成本。
第二,鬥爭總的來看是有效的。由於不斷努力,“台獨”“藏獨”的影響力大體都被控制住了。各國政府、與中國大陸存在緊密聯繫的外國公司、機構以及個人都建立起了對這些問題“很嚴肅”的認識,有了一旦在這些問題上踩中國紅線必將招致中方反制的相當肯定的預期。一些重要的規矩應當說在中外之間已經形成。
第三,“小粉紅”群體是互聯網時代監督外界嚴格遵守中外之間規矩的一根鞭子。他們每錯必究,誰錯抽誰,而且“雖遠必誅”。他們的征伐有時候管用,有時候未必管用。國內一些人欣賞他們愛國,另一些人則嫌他們“太激進”,認為他們有時讓中國“自取其辱”。不過客觀看,“小粉紅”幾乎成了各路犯規者最懼怕的力量。現在台灣藝人幾乎沒人敢耍兩面派了,各大公司也變得圍繞中國紅線越來越謹慎小心,其中很大一部分壓力就來自那些“小粉紅”。
圖博館
美參議員炒作“中國銳實力” 敦促美大學關閉孔子學院
近些年,中國國際影響力得以穩步提升,其中不乏“軟實力”的功勞。但這卻讓一些西方人士“看不下去”,他們偏要將其渲染成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體現”,聲稱中國通過“滲透顛覆別國政治、學術等”,為中國宣傳積極的一面,並將其統稱為中國的“ 銳實力 ”。
在這一概念提出後,孔子學院便成為首當其衝的目標。2018.2.5,一直對華不友好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聲稱,由中國政府資助的孔子學院是中國對美國的“外國滲透”活動之一,為此他公開敦促該州4所大學和1所高中,結束與孔子學院項目的合作關係。
孔子學院是一種文化項目,但馬可·盧比奧妄稱,這是中國對美國的“外國滲透”活動之一,目前全美共有100多個孔子學院,而該機構是由中國政府主導的,“只教授中國認可的歷史、文化、政治等”。
不過,北佛羅里達大學(UNF)校長約翰·德蘭尼對此表示,該校的孔子學院運作並沒有接到任何投訴,他認為沒有理由停止這一合作項目。兩名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並不教授政治學,他們只教漢語。如果沒有他們,大學的中文課程會變得更少,“我們已經努力在使校園變得國際化了”。大學委員會審查和批准孔子項目在UNF落地,已經過本土化改良和鼓勵聘用在美國出生的中國教師。此外,他還質問批評者,“是否真的認為孔子學院在招募間諜”。他表示,外國教師不談論政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報導稱,去年秋天,西佛羅里達大學決定終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並稱這或是因為學生缺乏興趣。
西方常拿孔子學院來炒作稱是中國“銳實力”。去年年底,《經濟學人》也曾發文污衊稱中國的“銳實力”是一把“能穿透文化壁壘,改變西方價值觀的利刃”,其列出的“罪證”中就有孔子學院。
而對於這樣反复拿“孔子學院”炒作“中國威脅”一事,我外交部早已作出表態稱,美國所有孔子學院都是美國大學自願申請,由中國高校與美國高校合作開辦的,所有教學與文化活動全部公開、透明。中方根據美方要求,提供教師、教材等方面的幫助,從未乾涉過學術自由。
相關新聞
全球已建立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2017.12.11
回應
一面是美帝上層人紛紛讓孩子學漢語,哪怕是十幾萬刀的學費都在所不惜。而另一面,孔子學院面向普通學生提供低成本的漢語教學,結果不讓開。
說明中西方力量對比已經易位,西方害怕被和平演變。
圖博館
中國衰退:慢慢陷入倒塌式的惡性循環
作者: 金偉倫
出版社:領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31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真將陷入蕭條?
資金非法流出中國居榜首
江下習上李嘉誠加速撤離
信心動搖,老百姓不敢花錢了
習近平掌控經濟的信心動搖
中國經濟要跌回全球平均值
中國真的進入通貨緊縮時代了嗎?
新年經濟增長靠什麼?
巨龍減速,亞洲準備好了?
中國恐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李嘉誠新年加速撤離再放危險信號
跨國企業爭相向中國快速投降
城市大躍進造就諸多“鬼城”
中國“超越”市場的改革之路
報告首長:東北經濟告急!
各地市長傻眼,43號文件或改變中國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談大數據
王岐山老伙計的肺腑之言
防火牆把中國科學從巨人肩膀上拉下來
焦慮的中國人
作者: 茅于軾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15
內容簡介
「中國正走在十字路口,或者繼續30年的輝煌,或者進入不穩定的搖擺期。」
中國晉身經濟巨人,為何民怨卻與日俱增?
深層次矛盾不解決,將引爆政經大變局?
經濟學界良心、「佛利民自由獎」得主茅于軾,直面中國改革頑症、貧富皆怨之危,把脈下藥的敢言之作!
中國社會矛盾日深,未來步向崩潰,還是延續輝煌?
大國已經崛起,中國人卻充滿怨氣。焦慮根源不僅是貧富懸殊或貪污腐化,而是社會不公義,官員不講理。追求GDP卻犧牲人民幸福,甚至引來「中國崩潰論」之說,預言巨變一觸即發。
站在發展路口,中國下一步應如何走?如何在大危局尋求化解的機遇?被喻為「經濟學界良心」的著名中國經濟學家茅于軾,直搗改革開放的弱點,指出社會及政治危機與經濟問題一脈相承,只有建立保護財富的體系,順應市場和公正的洪流,中國才能在改革頑症中扭轉乾坤。
目錄
前言 正視社會不公
第一章 蝸居在中國
第二章 窮人為何貧窮
第三章 富人如何致富
第四章 消除貧富分化
第五章 人權與中國社會
第六章 人民和國家利益
第七章 自由市場必勝
第八章 未來世界如何
8.1 中國人口隱憂
8.2 尋找「人間天堂」
圖博館
為什麼中國經濟走向崩壞:大國空巢下的危機與出路
The Road to Ruin
作者: 李國平
出版社:有意思
內容簡介
2010年初,美國《新聞》周刊將「中國經濟的崩潰」列為「2010年十大世界預測」第二位。同年,《紐約時報》以「做空中國」的大標題發表了對華爾街空頭大師詹姆斯‧查諾斯(James Chanos)的採訪。中國過多的貨幣造就了房地產泡沫,一旦其經濟體系無法繼續支撐新的固定資產投資,中國的經濟增長程度勢必大幅放緩,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崩潰。
實際上,除了通貨膨脹接近5%外,中國經濟算是平安度過了2010年,而且增長率還達到9.7%。在中國政府推出房產限構的禁令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沒有下跌,更沒有泡沫行將破裂的跡象,「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說法似乎已經不攻自破。
然而,中國經濟沒有在2010年崩潰,並不意味以後就不會崩潰,因為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崩潰的那些問題並沒有隨著2010年的過去而消失。
數年過去了,中國經濟的「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有日趨惡化的跡象。在繁榮的表面之下,中國經濟仍然效率低下,缺乏創新能力,過度依賴投資與出口,而且,貧富分化極端。
目錄
第一章 效率低下的經濟增長
第二章 沒有消費的經濟增長
第三章 沒有創造力的經濟增長
第四章 脆弱而效率低下的金融體系
第五章 特權集團壟斷國家經濟
第六章 三大差距危機
一、全球最嚴重的貧富差距
二、農民的生活為什麼這麼苦?
三、東部六省市占了中國富豪的一半
第七章 資源與環境危機
第八章 人口危機
第九章 出路在哪裡?
一、停止「GDP崇拜」
二、「王者富民」
三、民進國退
四、約束政府權力
結語 中國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公平中國
作者: 王福重
出版社:中華
出版日期:2014/07/25
內容簡介
公平是未來很長時期中國面臨的最嚴重挑戰,本書論述了其中所涉及的最重要的14個問題:農村、義務教育、高考、大學、養老、醫療、住房、食品安全、慈善、稅、公共預算、央企、外匯儲備、計劃生育。在所有這些方面,我們都需要以公平為準繩,進行傷筋動骨的改革,這樣才能走向一個和諧的社會。
圖博館
中國,失控中:大陸的機會和危險都失控,有人套利、也有人心血落空,你得先認清哪些現實
「中国の夢」は100年たっても実現しない
作者: 山田順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27
內容簡介
權威機構一直在替中國背書、按讚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2060年,中國的經濟平均成長率為
4.0%,美國為2.1%,中國將成為全球之首。
將成為全球之首
◎高盛集團繼金磚四國之後,提出中美逆轉論:中國成為經濟的世界第一大國。
◎北京政府宣布,2020年中國人將登上月球(月亮將成為超級核彈基地)。
但住在大陸的人,會告訴你:
◎中國的水和油都遭到汙染,食材再好也枉然。
◎從農村到城市各省都有癌症村:四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罹癌。
◎每天都有爆炸案,大工廠會爆、連番茄西瓜也會爆!
◎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高居世界第一。
郎咸平說──中國進入從亂局到變局關鍵十年!:金融、樓市、食安、教育等改革,重裝上陣!
內容簡介
► 中國金融「一身病」:中國股市先天不足、實體經濟萎靡;保險業停留在美國一百年前水準,還在靠欺詐賺錢;再加上國有銀行壟斷,最終導致「負利率」,中國金融圈,亂!
► 貪腐除不盡,春風吹又生:賣官鬻爵,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審批制更是腐敗的「源泉」。想用高薪養廉與運動式反腐止貪,難!
► 霾害愈演愈烈五十年:霧霾籠罩七分之一國土,然政府始終無作為。唯有讓PM2.5和政績考核掛鉤,霧霾問題才能獲得解決。
► 新型城鎮化引發「逆城鎮化」危機:農民工數量不再激增,地方政府搞的建設「大躍進」無人埋單,製造更多「空城」。「逆城鎮化」則導致有效勞動人口減少,地方財政負擔更沉重。
► 詭異瘋漲的樓市:通膨,讓老百姓把錢投入房地產;製造業利潤下滑,令企業家把錢投入房地產。這兩股熱流,讓中國房價一發不可收拾地瘋狂上漲。
► 房產稅壓垮房市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地方政府無地可賣,製造業低迷難收稅的情況下,房產稅成為支撐地方財政的新稅源,完全背離了原本的「均富貴」初衷!
目錄
序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第一篇 中國改革重裝上陣
第二篇 經濟弊病無處遁形
第三篇 金融變局迫在眉睫
第四篇 社會危機一觸即發
圖博館
中國經濟底氣
作者: 陳琳琳
出版社:財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9
內容簡介
每當中國經濟遇到困境,中國崩潰的論斷便被提出來。然而,中國崩潰論的預言一次次的落空。“中國崩潰論”預言的落空,激發了它的對立面“中國模式論”的流行。
專制窮國可能停滯發展幾十年,卻並不發生政治崩潰。真正的問題是,領導階層願不願意降低增長目標,讓增長更能建立在可持續的基礎上,還是會覺得有責任繼續堅持那些居高不下的增長目標?
自改革開放國策被確立30 多年來,“社會主義威權政體”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因沒有實施激進的政治經濟變革而保持了政治上的穩定,使得一個能夠對經濟發展施加主導掌控力的“有為政府”成為可能;其次“有為政府”選擇了正確的發揮比較優勢的經濟戰略。
不過,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依賴於政府主導的巨量投資不可持續下去,已經到了盡頭。目前包括習近平在內的精英集團,是否意識到問題有多嚴重和緊迫?
赤色浪潮:Made in China蘊含的挑戰與機遇
作者: 高先民, 張凱華
出版社:上奇資訊
出版日期:2015/11/30
內容簡介
曾經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現今Owned by China,中國擁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造訪英國,大把的中國訂單為這次訪英行程鋪好了紅地毯。BBC中文網直指,中國正用人民幣買下英國。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闢分析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發展、世界地位,涵蓋中國經濟發展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各個領域。
2010年,Google正式關閉中國版搜尋引擎,高調退出中國市場。
然而,中國網路產業發展急劇增長,現今全球網路公司市值最高十強,亞洲占了4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及京東,全來自中國。
面對看得到卻吃不到的中國市場,美國科技大腕怎能不著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與臉書執行長祖克伯的互動,尤其引人好奇。
不論「Google重返中國」「2016中國對臉書解禁」的傳聞真偽,都直指一個不可擋的趨勢──.CN時代正在來臨。
目錄
1.「中國製造」-新「世界工廠」正在崛起
2.「13億」-充滿無盡想像的大市場
3.「人民幣」-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金融符號
4.「A股」-全球資本市場的奇蹟
5.「.CN」-中國的互聯網世界第一
6.「改革開放」-中國符號的前行動力
圖博館
從世界工廠變世界市場,中國13億人的驚人消費力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場,然而許多外資卻也發現,他們在中國生存日益艱難。全球頂尖的中國商業經營個案分析團隊,從歷史、政治、企業管理三大面向,深入淺出剖析當前中國政府的實力和目的,大膽直陳中國經濟成長的關卡與在中國做生意的陷阱。所有現在或未來打算在中國投資經商者,來往兩岸的跨國企業經理人、上班族,都應該一讀。
目錄
推薦序 放不下的第六力——不確定性的根源 馬紹章
導論 重新檢視中國經濟奇蹟
第一章 迷思與現代中國之形成
第二章 黨公司:中國紅色資本主義的興起與侷限
第三章 工程國家:路的盡頭
第四章 計劃革新?
第五章 在中國獲致商業成功
第六章 全球中國:權力的極限
第七章 中國2034
2016年中國難題
作者: 劉金山
出版社:外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5
內容簡介
在美國智庫的報告中,中國被列為2016年全球最重要也是最不穩定的因素。
其實,中國股市今年開門大黑,已經反映中國人自己深深的憂慮。但是,這不僅僅是溫家寶濫發貨幣的遺禍,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已將獲利空間榨乾,現在已經到了結構性的銅牆鐵壁面前,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回到幾年前的黃金時代。
在內政上,民眾將權貴集團譏諷為「趙家人」,但沒有人找到辦法緩解他們與平民的對立情緒。幸而,一般百姓只是將怨氣宣洩在口頭上,新疆人卻是以命相爭。中國立出《反恐法》,也就將分離分子當作恐怖分子予以摧毀。只是生死恩怨已經深根了。
在外交上,「擻幣」很多國家還是頗有效果的,但並非萬能,南海島權之爭沒有顯示出和解的前景。中國是否真有打算硬拼一場?也許這就套住了中國雄心。
圖博館
「+」指的是「連接」,即連接傳統各行各業;「跨界融合」是全書的主要概念,也是書中諸位倡導者不斷強調的重點。
本書從理論層面、實踐經驗等多角度切入,全方面闡述互聯網結合各產業的趨勢,推薦給關心傳統產業轉型、互聯網新經濟等具備前瞻性思維的讀者。
目錄
第一篇 「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之因
第一章|「互聯網+」國家級行動計畫
第二章|「互聯網+」時代的六大特徵
第三章|順勢而為,勢是什麼
第二篇 「互聯網+」連接一切
第四章|互聯網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
第五章|用「互聯網+」連接未來
第六章|開創移動互聯網新生態(1) 眾創空間
第七章|開創移動互聯網新生態(2) 微信
第八章|開創移動互聯網新生態(3) 泛娛樂
第九章|連接社交網路
第十章|連接數位鴻溝
第三篇|「互聯網+」行動計畫
第十一章|行動計畫導引
第十二章|互聯網+工業
第十三章|互聯網+金融
第十四章|互聯網+能源
第十五章|互聯網+健康、教育
第十六章|互聯網+智慧生活
第十七章|互聯網+X
第十八章|時代的風口
強國不強?:中國國力與經濟成長的極限
Can China Lead?: Reaching the Limits of Power and Growth
作者: 雷影娜, 柯偉林, 沃倫‧麥克法蘭
原文作者:Regina M. Abrami,William Kirby,F. Warren McFarlan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6/29
內容簡介
哈佛商學院、華頓商學院著名中國通最新力作!哈佛商學院熱門課程菁華!
面對中國空前快速發展,中國企業又是如何與全球競爭?
從傳統製造業到網路電商,中共的政治影響力無所不在,外資企業的機會又在哪?
到中國經商,技術早晚會被轉移或偷走,你能保護自己維持領先嗎?
公司的中國風險組合有適當的避險安排嗎?
以黨領政下,為什麼中共依然沒有安全感?國內維穩、國防事務仍然占極高預算比例?
圖博館
◎第二章 一種深厚的文化價值觀
約翰‧奈斯比及夫人:中國是蘋果,美國是橘子
約瑟夫‧奈伊:在曲阜感悟中國軟實力
勞倫斯‧庫恩:中國夢並非模糊空洞的口號
趙錫成、趙小蘭父女:中國夢意義深遠
沙學文:將中國夢注入中國製造
凱瑞‧布朗:中國歷史應是西方的必修課
彼得‧聖吉:中國包容文化將重獲新生
柯偉林:中國很強大,但還不夠自信
◎第三章 一種獨特的政黨制度
約瑟夫‧奈伊:反腐就是增加中國共產黨的軟實力
皮特‧鮑泰利:民主的要義是為人民負責
貝淡寧:當代賢能政治是中國的大進步
大衛‧麥克萊倫:高效是中國體制的巨大優勢
廖燃:腐敗與政治制度無關
托尼‧賽奇:學美國沒什麼意思
◎第四章 一種成功的經濟模式
斯蒂芬‧羅奇:戰略思維是中國發展奇蹟的精髓
吉姆‧奧尼爾:中國成就是令人敬畏的尺規
米夏埃爾‧普法費爾:德國對中國企業沒有偏見
馬西莫‧羅依:中國房地產不是華爾街式泡沫
理查‧福爾德:中國經濟不會有「雷曼時刻」
蓋爾‧拉夫特:中國不必為減排「忙於招架」
◎第五章 一種中國式的和平崛起
包道格:中國崩潰論已成笑料
季塔連科等:中國抓住了重要戰略機遇期
塔德烏什‧霍米茨基:中國發展有利於全世界
艾瑞克‧霍布斯邦:中國降低了全球戰爭的危險
黛博拉‧布羅伊蒂加姆:中國為非洲打開了一扇門
傑克‧斯奈德:中國離過度擴張還很遠
愛德華‧N‧魯瓦克: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恐慌在加劇
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美國沒有能力阻止中國崛起
古斯塔夫‧格拉茨:歐洲的抱怨上不了臺面
馬丁‧雅克:西方年輕人在思考,為什麼中國做的好
拉納‧米特:作為二戰盟友的中國,不該被遺忘
互聯網+:中國經濟成長新引擎
作者: 馬化騰、張曉峰 等著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30
內容簡介
騰訊官方唯一正版授權
瞭解中國國家級戰略「互聯網+」權威讀本
中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2015年首度提出「互聯網+」最新指標政策
中國傳統企業正在飛速轉型!
當「互聯網+」的革新如大潮來襲 台灣勢必得站在浪頭上
跨界融合,連接未來無限可能
「互聯網+」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新常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首度提出「互聯網+」國家級行動計畫,認為據此發展順勢而為,將能提升國家未來社會經濟的水準。
圖博館
我們誤判了中國:西方政要智囊重構對華認知
作者: 季辛吉, 約瑟夫‧奈伊, 大前研一, 法蘭西斯‧福山, 約翰‧奈斯比 等著
出版社:風雲時代
出版日期:2015/07/21
內容簡介
從「中國崩潰論」到「中國威脅論」,
到底是誰要崩潰?誰才是最大威脅?
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中國模式」是什麼?
中國的「軟實力」又是什麼、表現在何處?
誰才是當今世界真正的超級強權?
不能小看的中國實力,你該了解的中國真相!
本書集結了《環球時報》記者於二○○九至二○一四年對西方政要、學者的部分專訪,採訪對象包括季辛吉、法蘭西斯‧福山、約瑟夫‧奈伊、美國前總統卡特等四十一位西方政要和智囊。作為西方長期深研中國、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智庫成員,他們不僅曾經銳利地對中國提出批評,也具有面對中國崛起而承認現實、自我糾錯的勇氣。本書所集結的文章反映了他們對西方種種「誤解」的最新認識,也集中反映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現實與趨勢的重新認知和判斷。
目錄
序言一 請不要誤判中國 張維為
序言二 瞭解中國很難,但必須瞭解 金燦榮
◎第一章 一種新型的大國關係
季辛吉:中美有責任建新型大國關係
約瑟夫‧奈伊:中國變富,中美都會受益
法蘭西斯‧福山:中國崛起對我的理論形成挑戰
卡特:美中合作既是機遇也是責任
布里辛斯基:美民間對華批評源於無知或焦慮
大前研一:中國的發展對日本不是威脅
桑德施奈德:中國就像一面遠方的鏡子
恩道爾:中美關係的不利因素在美國
斯蒂芬‧佩里:國際權力偏移中國讓西方不爽
米爾斯海默:我希望我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
道格‧班道:現在是美國真正改變其對外政策的時候
休‧懷特:澳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促進中美平等對話
圖博館
美聯航亞裔被打視頻在華熱傳美媒竟稱“中國故意宣傳”
這兩天,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將一名華裔乘客強行拉下飛機並將其打傷的視頻在國內引起廣泛討論。然而,一些美國媒體不僅不反思美國聯合航空的相關製度不合理,反而倒打一耙,稱這一事件在社交媒體上的廣泛傳播是源於中國政府的“縱容”。
2017.4.11,美國《外交政策》網站發表詹姆斯•帕瑪斯的評論文章,稱中國政府允許相關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反映了中國政府想要通過這件事打碎一些中國人頭腦中的“美國夢”。
回應
話都讓美國媒體說了。平時說中國打壓言論自由。這會兒說中國不打壓是不對的
哎,美國媒體信用已經臭了
要有製度自信啊,要堅持普世價值啊,你美國人現在怎麼都害怕民眾的自由言論到了這個程度,太讓人失望了。
美國人打美國人,關中國屁事,中國吃瓜群眾圍觀還成罪過了。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4_12_403325.shtml
圖博館
為了維護西方關於現代自我的認同和想像,其渴望確定性的滿足就不得不依賴美國哲學家杜威所說的「情感替代品」,比如信任、恐懼或幻想。通過這些慾望和情感(而非科學理性),我們周圍世界的確定性重新變得可知。可是在所謂的自我和他者——比如西方和中國——之間,往往缺乏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確定性,而是由恐懼和幻想填補未知的空白:通過恐懼,中國可以被確定為「威脅」,而通過幻想,中國則被定格為「機遇」。這些關於中國的所謂客觀知識,與其說是分別來自國際關係中的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理論,不如說是西方追求確定性的慾望在中國的折射。甚至可以說,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本身也是西方學者追求國際關係中的確定性的體現(比如米爾斯海默的「大國政治的悲劇」和福山的「歷史終結論」)。
我們對新的、不熟悉的事物的理解,往往建立在我們對身邊已知事物的理解之上,舉一反三,推己及人。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關鍵在於我們很少能夠清醒自覺地認識到這種理解的局限。在西方的中國觀察家中,這種自我反思精神尤其匱乏。這就是為什麼當大家都在忙於「觀察中國」的時候,我們應該同時觀察「中國觀察者」。因為正是他們的主流話語在左右很多人對中國的理解和建構,並進而影響西方對華政策的制定。在這個意義上,中國與西方(包括美國)的關係並非僅僅是由雙方決策者、雙方的內部體制、文化以及外在的國際格局所決定的。西方關於中國崛起的敘事本身就是中西關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前西方對中國的所謂「兩面下注」政策,正是這兩種中國研究範式在西方對華政策實踐上的反映。因此,當中國人在批判西方的「中國威脅論」時,同時應該認識到它和「中國機遇論」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如果中國希望西方能夠對自己加深理解、減少偏見,那麼僅僅靠增加交往和交流、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西方在對自身的塑造和認同方面保持不變、沒有反思的話,那麼其對中國的認識也將很難超越「威脅」和「機遇」的範式。
中國雖然在經濟上崛起了,但是中國的崛起沒有突破西方主流話語對其的構建和再現。這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揭示在中國發展與西方尤其是與美國的關係時,其挑戰不僅僅是利益和政策層面上的,更重要的是話語層面上的。通過研究西方關於中國崛起的話語,而不是像很多學者那樣「直接」研究中國對外關係本身,本書希望能夠引起讀者對話語在國際關係中重要作用的重視和思考。
圖博館
但是,果真如此嗎?西方人睜眼看中國了嗎?不能否認,不少西方學者和觀察家在中國研究方面造詣精深,不乏真知灼見。然而,同樣不可否認,至少在國際關係學領域,西方很多學者和觀察家對中國特別是對「崛起」的中國的論斷卻每每徘徊在「威脅」和「機遇」之間。為什麼在他們看來,中國要麼是「威脅」,要麼是「機遇」(或者是「威脅」加「機遇」)?這些觀察中國的範式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告訴我們真正的中國?這本書從這些問題出發,對當代西方(尤其是美國)有關中國崛起的敘事進行了解構和剖析。
本書認為,這些看似關於中國的西方敘事,其實根本上並不是在解說中國,而是西方構建自我的一種需要和體現。所謂「中國威脅」或「中國機遇」,其言外之意是對於西方的威脅或機遇。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中國都被視為一個「他者」,用於區別乃至反襯西方對自我的想像和塑造。中國作為「威脅」的敘事背後所體現的是,西方是現存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安全提供者。中國作為(經濟或政治)「機遇」的話語背後所透露的是西方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超前性」和「優越性」,因此它有機會和能力去影響中國的發展進程,最終會將中國融入世界,使其變得更像「我們」。這些有關中國的話語和敘事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研究中長盛不衰,不是因為它們準確描述了中國的現狀,而是它們更能告訴西方一個西方人所普遍願意認同的自我。對中國的「客觀」描述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自傳」。
這就是為什麼在很多西方人的眼中,中國在近代以來都被視為「威脅」或「機遇」,從「黃禍」、邪惡的「傅滿洲博士」到「紅色威脅」,從西方傳教士眼中的「希望之地」到西方商人趨之若鶩的「中國市場」,不一而足。這些「中國」話語使西方能夠把握中國的確定性,知道中國是什麼、不是什麼。但是可以看出,這些確定「知識」的獲得,與近代以來巨變中的中國並沒有太大關係,而是源於西方以現代理性主體自居時追求確定性的慾望。對於現代理性認知主體來說,世界是可知的、存在可循的客觀規律。然而,當面對中國這樣一個龐大複雜、捉摸不定的「他者」時,西方這種追求確定性的慾望卻難以得到真正滿足。但是如果承認中國真的不可預測,那麼西方也就不成其為現代理性認知主體了。
圖博館
第五章 「中國威脅論」:自我實現的預言
構想一個敵人的代價是什麼?
「中國威脅論」范式及遏制政策的社會建構
作為社會建構的「中國威脅」:相互回應的一例
民族主義和強權政治思維:大眾和知識分子對西方遏制的回應
美國的遏制與中國的外交回應
作為自我實現預言的「中國威脅論」
第六章 「中國機遇論」:虛假的承諾和錯誤的前提
中國機遇:一個正面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中國機遇論」范式的錯誤前提
「中國機遇論」的虛假承諾
超越對自我與他者的絕對性建構
單邊轉變還是相互回應?
一種特殊的關系?
追求中國的歸附:不可能實現的使命
第七章 幻滅的國際政治
「還擊」:西方對華戰略的強硬轉變
幻想中國與西方的幻滅
從幻滅到恐懼:范式轉換與對華政策調整
從希望到幻滅:作為「中國幻想」的「中國機遇論」
第八章 中國觀察:走向反思和對話
中國知識和自我反思
中國知識與對話
中國崛起的西方敘事:徘徊在威脅和機遇之間2016-06-27國際先驅導報
在這個炎熱的6月,一本關於西方眼中「中國形象」的學術新著正式出版,這就是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國際關係學高級講師潘成鑫先生的《國際政治中的知識、慾望與權力:中國崛起的西方敘事》。長期以來,無論是在西方國家還是在中國,「西方對中國認知」都是一個人們關注的議題。潘成鑫先生此書主要從學術角度回答以下問題:為什麼中國向世界所做的「和平崛起」承諾至今不能讓西方消除對中國威脅的恐懼?為什麼講述「中國故事」首先需要了解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敘事?在此,本報特邀請潘先生對其新著進行介紹,供讀者簡要了解此書。
這本書所關注的是西方眼中的中國形象。對於這一話題,想必大部分中國讀者並不陌生。自近代中國開始睜眼看世界,到今天中國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國人非常希望了解世界是如何看中國的。常言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概從國外尤其是西方人的眼中,也許可以幫助中國人更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國家。
圖博館
國際政治中的知識、欲望與權力:中國崛起的西方敘事
作者: (澳)潘成鑫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潘成鑫,畢業於北京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國際關系學高級講師、阿爾弗雷德•迪肯公民與全球化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外交、中美關系、中澳關系、西方中國學研究及批判性國際關系理論。曾任世界知識出版社《國際關系學名著系列》的編委,先后在墨爾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北京大學任訪問學者,2015年秋應邀到外交學院講學,2016年獲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Endeavour Research Fellowship。
張旗,北京大學博士。2012~2016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獲北京大學法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被評為北京大學和北京市優秀畢業生。2012年獲山東大學法學(國際政治)碩士學位,所撰寫的碩士論文被評為山東大學和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外交和全球治理。
目錄
第一章 引論:西方對中國崛起敘事中的知識、欲望與權力
中國崛起文獻的涌現
中國觀察很少觀察自身
為什麼要觀察中國觀察
知識、欲望和權力:一種解構和建構分析框架
本書概要及簡短反思
第二章 威脅與機遇:一副雙焦鏡
中國崛起的西方解釋范式
什麼是范式?
「中國威脅論」范式
基於能力的「中國威脅論」話語
基於意圖的「中國威脅論」話語
「中國機遇論」范式
「十億顧客」:經濟機遇論
中國的民主化:政治和道義機遇
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全球一體化的機遇
「我們都是熊貓對沖者」:雙焦鏡的糾結
第三章 恐懼和幻想:西方自我與他者想象中的新殖民欲望
中國觀察實為現代西方的一種自我想象
畏懼中國:西方/美國殖民欲望中的「中國威脅論」范式
「中國威脅論」反映的是西方自我想象
「中國威脅論」范式中的西方自身建構
建構他者的「中國威脅論」
作為西方和美國自我幻想的「中國機遇論」范式
「機遇論」范式對中國的他者化
作為西方自我想象的「中國機遇論」
第四章 「中國威脅論」與恐懼政治經濟學
權力/知識與恐懼政治學
「中國威脅論」與美國的恐懼政治經濟學
美國軍事凱恩斯主義和軍工復合體中的「中國綜合征」
美國「中國威脅論」群體中的權力知識互動
圖博館
“中國的崛起和發展將引領全球化進入一個全新模式,這一新型全球化將不同於以往只關注貿易的舊全球化,而更多關注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發展。”《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作者阿米塔•阿查亞日前在清華大學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表示。
加拿大學者阿查亞是波音公司國際關係學院講席教授、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教授,他撰寫的《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一書引起國際學者熱議,今年1月該書中文版在中國出版。
他在這本被譽頗具前瞻性的書中預言,不管美國本身是否衰落,以美國軍事、經濟和意識形態為根基,服務於美國權力和宗旨的戰后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終結。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終結,全球化正在轉變成一種新的模式,”阿查亞對記者说,“這一新型全球化將不同於以往只關注貿易的舊全球化,而更多關注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發展”。
阿查亞说,過去,全球化基本上由西方國家主導,而新型全球化將更多地由東方世界主導,尤其是中國及印度等國家。
阿查亞列舉了幾個趨勢來说明他的觀點。首先是從經濟角度看,西方國家所占世界GDP比例正在下降,預計到2050年,發展中國家將占世界GDP的60%。其二,世界貿易格局正在從發達國家間的“北北貿易”以及“北南貿易”,逐步走向發展中國家間的“南南貿易”。此外,投資也是一個指標,除去日本外的亞洲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投資的最大來源。
阿查亞認為,中國對全球化的最大推動來自基礎設施領域。他说:“基礎設施不僅關乎貿易,更是一個關乎發展的領域。比如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已經超過了吸引外資,而且中國正在努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還是亞投行的發起者。”
“投資和基礎設施的全球化更適合發展中國家,因為這些國家在需要貿易之前,更需要基礎設施。”阿查亞说:“這意味着,全球化正趨向於以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為重點。這是不同於西方的全球化。”
阿查亞還指出,以往西方國家推動的全球化多以武力干預來支撐,比如殖民主義可以说是曾經最大的全球化,且西方的全球化不斷干涉和侵蝕很多國家的主權。而包括中國等東方世界的國家,會更加尊重主權並遵循不幹涉原則,會更加重視共同發展。
“這將是非常不同的全球化。”阿查亞说。
圖博館
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
作者: (加)阿米塔•阿查亞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內容簡介
西方霸權的時代已經結束,以美國軍事、經濟和意識形態優勢為根基並且獲得服務於美國權力和宗旨的全球機構支持的戰后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終結。但是,取而代之的會是什麼呢?中國的世界秩序?美國霸權的重構形式?包括主要大國和新興大國在內的地區化的全球合作體系?在這本書中,阿米塔•阿查亞單刀直入地回答了上述問題。他指出,盡管美國仍將是世界事務中的主要力量,它卻已經失去了按照其自身利益和形象塑造世界秩序的能力。美國將成為塑造世界新秩序的眾多支柱之一,其他支柱包括新興大國、地區力量和新舊大國的合力。最后,他認真思考了美國、新興大國和地區行為體要在這個去中心卻相互依存、復合的世界中為促進穩定必須追求的政策。
《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一書主要考察了「美國的世界秩序」衰落的問題,作者圍繞「美國的世界秩序」以及「自由主義霸權秩序」這兩個術語,分析美國架構的世界秩序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地區組織、新舊大國和新興國家對世界秩序構建的影響。他挑戰了西方國家關於世界秩序的傳統觀點,反對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書中關於建立在維也納會議基礎上的世界秩序的論述,也不同意約瑟夫•奈認為美國將繼續在軍事、經濟和軟權力領域維持首要地位的觀點。作者認為未來的世界秩序將是一個相互依賴的、多極的世界秩序,而不是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
阿米塔•阿查亞,印度裔的加拿大籍學者,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國際關系學教授,美利堅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際關系學傑出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外交關系、人類安全、國際關系、地區主義以及國家安全等,曾出版《建構安全共同體》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 一個復合的世界......001
第二章 單極時刻的興衰......019
第三章 自由主義霸權的神話......053
第四章 新興大國:其他國家的炒作?......095
第五章 地區的世界......127
第六章 共謀的世界......165
《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作者:中國將引領未來全球化2017.3.13 新華網
阿查亞指出,以往西方國家推動的全球化多以武力干預來支撐,比如殖民主義可以说是曾經最大的全球化。而包括中國等東方世界的國家會更尊重主權並遵循不幹涉原則,會更重視共同發展。
圖博館
澳紀錄片揭“中國威脅論”真相:美曾花40億美元造謠2016-12-13
上周末,澳大利亞著名記者兼導演約翰•皮爾格歷時兩年拍攝的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在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紀錄片頻道播出。
這部旨在“打破沉默”的影片用事實證明,美國一直叫囂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但實際上真正在亞太地區“耀武揚威”並構成威脅的是美國。
形成包圍中國的巨大繩索
目前住在英國的皮爾格告訴RT,在西方,“中國威脅正成為大新聞,媒體敲擊著戰爭的邊鼓,讓世界準備好將中國視為新敵人”。然而“新聞中沒有交待的是,中國本身正面臨威脅”。
皮爾格在紀錄片中稱:“美國(軍事)基地用導彈、轟炸機、軍艦等形成了一個包圍中國的巨大繩索,從澳大利亞穿過太平洋到亞洲甚至更遠的地方。”
皮爾格本月2日在美國《反擊》雜志網站撰文稱:“二戰後美國領導的最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增強正在進行中……與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煥發新生類似,中國經濟力量的崛起被稱為對美國統領人類事務的‘神聖權利’構成‘存在性威脅’。”
操縱媒體刻意制造敵人
皮爾格拍攝的紀錄片同時暗示,美國廣為傳播針對中國的刻板印象,阻止輿論了解“中國真實的樣子”。
他刊登在《反擊》雜志網站上的文章也指出,2014年,以所謂的“信息主導”——即操縱媒體或制造假新聞——為由,美國五角大樓燒錢40多億美元,發起針對中國的宣傳戰,將中國描述成“自由航行”的威脅。
皮爾格指出,隨著世界經濟力量重心迅速向亞洲轉移,美國以在該地區部署大部分海軍力量作為回應。
“在華盛頓,這一大規模軍事力量集結被稱為亞太戰略轉移,目標就是中國,”皮爾格說。
“對美國未受挑戰的軍工業而言,每年的獎勵就是從近6000億美元的國防花銷中獲取巨額利潤,”皮爾格說,“最聰明的武器需要敵人。”
圖博館
紐約時報:美國總統選戰 醜態畢露 舉世鄙夷 2016-11-07聯合報
美國總統投票前七十二小時,紐約時報以「別提候選人付出的代價了,美國為這次選戰的付出更慘」刊出專論,指出二○一六年大選,是美國政治制度遭舉世鄙夷譏諷最嚴重的一次。這次選戰卻將美國政治醜陋面赤裸裸攤在世人面前,且暴露美國這個以民主理想自我界定的國家,其實和第三世界民主停滯國家一樣,成為反民主勢力受害人。
這次選戰充斥謾罵、性醜聞、貪腐指控,川普還說他擔心做票。美國這個品牌究竟失去多少光澤,目前無法量化。
美國人一度自覺是舉世羨慕的對象,現在則常覺得處境尷尬。美國的品牌仰賴美國夢,美國商家向來將牛仔褲等商品包裝成美國夢的一部分,向全球行銷,如今全部聽從建議,取消類似廣告。
回應
這次美國大選,醜態畢露的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等所謂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選邊站,積極充作希拉蕊的打手,每天批評的矛頭直指川普,不管道理只問立場,天天洗選民的腦,完全喪失了媒體中立的基本原則。
這次美國的大選,把二戰後國際新秩序,全世界民主系統設計的核心價值『商業帝國利益派』四處發動戰爭.掠奪全世界的資源,美國國內分贓不均、內部爆發嚴重衝突,讓全世界的人民直接戳破民主的神話
美是金錢立國! 假民主!
是的,美國不要再輸出民主了,你們的制度並不是最好的
美國總統是間接選舉 即使獲多數人支持 仍然落選 :在1824年、1876年、1888年及2000年曾出現過。
另參【圖博館】:中國大戰略 《絲路文化海上卷》 藏疆港台獨之毒藥 民主的烏坎之路 假民主自由之名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民主的類型》 中國式媒體監督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與韓朝 中國與東協東協加三 中國崛起(二) G2 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日筷箭之爭 中國市場 對中貿易戰 大陸經濟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雙率大戰 對中貨幣戰 二馬二印鈔二後果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入世》 俄烏戰爭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一) 民主偽形(二) 《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伊斯蘭革命 《歐洲新霸權》 《歐元》 歐豬四國 《歐洲共同市場》 《費城神話》 美善的《帝國》 《歷史的終結》 《文明衝突》 《美國的分裂》 《美國時代的終結》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全球反恐戰爭》 《恐怖主義威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
圖博館
其後,這些示威者轉往附近的干諾道中和西邊街交界處示威,占據了十字路口,令交通癱瘓,而現場所見,當時大概有數百人。
在與示威者對峙多個小時後,警方於凌晨12時採取行動,從3方面推進,逼使示威者回頭向東走向中環方向,但推進行動時而進行,時而停頓。
凌晨2時左右,有個別示威者向警員投擲磚塊後,警方採取終極行動,派遣俗稱「速龍」的特別部隊驅趕示威者。
在短短10多分鐘內,示威者四散,占據行動結束。
香港宣誓事件反釋法遊行 警民爆發衝突2016-11-06聯合報記者李春╱即時報導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就香港立法會兩名青年新政議員宣誓風波釋法,香港民間人權陣線今天下午發起萬人遊行反釋法。中方駐港官員說絕不讓港獨分子進立法會。
香港民陣今天下午發起遊行,反對人大釋法。遊行隊伍下午三點半由灣仔修頓球場出發,五點到達終點中環香港終審法院,在法院前集會。
民陣發言人說,有一萬一千人參與遊行,感到滿意。民陣召集人區諾軒說,人大常委在香港法院審理宣誓事件的司法覆核期間釋法,是破壞香港的法治的行為,希望人大常委撤回釋法的決定。
部分參與團體社民連、香港眾志、工黨等,接近遊行終點後就繼續前行,準備遊行到大陸駐港中聯辦示威。警方舉黃旗指其違法,雙方一度對峙,最後開放一條行車線放行。
但也有人支持人大釋法,一個叫「保衛香港運動」的團體,在分域街附近集會,約有五十人參與。
大陸駐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下午召集香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中聯辦,講述人大常委釋法。張曉明指港獨言行觸犯一國兩制底線,危害國家領土完整及統一,絕不允許港獨分子當立法會議員,釋法主要針對港獨。
張曉明又說,中央已預計到,部分香港人對人大釋法持抗拒態度,部分年輕人可能採取激烈行動,但為保持原則,即使抗爭行動難以避免,會堅定地應對。
回應
支持釋法,捉拿暴民。
香港这些英皇民的逻辑就是:他们可以打砸抢,可以骂你支那猪,你却不能用法律制裁他们。其實以前英國管治香港年代,香港不像現在那麼自由、民主。
圖博館
相關新聞
中聯辦:絕不容許“港獨”分子就任立法會議員
人民日報微信:是時候給“港獨”分子一次徹底教訓了!
港民眾期待“人大牌釋法消毒水”澆滅“港獨”
中央出手 港府:人大常委會將主動釋法
內地學者:釋法有助維護法治權威和香港民生福祉
港媒力挺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釋法
环球网社评:人大释法打击了“港独”和极端势力
英媒妄称释法系香港终结的开始 中方:不要干涉中国内政
多名“港獨”分子或失去议员资格 “港独”终遭主流民意唾弃
港議員不依法宣誓 人大:不得就職 港獨議員喪失資格
环球网社評:香港社會千萬別中了西方輿論的招
西方妄稱破壞香港司法獨立 外交部:中國不是你們在亞洲的傀儡
回應
不僅要釋法,還要對一切分裂國家的跳梁小丑施以重刑!
趕緊通過第23條吧,具體應該在刑法裡增加分裂國家罪,可操作性就強了。
香港是中國的,你要獨立,請滾出中國。
這是修改基本法!
這是修改法律?你的智商真值得懷疑。法律條款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用解釋的,但是有人肆意利用法律條款概括性往別處解釋,那就要說明法律的本意了。
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誰觸碰底線,就應該從嚴懲處誰,國家完整的根本大義,誰都不可違背。
港示威者試圖重演占中 但被驅散2016.11.07 中央社
香港一批年輕示威者6日晚試圖重演「占中」運動,但占據馬路數小時後被警方驅散。事件起因緣於泛民主派以民間人權陣線名義舉行遊行,抗議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香港立法會宣誓事件釋法。
遊行於下午3時半由港島灣仔修頓球場出發,向西遊行前往位於中環的終審法院,泛民各黨派代表都有參加,包括民主黨、社會民主連線、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
民陣方面宣布有1萬1000人參加,警方則說有8000人。
遊行於晚上結束後,部分激進年輕示威者沒有散去,而是轉往西環的北京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大樓示威,期間他們曾衝擊維持秩序的警員,警員向他們噴射胡椒噴霧。
圖博館
回應
裡面那個黑中國的文風,完全是中國公知的風格啊,燒成灰也認識。
人不要臉最可怕
文人之筆利於刀劍,古來如此
手段精巧,內心邪惡。西方政治幾百年來一貫如此
儒以文亂法,果真如此啊
結果出來之後,不管誰當選,都會有人說是民主的勝利。再順便黑一波某國沒選票。民主國家誰上台都一樣,民主再差都比沒選票強云云。
http://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16_11_08_379857.shtml
全國人大通過香港特區基本法第104條解釋2016.11.07新華社
新華社快訊: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7日上午經表決,全票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7日釋法通過發表談話。該發言人說,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及個別候任議員在宣誓時宣揚“港獨”主張,侮辱國家、民族引發的問題,對基本法有關條文作出解釋,明確了依法宣誓的有關含義和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這一解釋,表明了中央政府反對“港獨”的堅定決心和意志,維護了基本法的權威和香港法治, 順應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完全必要,正當其時。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連日來,香港許多政界人士紛紛表示,人大釋法就是為了遏制“港獨”。
有關立法會議員宣誓的問題,目前在香港正在進行司法程序,香港高等法院最快下週一才會作出判決。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認為,人大釋法選在這個時間段是有技術上的考慮,有利於澄清本地法律模糊不清的部分,“就算法官盡快裁決,還都會有一段訴訟時期,在香港也可能上訴到終審庭,也許最快也要一年半載,在這段時期內,怎樣的宣誓才有效,怎樣才符合《基本法》第一條、第104或者其他條款的要求,才能當特區的議員,這方面香港的法律就很不清晰,所以人大常委在法律上早日將有關的法律原意澄清,是有幫助的。
………..
圖博館
大選中,媒體的表現最為詭異,可以說打破所有底線和禁忌。在共和黨初選時,紛紛炒作特朗普的出格觀點,頗有嗜臭如飴的感覺。結果很快就把特朗普這個政治素人變成了全國著名的政治新星,為他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立下汗馬功勞。
這種反常的背後首先反映了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困境:傳統媒體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單靠不痛不癢、四平八穩的報導已經不可能贏利。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把市場效應放到極高的位置。所以即便特朗普表現得很政治不正確、很不靠譜,只要能吸引眼球,媒體便一擁而上,充當了他傳播的媒介。雖然,職業道德讓位給了生存壓力,透著一番無奈,但吸引眼球賺取點擊,短期內還是得利者。
那段時間,特朗普利用媒體或者主動被媒體利用做得十分成功。
只是沒想到,美國媒體“溫飽”之後,還有餘力追求“淫欲”。等到進入兩黨對決階段,各大媒體又打破長期以來的中立、客觀原則,一邊倒地站在了希拉里的一邊。
我在美國觀選期間,雖然選舉已經進入尾聲,但媒體的風格依舊。《New York》雜誌封面是特朗普誇張、醜陋的特大頭像,封面標題則是大大的《LOOSER》。《大西洋月刊》乾脆發表社論:請不要投特朗普。
至於各家紙媒和電視台每天的主要內容就是攻擊特朗普。出版界也出了紅寶書——《特朗普語錄》。
顯然,這一會兒,媒體發現先前自己玩火玩過了頭,但悔之晚矣。於是只能不顧“節操”,鼎力支持希拉里以求“彌補過失”。然而,這種為了“正確”的目的,不顧手段的風格一旦成為傳統,後患無窮。
也難怪美國著名的媒體人庫克在一場研討會上說:“紙媒的方式在我看來違反了所有新聞報導的準則。”
當然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對媒體的觀察並不僅僅局限於大選,還有對中國的報導上面。這裡面不妨以西方媒體的標杆《紐約時報》為例。
最近《紐約時報》有這樣兩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其春秋筆法簡直讓人自愧不如。
這一次大選重創美國的軟實力,把展示其製度優越性的機會變成了一場鬧劇乃至悲劇。但《紐約時報》的文章竟然還能把這個“制度事故”轉化成對中國的攻擊。
.........
圖博館
川普唱反調 歐巴馬4壯志難酬
接納非法移民遭擋 待川普、新國會決擇
歐巴馬推寬赦非裔 川普:縱容販毒
川普要恢復禁運 美古伊朗關係恐退回原點
TPP觸礁
相關新聞
RCEP 觸礁 亞洲國家紛紛琵琶別抱TPP 天下雜誌 2015.11.22
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川普)反TPP與亞太國家焦慮 中時社論 2016.8.5 TPP遇阻 多國欲投中國RCEP懷抱
英媒:是時候宣布TPP臨床死亡了
天災黨爭不斷 安倍放棄在本屆國會通過TPP
聯合報:G20峰會 看中俄縱橫 憂台灣孤立:中(一帶一路)俄(歐亞經濟聯盟)戰略方向一致;美國歐(TTIP)亞(TPP)布局難產。
百日大計 川普怎打造新美國
川普第一步 先弭平被撕裂的國家
川普勝選釋善意 市場巨震後趨穩
Fed臉綠 下月升息生變
川普經濟解方…減稅、增支出「把就業帶回美國」
川普傾向孤立主義…亞歐中東 美恐放手
世界權力版圖重劃
民粹川普 掀起歐洲反體制政潮
老美移民加拿大 不是笑話
美歐反體制怒火 愈燒愈旺
國際關係巨變 …全球瀰漫濃濃震驚、不安
習近平電賀川普當選:中美管控分歧、合作共贏
川普勝選 陸:盼中美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陸學者:川普保護主義 陸反有戰略機會
印媒稱美大選致決策停擺 中國出手撬走美兩重要盟友:菲律賓、馬來西亞
环球网社评:中国为何无需担心美国总统更迭:中美关系已经不是华盛顿一方说了算,更不是白宫的某位阶段性主人说了算,是由华盛顿和北京共同塑造,且北京塑造的能力在增强。
張小寶:為了證明美國媒體在大選中客觀中立,中國磚家也是拼了2016-11-09
本屆亂象頻頻的美國大選迎來了最後時刻,許多人心中的“尷尬癌”大概終於可以切除了。大選中美國媒體的偏向也令人大跌眼鏡,遭到了美國國內外的諸多批評。然而,美國媒體產業發達,積累了許多粉絲擁躉,為其辯護者“理直氣壯”,毫無尷尬,氣勢一點不輸批評者。筆者最近就抱著學習的態度,認真研究了一篇媒體界專業人士的辯護文,果然受益匪淺。
圖博館
票數多卻落選 民主黨再一次飲恨2016-11-09經濟日報
截至美東時間早上8點10分為止,柯林頓的全國總得票數為59,163,675票,贏過川普的59,027,971票。逾13.5萬票的領先差距,使柯林頓成為歷來第五位贏了總票數,卻輸了大選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候選人高爾(Al Gore)在2000年的激戰中,以些微票數領先小布希,但最終以五張選舉人票敗選。
川普贏了!外媒分析四大原因
選前民調完全失準,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票數領先的4大原因:
第一,川普獲得無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壓倒性支持。有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在幾次大選較傾向共和黨候選人,但2016年多轉向支持希拉蕊。第二,歷史紀錄顯示,低收入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富裕的選民傾向共和黨,而收入與教育相關,使得每個水平收入指數的選民,對於兩黨的支持率有大幅更動。第三,少數族群如拉丁美洲裔、非洲裔及亞裔壓倒性支持希拉蕊,但支持率仍普偏低於四年前的歐巴馬。而川普在白人族群的支持率,與歷代共和黨候選人的支持率相當。第四,川普獲得男性選民壓倒性支持,但女性選民也沒有減少。
主流媒體民調崩盤 沉默之聲集體反撲2016-11-10聯合報
川普勝出,各家主流媒體眼鏡碎一地。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瑪格麗特.蘇利文指出,美國記者從來沒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一回事,因記者大多出身良好,不相信川普這個歧視殘障者和少數族群、以性騷擾女性自豪的人真的會當選,就算目睹大批選民嘶吼著想要改變,也視而不見。記者無法看清美國社會真正發生的事,只是不斷查詢喜愛的選舉預測網站,並暗自感到安心。蘇利文說,川普顯然嗅到了美國大眾對貿易和移民等議題的憤怒。雖然許多記者報導這些美國人的挫敗與幻滅感,但並不真的當一回事,只一廂情願地相信,得體和禮貌在美國仍然很重要,像川普這樣粗魯、言詞激烈的人一定選不上。
國內學者則表示,從英國脫歐公投到這次美國大選,顯見民調和真實民意差距太大,值得思考。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提到,川普的支持者是相對沉默的一群,當然也是民調無法反映的原因之一,這群偏向藍領、中低階層選民的主動或被動「沉默」,也是因為所謂的「主流媒體」沒有讓他們的聲音出來。台灣閱聽眾接收到的是美國自詡自由派大眾媒體的詮釋,他們型塑出來的川普形象,是充滿負面爭議的狂人。隨著科技發展變遷,過去包括電話、出口民調等傳統訊息收集方式,亟待重新思考改變,因為其結果是否充分反映意向,已經是一個問號。
圖博館
當然,中國的賢能政治仍然存在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正如美式民主的理想與現實之間也存在差距一樣。但是西方的思想家們應當支持中國建立具有民主特色的“選賢任能”選拔模式,不是嗎?對於一些西方學者而言,這也許像一劑苦口的中藥般難以接受。就我個人而言,我也是在中國住了許多年,與中國的朋友、同事多番交流思考後才願意接受這一觀點的。除了選賢任能,中國還有其他的政治制度選擇嗎?難道西方人只應支持那些恰好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中國異見分子”嗎?這難道不是殖民思維的遺毒嗎?
也許我的這一番評論對華志堅和梅凱悅並不是很公平。長期以來,我十分欣賞他們的博學,以及他們深入淺出的中國現代史著作。或許他們在與中國學者的交流過程中,評判政治的規範標準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樣,我十分希望了解他們用怎樣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政治的進步與倒退,為何與評價美國政治的標準不同?(青年觀察者張成譯自《世界郵報》)
回應
他引用的以色列學者尤銳是希伯來大學東亞系主任,我本科班主任的先生。我班主任本人是一位研究以色列的中國學者,她本人相當愛國、理性。或許也讓其先生能夠對中國有一種比較客觀的認識吧。
西式選舉不是民主,決策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不管何種體制,其作用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覺得不合適,啥都白搭
西方民主,本質上就是抗性性民主,宗教性民主,當他們開始把政治制度當成宗教一般信仰以後,其他政治制度自然就成了他們眼中的“異教徒”。中國的政治制度,本質上就是延續了中國幾千年的精英治國、中央集權。中國人潛意識裡,善政與善治才是第一位的,西方那套我們就敬謝不敏了。
關鍵問題不是有沒有其他制度可能性,而是歷史發展是唯一的,我們不能再去冒險去實踐無法保證比現在更好的社會制度,這才是探討這類話題的第一甚至唯一基礎——中華民族不能再在製度選擇上去冒險了。
http://www.guancha.cn/BeiDanNing/2016_09_24_375308.shtml
圖博館
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選賢任能”的政治觀念可能和“政治統一”一樣深入人心。從孔子以降,絕大多數的中國思想家們都認為,優秀政治體制的目標應該是甄選並提拔德才兼備的人才;他們爭辯的主要是“何為德才兼備”,以及如何衡量品德與才能。從隋朝開始,中國“選賢任能”的政治理念就以科舉考試的形式製度化了下來,中舉的考生在基層政府鍛煉,按照能力逐級獲得提升。
與“政治統一”的價值觀一樣,“選賢任能”也曾在20世紀的時候遭遇了理念和實踐的雙重衝擊。但在經歷過短暫的激進民粹主義之風和“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領導人很快重建了“選賢任能”的政治體制。雖然今天的“選賢任能”與古代科舉內容有別,但在形式上幾乎沿襲了後者。
但是,不管中國有怎樣的政治現實,也不管其未來變化方向如何,華志堅和梅凱悅等自由民主主義者仍然會批判當代中國“所謂的'選賢任能'”治理體系,而極力宣揚民選政治領袖的種種好處。如今,在除朝鮮以外的其他國家,很少有人支持家族傳承的獨裁統治——即使這些根植於歷史的政權被證明是穩定的。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認為中國的“專制”具有道德特殊性呢?
不過仔細想想,“選賢任能”的政治體制真有那麼糟糕嗎?我在新書《賢能政治:為什麼尚賢制比選舉民主制更適合中國》中,為這一政治體制進行了辯護,藉此機會簡要概括一下我的觀點。其一,“選賢任能”的理念在中國深入人心,它比民主選舉等其他政治形式更穩定。其二,政治民調顯示人們對中國的官員選拔模式支持度一直很高。其三,中國對下一代和全世界都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它需要選出經驗最為豐富、知識最為廣博的領導人,他們不應只為眼下這一代人著想。第四,科技的快速進步和突如其來的金融衝擊、自然災害等都需要思路清晰的領導人們做出快速而全面的反應。最後,“選賢任能”的官員選拔模式與基本人權和廣泛意義的民主價值相吻合,中國在基層政府實現民主選舉,也有政治協商、信息公開、質詢反饋等機制保障。
“選賢任能”避免了通過“一人一票”形式的多黨選舉產生國家最高領導人。中國需要有機制來盡可能確保最高領導人經驗豐富、視野廣闊、思維長遠,避免讓“中國版特朗普”進入權力核心。
圖博館
貝淡寧:西方人批評中國時,須避免殖民主義思維
清華大學倫理學、政治哲學教授 2016-09-24
【2016.8.25,《世界郵報》主編內森·加德爾斯發文“中國為何擔心西方煽動顏色革命”,建議西方避免挑戰中國的根本性政治制度,並指出中國價值觀和政治制度的形成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對此,美國歷史學者華志堅和梅凱悅發表“專制對中國微妙的政治傳統構成危害”一文反駁加德爾斯,強調中國存在多樣的政治傳統,指責中國政權和殖民者有相似的思維,都不願下放權力,放開民主化進程。鑑於華梅二人對中國政治傳統的理解存在失實之處,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貝淡寧撰文闡述中國發展為單一制國家的歷史源流,並指出不可簡單套用西方政治框架評價中國政治。該文首發於《世界郵報》,觀察者網全文翻譯,以饗讀者。】
............
評價中國政治的發展不應唯“自由民主”是論。......以色列歷史學家尤銳(Yuri Pines)在其知名作品《展望永恆帝國》一書中寫道,戰國時期的政治思想家雖然政治主張迥異,但是他們都認可單一君主治理下的國家統一,這此後也成為了中國政治思想的基石。“政治統一”的原則解釋了中國帝制、皇權和政治制度發展的根源,以及中國政策和政治制度穩定的緣由。尤銳認為,儘管中華帝國的歷史中時有亂世和分裂,但是中國根本的政治體制、社會政治和文化特徵總能恢復穩定。“政治統一”的原則也解釋了為什麼20世紀早期“聯省自治”等政治主張無法得以實現的原因,因為這些主張與中國主流政治價值觀向左。
簡而言之,主流政治價值觀念在立法者和普通民眾的心中根深蒂固,並作為動因促成了某些結果。尤銳認為,中國共產黨可以被視作單一制國家和最高權威的具體體現,但當代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不同於古代家族承繼的帝王,前者是由“選賢任能”的程序產生的,任期也往往不會超過兩屆。無獨有偶,加德爾斯也認為,人們維護單一制國家的深刻觀念影響著當代中國領導人的政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些政策往往總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誠然,當下中國的非主流政治觀點,如美式對抗式政治、三權鼎立等政治理念也許會在未來獲得民眾的認同,並取代主流價值觀念。但在拿不出強有力證據的情況下,這也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圖博館
德媒:德國兔群大規模死亡或因感染“中國病毒”
“ 中國病毒正在消滅德國兔群!”德國《世界報》2016.9.6以此為題寫道,德國人目前飼養200萬隻家兔,這些擁有蓬鬆毛髮的可愛小動物正面臨死亡威脅——它們面臨一種來自中國且具有很強侵略性病毒的威脅。
文章說,這種致命病毒叫新型兔出血症病毒。《圖片報》說,所謂“中國病毒”,是因為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首次發現,目前在德國傳播的是“中國病毒”的激進變種。位於波羅的海利姆島上的德國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中心近日表示,這種病毒是2015年從法國傳到德國的。
“今年感染這種病毒的兔子明顯比上一年多。”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中心發言人賴因金說。2015年,德國有148只家兔染上這種病毒。今年截至8月初,已有275隻兔子感染病毒,患病的既有家兔也有野兔,沒有被統計的兔子數量更多。
這種致命病毒十分“霸道”,一旦感染,任何兔子都可能流血致死。家住安那貝格-布赫霍爾的妮可勒有80只家兔,最近都感染病毒死了。
《圖片報》說,現在給兔子接種疫苗非常困難。德國兔子養殖協會的負責人歐文表示,德國七八成家兔不接種疫苗,加快了疾病傳播。而且,這種病毒還通過動物分泌物等傳播。目前,德國有關部門正在商討如何遏制“中國病毒”。
回應
尼瑪德國兔子死亡也扯上中國,德國人真不要臉。
圖博館
日經新聞歸納的主要結論有:日本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持謹慎態度。將近5成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在十年後的增長率為“2-3%”。談到對華商務的方向性,認為該從中國“撤退”的佔15%,“縮小”為40%,兩者加起來佔了55%。這可以視為日企今後對華經濟活動的主要特點。認為“維持現狀”的佔37%,而主張“擴大、發展”的僅有8%。
日經新聞是一家嚴肅的報紙,但報導中國政治、社會,要么用香港、台灣小報上報導的內容,要么從美國或者日本的諜報機關道聽途說地拿到一些三手或四手信息進行報導。日本的媒體大致如此,關於中國的政治或者社會報導,要么是為了娛樂化,要么是國家諜報機關顯示其存在的一種方式,談不上對中國的解讀,也經不起時間的驗證。
在大學裡只是學習了半個學期經濟學課程的人,都知道經濟的快慢除了進行歷史上的比較外,還有一個橫向比較的標準。
十年後,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像日本估計的那樣,每年增長2-3%,也不是沒有可能性。但現在的美國也是只增長2-3%,卻不見日本媒體談美國經濟行將崩潰。如果和日本自己做比較,日本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大致也就0.2%,十年後更難以保證浮出水面。中國的經濟規模在10年後,按IMF的預測也是日本的4倍左右,況且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東西部、城鄉差距巨大,發展潛力非日本所能比。類似於日經新聞那樣寫作出的中國經濟文章,在日本並非少數。
................
回應
走了容易,想再進來就沒那麼容易了。理性的分析一下,日本目前的支柱產業為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日本退出的原因並不是所謂的“去中國化”,而是實在是混不下去了。日本所謂的去中國化,其實是loser的說法,就好比你考試考不過學霸,你就說學霸要威脅我,學霸要崩了。
看看從去年開始一二線瘋狂飆漲的房價地價,日本人說中國崩潰難道沒道理?一個以房地瘋狂上漲維持所謂經濟增長的國家不崩潰天理難容!
中國經濟持續崩潰三十年……你們開心就好
日本輿論界從未間斷對日本民眾的洗腦,為反華做鋪墊。以日本的NHK紀錄片《日本與朝鮮半島兩千年》第四集為例,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把中國威脅論向前推了1500年。日本的反華宣傳是長期有預謀,有系統的,深入廣泛的滲透在日本社會中的。在那樣的反華輿論中浸泡日本民眾無法認識到中國的真相與日本的問題,在對華問題上依舊極易被右翼政客利用。
圖博館
中日關係每況愈下日本企業開始去中國化
陳言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在中國讀者熱心看里約奧運會的時候,日本媒體一點沒有減少在中日島爭、中國南海問題、二戰等方面的報導。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1945.8.15,日本宣布“終戰”(戰敗),8月中旬的戰爭報導是日本戰後的一種傳統,這個傳統不會因為今年的奧運會而改變。
另一方面,日本媒體也注意到,日本天皇再度表示了對戰爭的“深刻反省”,而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已經連續4年,絕口不談以往任何首相在相關儀式上必談的“對戰爭的反省”。
現在日本國家的兩個方向已經明確:第一,安倍內閣不會改變與中國堅決對立的外交方針;第二,日本企業的“去中國化”愈發明確。
書籍能對一個國家在某些專業問題的長期觀察分析上反映一二。很多時候書籍反映出來的情緒,也能夠較長時間內影響那裡的讀者。
但,很可惜,在日本書市上看到對現代中國的分析只有兩個結論:中國強大是日本的威脅,中國弱則意味著這個國家很快就會崩潰。這個結果讓一些理性思考的讀者無法相信,帶著這樣的疑問,找遍了日本的書市,但讀者最終能看到的也還是這樣兩種書籍。偶爾有一次機會,筆者看到書店裡在銷售一本《2020年的中國----“新常態”帶來的變化與事業機會》(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
安倍內閣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已經獲得了絕對勝利,政權本身進入到了超級穩定的階段,按理說,已經無需通過炒作中國威脅來維持政權的穩定性。安倍希望的修憲,也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與周邊國家製造一些摩擦,但修憲並不是半年、一年能夠完成的,繼續炒作中國威脅的需求理論上講不是很大。
但如果從更大的國家政策看,日本國家本身在經濟高速增長後,進入長達二十餘年的失落,這讓太多的日本學者、官員認為中國必然會步日本後塵。
受日本政治及輿論的影響,日本企業正在改變其對華態度,尤其是今後十年的對華政策,“去中國化”已經成為既定方向,初露端倪。
日企“去中國化”為何?
7月29日,《日本經濟新聞》刊登了該報與美國·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CSIS)共同在今年5月底到7月中旬,就中日關係問題所做的調查報告。該報告主要調查了2827名科級以上的在日本民間企業里工作的公司中層。選取這個級別的人進行調查,應該更能夠對中長期的中日經濟關係作出展望。
圖博館
外媒瘋傳:天宮一號隨時撞地球2016-07-14 17:29 世界日報
「中國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了嗎?」、「中國的天宮一號可能撞擊地球嗎?」——近日,多家西方媒體打出這樣聳人聽聞的標題。
英國《獨立報》網站12日報導稱,中國2011年發射升空的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本應在指令控制下墜入大海,但「業餘天文觀察者」托馬斯多爾曼稱,他一直在觀察天宮一號的運行,認為天宮一號已失控,隨時可能以「自由落體的方式墜落並撞擊地球」。他的這一論調之前被英國《每日郵報》、美國space.com網站發表。
天宮一號是中國實施空間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原設計壽命為兩年。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入軌,今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由於超期服役兩年半時間,其功能已於近日失效,正式終止數據服務。根據預測,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將在今後數月內逐步降低,並最終再入大氣層燒毀。
《獨立報》稱,天宮一號在「自由落體」時,會像其它失控衛星一樣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因此墜落地面的只是熔化的鐵塊,不會對地面產生嚴重撞擊。但由於天宮一號體積巨大,墜落過程中未完全燒毀的部分若落在居住區仍會引發災難。《每日郵報》11日則援引美國「分析製圖公司」天文動力學家凱爾索的話稱,該中心監測到,最近幾年,天宮一號的高度一直在以最緩慢的速度降低,這說明其處於穩定狀態。
但環球時報引述分析人士言論表示,這樣的炒作報導非常業餘。現在經常有一些西方媒體炒作中國航空航天技術對他們造成威脅,這其實是將「中國威脅論」轉移到太空領域而已。
該分析人士指出,在早期,由於技術不到位,也有像美國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失控墜落的情況。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對於一些小的近地軌道的航天器,一般不太用管它,它在大氣層中基本上能燒毀。即使有些沒完全燒毀,對地面的威脅也很小。對於在近地軌道運行的大型航天器,不容易在大氣層透過高溫完全解體,所以一般採用人工控制方法讓其墜落到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墳場。
圖博館
華盛頓郵報:北京投放凍豬肉世界經濟受波及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美媒稱,北京市政府將在未來兩個月向市場投放610萬磅(305萬公斤)凍豬肉。這項計劃的目標很簡單:在豬肉價格同比上漲逾50%的情況下降低肉價。官員們說,隨著這些豬肉進入市場,預計肉價將下降約18%。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016.5.5援引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稱,這是北京市首次實施此類計劃,不過中國試圖控制豬肉市場的嘗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豬肉對於中國的重要性是難以估量的,因此中國的豬肉價格可能會在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出人意料的連鎖效應。
報導稱,隨著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放開養殖業,中國的豬肉消費量激增。中國現在既是世界第一大豬肉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一大豬肉消費國,豬肉消費量目前佔中國肉類消費總量的60%左右。中國人消費的豬肉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
報導稱,近年來,中國對豬肉的巨大需求意味著該國的整個經濟都可能受到豬肉價格波動的影響。2007年,由於瘟疫導致中國的大量豬群死亡,豬肉價格在一年之內暴漲了近87%。豬肉價格當時也成為將中國通脹率推至十年新高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於豬肉對通脹的巨大影響,有人甚至把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稱為“中國豬肉指數”。)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及其他令人擔心的情況,中國在2007年決定 建立國家豬肉儲備,類似於其他國家維持的貨幣、石油或糧食儲備。這一儲備不但能用來在價格高企時投放豬肉,而且能用來在價格低迷時向農民收購生豬。
當然,戰略豬肉儲備聽上去很美,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即便是凍豬肉的儲存期也不超過幾個月)。所以中國也開始從國外進口豬肉,同時進口飼料作物以擴大本國養豬業,使得中國對豬肉的需求與全球市場交織在一起。2013年,中國雙匯國際公司以4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身為世界第一大豬肉生產商的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編譯/王雷)
回應
中國人吃點豬,這外國人呀,上串下跳的。中國人都吃大白菜你們就開心了?
中國人都吃大白菜,棒子會為沒有泡菜吃而哭鬧的。
吃大白菜不行,你就是吃草都不行。但是你要是吃肉,尤其是吃人肉,吃外國人的肉,他就絕對不會這麼編排你了,社會很現實。只有食肉動物才能成為食物鏈的頂端,才能隨時對別人指手畫腳,才能有資格每天惦記別人。
圖博館
中核集團與美國泰拉能源開發第四代核電技術
中俄合建漂浮核電站 陸航艦將受惠技術
中國核電在建規模冠全球
西方首座大陸將幫英國設計核電廠
英國擔保中國投資薩默塞核電站20億英鎊
習近平夫婦10月底訪英
李克強9.29盼設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
歐習會 談談減碳吧
自然:中国碳排13年间被高估106亿吨 2014全球碳排放量未上升全靠中国
歐習會前夕,中共以竊取國家機密、參與間諜活動,逮捕華裔美商潘婉芬
朝日新聞9.30中國逮捕兩名日本間諜嫌疑人或判死刑
中情局從美駐中國大使館調回多名特工 美稱憂受中國黑客攻擊 中方回應(回應:美國是賊喊捉賊的高手!只要能達目的,什麼可恥下流手段都用。這就是美國教給別國的、竭盡全力所推行的所謂的民主人權!希拉里女士來好好解釋一番。 那老娘們更年期了。)
外交部:已向日方通報 日本:個別事件不評論
日本對華情報戰蓄謀已久 戰前上千間諜潛入測繪
"网络军控协议"仍存质疑 限制网络攻击如何落实有待检验
中美“网络军控协议”之说有些突兀
蘋果iOS現漏洞多個中國應用程式遭惡意軟件感染
臉書煽動種族主義及仇恨 梅克爾盼祖克柏擦「臉」(回應:臉書擦臉有用嗎?全球的網軍何嘗不是如此? )
臉書大陸解禁/查克柏格有退讓空間嗎?(回應:能不退讓嗎?)
杜鵑颱風假反覆 柯P臉書被灌爆(回應:記者精神錯亂,被臭罵到爆增,也叫"粉絲"破百萬?)
陸媒嗆美:别想拿TPP对付中国,也做不到
TPP最終談判…各國樂觀 專家看衰
12國部長會議談判破局 TPP大挫敗
另詳參【圖博館】:美中互為人質? G2 中共採購團學台灣 中國崛起(二) 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 連中國維和救災也能炒作? 習李三中全會 第一夫人 中國大戰略 中國與非洲 中國的國際責任 《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 《妖魔化中國的背後》 《中國即將崩潰》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國市場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雙率大戰 對中貨幣戰 貿易保護主義 對中貿易戰 《中國入世》 中國製造業 炒作美國頁岩氣 微軟強娶雅虎 光棍節vs感恩節 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兩岸高鐵 中日高鐵之爭 中日筷箭之爭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對中網絡戰 中國大飛機 空巴大戰波音 空難政治學 核能與核武 氣候政治學 氣候峰會
圖博館
中國免除外債是“窮大方”?人民日報:這五個事實你得知道(回應:是應該說清楚,但惡意攻訐的一些人其實也是故意“不清楚”噴子就是這樣。中國援助亞非拉,免除債務。噴子們說窮大方,國內還有人吃不上飯等等。假設國家不支援亞非拉,噴子們還會說這叫什麼大國啊,一點擔當也沒有。總之中國怎麼做都不對,怎麼做噴子都要噴。現在互聯網上真的應該大力整治一下噴子。)
破天荒 30國元首排隊與習近平握手(回應:拿不出照片就別吹了。 嘖嘖嘖!你倒拿出了好大的酸葡萄。 拿臺灣護照,被聯合國拒絕進入參觀,傷了鬼島草莓的玻璃心。哈哈哈!)
習夫人 彭麗媛訪聯合國全程英文演講 盼孩子受教育
習在全球婦女峰會上承諾將將向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助聯合國推女權
反擊希拉蕊批習迫害女權「不知羞恥」 北京:只抓違法女權人士
希拉里“咆哮模式”挽救支持率
彭重遊當年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演木蘭受追捧
彭訪茱莉亞音樂學院 將設天津分校
習宣布,援助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基金和8000人維和部隊,向非盟提供1億美元無償軍事援助非洲快速反應部隊。
西方媒體關注歐習會成果 紐約時報說,中國承諾2017年啟動限制碳排放、制定碳排放價格的計畫。英國廣播公司說,中美就加強網路安全取得共識。
習亮相聯合國得高分 彰顯中國擔當
習訪美成果 中媒喝采、西方存疑
安倍聯大之行存在感低大受打擊 欲推安保法無力
日本新安保法通過首次任務竟是保護「解放軍」
解放軍:笑話 日本維和部隊天天拔草
受安保法影響日本自衛隊恐難招募
日本國民稅金悄然流向軍事領域
包道格:歐習會成果好過預期
義媒:降服中國龍 歐巴馬束手無策
季辛吉:習在美政治宣示 有利深化合作
歐習會後美中關係走向 專家分歧
美學者 布魯金斯中國中心主任李成:習近平與美民眾溝通 贏得尊重
習9.29回京 外交部長王毅總结:完善全球布局
圖博館
習近平訪美特別報導
習奧2015-9-26夜談3小時 奧巴馬:中美尤其要避免衝突
新華社:10理由 破中美「修昔底德陷阱」(回應:修撰希臘帝國霸道史,而太史公撰中國王道史)
習奧會達成多項成果 網絡安全,亞投行和智慧財產權保護達共識 碳排放達成協議 中美投資協定(BIT)談判取得進展
中方公佈49項成果清單
習美國行 確認市場經濟、大國分歧管控: 如何克制網路犯罪、減少溫室效應、遵守海洋法、鞏固中美大國/兩岸關係等。
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中國兩項新承諾: 200億人民幣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及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
新華社:歐告訴習美不支持三獨 美強調以歐習記者會為準。新華社報導,歐9.25與習會談時表示「美國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不支持台獨、藏獨、疆獨,也不介入香港事務」。歐記者會說,「我也重申我的堅定承諾,信守基於『(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
「三獨」並列 說給兩岸聽 中美交易衝撞蔡英文模糊戰略
中國外交部9.26堅決反對蔡英文赴日活動 日勿給台獨舞台(回應:從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台獨理念一脈相承.名"愛台灣", 實則害台灣,即使拉上日本,也是黃粱一夢.)
習9.26聯合國演說 主持南南合作圓桌會 將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廿億美元(2030達120億),並免除他們的無息貸款債務。
習宣布,未來5年中國將提供“6個100”項目,包括100個減貧項目,100個農業合作項目,100個促貿援助項目,100個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100所醫院和診所,100所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提供12萬個來華培訓和15萬個獎學金名額,為發展中國家培養50萬名職業技術人員。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並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200萬美元的現匯援助。
習大大帶給普通百姓的訪美成果: 出國留學更方便、赴美旅遊更便捷、看好萊塢大片更方便、食物安全性更高、就業機會更多、慢性病治療條件更好、上網環境更安全、航空出行更方便、霧霾天更少、享受高科技服務更多、赴美投資更便利、農民的事業更火、逃往美國的貪官更少!
阿楨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果然如【圖博館:為何炒作中國彈道導彈?】所云:為何啊?當然是為了宣傳中國威脅論!那天要宣傳中國崩潰論時又會說中國武器差。
如今連中國維和馬航搜救也能炒作!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了!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相關新聞
中國2014年軍費預算8082億元 漲12.2%
中反嗆美/日 人均國防支出是陸20/5倍
日本追加2014國防預算 創1996年來最大增幅
印媒:印度大幅度提高國防預算 仍難與中國相比
英國智庫稱中國軍費2030-2040年或趕上美國
回應
自己沒錢向以前那樣窮兵黷武了就開始說三道四.
中國軍費趕上美國是正常的,我們國土比美國大,人口比美國多.
看看中美日以下的軍事數據,還能說中國威脅論嗎?
2012年中國美國日本GDP對比如下:8.358:16.244:5.960 兆美元
2013年中國軍人人均軍費水平只有美軍的1/9.5. 是日本自衛隊的1/5.
2013年中美日對比如下:
中國
960萬平方公里土地, 人口13.5億.
國防費用:1070億美元.軍人230萬人.人均軍費為46520美元.
美國
962.9萬平方公里土地, 人口3.1億.
國防費用:6300億美元.軍人142萬人.人均軍費為443660美元.
日本
37.8 萬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2億.
國防費用:593億美元.軍人25萬人.人均軍費為237200美元.
美中新軍備競賽 最終會拖垮誰?【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回應:
中國國防:2011:915億美元、2014:1316億美元…雖年年增,但GDP亦年增;軍費支出僅2%。美國國防:2011:7080億美元、2014:5749億美元…雖年年減,但GDP幾不增,軍費支出高達4.7%。誰的壓力大可想而知。放眼未來大陸經濟前景看好,中美雙方勝負已分。
解放軍維穩經費超過國防預算(2%+2%)結論是解放軍必敗!(楨:美之國安,CIA,FBI,民兵,警察…等經費呢?美之能源部,波音,研究機構…等隱藏性軍費呢?)
相關新聞
美國國防部2008軍力報告:中國實際軍費是公佈數字的三倍 2008.03.04中央社
(楨:呆歹彎和歐美日一樣都靠特別預算等在隱藏軍費!)
臺灣國防部2004-5-21提天價6700億軍購特別預算案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087976
阿楨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
果然如【圖博館:為何炒作中國彈道導彈?】所云:為何啊?當然是為了宣傳中國威脅論!那天要宣傳中國崩潰論時又會說中國武器差。
如今連中國維和馬航搜救也能炒作!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了!
美媒2014-7-17稱中國軍工獲大突破 打破西方壟斷
紅旗-9與S-400反隱能力
便宜果然沒好貨(中國紅旗9合同價約30億美元、俄羅斯S-300約45億、法國紫苑30約60億、美國愛國者3約75億),2013-9-26才贏得土耳其30億美元12個營大單,2013-11-15土政府便宣佈六個月內重新競標。
啥便宜果然沒好貨?是效費比和性價比高,好比同規的中國小米手機也不到美國蘋果手機半價。
外媒稱中國開賣高科技武器 短短5年激增162% 環球網2013-10-22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學會報告指出,從2008至2012年,中國常規武器,包括高端飛機、導彈、護衛艦及火炮的出口,比此前五年激增162%。中國已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武器出口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的一篇報導指出,中國軍工企業過去向來被視為是小型武器供應商,但這種情況如今正迅速改變。從無人機、護衛艦到戰鬥機,中國已開始將高科技武器輸出到其他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更是其主要客戶。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012157
阿楨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
果然如【圖博館:為何炒作中國彈道導彈?】所云:為何啊?當然是為了宣傳中國威脅論!那天要宣傳中國崩潰論時又會說中國武器差。
如今連中國維和馬航搜救也能炒作!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了!
美媒2014-7-17稱中國軍工獲大突破 打破西方壟斷
紅旗-9與S-400反隱能力
便宜果然沒好貨(中國紅旗9合同價約30億美元、俄羅斯S-300約45億、法國紫苑30約60億、美國愛國者3約75億),2013-9-26才贏得土耳其30億美元12個營大單,2013-11-15土政府便宣佈六個月內重新競標。
啥便宜果然沒好貨?是效費比和性價比高,好比同規的中國小米手機也不到美國蘋果手機半價。
外媒稱中國開賣高科技武器 短短5年激增162% 環球網2013-10-22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學會報告指出,從2008至2012年,中國常規武器,包括高端飛機、導彈、護衛艦及火炮的出口,比此前五年激增162%。中國已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武器出口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的一篇報導指出,中國軍工企業過去向來被視為是小型武器供應商,但這種情況如今正迅速改變。從無人機、護衛艦到戰鬥機,中國已開始將高科技武器輸出到其他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更是其主要客戶。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012157
阿楨
為何炒作中國彈道導彈?
為何中國的彈道導彈最近很火紅?一下子炒作了短/中/遠程三種:
2014-4-22巴基斯坦公佈射程300公里可攜帶核彈的哈特夫-3導彈(東風-11出口版)
2014-4-29沙特閱兵30年來首次展示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美國:沒攜帶核彈)
2014-5-1解放軍報微博首次公開射程超1萬公里的東風-31A洲際導彈
為何啊?當然是為了宣傳中國威脅論!那天要宣傳中國崩潰論時又會說中國武器差。
習慣了就好,還是來溫【圖博館】之故:
094與巨浪2之謎 4曾云:阿楨館長傾向美國民間專家的看法,這不只料敵從寬,而是從094潛艇遭人詬病的龜背和巨浪2的陸基版東風31射程已超過1萬公里上分析,共軍是以龜背為代價,取得不超過萬噸排水量便可在渤海灣內反擊美國之利。至於094為何長出龜背,也與它是雙殼艇有關。
中國SR-5火箭炮世界最高水準?5亦云:解放軍SR-5遠程火箭炮山寨自美軍M270A1。
山寨?創新性模仿!SR-5是整合小國常用的122與300毫米口徑兩種火箭彈,而美軍M270和M142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玩的是大國的火箭炮飛彈化之整合。
那中國還可更創新性模仿些,再將400毫米的WS-2D火箭炮和B-611M、M20、SY400等戰術導彈,都整合起來!
相關新聞
簡氏:032潛艇裝載巨浪-2可打擊全美 能秘密滲透2013-08-01人民網
陸10日內連射2發洲際飛彈:2013-12-13發射東風-41,22日於渤海由094試射巨浪-2,覆蓋美國全境 增加美軍反導攔截難度
新浪軍事2014-1-3中國碳纖維材料技術獲突破可用于先進戰機和東風-41/巨浪2
美國《航空與空間技術週刊》2014-1-27稱DF-31配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將增50%,從8000增到12000千米
2012珠海航展: M20戰術導彈具有兩段式爬升功能,可改變飛向做「S形飛行」,任何當今的防空飛彈都無法攔截。
美上將評中國高超音速武器:技術更新比美強 美眾院:我們被超越了
大校: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為打航母提供技術可能
港媒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可突破世界任何防禦體系
專家:中國或可用高速滑翔彈頭全球打擊航母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851335
阿楨
民主戰爭論:邏輯邪41/66
為何民主國家間不是如
民主和平論所言沒戰爭
而是如【民主主義:邏輯邪38】所析論:西方近代民族國家的民主更是西方戰爭史上戰爭而非和平的誘因,並將中世紀的有限戰爭導至無限戰爭呢?
這個嘛!「民主和平論」祖師爺一一康德早在其〈論永久和平論〉夫子自道過「民主政治除非是通過暴力才可能」達到共和,只是一般民主和平論信徒視而不見,主因是信徒的「只信其所願信」心態,所以即使被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依理性專業事實戲(謔評)論出,也會以各種歪理合理化其「認知失調」。次因可能是康德以下的政治哲學不易懂:
康德在《法的形上學原理--權利的科學》認為法律(權利的科學)所說的自由是外在自由,而道德(自由意志)所說的自由是內在自由。同理,前者的義務是法律義務,後者則是道德義務。至於權利,道德與權利不相干,權利只考慮外在行為不考慮內在動機。
康德認為自然狀態下的人雖有自由財產等天賦人權,但因欠公共權利的保障故是暫時的。從自然狀態進入文明狀態的社會(國家)稱為公民社會(共和國)。他雖認為共和國公民享有:憲法規定的自由、彼此平等、政治上獨立白主。共知國的三權是分立的:一、行政權屬國家的統治者。二、行政權不得兼立法權。三、前二權均不可行使司法權。但他更多是認為三權乃人民「普遍聯合意志」的具體化,故統治者的職務是統治,臣民則是服從。最高統治者的行政是不能違背的,最高立法者的意志是不能代表的,最高司法者的判決是不能撒銷的。甚至憲法也不能規定,當最高權力當局侵犯憲法時,有那個權力可反抗他,如規定的話也是虛構的,因這與權力的聯合意志本質矛盾。在任何情況下,人民如反抗國家最高立法的權力,都是非法的,故人民無暴動和叛亂權,不能以君主濫權為由逮捕甚至殺他。君主濫權人民只能忍受,頂多只能消極地不服從。如反叛則處死,被處死者且犯了不能贖的罪。憲法行政方面的缺失可修改,但立法權力因代表人民的聯合意志,故不能修改。
康德在〈論永久和平論〉甚至認為所謂共和主義乃是行政立法分離的專制國家,而專制主義則是統治者將公眾意志當作自己私人的意志。民主政治因統治者是全體公民,故所有公民均私自使用公眾意志,所以民主政治必然是種專制主義。統治者愈少愈合共和主義,且愈能通過改革而提升到共和國的地步,在民主政治除非是通過暴力才可能。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78985
阿楨
2013年中國新艦數量世界第一
造船廠又不是食品廠、「下餃子」般下水艦艇有何用?當靶船?
中國軍民造船1數量上已世界第一、中國軍工的質量如同其它「中國製造」也正在「龍行天下」2!
原來如此,難怪反中者會忽而自卑地宣傳「中國威脅論」3忽而自大地宣傳「中國即將崩潰」「中國武器品質差」4
相關資料
…………………
相關新聞
2013年中國海軍服役艦艇數量世界第一
談2013年中國海軍新艦數量世界第一的背後
美媒稱中國2013年新建50多艘軍艦 2014年數量仍將持平
俄媒稱中國海軍高速發展超越俄歐
俄媒《國防》稱中國重視先進造艦技術 數十年後取代美國
澳媒:中國海軍是紙老虎 遇美國必敗
漢和稱中日海上決戰中國054A護衛艦優勢很明顯(楨:平可夫是說數量上明顯而已!詳參【圖博館】:054A、KDX2和高波艦 日本金剛與愛宕神盾艦 052D 《僵局》)
又一個甲午年 中日新一輪主力艦競賽開始
日驚呼052D打破日美優勢:中國海軍已成亞洲翹楚
五角大廈2014.6.5發布《共軍軍力報告》擁有亞洲最強海軍戰力
中國2013年28艦入列 一船廠同時建7艘大驅
中國多型戰艦(楨:趁全球造船不景氣)同時在不同船廠開工 成本大幅降低:新一代護衛艦群體的崛起,得益於海軍裝備系統堅定不移地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艦艇“訂單”實施統一招標,具備承制資格的各大船廠均可公開競標,並逐一簽訂採購合同,從而大大加速生產交付速度。
中國遠洋虧轉盈 擺脫賠錢封號
中國新型萬噸油壓機下線:可一體鍛造航母甲板
中國2013年服役28艘艦艇 數量世界第一2014-2-12 中新網
根據一份由官方報導統計出的數位,2013年,中國海軍的戰鬥序列中,共增添了驅逐艦2艘、大型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9艘、大型補給艦2艘、常規潛艇4艘、潛艇支援艦2艘、雙體測量船2艘、水聲裝備試驗船1艘、掃獵雷艦2艘。另外,可能還有一艘核潛艇。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58113
阿楨
國共皆敵國
由林志宏著《民國乃敵國也》(中研院近史所)和陳破空著《假如中美開戰》(允晨文化公司),可看出清末以來「漢奸」的共同心態:「認賊作父以弒父」,前清遺老/台獨1民運2都因仇恨民國/國共、而自欺欺人地說日本是「王道」「民主」「和平主義」「正義之師」、忘了「日本和平」的「軍國主義」3之真面目。
「漢奸」不只存在於近代中國,而是古今中外之常見,你說他「奸」、他說是「恨鐵不成鋼」「大義滅親」。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808915
版主回應
西媒批中國侵略成性:連維和部隊都比美國多2014-4-17 環球時報
香港《南華早報》4月15日文章,原題:對中國在世界角色的看法,相互矛盾的偏見
這裡有些近來常見於西方主流媒體的對中國對外行為的評價。
——“中國以自我為中心、奉行孤立主義,只要外部環境有益於國內政治穩定和經濟增長,中國在境外的野心和關注就是有限的。”
——“崛起的中國對鄰國野心勃勃、步步緊逼,還否認鄰國正當的利益、安全及經濟關切。
——“中國不是個好全球公民,它否定和違反國際準則和條約。”
——“中國只在可以利用國際準則和條約(比如在商貿領域)推進自身利益時,才會遵守這些準則和條約。”
筆者要提出“和平”是一種相對的說法。中國尚未出現自己的南奧塞梯或克裡米亞時刻,或堪比美國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樣的行為。
眼下,北京有將近2200名官兵參加至少10個聯合國維和任務。這比任何其他安理會成員,包括美國都要多。
中國是魔鬼還是天使,抑或兩者都是,難道要看什麼場合、什麼時候和什麼情況?
那些想公正評判或理解中國的人,應該看看常常自相矛盾的證據的總和,而不是選擇接受那些符合自己先入之見的東西。(作者Alex Lo,喬恒譯)
回應(詳參【圖博館】:中國軍力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中國侵略成性!你們能舉出例子?我可以舉例說明西方侵略成性!50年代美國侵略朝鮮、還有越南、近些年侵略伊拉克、利比亞、索馬里、還有阿富汗、經常無人機轟炸別國造成無辜傷亡!我們維和部隊是維護和平你搞清楚了!那是受聯合國的指派!
世界經濟中國發展最好,西方國家們長期的優越感在自身經濟危機和被中國經濟衝擊下心裡就是不平衡,在最近的幾次中歐貿易摩擦就能看出,一向打著貿易自由大旗的西方國家,在面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時會毫不猶豫的擺出貿易壁壘,把“貿易自由”扔進垃圾堆。
有什麼呀?不就是看不慣中國崛起嗎?土豪就土豪唄,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西方強盜,我們遠的不說,從1800年到現在中國侵越過誰?幾百年來中國都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八國聯軍都是西方的侵略者,還有東方的日本,你們怎麼能胡說八道?
滾吧你,中國五千年歷史你能說沒侵略過外國?(楨:乾脆說千萬年來人就互侵!)
果然我國還有一些漢奸和外國走狗,真正應該滾的是你
你的回答就是答案,人家一句話就開始要內鬥了,動不動就是這個奸那個奸的,這就是為什麼別人老是看不起中國原因之一。
難道中國有了你這樣貌似在反思、在愛國,實際骨子裡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賣國賊、軟骨頭、漢奸的東西,西方就會看得起中國了嗎?中國為什麼要去讓西方看得起!而且讓別人看得起是要靠實力、靠力量,而不是去獻媚、露醜、賣乖。
世上根本沒有真理,只有強弱。等到中國真正侵略狗國的時侯,它們才不說我們是侵略成性了。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4-17/1425774545.html
阿楨
《戰爭指導》
讀富勒(J. F. C. Fuller)《戰爭指導》的感受,大不同於其《裝甲戰》《西洋世界軍事史》(後評),旣無戰略更無戰術心得,只覺西方的戰爭演化史很合戰爭的本質一一暴力一一愈民主則愈無限戰爭(核戰更甚)。
那是一、二波的戰爭啦,若第三波的高科技資訊戰則愈來愈有限戰爭,以兩次波灣戰爭為例:
1991年的第一次波灣戰爭,伊軍傷亡約10萬人(其中2萬人死亡),17.5萬人被俘,損失了絕大多數的坦克、裝甲車和飛機。而美軍只有148人陣亡(非戰鬥死亡138人),458人受傷(非戰鬥受傷2978人)。其他國家陣亡192人,受傷318人。
但2003年的第二次波灣戰爭,在精確制導下,伊軍傷亡降到三位數以下,美軍更少。
別被首戰的傷亡數字宣傳騙了,隨著伊戰越戰化,間接(另種間接路線?)損失達:
美國所付出的代價是將近4千美軍陣亡、近4萬美軍受傷,耗費6千億美元;對美國國力、經濟、軍事、國際形象與外交聲望皆造成無可彌補的重創。而伊拉克人民所遭受的戰禍,更是慘不忍睹,最保守的估計,至少有九萬平民死亡,2百萬人在鄰國當難民,另2百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
絕大多數伊拉克人民並不懷念獨夫哈珊所統治的時代,卻懷念那段歲月的安全與穩定。反諷的是,今天16萬美軍駐守伊拉克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回復海珊時代的安全與穩定,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而且仍看不到隧道盡頭的曙光。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1542095
版主回應
中國民主化 自然解除美日的挑戰?2014/01/15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2014年開年後,全球許多媒體不約而同地認為,隨著中、日對峙緊張升級,今年全球最大的戰爭火藥庫已不是以色列與伊朗等阿拉伯國家長久對峙的中東,也不是內戰紛擾不斷的非洲,甚至也不是喜歡玩弄戰爭邊緣遊戲的金家小王朝所在的朝鮮半島,而是中日之間圍繞釣魚島主權爭議的軍事摩擦。在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後,中日之間高層交流全面中斷,雙方軍事摩拳擦掌,以致輿論認為,東亞上空籠罩著爆發新的「甲午戰爭」陰影。
毫無疑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但悍然參拜祭祀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還在觀看讚揚日軍神風特攻隊的電影《永遠的零》時,說出「很感動」的心裡話,讓海內外中國人備感氣憤,認為安倍行為正在挑戰中國人能容忍的底線,而中國國內的民粹主義者,也發出不惜與日本一戰,從而徹底清算日本對中國欠下的歷史舊債呼聲。
也沒有爭議的是,今天的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甲午黃海之戰時的滿清中國。以國家綜合實力看,如果沒有美國援手,中日一旦開戰,日本或許不是中國的對手。但從國際現實角度看,儘管華盛頓也不滿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挑釁作為,但萬一中日開戰,中國反而未必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能得道多助,獲得國際同情;相反,不僅美國作為日本的盟國會全力挺日本,同在西方民主陣營中的歐洲甚至亞洲國家,也可能都站在日本這一邊。造成這種情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並非「民主國家」。
美國學者巴布斯特(Dean Babst)的民主和平理論試圖證明這一點。他通過對18世紀以來到二次世界為止的全球重大戰爭史研究,歸納出一個通則: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獨立國家之間從未發生過戰爭(希特勒的納粹政府除外),且有民選政府的國家往往會結成聯盟,對專制或獨裁國家宣戰。因此,模糊間有個結論:有民主就有和平。(楨:18世紀以來的無限戰爭就是民主國家所造成!詳參【圖博館】:《戰爭指導》)
雖然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喬舒亞‧庫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認為,美國對待民主化之後的俄羅斯的立場證明,「民主和平論」已在現實政治中破產,但他也承認「民主和平論」就是美國夢的概括。換句話說,從小布希到歐巴馬,美國政府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軟圍堵顯示,華盛頓和其他西方民主國家都心照不宣地認定,一個公開透明的民主化世界,才是美國和西方世界所期待的最穩定、最安全的世界。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出於自己的東亞政策需要,或美國的戰略利益,對安倍挑釁中國加劇該地區緊張局勢的某些政策不滿,但美國仍認為日本是與美國「一樣的民主國家」,是最堅定的盟友、世界主要價值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歐洲國家亦復如此。因此,一旦中國與日本開戰,有可能被視為是對民主世界的「挑戰」,屆時被孤立的或許不是日本,而是中國,戰爭的勝敗就不是北京和東京兩方可決定的了。
中國或許可反駁說,據蓋洛普國際對65個國家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才是被視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但海內外華人必須看到一個現實,國際社會對美國霸權主義的反對,並不等於對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強權的認同。即使在東亞和東南亞,大多數國家對中國反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並不表達立場,他們還努力克服對美國的歷史反感,積極呼應華盛頓的「亞洲再平衡」政策,歡迎甚至拉攏美國來平衡中國的崛起,其中包括台灣,台北駐美代表金溥聰為台灣爭取參加美國聯合軍演,就是明證。
或許安倍也看清楚這個現實、想利用這個現實。他藉日本戰後民主化的大旗來掩蓋自己的右翼暴走,並通過遍訪東南亞十國來團結周邊國家,抗衡中國。因此,正本清源,中國如果要徹底遏制安倍的右翼修憲擴軍路線,單靠發展航母和先進戰機並不夠,而是要通過政治改革,讓中國轉變成世界普遍認同的民主國家,才能說服外國相信安倍主導下的日本,才是東亞真正的戰爭威脅。對中國而言,或許民主不是萬靈妙藥,但沒有民主也貽害無窮,甚至容易陷入孤立,中國須先吞下這個現實的苦果。
回應
只有最愚昧無知之人才會相信這鬼話
放屁!難道中國民主化.釣魚台跟南海就可以用和平方式解決? 美國要對抗中共是要維持世界唯一霸權地位.跟對手是不是民主國家沒啥關係
民主與和平的關係, 民主政權間的關係, 民主政權與專制政權的關係, 是政治哲學和國際關係理論中的一個老題目了, 3百多年來有許多專著討論, 這篇大作的作者和前二位貼文者對國際關係史和近代歷史的了解有誤. 建議多讀書, 要以學問為基礎作理性討論判斷, 不可以抬槓心態胡言亂語.
1)"希特勒的納粹政府除外",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戰爭? 2)18世紀以來大量的戰爭為殖民戰爭, 當然不是民主國家之間----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了. 這種戰爭是應該的? 3)是民主國家, 就可以戰爭威脅「非民主國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民主國家」與「非民主國家」之間的戰爭.
阿楨
果然是疆獨幹的
疆獨1組織「東伊運」2終於承認犯下「天安門火燒車」反中恐攻行為,「山西太原116爆炸案」也破案証實是偷竊犯的反社會行為。看看當時條件反射式、指責中共「官逼民反」的、島內外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如何自處和交待?
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會有啥交待?再怎麽抹黑共匪也處之泰然!說你裁贓維族、打壓弱勢、你就是裁贓打壓,誰叫你是中國共產主義黨,即使國內外環境再怎麼穩定發展,只要稍有風吹草動,也會被擴大成「中國崛起」3變「中國威脅」4、「中國夢」5碎成「中國崩潰」6。相反的,美台等資本主義黨,國內外環境再怎麼恐怖攻擊7、校園鎗擊8、政黨惡鬥9,只要享有民主自由之美名10,也會被美化合理化成「正義之師」、「柔軟戰力」、「民意流水」。
如此理盲濫情啊,難怪老是測不準中共的變展11,即使中共再怎麼優待藏12維族也會被反中者嫌、再怎麼改善人民生活再怎麼也會被反共者啐。
有啥辦法,這是所有威權政權在取得成就時、常要付出的代價,別太難過,贈詩四首以慰之!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543898
阿楨
七一遊行:「一國兩制」的終極攻防 2013.07.01聯合報 馬家輝(香港作家)
七月一日,香港照例有「七一大遊行」,然而今年的「遊行狀態」畢竟不太一樣:今年既是遊行,亦是「交戰」,兩陣街頭對壘,直接進行「一國兩制」的終極攻防。
主權移交十六年,爭爭吵吵,北京高官和香港人總算到了正面攤牌的時候。
回應
馬家輝寫完這篇潑婦文,又可賺5毛!
香港那些所謂民主人士..法官.教師全都是殖民地既定..吸血鬼
有膽, 就公開、正式、激烈決裂吧!最後「兩制」提前自動沒有了
史諾登一來,香港民主派都突然失蹤。馬家輝鐵口直斷,說北京會把史諾登烤鴨兩吃,結果屁都沒有,證明純粹是胡說八道。民主派要遊行總得裝個樣子抗議美國監控香港電腦,結果是要佔領中環,抗議港府,真是奴性不改,跟主子一樣的渾身是假。
某些香港人不想要一國兩制,很好,那麽就一國一制,歡迎加入社會主義制度!
一定要寫甚麼北京高官和香港人對幹﹖ 你馬家輝分化挑撥離間的手段不低嘛。香港對幹獨立能活嗎﹖ 一定慘不忍住。香港現在是壞到不忍住了嗎﹖真是吃飽太閑。
如果想回到英治時期 為港獨運動的動力 香港人 這.....
「本土主義」搞分離 學者憂害死香港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30/HK1305300027.htm
港人的七一遊行【聯合晚報社論2013.07.02
每年一次,香港在回歸紀念日,都是以呼喊民主的面容呈現於世人之前。今年已是第16次的「七一大遊行」了,藉著每年的7月1日上街頭,彷彿是「一國」與「兩制」的對決時刻,甚至成為國際媒體擇定觀察中港關係演變的目標。
昨天在颱風威脅下,43萬香港人舉著傘仍然湧上街頭,要求兌現民主普選香港特首與立法會的政治承諾。表面上這是「一國」與「兩制」的對抗,本質上還是「專制」與「民主」的較量。
港人卻對香港民主前景普遍悲觀,已經延了五年的2017年雙普選,至今仍只聞樓梯響。北京似乎有意在2017年兌現普選承諾,但預置北京隨時廢黜民主特首的上位權力。(楨:依《基本法》特首不能反「一國」!)
版主回應
中港間的緊張關係越發升高,大型事件如每年的六四和七一活動,小事例如港人和陸客的衝突不時可聞,乃至於北大教授孔慶東辱罵港人是「殖民主義的狗」等等,幾近全方位爆發。有人認為這是中港的文化衝突,但追根究柢,仍是民主與專制間的矛盾,甚至也表現在大陸內部無以數計的群體抗爭事件上。萬源歸宗,民主已是不可逆反的潮流,中共領導人可能覺得如芒刺在背,但推動憲政民主這一步已是非走不可。
(楨:請聯晚社論做下功課,便知反中者2017後無法以香港不民主反中,便改反「一國」。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全票通過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普選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按照有關《決定》,2012年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在不實行普選的前提下,可以作出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決定》又明確了2017年行政長官的選舉可以採用由普選產生的辦法,而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立法會的(楨:第七屆2020年)選舉亦可以採用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回應
香港反對派每年都在七月一日這一天走上街頭,他們絕不為中華民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歡呼,而是秉承境外支持者的旨意,捆綁不同訴求的香港民眾,利用偷梁換柱的手法混淆視聽,干擾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破壞一國兩制的正常實施。今年七一,香港反對派依舊玩不出新花樣,還是沿用老一套,隨意誇大遊行人數。據報道,香港警方的權威統計是有三萬多人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但是有反對派頭面人物把警方的統計一口否認,張口就是四十五萬。反對派今次號召乏力,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港人通過香港反對派在斯諾登事件上的集體閉嘴,進一步看清了香港反對派假“民主”、毀民生、戲民眾、真亂港的面目。如果說“民主”是反對派的假面具,毀壞香港的經濟民生就是其手段,而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平穩運行就是香港反對派的真面目。
根本不是什麽民主與專制間的矛盾,香港在殖民時代的總督是女王任命的,稍微高一點的官員職務香港人都不能沾邊,某些人乖乖地做了英國一百五十五年的順民也沒有爭取普選這一說,到今天反而鬧起來了,有些人還打出了港英當局的旗幟,這叫不叫奴隸心態呢?
英人統治時,派個總督就來了,港人溫順如小貓,沒吭一聲!現在有普選,港人倒兇起來了!
香港八卦媒體與狗仔始祖發源地, 搞民主一定比台灣更快沉淪
從《基本法》討論香港特首普選2013-7-1
譚鳳儀(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化學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學者協會內務副主席)
香港回歸之後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特首要向中央負責,不可以和中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對特首選舉《基本法》亦有所描述,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討論及問題?
我認為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今天深入討論:第一,特首必須愛國愛港,必須為香港人接受的同時亦要向中央負責,要獲中央的認同,不可以對抗中央。這雖然不在《基本法》中明文列明,但作為一個地方政府的首長,這是責無旁貸的。《基本法》第一條和第十二條列明香港不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她是中國的一部分;而第一百零四條亦指出行政長官要擁護及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不可與中央對抗及要獲中央認同的條件,實屬合理。
港政改須遵《基本法》人大《決定》2013-6-16香港文匯報
反對派聲稱《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香港普選的《決定》並不符合國際人權公約的規定,更聲言要通過「全民討論」及網上投票的形式,來「公投」一個所謂「真普選」的方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昨日強調,香港任何政治制度的改變都要遵從《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中的原則。
譚惠珠昨日在一政制論壇上,引用了英、美、日本和新加坡等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說明任何地方的普選都是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通過學術研究,認識不同的制度是好事,但(香港政制發展)歸根結柢也要根據《基本法》」。
李慧琼憂燒《基本法》難落實普選 星島日報
對於昨日的七一遊行,有泛民政黨促請政府盡快展開政改諮詢,行政會議成員李慧琼表示,遊行後焚燒《基本法》,擔心鼓吹違反《基本法》的普選。
李慧琼指出,昨日七一遊行期間,有人焚燒《基本法》,企圖鼓吹港人走一條違反《基本法》的普選路。她希望市民明白,《基本法》是香港憲法,亦是經過長期討論得到的共識,如果走一條違法《基本法》的普選路,她擔心最終香港未必能夠按照《基本法》落實普選。
阿楨
六大理由力證:對中國最好國家是美國 2013-06-27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有幾句話想對國人說,我知道大家一定聽不進去,但我還是希望把它說出來,在這裡我想發出呐喊:國人醒醒吧!
我要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其實美國是對中國最好的國家。我知道我這句話一說出來,立馬會遭到國人的唾駡,但這就是事實。
第一,可以說,中國從近代開始,美國就是中國最好的一個列強,美國是壞,但它是所有列強裡對中國最好的一個,跟俄、日、英、法這些列強比起來,美國不知道比它們好多少倍(楨:?)。從近代開始,美國就一直想把中國引入現代化,鼓勵中國辦教育,鼓勵中國對外開放,鼓勵中國引進科學普世價值,鼓勵中國對外派遣留學生。
第二,二戰之時,美國是對中國幫助最大的國家。在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大規模侵華後,是美國率先站出來反對日本,號召歐洲國家對日本實施禁運。在1941年,美國人陳納德組建了著名的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幫助中國人民抗戰,飛虎隊後來改編為美國第14航空隊,共擊落兩千多架日機,極大的支援了中國的抗戰。美國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共向中國提供了超過8億美元的援助,為中國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第三,在中國抗戰勝利後,美國一直試圖讓中國組建一個聯合政府,避免內戰。美國總統派出馬歇爾將軍為總統特使調停國共關係,希望大家摒棄前嫌,攜手合作。馬歇爾將軍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給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施壓。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在1945年差點就有可能組建一個聯合政府了。後來因蔣介石一意孤行,執意要徹底消滅共產政權,才最終讓這個意議最終流產。而在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美國政府明確表示不會干涉中國的統一解放臺灣。(楨:?)
第四,在上世紀60-70年代中蘇交惡的時候,蘇聯政府想用核武器徹底消滅中國。在這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又是美國站了出來。在蘇聯政府向美國政府徵詢態度的時候,美國人義無反顧的站在了中國一邊,告之蘇聯政府如果一旦使用核武器進攻中國,即意味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將立即參戰,並即時將蘇聯將要侵略中國這一資訊通報給中國政府,讓中國政府即時做好戰略準備。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的尼克森訪華的故事,中美聯手。最終蘇聯才就此打消了用核武器滅亡中國的計畫。
版主回應
第五,在中國大躍進三年災害時候,中國很多地方的人民吃不上飯。在這個民族災難的時刻,又是美國人站了出來。美國政府向中國政府提議,願意向中國提供大豆和糧食,幫中國人民渡過饑荒,大豆和糧食的款項可以等中國以後有錢了在還,當然利息還是要算的。但是中國領導人覺得接受美國的支援會有損中國的面子,打擊社會主義的建設性,毅然決然的拒絕了美國政府的援助。(楨:?)
第六,很多人都知道釣魚島問題是因美國而起的,是美國私下把釣魚島轉交給日本。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在二戰勝利後,美國政府就告之當時的國民政府派兵過來接收琉球群島,也就是現在日本的沖繩縣,當然也包括釣魚島在內,而且還將越南問題也一併交給國民黨政府,要中國政府接收越南,因為越南和琉球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藩屬國,向中國進貢了幾千年。但那時的蔣介石忙著為以後的內戰做準備,無暇顧理,而且中國幅員遼闊,蔣介石也並沒有把這兩個小地方放在心上,就放在了一旁。(楨:?)
我要說的第二句話就是國民黨好可憐!
在八年抗戰中,國民黨軍隊陣亡將士達三百多萬人,將級軍官超過二百多名,中下級軍官更是大幅傷亡。中國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與日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小型戰鬥28931次,消滅日軍48萬3708人。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亦首次離開中國,組成遠征軍, 到緬甸與英印軍共同作戰,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發揮了重要的影響,空前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戰後更是一躍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融入了西方列強林立的豪強之地。
誰才是中國最可愛的人,這些保衛祖國犧牲在抗日戰爭中的國軍將士才是最可愛的人。
國民黨,這個曾經活躍在中華大地上的政黨,這個曾經帶領中國人民發動北伐走向統一,領導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打擊侵略的政黨,如今卻被人說成了什麼樣!假抗日、專制政權、貪污腐敗、欺詐人民、無恥邪惡... ...哦!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在抗日戰爭中拯救我們民族的原來都是這樣的一群人啊!原來是這樣的一個軍隊啊!好!太好了!
我要說的第三句話就是醒醒吧,國人!
回應
1壞就是壞,壞人中較好的一個還是壞.2抗日戰爭期間,美國賣了多少物質給日本,你是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飛虎隊是個人行為,和美政府沒任何關係,相反,飛虎隊受美國政府的壓迫你也是不知道的。3,聯合政府是分裂中國,無論老毛還是老蔣都比你有見識,看看蘇聯現在被肢解成啥樣你就知道了。4蘇聯要核炸,被美國阻止,不知道你又哪裡得知的。知道平衡不,知道大國均勢不,美國人做好事,為中國人還是為自己,想清楚再說。5大躍進,3年災害,是為了還蘇聯貸款,為此惹上美國貸款,也不知道你個二貨怎麼想。6,釣魚島給老蔣,現在為何不給中國,這個和現政府也沒關係吧,反正看到的是管轄權給了日本,拿別人的東西送人情,這也是你所謂的好人。老蔣的國黨是當時的合法政府,老蔣的隊伍有多少,全國的資源老蔣占多少,抗日,如果將戰國除以資源數,看看老蔣的隊伍貢獻大還是老毛的隊伍貢獻大,誰真抗日誰假抗日,不言而喻。國人是該醒,你個美國5分可以滾
歷史終將是過去時,現實總是殘酷的,現在我怎麼也看不到美帝的好!你他媽的就是頭豬!知道豬是怎麼死的嗎?五分!是被脹死的!
第三條“而在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美國政府明確表示不會干涉中國的統一解放臺灣。”第七艦隊,樓主不懂歷史,美分不好拿,重修歷史去。
美利堅不是救世主,樓主粉飾美利堅已經達到罔顧歷史罔顧事實的地步。奴才嘴臉暴露無遺。逐條駁斥的確沒有那麼多閒工夫。只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中國和美利堅是同盟國。中國抗擊這幾百萬倭寇和大量偽軍。使太平洋戰場美軍壓力減輕不少。單憑這一條,作為盟友。美國支援一些物資有什麼大驚小怪?二戰前,是美國的綏靖政策從客觀上助長了小日本的實力和野心。美國作為日本最大的物資供應國,把多少戰略物資輸往日本。美國大公司幫助小日本研發了多少先進武器裝備。這都是有據可查的。尾大不掉,當小日本野心持續膨脹,威脅到美國的自身利益。美國才認識到問題嚴重。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的騎牆行為不知道何時才能結束。
像你這樣看歷史的話那所有歷史都得改寫了,蔣說:朱毛奸匪欺壓人民無惡不作,哈哈……有意思的是愛民如子的老蔣就敗在這樣的人手裡,真是認天下人笑掉大呀了。二十一世紀時代變了想(愚民)已經不可能了,你認美國佬作乾爹,你替你乾爹說話這不怪你。
二戰結束時,美軍是全世界的拯救英雄(楨:?),現在是全球流氓四處扇風點火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608349-1-1.html
阿楨
中國的威脅? [法]魏柳南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9
一部震撼歐美政壇的力作!
以法國外交官的名義對“中國威脅論”說NO!
《中國的威脅》提出了一系列與過去法國漢學家或中國問題專家所未曾關注或提出的看法和觀點。“抵制奧運“、”西藏問題“、”人權問題“……只要願意,西方似乎總能找到反華借口對中國施壓;“軍事威脅”、“經濟威脅”、“文化威脅”……一切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為什麼在中國這里被蓄意夸大?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威脅論”
一、中國一直是歷史主角
二、中國仍然是世界地緣中心
三、“紅色的儒家思想”
四、跟美國對抗的都是強者
五、受挫的民族主義重新抬頭?
六、國體如天體,誰重就圍繞誰轉
七、憑什麼把全世界所有問題歸咎于中國?
八、19世紀西方就開始流行“黃禍論”
九、“中國是禍”?“中國是福”?
第二章 中國的國家戰略
一、誰把手伸進了西方世界固有的勢力範圍?
二、鄰國太多,脾氣都不好
三、領土爭端由來已久
四、親近東盟
五、日本在亞洲被邊緣化
六、發展新的安全伙伴關系
七、輸油管——中國經濟的動脈血管
八、優先選擇談判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九、與美國的沖突真的不可避免嗎?
第三章 中國的經濟戰略
一、人口大國
二、人力既是資源也是負擔
三、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
四、有力武器︰對外貿易和自由貿易區
五、“中國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
六、國外直接投資︰向全球輸出經濟
七、對外經濟援助︰全球地緣滲透
第四章 中國的能源安全
一、能源短缺,急煞中國
二、能源三巨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
三、全球能源戰略
第五章 社會政治面臨的挑戰
一、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黨
二、社會轉型中的混亂
三、“人權不等于仁政”
四、宗教自由
第六章 中國的軍事挑戰
一、軍隊的領導權
二、軍事理論的轉變
三、窮兵黷武的不是中國
四、中國軍事冒險主義︰現實主義假說
第七章 中國的主權質疑
一、穆斯林少數民族的特性
二、新疆的歷史
三、新疆的民族融和
四、特例︰生產建設兵團是“搞生產的軍隊”
五、宗教問題和外部勢力
六、西藏的身份特征
七、台灣問題
版主回應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2013-9-2中時 景鴻鑫(成功大學教授)
做為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富者富可敵國,貧者貧無立錐。(美聯社照片)
余英時先生上月接受媒體訪談中開宗明義就指出:「我沒有中國夢,有的只是人類的夢」。顯然,余先生相信全人類會做同樣的一個夢。政治上余先生心目中的「普世」夢就是民主自由,認為台灣應該堅持民主自由,來與中共對抗,而且還舉陳光誠為例,表達了對台灣政府沒有堅持對抗的強烈不滿。另外,余先生沒有中國夢的原因顯然是因為共黨的腐敗,訪談中,台灣的民主自由是如此鮮明的與共黨的腐敗對立了起來。
在人類社會,民主與腐敗兩者並不存在非黑即白的互不相容,反而常常夾雜交融而形成各式各樣人間悲劇。做為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富者富可敵國,貧者貧無立錐(見圖,美聯社照片),社會上的不公不義讓人無法想像。做為「亞洲民主櫥窗」的菲律賓,每逢選舉就死一堆人,絕大多數的席位則由少數幾個大家族所把持,長年下來淪落到一堆人要靠出國當勞工來養家活口。在中東藉口民主的「阿拉伯之春」,現已演變成血流成河。
台灣在威權時代,官員沒有一個是民主方式產生,創造了舉世稱羨的台灣奇蹟,是台灣四、五十年來最讓人民懷念的政府。經過一些迷信西方民主是「普世價值」的人多年努力,台灣獲讚「亞洲民主燈塔」,卻遏制不住第一個民選總統的黑金,第二個的貪腐。有這樣的政府,台灣奇蹟的消失成為一種必然。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手段能達成目的才有「價值」,達不成目的的手段沒有價值,遑論「普世」?(民主也分英國的內閣制民主和美國的總統制民主)
西方人完全了解其民主只是基督教文明演化出來的一種政治制度,適用於基督教文明的國家,非基督教文明國家從未有過成功的案例。民主做為一種文物就像船堅炮利一樣,背後一定要有價值體系的支持。
美國知名漢學家費正清在總結滿清自強運動失敗的原因中說到:「做為依據的、好聽卻誤導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說,似乎是以為,西洋的軍械、輪船、科學、技術,可以從某方面用來保存儒家的價值觀。我們現在回顧以前,可以看得出來,砲艇和煉鋼廠,是帶著它們各自的生活哲學而來的」。
費正清只說對了一半,但僅此一半,已足以說明為什麼民主在全球範圍內幾乎全面失敗的原因了:如果連船炮都是帶著各自的生活哲學而來,民主還用說嗎?
視民主為普世價值,我們不須再思考其它可能性,只要努力落實民主即可。結果越努力落實就越失敗,還完全不知問題出在那。因為我們不會想到質疑民主本身,這正是台灣濫情理盲而無法自拔的根本原因。走筆至此,不禁讓人想到法國漢學家與哲學家余連(F. Jullien)的話:「只有從差異開始,我們才能思考」。
民主對台灣的影響,絕不僅止於在政治層面上摧毀台灣奇蹟而已,在社會層面上更是讓台灣陷入「濫情理盲(政大教授錢致榕語)」的深淵而無法自拔。
理性逐漸淪喪遂成為台灣社會最顯著的特徵,其結果是造成全面性的社會困境:政治無法掙脫意識型態的綁架、政府幾乎完全癱瘓失能、經濟競爭力不斷流失、司法成為人民嘲笑的對象、媒體形同貪婪嗜血的大鱷魚、教育改成各級學校通貨膨脹,幾成泡沫,甚至出現少數人為了個人的私利,就可以公然摧毀政府政策等等不可思議的現象,最終造成上百萬的台灣人民要離開「民主」的台灣,到「獨裁」的大陸謀生,如果你不想在夜市擺地攤的話。而且,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選擇去大陸讀書工作的年輕人有增無已。
非常歡迎余英時先生到自由民主的台灣來定居,親眼看一看民主落實到儒家文明的台灣社會之後,所引發的各種癥瘊。頂多三年,相信您對民主一定會有更為深刻的看法。
阿楨
美學者稱中國不會和平崛起 中美都在備戰 2012-05-26 環球時報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是全球知名的國際關系理論家。他的代表作《大國政治的悲劇》以及他所開創的“進攻現實主義學說”從理論邏輯上充分論證了大國爭霸的必然性。因從不諱言美國必須要警惕中國崛起帶來的威脅,米爾斯海默曾被看成是“中國威脅論”的理論代言人,但實際上,他絕算不上“鷹派”人物,比如他堅決反對美國在中東發動戰爭。5月23日,米爾斯海默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獨家采訪時表示,盡管美中兩國的心態都是避免戰爭,但中國在崛起過程中勢必遭遇一系列危機,中國政府要做的和正在做的就是“保持安靜,維持經濟增長”,“確保自己在國際上低調,確保不讓美國及鄰國感到恐懼”。
用20年去衡量中國能否和平崛起
環球時報:在中國有許多學者與您爭論過“中國威脅論”,有誰能說服您嗎?
米爾斯海默:我一直認爲,中國不能和平崛起。迄今爲止,沒有中國人能真正駁倒我對此的論證邏輯。2003年我第一次來中國時就聽到中國學術界的許多反對聲音,這是第二次來中國,然而與9年前相比,他們的觀點與論據都一樣,我也保持原來的看法。在中國,也有相當數量的學者同意我的觀點,但不同意我看法的中國政府官員比學者更多。換句話說,我相信,在中國有相當一部分同意我觀點的人,但嘴上並不說出來。因爲如果你是官員,當然願意說,中國是能和平崛起的。
環球時報:您認爲中國提出的“和平崛起”這個議題這些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米爾斯海默:2003年時中國能否和平崛起的問題聽上去還很“虛”。那時中國還不足夠強大,看不出是美國的真正挑戰者。但現在,我想絕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中國在持續崛起,而美國卻在衰落。所以,中國是否能和平崛起的問題真正成了重要的世界議題,再也不像9年前那樣只是學術界的議題,全球權力轉移真正推動它的實質性變化。
環球時報:近10年來中國崛起看上去非常和平,盡管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外部摩擦,但中國始終保持著和平姿態,尤其是中美之間。這是否證明您先前的判斷是錯誤的?
版主回應
米爾斯海默:現在說我是對還是錯,還爲時太早。中國是否能和平崛起的問題,最好用10年、15年或20年的長度來衡量。我常說,“美國忙于中東戰爭是中國之幸”,它使東亞變得和平與繁榮。但是,難道你沒有看出美中之間有那麽多潛在沖突嗎?臺灣問題始終保持熱度。中國對美持續對臺售武非常不滿。南海是另一個典型例子。現在的實質問題在于誰控制南海。我的觀點是,中國將變得越來越強大,在亞太地區也會越來越強硬,然後漸漸成爲美國的實質挑戰,美國會不得不後退。但現在中國還不處在那個位置上。從中方角度看,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冷靜,不制造麻煩,繼續保持經濟的增長。到那時,中國在處理南海和臺灣問題上會處于更有利的位置。
環球時報:您常用19世紀、20世紀的大國爭霸事例來證明21世紀的中國崛起,這種曆史邏輯是否有些過時?
米爾斯海默:自冷戰以來,美國每三年裏有兩年都處于戰爭狀態。這期間,美國沒有對另一個大國發動戰爭,但這只能說明,美國還不處于“想打誰就打誰”的狀態。在亞太,美國軍力沒有強到可以單挑中國的程度。另一個原因是核武器的存在,這使得大國之間的戰爭變得更少。美國與蘇聯(俄羅斯)之間已持續了67年的和平,但當年英國與德國爲爭霸就大打出手。不過,我還是必須要提醒“冷戰”的可能性。
環球時報:您一直在學理上主張,美國應遏制中國崛起,這才符合美國的最終利益。但美國想遏制是一回事,能否實現遏制是另一回事。美國像拳擊手,但中國是太極高手,中國的厲害之處在于,它讓美國找不到足夠的理由來遏制中國。
米爾斯海默:你的意思是,中國的對美戰略非常聰明?我認爲不是。我相信,權力博弈正在以新形式出現。美國一直有足夠信譽,中國周邊都怕中國,希望美國能遏制中國崛起。但也有人說,中國崛起的勢頭很強勁。這恰恰是美國不斷提醒中國周邊所有國家要注意的原因。
環球時報:未來5年,您估計中美間發生直接沖突的概率是多少?
米爾斯海默:我認爲這期間美中不大可能發生武力沖突。中國和美國都希望確保沒有戰爭。我的一個學生問我,你認爲如果中國(與菲律賓)發生戰爭,美國將會做出什麽反應?我的回答是,美國將立即對菲律賓施壓阻止戰爭,並同中國一道努力盡快結束戰爭。中國人並不想因爲臺灣而發動戰爭。但未來8年或10年,如果我們的關系出現很多危機,我也不會驚訝。
環球時報: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對華戰略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您怎麽看?
米爾斯海默:2008年危機重創美國,這點我也沒有疑義。但我認爲,從長期看,美國一定會恢複實力。一旦恢複,美國將會比現在更強大。當然,中國的實力也不容小覰。4倍于美國人口的中國,必須得到美國的足夠重視。
環球時報:金融危機以來,有一些美國學者說,美國要向中國學習。比如,弗蘭西斯?福山教授就寫過《民主,美國沒什麽好教中國的》的文章。這是否表明,美國學術界越來越多的人認爲,中國崛起已經是不可遏制了?
米爾斯海默:中國想和平崛起就會遇到許多問題。所以,我不確定,中國是否能夠繼續崛起。我想,中國在2020年前還能變得更強大,但也會有一系列危機出現。中國與美國必須防止這一系列危機惡化。現在看來,情況正好相反,比如,南海的危機肯定不會終結。
環球時報:在美國政界和學界,有多少人同意您的看法?
米爾斯海默:在美國政府,25%的官員贊同我的看法,50%不同意,還有25%處于搖擺狀態。事實上,美中之間的基本邏輯很明顯,但很多人樂于相信中美會處理好相互之間的差異。至于學界,可能10%的人贊同我的觀點,75%不贊同,還有15%不能確定,會持同情與理解的態度。
環球時報:如果中國政府需要您給一些建議,您會說什麽?
米爾斯海默:其實,那正是中國政府目前所做的,即確保自己在國際上“低調發言”,確保不讓美國及鄰國感到恐懼。從中國立場看,爲能順利崛起,最好方式就是在安全和軍事問題上不惹麻煩。只要保持安靜,維持經濟增長就行。經濟實力即是軍事實力。中國要做的就是比今天變得更富。如今尚不是中國在東亞惹事端的時候。
環球時報:如果美國政府需要您的幫助,您會有什麽樣的建議?
米爾斯海默:首先,美國應該明白,對其來說,亞洲正在取代歐洲,成爲最重要的區域,事實上,歐洲已成了一座博物館,並不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地方。美國應密切關注亞洲,這也正是它目前做的事情。再者,美國應停止在中東地區的戰爭。從中國角度來說,這些戰爭對其是有利的。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5-26/1110691492.html
阿楨
BBC調查 中國受歡迎度 全球第五贏歐美 2012-05-21 中國時報
據英國BBC最近公布今年「全球最受歡迎國家調查」顯示,中國受歡迎的升幅最大,成為全球第五位最受歡迎國家,歐盟因政經動盪排名落在中國之後。不過,周邊國家對中國印象明顯滑落,說明中國當前在處理周邊事務所面臨的處境。
進行該調查的民意公司GlobalScan的負責人庫爾特說,調查範圍涵蓋廿二個國家的二萬四千人,與去年相比,今年對中國持積極看法的比例從四六%升至五○%,為所有受調查國家之最,名列第五,歐盟退居第六。前四名為日本、德國、加拿大與英國;美國排第八。
庫爾特指出,「歐盟長期被視為政治和經濟穩定的象徵。歐盟陷入危機後,人們把希望轉向中國。」
調查顯示,中國民調之所以上升主要拜經濟所賜,有超過五一%的受訪人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印象深刻。
其次,中國廣受歡迎主要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如尼日高達八九%的支持率都投給中國,巴基斯坦和肯亞則分占二、三位。
除此之外,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歡迎程度也有所提高,如美國對中國持積極看法的比例從去年的三六%升至四二%;澳洲更從去年的四三%增為六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年大力推展與周邊國家關係,在今年民調中卻明顯滑落,如日本的半數受訪人對中國均持消極態度,對中國有好感的不及一○%;南韓對中國的負面評價上漲十一個百分點;印尼對中國的好感下降十二個百分點﹔俄羅斯民眾對中國好感也跌落六個百分點。
庫爾特表示,該調查主要從「國家對外政策、傳統文化(包括音樂、藝術和美食等方面)、對國民態度和該國經濟(產品和服務)等四個方向進行考量。」他從調查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中國的進步,這是個好現象。」
版主回應
中國“十一五”經濟總量超德日 綜合國力大提升
中新社北京2011年3月1日電(記者 王永志)過去五年,中國經濟還好嗎?國家統計局1日用翔實的數據和分析回答世人之問: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在這期間經濟總量超越德國、日本,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
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7983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9.9%;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58791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加,初步預計,201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9748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5.7%,年均實際增長10.6%,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
國家財政實力明顯增強,2010年中國財政收入超過8萬億,達到83080億元,比2005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1.3%;2010年末,中國外匯儲備已達到28473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2.5倍,自2006年超過日本,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此外,對外經濟與對外貿易水準提升,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進出口貿易總額近年來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貨物出口額在2009年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一位;貨物進口額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連續18年是發展中國家中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
“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行圓滿成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首臺千萬億次超級電腦系統、第一台深海載人潛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豐碩,均為中國科技進步的寫照。
所有這些,都為中國經濟社會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國家統計局也提醒,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投資消費出口比例失調、低成本優勢正在減弱、、社會公平問題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矛盾和問題。因此,要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方能達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日本綜合國力緣何高出中國五位?
中評社香港2011年1月6日電/日本《日本新華僑報》1月5日載文《日本綜合國力緣何高出中國五位》說,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國際形勢黃皮書》,綜合國力評估上,日本居世界第二,中國位居第七。中國國土面積、人口、資源等條件遠比日本優越,趕上日本實屬正常,落後則是失常。許多領域只是總量上趕超日本,卻沒有實現人均占有量上的超過;物質硬件容易超越,制度、環境、教育等軟件建設卻更加漫長,或許這是此次綜合國力評價的價值所在。摘要如下:
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的“2010年世界經濟與國際形勢報告會”上發布了《國際形勢黃皮書》,對包括西方7國和“金磚4國”在內的11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分析評估並給出排名。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領土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5個直接構成要素以及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安全與國內政治、國際貢獻4個影響要素。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國位居第七,低於日本5個身位。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引世人矚目,國內外評價很高,國內生產總值GDP似乎馬上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老二,還有所謂“中美共治”之說。但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不完全取決於國內生產總值GDP,還有諸多評價指標,綜合國力顯然就是一項重要評價體系。
2009年,在韓國實施的評價中,美國(69.15分)和中國(54.73分)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似乎形成了中美兩強格局。但是這次排名不具備應有的權威性,與此次中國自己評定的中國綜合國力第七的排名相差很大。由此可見,當中國人處於即將在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的欣喜和興奮之時,綜合國力落後日本5名的現實告訴中國還要付出諸多努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8/9/7/10118974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89744
阿楨
西方主義:敵人眼中的西方 (博雅書屋 2010)
內容簡介
讀過薩伊德的經典之作《東方主義》,不可不讀《西方主義》
自從西方勢力擴張以來,非西方地區就開始醞釀一種反西方或仇恨西方的「西方主義」,最典型的即為九一一恐怖攻擊。
西方主義像是個簡化論,它的偏執只是把東方主義者的觀點完全顛倒過來,發展至今,其影響之深已遠甚於東方主義。西方主義者所想像、妖魔化的西方社會或文明是:沒有靈魂、墮落、聚斂錢財、無信仰、冷漠無情、傲慢、唯物主義、機械性和無根的世界主義。在此論述下,西方自然是邪惡的,「我們」則是聖潔的,為了保衛聖潔的我們,必須阻擋西方,甚至摧毀西方。這種反西方的偏執之路,有著長久的歷史,令人訝異的是,它不是源自伊斯蘭教或東方思想,實際上,它根源於西方。從十九世紀的德國和俄國,到二十世紀的日本、中國、東南亞和中東等地,作者追蹤西方主義的起源與傳播,是極富啟發性的作品。
作者簡介
伊恩.布魯瑪 Ian Buruma 生於荷蘭,於萊頓大學(Leyden University)研究中國與日本文學,在東京的日本大學藝學部(Nih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學電影,在日本居住了七年。曾任《遠東經濟評論》派駐香港的記者、為倫敦《旁觀者》雜誌工作,以及為《紐約書評》定期撰稿,是知名評論家。著作《伏爾泰的椰子》和《西方主義》,曾分別入圍1999和2005年的歐威爾獎(Orwell prize)最後決選書。現為巴德學院(Bard College)的人權學教授,出版過多本日本主題的書,如《鏡像下的日本人》。其他著作有:《罪惡的代價》、《阿姆斯特丹的謀殺:電影人梵古之死與寬容的限制》等。
阿維賽.馬格利特 Avishai Margalit 普林斯頓的喬治凱南高等研究院教授,以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哲學名譽教授。猶太的政治哲學家、著名倫理學家,著有《記憶的倫理》(The Ethics of Memory)、《正派社會》(The Decent Society)、《偶像崇拜》(Idolatry)等。
目錄
書評
第一章 對西方的戰爭
第二章 西方之城
第三章 英雄與商人
第四章 西方的精神
第五章 上帝的憤怒
第六章 革命的種子
另參本館:《東方主義》《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文明衝突》《今日的伊斯蘭》
虛假的茉莉花 西方媒體竟也造假 (下)
「帶路黨」一詞源於2010年美、韓兩國聯合在黃海進行軍事演習期間,部分大陸網友聲稱:美軍如果入侵中國,他們就要給美軍帶路。類似的用語是「西奴」、「美分」,用以謔稱那些自願為敵人「帶路」的中國人。網友整理出「帶路黨」的共同特徵是:內心迫不及待要為美軍帶路,藉以推翻現政府和體制,從而能夠「全盤美化」,而中國因此就能立刻富強、和諧、民主、幸福。事實上,1999年美國「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五八事件」,已有大陸學者宣稱:「假如八國聯軍再來,我就為他們帶路!」
「帶路黨」在今年的茉莉花事件也蠢蠢欲動。本應具有高度政治敏銳嗅覺的美國駐華大使,在此時此刻混身於王府井的現場,被大陸民眾認出之後,洪博培說「只是來看看」、並在現場民眾「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指責聲中尷尬地離開。(有影片為證:http://ppt.cc/RViW)因為洪博培這個「路過」的插曲,大陸網友便嘲諷:洪博培是親自趕到王府井現場呼應「帶路黨」,並為他們助威打氣。
回顧20世紀末期發生於中亞、東歐的「顏色(花朵)革命」,最後都是推翻原有政府、建立資產階級的「親美」民選政府;而近來在北非、中東,尤其是埃及人民運動,無論其結果為何,人民則是要推翻親美政權。2月20日之後,美國的中國民主黨號稱在紐約建立了「中國茉莉花革命」總部,再加上各地親美華人的所言所行,這場海外發起與響應的「中國茉莉花」在本質上當然是親美的;在未分清(或刻意不分清)本質差異之下,將這場「運動」與北非、中東的「反美」人民運動連結起來,實在是不倫不類。
慣以「民主」來加深兩岸分斷、並信仰杭亭頓「第四波民主浪潮」的部分台灣學者與青年,大力響應「中國茉莉花」,不分本質的差異與內容的實際,引用如上西方媒體的歪曲報導,在島內宣傳「中國茉莉花」之「盛開」,成為「中國茉莉花」忠實的粉絲。值此花季,瀰漫於空氣之中的「花粉」令人感冒,頻打噴嚏。
「茉莉花」傳唱兩岸,還是還給它原有中國民歌的素樸純真吧。
虛假的茉莉花 西方媒體竟也造假 (中)
據香港媒體查證:「中國茉莉花革命」最早的消息來源由帳號「祕密樹洞」(mimitree)於2月17日在「推特」(Twitter)上發布,號稱「中國『茉莉花革命』初次集會日期已定:2011年2月20日下午2時」,並在大陸的「博訊」網上「公告」。在發布者與狀況均未明朗之際,台灣《大紀元》、《自由時報》等便已同步放送此消息。許多大陸青年不明就裡在「人人網」轉貼相關消息,而部分台灣青年亦在「臉書」(Facebook,大陸譯「臉譜」)上「響應」。在「網路消息」廣發之下,一場莫名奇妙的運動好像就隨著啟動了。
事實上,2月20日當天,北京的王府井廣場上,只聚集了聞風而來的外國媒體,以及號稱是因為買菜而路過、外套上袖有星條旗、並可能角逐下屆共和黨總統選舉提名的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
外國媒體的大陣仗,反而吸引了上千名圍觀民眾。一場莫名的運動,外國媒體在隔日卻能煞有介事的大肆報導。這些外國記者的「有所本」,後來也都一一被「查證」出來(大陸入口網站「百度」最近新增「識圖」功能,可以辨認圖片的原始出處),例如:美國《線上美國新聞》(Online USA News),「引用」2005年北京反日遊行的照片;挪威《世界新聞網》(VG),「引用」台灣民進黨某次的抗議活動照片(圖2);愛爾蘭《獨立報》,「引用」2010年10月警察在甘肅蘭州反日示威維持秩序的照片;德國《noows》,「引用」穿著夏天短袖制服的警察演習照片,以此「證明」當天王府井的「抗議人潮」與「警察鎮壓」。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台灣《自由時報》網站第一時間發布「中國茉莉花革命,傳已14人被逮」,並引用法新社一張大陸某地「招工」現場的照片(圖3)「證明」許多民眾上街表達訴求;被網友踢爆之後,網站上立刻更換圖片。而香港壹傳媒更是以動畫模擬警察手持衝鋒槍,企圖渲染緊張對立的氣氛。(更多相關圖片可見:http://ppt.cc/Rh7)
(圖2: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img/245_2.jpg)
(圖3: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img/245_3.jpg)
虛假的茉莉花 西方媒體竟也造假 (上)
《海峽評論》245期(2011年5月號) 張方遠(《兩岸犇報》專欄作家)
2008年「3.14西藏事件」爆發之後,受到西方媒體大規模的關注。在無視於事件本質之下,部分西方媒體渲染與扭曲事件真相,以樹立起「反中」的宣傳樣板。這些西方媒體所擅長的,就是在報導中引用錯誤或修改過的照片,移花接木、指鹿為馬。在「西藏事件」中,一些示威者投擲石塊攻擊軍車;但CNN引用該照片時卻「故意」將攻擊的畫面裁切掉,只看到民眾跑過軍車之前;這張照片引起大陸網民的高度注意與氣憤。在台灣被視為「公正」與「客觀」的CNN,事實上蓄意戴著有色眼鏡報導中國新聞。
由於CNN一向無法客觀公正地報導中國新聞,再加上發生以裁切過的照片來「虛構」新聞;大陸民眾發起抵制CNN的運動,網路上也開始流行「做人別太CNN」的用語,藉以諷刺某人「歪曲事實」。此後,西方媒體愈來愈多的歪曲報導被眼尖的網友踢爆,例如:在西藏事件中,英國BBC引用一張武警協助救援傷患的照片,但圖說卻是「在拉薩有很多軍隊」(圖1);德國NTV電視台在報導中,則將尼泊爾警察抓捕藏人抗議者說成是「發生在西藏的事件」;美國FOX新聞網,將一張印度軍人拖走示威者的圖片配上「中國軍隊將示威者拷走」的圖說文字。
(圖1: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img/245_1.jpg)
發生在2009年的「7.5新疆事件」,部分西方媒體除了僅引用熱比婭「世維會」說法、成為「疆獨」的代言人之外,再度利用圖片來顛倒黑白。例如:美國《紐約時報》在報導該事件時刊載多張圖片,其中一張圖片說明指出「受傷的維吾爾族人躺在醫院中」,但是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病床牆上的床號上標明「32,劉永和」;而一張武警在處理湖北石首事件時的照片,被熱比婭拿來當做烏魯木齊「7.5事件」的圖片發放,並被包含英國《每日電訊報》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刊登。
部分西方媒體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指鹿為馬的惡劣手段,再次出現在今年2月所謂的「中國茉莉花革命」報導之中。
阿楨
美國民主黨大敗背後的國際觀2010-11-08 旺報 孫瑞穗/社會文化評論者
美國期中選舉,共和黨在意料中奪回眾議院的領導權,但民主黨卻打了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大敗仗。媒體從兩年前對歐巴馬的歌功頌德到現在的同聲吐槽,環繞著「個人魅力」膚淺的評述,使我們對這20年來「美國」在當代全球經濟和區域政治中角色變遷的理解,毫無幫助。
保守派的仇中意識背後
首先,這回共和黨的大勝,有很多候選人的立場是回歸保守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以及「仇恨中國」的論述來取勝的。以追求「美國夢」的大右派「茶黨」為例,他們強調歐巴馬偏離了美國立國精神,強調的卻不是追求自由平等的拓荒者理想,而是商人利益和私有財產的保障,並用來抵制全民建保法案的普及實施。再者,許多共和黨眾議院候選人的競選短片,都是直接醜化歐巴馬化解冷戰的親亞洲和親中政策,明指美國國內失業問題都是因為進口過多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所致。
在「仇中」意識背後,緊接著就是仇恨國際移民和仇恨少數族群的保守心態。這是美國在經濟衰退之後所出現的社會反動力,民主黨大敗背後所犧牲的進步和開放價值,其代價是極高的。
社會學家M.Castells曾分析指出,戰後美國的崛起,正是因為戰爭得勝而取得世界領導權。戰後30年的世界霸權地位,其實也就是仰賴戰後的區域冷戰、高科技和武器輸出。經過了兩次石油危機之後,資本主義轉型了,昔日社會主義國家開放市場經濟,導致世界霸權體系有巨大的改變。美國再也不是唯一的世界強權了,歐洲花了20年跨國整合成「歐盟」,而亞洲繼四小龍之後出現了「新中國」和「金磚四國」等新區域經濟體,都足以左右全球經濟體系。
必須認真面對國內矛盾
換言之,過去美國國內的社會矛盾,可用舉發國際戰爭和不均等貿易來轉化,但現在不可能了,政治領導者必須認真面對國內因經濟衰退而出現的社會風險、階級矛盾以及社會再分配的議題。
其實,美國現在所面對的問題,也不過就是邊緣國家一直都在面對的問題。曾經令人興奮的,是「歐巴馬」這個體現進步價值的象徵人物,以身代言一種可以跨越種族群和膚色界線的新人類,以黑馬之姿躍升政壇,使那長年被白種和白宮政治家族壟斷的主流政治,以及毫無流動可能性的主流社會出現了一道曙光,讓平民和少數的政治參與成為可能。只是,現在這個政治領導權仍必須面對新世紀中更殘酷的經濟衰退考驗。
版主回應
有趣的是,在多重霸權並行的新全球政治經濟局勢變化中,台灣到底該如何自我定位呢?戰後的台灣,乃通過美援始得經濟發展,在區域關係上一直都是亞洲太平洋「反共」聯盟的成員,視野上向來受到冷戰和美國右翼牽制甚大。這從我們的國際新聞相當仰賴CNN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事實上,美國右翼的政治利益,不見得是台灣本身的政治利益;反共,也不該是台灣唯一的選擇。
或許,在全球經濟體成形之後,對於想要積極介入參與世界體系的台灣來說,如何重新培養關懷台灣立場與利益的國際觀,如何重新建構面對中國經濟崛起的新區域觀,如何更務實、更有自主性地進入新亞洲經濟聯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4866x112010110800134,00.html
美中角力:泥菩薩vs.金菩薩2010-11-08 工商時報社論
美國執政民主黨才在期中選舉輸到「土土土」,《富比世》雜誌隔天公布的新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彷彿嘲諷似地,美國總統歐巴馬竟又被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打敗」,退居次位。天下事果然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以美中(G2)的經濟現況相比,美國就像個泥菩薩,因為自身難保,以致聯準會(Fed)不顧後果也要祭出總額6,000億美元的二次量化寬鬆(QE2);中國則像個金菩薩,貿易順差與外匯存底眾多,龐大的內需商機蓄勢待發,世人不管是忌妒或羨慕,都想分點金箔解憂或致富。
因此,胡錦濤被《富比世》選為當今世上最具影響力人物之首,不無國際間對中國灌迷湯的用意,希望中國崛起後,能承擔起「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新霸主責任。至於中國聽到後,是否配合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所要求的節奏分憂解難,則又是另一回事。
在剖析胡錦濤的影響力來源時,《富比世》有一段暗喻褒貶的描述:「與西方領袖不同的是,他不必受制於煩人的官僚體系與法院,就能令河流改道、建造城市、囚禁異議人士,以及審查、刪減網路內容。」
《富比世》以胡錦濤「對13億人民行使幾近獨裁的掌控」,對照歐巴馬在民主選舉的潰敗,暗指前者治亂世可用重典,後者就算擇善固執,也必須通過選民的期中考驗。獨裁共和與民主政治的施政效率「高下立判」,令人五味雜陳!
所謂民意如流水,在此次美國期中選舉再度驗證無遺。民主政治裡,選民雖被尊為主人,但真正能指使政客僕人的籌碼,也只有選票而已。美國民眾在08年總統大選時,給了歐巴馬「改變」的機會,歐巴馬時也運也命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首位非洲裔總統,卻也遭逢二次戰後最險峻的財經危機。盟國中的日本與英國早已分別經歷政黨輪替,現在則輪到美國民主黨慘吞「被改變」的苦果。
由此觀之,美國選民並沒特別虧待民主黨。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就是這樣,選民的耐性與理想性永遠不夠,不管客觀環境多嚴苛多難克服,都不能成為施政無方的藉口。國會換人當家或許不會更好,甚至要付出政策無法延續的代價,但選民只能透過翻盤的方式,讓執政黨記取教訓。這樣的邏輯,放在台灣的選舉上亦復適用。
選前,歐巴馬政府以「人民幣被低估,導致美中貿易嚴重失衡」,企圖營造共同攘外氣氛,民主黨國會參選人也猛攻共和黨對手的「親中」行為,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共和黨候選人不論是被諷為該到中國選議員的杜美(賓州,參)、支持跨國企業與自由貿易的柯克(伊利諾州,參)與吉伯斯(俄亥俄州,眾)、在中國投資的艾馬許(密西根州,眾)都勝選。明顯的例外在加州,代表參選州長的eBay執行長惠特曼與參議員的前惠普執行長菲奧莉娜雙雙落選,但主要肇因於加州現任共和黨籍州長阿諾政績太差,而非當地反商。
也就是說,固然有部分選民認為美國目前逼近10%的失業率,是中國搶飯碗搞的鬼,還是有不少選民不是笨蛋,知道問題出在美國經濟結構本身。當然,跨國企業與華爾街在此次期中選舉中暗助共和黨,也是下屆國會重返「親商文化」的關鍵。
在「中國牌」失靈後,歐巴馬要如何擺脫跛鴨危機?安內是關鍵,但前提是不能再靠Fed無止盡舉債灑錢,此舉就像飲鴆止渴,終將導致美國經濟慢性自殺,並殃及他國金融穩定與經濟復甦。目前受惠於股市與商品飆漲而大賺其錢的投資人,也不要高興太早,因為伺機複製金融危機的兀鷹投機軍團早已如影隨形。
在聯準會QE2搞得全球匯市大亂、新興國家央行同仇敵愾之際,歐巴馬展開為期10天的亞洲4國行。相較去年10月初訪東亞4國的「試水溫」行程,這一次,他既想靠拚外交來扳回內政的失利,又無法規避盟國對美國「以鄰為壑」的指責,所到之處恐怕討不到太多便宜。尤其此行最後,歐巴馬在內政碰壁的困境,恐將擴散到外交上!
阿楨
網住選票 經濟保證變…別傻了【聯合報/李延燕(美國佛羅里達州)2010.11.05
二○○八年,歐巴馬創下許多的紀錄:上傳最多youtube影片的候選人、購買最多搜尋引擎關鍵字廣告的候選人、史上唯一靠小額捐款就募得一億美元政治獻金的候選人。簡言之,歐巴馬是最懂得利用網路的總統候選人,甚至被稱為「網路總統」,成為網路民主風潮的代名詞。筆者住在美國,當時身邊較為保守的友人便存疑:此前沒有治理經驗的歐巴馬,真能把國家治好嗎?……………(另參本館:五都大選 奧步研究所 自拍無罪 上傳有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955020.shtml
中國崛起 更應善用影響力2010-11-05 中國時報 王銘義
《富比世雜誌》(Forbes)英文版昨天公布「二○一○年全球最具權勢人物排行榜」,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首度超越去年排名第一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成為今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富比世授予這項封號,讓剛飛抵法國巴黎訪問的胡錦濤,動見觀瞻,更具國際影響力。
……………不過,在中國擁有快速增長的國際影響力之際,如果未能善用他的影響力,有關「中國崛起威脅論」陰影,恐將如影隨行。(楨:即使民主如俄仍搞中國威脅論!另參本館:中國崛起(一) 中國熊報?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天安門一九八九》)
胡錦濤:不同意識形態國家可和平共處 2010-11-05 中廣新聞
正在法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只要相互尊重同平等相待,不同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國家,完全可以和平共處,開展互利合作。胡錦濤抵達法國後,首先和法國簽署價值200億美元的大型工業協議,鞏固兩國先前一度緊張的關係。
德國研究:元首會達賴 出口中國壞2年【聯合報 2010.11.05(另參本館:藏獨的虛與實
德國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中國崛起後,進口貿易有所謂明顯受政治影響的「達賴效應」,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一旦獲某國領導人接見,之後該國對中國出口額就會走下坡,且此負面效應長達兩年,「受害國」兩年內對中出口額減幅平均達8.1%。
量化寬鬆QE2 未救美國 先亂全球 2010-11-05 工商時報 王曉伯(另參本館:國際金融新體制
周四聯準會宣布在未來8個月將投入6千億美元購買政府公債。聯準會的目的是期待藉由此一政策帶動美國就業回升,降低失業率,進而幫助美國經濟持續復甦。
……………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4840x122010110500200,00.html
版主回應
期中選舉 凸顯美國民主體制難題 2010-11-05 中時 朱雲漢(另參本館:民主形式萬歲 歐巴馬
歐巴馬所領導的民主黨在期中選舉的重大挫敗,暴露了美國民主的根本缺陷,這個體制已經逐漸失去了為絕大多數民眾謀求福祉的最基本功能。
多數研究比較憲政體制的政治學者都不會推薦新興民主國家採納美國的權力制衡設計。美國憲政的設計原理是刻意讓由多數民意產生的政府受到多重的權力制衡,讓代表少數民意的政治力量有多重機會行使否決權。這樣一種制度設計,講求的是協商手腕與妥協精神。如果社會的主流價值十分趨同,主要政黨之間的意識形態差距很小,還可以維持平順運作;如果社會內部出現嚴重的價值分歧,主要政黨的基本立場南轅北轍,這個體制很容易陷入僵局。
……………
如果今日美國基本上處於國力鼎盛、經濟健康、社會昌平的時期,政治僵局還不至於帶來嚴重後果。可是,今日美國正處於由盛轉衰的歷史關頭,美國經濟正滑向「通貨緊縮」的深淵,美元幣值信用搖搖欲墜,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懸殊,地方政府財政枯竭,基礎建設更是普遍年久失修。政治僵局將讓美國社會失去方向與動力,錯過扭轉頹勢的黃金時機;政治僵局所導致的選民疏離感,更會成為偏激政治路線滋長的溫床。
期中選舉更凸顯美國民主在社會代表性上的嚴重偏差。經濟富裕階層本來就在美國政治體制內享有先天優勢,而期中選舉更是由一群政治意識鮮明或容易接受政治動員的選民群體所主導,他們雖然在數量上是少數,但卻可以旋轉乾坤。
……………
兩年前一場世紀性金融危機曾為矯正美國貧富兩極化帶來一線曙光,歐巴馬雖然未必有能力從根本扭轉這個趨勢,不過他至少有機會嘗試減緩這個趨勢。這次期中選舉之後,這一線曙光也熄滅了。(作者為中研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台大政治系教授)
留言和迴響
希望台灣不要步上美國的後路。希望台灣的選民有這種水準,不被政客左右,不被特定媒體左右!
看到中國的進步如此有效率, 也不免開始擔憂起台灣的民主體制是否真的適合?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110500149,00.html
美國夢魘【聯合報╱黑白集 2010.11.05
歐巴馬的民主黨在期中選舉大潰敗,一般皆認為緣於救治經濟無方,但更深一層的因由卻在美國國力已經出現回天不易的滑坡現象,不隨個人意志為轉移。
……………
對照民主黨的施政與共和黨的政見;民主黨當然沒有做好,但共和黨的提議也不高明。然而,選民為了教訓民主黨,其實不想深究共和黨方案的可行性。
歐巴馬的美國夢,一夕幾成了美國夢魘,問題須向更深一層找答案。美國國勢的逆轉,近因出自二大災禍。一、出兵伊拉克,塑造了一個民族英雄似的小布希;但如今已證實,非但泥足深陷,吃空國庫,且成為重創美國世界形象的大悲劇。二、金融戲法,捧紅了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但如今華爾街肥貓製造的世紀金融海嘯,非但禍害全球,也幾乎地毯式地摧殘了美國每一個社區。
這兩大災禍,和美國的自我認知與美國人對美國政經體制的思維反省皆有密切關聯。因而,美國現今面臨的問題,不只是失業率及高稅率的問題,而須從美國的世界角色及社會正義上找尋正本清源的答案。但是,只見民主黨及共和黨之間的選舉口水,無人觸及此一深層的問題。
其實,在共和黨內如茶黨之類的右傾思維中,聞得出略有幾分當年「小布希觀點」的那種氣味。但如果民意鐘擺由小布希擺向歐巴馬,不能解決問題;如今卻又由歐巴馬擺回「小布希」,難道就是答案?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955113.shtml
歐巴馬重挫之後【聯合晚報╱社論 2010.11.04
……………
共和黨是大贏家,然而選戰中卻看不到有什麼全國性的魅力領袖,也沒有格外響亮的口號激勵人心。共和黨不是靠自己的長處打勝仗的,他們靠的是全美國瀰漫著一股對歐巴馬強烈失望的氣氛。
這樣的選舉結果,必然逼著歐巴馬要有所回應。但經濟問題沉疴已深,除了舉債建設、擴張貨幣供給之外,別無短時間內能夠奏效的辦法。而美國還有多少繼續舉債、印鈔票的空間?如果不能在經濟上有立竿見影的改革,那就只能另想辦法安撫人心,讓美國人從經濟上的痛苦不安轉移注意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內出現同仇敵愾的氣氛,尤其是尋找經濟上的敵人。80年代後期美國不景氣時,民間浮現了強烈反日情緒,因為那時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而且對美國有龐大的出超。今天,中國扮演了類似的角色,目前的匯率大戰正是例證。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953476.shtml
阿楨
「當中國統治世界」 全球暢銷書【聯合報╱記者林琮盛2010.05.17
近一、兩年來,西方國家談論中國的書相當眾多,但賈克的「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推出,就受到西方媒體的重視。連大陸媒體也相爭討論「中國的朝貢體系」是否真的回潮。這股探索的風潮也吹進了台灣。
「當中國統治世界」由聯經出版社在台灣推出繁體字版。該書的英文版一出刊,立即吸引「新聞周刊」等全球極具權威的媒體聚焦評論,成為全球暢銷書之一。
聯經表示,「當中國統治世界」不僅躍居世界各國的暢銷書榜,在台灣推出的第一個月,也成功搶占各連鎖書店的暢銷書榜。
乍看書名,可能會給讀者一個錯覺:難道又是一本歌功頌德中國的書了?其實不然。相反地,作者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國際事務、外交和重大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賈克,是依循「中國威脅論」,向世人提醒,稱霸兩百多年的「民主和自由的普世主義」,恐將因中國的「文明崛起」受到嚴厲挑戰。屆時,西方該如何自處?
這本書凸顯了西方的憂慮。賈克擁有如此的體悟,源自於他對東亞及中國的長期接觸。其實,東亞對賈克而言,是一個又愛又恨的傷心地。他在馬來西亞遇見了他已故馬來籍的妻子。千禧新年,人在香港的妻子因癲癇發作送醫,最後竟在華人醫護的種族歧視下,延誤治療而死亡。
喪妻之痛,讓賈克陷入「最黑暗的日子」,以至於有五年時間,他決定重新出發,以歷史文化角度,探索未來中國崛起後,究竟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沿襲西方漢學巨擘費正清的天朝秩序論,賈克認為,這種文化霸權將重現古代中國天朝秩序的朝貢體制。他預測,隨著中國崛起,它將重申與鄰國之間古老的附屬關係。
前 言 中國正在改變世界
第一篇 西方世界的終結
1. 西方的興起
2. 日本,現代卻不太西方
3. 中國的歷史與變化
4. 中國與西方,是融合還是競爭
第二篇 中國的時代來臨
5. 中國,超級經濟大國
6. 文明國度
7. 中國是何心態
8. 中國與周邊國家
9. 中國,正在崛起的世界強權
10. 當中國統治世界
結 語 界定中國的八大特性
另詳參本館:《亞洲歷史》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9291992/
沉俠
"劣等民族和落後文化的代表"
生物學家視毛髮的多寡為物種進化程度的指標
且視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我看美國人是
"自大過度 反而突顯野蠻的本質"
其實白色並非純色
反而可以利用分光鏡(如三稜鏡)
分出七種顏色
原來白色潛藏混雜那麼多顏色呀~
真不愧是"民族大熔爐"
版主回應
進化程度的指標
真是門偽科學
<美國民族大熔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700847/20070422075935
爲什麽中國人如此厚待西方
▼今天西方人媒體世界每天都散播各式各樣「中國威脅論」,特別是西方某些有名氣媒體比如CNN,BBC等,他們職責是要影響全球人民思想導向的,所以他們經常歪曲或負面報導中國各方問題和新聞,是嚴重影響西方人民正確了解中國。這些「所謂」西方自由媒體往往是西方民主國家侵略別國鼓吹者,亦是戰爭支持者,當美國要攻打伊拉克前,這些西方人世界媒體不斷抹黑伊拉克軍力如何威脅世界等。當西方國家要對付中國,他們媒體不斷加強抹黑中國這樣那樣,雖然某些西方媒體打著獨立自主運作旗號,其實並沒有擺脫爲「資本主義世界利益集團」服務職責,他們慣常抹黑別國制度和官員,將別國發生問題經常小事化大,大事化更大來處理,喜歡爲別國制造內部矛盾。但對自己國家或友好國家發生同樣問題時,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來處理。我們看看西方CNN,BBC等媒體如何報導伊朗總統選舉新聞,就會發現他們已經失去西方媒體經常自稱「客觀,公正,持平」態度,他們在這個時候往往成爲西方政府宣傳「打手」,完全失去西方人平常時期「所謂」紳士形象,來了360度大變臉。其實這才是西方媒體凶殘真面目,什麽自稱「客觀,公正,持平」都是平常時期騙人民鬼話,因爲西方人是挺會動腦子和講宣傳包裝的民族。
▼西方人世界媒體經常強調自己報導方式就是「報憂不報喜」宗旨,爲什麽西方人喜歡「報憂不報喜」宗旨呢?因爲這樣可以盡情抹黑對手,還可以振振有詞說是新聞自由精神。今天世界話語權掌楃在西方人手中,他們擁有世界龐大宣傳工具和網絡,因此要通過宣傳話語權力量打擊對手,這樣不難理解爲什麽西方人喜歡「報憂不報喜」宗旨,難道要他們用「報喜不報憂」方式爲對手添光彩嗎?
▼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不知什麽原因國家對外宣傳能力越來越不行,今天中國媒體爲什麽如此厚待西方國家?他們經常發動戰爭,侵犯別國民主、自由、人權等暴行,爲什麽我們媒體不能像西方媒體一樣天天抹黑敵人和對手呢?是什麽原因我們如此不行?爲什麽總是抱著「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弱智思維?爲什麽要讓西方敵人不斷破壞我們政府在人民心中形象?當長年累月積累後中國人民漸漸産生對國家或自己民族不信任或離心力,當西方侵略者掌握對中國發動戰爭時機,這種裏應外合因素結合,中國會不會出現「不戰而敗」慘局呢?就像「鴉片戰爭」時期人心散渙。今天西方敵人就是要運用這種無形殺傷力讓中國執政黨「不戰而敗」,可惜直至今天中國政府和人民還未醒覺,難怪從前法國名將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睡獅,不要驚醒他」!!
▼改革開放後,真的懷疑中國改革開放其實是與美國政治交易,美國人說我們支持中國政府管治中國,但你們要爲我們做金錢奴隸,用金錢換取中國人民族自主利益靈魂,不能與我們爲敵,要放棄階級鬥爭,還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雖然中國帶領者堅持對西方政治不讓步,但卻在經濟和軟戰場經常對西方人讓步,甚至有時出現無原則性讓步,還以爲在政治問現上不讓步就沒事,其實是自欺欺人想法,這就能解釋爲什麽今天中國政府這樣不作爲的原因??當然美國人是不講信用的民族,他們一方面支持中國政府管治中國,但另一方面暗裏煽動中國人民對抗政府,制造中國人民與政府關系矛盾,這樣美國人就能從中漁人得利。今天中國人該結束與美國人這樣不利自己政治交易,其實中國政府應該讓廣大人民知道真相,這樣人民就會了解和諒解政府難處,美國人就不能從中挑撥漁人得利。
▼西方人世界散播各式各樣中國威脅論,反映他們有強烈民族前瞻性和危機感,今天怎樣讓中國人民無時無刻擁有西方人世界一樣強烈民族前瞻性和危機感?如果十三多億同胞有強烈民族前瞻性和危機感,那麽西方人想挑撥人民與政府關系就不行,而且西方人搞內部破壞成本必然大增,其實增強民族前瞻性和危機感就是最佳保護中國安全的武器,我們怎樣增強民族前瞻性和危機感?就該向西方人學習散播各式各樣「西方威脅論」!!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138315
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0447855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