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親中言論
只有積極的(反西敵之)言論自由!
至於(西敵之)消極的言論自由,在《電子殖民主義》《誰在操縱我們》下,誰鳥你?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512404/2008021708431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420547/20080215082016
難怪海內外華人(當然不含台)在<拉薩事件>的反<反北京奧運>中,會怒吼西媒不公!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819906/2008051006285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4328566/20080308065951
親中言論 「德國之聲」副主任停職>中時08-09-01林克倫
「德國之聲」電台中文部副主任張丹紅,因在奧運前接受採訪指稱,「中國共產黨比世界任何政治力量,在實現聯合國人權宣言第三條做出的貢獻都大」,敏感親中言論旋被德媒抨擊為「向中共諂媚」、遭電台暫停工作,並引發一場中國海外華人與西方媒體的言論自由標準論戰。
意外引發這場言論自由標準論戰的主角張丹紅女士是北京人,一九八○年代在北京大學就讀德語並赴德留學,一九九○年起任職於德國政府主辦的對外廣播電台「德國之聲」,由於工作表現出色,○四年起擔任電台中文部副主任,而其西方求學與工作背景,也成為德國媒體探討中國問題的嘉賓。
事件導火線起於北京奧運,張丹紅在奧運開幕前接受德國電台採訪時認為,中國過去幾十年成功地讓「四億人脫貧」,這說明「中國共產黨比世界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在實現聯合國人權宣言第三條(人人都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權利)所做出的貢獻都大」,對於中國網路檢查的看法,張丹紅回應稱,德國也有網頁被禁,比如兒童色情網頁。
另一爭議點是西藏問題,張丹紅七月底接受德國電視二台訪問表示,「中國政府為保護西藏文化做了很多事情」,至於中德關係發展,其認為「梅克爾總理上任總理後,良好的中德關係不再,與前幾任不同,梅克爾更多地把中德關係帶上衝突軌道」。
張丹紅這番具「親中」意味談話旋遭德媒圍剿抨擊,德國《焦點》雜誌稱其「向中國共產黨諂媚」,《柏林報》以〈讚揚共產黨〉為題稱張的發言「表明她不適合在德國之聲工作」。
面對新聞同業圍剿與訛傳的張丹紅事後遭停職,「德國之聲」特地發佈聲明澄清稱,張還在繼續工作,只是暫停播音任務與公眾採訪活動,至於原因為「她有一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表達的一些內容與電台秉持的核心理念不同,德國之聲的核心理念也包含民主、自由與伸張人權等內容」。
中國的海外華人與民眾對此大為不爽。中國官方傳媒藉機大肆修理西方媒體「雙重標準」,只願報導中國負面新聞、不想看中國光明面,許多中國網友在媒體的民族主義輿論戰渲染下,也以「絕對言論自由」標準抨擊稱,德媒所標榜的新聞自由是「虛偽的」、是納粹幽靈重現、無恥電台。
中國官方喉舌「新華網」聲援說,張丹紅先前沒有看清德國新聞自由的面目,在接受「新華社」轄下《參考消息》專訪時很不解地說:「德國一貫宣揚新聞自由,從我的遭遇怎麼看得出德國的言論自由呢?」中國外交部則簡單回應稱:「媒體應該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來報導。」
從批中到內省京奧後 西方媒體開始反思>中時08-09-13朱建陵
八月廿三日,北京奧運閉幕的前一天,英國《泰晤士報》刊出評論員佛萊契(Martin Fletcher)的文章〈中國夢已取代美國夢〉。這篇文章並不企圖為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擦脂抹粉,主要是對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進行反思。
作者同意,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內容多數是正確的,包含中國人民是不自由的、異議聲音是遭到打壓的、幾億廉價勞動力是遭到剝削的、中國政府是獨裁的。但另一方面,作者也為中國提出辯護。
中國夢已取代美國夢 首開先例
據指出,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沉浸在打擊異議者、互聯網檢查、汙染等問題中。這些批評都是對的,但沒有準確地把中國報導出來,沒有看到中國城市及偏遠農村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積極改變。
依據西方媒體原先的假設,為大陸百姓民主權利發聲的報導,理應得到大陸民主派的歡迎,但實際結果並不如預期。在北京奧運因西藏騷亂問題而鬧得紛紛擾擾之際,《德國之聲》爆出了「張丹紅事件」。
四十二歲的張丹紅出生於北京,留學德國,一九九○年進入《德國之聲》,二○○四年晉升為中文部副主任。事件的原委,是張丹紅參加德國電視節目訪談,發表了許多被視為「親中」、不符合《德國之聲》價值觀的論點,遭《德國之聲》暫時停職。此事件的背後,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其中之一,是「誰把張丹紅推到西方的對立面?」
張丹紅在「六四」後不久進入《德國之聲》,十八年後得到晉升,工作績效得到肯定,而她的意識形態,推測也與《德國之聲》接近。直到今天,網路上還能找到許多張丹紅與大陸海外民運人士一起參加活動的照片。
指稱未準確報導中國改革變化
但北京奧運期間,張丹紅卻在德國媒體上發表了許多被視為「親中」的言論,包括西藏語言文化遭到破壞「不是真的」;西方關於北京奧運與中國民主的討論「是由無知和偏見導致的,中國不應該因此受到懲罰」。
直到現在,德國媒體還沒對「張丹紅事件」作反應,一些大陸海外「持不同政見者」已經提出了看法,認為張丹紅「轉向」的原因,就在西方媒體對中國新聞、尤其西藏問題的報導錯誤太多,而這些錯誤,經常反映出西方媒體以價值代替查證的高傲心態。
在《德國之聲》之後,炮火轉向了《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一位一九九○年大學畢業、經歷過「六四」洗禮、對西方民主價值充滿崇敬的大陸留學生,月初給《BBC》寫了一封信,題目是〈西方媒體應當如何面對改革中的中國〉,信中對包含《BBC》在內西方媒體的中國報導提出了強烈批評。
該信作者「中國李先生」說:「西方媒體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你們正在失去中國!你們正在失去中國年輕一代對西方的崇拜和信任,而將他們推向民族主義立場。」末了,「中國李先生」提出挑戰,看《BBC》敢不敢一字不刪發表。
中國李先生投書 引發激烈討論
《BBC》接受了挑戰,結果引來了一場爆炸似的討論,支持「中國李先生」的有之,反對的也有之。不過,這些支持與反對的聲音,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BBC》反倒像一個旁觀者,或許主事者還在思考。
但西方媒體的反思,並不代表東風壓倒西風、「中國價值」戰勝「西方價值」,這只是西方媒體自身的檢討與修正。那些張開大旗支持張丹紅、批判「西方價值」的大陸媒體,可能連反思的胸襟都還不具備。
西方媒體的排華浪潮令人震驚>中時08-09-13朱建陵
一個大陸自由派媒體記者(姑隱其名),辭職到法國留學,當三月拉薩事件爆發,「紅心愛中國」活動開始在大陸網民的MSN上風行起來時,他的MSN上掛滿了「紅心」。如今,半年過去,他還保留著一顆。
到法國一年半,他看到了很多事。他說,以前把西方新聞圈想得太神聖,把歐美同行的職業標準想得很高,但現在才發現,原來法國記者也收紅包,少則幾百歐元、多則幾千歐元;才發現,不少法國記者擅長把材料七拼八湊,不採訪就洋洋灑灑寫出長篇報導。
讓他最氣憤的是這些問題在涉及中國的報導上最嚴重,基本上沒有幾個法國記者精通漢語,但卻有數量驚人的法國記者自稱是中國問題專家。
對於法國記者的「專業」,他也頗有微詞。在北京奧運比賽中,與法國選手對陣的中國大陸選手,在他們嘴裡,就成了「一個中國人」,法國媒體沒試著去找出這個中國人的背景資料。他說,法國記者這種素質,還比不上大陸的自由派媒體。
他不否認,法國新聞體制和整體素質確實有不少可取之處,但他認為,這只是歲月的積澱,中國大陸的新聞體制雖和西方仍有差距,但已經在縮小。
他相信,民主自由和新聞自由肯定蘊含著某種普世價值,但他也認為,這樣的普世價值,不一定是西方或台灣定義的標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獨特的形式,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強求一致。
在接觸到西方媒體排山倒海似的「排華浪潮」之後,他震驚了。他說,他出身河北農村,老家如今許多人家已經開上了汽車,互聯網已經普及,甚至網上都能找到村裡老師的博客(部落格)。他不解,西方媒體為什麼反映不出這些事實?
即使如此,他並不反對西方媒體的負面報導,因為沒有這些媒體,中國的進步要慢得多,但他強調,必須要是「負責任的」負面報導。他越來越相信,真正的英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然而,媒介畢竟是人來做的,如果以爲媒介先天就客觀公正,那實在是太天真了!並且,如果媒介不接受監督和制約,同樣可以成爲“絕對的權力”,同樣可能腐敗,雖然這種腐敗並不一定意味著金錢。
由于信息革命,媒介傳播速度和範圍迅速擴大,尤其需要對媒介本身進行監督和制約。作爲媒介人本身,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質。這也就是近年來經常強調的“媒介素養”的問題。前不久,在法蘭克福書展上,我領教了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媒介自由”:
今年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是主賓國,圍繞中國的報告和報道也比往年多了很多。爲了使德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的互聯網,應德國“歌德學院(中國)”院長阿克曼的邀請,我參加了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由歌德學院、亞曆山大-洪堡基金會和北京德國圖書信息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德學者對話”。
對話結束後,我到樓下的中國展廳等一個朋友。這時,看到一些德國的記者在采訪中國人。轉了一圈,轉到了我的面前,當時這個德國記者對我說了一大堆德語,我非常客氣地用英語告訴他我不懂德語。而他繼續用德語說話,我只好再次客氣地用英語說我不懂德語。他明知我不懂德語,卻仍然繼續對我說德語。這時,從旁邊走過的一位中國女士告訴我,他是在故意戲弄我,于是我用手擋住了鏡頭並用英語質問“你是什麽毛病啊?!(What’s your problem?!)”
這位中國女士告訴我,她在德國生活,丈夫是德國人,是個律師。剛才對我說話的德國記者是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在故意惡搞中國。這時,她丈夫覺得拿一個不懂德語的中國人開涮實在是太過分了,就找記者交涉,讓他們向我道歉,並且保證在今後的電視節目裏不會播出我的圖像或聲音。那位中國女士告訴我,德國記者向我道了歉,並且做了不播出的承諾。我照例是感謝這位中國女士和她的丈夫的仗義執言,並且互相留了聯系方式。
本來,我以爲事情到此就結束了。由于對我的采訪並沒有實質內容,顯然也不可能播出。萬萬沒想到的是,大約一周後,我收到了這位中國女士的郵件: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竟然違反承諾,播出了我的鏡頭和聲音。更可氣的是,他們刪去了我此前多次客氣地告訴他們我不懂德語的鏡頭,播出的只是我在那裏用手遮擋他們的鏡頭,質問他們“什麽毛病啊?!”
這位中國女士告訴我,她的律師丈夫願意免費爲我向德國國家電視二臺交涉。
通過互聯網,我搜索到了這段節目的完整視頻。而其中的內容,簡直令人發指!鏡頭中的中國人都試圖幫助這個德國記者,配合他的提問。而這些善良的中國人由于不懂德語,完全不知道這個德國人在惡意地詆毀中國。當時我看到這個德國記者也采訪了幾個懂德語的中國人,而這些采訪內容就根本沒有在節目中出現。
當然,這是一個搞笑的節目。但是,即便是搞笑也應該是善意的,也應該尊重別人起碼的尊嚴。以我受過的教育,完全懂得幽默對人的重要。相信所有讀過我以前的《南方周末》連載“文人與電腦”的人,都不會認爲我是沒有幽默感的人。但是,我完全不認可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這種搞笑方式。
在被訪者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自己對被訪者的惡語中傷硬加在被采訪者身上,這不是文明人可以做的文明行爲。同時,德國的觀衆也是受害者,因爲他們並不知道記者強加在被訪者身上的那些話,並不是中國人說的。更加不可容忍的是,這個節目還惡意詆毀中國的領導人。如果是隨便一家電視臺,也就算了,而這是德國國家電視二臺!這種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做法,已經遠遠超出了媒介自由的範疇,並且也應該爲文明人所不齒。
本來,我並沒有打算把整個節目的細節都放到網上。可實際上,至少Youtube、土豆網(怒!(中文字幕)德國缺德記者倒鈎侮辱中國書商)和淘寶網(太氣憤了!!德國電視節目惡搞中國人)都已經登出了視頻或者文字。作爲學者,我知道應該慎重,我反複找人核對翻譯的內容,力爭准確反映這段視頻的全貌。因此,一直拖到今天才發表出來。
下面就是這個節目的內容:
節目主持人(德語):“法蘭克福書展前天結束了。今年的主賓國是有爭議的中國。我們“今日秀”的記者Martin Sonneborn 親臨現場。現在請看!”
Martin Sonneborn (以下簡稱 MS): “大家晚上好!我從法蘭克福書展現場做報道。今年的書展充滿了亞洲的氛圍,到處充斥著中國廉價的複制品。讓我們去看看……
你們好!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中國女孩(用德語):“你好!我們來自中國。”
MS(德語):“歡迎你們來到德國。聽說你們是來搞垮德國書展的, 是嗎?”
中國女孩(顯然沒聽懂說得很快的很下層口語的德語):(用德語回答)“是的。我們很高興來到這裏。”
(觀衆大笑聲)
MS(德語):“哈,我也很高興你們在這兒。”(觀衆鼓掌、大笑)
(一些中國人坐在那裏說話,MS走過去采訪)
MS(德語):“請問你們是哪國人?”
中國人:(用中文問同伴)他說的不是英語吧?
MS(德語):“ 呃,這個男人來自一個省,這個省的名字對我們德國人來說是很難發音的,他很高興來到德國,並承認,中國有很嚴重的人權問題,人們受到酷刑,還被槍殺。”
(把話筒遞到中國男士嘴邊)
中國人(用英語): “I can’t understand you. (我聽不懂你的話)。”
MS(用德語):“我們歐洲人也互相搞不懂。不過這沒有關系。”
(一陣大笑、鼓掌)
(接著播出的是MS采訪另一些站著的中國人)
MS(用德語問):“我們很關注中國今天的人權問題,請你說一說你對人權問題的看法。”
中國人(用中文說): “我聽不懂。”
MS(德語):“您怎麽看?您呢?在大會場上還有大屠殺嗎? 還是這事兒變少了?”
MS:(一大段聽不清楚)“今天沒有人想說大屠殺這件事。”
(接著播出的是MS走到一家中國出版社的展臺前,問一位參展的中國女士,而這位女士很熱情地拿著一本書接受采訪)
MS(德語):“這就是你們傳統的圖書嗎?”
(旁邊一位中國男士幫著翻譯成中文):“這就是你們傳統的圖書嗎?”
中國女士(中文):“對,[中間有被ZDF刪節掉的話]….但這次我們沒有展示。”
MS(用德語):“她說,這就是中國廉價地盜版歐洲的觀念做出來的書。書裏的觀念內容都是歐洲的,中國人拿去做成中國書的樣子,內容全是偷的。你們還有關于酷刑和死刑這樣題材的書嗎?”
中國作翻譯的男士(中文):“他問的都是刑法方面的書。”
中國女人(用中文問幫助翻譯的男士):“什麽?!”
中國作翻譯的男士 (對MS用德語說):“我們回答您的專業性問題, 其它的問題我們不予回答。 ”
(而實際上,這位女士手裏拿的所謂“廉價地盜版歐洲的觀念”的是《本草綱目》。這真是一個諷刺!)
(接著播出的是MS采訪另一個完全不懂德語的中國人)
MS(德語):“聽說中國還嚴刑拷打人, 是嗎?”
中國男士:“(英語)Sorry, sorry. (中文)我不懂英語。”
(看到MS還在追問,中國男士就走開了,而MS卻緊追不舍)
MS(德語):“這個人剛剛證實了這一點。中國人還吃狗, 是真的嗎?你們中國人是怎麽吃狗的?是燒烤著吃還是……”
(下面播出的是對我的采訪。而德國國家電視二臺刪掉了此前我反複客氣地用英語告訴他們我不懂德語的鏡頭,只播出我伸手擋鏡頭。)
郭良(英語):“你什麽毛病啊?!(What’s your problem?!)”
(最後播出的還是對那個不懂德語的中國人的采訪)
中國男士(客氣地用英文說):“Sorry, I can’t understand you(對不起,我聽不懂你的話)。
MS(指著這位中國男士,用德語說):“這位就是在法蘭克福書展上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名字發音不准,發成Xi Linping】,帶給德國書展廉價的中國複制品。現在讓我們返回主播室。”
(觀衆歡呼叫好聲)
[我已經授權那位仗義執言的德國律師向德國國家電視二臺交涉,並要求對方書面道歉。到現在爲止,德國國家電視二臺已經把這段視頻從他們的網站撤下,但這個節目已經造成惡劣的影響,並且仍然在其他網站上傳播。我對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書面道歉拭目以待。
新浪網友:2009-11-06 22:06:11 真想拿個錘子,把那個德國鬼子的鼻子敲平了。德國人的本性依然未改,總覺得他們是最高等的人種,在這一點上,他們與希特勒並無分別。
博主回複:2009-11-27我倒不覺得這必然和“德國人的本性”相關,比如:那位可敬的義務與電視臺交涉的德國律師,以及一些幫助我校對翻譯內容的也都是德國人。在我認識的德國人中無一不譴責德國國家電視二臺這個節目的醜惡嘴臉。所以,這並不是一個民族主義的問題,而是新聞道德、新聞專業主義和媒介素養的問題。請關注我後來寫的“再談德國電視二臺惡搞中國人的節目”。
新浪網友:2009-11-07 18:41:41 非常客觀深刻的報道,謝謝郭良。看了這段報道,我更加明白了,爲什麽許多西方的無知百姓對中國的認識僅僅限于“人權問題”、“酷刑”、|盜版”等負面形象。現在許多西方學者認爲中國民族主義盛行。但他們卻不願意承認,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一般都由于西方人的挑釁引起的,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
新浪網友:2009-11-11 16:59:02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忠軍願意從藝術欣賞的角度看這一事件。而我認爲,即使僅是一個搞笑節目,也難掩其政治上的惡意和精神上的庸俗;況且還有出爾反爾的情節,說明炮制者水平低到連人與人之間起碼的尊重和信譽都不講了。史曉帆
新浪網友:2009-11-26 16:02:21 顯然白人還沒有文明開化,前幾年曾有個中國少女歌唱組合到德國,在電視臺上節目也遭到不友好對待,當時我就對整個白人文明有了全新認識,這種情況在中國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爲中國人有起碼的待客的禮儀,顯然這些野蠻民族還沒有基本的文明。
趙月強律師:2009-11-26 16:16:12 愚弄別人的人,實際上是在表現自己的醜陋。對此,我們可以銘記于心,不必過分誇大。想有一天,我們中國成了超級大國,一群小醜對著我們耍幾句嘴皮子算什麽,他們也只能耍耍嘴皮子了。如果真把中國得罪苦了,軍隊給他開過去。看他還敢鬧。
新浪網友:2009-11-26 16:19:39 這個德國記者簡直就是一個德國鬼子!如果在二戰,他一定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一個缺乏道德觀念的人是當不好記者的!永遠都不要再看到他!
新浪網友:2009-11-26 16:26:39 見識了德國人的"嚴謹"原來是這麽個嚴法...搞笑和娛樂不應是在別人的不知情和惡意歪曲別人意思這種行徑, 否則, 一個陌生人給你倒扣屎盤子也算娛樂搞笑了?可以用一句"觀衆難道真是這麽愚蠢"就讓你把事情揭過?
冬眠的蝸牛:2009-11-26 16:29:52 沒什麽大不了的。這樣的節目可以上電視正好說明德國民衆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也說明那個社會有足夠的包容性。另外。這些人對中國不滿意並不能代表所有德國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態度。我以爲大家不必氣氛。作爲一個大國的國民,我們應該有氣量。
新浪網友:2009-11-26 看來柏林牆真的不該倒....
海味:2009-11-26 16:54:03 看來德國媒體也是很腦殘,他們所謂的人權就是建立在愚弄他人之上,可笑
藍田日暖:2009-11-26 17:17:23 其實這件事只是一個縮影,我們逐漸發現我們與其他國家彼此都有很多不了解甚至誤解之處,這也警示我們要展示自己,即便遇到這種挫折也不要後退,只有我們自己以本土文化、精神、發展感染、傳播,才有被大多數外國友人了解的可能,他們才不會相信這種電視臺低級無聊並帶有侮辱性的報道。中國曆經了那麽多年的苦難,外國還在用老眼光看我們,所以才會有這種事,我們首先要發展自己,強大自己,團結起來,就不會任人淩辱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56e50100fqgr.html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日電 “尊敬的大使先生,請您放心,(我們)從未打算以‘今日秀’這個節目來傷害中國人的感情或侮辱他們。我也再次明確地表示道歉並請求您,將這一道歉也轉達給中國。”
中新社記者今日從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獲悉,德國電視二臺臺長夏希特近日致函中國駐德國大使吳紅波,就該臺“今日秀”辱華節目正式道歉。
十月二十日,在德國電視二臺“今日秀”報道法蘭克福書展的專題中,該臺記者利用中國書展商聽不懂德語的弱勢,歪曲翻譯並編造解說詞,用低級庸俗的手法嘲弄書展的中國工作人員,詆毀中國形象。該臺隨後將報道視頻上網,在德國各視頻網站傳播,引發華人網民廣泛批評,對這種違反職業道德的歧視性報道紛紛予以強烈譴責。
獲悉有關情況後,中國外交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分別向德國電視二臺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該臺就此正式道歉,並保證此類事件今後不再發生。
近日,該臺已從網站上撤下這則視頻。該臺臺長夏希特十一月三十日致函中國駐德國大使吳紅波,就此事向中國道歉。
夏希特在道歉函中表示,與吳紅波大使坦率的談話體現了尊重和相互重視。
對于“今日秀”辱華節目引起的批評,夏希特在道歉函中表示,該臺嚴肅對待中方的批評,認識到這一節目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保證)不再發生這類事情。
“尊敬的大使先生,請您放心,(我們)從未打算以‘今日秀’這個節目來傷害中國人的感情或侮辱他們。我也再次明確地表示道歉並請求您,將這一道歉也轉達給中國。”
夏希特在道歉函中最後表示,希望德國電視二臺與中國人民及中方夥伴長期合作關系的基礎,對未來的繼續繁榮發展來說足夠穩定和牢固。
正如我在回答一位網友時講過的:我不過是一介書生,我所能做的只是譴責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這種行徑,後面的事情就不在我的能力範圍內了。我想,這件事現在大致可以有一個了結。還是那句話:我不想因爲這一事件把所有德國人看成是納粹,也不想遷怒整個德國民族。我尤其感謝自始自終無償提供幫助的德國律師和他的夫人,也感謝新浪對此事的持續推動。我爲我們祖國感到自豪,爲絕大多數網民的熱情關注和支持感到自豪。
但是,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和德國國家電視臺探討這一事件的成因,如何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等等。同時,我也建議在博客留言的極少數網民,多些理性討論,少些污言穢語。爲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網絡輿論環境而努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56e50100g2ef.html?tj=1
在10月20日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今日秀”節目播出了惡搞中國的內容之後。我昨天的博客提到的旅德華人C女士(由于未得到她本人的同意,爲了保護隱私,在此不便披露她的真實姓名,但我從心底感謝她!)就和我聯系,說明她的律師丈夫P.W.先生願意免費爲我和電視臺交涉。經過數天的溝通,終于完成了律師函。爲了節省篇幅,這裏省略了律師函的原文(德語),下面是律師函的中文譯文(同樣是由C女士翻譯的):
尊敬的女士/先生:
我是郭良先生的代理人(見隨信附寄的授權委托書)。
我要求貴臺立即將電視短片“Martin Sonneborn在書展”中有郭良先生出現的片段取消。該短片現在仍然出現在德國二臺網站的“ZDF-Mediathe”欄目中. 如果不取消有郭良先生出現的片段的話,那麽必須將整個短片從貴臺的網站中撤下(http://www.zdf.de/ZDFmediathek/content/867376?inPopup=true#)。
另外我要求,貴電視臺相關負責人要對此次不顧郭良先生的意願侵權使用郭良先生的形象和聲音,向郭良先生進行書面道歉,並保證有郭良先生出現的這一片段不再被播放,或被放在互聯網上,或是以其他形式使用。
這些要求是基于以下事實: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約17:4時,一個“今日秀”節目的攝制組在法蘭克福書展的6號展廳拍攝節目。該攝制組由Martin Sonneborn先生,一名攝影師及一位女士組成,其拍攝對象爲書展上的中國展客。采訪是以德語進行的,完全不顧被采訪者是否能聽懂德語。郭良先生根本不是參加書展的出版社代表,而是由歌德學院特別邀請前來參加“中德學者對話”的嘉賓,當他碰巧在6號展廳等人時,Martin Sonneborn用德語對他采訪,而郭良先生則非常客氣地用英語說明他不懂德語。Martin Sonneborn繼續用德語提問,而郭良先生再次客氣地用英語說明他不懂德語。當Martin Sonneborn繼續強行用德語追問一個不懂德語的人,而郭良先生從旁邊的中國人那裏了解到采訪者在故意戲弄他時,用手擋住了鏡頭並用英語質問“What’s your problem?”(這些經過應該可以在當時錄像中查看到)。在郭良先生被采訪時我的妻子和我正巧經過。我的妻子是經過德國國家考試認證的法庭宣誓中文翻譯。我們注意到了郭良先生在以流利的英語試圖與Sonneborn 先生交談,于是我們做上前去提供幫助。我的妻子爲他們的對話作了翻譯。郭良先生請求我的妻子告訴攝制人員他不希望該節目組播出有他的畫面。我的妻子立即將郭良先生的這一願望用德語告訴給了包括Martin Sonneborn先生在內的攝制人員,這之後我也向他們重申了這一點,並強調這是郭先生的明確意願。Martin Sonneborn先生表示不會播出郭先生的畫面,而攝影師也表示,郭先生可以放心,因爲在對郭先生的采訪中他們並沒有拍到用得上的東西。我向該攝制組的女士詢問了該節目編輯Martin Sonneborn先生的名字以及該節目的名稱。郭良先生也將他的電子郵箱的地址告訴了我們,如果攝制組不守信用的話,我們可通過電郵聯系他。
在2009 年十月20日晚上23:00 – 23:30時播出的“今日秀”節目中,Herrn Sonneborn先生的短片裏刪除了此前郭良先生再三用英語客氣地說明他不懂德語的情況,觀衆看到的只是郭良先生用手遮擋鏡頭並說“What’s your problem?”的畫面。 該節目在10月産日星期六 0:15 – 0:45 的重播中也再次出現了郭先生的畫面。我將該節目錄了下來,並將相應片段通過郵件寄給了郭先生。郭先生非常氣憤並委托我代他維護他的權益。爲了方便該攝制組的人員辨別出郭先生,郭先生是該短片中第2:34-2:35分鍾時短暫出現的那位用手擋住攝像鏡頭的先生。如果貴臺能滿足前面所提的要求的話,郭先生將在收到書面道歉後不追究其它法律責任。
我們希望貴臺在經過內部的審查之後,最遲在2009年11月2日星期一23:59時之前從貴臺網站Mediathek(ZDF 音像庫)中撤出有郭良先生出現的圖像片段,否則我們將采取相應的法律手段。
我的電話是089 XXX XX XX或XXXX XX XX XXX。
致以誠摯的問候
Patric Wolf 律師
律師 Patric Wolf 先生
2009 年11月4日
內容:2009年10月20日播出的“今日秀”節目
您2009年11月2日的來信
尊敬的Patric Wolf 先生,
首先我在此謹證實收到了您2009年11月2日的有關2009年10月20日“今日秀”節目的來信。
在與該節目的責任編輯進行了談話後我作出安排,將短片“Martin Sonneborn 在書展”中有郭良先生出現的片段撤出“ZDF-Mediathek”,並存入死擋,不得再以任何形式使用或播出。
對于郭良先生本人,請允許我代表德國國家電視二臺向他致歉。我很抱歉“今日秀”節目誤用了他的畫面資料。這一失誤是由于負責剪輯該節目的工作人員沒有被告知,郭良先生不希望自己的圖像出現在節目中的這一願望。我請求郭良先生原諒這一工作上的失誤。
郭良先生的圖像已經被撤出了“ZDF-Mediathek”,並且存入了死擋,因此我認爲事情得到了解決。
致以友好的問候
Carl-Eugen Eberle 教授 博士
由此,德國電視二臺認爲“事情已經解決了”。但是,在道德的層面上,事情還遠沒有解決。我認爲德國國家電視二臺還欠三個道歉:
首先,德國電視二臺欠所有中國人一個道歉,因爲他們侮辱了善良無辜的中國人。盡管是娛樂節目,但是如此對一個無辜的民族惡意攻擊,甚至把遠在明朝即撰寫的《本草綱目》說成是“廉價地盜版歐洲觀念”的書,實在是無恥之極。
其次,德國電視二臺也欠全世界所有媒體人一個道歉,因爲他們缺乏媒介素養,罔顧事實,栽贓辱罵,張冠李戴,完全不是媒介人應該有的作爲,敗壞了媒介的形象。
同時,德國電視二臺還欠所有在節目中播出的被采訪人一個道歉,因爲他們在被訪者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蔑視人的尊嚴,惡意戲弄了所有被采訪人。
至少,在德國電視二臺就以上三項進行道歉之前,我絕不會和這個電視臺打交道,也絕不會接受他們的采訪。
新浪網友:2009-11-08 20:14:50 支持您!我們要捍衛自己的權利!!——雨之色
新浪網友:2009-11-11 20:22:26 中西方交流就是需要博主這樣認真的人,那麽多中國人被采訪只有您將這件事情提出來,伸張您的權利,並且得到了公正的解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像您那樣爲中國人的尊嚴而奮鬥!加油!
新浪網友:2009-11-11 20:26:51 看來德國人還是講道理的,大家也不要太民族主義了,動不動談到中國人的尊嚴,沒那麽嚴重吧?不行咱們也弄個取笑德國人的節目,看人家會不會告咱們?哈!
博主回複: 2009-11-12 09:23:08 中國人的尊嚴當然非常重要,中國人之所以總在講尊嚴,很多時候是因爲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不是所謂民族主義作怪。 但是,我這裏討論的並不是中國人的尊嚴,而是“人”的尊嚴,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權”。正如標題所示,我想討論到底媒介自由是絕對的,還是有底線的?媒介自由是否要以尊重他人爲底線,等等。因此,我不贊成“取笑德國人”,因爲那也涉及到人的尊嚴。
新浪網友:2009-11-13 20:13:49 我認爲這個事件不僅是關乎維護"中國人的尊嚴",更是博主通過相關法律手段維護自己作爲一個普通人的名譽與尊嚴.這當然需要理智的去維護,而我認爲整個事件處理的都很恰當,並沒有上升到民族主義的地步。還有在國外的特定環境下,能得到素不相識的人幫助處理這個問題,博主真的很幸運.
李大玖:2009-11-15 00:03:01 支持博主!應該向該電視臺進行嚴正交涉,要求電視臺公開、鄭重道歉!因爲語言不通而嘲笑並且歧視他人是最嚴重的種族歧視。看來德國人對二戰的反思還不夠!這不是西方的做法,這種做法本身就是違反新聞自由原則的。如果該電視臺不公開道歉,就提出法律訴訟!另外,我不了解德國,美國沒有政府的官方電視臺,所謂的NATIONAL並不意味著官方,很可能這個電視臺也是個私營媒體。
博主回複: 2009-11-19 18:12:51 對不起,雖然德國國家電視二臺不像我們的國有電視臺,但不是一家私營媒體,而是全國性的公共媒體,該國30%的電視收看費是給這家電視臺的。 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該臺“是德國的一個公共電視臺,也是歐洲最大的電視臺之一。它與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和德國廣播電臺是德國公共廣播的三個組成部分。”百度百科的解釋:“(Zweites Deutsches Fernschen,簡稱ZDF)德國主要全國性公共電視臺,1963年4月1日開播,臺址在美因茲。在首都和各州均設有采訪和節目制作機構,全部節目用立體聲伴音。電視二臺決策機構爲電視委員會、經營團體、新聞界等各方面的代表77人組成。其職責是任免總經理和管理委員,監督全部廣播電視工作,批准財政收支,在有關節目方針、標准和法律等方面提供咨詢。執行機構爲管理委員會,共9名成員,5名由電視委員會在有經驗的公職人員和地方自治機構中遴選項,各州代表3名,聯邦政府代表1名。其職責主要是討論和確定預決算和監督各項業務的進展。總經理在法律上是電視臺的最高代表,對電視臺的各項工作全面負責,對節目的播出有最後決定權。電視二臺經費主要來源于電視收看費,占全國電視收看費的30%。廣告收入是輔助財源,廣告播出限17點到20點之間,同一般節目必須有明顯的區別。”
李大玖:2009-11-15 00:07:03 我覺得這樣的道歉是不夠的,該電視臺應該在電視節目中就整個電視節目公開道歉。這件事如果在美國很可能會引發廣泛的抗議。
天涯孤狼:2009-11-26 16:32:37 其實他們道不道歉已經無關緊要了,美歐的本質就不希望中國強大,他們只是把中國當成一個廉價的加工廠而已,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樣的情況下甭指望中國與他們有什麽真正的友誼。把經濟底子打牢,穩步快速發展就是我們給他們的最好回答。
新浪網友:2009-11-26 16:54:12 德國的人都跟默克爾一樣愚蠢
新浪網友:2009-11-26 19:58:21 德國人可謂世界上最醜惡與愚蠢的敗類種族
新浪網友:2009-11-26 20:00:10 支持博主,我們國人曆來在西方人眼中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惡搞、曲解中國人的做法是有深刻的政治土壤的,我們應該要在國際上據理力爭,壯我民勢、揚我國威。
哈哈:2009-11-26 20:09:43 想不到德國人也這麽“幽默”啊,一直以爲他們是“嚴謹”的民族,不知道人權問題上他們有什麽可以挺直腰幹大言不慚的,也許猶太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支持博主的維權,關注事態發展,也給我們這些可以出國參展的人們提個醒不是所有的拿攝像機的都是記者,有些是狗仔而已,
新浪網友:2009-11-26 20:15:46 支持博主!!德國國家二臺反華辱華是有傳統的,這就是他們的輿論基調。其實說白了是他們德國自己害怕了,擔心中國發展的比他們好,所以就利用國家二臺這樣的媒介來愚弄自己的老百姓,讓德國人都以爲中國是一個多麽愚蠢齷齪的地方。一開始看到這樣的節目我還會很氣憤,到現在,已經不會生氣了,只是覺得德國人太可笑,這樣的輿論導向的結果,其實只是愚弄了他們自己人。到頭來他們該買made in China還是要買,我們該賺他們的錢還是一樣賺。只是在跟其他國家的人溝通的時候,德國人會因爲對中國的片面認識而顯得很白癡而已。就讓他們狹隘的自娛自樂吧~
新浪網友:2009-11-26 21:33:12 其實大家可以把那些對中國有敵意的國家記住,再以後購買物品或者享受服務的時候,先看看是哪一國家的産品,稍稍抵制下。像去告他們這種活根本沒有必要,只要中國人一心,沒有誰敢瞧不起我們。
新浪網友:2009-11-26 22:29:46 他們的媒體真的好厲害.他們的人民真的好愚弄.不然怎麽會聽希特勒的話去打莫斯科.一個字.....傻.......
人民教師:2009-11-26 22:33:27 一個女總理領導下小德國,能有什麽做爲,怎麽德國電視臺也女人了,那個記者也女人了,看來德國是應該換個男總統了!
大漠孤煙:2009-11-26 22:59:17 臭名昭著的納粹又借屍還魂了,真是個出法西斯的在方.
喬老爺電視堂:2009-11-26 23:56:21 我也參加過德國的一個紀錄片節,在播放一部反映中國外派勞工的紀錄片時,中國工人肮髒的宿舍和其中的爲節約每一個銅板寄回去的行爲和對話也引起影院德國觀衆的笑場和喝倒彩式的鼓掌,讓我無地自容。後來平靜想想,這是兩種文化引起的差異審美,可能永遠不能避免,其中也帶有人的陰暗心理。你看,我國不久前還廣大地區處于極度貧困狀態,德國普通百姓覺得你一眨眼功夫就成爲歐美的債權國,擁有了數十個富可敵國的大城市,大部分人有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感覺,也有半信半疑的,極端憎恨我們的反而是少數人。我們大可不必在意,平常心看待我們的成功,並以平常心糾正我們的問題。富起來可以作爲客人去到歐洲的中國人,也要尊重人家的生活習慣,不要隨意破壞人家的綠地、公共秩序、和安靜等等,國家和個人都要靜悄悄顯示實力,我看到很多中國富人在歐洲名店鋪橫行霸道,指手劃腳,粗魯無禮地顯擺財富,與整體國際的環保、低碳新生活要求格格不入。任何出國國民的形象就是我們國家的形象廣告。最後,作爲媒體中人,我對德國二臺的行爲表示蔑視和憤慨,並在我所能力範圍,抵制與該電視臺的一切合作!
新浪網友:2009-11-27 00:01:55 道歉何用,在全世界華人圈套組織玩德國人吧
新浪網友:2009-11-27 00:55:33 德國豬。看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還沒有被扁夠。
新浪網友:2009-11-27 01:23:22 德國人就是垃圾,他們看不過中國人比他們強,他們也就是在汽車和電氣比較強,其他都比較落後,他們連糧食都不會種,吃的都是進口的美國的。另外他們很仇華,我們中國的電視機,一臺也沒辦法賣到德國,他們就不許我們的産品進入他們國家,我們在那裏,連參加平等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新浪網友:2009-11-27 05:26:18 就在無恥的德國主流媒體之一(德國國家二臺) 肆無忌憚地詆毀中國,侮辱中國人的同時,竟然有一個叫呼英劍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還恬不知恥地自認爲他自己是德國人。這類人應該被德國國家二臺徹底地戲弄一番,讓它們知道什麽是自取其辱。
新浪網友:2009-11-27 05:44:42 一個能違背和平承諾發動一場與全世界爲敵的戰爭的民族,還有什麽下作的事做不出來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56e50100frjq.html
就這件事情,我想還有幾個問題需要探討:
(1)德國的體制和中國不同,我們看問題也必須從他們的體制來看。電視臺的名稱是“德國國家電視二臺”,有的讀者把這看成是代表國家的了。其實,這是誤解,和中國的中央電視臺(CCTV)不同,德國國家電視二臺並不是受到國家政府控制的電視臺。在民主社會,媒介本來就是獨立于政府的制約力量,絕不可能“代表政府”,也不可能成爲“喉舌”。並且,不同的媒介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
當然,也不像有些讀者說的那樣,以爲這是一個私營的商業電視臺。德國國家電視二臺是全國性的公共媒體,該國30%的電視收看費是給這家電視臺的。
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該臺“是德國的一個公共電視臺,也是歐洲最大的電視臺之一。它與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和德國廣播電臺是德國公共廣播的三個組成部分。”
百度百科的解釋:“(Zweites Deutsches Fernschen,簡稱ZDF)德國主要全國性公共電視臺,1963年4月1日開播,臺址在美因茲。在首都和各州均設有采訪和節目制作機構,全部節目用立體聲伴音。電視二臺決策機構爲電視委員會、經營團體、新聞界等各方面的代表77人組成。其職責是任免總經理和管理委員,監督全部廣播電視工作,批准財政收支,在有關節目方針、標准和法律等方面提供咨詢。執行機構爲管理委員會,共9名成員,5名由電視委員會在有經驗的公職人員和地方自治機構中遴選項,各州代表3名,聯邦政府代表1名。其職責主要是討論和確定預決算和監督各項業務的進展。總經理在法律上是電視臺的最高代表,對電視臺的各項工作全面負責,對節目的播出有最後決定權。電視二臺經費主要來源于電視收看費,占全國電視收看費的30%。廣告收入是輔助財源,廣告播出限17點到20點之間,同一般節目必須有明顯的區別。”
(2)許多讀者留言希望繼續通過法律爭取公道,其實,我既不懂德語,也不在德國生活,能夠有德國的律師自願免費去交涉,並且得到了書面的道歉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只是對于違反我的意願而使用含有我的圖像的畫面進行道歉)。正如這位可敬的德國律師所說的,從法律的層面所能爭取的最多也就是這些了。由于德國的法律保護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就此起訴德國國家電視二臺並沒有法律依據。
而這正是我開這個博客的本意:探討一下新聞道德、新聞專業主義和媒介素養的問題。換句話說,媒介固然應該是自由的,但是這種自由是不是應該有底線?是不是至少也應該尊重別人的自由?如果媒介不能尊重別人,如果媒介以自身的自由踐踏別人的自由,如果媒介通過侮辱、取笑別人獲得觀衆是否也應該受到制約?這裏有一個自由和監管的平衡問題。信息社會,媒介的威力巨大,在強調媒介自由的同時,更需要有制約的機制。
(3)也正因爲此,我最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把這件事當成民族主義的話題。然而,從諸多讀者的留言可以看出,相當多的人還是把這件事當成民族主義的話題了。不少留言都是對“德國人”、“德國民族”惡言相向;也有一些人(包括一些老外),則認爲是兩種文化的差異,似乎中國人不理解西方人的幽默。
我完全不贊成這兩種看法。不要忘了,我根本不懂德語,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我之所以能夠向德國國家電視二臺討公道,首先是因爲那位德國的律師實在看不下去了,我清楚地記得他當時的表情,也非常感謝他的中國妻子和他一起花這麽多時間和德國國家電視二臺交涉,並把所有文件翻譯成中文。我周圍認識的德國人,無一不對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這種行徑表達了不滿和憤慨。他們都是“德國人”!即使從這個電視節目的視頻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記者在那裏用中國人不懂的德語詆毀中國,而路過的德國人在聽到這個記者的話之後非常厭惡地看著這個記者。
可見,這並不是中華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沖突,也不是中西文化的沖突。而是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這個節目不尊重別人、踐踏了別人的人權,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事件。
同時,當我看到許多德國人爲德國國家電視二臺的劣行感到遺憾和不齒,爲德國如此嚴肅的電視臺竟然推出這麽無恥的搞笑節目而羞愧的同時,我也爲在我的博客留言中出現的那麽多髒話而爲罵人者感到羞愧。人家不過是拿你開涮而已,當然這種開涮超出了起碼的道德底線,理應受到譴責;但是,人家並沒有用這樣難聽的髒話罵人呀。我在開博之初,就給自己規定了“三不”政策,其中包括不刪貼(廣告除外)。有人評論:“讀這裏的留言遠比博主的博文精彩。”我也有同感^_^
通過鏡子我們認識了自己,這也正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個機會。
(4)最後,我實在是弄不懂,我們當德國書展的主賓國、這麽多出版社去辦書展究竟爲了什麽?是爲了文化交流?還是爲了擴大影響?並且出售圖書?還是,就像這裏的一些留言所質疑的,爲了公費旅遊?花了這麽多錢,派了這麽多不懂外語的人過去,能達到目的嗎?
新浪網友:2009-11-27 14:34:04 不要先說別人,自己先找原因。書展的領導們應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1。翻譯人員(男女兩個都算上)的德語聽力水平太差,不懂裝懂,應開除。
2。中國書展應配備多名熟練德語流動翻譯,防止騷擾事件發生。
3。如遇到騷擾或麻煩爲何不叫德國警察。
4。工作人員爲何不用英語交談,是員工的英語差還是根本不回用英語辯白。(大多數受過教育的德國人聽得懂英語)
5。注意中國人儀容的發應能力。(不要一切都sorry,先問問對方是誰,說什麽語言,爲什麽要采訪書展,他的動機是什麽,考慮清楚後,在回答,不要就(I can not understand you)一句話。
新浪網友:
2009-11-27 15:10:53 個人認爲國外的媒體和國內的媒體比起來只是小巫見大巫,如果國外的媒體無恥,那國內的媒體只能用走狗來形容!!希望多關注一下關系民生與民權!!!
新浪網友:2009-11-27 15:51:01 你是不是當局的走狗?用一些照片加上編造一些無聊的對話,到底是在說明什麽?愚民也不是這樣愚的嘛!要說資本主義不好就直接說,不用拐彎抹角,反正我們從小都是被教育成說資本主義是腐朽沒落的!
臨海聽風:2009-11-27 18:17:17 德國電視二臺的做法確實不好,應受譴責。
同時,我們有必要反思他們爲什麽會做出這種節目?做節目就是爲了收視率,從那個缺德主持人嘴裏蹦出來的話我想無疑是得到多數德國人共鳴的:人權、盜版等。國人是否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呢?
個人覺得中國人是一個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民族,但我實在不覺得是一個優秀的民族。
優點:1 工作勤奮。中國人整體來說是一個非常勤奮的民族,吃苦耐勞。2 重視教育。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下一代受到好的教育。
缺點:1 對事物看法缺乏客觀性(也可以看做是愚昧吧)。比如:電視上那麽多保健品廣告,不多說,60%以上是假貨不爲過的,爲什麽那麽多人還要買呢?再比如,一說起日本人國人都是嗤之以鼻。其實,日本人無論從整體的職業操守、紀律性等方面都是東亞人種的楷模,可惜有多少人認同呢。
2 缺乏公共道德。國人信奉的是“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極端的自私自利。殊不知,尊重公共道德,提高個人修養說到底最後其實也是關愛自己,可惜,很多國人不懂。我是做軟件開發的,國人用盜版理直氣壯(政府其實是默許的),以爲自己占了便宜,其實,就此也扼殺了我們的軟件産業,助長了道德的淪喪。其實,我認爲一個優秀的民族一定是一個善于自我反省的民族。哎,,希望國人自強吧。
新浪網友:2009-11-28 08:48:51 又在煽動那些腦殘憤青的民族主義情緒,博主是什麽居心,是不是又在轉移國內的矛盾?總之,只要國內有什麽矛盾,政//府就會煽動那些腦殘憤青的民族主義情緒,以此來轉移矛盾!
北京方雨:2009-11-28 13:04:03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德國下次來中國參展,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惡搞他們。比如說:德國大衆汽車展覽,我們可以派央視二臺用中文,最好是北京方言采訪:“這是大衆汽車?就是二戰時丫挺的納粹軍車的制造商造的?不錯呀。你們運猶太人的汽車也是大衆吧?猶太滅絕營裏的焚屍爐是大衆造的嗎?”所以,中國媒體不必老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一本正經宣傳中德友好。媒體何必要代表政府?代表媒體自己就好了,想說啥說啥。
逛動物園的:2009-11-28 13:06:06 我們越來越強,人家心裏不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都是這個水平了,我們還怕他們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56e50100fzst.html
上一篇:《美國人權外交政策》
下一篇:《西方人道主義干預》
港大(深圳)院長鄭永年:中國文明這兩大特徵,美國沒有 2023-10-29
回應
中國兩大特徵,即非宗教和非殖民,其實就是 “人治”,古代儒家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現代社會主義新中國叫“為人民服務”,老百姓用俗話叫“以人為本”
是民本不是人治!人治是西方話術,用來攻擊中國的!他們號稱自己是法治社會,以區別於中國的人治社會!事實上,中國歷來都是基於民本,德治
中國早就是中央集權的農耕文明,不需要對外擴張搶劫張力。而西方所謂的民主,本質就是蒙古的忽裡台制度,胡虜海盜是一家嘛。天然就有巨大的對外擴張搶劫張力,一旦搶不動了,這種張力就由對外轉變為對內,現在,西方正在搶不動中國,恢復到千年互搶的常態這個階段
巴以衝突告訴中國人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是非判斷標準完全對立,
這個世界是分裂的,一邊是美歐為代表的“上流社會〞,二百年來一直統治階級,擁有最強大的科技、經濟和軍事實力,制訂世界規則,甚至還能定義對與錯、美與醜、善與惡、文明與野蠻。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他們所做的一切包括強佔他人土地、殺人放火永遠都是合法的、文明的,萬一他們幹的某件事不合法不文明,他們會隨時修改規則和定義使之合法和文明。另一邊是巴勒斯坦人為代表的弱小民族,永遠都是輸家和被犧牲的一方。如果反抗,那就是〝恐怖分子”。
關於美國載人登月和亞里斯多德著作,個人感想
明明是載人登月是否真實的疑點,很快被人偷換成了登月計畫。亞里斯多德著作是否真實問題,被偷換成了亞里斯多德是否存在。
怎麼正確看待中西方文明差異?反對西方偽史論並不是鼓吹西方
中華文明,或者說儒家文化,更擅長怎麼維持秩序。西方文明,一直處於各種大分裂。
中日韓,為何鼓勵消費從不見效
中國年儲蓄率40-50%,日韓30-40%,源於其特殊的農耕文明、農戶會存下夠二年以上消費的額度。儲蓄便成為了中華文明圈的文明。中國人不買房產,教育,兒孫帳單,不生子,那真是有錢無處花了。
中國婚育率降低會逆轉嗎
東亞國家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生育率也長期低迷,政府怎麼鼓勵(包括撒錢)都沒用。原因是1.婚姻和養育成本的增長。2.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加劇。3.傳統農業社會的婚姻和養育模式的不適應。
蘋果會蠢到“辮子客服”辱華嗎 2023-09-21 佘宗明
“辮子客服”並非僅在中國官網存在,美日韓印度等的蘋果官網都有。這人不是亞裔,更不是中國人,而是印第安人,且是個女性。
Ps:美國、日本、印度的蘋果官網,都有自己的“定制”客服人員形象。倒是韓國沒有。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為蘋果為中國官網、美國官網、日本官網、印度官網專供的客服人員圖片。
回應
那黑人牙膏犯得著改名麼?
佘宗明沒上過反歧視的課程吧?在西方公司裡對歧視的定義是員工是否感受到了歧視,判斷標準就是個人感受。
辱華分為兩種,一種是刻意的辱華,一個是“不經意”的辱華。蘋果的行為本質就是將自己的“政治正確”和對東亞人的刻板印象強加于東亞的各個國家,是一種無視當地民族感情和審美取向的傲慢。
所有的歐美公司,除了做自己本行生意外都有一個目標或者說任務:教全世界人怎麼審美,或者說壟斷美定義的標準,蘋果當然不例外。所以蘋果當然知道用這麼個人會有多少爭議,但是蘋果不在乎,因為蘋果很清楚,只要壟斷美定義標準能有多少收益,那是遠遠超過現在損失的。而且,在美國有個預設規則,歧視中國人不算種族歧視,所以,就這麼回事了。
兩名德國學者這樣說新疆,在西方竟然捅了“馬蜂窩”? 2023-09-21
9月11日,瑞士《新蘇黎世報》刊登了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資深教授湯瑪斯•海貝勒(Thomas Heberer)和德國圖賓根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的評論。
這兩位剛於今年5月到訪過新疆的學者首先回顧了新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恐怖主義活動令當地人民深受其害,更是威脅到了整個中國的內部安全。他們強調,自治區政府在改善教育、醫療和就業方面的工作顯然得到了當地人民的歡迎。二人最後呼籲歐盟重新考慮對華涉疆制裁,與中國開展對話。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柯路山批評這是一篇宣傳文章,稱其卑鄙、天真、不自由。
在《新蘇黎世報》網站的評論區中,也有很多聲音為這篇文章扣上了“中國政府宣傳”的帽子。
給說真話的人“扣黑鍋”,是慣用的老套路了。
4月,巴西、印尼等國共15位駐華總領事參訪新疆,被指責是宣傳秀。
6月初,阿拉伯聯盟代表團訪問新疆,也被指責是中國宣傳。只因他們對中國在新疆的努力治理表示讚賞,並稱讚地區的發展和穩定。
而公開為新疆真實發聲的個人,則會遭到更為極端的“網暴”。
2021年,莫琳•許貝爾,一位澳大利亞學者質疑西方炮製的新疆謊言,而遭受了多輪網暴。
新疆欣欣向榮的文旅產業,西方總“黑”不動了吧?
匪夷所思的是,亂疆專業戶阿德里安•岑茨19日在《德國之聲》稱,新疆從表面看似乎成了旅遊者的天堂,但迪士尼化將摧毀維族人的文化核心。
澳媒諷刺西方“雙標”中國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023-09-19 我們可以忽略美國龐大的軍事預算、800個海外軍事基地、數不清的海外干預以及在澳大利亞協助下對華軍事包圍;但中國(只有一個海外補給基地)是侵略者。
我們增加軍費開支,完全是出於防禦目的;而中國的軍費開支如果不加控制,則會用於肆無忌憚的侵略。
我們有權在自認為合適的時候增加國防開支;而中國應該始終克制(增加)軍費開支。
我們(西方)的軍艦有義務參加南海航行自由演習;而中國在加勒比海或珊瑚海進行同樣的演習,則是不可容忍的挑釁。
南太平洋國家可自由地與我們達成貸款和安全協定;但它們不應接受與“不懷好意”的中國達成的此類協議。
我們負責任地使用自己的經濟實力;而中國卻為了自己的“邪惡”目的,利用自己的實力對弱國施加影響。
我們有權利甚至有義務批評中國“侵犯人權”行為;而中國卻沒有權利批評我們(西方)侵犯人權的行為。
我們應當關注中國的種種行為,而不是關注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哥倫比亞或其他美國存在強大利益的地方。
我們絕不會為了與中國交往而損害西方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觀;而中國顯然可以拋棄自己的價值觀。
中國必須接受美國在臺灣地區部署導彈;但美國不會接受中國在古巴部署導彈,就像當年美國不接受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一樣,是不可接受的挑釁行為。
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遵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而中國作為共產主義國家,卻試圖顛覆國際秩序。
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鎮壓街頭示威;中國則必須始終滿足示威者的要求,尤其是在香港地區。
我們可以隨意入侵其他國家,如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而中國必須對我們(西方)言聽計從,絕不能入侵他國。
我們對中國出口商品設置的壁壘很多,卻都是合法的;而中國對我們出口商品設置的壁壘雖然少,卻總是不合法的。(作者保羅•斯特魯廷斯基,曾任澳聯邦內閣部長媒體顧問、坎培拉政府官員和報紙專欄作家)
美媒:西方媒體的反華言論已到離譜程度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023-02-21西方媒體的反華言論已到離譜程度 當今西方主流媒體的一大特點是不停地抨擊中國。這到了離譜的程度,也令人厭煩,往往都是些老生常談或虛構的事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其有關中國的冷酷言論。
首先是認為中國是世界的威脅,而且必須利用一切機會不停地強化這一觀念。
其次,凡是可能影響西方的全球性事件,都必須與中國有關。從疫情到俄烏衝突,再到碳排放——肯定有一個角度能夠用來妖魔化中國。
事實上,媒體正在重拾19世紀末的“黃禍論”。毫不掩飾地灌輸這樣的恐懼,而且往往是公然的種族主義——如今在西媒,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變得可以接受,而對白黑關係的描述卻非常謹慎。
最後,認為必須不擇手段地阻止中國的崛起,甚至是非法和不公平的手段。
有必要遏制中國的崛起,一個又一個頭條將這種觀點變得正常化。西方自以為有權催促,甚至脅迫其盟友,並拋出一個荒謬的問題:“對中國的崛起該做些什麼?”——仿佛中國無權在新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美國甚至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能在全球化經濟中邁出第一步是美國的恩賜,現在覺得美國當時對中國太好了。這種觀點暴露了西方帝國主義特徵,它們無法接受其他國家擁有發展壯大這一合法權利。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中國和非西方世界的人們必須認識到,就主流媒體運作而言,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在數位技術的驅動下,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宣傳戰。有人說西方媒體由公正的人管理,他們獨立自主、對權力只說真話。這是一種幻覺。西方記者是道德典範的想法也需要從受眾頭腦中去除。
下一步是瓦解西媒的主導地位。這也將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鬥爭。西方主流媒體非常強大,近一個世紀以來,它們一直把控著在世界各地傳播新聞和觀點的權力。這些媒體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將它們趕走需要投資。世界各地都有機會為此作出貢獻,不一定是建立大型媒體,而是投資於那些致力於公平和客觀分析的媒體公司。只有這樣,民眾才有更多選擇,不會被西方主流媒體的宣傳所淹沒。
【英】馬丁•雅克:西方可以從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學到什麼 2023-02/07 環球時報
第一,共識。在當今全球發生劇變時代,事實證明,一黨制國家比西方多黨制國家更善於達成共識。
第二,參與。西方的民主制度是陳腐的。主要模式是選舉,選舉週期之外幾乎沒有民眾的參與。在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有許多不同形式:選舉、持續的協商過程、自治、民眾參與立法以及制訂五年計劃,等等。
第三,長期。西方民主政府更替不利於連續性,不利於追求長期目標。政黨制度強調贏得下一次選舉,而很少關注未來十年。在中國不斷地進行長期思考,無論是五年計劃還是2035年遠景目標,短、中、長期之間產生非常動態和創造性的關係。這是現代社會實現深刻變革的唯一途徑。中國對“長期”的偏好深深植根於這個國家的基因中,長城和大運河就是其象徵。
第四,專業知識。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幹部在政治層級中上升的唯一途徑,升職時,他們已經積累了如何管理的大量知識。西方模式的政治人士主要技能是說話,而中國是做事。
第五,實效。西方認為民主的意義在於民主本身。其實民主的意義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改善經濟和社會。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迅猛,已全球2大經濟體。使近8億人擺脫了貧困。中國的抗疫表現遠遠優於西方。它對未來有清晰的認識。
西方能否展示智慧和謙遜,從自身的失敗和中國的成功治理中學習呢?挑戰不是在於要採用中國的政治制度:那將是一項既不可能又無望的事業,它們的歷史和文化截然不同;挑戰在於理解中國政治制度的優勢,並找到將其應用于西方民主的方法。(作者是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
【英】馬丁•雅克:西方可以從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學到什麼 2023-02/07 環球時報
第一,共識。在當今全球發生劇變時代,事實證明,一黨制國家比西方多黨制國家更善於達成共識。
第二,參與。西方的民主制度是陳腐的。主要模式是選舉,選舉週期之外幾乎沒有民眾的參與。在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有許多不同形式:選舉、持續的協商過程、自治、民眾參與立法以及制訂五年計劃,等等。
第三,長期。西方民主政府更替不利於連續性,不利於追求長期目標。政黨制度強調贏得下一次選舉,而很少關注未來十年。在中國不斷地進行長期思考,無論是五年計劃還是2035年遠景目標,短、中、長期之間產生非常動態和創造性的關係。這是現代社會實現深刻變革的唯一途徑。中國對“長期”的偏好深深植根於這個國家的基因中,長城和大運河就是其象徵。
第四,專業知識。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幹部在政治層級中上升的唯一途徑,升職時,他們已經積累了如何管理的大量知識。西方模式的政治人士主要技能是說話,而中國是做事。
第五,實效。西方認為民主的意義在於民主本身。其實民主的意義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改善經濟和社會。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迅猛,已全球2大經濟體。使近8億人擺脫了貧困。中國的抗疫表現遠遠優於西方。它對未來有清晰的認識。
西方能否展示智慧和謙遜,從自身的失敗和中國的成功治理中學習呢?挑戰不是在於要採用中國的政治制度:那將是一項既不可能又無望的事業,它們的歷史和文化截然不同;挑戰在於理解中國政治制度的優勢,並找到將其應用于西方民主的方法。(作者是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
老外也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了 2023-01-06
近日,威斯康辛州共和黨議員麥克•加拉格爾,炮轟以TIKTOK為代表的短視頻娛樂,稱之“非常容易上癮且有破壞性”,堪稱荼毒美國青少年的“電子芬太尼”。
而如果去各大英文網站轉轉,你會發現,怒駡短視頻害人的老外,絕不止議員麥克一人。
回應
臥槽!你真毒品都合法化了,電子鴉片算個匹啊!
外網什麼極端言論沒有,也未見恐慌麼。估計是擔心話語權旁落,才是根本原因吧。
相關新聞
給外媒“帶話”的中國NGO公知
外網討論:為什麼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普遍不好? 2023-01-07
大多數國家和"鄰居"的關係通常並不融洽,這是常態。特別是當中國更大時,通常,為了平衡這種"優勢",人們自然期望"大 "國應該自願犧牲自己,自願為"小"國提供利益。從歷史上看,中國確實是這樣做的。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然而,近代中國由於自身的問題而衰落,失去了繼續這樣做的條件。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和自信,我們的大市場將使該地區更多國家受益。我仍然對中國解決與鄰國的分歧抱有良好期望。當然,這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應
弱國無外交,強國無友鄰。
中國在干涉他國內政,文化洗腦,在外國扶持親華勢力的操作上,差了歐美俄日幾百年的水準了。孔子學院/魯班工坊/
相關新聞
歐美日韓早和病毒共存了,為何怕放開的中國?(回應:總有一款抹黑等著中國!霸權只有種族主義,反共宣傳,政治操弄。) 東南亞不像歐美日韓對陸客強制新冠採檢成最大贏家。
給日媒“帶話”的三個人,究竟是誰? 2023-01-03
過去幾天,你可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傳這樣一張圖,大大小小的中國媒體和自媒體帳號被層層疊疊排列,形成一個自媒體矩陣,這是日本經濟新聞最近通過“調查”微博上的中國媒體帳號所做的一篇報導——所謂“中國網路義勇軍”文中所製作的一張圖片。
日經列舉了包括“帝吧官微”“孤煙暮蟬”“地瓜熊老六”“兔主席”等在微博上有較大粉絲量的自媒體帳號,稱他們是所謂政府“精心策劃”下在網上作戰的“義勇軍”,在與官方媒體的相互聯動下,在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溯源、佩洛西竄台等一系列事件中,散佈“虛假消息”,頻繁操縱“辱華”話題,將“民族主義武器化”,是能夠讓“國際品牌屈服的力量”,“像野火一樣蔓延”,“玩弄民族主義者的怒火”,“惡化了中國與西方的關係”。
1,Grace Li(黎蓉):價值10萬美元的“高貴靈魂”
黎本科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大學讀了新聞學的碩士期間,曾給BBC和ABC兩家外媒打工。黎蓉因為“表現優異”,獲得了日經2019-2020年度10萬美元的獎學金,Grace Li在獲獎感謝。
2,Marrian Zhou(周夢媛):16歲移民美國的“自恨者”
周16歲從北京移民至洛杉磯,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2021年採訪數名美國學者,證明對亞裔的歧視並不存在。
3,Cissy Zhou(周衛):給德國綠黨基金會做過研究員的媒體人
周同樣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曾在德國綠党的御用智庫•伯爾基金會兼職研究員以NGO身份在中國運營“公知”。
日本外務省開設了一個新的頁面,鼓勵相關人士為其提供與日本在海外立場相左或誤解日本的相關資訊。例如:如果有人將日韓爭議島嶼稱作“獨島”,日本外務省將鼓勵向其“告密”。
回應
三個居然都是女的,果然是女性容易成為皈依者狂熱分子嗎?
那倒不是,應該就是慈愛庵老套路,女性更容易隱藏攻擊性被大眾接受。
龍應台的「黑白無常」 又刷一波仇恨 2022/11/22 雁默
近日,因「團團」離世,輿論刷了一波溫情,兼刷了一波「蔡英文冷血」,龍應台也將貓熊說成「黑白無常」,令各界錯愕。
龍對台灣社會的最大誤導,即「請用文明說服我」。但問題在於,以此嚴以律人,卻寬以待己,就很噁心,這便是台灣自由派的病根。而此病根,使社會墮入「雙標」陷阱,反噬了價值自身,以致立基於此濾鏡的論點,不但全然無效,還造就了一個理盲的社會。
龍嬸批評對岸無言論自由,不夠重視人權,並據此引申為「不文明」,這是她個人詮釋,不過,自由與人權在台灣社會造成了方方面面的惡果,龍應台卻對此閉口不談,這才可憎。換言之,龍應台的濾鏡,默認了台灣在網軍橫行與民粹主義下的顛倒是非,侵害人權,限縮自由,造謠生事,和凡事政治化操弄,以掩蓋政治腐敗的亂象,卻很有興致指責對岸,好烘托自己的「文明」高度。
白話說吧,台灣現在又不歸中共管,你太閒去管別人的問題,卻漠視自己社會的問題,難怪中國自古冷潮「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更別提龍嬸那些令人尷尬的爛情文筆,有多虛無了。
民智已開,少數自由派菁英已無法壟斷「價值的排序」,在見慣了各種噁心說詞後,至少我們應有所覺悟,什麼才是台灣社會最高位的價值觀,不是自由派說了算,特別是那些將雙標當日常的低級自由派。
周玉蔻對社會的負面示範,正常人都會對其表現「倒彈」;龍應台是另外一種負面示範,正常人往往不會覺得其言說有何大錯,甚至頗能煽動部分情感掛帥的民眾,然而,「真小人 vs 偽君子」何者危害較大?讀者可以自評。
相關新聞
補壹刀:龍應台的“口誤”,圖窮匕見!
回應
我們應該警惕台獨文人對中華文化的破壞和對中華民族的傷害。
老妖婆當年在港大演講,慘遭打臉的視頻還記得
應該把圓圓要回來。
相關新聞
爸爸「團團」過世了 臺北動物園將積極替女兒圓仔找對象(回應:不是熊貓幼崽四歲就得送回中國大陸嗎? 兩岸互贈保育類動物 - 維琪百科)
為什麼國外接受熊貓成年後回國?
美國一議員試圖阻止大熊貓返回中國
付費租借熊貓不是那麼黑白分明的一件事 – BBC
正視「自由之家」警惕,中共持續擴張國際媒體影響力 2022-10-01 吳介聲
自由之家2022年9月9日發表《2022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報告:獨裁擴張與民主韌性》,顯示中共過去三年努力擴大對國際媒體影響力,全球30國當中有16國面臨「高」至「非常高」強度的中國媒體影響力,其中台灣、美國、英國、奈及利亞受影響程度都屬於「非常高」;列為「高」的國家包括澳洲、西班牙、法國、義大利、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肯亞、南非、阿根廷、智利、秘魯。
據悉自由之家有六成以上營運資金來自美國政府,包括美國國務院、全國民主基金會、美國國際開發署,以及荷蘭政府等。而由於自由之家聲援香港民主運動,2019年底已被中國政府列為制裁對象。
回應
先管管台灣媒體綠化,民視,三立,鏡,蔡陰文黨政軍介入媒體,宛如當年的國民黨,媒體一言堂如北韓般不容異己,民主之恥,
60%資金來自美國政府的團體叫做公正自由? 自由之家,連綠匪關電視台都視而不見,已失去獨立機構的精神
吳先生的文章表面批判中共,實際是影射美國、對照台灣網軍。
動保人士:猴子被強迫勞動,椰子必須受到制裁!
2022年年初,美國80號洲際公路發生車禍,一輛載有100只食蟹獼猴的卡車側翻,導致4只按計劃應被送去美政府官方實驗室的猴子外逃。同時,還間接致使一名與外逃猴子接觸過的當地女子,患上了不知名的、症狀與新冠類似的疾病。
美國政府不僅直接動用軍隊連夜抓捕,其中3只猴子被安樂死。
美國政府反應之大,迅速引發全球關注。不得不叫人懷疑,這幾隻猴子什麼來路,莫非身上還帶有什麼可怕的病毒?
但是,就是這樣“殘忍虐待甚至是捕殺動物”的行為,卻絲毫沒有引起美國國內那些所謂的動物保護組織的關注,要知道,美國動保組織可是出了名的“熱心腸”。
直到最近有理哥看見到了這條與泰國猴子相關的新聞,這才恍然大悟。
泰國每天能夠生產60萬隻椰子、椰漿出口量全球第一的泰國。
一家來自美國、始創於1980年的非政府動物保護組織PETA “善待動物組織”高呼:泰國猴子正被強迫勞動!我們要抵制泰國椰子!
“善待動物組織”自稱是全球最大的動保組織,擁有超過600萬成員及支持者。認為動物應該和人類擁有平等的生存權利,始終奉行“動物不是供我們食用、穿戴、實驗、或以任何方式虐待的”原則,但說話做事都非常邪乎。
這可是愁壞了泰國政府和椰農,因為椰子是比肩大米和橡膠的重要經濟支柱。
很快泰國政府便出面解釋,稱猴子確實參加了摘椰子活動,但主要是表演性質,且嚴格落實了朝九晚五和每週雙休,猴子們從來不996。
但西方政客可不理會這一套,支援動物保護組織是“政治正確”,意味著能獲得選票,事實是什麼並不重要。
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
沒錯,同樣是一份毫無依據的報告、一個“強迫勞動”的字眼、一場聲勢浩大的抵制浪潮,前陣子俺們的新疆棉花不也經歷了相同鬧劇麼!
套路,全是西方的套路。
回應
我在上個世紀還對那些啥非政府,非盈利,之類的NGO組織映象不錯。現在稍微瞭解一點的,都知道這些不要錢的組織真TM個個有毒。
美媒:美國遏制中國可能將誘發全球蕭條
美國《歐亞評論》網站2022-08-31 “遏制”中國可能引發全球蕭條 拜登政府為追求美國的單極霸權,正給中國、西方、新興亞洲和全球南方的未來經濟穩定帶來風險。
全球疫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稱,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上世紀90年代前,貧窮經濟體主要依賴西方。經過幾個世紀破壞性的殖民主義,戰後貧富國家差距有增無減。到本世紀10年代初,中國對中低收入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明顯增加,而經合組織經濟體對低收入經濟體的影響顯著下降,對中等收入國家的影響停滯不前。這些趨勢隨著中國海外投資的增加和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啟動而加速,推動許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現代化進程。
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之前,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最重要的是,中國還拉動世界許多中小經濟體的前進。而現在,這個偉大的項目正受到威脅。拜登政府把與中國的摩擦變成另一場毫無理由的冷戰,使世界經濟瀕臨深淵。由於全球相互依存的關係,任何破壞中國穩定的做法都有可能破壞西方國家幾十年來的生活水準,同時將最脆弱的經濟體變成失敗國家。
全球增長引擎的作用體現在貿易和投資,以及與主要經濟體合作的國家。中國2/3的出口流向北美、西歐、東亞、東南亞地區多個主要經濟體以及俄羅斯和澳大利亞。而中國出口的實際影響要大得多。即使中小型經濟體的絕對進口量較少,但它們的相對進口量往往較大。2021年,中國的出口總額將近3.4萬億美元。同年,中國進口總額飆升至近2.7萬億美元。幾十年來,中國出口的商品和更便宜的價格促成低成本和低通脹。如今任何破壞中國貿易的重大威脅都會對中國、美國及其盟友和全球南方構成6.1萬億美元的威脅。
去年,全球並購活動飆升至5.9萬億美元。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疫情後的上升趨勢相一致,總額為1380億美元。中國接受的外資達1730億美元,同比增長20.2%。由於2020年的基數相對較高,兩位數的強勁增長令人矚目。當西方主要經濟體出於地緣政治的原因,試圖破壞中國經濟的穩定或遏制中國的經濟崛起時,他們有可能危及每年超過3110億美元的投資。更糟糕的是,這威脅到貧窮經濟體在經歷西方幾個世紀的殖民掠奪之後,提高生活水準的歷史機遇。
隨著美歐在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代理戰爭,所有主要參與者數月後將面臨衰退。諷刺的是,這些無端的代理衝突和新的冷戰幾乎沒有任何理由,若任其發展下去,地緣政治誘發的全球大蕭條將不可避免。(作者丹•斯坦伯克,喬恒譯)
港媒:為什麼喬治•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香港亞洲時報線上2022-08-27為何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在《蘇聯行為的根源》結尾部分,喬治•肯南認為,從美國政策角度來看,與蘇聯對抗及增加對其壓力的風險是可控的。
他表示,這是因為美國在蘇聯的利益“非常小”。美國“沒有投資需要保護,沒有實際的貿易損失,幾乎沒有公民需要保護,也鮮有文化聯繫需要維護。”
肯南對於美國在蘇聯利益“非常小”的觀察,與當今的中國幾乎沒有相似之處。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支撐超過100萬個工作崗位,美國在華直接投資超1000億美元,每年雙邊貿易額超5000億美元,美國投資者持有超1萬億美元的中國股票。中國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到2040年將擁有最大國內消費市場。到那時,這些利益將會放大。
從美國對華政策以及印太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遏制都不是合適的選擇。首先,美國應對中國挑戰的戰略構想必須以現實和客觀性為基礎。如美中競爭是民主和獨裁的全球較量等說法,不僅偏離真正重要的任務,且影響對現實的準確把握。其次,美國的戰略概念須被賦予一種內在的克制和節制機制。再次,中國挑戰時代的競爭將主要是經濟和技術的,而非軍事或意識形態的。軍事競爭通常是零和的,而經濟交流本質上是正和的。隨著中國經濟規模超過其他同等國家,其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將給美西方國家集體行動造成問題。
此外,中國的龐大市場將決定華盛頓在制定有選擇“脫鉤”的供應鏈戰略時謹慎行事。一個阻礙盟國和夥伴與北京先進技術交流的經濟安全邊界,很可能成為21世紀地緣經濟的馬其諾防線。最後,北京對兩極秩序的概念並不陌生。但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看,華盛頓將發現在印太地區組建和深化一個由盟友和夥伴組成的針對中國的兩極聯盟非常困難。在中國建立和鞏固強大的中央集權,幾千年來一直是東亞和平、繁榮和穩定的最可靠的保障,區域國家都會追隨中國向外輻射的影響力。(作者蘇拉布•古普塔,喬恒譯)
澳媒:歷史證明,“恐華症”完全是荒謬的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022-09-07 “朝貢體系”和荒謬的“恐華症” 澳大利亞和其他地方有傳統的“恐華症”,但“黃禍”的想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更不符合歷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象徵1618年至1648年歐洲爆發的大規模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編者注)是歐洲人為自己設計的。西方列強或許想在歐洲尊重主權,卻無意讓世界其他地區享有同樣權利,當然也不打算讓被他們征服的殖民地享有。中國(古代)的朝貢體系也許能與威斯特伐利亞模式共存,但反過來則不行。西方向來認為可以把自己的宗教和思想強加他人,卻不能反過來。西方將其模式強加給中國的方法是軍事壓力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告訴中國該怎麼做,並將條件和思想強加給中國。且歐洲人總是不公平地指責中國做了他們自己正在做的事。
中國很少派兵到境外作戰,從未為征服而出兵。1979年中國展開對越自衛反擊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軍隊沒有試圖佔領越南首都或改變其政府。而且自那之後,中國未發動過任何戰爭。
這與美國的行徑形成鮮明對比。有學者提出“美國朝貢體系”的觀點。但它迥異于本質上和平的中國朝貢體系。美國試圖通過聯盟和夥伴關係來控制世界。與中國不同,美國不斷派兵控制其他國家的國家意識形態及治理體系,聲稱平等,實際卻是基於統治和維護霸權。
如今,西方主權體系已變成西方的霸權體系。這個體系的本質是不惜一切代價堅持霸權,同時指責中國是威脅。而事實上,真正的威脅來自西方。“恐華症”“黃禍論”在澳有增無減。澳大利亞研究所國際與安全事務專案主任艾倫•貝姆說得對,“結果顯示,輿論與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的現實脫節。這些結果支援了重啟澳中關係的方式……但重啟應基於事實和國家利益,而非販賣恐慌。”
誠然,如今中國人遍佈世界大部分地區。但他們是出於和平目的,比如從事商業活動,進入各行各業,通常做出有益甚至是傑出的貢獻。關於“黃種人”一心想要征服澳大利亞或其他地方的陳詞濫調,並沒得到歷史的支援。事實上,“恐華症”和 “黃禍論”不僅是種族主義和侮辱性的,而且完全是荒謬的。(作者柯林•馬克拉斯,陳俊安譯)
華視搞烏龍 認知作戰引火上身 2022/04/21 中時社論
華視新聞跑馬燈的烏龍事件,乍看是一個單純的新聞失誤,細思之下發現,這正是一部宣傳機器看到影子就擊發的新聞誤擊事件,也就是在政治宣傳的任務驅使下,遇見符合這個需求的訊息就反射性地將其射出,而不經任何必要的查證程序。什麼「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受戰爭影響各地爆發民生用品搶購潮」、、「台北港艦艇爆炸」、「總統發布緊急命令」、「新北市政府呼籲民眾勿恐慌,將透過媒體發布戰爭新聞及資訊」、「板橋車站疑似遭敵特工縱火施放爆裂物」等跑馬燈字幕,稍有常識者即可輕易判斷不可採信,稍有專業素養者也絕不會讓其放行。
然而,華視卻讓這些一望即知荒誕不實而且驚悚萬分的訊息播放出去,事後還辯稱「稍早快訊內容是昨日錄製的防災影片訊息,相關工作人員因路徑設定錯誤,將防災演練用的快訊文字刊出。這種辯解只是就作業程序的失誤給出說詞,對於失誤人員的心理準備狀態與華視的組織氣候完全未提及,但這才是釀出大錯的根本原因。
華視無線電視台是公廣集團的一分子,先前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強行護送到黃金區塊的52頻道,現在再次證明,華視的專業素質根本不夠格,完全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可以完全掌控,所以使其占領重要的認知作戰據點,發揮洗腦作用。
事發之後, NCC未作任何處分,比起先前對待中天新聞台的凶狠方式判若雲泥,當時中天的新聞稍有差錯或是不嚴謹,NCC立即祭出嚴厲處罰,不僅不符合比例原則,甚至公然違背法理與規範,難怪有些案例被法院判決違法。
中天被關台之後,NCC主委陳耀祥大力推薦並護航華視進占52台,現在怎麼又沉默無語?輿論要他「還不趕快辭職,打包滾蛋」,不是無的放矢。
在民進黨政府眼中,新聞媒體只有一個用途:認知作戰的工具。民進黨操控的媒體,新聞靈魂與專業精神全被掏空,成為黨的宣傳工具。比如作為國家通訊社的中央社、公廣集團轄下的公視與華視,全都成為如假包換的「綠媒」。
相關新聞
華視又出包 快訊「大屯火山爆發、台北下拳頭大冰雹」 急道歉
華視連續出包 凌晨宣布董事長陳郁秀、代總經理陳雅琳請辭
回應
綠: 都是阿共的陰謀 !
賈新聞作習慣了吧 控制不了自己
華視搞烏龍 認知作戰引火上身 2022/04/21 中時社論
華視新聞跑馬燈的烏龍事件,乍看是一個單純的新聞失誤,細思之下發現,這正是一部宣傳機器看到影子就擊發的新聞誤擊事件,也就是在政治宣傳的任務驅使下,遇見符合這個需求的訊息就反射性地將其射出,而不經任何必要的查證程序。什麼「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受戰爭影響各地爆發民生用品搶購潮」、、「台北港艦艇爆炸」、「總統發布緊急命令」、「新北市政府呼籲民眾勿恐慌,將透過媒體發布戰爭新聞及資訊」、「板橋車站疑似遭敵特工縱火施放爆裂物」等跑馬燈字幕,稍有常識者即可輕易判斷不可採信,稍有專業素養者也絕不會讓其放行。
然而,華視卻讓這些一望即知荒誕不實而且驚悚萬分的訊息播放出去,事後還辯稱「稍早快訊內容是昨日錄製的防災影片訊息,相關工作人員因路徑設定錯誤,將防災演練用的快訊文字刊出。這種辯解只是就作業程序的失誤給出說詞,對於失誤人員的心理準備狀態與華視的組織氣候完全未提及,但這才是釀出大錯的根本原因。
華視無線電視台是公廣集團的一分子,先前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強行護送到黃金區塊的52頻道,現在再次證明,華視的專業素質根本不夠格,完全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可以完全掌控,所以使其占領重要的認知作戰據點,發揮洗腦作用。
事發之後, NCC未作任何處分,比起先前對待中天新聞台的凶狠方式判若雲泥,當時中天的新聞稍有差錯或是不嚴謹,NCC立即祭出嚴厲處罰,不僅不符合比例原則,甚至公然違背法理與規範,難怪有些案例被法院判決違法。
中天被關台之後,NCC主委陳耀祥大力推薦並護航華視進占52台,現在怎麼又沉默無語?輿論要他「還不趕快辭職,打包滾蛋」,不是無的放矢。
在民進黨政府眼中,新聞媒體只有一個用途:認知作戰的工具。民進黨操控的媒體,新聞靈魂與專業精神全被掏空,成為黨的宣傳工具。比如作為國家通訊社的中央社、公廣集團轄下的公視與華視,全都成為如假包換的「綠媒」。
相關新聞
華視又出包 快訊「大屯火山爆發、台北下拳頭大冰雹」 急道歉
華視連續出包 凌晨宣布董事長陳郁秀、代總經理陳雅琳請辭
回應
綠: 都是阿共的陰謀 !
賈新聞作習慣了吧 控制不了自己
美撈起墜入南海的F35C 靠的是中國造潛水工作支持船 2022-03-04 環球網
美國第7艦隊3日發佈的消息顯示,1月24日在訓練中墜入南海的F-35C戰鬥機已經被成功打撈。公開報導顯示,此次美軍使用的海上深潛和打撈船隻由中國招商局重工建造。這並不是美軍在打撈墜機中首次使用中國建造的潛水工作支持船(DSCV)。
美歐制裁俄航太、軍工殺傷力有多大? 2022-03-04 環球時報
對西方制裁,俄停止向美供應RD-180火箭發動機,俄正實施進口替代,從中國進口。
英媒: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英國Money Week網站2022-03-03文章:中國擁有的黃金幾乎肯定超過美國,過去幾十年,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而將其武器化的例子。對俄實施制裁以及將其從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逐出。
世界黃金儲備,美國以8134噸排名第1,德、義、法、俄和中分列2至6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約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內地僅通過香港進口的黃金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持有的珠寶黃金約為2500噸。
相關新聞
俄「去美元化」 不怕經濟制裁
加速去美元化中俄75%貿易放棄美元結算
普京:俄將從制裁中獲益。
反制西媒造謠:心理/宣傳/認知/戰資訊戰,俄封鎖臉書、臉書、推特、CNN、BBC、彭博...。
新媒:美對俄“斷芯”,讓中國警醒應自給自足 2022-03-02 聯合早報
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對俄祭出一攬子經濟制裁,包括晶片,是對中企“晶片制裁”的翻版。俄七成的電腦和手機皆來自中國,制裁強化中俄關係,俄會求助於中芯等中企。
瘟疫哲學1
釋曰佛無分別心,眾生皆有佛性。老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病毒自然對人類也一視同仁,不分國族、政體,都會演化出肆孽之道。但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以2020肆孽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為例,由下列相關新聞資料可知,愈有正知(病毒的肆孽之道)正信(知恥近乎勇)正行(勇於普查隔離與接種疫苗)者,愈能違抗天孽,此乃真佛系防疫也。反之,愈是無知無恥(造謠信謠/國族歧視/政體鬥爭)無能(普查隔離與接種疫苗/很能歧視鬥爭)者,不查當沒事、一查嚇死人,此乃假佛系真自孽也。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新聞資料
疫苗外交戰
全球疫苗接種即時動態(2021-11-30 )中國:24.9億劑(173.14劑/百人);印度:12.2億劑(87.78/百人);美國:4.5億劑135.12劑/百人)https://news.ifeng.com/c/special/85mhVvWS5i4
中國承諾2021年向外提供(援助+出口)20億劑疫苗(2021-11-25)已向106國和4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8億劑居世界之首。2021-11-29承諾2022年將再向非提供10億劑(6億無償援助4億聯合生產) 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封頂。中國藥監局2021/12/09批准第1種新冠肺炎治療藥。學者:疫情讓中GDP超美時間提前到2025
排除實驗室意外 世衛專家曝新冠病毒3大傳播途徑
世衛專家小組2021-02-09於武漢簡報新冠病毒起源初步調查,排除源於實驗室,較可能透過動物直接傳人、中間宿主傳人、冷凍食品傳人;沒證據顯示2019年12月之前病毒已在武漢廣泛傳播;還無法確定病毒的確切宿主是何種動物。團隊有以下幾項建議1:世界各地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資料庫的建立,將能更有效地追查來源。2會繼續追查武漢之外其他地方的早期病例。3:要研究其他國家可能的宿主動物。4:具體調查研究冷凍食品的傳染路徑。美質疑溯源報告,中籲美也邀世衛研究.《紐時》稱西方極力要求世衛赴華調查,如今調查結果給中國加分。溯源專家組:溯源將覆蓋全球 (回應:想快點找源頭應到歐美找!) 世衛2021-03-30公佈疫源調查報告:疫源來自蝙蝠而非實驗室,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是新冠疫情疫源。 建議,在全球研究比華南海鮮市場要早病例的樣本,尋找病毒宿主的物種,瞭解病毒的冷鏈傳播過程。美國2021-05-26又炒作“中國實驗室洩漏新冠病毒” 中駐美使館:查美!徹查到底!外交部:請美同WHO聯合對美進行全面透明的調查(回應:要查美國病例/實驗室!) 世衛:病毒溯源被政治毒化.
…………..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850944
有趣的是,十年前這些人寫大陸,角度是“大陸經濟崛起,臺灣軟實力勝出”;如今這類人的角度往往變成“大陸軟硬實力崛起,臺灣該怎麼做。”
多虧了這些敢說的臺灣中年菁英們,讓我從中看到臺灣社會對大陸的糾葛態度。
大陸已經不再是台商們的天下了,中年臺灣人開始離開,被臺灣媒體稱為“太陽花世代”的青年開始西進。
有時候一票臺灣人聚會,也會嘴碎:在美國、澳洲,日傑的臺灣青年都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擔憂政治不正確,在大陸的臺灣青年,一下可能被罵台獨,一下又被臺灣鄉親喊親中賣台。
90年代我第一次出國被震撼到了,但女兒第一次出國後說,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的 2021-08-19
我第一次出國出差,那還是九十年代,西方的高速公路,新幹線,機場,給我的感覺是震撼滴。幾年前,我女兒第一次出國遊玩,回來後我問女兒:怎樣啊?女兒從鼻子裡哼了一聲:一出機場,到處是破破爛爛的,老外身上一股子臭烘烘的氣味,女兒臉上一副鄙視的神態。唉,沒辦法,這就是二代人的差距啊。
我是德國留學生,西方喜歡從個人/反政府角度報導,用宏觀講中國故事會失敗 2021-08-19
回應
1 現階段中國不管變什麼方法都無濟於事,如果歐美民眾知道了中國做的事,那政客的末日就到了。2 外國民眾也不想聽。3 外人接觸最多的互聯網是反華大本營,尤其中文版塊多由臺灣人操縱,謠言多是那裡出來的。
我在國外待了十多年,接觸過各個國家的人後,我很少去用爭論改變他們的想法。得每個國家和民族的行事,有他自己背後錯綜複雜的原因,爭辯什麼的並不能改變根源。
在大陸長居的臺灣人,為何招人煩? 2021-08-13 周青衣
最近小S事件沸沸揚揚,這幾年各路線民看到臺灣都挺煩膩。
2012年時在雙井聽到熟悉的臺灣口音,難免回頭多看一眼,然後對彼此稍微頷首,在對方的眼神中看到“原來你也在這裡”的惺惺相惜。如今在三裡屯兒聽烈釆的臺灣咚,或是多看眼或是眉頭一挑,然後冷笑著告訴身邊的大陸朋友“看看看,又一個臺灣的,人才外流喔”。
在北京待了超過一年的臺灣人,能夠與初來乍到的臺灣小鮮肉們形成明顯對比,臺灣社會的小確幸(或是海島型的閉鎖)將年輕人們培養得有如小鹿斑比,用好聽點來說是單純,用難聽點的說法是單蠢,總歸而言就是一個字形容——萌。
但是通常,這樣天真的小鹿斑比會在一年內迅速成長,他會逐漸明白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每個人來自五湖四海、彼此擦肩而過,“我從臺灣來”這句話就跟珍珠奶茶一樣,不代表什麼特別意義。就算碰到老鄉,點頭示意即可,不必沖去加微信。
長居大陸的臺灣老鳥們,往往比長居歐美日的臺灣人還認清國際現實,不會被臺灣政治人物的“我們都是民主同盟”這種白癡謊言欺騙。
長居大陸的老鳥們,往往很明白這片土地的好好壞壞,卻總是又怕會被臺灣朋友唾棄,於是回臺灣,幹言萬語只剩一句“臺灣東西真好吃啊,真想念”。
簡而言之,在大陸長居的臺灣人,有時會讓臺灣親友與大陸鄉親共同厭煩,有時我們反省自身,會覺得自己真挺討人厭的。
我挺煩一種人:常出差到大陸的半吊子臺灣菁英。這類人西裝筆挺、抱著筆電,年齡普遍從四十歲到六十歲不等,靈活運用微信,去大陸的理由常常是“去大陸的工廠看看或“我們有商品在大陸賣”。
這類人講起“對岸”,一類是認為臺灣死定了類是會著重在“其實大陸在某某層面還差臺灣很遠,你看我們工廠的工人,薪水才三千!”
港媒:小鮮肉 甩鍋 貓膩 忽悠……大陸用語長驅直入進入臺灣社會 2021-08-05
香港《亞洲週刊》最新一期 大陸的“天菜”“小鮮肉”“甩鍋”“貓膩”“忽悠”進入臺灣社會;臺灣的“吐槽”“碎碎念”在大陸流行;香港的“跌眼鏡”“生猛”“埋單”等也在兩岸流行,彙聚成現代中文大熔爐。
隨著兩岸來往密切,臺灣普通的民間用語早就“大陸化”。“小三”“網紅”“高富帥”等,幾乎任何販夫走卒都能脫口而出。另一方面,臺灣用語也在大陸馳騁,如大陸公共場所與商店用的“溫馨提示”其實最早來自臺灣。
近日颱風“煙花”登陸臺灣,台各大媒體紛紛追蹤,但民眾對這個來自大陸的名稱感到很新鮮。拜颱風所賜,“煙花”這個簡體詞彙闖進臺灣官方用語與新聞媒體。語言本是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使用的。大陸語彙早就悄悄進入到臺灣人的生活,最近曝光率很高的“甩鍋”就是。
有人認為大陸的用語比較貼切和淺顯易懂。高畫質變高清,好姊妹變閨蜜,大嬸變大媽,high-end變高端等,(大陸用語)幾乎都取代了臺灣本地用法。那天聽到一對母女對話,媽媽說“視頻”,20歲出頭的女兒“糾正”說:“媽,那是大陸的用法。”
耳濡目染之下,民眾不自覺用起大陸用語,且習慣成自然,如氛圍、梳理等。網友說:“立即、立刻(用的)越來越少……立馬(用的)越來越多。”還有人說臺灣和大陸都通行“肯定”這個詞,肯定是“兩岸一家親”。大陸用語長驅直入,連正式公文都“大陸化”。例如回饋變回饋,檢舉變舉報等,連新聞台都愛用。
大陸用語在臺灣雖有普及化趨勢,但還是有不少人不習慣。有網友表示,雖然有意識地避免使用,但有時還是會脫口而出。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語言本來就是互相流通的。大陸網站常見的“牛逼”,也逐漸在臺灣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一名網友說:“網路、陸劇看久了,潛移默化,民眾也用,記者媒體也用,現在連政府和學校也用。”
侯哥:在京廣隧道,關鍵時刻我要站出來(視頻) 2021-07-23 一財網
侯文超,40多歲,河南周口人,是北京一家裝飾建築公司河南負責人。多年前闖蕩北京的他,對暴雨有過切身經歷。這讓他在鄭州720特大暴雨之際,能夠果斷棄車,然後主動拍打沿途的車窗,因為我是最後一批撤離的,我覺得大部分司機應該都走了,但可能也有不配合的,我也不能硬把他們給拉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_-INonrXY
京廣路隧道24日貫通,被淹車輛全部拖出200多輛, 4死- 旺報
回應
外媒報導死萬人,是暴政加人禍,中時怎不敢評呢。
死萬人?1450鬼扯也要打草稿!
西方記者很願意展現在中國被打壓,不能客觀上幫了他們 2021-07-25 環球時報胡錫進
網傳一名“德國之聲”記者在鄭州被群眾攔堵。因為憤怒於BBC等外媒對河南水災等的不客觀報導。環時認為,中國公眾對西媒的報導產生憤怒情緒完全事出有因。西媒長期抹黑中國,西媒顯然需要反思,真正回歸新聞報導的客觀原則。與此同時,我們強烈不建議各地民眾對西方記者個體進行現場圍堵。因為:第一,這反而使西方抹黑中國更加振振有詞。第二,他們可以借此炫耀自己在中國多麼受到重視。
回應
老胡說得雖也有理,要講理對加害者去說。
相關新聞資料
起底來河南造謠的“德國之聲” 究竟有哪些反華劣跡
德國之聲、美國之音和BBC這類國有媒體,由於人事任免和資金調配權被政府把持,因此不可能在涉外報導中做到客觀中立,而西方標榜自由的私有媒體同樣無法擺脫政治操弄,且西方國家控制私有媒體的手段更為隱蔽、具有迷惑性。……最後引用一句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言論作結:我們允許他們的媒體在新加坡運作,目的是為了瞭解外國人如何看待我們。但我們絕不能允許他們在新加坡扮演,政府的監督者、對手和審問者。如果我們允許這樣做,他們將徹底改變新加坡的社會,我懷疑我們的國家是否足夠團結以抵禦他們的挑撥。”
這次如果要問責政府和地鐵運營部門,我作為本地人第一個不同意
1、我是本地人,很感謝各級政府及一線人員全力投入,才能保持城市的正常運轉;2、在千年一遇(下午4-5點降水200多毫升)之前,暴雨已下了一天一夜,由於城市良好的排水設施,並沒有多少積水,如果不遇上4-5點的降水,城市運轉沒有任何問題;3、千年一遇的概率都要停工、停產、停課、公交停運,那我覺得鄭州就不用上班了。
回應
過度問責後誰還願意去幹實事,只要做事就有錯的時候,就算沒錯杠精也能給你挑出毛病.
河南強降雨至24日56死5失蹤(26日69死京廣隧道完成清淤6死247輛車,至28日73死) 2021-07-23 新華社
回應
你要看外網1450,乖乖,還帶科學計算,隧道全長5公里,雙線至少死5000人。京廣隧道主線全長1835米,暗埋段1360米,敞開段475米。根據當事者回憶,當水淹過車輪時,大部分人就開始逃出了.淹沒的一兩百輛車主要堆積在接近平地的斜坡上。隔一段空白路段才到隧道,隧道車輛早已被搜索了,初步兩死,不排除後續還,但應不會有重大傷亡。真要幾百人失蹤,親人/微博還不翻了天?還說中國政府隱瞞。扯淡,周圍幾千老百姓,住宅樓上馬路邊,人山人海,拿手機恨不得24小時在拍視頻,誰能隱瞞啊。
誰為地鐵/隧道裡的枉死者負責?為何不及時展開搜救?
敲鍵盤永遠比救援善後速度快,動嘴永遠比動手輕鬆,你怎麼不說誰為這場大雨負責呢
京廣隧道,多年一直非常好用,解決了京廣路的堵,強制排水年年也正常啟用,不能因為這種世所罕見的大暴雨,就非得去追責相關人員。
多層立交觀感不好和噪音大,京廣隧道路段,完全適合於修建高架路,立交造價低且比隧道安全。
京廣路不僅長,而且商業街區常密集,所以走地下。你看看地圖,有多少個路口要連接,建高架幾百米一個出口?那不是要堵死?不要總覺得自己很聰明,這個專案也是各個專家評審的,有更經濟更方便的方案,專家會想不起來?
在京廣快速通車前,我坐81去趟火車站最少提前2個半小時,現在自己開車,也就20分鐘。
相關新聞資料
監控還原暴雨極值前的京廣南路隧道:有一定封路措施
浙江省長:防煙花颱風 地鐵遇突發不能層層等命令(回應:這有點事後補刀河南的嫌疑,不厚道!
這叫吸取經驗教訓,實事求是).
京廣路隧道路口基本清理完畢 2021-07-23 環球時報
救援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並沒看到有大量屍體拉出的情形,但隧道最深處的水情和車輛數量還不明朗。
德媒說了句公道話:世界上沒有任何排水系統能應對鄭州暴雨
德國全天雨量150mm相比鄭州超一小時201mm級暴雨簡直小兒科,但為何德國會有這麼大災害?主因是山洪帶著土石流下洩,將建造在河流兩側的新城鎮摧毀,老村鎮大都在山坡上,也是為了避開洪水,但居民住得多了土地不夠,就往河谷走,遇上較大的洪水就會成災,因為河谷兩邊原就是河流的行洪區。
極端氣候下的中美救援速度youtube.com/watch?v=_TtRCs2-vqQ
暴雨倒灌致12人死亡,鄭州地鐵何以至此?
鄭州市委通報,7月20日18時許,積水衝垮擋水牆,鄭州地鐵下達全線網停運。同時疏散群眾500餘人,其中1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5人受傷送醫。
隧道時通常將50年一遇的大雨作為設計值,超出這個值,隧道會水浸。
我算參與5號線建設的當地人,當時乘客的選擇正是救了他們的選擇
災難發生時一定要儘快自救互救,安全等待救援。司機有組織過人從逃生平臺走,但是水流太急太大,又讓一部分回車內關閉車門,正是這個決定救了車裡的人,沒有急著敲碎車窗也保證了車內沒有完全被灌入水。
相關新聞資料
豪雨襲鄭州地鐵 讓人質疑席習近防洪太晚 2021-07-21 東森新聞
鄭州地鐵稱,地鐵是惡劣天氣下,市民回家的唯一希望,我們一直撐到下午六點,期間一直在組織抽排和圍堰。(回應:如果鄭州地鐵停運,出事的概率肯定比現在高,我下班時水到膝蓋了期待的就是地鐵.)
三天下(617.1毫米)一年雨!地鐵滅頂直播 習急令解放軍不准退縮 2021-07-21 關鍵時刻(回應:中國人就是被訓得很乖,相信利害國之黨一定會來救,所以不想破門逃出,終於全部光榮為黨犧牲了. 常識告訴你破窗水進來速度遠超想像,我們再乖也有知識有常識有求生本能,什麼教育訓到你們每次都喜歡幸災樂禍?)
河南暴雨災情 《紐約時報》抹黑中國官媒淡化和隱瞞災害。這當然是極為扯淡的,全中國媒體都在報導河南災情。
鄭州27日公佈地鐵14名遇難者名單,民眾獻花悼念
官方阻擋民眾悼念--新唐人
環時銳評:公眾祭奠應受尊重,地鐵站施工擋板,二者誤解不宜過度解讀,應及時溝通化解。有人提出意見後,B1出口圍擋板已被移走。
解放軍直-20馳援河南救災,中國應急救援進入機械化時代!
目前(2021-07-21),中部戰區出動解放軍、武警兩萬余人(累計投入4.6萬人次),地方出動了820支應急管理救援隊7萬餘人,消防救援2萬餘人,社會救援力量25萬餘人,各類大型救援裝備2600多台(輛),從河南周邊的多個省份向災區中心集結,協力投入抗洪搶險救災行動。
相關新聞資料
翼龍2無人機保障了災區通信信號:解放軍無人機/北斗導航/直升機/舟橋齊上陣
多部門聯動采取有效舉措07-24河南群衆生産生活加速恢復
解放軍救災後07-25撤離 河南民眾“萬人空巷”自發送行
解放軍全面接手!京廣隧道傳已挖出6000遺體真相成國家機密- 自由時報
河南早就做了預警,但河南這個雨量,預警能解決問題嗎?
早在7月16日,河南省氣象局、自然資源廳、水利廳、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做出了預警,並關閉多家景區,組建57支防汛應急搶險隊伍。雖然各種預警發到了人們手中,但大家似乎對這場大暴雨不夠重視。
若用7月18日18時至21日0時,鄭州平均降水量449毫米計算,三峽大壩開啟11孔洩洪,要泄19個小時。
我參與過颱風應急工作,鄭州雖有預警和應急預案,但還是吃了沒經驗的虧
鄭州這次雨災,可說是給華中、華北和西北的內陸城市敲了一個警鐘,建立完善的預警體系和完整的應急預案以及可行的應急措施,很重要,千萬不要忽視。
回應
頂,這才是客觀的文章。媒體的洗白,刻意的辯護,一直強調降雨量大,什麼百年千年一遇等等!
你歪曲了作者的意思,作者寫的是浙江,改開以前,因為窮,損失的也小。08年以後,颱風每次損失都在百億以上,鄭州是旱不是澇,就算是亡羊補牢,也可能投入鉅資以後,一兩百年沒有卵用,這就很糾結了。
城市規劃專家釋疑:為何“海綿城市”鄭州無法應對此次特大暴雨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委員胡剛表示,“如今城市大面積由硬化路和高層建築構成,雨水沒辦法滲透,建設海綿城市的確很有必要,但並不能應對這種百年以上的特大暴雨。”
相關新聞資料
BBC報導西歐洪水和鄭州暴雨時用了兩幅面孔,並說:一場暴雨打破了500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海綿城市神話。(回應:534億是總投入,現只是第一期,完成度22.5%。)
防汛救災 總書記再次要求這個“第一位” 2021-07-21 央視網
近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鄭州等城市發生嚴重內澇,一些河流出現超警水位,個別水庫潰壩,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
解放軍多支部隊緊急投入救援一線 聯指中心晝夜運行
中部戰區,緊急派出官兵和民兵3000余人、車(舟)裝備80餘台(艘),在10個地域同步投入搶險救災。
20日淩晨,洛陽伊河灘攔水壩決口,第83集團軍工程防化旅馳援,執行爆破分洪。
20日17時20分,賈魯河大王莊段多處漫堤,武警150名官兵3小時奮戰,有效加固了堤壩。
20日18時,鄭州地鐵5號線海灘寺站到沙口路站隧道內積水,100餘名民兵接力搶險,將被困群眾安全轉移。
相關新聞資料
河南紀委監委:嚴禁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汛情災情資訊
鄭州「人造洪水」淹京廣隧道/地鐵,上千輛車死亡人數難估,初步運出超百人--新唐人(回應:新唐人/大紀元是法輪功宣傳品)
習派軍接管京廣隧道,突訪西藏「東躲西藏」意欲何為--新唐人
穩邊疆局勢07-21習首赴西藏(直飛藏南邊境再搭拉林鐵路到拉薩)後傳中印將辦第12輪軍長會談
習西藏考察强調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李克強總理26日到國家防汛抗旱總部主持視訊會議:哀悼遇難者,預撥幾十億元救災。
散佈河南暴雨謠言,37個帳號被禁言或關閉
河南大暴雨,網路輿論變了:1.挑毛病的少了,幫忙的多了.2.說怪話歪話風涼話的少了,對救援人員的信任多了.3. 指手劃腳的少了,喊加油的多了.4. 輕信謠言的少了,堅持等官方通報的多了,你感覺到了嗎? 觀.風聞 (回應:我身為鄭州人,觀察者網一堆喊著要追責的人可不在少數。)
京廣路隧道災後現場實拍,事實勝於雄辯,別讓謠言混淆視聽蠱惑人心,從來就沒有軍警封鎖,清淤過程都有媒體在現場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vJq0XOyEo
到22日80多家企業百余明星捐款超21億
到26日鄭州紅十字會捐款超10億,已撥8.44億.
鴻星爾克捐5000萬後,直播銷售破1億,庫存被網友搶光!(回應:大陸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30日向河南預撥10億防汛救災資金
報紙的反擊:香港蘋果日報的「七一抄家危機」? 2021/06/18 轉角24小時
「繼續印報紙、買報紙,捍衛新聞自由,有你有我。」香港《蘋果日報》在17日遭到港警突襲搜查,同時以違反港版國安法的名義,分別拘捕了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在內等5名公司高層。在公司報社電腦資料被扣押、公司資產凍結的危急情況下,儘管面臨可能無法正常出刊,《蘋果日報》仍在18日凌晨緊急加印到50萬份,以張劍虹喊話的「大家要頂住」為頭版標題,不少支持者漏夜排隊買報,到18早上街頭巷尾的報攤,都有大批民眾排隊搶購,做為對新聞自由的聲援力挺。然而在港府一步步窒息進逼之下,香港民眾的「買報抗擊」是否只是杯水車薪?適逢「七一香港主權移交」和中共黨慶的敏感時刻,《蘋果日報》未來還能如常營運嗎?
相關新聞
黎智英又被判刑,刑期已達20個月! 2021年5月28日
持續虧損,臺灣《蘋果日報》宣佈紙質版停刊,裁員326人 2021-05-14
黎智英兩年變現逾百億新台幣!台灣資產成了最大續命丸...他還剩下多少房地產?2021-01-06
回應
建议学习台湾关中天,直接关了苹果。喜闻乐见。
中天誰曾經突襲搜查? 誰曾經被拘捕了? 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突擊搜查蘋果,和關閉中天,有什麼兩樣?
「台山核電廠意外疑雲」對台灣有影響嗎?極權國家發展核能的風險 2021-06-17 蔡中岳
根據CNN報導,位在中國廣東的台山核電廠有輻射外洩的高度風險,台山核電廠中法共同營運的廠商,在其與美國政府求助的信件中強調,台山核電廠有「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脅」,且因中國政府面對風險的方式,是以「不斷調升放射性物質檢測標準上限」,而非停止核電廠運作,且檢測標準已超過法國的安全準則,所以希望美國出手相助。
……….
相關新聞資料
廣東台山核電廠傳核洩漏? 美國評估認為未超標- 中時
法馬通公司表示正在協助台山核電廠解決問題,而中國的中廣核集團聲明表示一切正常沒問題。
回應
日本福島核電廠要排廢水,都沒見你鬼叫,大陸都已經說沒有的事,你竟然拿出來抹黑,又是一個双標黨
法國Framatome製歐洲壓水式第4代核爐,初級管路惰性氣體(noble gas)增多,造成核爐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增本,而非漏氣安全問題, Framatome 取得美國政府批准把原因寫的嚴重一些,被美媒渲染,台灣對大陸一向幸災樂禍,媒體隨美雞起舞!
文中一大堆謊言與假資料,聯合報的鳴人堂/轉角編輯不用查證?
要比極權,民進黨的能源決策模式,無視公投,無視民意,無視專業,停建續建停用重啟,廢核的決策過程,極權無比。
看讀者反應,作者的臉顯然比另一位鳴蛙塘吳姓作者的臉腫多了......
這位反華造謠寫手去看看底下留言為何這麼多嘲笑你的留言,你應反思的是:
一,要比極權,中共還真比不上民進黨!。
二,核電廠的燃料棒破損是很正常情況,各國核電廠都有。中國核電廠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遠比老舊的米國或台灣核電廠安全。但因世界對核電有高度警愓,一點小事也要通報,這就讓不肖媒體如CNN大作文章的機會。
三,CNN的造謠手法即是偷換概念,世界各國都有燃料棒破損,CNN卻只提中國,接著中央造謠中心既然及出指令,則各造謠寫手接力造謠,直到把讀者徹底洗腦一遍。只要有點大腦的讀者一定有發現UDN的鳴人堂或是轉角什麼的,經常在配合造謠,真把讀者都當笨蛋在愚民洗腦。每次都由西方反華發動造謠攻勢,台灣收錢的反華寫手就接力演出,
四,上述這做法即是以米國為首的五眼白人至上的造謠課:編造一張"謊言的網"愚民洗腦人民,不同名稱的組織,協調好,去分批,分時段,不停的輸流,去散佈謠言,假新聞,西方及民進黨一直用這招在掩蓋自己執政的各項不法,且真的有效。西方還把這種課程,專有名稱:迷鏡荒原(A wildeness of mirrors)
在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從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很快就將疫情控制下來,控制下來以後我們復工複產,並且給很多國家提供醫療物資,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將近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醫療物資。儘管西方污蔑我們是搞“疫苗外交”,但我們強調的是“人道主義外交”,對此很多國家都是非常正面的反應。但是,現在中國跟西方之間互相叫駡、互相妖魔化,各種民調都顯示中西方各自的軟力量都在下降,美國的軟力量在下降,中國的軟力量下降得更快。新冠疫情以來我們行動上做得非常好,但言論上做得不夠好,。我們辛辛苦苦從行動上得來的分都在這種互相對罵和妖魔化中被抹掉了。
鄭永年:假裝100%中立不可能, 做智庫的關鍵是說真話
(本文摘自2017年上觀新聞對鄭永年的採訪稿)
【導讀】近期,在中南海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香港中文大學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等9位專家代表先後就中國“十四五”規劃編制等提出意見和建議。鄭永年提出:
其一,不盲目相信教科書,因為中國的現實和書上說的東西,相差太大。其二,在學術研究中,即使沒有政治影響,也會有文化差異,假裝100%中立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儘量爭取價值中立。其三,做智庫的關鍵是要說真話,否則就可能誤導決策,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是利益相關者,否則就會屁股指揮腦袋。其四,中國的大學有時比美國的還美國,我們的學術不能照搬西方,更不能比西方還西方,否則我們的學術研究就沒有自己的聲音了。其五,中國歸根到底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政治問題,事實上,探索好的政治體系,並不只有中國在做,西方也在探索制度重建。
鄭永年:我對中國所謂的智庫很悲觀 2017-01-31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其最新兩本著作《中國模式:經驗與挑戰》和《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中,對中國學界的現狀及發展做了深入的探討。在談到智庫的時候,鄭永年認為,中國當然需要大量的智庫,而且現在有幾千家機構自稱為智庫,但對那些所謂的智庫他並不樂觀。鄭在2015年12月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談道:我最失望的就是知識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有沒有提出某種自己的思想。左派、右派整天照抄照搬西方的概念,有沒有自己的東西。
馬修•羅簡斯基:為什麼美國智庫越來越不受尊重? 2021-06-09
【文/馬修•羅簡斯基 譯/觀察者網】
上個世紀,智庫被認為是一種能將科學原則和嚴謹規範引入政策制定過程的機制。各種各樣的智庫將相互挑戰,創造出一個競爭性的、甚至是對抗性的、但仍然是基於事實的政策審議過程,以開發政策理念。
智庫的所有這些職能直到今日仍在不同程度上發揮著作用。但現在已沒有一項智庫的職能可以真正反映出智庫的主要作用。事實上,智庫的商業模式已經在朝著令人不安的方向發展,一些智庫變成了遊說組織。政黨需要的是忠誠的宣傳者,而不是吹毛求疵、模棱兩可的學術跟班。潛在的捐贈者希望老練的神槍手們能在正確的時間將他們的政策子彈射向正確的目標。
《紐約時報》在2014-2017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智庫的商業模式令人不安地向出售准入權和影響力的方向漂移。這是一樁明目張膽的買賣,而且早就司空見慣了。過去30年來,隨著私營部門、富人、甚至外國政府求助於那些華盛頓的“旋轉門權力掮客”,以幫助他們在對自己重要的議題上購買影響力,華盛頓的遊說業務迎來了爆發期。
當一些機構無時無刻不在販賣影響力和搞遊說宣傳,而幾乎所有機構又都會在某一時刻從事這些活動時,那普通的民眾就不可能把誠實的智庫和不誠實的智庫區分開來。因此,政策圈就變成了一個大沼澤,在這個沼澤裡,影響力販子的胡說八道甚至能影響到最博學和最獨立的政策研究專家。這就是為什麼智庫存在一個形象問題。(譯自美國《外交政策》)
鄭永年:中國正在面臨西方的知識圍堵 2021-06-05
現在美國全方位圍堵中國,在政治、經濟、技術、軍事等等方面圍堵中國。但還有一個甚至更為重要的“圍堵”,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知識界對中國的知識圍堵。
最近西方尤其是美國利用新疆問題、宗教和民族問題詆毀和妖魔化中國,這對中國國際形象損害是非常大的。反華力量希望借此使越來越多國家的政治人物、社會組織參與抵制中國的冬奧會。歐盟也已經推遲表決中歐投資協定。臺灣問題上,西方一些國家紛紛試圖把臺灣塑造成一個民主的形象,企圖用“民主臺灣”的名義讓臺灣成為一個實際上的主權體。
西方大報記者,如何被收買操縱--觀察者網
前《法蘭克福彙報》記者烏多•烏爾夫科特在2014年出版了《被收買的記者》,儘管已過七年,只要看看如今西媒對中國的抹黑,就會發現他的披露並未過時。烏坦承,曾與同事們收受賄賂、欺騙民眾,美、德情報部門都插手新聞報導。
超級沙塵暴背後,韓國人這樣說,讓蒙古國情何以堪!日,是中國人難忘的一天。
北京沙塵暴確實不多了。但不少朋友很疑惑,過去幾年,我們環保這麼努力,我們種了這麼多樹,怎麼2021-03-15一來就是一場10年來最強、範圍最廣的沙塵暴?
其實也錯怪了三北防護林,因為這場超級沙塵暴,不是國產,而是進口——不是起源于河北內蒙古老地方,而是蒙古國強大氣旋,將本地沙塵托舉至高空,隨後在持續不斷的東移南下的氣流作用下,大量沙塵長驅直入。北京遮天蔽日,蒙古國卻真是傷亡慘重,10死11失蹤。
但天災之後,也有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
比如,韓媒報導是:源自中國沙塵暴,3月16日將襲擊韓國。
嗯,看來在這些韓國人眼裡,蒙古國都是屬於中國了。
相關新聞
“陰間濾鏡愛好者”BBC又來了:其在“世界末日般的天空”標題下,配上的畫面則是員警在昏黃天空下的大圖。看上去,仿佛偌大的北京城,2000多萬人口,他們只看得到員警,其暗藏的小心思一覽無餘。
BBC涉華反智報導更新 又開始抹黑中國人工降雨了
英國廣播公司(BBC)先是編造新疆不實報導;又主動挑事封禁中國媒體;後又再次因為“陰間濾鏡”醜化、抹黑武漢抗疫成就。
走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後,BBC開始大搞反智反中。2021-02-18報導,中國當局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天氣操縱專案……引起了鄰國的擔憂。不僅影響印度夏季季風,還偷竊鄰國降水。
氣象專家張明英表示,人工降雨(雪)並不具備控制天氣的能力。
在BBC評論區,網友戲稱按這種反智邏輯:貴國提倡的群體免疫,就是一起去死!
相關新聞
美新研究稱「波灣戰爭症」不是衰變鈾武器引起 2021/02/18 中時
醫療快訊一項新研究指出,吸入貧鈾粉末不會有那麼複雜的結果,衰變鈾武器不是波灣戰爭症的主因,伊拉克當地的環境問題、沙林毒氣等化學製劑的比重更大。
回應
從韓戰開始越戰灣戰至今還打化學細菌戰的美國巧妙地假罪以人。
英美雙標 像極了民進黨 2021/02/18 中時社論
英國關閉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歐美國家船過水無痕,中國禁播BBC卻遭美英歐嚴詞譴責。BBC稱新疆存在「對在囚婦女的系統性強姦」,證據主要來自一名近年多次在西媒作證的「受害者」。當中國政府提出相反的證據時,BBC卻視若無睹,全不採信。
保障新聞與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但雙重標準不是。如果一國政府一方面以言論自由苛求他國,說這是普世價值,另一方面自己卻打壓言論自由,說這是防衛民主,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雙重標準;如果進而把這種雙重標準視為理所當然,那就是偽善。英美和民進黨政府都犯了雙重標準的謬誤,不是習焉不察,而是政治鬥爭下蓄意為之。
回應
中國不是民主自由國家,中媒在民主國家卻想自由報導?這是不公平競爭,不能讓中共得了便宜還賣乖!
你是歪理一大堆, 其實你本身就是雙重標準的典範, 真是猴子不知自己屁股紅.
英美台在人權上,也是蓄意為之的雙重標準!
臉書大戰澳媒 台灣看了能不怕嗎? 聯合報
澳洲眾議院2021-02-17通過新聞媒體交易法,以解決澳媒與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之間議價能力失衡的問題,沒想18日臉書上的澳洲媒體新聞全部消失...
回應
台已控制臉書,怕啥?!
► 從歐巴馬到川普,從一個精英知識分子領導人到善用推特的民粹主義者,美國政治似乎不再青睞傳統精英學者治國風格,川普蠻橫、多變、蔑視傳統、充滿爭議,但他也傾聽那些保守派領導人不曾在乎的「底層之聲」。川普他沒有傳統精英團隊,缺乏智囊專家,發言刁鑽偏激,不屑於根深柢固的政治風格,零世界觀,非主流,但為何他那似乎不合乎當代邏輯的「美國第一」口號,得以在不少美國人的內心深處激起共鳴?歐巴馬和川普的故事讓我們得出結論:「思想產業」崛起,確實對傳統政治角色造成不小影響。
贏家全拿: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以慈善奪取世界的假面菁英
Winners Take All: 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
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 Anand Giridharadas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2020/07/03
內容簡介
民粹主義者所鄙視的富人,往往高談闊論要矯正社會,卻總是對自己與問題的關係保持沉默。他們是一群虛偽的思想領袖,假裝為了改變世界而努力,實際上,都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布局。只要略施小惠,所有的罪行都可以被掩蓋抵銷!
在《贏家全拿》中,葛德哈拉德斯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鍍金時代的密室,讓我們一窺有錢有權者想方設法為平等和正義努力,但絕不考慮會威脅社會秩序與他們高高在上地位的事。本書赤裸地揭示了經濟體制的建構者如何將自己塑造為窮人的救世主;菁英如何大方獎賞對贏家友善的方法,重新定義「變革」的「思想領袖」;以及他們如何不斷尋求做更多善事,但卻完全忽略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話語權的世紀角力:從TED、論壇到智庫,公共知識分子及意見領袖面對「思想產業」的理念拉鋸與道德考驗
The Ideas Industry:How Pessimists, Partisans, and Plutocrats are Transforming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作者: 丹尼爾•德雷茲納 Daniel W. Drezner
出版社:麥田 2020/07/30
【精華看點】
► 作者其實並不讚賞思想領袖的存在,甚至處處擔心思想領袖淪為壞心人士的棋子,大力強調公共知識分子在政策監督上的存在價值。與其說公共知識分子和思想領袖是兩條路線,不如說領導者仍須以知識分子做為主心骨,思想領袖適時鞭策碰撞,避免古板專斷,提醒知識分子世界的需求和聲音。如同一個生態圈,知識分子總會面臨定期的失寵衰退,如何與社會、創作者、閱聽人互利共生,才是永續關鍵。
► 我們正處於外交政策上「思想產業」的微妙時間點,這是屬於「思想領袖」的最佳時期,卻也是「公共知識分子」的寒冬時刻。「公共知識分子」,意指專家、學者等能夠對廣泛的公共政策問題發表意見的傳統社會評論家、政治學者、社會學者。他們極容易被政客或騙子藉民粹輿論擊垮,畢竟專業人士與普羅大眾的連結薄弱。相較來說,「意見領袖」更為小清新,如果說知識分子說的是文謅謅的之乎者也,思想領袖便是文言文的轉譯者,運用其獨特視角解釋世界,並傳播給一般民眾。兩者都從事知識創造,但風格迥異。知識守門人功能衰弱,以思想領袖為首的新貴大幅增長,得以挑戰傳統權威,加上民主化加持,人們普遍看好相對更為親近的思想領袖。
原來印度是反華水軍之王 2020-12-25 新浪軍事
2020年12月,獨立智庫“歐盟虛假資訊實驗室”發佈一份名為《印度紀事》的重磅調查報告揭露,在總部位於德里的斯裡瓦斯塔瓦集團的領導下,這一虛假資訊網路以日內瓦和布魯塞爾為基地,遙控分佈在全球116個國家和地區的750家虛假媒體、冒牌智庫、虛構NGO,借由印度主流通訊社ANI洗白資訊並放大影響力,且最早自2005年起就投入使用,至今每天仍在詆毀巴中,並大肆鼓吹親善印度。
……
正是歐盟佩戴有色眼鏡和雙重標準,使印度情報機構在十幾年內有恃無恐地營造了超大規模虛假資訊網路,最終反過來威脅歐洲資訊安全和政治自主。這一點和美國豢養的某些反華機構在2020年大選中通過虛假資訊左右選情走勢如出一轍。
回應
中國媒體吃乾飯的
中國有一大幫吃裡扒外的“公知”
我們為什麼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呢?
根本不可能,印度可以十幾年如一日搞這個,是西方對印度暗中支援,如果中國一經發現,肯定是大肆炒作,立即撲滅!
亞洲週刊反駁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的言論 2020/12/25 中時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以蔡英文總統為封面,專題報導台灣「民選獨裁」的真相。民進黨表示,亞洲週刊為北京政府喉舌。對此,亞洲週刊晚間反駁表示,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不應藉“抹紅”亞洲週刊來否定台灣的主流民意。
一、本期是採訪民進黨內部的看法,顯示各方對台灣民選領袖走向獨裁的憂慮。
二、民進黨政府對“反萊豬”的醫師蘇偉碩”查水表“,對台大教授蘇宏達自臉書上的發言,出動警方約談,都製造寒蟬效應。作為國際媒體,對這些攸關言論自由的大事,都有責任詳細報導與評論。
三、亞洲週刊支持香港民主發展,但反對打砸搶的”攬炒“與”私了“,反映香港的主流民意,民進黨對此加以攻擊,正暴露它背後支持香港動亂的意圖。
回應
台灣綠政權假民主假自由真獨裁真賣台真毒台
北大教授潘維:中國學派喊了多年, 為何遲遲立不起來 2020-12-09 觀察者網
【導讀】潘維認為食洋不化或孤芳自賞都非正道,最關鍵的是從現代中國的視角和立場出發,以歷史唯物主義態度,用動態眼光和創新理論來解釋中國與世界的發展。
回應
潘教授沒有花心思去研究“中國學說”這個命題,構建大的系統理論,而是圍繞著所謂國際統一戰線的必要性大講特講。
中國學者不善於構建大的系統理論。局部的、碎片化的、原生態的、未抽象的“理論”不少,這些理論不能邏輯地聯繫成大的系統理論。有些所謂的大理論就是一些碎片的堆積,沒有系統的邏輯結構。不能建立具有系統性的、邏輯性的、抽象性的、科學性的大理論是其弱點。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等中國有實力,話語權也會成倍提升。
為啥要學派呢,向西方那樣用數學模型編一套,脫離實際的東西,有什麼用?歐美的學派不少,經濟上他們進步很大,還是退步了?與時俱進派,永遠改革派,更靠譜吧?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26280
西方明明不占理 為什麼總能處於道德高地? 2020-12-09 觀察者網 甯南山
病毒又不是中國製造出來的,中國是受害者,為什要道歉呢?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可是美國搞出來的次貸危機導致的人禍,美國道歉賠償嗎?
2010年柴靜視頻
排放權就是發展權
即使在減排後,西方的碳排放總量中仍然占44%,而他們只有11億人,剩下的50多億發展中國家百姓只能爭奪剩餘的56%。西方把碳排放增減和道德聯繫到了一起,講總量不講人均,這對西方更有利,對發展中國家不利。
中國的方案是,從1990-2050年,中國人均碳排放低於西方的80%。
西方對中國的碳排放道德指責,說“中國是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加劇全球暖化問題”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中心,自然會消耗最多的資源和排放最多的溫室氣體。
西方國家對外的道義並不好,其道德權威的來源,是因為西方國家發展水準高,西方人生活水準全球最高。
因此要搶佔道德制高點,我覺得最終還是需要中國人的生活水準追上西方了才行。
…..
回應
人家比你強,又帶著一幫小兄弟。不過也快到頭了,有了實力看誰還敢欺負咱。讓善良統治世界吧!讓邪惡的東西都滅亡。
幼稚,真理永遠都只掌握在強者手中,西方是假仁假義,他們牢牢控制著話語權;西媒具有鮮明的立場。西方媒體充滿虛偽和誤導,國際形象都是西方過濾、加工的產物,顛倒黑白,可信度不高。
https://mil.news.sina.com.cn/dgby/2020-12-09/doc-iiznctke5587712.shtml
外媒:中國人支持政府有四點原因
瑞士《時報》2020-12-06:仍有待溯源的新冠病毒一年前開始衝擊中國,並讓世界進入了曠日持久的封閉。歐美國家至今仍處於“癱瘓”狀態,中國已經顯示出對疫情的良好控制。即便一些國家頗有微詞,在中國人眼中,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值得肯定。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政府的支持度有所提高,中國是民眾對政府最為樂觀的國家之一。
首先,從經濟上看,中國GDP的增長有目共睹。中國和美國民眾的年齡中位數均為37歲左右,然而美國的年輕人出生以來只知道戰爭、經濟危機和收入停滯。中國的年輕人則經歷了一個財富不斷增長的穩定時代。貧窮幾乎被消除,他們的生活比父母一輩更好。
“國家決策者”模式是中國人民信任政府的第二個原因。中國的成功在於政府的宏觀經濟管控能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用25年時間建成了龐大的現代鐵路公路網路,以及十分高效的數位基礎設施。
第三個原因是中國的近代史。中國人民學習並清楚地瞭解那段因帝國主義、外國勢力入侵而遭受“百年屈辱”的歷史,也瞭解“西式民主”在近代中國造成了極大混亂。
最後一個讓中國人信賴政府的原因是教育。儒家思想在中國具有2000多年歷史,它的意識形態主張個人應以共同利益的名義服從國家。中國人接受放棄部分自由來換取集體繁榮。
同樣的智慧公廁,臺灣是關心市民,大陸是公安來抓人 2020-11-30
在公共廁所中如廁,一旦發生意外而又無人協助,這將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日前,上海閔行區一公園裡,一座具備自動、手動報警功能的智慧公廁投入運行。台媒ETtoday對此予以關注,卻聲稱如果如廁時間超過15分鐘,自動報警後可能會有公安來抓人。
如此顛倒是非的謠言讓大陸網友感到震驚。
讓人尷尬的是,類似的智慧公廁在島內也有,台媒進行報導時卻稱報警功能體現人性關懷。
據上海媒體新聞晨報11月18日報導,上述智慧公廁被投放在閔行區鑫都路水文化公園裡。
報導介紹,該公廁的便池旁和各個隔間裡均安裝有報警按鈕,如廁者發生意外可以選擇按鈕報警,而系統還能在如廁超過15分鐘後自動報警,提醒保潔人員及時協助。
看得出來,所謂的報警功能並非聯繫警務平臺,僅僅是提醒保潔人員。
對於此事,大陸網友表示,島內媒體的一些新聞操作“老雙標了”。
回應
吳宗憲說:臺灣的新聞報紙,只有每天的日期是真的。
不能強求萊克多巴蛙有什麼智商
雙標這麼玩:比如大街小巷的攝像頭,在xx的就是防範攝像頭,在中國的就是監視攝像頭
透視反中大外宣《大紀元》的底色 2020/10/08 中時社論
依然深陷疫情的西方社會,對大陸「十一」連假展現出濃厚興趣。彭博社、《紐約時報》、BBC等西方主流媒體均刊發報導,不僅注意到大陸對10億人的疫情防控滴水不漏,還感嘆大陸「以驚人速度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說1個月前武漢水上樂園人擠人的盛況,給西方「猛然一擊」,此次連假整個大陸的恢復如常,則令西方「恍然大悟」。
不過,無論在美台港,總有不少人對「中國崩潰論」埋單,尤其川普政府對大陸展開貿易戰、科技戰,在地緣政治與軍事上對大陸施壓後,更多人相信大陸政治、經濟即將瀕臨崩潰,這就不得不提及《大紀元》。
《大紀元》稱不上媒體,用民進黨政府創造的「境外代理人」概念或「政治宣傳機構」、「滲透來源」來形容會更貼切。尤其這幾年《大紀元》及其後台在美國政壇影響力愈來愈強、獲得的資源也愈來愈多。投其所好、一拍即合,《大紀元》和川普團隊、美國右翼的關係愈來愈難說清楚、講明白。
不過,隨著《大紀元》在美政治靠山的不斷強大,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就更多了。原本美方或許期待《大紀元》能夠像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成為一把「插入」大陸政治敏感領域的尖刀,但《大紀元》藉機夾帶私貨,用文革政治鬥爭概念製作新聞,最後不僅誤導了美國決策者,還唬弄了西方輿論菁英層。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已經成為白宮國安幕僚的博明。鷹派主導了美國對外政策決策圈,動輒以「崩潰論」解讀大陸資訊,能夠印證鷹派對大陸認知的《大紀元》,就形成同溫層關係,相互取暖。
《大紀元》所描繪的大陸,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解讀為「山雨欲來」:官方提倡節約糧食就是大饑荒前兆;西南水患就是三峽大壩潰堤訊號;官媒不同調就是派系鬥爭白熱化;基層群體性事件就是民意覺醒推倒政府。
最近,「大外宣」或「大內宣」很常被使用,《大紀元》已經難以洗刷美國右翼反中「大外宣」的底色,同時也變成台灣特定立場的媒體、名嘴和政客自我壯膽的「大內宣」樣板。望著疫後強勢復甦的中國大陸,全世界都被《大紀元》誤導,台灣那些動輒以《大紀元》認識大陸的人,要趕快走出同溫層。
回應
大紀元是法輪功邪教宣傳品,還受到白癡界和中情局的大力津貼
美媒:中國潛心10年逐步擴大在國際組織體系影響力 2020-09-30 德國之聲
2019年6月,曾任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的屈冬玉在非洲國家的支持下擊敗兩位分別受到歐美支持的候選人,當選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在他之前,已有三個聯合國專門機構由中國人領導--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電信聯盟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聯合國15個專門機構中,由其他四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擔任領導的都不超過一個。
據美國《外交政策》2019年6月爆料,美試圖阻止糧農組織的中國代表屈冬玉當選,但終因與其它西方盟友之間的分歧而失敗。《華爾街日報》稱,中國曾向烏幹達總統承諾,如果烏支持屈,中將在烏投資2500萬美元建屠宰場和紡織場。而喀麥隆候選人在中國取消該國7800萬美元逾期債務後,突然退選。
中國在國際組織影響力的加強已經引起美國高度警覺。新加坡候選人鄧鴻森2020年3月擊敗中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幹事王彬穎當選總幹事,就被視為華盛頓方面的一大勝利。然而,由於川普政府已退出人權理事會,教科文,世衛,並且在貿易、軍費開支等問題上和傳統盟友產生裂痕,因此,美國在一些國際機構中的影響力以及對盟友的號召力都在減弱。在今年3月份由古巴起草的讚揚北京推出港區國安法的一項聲明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贏得了53個國家支持,而另一份由英國發表的表達擔憂的聲明只獲得27國支持。
中國利用多邊機構來推進自己的倡議和自己的價值觀,令西方政治家憂心忡忡。中國在聯合國擴大影響力的成本相對較低,2018年中國向聯合國出資13億美元,遠低於美國每年承諾的100億美元。中國選擇利用對非洲、太平洋和其他地區眾多發展中國家的貸款和其他援助來創建票倉,並在聯合國擊敗西方支持的候選人和提案。
回應
不持平報導,算什麼媒體?美國從二戰以來一直擴大在國際組織體系影響力,為什麼中國不行?難怪連川豬都唾棄自己國家的媒體!
奇怪!中國是在公平競爭下當選。西方又何必酸言酸語。平日歧視別人又缺乏援助,誰又願意受人擺佈。德國之聲也應該自己好好反省。把過去聯合國成立至今,所有組織的負責人的國籍,在職期間,都列出來,看看是哪些國家在把持聯合國,不是更客觀的嗎?看來是見不得光的!為什麼中國人才當選少數幾個席位,就要大張旗鼓抹黑呢?自甘墮落的媒體,不覺得可恥嗎?
相關新聞
梵美關係因中國急凍!教廷外長證實:教宗刻意不見龐培歐
羅思義:直面美國“反華同盟”,世界的“正義者聯盟”正在集結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2020-09-24 觀察者網
在當前美國大選的背景下,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承諾要對華採取更強硬的政策。特朗普更是變本加厲,不僅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更進一步加大對華為、TikTok和微信等中國高科技公司的打擊。由於特朗普稱前副總統拜登對華的手段過於軟弱,民主黨現正計畫立法反擊,以針對中國制定更嚴厲的貿易執法措施。
美國兩大政黨採取的政治把戲,以轉移國內民眾對美國面臨的內政問題——美國陷入自越南戰爭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的注意力,止美國民眾認識到他們所面臨的困境是由新冠疫情和失業災難造成的,黑人喬治•佛洛德遭遇白人員警暴力執法遇害,引發美國史上最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實際上是“美國製造”——美國體制的本性所造成的。然而,與此同時,美國宣傳機構一直試圖讓美國民眾相信中國是造成這些問題的罪魁禍首。
但是,美國對中國採取這些激進政策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惡果:不可避免地也會攻擊其他國家和美國人民,進而無法控制疫情蔓延,破壞全球經濟復蘇,增加局部“熱戰”的風險,阻礙應對氣候變化,助長種族主義。
為拒絕“新冷戰”而形成的國際同盟
從上述局勢中得出的明確的地緣政治結論是,中國和世界人民必須為擊敗美國的侵略,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打贏這場戰爭,中國主要依靠的還得是自身的實力。
在7月25日舉行的題為“拒絕新冷戰”的會議上,來自49個西方國家的學者和知名人士在會上簽名,並發佈了名為“拒絕新冷戰”的17個語種版本的共同聲明。
與西方媒體口口聲聲宣稱的“言論自由”相反,當前的現狀是,不僅客觀描述中國的中國作家被西方大眾媒體拒絕,而且以前客觀報導中國的西方作家現在也被西方大眾媒體拒之門外。
此外,媒體上出現的高度歪曲中國的報導,甚至完全捏造的有關中國的報導數量急劇增加。起初,這些虛假報導的重點是支援亂港分子,但在亂港分子的真面目被識破後,這些虛假報導的重點轉向指控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為了傳播這些媒體捏造的東西,美國媒體甚至利用沒有可信證詞,宣稱自己“受上帝指引”去傳道對抗中國共產黨的右翼狂熱分子的證詞作為報導來源。
………..
西方反戰組織需要與中國建立同盟
……
相關新聞
民進黨攻不下就收編 公視等著變央視
美媒:疑涉吸金 郭文貴與巴農雙遭FBI調查 2020-08-20
「華爾街日報」引述熟悉內情人士獨家披露,前白宮策士巴農與逃亡美國的中國異議富商郭文貴今春替媒體公司GTV Media募得超過3億美元,如今遭美國聯邦和地方單位徹查。
調查人員要釐清GTV Media或郭文貴的商業夥伴,有否在私募活動觸犯證券法;知情人士還透露,紐約州檢察官辦公室同樣也在瞭解案情。
募資後不久就有一些投資人爭取退款,說他們從未取得官方文件證明他們在GTV Media的投資,這還只是諸多造成他們不信任郭文貴的其中一個話題。
郭文貴過去是富商,如今淪為中國通緝要犯。根據公司募資文件和多項訪談,巴農(Steve Bannon)是GTV Media今春開台的其中兩位關鍵人物之一。
這份文件稱巴農為公司董事,郭文貴的商業夥伴們則被列為GTV Media高階主管;郭文貴本人則被稱為公司顧問,負責出面替募款發言。
郭文貴2014年逃亡,被中國當局指控賄賂、詐騙和洗錢,但他一概否認,並在美國申請庇護。最近幾年則和巴農走近,兩人聯手犀利批評中共,近期網路還有影片顯示兩人在郭文貴的遊艇上消磨不少時光。
美中關係雖在川普政府期間惡化,但郭文貴也在美國反中圈引起分歧。像巴農這一派與郭文貴沆瀣一氣,但其他人則表示不相信郭文貴,有人公開質疑郭文貴對美國的忠誠度。有知情人士說,FBI一度認為郭文貴有成為線民的潛力,2017年左右曾打算吸收但後來作罷。
早在今春私募之前,FBI就已在檢視郭文貴與巴農間的合作。華爾街日報上個月引述知情人士指出,FBI探員正釐清郭文貴在他媒體公司上的金流,且已調查超過半年。知情人士還說,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檢察官辦公室也有在調查。
郭文貴的募資也已引發海外其他國家地區的關注。在台灣就有媒體報導指一名郭文貴支持者欲轉帳約4萬3000美元給「戰友之家」,遭警方以疑涉金融詐欺給攔下。
在紐西蘭,當地媒體報導澳盛銀行集團(ANZ)因決定擋下約合200萬美元要匯給GTV Media的匯款,引發數十名支持者批評。
選美活動-維基百科
選美活動(或選美比賽)是一種基於選手形體外貌美麗程度和內涵智慧的競賽。較著名的,如環球小姐競選,就是一項世界性的選美活動。傳統上的選美活動的參加對象主要為女性,但近年各種以男性為參加者的選美活動也紛紛出現。
目錄
2 世界各地選美活動
10 爭議
不少文化評論者指責選美活動會令少女過度重視其外在美和引起浪費風氣,更衍生巨大社會壓力,促成少女花費時間和財力於服飾、髮型、化妝甚至整容(在南韓和中南美洲,選美參加者整容甚為普遍)。另外,部份女子為追求纖巧體形而限制飲食,傷害健康。
雖然部份選美比賽含有非完全基於外在美評審的環節,不漂亮的參賽者縱使具備才華、智慧、社會道德感,往往很難獲勝。然而,近年選美比賽當中,不少只有美貌的女性皆不能勝出,當中2014年度或以前的香港小姐競選最能體現其中(楨:?) 。
1968年,美國婦女解放運動組織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阿美利加小姐(Miss America)會場外抗議,指責選美活動歧視、壓迫女性,強行塑造固定的女性形象,並鼓吹種族主義。
選美小姐:被物化被挑選,只為一條生路
在國際上,選美比賽有四項被稱為“四大選美”,分別是“環球小姐”“世界小姐”“國際小姐”“地球小姐”。
歐美各類選美比賽很早就受到女性組織的批評,認為各種“XX小姐”選美物化女性身體,完全是男權社會將女性當做物件,進行價值判斷的陋習,因此,選美在最近十年受到的關注度逐年在降低。
但在一些經濟條件尚不優越的國家,選美成了國民運動,女性生存條件差的事實被忽略,無法通過教育和職場在社會中上升的她們,只能通過選美,在眾人的目光審視下,在生活的夾縫裡艱難生活。
被吐槽“越來越醜”,“香港小姐”經歷了什麼? 2020-08-14 觀察者網
的確,香港小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作為香港的一張名片出現的,她們青春美麗的容顏所代表的是那個自詡完美融合了東方文化底蘊和西方自由開放的特殊城市的自信和驕傲。
不過香港小姐這項賽事的起點並不是那麼光鮮。其實選美這項活動早在民國初年就在中國轟轟烈烈的搞起來了,最早的參選者是上海舞廳裡的舞女。1917年上海新世界遊戲場舉辦首屆所謂“花國選舉”,程式完全“民主”,選票一元錢一張,大家花錢為自己喜愛的“名花”打榜,在1918年元旦公佈選舉結果,前三甲分別被冠以“花國總統”“花國副總統”和“花國總理”的名稱。這種風氣長久不衰,甚至1945年的陪都重慶也曾經選出過“山城小姐”舉辦過“陪都皇后選美舞會”。同樣,1946年的香港,戰爭的陰雲剛剛散去,有“香港杜月笙”之稱的麗池夜總會老闆李裁法在駐港英軍俱樂部的游泳池舉辦了第一屆“香港小姐”,這種比較低俗的選美辦了三屆也就因為“乾爹醜聞”沒有下文了,直到1952年香港小姐選美成為首屆環球小姐的香港分賽區,這項賽事才逐漸正規起來。
…….
回應
可能還有一點原因,現在大家已經審美疲勞了
文章裡說得很清楚,當選港姐是階層上升通道:成為影視明星名利兼收或直接做踏板和富豪勾搭,90年代後港影沒落,新媒體時代交流更方便,港姐成了雞肋,
相關新聞
2019環球小姐被吐槽醜
日本選美小姐越選越醜,最美的都當不上我們村村花
https://www.guancha.cn/AKIRA/2020_08_14_561423.shtml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副教授殷之光:一場21世紀的“叫魂”危機 2020-07-10
【導讀】從5G謠言到詆毀中國,從疫情失控到美版“文革”,2020年的西方世界正發生劇烈變化,以至於諸如弗蘭西斯•福山這樣的著名新自由主義學者,紛紛發出了“新自由主義已死”的慨歎。那麼,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的?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副教授殷之光審視了歐美國家因5G謠言而引發的類似“叫魂”危機,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對“資訊大流行”(infodemic)問題的示警,由此剖析了新自由主義歷史生成和根本邏輯:二戰後美蘇對抗中,美國提出意識形態戰爭和“心理戰”,動用國家力量形成了一套國家生產、管理資訊的體系,由此設置議題,經私人機構、宣傳喉舌等層層推進,最終以國家安全和利益為“安全閥”,在全社會“製造共識”。他指出,這套共識就是一個“二元論世界”,即把所有事物區分為真相/謊言、善良/邪惡、我們/敵人,將真理視作武器,從而實現對抗外敵、對外宣傳和對內控制選舉等意圖。於是,對這套邏輯執行最徹底的美國政治成了金錢和資訊的結合體,總統最重要的權力就是控制資訊流動。
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亂了以往的共識製造過程,其背後的製造者只能將社會問題全部壓在“安全閥”(反對共產主義、排外、反對“深層政府”)上。作者指出,這種“甩鍋”方式反過來又破壞了社會的科學觀念和常識認知,造成陰謀論大行其道,而社會的混亂和無序也由此而生,最終導向了新自由主義的“自我終結”之問。
2020年6月10日,《文化縱橫》主創深度思想直播節目“縱橫說”第3場邀請了殷之光先生作為主講嘉賓。本文為直播內容整理稿,經作者修改和審定,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思考。
……..
回應
自由世界的民眾,只擁有愚昧的自由。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5112&s=fwzxhfbt
美陸相互限縮媒體 胡錫進透露:北京決心「奉陪到底」 2020/07/01 中時電子報
因應美方將4家陸媒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大陸外交部今天宣佈對4家美媒駐北京機構進行對等限制措施。大陸知名媒體網紅、《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表評論稱,大陸已下決心對美方找陸媒的所有麻煩都進行報復,對美方挑起並一再升級的行動將會「奉陪到底」。
胡錫進在微博發文表示,大陸外交部今天宣佈要求4家美媒駐大陸機構7日內向中方申報在大陸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資訊等書面材料,作為對美國新增4家陸媒被列為「外國使團」的反制。據他瞭解,中方已下決心對美方找在美大陸媒體機構的所有麻煩都進行報復,而且是「奉陪到底」。
胡錫進說,中美關係惡化衝擊到兩國媒體在對方的工作,這非常讓人遺憾。雙方媒體本都不應背兩國緊張升級的鍋,兩國不妨拿互逐外交官那種遊戲相互撒氣,記者的任務應該是報導這些熱鬧狀況,而不是媒體自己成為熱鬧的一部分。
他指出,公道地說,中美互對對方媒體機構採取行動,是由美方挑起、並且一再推動升級的。美國去年就開始了向陸媒駐美機構系統性下手,迫使中方不得不「一報還一報」,直到形成今天的局面。
胡錫進最後說,中美應「和為貴」,尤其是不要再朝著對方的媒體機構使勁了。美方作為嘴上宣揚「新聞自由」最起勁的國家,請不要再為難在美的大陸的媒體人了。
一些政客和宗教領袖,早就開始鼓吹牛的排泄物對新冠病毒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網上還有很多人建議要大力學習印度的免費醫療制度,說這是先進經驗。同樣的先進經驗還有印度的教育。教育與醫療情況差不多,公立學校收費低廉,但是政府投入很低,設備簡陋,教師奇缺,教學品質很差,特別是邊遠地區。印度五年級學生中,一半人看不懂二年級學生的課文,3/4不會除法。公立小學一年只收費幾十塊人民幣。但即便是這樣,也只有一半學生能畢業。輟學的,主要是因為家庭貧困。家裡稍微有點錢的,都不會讓孩子去公立小學。
在印度很發力的高等教育上面,公立大學數量少,財政投入非常集中。私立大學非常多,絕大多數都是掛靠在正規學校下的學院,教學品質低下。印度的確出產了很多世界級企業的CEO,但是要注意,主要都是美國企業的CEO。精英學生畢業後第一件事就是出國,收入是在本國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精英不願回,不敢回,越不敢回越無法發展,這樣就產生惡性循環。如果要比較印度的教育品質,我們要看一個整體的數字,就是文盲率。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文盲人口,7歲以上人群裡,文盲率大概是26%,男性文盲率18%,女性35%。
再來說說印度的街頭衛生。印度人,特別是男性,酷愛在公共場所小便。
BBC的一名記者多年報導印度,說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可是為什麼廁所的問題就是解決不了?他冥思苦想了五年,得出幾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數量少,第二是公民意識低下,第三是公廁維護程度低,臭氣熏天。第四就是種姓制度,人們都指望著低種姓的人來清理廁所。後來他看到一面非常乾淨的牆,沒有任何便溺物,他非常驚訝,開始尋找這堵牆的特殊之處,然後他發現,牆上貼滿了神像。他說,阻止印度人當街小便的方法,看來也就是往牆上貼神像了。
“印吹”現在總體來說是比較沒落的一個行業,我很尊重這些人,特別是欣賞他們的態度,就是不挑牌,再爛的一把牌,也會努力把它打好,這種精神我是非常欽佩。
回應
主要是像貶低中國,只要能貶低中國,它們屎也能說成香的
你以為印吹、越吹之類的奇葩是真認為印度、越南好?黑中國才是它們的目的!
幾年前網上有一波節奏吹毛子的,什麼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年輕人結婚了免費送套房!總之毛子人民現在生活得比蘇聯時期好多了,潛臺詞無非是說中國也得跟蘇聯學!然後烏克蘭危機後立馬消失了,為啥?西方和毛子交惡了,再吹毛子豈不是跟 主 子唱反調?
窮而不苦腐而不敗:看看中國大V吹捧印度的言論合集 2020-06-23 觀察者網
各位好,我是董佳寧。今天我們不僅是分析一種現象,瞭解到怎樣從更刁鑽的角度描述一個事物,更是在學習一門語言藝術。好像所有中國人,去過一趟印度,都是帶著驚訝回來的。原來還能有這樣一個國家!
網上流傳著一篇文章,作者是中國以前駐印度的一名外交官。他說,印度是窮而不苦,雜而不亂,緩而不慢,腐而不敗。我看完之後大開眼戒。他特意強調,相信有來生的印度人裡,90%以上希望來生還是印度人。幹了!
某位大學的副教授,回來後就在報紙裡發文章,專門讚揚印度的乞丐,他說,笑眯眯的印度乞丐不憤恨,他們安天知命,可以通過精神性的訴求來安慰人生的不公。相比之下,仇富者的憤恨情緒儘管正當,但因為糾結了太多的怨氣和嫉妒,最終將吞噬個體的靈魂。在平等意識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正確地轉移、釋放和化解社會憤恨情緒,將它疏導成社會正義的普遍心理訴求,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難題。
還有一位元音樂人,也是大V,也很欣賞印度乞丐的笑。他說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地方,高樓林立,很漂亮,可是街頭很少有笑的,都繃著個臉,很緊張。可是在印度街頭看到人們都在微笑,很平和。平和還擴展到了整個社會,貧民窟那麼大,到處見不到員警,但是犯罪率很低,幾乎見不到小偷。
可能大家還記得2012年震驚世界的公車輪奸案。引起了全國震怒,女性地位問題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一位生於內地,後移居香港的前媒體人說,印度人因為輪奸案而上街,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印度的地方自治總是被稱讚,當然這也不新鮮,在一些媒體眼裡,就連索馬里這樣常年戰亂,軍閥割據的無政府國家,都可以從中找出優點。有一個雜誌的文章說,在某種意義上,政府不幹什麼比幹什麼更重要
還有一個側面就是醫療。很多人都說,印度實現了免費醫療,後面就會自然加上一句,為什麼中國不行?我們先來看看印度的“免費醫療神話”。….
牛尿是相當一部分印度教徒防病治病的方法,為此,3年前,印度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研究牛尿對於抗病毒的效用,由印度的清華印度理工大學等機構開展研究。這次疫情爆發時,這個機構研究成果還沒出來,但是信仰總是不會破滅的,在最發達的城市新德里,有民間團體組織了200多人,聚眾喝牛尿。一家公司也發明了牛糞肥皂,牛尿洗手液,銷售火爆。
鳳凰衛視旗下電臺在美國被停播
2020年06月22日,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駁回了鳳凰衛視的一個子電臺向南加利福尼亞州播放中文節目的申請,委員會稱電臺可以重新提出申請,但相關廣播活動須在48小時內停止。
鳳凰優悅廣播電臺是香港鳳凰衛視的一家全資子公司,儘管總部位於美國,但他們一直在借助註冊於墨西哥鄰近地區的XEWW-AM電臺向美國播放中文普通話節目。
值得注意的是,FCC在聲明中特意指出,鳳凰衛視股東中有兩家由中國政府控制的實體。
鳳凰衛視于1996年創立,是全球性華語衛星電視頻道,也是華語媒體中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其總部位於香港,內地中心在深圳。他們也自稱是美國和加拿大最大的中文電視供應商,通過有線和衛星系統向20多萬使用者播放節目。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中國媒體遭美方蠻橫無理的打壓。2月份,美國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隨即又變相大量“驅逐”中國記者。6月22日,美國國務院又將央視、中新社、《人民日報》及《環球時報》4家中國媒體的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否認中國媒體的獨立性,並再次對中國媒體“扣帽子”。
對於這類“中國媒體在世界範圍內為中國共產黨做宣傳”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早在4月3日就進行了嚴正駁斥:“僅僅因為中國記者來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就對他們進行種種限制和刁難非常不公,也沒任何道理可言。”
相關新聞
美國對環球時報下手 胡錫進回應:那個國家亂套了
回應
這就是美國的“言論自由”?
禁了也沒有用。現在連YY小說都有人翻譯成全球各地的語言,在世界各地傳播。美國政府壓制不了的。傳播的基本規律就是這樣。
美媒憂慮獲取中文資訊太少:美國缺一份《參考消息》 2020-06-18 觀察者網
隨著中美競爭的加劇,美國媒體發現,由於美國方面缺乏漢語人才,中國成為“資訊黑洞”。
6月16日,《華爾街日報》刊登的一篇專欄文章提出,中國擁有大量的英語人才,時時刻刻翻譯外國檔獲得一手資訊。與之相對的是,美國的漢語人才少之又少,甚至嚴重依賴72所大學裡的孔子學院的中文教學。由於缺乏翻譯力量,中國重要的公開檔,以及社交媒體上中國民眾的討論成了“燈下黑”,被美國大量的忽視。而美國這次疫情應對和隨之而來與中國“資訊戰”的失敗,則更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政府如今對漢語重視程度遠不如冷戰時期對俄語重視程度,美國應該創立一個和《參考消息》一樣的官方翻譯刊物,以獲得即時客觀的中文諮詢,並培養更多深諳漢語和中國文化的人才。
而中國卻重視英語教學和翻譯機構。中國在英語培訓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競爭對手。中國的英語培訓市場已經膨脹到180億美元,其中70%的收入來自兒童英語教育。與之相對應的,美國語言教學只有16億美元的市場,這意味著美國人均語言教學經費是中國的一半。
美國需要更多的瞭解中國問題,應該像冷戰時期研究蘇聯那樣,建立漢語翻譯機構。美國應該創立類似於《參考消息》一樣的刊物。《參考消息》是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是一份涵蓋英文報導在內外國新聞報導的翻譯彙編。
冷戰時期的美國領導人會對今天中美這種資訊不對稱感到震驚。因為冷戰時期美國十分注重俄語翻譯。《長電報》是美國政府在冷戰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檔之一。其作者喬治•肯南就深諳俄語,是一位傑出的俄羅斯演說家,也是研究蘇聯問題的專家。美國許多有影響力的冷戰思想家,如肯南和查理斯•博倫,都是真正的專家,對蘇聯和俄羅斯的政治、文化、歷史和語言有著深刻的瞭解。(觀察者網注:1946年月美國駐蘇代辦喬治•肯南給國會發了一封8000字左右的長電報,詳細描述了蘇聯對外的擴張策略,改變了美國對蘇態度。)
美國政府還投入大量資源開展宣傳活動,並將蘇聯檔翻譯成英文。美國最知名的俄語翻譯機構之一就是外國廣播資訊服務(FBIS)。FBIS機構監視、翻譯和傳播大量來自蘇聯、古巴和其他國家的新聞,為研究人員、活動家、記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無價的翻譯。
但遺憾的是,美國已經在2019年裁撤了FBIS。
回應
美國人終於意識到中國的公知不靠譜,想另建管道了吧
護航太貓蔣凡緋聞 新浪微博刪帖挨罰熱搜榜暫停 2020-06-11 世界日報
阿裡巴巴天貓總裁蔣凡捲入兩女戰爭日前在微博鬧得沸沸揚揚,出軌消息衝上熱搜榜後突然消失,相關微博亦無法評論留言。新浪微博一系列「降溫」舉動引來國家網信辦約談。網信辦指出,微博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資訊,責令其立即整改。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將暫停更新一周。
蔣凡妻子4月在微博上發帖文,稱「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為之」,並標注網紅女企業家張大奕。
新浪微博:用戶發佈評論須關注博主7天以上
據@微博管理員消息,為了有效遏制互聯網黑產對平臺和用戶的騷擾:2020-06-12日22時起,用戶發佈評論,須關注博主7天以上。
回應
先吧境外註冊使用者全部要求實名制了再說吧,境內實名制,境外不實名制,玩得好雙標呀,歐美不是言論自由嗎?FB臉書還要求證件照片上傳核實呢,微博這個時候不學了。
看似整治互聯網黑產,實際是極大影響網友自發抵制方方、美國大使館之流。公知和彎彎水軍在微博跳的凶的時候不攔人說話,人民群眾反應過來逐漸在微博形成燎原之勢的時候開始不讓人說話了,夾總這套玩的真溜。
滴滴:經對比查證“性侵直播”事件當事人非滴滴司機,總裁柳青:滴滴司機有很多不公平的標籤
2020-06-12,鄭州警方已抓獲了“疑似滴滴司機迷奸女乘客”中的當事人車某濤和郜某琦,並確認二人系夫妻,以盈利為目的,製造了這起風波。
推特刪17萬個“中國帳號”,胡錫進:原來美國的言論自由有“普世的限制條件”
推特冠冕堂皇地關閉超過17萬個“與中國政府有關”的帳號後,2020-06-12,胡錫進表示,美國在言論領域比較寬鬆,這是中國人以往的普遍印象。但是近來美國社交媒體對來自中國的聲音反復打壓,一再震動了我們:原來美國的言論自由有著“普世的限制條件”,那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它的意識形態底線都是毫不留情的高壓線。那裡對中國的“小粉紅”“自幹五”有著高度的警惕和排斥,隔一段時間就會對他們做一次集體的驅逐,以確保美國和西方價值觀的主導不受到干擾。
回應
知道啊“中國帳號”就是因為水軍行為唄
你知道個屁。中國當年要求穀歌遵守中國法律,穀歌說,你們中國是獨裁政府,你這是在打壓我的自由,中國說,那你不能再中國呆了。你猜谷歌創始人之一怎麼說?他說,十年內中國必定發生顏色革命,政府必被推翻,建立新的西式民主政府。
西方人就只是嘴裡說說言論自由,實際上就是對她有利的自由,不利的都是假消息。
有人說郭傑瑞夾帶私貨,我看是故意黑,他愛自己的祖國美國有問題麼?2020-06-12
郭傑瑞的粉絲公認他理智,客觀,愛國(對沒錯,他愛自己的祖國美國,也會為政府的不作為和一系列奇葩舉動傷心難過,這有什麼問題麼?我們尊重每一個熱愛自己國家的人),他也很喜歡中國,對於央視的訪談,我全程看完的,……..
回應
他畢竟是美國人,他對中美的評價已經很客觀了。
連自己的祖國都不愛的人,你怎麼能相信他對別的國家的感情呢。
其次,人們依賴主流媒體,從中尋找真實消息或可靠分析的習慣並沒有完全改變,尤其是對中間層人群而言。這使得主流媒體餘威仍在,讓各方又不得不正視。特朗普對主流媒體的持續抨擊也反證了這一點。由於主流媒體往往自覺地站在西方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一邊,一些人認為自身觀點沒有得到主流媒體的充分重視和展現,產生強烈的挫敗感。
再次,西方主流媒體的意識形態傾向正變得越來越明顯,對自身價值觀的堅持極為堅定,對不同觀點的遮罩態度也相當明確和堅決。在面對衝突時,以往標榜客觀的主流媒體往往自身就是某種利益和傾向的直接代表,如不少媒體在中國問題上立場就極為偏頗,經常採用直接誘導和傳遞不實資訊的手段。在社會日益極化對立的情況下,主流媒體作為立場鮮明的一方參與到衝突中去,調查記者成了介入型記者,作為基礎的客觀事實報導也就難言客觀,而評論也沒有呈現多方觀點,而是強硬地表達自身價值觀訴求。
這一趨勢,與主流媒體在互聯網時代財務方面遇到的壓力有相當程度的關係。過去資本力量對西方媒體也一直發揮關鍵作用,但當前按照自身受眾定位選取傾向,不讓其他觀點呈現的“極化”形態是支撐主流媒體運作的關鍵。以往“假客觀、真傾向”的面具由此被看破,這也是許多人對主流媒體抱持負面看法的原因所在。
西方主流媒體為何兩頭受氣 2020-06-10 北大教授張頤武
美國因“佛洛德之死”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仍在持續。在此期間有不少輿論觀察到一個現象,西方主流媒體受到來自員警與示威者兩個方面的攻擊。CNN總部大樓遭示威者圍堵打砸,記者在鏡頭前被員警逮捕。明尼阿波利斯員警向兩名路透社記者發射橡皮子彈。
在西方,主流媒體常常被視為所謂“第四權”,記者是站在新聞一線報導真實狀況的人,是事件各方都希望去爭取的對象。雖然記者以往也常抱怨自身遭遇不公平對待,但像這次被事件雙方拒斥的狀況還是極為少見的。
紐約時報評論版發表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的文章,主張對這次暴動動用軍隊,這是典型的美國右派觀點。該文在報社內部引發廣泛質疑和抗議,評論部主編詹姆斯•貝內特辭職。這也在西方社會內部引發“什麼是客觀”的各方意見呈現,以及主流媒體秉持什麼價值觀等討論。
以上這些事件,既是在社交媒體等多方挑戰下,西方主流媒體面臨新形勢的反映,也是西方社會劇烈變化的現實體現。
首先,西方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受到新媒體及社交媒體的強有力衝擊。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美國主流媒體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希拉蕊,而依靠社交媒體的特朗普最終勝出。特朗普上臺後對主流媒體的態度一向是尖銳對立和毫不客氣,“假新聞”成了他怒懟一些主流媒體的口頭禪,而他的支持者對這些媒體也充滿敵意。在佛洛德事件中,主流媒體與員警關係緊張,而示威者一方也認為主流媒體沒有能夠客觀反映他們的強烈訴求。這使得衝突各方都試圖繞過主流媒體,直接在社交媒體上發聲,而社交媒體的路徑則更容易集聚意見相同的人,並強化自己一方的觀點。
社評:西媒不可能對華客觀,中國怎麼辦 2020-06-08 環球時報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西方主流媒體基本站到了中國的對立面。中國抗疫取得決定性的階段性成就,歐美先後全面陷落,也沒能讓西方媒體的涉華報導基調發生重大改變。以美媒為例,它們的“立場”顯然在起決定性的作用,所有對華報導的資料採集都在為它們的立場服務。
隨著美對華戰略的對抗性傾向越來越重,美媒對華的成見也很可能將越來越深,這個情況還會在整個西方輿論中起到帶動作用。中國對此恐怕需要有充分思想準備,不能抱太多中國自己做得好了,西媒就會客觀反映這種變化的指望。
不過事情的實際糟糕程度可能不會像一些國人擔心的那樣,西方輿論對中國利益的損害能力總的來說是下降的,而不是上升的,這點我們也需看到。
首先,西媒在各自國內的社會動員能力遠不如前了。美國主流媒體在上一次大選前就幾乎對特朗普形成了集體圍攻之勢,但它們沒能把他擋在白宮大門之外。在這幾年裡,大多數美媒一直在與特朗普“戰鬥”,很難說誰輸誰贏了。如果倒退二三十年,情況就不會是這樣。那時美媒有充分能力影響一位總統的命運。
第二,美媒在中國社會的光環已經所剩無幾,基本失去了對中國輿論的引導力。早年中國人那麼信美國之音,把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視為客觀真實的標準,如今人們已經把它們的立場先行看得透透的,知道它們在美國的對華打壓中扮演了高度工具化的角色,只是把這一切做得更加隱蔽和“專業”。西媒可以煽動中國社會的時代大致結束了。
第三,這是個輿論過剩的時代,西方輿論又在對華問題上過度偏激、情緒化,對事實偏離得太遠,也開始違背那些國家民眾的實際利益,這也會損害它們的影響力。西方主流媒體總的來說這些年從來沒對中國好過,中西關係的差不多每一次進展都是政界或商界推動的,輿論的政策影響力一直有限。
中國應進一步鞏固國內的自信,在中國社會中進一步、或者說徹底壓制西方輿論機構有害的意識形態滲透。與此同時,我們要按照輿論的規律盡可能放大我方在國際社會的聲音,全面開啟中美及中西不同聲音博弈、磨合的過程。
由於中國越來越重要,世界對來自中方的聲音存在天然的需求。但中國聲音的對外輸送也將是磕磕絆絆的。需要看到,這是一個相當新的領域,它的效果可能是曲折的,錯綜交織的。說實話,這項工作的開展同時是學習、摸索的過程,它是對中國自信心、意志和內部活力的全面考驗。
科學解釋:為什麼線民戾氣越來越重? 2020-05-03 新浪科技
作者:Lachel,原文:《人類的本性,逃不開黨同伐異》
從3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5萬年前智人打敗尼安德特人,再到西元2020年,整個人類的進化史,一直都有一個主題:如何在強敵環伺的環境裡更好地生存下去,繁衍壯大。
所以,一切基因的進化和演變,都會不由自主地沿著一個方向: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而那些不利於生存的特徵,都會慢慢地被淘汰掉。
大腦的杏仁核負責對情緒的識別和記憶,新皮層負責複雜的理性思考。
當我們面臨危機或威脅時,我們會感到熱血上湧、心跳加速、全身發冷,整個人立即進入高度的緊張和興奮狀態,這就是杏仁核在起作用。它繞過新皮層,讓我們的機體進入“戰或逃”的狀態。 這是確保我們能生存下來的本能。原因很簡單:如果當你遇到危險,還要大腦慢吞吞地理解環境、下達指令的話,那這樣的個體早就死掉了。但這一功能到了現代複雜的環境刺激下,我們的杏仁核過於敏感,很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從而讓我們受到情緒的驅動,做出種種衝動、不理性的行為。
在原始時代,任何一個個體都是難以生存的。要存活下來,並保證基因的繁衍,唯一的方式就是抱團,結成部落。因此,黨同伐異的特性,就會印刻在我們的基因裡面,一直保留到今天。
所以,一個很遺憾的事情是:如今網路上,似乎已經很少有能夠理性交流的土壤了。任何一個稍稍有點爭議的話題,一定會開始有人扣帽子……新皮層中最重要的前額葉皮層,也就是負責調控注意力、作出計畫、理性思考的部位,一直要等到25歲左右才發育完全。人經歷的事情越多,需要面對的複雜問題越多,需要絞盡腦汁去思考和應對的情境越多,前額葉皮層就會越發達。
尤其近幾年,黨同伐異現象愈演愈烈。
一方面,網路的普及,使得許多人都有機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資訊。那麼,也就更容易構建出一種“想像的共同體”。
另一方面,近幾年全球經濟的形勢,使得許多人都積攢了不少情緒。拿美國來說,在共和黨的語境裡,失業率攀升,治安下降,大家沒錢?都是民主黨那幫廢物搞的!同樣,為什麼特朗普要拿中國甩鍋了。
瞭解歷史的朋友會知道,希特勒是如何蠱惑人心的!
“中國病毒”謬論實質是“中國威脅論”的新翻版 2020-03-21 參考消息
近日,美國政客多次在社交媒體平臺和公眾場合借疫情汙名化中國,意圖操控輿論、製造對立。受此影響,美國多地出現針對亞裔的歧視或暴力行為。
此舉看似是美國一些政客慣常不負責任言論的又一新作,實際上其背後的考量不僅是“種族歧視”、“甩鍋”中國那麼簡單,而是“中國威脅論”的新翻版。
其一,每逢美國大選,“中國威脅論”就是拉票神器。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美國初選正如火如荼。剛開始,美國共和黨的競選優勢顯而易見,股市刷新高位、“彈劾”審判無罪、總統支持率攀升,然而“從天而降”的疫情打亂了這一切,成為特朗普連任之路的最大障礙。
3月以來,美股經歷四次熔斷,創造歷史。道指已回吐自2017年特朗普就職以來的全部漲幅。美國內確診數字不斷上升,民眾失望情緒與日俱增,這顯然不利於共和黨當前的選情。
此外,之前可謂“靠邊站”的兩名民主黨參選人拜登和桑德斯這段時間意外“翻紅”,兩人不僅接連批評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不力,還抓住機會宣傳各自應對疫情的主張及相關競選政策,以吸引選民。
其二,美國政客借疫情攻擊中國源自其遏華政策,即所謂新冷戰的延續。近年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採取一系列強硬措施,如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在全球範圍內打壓華為公司、“驅逐”中國駐美媒體記者等。
然而,美國的新冷戰意圖也不會得逞。美國《大西洋》月刊曾發文說,美國對盟國承諾的不確定性,以及中國力量的吸引力,讓盟國無法加入美國陣營,開創一個一分為二的冷戰式世界。
此次疫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美國將50萬份檢測材料從義大利運回國,企圖重金買斷德國疫苗研發,淨幹損人利己之事;而中國已經宣佈向8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多批援助物資已經送達受援方。中美兩國格局、態度高下立見。
相關新聞
世衛回應特朗普“中國病毒”違反命名規則:不應把病毒同種族相聯繫,我們也沒叫H1N1北美流感
回應
該叫美國豬流感,還有美國愛滋病!
美國部分政客很卑鄙。西班牙流感病毒就是源於美國,但被美國硬扣個黑鍋。
川普比普亭、習近平更不可信 33國民調:他負評最高 2020-01-09 世界日報
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33個國家或地區,對美、中、俄、德、法五位世界領袖的民意調查發現,美國總統川普的負面評價最高,最不值得信任,在五人中墊底,主要與他上任以來所推行的政策有關。
參與民調者被問及,在世界事務中是否信任五位領袖做正確的事情,結果是64%的人表示不信任川普,俄羅斯總統普亭為57%,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43%;只有29%的人對川普充滿信心。
至於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是最受信任,46%的受訪者表示對她有信心,有29%的受訪者表示不信任,其次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宏,獲41%信任。
丕優的分析報告解讀這個民調結果時認為,川普的信任度最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來自全球公眾的負面評價,對他的評價,遠低於前任總統歐巴馬。
報告指出,反川普的情緒在西歐尤為普遍;來自德國、瑞典、法國、西班牙及荷蘭,最少75%的人對他不信任;北美的墨西哥,對川普的信任度最低,只有8%的人表示對他有信心,主要是與他決定興建美墨邊境圍牆有關。
報告還指出,不僅川普受信任最低,自他上任以來,美國所獲評級也節節下降。
受訪國家裡,只有菲律賓(77%),以色列(71%),肯亞(65%),奈及利亞(58%),印度(56%)及波蘭(51%),對川普的信任度較高。
這個民調是在去年5月至10月展開,大多數人不同意川普退出伊朗核協議、退出巴黎國際氣候協議以及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的決定。
川普政策裡,唯一獲得更多支持的是他對北韓的態度,有41%的人表示同意,不同意者為36%。
回應
川豬是美國新納粹的精神領袖
為什麼李受到了那麼多的攻擊呢?道理很簡單啊:有些人實在受不了;她居然可以吧中國描繪的那麼正面,尤其是面向美國的觀眾的時候,她這樣做居然如此受歡迎,對公知們和恨國黨們而言,這比他們死了爹媽還要令他們痛苦一萬倍啊.如果她把中國描繪的無比黑暗醜陋,今天這些攻擊她的人99%會讚美她的.
“致良知”塑造出的模範員工 根本不頂用 2019-12-28 介面
12月27日,虎嗅App一篇名為《爭議“致良知”》的文章在網上瘋狂傳播,文章直指培訓組織“致良知四合院”疑似精神控制學員(楨:?)。參與學員每天需經歷13個小時的高壓培訓,內容涵蓋愛國教育、中醫、家庭建設、傳統文化教育等。
企業負責人希望通過“致良知”的培訓“增進內部文化、團結互助,提升管理經驗”,甚至是“建立人脈,促成銷售等隱形需求”。初衷或許美好,但強迫員工與領導者共同尋找精神寄託,只會營造出一個虛假(楨:?)的精神樂園。
“致良知”模式只能量產出“被洗腦”的(楨:?)、符合領導者狹隘想像的“模範員工”;它無法創造企業向心力、激發員工使命感,不能憑藉共有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留住具有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
許多西方企業也在進行以人心改造為目標的組織塑造嘗試。然而,從本質上來看,青色組織與合弄制都與“致良知”所宣導的價值觀大相徑庭。
青色組織有效運行的關鍵是基於同僚關係的自主管理系統,它追求真實,且能不斷進化的組織使命。
合弄制則摒棄經理、主管等一系列管理層職位,將市場行銷、人力資源、客戶關係等具體工作職責分散到企業的全體員工身上。
同為烏托邦,西方的這類烏托邦組織建設更強調人性化,領導者的地位和權威將被打破(楨:?)。
回應
為小編的無知感到震驚!致良知給人很多啟發.
公知們和恨國黨們受不了愛國、傳統教育居然可那麼正面.
2016年3月,發佈在美拍上的《桃花酒》,特寫都是模模糊糊的。她去請教美拍特效視頻製作達人@密碼大叔。此人後來成了她師父,教給她更多的剪輯方法。他建議李子柒換個單反。李子柒才買了一台旋轉屏的單反,又花了120元配了一個三腳架。一些高處俯拍的角度,她還得爬上樹,用樹杈固定。後來,鍋碗瓢盆、板凳和石頭都成了固定工具。
漸漸地,人們記住了李子柒。
如今,李子柒面向海外的YouTube帳號上,已經上傳了104個視頻,粉絲有750萬多。
在2017年4月,李子柒製作秋千的視頻在美拍上點擊量突破1000萬,全網播放量8000萬,點贊超過100萬,每天幾十個廣告商找上李子柒。也差不多在此時,爆紅的李子柒開始受到質疑。
她需要有人幫她處理不斷湧來的更多的工作事務。2017年7月20日,李與杭州微念科技公司聯合成立四川子柒文化公司,團隊就是李和一位助理及攝影師,視頻內容還是由李負責,從不寫腳本。攝影師一般當天知道要拍什麼,拍到哪裡說到哪裡,主體剪輯,還是她本人去做。
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的天貓旗艦店正式開業,推出五款美食商品,上線6天,銷量突破15萬。
“品牌也是我的一個夢想,想盡心盡力去做好。我的品牌理念就是——慢生活、新傳統,跟我現在做的事情並不衝突。”她覺得,現代都市人的壓力很大,面臨生存、家庭、社會問題等,在視頻裡展示出輕鬆美好的畫面,能夠讓觀看者減少焦慮,帶來平靜舒服的感覺。
李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又覺得自己是不是講得太過官方。現在,做視頻之餘,她報了一些關於文創的課程,想補充一些知識。她覺得自己沒有讀過什麼書,有些課還是需要補。
回應
這些發酸的人有沒有注意過她粗糙的手指?那是勞動的結果.都盯著她唯美的鄉村畫面覺得不現實,不看現實中人家付出了多少?
不是說她不會幹農活,而是她把傳統中國農村農民艱辛的生活過度美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白看見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看見廬山瀑布:我操,好大的水,濺了我一脖子;同樣在用視頻把農村生活描述得詩情畫意這段位就是李白。李講,“今年已經是改革開放41年了,農村就非得是窮苦的嗎?就不能滿院子花草和瓜果蔬菜嗎?”
被質疑炒作,李子柒:無論是喜歡還是誤解都感激 2019-12-28 中國新聞週刊
李子柒走上2019《中國新聞週刊》年度影響力人物頒獎禮的現場。李感慨,“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不受到誤解是不可能的。”
這三年,質疑接連不斷。因為不斷受到騷擾和輿論的壓力,她怕奶奶受到傷害,曾在2017年5月宣佈停更。那時,她也公開一些自己視頻拍攝的過程,比如自己是怎麼一個人跑來跑去按開關等內容。但還是有人攻擊她。
李講,“不管任何一種生活,都有好有壞。城市裡也會有揮揮手幾十萬、上百萬隨便花的超級富豪,也有一天自己省吃儉用打幾份工、供孩子念書的父親。其實農村也是一樣的。今年已經是改革開放41年了,農村就非得是窮苦的嗎?就不能滿院子花草和瓜果蔬菜嗎?”
誰都有過去,即便是“仙女”。
李子柒幼年時,父母離異,隨後父親早逝。繼母曾拽著她的頭髮往水溝裡按,把她打得半死不活。爺爺奶奶心疼,接她回了家。爺爺做過鄉廚,善於農活,會編制竹器,她耳濡目染學了很多,後來視頻中的老月餅、竹沙發等等都是以前的積累。爺爺去世時,她讀小五,奶奶撫養她到14歲,難以為繼。她到城裡漂泊了八年,在公園的椅子上睡過,啃了兩個月的饅頭。當服務員的時候,一個月300元工資,有時候打破杯子,得賠,最後到手兩百多。
後來,她就找了師父學音樂,之後去酒吧打碟,去做這份工作只是為了能把錢帶回去給奶奶,這讓她很開心。2012年,奶奶生了場病,需要人照顧,她覺得自己不該把奶奶一人留在家鄉,就回去開淘寶店賣衣服,但生意一直不好。
那時,弟弟在錄彈吉他的視頻,發到美拍上,建議她也可以這麼玩兒。她想,這或許對生意有好處,就也註冊了一個號,隨便拍一些無厘頭的視頻。
摸索一段時間之後,她想或許可以試試拍一些自己真正拿手的事,比如做飯。最初,她就用手機拍,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cute cut剪輯軟體,再花40塊錢買了個升級版。操作簡單,她百度一下就明白了——基本是素材拼接、疊化,再加字幕和配樂。最麻煩的是轉換格式,有時,一條視頻要拍好幾天,轉換格式還得花上五到八小時。
這個故事太像小說或電影裡的情節了,而西方當下的語境很歡迎這樣的故事。韓飛龍2014年至2015年曾在青浦監獄服刑,當年的獄友仍記得他,並且向他求救,藏有資訊的賀卡真的就飛到了英國,最終落到他的手裡,這需要幸運之神出幾次手,才能把一個低概率的情節搞得天衣無縫,並且如此煽情。
順便說一下,韓飛龍曾是私人偵探,2013年受雇于英國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在中國調查一名揭發該公司在中國行賄的舉報人,因非法獲取公民資訊罪而被捕入獄,服刑23個月。他一度咬定自己很冤枉,但是2017年韓飛龍又起訴葛蘭素史克公司,稱該公司雇用他時誤導了他。事情的前前後後可謂一地雞毛。另外韓飛龍十分記恨中國,曾宣稱他在監獄裡參與生產了一些西方牌子的產品,但沒有被那些公司驗證。
現在西方輿論猛攻中國“人權”,偏偏這時韓飛龍拋出了聖誕賀卡求救事件。類似的故事太合今天西方輿論場的口味了。西方不會有人熱衷於查證指控真偽的,新鮮的故事出爐,輿論場熱鬧地消費一番,又黑了中國一把,即使是個假故事,消費已經完成,不會受到嚴厲追究。
澳大利亞不久前出了一個叫王立強的“中國投誠間諜”,西方媒體集體炒作,後來因為那個故事太假,實在兜不住了,澳大利亞方面出來說那個所謂的投誠間諜“有可能誇大了自己的角色”。但編造假新聞的澳大利亞相關媒體並未遭到西方輿論的譴責。
這是一個以抹黑中國為目的的極其骯髒的輿論構陷運動,它向西方公眾掩蓋了中國加強法治建設以及文明治獄的基本事實,偽造了中國到處是“黑監獄”的虛假圖景。西方一些媒體任憑韓飛龍這樣的人“爆料”胡說,看似客觀,實際上它們在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細節製造針對中國的宏觀假像。不能不說,這很可恥。
英媒稱「外籍囚犯在中國被強制勞動」耿爽:實在老掉牙
據外交部網站2019-12-23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當天例行記者會。會上有提問稱,曾在中國服刑的英國前記者韓飛龍(Peter Humphrey)日前在《泰晤士報》刊文稱,倫敦一名6歲女孩在從英國最大零售商樂購超市購買的聖誕賀卡中發現字樣稱,「我們是上海青浦監獄的外國囚犯,被迫強制勞動。請幫助我們,通知人權組織並聯繫韓飛龍」。你對此有何回應?
耿爽: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看到了英國媒體的有關報導,這是韓飛龍先生自己編造出來的一出鬧劇。
韓飛龍先生總是耐不住寂寞,時不時地要跳出來自我炒作一番,生怕人們把他遺忘了。但是他這次編造出來的鬧劇實在是有些老掉牙了。我奉勸他,如果希望博眼球,至少搞出一些新花樣。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經向有關部門了解,上海青浦監獄根本不存在外籍罪犯強制勞動的情況。
社評:英媒編造的“中國監獄故事”太假了 2019-12-23 環球時報
英國媒體上周日突然爆出一個新聞,稱一名來自倫敦南部的6歲女孩在一盒聖誕卡片中發現了一條“來自上海囚犯的求助資訊”,留下該資訊的人表示,他們是上海青浦監獄的一群外國人,被強迫勞動,要求幫助通知人權機構並聯繫Peter Humphrey(中文名韓飛龍)先生。
該消息迅速引爆英國媒體,出售該聖誕卡片的英國零售商樂購表示“震驚”,並宣佈暫停與相關中國浙江一家工廠的供貨關係。
蹊蹺的是,最早報導這件事的就是韓飛龍自己。環球時報記者迅速採訪了相關的那家浙江生產商,那是一家高度開放、看不出有任何嚴格安保措施的印務公司。該公司斷然否認了相關指控。星期一中國外交部也否認了上海青浦監獄存在外籍罪犯強制勞動的情況。
記第四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 2019-12-12 環球時報
12月6日至8日,第四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暨“一帶一路”器官捐獻國際合作發展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辦,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器官移植協會(TTS)、各大洲移植協會和62個國家移植協會的代表共1000余人參加。為推進“一帶一路”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發展,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外代表共同發表《“一帶一路”器官捐獻與移植國際合作發展昆明共識》,並在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倡議下共同成立了“‘一帶一路’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發展聯盟”。
論壇期間舉辦了“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發展研討會”,這是本屆國際合作發展論壇中最受關注的活動,原因就在於近年來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讓國際移植界稱羨。“中國經驗可以作為整個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的示範。”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器官移植主管官員何塞•努涅斯在會上對中國器官移植事業給予的高度評價。
但是,境外反華組織出於政治企圖,在器官捐獻與移植這一充滿大愛的領域炮製謠言,對中國進行污蔑。在研討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表示,“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我相信謠言止於智者。敵人的污蔑恰恰證明了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所取得的成就。中國的器官移植和捐獻事業正在蓬勃向前發展,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用電腦系統(COTRS)負責人王海波在研討會上通過統計資料和實操演示,向中外器官移植學者戳穿謠言。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鄭哲、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也通過事實和資料進一步展示了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領域改革發展的成就。
美國陸軍用TikTok徵兵,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急了 2019-11-13 觀察者網
幾個月來,TikTok已成為美國蘋果和穀歌商店中下載量最大的應用。TikTok資料顯示,每月2650萬活躍用戶中,約有60%在16-24歲之間。
這些年輕人中也有許多是美軍士兵,TikTok視頻中他們自拍、訓練,甚至偷拍在坦克上睡覺的戰友......目前,TikTok上的“美軍”標籤下已產生了大量視頻和約82億次播放量。
回應
原因很簡單,他們以自己運用ins/twitter/facebook/yt等社交媒體軟體發動顏色革命的經驗,來判斷中國會用tiktok對美國幹同樣的事,所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英貨櫃死者是越南人? 揭命喪偷渡費用 2019/10/27 中時電子報
英國冷凍貨櫃車39死命案細節逐漸曝光,原本傳死者都是陸籍,但後來發現顯示死者多達20名是越南人。這些越南受害者可能持用偽造的中國護照。據傳這趟偷渡費用一趟高達4萬美金,據傳受害者一家人每月只賺約400美元(約1萬2元台幣,從該家庭的一名熟人證實,他們一家是靠抵押房子來支付有關費用。
相關新聞
貨櫃車內留血手印!被害人來自六個越南家庭 持中國假護照
越南父慟:以為路線安全 早知就不讓她去
央視:CNN記者欠39個遇難者家屬一個道歉
14個越南家庭報案家人失蹤,越南總理下令調查,已有38名越南人被家人確認在數天前失聯
有錢好辦事!越南各級偷渡價碼途徑曝光
2台冷凍車已先行完成旅程!逾60偷渡客下落不明
環時/CNN幹的好事 我們都記著
環時/西媒當初對中國的套路 開始用在越南身上了:全世界每年人口走私的總利潤高達70億美元,是個僅次於軍火和毒品的大生意。而跟軍火和毒品走私比起來,走私人口簡直沒有任何風險。2019年英國至少有13.6萬名奴隸勞工,從2012年開始,來自越南的奴隸勞工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亞洲其他國家以及東歐國家,他們大多在妓院、美容院、以及大麻地下農場等場所工作。
回應
很不容易獲得,黑中國的機會。為什麼變了成為越南人。
不是中國人,讓一幫畜牲失望了,哈哈。
中國人太可悲了。不但偷渡,還先移民越南再偷渡!西媒怎麼可能有錯?
本來恨國黨和自卑党又可以高潮一波了,結果這麼快就打臉
不是哦,你可以看看臺灣的ppt式網頁,他們轉進的很快,而且更加激進 反動,故事編的更離奇
記者曝偷渡英國血淚路:閩浙人難獲簽證 只能鋌而走險(回應:不要臉的記者,明明是越南人偷渡,又在攻擊中國)
政治成熟的可能性:以“工業黨”和“小粉紅”的話語行動為例2019-06-17北大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靖/盧南峰
前言:理解新社會階層崛起及其話語模式的理論框架
當代中國活躍的網路政治生態催生了“公知”“自幹五”“小粉紅”等諸多邊界模糊的網路群體及與之配套的話語體系。近年來,在圍繞《臨高啟明》等網路小說形成的亞文化中, 在軍事論壇、知乎、觀察者網等言論平臺的知識生產中,在各種涉及科技和產業的自媒體公眾號中,在關於中美貿易戰的公共討論中,甚至在某些影像作品的文化表徵裡,比如《厲害了,我的國》《大國工匠》《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等,我們能識別出一支將工科和工程實踐領域的知識方法、生產力和技術至上理念、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立場相結合的網路話語力量,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觀察者根據一些活躍的核心人物的自我命名, 將這樣一個崛起的話語群體稱為“工業黨”。
首先,“工業黨”和“小粉紅”的話語風格、語彙與邏輯體系,相對獨立於學院派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公立學校教育中教條的政治常識,以及政治官僚系統中的檔式話語。他們利用市場化出版、網路論壇、網路文學寫作、自媒體、專欄寫作等方式,持續穩定地生產有關國家發展方向、歷史敘事、產業政策、國際政治、意識形態鬥爭等宏大敘事層面的內容,並且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共識——包括社會精英共識的生產之中。
…
接下來比較兩者的文化生產與社會行動策略的異同,分析兩個群體在中國當代思潮光譜中的不同角色、位置和未來變化的可能性,借此理解當代中國不同都市中產階級新主體的生成與分野邏輯。
回應
唯一不同就是工業党是自己自信的稱呼,小粉紅是扣帽子貼標籤的惡意。
https://www.guancha.cn/wujing/2019_06_17_505894.shtml
英網友感歎:中國3年造巨型機場 我們建條跑道吵10年
隨著中國南方航空的A380客機平穩降落在跑道上,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展示大興國際機場建設的一段延時攝影讓外國網友大呼驚豔。
英國《每日郵報》2019-05-14寫道,這段僅有40秒的視頻“令人著迷”,它是用數百張衛星圖像製作的,展示了中國最大機場在3年多時間內“成型”的驚人過程。占地面積幾乎達到美國紐約曼哈頓區總面積的4/5,預計每年旅客輸送量可達1億人次,載貨量達400萬噸。
有英國網友忍不住吐槽自家工程的效率:英國花了數十年在爭吵倫敦機場要不要增加一條跑道。
建一條跑道要吵十年?這就是西方所謂民主?
西方那套制度就會出現這樣的拖延現象。
中國機場刺激美國人神經 特朗普:我們成第三世界 2019-05-14 觀察者網
美國人的羡慕、嫉妒、酸
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各種場合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中國的航站樓的羡慕之情。
《紐約時報》對於大興機場的報導就充滿了“美式彆扭”:一邊不得不承認大興機場的建造速度與西方國家進度令人感到絕望的基建項目(如紐約的地鐵、英國的火車、柏林的機場等)形成了鮮明對比,一方面又酸中國只能靠大型基建專案來拉動經濟。甚至還質疑大興機場的建設毫無必要,認為只要開放空中管制,首都機場就能滿足需求。
對於《紐約時報》西媒而言,對大興機場這種中國超級工程不挑些毛病出來簡直渾身難受。然而在機場的建設過程中實在是挑不出毛病來,那只能另闢蹊徑了,比如那些老生常談而又最愛的話題。
“平均每人得到50平方米居住面積,得到15萬美元的一次性補償以及每月300美元的補助。”
媽耶,這條件簡直羨煞旁人了好吧,對三口之家而言這就是一套150平米房子、300萬的現金補償以及每月6000多的津貼。光是現金補償,就夠在美國紐約郊區買一棟帶游泳池的大house了啊!看得我都流出了羡慕的淚水啊!
但《紐約時報》不這麼認為:
“你沒有地可以種了。你必須找到新的生活。”
那可不,告別農村磚瓦房,住進帶有電梯的整潔明亮的住宅樓,這是多麼美好的新生活啊。而且隨著大興機場的啟用,必然會帶來一大堆就業崗位與工作——這也是興建大興機場的初衷之一——拉動當地經濟發展。這樣美好的新生活又怎麼不讓人期待?可能也就拿著每月800美元實習工資的《紐約時報》編輯會思考“但是,這值得麼?”
英國上議員考察敘利亞:民眾支持阿薩德,但是BBC不說2018-04-24觀察者網
“人們非常渴望聽到敘利亞境內民眾的觀點。因為他們普遍認為BBC的報導很有偏見,非常片面。”
對於以英國廣播公司(BBC)為首的英國媒體關於敘利亞戰爭的報導,一名英國男爵夫人給出了這樣的話。
回應
夫人,我相信你說的是實話,但他們會認為你瘋了。
上議院終身貴族,男爵夫人。真諷刺,有時候資本主義比封建主義更反動,因為封建主義還要臉,資本家為了利益臉都不要了。
少有的有良知的西方政客。想來人家是老貴族不求人,想什麼說什麼也無妨。
不過,現在也只有西方幾個國家信bbc了,bbc教育了全球人,他們會指著bbc說:看,這就是bbc
CNN/BBC、以及港台蘋果日報選擇性失聲很正常!否則就失職、失智了!
西方的言論自由,就是讓你聽到、看到他們想讓你聽到、看到的
中共查獲網路水軍產業鏈,有百萬水軍和五百萬手機號2018-02-05聯合報
在大陸網路世界中最討人嫌的族群,除了「五毛黨」,就是「網路水軍」。他們經常充當「捧人推手」和「網路打手」,透過「借勢」和「造勢」達到行銷目的。只要給錢,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內容都敢發,一些內容敏感的帖子價格還要翻倍,高利潤讓他們趨之若鶩。
新華社報導,大陸公安部門去年五月展開「打擊網路水軍」行動,其中,廣州市的「三打哈」一案被列為大陸第一宗利用網站實施「網路水軍」非法刪帖炒作的案件。 大陸警方指出,「三打哈」網站自稱是大陸最大的網路推廣服務交易平台、業務遍布各大網路論壇,透過建立網站平台共享資源、相互合作,進而形成付費刪文、發文、灌水的仲介模式產業鏈。
該網站的業務範圍包括:可提供關鍵字上首頁、負面輿論公關、品牌及產品行銷、軟文行銷、撰寫新聞稿等服務,即「網路水軍」利用手中的網路資源大肆群發廣告、炒作網路事件及論壇「灌水」;「收錢」為客戶聯繫網路資源刪除特定網站資訊。
該網站也是雇主與「水軍」之間的聯繫橋梁,實際執行方式為:網民在網站註冊成「雇主」,網路水軍註冊成「推廣服務商」,「雇主」透過網站發布任務,包括社交圈轉發、置入性行銷等,「推廣服務商」認領任務完成後,「雇主」結算佣金。
雇主發布任務資訊後支付保證金,由平台代為保管,水軍領取任務完成後,經雇主考核後加蓋合格戳,平台就支付費用。其中,平台占全部獲利的兩成,剩下八成由完成任務的「水軍」獲得。
此外,該網站也經營短訊代發業務,並掌握大量的民眾個資。大陸警方稱,「為了能夠精準投放,他們掌握了近五百萬條公民個人資訊,覆蓋全國多數省分,有年齡和職業分類。」
回應
哇,联合报记者大嘴一张就是“在大陸網路世界中最討人嫌的族群,除了「五毛黨」”,您到底活在那个世界?现在大陆网友最厌恶的就是和你们一样唯恐天下不乱的南方系,新京报,澎湃的记者好吗?
台女星反"獨"臉書賬號竟被封:我要罵到統一為止2018-02-05海外網
近年來,台灣女星劉樂妍將演藝事業重心全面搬往中國大陸,她經常在臉書和微博傳達自己對兩岸統一的期待。近日其臉書賬號竟遭到封鎖,讓她氣得發文譴責這一行為。
據台灣深綠媒體消息,劉樂妍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要在直播平台開罵,“老闆說我們可以盡情罵'台獨',罵民進黨罵蔡英文,罵到中國和平統一為止。”她還力邀網友一起參與,沒想到賬號被限制無法發文30天。
對此,劉樂妍氣得發文怒斥,表示“又封我30天!蔡省長!蔡省長!”劉樂妍還撂下狠話,“講話小心一點,我這個人呢,從來不做壞事,因為我答應過神明,我要永遠做好事,做好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是每個得罪過我,欺負過我的人,最後老天都會替我收拾,他們每個下場都很慘。”
回應
臉書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公開護航台獨言論、港獨言論、藏獨言論又不是第一次了。但對統一的言論、對中國的言論卻快速刪除、封殺,以各種理由封禁賬號,雙重標準赫然在目。
《環球時報》記者調查發現,MERICS不像真正意義上的智庫,它沒有長期的研究計劃。該中心每週都會發行網絡雜誌《中國亮點》,一般有5至10篇文章。其中的“學術文章”都是跟著有關中國的熱點走,更像隨意發揮的個人感想,其語言往往帶有煽動性,很容易引起關注。這也導致該機構在學術圈口碑一般。一名漢堡的中國問題學者曾對記者抱怨說,這些文章很難被劃定為學術文章,缺乏嚴肅的論據,也缺乏歷史觀,有的就像“娛樂版上的中國研究”。
《環球時報》記者曾多次申請實地採訪這家智庫,無一例外遭到拒絕,對方甚至稱“我們拒絕'國家媒體'的採訪”。去年3月,《環球時報》以“起底歐洲最大'中國研究中心'”為題,用整版文章披露MERICS“中國研究”的政治化問題(文章相關鏈接——http://world.huanqiu .com/exclusive/2017-03/10366867.html)。據知情人士透露,文章刊出後,韓博天氣惱地稱要找《環球時報》記者理論,還暴跳如雷地問中國駐德大使館該文怎麼來的。
根據《環球時報》記者調查,從2013年到2017年3月,MERICS發表的關於中國的研究文章約有八成是負面的。自《環球時報》整版報導後, 該中心涉華研究主觀色彩較強的負面文章為50%左右。其專家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調子也更溫和了。比如,MERICS學者莫詩彬去年4 月6 日接受北德廣播電台採訪時,對中國在非洲的活動給予肯定,認為中國在非洲的經濟及政治投入在當地獲得積極評價。
按計劃,墨卡託基金會應該已向MERICS投資了1840萬歐元。有內部人士透露,基金會顯然不滿意MERICS目前的狀況。一名基金會主管此前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MERICS的目標是增進對中國的了解,而不是對立。萊希貝格認為,鑑於MERICS的現狀,管理層變動也許是一個契機,可以使MERICS的導向變得更客觀。
回應
環球時報幹得好。環球時報的反擊,對我們是啟示,對西方是警示。西方壟斷話語權,任意抹黑中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那些西方偏執的“智庫”,如不收斂,遭受中國的“起底”將是常態。國人信心倍增,西方應引以為誡。
歐洲最大“中國研究中心”總裁離職,背後故事好像更精彩!2018-01-30 環球時報
被稱為歐洲最大“中國研究中心”的柏林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最近在官網發布管理層變動通知,稱從今年9月開始,塞巴斯蒂安•海爾曼(中文名韓博天)將不再擔任該中心總裁。去年3月,《環球時報》用整版文章起底MERICS“中國研究”的政治化問題(如圖)。自那以後,MERICS一面倒片面批評中國的聲音有所減弱,德國媒體對該智庫及學者研究成果的引用也減少了。一名與MERICS有合作的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方面的質疑給了MERICS壓力,也給了創立該智庫的墨卡託基金會壓力。一名熟悉情況的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韓博天的離開可能是因受到出資方的質疑。
MERICS由德國最大的私人基金會墨卡託基金會於2013年11月投資成立。該中心近日發布通知稱,韓博天因家庭原因將於9月1日回德國特里爾大學任教。幾年內,韓博天讓MERICS發展為世界領先的中國研究智庫之一,墨卡託基金會對他的傑出成就表示感謝。基金會現正為MERICS的第二個籌資期和下一個發展階段(2019年-2023年)做準備。未來韓博天將積極支持MERICS管理層的順利過渡,並將繼續與MERICS保持密切聯繫。
MERICS最高管理層突如其來的變動,並未引起德國媒體關注,但在德國的中國研究圈引起不小震動。柏林中國問題專家萊希貝格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韓博天在MERICS第一階段5年期未滿時提前離職,可見他與墨卡託基金會的合作不是特別順利。萊希貝格認為,MERICS最失敗之處是遭到來自中國方面的質疑,比如政治化色彩濃重,缺乏客觀性。
自2013年成立時,MERICS曾表示要展現“中國不同側面的風貌”“深化德國乃至歐洲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但結果卻是其發表的各類中國研究文章基本是批判中國的,帶有很強主觀性。
憑藉歐洲最大“中國研究中心”的名號,MERICS風光一時。尤其在該中心學者頻頻被美國《紐約時報》、德國《明鏡》周刊等“西方大媒體”採訪後,MERICS幾乎成了歐洲“中國研究”的代名詞。德國《每日鏡報》此前稱,一些德國傳統智庫擔心MERICS壟斷“中國專業知識”,並認為其缺少從歷史角度看待中國的立場。
怕影響代言收入陳喬恩微博道歉 挨轟台灣酒駕向大陸粉絲道歉沒邏輯啊?!
回應
哪裡的錢捧得多當然跟誰道歉啊 哈哈哈
乔恩的公共账号只有微博,脸书上的是unofficial page,不在微博道歉在哪里道歉?垃圾台媒什么事情都想引导到两岸对立上,只会制造仇恨的小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_6QsaHXhM4
相關新聞
陳喬恩台灣酒駕卻在「微博道歉」 ptt鄉民火大噓爆!
陳喬恩酒駕宣言激怒台灣人 余天撂重話開轟了
陳喬恩微博道歉挨轟 黃安噴「用美國的臉書比較愛台灣?」
央視西門町播”信中國”節目廣告 大驚小怪扯統戰? 少康戰情室
而對於近日多次刷存在感的澳大利亞部分政客與媒體,中方也已多次出言正聲。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本月5日再次強調,“中方一貫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我們也會遵循這一原則同澳大利亞發展雙邊關係。中方無意干涉澳大利亞內政,也無意通過政治獻金影響澳大利亞國內事務。我們再次敦促澳方摒棄偏見,以客觀公正的態度看待中國,看待中澳關係。”耿爽還表示,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澳關係不僅符合中方利益,也符合澳方利益,希望澳方對此有清醒認識。
或許可以將此前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送給某些澳媒和政府高官的警告也送給這篇文章,這些報導捕風捉影,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是典型的歇斯底里和偏執症。
相關新聞
旺報社評-澳洲的彷徨 中國崛起的省思
回應
作為西方的輿論打手,《經濟學人》有幾次不黑的
現在主要是日本的輿論打手
http://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7_12_18_439659.shtml
文章寫到,許多國外大學已經用孔子學院的中文課程代替了自己開設的語言科目。究其原因,《經濟學人》沒有討論這兩種課程的教學質量對比,而是直接斷言,“這是中國政府砸錢的結果”。
另一大“神器”是社交媒體。想必各位讀者還記得今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亞各學府鬧得沸沸揚揚的4個“爭議教參”事件:教授在黑板上用中文強調“ 不要作弊 ”;教授用印度地圖解釋中印邊界線;教授稱“ 台灣是獨立的國家 ”;以及在考試中出現“ 中國官員什麼時候才會說正話 ”(正確答案居然是“當他們醉了和不設防的時候”)等提問。
這幾件事在中國社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經濟學人》似乎不是很理解,還對中國網民的憤慨表示“很驚訝”。文章反而認為,事後導致兩位教授道歉,一位教授停職查看的做法很“極端”,稱“這是中國滲透學術界的證據”。
文章還提到了另外幾個“嫌疑人”。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SSA)“受中國政府出資,不僅作為影響外國學術的工具,還充當對本國留學生的監視者一職”;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全球14個國家都有波段,“涉嫌操控33個電台,給專遞中國正面信息提供了幫助”。此外,“國產電影”、“中國商人”等皆有上榜。
《經濟學人》還不忘提到澳大利亞學者寫的那本《無聲入侵》,這本因出版社覺得“會顏面掃地”而根本就沒有出版的書,盡然被文章拿來當作“中國滲透論”的例子。
最後,《經濟學人》貼出了“澳、菲、韓、日四國近年來對中國的印象分的起伏”。從結果來看,除了韓國,其他三國對中國的積極看法都在增加,但這個轉變在《經濟學人》眼中卻有個“灰暗”的原因,“這是中國政府遏制不利言論的結果”。
實際上,《經濟學人》借孔子學院、“澳大利亞”等問題來鼓吹“中國威脅論”、“中國滲透論”,在西方媒體中也不是一次兩次。這次又加上了“銳實力”的新說法,難免有“換湯不換藥”的嫌疑。
早在2014年12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回應過外媒炒作的“孔子學院妨礙美國學術自由”一說,她表示,美國所有孔子學院都是美國大學自願申請,由中國高校與美國高校合作開辦的,所有教學與文化活動全部公開、透明。中方根據美方要求,提供教師、教材等方面的幫助,從未乾涉過學術自由。
中國的軟實力叫“銳實力”?經濟學人這把黑得有點Low 2017-12-18 觀察者網
伴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中國的逐步崛起成為西方主流媒體“又愛又恨”的事兒。許多人認為,這其中有“軟實力”的功勞,使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得以穩步提升。但有人卻“不買賬”。譬如《經濟學人》在最新的封面文章就不覺得這是“軟實力”的體現,偏要另組辭藻,說這是“中國的銳實力(Sharp power)”,稱其為一把“能穿透文化壁壘,改變西方價值觀的利刃”。
12月16日,《經濟學人》撰文,以《銳實力:中國影響力的新模式》為題,臆造一個“悄然左右別國公民言論、遏制西方民眾發聲”的中國,給“中國威脅論”這貼藥強行換湯。
文章從最近很火的“ 澳大利亞人的抱怨 ”開始,即“中國通過官方、非官方渠道,滲透澳大利亞政壇、商界、學術界,引得當地人士不滿”的謬論。《經濟學人》由此展開,稱“這種現象”不光光發生在澳大利亞:
今年9月,新西蘭華裔議員楊建被指“曾就讀中國間諜學校”,還為競選一事將這段求學經歷“從履歷上”抹去,“故有中國政府在背後作祟的嫌疑”,儘管當事人已經矢口否認;加拿大情報機構“擔心”政府內部有過多“中國因素”,該國政府在2010年時,就向內閣各部長警告,稱已經“發現了把柄”;德國情報機構在上週( 10日)出面“指控”1萬名德國群眾,稱這些人的社交媒體賬號是“中方操控”;美國參議員馬克·盧比奧(Marco Rubio),作為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CECC)副主席在上週(12日)出席國會的諮詢時,指責美國立法者、商業人士對中國“惡毒學術攻擊不聞不問”,並舉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US San Diego)此前辦過一場達賴喇嘛的演講,此後“中國政府就控制了來該校留學的中國學生數”。
這些並未得到證實的指控,被《經濟學人》一口咬定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體現”,還故弄玄虛地將其標籤化,對此統稱“銳實力”,即“試圖滲透、顛覆別國政治、學術、媒體,為中國宣傳積極的一面,扭曲、誤解至於相反的言論”。“銳實力”的體現,在於其“銳”字:有穿透性,對目標有塑造性,文章以此列舉了中國的兩大“罪證”。
首當其衝的又是孔子學院。作為宣傳中國文化,加強對外交流的非營利性組織,孔子學院在《經濟學人》嘴中成了持劍人(中國)的“利器”。“雖然孔子學院在對外交流、傳授漢語方面深受外國人喜愛,但不經留意,中文課的學生們會對中國的'集權主義'產生留戀之情。”
然而,在一些西方媒體的報導中,這些外資企業的黨支部卻成為了中國政府想要“控制”外資企業的工具,而不是中國媒體眼中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幫手。
當然,西方媒體妖魔化外資黨支部的角色,還是受西方對於中國一種更深層次的恐慌情緒所驅使:他們害怕中共領導的中國會逐漸把西方擠出今天全球市場中的優勢地位,正如他們會害怕黨員職工“控制”他們的企業。
但包括德國在內的外資企業如果想在中國龐大的市場賺錢,就應該首先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而中國社會很多領域的先進分子也都是黨員,他們加入到外企中並在外企建立黨支部,只會對企業的發展貢獻積極的能量。
而且,我們《環球時報》10月的社評中還提到:“成立了黨組織的外企,不僅深入了解國家新政策和周圍社會的變化更方便了,企業把自己的想法與訴求、遇到的各種問題向政府傳遞亦有了更多渠道。”實際上,根據我們記者了解,一些中國本土的新銳科技民企之所以會選擇成立黨組織,正是出於這樣的考量。
所以,是“入鄉隨俗”,與中國干勁十足的黨員職工們一同創造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發揮出黨組織與政府溝通協調之利,還是自己嚇唬自己、甚至不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威脅要撤資,怎麼選擇是你們的自由。
回應
強烈要求德企兌現承諾,集本退出中國笑哈哈。
而在今天給我們記者回复的郵件中,這位大使又表示提出讓“黨代表”進入管理層是一些中德合資企業的中資方面。可他並未說明到底是哪家企業的中資方面提出了這些要求,只說是在製造業領域,因為那裡的合資企業中德資佔的比例很小。
可這麼說來,所謂的“黨支部干涉德國企業運作”的指控就更禁不起檢驗了,反而更像是合資企業內部的中方大股東與外資小股東之間的商業矛盾,被德方披上了一層“政治外衣”……
畢竟,就連中國的本土民企也從來沒有被要求必須在管理層裡有黨支部人員,而且也沒有中國本土民企被企業內黨支部插手經營的案例。
然而,德國大使這個存在很大問題的指控,卻又被中國德國商會直接採用了。中國德國商會的官方網站就在11月24日刊登了一篇措辭同樣強烈的聲明,要求中國方面停止“這些企圖干涉外資企業的做法”,否則“德國企業不排除會從中國撤資”。
諷刺的是,還沒等咱們中國方面說什麼,中國德國商會的內部已經先起了爭執:商會的中方員工就表示他們對德國大使和商會做出的指控感到“無語”,不理解為什麼他們要進行這樣的指控。中方員工還透露,他們原本打算在中文版本中削弱一下語氣,可德國人卻直接發布了英語版本,連“打圓場”的機會都不留……
一些在華德國企業的中方人員也表示不理解為啥德國大使和商會會發表這些言論,擔心這些缺乏依據的指控反而會給中德關係和德國企業的在華髮展添亂。
其實,關於外資企業中的“黨支部”的作用,咱們國內的媒體已經多次報導過,並認為黨支部的存在對於外企的發展其實是有好處的。因為作為黨員的員工,在黨支部的影響下工作會更加認真和自律,這對企業是個“雙贏”的局面。
比如新華社的一篇報導就以兩家德國在華企業為例,講述了黨支部對於員工工作熱情和責任感的激發作用。報導還提到因為黨支部給員工帶來的積極影響,這兩家德國企業對於黨支部的態度也從開始的懷疑和抵觸變成了接受和歡迎。
德企威脅要集體退出中國理由卻極為魔幻2017.11.30環球時報
這兩天,德國企業在咱們中國的官方會員組織[中國德國商會]突然發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聲明,稱如果中國再逼德國企業成立[黨支部]去滲透德國企業的管理層,干涉企業的決策,那麼德國方面就會全部撤出中國。
不僅如此,就在這份聲明發布前幾天,德國駐華大使也咄咄逼人地宣稱一些德國在中國的合資企業“被施壓”,而“施壓”的內容則是要求這些企業修改公司章程,以允許中共黨員在公司的經營問題上有發言權。這位大使當時也放出狠話說,如果中國真這麼乾就會讓德國企業撤資。
然而,耿直哥和同事們經過一番調查後,卻發現了一個更加魔幻的現實…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成立黨支部是我國法律賦予黨員的一種權利。我國《公司法》第19條就規定,只要一個公司的正式黨員超過3人,就可以建立黨支部。
這也是為何我們在詢問了多家在咱們中國的大型德國企業,比如寶馬、奧迪、大眾等著名德國車企後發現,不論這些企業有或沒有黨支部,他們都不覺得成立黨支部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壓力,畢竟這是中國法律的規定,任何來中國發展的企業都會對此有所準備。而且在我們的採訪中,那些有黨支部的德國企業也從來沒遇到過黨支部干涉企業經營的情況。
我們還詢問了一些其他的外資合資企業是否遇到了德國大使所宣稱的“修改公司章程把黨員納入管理層”的“壓力”,得到的回應也是“不存在這樣的壓力”。其中一家日資企業就表示他們很早就有黨支部了,而儘管其中一名中層管理人員屬於公司的黨支部,但公司也沒有面臨過必須把黨員納入管理層的壓力。
任何想在中國發展的企業,都不會
更不用說咱們中國方面已經多次澄清過所謂的“成立黨支部是中國政府滲透外資企業”的傳言。早在今年10月我們《環球時報》的社評中就提到“中共和政府相關官員曾多次表示,外企中的黨組織不會干預那些外企的正常經營活動與決策”。
而且,迄今為止,中國也“沒有發生過一起外企中的黨組織與公司高層圍繞企業管理髮生衝突的事件。”
可即便如此,在本月17日中國德國商會的一次活動上,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卻拋出了一個強烈的指控,稱德國在華企業被要求公司修改章程,不僅要成立黨支部還要讓黨支部介入公司管理層。
大部分美國網友都直言,通過視頻對中國人有了新的認知,希望兩國更加友好。
我熱愛敬佩中國人民和你們的文化習俗。 我祈盼世界和平。我熱愛敬佩中國人民和你們的文化習俗。我祈盼世界和平。
中國歷史悠久,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中國人能夠指導我們發展,讓美國文化也長存於世。
我很喜歡這些採訪,能夠經常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們的想法很棒。對我們美國人來說,能從其他人眼中看看自己是件好事。儘管政體不同,我認為未來美中關係會非常友好。
不止美國網友,許多其他國家的粉絲也藉機留言“示愛”並對中美關係的未來表達祝愿:
尼日利亞網友:一個非常偉大的國家,中國人真好。
馬來西亞網友:中國人,很棒的外交,雙贏的方法。我向你致敬,中國,偉大的國家。
博茨瓦納網友:世界發展需要這兩個國家攜手,他們之間的和平非常重要。
印度網友:中國和美國在發展中應該是平等的,我真希望他們能達成共識,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對彼此平等尊重,攜手維護和平安全,讓兩國關係成為世界的榜樣。
回應
哎喲!西媒也好意思有B臉說這話了!它們不是早幾十年前就在這麼做了嗎?世界上還真是什麼人都有,這麼不要臉的也就只有西媒了!論不要臉西媒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把!
美媒就是這麼乾了60多年了啦,還不許中媒學個皮毛嗎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11-25/doc-ifypathz5864092.shtml
事實上,對於吸粉利器大熊貓,此前在中國央媒“臉書”獲贊數超越CNN與《紐約時報》時,就有外媒分析報導過,言語中掩飾不住“羨慕嫉妒恨”。但新華社賬號真正能留住海外粉絲的原因,在於其用外國網友熟悉的方式,講述中國和世界的故事,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和中國立場的獨特渠道。
作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媒體代表,新華社在海外社交平台用中國視角觀察解讀世界,發出和平友好、平等合作之聲,獲得世界網民點贊。面對《紐約時報》的酸意,國際君想說,真不是“這屆美國網友不行”,要知道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真心傳遞友誼、倡導合作,誰就會收穫滿滿的支持。
別的不多說了,看看這些漂洋過海的表白帖,你或許就明白了。
一些美國網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美中關係打call:
在美國的中國人很多,他們是我見過最友善的人,中國人越多越好。是的,中美應該是朋友。我們既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
我曾教過來自中國各地的60名飛行學員。他們都是有禮貌、聰明、勤奮、慷慨、上進的紳士。我感覺不到他們對美國有任何敵意。他們改變了我對中國人的看法,我對他們只有溢美之辭。從一個國家的年輕人身上就能看到這個國家的未來。
美國人喜歡中國人……我的曾祖母曾在1920年代到中國遊歷。美國人喜愛中國文化。
我有幸拜訪過中國幾次,遇到的每個人都像是世界上最友好的人,他們善良且幽默。要知道少數政治人物的觀點並不能反映大多數美國人的感受。謝謝!
對於所謂“中國威脅論”,他們有話要說:
中美經貿聯繫緊密,應該是最好的朋友!應該邀請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合作……西方長期以來對中國的不信任是錯誤的!我68歲了,從沒感覺受到中國威脅,事實上他們也從未威脅過美國。
去美國的任意一家沃爾瑪看看,你就會知道中國是不是我們的敵人了,哈哈!美國人離了中國就活不下去!
中國政府不會口出惡言攻擊美國,雖然中美之間有不同意見,但中國更講文明,不會像美國那樣威脅別人。
我在學普通話,中國不只是一個國家,中華文明很值得學習。美中都希望自己是第一,這沒什麼不對。良性競爭更有利於發展,想想互聯網、X光、GPS、人造衛星……
新華社兩條短片引髮美網友表白潮美媒為啥酸了?2017.11.25 環球網
不久前,新華社在海外社交媒體播發兩條英文短視頻,引得美國網友對中國展開刷屏式表白。本是樁中美民間友好交流的美事,美國的《紐約時報》卻酸了。
事情是這樣的:11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了首次國事訪問。我們就此話題在北京和華盛頓雙城街採,製作的兩條短視頻引發熱烈討論。
來自美國幾十個州的網友紛紛留言,對中國展開花式表白(表白帖附後)。
看到美國網友在評論區如潮水般的“愛意”,《紐約時報》坐不住了,在11月8日發表題為《中國媒體巧用臉書搞宣傳》的文章,用6段文字描述短視頻,並轉載視頻片段,說中國媒體試圖通過社交媒體影響美國民眾。
來看看《紐約時報》是怎麼說的(編譯來自《參考消息》):來看看《紐約時報》是怎麼說的(編譯來自《參考消息》):
“最近,新華社的一個視頻帖獲得了很大的點擊量,內容是對中國人的街頭採訪,讓他們談談對美國的看法。視頻一開始還是正面的基調,採訪問題涉及特朗普以及受訪者喜歡美國的哪些方面。
但到中間基調就開始變化,採訪問題轉為,在受訪者看來,美國存在哪些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一些受訪者對美國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中國在'臉書'上的許多帖子……將凸顯中國穩定和繁榮的文章與展示世界其他地方動盪和暴力的帖子放在一起……將有關大熊貓和中國田園風光的報導與大量有關美國得州槍擊事件的報導放在一起。”
“儘管其中許多帖子都不太可能左右美國民眾的想法,但它們可以被全球各地的受眾接觸到,其中許多受眾剛接觸互聯網,對媒體缺乏深入了解。”
“中國國家媒體在臉書上開闢了針對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頻道,明顯是想在全球更多受眾中將自己打造為西方媒體的替代者。”
看得出來,《紐約時報》對包括新華社在內的中國媒體海外社交媒體賬號非常關注。這也難怪,新華社在海外社交平台的總粉絲量近日已經突破5000萬,影響力巨大,與西方主流媒體的差距越來越小。
但是,新華社賬號不只關注網友喜聞樂見的萌物和趣聞,對中國反腐、扶貧、搶險救災及重大事故等都有充分報導,幫助世界了解一個真實而完整的中國。
台灣網路言論自由何在2017.11.18洛杉基
我在今年7月31日,曾經在UDN個人部落格「捕夢網」發表一篇文章《鳳姐與她的網路警察》。那時候就有這個預感,這篇發表在臉書上的文章,恐怕會遭到網路警察毒手,所以在部落格上特地留下此文;如果一旦被刪,還能留下遺跡。
沒想到直到將近四個月後的今天,突然收到臉書的通知,告訴我此文「違反了臉書的社群規則」,不但被刪,還被停權數日。
讓人不解的有幾點:一是此文發表在將近四個月前,難道臉書管理者都是「英英美代子」,竟然有時間追溯到四個月前發表過的文章,到現在才動手?
其次,此文內容完全是引述「王大師」發表過的文章,裡面的用詞還用「台八子」來取代,避免被臉書在台代理人給「河蟹」掉,沒想到依然難逃魔掌。
回想一周前,我在臉書上分享並評論了《中國時報》一篇有關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說「台灣賤民根本不知中國多進步」的新聞 ;除了臉書分享此文被刪,我還被臉書停權。
如果此事發生在美國,臉書總部對讀者引述譬如《華盛頓郵報》的內容進行審核,指控《郵報》文章的內容有攻訐他人種族、族裔、國籍、宗教、性傾向、性別或身心障礙,那豈不引起美國媒體界的大嘩?有哪個社群網站敢對主流平面媒體進行新聞內容審核,甚至刪除?那不是麥卡錫主義復辟?
今天他們拿《中國時報》及洛杉基開刀,下次會輪到誰遭殃? 相較之下,無論獨派在臉書如何地羞辱在台外省人、仇恨中國籍的華人、羞辱原住民、推崇日本殖民主義,臉書根本視而不見;卻對反獨、反仇中、反族群歧視、反媚日的文章,如此不待見。
《1984》書中所描述的恐怖世界:無所不在的「大哥」,隨時監視著人民的言行。2017年在台灣,臉書在台代理人則取代了威權時期的警總,在網路上監視著所有臉友言行,包括平面電子媒體記者的文章,實在太恐怖了!
當蔡總統將外省人鄭南榕的自殘日當成「言論自由日」,卻默許臉書在台灣封鎖反獨聲音,不但是對鄭先生的最大侮辱,也是對所有在臉書上撰文爭取言論自由作者們的最大諷刺!(作者為自由作家)
久而久之,政府失去了國際聯繫與全球視野,庶民大眾失去了對國際事務的關心,因而視野愈陷愈窄,失去走向世界的意願與能力。
台灣人不愛看向世界,還有另外一個心結。就是在看向世界的同時,必然要看到愈來愈強大的中國,要面對中國經濟崛起,財富與世界影響力超越台灣的事實。台灣曾為自己是亞洲四小龍自豪,現在無論是比其他小龍還是中國巨龍,都讓人感到不是滋味,卻又氣虛無力,慢慢就失去了迎頭趕上的自信,失去自信,就只能自閉。
但是,台灣可沒本錢搞自閉,我們地狹人稠、太少的自然資源、太多的地震颱風,生存環境比別人差,就必須比別人花更大力氣求生存,以務實與勇氣克服心結,否則就要眼睜睜看著自己走向敗亡。這個世界既然適者生存,當然一要了解環境,二要選擇正確的因應策略,三要自我惕厲全力拚鬥。那麼,了解台灣所處的國際與兩岸現實、敏銳掌握世局走向、在科技創新趨勢中成為領先群,攸關台灣的發展生機。
大家首要做到的是多關注國際動態,一來要理解台灣的生存環境變化,例如大陸的崛起、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北韓與東亞地緣戰略危機、朝核危機與台灣的連動關係,再如川普訪中、中美商議未來50年新關係架構對台灣可能的傷害等。二來在打開視野後,心胸也會隨之開闊,看見世界上不同的人們的不同觀點,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了解自己的歡喜悲憂不是世界的全部,還有許多人的苦難也值得我們關懷。
多看看這個世界,就可以跳脫束縛台灣的心結,才能在外面更廣闊的天地找尋機會,更切合國際現實地為台灣開創活路。
中時社論》多看國際新聞 台灣不能搞自閉2017/9/29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物種存續的定律,個人如此,國家亦復如是。能夠適應環境爭取最大生存機會者,才能成長茁壯綿延不絕;反之則將凋萎敗亡。因此,台灣應該、也必須重視國際事務與時局動態,全力為自己開創生存空間。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台灣民眾對國際事務的關注實在少得可憐,電視新聞多是政治口水、名人網紅、巷弄美食,以及街頭小車禍或口角影片,國際新聞通常只有一點點時間,和其他國家電視新聞一開場就有豐富的國際新聞大相徑庭。最近緬甸羅興亞人遭到種族清洗,國際社會相當重視,各國媒體也大幅報導,台灣媒體卻興趣缺缺。即使北韓危機讓東北亞局勢日益緊繃,同樣身處東北亞的台灣,多只以看熱鬧的心情,笑看金正恩和川普鬥嘴鼓,渾不在意對台灣會有什麼影響。
至於傳統的紙媒報紙,國際新聞比電視稍多,但除非發生大事,否則版面通常也只有1頁,大陸新聞通常也只有1頁,有些雜誌能深度探討國際事務與財經動態,但閱讀者是菁英之士,在整個台灣社會中占比不高。在內容包羅萬象的網路媒體中,國際新聞則數相對較多,卻也始終不是點閱的熱門焦點。
為什麼國際新聞這麼不受重視?一言以蔽之,市場決定供應。因為收視率低、點擊量少,媒體普遍視嚴肅深度的國際新聞為票房毒藥,拚命追求能帶來流量的素材,收視率和流量攸關廣告進帳,在這個媒體競爭激烈,各家苦哈哈的時代,專業理想早已不敵現實考量,形成一個空虛循環,媒體投民眾所好,媚俗地提供大量腦殘狗血的內容,閱聽人便以為這是新聞常態,也習慣用一堆淺薄的東西填補自己的腦子。
大部分台灣民眾不知道,許多國家並沒有24小時新聞頻道,新聞只在一天固定幾個時段播出,而且包括豐富多樣的國際新聞,連中國大陸電視台的國際新聞都比我們多很多。事實上,台灣電視新聞水往低處流,星座運勢都跑馬播出,在新聞專業上是完全無法想像的。新聞經營之困難可以理解,但若長期封閉視野,只耽溺於內部瑣碎之事,對國家發展會造成大隱憂。
我們長期陷於外交孤立劣勢,和其他國家的先天環境差了一大截,人家跑的是高檔跑道,我們是爛泥荊棘。人家很自然就能在所有國際組織裡發聲爭取權益,我們在場外喊破喉嚨也不得其門而入,連北韓這種國家都是聯合國座上一員,條件都不輸人的台灣卻始終被拒於聯合國及官方國際組織門外,連帶失去了許多參與國際事務的重要管道。
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官微:因公司節目調整暫時停播
鳳凰衛視2017.9.12消息,因公司節目調整,《鏘鏘三人行》暫時停播。節目官微表示:感謝大家多年厚愛,後會有期。
相關新聞
過度消費明星子女之嫌,《爸爸去哪兒》被叫停
回應
鏘鏘這個節目20年前開播的吧,最初十年(粗算)算成功,請了一些名人上節目,鏘鏘最火的年代也是公知的鼎盛期,這個也有不同程度暗合。08年之後本人看的也少了,原因很簡單,鏘鏘已經淪落為公知一般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的傳聲筒,裡面的嘉賓無論常任還是臨時請的都是公知範兒,說實話,每月工資2000元以下的老百姓的思想這些人根本不懂也不了解不理解,所以就棄了,不知道這次停播是因為贊助拉不到還是收視率還是人員出走的問題,總之10年前也許還有人聽他們白話,今天願意接受鏘鏘價值觀的人越來越少是現實
這節目除了挖苦諷刺還有啥亮點?
為啥停播 挺好的啊 網上都不能看了 現在還乾脆停播了 我沒懂
停播的事你應該去問他們老闆劉長樂!另外,這個台是在香港申請的執照,按照法律法規,未經允許,外國、中國港澳台地區的電台、電視節目不能在內地播出,包括在網絡上播出!
回復得好。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停播,如果是因為什麼價值觀,負能量之類的事,那沒什麼必要,泱泱大國,即使為了保持文化多樣性,也不該搞一刀切。知識分子犯幼稚病很正常,甚至是必然的,那就讓他們都閉嘴了,大家一起看樣板戲?話難聽怎麼了,我們只能聽好話?沒道理
是它自己不再辦的,沒人逼著它這麼做。說白了,是市場,是市場。
荷蘭媒體維護被指“造假”的駐華記者,揭發人稱不存在私人恩怨
一家荷蘭媒體的駐華記者正陷入“新聞造假”的風波之中。近日,《新鹿特丹商業報》上海記者站記者蓋誠澈(Oscar Garschagen)的新聞助理張超群指蓋誠澈長期編造假新聞。2017.9.5,該報主編皮特·范德密許發文為蓋誠澈辯護,將張超群的舉報歸結為二人間的矛盾。對此,張超群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在沒有進行客觀、全面調查的情況下,僅憑蓋誠澈單方面敘述就匆忙作出的有失公允的回應。
張超群3日在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我炒了寫假新聞的外媒記者》的文章,稱蓋誠澈在中國撰寫的大量報導中編造人物、事實和採訪內容,甚至直接“抄襲”其他媒體的內容。在4日遞交辭呈前,張超群負責幫其蒐集、翻譯新聞資料,尋找、安排採訪等。
5日,范德密許在《新鹿特丹商業報》網站發表文章,對張超群的說法進行回應。他在文中稱,由於張超群缺乏足夠的想法,且明顯不願意協助蓋誠澈的有關報導,二者產生越來越多的溝通不暢和不快。此外,蓋誠澈稱張超群經常外出與中國國家安全部門進行聯繫。對此,張超群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絕非事實”,“他們不是在認真對待我關於記者造假的指控,而是試圖轉移視線”。
對於張超群提到的“假新聞”案例,范德密許在文中轉述蓋誠澈的回應。張超群稱,蓋誠澈曾將美媒對一家電器廠的報導,當作自己採訪的新聞。蓋誠澈解釋說,他確實是從美媒記者處得到信息,並稱這是“在中國這樣的大國的慣常做法”。但蓋誠澈也承認有錯。在報導某家暴案時,法官宣判之前蓋誠澈就報導稱雙方完成調解。但受害人曾發微信表示,應該不會當庭判決。
蓋誠澈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正在考慮所有的選項,包括法律訴訟。而張超群6日說,希望該報能指派一個中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獨立、公正的調查,他將全力配合。
回應
西方記者,包括荷蘭,很多都是心理狹隘、陰暗、傲慢、充滿偏見。當別人比他們強時,他們就不舒服,於是就發揮他們總統競選時抹黑競爭對手的那一套家傳手段,捏造事實,製造新聞,污衊他人,打壓他人。這就是他們喜聞樂見、津津樂道的民主和新聞自由!呸!
我早就看穿了,難道現在還有人真信那套臭不可聞“撲屎價值”?
什麼情況?“普世記者”和“帶路黨”內訌了?!
台灣才是中國假新聞,黑新聞的集散地!
不知道朋友們還記得“五講四美三熱愛”嗎?這個活動在90年代中期開展,與如今的西藏“四講四愛”是否有異曲同工之處?
群眾工作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作,是社會管理的基礎性根本性工作。“四講四愛”,不僅要讓老百姓知其然,還要讓百姓知其所以然。宣傳成就是“其然”,成就如何取得,這當中的道理是“其所以然”。如何把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邏輯向剛剛從農業文明轉型的藏族同胞講好,這就考驗我們各級幹部的智慧了。
路阻且長
在林芝的幾天行程裡,從鄉村,到寺廟,到學校,“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展開。
在朗縣的在巴爾曲德寺,我們參觀了僧人“四講四愛”書法展,以及僧人代表現場進行的“四講四愛”主要內容漢藏文字書寫活動。
我注意到寺裡有的僧侶看上去非常年輕,很擔心是否有未成年人,就向駐寺幹部詢問,駐寺民警和寺管委會主任都非常肯定得告訴我,寺裡最小的僧侶也有19歲,而且起碼接受了初中教育。
........
回應
說實話,寫這種類型的文章確實是很難寫的。其實呢,我覺得完全沒那個必要嘛,人在做天在看,把西藏建設好,人心就能穩,對印占區的藏南民眾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軟實力吸引,對達賴集團那就不僅僅是釜底抽薪那麼簡單了。
贊一下小編,能夠從媒體習慣的審視目光中脫離出來,實際上不止是在西藏,在全國各地很多省份,都有大量在“電腦前的知識分子”看來“流於形式、簡單粗暴”的宣傳甚至政策,但這就是中國發展的現狀。
有人說給西藏送去的現代化生活破壞了西藏的傳統生活方式,破壞了西藏的田園牧歌,這些人的腦子不是人腦吧
我們單位就有藏族同事,跟我們這些漢族人沒有任何區別,從語言到外貌都沒有,不說出他的姓氏,你猜不到他是藏胞——所以別說什麼保留這個保留那個,文化確實應該保留,但就如同漢族的古老文化一樣,一邊保留著,一邊也別妨礙他們過上現代化生活,誰都沒有義務給外來者當博物館、民俗館、傳統文化館……這個館那個館,全是外來者自己想像的。一些人就是極端自私,想讓別人過得原始愚味,只為了他能一生來一次兩次“回歸田園”的心靈洗禮,他自己怎麼不當原生狀態的人?莎朗斯通那種享盡驕奢淫逸生活的人,心血來潮想淨化她那骯髒的心靈和肉體了,就要回到她想像中的純淨西藏,為此西藏人民就得過著原始生活,憑什麼呵?
而逆城鎮化的出現是工業化之後先改造了農村的基礎設施之後才產生的。“郊區遊”“農家樂”是城鎮化生活的調劑,沒有見到多少人真的搬回到未改造的農村生活的。
我想起此行當中,即便是最喜歡西藏的“清新自然”的記者,在提起西藏農村的衛生條件時也是連連搖頭,尤其是很多村子裡還是旱廁。大家表現出的那種不適應幾乎是“天然”的,然而我進城告別農村的旱廁滿打滿算也不到20年。
美國經濟學家托德·布赫霍爾茨在《天才的迴聲:經濟學大師與他們塑造的世界》一書中說,“如果活到現在,馬克思可能會痛恨德國的綠黨,幻想他們被葡萄籽噎住。他寫道'資本主義將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從鄉村生活的極端愚蠢中解救了出來'。如果可能,他會將'回到自然'活動的倡導者送回他們的歷史書之中,讓他們知道工業化之前的生活有多麼可怕。”
倒不是一定要否定綠黨和我們的環保人士,而是要認識到,舊的農牧業生產方式對環境的破壞是更大的。更直觀的可以比較一下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內蒙古也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改善農牧業結構,退牧還草,有效改善了草原的生態環境,在面對“白災”等自然災害時,處置比蒙古國更加輕鬆。
還有一些人說藏族不再淳樸,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見識了外面的世界,認識了市場經濟,變得和你我一樣。淳樸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褒義詞,更可能代表某種期待佔小便宜的市儈心裡。其實這個過程和過去三四十年來和內地經歷的一樣,既然選擇了市場經濟,就要接受市場經濟的一切。多少地方曾經被讚嘆民風淳樸,然後開發之後再被人感慨人心不古,這時候是不是先想一想自己比較好呢。
如今,在國家的強力支持下,在各省市的支援下,在西藏各民族共同奮鬥中,西藏的硬件漸漸趕上來了,無可否認的是,在軟件方面相對於東部還有相當的差距。
"四講四愛",就其內容和性質而言,包含的是從國家到個人層面,從政治到社會的角度,塑造的是西藏農牧民、青少年學生和僧尼在內的現代化意識,這是西藏現代化的重要拉力。這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叮囑的落實。
我是一名80後,兩次西藏之行,給我的感覺,如果去掉藏族這個因素,展現在我面前就是東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農村現代化圖景。而西藏農村的一些問題,又與10多年前新農村建設起步之時何其類似。
英國現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在他的“年代四部曲”裡提出過一個“雙元革命”概念,意思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的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深刻塑造了現代世界。
社會主義是政治現代化。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是20世紀上半葉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近代以來的中國歷次革命和運動,尤其是社會主義運動,傳播民主與科學,打破封建傳統,塑造了我們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意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控制;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終結了落後愚昧、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百萬農奴翻身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一步躍進社會主義制度。
工業化,也是城鎮化,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一個生活在1960年至今的藏族同胞,他如今看到的變化,比他的先祖在過去1000年間看到的變化還要大。
正如觀察者網專欄作者、中央黨校副教授強舸在《你感慨磕長頭的虔誠靈魂,可想過路誰修的?》中所指出的,新中國和現代化才提供了真正可供實踐的信仰自由,把過去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變成了人人都可以嘗試的事。因為一趟磕長頭下來,對一個普通家庭的成本太高了。比如衣服的磨損,即便在如今,在大昭寺外,磕長頭的人群也不乏用化肥袋子圍在衣服的最外面。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很多內地同胞開始宣揚到西藏去"回歸自然",尋找"信仰",淨化心靈。且不說不是信教才算信仰,也沒有哪個民族天生該信哪個宗教,最簡單的道理,藏族同胞有什麼義務配合給你表演磕長頭呢?有什麼義務滿足你看中世紀生活的獵奇心理呢?
有人說給西藏送去的現代化生活破壞了西藏的傳統生活方式,破壞了西藏的"田園牧歌",很多西方媒體和人士也是這個調調。然而這是現代化的拉力,西藏現代化的推力來自藏族同胞自己,難道有人希望我們的藏族同胞住在“保留地”裡麼?
不言而喻,藏族同胞也需要現代文明生活,難道他們不需要用互聯網麼?不需要智能手機麼?不需要開汽車麼?不需要便利的交通麼?把自己想像的西藏生活強加給藏族同胞,是不是太自私了呢?
所謂農村生活的"田園牧歌"不過是人們習慣了工業社會的想像,真正前工業時代的農業生活是沒有幾個想去的,純天然無污染那更是天大的誤會,人畜糞便、垃圾污染水源是農業社會的常態,各種傳染病、蟲病害都在工業革命之後才消滅的。
這個錯誤我在2011年也犯過。當時剛畢業的我作為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志願者來到甘肅最西部某縣。縣政府配了不少普拉多之類在我看來的豪車,我也暗自吐槽,“貧困縣,車倒不錯”。然而當我跟著縣里的干部下過幾次鄉,體驗過路況和距離之後就再也沒有了這樣簡單的“憤怒”。
當時我所在的縣,面積比兩個天津還要大,然而人口卻只有14萬——這還是接收了甘肅東南6萬移民之後的。
不得不說,很多我在山東成長、在天津求學的地理時空觀念在這裡都顛覆了。比如3個半小時,乘坐高鐵我已經從上海抵達了濟南,即便是汽車,在高速上也過了好幾個地市,而在這邊一個縣還沒有走出去。更別說習慣了全國排名靠前的各種數字突然變成倒數帶來的衝擊。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世界”,因為中國的地區差異是在太大,而且發展階段各不相同。
東部一些省市已經足以和發達國家比較,而中西部還有相當人口在貧困線上掙扎,複雜的中國不是開脫的藉口,而應該成為因地制宜做好工作的依據。
豁然開朗
康瑪村的“四講四愛”活動為我打開了更廣闊的視角。這項活動除了我之前理解的政治宣傳,還包括普法教育、安全生產、文明生活等各方面的內容。
比村里制定的“文明10條”,除了“黨員禁信教”,還有“垃圾放進箱”、“糞便要清理”等講衛生的內容,村規民約順口溜裡也有“疲勞酒後莫動車”“林裡抽煙犯大忌”等安全事項,可以說是包括推廣現代文明生活和移風易俗在內的藏族農村現代化之路。
起初,我略微擔心這種宣傳方式有些“簡單粗暴”,而跟我同車的西藏網信辦的處長認為我的這個判斷有些太武斷了。她後來告訴我,提出來(四講四愛)是區黨委的決策,是立足西藏各族群眾思想實際而得出來的。西藏的硬件從何而來?是黨和國家以及全國人民的關懷支持。沒有這個大背景,都是空幻。我們面臨反分裂鬥爭的嚴峻形勢,思想教育是薄弱環節,你不去佔領,達賴就一定會佔領。我們必須立足西藏區情搞教育,把“四講四愛”鐫刻在農牧民群眾心裡。
這和我先前的預料不謀而合,開展“四講四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和達賴分裂集團爭奪民眾。
到了這裡,我幾乎已經完全理解了開展“四講四愛”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而就我的觀察,關鍵在於這麼把這件事做好。
“四講四愛”指的是“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是西藏自治區黨委為喜迎十九大,在全區面向農牧民群眾、青少年學生和寺廟僧尼展開的一項重要活動。
結合這些年來我經手過的西藏新聞,想想也能夠理解,明明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一個個大山上、老林中的藏族村莊通路、通水、通電、通網,實施了安居工程,完善了社會保障,卻有人被達賴分裂集團吸引。西藏各級黨和政府的內心OS一定是這樣的: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我,是我先,明明都是我先……
一葉障目
十一點半多一些,我們跟隨林芝市和各個縣的干部來到康瑪村的村委會大院,幾乎全村的村民穿著民族盛裝在等待我們。
作為行政村的康瑪村由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72戶189人。這裡真的是山村——在山上,附近的情況也是類似,隔了好幾個山頭才有一個村子,為了一個村子,全套的基礎設施都要再建一遍。
如今,康瑪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沙石路通了,村民房屋改造率達到95%以上,全村實現自來水入戶、通電率100%。
“大夥兒的錢包鼓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康瑪村黨支部書記加措告訴我們,這些變化都得利於黨和國家給的惠民政策。從2012年到2016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從3000元左右增長到了8000-9000元。村民全部參加了“新農合”。
......
其實把時針回溯一二十年,這樣的例子在東部農村也比比皆是。譬如“三下鄉”活動時村里的熱鬧,村里放電影時、舉辦紅白喜事都是全村出動,天氣不好也不在乎。這是熟人社會未解體的農村最常見的景象。
此時此刻,作為一個媒體人,我內心仍然羞愧的,“先入為主”是媒體人的大忌,眼見為實,也叫探究“實”的背後有何原因。尤其是作為前基層工作者,我彷佛遺忘了基層工作的經驗。
我當然可以用樸素的正義感為自己辯護,當然我也知道,這份正義感來得太廉價了些,實在有些矯情。
700米的藏族村莊,我犯了一個戴“有色眼鏡”錯誤2017-08-26竇農
8月11日凌晨,10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抵達了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在市裡入住。當天,我們初步了解了林芝市的基本情況,在翻閱接下來的採訪行程方案時,我看到了這樣一段:前往康瑪村現場參觀學習,1名群眾代表“黨的恩情怎麼報”演講等活動。“這個宣傳方式”,我在心裡微微吐槽,“會不會太'簡單粗暴'了一些啊?”
路有所思
一路上,先是省道,看著車窗邊不斷閃過的崇山峻嶺、河流峽谷、電線塔、建設中的公路鐵路隧道、高架橋,我的心裡盤算著在這邊修建基礎設施成本是內地的幾倍。因為前天在米拉山隧道的經歷,我們對這邊修路造橋的辛苦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要想富,先修路”,並不是一句玩笑話,尤其是在中西部一些貧困地區,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
我查詢年初西藏區人代會上公佈的2016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得知,去年西藏獲得的中央轉移支付達1291.8億元,僅這一項就佔全區公共預算的74.6%。而這個數字,大致相當於東部中部的青島、長沙等城市一年的財政收入。
雖然西藏的人口只有320多萬,不及東部一個稍大的地級市,但西藏卻有12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佔全國的1/8,而且西藏作為國家安全的屏障和中華水塔,這個轉移支付數字絕不能說多。
到了鄉鎮之後,我們的車速有所下降,因為路況變了,從柏油路、水泥路變成了沙土路、泥土路。而且因為昨天剛下過雨的緣故,不時還能看到小的泥石流的痕跡。
一些泥土路因為下雨形成了許多水坑,汽車顛簸的時候,我們幾位記者吐槽說這路好差啊。坐在前面的西藏網信辦的一位處長回頭告訴我們,這已經算是好的了,墨脫的路況才真叫差,20公里的時速已經算快的,這些日子因為下雨,路已經斷了。
墨脫縣是中國2000多個縣當中最後一個通公路的,2013年1月,在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的紮墨公路正式通車。
在我的印像中,滇藏公路等一些路段的通行能力也只有20公里每小時,我也問了一下駕駛員師傅我們的車速,師傅說我們現在有40公里。哦,那還真是不慢了,但這個路況真的跟東部沒法比。
突然之間,我有點兒理解為什麼西藏要開展這個“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了。
美國學者:唱衰中國者枉費心力 青蛙叫聲改變不了世界2017-08-22 0聯合報
人民日報3版今天刊出美國賓漢頓大學榮譽教授彼得拉斯名為「唱衰中國者枉費心力」的投書指出,一直以來,美國政界、學界、媒體界總有一些人像青蛙一樣,從黑暗的沼澤裡異口同聲地鼓噪:「中國必然崩潰」。不過,隨著每一個謠言的真相大白,這些「青蛙們」不斷變化自己的論調。當有關「中國注定崩潰的預測」沒有兌現,他們就將自己從水晶球裡窺探到的期限延長1年或10年。
彼得拉斯指出,他不時從西方媒體上讀到這樣的消息,大陸經濟立足於低工資和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實際上,大陸制造業工人的平均工資,在過去10年成長了兩倍,工人健康水準不斷提升,教育和技術培訓穩步改善。大陸也已不再是以低端制造業為主、或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經濟體。
他說,大陸的高科技企業蓬勃發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國內消費市場也日益興旺。與此同時,大陸不斷推進與亞太國家,以及與非洲和歐洲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協定談判。
然而,彼得拉斯認為,盡管這些進步令人印象深刻,但西方知識分子階層中的「青蛙們」已經高聲鼓噪了很久,仍在繼續炮制大陸經濟衰退的年度預測。他們擺出莊重高傲的姿態,卻沒有搞出任何從客觀角度分析值得信任的東西。
的確,大陸社會、經濟等領域存在一些問題,但大陸正在系統地解決這些問題。大陸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投入大量資金興建高速鐵路、港口、機場、地鐵和橋梁等基礎設施。不僅如此,大陸官方還開展了有效的反腐行動。
彼得拉斯還表示,大陸在尋求解決這些具有挑戰性問題的同時,並沒有犧牲國家的主權和民眾的福利。而西方媒體和所謂的專家,放大了大陸的問題,卻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美國每年的經濟增長掙扎在2%左右,工資水準幾十年不曾提高。教育和醫療開支是天文數字,但他們的服務品質卻在以戲劇性的方式持續變差。因此,對西方而言至關重要的是,承認中國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進而學習、借鑒並在本國發展類似的積極增長和公平機制。
回應
不遭人忌,是庸國
美国人认证:台湾人→井蛙
無獨有偶,在汽車領域,靠哈弗H6一款爆款SUV就跟國際汽車廠商較量的長城汽車也一直“水軍”攻擊的對象。惡意的評論者經常拿所謂的“組裝廠”甚至沒有實測數據的油耗來做藉口,甚至編纂了一些安全事故來抹黑哈弗,但是依然沒有阻擋哈弗在中國SUV市場的穩固地位,H6的售後百分比比例SUV裡算最低的車型,用品質捍衛了自己的銷量。但是大規模的網絡水軍也讓消費者難以進一步認可長城。尤其是長城向上突破的VV7上市不久,由於給國產車甚至合資車帶來的壓力,而遭受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
這說明了國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營銷套路,也並未脫離野蠻生長的俗套路子。可喜的是,伴隨著行業發展,雖難以完全避免水軍攪擾,但中國市場也不乏有獨到見解、堅持觀點的消費者不斷成長,成為一批關注品牌發展、明智理性、不隨波逐流的手機用戶,無論網絡暴民被收買到論調如何毫無底線,他們都能明辨是非曲直,對產品不足之處適時提出批評與建議的同時,也能冒著水軍猛烈的攻擊堅持為好品牌發聲,實乃行業幸事。
一部分用戶有著自己的判斷,企圖引導輿論的如潮水軍惡評中,保持理性思考。但是有水軍藉機反向包裝“XX水軍”名詞,認定所有幫中國企業說好話的人都是水軍,面對職業水軍的攻擊謾罵,這部分正義理性,不盲目推崇,熱心提出建議;同時對品牌真正包容、允許試錯,實則是社會人士對被水軍化被無辜炮轟的無奈反應。
如果說行業水軍亂象,揭開了網絡暴力的冰山一角,或許互聯網沈痾痼疾仍在,秉持正向價值觀,弘揚網絡正能量的正義大眾,無疑是推動互聯網文明,推動社會正向發展的一劑良藥。同時在行業層面,只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像華為、哈弗等企業一樣勇於擔當,傳遞正向價值,堅守客戶價值,促進行業向前發展,才能終結行業短視及無底線惡意競爭、口水戰,創造行業和諧有序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最後,要在這裡呼籲大家,由於我國的工業化起步較晚,在互聯網時代正是要赶超國際一流的最好時機,切記擦亮眼睛,莫讓網絡惡意輿論阻礙了國貨的腳步。
回應
希望國家在這方面立法,水軍造謠、抹黑的要負法律責任。
國內總有一些人喜歡貶低自己,其實是他們自己不自信,能力不行,我把這類人歸為劣等人。
實在是搞不懂,為什麼現在不能實行網絡實名制,這樣可以看看哪些人天天潛伏做水軍。
你若造謠,馬上就會被查處,這種事例已多有報導!
喜歡國貨就要大聲說出來網絡水軍是行業毒瘤2017-08-09 陳健
最近幾年來,“中國製造”向著“中國創造”轉型,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國產優秀企業,汽車領域的哈弗、比亞迪、吉利,手機領域的華為、小米、 OPPO、Vivo,無人機領域的大疆等等。這些產品不但受到了國內用戶的喜愛,甚至在國際市場上某些方面也是領先的。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自由,人們也在網絡上公開讚美這些產品,並且毫不掩飾的讚揚自己國家的產品,見證著國產貨的騰飛。
同時,近幾年“水軍”、“五毛黨”、等營銷手段開始出現,不少企業利用所謂的“水軍”來引導用戶的評論,抬高自家產品的同時貶低競爭對手。而同時,也湧現出了一批“質疑者”,他們只要看到有人真實的讚美某個產品,就會被冠以“水軍”的的稱號,這一方面可能是消費者更加謹慎,另外也有更多的情況是真正的水軍在惡意抹黑。
“水軍”已成為全行業不堪忍受之痛,網絡營銷充斥著是非論、陰謀論,難道,我們始終要在“水軍”的網絡世界中生活,甚至被冠以“水軍”的惡名嗎?!遠離“水軍”,還網絡營銷以真實、客觀、乾淨、有序等,已成為所有的共識性期待。
舉一個手機行業的例子最為恰當。從之前國外智能手機幾乎壟斷中國市場,到近幾年國內手機產業勢如破竹地崛起,被市場不斷接受和認可,直至最近以華為為代表的領軍手機企業能夠走上世界舞台與國際品牌一較高低,行業發展之迅速令全球側目。
一些堅守品質,以用戶口碑為先的企業,在水軍及“被水軍”事件中被惡意中傷,品牌形象嚴重受損。比方說作為最近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勇奪第83名的華為,就深受水軍之害。華為作為目前國內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憑藉著華為對於系統的深度優化以及對創新的堅持,獲得了非常良好的用戶口碑。
不過華為的迅速崛起也遭受職業水軍對華為產品的故意抹黑,之後惡劣的抹黑行徑愈演愈烈,水軍偽裝成華為黑粉,對競品、競品用戶進行無差別的惡劣攻擊,甚至是辱罵,打著華為粉絲的旗號為華為招黑、豎敵,不但華為的品牌形象備受打擊,許多華為的真實用戶、花粉也受到了水軍的攻擊,站出來為華為正名的網友們被貼上水軍的標籤,每天生活在被真正的競品水軍打壓謾罵的言論攻擊中,同時不明真相的網友受水軍輿論導向影響,傷害排擠著堅持正義的明智網友,如此顛倒是非暴力充斥的網絡環境著實令人堪憂,對於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更是必須要割除的“毒瘤”。
美媒:贏取非洲人心新戰略,中國數字電視征服肯尼亞
美國《洛杉磯時報》2017.8.7文章,原題:“中國征服了肯尼亞”——透視北京贏取非洲人心的新戰略 在位於肯尼亞南部的卡耶亞多,四達時代衛星電視的銷售員花了約30分鐘,給弗朗西斯·吉通加低矮的煤渣磚房裝上一條中國宣傳渠道。43歲的吉通加快速轉換頻道,屏幕上出現的全是中國節目:一部老功夫片、一檔中國新聞廣播、一部有關日本戰時暴行的中國紀錄片,多數都有英語配音。吉通加說:“以前我不了解中國。(如今)可以說,不錯。他們大大改變了這個國家,非常快。”
四達時代是總部位於北京的一家私營傳媒和電信公司。在西方,它毫無名氣。但如今它已席捲非洲,在30個國家設有分公司,徹底改變這個大陸的廣播基礎設施,向千百萬戶非洲人傳播中國內容。四達時代在肯尼亞有140萬訂戶,占到當地付費電視訂戶的一半。
幾十年來,中非關係一直由資源換基礎設施協議定義。現如今,隨著非洲變得更富裕以及中國外交政策目標愈加雄心勃勃,中非關係也在變。中國投入巨資用於拓展“軟實力”,旨在讓全世界相信中國是文化和政治成功的榜樣。四達時代象徵中國策略的改變,凸顯如今北京贏取人心的深度和復雜性——在這方面,中國對非洲著力頗多。
中國在肯尼亞的足跡遠不止是廣播電視。隨著北京影響力的深入,當地人有時也抱以懷疑。中國媒體的投資效果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但卡耶亞多一家小店店主戴維·姆萬吉說,他越來越懂得欣賞中國的新聞報導,“BBC太膚淺,CGTN則有太多非洲東西。我原以為中國是小國,現在才知道是個大國,有很多科技和基礎設施。”“中國進步很大”,他看了眼電視繼續說道,“中國征服了肯尼亞。”(作者喬納森·凱曼,陳俊安譯)
回應
西方人永遠不懂:什麼叫將心比心!它的腦子裡只有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相關新聞
肯亞納米比亞…陸客避暑瘋非洲
中扮推手非洲成世界製造中心
陸企插旗非洲掀起創新革命
「一帶一路」在非洲延伸
中國在非洲之角吉布地設立海外軍事基地
撤離非洲愛國主義動作片《戰狼2》破中國票房紀錄
也許國家應該鼓勵國旅、青旅等旅遊行業的國企在美國多推廣一些中國旅行項目。讓美國遊客花錢到中國吃喝玩樂,不僅能為中國創造一些GDP,而且很可能收到額外的宣傳效果。就讓這些了解中國的美國人,回去之後痛痛快快地打美國主流媒體的臉。此外,還可以在中國多舉辦一些高端科學會議、商務論壇之類的活動,既有助於增強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影響力,也有助於培養更多公共外交的手段。
回應
說的對,但方法不對。讓美國人民好好在家呆著,聽CNN的話,沒飯吃就在家餓著,讓中國嚮往歐美的人盡可能都出去,香甜的空氣比什麼都重要。
反正國內跪舔的人不少你說什麼他都不聽
回想起百年前,數百萬次牧師、神甫造訪滿清、民國,再回到歐洲、美國去宣講中國落後、悲慘的現狀,將西方人腦海中文明、富足的東方烏托邦形像給徹底摧毀。如今咱們的旅行社確實應該到美國去推銷中國旅行項目,讓普通美國人深度了解中國。
用現實來教育人是最好的方式,如果鋒芒太露,反而成為別人火力集中攻擊的目標,就像傻乎乎的普京。低調發展,悶聲發財,才是最現實的利益。
土共的外宣真的跟不上形勢了!看看新聞聯播就知道了,這些八股文自己看著都悶。
我不認為要讓他們了解我們,讓他們自娛自樂去吧,只要我們了解一切,認清現實就可以了。
說實話,中國還真的應該把那些成功秘訣藏著掖著,
世界主流輿論從來不是控制在中國手中。目前就是這樣沒辦法
其實作者犯了一個形而上學的問題。美國的新聞話語權掌握在大媒體的手裡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益,是大媒體通過偏頗的新聞豢養民眾,形成獨特的新聞習慣然後從中獲利。如果我們的國有媒體在對外宣傳中不能實現利益的正循環,是得不到話語權的,所謂吃力不討好是表象,根本原因是沒有獲利途徑,都是賠本賺吆喝,是不能長久的。
http://www.guancha.cn/xushi/2017_07_21_419247.shtml
美國主流媒體的公信力一落千丈,正為中國的對外宣傳創造了良機。因此,今後的外宣工作,應突出強調中國在經濟發展上的進步、在社會治理上的成就,以及中國普通百姓不斷改善的生活。此外還應該將不斷蓬勃發展的自媒體整合到外宣工作中來,例如邀請在中國的美國人講講在中國的經歷和奇遇,做成視頻發佈在各種平台上,這樣的信息傳遞更接地氣。
雖然很多美國民眾被CNN等美國主流媒體蒙蔽,但是也有例外——但凡去過中國的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普遍極好,而且對美國主流媒體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我在此講幾個有趣的案例。
我的博士導師曾擔任南加州大學藥學院的執行院長。她在美國應該算是社會地位較高、眼界比較開闊的人士。即便如此,2010年去了一趟中國之後,回來以後還是大發一番感慨:“我以為所有的共產主義國家都存在物資匱乏、買東西需要排隊。結果在上海、南京等城市,我看到遍地都是超市和飯館,晚上各條街道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中國太繁華了,城市發達的程度遠超我的想像,我長久以來的觀念被徹底顛覆了。”
我還認識一位做理髮師的美國大姐。她趕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去了趟中國。當時她的很多朋友不理解,甚至擔心她“到共產主義中國探險”會導致有去無回,但大姐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探險之旅”。以下是她的原話:
“我在中國天天吃得像個皇帝!西安的小吃實在太好吃了。我和旅行團一起吃得很好,可是還覺得不過癮。於是我付給導遊一些小費,讓她幫我多買一些外賣,這樣我晚上在賓館裡就可以盡情品嚐。”
“以前美國媒體整天說中國餓殍遍野,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可是我去了5、6個中國城市,發現遍地都是豐富而美好的食物,看到的都是普通人的笑臉。中國人對外國遊客非常友好,讓我覺得這次旅行極為美好,我在有生之年一定還要再去中國看看”
“從中國回來之後,我認定美國主流媒體撒謊成性、整日捏造偏見性的報導,我再也不相信他們對外國的報導了”。
而最不容易對中國產生偏見的,其實是經常和中國人打交道的美國企業人士。辦企業最講究實事求是,如果對中國社會的認知與客觀實際有偏差,這些美國人在中國根本賺不到錢、更待不下去。反過來說,能和中國企業做好生意、與中國人打好交道的美國企業人士,對中國的了解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曾有芝加哥的資深律師向我談到,中國的司法環境放在世界範圍內屬於中等水平。司法透明度雖然低於北歐和西歐國家,但並不比美國差多少,比俄羅斯則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對於廣大中國家庭來說,大老爺們下廚做個飯是稀鬆平常的事,疼老婆的男人才有水平。然而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觀念其實是20世紀中國革命成功之後,才被“植入”中國社會的。中國的男女平等程度遠超其他亞洲國家,甚至讓美國女性也感到羨慕和驚訝。
醫療保障
美國的醫療技術確實比中國先進,例如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比中國高很多。但是美國醫療體系的費效比並不高,治小病尤其貴。隨便動個小手術就花上千美元,在美國算是常事;救護車和急診都是天價。
而且,美國的商業醫療保險與中國的醫保有著本質的不同。中國醫保賬戶裡的錢是自己的,放在需要的時候用於支付醫療費用。而美國的商業醫療保險並非儲蓄性的個人帳戶,不僅每月要交保費,醫藥費還要另算。這樣算下來,如果購買不算太差的商業醫療保險(例如雇主與保險公司談下來的PPO醫療保險),就算沒生病,每人每年也要給保險公司至少“納貢”1800~2000美元,這樣才能獲得保險公司償付醫療費用的起碼資格。
美國民眾對本國醫療體制談不上滿意,而對中國普惠性的醫療保障表示讚許。當得知中國城市的人均壽命與美國城市相近時,他們就對中國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其實也代表了美國人的實用主義思維:他們要先知道結果,然後才會對原因感興趣。
社會治安
許多著名的美國大城市,治安狀況其實真不怎麼樣。入夜的洛杉磯、西雅圖,小商店紛紛關門歇業,就是因為不想被底層無業遊民騷擾;費城、底特律、巴爾的摩等地則更加慘不忍睹,許多地方一到夜裡就變成暴民的地盤。隨便放幾個關於中國的視頻,展示一下中國城市豐富的夜生活,美國朋友就會大大地感慨一番:中國的社會治理水平實在太高了,嚴格禁槍、暴力犯罪率極低,以致女孩子晚上可以單獨出門,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自2016年美國大選以後,美國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大大下降。有趣的是,無論特朗普還是希拉里的支持者,對美國主流媒體都表現出極大的失望。
特朗普支持者:你們總說我們家老大選不上,天天編一堆子虛烏有的段子埋汰人。結果怎麼樣?咱們家老大選上了,你們竟然還在天天胡說八道!
希拉里支持者:你們整天鼓吹形勢大好、特朗普必敗,然後出現了石破天驚的選舉結果。要不是你們隱瞞了實情,民主黨的選舉策略就不會出現這麼多失誤。真是一幫大忽悠!
教育資源
談到中國的高等教育,我的美國朋友都對中國表示欽佩。他們羨慕的是,在中國讀頂尖大學不至於給家庭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也不會背負一屁股學生貸款;更不會出現頂尖高校因為學生家貧就不予錄取的狀況。
中國大學的性能價格比遠高於同等美國大學。例如,清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大致對等。清華大學每年學費5000元,食宿費用約8000元;斯坦福大學每年學費4.8萬美元,食宿費用至少2萬美元。在本科學到的東西差不多的前提下,讀斯坦福大學的成本是讀清華大學的35.6倍。
在許多國人整日鼓吹“美國教育就是好”的時候,許多美國民眾反而羨慕中國高等教育的機會公平,以及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2016年美國高校畢業生平均背負37172美元的學生貸款,“讀書致貧”的現象愈發突出。
每當我說起這些,美國朋友都紛紛表示,美國分配高等教育資源的方式是錯誤的。他們認為高昂的大學學費使得美國年輕人很難實現翻盤、階級固化越演越烈,而中國比較公平的高等教育卻能夠為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長此以往美國的發展將受到負面影響。
男女平等
國內某些天天追美劇的年輕人產生了對美國社會過於美好的想像。事實上,美國的男女平等程度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好。男女同工不同酬在美國職場是常見現象,只不過資產階級的管理學發明了所謂的“秘密薪酬制度”和“個性化薪酬制度”,巧妙地掩蓋了這一現象,秘密薪酬制度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防止勞動者集體維權。而在中國,至少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不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讓美國民眾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中國男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勤勞。早在我讀博士的時候,每當我聊起烹飪,我的美國朋友都感到非常驚奇。通過進一步交流,我得知在傳統的美國家庭中,男人一般不下廚房。光是“很多中國男人在家做飯”這一事實,就已經讓美國女性朋友們驚訝不已。後來我又向她們解釋,古代中國其實是男尊女卑,因為中國經歷了20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實現了遠超亞洲其他國家的男女平等;中國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世界最高,在家庭中也很有地位。美國女性朋友們紛紛表示,頭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牛逼的執政黨,回頭要好好跟男朋友/老公講一講。其實,生活細節遠比照本宣科的政治宣傳更有感染力。
徐實:從中國回來後,我再也不相信美國主流媒體了2017-07-21 觀察者網
我國對外宣傳和公共外交....把中國新聞編排成英語節目播放出去,其實幾乎沒有宣傳效果。
究其原因,這種新聞形式與美國民眾的文化習慣不甚相符。美國社會長期受到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這二者都屬於資產階級政治學的範疇,都存在對政府的不信任、認為強大的政府必然妨礙公民權利。
後來,外宣工作也開始嘗試一些新形式。例如,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中國的國家形象宣傳片,成為2011年的一條新聞。國家形象宣傳片應當一分為二的來看,一方面,“有”確實比“沒有”要好,至少它將美國主流媒體編織的“偏見之幕”撕開一條縫,讓一些美國民眾對中國多少產生一點好奇心;另一方面,它的作用實在有限,因為宣傳片並不貼近生活,受眾會懷疑這是選擇性地剪輯中國最為光鮮亮麗的一面。
再後來,又有許多文藝團體陸續赴美演出,從梅葆玖等京劇名角到宋祖英等歌唱家的演唱會,我都曾去捧場。客觀地說,這類文藝演出對華僑華人群體有一點點效果,但是對美國主流社會幾乎沒有影響力。而且,舉辦文藝演出的投入不菲,從商業角度來說連成本都很難收回來。所以,近年來中國官方文藝團體赴美演出有減少的趨勢。
而且,無論是播放宣傳片,還是舉辦文藝演出,傳播形式都存在缺乏連貫性。曇花一現,過後人們也就忘了。反觀CNN等美國主流媒體,誠然熱衷於製造謊言與偏見,但是貴在宣傳的連貫性。一年365天不間斷播報謊言與偏見,如水銀瀉地般無孔不入,最後謊言說了1000遍就被當作真理。被“通俄門”等一系列謠言纏身的特朗普總統就恨不得把CNN手撕了。
美國民眾深受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對意識形態爭論沒什麼興趣,但是特別在乎與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這其實是外宣工作最有價值的切入點:應當真實地介紹中國社會建設的具體成就,以及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經濟發展停滯,兩極分化加劇,而普通民眾的生活沒有改善。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正面宣傳中國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就很容易引起美國民眾的共鳴,使他們對中國產生好感乃至認同。
我曾與許多美國民眾廣泛交流與中國相關的話題,根據我的經驗,美國民眾最感興趣的民生領域包括以下這些:
此外,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首次自動交會對接、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順利結束、中國科學家發明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
2017年即將走過一半,而中國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深海探測、生物醫藥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批叫得響、數得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國際排名從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為唯一進入前25名集團的中等收入國家。
“井噴”的科技成果背後,中國與發達國家科技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拉近。
回應
我連房子都買不起。驕你媽屁傲
說得好像發達國家的人都有房產。
每天就知道擼啊擼,或者王者榮耀,然後在網上抱怨房子都買不起
你自己窮,就要國家陪你一起落後?幸虧現在國家整體強大,不然你這樣的垃圾連屎都吃不上,還有機會坐在這裡噴!
聽你這口氣,貼子又漲了幾角?
聽你這口氣智商又低了幾點?
那些抱怨沒房子沒車子的人,你們有理由噴,因為這些東西的好處本來就是讓你們能肆無忌憚的噴,而不是當自由的難民
跟我們普通老百姓關係不大,我們基本不關注。
不光是軍工和高科技行業,我們農業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比如蔬菜便宜了,雞蛋便宜了,生活的各方面都便宜了。具體體現再前年算你狠,現在都爛大街了。不說了我賣雞去了10塊錢一隻。
我每天用的還是美國人發明的cpu,操作系統,移動電話,日本人發明的液晶,led,德國人發明的汽車,那些所謂量子,石墨烯,可燃冰到底長的是黑是白誰見過?
中國發明的造紙技術,現在全世界不還在用嗎?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6-29/doc-ifyhrxtp6287021.shtml
國產大飛機C919
“中國的商業航空夢想展翅飛翔。首架中國造大型客機在它的第一次公開飛行測試中起飛,這體現了中國和行業翹楚波音與空客一較高下的雄心。”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了5月5日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的盛況。
這一壯舉在外媒看來,甚至成為一種“警示”,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商飛可能成為西方航空工業公司“最大的威脅”。
不過,在國外網友看來,這將為他們的未來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光量子計算機
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但是,世界各地的許多實驗室正在以巨大的熱情追尋著這個夢想。
就在今年5月初,中國科學院已率先宣告了在該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構建出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家預計,中國有望在今年年底製造出能與通用手提電腦計算能力相比擬的量子計算機,併計劃在2020年製造出超越目前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稱霸”。
消息一出,也讓外國網友們感受到這一成果的“不可思議”,甚至有外國網友激動表示“是時候學習中文了”!
可燃冰技術
“中國宣布了一場新革命——碳氫化合物革命。”5月18日的《俄羅斯報》網站上,如是報導。
當天,中國國土資源部宣布,中國海域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連日來,中國不斷刷新海域連續試採天數的紀錄,中國的可燃冰研究成果引發了全球的關注。
首艘國產航母
相信許多讀者都對這則重磅消息久久難忘:4月26日上午,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
“中國將進入雙航母時代。”韓國KBS電視台報導稱,中國正在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海軍強國。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則直接將它形容為“中國崛起的象徵”:這艘航母引發許多中國人的驕傲,也使中國加入包括美俄在內的能建造大型戰艦的精英俱樂部。
“一個驚人的成就!”外國網友對首艘國產航母也不吝溢美之詞:
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國驕傲”看你知道多少
最近這些天,中國網友都有點兒“忙”——
2017.6.27,剛剛才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高鐵列車“復興號”服役“點贊”;28日上午,又傳來了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下水的喜訊。
再加上前段時間的“墨子號”衛星、光量子計算機、國產大飛機C919……一個接一個的重大科技成果如走馬燈般驚艷亮相,讓網友們深感“不明覺厲”,似乎連讚美之詞都不夠用了。
這些在今年上半年新湧現的“中國驕傲”,它們不僅鼓舞著國人的創新之魂,也贏得了來自全世界的喝彩——
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
“復興號”高鐵
意味著高鐵從最早的“洋基因”、“混血”,到現在由內而外都是“純中國”了。在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標誌著中國鐵路成套技術裝備已經走在世界先進前列。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導,這種新推出的、設計時速可達400公里的高速列車加強了中國高速列車的核心競爭力:“'復興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令出口變得更加容易。”
在臉書上,外國網友們對“復興號”的強烈興趣,有網友高喊“我等不及要搭新火車了!”
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
6月16日發布的美國《科學》雜誌封面上,一顆中國衛星,格外吸引眼球。
原來,2016年8月16日成功發射以來還不滿周歲的“墨子號”在本月16日“牛刀小試”。
當日,中國科學院聯合研究團隊宣布成果:他們將量子糾纏分發的世界紀錄從百公里級提高到千公里級,並以每秒1對的速度在兩個地面站間建立量子糾纏。
這項科研成果震動國內外,《科學》雜誌審稿人斷言:“絕對毫無疑問將在學術界和廣大的社會公眾中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在加拿大量子專家看來,中國的科研團隊已成為量子衛星的“世界領跑者”。
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
法新社6月15日這樣報導了中國的天文衛星“慧眼”:“'慧眼'將推動空間天文學的發展,並提高中國的X射線探測技術。”
廈門遠海全自動化碼頭
5月27日,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成功承接了全球最大型集裝箱船舶“東方香港”號的首航作業,刷新了廈門港靠泊最大集裝箱船的紀錄。
而世界上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有望在今年年底投入試運營。待建成運行後,將進一步鞏固上海“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北約都為中國新戰艦起什麼代號碩士級樹杈級太奇葩2017.6.14新浪軍事
過去我國海軍實力弱,自認為現代海軍歷史也短,所以媒體上往往借用北約給我國艦艇起的名字來稱呼。比如大家熟知的051“旅大級”,051B“旅海”級,052“旅滬”級,052B/C“旅洋”級,053“江湖”級,054“江衛”級等等。要說這些名字還算正常,起碼不像對待俄羅斯艦艇那樣起了一堆奇葩名字。不過,中國近些年的一些新型艦艇顯然沒那麼好運氣了。
“人海”級、“碩士”級、“樹杈”級、“書屋”級等等,你覺得這些名字怎樣?又都是指的哪些?根據美國最新發布的年度軍力報告,“人海”級是指我國今年即將下水的新一代大型驅逐艦/巡洋艦——055。這個名字也真夠奇葩的,055跟人海有啥關係?前面051/052型前面都帶個“旅”字,是因為最早的051被北約發現時停靠在旅順;053/054型前面都帶個“江”字,是因為更早的65型第一次被北約知道時是在江南製造;那麼,現在這個“人海”級又是什麼鬼?莫非是因為前面幾十年我國的驅逐艦的建造都是採取“小步快走”的模式,而055一露面就是破天荒的大批量建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餃子”,然後讓北約回味到了我國當初被污衊的“人海戰術”?
如果說“人海”這個稱呼還不算太奇葩,那麼“碩士”級、“樹杈”級又是什麼鬼?是什麼來源?只能知道的是,“碩士”級、“樹杈”級、“書屋”級等這些怪名字都是指的我國的各型海警船。
不過在筆者看來,管他北約起的什麼名字,又是什麼原因,隨他去。我國自有我們自己的一套命名標準,平時使用也都要按照我們自己的命名規範。這往小了說,叫“自己的孩子當然自己給起名字”,往大了說,這叫“掌握話語權”。話語權的掌握,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作者:利刃/晨曦)
回應
管他北約起的什麼名字,又是什麼原因,隨他去。我國自有我們自己的一套命名標準,另外,也要給北約軍艦取我們認為醜的名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北約一直這麼幹,俄羅斯的更難聽。目前中國的使命就是,把西方莫名其妙的噁心優越感,給徹底弄瞎。我們要加快造,加強造,讓西方人起越來越多、越來越奇葩的代號。希望西方現在就多準備些代號,這樣我們越來越多的航母和越來越多的艦艇不至於在他們那邊沒法稱呼。
自己不起名,還不讓人家起名了。
吃狗糧的洋奴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6-14/doc-ifyfzfyz4014276.shtml
西方主流精英贊中國,說明西方精英還是有原則的。
西方主流精英稱讚中國,是輿論戰的新動向,用心極其險惡。一是刺激西方人,喚起同中國鬥狠的鬥志。二是融合中國那些“公知”們,使其與西方主流精英們同流合污。三是“和平演變”的需要,用捧殺的手法,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麻痺一些愛犯迷糊的中國人,讓其認同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西方主流精英對中國無論棒殺還是捧殺,目的都是殺。新中國自建立以來,在對付西方勢力形形色色的謀殺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管西方主流精英怎麼叫喚,中國絕不受其左右,一如既往地繼續做好自己的事情,讓西方主流精英們乾著急沒咒念。
好話歹話都要聽,不怕吹捧獻媚,也不懼威嚇恐嚇,立足自我,不斷提高成長壯大,要更好地走好自己的路!
中國現在的發展其實是“中庸”思想作用,沒有非黑即白的極端。就好像別人在說你怎麼樣用左手做好右手的事,其實我們是在用兩隻手一起做事,既有大政府主導、拔偏的體制優勢,又可藉鑑西方資本市場運作經驗……不糾結、不徬徨一心奔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民主旗手跑路了,西方迷茫無向了。我們正好補上這個空缺,點亮明燈,指引方向。
這些成就通過正面表述出現在西方輿論場上,不是因為西方精英群體對華認識和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是他們此時高抬中國,能夠配合他們打擊特朗普等不受精英歡迎的領導人,或者幫助他們對西方世界敲警鐘。
比如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美歐輿論紛紛稱讚中國是人類氣候行動新的領導者,除了中國繼續信守氣候承諾的堅定立場的確讓他們高興以外,他們通過贊北京來貶白宮的那股情緒也是十分明顯的。
或許可以說,讓西方精英在立場和感情上轉向中國永遠都不可能,無論褒揚還是貶斥中國,都會有他們現實的政治及意識形態需求驅動,西方如能形成正面肯定中國成就的輿論風向,推動力說不定就是部分來自他們的內部爭鬥,這沒什麼奇怪的。
因此西方人對中國的講述可能不時會帶上一些他們的臨時功利主義,添加朝著不同方向的渲染,對此我們需要有能力加以分辨。
重要的是中國要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麼西方發現中國的成就是遲早的事情。當他們刻意矮化中國時,我們用不著沮喪。當他們出於另一種原因大贊中國時,我們也無需飄飄然。中國在快速進步,我們對此最清楚,外界的各種意見都只是參考,我們不會為了外界怎麼看我們而活著。
這一輪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的稱讚有真實的內容,也有“可疑的動機”。然而西方對中國的認識會沿著中國前進的真實軌跡上下浮動,或將是個大趨勢。
回應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些年中國從航天航空,高速鐵路公路,到航母潛艦,再從互聯網,支付寶到共享單車,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與美國作一比較,這些主流精英稱讚中國也在情理之中,應了那句歌詞:堂堂中國,八方來賀!這只是開始!
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別人說什麼不用太在意。只要是對的,只要是對中華復興有利的,只要是正當手段的,不用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我們控制不了他人。堅定不移,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穩步前進。
西方對中國無非倆個故事:1、傲慢與偏見,2、狐狸與烏鴉。繼續開放包容的路走下去,有它們低頭的時候!
環球社評:西方主流精英稱讚中國,這意味什麼
《紐約時報》2017.6.8刊登該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的文章,以列舉中國的成績作為批評特朗普總統的證據。他說最新的北京之行給他留下一些強烈印象,美國低估了中國,前者把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所有原因都歸結於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他認為中國一直在快速聰明地採用新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比如中國正向無現金社會轉型,做到了美國所夢想的事情。
弗里德曼還進一步描述了互聯網經濟在中國的深入,低碳經濟在這個國家的進展,以及京滬高鐵沿線令人震驚的建設規模,稱讚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等等。
無獨有偶,英國《金融時報》8日刊發了對該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的訪談,沃爾夫稱,中國作為一個非常古老的文明,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推進現代化,這個現象獨一無二。他認為此前也有其他國家實現過快速現代化,比如韓國,但中國經濟規模遠大於後者,這種規模增加了中國的複雜性。
沃爾夫認為,對西方來說,最大的“中國謎題”是,這種現代化進程是由一個共產主義政黨領導的。西方很難理解這意味著什麼。“你怎麼能在一個共產主義國家發展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謎題。”
弗里德曼和沃爾夫都是西方主流媒體精英,在西方社會享有很高影響力。兩人一位稱讚中國在互聯網等新技術領域突飛猛進的發展,另一位強調中國謎一般地突破西方想像力的邊界,這是否是西方主流精英的對華認識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標誌呢?
人們注意到,特朗普勝選美國總統以來,西方一些意見領袖把稱讚中國作為表達對西方政治精英不滿的一種方式,這帶動了他們對中國成就“新一輪的發現”,這些成就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過去西方主流媒體不願意把鏡頭對準它們。西方媒體人更願意宣揚自己對中國的不認同,對華採取尖銳批評態度。
任志強:美團餓了麼產生大量塑料垃圾對社會危害很大
據科學網報導,2017.6.5是第46個世界環境日,由阿拉善SEE公益機構主辦的“第五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及第七屆SEE生態獎”在京舉行,主題為“綠色接力,讓世界深呼吸”,阿拉善SEE第五屆理事會會長、華遠集團原董事長任志強出席並發言。
在談到包裝垃圾時,任志強稱,美團和餓了麼對社會的危害性很大,“當美團和餓了麼讓你多花幾塊錢享受過去只能在餐廳才能享受到的食品的時候,你覺得很幸福,因為我們提高了享受的水平,不用再吃方便麵了。但另外一個問題出來了,當我們餓了麼和美團增加的時候,垃圾成倍的增長,包裝品導致的污染物在成倍的增長。從餓了麼到美團等等所有的運輸車裡運裝的可能都是難以消化掉的塑料,大量的包裝品成了更嚴重的垃圾。所以,他們對社會產生的危害性也許更多了。”
.......
回應
美團餓了麼使餐飲業對底商的依賴大大降低,使得一個小舖子就可以把餐飲做大,這觸動了房地產商的利益
從理性的角度分析,任大嘴還是在思考一些問題,沒有夾帶私貨。這個要鼓勵。
理性個毛。我來告訴你怎樣才叫理性分析。假如人們不吃外賣,那麼多人都擠到餐館,出行的費用呢,交通工具的尾氣排放呢,城市交通擁擠/餐館擁擠的排隊時間成本呢?社會效率呢?這些算下來,會比處理那些包裝品成本少嗎?那些包裝材料難道就不會被回收利用嗎?我不知道任志強這麼說的目的是什麼,關鍵是聽者要有自己的看法。
過度包裝和白色污染屬於系統性bug,單靠電商是解決不了的。國家應該像限塑令一樣,做出硬性規定。制定標准或給出示範是最好的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6_06_411822.shtml
「在上一代中國人中,60%的人騎自行車,」胡瑋煒說:「現在只還有10%。這給環境和交通帶來嚴重後果。」比如中國的霧霾問題尤其嚴重。胡瑋煒相信,他們的摩拜單車能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幫助。據她介紹,摩拜單車在中國累計騎行總距離已達25億公里,相當於減排50萬噸二氧化碳,或「種了3000萬棵樹」。中國曾是自行車王國。「我們正在努力實現它的復興。」她說。
報導稱,胡瑋煒和另外兩名聯合創始人籌劃1年時間,針對中國城市交通推出了這款智能且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新型租賃自行車。他們利用中國人熱衷使用智能手機、在線支付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特點設計出一款手機應用軟體。通過掃描二維碼可瞬間打開自行車鎖並在線支付騎行費用。與在德國不同,使用者騎行完畢可將自行車停放在任意合規區域。衛星可隨時定位每輛自行車的位置。
報導稱,目前胡瑋煒在北京新建的公司總部指揮著遍布全國的將近1000名員工。員工中還包括差不多30個外國人。摩拜單車計劃向歐美擴張。在中國,胡瑋煒的摩拜單車和2014年由北京大學的幾名學生共同創立的競爭對手ofo是市場上的兩大領頭羊。ofo提供的是車身全部為黃色的自行車。還有30家複製同一模式的共享單車公司,提供10餘種不同顏色的自行車。共享單車公司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展開價格大戰——並迫使政府出手整治自行車的亂停亂放。截至6月初,中國已有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到2017年底,這一數量將翻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607/22524646.html
清華大學法語外教馬克西姆·埃爾芒:
中國的社會治安遠勝於法國。中國是個了不起的國家,城市景觀與公共交通頗具特色,尤其是共享單車和微信,這非常值得西方國家學習。作為一名資深“吃貨”,我每天都會嘗試不同類型的中餐,3個月才會“補習”一頓家鄉菜。我很讚賞中國人對異邦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國最好的一點是生活方式比法國輕鬆,中國人比法國人樂觀!
回應
中國的確比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生活更舒適、懈意、安全、方便,中國人也比許多號稱人權衛士國家的外國人善良、有同情心,中國人的奉獻精神和為國家利益不惜一切是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唯一的缺點是現在中國的地區差異、城市農村差異較大。所以,別再從洋迷外......
可是,在中國,就是漢奸太多。賣國賊太多。崇洋媚外的太多。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7-06/10785501.html
德媒稱中國自行車革命抗霧霾:城市汽車使用減少
德國《世界報》2017.6.5報導稱,在與德國經濟部長布麗吉特·齊普里斯見面時,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本應該微笑的。但這位來自北京的35歲年輕女士卻表現得過於禮貌。她打算向這位德國政治家介紹自己的初創公司,卻被後者打斷了。齊普里斯說,德國也有自行車租賃服務。胡瑋煒輕聲反駁,不,摩拜單車不一樣。
《世界報》稱,她說的沒錯,這種使用實心橡膠輪胎的橙銀兩色時髦自行車正穿行於中國各大都市;鏈條驅動被類似於汽車的軸承驅動替代。自行車可通過騎行發電與3種不同衛星定位系統保持聯網。相比之下,德國最大的自行車租賃服務提供商「叫輛自行車」公司的投放規模為1.3萬輛,而摩拜單車目前的投放量超過450萬輛,並以此改變了中國。
看完了帥哥美女,我們再來看看外國網友是怎麼說的。
首先是社交網站Quora:
美國網友馬修·貝爾:
中國是我所生活過的國家中最安全的,在中國根本就無需擔心安全問題。在中國,外國人能得到比一般的陌生人更友善的對待。你能感覺到,我在中國的生活是多麼開心。
在美國,槍支暴力問題普遍存在。在中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對於美國民眾能夠如此輕易地、在包括路怒等情況下,掏槍射擊別人而感到困惑。在美國,我絕不會在夜間行走在主要城市的大街上,在中國我已經在夜裡去過很多大城市的街區,沒有遇到任何問題。如果你認為紐約夜不眠的話,中國才是真正的夜不眠。
印度網友洛美·哈什尼:
我已經在中國的4個城市生活了14年,也訪問過許多城市。作為一名女性,無論是在繁華的大都市上海,還是在西南的重慶,以及現在居住的深圳,我從來沒有遇到在安全方面的問題。即使有時候在深夜從地鐵站走回家,也從未感到過害怕。
女兒已經11歲了,最近我開始允許她在需要的時候隻身乘坐地鐵。倘若在其他國家,我不敢這樣做。
再來看看社交網站Novomonde。
網友伯努瓦:
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的親切友好、樂於助人。每當我們遇到問題,都會有人主動提供幫助。買手機卡時,報亭老闆幫我們激活安裝;買書的時候,也會有年輕人給我們提供建議。我們在中國總能得到幫助,每個主動幫忙的中國人都面帶笑容。
法國網友摩根:
在中國遊覽了幾天,回到法國不久後很想念那裡。我只有一個願望,希望再次回到中國,那裡還有好多有待發掘的地方。即便是一些西方人覺得看不慣的事情,也構成了這個國家的魅力。
還有許多“歪果仁”街採時也為中國翹起了大拇指:
清華大學德國留學生本傑明·博托:
中國的整體治安不錯,走在街上有安全感。地鐵、火車、機場的安檢措施比德國嚴格不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同歐洲沒什麼不同,有著相似的生活節奏、學術氛圍、娛樂方式,不少地方甚至更加便捷。比如,共享單車在北京尤為普及,市政交通一卡通使用方便。移動支付也早已成了每日必備,出門不用帶那麼多現金,真的很方便。
馬修覺得中國的文化很包容,對外來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而且非常安全,外國人生活在這裡非常舒適。“我去哪兒都被友善的中國人善待著。”馬修說,中國人既開放友善又樂於助人,“在馬路上隨便找一個人,真的是任何人,都能隨時為我提供幫助。 ”課餘時間馬修很喜歡和朋友們去吃小吃,不管幾點出門也從未擔心過自己的安全,“任何時候我都很安心”。他反而提醒本報記者:“女生如果單獨在美國或者歐洲或其他一些城市出行,是很危險的。”
“勤勞的中國人也給馬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比中國人工作更努力的人。我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學習中國人對工作、學習那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
“我愛中國,欲罷不能”
中歐數字協會主任韋茉莉是一位美麗的意大利女郎,“韋”取自其意大利姓,“茉莉”是她給自己起的中國名。
“我對中國真是太有感覺了。”茉莉覺得,她與中國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緣分。中學時,一本講述中國經濟崛起的書令茉莉對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心生嚮往。2009年高中畢業後,茉莉來到中國,原計劃在北京語言大學學一個學期的中文。“可我一下就愛上了中國,欲罷不能。”於是,茉莉的計劃一改再改, “2014年,當我用中文完成碩士論文時,內心有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茉莉喜歡去中國各地旅行。“在中國,我從未遇到任何危險。我經常獨自一人搭乘夜班火車,完全不用擔心丟失行李或者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但在意大利,女孩們可不敢這麼做。”茉莉認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都超過2000萬,但遠比倫敦、巴黎,甚至只有100萬人口的布魯塞爾或米蘭更安全。
“我愛中國的原因是它不停地令人吃驚。”上個月,茉莉在朋友圈裡這樣寫到,並配發了一張在北京騎單車的美圖。讓茉莉感慨的是“通過手機就可以開鎖並支付,實在太便利了。歐洲人依然習慣使用現金或信用卡,中國人已經通過一個智能手機、電子錢包應對日常生活各種消費。從很多角度看,今天的中國比很多西方國家更先進。”
意大利女郎:我愛中國的原因是它不停地令人吃驚2017-06-06 人民日報
生活便捷程度“不可思議“,深夜出門“安全感強”,人民善良包容“蠻拼的”……無數“歪果仁”點贊根本停不下來。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的聯繫愈發緊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就業、生活、旅遊……據聯合國統計,從1990年到2015年,在中國居住的外籍人口從37萬人增至97萬人,年均增長2.4%。
在微信朋友圈中、海外社交網站上,外國人誇讚中國的,不僅僅是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文化以及誘人的舌尖美食,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社會的治安管理、百姓的文明素質,以及國家的創新發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點贊,數量之多、評價之高,中國形象的對外傳播有了越來越多的“外國志願者”。
近日,零時差工作室也跟這些“歪果仁”嘮了嘮,從他們的真實感受中,讓我們對自己的國家與時代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想必也會懂得為啥“歪果仁”紛紛點贊中國,給予五星好評。以後如果再有朋友問起類似問題,這就是一道送分題啊!今天,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期:
“全世界都應該學習中國人全身心投入的精神”
馬修·塞申斯是一名來自美國猶他州的陽光大男孩,2016年8月來到北京語言大學預科教育學院學習,中文名字叫劉馬賽。
“對外國人來說,到中國是學習漢語的最好機會,此外還可以涉足各種你感興趣的領域,比如商業、科技等,中國是做這些事情最好的地方之一。”馬修說,到中國前兩個月最不適應的是快節奏的生活。不過,自己適應起來還不錯,“中國的生活簡直方便得不可思議!我喜歡上淘寶網購,在網上點外賣,生活的便捷程度真的讓人太驚喜。”
“哦,還有微信支付、阿里支付、共享單車、滴滴打車……我真希望美國也能開發點兒這樣的軟件和服務!”說到這兒,馬修特別激動,連呼兩遍“這讓生活變得太方便了!”馬修認真地向記者介紹了共享單車服務,“在北京,你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把車騎走,既方便又便宜,這個主意簡直太有才了。”相反,馬修有很多中國朋友赴美留學,“他們跟我說,出國後反而沒有在中國時方便,有些不適應。在這方面美國真的沒法兒和中國比。”
但這邊高鐵剛被列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那廂就有網友提問:“中國有沒有高速公路?”
中國沒公路,是因為他們壓根兒就不需要。你知道嗎,中國主要的交通方式是用一種不穩定氣體推進飛行,中文裡叫做氣。
氣的速度低於汽車,但是你可以隨心所欲到達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當然,最後這位網友表示上面說的都是開玩笑的。隨後吐槽題主,這個問題太荒謬了,中國當然是有高速公路的。
一位中國網友在答題中對這個問題表示了大大的無語。
中國人能吃得起茶葉蛋嗎?
中國人喝得起可口可樂嗎?中國的超市裡能看見可口可樂嗎?
中國人能看電視或者上網嗎……
他拜託大家不要再問這種問題了。現在是21世紀,這些東西在每個國家都很常見,當然中國也不例外。
事實上,中國早已走向世界,在某些領域的創新能力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中國也樂於將自己發展的成果與其他地區一同分享。但是一些“歪果仁”仍然對中國不甚了解,真希望他們有機會來中國親眼看看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
回應
中國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中,200來年在科學技術方面是落後了,以至於一打開國門,就出現一批嚴重崇洋媚外之徒。但我們中國僅僅是科學技術上落後了,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創造力落後!而中國改革開放僅僅30年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發展至今的成果,是舉世無雙的,這說明什麼?這正說明“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人”!現今還從洋媚外,是愚昧可笑的;現今還攻擊、抹黑中國,是徒勞無用的!
我華夏無疑是有創造力的,也會虛心地借鑒別人先進的東西,漢武帝就借鑒了別的民族的技術製作了當時最先進的冷兵器--精鋼寶劍,才大敗匈奴的。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7-06/10784991.html
外國人:毫無疑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人2017-06-06 新華網
世界關於中國話題的討論,五花八門。近期,有網友在美國知名問答平台Quora上提問“中國人有創造力嗎?”各國網友給出了詳盡的答案。
網友@Godfree Roberts說:
毫無疑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人。如果你想研究他們在1900年之前發明了什麼,可以參閱李約瑟(Joseph Needham)的《中國的科學和文明》,裡面滿滿地記載了中國的驚人發明。在今天,中國以數量驚人的技術發明名列世界前茅。
網友@Chuntao Hong搬出了《世界發展指標》2016年報告。在這份報告中,英、美、中、俄、法五個國家的專利申請數如下所示:...五國在科技期刊發表文章數:...
網友@Feifei Chen則完全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說:“你們一定看夠了那些陳詞濫調和那些成就、科技工程的列舉,讓我來展示你們從沒看過的——美食。我們有八大菜系,各具風格。以魚為例,我們有100多種不同的烹飪方法。”
對此,有網友評論稱,一個將一種食材做出百種風味的民族怎麼可能沒有創造力。
網友@Yangyi Zhou直接邀請題主來中國看看。他還提醒:“如果有人不承認中國今天的創新,那麼也不能否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影響。”
說到中國的創造力,前不久,在對“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青年最愛的中國生活方式調查中,中國“新四大發明”-- 包括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入選。這些在我們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的事務,在歪果仁眼裡卻是再次改變世界的的“創舉”,這也生動地展示了當代中國人巨大的創新活力。
美媒:讓“歸國潮”來得更猛些吧!中國顯磁鐵效應
美國《僑報》2017.5.18.日發表時評,原題:讓“歸國潮”來得更猛些吧 中國留學生從當初的不願回,到如今的積極回、主動回,這是為何?這得益於官方對人才的重視。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愈發增強,顯示出強大的“人才磁鐵”效應。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留學機構新東方近日在北京發布的《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逾七成的中國留學生計劃完成學業後歸國就業。中國留學生從當初的不願回,到如今的積極回、主動回,這是為何?
這得益於官方對人才的重視。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愈發增強,顯示出強大的“人才磁鐵”效應。中高速的經濟增長(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快速發展的高新產業、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海內外“項目、技術、市場、資本”全面對接的平台,為留學生回國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這也使得留學生不必留在海外才能學以致用,他們在中國同樣也能取得傑出成績。
中國政府還為留學生提供了多項福利,涵蓋生活起居、學術研究等方面。而隨著歸國創業越來越成為更多人青睞的發展方式,各部委近年來更合力“清障搭台”,為留學生破解難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表示,中國將通過給回國人員提供服務,為其建立“綠色通道”和提供崗位等舉措促使更多的留學生學成後回國。
廣大留學生之所以願意學成後回國,還在於他們身體裡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液。一直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就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逾七成是海歸,大量的“兩院”院士都是海歸。他們掌握著最新科技成果,擁有不少核心專利。
目前,中國正處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急需各方人才,就讓留學生“回國潮”來得更猛些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方能早日實現。
回應
從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法則,不可能違背的。隨著咱們祖國經濟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強盛,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才越來越多,不僅中國出國的留學生回來多了,外國到中國的留學生也會越來多,同樣外國人來中國的人數,也會逐年增加,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百姓。
陸生演講惹議 馬大留學生齊聲:以中國人為傲2017-05-23 世界日報
馬大中國留學生楊舒平在全校畢業典禮的演講引起爭議,但馬大中國留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及當地華人理性看待;馬大中國留學生並於22日在校園發起「為中國自豪」(Proud of China)的集會,在尊重楊舒平表達權利的同時,也為馬大留學生「以中國人身分為傲」正名。
景觀設計專業的馬大校友小江說,馬大每年入學的國際生有一半來自中國,目前也有2000多中國留學生;網路暴力已給即將入學的馬大新生造成困惑,擔心馬大針對個人或族裔。作為馬大學生,他們有義務表達馬大重視多元與歡迎各族裔的正面立場,並引起校方對此爭議的重視。
經濟系畢業的美國學生伯格(Ben Berger)認為,像這類極具個人觀點色彩的畢業演講,都會有正反面解讀;正因演講常帶個人觀點,單憑一個演講並不能改變他對中國的看法,身邊眾多中國朋友的觀點對他更重要。
「中國十幾億人,當然會有不同觀點,不是所有城市都是北京、上海。」伯格說,楊將自己的生活帶入演講,讓他覺得很酷,對馬大學子很適用。
馬大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SSA)正與學校溝通,了解來龍去脈,同時呼籲勿盲目攻擊馬大或馬大學生。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留學生大讚美國好 網友要她別回國
諷陸沒民主、空氣糟被同胞罵辱華 女留學生道歉
留美陸生嫌故鄉差 昆明:這鍋我們不背
留學生遭批「踩中舔美」 馬大挺:驕傲地支持她的權利
陸留學生演講變調 言論自由空氣不敵民族主義口罩
回應
聯合報這篇讓人驚該莫明... 難道言論自由是單向的嗎? 難道只有美國人才能有言論自由? 難道只有她能發表攻擊言論? 大陸人不能發表自身看法或反駁? 大陸人只能接受別人言語霸凌 ,被意識形態矇敝的聯合報污辱了"言論自由"四個字。
光看標題,還以為在講台灣。大陸網民是如此,號稱民主自由的台灣不也一樣?只要你的意見不合這些台灣人的意,他們就群起攻之,還把你檢舉下架,甚至以歧視和仇視自滿,這些人有資格說別人沒有言論自由嗎?如果你在台灣只看幾家特定媒體,偏頗的程度比共產黨還共產黨,台灣人自甘被和諧,井底之蛙的程度比大陸網路長城還要可怕。
好了,這下可以名正言順的申請政治避難留在美國了
此女看來已經鐵心要留在美國了,所以才會如此喪心病狂。通篇看下來,不僅僅謊話連篇,明顯是言不由衷,內心充滿著假洋鬼子教訓中國人的那種高傲,還說什麼吸取教訓,我看是為了政治移民做準備吧。
很多時候,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的。都已經是成年人了,還不知道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是不是太隨心所欲了?
真心不需要,別回來髒了我們的空氣就行了。
說了實話的人都要受攻擊,這太正常了。挺住!
趕緊滾吧,學學人家去國外跪舔才有用啊,死皮賴臉留在中國干嘛
她是你們的代表,又是污染又是言論自由的。在這個國度裡,像你們一樣的公知大V們一邊天天罵邪惡罵土匪喊推翻喊顛覆甚至喊當帶路黨都一點事沒有,卻一個個又自稱“不敢說話”、“怕查水錶”,這精分的被害妄想症+人格分裂能治的好麼?
哎,她小時候,大概是中國20年前,那時候改革開放剛開始,中國工業還不發達,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霧霾,更別說你所謂從小長大的昆明,斯德哥爾摩心理,你怎麼不說中國的移動支付,中國的高鐵?
楊舒平,家住昆明市拓東路2號附1號一單元5號(昆明公安局宿舍區)
這個猛,這個必須頂上去!
她叫楊舒平,雲南昆明人、家庭住址昆明公安局宿舍區,高級警官家庭
楊舒平在馬大學了五年喜劇和心理,馬大國際生的學費一年3萬2,住宿,生活費加上醫保再加1萬5,五年就是23萬5,加上她曾經在丹麥讀了一兩年,總共差不多花了三十萬美元,她父母是國家幹部,這兩百萬哪裡來的?昆明的網友可以舉報了
估計要舉家外逃,查
讚了,仔細查一查,我估計咱雲南方面肯定會徹查了!
網友的追打也太厲害了吧,不過還真的暴露出我們在環境保護以及人才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其實雲南的生態環境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滇池周圍還有大大小小的污染企業違規生產違規排放污水和廢氣.
看不見昆明環保業做出的努力不是傻就是別有用心
只能怪姑娘生錯地兒了,你要說你是北京人,妥妥的沒問題
北京也沒有時刻需要戴5個出門的,前段時間沙塵爆過後,我同事出差北京,他說北京非常好,空氣清新,也不像我們這裡那裡濕,前陽光的時候那是碧空如洗,他說就是霧霾和沙塵天氣不好,其他時間都挺不錯的
留學生批中國空氣差 當局:昆明空氣香甜2017.05.23
中國大陸一名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留學的女學生楊舒平(Shuping Yang),今年受邀在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時,竟讚揚「美國空氣是甜的」,反而批評中國空氣品質惡劣引發爭議,她的背景被起底來自昆明,更引起中國大陸網友憤慨,認為昆明空氣分明就很好,當局也發文霸氣回應,這個鍋我們不背!昆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空氣新鮮而香甜。
楊舒平在演講中表示,因為新鮮的空氣。她回憶5年前從飛機下來,準備好5個口罩,但是當他第一次呼吸美國的空氣時,她拿掉口罩,因為美國的空氣太新鮮、太甜美,近乎奢侈,令她震撼。
據了解,楊舒平原籍雲南昆明,高中於昆明一中就讀,後赴馬里蘭大學主修心理學及戲劇。曝光後,中國網友群氣憤慨,認為她明明住在空氣良好的昆明為何還要睜眼說瞎話,只是為了抱美國大腿。
昆明當局也緊急發文回應,針對楊舒平及網友對昆明空氣質量的質疑,「這個鍋我們不背!昆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截至5月8日,今年昆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100%。昆明的空氣新鮮而香甜,如果大家行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就能感受到昆明四季鮮花開不敗的自然芬芳!」
而楊舒平稍後更在微博道歉,表示深愛自己的祖國和家鄉,完全沒有對國家及家鄉的否定或貶低之意,深表歉意,並衷心希望大家給予諒解。
回應
她說五年前從大陸初到達拉斯機場就為甜蜜的機場空氣所震憾, 達拉斯機場本人進出多次, 事實恰恰相反! 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有很多是無法彎道超車的. 四十年前離開台灣到美國, 洛山磯的空氣只比台灣好些. 經過各種方式的改善, 今夭有非常顯著的進步. 大陸尚在開發中, 空氣自然不會好. 僅管美國言論自由, 馬里蘭大學日前一位白人優生感的學生槍殺了一位黑人學生. 所以, 自由並不一定保障安全的.
每年的畢業典禮都是會有一個主題的。這個主題可能是校長或者教授們集體定的,可能是學校根據當下的形勢討論出來的一個應景的話題,也可能和邀請的嘉賓的身份相關
天真的孩子,too young, too naive~~ 可憐的孩子,被人當槍使了~~
趕快多呼吸兩口吧,以後可能你也難呼吸到了。不知道嗎?川普要恢復美國的傳統工業。
呵呵噠,請在美國繼續呼吸甜美的空氣,不要回來了。
恐懼來自於未知,民間交流多了,互相有了比較充分的了解,恐懼就消失了。
發展才是硬道理
這才是高質量的國際交流 不過一般大家都噴習慣了固有的偏見很難再短時間內改變
我們離掌握話語權還很遠啊
發展才是硬道理
沒有發展就沒有話語權,那些以為話語權的取得是爭取的,不全對,沒有實力,就沒有話語權。
了。
我發現我挺壞的,每次他們跟我聊民主的時候我總是搬出阿三作為反面教材。對不起了三哥,在民主領域你的存在感太強了!
太不厚道了
國家逐漸強大了,人民的自信心就有了。同時,人們的幽默感也上升了,不要小看幽默感,他是民族自信心的充分錶現。
和今天中國外交一樣,總是被動應答。你不應該總等著別人來問,而應該是你去問他們。比如刀叉,就可以直接問你們怎麼那麼野蠻,吃飯還動刀。
有些地方,作者的回答並不高明,比如對方說筷子很落後,你卻和人家幾百年前比,那不正顯得自己落後嗎?其實我們用筷子是以簡馭繁,而且這事烹飪發達的表現,因為我們的食材在做熟之前都已經用刀切好了,吃的時候才切難道不是很麻煩嗎?至於喝湯,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勺子的好吧,勺子可不是從外國傳來了!刀叉也不能喝湯吧,還不是要靠勺。說實話,刀叉實在垃圾,完全沒有筷子好用,現在會用筷子的老外也越來越多了。
作者一筆帶過沒寫清楚,他的意思可能是:古時候叉子不容易做,筷子卻可以就地取材很容易削出兩根當餐具,那時你用手抓飯吃,誰是野蠻人?至於勺子,那時大家可能都沒有,現在中國人喝湯也不用筷子,而中國考古出土的精美的勺子(木製漆器)也比你早。從商周時期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勺子這種東西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7_02_28_396382.shtml
關於中國著名“X傳佛教”地區遭受宗教壓迫的
回复:說清楚農奴是怎麼回事兒之後(用曾經的毛子作為參考),再讓他們搜索關鍵詞Skin Thangka(人皮唐卡),一般老外搜完之後第二天都會再找你聊聊同樣話題的,但態度陡變。
關於輪子和幾大反華勢力的
回复:就聊親身經歷,曾經交鋒過幾次,對面在下午五點準時下班,現場簽到,一天100-200歐現金報酬,不帶避諱的就在你面前領錢。更何況利用政治避難混簽證,他們還要演下去拍照片證明自己身份,各種擺拍。由於自己親眼所見,老外普遍也開始因此改變對他們的看法。
關於霧霾和空氣污染的
回复:承認問題,聊各國能源結構(中國絕對以重污染低質量的煤為主),以英國曾經的污染為例,說下英國北海油氣田開發後的能源結構調整才從根本上解決了霧霾等等。老外都比較知性,便明白怎麼回事了。
關於中國比較落後的
回复:直接讓他們去中國看看就好了。我們組有將近一半的人這兩年都去了中國,去年八月帶著大導師去中國訪問,爬了黃山。這都回來半年了,今天中午全組吃飯的時候還在說中國太恐怖了,不說北京,即便一個小小的旅遊城市基礎建設都嚇死人。當時特意帶他坐了高鐵,一路上他就一直在用pad錄速度變化屏幕和外面風景,那錄下來的樹都是斜的。到了今天還在讚不絕口呢,特別是去過舊金山開過會之後,覺得美國基建比起中國基建弱爆了。
也曾經碰到過認真討論問題的
有次有個組裡副教授探討中國歷史和歐洲歷史異同,那就可以從秦朝談到解放戰爭,基本上對他們了解中國還是很有幫助的,大家用著維基百科和世界地圖可以聊一下午不亦樂乎。
推薦給他了大疆,他自己做了一套實時四旋翼視頻拍照系統,從此在各種平台上成為國產大疆腦殘粉了,手機也換成了華為(在荷蘭的通訊和手機業有洗牌能力了)。
有次跟一個英國老頭在酒吧偶遇,非要探討蘇共中共的區別和中英體制對比一大堆問題。人家一身西裝可嚴肅了,那就聊唄,點了啤酒慢慢聊。一直到晚上兩點關門,大家互為對方買了啤酒,一致認為兩國各有千秋,但媒體互黑歡樂多,然後大家歡樂而散。
回應
感觸最深的是:託中國強大的福,華人逐漸有了和其他種族平等對話的地位了。
為作者的中國心點贊
關於中日關係和中國歷史上老被打的
回复:老老實實講一講中國從1840打到1980沒有停過戰爭,但國家從未滅亡,幾千年中華文明從未中斷。
不管是對方哪個國家,都扯一扯他們的輝煌“歷史”,荷蘭人講如何從西班牙和法國手中獨立的,葡萄牙人講講如何從西班牙獨立的,德國人、印度人、比利時人、意大利人、南美人從來沒有主動問過這個白痴問題,那就是自取其辱了。最後再跟他們提一下,中國最近30多年沒打仗,一不小心就發展成世界第二了。
關於當初台灣反服貿的(學校裡台灣學生曾經“遊行”抗議過)
回复:至今有些台灣學生都以他們成功抵制了大陸的服裝傾銷而津津樂道。大家知道真相後都會心一笑。
3•18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反服貿抗爭”事件,台灣稱“太陽花學運”:2014年3月17日,台灣地區“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8個委員會聯席初審《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布服貿審查超過3個月,依法視為已審查,送立法院院會存查,引發部分人士不滿。3月18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和學生晚間突破立法院警力,佔領立法院議場。19日晚間,針對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議《兩岸服貿協議》。
關於南海問題菲律賓仲裁案的(就在荷蘭海牙宣布的哇)
回复:提前查過一些資料,回復一條就可以了:菲律賓要求的“權利”海域,是當年菲律賓建國時法律都沒寫進去的(菲律賓範圍為東經118度以東,見於20世紀初與英美列強籤的菲律賓建國條約)。關於中國自古以來的,基本就說中國國家歷史檔案出現南海(秦漢南海郡和南越等)的時候你們還沒建國呢,這句話可以秒殺我的所有國家同事。
關於島嶼離南海這些國家更近的,就說希臘和土耳其的故事,英國阿根廷馬爾維納斯群島的領土糾紛就好了。注意,馬爾維納斯有些老外不知道,就說在英國叫做福克蘭群島,他們就知道槽點了,一定要強調我們中國人認為這是英國不正義的戰爭,我們一定要叫做馬爾維納斯群島。保證他們開始轉移到天氣話題了。
觀察者網注:福克蘭群島的發現及其後歐洲人殖民統治的歷史均存在爭議。法國、英國、西班牙和阿根廷都曾在島上設立定居點。英國於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統治,但阿根廷仍宣稱擁有島上主權。1982年,阿根廷對島上實施軍事佔領,馬島戰爭由此爆發,之後阿根廷戰敗撤軍,英國再次擁有群島主權。2016年,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判定,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位於阿根廷領海內。
面對外國人的嘲諷,留學幾年的我練就了傅瑩式“舌戰群儒”2017-02-28
傅瑩“舌戰群儒”讓不少人高呼“真女神”降臨;不過,若這事兒落到自己身上,你是否能夠招架來自外國友人“明槍暗箭”呢?
一些國人發現,在外生活,除了赤裸裸嘲諷歧視外,還經常會碰到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知乎名為“太空精釀”的網友發帖,羅列了一些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的回擊,或將為大家打開思路。
以下內容由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發布。
本人坐標荷蘭,這裡的國際化自然不必說,碰到的各路勢力也是多如牛毛,跟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首先,先確定他們嘲諷的性質
純粹是不講理嘲諷的,從來笑一笑就OK了,沒有任何談論的價值。這種情形其實也極少,只碰到完全不懂事的辣雞XX小孩、喝醉亂叫的醉鬼、低素質的loser、為了政治庇護簽證的三大“反華”勢力。
叫不醒裝睡的人,也自然辯論不過刻意嘲諷或潑髒水的人。
只有對開玩笑或認真討論的才做反擊
在組裡接觸的最多,這幾年先後經常接觸過30多位博士,最多的荷蘭人才3位,組里相當國際化,大家都很政治正確,但也會開一些玩笑,絕沒有刻意嘲諷到你下不了台的情況。碰到過幾個例子,這種既然是玩笑就果斷回擊,其實大家都不介意的。
關於吃飯禮儀
曾經一個葡萄牙人問我為什麼中國人不用刀叉吃飯,用筷子挺low,喝湯怎麼辦?
回复:你們葡萄牙人在幾百年前沒有刀叉勺子的時候咋吃的飯?喝湯呢?大家就果斷笑了。
關於中國抄襲的
各種高鐵抄襲德國、飛機火箭抄襲蘇聯啥的梗。
回复:我把中國的嫦娥、長征火箭、五代戰機搬到你面前,你給我抄出來一個看看?你們能趕得上二戰之後德國和日本的抄襲水平不?(我們組是航天背景)
關於中國人啥都吃的,尤其是狗肉。
回复:聊一聊法國脂肪鵝肝和蝸牛、蘇格蘭牛肚。有一次講過瑞典鯡魚罐頭,一個吃過的哥們差點當場吐了。但本人不吃狗肉,也要說明清楚狗肉是地域特色,還要承認中國人確實是有些過分,比如吃各種候鳥、國家保護動物啥的。大家一般都哈哈互相嘲諷一遍,並無惡意。
你們西方媒體成天搞假新聞,終於碰上硬茬子了吧!活該!
我看美國媒體太自由了,它不是政府的喉舌,就是商業大佬的喉舌,一天到晚狗咬狗,說瞎話,從來就不會為老百姓發聲,是該管束一下!
美國從來就沒有新聞自由和輿論自由。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只能小範圍流傳,美國的思想管制比我們嚴重的多了。
自由?床破有一點沒說錯,那就是“騙子”。
起碼這件事川普做對了,現在西方很多媒體已經形成一種政治勢力,客觀公正已被拋到爪哇國,他們追求的是不受約束的權力,自我認定唯一正確,大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套十足專制的東西,活活的把言論自由變成現代文字獄,已經變成專制腐朽無法無天的勢力,也是西方走向沒落的原因之一,川普等言行不過是這種壓迫下的反彈而已。
這反證了西方所謂的'言論自由'根本就是假的!西方從來就沒有所謂的'言論自由'!!只是許多人腦子被洗成言論自由只有西方才有的虛幻場景!
http://www.guancha.cn/OlgaKhazan/2017_02_06_392743.shtml
不久前,美國楊百翰大學政治學教授柯克•霍金斯研究了2000年至今73個國家的107名“民粹主義”領導人。按照研究人員定義,他們都是魅力型的領袖,傾向於將現實世界描繪為一場衝突鬥爭,鬥爭的一方是飽受欺壓的“人民”,一方是玩弄陰謀的精英階層。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都屬於這樣的領導人。
桑德斯不是國家領導人,因此沒有包含在此項研究中,不過霍金斯認為他是“左翼民粹主義者”;剛剛上任的特朗普也沒有被研究收錄,霍金斯認為他是“右翼民粹主義者”。通過研究霍金斯發現,這些民粹主義者領導人在任時間越長,媒體自由度(按自由之家媒體自由評分衡量)就越低。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凜冬已至,媒體應如何應對?
霍金斯表示,民粹主義領導人認為自己的方向無比正確,媒體的監督就是在反對政府。“(民粹主義)認為正確的道路只有一條,人民的意志應該是統一而和諧的。如果社會上有不同的聲音,那麼就很容易製造極化的話語:'你既然不屬於人民,一定是邪惡的精英。'”
不同國家操縱民粹主義的方法各不相同,對媒體影響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在委內瑞拉,忠於政府的武裝團體持槍驅逐記者,當地環球電視台總裁蘇洛阿加因“出言冒犯總統”而被逮捕。另一些民粹主義領導人則對記者處以罰款,在土耳其,許多記者被關進監獄。
當然,美國媒體目前還不會面臨這些威脅。美國的製度比土耳其和委內瑞拉強得多,新聞自由的常態還沒有被特朗普鼓吹仇恨的推文所侵蝕。在美國,人們仍然認為總統將媒體斥為一堆垃圾是奇怪的事情,不過特朗普已經這麼做了。
此外,特朗普在他的就職演說中承諾要將華盛頓的權力還給美國人民,其民粹主義傾向展露無遺。如果特朗普像其他民粹主義領導人一樣,想要避開媒體的監督,美國沒有法律規定聯邦政府必須每日召開新聞發布例會,也沒有法律保證媒體可以進入白宮。
………
回應
作為“無冕之王”“第四權力”,卻口口聲聲只談自己的“自由”。是“權力”就都該有“籠子”不是麼?新聞媒體的“籠子”在哪裡呢?
也別說,還真有:誰給他們“擺碗餵食”,他們就鑽誰的“籠子”。不是麼?
結果卻是:貼著“公”字的“碗”和“籠子”,被稱為“專制”;而貼著“私”字的“碗”和“籠子”,被稱為“自由”。呵呵。
日本所有有影響力的媒體都被自民黨控制著…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新聞自由,唯一自由的就是對中國的歪曲報導
日本媒體默默地維護國家利益,反觀國內的某些媒體,唯恐天下不亂
誰還敢說我們中國具有民族主義呢?
中國現在確實還太缺民族主義,逆向民族主義倒還是太多
日本國內等級森嚴,階層流動幾乎不可能。現在日本經濟不景氣,日本的統治階層渲染中國威脅,其實是轉移國內矛盾。否則日本底層再像當年日本赤軍那樣搞起革命怎麼辦?現在的日本人被洗腦洗的,活不下去寧可自殺也不去革命、起義。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2_08_393112.shtml
特朗普打壓媒體,美國是否會失去新聞自由?
奧爾加•卡贊 《大西洋月刊》記者2017-02-06
回顧一下近期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如何攻擊媒體的:
•上任後第二天,特朗普在中情局演講時表示自己“和媒體的戰爭還在持續”,他把新聞工作者稱為“地球上最不誠實的人”,還指責媒體對於其就職典禮人數的報導嚴重失實。
•在特朗普宣誓就職的一周內,位於華盛頓的特朗普國際飯店禁止記者入內,而特朗普恰是這座酒店的業主,這本身就足以引起爭議。
•特朗普勝選後遲遲不召開新聞發布會,是美國歷史上拖得最久的當選總統。他第一次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怒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記者,稱他們報導的都是“假新聞”。特朗普還炮轟未經核實便曝光他“黑材料”的新媒體Buzzfeed,斥責該網站是“一堆失敗的垃圾”。
•特朗普的過渡團隊曾表示將考慮把白宮記者團趕出白宮。一名高級官員對《時尚先生》雜誌表示,“媒體就是反對黨,我就是要把他們請出白宮。”
•去年11月特朗普勝選後,曾在特朗普大廈與媒體記者編輯們會面,責罵媒體對自己的報導“毫無誠信”、“讓人忍無可忍”。
•剛勝選後不久,他就在推特上斥責《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煽動民眾抗議特朗普當選。
他打破慣例,在多個場合出席公開活動時不讓記者隨行。
以上還只是去年11月後發生的事。
中國問題專家、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村田忠禧指出,在2015年參議院特別委員會審議新安保法案期間,安倍引用了2015年版防衛白皮書的一個實際在算法上玩了貓膩的數據——“27年間( 1988年到2014年)中國防衛費增至41倍”——來渲染中國威脅。原來,2015年版防衛白皮書為了誇大中國威脅,選取了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佈各國軍費數據庫的權威機構)的中國國防費起始數據(1989年數據)前一年的數據來做比較,並且將地方轉移支出也算到了防衛費里,這使得根據SIPRI數據從1989年到2014年約增至30倍的中國軍費跳升至“1988年到2014年增至41倍”。
事實上,根據SIPRI的數據,中國軍費的增長並不及同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同時按照人均來看,2014年日本的人均費用為360美元,中國祇有155美元,不到日本一半。所謂“軍費膨脹”等根本不能作為“中國威脅”的依據。
然而通過鼓吹中國威脅,尤其是軍事威脅,煽動國民的危機感,製造藉口,安倍政府已經掙脫了“專屬防衛”的束縛,解禁了集體自衛權,修改了“武器出口三原則”,並進一步邁向修憲。
2016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修憲勢力得到了三分之二的議席。民調顯示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和新安保法的選民過半,但為何會出現上述結果?不願透露姓名的日本某大學政治學教授指出,在野黨不成器,以及小選舉區製度這樣的技術性因素固然也是原因,但安倍政府鼓吹的“中國威脅論”得到了相當的滲透,以及在野黨沒有在安保法制的審議中就“中國威脅論”的真實情況進行充分的質詢,是出現上述結果的深層原因。
與之互為表裡的是安倍的“地球儀外交”,對美國更加亦步亦趨,在與中國存在島嶼爭議的國家大肆撒錢,四處謀求構建“對華包圍網”。
村田忠禧認為:“作為鄰國,日本會受到中國的發展和變化的巨大影響,不應簡單地被'威脅論'沖昏頭腦,而應看清時代潮流,根據事實,做出冷靜客觀的判斷。”(記者楊汀)
相關新聞
日本收買英國右翼智庫抨擊中國 外交部:枉費心機
回應
攻訐中國,這才是日媒的絕對言論自由,還是被強制的自由啊。呵呵
西煤都是這樣的吧
反正我現在在新聞中看到“英煤”兩個字,都會自動替換成“日黴”了
別人的媒體,當然要為人家服務。關鍵是我們國內的一些媒體在幹些什麼呢?
別說日媒不報導收買英國智庫了,國內有幾家報導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在安保甚至航天等領域的任何動向都被惡意或誇大地進行解讀。如去年10月中國成功發射“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產經新聞》立即以《世界警惕中國軍事利用加劇》為題進行報導,其他日本電視台和報紙也持類似論調。即使是以前被認為較為客觀中立的一些媒體也陷入這一怪圈。比如去年12月25日中國航母遼寧艦通過宮古水道一事就被日媒扯上“戰略”進行了大幅渲染報導,《朝日新聞》也評論說“中國防衛能力增強……(此舉旨在)撼動特朗普……牽制台灣”。
日本媒體對於政府安保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批判精神也在漸漸喪失。岡田充指出:“媒體原本有設定議題的權力,但現在在某些方面卻放棄了議題設定權,在政府設定的台子上進行議論。”“不對政府發布的觀點進行充分驗證,就像鸚鵡學舌一樣(傳播出去),使得言論空間漸漸成為政府的傳聲筒,與戰前差不了多少。”他表示,在島嶼問題和中國軍事問題上,這種傾向尤其在加速。“對於安倍政府來說,這是一鼓作氣實現修憲的良機”。
關於外務省收買英國智庫散佈中國威脅論一事,日本媒體完全沒有報導,僅在某些論壇上有網友提及,可見日媒選擇了屏蔽此事。
為軍事化博取同情
日本政府和媒體炮製和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背後,是日本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軍費在財政大幅赤字的背景下五連增,以及修憲勢力蠢蠢欲動。可以說,渲染中國威脅論是日本政府推動政策通過,並為原本不得民心的政策爭取同情的一大法寶。
一位曾供職於日本某主要媒體的自由撰稿人對記者說,新安保法審議之前,外務省披露中國在東海“新設12座開採平台”並公佈航拍照片。“當時一位要求匿名的外務省官員明確對記者說,'這是官邸佈置的作業'。”
在新安保法審議之前,為了推動日本民眾對安保法案的理解,安倍晉三親自上日本電視台節目甚至互聯網視頻平台節目進行解釋,但越解釋,法案的矛盾就越突出,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就轉而宣傳中國威脅,煽動危機感。
日本記者:“不在稿子裡加入批判中國的評論,稿子就通不過”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近日披露,日本駐英國大使館從大約一年前開始,每月出資1萬英鎊收買英國一家右翼智庫在英國製造和渲染“中國威脅論”。分析人士指出,這只是日本政府在海外對中國潑“輿論髒水”的冰山一角。
參考消息2017.2.7報導,很多日本記者私下感嘆“不在稿子裡加入批判中國的評論,稿子就通不過”,並且這“不是來自上司的命令,而是記者的自我審查”,“中國威脅論在日本的言論空間中已經常態化”。
在日本國內,安倍政府炮製和煽動“中國威脅論”更是明目張膽。通過在國內外同時渲染“中國威脅”,尤其是“軍事威脅”,對外謀求構建對華包圍網,對內推動通過新的安保政策,甚至修憲,正是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盤”。
炮製和煽動“中國威脅論”可以說說已成為日本政府的慣用伎倆和籠罩日本媒體的“空氣”。
查看日本近年的《防衛白皮書》中與中國相關的章節,會發現其年復一年地使用“中國持續高水平地增加國防費”“廣泛和急速地強化核和導彈戰力以及以海空軍為中心的軍事力量”“軍事和安保等方面透明性不足”等措辭。“在東海和南海等空域急速擴大活動”“在海洋問題上以實力為背景嘗試改變現狀……採取高壓應對”等表述更有升級趨勢。不僅如此,白皮書還對中國“在周邊空域的活動”“在南海以及印度洋的活動”等事無鉅細地帶圖表進行羅列和分析,極力渲染“中國威脅”。
防衛研究所等官方智庫的涉華研究報告也經常有渲染內容,如指中國的海上民兵組織有軍方背景,可能承擔“挑唆誘使”的任務,從而使“中國的軍事行動正當化”;分析中俄海上聯合演習,渲染中俄軍事合作層次不斷提高等。
安倍及其內閣成員在國會答辯中也將“中國急速推進軍擴”“我國的周邊安全形勢嚴峻”等掛在嘴邊。
媒體成政府傳聲筒
日本政府和官方的上述措辭高頻出現在日本主流媒體上。共同社客座論說委員岡田充說,很多日本記者私下感嘆“不在稿子裡加入批判中國的評論,稿子就通不過”,並且這“不是來自上司的命令,而是記者的自我審查”,“中國威脅論在日本的言論空間中已經常態化”。
陸專家:愛聽壞消息 恐患「壞消息綜合症」2017-01-30中央社
專家說,太喜歡聽壞消息、樂於傳播謠言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圖/食力提供。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許多人都會在手機聊天平台傳達各種未經證實的「駭聞」,有專家說,這種愛聽壞消息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廣州日報今天報導,人們容易被一些負面消費吸引並樂於傳播,而對於一些正面報導卻不是特別感興趣,這種心態被稱為「壞消息綜合症」。
報導引述有關專家說,太喜歡聽壞消息、樂於傳播謠言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有關專家說,一些壞消息中有與生活或工作相關的內容,人不愉快時,看到負面消息可藉以安慰自己,釋放壓力。
同時,掌握一些負面消息,如食品安全類的消息,可以說明人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但是,從心理健康來說,太多的負面消息會產生不良影響;人處於緊張高壓的狀態下,容易喪失安全感,若情緒未得到合理釋放,會導致過度防禦或出現攻擊性行為。
有關專家說,對於壞消息,一方面應客觀看待,真實面對,另一方面也不要浪費太多精力過分關注這些事情。
有關專家並建議,要消除「壞消息綜合症」,就要多運動、多與人溝通和多參與公益活動。
另據報導,調研公司美國尼爾森發布的網民用戶習慣報告顯示,約有62%的大陸網民表示他們更願意分享負面評論,而全球網民的這一比例為41%。
回應
想當年甲午,日本就在英國花錢收買記者學者污衊我大清,現在不過是故技重施罷了。可惜英帝已經不是那個英帝,中國也不是那個那個大清了。
豈止是英國,日本各種基金會全世界撒錢,贊助各種渲染中國威脅的研討會,媒體。近八年來東盟各國家大學召開的關於南海的研討會,去看下贊助名單就明白我說什麼了。
民主的媒體原來也是有價格的,而且平均一天330鎊,還不如應召女郎呢
1小時前回复頂(219)踩(0)舉報分享
最虛偽的就是這群所謂慈善人權什麼的組織,面上都是道貌岸然,背地裡都是骯髒生意
這就是所謂的非政府組織~非盈利組織(想要表達自己所謂的中立立場)。沒錢請問這樣的組織如何成立的?如何運作的?而只要有任何金錢往來,其所謂的中立立場就根本不存在!
日本人做這種事情不是很正常嗎,還有滿世界宣傳日本產品質量好之類的,以至於現在還是有不少人覺得日本產品真的質量好,殊不知一分錢一分貨,你付出的錢這麼多,質量好是應該的,國產也有質量好的,同樣價格的東西,國產不會輸給日產。
還有可笑的工匠精神
再補充一句:西方什麼慈善、環保、動保、女權、人權等等形形色色的組織,其本質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生意。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7_01_30_391869.shtml
英國慈善機構被曝每月收日本錢發表反華文章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17.1.29報導,一家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Henry Jackson Seciety)每月收取日本大使館1萬英鎊,幫助其開展針對中國的宣傳戰,包括渲染中國投資英國核電站的安全風險。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亨利傑克遜學會”一貫秉承新保守主義和反華立場,創始人之一就是英國間諜機構的前負責人。而諷刺的是,這家機構不久前還聲稱俄羅斯媒體上的嘉賓是普京的宣傳工具。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亨利傑克遜學會是一家註冊的慈善機構,它曾鼓勵包括英國前外交大臣馬爾科姆•里夫金德(Malcolm Rifkind)在內的多名政客和記者發表文章,批評中國的外交政策。
報導稱,在喬治•奧斯本擔任英國財政大臣期間,中英兩國的關係日益緊密,亨利傑克遜學會就是在這時與日本方面達成交易,以應對這種趨勢。
《星期日泰晤士報》稱,看到了由公關和媒體情報公司MIP和亨利傑克遜學會的方案,為日本駐倫敦大使館執行“聯絡戰略”,每月價格1萬5千英鎊。這一方案在2016年初起草,旨在讓日本問題“成為英國主流記者和政界人士的關注點”。方案還顯示,這一戰略將著眼“中國擴張主義對西方戰略利益構成的威脅”。
該報稱,“據信亨利傑克遜學會安排的戰略沒有MIP參加,收費也降低到1萬英鎊外加開銷”。
上週末,里夫金德證實,他曾經應亨利傑克遜學會接洽,在去年8月發表在《每日電訊報》上的一篇文章署名。該文章對中國涉及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工程表達憂慮。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即使在英國媒體眼裡,亨利傑克遜學會也是一個帶有偏見的新保守主義媒體。
去年11月1日,“西藏流亡政府司政”洛桑森格訪問英國,與英國下院議長約翰•伯科(John Bercow)會面,造謠中國政府“強拆”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隨後又在亨利傑克遜學會演講,宣揚所謂的“西藏民主”。
而去年10月,亨利傑克遜學會還發布了一份針對俄羅斯的報告,稱英國親俄的左派和右派都是被普京利用的“白痴”,而那些在親俄媒體上發表言論的人背後都有克里姆林宮的支持。
對此,“今日俄羅斯”反擊說,亨利傑克遜學會的創始人之一就是英國軍情六處的前負責人(指的是理查德•迪爾洛夫),因此它們自己就有間諜嫌疑。
報導稱,如果不考慮其他變量,而是單純分析新媒體的用戶年齡分佈和對中國有好感的人群年齡分佈,可以發現二者確實存在關聯性。那麼從這種程度上來講,中國在新媒體上的宣傳策略是有效果的。
斯托克斯還談到,千禧一代對於中國的好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生活的年代剛好是中國經濟實力快速崛起的時期,而且這一代人對於全球化是更加接受的態度。但是年長的人頭腦中仍保有冷戰時期對於中國的負面印象,所以比較難接受中國在當今世界格局中的角色。
他說,中國的外宣策略“是在強化一種人們已經保有的積極的情感,就是那些年輕人已經保有的……過去幾年中,中國經濟的成功故事已經對中國形象施加了強有力的影響”。
報導稱,如果中國再將人們對中國的這種積極印象進行二次甚至三次的加工昇華,同時對一些重要的負面新聞加以反擊(如發布視頻動畫探討為何南中國海屬於中國),那麼很難不博得大多數對中國不甚了解的年輕群體的好感。
中國官媒在國際社交媒體上的“圈粉”能力雖然仍不敵《紐約時報》(推特關注人數3230萬)和CNN(推特關注人數3040萬)等最初一批轉戰新媒體的傳統媒體元老,但考慮到中國官媒入主這些平台只是最近三四年的事兒,其發展速度值得感嘆。
社交媒體是中國大外宣新戰場
報導稱,瀏覽新華社的YouTube賬戶New China TV可以發現,這家官媒頻繁的發布製作精良的視頻和動畫,內容涉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一個很熱門的系列是由一位操著英式口音的白種人在中國街頭採訪行人,詢問他們對一些西方國家的印象和對熱點時事如南中國海爭端的看法。這一系列的視頻幾乎個個點擊量過萬。New China還發布了大量的動畫視頻,內容或幫助西方人了解中國政策,或對時事進行解讀。其中較受歡迎的一部動畫是用中國功夫的概念解釋中國經濟增速為何放緩,如中國功夫講求“厚積薄發”、“以靜制動”等,意指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並非是經濟衰退的訊號,而是在積蓄能量以期更強力的爆發。
報導稱,中國這些外宣方式的改變並非是中國的新發明。進入21世紀以來,包括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眾多發達國家都在不斷探索新的傳播技術和理念,有策略地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其製作精良的宣傳視頻。在這種大環境下,中國政府投入大筆人力物力進軍新媒體。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表示,中國的官媒近幾年“不斷受到告誡”。“就說原來那種宣傳手法肯定是不靈了,必須有所改變,”他說,“總體而言,國內即便是研究傳媒的人也不了解他們是怎麼做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說中國領導人唯一看重的媒體就是互聯網。”
皮尤:年輕一代對中國更有好感
總部在華盛頓的皮尤研究中心國際經濟態度調研主任布魯斯•斯托克斯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提高國際形象的手段在近幾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美國為例,斯托克斯介紹說,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最新調查顯示,雖然在總體水平上不喜歡中國的美國民眾人數超過了喜歡中國的人數,但如果按年齡段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當中,喜歡中國的人佔大多數。斯托克斯說:“中國採用的這些宣傳策略對年輕人的效果要遠大於中老年人,因為年長的人不傾向於使用Facebook、Instagram或其他技術。”
美媒:美國IT企業在中國想玩卻又贏不了
美國《洛杉磯時報》2016.12.26文章,原題:美國公司想要參加中國的遊戲。但他們就是贏不了 2016年1月,視頻網站Netflix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全球擴張計劃。目標是把美國的熱播劇推向全世界,包括最終抵達中國。但不到1年,在其他地方一切順利的Netflix擱置了在中國的流媒體計劃。公司轉而採取向中國公司授權部分內容以換取“微薄”利潤的方案。對於一些有雄心壯志的美國互聯網企業來說,中國夢逐漸消淡。谷歌退出中國搜索業務6年至今,美國公司似乎願意遵守中國的遊戲規則——但他們卻還是贏不了。
一波波的加州公司懷著打入中國市場的自信,期望用科技和資訊 “解放”中國市場,但最後都鎩羽而歸。科技顧問比爾•畢曉普說:“每一代都認為自己會找到辦法,但中國政府在審查方面和管理市場上棋高一著。這些企業在中國嚴格的審查體系下很難與已經發展壯大的中國巨頭競爭。”臉譜網曾對中國發動魅力攻勢,但成效寥寥。而在扎克伯格學漢語的這些年裡,中國國內的科技產業也迅速發展,就算臉譜網能進入中國市場,他們也將與有活躍用戶超過8億、已成為社交、新聞和電子商務的一站式聊天服務平台的微信競爭。駐上海的SOSV創業投資公司合夥人賓威廉說,“我想,臉譜網在中國'他們有什麼優勢'?他們的產品被中國本土公司超過很多了。”在這場遊戲中,已進入中國市場的領英和微軟在中國網絡空間也非主角。亞馬遜網站面對阿里巴巴的競爭步履蹣跚。蘋果最初大獲成功,如今逐漸被本土新秀超越。
雖然很多巨頭在中國遭遇滑鐵盧,但中國市場太重要了。美國科技公司仍在推動,他們指望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能助一臂之力。目前,想要進軍中國的美國公司常談論“領英模式”(意味著與當地企業建立密切關係及與中國政府合作),這被很多美國公司視為一把能進入中國市場的“金鑰匙” 。他們目前的做法是,走一步算一步,不停地摸索。有些公司是永遠不會放棄的。
美媒:中國媒體海外"圈粉"見效老外對華有好感2016-12-27中國網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報導稱,近幾年,一些西方的傳播技術和理念隨著跨國企業的進駐傳入了中國。而中國在利用國際社交媒體方面,手法可謂越來越“爐火純青”,在諸如推特、YouTube、臉書等平台上聚集了成百上千萬“粉絲”。如《人民日報》推特賬號“People's Daily, China”的關注者達261萬人;新華社推特賬號“China Xinhua News”的關注者達695萬人。
澳紀錄片揭“中國威脅論”真相:美曾花40億美元造謠2016-12-13
上周末,澳大利亞著名記者兼導演約翰•皮爾格歷時兩年拍攝的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在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紀錄片頻道播出。
這部旨在“打破沉默”的影片用事實證明,美國一直叫囂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但實際上真正在亞太地區“耀武揚威”並構成威脅的是美國。
形成包圍中國的巨大繩索
目前住在英國的皮爾格告訴RT,在西方,“中國威脅正成為大新聞,媒體敲擊著戰爭的邊鼓,讓世界準備好將中國視為新敵人”。然而“新聞中沒有交待的是,中國本身正面臨威脅”。
皮爾格在紀錄片中稱:“美國(軍事)基地用導彈、轟炸機、軍艦等形成了一個包圍中國的巨大繩索,從澳大利亞穿過太平洋到亞洲甚至更遠的地方。”
皮爾格本月2日在美國《反擊》雜志網站撰文稱:“二戰後美國領導的最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增強正在進行中……與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煥發新生類似,中國經濟力量的崛起被稱為對美國統領人類事務的‘神聖權利’構成‘存在性威脅’。”
操縱媒體刻意制造敵人
皮爾格拍攝的紀錄片同時暗示,美國廣為傳播針對中國的刻板印象,阻止輿論了解“中國真實的樣子”。
他刊登在《反擊》雜志網站上的文章也指出,2014年,以所謂的“信息主導”——即操縱媒體或制造假新聞——為由,美國五角大樓燒錢40多億美元,發起針對中國的宣傳戰,將中國描述成“自由航行”的威脅。
皮爾格指出,隨著世界經濟力量重心迅速向亞洲轉移,美國以在該地區部署大部分海軍力量作為回應。
“在華盛頓,這一大規模軍事力量集結被稱為亞太戰略轉移,目標就是中國,”皮爾格說。
“對美國未受挑戰的軍工業而言,每年的獎勵就是從近6000億美元的國防花銷中獲取巨額利潤,”皮爾格說,“最聰明的武器需要敵人。”
台灣網友:不好啦!我們被大陸用語滲透了!2016-12-09觀察者網
2016年年初,大陸網友上Facebook和台灣網友交流了一波表情包,現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也逆著“太平洋的風”吹到了台灣。比如現在台灣很多新聞主播都改稱“影片”為視頻,有些藝人則直接把“網路”稱為互聯網。
天涯論壇7月11日轉載了台灣PPT論壇在7月10日發的一個貼子,主題是“台灣已經把哪些大陸用語內化了”?不到一分鐘,就有網友秒回:
………
回應
最後一句要贊:中國各省都有各自的習慣用語,台灣省也是其中之一!
藍廋香菇天天都有台灣節目講!
互聯網時代,大家都是相互影響的,大陸一樣接受了很多外地的詞
灣灣的用語在大陸流行是很正常的事!大陸的用語來源豐富,兼收並蓄。進入台灣是順理成章的事啊!怎麼灣灣會大驚小怪?最好查查腦容量!
坐井觀天,大陸這裡十幾年前也說影片的,而且視頻這個詞原來是電子科技工業的專業用語如視頻輸入輸出接口等,嚴格來說,視頻信號裡是不包括音頻信號的,而影片通常是包含影像和聲音兩個信道的。
萌萌噠、顏值這些詞受倭人自治區影響較大
現在中文裡全是日語風格的詞彙,不提也罷
哪裡來的全是日語風格的詞彙?預想,進發,本心,其實不少是舊中國的詞彙,到日本轉一圈回來就變味了。去動漫論壇經常會覺得裡面都是中文很差的日本人。那些動漫字幕也是經常直接用日本詞,年輕人愛看又容易受影響,久而久之,中國就全是中文很差的日本人了。不過,雖然大陸現代語文在詞彙方面受日本影響很深,但文法語法卻是被西方帶歪的,我覺得這個問題更嚴重。
我說漢語整體上對倭語影響遠大於反過來。有錯麼?
日本也是漢語文化圈的一部分,有一些詞語反饋給整個漢語圈也屬正常。
現代中文裡存在外來語是不可避免的,但也都是經過國家語言工作者細心斟酌後才使用的,比如乾部、坦克,謝爾曼坦克,台灣讀音就成了雪曼坦克。奧巴馬台翻歐巴馬 克林頓台譯柯林頓 希拉里台譯希拉蕊…….
飛彈/導彈,大陸用導彈一個詞就能更清晰、更有確定性的對它進行描述。
灣灣這個黑底白字的BBS看得眼晴都花了.這是台灣什麼論壇? 顯示界面還是上世紀用的吧,這麼土里土氣的。
ptt,不是tpp也不是ppt也不是ttp,而是ptt……
受不了擼,這是智商測試題嗎?
想起看過的一本台灣小黃書,開頭說打手槍,結尾說擼
所有評論,我就服你。
http://www.guancha.cn/Celebrity/2016_12_09_383611.shtml
回應
這有啥奇怪的?人家扭腰時報發起狠來,連自家大統領都黑,黑你TG是看的起你,咋的?你不服?
特朗普狠罵紐約時報!特朗普:“我看《紐約時報》。但不幸的是,我要是不看的話會多活二十幾年”。
感謝西方和國內部分刻薄而偏見的學人成功掩護了中國崛起
西方媒體從來都是歪曲報導的.他們不這樣寫時就值得中國警惕了,那肯定是中國做錯了。
西方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們首先灌輸人民他們有民主自由新聞自由,然後說什麼都沒有人懷疑。而人性本來就自我感覺良好,所以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之後即使發現自己被洗腦了也會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即使我們的媒體黑了中國但中國的問題也是存在的,不民主也是說事”。這樣他們就能重新找到心裡的平衡與優越感。但長期在中國生活,這種自我維護的優越感經常被現實衝擊,所以會有些人變得極端反華,就如那個奔馳的高管和一些在中國大學教書然後用VPN在外國社交媒體上天天黑中國的教授。
http://www.guancha.cn/liuchengliang/2016_11_24_381641.shtml
在我們所調研的十多個省份中,寧夏自治區各級政府在扶貧方面的重視程度以及政策執行力度無疑是最大的。只可惜,美國記者選錯了誹謗攻擊的地點,做得實在不怎麼高明。
移民區要實現脫貧攻堅,依舊是任重而道遠。對於農民而言,既要在新環境下探索一條增加收入的路徑,改變過去以農為本的家庭經濟模式,也要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盡快融入當地的社會生活,注重有品質的家庭積累與發展,而這些都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為了幫助移民脫貧,地方政府制定出了精細、系統的扶貧政策,不僅讓市縣兩級七十多個部門與貧困戶對接幫扶,還積極主動得幫著移民區發展產業,吸引農民就近務工。
對村莊中很多婦女來講,在過去的生活模式中,她們的角色就是在家種田、帶小孩、做家務,接受的教育很少,如今她們已經逐漸適應了在周邊打工的生活節奏。而男性勞動力則更多到周邊區域務工,與此同時,政府也在積極地幫助他們尋找務工機會。
為了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子,扶貧政策對於教育也格外關注,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提高移民村的教育質量。在這場浩大的移民安置與扶貧攻堅戰役中,一些政策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農民也難免有些抱怨。但是更重要的是,農民已經漸漸地認可並且習慣了新的生活模式。
只要心存改變的希望,只要肯努力得付出,那麼日子總會比過去要好。無論是廟廟湖村的農民,還是在那裡駐村工作的各級幹部,他們都在為新村默默付出著。
圖4 廟廟湖村村委李晶帶著四歲的兒子在加班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當我夜裡十點多整理完當天的調查筆記時,發現村委委員李晶還在辦公室匯總扶貧工作的材料,四歲的兒子陪在一旁,在媽媽的懷裡就這麼等得睡著了。那一刻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陪著她們走出門外,淒冷的夜空中竟莫名得多出一份暖意。
李永(化名)是來自西吉火石寨鄉的移民,在他看來,貧困不僅在於經濟發展的滯後,還在於人們思想觀念的落後。他發現,家鄉的生育觀念與遷入地形成了強烈反差。在他們看來,女兒總歸是要出嫁,養兒子才能防老,才能夠傳宗接代,這種觀念使得女性的地位一直都比較低。然而,這種養兒防老、重男輕女的觀念讓當地農民正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煎熬。
李永兄弟姐妹原有十個,因為條件不好,有四個沒有養活成人,最後剩他們三個兄弟和三個姐妹。他是家裡的老大,最小的弟弟比他小26歲,父母去世時最小的弟弟才7歲。因此,一直都是他把弟弟養活成人的。
對於2002年,李永記憶非常深刻。那一年,他22歲的兒子和30歲的弟弟同時結婚。回憶起當年,他說“把自己累得喝水的力氣都沒有了。”因為兩個人結婚的彩禮都是三萬多,總共六萬多元,這對於他們來講是一筆巨額開支,但是兒子和弟弟好不容易找到對象,彩禮再高也要付。當時家庭積蓄不過一萬多元,其餘的錢都是他跑前跑後去借的,一百、兩百,一千、兩千……能藉的人都藉了個遍,他很清楚得記得直到給弟媳家送彩禮前的那個晚上,都還在藉錢。
即便支付了高額彩禮,千辛萬苦得完成了人生任務,但是對於農民來講並非就到了高枕無憂的地步。在傳統社會中能夠成為村莊公共事件的離婚正在變得司空見慣,年輕人閃婚-閃離的婚姻形態刺痛著農民。
李永雖然在2002年千辛萬苦得支付了三萬多的彩禮給兒子娶到了媳婦,但是還不到三年,小兩口就離婚了,女方把兩歲半的孩子也帶走了。離婚不僅僅是李永家的個案,他所在的生產隊就有好幾對年輕人都是這樣,有的是女方嫌棄男方家經濟條件太差,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有的是兩個人脾氣性格不和。而女性離婚之後,一般很容易都能夠再婚,甚至還能要到比初婚更高的彩禮,但是男性一旦離婚,就很難再娶。
因為離婚重返光棍和無法支付彩禮成為光棍的現象正在多起來,李永所在的村民小組三十五歲以上的單身男性就有十多個。這些男性青年身體都非常健康,就是被高額的彩禮壓迫得無法找到媳婦。村里常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本事拐一個,沒本事幹受著。”
五、遷徙就是為了希望
要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要斬斷窮根,移民搬遷是必然選擇,沒有農民對此持懷疑態度。更不知《紐約時報》的陰謀論從何談起?便捷的交通、良好的教育以及方便的水資源供應與移民往日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麥在年份好的時候可以達到畝產200多斤,差的時候僅有幾十斤;
土豆在年份好的時候可以達到畝產2500多斤,差的時候是幾百斤;
胡麻在年份好的時候可以達到畝產100多斤,差的時候僅有幾十斤;
蕎麥在年分好的時候可以達到畝產200多斤,差的時候僅有幾十斤。
四、為何貧困——以農為本的生活模式
在打工潮早已席捲全國的時候,西吉農民依然是以農為本。農民戶均土地面積雖然比較多,但是地塊分散,農業耕作基本依靠人力和畜力,根本無法使用機械。即使能夠使用機械,機械成本也會遠遠高於作物收成。
以農為本的觀念決定了農民的生活模式,他們一年到頭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根據農時來安排,從而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每年從3月到11月,農民種土豆、種胡麻、種小麥、放牛羊,然後收土豆、收胡麻、收小麥、賣牛羊。從11月到次年的3月份,由於氣候寒冷,整個地方都進入到了冬閑期,農民基本上都是在家中度過漫長的冬季。
在這樣的農時安排下,男性一年能夠外出打工的時間不過兩三個月。並且這樣的模式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農民很少去考慮該如何改變這種模式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一年到頭的農業勞作,不過是一種自給型經濟,即小麥、胡麻完全用於自給,即使多了,下一年也一定會繼續種植,他們必須考慮萬一來年作物絕收了怎麼辦。
土豆、牛、羊可以換取一點經濟收入,而這些收入的投入和產出時間又相對漫長,具有一定風險,唯一獲取比較快的收入就是打工了,但是一年打工的時間也不過兩三個月,並且主要是依靠男性勞動力,收入主要在萬元左右。
關鍵字: 寧夏農村寧夏西海固農民遷移扶貧紐約時報歪曲事實
這樣的生活模式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規範,受文化宗教和農業生產的影響,農民在生育方面更加傾向於多生。現在三四十歲的人,每家至少都有三四個小孩,有五六個子女的也很常見。
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子女教育成為了家庭發展中的次要選擇。很多人小學都沒有畢業,甚至沒有讀小學就幫著父母種田、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這在女性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以廟廟湖村為例,30歲以上的婦女,80%都是文盲。而男性由於缺乏文化,外出打工大都只能選擇低技術含量的工種。由於一直比較封閉,文化模式的慣性讓這裡的世界與外面相比都慢上一拍。
以整村遷入廟廟湖村的西吉白崖鄉的窯兒灣村為例,窯兒灣村原有六個村民小組,310多戶,1300多人。村莊處於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夾縫的谷地,最南端到最北段的村民小組相距七公里左右。重巒疊嶂,往來非常不便。
白崖鄉處於窯兒灣村的東南方向,如果從村莊最南部的小組翻山越嶺去鄉政府的話,需要走五公里山路,根本無法開車,最多只能騎摩托車,山路陡峭崎嶇,非常危險,要走一個小時左右。
如果開車,從南端走到村莊最北邊的小組,需要七公里,然後再走十五公里才能繞到鄉政府,全程要近兩個小時。沿途都是土路,一旦遇到下暴雨,就會把道路沖垮,車輛無法通行。在通訊方面,信號塔在村莊北部靠近道路的地方,而村莊南部靠近大山的兩個小組根本無法收到手機信號,處於中間的兩個小組信號也比較微弱。
圖3 窯兒灣村衛星圖
農民生活吃水比較困難,全村六個村民小組,僅一個村民小組有水井,其他五個小組都靠泉水,並且其中三個小組的泉水遇到缺水期就容易乾涸,需要到其他組拉水吃,遠的要走上三四公里。在政府的幫助下,農民家中一般都建有兩口水窖,一口用來儲存挑來的水,主要用於日常飲用,另一口水窖則用來儲存雨水,主要用於餵牲畜。
村里有一個小學,坐落於中間位置的村民小組。村里的學生上中學的話,需要翻山越嶺到鄉鎮。雖然學生可以住校,但是周末和假期往返學校和家鄉的時候仍然比較困難,一旦遇到暴雨,道路經常被沖毀,就更加危險。交通閉塞進一步阻礙了教育的發展,以至於窯兒灣村至今只有五六個本科以上的大學生,算上大專的話,也不過十多個。
分田到戶時,全村人口不足千人,人均三四畝耕地。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給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政策進一步使得農民的土地分配更加不均。
從1991年到1995年,進入了全民開荒潮,政府在剛開始還進行過嚴控,但是根本無法阻擋農民的開荒熱情,並且地廣人稀、山大溝深,管控難度極大。人口過快增長驅動著農民大面積開荒,而開荒又給自然生態帶來了更大的破壞。
開荒之後,有的人家可以達到人均十多畝土地,少的也有人均五六畝。儘管土地面積比較多,但是產值並不高,完全靠天吃飯,無法灌溉。在種植結構方面,農民主要是種植小麥、土豆、胡麻、蕎麥等作物。窯兒灣村的土質較差,作物產量非常低:
政府在安置過程中,對於民族習俗非常重視,細緻得考慮到了伊斯蘭不同教派的信仰問題,建了四座清真寺。在村莊中調研多天,從來沒有聽到過任何村民抱怨政府不尊重穆斯林的問題,並且在各級政府的大力幫扶下,移民都獲得了很多幫扶資源。
圖1 移民安置的廟廟湖村(美國記者筆下的難民營)
圖2 廟廟湖小學
至於《紐約時報》談起的難民營,更不知從何談起。明明是政府給每戶建了佔地近300平米如別墅般的院落和房子,並且每戶農民只要交1.28萬,怎麼在美國記者口中就成了難民營?如果這算得上難民營的話,那麼美國豈不是8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難民營之中?對自己國家那麼多的貧民窟視而不見,反而指責中國一個給移民高標準建設的小區是難民營,更令人不解的是,竟然說“西海固”農民有著幾十年曆史的土坯房是皇宮。美國記者不是戴上了有色眼鏡那麼簡單,而是眼睛真的有點失明了吧。
在《紐約時報》筆下,村醫家小孩的教育問題同樣是他用來抨擊中國政府的重點,他說“因為無力負擔每學期1000元的費用,這對父母把小女兒從幼兒園領回了家。 16歲的大女兒此前在一所寄宿學校上學,但一年半後就輟學了。”而事實卻是,所謂被領回家的小女兒正在讀學前班,大女兒的確是輟學了,輟學還真不是因為經濟問題,而是個人不願意再讀書,過去在老家沒有打好基礎,為此村幹部還多次去他家上門做工作。
為了斬斷窮根,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問題,嚴格控制農民子女輟學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基本上沒有負擔,為了鼓勵高中以及大學教育,團委、工會、婦聯等多部門設置了眾多助學金,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可以領取兩千到三千元的補助。除此之外,貧困戶還能夠得到幫扶單位關於教育、生活、務工等方面的支持。更為可氣的是,移民村中30歲以上的婦女80%都是文盲,美國記者不去追溯這些問題的原因,卻對移民當前的教育問題指手畫腳,真不知是何居心。
三、在西海固,是怎樣一種生活
“西海固”地區年均氣溫3~8℃,極端最高氣溫39.3℃,極端最低氣溫-30℃,年降雨量200~700毫米之間,大都集中在6~9月,多冰雹,而年蒸發量1000~2400毫米之間,水源稀缺。由於流水切割及千百年來的盲目墾殖,水土流失嚴重。
如自治區扶貧辦官員為了說明移民搬遷後的生態變化,舉例說那裡現在連野雞都有了,而記者卻故意歪曲為“現在那裡有更多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我們到那裡去的時候,有時還能吃到野雞。”與此同時,借用個別人物的話語故意誇大移民對新村的不滿,卻對絕大多數移民對新村生活環境的讚許充耳不聞。
然後,移民村規劃設計不尊重穆斯林生活習慣,甚至強調政府搬遷移民存在陰謀。“中國的安遷政策至少部分是為了控制少數民族人口,而官員們則可能利用環境原因作為一個幌子。”竭盡所能地美化移民過去生活,又絞盡腦汁地編造他們現在的困難處境,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將其轉化為民族問題。
二、真相與謊言
《紐約時報》的報導用心極其險惡,通過採訪官員、移民等主體,刻意剪裁事實,半真實、半虛假地呈現他們的話語,描繪出一副強勢政府壓迫少數民族的畫面。文中處處刻意挑撥幹群關係、刻意抹黑幹部形象、刻意製造民族問題。
記者著重採訪的是一名41歲的村醫,有六個女兒,一個兒子。村醫在老家經營村里的衛生室,每年有近兩萬收入。到了新村之後,村里有四名村醫,衛生院給每人發放500元/月的生活補助。由於還沒有形成一套如何讓四名村醫協作分工的機制,衛生室主要由一名醫生負責,他沒有競爭到崗位,所以就有怨氣。
由於子女數量多,並且還要照顧母親(村里給評了低保),村醫家很早就被確定為精準扶貧戶,也有專門的幫扶單位對口幫扶。市委統戰部給他介紹了在煤礦的工作,月工資有四千多,他以離家遠,不符合穆斯林習俗為由拒絕了。後來又介紹了一個離家近的工作,月工資兩千多,他以工資低為由拒絕了。
村醫偶爾在家給人看病,但是相比過去,收入要低很多。他自己不願外出務工,天天在家照看小孩,經濟來源主要靠妻子在村莊附近打工。恰逢《紐約時報》記者到廟廟湖村採訪,有怨氣的村醫就講述了一些自己的遭遇,發了發牢騷。我們訪談他時,將《紐約時報》的一些原話念給他聽,他感到非常詫異,說自己真得沒有那些意思,不明白那個記者為何那樣說。
村醫一家是從西吉縣沙溝鄉葉河村搬遷過來的,事實上,他們那個小組當時並不在政府的移民搬遷計劃內。07年山洪暴發,摧毀了村莊內的很多道路,村民多次到鄉政府去上訪,強烈要求納入搬遷計劃,迫使政府更改了搬遷規劃,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政府強制搬遷的問題。
金融時報:中國將引領全球化
中國“移民村”像“難民營”?看《紐約時報》如何歪曲事實
2016.10.25,《紐約時報》記者黃安偉針對寧夏廟廟湖村“西海固”移民安置發表了一篇六千餘字的長文《無望的遷徙:中國的“生態移民”》。報導發出後,引起了各界高度關注。我們的團隊恰好在廟廟湖駐村調研,對於農民搬遷前後的生活狀態對比、政府的安置幫扶政策與實踐有著清晰的了解,而《紐約時報》故意歪曲事實、製造矛盾的做法用心險惡,值得警惕。
“西海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黃土丘陵區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涇源、彭陽等六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自然災害頻發。
根據《寧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規劃》,“西海固”連同寧夏中南部的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被確定為9個扶貧開發重點區縣,國土面積達到了4.3萬平方公里,占到了寧夏的65%;人口256萬人,占到了全區總人口的41%。但是區域內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協調,以2009年數據為例,該地區GDP是150億元,佔全區的11.3%;地方財政收入6.37億元,佔全區的5.9 %,財政自給率僅為6.5%。因此,寧夏自治區政府把移民作為解決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群眾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扶貧舉措。
一、外媒報導焦點
即便如此,在外媒看來,這一系列理所應當的舉措總是有些“不正常”。《紐約時報》的報導焦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移民並非自願搬遷,他們當下遭遇生計問題,生活沒有希望,而過去的生活是田園牧歌。為此,竟然用了一系列聳人聽聞的描述和對比,如“(移民村)更像是難民營,而不是有機的社區……這些曾經在廣闊的山丘地帶放牧綿羊和山羊的人們,現在感覺像是被圈起來的動物,沒有活力,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把握。”甚至還說,“和他弟弟在廟廟湖村的房子(移民村單家獨戶的小院)相比,馬世雄的房子(老家的土坯房)簡直可以稱為皇宮。”
其次,政府強勢搬遷,村民弱勢抵抗,官員毫不關心民生。為了顯示報導的“客觀性”,記者通過外交途徑獲得採訪各級扶貧幹部的權限,但在報導中故意曲解官員話語,剪裁事實,極力塑造強勢的政府以及毫不關心民生的官員形象。
環球時報:香港《成報》的突變必有黑幕 2016-10-12
香港《成報》近日突然變臉,搞得很多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家有77年曆史的中文報紙之前一直被認為是“親中”媒體,但是從8月底開始,它忽然把矛頭對準特首、中聯辦負責人,直到近日,連續在頭版頭條發評論,攻擊中央負責香港事務的領導人。
由於《成報》發起的攻擊只有極端政治立場,而無通常的事實論證邏輯,一看就是在編故事,扣帽子,香港一些新聞從業人士私底下笑稱這家報紙如今成了“大紀元成報”。“大紀元”是法輪功在海外辦的專事造謠中傷的媒體的名字。
《成報》出現如此強烈的異動,不會是出於普通政治原因。因為香港的“反中”媒體有多家,它們也沒有像《成報》這樣幹過。換句話說,“反中”也有規律,而《成報》顯然跳到了規律之外。
促使《成報》突變的原因一定是非常規的,一些分析人士把目光投向該報董事局主席、內地商人谷卓恆身上。谷2014年接手《成報》,但他在2015年犯事,因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遭到深圳警方通緝,據報導他的涉案金額達1.3億元人民幣,他如今已是一名遭到網上追逃的逃犯。
眾所周知,香港媒體都是私有的,老闆個人能對報紙的一些關鍵表態產生影響。《成報》究竟為什麼出現這麼大的變故,只有谷本人和報紙的少數核心人員最清楚。但外界的一些分析卻是合乎邏輯、值得一聽的。那就是:谷一直試圖說服內地司法機關“放過”他,但沒有成功。他惱羞成怒,通過公開惡毒攻擊中央負責香港事務的領導人等洩憤,施加壓力。他還可能想通過展示這樣的對抗,為自己一旦今後去美國等西方國家尋求政治庇護積累條件。
不過谷這樣幹,香港一些激進人士及西方某些人或許會樂於看熱鬧,但大多數人同時也會質疑、看扁他。
有少數境外反華媒體順著《成報》的變臉續編故事,煞有介事地分析此事有什麼“內地政治背景”,這樣的政治意淫著實可笑。倒是這些年內地人不斷聽到看到來自境外的政治垃圾信息,人們的辨別力早已千錘百煉。
如今算得上是紙媒的隆冬,有的紙媒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倒掉了。這最是考驗傳統媒體人職業操守的時候。我們想,《成報》的劇烈異動大概不是該報專業團隊自身的作品,而很可能就是老闆個人“強壓下來”的。期待該報團隊不辱沒報紙的長久名聲,表現出值得新聞同行為他們驕傲的職業道德堅守。
加拿大華裔廳長陳國治肯定中國人權進步被“圍攻” 2016-06-11
近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加拿大批評加國記者提出中國人權問題引起的風波越來越熱鬧。本週,加拿大安大略省公民、移民與國際貿易廳廳長陳國治(Michael Chan)表示,應該從民生的角度去看人權問題。作為華裔此番發聲被看作是對王毅斥責加記者的支持,而被加部分主流媒體和政客的質疑乃至圍攻。加前聯邦移民部長甚至稱陳國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正式大使”,直逼得陳發表聲明重申對加效忠。
陳出生在香港,18歲移居加拿大,是安大略自由黨黨員,從2007年至今任安大略省省議員。2007年2月,陳獲安大略省省長麥堅迪(Dalton McGuinty)委任進入省政府內閣,成為自1993年後首位省稅務廳長。此後,陳歷任省公民及移民廳長、旅遊及文化廳長。2011年10月連任議員成功,並留任省旅遊及文化廳長,曾短暫復任公民及移民廳長。2014年6月,陳再次順利連任,在新組成的內閣中擔任公民、移民及國際貿易廳長。
..........
回應
西方人追求的不是真相,只是立場,落伍是遲早的事情。
民主國家不是允許發表不同意見嗎?不是言論自由嗎?
人權?你們先把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的人權說清楚咋樣? 一群屠夫強盜販毒者的後裔好意思滿世界叫吹滋由冥煮人權?
看來加拿大的民主就是只許說中國壞話的民主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人民生活好、視野更廣,被忽悠的可能性更小了。西方國家道德製高點的人權,已慢慢變成腐朽資本主義社會最後一塊遮羞布!
反中國的任何一切也成了西方某些人的政治正確。
在西方眼裡,如果不是共產黨執政,中國就完美了,說白了TMD就是容不得不同的價值觀。
中國塊頭太大,存在就是對西方的威脅,所以中國即是中國共產黨不執政,西方也不會放過的,那些希望中國不要共產黨就會與西方處好的想法,是單相思。蘇聯—俄羅斯的放棄意識形態的後果,就是一個明證。
沒有了利爪的獅子,就是砧板上的肉。
此人不過是說了句真話,就遭到如此詆毀,這不是打“普世價值”的臉嗎?西方如此對待自己的價值觀,怎麼能取信世人。中國就要強勢發聲,反正你說什麼都得不到西方的同聲,何必在乎他們的反應。”
很奇怪,我們領導人去訪問別國,我們民眾沒聽說要求領導人去給別人加壓,訪問如同談生意,節外生枝不利於談判,這些國家民眾就是要刷存在感,不惜損壞自身利益?
我們沒有話語權,他們造謠、無理指責、欲加之罪有人相信,而我們說什麼都沒人相信
CNN華人員工刊文稱高考失利是一件好事 遭網友諷刺
2016.6.8,CNN刊登了一篇署名Shen Lu的文章,題為“為什麼高考失利是我遇到過最好的事”(Why failing the gaokao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作者為CNN的員工,曾參加2009年高考,不幸失利,進入國內三本學院之後無心學習,之後退學,前往美國愛荷華大學主修新聞。
她寫道,“事實上,我對當年高考失利心懷感激。如果我去了中國某所名校,我便永遠無法感受西方的教育了——這個系統亦不免瑕疵——我也無法理解教育的真諦” 。
CNN將文章推送至臉書和推特,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高考是相對公平的,不可以全盤否定。同時,有網友指出,作者拿著父母的錢支付美國大學高昂的學費,本身便屬於特權階層,與多數考生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以特例代表典型,並不合理。
CNN將文章推送至臉書和推特,網友反映不一。
高考的確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能全盤否定高考:
高考是相對公平的,中國好大學都是公立學校。ps. 中國大學的學費真的便宜。
笑死我了,親愛的沈璐小姐。我完全同意高考不是一切。但因為你父母出得起高昂的學費,你才能轉學到美國。那就是特權,雖然不全是你的錯。所以請不要把特例當作典型。我很欣慰你提到了農村考生,對他們來說,高考是改變人生的機會。
我有個韓國朋友,他說他更喜歡美國學校是因為韓國學校作業太難了……
CNN員工覺得最難的測試應該是測謊吧!
回應
抹黑中國不遺餘力啊,開始噴高考了,高考是最公平的製度了吧,完全沒有門閥、出身的限制,給了所有人同等的機會
這都能被cnn推送?學新聞的門檻真tm低,還是去美國學的,目測一個嶄新的公知即將產生。
難怪CNN越來越完蛋,招人都招些高考失敗的能不完蛋嗎?
還尼瑪三本分數輟學出國深造?沒有錢,你深造個屌?富二代跟我這個農村屌絲說:高考不是唯一選擇,呵呵
不要給自己的蠢找藉口
在中國,考上北大清華又出去留學的不知道有多少,而且國內好多招聘看重的是國內的重點大學,至於出去鍍金回來的海龜現在也沒那麼得瑟了.
每年高考總會有別有用心的來做文章。想搞個大新聞。這不。早上一開手機。野雞網頭條。上海拒絕美國接納。
什麼網
鳳凰網
央視臉書人氣贏CNN…可疑 2016-05-20 經濟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臉書按讚數達2,588萬,超過美國有線電視CNN。 CCTV臉書
中國大陸境內封鎖「臉書」,中共官媒在臉書開的粉絲專頁按讚人數快速攀升,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超過美國有線電視CNN,《人民日報》超越《紐約時報》,有媒體分析,這些「按讚」粉絲大多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緬甸,但其真實性仍引外界懷疑。
這些「高按讚」的粉絲專頁是英文版臉書,中央電視台的粉絲專頁《CCTV》按讚數達到2,588萬,超過《CNN》的2,147萬;《人民日報》則是1,893萬個讚,遠超《紐時》的1,120萬讚。中共官媒的英文版專頁多是大陸的自然風光、熊貓和文化表演,也有南海、美總統選舉新聞,但爭議性話題「雷洋案」和中共黨政相關新聞,則是不見蹤影。
早在今年1月5日,全國網路宣傳工作在北京開會時強調,2016年是網信工作的創新年,要大力推進網路宣傳工作,「讓黨的主張成為網路空間最強音」,將傳統黨建工作與「互聯網+」有機整合,傳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學者張少威表示,雖然這些官媒擁有上千萬讚,此數目在中國大陸並不罕見,因微博名人帳號,就有動輒數千萬粉絲追蹤。臉書是一個接收訊息的平台,但粉絲專頁的讚數不一定等於媒體的收視率,他說,「雖然CNN的按讚數輸給CCTV,但觀眾也可能不從臉書上收看CNN,而是透過電視收看。」
美財經媒體《Quartz》分析《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 China)的粉絲來源後,發現有25%的使用者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緬甸更有1,200萬用戶按讚,相當於緬甸全國臉書用戶的六分之一,導致外界對這些「讚」的真實性引發懷疑。
2015年6月底,《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盧新甯在中俄媒體論壇上說:「《人民日報》在臉書上的認證帳號粉絲數已達460萬,超過《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等西方大報,在全球傳媒中排第二位,僅次於《紐約時報》。」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式媒體監督 禁親中言論 )
歐洲最強大的德國緣何對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吸引力不足2016-05-10 環球時報
“硬實力”來衡量,德國在歐洲應該吸引中國遊客最多:這個國家的旅遊景點和配套設施在歐洲數一數二,與中國的貿易又位列歐洲榜首,“德國製造”也享譽中國……但事實上,“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在吸引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方面,卻遠落後歐洲其他國家。
近來,不少德國華人旅行社和來歐旅遊的中國遊客向《環球時報》記者反映,在申根國家中,數德國簽證最為嚴格。申請簽證時,要求出示酒店預訂單據或邀請函原件等,而且簽證發放速度較慢。德國這種“一絲不苟”的簽證方式,嚇跑不少中國遊客。
德新社稱,法國簽證官數量不多,但發出的簽證卻不少。2015年到法國旅遊的中國人數量接近200萬人次,而德國駐華使館2015年才發放了36萬份申根簽證。德國發放簽證少,除審批嚴格外,還有對中國遊客“不放心”的心理作怪。在法蘭克福機場,經常可以看到德國海關人員嚴查中國人的護照。一些中國遊客的行李箱被海關人員亂翻,且沒有按原樣整理好。相反,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則沒有這種“待遇”。難怪,德新社也為中國遊客“抱不平”,“中國人根本就不是問題群體,也不存在安全原因”。許多中國遊客,特別是女遊客認為,德國缺乏法國的浪漫、意大利的藝術氛圍和西班牙的熱情,過於理性和嚴謹。一項調查還顯示,對中國遊客來說,旅遊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購物和美食。但德國是歐洲公認的節儉國家,奢侈品消費並不是主流文化。再說食品,除啤酒、香腸和酸菜,德國幾乎沒什麼吸引中國遊客腸胃的。此外,德國因華人不多,也沒有其他國家那樣的唐人街。
平心而論,德國近年來為吸引中國遊客做了許多事。如大型商店用中文標註產品種類,機場有中文導購,一些旅館提供電熱壺等。但德國《商報》認為,德國迎接中國遊客的準備要加快,再多給中國遊客些實惠,否則德國將失去許多機會。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7日已表示,德國將在5-10年內給予中國人免簽待遇。
相關新聞
中國遊客首超德國占俄羅斯外國遊客排行榜第一
德國旅遊吸引力大增境外遊客人數創記錄
因經濟不振德國度假勝地俄羅斯觀光遊客銳減
回應
歐美豢養的多個分裂中國、反華組織都落腳在德國。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陸客來台 來去都快的韓流 禁親中言論 )
英國全國記者工會主席斯塔尼斯利特(Michelle Stanistreet)說,將BBC中文部遷到香港危及BBC員工的安全,特別是那些為了追求新聞的真實與尊嚴,曾經批評過北京當局的記者,這無異於把他們推到虎口。
他並認為,如果計畫中在香港新設的10個職位不是由現有記者擔任,從當地新招聘的人不會有足夠的背景知識,確保高水準的新聞報導、保持BBC目前在該地區權威性的獨立發聲地位。
他指出,更加令人擔心的是,這些香港當地雇用的記者沒有英國護照來保護他們、以避免未來遭北京當局可能施加的懲罰。
BBC中文部擬遷香港 員工不滿抗議2016-04-26 中央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宣布,計劃將中文新聞製作從倫敦遷到香港,引發員工不滿,認為將對BBC地區獨立性、誠信度等帶來威脅;但BBC認為,此舉可突破中國對BBC網站封鎖。
只願透露其英文名字為霍華德(Howard)的全英記者工會BBC國際台分部主席告訴中央社記者,去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對BBC國際台投入8500萬英鎊,增加BBC在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新聞報導,其中提及抗衡包括中國大陸政府在內的政治宣傳攻勢。但是BBC中文部並未獲得任何資金。
1941年成立的BBC中文部過去10年被大規模裁員7次,最近一次是1年前,從全盛時期100多名員工,目前只剩下26人,這次BBC計劃再裁減16人,僅留下10名編輯和記者,另外在香港當地招聘10名員工,中文部組織重整計畫是由最近上任的國際部亞太地區經理提出。
霍華德指出,最近香港「明報」依據巴拿馬文件披露香港和澳門政商名人設立離岸公司的細節,招致北京當局不滿和批評,執行總編姜國元日前被解雇,中國大陸這類舉措迫使獨立的香港媒體加強自我審查,同時,中國大陸政府支持的公司已收購幾乎香港的主要報紙和電視台,包括英文的「南華早報」。
他說,未來BBC中文部如果遷到香港,可能會面臨中國大陸政府對媒體報導獨立性的威脅;另外,面對亞太地區地緣政治快速變遷,英國和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大陸之間的長期關係,未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充滿很多不確定性,英國和BBC都需要更多、更強的中文話語權,而不是更少、更弱。
BBC發言人告訴中央社,面對激烈競爭的媒體環境,BBC必須在中國大陸有更多第一手報導,不能依賴在倫敦辦公室製作的報導,更何況倫敦與中國大陸有數小時的時差。
BBC深信,中文部進行組織重整將能提供中國大陸閱聽人富有全球性的獨立與重要新聞,同時突破中國大陸對BBC網站的封鎖與審查。
發言人強調,員工的安全是BBC一直以來很重要的考量,BBC中文部員工未來將能從香港不受任何主權政府的干預進行獨立報導,目前香港已有100多個國際媒體組織。而BBC每天面臨新聞自由的挑戰,未來中文部遷到香港後,並不影響BBC捍衛獨立報導的承諾。
BBC中文部將被組織重整的消息已被「衛報」等主流媒體報導,中文部員工不滿BBC的決定,正透過媒體報導、向文化大臣、外交大臣、國會議員陳情等方式爭取支持,希望推動國會針對BBC中文部被轉到香港一事舉行公聽會。
此外,近年來中國在打造“國家形象”方面也進行了多次嘗試。2009年12月,商務部牽頭製作了時長30秒的“攜手中國製造”形象廣告,並在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等多家歐美主流電視媒體滾動播出。
2011年1月,由國務院新聞辦籌拍的《中國國家形象片》在紐約時代廣場上播出,中國各界代表性人物和普通百姓逐一亮相。觀察者網注意到,該片製作方是上海靈獅廣告公司,2009年在國務院新聞辦的國家形象片比稿中勝出,此後經歷了長達1年的創作。
同年8月,時代廣場又相繼播出包括北京、上海、江蘇、福建等30多個省市的形象片。
2015年春節,一則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首次在英國倫敦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廣場播出。
回應
即使秀那些山水,傳統文化,明星也要少,這些已經放了多少年了,在外國人的印像中中國也就一直是這樣落後形象,該秀的是航母、四代機、052D、99大改、蛟龍號、神舟、北斗,特大橋、高鐵、特高壓、八萬噸水壓機、三一重工、LNG船這些工業和軍事成就,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總要把自己的家底拿出來秀秀,否則如何消除外國人眼中的落後形象,摘掉國內某些人的有色眼鏡和國外月亮圓的態度,韜光養晦但也要有所進取。
很簡單,秀國企是西方反對的;秀迎合西方口味的玩意,不但容易完成任務,而且有油水。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式媒體監督 禁親中言論 話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 《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
外媒:西方公關公司競爭“講好中國故事” 2016-04-22
提起中國國家形象片,許多人一定還記得那部由楊利偉、袁隆平、章子怡等行業代表領銜的《人物篇》,2011年,這部由國內廣告公司打造的宣傳片曾登上紐約時報廣場。如今,我們可能會看到一部風格不同的“新番”了。據外媒21日消息,為了更高效地與西方溝通,中國政府已經分別聽取了五家國際公關公司的宣傳新方案,尚不清楚是否有中國公司參與其中。
路透社21日援引4位消息人士稱,偉達公共關係顧問公司(Hill+Knowlton)、凱旋公關公司(Ketchum)和奧美公共關係國際集團(Ogilvy Public Relations)等已經向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進行了方案陳述。另一消息源稱,福萊國際傳播諮詢公司(FleishmanHillard)和愛德曼國際公關公司(Edelman)也參與了這次競爭。
消息人士稱,這些都是第一輪方案陳述,合同尚未敲定,他們並不知道是否有中國公關公司參與其中。
報導稱,促使中國政府做出嘗試的背景在於,近來中國公司在海外頻遭併購審查,南海局勢緊張,中國政府對異議人士的處理方式引發外媒質疑等。
此外,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2年11月上任以來,不僅提出“中國夢”, 也要求加快提升中國軟實力的步伐, 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 外媒沒有公正地報導中國 ”
參加陳述的一家公關公司的負責人稱,中國領導人意識到需要更高效地同西方觀眾溝通,“他們覺得外媒沒有公正地報導中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位官員回應此事稱,為了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一直同外媒、智庫和公關公司保持著聯繫。
福萊國際傳播諮詢公司的母公司WPP集團和凱旋公關公司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愛德曼、奧美和福萊公司並未回應路透社的採訪信息。
這也不是中國政府首次尋求西方公關公司打造形象。2008年中國政府曾僱用偉達顧問公司幫助推廣北京奧運會,美國萬博宣偉國際公關公司也曾就奧運會向中國提供諮詢。彼時西方媒體曾藉西藏問題攻擊中國政府,火炬傳遞也一度遭到示威者阻撓。
默克爾喝止德媒諷刺土耳其總統:言論自由非無限度
據德媒2016.4.4報導,日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通話時,指責其中一篇打油詩的內容是“故意中傷”。她還表示,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
3月中旬,德國電視一台著名時政諷刺節目Extra 3播出了一段視頻,視頻畫面和背景音樂唱詞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進行了十分明顯的嘲諷。針對這一節目,土耳其方面3月22日緊急召見德國駐土耳其大使。據德媒報導,德國駐土耳其大使今年之內已三次因類似理由被土方召見。
對於此事,德國政府先是維持了一段時間的沉默。隨後,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3月30日回應稱,歐洲的基本價值觀應當得到維護。
“我認為,我們能夠指望歐盟的這一夥伴國(指土耳其)……將與我們分享歐洲共同的價值觀。”施泰因邁爾表示。
同一天,德國政府表態稱,政治諷刺節目屬於德國媒體生態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該國新聞和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對於德國聯邦政府而言,新聞與言論自由不容談判。”德國政府發言人賽博特3月30日表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德國電視二台主持人揚·伯默爾曼日前又在其節目中朗讀了一首自創的關於埃爾多安的“諷刺詩歌”,內容頗為出格。不過,截至本月4日,這段視頻已經從德國電視二台網站被撤下,Youtube網站上的原始視頻亦不見踪影。
賽博特4日向德國媒體介紹,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電話中通知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德國電視二台已收回了這首諷刺詩。默克爾批評這首詩是在蓄意中傷,但她同時強調,德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聞和言論自由。
賽博特援引默克爾的話指出,這種自由並不是“無限制的”。
回應
為什麼呢?公知大V噴子,為什麼諷刺中國就沒有底線呢?這就是西方民主自由嗎?
在德國,罵中國才是永遠正確的,才是永遠沒有風險的.
默尼瑪,刪帖刪到美國去了,Youtube的言論自由逼格又到哪裡去了。
言論自由的限度在哪?
這是一個小秘密,就不告訴你.
言論自由的界限就是自身的利益,歷來雙標的西方喜歡言論自由只是因為自己愛聽的聲音比較大而已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式媒體監督 《謠言》 禁親中言論 )
考慮到其中表現出的德國的畸形政治文化和獨特的政治正確標準,就不難理解像張丹紅那樣一個精通業務的記者為什麼會蒙受不白之冤,也能看出為什麼像長平這樣把“政治異見”作為職業的人能在新聞/宣傳機構混得風生水起。
德國的畸形政治生態究竟是什麼?那就是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其負罪歷史是西方建立、主宰國際政治秩序與道德秩序的條件之一。德國對納粹歷史的懺悔,以及兩德統一後對所謂共產黨極權歷史的反思,成為德國政治正確的一個關鍵部分。因此德國在這方面比其他西方國家,特別是英美這類二戰戰勝國,表現出更多政治敏感和神經質。為納粹翻案,為共黨唱讚歌成了政治打壓和迫害的利器。
長平這些吃政治飯的人就是利用了德國這種政治文化,雖然缺乏起碼的新聞記者素質,但把反華反共當作政治資本,一路暢通無阻。同樣的政治文化卻讓張丹紅這樣兢兢業業的人栽了跟頭;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何清漣這樣一個以西方為標準評判中國的職業評論員當初會指責張丹紅“公器私用”。可以想見,何清漣將長平背離新聞原則利用德國之聲平台泄私憤、自我美化的行為,指責成“公器私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他們的評判標準是政治傾向,與新聞原則和事實無關。
最近德國之聲的中國僱員利用該平台指責中國打壓言論自由,以情緒代替事實,一方面說明了德國比較畸形的政治輿論生態,另一方面也讓人看清一些中國流亡政治人物善於利用西方政治氣氛作秀的特點。
傳媒帝國
第一季度剛過,你被這些反轉新聞咻咻咻了嗎?
媒體:寫離職信的"南都編輯"騙了大家
回應
你何時產生了《德國之聲》有節操的錯覺?
南報原編輯~長平是也。什麼樣的土壤長什麼樣的歪瓜裂棗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式媒體監督 《謠言》 中共為何反維權 禁親中言論 )
當然法新社報導最後不忘加一句,無法證實這封信的來源,也不清楚是在何種情況下所寫,意思是中國官方不可信。中國官方不可信,因此對立說法皆可接受,哪怕是毫無根據的揣測和謠言。這似乎成了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報導的共同方針,也是他們同中國所謂的異見分子聯手造謠抹黑中國的共同基礎。
本來在西方國家,媒體在涉及司法審判和糾紛時,報導受到許多限制,這是為了避免所謂的“媒體審判”,即避免讓司法公正受媒體輿論干擾。但也就是上述原因,西方媒體在針對中國報導的時候,特別是涉及親西方的“自由知識分子”和“維權人士”的時候,他們慣有的避免“媒體審判”的謹慎就會被徹底拋到九霄雲外。
張丹紅事件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德國之聲多年前發生過的“張丹紅事件”。8年前德國之聲中文部記者張丹紅被指“赤化”而被處理。流亡美國的異見人士何清漣指責說,德國之聲中文平台中斷她的專欄,原因是“中國政府給德國之聲施加了壓力”,張丹紅是“中國政府操縱德國之聲”過程中的“執行者”。何清漣指責張丹紅在德國之聲中文平台上發表辯解文章是“公器私用”。據說這所謂的“公器私用”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張丹紅最後被內部處理。
事情的起因是,2008年德國之聲中文部副主任張丹紅在德國電台訪談中引用世界銀行公佈的數據說,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成功地“使4億人脫貧”,這說明“中國共產黨比世界上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在實踐人權宣言第三條方面的貢獻都要大。”此後張丹紅受到了法輪功和中國政治流亡者夥同德國右翼政客的圍攻,促使德國之聲以其違反德國之聲的傳播價值觀為由將其作調職處理。
上面所說的傳播價值觀當然是傳播所謂的“自由民主和人權”價值,與客觀和真相無關,因為張丹紅事件當中除政治觀點和判斷之爭以及德國政治正確的壓力,並沒有討論張丹紅引用世界銀行的數據是否屬實的問題。張丹紅事件是對德國之聲背離新聞價值以及政治偏見的一次暴露。
畸形政治文化
張丹紅事件後,德國59名作家聯名向德國聯邦議會寫公開信,要求“審查中文部過去5年的節目”,而且要求審查德國之聲所有“關於極權國家報導及向這些國家發出報導的編輯部門,包括俄羅斯”。他們還要求審查德國之聲的德國僱員是否曾為原東德國家安全部工作過。
土木:當德國之聲遇上中國,說好的節操呢?
德國之聲中文部的僱員、評論員長平(真名張平)2016.3.19在自己所在的媒體平台發文,指責中國警察“綁架了他在中國的家人”。據長平自己解釋,中國警方非法拘押他的家人是因為他在德國之聲發表敏感評論以及關注失踪的媒體人。
號稱是“中國最著名的時事評論家之一”、“自由知識分子中的代表人物”的長平還在聲明中說,當局帶走他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因為當局要求他們聯繫在德國的長平,讓他停止發表批評中共的文章,否則治罪。
作者在給人中國十分忌憚這位評論家及其文章的印像後,又撰寫題為“自由沒有交易”的文章,表達了“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決心,甚至表示要在“對抗極權、捍衛言論表達和新聞自由方面堅持到底”。
長平家人“被綁架”的消息被德國之聲和其他幾家西方媒體上炒作成了政治要挾和迫害事件。長平的文章對中國官方“綁架”動機作了種種猜測後,偏偏迴避了官方對其家人處理的說法。也難怪,在德國之聲的宗旨原則當中除了說要傳播自由民主和人權價值外,沒有其他媒體宗旨當中平衡、客觀報導的要求。
違背新聞準則
四川公安的情況通報說,“外媒炒作張平其父親張某某以及兩名弟弟被公安拘留一事。經核查,2016年3月26日下午,張某某一家在西充縣扶君鄉罐子埡村6組燒香祭祖,因擅自使用明火引發山林火災,過火面積約40畝。經廣大干部群眾和消防官兵一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將山火撲滅。目前,西充縣公安局對張某某及其兩個兒子依法開展進一步調查。”
雖然長平對BBC記者承認他沒有能力調查,沒有能力了解和評價這件事,但在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卻咬定中國公安綁架其家人是要他在德國閉嘴,是因為他所寫的敏感評論文章。長平如此說的證據或消息來源呢?顯然德國之聲認為,長平本人作為單一消息來源完全可信。
德國之聲報導的遺漏後來被法新社的報導補充。法新社報導說,中國警方在網上上傳一封署名為長平弟弟張偉簽名的手寫信件,信中否認自己被警方“綁架”,他說長平不了解情況,他說,家人因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引發了山火,自願到警察局接受調查取證。信中也要求長平不要發表惡意攻擊政府部門的言論。署名張偉,寫於3月29號的這封信中說,長平執意不聽勸告,家人對他感到非常失望。
中共要搶全球話語權 與外媒負評「鬥爭」2016-02-21 世界日報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9日到中共三大喉舌調研,並於當天主持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習近平要求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提高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與他所說的外國媒體有關中國的負面報導「作鬥爭」。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在互聯網時代,中共擔憂對輿論的控制嚴重失控。
中外媒體在第一時間報導了習近平對新聞媒體提出的上述政治要求。他講的內容十分龐雜,中心只有一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增強中國的全球影響力。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美國政治學者、托萊多大學榮譽教授冉伯恭表示,習近平希望中國媒體的宣傳力度與中國的國際地位相適應。他說「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最重要的國家,只在美國之下……習近平的雄心是實現中國夢。中國夢的內容是什麼?很簡單:富國強軍……習近平的雄心超過了以前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所以他就需要中國在國際宣傳上大量發展,增加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博士表示,中國媒體的宣傳方式比過去有進步,但他對於所謂與外國媒體的負面報導「作鬥爭」的要求表示不以為然。他說,對人家的批評要採取心平氣和的態度,要用事實來說話,而不是一味去鬥爭。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式媒體監督 禁親中言論 《柔性權力》 )
英服裝店襪子裡惊現中國“求救信” 員工稱是惡作劇2015-12-23環球時報
多家英國媒體報導稱,近日接連有當地居民在從服裝連鎖店普利馬克購買的襪子中發現來自中國的“求救信”。寫信者自稱被政府陷害和虐待,現在正被關押在安徽的看守所中生產這些襪子。普利馬克服裝店工作人員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事與他們的產品、員工以及中國供應商沒有任何關係,是一場可笑的“惡作劇”。寫信者丁某自稱是安徽人,39歲,被誣告涉嫌犯敲詐勒索罪,現被強行關押。阿克巴爾說,他對此感到震驚,認為有義務將此事公開。
北京市法理學會副會長吳慶寶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不允許正在服刑的犯人製造進出口貿易產品。他說,有的地方會讓他們參與生產工業用品和日常消費品,但按照規定,企業不能出口此類產品。
回應
輪子們又乾這種事情了
估計又是美國扶持的反中人士所為。
謠言就是謠言,污衊就是污衊!怎麼還成惡作劇了?
呵呵,把愛國表們送進監獄讓他們體驗一下就好了
我有一個同學在監獄,他們日常必須完成監獄給每個牢房下達的生產任務(生產襪子、口罩之類的產品),如果完不成任務結果怎麼樣大家都明白,而他們的報酬僅僅是免費食宿而已。
監獄的食宿還收費麼
誰讓他犯罪了的!在監獄難道還養著他?
(楨:皿煮狗家的犯人巴不得獄中工作!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電視產業的危機與轉機》 中國式媒體監督 禁親中言論 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 《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最後,人才是關鍵。我們的新聞學院和國際關係學院需要藉鑑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和哈佛肯尼迪政治學院的教學思路,加入國際政治、世界經濟與貿易等跨領域科目,培養具有某領域專長的雙語國際新聞人才。(作者是中央電視台北美首席記者)
相關新聞
林治波:自己有底氣才有更多話語權
佔領“主陣地”才能掌握“話語權”
方興東:中國正重塑全球網絡話語權格局
從“去中國化”看“話語權”
楊運忠:對日交鋒,中國要牢握軍事話語權
回應
很有感觸。我國的媒體曾經成為西方所謂自由、民主的人攻擊社會,毀謗共產黨的領袖及英雄的工具。有些媒體成為中國負面的幫兇,只得深思。
對於輿論舞台,我們不去佔領,漢奸公知就會去佔領!千萬不要失去輿論這塊陣地!
話語權缺失是中國走向世界舞台的一個短板。面對西方輿論的攻擊和打壓,我們一直在被動而為、疲於應付。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及其有理有據有力回擊西方的節目主持人和犀利提問的記者應該是我們中國新聞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西方媒體就是軍火商金融大鱷的走狗!
這就是美國長期以來一以貫之堅持“輿論戰”的成果。美國媒體和政府的“共生關係”決定了政府可以憑藉其掌握的資源任意操縱媒體,這比任何公開的新聞檢查制度都要黑暗、都要恐怖、都要有效。美國從未放棄意識形態之戰,十分推崇輿論“狂轟濫炸”的威力,把“輿論戰”發揮到了極致的地步。
王冠:全世界不應只有西方一種聲音 2015-12-23 環球時報
上週日,我和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在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就南海問題進行電視辯論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積極轉載和評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只是盡了綿薄之力,抓住機會說出了一些西方人不願意去思考和麵對的觀點。畢竟,全世界不該只有西方媒體一種聲音。
面對突然而至的鼓勵和支持,頗感意外,備受鼓舞,同時也壓力陡增:在國際輿論的競爭中,中國媒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記得10年前在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的即興問答環節,我被問到將來想做什麼,我說我想“用一種全世界能夠聽懂的方式更好的解釋中國”。我沿著這條路走了整整10年,仍然是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為什麼說“路漫漫”呢?我們來看一組最新數字吧。
美國權威皮尤民調(Pew)12月9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只有38%的美國人對中國有正面印象,這一數字是過去10年的低位。相比之下,90%的美國人對英國有好感,80%的美國人對日本持正面態度。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十分複雜,在此無法做更深入的探討。而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導顯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大部分沒有去過中國的美國人而言,他們對中國的認知來自媒體。而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導近年來卻是越來越負面。
過去4年在美國的駐外工作中,我有機會接觸了很多美國白宮、國會和國務院官員,多次與美國政府幕僚私下長談,同時近距離感受美國媒體涉華報導。我認為負面報導的深層原因是美國社會長期形成的政治文化。
20世紀30年代,美國掀起了逮捕國內共產黨人、渲染共產主義恐怖威脅論的“反共思潮”。
此外,美國媒體和政府間微妙的“共生關係”也決定了媒體常為政府對華政策“背書”。
同中國意識形態的對立,與美國政府戰略利益基本保持一致的“政治正確”需要,很多時候決定了美國媒體對中國戰略和軍事問題的報導角度。
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更加充分的、有感染力的表述中國的國際政策和政治主張,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未來10年互聯網和移動傳媒將成為國際傳播的主戰場,我們應官民並舉,整合民間外宣力量,拓寬外宣渠道。塑造國家形象的思維方式也需要改變,不能將政治宣傳和互聯網外宣傳播畫等號,改變居高臨下的表述方式,讓外國觀眾看得進去、聽得明白。
美國:告訴你為何中國南海行動符合常理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和南海周邊國家在南海部分海域主權歸屬問題上產生的分歧,並不時製造輿論稱中國是南海地區和平的威脅者。然而國外也有明眼人,美國網站2015-12-16發表文章《為什麼中國的南海行動符合常理》,就對南海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闡述,表明了中國南海主權的合理性。
文章稱,從19世紀中期開始,不少殖民國家如英國、美國、比利時、意大利、法國、德國、葡萄牙、俄羅斯和日本先後對中國陸地領土進行了侵蝕,當時的中國主要精力只能放在陸地領土之上,而且當時中國海軍力量薄弱,沒有任何辦法優先維護或保護海上邊界。
直到1887年,中國才開始採取行動來捍衛海洋邊境並將台灣設為省,然而僅僅數年,日本便迫使中國簽訂《馬關條約》佔據了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後,中國才又有機會來劃分和捍衛自己的海上邊境從而擺脫外國的軍事威脅、入侵和控制。
然而隨著中國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中國被迫長時間無法完成統一。而在1970年代開始,西方大國開始承認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位,毫無疑問現在的中國應當繼承1949年以前中國的權利,包括當時中華民國聲明所有的南沙群島。現在,中國聲明主權的海洋邊境包括三個主要元素:台灣及其附屬島嶼、位於東海的釣魚島和位於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島。
文章稱,此前有一些學者、媒體評論員和其他分析師經常聲稱中國對整個南海都進行了主權聲索,這是一個誤解。早在1947年中國就已經提出了“九段線”。因此,當前有不少假設認為當前的海上領土爭端源於中國力量的崛起和中國海軍實力的提升,這其實是並不符合實際的,中國對南海明確的主權聲索已經存在了至少66年。
美媒的報導對南海的歷史和現狀的分析比較符合事實,其實早在漢武帝時期起,中國就開始較大規模地利用南海,宋代以來中國海事發達、南沙群島進入中國版圖。明清時期經營的層次更深,中國漁民甚至在中業島等一些島上建房建水井而它國所無。
2015年10月28日報導的英美海軍航海舊記錄證明,清代和民國前期,只有中國漁民遍布南海各島礁,並在有的島上常年居住。而中國的九段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被國際社會所認可。
另詳參【圖博館】: 中國式媒體監督 禁親中言論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西方如果連這麼點縫隙都捨不得讓出,那麼它們真是要把事情做絕。隨著新興世界的崛起,它們把一些非西方的聲音帶進西方社會,是無法阻擋的自然過程。一定要拒絕這個過程的西方人,他們是在與天道過不去,在跟自己過不去。
相關新聞
社評:意識形態競爭,中國不可犯幼稚病
回應
號稱民主、言論自由的美國,大概進入了老年綜合症狀態,語無倫次且瘋言瘋語起來。美國的民主價值那麼崇高,人人敬仰,幾乎到了放眼天下、舍我其誰的地步,何必為中國意識形態的滲透而傷腦筋而神經兮兮起來?美國從什麼時候變得如此不自信了?真是匪夷所思。因此可以說,美國的民主價值觀、新聞自由,不過是葉公好龍的鬼把戲,是用來忽悠全世界人民的狗屁。
只要階級存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就不會停止,只有白痴才相信什麼狗屁“普世價值”、西方宣傳的所謂狗屁“自由”、“民主”、“人權”,這些東西無一例外的都標註有階級的烙印。
由此看來,“自由女神”並不神,扒下她的外衣也只有裸奔了!
西方做的是對的!只是中國被忽悠傻了!中國應該向西方學習!
你家祖輩都被忽悠了,你煞筆,你怎麼不出走中國去申請政治避難?丟你嗎的祖宗的臉,漢奸
原來西方衰敗沒落,是源於其落後的頑固不化的意識形態,其上層建築對經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阻礙,在製度優越性方面已經落後中國,西方的不自信和自卑在西方媒體上已經反映出來了。
這麼不自信,民主、自由那裡去了?
西方在意識形態上當老大,當絕對正確,早已經習慣了。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文化,他們都是抵觸的。他們抵觸文化多樣性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民主與人權。好了,當東方思想去西方沾沾民主與人權的光時,這可不得了了。世界潮流浩浩蕩盪,瞧著吧,西方正在朝著落伍的方向前進呢。
要論意識形態,五千年中國文明所產生的厚度,深度,是建國兩百多年的美國無法比擬的,中國意識形態在西方的深入人心。只是時間問題!
從此限制他們出境?——這句話問得好。呵呵,他們既然提防來自中國的“意識形態”?可見中國“威力”今非昔比。她釋放的正能量正在不斷閃耀。
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5-11/7903659.html
社評:西方竟防上“中國意識形態滲透”了2015-11-04 環球時報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下屬公司在美國開展一些合作,CRI的一些音頻節目通過美地方電台的頻道播出,這引起路透社的深度“揭秘報導”。該報導說得很邪乎,稱中國在美搞“隱蔽電台網絡”,向美國聽眾宣揚中國的立場,就像CRI乾了什麼“隱蔽戰線”的工作似的。
西方輿論對孔子學院的議論更是此起彼伏,好像生怕他們的孩子在那些中文班裡學漢語時,會被來自中國的教科書和老師們“洗腦”。
美國那家地方廣播電台並沒有受控於CRI,它只是播出了CRI的節目。這樣的合作在世界各國媒體之間不知道每天要發生多少起。《環球時報》英文版每年就要使用路透社的大量圖文內容,還要為此向路透社付費.
還有,《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動不動就對外收費,賣給外國機構很多版面,刊登宣揚那些國家價值觀的文章。這成了美國主流媒體的一種撈錢方式。為什麼不問問《紐約時報》這樣做合法嗎?
中國大學在edX網站開門毛概課,一共才3000多註冊學生,美國700多人,《紐約時報》就不安了。中國每年有幾萬個孩子去美國留學,去英國等歐洲國家及澳、新的也很多,中國是不是應該擔心那些學生在西方被“洗腦”,從此限制他們出境?
中國不知道翻譯了多少西方的思想著作,各大學開了多少門西方理論的課程。中國數不清的人用蘋果手機,據說所有信息和圖片都被蘋果公司給“雲”了。光是麥當勞、肯德基對美國文化的傳播,相當於給中國孩子們開了多少所西方版的“孔子學院”或“孔子課堂”。還有NBA、歐洲三大杯、一年幾十部好萊塢大片,要是有路透社、《紐約時報》警惕性的1/10,中國人還不得被嚇死!
西方媒體所展現的那個“神經質的西方”實在是有點沒出息。就說美國,它並沒有衰落,中國也根本沒有能力對它進行意識形態挑戰。中國互聯網上的“美分”一抓一大把,倒是中國應當從美方的警惕中得到些啟示:我們過去是不是對美國的意識形態滲透管得太鬆了?
此外美國是崇尚“新聞自由”的國家,原來在那裡播些來自中國的聲音,是與這種“新聞自由”相抵觸的。看來西方媒體“很講政治”,很願意主動敦促政府給“新聞自由”劃邊界,它們甘當守衛這條邊界的志願者。
實事求是說,非西方國家普遍有受到西方輿論霸權壓迫的苦衷,它們努力發出一些自己的聲音,至少目前還談不上同西方對抗,只是希望能有一些自己介紹自己的權利,別讓西方對非西方國家的描述成為世界了解它們的全部。
美媒:隱藏在所謂“中國征服非洲農田”背後的大秘密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2015-10-20文章,原題:隱藏在所謂中國征服非洲農田背後的真實故事那是2006年。一個中國官方代表團進入非洲叢林的大帳篷內。剛當選莫桑比克總統的格布扎簡短說了幾句,然後就將講台交給會議組織者馬皮托。“聽仔細了,”一名中國投資者對他的妹妹低聲說,“未來就將是這樣。”馬皮託說:“我們將飛越人煙稀少的肥沃區域。按照計算,我們將在未來5年內接納400萬中國農民,他們將在這片當前荒蕪的區域耕種。”
然而,以上場景是一本小說中的虛構內容。只有在小說中,當選領導人才會支持從中國輸入400萬農民的計劃。該小說反映出西方誇大對中國在非洲的恐懼,而《經濟學家》雜誌的一個封面更使其具象化:一些中國人在“新殖民主義者”的旗幟下騎著駱駝穿越沙漠。
2007年和2008年,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和美國著名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官網,也都先後刊登過類似文章。但這些網站似乎沒有進行過任何核實。即便如此,這兩篇文章的強力敘述都將被非政府組織、智庫、政府機構和雜誌當做“事實”。
因此,我決心到莫桑比克進行實地考察。在那裡,一個不同的故事已開始“成型”。這是一個有關中國逐漸顯現全球商業雄心,以及非洲國家政府關注食品安全的故事。但這不僅與中國有關,還與許多其他參與者有關,例如葡萄牙和巴西。
在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我與當地的一家環保組織會面並打聽我讀過的上述報導。該組織成員稱:“我們無法證實該報導。”我還與世行和其他國際援助機構負責農業的工作人員進行交談,但沒人聽說過報導中指出的中國承諾為種植大米提供8億美元,或因中國人“定居”計劃而引發公憤的事。
與此同時,中國湖北省某國有農墾公司還為莫 桑比克援建價值600萬美元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奇怪的是,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和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官網文章均未提及這項真真正正的投資。(作者德博拉·布羅伊蒂加姆,王會聰譯)
相關新聞
美媒:中國贏得非洲朋友因埃博拉暴發期間仍修水電站?
瑞士媒體:中國投資使萊索托成為非洲主要紡織品生產國
回應
這不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所能解釋,這是西方經濟霸權、文化霸權、意識形態霸權的綜合反應。
財經作家竟稱:解決中日關係的終極方法是“用愛化解苦難”
前有台灣反核人士呼籲“用愛發電”,今又有某財經作家稱,解決中日關係的終極方法是“用愛化解苦難”……對他們來說,愛似乎可以拯救一切,簡直是無所不能。
2015-9-3 ,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儀式開始前的兩個小時,自稱為“基督徒”的@蘇小和在微博說道:“二戰時,美國和日本是死敵;七十年後,美國和日本是最堅定的盟友。這才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通常情況下,用愛化解苦難,將仇恨轉化成友誼,才是對苦難最好的保存;而那些繼續在苦難中咬牙切齒、怒目金剛的人們,只能一直活在苦難裡。”
此言論一出,雖引來同是微博大V的律師袁裕來、鄢烈山等排隊轉發點贊,但更多的,則是來自網友的質疑聲。
@蜉蝣半夏:我記得,政治書上說過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都是建立在國家利益上的。一致的利益成就友國,而相悖的利益就成為敵國,沒讀過書就不要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紅星閃閃的尤彪: 美日之間的友誼和盟友關係是建立在主人和僕從,男人和小妾關係的基礎上,他們之間的愛也是孽障!是炮轟,原子彈轟炸,佔領,強姦改造的結果,是亞伯拉罕和埃及女奴式的愛情,他們之間有愛情嗎?
回應
看過他的微博,把基督教吹上了天,中國人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不對的。
此類應當送至寶島,那兒急需發電動力……
聽聽大V怎麼說
大V,指的是在新浪微博上十分活躍、又有著大群粉絲的公眾人物。
http://www.guancha.cn/TingTingDaVZenMeShuo
相關新聞
天津爆炸,大V竟說是“衝鋒隊的又一次傑作”
日本向中韓抗議稱安重根是“恐怖分子”
閭丘評安重根:現在看就是恐怖主義
劉瑜稱中國模式很難推銷
張維迎:中國創新超美?我活著的時候沒戲
艾未未沒罵政府,西方不高興
軍報:抹黑雷鋒的六種人
軍報:堅守網絡陣地不能光靠"自乾五"
細數高引用率學者榜單大V都去哪兒了
公知路是怎麼走歪的
應當區分專家與公知
駁郎咸平教授“央行濫發貨幣”說
圍觀大V、名V能改變中國?
任志強:取消證監會股市可能會更好
李開復:不能多上微博,癌症嚴重了
揭秘微信大V羅輯思維如何煉成
“立二拆四”:“炒醜”是為了迎合網民
業內人士駁葉檀:財經評論不是寫小說
袁立稱“X射線是耶穌之光”
袁立回應“當公知後智商歸零”:放屁!
閭丘露薇離職 盤點10大爭議言論
公安部起底"維權"黑幕多名"死磕"律師被捕
鋒銳律所接受境外資助 部分律師曾見美反華議員
大V禹晉永因詐騙罪終審被判11年
BBC拍中國祕密 網友嗆又黑中國 2015年08月30日
英國廣播公司(BBC)繼拍攝紀錄片《中國式教育》後,再推出一部以中國為主題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祕密》,全片以英國人的角度探究中國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總結出「服從權威」、「管教溫和」、「不和錯的人交往」等7項社會價值,首集影片《適者生存》於日前推出後引發討論,引來大陸網友批評:BBC又在黑中國。
BBC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祕密》共計3集,第1集《適者生存》,英國女記者以實際走訪的方式,前往問題少年訓練營、「戒網癮」學校、「網吧」等地拍攝,還訪問了職業網路遊戲玩家、在北京準備考大學的高中生以及大陸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聰。
專訪王健林子王思聰
「中國人為什麼聽話」、「為何網癮大」、「是不是生活壓力大到要逃避現實」等疑問,為首部紀錄片的核心問題,女記者在採訪後,認為中國的青少年現實生活與課業壓力太大,才透過網路遊戲來逃避現實。此外,她在前往北京某高中體驗校園生活時,對於一名女學生向她表示,大學學歷將影響就業前景,也無法全然理解。
為論及電玩風靡中國的原因,BBC還專訪了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之子王思聰。IG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王思聰說:「人們很少抗議,抗議也沒用。」在中國無法脫離「體制」生活,每人都必須遵從政府的主流思想,「逃離體制相當於自殺」,且青年學子的日常生活在學校,在家都是讀書,唯有在網路世界,可以脫下面具,表達心中所想,不迎合主流價值觀。
網友認拍攝預設立場
該名女記者在節目錄製完成後總結出7項中國祕密,包括:中國人傾向服從權威;學校的管教方式不如想像中嚴格;中國青少年在選擇朋友上,不和「錯的人」交往;婚姻在中國是嚴肅的事情;對中國女孩而言,雙眼皮比隆胸重要;人們熱衷於電子遊戲;雖可見如蜘蛛和驢肉等「可怕食物」,但美食確實多。
許多大陸網友看了影片後,認為女記者的提問及結論已預設立場,引來不少批評。網友「慢駱駝」回應「BBC=傲慢與偏見」;「deadbody」認為,BBC等西方媒體告訴全世界都在水深火熱中,唯有西方才是極樂世界;另一名網友「47生」稱,英國除了高福利外,真不知道還剩下什麼。(旺報)
另詳參【圖博館】:《強國之鑑》禁親中言論 中國式媒體監督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電子殖民主義》 《電視紀錄片創作》《英語帝國》
加媒:多國遊客比中國遊客素質還要差美遊客上榜
加拿大《世界日報》2015-7-1文章,中國遊客常招人詬病但其他國遊客也不好 中國部分遊客在國外的各種不良習慣常常招人詬病,但加、美、英、德等國的遊客好不到哪裡。
根據旅遊網站Travelzoo日前公佈對將近1萬位中、加、美、英、德五國遊客的問卷調查。
調查發現,受調查者之中,拿走酒店的洗漱用品方面,美國人貪便宜的佔最多:69%; 加拿大人63%;中國人61%;英國人45%;德國人20%。
在游泳池里或海裡小便方便,美國遊客稱冠,高達64%,緊隨其後的是加拿大人58%;英國人46%;德國人44%;中國人41%。
為延長假期而詐病,美國人最多,24%,加拿大人和中國人各有16%;英國人15%;德國人10%。
賴賬方面,在飯館吃完飯不付錢就拍拍屁股走人者,美國人第一,13%;加拿大人9%;英國人8%;德國人7%;中國人6%。
佔座霸位方面,一大早用毛巾搶先佔住沙灘上或游泳池邊的躺椅者,加拿大居首,高達64%。接下來是美國人59%,中國人40%,英國人和德國人各有33%。
報導稱,如果受訪人回答問題時誠實度完全可信的話,那麼中國遊客還不算太差。
回應
中國人太幼稚,西方炒作中國遊客的各種陋習,是西方反華勢力企圖抹黑中國,破壞中國的國際形象.
不可能,黴國是自由的燈塔,怎麼會有這樣素質低下的人呢。美國人都是高大上。全世界媒體都在給黴國造謠!黴國從來沒有什麼槍擊案,更沒有什麼歧視黑人!
哪為何單挑突出中國人呢,難道中國人是高等民族需要特殊標準要求對待嗎?
不要管別人怎麼樣,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素質。我們要做的是創造一個和五千年文明相符的文化素養,而不是在這里和別人比誰的素質更低!
哈哈,西方媒體也正視自己來了
那麼,再用人口與犯錯率的比例,中國人的素質就比你們高多了。
做到這一步已經不錯了,在2008年中國開奧運會的時候,還有些國家以為北京之外都是沙漠呢,你要明白他們長期的被自己國家媒體洗腦所帶來心里疾病,這個病要慢慢治的
很正常!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5-07/6842883.html
俄媒:日媒睜眼說瞎話韓媒也好不到哪去2015-07-01 環球網
俄羅斯 “衛星”新聞網6月30日發表文章稱,日本和韓國部分媒體在翻譯外國受訪者話語時,與受訪者原意大相徑庭,以迎合政治形勢。文章就此指出,“日媒睜眼說瞎話,韓媒也好不到哪去”。
據報導,日本富士電視台一檔節目日前播出韓國民眾接受日本記者採訪的畫面,日文譯文與韓文原話大相徑庭,韓國對此表示憤慨。節目中,一名韓國女性接受日本記者採訪,談論韓國人對日本的態度時,富士電視台節目給出了這樣的翻譯:“我們討厭日本,還不是因為它曾害苦了韓國人?”而實際上正確的譯文應是:“(日本)文化豐富多彩,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國人前往。”當韓國受訪民眾在社交網絡上給出正確說法時,韓國民眾對富士電視台的謊話表示氣憤。
同時,俄媒指出,事實上韓國媒體也會時常使用這一手段,以迎合政治形勢的需要。
2014年,俄羅斯多家麥當勞餐廳因衛生不達標停業整頓。韓國YTN電視台報導稱,關閉餐廳是俄羅斯遭受制裁後試圖對美國企業實施政治施壓。該台還在莫斯科對一些民眾進行了採訪。
一位女孩用俄語說:“我倒希望把所有麥當勞都關了,尤其是俄羅斯的,沒有人需要麥當勞。”而畫面下部的字幕則顯示:“這都是因為俄羅斯政府的政治方針,正所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而另一名外國女孩在接受采訪時說道:“關掉麥當勞會對俄羅斯造成損失嗎?我很懷疑,你們這兒有那麼多好吃的,麥當勞又不是質量最好的。”然而她的看法翻譯成韓語則變成:“麥當勞是美國公司,這顯然有關聯,因為美國對我們實施制裁。”
回應
呵呵,俄國媒體說出了實話!
呵呵,美國的殖民地嘛,不扯淡怎麼討好主子。
所謂皿煮滋油呢?啪啪啪打臉啊
另詳參【圖博館】:禁親中言論 中國式媒體監督黑 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中國變「你國」…網民自斷關係 2015-6-27 世界日報
美國《外交政策》報導,中國年輕網民流行將中國稱為「你國」,而非傳統話語的「我國」,以示自己與中共掌控下的「中國」的區別。
外交政策指,過去幾個月,微博上一直流行這種語言上的「斷絕關係」,每當有荒唐事發生,就會有網友用這個詞指代中國。有名為「小粥鍋」的網友說:「你國這麼多野雞大學,為什麼不勒令關門呢?而是假惺惺的提醒考生不要填報該校志願?」網友「花乳娘」說:「你國股民也是很煩人。套牢就罵國家,賺錢的時候是要把共黨在家裡上香嗎?」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信息學院副教授蕭強認為,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的新陣地,說「你國」的網民通常在政治上傾向於自由派,把自己與「五毛黨」區分開來,「你國不是我國,你的中國不是我的中國」。
回應
聯合報的水準,快追上自由時報了
內地人民對於中國早兩極化,一種閉口開口都是黨、一種閉口開口都在罵政府
又是網民說! 真是NONSENSE NEWS! 我說台灣永遠是中國的一部分! 趕快登上頭條吧!
明報換總編 環時:何解埋怨中央
內地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明報換總編,部分港人怎能埋怨中央。
環時這篇社評,題為「私營香港明報換總編,怎能怨中央」。社評稱,明報1月6日宣布更換總編輯,曾任南洋商報總編的馬來西亞華人鍾天祥最可能成接替人選,「但西方媒體和香港一些人將此事上升為『中央打壓言論自由事件』」。社評稱,明報是私營媒體,最早由金庸創辦,幾經轉手,目前由馬來西亞華商張曉卿所有。「它在香港不是最『反中』的報紙,內地的香港研究者都認為它相對中立,比蘋果日報『強多了』」。
社評質疑,「私人辦的報紙換總編,與中央何幹?」社評續稱,有人認為事件是因為明報「去年10月連續在頭版報道香港一家媒體公司申請電視牌照未獲政府批准,『中央不高興』云云。這在內地聽來太可笑了。中央怎會有興趣和精力管那細,而且何至於要到一家香港私營報紙大動人事幹戈?」
社評表示,香港私營報紙「親中」或「反中」,都是出於它們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內地影響它們的能力,至少目前決不比西方力量影響它們的能力更高。「隨著逐漸靠近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香港輿論變得愈來愈敏感,反對派政治力量受外部鼓舞,空前活躍,這無形中使香港社會跟著高度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報社換總編這類原本正常的事,也要被搞成『政治事件』,香港這個自由港在串味,到處都是政治、政治。」
社評還質疑,反對派力量為了在雙普選前造勢,「似在努力營造悲情,向社會傳播『受迫害妄想症』。這些人利用香港社會面對內地崛起的複雜感受,挑動香港居民與內地的對立情緒,為當前香港種種問題營造了愈來愈缺理性的輿論大環境」。
社評表示,如今在香港說「反中」的話逐漸變成輿論「時尚」,抗議「中央壓制言論自由」,「無論真假都能獲得掌聲。這實在是一種幼稚病。香港決不可能作為與中央對抗的實體保持存在,中國內地在全球的影響日增,西方世界的『親華勢力』在自然成長,一些人宣揚香港只有反著來才是『自由的』,這從根上就錯了,毫不現實……香港民切不可受一些人的挑唆,相信內地要『赤化』香港,以為只有激烈的『反抗』,才能保持自己今天的生活方式」。社評最後反問﹕「最『反中』的《蘋果日報》總編好好的,相對溫和的《明報》,總編卻『被中央拿掉』,這合邏輯嗎?」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若无其事…何必争论!正是『此处无银三百两,隔壁近平未曾偷。』
呵~~可笑的,不回應就是默認,回應、澄清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你不覺得自己很搞笑嗎"?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40123/gb41310y.htm
冷戰心態綁架香港警惕白色恐怖寒蟬效應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冷戰心態綁架香港警惕白色恐怖寒蟬效應。香港版冷戰心態日趨嚴重,從政壇到媒體,在沒有任何證據下,以憑空捏造的所謂「事實」來煽動對立,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泛民主派理性力量被激進力量所質疑,說他們「賣港」;《明報》換總編輯即被質疑是否老闆為討好中共而影響新聞自由。但事實是香港的新聞與言論自由上升到歷史新高點。港人須警惕美國五十年代「麥卡錫主義」時期「獵巫」心態造成白色恐怖和寒蟬效應,損害香港的民主進程。
麥卡錫主義的內容是什麼呢?
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是一九五零至五四年間,肇因於美國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的美國國內反共、反民主的典型代表,它惡意誹謗、肆意迫害共產党、民主進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見的人。麥卡錫以危言聳聽的方式,肆意渲染共產黨員和左翼人士大量滲入美國政府和文化界、外交界、軍界等,在全美形成恐怖氣氛和反共歇斯底里。從麥卡錫主義開始氾濫到徹底破產的前後五年裡,它的影響波及美國政治、外交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麥卡錫主義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也成為政治迫害的同義詞。所謂「忠誠宣誓」和關於「內部敵人」的調查範圍擴大到荒謬可笑的地步,總共有二千多萬美國人受到不同程度的「麥卡錫式政治審查」。許多著名人士如喜劇明星查理.卓別林、「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作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等都受到迫害。
在當今的氛圍下,香港的反對派政治人物的心態如何?
一批反對派政客利用香港一些市民的「恐共懼共」心理,多次掀起「麥卡錫主義」鬧劇,煽動港人與內地對立,與內地人對立,與中央政府對立,藉以攫取政治資本。例如,二零一三年梁振英當選特首,選舉期間,梁振英一再被強指為「中共黨員」,有輿論聲稱香港經歷了「商人治港」、「公務員治港」後,正過渡到「土共治港」時代。
香港反對派大多也是理性的,但近年常被激進言論綁架,逢中必反,終至「反共」變成「反華」,打出「抵抗香港赤化」大旗,「染紅」對手、渲染「赤化」,抹紅是為了抹黑,凡與我意見觀點不對,凡與中國內地有往來,就是媚共投共,就是共產黨勢力。在冷戰心態下,旋即黑白二分,營造恐怖氣氛挑起意識形態之爭。
http://www.chinese.rfi.fr/%E4%BA%9A%E6%B4%B2/20140124-%E4%BB%8A%E6%97%A5%E4%BA%9A%E6%B4%B2 2014-02-03 10:04:57
假新聞自由之名
新快報記者陳永洲從爆料中聯重科國企非法之「硬骨頭」,到承認收錢抹黑1的「賤骨頭」,新快報之羊城集團非但沒包庇、而是整頓開鍘了新快報社長總編輯。反而是島內外反中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以新聞自由/程序正義,在媒媒相護2、批判中共沒新聞自由3。
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怎能容許親中言論4,阿楨館長不怕被打為中共同路人?
怕啥?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一路走來只依理性專業事實戲(謔評)論,不信、有詩為証: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470920
封堵漏油失敗 歐巴馬憤怒、心碎【中央社2010.05.31
英國石油公司(BP)的漏油防堵計畫失敗,墨西哥灣污染情況變本加厲,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反應激烈,他形容這項挫敗令人「憤怒」和「心碎」,他也警告正在著手的新方法可能具有相當的風險。
白宮能源暨氣候變遷顧問布朗納(Carol Browner)也警告說,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可能是美國至今經歷的「最大環境災難」。
過去幾天以封阻和水泥防堵漏油的「封頂」方式,BP宣佈正式放棄,數小時後,才視察完墨灣的歐巴馬對所有方法無效表示憂心。
目前外界焦點放在一種新方法,計畫切斷油井升流管,與油井頭分離,再於漏油處裝上防堵裝置,透過虹吸現象把油收集到海上船隻。
歐巴馬說:「這個方法不是沒有風險,也從未在5000英尺(1500公尺)深的地方嘗試過。」他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等到其他方法都無效後才啟用,這個方法會非常困難,會花上好幾天。」
但歐巴馬強調,兩座減壓井8月完工前,政府「將持續致力以負責任的方式遏止漏油」。
此外,為了防止外漏石油滲入路易斯安那州脆弱的溼地,美國官員今天孤注一擲,準備開始在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建造大規模的沙護堤。
美國海岸防衛隊艾倫(Thad Allen)上將27日核准在斯科菲德島(Scofield Island)建造1.82公尺高的沙護堤計畫,斯科菲德島位於威尼斯海港西南部10英里。
BP或聯邦基金將支付建造沙護堤的費用,測試路州官員計畫沿著海岸線建造一連串的沙護堤圍睹油污的方法是否真能奏效。該聯邦基金是1986年設立,旨在協助處理油污災難。
路易斯安那州州長金德爾(Bobby Jindal)及其他地方官以近乎乞求的姿態,懇請當局允許開始建造沙護堤。他們打算從密西西比三角洲挖掘沉澱物,丟入人造沙護堤。
紐奧良南方普拉克明斯郡(Plaquemines Parish)首長努吉塞(Bill Nungesser)表示,如果聯邦政府不核准,他將從今天起自行興建該郡的沙護堤。
※延伸閱讀》
‧美外海漏油 路易斯安納州告急
‧美史上最慘! BP漏油量每日1.9萬桶
‧BP漏油 美爆二次衰退疑慮
‧Blog/漏油了- 墨西哥灣的大災難
‧ 墨西哥灣漏油堵不住 BP急換新招
‧ 白宮顧問:BP堵漏新法 漏油將暫增
‧ 封堵漏油失敗 歐巴馬憤怒、心碎
‧ 鑽油禁令延長 墨灣石油產能恐大減
‧ 佛里曼專欄/戒石油 就趁現在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633580.shtml
另參本館:《煤礦》 《石油世紀》 《石油耗劫》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向馬總統提議,讓鳳凰及央視的國際新聞落地來解決台灣媒體亂象,筆者雖可理解江丙坤此言確實是憂心台灣媒體及民眾收視品質,但要藉以解決台灣媒體亂象,恐怕沒那麼容易。
首先,現今媒體亂象主因,在於藍綠結構無法跳脫及太拘泥於收視率。以前者來說,央視及鳳凰落地不但無助於解決藍綠結構,反而會讓有心人更能藉以進行政治操作,更形深化藍綠結構;以後者來說,現今電視新聞受限於收視率,新聞產製多朝淺碟的網路話題及渲染力強的社會新聞著墨,不求觀眾可獲得什麼知識,只希望觀眾能定睛收視與吊其胃口,而國際新聞「接近性」不夠,不利收視。即便央視及鳳凰國際新聞落地,也無法刺激各新聞台加碼產製國際新聞與之較勁,各台反而更可能「以不變應萬變」與之進行「市場區隔」。
其次,大陸媒體主播的播報方式太過「正經八百」,但台灣各新聞台競相在主播外型及播報方式上突發奇想來爭取收視,觀眾的「胃口」早已被養大,並被台灣新聞播報方式「制約」,要其「頓悟」收視央視國際新聞培養國際觀,談何容易。況且大陸國際新聞觀點多以「大國」及中南海觀點,來建構播報角度及內容,這些觀點是否和台灣觀點沒有衝突?會不會不夠客觀?而台灣在相關國際事件中之角色定位,也無法藉該新聞形塑與釐清。
因此,要以央視鳳凰國際新聞落地,作為台灣媒體亂象的解藥,確實不容易,畢竟台灣多數的有線電視早有CNN新聞頻道,媒體亂象也未因其刺激而緩解。
但若從另一面向觀之,江把央視鳳凰落地議題拋出仍有其價值,可促使政府更宏觀地討論大陸各類型電視台,不論是新聞、娛樂或體育等頻道落地的議題,倘真能成形,除可凸顯台灣多元民主社會價值、讓台灣觀眾有更多選擇機會、刺激節目內容提升外,台灣的優質頻道在大陸落地機會亦會增加,媒體互動強化,台灣優勢亦更能彰顯。
回應
其實封鎖大陸的節目、那只不過落實台灣的自由是假自由,台式民主是笑話,換言之也就是當洋人「逢中必瘋」的看門狗,又關起門來搞文革
台灣沒有新聞台, 只有商業廣告台, 只有八卦台, 只有綜藝台.
央視有新聞台、音樂台、戲劇台、體育台等十來個頻道,當然誠如其他網友所言,他們的國內新聞確實是一種宣傳,但其音樂台和體育台等經營的真的是有聲有色,主要是他們有上億的觀眾觀賞,廣告收入極為可觀,他們派記者參與世界體育項目的現場直播,或者重金購買播映權。而我們呢?連聘請編譯人員都要衡量計算一下,使得新聞台的新聞多半是台灣的吃喝玩樂,真的看不下去了。
CBox是中國網絡電視臺的客戶端軟件。網友安裝後,可從桌面輕松點擊進入,體驗中國網絡電視臺豐富優質的視頻內容和強大的視頻功能服務。下載地址:http://cbox.cntv.cn/
央視的國際新聞,深度和廣度都不錯,當然新聞事件的解讀有中國視角。這也正常,臺灣的報紙國際新聞常常被美國視角說牽引。央視的國際新聞如果能在臺灣落地,少說也有5%的收視率吧,讓討厭TVBS等以本地八卦和社會新聞爲主的電視台的人,有別的選擇。
局勢如此發展下去,台灣遲早會被老共收拾,悲哉!
我希望台灣能有這個頻道... 看了覺得很不錯。
CCTV 是中共的官方電視台,但是又跟我們所認知的『公共電視』相差甚遠(楨:不也綠獨之私視?)。如果你把他當作『政令宣傳台』是十分妥當的。至於這央視的可信度如何?
江丙坤顯然不了解大陸! 中央電視台(CCTV)的新聞節目,連大陸的知識份子都不看o
全世界的知識份子如果還有美國時間看愛洗腦的CNN或 BBC以及央視電視新聞、、那還知識~個屁阿!份子~個鳥阿?
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本來就是天大笑話,只准獨派的民視、三立、年代和自由時報這些專製造假新聞、製造社會對立的下三濫媒體每天毒害台灣,卻不敢開放對岸頻道!
中國有三百多家電視台,無一不被宣稱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強力封鎖,中國的報章雜誌更是無一不被欺騙人民說什麼台灣自由民主的給全面封殺,此篇居然說開放可以展現台灣的自由,這話說出了台灣不准中國電視台落地證明了台灣根本不是政客及媒體所騙人的自由,還什麼多元價值,根本就是怕台灣人知道真相
詳參【圖博館】:公視怎麼了 禁親中言論 中國式媒體監督 媒體也重北輕南 誰伸手入媒體 自作孽的中時 聯經的農改內戰 自由造假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壹淫媒 媒體殺人 名嘴生存之道 名嘴伶牙利齒 邪者叫獸名嘴 秀才遇到文氓 名嘴治國? 斷章取義的媒體 媒媒相護 名嘴內鬥 《地下電台》 院士之怒 吃飯配電視 N死死活起來了 N死死能幹啥 NCC新生年代 《脫口亂秀》 《懂得SHOW就對了》 民調魔數 2013-04-29 12:34:21
德國媒體惡意制造華人間諜活動事件假新聞
據 2009年12月17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 一條“調查人員追捕中國間諜嫌疑人”的消息最近出現在德國《明鏡》周刊網絡版首頁的顯眼位置。該報道稱,德國聯邦檢察院在慕尼黑搜查了4名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華人的住所,稱他們受指使在慕尼黑對中國境外分裂勢力進行秘密調查和監控。
《明鏡》稱,這4名華人的幕後操手是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爲了引起注意,報道還刊登了一張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的照片,還惡意評論說,“如果相信德方調查員的結果,那麽它就是一個間諜中心。”德國《明鏡在線》由此預測,“此事將爲德中關系蒙上一層陰影”。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明鏡》這篇自以爲爆料的報道之後卻被發現是假新聞。
據德國國家電視一臺等媒體報道,德國聯邦檢察院的一名發言人在接受德國新聞通訊社記者提問時,表示此次僅搜查了4名嫌疑人的住宅,並未逮捕任何人。同時,這名發言人也未證實《明鏡》周刊關于此次搜查活動“與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有關”,甚至連嫌疑人的國籍都沒有提及。
這已不是《明鏡》周刊第一次惡意制造所謂“中國間諜”的假新聞。2007年8月26日,《明鏡》周刊刊登封面文章《黃色間諜》,指稱在德華人及留學生“人人都是間諜”。今年2009年7月,《明鏡》周刊再度爆料稱,有20至50名“中國間諜”在德國活動。(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2-17/0849577679.html
近期,位于美國墨西哥灣的石油鑽井平臺——“深水地平線”起火爆炸,致7人重傷,11人死亡。大約兩天後,鑽井平臺沈沒,受損油井開始漏油。關于漏油的數量,專家們在不同的時間點給出不差別尤爲巨大的估計量,開始時估計每天的漏油爲1000桶,後來又估計是5000桶,5倍于先前估計數量,到5月14日,根據最新觀測錄像來看,鑽井平臺爆炸沈沒造成的漏油量可能70000桶,是此前官方公布的(5000桶)的14倍。
……………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西方輿論立即抛棄了他們在對待其他國家——比如發生在中國的類似事件時的一貫做法,幾乎全都處于靜默狀態,秉持“沈默是金”的信條,紛紛失了聲失了語。如果換作是中國發生類似事件,我們不難想象,那些慣于戴上有色眼鏡看待別人的西方媒體,定會如螞蟻般蜂湧而至,來個鋪天蓋地視覺與聽覺的大轟炸。
第一,他們會派出大量記者立即趕往出事地點,在遇到因爲救災等特殊原因不能有關方面讓記者靠近事故現場時,他們立即會搬出“新聞自由”,“消息封鎖”,“不講人權”等政治性話語出來,指責中國有關部門有意不讓他們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將“單純事件”往“政治高度”提升。
第二,他們會從多個“側面”出擊,通過解剖諸多“細節”,挖掘所謂“內幕”資料,將報道的焦點轉移到與事件關系不大或者根本扯不上關系的話題之上。如什麽企業內部管理是如此的混亂不堪,政府對受害者又是怎樣的不聞不問,事件背後有多麽嚴重的官商勾結與權錢交易,如此等等,似乎他們就是真理和正義的化身。
第三,在新聞輿論的大規模推波助瀾之下,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寡頭們會趁機把石油價格炒高到新的水平——比如突破90美元/桶甚至100美元/桶以上,借機大賺一筆。
第四,他們會以生態保護神的道義姿態高調出場,開大馬力烘托出足以令人發指的系列“生態災難”,做足他們在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問題上高大道德形象。
除了上面羅列的四個方面,還會有第五、第六、第N。。。。。個方面。在西方文明至上,其他文明都無足挂齒的潛意識裏,西方社會那一副副加倍放大了的有色眼鏡只是用來觀察別人的。回想當年中國四川發生特大地震時,西方不是有不少的主流媒體將報道的焦點之一放在工程質量問題上,而且在後來還有媒體名人親自登場,親口說出地震是對中國的報應這樣缺乏起碼人性的語言嗎?在中國發生的“毒奶粉”與“毒餃子”事件中,許許多多的西方輿論曾經做出了與事件無關的大量報道,那陣勢好象他們就不存在類似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似的。就是前一段時期發生在中國西南一帶的嚴重旱災,不是也有不少西方輿論采取他們慣用的“栽髒”方式,將此歸咎于中國興建的水利設施,甚至不懷好意地趁機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友好合作關系嗎?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西方社會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時,他們的輿論並沒有在那裏有意起哄與火上澆油,同樣的道理,發生在非西方社會的類似事件,我們也不希望來自西方社會的輿論伺機起哄與亂上添亂。
西方輿論界應該放下他們長期以來自我標榜的裁判官身份,盡快抛棄那副專門用來觀察與評判別人的“有色眼鏡”,切實回歸到平常心態,正確對待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就象正確對待自己國家發生的事情一樣。如此,才能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好交流,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人類文明水平的普遍提升和世界各國的繁榮進步。
回應
此貼要頂,主要是因其揭穿了西方媒體所謂公正,公開的實質。
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他們美國佬是遭報應了呢?!俺是個小人,喜歡以同樣的方式反擊同樣是小人的他們...9.11,嗨...不瞞您說,俺和一幫朋友專爲這事聚在一起開啤酒大大地慶祝了一回...嘿嘿...
什麽都別說,強大才是硬道理.
問題是西方國家爲什麽非得用“有色眼鏡”對待中國呢?能解釋這個問題嗎?
中國發展出跟他們不同的文明和政治制度,他們一直宣稱中國從1949年起就開始加速走向滅亡,不難理解,他們當然不會放過任何爲自己辯護的機會,爲此甚至願意放棄任何道德和良知,包括滅絕人性的利用地震等自然災難的機會攻擊中國,裝B擡高自己。
我們應該大肆報道這件事,反正西方媒體總是反華辱華。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15982 2010-05-22 12:03:04
日耳曼民族果然剽悍
不畏UN常任理事國中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而敢公開抵制親中媒體言論
完全不給中共留情面...
你有所不知
德國只不過藉此拉近與美國的關係罷了
美國ㄚ~
現在可是深陷可謂經濟大蕭條及能源危機以來
最大的金融危機(甚至超過以往)
恐怕自身難保囉~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657/20050929095449
與女人何干?德國是堅持民主人權的!
乖!乖!民主人權發源地法國反而親中了?
全為國家利益啦!
看下這波美國金融危機
德批美,中反而挺美 2008-10-01 06:38:41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