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自七○年代末期中共開始採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及美國與中共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以來,雙方經貿關係的迅速發展,己對世界經濟造成廣泛的影響,同時美國對中共出口管制政策的逐步放寬,以及高科技和有關工業技術的轉移,將助長中共的軍事潛力,並改變亞洲的政治面貌,引起世人的注意和關切。為此,本書主要是就近年來美國對中共技術轉移的政策、途徑及實際情況的分析,探討技術轉移對中共經齊和雙方外交關係的實質影響,以及技術轉所面臨的限制因素。
是過時了,而且不只是資料、連技術管制的觀念,也跟不上《10倍速時代》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833015/20070702060923
難怪少見相關技術管制之著作出版,連後貼博碩士、期刊論文,都跟不上下述新聞發展:
中芯 IBM牽手 投產12吋45納米晶圓【聯合報╱胡明揚07.12.28
何美玥:12吋晶圓廠沒必要登陸【經濟日報╱林淑媛 07.12.28
中芯擴產 12吋產能進逼台積電【經濟日報╱陳碧珠、08.01.30
美台商會籲下屆總統開放12吋登陸、台主攻18吋【聯合晚報08.01.30
晶圓廠 迎接18吋世代【經濟日報╱陳玲君08.03.16
12吋晶圓開放登陸 和艦案將解套【聯合報╱丁萬鳴08.06.27
12吋晶圓廠登陸 馬:合理且必要08/07/11
飛索中芯 合作43奈米製程【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08.08.2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33/20061127063004
美台政府比起歐日政府更保守,老是在廠商後面限制。
去限吧!愈限,中共的高科技愈進步。比如還在限8吋、微米級時,人家早就有12吋、奈米級。
吳宗憲《美國對中國出口管制之研究》,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2006年博士論文
摘要:論文在於提出一個分析美國出口管制的理論架構,探討美國對中國出口管制的起源、轉變、策略與面對的挑戰。冷戰至今美國對中國出口管制,主要基於新現實主義強調的國家安全與新自由主義強調的經濟利益為考量,並視美國面臨的國內外政治與經濟環境的轉變而調整。冷戰結束後美國並未廢止冷戰期間建立的單邊與多邊出口管制制度,911事件後美國更以反恐怖主義理由強化出口管制,並順勢將崛起的中國納入主要管制對象,達到美國的全球治理目的。美國建立的出口管制制度,具有彈性反應、等待機會的政策特質,對我國在兩岸關係、國防與外交政策制定上產生重要的啟示。
http://etd.lib.nsysu.edu.tw/ETD-db/ETD-search-c/view_etd?URN=etd-0702107-170605
張志豪《美國技術出口管制與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問題之研究》,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摘要:觀察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美國對兩岸技術出口管制政策的差異無疑是兩岸發展程度與技術設備水準不同的主要原因,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仍能領先中國的關鍵。中國已傾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以其豐富的政府資源以及內需市場的吸引力,其發展潛力無庸置疑,未來台灣能否繼續維持目前的領先優勢,除了台灣政府的管制政策之外,美國對中國技術管制的態度將是主要關鍵。
http://etd.lib.nsysu.edu.tw/ETD-db/ETD-search-c/view_etd?URN=etd-0210104-145734
敏感科技管制政策>蕭秋德、羅正方
壹、概述:
高科技產業是國家重要的經濟的命脈,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一國若掌握全球獨步的科技與技術,將可以主掌全球市場,因此各國無不努力保護,避免高科技機密技術、製程與管理經驗與相關設備外洩。我國現已不再是技術的輸入國而已,很多優勢產業在吸取國外經驗後,經過研發與改良,已成為台灣重要技術,甚至成為專利,倘若未適度管制而任憑移轉到中國大陸或競爭對手國,對台灣產業的競爭優勢將形成嚴重傷害。
我國半導體產業歷經政府二十餘年來扶植,已成為台灣當前經濟的重要命脈,由於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關鍵角色,也使得台灣具有無可撼動的地位。就台灣戰略發展的觀點而言,確保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領先與優勢的保護,不止是產業發展上的關鍵課題,更關連到『矽屏障』的國家安全概念。因此,我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以及將相關科技輸出西進,對台灣與全球的產業消長,確實意義非同小可。
然而隨著中芯國際、宏力漠視相關規定偷渡西進,也因為和艦之技術轉移等問題,台灣的半導體業者的利潤已大幅縮水,從證劵交易市場的表現可以明顯嗅出,高科技股票市值已經跌掉了數兆元之譜,百萬股民(光聯電的股東就有九十萬人,市值由二○○○年的一兆一千億元縮水到三千多億元)的損失不可謂不少,難道我們要到問題嚴重到這些科技股最後變成雞蛋、水餃股才會罷休嗎?
台積電、聯電及其他半導體業者擬將八吋晶圓廠移往大陸,相關舉措曾引發國內論戰,而當初有識者所指出隨著晶圓廠西進所引發的諸項憂慮,包括群聚效應的崩解、核心製程與管理技術的流失、資金排擠效應與付出社會外部成本等等嚴重問題,也在去年和艦案爆發後逐一驗證。當初政府未能認真執行『有效管理』的政策宣示,也讓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迅速逆退,更引發美日相關國家的嚴重關切。國人、產業界與政府必須該認真思考「經濟安全」的重要課題:高科技廠商持續赴中國大陸投資究否對於台灣會造成:(一)台灣高科技產業走上持續掏空的困境?(二)台灣高科技術的競爭優勢是否會逐漸式微?
從一些數字我們即可以觀察,二○○四年按銷售數字所排出的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商,我國台積電(TSMC)與聯電(UMC)雖仍位居為全球最大與次大的晶圓代工廠,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中芯國際(SMIC)已急起直追逐漸攀升至第四位,銷售額更是成長了一倍以上,達到十億美元,佔中國銷售總額的一半,而在其晶圓代工市場的佔有率也已經達到6%5。因而美國權威半導體雜誌IC Insights在報告中提出,隨著中芯國際的加入,原由台積電、聯電和特許半導體(新加坡公司)形成所謂的全球「三大」純晶圓代工廠商,現在已轉變成為「四大」。兩年前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商的銷售額不過三億美元,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佔不過5.7%,時至二○○五年六月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二十億美元之譜,佔全球晶圓代工市場10%左右的比例(詳見表一)。相當反諷的是,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幾乎是台灣過去長期培植的半導體人才所一手扶植。
貳、國際間產品與技術之出口管制機制:
國際間出口管制架構之執行,指的是國家或地區透過立法、制訂政策,或採取行政命令限制某些貨品或技術,特別是與高科技相關者輸出至國外,防止受管制之貨品流入某些特定的國家或地區。目的是希望透過一些策略,防止軍事武器技術或軍商雙用品(Dual-Use Items),不當輸出到可能會危害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地區或恐怖份子之手。主要防範的貨品與技術是可用於生產或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者,如:核武、生化武器、飛彈等技術及貨品。因此出口管制本質上是以武器管制為主。出口管制制度的起源肇因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興起,東歐國家紛紛陷入鐵幕。因此,美國為首的西方同盟國家為圍堵共產主義的擴張,於一九四九年發起成立「多國出口管制協調委員會」(COCOM,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即是希望透過一致的作法防止傳統軍事武器、技術、戰略物資流入前蘇聯及東歐前共產諸國,當時成立目的是在於協助NATO抑制共產集團國防工業基礎擴張,因此限制項目範圍相當廣泛,連日常生活用品均受到控制。
不過隨著美、蘇冷戰結束與世界局勢變遷,「多國出口管制協調委員會」於一九九四年宣佈解散,另於二年後成立了「瓦森那協議」(WA,Wassenar Agreements)。「瓦森那協議」共有三十三個會員國,其機制主要是建立工業生產國家之共同出口控制機制,針對具有軍事及商用應用可能之產品加以管制,如:高科技之半導體設備、加密軟體以及夜間監視設備等。目前「瓦森那協議」雖然禁止軍民雙重用途之高科技設備輸往部分國家,然而相關強制性質之審查機制卻付之闕如,對於其會員國向中國輸出敏感科技技術產品等並無任何強制性質之審查或管制機制,因此該協議仍然十分鬆散,亦無正式列舉為被管制的國家,會員國間只在默契上將伊朗、伊拉克、北韓和利比亞等國列入管制對象而已。然而該協定較有約束力部分是所謂的「不破壞原則」(No Undercut Agreement),意思是任一個成員國向協議秘書處提交關於某項敏感科技技術產品之禁止出口報告,那麼其它成員國在批准同類項目之出口時應先向該國徵尋意見。因此可以說,瓦森那協議不過是個關於出口管制的國際意向書而已,並不具有確實的拘束力(No Binding)。(參見表二)
在COCOM成立後國際間為了更進一步加強武器管制,陸續有管制不同軍事項目之相關產品與技術輸出而成立國際組織,如一九七七年成立的「核子供應國集團」 (NSG,Nuclear Suppliers Group)、一八八七年成立的「飛彈技術管制協定」(MTCR,Miss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以及一九八五年成立的「澳洲集團」(AG,Australia Group)。除了這些國際間之非正式組織外,各國亦簽定了幾個重要的國際條約,管制大規模毀滅性核生化武器擴散,包括「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生物武器公約」、「化學武器公約」。
參、美國現階段敏感科技產業之輸出管制政策
ㄧ、現階段美國敏感科技及半導體產業出口執照發放政策
美國政府在管制高科技設備與技術出口至中國仍有管制。根據瓦森那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中國仍屬舊蘇聯共產集團的一員,仍然受到高科技設備與技術出口的管制。美國的高科技出口管制規定,可製造0.25微米製程或更精密製程晶圓的生產設備與技術均屬管制項目。但中國上海中芯國際8吋晶圓廠與12吋晶圓廠,不斷從歐洲國家買進或合作採用0.18微米、0.13微米、0.11微米、甚至0.09微米(90奈米)等精密製程設備與技術生產製造晶片。美國出口許可證發放與管制政策主要之規範在於美國商務部所訂定之「出口管理條例」(EAR)的第十五章,而與輸出至中國相關部分則訂於第742.4(a)、742.4(b)(7)等節。
(一)742.4(a)部份主要規範美國的出口及再(轉)出口限制政策管制項目,主要對象係針對於出口那些可能運用於軍事武力之潛在可能性國家(包括中國),因而會對於美國國家安全會造成損害;因此國內廠商若有意將一些半導體製程設備輸往大陸,必須按規定徵詢美國原廠之意見,並向機器設備之原輸出國家提出申請。例如台積電雖然已獲得我國政府之允准可以前往上海投資半導體產業松江廠,然而台積電仍需取得原半導體生產設備之出口國(美國)的輸出同意,才能將設備移往至大陸,台積電目前已就預定移往松江廠的八吋晶圓生產設備,向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輸出之許可。
(二)742.4(b)(7)部分則指出,對於申請輸出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者而言,審核出口許可證的發給除部分項目可能對於中國軍武能力提升有所幫助,或者終端使用者(End-User)之輸入項目另有其使用之目的或其目的為軍事用途需另為申請之外,原則上是以「同意」發給為原則。
美國商務部對於投資中國發展半導體事業之審核係按照逐案審核(Case By Case)原則,目前「出口管理條例」對於美國半導體科技廠商前往中國投資設廠之規定,只要涉及0.25微米的技術,廠商就要向商務部提出申請,由商務部「產業安全局」籌組跨部會小組進行個案審查,做綜合評估判斷,美國商務部尤其重視對於中國大陸終端使用者是否將原屬於商業產品轉作為軍事用途(Military End-User)。因此為能夠有效掌握相關技術、設備輸往中國之使用狀況,美國遂於一九九八年起開始與中國政府協商談判相關之監督機制(Monitor Institutions),歷經六年談判終於二○○四年四月與中國政府達成對於中國之終端使用者勘查(End-Use Checks and Visits)之合作方案,美國政府深信此舉將能有效提升對於高科技管制監督之效率。
除了直接對於中國軍武能力的直接提升情形之外,「出口管理條例」授權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在促進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及經濟利益之原則下,負責美國的「商務控管名單」(Commercial Control List),列出了近二千四百種分為九類的的軍民兩用產品的控管範圍名單,明定出口特定管制品於特定國家前,均必須獲得審核同意。半導體產業相關之設備材料列在商務控制名單(Commercial Control List)中的第三類(分為:電子產品類、測試檢驗類和材料類等三個部分),而第三類之控管主要目的係為「反恐政策」,其他尚有「核武擴散、導飛彈技術擴散、犯罪發生和國家安全憂慮」等項目。對於中國輸出產品之主要限制原因則是基於「國家安全虞慮」,在限制名單之上之產品通常是限制其運往特定的一些國家,如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北韓等,然而當運往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具備有以下種因素者,也有可能會被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列為限制因素,包括了:
1.產品之出口可能會導致有不友善目的,
2.敏感科技,
3.終端使用者引發憂慮。
二、美國業者質疑管制政策之正當性
正如我國聯電曹興誠董事長表示「對於政府限制晶圓廠前往中國大陸投資的做法相當不以為然,認為應完全開放。」而美國許多主要半導體公司業者同樣質疑美國政府也在製造高科技技術、設備及材料的出口障礙,認為美國自絕於龐大中國商機之外實為不智之舉,甚至指出美國實際上並無法以軍事理由或其擴散問題說服其他國家(包括:台灣、荷蘭、日本及德國等),在衡量經濟上之龐大利益誘因之下不對中國銷售,並質疑:
(一)雖美國限制半導體機具、設備或技術移轉,中國仍可向他國購得:
例如:美國商務部於二○○一年遲不裁決同意加州ETEC公司之光罩生產系統銷售給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中芯國際,在美國商務部猶豫期間,中芯國際最後仍然改向瑞典商Sweden Micronic of Taby公司購得。因此業者多認為相關限制措施在其他國家在未同樣積極配合之情況下,不合時宜且漏洞百出。
(二)歐、日國家仍同意其業者前往中國投資興建晶圓廠,並允准半導體生產設備、材料、技術等移轉至中國:
中國現階段有許多半導體公司是具有外商或台商的技術支持或投資的,而部分產業也有中國政府資金的挹注。(詳見以下表三)一九九五年上海的華虹公司與日本NEC合資一百億人民幣共同興建了二座八吋晶圓廠。於四年後投入生產,第一年即實現獲利,中國企業也因此興起一片半導體產業熱。另外中芯國際即是透過交換股權模式,與德國英飛凌、新加坡特許半導體、日本東芝、富士通等企業,透過技術合作的模式以換得先進的技術投入晶圓生產10。而德國政府就高科技生產設備給大陸一事上,認為在美國明確指出有戰略上之安全疑慮之前,德國政府認為與中國半導體產業間之合作投資,以及相關機具設備之銷售應不屬於在禁止之列。
令美國業者質疑,其實美國商務部對於申請赴中國投資之半導體產業申請案件,並未有完整體之評估機制,此外歐洲許多國家目前均允許較高等級之半導體產業技術以及生產機具、材料等赴中國投資,因此中國目前最新設備與技術對於機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製成技術已達到至少0.18微米成熟製程技術,在特定案例中甚而已出現0.13微米甚至更佳之製程技術。
三、美國政府認為:「敏感科技技術」仍應予以管制
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雖然近64.6%的出口半導體設備申請案件中均獲得核准投資或銷售至中國(第三類之電子測試檢驗類和材料),而78.3%的第三類半導體電子材料類多數亦為獲准出口,然而美國政府認為,雖大多數之申請案例均獲得同意出口至中國,然而仍附加有許多之條件限制,包括有:
01.限制移轉屬性(晶圓體之尺吋),
02.限制其可生(量)產之種類,
03附加購買限制或附加市場流通限制等。
過去美國政府雖然缺乏對於最終端使用者(End-User)相關定期之監督(Periodic End-Use Checks)機制,缺乏於不當運用時之相關嚇阻措施,因此相關之出口管制措施可謂形同虛設,毫無實質之約束辦法,然在二○○四年四月與中國政府達成強化終端使用者勘查合作方案及協議後,美國政府相信已經能夠逐步提升關於高科技管制之約束能力。此外,美國政府認為半導體產業之投資、相關設備、材料與技術等確實有移轉作軍事用途之虞,故認為仍應予管制,根據美國國防部高階官員分析,雖然中國目前對於理論與實際運用銜接上仍有段差距,然而半導體技術確能有效提升中國長程飛彈之精準投射控制及防空能力,另外對於半導體業者所提供之IC相關之設備與技術,認為亦會增強中國軍事上之控制、偵蒐與導航能力等。並提醒世界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台灣及歐盟成員國家等,表示各國在輸出各自優勢產業之技術而為中國吸取相關經驗經改良後,將成為中國重要科技技術,對於各國產業之優勢將造成嚴重傷害。
肆、美國其他之高科技管制規範及機制
除上述之規範與機制外,為因應突發事件美國也會籌組隨機性質之編組或委員會,例如:2005年3月9日中共聯想集團宣布收購IBM旗下個人電腦事業部時,原為單純之商業買賣,但美國國會擔心先進科技會落入中共手中,因此要求商務部、國務院、國家安全部等十一個政府部會代表組成一個「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Foreign Investment Committee),在完成國家安全審查後才批准是項交易。此外,為了防止高科技外流斲傷經濟命脈,美國除「出口管理法案」以及根據本法制定的「出口管理條例」之外,亦訂有其他包括了有美國為了保護高科技在一九九六年所制定的「經濟間諜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 EEA),可以動用FBI來緝拿商業間諜;其他尚有「敵國貿易法」(Trading with Enemy Act ,1917)、「原子能法案」(Atomic Energy Act ,1954)等。
伍、台灣目前關於半導體產業之管制法令、制度與措施
可以明瞭的是強權如美國者,即使在國內遭到高科技業者質疑其管制之正當性時,為了維繫美國自身高科技產業的經濟命脈,美國還是竭盡其能的予以規範保護,避免高科技外淪為軍事用途而危害其國家安全。因此建立我國科技保護機制,防止不法之侵害,以創造更有利於國內科技之經營與發展環境,實為政府當前重要之高科技產業政策,我國半導體產業之管制法令制度與措施包括:
ㄧ、二○○二年成立專責「科技小組」管制敏感科技輸出
為因應加入WTO後之「門戶大開」,行政院國科會在總統府國安會的督導下,於二○○二年初召集各部會成立「科技小組」管制敏感科技輸出,建立國家科技安全管制機制。根據國科會邀集各部會研擬所完成的「政府資助敏感科技研究計畫安全管制作業手冊」,所謂的敏感科技係指研發成果若流入大陸地區,將使我國喪失競爭優勢的高科技。管制作業將敏感科技機密等級區分為「一級」和「二級」。被列為「一級」機密者,必須經過事先報准後,才可以公開發表研究成果;「二級」機密者,公開發表前須事先報備。兩岸在成為WTO會員國後,雙方高科技研發成果及貨品的在輸出入互動上更為頻繁。為避免我方技研成果流入大陸地區,因此統整農委會、經濟部和國科會相關部會所研議篩選較敏感的科技項目,提報「科技小組」列管,防範高科技研發成果外流,影響國際競爭力。由於認定敏感科技涉及國家安全,因而「科技小組」的定位超越行政院層級,直接向總總府國安會負責,並接受國安會的督導。
二、制定「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
該辦法第四條即明文規定,台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直接或間接投資第三地區公司,並對該公司之經營具有支配影響力,而該公司赴中國投資即屬這項辦法所規範的「在大陸地區投資」。以聯電案為例,聯電對聯日半導體若具支配影響力,透過聯日投資和艦就要受法令限制,投資屬禁止類的晶圓廠也需依法申請。
三、訂定「台灣地區高科技人員進入大陸地區任職許可辦法」
政府為了防堵敏感科學技之流失,該辦法不僅規定企業雇用高科技人員要向主管機關申報列管,高科技人員到大陸工作亦採「許可制」,數量也受政府限制,並訂有「旋轉門條款」,離職兩年內仍要接受列管。這是政府首度對台灣地區人民赴大陸工作訂出具體管制辦法,雖然引了起我國科技界的強烈質疑。而此一辦法制定的背景是為了有效管理八吋晶圓廠登陸,為避免高科技人才外流,造成技術流失危及國家競爭力而與制定。根據行政院國科會擬定的「台灣地區高科技人員進入大陸地區任職許可辦法」規定,台灣地區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雇用高科技人員,應於僱用契約生效日起一個月內,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報;該辦法實施前已受僱的高科技人員,也要在三個月內申報。
四、定立「在大陸地區投資晶圓廠審查及監督作業要點」
經濟部於二○○二年公佈之「在大陸地區投資晶圓廠審查及監督作業要點」,有限開放半導體產業到大陸投資,其中規定:二○○五年以前只開放三座八吋以內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申請投資的企業必須是在十二吋晶圓廠已正式營運,投資方式是以舊設備轉移大陸,製程技術限於0.25微米以上。在這一規定下,台灣只有台積電與聯電等少數幾家符合規定。目前僅於二○○四年四月批准台積電一家在上海投資興建一座八吋晶圓廠,而台積電上海松江廠可望在二○○五年初開始投入生產。
五、「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禁止類製造業產品項目」
經濟部投審會以負面表列方式訂有「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禁止類製造業產品項目」,詳細細目請參見經濟部網站。
六、「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主要規範戒急用忍的條文為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原條文精神基本上係依據「原則禁止、例外許可」方式訂定13,然而應注意的是過去「戒急用忍」及現在的「有效管理」之所以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是因為我國一直欠缺如美國的「經濟貿易法、出口管理法、原子能法案」等等屬國家與經濟安全的完整法律規範與架構,我國現有的管制高科技赴陸投資的法律不多,大多是行政規則、要點或辦法,而且對於違反業者之責任與罰則,相對於業者之營收動輒數百億元可謂無關痛癢,完全不能產生嚇阻之作用,在商業之龐大利益之下,當然亦視若無睹。此外,更欠缺乏有效之監督機制,如:美國與中國政府所達之終端使用者勘查方案。
然而目前我國雖然具備相關之科技智慧財產權及刑法等,然而仍欠缺專法針對「敏感科技」管制部份,且事權分散於國科會、經濟部、陸委會、內政部、國防部、教育部、經濟部、交通部、行政院衛生署、原子能委員會、農業委員會、國安局等單位,徒增紛擾,未來仍需以專法集合相關之專家、學者、政府與產業界人士,籌組專業的審議委員會,用以認定該項技術是否為敏感科技,再決定是否容許其輸出於中國大陸或其他地區。再者有關敏感科技審查時踐行行政程序法所要求之當事人參與等規定,目前相關法規亦付之闕如,故制定新法使申請人能有參與、陳述的機會有其必要。此外因為我國一直欠缺如美國的屬於國家與經濟安全層級的完整法律架構機制,故也有必要參酌各國關於其法制之必要性,以有效維護國家敏感科技之產業發展利益及國家安全。
陸、現階段中國半導體發展對於台灣及全球之衝擊
中國目前至少有十間以上主要的半導體公司,多數均已具備八吋晶圓實力,其中中國政府與日本NEC合資成立的上海華虹NEC於一九九九年率先成為中國八吋晶圓量產生產線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半導體公司具有台資持股、投資或技術移轉,形成了台資半導體產業在中國大陸的舞台上演「台資晶圓大戰」的戲碼,而部分產業也有中國政府的資金挹注,目前大陸主要半導體晶圓製程能力及其持股狀況請見以下表三。
其實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中國如雨後春筍般竄升的新興半導體產業環伺之下,在發展上也非一帆風順,例如中芯國際與台積電的官司就是幾近白熱化的爭鬥。中芯國際在大陸的迅速發展與崛起,對於我國的台積電而言則是形成直接的挑戰與競爭關係。台積電曾透過諸多的法律行動,控告中芯國際侵權,對於中芯國際的股票價值與發展也形成了不小衝擊。例如二○○三年十二月,台積電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提出中芯國際公司的侵權與竊取商業機密的訴訟。二○○四年三月台積電又以中芯國際侵權多項專利再次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提出控告。同年八月,台積電再次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控告中芯國際侵犯其專利權,要求ITC禁止進口中芯國際生產的任何侵害相關專利產IC產品。台積電的法律行動,最後在歷經數十次雙方的協商後,最終與中芯國際達成和解。二○○五年一月,雙方的海外官司訴訟宣告和解。
然而不僅只有台積電行動而已,美國Intel公司面對中芯國際的大步擴張,也感受到競爭壓力。該公司CEO貝瑞特(Barrett)在二○○四年底的記者會上,對中芯國際將投入之部分製程技術多所怨言,並公開批評美國政府放寬半導體製程技術出口中國的規定,將造成中芯國際具有成為全球最先進積體電路製造商之能力。此外,為阻止晶片生產設備進入中國,限制中芯國際的發展,美國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於二○○五年亦否決了向中芯國際提供近八億美元的貨款保證,阻止中芯國際從美國進口晶片製造設備。顯而易見的是,想要有效抑制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正如欲阻擋中國經濟發展一般,相當困難也難以阻擋。因此制定關於敏感科技保護之專法,對於審查輸出或相關之申請案件,增加監督、執法上的效率等,再再說明了其必要性,事實上,連在國家與經濟安全層級及相關科技管制規範、機制都優於我們的美國,雖在管制上都遭受國內外許多的非議,然而美國政府仍認為半導體產業之投資以及相關技術仍有移作軍事用途,危害其國家安全之虞時,難道我們不需要一部完備的法律做為後盾,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維護我國之國家利益、產業優勢及國家安全嗎?
七、結論與建議
因為中芯國際、宏力枉顧法令,也因為聯電對於和艦的技術轉移,台灣的半導體業者的利基逐漸消褪,結果就是顯現在股票市值的下跌,而我國產經的發展則因為股市動能的減少而受到相當程度影響,國人是一同承擔。高科技產業是一國經濟的命脈,當台灣好不容易掌握全球獨一無二的技術時,卻不善加保護,若繼續惡化下去將對於台灣產業優勢造成嚴重傷害。為此,為防止國家安全及公共利益有重大影響之敏感科學技術外流,避免國安核心技術優勢流失,行政院已於去年四月提出「敏感科學技術保護法草案」,殊值得朝野各界共同努力支持。由於高科技已成為各國經濟命脈,而晶圓半導體產業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而言,意義更是非同小可,在政府經歷數十載扶植之下,已讓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立下無可撼動的地位。台灣半導體業在全球的產值站在全球第四位,時至今日總產值更高達七千億元新台幣,對於台灣經濟成長與貢獻不可謂不大,因此盡速完備相關法規與執行我國敏感科技管制政策,乃是國家當前發展的重要議程。本文提出以下六點之政策建議:
ㄧ、政府為因應全球化競爭及提升我國際競爭力,落實「深耕臺灣、布局全球」之國家經濟發展總體策略,在(一)確保核心技術及關鍵技術人才不致外流、(二)維持高科技產業之競爭優勢,以及(三)保障國內經濟利益及永續發展之前提下,對於敏感科技與商品設備的輸出,必須實施有秩序的管制政策。
二、在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中國對台的威脅更為明顯,我國政府更應當以『積極管理』的態度,審慎推動雙方的經貿交流。
三、目前我國雖然具備相關之科技智慧財產權及刑法等,然針對「敏感科技」管制部份仍需以制訂專法予以規範(「敏感科技保護法」)。朝野政黨應將本法列為優先法案,加速立法的期程。
四、當前政府管理機制之執行成效不彰,主要導因為事涉不同行政部門而造成事權分散,國安會與行政院應更明確建構敏感科技管制體系,統整與督導相關行政部門的執行力,以有效維護國家敏感科技之產業發展利益及國家安全。
五、繼續落實高科技產業赴大陸投資的相關管理,及建立完整配套管理機制包括:
(一)依「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審查原則」規定,對於赴大陸投資之項目分為一般類與禁止類兩種,對於個案投資在一定金額以上之案件,應採取專案管理措施。
(二)篩選較敏感之科技項目,作為加強管制之重點,並加強對我高科技技術及人才之保護。
(三)配合瓦聖納協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SHTC)輸出入管理辦法」及相關出口管制措施,依國際同步的原則,加強對高科技設備之輸出管制。
六、至於針對非法赴大陸投資案件,除應依我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除處以行政罰鍰外,未來在敏感科技保護法中,應對於違法者處以刑罰。
台灣半導體產業此時更應就提昇「製程設備自主性上」繼續努力,並保持創新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當尚未提昇產業自主性之優勢前,前仆後繼的放任人才、資金與技術的西進,其引發的後果實令人堪慮。美國政府管制政策與措施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即使先進、開放的民主國家如美國者,都有其「經濟安全」的考量,雖然國、內外爭議不斷,然而當面對外來威脅的時候,「國家與經濟安全」的考量還是高於商業利益與業者的意向,美國尚且如此,對於面對中國立即而明顯威脅的台灣,的確必須知所警惕。
台灣8吋晶圓赴中國大陸設廠政經分析>丁永康
一、前言
台灣科學園區員工的流行話:海峽兩岸的競爭,除了軍艦、飛彈、“邦交國”,現在還有半導體。就在2000年上海,王文洋投資的宏力半導體8吋晶圓廠破土、前世大總經理張汝京的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跨海回臺挖角,掀起了台灣的大話題。一時之間,臺積電張忠謀、聯電曹興誠到中國大陸的任何行程,都成為台灣半導體全面轉進的指標動向。走訪上海張江半導體廠,可以發現:台灣和中國大陸正進行著不同市場、不同產品內涵的半導體發展。熟悉大陸近年政策轉變的宏力半導體總經理蔡南雄就指出,為了避免80年代台灣從日本進口大量DRAM,造成對日貿易大幅入超的覆轍,大陸領導當局決定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採“進口替代”策略,和台灣“出口擴充”策略發展方向不同。以新竹為重鎮的台灣,衝刺的是尖端科技產品中的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比製程技術的先進,也比成本良率,客戶則是國際大廠;以上海做尖兵的中國,目前專攻的是家電產品為主的消費性IC,輔以資訊產品的低階IC,客戶為大陸國內及合資大廠,產品的製程、良率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取代進口貨,馬上省下外匯。在這兩條平等線上,兩岸真正的競爭,只有人才。
中國大陸現在已經變成越來越名副其實“世界工場”,世界級的跨國公司幾全部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是製造業跨國公司的絕大多數都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而大陸地區是全球個人電腦、行動電話、消費性電子等最大生產基地,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極為龐大,因而形成有利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環境。據估計,自1997年至200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年平均成長率僅9.4%,而大陸地區卻高達29.9%。大陸市場的相對快速成長,已成為國際半導體產業日益重視在大陸市場佈局的重要原因。
台灣晶圓製造技術具有一流水準,產能甚為可觀,目前擁有仍為世界生產主力的8吋廠22座,同時擁有最先進的12吋廠3座,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2001年3月,台灣“經濟部”完成對“戒急用忍”政策檢討的清單時,便建議有條件開放讓閒置的8吋晶圓廠轉往大陸設廠。11月,由產業人士、政府官員和學者組成的專案小組達成對8吋晶圓廠“積極鬆綁”的共識,但在討論如何“有效管理”的規範時,認同“前總統”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的人士認為,如果不經管制,將造成台灣資金、技術、人才的流失,不僅強化了大陸相關產業實力,也將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和失業率上升。
2001年,台灣的聯電、臺積電等世界半導體企業巨頭也先後公開表露對大陸投資的興趣,紛紛為投資大陸探路、佈局。台灣半導體業者的舉動不但在台灣內部引起震撼,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國際社會的關注。為何台灣半導體業者投資大陸的興趣不斷提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大陸IT市場潛力巨大。據預測,未來15年中國大陸IC年均增長率將達15%,作為IT產業核心的IC產業的增長,將會相應地反應到IT業中,未來大陸IT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應是可以預期的。
2002年3月,8吋晶圓廠是否開放到大陸投資一事,在扁政府傾向開放之後(以“有效管理為前提”),成為各大媒體爭相追逐的焦點,也引起贊成與反對兩面的激烈爭議,甚至引發以臺教會、台灣團結聯盟,發起一項“8吋晶圓暫緩開放,根留台灣減少失業”的遊行,表達他們反對的意見。台灣“全國商業總會”也表示,8吋晶圓是否登陸的問題倍受關切,如今台灣“行政院”將遊戲規定確定下來,也許部分人士還是不滿意,但畢竟塵埃落定,未來朝野可結束紛爭,不要再將經濟問題成角力點。
二、兩岸關係的調整仍是“政冷經熱”
近十餘年來兩岸關係的互動大致呈現出“政治衝突、經濟整合”的趨勢,概括描述目前兩岸關係是“政冷經熱”。民進黨執政以來,作為上層建築的政治與意識型態,是採行漸進式的“去(de-ling)中國化”政策;但是在作為下層建築經濟則也是被迫採行“去(go to)中國化“政策。也就是說,這種概括背後所蘊含的深層內涵,凸顯了目前兩岸關係的“唯物辯證”的結構本質。還原這個結構本質之後,我們或許才能再為兩岸互動找出新的出路。
目前兩岸關係結構是一種不完全的管理(governance)結構。一方面雖然兩岸政府,都企圖建構由上而下的管理兩岸互動的權威與秩序,但是雙方又因各種原因不願或不能直接交鋒和接觸。另一方面必須透過半官方的代理者或民間的力量作為仲介。亦即兩岸關係不是一種純粹以“政府”為中心的結構,而是“國家”和民間一起參與的多行動主體的結構。在這個結構中,權威動作其實呈現去集中化的現象,沒有真正單一的權力中心的存在,公、私和自願團體部門在這個網路中互為中心,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已不能被化約成某單方面努力的結果,而是各方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亦即,在這個結構中,各行動主體是互賴而不是互斥的;他們之間可以因應不同時空情境自行自發的改變互動的組合,“國家”或“政府”一方面是這種網路中的一個節點或環節,而另一方面充其量只扮演網路中協調者的角色,使這個網路中的參與者能夠持續互動,並形成各種因時制宜的安排去解決各種問題。
處理兩岸經貿關係是民進黨上臺後面臨的重要課題。為適應入世的壓力與緩解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及面對新一波高科技臺商大陸熱,民進黨當局在兩岸經貿政策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上臺後不久,就針對各界強烈不滿的“戒急用忍”政策進行研究討論。在2001年8月召開的“經發會”上,各界在兩岸經貿問題上達成多項共識,台灣當局于2001年11月正式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在具體施政上也採取了一些開放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放寬臺商赴大陸投資限制,建立大陸投資“動態調節機制”與“專案審查機制”。二是開放兩岸直接通匯,建立“大陸資金回流機制”。三是推動金門、馬祖與建沿海的“小三通”;擴大“境外航運中心”功能;提出在“不能被矮化、地方化、邊緣化”的原則下“委託民商談三通”。四是有限開放海外大陸人士等赴島旅遊。但在開放時機上,多從選舉需要考慮;在執行策略上,“有效管理”重於“積極開放”,特別是在開放半導體產業對大陸投資與限制科技人才赴大陸工作問題上,更趨保守,引起工商與科技界“雖不滿意還能接受”,質疑未來政策的執行走向。
三、台灣IC產業隨傳統產業也爭相投資大陸
作為台灣經濟主要支柱之一的電子產業近些年來,出現了規模空前的投資大陸熱潮。台灣電子業的核心是IT業,而IT業的核心是IC(半導體產業)。那麼,到底有多少電子產業的廠商西進大陸投資呢?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執行長羅懷家表示,“目前上市上櫃(指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幾乎在大陸都有據點。”他表示,從半導體設計到電路板與主機板,從電腦系統到電腦周邊零組件,甚至從通訊硬體到網路軟體,至少有155家業者已經在大陸投資設廠或辦事處。
不管台灣當局如何設限,事實上,早在8吋晶圓大陸投資政策還未獲台灣正式通過時,不少臺商就以各種投資形式建立辦事處,在大陸佈局。2000年以來,台灣半導體產業也開始在大陸投資。2000年台灣宏仁集團董事長王文洋與大陸合作在上海浦東張江科學園投資16億美元興建8吋晶片廠並於11月動工,開創了台灣半導體產業投資大陸的先河。目前,以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為代表的大型積體電路製造企業的落戶,上海張江工業園區已經迅速集結起70多個積體電路項目和企業,投資總額超過40億美元,形成了包括晶圓製造、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安裝、配套服務等在內完整的產業鏈。由於聚集效應的吸引,加上中芯、宏力等“晶圓代工”廠家遊說,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封裝廠日月光已經決定先在上海配合“8吋晶圓”生產需求設立封裝測試廠,並同步推動在杭州的投資。
最近兩年,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上臺執政,台灣內部政經環境不穩定及國際環境(尤其是美日)經濟不景氣,是台灣廠商出現大陸投資熱的主因。最近兩年,台灣高科技產業者赴大陸投資金額增強一倍,前年是這波西進熱潮的高峰潮,去年則是最多業者在大陸設立據點。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於今年初公佈一項針對資訊電子產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因為台灣政經環境不穩定,形成廠商赴大陸的投資熱潮,投資大陸的廠商數目大幅增長,前年底有30.5%的電子業廠商投資大陸,到去年底已升高至52%。
台灣內部相關評論認為,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廠商投資大陸的家數及金額,比官方或民間團體調查所得為高,通常廠商們接受有關調查時都有所保留。台灣高新科技業掀起了大陸投資熱,其主因還包括在臺營運成本過高,以及大陸工資和原物料成本較為低廉。而最近這波大陸投資熱,則是注重於大陸龐大的內銷市場。
羅懷家表示,大陸勞工成本只有台灣的十分之一,土地成本則是台灣的三分之一,而建廠成本也只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台灣業者多為國際大廠代工,而代工講究低價生產的製造能力,在成本的壓力下,廠商自然選擇到大陸佈局。不過,羅懷家表示,兩岸其實是互補而非競爭。兩岸高科技產業應該合作,才能應付外商的競爭,創造雙贏。
長期關注兩岸經貿關係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國際關係研究院的諾頓(Barry Naugfton)教授概括了2001年兩岸經貿關係的最大特點,他說:“2001年兩岸經濟關係最重大的變化是,台灣電子工業中幾乎所有的部門都認定他們現在可以在中國大陸生產高新技術的產品。這個變化很大,在此之前,台灣在大陸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低技術產業。現在他們的觀點改變了,導致去大陸的投資大幅度增加。台灣資訊電子產業業者皆認為,大陸市場對台灣企業非常重要,兩岸現已相繼加入WTO,希望當局應該以主動積極的開放政策,代替消極圍堵禁令,協助廠商投資大陸,進行全球化佈局,並利用大陸資源來強化臺商的競爭力。 臺積電董事長強忠謀,在去年提出一種定律,認為每五年會發生一次不景氣,而同一個國家的業者一定要經過兩次的慘痛經驗,才會認識到不應該過度擴張生產能量的教訓。根據這一定律,他預測世界半導體產業到2005年可能再度發生不景氣,而中國大陸現在全力發展半導體製造業,而且重心是走專業晶圓代工的路,很可能是下一波不景氣的製造者。台灣企業界根據這個“張忠謀定律”認為,8吋晶圓技術並非台灣獨有,台灣公司不去大陸投資,別國公司也一定會去。作為台灣晶圓生產的兩大龍頭,臺積電和聯電都有品質管理的優勢;如果能在相同工資、地租基礎上與他國公司競爭,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大陸市場的領導廠商,進而維持8吋晶圓市場的價格秩序。
四、民意取向傾向贊同大於反對
根據台灣“中央社”2002年3月24日報導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半數以上民眾贊成開放8吋晶圓廠赴對岸投資,此一比例遠高於反對者的35.61%。有65%接受訪問的台灣民眾認為,“政治不應干預經濟”;同時,對於“台灣團結聯盟”日前上街遊行反對開放8吋晶圓廠赴對岸投資的活動,也有半數民眾不表示支援。該項調查還顯示,有58%民眾支援當局取消“戒急用忍”政策,顯見半數以上民眾認識到大陸市場的重要性。另外,有60%民眾不認同島內產業移往大陸即是“不愛台灣”的說法,說明多數民眾主張將專業經濟問題與當局的“意識形態”脫鉤。
台灣團結聯盟只有13個“立委”,但是“立法院”開議以來,接二連三地拋出富有爭議性的議題如“臺生法案”、“臺語列為第二種官方語言”、“8吋晶圓登陸法案”……。每一個議題,都聳動而有震撼力,轟得“立法院”昏頭轉向,在媒體出盡了風頭。台灣團結聯盟、臺教會、《自由時報》反對8吋晶圓廠西進中國的主要理由之一是,過多的台灣資金跑到中國大陸,會惡化台灣的經濟,造成關廠、失業、金融壞帳等等,即“錢進中國,債留台灣”。也因此暴露出了台灣經濟惡化的少許真相。眾所週知,《自由時報》是三重幫的報紙,三重幫是炒地皮財團,如今成了台灣團結聯盟的黨報,是修理西進中國大陸的重炮。炒地皮財團由於資本外移經濟惡化,土地資產大大縮水,受傷嚴重,因此反對西進中國大陸可想而知。但是,炒地皮財團由於炒地皮獲取暴利,導致資本必須分割一大場面的利潤作為炒地皮財團的地租,利潤縮水,因此,促使資本外移。所以,《自由時報》反對資本西進中國大陸,是一大諷刺。
五、大陸政府的“政策傾斜”與中芯、宏力的拋磚引玉
1、在“政策傾斜”的重點發展下,中國半導體正全面起飛當中。上海市長陳良寧曾公開表示:“有差別才會有重點,有重點就需要有政策傾斜。”中國前電子工業部長,現任政協副主席,同時也是上海華虹半導體董事長胡啟立也曾撰文指出:“中國政府要提供不遜於周邊國家的優惠政策,營造適合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大環境。”
以去年動土的宏力半導體為例,據傳建廠資金有2/3來自中國政府的貸款,如果以宏力宣佈的第一期資金16.5億美元計算,中國政府給予宏力的貸款額度便高達11億美元。此外,中國政府也補貼宏力與中芯半導體2%的利率,並享有3%的軟體開發增值稅優惠(原為17%)。為了要發展上海浦東成為中國最大的高科技產業基地,上海政府還給予新建的半導體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項目特別的租稅優惠,優惠期限比既有的規定延長3年,新技術研發的成果在5年內實現的增加值、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都可以獲得補貼。
因為宏力和中芯半導體的進駐,在台灣名聲驟然打響的張江高科技園區,該園區總經理戴海波更是直言:“在我心目中,張江是一處介於矽谷與新竹模式的規劃。”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於1992年,最早是規劃為發展生物醫藥及資訊科技的工業園區,過去進駐的廠商以軟體公司居多,1年多前上海市政府才開始規劃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微電子設計及製造中心。戴海波指出,以往張江的半導體廠商是以IC設計為主,但是帶動整個半導體產業進駐效果不高,因為中國IC設計業的水準不高,設計出來的產品也未必在中國國內製造。因此去年上海市政府轉而將重點放在晶圓製造,希望能藉此帶動IC設計及後段封裝測試廠商的進駐。
王文洋與張汝京攜資金、人才及技術投資大陸受到的禮遇當然也會觸動兩人心弦。而隨大陸“未來發展IC產業重點”的出臺,以及吸引外資企業投資半導體產業的優惠政策,對晶圓代工兩大龍頭(臺積電與聯電)而言,又怎能不動心?形勢比人強,就在台灣討論是否開放8吋晶圓廠赴大陸設廠的提議時,大陸連一座晶圓廠都沒有,可是如今已有中芯、宏力半導體搶在臺積電、聯電之前,眼看更多國際廠商紛紛前往大陸卡位,如果拖延下去,丟掉的恐怕就不僅僅是龍頭地位了。無論中芯或宏力,跨海招攬台灣工程師的手筆,都動軋數十人到數百人。從基層製程工程師到副總經理級管理人才,幾乎各階層都需要。台灣的一位業界人士沉重地表達企業人才流失的痛苦。台灣的DRAM人才為何要去大陸發展呢?一是考慮升遷的機會(opportunity for advancement),二是因為冒險的機會(opportunity for adventure),三是開創新局面(pioneering)的企圖心。
晶圓代工製程精細,專業know-how非短期可養成。“會建廠,不一定懂營運”,比起中芯和宏力,臺積電、聯電無疑已經晚了半拍,便可推測的是,一旦晶圓代工雙雄在大陸建8吋晶圓廠,從建廠速度、技術能力、管理績效、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分析,最終恐怕會開成雙雄爭霸天下的格局。而早先一步的中芯和宏力,無暇顧及臺積電及聯電的西進動作,為保障產能,對外招兵買馬,對內側拉攏客戶參與投資晶圓廠。先行開張營運的中芯,明顯感受到巨大的壓力,雖然張汝京表示,大陸半導體的內需要市場太大了,光靠中芯也吃不完內地的市場。但本著能多走一步算一步考慮的張汝京,則暗中開足馬力,追趕生產進度,每天晚上中芯廠區內都燈火通明地試機、趕工。
根據美林證券統計,光是上海,到2005年,將有12家6吋及8吋不等的晶圓廠落成使用,除了上海先進、上海貝嶺、中芯、宏力之外,NEC、飛利浦、摩托羅拉、三星、英特爾等國際知名半導體企業,也選擇在上海生根。
2、台灣晶圓代工兩大龍頭的大陸競爭。儘管8吋晶圓廠已有條件開放赴大陸設廠,但臺積電及聯電進軍大陸的態勢已經很明確。
(Ⅰ)聯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聯電在大陸和新加坡合資的蘇州工業園區投資十億美元建設的八吋晶圓廠,佔地四十公頃,已經悄悄地進行建廠工程,預料一年多後可建成和投產,年產量可能是四萬片。該報道指出,吸引聯電到蘇州工業園區的主要因素是因為園區免費提供土地建廠,和給予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稅務優惠配套。蘇州工業園給予聯電十年百分之十五的公司稅減半優惠。
曹興誠“快刀斬亂麻”結束了興日立合資Trecenti12吋晶圓廠計劃。左手與日立交涉處理掉聯電四成Trecenti股權,縮減對日投資,右手與超微(AMD)洽談12吋晶圓廠合作案,把重心集中在“西進”上。曹興誠目的很明確,借助超微的先進技術,合作12吋廠,才有實力跟臺積電一較長短。與中芯、宏力半導體出人、出技術還要出錢的作風迥異,聯電西進大陸不用出人或資金。但曹興誠的如意算盤很精:從上海貝嶺合建8吋晶圓廠,到近日和上華半導體在蘇州合建8吋晶圓廠的股權及經營主導權。這對於連年虧損的貝嶺,以及香港股票上市失利的上華半導體而言,無疑是為股東群解套的好方法,而一量在這段期間,8吋晶圓廠能開出不順利,或是尋覓到更好的合資對象,聯電撤資另圖就相當方便,而且對曹興誠而言,實在是一項投資風險最低的好交易。聯電還有另外的算度。不論是股份、代工產能、營運表現,臺積電是絕對的老大,但到大陸,每家晶圓廠,都得從頭開始。“與臺積電一較高下的戰場,非中國大陸莫屬”。曹興誠已經放出豪言。
(Ⅱ)臺積電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雖然稱要等到政策明朗後才行動。但實際上,張忠謀在臺積電內部主管會議中,已經將8吋晶圓廠登陸一案,成立項目小組,從財務、廠務、人力調派、技術支援等各方面人員調度已具雛型。他本人則屢次強調“應儘速開放8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兩年前,當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等晶圓廠開始在內地建廠的時候,張忠謀一直表態“臺積電三五年內不會到大陸建廠。”但在去年8月的威盛論壇上,張忠謀忽然一語驚人——“內地將成為世界半導體製造重鎮,臺積電不能在這場競爭中缺席,”兩個有後,臺積電正式宣佈在上海設立代表處,正式啟動了設廠考察的步伐。
作為臺積電的探路先鋒,吳旭東稱自己絕對看好內的晶圓市場:內地發展晶片工業走的就是台灣10年前走過的路,大批的留學生回國來創業,整個晶片發展的政策環境也比以前好,所以臺積電投資內地一定會得好很好的發展。張忠謀在解釋自己的轉變時則說,內地鼓勵設廠的條件非常誘惑,此外,中芯國際的建廠速度、企圖心都比他原先預計的要快、要大;同時內地市場相對封閉,如果不在內地設廠就很難拿到相應的市場份額,因此臺積電不得不考慮西進。臺積電此時的落戶決定一方面是受到了來自對手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上海方面的優惠政策誘惑,一位業內資深的人士分析。周志宏闡釋臺積電選擇設廠的標準,“不外乎就是人才的取得、接近客戶、將來能夠成為一個群聚、設廠需要基礎設施都比較完善而且比較穩定。”上海方面已在松江為臺積電的落戶專門預留了1000畝土地。
六、政策管制VS市場力量的交鋒
2001年8月13日,台灣“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對外宣佈,台灣“經發會”兩岸組已達到共識,將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代替以前的“戒急用忍”政策。台灣當局將取消現有對大陸直接投資超過5000萬美元的禁令,對大陸大宗投資的申請將建立專案審查機制。這標誌著一向扮演對大陸投資政策“踩剎車”角色的“陸委會”對大陸的政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此,晶圓廠開放赴大陸投資的討論就變得更加熱烈起來,島內業者最為關心的8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案呼聲也日益高漲。今年2月,台灣新一屆“行政院”開始動作以來,一場由是否開放半導體8吋晶圓赴大陸設廠而引發的風波在島內愈演愈烈。台灣各界要求開放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樣自拜訪台灣“行政院長”,並承諾在台灣投資7000億元,以換取台灣政策的鬆動。
(Ⅰ)對於“晶圓外移”的“縱虎噬兔”說。“陸委會主委”蔡英文2002年3月5日表示,她是引述業者比喻的“放兩隻老虎去吃兔子”的說法,願意是當局藉開放讓主導業者產生規範市場的力量,同時讓大陸投資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產生關聯性,以確保赴大陸投資的兩家廠商是“我們的老虎”。蔡“主委“指出,5日上午她應“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邀請進行相關部會首長座談,討論有關八吋晶圓廠是否開放登陸問題時,有人比喻臺積電及聯電是兩隻老虎,為避免大陸成為下一波晶圓產能過剩的源頭,如果讓兩家廠商赴大陸投資晶圓廠,將有助於整合大陸產業過剩的情形,就好比“放兩隻老虎去吃掉兔子”。蔡“主委”強調,此一比喻純屬業者解釋希望開放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的原因之一,希望外界不要作錯誤解讀。蔡“主委”在台灣團結聯盟黨團座談中也強調,現階段當局的作業在於建構有效管理機制。此一有效管理機制必須貼近現實,一方面確保廠商能夠進行從全球佈局的角度投資大陸;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機制及提供誘因使資金回流,並且在兩岸投資適當比例,以使台灣和大陸兩地產業產生互利的關聯性。
(Ⅱ)台灣島內最強烈的反對聲音卻是來自於李登輝及台灣團結聯盟。3月19日,“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等人,到醫院探視李登輝。李登輝還借此反對日圓向大陸開放。李登輝說,台灣團結聯盟一直反對8吋晶圓廠登陸,是要強調台灣應先做好“有效管理”,到目前為止,未見有效管理的機制,如果八吋晶圓廠貿然過去,台灣團結聯盟要林信義下臺也沒有錯。
李登輝之所以持反對態度,表面原因就是害怕大陸的技術會領先台灣。他說,8吋晶圓廠目前還是台灣的主流,而12吋晶圓廠並未成熟;如果8吋晶圓廠未來飽和,12吋廠也發展成熟,再讓8吋晶圓廠到大陸也不晚,因為屆時台灣的技術仍會領先大陸。其實,李登輝等所持反對意見的背後,就是晶圓赴大陸會威脅台灣。但是,這種威脅確產存在嗎?
據美林證券認為,投資大陸的8吋晶圓廠將僅佔台灣一小部分產值,不足以威脅到台灣經濟競爭力,應不須太過擔心。因為,目前晶圓市場上的需求仍以高端的0.18微米為主,0.18及以下微米仍是晶圓廠主要營收來源,也是目前需求持續上揚的製程,因此,台灣晶圓廠商若將8吋晶圓廠轉移到大陸市場,其實不致對於台灣晶圓廠造成威脅或衝擊,更不需擔心所謂的大陸晶圓廠強過台灣的問題。
(Ⅲ)“行政院陸委會”于2002年3月29日公佈“開放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相關政策說明”。說明:開放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的考量因素、開放之原則及條件、積極開放的重要意義、有效管理的落實執行、產業升級之配套政策、以有效管理達成積極開放目標。
(Ⅳ)台灣“經濟部”發佈公告開放8吋晶圓赴大陸投資。4月24日,“經濟部”正式公告“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製造業及農業禁止類之產品項目”清單,同意開放8吋(含8吋以下)晶圓赴大陸投資。“經濟部”稱,8吋(含8吋以下)晶圓赴大陸投資需符合總量管制原則;至西元2005年以核準投資三座8吋廠為上限;個別廠商申請須在12吋晶圓廠建廠完成且進入基本量產連續達6個月以上。大陸市場的誘人前景使得臺商心動不已,大陸國家資訊產業部預測,到2005年時,大陸半導體市場總值將增長至261億美元,遠遠超過台灣的半導體市場規模。台灣電電公會分析認為,目前大陸的IC市場僅次於美國、日本、台灣,佔全球市場4%,每年成長24%,遠高於世界平均之10%,大陸對半導體需求量近年來有激增現象,到2010年時,大陸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半導體第二大市場。這一市場需求使臺商使出種種方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七、代結論——兩岸產官學業各自評估
台灣內部圍繞著是否允許8英吋晶圓登陸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當局相關政策難產,不僅內容一再更改,出臺的時間也一拖再拖。茲就兩岸產官學界對8吋晶圓廠赴大陸設廠的各項評估作一總結。
(1)台灣執政者對晶圓廠至大陸建廠的憂心與壓力。台灣執政者對晶圓廠至大陸建廠的憂心有以下幾點:(Ⅰ)開放政策可能將台灣半導體業完整的垂直分工及群聚效應的發展經驗移轉大陸,加速培養大陸競爭對手,轉而構成島內產業的競爭壓力。(Ⅱ)開放後若不能有效管理,可能出現過度投資以及核心技術及高科技人才外流等問題。(Ⅲ)若產業外移速度過快,可能對島內上、中、下游相關業者尤IC設計業尚不致有明顯衝擊,因為IC設計業者的生存條件是在產品的不斷創新,與晶圓廠設立地點並無必然關係。
(2)李登輝與台灣團結聯盟的反對。8吋晶圓“登陸”遭到了“台灣團結聯盟”、“臺教會”、“長老會”等組織的強烈反對。他們提出,8吋晶圓涉及高科技領域,會對台灣的“國家安全”造成衝擊,開放8吋晶圓“登陸”是“犧牲台灣的優勢產業協助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還會導致島內“企業資金外流”,違反了“台灣優先”的原則。為此,“台灣團結聯盟”籍“立委”不僅在“立法院”頻頻作梗,還要糾集一些社會團體組織集會遊行和靜坐示威。
“前總統”李登輝6月16日更是當著陳水扁“總統”面前,對“三通”問題強硬表態。李登輝表示,如果中共不熱接受台灣主權存在,仍然堅持一個中國、國內事務,我們對於“三通”問題當然沒有讓步的必要。“三通”是一場攸關“主權獨立”的戰爭,但因為外有中共施壓,內有親共人士、媒體推波助瀾,讓台灣民眾的對“國家”認同產生混淆、“三通”頻頻被提出,這可能讓中共不費一兵一卒即可攻佔台灣。他呼籲民眾要為“國家主權”團結奮鬥到底,並建立堅持“國家”認同意識,才能長治久安。
(3)以臺積電、聯電等為代表的產業界人士贊同。他們認為,大陸是全世界半導體市場成長最快的地方,無論是從企業的全球佈局還是從台灣產業發展前途來看,當局都應該開放8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台灣半導體為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張忠謀表示臺積電赴大陸設廠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陸官方鼓勵設廠的條件充滿誘惑,此外,中芯建廠速度、企圖心,都比他原先預期快得多,因而改變他原先認為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地區,只有台灣。但是大陸市場是封閉式的市場,存在著稅負障礙及消費者購買習慣的非稅負障礙,與歐美、日本等半導體大宗市場的開放特性截然不同,如果不設法進去,將來就會失去這個市場,因此臺積電不得不考慮西進。
(4)兩岸競爭的只有人才。以新竹為重鎮的台灣,衝刺的是尖端科技產品中的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比製程技術的先進,也比成本良率,客戶則是國際大廠;以上海做尖兵的中國,目前專政的是家電產品為主的消費性IC,輔以資訊產品的低階IC,客戶為國內及合資大廠,產品的製程、良率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取代進口貨,馬上省下外匯。在這兩條平行線上,兩岸真正的競爭,只有人才。中芯預計在明年(2002)底將達到400名資深工程師規模,其中200名會是台灣人。台灣半導體界的菁英,將大量失血。但業界人士預估,在10年內,中芯都不可能取代臺積電、聯電的地位。假設投效宏力半導體的台灣晶圓廠工程師,也是這個規模,那麼,不到兩年,台灣半導體界,就流失超過400名資深精兵。
(5)中國大陸市場力量正在崛起。中國大陸政府看重半導體,主因還是經濟成長帶來的龐大需求,冷氣、彩電、電話、冰箱……各民生工業領域,中國大陸將成為最大消費國,其中的IC雖然多半價格不高,但消耗量一大,卻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根據美國Dataquest的評估,2000年中國的半導體市場達到125億美元的規模,Cahners In-stat更預測,到了20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市場,僅次於美國。張汝京指出,未來幾年內,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年平均成長率只有15%左右,中國市場則可達30%,此外,中國國內自行生產的產能僅及總需求量的14.5%,中國新興的晶圓廠可說存在著很大的商機。
目前中國半導體市場是以低階消費性IC為主流,高階產品的內需市場仍舊相當有限。低階消費性IC,即使是在台灣生產,主要市場也是在中國大陸,而且比重勢必還會不斷提高,因此,在哪生產,就只是“經較成本”上的差異而已,中國市場崛起的大趨勢,則是無庸置疑的。在於中國以國家力量為主導,“動起來”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力量讓人嘆為觀止,更讓人不敢小看其後勢。“行政院”開放8吋晶圓廠登陸的消息迅速在大陸傳開,各地方政府準備依循中共國務院18號及51號批文,以“同等優先”吸引台灣晶圓廠進駐;“搶建及削價”,則成為大陸現有晶圓廠的因應對策。
(6)中國大陸發展IC產業的障礙不少。儘管台灣半導體業者一片西進熱潮,中國大陸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挑戰,如何在快速發展的資訊產業中擁有自主知道產權的核心技術,關係到中國大陸資訊產業的生命力。根據IC業者與大陸官方的分析,中國大陸資訊產業核心技術發展方面,目前存在下列的一些障礙必須跨越:
(Ⅰ)是技術水準嚴重落後,核心技術依賴進口。資訊產業發展中,軟體是大腦,積體電路是心臟。中國在“大腦”和“心臟”最核心的技術方面,與國外相差至少30年。
(Ⅱ)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嚴重制約產業發展。微軟公司控制了軟體的操作平臺系統,中國的資訊產業是建立在美國晶片和軟體運行平臺上的產業,這種依靠國外壟斷的關鍵技術而成長的資訊產業是不牢靠的。
(Ⅲ)是安全隱患嚴重,風險不可預測。外國生產商不僅熱知這些軟硬體設備的調控方法,而且許多技術設備事先就安裝了隱藏的“暗通道”和“後門”,這對中國的資訊安全造成了嚴重隱患。
(Ⅳ)是科教體制改革滯後,核心技術人才匱乏。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中國急需的軟體開發人才只有15萬,每年培養的資訊產業人才只有4.8萬,其中能開發核心技術的人才更微乎其微。造成中國資訊產業人才尤其是核心技術人才嚴重匱乏的原因,除了科技創新體制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原則外,還與中國的教育制度改革滯後於經濟發展的需求有關。
(Ⅴ)是創新體制尚未形成,認識尚需要逐步統一。技術開發不僅是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管理體制、組織方式和創新環境。一項再好的技術發明創造,如果沒有好的組織制度、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創新投融資的機制、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人才的培養機制、用人機制、大規模生產經驗的積累等是不可能發展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新興產業的。而目前中國這些方面還很薄弱。
(Ⅵ)過去中國半導體製造業的基礎薄弱,法令稅制繁複多變。外人難以掌握理解,廠商的求變之道,造成中國半導體走私進口十分猖獗。但是近幾年來,中國政府計劃性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IC設計產業的增值稅已下降至3%,大幅提高了廠商在中國當地生產半導體的誘因。然而企業經營,終究不是單靠政府的力量就可畢其功。中國企業在半導體產業最至關重大的景氣判斷和市場敏感度上頭,仍與台灣廠商有很大差距。中國希望成為世界半導體生產基地的夢想短期內還不會很快實現。
(Ⅶ)人工等方面的優勢可能會被基礎設施的缺乏而抵消。大陸半導體巨大的增長潛力目前已被業界經常談及,而台灣的代工廠商正受益於這股“大陸熱”。一位資深半導體業者指出,“宏力和中芯國際只是利用‘中國’來籌集資金。”有人認為在大陸投資半導體廠沒有多大意義,因其財務風險相當大。而相對於其他晶片生產基地。如日本和台灣,大陸的成本優勢不太明顯。製造晶片確實相當昂貴,且勞動力成本並不是關鍵因素,這將使中國擁有大量的低廉優秀人才優勢受到削弱。ING霸菱台北的半導體分析師謝偉民認為,“在人工等方面的優勢,可能僅會令整體生產成本降低3%左右,但這3%的優惠可能會被基礎設施的缺乏而抵消。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海克曼(James J. heckmam)指出“中國人力成本低、薪資管制嚴”的競爭優勢是對的。但他批評主張8吋晶圓緩去中國是“政治多於經濟,非常短視而且錯誤”則未免武斷。由於中國強力管制低薪資以吸引外商投資的磁吸效應,全球人力密集型產業轉移中國乃大勢所趨,但半導體屬於高精技術的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高階技術、管理人才,中國的人海戰術並無用武之地。
(Ⅷ)設計能力尚顯薄弱。在台灣半導體業者通常喜歡群聚,但在中國各個晶片廠較分散,這將給銷售、設備維修及原材料採購帶來物流方面的問題。而且儘管在上海擁有不少封裝和測試企業,但中國在較為關鍵的晶片設計能力上還較薄弱。業內人士表示,大陸需要發展自身的晶片設計產業,這樣就可以晶片加入中國特色的內容,以及吸引跨國公司將設計業務外包。中國晶片設計正處萌芽階段,規模相當小,不足以支援本身生存。而明年3月將量產的宏力半導體則估計,初期大部分訂單將來自海外,隨著時間推移,本地設計公司規模逐步擴大,我們亦有來自他們的訂單。
(Ⅸ)高端技術轉讓受限。另外高端技術限制亦是一個大問題,美國等發達國家仍對高端技術轉移至中國存在限制。若這種限制沒有取消,像英特爾這樣的跨國公司是不會願意把生產廠設在中國的。已開始投產的中芯國際的技術就是向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和日本東芝購買來的。目前國際“瓦聖納協定”(Wassenaarar Arrangement)禁止軍民雙重用途高科技設備輸中國。台灣雖限定025微米技術的8吋晶圓廠轉移中國,但不能排除中國改裝零件獲得0.18微米以下技術。美國智庫和參院前外委會主席赫姆斯等國會保守派議員的關切。原因是美國自1996年簽署“瓦聖納協定”後,就開始管制半導體等軍商兩用的設備和商品出口到中國。美國商務部出口管制局目前對美國廠商前往中國投資設廠即規定,只要涉及0.5微米的技術,廠商就要向商務部申請,由商務部出口管制局組跨部會小組進行個案審查 (本文作者單位: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179112.htm
兩岸晶圓產業之利基與競合>高登
一、 前言
經濟部依行政院3月核定的「開放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相關配套措施執行方案」於日前公布「在大陸地區投資晶圓廠審查及監督作業要點」,分兩階段審查業者赴大陸投資晶圓廠;台積電、聯電等業者須通過「審查小組」審查,取得投資許可後,再經「專家小組」取得輸出許可,才能順利赴大陸投資。本文就兩岸晶圓產業之利基與競合作一分析。
二、台灣IC產業發展分析:
我國IC產業整體發展歷程,可概分為萌芽期(1964年-1974年)、技術引進期(1974年-1979年)與技術自立及擴散期(1979年-現在)三個階段。通用儀器(GI)在高雄從事封裝,啟動我國IC產業的萌芽發展;而工研院電子所自RCA引進引進7.0微米CMOS製程技術,開啟我國IC自主技術的序幕。電子所IC示範工廠設置計畫與超大型IC計畫等,以及工研院電子所陸續衍生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等公司,將我國半導體技術推向超大型積體電路的前台。尤其1994年世界先進成為我國八吋廠的先鋒後,至2001年國內總計22座八吋晶圓廠的陸續投入,使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大IC生產國。
三、大陸IC產業發展分析:
大陸IC產業亦經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65-1978年)以科研為導向,不具商業化生產能力。第二階段(1978-1990年)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資引進設備與技術,但受限於「多國出口聯合管制委員會」(COCOM)管制,且沒有統一的發展計畫,在地方與中央爭相投入下引進許多條生產線,但並未產生效益。第三階段(1991-至今)則採取集中與專案發展方式,於1991-1995年執行的『908工程』興建一條0.9微米六吋晶圓生產線,並重點扶持首綱日電、上海先進、上海貝嶺、華晶、華越等五大骨幹廠;1996-2000年期間執行的『909工程』,興建華虹日電0.5微米的8吋晶圓廠,大陸首座8吋晶圓廠華虹NEC已在1999年2月底完工試產。2000年全球半導體景氣極佳,加上大陸國務院於當年6月宣布18號文件獎勵8吋晶圓廠的投資,大陸掀起興建8吋晶圓廠的熱潮。
至2001年,大陸IC產業已形成設計業200多家、製造業20多家與封裝測試業40多家的規模。大陸IC設計業廠商離多,但大學或研究機構所佔比例甚高,專業設計公司比重較小,尚未發揮效益。2000年大陸設計業總營收約10億人民幣,中國華大、大唐微電子、華晶矽料與士蘭微電子等四家年營業額超過一億人民幣。大陸本土IC設計公司在技術能力上,以從事反向工程居多,整體設計能力仍低。不過,在中共積極推展積體電路和軟體政策逐漸發酵下,近年來大陸大型電子系統公司已衍生不少設計公司,如深圳中興、熊貓微電子、海爾等。同時,大陸政府利用風險資金吸引留美學人回國創業的行動業已展開,如中芯微電子就是代表例子之一,其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大陸半導體生產線眾多,但具規模與獲得政府重點扶持且已開始生產的晶圓廠,包括上海華虹NEC、天津摩托羅拉、上海中芯、北京首綱tJNEC、上海先進、上海貝嶺、華晶與華越等8家。除了前三家為8吋廠外,技術主力仍為5-6吋低階技術,同時在產品線創新不足情況下,有逐漸轉作代工的趨勢。同時,受到優惠獎勵投資與大陸IC市場潛力日益顯現的影響,後續仍有多座8吋廠興建與規劃中,例如宏力、華夏、上海貝嶺、上海先進等。
在半導體產業中,封裝、測試業對資金需求與技術門檻較低,且人力需求比較高,在大陸充沛與低廉的勞動力資源下,已吸引許多的整合元件製造商(IDM)進入,設立工廠封裝測試自有產品,目前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廠商在大陸大多設有封裝生產線。200l年專業封裝代工廠Amkor、ChipPac等外商為因應大陸8吋晶圓代工興起的後段商機,已搶先引進CSP先進技術。
大陸IC產業發展仍由政府主導,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資金、人才等資源投向積體電路產業,以促進IC產業發展。在『十五計劃』期間(2001-2005年),上海宣布將IC與軟體產業列為發展重點,計劃投資約100億美元建立10座以上8吋晶圓廠,使上海成為大陸規模最大、水準最高、配套最全與出口最多的IC設計、製造與封裝中心。上海IC產業『十五規劃』的總目標是:在上海埔東新區形成IC製造基地;張江、潛河溼等高科技園區形成IC設計基地;松江、南匯等區域形成相對集中的封裝基地。北京市亦計劃在未來10年內將投入2,000億人民幣,建立20條晶圓生產線並成立200家IC設計公司。
四、兩岸IC產業發展之競爭與合作
八吋晶圓是否應開放赴大陸投資引起各界關心,而且主要爭論點不外集中在投資卡位、技術差異、兩岸競合、與對台灣衝擊、和群聚效果等五大面向。以下擬就此五大面向,以嚴謹之論證審慎地檢視正反雙方之論點,俾供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之酌參。
(一)投資卡位
一般均認為大陸IC市場發展潛力可觀,對於台灣廠商,如何進取大陸蓄勢待發的商機,正、反雙方意見迥異。正方強調的重點有:(1)投資卡位、就近服務客戶;(2)晶圓產出,須在8小時內送到客戶中,因此大陸接單台灣生產不是最好的模式;而反方則主張(1)WTO架構貿易體系是消除關稅壁壘,以貿易代替投資,對半導體業,投資卡位說不重要;(2)大陸接單、台灣生產模式,或謂他們來買,對台灣衝擊較小。
整體而言,雙方的主要爭議,似乎在於企業因應全球化或市場板塊移動趨勢的策略選擇問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以首創的晶圓代工模式,順勢崛起,不僅催生了本地的IC設計業,而且美國、乃至於歐洲的主要IC設計業者都是台積電和聯電的客戶。歐、美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是以整合元件廠(IDM)和IC設計為主軸,有意無意地避開晶圓代工所牽涉的鉅額資本投資。台灣晶圓代工廠過去在爭取美、歐IDM或IC設計業者訂單時,在當地投資設廠的壓力不大。不過在1996年以後,台積電與聯電為就近服務客戶與爭取IDM訂單,已分別在美、日、新加坡等地興建8吋、甚至於12吋晶圓廠。
大陸目前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標舉進口替代和仿效竹科模式兩大策略。這意味著台積電、聯電、甚至於我國的IDM業者在進取大陸市場時,都將會與大陸當地業者面對面競爭。事實上,大陸的潛在競爭力量已起,而且其他國家半導體相關業者在大陸的佈局動作在近年也已有加速動作。2001年大陸已投產的8吋廠計有華虹NEC、摩托羅拉、中芯等三座,製程技術0.25微米,後續有多座8吋晶圓代工廠興建或規劃中。
本土廠商與外商在大陸的佈局加速,除了與蓬勃的內需有關外,也與大陸履行WTO之「資訊科技協定」(lnformationTechnologyAgreement;ITA)之時程有關。在2002年初大陸已開始履行ITA,進行大幅降稅的動作,其中更有若干產品直接採用零關稅,較最終目標年提前2-3年。表面上,大陸半導體關稅的調降,應有助於台灣本土產品直接出口到大陸,甚至於削弱到大陸設廠的必要性!但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陸提前降稅,固然使進口品不再受限於關稅,然而卻可能使得供貨的即時性、接近市場、與客戶就地支援服務等因素成為進取大陸市場的重要競爭要素,如此一來,投資佈局反而成為不容忽略的策略選擇。
台商西進的半導體商機為何?一般認為除非就處理舊設備而言,DRAM業者目前似乎無迫切需要進大陸。晶圓代工為目前是否開放的核心點,整體而言,大陸IC設計業者最高設計水準為0.35微米,但產品不多,而主流設計能力在0.8-1.4微米。故以政府目前欲開放的最高0.25微米製程廠來看,短時間大陸本土IC設計能力確仍有一段落差。因此,台積電與聯電若要赴大陸投資,「就目前時點而言」,可能是「卡位」的意義相對多於「市場已有立即需求」。
但是這個卡位性質,在特許半導體「加持」大陸晶圓廠的動作下應有其必要性。再者,國際大廠如IBM、lntel也就部分訂單要求配合在大陸地區生產,也加重了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的壓力。
再進一步而言,大陸不僅已成為世界大三大的資訊產品、和首要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生產國,而且,在部分「非漸進式」技術創新領域可有蛙跳式躍進的潛力,這意味著大陸的系統廠商、IDM可能藉此發展出對技術與市場的影響力。不僅台積電與聯電須正視在大陸設廠問題,而且,後續也可能引發我國的IDM,如旺宏、華邦,應如何進取大陸市場問題。
(二)技術差異
就兩岸態勢而言,無論就技術、產能、與業績而言,我強彼弱,而且差距頗大。由於當地晶圓廠的建設相較於全球整體的晶圓製造/代工生產線而言,屬於後進者的地位,因此有較大的機會可以順應著當前技術創新的成果與應用產品市場變化的腳步,使得這些新設晶圓廠在規劃與設計上可以一次到位地與當前主要的IC產品線接軌,減少對於晶圓生產線經營的業者對於客戶需求的摸索時間以及製程技術上的開發時間。同時,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對中芯的0.18微米技術授權,將可使其技術世代演進加速。
面對大陸對領先群的快速追趕,台灣廠商應如何自處呢?固守台灣看起來似乎不會有助長對方的疑慮,但是這種看法可能較短視。反之,在大陸廠商羽翼末豐之際,決戰於對方戰場,或有戰略上的必要性。台積電和聯電可憑藉其產量經驗、技術專利,與客戶、元件資料庫(library)、IP、和設計執行服務等廠商間關係的優勢,在大陸市場迅速立足,甚至於壓抑大陸本土廠商的發展。再者,台積電與聯電也可以設備投資、技術授權、作價等方式,去影響、甚至於左右大陸廠商的發展。如此一來,兩岸分工演進過程中,台灣廠商比較會有掌控權和影響力。西進有參與及影響大陸本土發展的策略意義。
(三)兩岸競合
對於兩岸競合的發展,正方主張大陸可成為低階產品量產基地,台灣則朝高階發展。而反方則憂慮引發連鎖反應,使大陸群聚形成,反噬台灣。事實上,大陸的半導體群聚已雛形略具,尤其在大上海地區。上海的半導體群聚應可謂略具規模,並非台灣廠商去才導致其群聚現象。不過,以台積電、聯電動見觀瞻的影響力,是可能號召部分台灣測試及IC設計業者隨同前往。惟若逐步開放投資,相關廠商的因勢西進佈局較能控制在適當的規模。不過,就測試封裝而論,充裕的人力與土地在價格競爭上具有相當影響力。而且,我國大廠,如日月光、矽品等早已經過投審會審議通過,在大陸投資電晶體封裝早已有跡可尋,未來觀察重點應放在先進封裝在台灣的開發或引進。
就正方所主張的大陸為低階產品量產基地,台灣朝高階發展,在短、中期內是可能有條件地成立。它成立的基本前提在於,台灣晶圓廠的西進投資循序漸進,而台灣本土發展也同時深化、技術升級。基本上,我方持續升級的標竿不見得要完全以八吋或十二吋晶圓的世代交替為惟一基準,畢竟大陸『十五計畫』的IC製造發展目標是以0.35--0.18微米製程為主,而台積電與聯電的八吋晶圓技術已發展到0.13微米,甚至於規劃0.09微米。就十二吋晶圓的發展而言,台灣明顯享有優勢,而且,十二吋晶圓廠所需的設備更精密,瓦聖納協定對大陸的設備取得將形成障礙。
再者,台灣晶圓廠西進,以台積電和聯電與IC設計業互動緊密的作為來看,對大陸IC設計業實力的提升應會有相當助益。儘管傳統上,台灣的IC設計長於資訊IC,而大陸偏重於消費性IC,但是外商及台商IC設計業者登陸投資擴張,將可能對台灣本土低階IC設計業務衝擊壓力日益增加。
(四)對台灣的衝擊
正方認為若不去大陸投資,台灣會失去國際競爭力;而反方對造成失業、資金流失有所憂慮。就某種程度而言,兩邊都有可能有點言過其實。
大陸本土晶圓製造實力羽翼末豐,但可在低階產品上低價搶單,擾亂市場價格,影響的是台積電與聯電部分市場區隔產品的毛利率,但是短時間內很難劇烈地撼動雙雄在國際市場77%之晶圓代工市場佔有率。
就反方所憂慮的失業與資金流失問題而言,我們就直接效果來看,一座八吋廠平均人力1,600人,若未來只移出二~四座八吋晶圓廠,則受影響的將會約3,200—6,400人。但這些人力可能會以部分西進大陸,部分移往其他廠(含十二吋廠)方式處置,不見得個個失業。但是就西進大陸人力部分,也為台灣可貴資源,或許應有適當規範機制。
就資金流失而言,若以舊廠外移為原則來看,也不應被過份誇大。一方面,目前法令規定單一公司赴大陸比例,淨值50億元以下者不得超過40%;50至100億元者不能超過30%,100億元以上者不能超過20%,已形成限制。而且,舊廠投資,實際資金需求相對有限。反之,各界應正視的是,台灣如何兌現廠商對外投資所可能產生的利潤。
(五)產業群聚效果
反對台灣高科技業者赴大陸投資論者經常所持的理由,是我們不應以台灣的科技實力扶植大陸科技產業的發展。其實,大陸由於其龐大市場商機及低成本的土地、勞工及科技人員,自1995年以來,即已快速大量的吸收國內外資金投資高科技產業。
若針對八吋晶圓業者在台灣所形成之群聚效果,對比外商連同大陸本土企業在大陸所形成的群聚效果而言,台灣應擔心的是,若未即時切入並主導大陸IC產業的群聚效果,將來由外資輔導大陸本土企業所形成的群聚效果,會對台灣IC產業的群聚效果造成嚴峻的競爭威脅。若政府限制台積電和聯電不准去大陸投資八吋晶圓廠,則中芯和宏力可能佔了在大陸主導兩岸產業分工及群聚效果之優勢。
企業對外投資會影響的,除了群聚效果,還有整體產業升級的帶動效果,我國八吋晶圓廠的多餘產能(也是以資料處理IC為主之產能)移到大陸就近供貨也是自然的趨勢。政府應關心的是,這些留在國內的IC設計廠是否隨著我國整體產業升級,亦同通訊、消費性電于、工業用、自動化等更高等級的IC設計升級。尤有甚者,後面這幾種IC設計一直無法在國內蓬勃發展的原因主要是市場需求不足,一旦政府允許八吋晶圓的舊廠外移大陸,反而可望帶起我國爭取IC市場朝產品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客觀而論是利大於弊。
我國業者若赴大陸投資亦同樣會視情況採取水平分工或垂直分工。以我國目前較強的晶圓代工及IC設計兩段製程而言,廠商必定有其掌握高階或核心技術的水平分工規劃。封裝測試適合在兩岸執行垂直分工外,其他製程均以水平分工為佳。
反對八吋晶圓廠外移的主要論點之一,是八吋晶圓廠外移會製造國內失業。事實上,我國目前應擔心的是高科技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絕非高科技人才的失業問題。而且,產業結構轉型所造成的失業問題,留住八吋晶圓廠亦無補於事。
但是運用大陸高級專業人才時,要求廠商與大陸員工簽訂競業禁止與保密契約,以避免將來員工離職造成對台商公司的衝擊。
五、結 論
基本上,我們的分析顯示八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有其經濟上的堅實立論基礎,在有秩序地開放前提之下,對台灣而言利大於弊;但是,有效管理機制也需確立。雖然大陸正履行WTO之「資訊科技協定」已降低半導體相關產品之進口關稅,但是先進國家的半導體相關業者及大陸本土業者已積極在大陸市場佈局,尤其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在大陸著力甚深,突顯台灣相關業者赴大陸投資之迫切性。再者在市場藩籬與關稅壁壘降低之際,半導體業者進取大陸市場之競爭要素也會隨之遞移,由原先以價格因素為主轉而加重供貨的即時性、接近市場、與客戶就地支援客戶等因素的影響力,因而激發了國際級大廠及台灣半導體業者赴大陸投資佈局的企圖心。
就兩岸技術差異而言,的確我強彼弱,廠商赴大陸投資固然有助長大陸本土產業發展的疑慮,但是在大陸廠商羽翼末豐之際,讓台灣廠商赴大陸投資,可使他們利用現有優勢快速立足大陸市場,一則可壓抑大陸本土廠商的發展,再則可使台灣廠商有機會左右大陸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半導體廠商西造有參與及影響大陸當地發展的策略意義,以營造對台灣有利的兩岸競合關係。
就兩岸競合而言,反對者固然擔心台商西進會導致大陸半導體產業群聚的形成,但是事實上卻忽略了大陸以上海地區為主的半導體產業群聚,在大陸本土及外商近年來積極投資下,早已雛形已具。不過,以八吋晶圓的技術世代而言,台灣不論就製程技術或量產產能都遠超過大陸的領先業者,但也由於國際級半導體外商近年來在大陸積極佈局,使大陸在追趕像台灣廠商的先進者有速度上的優勢,使台灣廠商不能無視於他們的發展動向,任其逕然坐大。因而,台灣晶圓廠赴大陸投資一則有進取大陸市場的意義,另一則有掌握優勢防範於未然的策略性意義。
開放八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之爭議在於若台灣最具競爭力之晶圓製造業西進後,可能衍生之產業外移、資金流失及失業增加等之不良影響,然而若末即時切入主導大陸IC產業的群聚效果,而由外資輔導大陸本土企業所形成的群聚效果,將會對台灣IC產業的群聚效果造成嚴峻的競爭壓力。加之,企業對外投資會影響的除群聚效果外,還有整體產業升級的帶動效果,應關心的是這些留在國內的IC設計廠是否隨著我國整體產業升級,亦同通訊、消費性電子、工業用、自動化等更高等級的IC設計升級。一旦政府允許八吋晶圓的舊廠外移大陸,將可釋放人力加速12吋廠發展,並配合矽導計畫SoC研發投入與科專計畫寬頻有線、無線通訊、微機電系統、奈米與生物晶片等應用研發,反而可望帶起我國朝產品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客觀而論是利大於弊。
我國目前應擔心的是高科技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絕非高科技人才的失業問題。而且,產業結構轉型所造成的矢業問題,留住八吋晶圓廠亦無補於事。若因外移後兩岸產業及科研分工規劃得當,則可在台增加對中級人才的需求。而高級人才仍不足的問題則需仰賴自先進國家引進或運用大陸留學人才與大陸當地專才。八吋晶圓廠外移在解決高中級人才供需不均衡問題上,反而是正面因素,而非負面因素。目前研議中可以舊廠外移觀之,舊廠投資,實際資金需求相對有限。再者,企業亦可採行發行海外公司債、海外存託憑證(ADR)及海外融資等管道在海外募集資金,以避免資金排擠。
若考量全球資訊電子產業發展生態和企業全球化佈局,企業赴大陸投資不但是拓展其經營市場,亦是國家經濟實力之延伸;「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如馬之雙翼,缺一不可,是以開放八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尚須輔以有效管理機制之規範。(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經濟部工業局)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sS3FoE6EEPIJ:www.fcu.edu.tw/~itra/trade/file/141.doc+%E7%BE%8E%E5%9C%8B%E6%8A%80%E8%A1%93%E5%87%BA%E5%8F%A3%E7%AE%A1%E5%88%B6%E8%88%87%E5%85%A9%E5%B2%B8%E5%8D%8A%E5%B0%8E%E9%AB%94%E7%94%A2%E6%A5%AD%E7%99%BC%E5%B1%95%E5%95%8F%E9%A1%8C%E4%B9%8B%E7%A0%94%E7%A9%B6&hl=zh-TW&ct=clnk&cd=27&gl=tw
美國為何強化對華出口管制
近年來,隨著美國安全戰略新變化和中國國防現代化發展,美國在立法、清單管理、機構設置、部門協調、多邊體系等諸多方面,進一步強化了對華出口管制力度。
一是修訂和規範對華出口和再出口的許可證制度,擴大管制物項範圍。2007年6月,美國正式公佈了新的對華出口管制政策。新規定對疑用於“軍事最終用途”的對華出口商品均要求申領許可證,受控清單涉及航空發動機、水下系統、鐳射器、貧鈾等20種不同產品門類的商品、軟體和技術,及對應31個出口控制分類編號。如必要還可追加受控物項,某些原本不在清單內的商品也可能被列入進去。
二是強化“視同出口”管制。美政府規定中國學者和研究人員在接觸其敏感知識和技術時,必須申請“視同出口”許可證。其範圍既包括在美中國公民,也包括可能將敏感技術攜帶來華的外國公司。2005年,美商務部還提出限制生於中國、但擁有他國國籍的個人獲得美國技術的提案,雖遭學界和商業團體等強烈反對而不得不撤銷,但仍然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視同出口”管制執行力度。2006年底商務部專門成立了“視同出口建議委員會”,向商務部長建議如何強化包括中國在內的“視同出口”管制。2006年美政府審議的865個“視同出口”許可證中,有60%針對中國公民。
三是加強出口控制機制建設,提高管制效率。設立新的協調機構;加強黑名單制度管理;強化“最終用戶訪問”制度。
四是加強對違規的本國和外國企業與個人的懲處。包括所謂嚴懲涉嫌對華出售敏感技術的國內企業和個人,加強對外國公司的制裁,刻意炒作涉華間諜案。2005年以來,美先後炒作“馬克間諜案”、“慕可舜間諜案”等。2007年11月,美中經濟與安全評審委員會宣稱,中國正在從事一項間諜計劃,以獲取美軍事工業關鍵技術,要求立即採取措施,全面評估中國的“違法技術轉移”,並對出口管制執行與反間諜工作提供額外資金。
五是推動強化多邊出口控制體系,阻撓和破壞他國與中國正常軍貿合作。
出口管制一直是美國維護國家安全和實施對外戰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來,進一步強化對華出口管制,與“9·11”以來美國全球安全戰略調整密切相關,從根本上講是為了服從和服務於美對華軍事遏制戰略。
其次,繼續強化對華軍事遏制,確保對華絕對軍事技術優勢。美官方認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國防現代化加快發展,國防基礎工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近甚至趕超西方強國,某些尖端技術方面如核工業和載人航太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因此,美有必要在全球範圍內阻止先進軍事技術和裝備流入中國,阻滯中國國防現代化進程,維護其軍事霸權。
再次,美現有法律法規滯後,難以趕上技術更新和擴散步伐。美官方認為,從技術來源變化看,軍方已不再是先進的兩用技術最主要來源,現在很多尖端技術是從私有企業流向軍方,這使政府界定軍用技術並將其列入控制清單更為困難,監控任務更加複雜。互聯網迅猛發展後,獲取技術資訊的手段變得更加便捷,技術擴散力成倍增強。跨國公司在全球尋求投資、生產與銷售,其結果是生產和工序技術流向海外子公司,兩用技術轉讓到國外不可避免。
此外,多邊出口控制機制存在種種弊端,需要採取彌補措施。冷戰結束後,隨著各國重點由高度注重安全轉向經濟福利和商業競爭,美國與盟國在出口管制問題上分歧顯露。瓦森納安排取代“巴統”就是這一分歧的產物。它既沒有正式列舉被管制的國家,也沒有嚴格的管制制度,組織結構十分鬆散,成員國參照共同的管制原則和清單自行決定實施出口管制,自行批准本國的出口許可。美官方認為,該機制難於監督兩用技術出口,“應著手進一步協調各國許可證政策以便縮小國際出口管制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差異”。為此,美敦促修改某些條款,以便更大程度地協調成員國許可證政策,堵塞多邊出口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作者 劉卿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美國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
http://www.stnn.cc:82/pol_op/200803/t20080321_750698.html
中美關系中的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問題
一段時期以來美國國內一些勢力不斷借口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問題大作文章,造謠稱中國在過去 20 年內曾通過中美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竊取美國先進軍事技術,危害美國國家安全。這給中美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嚴重破壞了中美兩國首腦互訪所創造的發展雙邊關系的良好勢頭。本文擬就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問題進行一曆史的回顧,探討一下 80 年代以來美國對華技術轉讓的目的、在中美關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國國內目前這種鼓噪對發展中美關系的不良影響。
一、美國對華技術轉讓是中美關系發展良好的體現和戰略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中國進行技術禁運是新中國成立後相當一段時期內美國對華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時美國已經糾集其盟國在 1948 年成立了巴黎統籌委員會 ( 簡稱“巴統” ) ,統一管制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出口。 1949 年美國制定了《出口管制法》,控制一些具有軍事用途的産品和技術進入社會主義國家,並根據出口對方是否是社會主義國家、與美國現存以及潛在的關系狀況,以及對方所奉行的政策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等七個因素,將出口對象分爲七組—— Z 組、 S 組、 Y 組、 W 組、 Q 組、 T 組和 V 組 ( 按管制嚴寬程度順序排列 ) 。新中國成立之初被列爲 Y 組,在與美國的貿易上享受與蘇聯一樣的待遇。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軍隊赴朝參戰,美國把中國列爲 Z 組,開始了對中國的禁運。 1953 年,在美國的指使下,“巴統”成立了專門的中國委員會。美國這種對華技術禁運政策一直持續到 70 年代中美關系改善前。
美國對華技術禁運的松動是隨著中美關系的改善而實現的。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共同的戰略利益將中美兩國推到一起。雙方領導人適應曆史發展的潮流,逐步采取了一些友好姿態。 1971 年 4 月,作爲改善對華關系的一個信號,尼克松政府結束了對中國的禁運,重新將中國劃入 Y 組,允許向中國出口相當于對蘇聯出口商品的 70 %。隨後向中國出口了十架波音 707 飛機。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臺後,美國在改善對華關系方面裹足不前,對華技術出口政策也沒有大的進展。直到中美建交,美國一直堅持對中國和蘇聯采取同樣的出口政策,不能出口蘇聯的技術和産品也絕對不許出口中國。
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的解禁是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必然結果。 70 年代末,蘇聯在全球的擴張達到高潮,美國則處于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戰略劣勢。這促使美國加快與中國關系正常化的步伐,對華技術出口被提到議事日程。 1978 年春,在國防部長布朗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建議下,成立了由不同機構人員組成的委員會,專門檢討對華技術轉讓和含高技術産品的出口問題。 11 月,美國通知英、法、聯邦德國等,“美國將不再禁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向中國出售武器”。但此時,美國對華禁止出口武器和嚴格的技術轉讓政策並未迅速改進。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關系正常化。 5 月,美國國防部專家向布朗提交了一份報告,提出增強中國對付蘇聯的軍事能力是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在此基礎上,布朗向卡特建議放寬對華出口具有高技術産品的限制,並得到卡特政府的同意。 1979 年 9 月,美國負責研究與工程的副國防部長威廉?佩裏率團訪華,與中國軍方專家就美國向中國轉讓軍民兩用技術和對中國軍用物資銷售問題進行了專業性磋商。佩裏回國後,美國國防部宣布,它已批准美國公司提出的向中國出售包括防空雷達、運輸直升機和電子檢測設備在內的 20 多個申請。
1979 年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促成了布朗提前訪華,加快了中美在軍事領域的合作,推動美國對華技術出口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1980 年 1 月,布朗在訪華期間答應向中方提供可能用于軍事用途的地球資源衛星。 3 月,美國國務院公布了“第 81 號軍品控制簡訊”,列舉了六類 30 種不同的可在“逐案審理”基礎上對中國出口的産品,包括防空雷達、通訊設備和運輸設備等。 5 月 25 日,卡特總統宣布將中國從 Y 組劃出,單獨列爲 P 組,以示與蘇聯不同,並使中國能得到非殺傷性軍事設備。同月,美國國防部批准向中國出口 212 架貝爾特直升機,並放寬對中國出口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的限制。至此,美國在對華技術出口和轉讓政策上終于邁出了漫長、審慎而又艱難的一步。
美國對華技術産品出口與技術轉讓是中美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在促進雙邊關系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中美建交後,卡特政府雖然在對華出口政策上有所放寬,但仍有很多限制。 1981 年 7 月裏根總統提出了新的對華技術出口政策,即“雙倍政策 (the double threshold policy) ”——允許美國廠商向中國出口的技術和産品在性能和水平上可能是美國向蘇聯出口的兩倍。但由于“雙倍政策”是建立在與對蘇出口比較的基礎上的,概念十分不清楚,總統的意圖沒有得到實現。 1983 年初,美國政府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認爲進一步放寬對華技術出口限制符合美國的切身利益。 5 月,裏根總統指令將中國從出口管制的 P 組升爲 V 組,並于 11 月 23 日生效。
美國這一政策公布後,向中國出口技術及其産品的申請迅速增長,但審批手續十分複雜。一般項目審批手續需 200 天,其他項目則要 270 天,此後還要“巴統”審查三個月。在“巴統”內,由于由美國審批後報到“巴統”的向中國出口的項目增長迅速,其占“巴統”收到的同類申請的比例不斷上升。
1982 年美商向“巴統”提出的申請占“巴統”所收到申請總數的 54 %, 1985 年更上升到 95 %。由于美國申請的急劇增加,“巴統”接到向中國出口的申請也相應飛速增加。
這種複雜的審批手續使總統放寬對華技術出口限制的意圖不能實現。美國商人在向中國出口技術和産品過程中,與歐日商人相比處于不利地位,僅審批時間就爲前者的兩倍。故從 1985 年起,美國多次協同“巴統”調整政策,不斷簡化審批手續。至 1988 年,美商共提出 6900 份對華技術産品出口申請,價值 36 億美元,獲准 6200 份,占申請項目的 91 % 。
冷戰後的美國對華高技術出口是在新的限制基礎上謹慎進行的。 1989 年 6 月 5 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命令,停止一切對華政府間和民間的軍品銷售,停止對中國出口管制政策放松的審議。 7 月 14 日、 15 日,參衆兩院通過一系列提案敦促布什政府對中國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措施,重新研究對華核技術輸出及其産品的出口,凍結實施對華技術出口已經給予的優惠待遇。此後美國國會通過的 1990 年和 1991 年的《對外關系授權法》規定暫停給向中國出口的某些商品——列在《美國軍火清單》上的防務用品、美國制造的用中國火箭發射的商用衛星發放許可證。美國關注中美關系的專家評論道:“在 1989 年政治風波前,美國國防部每周都收到 30 多個對華出口申請,之後,對華出口軍品控制單上商品的任何申請,如果沒有特別的豁免,都被拒絕。制裁不僅用于新協議的簽訂,而且運用于包括可追溯到 70 年代所有現存協議的實施。幾百個商業出口申請被拒絕,商業的和政府間的合同被中斷。” 這樣,中國原擬進口的軍民兩用技術以及真正用于民用而被美國看作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技術和産品受阻。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國航空航天部就有十個此類合同被終止,另有十個合同被推遲 。
在當今國際社會相互依存日益密切的條件下,完全割斷中美雙邊之間一切有關高技術的交往與合作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由于技術的進步,一些限制早已過時,對這些産品的限制嚴重影響了美國出口商的利益。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對這些限制的重新放寬在制裁宣布不久就重新開始了。 1989 年 7 月,布什總統采取個案處理的方式批准波音公司向中國民航出售四架波音 747 飛機。 12 月,布什總統引《對外關系授權法》——該法規定如果總統向國會提出報告,以爲給某一商品發放出口許可證是符合美國利益的,那麽暫停給這些商品發放出口許可證的規定就可以免于執行——通知國會:爲了美國的利益,他將簽發“亞洲衛星一號”的對華出口許可證。同月,又批准向中國出口高級計算機和其他一些高技術産品。 1991 年 12 月,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宣布布什總統決定解除因 1989 年政治風波而中斷的四宗對華軍售項目。雖然如此, 1989 年美國對華的一些高技術禁運的規定在布什政府時期並沒有太大的松動。
二、美國對華技術轉讓成爲美國內政治幹鬥爭的一個議題
克林頓是借美國經濟再一次進入衰退之機擊敗布什而入主白宮的。上臺之後,他提出以維護美國經濟安全、擴大對外出口爲主要任務。而技術含量最高的商品是美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若堅持對華技術産品的禁運顯然是不利于其振興經濟的目的的,也是美國企業界所不能同意的。克林頓上臺不久,赴矽谷闡釋其振興美國經濟的計劃,當地企業界 20 多位經理向其抱怨,美國對華技術出口限制條例妨礙了美國計算機和其他先進技術對中國的出口 。因此,克林頓在取消對華技術制裁方面繼承了布什時期的政策,繼續逐步放寬對華出口限制。
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受到美國對華總政策的影響。冷戰的結束,蘇聯的解體,打破了曾經作爲美國對華政策基礎的聯華抗蘇共識。美國對華政策不斷成爲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議題。首先,圍繞對華最惠國待遇以及人權問題,在政府和議會之間、在國會內部出現了曆時數年的辯論。接著,圍繞對華政策到底應該是“接觸”還是“遏制”,進行了長時間的爭論。期間,臺灣這一中美關系中的關鍵問題因爲美國對臺出售先進戰鬥機和美方邀請李登輝訪美,引起中美關系兩次大的波折。在這樣的氛圍下,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和出口政策不斷受到各種各樣的所謂中國向巴基斯坦、伊朗、利比亞出口核技術的謠言影響。美國政府還時不時借之施加新的制裁。如克林頓上臺不久,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于 1993 年 8 月 25 日宣布,美國有“確實的證據”證明中國違反《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的有關規定,向巴基斯坦出售了 M — 11 導彈技術,爲此決定對中巴實行爲期兩年的二類制裁,即禁止向中巴出口電子設備、太空技術及軍用飛機。同月在北京進行訪問的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拉理?普雷斯勒表示,除非中國公開宣布今後不再出售違背導彈及其技術控制的武器,並接受檢查,否則美國國會將通過新的針對中國的法律 。直到 1994 年 10 月中美雙方簽定導彈聯合聲明,美方才又宣布取消這些技術制裁,放寬了民用技術及其産品的出口。但在軍品的出口方面,步子遲緩,直到今天,美國對軍品的出口限制仍然沒有取消,未恢複到 1989 年以前的水平。
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和高技術産品的出口成爲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議題。如 1985 年中美雙方達成的有關雙方核技術合作的協議,本來是爲促進美國利益而制定的——裏根政府與中國簽訂這一協定之初,希望利用中美在核技術領域的合作實現其外交政策目的:推動中國實行更加嚴格的不擴散政策,加強出口管制;使美國公司能在中國競投中國的合同,增進中美關系等 。這一協議在 1989 年被中斷,迫使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長期無法進行。盡管在此期間,中國加入了國際原子能機構,並成爲指定理事國,承諾不幫助無核國家發展核武器,還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全面核禁試條約》等一系列國際公約,並在 1997 年 9 月頒布了核出口管理條例。但直到 1997 年江澤民主席訪美,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才重新啓動,簽訂了《關于和平利用核技術合作的意向性協議》。 1998 年克林頓訪華時,雙方最終簽訂了這一協議。但其實施至今還受到中國“核間諜案”的影響,無法認真落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有關向中國轉讓衛星技術的調查報告尚未正式公布,美國輿論界再次就中美之間的技術合作問題尋找借口。 1999 年 3 月 6 日,《紐約時報》報道,“中國原子能間諜從美國的實驗室竊走了原子彈機密”。隨後,美國媒體連篇累牘刊載此類消息,稱早在 80 年代初就有一位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實驗室工作的出生在臺灣美籍科學家,將美國中子彈的機密資料泄露給中國;到 80 年代末,又有人將美國 W — 88 核子彈的技術交給中國,使中國改進了核子彈——減少彈頭的重量,增加了威力——改進後的彈頭可以裝在瞄准美國的多彈頭洲際導彈上,嚴重威脅了美國的安全。最後他們把目標鎖定在華裔科學家李文和身上,指責他利用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將機密泄露給中方,因此中國才會制造出了類似的東西。中國七位著名科學家于 1999 年 2 月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公開信,列舉了許多證據予以駁斥。但至今未見哪家美國報紙有勇氣發表這封公開信。 3 月 18 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公開表示:中國盜竊美國核技術機密的說法是沒有事實根據的。但此事遠沒有過去,調查還在進行。無論結果如何,這件事已對中美關系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三、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在中美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冷戰後期美國對華技術出口政策完全是美國單方面根據其國家利益的需求而決定的。其重要目的是爲了聯華抗蘇,改變美國在全球戰略格局中對蘇聯所處的不利地位。對華技術轉讓和技術産品的出口,是作爲加強中美戰略合作回擊蘇聯擴張的手段而采取的。卡特時期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回憶說,增加對華輸出先進技術被視爲中美戰略合作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中美之間以技術轉讓和武器出售爲代表的戰略合作,與其說是限制蘇聯的行爲,還不如說是爲了懲罰蘇聯的侵略行爲。在此過程中,美國企業界爲經濟利益所驅,不斷促使美國政府放寬對華技術轉讓方面的限制。但美國政府一直非常謹慎,常常是進一步退兩步。如中國雖然從 1983 年起被列爲出口審查中的 V 組,卻不能受到與該小組其他成員同等的待遇,是該小組中唯一受“巴統”審查的國家。研究表明,美國還不斷將對華技術出口與雙邊關系中的其他問題聯系起來,在具體問題上發生摩擦時,技術轉讓常常被當作對中國施壓的杠杆。在向中國出口武器問題上,甚至在中國的內政,如計劃生育等問題上,都發生過與技術轉讓相聯系的作法 。
冷戰後美國對華技術出口與轉讓體現了雙方在貿易上的互補性,符合兩國利益,最能促進雙邊關系。高技術産業是美國最具競爭性的産業。如 1998 年在美國對外出口中,技術産品所占成份已達其對外總出口的 1/4。而中國在這一領域有很大的需求。高技術領域最能體現雙方在貿易上的互補性。如,在核技術領域,美國大約有 100 座商用反應堆生産全美大約 19 %的電力,目前美國國內尚沒有核電站待建。而中國有最大的潛在核電市場,目前只有三座核電站在運行,但計劃在 2020 年之前把核發電能力增加至少 5000 萬千瓦。它意味著在今後 25 年內,美國對中國的商用技術出口及其設備的出口可能達到 500 億~ 600 億美元之間。根據設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核能協會稱,其中美國供應商對中國的出口額每年可達 16 億美元,這些出口可保證 2.5 萬個技術性就業機會 。
美國的航天計劃不論在技術能力還是開發方面都居世界領先地位,但對美國衛星的需求超過美國國內的發射水平。如在以承擔得起的費用發射衛星的能力方面美國遠遠落後于中國。使用美國國家航天和航空局及其所屬的承包商或五角大樓的設施發射 1 磅的載荷需要花費 1 萬到 1.2 萬美元。而中國僅收 4000 到 5000 美元。對于發射一顆商用衛星 ( 如勞拉航天通訊公司獲准從中國發射的衛星 ) 來說,可從這種價差中節省 5000 萬美元或更多一些 。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只發射了 296 顆商用衛星,據美方估計,今後十年,美國將發射 1200 顆商用衛星 。在這種供不應求的市場上,中美雙方合作將給雙方帶來豐厚的利益。
但是,美國始終有些人不這麽理解,他們將雙邊在技術領域的互惠合作看作是出口國對進口國的恩賜,橫生枝節。他們這麽做,首先受到影響的是美國出口商的利益。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對華技術出口和轉讓方面所重新設置的限制本來已經嚴重影響了美國在高技術這一美國最有競爭力的領域與其他國家出口商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如在美國對華技術限制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批准向中國出口的、屬于高技術的産品所需時間本來就比其他大多數國家多將近一倍。正是考慮到美國輿論界的鼓噪可能給美商造成的損失,國會對美國對華技術及其産品出口的阻撓是美國商界所特別擔心和堅持反對的。在美國國會組成的特別調查委員會對中美衛星發射合作進行調查期間,國會向商務部發出了大量的、時間特別短的關于提供情況調查的要求,幾乎凍結了對向中國出口的許可證的審理。包括美國電子協會、美國進出口商協會、美國電子工業協會和半導體制造商協會在內的技術轉讓産業聯盟驚歎道:“如果說這會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給美國出口工作者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那並不過分。”
其次,嚴重影響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美國對外技術及其産品的出口占其對外總出口的 1/4 ,但克林頓任期前五年所批准的對華軍民兩用技術出口,只占美國對華總出口的 5 %。美國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領導的委員會在所作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在高技術領域沒有對美國的競爭力造成威脅,但它將來可能造成這種威脅,特別是在機電産品這樣的領域。到 1996 年,電子産品已成爲中國對美國出口數量最多的産品。然而正是在這一領域,美國遠不如其他國家的對華出口。 1998 年美國對中國的機電産品出口只有 89 億美元,而日本是 151 億美元,歐盟是 148 億美元 。美國對中國技術産品出口的限制,削弱了美國在其最有競爭力的技術産品領域的競爭能力,增大了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而這又成爲美國國內一些勢力攻擊美國對華政策、破壞美中關系的借口。如果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及其産品出口所占比例上升到其技術産品在其總出口中所占的比例,那麽中美貿易額不僅會增加,中美貿易逆差也將會大大縮小。
四、中美技術領域合作成爲問題的含義
美國在對華技術轉讓政策上的變化反映了美國對華戰略政策的變化。冷戰時期,美國眼中的主要威脅是蘇聯,因此對外技術出口限制的目標是以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對外技術出口,包括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都是是圍繞著這一目標進行的。冷戰結束後,美國失去了主要對手,急于找一個對手。政局穩定、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仍然保持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成爲美國一些輿論搜尋的下一個目標。“中國威脅論”的論調一浪跟著一浪。在他們看來,中國加強國防現代化的任何行動,中美擴大軍事交流的任何努力,都是對美國重大的軍事威脅。特別是冷戰結束後,隨著國家安全和禁止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成爲美國對外技術出口管制政策的核心,中國擁有核武器和導彈技術能力的事實,爲這些人制造謠言提供了論據。美國既想利用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影響中國在導彈和核技術方面的政策,又擔心這種合作會提高中國的能力。
在對華技術出口上的鼓噪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表現。在冷戰時期,技術合作、特別是具有軍事用途的高技術領域的對華技術轉讓是中美戰略合作的主要內容,是促進中美關系、對付蘇聯擴張的主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美國不應該忘記正是中美雙方在包括技術領域的合作,促進了雙方在戰略領域的合作,阻擋了蘇聯的擴張勢頭。在那一段時間內,美國並沒有提出對華技術出口威脅美國安全問題,因爲那時對華出口技術甚至武器都是服務于美國國家安全目的的。然而如今蘇聯倒臺了,美國卻忘了雙方在這一方面合作所得到的益處,反而說中國過去 20 年“購買技術的努力是一種嚴重的、持續的”“盜竊”活動。這豈不是一種以現在的觀念思考十年前的處境的過河拆橋的行爲 ?
對中國技術出口成爲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一個工具。體現在總統與國會之間的美國兩黨矛盾由來已久。冷戰,明確對手消失結束,美國國內失去了凝聚力,兩黨矛盾進一步表面化、激烈化。這在克林頓政府時期體現得尤爲明顯。克林頓擊敗布什而當選美國總統對共和黨是一個打擊。因爲在一些共和黨人看來布什當了八年的副總統,爲 80 年代美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任總統期間,他促使了東歐的垮臺,蘇聯的瓦解,並且還取得了海灣戰爭的勝利,爲冷戰後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創造了條件,爲冷戰後世界秩序提出了“宏偉”藍圖。而克林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州州長,競擊敗了布什。他們始終難以咽下這口氣。因此,克林頓一上臺,對他的各種各樣的指控就沒有停止過。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國會之所以要從與中國合作過的航空航天公司入手,是因爲他們是民主黨的主要贊助者。如受到調查的勞拉公司總經理伯德納?施瓦茨據說是 1996 年對民主黨競選的最大贊助者。而克林頓之所以能臨危不懼堅持他批准中國火箭發射美國衛星沒有錯的原因——也是他回擊共和黨的主要理由——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已經執行了十年的政策……我並不認爲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受到了犧牲。”即他的政策並不新鮮,只是布什和裏根兩位前共和黨總統的政策延續。
值得思考的是,中國只有少量的導彈,而且中國自從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武器,其中包括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和 500 枚遠程導彈組成的戰略力量,且至今還沒有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就連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丹尼斯?布萊爾在國會作證時也明確指出,“中國在軍事上構不成對美國利益的威脅。中國人民解放軍要過許多年後才能對美國力量形成重大挑戰。”顯然,現研究表明,美國還不斷將對華技術出口與雙邊關系中的其他問題聯系起來,在具體問題上發生摩擦時,技術轉讓常常被當作對中國施壓的杠杆。在向中國出口武器問題上,甚至在中國的內政,如計劃生育等問題上,都發生過與技術轉讓相聯系的作法 。
冷戰後美國對華技術出口與轉讓體現了雙方在貿易上的互補性,符合兩國利益,最能促進雙邊關系。高技術産業是美國最具競爭性的産業。如 1998 年在美國對外出口中,技術産品所占成份已達其對外總出口的 1/4 。而中國在這一領域有很大的需求。高技術領域最能體現雙方在貿易上的互補性。如,在核技術領域,美國大約有 100 座商用反應堆生産全美大約 19 %的電力,目前美國國內尚沒有核電站待建。而中國有最大的潛在核電市場,目前只有三座核電站在運行,但計劃在 2020 年之前把核發電能力增加至少 5000 萬千瓦。它意味著在今後 25 年內,美國對中國的商用技術出口及其設備的出口可能達到 500 億~ 600 億美元之間。根據設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核能協會稱,其中美國供應商對中國的出口額每年可達 16 億美元,這些出口可保證 2.5 萬個技術性就業機會 。
美國的航天計劃不論在技術能力還是開發方面都居世界領先地位,但對美國衛星的需求超過美國國內的發射水平。如在以承擔得起的費用發射衛星的能力方面美國遠遠落後于中國。使用美國國家航天和航空局及其所屬的承包商或五角大樓的設施發射 1 磅的載荷需要花費 1 萬到 1.2 萬美元。而中國僅收 4000 到 5000美元。對于發射一顆商用衛星 ( 如勞拉航天通訊公司獲准從中國發射的衛星 ) 來說,可從這種價差中節省 5000 萬美元或更多一些。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只發射了296顆商用衛星,據美方估計,今後十年,美國將發射 1200 顆商用衛星。在這種供不應求的市場上,中美雙方合作將給雙方帶來豐厚的利益。
但是,美國始終有些人不這麽理解,他們將雙邊在技術領域的互惠合作看作是出口國對進口國的恩賜,橫生枝節。他們這麽做,首先受到影響的是美國出口商的利益。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對華技術出口和轉讓方面所重新設置的限制本來已經嚴重影響了美國在高技術這一美國最有競爭力的領域與其他國家出口商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如在美國對華技術限制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批准向中國出口的、屬于高技術的産品所需時間本來就比其他大多數國家多將近一倍。正是考慮到美國輿論界的鼓噪可能給美商造成的損失,國會對美國對華技術及其産品出口的阻撓是美國商界所特別擔心和堅持反對的。在美國國會組成的特別調查委員會對中美衛星發射合作進行調查期間,國會向商務部發出了大量的、時間特別短的關于提供情況調查的要求,幾乎凍結了對向中國出口的許可證的審理。包括美國電子協會、美國進出口商協會、美國電子工業協會和半導體制造商協會在內的技術轉讓産業聯盟驚歎道:“如果說這會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給美國出口工作者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那並不過分。”
值得思考的是,中國只有少量的導彈,而且中國自從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武器,其中包括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和 500 枚遠程導彈組成的戰略力量,且至今還沒有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就連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丹尼斯布萊爾在國會作證時也明確指出,“中國在軍事上構不成對美國利益的威脅。中國人民解放軍要過許多年後才能對美國力量形成重大挑戰。”顯然,現面臨威脅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真正應該加強防衛的應該是中國而不是美國。美國口口聲聲說中國利用間諜在美國竊取技術,叫嚷中國有多少導彈部署在何處,同時又直言不諱地說是美國從在華的間諜那裏得到的情報。可見是美國向中國,而不是中國向美國派出間諜,竊取對方的安全情報。因此,真正應該提高警惕,加強保密工作的應該是中國而不是美國。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6357277.4/
美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新動向及對策研究>王立 漆建國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經濟、科技勢力最強大的國家,也是執行技術出口管制最嚴格的國家。美國在其國內法和國際組織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嚴密的技術出口管制制度,成立了一套專門的組織機構對本國技術的出口和國際技術出口事務進行監督,並經常運用技術出口限制作爲制裁其它國家的工具。
一、美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新動向
6月15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新的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清單。此清單是根據去年7月6日美國商務部出口管制政策産業和安全局(BIS)公布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澄清及新的授權合格最終用戶制度》前後經過一年多的論證才最終修訂而成的。美國商務部聲明稱,這些被禁産品包括那些“可能增強中國軍事實力”的産品和技術,這些受限的産品、技術和軟件共涉及20個大類、31個條款,這20類産品包括:航空器及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慣性導航系統、激光器、光學纖維、貧鈾、水下攝像機及推進系統、先進複合材料以及高科技通信器材、防空的儀器等。根據該清單的規定,中國的企業如果符合美方的所謂“授權合格最終用戶”資格,無需每次購買高科技産品時都申請許可,經美國政府審核後,這些合格的最終用戶可更容易地購買到美國的電子儀器、半導體和化學品等高科技産品,而這些“授權合格最終用戶(VEU)”不能和中國軍方有聯系,並接受美方人員的“現場調查”,預計美方將最早在7月份發布初步的名單。另外,該對華管制清單出臺前,金額在5000美元以上的高科技産品進口需加以審核,而條例修改後將這一標准上調至5萬美元,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中國進口商所需申報的手續。
新條例還規定,將成立一個審查委員會,對進口商及管制産品和技術的申請進行審批。這個委員會由美國商務部牽頭,包括了美國國務院、國防部、能源部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代表。委員會的審核標准包括進口商此前的記錄、是否需要進行實地評估以及與美國和外國公司的關系等。條例規定,委員會需要在收到申請後的30天內作出裁定。進口商要獲得批准必須在委員會獲得全數通過,而要取消進口商的進口資格則只需要多數通過即可。如果進口商對于決定存在異議,可以向跨部門組成的出口政策顧問委員會提出申訴。
二、美國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的國家安全戰略定位
美國長期執行對華高技術産品出口管制政策,有其毋庸言表的戰略背景和目的;其最新動向和特點無不契合“9?11”以來美國最新國家安全戰略的定位。
半個世紀以來,美對華高技術産品出口管制政策的變化,無不搭扣美國家安全戰略的跳動脈搏,其主要目標在于維護國家安全。以美國主導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後被瓦森納協定代替)對華多邊高技術管制規定爲例,美國放松管制,把中國從1950年的Z組(敵對國)逐步升至1983年的V組(友好的非盟國),正是美國對我國戰略定位從“朝、越戰爭中的敵手到合作抗蘇的助手”這一變化的具體體現。“天安門事件”後,美國對我實施一系列新的高技術管制措施,凡涉及到中美兩國軍事技術、尖端技術的交流、合作項目都被美國單方廢止,也是基于對中國作爲“僅存社會主義大國將是美國最大威脅”的戰略判斷。克林頓時期,美國對我國管制政策雖有松動,卻無實質變化,只不過是美國爲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及受中美關系好轉影響而采取的階段性政策調整。
布什政府作爲美國最保守的共和黨政府,上臺伊始爲“告別克林頓時代”,積極醞釀戰略調整,並在“911”引發的曆史變遷助推下,重塑美國全球戰略。從“反恐劃線”、“邪惡軸心”到“先發制人”,美國全球戰略貼上了以布什主義爲標志的反恐標簽。“911”至今,美國先後發表了《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年度國防報告》、《本土安全戰略報告》、《網絡空間國家安全報告》、《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打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國家戰略報告》和《打擊恐怖主義國家戰略報告》等多個戰略報告,不僅勾勒了美國以反恐爲核心的全球戰略調整概貌,也顯示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重心已由反恐轉向制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和使用,以及改造“虛弱國家”。同時,這些報告字裏行間仍彰顯美國對傳統大國爭奪的戒心,不但加快在歐亞大陸謀取最新地緣戰略利益的步伐,也對亞太格局日漸關注,“東顧”傾向頻頻擡頭。可見,美國利用反恐衍生的戰略機遇,正把階段性反恐目標納入全球霸權戰略框架,以鍛造美國絕對安全的“世界新秩序”。由此,從反恐、反擴散到防範新崛起的傳統大國挑戰,以美國總體安全戰略爲主軸,受中美戰略態勢演變影響而上下波動的美國對華高技術産品出口管制政策,理所當然地會在新的國家安全戰略的要求下,體現出更趨嚴厲的對華封鎖新特色。
“911”以後,美國爲聯合反恐、打擊伊拉克、解決朝核危機以及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對華倚重面加大,中美關系由此進入“自尼克松訪華以來最好的時期”(鮑威爾語)。布什政府對中國定位也由“戰略競爭者”轉爲“建設性合作者”,並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重申“歡迎出現一個強大、和平與繁榮的中國”。然而,美國“和平演變”、“以壓促變”、“以談促變”的總體對華戰略目標並未改變。去年美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在論述中國軍力部分的第一句話就強調:“作爲一個主要的和新興的大國,中國最具有與美國進行軍事競爭的潛力;如果美國沒有反制措施的話,中國很可能發展破壞性軍事技術,從而打破美國在傳統武器方面的優勢。”具體到對華政策,報告“鼓勵中國在亞太地區發揮建設性的、和平的作用,並在應對共同安全挑戰方面成爲美國的合作夥伴”。美國的目標是確保中國繼續成爲一個“經濟合作夥伴”,並成爲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和一支“對全球利益有利的力量”。針對中國的武器裝備和作戰能力,加上中國陸地縱深、亞太區域遼闊的特點,以及美軍在區域內保持軍事存在所面臨的挑戰等問題,報告還呼籲美軍應大力“加強遠程投送能力”。《核態勢評估報告》中,不但要求美國“發展新的能力,挫敗新近出現的威脅”,還把中國等7國列爲可實施核打擊的目標,仍把我國視爲潛在對手。此後相繼出臺的《國家安全戰略》等報告,在強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安全挑戰的同時,宣布將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所有手段”,打擊制造、擴散、運輸、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敵對國家,借機敲打有擴散“嫌疑”的中國。而且,報告還開宗名義地宣示,美國的政策及戰略目標在于“政治自由”和“人性尊嚴”,美國的主要挑戰在于民主與專制的鬥爭,並直言“不允許一個敵對軍事強國的崛起”,“不允許任何外國勢力像在冷戰時代一樣挑戰美國的力量”。美國國防部于今年5月25日公布了《2007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該“報告”擔憂中國開發高端武器系統技術的能力,強調指出,中國具備有與美國軍力抗衡的“最大潛力”,擁有能多次抵消美國傳統軍事優勢的“破壞性軍事技術”,將中國描繪成一個冷戰風格的敵對國家。不僅誇大海峽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指責中國全力“防獨促統”,而且武斷地宣稱,中國還在爲諸如爭奪資源與領土的沖突等其他地區性突發事態積蓄軍力。尤其是,“報告”不顧當前國際與地區政治安全形勢的最新發展變化,竟然說中國軍力的擴張是導致亞太軍事力量平衡變動的重要因素,甚至對近年來中國在中俄合作、北京“中非峰會”及“日本入常”等問題上的政策也提出責難。更污蔑中國出于對國際能源需求的考慮,加強與一些違反國際人權、支持國際恐怖主義與核擴散的國家的關系,等等。可以看出,“報告”中不顧基本事實的一些錯誤觀點再一次在誤導著國際輿論。
受美全球戰略和對華戰略制約,以及布什政府決策圈內對華鷹派勢力影響,中國至今仍是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重點對象。美國對華出口高技術管制政策受中美關系戰略態勢變化作用,雖有轉圜和跳躍的空間,但如同受地板和天花板的制約,美國政府內心深處難以消除對我“潛在對手、敵手”的戰略定位,其通過出口管制保持科技水平領先中國兩代人、利用技術出口制裁推進中國人權和反擴散等政治、外交目標的政策標准並未改變。
三、我國應對美國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的策略
美國認爲中國是其科技封鎖的頭號目標這一判斷,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其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的政策及其行爲也不可能是短期行爲,具有長期性。鑒于中美關系是我夯實新世紀戰略機遇期的重中之重,我宜政治上與美同步,高舉反恐、反擴散和保護知識産權大旗;經濟利益上當仁不讓;政策上擱置,求同存異;行動上爲自己爭取迂回空間,在國家安全利益和商業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
(一)以積極的姿態強調合作,打消對抗,特別是打消美國民衆、商界、社會團體和輿論界的恐華心理。
1、積極推動中美兩國高層領導人的接觸,推動兩國科技合作。在廣交朋友的基礎上,做好美國科技界領導人和有影響的關鍵科學家的工作。美國過去60年的經濟增長有50年依靠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的關鍵在于美國不斷吸收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在美國科學和工程領域裏授予博士學位中50%以上是非美國公民,美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技術企業家、科技領袖中,出生在國外的比重高得出奇。因此,美國對外科技合作交流的限制得到美國社會尤其是學界、科技界以及企業界的廣泛支持。
2、借助美國利益集團,尤其是可利用在華跨國公司的利益影響美對華出口管制階段性松動。最近幾年,中國仍希望從美國進口電子元器件及其生産檢測設備,美國政府的歧視性出口管制阻礙著美國企業向中國的出口。比如,中國需要進口先進機床設備,給美國制造廠商帶來了良好的貿易機會。由于美國政府嚴格的出口管制,衆多美國公司正常的對華貿易活動難以開展。此類事例,不勝枚舉。美國政府歧視性的對中國出口管制政策,不僅使大量中國用戶對美國出口商失去合作機會,也使美國出口商喪失了貿易機會。據有關方面的分析,由于美國歧視性的出口管制,近幾年,美國每年都要至少喪失對中國出口上百億美元的貿易機會。
(二)大力聯合其他發展中國家,爭取形成要求發達國家放寬出口管制標准的國際環境。進一步做好分化美國與其西方盟國的工作,打破美國對華技術封鎖。例如,瑞士和日本是精密儀器設備的重要國際提供商。借助中國市場、資金、技術互補優勢,以中歐簽訂GNPS研發協議爲發端,制定與歐盟長期、持續、穩定的科技合作戰略。
(三)對內修煉內功。科技合作交流不僅只盯住美國先進科技本身,美國的科技之所以在國際上遙遙領先,與其組織管理以及科技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因此在中美科技合作交流中還應加強對美國組織管理、戰略層面上的合作交流。
積極推動中美兩國民間、企業和學者的科技合作交流。在兩國科技合作交流中,積極爭取主動,確定合作戰略重點,以更多爲我所用。強調合作交流的雙向、互利與雙贏,這樣合作才能深入與持久。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繼續利用我擁有豐富的特有礦産資源、動植物品種、特殊地形地貌、良好的天然試驗場所以及龐大優秀的人才資源等優勢作爲合作之籌碼。
美國對華科技封鎖著重于國家安全、獲取壟斷經濟利益。在安全上,一方面防止中國獲得先進科技從而縮小美中科技、軍事等差距,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另一方面,基于對中國的嚴重不信任,防止相關先進技術、設備經由中國擴散到會直接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的國家或組織手中,因此爲樹立國際形象、增進國家利益,同時也是爲了自己的安全考量,中國應當與國際接軌,加強對外經貿管理,建立健全自己的出口管制體系。做好國內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的管理工作。甚至在必要時參與多邊出口管制機制,以在今後的國際出口管制規則制定中爭取主動,贏得美國溫和派的理解與支持。
作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美洲大洋洲研究部 王立博士 漆建國副研究員
http://www.itrade.org.cn/article.php?autoid=143&;colum=%B9%FA%BC%CA%C9%CC%CE%F1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0-29/1102571851.html
科技裝備研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自主研制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使我國成爲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
維修時發現裏面有中國另件 就去告商家說人家賣假貨 最後日本公司證明是真貨 人家就說了 爲什麽日本電視機不能用中國另件 現在那個企業不是 全球采購 誰做的好就買誰的 CPU 美國做的好 我們用了有什麽關系 你要說用了人家另件 就認爲自己什麽也不是 你要有本事你也買個CPU 你設計個計算機來 讓大家看看 那麽多國家爲什麽不設計出來那 是美國不賣他們CPU 嗎
每秒可計算 12060000000000000 也就是一個指令周期 由此可得 每12.06秒 可以計算一次浮點運算 注意是浮點運算。確實是了不起。
重點是結構體系根本不是什麽CPU 解決了這個體系構架用什麽CPU基本調節一下都可以 龍芯肯定也可以但整體速度要稍微慢一點 也許更好上千萬次
還有CPU現在對我們來說根本不難 龍芯也不是差 就是軟件有技術堡壘 硬件我們解決了沒軟件照樣跑不了 軟件差會不穩定或者慢 所以龍芯暫時還很難普及 要避過微軟的核心和指令 可是避過了就可能用不了許多大家普遍習慣的軟件應用或者要運行就得軟件上繞一圈又會變慢
所以樓上的有點錯怪我們的科技人員了 而且沒有物理連接不聯網又屏蔽就算他裝個信息收集發射器也是不會泄密的 別以爲用個零件機會泄密 現在世界最多的就是中國制造 那外國不是更愁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93541
新華網甘肅酒泉2011年9月29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惠子、徐壯志、趙薇)成功發射天宮一號並將在2012年底前,完成無人和載人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我國瞄准基于空間站需要的下一代載人航天技術。
作爲我國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載人航天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與11月中旬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並在明年與神舟九號和十號飛船進行無人或有人的交會對接試驗,這將爲2020年左右建立60噸級載人空間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載人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說,每個國家都是經過多次試驗才能成熟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曆史上的航天事故,絕大多數都發生在事先沒有想到的那一點。周建平說:“我們的指導思想就是在全力以赴保證設計正確,保證地面試驗驗證真實、充分,保證産品生産質量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想到及沒想到的各種意外,做足應急預案。”
針對風險,科技人員采取了諸多手段提高系統可靠性。“首先,在設計上采取備份手段,東方不亮西方亮;采取余裕度設計手段,有個比較大的包容量,能夠包住可能出現的偏差。”“其次,我們反複研究飛行程序和策略,一旦出現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各種意外情況,也要有手段來應對,繼續執行後續飛行任務,或進入安全模式和保護狀態。”“第三,充分發揮工程全系統的能力,例如當發生火箭入軌偏差較大的問題時,用天宮一號的動力來彌補;當一個系統遇到突發情況,用其他系統的能力來幫忙。”
火箭方面,我國正圍繞空間站研制新一代、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說,由于空間站的每個艙重達20噸左右,發射升空需要新一代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我們已經在爲2020年空間站的發射做准備。”
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宋征宇說,數字化、無毒無污染的中國新一代系列運載火箭長征5號、長征7號有望在2014年左右實現首飛。預計2021年左右新型火箭的各項技術將趨于成熟,並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2號、3號、4號系列。
此外,未來的我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在軌工作時間增加,這就需要更多措施抵抗失重環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王憲民說,骨丟失對抗儀等實驗裝置隨天宮一號進入太空。儀器會以不同強度和頻率敲打航天員的腿部骨頭,根據記錄來分析其效用,從而進一步研制失重對抗設備。他說,2008年搭載神舟七號飛船上天的航天員開始使用中醫對抗失重不適等症狀,效果很好。
王憲民說,我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天員也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最早可搭載神舟十號飛船上天。“女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用品與男航天員不同,目前已設計好,正在研制。”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已成爲繼俄羅斯、美國之後能獨立培養航天員的世界第三個航天員訓練基地。
“這個膜盒的外表結構像是手風琴的風箱,只不過手風琴風箱是長方形連接,而我們的膜盒是圓形膜片連接。”該公司研發中心的施雲鵬高級工程師是參與設計研發該膜盒的人員之一,貯箱膜盒是用特殊的金屬材料制作而成。
在地面上給汽車加油時,由于汽油本身有重力,一般是用泵把汽油灌到汽車的油箱裏。但在太空中推進劑是失重的,而且必須以液態的形式輸送。而“天宮一號” 的運行時間很長,需要持續不斷的運行動力做保障,所以要做成手風琴風箱的形狀。運用空氣的壓力,擠壓膜盒,將膜盒內的燃料“擠”到“天宮”發動機裏。燃料裝在膜盒裏,膜盒要具備伸縮功能才能滿足要求。“所以手風琴風箱的結構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施雲鵬說。“這次‘天宮一號’的飛行時間是兩年,我們膜盒內的燃料已經一次性充滿了,可以維持兩年不要再加油。”
此前我國的運載火箭也都有燃料貯存箱,但不論是固體的,還是液體的都是一次性的。這次“天宮一號”的油箱卻可反複加注、重複使用。這項技術的突破和掌握,使只能在一定時間內運行的飛船變成長期在太空運行的“工作站”。
在未來大約兩年時間內,天宮一號還將完成多次變軌、與神舟飛船對接、轉體、翻滾等高難度動作。天宮一號是怎麽實現這些的呢?靠的是安裝在其身上不同位置的26個發動機,這些發動機與神舟飛船發動機都是位于西安的航天六院制造。
天宮一號此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空間交會對接,這是舉世公認的航天技術瓶頸,也是它要面臨的最大的技術考驗。對接任務的完成離不開其姿態控制系統,而姿控系統必須使用關鍵的光學材料,既能夠濾紫外線,又耐宇宙線輻射、耐近千度的高溫,還要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據介紹,國內目前唯一能滿足此類要求的,只有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提供的耐輻照石英玻璃。
普通玻璃乃至普通石英玻璃在高強度的宇宙射線輻照下都會變黑不透光,從而造成姿控定位的失誤。在技術完全空白的情況下,1987年,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顧真安院士和他的科研團隊通過幾年的研究和反複試驗,解決了在高純石英玻璃內部進行摻雜的技術問題,攻克了高溫熔融不均體、耐宇宙射線輻照等多個技術難關。1995年,“耐輻照石英玻璃”首次應用于衛星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資源艙推進分系統先進複合材料承力錐臺是天宮一號的重要結構件。中國建材集團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承力錐臺結構方案,創造性地用蜂窩夾層結構與複合材料十字梁組合結構作爲主承力結構件。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天宮一號上的使用幾乎隨處可見。爲滿足空間光學結構的應用,作爲重要承力結構件的相機支架,設計要求五“高”:尺寸精度及形位精度要求高;線膨脹系數要求高;結構彈性模量要求高,變形要微米數量級;産品基頻高,達100Hz以上;重量指標要求高,研制的技術難度較大。
一奇:騎車練身體
太空人將來要在天宮一號中駐留的時間比以往的神舟任務明顯延長。長時間在失重環境下生活會造成肌肉萎縮、骨丟失等症狀,所以太空人需要通過太空鍛鍊進行健康維護。天宮一號首次帶上了太空鍛鍊器材,例如特殊自行車,用於鍛鍊下肢肌肉;拉力器,用於鍛鍊肩部和背部肌肉;下體負壓筒,對下半身施加負壓,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動,改變失重環境中血液朝頭部轉移的情況。這些也是目前國際空間站通用的失重防護鍛鍊器材。此外,太空人的筆記本電腦裏事先存儲好他們感興趣的影音節目,甚至還可以從太空中往地球上發送電子郵件。
二奇:祥雲睡袋更輕
天宮一號為太空人準備的藍色睡袋外部繡有祥雲圖案,相比神七的睡袋,其重量明顯減輕,材料也是優中選優,具有抗阻燃、防靜電、重量輕、鬆緊可調等特點。天宮一號還為太空人準備了保暖內衣、保暖褲、運動襪、運動服、短褲等。這些衣服的設計比較特別,主要是考慮太空工作實驗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裝有電纜口,有的口袋用於放置輻射測量儀等。由於天宮一號是長期無人低壓運行,會造成衣服材料加速老化,研究人員在地面做了大量的低壓存儲試驗,用專業設備拉扯衣物,確保拉伸強度和撕裂強度合格。
三奇:滅火手套抓火苗
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都配備了滅火裝置。如果火情小,就用手套狀的滅火濕巾,可以隨處抓握火苗。它不僅耐高溫,而且絕緣性能好,這是因為太空中的火災大多是由電纜引起。滅火器只在火情較大的情況下使用。太空人戴上防毒面具,按下滅火器上的按鈕,噴射出的滅火劑就會把著火點與四周的氧氣隔離。由於滅火劑有毒性,一旦使用了滅火器,密閉艙裡的空氣就受到了汙染,太空人不再適宜待在艙裏,要嘛更換艙內的空氣,要嘛返回地球。
四奇:品質測量儀稱重
為了探索太空人長期駐留太空的醫學變化規律和防護措施,天宮一號裝載了很多空間醫學實驗設備。品質測量儀能在失重條件下「稱量」人體品質,反映太空人飛行期間體重的變化。骨丟失對抗儀通過對太空人施加外力刺激,研究如何對抗太空飛行造成的骨丟失。還有一些裝置用於研究失重環境下細胞變化規律、人的心理變化規律以及對艙內氣體採樣分析等。相比神舟系列任務,天宮一號的實驗設備和專案大大增加,太空人工作量也相應加大。
五奇:淨化 除有害氣體
人類想在太空長期逗留,必須設法製造適宜人類生存的小環境。除了維持合適的溫度、濕度、壓力、氧氣等常規環境外,天宮一號還對控制微生物和微量有害氣體配備了專門的「武器」。人體是微生物的產生源,代謝的皮屑在空氣中以浮塵形式存在,微生物控制裝置能在短時間內對空氣進行高效過濾淨化。艙內設備和非金屬材料會釋放微量有害氣體,對太空人健康不利。有害氣體淨化裝置能強力去除幾十種有害氣體,在太空人進入前提前開啟運行。此外,太空人呼吸、排汗產生的水汽也有冷凝水收集裝置定時自動收集。
六奇:心電裝置隨身帶
天宮一號攜帶了更新穎、更豐富的醫監設備,採集太空人生理資料,為太空人醫學健康維護提供技術支援。比如,太空人隨身攜帶的心電裝置能24小時連續記錄心電資料,而且不受測控弧段的限制。測血壓的設備和地面袖帶式不同,在胸部連上心電電極,在手指上戴上血氧、脈搏波感測器,對心電信號和脈搏波信號進行分析處理,計算出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理參數。
七奇:回收 變尿為水
神舟飛船過去攜帶的都是消耗性資源,太空人衣食住行所需的物資都從地面攜帶,而天宮一號首次對再生技術進行驗證,攜帶了廢物回收利用設備。電解制氧裝置是將純水製成氧氣,動態水氣分離裝置是用太空人的尿液進行水氣分離。未來空間站上尿變水、氧氣再生等技術都與此息息相關。這些技術走向成熟後,將大大減少地面補給,實現尿液、體液和有害氣體等資源的回收利用。
八奇:蔬菜水果僅觀賞
部分航太食品將隨天宮一號進入太空,包括蔬菜、水果、肉類和複水湯等成品菜肴,也有蛋白、脂肪、澱粉等單體成分,但這些都不能吃,還只是實驗品。真正能吃的航太食品要等太空人隨飛船帶上天,種類會非常豐富,也更加符合太空人口味。實驗用的航太食品將來要跟隨對接的載人飛船返回地面,研究人員要觀察它們在太空長期運行後會發生哪些變化。據航太食品專家陳斌介紹,太空輻射、艙內溫度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對食品構成影響。他們在地面存儲了同批次的航太食品,用於對比研究。天宮一號攜帶了高光譜相機,在軌期間將展開多項空間科學研究,包括探測大陸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分布、農藥殘留和病蟲害。
九奇:實驗細胞帶上天
此外,太空人將來駕乘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時,還會攜帶一部分產品上天,有的要轉運到天宮一號中。一方面是因為航天器載荷有限,無法一次帶完所有產品,另一方面是出於產品壽命的考慮,比如做實驗用的細胞,在長期無人條件下難以存活,所以要跟人一起帶上天。
微重力下 光子晶體試驗
此外,科學家還將利用天宮一號提供的微重力環境進行光子晶體試驗。光子晶體是可能替代半導體器件並引發信息技術革命的一種新材料,在地球引力影響下,光子晶體很難進行大尺度的試驗。
不過王福重的異常論點,已引起眾怒。經過人肉搜索發現(另參本館:人肉搜索),王員任職於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國際貿易系主任,對此,北航30日晚間在官網發表聲明,稱其已經於2010年1月離職,對有關針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不良言論,表示極大憤慨!北航同時要求有關網站、論壇、微博,應立刻停止傳播失實資訊,消除不良影響。
由于經濟上出現的嚴重問題,造成了美國大幅度削減航天領域的投入。航天是一個高投入的産業,美國的航天飛機使用費用極爲高昂,但並不能說航天拖垮了美國的經濟。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是由于金融等虛擬經濟過度畸形發展所導致。即使對于蘇聯來說,它在軍事和航天與美國的競賽,也並不是其解體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因爲經濟體制的僵化。
因此,航天領域確實投入高,但它不會對整個經濟發展形成巨大的負面沖擊效應。相反,航天産業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還會對經濟産生一定的間接促進作用。美國通過“阿波羅”登月等大型航天工程,就刺激了材料、電子、精密加工等一系列相關産業的發展,對美國新興産業革命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而現在美國經濟的問題,非但和航天沒什麽關系,反而和制造業逐漸萎縮,特別是航天這種高技術制造業止步不前有一定的聯系。
美國在冷戰結束後,出于自身“一超”領先地位,就已經開始縮減了在航天領域的投入。美國航天飛機的使用費用高昂,除了本身技術複雜的原因之外,發射次數的降低也是一個因素。次數越低,造成每次發射的費用就會越來越高。而外界批評美國航天飛機設計過于複雜,美國國家航天機構人員臃腫、效率低下,則就涉及到了一個國家航天發展的計劃和費效比的問題了。
一個國家航天産業能否健康發展,能否對社會經濟産生促進而非“過度投入”的阻礙作用,關鍵在于能否制定一個合理、高效和可持續的航天發展計劃。而中國航天的發展,恰恰就遵循了這樣一條道路。這裏既有我們自身的原因,也有借鑒他國經驗的因素。
新中國成立之初,研制火箭衛星就成爲國家重點發展的目標。但中國發展航天等高技術,一直堅持獨立自主、不與別國爭霸、“量入爲出”的方針。因此中國在經濟水平尚不發達的時候,就建成了屬于自己的一整套航天研制、發射、測控體系。而且,美國、蘇聯等領先國家的發展,也對中國的航天提供了諸多有益的經驗教訓。例如航天飛機的優勢和劣勢,空間站的發展模式等等。
中國航天的發展上“彎路”就相對的少的多,而且更多表現爲“少花錢、多辦事、效率高”的特點。例如這次天宮一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就介紹說,美國和俄羅斯當年一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只解決一個問題,而我們這次飛行試驗除主要任務交會對接外,還可達到3個目標。相比美、俄每次都需要發射兩艘飛船進行一次對接,我國一個目標飛行器與3艘飛船先後對接的“1+N”模式,減少了2次發射,顯著降低了成本。
其實合理、高效地發展載人航天,對于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來說,還真不算什麽了不得的“奢侈品”,完全可以承受。老是琢磨吃飯穿衣的問題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爲這意味著忽視了長遠未來的發展。
其次,「天宮一號」明年與「神十」對接後,太空人預計停留時間較短,國外太空站裡的太空人停留時間可達數十天到上百天。最後在能源補給、設備運載及設備維修方面,「天宮一號」也都明顯不足。(楨:小而美!一號是測試用的2年後將返回地面,二、三號才是真正太空實驗室)
九年後美退出 陸獨霸太空? 2011-09-30 中國時報
諷刺的是,大陸獨立研製太空站,源於美國堅拒中國參與國際太空站計畫所致。(另參本館:《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但西方專家評估,大陸的太空技術,仍與美、俄有距離。天宮一號與美國太空總署1960年代的「雙子星」飛船試驗計畫相似,中方的神舟火箭計畫及對接技術,大抵只是源自前蘇聯的「聯合號」太空船。中方專家也承認,天宮一號算不上是太空站,只是簡易的太空實驗室。
「天宮一號」壽命兩年,中共預訂2015年前再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太空實驗室。但中共真正意義上的載人太空站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楨:北斗導航亦然)。
在最2010的航空航天工程討論會上,嫦娥一號總設計師和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表示,嫦娥探月項目(中國朝深空探測邁出的第一步)有望繞月球轉動、登陸並于2020年返回地球。葉培建建議中國要在2025年進行首次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2013年探測火星、2015年探測金星。
另有網友寫道:他還寫:「我們在白宮演奏『我的祖國』,在天宮演奏『America the Beautiful』,誰說中國人不夠幽默! !真感謝美國不幫我們!!!
他提到「我的祖國」的事情,指的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在白宮出席歐巴馬國宴的時候,受邀表演的鋼琴家郎朗演奏這曲「我的祖國」。
這首歌被視為反美歌曲,在美國演奏也被視為打了白宮一巴掌,不過這次天宮一號搭配美哉美國,也可算是還了債了。
美稱天宮一號給NASA敲警鍾:美國面臨中國競爭
美國彭博社說,天宮一號升空是中國希望在2020年底將人類送上太空的計畫的一部分。天宮一號計畫外加高鐵、北京奧運會等,共同形成中國崛起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一個標誌。天宮一號的發射將鞏固中國在印度、伊朗、韓國等這些新興國家中的領導地位。這些新興國家正在向火箭連接和對接技術注資。
中國天宮一號升空背後深藏軍事意圖 2011-09-30 (楨:美俄亦然!)
西方披露:有秘密迹象顯示中國的載人飛行計劃由軍事目標驅動;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專業人員都已經心知肚明,這是用于發展太空軍事計劃最好的方法。”明智和理想的西方軍事觀察家都知道,天宮一號已經撅動了歐美俄把持的大國太空俱樂部,而且中國讓正在後來居上,令人不安的事中國對此很低調,西方無法知道中國的全盤計劃。
報導說,美國軍事問題專家費雪指出,中國公佈進行陸基中段反飛彈攔截技術試驗的舉動非常罕見,顯示中國在這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此外,前美國空軍官員、軍事專家石明凱認為,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中國便一直在投資研發彈道飛彈防禦技術及陸基太空監視系統。
中國於2007年向太空發射一枚陸基飛彈,成功摧毀一顆氣象衛星。報導說,中國可能會利用這項反衛星系統發展反彈道飛彈系統。
美國人失去對太空的熱情除了缺乏新的願景,另一方面經費不夠也是現實主因,當國家赤字連連,民眾連年飽受失業率痛苦時,美國只能選擇在太空競賽中暫時缺席。
不過也有人認為,如果將太空衛星科技算入「總帳」,則美國的太空事業表現又不是太差,美國間諜衛星無所不在,可以精確定位地表目標,制敵機先掌握地面戰爭的優勢,再度印證了太空計劃的多方成果。因此當星際戰爭的預算轉移到美國國防部,太空總署功能萎縮後,也注定了沒落的命運。
有分析家從管理的角度來分析太空總署的成敗,他們認為任何機構不管夢想有多美或是貢獻有多大,當這個機構失去功能就應該考慮「退場」。許多專家質疑的是,太空總署現在的使命是什麼?又應該是什麼?美國總統奧巴馬認為是在二○三○年登陸火星或是小行星。但部分民眾仍持觀望心態。
在官方被譏成效不彰後,有些企業家嗅出太空商業氣息,比方美國兩家民營公司推銷太空遨遊之旅,每人花廿萬美元可以上太空;更長遠的旅途是移民火星,截至目前為止有四百位民眾已繳費參加這項太空旅遊,也許可以透露出太空商機及轉機。
面對美國太空梭載人飛行的暫時偃旗息鼓,世界各國探索太空方興未艾,繼起的中國、俄羅斯、印度都透過國際合作,跟美國共構太空環境,可以說人類的太空夢沒有打烊,只是換個方式繼續前進。
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11-07-09/editorial1310203610d3293747.html
美發射X-37B空天飛機 將進行多項秘密試驗
美空軍稱發生成功,但未透露具體細節。“阿特拉斯5號”火箭執行了此次發射任務。
在能以自動駕駛模式返回地球之前,X-37B最長能在軌道停留270天,它將在太空中進行多項保密試驗。
報道稱,X-37B在戰時,有能力對敵國衛星和其他航太器進行軍事行動,包括控制,捕獲和摧毀敵國航太器,對敵國進行軍事偵察等。
(楨:X-37尺寸似1/4的太空梭,NASA于1998年開始研制X-37、2004年底退出計劃,但是五角大樓決定重拾該計劃,並指定由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接管。)
今年8月,俄羅斯用一枚「聯合」運載火箭為國際太空站發射「進步」貨運太空船時,由於火箭第三級發動機燃料供應系統堵塞,導致發射失敗,太空船在俄境內墜毀。
由於俄向國際太空站發射載人太空船也需使用「聯合」運載火箭,而且美國穿梭機退役後,只有俄羅斯負責國際太空站太空人的往返運送,因此相關國家對國際太空站能否正常運行感到憂慮,美國太空總署甚至開始擬訂國際太空站人員撤離計劃。
然而俄羅斯航天部門一直表示,貨運太空船發射失敗不會影響國際太空站太空人的生活。
本月13日,俄航天署宣布,8月份貨運太空船發射失敗的原因已經查明並已作出整改,下一艘「進步」貨運太空船將於10月30日飛向國際太空站。
此外,俄將在今年11月12日和12月20日發射兩艘載人太空船,為國際太空站送去「換崗」的太空人。
目前,俄美兩國航天部門正就國際太空站的運行事項進行磋商。
基地建成後能夠滿足未來30年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屆時,産業化基地將具備部件加工、總裝、試驗等研制“大火箭”需要的全部功能。
此前我國酒泉、西昌、太原三個發射基地受到鐵路運輸條件的限制,火箭直徑不能超過3.35米。長征-5號:分直徑5米,3.35米,2.25米三種長征5號低軌25噸,同步14噸;H2B火箭低軌18噸,同步8噸,現在是比中國強,H2B研制了十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將用H2B和中國的長征5抗衡。
巴西一客機墜毀,機上61人全部遇難
2024-08-09,巴西一架法義聯造的ATR 72-500型渦輪螺旋槳客機於聖保羅州西北部維涅杜市的一個住宅區墜毀,機上61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57名乘客和4名機組成員。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種型號的ATR 72飛機發生的墜機事故共導致470人喪生。
本次空難也是自2023年1月以來傷亡最嚴重的空難,當時尼泊爾雪人航空的691號航班在著陸時失速墜毀,機上72人喪生。
回應
安全與價格是一對矛盾—
呵呵,波音不便宜,也不安全。
一年多同一個型號同一國家,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機械故障。
巴西是熱帶,尼泊爾是高寒山區,環境差別太大
當年空警200在安徽廣德失事,就是夏天機翼結冰,高空幾千米,沒一千米降6℃,地面30℃,9000米的高空也是零下幾十℃,和在熱帶和還是高寒山區差別不大。
相關新聞
歐洲航空安全局回饋積極,C919有望明年入歐
回應
現在的世界局勢下,一周都會有極大的變數,明年的事,歐洲對自己明年會更好還是更差都沒有把握。今年選舉特朗普上臺,明年這個准入就是歐洲與美國談判的籌碼。所以這句話到底是說給中國聽的還是說給特朗普聽的,那還不一定呢。
美國主子說同意了嗎?到時候一句話就又蔫了。還是在國內先飛吧。飛他幾年技術更成熟安全了,取得了人們的信賴再出國門也好。
歐洲美國不給fcc,中國就取消空客波音飛機進中國市場的權力
我們c919去歐洲,最怕就是人為故意搞臭c919。還不如在國內市場運營幾年完美,再去歐洲也不遲。
國內市場都夠919消化了,根本不著急去搞國際航線
即便明年拿到歐洲證書,再加上商業推廣,簽訂商業合同,交付第一架客機,飛行員培訓,航線驗證等等,至少也要兩三年的時間,到時候,c919已經在國內正式運行四五年了。
英特爾的崩塌,說明了美國製造業的困境,波音多了個伴 陳經
1.2024-08-22,英特爾單日下跌26%,創了1982年來的跌幅紀錄。英特爾的晶片還是PC機最常用的,季報居然虧損了,要裁員1.5萬人!怎麼回事?
2. 擊垮英特爾的,就是美國製造業的大毛病:成本過高,人素質低下。英特爾員工13萬人,年營收約540億美元。英偉達才2萬人,年營收要衝擊千億美元了。
3. 區別在於,美國晶片公司一般擅長設計,但英特爾相反,幹的是晶片工廠製造業,必須有相當的知識水準才能幹活,人工成本不會低。
4. 同樣賣CPU的AMD,市值已經是英特爾2倍多,只有26000員工。它就聰明地用Fabless模式,只設計不生產。英特爾是自己設計加生產的IDM模式。AMD年營收220多億美元,但是人少多了,利潤就還行。給台積電代工費沒問題。
5. 英特爾新CEO就想辦法,把晶片製造部門拆分出去變成代工廠,剩下的就是fabless部門。
6. 美國製造業壞典型,原來是波音,現再加英特爾。都找了不少印度人,但是印度高管和員工幹製造業不太行,東亞人厲害。
7. 晶片製造業,需要很多耐心細心又能學習的人,長時間加班維持很複雜的產線正常運營,還夜班,上班時手機上交。美國白人肯定不願意幹,但是又得幹,就找些低學歷的人來,逐漸就不行了。CPU生產的晶圓,良率不行成本立刻高上去了,代工部門虧損不奇怪。
回應
美國包括西方製造業大企業衰敗的通因是, 1、管理層金融化。2、一切為了股市表現。包括提高產品毛利率,砍掉不掙錢的部門,減少研發經費,製造外包,服務外包(印度call center)。最後核心競爭力所剩無幾。3、政治正確橫行。往公司要害部門塞lgbt,塞印度拉美非洲裔,印度人很能幹的。但是好大喜功,口頭比實際能幹。4、本土人才匱乏。全靠其他人種來讀理工科,外國的留學生總有一大半是要走的。留下的又有幾個是和美國人一條心的?
微軟大當機》陸基礎設施為何都沒事?原因在這 2024/07/19 中時
微軟Windows系統週五(19日)癱瘓影響了許多位於中國大陸的外國企業和豪華酒店,但陸國內航空公司和銀行等關鍵基礎設施卻沒受到什麼波及,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中國大陸很早就開始推動關鍵設施軟體在地化發展。
據《南華早報》(SCMP)19日報導,根據產業消息來源和社群媒體上貼文,截至當地時間下午6點,中國大陸並未傳出什麼基礎設施故障,北京和上海的國際機場皆正常運作。
但中國大陸社群媒體平台上,Windows大當機仍然是熱點話題,許多外資企業辦公室受到影響,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外企員工表示辦公室開始出現電腦崩潰,幾乎所有人都受到了影響,IT支援指示大家關閉電腦並等待進一步指示,導致會計工作受到延誤。
在小紅書等社群媒體上,許多用戶抱怨在國際連鎖飯店,如喜來登、萬豪和凱悅都有狀況,不過中國大陸的公共服務大致未受影響,微軟中國大陸網站和社群媒體帳號都未發佈任何緊急通知。
近年來,中國大陸政府推行了在政府部門和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中,改此用國產硬體和系統取代外國產品的運動。一位網友表示:「我們公司剛換了搭載 HarmonyOS 系統的新電腦,所以無法參加大家的慶祝活動(當機)。」
相關新聞
基礎設施軟體國產化!大陸.俄羅斯躲過微軟之亂 普欽還拍影片嘲諷|TVBS新聞
美國最慘! 微軟大當機逾3000航班取消 道瓊重挫377點
回應
大陸早在20年已經知道問題所在,所以大陸政府機關和大型國企已經不用Windows了。
国企和党政机关使用的是定制版的Windows, Windows政企定制版
90以前在IBM,為了過Y2K,知道軟體就是黑盒子,離開後,有幸替中國佈建大型聯網系統 從底層架構,到應用全是中國人自己開發的軟件,想想中國早期從網絡,到系統,應用全是外國產品,實在危險。
不仅是软件,硬件也是早就开始布局替换了。公务内和重要设施上的电脑,国产的CPU已经强制替代intel和AMD了。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
不甩美制裁 陸全新超級電腦揭秘 全國產晶片 2023/12/02 中時
在美國的科技制裁下,中國大陸揭示了一台正在打造的超級電腦:「神威.海洋之光」(Sunway OceanLight)超級電腦搭載了升級版的本土研發的晶片,性能僅次於全球最強大的──由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打造和運營的「前沿」(Frontier)超級電腦。
據《南華早報》(SCMP)2日報導,一位不具名的陸電腦科學家表示,神威.海洋之光目前並非中國最強大的超級電腦。但在11月中於美國丹佛舉行的全球超級計算大會SC23大會上公開了詳細信息後,給了外界一些關於中國大陸如何躲避美國制裁打造自家超級電腦的線索。
新的神威使用的本土研發的晶片雖然不如美國版本強大,但陸科學家增加了電腦中的核心數。雖然這會增加超級電腦的能耗、尺寸和運行成本。
儘管繞過美國制裁所需的手段有缺點,但仍然是一台快速且強大的機器。根據「HPL混合精度計算」基準,每秒為5 exaflops,遜於Frontier的9.95 exaflops,新神威擁有超過4100萬顆CPU,幾乎是Frontier的5倍數量。
新神威的計算效能方面也是相當領先的超級電腦,跟Frontier相比的時候也是,它可以在正常運作時,保持超過85%的峰值性能,位列所有異構系統──一種常見的超級電腦架構──中的最高,全球排名第2。
神威・海洋之光是神威。太湖之光的後繼者,由江蘇無錫的中國國家平行電腦工程暨技術研究中心開發。太湖之光曾經在全球超級電腦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2016年至2018年一直保持頂尖地位,但在最新排名中跌至第11名。
海洋之光得益於更強大的處理器支撐,即海洋之光SW26010 Pro CPU,這是太湖之光系統中使用的SW26010的升級版本,與後者相比,新版處理器在時序、指令集和記憶體頻寬方面均有所提升,性能增加了4倍。
據一位就職於中國大陸一所頂尖大學的科學家透露,中國大陸最強大的超級電腦尚未公開,其他超級電腦晶片也在開發中。
擺脫摩爾定律 陸清華大學開發光電類比晶片算力提升3千餘倍 2023/10/30 中時
北京清華大學官網宣布,該校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吳嘉敏助理教授與電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喬飛副研究員等人聯合攻關,提出了一種能擺脫摩爾定律的全新計算架構:光電類比晶片。經過實測,光電融合晶片的系統級算力較現有的高性能晶片架構提升了3000餘倍,能源使用效率更高達400餘萬倍。
據《快科技》報導,於1965年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即每隔約2年,積體電路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便增加一倍。但是隨著半導體製造技術快速發展,電晶體尺寸逐漸接近物理極限,近10年內摩爾定律已放緩甚至可能面臨被突破的境地。
報導說,這次北京清華大學研發的光電類比晶片,可能為擺脫摩爾定律開拓了新的方向。
研究人員指出,在光電類比晶片這一枚晶片上便突破了大規模計算單元集成、高效非線性、高速光電介面3個國際半導體學術界的難題。
根據官方的實測,光電融合晶片的系統級算力較現有的高性能晶片架構提升了3000餘倍。報導說,若以交通工具來類比的話,相當於將京廣高鐵8小時的執行時間縮短到了8秒鐘。
不僅如此,該晶片的系統級能效實測達到了74.8 Peta-OPS/W,是現有高性能晶片的400萬餘倍,相當於原本供現有晶片工作一小時的電量,可供它工作500多年。
此外,該晶片光學部分的加工最小線寬僅採用百奈米級,而電路部分僅採用180奈米CMOS工藝,就已取得比7奈米製程的高性能晶片多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
該項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的論文指出,在清華大學團隊提出的超高性能光電晶片下,「未來電腦」的誕生似乎已不再遙遠。光電融合的新型架構,不僅開闢出這項未來技術通往日常生活的一條新路徑,還對量子計算、存內計算等其他未來高效能技術與當前電子資訊系統的融合深有啟發。
回應
整天吹噓,這就是土共的嘴臉!
人家的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是吹噓嗎?自己不行,還說別人吹噓,不覺得丟臉嗎?
求解特定問題比超算快一億億倍!我國成功研製“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 2023-10-11 觀察者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站10月11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平行電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了255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再度刷新了光量子資訊的技術水準和量子計算優越性的世界紀錄。科研人員設計了時空解複用的光子探測新方法,構建了高保真度的准光子數可分辨探測器,提升了光子操縱水準和量子計算複雜度。根據公開正式發表的最優經典精確採樣演算法,“九章三號”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上一代“九章二號”提升一百萬倍。“九章三號”在百萬分之一秒時間內所處理的最高複雜度的樣本,需要當前最強的超級電腦“前沿”(Frontier)花費超過二百億年的時間。這一成果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光量子計算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回應
超級電腦比美國多多了,只是不參加評比而已。
科舉制的考試內容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天工開物也就是個技術型應用類書籍,這種技術型書籍有多少?基礎科學理論書籍有多少?基礎科學成理論體系的書籍又有多少?承認自己走的彎路,有這麼難?
不為人重視?中國自古以來的偉大建築,測繪地圖,製造各種設施、天文地理曆法,是怎麼辦到的?《天工開物》之外,還有些什麼被傳教士們弄回歐洲了,得問問那些傳教士們。
德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分流了,中國中考分流是太早還是太遲?
目前全世界的學制分為這幾種:1.單軌(如美國,高中之後再分,表面看似公平,但地區間的教學品質差異很大,而且越向上越貴,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差距過大)。2.雙軌(如德國,學術與職業分開,學術線歸經濟、金融等高端行業走,主要是給權貴的,職業線歸藍領等中低端行業走,主要是給平民的。但是,德國的藍領工資並不低,所以大家能接受)。3.分支型(如中國,基礎教育單軌,高等教育雙軌)。
回應
德國製造業培養人才的方式非常好。中國企業招人太重文憑等外在的條件。
少些德吹吧,德國經濟負增長。
歐盟宣佈將對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中國商務部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
相關新聞
外媒評歐盟玩火自焚
中國車企撐起慕尼黑車展!比亞迪打響價格戰首槍|中國成世界最大電動車市場 去年銷量590萬 占全球58%
回應
其實不但電動車便宜,基本上凡是中國制的都比外國便宜。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想賺的是薄利,即便外貿品已經比內銷的貴了幾個價位。
物美價廉供大家使用也不行. 這些所謂資本家也太離譜了.
資本主義就是掠奪世界資源保障資本家的利潤不管人民生活問題。
中國電動車之所以價格低是因為完整的供應鏈和先進的技術 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落後了 不虛心學習而動用政治力量打壓 最後只能是越來越落後
美歐也對企業補貼 馮德萊恩怎麼不查呢
你看下歐盟區評價,全部在罵歐盟,自己的補貼比中國還多,競爭不過就加關稅,坑的還是歐盟區人民
中國新型雷達 可掃近5000公里! 2023/09/13 中時
正值美國嚴厲制裁中國半導體技術期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成功研發出一款功率輸出創紀錄的雷達晶片。這一個指尖大小的晶片峰值功率可達到2.4千瓦(kW),比大多數現有的雷達系統中,類似的功率放大晶片性能高出1到2個數量級。由數萬顆這樣的晶片組成的新一代軍艦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PAR)可偵測到4500公里內的目標。美國陸基最強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AN/FPS-115 PAVE PAWS)4000至5000公里的偵測距離。
新晶片使用了氮化鎵(GaN),美國及其盟友早已對中國實施高功率鎵基半導體出口禁令,十分嚴格。不過,中國生產的鎵佔全球80%以上。去年7月,北京自己也對外實施了鎵、鍺出口限制。
晶片中的氮化鎵層僅幾納米厚,使其能夠在電子迅速流動的情況下產生強大的信號。然而,在1千瓦以上的功率輸出下,大多數鎵基半導體會因高電壓下的電子洩漏而受到破壞。在晶片中添加了鋁,可以阻止電子洩漏。然而,添加過多的鋁可能會影響電子流動,降低晶片的峰值功率。不過他們找到了最佳配方。
由於美國的制裁加劇,中國政府、軍方和企業加大了科技創新的投資。華為,近年來一直是美國政府和立法者的主要目標,上個月推出了第一款可實現衛星通話的5G手機Mate 60 Pro,以在不使用可見天線的情況下達到距離36000公里的高軌道通信衛星。這種超長距離通信能力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美國的出口禁令下,華為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晶片實現了這一目標。
相關新聞
面對解放軍難以生存 美最短命水面艦(濱海戰鬥艦)再少1艘 2023/09/13
金磚擴11國納阿根廷、埃及、埃塞、伊朗、沙特、阿聯等6國,最大輸家是印度。
習近平:100億美元專項資金,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中已成立40億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金磚峰會討論共同支付、單一貨幣(回應:去美元化抗美元霸權)
相關新聞資料
華為發佈Mate60手機,聯手中芯造出7奈米麒麟9000s+5G 晶片。(回應:2018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2022俄烏戰爭,美帝皆小敗。)
日本核汙水2023-08-24起排海將持續30年,中全面暫停進口日水產,韓台噤聲,日考慮向WTO提貿易訴訟 (回應:中沿海核電廠多在排核廢水! 中排的是核電廠冷卻廢水,日排的是核災污染水!惡人先告狀,果然是賤種台巴子的主子,都說要告到WTO,告一個我看啊,笑死!)
為什沒人能阻止日排核污水?(回應: 日本作孽,西方縱容,全人類遭殃!)
誰在炒作只有中反日排核污水?(回應:精日!)
誰在給日本排放核污水洗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CoTKuS4xU (回應:日本政府的公關費+美國之音!)
謝長廷稱微量輻射有益人體 核能學者:護航日本鬼話連篇(回應:謝助日代表!)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未替日本背書,專家小組有異音,日本ALPS核廢(污!)水處理系統的氚影響雖小,重點不在於氚,而是包含其他不穩定的核種,高達60多種,例如碘-131、銫-137等,會產生高能粒子射線破壞細胞改變DNA結構!東電認了66%儲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標,未考慮過其他方案。
福島之殤https://youtu.be/nlCvilpFtm4
日水産出口(1兆日元中港佔4成)量價同步重挫3~5成。岸田内閣支持率跌至26%。
政協周小平提案,將福島改稱「輻島」,暫停陸客赴日。反日潮再現!赴日旅遊湧現退團,日貨和服浮世繪全遭殃!
別囤鹽啦!河南:岩鹽儲量夠全國吃3.3萬年(回應:河南好霸氣!)
中國核動力潛艇在臺附近發生事故?(回應:反華帳號謠傳!)
人民教授金燦榮:美國已單方面對華發動“新冷戰”2023-08-16
筆者認為,以2023年10月12日拜登政府發佈任內首份完整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為標誌,美國已經單方面對華開啟“新冷戰”。
新舊冷戰存在四個共性:
一是確立一個唯一的全球性對手,彼時是蘇聯,現在是中國。
二是展開配套的內外動員:對內表現為反華意識形態化,對華強硬成為“政治正確”,對華理性派、不斷被邊緣化。對外試圖構建亞太“小北約”;推動北約亞太化;逼迫中立國家選邊站,比如組建晶片四方聯盟(CHIP4)等。
三是不留空隙地全方位對華施壓。
四是在全方位施壓的同時竭力避免熱戰。
中美雙向“新冷戰”並未開始
一個關鍵因素在於中國拒絕“新冷戰”。
二是美國內外動員並不順利。美國主要大型企業在對華關係上普遍保持理性。“老歐洲”國家不願在對華政策上公開跟著美國跑,同時幾乎所有東盟國家明確反對選邊站,再加上俄烏衝突等牽制,導致美國對華“新冷戰”的動員和實施障礙重重。
美國對華為何越來越歇斯底里
二戰結束之初美國是民主國家“兵工廠” ,美國造船佔世界90%,製造業占一半。但今天的美國“造血能力”明顯減弱。筆者認為,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直接導致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經濟開始走向虛擬化、金融化,利潤較低的中低端製造業開始外移。因此,維持“一把手”位置在美國一些精英看來已經不僅僅是利益問題,而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雖然中方多次強調從來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不干涉美國內政,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但美國的戰略焦慮仍然不斷積聚並在對華政策上表現得越來越歇斯底里,直至單方面對華髮起“新冷戰”。
面對美國的新冷戰釁,中國不能再對中美關係心存幻想,關鍵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尤其是要以新舉國體制推動下的晶片、工業設計軟體和工業材料等新興領域的穩步發展。在外交層面繼續以全球發展/安全/文明等“三大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在此基礎上,面對美方對華“新冷戰”挑釁,可借鑒國共合作末期我們党應對國民黨反對派挑釁時的做法,我們可以繼續保持不主動挑釁和“後發制人”的總體戰略框架。
普丁反殺拜登?缺晶片大哥出手救 連「中東密友」也爆賣俄 2023/03/03 中時
在美國制裁之下,低階晶片仍有管道流入俄羅斯,普丁有難不只大陸出手救,英媒金融時報披露,阿聯酋去(2022)年對俄羅斯電子零件出口成長逾7倍達2.83億美元,還向俄羅斯出口158架無人機,價值近60萬美元。拜登政府擔憂阿聯酋正成為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破口,並將具有軍事用途的零組件產品「再出口」給俄國。美英與歐盟官員上月連袂訪問阿聯酋,並說明西方對俄貿易制裁的範圍,同時要求阿國官員打擊涉嫌違反制裁的行為。
相關新聞資料
比爾蓋茲:美國無法阻止中國擁有晶片
澳洲智庫:中國多項關鍵技術研究超過美國 有能力獲關鍵突破
德媒稱中國公司助俄生產自殺式無人機 中方屢批言論抹黑
烏俄購中國民用無人機用於俄烏戰場
烏總統澤連斯基:俄打擊烏能源設施,烏度過了一個非常艱難的冬天
若中國援俄將祭出制裁 傳美正尋求盟國支持 (回應:美找誰當盟友誰就準備倒大黴,烏已幾近亡國滅種,台也正跳入美國點的火坑!)
美聯社民調:援烏支持率從去年五月60%下降到48%
俄烏衝突以來首次,美布林肯與俄拉夫羅夫2023-03-01 G20外長會議上短暫面談 (回應:俄一國居然撐住了與整個北約的消耗戰 ,美著急了)
陸光纖陀螺儀技術突破 低成本飛彈時代 即將降臨 2023/03/01
《南華早報》2023/03/01報導,中航西安自動控制研究所的晶片將可將陀螺儀縮小到一般產品的12分1,性能要好30%。用248奈米(nm)深紫外光(DUV)光刻的,這是非常成熟的半導體工藝,已二十多年。
日本和荷蘭上個月同意加入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DUV光刻機,儘管2國公司稍早表示,這一措施對擁有成熟技術的中國影響有限。
回應
2018年台灣開發出【微型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
嗯,台灣飛彈用的陀螺儀壞了也到大陸送修,這新聞有報喔,哈哈哈
中科院天劍二型飛彈內慣性光纖陀螺儀組件 曾用「俄烏」技術產品 2022年02月28日 19:00:00
IDF戰機掛載天劍二型飛彈內的光纖陀螺儀,曾因美方對台武器關鍵組件受管制, 2007年曾透過至鴻科技,取得由烏克蘭公司在俄羅斯生產組件。空軍2015年啟動「奔劍專案」,將原有的機械式與俄制光纖陀螺儀,完全更新為自製組件。
陀螺儀是什麼 手機陀螺儀晶片有什麼用? 2018-11-28
很多手機都內置有陀螺儀,榮耀10,vivo Z3雖沒陀螺儀,但使用了虛擬陀螺儀,測量物體旋轉時的角速度,經處理器對角速度積分後,可以感應任何方向的轉角。常見作用:1、導航.2、相機防抖.3、提升遊戲體驗.4、作為輸入設備相當於立體滑鼠。5、其它用途
美國卡中國14項技術與中國領先美國的29項科技 2022-04-27
美國; 一、高端光刻機——中國自主生產中端光刻機。 二、晶片製造——已達3納米,中國中芯7納米。 三、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穀歌(Google)、蘋果(Apple Inc.)、微軟(Microsoft)等。四、核心軟體幾乎被歐美企業壟斷。五、觸覺感測器——工業機器人製造的核心部件。六.高壓柱塞泵——中國2017年成世界第二,35兆帕以上90%依賴進口。 七.透射式電鏡和掃描電鏡——中國國產只占市場10%。 八、高端電容電阻,日本MLCC可以做到1000層,中國300層。九、ITO靶材,高端被美日壟斷。十、高端銑刀、高端軸承鋼。 十一、微球——面板中的關鍵材料,只有日本可以提供。 十二、高端焊接電源仍被國外壟斷。 十三、超精密拋光工藝被美日企業壟斷。十四、iCLIP單核苷酸分辨實驗技術。
中方的超級電腦、太空站,飛船,反導反衛星導彈,高超聲速導彈,五代戰鬥機、航母軍艦、核武器、神盾艦等軍備技術都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中發展起來的。 在29項高科技領域甚至已超越美日。一,中國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二,合成航空煤油。三,量子技術。四,光伏太陽能發電技術占世界70%市場。 五,無人機。 六,火箭振動臺,美國才20噸,不得不向中國購買50噸級別。七,高超聲速導彈及反艦導彈。 八,中國壟斷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九,世界第一的超50%熱效率柴油機。十,中國稀土加工技術第一。十一,光纖技術領先。 十二,艦艇全電推進系統。 十三,雷射技術領先。 十四,高鐵技術。 十五,核處理科技。 十六,超級風洞技術。 十七,煤制油技術。 十八,特高壓電網。 十九,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二十,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一,煤炭轉化技術。 二十二,三D鐳射成型技術。二十三,造島神器“天鯤號”。 二十四,微電子電晶體 二十五,單原子銥催化劑,可用于衛星推進劑。 二十六,盾構機。 二十七,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海工機械特種船舶、集裝箱成套設備製造技術領先世界。 二十八,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二十九,世界首創的潮流能CHD海洋發電站在浙江舟山建成 三十,稀土。 三十一,美軍七成武器零配件依靠中國。三十二,美大公司對中國的依賴。 三十三,美國螺母等緊固件零件靠中國進口。三十四,美國八成藥品依賴中國。
英媒:亞洲虎風光不再——日本科學家準備離開
英國TechHQ網站2023-02-23文章,日本科學家正在離開該國,前往中國的大學尋求更好的機會。中國在研發投資方面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科學家們紛紛離開日本以逃避限制性的工作環境和缺乏資金的狀況。日本要提高其國際研究地位,就必須營造能讓科學家自由投入工作的工作環境。
過去20年,日本科學家持著“宿命論”的態度,對工作失去熱情,抱怨預算太少或沒有時間進行研究。相比之下,一名日本科學家記得2019年在美國參加會議時,看到一名中國教授吸引了一群中國學生,教授說服學生去他的研究中心。這名日本科學家找工作好幾年了,希望能去日本的大學當副教授,但一直沒有空缺職位。後來他得到了一份教職,並在2022年搬到中國。他說,中國的科學家們積極性很高,很少錯過發表研究文章的機會。
與日本相比,中國社會更加尊崇科學和學術。另一位科學家說,日本和中國實驗室的顯著區別在於交流。他也經歷了艱苦的求職,不得已移居中國,最終得到了比5年前高5倍的薪水。
在中國,研究人員似乎與實驗室的同伴和主管都有交流,而日本僵化的等級制度使社交變得困難。也許正是中國實驗室的互相交流而不是資金增加了他們的產出。這是笹川和平財團理事長、研究中國科學方法的專家角南篤的看法。他說,制度安排是關鍵所在。中國的大學改革給了大學管理層相當大的自主權。這使得年輕的科學家也可以自由研究,有機會贏得資助和晉升。
過去20年,中國和日本在科學影響力方面互換了位置。中國還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究論文發表最多的國家,而日本已降至第12位。據稱,日本排名下降是“選擇與集中”政策的結果,由於資金有限,日本只對少數研究領域進行投資。這意味著預算集中在某些大學。要獲得長期職位非常困難,政府的補貼要麼被削減,要麼數額太小。
日本每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在2006財政年度達到了17860人的高峰,近年來一直在15000人左右徘徊。而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從2005財年的26506人猛增到2020財年的65585人。
相關新聞資料
日本經濟新聞2023-02-20稱:日本高端外國人才66%來自中國,遠遠領先於印度韓國
日本高科技有多強?全球十大核心技術,日本都能主導! 2023-02-20 網易
半導體,光刻機,光學設備,精密儀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石化設備,發電用燃氣輪機,工程機械,關鍵材料。
回應
這麼牛逼為毛連個火箭都射一個炸一個
大疆無人機強大功能性讓烏俄雙軍既怨又稱讚
烏採購中國雲輪無人機
回應
美國光明正大賣武器,怎麼了嗎?
烏俄民用改軍用,關我屁事啊
L15將出口阿聯酋 與運20“鶻鷹”亮相阿布達比防務展
2023-02-20,第十六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IDEX)開幕,中國軍工國家團參展,在新一代教練機L15表演機與阿聯酋成功簽約下,有人機展品包括L15、運20和五代機FC-31鶻鷹,無人機展品包括翼龍10A、AR-500W、AR-36及VESPA虎頭蜂,同時還展示了外置式火控系統的實物。
相關新聞資料
阿聯酋在IDEX以9億美元購AR3(PHL-16外貿款)採模組化設計,火箭彈從最107毫米到750毫米/射程40-600公里,也可射戰術/反艦導彈。採用衛星制導\光學制導技術命中精度在幾米之內,可在大氣高層進行S彈道機動。比美國海馬斯的40-300公里更遠、更狠。
052D南寧艦:參加2023阿布達比國際海事防務展,將助力外貿版10億美元052DE出口
052DE基於052D改造而來,長161米寬18米,柴燃混合動力系統驅動,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18節時4000海裡;未進行海上補給狀態下,海上自持力大於15天。裝備探距超400公里的4面列陣346A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052D主桅頂部的364雙座標雷達,成了新型雙面旋轉的相控陣雷達,提升了對海空目標的探測。052D後桅上的517HA晾衣架米波反隱身雷達,換成新版JY-27A蒼蠅拍米波反隱身雷達。64單元HT-1E冷熱通用垂直發射裝置,對導彈的相容性優於美國MK-41。能射紅旗-9防空導彈(射程260公里)、鷹擊-18亞超音速結合射程公里(400-600公里)/鷹擊-21E高超音速反艦導彈(1000-1500公里)、魚-8反潛導彈(100公里)。
美國海軍部長:跟不上中國造艦步伐,不是錢的問題 2023-02-24
2021年中國下水軍艦17萬噸,相當於一個中等海軍強國總噸位。美正為年造3艘而努力,實現355艦隊目標。美將造的11艘軍艦單艦30美元,而中國055只有10億美元。美只有四個軍艦造船廠,一些設備歷史上百年破舊不堪。2027年美只有280艘,遠少於巔峰時350艘,中國艦隊規模將超過美國。
相關新聞資料
美軍控中國用奴隸造航母 帥化民打臉: 中國焊工持證上崗
陸《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指責粗暴干涉別國內政 2023/02/20 中時
大陸官方今天(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報告指責美國,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美國軍事霸權釀成人道慘劇,美國經濟金融霸權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阻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
報告斥責美國慣於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直接發動戰爭。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挑動對立對抗。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強推單邊制裁。美國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則廢,打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旗號,謀著維護自身「家法幫規」的私利。
報告指出,美國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占率由50%跌至10%。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占市場。
報告還指出,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中國華為公司。美國還炮製各種藉口,圍追打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
報告稱,美國還對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高端技術實施管控,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打壓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APP,遊說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晶片和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
報告指責美國,對中國科技人才政策採取雙重標準。2018年6月以來,針對部分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縮短了簽證有效期限,對在美華人學者開展大規模調查,排擠、打壓華人科研群體。
報告說,美國打造「晶片聯盟」、「清潔網路」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籤,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藉口。同時,美國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從競爭對手到盟友,均在監聽範圍之內。
《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全文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0004005-260409
中國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通過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
全球近年面臨中美關係緊張、俄烏戰爭屆滿一週年等地緣政治危機,中國外交部2023-02-21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表示習近平為解決全球安全難題提供了更系統的思路、更可行的舉措。
中國最高外交官王毅18日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會中他提及中國國家習近平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和平與發展兩大難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預計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且稱有100多個國家和聯合國在內多個國際組織支持、近70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
全文提及「支持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等熱點問題」,「六個堅持」、「二十大合作方向」、「四大合作機制」等。
「六個堅持」,包括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
倡議文件中強調,「戰爭和制裁不是解決爭端的根本之道,對話協商才是化解分歧的有效途徑」,並稱一國安全不應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任何國家的正當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不應被長期忽視和系統性侵犯;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製造更多困難和複雜因素。
對於合作方向,文件內提出包含堅決維護「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共識、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發揮領導作用等。
回應
中國的倡議若是成功,美國拜登的臉擱哪裡?美國軍火存銷哪?
自稱是民主的國家一天到晚在挑臖互鬥,共產國家提倡和平
大家都希望世界和平。只有美國為了維護霸權 收割全球財富, 專門在別的國家挑起戰爭 好坐收漁翁之利...
梅克爾為什麼要烏保持中立國不要進北約,因為美國主要是削弱俄國的實力。
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2023-02-03
該飛艇,屬民用氣象等科研。受西風帶影響,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該飛艇嚴重偏離預定航線,中方遺憾。
回應
布林肯自導自演訪華,最後還找借口落台。
美國不是經常自由航行中國領空嗎
相關新聞
華府斥侵犯主權(中:不接受毫無根據的指控),布林肯推遲訪華(中:沒宣佈過什麼訪問,美發佈是美自己的事),眾院議長麥卡錫改口:目前沒訪台計畫,美考量地面安全未擊落。
按2002年開放天空條約美也用氣球偵搜 (2002-2016年美196次氣球到俄,俄則對美71次),美前駐聯合國大使海理: 打中國氣球不可行。(回應:一個流浪氣球米國霸權都嚇成這樣,美最好打,以後中方比照!) 美國1999-05-07誤炸(?)中國駐南聯大使館。
拜登讚美軍5日在大西洋領海上空擊落中國飛艇(中:強烈不滿,將進一步反應。美反應過度,違反國際法慣例。) 國際法規定領海12海里,領空高度沒規定,實際用飛機最高高度,約13700米,並不涵蓋飛艇衛星高度。(回應:美既開先例,以後就可比照。 五六十年代,美蔣用U2偵察,被我擊落多架,就不敢來了。七十年代,美就利用西風帶,從新疆入境,到日本回收,被我擊落。) 美:中國偵察氣球遍佈五大洲。德媒:中國能隨時闖入美國領空。(回應:美霸也是侵犯世界各國領空,為什麼不靠腰,幹! 只有美人可以,阿共仔不行!) 郭正亮批拜登無能;遭民粹綁架,啟動冷戰危機。 因小失大 紐時:氣球事件凸顯中美關係的脆弱。 華郵專欄作家:美過度反應「危險且不合理」。德媒:美靠氣球炒作中國威脅,是藉題發揮、小題大作。美F-22疑在阿拉斯加擊落美自己NWS的氣象氣球,40萬美元飛彈恐打下NIBBB氣球迷12美元的氣球。中擊落山東海域不明飛行物! 外交部:美高空氣球2022年10多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3萬米高空偵察南海。美為什能看見18000米高空的氣球,卻看不到俄州的毒蘑菇雲?美國兩周至少4起列裝危險品火車脫軌事故 (回應:建設如此殘舊,當然會出軌意外!) 中國02-21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新疆驚現特大號飛艇機庫足以容納核航艦 2021-07-15 中時
美專家:未來10年中國飛艇將世界一流,打造飛艇情報網 2010-05-31 防務新聞
美國Politico雜誌2022年報導美國防部高空氣球跟蹤高超音速武器。
全球大視野:美歐皆欲掌握平流層飛艇全球僅陸造出,衛星清晰實拍美國本土基地,北斗在165國反超美GPS。
陸《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指責粗暴干涉別國內政 2023/02/20 中時
大陸官方今天(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報告指責美國,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美國軍事霸權釀成人道慘劇,美國經濟金融霸權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阻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
報告斥責美國慣於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直接發動戰爭。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挑動對立對抗。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強推單邊制裁。美國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則廢,打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旗號,謀著維護自身「家法幫規」的私利。
報告指出,美國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占率由50%跌至10%。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占市場。
報告還指出,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中國華為公司。美國還炮製各種藉口,圍追打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
報告稱,美國還對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高端技術實施管控,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打壓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APP,遊說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晶片和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
報告指責美國,對中國科技人才政策採取雙重標準。2018年6月以來,針對部分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縮短了簽證有效期限,對在美華人學者開展大規模調查,排擠、打壓華人科研群體。
報告說,美國打造「晶片聯盟」、「清潔網路」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籤,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藉口。同時,美國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從競爭對手到盟友,均在監聽範圍之內。
《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全文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0004005-260409
中國世界領先的58項科技 2021-04-15 07:02
兩岸民主們貶低中國科技,指中國差美國二萬五千里。美國總體科技雖領先中國,但中國還是有58項科技領先美國。
一,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
二,超級鋼技術領先
三,超50%熱效率柴油機。
四,稀土分離加工技術/專利第一!
五,光纖技術領先
六,艦艇全電推進系統,電磁彈射及電磁炮技術:
七,雷射技術領先。
八,中國核電站壓力容器的C形密封件技術領先。
九,領先的新一代永磁電機和潛艇AIP發動機技術;
十,高鐵技術
十一,電動汽車
十二,造島神器:“天鯤號”
十三,煤制油技術
十四,飛機刹車技術
十五,治療帕金森的腦起搏器
十六,基因測序儀
十七,特高壓電網
十八,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十九,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啟明星2號熱核聚變;
二一,燃煤高效清潔利用技術
二二,量子技術
二三,第三代核電技術
二四,高超聲速導彈
二五,暗物質探索
二六,光伏產業(太陽能發電)。
二七,軍民用無人機技術
二八,中國火箭振動臺
二九,超級電腦
三十,互聯網商務支付
三一,風洞技術
三二,導彈反艦技術
三三,工業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
三四,三D列印
三五,脈衝強磁場裝置
三六,納米技術
三七,超輕氣凝膠
三八,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
三九,世界第一個半浮柵電晶體(SFGT)
四十,首個卵細胞基因組測序。
四一,雲計算
四二,首創衛星單原子銥推進劑。
四三,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
四四,可燃冰開採技術
四五,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
四六,中國郵政光學分揀技術。
四七,雜交水稻技術。
四八,人工降雨和驅散雲團技術。
四九,肝,流行性,sARs等疫苗。
五十,疊合盆地油氣成藏研究。
五一,超導研究。
五二,在納米應用。
五三,深海機器人
五四,在礦漿電解設備。
五五,蠶生物技術,絲織。
五六,船舶三維數控彎板機。
五七,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五八, 舟山CHD海洋發電站。
春節後百業忙開工 直擊大陸首條量子晶片生產線 2023-01-31 中天直播
回應
傳統光刻機太貴了,量子晶片及碳晶片將主導未來的世界,矽晶片將走入真空管、電晶體的時代,所以台積電的矽晶體將在近兩年會被量子晶體所取代。
到商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晶片事業一定會彎道超車,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無可限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FPbtxzlzo
相關新聞
中國首條量子3納米悟空晶片生產線亮相,首台量子晶片光刻機問世
中國”悟空”出世!晶片不久的將來可能換道,美國要制裁條毛嗎?
取代荷蘭!華為公佈超導量子晶片專利!徹底擺脫美國卡脖子!
美國《晶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 端傳媒
法國回聲報:美國的晶片法案重創中國- RFI
分析:中共對美晶片法案跳腳但無還手之力 - 大紀元
美“晶片法案”損人害己終將反噬自身 - 新華網
王棟、孫冰岩:美國「晶片法案」損人不利己 - 思考香港
拜登簽署晶片法案遇冷業界憂10年來最大衰退- 香港文匯報
量子晶片生產線、量子計算與量子電腦 2023/01/31 波新聞
安徽合肥首條自主化量子晶片生產線,曾經被國外「卡脖子」的一些設備(光刻機)已自主化 。目前萬億次的經典電腦,大約需要15萬年,而使用量子電腦則只需要1秒。而後摩爾時代,這一技術有望説明傳統晶片性能極限突圍。據BCG測算,3-5年內,量子技術價值有望達50-100億美元;15-30年, 4500- 8500億。
回應相關新聞
中國超算天津中心首席科學家孟祥飛:中已突破了新一代的百億億次,算力總規模超過每秒1.5萬億億次,並已建十所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中突破美禁運,小晶片(晶粒)4nm封裝開始量產。大陸發明專利有效量已居世界第一。阿里雲斬獲四項第一,美科技巨頭備受壓力。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比2019年1.9%更糟。2023年全球晶片業又爆掉!兩大記憶體廠三星和海力存天數高達20周。 2022年5月韓對中出口半導體晶片134億美元進口149億美元。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 美2022年10月升級長江存儲禁令。 Micron美光 2022年12月推出2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但長江存儲已量產。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
三.軸承鋼
撫順特鋼航空軸承鋼國內市佔超60%。法德中進口大冶特鋼的高鐵/風電軸承。中國興澄特鋼的軸承鋼產銷量已連續16年居全國第一 (高標準軸承鋼市占85%),連續10年居世界第一。從2003年,興澄逐步被世界前八大軸承製造商包括瑞典SKF、德國舍弗勒、日本NSK、法國NTN-SNR等。
四.超高強度鋼
屈服強度大於1180MPa,抗拉強度大於1380MPa的超高強度鋼鋼,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太和汽車。2019年,中國東北大學實驗室易紅亮教授團隊,新型鋁矽鍍層鍍層技術,打破了安賽樂米塔爾20年專利壟斷。
五.不銹鋼
全球前10為:中國青山、太原鋼鐵、韓國浦項鋼鐵、中國誠德、西班牙阿賽里諾克斯、芬蘭奧托昆普、歐洲安普朗、中國鞍鋼、聯眾、德龍、寶鋼。全球不銹鋼產量份額,中國占56.3%,亞洲(不包中韓)15.1%,歐洲13%,美國5%。
六.粗鋼
全球粗鋼,中國占56.5%,歐盟8.4%,印度5.3%,日本4.5%,俄羅斯3.9%,美國3.9%,韓國3.6%,土耳其1.9%,巴西1.7%。
世界鋼鐵企業50強 大陸鋼企占28家 2022/06/08 旺報
世界鋼鐵協會7日發布《世界鋼鐵統計數據2022》,2021年全球粗鋼產量19.51億噸,中國粗鋼產量為10.33億噸,消費量為9.52億噸。前50名共有28家中國鋼企,中國寶武鋼鐵以1.2億噸蟬聯第一,鞍鋼5565萬噸,全球第三。
鋼企巨無霸 寶武鋼併中國中鋼 2022/12/22 工商時報
大陸政府為了提升產業整體實力與經營績效,近年加速推動國企整併,鋼鐵業是官方鎖定的重點行業。大陸國資委21日宣佈,寶武鋼鐵與中國中鋼集團進行重組。2020年10月,中國寶武對中國中鋼實施託管,寶武鋼產量達到1.15億噸,擊敗近20年裡排名世界第一的歐洲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 S.A.)。
日系夕陽:2022年在華銷量降10.3%,市場份額跌破20%
乘聯會資料顯示, 2022年日系車在華銷量409.2萬輛,同比下降10.3%,降幅僅次於韓系(34.7%)。同時,日系市場跌破20%,同比下降2.7%。同期的比亞迪已超過本田、日產各自的總銷量,離豐田也僅差10萬輛。吉利、長安、奇瑞也均超過日系。
回應
日系車還在以傲慢價高偷工減料忽悠中國消費者!
相關新聞
評論:日德製造業成難兄難弟為何顯露品牌危機? - 新浪財經
【迷彩虎講堂】260:中國靠仿製強國?美日德造假黑歷史打臉
中國2022年汽車出口破300萬輛,產銷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產銷分別2702.1萬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
日本「盜用」我國軸承鋼,換了標籤賣給老美,拜登氣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gBpJN9awE
連續十年世界第一,中國軸承鋼到底處於世界第幾梯隊? 2021-09-03
摘要:搜索“日本冶金”,都是說日本冶金領先世界多少年,陌貝網深耕軸承行業多年,不得不揭秘中國軸承鋼的真實水準!整體來看,全球鋼鐵出口市場3800億美元,中國398億,日本267億,德國254億,韓國235億,俄羅斯198億。黑色金屬金字塔價值鏈由高到低分別為:高溫合金、工模具鋼、軸承鋼、超高強度鋼、不銹鋼、粗鋼。
一.高溫合金
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美國SMC、德國VDM、法國IA、美國ATI,然後才排到日本日立冶金。
二.工模具鋼
前五為:奧地利奧鋼聯、中國天工國際、德國SB、中國東北特殊鋼、中國寶武,日本大同排。前20,中國高於其他國家。
如何評價北大路風教授“中國晶片產業發展需要‘新舉國體制’”的觀點? 2023-01-17 觀察者網時評
回應
當我們的敵人已經在用國家力量壓制我們發展的時候,我們還在討論是否應該採用市場機制和敵人競爭是很蠢
半導體問題之所以難辦,主要在於全世界的ICT產業都是習慣了西方搭建的那個平臺,中國企業只要你還想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你就不由自主地被人家限制。很多自主產業鏈弄出來的產品根本沒機會商用,不用自然就沒有機會提高了。這個的確需要國家來出面解決頂層設計問題,單個企業是沒有辦法對付這種大形勢的。
相關新聞
科技供應鏈分成美中兩大陣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2-06出席台積電美國新廠典禮時說全球化已死! 歐洲20國用中國5G,德用華為5G近六成:因為性價比高好用會上癮,華為專利收入連續兩年超過支付。華為突破美國圍堵EUV光刻新技術專利能生產7奈米晶片。中國面板全球第一,值得嗎?(回應:這1000億最終補貼給了中國人民,且帶動一個巨大產業,如沒補貼要多花多少採購成本?像晶片一樣面板禁運如何應對?) 中突破美禁運,小晶片(晶粒)4nm封裝開始量產。大陸發明專利有效量已居世界第一。阿里雲斬獲四項第一,美科技巨頭備受壓力。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比2019年1.9%更糟。2023年全球晶片業又爆掉!兩大記憶體廠三星和海力存天數高達20周。 2022年5月韓對中出口半導體晶片134億美元進口149億美元。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 美2022年10月升級長江存儲禁令。 Micron美光 2022年12月推出2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但長江存儲已量產。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
'23.01.20趙少康 關中談「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6nKF6aaHM
相關新聞
高盛:2035年陸超美世界第一 2075年印度第二
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冷戰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檢討 關中 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美國神話變成謊話,美國民主變成笑話。
美國的資本主義其實是戰爭的資本主義、
掠奪式資本主義和贏者通吃的資本主義。
美國一向自認自己的偉大,自認是「山頂之城」、「希望之地」和「天佑之國」,「美國第一」是永遠。冷戰之後,美成唯一霸權,不允許他國挑戰。
美是最霸道的國家,有著強烈的優越感和使命感,自認是「例外」:有使命去宣揚基督教和教化落後的國家和人民;只相信資本主義,排斥非資本主義國家;以「利他主義」來包裝美國的自私自利,以「自由、民主和人權」、「解救被壓迫的人民」為口號,在海外打仗,其實都為自己的利益。
本書分析美後冷戰外交政策的失敗,使美享有的「單極時刻」不到20年便被消耗殆盡,「大美和平」曇花一現。
●像是北約東擴、攻打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推動以巴和解、北韓的核武問題、與中國的「化友為敵」等等,分析美國由勝而衰的原因。
●美外交精英集團──「美國戰狼」,評價美國的五位總統及外交政策上認知的錯誤。
本書詳解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並整理許多學者跟專家的論述!
肯楠(George Kennan)
敵人對美的危害,遠低於來自美國政治菁英們的幻想。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冷戰後,美國首要工作是妥善處理俄中問題。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美不可過度伸張武力,要爭取俄留在西方陣營,俄不能失去烏克蘭。爭取俄中合作,並以日印牽制中國。美最大夢魘是中俄和伊朗的合作。
漢廷頓(Samuel Huntington)
冷戰後,世界進入多極和多元文化並存時代,美應接受非西方文明,並尊重多元文明。西方文明的沒落,主要是道德敗壞、文化墮落和政治分歧。
佛格森(Niall Ferguson)
美未能記取歷史教訓,帝國不能只靠武力,還需正當性。美入侵伊拉克是公然說謊,在伊建立民主也是神話。中美,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中國的文化是難以匹敵的力量。
卡布蘭(Robert Kaplan)
中國崛起沒有任何不合法和不合理之處,東亞現狀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分裂國家經常會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統一。
中國長江2000發動機首飛成功! C919客機2025年換裝國產發動機CJ-2000A
回應
標題有問題,C919客機國產發動機是CJ-1000A,長江2000是給CR929適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rej9TKmfQ
CR929穩了,長江2000發動機核心機點火成功,最大推力35噸 2020-04-15
目前C919已超千架訂單,但其動力心臟是美法聯製的LEAP-X1C。
國產CJ-1000A直徑1.95米,與LEAP-X1C相差不大,葉片均為18片,但長江葉片是鈦合金,LEAP-X1C料是三維碳纖維樹脂,極易加工,且抗振性、使用壽命和耐高溫性能上更優異。
上月初CJ-2000順利點火,相較CJ-1000A的13.5噸推力,最大推力超過35噸。
作為跨洲際飛行的遠端寬體客機,CR929的研製就是中俄兩國航空衝擊國際市場,與波音787和空客A350XWB一爭高下的產物,目前可供CR929選擇的發動機類型有英國羅羅的瑞達7000衍生型號,還有俄研製的35噸推力PD-35。
中國超算有多厲害?專訪國家超算天津中心首席科學家孟祥飛 2023-01-16
孟祥飛:我們已經突破了新一代的百億億次。2010年11月,全球超級電腦500強發佈,天河一號以每秒2570萬億次的實測運算速度排名第一。目前,我國算力總規模超過每秒1.5萬億億次,並已創建了十所國家超級計算中心。超算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各行各業,也越來越深地惠及我們的生活。
1000TOPS算力時代來臨 2022-12-12 半導體產業縱橫
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測算,至2021年底,中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關聯產業規模超過8萬億元。其中,雲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互聯網資料中心(伺服器)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AI 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國內算力產業近五年平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超過150EFlops(每秒15000京次浮點運算次數),排名全球第二,第一是美國。2022年5月登頂世界超算500強榜單的美國國防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Frontier超算中心,採用AMD公司MI250X高算力晶片(可提供383 TOPS算力),達到了1.1 EOPS雙精度浮點算力。
超算已邁入E級算力(百億億次運算每秒)時代,並正在向Z(千E)級算力發展。E(Exascale)級計算也就是百萬兆級的計算,相當於地球上所有人每天每秒都不停地計算四年。
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維琪百科
每秒浮點運算次數,亦稱每秒峰值速度(FLOPS),即每秒所執行的浮點運算次數。各種不同的FLOPS單位所代表的數值大小
一個MFLOPS(megaFLOPS)等於每秒一百萬次(10的6次方)浮點運算;一個GFLOPS(gigaFLOPS)等於每秒十億/十億次(10的9次方)浮點運算;一個TFLOPS(teraFLOPS)等於每秒一兆/一萬億次(10的12次方)浮點運算;一個PFLOPS(petaFLOPS)等於每秒一千兆/一千萬億次(10的15次方)浮點運算;一個EFLOPS(exaFLOPS)等於每秒一百京/一百億億次(10的18次方)浮點運算。
相關新聞
因中國缺席而奪冠的美國橡樹嶺超級電腦問題多 效率僅6成 2022/10/10 中時
中國發表科學論文質量居冠 美國真的不擔心?2023/01/17 中時
美媒:中國的這個“世界第一”,美國該擔心嗎?
美國《對話》網站2023-01-10文章:中國目前在高品質科學研究方面世界領先。2000年,美國還是中國的數倍。然而,20多年,中國發展國內科研能力,派遣學生和研究人員到國外學習,並鼓勵中國企業轉向製造高科技產品。2017年首次超美。西方研究人員一直指責中國的研究品質低下。筆者驚訝地發現,2019年中國作者發表的最有影響力論文占比最大,達到8422篇文章,而美國有7959篇,歐盟有6074篇。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論文數量是美國的3倍,在被引用最多的前1%,中美比例為2比1。還發現,中國的研究具有驚人的創新性和創造性,並非簡單地模仿西方。(作者卡洛琳•瓦格納)
相關新聞
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報告:中國科學論文數量占全球23.4%,躍居世界第一2022-08-11
南京理工和哈佛大學研究:中國科研文獻產出超過美國 品質也在不斷提升 2018-09-14
巴鐵公佈殲-10C參數,渦扇-10推力非常令人意外,“心髒病”治愈 2023-01-03 傅前哨
自中國向巴基斯坦批量出口殲-10C以來,巴鐵就不斷展示其比印度陣風戰鬥機更加優越的性能
回應
起喜歡這種出口轉內銷、由買家親口說出的好消息,更重要是由巴鐵親口承認的參數;相信不久將來,會看到巴鐵精心製作的殲10CE版本 Top Gun 上演!
航空發動機這都努力了多少年了,發動機獨立成一個公司出成效,從WS10/15/18/19/20。
台灣F-16V最大起飛重量19.2噸,而最大後燃推力不過100KN多一點,殲10C(E)重量多了80公斤,但是卻有一具最大後燃推力145.2KN的渦扇10,F-16V在近距纏鬥包絡線的表現,恐怕就得差上殲10C一大截, F-16的不敗神話,很大概率就要在數年內的台海上空徹底終結,千萬別不信邪。
牛。從WS10/15/18/19/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_P2JzC4Io
相關新聞
解放軍拚福建艦試航 有望2024服役 電磁彈射內部首次曝光
反超美國GPS,中國北斗獲165國認可,有望拉動3000億的市場 2020-12-15 騰訊網
在北斗之前,全球比較完善的導航系統分別爲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以及歐盟Galileo。其中,美國GPS早在1994年就完成全球組網,擁有高達98%的全球覆蓋率。
2000年開始啓動的北斗系統,終於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局面。而北斗系統也不負衆望,獲得165個國家的認可,好評度反超美國GPS。近日,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的標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數據顯示,北斗的使用遍及165個國家。
那麼,北斗系統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短報文通信
2、高精度定位;
3、安全可升級;
據瞭解,北斗系統主要有行業市場、大衆市場、特殊市場三大應用市場,將拉動超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
165國勝負已分!北斗導航反超GPS,印軍服了:確實深謀遠慮
印媒稱,在1996年二炮發射彈道導彈時,曾遭到GPS的信號干擾,最終導致導彈打偏, 1998年首次試射印俄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時,也遭到了GPS的干擾而失敗,然而北斗導航應時而起,甚至和GPS也分庭抗禮,贏得了165國的競爭,這確實是深謀遠慮的長遠佈局。
《2022研究前沿》報告發佈:我國52個研究前沿世界領先
2022-12-27,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發佈《2022研究前沿》報告和《2022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在11大學科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中,中國排名第一的前沿數為52個,穩居世界第二。
《2022研究前沿》報告遴選展示了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和重點研究問題。比如在臨床醫學領域,2022年入選的17個新興前沿研究中,有15個與新冠疫苗有效性、疫苗副作用、藥物治療和病毒快速檢測等研究主題相關。2022年生物科學領域的熱點前沿研究,強化了新型新冠疫苗、通用中和抗體和有效藥物的研製。在化學與材料學領域,熱點前沿主要分佈在催化、電池、新興交叉等方向。
《2022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在《2022研究前沿》基礎上,評估了不同國家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現。報告顯示,2022年,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仍最為活躍,中國繼續穩居第二,英國、德國分列第三和第四。在11大學科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中,中國排名第一的前沿數為52個,占將近三分之一。從科學領域具體熱度指數得分來看,中國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領域,生態與環境科學領域,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物理學領域這4個領域均排名第一。
回應
現在頻繁的這種自我捧殺,反倒不如前些年埋頭苦幹來的讓人踏實。
這樣做是對的,在西方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比賽中,中國排第二已經不容易了,繼續努力吧。
既要幹也要宣傳,西方放個屁都要吹一吹,一幫人跟著跪舔,這是我們的弱項
非洲「738兆大寶藏」差點被大陸搶光!拜登緊急回防 2022/12/28 中時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成為未來一大趨勢,坐擁豐富鈷礦財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成為美中在先進半導體領域之外的另一大戰場,幾十年來,大陸已經掌握剛果大部分主要礦源,反觀美國在該國影響力衰退,如今正極力的收復失土。
能源新聞網站「Oilprice.com」報導,鈷是手機、電腦和電動車等設備鋰電池的關鍵原物料,其中電動車銷量預估將從去年的650萬輛,成長至2040年的6600萬輛,展望未來爆發式的需求,佔全球約70%鈷產能的剛果也被稱為「電動車時代的沙烏地阿拉伯」。
除此之外,剛果也是非洲最大的銅生產國,並佔全球70%的鈳鉭鐵,亦對手機和電腦設備製造至關重要,估計剛果還有約24兆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38兆)的未開發礦產資源。
本月中旬,美國與剛果,以及銅、鈷生產大國的尚比亞簽署協議,為後兩者提供資金及技術上的支援,支援兩國發展電動車供應鏈。
在這十幾年來,大陸斥資數十億美元大量收購歐美礦商,以獲得該國19個主要鈷礦源中的15個。大陸有60%的鈷需求來自剛果,全球有約80%的鋰電池鈷加工在大陸作業,但來自政治上的壓力卻讓大陸採礦業遇到障礙。
報導指出,在美國的「鼓勵」下,剛果總統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稱,前總統與大陸礦業公司簽訂不平等合同,要求重新評估這些合同。而大陸則表示,該國協助剛果完成多項建設,增加稅收及創造就業機會,也投資許多道路、醫院等基礎設施項目。
西方長期批評大陸提供非洲國家貸款,目的是透過這些貸款扣押非洲的資產,但報導補充,非洲國家積欠西方的債務,實則是大陸的三倍之多。Paul H. Nitze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中非研究計畫主任布羅蒂坎(Deborah Bräutigam)質疑西方說法,「我們研究表明,大陸銀行願意重組現有貸款條款,且從未扣押過任何國家的資產」。
回應
歐美帝國殖民掠奪完跑了,不再販賣黑奴,鬧獨立後,沒油水可撈了!現在又發現好處,禿鷹又出現了!
張仲謀說全球化已死,其實是他狹隘的視野看不到全球而已 2022-12-17
回應
【本文來自《雁默:美國只是把台積電當寵物,還不讓它吃飽》評論區】
今天的台積電,靠臺灣人民和我大陸市場成就晶片奇跡,今台積電駕鶴西去,走就走唄!但我們得有個說法!以我大陸全球唯一最大晶片市場,我大陸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我大陸的全球最科學的體制機制,一個晶片產業必定功成業就。
轉一個我老師的觀點:“我並非瞧不起工程師,我只是瞧不起臺灣的美籍工程師。張仲謀說全球化已死,其實是他狹隘的視野看不到全球而已。本質上,是美國全球的霸權已死。全球化,正在深度進化。臺灣去中國化,其實是臺灣美分、日分想要美國化、日本化,恰恰是臺灣的去全球化,臺灣將成為新農村,一群悲催的工蟻而已。自甘為奴,不值得同情。”
回應
你老師情商不足,張忠謀說的全球化已死,指的就是政府強權干預企業產業鏈配製,逼迫台積電赴美設廠。台積電最理想的設廠地當然是來大陸,但是台政府限制差二代。
是美國不想全球化了。我們要堅持全球化,吸引全球到中國經營,新的世界新秩序正在建立中,全球化肯定打得過美國化。
我國光刻機發展怎麼樣了?2022-12-17
作為一個20年半導體老兵,01年從台積電fab3離職到大陸,2022年底上海微的smee將完成193nmArF准分子鐳射浸潤式光刻機的樣機,這對美荷asml售中光刻機談判。為什麼荷蘭誓死也要維護自己的利益,看看下張asm的2025年市場預估圖就知道怎一回事了。如果193nm ArF dry也不能賣中國,asml將達到一百台40億美金的銷售額。
回應
那時某機型據說換了渦扇10大面積趴窩,網上哀鴻遍野:有說材料不行得長時間試錯的;有碩研製思路走了彎路的;有說體制問題造成科研人員不思進取的;還有說等我們研製出來ws10,人家美國的更先進的什麼什麼發動機早就超我們兩三代了,根本沒意義…然後現在回頭再看,這些困難都基本被克服了。現在光刻機的研製也是這個調調。
如何看待俄媒發文稱“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2022-1212刊登《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稱,看看中國經濟,你會感到嫉妒。幾十年前,它還是個農業國家,近10億人過著窮日子,被看作強盛蘇聯的“小老弟”。而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高科技強國,在全球市場擠走了其他競爭對手——從玩具、服裝到汽車、電腦。
前不久,阿爾平納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創新者:中國企業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一書。文章指出,一種流行的看法是,中國人只會模仿。但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解釋說,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效仿老師是必要的。這並不是偷竊。許多中國企業從生產西方產品起步,按照許可證的規定,一絲不苟。而且中國很快就認識到,僅僅生產別人的產品沒有多大意義。“中國人的口號是‘市場換技術’。你們需要培訓人員,把技術帶到我們這裡來。而作為回報,我們給予巨大的市場——你們將在這裡獲得補償。”中國人不但獲得了新技術,還完善了它們。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國內競爭。中國共產黨也很務實:在照顧企業的同時,給予其行動自由。
文章總結道,重點在於中國人採取的戰略,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自身優勢,並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國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給經營活動提供最大的自由,掃除官僚主義障礙,鼓勵各種發明和創新,保護企業利益。同時,監管不能惹人厭煩,以促進企業家更多地考慮國家利益。另一個重點是,遊戲規則不能變來變去。
回應
俄國官僚主義的腐敗是全民性的,腐敗的不僅僅只是政府官員。
燈塔工廠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智造邁向新高度 2022-10-22 證券日報
輪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燈塔指明方向。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中,也需要燈塔工廠來傳播經驗,照亮數智化前行的道路。如今,燈塔工廠陣營不斷擴容,而我國燈塔工廠的數量已居全球之首。
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公佈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全球有11家新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其中有5家工廠來自中國。至此,中國的燈塔工廠數量已經達到42家,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屬於A股上市公司或者關聯方的燈塔工廠數量超過20家,占到約半數。本次入圍的是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海爾青島工廠、美的順德工廠、三一重工長沙工廠和西部資料上海工廠。
燈塔工廠項目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合作開展遴選,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數位化製造”和“全球化4.0”的示範者,代表當今全球製造業領域智慧製造和數位化最高水準。
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隨後多個配套政策和規劃陸續出臺,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在“十三五”時期,工信部等部門就遴選了305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推動了583個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專案建設,探索出網路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在今年9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2022年度智慧製造試點示範行動的通知》,試點示範內容包括智慧製造優秀場景和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加快我國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成為共識。
除了試點示範行動外,去年底,工信部、發改委等八部門發佈的《“十四五”智慧製造發展規劃》,闡明了如何推進製造業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慧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慧化。
2018年相關投資開始增多,融資事件達到163件,融資金額為486.43億元;2019年智慧製造領域融資數量152件,融資金額達234.05億元,較上年有所回落;2020年融資數量與金額較上年有所增加,融資金額為449.17億元;2021年市場融資事件繼續呈上升趨勢,融資數量達196件,融資金額為467.69億元。
提質增效
……..
優化防疫12-07新十條。(回應:全世界都不防了,中國就不可能完全清零,只能動態清零) 。防疫封控放寬經濟復蘇,旅遊熱度暴漲12倍機票增8.5倍。
20大後習近平拚外交包括:越共中央總書記、巴基斯坦總理、德國總理及坦尚尼亞總統相繼訪問北京。隨後,11月東協峰會、G20峰會、APEC峰會、12月沙烏地阿拉伯接連登場。
相關新聞
李克強總理2022-11-11出席中國-東協峰會:援助柬埔寨2億人民幣並簽訂18項合作。
美中東協較勁 拜登:建美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美援8.5億美金要東協反華逼東協站隊(回應:要當老大,卻是小氣到爆,叫小弟怎麼服氣?) 習外交出擊完勝拜登。
印尼巴厘島G20第十七次峰會四大看點:習拜會、俄烏戰爭、全球疫情、經濟危機。普京不出席G20峰會。習近平訪印尼,試乘雅萬高鐵。APEC峰會,泰總理請求習總加快中泰高鐵建設!
去亞洲走了一圈後,德國總理朔爾茨:歐美“穩定的增長、低通脹和高就業率”的美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回應:歐洲自古以來就比亞洲窮。北美洲自古以來,就是五大洲中最落後的一個。近代只是運氣好,歐洲和北美率先工業化,才過了兩百年好日子。隨著亞洲整體工業化,歐洲和北美會回歸歷史常態。日衰的歐美強盜心裡很清楚世界多極化對它意味著什麼,因此接下來它還會搞出更多挑撥離間的事情甚至在更多地區點燃戰火。)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
習11-27同蒙古總統會談:早日開通互聯互通新通道(中蒙俄經濟走廊/鐵路/公路/天然氣/電網…) 蒙古首都12-06群眾抗議煤業貪腐及高通膨(回應:剛簽蒙中俄協議,熟悉的味道就來了) 中老鐵路1周年12-02成績:旅客850萬人次(國內段720萬老撾段130萬);發送貨物1120萬噸(跨境190萬) 泰緬加快中泰緬鐵路。
習12-07訪沙特簽1100億沙幣/2043人民幣(293億美元)大單,石油人民幣乘勝追擊動搖石油美元,出席首屆中阿峰會,突破美圍堵(美警告:中擴大影響力不利國際秩序 ! 回應:完全同意美說法,中助全世界非昂遜脫離美壓搾,確實不利美獨霸的全世界秩序!) 中沙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和「2030願景」對接。(回應:儒回文明聯手,Brezinsky預言成真)
能上能下取代七上八下 2022/10/23 中國時報
中共二十屆205名中央委員名單出爐,上屆25名政治局委員中,12人留任中央委員,13人不在。,67歲王滬寧將高升,67歲李克強、汪洋告別政壇,69歲王毅及72歲張又俠續留中央。
相關新聞
中共二十大10/23閉幕:李克強等5大財經首長失勢(團派「被團滅」胡錦濤「被離場」),象徵習時代來臨,領導層習家軍包辦,溫和派經濟金融政策將變。20大後對台與美路線轉趨強硬。廿大後美中科技戰(把中打回石器時代?專家:中5年內能小勝!)外交戰白熱化:歐盟龍頭德國竟排第4位訪習。白宮:美中仍在努力安排G20拜習會。盧拉再次當選巴西總統,現任總統波索納洛未認敗選,支持者占路抗議要求政變。(回應:這就是民主,選輸就賴,巴西民進黨,美國好榜樣。)拉美大選左轉歐洲右轉卻一致反美,什麼原因?(回應:都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都是為了民族和國家獨立。)
李克強2021-03-05兩會報告疑暗批習:雖然風險隱患必須化解,「但要遵循規律,講究方法」,「政策要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調結構,防控風險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防止緊縮效應疊加放大,決不能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網友更指習效法「毛澤東思想」,對內獨裁專權,不顧科學規律,大行共同富裕。另參【習中國夢】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七常委全"習家軍"黑馬總理李強(習在浙江主政時祕書長,習以意識形態治國 ,用人哲學: 習人幫
講政治,更講忠誠擁護習核心。以史為鑑,獨裁者都喜歡信得過的自己人。)
廿大後對未來感到悲觀,中國富豪相繼出逃,名導馮小剛傳移居美國,社群祝福比罵聲多:能潤(跑路run諧音)就潤吧。馮夫婦2022-10-31否認移民稱送女兒入學短暫陪伴。廿大後習提倡節約打擊財富,阿里雙11首度不辦晚會。
20大後習近平拚外交包括:越共中央總書記、巴基斯坦總理、德國總理及坦尚尼亞總統相繼訪問北京。隨後,東協峰會、G20峰會、APEC峰會接連登場。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
中國11-26封控抗議潮?(回應:颜色革命又来了! 一場挫敗的週末街頭行為藝術,白紙革命成了白痴革命) 中共中央政法委11-29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習悼江澤民12-06提六四堅決反對動亂。全國多地優化調整防疫措施12-05起,公交、景區等室外不再查驗陰性證明。
3萬一克拉人造鑽石,在中國跌到270元,美媒:中國破壞了秩序 2022-12-11 上游新聞
鑽石,被譽為“珠寶之王”,一克拉的價格在3-30萬。
2020年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枚11克拉鑽石曾拍賣出4.53億天價。但如今在中國河南,一克拉鑽石最低270元,跌到了白菜價。
一百多年,鑽石是歐洲皇室和上層的專屬。如今,河南珠寶批發市場上,一克拉鑽石跌跌到了3位數,遠銷到全世界。不少男性網友直呼“感謝河南,讓我們實現‘鑽石自由’”。
鑽石降到白菜價,卻意外惹怒了老美。老美珠寶理事會、珠寶商協會等6家珠寶機構聯合發文,批評中國正在將神聖的鑽石變為普通的石頭。文章最後警告:警惕中國製造,他們是行業秩序的破壞者。
01河南製造,終結鑽石“天價神話”
鑽石之所以賣到天價,源於西方的壟斷。
1870年,南非發現Orange River鑽石富礦。為了壟斷鑽石生意,西方財團戴比爾斯買下整個礦場,用武力壟斷了全球90%以上市場。每年只開採一小部分,加上瑪麗蓮.夢露、英國王室的代言行銷,鑽石進入“天價時代”,並延續至今。
不過,隨著我國解決了“鑽石產量稀少”的難題,風向突然逆轉。2019年,中國科學院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人造鑽石”培育技術,並向河南試點推廣。短短兩年,河南就成為全球最大產鑽基地,占了全球近一半產量。
和天然鑽石相比,河南人造鑽石不僅“以假亂真”,甚至品質上更勝一籌,顏色達到標準最高的D級,淨度達VVVS級。
中國技術下,天價商品被拉下神壇的例子比比皆是。2021年10月,心臟支架被納入集中帶量採購,從3萬降至6000,自費部分僅需700元。
還有曾經3萬一克、天價收割我國的日產“時光酶”,其國產版“若返”也跌至千元出頭。
回應
不是破壞秩序,而是打破詐騙局面
陸國產客機內部曝光 全球首架C919交付東航 2022/12/09 中時
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交付機,劃9日早上10時45分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 11時06分抵達上海虹橋機場,該飛機註冊號為B-919A,為全球首架交付。2023年春投入商業載客後,C919將以上海為主要基地,加密上海至北京大興、廣州、深圳、成都、廈門、武漢、青島等航線。
回應
好消息!恭喜!但仍須不懈的努力向100%零件自製率奮勇前進!
不成啊,你看美國佬現在幹的那些事兒就知道了,吃獨食走不了太遠的
難道你希望中國飛機前進發展之路,就像晶片一樣,隨時被西方卡脖子嗎?中國非得被卡脖子才''成"嗎?
有備份就行,中國不是那種不讓人活的主。
相關新聞
第3架AG600M水陸兩栖飛機2022.12.09首飛成功!
三代機:1300架。SU-27SK/UBK 50架,SU-30MKK 295架,J-11A:100架,J-11B/BS190架,J-15/15S18架,J-1612架,J10/10A/10S290架,J-10B/C280架,JH-7A260架。蘇35:24架。四代機殲20:70架。
預警機,加油機:空警2000、空警200/500:19架。轟油六機:23架。特種機;基於運-8/9的高新機約30架;4架TU-154; J8II的JZ-8F約48架;40多架JH-7掛載電子戰吊艙的電子戰飛機;J-15/16專用電子機。運輸機:運7/8:181架。大運:伊爾76:36架,運20:30架,伊爾78加油機19架。教練機:352架。無人機部隊裝備翼龍,彩虹等無人機。防空高炮:7700門。防空導彈:1000部。空降部隊:3個空降師(第15空降軍):3.8萬人。
美國;………
中美主要是存量上的差距,增量上,中國遠遠領先於美國;
表面上,2018年美軍費7160億,中國只有1800億美元,但中國人工武器成本都大大低於美國。
中國一個兵年費3萬元RMB,而美軍達4萬美元。155毫米遠端制導炮彈,美一發5萬美元,中2萬RMB。部分裝備的採購單價對比
1主戰坦克:美m1A2坦克800萬~中99A300萬
2驅逐艦:美伯克級18億~中052D艦6億。
3護衛艦:美瀕海戰艦4.8億~中054A艦3.6億(056衛艦1.3億)
4航母,美一般航母40億,新型福特級140億。中國22億人民幣。
5重型戰機:美國f15/5000萬-7000萬~中國殲11/3000萬
6多用途戰機:美f16/3000-5000萬~中國殲10/2500萬。
所以說,中國能支援長期的戰爭而美卻不能。21世紀後,美軍新武器頻頻失敗;DDG1000、瀕海戰鬥艦失敗,F35問題百出,福特還爬在窩裡好多年了。
1)美軍的技術優勢已弱,失去代差優勢。
美軍現用F22、F35、伯克3、航母、M1A2坦克、精確制導彈藥和30年前沒什變化;中國卻變成J20、055、山東艦、T99A、除艦母其他都失去優勢。中國長劍10/20/100及東風17高超音速滑翔體導彈全面領先于戰斧。
2) 美軍新概念武器:無人機美軍沒有領先,高超聲速武器已經落後。動能武器、鐳射武器也落後的水準。
3) 民用製造業的空心化嚴重影響美軍戰時補給能力。
4) 主力裝備已經逐漸老舊,特別是海軍。
5) 戰術落後。近30年美軍戰爭不斷,美吹總以實戰經驗豐富來吹噓。但天天和遊擊隊,小國弱國。
6) 美軍已經打不起仗了。由於美國軍火商兼併成壟斷,裝備越來越貴
從政治,經濟,工業,科技,軍事上,美已失優勢,我們正在看到中國的全面趕超。
回應
中國直升機已1780架。轟六已231架。
中美經濟,科技,軍力對比 2020-08-22
1.土地:中1045萬平方公里(陸945萬,陸水18.6萬,領海60萬)。美982.6萬(937/20/20,五大湖17萬)。2.人口;中13.95億,美3.28億。3.自然資源;俄1美2中3(90%是稀土和煤炭)。4.中國世界第一產糧,糧自給90%。5. GDP:中14.22萬億美元,美21.34萬億。PPP:中24.449萬億,美21.482萬億。6.2018年美工農產值3.9927萬億,資訊軟體業9319億。中6.4894萬億/9116億。7.人均:GDP中1.027萬,美6.16萬。PPP:中1.794萬,美6.169萬。8.外匯:中3.114萬億,美1532億。9. GNP(國民生產總值):2016中11.37萬億,美18.4萬億。10.政府收入:中國2.672萬億,美3.336萬億。黃金:中1857噸,美8133噸。11.2018年商品零售額;美6.364萬億,中5.7551萬億。12.2018年WTO進出口總額排名第一中國。
13.科技;科研工程師數量,中470萬、美56.8萬。指數自然論文指數為美60%但年增4%,美年降4%。專利:中國連續四年第一。科研投入:中第二,美第一。五百強:中119家,美121家。獨角獸:中206家,美203家。
14.軍力;
中現役:200萬人。預備役:85萬人。武警:66萬-98萬人。民兵800萬人。
軍費:1800億美元(美估2100億美元)。
戰略核潛艇:092級2艘,094級6艘。093/AB攻擊核潛艇6艘。
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4/5/31/41等共200枚。中程:東風21ABD/26:300枚。短程:東風11/15/16/17導彈1200枚。巡航導彈:長劍10/20/100:300--500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已試7次/中段反導試驗3次。轟炸機:轟六H/K160架。核彈頭:300-500枚(美估1200枚)
戰略支援部隊:2019年衛星403顆,軍用百顆。紅-19(KT1)/動能KT2反衛星導彈已試射數次。天波相控陣預警雷達數部,地波雷達2部,神光地基鐳射站三座。
陸軍140萬人,轄13個集團軍,1個空降軍。112個合成旅,2個山地旅,11個特種兵團/旅,3個獨立首都衛戍師。主戰坦克:8500輛。裝甲步兵戰車:6700餘輛。身管火炮:1.1萬餘門。火箭炮:2608餘門。直升機:1100架。
海軍:航空兵2萬人,海防2.3萬人,陸戰隊7個旅3.5萬人,艦隻754艘。航母2艘。驅逐艦:29艘。護衛艦:58艘。潛艇70艘(常規艇55艘,核潛艇15艘) 巡邏艦:400艘(其中022雙體艇83艘)。水雷艦:53艘。登陸艦:71艘。7艘2萬噸071型兩栖登陸艦。10餘艘072/072II型坦克登陸艦,3艘075直升機登陸艦。氣墊船;野牛級:4艘。大沽級(722-2) 70艘。726A型1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700架。
空軍現役39萬人,飛機3200多架。作戰飛機:二代機1000多架。
〈美國2022選舉〉〈美中貿易/科技/外交戰〉相關新聞資料
川普2021/02/13躲過歷史性二次彈劾 57:43參議院投票未達2/3門檻
2022美國選舉:眾議院共和黨明顯領先,參議院勢均力敵,拜登跛腳 2022-11-10 BBC
美國選舉評論:拜登大贏、民主黨小輸、共和黨小贏、川普大傷 2022-11-17 陳奕帆
中共二十大2022-10-23閉幕:李克強等5大財經首長失勢(團派「被團滅」胡錦濤「被離場」),象徵習時代來臨,領導層習家軍包辦,溫和派經濟金融政策將變。20大後對台與美路線轉趨強硬。20大後習近平拚外交:202211月東協峰會、G20峰會、APEC峰會、12月沙國…., 習外交出擊完勝拜登。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回應:國民黨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創造台積電,民進黨説愛台,賣給美國「美積電」。)
外交開戰!金融時報2021-02-06美對陸「圍堵」策略不可行:中國是遠比前蘇聯更強力的對手且經濟雄厚,多數國家不願單選美而放棄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不應與美國拉幫結派對付中國.習近平02-09主持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中超美成歐盟最大交易夥伴.
中美2021.03.18-19「2+2」高層戰略對話針鋒相對。拜習峰會2021-11-15前夕...拜登簽安全設備法擴大封殺華為和中興等產品! 遭美抵制華為2021年營收下降28.6%,獲利卻成長75.9%。 中國半導體自給自足打破美韓垄斷,2022年一季度進口同比減少9.6%。中晶片2022年出口激增對韓轉順差。中芯突破美國EUV制裁,成功製造付運7納米晶片。英特爾2022年第二季度營收和利潤同比下降22%和109%創近23年最大跌幅,要靠2800億美元晶片法案/美台日韓「晶片四方聯盟」(Chip 4)扳回一城?全球半導體市值前百強中企數量42家居冠 近逼Chip 4聯盟48家。 晶片過剩風暴來襲,台積電狀況危急,鼓勵員工多休假10/25股價重挫4.13%收在371元市值摜破10兆元創新低(01/17股價688元/17.76兆)(回應:台9月無薪假增千人)
美限制晶片技術輸出 難以制約中共發展先進武器能力 2022/11/18 中時
中國現役武器裝備用的晶片比美國要先得得多。例如美軍F-15C主控使用60年代末的CP-1075運算晶片,每秒32萬次;F-22第5代戰機是6枚1995年的PowerPC 603,500nm製程;F-35則是PowerPc 7448CPU的民用版是2005年上市。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2021年送上火星的毅力號火星車,用的是1998年的Power 750CPU, 250nm製程,單價卻高達20萬美元。它的晶片跟F-35、F-22一樣,現在看來都比市面上廉價手機用的晶片差了不知多少代。這種落差最誇張的則是核武器,射控電腦用的是Window98,一些還用4.5吋的軟碟操作DOS系統,前幾年因為軟碟機故障找不到零件可以修還鬧出新聞。
相較之下中國因為尖端武器開發的時程較晚,例如殲-20主控用每秒超過千億次運算的國產「魂芯2號A」,是28-45nm的製程工藝;雷達很多用的是華睿1號,65nm製程;軍用電腦多用雙核45nm晶片,有2D或3D繪圖卡,用定制linux系統操作。全球定位用的北斗衛星用的是130nm的CPU,地面站控制台為22nm的CPU。
由於軍用晶片的環境要求極為嚴苛,要耐高溫、低溫,還要經得起急劇溫度變化,有的要防震抗幅射,軍用版CPU工藝標準更高,它要求幾乎不能出錯的穩定性,因此不能使用過於精細的線路,製程愈高、線路愈細,穩定性就愈差,也更易受幹擾,所以必須使用最穩定的晶片,以及專用的軟體。民用晶片講究的低能耗與更多電晶體管,受到電磁影響容易當機,造成的不便有限,但戰機CPU如果在飛行時當機,那影響就太大了。目前已知晶片穩定性過了65nm,穩定性會快速下滑。
傳統的機艦飛彈等武器,對晶片製程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倒是近年來漸成主流的無人機與人工智慧型武器需要大量與快速的運算能力,即便如此,這類武器要發展到相當成熟,可能還要很多年,屆時晶片製程與運算能力才能在武器應用上出現較明顯的差別。
相關新聞資料
美國組「Chip 4」圍殺大陸?台灣經濟等於「切腹自殺」!
晶片冰風暴怎炸開的?供應商揭台積電內幕:下修資本支出,延後7奈米進度。
美日開發無EUV光刻機技術 ASML將更依賴中國市場 2022/11/08 中時 盧伯華
美國對中國晶片技術限制,這對中國而言可能為受限的晶片技術開闢了2條通道:一是加速研發無光刻機製造技術,二是新技術出現後,中國有更大的機會在這幾年內獲得先進製程光刻機。
美國禁令限制荷蘭艾斯摩爾(ASML)極紫外光(EUV)售給中國,同時也想勸服ASML不要再出售深紫外光(DUV)給中國,但ASML並未同意,今年又出口了23台290億美元,超過台韓的250億美元。中國上海微電子28nm光刻機穩定性不足,雖然用DUV還製造出7nm產品,但良率太低,無法商品化(楨:? 中芯不用EUV也能出貨7nm超過一年)。
美國美光已開始量產無需EUV的1β(1-beta)製造工藝,主要是ASML的EUV太貴,第1代1.2億美元,第2代4億美元。日本鎧俠也開發出無光刻機的NIL,已能應用於5nm製程生產。估計其他幾家記憶晶片製造廠如韓國三星、SK海力士也會跟進,中國的記憶晶片廠也有類似的突破性進展,芯盟科技已推出基於HITOC 技術的3D 4F² DRAM無光刻機工藝。
但未來經濟衰退的預期已經讓各大晶片製造商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因5nm產能過剩台積電已關閉4台EUV光刻機,其他如Intel或三星也開始收縮產能,看來ASML只能寄望中國,而且時間緊迫,因為中國很可能幾年內會就趕上ASML目前的技術。至於如何繞過美國禁令,讓中國的需求來解決危局,ASML得傷不少腦筋。
相關新聞
中芯國際確實突破7nm 跨代速度甚至快過台積電
美晶片法案成效存疑 或反而加快中國半導體業國產化
艾斯摩爾持續擴充中國團隊 今年計劃招聘 200 餘新員工
人才回歸!著名科學家顏寧宣佈 自美回陸任職
2022-11-01,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知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宣佈,即將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全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學院由市政府設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不定編制,不定級別,實行社會化用人制度,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拜登報應來了?美國驚爆人才危機:大陸科學家掀回流潮 2022-10-21
中美關係漸趨對立,根據美國幾個著名大學調查,2021年至少1400名駐美華人科學家離開所任職的美國大學,轉投中國大學效力。表明美國政府的「中國行動計劃」政策阻礙了華裔科學家的研究和學術活動,引發了「寒蟬效應」。另一方面,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也持續下滑,赴美中國留學生人數,2015年占比超過4成,去年僅剩2成5,美中對抗勢必延續,加速兩國的學術脫鉤。
回應
美國沒讀過李斯的諫逐客書!自己斷送來自華人的人才
相關新聞
寒冬來了...亞馬遜等19家美國科技巨頭裁員4.4萬名「科技人」失業 2022-11-04
美國老說中國“竊取”技術,但NASA這車……
香港《南華早報》2022-11-02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出的最新月球車似乎借鑒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的設計。祝融號已在火星上工作了一年多。它的特點是有一個主動懸掛系統,可以類比尺蠖運動,當車輪陷入岩石或沙子中時,它可以利用這種設計脫困。這種前所未有的設計大大提高了太空車的機動性和在崎嶇地形中的生存機會。NASA的“揮發物調查極地探索車”(VIPER)也將以一種特殊的、類似毛毛蟲一樣協調的方式移動輪子。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團隊在國際宇航大會上獲得一致讚賞,取得年度世界航太獎,得到全世界公認的成績,必然就會有其他國家想要學習借鑒中國在火星探測當中的先進經驗。團隊表示中國航太一直秉承著在太空中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理念,也歡迎致力於和平利用太空的國家及組織與中國開展正常的學術交流,分享經驗。
回應
美國就是靠著不斷的“竊取”世界各國的發現、發明,才成為強國,以己度人,才有各種詭辯,並不光彩。
偷竊的東西多了去了,包括物、人、文化,無所不偷。
外功已經走到盡頭,現在中美比拼的是內功
【本文來自《半導體設備獨立自主不僅是説明中企,也是把全球經濟從美國壓迫解救出來的正義之舉》評論區】
美國的邏輯和意圖現在已經很清楚。1. 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即使美國對中國的限制最後導致中國獲得獨立自主技術,但現在也必須限制,保證大幅度延緩中國的速度。至於中國最後突破了,到時候再說吧。2. 美國一家即使靠長臂管轄,即使把限制條件設為零,也無法阻擋中國。所以必須壓同盟國一起在制度上實行和美國相同的措施。3. 實行許可證制度,而不是禁運,打壓中國企業,而對在華外企網開一面。既賺錢又不能讓中國企業獲得技術。
打貿易戰,無效
打制裁牌,無效
打新疆牌,無效
打香港牌,無效
打臺灣牌,無效
美國在以往對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刀砍斧劈的粗放型制裁。但在對中國上,現在已經小心翼翼地精細微操作了,但已經看出美國非常疲憊了。看似美國對華步步收緊,但實際上表現出美國的步步無效後的焦慮。事實上美國現在相當無力,這幾年,它的那套憑空變牌的魔術已經被世界各國看透了虛實。中國只要不內亂,保持戰略定力,它就無處下嘴。
美國現在就像大草原上一頭老去的雄獅,吼聲連連,但不僅獅群已經知道,就連其他動物也都知道它在走下坡路,天不假年的還有跟著它混的幾頭小弟,它們一起在草原上繼續耀武揚威,實則內心惶恐不安。
中共20大主要目標"與美鬥爭"?習近平對統一急迫拒外部干涉?【寰宇全視界】 2022-1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saKENTtHc
相關新聞
美擴大出口管制,中國晶片廠美籍高層面臨去留抉擇 2022-10-18 中共二十大提出,要自力更生發展高科技,贏得「關鍵核心技術」的爭奪戰,加快建設「人才強國」。而在一週前,美國新禁令限制其本國公民為中國的晶片企業工作。16家中國上市的晶片企業,共有43名美籍擔當要職,包括CEO、董事長、副總裁,或核心研發人員等。
中美科技人才爭奪戰開打:美國神助攻,回國成熱潮 2021-06-02
美國國務卿布布林肯:習近平第3任期可能用脅迫甚至武力加速統一 2022/10/21 中央社
回應
台灣趕快打仗啦!美國求求你們海峽兩岸,真的啦,拜託拜託,不要再坳了,美國快要哭出來了,趕快打啦!趕快打啦!趕快打啦!
近13年半最慘 大陸對台下單蒸發44億美元,年減近27.9% 2022/10/21 中國時報
9月大陸(含香港)對台下單較去年蒸發44億美元,年減近27.9%,中美科技戰,對陸祭出高階晶片禁令,經濟部預期對岸下單繼續負成長,何時轉好仍是未知數。
回應
台灣經濟終於可以逐漸脫離大陸的市場,恭喜塔綠班,下一步再努力廢除ECFA,台灣就自主了,不必受到禁買的威脅了,加油!
因中國缺席而奪冠的美國超級電腦問題多 效率僅6成 2022/10/10 中時
據《快科技》報導,今年5月因中國缺席而讓美國奪回超級電腦第一名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前沿(Frontier)超級電腦問題不斷,原訂2022年投入運行,卻因故障不斷而延遲至2023年。Frontier超級電腦被曝自上線之初就問題重重,除了故障不斷之外,整體運算效率只能達到設計目標的60%,而且目前尚未弄清楚問題出在哪裡。
有一種說法是HPE Cray機櫃使用的Slingshot網路互連系統與HPE集群存在衝突,另一種說法是Slingshot互連系統與AMD計算平臺存在衝突。
超級電腦專家指出,每秒百億億次運算性能競賽中,Frontier比不上中國的2個電腦系統「神威」與「天河」,但今年這2個系統都沒有提交測試結果供超級電腦500強排名評選,原因可能是美中的緊張關係。分析人士透露,中國的超級電腦已達到百億億次級的水準,很多人推測中國不希望引來美國的進一步制裁,所以未再參加評選。
回應
難怪美國政客崩潰,出奧步擋晶片,恐慌症爆發!
美國2022/10/06將長江存儲等31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回應
美國打不贏就列管!哈哈哈
相關新聞
英《金融時報》:華為2023年突破美國封鎖再推5G手機 (回應:即便6G時代,華為專利還是全球領先)
鵬芯微助華為繞道躲美國制裁
西方國家持續抵制下的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整體獲利提升。
中國突破美國壟斷,25項關鍵核心技術 2022-10-04 誠閱
回應
我最近偶看俾斯麥時期的德國報紙,當時也是天天抨擊英法對其技術及市場封鎖,其實咱們經歷的都是別人經歷過的,而德國度過,上升為世界列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Q48ep-lHo
美國的25項科技卡住了中國“咽喉”2020-09-24 武器知識
中科院長白春禮表述,中國正在決心傾舉國之力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佈局。美國已對中國的AI技術、AI晶片、機器人、量子計算、腦機介面、先進材料等14類“卡脖子”清單包括:
一、高端光刻機及相關技術。
二、晶片製造及軟體——國際已達7納米,中國3至5年將產生成果。
三、個人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中國在核電控制、手機操作、5G物聯網等突破,替代效果正待市場驗證。
四、核心工業軟體,中國正進行替代研發,但市場壁壘和經驗積累的差距,使中企難以進入。
五、隨著中國電商和雲計算及5G應用的爆炸式發展,中國自主的資料庫將迎來機遇。
六、機器人核心演算法尚不如日本FANUC、瑞士ABB的產品。
七、航空發動機要想完全實現進口替代,並不亞於晶片。
八、機器人觸覺感測器被日企壟斷。
九、真空蒸鍍機高端市場被日本企業壟斷。
十、高端手機射頻器件被美企壟斷。儘管華為已突破技術。
十一、重型燃氣輪機預計2021年將裝備中國艦船。
十二、35兆帕以上高壓柱塞泵,90%以上依賴進口。
十三、柴油發動機高壓共軌系統,中國在性能、功能、品質及一致性上還差距。
十四、中國國產透射和掃描電鏡只占10%。
十五、國產高端電容電阻穩定性不足。
十六、晶片鍍膜ITO靶材高端市場被美日壟斷。
十七、高端銑刀、軸承鋼依賴進口。
十八、中國面板全球第一,但關鍵材料,間隔物微球,以及導電金球,只有日本可提供。
十九、海底觀測網中國已突破,但穩定性、多樣性和市場,還要努力。
二十、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二十一、高端焊接。
二十二、醫學影像核心元器件。
二十三、高端超精密拋光工藝
二十四、高端環氧樹脂。
二十五、研發新藥的iCLIP單核苷酸分辨技術。
美國2022/10/06將長江存儲等31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回應
美國打不贏就列管!哈哈哈
相關新聞
英《金融時報》:華為2023年突破美國封鎖再推5G手機 (回應:即便6G時代,華為專利還是全球領先)
鵬芯微助華為繞道躲美國制裁
西方國家持續抵制下的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整體獲利提升。
中國突破美國壟斷,25項關鍵核心技術 2022-10-04 誠閱
回應
我最近偶看俾斯麥時期的德國報紙,當時也是天天抨擊英法對其技術及市場封鎖,其實咱們經歷的都是別人經歷過的,而德國度過,上升為世界列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Q48ep-lHo
美國的25項科技卡住了中國“咽喉”2020-09-24 武器知識
中科院長白春禮表述,中國正在決心傾舉國之力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佈局。美國已對中國的AI技術、AI晶片、機器人、量子計算、腦機介面、先進材料等14類“卡脖子”清單包括:
一、高端光刻機及相關技術。
二、晶片製造及軟體——國際已達7納米,中國3至5年將產生成果。
三、個人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中國在核電控制、手機操作、5G物聯網等突破,替代效果正待市場驗證。
四、核心工業軟體,中國正進行替代研發,但市場壁壘和經驗積累的差距,使中企難以進入。
五、隨著中國電商和雲計算及5G應用的爆炸式發展,中國自主的資料庫將迎來機遇。
六、機器人核心演算法尚不如日本FANUC、瑞士ABB的產品。
七、航空發動機要想完全實現進口替代,並不亞於晶片。
八、機器人觸覺感測器被日企壟斷。
九、真空蒸鍍機高端市場被日本企業壟斷。
十、高端手機射頻器件被美企壟斷。儘管華為已突破技術。
十一、重型燃氣輪機預計2021年將裝備中國艦船。
十二、35兆帕以上高壓柱塞泵,90%以上依賴進口。
十三、柴油發動機高壓共軌系統,中國在性能、功能、品質及一致性上還差距。
十四、中國國產透射和掃描電鏡只占10%。
十五、國產高端電容電阻穩定性不足。
十六、晶片鍍膜ITO靶材高端市場被美日壟斷。
十七、高端銑刀、軸承鋼依賴進口。
十八、中國面板全球第一,但關鍵材料,間隔物微球,以及導電金球,只有日本可提供。
十九、海底觀測網中國已突破,但穩定性、多樣性和市場,還要努力。
二十、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二十一、高端焊接。
二十二、醫學影像核心元器件。
二十三、高端超精密拋光工藝
二十四、高端環氧樹脂。
二十五、研發新藥的iCLIP單核苷酸分辨技術。
遭到加拿大製裁PW150C後,新舟700裝上“中國心”AEP500渦槳發動機【傅前哨】
回應
aep500 發動機同時裝運30 艦載空警600和新舟700,渦槳市場很小 之所以搞這個飛機實際是為了打掃這個發動機,湊齊批量。
中國航空發動機從國外禁運與技術封鎖,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刻苦研製與技術累積,厚積薄發,現在成果出來了,渦扇、渦軸、渦槳、渦噴,一一批產裝備了,中國加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kiCu1q7tQ
為何外國斷供新舟700客機航發?卻不敢斷供C919客機的航發? 2022-01-19
是外國供貨商仁慈嗎?絕對不是,那是因為我國的渦扇20已經成熟!渦扇20直徑2.34米,比美國F117-PW-100的2.18米還要大,推力可達18.3噸以上!
雖然比不上進口Leap-1C,但用來應急完全沒問題,足以保證至長江CJ-1000A成熟!這似運20初期用D-30KP-2和渦扇18應急,隨後換裝渦扇20徹底解「心臟病」問題!
同時研發至少9款航空發動機,中國未來將不再被發動機拖累! 2020-06-19
渦扇-10B至少13.5噸的加推力,8的推重比,已有殲-10、殲-11、殲-16以及殲-20等換裝了。專門為殲-20戰機打造的第四代大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渦扇-15,或許還要再等3年。基於俄制RD-93的渦扇-13,最大加推力8.5噸,接近8的推重比;還研製中推渦扇-19,會安裝到在梟龍/FC-31。小推力渦扇發動機「岷山」,推力4.7噸,已以安裝到L-15教10/9或無人機。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扇18/20,CJ-1000A。
華爾街日報:越來越多華人學者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回到中國 2022-09-24
9月23日發佈的報告《捲入交鋒:華裔科學家的恐懼》,通過對比學術期刊上作者通訊位址的變化,2021年有超過1400名在美國接受培訓的華人科學家放棄了在美國學術單位或企業的工作,轉而回到中國,比前一年增加22%。
特朗普時期啟動的“中國行動計畫”已經公開調查了大約150名學界科學家,並對其中逾20人提出了刑事指控。
與此同時,中國對於留學人員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從2012至2022年已超80%破百萬,提高12%。
相關新聞
美國司法部取消中國計畫 華人教授仍被調查 2022-09-12
“海歸”光環褪色 中國留學生人數增長明顯放緩:自2018年中美關係惡化,以及2019年冠病疫情暴發以來,海歸光環褪色,中國留學生人數近年增長明顯放緩,從2019/2020學年的47萬人降至2020/2021年的37萬人,2021新學年同比減少18%。
日本旅遊狂走萬步都不累?內行曝原因:台灣真的廢到笑 2022/09/24 中時
台灣將在10月13日迎接「0+7」的檢疫模式,許多人迫不及待搶訂機票出國,而日前有網友表示,常聽聞去日本自由行「日走萬步不嫌累」,但在台灣就連到巷口都要騎機車,有內行人解釋,關鍵在台灣交通基礎建設缺乏人行道,甚至根本沒有,行人只能跟車子共用馬路。
回應
因為在日本沒有機車可以騎,坐計程車公車都很貴,只好走路
美國「晶片聯盟」圍攻大陸!日媒曝:考驗南韓忠誠度 2022/09/24 中時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劍指大陸意味濃厚,但礙於台日韓各有顧慮,倡議提出一年多進度緩慢,初步會議仍未召開,細節無法敲定。
回應
機台與材料控制在美日手中,南韓敬酒不吃就吃罰酒了。
你自己奴才當得爽,可是人家有骨氣啊!你這隻得了軟骨病的綠龜,你主子把你踏平了你都會感謝的
考驗各國奴性度!
日經新聞:華為將組美國「黑名單」聯盟 最快年內復產成熟製程晶片 2022/09/23 中時 藍孝威
回應
是復仇者英雄聯盟
美國善打西洋拳善下西洋棋,都是直面交鋒,不善謀略與佈局。前述五個領域的短兵相接,已可見美國的吃力與勉強,可以想見在地緣板塊的另一個場域,博弈的陸權vs.海權的大戰略,不諳圍棋的美國將會面對多麼難堪與無奈的場景了。
10年前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臺的習近平,就任未久就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地緣大戰略乘的就是他日後提到的「東升西降」大勢。東(中國)升早已無懸念;西(美、歐、日)降則漸趨明顯,於是過去10年,在這個大勢下倡議的一帶一路,在「亞歐非」這個大棋盤上的頻頻落子,現已可以看到的明顯棋勢與佈局是:一、包括中國及東協在內15個國家參與的RECP自今(2022)年開始運作;二、自2011年開始從中國出發以歐洲為終點的中歐班列,大大振興了亞歐大陸東西之間沉寂已久的陸上運輸;三、上合組織持續擴容,成員國已有9個,超過10個以上的國家等待加入;四、中老(寮國)鐵路開通,中吉烏鐵路即將開建;五、亞投行成員國已超過100個,上合開發銀行即將成立;六、北斗導航覆蓋全球;七、中俄、中伊(朗)建構準能源聯盟;八、人民幣區域化蓄勢待發…。麥金德1個多世紀前預言的「世界島」輪廓已現,整個過程中幾乎看不到任何美國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中國這盤世紀大棋下得十分出彩;而美國,猶在中盤纏鬥。
中美世紀大棋 帶路下得出彩 2022/09/22 時論廣場 石齊平
與一般棋局首先佈局然後再進入中盤不同,中美這盤世紀大棋,佈局與中盤幾乎同時進行,只是分別在兩個場域展開:一是地緣板塊,展開的是佈局;二是個別領域,一進入中盤,短兵相接。後者,已呈現激烈交鋒的具體看有五大領域,分別是經濟(含貿易與產業)、科技、貨幣、軍事及太空。
這五大領域,30年前、20年前或10年前多為美國領先或遙遙領先,近年來則被中國快速追趕,除貨幣外,其餘不是已被中國追近、或趕上、或甚至已被超前。貿易與產業,除了極少數高科技外,美國優勢幾已蕩然無存,只能被迫採取脫鉤等兩敗俱傷(最終還未必傷得了中國)的焦土策略。科技領域,哈佛劍橋報告指出,屬第四次科技革命範疇的AI、5G及量子資訊科學中國已超過美國;半導體、生物技術及綠色技術也將在2030年前超越美國,美國被迫採取它曾批評中國的國家隊模式,但面對中國的舉國體制,未必能占上風。
美國唯一仍居優勢的是貨幣與金融,但俄烏戰爭對美元霸權造成極大衝擊,「去美元化」風潮方興未艾,至於金融核彈SWIFT對俄羅斯都未起作用,何況中國。軍事領域雙方目前在第一島鏈交鋒,美國一方面已在進行戰略後撤(至第二島鏈),二方面強化台日軍事能力,採烏克蘭模式對耗中國,說明在西太平洋美國自忖已無軍事優勢。至於太空,這是21世紀五維戰爭的兵家必爭之地,中國起步雖晚,但目前與美國已成平分秋色甚至還有後來居上之勢。
WIPO:大陸擁21頂級科技集群 與美並列第一 2022/09/18 旺報
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占了21個世界領先科技集群,首次追平美國,並列世界第一。德國排第3,有10個科技集群;日本有5個,法國、加拿大、印度和韓國各有3個。
世界最大5個科技集群有4個在東亞,依序是日本東京-橫濱,中國香港-深圳-廣州,中國北京第3,韓國首爾第4。第5是美國聖約瑟-舊金山市。
中國上榜其他科技集群還有上海-蘇州(第6),南京(第13),杭州(第14),武漢(第16)等。美國上榜還有波士頓-劍橋(第8),紐約(第9),聖地牙哥(第11)等。
與去年相比,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國3個集群:河南鄭州較去年上升15名至第83;山東青島和福建廈門各上升12名,分別排名第34與第91。
WIPO新加坡籍祕書長鄧鴻森說:「地方性創新集群對於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活力至關重要,因此識別他們將有助於瞭解創新在何處產生及如何產生,並推動創新活動成為就業、投資與增長的強大催化劑。」
確認科技集群,主要是由WIPO根據某地專利申請活動、發表科學論文等,發明家及科學學者高度聚集之地,便是科技集群。WIPO主要排名方法,是從科學論文等檔中提取位址、姓名等資訊,進行統計排名。
過去10年,中國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取得長足進步。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第12,中等收入經濟體中排名第一。而在10年前(2012),中國僅列第34名。
2021年中國申請者藉《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為6萬9540件,連續第3年世界第一。
美F35暫停交付 全因驚現這陸製品 2022/09/08 中時新聞網
五角大廈在得知,F-35磁鐵的原料來自中國後,已暫停戰機交付。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周三說,F-35的漢威(Honeywell)渦輪機幫浦中,需要用到為起動器提供動力的磁鐵。不過,最近他們發現,這元件是由來自中國的鈷釤合金製成。
據《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和《動力》(The Drive)網8日報導,洛馬發言人希珀特(Laura Siebert)說,這合金是在美國磁化。
由於五角大廈斷定,這磁鐵在飛行上安全,也未未及敏感程式資訊,因此已交付的F-35不會更換非陸製磁鐵。F-35聯合專案辦公室(F-35 JPO)發言人戈梅爾(Russell Goemaere)證實,這磁鐵並未傳輸資訊,也未危及戰機,已交付並服役的F-35將繼續執行任務。
然而,世界最先進的戰機採用陸製品,仍引發了五角大廈的疑慮。為了遵守《國防聯邦採購補充條例》(Defense 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 Supplement,DFARS)的規定,F-35聯合專案辦公室已下令,國防合約管理局(Defense Contract Management Agency,DCMA)要暫時停止接收F-35。
而洛馬說,漢威8月底告知陸製合金的問題,未來渦輪機會採用美國原料製成的其他合金。如今調查已展開,以了解中方原料如何會進入流程,並將解決相關問題。戈梅爾說,相關承包商已找到合金新來源,未來將用在渦輪機上。
另一方面,洛馬說,目前還不清楚,暫停交付會持續多久,但表示,2022年仍將按預定計畫,交付148-153架F-35,而至今他們已交付88架。而洛馬說,F-35戰機由1,700家供應商提供的30萬零組件製成,而在每個生產階段,所有的零組件都經過檢查。
回應相關新聞
全球的磁鉄9成是中国供应, 老美咁叻咪唔好用啰, 还有稀土呀! 老美都可以用自產的稀土, 不过, 恐怕七成以上的尖端武器製造要停工啰!
有種別用中國的稀土製成的產品!
可見中國製的產品不是你要不要用,而是你無法不用。美國至今對中產品加關稅也沒害慘中國只是讓美國通膨嚴重,若美再施壓中國產品那時馬桶不通就沒便宜又好用的用具可用。
矽谷科創能力衰退,患上政治依賴症 2022-09-08 環球時報 方興東
蘋果2022-09-08線上發佈新一代iPhone 14, 2011年約伯斯去世之後,幾乎每一次發佈會都會被吐槽缺乏創新,但是依然擋不住其收入一路飆升。十多年來,蘋果遭遇的唯一強勁對手,就是華為。美國政府直接出手,華為手機遭遇作業系統和晶片的極限打擊,目前,蘋果獨佔高端智慧手機的57%。
蘋果既代表了矽谷科技創新的境況與取向,也代表了美國高科技成功的巔峰。如今,因為科技戰,政治“反客為主”搶走了矽谷的風頭。最近美國通過520億美元“晶片法案”,是前所未有的雙刃劍。對於矽谷企業是一劑強心針,但它背棄了全球化、創新至上、市場至上的原則,永久性損害了公平競爭和創新引領的價值觀,其代價難以估量。
這種政治依賴症,對於信奉創新和市場的矽谷傳統來說,將構成致命衝擊。是矽谷創新文化的衰落導致美國衰落,還是美國衰落導致矽谷創新文化的衰落?值得我們繼續思考。(作者是互聯網口述歷史發起人、浙江大學公共外交和戰略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相關新聞
蘋果新手機iPhone 14與Globalstar、華為Mate 50與北斗衛星合作,競逐衛星通訊。
2021年中國手機市占華為29.2%,vivo第二15.4%,蘋果14.1%,OPPO第四13.6%,小米11.4%。
2022年全球Q1手機年減11%,三星市占第一24%,蘋果18%,小米13%,OPPO第四10%,vivo第五8%。
港媒:為什麼喬治•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香港亞洲時報線上2022-08-27為何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在《蘇聯行為的根源》結尾部分,喬治•肯南認為,從美國政策角度來看,與蘇聯對抗及增加對其壓力的風險是可控的。
他表示,這是因為美國在蘇聯的利益“非常小”。美國“沒有投資需要保護,沒有實際的貿易損失,幾乎沒有公民需要保護,也鮮有文化聯繫需要維護。”
肯南對於美國在蘇聯利益“非常小”的觀察,與當今的中國幾乎沒有相似之處。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支撐超過100萬個工作崗位,美國在華直接投資超1000億美元,每年雙邊貿易額超5000億美元,美國投資者持有超1萬億美元的中國股票。中國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到2040年將擁有最大國內消費市場。到那時,這些利益將會放大。
從美國對華政策以及印太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遏制都不是合適的選擇。首先,美國應對中國挑戰的戰略構想必須以現實和客觀性為基礎。如美中競爭是民主和獨裁的全球較量等說法,不僅偏離真正重要的任務,且影響對現實的準確把握。其次,美國的戰略概念須被賦予一種內在的克制和節制機制。再次,中國挑戰時代的競爭將主要是經濟和技術的,而非軍事或意識形態的。軍事競爭通常是零和的,而經濟交流本質上是正和的。隨著中國經濟規模超過其他同等國家,其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將給美西方國家集體行動造成問題。
此外,中國的龐大市場將決定華盛頓在制定有選擇“脫鉤”的供應鏈戰略時謹慎行事。一個阻礙盟國和夥伴與北京先進技術交流的經濟安全邊界,很可能成為21世紀地緣經濟的馬其諾防線。最後,北京對兩極秩序的概念並不陌生。但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看,華盛頓將發現在印太地區組建和深化一個由盟友和夥伴組成的針對中國的兩極聯盟非常困難。在中國建立和鞏固強大的中央集權,幾千年來一直是東亞和平、繁榮和穩定的最可靠的保障,區域國家都會追隨中國向外輻射的影響力。(作者蘇拉布•古普塔,喬恒譯)
日媒:胸懷大志的日本科學家趕赴中國
日本《朝日新聞》美國歐亞網 2022-09-01為何日本科學家接連前往中國、胸懷大志與對日本的危機感 最近,前往中國大學任教的日本科學家逐漸增加。《朝日新聞》採訪了7年前從東京大學前往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服部素之先生。服部教授說:“中國大學學習美國高校的運營模式,重視年輕人的自主性,在中國能比在日本更早進行科研,評選上教授的時間也更短。雖說年收入與在日本相差無幾,但校方給予的科研經費豐厚。”他說,目前他所在的研究室有7至8名研究生,“在中國想讀博的學生很多,競爭很激烈。跟日本不同,中國企業在招聘時看重學歷。”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大學入學人數20年增長10倍左右,對大學教師的需求隨之增加。服部教授說:“我所屬的生命科學學院,這10年來教授人數翻番。日本研究人員來華的一大理由是有編制。據我所知有十多位日本學者都因為這個理由。據說此種現象在理論物理、天文、生命科學等基礎領域突出。”數次獲諾貝爾獎提名的日本著名科學家藤島昭及其科研團隊去年加盟上海理工大學。儘管日本國內紛紛表示惋惜,但尋求更好的研究環境才是最佳選擇。
根據日本的《科學技術指標2022》,從2018至2020年的平均值看,中國的論文數量和受關注度排名前10%、受關注度排名前1%的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首位。而日本分別排名第5、第12、第10,排名持續下跌。在研發費用總額方面,中國是日本的3倍。即使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人中仍是中國人最多,是日本人的50倍。
雖然在論文等方面中日差距顯著,但日本社會仍看輕中國科技水準,仍存在許多針對中國的毫無根據的誹謗中傷。但與此同時,日本國內也擔憂人才向中國流出。服部教授說,中國為招攬學術人才而實施的海外計畫,此前遭到日本抨擊,“而我來到中國後也享受到相關政策的福利。”近年中國還加大對各地區大學的扶持力度。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不僅北大、清華等頂尖中國高校排名上升,上榜的中國高校也在增加。(作者吉岡桂子,嚴格譯)
西北工業大學遭境外網路攻擊報告:源頭是美國國安局
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6月份曾發佈聲明,稱有來自境外的駭客組織和不法分子向學校師生發送包含木馬程式的釣魚郵件,企圖竊取相關師生郵件資料和公民個人資訊。9月5日,《環球時報》從相關部門獲悉,“西北工業大學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真凶”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TAO)。在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此次行動全面還原了數年間美國NSA利用網路武器發起的一系列攻擊行為,打破了一直以來美國對我國的“單向透明”優勢。
中國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和360公司聯合組成技術團隊,先後從西北工業大學的多個資訊系統和上網終端中提取到了多款木馬樣本,綜合使用國內現有資料資源和分析手段,並得到了歐洲、南亞部分國家合作夥伴的通力支援,全面還原了相關攻擊事件的總體概貌、技術特徵、攻擊武器、攻擊路徑和攻擊源頭。技術團隊初步判明對西北工業大學實施網路攻擊行動是NSA資訊情報部(代號S)資料偵察局(代號S3)下屬TAO(代號S32)部門。
TAO成立於1998年,是目前美國政府專門從事對他國實施大規模網路攻擊竊密活動的戰術實施單位,由2000多名軍人和文職人員組成,下設10個處室。
證據確鑿:鎖定四個IP地址
為掩護其攻擊行動,TAO利用其掌握的針對SunOS作業系統的兩個“零日漏洞”利用工具,選擇了中國周邊國家的教育機構、商業公司等網路應用流量較多的伺服器為攻擊目標;攻擊成功後,安裝NOPEN木馬程式(參與有關研究報告),控制了大批跳板機。TAO先後使用了54台跳板機和代理伺服器,主要分佈在日本、韓國、瑞典、波蘭、烏克蘭等17個國家,其中70%位於中國周邊國家,如日本、韓國等。
回應
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長期監聽中國人手機的TAO,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2022-09-05 長安街知事
前NSA官員接受《外交政策》採訪時表示,TAO的任務很“單純”,就是秘密入侵國外目的電腦和電信系統、破解密碼、破壞目的電腦的安全系統、竊取存儲資料、複製所有目標電子郵件和文本資訊系統中的消息和資料等。
為什麼被制裁被網路攻擊的是西工大? 2022-09-06
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與殲-20總設計師楊偉曾是西北工業大學同班同學。被USB制裁的學校都是好學校,西北工業大學是其之一。印媒:中國西工大突破美國制裁,令中國高超音速技術再次引領世界
中美物價收入及貧困人口 2020-02-11
為貶低中國,散佈兩新謬論:以美食品價低為由說中國物價比美高,及按美貧困標準,八成的中國人在美貧困線下。這是以偏概全,以點帶面的手法。IMF統計,中美人均GDP是1:6,中美人均購買力PPP是1:3.8,因為美國物價比中國貴。美國有4700萬領救濟的貧困人口。兩國人的收入,物價,匯率都不同,按匯率來得出中國八成人是窮人論是可笑無知的。美國的物價,除農產品食品及個別電子產品比中國便宜外,別的多數商品都比中國貴,特別是服務業人工,醫療,律師等費用更貴的驚人。
所謂中國對美日必敗的謬論 2020-04-13
一,日海軍強,中國必敗?
當今中國已非滿清,日海軍已非中國對手。中國工業體系完備;日本不俱備此能力。
二,美軍武器先進,中國比之差距大?
美個別武器是比中國先進,近十年中國技術的進步如一日千里。主戰武器已無代差,而少許差距可用數量彌補。
三,美軍經驗豐富,而中軍幾十年未戰了無經驗。現代戰爭已很少有單兵對決,更多是陸海空天電五維體系對決!而中國恰恰是具備完整體系戰力的強國,美根本無勝算,否則,美早就動手了。
四,戰時油路會被斷?
油,中國自產六成,不足部分有俄,伊,委等國供應。中國新開三條陸上油路:中俄,中緬,中哈,所以斷海上油路沒有用。 糧食也一樣,中國主糧自產九成六,且中國是有儲備制度的。
五,美日盟友多?
北約加日本的聯盟是形式上的,真戰,只會自保。
……
十,美國的經濟科技優勢;
美GDP第一20萬億美元,但排除第三產業,只有7萬億。中國晶片自主三成,軍用完全自給。美對中國科技禁運,但九成晶片用於出口美歐。發明專利,中國已連續四年世界第一! 中國2019年創新排名第14,日本第15.
回應
無聊。
打擊了你們的日本神話。
真實的臺灣及臺灣的13大神話。2020-04-03
在縱橫交錯的臺北街巷之中穿行了幾天之後才明白,不光是城市建築破破爛爛,而且街上的車也都很老舊。
一,人均3萬美元是大陸N倍。
二,台農可領退休金。
三,四,大學宿舍如賓館,不要房租。
四,福利非常好,水電非常便宜。
五,醫療全部免費。
…….
自由詐騙,民主佔領立法院。洗腎率第一,爆肝冠全球。
中國首座釷熔鹽式反應爐獲准啟動 2022/08/11 中時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SINAP) 已獲生態環境部的批准,在甘肅武威的實驗性釷燃枓熔鹽反應爐在正式完成之後,可以啟動實驗。
世界核能新聞(WNN)報導,2011年1月,中國科學院啟動了一項30 億人民幣(133.5億新台幣)的液態氟化釷反應爐(LFTR)的研發計劃,該反應堆也被稱為釷增殖型熔鹽反應爐(Th-MSR 或 TMSR),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同類型反應爐」,而且具有該技術的全部知識產權,計畫功率為2百萬瓦時。
TMSR-LF1反應爐從2018年9月開始建造,原預計在2021年8月完成,但受限於疫情影響而延誤,現在的完成時間表是2024年。
大陸生態環境部表示,已經完成審查反應爐的調式方案,認為在生態角度上是可以接受的。最後的結論提醒實驗單位如果在調試過程中遇到異常,必須及時通報環境部與西北核物質輻射安全監察站。
TMSR-LF1反應爐將使用濃縮度20%以下的 鈾-235為啟動燃料,釷庫存量為50公斤,轉化率約為 0.1。釷燃料是99.95% 的鋰-7、氟化鈹鋰、與四氟化鈾。
預計將分批啟動,初期會去除氣態衰變產物,但在5~8年後,排出所有燃料鹽,用於分裂產物的分離以及錒系元素。之後繼續循環反應,釷反應從20%,提升到80%。
如果 TMSR-LF1 實驗計畫成功, 2030年將建造一座373百萬瓦的正式反應爐。
這種反應爐不需要水來冷卻,它能夠在沙漠地區運作,這也是實驗爐先建立在甘肅武威的原因。在大西部人煙稀少的沙漠和平原上很適合這種反應爐,可以做為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補充,並減少對燃煤發電的依賴。
液體核燃料的設計源於 1960 年代,最早是由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所提出的實驗。
曹興誠30年前積極赴陸成「西進先鋒」專家揭態度轉變內幕 2022/08/05 中時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宣布捐30億加強台灣國防安全,並對對岸大肆抨擊,大陸國台辦今回應,曹興誠所言所行歪曲事實,代表不了台灣工商界與廣大民眾,註定枉費心機。外界也好奇,曹30年前原是西進急先鋒,如今為何態度丕變?
曹興誠過去看好中國市場、協助成立晶圓廠和艦,甚至大動作力推《兩岸和平共處法》以及呼籲進行統一公投,如今卻後悔到中國,協助發展半導體,聯電集團也漸向美方靠攏。
1990年時任聯電董事長的曹興誠看好中國廣大腹地,積極赴陸發展,但協助成立晶圓廠和艦因為被疑機台與經營高層來自聯電,讓他與公司數年遭到司法調查;2014年,聯電和中國政府合作成立廈門聯芯,但高昂折舊費用令聯電虧損;連今年初甫落幕的涉侵美光營業機密案,也是因聯電涉及大陸晉華竊取開發32奈米DRAM技術,高層遭檢方起訴,美方也將晉華案定位為國安威脅、對中貿易戰的開端。
聯電今年初和美光和解,並傳出赴美設車用晶片廠傳聞,聯家軍也積極與美靠攏,聯發科近期更傳出打進蘋果錶供應鏈,上月聯發科與英特爾攜手合作成熟製程,為半導體業投下一顆震撼彈。
一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指出,半導體業是高資本支出行業,又需要專利與技術、客戶關係,要打造自有產能不易,做到獲利更不簡單,聯電赴中20多年,因經營策略或做法,得到的虧損與官司比獲利還多,加上中國積極扶植自有半導體供應鏈,可能成為聯電如今從西進轉而向美靠攏的主要原因。
回應
奸商永遠心奸!無奸不商
新加坡奴滾回去台灣不需要你的臭錢。
外國人能捐款嗎?一億美金很多嗎?幾架飛機? 幾顆飛蛋? 戰爭販子很榮耀嗎?
新加坡不能捐戰爭款要好好處理這壞蛋。
大陸問天實驗艙對接天宮 遺留21噸失控火箭將撞地球 2022/07/27 中時
太空網(Space.com)報導,大陸的長征5B火箭,是一種運力很大的2級式重型運載火箭,其中上級段的重量高達21噸,在耗盡燃料落回地球時,仍有很大的機率不會被大氣層摩擦燒盡,要是回落在人口稠密處,有可能會造成破壞。2020年5月5日,長征五B發射了1具實驗型乘員艙,同樣的,上級段在印度洋上空回落, 11日,有一些未燃盡的碎片掉到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的象牙海岸,並且就在村落的附近。
回應
在今年3月份,美國的一個火箭殘骸掉落到了美國一家農場的時候,美媒紛紛用『流星劃過點亮夜空』、『炫目燈光秀』」看來美國的都比較香
有些綠狗真是枉自己 自己這一身黃皮了,給白人當狗不亦樂乎,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麼種 ,還整天漢人學得胡兒語 爬上城頭罵漢人
三民自就算了,中時卻做這不入格的新聞實在是令人失望。
相關新聞
俄軍於南部戰線增兵 2024年退出國際太空站
補貼助攻高科技 《中國製造2025》只做不說 2022/07/24 旺報
日本經濟亞洲(Nikkei Asia)23日報導,北京2015年5月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官方不再宣傳,然而未消失,反而繼續以補貼偏好的特定科技產業,諸如電動車和晶片,變成隻做不說。
《中國製造2025》鎖定10個重點領域,包括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
由於缺乏官方補貼數據,日經經由惠譽(Fitch Ratings)蒐集的近5000家接受政府補貼的大陸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訊息分析發現,接受補貼金額排行第2的是中石化、對一系列科技產品至關重要的晶片大廠中芯國際位居第3、中國中車排第5、京東方排第7、5G網路提供商中國移動排第9、華能國際排第10、中國電信排名則是第19名。
部分例外是與能源安全或物價穩定相關,中國最大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2021年取代中石化,獲得最高補貼金額,達40.3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31%。
另外3家汽車製造商也進入前10名──第4比亞迪、第6長城汽車和第8安徽江淮汽車集團(JAC)。顯示在向電氣化歷史性轉變中,北京首要任務是培育本土新能源汽車製造。
比亞迪最近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在其最新的年報中披露了十多項補貼項目,其中包括來自兩個「工業發展基金」大筆資金,分別用於汽車和電池。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排在第11位,其年度補貼在三年內激增2.6倍,達到16.7億元。重慶長安汽車和廣汽集團也位列前20名。
日經報導,2020年對《中國製造2025》相關企業的資助總額,達到約1000億元,比2015年多了一倍還多。報告稱:「中國企業整體活動已轉向這些領域。」「對這些行業的財政支持越來越慷慨。」
馬斯克曝星鏈2.0引中國擔憂 解放軍學者籲:必須摧毀他們! 2022.06.03
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 Space X,其衛星服務網路服務星鏈(Starlink)對烏克蘭至關重要,當地每天約有 15 萬活躍用戶在使用該服務。對此,中國方面擔心危及到國家安全,中國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北京跟蹤與通信研究所」學者指出,若星鏈威脅到國家安全,必須摧毀處理。還有中國國防工業專家主張,共軍應發展「反衛星技術」,持續監控星鏈衛星。
新一代星鏈衛星,重量增加4到5倍,長度7米,重量約1,250公斤, SpaceX 已發射約2,400顆Starlink 衛星,目標是在低軌部署4.2萬顆。
陸政協委員建議儘早布局中國版Starlink 搶佔有限低軌衛星空間 2022-03-10
張濤認為,「星鏈」低軌衛星組網相對傳統高軌通信衛星有著成本低、時延短、損耗小的優勢,而其覆蓋範圍和建設效率遠遠大於地面5G通信基站,「星鏈網路服務目前試用速度已突破200Mbps,在搶佔衛星互聯網(網路)市場的競爭中佔得先機。」
英國衛星通信公司OneWeb計劃發射648顆近地軌道衛星,目前已有428衛星在軌運行;波音衛星網路項目擬發射147顆衛星,亞馬遜則計劃發射3236顆近地軌道衛星。
大陸已成功發射銀河航天02批6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單星設計通信容量超40Gbps。這6顆衛星將在軌與銀河航天首發星共同組成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並構建星地融合5G試驗網路「小蜘蛛網」,具備單次30分鐘左右的不間斷、低時延寬帶通信服務能力,用於低軌衛星網路、天地一體網路技術驗證。
張濤指出,「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投入和外企星鏈項目相比,在規模和模式上明顯滯後,建議儘早儘快佈局中國版星鏈衛星互聯網,在這場空間資源競爭和6G時代競賽中佔據主動。」
陸訂購逾1兆台幣292架空巴 波音成美中關係緊張犧牲品 2022-07-02 聯合報
大陸在7月1日宣布國內三大航空公司聯合向空中巴士購買292架客A320NEO,總金額達到史上最大的372.57億美元。空巴的對手波音遭到重創。
美國彭博社1日稱,空巴獲得大訂單對波音在中國民機領域主導地位造成了很大影響。波音歷來將中國航空公司視為最大客戶,但在其最暢銷的737 Max型號兩次墜毀以及美中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後,波音的在華業務已經放緩。中國航空公司在5月從其近期機隊計畫中刪除了波音737Max中的100多架,理由是交付的不確定性。
大陸環球時報旗下的「樞密院十號」文章稱,中歐這一大單對外發佈意味著空客在全球民機領域最大競爭對手美國波音公司遭到重創,美媒紛紛坐不住了……。官宣時間選在7月1日應該是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A320neo系列集成了新一代發動機等新技術,可以減少20%的燃料消耗,這才是中方選擇與空巴的重要基礎,美媒不去反思,一味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炒作中歐之間的民航採購合作,無法解決自身在中國市場份額下滑的現實困境。
空巴官網稱,新訂單「展示了中國航空市場的積極復甦勢頭和繁榮前景」。截至2022年5月底,中方航空公司擁有的在役空巴機隊總數超過2070架。空巴在中國有超過1900名員工。其中,有許多員工在位於中國天津的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工作。這條總裝線於2008年啟用。2017年,全新的A330飛機完成與交付中心在中國天津啟用。該中心與A320系列飛機亞洲總裝線和空巴天津交付中心位於同一園區內,是空巴在歐洲以外的首個寬體飛機完成與交付中心,負責A330飛機的客艙安裝、噴漆、飛行測試、客戶驗收和交付等工作。
回應相關新聞
陸爆買292架空巴制裁波音?報復拜登卡C919砍3千億單?
美國欲中斷發動機供應,C919大飛機要折翼?國產替代已蓄勢待發
俄烏戰爭!波音宣佈全面停止供應俄國零組件與維修服務
CR929將重新設計,不依賴西方零部件
回應
波音不是美中關係緊張的犧牲品而是美帝規則的犧牲品
波音已沒新飛機了,就是拿737改一改,刻意移動引擎位置的結果,造成重量不平均,又加裝一個壓低機頭的軟體,然後軟體誤判之後,連機師也控制不住。空巴有在研發,波音已經沒有了。
NASA局長2022-07-01聲稱小心“中國佔領月球”,中方批美才是最大威脅
回應
美國現在各行各業都患上了“恐中症”了,而且還病得不輕。
福建艦的1130炮升級相控陣雷達,專剋隱形導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fTgvfiUM30
回應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相關資料
航空知識公佈的資料:彈射距離91米,勻加速度4G,推力140噸,起飛速度305公里。
尼米茲C13蒸汽數據:彈射距離98米,加速度3-5.8G,推力122噸,起飛速度270公里。長跑道版本,起飛速度307公里,用於起降預警機。我們的彈射器,3條全部可以起飛預警機。
1:電彈本身指標,加速度穩定,誤差比不超過1.05,由於穩定3.95-4.05g,起落架和機體不會因為高超載減少壽命,還能減少飛機冗餘重量。C13的3-5.8就必須按照6g設計,還磨損嚴重。單條蒸汽每次起飛要25人同時維護。單次大型維護時間18個小時。
2:電彈節約了7米的艦體長度,相當於節省近萬噸排水量,福建號315米長相當於322米,與尼米茲和福特的332米接近了,但它們多了2萬噸排水量。
3:由於沒有氣缸和各種蒸汽管道,電彈整體系統重量減少上千噸。
4:航母結構是甲板—彈射器層—機庫,尼米茲彈射器層高3米,福特彈射器層高1.5米。福建號不會超過1.5米,節約的艦體結構噸位至少上千噸。
5:尼米茲升降機提升高度是機庫8米+彈射器層3米,共11米,用時25秒,電機獨立供電。福建號應該與福特級相當,估計10米,用時22秒,綜合供電能節約幾百噸重量。且尼米茲是4個升降機只能單機升降,福建號2個升降機可以雙機升降,效率更高。
6:根據福特級公開資料,電彈效率是蒸汽的1.33倍,就是說3電彈=4蒸汽。而且蒸汽故障比電彈更高,福特電彈那麼差,美軍還用著真香。
綜上所述:我國的電彈間接節約了1-1.2萬噸排水量,彈射效率高於尼米茲級,升降戰機速度更快,在70架載機數量相同情況下,實際戰鬥力比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略強。如果在西太平洋作戰,我軍剛出海的航母戰機妥善率100%(維護交給基地),兩個月內妥善率超過80%。美軍遠洋長期作戰,妥善率70-80%。尼米茲級與福建號實際能出動的飛機相當,勢均力敵
夠用嗎?福建艦隻有3部電磁彈射器,是否影響戰鬥力? 2022-06-20
雖然美國航母近幾十年來都選擇安裝了4部蒸汽或電磁彈射器,但4部都使用的情形很少見。多數只有前甲板的2部彈射器,以及斜角甲板的一部彈射器。“福特級”航母4部的性能標準:最高可持續30天,每天12小時出動回收220架次;或持續4天,每天24小時連續作業出動回收310架次。
我國電磁彈射器早在2008年就完成了全尺寸樣機,之後2016年馬偉明團隊被公開報導表彰,2020年尹卓透露已完成上千次地面測試。因此,福建艦上的3部已有極高的可靠性,以及不輸於福特號4部的高效率。
什麼叫航母彈射器的不同 2022-06-20
福特級理論上彈射4100次出現一次故障,實際上無故障彈射僅為400架次:要完成連續4天的高強度作業,只有7%的成功率。保持一天的成功率也只有70%。4條彈射器的設計結構會導致:如果有1條出現故障,其餘3條將全部癱瘓。只能彈射不超過25噸的艦載機,連F/A-18、F-35C在滿載滿油的狀態下的起飛都無法滿足。為什麼?一、美國用的是中壓交流技術,而我們用的是中壓直流電磁彈射技術,能彈射3-45噸的各類艦載機;二、電力儲備的難點,我們在2010年完成技術突破,成功研製出50MW/120MJ飛輪儲能ICON裝置。美國如果把現有的技術推翻重來,估計得再花費十幾年時間。
不要幻想直流完全替代交流2013-04-08 中國能源網
130年前愛迪生的直流輸電vs西屋的交流輸電之爭,是從發電、輸電、配電到用電整個電力工業是用交流電還是直流電之爭,最後確立了交流電一直發展到現在。
直流電回歸緣於:一是新能源,二是高科技,三是節能。新能源 “在分散式電網中,太陽能直流電最普遍”。高科技是指使用電動汽車、互聯網通信技術,用電負荷對直流電源的需求快速增長。20年內,直流電消費比重將由目前的20%增長到50%。對於節能,使用直流電比傳統的交流電配置節約15%能耗/節省成本10%-20%;傳統交流供電系統,從配電到用電設備需要經過三次交直流轉換,即使每次轉換效率90%,三次轉換後只有73%。如果導入直流供電的供電系統,僅需要一次。
130年前的交直流之爭,似乎是以交流電系統替代直流電系統,但實際上是互補共融的。130年中直流用電負荷一直存在,交流發電、交流輸電,將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供電解、電腦、電信的直流用戶;在超高壓、特高壓輸電中既有直流輸電、也有交流輸電,在用電、輸電中都是互補共融的,這是由於直流電和交流電系統各有長處,又各有短處。
交流電的優點:升降壓自如,已經建立起區域甚至全國性的交流大電網;在發電量相同的條件下,交流發電設備比直流發電設備簡單,交流電動機比直流電動機簡單;有完整的技術標準和技術系統。缺點是:交流電力系統存在穩定問題;當電源是交流電時,負荷是直流用電時,需要經過多次整流、濾波才能使用。
直流電優點:直流電網不存在穩定問題;當具有直流電源和直流負荷時不需要整流、濾波設備就可使用,直流電比交流電節約能耗。缺點:升降壓困難,無法通過變壓器升降壓,只有通過專門的電子電路才能進行升壓或降壓;發電量相同條件下直流發電設備和電動機比交流的設備複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大電網的先例,也沒有形成完整的技術標準和技術系統。
上述用直流電替代交流電的三大理由,存在幾個問題。一是,非化石能源完全替代化石能源還有較長時間。二是直流電負荷能否像預測的那樣快速增長。三是大規模推廣直流電在技術上存在一些障礙。
中國馬偉明團隊的中壓直流技術領先美國中壓交流10年
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是指:將傳統船舶相互獨立的機械推進系統和電力系統以電能的形式合二為一,通過電力網絡為船舶推進、通信導航、特種作業和日用設備等提供電能,實現了全船能源以電能為通用載體的綜合利用。艦船的動力都是由核能、燃油等提供,而電力是由這些能量發電,被譽為是艦船動力的第三次革命。
目前世界只有英美海軍實際使用第一代綜合電力推進系統,英國2009年7月下水的世界首艘綜合電力45型驅逐艦。
馬偉明團隊研製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輸出的是直流電,整流單元,減速齒輪箱和傳動的機械軸等都可以省去,提高了能源和電力的利用效率、提高了艦艇的操縱性,而且和潛艇一樣減小了傳動噪音。
但中壓直流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解決高能裝備的上艦難題,因為這些高能裝備極為耗電。例如艦上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各種對海、對空和對潛的探測系統,都是耗電的大戶,並且為電磁軌道炮、鐳射炮等新型高能裝備上艦提供了條件。
回應
馬大神的中壓直流系統不是完全的直流,而是交流發電,變壓到6000伏,通過逆變器把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直流輸電,再通過逆變器把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變壓到220伏,使用交流電機驅動。003航母電力本就沒核航母充沛,現又在交直流轉換損失了近30%電力,那電將更加不足了。美國福特航母的綜合電力系統並不成熟,導致故障頻發,問題是有的,可以通過研發解決問題。(楨:? )
中國4.1萬公里柔性直流800千伏特高壓輸電:電力高速公路2021-06-23 科技日報
此前,世界主流輸電模式都是“直流送電、交流組網”,這緣於:常規直流主要用於點對點、遠距離、大容量的電源外送,並不能組網;交流輸電則可以滿足常規電源送出和電網互聯的需求,且成本較低。但面臨 “多直流饋入” 導致“閉鎖”問題。柔性直流對電壓、頻率的控制更加靈活。
C919大飛機獲重大突破 即將取證交付進行商業飛行 2022/06/16 中時
今年5月完成首架用戶試飛的C919大飛機最近將獲得重大突破。據大陸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C919即將取證交付,誌著這架由大陸國產的大飛機將進入商業飛行。同時,由於已經與27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04份雙邊適航協議,C919在取證之後也可以開啟在這些國家地的市場運營。
據《新浪網》報導,這項消息是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10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的。取證交付是新機型研發最後一環,標誌著新飛機即將進入商業飛行。在此之前,中國商飛公司編號B-001J的C919大飛機安全完成試飛,在取證之後將進行首次對客戶交付。中國商飛已確認,今年內會交付第1架C919飛機。
報導說,「取證」即取得中國民航局的「航空器適航證」,這是新機型研發最後、最關鍵一環,標誌著可以交付客戶,在國內進入商業飛行。
同時,中國已經與27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04份雙邊適航協議,包括加拿大、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俄羅斯等,C919取證之後也可以在這些市場運營。
報導指出,大陸東方航空此前已採購4架C919,並披露單價約為6.53億元人民幣(合9700萬美元),相比同級別的波音737、空客A320的1億美元左右「便宜一些」。
中國商飛表示,C919已獲得28家客戶共815架確認或意向訂單,其中國外訂單34架,總訂單金額超5000億元人民幣。該公司樂觀地預計,到2039年旗下的C919、ARJ21機型市場總規模可達73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兆元。大陸航空業分析師認為,C919的總銷量有望達到2000架左右。
報導指出,C919是中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效能與空中巴士A320NEO及波音737MAX相當。自2019年起,6架C919在上海、閻良、東營、南昌等地開展了一系列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2020年11月,C919獲型號檢查覈準書(TIA),全面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
拜登將宣布東南亞四國太陽能面板2年免關稅 2022-06-06 經濟日報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周一將發布公告,允許從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進口的太陽能面板兩年暫免加徵關稅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也報導,白宮周一將宣布未來兩年不會對太陽能產品加徵任何新的關稅。
這項決定,對仰賴進口太陽能面板的的美國太陽能系統安裝業者和電力公司而言,堪稱一大勝利;對積極建立本土太陽能供應鏈的製造業者而言,則是一記挫敗。
在此之前,美國商務部決定展開調查,調查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生產者是否透過將生產轉移至東南亞四國而非法規避太陽能關稅。這四個東南亞國家正是柬埔寨、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官員表示,調查仍將繼續下去。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白宮有意藉由宣布暫緩加徵新關稅,讓太陽能系統安裝業者和電力公司放心。據官員轉述,這些業者表示,貿易政策已導致全美新增太陽能發電量的進度減緩。
回應相關新聞
美國考慮取消部份中國關稅以對抗通脹 2022/06/05 自由財經
回應
老共在貿易戰中把美國老爸打的兵敗如山倒,蔡政府絕對位居首功,全力供應對岸所需之晶片、電子零組件,2021出口值更達2500億美元!
美國有種就繼續制裁下去
好好笑,這四國都簽了RCEP,避了半天骨子裡還是中國做的,美國繼續掩耳盜鈴吧
老美貿易戰都已經輸成這樣了,還想繼續玩?
但是原料還是新疆的• 搬磚頭砸自己腳!
趕羚羊,又沒有台灣!
哈哈哈哈哈哈哈,吃了這麼多美牛,買了這麼多的昂貴武器,有一點好處也不給。
美國發佈世界首台E級超算,全球超算競賽美國贏了嗎? 2022-06-01 環球時報
國際超算大會(ISC)5月30日在德國漢堡發佈TOP500榜單,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前沿”全球首台每秒浮點運算速度超過百億億次的超算,紐約時報稱,“前沿”讓美國在超算領域重新奪回了令人豔羨的世界第一,前十中,美國佔據了5席,而中佔兩席,第六的“神威•太湖之光”和第九的“天河二號”。
中國超算“排名下降”,真相到底如何
中國至少有“神威”、“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三個不同技術路線的原型機系統完成交付。《紐約時報》稱,中國去年已經研製出兩台E級超算,其運算速度超過了‘前沿’。由於全球超算TOP500榜單上表現突出的中國企業可能被美國列入黑名單、遭到更嚴厲的制裁,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國企業不願意提交最新的超算數據。但即便面臨美國的打壓,中國上榜總數為173台,與上屆持平,而美國則從150台下降到126台。
烏"動力沙皇"馬達西奇公司被毀 中國戰機會受影響嗎 2022-05-27 軍迷圈
5月25日,俄軍使用巡航導彈,打擊了位於紮波羅熱的、烏克蘭最大的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馬達西奇的生產車間,大家最擔心的:一是傳說中的、可以配裝給安-124型運輸機的D-18T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有沒有事?二是否會對咱們中國的利益產生影響。
安-225搭載了6台D-18T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D-18T的設計企業,是由紮波羅熱的伊夫琴科設計局主持的,馬達西奇只有製造、而非設計能力。蘇聯解體之後,其實已經喪失了製造甚至大修D-18T的能力。更何況,中俄有一個研發同等推力量級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計畫。俄PD-35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中國也有CJ-2000A型發動機。技術指標和實際性能都遠遠超過了老舊的D-18T型,能夠和西方國家研製的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相提並論。目前馬達西奇的產品線,主要集中在小推力渦扇、渦槳、渦軸發動機上,比如從2020年給土耳其無人機使用的小型渦槳發動機; AI-25-TLK則使用在教練-8型中級教練機上。
洪都製造的教練-10/L-15“獵鷹”高級教練機,還是馬達西奇的AI-322-25型小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而且更先進的LIFT型還打算配裝AI-322-25F加力型。儘管咱儲備了400台AI-322-25備用發動機,但總有用完的時候,因此早做打算總沒壞處。當然,代替的辦法總是有的:
一是轉向俄羅斯的禮炮廠,在2015年也完成了AI-322的俄羅斯版本AI-222-25的國產化,主要配裝給了雅克-130型高級教練機;
二是使用我們自己的WS-17小推力渦扇發動機。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做,現在都到了上Plan B的時候了。畢竟空軍的戰鬥教練體制在改進,對教練-10A型教練機的需求量正在急劇上升,而L-15型的優秀性能,又讓它在國際上賣的不錯,已經有諸多國家對該型飛機表示了濃厚的興趣。比如阿聯酋,不僅簽署了首批12架訂單,後續還準備再引進36架,這使得L-15可能會繼K-8後,成為我們的又一款外貿明星教練機。這種關鍵時刻航空發動機可不能掉鏈子,研仿也好替代也好,都要立即動手,趕緊做。
即將交付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飛試驗成功
2022-05-14日6時52分,編號為B-001J的C919大飛機從上海浦東機場第4跑道起飛,于9時54分安全降落,標誌著中國商飛公司即將交付首家用戶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次飛行試驗圓滿完成。
記者從中國商飛公司瞭解到,在3小時2分鐘的飛行中,試飛員與試飛工程師協調配合,完成了預定的各項任務,飛機狀態及性能良好。目前,C919大飛機試飛取證和交付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自2019年起,6架C919在上海、閻良、東營、南昌等地進行飛行試驗,開展了一系列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2020年11月,C919獲型號檢查核准書(TIA),全面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
2021年3月1日,東航與中國商飛在上海簽署C919採購合同。首批5架C919引進後,將以上海為主要基地。
回應相關新聞
1架空中巴士A319客機由重慶飛西藏客機衝出跑道起火 122人逃生
回應
以後不用坐波音了
大飛機提高國產化率是關鍵,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
美國為何對亞裔有“系統性”歧視? 2022-04-18 中國僑網
從殖民地時期白人登陸美國以後,對於這個當地的原住民的這種種族屠殺,然後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佔據統治地位以後,這種白人至上主義就是一直在存在,而且一直蔓延到今天。1854年至1874年,美國法律禁止華人在法庭上提供不利於白人的證詞,實際上等於宣佈可以任意淩辱華人。亞洲移民從最初的廉價勞動力,逐漸被看作白人就業的“威脅”。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開啟了禁止中國移民進入美國的災難性政策,這是美國聯邦法律中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明確禁止特定種族移民的法律,到1917年這項限制擴大到所有亞洲人,直到1943年12月才被廢除。
不光是在科研、教育領域長期受到區別對待,亞裔能夠在政治領域發揮影響的人數更是寥寥無幾。
美國“甩鍋主義” 替罪羊”文化 2022-04-22 人民網
現在與過去,美國政客總是習慣尋找“替罪羊”,把問題歸咎給他人,甚至嫁禍於人。近年來,美國“甩鍋” 俄中更是發展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地步。對此,美國分析人士分析了這一現象的根源“美國例外論”與霸權主義思維根深蒂固。
相關新聞
俄烏戰爭揭穿西方社交媒體“三大陷阱”散播謠言、顛倒黑白、封鎖打壓……,俄以牙還牙,對中國“資訊戰”有何啟示?
日經亞洲評論:中國著力應對西方的金融武器(俄烏戰爭,普京不怕制裁、有兩大靠山:能源+中國、避險貨幣首選人民幣近4年新高,盧布變成盧金。)
菲媒馬尼拉時報:誰在散播中國債務陷阱謬論,菲債占菲GDP的60%,處於可持續的狀態。70%債務來自國內。30%外債中,日本占1/3,其次是美英,中國僅占5%。
美國石英財經網:為什麼美國緊盯著中國在非洲的崛起,是擔心其自身實力衰弱。
港媒南華早報:五眼聯盟對中所協議歇斯底里“澳大利亞的古巴危機”。
2008全球金融危機/2018美中貿易戰/2019新冠疫情/2022俄烏戰爭...... 反逆全球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4fVs7AwN0
去/反/逆全球化- 維琪百科
外媒:中國仍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
烏克蘭用大疆無人機屢故障,中共暗中挺俄出詭計 2022-04-27 吳介聲
俄烏戰爭爆發不久,烏克蘭當局即發現部隊所用中國大疆無人機發生可疑故障,認為中共操控大疆刻意破壞烏國防務。大疆聲稱這可能與長時間缺乏電力和網路連線有關,大疆沒有蓄意限制烏軍無人機相關功能。
在中共政策補貼以及積極砍價搶市等因素影響下,大疆席捲全球無人機市場,截至2020年大疆全球市占率約達七成,美國77%,並且橫掃美國政府機構。
回應
自己去買一架空拍機實際在城鎮飛過再來嘴吧!城鎮到處地磁幹擾嚴重,還有各種高功率軍用、民用無線電波會蓋掉遙控器訊號,不炸機才有鬼咧!
真的沒見過這麼垃圾的觀點,我只看了標題跟作者就決定直接留言了,台灣的輿論氣氛被這種垃圾作者汙染到無以復加,這不是觀點或立場的問題,而是赤裸裸地栽贓、抹黑、造謠,我無法理解聯合報為何能長期容忍這個極度惡劣的專欄存在,塔綠班的羞恥心可說是完全沒有下限,我懷疑他們的道德邊界到底在哪裡,我想應該是找不到吧,但聯合報也是嗎?
俄烏雙方大量將大疆無人機用於戰爭用途。大疆:將暫時中止在俄烏商業活動 2022-04-27
回應
劃清界線?多此一舉: DJI UAV 大家都能買. 擋不住管道了.
阿富汗.土耳其.敘利亞.葉門.非洲.中東各戰場.各國家.各組織都買DJI UAV.表示產品優質,受到客戶滿意,就連美軍都使用.美軍方都肯定.產品好,在無人機市場就更具競爭力.更具威力.這就是肯定80%市場.大家用.有什麼好自清呢?
神十四在6月發射 中國空間站今年完成在軌建造
新加坡《聯合早報》2022-04-17報導,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稱,剛剛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三號乘組3名太空人身體狀態良好,正在中國太空人科研訓練中心進行飛行後恢復。2022年共計畫實施6次飛行任務,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3名太空人在軌駐留6個月時間。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並都與核心艙對接。空間站的3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後,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也由3名太空人組成,他們將在軌與神舟十四號的太空人完成輪換,隨後在軌工作和生活6個月。
相關新聞
國際太空站原訂2024年,現在再被延長至2030,2031將墜太平洋
俄羅斯遭受制裁,恐讓國際太空站墜落地面?NASA試圖不求人
才剛載人回地球,俄羅斯再次威脅退出國際太空站
美智庫:長榮委託中企造船 間接助長共軍實力 2022/04/09 旺報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8日在《戰艦的陰影下-外國公司如何幫助中國海軍現代化》報告中指出,中船集團是北京軍民融合戰略的關鍵,旨在提升解放軍裝備能力和提升中國軍事科技產業水準。其旗下四家船廠─大連、江南、滬東中華和黃埔文沖為解放軍生產數十艘水面戰艦,並從中國和香港以外的國際海運公司獲得數百萬至數十億美元不等的造船合約。
報告稱,在2019至2021年期間,這四家造船廠收到至少211艘商船的訂單。外國公司占這些訂單的64%。儘管中船集團公開檔從未提供關於外國商船銷售對中國海軍建設有多大幫助的資訊,但商業衛星影像表明,中國主要造船廠的軍事和民用業務直接共用資源。
報告認為,外國資本可以幫助抵消中國軍事資產的研發成本。受過建造商船訓練的工人甚至可以在解放軍軍艦上轉移一些技能。
長榮稱,旗下所有貨櫃船計畫都經過國際招標,純屬民間商業行為,與中國海軍無關。
回應
中國大陸市場養胖了擁有SpaceX的特斯拉,豈不助長了美國太空戰力?
美滯庫認知作戰,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不是大惡霸牠是最惡霸,
不要再騙了!美國和中共斷交,和台灣復交吧!
波音等不也軍民共用資源,美要停大陸所有產品,以免增中國國力。
中國加速生產貨櫃 海運貨櫃短缺問題舒緩
中國交通部2021-06-24表示,中國生產航運貨櫃月產能已提高至50萬標準貨櫃。2021年5月中國港口的空櫃短缺已經下滑至 1.3%,空箱短缺情況已開始舒緩。
因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很多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都受到嚴重衝擊。而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產業鏈、供應鏈回到常軌,使得中國進出口貿易需求大幅增長。
中國北美航線運力達到 551萬標準貨櫃,同比增長65%,歐洲航線增長38%。
2020年中國船隊運力達3.1億噸,居世界第二位。中遠海運、招商局分別達到全球綜合類航運第一和第二。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LNG動力集裝箱船載重22萬噸液化天然氣2020-09-22在滬交付
中國不但在本土坐擁世界10大港口中的7個,近20年來在全球6大洲60餘國投資101個港口 駐外美軍深感威脅 2021/08/31 中時
中國航發大爆發,新款直10ME換裝更強勁心臟,長弓霹靂火單挑台灣「長弓阿帕奇」 2022-03-30
近日,一張最新款直-10ME武裝直升機的照片,引起外界關注,桅杆頂部則安裝了一部雷達,看起來與美國AH-64長弓阿帕奇很像。
從外觀來看,長弓阿帕奇像的頂個盤,而俄羅斯米-28N則像頂個球。而照片中的直-10比阿帕奇厚一些,但又沒有米-28N那麼圓,可能對這兩種都有借鑒。
AH-64 長弓最大特點是“發射後不管”,射導彈後可以實現自主索敵與追蹤功能,可以不需要駕駛員確定目標,直接撤離戰場,提升直升機的生存率。另外,長弓每6秒鐘就掃描一次,可在8公里的範圍內同時鎖定與區分多達256個目標,並且篩選出16個首要目標。在伊拉克戰場中,將伊拉克龐大的裝甲坦克群以摧枯拉朽之勢擊垮。
而米-28N的 “夜空獵手”是毫米波與釐米波雙波段雷達,能在黑夜、大霧與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照樣能準備識別與追蹤目標。並且配備鐳射測距儀等設備,能以10至15米低空貼地飛行時,及時避開障礙物,並且能在障礙物後方探測前方目標。
直-10ME機頂雷達可能兼具這兩種特性,使其能發揮更好的優勢。在2019年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上,中國的直-19直升機就出現過類似的裝置。
最初直-10,採用加拿大PT6C-76C發動機,但美國制裁,後續直-10採用國產渦軸-9A,造成直-10的航程、起飛重量等難以安裝機頂雷達。而如今已換裝渦軸-9C發動機,為直-10加裝機頂雷達創造了條件。
美國因S-400事件對土耳其進行制裁T-129發動機,巴基斯坦因而轉向中國訂購直-10ME。
羅羅公司陷入困境,拒絕中國伸出的援手,淪落裁員9000人賣掉公司,恐重蹈馬達西奇覆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qKVPEIE8ow
英國羅羅公司陷入困境,後悔沒賣C929發動機,中國航發迎來新春天2020/12/25
在全球客機領域,主要以美國波音與歐洲空客為主,兩家共佔到市場份額的99%以上。這兩家公司之所以在全球客機領域居於壟斷地位,既與其自身成立時間早、研發時間長有關,更與其雄厚的經濟科技實力脫離不了關係。其中,發動機技術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如果沒有性能優秀的發動機,那連客機領域的大門都進不去。而向空客與波音提供發動機的公司,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則在該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國羅伊斯公司是歐洲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企業,與美國普惠、通用電氣齊名。該公司於1906年成立,成立時間比空客與波音還早,堪稱是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鼻祖。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羅伊斯公司積累了大量發動機研發技術,生產出了一批性能一流的高精尖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性能出色,而且使用壽命長、耗油率低、噪音低,深受客機公司的青睞。因此,空客與波音的部分客機採用羅伊斯公司的產品,例如波音787和空客A380。
中國在該領域起步時間不比歐美晚,但由於種種一系列的原因,首架自主研製的運-10下馬,最終黯然退出客機市場。但這並沒有讓中國人放棄自研客機的念頭,在2008年,中國商飛成立,後續研發出了中國首型中型客機C919。繼C919後,商飛又與俄羅斯展開合作,開始研製大型客機C929。該型客機起飛重量約220噸,航程約1.2萬公里,座數在300-350左右。在研發過程中,中國曾向羅伊斯公司採購瑞達XWB發動機,但卻被對方斷然拒絕。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一直實行對華技術封鎖政策,一些先進的產品根本不願意賣給我們。此次羅伊斯公司拒絕將發動機出售給商飛,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不過,這一決策令羅伊斯公司十分後悔,因為在國際市場的競標中,波音與空客選擇了其他公司的發動機,導致羅伊斯公司沒有拿下訂單,發動機面臨賣不出去的尷尬。隨著虧損越來越嚴重,羅伊斯公司迫不得已提出與中國合作的請求。不過,該公司依然不肯將最先進的發動機賣給我們,而僅願意出售一些性能中等的產品。
隨著未來中國民航市場的發展,對客機的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加。英國羅伊斯公司卻執著的不肯將發動機賣給中國,只能面臨淘汰的命運。如今,中國正在研發性能更好的國產發動機,未來將迎來屬於國產發動機的新春天。
加拿大斷供失敗!新舟-700現身西飛,國產航發關鍵時刻頂住壓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YU_7ANB4po
宣告與運-7的「決裂」:新舟700已完全脫胎換骨 2019-06-05
新舟700並非600和60的單純升級改造。與600相比,700採用了最新型普惠PW150C渦槳發動機,推力提升一倍(兩台3200軸馬力提升到6200),螺旋槳從四葉改為六葉,垂直尾翼變為T字型,機身長度加了6米,起飛重量加了近6噸,時速從514km/h猛增到637km/h,載客人數從52人增加86人。
新舟脫胎於國產運-7運輸機,運-7是前蘇聯安-24的仿製型號,氣動佈局和尺寸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改進都限於發動機和機載設備方面。所以說,新舟600儘管是2008年首飛的,但實際上仍屬於安-24的升級版,而後者是1960年首飛的。運-7在1970年首飛,直到1982年才成功定型。安-24,在1976年就停產了。也就是說,運-7在誕生之日就已經是一款過時飛機了,使用的是落後20多年的技術。
新舟600支線客機獲成績 未來需重起爐灶
中國新舟系列至2014年11月,累計交付100架,累計訂單270架,分佈在全球17個國家的27家的260餘條航線上,飛行時數超過27萬。
新舟600在60的基礎上升級,2008年10月9日首飛,使用兩台加拿大PW127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整機壽命由30000小時提高到了60000小時,還加大了可檢修區域,使飛機的維護維修更加便捷。航電方面採用了綜合航電系統,飛行人員使用五個大型多功能顯示器(MFD),操作直觀方便。。
相關新聞
「新舟」700獲11家客戶285架意向訂單 2019-03-10 香港文匯報
在中美科技競爭中,中國理工博士“產量”大的意義何在?2022-03-10觀察者網
美國喬治城大學研究報告,2000年美國大學在STEM領域授予博士學位的數目是中國大學的兩倍,但到了2007年,中國的理工博士人數超過了美國。預計到2025年時中國每年的理工科博士畢業生要比美國多將近一倍;扣除國際學生,實際上,中國與美國的比例更接近三比一。
肯定會有人急著指出:中國理工博士的品質不行,數量不等於品質。這有三個誤區:
1、美國理工博士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的;
2、理工博士的數量與其說代表研發產出,不如說代表研發投資;
3、在大部分應用研發中,人力優勢是有用的。
當然,假定中國的理工博士為美國的2倍,而美國理工博士的品質是中國的4倍。投入到理論研究的時候,服從線性律,中美同行攻克難關的數量相當。投入到應用研究的時候,服從平方律,400名中國理工博士和200名美國同行可以達到相同的難關攻克率。
然而實際上,中國理工博士的數量真是兩倍於美國,但美國理工博士的品質卻不是四倍於中國,兩倍都是“料敵從寬”了。
回應
美國相信天才,中國相信團隊。天才不常有,但團隊能數量引發質變
不是要團隊就不要天才個人了,兩者是並行不悖的。
你們理科生沒學過經濟學,我來告訴你:大規模提高供給,可以壓低價格,從而讓下游節約成本。
相關新聞
2021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全球第一數量超美國
2020年國際論文被引次數,中國在這四個領域(材料、化學、電腦、工程)排名世界第一,在農業、生物、環境等10個領域第2。
2020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全球第一首超美國,華為連續3年成申請最多企業
中國6G專利申請量占比40.3% 全球第一
美撈起墜入南海的F35C 靠的是中國造潛水工作支持船 2022-03-04 環球網
美國第7艦隊3日發佈的消息顯示,1月24日在訓練中墜入南海的F-35C戰鬥機已經被成功打撈。公開報導顯示,此次美軍使用的海上深潛和打撈船隻由中國招商局重工建造。這並不是美軍在打撈墜機中首次使用中國建造的潛水工作支持船(DSCV)。
美歐制裁俄航太、軍工殺傷力有多大? 2022-03-04 環球時報
對西方制裁,俄停止向美供應RD-180火箭發動機,俄正實施進口替代,從中國進口。
英媒: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英國Money Week網站2022-03-03文章:中國擁有的黃金幾乎肯定超過美國,過去幾十年,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而將其武器化的例子。對俄實施制裁以及將其從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逐出。
世界黃金儲備,美國以8134噸排名第1,德、義、法、俄和中分列2至6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約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內地僅通過香港進口的黃金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持有的珠寶黃金約為2500噸。
相關新聞
俄「去美元化」 不怕經濟制裁
加速去美元化中俄75%貿易放棄美元結算
普京:俄將從制裁中獲益。
反制西媒造謠:心理/宣傳/認知/戰資訊戰,俄封鎖臉書、臉書、推特、CNN、BBC、彭博...。
新媒:美對俄“斷芯”,讓中國警醒應自給自足 2022-03-02 聯合早報
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對俄祭出一攬子經濟制裁,包括晶片,是對中企“晶片制裁”的翻版。俄七成的電腦和手機皆來自中國,制裁強化中俄關係,俄會求助於中芯等中企。
國際太空站將啟動除役 陸天宮太空站2031獨霸軌道 2022/02/12 中時
由5個國家與地區合作運行的國際太空站(ISS)已邁入在軌道上的第23個年頭,目前新完成的計劃預定於2031年正式除役,並設定讓它脫離軌道墜入太平洋上一處距幾個大陸最為遙遠、杳無人煙與航線的「尼莫點」(Point Nemo)上。而10年內若無新計劃的太空站升空,屆時中國天宮太空站將成為唯一在軌的太空站。
眾所周知,國際太空站雖然可以維修更新,但一些基礎結構無法置換,例如太空站模組、桁架支柱與散熱裝置等等,上個月底NASA公佈《國際太空站過渡報告》說明它除役的相關規劃,預計讓太空站運行至2030年,在2031年正式除役。而太空站上有各個國家負責維護的模組,正在進行詳細評估,如果發現不可維修的結構缺損,可能會被迫提前進行太空站除役。如果狀況良好,也不排除將除役時間往後延期。
「尼莫點」,位於南太平洋深處,南緯48°52.6’、西經123°23.6’之處的海面上。與最近的陸地點包括復活節島、皮特凱恩群島和南極洲都是最遠點,距離約2400至2688公里,是南太平洋上遠離人類活動、船舶航線及主要洋流的位置,由於缺乏洋流帶來有機物,因此生物的蹤跡極為稀少,可避免墜落殘骸的碎片造成危險。
「尼莫點」過去曾被稱為「南太平洋無人區」,也因成為太空船與軌道裝置墜落最佳位置而有「太空船墓地」之稱。1971至2016年之間,有超過263艘太空船墜落此處,其中包括由前蘇聯與俄羅斯營運、極為知名的和平號(Mir)太空站與6個聯盟號太空站,與中國的天宮1號、天宮2號太空實驗室以及天舟1號貨運飛船、日本與歐盟的載運太空船,都是任務結束後墜毀於此。
俄羅斯的和平號太空站,它自1986年開始建造,到1996年的10年間不斷擴建,因過於老舊且缺乏經費維護而決定除役,最終於2001年3月23日墜入大氣層,殘骸落入尼莫點海域。和平號除役前,其相關研究任務則由1998年升空的國際太空站所取代,俄羅斯也是參與其中的成員國,中國原有意參與此計劃,但美國表示反對,不過中國自立自強發展太空科技,天宮太空站將成為中國迎戰美國戰略競爭的重要工具。
和飆風拚了 美願賣印尼36架F-15EX 搶3870億大單 2022/02/11 中時
就在印尼宣佈,將採購法製飆風(Rafale )戰機幾小時後,美同意將出售36架F-15EX。
回應相關新聞
買蘇30可以把F15吃夠夠
蘇-30是1989年老飛機、都卜勒雷達,性能比蘇-35還差....
可以買su35/su30配法國航電
相關新聞
俄將Su-30升級至Su-35,印度會參與,其他使用Su-30的國家是不小的改裝市場。
棄買俄製Su-35! 印尼鎖定美F-15EX、法國飆風戰機 2022/01/03
近日空軍參謀長公開表示,將放棄Su-35,轉而爭取美製F-15EX及法製飆風(Rafale)。
印尼於2018年宣佈向俄購Su-35,原本印尼擬以等值的棕櫚原油、橡膠和咖啡,採「以物易物」方式,向俄國購買11架Su-35戰機,但受到自身預算有限、與俄談判過程漫長,加上印尼憂心,採購Su-35恐違反美國2017年《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導致美方予以制裁,因此「懷著沉重的心情放棄計畫」。
以色列學者:美國執迷於錯誤的對華認知 2022-01-21 中國日報
以色列前外長阿米2022-01-18說,美不應像對待前蘇聯試圖“打敗”中國,美國霸權時代已經結束。
隨著美從阿富汗匆忙混亂撤軍,美國民主“十字軍”不光彩結局。
另外,拜登鼓吹民主峰會也暴露了意識形態的局限性。事實上,美民主已被兩極分化、功能癱瘓和民眾不滿所困擾。美是全球新冠肺炎致死人數之冠,所謂山巔之城已失光彩。
美正遭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過度偉大的自然和不可避免的影響”。修昔底德所說,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的恐懼,使得伯羅奔尼薩斯戰爭不可避免。艾利森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也指出,在過去500年裡,類似情況有16起,其中12個戰爭。
相關新聞
中以領導人互慶建交30週年 中2021年超美成以最大進口國
德新社:中成為阿拉伯世界新夥伴
美日擬建新框架(中國版巴統COCOM出口共黨國家管制統籌委員會1950-1994年)管制對華高技術出口。
習近平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晶片70%的自主生產能力 (另參【圖博館】島中對)
美國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美「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
美媒:美排名第一的公立中學在招生中歧視亞裔
哈佛歧視亞裔生案最高法院採拖延術 (2014年訴訟,最高法院2022-01-24受理)。
美媒:中在向拉美提供美獎學金超美。
《印度教徒報》印中+疫情2021年中印貿易1250億美元(印進口975億)對中依賴激增。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中助馬東鐵施工
泰媒:泰國將通過中老鐵路將農產品運往中國
RCEP是中國和東盟共同進步的新基礎
CNN稱:最近,從俄烏、台海、伊核、到朝鮮問題,中俄這是趁拜登病,要拜登命 (回應:CNN:俺顛倒黑白的本領有沒有嚇到你們?)
俄新社:西方“聯俄抗中”是空想
保加利亞學者Krastev《歐洲的黃昏》:阿拉伯之春以來,美歐輸出民主造成大批難民湧向歐盟。讓許多歐美人懷疑,自由民主還是不是一個好東西。
不為刀俎、即為魚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美對中應掌握主動權(回應:典型的強盜邏輯+做賊心虛。)
700/40歐洲議員僅5.7%聲援立陶宛對抗中國,歐洲議會根本沒在討論。(回應:道義放兩邊利義擺中間。)
CNN:美日海上大秀拳頭,中陸近40軍機逼近台灣,F-35南海降落碰撞航母。
歐亞評論研究結論:中非經濟交往(2001-2018中對非投資410億美元)比美非軍事接觸(2001-2012美向非投資563億而反恐高達9萬億)更有效。
美國政府「中國行動計劃」大挫敗!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 2022-01-21
隨著美中貿易戰、科技戰與新冷戰漸次升溫,美國司法部特設「中國行動計劃」,全面加強調查中國在美國的經濟間諜犯罪活動。去年1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重量級華裔科學家、中研院院士陳剛因為「對能源部隱瞞自身與中國機構的關係、詐領270萬美元研究經費」遭聯邦調查局逮捕,隨後被麻州聯邦檢察官起訴,成為司法部計畫的指標案件。
然而20日,全案以「雷聲大、無雨點」畫下句點,司法部灰頭土臉宣布放棄起訴陳剛(Gang Chen),理由很簡單:缺乏證據。這也是「中國行動計畫」(Chinese Initiative)從2018年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啟動以來的最大挫敗。
其實陳剛案從一開始就頗受質疑,批評者認為「中國行動計劃」的檢察官求功心切,將單純的「申請經費揭露違規」與嚴重的間諜罪或智慧財產權罪行混為一談。連當初逮捕陳剛的前聯邦檢察官雷林(Andrew E. Lelling)後來都坦承司法部做得太過火,在學術界製造恐懼氣氛。
當時25位MIT的現任與前任教師發表聯合聲明指稱:「質疑陳剛對美國的忠誠實在惡劣,而且令我們想起歷史上幾個黑暗時期⋯⋯許多有華裔血統的MIT教師與學生,覺得自己被鎖定,深感恐懼,受到威嚇。」陳剛的女兒凱倫(Karen)為父親設立的GoFundMe網頁,3天就募得40萬美元,後來全部捐給幫助科學家的慈善機構。
「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陳剛之外,第一個被「中國行動計劃」祭旗的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教授、奈米技術專家胡安明,去年9月獲法院判決無罪。胡安明在調查期間被拘留了18個月,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全靠GoFundMe募款支付法律費用。
中國半導體產量加速趕超 2022-01-21 環球時報
“2021年半導體產量猛增33%,將使得中國在2024年的半導體產量或趕上韓國。”《朝鮮日報》19日的報導發出這樣感慨。2021年的中國半導體產能可能已經超越歐日,並在兩年之內趕超全球第二大韓國。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預測,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將從2020年的9%增長到2024年的17.4%,僅次於美韓。
2021年中國半導體積體電路(IC)產量達3594億片,比上年增長33.3%,是上一年16.2%的兩倍多,目標是2025年自給率提高到 70%。2021年,中國宣佈28個額外的工廠建設專案,投資額高達260億美元。
德國《經濟週刊》20日稱,面對美國的制裁,中國在晶片產業上大踩油門。五年前,中國銷售130億美元,占全球3.8%。2020年猛增30.8%至398億美元,全球9%,緊隨歐日之後。
2021年全球晶片銷售總規模為5838億美元,同比增長25.1%。2022年預計增長8.8%,達到601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在2021年建造19座新的晶圓廠,並在2022年再建造10座,有15座是晶圓代工廠,月產能從3萬至22萬片晶圓不等。
ASML艾司摩爾CEO:中國獨立開發頂尖光刻機至少需要10年 2022/01/21 中時
ASML全球市佔率超過60%以上,3大設備出貨地分別是南韓(39%)、台灣(36%)、中國(17%)。
相關新聞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解決晶片卡脖子還有多遠?
林毅夫: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回應
中時這則報導並不完整,原來的報導中,那位CEO加了個但書,認為中國正在傾舉國之力推進晶片製造技術,所以不要把中國造不出光刻機說得太絕對,不要小看了中國人。
土共發展出來現在的光刻機需要10年,問題是10年後科技不會停滯不前早就不知道發展到哪去了。土共永遠在後面追趕!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光刻機是臺灣造的,原來自己也沒有核心技術,永遠是個搞代工的
目前矽片技術2025年左右就會到達極限了, 所以中國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晶片科技(碳納米管晶片)。這種技術不需要光刻機等現代科技。中國現在只是處於半導體臨時過渡期而已, 以中國當今的大量人才和資金, 十四五計畫後(2025年), 中國在半導體技術上超過美歐的機率是很大的。
不需要!張忠謀董說大陸五年趕上臺灣!德國之聲說大陸去年增二十八座晶片廠,占比超過台灣了!
太像!網民狂批美偷學陸055大驅 2022/01/18 中時新聞網 楊幼蘭
美國海軍1月12日公開未來驅逐艦DDG(X)的概念圖後,隨即在社群媒體上引發多數為大陸網民的質疑,說美國抄襲中方055型驅逐艦的設計,圖為解放軍055型2號艦「拉薩」號進行海上演訓的畫面。(中國青年報)
美國經常指控中國,竊取軍事硬體的設計和技術。如今對美國提出類似指控的不是北京,而是許多社群媒體用戶。
據《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17日報導,美國海軍最近公開下一代驅逐艦DDG(X)的構想,引發網上熱議,軍迷紛紛質疑,它是不是以中國的055型飛彈驅逐艦為藍本。連知名軍事作家薩頓(H.I. Sutton)也質疑,「美國海軍是不是從中國055型艦汲取設計靈感?」
相關新聞
055驅逐艦8艘不夠 陸還要更多輾壓老美
回應
美國人二戰後軍事科技上抄襲德國,現在開始抄襲中國。捉賊的喊賊,其來自有沒有什麼奇怪的。
老美江河日下如今也只能搞山寨艦來自娛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其實到了較為先進的效果時,相信都不會或不可能相差太遠,像先進的戰機都大同小異,像美軍的隱形轟炸機,採用飛翼設計,減輕雷達反射,那麼其他國家要研製隱形轟炸機,必然也以飛翼設計,因為這是最佳方案,戰艦亦一樣,效果最好的,大家必然採用,如像朱姆爾特(DDG1000)驅逐艦的奇型怪狀,看似非常科幻,但實質除了隱身效果突出外,其他都一塌糊塗,結果造了三艘就停擺!
2016美對中經濟戰(貿易戰中小勝、科技戰小敗),美先禁台韓售中高階芯片、再逼台積電到美設廠並交出商業機密,試圖重奪半導體霸權。而中從19「863」計畫就未大力重視半導體、直至芯片進口額超過原油、2014才訂出2025芯片自主70%之計畫、但至2021才17%,習近平乃仿「戰機引擎國家隊」(三年解決了軍方「心臟病」故可造出大量三四代戰機、在日台防空識別區「自由航行」讓日台軍機疲於奔命),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芯片的自主生產能力,至於占10%的高階芯片則另謀彎道超車、譬如以石墨希取代矽。 阿里和浙江國資2021/11/17以500億人民幣接手重組紫光。紫光重組2021-12-12北京智路接手,阿里為何出局?(回應:北京智路有國資背景。)
欲做大陸國產CPU第一股 海光信息申請登陸科創板 2022/01/12 旺報
海光本次IPO,5.06億股,擬募資91.48億人民幣,研發新一代處理器。海光CPU一號、二號已商業化,驗證三號,研發四號。
相關新聞
國產龍芯CPU歷史性跨越,打破ARM和英特爾壟斷,
國產CPU的6大品牌,3大路線對比:2018年中興、2019年華為事件之後,國產晶片火爆了起來。至2020年10月份,已有27萬晶片企業。
中科海光7nm Hygon x86 處理器2020年底上市
雖然超微AMD已表明不會將Zen 2或以後的微架構授權給中科海光,但海光已成立超過500人的研發團隊將現有Hygon x86處理器14nm製程移植至7nm,放棄GlobalFoundries改由TSMC或Samsung代工。 中國計劃2020年換掉30%非國產電腦,2021年再換掉50%、2022年換掉最後20%,此外,以本土作業系統取代 Microsoft Windows。
2021年第一季超微桌上型CPU市佔50.8%,超越英特爾的49.2%。不過,英特爾筆記仍佔83.2%。一旦超微完善其7奈米,2022年5奈米的Zen 4架構之後,這與英特爾不可能在2023年之前推出相當製程的產品是一大打擊。
2021年Q3筆電市場排名,聯想連續4個季度奪下冠軍,出貨量1530萬台,年增5%,市佔23%;惠普緊1430萬台,年減5%,市佔21%;戴爾1220萬台,年增50%,市佔18%。
此外,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將提高,帶來的收益將超過百億。不僅如此,我國海洋資源的開採能力也將因此進一步提高。比如旋轉導向鑽井技術。這是用於我國“深海一號”能源站的創新技術,而這種技術一直被各國保密,在之前根本不賣,同樣只能用租。每年的租金高達5萬美元以上,而且整個使用過程禁止參觀,我國直到2020年1月,中石化才完成這方面的技術攻堅。類似的還有運輸天然氣的專用船舶LNG船上的殷瓦鋼技術,這種鋼能夠讓船隻在零下163攝氏度工作,我國在2017年才完成技術攻克,成為為數不多能夠製造LNG船的國家。海洋的科技競爭已經展開,幸運的是,我國的科技已經逐漸趕上,雖然在某些方面依舊薄弱,但是卻有了追趕的底氣。
深海採礦爭奪戰 - 科學人雜誌
深海底部有豐富礦核,藏量堪比陸上礦藏,各國已展開採礦作業,卻也衝擊了深海生態系。科學家正加緊研究步伐,設法減少危害,以防生態浩劫。
深海採礦--維基百科
深海採礦,或深海開採是一種新近的採礦程序,從海床或洋底開採礦物。地點通常選在蘊藏有大片豐富的錳結核或者海底熱泉附近,距離海平面有 1400 公尺到 3700 公尺不等的距離。這些湧泉是形成大量海底硫化物的良好條件,而這些硫化物之中會包含一些有價值的貴金屬,例如銀、金、銅、錳、鈷和鋅。開採所使用的器械,則是利用液壓泵或者使用桶裝方法,將原礦帶到地表以後再加以處理。如同其他現存的採礦程序一般,深海開採具有高度環境污染的爭議性。
讓世界仰望的是中國深海挖礦船,每天租金130萬 2021-2-5
稀土是國家戰略性資源,中國正是因為掌握著大量的稀土資源,才得以在西方強大的科技實力面前殺出一條血路。遺憾的是,日本卻是看得見吃不著,因為他們沒有深海挖礦所需的技術,現在,這項技術卻被我國掌握。
我國已經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深海挖礦船的國家。“鸚鵡螺新紀元”號,全長227米、寬40米、排水量達4萬多噸,大小堪比中型航空母艦。
船上有著完整的配套採礦系統,水下機器人,大型甲板吊車,直升機平臺,還能裝載39000噸礦石。集採礦作業,航行,居住生活服務功能為一體。船上的物資能夠確保該船連續工作5年,最深可在2500米深的深海作業,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深海採礦設備。
它是由迪拜的船東下單,然後交給福建船舶馬尾造船廠來承建,最後再租用給加拿大的鸚鵡螺礦業公司,但是設計確實交給新加坡的設計公司。因此,挖礦船的核心技術和所有權都不歸中國。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建造就毫無技術含量,設計和建造完全是無法分離的兩個領域,許多設計都是全新的嘗試。我國海工裝備80%以上依靠進口,而研發和設計進口更是被歐美等國壟斷。在原材料方面,我國絕大多數抗腐蝕性海洋材料依舊需要大量進口,僅2014年,中國腐蝕材料的成本就達到2萬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3.34%。2018年,我國在抗腐蝕性材料方面整整損失7000億人民幣。
那麼這艘深海挖礦船能給我國帶來怎樣的商業利益呢?首先,租給加拿大一天的費用就達到130萬元,僅靠出租每年就將獲得4.745億元,而且想租都不一定能夠租到。日本就曾經想要插隊,為此甘願付出雙倍的價格,最終卻依舊被我國拒絕。
大陸巨無霸央企 「稀土國家隊」中國稀土集團成軍 2021/12/24 旺報
中國稀土集團2021/12/23在江西贛州掛牌成立,由多家公司組建而成,並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國資委持股31.21%;中鋁集團、五礦集團、贛州稀土集團分別持有20.33%;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研科技集團則分別持有3.9%。有利推動大陸稀土產業加快形成一南一北、南重北輕格局,提高稀土產業市場集中度,實現稀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
據大陸《財經天下》引述機構分析,這可以更好對稀土產能進行統籌,提升行業定價權與控制力,讓近年稀土價格暴漲暴跌的情形成為過去式,對保護資源與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都有戰略意義。
中國稀土學會副祕書長張安文說,這次組建中國稀土集團,是國家頂層設計,也是重要戰略部署,「可以說是這麼多年行業非常期待的」。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金屬生產國,占世界總產量80%以上。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中國稀土集團有望成為稀土礦業界「航母」級公司,擴大稀土定價權、提高稀土話語權是主要任務。也帶動相關稀土概念股如中國稀土、中國鋁業及五礦稀土等大漲。
2021胡潤世界500強發佈,蘋果市值世界第一,台積電市值超騰訊、成亞洲第一(回應:再好的公司華為阿里也經不起美中折騰! 馬雲2020年10月批評中國金融領導「當鋪思維」開罪黨中央 劉鶴親自寫批條給金融監管部門,直接粉碎了螞蟻上市的美夢。) 美國強逼半導體企業提交機密資料,台積電:11月8日前提交.
寧德時代、比亞迪拒絕單為蘋果電池在美建廠(回應:你會到一個會把高管(孟晚舟)以莫須有罪名投入監獄/勒令(台積電)透露客戶的商業秘密的國家設廠嗎?)
印媒09-08:中國App遭禁後裝“新瓶”過去13個月在印獲得1.15億新用戶。
司馬南連發七個視頻炮轟聯想,胡錫進認為,司的質疑反映了很多公眾的共同不滿。在促進共同富裕下,聯想應對待這樣的批評,並加以思考。(回應:民眾更願意接受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但成熟的社會應能容納聯想,否則就等著撕裂社會。)聯想模式比較low? Dell和聯想路線差不多(回應:聯想2021年Q3收入增23%、淨利增65%。)
iPhone為何在中國大賣?蘋果2016與中簽下2750億美元投資協議以擺平監管威脅(回應:說的好像抖音/華為…在美資料放在中,不要雙標. 歐也讓美網路巨頭把資料留歐,且巨額罰款! 2016美對中貿易,華為…中國晶片如能突破則美將完蛋。)
日經新冠復蘇指數,中國位列全球第一。 2021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12.7%. 學者:疫情讓中GDP超美時間提前到2025.
劉鶴主持陸第3代半導體突圍 國產晶片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華為以不受美限制的40奈米成熟製程生產OLED驅動IC晶片 台廠警戒
榮耀50手機7月市場重回全國前三,搭載美國高通驍龍888晶片的Magic 3,8月將沖高端市場. (回應:5g技術的引領者為了生存被迫出4g手機, 令人唏噓! 5g還沒完全鋪開,4g用個2-3年沒問題)
華為2021上半年收入3204億元,淨利潤率9.8%,第二季同比下降38%,手機收入下滑46%.
中反制瑞典禁止華為,中國移動2021年7月5G設備招標,愛立信僅占1.9%,遠低去年。
華為攻6G拚2030年商用。中國6G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中40.3%,美35.2%,日9.9%。
富士康青島晶圓封測廠2021-11-26引進上海微電46台封裝用28nm光刻機。
華為海思晶片國產化:上海微電光刻機2021年底到來!能製造28nm-10nm晶片。
美中加「貿易外交戰」人質孟晚舟2021.09.25搭機返國,2加國公民同步獲釋 (回應:美國佬流氓本性難移!東芝,友達光電,法國阿爾斯通,德國西門子,華為,俄天然氣集團。) 美還要加罰華為,脫離華為的榮耀手機或難免被美制裁。《美國陷阱》作者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總監皮耶魯奇:我沒孟晚舟幸運,我的祖國沒有給我強大支持. 台積電、三星等09-23參加美半導體峰會,以提高供應鏈透明度為由被強硬要求45天內交出商業機密資料。
拜習峰會2021-11-15前夕...拜登簽安全設備法擴大封殺華為和中興等產品!
沃爾瑪中國頻傳出售:4年(2016-2020)關了80家店 2020再掀關店潮。
彭博專欄:劉鶴管晶片 可否妙手回春? 2021/06/18
中國決定任命一位晶片「沙皇」,是北京政府推動半導體產業的最新舉措,不過對於在追趕美台韓過程中的挑戰而言,這未必能藥到病除。
中國2015年設定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70%的需求實現國內採購,但僅從10%到16%,2021前20%可能有難度。
中芯是中國晶片的旗手,但比台積電和三星電子落後六年,何況台積電未來三年將投資1000美元,而三星和英特爾也宣佈大膽計畫以跟上節奏。
自2014年以來,中國已在兩個國家基金投資510億美元,以幫助半導體追趕海外競爭對手,但沒建成卓越的晶片巨頭,包括紫光集團。
紫光是清華大學的附屬企業,目前在燒錢階段,且背負沈重債務。北京試圖推動、督促或強迫中國領先企業採購中芯和紫光,這鼓勵了晶片行業。但是,華為、聯想、阿里巴巴,可能躊躇不前。
相關新聞資料
劉鶴打赢中美貿易戰(2021年第1季出口美國同比增長62.7%) 領軍打晶片戰.
習近平心腹劉鶴據報主理晶片競賽項目 中芯股價大升
中芯2020年財報披露,梁孟松報酬達2881.1萬人民幣,較前一年223.28萬大幅上漲。2020年底,中芯因招聘前臺積電營運長蔣尚義出任副董事長,導致梁請辭。其後,中芯遭美制裁,中芯大力挽留梁。梁說,中芯的28、14、12奈米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奈米也已完成,5和3奈米最關鍵的8大項技術也已有序展開,只待EUV機台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他的短期目標已達成了,可暫時休息。梁曾是台積電研發長,2009年帶走一票工程師投效三星電子任研發副總,後被挖至中芯。蔣回應「台積叛徒說」,他強調,一直遵守原則:不挖角台積電的人,不洩漏台積電機密;且武漢弘芯根本傷害不了台積電,蔣希望不要這麼政治化,我也有追求理想與事業的權利吧
中芯2021第二季收入13.44億美元,環比成長21.8%,同比43.2%;毛利率30.1%,環比7.4%,同比3.6%。
蔣等11-12閃離中芯,ASML EUV拿不到,中國14奈米以下晶片自製卡關,中芯台灣幫沒用,離開不影響中芯營運:中芯第3季成長5.7%,產能利用率仍超100%, 28奈米占比從2季14.5%升至18.2%。
各國力拚半導體自給自足!張忠謀示警:情況失控發展會相當可怕(回應:張:反正就是給我們台積電做好了啦! 中國:你要卡,我就自造,就別想在中國賺錢.)
上海市政府07-14推動3nm以下晶片設計,突破光刻等核心設備
紫光部分美元債價格較低點翻倍 中國造芯雄心提振投資人回收預期
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反成利好 投資人大舉買入
比超級電腦快千萬倍!陸量子計算研究再獲重大進展 2021/10/26 中時
《央視新聞》指出,超導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66比特「祖沖之2號」,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快一千萬倍,比谷歌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高一百萬倍。光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113個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2號」,速度比超級電腦快億億億倍。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指出,下一步希望能夠通過4到5年的努力實現量子糾錯,如此就可以來探索用一些專用的量子電腦或者量子類比機來解決一些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科學問題。
會讓美軍優勢瓦解的量子電腦是什麼?連愛因斯坦都難接受 2021/11/27 中時
美週三以國安為由,將涉及量子運算的中國科技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
量子電腦是根源於1920年出現的量子物理,迥異於古典力學,連愛因斯坦也難以接受。首先,世界不是「粒子」組成,而是「機率波」,波動的大小,是代表電子在這裡可能出現的機率。另外,量子「纏結現象」的「超距幽靈作用」測量其中一粒子時,必會影響另一粒子,。
量子物理的應用,就包括量子電腦,不是傳統位元,可以同時有0和1,所以位元可以進行多工處理,計算能力乃以指數性爆炸成長。
政論節目《關鍵時刻》認為,如果中國成功發展量子電腦,不但可以偵測到美國的匿蹤戰機,美國軍事優勢可能完全瓦解。
回應
關鍵時刻講的話有參考價值嗎?
陸水域船舶90%從追蹤系統消失 全球供應鏈頭好痛
據CNN新聞網2021/11/24日報導,分析家說,隨著中方準備落實世上最嚴格的「數據安全法」和「個人資訊保護法」,接近10月底時,他們開始注意到航運量下降。而通常航運數據公司靠自動識別系統(AIS),都能追蹤世界各地的船隻。
這系統能讓船舶透過高頻無線電波,向沿岸的管理站發送如位置、速度,航線和船名等資訊。要是船舶在管理站的電波傳遞範圍外,仍能通過衛星交換信息。然而,據線上全球船舶數據供應商「船舶價值」 提供的數據顯示,近3星期來,從中國發出訊號的船隻大減了近90%。
而在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裡,中國就佔了6個,隨著耶誕節逼近,各地對商品需求快速回升,貨櫃堆積如山的港口都在拚命設法消化,而供應鏈也十分緊張。
回應
AIS是給水域管理者使用的,本來就不是一定要交給私人的資料,一般公司同樣也無法得知美國內河航運(美國陸軍工兵監管)的狀況。
見不得中國好?德國欲對中國驅逐艦“心臟”下狠手 2021-11-08 環球網
近日多家德媒稱,德國MTU公司長期向中國海軍主力艦提供柴油發動機,並反復暗示“明知產品會被用於中國軍備的情況下,德國廠商是否可以無需特別許可繼續向中國出口”?
該報導稱,直到2020年,MTU公司一直通過“軍民兩用”許可證為中國海軍052D型驅逐艦供應柴油發動機。截至今年9月已有20艘入列服役,且至少還有5艘正在製造。該艦在高速航行時使用兩台中國國產的燃氣輪機,低速航行則使用兩台MTU。此外,056型輕護已有70多艘,使用兩台法國SEMT Pielstick授權中國生產的PA6型柴油發動機,是德國MAN的子公司。
問題是,在MTU強調,該公司始終遵守出口管制規定,並且已經徹底結束為039型中國常規潛艇供應柴油機的合作。從未和中國國防部或者中國軍方直接簽訂過合同,暗示具體協定都是由MTU的合作夥伴或者授權經銷商簽署。軍民兩用產品,並不需要特別的出口許可。
德媒也引用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專家魏澤曼的話稱,軍民兩用物資的出口屬於當前法規的“灰色地帶”,“在明知產品會被用於中國軍備的情況下,廠商是否依然可以無需特別許可繼續向中國出口?” “綠色和平”組織的裁軍事務專家盧爾茨更是激進地表示,德國當前的出口管制法規“顯然是為出口軍火而制訂的”,新一屆德國政府必須轉變這種做法。
據老司機瞭解,中國海軍早年的確曾大量引進MTU柴油發動機,但隨著國內相關技術的不斷突破,國產已經批量裝備並不斷走向海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7年中國製造的柴油發動機成為俄羅斯21631型“暴徒-M”輕型導彈護衛艦的“心臟”。該艦前5艘均採用德國MTU的16V4000M90,烏克蘭危機後,俄遭受西方制裁,俄方不得不引入河柴重工的CHD622V20。此外,俄6艘21980型“白嘴鴉雛”級快艇裝備的也是河柴TBD620V12。濰柴動力生產的國產柴油機贏得外軍客戶並開啟進軍北美征程。
相關新聞
不只是柴油發動機,現在我們連燃氣輪機,也可以返銷俄羅斯了
回應
89六四後美不再出售LM2500燃氣輪機給中國,之前只出售了兩台。中從烏引進UGT25000。但問題較多、可靠性差。中國改良後,有了自己的燃氣輪機GT25000。
如果MTU不賣給中國,中國就會仿製改良成中國型號柴油發動機。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11-08/doc-iktzscyy4300759.shtml
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離開後才發現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美國Supply Chain Dive網站2021-10-14:經過多年“中國製造”後,供應鏈正考慮替代選項 在美國,“中國製造”標籤無處不在。但成本上升、貿易戰、疫情等風險,促使一些企業重新思考他們與供應商和中國的關係。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我們意識到已將太多力量用在一個國家。”但美國供應鏈的變化,並非是要大規模離開中國,只是多元化。隨著疫情持續蔓延,沒有任何採購目的地能獨善其身。來自中國的單一採購並非唯一風險。
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後,許多企業把視線投向越南,一些企業還在孟加拉、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尋找供應商。但東南亞許多國家缺乏發達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及港口,這會導致延遲交貨時間和其他風險。有些企業考慮回流美國,卻很難逆轉30多年來一直將製造外包、“離岸”到新興市場的趨勢。
那道路又重新回到中國?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通過在越南增加供應商,SIG的一些成員自認實現了多樣化。到頭來他們卻發現,越南供應商與中國供應商都在同一地方購買原材料和零部件,“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中國不僅擁有眾多製造中心,還擁有豐富的原材料、充沛的勞動力和強大的港口基礎設施。全球企業已(與中國)建立了只要中斷就會造成損失的供應關係。此外,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和消費群體,國際企業都希望與中國做生意。去年,中國的電商銷售總額高達2.4萬億美元,顯然令美國7920億美元的線上銷售總額相形見絀。
相關新聞
中國限電(+美國量化寬鬆+疫情下全球供應鏈嚴重受阻+能源食品及眾多大宗商品價格急升)將成全球停滯性通膨引爆點。
習2021-09-21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回應:限電背後原因: 第一:不想用資源換廢紙(美元) 第二:不希望工廠低價傾銷 第三:推高美國的通脹 第四:尋求定價權。)
CNN:美收緊陸生簽證 反幫助中國實現人才歸國目標 2021/08/08 中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說,美國情報部門多年來一直警告稱,「中國正在利用學生間諜竊取美國機密」。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同樣執著於這一話題,聲稱招收留學生是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一部分,即利用平民來增強軍事實力。
2020年5月,美國白宮發佈公告,禁止「與中國軍方有關」,持F簽(學生簽證)和J簽(訪問學者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入境美國,但並不包括本科生。此舉影響了大約3000名在美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簽證。在這項政策公佈4個月後,美國國務院聲稱已撤銷1000多中國學生、學者簽證。
受到此一政策影響的丹尼斯.胡(Dennis Hu)表示,「我認為這是一種基於國籍的歧視政策」,他已經在波士頓讀了數年大學,但卻因突如其來的簽證限制無法返美。著有《中國千禧一代》的美國記者埃里克.菲什(Eric Fish)同樣認為,川普的政策過於武斷和「一刀切」,很多受到影響的中國大學本身與軍方並無聯絡,擁有數千名大陸學生的民辦大學,其中絕大多數學生也與軍方無關。
目前在美國有超過37萬的中國留學生。美國專家認為,川普時代的政策不僅讓美國大學失去了中國學生,還可能對美國自身研究造成不利影響。據統計,美國有16%的理工科研究生是中國人。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智庫馬可波羅(Macro Polo)表示,約1/3的頂尖人工智慧研究人員是在中國獲得的本科學位,但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在美國學習、工作和生活。
CNN認為,「最優秀的大學吸引著頂尖人才,在開放和國際化的基礎上,才是美國最大的力量來源之一」,一旦美國失去了學術優勢,那麼就會導致國際上的人才流向中國,而這正是中國多年來一直試圖實現的目標。
儘管遭到多方反對,但拜登政府至今仍未扭轉這項政策。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近期提出了一項法案,要求限制所有就讀理工科的中國本科生和研究生,他聲稱這將「確保美國免受中國間諜活動的影響」。
據了解,今年7月美國副務卿雪蔓前往中國訪問時,中方遞交二份糾錯清單當中,就重點要求美國取消對大陸留生的簽證限制。
回應
早該做了,現在才做太慢了,這些人回過頭來和美國競爭,對美是「飼老鼠咬布袋」。
每年從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和物理系研究所畢業的學生有幾個是美國本土學生? 所以你不算是美國人養的老鼠?
哈哈!美國怕成這樣子 心中已經認輸了
陸磁浮列車技術引德媒眼紅 德政黨互批要為落後中國負責 2021/07/30 中時
中國大陸最新磁浮列車在青島下線試行後,其先進技術性能受德媒追捧,還引爆德國朝野政黨相互攻訐。
回應
中國抄襲仿造還可以,但共産黨專制獨裁禁錮人民心靈無法創新,這是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多是歐美民主國家….
誰發明的紙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只要做得比原創者要好,創新就在裡面, 而且諾貝爾本就是西方的….
百年前德國大學每年理工畢業人數世界第一,二戰後美國最多,今年中國約500萬人、佔世界半數!聯合國2018年專利申請,中1,542,002件,美597,141件,歐洲174,397件.
V2火箭是德國人發明的,後來呢?美國抄襲仿造
可憐的美國,拜登還在規劃高鐵項目,基建撥款仍然在國會噴口水。
諾獎得主指中國「霸凌科學界」 中駐美使館:無理指責 2021-07-30 德國之聲
聲明稱,4月26日會議疑遭網路攻擊,無論是否與中國大使館有關,我們都十分不滿中國政府試圖審查和霸凌科學界,企圖阻止兩位獲獎者(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及台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發言。
回應
諾貝爾和平獎就是政治獎!
美國還霸凌及強佔全世界各行各業!
德國之聲跟台灣三民自都是製造假新聞的基地組織,呵呵!
又失敗 美極音速飛彈試射結果令人失望 2021/07/30 中時
美國空軍28日再度試射AGM-183A「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原型,發動機無法點火, AGM-183A於4月首射,飛彈無法投出。
回應
最大問題在美國理工人才缺乏!
老美的工業製造能力已經無法撐起一個強國。
要不要派CIA去中國偷技術?
美國防部招標無人機挨轟:性能差還比中國貴8到14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內政部今年1月向拜登新政府提交的備忘錄中強調,由國防部招標、旨在替代中國產品的藍色無人機(Blue sUAVS)專案均價2100美元,相比中國產品貴了8到14倍;且由於設計問題,無法滿足內政部需求。如果只能使用五角大廈提供的產品,將導致美國內政部的態勢感知能力下降95%。
內政部擁有美國政府中規模最大的一支民用無人機機隊,廣泛用於山火、洪水預警與救災,野生動物、自然資源勘察與保護等工作。但是川普總統任上以國安為由,禁止中國無人機,內政部停飛了幾乎全部810架無人機,其中至少15%為大疆產品。此後,得到豁免,但不能從事監測野生動物等任務。內政部警告說,當前的狀態已幾乎不可能有效開展法律賦予的關鍵本職工作,比如為大片公共土地進行測量、保育等。
令美國尷尬的是,政府後來發現,藍色無人機的產品中至少4款的電路板等大量零件均產自中國。這份備忘錄反映出,美國在民用小型無人機領域,試圖擺脫中國技術的嘗試面臨重重困境。
不過,拜登政府仍未撤銷川普時期發佈的禁飛令,亦未將大疆公司移出實體清單。美國會也提出《美國安全無人機法案》,將要求政府從2023年起5年內禁止購買由中國生產或組裝的無人機。
回應
問題在於,對中斷供美台的半導體零組件后,大疆只能像華爲那樣一落千丈。
是台美高度依賴中國技術!5G半導體是華為設計,台積電按線路圖代工生產晶片!沒有華為5G通信技術,台積電沒晶片可代工!
相關新聞
華為以不受美限制的40奈米成熟製程生產OLED驅動IC晶片 台廠警戒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瑞典禁華為,愛立信二季度在華銷售額銳減六成.
至2020年底,中國線民達9.89億,5G超1.6億,全球占比89%。5G基站已建91.6萬個,占全球70%。
全球晶片荒創造中國新機遇,壓迫聯發科的中低階生存空間!
2021第2季小米擠下蘋果 躍手機全球二哥:三星市占19%、小米17%、蘋果14%、OPPO和Vivo都為10%。
劉鶴打赢中美貿易戰(2021年第1季出口美國同比增長62.7%) 領軍打晶片戰,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拜登為何犧牲波音與空客達成和解 或為遏制中國航空 2021-06-23
美媒《福布斯》報導,美歐近日宣佈,在未來5年之內,雙方將擱置對波音和空客徵收總價值高達115億美元的關稅。原因是為了應對中國在航空工業領域的不斷崛起。
雖然預計C919短期內還無法與空客和波音競爭,但幾乎可以肯定是該機會擁有一個龐大的內部客戶群,即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中國。
波音表示,如果中國不恢復購買波音飛機,波音將無法生產737MAX,從2012年到2018年,中國是波音的最大採購國。
回應
中俄在C929大飛機合作方面一定要放下分岐合力突破歐美的封鎖!
美國不放棄打壓我們的高科技產業,我們就捏死波音!
相關新聞
瑞典法院2021-06-22維持華為5G禁令,瑞典法院2021-06-22維持華為5G禁令,瑞典電信巨頭愛立信警告可能遭中國報復。
參加國際太空站遭拒被迫自建 陸晶片業或複製相同路徑
陸國產晶片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劉鶴主持陸第3代半導體突圍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陸國產晶片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2021/06/22 中時
高階半導體晶片在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的重要商品,現在更成為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的關鍵項目。由於美方的技術出口限制,高階製程的晶片與設備都禁止向大陸出口,但中階晶片也因疫情而出現短缺現象。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資訊研究所所長溫曉君表示,大陸將不再一味追求高階製程,將採用退回策略,用成熟工藝滿足一般性晶片的需要,以28奈米奈米晶片為國產新起點,爭取在明年實現14奈米量產。
溫表示,14奈米製程及以上能夠滿足目前70%半導體需要,中端的5G晶片也都採用12奈米工藝。28奈米晶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10奈米以下則非常尖端,行業玩家只剩下金字塔尖的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居中的14奈米顯然成為了中堅力量,成為絕大多數中高端晶片的主要製程。2019年上半年半導體市場約2000億美元,其中,65%採用14奈米,25%採用10-12奈米,僅10%採用7奈米。
溫坦言,中國想要後發趕超則需要有足夠的決心,集聚資本、技術、人才、市場4大要素合力,才可能實現成功的趕超發展。他表示,隨著5G和AIoT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安防物聯網等領域各項產品日趨豐富,晶片也逐漸專注於針對特殊場景的優化,專用晶片即將迎來百花齊放的大爆發時代,也將讓14奈米製程的晶片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
相關新聞
劉鶴主持陸第3代半導體突圍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天宮啟動新興太空語言 外國太空人加緊學中文 2021/06/23 中時
全世界所有的天文與太空科學愛好者,對於各種太空科學影片中的受訪者使用英文與俄文受訪已相當習慣。不過自從中國啟用了太空站之後,國際太空站也可能在數年之後退役,有關太空科學的國際媒體與網路論壇正在議論紛紛,許多國家的太空人除了原先的英文與俄文之外,早已開始加碼學習中文,否則上了中國太空站會連操作界面與作業手冊都看不懂,也不見得能跟中國太空人溝通。這些有關全球太空人學中文的現象,讓許多大陸與海外華人忍不住感到自豪與驕傲。
國際太空站因老化與經費問題,大約會在2028年至2030年之間除役,屆時可能只有中國太空站在軌道上工作,而且中國人也歡迎其他國家參與中國太空站的運作與研究工作,目前已知會有17個國家的太空人陸續登上中國的天宮太空站,美國不在其中,這是因為美國國會於2011年立法禁止NASA與中國進行合作,目前的政治情勢顯然也不會在兩國的太空合作上有什麼改變。
根據美國國務院一份外語學習量表顯示,使用英文者學習中文的難度屬於最難的第5級,比列為4級的俄文更難,與阿拉伯文、日文、韓文同等級。對一些通曉數種語言的西方國家太空人來說,這很可能是他們這輩子首次學習象形文字,可以想見對歐洲國家太空人造成的何種文化衝擊。
眾所周知,在國際民航界為防範因語言障礙而發生事故,在美國的強勢作為下,國際民航組織(ICAO)建議使用英語作為飛航人員溝的統一用語。現行國際太空站上,美俄兩國太空人都會學習彼此語言,其他國家太空人則會其中至少一種語言,但使用較多的還是英語,俄語則做為輔助使用。
中國太空人首次進入自建在軌太空站 改變美俄主導太空格局 2021/06/17 中時
《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太空人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後續,太空人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紐時:天宮太空站延伸地緣政治對抗 中俄將聯手與美競爭 2021/06/18 中時
中國首度將3名太空人送進自建太空站後,成為全球3個太空強國之一。未來俄羅斯可能於2024年退出國際太空站,在與中國合作的太空計劃持續推動下,地緣政治格局將拓展至太空,形成俄中合作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抗的兩大陣營,太空競爭將進入一個更為激烈的全新時代。
美俄中太空爭霸 下一個主戰場在月球 2021/06/19 中時
在廣受矚目的中國太空站正式啟用後,中國的天宮太空站將逐漸趕上美國主導的國際太空站。下一個可以預見的戰場將會是在美國的阿提米絲登月計畫(Artemis)與俄中合作的月球科研站。
美政治傾向比較明顯,甚稱它「月球小北約」,其他參加的國家政治傾向就少得多,歐洲太空總署對月球科研站有2個主要構想:建立月球村、以月球材料加3D列印技術建月球基地。中國計劃在2024年起發射嫦娥6、7、8號探測器,先在月球背面的南極採集樣本運回地球,再進行月球資源探索,接著進行3D列印技術測試。俄則從今年10月起5年內發射月球-25、26、27、28號共4航次探測飛船進行各項研究,建立月球軌道站與測試飛行器。預計在2026~2030年以機器人建設完全自動化的月球科研站,以迎接太空人進駐。
美俄中很清楚意識到合作開發太空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政治因素卻是主要障礙。美對俄有國防安全的疑慮,其國會也立法禁止NASA與中國合作。
相關新聞
馬克洪強調 G7非敵視中國俱樂部
美英加日想對華強硬 德法意“踩刹車”
美俄首腦峰會前 北約盟國反對在歐洲部署陸基核導彈
北約秘書長稱沒有與中國進行“新冷戰”
韓國:只部分參與了G7公報 不針對特定國家
王義桅:美國忽悠盟友的能力不可小覷
日澳:反對中國“經濟脅迫”
G7反對中國“脅迫外交”何等的虛偽、無恥和雙標!
BBC:G7重要嗎?峰會在履行新冠疫苗和氣候變化承諾令人失望,而在英國脫歐和中國問題上分歧重重!
美俄領導人峰會後十六日發表「戰略穩定」聯合聲明 強調降低戰爭衝突風險
烏總統:西方若不幫 烏克蘭將被迫發展出歐洲最強軍隊(回應:喜劇演員總統的年度最佳冷笑話)
人民幣升值後,美國開始通脹,白宮終於坐不住了!2021-06-03
由於疫情影響,全世界只有中美經濟運行基本正常,美國靠的是無限印鈔,中國是良好的疫情防控。但是現在,美國也有點扛不住了!
美聯儲一年之內印了10萬億美元,再加上人民幣升值(5月27日升破6.37創三年新高),導致中賣美商品價格大漲, 4月CPI物價指數4.2%,接下來兩個月,可能會漲到6%。一個美國人說:飛機票漲了9.6%、油價漲了11%、電器漲了15%、二手車漲了21%、玉米漲了44%、牛肉漲了100%。收入沒增加,再加疫情對就業的影響,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被激化,就連特朗普都趁機叫囂著8月份要重返白宮。
之前幾個月,美國一直不想和我們談經貿協議,但在5月12號和6月3日接連通話,並傳達出雙方已經恢復了正常經貿溝通的消息。
……..
原本美國的算盤打得很好,讓印度和東南亞逐漸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美國的整體佈局。
回應
不宜將匯率升值作為應對通脹的政策選項。
我們已是世界工廠,剛好疫情,加上美元氾濫,所以是升值的機會。要讓通脹回到多印貨幣的國家去,沒道理讓14億中國人去承受。
拜登G7峰會踢鐵板 要盟友聯手抗陸太敏感斷網 2021/06/13 中時
拜登此趟歐洲行的最主要目標就是向西方盟友展示「美國回來了」,不過現實世界總是有些複雜,今年沒了川普,但是白宮以為能說服G7其他盟友硬吞拜登的所有政策立場,似乎是有點太過自信了。
7國領袖達成共識,支持「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的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縮小開發中國家40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缺口,對抗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
不過拜登12日試圖說服盟友簽署共同聲明,直接對新疆強迫勞動問題批評北京,歐盟傾向中國合作,會議上的分歧更一度因為太過敏感而中斷會議室對外的所有網路連線。
法國總統馬克宏上周就率先警告華府,歐洲不會跟隨拜登希望回到冷戰思維,歐洲將保持獨立。
拜登拉攏G7盟友對抗覺醒巨龍 德媒:中國和7個小矮人 2021/06/13 中時
《德國之聲》評論文章《中國與七個小矮人》說,美國總統拜登希望通過一個全新的自由國家網路來束縛中國這個覺醒的巨人,拜登相信,在抗擊疫情期間,美國以及自由世界應該能提供的還是比獨裁的中國國家主席更好。習近平的看法則完全相反,自由國家的「混亂」正在以近乎科學的方式表明中國制度的優越性。
相關新聞
防北京當局竊聽!G7開會討論中國 會議室全面斷網 - 自由財經
三年後 美FBI探員在法庭承認誣陷華裔教授是中國間諜 2021-06-16
拜登:發起民主版「一帶一路」 抗衡大陸
德媒:B3W無具體計劃比中國差遠了
回應
哈 驚訝!美國竟公然剽竊大陸一帶一路
唱衰了幾年,發現唱不衰,趕緊拿香跟拜。
中國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美國除了印鈔票外, 還會三小!
阿共仔跟世界各國的貿易緊密依存,比美國能給多的多,美國的造價和工時都要中國的幾倍!
美國「一帶一路」肯定失敗。1. 「一帶一路」要花大錢投資給窮國搞基建。美國十分吝啬,一毛不拔。2. 美國的基礎建設破爛落後,拜登3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是要為美國,無力幫窮國搞基建。
美國版的只能叫「西方白人一炸一路」。
防北京竊聽? 美國自己幹過很多竊聽,所以比較神經質。
G7各國被美國竊聽,美國仍當歐盟成員國是早期的儍瓜?
人民幣升值後,美國開始通脹,白宮終於坐不住了!2021-06-03
由於疫情影響,全世界只有中美經濟運行基本正常,美國靠的是無限印鈔,中國是良好的疫情防控。但是現在,美國也有點扛不住了!
美聯儲一年之內印了10萬億美元,再加上人民幣升值(5月27日升破6.37創三年新高),導致中賣美商品價格大漲, 4月CPI物價指數4.2%,接下來兩個月,可能會漲到6%。一個美國人說:飛機票漲了9.6%、油價漲了11%、電器漲了15%、二手車漲了21%、玉米漲了44%、牛肉漲了100%。收入沒增加,再加疫情對就業的影響,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被激化,就連特朗普都趁機叫囂著8月份要重返白宮。
之前幾個月,美國一直不想和我們談經貿協議,但在5月12號和6月3日接連通話,並傳達出雙方已經恢復了正常經貿溝通的消息。
可是,美國應該如何應對物價上漲呢?
第一:馬上停止無限印鈔,那也就意味著拜登的經濟復蘇法案和基建法案成了一紙空文!
第二:提前加息,會導致美國國內消費銳減,經濟增速放緩,甚至美股暴跌,美元霸權恐怕動搖。
第三:美國主動給中國商品減稅,國內沒准會給你扣一個通共、臥底的帽子。中國也不是傻子,現在疫情大流行,只有我們能火力全開,變成了妥妥的賣方市場,美國是不是也要把對我們的科技封鎖撤銷一下以示誠意啊?
所以美國現在也很為難。明擺著只有中能救美,但是美又不想讓苦心經營的戰略在頃刻間灰飛煙滅,所以就給中國加壓,漲鐵礦、糧食、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給伊朗和俄羅斯鬆綁,讓歐盟凍結《中歐投資協定》。
美國的想像雖然很美好,但一方面,美國近些年印鈔過於瘋狂,盤子太大,我們也托不住了。另一方面,我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進入了最末期,不可能再像十年前那樣隨意擴大產能,對沖掉美國的通貨膨脹。而且,現在我們也不想再去救美國了!世界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永遠回不去了。
原本美國的算盤打得很好,讓印度和東南亞逐漸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美國的整體佈局。
回應
不宜將匯率升值作為應對通脹的政策選項。
我們已是世界工廠,剛好疫情,加上美元氾濫,所以是升值的機會。要讓通脹回到多印貨幣的國家去,沒道理讓14億中國人去承受。
相關新聞
螞蟻消費金融公司2021-06-03獲銀保監會批開業
替谷歌、亞馬遜數位服務稅出頭,美國2021-06-02宣佈對6國21億美元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陸哪些高科技超越美?美國防官員語驚四座 2019/10/31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防部創新實驗小組主任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星期二在一場有關管控對大陸技術轉讓研討會上說,中國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已經在領先了。
他舉例說,在高超音速領域,美國扮演追趕的角色;在人工智慧領域與人臉識別方面,大陸已經領先;在量子科技方面,大陸在2016年發射了第一個自製的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而在5G,看華為動作就知道;基因工程方面,美中沒有資料共用,但美國們使用大陸的基因測序設備,他們因此擁有更多美國人口的基因測序資料;在太空領域,大陸去年發射的衛星比美國更多。
布朗警告說,除了高超音速之外,其他幾個都是軍民兩用的領域。想像一下,如果中國大陸上述幾個關鍵領域制訂標準,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布朗不久前接受《華爾街日報》的訪問時列出一份大陸高科技領先美國的具體清單,其中包括5G、 移動通訊、加密貨幣、電子商務、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人臉識別、基因資料、高鐵、高超音速、無人機、移動通訊設備製造、量子通訊、太陽能、釷反應堆以及風能。他說,這還不是全部的名單。
布朗說,未來美中競爭的根本就是科技的競爭。中國2015年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上述幾個領域都在這個計畫內。
布朗認為,美國第一,加強監管以限制大陸獲得美國的技術,此外也要把美國的大陸理工科留學生設法留在美國。他指出,大陸學科技的學生數量是美國的10倍,美國大學裡25%的理工科學生來自大陸。第二,美國應該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擴大科技教育。
去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對新興技術採取新的管控措施,但是到目前為止,政府內部尚未對管控範圍達成共識。
相關新聞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陸30馬赫風洞JF-22飆車 高超音速競賽領先西方數十年
7家陸超級電腦遭美封殺,拜登出殺手鐧原因曝光,能否卡死中國騰飛夢
回應
美國在2015年禁止英特爾向中國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出口晶片。中國當局之後投放更多資源,令研究繼續推進,2016年用中國自行設計的晶片,組建當時是全球最高效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
關鍵原料不只稀土 美官方:陸仍控制22種戰略金屬礦產 2021/05/07 中時
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月公佈的耗資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立法計劃中,撥出150億美元用於稀土元素分離、電動車等多個項目,以應對在高科技、國防、清潔能源等領域對稀有金屬需求的急劇攀升。美及其盟國也都相繼制定相關關鍵礦產戰略清單,稀土僅為所列35種關鍵礦產資源中的一種,至少還有22種至關重要的礦產處在中國主導的風險之中,其中有12種關鍵礦產的最大供應國是中國,另有10種礦產或是被中國壟斷、或是中國為這些礦產的最大生產國。相比之下,美國明顯占主導地位的關鍵資源僅有1種。
例如,電動汽車電池86%的陽極在中國生產,而100%的天然石墨陽極在中國製造。電池中極重要的銫金屬過去都從加拿大進口,但2019年中國從美國手上以1.3億美元收購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銫礦,銫是極稀缺的礦產,世界上僅有3座礦區,世界上最大的貴金屬交易商金拓(Kitco)曾指出,中國在此之前已經收購了2個。
中國壟斷非稀土礦產還包括美國需要的91%的砷金屬、81%的軋鋯、69%的銻,另外全球70%的鉍與97%的鎵也被中國控制。世界上最大的鈷生產國剛果,其鈷礦基本為中國所主導,根據對電池化學和氣候政策演變的推測,未來對鈷的需求可能會比目前的需求高出6到30倍之多。
回應
美帝就怕汙染了自家土地,一邊汙染中國一邊又罵中國壟斷
老美壟斷半導體關鍵製程設備而且實際拿來當武器侵害他國,我做可以你做就不行, 這就是雙標!
天和號核心艙2021-04-29發射成功 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全面展開
空間站建造兩個階段各規劃6次飛行任務
2021年9月和10月,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將有3名太空人駐留6個月。2022年底成建造,壽命不小於十年,通過更換還可以延長。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1-04-29/doc-ikmyaawc2500984.shtml
中國空間站和比國際空間站 --知乎
國際空間站建造費用爆增,20年來總費用超過了20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的運營費用已經極高,例如國際空間站常年保持6人在軌生存,半年左右進行輪換。目前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是唯一運載工具,一張船票就需要8100萬美元!每年單美國就需要花費15億美,足夠中國完成嫦娥探月工程。
因而,選擇建立一個第三代空間站已經足夠完成絕大部分任務目標。長期保持3人在軌運行,用現有的長5(重型建設工作)、長7(天舟貨運飛船)和長2F(神舟載人飛船)火箭即可支撐,性價比顯然要高很多。
實際上,天宮空間站方案也很靈活。在運行中,天宮空間站將同一個光學艙段共軌飛行,在很多指標上都接近甚至超過哈伯太空望遠鏡,視場角是哈勃的300多倍。這種方案減少了對望遠鏡的干擾,同時如果望遠鏡出類似哈勃曾經的品質問題時,也方便維護升級。同時,核心艙還保有備用對介面等,如有需要可以將天宮空間站進一步升級成更大版本。
這些設計理念是非常先進實用的。我國航太依然處在追趕階段,有太多地方需要花錢,即便再怎麼多快好省也要避免航太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天宮空間站保持一個超高性價比建設和運營方案,對於我國是最優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utpHu3mXU
相關新聞
國際太空站壽命延長至2024年
不和美國玩 俄羅斯將於2025年退出國際太空站
中俄聯手挑戰美太空霸權 將共建太空站月球科研站
美國出口阿聯酋F35附帶苛刻條件:禁止再買他國武器
美媒福布斯2021-04-23報導,美國向阿聯酋出售F-35的情況似乎有所好轉。然而,很可能需要滿足一些重要的先決條件,保證,飛機或其任何部件轉讓給第三國,永遠不會駐紮在第三國,進行遠征作戰行動,只會參加和平時期的與友好國家進行的軍事演習。
美國盟友、北約成員土耳其在2019年接收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後,被美國踢出了F-35項目。阿聯酋已購俄鎧甲-S1防空導彈系統,阿聯酋此前購買了中國翼龍2無人機。
回應
這等於剝奪了阿聯酋的國防,這等於是按美國的意思安排自己的國防。
連續畫餅失敗後,富士康將在美投資縮水80%以上 2021-04-21 觀察者網
赴威斯康辛州建百億液晶面板廠、誓言創造1.3萬就業崗位......富士康在特朗普執政時期不斷給美國畫餅,試圖換來當地數十億美元的天價減稅優惠。然而3年多時間過去,美國最高層已發生政黨輪替,郭台銘這項早已陷入窘境的投資計畫也隨即宣佈大幅縮水八成以上。
回應
當年就說了:一、美國基建不行、政策不行,這將導致連廠房都建起來;二、同時美國工人結構也不適合,富士康是需要大量工程、技工和普工的公司,而美國教育卻已沒這一塊;三、美國的供應鏈不行,IT製造需要大量的零配件,甚至是大量快速特製零件,在製造業空心化的美國,難!
這個項目就是美國重建工業體系的縮影,吹的時候震天響,真正實施一地雞毛,不是我烏鴉嘴,台積電那個項目也會是這樣。
活久見:美軍偵察機都用上北斗導航系統了 2020-03-09 環球時報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導,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透露,美軍U-2偵察機已將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備用系統,供飛機在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失靈時使用。
相關新聞
"去中國化"計畫失敗?美空軍打臉川普 偵察機安裝"北斗系統" 預防GPS失靈!2020-03-21王志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1L80We2C0
戰狼怒了 美封殺7家超級電腦企業 陸矢言報復 2021/04/09 中時
9日,美國商務部以「破壞軍事現代化的努力」為由,宣佈將7家中國大陸的超級電腦企業,列入「從事與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相悖活動的企業清單」之中;對此,陸外交部表示,儘管美國極力封鎖大陸超級電腦的技術,但大陸超級電腦卻逆境求生,憑著自主創新躍居全球龍頭寶座。美國的打壓無法阻止大陸科技的研發與進步,只會讓大陸更堅定自主創新的決定與意志。陸方會採取必要措施,來維護大陸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炒作台積電為大陸造高超音速導彈晶片 台當局慌了 2021/04/09 觀察者網
美媒《華盛頓郵報》曾發文炒作,稱天津飛騰使用美國軟體設計晶片,説明中國軍方研發高超聲速導彈,並稱這些晶片是由中國臺灣的台積電代工。
台當局經濟部8日緊急回應稱,台積電很早以前就管控晶片出口物件,目前涉事兩家廠商都符合島內及國際規定。
回應
一看就是假消息,此晶片為28納米,包括北斗使用的,全部為國產。
笑死我了,DF17需要美國晶片技術支援?美國白癡自己沒有本事造就撒謊胡扯。
美國一直努力禁止世界各國賣最新技術機台和晶片給大陸,而美國也一直享受使用最高技術機台生產的晶片,結果世界前百大超級電腦,美國卻輸給了大陸。到底是美國研發人員智商不足以發揮最新科技效能呢,還是大陸研發人員智商太高將較低技術發揮到超越極限?
過去對中國的管制是鬆散的,中國很容易混過去。
你是不知道嗎,中國超算整個已經體系化的實現完全自主了
英特爾重返代工重創台積電股價 11:05
英特爾2021/03/24宣布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座晶圓廠,並設立代工服務部門,衝擊台積電今天股價重挫新台幣18元。除英特爾外,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預期亞利桑那州將成為一個半導體產業聚落。
相關新聞
英特爾CEO專訪:太多芯片在亞洲製造讓人「不甚滿意」 - BBC
英特爾CPU大單恐落空,台積電後市怎看? 2021-01-25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上週表示,直到 2023年多數產品依然會在自家生產。英特爾近年危機頻傳,不僅錯估市場需求,面臨14奈米產能不足,且10、7 奈米量產時程也相繼延宕。
晶片一路缺估到2023年 2021.02.08 中時摘要
1.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半導體需求成長幅度大於產能增加幅度的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恐延續到2023年。
2.由需求面來看,產能供不應求導因於去年到今年有三大趨勢同時發生,第一是4G加速轉向5G,5G手機矽含量與4G手機相較增加35%。第二是疫情引爆在家工作風潮,改變了生活習慣,帶動筆電出貨大幅成長。第三是去年第四季車用電子觸底反轉,導致現在車用晶片嚴重缺貨。
晶片缺貨引發各國對半導體生產積極投資,恐將導致未來市場崩跌 2021-03-28
為了擺脫東亞掌握全球80%晶片產能,各國政府開始用各項大規模補助計畫,美歐日本準備斥資數百億美元,中國2019年成立2019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基金,可能引發生產過剩造成市場崩盤的問題。
回應
5納米晶片除了高性能手機使用外用途真的不多,電腦CPU,14納米甚至28納米晶片基本上都可以滿足。
我們搞晶片,就像當年搞兩彈一星,必須破釜沉舟!任何產業,僅僅是我們自己龐大的市場就能完全支撐,外人必須要看我們的臉色,
為什麼中國互聯網正在告別矽谷崇拜? 2021-04-04
一、中國互聯網已經成長出一大批在美國找不到對標的大型公司和創新模式
美團創業之初的概念是從Groupon開始的,但如今的美團早已橫跨外賣、團購、O2O、酒店、共用單車、線上旅遊等多個領域,在美找不到在模式和規模上能和美團對標的公司。同樣,位元組跳動、拼多多、快手、YY、陌陌、在美找不到。
而即便是在模式上可以對標的騰訊、阿里、微博、嗶哩嗶哩、知乎等公司,其實也在中國獨特的競爭格局中走出了很多極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在模式層面,中國互聯網也探索了多條具有本土特色的道路——社區團購、直播帶貨、共用單車、二維碼移動支付、主權數字貨幣,——在美國並沒有成功的先例。
即時送達的模式在中國而不是誕生在美國興起主要由於兩個原因: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足夠高,能容納足夠多的需求;中國的勞動力人口足夠便宜,能找到足夠多願意加入眾包的騎手。
二、中國互聯網的很多創新在反向輸出給美國互聯網
1.蘋果iOS14發佈的“App Clip”,本質上其實是微信小程式在某種意義上的翻版。
2.美國的共用滑板的廣泛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中國共用單車對這一模式的充分探索。
3.Facebook專門借鑒了Tik Tok推出對標產品Lasso,然而在美國本土被Tik Tok徹底碾壓。
4.WhatsApp等美國即時通訊工具也在事實上借鑒了微信。
5.最近大火的Clubhouse技術來自“聲網”,公司的創始人是YY曾經的首席技術官。
.......
中國互聯網也在印度、南美、東南亞、非洲等地被廣泛認可和借鑒——
1.Resellee是東南亞的拼多多;
2.IndiaMART被譽為印度的阿裡巴巴
3.Vskit是非洲版抖音;
4.StoneCo是南美的支付寶;
......
日媒:事實證明 輕視中國的技術實力是個致命錯誤
《日本經濟新聞》2021-04-03《圍堵中國企業只會適得其反》摘編如下:
中國的產業如今已經站上了技術創新的高地。例如,在金融科技領域,歐美銀行在技術層面已經落後於中國的銀行。在從人工智慧、量子電腦到電動汽車、電子商務的各個領域,中國與歐美相比都毫不遜色,甚至在有些方面更勝一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同中國合作嚴加限制。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對火星開始探測,還公佈了獨立的空間站建設計畫,這將威脅到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主導地位。
即便是在一些歐美仍然領先的行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優勢也不再那麼明顯了。
可以預見的是,受歐美實施制裁影響,中國未來會越發堅定確保技術獨立和優勢地位的信念。
歐美企業如果因為採取限制措施而喪失在中國獲取收益的機會,規模紅利就可能倒向中國。
拜登政府試圖打壓中國的技術創新,其他國家可能不得不在歐美和中國之間選邊站隊。
德媒:中美晶片之爭 中國絕非美國想像的無能為力
德國《商報》2021-04-02“晶片之爭,中國絕非無能為力。”儘管美國正試圖通過限制半導體對華出口讓中國屈服,但這一目的很難達到,因為美國相關產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由於未能獲得中國反壟斷部門的批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宣佈,已停止收購原日立集團旗下的國際電氣公司。美國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計畫,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在晶片領域對華“卡脖子”不僅無法讓中國屈服,還會不斷刺激中國打造出自己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雖然這一過程需要時間,但在太陽能、火車以及汽車產業領域,中國已經證明了自己完全能夠迎頭趕上。
極其罕見:NASA這次冒著違法的風險也要跟中國交換資料
2021年1月至3月,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交換火星探測器軌道星歷數據舉行多次會談及交流,以確保火星探測器的飛行安全。這個新聞讓很多人大惑不解,美國不是立法禁止了和中國的航太交流與合作嗎?NASA這樣做不是犯法了嗎?
對此,NASA特地解釋說,這次交流已經向國會提交申請,並且獲得了特批。這也是著名的“沃爾夫條款”生效10年來,雙方第一次正式的雙邊交流。
在航太對華合作的問題上,美國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不同利益集團有著不同的訴求。以NASA為代表的科學界對於來自中國的科學資料、研究成果有重大需求,以反華為賣點的右翼勢力卻希望通過技術封鎖來阻止中國航太的進步。1340條款生效十年來,中國航太發展越來越快,證明封鎖派的判斷和政策是完全失敗的。在這種背景下,合作派的話語權顯然有所提升。
然而隨著中國航太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很多NASA沒有的資料和成果。比如月背降落、月球中繼衛星、月壤採樣返回,等等。特別是“嫦娥五號”的月壤採樣返回,雖然美國手中有大量阿波羅時代取回的月球樣品,但採樣地點與嫦娥五號並不相同,這意味著樣品也不相同。所以,對華交流與合作,已經越來越成為NASA的剛需了。
美國國會雖然高度反華,但並不缺少對基本事實的認識和判斷能力。
同時,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採取樂觀情緒。如果會談結束之後,美方發現自己不需要擔心火星探測器碰撞問題後,立刻中斷交流、恢復封鎖,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所以,全力以赴推進中國自己的航太事業發展和重大型號研製發射,是唯一正確的方式。美國人肯合作或者不肯合作,都不可能動搖中國航太事業的大局。
相關新聞
中俄將合建月球科研站,俄專家:回應美國登月計劃,開啟太空競爭新時代
陸半導體與造船優勢讓產業鏈大亮紅燈 美國會思對策 2021/03/12 中時
「Breaking Defense」10日報導,隨著華府愈來愈重視中國在諸如半導體、造船等數個關鍵領域的壟斷優勢,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涵蓋兩黨成員的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任務小組,正積極將研究報告寫入2022年國防預算中,以提高對國內產業供應鏈的支持。小組對於高科技與半導體製造中心,集中在台韓中,這次疫情讓美國產業鏈狂閃紅色警戒。2021年2月,拜登簽署行政命令,以審查美國在多個領域中的供應鏈,包括製藥、高能量電池與稀土。還要求國防部針對國防產業基地的潛在弱點,提供白宮研究報告,
回應
中國壟斷半導體?是最大市場那是沒錯,但都是40奈米~的低階芯片。
軍用芯片可靠性要求很高,仍用40奈米以上高度可靠製程!除非大牌旗艦型手機,還是14奈米甚至更低階(中芯早已量產14奈米,N+1製程也已研發完成,只是被卡在被美國抵制而無法購入EUV光刻機)。筆電不論多新都還是12奈米甚至更低階,車用晶片不論多新是都還是40-50奈米。現在全世界都把晶片當成戰略物資,那麼大陸只能全力奉陪到底了,很快就可以追趕甚至超越台灣。大陸也有自主研發的光刻機和蝕刻機等半導體製程設備,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10多年前就已達90奈米(28奈米預計今年推出),台積電用的就是上海微電子的設備。
相關新聞
美組科技民主聯盟 陸兩會反擊:十四五規劃科技自主與創新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想卡中國晶片脖子只會加速中國進步,讓自己加速失去競爭優勢。
中國航空發動機水準能排全球第幾?目前至少並列第4 2021/03/05 新浪
第一美國。GE和PW航發領先至少二十年。理由:F119/F135推重比10級的大推力發動機別國沒有實際服役的產品。
第二英國瘦死的駱駝,全靠一個羅羅撐著,民航RB211/Trent長期和GE9家族對抗,軍航EJ200也是推重比9級的中推。
第三俄羅斯苟延殘喘也是只瘦死的駱駝,就靠蘇聯家底度日了,新東西不多,對標F119的“產品”30還沒出來。
老四法國後勁不足。軍航就守著個8.5推重比的中推M88-2混日子。民航仗著CFM56、LEAP的底子還可在15噸級上風騷一把。
中國眼下並列第四,不過前景最看好。j20的軍航大推渦扇15一直“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渦扇10改進型也可以扛一扛。J31的推重比9以上的中推渦扇19要更神秘一些。民用航發就看C919的長江CJ1000了,而遠程寬體C929的CJ2000還在核心機試驗階段。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1-03-05/doc-ikftssaq1459818.shtml
相關新聞
印媒:殲20仍飽受發動機困擾 而印度LCA卻能用上美F404航發
回應
j20已用上了國產ws10c。而印度只能花大錢買發動機,還有臉說比中國強?
相關新聞
運20運輸疫苗2021-02-28直飛菲律賓的背後--用上了國產渦扇18一年內消滅五大詬病:數量多了;動力好了;使用不受限了; RVSM設備認證有了;加油/預警/…系列化發展有了。2023年可能安裝大涵道比渦扇20,將徹底解決國產大飛機的“心臟病”問題。
陸十四五 拚科技自立自強 2021/03/06 工商時報
全國人大會議5日開幕,此次會議將審議「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草案,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成當中重點,AI、量子資訊和半導體則被列重點。雖未列出GDP增速具體目標,但要求保持合理區間,研發經費年均增長7%以上,數位經濟增加值要占GDP一成、高價值專利比例成長一倍等目標。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至65%、城鎮調查失業率5.5%內。
相關新聞
外媒:中國出人意料地設定了GDP增長目標
外媒解讀李克強總理GDP “溫和”增速6%“保守”、“謹慎”,認為可能超過8%。外媒報導兩會,塞進了自己的議程。
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美華裔學者獨排眾議做驚人預測 2021/03/05 中時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對拜登政府的建議》中引用華裔學者易富賢的研究,表示中國人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經濟成長也在同一年減速,不只2028年超越不了美國,反而會在2035年速低於美國。
歐日曾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由於落入老齡化陷阱,然後重新回到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生育率1991年已低於美國,2000年比日德希葡義還低,所以,人均GDP不可能達到美國的50%。
回應
美國人均GDP6萬7千美金,為何一般人過得那麼辛苦!
那可以叫美國不要整天像瘋狗一樣亂吠中國威脅論了嗎,別整天對中國沒事亂搞什麼貿易戰科技戰宣傳戰。
本文只是多年前中國崩潰論的變種版,內容雖略有不同,但還是先畫靶再找理由,聽起來是很有理,但其實只是一種心靈毒湯自我安慰的幻想。
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 2021-02-02 日本雅虎新聞網
2021年1月,亞馬遜平臺上新開設的店鋪75%來自中國。
電子商務誕生於美國。亞馬遜于1995年成立,並于2004年進軍中國。當時,阿裡巴巴淘寶網才成立1年,然而,到了2019年,美國只有4家電商年銷售額突破1000億美元,而中國有6家。破1萬億的美國電商業只有1家,中國則有3家。
最近20年,隨著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輸出中國經驗的“Copy from China”(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這其中,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服務,最能夠體現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互聯網發展。
支付寶借鑒了美國的PayPal,但支付寶的利潤主要來自數位結算、為加盟商提供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等。但PayPal營收主要來自手續費。
2020年12月,被稱為“美國版拼多多”的Wish在納斯達克上市。不過,Wish的股票市值最高只有145億美元,拼多多是2000億美元。
最近兩年,在中國頗受歡迎的“直播帶貨”也正在被傳入美國。比如,亞馬遜/穀歌/臉書效仿“淘寶直播”。
如今,中國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正在輸往世界各地。這主要歸功於幕後的生產線工人、倉庫分揀員、快遞員,以及通宵工作的程式師。中國的電商奇跡正是他們創造的,這也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模仿的。
回應
馬雲以支付寶創造性模仿亞馬遜,在李克強互聯網+政策下,創造了全球第一的互聯網經濟。
西方國家都靠“山寨”起家,中國做到了極致! 2020-12-30 人大教授金燦榮
人類工業化歷史上沒有國家不山寨的。英國山寨荷蘭;法德山寨英;美山寨法德英;然後日本山寨他們。中國工業規模大體系完整學習能力好,山寨的特點就是規模大,品質好。我們做到了山寨史的奇跡,假冒不偽劣,品質比正品還好。
回應
創造性模仿+成本性創新+開放性改革
動物試驗--維基百科
動物試驗/實驗/研究(animal testing/ experimentation/ research),是指利用人類以外的動物進行科學實驗,其目的是為了生理學、病理學或心理學的研究。
據估計,脊椎動物在動物試驗中每年的使用量——從斑馬魚到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其範圍從數億到十數億。歐盟, 2011年使用了1150萬隻動物。2001年僅在美國使用的小鼠和大鼠的數量為8000萬隻。
英國皇家學會等動物實驗支持者認為,實際上20世紀的每一項醫學成就都依賴於某種方式的動物使用。美國國家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認為,即使是複雜的計算機模型也無法取代動物研究,這些模型無法處理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以及環境之間極其複雜的相互作用。動物權利組織,如PETA和BUAV質疑動物試驗的必要性和合法性,認為這些試驗殘忍且缺乏有效管理,並認為由於誤導性的動物模型無法可靠地預測人類的影響,也認為動物具有在實驗中不被使用或受到傷害的內在權利。
美控中閉關鎖猴 疫情燒出戰略猴儲備危機 2021/02/25 中國時報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燒出實驗猴短缺的問題,在美國掀起需要建立類似石油儲備的「戰略猴子儲備」討論。《紐約時報》刊登《新冠疫苗研發背後中美『戰略猴子儲備』競賽》為題的文章,點名批評中國頒布野生動物禁售令,加劇了一猴難求的困境。
美國的七個靈長類動物中心擁有多達2.5萬隻實驗猴,主要是粉臉的恆河猴,600至800隻用於新冠病毒研究,猴子的DNA與人類非常相似,在進行人體試驗之前,是研究新冠疫苗的首選。
新冠疫情爆發前,2019年美國進口的33818隻以食蟹獼猴為主的靈長類動物,其中逾6成來自中國。美國曾仰賴印度供應恆河猴。但是在1978年,傳出猴子在美國被用於軍事實驗後,印度決定終止出口。
美國在東南亞以及非洲急尋恆河猴和食蟹獼猴(也稱為長尾獼猴)。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填補中國的空缺。食蟹猴的價格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遠遠超出1萬美元。
有網友吐槽說,中國「閉關鎖猴」影響全球抗疫?這也能怪中國?還有網友開酸,「中國必須收垃圾,中國必須賣猴子,對中國要求還真多。」
回應
野生動物本來就該禁售,否則萬一再有疫情,是否又要牽拖中國是源頭?
美國自己不培育實驗用的猴子,然後再來怪中國不賣?
台灣不是很多吱吱嗎
沒有,台灣只有綠龜
台灣壽山也有很多猴子成群結隊的出來搶劫爬山的行人。
動物保護組織怎麼不說話!
動物誠可貴,人權價更高,若為白人死,兩者皆可拋。為了舔洋人懶覺,人民可以吃萊豬,台灣獼猴也可以送去實驗。
這次台灣真的幫的上忙,台灣獼猴這次辛苦你了,為了台灣國家正常化,只好犧牲你們生命。放心,這次是救歐美人,所以他們絕對不會提猴權(雖然你們是靈長類)
美國人既然那麼有愛心,捨不得用猴子做實驗,那就用動物保護人士做實驗好了,這樣他們就可以徹底拯救小動物們了
中共限制稀土出口 導致美F-35生產停擺?! 2021-02-23 十點不一樣
回應
稀土很常見差異在提煉污染過大,美國會政策補貼來提煉,避免中國把稀土當政治籌碼
你打芯片牌 , 人打稀土牌 , 有何不可,禮尚往來天公地道, 想清楚才打咀炮.
哈哈, 中國這招要是有效,打貿易戰一早就出招了,為甚還不敢出?
做得出好晶片的只有幾家 採的出稀土的不只你這家
稀土很多地方都有,但是贵重稀有稀土不是什么地方都有
中國的优势不是储量是提炼技术,掌握稀土提炼技术90%专利,提炼的成本比你低一倍以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5J9MIXk5qA
相關新聞
F-35被曝仍存在871個缺陷 相比去年只減少了2個
F-35飛行員抱怨觸控式先進座艙「令人失望」
普惠F135引擎修復不易 已影響F-35戰機出勤率
大陸渦扇13引擎生產線就緒 可成為殲31心臟
殲31將更換新型渦扇19發動機,最大推力可達11噸
美媒:殲20戰機年產量或達48架 還將有兩款新改型
1架43億 195架美F-22摔剩185架
F-35戰機專案失敗 美空軍終於認了 2021/02/24 中時
《富比士》(Forbes)雜誌23指出,美國空軍參謀長布朗說,,要研發價格可負擔的4.5代/5-代輕型戰機,以取代冷戰時期的數以百計老舊F-16戰機,好取代身價昂貴又不可靠的F-22隱形戰機搭檔F-35。歷經超過20年的研發後,隨著空軍和洛馬不斷將愈來愈多新技術往新戰機上堆,這所謂的輕型替代戰機卻變得愈來愈重,也愈來愈昂貴。
而布朗的這番話無異承認,F-35專案已失敗。按照1990年代的構想,這專案該打造數以千計戰機,以汰換空軍,海軍和陸戰隊幾乎所有的戰術戰機。其中單是空軍就需要近1,800架F-35,以汰換老舊的F-16和A-10攻擊機,以和180架雙發F-22進行高低搭配。
F-35除了為空軍開發F-35A戰機,為海軍陸戰隊研製了能垂直/短場起降的F-35B,也為海軍打造了F-35C戰機。而這複雜性推升了成本,繼而造成延遲,為設計增添更多複雜性,連帶再推升成本,結果惡性循環就這樣不斷下去。
相關新聞
美軍所有軍種都把"雞蛋放在這個籃子裡" 結果失敗了
大錯特錯!澳坦承不該倉促買F-35
毛病多了!F35非就醫不可
回應
新研發的戰機,得開發新生產線,訓練新技術工人,跟臺灣買有既成生產線生產模具生產軟體跟生產工人的F16 V相比,實在太便宜了,哪裡貴了?
f35專案失敗,不是f35失敗,是便宜機搞成高價機才失敗。
不能坐視台灣經濟荷蘭病惡化 2021/02/20 中時社論
2020年台灣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下,經濟表現亮麗,GDP成長率達2.98%,主計總處20日上修今年成長率至4.64%,主要原因是出口中國暢旺。去年出口成長率達4.9%,台灣經濟表現優於亞洲主要競爭對手,但亮麗表象下卻潛藏危機:鋼鐵-14.6%、鋼鐵製品-9.7%、有機化學-19.8%、礦物燃料等-51.7%、人造纖維等-24.8%、針織品-18.4%、無機化學品等-15.4%、紙和紙製品-9.7%(上述產業出口都在10億美元以上);加工之紡織物-21.4%、人造纖維棉-23.0%、精油、化妝品或盥洗品-20.0%、澱粉酵素等-11.9%、雜項物品-16.6%、各種織物-21.6%、圖書、印刷品和設計圖樣等-10.7%、針織衣著及附屬品-20.9%、皮革製品及手提袋等-17.3%、鞋類-17.1%、樂器及零附件-23.1%、木及木製品-13.1%、鐘錶及零件-10.9%(1億-10億美元)。這些傳統產業出口衰退的程度簡直令人怵目驚心,已經不是去年全球經濟負成長3.5%。
相關新聞
應對科技戰 習近平強調科技自立
拜登視訊G7揭示「美國回來了」:準備與中國長期戰略競爭,不過,歐對美「說走就走,說回來就回來」的做法已有反感。
拚經濟優先 G7峰會迴避大陸問題
今年經濟大好? 調查:民眾感受有落差 2021-02-21 聯合報
主計總處大幅上修2021經濟成長率預估至4.4%,創七年來新高,也高於金融機構預期。據國泰金昨公布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民眾預期值為3%。
科技業目前占台灣出口比重近六成、占GDP約三成,去年某些大環境特定因素推升科技業表現,如遠距工作的需求,因貿易戰而來的科技產品急單,及企業在解封後重建庫存的「預防性」訂單,上述情境在今年重演的可能性偏低,考驗著科技業如何維持成長動能,必須持續留意對今年台灣經濟的影響。
另外,日前央行理事憂心,台灣因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出口暢旺,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使新台幣強勢升值,恐不利其他產業發展,恐出現「荷蘭病」(天然氣出口巨幅擴增使荷蘭幣大升,導致傳產喪失國際競爭力,加速去工業化)。
5.2016年以來,科學出版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排名前10%和前1%也在增加。
6.高中生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7.5G領域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擁40%的5G專利)。
8.人工智慧領域,投資、初創公司和出版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
9. 2019年中國研發支出排名世界第一。
10.軌道/空間衛星數量排名世界第二。
五.結 語
面對這樣的中國,美國該怎麼辦?試圖“遏制”中國?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以維持全球霸權?還是變得沮喪和偏執?但,上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否”。美國可以,並且應該,做更有建設性的事情,來為未來做準備。
30.在國際旅遊支出中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遊客消費額是美國人的一半;到2017年,已是美國人的兩倍)。
二.社會總體幸福感、樂觀程度及對政府滿意度
1. 93%民眾幸福感排名世界第一。
2.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國在世界法律與秩序板塊排名第三, 90%的中國人說一人走路時有安全感(在美國為75%)。
3.哈佛大學一個持續13年之久的研究,95%的中國人對中央政府感到滿意。
4.埃德曼信託投票2020,90%的中國人信任政府,而82%的人信任商業領袖。在這一領域中國排名世界第一。
5.益普索民意調查,2016年,有90%的中國人表示自己的國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6. YouGov2017年的調查,93%的中國人對未來充滿希望。41%中國人認為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只有6%的美國人這樣認為。
7.皮尤調查,82%的中國人認為孩子的經濟狀況會比自己更好。近90%的中國人認為中國經濟“非常好”或“總之不錯。”
8.73%中國人認為中國是民主的。同時,只有49%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是民主的;84%的中國人認為民主很重要,而只有73%的美國人認為民主很重要。
三.科技大國
1.互聯網用戶數量排名世界第一(1998年只有200萬用戶;2008年3億;2020年9億)。
2.獨角獸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數量排名世界第二。2020年中國227家,美國233家, 16家是華裔美人創立的。
3.獲得風險投資資金總額排名世界第二(2019年,2,900家中國初創公司獲得1,000億美元投資金)。
4.電子商務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場的42%。
5.4G數量排名第一,擁有10億用戶。
6.互聯網使用者和光纖寬頻使用者數量世界第一,分別為8.3億人和3.2億人。
7.中國智慧手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
8.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能力世界第一。
9.電動汽車製造和銷售量世界第一
10.無人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
11.世界前500台超級電腦中有227台是中國的。
12.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比美國大50倍
四.基建巨人
1.摩天大樓數量排名第一——世界超過一半都在中國。
2.國際基礎設施項目擁有量排名世界第一。一帶一路倡議涉及15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
3.專利數量第一——占世界一半!自1978年以來美國一直排名第一, 2019年中國擁有58,990項國際專利。
4.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大學生第一(是美國的4倍)。
美國人眼裡中國有多可怕?中國在哪些領域取得領導地位
本文作者是印裔美國人Chris Kanthan。Kanthan總結中國全球領導力清單,強調美國應務實於更具建設性的事務發展自身,而非試圖遏制中國挑起國際爭端。
以下是有關中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一些快速統計資料,共分為:經濟及製造領域、社會總體幸福感、樂觀程度及對政府滿意度、科技大國、基建巨人四部分。
一.經貿及製造領域
1.自2014年,中國的購買力平價(PPP)GDP位居世界第一。
2.名義GDP世界第二(2019年為14.4萬億美元),中國之後的四個國家總和。
3.2009年超過德國後,一直是世界第一出口國。
4.集裝箱輸送量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場份額四成。世界十大港口中七個在中國。
5.世界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額為2.1萬億美元。
6.製造業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一。雖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製造業依然增長,且占世界28%,是美日德三國製造業之和。
7.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至少3萬億美元)。
8.世界第二大美國國債持有者(至少一萬億美元)。
9.擁有世界最大銀行系統, 2016年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是美國的兩倍。
10.成為全球130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和37個國家的頭號出口對象國。
11.在過去十年中全球GDP增長貢獻率最高,達25%-35%,是美國的兩倍。
12.鋼鐵、水泥和鋁產量世界第一。
13.發電量世界第一。
14.原油進口量世界第一。
15.工業機器人採購量世界第一,占2018年全球市場的近40%。
16.常規汽車產量世界第一(每年超過2600萬輛)。
17.世界第二高科技產品製造基地。
18.億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2020年有415名億萬富翁)。
19.百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約五百萬人)。
20.按照市值計算,是世界第二大股市(2014年超過日本)。
21.第二大債券市場,市值達16萬億。
22.在2020年超越美國,全球財富五百強企業,中國大陸124家,而美國121家。
23.大米、小麥、土豆、啤酒、茶葉、蘋果、草莓、葡萄和眾多其他農產品、蔬菜、水果的世界頭號生產國。
24.中產階級人數世界第一,在2015年超過美國,且在2018年達到3.5億人。
25.在世界最富有的前10%家庭中,中國人占比最高,超過美國。現在有一億中國人身價超過11萬美元。
26.脫貧成就世界第一。8億人脫離赤貧,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27.電商零售業規模世界第一,是美國的三倍。
28.世界最大個人奢侈品銷售市場,占世界總額的35%。
29.約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零售市場,零售額達5.6萬億美元。
美國人眼裡中國有多可怕?中國在哪些領域取得領導地位
本文作者是印裔美國人Chris Kanthan。Kanthan總結中國全球領導力清單,強調美國應務實於更具建設性的事務發展自身,而非試圖遏制中國挑起國際爭端。
以下是有關中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一些快速統計資料,共分為:經濟及製造領域、社會總體幸福感、樂觀程度及對政府滿意度、科技大國、基建巨人四部分。
一.經貿及製造領域
1.自2014年,中國的購買力平價(PPP)GDP位居世界第一。
2.名義GDP世界第二(2019年為14.4萬億美元),中國之後的四個國家總和。
3.2009年超過德國後,一直是世界第一出口國。
4.集裝箱輸送量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場份額四成。世界十大港口中七個在中國。
5.世界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額為2.1萬億美元。
6.製造業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一。雖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製造業依然增長,且占世界28%,是美日德三國製造業之和。
7.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至少3萬億美元)。
8.世界第二大美國國債持有者(至少一萬億美元)。
9.擁有世界最大銀行系統, 2016年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是美國的兩倍。
10.成為全球130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和37個國家的頭號出口對象國。
11.在過去十年中全球GDP增長貢獻率最高,達25%-35%,是美國的兩倍。
12.鋼鐵、水泥和鋁產量世界第一。
13.發電量世界第一。
14.原油進口量世界第一。
15.工業機器人採購量世界第一,占2018年全球市場的近40%。
16.常規汽車產量世界第一(每年超過2600萬輛)。
17.世界第二高科技產品製造基地。
18.億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2020年有415名億萬富翁)。
19.百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約五百萬人)。
20.按照市值計算,是世界第二大股市(2014年超過日本)。
21.第二大債券市場,市值達16萬億。
22.在2020年超越美國,全球財富五百強企業,中國大陸124家,而美國121家。
23.大米、小麥、土豆、啤酒、茶葉、蘋果、草莓、葡萄和眾多其他農產品、蔬菜、水果的世界頭號生產國。
24.中產階級人數世界第一,在2015年超過美國,且在2018年達到3.5億人。
25.在世界最富有的前10%家庭中,中國人占比最高,超過美國。現在有一億中國人身價超過11萬美元。
26.脫貧成就世界第一。8億人脫離赤貧,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27.電商零售業規模世界第一,是美國的三倍。
28.世界最大個人奢侈品銷售市場,占世界總額的35%。
29.約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零售市場,零售額達5.6萬億美元。
【「十三五」成就巡禮】夯實基礎研究 中國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 2021/01/31 央視
「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夯實基礎研究、攻關核心技術,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的實驗室里,科研團隊正在研發新的鈦合金材料。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之後,金屬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內多家單位,研發出一種同時具備高強度、高韌性和可焊接的全新材料,成功建造了世界最大、可搭載3人的全海深載人艙。
「十三五」期間,我國把基礎研究和底層技術研發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突破口。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鬥者」號;從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到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我國瞄準關鍵「卡脖子」核心技術,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後發先至」。
「十三五」期間,我國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基礎研究投入從2015年的71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335.6億元,年均增幅達16.9%。2019年,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首次達到6%。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圓滿完成三大科學目標;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中國天眼」FAST建成啟用,今年4月將向全球科學界開放;「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實現1億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為核聚變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我國部署建設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建設了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31個國家生物資源庫、98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並在2020年鞏固排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正向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穩步邁進。
選舉人團12-16投票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川普努力抵制中國貨,美民眾爆買中國貨11月年增46% . 中掀關稅貿易戰2020-12-01澳貿易部長提告WTO但也直言撤銷是否都由中方決定 澳洲11月商品貿易順差創兩年新低. 英國脫歐協議歐盟成員國批准2021-01-01暫時生效. 非洲中國自由貿易區2021-01-04綫上啟動儀式舉行. 川普稱對中貿易戰「容易獲勝」失算:2019年對中貿易赤字2870億美元仍高於2016的2540億,中只完成1720億協議購買量的51%;美關稅僅打擊0.3%中GDP,關稅導致美消費者損失168億;生產從移回美府也未成功,3/4美商不打算移回,美對直接投資從2016年129億增至2019年133億,美「鐵鏽帶」也未因貿易戰受益。美媒:僅技術封殺有效,但也促中追求科技自主(回應:也沒用!)。
iPhone銷售同比下滑21%至264.4億美元滑21%至264.4億美,大中華營收銳減29%至79億美元,蘋果股價10-29重挫逾5%. 華為Q1-Q3收入同比增長9.9%同比增長9.9%6713億元,Q2手機出貨世界第一5,580萬台打敗三星的5,370萬台, 華為Q3手機被三星反超,小米首次擊敗蘋果進入全球前三. 華為11-17宣佈以152億美元出售「榮耀」平價手機給深圳集團,將重心放在旗艦機,此舉意味美國總統換人,華為也無法解禁。禁用中國APP後 印媒:中國手機在印銷量不降反升. 川普2021-01-05禁支付寶、微信交易和QQ錢包
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 美股三連跌3日內跌去10%市值09-08特斯拉暴跌21.1%創下最大單日跌幅. 暴跌31.4%!美國商務部09-30確認二季度實際GDP創史上最大31.4%跌幅。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防疫封鎖緊箍咒 歐美股2020/10/28全倒!道瓊血崩943點 創7月底以來新低. 美10-30單日確診破10萬,歐洲第二波疫情再度成為全球震中,福奇:美國還是第一波的餘波. 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8月進出口增長6%,對美貿易僅減少0.4%. 莫迪說要“自力更生”8月印對中進口從13.7%升至18.3%,蔡英文說要“台商回台” 8月出口大陸佔46.39%創新高. 機構及專家預估2021年中國GDP衝增8% 扮全球發動機. 美國阻止不了中國主導,11/15誕生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涵蓋逾3成人口及貿易額. 對抗美國保護主義,中歐領導人12-31宣佈完成中歐投資協定, RCEP後另一破拜登「聯盟制中」策略. 惠譽12-09報告:中國抗疫成功2021年GDP將增長8%,高於9月預測的7.7%,遠超增長潛力5.5%的估計。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2-10新預測: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復蘇速度不同,中GDP超美2036年提前2028年。 林毅夫08-21中國GDP有8%的增長潛力,今年5.3%.(回應:2012年林毅夫:未來20年中國GDP速可達8%,結果是2012年後沒一年達到8%).中國2020年GDP逆勢增長2.3%!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回應:中國5G技術與專利均獨占鰲頭,美國打壓無效,陸股5G指數EPS成長超過3成狂勝全球科技指數) 美國09-20起下架在美TikTok和微信 (回應:美不會禁在美以外的公司用微信。 美不禁中可幫著禁) 美國法官09-20緊急叫停政府WeChat禁令. 封殺前夕!川普批准甲骨文和TikTok協議續在美國營運。 報復微信等中企被禁,中國公佈09 -19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國出口管制法12-01實施 反制美國科技輸出上圍堵中國。聯合國大資料中心落腳浙江,中國順利入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回應:聯合國已被中共收買,腐敗透頂,未來有2個聯合國,美團玩不帶你們這些落後國家玩了. 臺灣爛民粹式民主成功顏色革命美日歐澳傳統式民主,臺灣南波萬不是吹的!) 世貿組織2020-10-28提名首位非洲領導人,只有美國一國反對. 華為"芯"希望!美不只放行超微?英特爾… (回應:臺韓禁售,只能美企銷售,美國優先呵. 台積電:爸爸,你不愛我了嗎? 一頓操作,原來是想獨霸華為供應商的市場。) 華為09-21聯合英特爾發佈X86架構新款伺服器(回應:兩條腿走路,內外雙修。) 美打壓華為 復活(楨:?)中國製造2025(回應:大國崛起只做不說。)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減少採用美製設備,從現行30%提高到70%。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增設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的碩博士學位. 首個“晶片大學” 南京積體電路大學2020-10-22成立. 金融時報:北京成功疫情管理和經濟韌性 加劇中美緊張. 中國透過擴大對外開放來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09-21新增3自貿區. 受到美國科技股領跌和道瓊指數大跌逾500點衝擊,台股09/24盤中狂殺超過300點,而台積電狂瀉9.5元(2.19%)最低來到424元,儘管「護國神山」成為指數殺盤元兇,仍有不少投資人等著撿便宜,但專家提醒,目前別急著進場,小心被割韭菜。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中興10-11稱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中芯7nm制程取得突破)禁運時自給率幾乎為零。荷蘭ASML說10-14從對華出口DUV光刻機無需美國許可(回應:哪可繞開美國技術?) . 華為暫停支付高通18億美元,直到高通重新供貨!中芯完全國產28nm晶片供應鏈2年成熟!
捷克世界報業05-28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2020年財政赤字將達3.7萬億美元,占GDP的17.9%。中國主要是對企業和居民家庭實施減稅降費,財政赤字只略增到GDP的3.6%(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困難凸顯,財政收支矛盾加劇,1至4月財政收入下降14.5%,因而需要通過財政赤字。至2019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21.31萬億元,債務率為82.9%,低於國際警戒標準。加上中央政府債務16.8萬億元,全國負債率(債務餘額/GDP)為38.5%,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2019世界負債國排名:日本第一高達253%,美國負債最多22萬億美元,負債率110.4%,世界第5). 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但人民銀行更傾向于要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儘管採取了大規模刺激措施,但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GDP下降39.6%,這凸顯大多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只能解決暫時的現金流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改造後疫情時代的商業和就業模式,中國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人大會議上,沒有設定今年的GDP目標。政策鬆綁“地攤經濟”保民生穩就業. 李克強倡地攤經濟或撐出5000萬人就業. IMF預2020年全球GDP增速-4.9%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僅中國正成長1%(美-8.0%、法-12.5%、義-12.8%、英-10.2%、日-5.8%). 美過早重開確診暴增06-24道瓊大跌710點. 滬指07-06漲6%創2年半新高:央視《新聞聯播》中國情防疫出色. 川普05-30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港府回應「獨立關稅區是國家給的」跟美無關,2019年港美貨物貿易5170億港元(佔港貨貿的6.2%),港出口美只37億,美賺取順差超過2千億港元。
美示威惡化疫情22州確診飆升,28州未依CDC規定通報可能染疫病例,當中逾半州疫情升高。美國確診200萬死11.2萬,預計9月再有10萬死,美財長即使二次暴發也不再關閉經濟, 擔憂二次爆發,美股道瓊06-11下跌1861點. 美2020年2季GDP萎縮33%史上最慘。疫情拖垮選情 川普反中牌失靈。中/美2020/07/21互關休士頓/成都總領館,誰的戰損更大?成都領事館是美國搜集新疆、西藏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遠東情報站,具有較強的戰略安全性質。近年來,很多關於少數民族地區扭曲中國治理真相的“顏色革命”資訊資料,均系美駐成都領館通過其管道收集。相較於美駐上海廣州總領館,關閉成都領館對中方在經貿活動和交流中的影響較少。
傳列美貿易黑名單 中芯09-05從未涉軍事應用(回應:上黑名單是因違法嗎?是因姓中!想弄死中國而已. 中國也可以學樣列波音等美企黑名單. ) 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憂新冠疫情衝擊經濟01-28美股道瓊跌逾450點,世衛02-24中病例兩周降80%,韓日義大利伊朗疫情連環爆,全球股崩,原油銅鐵礦等大宗商品也慘遭血洗,美股道瓊狂瀉900點一周崩跌4,000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道指11年最大單日跌幅03-09崩逾2000點,川普祭歐洲遊禁令03-12道瓊再創史上最大跌點崩跌2352點陸股很強悍跌1.23%,川普砸1兆美元每人發1000元救經濟無效03-18美股再度暴跌1300點3年來首度低於2萬點,Fed無上限購債美股03-23仍跌,紐交所空蕩蕩改採全面電子交易(回應:無限印錢美金還有價值嗎?) . 美股2020年Q1跌33%,股神巴菲特的控股公司波克夏虧497.5億美元。
OPEC+俄沙瓦解03-10油價40美元!下探20美元?打算毀了美國頁岩油?油價03-17跌破30美元大量中國油輪直撲中東(回應:原油白菜價抓緊時間用人民幣貯藏啊!) 原油庫存多到沒地方擺"負油價"成真..美一周關閉66座油井,美原油期貨04-20大跌20%摜破15美元創21年來新低,美原油04-21暴跌39%美股重挫592點.
美國2.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畫04-09美債破24萬億美元(2020年美預算赤字增至2.4萬億占GDP的11.2%)海外央行與機構撤資 美聯儲成最大買單者 (回應:還是用人民幣結算吧,是時候減持美債了. 說的到輕巧,啥是優質資產呢? 避免被美元放水買單的唯一辦法就是擺脫美元結算。) 何美國經濟崩、股市卻漲?克魯曼:當前美股與實質經濟脫節,利率低、債券報酬率低,投資人沒更好投資去處。企業對投資裹足不前,寧可買回自家股票。
流氓國家赤裸裸的搶劫抖音的幕後黑手微軟/臉書現形了. 糜國東禁西關南制北裁,好像毛共再世,可以推動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大躍進,以便趕上進步的中國。 美政商強買TikTok像極了紐約芝加哥黑手黨的行事作風. ) 抖音08-24起訴特朗普政府。TikTok字節跳動08-30嚴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禁止出口演算法技術. 國務院08-04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政策,大力培育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國務院:晶片自給率2025年要達70%,2019年僅為30%. 華為08-04啟動「南泥灣」「鴻蒙」推出不含美軟硬體(體)技術的產品(手機、筆電、家電…) 美08-17加強華為禁令, 打擊亞洲半導體,三星Sony聯發電子股大跌. 中國加速去美國化,華為中興通知供應鏈放慢出貨重新設計(回應:不光中國,世界也會去美國化)
加拿大法院07-24公開證據表明,所謂孟晚舟案,完全是美國炮製的政治案件。滙豐與美國合謀構陷孟晚舟。(回應:把滙豐從香港趕出去! 太輕了,滙豐要倒閉。 倫敦是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滙豐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銀行。 這個地球沒了誰都會轉動,人民幣國際化沒有滙豐,也會有別人來做。) 滙豐中國07-24回應關閉深圳支行:是正常網點調整計畫的一部分。滙豐是內地規模最大、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近170家網點覆蓋全國57個城市。(回應:你搞華為,等於搞深圳,還想立足?慢慢看你樓倒!) 滙豐2020二季度淨利暴跌96%:將加快3.5萬人裁員計畫. 美大司司長陸慷09-03披露美國向數十個盟友提出引渡孟晚舟,只有加拿大配合. 英國推翻一月時承諾07-15宣佈2021年起禁買華為5G設備,2027年前拆所有設備。英國電信商警告, 5G將延遲兩到三年,付出成本高達20億英鎊,用戶通訊會出問題。華府質疑2021與2027的年限設定是「應付川普」的虛晃一招(回應:2027年6G時代來了,才全拆掉,笑死人了,擺明就是……) 華為手機2020年二季度出貨量5480萬超越三星5420萬成為全球第一,華為在中國同比增長11%全球同比下降了3%,三星全球同比下降29%,中國占全球5G的3/4以上。川普08/07禁微信(wechat) 陸iphone銷量或慘崩9成(回應:美國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嗎?就是流氓國家!) 日本共同社08-16中國稀土出口量大減69%報復美國.
美04-27對中出口半導體新限制,台積電供貨華為摔跤,陸晶圓龍頭中芯有望爽吃轉單. 海思2020年Q1晶片出貨量超越高通首次登頂中國手機處理器市場. 5G專利量華為躍居全球第一,華為05-09攜手18家車廠成立5G汽車圈. 因疫情中國加快發展5G、AI、數據中心、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充電樁... 有別於「鐵公機」傳統基建,今年可期1兆人民幣投資,2025年底前至少10兆. 上海版“新基建”三年總投資約2700億. 阿裡3年投資新基建2000億,締造阿裡神話的日本軟銀孫正義“願景基金”(主要投資於網約車/WeWork) 2020年一季度虧損929億人民幣. iPhone大量砍單,富士康鄭州掀離職潮:不加班一個月只有兩三千. 法國挑戰週刊: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 比亞迪複製富士康創收1300億“代工大王”將易主. 痛失5G先機蘋果銷量下滑77%還在全球大量關店. 中芯14納米營收增長近30%買設備支出翻倍至43億美元. 特朗普05-13延長行政令一年,繼續封殺華為和中興,晶片龍頭中芯暴漲10%市值破千億! 新禁令還有120天才生效的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向台積電追加7億美元訂單,如遭遇斷供,能靠著中芯已成熟的14nm和庫存的7nm屯糧過冬,中芯正籌集65億美元明年能量產7nm晶片( 7nm工藝制程的ASML光刻機已到深圳中芯)。華為危機意識又立功!日經亞洲評論05-29華為早已儲備大量關鍵晶片夠用兩年。2019年華為在晶片、元件和材料方面的儲備支出為16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華為避禁令找上日韓商,中國半導體拚自給自足,5月投資增逾3千家. 經濟學人:制裁華為,反逼美國半導體外移!韓德禁止Windows! 2020/06/14傳三星正與華為商討晶片代工(回應:台積電也可以學三星採用非美設備來生產晶片啊! 奴才做久了忘了自己還是人?) 2020年4月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6937萬台年減41%;三星市占率19.1%,華為21.4%首次超越三星。中興06-19透露已量產7nm晶片,明年發佈5nm晶片,該公司A股本周累計漲超12%,其港股市值增加近三成。華為2020二季度顯著復蘇,收入454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1%,淨利潤率9.2%。 華為07-19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回應:華為被迫三星化,從終端到上游整個產業鏈都必須全面打通。) 中芯國際3月國突破美國封鎖,從荷蘭ASML進口了一台光刻機。 重視中國半導體市場大餅光刻機領頭羊ASML在江蘇擴廠. 中國科學院07-10發表5奈米光刻技術. 川普稱禁TikTok恐失青年票,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回應:抖音遭禁與國安無關,而是青年用戶故意放鳥川普!
〈美中貿易戰〉相關新聞資料
世貿09-14裁決美對中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非法(回應:特朗普又要退出世貿了? 期待美國退出聯合國! )
華為浴火新生改寫「中國威脅論」2019年5G手機全球銷售第一1900萬支市占37%,三星36%但獲利失色4季劇減38%
IDC:到2022年5G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25%的社會經濟增長
日媒:中國科技專利9∶1領先美國
5G大戰再升溫!美02-13起訴華為16項罪名竊取貿易機,華為反駁美方的指控毫無根據,中國外交部怒批美拿不出證據是不道德且不光彩的行為。
疫情影響電子斷鏈蘋果惠普缺貨新iPhone延遲發佈,富士康敗走印度蘋果取消印度製造iPhone 11
美再曝“竊聽門”竊取120國機密資訊,中國外交部02-17肆意妄為無法無天. 川普抗疫沒招轉攻內鬥 ZOOM爆紅卻成華為翻版. 美國又打自己臉,採買中國大疆無人機抗疫,實施效果非常顯著,歐美多國爭相搶購.
網路安全公司360於03-03宣佈美情報局駭中11年竊大量機密
華為官網03-04發佈安全預警:多款手機遭遇“重啟門”
因疫情影響,華為手機庫存積壓嚴重是造謠,餘承東:是缺貨嚴重!美擬切斷華為晶片貨源,川普制裁沒再怕!華為:2019年財報營收提升23%手機年增26%,已可不用美零件,轉與聯發科或三星合作,高通台積電慘了,美若切斷, ,中會反擊將調查蘋果等美企. 全球半導體支出估年減3%,傳華為轉台積電單中芯,台積電暴賺背後沒說的秘密是漫無止境資本支出。2016~2018年支出9742億2019年獲利3511億,還有燒台灣的電。 比亞迪攻車用等半導體 衝擊茂矽等中小型台廠。 中微5納米刻蝕機04-23已獲批量訂單.
美02-15考慮禁售中國大飛機C919發動機LEAP-1C,中方已有了替代品長江-1000A/英法俄都有相應的發動機, 中方或報復不訂購波音飛機. (回應:美動用舉國之力來封殺華為5G,現又想打中國大飛機的心思,美不惜自己要付出巨大經濟損失及代價來封殺中國製造,說明瞭美在衰退中,中國崛起已勢不可擋。) 難掃737 Max空難陰霾!波音58年來首次2020年1月份飛機訂單量掛0.
參與千人計畫 NASA資深科學家面臨最高5年徒刑,最高可罰25萬美元 2021/01/15 中時
回應
“在美學者暗助大陸在全球廣徵科學人才並竊取智慧財產權的「千人計畫” 是什麼混帳話。全世界都在向其他國家招收科研工作者,教授,研究人員,學術是無國界的.
重點是【虛假陳述】吧!不過,就算據實陳述,大概還是會在【危及國安及所謂竊取智慧財產權】的大帽子下,被抓起來!更重點是,美國正對大陸發動展開各種【無硝煙的新形態戰爭】吧?!所以【非戰時期】(以前)不是罪,【戰時】(現在)都是罪?!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維基百科,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俗稱千人計劃)是中國2008年12月起實施的計劃,圍繞中共發展戰略目標,重點引進在海外學習工作的高層次人才。2018年9月29日,評審小組因考量到海外人才的安全保障,而要求有關單位不得對外公開提及「千人計劃」字眼。
2010年千人計劃名單
世界不會等待美國 2021/01/01 衣冠城
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完成雙方投資協定的談判,只待歐洲議會通過即可生效。該協定除了提升雙方經濟合作發展的水平之外,對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新冷戰」將胎死腹中。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發現中國崛起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如不加以遏制以後更難阻擋。於是從歐巴馬開始推動「重返亞太」的戰略構想,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的遏制更加積極,鼓吹所謂的「新冷戰」。
拜登任命的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都是「知歐派」,打算聯歐制中的意圖十分明顯。但是「中歐投資協定」通過後,雙方經貿關係深化,與美國共同抗中的力道將會大減。與冷戰時代不同,當時蘇聯結合以東歐為主的共產國家自成體系,與西方國家貿易往來不密切,現在再出現冷戰結構的機率幾乎不可能。
第二,美國單邊主義失去盟友信任。一切以美國優先的川普雖然下台,川普主義的幽靈仍在,甚至川普可能在2024年再度出馬,這都讓歐洲對於美國餘悸猶存,失去信心。
第三,美國對中貿易戰失靈,對多項產品提高關稅,不但未能減少中國對美出口反而加大貿易順差,而中國大陸也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中歐投資協定」找到突破口。
第四,世界經濟進入新格局,世界經濟格局將是多個區域經濟體的互動。中國同時參與兩大區域經濟體,將在全球經濟扮演軸心的角色。將由所謂「龍騰效應」取代「雁行模式」。不再是由日本領頭帶動,以美國為最終市場,引導東亞新興國家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如今中國龐大的市場與強大的製造能力,將成為東亞國家發展的火車頭,而產生龍騰效應。
而歐洲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終點站,雙方簽訂投資協定後對於一帶一路的發展將會起加速的作用,近年來中歐班列已經漸漸發揮經濟效用。
美國對於中歐簽訂投資協定有意見,但這些作為都無法改變歐洲的意願。
新冠疫情彷彿一場戰爭,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世界不會等待困於內鬥與疫情的美國,自然也不會為了台灣而放慢前進的腳步。
美發展新能源不再依賴中東石油 卻轉向依賴中國 2020/12/17 中時
去年是美國60多年以來能源出口首次超過進口,美國終於結束長達半個多世紀對外能源依賴的歷史,今年1月川普總統也自豪地宣布「不再需要中東石油」。不過美專家警告,隨著新能源時代來臨,美國脫離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卻在新能源的設備與礦產上轉向依賴中國大陸,這已經是美國能源安全的重大隱憂。
《美國之音》指出,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時,阿拉伯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打擊全球經濟,美國歷任政府都把維持能源自主做為施政目標。但是,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美國卻陷入對大陸越來越嚴重的依賴。大陸不但控制很多關鍵的礦產資源,還主導電池、電動車、太陽能板等終端產品的製造,美國歷史上從未在能源領域如此依賴單一國家。
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減低,但新能源產業設備所需要的關鍵礦藏如鈷、鋰與稀土金屬卻成為重要戰略物資。從太陽能板到動力電池,大陸主導了整個清潔能源產業鏈,而且很多新能源技術已經可以不依靠美國,美國對大陸控制關鍵的礦產資源也幾乎無能為力。其中有很多礦產是陸企在非洲開採,美國就算要建立類似供應鏈,也要很長時間。
報導舉例說,像鋰電池裡所需要的鈷,大陸鈷礦儲量僅占世界1%左右,但全球鈷精煉排名前6名的企業中,大陸佔據五席,大約控制著全球80%市場。剛果鈷產量占世界60%以上,其中14個鈷礦有8座為大陸公司所擁有。
大陸天齊鋰業持有世界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礦─澳大利亞格林布希礦51%的股權。另一家江西贛鋒鋰業則擁有7個優質礦源,金屬鋰產能全球第一。鋰電池裡使用的石墨,大陸占86%原料供應,電池負極石墨100%都是大陸製造。
在軍工、航太、化工、醫療等眾多行業需要的金屬銫,大陸也壟斷了全球供應。美國在2018年將銫列入經濟與國安關鍵礦物清單,大陸則在今年10月將它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計畫。
相關新聞
中國制裁澳煤反自傷(楨:?) 多省市強制限電停工 大紀元/自由亞洲電台/台灣蘋果日報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11月全國用電50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 2020/12/18 中時新聞網
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收購烏克蘭"動力沙皇"受阻 中國企業向烏索賠228億
烏通社2020-12-05援引北京天驕公司在烏克蘭合作夥伴DCH集團的新聞稿稱,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政府,根據烏中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提出國際仲裁,要求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8億元)的賠償。
回應
馬達西奇到了最後會和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一樣的。
這就烏克蘭是當美國佬奴才的下場!
中國新版L-15AW戰機亮相 2020-12-09 兵工科技
目前除了洪都設計的L-15“獵鷹”在進行攻擊機功能的拓展外,國外同類教練機如雅克-130、M-346和T-50等都在進行類似的改進,隨著第四代和四代半戰機的普及,國際上對於L-15這類高級教練機的需求很大。
對於大多小國來說,L-15AW就是一款能兼顧從日常訓練到空中攔截的“多用途戰鬥機”。如果作戰任務有進一步的要求,比如超視距空戰、多目標攔截、反艦等進階要求,還可以選擇配置更高的L-15B。
總的來說,L-15可以說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教練機,物美價廉,定位很准,很受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青睞,因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回應
可惜發動機還是烏克蘭的AI-222K-25F
高級教練機,FC31,梟龍改進型,都在等WS-19。
L-15教練機動力裝置_百度百科
L-15教練機01架原型機採用捷克DV-2S發動機,後續型號將換裝帶有加力燃燒室的烏克蘭АИ-222К-25Ф以實現超聲速飛行,未來幾年內使用國產“岷山”發動機。
中國同時研製8種渦扇發動機 2020-04-09
渦扇15,是為殲20的標配,性能對標美國F119。
渦扇10,是殲10/11B/16標配,使用壽命遠超對標的俄AL-31F。
渦扇20,是運20標配,對標俄D-30K和國產的渦扇18。
渦扇13,是JF17梟龍/FC31鶻鷹標配,對標俄RD33。不過真正的目標渦扇19,對標美國F414。
CJ1000AX/CJ2000,是國產大客機C919/C929標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19年數據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0-04-07公報,2019年中國提交了58990件專利申請,超過美國的57840件,成為專利合作條約(PCT)最大用戶,1999年中國276件,20年間增長了200倍。日(52660)德(19353)和韓(19085),來自亞洲的申請已佔全部PCT申請的半數以上。
2019年PCT前五大用戶除中國和美國外,還有日(52660件)德(19353件)和韓(19085件)。中國華為以4411件申請連續第三年成為企業申請人第一名。位居其后的是日本三菱(2661件)、韓國三星(2334件)、美國高通(2127件)和中國歐珀移動通信(1927件)。
在教育機構中,加利大學470件榜首,清華大學265件第二,之后是深圳大學(247件)、麻省理工學院(230件)和華南理工大學(164件)。
收購烏克蘭"動力沙皇"受阻 中國企業向烏索賠228億
烏通社2020-12-05援引北京天驕公司在烏克蘭合作夥伴DCH集團的新聞稿稱,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政府,根據烏中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提出國際仲裁,要求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8億元)的賠償。
回應
馬達西奇到了最後會和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一樣的。
這就烏克蘭是當美國佬奴才的下場!
中國新版L-15AW戰機亮相 2020-12-09 兵工科技
目前除了洪都設計的L-15“獵鷹”在進行攻擊機功能的拓展外,國外同類教練機如雅克-130、M-346和T-50等都在進行類似的改進,隨著第四代和四代半戰機的普及,國際上對於L-15這類高級教練機的需求很大。
對於大多小國來說,L-15AW就是一款能兼顧從日常訓練到空中攔截的“多用途戰鬥機”。如果作戰任務有進一步的要求,比如超視距空戰、多目標攔截、反艦等進階要求,還可以選擇配置更高的L-15B。
總的來說,L-15可以說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教練機,物美價廉,定位很准,很受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青睞,因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回應
可惜發動機還是烏克蘭的AI-222K-25F
高級教練機,FC31,梟龍改進型,都在等WS-19。
L-15教練機動力裝置_百度百科
L-15教練機01架原型機採用捷克DV-2S發動機,後續型號將換裝帶有加力燃燒室的烏克蘭АИ-222К-25Ф以實現超聲速飛行,未來幾年內使用國產“岷山”發動機。
中國同時研製8種渦扇發動機 2020-04-09
渦扇15,是為殲20的標配,性能對標美國F119。
渦扇10,是殲10/11B/16標配,使用壽命遠超對標的俄AL-31F。
渦扇20,是運20標配,對標俄D-30K和國產的渦扇18。
渦扇13,是JF17梟龍/FC31鶻鷹標配,對標俄RD33。不過真正的目標渦扇19,對標美國F414。
CJ1000AX/CJ2000,是國產大客機C919/C929標配
目前的載人航太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燃料電池等)以及核能。
核反應爐電源的功率大、能量密度高,相比其他電源具有較高的功率品質比,可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不易獲得的環境下工作。例如,火星上週期性的沙塵暴可能會持續數月、而月球上永久陰影的隕石坑內沒有陽光,。此外,月球南極有永久光照區,可以利用太陽能,但如在低緯度將面臨長達14天的月夜,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建立核反應爐來提供能源。
相關新聞
川普政府計劃聯合他國制定規範月球採礦的太空法律框架,俄指美違反了冷戰時期簽訂的外太空條約,俄宣布與中合建月球基地跟美NASA打對台
嫦娥5號2020-11-24成功發射:開啟大國未來新能源氦三爭奪戰
嫦娥五號探測器2020-12-02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
俄放話要撤出國際空間站單幹?最後或與中國合作
2020-11-27,俄羅斯表示,要重新考慮2024年之後是不是還繼續參加國際空間站。
自從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導致和西方惡化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俄要退出的消息。
那麼,俄羅斯到底撤還是不撤?
今天的國際空間站,就是在俄“和平”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是搞航太不僅僅需要技術,也需要錢。建造和使用國際空間站的經費,幾乎都是美歐日支付的,俄自己搞一個空間站,經費完全不足以支撐。
既然如此,俄羅斯可以自己搞一個空間站,然後租給西方國家使用嗎?
從10月美甩開俄與七國簽署月球探索合作協定來看,西方似乎沒有興趣繼續和俄合作:俄技術已經老化陳舊,NASA為了維持國際空間站20年來不斷向俄付款,不如痛下決心自力更生。
中國對空間站運行的經驗還非常不足,不過中國自主空間站早已定型,為了俄而大規模修改設計方案,可能性是很小的。比較大的可能性,是中國向俄羅斯開放空間站,允許俄羅斯飛船的對接和宇航員的駐站。
嫦娥5號到月球上只是挖把土?其實是為建基地做準備 2020-12-01
在2020-11-25文昌國際航太航空論壇上,中國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指出,中國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會不會像是諸多科幻小說中所表現的那樣,有一大片閃閃發光的科幻建築組成,有著金屬質感的牆壁和透明的穹頂?
根據中國科學家的看法,不會長成這個樣子,相反它會有一個非常傳統的構造,像極了陝北高原上的窯洞群。
月球表面的陽光,比國際空間站所在的400公里地球軌道更加嚴酷,因為在地球在400公里以上還有至少1000公里的電離層,可以起到遮蔽陽光和阻擋宇宙射線的作用。
國際空間站運行20年,核心艙已經出現了老化的跡象、在月球會縮短到10年5年,甚至更短。
挖窯洞,就用月球本身的土壤和岩石製成建築的屋頂和牆壁,充分遮罩宇宙輻射和太陽輻射。只要技術成熟,就可以在月球地下很大範圍內建立一個地下城,容納比較多的人口,甚至可以建設月球農場,供人類長期生存。
要想挖月球窯洞,就要對月球上的土質和岩石有足夠的認識,才能相應研製工程機械和掘進方式。這就是嫦娥五號能發揮作用的地方了。另外,可以從地球上帶去一些粘合劑,與月球土壤混合之後變成混凝土,再用3D印表機改成房子。這與挖窯洞雖然有很大區別,但同樣需要對月壤的性質有充分認識。還需要有足夠多的月壤來做實驗,看看哪一種粘合劑更合適。
人類在外星建核電站靠譜嗎 2020-12-02 科技日報
據美國CNBC網站2020-11-15報導,NASA計畫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這一核裂變電力系統的輸出功率為10千瓦,可連續不斷地工作至少10年。
低濃縮的核燃料將為小型核反應爐提供動力,此前阿波羅12號使用的阿波羅月面實驗套裝中的儀器就是由一部RTG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供電的。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輸電
2020-11-27,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向電網輸出第一度電。這對中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華龍一號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其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可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華龍一號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國產化率達85%以上。每年預計發電近100億度,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出口一台機組,相當於出口30萬輛小汽車價值,可創造約15萬就業崗位,全壽期可以創造約1000億元人民幣產值。
嫦娥5號2020-11-24成功發射:開啟大國未來新能源爭奪戰
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三,用氦三的反應爐沒有中子不會產生輻射,也就不會危害環境。月球蘊藏至少一百萬公噸的氦三,足以供至少一萬年發電所需。美國國安事務教授福瑞希指出,就算真的有辦法把氦三運回地球,打造出能使用氦三的熱核反應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月球挖礦是政客為太空計畫爭取經費而自圓其說的藉口,這招美國以前就用過,現在被中國拿來用。英國RAL太空實驗室主任說,中國具備相關技術,也有財力延攬相關人力物力,更有戰略動機這麼做。歐洲太空總署ESA專家︰月球採礦成本太高,就商業角度而言不切實際。
相關新聞
中國探月採氦三礦?專家嗤之以鼻
川普政府計劃聯合他國制定規範月球採礦的太空法律框架,俄指美違反了冷戰時期簽訂的外太空條約,俄宣布與中合建月球基地跟美NASA打對台
日媒:在165國 中國北斗系統都令美GPS黯然失色
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占85%),北斗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20年11月25日:在165個國家,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黯然失色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一座人口480萬的熙熙攘攘的城市,線上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 Addis的人氣飆升,原因是其App能夠將食物非常精准地送到顧客的所在地。這種精准性背後的秘密是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
這款應用程式的迅速增長部分是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推動的,該導航系統最近取得的進展彰顯了北京在資料主導權全球爭奪戰中取得的成果。
在阿迪斯阿貝巴經營一家日本餐館的老闆古河美幸(音)說,自她13年前從日本來到這裡後,“智慧手機定位資訊有了突飛猛進的改進”。
過去,美國處在這項技術的前沿,1978年發射了組成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第一顆導航衛星。但是長期以來作為唯一選擇的GPS現在正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超越。
1994年,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起步,今年6月正式建成。北京的目標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
美國衛星信號接收公司Trimble導航公司的資料顯示,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占85%),北斗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有多達30顆北斗衛星向阿迪斯阿貝巴不間斷地傳送信號,是美國系統的兩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品牌廉價智慧手機在當地的普及。
美國新一波制裁 恐重創大陸國產客機C919 2020-11-24 聯合報
據路透報導,川普政府擬宣佈89家與軍方有關的中國企業清單,限制其購買美國商品和技術,當中包括中國商飛。C919雖是大陸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但包括發動機、發電和配電系統、液壓系統等關鍵零組件,甚至是輪胎、煞車等仍仰賴進口,而且主要是從美國進口。
回應
C919客機可用歐盟的產品替代之,波音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全球化民用飛機本來就是商用零件從世界各地購買,是為了省研發成本,和容易獲得適航認證。C919航電雷達等電子系統並非大陸沒有,轟-6、運-20航電雷達系統比C919複雜的多,全是陸製!
老美過去是怎麼對付台灣的友達面板/HTC手機,呆蛙覺青817忘了嗎?!
世上的高端科技已頂到了天花板.中國不只在航太/超級電腦/高鐵/基建/飛彈/造島/稀土精煉...追上領先歐美.目前只剩一大: 飛機引擎/ 一小: 積體晶片.只要投入時間,金錢.指日可待!
不只,還有量子科技、AI人工智慧、5G網路、互聯網、數據鏈、數字貨幣、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融合、北斗導航、沙漠變綠洲、高功率雷射都在領先歐美之列!
相關新聞
大飛機不再卡脖子!國產大涵道比航發試車試飛,C919迎來中國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YebL2EVeI
回應
感謝川建國的斷供激將法。
外媒:運20換WS20試飛 無需中轉加油就能洲際飛行 2020-11-24 新浪軍事
上週六,一張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照片引起了軍事愛好者的注意,這是一架裝備了4台WS-20大涵道比發動機的運-20在試飛中。除了能減少對進口發動機的依賴外,有望提升運-20的主要性能,包括航程和載重量。
百度、QQ、淘寶、郵箱,當年這些中國產品是怎麼幹掉國外同款的?2020-11-21
谷歌退出前,中文市場確實競爭不過百度,搜中文關鍵字的結果準確度不如百度,百度當時主打的廣告語也是更懂中文,直指穀歌弱點。穀歌也有它的優勢,英文搜索比百度好,學術相關搜索也還可以,當時在大學日常使用都是百度,搜文獻在知網,但有時用穀歌和百度做一些輔助,搜英文用穀歌。
當時國外巨頭有些領域是真的幹不過國內,MSN當時在知識份子和白領裡面很有逼格,但確實不好用,導致雖然為了逼格裝一個,但真用還是QQ用的多,傳檔這麼高頻的剛需功能,MSN就是遲遲不出,沒辦法,不能為了逼格不幹活了啊。穀歌也推出過Gtalk,當時我也用過一段,但那個除了逼格什麼都沒有,還不如MSN。
Gmail倒是還不錯,當時主打大空間,用著也沒什麼硬傷,但是還是不如QQ郵箱,我最早的郵箱是163的,然後是Gmail,最後註冊的QQ郵箱,很多帳號都是用163帳號註冊的,支付寶是Gmail註冊的,但後來慢慢都不用了,因為QQ郵箱的大附件,中斷點續傳等功能好使,工作後還是要用好使的……
淘寶也是幹掉易趣的,bat起來,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外國巨頭在的時候,被他們幹趴下好多產品了,可不是外國巨頭一走,他們忽然冒出來的。當時外國巨頭的當地語系化有很大問題,很多東西完全照著西方習慣來,當地語系化團隊沒有許可權改,比如註冊帳號,外國人用郵箱不算個事,但中國人更喜歡用手機號,就這點事外國巨頭轉彎就很慢。
回應
當年的穀歌比百度好用一萬倍,後來被各種限制,無語。
瞎說,當年在中文搜索領域,百度比谷歌強得多。MP3搜索,貼吧,問答...這些百度特色本土化產品打得穀歌抬不起頭來,穀歌的本土化被戲稱為除了穀歌的名字什麼都沒有做。所以穀歌在大陸市占率也從未突破30%,而百度永遠占70%。
外事問穀歌,內事問百度,這才是當年搜索的情況。只是時過境遷,穀歌不再是當年的穀歌,百度也不是當年的百度了。
穀歌在技術上可能確實比百度厲害,但是本土化做的跟屎一樣,這也是眾多美國互聯網企業的通病:太過於傲慢,認為美國就是世界中心,我們的產品在美國都這麼受歡迎,在其他國家當然更沒問題了。
俄媒:這4座中國城市的創新吸引力世界領先
《俄羅斯報》2020-11- 10中國4座城市在創新吸引力方面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近日,俄高等經濟大學列出了世界城市在創新吸引力方面的新排名。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及香港被列入世界上36座最具創新性的城市名單。就境內世界創新中心的數量而言,中國僅次於美國。綜合排名方面,北京排名第4,上海排名第9,香港排在第13位,廣州排在第27位。
此次排名使用一種綜合方法來評估城市創新吸引力,包括對技術發展、創意產業和城市環境的綜合分析。沒有一座城市能夠在技術發展的多個方面全部領先,排名靠前的是兩個相互競爭的全球高科技中心——紐約和北京。紐約在風險企業中排名第一(在支援創新的初創企業和基金數量方面)。就創新類產品的生產量(專利和出版物數量)而言,北京排名第一。
如果說北京在科學家、學者等人才上擁有首都優勢,那麼上海則以全球企業科研中心的地位而具有吸引力。全球500強和創新1000強公司在上海開設了200多個科研分支機搆。而國際貿易和金融之都之一的香港正逐步成為創意產業中心。當地有20多家獲得世界領先工業設計獎的企業。廣州具有創新吸引力的關鍵在於其發達的基礎設施及較為便宜的辦公場所租金。
上榜的4座中國城市各有自己的特色。北京是政府扶持的科技領先者;上海吸引了眾多私營創新企業;香港是世界設計中心;廣州是一座讓企業感到舒適的城市。中國的特色和重要優勢就在於多樣化的創新領導地位的結合。
從F5戰機墜毀說起:台軍歷經幾十年變遷仍一塌糊塗 2020-11-02 觀察者網 席亞洲
F-5E年久失修已是一個“年經”話題了,其實和解放軍至今仍然在役的殲-7差不多一個性質——當然了,差別在於,還在用的殲-7基本都是90年代乃至21世紀生產的,,而且它們的航空電子設備也都改裝到了符合當代水準的標準。
F-5E在2018年就出現過一次集體停飛,之後2019年通過美國提供一批零部件恢復飛行,結果緊接著又出現雙機著陸時輪胎雙雙爆裂的事故,這表明這批飛機的零件也沒新到哪裡去,估計也是飛機墳場裡拆出來的舊東西。之後韓國空軍又“勻”了一些零件給臺灣,而這次墜毀的F-5E也正是去年使用這些韓國零件進行了翻新……但結果又出了發動機停車事故導致墜毀。
其實臺灣在2000年前後還折騰過一個雄心勃勃的F-5E性能提升方案,就是“虎2000”方案,打算把IDF的航電系統部分裝到F-5E上,改裝後的F-5E甚至能在機腹下攜帶一枚“天劍2”空對空導彈——頗有點法國幻影-III在中線掛架帶一枚中距導彈的感覺……
後來因為IDF的航電系統用的關鍵設備也要依賴進口,金貴得很,用來改裝F-5E顯得有些不值得,所以只造出一架原型機。
臺灣雖然號稱自己是“世界上的高科技,沒有我們臺灣,它搞不成”,但實際上臺灣的高科技產業是非常不完整的, 尤其是在軍事科技領域,無法直接使用民用元器件,那沒有就硬是沒有,說啥也造不出。所以雖然臺灣媒體整天自吹“資訊科技”如何領先,但其實臺灣軍用電子技術是一塌糊塗的。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1-02/doc-iiznctkc9010600.shtml
回望國際空間站二十年:耗費如此鉅資是否值得? 2020-10-27 新浪科技
…….
國際空間站的組裝始於1998年,在2011年完成。在這十三年時間裡,美國太空梭進行了30多次飛行,俄羅斯火箭進行了40次多飛行,才將所有元件和模組帶到空間站。多年來,數千名科學家合作進行3000多項實驗。建造最終費用超過1000億美元。每年維護和補給耗費40億美元。
英國倫敦大學行星科學家伊恩•克勞福德(Ian Crawford)教授認為,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國際空間站是高規格國際合作的一個極好範例,當時的世界迫切需要這樣的行動,將世界人民和不同國家聯繫在一起。學習如何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對我們做好重返月球的準備,以及未來把人送上火星等,都有很大幫助。”
然而,英國的皇家天文學家馬丁•裡斯爵士(Sir Martin Rees)表示,科學上的回報是微不足道的。
相關新聞
俄航太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美中太空戰!中國稱2年將進行11次發射建空間站 每組3人(國際空間站6人耗資鉅)任務周期3-6個月均已選定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項目 報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仇? 中國:項目要符合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基本原則、科學意義要突出、要合理可行,要自行承擔研發經費。項目沒有排斥任何國家,來自17個的9個項目入選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美國的項目沒達到科學價值和技術要求的標準。
美軍還在測試的單兵資訊化系統 我軍或已正式裝備了
“央廣軍事”微博帳號在2020-10-17發佈了一組我國陸軍裝甲步兵跨晝夜實訓的照片,士兵左手腕上固定了一個加固的手機狀終端設備。
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在數十年前就對單兵資訊化系統有了許多設想:在戰場的第一線,指揮員能夠通過隨身攜帶的終端監控每位元士兵的位置和生理情況,並通過終端向每個士兵下發作戰任務,包括地圖上的運動路徑等,而士兵也可以利用手中的終端設備接收指令,並在作戰單位中分享一些目標資料。
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設想在硬體上還無法實現。由於半導體技術和高解析度彩色超薄螢幕技術在當時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根本無法做出現在這樣的手機和資訊終端,無線資料鏈技術也受限於體積和功耗,無法做到每個士兵都能裝備,而GPS定位技術在八十年代也並不具備,士兵的位置根本無法追蹤。
直到本世紀初,半導體和液晶螢幕技術的發展,才使個人資訊終端成為可能,但技術並未成熟。美國陸軍在好幾個未來士兵系統的預研專案中,都提出了類似的裝備設想,但都沒有實現輕量化和便攜化。直到大約十年前,技術才逐漸成熟。
2015年,英國國防部提出了未來陸戰技術的前瞻性報告,在未來10年實現的單兵資訊系統,但是圖中的設備直到今天也並未實現。
到了2018年,美始測三星Galaxy手機改裝的戰術終端設備“奈特勇士”(Nett Warrior)系統,上面運行著美國陸軍開發的ATAK(安卓戰術攻擊套件)軟體。可顯示自己和戰友的位置,共用戰場資訊,拍攝和傳輸照片,並且能夠進行加密的語音和視頻通話。但是直到目前仍然處於測試和發展階段。
中國在這一領域並不落後。早在2017年,北京軍民兩用技術展會上電科某所開發的智慧手錶和智慧手持終端。除了視頻傳輸以外所有單兵資訊化系統該有的功能,支持“藍牙等多種無線通訊方式”由該所開發的低功耗遠距離窄帶資料鏈,在無阻擋的情況下最遠能達到數公里遠的通信距離,通信速率可以達到數十Kbps。因此,班組的指揮員使用手持終端,就能監視所有攜帶智慧手錶的士兵的位置和生理資料,同時也能佈置作戰任務,共用戰場資訊。
回應
在單兵資訊化系統上,我們絕不會落後于美國陸軍。外骨骼類技術部隊已在試用了,民間應用的早就有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0-24/doc-iiznctkc7372158.shtml
而這種晶片製造技術從電晶體小型化到三維技術的重要轉變,可能會影響業界對晶片製造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光刻技術的態度。隨著電路進一步小型化,這一過程需要短波光,來獲得更好的解析度。最先進的微型化技術需要超紫外或極紫外(EUV)光譜範圍的不可見光。如今阿斯麥爾是光刻機產業內的壟斷企業,一台EUV光刻機的售價大約在1.2億至1.7億美元之間。然而,實際上只能應用於整個晶片製造過程的極小部分,也只能帶來適度的微型化效果。如今,EUV只能用於製造邏輯晶片,如電腦的微型處理器,智慧手機的系統晶片,以及遊戲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圖形處理器等。由於由於電路組成的複雜性,邏輯晶片尚不能完全使用三維技術。
但是,如今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製造過程已經可以跳過EUV光刻機。並且,如果能跳過EUV光刻機的限制,那麼晶片製造商的選擇就更多了。《日經》稱,日本佳能和尼康,如今也能生產非EUV光刻機。迄今為止,美國並未禁止這兩家廠商對中國晶片製造商出貨。
另一方面,包括華為在內,一些中國公司也一直在努力開發自己的光刻機。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也在今年宣佈成功研發128層QLC3DNAND快閃記憶體(X2-6070),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
《日經》認為,當前美國方面似乎將限制中國的重點放在EUV光刻機上,但中國正在積累三維晶片製造技術,這最終將應用于先進的邏輯晶片,説明中國避免依賴基於EUV光刻機的晶片微型化。
並且,從長遠來看中國有能力提高晶片所有相關領域的技術,如材料、光學、化學、晶圓製造程序控制、表面檢測和功能測試等。
不少專業人士,也看好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潛能。曾在中芯國際擔任首席技術官的生駒俊明表示,基於他在中國的經驗,他認為中國有足夠數量的有能力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來開發自己的晶片製造設備和晶片設計軟體。
東京科學大學教授若林秀樹表示,開發晶片製造設備和材料的整個供應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他表示,“中國有可能在10至20年內成為這一領域的主導國家,因為它在所有科學和工程領域都擁有大量人才。”
對中國這樣的追趕者而言,技術趨勢也是一個優勢。資訊技術分析機構高德納公司(Gatner)研究副總裁薩繆爾•王(Samuel Wang)表示:“新技術,如新材料、3D、人工智慧輔助晶片設計和基於雲技術的製造協作,都將為新興企業創造新的機會。”
華為Mate 40系列2020-10-22登場,搭載麒麟9000 的品牌高階晶片絕唱
回應
我相信不會是“絕唱”,華為不放棄,期待“麒麟”的王者歸來。
“絕唱”意思是,麒麟是台積電的最後批5納米裝機的最新晶片,但是之後我們自主研發的晶片,那是國產的,不是別人代加工的,新東西自然新名字
相關新聞
首個“晶片大學” 南京積體電路大學2020-10-22成立
日媒:半導體科技發展趨勢有利於中國
從台積電到阿斯麥爾(ASML),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頻借助各種手段,將商業問題政治化,打壓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但《日本經濟新聞》2020-10-10指出,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革新,以及中國科技的發展,未來半導體技術的大趨勢,其實有利於中國。
長期以來,半導體行業都受制於“摩爾定律”,即積體電路晶片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但實際上,大約2005年前後,晶片表面電晶體和電路尺寸的縮小化之路遇到了瓶頸。當時,電晶體的尺寸已縮小至30納米左右,而這一尺寸,是由一種叫做“柵極”(gate)的中央電極來衡量的。
隨後,電晶體的小型化之路趨向緩慢。《日經》稱,從32納米到近期的10納米,雖然晶片製造商一直在標榜晶片制程的縮小。但從2005年前後,這些數字不再是柵極的實際尺寸了。如今,所謂的“10納米”或“7納米”,只是晶片製造商的一種品牌標籤。去年台積電製造的7納米晶片,實際的柵極尺寸為18納米左右。而這,已經與過去柵極尺寸也為32納米的32納米晶片,有了明顯的偏差。
由於電晶體小型化的難度,以及成本都在不斷上升,因此各大晶片製造商目前已轉向一種三維技術,即利用傳統晶圓表面上方的空間,將更多晶體管裝載到晶片上。如今最先進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即在最底層的晶圓裸片上,堆疊了96至128層的積體電路。
隨著層數的增加和晶片的增厚,電晶體的小型化過程在快閃記憶體領域發生了逆轉。如今快閃記憶體晶片的典型電晶體尺寸大約在22至 32納米範圍內,比幾年前快閃記憶體晶片中使用的14納米電晶體要大。
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稱,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2/3。
針對行業產業需求設置了47個專業學位類別,共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9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8個,截至2019年,碩士累計321.8萬人、博士4.8萬人。
《方案》提到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碩士類別設置仍不夠豐富,設置機制不夠靈活,個別類別發展緩慢,培養規模仍需擴大,培養模式仍需創新,培養品質亟待提高。博士專業學位發展滯後,類別設置單一,授權點數量過少,培養規模偏小,不能適應行業產業對博士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
《方案》明確博士生教育主要根據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培養某一專門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未來領軍人才。
《方案》提出,強化專業學位論文應用導向,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可以調研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等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呈現。博士論文應表明研究生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並在專門技術上做出應用創新性的成果。
《方案》還提出,要破除僅以論文發表評價教師的簡單做法,將教學案例編寫、行業產業服務等教學、實踐、服務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聘體系。
相關新聞
國務院08-04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政策,大力培育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 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晶片自給率從2020年30%提高到2025年70%.
華為08-04啟動「南泥灣」「鴻蒙」推出不含美軟硬件(體)技術的產品(手機、筆電、家電…) 美08-17加強華為禁令, 打擊亞洲半導體,三星Sony聯發電子股大跌. 中國加速去美國化,華為與中興通知供應鏈放慢出貨重新設計.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與研究生教育。 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阿塞拜疆的以色列造無人機襲擊亞美尼亞的S300 2020-10-01 新浪軍事
2020年0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發生武裝衝突,阿表示,亞有2700多人傷亡,多達130輛裝甲車被摧毀。此前,亞稱,已摧毀了阿137輛坦克和裝甲車輛,擊落72架無人機、7架直升機和1架飛機。
阿使用以色列無人機滲透到亞空軍陣地,至少擊毀了一套S-300防空導彈,S-300的國際聲譽受到了沉重打擊。
亞部署的是蘇聯時代的S-300PT,射程90公里,半主動雷制導。阿在蘇聯解體後從俄羅斯獲得了先進的S-300PMU-2,二者存在15年的技術差距。
相關新聞
"雙亞戰"持續5天 遠程砲火皆為中國產 2020-10-01 TVBS
回應
中製有關係嗎?台灣武器都美製不是嗎?兩國發生戰爭,為何扯上武器生產國……
全世界用的武器基本都是五常的,这有什么……
現在是兩亞戰爭,未來臺海戰爭,一定也是這些武器用在臺灣,臺灣切記。
相關新聞
阿的以土無人機已不是中東地區的改裝民用機型,也不再是東烏戰鬥蘇俄傳統的中小型無人機;而是利用無人機“發現即打擊”的能力,無人機在此次衝突中,已開始承擔要點打擊、防空壓制等重要戰役級任務。反觀亞美尼亞以9K33為代表的野戰防空裝備,已愈發難以應對當下無人機的威脅。其實,早在敘利亞戰場上,俄軍就已發現鎧甲-S1無法防禦無人機襲擾。
回應
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軍用晶片和元器件依賴進口,甚至需要靠走私民用器件來替代,極端缺乏現代戰場條件下的電子對抗能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密集的發射管形同虛設。
相關新聞
俄副總理:俄軍事電子產品關鍵部件不再依賴北約 東南亞替換 2020-09-30 觀察者網
回應
東南亞?不是東亞?
其實就是中國唄,不好意思說出來。
看來,我們強大的無人機,就可以幹死印度阿三全部坦克、火炮、雷達。
這種無人機對付小國有效,對付大國只有空優才能保證無人機的安全。
美國的厚黑史:從東芝事件到肢解阿爾斯通 2020-09-30 環球網
從打壓華為,到強奪TikTok,美對中國科技企業赤裸裸地展現出其無賴與霸道。一面標榜自由市場、公平競爭,另一面動用國家力量對外國優秀企業“圍獵”,美國在此領域早有劣跡。過去的幾十年裡,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等知名企業都曾成為美國打擊的目標,只不過相比之下,現在針對中國找的藉口更加意識形態和政治化。
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迎來其半導體行業的“黃金年代”,一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晶片供應方。
雷根政府指責日本竊取智慧財產權、向美市場傾銷商品,迫使日本於1986年簽訂《日美半導體保證協定》。
1982年,美國政府以產業間諜罪逮捕日立及三菱員工竊取IBM的技術,而真相是美方通過釣魚執法打壓日企。1985年,東芝秘密向蘇聯出售四台精密機床,成為美國收拾東芝的絕佳理由。
二戰後,西方發達工業國家成立“巴黎統籌委員會”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精技術。
除東芝外,巴統成員國如法義德等的公司,也曾向蘇聯出售過精密機床等先進軍工設備,但未像東芝那樣受到美國的嚴厲制裁。
肢解阿爾斯通,美國人設的局
去年5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辦公桌上的《美國陷阱》以法國名企阿爾斯通(Alstom)的遭遇為例,揭露美國對外國企業巧取豪奪的黑幕。
阿爾斯通,曾長期在水電設備、核電站建設、交通運輸和能源等多個重要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2013年4月鍋爐部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赴美公務旅行時,在紐約機場被美警以2002年阿爾斯通在印尼涉嫌商業賄賂逮捕。隨後,美司法部以“認罪就能很快被釋放”“坦白從寬”或“牢底坐穿”等威逼利誘,認罪後,重罰阿爾斯通7.72億美元。緊接著,電氣收購與阿爾斯通電力設備,將這一世界工業巨頭“肢解”。
回應
不要忘了還有德意志銀行 也正在被整殘的路上掙扎
中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在長沙下線
2020-09-27,一台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中國鐵建長沙下線。機長150米,總重4300噸。
相關新聞
2017-04-04,全球最大的巨型盾構隧道挖掘機Bertha(日本日立造直徑17.5米重7000噸),歷經四年2825米挖通了西雅圖SR99立體隧道。
占全球市場三分之二 揭秘中國產盾構機17年逆襲路 2019-06-03
華為的未雨綢繆誕生了海思,讓國產晶片自主、打破壟斷有了希望。自主創新、未雨綢繆的不只是華為,「鋼鐵穿山甲」——盾構機也是其中之一。
40年過去,中國城軌,遍佈祖國40多座城市,總里程超5500公里,世界第一,靠的就是國產盾構機。
為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02年,中國成立研發團隊,列入「863計劃」;2008年,中國首台複合式盾構機研發成功;2015年,國產首台鐵路大直徑盾構機下線。
至今,國產盾構機已走過17年,從開始85%依賴進口,到現在輸出全球,占全球三分之二。
18世紀初,工程師布魯諾爾從「鑿船貝」的軟體動物船蛆身上獲得靈感,發明瞭利用人工進行盾構的方法。船蛆是一種軟體動物,能從體內分泌出液體塗在木板孔壁上形成保護殼,從而穴居在帆船的木板中。第一代「開放型手掘盾構」,模型核心在於像船蛆吃木頭一樣正面向前挖掘,側面形成框架並澆築混凝土,後來首次被應用於世界第一條水底隧道——泰晤士河水底隧道。
儘管盾構的原理出現的非常早,但是與目前使用的盾構機相似的盾構設備則一直到1984年之後才逐步發展成熟,這次中國沒有再錯過現代盾構的時代。
1996年12月18日北起西安南到安康的西康鐵路正式修建,中國第一次引進了兩台德國盾構機進行施工,大大的縮短了工期,實現隧道的提早通車。
嘗到甜頭之後,中國的施工企業就開始逐步在隧道建設中引入盾構機幫助施工,但是「洋盾構」首先是價格昂貴,一台3億元人民幣,而現在國產普通盾構機可低至2500萬,複雜的也就5000萬。洋盾構的另一個「痛點」是維修非常不方便,不僅維修費高,外方還對技術實行壟斷,維修保養時不允許中方參與,維修所需工時也完全取決於外方,嚴重影響中方工程進度。
曲婉婷的母親還沒宣判,為何可以被羈押六年?2020-09-23 17:05
首先,檢察院審查起訴期限原則上為1個月,對於“重大複雜案件”,則可以延長半個月(《刑事訴訟法》第172條)。
同時,如果檢察院認為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1個月,但最多只能退回兩次(第175條)。
每次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完畢,又會重新計算一次“1+0.5”的審查起訴期限。
所以,在審查起訴階段,羈押期限為(1+0.5)+1+(1+0.5)+1+(1+0.5)=6.5個月。
原則上,一審審理期限是2個月,同時可以延長1個月。
對於“可能判處死刑”或者“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案件,還能再延長3個月(第208條)。
更何況,法院還能將案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每次1個月,最多退回2次(第205條、第223條)。
每次補充偵查完畢還要重新計算審理期限,也就是說,上述“2+1+3”能再算兩次。
所以,在一審階段,羈押期限為(2+1+3)+1+(2+1+3)+1+(2+1+3)=20個月。
還沒完,案件還有二審、二審發回重審、二審發回重審後再次二審、二審發回重審後再次二審後再次發回重審……
總之,期限計算可以無限套娃。
更何況,對於特殊案件需要延長審限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本就能無限延長(第208條)。
回應
沒判估計是想把錢弄回來,可惜全被她女兒帶去國外養老男人了,整天微博喊冤枉,結果自己連國都不敢回,想想她媽貪的是什麼錢,是下崗職工的血汗錢,這種人判個死刑都不夠,下輩子打入畜生道繼續還債去吧
張2009年回國,從事的專業是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技術研究,該技術可以用來處理無線信號,類似於濾波器,濾除干擾信號,留下有用信號,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張浩曾在美國“思佳訊”通信公司擔任FBAR技術工程師,在美時已經是該專業的領頭羊。
張浩回國後,繼續FBAR技術研究,不斷改善其性能,獲得200多項專利,其中還包括在美國申請的。2011年,在天津大學的幫助下,張浩和其他幾名留學歸國人員,成立諾思微系統公司,這是國內第一家生產FBAR濾波器的企業。
這下子,美國安華高公司就坐不住了,以學術交流的名義,來到張浩的實驗室,提出一起發表論文、申請專利,還表示願意給諾思微系統公司注資,提供科研經費。可等到他們回美國後,立即就向FBI提交了一份報告稱“中國天津大學完全複製了安華高的濾波晶片生產線”,請求FBI介入調查。
原本在FBI的抓捕名單上有六個人,如和其他5個人一樣,不去美國也不會被起訴。被FBI設套抓捕後,案件一直處於停擺狀態,遲遲沒有審理,一拖就是五年,法官只允許他在北加州活動,出門必須佩戴電子監控設備,定期向法官報告。這樣的遭遇聽起來似曾相識,加拿大法院也是這樣幹的。
今年9月,張浩的案件終於開庭審理,安華高提供給美國法庭的關鍵證據,是張浩郵箱裡的十幾封郵件,但令人疑惑的是,這些郵件儲存在天津大學伺服器裡面,美方是怎麼獲得的呢?據有關報導,提交給法院的郵件內容,似乎還被人為編輯、修改過。
根據案件起訴書的內容,張浩發表的論文,如果與FBAR技術相關,必須要得到美國安華高的同意。可是,這種類型的信號濾波技術,學校裡使用的教科書上都有涉及,公共知識並不能等同於商業機密,況且,該技術在通訊、電子工程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研究人員很多,不只張浩一人。
“間諜”有著統一的標準,就是行為隱蔽。張浩從辭職,到回國任教、再到組建公司都是公開的,即使陷入官司,也是智慧財產權糾紛,怎麼就突然變成“間諜”了?2011年,中美兩家公司曾就專利問題交涉過,雙方都有電子郵件往來,本來是商業糾紛,可美國法院選擇性眼盲,在起訴書上,反復強調FBAR技術的軍事用途,但又並未指出,用在了哪個軍事領域,而且千方百計地把一家普通的中國高科技公司,往政府方向生拉硬套。
張浩的案件,並非特例,近幾年,麥卡錫主義幽靈又在美國重現人間,一批與中國有聯繫的科學家,都遭到審查。
回應
錢學森!明白嗎?
中國學者在美遭華人導師檢舉“竊密”,終獲清白
美國司法部最近頻頻對中國籍研究人員“下手”,其中包括佛吉尼亞大學一名中國籍訪問學者胡海周。他在8月末遭起訴,被控涉嫌“未經授權或越權獲取資訊”。
然而,這一所謂的“竊密事件”突然峰迴路轉。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20-09-23報導,近日,佛吉尼亞州檢察官辦公室以美司法部指控不實為由,突然駁回法院對這名學者的刑事起訴。
8月25日,胡海周在登上飛往中國青島的航班前,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遭美國海關官員問話。三天后,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胡海周提起刑事訴訟。
胡被控“未經授權或越權”從佛大受保護的電腦上獲取資訊,以及竊取他的導師開發了20年的專用軟體代碼。
胡在北京航太航空大學實驗室工作,正在研究水下機器人。而他的導師董海波,正管理著一個由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資助的多校合作的仿生水下推進的基礎研究項目。
董稱胡 “不當獲取了他的研究代碼”,並承認是自己把這一問題提交給校方的,因為胡海周“不告而別很可疑”。
在上週五的聽證會上,一名芝加哥聯邦檢察官在對佛大學電腦系統的進一步調查中發現,胡 被授權訪問”獲取軟體代碼的共用空間,因此申請撤銷對胡海周的所有指控。
回應
董是美國一些華人的縮影,他們恨不得中國完蛋。
男版孟晚舟被困美國五年,究竟犯了什麼錯?
美國對華技術封鎖非常嚴格,除了制裁國內高科技企業,還逮捕了中國專家。2015年,FBI釣魚執法,邀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到美國參加學術會議,在洛杉磯機場,將他逮捕。2020-09-01,張浩被美國加州聯邦法院裁定,以竊取商業機密罪、經濟間諜罪,判處有期徒刑18個月,賠償330萬人民幣。
世界大學排名出爐!中國提升了 美國滑了
2020-09-02“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榜單第一名,美國大學整體排名下滑,清華大學成為2011年後第一個進入排名前20的亞洲大學,中國大學排名獲得歷史性提升。疫情過後,英美中等院校長期下滑,亞洲大學特別是中國大學正在崛起這一趨勢將更為明顯。未來英美大學將面臨失去國際人才和收入損失的風險,再加上經濟衰退以及對大學資金影響,可能預示著全球知識和教育經濟開始新一輪洗牌。
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出爐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2020-09-02發布「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疫情對全球長期創新增長產生了嚴重影響,中國大排名第14名,也是前30名中唯一一個中等收入的經濟體。中國在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和創意產品出口等重要指標上均名列前茅,中國大陸擁有17個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
全球創新指數由WIPO、康乃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共同發布,它透過對各個經濟體制度和政策、創新驅動、知識創造、企業創新、技術應用與知識產權等因素的評估,衡量一個經濟體廣泛經濟創新能力的指標。
相關新聞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回應:中國5G技術與專利均獨占鰲頭,美國打壓無效,陸股5G指數EPS成長超過3成狂勝全球科技指數)
禁中國無人機,美內政部自討苦吃
去年,美國內政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旗下800多架中國產或含有中國零件的無人機下達了“禁飛令”,也不再購置新的無人機。
但據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8月31日報導,美國內政部洩露的一份備忘錄顯示,該部下達的“禁飛”和“禁購”令,加大了美國消防部門防控山火的難度,而這暴露出特朗普政府打擊中國技術的代價。
為了防控山火,美內政部採取了一種叫做“計畫燃燒”的措施,在小範圍內有計劃地燒除一部分易燃物,從而降低火災風險,而無人機正是這套名為“伊格尼斯”(Ingnis)的火災防控系統的關鍵。
今美內政部原本今年要購置17套新的無人機山火防控系統,但這部分採購由於禁令被中止,導致今年年內進行的“計畫燒除”只能完成原計劃的28%。
大疆有多橫?被美國封殺數次後,賺走美國人幾百億 2020-08-21
為什麼大疆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針對中穩如泰山?
首先大疆無人機佔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並且是全球唯一一家壟斷巨頭。原因就是獨有的技術水準。
大疆不斷創新的無人機型號,每一款都帶動了整個無人機市場的下一步發展,各國的軍用和民用無人機市場幾乎都依賴於大疆的技術,沒有任何替代品。
相關新聞
壟斷全球70%無人機市場!大疆成本僅為對手一半,專利數行業第一
華為遭川普開槍後 旗下海思半導體廠竟搶進全球半導體前10
大飛機不再卡脖子!國產大涵道比航發正式試飛,C919迎來中國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YebL2EVeI
回應
感謝川建國的斷供激將法。
C919何時能用上國產發動機?擺脫進口航發受制於人的困境 2020-07-23
C919在研製之初,商飛就在發動機方面選擇“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計畫引進通用電氣的LEAP-1C發動機,以快速通過國際適航認證開始運行;另一方面,自主研發CJ-1000A雙軸大涵道比直驅渦扇發動機,用於後期的C919訂單。
CJ-1000A 2018年5月18日點火成功,核心機轉速最高達到6600rpm。核心機試驗歷時39天,累計試車46次,初步驗證了核心機各部件及相關系統的性能、功能和匹配性,同時也驗證了壓氣機分塊預估、燃燒室點火預測、渦輪工作狀態分析等。
早期CJ-1000A在細節上與LEAP有一些差距。例如渦輪風扇葉片,採取了比較保守的鈦合金空心寬弦葉片技術,比美國發動機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零件更重,效率更低,而且轉速更高,噪音更大,離心力也更大,對發動機機匣的包容能力要求更高,總重量更重。2019年底,江蘇新揚公司的T800級別碳纖維材料航發葉片取得了突破,將用於CJ-1000A。
更大推力35噸的CJ-2000未來將配CR-929雙通道寬體客機(首飛2025年),2020三月初,核心機C2XC-101也完成了點火。
另一款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渦扇20(以WS-10/太行發動機為基礎)研發進度明顯更快,運-20開始試飛了,將來還可作為大型客機、新型雙發中型運輸機、飛翼佈局遠程隱身轟炸機和第二代遠端反潛巡邏機的主要動力。
二、數位殖民的雙重邏輯
(一)經濟邏輯——資本積累的強化
(二)政治邏輯——意識形態入侵
首先,網路族群的製造分化了階級力量。
其次,借助族群力量進行國際政治博弈,或是干涉他國內政。
最後,利用網路族群進行和平演變。
三、反數位殖民手段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在數位技術上可以與帝國主義相抗衡的國家之一,在5G、區塊鏈、電子商務等方面業已突破了帝國主義的技術封鎖,生成了良好的業態。但是,在晶片、半導體、軟體設計等關鍵領域,我國也存在著顯著的短板。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回到技術領域,增強原始創新能力,通過對平臺、資料庫、智慧演算法等一系列核心要素的構建,打破帝國主義在網路社會中的壟斷地位,搶佔網路空間,從而促進資訊的合理有序流動,解放公眾注意力,迫使帝國主義喪失製造網路族群的基礎性前提條件,粉碎其進行數位殖民的險惡企圖。
https://www.guancha.cn/liuhaoyan/2020_08_18_561904.shtml
清大研究員劉皓琰:當代帝國主義是如何進行數位殖民的? 2020-08-18 觀察者網
殖民體系往往被認為是帝國主義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由於民族解放運動的繁盛、國際輿論的影響、擴張成本的提升等因素,當代帝國主義很少再使用以軍國主義為主要方式的殖民政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帝國主義放棄了對殖民地的掠奪,而是開始將掠奪的範圍從現實領土轉向隱蔽性更強的虛擬空間。
中國企業位元組跳動旗下的TikTok之所以被白宮封殺、施壓,除了特朗普企圖借此煽動反華情緒爭取選票外,很大程度上也因為TikTok“逆流而上”,在美國社交領域攻城掠地,甚至出現趕超社交傳統巨頭Facebook、Twitter之勢,引發了美國政府的“小人之心”——擔憂美國被中國“反殖民”。
一、數位殖民的核心方式
(一)平臺壟斷
而在平臺上,資訊流動的方式和內容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平臺決定著資訊流動的方式,資訊流動的內容也是可以被篩選的。
(二)文化輸出與資訊煽動
以文化產業為例,發達國家的大片、電視節目、遊戲、流行音樂等總會以更加炫目的特效和引人入勝的情結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並在其中隱含西方的行為導向和價值觀念。進入網路社會後,西方國家的意志、理念會隨著各類網路用語、網路符號的應用加速傳播。
除了保持在通訊行業、電子行業、資料庫建設等前沿資訊領域的全球引領地位外,帝國主義國家還頻繁地將觸手伸向法外之地,持續地窺探隱私、盜取資料,形成約翰•福斯特所說的“監控式資本主義”。蘋果、臉書等企業多次陷入“竊聽門”、“隱私門”,美國政府的行為甚至更加惡劣,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50億條行動電話記錄,監聽他國領導人手機,在2014年曝出“棱鏡事件”,又在2020年被爆出瑞士加密公司事件,成為名副其實的“駭客帝國”。
(三)人工智慧推薦
與傳統的宣傳、廣告、推銷等注意力競爭的方式相比,傳統方法更多的是利用產品、環境等外部客觀因素來誘導受眾的注意力,而人工智慧技術卻可以大規模、自動化地改變受眾的主觀意識。
經濟學人:不要小看習近平的新經濟模式
2020-08-15,英國《經濟學人》刊文評論“中國新經濟”。
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正在危險地升級。在過去一周,白宮宣佈它即將在美國禁用TikTok和微信,並已經開始制裁香港領導人,此前還派遣了一名內閣成員前往臺灣。壓力不斷升級部分出於競選需要,還鷹派意識形態一種臆想:只要施加足夠的壓力,中國的經濟就可能崩潰。
這個邏輯很簡單,但卻是錯誤的。美國關稅戰對中國經濟的傷害並沒有預期那麼大。中國經濟對新冠疫情的抵抗力也要強大得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經濟2020年將增長1%,而美國則是下降8%。深圳股票市場是今年全世界表現最好的股票市場,而不是紐約。
中國的新經濟模式具有三個要素。首先,嚴格控制經濟週期和債務機制。大規模的財政和債務放水盛宴已經結束。與對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反應不同,這次中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有所節制,放出的刺激措施金額約為其GDP的5%,不到美國的一半。
第二個要素是效率更高的國家行政機器,繁文縟節被抹去:現在在中國成立一家公司僅需9天。更加可預測的規則使得市場機制能夠更順利地運轉,從而提高了經濟生產率。
最後一個要素是模糊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之間的界限。國有企業被迫提升效益並允許私人投資者投資。同時,國家也通過在私營企業內部設立黨組織來加強自己對私營企業的戰略控制。失信黑名單制度會對那些行為不端的公司進行處罰。中國也不再實施粗放的產業政策,比如2015年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而是將關注重點轉移到了如何打通供應鏈瓶頸,這些瓶頸或者是外國威脅下的中國薄弱環節或者是中國易在海外施加影響的節點。這意味著中國必須在像半導體和電池這樣的關鍵技術領域提高自給自足能力。
美國希望一旦發生衝突中國就會屈膝投降的想法,遏制這條路是行不通的:與蘇聯不同,中國龐大的經濟精密複雜並與世界緊密相連。中國14萬億規模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實力雄厚,絕不是靠做白日夢就能抹去的。現在是時候丟掉這種幻想了。
美學者:對華“科技冷戰”暴露美國脆弱性來源 2020-08-17 中國日報網
美國對華為5G與TikTok的“圍獵“其實是是歷史的重複,是美國強取豪奪老故事的最新一章。
這就是為什麼微軟今天要收購TikTok,就像昨天購買諾基亞一樣。當估值下降時,資產會更便宜。
現在,中國公司和應用程式已經加入了全球領先創新者行列,而抄襲已經成為美國企業新的遊戲規則。
美國的經濟民族主義政策並不能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只會起到破壞作用。美國想借助這些非經濟手段清除中國創新技術,註定會失敗。
相關新聞
歐洲人:抖音無害 人們只是在上面發揮創造力 美打壓TikTok威脅全球市場
川普封殺微信 專家警告iPhone出貨恐減30%! 受影響的不只是蘋果,星巴克、肯德基、迪士尼、麥當勞等美企,都已高度依賴微信。
日媒:中企在12個品類全球市場份額居首
美媒:全球500強排行榜發佈 中國企業數首超美國
英媒:美無法改變中國 沒有哪個大國比中國更大更強
英國《一周》週刊網站2020-08-13《美國無法改變中國》的文章,面對中國,美國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改革自身。由於美國四分五裂,讓政府以自由的名義與中國對抗的想法成為笑柄。中國的命運最終將掌握在中國人民的手中。
回應
搞亂世界是美國的本性,只要世界不太平,美國才能把武器賣出去,所以有美國存在一天,世界就不太平一天,
現在印度政府頒佈的反華禁令沒有任何意義,近期,印度政府與新加坡的STEC公司簽訂了在Meerut-Dehradun路上修建隧道的合同。然而,這家公司實際上是中國上海隧道工程公司的子公司。現在中國人看不起印度——現在他們或許正在嘲笑我們抵制中國貨的行為,因為這些抵制在實際上永遠不會實現。
回應
蠢還不讓人笑了?
英媒:放棄與中國的貿易談何容易
英國廣播公司2020-08-16中國與貿易——打破談何容易,當中國(因疫情)採取封鎖和停工措施時,整個亞洲地區的供應鏈受到衝擊,企業無法獲得原材料和產品。
95%的受訪美國公司表示,他們會在中國和中國以外的地方推動供應多元化。但是,即便是在疫情和中美貿易戰持續的情況下,約87%仍表示,中國大陸是他們的三大採購目的地之一。 “中國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與其他國家不同。他們所做的一件事就是打消企業的疑慮,讓企業有信心復工。”
中國還是今年唯一可能增長的經濟體。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貿易一直由中國定義——這種狀況一時不會改變。
德媒:美國對華“脫鉤”將失敗的4個理由
德國《焦點》週刊2020-08-17:特朗普他無法贏得中美貿易戰的4大理由
首先:中國經濟比美國經濟更具抗震性。儘管遭遇新冠疫情,但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國。而美國將至少8%的負增長。
其二:特朗普每次推出反對中國的政策,常常引發美國股市下跌。自2019年1月4日以來,深圳成指已上漲85%,紐約工業指數只上漲了19%。
其三:中國國內市場擁有近14億消費者,是美國人口的4倍。
其四,美國再也無法阻止中國融入全球經濟。自1995年以來,中國在全球GDP中的份額已從2%增加到16%。全球各地的出口商都熱愛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結論:美國不斷強調的所謂“西方”其實並不存在,中西經濟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脫鉤”不會成功。
美國消費者習慣中國製造,印度消費者離不開中國製造 2020-08-12 新浪網
今年美國跟印度一直在搞動作,無端制裁中企,試圖找出中國商品的替代品,然而全球化已經到來,美印的想法不適用於全球市場的發展規律,消費者最先關注的是商品的品質。
美國政府一面排斥中企,可是對於中國製造美國消費者在行動上並沒有說不,只有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中國對於產品的精心製作。
而印度屬於口行不一,一邊轟轟烈烈地砸掉中國產品,一邊用著中國製造,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中國產品的價格和品質是不可代替的。
回應
憑什麼說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貨
看看印度現實情況,離不開是真的
印度政策中心主席:為什麼中國人總在嘲笑我們? 2020-08-17 觀察者網
中印邊境衝突引發印度國內大肆規模抵制中國經濟影響,但是這些抵制一方面不切實際,另一方面甚至滑稽可笑。下面我就具體說說原因。
首先,消費者自身有理性判斷:中國Oppo手機的價格僅為韓國三星….的一半,印度進口了約45%的手機零件。
原產中國的商品占印度進口貨物的23%,按照貿易量的順序依次是電子產品、API(活性藥物成分)、汽車零件、傢俱和像鞋和家居用品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國。
當新冠肺炎疫情最早在中國暴發時,印度所有與汽車製造相關的活動都陷入停滯,全球產業對中國的依賴性暴露出來。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印度企業家不得不圍繞罷工等勞工問題與工會進行事無巨細的爭論。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競爭優勢,而印度IT服務出口額約為1000億美元,但不涉及任何實際製造業。中國出口的工業品在為其增加1200億美元附加值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而這意味著中國能夠更好的保障財富分配公平。
在中國,有2.5億工人在正規部門就業,印度有4.1億勞工,但其中2億是農場工人,另有2億人受雇於中小微企業,其中多打1.5億是拿日薪的臨時工。
中國幾乎什麼都不依賴印度。1990年,印度和中國的人均GDP相似。20年後印度GDP總量是2.5萬億美元,而中國已高達13萬億美元。直到1995年,我們還沒有真正從中國進口任何東西。然後,突然之間,我們開始從中國進口幾乎所有的東西。我們以前和當前能以8.5%的經濟增長率增長的原因之一正是中國——與其競爭,從其購買和向其學習。
復旦教授張維為:美神話終結 中國公知很難再忽悠人了 2020-08-17 觀察者網
中國過去數十年波瀾壯闊的崛起,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中國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走在世界前列,一部手機知曉世界,百姓獲得了更開闊的國際視野,民智大開,中國公知很難再忽悠多數人了。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據說多黨競爭更能產生為民服務的領導人,但怎麼就是選出那麼一些不上心的領導人,處理疫情更像任性的熊孩子或是冷酷的投機分子,跟著感覺走,而非跟著科學走,死多少人都不當一回事,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據說言論自由可以讓吹哨人提前發出警報,但美國的情況表明你有10個20個吹哨人也沒有用,它叫你噤聲你就要噤聲,不管你是科學家,大夫還是航空母艦艦長。連美國疫情防控的首席專家福奇都驚呼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脅。
據說醫療市場化可以讓市場發揮作用,自動達到供需平衡,美國是醫療市場化最充分的西方國家,結果是數千萬人沒有醫保,輕症不看病,重了看病可能要破產,如此落後的醫療體系怎麼能夠應對新冠疫情大危機?
據說歐美公民素質高,市民高度自律,但沒想到那麼多人根本就不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這次國人真正見識了西方社會反智的力量,從縱火焚燒5G基站、喝消毒水防疫,到相信上帝可以驅散病毒,無奇不有。許多“公民社會組織”忙的不是抗疫,而是上街抵制抗疫措施。
據說美聯儲遵循經濟學原理,嚴格把控貨幣供應,但美國為了救股市,救富豪,救經濟,印錢毫無底線,拼命放水。
據說美國是市場經濟國家,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進行調節,可以避免權力尋租。據說美國還是法治國家,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但總統居然可以強行要求中國的位元組跳動公司出售Tik Tok,總統還張口要“傭金”。
據說美國有學術自由,但是當麥卡錫主義浪潮再次襲來,多少學者噤若寒蟬,客觀介紹中國都成為禁忌。
據說美國尊重個人隱私,但美國邊境人員,無須事先申請搜查令,就可以檢查和扣留任何人的手機、通信記錄、電腦等電子設備。美國竟然還公佈“被制裁人員”的住址和身份資訊。
中國“互聯網一代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90後、95後、00後為主的群體,應該是中國近代史以來最自信的一代,他們是真正地完全平視西方的一代,它帶來的將是國人思想的去美國化,它必將伴隨我們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整個進程!
回應
忽悠永遠存在,擦亮眼睛!
發現大罩門 美空軍可能丟包GPS以地球磁場取代 2020/08/09 中時
據《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網報導,地球磁場不但精確,極難受干擾,並能提供地面部隊、海上船艦,還有戰機導引。此外,地球磁場還能導引飛彈攻擊目標,誤差僅略超過30英尺(約9公尺)。
世界各地的GPS是在1980年代末建立,GPS讓陸、海、空三軍隨時掌握自身定位,然而,五角大廈對GPS的依賴,卻使它成為戰時敵方干擾或摧毀的頭號目標。
如反衛星武器、GPS干擾器,甚至GPS誘騙裝置等設計都在於摧毀、阻絕,或是削弱衛星網的性能,迫使美國與盟軍改用較老舊,較不準確的方式定位。
無論是中,俄和北韓都研究出並運用了GPS反制手段,其中部分甚至干擾到民用GPS。如2019年時,美國駕駛發現,俄為了保護駐敘利亞部隊,干擾到從塞普勒斯到以色列的東地中海區GPS民航通訊。
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美軍已提出一些替代GPS方案,其中包括靠六分儀導航船艦等。不過,其中有個構想似乎有龐大的潛力,那就是地磁仿生導航(MAGNAV)技術。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侵襲的磁場無所不在,但因地而異。其中的變化可在地圖上發現關聯,而地球磁場圖根本不需要衛星。
而地磁仿生導航的精度在10米內,雖然不如GPS精確,但遠比其他方式好多了。它不需要靠容易受攻擊的衛星網路,並極難干擾。事實上,要「干擾」地球磁場,讓它提供不可靠的導航資訊,得要發動核爆才成。或許這意味著地磁仿生導航無法用來打核戰,但在傳統衝突中仍很有用。
相關新聞
陸研三種電磁武器EMP 可瞬間癱瘓美國電網和航母群
北斗打破老美壟斷 大利陸導引武器 產值已逾3450億元
回應
不是丟包GPS,船艦導航有天文觀測和磁場羅盤,近30年有了GPS,美軍不再用天文觀測和地球磁場羅盤,只靠GPS,信號被干擾或GPS機件故障、就無法導航!所以回過頭來加強磁場羅盤導航!
手機也有磁感電子元件,下載個apps就變指南針了!
高級慣性導航精確度不輸GPS了!地磁只是輔助啦!
抖音創辦人是福建人TikTok是「七逃」「𨑨迌」的閩南音好玩的意思。
回應
沒用的, 台蛙根本不知道有福建同鄉人這事, 他們只認台蛙始祖倭奴。
川普08/07禁微信(wechat) 陸iphone銷量或慘崩9成(回應:美國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嗎? 美國就是流氓國家!)
大陸自然科學領域論文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在經濟、科技各方面追趕美國,引來美國近年來對華掀起圍堵、封殺等行動。不過,據日本官方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2020/08/07調查,40年以來,中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首次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第三四是德日。20年前,中國僅列第九。2000年以來,中國大學經費增長了10.2倍,美國1.8倍。此外,大量留學生回中國後產出了大量論文。
回應
怎可以說大陸好。不符合台灣價值,會被綠油油圍剿。
中國產品大都是仿冒三無產品,舉國以欺騙為統治手段,世人竟然相信其論文世界第一,真是為虎作倀。
聯合國世界智產權組織(WIPO)去年報告專利申請:中國1,542,002件/美國597,141件.
人大教授金燦榮:TikTok離開美國,誰是最大受益者? 2020-08-05
金:我是84年研究美國,那個時候美國不僅技術領先,而且商業模式領先。但現在還真是發生了很根本的變化。美國現在整體上講想打壓中國的科技進步,打壓華為其實是打壓中國的5G進步。打壓TikTok是打壓中國商業模式的拓展。
金:其實美國是一個政治化很強的國家,誤解他是自由市場的天堂。一旦美國人對你有政治上的懷疑,他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而且一定用政治手段幹預經濟。
我們看到了美國政府不守商業信用、不尊重市場規則、人為幹預、扭曲市場。Facebook能不能真從中獲利,現在沒有結論。
相關新聞
推特只針對中俄媒體帳號貼“官媒”標籤,線民戳破“雙標”
TikTok瘋傳《這就是美國》MV週點擊率逼近一億諷美國歧視黑人
特朗普制裁TikTok,紐約街訪美國用戶:TikTok被禁是因人們在這上面反對特朗普.
川普選情告急06-18路透:拜登領先13%,為扭轉情勢不顧衛生單位警告06-20晚在奧克拉荷馬州杜爾沙舉行造勢大會號稱百萬人參與實際入場不到6200人(抖音青少年惡作劇?)
川普稱禁TikTok恐失青年票,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回應:抖音遭禁與國安無關,而是青年用戶故意放鳥川普! 流氓國家赤裸裸的搶劫抖音的幕後黑手微軟/臉書現形了. 美政商強買TikTok像極了紐約芝加哥黑手黨的行事作風. )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都在吸引移民,引入廉價勞力,擠壓了本地人的生存空間,對社會治安造成衝擊,引發恐外情緒。
各種衝突、內卷,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以前,最直接的分蛋糕方式,是發動戰爭,簡單粗暴。
兩次世界大戰,軍工產業消化了全球大量產能,而戰爭所摧毀的地區,百廢待興,又變成一個新的需求很旺盛的市場。
但當下的戰爭,並不好控制尺度,很容易變成核對抗。
既然無法對外侵略,又要緩解國內失業群眾的憤怒,只能將內部矛盾轉向外部。
對美國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標準的背鍋物件。
美國的另一個措施是,逆全球化,也就是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讓製造業回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比如日美宣佈,鼓勵本國企業撤出中國,就有補貼……
那逆中國化,能否實現?
只能說很難,主要還是成本問題。
西方國家對中國產業的依附程度非常高,因為我們是所有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任何零部件都做得出來,甚至形成「供應鏈網路」,效率非常高。
逐利,才是資本的本質。
如果強行回流美國,那生產出來的商品,註定沒有任何價格優勢,再怎麼壓縮成本,都打不過中國。
所以特朗普能做的,就是打貿易保護這張牌,盡可能狙擊中國的高端製造鏈,打壓華為,阻止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比如美印封禁了TikTok等一眾國產應用。
其它國家對「逆中國化」的熱情其實並不高。英國也是拖拉許久,才禁止採購華為設備,但給了一個緩衝時間,而且延遲到2027年才拆除華為設備。
至於德國,是直接不理美國。
談到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
既然美國要「逆中國化」,要拆解中國的產業鏈,遏制中國企業的出海路,那我們要做的,自然是高舉全球化大旗,堅持改革開放。
對外是一帶一路,是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歐亞大陸一體化,是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對內是新農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把產業過剩能力轉向內陸建設。
理由很簡單,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是世界工廠,是世界第一出口國,也是最大的受益國,在全球佈局中,中國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在6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回應
這個邏輯不對,不是我們要搶蛋糕,現代產業格局是西方全球化的結果,中國人也有發展權,這不是要搶誰的
西方不是窮了,而是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是他們內部分配出了問題,是他們體制的問題
80年代的日本,在全球輸出日本產品,勢如破竹,將美國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後來,一份《廣場協議》,一項六萬億新政策,讓日本在自我膨脹中走向衰落,至今沒緩過神來。
拉美國家,也曾以為自己一隻腳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其實連敲門磚都摸不著,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四小虎四小龍,相繼淪陷在亞洲金融危機裡,韓國的許多命脈企業更是被肢解收購。
中東的一些石油國家總在唱反調,最終嘗到了美國的鐵拳滋味。
美國一直都很強勢,但它的全球化地位,仍然遭到許多挑釁。
比如歐洲。當歐元正式誕生那一天起,就意味著27萬億美元市場的歐盟區,從此不再用美元結算,相當於切走全球三分之一美元市場。
緊接著,美國又陷入戰爭泥潭,還得分出心思遏制俄羅斯,再加上自身的經濟危機,完全將中國忽視了。
等美國回過神來時,中國體量已經位居第二,人民幣正走向國際化,要從美國手裡硬搶下一塊蛋糕。
對美國來說,這種感覺很糟糕。
歐美國家再怎麼鬧內訌,好歹還是五眼聯盟,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根本利益算是一致。
中國不甘心一直處於產業鏈底端,在低調了十幾年後,擁有最全的工業體系和最大市場,一路往上蠶食國際產業鏈,甚至要踏進高端製造業。
以它的經濟體量,一旦完全運轉起來,美國也很難阻擋。
三
全世界的發達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內噬。
最直接衝擊是就業。
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開始「金融立國」,將低端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為金融業非常賺錢,比埋頭苦幹做實業好多了。
但金融的就業率是最低的,崗位嚴重不足,這也是美國大規模失業的原因。
所以美國百姓都在抱怨全球化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產業大批量轉移,政府收的稅自然變少,只能靠發債來維持日子,而越發債,就越依賴金融手段,陷入閉環。
歐洲一眾國家同樣如此,把低端產業轉移後,開始強調社會福利,要利用稅收來實現社會的和諧公正(穩住失業人群)。
從此,歐洲實行高福利政策,從搖籃到墳墓,全部包辦。
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依託于高稅收,這一筆龐大的財政支出,誰來出?
富豪階層有多種方式合法避稅,而底層懶人不願意工作,依然能享受各種失業福利,那最終交稅重擔,就壓在了中下層民眾的肩上。
又因為懶人多,企業的勞動成本高昂,只能將企業搬出去,造成更多失業。
法國總統馬克龍想試著改革,解決積弊已久的福利問題,卻引發黃馬甲運動。
智先生: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2020-07-29
這個世界,原本已經被設計好了。
自二戰後,美國通過霸權主導全球貿易,負責印錢和探索前沿科技;
西歐各國雖然實力大損,但底子還在,負責生產高精尖的機械儀器車床;
日韓負責半導體、汽車等重工業;
四小龍和四小虎,主要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
南美是美國的後花園,淪為產品傾銷地;
加拿大提供能源,墨西哥提供毒品和偷渡勞工;
中東出口石油,澳洲出口礦石,非洲出口原料;
至於印度……提供IT民工。
蘇聯倒下後,更是騰出一片紅色市場,這些東歐國家都進入資本主義陣營,俄羅斯也淪為「資源輸出大國」。
美國下的其中一步重棋,是讓中國加入WTO,負責出口初級工業產品,同時承接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這樣,大家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產業鏈,分工明確。
全球經濟得以大幅增長,各國商品自由流通,歐美資本家獲得大量利潤,老百姓也享受廉價商品,發展中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後,跟著蓬勃發展,美式文化在全球流行。
全世界看上去都能得利,一片繁華。
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美好。
過去幾十年來,福布斯榜上的資產增幅驚人,而全世界的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最底層的人民生活水準,甚至在倒退。
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一千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六千萬,數字一直緩慢上升。由於疫情原因,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會新增超過1.3億人。
放眼望去,全球饑餓人口逐步增多,戰亂、饑荒、瘟疫頻繁發生……全球化並沒有變得「更美好」。
所以問題出在了哪裡?
出在了,我們過去的全球化,它不是真正意義上平等的全球化,是一切圍繞著歐美運轉的偽全球化。
它的最終使命,不是提高窮人的生活品質,不是為了第三世界,不是為了發展中國家,更不是為了縮小全球貧富差距。
它只服務于最頂端資本家的擴張需要,服務於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而這個全球化過程,它所誕生的一切科技成果,都只是附屬產生的福利。
就像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導航和互聯網,最早其實是服務於軍事的。
在這種被設計好的全球化下,資本能在全世界暢通無阻,只要掌握了產業鏈命脈,就能用一架波音747飛機,換來中國生產的一億條牛仔褲。
至於環境污染、血汗工廠或者通貨膨脹等代價,最終由發展中國家承受。
過去幾十年來,這種金字塔運作模式,一直都很順利。
也是美國人的山巔之夢。
貳
許多眼紅老美的國家,總想挑戰一下霸權,最後都被打趴了。
中日韓晶片業“相愛相殺” 日韓互搶位置中國仍有短板
日媒讀賣新聞2020-07-19稱,由於先進晶片技術正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焦點,日本政府希望提供1000億日元邀請台積電等全球先進晶片廠赴日本建廠,提振日本國內落後的晶片產業。從美國2019年起要求高通等美國半導體企業停止向華為供應,台積電將在美國建立一座120億美元最先進的晶圓廠後,日本就一直熱烈討論韓國三星、臺灣台積電以及中國大陸晶片企業的發展前景。
日本曾是全球半導體工業的領頭羊,1988年,全球三大晶片製造商NEC、東芝和日立都是日本企業,韓國三星電子甚至沒有出現在市場中。如今它們的位置互換,韓國半導體增長主要依靠積體電路供應商,尤其是在存儲晶片市場,有三星、海力士等許多頂尖半導體企業。
日韓在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鏈中佔據上游地位。由於日韓貿易戰,日本一度對三種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韓國半導體企業紛紛尋找替代供應商謀求供應管道多元化。三星和海力士等企業派出高管前往中國,並陸續向一些中國企業開出半導體產業重要原料——電子級氫氟酸的訂單。
在美國的包圍網加強的背景下,可以預想到的是中國大陸將接近日本。日本企業可以參與中國半導體產業培育的後方支援。
目前,臺灣在晶片的代工和製造領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但臺灣沒有市場,晶片設計能力也不夠強大;日本在晶片設計、製造等都有實力,但終端等領域正在衰落;全世界晶片最成功的典型是三星,雖然起步較晚,但很快形成產業上的整合;對中國來說,只要下決心進入某個市場,這一領域很快就會發展起來,比如華為晶片。
中國只能寄希望於自己,道理很簡單,台積電也不是美國企業,但面對美國的威脅,台積電也沒有辦法。中國市場足夠大,能力也足夠強,完全有能力發展自己的晶片產業。
相關新聞
華為2020-07-19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
中芯國際3月國突破美國封鎖,從荷蘭ASML進口了一台光刻機。
重視中國半導體市場大餅光刻機領頭羊ASML在江蘇擴廠
真要自主研發!中國科學院2020-07-10發表5奈米光刻技術
回應
這才是華為真正的短板
其實不是華為的短板,這是中國的短板。華為這次親自上陣了。
這其實是說明華為在被迫三星化,也就是從終端到上游整個產業鏈都必須全面打通。
蘇聯科技是如何被忽悠瘸的? 2020-07-16
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是二戰結束後的首次世博會,各國紛紛拿出看家寶貝。其中,蘇聯展出一台可以由數位程式控制的機床被評為金獎,遺憾的是,蘇聯很快就失去了這一優勢。如今蘇聯在設備數位程式控制上已經落後于世界平均水準。這是蘇聯科技的一段「典型」往事,我們還可以找到很多個類似故事。
1.死于沒有未來的小型化電子管,為什麼會走這樣一段彎路?
最流行的說法是,蘇聯的官僚們認為電晶體無法抵禦核戰中強大的電磁脈衝,從而選擇了受干擾較輕的電子管。
另一種說法是,冷戰中美國對蘇聯的技術封鎖,遮蔽了蘇聯科學家的技術預見。選擇電子管道路的並非蘇聯官僚而是科學家,資訊不對稱導致其科學預判結果缺乏前瞻性和戰略性,與世界脫節。蘇聯科學院的專家們認為,電子管的小型化才是電子工業反覆運算的正確方向。
不管是上述哪一種說法,蘇聯人首先在半導體領域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2.消失的三進制電腦Сетунь:死於蘇聯僵化的官僚體制和計畫科研
三進制電腦相比現在使用的二進位電腦,具有相反數的對稱一致性,因而架構要簡單、穩定、經濟得多,指令系統更便於閱讀,同時也非常高效。三進制真正具有前瞻性的地方是對「模糊數學」的應用:符號1代表真;符號-1代表假;符號0代表未知。
模糊數學同樣可以追溯到蘇聯,創始人查德教授,1912年出生于蘇聯巴庫,1944年移居美國,1965年發表《模糊集合論》。
三進制電腦如能發展至今,可能會是人工智慧更優的演算法基礎。
3.消失的行動電話ЛК-1:死于無人買單
……
回應
我們要小心了,美國現在對我們好像也是這個套路,現在開始製造緊張局勢誘導中國窮兵黷武,我們不要上當了。
那個年代的美國製造業極其發達,現在對抗中國5G優勢的辦法卻學了當年的蘇聯搞“反移植”,今天美國首先要栽在窮兵黷武上。
中國人沒失去什麼,外面到處是對中國的污蔑 2020-07-16 觀察者網
最近,英國在香港和華為議題上操作頻繁,觀察者網摘取了其中兩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和最受好評的一則回復,與讀者分享。
問題一:“為什麼中國在本土禁用了西方科技公司,卻對於華為和TikTok在其他國家被禁耿耿於懷?”
比爾•陳(新加坡華裔):針對華為和其他中國企業的一系列行政命令,屬於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做出的武斷且超出法律許可權的行動。美國如此不遺餘力的目的是扼殺中國的科技野心,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拿出過得以將華為列為“國家安全風險”的確鑿證據。
中國的情況則不同。
對於大資料公司來說,在中國開展業務並適用於整個行業的條件是:將國內資料存儲在中國境內的伺服器上,並讓這些資料置於政府控制之下。對於任何大資料公司,這要求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公司。穀歌和臉書表示拒絕。微軟和騰訊表示同意。這是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規則,而非針對美國企業。
至於防火牆,防火牆背後是為中國公民而做的大量審查,但審查是基於內容,而不是地緣。大多數商業性的非媒體網站不在審查範圍內。中國的防火牆是他們爭奪資訊敘事控制權的奮力嘗試。住在“牆”外的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中國人其實並沒有失去什麼,因為外面對中國荒謬的描述無處不在。
回應
不是我們先禁的Google、YouTube、Twitter、Facebook嗎
中國只是要求它們遵守中國的法律,這有錯嘛?它們不願意遵守中國法律,而是要按白宮FBI的意志辦事,賺中國的錢而行顛覆中國洗腦中國百姓之事,中國是主權國家不是它們的殖民地,在中國經營就要遵守中國法律,因此它們只能退出中國。
歷史性成功!北斗全球系統組網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2020-06-23日上午,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
此次發射的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我國將進行北斗全系統聯調聯試,在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性能指標優異基礎上,擇機面向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
1994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20多年間,44次北斗發射任務,利用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特別是2017年開啟全球組網以來,兩年半時間高密度執行18次發射任務。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北斗工程全線堅持組網發射和疫情防控“雙線作戰”,有力推進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圓滿收官。
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開始使用北斗系統。後續,中國北斗將持續參與國際衛星導航事務,推進多系統相容共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根據世界民眾需求推動北斗海外應用,共用北斗最新發展成果。2035年,我國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慧的綜合時空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資訊服務能力,為人類走得更深更遠做出中國貢獻。
相關新聞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完成,千億產業鏈迎高光時刻
中德總理視頻會晤期間,國電投、西門子簽署重型燃機供貨合同
中德兩國能源企業圍繞重型燃氣輪機的合作穩步推進。2020-06-11,中德兩國總理視頻會晤期間,在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和德國經濟部部長阿爾特邁爾的共同見證下,國家電力投公司董事長錢智民與德國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Joe Kaeser)視頻簽署《中國重燃重型燃氣輪機試驗電站工程#2號保障機組機島設備供貨和服務合同》。2號保障機組機島設備包括燃機、汽機和發電機。中國重燃的試驗電站工程將落地上海,這單供貨合同成為西門子繼香港、廣東之後在大中華區斬獲的第四台H級燃機訂單。
H級燃氣輪機是目前世界上燃燒溫度最高、單體功率最大以及效率最高的燃氣輪機,也是西門子、GE等主要市場玩家競逐中國燃氣發電市場的主力產品。
超大型燃氣輪機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造的機械裝備,將其譽作“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毫不誇張。以目前全球最大的燃氣輪機為例,其重量相當於一架加滿油的空客A380,出力相當於1300輛保時捷911汽車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之和,但核心部件的精度誤差卻最多僅為幾十微米。
2012年,中國高層組織成立“兩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專項論證委員會,啟動專項論證工作。為了集成合力攻克重型燃機自主化難關,2014年,原中電投集團與哈爾濱電氣集團、東方電氣集團、上海電氣集團、大唐集團等合作組建的聯合體企業——中電聯合重型燃氣輪機公司在上海成立,目標就是“攻克關鍵瓶頸技術,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氣輪機核心技術”。自此,中國面向自主研發和製造重型燃機的目標再次聚力,通過自主設計研發與技術合作“兩條腿走路”,中國重型燃氣輪機自主創新進程明顯提速。
2019年,國家電投順利完成300MW級F級重型燃機概念設計、400MW級G/H級重型燃機總體及三大部件概念設計。中國重燃正在全力推動實現重燃專項2020年主要目標:300MW級F級重型燃機年底前完成初步設計轉段,400MW級G/H級重型燃機年底前完成概念設計轉段,壓氣機及高溫部件試驗台在年內實現雙開工。
回應
吐個槽:“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這個形容詞好像記得晶片用過這個,航空發動機也用過,甚至LNG船和航空母艦上都見過。這皇冠上明珠挺多啊,不過能搞出來也是十分厲害了!
只要是中國還不能造的,都是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只要中國開始製造的裝備,大概率會把這些技術裝備被歸入到落後技術一檔裡面去了。
中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國務院2020-05-19新聞發佈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指數,我國排在第15位: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位居世界第二。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比2006年增長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2.19%,與歐盟相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
過去一年,積體電路實現14納米工藝產業化,5G研發應用和產業化全面推進。169個高新區生產總值達12萬億元,經濟總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5.1萬家。
同時,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了1.15萬家企業。近年來,我國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不斷完善。2019年全國技術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超過了2019年度全社會研發支出總額。
推進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關,新增18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技部會同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設立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10個重點工作專班,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5個方向,部署83個應急攻關專案,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科研攻關格局。
澳農業部長:不反制中方大麥關稅,或向世貿申訴 2020-05-19 觀察者網
此前,澳媒曾多次炒作中方對澳大利亞大麥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並將此事與澳方所謂的“新冠病毒源頭獨立審查”相關聯,將中方正常的貿易調查稱為:“對澳大利亞開第一槍”。澳對此否認,並稱不會與中國打貿易戰,但可能會就此事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是澳最大的糧食出口市場,中方對大麥加征73.6%的反傾銷稅使澳農民們深受打擊。
澳在此次貿易爭端中並非“無罪”,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澳對中國的鋼鐵、鋁和化工產品一直徵收著高額關稅。
回應
世貿的仲裁機構,法官湊不齊法定人數,沒法仲裁了。澳找特朗普罵去,都是美國人幹的。
總幹事提前離任 特朗普再轟世貿
世貿(WTO)總幹事阿澤維多2020-05-14宣布提前於八月底離任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炮轟世貿優待中國虧待美國。他以前曾威脅世貿若不改革,美國會退出世貿。有分析認為,之所以提前離任,與世貿近年來深陷困境有關,包括:美國一直阻撓成員遴選,有「全球貿易最高法院」之稱的世貿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已徹底癱瘓;主要成員利益訴求不一,致世貿改革舉步維艱。
“五眼聯盟”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英國智庫寫了份報告 2020-05-19 觀察者網
美國政府最近曾鼓吹要擺脫“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2020-05-14發佈了一份48頁的報導,這裡頭詳細闡述了“五眼聯盟”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以及他們認為要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
“五眼聯盟”依賴中國831種不同出口產品,其中260種是關鍵國家基礎設施所必需的。根據報告,這些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抗生素、止痛藥、抗病毒藥物所必需的醫療成分等。
報告定義,一個國家某件商品有50%進口自中國時,這個國家就是這件商品的淨進口國:澳大利亞595種商品在戰略依賴中國,其中167種應用於關鍵國家基礎設施;新西蘭513種商品戰略依賴中國,其中144個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美國424種商品戰略依賴於中國,其中114個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加拿大367種商品依賴於中國,其中83種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英國229種商品依賴中國,其中57種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
回應
記得有個日本節目,挑選了一些家庭,然後要求主人搬走家裡標有中國製造的物品,結果房子空了一半。再把含有中國製造零件的物品搬走,結果....房子空了....我希望你們五眼聯盟說到做到哈。
五眼乾脆沒收資本家資本進入社會主義吧。然後組成經互會,這樣不就可以像蘇聯一樣游離於國際分工之外了。
別看這五個國家好像挺團結的樣子,其實在現實利益面前最經不起誘惑的也恰恰是這群人,中國只要拋出兩個桃子,他們之間立馬會為了搶桃子打得不可開交。
討論了半天,都是原則性的東西。怎麼替代、怎麼培育本國產業,一句話沒提。
想要在工業和貿易上戰勝中國,需要提高民智,加強基礎教育,提高普通人的能力。如果不進行基礎教育,繼續現有戰略,以美國工人現有能力,他們將在世界市場上,直接與中國工人較量…這…
死局……
川普「謀殺」華為!台專家去年就爆台積電剩1招保命:10年內發展一條100%非美半導體設備產線,來服務占台積電營收20%的大陸客戶(60%來自北美客戶)。
回應
世界最大半導體市場--中國會自己來100%向台積電說掰掰!
政府怎麼不協助台積電?
正是附庸政府主導
台灣~當棋子的悲哀!
被捏住了“命門”的華為 該如何突出重圍?
整個晶片產業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大環節,中國內地最大的瓶頸是製造。封裝和測試,我們有全球排在前幾名的長電科技、華天科技;設計,更是有華為旗下的海思、紫光旗下的紫光等“硬核”企業。
新禁令還有120天才生效的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向台積電追加7億美元訂單,華為手機的中高端已採用了7nm晶片,如遭遇斷供,華為就能靠著中芯已成熟的14nm和庫存的7nm“屯糧過冬”,等待著國產供應鏈的春天到來。目前中芯量產的還是14nm的晶片,不過,中芯正籌集65億美元明年將能量產7nm晶片。
無視美國警告,荷蘭巨頭向中企交付光刻機 2020-05-18
晶片製造不可或缺的設備是光刻機,當前全球光刻機市場基本都被荷蘭ASML公司所壟斷。由於《內瓦森》協議的存在,以及美國的多次干預,使得ASML不對中國企業出售。不過,當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強大後,雖然在美國的多次干預下,使得交付過程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如今形勢出現了轉變, ASML光刻機已經達到了深圳。結合此前中芯負責人所說的7nm工藝制程有望在今年投入量產的消息來分析,這批光刻機很大可能就是高端EUV。
回應
中美全面對抗的時代來臨了!我們應該在稀土上給美國斷供了,還有那些想跟美國一起打劫的都應該受到制裁。
美軍算帳:停用中國稀土需每年增加20億美元以上軍費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20-05-19報導,美國國防部建議立法停止將中國稀土用於製造導彈、高超聲速武器和輻射加固電子系統,不過他們為此算了個帳,預計增加成本在20億美元以上。
回應
沒事,美國如果能用20億來完善自身產業也是一次大賺的生意。可惜,美國自己的公司早年就算過帳,除了自身技術有點問題外,美國的產業鏈根本不支持這個需要投入的資金遠大於20億的項目。
北斗2019年產值達3450億元
2020-05-18,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佈《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北斗相容型晶片及模組銷量已突破1億片,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台,其中智慧手機3.72億台,支援北斗定位手機近300款。含智慧手機在內採用北斗相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台/套,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
北斗服務全球,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
回應
那些天天叫著搞北斗花錢太多,不如把錢用來改善人民生活的垃圾們,站出來說話呀。
不行,上頭,美台幣沒到賬,不能說話。
他們的意思是不要自己搞,錢留著孝敬GPS,關鍵時候還能掐死自己。
紐時:美國打科技戰用台灣施壓 直逼中方紅線
台積電2020/05/15宣佈,擬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5奈米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台積電以成本為由婉拒美方提議好幾個月,但華府提出資金補助承諾改變台積電心意。美國商務部隨後16日,要求採用美國製造設備或依美國軟體與技術設計的海外晶片廠商,須取得美方許可證才能向華為供貨。華府打擊華為並將台積電拉近美方軌道,是可能導致美中衝突加劇的產業政策「組合拳」。
相關新聞
環球時報報導,若美方真的實施該項措施,中方也將依照法規,向高通、蘋果、思科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同時暫停購買波音公司飛機。
美國揚言斷供華為!華為33字回擊 全球光刻機巨頭剛出大動作
針對美國此次限制升級,5月16日上午,華為通過心聲社區發文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5月15日,台積電宣佈,計畫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並運營一個先進的晶圓廠。
國產晶片龍頭獲大基金力挺
國家積體電路基金等多方同意分別向中芯注資15億美元及7.5億美元,中芯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淨利潤0.64億,同比增長422.8%。受此影響,公司最新市值已突破千億港元。
美國主導晶片供應,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近些年來,美國先後多次通過各種手段對包括人工智慧、5G、安防技術、晶片等領域的科技龍頭公司進行制裁,中國科技的“缺芯之痛”也不時引發業內擔憂。2018年美國晶片公司依然主導了整個晶片市場,全球占50%。No.2韓國26%。3日本7%。中國僅3%。亞太地區占60%的市場需求。
國家大基金一期(2014-2019)投資約60家企業,規模達到1387億元。去年十月,二期註冊資本提升至2041.5億元。二期主要聚焦積體電路產業鏈佈局,重點投向晶片製造及設備材料、晶片設計、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環節。
5月14日,無錫高新區與阿斯麥ASML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擴建升級光刻設備技術服務基地。
重擊下,中國芯唯有拼出一片天地 2020-05-18 環球時報
日前,美國商務部宣佈將修改出口管制規定,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海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的能力。
眼前,華為依然有騰挪的空間。通信系統的晶片量總體而言較少,以基站來說,一年發貨不過百萬。最近幾年,華為對目前這種全面打壓戰略態勢非常清楚,早已開始備貨,而且還有120天的緩衝期可以利用。此外,華為已經做出完全沒有美國產品的5G基站,絕大部分通信系統設備對於晶片的要求沒有手機高,國內企業進行代工也可勝任。
相比之下,華為的手機受到巨大影響,不過,華為下一代手機晶片麒麟1020 SOC應已在生產階段,再加上120天的緩衝期,Mate 40的晶片還是有保證的。一段時間內,華為可以把一部分產能轉到中芯國際這樣的企業。另外,台積電也在積極爭取從美國獲得許可證,華為還可以向高通、聯發科等企業尋求購買晶片,以保持手機產品供應的能力。
從長遠而言,即使台積電拿到許可證,暫時維持為華為代工,我們也必須丟掉幻想,下決心建立起自己的整個晶片產業鏈。在這方面,我們目前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優勢。
首先,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單一的市場,僅是中國本土市場就可以支撐起晶片產業。
其次,中國晶片設計水準基本和國際一流水準並駕齊驅:鯤鵬伺服器晶片、鯤鵬920電腦晶片、天罡5G通信基站晶片、麒麟手機晶片、升騰AI晶片、淩霄路由器晶片、5G基帶巴龍晶片等。
再次,積體電路製造目前確實還是我們的短板,但中芯也是知名的晶片代工企業,目前已經擁有14nm(納米)制程的量產能力,N+1晶片已接近7nm工藝,N+2研發。中芯以往技術進展較慢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足夠的客戶,華為把更多的產能轉向中芯,它在研發速度和產能提升上將會有一個大的突破。此外,華虹半導體、粵芯半導體等中游代工企業也有發展的潛力。
最後,如果有足夠的市場,在光刻機領域也可以有突破。華創、中微半導體、上海微電子、華卓清科這些企業在刻蝕機、光刻機市場也有一定的積累,科研的光刻機水準也達到11nm的水準。
總之,我們在近期要盡可能尋找各種機會保證華為的生產能力,長遠而言,整合產業鏈各方能力,加快晶片全產業鏈的突破。(作者是資訊消費聯盟理事長)
鄭州富士康掀離職潮:不加班工資低 月入兩三千熬不住 2020-05-14 新浪財經
近日,有傳聞稱因疫情造成蘋果手機銷量削減,進而導致富士康訂單減少、部分員工將從本月起放假4個月至9月1日。
對此,富士康科技集團表示,“目前集團大陸各廠區運作正常,並無所謂大規模裁員及休假情況”。
富士康佈2019年四季度,營收1.74萬億新臺幣,同比減少4%;淨利潤為477.66億,同比下降24%。2019年營收5.34萬億,同比增長1%,淨利潤為1153.09億,同比下降11%。
蘋果2018第四季收入同比下降4.5%,銷量下降15%。
相關新聞
中芯14納米營收增長近30%,資本支出翻倍至43億美元買設備
特朗普05-13延長行政令一年,繼續封殺華為和中興,晶片龍頭中芯暴漲10%市值破千億!
法國《挑戰》週刊: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
比亞迪複製富士康創收1300億“代工大王”將易主.比亞迪攻車用等半導體 衝擊茂矽等中小型台廠。 富士康敗走印度蘋果取消印度製造iPhone 11
新iPhone SE全球熱銷,第一天銷量12萬,網友:這銷量雷軍看了都笑而不語.
疫情影響電子斷鏈蘋果惠普缺貨新iPhone延遲發佈.痛失5G先機蘋果銷量下滑77%,全球大量關店. 華為2019年5G手機全球銷售第一1900萬支市占37%,三星36%但獲利失色4季劇減38%.
三星發佈全球首款5G量子加密手機 首批量產可達100萬部(回應:三星又搞噱頭?確實是噱頭,只是個亂數產生器,噱頭大於實用) “墨子號”首次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
美擬切斷華為晶片貨源,川普制裁沒再怕!華為:2019年財報營收提升23%手機年增26%,已可不用美零件,轉與聯發科或三星合作,高通台積電慘了,美若切斷,中會反擊將調查蘋果等美企.
全球半導體支出估年減3%,傳華為轉台積電單中芯,台積電暴賺背後沒說的秘密是漫無止境資本支出。2016~2018年支出9742億2019年獲利3511億,還有燒台灣的電。
中微5納米刻蝕機04-23已獲批量訂單.
美04-27對中出口半導體新限制,台積電供貨華為摔跤,陸晶圓龍頭中芯有望爽吃轉單.
海思2020年Q1晶片出貨量超越高通首次登頂中國手機處理器市場.
日媒:中國科技專利9∶1領先美國. 5G專利量華為躍居全球第一,華為05-09攜手18家車廠成立5G汽車圈. IDC:到2022年5G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25%的社會經濟增長.
因疫情中國加快發展5G、AI、數據中心、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充電樁... 有別於「鐵公機」傳統基建,今年可期1兆人民幣投資,2025年底前至少10兆.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2020-05-08成功著陸,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異常 但中國載人航太趕超美有一個法寶 2020-05-08 觀察者網
神舟飛船的三艙構型,與蘇俄的聯盟號相似。聯盟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用的載人飛船,但上世界六十年代的設計不可避免的存在諸多局限,設計新一代飛船就成了我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2016年6月25日,長征七號“新一代多用途飛船返回艙縮比模型”成功返回,採用兩艙構型,由軌道艙和服務艙構成。
與神舟類似的近地軌道的載人飛船,返回時不會超過第一宇宙速度。而新一代需要具備以更大的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氣層的能力,度意味著更強烈的燒蝕。新一代將採用PICA等低燒蝕度輕質新型放熱材料,在大幅降低重量的同時增強飛船的放熱能力。神舟在返回大氣層時,會遭遇一段時間的“黑障”通信中斷。飛船周圍的空氣因高溫而電離,電離後的氣體對無線電信號產生了遮罩作用。新一代將具備突破黑障的能力,始終與地面保持聯繫。
本次新飛船總重為20噸,減少服務艙燃料後,還可14噸。20噸用於執行載人登月,而14噸用於在更遠的載人登陸火星、小行星,因為飛船在近地軌道與推進器、著陸器、居住艙等其他艙段構成組合體,飛船本身反倒不用攜帶太多燃料。
新飛船可重用次數達10次以上,可將單次飛行成本降至最低。
這次發射的新一代飛船是一艘試驗船,經過後續改進並證明具備極高的可靠性後,才能執行真正的載人任務。神舟剛剛投入時,同樣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遺憾的是,本次另一個載荷“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中出現異常。這種裝置在進入大氣層時,可以通過類似“吹氣球”的充氣展開方式,增加自身與大氣接觸的面積實現減速。未來,它有希望替代減速傘等拖曳式的減速系統,這項技術目前美俄日等國都在進行研究,但尚未成功,尚在測試階段難免,但實測資料將為進一步研發提供參考。
長征5B剛發射成功 美國就搞了個十分惡劣的太空計畫 2020-05-07 新浪軍事
長征-5B剛剛成功完成首飛,美國就搞出了一個在月球開發方面十分惡劣的“圈地計畫”。
美國不但在加快自己的載人太空飛行計畫,同時還想在把人送到太空之前先下手為強。
華盛頓正在醞釀的這項協議,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密提斯(Artemis)月球新開發計畫命名,稱為阿密提斯協議,在未來12年中再度把人和國際空間站送上月球。合作對象不包括中俄,在簽署國建立的開發基地四周設置“安全區”,防範敵對國家或公司在附近操作,對基地形成破壞或干擾。說白了,這份協定的目的是先下手為強,設定一個所謂的“法律框架”,但國際社會中不存在這樣的法律,美國是1967年外太空條約的締約國,天體和月球“不能以主權聲索、使用、佔領等任何其它方式被國家所佔用”。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07/doc-iircuyvi1759139.shtml
相關新聞
NASA計畫2023年發射月球空間站 2020-05-07 新浪科技
俄:中國已克服對俄發動機依賴 美捆綁烏克蘭坑華失敗 2020-03-16 新浪軍事
俄媒稱,中國克服了對俄羅斯發動機的依賴。在此前,AL-31F是中國能夠裝配的最好的發動機,渦扇-10改變了局面,已安裝在殲-10、殲-16以及殲-11等戰機上。
另外運-20的發動機,中國有D-30的替代版本渦扇-18,以及指配版本渦扇-20。
一直以來,中國航空工業深知在航發領域的短板,因此在該領域也是傾注了大量資金和技術力量。2016年,中國啟動了航空發動機和燃起輪機的專項3000億人民幣的研發資金。正是這樣的投入和科學家工程師們不懈努力,讓中國在該領域一路狂飆,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
美國人一直在用各種動作干擾中國人挽救頻臨破產的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發動機生產商,導致數度要完成的合作最終被放棄。美國人推測中國將會從馬達西奇獲得先進發動機的技術,但是俄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判斷,馬達西奇繼承的蘇聯遺產在過去數十年幾乎沒有進步,缺乏創新,在坐吃山空。
當然,不是說馬達西奇對中國沒有吸引力,畢竟這家企業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積累,放在十年前,馬達西奇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寶藏。但現在,中國人收購馬達西奇更像是一個禮節,收購方並非中國航發旗下的公司,而是一家民營企業,這顯示了中國收購這家公司並不是那麼迫切。
最重要的是,中國自己在航發領域的進步顯示了馬達西奇的吸引力大不如前,除了渦扇-10的成功,渦扇-15、渦扇-18以及渦扇-20,中國商發也有新的更加先進的發動機研發項目,這些項目對比馬達西奇擁有的技術就可以得知,馬達西奇的落後太多,這家公司唯一有價值的可能只剩下發動機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也是數十年前蘇聯的遺產。
美國人目的不是真的同馬達西奇合作,他們的目的是搞死這家企業,且毀掉蘇聯的遺產。而中國人是要挽救這家企業,然後也可以學習一些歷史經驗。
最終,這起事件中沒有贏家,中國收購失敗,烏克蘭一家企業消亡,而美國人則是花錢讓這家企業消亡的冤大頭。
中國已經對俄羅斯的發動機都沒有了依賴,收購失敗沒有什麼損失。只不過美國人花錢捆綁烏克蘭拒售,本想坑中國,最終他們一起遭了殃。
拆解核航母燒錢 美智庫:賣給陸 2020/03/12 旺報
航母是各國海軍心目中的一大殺器,只要有相當國力的國家,都想擁有自己的航母編隊,構建起來的戰鬥力足以撼動一小國,各國都想打造自己的航母,提高海上及國際影響力,最能運用航母的國家,自然以美國為箇中翹楚,目前12艘航母的服役數量傲然全球,現階段,沒有國家能夠在海上挑戰美國海軍,即使是作為第二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也一樣。
航母主要分為常規傳統柴油和核動力航母,常規航母作戰半徑遠不及核動力航母,全球擁有打造核動力航母技術的國家現只有美國和法國,各國想研製出核動力航母只能自己動手,除非美國願意出口一艘核動力航母給其他國家。
由於核航母在退役之後,最難處理自然是艦上的核子反應爐,不論是拆解還是封存,都比新建一艘有更高的難度。美國有艘7萬噸的報廢核動力航母,透過拆解的話成本非常高,要想將這艘航母肢解可能要花上14億美元的經費,其中人工費就花了三分之二,代價太高。
對於該核動力航母報廢後,如何善後讓美國非常頭疼,美智庫提出建議,可以考慮賣給中國。
美智庫認為,中國缺乏打造核動力航母的技術,只要將上面的核心技術拆除,理論上可以不用怕仿造,加上中國的人工費用低廉,就算買來拆解也不虧。不過這樣的建議並沒有被接受,美國對於中國的「逆向工程」能力十分忌憚,就算是舊的動力航母,靠中國強大的仿製能力,極有可能打造出真正的核動力航母。
要冒的風險太大,很多例子顯示,只要給中國實物,很快就能夠打造出類似的產品,而這艘核動力航母很大程度還是掌握在美國手裡,過去美方在處理退役的核子反應爐,都是先封存在港口,等待艦上的反應爐慢慢冷卻後,再進行拆解。只是成本和時間都比當初建造時更為費時費力,且費用高昂,光是拆解的經費,就不是一般中小型國家可以承擔。
活久見:美軍偵察機都用上北斗導航系統了 2020-03-09 環球網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導,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透露,美軍U-2偵察機已將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備用系統,供飛機在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失靈時使用,美軍飛行員佩戴內置北斗系統的手錶,並不能被用於即時定位美軍戰機。
有專家將北斗系統和GPS進行了對比:美國GPS由美國空軍運營,且時常會限制使用者使用該系統,這也引發了各國對使用GPS的擔憂。而中國的北斗系統則不會從衛星對信號進行控制。此外,在系統完善後,北斗系統的精確度也優於GPS。
回應
大多數國產手機GPS都是多種導航混用的
太行版殲10C被曝服役 尾噴管與殲16一致推力提高16% 2020-03-02 新浪軍事
近日,一架殲10戰機在網上引起關注,裝備渦扇10太行版發動機的殲10C正式服役了,困擾殲10多年的發動機頑疾終於治癒了!
過去殲10使用的是俄制AL31FN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達到125千牛,動力基本上足夠殲10進行各種高難度機動,但是AL31相比美制發動機仍然存在著油耗高、大修間隔短、軸承的潤滑可靠性差的問題,導致軸承喪失旋轉精度、最終卡死抱軸,導致發動機空中停車。
相比之下渦扇10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支撐設計,不存在潤滑可靠性的問題,渦扇10B最大推力比AL31FN提高了16%,達到了140千牛,超過了目前絕大部分F16戰機的推力。只有最新型的F16V使用的F110GE134發動機,推力才略微超過渦扇10B。
殲-10C擁有DSI進氣道、鍍膜座艙蓋等半隱形設計,首度採用了有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具備使用霹靂-15新一代中距空對空導彈以及新型精確對地打擊武器,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02/doc-iimxyqvz7092349.shtml
相關新聞
泰國要買新戰機取代F16:曾考察殲10C FC31也有機會
印度買一架法國陣風戰機1.3億美元能買3架中國殲10C
巴基斯坦又被土耳其T-129和美國AH-1Z坑了,或將重新考慮中國直-10武裝直升機 (回應:當初加拿大斷供,坑苦了武直10,設備簡化裝甲減弱,尤其發動機高原基本不堪重用,面對阿三基本沒勝算,所以才棄用,現在不同了,發動機搞定了,所有短板得到彌補,加上價格不算高,市場還是有的!)
中國武器出口額超俄獲大批中東訂單 美:根本管不了 2020-02-17 新浪軍事
隨著近幾年中國綜合國力的崛起,我國在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上僅次於美國,不少國家紛紛選擇購買我國武器,近日,美國媒體發表一大報告,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武器出口銷售排行世界第二,僅排在美國之後,讓美國深感意外,同時也對此極為緊張,白宮更是大呼形勢不妙,再不控制就來不及了。
這是我國第一次登上該榜,之前之所以沒有上榜,是因為該榜單從來沒有將我國納入武器出口名單範疇,所以不少專家表示,我國在很多年之前就應該已經上榜,此榜單2017年上榜的20個出口公司中有11個是美國的出口公司,如果當時能把我國出口公司資料核算,我國肯定榜上有名。
現在他們為了研究我國武器出口狀況,收集到我國武器出口前四家公司近三年出口資料,涉及領域有電子、航空以及陸戰等,資料顯示我國武器銷售總額達541億美元,這些武器大都被銷售到中東國家。
中東地區一直是全球最動亂的地區,很多中東國家富得流油,購買武器也只購買最先進的武器,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向中東國家出口的武器,是類似於59式主戰坦克、56式衝鋒槍這種便宜耐用,維護簡單方便的武器,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然而隨著現代化電子戰的推進,我國向中東出口了PLZ-45型自行炮火,讓中東國家第一次感受到中國製造的強悍,此後越來越多的中東國家選擇與我國達成軍火交易。
到去年為止,我國武器銷售額達到150億美元,超過俄羅斯130億美元,資料最能顯示出我國武器的進步,而俄羅斯武器之所以會落後我國這麼多,原因是俄羅斯一直沒有進步,依靠前蘇聯留下的遺產,故步自封,近幾年經濟又遭到重創,沒有多餘的金錢和精力投入研製新型武器,對追求先進武器的中東國家來說,俄羅斯的武器實在沒有吸引力。
我國致力於開發新型武器,並打造出令買家滿意的武器,這是我國武器出口銷售額攀升的一大秘訣,當然也很感謝中東這些“王爺軍”,讓我國收穫了這麼多訂單。
外媒:美考慮禁售中國C919發動機 中方或這樣報復
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2020-02-15均引述不具名訊息源報導稱,特朗普政府考慮阻止通用電氣公司向中國出口LEAP-1C航空發動機,理由是擔心該發動機的技術被中國“逆向仿製”。評論稱,這是美國政府最新升級的貿易保護措施,預計將給通用電氣帶來巨大財務損失,因此提議尚未實施已引發不滿。通用電氣反對並表示,發動機的先進製造技術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模仿的,比某些政府官員認為的要難得多。此外,CFM的飛機引擎已向中國出口多年,如果真有所謂“逆向仿製”,那應該早就已經開始了。
路透社16日稱,除了引擎,美國政府還考慮禁止霍尼韋爾國際公司賣給中國飛機控制系統。評論稱,美國欲對飛機零部件的銷售實施新的限制,是中美兩國圍繞貿易和技術展開的最新一場爭奪。如果美國執意禁止飛機引擎出口,中方也有報復手段,例如不從波音公司訂購飛機,轉而選擇歐洲空客公司。波音生產的飛機中1/4都賣給了中國,目前還深陷危機之中。
航空問題專家王亞男1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的禁售會加速國產大飛機發動機研製進程。同時,中國會尋求代替品長江-1000A,比如英法俄都有相應的技術儲備。
相關新聞
難掃737 Max空難陰霾!波音58年來首次2020年1月份飛機訂單量掛0
5G大戰再升溫!美02-13起訴華為16項罪名竊取貿易機,華為反駁美方的指控毫無根據,中國外交部怒批美拿不出證據是不道德且不光彩的行為。
美和盟友現裂痕,川普02-16威脅美盟國若採用華為設備將斷絕情報分享
美再曝“竊聽門”竊取120國機密資訊,中國外交部02-17肆意妄為無法無天
回應
美動用舉國之力來封殺華為5G,現又想打中國大飛機的心思,美不惜自己要付出巨大經濟損失及代價來封殺中國製造,說明了美在衰退中,中國崛起已勢不可擋。
月領大陸620萬元 哈佛知名奈米專家被捕 2020-01-30 聯合報
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利爾波被控違反規定接受中國大陸政府資金,遭美國檢方起訴。圖為哈佛大學校園。 (美聯社)
哈佛大學著名科學家、化學和生化系主任利爾波被控違反規定接受中國大陸政府資金,並對調查人員說謊,已被捕收押。聯邦官員稱,如果定罪,六十歲的利爾波將面臨最高五年監禁和最高廿五萬美元罰款。
聯邦調查人員表示,此案追溯到二○一一年,一名中國大陸的大學教授發郵件與利爾波聯繫,告知推薦他進入大陸「千人計畫」全球攬才行動。幾天後,利爾波前往武漢理工大學簽署一份長期合約,包括每月領取五萬美元報酬、十五點八萬美元生活開銷(合計約新台幣六百廿萬元),以及一百五十萬美元經費在大陸大學建立研究實驗室。
聯邦檢察官說,利爾波接受美國政府的委託研究計畫,領取政府補貼的數百萬美元研究經費,按規定必須申報領取外國政府研究經費等利益衝突事項。但他並未對哈佛校方透露在大陸的研究活動,在二○一八年國防部調查人員詢問時,他也否認曾參與千人計畫,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沒有吐實。
利爾波的實驗室網站稱他是「奈米科學和奈米技術先驅」,他的研究在哈佛大學和學術界曾獲無數獎項。
波士頓環球報報導,哈佛大學發言人說,校方已要求利爾波「無限期」帶薪休假。發言人稱,哈佛大學正與聯邦當局合作進行審查。同時,利爾波被禁止進入哈佛校園,也不會繼續其教學和研究職務。
美中貿易戰2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135451
美中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2020-01-16 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2020-01-15在白宮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川普在劉鶴面前直說,目前對陸貨加徵的關稅仍會維持,因為之後還要打「關稅牌」,待達成第二階段協議才會撤銷所有關稅。川普表示,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但未提供確切時間;川普並稱習近平為他「非常、非常好的朋友」,感謝習近平在貿易談判進程的合作。
劉鶴指出,需要先集中精力落實好第一階段協議,對下一步雙方經貿關係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中方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向美國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包括美國製造的商品,以及能源、農產品等,協議也包括保護智慧財產權、匯率操縱等內容。
相關新聞
貿易協議簽署前夕,美釋善意除中國匯率操縱國惡名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漲至半年來高點6.87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背後:13輪磋商 兩國元首7次通話
IMF:美中簽協議 不確定性猶存
川普2020-01-22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要脅歐盟在11美國大選前達成協議
中美協議簽了啥?人民日報採訪了權威專家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經過近兩年的艱苦談判,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體現了合作共贏的原則,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也有利於全世界,能夠有效穩定市場、穩定預期,符合各方利益,也符合中國全方位擴大開放的大格局。
協議推動美方實現對華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折,包括暫停原定去年12月15日要加征的關稅,並將去年9月1日生效的對華加征關稅稅率從15%降至7.5%。目前中美之間達成的是第一階段協議,關稅退坡也是階段性的。
回應
這個協議只是中美鬥爭的第一階段停火協議罷了,川普要應付彈劾+競選連任,咱們則是深化改開+產業升級,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既不會乖乖坐視中國趕超,也不會求同存異合作共贏.
相關新聞
2019年中國GDP增長6.1%,廣東GDP相當俄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回應:掙得少,花的多,有什麼可驕傲的? 一般都是掙得多花的多,你掙的少花的多才是真美國牛逼啊! 貿易戰打了兩年,我國的GDP增長率一步步下跌,美國幾乎沒影響. 2018年二季度貿易戰開打時環比4.2同比2.8。而2019年三季度環比2.1同比1.8。跌去近四成,這叫沒影響?)
又一關鍵器件研製成功 我軍武器的中國芯越來越強勁 2020-01-15 新浪軍事
近日有消息說中國航太772所攻克了高可靠性多通道混合信號FPGA技術,標誌著中國在微電子元器件領域又取得了一個技術突破,中國芯越來越強勁。
FPGA是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簡寫,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微電子元器件,具備可程式設計、集成度高、高速和高可靠性等優點在航空、航太、通信等領域運用廣泛。
正是因為FPGA擁有這麼多優勢,在航空航太領域作用關鍵,所以發達國家對中國禁運高規格FPGA器件,即便中低規格的FPGA也奉行“N-2”原則,也就是說比發達國家最新器件落後3代以上才能出售。在這種情況下,以中國航太772所為代表中國相關單位開展了國產FPGA研製和開發工作,目前國內已經開發出1億門級FPGA,並且在加固、抗輻射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滿足了國內高端領域FPGA運用需求。
中資已實控烏航發巨頭 2019-12-16 新浪軍事
2019-12-13,馬達西奇公司總裁博古拉斯耶夫證實,中國投資者已經收購了公司大部分股票,中方還承認在2年內向公司投資2.5億美元以支持工廠運轉和研製新發動機。馬達西奇正在面臨嚴重資金問題,如果找不到投資者注入新的資金,關閉工廠和裁員都不可避免。中國投資者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不但緩解了馬達西奇公司燃眉之急,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2014年的俄併吞克裡米亞後,烏宣佈對俄軍售非法,公司利潤從11億美元降為4.8億美元。
馬達西奇產品覆蓋渦扇、渦軸和渦槳發動機。其中D-18T渦扇/D-136渦軸,俄羅斯安-124/米-26也依賴。中國先後引進AI-25、AI-222渦扇,裝備JL-8、JL-10教練機。中國米-17也安裝TV3-117渦軸,中俄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則選擇D-136。
美國擁有當今最強大航空發動機工業,所以美國攪黃這個項目之後大概率對馬達西奇不管不問,那個時候烏也只能無可奈何。
回應
這是雙贏的結果,烏方這次是吃虧後學到了,沒有再次犯傻。
陸企收購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巨頭 獲准了 2019/12/16 中時
據香港01新聞網16日報導,雖然美國曾多次阻撓,但陸企收購馬達西奇最終成功。俄媒衛星通訊社15日披露,烏反壟斷部門批准馬達西奇的收購計劃。
相關新聞
殲20強心 陸獲烏航發巨擘過半股權 2019/12/16 中時電子報 楊幼蘭
渦扇15沒量產 殲-20得再練7年功陸
仿俄製武器搶進國際市場 俄方束手無策
回應
跟j20的發動機一點關係都沒有,馬達西奇只是生產民航機、運輸機、直升機引擎,就是沒有戰機引擎。
俄自己沒有前蘇聯專利還牽拖別人仿造!
報告:中國大陸出口AI監視科技至逾60國 2019-12-17 經濟日報
美國智庫卡內基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已出口人工智慧(AI)監視科技至逾60國,包括伊朗、緬甸、委內瑞拉、辛巴威和其他人權紀錄不良的國家。
隨著中國共產黨運用臉部辨識系統等AI監視科技,以鎮壓新疆地區維吾爾族與其他穆斯林的少數民族,報告形容北京當局為「威權科技」的全球推手。
特別是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和中興通訊等-在63個國家供應AI監視科技,其中36國都已簽署加入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計畫。批評人士指出,一帶一路計畫意圖把亞洲、非洲和歐洲國家更深層地整合到北京的經濟圈內。
除了中國,日本NEC也供應AI監視科技至14個國家,美國IBM也供應這類技術至11國,「其他總部設在法國、德國、以色列、日本等自由民主國家的企業,也在擴散這類科技扮演重要角色」,但這些民主國家「卻未採取足夠措施,監測並管控這類精密科技在擴散時所造成的眾多侵害行為」。
回應
美國也在研發AI監控辨識系統,真正問題是中國某些科技領先美國數年。
記者在寫這種老八股的反中文章時都不覺得尷尬好笑?只要不犯法,不做壞事,還擔心什麼?侵犯人權隱私?我不覺得!
CR929寬體客機對照模型系列風洞測試在莫斯科結束
據俄羅斯衛星網2019-12-12報導,由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UAC)和中國商用飛機公司(COMAC)共同研製的俄中寬體長途飛機CR929風洞階段測試工作在莫斯科結束。
"我們在不同國家進行的一系列測試中收集到了資料,根據這些資料進行了結果對照。獲得的資訊將使我們能夠更準確地預測飛機CR929在真實飛行中的氣動特性。”
CR929將採用雙通道客艙佈局,CR929的航程為12000千米,280座級。按照這一設計航程,可以滿足飛機從上海跨越太平洋,飛抵美國西海岸。此外,通過採用先進氣動設計、大量應用複合材料、裝配新一代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等提高飛機綜合性能指標,CR929將比同類機型具有更低的直接運營成本。項目將按照國際主流適航標准開展研製。從專案啟動到實現首飛,大概需要7-10年左右時間。
回應
CR929研製走向成功,是中俄合作深化的典範。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9_12_12_528263.shtml
相關新聞
美國FAA內部報告2019-12-12曝光:早預測每兩三年就會墜機,知情卻放飛
波音盼737 MAX年底復飛,FAA潑冷水
空巴商務長:波音737 MAX停飛並未使空巴獲益
烏總統叫停中國收購航發廠後 特朗普:援烏2.5億美元 (回應:沒啥!當年都全面封鎖了,也沒攔住中國,殲二十也上天了。直接挖技術人員就是,再過兩年,這個廠子白送也沒人要了,援助也就沒有了。)
除此之外,聯電已獲得三星LSI的28納米5G智慧手機影像訊號處理器(ISP)大單,明年開始進入量產,加上三星手機OLED面板採用的28納米或40納米OLED面板驅動IC訂單到位,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可望達到滿載水準。
格芯差異化競爭
曾經在晶圓代工界排名第二的格芯,坐擁全球11座晶圓廠。但格芯近年的IC之路是艱難的,連賣4座大廠。在2018年8月,格芯宣佈放棄擱置7納米FinFET項目,放棄追趕最尖端的先進工藝演進步伐,轉而將發展重點放在差異化產品解決方案的市場之上。今年8月,格芯採用12nmFinFET工藝,成功流片了基於ARM架構的高性能3D封裝晶片。
中芯連年擴產
中芯這幾年發展勢頭正旺,從8英寸到12英寸,從180nm到280nm的產能都十分緊張,明年8英寸月產能將擴產2.5萬片,12英寸擴充3萬片,其中,北京以12吋線為主,上海和深圳各有一座8吋廠,天津是8吋廠的主陣地,有一個老廠和一個新廠,老廠的月產能約為58K,新廠則有望成為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8吋晶圓產線。
追逐先進制程的赤子心
除了英特爾、三星和台積電在積極的追逐10nm、7nm、5nm甚至更先進的進程,聯電和格芯又放緩了腳步,中芯這些年在工藝的突破頻頻告捷,國產晶片崛起可期。
從中芯Q3財報中得出,在工藝上,收入占比分別是150/180nm (35.8%)、55/65nm (29.3%)、40/45nm (18.5%)、110/130nm (6.6%)、250/350nm (4.2%)、28nm (4.3%)、90nm (1.3%),占大頭的依然是成熟的150/180nm、55/65nm工藝,最先進的28nm工藝占比只有4.3%,不過相比上季度的2.8%已經開始增長。
除此之外,中芯的FinFET技術研發不斷向前推進:第一代FinFET(14nm)已成功量產,四季度將貢獻有意義的營收;第二代FinFET(改進型的12nm工藝)研發穩步推進,客戶導入進展順利。
前段時間“EUV禁運”的事件引得業界廣泛關注,但ASML與中芯已經雙雙否認。但從這個留言我們除了看到EUV光刻機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國人對本土晶圓廠的先進工藝的關注。如果7nm工藝研製成功,作為國產晶片製造的領頭羊,這對國內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領先於聯電、格芯,縮小與三星和台積電的差距。
按照中芯所說的進展,中芯與國際最先進水準也就一兩代的差距。目前,中芯已經成功掌握 FinFET技術,只要掌握了EUV技術,就可以與台積電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因為7nm以下都是運用的EUV技術,中芯將在未來5年之內有望成為中國內地下一個台積電。
中國64層NAND量產後,三星赴陝再投563億建最大快閃記憶體基地 2019-12-11 觀察者網
三星電子西安快閃記憶體晶片(NAND)專案二期第二階段80億美元投資10日正式啟動。每月13萬片,新增產值300億元,解決上千人就業,並帶動一批配套電子資訊企業落戶,使西安成為全球水準最高、規模最大的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基地。
三星西安快閃記憶體晶片專案一期投資108億美元,建成存儲晶片專案和封裝測試項目。二期專案總投資150億美元,主要製造快閃記憶體晶片。其中,第一階段投資約70億美元,明年3月竣工投產;第二階段投資80億美元,2021年下半年竣工。
2018年,三星占全球NAND市場份額的35%,其與美光和SK海力士等廠商幾乎壟斷市場供應。
今年9月2日,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宣佈,已開始量全球首款產基於Xtacking架構的64層256 Gb T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性能逼近國際大廠的96層3D NAND,紫光或跳過96層NAND,直接研發128層NAND,2020年底,長江存儲產能有望提升至月產6萬片晶圓的規模。
回應
小編,老是消費一家說了幾年始終拿不出產品上市的長江存儲有意思嗎?!
三星對長江存儲的信心比你還大。
二線晶圓廠的角逐 2019-11-23 觀察者網
隨著工藝節點的推進,因為技術難度的增加,投入成本的大幅增加,先進制程現已經成為三星和台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晶圓代工廠商,僅台積電一家就佔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三星今年也是發生了大躍升。聯電、格芯和中芯國際成為了二線的晶圓代工廠。
相對于先進制程的競爭,在二線的競爭更加慘烈,不但有看得見的“敵人”,還要提防潛在的“敵人”後來者居上。不同點是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晶圓廠的擔當,他們有一顆成為一線晶圓廠的心。
聯電工藝策略大轉型
聯電近兩年已經不再追逐12納米以下先進制程,主攻以車用5G、IoT為主。10月1日,聯電取得日本12吋晶圓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所有股權,也使得聯電10月營收達145.87億元,月增34.7%,較去年同期增15.98%,並創下歷史最高營收記錄。順利並購後讓聯電在12納米以上制程的全球市占率有望突破10%。
財訊週刊/台積電叛將梁孟松偷絕招救陸廠中芯國際第3季獲利1.15億美元年增333.5%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最新財報亮眼,第3季獲利1.15億美元,年增333.5%,讓市場大感驚艷,預估第4季營收將續增2%~4%。這2年,中芯轉骨的背後大功臣,就是首席執行長梁孟松,業內人士認為,他將台積電管理思維帶進中芯翻轉營運,促使中芯今年首度轉虧為盈。
梁孟松曾任台積電前研發處長,之後帶槍投靠三星,當時令創辦人張忠謀相當無奈又惋惜,2017年底,梁再度跳槽至大陸中芯,僅1年多時間,就讓中芯卡關3年的14奈米製程大突破,更有望在今年帶來營收。
梁孟松上月在中芯法說會上表示,儘管過去2年半導體產業受大環境衝擊、充滿挑戰,但中芯已實現28奈米HKC+製程量產,14奈米也已量產,12奈米也將接棒,正在客戶導入階段,下一代 FinFET(N+1)也在穩步推進中。
事實上,梁孟松接任中芯聯席執行長親自操刀後,不僅縮短先進製程技術的差距,中芯的良率和生產效率均大幅提升,更讓公司營收保持成長態勢。
財訊雙週刊報導,知名晶片設計業者指出,梁孟松過去幾年助中芯大力改善內控,以及強化流程管理,並將台積電最新管理思維帶進中芯,取代早期張汝京創辦中芯的老舊作法,無疑是中芯徹底改造的重要關鍵。
相關新聞
中芯CEO趙海軍:華為帶頭採購 陸半導體迎春天
回應
作者意識形態作祟!梁孟松在台積電當個小小的處長懷才不遇有志難伸。他良禽擇木而棲是個人的抉擇,旁人應該只有滿滿的祝福!台積電或張忠謀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當初大材小用。
管理模式的精進並非台積獨有的創新,嚴格來說台積的管理階層包括張前董事長也是將歐美的經驗延用到公司的管理,這並非台積獨有的管理模式,希望作者少用這種狹隘的語辭。
中國增產稀土創兩年來新高 外媒:深謀遠慮 2019-11-14 環球網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外媒近期對中國上調2019年稀土產量配額給予很大關注。
2019-11-08的通知說,稀土、鎢是國家嚴格實行生產總量控制管理的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計畫和超計畫生產。2019年度全國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3.2萬噸、12.7萬噸。通知提及,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應集中配置給技術裝備先進、環保水準高的重點骨幹企業,進一步提高指標集中度;嚴禁開展稀土代加工(含委託加工)業務,不得採購加工非法稀土礦產品;稀土綜合利用企業不得加工稀土礦產品(含進口礦產品);利用境外稀土資源需能提供完整進口手續。
中國通常每年發放兩次配額,每次覆蓋六個月。2019年3月發佈上半年開採指標為6萬噸,此次上調產量配額,意味著2019年下半年將有7.2萬噸的開採配額,比2018年同期高出54%。
路透社注意到,中國連續兩年提高稀土產量配額,2019下半年配額發佈的時間遠晚於往年,而且將年度產量配額上調10%,高於2018年的12萬噸和11.5萬噸,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配額水準”,此舉可能“緩解外界對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中國將限制稀土供應的擔憂”。據Adamas Intelligence的資料,中國的稀土加工能力占全球的85%。
上半年,曾有國內專家討論“稀土武器”的問題,西方顯然受到觸動,美國開始重新重視國內稀土開發,並與澳大利亞稀土巨頭加強聯合,也開始尋求世界其他國家的稀土產業,澳洲和歐洲也準備增加產量。
日本經濟新聞10日稱,可能是中國深謀遠慮的長期戰略:著眼於爭奪高科技制高點,通過降低價格遏制對手稀土產業的培育與發展。當前,中國掌握有稀土精加工核心技術,美國每年向中國出口大量稀土礦石原料,而稀土加工產品的進口有賴於中國。也是為了滿足國內需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占世界的半壁江山,發動機所使用的高性能磁石離不開稀土。
無論如何,中國生產的稀土產品為全球原材料供應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新聞
外交部再談稀土問題:願以己資源滿足各國正當需要
回應
凡是西方媒體誇獎的,咱們就要小心,很可能是我們做錯了;凡是西方媒體反對的,我們八成做對了。
08年開始中國開始進口稀土礦,同比增長167%,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通過技術優勢進口外國稀土,加工之後再進行出口。
美國陸軍用TikTok徵兵,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急了 2019-11-13 觀察者網
幾個月來,TikTok已成為美國蘋果和穀歌商店中下載量最大的應用。TikTok資料顯示,每月2650萬活躍用戶中,約有60%在16-24歲之間。
這些年輕人中也有許多是美軍士兵,TikTok視頻中他們自拍、訓練,甚至偷拍在坦克上睡覺的戰友......目前,TikTok上的“美軍”標籤下已產生了大量視頻和約82億次播放量。
回應
原因很簡單,他們以自己運用ins/twitter/facebook/yt等社交媒體軟體發動顏色革命的經驗,來判斷中國會用tiktok對美國幹同樣的事,所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阻陸獲航發技術 美引黑水國際收購馬達西奇 2019/11/06 中時電子報
為阻止中國大陸獲得烏克蘭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的先進技術,美國國安部門已引入黑水國際防務洽接收購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黑水負責人普林斯已於10月下旬前往馬達西奇參觀。
華爾街日報說,普林斯與馬達西奇方面都沒有對報導做出回應,烏官員則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置評。
烏官員表示,大陸自2017年就開始收購馬達西奇,但因烏克蘭國安部門的介入而中止,庫存也因國安理由遭到凍結。不過,中共目前已實際上收購了馬達西奇的離岸控股公司,但烏反壟斷委員會還未就此收購做出裁決。今年8月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在G7峰會後前往烏,其中就商討了馬達西奇問題,他希望委員會能否決中國的收購行為。
回應相關新聞
為阻止中國收購 美政府欲牽頭購買烏克蘭"動力沙皇" 2019-11-06 觀察者網
回應
當年鷹醬也是用這招把黑海造船廠給弄死的。希望二毛謹慎啊!
太小看我們了,早就把烏克蘭的技術掏空了,烏克蘭的專家現在都在中國生活了,中國這招直接釜底抽薪就是防止美國人搞破壞
畢竟蘇聯幾十年的底蘊在,冶金技術就夠中國消化幾年了
日媒:中國IT企業正獨自進化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019-10-17文章:中國IT企業從學美國到獨自進化 中美各自擁有簡稱GAFA(穀歌、亞馬遜、臉書、蘋果)和BATH(百度、阿裡、騰訊、華為)的大型IT企業。BATH這種叫法本身已經過時,中國最近的熱門企業據說是TMD(位元組跳動、美團點評、滴滴出行)和PKQ(拼多多、快手、趣頭條)等。類似的概括方式越來越多,可以看出中國年輕企業正在不斷崛起。
最初,BATH處於模仿學習GAFA的位置。馬雲在20年前創立阿裡巴巴之初就是(希望)創造“中國的亞馬遜”。中國是擁有13億多人口的巨大市場,(模仿學習的)效果驚人。如果僅以單純的貨物流動來說,阿裡巴巴已經是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裡的綜合金融業務是領先於世界的服務。這刺激到了GAFA,也在日本激發起金融科技熱潮。可見BATH已進入出口經營模式的時代。從股票市場來看,阿裡股票市值為4528億美元(截至8月底),僅為亞馬遜的約一半。但阿裡上市的只是電子商務和物流服務等業務,未包含“支付寶”。
這種革新性和實力增長還能在其他中國企業身上看到。百度向日本、歐洲汽車廠商提供自動駕駛平臺,提高話語權。騰訊在社交網站和遊戲領域、華為在5G技術領域是巨大的存在。已經沒有人將這些企業視為山寨企業。
英媒路透社:世界專利申請 中國是主要推動力
聯合國下屬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 2019-10-16表示,2018年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創紀錄的154萬件比2017年增長了11.6%,其中主要以電信和電腦技術領域為主,占全球專利申請總量近一半。美國第二有近60萬件,較前一年減少1.6%,是十年來的首次下降。不過,在本國企業於海外申請專利方面,美國仍最多達23萬件,超過中國(6.6萬件)。
白人至上,其他人種只能受你奴役?強盜邏輯,人家讀書,你可以不批准,別人讀書讀得好,讀完回國工作,研究成果就俾說盜用技術。
這些美國白人都是雜種,滿口種族歧視,白色恐怖又在美國出現,全世界應該團結起來打擊美國恐怖主義,特別是美國特朗普政府裡面的白色恐怖分子
臺灣人說,我們有言論自由,於是夜問打權關了。
開放的也是你美國,關閉也是。說清楚就閉關鎖國算了。
美國現在的膽心就是二戰前的英國。怕世界第一強國被中國趕上。中國幾千年來不都是世界最強大的,現在只不過是從新站了起來。你們八國聯軍不要怕,當年搶燒了多少中國文物國寶金銀。會有那麼一天要你們自己送回中國來。
狗屁的民主國家。美籍華人要小心點,美國從來沒把你們當成同胞,處處提防和懷疑你們。
炎黃子孫是打不挎的,終將會回到他該有的位置上,打壓只能促進我們更加團結,更加拼搏,中華民族必將迎來波瀾壯闊的復興,重回世界之巔!
美帝開始閉關鎖國了。
失去自信,國家開始衰敗的前兆
你看華為被打壓就知道誰的科技比較強,明顯美國擁有主導權而中國根本稱不上是對手。
去看看華為事件的真相和美國司法黑幕與霸權吧。只是當年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的翻版罷了。
反對人才流向中國,為什麼流向中國呢,因為美國經濟弱了,但是自由民主呢?
只有民豬在港臺
二戰前昔?所有在美國日本人,都是間諜?現在的美國連綠狗也是間諜?
印度人?你想多了額…印度人真的是被奴化的奇葩民族
美國的雞吧邏輯:打了你,還不准你還手!
美國以前就是這樣的啊,亞洲日韓臺灣就是一動不動給他打,打完還得問他手疼不疼,慣壞了,碰上硬茬子美國就不行了
畢竟拳頭大說話嘛
2019.07.14【文茜世界財經週報】美國「紅色恐懼」 在美華人尷尬的政治氛圍
回應
沒有麥卡錫主義,就沒有中國的兩彈一星,所以在這個層面上,麥肯錫是共產黨的好朋友
中國這幾年高科技爆發就靠美國麥肯錫主義了,我希望來的更猛烈些吧
美國的情報戰全世界都知道,中國跟美國比實力相差十萬八千里。
大陸真金白銀想請這些專家回國,人家都不答應,哪裡又會冒著喪失名譽和身家的風險給我們做間諜。還得謝謝美國人幫了咱們。
所以說,川建國並非浪得虛名啊
川建國同志要好好保重身體,還有照顧好你妹妹菜菜子,革命尚未成功,二位同志任重道遠。
知道華裔學者為美國貢獻了有多少嘛?所有控制學術交流的行為都是在拖國家前進的後腿,真的懷疑川普是不是雙重間諜?真的是為美國好?美國繼續偉大?
白人要你讀不了書,你給錢給到一半就全無意義了。 中國政府應歡迎人才給予避護和空間。
我只是覺得那些人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回來當然好,對國家有幫助,但不值得我個人尊重
只要能回國,統統歡迎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美國應該是“藍色恐怖”才對,這是民主自由的恐怖,好好享受吧
千萬華人替美國科學界賣命的幹了大半背子,沒謝字還打壓。無恥貪婪的美國人
科技開放,然後中國學生學習研就是竊取,什麼他媽的邏輯,然後別人有點科技突破,就要求
總體來說,留學生對美國的貢獻遠遠大於對於大陸的貢獻。這種事永遠是雙刃劍,不可能優點都占盡,缺點一點都沒有。
來學校是幹嘛的?學習,學習是用來造福社會的,連醫學社會學的人都殃及,美國的自由平等嗎?
美國的專家來自全世界,美國豈不是偷竊全世界的技術。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國會因為他們的某些機構成功,也會因為這些人失敗!以前的美國之所以讓人為之嚮往是因為高度的自由和開放,現在好了,快趕上朝鮮了!準備關起來自嗨了!
看到老美這麼慌張,我就知道土共做對了,走對路了!小老百姓一名,我就好好上班,照顧好小家,不信謠,不傳謠。
Google麼可能因為川普放棄中國的市場,要是Google 給中國手機廠使用安卓系統那中國必將開發出屬於自己的系統屆時Google的版圖將被中國手機廠給吃下
其實各家品牌都可以通過安裝一個小app來安裝Google服務框架,然後就可以自己安裝全家桶裡邊的app來曲線實現使用Google服務。我之前的HTC手機就是這樣,華為海外版的系統初始狀態會像大陸的安卓系統一樣,雖然不再預裝有安卓原生的這些app,不直接提供Google服務,但通過手動安裝Google服務框架之後還是可以使用原生系統的app和Google的服務。
Google和華為的Android層級是相同的,拿開源的系統閉源,虧你特朗普想得出來,光專利控訴就能讓google破產了!安卓是開源社區共同的成果!自2005年以來,已有超過1400家公司為Android系統的內核Linux做出了貢獻。而三星與華為則深入參與到了整個Android系統從基礎代碼到最終成型的過程之中。Linux內核代碼,穀歌貢獻度是3%,而華為占1.5%。linux的核心都是開源的,Android的閉什麼源啊?Android就是弱化電腦功能的Linux,Intel和Nokia有Meego,都是基於Linux的,沒有一點高大上!安卓系統本身又無法封,只是無法安裝google元件,對歐洲影響也不大,歐洲本來就立法禁止安卓手機預設安裝google組件,沒什麼大不了的,華為又不需要GSM服務照樣可以另起爐灶,只要有開源版aosp安卓,華為自己可以加入方舟編譯器,開發另一個分支的Android,與Google分庭抗禮,就像微軟現在自己開發另一套edge chroium。加上國家舉國反抗美國制裁,國內大力支持華為版Android,我相信世界會存在兩個分支的Andro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znACfsJQA
中國首款基於龍芯CPU晶片的國產功能變數名稱伺服器06-28發佈
中興07-02上月底中興5G專利世界第三,正研發5nm工藝5G晶片 (回應:典型的國企語言,,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一事無成?高鐵/高速/J20/運20/航母/超高壓輸電…那個不是國企幹出來的?中興比不上華為研發經費達營收的14.9%,中興的12%比絕大多數公司強太多了.)
華爾街日報06-28美國本土僅存的一條蘋果生產線也悄悄轉到中國
G20川習會06-29彼此停止課徵新的關稅,美企可繼續向華為銷售產品,幫華為?是在救連任競選!
晶片領漲大盤07-01美國標普再刷歷史新高
07-01滬指重回3000深證暴漲352點
安撫鷹派07-01商務部:非赦免華為擬發「暫時許可」給華為
日媒拆解華為最新手機:美製造商零件占比僅為16%
韓媒:想不到G20一結束日就“一刀封喉”韓最強半導體產業,南韓慌了/抗議將訴諸世貿,陸日韓自貿區談判恐遭擱置
美報復性關稅砲口07-02轉向歐盟
台晶片人才赴陸發展 3年薪資等於在台8年
說真話了!白宮顧問納瓦羅:售華為低階晶片,禁華為5G是大事
華為回應川普放寬禁令:對美企是好事,對華為沒大影響,因已採取措施因應禁令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揭曉 華為第一
川普放寬禁令關鍵原因:美企遊說,禁售將切斷美企在中國的市場,華為也將從全球其他企業取得零組件,這將使美企全球處於嚴重劣勢,反過來影響美國國安。
回應
美國想讓你不能用的時候就不能用,穀歌是受政府控制的,還是自由系統嗎?美國說華為受政府控制,自己打臉嗎?美國:民主的控制能叫控制嗎?
華為是不是政府控制的企業美國沒找到證據,可Google是政府控制的企業已經是實錘了!
我一直都是買國行手機,單獨找APP安裝也可用穀歌服務啊
對國內影響不大,但華為的國外市場就難受了
穀歌這傻逼,一邊效忠美軍,一邊又好意思舔著臉喊他媽的自由、民主、安全~~當初把穀歌趕走就對了。
屠殺華為害慘誰,美又一晶片廠被打趴,博通下砍財測06/14股價暴跌逾8%. 600多家美企籲川普取消對中國加稅
撐不住了?!美3大晶片廠06-17遊說華府鬆綁華為禁令
任正非06-17華為是打不死的鳥:預估在美制裁下2019、2020年銷售額將下降300億至千億美元,不過2021年華為將會重新煥發。
以華為4G為基礎建立5G占2018年歐洲基站超4成
華為新機榮耀20 Pro僅3秒賣1億人民幣,上市14天內銷售已破百萬支,華為將提高在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抵消部分海外業務下滑,市佔率從原估計35%達45%。
環時社評:中國半導體產業要做“打不死的鳥”
CNN:儘管美國打壓華為06-20一項5萬人調查顯示問鼎中國最具吸引力的雇主
任:華為可獨立應付美方禁令,年營收下滑10%是小事。
如蘋果想搬生產線, 郭台銘說要搬離中國,富士康06-17否認(回應:血汗工廠富士康撤離後,新代工廠強勢崛起,郭後悔不及)
郭「反送中」指「一國兩制」是失敗的,更稱國台辦操控某些台灣媒體,郭嗆陸廠關,國台辦21字低調回應,郭嗆:怕我搬走.
挺獨抹紅韓 郭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算了
唯一有2款7nm晶片的廠商,華為06-21發佈麒麟810
不甩美國禁令 拉美國家挺華為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5G大博弈招招精彩:美扣押孟未見效,狠招傾巢而出,不准賣/買晶片/用安卓/參與WiFi等,中方除了頂/打入/打劫最重要是做活。
下馬威?G20川習會前,繼華為之後,美對中5超算企業出口黑名單(回應:即便美國禁令,中超算多次問鼎世界第一,同時完成去美化均已配備中國晶片。)
報復孟晚舟案06-25中國暫停進口加拿大肉品
華為06-26不受制裁影響2019年底發貨50萬5G基站
紐時06-25高人指點美企繞過禁令出貨華為
華爾街日報06-25中國貨「洗產地」避美關稅:越南從中進口年增80.8%對美出口同類產品年增71.6%;台對美出口同類產品成長56.3%。(回應:川普趕快加台越稅25%)
英最大晶片公司戴樂格06-01表示若中美技術戰升級 將選擇站中國
反「暴政」!華為05-29向美申請封殺令違憲
華為助力英國05-30首個5G新聞直播,流量太大BBC記者措手不及:全靠華為讓英領先中國人使用到了5G!
英不封殺華為 美將限制情報分享
日本軟銀5G排除華為 選定易利信和諾基亞
諾基亞06-05稱5G合同數超華為回應:華為合同數也是42份,訂單數是虛的,大小單有區別,華為執行力最強,諾基亞1季虧損同比擴大56%達5.85億美元。
不畏科技戰 中國06-03宣告進入5G元年
歐洲電信巨頭沃達丰05-30華為設備沒有後門
蘋果手機現大量追踪程序,或在深夜洩露個人隱私
大疆06-25將在美組裝新型無人機Mavic 2規避制裁風險, Mavic 2無法透過網路傳輸任何訊息,只有在降落後才能讀取數據。
中俄元首06/06會晤合作總額超200億美元,美圍剿華為後首張大單將在俄開發5G網路
華為06/06已實現5G全系列業界領先自研晶片商用規模,在30國46個5G合同/基站超10萬個,居全球首位。
孟晚舟引渡案 加拿大明年1月聆訊
孟能躲過牢獄之災嗎?法律自衛成功希望渺茫,要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力!
神速!華為手機系統面世,多家巨頭加入測試,替代谷歌安卓系統
Google示警:圍堵華為恐危害美國國安,因為將促使華為開發自有軟體。
Arm創始人怒了:華為禁令對Arm、Google等具破壞性
全球移動通信協會06-07禁止華為5G歐洲得多掏620億美元
美媒06-07稱華為禁令激勵中國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這些企業為何紛紛變臉倒戈華為?(回應:中國市場太大,有國家層面“不可靠實體清單”支援,加上華為自身的努力…)
中國日報網06-12中國速度再次折服世界,基建狂魔背後是硬核實力(回應:中國有如此高效的建設成就,何愁晶片發展不起來)
習06-07承諾與各國共享包括5G技術在內的科研成果
對中國鬆口? 川普06-08將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回應:川普上任828天 華郵:説謊逾萬次 日均8次以上)
斬華為自傷!白宮官員06-09要求緩禁
華為反擊06/14要求美國電訊商Verizon付230多項10億美元5G專利費用
華為一收專利費,美國反華議員就從指責中國“智慧財產權盜竊”變臉到指責“專利流氓”
美議員盧比奧06-17提案“禁止華為收美企專利費”被美網友諷“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工信部05-25中國晶片產業取得突破:2012年以來,我國積體電路產業以年均20%以上增長,2018年銷售額6532億元,技術水準也不斷提高,晶片設計水準提升3代以上,海思麒麟980手機晶片採用了全球最先進的7納米工藝;製造工藝提升了1.5代,32/28納米規模量產,16/14納米進入客戶;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2019下半年量產;先進封裝測試占比達30%;刻蝕機等高端裝備和靶材等關鍵材料取得突破。(回應:美國的貿易戰必定催生中國一個新興產業——晶片)
美中科技冷戰下 BBC盤點7大領先:華為5G,超算,基因編輯嬰兒,人工智慧AI,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墨子號量子衛星,月球背面登陸:(回應:這篇文章主旨就是中國的科技都是做壞事的,美國的科技都是造福人類的。)
華為方舟也來了!老外秒懂 (回應:方舟對西方人意識裡就是拯救者,華為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美國才是棋子,花幾十億的廣告費都不及美國的打壓效果好,華為自主晶片/系統註定會對美國造成打擊。)
中興高管爆料!這是一場任正非渴盼已久的戰
華為05-28已獲得全球42個5G商用合約
大馬總理05-30籲多用華為籲/批美制裁/美必須認識到全新強大的中國
SD存儲卡協會/WiFi聯盟/藍牙聯盟/JEDEC協會05-29已恢復華為成員資格(回應:因為華為那些組織加起來都打不過華為,中國市場已超過北美,失去華為損失非常大)
華為自研"超級藍牙"榮耀20系列首發連接距離可達244米
EEE排除華為:中國電腦學會05-30宣佈中止與IEEE通信學會合作
中國電腦學會06-02鑒於IEEE已糾正錯誤,解除華為禁令,將恢復交流合作
台積電05-23稱不會對華為斷貨 國台辦:強強聯合
華為麒麟985晶片台積電已量產 華為Mate或首發
IEEE主席06-01與美商務部對話,爭取學術活動不受干擾
華為禁令半個月後各大國際技術組織(WIFI,SD,藍牙,JEDEC)陸續恢復華為會員;沒有任何公司敢公告說自己對華為斷供;被傳聞斷供的如德國英飛淩/日本松下東芝/台積電等紛紛聲明繼續供應。(回應:文章還是小看華為了,預計晶片都會被迅速替代,海外手機只要方舟系統開源免費也可能打翻身仗,至於台積電7納米晶片,中芯已經收到深紫外光刻機了,理論上量產起碼兩年,但在國家意志下提前實現並非沒有先例!)
不甩圍堵…華為05-30推自研新晶片麒麟720/作業系統“鴻蒙”最早今秋問世將是第一次把手機PC全面打通。
繼“鴻蒙”後05-24華為在歐註冊“方舟作業系統”商標
華為由聯邦快遞寄往中國的包裹 竟被“劫”到美國 (回應:下作無恥也提醒我們黴國的黑手無處不在)
環時社評06-01中方調查聯邦快遞是負責、理性之舉
聯邦快遞06-25吐露"誤處理"華為包裹實情:美商務部逼的,但受夠了將其告上法庭。
紐時:美國還算贏?美築「新柏林圍牆」堵了華為卻使華為掌控4-6成網路
川普封殺華為 鄉村手機恐斷訊…國會急救
任正非05-23華為必須做到世界第一,未來五年將投資1000億美元研發/年2500億銷售,車聯網/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是三大突破點。
央視專訪任:本來就準備打持久戰,越打會越強大,渡過產品切換磨合階段會更強大了。報復蘋果?任:我第一個反對
看了任專訪 世界各地網友評價他:別人對他的女兒和公司如此虎視眈眈,而他依舊如此卑微有愛,如此誠實、正直、謙遜......
任辦公桌上擺著《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經濟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法國版華為孟晚舟事件》作者:歐洲和中國該反擊了 (回應:華為不是法國阿爾斯通,美帝給華為做了全世界廣告,只要華為能抗過去,將成為一面象徵美帝國主義衰落的旗幟,也將為自己和中國贏得天下苦美久矣的國家和民眾的民心。)
聯想北美手機暴增48%營收首破500億美元淨利潤7.97億同比猛增261% 董事長楊元慶05-23聯想沒必要做作業系統和晶片(回應:聯想只是一個組裝公司,如美制裁會直接癱瘓)
中芯國際稱已度過營收低谷05-24申請從紐交所退市,未來交易集中在香港(回應:剛好對比中國聯想說:一旦關稅有變將搬出搬產線!支持中芯國際!沒上市美就沒辦法搞華為。後應會有其他公司退市。)
美推遲華為禁令90天 任正非受訪霸氣回應:不需要,華為已準備好「鴻蒙」系統,別用民粹民族情緒看華為蘋果,喜歡用就用,5G技術別人兩三年追不上華為,不能因為我們領先了美國就要挨打
環時社評:華為團隊的心胸比美國執政團隊大多了
不止“鴻蒙” 華為把幾乎把整本《山海經》都註冊了,比如:手機晶片取名麒麟;PC處理器晶片取名鯤鵬;人工智慧晶片取名昇騰;路由器晶片,取名淩霄......還註冊了一堆商標,有朱雀、玄機、海藍獸、紫薇星、獬豸等,它們都是來自於《山海經》裡的神獸。
8億網友力撐05.19-20華為手機天貓出貨量漲了130%
習江西考察行程背後有深意:戰略資源稀土/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陸軍步兵學院,中國稀土單日已漲超100%
華為員工信:家人以前勸我離職,現在勸我不要當逃兵(回應:看得熱淚盈眶啊!好久沒有體會到這種從長征到上甘嶺的精神了!)
美媒彭博社05-24:不止稀土 中國科技金屬硬實力還有智慧手機電動車電池的鈷鋰,美國政府將關鍵礦物清單擴大到35個,其中有幾項中國是重要供應國:例如用於半導體的砷、銦(液晶屏)、銻(電池)、鈧(燃料電池)、鉍(醫學和原子研究)。
美最高法院05-13反壟斷“蘋果稅”市值一周蒸發1197億美元
美中貿易戰05/22美股收黑 高通挫近11% 蘋果獲利最糟恐掉三成
瑞士新蘇黎世報05/22與美鬥爭,中保持克制,美別把中當軟弱
美國《僑報》05-22中國遊客赴美簽證拒簽率高,可攜帶現金也減半
馬媒:中美貿易戰火燃燒至影視 中國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被撤檔
環時社評:美休想用打壓華為等企業脅迫中國
環時社評:華為團隊的心胸比美國執政團隊大多了
美中貿易戰05/22美股收黑 高通挫近11% 蘋果獲利最糟恐掉三成
遭美封殺後首秀 華為05-22推「榮耀20」新機
財政部05-22發佈積體電路設計和軟體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美國商會05-22美企一半會員在中遭非關稅報復,如政府檢查變多、商品清關及申請許可變慢等。
王毅:若美方選擇極限施壓,中方堅決奉陪到底
英國晶片設計商ARM斷供華為(回應:華為已獲得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現有的麒麟980…處理器可滿足一兩年內需求(目前主流手機的CPU都是基於ARMv8設計),斷供後華為無法獲得最新的ARM,但華為有能力改進ARM而生產性能更好的CPU,最終替代一切進口。另外全球第二大GPU英國的Imagination已為中資控股,這意味著也可用Imagination的GPU IP開發新的處理器。目前半導體制程工藝已經趨於極限,使得手機晶片廠商無需再像之前追逐最新的ARM。)
華為反擊 外交部:支持陸企捍衛正當權利
穀歌公司2019-05-20終止與華為部分業務往來,將無法更新安卓作業系統/Google Play/Gmail。數個小時之後,多家美國網路通訊企業包括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賽靈思(Xilinx)等,也相繼決定停止供貨給華為。華為回應如下:安卓一直是開源的,華為作為重要的參與者,為安卓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不受影響,請廣大消費者放心使用和購買。
相關新聞
川普05-15禁止美企採購華為及70家中企設備
符合這四大標準將被列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是否基於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封殺華為的公司(美商務部05-15將華為和70家附屬事業列入美國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恐被逐出陸市場
法國馬克宏警告恐爆科技或貿易戰:我們歐洲的看法是不去封鎖華為或任何一家公司,而是去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歐洲主權。
中:停止錯誤做法 華為:美5G將落後
若北京反擊華為封殺令 蘋果等美企恐成報復對象
美試圖切斷華為供應鏈,專家:華為不是中興(中興2014年從美採購的晶片31億美元占總額53%)。事件後,中企已減少對美依賴。華為與台積電協商,將晶片生產轉移到南京廠。
美媒:擋得了華為進美國,攔不住華為前進(美洲只是華為全球銷售版圖上的很小一塊)
華為不怕美國出口管制05-18海思備胎晶片計畫 拚科技自立(回應:1958年俄國片面撤出所有的技術顧問,1989年西方封鎖,才有了今日。也該感謝美呀,否則備胎會永遠成為備胎。)
產業鏈人士:華為庫存準備至少夠緩衝1年
業內人士:海思在淡季狂下臺積電等晶片訂單,終於知道原因了
華爾街日報:封殺令反傷美半導體
華為6家美供應商股價狂瀉83.2億美元
美試圖切斷華為供應鏈 日韓電子廠也難倖免
美升關稅打華為 陸嗆華府談判沒誠意「來也白來」
轉折!美可能暫時縮減部分對華為貿易管制
美中科技戰:華為無法更新Google安卓系統,但塞翁失馬,不論華為或領導人會快馬加鞭推出本土的作業系統/晶片...
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即使美供應商不向華為賣晶片,華為也沒問題
好萊塢的“魔改”之路
《七龍珠》系列動畫和漫畫一度是全世界90後共同的童年回憶,時隔多年,很多人對其中的種種情節和人物依然歷歷在目,“龜派氣功”等當年的熱詞至今依然活躍在網路。不幸的是,21世紀初,這部動畫被20世紀福克斯盯上並購買了版權,2009年,這部童年經典動畫被好萊塢翻拍的電影版上映。
為了降低東西方文化衝突所帶來的水土不服,20世紀福克斯找來了一個從小在美國長大幾乎完全不會中文的香港導演黃毅瑜;對了應對中國市場,福克斯還請雞賊地來了全民男神周潤發來蹚這一趟渾水。
大概,看過原版動漫的人都不會接受一個叫做“孫悟空”的美國人和另一個叫做“比克大魔王”的美國人,於是這部電影爛得理所當然,爛得恰如其分,爛得讓觀眾不氣反笑,看這片子還想用怎樣奇葩的姿勢糟踐自己的童年。imdb2.6和豆瓣3.7相比,可見熱愛日漫的外國人對這部爛片的憎恨更為刻骨銘心。儘管全世界的觀眾都不買帳,從結果上看好萊塢也並沒有從中吸取足夠的經驗教訓。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04194&s=syfwjxbt
別再給我們喂屎了:好萊塢的日本ACG魔改之路何時休 2019-04-20 白胡椒
在好萊塢“魔改”道路上相繼出現的諸多犧牲品,已然讓許多人對這一類型的電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PTSD。這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同類型作品的命運,不由地打上一個了大大的問號。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那只開口大叔音,全身毛茸茸的電老鼠——《大偵探皮卡丘》裡的好萊塢版皮卡丘就要在銀幕上與觀眾見面了。
今年二月,改編自日本漫畫家自木城幸人的代表作《銃夢》的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上映了,這部影片由“卡神”詹姆斯•卡梅隆擔任製片人,歷時十餘年的籌備才終於登陸大銀幕。
然而,令人有些遺憾的是,這部日漫神作《銃夢》的好萊塢改編版本並不受很多原著粉的認可。儘管它擁有全世界最頂尖的製作團隊和超一流的特技水準,卻依然無法重現當年的黑白漫畫給人帶來的震撼與回味。
無獨有偶,2017年,同樣被譽為“日漫神作”的《攻殼機動隊》被好萊塢搬上大銀幕,不僅請來了“黑寡婦”斯佳麗•詹森飾演少佐,還請來了北野武、茱麗葉•比諾什等國際巨星參與助陣。然而,承載著無數人期待不已的IP和陣容,這部電影版《攻殼機動隊》經過好萊塢的一通“魔改”,上映後不僅沒有收穫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績,反而因為嚴重的水土不服被原著粉們噴得狗血淋頭,最後只得倉皇淡出人們的視線。
不過,《阿麗塔》或《攻殼機動隊》未達預期的成績,卻並不會打消美國人對於“魔改”日漫作品的熱情。事實上,這兩部影片僅僅是這兩年最廣為人知的好萊塢"魔改"案例,還有更多的失敗案例因為他們的失敗而石沉大海,不為人所知。
這些在好萊塢“魔改”日本ACG作品的道路上相繼出現的犧牲品,近年來已然讓許多人對這一類型的電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PTSD。這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同類型作品的命運,不由地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美國大學民調顯示 兩岸若開戰僅23%國人願抵抗 2019-04-09 聯合報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曾豪氣幹雲地表示,身為台灣人,他有保護國家的決心,「就算只有一支掃帚,我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但杜克大學亞洲安全研究最新完成的民調顯示,一旦兩岸發生戰爭,只有23%國人表示願意抵抗。這與台灣民主基金會的63.4%民調相去甚遠。杜克大學說,「不曉得他們是怎麼問的」。
相關新聞
美民意不關心 護台恐過分樂觀
回應
關鍵差別在於為中華民國生存而戰!還是為台獨而戰!?
我們不會為了這些掌權的盜賊,犧牲性命和靈魂。
美聯邦檢察官:中國派成千上萬間諜潛入美國大學 波士頓是熱門目標 2019-04-09 世界日報
根據國務院最近期的統計,在2017至2018學年度之間,全美約有36萬3000名中國學生,約占在所有美國大學院校就讀的全體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
回應
這些狗腿都是順著主子川普的意思說話,如果中國情報單位真的派出成千上萬間諜進入美國,這絕對比美墨邊境的移民問題嚴重多了,絕對是要立刻停發簽證,並且派FBI搜索每一個人的住處,並且立刻拘留拷問才對!
美國自二戰後可能已派出百萬以上的間諜到全世界各國蒐集各類情報。
邪惡霸權不只派出間諜,還派出數十萬大軍去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巴拿馬(去抓人家的總統)......
即使美國放鬆出口限制,也並不意味著美制軍用無人機會在中東和非洲市場成為“香餑餑”。美國官方的限制政策只是制約美制無人機銷量的其中一座“大山”,況且這座“大山”尚未完全鏟平。保護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優先任務,這也是此前美國嚴格限制高技術以及攻擊性無人機銷往中東國家的原因之一,目的就是確保在無人機這種非對稱裝備上,以色列對周邊國家長期擁有壓倒性優勢。而今,美國在這方面的顧慮仍在。
還有一座“大山”就是價格。在非洲地區,美制無人機的高昂售價勢必嚴重制約其競爭力。即使在“土豪”遍地的中東,該地區國家對武裝無人機的需求也秉持“實用、實惠”的原則。
《華爾街日報》曾將中國武裝無人機在中東地區的成功歸結於“幾乎沒有競爭”——以色列不賣、美國也基本上不賣。但中東國家對中國無人機的青睞並非只是“選無可選”,與美國同類型無人機相比,中國無人機技術上並不存在代差,而且售價會低廉很多,特別是在反恐戰場上優秀的實戰表現也印證了其價值。(文/董磊)
回應
仿製的,沒有政治條件,並且不做戰爭限制的,低價出售自己的武器,這些值得驕傲嗎。
嘿,噴畜,你先仿製一架出來給我們瞧瞧。
比個球啊!人家怕技術外泄。
送你2字,腦殘,真怕外瀉一架也別出售了.
問題是美國賣的是天價,咱賣的是白菜價。
一看你就是個不會算帳的。你一架都賣不出去,利潤是0。我一架只賺100元,可是我賣了幾百架。壓縮對手的生存空間,弄垮對手,再用升級的手段理由漲價增加利潤,同比始終會是增長,就這麼簡單。
美國10年只賣出5架武裝無人機 中國5年就賣出153架 2019-03-14 新浪軍事
按照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報告,2011年以前軍用無人機占航空飛行器的出口比重非常小(不到1%),到2016年已升至2.43%。據軍用無人機市場研究機構預測,2015至2024年的10年間,全球軍用無人機需求的複合增長率可達6.7%,將遠高於同期全球軍費預測增長水準。
以色列是軍用無人機市場的領跑者,2001至2015年出口占全球61%。從2014年開始,美國超過以,但並沒有拉開太大差距,而中國奮起直追,基本穩定了季軍位置。於是,軍用無人機市場基本形成了以美中三足鼎立的格局。
過去10年裡,美國僅僅賣出5架武裝無人機(英國)。而中國已成為世界霸主,在近5年間向全球13個國家供應了153架武裝無人機。
原來,2015年2月17日,美國公佈了一項旨在加強軍用無人機出口管制的新政策,各種苛刻規定包括:逐案審查、必須通過政府專案出口、買家必須簽署“最終用途保證書”、客戶國只有在本土防衛等行動中才能使用等。
整體而言,在中高空察打一體無人機市場上,美國產品的“特點”就是附加了過多政治條件、購買門檻高、採購週期長、性價比較低。據介紹,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售價約為500萬美元,而MQ-9“死神”無人機的售價更是高達1500萬美元,至於其他附加條件和繁瑣、複雜的採購流程,更是令人望而卻步。
特朗普上臺後,一直在推動放鬆美國常規武器出口,尤其是美國製造的無人機。2018年4月19日,特朗普簽署備忘錄,用來取代2015年制定的過於嚴格的限制政策,允許外國政府與美國公司直接達成交易,但是美國政府仍會對相關交易進行監管。
稀土戰略大轉移 陸由最大生產國轉為最大進口國
據路透報導,產業諮詢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去年進口了41400噸稀土氧化物及其製品,較上一年度激增167%。在2018年的稀土交易中,大陸成為國際市場上至少7種主要稀土的淨進口國,這是30年來首次出現的現象,約為2015年之前的10倍。
報導稱,中國大陸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2018年稀土出口較上年小幅增加4%至5萬3千多噸,但同時也在同一年成為最大稀土進口國,這是一個令人相當意外的情況。
產業分析師指出,中國大陸進口主要是來自緬甸和美國的礦物和化學濃縮物。美國將富含鑭的礦石運往大陸,然後購回其氧化物和化學產品。美國是大陸稀土的主要市場,鑭被用於精煉石油製品。而緬甸出口到中國大陸的稀土製品以生產磁鐵與合金所需的鏑、鋱和釓元素為主。
大陸近年來打擊非法稀土生產,使其國內稀土產量明顯下降。從中共官方公佈2018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看來,減產指標較前一年下修3至4成,明顯針對非法開採與提煉稀土礦,同時採取嚴厲打擊措施。
中國大陸稀土產業佔全球最大供應國地位已超過20年,不只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研究設施,其相關專利申請總量也超過美國。而自美中發生貿易戰以來,中共曾威脅要限制國內稀土產量與出口,讓全球科技廠商與美國軍方大為不安。這16種稀有元素是目前高科技產業與軍事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中共此舉對科技業造成的影響,遠比美國領導人所意識到的要複雜得多。
回應
中國早就應該大力限制稀土出口,給子孫後代積點陰德。
真的服了某些人,中國原來賣稀土被你們噴,同時美國買稀土被誇上天,現在中國也買別人的稀土減少自己的稀土出口了,還是被噴,反正有些人眼裡,中國怎麼都錯唄?
賣有餘而買不足,這就是買賣,沒什麼稀奇的。
IC大老換人:中國半導體年增106%,今年Q3首度超越南韓! 2018/12/07 钜亨網
SEMI指出,2018年第3季在南韓半導體設備出貨量為34.5億美元年減31%,與此同時中國成為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買家,39.8億年增106%。2017年同期,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僅為19.3億只占南韓的40%。中國目前正在北京、天津、西安、上海等 16 個地區,打造25個FAB建設項目。 報告預測,2018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118億,2019年173億,確保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美荷日傳統強國,仍然主導著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 ,而中國的優勢集中在晶片下游。隨著中國不斷投資設備,必須密切關注投資與技術改進和人才培養,才能真正趕上強國。
華映裁員2500人 將售2條4.5代線只留6代線
台面板廠中華映管2019-03-11宣佈將裁員2500人,只保留6代線,專注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經濟效益的產線,另外2條4.5代線,未來將全數出售,也不排除出租。華映認為,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供過於求,主要來自於高世代面板產線,產品以屬於大尺寸的電視面板為主,6代線的主力是中小尺寸面板,影響相對較小。
相關新聞
中國面板製造商齊力扳倒LGD三星柔性屏市占率90%、驅動晶片70%的壟斷局面:中國內10條柔性屏AMOLED產線、8家晶片商齊發力
中國再開新產能 2019年面板持續供過於求:中國最大面板廠京東方10.5代廠2018年3月量產,2019又要建6代柔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廠,全球大中小尺寸面板供過於求,競爭激烈。
5G、AI…半導體業新動能:半導體產業2019年雖遇逆風,但SEMI強調5G和AI將是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2020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可望回升至670億美元,再寫新猷,年增27%。
半導體受寒 晶圓廠投資大減 2019-03-14 經濟日報
受記憶體報價大跌、美中貿易戰導致下游拉貨保守影響,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019-03-13下修今年全球晶圓廠資本支出預估值至529億美元,年減14%,終止連三年成長。SEMI年初原估年衰9%,不到二個月再提出更悲觀的報告,凸顯全球半導體景氣下修幅度超乎預期。晶圓廠資本支出,主要來自於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大型晶片製造商投入的設備支出金額,隨著整體晶圓廠投資步調放緩甚至轉趨衰退,意味整個產業鏈景氣同步向下,從上游的高通、聯發科等IC設計商,到台積電等晶圓製造商,及日月光等封測廠,將受影響。
相關新聞
5G、AI…半導體業新動能:半導體產業2019年雖遇逆風,但SEMI強調5G和AI將是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2020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可望回升至670億美元,再寫新猷,年增27%。
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高 哪些中國設備廠能搶商機 2019-03-11 钜亨網
根據SEMI預估,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達到620億美金,年增28.6%,預估未來七年年複合成長率在8%~10%之間。從2017年開始,亞洲開始大積極投入晶圓廠建設,如中國有30家、韓國30家、台灣則約20家左右,是全球半導體設備需求的主要來源地。此外,在中國政府的獎勵之下,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占全球比重逐步提升,已從2013年15%提升到2018年27%。
半導體設備供給
從供給面來看,半導體設備供應端有兩大特色,第一規模成長穩定;第二則是市場集中度高。目前半導體設備主要供應商由Applied Materials(美)、Lam Research(美)、ASML(荷蘭)、東京電子、KLA(美)等國際大廠占據。若從2018年營收來比較,Applied Materials 市占27.5%、Lam Research市占 17.7%、ASML市占17.5%、東京電子市占16.9%、KLA市占6.4%。至於中國的北方華創及長川科技市占分別只有0.8%與0.05%。
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占低(目前小於3%),主要因為中國半導體產業起步時間晚,晶圓製造在全球比重低,如中芯國際僅僅占全球晶圓製造不到5%比重。不過,未來三年新建晶圓廠中有30%在中國,加上中階半導體設備替代率高,這給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帶來發展機會。
中國再破歐美封鎖攻克一技術 可助無人機精確定位 2019-02-05 新浪軍事
2018年12月底,中國石化宣佈,大口徑海底長輸原油管道檢測技術攻克,這項技術以前一直被歐美國家壟斷,中國再次打破了歐美技術壟斷。
完成這次檢測杭州灣海底原油管道長53多公里,管道直徑762mm,這種大口徑海底長輸原油管道檢測需要三項技術來完成,其一是三軸高清漏磁檢測器,其二是慣性導航測量系統,其三是弱磁技術的管道應力檢測系統。
三軸高清漏磁檢測技術中國在數年前就已經攻克,在2014年,直徑1219毫米三軸高清漏磁檢測器就成功應用到西氣東輸的管道的檢測上。
這次的看點在慣性導航測量系統,這項技術本來是軍用技術,由慣性測量裝置、電腦、控制顯示器等組成,結合地球自轉、重力加速度,計算出戰鬥機、軍用飛機以及無人機的位置資料。
慣性導航這項技術雖然應用到民用並一舉打破西方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但是並不如此簡單。
現代資訊化戰爭對衛星過度依賴已經成為大國的焦慮之一,反衛星武器從鐳射、導彈到太空獵星衛星,不斷進步,一旦戰爭打響,衛星將極大的可能成為首個被攻擊物件。
這個時候導彈、隱身戰鬥機、萬噸驅逐艦、巡洋艦以及航空母艦都會變成“瞎子”,馬上失去位置,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向何處。
實際上,現在先進的導彈上都使用了這項技術,但是還要依賴GPS等衛星定位。對於慣性導航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是替代衛星導航。美軍已經研發出這樣的系統,將陀螺儀、加速器和原子鐘集成在8立方毫米的晶片上,然後安裝在各個武器裝備上,這樣就可以完全拋棄GPS等衛星導航。
軍用轉民用,民用轉軍用,軍民融合,這樣可以將尖端科技創造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別以為殲-20的研發同你沒有直接關係,或許我們生活中某個環節就是應用了他的技術,只是沒有告訴你而已。(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再言)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05/doc-ihrfqzka3768663.shtml
中國要對美國禁運3D印表機?F-22戰機用的竟然是國貨 2019-02-05 新浪軍事
3D列印的鈦制金屬零部件已首次安裝在美軍F-22與F-35B隱身戰鬥機上,而且從訂貨到交付至倉庫僅用了3天時間,美國空軍希望以此來降低戰機的維護成本和維護時間。戰機安裝3D列印的零部件早已不是新鮮事,除美國外,英國和中國在該領域也有顯著成果。而這次,儘管美軍宣人員在發佈照片時,對3D印表機的細節進行了模糊化處理,但還是沒能逃過眼尖的中國網友識別出來了,竟然是中國南方製造的。這家中國企業實力雄厚,在中國3D列印品牌評價推介活動中被評為“中國桌面級3D印表機推薦品牌”、“中國3D列印最具創新力企業”、“中國3D列印最具影響力國際品牌”,並獲得“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名,是中國3D列印的領軍企業。
3D列印技術如今方興未艾,在很多十分重要的國防領域,比如戰機發動機關鍵部件、戰略導彈的一些特殊零件與太空船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都可以使用3D印表機在最快時間內製造出來。那麼,中國的3D列印技術怎麼樣呢?打個比方來說,就如同無人機一樣,中國雖然是後來者,但卻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據悉,在瞭解到3D列印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後,中國就投入了鉅資進行開發,如今已成為這一領域的世界佼佼者。
這次已發現美國和英國的戰機,都在使用中國製造的3D印表機——“夢想家”型的高精度雙噴頭3D印表機。駐紮在猶他州希爾的美空軍第574軍機維修中隊,為F-22列印了一個鈦金屬支架,全部過程只用了3天,從而讓該戰機可以縮短60~70天就能重新投入戰鬥;而美海軍黃蜂號(LHD-1)兩栖攻擊艦,則為F-35B列印了一個塑膠卡扣,成功讓一架戰機在1天內重返藍天;而英國皇家空軍的“狂風”GR4攻擊機,開始大批使用3D列印包括座艙無線電的防護罩、起落架防護裝置以及進氣道的支架組件等。(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回應
美國經常得了便宜還賣乖。我們就是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美國就是要嚴加封鎖,堅決不當東郭先生。一台都不能出口到加入巴統組織或者瓦森納協定的國家或組織!
這是必須的,也該到我們禁運他們的時候了。這就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防止他們抄襲。
現在不要禁運 到出現對抗前再開始禁運 省的逼著他們自己發展起來 通過市場競爭將其工業部門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05/doc-ihrfqzka3770765.shtml
簡單換發就變洲際轟炸機的轟6改 為何試飛後立即下馬 2019-01-31 新浪軍事
說起中國轟6,但是也很少人知道,這是中國領導人1958年利用特殊的海峽兩岸政治形勢向俄要來的寶貝,蘇聯領導人覺得,圖16作戰半徑1500公里對於追求防禦的中國來說,當時完全用不上,你們要的話,我們轟炸機編隊飛過來就行了。
中國領導人:假如美國人發現大批蘇聯轟炸機在中國大陸,引起局勢大變如何應對?最終赫魯雪夫無言語對,賣了!圖紙資料和實物都給了,這就是因勢利導大賺一筆的神之一手。
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任何一個神器,到手之時就是嫌棄之時,仿製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油耗高,難維修,彈射不安全等等毛病,完全修正也花了30多年,而且轟6從1968年首飛1988年才國家定型,可見轟炸機技術之複雜,中國工業基礎之差。
即使如此,圖16的航程和作戰半徑,也漸漸引起中國空軍的不慢,由於美國空軍不斷炫耀洲際B52轟炸機,並在韓國,日本,臺灣島不時露面,這也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1970年,西飛向國家提出了2款,都是使用4台發動機的設計,第一個就是轟8俗稱小B52,機身加長,機翼大改,而另外一款則是轟6改,機身機翼並沒有做任何修改。
第一個專案由於難度太大而且政治原因到了1971年就取消,二個專案都是發動機換裝4台美國JT3D-3B發動機,原因是,那時中國開始可以進口波音707客機,。轟6的性能得到了巨大提高,推力增大,油耗降低,最大內油航程從5760公里增大到10000公里,飛的更高更快些,可以從中國起飛可以直接橫跨太平洋飛到美國!
最後又發生不少波折,西飛又提出,使用4台英國斯貝512民用發動機更換轟6老發動機,最終1978年首飛,稱為轟6I,試飛結果,起飛降落,爬升巡航性能都有提高,而且航程從5760公里提高了8000公里,提高了39%!海平面最大爬升率從18.6提升到29.7米每秒,提升了60%,正常載彈量從3噸提高到6噸,發動機壽命從800小時提高到6000小時!
如此驚人的改進效果,最終還是放棄了,原因很簡單,有人認為發動機需要從外國買,管道不保險,花錢多,事後看,完全是庸人自擾,最終類似改型,拖了20多年後,同樣是引進外國發動機改進轟6,卻沒有人反對,這就是裝備俄羅斯圖154發動機D30的轟6K戰神,這個飛機項目還是西飛自掏腰包改型,最終拿到上百架大單!(作者署名:大水)
回應
外購不困難的話,豹2A4、F-16早就落戶中國了!
華為員工來自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中國就覆蓋39個民族,海外當地語系化率達72%(3.4萬人)。全球員工保障投入超過14億美元。
截止2015年底,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50377件,申請中國專利52550件、外國專利30613件,90%以上為發明專利。
現在,華為微波與5g同時做的最好,結合的也最好。
華為手機出貨量超越lj蘋果,即將趕超爆炸三星。
你說華為為中國,為中國人民做了什麼?
你看不起華為,不過是因為任正非是個退伍的技術兵,還是被百萬大裁軍裁掉的人而已。
你看不起華為,不過是因為華為顛覆了你淺薄的眼界,認為中國沒有高科技,認為中國所有的成就不過是白皮的恩賜而已。
便宜的最貴! 成大電機系教授點出為何要禁用華為 2019-01-25 聯合報
政府正準備開始禁用中國電資通訊設備,包含華為手機,引起部分人士質疑,文化大學推廣部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批「why bother?」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忠憲今在臉書回應並透過簡單分析,點出華為恐暗藏後門,背地收集使用者所有資料,等待機會合適就會傳回中國,更可長期駭客重要人士,取得更多有利資訊,他說:「便宜的最貴」、「資料就是金錢」、「小心中國製的資通訊設備就在你身邊」。
回應
梅克爾用美國貨被美國竊聽十年,美國通信產品全部都有後門!斯諾登爆的料台灣人有聽沒到!美國痛恨華為是因為你用華為老美無法監聽到你,將會整個情報失靈被搞垮!
人一綠,腦殘又變態,不必挑明,牠們自己證明給你看
相關新聞
官方禁華為也沒用! Mate20 X開賣首日爆排隊人潮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新世紀冷戰開打....上世紀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美勝蘇敗,主要取決於在體制上美強於蘇,在規模上美大於蘇,在地緣上美優於蘇。新世紀的中美之爭,除體制互見優劣外,或將取決於:一、貨幣霸權,美強於中,但中將逐漸強化挑戰能力;二、科技領域,中方從落後到急起直追到目前已在不少領域出現並跑,潛力很大。在關鍵項目如5G、AI、大數據、量子科技各方面,中方有規模和密度上的優勢;三、軍事領域,全球範圍美遠超中,但關鍵處如西太平洋,雙方漸已平分秋色;四、地緣戰略上,視一帶一路及台灣問題誰將勝出而定。
為了更廣泛地支持基礎研究方向與華為業務相一致的科學家們,我們在2014年擴充了HIRP。由HIRP支持的項目數超過1200個,許多都已經成功實現商業化。例如華為與德國慕尼克工業大學聯合研發的降噪技術已經用到手機上。另外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Josef Nossek教授提出將無線技術應用於光通信的構想,大幅降低了光傳輸產品所用晶片的功耗。
有一部分人似乎心存疑慮,但華為從未想過從合作夥伴那裡獲取各種專利或研究成果。英國牛津大學決定新的專案今後不再接受來自華為的資金援助,但我們的目的只是從研究人員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
這種開放式的合作是消除橫亙在科學與商業應用之間鴻溝的唯一方法。為此,不僅僅需要資金,還要保持耐心。因為有些基礎性的理論投入到實際應用要花上數十年時間。
華為今後將繼續資助能帶來科學與技術進步的基礎研究。這樣的合作活動不僅僅有助於華為的業務活動,還將給社會和整個產業做出貢獻。
回應
為何她向日媒投稿而不是自己國家
因為這些話是說給國外的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聽的。
投稿國內的話,你們又會說,天天就知道忽悠自己人,有本事對外國人說去啊。總之,怎麼都能噴
華為這個名字在中國人這裡太佔便宜了,華為為中國,為中國人民做了什麼?且這位女士全家都在加拿大。
華為已經成為世界最nb的通訊企業了,即將全產業鏈閉合。
光華為一家,就養了600多各個學科的科學家,1萬多工程師,全世界各個國家20多個實驗室。
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近30億人,支援客戶1500多張網路運行,保障130多個重大事件/自然災害網路穩定,光纖網路長度超過5萬公里。
在非洲部署無線基站和LTE網路數分別占總數的50%和70%以上,在斯里蘭卡新建500多個基站,為埃塞俄比亞64所學校的5萬名學生接入網路。
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約17萬人,其中研發員工比例達到45%,服務員工20.2%,市場與解決方案員工9.2%,供應體系員工7.8%,銷售員工6.4%。
孟晚舟向日媒投稿:回應牛津叫停華為資助 2019-01-25觀察者網
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CFO)孟晩舟去年12月初遭加拿大非法拘捕後,目前正處於保釋階段。此前她曾通過朋友圈及日記向外界傳達自己的現狀和心路歷程。近日孟晚舟向日媒投稿,講述華為與大學的合作,並談及牛津大學叫停華為資助一事。
誕生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在數個世紀的時間裡,主要是為了將那個時代的知識傳播到下一代而存在。人類知識的發展,當時主要是通過在同業公會制之下工作的人們來積累。但產業層面的經驗積累和大學研究很少產生交集。
但是,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係在工業革命的時代發生改變。大學從單純普及知識的“場所”變為了追求“知識”最前線的場所。詹姆斯•瓦特開發出近代蒸汽機,是在格拉斯哥大學負責修理效率低下的初期階段蒸汽機之時。蒸汽機隨後在製造業和交通工具等得到廣泛利用。
到了1940~1950年代,民間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始在基礎研究領域發揮一定的作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出電晶體、雷射器和資訊理論。隨著美國德州儀器(TI)開發出積體電路,“摩爾法則”的時代到來。
現在,大學和企業前所未有地緊密結合。大學在人工智慧(AI)領域走在基礎理論研究的最前端,而穀歌、Facebook、特斯拉和華為等技術領先企業則正致力於理論的實用化。
18萬名華為員工的近半數參與研發。最近10年的研發費用超過600億美元,計畫今後數年投入150億~200億美元。
我們要作為IT企業取得成功並生存下去,取決於研發部門能否準確地預測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了看清未來,要培育開放的企業文化,我們一直鼓勵員工,推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這句話的含義是不要只顧著工作,要偶爾拿出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彼此讓各種思想相互碰撞,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為了培育和外部的合作關係,啟動了“華為創新研究計畫(HIRP)”,為全世界大學和研究機構構建了虛擬的咖啡吧,在這裡,大家可以交流各種思想。首先於2010年在歐洲啟動。通過這個計畫為最具可能性的方案提供資金。通過HIRP,與全球前100的大學和30多個國家的國家級研究機構的學者緊密合作。
2.配套搜尋引擎的其他衍生服務不一樣,比如穀歌提供郵箱服務百度沒有,百度提供貼吧服務而穀歌沒有。穀歌和百度都曾經嘗試過很多附屬產品的開發,在各自市場中盈利的產品顯有差異。
第二個原因是競爭者不同,百度的競爭者更多的成了專業搜索,比如抖音、知乎、大眾點評、餓了嗎美團、淘寶京東等等;而谷歌服務的跨國多市場中,並不(都)存在這些競爭者。穀歌對壟斷力量的使用,更多體現在搜索引起的廣告業務上;而百度的搜尋引擎更多的成為組合服務中的配套,從而讓百度對壟斷力量的運用更多的集中在利用搜索引起的市場勢力,在其他市場(如自媒體)中獲得競爭優勢上。
第三個原因是面臨的管制環境不同。穀歌面臨的管制環境更注重市場的經濟治理,我國的管制則不然。
比如穀歌服務的市場,其貨物和服務市場的管制都成熟——例如美國FDA對醫藥市場的管制是很成熟的;同時,穀歌面對的反壟斷管制更成熟。比如曾經在穀歌搜索產品時,優先和以醒目位置引導你進入他的電子商務或個性化產品推薦產品,把競爭對手的頁面連結放到後面甚至第二頁。但是這種策略被歐洲管制當局禁止。
我國的反壟斷當局並沒有這個能力和精力去治理搜尋引擎市場,我國市場管制當局大量精力已經放在了其他議題上,沒有能力和精力進行市場的經濟治理。
相關新聞
強勢治網!陸註銷30萬帳號
回應
百度是政府政府維穩的產物吧
笑死人了,穀歌是自願滾蛋,而不是被趕出去。既然在中國開店,當然要遵守中國法律。
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中國需求強勁,繼續看好對華出口
2019-01-23,荷蘭光刻機霸主阿斯麥(ASML)公司公佈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中國對其產品的需求強勁,繼續看好對中國的出口。
作為目前全球最先進極紫外(EUV)光刻機的唯一供應商,阿斯麥在美國牽頭的《瓦森納協定》的影響下,一度對中國禁售高端光刻設備。
2018年5月,中國晶片加工企業中芯國際已向阿斯麥訂購了一台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價值1.2億美元,預計2019年年初交貨。同時,該公司一家電子元件供應商去年12月發生火災,完全恢復則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回應
看到中國有技術突破,趕緊低價傾銷,打壓國產市場,然後繼續壟斷賺錢。
白日做夢!日本人搞了幾十年都追不上!
是哦,美國佬研究氫彈的時間也是7年,前蘇聯用了4年,新中國多長時間來著?喂喂,別忘了中國還是在科技封鎖狀態下完成的喲~
再比如,垂直發射系統的安裝平臺尺寸相當大,卻只在最頂端一小塊地方裝了8單元垂直發射系統。據說DSME本來打算在垂直發射系統後面裝一門“密集陣”近防炮,但在入役的DW3000F上卻沒有看到這門炮的影子。這是不是也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該艦的重心和穩性確實有問題?另外,如此巨大的垂發系統平臺,其實它是為大邱級上那16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可擴展到32單元)準備的。DSME沒有修改這些具體設計,就這麼原樣照搬到DW3000F上來。
回應
有搞這酸文的時間,好好想想自己怎麼搞吧。
泰國買了這條韓國艦早晚會後悔的!韓國軍艦造的水準到底怎麼樣?泰國其實問問孟加拉不就知道了。
孟加拉買韓國軍艦竟斷了龍骨 如今孟加拉是我國軍艦的鐵粉-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23/doc-ihqfskcn9761203.shtml
泰國三艘主力戰艦隆重迎接新艦回家,網友:大頭娃娃,風吹就翻船 2019-01-22 新浪軍事
網上有種說法是,泰國原本是看好中國護衛艦的,卻因為長期使用北約標準的武器裝備,如果選購中國的還要去改進比較麻煩。但當初,德國和美國也有競爭,好好的正統不要,非買拼裝貨算什麼?有人說韓國拿泰國人當小白鼠試驗,有人說護衛艦看著不舒服,有種大頭娃娃的既視感,好像一陣風吹過來就可能翻船。
回應
韓國軍艦實在是頭重腳輕,比例失調啊,遇到極端天氣真的可能會傾覆的。
泰國兩代主力艦同框 中國造老軍艦火力不輸韓國新艦 2019-01-22 新浪軍事
1991年,泰國海軍向上海的中華造船廠發來訂單,訂購2艘F-25T型護衛艦,裝備了不少西方的武器裝備和雷達電子設備。排水量2500噸,滿載排水量2980噸。主要武器是一門美國聯合防務公司生產的127毫米MK.45/54倍口徑高平兩用艦炮、8枚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2座中國產的37毫米雙管防空炮、2套義大利白頭公司的ILAS-3魚雷發射系統,還可搭載一架SH-2F或S-70B7直升機。最大航速可達32節,續航力為4000海裡。原本還要安裝美制MK41垂直發射系統,由於泰國後來遇到了經濟危機,很長時間裡面沒有能夠付諸實施,不過近年來終於實現了設計時的全狀態。MK41一單元可以攜帶4枚ESSM。
韓國售泰護衛艦藏貓膩 從主炮到垂發全是"湊合"產物 2019-01-23 新浪軍事
2019-01-07,泰國海軍在梭桃邑海軍基地舉行儀式,迎接韓國為其建造的首艘護衛艦“普密蓬•阿杜德”號,泰國還將依據韓國轉移的技術,在本國建造另一艘同型艦。
泰國採購這兩艘護衛艦是為了替代2015年退役的兩艘原美國海軍諾克斯級護衛艦。其實,該艦的採購計畫早在2013年就已經確定,當時還進行了頗為激烈的競標過程,韓國大宇造船與海事工程公司(DSME)的DW3000方案最終擊敗了包括中國的F-40T方案在內的眾多對手獲勝。
對於以054A為藍本推出的F-40T競標落敗,當年還在網友中引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眾所周知,中國造中小型水面艦艇一直以性價比高、交貨迅速、不坑人、無附加條件等優勢而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普遍歡迎。就泰國海軍而言,與中國造船廠的合作更是有20多年的歷史。
平心而論,無論從排水量、戰鬥力,還是可靠性、經濟性來看,F-40T都要優於DW3000,但為什麼最終卻是韓國人笑到了最後?一開始人們以為是價格問題。這些年來,韓國人為了把自己製造的武器裝備推向世界,沒少幹“賠本賺吆喝”的事情。從賣給土耳其的K9自行榴彈炮,到半賣半送給菲律賓的F/A-50輕型戰鬥機,都是這一類操作。但從後來公佈的價格來看,DW3000F造價達4.6億美元,對於一艘3000多噸的護衛艦而言,這個價格實在不能算便宜。要知道,法意聯合研製的FREMM的排水量將近6000噸,造價也不過6-7億歐元(6.8-7.9億美元)而已。即使韓國人給出的這個價格包括了後續轉讓建造技術的費用,也仍然偏高。
那麼,泰國海軍選DW3000到底圖個啥?外界分析普遍認為,根本原因還是泰國希望在軍艦上整合西方的電子設備和武器,但鑒於近年來中美之間微妙的關係,美國顯然不會同意把西方的設備整合到中國的艦體上去。於是,泰國人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在價格和技術轉讓方面相對“有誠意”一點的韓國公司。
再看看該艦頂部的整體式桅杆……嘖嘖嘖,3000多噸的護衛艦,硬是整出了主力艦氣勢的上層建築,對於韓國海軍的大邱級來說,也許有著16單元垂直發射系統的甲板下設備,和127毫米主炮的彈藥艙、輸單系統“壓稱”,能稍微平衡一下高大的上層建築。但DW3000F只有8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和76毫米主炮, 76毫米主炮裝在一個凸出於甲板的底座上,如果你看一下大邱級的主炮,就會豁然開朗:那座127毫米主炮下面有一個尺寸完全一樣的底座!美國人一般很少把它裝到4000噸以下的軍艦上——空間不夠。
任正非:以後 這些國家會求華為賣5G設備
海外網2019-01-21電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接受外媒採訪,不但談到孟晚舟被拘留一事,還暢談華為的5G業務。他豪言,以後“不是這些國家禁止華為的5G,而是求華為把這種5G賣給它”。
談“安全”:華為絕不會危害任何國家
任表示,過去30年來,華為公司在170多個國家,為30多億人提供服務,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其次,華為是一個獨立的商業公司,在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上是堅決站在客戶這邊的。華為決不會去危害任何國家,傷害任何人。第三,中國外交部也做過澄清,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後門。華為和個人也從來沒有收到過任何這樣的要求。
談5G:以後,這些國家會求華為賣設備
任稱,如果不接受我們,只是少數議員和官員的意見,他們不代表政府規定,我們要積極去溝通。如果上升到政府規定,那我們就不在這個國家進行銷售。當這些國家不買華為產品的時候,華為就適當收縮,只要能養活自己的員工,就有未來。
“我們每年研發投入150億到200億美金,投入強度在世界排名前五。我們已經獲得授權專利87805件,在通訊領域我們的能力是世界最強的。”
華為現在已簽訂了30多個5G合同,發貨25000個基站,2570項5G專利。只要把產品做好,總會有人想買的;產品不好,再怎麼宣傳,別人都不會買。“這才是我們真正應對這個變化世界的永不改變的方法。”
“世界上做5G的廠家就那麼幾家,做微波的廠家也不多。能夠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世界上只有華為一家能做到。”基站不需要光纖就可以用微波超寬頻回傳,非常經濟科學,適合地廣人稀的農村。美國大量別墅區就是分散的高檔農村,沒有光纖的話,怎麼看8K電視?如果不靠華為,它需要非常高的成本才能實現,到時不是這些國家禁止華為的5G,而是求華為把這種5G賣給它。當然,華為是以客戶為中心,有可能還是會賣的。
“我想通過媒體對美國說一句話,那就是‘合作共贏’”,任正非向美國喊話,高科技的世界,越來越不可能由一個國家、一個公司完整地完成一件事情。如果動不動就嚇唬一些國家,嚇唬一些公司,動不動就抓人,誰敢到美國去投資,稅收創造的優越環境就不能發揮出作用。
回應
到時候你敢不賣,美帝就再次制裁
去他的美國制裁,從1949年的制裁,一直到現在,還能再害怕他繼續制裁麼?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1-21/doc-ihqfskcn9222455.shtml
回應
F16十多年前好像才賣幾千萬一架。
現在的F16外貿機型配置和十多年前是不一樣的,單純比較價格沒什麼意義。
是的,那時F16C/D單價在3500~4500W刀,去掉售後服務和備品備件費用,這批二手貨單價也遠超以前。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20/doc-ihrfqziz9284003.shtml
美國恐嚇以色列封殺中國 以:美就是個笑話完全瘋了 2019-01-20 環球時報
據以色列《國土報》消息,美國官員日前以網路安全和情報擔憂為由,警告以色列取消中國投資海法港專案。不過,以色列方面對此提醒卻不以為然,並回應稱:美國關於中國的安全警告就是個笑話,完全是瘋了。
以色列交通部和中國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IPG)之間曾經在2015年達成協議,該協議從2021年開始給予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對海法港為期25年的租借權。美國擔心,中國將利用這個港口搜集有關附近以色列海軍設施、以及到訪的美國第六艦隊軍艦的情報。
而一位參與SIPG合同授予的以色列官員說,中國企業的中標過程已經通過了以色列所有相關安全部門的審查。
回應
的確如以色列說的,要搞間諜活動,租房就可以,投資港口有什麼用?
美國佬自己就是個賊,總是喜歡偷竊別人,窺探別人,所以看著所有的人都是賊……
美參議員擔憂“中國車廂不安全”,美企耿直回應:想買貴的,政府請掏錢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2019-01-19日報導,美國4名參議員近日致信華盛頓地鐵公司,表達對該公司可能採購“一家中國企業”地鐵車廂的“安全關切”,要求籤合同前獲得美國國防部批准。對於議員插手商業招標,華盛頓地鐵公司董事長耿直回應說:如果政府想讓我們買貴的,請補差價。另外,聯邦政府一毛不拔不撥款,請議員們催催。
美國痛斥鐵杆盟友:戰機幾乎白送給你 你居然轉手賤賣 2019-01-20 新浪軍事
作為地處“巴爾幹火藥桶”衝突核心區的國家,克羅地亞空軍的主力卻一直都是12架蘇聯時期的米格-21Bis戰鬥機,而這些飛機還是從南斯拉夫“分家”時候得到的家產,其後僅在烏克蘭接受過小規模的改造和翻新,但現在可用飛機數量可能已經下滑到個位數,這使得在面對塞爾維亞新獲得的2個中隊(23架)米格-29戰機時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不過,克羅地亞很快和以色列“接頭”,談妥了價值僅5億美元的戰鬥機轉讓合同:後者正在引入美制四代戰機F-35I,以及從美國處獲取更多的二手免費F-15D,其空軍清退的現役F-16C/D正好就是克羅地亞夢寐以求的絕對主力。
但,美國很快對以色列施加壓力要求其“毀約”,換句話說就是對以色列以如此之低的價格出售F-16表示極端不滿,並“卡死”以色列的軍備出口許可,使其不得不就範。
當然,美國的反對理由也不無道理:以色列從美國採購的報價都是含有軍事援助性質的“優惠價”,有時幾乎是“白送”,而以色列卻拿著“優惠價”來對美國主導的F-16二手市場“砸盤”,也難怪美國人會大呼以色列人不厚道了。
那麼,這個5億美元12架二手戰機的開價到底有多低?同為東歐國家的斯洛伐克從美國購置14架F-16V,包括同樣的後勤服務總價超過18億美元,單從數字上看相差超3倍。
雖說單純少了這幾億美元的單子,家大業大的美國軍機出口業也不會掉塊肉,但在美國政界眼中,眼下這種“美國不優先”的例子一個都不能要,這不僅是利益問題,更事關美國的國內政治原則……
所以,外界就不免看到美國在對克羅地亞軍事援助上的前後矛盾:近兩年來美國已經向克羅地亞贈送了超過20架先進直升機,但在以色列出售二手軍機問題上就是死活不鬆口。
對接納克羅地亞加入歐盟的歐洲國家來說,他們也很樂見以色列“吃癟”:若克羅地亞真掏不起錢來購置戰機,那麼德法等國家就有在克羅地亞境內輪番部署空軍部隊的合理藉口,繼而讓克羅地亞更加“歐盟一體化”,更深入地依賴歐盟核心。
而若克羅地亞“傾家蕩產”地發起新一輪戰鬥機招標,歐盟各國則又有了從中發財的空間。至於克羅地亞能不能抵擋得住秣馬厲兵建設國防力量的塞爾維亞?恐怕這個“過河卒”存亡的問題,從來就不是美歐所真正在意的關鍵。(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利刃/TO)
日本以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第六位、人均智商第六位和小學生學習成績第五位的指數,綜合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三,主要由於民眾的智力水準很高,人均智商105.8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新加坡(107.1)。美國排在了中國後面,且能排到第四主要得益于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全球第一,達368人,是第二名英國獲諾貝爾獎人數的近3倍。但是美國人均智商僅排第28位、小學生學習成績排名也只有中等的第13名。
冷戰規格包圍華為? 專家指老美沒想到的後果是… 2019-01-15 中時
以英美為首的五眼聯盟率先上演這齣「華為包圍網」大戲,日、韓、法國、波蘭等國家也開始加入封殺行列,也有國家站在支持華為的角度與其爭鋒相對,對此,關注科技領域的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及韋博(Alex Webb)認為,目前的態勢如同「新華沙公約」成形,世界分歧恐更加劇烈。
高燦鳴與韋博認為,抵制華為的大多是「已開發國家」,然而華為在中東、非洲、南美洲等地仍大有所獲,目前華為的營收有近一半從大陸以外地區而來,由於非洲、中東、部分東歐以及南美洲人口總和,大約就是中國大陸總人口,因此這些地方相當具有市場潛力,也是華為大力拓展的重點地區。
2017年華為在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哥倫比亞以及南非等國家市占率達15%以上,非洲的伊索比亞、奈及利亞、肯亞及納米比亞更是華為的忠實客戶,在華為簽訂的22張5G商業合約之中,中東就占了5張。對於這些國家來說,當時若不是大陸協助,根本無法負擔這些設備的費用,與其說是從大陸獲利,更應該說藉此協助發展通訊業務,這與抵制華為的國家分歧,只會越演越烈。
陸具兩大優勢 衝刺科技創新 2019-01-15 旺報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最近就中美科技創新進行評比,直指中國擁有兩大競爭優勢,第一是規模(包括人力、經費及市場),第二是政府扶植。無論是科研人才規模、科研投入資金、專利申請數量、論文發表數量等面向,中國的競爭力開始威脅到美國,中國正在圖謀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中國在諸多領域正在或即將成為全球創新領先者,包括基因工程、量子計算與通訊、電動車、大數據、人工智慧、5G通訊等。雖然美國極力圍堵指標科技中企,但中國擁有巨大市場,仍可以讓進入商業化的科技創新獲得可觀回報。
大陸科技部資料,2018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支出占GDP比重預計為2.15%。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418萬人,居世界第一。大陸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近日表示,2018年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主要科技創新指標穩步提升,國家綜合創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
日前,《日本經濟新聞》連發3篇文章肯定中國在相關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這項研究對全球各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學術能力、研發水準進行排名。結果顯示,在30個全球關注的技術中,中國占據23個全球第一,美國拿下7席。而在鈣鈦礦、基因編輯、薄膜太陽能、免疫療法等代表全球科研尖端的10大領域中,中國占據7項冠軍;其中薄膜太陽能已上升為中國政府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中國2014至2016年發表的論文中,作為引用數較多的優秀論文比例達到10.9%。雖然低於美國的15.1%,但高於日本的8.5%。
英國《金融時報》則注意到了中國技術專利的增加。報導分析顯示,中國是去年唯一一個其企業在美國獲得技術專利數量增加的國家。美國專利商標局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也顯示,2018年,為中國企業工作的發明者獲得了1萬2589項美國專利,比上年成長了12%,是10年前1223項的10倍。
英媒發佈全球最聰明國家排行榜:中國第三日本第一 2019-01-14 環球網
英國Vouchercloud門戶網站編制了一份“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單,排名基於三大因素——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人口平均智商以及小學生學習成績,認為分別代表一個國家國民過去、現在、未來一代的智力,前五位的分別是日本、瑞士、中國、美國和荷蘭,俄羅斯排第六。
日媒:不與中國貿易?別國會吃掉美國的午餐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19-01-12:美國正錯失“亞洲的亞洲化”,美國認為能壓制(中國的製造業),為此採取措施遏制中國,但這註定會失敗。貿易戰的結果是加速亞洲的亞洲化。這個進程已然開始。
西方觀察家總是從英美視角看亞洲發展,以為亞洲會有一個稱霸、新殖民主義的國家,認為中國在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債務融資擴張。若在某個地區修公路、修鐵路、建電站,就能控制那裡。亞洲發展是互相疊加的浪潮——日本工業化激發亞洲四小龍,四小龍和日本又投資中國。如今中國把所有這些資金重新投入一帶一路,為下一輪亞洲增長助力。
特朗普在貿易上的對華路線太具對抗性,這暴露出美國嚴重誤解亞洲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特朗普未能認識到,對中國來說,美國的重要性排第三。當然,華盛頓想法與此相反,自認我們手握所有的牌,只要願意,隨時能阻止他們。但中國與眾多鄰國和歐洲的貿易遠大於與美國的,而且中國進口的多數高科技產品並非來自美國。
美中貿易戰將加速亞洲經濟體的一體化,進一步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地位,並嚴重損害與中國做生意的眾多美企。亞洲公司,會設法儘量降低未來政治破壞的風險,它們會以亞洲或歐洲供應商的產品來取代美國零部件。中國會逐個行業地永久性替代對美國供應商的依賴。對於高科技零部件,若能從三星、恩智浦等美國以外的任何廠商買到,為何還要與英特爾和高通做生意?
美國把亞洲解讀為一個諸強爭霸的戰場,就是說只有一個贏家的零和博弈,從而做出適得其反的決定。美國拒絕加入中國牽頭或具有影響力的機構和項目,比如“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和亞投行。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但其他協議國談判了類似協定——排除了美國。
這些決定都是基於糟糕臆測做出的,美國最終會後悔。這對美國會很不妙……不加入一帶一路?猜猜怎樣,其他人都會加入。不想與中國貿易?你猜怎麼著,其他所有人將吃掉你的午餐,搶走你的市場份額。
回應
中國全面超越美帝的時間不會晚於2035年,這個趨勢從2015年亞投行事件 開始加速了。
美國之所以頻頻犯錯誤在於它誤判形勢,霸權心理導致。
西方固執地認為中國國強必霸,再怎麼解釋它也聽不進去,這是西方文化和其民族劣根性決定的:以小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是惡棍,以為世人都和他一樣壞。
最終美國是自己把自己排除在世界之外,成為孤家寡人!
中國的進步越來越基於其創造性人才。而且看上去,他們的想法很快會對人類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顯然,這裡的自由足以推動創新。因為你可以指揮仿造,但無法指揮創造和創新力。如今很清楚的是:中國人對西方技術的依賴每天都在降低。而西方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卻沒有減少。大眾汽車總裁最近說到了點子上:“大眾汽車的未來取決於中國。”(編譯:焦宇)
回應
中國崛起是歷史的必然。
不是崛起 是復興
德報告稱中國拒絕開放市場 外交部發言人:那德企還來華?
記者問:2019-01-10,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發佈報告稱,德國企業需要中國市場,但中國一直拒絕開放市場,呼籲歐盟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敦促企業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並稱中國壓價傾銷和對技術轉移的不公平做法越來越讓外界擔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陸慷答:坦率地講,類似論調已經是炒冷飯了。不過每次回答這類問題,都給了我們展現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更多機會。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引用幾個最新的數字。世界銀行前不久發佈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較2017年大幅上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具體到德國,據中方不完全統計,2018年1至11月,德國企業對華投資額較2017年的同比增幅達86%。比如德國巴斯夫正積極推進廣東湛江建設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這是中國重化工行業外商獨資企業第一例,總投資額預計達到100億美元。如果你還記得,我昨天也在這兒剛剛介紹了美國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建設的情況。
資本是用腳來投票的,如果真像有些報告所稱的那樣,中國市場不夠開放、充滿壁壘和挑戰,怎麼可能吸引那麼多外國企業、包括德國企業,踴躍來華投資?
我想強調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在市場開放方面所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中國將不斷擴大開放,持續放寬外資准入限制。中德貿易合作、企業相互投資和技術轉讓是市場主體自願交易的結果,本質上是一種互惠互利關係,希望有關機構積極客觀看待中德經貿投資合作,不要誤導和損害雙方合作的良好氛圍。
德媒:中國正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追趕西方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2019-01-09刊登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的一篇文章稱,中國——特別是近十年來——正在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追趕西方,甚至在某些領域變得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具創新性。
長期以來,西方和中國之間存在一種力量平衡。西方擁有技術,中國人擁有大市場並且是世界工廠。中國對西方產品的仿造可能早已不具威脅。
然而,中國人現在自己也變得富有創造力了。他們通過智慧手機應用程式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帶來了貨幣和銀行系統的革命。華為手機和蘋果手機一樣先進並且在全球銷量方面領先於後者。上周,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這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國,電動公車早已進入日常生活,而德國尚處於樣車測試階段。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人同樣與世界其他地區平起平坐。
我們只是輕信了自己的偏見。我們曾經確實相信,中國人只會仿造。這種看法——回想起來必須承認——有點天真。在14億人中都沒有一群遲早會引起關注的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這不太可能。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條件還不太有利時,他們就開始推動創新了。”
比起中國人,我們更對此感到驚訝。因為中國人看待自己國家的角度不同:西方人認為中國落後是正常的,而中國人自己則視之為暫時的虛弱階段。中國歷史上經濟實力雄厚,具有創新精神。如今,經過150年不幸和失誤後,它正在重歸自己慣常的水準。1820年,中國還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國人眼中,接下來發生鴉片戰爭、殖民統治和日本侵略的“屈辱世紀”是不幸遭遇,幸運的是它們終被克服。
對於當初落後的原因,人們如今已不再遮遮掩掩。西方能迫使中國屈服的原因在於自視為世界中心的中國朝廷的傲慢。後者認為可以對已在歐洲拉開大幕的技術進步不理不睬,相信自己可置身於所有競爭之外。因此,清政府錯過了工業革命。20世紀前半葉,中國內政混亂,幾近崩潰。直到40年前的1978年12月,才重新面向世界開放。
此外,人們早已忘記德國也曾仿造過英國機車,“德國製造”也曾是英國人用來貶低德國廉價仿造品的稱謂。德國在工業技術上白手起家。而中國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是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國家之一,擁有造紙術、瓷器、火藥和指南針等發明。因此,我們應儘快告別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毫無個人意志地完成計畫目標並用廉價仿冒品入侵西方。順便提一句,上世紀80年代,西方也對日本抱有類似的刻板印象。
俄MC21或成C919對手 零部件卻被美切斷想從中國引進
據俄羅斯衛星網2019-01-10援引《生意人報》的報導稱,美國政府對“航空複合材料”(Aerocomposit)公司和“ORPE技術”公司(兩家MC21客機零部件供應商)的制裁已經切斷了生產MC-21的複合材料的管道,俄對MC-21客機擁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其成為波音-737和空客A-320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MC-21客機機翼和垂尾所需的複合材料由美國的赫克塞爾(Hexcel)和日本的東麗(Toray Industries)公司生產。MC-21製造商目前擁有足夠生產6架客機的庫存複合材料,目前正在討論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
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一家複合材料廠理論上有能力生產相關的複合材料,但這樣需要較長的研發時間和採購新的機床,這可能會讓MC-21的量產時間推遲到至少2025年。另一個選擇是原子能國有公司(Rosatom)旗下的Umatex集團是俄最大的碳纖維製造商,但俄還沒有能夠生產所需材料的企業。除了這兩個選擇外,俄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和朱可夫斯基研究所還提出可以用金屬重新設計機翼和垂尾,但這將破壞MC-21原本的技術優勢。
MC-21於2017年5月進行了首飛,隨後開始了廣泛的測試。預計MC-21今年將獲得俄民航當局的認證,飛機的生產商希望在2020年能夠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適航認證。
為了節約研發時間和生產成本,包括中國C919在內的民航客機在研發生產時一般採用“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零部件的採購。
回應
能不能別吹牛了?和東麗水準相當?
看是什麼材料,若是炭纖維,中國的炭纖維已與日本東麗的水準相當。
別老說人家了,自己的919也用了美國的各種材料,到時候也一樣的被禁止出口的命
禁了最好,人有時候就得有壓力!而且在複合材料這塊,中國比毛子強得多,真禁了,誰的損失大還真不一定!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01-11/doc-ihqfskcn6126801.shtml
蘋果再遭Mac電腦出貨量下滑,聯想奪回PC市場“王座”
2019-01-10,美國著名諮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公佈初步研究結果稱,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為6860萬台,同比下降4.3%;2018年全年出貨量超2.594億台,同比減少1.3%,連續第七年下降。公司層面,聯想、惠普、戴爾穩居前三的位置,吞食了2018年第四季度總體出貨量的63%,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59%。聯想在2013年~2016年連續4年市占率奪冠,但2017年被惠普趕超。
此外,日前被曝將削減今年第一季度新款iPhone產量的蘋果,其Mac電腦出貨量在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3.8%。
對於聯想的市場表現,高德納稱,一個主要原因是該公司於2018年5月與富士通(Fujitsu)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此外,聯想在美國也經歷了一個強勁的季度。儘管整體市場停滯不前,但該公司連續三個季度實現了兩位數的同比發貨量增長。對於惠普來說,2018年第四季度是充滿挑戰的。該公司在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增長後,出貨量出現下滑。在除亞太以外的大多數關鍵地區,惠普的出貨量都出現了減少。
回應
怎麼總有為了反對聯想而發言?都是圈外的,就不要聽風就是雨吧!
一記佛山無影腳將聯想踢出地球。
立馬惠普、戴爾、蘋果、索尼、東芝等電腦呼嘯而至,價格輕快地飆升,數倍於現在的價格,直到你眼框瞪到滴血。
光子人工智慧晶片取得突破 能否“換道超車”有待時間檢驗
據《新京報》1月6日報導,由清華、北大、北交大等多所高校的在校博士生組成的創業團隊,在光子人工智慧晶片技術上實現不少突破,可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該團隊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全球第二個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研究團隊。
光子晶片主要是將無數個光學系統整合到在晶片上,利用超微透鏡取代電晶體並以光子來進行運算。光子晶片與傳統的半導體晶片相比,具有更高的運算效率以及訊息傳輸量,也兼具耗能低、運行過程中產生較少的熱量等優點,無須複雜的散熱設計。目前絕大多數電子晶片在計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都有瓶頸,該團隊負責人稱,光子人工智慧晶片依託矽光子集成技術,在內部完成矩陣運算和資料交換。它的計算過程與人工智慧演算法高度匹配,計算速度比普通的電子晶片高,功耗比電子晶片低。
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算力是傳統電子人工智慧晶片的1000倍,但功耗只有其百分之一,還具備低延遲、抗電磁干擾能力,並可採用國內130nm微電子工藝,這意味著可擺脫對國外高制程光刻機的依賴,無需在工藝制程上進行追趕,成為我國在晶片領域換道超車的核心技術。積體電路的發展沿著摩爾定律趨於極限,矽光子技術是超越摩爾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之一。通過矽光集成,用光替代原來的電進行傳輸,成本有可能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而在2018年12月25日,據《科學網》消息,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教授團隊製備出世界上首個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在光晶片內製備出可攜帶光子軌道角動量自由度光波導,並實現在波導內高效和保真的傳輸。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世界著名物理頂級週刊《物理評論快報》,並作為編輯推薦的亮點文章在網站首頁重點推薦。
在美國,AI光學晶片研發商Lightlligence初創公司在2018年2月2日也獲得1000萬美元的融資。該公司的想法是,使用光子電路來加速人工智慧計算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室技術突破距離大規模應用有很長的距離, 全球很多實驗室技術雖然最初看來來很美好,但絕大多數都沒能落地。同時,人工智慧晶片並非中國急缺的晶片,中國急缺的還是CPU、GPU、DSP、FPGA Flash、DRAM等晶片。
回應
軟體現在佔據絕大多數市場的都是X86之類的外國專利和標準,無論我國如何改進硬體,應用還一直會受制於人。
桌面電腦系統目前的市場佔有率越來越低,所以近幾年wintel日子不是很好過。
精英教育還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態度:盲目的野心、對風險習慣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質唯上的野蠻性競爭。
在精英學生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是一雙“害怕失敗”的魔爪。他們最恐懼的事情是:將來自己不成功。他們無法從“我會失敗”的恐懼感中掙脫出來,因為他們一直被不成功的可能性套上枷鎖。對於精英學生來講,哪怕是短暫的失敗,都無法忍受,“贏者全盤皆贏,輸者全盤皆輸”的心態普遍存在。
當你的生活中沒有被給予犯錯空間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給錯誤任何機會。所以學生們都不願意去上一門自己沒有把握取得優秀成績的課程,因此大家無法拓展並超越自己已經熟悉的領域。所以學生們都選擇“金融和諮詢”作為專業和職業,按部就班地生活,喪失了新生活的想像力,在內心深處,也缺乏勇氣和自由來創造自己的道路。
儘管有一部分人在做出決定之後,不再回頭,持之以恆地去做自己的事,但是更多的人則會長期深陷於選擇的迷茫和壓力之中。就是那些勇往直前的人,也總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停住腳步思考這一切是否都值得。
第三,它向孩子們灌輸了一種虛假的自我價值,讓他們變得傲慢和自負。
精英教育會告訴精英學生:你根本沒必要在一個沒上過名校的人身上浪費時間——不管他屬於什麼階層。你是天之驕子,是“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之一”,其他人根本沒法和你比,他們沒你優秀,沒你聰明,無論如何,他們都應該生活在你之下。於是,精英學生們自以為高人一等,成為一個與世隔絕、自以為是的小混蛋。
而事實上呢?名校之外還有很多聰明和優秀的人,他們之所以沒進名校,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階層。即使一個孩子出生在大富之家,從小受到優待,他也需要明白:不管別人怎麼誇讚他,他都並不比別人更重要。他的痛苦並不比別人的痛苦更值得同情,他的靈魂也並不比別人高尚。
所以,在努力將孩子培養成“精英”的同時,如何避免他受“精英教育”的傷害?我想這值得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所有的教育體系都會教出有系統特點的人才,正如一枚硬幣有兩面一樣,精英教育也有其劣勢所在。
首先,它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
在精英階層的家長眼中,名校對自己的孩子來講是必需品。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不是“盡你最大的努力”,而是“你必須是最好的”。雄心勃勃的父母不斷地向孩子提出高標準的要求,其背後的實質是對孩子的不滿。孩子為了極力消除父母對自己的不滿,一刻不敢停歇地拼搏。我們並沒意識到,這是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一顆叫做“必須成功”的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不成功的人就不應該有快樂。就像猶太家庭的孩子所被灌輸的:倘若你不能給你的父母帶來榮譽,你將深感罪惡。
然而,孩子們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自我”是一種“偽自我”。當一個孩子力爭滿足父母的要求時,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感受和渴望,久而久之,他將失去關懷自己感受和渴望的能力。
同時,如果要出類拔萃,那麼就必須做出犧牲。有多少孩子,為了成績和簡歷,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友情、愛情、好奇心、興趣愛好,而這些犧牲,恰恰是構建一個人內心和靈魂的基石。當你身邊的人都在爭分奪秒地你追我趕,你自然也不敢停下腳步,去關注並滋養自己的靈魂。
於是,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精英名校生過得極其不開心,他們患上了成功強迫症,必須成功,而且必須速成;他們的身上寄居著令人窒息的恐懼、焦慮、失落、無助、空虛和孤獨。
我們都承認,學生在高中階段承受巨大壓力會導致精神焦慮,那麼當他們進入大學之後,焦慮症會不翼而飛嗎?不會,只會變本加厲。
名牌大學裡的競爭更加激烈,對手更加強大,孩子們如履薄冰,在自負和自卑之間起起落落。同時,對於大學突然給予的自由,他們並不具備強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去承受,難免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搞得一團糟。面對困境,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依賴興奮劑或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來幫助自己,有些學生會選擇中途休學或者夢想著休學。
第二,它讓孩子們恐懼失敗,使他們對風險極力回避。
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極度缺乏好奇心,對未來一片茫然,不能定位自己真實的喜好,不清楚自己的目標——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裡,所有人都老實巴交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猶如一群優秀的綿羊。
被過度推崇的精英教育 哪裡是它的劣勢所在 2019-01-03 新浪博客
最近,“用生命陪孩子做作業”、“家委會競選成秀場”等文章爆紅網路,笑Cry之餘,我為這個時代家長們的集體焦慮而深感無奈。同時,想起了曾經給我帶來很大啟發的一本書,“紐約時報暢銷書”《優秀的綿羊》(作者 William Deresiewicz 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2008年辭去耶魯大學的終身教職),推薦給大家。
哈耶普,看得見的階層堡壘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我曾經以為,它們離學霸們並不遙遠。直到看到它們的本科錄取法則:學術標準(SAT、GPA、AP等)、金光閃閃的推薦信和個人簡歷(特長、課外活動、社會服務專案)、昂貴的學費、偏向校友子女、偏向體育健將、偏向巨額捐贈者、強調家庭背景(例如限制猶太申請者)。
在這種情形下,富裕家庭無疑占盡了優勢:聘請SAT私人教師、雇用自薦信導師(代筆者)、以校友名義捐助,更不用說,提供學習多門特長、參加多項課外活動、參與跨國社會服務專案所需的時間和財力支援。
於是,學生的課外活動列表成為申請大學的“個人炫富名單”,如果你有10項課外活動,那我需要有11項;於是,社會服務專案越來越標新立異,你去印度教英語,我去秘魯蓋學校,你去知名博物館當 docent(講解員),我去投資銀行寫 PitchBook (專案建議書);就連SAT,本意是摸清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實際上摸清的卻是學生們的家庭收入。
所以,僅憑你是學霸,拼爹拼不過,也難以踏進哈耶普的門檻。(相比之下,咱中國的清華北大只看高考分數,是一件多麼公平的事!)
頂尖大學招收上層階層的孩子,這些孩子畢業後從事上層階層的工作,將來他們的孩子再去上頂尖大學,如此反復,階層就此固化。
不同社會層級的學校教學理念不同,工薪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嚴格遵守紀律,學習機械式勞動,訓練死記硬背功夫;職業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創造,如何表達自我;而商業階層的孩子學習掌握權力、統治和自我掌控。
一箭穿心。
然而,這並不是《優秀的綿羊》,也不是我,最想談論的主題。
精英教育的劣勢
何為“精英教育”(superior education)?
簡言之,就是培養精英階層的教育。按照公認標準,適齡人口入學率<15%稱為精英教育,從入學率而言,名校(小學、中學、大學),當屬精英教育的第一梯隊。
回應
阿三趕中超美 精神值得學習
阿三啊,玩航太美國都玩不起了,俄羅斯玩解體了,你連廁所都建不起還搞什麼航太啊,信我話有錢多發展本國經濟才是硬道理。
什麼都要跟中國比,太無自信了,遲早累死.
就和阿三這樣耗下去,到時候也讓它解體
阿三一向志大才疏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01-03/doc-ihqfskcn3751090.shtml
法媒:在這場新的激烈競賽中 中國首次超過美國
法國《回聲報》網站2019-01-01刊登題為《在星空競賽中,中國首次超過美國》的文章稱,2018年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發射了39次,相當於當年全球發射總量的30%,超過美國的31次,而歐洲則越來越難於保持位置。
面對美國的全球定位衛星導航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18年12月底,中國宣佈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啟動。經歷2018年19次發射之後,北斗系統已包含33顆在軌衛星,預計到2019年還要發射11顆衛星!同預計2020年達到30顆衛星的伽利略系統相比北斗的佈局更加迅速。中國提到要到2020年讓北斗提供全球服務。
北京還開始走出國門在國外尋找合同,同諸如歐洲的阿麗亞娜航太公司或美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相競爭。2018年12月初,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將兩顆沙烏地阿拉伯的衛星送上天空。
儘管中國在蓬勃發展,美國依然是太空領域的超級大國。馬斯克創辦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今年取得了驚人的突破,而傳統上的火箭發射裝置波音的“德爾塔”火箭和洛克希德•馬丁的“宇宙神”火箭則相對黯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2018年進行21次發射,佔據太空發射市場18%的份額,由此毫無疑問地證明了全球第一的地位。2018年12月23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為美國空軍成功發射第三代全球定位系統的首顆衛星。
作為太空領域的傳統玩家,俄羅斯2018年依靠它耐用的聯盟號挽回了臉面(楨:?)。聯盟號主要負責將宇航員們送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2018年還在全新啟用的東方港航太發射場完成了一次聯盟號的完美發射。但是,隨著美國向國際空間站派遣宇航員計畫的結束,莫斯科在為自己的火箭發射裝置尋找新的客戶上面臨壓力。
文章指出,在這場新的激烈競賽中,歐洲正被邊緣化。阿麗亞娜航太公司2018年實現11次發射,其中8次是使用歐洲的火箭發射裝置。阿麗亞娜的歐洲項目如今只占全球火箭發射的5%,僅相當於印度的火箭發射量。
嫦娥四號登陸位置真完美:旁邊就有一個隕石坑 2019-01-03 新浪軍事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10時15分,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N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的速度從相對月球1.7公里每秒降到零。在6-8公里處,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不斷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處開始懸停,對障礙物和坡度進行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速垂直下降。約690秒後,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落月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了多張著陸區域影像圖。
嫦娥四號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共配置包括2台國際合作載荷在內的8台有效載荷,其中著陸器上安裝了地形地貌相機、降落相機、低頻射電頻譜儀、與德國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等4台載荷;巡視器上安裝了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和與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測儀。這些儀器將在月球背面通過就位和巡視探測,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巡視區形貌、礦物組份及月表淺層結構研究,並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研究。此外,著陸器還搭載了月表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嫦娥四號任務為中外科學家提供了太空探索的機會。
科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比正面更為古老,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月球背面也是一片難得的寧靜之地,遮罩了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干擾,在此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為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提供可能,也將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雲演化提供重要資料。中國國家航天局願以此為基礎,與世界各國航太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及國外空間科學愛好者,開展合作,共同探尋宇宙奧秘。
相關新聞
“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行“腳印”
美向中國索要嫦娥四號探測器軌道資料 中方斷然拒絕(回應:美國是一個下霸道和不要臉的國家,過去如何封殺中國的?)
嫦娥四號上為啥沒美儀器?美媒:遏華法案自縛手腳
環球時報社評:希望有一天中美太空人月球握手(回應:自作多情!要不你做個網路調查吧,看看有幾個人支援你的想法)
印度原定2019-01-03發射月球探測器與中國競爭 卻再次延期
七年前賣腎買iPhone 當年小鮮肉今終身臥床洗腎 2018-12-25 聯合新聞網
十年前當賈伯斯在發表會上介紹革命性創新產品iPhone給全世界時,應該不會想到會有人不惜「賣腎買iPhone」。七年前有一則新聞傳出,大陸一名高中生為了買下iPhone4s,將自己的一顆腎以台幣九萬多的價格在黑市中賣出,如今他的健康狀況低下,成為傷殘人士生活無法自理。
回應
可憐的中國共匪說中國崛起了,厲害了你的國
腦殘傻逼臺人不怕豬瘟! 日本一蘭推豚骨拉麵「不用豚」
華為:2018手機銷量破2億支
中國手機通訊製造商華為2018-12-25宣佈,2018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經突破2億支,2017年銷售1.39億支,2018年成長30%。2018年第3季全球出貨量為3.55億支,下降6.0%,全球已連續6季下滑。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一直在國際社會引起關注,包括華為是否觸犯美國對伊朗的禁運限制,以及華為產品是否會成為使用國的國安漏洞。
相關新聞
再跩,就斷供應.可以接美國5G單,中國體制無法信賴,這已不是貿易戰的問題,而是做人價值的問題。
斷供應斷5G? 很白癡的你以為這世界只有台積電和鴻海啊!先去查查華為在5G的專利份量有多大以及從上到下的電信設備供應能力多強, 這才是美國要搞華為的原因. 美屎吃多了,美國來的什麼都是香的. 中國體制無法信賴,美國體制就可以信賴? 這麼讓人信賴就不會搞爛了伊拉克還找不到大規模殺傷力武器! 這麼讓人信賴就不會狂印鈔票要全世界為牠的次貸問題買單, 不會退出氣候協議,撕毀伊核協議和中導協議了. 臺人是太好騙還是腦子進水?
FDD和TDD技術各有優劣,不同時代採用不同技術很正常。3G時代,全世界的技術主流採用的FDD,無論是歐洲的WCDMA,還是美國的CDMA2000。但是我們中國提出了自己的3G國際標準,也被國際組織通過,成為國際標準,這就是TD-SCDMA,但當時在國內遭到了廣泛的攻擊,因為中國也能搞一個標準,而且是另搞一套,這是很多中國知識份子不能接受的,他們最習慣的就是抄襲別人,得到洋人的首肯,中國自己也要搞點核心技術,這怎麼能行?所以TD-SCDMA最初的發展極為艱難,但是中國政府還是決心支援TD-SCDMA,把網路建設的任務交給中國移動,這個中國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最初也不想接,但是國家任務,不能不接。經過了艱難的建設過程,TD-SCDMA終於商用。
在TD-SCDMA的基礎上,4G時代我們又提出TD-LTE這個技術標準,這個時候,全世界都看清了中國的決心,從晶片廠商到設備製造商都開始支援TD-LTE,包括也支持TD-SCDMA。可以說中國移動在4G時代大獲全勝,在市場上獲得領先地位,TD-LTE標準也為全世界多個國家的運營商採用。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移動成立了一個全球性的GTI聯盟來推動TDD的技術,漸漸成為世界上TDD技術的領頭羊。同時在全世界電信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對於TDD技術的理解最為深刻,也獲得了強大的技術積累。
人算不如天算。到了5G時代,因為大頻寬,需要更多的頻譜資源,但高品質的頻譜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在5G時代,全世界放棄了FDD技術,都轉向了效率更高,利用率更高的TDD技術,今天全世界的5G技術都是TDD技術。對於TDD技術和TDD組網技術有著深刻理解的中國移動公司,在5G技術中自然扮演著重要角色,就很正常了。
.....
回應
當年一幫人罵TD沒事找事不遵循國際主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今天你都看到了。
當年馬路上沒幾個車跑的時候,政府大修高速公路,就有人大罵面子工程,中國現在發展的好和政府的遠見有著直接的關係
發展是國家的意志,美國除了扯後腿,絲毫影響不了這種趨勢。
https://www.guancha.cn/xiangligang/2018_12_24_484339.shtml
2019年5G大戰揭幕,當今世界誰的實力最強? 2018-12-24 觀察者網
為了打壓中國5G的發展,世界上一些大國用出了各種手段,很多不僅是技術和經濟的手段,甚至綁架中國企業的高管。
說到5G實力,這是一個綜合體系,不是一項兩項指標,必須包括:1. 標準主導能力。2. 晶片的研發與製造。3. 系統設備的研發與部署。4. 手機的研發與生產。5. 業務的開發與運營。6. 運營商的能力。
一、誰在主導全世界的5G標準?
說到5G的標準,大家可能都知道所謂編碼之爭,一些不太瞭解的網友把5G標準簡化成了編碼之爭,所以一個版本是華為和高通爭5G標準之爭,聯想倒向了高通,最後5G標準讓高通占了上風。這個顯然不是事實,是大家對5G標準不夠瞭解。
5G標準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它從編碼、空口協定到天線等,林林總總有很多個方面,所以國際標準組織有多個工作組在進行工作。由某個或是某幾個企業牽頭,寫出標準,大家討論,最後確定,眾多的標準一起形成了整個的5G標準。
全世界5G標準立項並且通過的企業中,中國移動10項,華為8項,愛立信6項,高通5項,日本NTT DOCOMO 4項,諾基亞4項,英特爾4項,三星2項,中興2項,法國電信1項,德國電信1項,中國聯通1項、西班牙電信1項、Esa1項。按國家統計,中國21項,美國9項,歐洲14項,日本4項,韓國2項。5G的標準立項就被這些國家瓜分了,世界上其它國家就基本上沒有什麼發言權了。這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或者說5G標準的重要主導者是誰?當然是中國。
中國移動在世界5G標準立項中起了巨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世界5G標準立項,這是有原因的,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我想最明確的兩個理由是:
1. 中國移動是世界上對TDD理解最深的電信運營商
TDD原理是移動通信實現雙向工作的基本原理,所謂雙向工作就是把資料同時進行傳輸,我們打電話時,既可以說話讓對方聽見,同時也能聽見對方說話,這就需要雙向工作。要實現雙向工作,全世界有兩大技術思路,一個是FDD,就是用兩個頻率來實現雙向工作,更簡單的表述,就是用兩根管子來傳輸資訊,一根管子往上發資料,一根管子向下收數據。這個辦法品質好,效率高,但問題是佔用的資源多,得用兩個配對的頻率。TDD呢,就是用一個頻率,用時間來進行區隔,通俗描述,弄一根管子傳資訊,一會往上傳,一會往下收。這個速度就比不上兩個根管子了,但好處是佔用的資源少。
美國苦心研製4年 終於造出和中國同款米波反隱身雷達
2018-12-13,美國洛馬公司公開展示一款其最新研製的TPY-X陸基遠端多工雷達系統原型,無論是雷達天線外形,還是技術體制、功能用途描述,和2014年11月的第十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軍工展示的JY-26型米波反隱身相控陣雷達系統同出一轍!
四年之後,美國人終於無奈的走上這條路——隨著中俄空軍也陸續進入隱身時代,現在輪到美國人絞盡腦汁去偵測、防禦對手的隱身戰機了。這也在側面印證,我們國家殲-20戰機的技術性能,我們的米波反隱身雷達技術,確實是世界頂尖之列!
TPY-X是一種L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主要用於防空警戒監視。隨著“新型威脅”的演變,該雷達解決了性能過時的問題,可以在強電磁攻擊環境下“探測非常小的目標”。目前已經有固定型和移動型兩個版本,可用C-130、C-17運輸機以及直升機空運,或者用卡車、鐵路在地面機動輸送。
TPY-X採用氮化鎵(GaN)晶片和最新的數位化軟體,具有高水準的性能、可靠性和拓展性。而且從報導中可以看到,美國方面對這款新雷達的性能要求高,需求相當迫切。可以說,儘管外媒的很多評論報導都竭盡貶低中俄的殲-20,但是美軍的壓力其實相當大。
目前TPY-X原型系統對雷達的硬體設計進行驗證和鑒定,確定生產版本。最終軟體系統定型後,整個雷達系統才能成為可使用的軍事資產。真正進入美軍服役,恐怕還要等上不短的時間!
中國2014年曾在山東部署JY-26雷達,成功監測到在韓國活動的美軍F-22隱身戰機。而到了2016年2月,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出現可疑目標,中國海軍航空兵戰機迅速升空應對。
這些情況可能永遠都不會得到證實,但是中國有關雷達的領先優勢是不爭的事實。
回應
美國人也開始偷東西了
什麼也開始偷東西,美國早就是慣犯、強盜起家的。
美國的所有高科技起步就是二戰從德國等國偷去的。
可以大張旗鼓的抓捕美國間諜了!
它會反咬你一口,說你偷他技術
你太抬舉美國了 打不過它偷 打得過它就搶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12-18/doc-ihmutuee0199922.shtml
美國苦心研製4年 終於造出和中國同款米波反隱身雷達
2018-12-13,美國洛馬公司公開展示一款其最新研製的TPY-X陸基遠端多工雷達系統原型,無論是雷達天線外形,還是技術體制、功能用途描述,和2014年11月的第十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軍工展示的JY-26型米波反隱身相控陣雷達系統同出一轍!
四年之後,美國人終於無奈的走上這條路——隨著中俄空軍也陸續進入隱身時代,現在輪到美國人絞盡腦汁去偵測、防禦對手的隱身戰機了。這也在側面印證,我們國家殲-20戰機的技術性能,我們的米波反隱身雷達技術,確實是世界頂尖之列!
TPY-X是一種L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主要用於防空警戒監視。隨著“新型威脅”的演變,該雷達解決了性能過時的問題,可以在強電磁攻擊環境下“探測非常小的目標”。目前已經有固定型和移動型兩個版本,可用C-130、C-17運輸機以及直升機空運,或者用卡車、鐵路在地面機動輸送。
TPY-X採用氮化鎵(GaN)晶片和最新的數位化軟體,具有高水準的性能、可靠性和拓展性。而且從報導中可以看到,美國方面對這款新雷達的性能要求高,需求相當迫切。可以說,儘管外媒的很多評論報導都竭盡貶低中俄的殲-20,但是美軍的壓力其實相當大。
目前TPY-X原型系統對雷達的硬體設計進行驗證和鑒定,確定生產版本。最終軟體系統定型後,整個雷達系統才能成為可使用的軍事資產。真正進入美軍服役,恐怕還要等上不短的時間!
中國2014年曾在山東部署JY-26雷達,成功監測到在韓國活動的美軍F-22隱身戰機。而到了2016年2月,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出現可疑目標,中國海軍航空兵戰機迅速升空應對。
這些情況可能永遠都不會得到證實,但是中國有關雷達的領先優勢是不爭的事實。
回應
美國人也開始偷東西了
什麼也開始偷東西,美國早就是慣犯、強盜起家的。
美國的所有高科技起步就是二戰從德國等國偷去的。
可以大張旗鼓的抓捕美國間諜了!
它會反咬你一口,說你偷他技術
你太抬舉美國了 打不過它偷 打得過它就搶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12-18/doc-ihmutuee0199922.shtml
中國電池登上國際空間站 太陽能轉換率全球最高
中國漢能公司2018-12-14透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國際空間站上對漢能旗下美國子公司阿爾塔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技術展開為期一年的測試,以評估其未來是否可用於NASA低軌道飛行任務,包括為立方體衛星提供動力。
漢能阿爾塔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29.1%達到普通柔性太陽能電池的2-3倍,是目前全球轉換率最高的薄膜太陽能技術。
波音旗下極光飛行科學公司設計了一架翼展243英尺(約74米)的太陽能無人機“奧德修斯”,它僅靠太陽提供動力,就能在約3萬米的高空中連續飛行長達5年時間,測試完成後,將在2019年2月下旬運往波多黎各開始飛行測試。
“奧德修斯”得益於它採用了漢能阿爾塔研製的柔性砷化鎵薄膜電池。“把太陽能電池集成到飛機的結構中,提供了相對較高的功率重量比。飛機在機翼上表面、尾翼邊緣和垂直尾翼都覆蓋了太陽能電池。漢能阿爾塔提供的砷化鎵柔性電池陣列與複合表面板進行了整體固化以減輕重量,提高耐久性”。憑藉先進的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奧德修斯”可以承載比同類其他任何飛機更大的有效載荷。在對地觀測時,它相當於一顆低軌道運行的衛星,但造價要比衛星便宜得多。此外,它還是氣候和天氣研究人員的理想選擇,可以測量植被與地面河流分佈。
漢能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晶片能夠在不影響設計外觀的情況下,廣泛應用于汽車、無人機、無人駕駛系統、衛星、消費類電子產品、感測器、遠端探測等各類應用領域。例如漢能利用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技術研發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擺脫了傳統電動汽車對充電樁的依賴,使汽車中短途“不插電無限行駛”成為可能。
回應
該太陽能產品不能用於軍用,否則取消出口。
不,老美會說這電池是竊取美國的技術,必須制裁,判刑。[哈哈]
太陽能這技術不是吹,我們至少領先其他國家幾個檔次
2018年16部手機照片盲測 蘋果輸給了… 2018-12-05 觀察者網
最近,Youtube上一個著名的視頻大v馬奎斯•布朗利在網上搞了個2018年16部手機的照片盲測,基本囊括了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手機。600萬人在社交媒體上參與了投票,華為、小米、三星、蘋果、谷歌等廠商的手機都參與了這次評測。
這十六款手機分別是穀歌pixel3、pixel2,iPhone X和iPhone XS,三星Galaxy note9,華為p20 pro,華為mate20 pro,Red Hydrogen,LG v40,OnePlus 6T,Razer phone2,HTC U12+,moto z2force,Pocophone F1,黑莓key2,palm phone。
最終決戰,華為mate20 pro笑到了最後,成功拿下了16部手機盲測中的桂冠。
回應
評測了又怎樣,該交的智商稅一分都不會少。
我“中華P圖術”豈是浪得虛名。這是幾億人每天修圖積累的天量實用資料提供的市場回饋啊。
相關新聞
美圖糟糕的財務報表12.1股價暴跌15% 主席蔡文勝增持股份救股價
美圖與小米策略合作美圖手機未來由小米設計與銷售
加拿大逮捕華為CFO孟晚舟 因涉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令
華為:孟晚舟沒有任何不當 相信法律最終會給公正結論
回應
川普的命令,就是世界法律? 在地球的人類都必須遵守?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12_05_482235.shtml
中國超越韓國 成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據韓國亞洲日報2018-12-05報導,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消息,今年三季度韓國半導體設備出貨規模為34.5億美元,環比減少29%,同比減少31%。這是韓國自2016年1季度(16.8億美元)以後設備出貨規模首次出現下滑。半導體設備市場是反映半導體行業的先導指標,有分析認為,此番半導體設備出貨規模減少意味著韓國半導體產業亮起紅燈。
英將退出歐盟“伽利略”計畫 又一內閣成員請辭 2018-12-03 觀察者網
近日,英國宣佈將退出歐盟“伽利略”計畫,12億英鎊的投入可能打了水漂。這引發了內閣成員薩姆•吉馬的強烈不滿,他成為因反對脫歐方案而離任的第7位高官。
正在阿根廷參加G20峰會的梅指責, 受脫歐事件影響,歐盟委員會堅持不讓英國參與研發“伽利略”的安全系統。她表示:“我一開始就就說得很清楚。在脫歐後,英國依然會堅定地參與建設歐盟的共同安全,但是歐盟委員會拒絕了我們。現在,我們只能尋找替代品了。我不能讓軍隊使用這樣一個難以信任的系統,這不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英國已投入9200萬英鎊進行可行性研究,試圖研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同時同步使用美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英國在“伽利略”計畫中投入了12億英鎊,預計在2020年前能拿回10.2億英鎊,但英國政府計畫將進一步向歐盟尋求賠償。
“伽利略”計畫,最早被計畫用於應對美國的GPS系統,預計到2020年,基本完成民用和軍用雙用途。在該項目上,英國已經投入了12億英鎊,目前總投入高達90億英鎊。因為歐盟委員會的決定,現在英國決定自己開發新系統。
國防部長加文•威廉姆森表示,新系統的開發是一個好機會,這將強化英國的衛星技術,儲備更多的專業人才。他說:“太空戰是一種全新的、危險的領域,研發我們自己的衛星系統至關重要。”
為了建立新系統,英國政府現在正計畫尋求和其它國家開展合作。G20峰會期間,梅分別會見了兩位重要盟友,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和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她希望利用英國的海外領土建立全球網路基地,建設配套的基礎設施,最終達到覆蓋全球的目的。
回應
歐盟當年要搞伽利略,奈何錢不夠,於是拉中印入夥。中國投的錢是最多的,但一直沒能進決策機構,地位還不如印,最後以技術安全為由一腳踢開踢開中國,逼得中國重新重視自己的北斗。當中國的北斗成功升空並開始為祖國的發展事業服務時,歐盟還在為伽利略的經費爭吵。伽利略之所以會有今天,完全是歐盟自己造的孽。
英媒稱中國超算數量全球領先:安裝數量是美國兩倍多
根據世界超級電腦500強榜單2018年11月發佈的半年一次的最新評估結果,中國國內超級電腦安裝數量是美國的兩倍多,中國安裝了227台,美國則為109台。
據英國《電腦》週刊網站2018-11-26報導,更重要的是,中國大規模生產的聯想超級電腦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大幅提升,通常賣給設在美國本土以外的美國企業。
報導稱,英國有4台這樣的中國設備,愛爾蘭則安裝了12台中國聯想超級電腦。這讓愛爾蘭在世界超級電腦500強國家當中排在第7位。
英國排名第4位,有20台超級電腦運行,比6月份少了兩台。
中國著名的超級電腦科學家錢德沛最近設定的目標是,要打造中國首批浮點運算速度峰值達每秒百億億次的超級電腦,目前三台原型機——休康、天河和神威已經就位,預計將在2020年或2021年投入運行。美國在建的此類設備只有一台,那就是目前在橡樹嶺開發的美國能源部的超級電腦。
中國共有227台超級電腦,增加了20台。美國有109台此類設備,與6個月前少了15台。
歐洲憑藉瑞士國家計算中心的XC 50排第5位。這是歐洲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不過是由美國製造的。排名第8位的是安裝在德國萊比錫研究中心的“超級MUC-NG”,由聯想製造。日本只有一台躋身榜單前十位。
儘管美國在2015年禁止英特爾向中國出售超級電腦晶片,中國的此類設備在全球仍出現爆炸式增長。
500強榜單是自願申報的。俄羅斯雖然自1991年以來一直參加,但從未列出本國的大部分超級電腦,只有三台機器上榜。
據估計,以色列與英國一樣多,但它從未向500強榜單提交過關。大約10年前,中國只有15台超級電腦上榜,美國則有291台。而在20年前的1998年,中國沒有一台機器上榜。
回應
噴子不說中國超算用的美國晶片了?
再接再厲,繼續努力,用實際成就堵住那些漢奸賣國賊的臭嘴!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12-02/doc-ihmutuec5531149.shtml
此外,一名歐洲軍事專家表示,曾經,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要通過武器禁運,高端技術封鎖來阻礙中國軍事科技的發展,但如今中國取得的成就證明了西方國家的愚蠢,軍事禁運非但沒有起到阻礙中國軍事武器裝備發展的作用,反倒促使中國國內軍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與之對應的是中國的鄰居印度,長期以來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左右逢源,西方、俄羅斯所有的先進武器印度都能買到,但近些年印度國內的軍工業卻沒有絲毫進步,中印兩國的對比告訴我們,禁運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正是由於有了技術禁運才激發了中國堅持武器自主研發武器的動力。如今歐洲各國應該儘快解除對中國的技術禁運,在中國還能看得上這些技術的時候盡可能的多賺點錢,因為這已經是歐洲軍火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後機會!
回應
別,我就喜歡看中國武器比歐洲還要強卻被歐洲封鎖的搞笑畫面
西方的同學說,一定是中國間諜偷來的技術,嗯,想想覺得也是,等不久的將來以後我們完全超越西方的時候,他們還會說是偷的,那時候估計是偷的外星人的,等哪天超過外星人了,估計智障們會說偷的宇宙人的,聽著覺得好酸,牙疼
我還記得04年的時候,網上十分熱衷於討論歐洲解禁對華軍售問題。現在似乎多年無人提及了。其實一些軍事技術交流一直在進行,特別機密的估計解禁也沒用。歐洲很多子項技術,如羅羅發動機對我們確實是寶貝,但整件的軍事裝備似乎沒有什麼可買的,有些雞肋
歐洲開不開放,美國說了算。這是歐洲自己能決定的事情嗎?!
當初,唐明宋的火器也應該對這些歐洲野人禁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OjMjSE5c4
英國分析殲10B向量發動機後得出結論,歐洲應該全面對華開放了!
自1996年第一屆珠海航展舉辦以來,每一屆航展都會吸引大量軍迷、媒體以及各國軍事專家的關注,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而今年航展開幕至今,最吸引人們眼球的無疑就是殲10B矢推版戰機的公開亮相表演,殲10B也成為繼蘇30MKI、蘇30SM、蘇35以及F22外第五款裝備向量噴口的量產機。
2018-11-6在航展開幕的第一天,矢推版殲10B就為大家帶來的極為震撼的飛行表演,以往只能在俄制和美制戰機表演中才能看到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落葉飄、榔頭機動等高難度機動首次出現在我國殲10戰機的飛行表演中。
一位來自英國的軍事專家在觀看完殲10完美且震撼的飛行表演後給予了極高的讚揚,他表示:“殲10的表演證明了殲10已經是世界機動性最好的戰機之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台強大的矢推發動機,而目前歐洲兩大航空強國英國和法國在這方面遠遠落後於中國,西方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技術已經不是”天下無敵“了!”
英國專家的這番言論引起了大量西方媒體的關注,一家西媒稱,中國在戰機領域已經走在了歐洲之前,此次表演的殲10就是一款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戰機,已經裝備了中國最新研發的有源相控陣雷達、14.5噸級WS10B向量推力發動機以及最新的電子對抗系統,就整體技術水準而言甚至要比歐洲雙風戰機還要更勝一籌。而且殲10已經屬於中國空軍二線戰機,其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已經於去年正式服役,目前已經開始大批量投產,而歐洲目前甚至連五代機模型都沒有。歐洲各國應該睜開眼睛看看中國取得的成就,不要在做鴕鳥了!
陳之漢-維基百科
陳之漢(1979年3月12日-),原名陳思翰,生於臺北蘆洲,育有一女一子,家有母親、姊姊及妻子,父親出身宜蘭門閥望族,長居美國從事貿易。因母親是父親的側室,而且父親在陳之漢小學一年級時便去世了,母親獨力養大陳之漢與陳之漢胞姊,家境拮据。陳之漢小時候因為出身單親家庭,多遭同學毆打與霸凌,15歲便出社會養家,高中補校畢業後,19歲服兵役,加入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為補貼家計而加入志願役,擔任海軍陸戰隊陸戰六六旅下士班長、中士副排長,曾擔任山地訓練、兩棲基地訓練、技擊訓練教官,並且取得陸戰隊獎章,在921大地震後隨部隊投入救災行動中。然而在部隊遭受長官不平等的處分,故而離開軍隊,結束他三年六個月的軍人生涯。退伍後從事過搬運工、送貨員、業務員等基層工作,曾有一段時間進入黑社會,以經營討債公司、圍標工程、特種行業為生,手下有一百多個兄弟,但江湖路上收入杯水車薪,陳之漢靠著卡債供養自己與手下弟兄,以債養債。陳之漢自述,人生一路都不太順遂,直到開設連鎖健身房,經濟才開始穩定。
陳之漢接觸格鬥的因緣,是與朋友酒敘時被外國人挑釁,於是陳之漢決心成為武術高手,退伍後向武術界畢經隆、許志明、于志宇、何立安等名家習藝,開始學習搏擊、柔術與散打,並展開健身健美訓練,28歲開始參加各種技擊運動競賽,2008年連續獲得臺灣搏擊散打中正盃冠軍、新竹市長盃搏擊散打冠軍、武狀元盃無限量級冠軍。
陳之漢身高180公分、體重115公斤,25歲時立志開健身房,因感於臺灣武術及健身界資源缺乏,規劃數年,2014年開設臺灣第一家斥資數千萬元結合健身、健美、有氧、體適能、現代武術的綜合館場,發揚武術教育、健美環境,並立志開設分館,目前新北市有五間健身房。陳之漢致力於推廣重量訓練、舉重、健力、綜合格鬥、防身術等領域,也以「成吉思汗盃」名義舉辦過數場健力賽與綜合格鬥賽,希望能讓人民與政府更加關心與支持體育界。陳之漢開館後也時常受邀到大專院校、軍警單位免費演講、傳授防身術、近身格鬥技巧或分享軍中服役的心得。
陳之漢身兼部落客、直播者,時常在Facebook、Youtube、Twitch和金剛等社群網站發言,發表對社會的評論、對時事的心得或直播、上傳影片、宣傳健身觀念,Facebook專頁已達86萬追蹤。
事件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4%B9%8B%E6%BC%A2
館長2018-10.12跟韓國瑜訪談後,YouTube帳號被封鎖
民進黨在各大節目說我是國民黨/黑道…
館長跟高雄人道歉:害高雄人被趙天麟講不入流
回應
民進黨選舉都動用所有力量來抹黑,我真的很心疼館長.尤其那天他黑臉扮的很霸氣.毫不留情伺候韓國瑜!為什麼一個政黨可以惡質到這樣.去害館長臉書鎖7天!他是一個這麼正派又直言的漢子 (雖然髒話多點..)真是也太沒天理了點吧!?
幹,民進黨的所做所為就是逼我們罵髒話!
我完整看完您和韓的直播,而趙沒有看,斷章取義。館長問的每一個問題是非常核心,的確都是人民想問的。
趙天淋本來就是大爛人,四年前說柯文哲活摘是抹黑,現在卻說柯文哲有活摘,這不是政客,啥是政客?
大家還記得花蓮補選民進黨落敗後,曲棍球康說過什麼話嗎?牠說花蓮人沒水準!民進黨真的是輸不起呀!沒品極了。
民進黨常幹這種事,就是要逼我們中間選民支持國民黨,太好了,我們就支持韓國瑜給民進黨看!
館長不用道歉啦,謝謝你替我們發聲,民進黨可以繼續亂講話啊,一群豬隊友在幫陳其邁落選,1124全民教你們做人,再繼續靠爸靠母阿,南部人講話就是很直接、簡潔,不像你們民進黨只會裝的很有氣質然後說幹話騙票,然後每次講話都模模糊糊不然就轉移焦點,現在是跟我們在玩文字遊戲是嗎,整天只會說之前國民黨這樣之前國民黨那樣....乾我屁事?我只知道你們做的真的是有史以來最爛,嫌高雄沒水準沒氣質民進黨就滾出去阿,民主進墓黨再繼續騙阿。
民進黨真白吃!用這種奧步,不知又要掉多少票了!這樣做只有反效果而已,媒體再報下去,幫韓國瑜宣傳,綠黨真笨
館長FB已經被禁止溝通了,因為政府怕你太火影響力太大!
民進黨又想拔館了
民進黨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我貼陳其邁假帳號名單,結果YouTube帳號被永久封鎖,說我貼垃圾訊息累犯,幹,跟了我10多年的帳號就不見了.
我也是被停權好幾次,每次都是罵民進黨之後被停權,包括上次那個來踹慰安婦銅像的日本人,我貼文章罵了小日本之後就被停權了,幹他娘的!
FB在台灣的確把持在小團體裏面,蔡康永當時就幫小s拿到藍勾勾,臉書在台辦事處的確非常偏頗,而且台灣政府絕對有控制,跟檢舉人數無關,也跟誰檢舉無關,而是台灣政府直接施壓fb台灣地方管理員,才會直接封!
去3粒直播留言講民進黨不好就會被查水表被封鎖
狗日的民進黨,納粹+東廠,再不讓他們下架,台灣就死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E6CZUVXM
美國30年內也不會向中國賣武器 還會進一步對華打壓 2018-10-11 新浪軍事
美國認為對華貨物貿易存在巨額逆差是“吃虧”,受到了“經濟侵略”,還說“吃虧”金額為“2000億美元”。如果美國肯賣高科技產品的話,還會有這麼大逆差嗎?比方說,美國的福特級航母賣不賣?一艘按150億美元算,賣給中國4艘,馬上就能填上600億美元的逆差。
美國不可能向中國出售CVN-78級核動力航母、B-2A戰略轟炸機、F-22和F-35戰鬥機、佛吉尼亞級核潛艇、C-5A戰略運輸機、P-8A反潛巡邏機等最尖端的武器,因這是美軍與其他國家保持技術優勢的王牌,對於潛在的戰略對手,美國不但不會出售武器,還會處處設限,即使是可用於軍備中的一個部件,美軍都會制定非常嚴厲的措施,防止其可能流入對手的手中。
正如30年前美國做出的對華禁售一樣,即使是技術相差1~2代的武器,美國也絕不向中國出售。
只國自力更生追趕的步伐正在加速
分析認為,美國現在不會出售武器給中國,未來30年也不會,反而是一步步增加對華的打壓力度,大到飛機小到晶片,都是美國防範流向中國的東西。美國同意向中國出售的,除了石油天然氣,就是汽車和奢侈品以及服務貿易,當然還有美國龐大的國債。對此,希望美國不要再叫囂了,因為中國的這個順差,完全是美國造成的,因為你沒有向中國一樣敞開胸懷供應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世界。而對於中國來說,也要認清美國的本質,現在局面,是遲早要來的,現在來了中國就要勇敢面對!(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相關新聞
人民日報:若美賣中國4艘航母 馬上就能填補貿易逆差
回應
我國也曾有少數意見認為買現成的又便宜又快到手。落後1~2代總比落後3~4代好。自主研發可以慢慢來嘛。阿三就是上了這個當,要什麼都買得到,花錢還可以充大爺,結果幾十年了,還在買買買。技術只有靠自己發展才能得到,大力投資科研吧!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0-11/doc-ihmhafiq8412094.shtml
美國30年內也不會向中國賣武器 還會進一步對華打壓 2018-10-11 新浪軍事
美國認為對華貨物貿易存在巨額逆差是“吃虧”,受到了“經濟侵略”,還說“吃虧”金額為“2000億美元”。如果美國肯賣高科技產品的話,還會有這麼大逆差嗎?比方說,美國的福特級航母賣不賣?一艘按150億美元算,賣給中國4艘,馬上就能填上600億美元的逆差。
美國不可能向中國出售CVN-78級核動力航母、B-2A戰略轟炸機、F-22和F-35戰鬥機、佛吉尼亞級核潛艇、C-5A戰略運輸機、P-8A反潛巡邏機等最尖端的武器,因這是美軍與其他國家保持技術優勢的王牌,對於潛在的戰略對手,美國不但不會出售武器,還會處處設限,即使是可用於軍備中的一個部件,美軍都會制定非常嚴厲的措施,防止其可能流入對手的手中。
正如30年前美國做出的對華禁售一樣,即使是技術相差1~2代的武器,美國也絕不向中國出售。
只國自力更生追趕的步伐正在加速
分析認為,美國現在不會出售武器給中國,未來30年也不會,反而是一步步增加對華的打壓力度,大到飛機小到晶片,都是美國防範流向中國的東西。美國同意向中國出售的,除了石油天然氣,就是汽車和奢侈品以及服務貿易,當然還有美國龐大的國債。對此,希望美國不要再叫囂了,因為中國的這個順差,完全是美國造成的,因為你沒有向中國一樣敞開胸懷供應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世界。而對於中國來說,也要認清美國的本質,現在局面,是遲早要來的,現在來了中國就要勇敢面對!(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相關新聞
人民日報:若美賣中國4艘航母 馬上就能填補貿易逆差
回應
我國也曾有少數意見認為買現成的又便宜又快到手。落後1~2代總比落後3~4代好。自主研發可以慢慢來嘛。阿三就是上了這個當,要什麼都買得到,花錢還可以充大爺,結果幾十年了,還在買買買。技術只有靠自己發展才能得到,大力投資科研吧!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0-11/doc-ihmhafiq8412094.shtml
中國研製成功高功率鐳射反射薄膜 打破國外禁運封鎖 2018-10-11 環球時報
本月剛剛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嘉許的鐳射科技領域,這幾天又決出一項國際頂尖技術賽事的高下,這一次,冠軍得主來自中國上海,他們以領先第二名20%的優勢奪魁。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昨天傳來好消息,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薄膜光學實驗室研製的鐳射反射薄膜元件在2018年基頻鐳射反射薄膜元件鐳射損傷閾值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
“西方對我國禁運大於500毫米的鐳射薄膜元件。”專案負責人,研究員朱美萍告訴記者,“而高功率鐳射薄膜是構成鐳射聚變裝置、超強超短鐳射等強鐳射系統不可或缺的元件。”
薄膜光學實驗室發明了薄膜光熱吸收測試裝置和方法,實現了缺陷3D分佈的快速探測,得出了損傷點多起源於基底-膜層介面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團隊提出了鐳射“預植”缺陷技術,揭示了基底-膜層缺陷的耦合機制。在“相抑”環節,研究人員從各工序最大限度地抑制缺陷源,開發了新型“無介面”多層膜沉積技術,通過雙源共蒸實現兩種鍍膜材料交替介面的連續過渡,有效解決了介面缺陷密度高、結合力差、存在駐波場和應力突變的問題。團隊意識到,完美“零缺陷”的大口徑偏振片是不存在的,為此他們又創新性地提出缺陷“縫合”技術,使得缺陷處損傷閾值接近無缺陷膜層。
就是這群土生土長的科研人,屢屢做出讓國人自豪的成果:在鐳射聚變點火領域,上海光機所作為唯一供貨單位,為我國神光系列裝置提供了所有偏振薄膜元件,支撐神光裝置輸出能量從單束3000焦耳提升到17600焦耳,有力支撐了我國下一代鐳射聚變點火裝置的研製。在航太工程領域,成功應用於神舟與天宮交會對接系統和多項空間型號工程任務,簡化了光路結構,降低了載荷重量……
在鐳射損傷與反鐳射損傷這對“矛”與“盾”的較量中,團隊錘煉出了服務鐳射系統總體,堅定執著追求“打不壞”鐳射薄膜的文化。
令他欣喜的是,青年科技骨幹已經拿起了“接力棒”。從邵建達研究員、到易葵正高級工程師,再到朱美萍,實驗室主任的大旗已從“40後”交到了“80後”的手中,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驗室也培養了近200名研究生,不少人成為薄膜研發的中堅力量。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10-11/doc-ihmhafiq8780569.shtml
以色列欲將客機改成空中加油機 美國為訂單直接拒絕 2018-08-09 新浪軍事
為了爭奪市場訂單,美國軍工巨頭不惜向盟友開刀!中東軍事強國以色列空軍(IAF)增加數十億美元的國防開支,以便購買戰鬥機、運輸直升機、貨機以及新的空中加油機。波音阻止了以色列航空航太工業(IAI)將二手767客機改裝為空中加油機的請求,因為這會威脅到波音公司麻煩纏身的KC-46“飛馬”的出口,後者同樣基於767客機改裝。首架KC-46預計在兩個月內交付美國空軍,未來幾年內交付數字將達到近200架。此前由於各種問題,該機的交付出現了數次延誤,這次不知會否順利。
IAI相信該公司的提案比波音的更具有吸引力,因為IAI能夠以一半的價格向以色列空軍出售這種飛機。KC-46的成本為2.5~3億美元(17~20億人民幣),而同樣基於767改裝加油機,IAI只需1.5億美元,在性能和載油量上卻沒有明顯的不足。雖說本國軍工提供的產品比起外國貨來也不差,可以色列最終可能會為了獲取美國的軍事援助轉而採購波音生產的加油機。消息人士稱,此舉可能會對IAI造成打擊,並危機到至少500名員工的工作。
根據消息來源,以色列航空航太工業若想把任何波音飛機從客機轉換為貨機或空中加油機都需要得到波音公司的特別許可,而波音則是製造商和飛機設計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者。為了從波音公司獲得許可證,IAI需要為每架不同用途的波音飛機向波音公司支付50~100萬美元。可一旦雙方同在一個招標中時,IAI又如何能夠獲得波音授權與其競爭呢?以色列空軍當前使用的加油機是20世紀80年代早期IAI改裝的波音707,這些老舊的飛機急需更換。(作者署名:攔阻著艦)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8-09/doc-ihhnunsq2232137.shtml
“‘天河一號’的運算能力已經飽和,而‘天河三號’的運算能力是‘天河一號’的200倍,存儲規模是‘天河一號’的100倍(使用全新的國產Matrix 2000加速器)。計算密度、單塊計算晶片計算能力、內部資料通信速率等方面也將得到極大提升。
國內現在同時啟動了三大百億億次超算研發,分別是國防科大/天津超算中心的天河三號、中科曙光的E級超算以及江南所/濟南超算中心的神威E級。以上三套百億億次超算中,有一條要求是共同的,那就是核心處理器必須是國產的,神威•太湖之光上已經用了國產申威SW26010處理器。
全球競相研發E級超算
目前,全球有多個國家正競相研發E級超算。中國計畫於2020年推出首台E級超算;美國能源部啟動了“百億億次計算項目”,希望於2021年至少交付一台E級超算,其中一台的名字為“極光(Aurora)”,初步規劃峰值運算能力超過每秒130億億次,記憶體超過8PB,系統功耗約為40MW。
美國在下一代超算技術方面的研發總投入將達到4.3億多美元,用美國能源部部長裡克•佩里的話說,這些資金就是劍指“下階段研發百億億次系統的全球競賽”。
此外,歐盟預計於2022年—2023年交付首台E級超算,使用的是美國、歐盟處理器,架構有可能類似ARM;日本發展E級超算的“旗艦2020計畫”由日本理化所主導,完成時間也設定在2020年。
回應
那美國的晶片也是用的荷蘭光刻機,你怎麼不去噴一噴?
美國的電子產品用了中國的稀土,不是純美國產
超算應用才是關鍵
去年國際超算軟體的最高獎被中科院拿去了。
晶片沒發噴了又開始噴應用了是不?
超級電腦的業務現在是忙不過來,企業或研究單位在等幾個月,因為要做超級計算的企業或研究單位太多了。我國超級電腦在世界上是最多的,還是忙不過來。打工的,也肯定不瞭解這些事了。
美國超算奪回世界第一 後面馬上看中國的2018-06-09環球時報
6月8日,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東部的美國能源部下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發佈了新一代超級電腦Summit,宣佈其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最智慧的科學超級電腦,超越了目前的記錄保持者: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自2013年以來,中國超算一直在全球超級電腦排名中位居第一。
據瞭解,這台讓美國重奪世界第一的Summit超算系統由4608台計算伺服器組成,每個伺服器包含兩個22核Power9處理器(IBM生產)和6個Tesla V100圖形處理單元加速器(NVIDIA生產)。Summit還擁有超過10PB的記憶體,配以快速、高頻寬的路徑以實現有效的資料傳輸,比之前位於榜首的中國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峰值性能(每秒12.5億億次)快約60%。
ORNL稱,對於某些特定的科學應用,Summit還能夠進行每秒超30億億次(3.3 exaops)的混合精密計算。Summit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將幫助能源、高級材料和人工智慧(AI)等研究領域實現新的科學突破,之前不切實際或不可能實現的一系列科學發現將會成為可能。
文章舉例稱,除了科學建模和模擬外,Summit還為人工智慧(AI)和科學發現的整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使研究人員能夠將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技術應用到人類健康、高能物理、材料探索等領域的問題研究上。
美國能源部長裡克•佩里(Rick Perry)表示,超級電腦Summit的發佈讓美國向“2021年交付E級超算”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E級超算賽跑”中國暫時領先
不過,美國Summit即將引領的是十億億次級別的爭奪,而速度達到百億億次級別的E級超算才被公認是“超算界的下一頂皇冠”。目前,中、美、歐、日都在向這個目標全力衝刺,中國在進度上暫時處於領先位置。
新華社5月17日報導,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當日對外展示了我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電腦“天河三號”原型機,這也是該原型機首次正式對外亮相。據介紹,“天河三號”原型機將於今年6月部署,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天河三號’原型機採用全自主創新,自主飛騰CPU,自主天河高速互聯通信,自主麒麟作業系統,其綜合運算能力與‘天河一號’相當。”天津超算中心應用研發部副部長夏梓峻介紹說。
就是這麼大氣!中國空間站向全球發出合作邀請
2018-05-28晚,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與聯合國外空司在維也納共同舉辦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發佈儀式,正式開啟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盛情邀請世界各國積極參與,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史忠俊大使、聯合國外空司司長迪皮蓬出席儀式並致辭。法國、印度、南非、尼日利亞、馬來西亞、美國等60多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使節和外交官約120人出席。
中國空間站計畫於202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2016年,聯合國與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簽署《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為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並在未來為他國太空人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作為第一步,中國和聯合國邀請各方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三種模式的合作:一是利用自行研製的實驗載荷在空間站艙內開展實驗。二是利用中方提供的實驗載荷在空間站艙內開展實驗。三是利用自行研製的艙外載荷在空間站艙外開展實驗。
當天,聯合國外空司正式照會各國,邀請各國於今年8月31日前提出合作項目申請。下一步,中國和聯合國將對收到的合作申請進行審核評估,確定具體合作專案後由相關各方組織實施。
相關新聞
外媒:俄方專家申請未來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實驗
美媒:合作了近30年後俄載人航天業欲“棄美投中”2018.3.13參考消息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2018.3.8刊登題為《俄羅斯航天部門可能會與美國分手,與中國進行合作》的文章稱,按要求,俄專家需要在3月15日之前拿出計劃,內容包括今後對中國空間站的貢獻以及俄羅斯和中國聯合載人登月的設想。
文章稱,如果得到通過,這一新戰略將是俄航天的一個歷史性時刻。在航天領域,俄美合作了近30年。1993年,就在蘇聯解體後不久,俄美載人航天部門(與歐洲、加拿大和日本一起)就開始聯合建設國際空間站。不過近來,俄美關係惡化促使俄開始尋求自己的太空發展道路,新計劃可能在國際空間站2024年到2028年之間“退役”的前後開始。
多年來,一直在考慮開發獨立的載人航天項目,計劃包括在地球軌道建設相對較小的空間站以及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不過在目前的經濟壓力下,俄需要一個國際夥伴——至少在一段時間裡是這樣。
文章稱,2017年夏天,俄不太情願地同意加入美對月球軌道空間站的研究,該項目將在下個十年中期接替國際空間站項目。但該項目尚在計劃中,而美俄關係又持續惡化,俄決定再看看其他可能。2月底的時候,評估為中國空間站提供硬件從而與中國合作的可能性。
文章表示,2020年,中國計劃發射與俄“和平號”軌道站類似的首個多模塊空間站。多年來,中國一直想邀請其他航天大國加入這一軌道基地計劃。現在的跡象表明,局面開始逐漸有利於中國。據報導,除了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日本也在重新考慮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的問題。
文章稱,俄中合作的最新提議目前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可能不會帶來任何政策上的變化。美國也不會完全被冷落,而是會被迫考慮與商業航天公司合作,比如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或者聯合發射聯盟公司。不過,俄有這一考慮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不管最終的決定是什麼,都將會對這三個國家未來的載人太空飛行任務產生深遠影響。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3-13/doc-ifyscsmu9079445.shtml
中國該項獨享技術或改變戰爭規則美上門求合作被拒2018.2.22
長期以來,美國等國對我國一直奉行國防軍事技術的封鎖技術,別說武器和尖端技術了,哪怕就是一些軍民兩用技術,只要有一定的軍事潛力,同樣卡住。但如今,美國人卻在一些方面希望我國“開放技術”了。量子技術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我國歷時40月,達成了量子通訊的巨大技術突破,建成了上千公里的量子通訊線路,這在全球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如此短的時間內的技術突破自然是引得西方震動的,不過很多西方專家們一開始倒是懷疑:這是不是“抄襲”了美國技術?
如德國《萊茵郵報》就稱“很顯然,中國的量子通訊是抄襲了美軍的技術成就”。但一個明顯的邏輯漏洞是:你美國不是一直搞封鎖麼,怎麼中國搞出來了又成“抄襲”了?
很顯然這只是一種無端而且不講道理的指責。這種指責背後體現了兩種心態:雖然時過境遷,但很多西方國家仍覺得自己技術世界第一,彷彿永遠不會被赶超。第二,是對中國量子技術取得突破,乃至於獨自掌握這項先進技術的擔心和害怕,只能搞些文章來攻擊。
量子技術首先很有利於通訊安全,比起傳統的有線和無線通訊都要可靠,防止被截獲,而且使用上更為穩定、範圍更廣。而通訊對於軍事領域而言,就像人的眼睛鼻子耳朵一樣不可或缺。現代戰爭愈髮變為了信息戰,信息上的優勢將勝過千軍萬馬。而其次,量子技術還可運用於探測技術上,對於隱身機和水下目標的定位尤其有幫助,這也是目前手握大量隱身機群的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而更為令其不安的是,量子技術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把其他國家遠遠甩開,說是獨享也不為過。
不過,美國人想出的辦法,竟然是來找中國合作。俄《對話者報》2017年的報導稱,美國向中國發出呼籲,量子技術有利於“全球福祉”,應進行深入合作,乃至於放開技術 ……這樣的呼籲很令人無語,我國當然也是拒絕了這種無理要求。我國尖端科技不斷發展,由落後,到赶超,再到今天的局部領先,已經值得我們歡呼了。這樣的成就實屬不易,希望我國尖端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好。(作者署名:軍事家)
延伸閱讀
中國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獲得突破:首次實現三量子比特邏輯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22/doc-ifyrswmu8297948.shtml
中國「海歸」掀返鄉潮 矽谷緊張不安2018-02-19 世界日報
美國夢曾讓許多的中國畢業生在畢業後選擇了留在美國,但如今在騰訊等中國企業工作往往也擁有相同地位。目前阿里巴巴和騰訊市值已擠進全球前10名,與亞馬遜和facebook並駕齊驅。另外,全球價值前5高新創公司有3家總部設在北京,而非加州。
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以及智聯招聘2017年對1821人的調查,科技已取代金融成為中國吸引最多海歸的領域,15.5%的海歸投入科技領域。另外,2016年從海外(主要是美國)返回中國的畢業生有43萬2500人,比2013年增加22%。
在中國祭出史上最嚴密網路監控之際,引誘人才放棄矽谷並不容易(楨:聯合報一貫的反中共!) 。不過,中國科技巨擘有3大優勢:薪資成長較快、機會和「家的感覺」。
另外,相較於美國,中國升遷機會較多。愈來愈多已在矽谷工作一段時間的中國工程師發現,進入快速成長的中國企業對他們的職涯較有利。
網友表示,「中國人畢業後返回中國的比率增加,主要跟美國緊縮H1B工作簽證,不易取得移民身分有關。」也有人認為,「時空市場已變,為何一定要在美歐當二、三等公民,而只能為其打工,功勞及創新全歸老外呢?」
回應
矽谷高層主管全由印度裔掌控。因為他們英文較好,又會吹牛會表現,拉幫結黨升的很快。中國人只埋頭做事,無法升遷。
說的對 "矽谷高層主管全由印度裔掌控。因為他們英文較好,又會吹牛會表現,拉幫結黨升的很快", 我女兒同事是印度裔(生技科,劍橋,哈佛PhD,MBA)。寫的,做的報告馬馬虎虎。"會吹牛會表現" 會拍馬屁是真的, 這也是印度國內計畫案很多, 實際上做出來很少。對微軟,思科没新産品也不奇怪, 希望美國不會步印度後塵。
2015年大陸發布「中國製造2025」計畫,宣示要在十年內躋身製造強國之列,並明訂「由大到強」的三步驟行動戰略,十年內先超越第三級對手如韓國、台灣,20年內追上第二級國家如日本與德國,並在30年後擠下最強的美國,成為中共建國百年的新使命。
日本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 中國的基礎科學正在快速發展,論文數已經遠超日本居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日本對此不瞭解,這是非常危險的。
大前研一:2055年時中國經濟規模會是日本的十倍大,到時,台灣究竟是要獨立,還是要與中國統一,情勢已非常明顯。日本因為百年來都是領先中國,一下子被中國超越,難免心理上會有些不平與不安,但是要維持企業的繁榮,只有向中國轉移,是今後唯一的戰略...21世紀是中華民族的世紀絕非空言.
蘋果與長江存儲談判擬採購其NAND芯片用於iPhone
《日經新聞》網站2018.2.14報導,蘋果公司正與中國長江存儲談判,希望採購其NAND閃存芯片用於iPhone。
長江存儲生產線位於武漢市,價值約240億美元。今年晚些時候,長江存儲將正式量產NAND閃存芯片。因此,即使雙方達成協議,最早也要等到2019年才能供貨。長江存儲可能要到2020年之後才能以蘋果要求的標准進行量產。
當前,蘋果主要從東芝、西部數據、SK Hynix和三星電子為iPhone採購NAND閃存芯片。蘋果是全球全球最大的NAND閃存芯片客戶,佔全球需求的約15%。
回應
花這麼貴的錢你讓我用國產的閃存
什麼年代了還迷戀外國的東西?現在連外國人都在迷戀中國的產品了。
不是我們實力多好,只是蘋果想分攤採購風供應商險
實力差的,再分擔風險也不會考慮你
美媒:中國投資分化華盛頓與硅谷
美國《新共和》雜誌2018.2.12:信息(產業)希望“跟中國姓” 副題:來自人民共和國的投資正如何分化華盛頓和矽谷特朗普首次訪華之際,參議員科爾尼恩等提出一項法案——或將大幅擴大華盛頓的權力阻止外國投資美國科技公司。鑑於矽谷必將因此喪失來自中國的巨額投資,該法案很可能遭到五大公司——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和微軟的反對。其實,這還將凸顯一種現實:經過多年合作後,國會山和矽谷之間分歧越來越大。
美國科技企業與政客曾長期發出同一種聲音。但這在過去一年改變了。美政府對經濟、軍事對手中國感到憂心忡忡,但這種擔心面對的卻是科技行業的現實:資本和數據都在跨國界流動。
相關新聞
別用華為,別用中興!六大情報機構嚇唬美國人
彭博:迫於政府壓力美最大運營商拒絕銷售華為手機
回應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進步永遠在路上。
全世界的新時代即將到來,哪個國家的舊勢力越多,阻礙就越多,發展就越遲緩。最終將被時代淘汰。
京東調整運費標準:自營商品不滿49元需15元運費
京東官網2018.2.14消息,京東將配送運費標准進行調整,京東自營商品訂單金額<49元,收取基礎運費15元,不收續重運費;49元≤訂單金額<99元,收取基礎運費6元,不收續重運費;訂單金額≥ 99元,免基礎運費,不收續重運費。
回應
京東物流很好,我們三線城市隔天就到,沒有一個物流能做到的
美團半個小時能到,京東不快,是倉近,東西有限。擇淘寶十幾塊錢運費能保證隔天到達,性價比很高!
過年了,殺幾頭豬這不過分,就怕豬還高興著被殺
一方面,在一個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數據資源的本地存儲並不能充分保障安全。近年來,中國已經出現過多起規模重大的網絡數據洩露事件,足見絕大多數網絡服務商並沒有充分履行數據保護的責任。中國應以《網絡安全法》執法監督為契機,提升全社會和企業對此問題的重視。對於互聯網巨頭來說,數據越多意味著責任越大,更需要履行更高的安全標準和社會責任。
另一方面,中國應當加強數據資源利用、應用和保護上的技術、人才、資源儲備。我們應當充分意識到,中美在這一領域一場無聲的較量已經開始,只有擁有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相關技術,中國才能確保在這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文/李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
回應
中國是到了禁止使用蘋果產品的時候了。
矯枉過正,因此而閉關鎖國,重踏上清朝的覆轍,這才是美國狙擊華為的終極目標
不要拿什麼閉關鎖國的大帽子嚇唬人,對國家利益的保護是每個國家最基本的常識。只有對自己做有效的保護,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戰勝敵人。你應該有點危機意識喲!
那你真是美帝的親爹哦,禁止蘋果給特朗普笑死掉哦,蘋果在華工廠將全部撤出中國回美國建廠,你是特朗普的超級助選員,老特必因此獲得連任
http://news.sina.com.cn/o/2018-02-05/doc-ifyreuzn2829729.shtml
你的數據,我的籌碼
美國在認識數據資源的戰略價值上比中國晚了不止一步。早在2013年斯諾登事件以前,中國就對使用美國公司的操作系統、軟件和網絡產品有所疑慮,擔心被美國安裝後門竊取信息。2016年,中國發布《網絡安全法》,明確提出網絡運營商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在2016年美國大選後,美國也得出了類似結論,即數據資源已經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需要從國家安全高度考慮對該項資源的保護。
2017年12月,特朗普發布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中提出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創新基地”的概念。該報告認為,數據資源是美國保持其技術優勢的重要憑據,一旦被他國竊取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構成直接影響。
數據資源並非天然擁有如此巨大的價值。但是,近年來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讓數據不僅僅是枯燥的數字,而成為了可以轉化的財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曾說,數據將成為“21世紀的石油”。
這種轉化每天都在發生。大數據降低了零散數據的整合成本,解決了數據大而不可用的難題。人工智能在逐步替代枯燥的數據轉換、聚合、篩选和應用過程,讓數據分析人員的生產力大幅提升。物聯網讓服務商可以採集更為直接、更為精確的數據,我們所使用的手機、智能穿戴設備和車載導航讓數據採集的觸角伸到了前所未有的領域。
隨著數據資源完整性的不斷提升,其功能也發生了質變。在不久的將來,運用個人數據對某個人或某個群體採取有針對性的心理戰和信息戰,從而引導其採取有利於某個公司或某個國家的行為將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
保護和競爭兩手都要硬
華為和螞蟻金服在美國的遭遇可能成為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面臨的常態。除非技術領域的突破能夠解決個人信息安全風險問題,否則美國以此為藉口的所謂“監管”只會更加嚴格。面對這種新狀態,中國需要提高對數據資源保護的重視。
中美在這一領域展開無聲較量爭奪的東西你我都有2018.2.5參考消息
近日,境外媒體報導稱,美中兩國在互聯網瀏覽和購物記錄等數據資源方面的競爭十分激烈。隨著經濟的數字化程度提高,數據對於分析消費者嗜好和預測宏觀經濟活動至關重要。數據的質和量決定著競爭力
的確,近年來,各國對於數據資源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一些國家之間甚至上升到政治層面。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大互聯網強國,在這一領域的衝突和矛盾正在不斷深化。
2018年初,兩家中國知名科技企業在美國吃到閉門羹,被迫取消了大額商業大單,並因此遭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1月2日,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公司宣布,將中止與美國網絡金融服務商速匯金公司的合併交易。主要原因是負責審核該交易的美國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該計劃,原因是稱該交易可能會對美國公民身份數據的安全性構成挑戰。螞蟻金服被迫付出3000萬美元的分手費。幾天后,1月9日,中國通信巨頭華為公司原計劃在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與美國通訊服務商AT&T推出首部打入美國市場的手機。在發布會召開前一天,AT&T卻臨時取消了這次合作。外界認為,AT&T臨時變卦可能與美國國會方面的壓力有關,後者一直認為華為進入美國市場可能傷害美國國家安全。
先前,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併購和營商也屢次受到美方的干擾和阻撓,因此很多人認為美國這一次仍然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企業,其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但除此之外,從美方近期一系列涉華相關表述看,美國此次設阻的原因和邏輯與以往發生了不小變化。除去知識產權、技術轉讓、國企補貼外,美國又找到了阻止中國進入美國市場更有力的理由,即保護美國的數據資源安全。
這種傾向其實在之前已有所體現。中資收購美國芯片廠商萊迪思半導體公司,以及中國私募股權公司東方弘泰收購美國移動營銷平台AppLovin都遭到了CFIUS的否決。有媒體認為,CFIUS幾乎不可能支持任何中國企業收購美國網絡安全產業及擁有眾多用戶數據的美國互聯網服務商。在此之前,網絡安全和用戶數據並不屬於CFIUS的國家安全審查範疇,CFIUS更關注涉及軍方和軍民兩用的投資審查。
美媒:中國科技的進步速度“令人窒息”
美國《華盛頓郵報》2018.1.21文章,原題:中國邁向科技超級大國的驚人轉型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科學委員會剛公佈的《科學與工程指標》得出結論:中國已經成為— —或接近成為——一個科技超級大國。科學和技術構成了社會經濟發達和軍事實力強大的知識基礎,中國渴望在這兩個領域成為世界的領先者。
想想吧,僅僅25年前,中國的經濟規模還很小,高科技產業幾乎不存在。如今,中國正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科技超級大國邁進。這份報告指出:中國已經變成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支出國,2015年全球研發經費總額近2萬億美元,中國占了21%。只有美國稍稍高一點,占到了26%。如果當前的增長速度持續下去,中國將很快變成研發經費最大支出國。同時,中國已經大幅擴大了技術工人隊伍。從2000年到2014年,每年獲得理工科學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從大約35.9萬人增長到了165萬人。而同期美國相應的畢業生人數則從大約48.3萬人增長到了74.2萬人。
不僅是中國的技術在進步,而且中國的雄心也在增強。中國的大部分高科技產品曾經包括組裝在其他地方生產的先進組件,而現在中國正進軍“諸如超級計算機和更小型的噴氣式客機”等要求更高的領域。
科技是流動的,在中國取得的進步在其他地方也會被分享,反之亦然。如果中國在關鍵技術——衛星、導彈、網絡戰、人工智能、電磁武器——上取得突破,結果可能是戰略平衡發生重大轉變。正如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指出的那樣,中國的技術實力會構成潛在的威脅。“我們正捲入一場獲取知識的全球競賽”,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席弗朗斯·科爾多瓦說,“我們今天可能是創新領導者,但其他國家正快速取得進展。”中國將其經濟馬車拴在先進技術上並不足為奇,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意願和能力認清這一點並做點什麼。(作者羅伯特·J·薩繆爾森,陳一譯)
中國又掌握一項艦載機關鍵試驗技術全球僅兩國吃透2018.1.3新浪軍事
殲-15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仿製的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一方面原因是這種機型相對成熟,另一個方面是我國另起爐灶研製艦載機花費的時間多,技術風險大,對艦載機的結構強度沒有很好的把握。美國之所以能夠研製出高質量的艦載機,長期對結構強度的認知和積累貢獻不小。而這些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進行艦載機的全機落震試驗。
全機落震試驗的難度非常之大,多年以來掌握這種試驗技術的國家僅僅有美國一家。而我國航空工業強度所已經在2017.12.15.完成了對某型飛機的全機落震摸底試驗,從規劃到完成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
艦載機的全機落震試驗就是要在實驗室的環境之下進行大型的動態全機試驗,模擬艦載機的真實著艦環境,以及著艦時的姿態控制、下沉速度模擬、航向速度模擬和機翼升力施加等等因素,並記錄相關數據,從而為保證艦載機的結構強度服務。這個試驗的原理看起來很簡單,但實現起來非常困難。
首先是模擬艦載機著艦時的升力存在著巨大的技術難點,主要需要滿足三個要求,即艦載機下降過程中不能因為施加升力而影響艦載機的著艦姿態、機翼升力大小應當保持恆定不變、施加機翼升力不能降低飛機接觸測試平台瞬間的垂向速度。其次是艦載機著艦時的下沉速度不好掌握,而這個速度直接會影響到飛機承受的垂向衝擊能量的大小,也直接關係到進行的模擬有沒有實際參考價值。第三個方面是模擬艦載機航向速度的技術困難,起落架的機輪轉速必須達到近似於艦載機在航母上著艦的轉速,否則同樣不具備實際意義。而僅僅是獲得艦載機在航母上著艦的轉速參數,沒有長期的實踐經驗和積累是根本無從談起的。
正是由於上面的這些原因,很多國家都沒能掌握艦載機的全機落震試驗。我國能在短短四年時間裡掌握這種試驗技術,足以見得中國的科學家們有多麼了不起。而全機落震試驗技術的掌握,僅僅是中國掌握的諸多航母艦載機基礎應用技術的縮影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我國科研人員能夠在越來越多的艦載機研發領域取得更大的成果。(作者署名:雲上的空母)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03/doc-ifyqcwaq7357147.shtml
中國又一重器打破外國壟斷曾花幾億元進口一台2017.10.27中國之聲
中國製造2025”規劃再添新成果,中國超大直徑盾構機如打破外國壟斷,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盾構機是一種集光、機、電、液、傳感、信息技術等各領域尖端技術於一身的高精尖設備。所以以前,很多有盾構機需求的國家都會從德國或者日本進口,造價動輒就合幾億元人民幣一台。
但是近年來,中國在這個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累計生產製造隧道掘進機已突破1500台,市場份額佔有率已經達到6成。2017.10.26,又有好消息傳來。完全由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直徑達15.03米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在河南鄭州正式下線,一舉打破了國外品牌多年來一統全球超大直徑盾構的局面。
中國盾構機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可是不容易,此前,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順輝就曾對中國之聲記者說起過,由於製造難度太大,之前在全球範圍,盾構機這個領域,我們沒一點話語權!
當初為了建秦嶺隧道,我們整整花了3.5個億從德國進口一台盾構機!今天看來,這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即便如此,當時的服務還跟不上。譚順輝講,一旦出現個小病小災的他們就會抓狂。一台掘進機停工,每天都會帶來近百萬元的損失。可是外國專家嚴守8小時工作制,週末不加班,甚至從走出家門那一刻便開始計算費用,一個小時的工資就達到600到800歐元。
而對於正在發展的中國來說,鐵路、公路、水利、城市地鐵、海底隧道等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盾構機的需求占到了全球6成以上。
通過不斷努力,如今,我國已全面掌握盾構機的核心製造技術,徹底擺脫了盾構機關鍵技術被國外壟斷的局面。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劉輝向中國之聲記者透露,我國已啟動掘進機器人的研發,中國盾構機正朝著智能化方向邁進。
楊華勇樂觀的預期,很快,有著中國基因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將追隨“家族”成員的步伐,大步走向世界。
另一個好消息是,2017.10.27,隧道掘進機系列國家標準新聞發布會在中鐵裝備國家TBM產業化中心舉行。
這一標準的發布將有助於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帶動中國隧道掘進機等重大裝備走出去,助推隧道掘進機系列國家標準邁向國際標準更大的舞台。
同時也標誌著中國盾構機在世界領域將由跟隨者變為引領者轉變,中國從掘進機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10-27/doc-ifynfvar4506154.shtml
國產客機重大利好:中美簽署適航協定全面對等互認
據中國民航局官網2017.10.23消息,中國民用航空局與美國聯邦航空局《適航實施程序》,在美、中雙方分別於2017.9.28和2017.10.17簽署後,於2017.10.17正式生效。
該協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促進航空安全協定》制定,實現了兩國民用航空產品的全面對等互認,內容涵蓋適航審定在設計批准、生產監督活動、出口適航批准、設計批准證後活動及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合作。該協議的簽署為兩國民航當局更深入和廣泛的合作奠定了基礎,也為兩國民用航空產品的交流和工業部門的合作創造了良好的雙邊環境。
適航,是一個重要的航空術語,是指航空器及其部件能在預期的環境中及限制條件下安全飛行的固有品質,是構成國家航空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保證飛行安全、維護公眾利益、促進行業發展,適航是民機進入市場的通行證。
民用飛機投入市場都要經過適航取證,確保飛機滿足按公眾要求制定的可接受的最低安全標準(適航標準),飛機必須按照適航要求進行設計,必須有合適的體系保證飛機的設計滿足適航要求;申請方必須用計算、分析、檢查、試驗等方式向局方表明其飛機符合適航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只有經過適航審定和驗證並取得適航合格證的產品才能進入市場。因此,如果一款飛機沒有獲得一國民航管理部門的適航頒證,是無法進入其市場的。中美航空局《適航實施程序》的簽署,對國產民機進入美國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回應
中國的大飛機有了走向世界的機會。
好消息,國產客機飛美國和進入美國市場難度降低。
那些說中國大飛機拿不到美國適航證的傻噴子又被扇耳光了
又換了種說法?原來不是說美帝要卡脖子嗎?
我早就猜到會有這一天,美國人不認證就不買波音了
美國佬就算簽了任何協議都可以隨便翻臉,要劉一手
咱們這麼大的航空市場,美國不可能放棄的,他不給咱發,咱就找他麻煩,不讓他進入中國市場
有實力人家才會給你對等,點贊!
互相開放民航市場了!
所以那些說中國不買波音飛機,波音就陷入麻煩的說法,基本可以忽略
你說的有道理,但就中國這個市場規模和需求量而言,不是可以輕易忽略的。
國產大飛機能飛美國航班就是很大市場啦,他們不買,國內航空公司可以買啊。
互認是互認了,想賣過去就沒那麼簡單了。還是那句話,念好內功,就不怕他,地鐵和運12,龍門吊就是例子.
美媒稱中國開發多種無人機作戰武器系仿製美國導彈
美媒稱,2017年,中國宣布開發了兩種用於無人機、直升機和固定翼戰機的新型激光制導導彈。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2017.10.17報導,小一點的是仿造美國的APKWS導彈的AR-2。AR-2重17公斤,彈頭重5公斤,最大射程8公里。APKWS這種迷你“獄火”導彈由二戰時期的70毫米非制導火箭發展而來,彈重13.6公斤配備激光導引頭,彈頭重2.7公斤,射程大約為6公里,可進行飛行控制。
另外一種新型的中國導彈重80公斤,除了激光制導,還可在發射前鎖定目標,或許像英國的“硫磺石”導彈那樣,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
報導稱,中國一直為更大型的無人機提供中國製造的武器。其中主要是一種“獄火”的克隆版導彈AR-1。這是一種重45公斤的導彈,最大射程為10公里。AR-1可以配備全球定位系統或者激光制導。
報導稱,這些輕型導彈的出現,是因為對可以使用這些導彈的中國無人機越來越大的需求。2016年初,中國開始銷售“彩虹”-5。它與4.6噸重的美國MQ-9類似,但是重量輕一點,為3噸。
“彩虹”-5載荷為900公斤,可以攜帶智能(GPS制導)炸彈以及激光制導導彈,還提供類似於美國的小直徑炸彈的炸彈,小直徑炸彈是重128公斤的GPS制導滑翔炸彈“飛騰”-5。
回應
導彈不都長差不多,難道還能造個S型彈彈?
所有的導彈武器都是模仿德國的V2,所有的槍械都是模仿宋朝時代的突火槍,所有的船舶都是模仿原始人的獨木舟。找爹嘛,誰都會!
美國佬心裡有點扭曲!好像全世界都在效仿它們!
美國說中國仿製的,那美國給中國提供了樣品嗎?沒提供的話何來的仿製?
在美國政府眼裡,中國的科技不是偷美國的,就是仿製他們的。夜郎自大。
今天的美國人,我覺得很無聊,太無趣了。你們這些帝國主義的高科技,你們不是封鎖的很嚴嗎?你們不是有頂尖的加密手段嗎?中國又怎能模仿!可憐可笑的美國、老牌的西方世界,你們是一個多麼吝嗇自私的國家!如果你們有今日中國的胸懷,大度的華夏,今日地球世界,將是多麼的和平安康!地球上慘無人道的戰爭、殺戮將不會再現。並且人類的友誼互助,學習科學進步,有益探索外星球宇宙文明的新世界,那才是我們人類功高無量真境界。——請你們不要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說得好,為你鼓掌。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10-23/doc-ifymzqpq3442476.shtml
日媒:中國削減稀土供給和出口 日企急尋對策
據《日本經濟新聞》2016.12.9報導稱,中國政府自今年夏季起,在約1個月的時間裡針對稀土工廠的環保對策開展了突擊檢查,從北京派出的專職團隊檢查了提取和分離企業的廢水等污染防治措施,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停工處理。檢查對象涉及內蒙古、黑龍江和江蘇等8省區,此外,中國政府還強化了取締走私的行動。
在稀土價格暴漲時,日本等國家的磁鐵企業減少了使用量,導致很多稀土種類的價格處於低迷狀態。中國政府將官方和民間的稀土儲備和供給企業集中於六大集團,以此對供給進行管理。但是,中小企業的整合進展緩慢,效果並不理想。
此外,中國還有意通過抑制稀土流向海外來培育國內的相關產業,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已十分接近日本的水平,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威脅。日本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這一趨勢,即使中國在政策上進一步減少稀土出口,公司也可以利用合資企業在當地生產,規避風險。
由於中國政府的態度難以預測,因此相關企業不敢放鬆警惕。在2010年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後,中國停止了對日出口稀土。雖然禁止出口稀土僅為臨時性政策,但日本的發動機用磁鐵等產品的生產受到了影響,日本企業通過增加供貨渠道和開發減少稀土用量的產品等進行了應對。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採購難”,日本企業已開始行動。
回應
米國稀土儲藏量也不比中國少多少,咋不見米國大量出口稀土?
惡人先告狀,中國還沒減少供應,他先炒作的滿世界都知道。
成立類似武警黃金部隊的武警稀土部隊。嚴控環保,減少出口,國家儲備
相關新聞
中國在WTO的稀土上訴案2014.8.7終裁敗訴:中國將不得不撤銷對稀土和鎢、鉬的出口配額限制。中國此前申辯說,對稀土、鎢和鉬的出口設置配額,是為了防止過度開採,這一政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鎢戰略金屬中國占全球8成近期價格暴漲50% 2017.9.16觀察者網
美軍用貧鈾彈實屬無奈因另一種最佳金屬被中國掌控2017.10.18新浪軍事
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30毫米GAU-8“復仇者”機砲作為A-10“雷電II”攻擊機的主要武器已經服役了40多年。除A-10外,這種機砲還是荷蘭“守門員”近防武器系統的核心,我國也藉鑑“守門員”的思路發展出730近防砲。據傳730近防砲於1985年7月立項,代號857工程,其核心設計直接借鑒了GAU-8“復仇者”機砲和其EX-83砲架系統,可是說是“復仇者”的中國版,其威力比西方海軍標準近防系統——採用M61 20毫米“火神”機砲的“密集陣”要大上許多。
.......
通用電氣在研製GAU-8的同時也為該炮研製了新型30毫米砲彈。為了擊穿蘇制主戰坦克的頂部裝甲,彈丸需要用非常堅硬的材料製造,鎢是最佳材料,但世界上大部分的鎢合金都是中國和蘇聯供應的。
為了找到替代材料,通用電氣發現了貧化鈾,也就是核反應堆運轉時產生的副產品,其放射性是天然鈾的大約60%。貧鈾材料除了足夠堅硬外還有一個附加的優點,那就是當彈丸擊中目標碎裂時會起火燃燒,起到穿甲燃燒彈的作用。為了避免公眾反感,通用電氣在宣傳材料謹慎地把貧鈾描述為“重金屬”。
........
回應
第一,美國有大量的核電站,用貧鈾確實比鎢還便宜。第二,貧鈾擁有自銳特性,同樣的坦克炮發射,貧鈾彈的穿甲特性比鎢合金穿甲彈要強。第三,因為擁有以上兩點,再加上老是在別的國家耀武揚威,所以輻射不輻射美國佬壓根不關心。公認的鎢合金穿甲彈好的是德國造的和中國造的,美國人的鎢合金穿甲彈技術實在不咋滴.
沒錯,污染不污染,美國佬不管,貧鈾彈穿甲效果比鎢合金穿甲彈要好得多。
賣個白菜價還興高采烈
美國不開採本國的稀土資源,是等中國的稀土開採完了,只剩下他一家獨有稀土賣的時候,再慢慢的升價,對一部分他不喜歡的國家,有可能禁售。另一方面,貧鈾資源美國多的是,有可能成本比稀土還要低。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0-18/doc-ifymvuyt3937792.shtml
據報導,幾十年前肯尼亞的服裝行業有50萬工人,而如今只有2萬。他們生產的衣服對當地人來說過於昂貴,並且主要用於出口。儘管許多人支持政府發展本國的紡織業,但他們認為實行舊衣服的進口禁令應該循序漸進。
而許多盧旺達人反對禁令。盧旺達對二手衣物的進口關稅提高了12倍,當地賣家收入暴跌。他們稱,數以千計的當地人以分類、銷售二手衣為生,關稅的提高使他們失去了工作。他們還稱,政府的決定是不成熟的,它過早地在本國有能力生產當地人買得起的衣服前頒布了。而盧旺達的能源和交通運輸成本很高,裁縫等技術工人不足,布和紗線等優質材料的進口價格也很昂貴。
報導稱,儘管有被貿易協定除名的風險,剩下的成員國似乎會堅持進口禁令。
回應
而在我國,這些東西被稱為洋垃圾,時至今日這些“死人衣服”還在廣大農村集市上頻繁出現。
早20年或許還有洋垃圾,現在...光運費都不值那點錢。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加工基地,中國很多衣服的出廠價低到不可思議,稍微有點門路找廠商進貨的都不可能去賣二手洋垃圾,因為毫無意義:洋垃圾畢竟是洋垃圾,就算洗過什麼的,一眼就能看出和新衣服的不同(而因為洋垃圾幾乎散裝,也不可能重新打標籤封裝,耗時耗力),即使是農村,買不起幾千塊的衣服,但從幾十塊到幾百塊的到處都有。即使是農村人口,現在也不至於沒錢買幾件新衣服!
永遠不要以自己的經濟實力去看待他人,農村幾千元一件的衣服也有人買,幾元一件的也有。我在廣州,我告訴你,二手衣服不止有,而且還有專門的批發市場。廢品回收站、垃圾填埋場、洋垃圾,甚至賊贓和太平間等,都成為了二手衣物的來源。
中國已經禁止進口洋垃圾
有問題不可怕,只要認真解決就行了。這幾年政府治理這些垃圾衣物確實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是觀網一群小粉紅,自己孤陋寡聞,還不讓別人說話,埋頭當鴕鳥對國家可沒有任何貢獻。
央視記者在2009年10月中旬曾暗訪過廣東陸豐市碣石鎮新饒村的洋垃圾服裝市場,發現這裡已經形成了一條相當嚴密的走私、加工、兜售洋垃圾服裝的地下產業鏈。
同樣一條新聞,有的人看了之後,會關注之後中國政府和地方政府迅速制定法規,嚴禁洋垃圾進口,為中國政府迅速而果斷的處理較好——事實就是,只有在中國,才會在新聞報導之後的極短時間裡,出台相關法律法規.而有的人,比如閣下,就只會把中國曾經犯過的錯誤記一輩子,而不願意睜開眼睛看看中國人民處理問題的果斷和決心
據報導,2015年,東非進口的二手鞋服總價值約10億元人民幣。這些舊貨主要來源於歐洲和美國,因為那裡的消費者經常購買新衣服,然後處理掉舊衣,比如把它們捐給慈善機構。樂施會(Oxfam)是一家英國慈善機構,它會向非洲售賣人們捐贈的舊衣物。樂施會的數據顯示,至少70%的捐贈衣物最終會來到非洲。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肯尼亞前貿易部長基圖伊表示:“(美國的威脅)在政治上和道德上都是錯誤的。盧旺達和東非國家的領導人是正確的,他們不應該忽視更遠大的圖景和目標。”他認為,美國和東非的貿易關係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並以19世紀英國強迫中國向其開放市場,以便售賣鴉片為例。
報導稱,相關非洲國家的官方曾表示,非洲長期以來的形象就是“出口原材料而非成品”,如今非洲想要改變這一形象,而美國的威脅就是一個西方國家欺凌這些尋求改變的國家的例子。官方認為,盧旺達是一個自然資源不多的內陸國家,對於這樣的國家來說,發展當地製造業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
諮詢公司麥肯錫表示,在未來十年內,東非每年出口的服裝價值可達約200億人民幣。而在美國,40個二手服裝出口商組成了一個協會。該協會稱,二手服裝產業為美國人創造了4萬個工作崗位,比如分揀和包裝衣服,而如今這些工人有失去工作的風險。協會還稱,如果不將這些舊衣物賣到國外的話,它們就要填埋在美國的垃圾場,並且會危害環境。該協會還將東非國家的關稅描述為“利用美國的慷慨”。
而曾任奧巴馬非洲事務顧問的格拉特•哈里斯則稱:“如果一個國家採取的措施正在損害美國公司的利益,要不要繼續向它優先開放美國市場就很難說了。”
報導稱,美國經常把貿易協定用作談判的工具。2015年,南非推出美國雞肉進口禁令,以保護本國的家禽業免受衝擊,而美國因此威脅要對其實施貿易制裁,停止南非因貿易協定享受的優惠待遇。而在去年,美國警告說,如果萊索託不能成功通過政治改革,它也將失去享受優惠待遇的資格。
正如南非在雞肉進口上所做的一樣,肯尼亞不再支持二手衣物進口禁令了,因為它有可能因此不能向美國出口紡織品。2015年,肯尼亞向全球出口價值約25億元人民幣的紡織品,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了美國。隨後美國貿易代表處就宣稱不再重新考慮肯尼亞貿易協定的成員資格。
消除貿易壁壘使得進出口事務變得更加容易,但也使非洲更易受到進口的影響,尤其使得它的製造業變得毫無競爭力。
非洲不想再進口“死白人的衣服”遭到美國威脅打擊
西方國家不需要的舊衣服常常會出口到非洲,它們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綽號。肯尼亞人將這些衣服稱作“死白人的衣服”(clothes of dead white people)。在莫桑比克,它們是“災難的衣服”。
2017.10.12,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以“為了尊嚴與發展,東非控制二手衣進口”為題的文章稱,現在,東非的幾個國家不想再進口這些西方人廢棄的舊衣,因為他們想要生產自己的衣服。
但是,他們認為自己因此受到了美國的懲罰。
據報導,在過去一年中,東非的盧旺達、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南蘇丹和布隆迪一直試圖叫停二手鞋服的進口業務。他們認為,舊貨的進口會破壞國內紡織業的發展。這些國家想要在2019年前對此實行徹底的禁令。
在非洲,二手貨是服裝的主要來源。而汽車、飛機、醫療設備、電腦和藥物也是同樣的情況,即使有些藥物已經過期。報導稱,帶有日文的公共汽車在當地很常見。剛果的飛機上有意大利文的指示牌,而喀麥隆市場上有許多超過保質期的阿司匹林,它們都來自歐洲。南非的醫院裡閒置著來自荷蘭的舊醫療設備,而加納已經成為大量電子垃圾的傾倒場所。
而如今,盧旺達正努力控制二手衣的進口,報導稱這不僅是為了保護當地的新興產業,還因為穿二手衣折損了當地民眾的尊嚴。
去年,東非國家提高了二手服裝的進口關稅,關稅之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禁令,但這一舉措帶來的後果也很嚴重。
《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是一項美國和13個非洲國家之間簽署的優惠貿易協定。今年三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威脅要在該法案中將4個東非國家除名。處於動亂中的布隆迪和南蘇丹因被指控政府實施國家暴力,已被該貿易協定除名。
根據協定,非洲的石油、咖啡等產品可以較低的關稅進入美國市場。但是白宮在認為這一關係不利於美國的情況下,有權和某個國家停止這一協定。報導稱,美國既想保證本國的工作機會,又想打入那些小而有前景的市場。而東非國家則想保護本國新興的製造業,直至它們有能力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
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在禁止二手衣進口方面立場鮮明。他表示,即使影響經濟增長也要繼續實施這一禁令。卡加梅在今年6月份稱:“我們必鬚髮展自己的工業。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選擇。也許這樣會帶來一些後果。即使這樣的選擇很困難,但總有解決的辦法。”
總師:北斗精度可達毫米級讓國外萬元設備降到白菜價2017.10.13新浪軍事
中國計劃在今年至少發射4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這是到目前為此精度最高的北斗衛星,其定位精度要比原先的系統提高2至3倍,甚至媲美或超過美國的GPS,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覆蓋全球。
中國北斗將會在軌道上組成一個衛星運行大網,保證北斗覆蓋區域的定位更加穩定,具備提供米級、亞米級、分米級,厘米甚至毫米級的優異服務。如果用這種高精度應用解決約車、道路監測、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等服務,一定能成為北斗的特色,帶動整個服務產業的革命性變化。
目前,中國在北斗導航領域已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我國最自豪的產品是核心芯片達到了國際最先進的水平,40納米的工藝,就算是最便宜的芯片也比國際同類芯片還要便宜,大概是10元人民幣以內。據統計,北斗技術終端在國內的智能手機應用已超過30%,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然而近日,北斗總設計師楊長風亮相央視節目披露了一些秘聞,其中提到北斗最高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這麼高的精度令人都不敢相信,還提到北斗的出現,導致相關國外導航終端的成本價1000多美元(相當於上萬人民幣左右)逐漸降到30美元,直到今天的1美元“白菜價”。
值得關注的是,信息化時代,衛星導航系統對於民用和軍用具有非凡的意義,有了這種衛星系統先進核心技術,未來就擁有更多話語權。96年中國就吃過這種虧,解放軍在一次軍演中發射了3枚導彈,被美軍切斷了GPS信號,導致兩枚導彈突然失踪。
當年的屈辱逼得中國研發自已的導航系統,才造就如今勢頭迅猛的北斗,中國北斗還擁有連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所沒有的獨門絕活“短報文的功能”,也將是中國成為2020年導航衛星中No.1的關鍵。如今北斗導航系統已在打破美國的GPS一家獨大的局面。
美國不禁開始懷疑,面對中國北斗系統,未來GPS是否還能持續保持優勢,畢竟中國北斗已有多項先進技術超過美國GPS,而且北斗的發展前景還很大,連俄羅斯都想將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併入中國北斗,到時北斗的定位精度更高,GPS就沒有一點優勢可言。
中國北斗逼得美國做出了一決定,啟動新一代PNT(導航、定位、授時)項目,不再依賴GPS系統,而新一代PNT技術並保證GPS系統在出現故障或乾擾等情況下,也能提供可靠的服務,逐步會代替掉GPS系統。(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0-13/doc-ifymviyp0663798.shtml
鴉片戰爭的前車之鑑,我們相信在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態勢下,應該不可能歷史重演。但以美國為首的這些貿易大國,竟然只在意於各該國相關企業的利益可能因中國的禁令而受損,卻完全無視於自中國採取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數十年間已成為各國「有害洋垃圾」的最主要傾銷地。依中國官方統計,2016年中國「洋垃圾」的進口量高達730萬噸,年進口量占全球年產出量的56%,乃是不折不扣全球最大的固體廢棄物進口國。
儘管以美國為首的這些貿易大國,打著質疑中國「洋垃圾」禁令的完備性,行保護各該國有害固體廢棄物出口商的利益之實的此一做法,具有高度的道德爭議性,以及同時暴露出這些「黑心」企業的短視近利與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但我們也許可以不必擔心,中國是否會在國際干預、施壓下,讓禁止有害固體廢棄物進口的禁令最後出現「髮夾彎」情形。但我們還是擔心,這些「洋垃圾」即使明年以後進不了中國,這些「黑心」企業,在各自國家的撐腰下,還是會找到「出路」。包括非洲、中南美洲、甚或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將成為這些「洋垃圾」新的傾銷地。
所謂環境議題無國界,工業革命以來積累的各種廢棄物,和對空氣、水源乃至海洋的汙染,已經成為廿一世紀地球與人類的「共業」。面對這種嚴峻的情勢,尋求生產、生活、生態三者兼顧,包括政府、企業、人類都要有此共識,透過綠能經濟、循環經濟的倡導與實踐,祈盼人們能夠打造「三生有幸」的諾亞方舟。在這個過程中,台灣、中國固然不能缺席,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韓國等所謂的大貿易體,更不應該缺席與倒行逆施。
工商社論》正視反思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爭議
2017/10/7
中國大陸在今年7月正式照會世貿組織,指稱因廢棄塑料、廢紙、廢棄爐渣、礦渣及廢棄紡織品等,常摻雜高汙染和危險性廢物,為保護環境和人民健康,中方將於年底正式停止接收上述固體廢棄物。
中方此一預告式的照會,事隔兩個多月,詎料竟引發包括美國、歐盟、澳洲、加拿大與韓國等5大貿易體的質疑,於3日在世貿組織進口許可委員會的相關會議上發聲,擔憂大陸拒收「洋垃圾」的禁令,將對他們境內的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外電報導,這5大經濟體之所以對大陸將拒收「洋垃圾」表達質疑與擔憂,表面的理由是認定中國政府的禁令充滿不確定性,擔心禁令的範圍恐將超過廢塑料和廢紙等項目,從而對他們的很多企業產生影響。而美國的代表,則更赤裸裸的反應川普政府對外關係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施政思維,具體的舉例如含鐵及不含鐵的固體廢料,將涉及到幾十億美元的市場,攸關美國企業利益。
平議此一引發世貿組織會員國之間的全新具爭議性議題,中方自然有權基於人民健康和環境保護的理由,宣告停止具汙染性和危險性的固體廢棄物之進口。而針對5大貿易體所質疑的禁止進口品項不夠具體,恐令人無所適從,以及擔憂會否無限上綱、致牴觸世貿組織所揭櫫的維護自由貿易的基本原則。我們認為中方只要順勢將禁令的相關細節儘早知會世貿組織,自可收釋群疑之效,以及進而杜質疑者的悠悠之口。
然而,除了中方應適度回應外界的質疑,而不要予人一意孤行,或對禁令存有充滿不確定性的疑慮之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此5大貿易體選擇此一議題公開質疑中國,背後除了隱含以美國為首的相關貿易體對中國崛起的另類焦慮之外,在實質層面,這5大貿易體選擇此一議題對中國發難,其實更曝顯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自私與墮落。
沒有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對中國的此一禁令,在雞蛋裡挑骨頭。藉強調禁令的不夠具體明確,而振振有辭的表達恐將對各該國家相關企業利益產生重大影響。這種行徑,令人想起在十九世紀中葉,清道光年間,林則徐基於維護人民健康的理由,採取禁絕、燒毀鴉片的措施。最後卻引發當時殖民帝國主義龍頭的英國,以維護其鴉片出口商人的利益為由,仗恃船堅砲利,和清政府打了一場不名譽的鴉片戰爭。
中國將拒收高污染洋垃圾五大貿易體表示擔憂
2017.10.3,一名駐日內瓦的貿易官員對新浪財經透露說,在今日世貿組織進口許可委員會相關會議上,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南韓五大貿易體質疑了中國對“洋垃圾”的禁行新政。他們擔心禁令的範疇會超過廢塑料和廢紙,這將對他們的很多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之前在7月18日正式照會世貿組織,稱不再接受廢棄塑料,廢紙,廢棄爐渣,廢棄紡織品以及礦渣的進口,此禁令在今年底將正式生效。中國送交世貿組織的文件顯示,上述材料常摻雜高污染垃圾和危險性廢物,為了保護環境和人民健康,中國將拒收高污染的固體廢棄物。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固體廢物”進口國,年進口量佔全球年產生量的56%,去年進口量高達730萬噸,總值達37億美元。憑許可證進口的“固體廢物”主要集中在廢舊塑料、廢舊紙張、廢舊橡膠製品、稀有金屬冶煉礦渣等四個大類。今年底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主要就是針對這四大類。
之前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了730萬噸廢塑料,價值37億美元,佔全球廢塑料總額的56%。除香港外,中國進口廢塑料,廢紙的最大來源地是日本和美國。
美國是在此次會議上第一個發言,稱他們中國對如何更改現有廢物進口許可存在不確定性,對此他們十分擔憂。同時,他們並不確定這一禁令會不會延展到其他固體廢物的進口中,尤其是針對含鐵及不含鐵固體廢料——這涉及到一個價值幾十億美元的市場,與美國企業利益相關。他們的問題是:如果有相應的考慮,將會何時執行,以及以怎樣的程序執行。美國代表建議要將這一疑問列入世貿組織進口許可委員會的議事議程上。
加拿大,歐盟,南韓的貿易官員則表示他們會密切關注中國接下來的舉措.....。
回應
我們做了幾十年的歐美地清道夫?為什麼中國進口洋垃圾?而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國不進口洋垃圾?
西方又玩雙重標準:拿中國當白痴嗎?洋垃圾滾蛋!
我認為有些東西應該可以進口。尤其是廢紙。製造紙張對環境的污染更嚴重。世界上沒有垃圾的。問題是你沒有這方面的技術水平。例如我們的生活垃圾,處理好就是良好的肥料。改革開放初,生活垃圾是農村收集的主要肥料。普遍使用抽水馬桶後。農民不要了,結果........
中國8萬噸模鍛壓機成世界第一還藏有16萬噸級圖紙2017.9.27新浪軍事
央視曾報導,目前世界上擁有4萬噸級以上模鍛壓機的國家,只有中美俄法。其中美擁有5萬噸級的2台,法擁有6.5萬噸級的1台,俄擁有7.5萬噸級的1台,中國已經建成3台,其中一台8萬噸級,一舉打破了前蘇聯7.5萬噸模鍛液壓機保持了51年的世界紀錄,未來還建造10萬噸和16萬噸級超巨型鍛壓機。
我國這台8萬噸級模鍛液壓機,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總高42米,設備總重2.2萬噸,單件重量在75噸以上的零件68件,壓機尺寸、整體質量和最大單件重量均為世界第一。
大型模鍛壓機主要用於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粉末合金等難變形材料進行熱模鍛和等溫超塑性成形。通過鍛造,不僅可以得到機械零件的形狀,而且能改善金屬內部組織,提高金屬的機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其鍛造特點是可通過大的壓力、長的保壓時間、慢的變形速度來改善變形材料的緻密度,用細化材料晶粒來提高鍛件的綜合性能,提高整個鍛件的變形均勻性,使難變形材料和復雜結構鍛件通過等溫鍛造和超塑性變形來滿足設計要求,可節約材料40%,達到機加工量少或近淨型目標。
大型模鍛壓機作為國家實力戰略的象徵,現代先進軍機、大型客機艦船、高鐵、航空發動機的製造都離不開鍛壓機。除了航空航天,在大型機械設備和重要裝備中,如軋鋼、電站(水電、火電、核電)、石油、化工、造船、重型武器等,都要採用大型自由鍛件和大型模鍛件,這些大鍛件都是採用大型自由鍛液壓機和大型模鍛液壓機來鍛造(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回應
美國最後一家能夠製造這類模鍛壓機的工廠在70年代關閉,技術人員已經全部斷絕。美國現在使用的該類壓機全都是70年代前製造,90年代美國曾經想重新製造兩台新的此類噸位的壓機但卻無奈發現本國已無能力製造。俄使用的也是前蘇聯時期建造的壓機,其目前也無能力再次建造此類級別的壓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27/doc-ifymesii5915803.shtml
陸晶圓代工市場 英特爾搶進2017-09-21 經濟日報
據大陸《財新網》報導,英特爾首度前往中國明確推廣其晶圓代工業務。負責銷售與製造的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Stacy Smith,19日在北京演講時宣布,英特爾決定將製程技術向行業開放,包括代工ARM架構的晶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上周才剛親赴南京主持12吋晶圓廠進機典禮。
Smith表示,現今擁有先進晶圓廠的公司已越來越少,從約十年前的18家,如今只剩四家。因此,英特爾決定將製程技術向行業開放,包括代工ARM架構的晶片。建造並裝配一家頂尖晶圓廠需要100億美元,而且對技術要求很高。目前,英特爾共有六家晶圓廠,其中一家就位於中國大連。
「中國是至關重要的代工市場。」英特爾副總裁、晶圓代工業務聯席總經理Zane Ball表示,中國占有58.5%的半導體消費量,且保持快速的增長,但只有少數的公司有能力代工晶片業務,英特爾的加入,將帶給生態夥伴更多選擇。
英特爾開放的晶片製程技術包括22奈米、14奈米、10奈米等。
此外,Smith在演講中還強調「摩爾定律」並未失效。晶片的電晶體密度依然在不斷提高,每電晶體的加權平均成本也在穩定下降。英特爾每年約有20%的研發資金投入到製程技術上,因此技術水準依然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相關新聞
突破摩爾定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2D製程離物理極限還有8~10年,而3D製程更可延續相當多年。
中芯長電與高通共同宣布10納米矽片超高密度凸塊加工技術認證
被指買不起i8 陸網友:因為我們有華為、不炫富!
新蘋果陸續開賣,歐洲民眾抱怨嫌貴:iPhone X售價999英鎊,而在美國是999美元,因為英國有20%的增值稅,此外必要的分銷成本等因素也影響了售價。
華為Mate10首發手機晶片麒麟Kirin 970採用台積電10納米製程
蘋果新iPhone的A11晶片採用台積電10納米製程
台積電2017年10奈米晶圓出貨上看40萬片 贏者通吃
台積電10奈米障礙 紅色中國永難挑戰
張忠謀2017.9.12赴南京主持16奈米廠典禮
英特爾推10奈米強尬台積
台積電、三星7奈米策略大不同
死磕台積電!三星狂砸54億美元提前建7nm工廠
烏克蘭發動機公司中資股份遭凍結,是何原因?2017-09-18 環球時報
據烏克蘭媒體報導,基輔一家地方法院本月早些時候凍結了一家中國公司在該國航空發動機生產商馬達西奇公司41%的股份,理由是相關股份轉讓涉嫌將馬達西奇的資產和產能轉移到國外。有外媒由此聯想到中國與烏克蘭的航空發動機合作或受到影響。香港《南華早報》16日援引中國軍事專家倪樂雄的話稱,很多國家對外資在關鍵軍工行業中的所有權問題都很敏感。他說,涉及軍事技術的交易中總會摻雜政治因素。西方強國對烏克蘭現政府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但空軍專家傅前哨對《環球時報》表示,兩國做生意有一些曲折是正常的,此次事件有個案的可能,中烏大的合作趨勢應該不會受到影響。
報導稱,這5家海外公司與北京天驕航空公司有關。烏反壟斷委員會今年6月初收到天驕及馬達西奇的一份聲明,要求批准天驕持有馬達西奇的股權。根據聲明,中資通過其控股公司已經掌握了馬達西奇41%的股權。烏蘭國際文傳電訊社稱,北京天驕航空的所有者總共間接控制馬達西奇56%的股份。《環球時報》記者17日緻電天驕,無人接聽。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6日稱,中烏之間的航空發動機合作或將因此受到影響。俄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表示,馬達西奇在運輸機、教練機、無人機發動機研發、維修和供應上與中國有著多年合作,蘇聯解體後,烏成為繼俄之後的中國第二大軍事技術來源國。烏安全部門的相關舉措可能與美國施壓有關。
傅前哨表示,烏軍工非常全面,擁有生產火箭、坦克、導彈及動力裝置的技術,在發動機方面有一定優勢。中烏長期以來都在軍工等領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但烏的軍火工業不只是面向中國,也面向俄等其他國家。
回應
一個自然條如此優良工業基礎雄厚的國家,被一夥政客搞得污煙障氣,真可惜了!
這些年,我們已經不屑於保密,發動機有點點成績就在媒體、網絡上報導。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眼紅。
這種戰略金屬中國占全球8成近期價格暴漲50% 2017.9.16觀察者網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9月11日報導,近兩個月來,鎢價上漲超過50%。全球產量中約有80%來自中國。中國正在取締帶來污染的礦井,將鎢供應量限制在每年9.13萬噸左右。日本、荷蘭以及美國的海外企業需求復蘇明顯,年初以來出口量大增。
鎢最早是在1783年被發現的。這種淺灰色或發白色的金屬可以與鋼鑄為合金,形成在高溫下穩定的材料。它是地球上熔點最高的金屬,熔點超過3400攝氏度。
這種礦產之所以被列為戰略金屬,主因具極重要的作用,廣泛用於當代通訊技術、電子計算機、宇航開發、醫藥衛生、感光材料、光電材料、能源材料和催化劑材料等,許多武器裝備也需要大量使用到這種的原料,鎢的高密度意味著它也用在導彈上,以幫助它們穿透防禦措施。
消耗鎢最多的是汽車行業,約有25%的供應主要用於切削工具和加工機床。在集成電路中鎢常用作電極,用來連接三極管。
鎢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性資源,受到開採配額的限制,每年產量理論上限制在約9.13萬噸。但由於常作為鉬礦的伴生礦進行開採,往年超出開採配額幅度一度曾達到50%。
中國工信部6月6日發布了一項關於下達2017年鎢生產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2017年1-7月份,中國累計出口鎢產品1.75萬噸,同比增長45.6%,7月依舊維持3000噸,其中向日荷美出口的鎢精礦量漲幅最大。
彭博社稱,今年對交易量較少的其他很多金屬而言也是瘋狂的一年。釹镨鈷釩電池原料的價格也出現上漲。
回應
西方都是壟斷企業,公知公知大V噴子只反國有壟斷,不反跨國資本壟斷
以前是沒錢沒技術只有靠賣資源,不能現在發展起來了就罵以前不對!
但凡西方有能夠卡中國脖子的資源要么漫天要價,要么禁止出口,要么深藏不露——這些年來,中國正好相反。
還有這麼多人讚你,觀網的人就不先看看資料的嗎?就在這兒逼逼。中國稀土出口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附屬條款,2010年之後中國開始減少稀土出口配額,但是被美日歐盟一紙告到世貿,當時世貿裁定中國壟斷和不得減少稀土出口配額,沒辦法中國祇有繼續出口。現在中國以環境為藉口一步步的收緊稀土的出口,直到不在出口為止。
世界首條量子通信保密幹線“京滬幹線”通過總技術驗收
據中國科技大學官網2017.9.4消息,國家量子通信保密幹線“京滬幹線”通過總技術驗收。
2016年8月,“墨子號”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至今年8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宣布,“墨子號”圓滿完成了三大科學實驗任務:量子糾纏分發、量子密鑰分發、量子隱形傳態。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墨子號”開啟了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間量子物理學和量子引力實驗檢驗的大門,為中國在國際上搶占了量子科技創新制高點,成為了國際同行的標杆,實現了“領跑者”的轉變。
本項目,在半年多時間裡,一直進行著各分系統的應用測試和720小時長時間穩定性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系統的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全線路密鑰率大於20kbps,可滿足萬用戶的密鑰分發業務需求。
同時,京滬幹線北京接入點實現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興隆地面站的連接,全線密鑰率大於5kbps,已形成星地一體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大大擴展了京滬幹線應用能力。
目前,全球最大的獨立科技研發機構美國Battelle公司於2014年提出了商業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規劃,計劃在未來建立連接美國主要城市、總長超萬公里的環美國量子通信網絡;歐洲科學家團體提出了以維也納為中心,西至愛丁堡,東至雅典,北至奧斯陸,南至里斯本的多橫多縱的光纖量子骨幹網計劃;韓國SK電訊提出了環韓國量子通信幹線的規劃;俄羅斯最大的銀行之一Vneshekonombank也計劃投資量子通信。
回應
這是中國行我也行系列嗎?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9_04_425674.shtml
根據各級政府相關政策,這些引進人才不光能夠享受最高達到每人100萬的政策補助,還在出入境及居留、配偶安置、子女入學、醫療保險、激勵表彰等方面享受相關特殊待遇。
宋陽就是由成都人才計劃引進的團隊骨乾之一。政府的人才政策和公司的發展前景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從外企辭職,加盟正在興建的成都航宇公司,圓自己的國產航空發動機之夢。
有了團隊,也有了士氣,2013年底,在成都市雙流郊區這片原本荒蕪的土地上,開始生長出中國國產發動機單晶葉片的希望。為了能夠早日投產,廠房建設和設備購置同步進行。
宋陽:單晶爐是單晶澆鑄工藝中最重要的一個設備,單晶爐是我們整個廠房開始籌建的第一天,就開始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和技術方案。
他們最開始在歐洲找到一家業內頗有名氣的單晶爐供應商,但是對方卻表示只能提供標準化的設備,拒絕按中國客戶的參數要求進行定制。雖然團隊多次溝通,但是都無功而返。幾經輾轉,他們又找到英國一家單晶爐的供應商,那那供應商只是想多賣一套設備,並沒有想到中國能自己生產單晶葉片。
隨著談判的深入,成都航宇拿出他們的訂製化方案,這家專業的單晶爐製造商不由得對這位行業新入者另眼相看。
宋陽:他們認為跟西方的先進的航空企業提出的方案是一致的,所以在後邊他們打消了這樣的一個疑慮,相信成都航宇是一個有技術能力,能夠攻克單晶葉片這樣的一個廠商。
這家供應商並沒有看走眼,2015年7月22日,成都航宇第一批產品出爐,合格率一鳴驚人。
2016年,國際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表明,成都航宇送檢的單晶葉片在高溫拉伸性能、高溫持久性能等方面的測試結果均符合歐美標準。成都航宇也成為國內首家單晶葉片成品率達到量產水準的企業。
宋陽:中國這麼多年的經驗,凡是國外對中國進行封鎖的,靠我們自己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我們都能夠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
http://news.sina.com.cn/o/2017-09-02/doc-ifykpzey3914656.shtml
成都航宇副總經理宋陽:它有一些區域是限制中國人進入的,他們不希望這樣的一些技術機密,被中國所了解和掌握。我相信這不光是對於我個人,對於很多在外企航空企業工作的中國人,可能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比較尷尬的一個時刻。
越是封鎖,就越說明航空發動機的戰略重要性,就越需要突破。當宋陽在上海立下這一志願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安,礦業公司董事長張政也拍板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自己生產用於航空發動機的單晶渦輪葉片。
張政: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個技術,因為我不想只作為一個元素的供應商,而且這樣稀有的一個元素,我們把它供應給海外的這些企業,而對中國毫無幫助。
民營企業進軍中國航空業單晶葉片國內首次量產
一家民營企業,決定要進入航空工業這樣一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業,這個行業投資大,週期長,回報慢,而他們打算生產的單晶渦輪葉片又是目前航空發動機所有零件中製造工序最多、週期最長、合格率最低、國外封鎖和壟斷最為嚴重的零件。面對嚴峻的現實,要實現單晶渦輪葉片的量產,從人才到技術再到設備,他們怎麼才能突破這重重難關呢?
張政:必須先把人才的團隊建成,才能去把整個生產工藝設計出來,根據生產工藝才能在全世界選設備,這種人才都是全球頂級的人才,我們國家的人才計劃庫裡頭,一定有他們的相應的信息,我們是到那兒求援去了。
不出張政所料,在政府幫助下,他很快物色到了幾位國外合適的頂級專家,他們先後就職於幾大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公司,有多年年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研發、製造、安裝測試、維修、質量控制的相關經驗。求賢若渴的張政很快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但最初卻遭到了婉拒。張政明白,一家民營企業很難對他們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何況還要遠赴異國,一切都還要從零開始。
正當張政為專家團隊而奔走的時候,2012年7月,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航空裝備產業列為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中的第一個項目,明確提出要突破航空發動機核心關鍵技術,加快推進航空發動機產業化。國家層面的大力倡導無疑為張政的說服工作增加了最有份量的砝碼。也就從這一年起,張政的公司通過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也就是“千人計劃”,先後成功地引進了2位海外頂尖專家,同時又通過“四川省千人計劃” 、“成都人才計劃”,搭建起自己的專業團隊。
朱俊強:我們一千公斤級的發動機,它的高壓轉速都在三萬多轉接近四萬轉,大概的切向速度就是每秒种450米左右,溫度大概是1720多度。
為了防止熔化,工程技術人員把每一片葉片都製作成空心,中間還設計了一個精密而復雜的冷卻系統。冷卻系統帶走的熱量,可以在1/20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內燒開一壺水。但是在1700度的高溫之下,普通金屬還是不夠耐熱。生產單晶葉片,離不開一種珍貴的稀有金屬-錸。
在成都航宇超合金公司,我們見到了單晶葉片生產中最為關鍵的金屬——錸。這是人類發現最晚的天然元素,因為發現者是德國化學家,因此以萊茵河的名稱命名為錸。它在地殼中的含量比所有的稀土元素都小,比鑽石更難以獲取。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全球探明的錸儲量僅為2500噸左右,錸的價格跟白金的價格相仿,一克大概需要兩三百塊錢。
能夠提純錸金屬的,是成都航宇母公司,這是一家上市的礦業公司。2010年,這家公司在其下屬的陝西省洛南縣黃龍鋪鉬礦區礦山中斟探到錸,儲量達到176噸,約佔全球儲量的7%,僅次於智利、美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近年來,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錸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為3%,雖然價格不菲,卻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為了找到獲得更多的錸金屬,成都航宇通過與湖南有色研究院的合作,用一年多的時間攻克了技術難題,實現了錸的提純。但是坐擁這樣的稀缺資源,張政和股東們卻發現這種稀有金屬在國內卻幾乎沒有銷路。
無奈之下,他們把眼光轉向國際市場,希望用資源換技術的模式,尋求與國外這類合金製造企業的合作。
成都航宇董事長張政:每一家都希望跟我們簽長協價,我們只要生產出來他們就要,但是因為這項技術,所有掌握這個單晶技術的國家的企業,都受制於美國的一個法律,是不得參與技術合作的。
美國是最大的錸金屬消費國,控制著全球銷售市場,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由於錸可以廣泛應用於噴氣式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全球約80%的錸用於生產航空發動機,其在軍事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為了維持在航空工業的優勢地位,美國和其它一些西方國家常年針對中國進行材料和技術封鎖。英國的航空發動機巨頭羅爾斯羅伊斯雖然在中國投資建廠,但是對中國員工層層設防,既便當時已經在公司工作了七年的宋陽,也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其核心技術。
重磅!中國發現超級金屬!飛機火箭上天全靠它!一克價值300元!2017.9.2央視財經
長期以來航空發動機一直都是我國航空工業中的一個短板。現在,我國部分軍用飛機依然使用國外發動機,而在商業航空領域,C-919大型噴氣式客機使用的發動機也產自一家美法合資企業。
為了盡快補足這塊短板,國家一直在加大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力度。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要“建立發動機自主發展工業體系”,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又啟動了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如今,航空工業持續發力,正不斷縮小著與國際一流發動機的差距。
航空發動機每秒散熱1700多度,唯有“錸”金屬不被熔化
在河北廊坊科技園,一款為無人機和商務機而設計的航空發動機正在進行150小時試車,考核發動機在各種狀態下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及壽命等綜合指標。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所長朱俊強:150小時做完了,首飛保證就沒問題了,可以到不同高度進行試飛了,這個發動機基本定型。
航空發動機是當今世界上最複雜的、多學科集成的工程機械系統之一,需要在高溫、高壓、高轉速和高載荷的嚴酷條件下工作,並滿足功率大、重量輕、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壽命長等眾多十分苛刻甚至相互矛盾的要求,因此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皇冠”。我國雖然已經是國際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可以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之一,但是航空發動機性能不達標,一直都是中國航空業的一塊心病。
十三五期間,我國啟動了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航空工業持續發力,不斷縮小與國際一流發動機生產企業的差距。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輕型動力實驗室實任徐綱:這一款渦扇發動機它的耗油率,它的壽命,這些指標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國內也是個空白,所有的零件都是自主設計,然後自主生產,尤其是像裡面的高溫的單晶渦輪葉片,實際上就是可以說發動機裡面,加工的難點中的難點。
單晶葉片處於航空發動機中溫度最高、應力最複雜、環境最惡劣的部位,是航空產品第一關鍵零件,它的鑄造工藝直接決定了航空發動機的性能。
在這台1000公斤推力的發動機中心,核心部件就是眼前這60片單晶葉片。發動機將空氣進行壓縮之後壓入燃燒室,在有限的空間內和燃料發生劇烈燃燒,產生猛烈的燃氣噴射流,推動這些葉片高速旋轉,讓看似單薄的零件迸發出驚人的動力,每一片葉片輸出的馬力都相當於一台2.0排量的SUV汽車。
日媒:中美引領全球科研領域日本該如何打破現狀
《日本經濟新聞》2017.8.15報導稱,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最近發布的日本國內外研究動向調查顯示,在科學研究領域,呈現美國和中國引領全球、加強彼此聯繫的局面。日本在研究經費和研究人員數量方面居世界第3位,但在產生世界性影響的“受關注論文”數量上遠遠落後於中美,也落後於英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日本面臨著必須採取根本性對策的局面。
該研究所發布了“科學技術指標2017”和“科學研究標杆分析法2017”,匯總了截至2015年的主要國家的研究動向。
在化學和物理學等8個主要領域,比較了主要國家的被其他研究者大量引用、被認為質量高的前10%的論文(Top10%論文)數量(2013-2015年平均)。
結果顯示,研究大國美國在物理學(份額佔43%)、臨床醫學(49.3%)等4個領域論文數居首,中國也在化學(33%)和工學(29.2%)等4個領域躍居首位。相比之下,日本只有排名第5位的化學(5.6%)比較突出。
此外,調查還得出了證明中美在科研領域接近的分析結果。分析美國2013~2015年與他國一起發表的論文的共同研究夥伴國後發現,在8個主要領域中,中國在6個領域居首。此外,物理學領域美國的第一大研究夥伴國是德國,臨床醫學領域則是英國。
日本排名最高的是居第5位的材料科學領域。在2003~2005年,還存在一些日美合作關係,如日本在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居第3位等。但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對美國來說,日本的存在感正在下降。
有分析認為,全球矚目的高質量論文更易通過國際合作產生。日本要打破現狀,必須加強與美國等的海外的合作,充實向大學引入優秀海外人才的措施。
回應
我只能說無法突破,心胸狹窄的小國寡民終究無法突破自己
我大中華沖瞌睡了100年,你嘚瑟一會兒也就算了,小日本你還真的以為自己是顆蔥啊?
日本怕給天朝進貢。
島國遲早要恢復小日本的傳統位置
另外,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使得美國物價水平降低了1—1.5個百分點。可以說,正是因為中美間的正常貿易,才使得美國民眾享受到了更質優價廉的商品,美國民眾從中直接受益。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的那樣:在中美經貿交流日深,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格局下,打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贏家,只會雙輸。
美國政界、商界也普遍認為,如果特朗普政府不顧世貿規則濫用單邊制裁,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進出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因此,儘管美國已正式展開“301調查”,但真的執行製裁的可能性,並非100%。一方面,中美雙方貿易往來密切,依存度高,離開任何一方都不利於各自的發展,說到底,中美經貿間是“合作競爭”的關係,而非“敵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於美國來說,這樣的事的確需要謹慎思量。
另一方面,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對外資的吸引利用也進入新階段,各項外資政策密集推出、擴大開放頻繁出招。營造公正、平等、透明的營商環境,中國一直在努力,並且這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日前,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美貿易代表要尊重客觀事實,慎重行事,如果美方不顧事實、不尊重多邊貿易規則而採取損害雙方經貿關係的舉動,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必將採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中國的聲音,美國有必要好好聽聽。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經貿領域存在著巨大的共同利益,我們善意地希望未來能多一些合作互補、少一些分歧摩擦。
再看中國,從“一帶一路”倡議,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一直在向世界釋放合作、發展、共贏的聲音,並且實踐也一再證明,中國已經成為促進全球化、與其他國家分享發展成就的平台,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創造機遇,也帶動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
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必然會伴隨挑戰甚至陣痛,這也是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未來避免問題的機會。畢竟——
“不能一遇到風浪就退回到港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
相關新聞
環時:以牙還牙 美牛、大豆走著瞧
回應
真老虎紙老虎不是你說了算,下週市場反應將是最真實的。
人家會自我保護,我們會保護別人,不是一個檔次,別說誰是紙老虎!
發評論者,多是煽風公知大V噴子。哥,奧巴馬當總統了,他真厲害。哥,特朗普當總統了,他更厲害,他會不會派軍隊到我們家拉糧食啊?哥,我想尿褲子!
跟中國打貿易戰有害無利,這是中美兩國很多有識之士的共識。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還是一個蠻成功的商人,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呢?
在長安君看來,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在指責中國竊取美國企業知識產權,認為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不該進行技術轉讓。
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創新型企業一直是美國在全球攫取利益的基石,但隨著中國同類型企業的崛起,世界市場的大蛋糕已不再只屬於美國一家,這給美國帶來很大憂慮。所以,以知識產權為藉口揮舞起“301條款”的大棒,打壓中國的相關企業肯定是個重要動機。
其次,以保護國內市場、擴大對外出口為核心的貿易政策和以促進就業為核心的產業政策,是特朗普一直在大說特說的核心經濟政策。
2016年,美國的貿易逆差達到5023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就超過了3000億美元。也許在特朗普看來,美國在現有的國際貿易體系中吃了大虧,尤其是被中國“佔了便宜”。因此,對中國不顧後果的展開“301調查”,也許是他為了扭轉貿易逆差、促進製造業回流、重振本國白人藍領階層就業的“速效救心丸”。
長遠是否有利,或許特朗普沒過多考慮,畢竟四年後總統是不是他都還很難說。但競選時的“豪言壯語”,現在總要用政治上的權宜之計作彌補。
第三,在美朝緊張局勢加劇的今天,美國急需中國的調和斡旋,也需要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而“301調查”很可能是美國故意製造出來的籌碼。
中國拆招:
“打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贏家,只會雙輸”!
然而,想用“301調查”打壓中國,特朗普政府似乎過於樂觀了,因為打擊日本的經驗並不適用於中國。並且,如今的中國也不是彼時的日本。反而能從中看到,美利堅露出“301”猙獰牙齒,更像一隻“紙老虎”。
當年日本和美國產品高度重合,貿易是激烈的競爭關係,美國打貿易戰可以一邊損人一邊利己。
但中美兩國的貿易卻是錯位的、互補的、互利的。中國是美國主要的出口市場,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過去10年,美對華出口年均增長11%,高出我對美出口增速4.4個百分點。中美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216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
為什麼說對中國露出“301”牙齒的美國像“紙老虎”
上任七個月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是有點“水逆”。新政沒完全落地,支持率卻創下了歷任新總統就職半年的最低記錄。前幾天,又遇上了讓他騎虎難下、兩邊都不敢得罪的弗吉尼亞種族主義騷亂。焦頭爛額成這樣了,特朗普還是忘不了中國,這不,一系列動作,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
當地時間2017.8.14,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根據《1974年貿易法》,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 “以確保美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得到保護”。
其實,對美國來說,啟動“301調查”更像是在“自說自話”,一方面想讓世界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前發展,另一方面又不斷為世界發展丟出各種“煙幕彈”,前段時間退出“巴黎協定”就是一個例證。那麼,何謂“301調查”?這得從“301條款”說起——
最初的301條款來自於美國1974年《貿易改革法》的第301節,其核心內容是當美國認定自己的貿易權利遭到外國“侵犯”時,可以立即採取行動消除這些“侵犯”。
這東西還能進化,美國後來升級出了“特別301條款”,圍繞知識產權保護給了美國貿易代表絕對權力,讓美國有權單方面採取貿易制裁措施。
再後來,又升級出了“超級301條款”,同時賦予了貿易代表辦公室談判者+執法者的身份,讓其擁有了更大的談判籌碼,也擁有了直接出手報復的能力。
我們不知道未來還有沒有“無敵301條款”、“史詩301條款”,但已有的這三個可是被美國玩得“666”!因為這些,完全是由美國自己來判斷貿易是否公平對等、美國權利是否被侵犯。
但其實質呢?我佔便宜就是公平,我不想跟你玩了就是被你侵犯。玩雙重標準,姜還是山姆大叔家的辣。
上世紀,美國利用“301調查”成功打壓了崛起中的歐洲共同體。1971年、1989年和1994年,美國分別利用普通“301條款”和“超級301條款”三次打擊日本,對日本徵收懲罰性關稅、迫使日本開放相應國內市場,用貿易戰重創日本經濟,也間接導致了日本後來的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最終讓日本經濟陷入了幾十年的滯脹。
總之,看誰不爽就收拾誰,“301調查”就是身為世界經濟NO.1的美國精心打造的“法外貿易武器”。
動機何在:
高舉大棒真的只是為了“貿易”?
所以2014年的「兩會」上,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特別點名,把半導體產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一年更推出「集成電路大基金」,並砸上千億元,全力扶植發展半導體,3年多來已見到成效。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表示,斥巨資打造「芯片強國」的路越來越順, 去年半導體產業成長20%以上,半導體設計業更達到1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
展訊發豪語 贏聯發科
陸媒也報導,先前長電科技以7.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4大封測企業的新加坡星科金朋,這個「蛇吞象」的故事,「大基金」送上1.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1.4億美元的貸款,中芯國際投資1億美元,長電科技其實只花了2.6億美元,就晉升為全球封測外包商營收第3,直追台灣日月光與美國艾克爾(Amkor)。
中美半導體戰 陸資買Xcerra恐生變2017.8.17旺報
大陸舉「全國之力」追趕半導體產業發展,引發台灣業者緊張,美國同業也不敢忽視,美國媒體報導,陸資收購美國半導體測試廠Xcerra一案,因同業打小報告,可能中途生變,這也顯示中美半導體角力戰,已從晶片製造延燒至晶片封測。
今年4月,大陸半導體投資基金用5.8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半導體封測設備公司Xcerra,引發業界關注,收購還在進行中,但美媒發現,另一家美國半導體封測公司Cohu試圖阻止競爭對手Xcerra出售,理由是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不利。
《華爾街日報》報導,位於加州的Cohu在6月時向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提交報告,提到4月宣布出售Xcerra一案,會讓大陸接觸到重要的知識產權,能幫他們在晶片製造領域發展,且主要出資方是大陸政府的大基金,所以會攪亂半導體行業的供應鏈。
報告還提到,如果Xcerra利用新東家的補貼來削弱美國競爭對手,會導致美國就業機會的流失;這些句子很明顯是符合美國總統川普的「調性」,讓案子出現變數。
因為川普一上台,就有《給總統的報告:維持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領軍地位》,提到大陸半導體發展已威脅到美國的晶片製造商和國家安全,建議對其晶片產業採取更嚴密的審查。
而美國時間14日,川普指示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審查,以確保美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得到保護,興業研究整理美國近來對大陸發起的「337調查」案件,發現大多是半導體、醫療設備、電子行業等領域,所以這次的「301調查」如果啟動,半導體勢必被 「槍打出頭鳥」。
展訊嗆聲 三年超越聯發科2017-08-17經濟日報
大陸近年積極扶持的IC設計公司展訊通信執行長李力游指出,展訊5G晶片將在2018年底、2019年初推出,「在5G時代,展訊要和高通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他揚言,展訊要在未來三年超越聯發科,成為全球排名第二IC設計公司的目標沒有改變。
上海《第一財經》指出,三年前,提起手機晶片,還是高通和聯發科的天下,展訊當時仍在超低端市場邊緣打著價格戰。但2016年,展訊手機晶片出貨量已經超過6億套,占全球手機晶片年總出貨量的40%。
李力游周二在深圳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受訪時說,三年前展訊還在打價格牌,但隨著大量研發投入及技術追趕,展訊已有本質上的變化。去年展訊將四成營收投入研發,通信技術、高端手機技術能力都大幅提高。
《澎湃新聞》報導,持有36%展訊通信股權的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透露,過去三年來,紫光集團對展訊的資金支持高達人民幣100億(約新台幣450億元)。
李力游表示,展訊在5G、3D識別、AI等都有投入,展訊5G晶片將在2018年底、2019年初推出。在北京懷柔的5G試驗網,展訊5G晶片已經完成了與華為和愛立信設備的對接。
新浪科技稱,李力游表示,中國需要自己的晶片企業。「你的手機如果是高通晶片、iPhone晶片,想開後門控制你很容易。要主權就要自己做晶片,這是基本常識。」李力游說,「在2.5G時代,我們比高通落後10年;3G時代,落後5年;4G時代,大概落後2年左右;而在5G時代,展訊要和高通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陸砸錢拚晶片 3年突圍有成2017.8.17旺報
大陸砸重金發展半導體產業,3年突圍已收到成效!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排名前50的IC設計廠中,已有11家大陸的IC設計廠商上榜,比起2009年僅1家的成績,進展飛速;紫光旗下晶片設計業者展訊更喊出,最快明年上市、2018年下半年推出5G晶片,追上高通、超越聯發科。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與消費國,不過關鍵零件都是進口,2015年半導體高達2307億美元,是第一大進口商品,連續多年比石油還多,引發高層不滿。
晶片進口 曾占達80%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就提到,中國80%晶片靠進口,一年製造11.8億部手機、3.5億台電腦,1.3億台彩色電視機,都是世界第一,但因晶片專利費用,讓中國企業淪為國際廠商的打工者。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他們正在建設自己的微芯片工廠,因為美國政府不允許紫光在美投資。他說:“中國企業在很多領域遭到區別對待,這裡也不例外。這不是正常現象。”
報導稱,華盛頓指責中國企業在政府支持下進行不公平競爭。美國人相信,中國爭奪微芯片業領導地位的方式,與此前在冶金、太陽能、鋁等行業的做法一樣。中國則認為這種指責是對本國發展不加掩飾的干擾。地緣政治遊戲不僅妨礙中國企業,也困擾美國企業。
據美國榮鼎諮詢公司計算,近兩年來,中國企業試圖收購總價值約340億美元的美國微芯片生產商,但只完成了44億美元的交易。
美國認為,中國在微芯片領域對美國壟斷的威脅更甚於80年代末的日本。當時,華盛頓通過制裁和科研成功維護了領導地位。相比於30年前的日本,中國的主要優勢在於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其微芯片銷量佔全世界的58.5%。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估計,2015年全球微芯片市場規模為3540億美元。這賦予中國對外國供應商不小的影響力。
中國微芯片產業發展計劃在2012年加速,相關產品的進口額首次超過了石油。美國國際商業策略諮詢公司估計,中國微芯片市場的規模約為2070億美元,其中90%的產品來自國外。中國市場的前十大銷售商都是外國公司。
中國成立了“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來支持生產微芯片和半導體的公司。中國政府設定了在2030年前使本國微芯片產業具備競爭力的目標。屆時,至少有幾家中國企業應成為行業領導者。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認為,如果中國的所有項目都得到落實,那麼2020年全球微芯片市場的供應將超過需求25%,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和利潤減少。
報導稱,當然,這種對中國來說過分樂觀的預測未必會實現。也就是說,華盛頓仍然有時間擊退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生產商。但出於對中國人堅韌不拔精神的了解,可以推測,他們早晚將達成自己的目標,成為這個高科技領域的領導者。
回應
先搞台灣,打擊它的巨大順差,等著瞧吧。
芯片領域最厲害的是台灣台積電,希望他們能摒棄成見,幫助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
腦子進水,你跟買辦講對外抗戰,豈不是砸他們的飯碗,況且台積電只有使用外國製生產設備的技術,中國要追趕上的是製造生產設備的技術,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科網威副總裁李源:在網安領域,我們開始全面替換國外CPU 2017-08-01
隨著我國《網絡安全法》的正式頒布,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所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要求日益迫切。如今,在網絡安全產品領域,伴隨著國產CPU的成熟以及相關生態環境的逐步完善,在政策與需求的驅動下,基於國產CPU的網絡安全產品已經開始進入全面替換的快車道。
觀察者網日前專訪了北京中科網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源,李源表示,在網絡安全領域,我國自主研發的基於國產CPU的網絡安全產品已經完全具備了基於國外處理器安全產品的同等水平。
李源介紹了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申威CPU近年來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及能夠替換國外cpu的鮮明事實(從2016年6月起,“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已經連續三次榮登世界超級計算機排名榜單TOP500第一名,而它的核心部件正是來自真正自主可控的國產申威處理器。)
觀察者網:國產防火牆中,使用的國產CPU主要是哪些?如何區分真正的國產CPU?
李源:目前,在國產防火牆市場上,宣稱使用“國產CPU”的主要包括“申威”、“龍芯”、“飛騰”和“兆芯”等系列處理器。由於申威及龍芯採用自主知識產權微架構,在技術上避免了“捅刀子”的危害,在供應鏈上避免了“卡脖子”的風險,從而成為真正自主可控的國產CPU。
.....
回應
這是開始打造生態了,說明硬件上問題不大,生態圈的建立任重而道遠
我有預感,以後電腦配件都是白菜價
俄媒:中國芯片業快速崛起美國生廠商憂心忡忡
俄媒稱,紫光集團是中國微芯片產業的領導者。它此前計劃投資240億美元建設了全國第一家生產現代化微芯片和半導體的工廠。即使以中國的標準來說,這也是一筆大錢。這說明,中國政府已經下定決心要奪走美國在IT領域的主導權。
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2017.7.31報導稱,華盛頓也知道北京的打算。美國難以掩飾自己的擔憂,因為不管早晚,中國人幾乎總能達成自己的目標。白宮擔心中國讓全世界充滿廉價微芯片,搞垮美國生產商。因此,美國政府在2015年和2016年凍結了紫光集團對幾家美國微芯片生產商的收購。
長期以來,半導體一直是最為全球化的產業,設計和生產分佈於數十個國家。如今,這個產業正被美中之間的民族主義之戰撕裂。華盛頓指責北京企圖利用政府補貼支配該產業,中方稱美方指責是拙劣藉口,意欲阻礙中國發展。新的半導體之戰如今轉向民族主義、貿易戰和保護市場。
美國把中國視為日本之後最強的半導體行業挑戰者。當年美國靠貿易制裁和科技進步打敗日本。但如今,中國擁有日本不曾具備的優勢。中國是全球最大芯片市場,2015年全球3540億美元半導體銷量中,中國占到58.5%。據估計,中國所用的1900億美元芯片中近90%是進口或由外資公司在華生產。北京認為,中國不能夠依賴外國芯片。收購受阻後,中國如今轉向從外國公司招募人才、取得技術許可等,還要把600家國內小芯片企業整合為能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公司。
這些已引髮美業界擔憂。一些公司私下警告稱面臨來自中國的“生存威脅”,害怕陷入“囚徒困境”,擔心自己不賣給中國,競爭對手會賣,“美國的半導體霸主地位正面臨重大挑戰。”(作者鮑勃·戴維斯等,喬恆譯)
相關新聞
日媒:越來越多外資企業開始在中國建設尖端工廠!
回應
建設發展自己的國家怎麼就成了民族主義了?我們窮時你們嘲笑,我們想發展時你們又阻撓,虛偽的美國人眼裡只有利益,見不得別人好。我們每年要花1.2萬億人民幣進口芯片,超中國每年進口原油價值的二倍還多,吸血鬼似盤剝中國這麼多年了,你們還覺得不夠嗎?標籤化為民族主義了。
中國盡快發展芯片研製生產能力,讓美國最賺錢的芯片行業死掉,就像它的鋼鐵行業一樣!
鼓勵BAT、華為、紫光等這些有錢的公司大力發展自主IT 核心技術,包括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雲計算系統等
用不了幾年,芯片產業會變成白菜價。這是“中國威脅論”的實質。
專家:中國崛起是大趨勢,中國的發展動力是不可阻擋的2017-07-28 環球時報
誰是對美國超級大國地位最大的威脅者?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蓬佩奧在接受《華盛頓自由燈塔報》採訪時宣稱,是中國。他說,中國不斷加強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對抗美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應該說,蓬佩奧的判斷有他的“道理”,中國崛起是個大趨勢,除非美國有辦法讓14億中國人都變得懶惰,如果中國人都想生活得好,那這個發展動力就是不可阻擋的。
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已經制定了大膽的計劃準備進軍美國市場,並且準備和強大的市場佔有者蘋果、三星大戰一場。
外國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地將手機從蘋果、三星換成華為、OPPO等。在華為和OPPO智能手機的臉書(Facebook)主頁上,網友就紛紛留言,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手機的愛。
更有還沒有使用過中國手機的外國網友們,迫不及待想要體驗中國手機的魅力。
如今,中國手機已不再是“山寨”、劣質的代名詞,而是更具科技含量、更具工業設計的產品。這一點,世界有目共睹。“下一個矽谷已出現在東方,中國的創新一代已準備好與世界頂級高科技品牌正面競爭。” 美國著名技術雜誌《連線》刊文評論稱。
的確,不只是手機,中國高鐵、航天裝備、核電設備等的國際化發展都已實現了突破。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中國智造”將帶給世界更多驚喜。
回應
中國手機在技術上確實已經超越,我的工作環境在海拔4200-5400米的低溫缺氧環境,信號也稀缺,有蘋果手機簡直是噩夢,拿出手機滿格電用不到一分鐘自動關機,找信號也是華為的有信號蘋果一點都沒有,還是華為手機牛,蘋果簡直垃圾。
中國手機質量和性能確實很好,但我不會買,因為太醜了,外觀太單調了
國產手機還醜?你什麼眼睛?我感覺國產和三星都挺好看的,醜的是蘋果好嗎?正面還可以瞧一瞧,背面那幾條大白帶和突起的攝像頭,簡直沒法看。
使用蘋果會給人帶來厄運的,蘋果商標有個缺口寓意為狗正在吃它,國人啥事都講究個圓滿,拿著讓狗吃了的東西會倒霉的!我不但自己用華為的,鼓動同事也用華為的,蘋果見鬼去吧!
美媒:美國的半導體霸主地位正面臨來自中國的挑戰
美國《華爾街日報》2017.7.27文章,原題:中國下一個目標——美國的微芯片霸主地位 武漢一處12個棒球館大小的建築工地上,全球化正轉變為民族主義。清華紫光集團斥資240億美元建造該國首個高端存儲芯片廠。這是中國欲成為全球芯片市場主角計劃的一部分,此舉引起華盛頓警惕。
紫光前兩年併購美國半導體公司,被華盛頓否決。該集團表示,是在此種背景下才開始自建工廠的,“在許多科技領域,中國公司都遭受不正常歧視。”
外國人:中國手機好到難以置信!已能夠碾壓蘋果?
全球科技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 2017.7.25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個季度,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持續下滑,跌至第五,而國產手機份額達到驚人的87%。
性價比不夠高、打賞分成引糾紛,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口碑和影響力下跌趨勢顯現。三星則因安全故障和態度問題早早失去民心。反觀國產品牌,華為、OPPO、vivo和小米四大國產品牌通過擴張分銷網絡佈局和產品快速升級,牢牢佔據前四席,逐漸把蘋果和三星甩得越來越遠。
中國手機市場,群雄逐鹿。五年前,市場出貨量的榜首和第三分別被三星和蘋果占據。五年後,國產品牌成功突圍,後來者居上。
國際市場上,國產品牌表現如何?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榜單中,華為、OPPO和vivo緊隨三星和蘋果,躋身前五強。同期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十大企業中,國產品牌更是有6家入圍。而在5年前,五強榜單中沒有一家中國品牌。
在印度,截至2016年11月,中國品牌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總計佔據了51%的份額,撐起印度市場半壁江山。在俄羅斯,2016年10月份,中興在手機市場的份額首次超過蘋果位居第二,僅次於三星。在歐洲,華為已經成為市場份額提升最快的品牌,2016年上半年出貨規模實現翻番。在非洲,在國內市場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廠商傳音,旗下三個手機品牌TECNO、itel和Infinix在非洲市場家喻戶曉,在非洲重點國家市場份額超40%。
如今,中國手機品牌正逐漸撕去價廉質低的標籤,致力於打造更高端的品牌、開發更核心的科技,同時力求更貼近海外消費者的文化。中國手機品牌橫掃全球,“中國製造”逐漸邁向“中國智造”,為“中國製造”在國際競技場實現再定義。外國媒體也跟進關注市場巨變,點贊“中國智造”。
印度Livemint網站評價稱,中國品牌的成功可以歸功於其極高的性價比,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快地採用4G技術,並且更重視相機在大部分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中國的智能手機外觀好看大膽,價格相對低廉,無需消費者簽署合同。此外中國品牌還會研發一些特殊功能。這些特點都是美國本土手機所不具備的。” 美國新聞網站CNN發文稱,之前進入美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大多來自韓國,日本和加拿大,中國品牌被排除在外,而現在情況變了。
2014年的中國,中國公司在《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共提交了25539件國際專利申請,美國是PCT國際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2014年申請數為61492件,佔全球數量的28.7 %,其次是日本有42459件,佔19.8%,中國排在第三位,佔總量的11.9%。
2017年的中國,在前一年2016年PCT國際專利已經達到4.5萬件,和日本幾乎不相上下,今年肯定超過日本,已經是世界第二位。
如果想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國家,就不要用兩三年前的數據,一定要用最新的數據,因為中國每一天都在快速的變化。
回應
網絡上太多太多負能量否定消極的消息,需要撥亂反正!科技軍事文化,包括話語權意識形態都要重新從西方奪回來!
數據是有,但就是有人一看就牢騷滿腹說自己“被平均”、“拖後腿”。
http://www.guancha.cn/ningnanshan/2017_07_16_418417_1.shtml
而2017年的中國,國產標準動車組(CEMU)已經上路運營,所有的高速列車,將會是一樣的技術體系,一樣的通訊協議,一樣的維護保養,意味著這個地球上60%的高鐵軌道上,將會逐漸跑著一樣的高速列車,這將極大的提升了運營效率,降低了生產和維護成本。這不僅擴大了中國高鐵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而且憑藉著這種壓倒性規模化應用的優勢帶來生產成本大大下降,世界沒有任何國家的高鐵製造商能和中國競爭。
9: 自主品牌乘用車每年多賣400萬輛,挺進20萬人民幣高端領域
2014年的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遭遇了合資品牌的打擊,銷量為六百萬級別,達到626.49萬輛,在中國市場上的佔有率只有33.9%,比上年還下降了0.6個百分點。試圖衝擊高端市場的售價20萬人民幣級別的國產旗艦長城H9,從2014年11月上市,前4個月總共才賣了8000輛。
2017年的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在前一年曆史上首次突破了1000萬輛,達到1052.9萬輛,銷量比2014年增長了68%,佔中國市場份額上升到了43.2%。
同樣是售價接近20萬人民幣的廣汽傳祺GS8,2017年1月份銷量突破了9000輛。2017年2月上市的比亞迪唐100混動SUV(100公里純電),其售價竟然超過了30萬人民幣。
10: 世界科技排名躍升
2014年的中國,在2004—2014年10年段,我國各學科論文的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2279篇,佔世界份額的10.4%,數量比上一年統計時增加了28.9%,排在美、英、德之後,居世界第4位.
2017年的中國,2006—2016年10年間中國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69萬篇,佔世界份額為12.8%,世界排名超過德國,由去年統計時的第四位前進到第三位。中國近兩年間發表的論文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國際熱點論文為495篇,佔世界總數的18.0%,世界排名首次進入到第三位。
4:互聯網和移動支付進一步普及
2014年的中國,沒有共享單車,網上零售額為27898億元;2017年的中國,滿大街都是共享單車,網上零售額預計會超過6萬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一倍。
5:國產手機進軍3000元以上高端市場
2014年的中國,國產旗艦手機華為P7價格為2888元,華為Mate9 標準版價格為2999元,定價不敢超過3000元,中國人還不習慣買3000元以上的國產手機。
2017年的中國,華為的旗艦Mate 9賣的最好的版本是64g的3899元,華為2017年2月在歐洲發布的P10價格為649歐元—799歐元,相當於4700—5800元人民幣。國內版本即將在3月份發布,預計價格會超過4000元。
6:國產手機處理器技術進步到世界一流,且隊伍日益壯大
2014年的中國,國產智能手機處理器有海思和展訊,海思麒麟925比高通還有差距;2017年的中國,海思麒麟960處理器已經趕上了高通的水平,不僅如此,又迎來了小米松果處理器加入了戰鬥。
7:進入宇宙的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
2014年的中國,用來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的火箭是長征2號F,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8.8噸左右,而歐美俄早就達到了20噸以上,連猥瑣的小日本火箭推力也有接近17噸。長征二號火箭的直徑只有3.35米,如下圖,典型的細軟短。
2017年的中國,已經首飛成功了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長征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25噸,追上了歐美的水平,如下圖,火箭的直徑達到了5米,典型的大粗硬。
8: 高鐵里程猛增,標準化大大提升全球領先優勢
2014年的中國,高鐵運營里程是1.6萬公里,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總和;2017年的中國,高鐵運營里程是2萬公里,超過2014年的中國25%。
不僅如此,2014年的中國大地上的高鐵,跑著各種各樣的型號,有的根據川崎技術製造,有的是根據西門子技術製造,有的是根據龐巴迪技術製造……他們不僅駕駛方法不一樣,零部件不一樣,維修體係不一樣,不同型號之間還不能混用,不能有效通訊。
寧南山:中國發展快到什麼程度?即使用2014年的數據也是過時的2017-07-16
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是64萬億人民幣,而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2017年GDP將會突破80萬億,也就是說,如果你用中國2014年的經濟數據,展現的也只是一個80%的中國。
現在網上說中國不行的,無一例外都是用的老數據,2014年算新了,還有用2013年,2012年數據的,跟現在中國的實際情況更差得遠。
1:民航客機
2014年中國的天空上,沒有一架國產噴氣式民航客機在飛,而2017年的中國,國產支線噴氣式客機ARJ21已經成功的在成都航空公司運行了5000個小時,載客上萬人了。2017年3月份,國產大型客機C919將首飛成功,世界大飛機領域被空客和波音壟斷的局面將被打破。
2:超級計算機國產芯片和應用
2014年的中國研製的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全部是進口美國芯片;而2017年的中國研製的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已經是全部採用國產“申威”芯片了。
同樣是2014年的知乎上,還有很多人在噴當時世界最快的天河二號造出來沒有用,是浪費。例如下面這位自稱是“業內人士”的,說造出來不代表中國有核心技術,還說美日造不出來是因為超級計算機除了好看,沒有多大意義。
而2017年的中國,“神威”的“千萬核可擴展全球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應用項目,在前一年美國鹽湖城舉行的2016年全球超級計算大會上,獲得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不僅如此,神威還模擬了天宮一號隕落的路徑,C919的精細數值模擬工作,承接大量任務,睡眠時間僅佔20%。
3:國產電子品牌席捲日本
2014年的中國,國產電子品牌在日本只有聯想表現優異,佔據了日本25%的筆記本市場,壓倒索尼,東芝,NEC等日本本土品牌,名列日本市場第一。
2017年的中國,不僅聯想筆記本電腦在日本份額超過了30%,進一步擴大了優勢,還在日本市場迎來了2個新的中國小伙伴:
2017年華為智能手機份額在日本佔據了第四位,華為平板電腦在日本市場份額高達17.7%,僅次於蘋果的ipad在日本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位。
另外一個小伙伴是美的,自從2016年收購了東芝家電業務後,美的集團在日本的洗衣機銷售份額為20%,位居第三;冰箱銷售份額為15.3%,位居第三;微波爐銷售份額為22%,位居第四;吸塵器銷售份額為13.7%,位居第四;電飯煲銷售份額為11.5%,位居第四。
其實現代科技軍民兩用本身就是混淆的,反而軍事上並不需要多先進的技術,比如CPU的製程,現在很多高科技的衛星上用的CPU依然是80nm等級的CPU製程,因為老製程經過多年的使用,反而可靠,並且很多導彈也好衛星也好不需要多複雜的計算。所以,瓦聖納條約的藉口本身說白了就是針對中國等國家的高科技打壓!PS:再順便說一句,雖然有瓦聖納條約存在,但實際上歐洲更放得開,比如法國都在軍事上和中國有很多合作,很多設備都是拆成零件後賣給中國的。利用瓦聖納條約最積極的只有美國!比如去年的日本網銀購買ARM時間,如果不是瓦聖納條約和美帝的阻止,中國肯多出一半的錢買,英國佬肯定會賣。對英國佬而言,賣給日本和賣給中國有什麼不同?ARM的授權機制使得即使是中國的廠商依然可以弄出公版或者指令集授權的ARM,只不過每片ARM芯片要交費用而已。但ARM芯片的授權費其實並不高,否則英國佬也不會賣了ARM了!所以瓦聖納條約本身就是個笑話!因為中國已經崛起了!瓦聖納條約只能算延遲了中國徹底崛起,但無法阻止中國崛起!
http://www.guancha.cn/ningnanshan/2017_07_10_417325.shtml
這反應出了日本企業在創新方面的日益頹勢,反應在市場上就是份額不斷下滑,利潤原地踏步甚至虧損。
在這種自身創新乏力的情況下,日本還在大量向國外轉移技術,同時引進的技術金額又偏少,
例如美國一年花900億美元引進技術,中國也在大力花錢購買各種專利技術進軍國際市場,而日本在自身創新乏力專利申請量和許可量都在下滑的情況下,卻只花200億美元引進技術,這種趨勢預示著日本科技的未來不樂觀。
回應
日本的衰落是不爭的事實,日本最要命的連文化產業都不行了。看看動漫最新的都是90年代作品續集,創新能力基本枯竭。安倍還酷日本我看是哭日本啊。
不是他們衰弱了,而是我們變得更強了。
去國外發達國家的的實驗室轉一圈,再對比下國內的各大高校實驗室,從設備和科研能力上來說,國內普遍同世界先進水平沒什麼差距,甚至還要更好
不不不,這個我還是要說一句的。就說生物醫學方面的事情:985和211的實驗室還好(我都去過),設備挺齊全,足夠完成高質量論文實驗所需的設備需求。設備使用的頻率也不是很高,平時都有維護。如果,能有更多的科研資金和設備進入非985、211大學,我國的科研實力絕對遠不止現在的水平。
頂!這個是事實,但還有一個事實,許多大型研究設備,比如醫學等都還是德國進口………………所以我們一直在路上!
哎,這個真沒辦法啊…… 材料、材料、材料。我國的現代化學、物理基礎起步太晚。我平時做實驗也想用國產的離心管啊,但是離心速度上了10000G,國產的離心管就會出現膨大甚至裂開。樣本如此的珍貴,到頭來還是要用Eppendorf的離心管。實驗室的老師,聯繫Eppendorf中國代理購買超高速離心機專用離心管,人家還拖延送貨…… 真是一把辛酸淚!只能期待我國材料科學的奮鬥者們了。
哪年的老黃曆?
現在還存在,巴統雖然隨著蘇聯消失,但依然有個瓦聖納條約,算是巴統條約的後續,巴統針對蘇聯,蘇聯完蛋,徹底完蛋!而為了防備崛起中的中國所以在1996年制定的瓦聖納條約,或許因為瓦聖納條約,所以美國才放心大膽的在中東逞威風,沒想到雖然中國受到瓦聖納條約限制,但依然靠山寨和國內13億的市場慢慢混出了名堂(在大環境下,瓦聖納條約也只能針對高科技,因為瓦聖納條約的藉口就是中國北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會將高科技用於軍事。俄羅斯也算)。
實際上,如果我們用高質量論文,也就是被引用次數排在全球前10%的論文數量來比較,中國現在也是世界第二;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比較世界各國被引用次數排在全球前1%的論文數量比較,中國也是世界第二。
例如下圖是湯森路透2016年統計的2004年—2014年全球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在前1%的頂尖科學家數量,注意這是10年的統計量,美國遙遙領先,頂尖科學家人數佔了世界的一半,47.5%,中國科學家有175人,佔世界5.7%,日本僅為74人,佔全球2.9%,可見其在基礎科學領域衰退速度之快。當然如果統計2007—2017年的高被引科學家數量,中國祇會更多,應該已經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三了。
我們再看世界頂級科技雜誌《自然》編寫的自然指數,統計68種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科技雜誌發表的論文,根據不同權重做了自然指數,下圖是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的自然指數排名,WFC中國是6462.29,穩居世界第二,已經是日本的兩倍以上,當然比美國的15794差距還很大。日本只排在世界第五。
綜述,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的這個報告裡面,基礎科學研究,按照引用次數排名世界前四名是美中英德,文部科學省的這份報告數據,和世界其他知名機構的排名基本是一致的,
例如《自然》雜誌的自然指數排名,基本反映各國基礎科學研究的情況,排名是美中德英。
湯森路透的論文引用次數全球前1%的高水平科學家數量排名,前四名是美英德中。
再看文部科學省報告的專利許可量,反應的是技術應用層面創新輸出,排名世界前四名是日美中韓。
這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排名基本一致,WIPO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016年世界排名前五名是美日中德韓。
看出來了嗎,在幾乎所有的反映科技輸出總量的排名里面,中國基本都在世界前三名,所以要有自信的說我們是世界科技強國。
我們另外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日本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已經逐漸落後其經濟總量的排名,在各項排名里面,日本基礎科學的輸出都已經跌出世界前四,低於美中英德。
但其目前在技術應用領域目前比較領先,專利數量和美國一起位於全球前兩名。
但是基礎科學的逐漸落伍一定會反應到技術應用上,實際上,不僅文部科學省的報告裡面日本近年來專利許可量呈現下降趨勢,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寫過,日本專利特許廳統計的日本本土的專利申請量近年來也呈現下降的趨勢,如下圖,日本本土的專利申請量從2005年的40.87萬件下降到2015年的31.87萬件,10年下降了四分之一。
日本不管是論文數量,論文被引用次數,還是專利許可數量,佔世界比例都在不斷下滑,然而還有一個數據,也反映出日本經濟發展的前景不太好,那就是技術貿易額。
下面這張圖,日本每年技術貿易是順差,順差的金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這張圖經常在網絡上經常被作為日本科技多麼發達的證據。
然而實際上,如果真的看下世界各國技術貿易進出口金額的情況,會發現日本的趨勢非常不好。首先日本的順差世界第二,並不是因為其技術出口世界第二,看看日本人自己的統計,其技術貿易出口額2014年為374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位於美國,德國,英國之後。
美國世界第一,出口1362.7億美元,德國第二,技術出口714.4億美元,英國世界第三,技術出口456.6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日本貿易順差高居第二呢,是因為日本進口技術貿易額僅為208.7億美元,也就是日本引進的技術相對較少,而德國引進技術花了543.7億美元,美國引進技術花了894.2億美元,連GDP規模只有日本60%左右的英國,引進技術也花了194億美元。日本在引進技術方面,相對比較封閉。
實際上,日本在2003年以前經濟繁榮的頂峰時期,其技術貿易一直是赤字,也就是引進的技術多,出口的技術少,到經濟逐漸低迷之後,反而從2003年開始不斷增加技術出口和轉移,技術盈餘逐漸增大,這對日本是不利的。
這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只有在一個國家創新力不斷上漲的時候,技術盈餘的增加才是合理的,而在一個國家創新力在不斷低迷下降的時候,反而必須要不停的從外界輸入技術,加快本國的技術變遷,否則該國的科技和經濟競爭力一定會下降。
我們從日本人自己的科技報告看出,中國的科技投入和輸出都已經是世界第二位,同時還在快速發展,而日本的科研產出世界份額在不斷下滑,在自身科技發展停滯的情況下,日本反而加大對外轉移技術,同時引進技術方面又很保守,這不是一個良性的現象,因為這會大大拉近競爭對手和自己的差距。
只有在自身科技和經濟順利發展的情況下,對外技術轉移才是良性的,日本在自身技術進步不大的情況下,應該加大技術引進的力度,才能確保自己不要掉隊。而不是去追求那一點200億美元不到的技術貿易盈餘,這是戰略上短視的表現。
在日本人的報告裡面,他們用總論文被引用次數和總論文數量來衡量國家科研產出,
我們先看以論文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基礎科學研究。
從1981年—2015年,美國,日本,歐洲國家的基礎科研成果世界份額都在下滑,而中國處於飆升,論文被引用次數從1981年佔世界比例不到1%,上升到2015年的佔世界13.5%,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
首先是美國,1981年的美國,論文數量佔了世界38%,論文被引用次數佔全世界55%,都高居世界第一位,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
而到了2015年,論文數量下降到世界24%,論文被引用次數下降到世界22%,但是仍然是世界第一位。
再看看除了美國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
下圖中,橫坐標是論文數量,縱坐標是論文被引用次數。
1981年,世界基礎科學研究第二強國是英國,論文被引用次數佔了全球10%左右,
德國世界第三,被引用次數佔全球大約6%,日本世界第四,佔世界大約5%。
中國呢?1981年論文被引用次數佔全球1%以下。
到了2015年,中國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次數已經占到了全球的13.5%左右,躍居世界第二,對比下世界第一的美國是22%。世界第三是英國,大約7%,世界第四德國,大約6.7%,
右上角一枝獨秀的就是中國,下圖不包含美國。
1981年—2015年,日本科技成果跟隨其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先盛後衰的過程,論文被引用次數從5%躍升到了世界8%以上,然後隨著失去的20年直線下降,來到了3.5%左右的位置。
我們再看下圖2011-2015年的科研成果變化情況,下圖不包括美國,只有中國在直線飆升,一路往右上角,其他主要科技國家,除了韓國以外全部是折線,不是往右上角走,而是往左下角回縮,這意味著德國,英國,日本這些國家科研輸出佔世界的比例全部都在下降。中國已經在總量上顯著領先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看了基礎科學研究的輸出,我們再看看代表技術應用層面的專利數量。
中國專利申請的許可量2014年已經躍居世界第三位,注意是許可量。
再看各國申請人申請專利的許可量,
如果按照申請量來看,中國每年專利申請100多萬件,已經是世界第一專利申請大國,
但是我們還是要看許可量,這個比專利申請量更有意義。
2014年日本29.7萬件世界第一,美國25.6萬件世界第二,中國17.6萬件世界第三,韓國12.7萬件世界第四。
但是中國是處於迅速上升的態勢,而日本則從2012年—2014年專利許可量在不斷下降。
寧南山:從日本官方報告看中國科技實力
2017.6.13,日本經濟新聞發布了一篇新聞報導,叫做全球科技進入中美兩強時代,說明日本媒體也在開始逐漸正視現實,那就是中國和美國不僅在經濟總量上領跑全球,在最新科技發展上也是全球兩大核心力量。
實際上最近幾年中國科技的井噴式進展大家也有感受了,軍事上國產航母下水,國產萬噸大驅下水,新式火箭進入太空,貨運飛船成功發射,智能手機裡面開始逐漸用上了國產芯片,超級計算機領跑全球,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動通信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等等。
今天我們從日本人的視角來看下中國科技的實力究竟怎麼樣。
日本文部科學省官方每年都會對世界各國科技實力產出進行數據統計,以下的內容全部來自日本文部科學省2016年版報告,這個報告很長,我今天把這個報告的主要內容整理了下,有以下的內容。
1:中國的科技投入在2013年超過日本,同時在2014年達到了整個歐洲的56%,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科技投入國
首先看下圖是世界各國投入到R&D研發的經費支出,按照日本人的統計,中國的科技研發支出在2013年和日本進行了一個交叉,在2013年研發支出超過了日本,2014年更是超過日本17.9%,達到22.4萬億日元。實際上,今天中國的研發支出已經是日本的兩倍了。
當然,韓國也進步神速,2014年研發費用超過了英國,和法國差不多。韓國崛起非常明顯。
2:研發經費佔GDP比例,中國已經和歐盟28國處於同一水平,在世界主要科技國家中超過了英國
中國2014年R&D研發投入佔GDP比例為2.05%,和歐盟28國平均的2.08%差不多,超過了英國的1.72%。日本是3.87%,日本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僅次於韓國的4.29%
3:中國科技人才總量2014年為152.4萬人,超過美國的125.3萬人,僅次於歐盟28國176.2萬
資金和人才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雙發動機,按照國家維度,中國的資金投入目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人才投入則是世界第一,中國在科技領域大量的投入資金和人才,在這麼高強度的投入下,必然會帶來科研成果的爆炸性成長,有了資金和人才的密集投入,就一定會製造科技發展的風口,我們就從日本的官方報告裡面,看下目前中國的科技實力到了什麼水平。
我們把科研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基礎科學研究,一部分是應用技術研究,前者主要以論文為主,後者主要以專利為主。
名設計師操刀 海航新機組員衣裝令人驚豔2017.7.12中時電子報
知名陸籍海南航空(HNA)聯手曾在巴黎的名設計師Laurence Xu,專責操刀該集團第五代機組員的新衣裝。這位曾替范冰冰設計東方祥雲龍袍禮服的大陸設計師,再次將中國元素充分運用在新裝上,以剪裁合身的旗袍為主體,用彩雲滿天為靈感,七分袖俐落且方便工作、領口繡有祥雲、裙擺則是江涯海水,外加銀灰色的外套和帽子,讓整個工作服呈現一種高級訂製感,在巴黎公開走秀時,更令外界感到驚豔。
創立於1989年,總部設於大陸海南省海口市,是中國四大航空之一(國航、東航、南航和海航)。成立之初名為海南省航空公司,後於1993年,成為大陸首間改制為股份制,多年來透過併購和官方財政挹注,讓海航力量愈來愈大,不僅旗下機隊不斷擴編,飛航航線和航點更快速增加。1999年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至今多次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獎項,集團業務更朝向飯店、房地產等領域不斷擴張。
但新款的空服機組員服裝,在社群網路上引起熱烈迴響,然而,卻也不少人質疑,過於合身的剪裁,對於空服員在機艙內值勤相當不方便,不該為了「美觀」而犧牲掉實用性才是。但無論如何,亮眼的服裝設計,確實讓海航贏得不少關注度。
建造過程之艱難,出乎預料。有些建造技術比LNG船更複雜,而且船東幾乎隔一段時間,就增加一些新的設計,原定的設計也常常變化。中國造船人在難以盡述的設計難關前,妙計迭出,創造眾多“世界第一”。
建更多中國造“超級工程”
2015年10月27日,滬東中華建成世界首艘最大載重噸位的G4型集裝箱滾裝船“大西洋之星”,載貨量可達45000多噸,創造七項世界之“最”,標誌著中國“智造”有了爭雄國際集滾船市場的實力。今年5月,第五艘“大西洋太陽”號集滾船交付船東,海外媒體報導中寫道,5艘世界最先進45000噸集滾船,像“太陽”一樣,照亮了大西洋航線。可見,引領需求、激發潛在需求的新型船舶,正給航線帶來“強心劑”。
2016年6月,全球首艘“概念船”38000噸雙相不銹鋼化學品船交付。船東荷蘭思多而特·尼爾森公司,這家世界化學品航運巨頭感慨萬千。今年5月船東接收第四艘化學品船時,命名“堅韌”號,這個名字承載了它與中國造船人一同度過的不凡歲月。
中國成了世界頂級化學品船建造基地,引起了更多船東的關注。2016年10月31日,又一家世界著名化學品航運公司,把8艘新型雙相不銹鋼化學品船訂單交給了滬東中華。目前,滬東中華已經設計了下一代化學品船,其難度更勝一籌,計劃在今年9年開始建造
滬東中華方面介紹,大訂單在手後,除了全力完成訂單建造外,還將加緊推動更為先進的LNG船和其他高端產品研發工程,讓大洋上出現更多中國造的“超級工程”。
回應
設計和製造已經趕上來了,可是製造設備和材料,有多少自己的呢?包括那些設計軟件,有多少是國產的?
lng最關鍵的材料殷瓦鋼 是寶鋼的 你估計來這名都沒聽過 別人在努力的時候 你在抱怨
賺了錢應該捐給懶漢噴子,因為這些都是懶漢噴子輿論治國的功勞,跟這家國企沒關係
52億元大單花落滬東中華也不是偶然。作為全球唯一一家能同時建造LNG船、雙相不銹鋼化學品船和集滾船3種頂級民用船舶的船廠,滬東中華代表上海製造,站在世界船舶工業的“塔尖”。
用技術讓對手“望洋興嘆”
2011年中國造船產量就已達到7500萬噸左右,是全球第一造船大國。去年,全球新船需求量跌至2800萬噸。不少船企紛紛關門或者轉行,國內一些造船企業出現倒閉,連很有名氣的國有大型船企都岌岌可危。
散貨輪曾是中國造船業的拳頭產品,但這種傳統產品在近年來遭遇巨大衝擊。“過去8000萬元一艘的散貨輪,現在市場價格不到3000萬元,但高端的LNG船,全球價格依然堅挺。”船舶行業業內人士指出,這便是4艘船能形成52億元大單的原因,當散貨輪等傳統船型遭遇利潤“斷崖式下跌”時,LNG船等高端船型技術門檻高、設計建造難度大,市場需求保持穩健增長,產品因此“物以稀為貴” 。
而滬東中華是全球少數能建造薄膜型LNG船的船廠,從2009年第一艘LNG船交付開始,已建成了13艘LNG船,得到了埃克森美孚等國際能源巨頭盛讚。此次訂單中的LNG船,是滬東中華自主設計、首次開建的第三代船型,它的噸位更大,能耗卻得以下降,同時密閉和絕緣性更好,能更大程度地減少液化天然氣在運輸中的揮發。
這筆訂單背後,也有著激烈的競爭,其中同中國競爭最激烈的一家韓國船廠,有著建造LNG船的光輝歷史,最終滬東中華讓強大的競爭對手只能“望洋興嘆”。
“概念船”創造眾多“世界第一”
“沒有LNG船,我們現在很可能正在低端傳統領域慘淡、勉力維持,談不上發展,更難實現轉型。”滬東中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建良表示。
四年前,荷蘭、瑞典世界兩大航運公司,要建造最先進大型化學品和最大、最先進集滾船。十多艘船、數十億元訂單,世界最好的船廠都不想放過這兩塊大蛋糕。但是“概念船”三個字,讓優秀船廠都面露難色。
全球最先進的38000噸雙相不銹鋼化學品船,有43個全自動貨艙,4.6萬立方米的貨物容積,可以裝載近千種化學品及成品油,幾乎囊括任何液體貨物。世界最大、最先進集滾船,汽車甲板面積達28900平方米,可裝載汽車3000多輛,9種車型,有11層滾裝甲板,其中最大的甚至可以裝載大型飛機,這種集滾船可給船東提供極富彈性的運營模式。正是這些“與眾不同”的結構,讓在船廠數以萬計的生產流程道路上,佈滿了“荊棘”。
然而,據每日經濟新聞今天下午最新消息,華為否認了在日本建廠的傳言,稱報導有誤,只是實驗室。華為方面表示,華為將於2017年在日本千葉縣船橋市設立工藝研究實驗室,和日本的供應商及合作夥伴合作、共同研究,進行華為產品需要的部分零部件的工藝研究、試驗和試制,成果再反饋給供應商和合作夥伴進行生產。該實驗室預計2017年年底有數十名員工。
儘管如此,看到這則新聞,日本網民還是炸開了鍋,矛頭直指日本製造。
..........
回應
那帖子裡1000多條評論,日本製造被黑的太慘了……
可惜在很多國人的眼中日本貨仍然是價高質優的優良商品,君不見前年去日本買馬桶蓋電飯鍋的傻子一抓一大把。產品質量是可以逐步提升符合中國人的需求,但是一部分人的思維是很難改變的!
我寧願花500塊錢海淘日本的捲尺也不買國內的差別太大
你花500塊買國產品牌,這個價位的產品早就使用體驗大大超過所謂日本的啦,這點腦筋還轉不過來麼?
確實是這樣,到國外買貴比國內貴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東西,拿到國內就說:“看,質量多好”,我去你m的,國內你給這個價,給你單個定做都可以,質量絕不比他差,你拿的這東西就是我出口的!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6_30_415904.shtml
日本將52億元天然氣運輸船大單交給了中國造船廠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航運業需求萎縮已近9年,全球知名的各大船東卻從滬東中華開走了20多艘大型LNG船、38000噸雙相不銹鋼化學品船、45000噸集滾船以及其他先進船舶
2017.6.29,全球深陷低迷的造船業再度將目光聚焦上海。日本商船三井公司將4艘先進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LNG)、價值約52億元人民幣交給滬東中華造船。這筆訂單成為今年國內造船業接到的最大訂單。
回應
華夏民族本來就是一個最最優秀的民族
所有這些偉大的科技工程和偉大的事業,只有偉大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完成,比如中國,美帝,蘇聯,英法德這幾個,而中華民族又是人類智力最高種族,美帝不思進取的衰落,蘇聯的解體,英法德的不團結,我國短短三十年就要超過西方三百年的歷程。
硬件啊真的是牛逼了,就差軟件了,把習慣從小養好了
噴子們不要不愛聽,愛國就要尊重為祖國的發展默默奉獻青春的科技工作者,而不要聽到那些所謂的明星的心酸史也跟著流淚。美日等西方國家驚訝的接受中國果斷拒絕的場景以後將成為常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30/doc-ifyhrxsk1479817.shtml
台媒:日本製造業對華依賴正在增強
中時電子報2017.6.30報導,日本財務省最新數據發現,5月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5%,為5.8514萬億日元。智能手機所需的液晶元件、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金屬加工機械、鋼鐵和原動機增長明顯,面向大陸的出口同比增長24%,為1.11萬億日元。
報導稱,日本工廠自動化機器人製造商發那科提到,主要是受惠於大陸的工業機器人業務。日媒認為,在美國需求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可能會傾向依賴大陸。
日本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南武志表示,未來幾個月將是辨別中美經濟動向的時期;若美國和大陸需求無法拉動日本的出口成長,日本經濟可能會迎來逆風。
華為日本工廠中國員工的人工費比日本人還高?日網民:日本製造就是垃圾,該面對現實了
2017-06-29,一篇標題名為《華為的智能手機變成日本生產的了,比起中國人,日本人的人工費好像更加便宜的樣子》的文章在日本2ch論壇上引起了劇烈反響。
這篇文章稱華為將在日本建廠,並在“近年中國企業進入日本市場令人矚目”一節中寫道:“以前,日本的人工費太高,中國企業無法快速順利進入日本。然而, 2016年中國製造部門的平均薪資已經到達了2005年的3倍,和日本的人工費差距已經大大減少,現在日本的'貴'這個概念已經逐漸淡化了。”
中國的優勢還有知識改變命運對人才的選拔和激勵作用。知識改變命運,但不是在美國在中國這條工業化的科技人才流水線上,只要你畢業了就一定是合格產品,具有相當的素質,雖然這個過程不是很人·道。只要你足夠專注,就可以像霍金一樣迷戀下去,最終變成牛人。但是在西方教育體系裡,只有霍金當了科學家,其他全部成了放任自流的不合格產品。
公開資料可知截至2016年,美國科技人才36%沒有美國國籍,佔總人口1%的華裔佔科技人員總數14.7%。由於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學成即回國的情況日益嚴重,在美國《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中甚至明確提出,要改善美國就業環境,爭取將優秀留學生留在美國。
量子計算機,核聚變實驗裝置,加速器驅動次臨界反應堆,世界最長的碳納米材料,特高壓工程,高鐵,可燃冰開發,射電望遠鏡。所有這些項目的帶頭人才都是中國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人才。天才教育出“大師”只能扯淡,大德魯伊袁隆平才能讓我們免於餓死!
別說中國教育制度不好,西方世界已經意識到他們教育的失敗。我們發展三十多年到現在已經是奇蹟了,古話說的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看看現在美國大學的學生吧除了會玩會抱怨還能幹什麼?不否認西方上幾代人確實出現了很多了不起的科學家,但是那些科學家不是出現在當今的美國大學。
中國不斷拒絕西方底氣何來,就來自文化,來自信仰、來自西方所沒有的千年積澱和絕無僅有的製度優勢。俗話說的好,十年河東轉河西,我們中國正逢天時,地利,人和相彙的鴻運時代,隨著一帶一路世界級最大宏偉目標,帶動全球富裕功臣是偉大的中國!只有我們中國強大了,這個世界才會變得安寧!
西方技術優勢正在喪失,西方精心打造的所謂“西方中心論”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美國不靠侵略,不當寄生蟲,估計是跟我大中華端茶遞水都不配”——中國積弱積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一個嶄新的大中華將成為現實!中國的科技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我想與冰冰一類的騷婦沒有一點關係。噴子們不要不愛聽,愛國就要尊重為祖國的發展默默奉獻青春的科技工作者,而不要聽到那些所謂的明星的心酸史也跟著流淚。美日等西方國家驚訝的接受中國果斷拒絕的場景以後將成為常態。(作者署名:兵王的傳說)
過去在中國出生、在美國學習的科學家過去常常留在這里工作,但現在他們會在完成學業後回到中國。經費的增加,人才的聚集賦予中國軍備科技不斷爆發不竭的動力。
號稱創新能力超強的日本因為經濟低迷窮兵黷武,創新研發經費投入逐年下降,而中國的研發費用已經位居世界第二,與美國的差距非常小,很快就能趕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雙創已經成為世界名片。各種科研項目快速上馬,“天宮”、“蛟龍”,新材料、新技術技術層出不窮。“天宮”,需要改進170項新技術,600個相關專業,上萬家配套廠商。大飛機設計70過個產業、150各項核心技術。中國國家性工程對創新科技的巨大輻射帶動效果正在閃現。
“天宮”的背後是上萬家廠商製造的零件,每一件都嚴絲合縫,可知科研工程量之大,如此龐大的工程需要的科研人才當然是成千上萬!就像是工業流水線上的零件一樣。
核武器小型化技術、中子彈技術、氫彈技術、軍用核反應堆技術、衛星發射技術(彈道導彈技術)、返回式衛星技術(大氣層再入技術)、載人航天器發射技術、潛射彈道導彈技術、鐵路機動彈道導彈技術、空射運載火箭/彈道導彈技術、巡航導彈技術、衛星導航技術、十萬噸級航空母艦(擁有數量/製造能力)、核潛艇製造技術、兩棲戰艦研製、常規潛艇自主能力、神盾艦、反艦導彈技術、超音速反艦導彈技術、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研製、尾流自導魚雷、超空泡技術(超級重型魚雷)、高速風洞、10倍音速激波風洞、噴氣式飛機研製能力。這些高精尖軍備技術擁有的國家可謂屈指可數。
第3代(俄4代)戰鬥機研製能力、四代戰機、機器人研製能力、航空發動機技術(渦扇/渦噴)、飛機用大功率發電機及供電系統、相控陣雷達技術、X波段超級雷達(探測6000公里)、預警機研製、空中加油機研製能力、傘兵重裝空投技術、傘兵人車一體式空投技術、完全自主坦克整車研製、坦克炮研製、複合裝甲技術、坦克激光壓制裝置、計算機CPU設計製造技術、微型千萬次超級計算機技術、高能激光技術:(武器級激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PE)、反彈道導彈技術、超高音速武器、空天飛機(次軌道轟炸機)、反衛星技術(擊落對方衛星能力、策反對方衛星能力、強行搞亂對方衛星軌道能力)、彈道導彈無規律性變軌技術、磁流體推進核潛艇技術。這些技術則是中國引領世界,彰顯強大基礎的重要體現。
中國連續拒絕西方軍備合作請求為何有底氣無視西方2017.6.30新浪軍事
幻影2000換量子通信、美國太空技術換取空間站門票、歐洲航空發動機合作、日本超算超導合作、土耳其聯合研發防空導彈合作等等,中國在這些合作面前都禮節性選擇了拒絕。正想採購中國巨型挖泥船而被拒絕的某個西方國家不無感慨的說,為何中國越來越有底氣無視西方?
其實從這些意料中流產的“合作”來看,西方國家依然改不了那種傲慢,依然覺得他們自己“高人一等”,依然覺得我們應該跪舔他們!然而中國卻一次又一次超越了他們,扒掉了他們的遮羞布!
美國蘭德智庫專家分析指出,中國在量子應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雷達,中國的研發都處於世界前列。西方國家試圖學習中國的量子應用技術,但是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沒有採取開放策略。日本也指出,中國在量子應用領域的態度比較保守。應該在民用領域主動與世界分享。日本就是個白眼狼的國家,唐朝時期學習了我們先進文化與技術,後來學習了先進技術反過來打我們,千萬不能跟這種包藏禍心的國家進行先進技術交流!
隨著西方的沒落、中國的複興,仰視西方200年的中國人民突然發現中國才是最優秀的,中國的模式才是最合理的,中國的規則才是最合理的。中國科技的井噴,對西方規則的否定,新規則的製定,都在表明一個問題,中國才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國家。西方靠掠奪、剝削和壟斷壓榨式發展已經走到了末路。這不蘋果又想靠壓榨中國輕鬆發財,聲稱什麼都不干,直接提取30%的收益。這就是西方的醜惡嘴臉。霸權慣了,壟斷慣了,剝削慣了的嘴臉。不過這次中國選擇了說不,人民選擇了說不,蘋果的銷量下滑證明了人民的選擇。
世界上最頂尖的兩本科學雜誌,一本《科學》,一本《自然》,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的論文數是中國的7倍。但到了2016年,中國論文佔20%,美國占25%,中國論文數是第三名英國的3倍!
也就是說,當今尖端科學領域,中美幾乎平分秋色,發明專利領域,中國排第三(發達國家存量比較大)。雖然論文並不能衡量一切,但中國的創新能力快速提升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中國2015年在研發上的投入是美國的75%。2000年,中國的投入只有美國的12%,中國的研發投入預計到2022年將超過美國。近15年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研究經費停滯不前,而中國的資金大幅增加。
郭台銘入白宮會川普 2017-05-03聯合新聞網
週刊報導,庫許納在接手美國創新辦公室負責人後,隨即將二月由郭董一行人帶來的美國投資草案拉至國家層級的投資案,才促成此次川郭會,白宮方面為求速度,郭董才會在華府連待兩日,並在24小時內密集性地出入白宮,從這次鴻海派出的五虎將名單中,皆涉及到鴻海的根本及在國際官方與業界人脈,不難看出郭董極其重視此次白宮行的布局。此次川郭會秘密籌備快三個月,投資金額落在3千億至5千億之間,期間,郭台銘至少親赴美國兩次,並前往日本及廣州等地,預料「川郭會」將成為鴻海欲買東芝計畫的助力。
郭台銘川普「川郭會」 郭董打什麼主意?2017-04-28 經濟日報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川郭會」,到底談什麼?儘管郭董只回應就投資一事簽約,具體細節保密到家,但業界解讀,鴻海應該是響應川普美國製造,商談面板設廠投資優惠條件。
早在川普在還沒入主白宮之前,就提出要把iPhone拉回美國製造,當時蘋果與其最大組裝廠鴻海雖然有針對此事商談,但受限美國高勞工成本,以及當地沒有像中國一樣,具有大量擁有組裝經驗的技術人員。再從供應鏈來看,當地也沒有手機零組件供應商,無法就近提供生產,使iPhone美國製造胎死腹中。
因此面板設廠成為郭董佈局美國,最有可能的選項。而郭董這次帶著夏普社長戴正吳,前進白宮與川普商談,也不難猜測,就是要以夏普為主體,在美國當地設立面板廠,儘管郭董沒有明說談話具體內容,但業界認為,應該是商談面板設廠優惠投資條件。
郭董美日台聯軍 搶東芝半導體2017.4.21
搶親東芝半導體,讓鴻海集團的「美國製造」夢愈做愈大,不但傳聞中的投資額由最初的70億美元暴增至200億美元,且找來的搶親團成員都是一時之選,蘋果、亞馬遜、戴爾、夏普全榜上有名,「美日台大聯盟」雖由董事長郭台銘帶頭喊衝,但據日媒披露,鴻海出資比將限縮至2成,其餘8成則由日、美陣營平分。
昨(20)天日本每日新聞自稱取得鴻海相關資料,將鴻海集團競標細節全數曝光,直指鴻海已商請蘋果、亞馬遜、戴爾、夏普以及其他日本企業,形成「美日台」聯合陣線,將全力搶標東芝半導體股權。
就連出資比也在昨日全都露,據日媒指出,原本預料應會佔大股的鴻海,為成就併購大事,同意將出資比下修到只佔2成,與蘋果持平,餘下2成持股則由亞馬遜和戴爾分食,至於含夏普在內的日本企業出資比約佔4成。換言之,即將成型的「美日台大聯盟」,將呈現鴻海出資2成,美企佔比4成,日企佔比4成的新態勢。
為了徹底堵住日本政府擔心技術外流中國大陸的嘴,郭台銘不但將爐主的位置讓出,就連搶親成功後預定投資的半導體廠,也會連根搬到美國去。
根據日媒報導,鴻海在提親企畫書中,也提及收購東芝記憶體後,計劃在美國投資新工廠,初估投資額上看200億美元(折合台幣約6,085億元),預期可以為當地帶來1.6萬名的就業人口,新廠預訂2019年出貨,此招一出,不但成全了美國總統川普「美國優先」的美意,也可讓「擔心技術外流」的日本政府安心,可謂一箭雙鵰。
不只鴻海集團忙著擘畫「美日台大聯盟」,此番最強的競爭對手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也沒閒著,據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引述關係人士的報導指出,博通有可能找上日本政府支持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合作,此外,外傳投資基金KKR集團也有意參一咖。
雖然博通未獲蘋果、戴爾、亞馬遜這種國際級大廠加持,但找來INCJ合作,無異是得到日本政府的背書,搶親實力也不容小覷。
郭董批東芝競標案 高科技大騙局2017-06-22經濟日報
東芝半導體競標案,東芝決定與日美聯盟優先交涉。對此,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指出,鴻海還有機會,至少有五成把握,對外界形容鴻海出局,他請大家拭目以待,並痛批日本經產省,形容整件東芝半導體交易案,從頭到尾就像高科技大騙局。
郭台銘指出,鴻海還沒有出局,競標東芝就跟夏普差不多,他覺得自己還有五成以上把握,外界用出局形容鴻海,他請大家拭目以待,鴻海還有機會。
郭台銘認為,不論從商業、公平競爭或自由市場角度來看,公開競標就好像嫁女兒拋繡球,結果拋給誰結果都先訂了,如果這樣日本經產省為什麼還要公開招標?這根本是一個國際笑話。他並痛批,日本官員為了私怨,是把東芝丟進不可知的未來。
郭董透露,去年他和日本經產安藤局長見面,他跟我說最好不要買夏普,如果要買,鴻海就要加入INCJ陣營,安藤的意思是要讓INCJ主導夏普,但由鴻海出錢。郭董反而質問安藤,是在命令他嗎?安藤馬上知道我不是順民,當時就跟他結下樑子。
郭台銘說,昨天看日本經產省優先議約,只要東芝案滿足三大條件,技術不外流、確保就業以及INCJ的投資,跟我投夏普一模一樣的案例。為什麼日本政府一定要拿日本國民的錢拿給INCJ, 然後鴻海投資也要INCJ,不如經產省改成INCJ部好了。郭台銘補充,為什麼當初夏普案銀行支持我們?因為鴻海吃下負債。夏普一年時間還債兩千日幣,這是日本納稅人的錢,由政府某官員指定由INCJ管理。
針對外界質疑鴻海得標,會洩漏東芝半導體關鍵技術,郭董用夏普案例駁斥,沒有把技術外洩出去,強調從來沒有拿政府的錢,在大陸的投資也是獨資。他並再次質疑參加競標的私募基金,有人敢說他們沒有拿中國政府的資本嗎?只要證明它沒有拿,鴻海明天就宣佈退出東芝。
郭董強調,東芝的對手是三星,結果變成競爭對手是鴻海,這是日本經產省因為私怨,把東芝推向不可知的未來。鴻海不像私募基金、銀行要賣力求生,把投資收回來。東芝半導體標售案,從頭到尾都是高科技大騙局。
【日本人:太天真了,東芝半導體怎麼可能賣給一個中國人!】台灣鴻海集團郭台銘收購東芝半導體失敗!日本卻允許美國收購其核心技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G9aBsRz9s
美將投資70億美元開採稀土欲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2017.6.21 新華網
美媒稱,美國能源部宣布了一個試驗項目,調查美國國內稀土資源的情況。此舉至少受到一位美國國會議員的歡迎。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6月20日報導,稀土資源是元素週期表上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些元素,但是對電子製造、軍用設備和一些醫療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
根據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共和黨籍眾議員盧·巴萊塔所說,美國的稀土資源供應,百分之百來自中國。
這位眾議員介紹說,中國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一。包括釔、鈧、釹和鈰在內的這些元素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提取,其中包括煤礦開采的剩餘物質。
美國能源部表示,將投資70億美元研究提取稀土的途徑,並在美國生產這些成分。
巴萊塔表示,其中資助的一個開採地點是靠近塔瑪卡,位於賓夕法尼亞州黑澤爾頓的傑多煤礦公司。
能源部稀土項目關注的其他地點包括喬治亞州的阿爾巴尼,阿拉巴馬州的圖斯卡魯薩以及弗吉尼亞州與西弗吉尼亞州交界處的布魯菲爾德。
巴萊塔眾議員表示,這個項目攸關美國國家安全。如果美國能夠開發自己的稀土元素,軍事和醫療等部門就不需要再依賴中國。
回應
腐敗的中國!稀土絕不能賣
賣國賊太多
噴子又高潮了,那些靠賣資源的國家是不是要被你們噴出屎來呀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6-21/doc-ifyhfnrf9419642.shtml
中國渦扇15發動機或已投產殲20調整結構後才能換裝
2017.6.21新浪軍事
2017年,中國殲20戰機開始服役,讓中國空軍進入五代機時代,這讓心喜不已。不久前,新聞報導中,又傳出一個好消息,中國發動機工作正在生產渦扇15發動機,並明確指出,它就是殲20使用的發動機。讓許多人高興的不得了,甚至有人認為,殲20已經裝上渦扇15,可惜有點過於樂觀。目前只是渦扇15已投入量產,實際尚沒裝上殲20。換發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需要有一個過程,至少不是說換就馬上能換。
有關的報導
我們用太行替代俄式發動機只能算小改,畢竟兩者在尺寸上接近,但是渦扇15就不一樣了,不僅是全新的型號,尺寸也要大一些,其主要尺寸為:長5.05米,直徑1.02米,總重量達到1600公斤級。這樣一來,需要對殲20的結構進行一些小的調整,考慮多種因素,不會太快。可能需要先安裝一架進行測試,這就是需要一個調試的過程,不是直接應用到生產線上,批量裝備,所以大家不要心急。
渦扇15的狀態也需要測試,畢竟才投入量產,量產型號的性能如何也需要測試等等,也許要2年之後,人們才能提到安裝渦扇15的殲20飛上藍天。
可以豪不誇張的說,殲20在未來擊敗F22就靠它,它的推重比已超9,努力一下就是10的水平,早期目標為:加力推力16噸到18噸,比俄製117S要高2噸左右,未來的技術發展目標為:20噸。如此大的推力,讓殲20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以及更大的航程,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以及矢量噴口的配合,可以讓殲20進行矢量機動,將機動性能發揮在極致。
當然了,有人習慣於給國產貨找親戚,可惜對它基本無效,沒有一款能與匹配的國外型號,至多能找到別人幾十年前的舊紙圖,然後叫喊這是仿某型設計的,很可笑的提法。
使用俄製發動機也許很快會成為歷史
至於目前使用的俄製發動機,或太行發動機,只能算暫時性的措施,以保證整個項目進展順利。否則,等到渦扇15可用,再讓殲20飛上藍天,最早也要2021年了,為了一台好發動機,讓殲20晚10年首飛值得嗎?(作者署名:浴火)
回應
國內的無恥之徒,總會有辦法說出無恥之言,千方百計給中國貨找到干爹乾媽,要不然就沒辦法摸黑中國人!
10年研發一款戰機發動機,這速度已經是在飛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21/doc-ifyhfnrf9423947.shtml
中國28億收購美盟友航空引擎生產線還有上百項專利2017.6.21新浪軍事
近日,我國一家公司以28億,收購了英國一家公司100%的股權。讓很多網友感到很振奮,那這家叫做加德納的航空公司,到底有多厲害呢?
加德納是英國一家非常有名的航空零件製造公司。其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生產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飛機發動機上面的高溫合金葉片,是空客公司的一級供應商。
加德納在航空金屬零部件製造領域具備較強實力。在航空金屬零部件成型、零部件表面處理、零部件組裝等方面具備深厚技術積累,公司擁有符合全部航空供應鏈標準的零件加工設備和能力,具備包括AS9100,ISO14001 及OHSAS18001 等認證,技術及渠道皆具較強實力。
而其具備的實力,其實也正是,我國現在所欠缺的地方,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但是,直接收購,則讓我國航空業直接前進了幾年時間。
讓我國掌握西方最新的航空零件和高溫合金的製造工藝,對於,運20和國產大飛機都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並且加德納在英國、法國、波蘭、印度均建有工廠。擁有歐洲業內百項認證,其生產的零部件主要應用於寬體/窄體商用客機、直升機、引擎、無人機,其他飛行器、工業產品等。由此,可見這次收購的價值之大了。(作者署名:精兵堂)
回應
別吹的那麼好!真有那麼好 別人肯讓你收購?
賣給你說明,國內已經研究攻克了!
吹吧,錢多了,打水漂
國家強大了,有錢了,收購一些國外的公司很正常,你們就不要疑神疑鬼的!多些祝福吧。
英國羅羅的發動機核心零件供應商之一,這錢花的值。
Q5:自己無能,只能靠收購,這樣的收購可靠嗎?如果英國禁止出口中國,該怎麼辦?
自己無能吧,靠領狗糧過日子的貨,中國的事情需要你這噴貨操心嗎?
Q5腦殘,就知道噴!
Q5短路了吧?收購還叫無能?是被收購者無能吧?該英國企業根本做不大,收購跟玩似的。收購瑞士企業那才叫大,400多億美元。貧窮收購富裕的,落後收購先進的,中國模式就是要氣死你,怎麼樣?
你們可以直接無視Q5狗和流浪狗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6-21/doc-ifyhfnqa4551728.shtml
中國神威獲世界超算排名三連冠美國罕見被擠出前三
2017.6.19,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ISC2017國際高性能計算大會上,中國“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能力以及每秒9.3億億次的持續計算能力奪得三連冠,並且和“天河二號”第三次攜手奪得前兩名。這次榜單的第三名是來自瑞士國家超算中心的升級版Piz Daint,美國超算則20年來首次無緣前三。
對於美國罕見被擠出三甲,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委會秘書長張雲泉認為,這是美國超算發展的最低潮,由於之前的欠賬導致自身後勁不足。不過,這可能也是美國超算觸底反彈的一個開始,2018年下半年,美國將開始推出全新研製的“北極光”超算,運算速度可以達到180P(P為每秒千萬億次)。所以從2018年到2020年,美國或將重新奪回TOP500的冠軍寶座,甚至可能會出現幾連冠的情況。而在2020年,如果中國按計劃造出E級超算後,中國將再次奪回冠軍。
中國超算將持續“蓄力”
雖然最近幾年中國超算在TOP500榜單連續取得好成績,但中國科學家也在醞釀改進與升級計劃。據張雲泉介紹,首先,今年下半年,“天河二號”將用全自主的處理器升級到100P。其次,明年年中,中國E級超算的3台原型機將會到位。
據美媒報導,美國將投入2.58億美元研究E級超算的關鍵技術,最快要在2021或2022年造出E級超算。這就可能會比中國的晚。日歐已經失去競爭力,雙方雖然都有E級計劃,但都在往後推。
對於這次躥升至第三名的瑞士超算,張表示,這台機器升級後運算速度提升了一倍。利用GPU等先進處理器對超算進行升級,這樣既能提升性能,又能節省不少費用”。
當超算遇到人工智能
最近,一位美國科學家甚至表示,超算的未來在於人工智能,在於大數據,而不在於科學計算,這一觀點在美國科技界引發軒然大波。張表示對於該觀點抱有一定程度的認同。他說,超算確實應該全力擁抱人工智能。中國科技部也啟動了AI2.0計劃,其中就包括研製AI超級計算機,如何讓超算更好地滿足人工智能的需求可能是發展的下一個熱點。
張認為,如果互聯網是加法,那AI就是乘法,它對於社會各個行業的變革影響都將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它可能是普惠的,從根本上改變整個社會的運行模式與發展態勢。
相關新聞
中國超算為啥發展這麼快?專家:要感謝美國禁運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6-20/doc-ifyhfnqa4478531.shtml
辭去普林斯頓大學講席教授的終身職位,放棄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談起多年前的回國決定,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曾表示,“那只用了一個晚上”,“很多人認為我錯了,認為我瘋了……”
施一公回歸的祖國,早已不是那個剛從積貧積弱中爬起的國家。從科研環境,到機制和人才建設,都取得長足進展。但和施一公等人一樣,中國許多科研人員的歸國都源自那份對祖國難以割捨的情感。愛國者,欲其國之強也。
安諾傑特別強調了這一點:“中國政府在過去20多年,大力擴大科研人員數量,這包括推出了‘千人計劃’等各項措施,鼓勵海外華人優秀人才回國,成功地將‘人才外流’轉變為了‘人才流入’。”
遼闊地理優勢
在國家重視和人才回流之外,中國科技的許多突破還得益於一個人們較少探討的優勢,那就是擁有遼闊的國土,使得許多科學實驗能有合適的實施地點。在貴州平塘縣建設的“天眼”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因為那裏有得天獨厚的喀斯特地貌大窩凼洼地,並且少有電磁波污染,這一獨特條件讓它迎來了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南山南、興隆北,麗江古城醉;德令哈,雲在飛,阿裏天空美”,這首根據民謠《南山南》改編成的《南山南-量子星》中的歌詞,出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從事量子通信研究的副研究員張文卓。其中提到了中國量子衛星的5個地面站:新疆南山、河北興隆、雲南麗江、青海德令哈、西藏阿裏。
這5個站點中4個在大西部。據了解,這既有量子糾纏分發遠距離傳輸的需要,也因為那些地方的空氣品質好,鐳射傳輸不易受霧霾等因素影響。所以,中國遼闊的地域也是量子衛星項目得以開展的一個獨特優勢。
在青海德令哈站,似乎能看到中國科技為何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這裡地處偏僻,從小城德令哈開車到地面站都要1個小時,但因地理位置適合量子衛星觀測,國家前幾年投資在這裡專門建設了量子通信實驗專用觀測樓和相關設備。這裡的科研人員因觀測需要而堅持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每天工作時間一般從下午6點到淩晨3點,但這些天輪值的李雙林說:“已經習慣了。做完實驗睡得香,倒是哪天不做實驗可能會失眠。”
天時地利人和,使得德令哈產出了重要實驗數據,小站的名字也隨著此次中國量子衛星團隊創下量子糾纏分發的新世界紀錄而傳遍全球。
新聞分析:為何中國科研能屢創世界紀錄
美國《科學》雜誌2017.6.15以封面文章形式,發佈了中國量子衛星實現量子糾纏太空分發“一步千里”的世界跨越;上個月,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奏響“冰與火之歌”;去年,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為中國“天眼”……這些世界紀錄讓中國自主創新的進度條一次次被刷新。
為什么近代科學舞臺上,作為後來者的中國,如今能屢創佳績?國內外專家的觀點可以歸納為天時、人和、地利: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科技發展,海外求學的人才資源大量回流,中國遼闊的地域也是一個特殊的優勢。
國家重視投入
“經過30多年積累,科技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已到了突破的時候,”在談起這些成就時,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霍國慶說,科技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國家科技中長期規劃,還是國家科技五年計劃,都引導了科技突破。”
國際著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也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的一個成功因素是將資金、資源和人才投入科研時一直有明確目標,並有長期計劃。”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一些傳統科技強國近來在面臨經濟問題時,往往想到的是拿科技經費“開刀”。安諾傑就提到:“當世界上許多國家科研資金增長乏力之時,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助推了研發投入的大幅增長。過去20年,中國研發投入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長。”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誕生在中國就是一個很好案例。中國量子衛星項目首席科學家潘建偉早年在奧地利師從量子研究大師安東·蔡林格。蔡林格等人曾在歐洲申請發射量子衛星,但一直未獲批准。潘建偉回國後,中國的量子衛星項目很快推進,帶來了一個又一個新成果。
人才資源回流
人是科研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中國科研屢創紀錄離不開科研隊伍的成長和奉獻。霍國慶認為:“出現了一批戰略科學家,他們的眼界與視野影響了突破。”
在這方面,海外人才的回流引人矚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撐起了這個大時代,也撐起了更大的夢想。
潘建偉的回國,推動了中國量子通信事業的發展。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曾留學日本,領導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的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曾在歐洲和美國工作。
除了在計算能力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技術的突破,它在計算密度、單塊計算晶片計算能力、內部數據通信速率等方面都將得到極大提升,而且,它將是國內自主化率最高的超算,包括自主晶片、自主作業系統、自主運行計算環境等。
百億億次超級電腦,也稱“E級超算”,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電腦界的下一頂皇冠”,它將在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危機、污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發揮巨大作用。
太湖之光,運算速度93PFlops,每秒十億億次,E級超級計算機提高至10倍以上。考慮到當前超算已經發展達到的水平,未來或將面臨一定技術瓶頸,因而實現這一躍升並不簡單。
相關新聞
天河二号计算能力将升级至10亿亿次/秒
日本向中國發起挑戰--計劃投入1730億美元建設效能達130PFLOPS的超級計算機。而中國接受了挑戰--11月,中國著手研發峰值效率為世界最快計算機十倍的超算。美國也有可能參與這場爭霸賽。
奧巴馬為美國設定的2025年目標 卻被中國提前8年實現2017.1.20新浪軍事
2015年7月底,當中國再次蟬聯超級計算機冠軍的時候,美國總統奧巴馬很不服氣,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在2025年造出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計算速度達到每秒100億億次。而在當時,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系統是剛剛獲得世界冠軍的中國“天河二號”,其計算速度的峰值才只有5.49億億次。
在奧巴馬看來,比當時中國運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峰值幾乎快20倍,咱10年時間總可以研製出來吧,他相信中國10年時間不可能將超級計算機的速度提升20倍,所以他才下了這樣的行政命令。由於不作老二是美國的國家信仰,所以奧巴馬才下這樣的行政命令,他相信10年之後美國就能重返世界第一。所以,他堅信美國在10年後能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百億億次運算速度的超級計算機。
為啥奧巴馬寄望10年成功的事中國祇用兩三年就能實現?難道是美國的科技實力不夠強?錢不夠多?都不是,美國綜合國力、科技實力、經濟實力都比中國強大,美國之所以在超級計算機的發展方面落後而來中國,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的體制優於美國。中國的舉國體制可以將最優秀的人才和物力聚集起來,然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美國則不同,美國靠市場化推動,市場化要靠需求,當美國需求沒那麼大的時候市場動力自然就弱了。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體制方面的確比美國有優勢。
可以預見,未來中國會有更多領域超過美國,而美國的體制機制劣勢會越來越多地凸顯出來。
實際上,這並非美國能源局在全球超級計算機軍備競賽中的首次投資。並且惠普方面表示,作為惠普企業持續展開超級計算機研發的一部分,過去以來該公司一直得到這筆資金的資助,因此這次對他們來說也並不例外。
回應
笑死,觀網之前就報導了我國百億億次超算已經啟動,進展順利,還是今年2017年就已經開始了。等你們開始了,我們都研製好了,估計開始萬億億次吧。
你丫好幾年沒拿第一了,還好意思說中國挑戰你超算地位?要點碧蓮不?
以前都是交替第一,最近幾年都是我們霸榜,但從研發力度上看,美國赶超的機會不大。
不過超算這個事主要是美國沒那麼大市場需求,而中國有巨大的需求,畢竟我們人口從數量上比他高一個數量級,很多管理問題他們大型計算機能解決我們都得超算。
震驚,老美竟然向高科技公司進行補貼,這國怎,我陷思
美國不是自由資本主義的代言人嗎,怎麼也搞什麼國家補貼,這是違反市場規則的行為啊
大V:面子工程,不如把錢發給無家可歸的人民
美國不是自由市場經濟嗎?怎麼能這樣國家搞產品呢?這不是打公仔的臉嗎?
喲,當初那些說發展超算沒意義的人呢?
記得之前郎咸平還大言不慚的說,超算已經沒有用處了
中國的經濟學家張維迎們趕緊批判,這是典型的產業政策啊,計劃經濟啊
我可不可以模仿公知大v們說一句:這些錢有多少能用在科研上,有多少人中飽私囊
猶記得,當年天河一號勇奪冠軍一大堆公知號在《天涯論壇》上鼓吹Cpu沒有自主產權、Gpu沒有自主產權、中國根本上不可能製造出超級計算機、如果給我一堆Cpu或者Gpu我也能製造出超級計算機之類的言論;現在想來,那些反中人士也是覺得蠻搞笑的!話雖如此,但是中國的超級計算機的研發部門竟然能硬頂著Cpu封鎖和Gpu封鎖,硬是造了一臺本不應該存在於世(若存於世的必然是美國的超級計算機!老美邏輯,你懂的!)的超級計算機,而且運算速率是全球第一,這台超級計算機我算服了!老美,你真的要加油喲!“中國山寨”和“山寨中國”是兩個詞彙,老美這兩個詞你真的一定要懂!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6_16_413643.shtml
中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電腦樣機預計2017年底研製成功
2016年天津超算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合作,啟動了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電腦樣機系統的研製,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預計2017年底能夠研製成功,預計2020年研製成功並建成投用,它的計算能力將是目前中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電腦“天河一號”的200倍。
為追趕中國超級計算機美國政府給6家企業撥款2.85億美元
2017.6.15,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宣布,將從能源部的Exascale級超級計算機項目(ECP)撥款2.58億美元給6家領先的科技公司,加速部署美國首例Exascale。這也是美國PathForward計劃的一部分。
這6家公司分別是:這些公司有AMD、CRAYD、慧與公司、IBM、英特爾公司和英偉達。據了解,2.58億美元的資金將在三年的合同期內分配,各家公司所提供的額外資金至少佔項目總成本的40%,總投資至少達到4.3億美元。
“保持美國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導地位,對於國家的安全,繁榮和經濟競爭至關重要。研究資金將使這幾家美國領先技術公司,在超級計算領域的下一階段發展中具有超級計算能力,從而在全球競爭中擁有強大的技術,專業知識和資源。”佩里說。
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在超級計算機領域提出警告。
2016年9月,在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和能源部組織的科技會議上,美國政府領導人就警告稱,該國面臨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將領導地位讓給中國的危險。
2015年,美國政府發布命令禁止英特爾將其運行速度最快的計算機芯片供應給中國頂尖的超級計算機項目。雖然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實力仍然十分有限,但中國政府為全球競爭,已計劃在未來10年裡投資至少1610億美元。
中國也希望自己可以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前建造起世界上第一台Exascale。今年1月,中國表示很快將建成全球首台Exascale樣機並進行測試,而到2020年,第一台Exascale將會正式面世。
級超級計算機具有很重大的戰略意義,不僅可以通過大量複雜運算來進行經濟預測和氣候研究,還被各國長期用來破譯密碼、研發核武器。此外,這些超級計算機還用於石油勘探和汽車設計等商業用途。
在2016年6月份,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算大會公佈了新一期世界500強排名,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成為全球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排名第二的天河一號也來自中國,來自美國的泰坦僅排名第三。
不過,根據Hyperion Research,外界預期中美兩國最快會在2023年前打造出可量產的Exascale。
美稱中國科技創新赶超西方美公司很難打入中國市場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017.6.11報導,有意思的是,同樣類型的科技在今年早些時候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也備受關注。這是第三屆亞洲消費電子展,每次都在上海舉行
報導稱,對參加中國展會的新來者而言,很可能會意外地發現中國的科技創新與西方同步。在某些領域,中國甚至領先於西方,比如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支付、電子商務以及信息傳遞。
英媒:中國技術創新飛躍令美國"山寨"中國?
美國共享單車公司開始模仿中國的“無樁停放”模式;蘋果手機模仿騰訊的“微信支付”在其即時通訊服務iMessage中加入支付功能;而美團網憑藉其30萬個外賣小哥和訂餐訂酒店訂旅遊通吃的模式,成為讓外國評論人士無法描述的“怪物”……
《華爾街日報》2017.6.9報導,一些西方企業已開始逆向“山寨”中國的創新,這一現象昨日引起了更多西方媒體和評論人士的注意。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6月14日繼續討論這一話題:
去年12月華為手機銷量超過了蘋果。華為是僅次於蘋果和三星的世界第三大手機製造商。中國不僅在電子產品製造方面奮起直追,並且已經在移動支付以及無聯網等許多方面領先。
中國在第13個五年計劃期間進入了技術創新黃金時期。去年中國技術創新方面的積累存量實現了質的飛躍, "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百萬,成為繼美日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
中國歐盟商會最近對歐洲在華公司做了一項調查,60%的在華歐盟公司認為在2020年前中國公司會縮小同歐洲的創新差距。這種創新最有可能發生在服務業,在工業界的創新突破需要更長時間。
中國技術創新加強專制?低估會讓美國付出代價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就認為美國在在創新方面低估了中國。除了對中國社會廣泛使用無現金支付感到震驚外,他還對中國在互聯網數據和物聯網方面的創新和發展印象深刻。
不同於政治化批評,弗里德曼則認為美國往往把中國的增長歸咎於不平等貿易做法,低估了中國的技術創新,美國會為此付出代價。
回應
電商平台你們可以山寨,但是!中國外賣小哥的吃苦耐勞精神//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夜不閉戶的治安環境/中國政府言而有信的執行力/你們山寨得了嗎?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6_14_413239.shtml
英媒:美欲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投資人工智能領域
英國路透社2017.6.14報導,美國一些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看似美國即將對中國在矽谷的投資加大審查力度,以更好地保護被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敏感技術。他們尤其關注中國對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興趣,近年來此類領域正越來越吸引中國資本。他們擔心在美國開發的相關先進技術將被用於壯大中國軍力,甚至被用於推動中國戰略產業發展。
目前,美政府正考慮加強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作用,該委員會是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角度評估外國收購美企行為的機構。一份未發布的五角大樓報告警告稱,中國正通過目前尚未引發CFIUS審查的一些交易繞過美國監管並獲取敏感技術。此類交易包括成立合資企業、持有少數股份或對初創企業進行早期投資等。一名未獲授權公開談論該問題的特朗普政府官員稱,“鑑於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掠奪性'做法,我們正密切審視CFIUS。”
在奧巴馬任內,CFIUS曾阻止中資企業對多家高端芯片製造商發起的一系列收購嘗試。據共和黨在參議院的一名助手透露,目前一個新法案正在起草,以賦予CFIUS更大權力來阻止某些科技投資。“人工智能是中國正尋求的眾多具有軍事應用潛能的先進技術之一”,這名拒絕透露身份的助手說,“這些技術很新,我們的出口控制體系尚無法涵蓋,這是導致它們從現有防護措施漏洞中溜走的部分原因。”美國國際安全研究中心專家詹姆斯·劉易斯說,美政府正在亡羊補牢。
但一些業內專家警告稱,美國更強硬的措施可能不僅無法阻止技術轉讓,還會引發中國報復,從而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榮鼎集團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中國對美投資額已達220億美元,同比增長100%。經濟學家哈尼曼說,若該法案過於咄咄逼人,將導致“科技行業強烈反對”。
研究公司CB Insights從2012年起跟踪29家對美國人工智能公司投資的中國大陸企業。中國並不諱言意在通過對外收購等措施成為人工智能大國的雄心,正在該領域大舉投資。
五角大樓的報告認為,美國還需在非軍事領域採取措施,包括改變移民政策等。有專家稱,應允許優秀的中國留學生留在美國發展技術,而非返回中國並與美國競爭。
據中資跨境併購服務平台晨哨統計,2017年1月中資海外併購交易共有46宗,較2016年12月環比減少20.69%,較2016年1月同比減少36.99%;按交易金額統計, 2017年1月的交易中有31宗披露了金額,總計約201.00億美元,較2016年12月環比減少56.30%,較2016年1月同比減少34.81%。
除了商務部以外,我外交部也曾多次就海外投資和外國投資壁壘等問題作出回應。
去年10月,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的基礎上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希望有關國家為中國企業投資提供公平環境。
去年7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記者會上就中國美的公司收購德國庫卡集團一事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實力的逐步增強,境外併購正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現實選擇,也是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體現。中國企業在境外收購國外公司,是自主決策的市場行為。通過併購,不僅實現中外企業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同時也為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希望各國能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企業的境外併購,對這種正常的商業行為給予公平待遇,並為其創造合理、透明的經營環境。
海外投資
德媒:不必擔憂中企收購會搶走技術其實是救了企業
回應
美國企業半死不活,還不許中國投資。高技術產業又禁止出口、禁止收購。特沒普要平衡貿易逆差怎麼辦?
就這德行還想貿易平衡?講道理好嗎?
世界霸主驚慌失措,得了恐兔症。
嘖嘖,這麼不自信啊,不是有體制優勢嘛,怕什麼?世界第一的燈塔國,你可是人類的希望,怎麼就不自信了呢?
滿清三百年前閉關鎖國被人一炮轟開國門,希望特普加油,給米國也來個閉關鎖國。
美國人也是敏感,美國強在體制,只要中國人不投資美國的體制怕什麼?只要美國體制還在,什麼科技不都是能搞出來嗎
歐美如果對中國放開科技,分分鐘被兔子秒殺
說實話科技創新方面美國的體制確實比我們強,家長制社會有壓制創新主動性之嫌……
你是不是在地上跪的時間長了就沒看過天?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4_12_403314.shtml
去年11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中國福建宏芯基金以6.7億歐元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生產商愛思強(Aixtron)的交易;
去年年初,美國外國投資委員也以同樣的理由叫停了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對荷蘭菲利普公司下屬的一家公司的股權收購。
對於中美經濟關係,特朗普政府官員和立法者正在提出一系列涵蓋面廣泛的問題。目前,一些共和黨人已經在呼籲對外國收購案進行更加嚴格的管制,他們要求向審查外國收購美國公司狀況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簡稱Cfius)授予更大的權限,然而批評者說,該委員會的工作範圍不包括規模較小的交易,而且它還有其他薄弱環節。
而《紐約時報》也在此前的文章中引用專家的說法稱,中企的投資收購行為絕大多數對美國都是無害的:中國投資者手裡有資金,想要尋求回報,而中國政府則想推動投資來改善污染狀況,提升產業能力,解決高速公路擁堵問題。而這種資金流動也符合中國的一種常規做法,即利用國家指導的投資,來幫助貫徹其產業政策,增加技術持股,就像中國在半導體領域那樣。
中方:中國對外投資將放緩繼續支持真實合法境外投資
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在2月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我國對外投資快速增長,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部分國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個別發達國家對我國投資特別是國有企業投資的限制壁壘增多,增加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2017年,世界經濟復甦乏力,預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呈現“穩中趨緩、緩中向好”的態勢。
商務部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按照“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國際慣例、政府引導”的原則,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參與“一帶一路”共同建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鍊和價值鏈。
而我國對外投資速度正在放緩也有數據為證:今年1月份,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01億元人民幣(折合120億美元),同比下降9.2%;對外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32.7億元人民幣(折合77.3億美元),同比下降35.7%。
報告指出,商業技術日益精密,其民用和軍用界線越來越模糊,例如用於社交網絡和網購的面部識別和圖像檢測,可用於追踪恐怖分子或應對其他國家安全威脅。美國起步公司以及Facebook、谷歌等互聯網巨頭所研發的產品,精密程度不亞於美國軍方現有的設施和配備。
報告還稱,美國絕大多數的自動駕駛車輛和無人機技術是用五角大樓撥款開發的,而部分獲得援助的公司後來又向中國投資者融資。
例如2005年參與五角大樓一項比賽而後研發無人駕駛車輛光傳感器的Velodyne公司,去年接受了福特公司和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聯合注資1.5億美元。
報告雖然沒有明確點出哪些美企接受中國投資後發現自己的敏感技術轉到中國手中,但交代了中企為躲避美國政府的監控而採取的手段。
例如文中提到收購美國微芯片公司雷特斯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的風險投資公司Canyon Bridge其實有中資背景,其扮演的角色是模糊資金來源,提高收購案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批准的成功率。
報告說,從2010年至2016年間,中國投資者通過1000多項投資協議,對處於研發初期的美國技術投資了大約300億美元。
中方在2016年加快了對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等關鍵行業的投資。
被點名的中方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知名私企和基金。
文中還提到根植矽谷的杭州矽谷創新中心(Westlake Ventures)是由杭州政府和17家中國國企共同擁有的投資公司ZGC資本(ZGC Capital)聯合創立的。
美國曾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中企的對外投資計劃
雖然五角大樓的報告中稱美國政府對中企收購美國高精尖技術的行為毫無在意,但事實上,外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已經以“國家安全”為由多次叫停中企收購行為。
據《金融時報》報導,2016年中國海外交易被取消的金額總數超過了750億美元,共有30多個對歐洲和美國企業的收購案因監管和外匯限製而被迫“流產”。2015年,被取消的交易金額約為100億美元。
中國7年向矽谷投資300億美元五角大樓擔憂“滲透”
美國《紐約時報》於2017.4.7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科技投資飛行在雷達下,五角大樓警戒》的文章。文章稱,據五角大樓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正積極注資掌握軍用技術的矽谷起步公司,美國政府應採取更嚴厲的管控措施,遏制這些先進技術的轉移。
《紐約時報》援引五角大樓發布的報告稱,在2010年至2016年的7年間,中國投資者通過1000多項投資協議,對處於研發初期的美國技術投資了大約300億美元。而側重研究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的美國起步公司,在引資方面幾乎不受限制,而中國就利用這個方便之門,注資這些美企。
報告還稱,中國政府正鼓勵中企以提升對美戰略競爭力作為註資美企的目的,而在一些情況下,中企還刻意低調注資,以避開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監控。
對於中國資本“走出去”投資海外企業,以及中企在海外遭遇的投資壁壘,我商務部和外交部發言人都曾多次予以回應稱,我國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努力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鍊和價值鏈。
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實力的逐步增強,境外併購正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現實選擇,也是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體現。中國企業在境外收購國外公司,是自主決策的市場行為。希望各國能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企業的境外併購,對這種正常的商業行為給予公平待遇,並為其創造合理、透明的經營環境。
報告寫道:“對於這種技術轉讓正以多快的速度進行、中國對美國技術的投資到什麼水平,或者我們應該保護哪些技術,美國政府沒有全盤的考慮。”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過去10年,中國一直致力於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並為邁向製造強國而製定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Made In China 2025),該戰略建議國家為10個重要行業提供大量資金。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外界往往從經濟角度對中美技術競賽進行解讀,但五角大樓報告卻凸顯了它對美國國家安全所構成的威脅。
不過既然走出了第一步,未來這樣的合作可能會越來越多。正如有國外網友在Quora評論Robin Daverman的回答時說:太空探索,應該以整個人類的名義來進行!
但鑑於特朗普的顧問不久前才說過:“要向中國人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美國打算在太空中保持毫無爭議的主導地位。”對喜歡搞大新聞的特朗普任期內,同樣喜歡搞大新聞的NASA,我們只需要繼續淡定就好。
回應
個人並不感覺這是什麼突破,再過幾年天宮就是外太空唯一的常駐空間站。到那時候美國說:為了人類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來,我們合作吧。一轉臉就會把現在他們限制我們的事當沒發生過。我到不是說非要牙呲必報,但是給美國一些教訓事必要的。我們也應該訂個法案,那個沃爾夫不死,中美空間合作沒門。省得美國哪些招人煩的參議員老找咱們麻煩。
其實就是眼看著國際空間站要廢了,現在能指望的只有中國的天宮了,而且每國也發現,越禁止,中國發展的越快,每國著急了!一個參議員就能阻斷中每間的太空合作?開什麼玩笑!要不是每國國內有一大批持同樣觀點的人支持,一個參議員能幹嘛?所以說,每國通過的任何決議,都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千萬別被它們忽悠了,什麼只是某個人的阻撓之類的,這都屬於狡辯!
按照對華禁令,中國所有國有機構,包括研究所、國有企業,都不得與美國航天局合作,甚至中國媒體都不得進行相關採訪。2011年5月16日,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執行最後一次飛行任務,搭載許多中國科學家付出心血的阿爾法磁譜儀前往國際空間站。然而,就是因為“沃爾夫條款”,NASA取消了已經承諾給予中國媒體記者的採訪通行證。
更令人氣憤的是,當6名中國科研人員申請參加2013年的開普勒科學會議時,雖然討論的是萬億英里之外的行星問題,卻被拒之門外。拒絕科研人員出席本專業的國際研討會,僅僅是因為他的國籍,讓多名美英重量級天文學家都紛紛表示不滿,美國耶魯大學天文學家費希爾教授的團隊一致決定退出會議,英國牛津大學天文學家林托特則稱這種荒謬的做法“簡直退回到了冷戰時代”。
Wolf則發表聲明,將會議拒絕中國科學家的責任推給NASA,認為其對“沃爾夫條款”理解有誤。“國會2011年的規定主要限制(某些美國機構)與中國官方的雙邊合作,而非多邊會議。有關規定對中國人個人參與的活動沒有限制,除非他們是中國政府的官方代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也只好承認,是NASA中層人員曲解了有關規定的適用範圍,並且沒有徵求總部意見,因為當時美國聯邦政府正處在部分“停擺”狀態。
當Wolf在2013年底宣布退休,這成為當時中美兩國航天科學家們奔走相告的好消息。但兩國航天合作並未就此破冰,由於“沃爾夫條款”依然有效,2016年10月,第二次中美民用航天政府間對話上,雙方就太空碎片等問題做了深入討論,但切實的航天領域合作仍是敏感話題。有一位NASA的高級僱員說:“如果一個和我職務類似的中國人來這裡,我甚至被禁止給他買一杯咖啡。”
這次,中國實驗首次登上國際太空站,是通過商業合作突破了美方限制。2015年,鄧玉林團隊與負責運營國際空間站科學研究平台的私人企業NanoRacks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將實驗項目送上國際空間站。
據鄧玉林介紹,儘管項目得到了NASA批准並報告給美國國會,但一直以來仍然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曾遇到很多困難,既有項目本身科學和技術問題的困難,又有對美方航天項目體係不太熟悉的困難,更有涉及到中美兩國法律政策的困難。
中科院院士顧逸東認為,這件事情只是中國科學家通過國外公司購買了國際空間站的商業應用資源,並非中國與NASA直接開展的科研合作項目。此次成功並不意味著中美兩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恩怨將就此消弭。
一直嚴禁中國參與太空合作這次美國怎麼鬆口了
2017.6.4日5時7分,美國肯尼迪空間中心。SpaceX利用“獵鷹9”火箭發射“龍”貨運飛船,將中國空間科學項目首次送入國際空間站,中美空間科學合作取得了零的突破。
“我們這次中美合作的突破,可以為更多中國科學項目利用國際空間站提供借鑒和經驗。”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表示,他是這項中國獨立設計的實驗——“空間環境致生物微進化規律實驗載荷”的負責人,這個項目旨在研究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境對抗體編碼基因的突變影響,是首次在國際上利用空間環境開展“微進化”研究。
他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還說了這樣一段話:“ 通過這次合作,美方應了解中國科學家是敬業和專業的,是國際空間科學領域的重要力量,不是洪水猛獸,今後的合作應該是大勢所趨。”
中美航天合作在上世紀70至90年代曾有過“蜜月期”,此後,雖然中美兩國的整體合作水平不斷深化,航天合作卻陷入冰點。特別是一位叫弗蘭克·沃爾夫(Frank Wolf)的共和黨眾議員,他阻止了中美合作共同探索星辰大海。
2011年3月,在Frank Wolf的鼓動下,當年的撥款法案硬是塞進了一項特別條款,以“反間諜”名義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禁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人士”。這就是備受詬病的“沃爾夫條款”。
當時,有一名曾在NASA工作的中國公民Bo Jiang在即將回國時被聯邦調查局人員攔下。他被控攜帶可能藏有機密的電子設備。雖然事後該中國公民被證實沒有攜帶機密,但是美國方面還是因此大炒“中國間諜威脅”,其中最積極的就是Wolf。
他迫不及待地對外宣稱,這名中國人“正在進行間諜活動,並接觸了高度敏感文件,包括導彈中的高科技成像技術源碼、無人航空設備和中國政府渴望獲得的其他技術”。由於沒有查到任何證據,後來竟稱他電腦裡有“黃色電影”。事後,顏面丟盡的Wolf忙從官網刪除了有關聲明,但他藉機促使國會推出了更嚴格的法律,對中國籍研究人員參與美國的科研活動予以限制,還是得逞了。
中國為國家安全限制出口這類重型裝備曾在南海造島
2017年5月26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17年第28號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對大型挖泥船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出口。
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挖泥船,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一)耙吸式挖泥船
1.艙容大於或等於1500立方米;
2.挖深大於或等於15米;
3.具有艏吹功能及裝置。
2016年10月,亞洲最大耙吸式挖泥船“浚洋1”號於廣州交付,總艙容量21028立方米,每小時挖泥約2萬立方米
(二)絞吸式挖泥船
1.絞刀功率大於或等於500千瓦;
2.挖深大於或等於15米;
3.總裝機功率大於或等於2000千瓦;
天鯨號絞吸式挖泥船,絞刀功率4200千瓦,不會因珊瑚礁影響工作,最大挖深30米,總裝機功率19200千瓦,各項指標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根據從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處綜合來的信息,從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間,“天鯨”號多次往返於南沙華陽礁、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和南薰礁之間,通過輪流作業提高效率,累計天數達193天。其中,2013年12月至今是“天鯨”號在南沙作業的高峰時段,他往來於五個礁盤之間,累計工作174天,按照每小時吹填海沙4500立方米計算,“天鯨”號在南沙五個島礁吹填了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沙土和海水,大約相當於3個美國胡佛水壩消耗的混凝土。
(三)斗式挖泥船
1.斗容大於或等於4立方米;
2.挖深大於或等於15米。
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使用的“金雄”號抓斗式挖泥船,抓斗容積30立方米
(四)吸沙船
1.艙容大於或等於500立方米;
2.總裝機功率大於或等於1000千瓦。
參考稅號為89051000。
4200立方吸沙船,圖片來源中國船舶網
(五)自航自卸式泥駁
1.艙容大於或等於1000立方米;
2.具有艏吹功能及自卸裝置。
振華重工建造的7100立方米自航式泥駁“長江口駁1號”
..........
回應
對,國家安全上絕對無小事
中國吃盡了被別人限制出口技術裝備的苦頭,幾十年的苦干我們也具備了這樣的實力.為祖國的進步而感到自豪和驕傲,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這是成套人工填島設備,只准自我們自己填,不准別人填,就是這麼流氓。話說上海龍門吊也限制出口,是不是別人家造大型艦船也要有困難了。
應該設立國家戰略設備、物資清單。
中國越來越多的高端關鍵設備都要實行出口管制!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27/doc-ifyfqvmh9267074.shtml
外媒:iPhone銷售量下滑,因為中國有微信
蘋果公司於2017.5.3發布的2017年第二財季財務報告顯示,2017年頭三個月,蘋果公司售出5080萬支iPhone,銷售量較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其中,大中華區成為蘋果海外市場中唯一下滑的區域,同比下跌14%。據央視網報導,這已是蘋果在大中華區連續第五個季度出現下滑情況。
而曾任職於蘋果、微軟公司,博客Stratechery被視作“矽谷必讀讀物”的科技博主本·湯普森也於5月3日發文《蘋果的中國問題》(Apple's China Problem),將iPhone在大中華區銷售量下降的原因歸咎於微信,稱“中國的操作系統是微信,而不是iOS/Android。”湯普森認為iPhone在大陸銷量不佳的原因有二:
第一就是iPhone7的辨識度跟iPhone6差別不大,使得iPhone7的炫耀性質大大降低;
其次,也是未來蘋果產品在大陸發展的隱憂,那就是大陸的智能手機與其說是屬於iOS或是Android系統的,倒不如說全是微信系統的。微信由最初的實時通訊app到今日包含行動支付、看新聞、打遊戲、購物、買票、發紅包、坐出租車,以及其他以微信為基礎的商業應用等等,涉足廣泛。微信已經深入9億大陸網民在生活中的所有領域。
有業界人士分析稱,用戶更多地沉浸在微信生態系統裡,而不是“蘋果體驗”,這麼看來,蘋果公司當初封殺微信應用號並非空穴來風,以及近期微信iOS端的讚賞功能被迫關閉,就都可以理解了。
也有不少中國網友指出,蘋果公司和微信在某些領域是有分歧,但現階段,將微信視為iPhone在華銷售量下滑的罪魁禍首,缺乏確切的關聯數據支撐,理由頗為牽強。若要探究原因,近年來,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的崛起應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回應
原來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手機主要特性是炫耀
微信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我喜歡蘋果的封閉系統。不喜歡安卓亂七八糟五花八門的東西。
真心不喜歡保守的操作系統,蘋果還沒有接受電腦的教訓
其實華為或小米要是有旗艦級iOS手機,立馬就換
不帶偏見講,蘋果雖然許多功能和設計很不錯,但當華為等手機在設計和功能足夠媲美時,一個封閉的系統終將會成為蘋果的絆腳石。
蘋果的業務和國內幾家互聯網巨頭都是衝突和競爭性的關係,網絡支付和阿里巴巴支付寶,騰訊微信支付,它的雲系統也和百度雲,騰訊微雲,即時通訊也如此。蘋果一向又特別傲慢,如果國內幾家互聯網巨頭聯合起來,蘋果基本玩完。
SIA總裁約翰·諾伊弗(John Neuffer)告訴路透社:“儘管我們完全支持政府在半導體行業確保貿易公平和對市場競爭所做的努力,但我們不相信232調查能夠對我國產業帶來積極作用。”
美國商務部統計顯示,2016年美國的半導體及相關設備製造業貿易逆差為24億美元,其中出口431億美元、進口456億美元。但約翰·諾伊弗不認同這一數據。
約翰·諾伊弗認為,數據包含了太陽能板、LED板、原材料等非半導體設備的進口,因而並不准確。在排除了非半導體項目後,美國去年的半導體行業實際斬獲了6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其中出口413億美元、進口349億美元。
約翰·諾伊弗在路透社採訪中表示,該行業準備與特朗普政府合作,努力說服中國允許半導體產業在市場驅動和不歧視外國企業的前提下發展。同時,美國政府可以設法為美國半導體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出口環境,措施包括:通過稅制改革,不對企業的海外收入加以懲罰,推行鼓勵行業吸引新人才的移民政策,改進美國教育,並在基礎研究上投入更多。
中國半導體3月銷量接近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
令美國政府擔憂的中國半導體產業,市場銷售已發展到什麼水平?
華爾街見聞援引MIDF Research最新研究結果,稱全球3月的半導體銷售額為30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上漲18.1%。從2016年10月起,全球半導體月銷售額連續六個月超過300億美元的整數關口。
其中,來自中國的半導體銷量同比跳漲26.7%,接近3月全球半導體銷量的三分之一。美國的銷量同比跳漲21.9%;歐洲的銷量同比上漲11.1%,是自2014年8月以來首次錄得兩位數增幅。
回應
以前太好賺錢了,現在稍微有點競爭就受不了了
覺得有威脅就搞貿易保護,覺得可以剪別人羊毛就叫市場自由經濟。
美國是帝國,其他國家是兒國,誰進步一點都是對美國的威脅!
美國禁止某些芯片出口中國,美國是逼中國研發製造自己芯片,美國要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為。
美國人卡的越死,我們的半導體工業就越可以重生。從歷史上看,凡是被美國人卡死的行業,我們都做大做強自成一體了。
當年噴中國太陽能產能過剩,結果今年又說中國太陽能減價產生顛覆性效果,西媒的話,跑的太快,話跟不上跑的了,隨便聽聽得了
任重道遠啊,芯片是中國最大的進口商品,第二才是石油。產業自主率貌似5%左右。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5_13_408151.shtml
而且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由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基金管理機構,承擔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業務管理職能,說基金公司通過“非市場競爭手段扭曲市場”實屬無稽之談。
美貿易保護心思早已有之
除了報告《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美國政府官員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傳達了特朗普希望保護美國國內貿易的想法。
其實,據新華社報導,羅斯在4月25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就提到,特朗普政府已將鋼鐵、鋁業、汽車、飛機、造船和半導體行業列為其貿易政策議程的六大“關鍵行業”,正考慮發起更多貿易執法行動,同時也在考慮與一些國家重新進行貿易談判。
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洛(Peter Navarro)也曾於1月25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目標是將製造業就業人數佔比拉升至接近德國的20%,而主要瞄準的就是電腦芯片、汽車等高科技製造業。
貿易執法已開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5月10日,羅斯就已宣布,對中國、德國、意大利、印度、韓國和瑞士出口美國的冷拔鋼管展開新的反傾銷調查,同時對中國和印度出口的這類產品展開反補貼調查。在今年6月4日以前發布初步調查裁定。
美國商務部網站新聞稿稱,商務部已經分別對中國和印度的34起和32起冷拔鋼管補貼項目發起了獨立調查。據發起此次調查的申訴方美國企業估算,中國等上述國家企業的傾銷利潤率在12%到209.06%。
這是兩週以來美國對“中國製造”為首的國外產品展開的第三次調查,也是中國對美出口商品首次遭遇特朗普政府的“雙反”調查。
美國行業觀點
美國商務部有心搞貿易保護,但美國半導體商另有心思。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主要貿易集團——半導體工業協會(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簡稱SIA)——提倡開放貿易和增加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目前80%美國半導體銷往國際。美國芯片製造商也要依靠複雜的全球供應鏈,其中近半的生產能力位於海外。
美商務部長:美半導體產業受中國“威脅” 從盈餘開始走向赤字
據路透社2017.5.11報導,美國商務部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認為,美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上仍佔據主導地位,但中國計劃掀起的芯片製造業投資熱潮,恐對美國現有地位造成威脅。
羅斯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因半導體芯片用於軍事硬件及與國民經濟相關的產品,具有“巨大的國防意義”,因此其機構正考慮援引1962年的《貿易擴張法》,對半導體產業進行全國性安全審查。其中232條款明確規定,美國政府可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架設貿易壁壘,美國總統有權在調查結束時限制相關進口,或對特定產業的進口品課徵高額關稅。
“半導體是我們的優勢產業之一,但已經從大量盈餘開始走向赤字,”羅斯告訴路透社,“ 中國有一項1500億美元的計劃,從現在一直延伸至2025年,太瘋狂了。”
羅斯補充道,儘管他理解北京方面在發展本國芯片產業方面的心理訴求,但從貿易角度來看,這將帶來一場“鬥爭”。
所謂的1500億美元又是從何而來呢?
原來,1月6日,美國總統科學技術諮詢委員會(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PCAST)發表了名為《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的報告。報告中提到,中國的半導體的崛起,對美國已經構成了“威脅”,委員會建議政府對中國產業加以限制。羅斯提及的1500億美元的計劃,即是出於此份報告。
報告中寫道:“中國希望到2030年,將其半導體產業鏈重要領域的水平拉升到全球第一陣營。……中國的半導體策略依賴於其龐大的經費支持。這是一個包括國家基金和私募資產在內的,金額總額達到1500億美元,週期長達十年的投資。”
但是,觀察者網注意到,中國業內人士早就對這份報告作出回應和澄清。
據中國電子報1月24日報導,1500億美元的數字並不准確。實際情況是,自2014年9月成立起,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募集總規模約1400億元人民幣。根據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文武在最近一次公開演講中的發言,截至2016年底,共決策投資43個項目,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818億元,實際出資560億元。
此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是註冊成立的股份投資公司,以“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科學化決策”為原則,公司是要對股東負責,追求資金保值增值的,不可能以旗下所持資金對企業進行補貼。
清華段路明研究組刷新量子存儲容量國際記錄首次實現225存儲單元量子存儲器
清華新聞網2017.5.9報導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段路明研究組在量子信息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具有225個存儲單元的原子量子存儲器,將量子存儲器存儲容量的國際記錄提高了一個多數量級。該成果的研究論文《225個存儲單元的量子存儲器的實驗實現》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量子存儲器二維存儲陣列示意圖
量子存儲器是實現長程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機的重要部件。長程量子通訊需要量子中繼器,以克服單光子信號在傳輸信道中的指數衰減問題。2001年,段路明與合作者提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方案(《自然》414, 2001),利用原子量子存儲器和單光子信道的結合以抑制衰減。該方案在量子信息領域引起很大反響,美國、中國、歐洲的多個研究組致力於在實驗室上實現該方案,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現代物理評論》(Review of Modern Physics)和《自然》曾發表專文介紹相關進展,其中提高量子存儲器的存儲容量被認為是量子中繼器實驗實現方面的一個關鍵問題。
原子量子存儲器陣列實驗裝置示意圖
此前,美國有研究組通過空間分波法,實現了12個存儲單元的量子存儲器。國內有研究組利用高維態空間的方法,實現了3到7維光信號的量子存儲,該信號能編碼2到3個量子比特。段路明研究組引入二維量子存儲陣列的方法(如下圖所示),大大提高了量子存儲器的存儲容量,將原子存儲單元的數目增加到225個,比國際原有記錄提高了近20倍。
實驗演示任意原子存儲單元與光子間的量子糾纏存儲
該實驗利用二維可編程光路,近乎完美地保持了兩百多個激光光路之間的相干性,從而為量子比特相干性和量子糾纏的存儲提供了條件。實驗利用DLCZ方案,實現了光子態與任意一對原子存儲單元間量子糾纏的存儲與讀取,並證明各量子存儲單元可以分別獨立操作,避免了相互干擾。這些技術為高容量量子存儲器的實現和量子中繼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審稿人認為,“實現225個單元的量子存儲是量子存儲器實用化發展方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5_10_407684.shtml
高通試圖與中國本土企業合資的方式,力爭奪回部分市場份額,提升營業收入,並以此動搖聯發科和展訊的根基,回擊聯發科和展訊。
對於大唐來說,聯芯之前的手機芯片產品競爭力不強,因而在手機芯片市場近乎被邊緣化,直到與小米合作,才使聯芯獲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搭載平台。但小米的野心顯然不僅僅是買聯芯的產品,小米也想自己開發手機芯片,這就使小米和大唐聯芯的利益發生了一定衝突。
與高通合資之後,使聯芯抱上了高通的大腿,這對處於困境中的聯芯來說是一大利好。合資公司可以通過出售高通現成的低端芯片獲利,而且也有獲得高通部分技術支持,開發低端手機芯片的可能性。
相對於谷歌高調退出中國市場,高通則是一家非常“務實”的企業。在發改委發起反壟斷調查,並開出60億罰單之後,高通一直致力於本土化,並與中國方面搞好關係,比如與貴州省政府成立合資公司——貴州華芯通半導體,共同開發服務器芯片。再比如在華為將自己的麒麟600系列交給台積電代工的同時,高通將自家的部分驍龍600和驍龍400系列芯片交給中芯國際代工。
高通把訂單交給中芯國際的做法顯然不是出於商業目的,否則華為也不會放棄中芯國際,把訂單給台積電了。
回應
今年華為的海思麒麟970問世,高通其實壓力不少,畢竟驍龍835開始出問題了!
說明華為獨立自主的路線走對了
美國不是說要小心提防中國的芯片行業嗎??
所以才會合資,這樣才能佔著茅坑不拉屎,然後裁掉研發,廢棄生產線,最後廢掉品牌……
華為給台積電代工,總是讓人不爽
正常的商業行為,沒啥可指摘的。中芯國際給力些,幹掉台積電才是正道。
和汽車產業一樣一樣的
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佔國內銷量的45%,不知道自主的芯片佔多少?
大眾為什麼和一汽合資?
國內外資車企必須合資,不找一汽,就找二汽,廣汽,反正得找一個...
我們開的車,看的電視,用的技術哪一種是中國開發的?難道這就說明中國活不了了?可惜不隨你願,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並即將成為創新工場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5_09_407429_2.shtml
近幾年來,華為、三星以垂直整合的模式發展自家的手機芯片——在自家的高端手機上搭載自家的手機SoC,而且華為和三星還是安卓陣營兩大主要玩家,這就使高通失去了很大一塊市場份額。而且最近時期,華為還在中低端機型上使用麒麟600系列手機芯片,這又使高通失去部分潛在的市場。
由於華為麒麟芯片在華為手機差異化競爭和宣傳營銷中發揮出的巨大作用,使得國內中興、小米等手機廠家紛紛開始研發手機芯片。
小米在不久前發布了澎湃S1,雖然這款芯片是替代聯發科P10、高通驍龍616/615、高通400系列的手機芯片的產品,但據小道消息,採用台積電16nm製造工藝的澎湃S2將會在2017年底前上市。
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澎湃S2將能夠替換驍龍625這樣的中端芯片。而只要回溯華為海思麒麟的成長經歷,也許在幾年後,小米就會有可以替換高通中高端手機芯片的產品問世。
作為老牌通信廠商,也是具有一定IC設計經驗的中興通訊,在2015年末獲得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24億元人民幣注資,用於開發ARM芯片。目前,中興的ARM芯片已經應用於機頂盒。其中ZX296719多媒體方案平台集成了四個Cortex A53, 兩個Cortex A72,最高主頻2.0GHz。
聯繫到中興在2014年發布的5模4G訊龍基帶,將ZX296719多媒體方案平台與訊龍基帶整合,如果採用28nm製造工藝,在物理設計上不掉鍊子,那麼就是一款可以匹敵高通驍龍650系列芯片的產品,如果採用14/16nm製造工藝,那就足以替換高通中高端芯片。
手機整機廠開發芯片顯然為了盈利,而要想盈利一種方式是在自家手機上更多使用自家芯片,另一種做法是以自家芯片為籌碼向高通壓價。而不論是哪種做法,對高通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考慮到蘋果、三星、華為、中興、小米所佔有的市場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幾家公司也許會更多的使用自家芯片。長遠來看高通芯片業務下滑是大趨勢。
合資的目的在於擴展中低端市場
據業內人士披露,其實在之前,業界就已經傳過大唐和高通合資的消息。
高通與大唐合資的主要目的是開拓低端市場,合資公司主要生產10美元以下的入門級智能手機芯片。
高通與大唐合資進軍中低端市場手機芯片競爭日趨白熱2017-05-09觀察者網
日前,業界傳出高通已經和大唐、建廣資產達成協議,將於7月至8月在大陸合資成立手機芯片公司。在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中,大唐電信和建廣資產所佔股份將超過50%。
高通此舉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本土化,並力圖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合資的方式,在中低端市場回擊展訊和聯發科。這對於競爭已近乎白熱化的手機芯片市場來說,無疑是火上加油。
近年來,手機芯片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已經使不少老牌IC設計公司折戟沉沙。德州儀器、Marvell、博通、英偉達、飛思卡爾相繼退出手機芯片市場。
在激烈的競爭之後,已經逐漸形成高通、聯發科、展訊瓜分大部分手機芯片市場的格局(這裡不計入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手機整機廠)——高通佔據中高端市場,聯發科佔據中低端市場,展訊佔據低端市場。
雖然聯發科衝擊高通多年,一直未能如願,而且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所謂定位高端的芯片經常被國內手機廠商用於千元手機,但聯發科確實在中低端市場上表現不俗。高通的驍龍400系列芯片和驍龍600系列芯片已經受到聯發科P10、P20、X20等產品的衝擊。
而一直從事低端手機芯片開發的展訊,在獲得紫光的輸血後,又獲得Intel 90億元資金的投資,而且Intel還為展訊提供了技術支援和代工服務,使得展訊也開始進軍中高端手機芯片,採用台積電16nm製造工藝的SC9860可以與定位中端手機芯片的驍龍625相較量。與Intel合作開發,並採用Intel 14nm製造工藝代工的SC9861在性能上已經能夠衝擊中高端市場。
從市場份額佔比和銷售額上,高通已經在走下坡路。在2015年,高通的市場份額為52%,在2016年則降至42%。而根據2016財年的第一、二、三季度數據顯示,高通的營業收入分別下滑19%、19%和12%,其中芯片銷售收入分別下滑22%、23%和16%。
高通芯片業務下滑是大趨勢
除了聯發科和展訊,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垂直整合手機廠商也給高通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以往蘋果只開發CPU,GPU則購買自英國Imagination,基帶採用外掛方案購買自高通。但在上代蘋果手機上,蘋果選擇了高通、Intel雙供應商,而且據傳聞,蘋果會增加Intel基帶的採購比例,這對高通的基帶芯片業務來說是一大噩耗。
超級計算機可在5大方面發揮其軍事作用:一是最新武器開發,比如正在研發中的第6代戰機、最新的高超音速導彈、新型主力艦艇如航母等新型武器的設計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的支持和幫助;二是戰爭的設計和推演;三是用來模擬核爆炸;四是用來破譯或者設計新的軍事密碼以及分析篩選情報;五是軍事衛星導航與天氣預報,也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的支持。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如今美國在世界上擁有幾乎領先其他國家1~2代的超級軍事優勢,大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的幫助。所以,中國持續研發全球最先進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除了國計民生的巨大帶動作用外,當然也少不了對其軍事作用的期待。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在東風-31/41彈道導彈、001A型國產首艘航母、095/096新型核潛艇、東風-ZF高超音速飛行器、055型萬噸驅逐艦、運-20/轟-20/直-20/AG-600/C919等大飛機研發、新一代核電站/核動力堆等多項高科技軍事武器上的巨大進步,均與中國連續8次登上“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冠軍寶座有關。可以不客氣的說,有了愈來愈多的中國製造的超級計算機的幫助,中國科學家如虎添翼,有能力有信心設計製造出敢與任何先進武器媲美的尖端武器!
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是不甘從此被中國壓在身下的,包括美日德等國都在不惜巨資制定以中國為赶超目標的超級計算機研發計劃。如美國的“國家戰略計算機計劃”計劃在2025年前研發出比目前快30倍的系統,歐洲名為“地平線2020”的計劃和日本的Post-K計劃是要在2020年左右研製出速度超過100億億次/秒的超級計算機,目的當然超過中國。為此,中國當然不能落後,據稱中國新一代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將超過每秒百億億次,是如今的世界冠軍“神威•太湖之光”的10倍。更重要的是,中國還在積極探索更先進的超級計算機技術,比如已經在量子計算機技術上獲得巨大突破,還於近日製造出世界首台光量子計算機,從而確保了在技術上的世界領先水平。美國因此認為,如果容許中國在超級計算機技術上繼續領跑全球,那麼,不久的將來,不單美國在先進武器的設計方面將失去優勢,而且在信息戰和網絡戰以及情報戰中也將逐步失守,因此將造成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重大風險。不過,儘管,美歐日都在追趕中國,但從趨勢來看,其在超級計算機技術上在短期內超過中國的可能性並不大。(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8/doc-ifyeycfp9337272.shtml
回應
中國這幾年科技突飛猛進,如同爆發,就像天天過喜事放鞭炮一樣,除了灣灣眼瞎看不見,全世界都是羨慕嫉妒恨
體制優勢,這是肯定的。但是,有很多人就是不認可的,寧可每天在政策上永無休止的吵鬧下去,也不認可國家的發展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8/doc-ifyeychk7120932.shtml
美最擔心之事出現:中國這一技術令其軍事優勢轉衰2017.5.8 新浪軍事
據美國《華盛頓時報》網站2017.5.3發表題為《中國超級計算機將威脅美國安全》的報導稱,超級計算機在設計、開發和分析幾乎所有現代武器系統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些現代武器系統包括核武器、網絡戰能力、艦船、飛行器、通信安全、導彈防禦、 精準打擊能力和高超音速武器。中國正在快速研發高超音速導彈,這些導彈能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其研發速度和進度以及威力都將超過美國同類項目,而這據信均得益於中國連續8年蟬聯世界超級計算機冠軍。這份報告分析稱,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失去領導地位可能嚴重削弱美國的核威懾力,並降低美國未來武器系統的先進性。如果中國將一種新武器投入現役,並且該武器是在優越的高性能計算基礎上研發的,而美國無法準確估計它的真實能力,那麼美國很可能會高估或低估有關威脅,而這很危險。
近幾年來,超級計算機一詞時常出現在新聞中,而且還時常與中國有關,從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但大家了解的超級計算機的功能,基本與民用有關,從高端材料,到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再到深海探測、空間技術以及中長期天氣預報等各領域,均離不開超算領域的支撐,因此這是國家科技綜合實力的體現。但是,超級計算機還有一個最強大的功能,那就是軍事用途也很廣泛,而這也是世界各紛紛參與研發競賽的主要原因。比如,從2013年6月開始,中國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就第一次奪得全球超級計算機排名第一的桂冠,並此後6次蟬聯冠軍寶座。之後,美國、日本、德國等西方強國就奮起直追,但都以失敗告終。不過,打敗“天河二號”的不是西方國家,而是中國自己的另一台更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這台中國最新研發的超級計算機據稱峰值算力達到12.5億億次/秒,常規算力9.3億億次/秒,是排名第二位的前6屆冠軍——中國“天河二號”的近3倍,是排名第三位的美國“泰坦”的5.5倍,從而使中國超級計算機連續8次雄踞世界排行榜的第一位。
然而,中國C919的首飛開了個好頭,考慮到中國未來20年以萬億計的市場規模,我國必會為此投入巨資研發大型客機。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在大型客機領域將會突飛猛進。佔豪認為,20年後全球大型客機市場將天下三分,中國的大型客機將會佔據一定的市場,將會和波音、空客三分天下。
我們知道,之前有人計算過,8億件襯衫的利潤才能頂上一架波音747,我們在世界航空市場佔據較大份額,相關產業的人均GD自然會因此大幅提升,這就是經濟的轉型升級。很顯然,C919打破西方壟斷戰略意義重大。
三、中國在科技領域正從跟隨者轉型為第一集團領跑者。
從近期中國在航天、軍工、航空、計算機通信等領域取得的全面突破,我們完全可以認為中國在科技領域正在從西方的跟隨者轉型為第一集團的領跑者。譬如,在航天領域,我們已經可以與美俄並列在第一集團;在軍工領域,我們也可以和美俄並列在第一集團;在航空領域,我們正在趕上;在計算機通信領域我們甚至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領先。其它很多領域,我們都正在從追趕著、跟隨者轉變成領先者或處在第一集團。
進入第一集團、成為領跑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國家的經濟、產業將逐漸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我們將從這些產業進步升級中獲得越來越多的戰略利益、經濟利益、軍事意義、文化意義••••••總之,我們國家的地位將會因此大幅提升,我們將逐漸擺脫西方國家的經濟剝削。
四、將會形成對全球資金、人才的虹吸效應。
近幾年,在國外的科技人才回國的越來越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是因為中國有了充沛的投資資金,有了更紮實的技術積累,有了更好的科研環境,有了更大規模的市場•••••如此,科研自然會更加容易出效果。當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快的突破時,世界範圍內的高精尖科技人才都在看,他們會更加渴望到中國尋求研究的突破,尋求更大的用武之地。所以,在未來的一二十年,會有越來越多的華人科技工作者和外籍科技工作者到中國來工作。
面對三天兩大突破這種振奮人心的消息,作為中國人感到非常自豪,非常欣慰。中國有這樣的脊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日可待,佔豪對此信心滿滿!(作者署名:佔豪)
量子通信領域,我們2016年實現了全球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的發射,並且建設了全球第一條量子通信幹線網絡,這使得我們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世界領先地位。
而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由於美國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該領域,一直以來都是美國處於領先地位。但是,讓人意外的是自去年我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連續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更是建成了第一台光量子計算機。
雖然,這台光量子計算機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根據潘建偉院士的介紹,量子計算基礎研究領域有幾個大家共同努力的指標性節點:第一個是展示超越首台電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第二個是展示超越商用CPU的計算能力;第三,展示超越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我們現在是實現的只是其中的第一步,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遠的距離,但畢竟是第一個節點性突破,意義重大。
根據媒體的報導,曾經有科學家預測,除非量子計算機操控的比特數超過50個,量子計算機才能超過現有的經典計算機。此次,中國科學家的成果為10個超導量子比特,超過了之前由谷歌、美國航天航空局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公開報導的9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紀錄。當然,由於美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起步早、投入大、人才多,他們依然有某些優勢,但現在我們顯然已經開始趕上,甚至在某些方面取得些許領先。
這些領先,意味著我國將有機會在新的高精尖領域擁有非常大的話語權,甚至擁有大量規則制定權和知識產權,而一旦未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都取得產業化應用,這些就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動力,也是我們在相關科技領域持續領先的基石。在佔豪看來,這其中的意義是顛覆性的,未來一旦都能實現,對中國來說具有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無可估量。
二、中國在重大戰略產業打破西方壟斷。
在很多重大高端製造產業,西方都擁有壟斷地位,航空就是西方壟斷的重要產業之一。當今世界,大型客機市場被波音和空客所壟斷,整個世界的大型客機市場被美國和西歐瓜分。數據顯示,2016年僅僅波音和空客的大型客機營業額就高達一千六百多億美元。而根據波音公司的分析預估,中國2015年至2035年這20年時間裡,中國的大型客機市場規模高達1萬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世界市場和中國市場,我們豈能不去搶占?但是,像航天航空這話總技術在國際上是買不到的,只能自己研發,這就是為何沒有其它國家能夠挑戰波音和空客的根本原因。
三、市場優勢。
中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市場,而且是各種需求爆發式增長,這種巨大的市場需求增量優勢,使得越來越多的資本、技術、管理投入到中國市場,這種巨大的市場優勢是驅動我國科技高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想想看,當年毛主席鼓勵生育是多麼有意義。
四、人才的積累。
新中國之初,中國人文盲率達80%,另外20%的非文盲事實上也還有大量只認識幾百漢字的半文盲。新中國後,我們國家加速掃盲,並積極推動基礎教育。改革開放後,我國高等教育又迎來大發展。現在,我們每年有七百多萬大學畢業生,且以理工科為主。這也就意味著,新中國後我們逐漸積累了基數達數億的理工科人才。有這樣的基數,自然就是巨大的人才儲備池。這種人才積累,當然會刺激和加速我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以航天領域為例,我國的高端人才基本以三四十歲的年輕人為主,我國航天發展能豈能不快速?
五、技術的積累。
和很多國家不同,我國從新中國開始就遭到了西方的經濟和技術封鎖,進入1960年代又遭到蘇聯的經濟和技術封鎖,雙封鎖使得中國不得不自力更生,不得不進行以我為主的技術積累。於是,中國也因禍得福,雖然最初發展有些緩慢,但每一步都是紮紮實實的一步。到了改革開放後,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管理、資金都開始向中國流動,中國在自己原來的技術基礎上又吸收了新的科學技術,這些積累由量變逐漸引髮質變,近些年我國在科技領域的突破都是得益於此。這其中最典型的是航天技術,我國航天技術以自己為主,現在已經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2020年後甚至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國際空間站,這一切都是數十年積累的結果。
三天兩大突破的戰略意義
三天實現兩大技術拖,這種震驚世界的事各種分析很多,很多戰友還是希望佔豪談談看法。要談看法,自然要選一些和其它評論不太一樣的視角。三天實現兩大突破,至少有如下四大戰略意義:
一、中國在某個最尖端科技領域罕見實現全面領先。
過去,在幾乎所有科技領域我們都是跟隨者,是別人制定規則,我們遵循規則。在科技領域,擁有技術領先就擁有規則制定權,就擁有更多知識產權,擁有規則制定權和知識產權意味著在未來產業化進程中將會獲得巨大利益。然而,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兩個高精尖的領域,我們都實現了領先。
二、我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5月5日14時許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C919最大載客量190人,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的干線民用飛機,C919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工程。
而如果再加上4月的三個大消息, 4月份的26日和27日兩天,分別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上天,另外還有095核潛艇開始建造的消息。4月的三大消息也同樣是三大突破,001A型航母雖然與美國核動力航母不可比,但在世界上已屬除美國航母外最先進的在建航母;天舟一號的突破更厲害,在軌實現加註燃料,在天舟一號之前實現在軌加註應用的只有俄羅斯。至於095核潛艇,根據有限的消息以及現在中國的技術能力,這是一款能與美俄先進核潛艇媲美的核潛艇,戰略意義重大。
中國速度的原動力從哪裡來
很多人不明白,中國為何近幾年在科學技術領域進步如此之快?不僅僅中國人自己不明白,西方發達國家也不明白,全世界真正理解中國速度的人並不多,包括那些所謂的西方專家更多的都是驚嘆與辯解,或者當鴕鳥繼續中國崩潰論,當然也有藉此製造中國威脅論的,不一而足。那麼,到底中國科技進步的速度原動力從哪裡來呢?在佔豪看來,主要來源於五個方面:
一、體制優勢。
中國是中央集權的民主集中製,一方面政權是中央集權,另一方面政治上又民主集中。我們知道,只是中央集權容易獨斷,獨斷就容易出現戰略性錯誤,但權力過於分散又影響決策和執行效率。中國的政治體制在這方面取得了辨證與統一,一方面是中央集權保證了決策的高效率與執行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又有民主集中製從而避免了專權和獨斷。如此一來,中央集權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再結合民主集中製將更多資源配置到需要的領域,使得我們既擁有決策效率又有執行效果,這使得我們在很多領域能夠取得更多突破,從而由點帶面實現更廣泛的突破。
二、經濟的持續發展。
有了高效決策和執行的體制優勢,又有巨大的各種生產資料和資源,再加上改革開放與國際市場對接,我國經濟改革開放後獲得了更快速的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有經濟支撐研發什麼都會更高效。所以,經濟的發展是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高速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美刊:以現在勢頭中國海軍2030年就能匹敵美海軍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017.5.1刊發瑞安•皮克雷爾的文章《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準備好了:美國應該擔憂嗎?》稱,中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4月26日正式下水。
這艘航母被稱為001A型航母,預計將在2020年投入使用。中國仍需要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装施工,並全面開展繫泊試驗。
中國的航母與美國的航母不能相提並論,但卻能給中國帶來其亞洲鄰國所缺乏的投射能力。航母是力量的象徵。
位於華盛頓的新美國安全中心的亞太安全項目主任帕特里克•克羅寧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中國通過每一艘新航母傳達一個信號,那就是鄰國中沒有一個國家能與其匹敵。 ”
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能夠把一支藍水海軍投入戰場,並且能夠像美國那樣投射兵力,一些觀察人士推測中國正在按這個設想以很快的速度發展。
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安德魯•埃里克森博士對中國海軍的發展有細緻的了解,他對記者說:“中國的造船業正蓄勢待發,要在2020年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打造成世界第二大海軍——而且如果能維持現在的勢頭——要在2030年把中國海軍打造成一支整體上從量甚至是質都能與(美國海軍)匹敵的海軍。”
中國軍事評論員說,中國需要多個大規模作戰平台以應對威脅,這裡所指的不僅是一艘或兩艘航母。中國海軍正在向核動力航母的方向發展,核動力航母將具有更大噸位和更強的作戰能力。
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與多個國家有領土爭端,中國在這兩個地區都需要部署航母戰鬥群。有中國軍事專家建議在這兩個區域起碼要各部署3艘航母。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08/doc-ifyexxhw2713428.shtml
中國三天內連獲兩項重大科技突破速度讓全世界吃驚2017.5.8新浪軍事
進入5月還不到一周,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就實現了兩個重大突破:
一、5月3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在上海宣布: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這個“世界首台”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我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的光量子計算機,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能力。
超級計算機在核技術研究方面有巨大作用,目前全世界大規模獨立開展激光核聚變研究的也只有中美兩國的“國家點火”和“神光”工程,這是可能給世界帶來新技術革命的前沿工程。不過無疑,激光核聚變首先帶來的將是“不可控聚變裝置”的革命性變化,而這可能是二戰中美德原子彈競賽,冷戰中美蘇氫彈競賽后,又一次生死攸關的競賽
回應
我把這份報告又看了一遍,發現字裡行間就只有兩個字:“要錢”
美國的航母飛機到處跑不是威脅,中國搞個計算機就威脅你安全了?你家安全就TM這麼脆弱?
美國人的邏輯:自己有槍別人沒槍才是安全。
恐怖主義國家說別國威脅它的安全,真好笑
美國任何超過中國的東西都是對中國的威脅。
不管什麼美國必須得第一,誰超過他了,就是威脅到他安全了
趕緊派出公知大V,詞兒我都給你們想好了:勞民傷財、利用率低、好大喜功、停等民、別人不搞是因為皿煮不搞這種事兒……對了,還得噴內存和存儲設備,因為別的,比如CPU都沒法噴了……
西部人民在吃草!
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7_05_05_406815.shtml
美媒:美官方報告稱中國“超算優勢”將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2017.5.3刊登文章,稱近期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能源部共同提交的一份研究報告中,估算了中國最新超級計算機“太湖之光”的性能,認為美國在超算領域可能將失去領先地位,而這將“嚴重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報導說:“國家安全需要盡可能提高計算能力,失去超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將嚴重影響國防安全。”該報告稱,超級計算機在設計、發展和分析幾乎所有現代武器系統中都扮演了關鍵角色,包括核武器、網絡戰能力、戰艦、飛機、通訊安全、導彈防禦、精確打擊和高超聲速武器。
中國正在快速發展高超聲速打擊導彈,這種導彈能投送常規或核彈頭,並可以機動躲避所有先進的反導攔截。
“失去超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可能嚴重削弱美國核威懾能力和研製未來其他復雜的武器系統的能力。”報告中如此警告。
“相對的,如果中國部署了一種基於領先的超算能力研製的先進武器系統,而美國卻(因計算能力不足)無法精確估計其實際威力,那麼就很有可能造成我們低估對方的威懾意圖。”
中國的超算優勢也可能擾亂美國國防研究和發展經費分配,以及戰略計劃的製定,並最終導致“在世界事務方面應對失誤”,這封報告中如此表示。
目前,美國擁有低成本的超級計算能力。但在這一領域內失去領先地位將可能導致超級計算機採購面臨和航母採購一樣的問題——成本大幅提高。
對於工業應用來說,如果美國的超算優勢被中國取代,這將:“可能導致情報資產的損失和失去競爭優勢。”
“個人電子郵件和個人信息、社交網絡和互聯網都可能受到影響, 尤其是海外的超算優勢可能導致信息\數據市場的控制權轉移,”報告稱。
這份報告呼籲美國政府採取行動增加超算領域投資,包括提高2016年制定的國家戰略計算機構計劃的投資。
按照這一計劃,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和情報先進研究項目目前正研究最前沿的超級計算機。這一研究項目是根據2016年9月中為期兩天的會議開展的,當時有60名專家參加會議,其中40人來自政府機構,10名來自技術工業,10名來自大學和其他組織。
另一次,福州艦某型雷達(似為負責對空警戒的“頂板”雷達)出現故障,嚴重影響防空系統作戰使用。專家和技術人員反复排查會診後,也是一致斷定故障無法排除。驅三支雷聲業務長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判定故障是因隨艦圖紙錯誤,導致實裝線路錯接所致,最終成功排除重大裝備故障,受到海軍通報表彰。
4艘現代級陸續接受改裝提升國產化率
現代級引進後出現的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對裝備情況不熟悉而引發的,有的則確實責任在廠方,比如隨艦圖紙出錯這樣的低級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充分說明,買來的裝備難以擺脫依賴性強、自主性低的固有困境。引進裝備只能作為應急手段之一,4艘現代級主要是幫助解放軍海軍渡過了國產型號驅逐艦“青黃不接”的尷尬期,並且艦上多種武器裝備還幫助一系列國產裝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
比如現代級裝備的SA-N-7/12型防空導彈、“頂板”對空雷達、“音樂台”超視距雷達、雙管130艦炮、630艦炮等,都對相應國產型號武器系統研發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為了使這些正值“壯年”的戰艦戰鬥力再次提升,也為了盡可能解決俄製裝備“小毛病”多,進口彈藥價格昂貴等問題,解放軍海軍於兩年前啟動了對4艘現代級進行中期維修兼改造升級的一攬子計劃。最先接受升級的自然是最早服役的杭州艦。
雖然目前改造升級還未最終完成,但具體改進部分已基本明了。除了艦炮仍沿用雙管130炮以外,杭州艦的對空雷達、超視距雷達、防空導彈火控雷達均已換成與052B型同型號的國產雷達;反艦導彈由“日炙”超音速導彈換成艦射版鷹擊-12A超音速導彈;防空導彈由單臂式發射的SA-N-7/12換成32單元垂直發射的紅旗-16導彈;近防砲由AK630炮換成1130“萬發”炮,近防系統還增加了海紅旗-10導彈。
除此之外,杭州艦的衛星通信系統、作戰指揮系統、電子乾擾系統、導航/敵我識別系統、近防武器火控雷達等大部分系統,也都換成了國產裝備。經過這樣的大規模改裝,可以說杭州艦除了艦殼、動力裝置、推進系統、艦炮等、國產化率已經超過了70%。
預計接下來會按照福州艦、泰州艦、寧波艦的順序,對驅三支餘下驅逐艦進行同樣同規格改裝。在此期間,以廈門艦(預計舷號154)領銜的至少4艘在建052D型會陸續入列東海艦隊。因此,也不會出現因現代級驅逐艦入廠而致水面艦艇戰鬥力出現空缺的情況。(作者署名:百戰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88564.shtml
進入21世紀之前,中國造船業的總體規模較為有限,無法依靠民船市場養活造船企業、攤低造艦成本。進入21世紀之後、2008年危機爆發之前,中國造船業在國際市場上迅速擴張,對各造船廠而言,承接海軍訂單實際上是“虧”錢的——不是說賬面上會出現虧損,而是說會失去掙快錢的機會——一條驅逐艦的生產週期足夠生產好幾條散貨船,前者固然也有利潤,但後者當時的毛利潤率可以達到100%、200%甚至更高,造艦的機會成本十分高昂。
2008年危機爆發之後的現階段,中國造船業既有足夠的規模,同時民品船價又處於歷史低位(已經跌到了2008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加上中船工業集團與中船重工集團南北分立的體制確保任一艦種都至少有兩家造船廠能夠建造,中國海軍有著充分的選擇餘地和壓價空間,此時不砍價大建,更待何時?(楊愛紅)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03/doc-ifyetwsm1871741.shtml
中國購俄現代艦圖紙曾頻繁出錯防空導彈險些自毀2017.5.3新浪軍事
我國引進自俄羅斯的這4艘現代級驅逐艦,“現代級”是北約代號,俄羅斯型號為956E/EM型。其中“E”代表外貿型,“M”代表改進型。136/137艦為956E型,138/139艦為956EM型。在新華社此次的報導中,披露了4艘俄製驅逐艦入列後先後遇到的不少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連隨艦出海的俄方廠方專家都無法解決。而且該報導還罕有的曝光了956EM型驅逐艦1枚防空導彈的價格高達上千萬元。
無論是軍艦出現技術問題後面臨的修理維護困難,還是配備的武器裝備超乎尋常的昂貴價格,無不證明了一個問題:軍隊的裝備現代化靠“買”是買不來的。在通過引進少量裝備短時間提升部隊戰鬥力,解決本國裝備研發瓶頸性問題後,真正的現代化,還需通過自力更生,自主完成。
曾經“最有戰鬥力”驅逐艦因圖紙錯誤接錯線路
新華社的這篇報導透露:“那年秋天,杭州艦完成任務後返航。剛離開碼頭半天,某部件突然損壞,動力裝置無法工作。”此時的時間應該是杭州艦剛入列時,因為報導提到了有隨艦出海的廠方專家在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廠方專家一致認為因為艦艇圖紙不全、設備結構不清楚,維修困難較大,建議指揮員返航靠港後再修理。最後,還是杭州艦的機電業務長帶人經過4個多小時奮戰,才將故障順利排除。
1952年,全國年造船完工量僅1萬載重噸左右,1978年達到86萬載重噸,1990年141萬載重噸,2000年346萬載重噸,2005年首次突破1000萬載重噸大關,2007年突破2000萬載重噸,2008年突破3000萬載重噸,2009年突破4000萬載重噸,2010年突破6000萬載重噸,2011年突破7000萬載重噸——此後一路跳水、直至腰斬。
考慮到從簽合同到交船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2011年的高峰實際上反映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造船業產能的瘋狂擴張。2016年,中國造船業完工量不足4000萬載重噸,仍有約30%的過剩產能閒置,大量造船廠關門大吉,倖存者們也普遍開工不足。
大連船舶重工作為新航母的總裝廠,其軍品部門固然不需要擔心開工不足的問題,但其民品部門卻也面臨著訂單日稀的威脅。大連船舶重工有3座大型船塢(遼寧艦和新航母之前佔用的只是其中最小的,長370米、寬86米,另外兩個長寬分別為540米×80米、400米×96米)和1座大型船台(長307米、寬52米),此外還有多座中小型船塢和船台。要把這些船塢和船台的檔期都填滿,對大連船舶重工而言也非易事,更何況全國共有超過50座大型船台和船塢、足以容納新航母的船塢就有30餘座;甚至連部分擔負主力艦艇建造任務的骨幹企業,也開始安排職工輪崗放長假了……
這樣的形勢對中國造船業和造船人而言固然可謂是水深火熱,但對中國海軍而言卻是新機遇——以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打造全新艦隊的機遇。
憑什麼說是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
從新中國真正開始大規模自行建造主力作戰艦艇的20世紀80年代算起:20世紀80年代,中國每年建成服役的海軍艦艇噸位與造船業完工噸位之比在百分之三左右浮動;20世紀90年代,這個比值約為百分之一;到了21世紀的頭十年,這個比值甚至一路下跌到萬分之二!近幾年,隨著航母、補給艦等大噸位軍艦的連續出現,這個比值才回升到千分之四左右,仍然低於以“海軍裝備發展放緩”著稱的20世紀90年代。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海軍艦艇噸位”與上面的“造船業完工噸位”的統計口徑不一樣,前者是排水量、後者是載重噸,二者不具備物理上的可比性。但二者比值的變化可以粗略反映出一個事實:雖說“下餃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但“鍋”的空間增長得更大更快!
問題的根源得追溯到19世紀:與通常印像中那個通過工業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變得先進而強大的美國不同,美國造船業反而是在工業革命之前的風帆木船時代曾長期把持著世界第一的寶座(相比於西歐,北美的木材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船舶逐漸進入鋼鐵時代、造船技術日新月異,美國造船業卻沒能跟上時代、陷入了漫長的衰退之中,被英國等國的造船業後來居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因為遲遲未能造出堪用的大型船用減速齒輪箱,美國的主力艦不得不另闢蹊徑採用效率較低的電傳動。
一戰和二戰是美國造船業最後的兩次迴光返照:其它主要造船大國的本土都陷入了戰火之中,唯有美國可以安心造船;戰時也不用擔心市場競爭力問題,大干快上的粗放經營模式也可以創造奇蹟。戰爭一結束,美國造船業就迅速在和平條件下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沒有足夠規模的民用造船業攤薄成本、僅憑政府的國防訂單續命,美國的造船業自然是積重難返。冷戰結束、國防訂單大幅削減,造艦十二巨頭進一步簡併成了六巨頭,每家專注某一種或幾種艦型。美國法律不允許美國海軍向國外廠商訂造艦艇,如此狹窄的選擇面迫使美國海軍不得不接受造艦巨頭們的漫天要價。
面對如此態勢,縱使“天降偉人”特朗普總統也拿它沒轍;美國國會近期倒是有點小動作:隨著2016年美國開始大幅出口LNG(液化天然氣),美國國會部分老爺開始謀劃“國氣國運”“國船國造”,試圖通過“必須由美國建造的船舶運輸出口LNG”的法案。如果此法案得以通過,那麼美國造船業有望在未來幾年裡得到上百艘LNG船的龐大訂單,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勢必帶來一輪造船業投資熱潮,可能會間接拓寬美國海軍在未來的選擇餘地。
不過,此法案也會大幅增加LNG出口商的成本(美國船企一條LNG船的報價,在中日韓三國可以買至少兩條、工期還更短),有讓美國LNG出口商失去市場競爭力的風險,所以國會老爺們大概還會繼續扯皮下去。——這也就意味著,在造船業領域,美國這位“老師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無望擺脫反面教員的身份。
中國海軍的新機遇
蘇聯造船業隨著蘇聯一起化為殘骸,美國造船業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萎縮成造艦業,新中國的造船業卻恰恰與之相反,以維修建造軍用艦艇為起點,逐漸拓寬經營範圍、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起來。
這才是正能量客觀提氣的評論!比那些自卑的噴子強太多了!
你怎麼淨說實話!小心被狗咬!笑哈哈
美鬼最會自吹,漢奸走狗更會幫著美鬼吹,目的就是欺騙中國人!
老美在這裡捧,不懷好意
美國軍方這麼做是為了向國會要錢!
美國的電磁炮和激光武器可以替代對地導彈和對空導彈的,不要小看DDG1000
現在DDG1000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都沒有吧!
最難能可貴的是,055的造價只有阿利伯克3的二分之一,朱姆沃爾特級的五分之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58496.shtml
中國造航母迎新機遇:可以史上最低成本打造全新艦隊2017.5.3 觀察者網
新航母身後的老師傅有倆:蘇聯和美國。
先說蘇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造船業的軟硬件都得到過蘇聯“老師傅”的巨大幫助和廣泛指導。
新航母出塢時間比原計劃節點提前一個月;與前蘇聯的“瓦良格”相比,同樣是二號艦,瓦良格從首個分段上船台(1985年12月)到下水(1988年11月)花了近3年,中國的新航母從首個分段入塢(2015年3月)到出塢(2017年4月)只用了2年、而且完成度遠超下水時的瓦良格。可以說,就造船業而言,中國這個“學生”已經遠超過蘇聯這個“老師傅”了。
相比於蘇聯“老師傅”的言傳身教,美國造船業對新中國造船業並無太大的直接影響,更多地是作為負面教員而存在。每當比較中美兩國海軍和造船業,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就會被拿出來批判一番:美國海軍買一條驅逐艦的錢夠中國造條航母、美國海軍買一條航母的錢夠中國造一個航母戰鬥群……這樣的段子雖然未必完全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中,人力成本是最常被攻擊的靶子:一般艦艇的人力成本佔建造總成本比例隨隨便便就能突破40%,航母甚至會超過50%。作為對比,中國造船業的人力成本佔比往往在20%以下,日韓與中國相當。
但這並不意味著鍋可以甩給美國的造船工人——即使把人力成本清零,美國海軍艦艇的平均每噸價格仍然遠超中國。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十年年均9.2%的軍艦增幅中,人力成本只貢獻了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即使造船工人都樂於奉獻、幾十年不漲工資,防空導彈驅逐艦的造價仍然會年均增幅7.2%(十年翻一番),這可比美國近幾十年的年均GDP增速高多了。
美國在研發DDG1000時,一開始也打算搭載雙波段雷達。但為了節省200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又取消了VSR,只保留MFR。這麼一款重要的雷達被取消後,不要說雙波段了,DDG1000能否算作是一艘“神盾艦”,都成了非常值得爭議的事情。
阿里伯克III將安裝AN/SPY-6(V)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其搜索能力是目前安裝在伯克IIA型上AN/SPY-1的30倍。2016年才安排預算,從開工建造到下水服役至少還需要三年,發展時間晚於中國的055。(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當中國的天河二號超算穩居世界第一2年時,奧巴馬自以為是的認為只要禁止賣給中國超算芯片,中國的超算就什麼也不是了,想不到,一年不到,由中國自主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高於天河3倍的運算速度居於世界第一;在國人一再貶低中國製造的時候,中國的飛船載重達6.5噸,而俄美分別只有2和2.5噸,而且美國的還不能補充原料;美英現在製造先進航母、軍艦用的大型船塢、龍門吊同樣是中國生產的,當韓國民眾質疑為什麼打撈他們本國沉船不是他們曾經是最大造船廠的公司時,當局只能實話實說的這樣複雜海況,他們本國公司根本沒有能力時,大家終於越來越多的看到中國製造的可怕了;像中國這樣的地理氣候,世界上也只有中國了,一個國家:南北氣候的變化、東西海拔低到海拔高的變化、溫高由潮濕的海南到干旱的新疆;製造的東西轉一圈,基本可以適應世界大部分地方,大家都說德國製造質量好,但德國裝備在非洲很多都趴窩了。 知道嗎,僅僅三年,2014到2016,中國火箭推力達到了世界頂級,與美國不相上下!超級計算機實現了全國產化,包括芯片,而且雄霸世界第一,遠超美國,至於日本早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了!核電領域,中國的儲備水平連美國都羨慕,並且可以實現全國產化!高鐵實現了全國產化,型號統一,包括所有螺絲釘!民航客機,特別是大飛機,實現了國產化,全世界只有波音有這能力!電子產品,告訴你們,到2016年底,中國電子產品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遠超日本本土品牌,僅次於美國!有人說超算沒用,可它們不知道火箭,j20,核電站和核武器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幾乎沒有休息,工作強度世界最高! 如果真有人認為超級計算機沒用,那我告訴你,為什麼中國的網購發展如此迅速,日本的網購還是中國10年前的水平?除日本運輸成本高的原因外,信息處理速度慢是他們的硬傷,原因就是計算機速度和容量。我們已經在享受超級計算機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美軍稱中國驅逐艦技術首次超美055艦領先西方一代2017.5.3新浪軍事
055型驅逐艦首批訂單為8艘,單價據稱超過50億人民幣。艦長183米,滿載排水量可達12800噸,相比之下052D最大排水量只有7200噸。採用全燃動力、雙軸、雙調距槳,動力系統4台國產QC280型燃氣輪機的改進型,最大航速約32節。該艦具有強悍的單艦綜合作戰能力,具有遠、中、近三層軟硬武器預警防禦網和攻擊火力網。具有防空、反潛、反艦和對陸攻擊能力,具備綜合立體群指能力。安裝11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綜合搭載遠中近各型防空導彈、反潛導彈、對地巡航導彈。新型中程防空導彈將實現一單元4發的搭載方式,載彈量大大增加。055船尾設置兩個大型機庫,可搭載2架新一代的反潛機,反潛能力大增。
055型是未來中國海軍編隊的核心艦艇,建成後的055將成為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驅逐艦,別誤會,這不是中國的自吹,而是美國海軍的評估結論。對055型的評價來自於美國海軍情報局,該局稱中國055級超越了美國最新的朱姆沃爾特級和計劃建造的阿里伯克III型。
055大驅最大特點是綜合射頻系統,一體化共用天線,主桅杆上集成了各型雷達天線和探測器,這項技術代表著我國乃至世界艦載雷達電子裝備最高水平,是世界第一艘採用該技術的作戰艦艇。這套系統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夯實我國海上預警、作戰的核心能力,意義重大,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大國重器”。
海軍艦船的傳統桅杆上掛滿了雷達、電子戰、通信、敵我識別、數據鏈、信息分發等設備,顯得越來越雜亂,集成桅杆便應用而生。英國的45型,印度的加爾各答級也都採用了集成桅杆,很多歐洲強國也在研究艦載綜合射頻系統,並裝備了不少“形似”的一體化桅杆,但它們或多或少的都在關鍵系統上有所欠缺,形似而神不似。
055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為346B型,是052D上346A的改進型。055的綜合桅杆上還有一部小型相控陣雷達,兼具兩種不同波段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構成了DBR(雙波段雷達)能力,由廣域搜索雷達(VSR)負責遠距離搜索,多功能雷達(MFR)負責精密追踪識別和武器射控,兩者相輔相成, 互補不足,滿足艦上需要的所有雷達功能,包括對空對海搜索、早期預警、反導防空,近程防禦,對海對地作戰。這是目前世界最尖端的艦載雷達技術,可以同時提供大批量、大距離的目標探測和導彈引導能力,領先世界主要大國一代,領先日本等國十多年的技術水平,是中國海軍技術發展的一個輝煌結晶。
受國產手機擠壓 中國蘋果iOS市場份額跌至3年來最低2017.4.14(回應:Android與iOS已瓜分世界民用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微乎其微。)
中國芯崛起:龍芯麒麟V7.0與中興新支點的國產操作系統已全面支持中國龍芯3A1000/3A1500/3A2000/3A3000系列芯片2017-04-18(回應:從2014年,龍芯的最新芯片,都是龍芯賺來的錢研發的。)
首艘國產航母001A雷達指揮數據鏈的電子元件都實現國產化2017.4.26
俄戰機雷達在中國慘敗原因:電子元件無法俄國產化2017.4.11
中微中芯5nm工藝光刻機突破,全力反超英特爾,三星,台積電 2017.03.11
台積電要去美國建廠為什麼把台灣急壞了2017-03-22
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聯電老三地位(回應:還有紫光旗下的展訊、華為的海思等諸多國產芯片廠商在搶占份額)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4年內將建26座
紫光續擴張!趙偉國喊2017年再砸460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日媒:蘋果三星失勢,華為走向全球手機市場主角2017.2.27
英媒:中國手機支付普及度令人稱奇 乞丐都用二維碼2017.4.20
愛立信:5G 發展已經加速,最快2019年上線
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瞄準5G加緊備戰: 2017年5G對場外試驗,2018年5G網路預商用試驗,2019年商用規模化實驗, 2020年正式商用。將在雄安新區超前規劃和部署.
大陸成功建立全球最大5G試驗網2017.3.24
中興通訊憑藉Pre5G通信芯片在全球30國部署了超過40個Pre5G網絡
英媒:深圳在駁斥“中國抄襲”這個過時謠言!2017.4.6
美媒:特朗普威脅搶就業 深圳製造業高管:並不擔心
製造業逃離中國?英國報告展示的卻是別樣景象
美媒:2017版中國科技將稱雄全球的五個理由
港媒:害怕吧,中國正走上獲全球科技支配地位大道
港媒:報告稱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資“爆炸式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近兩年或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赶超美國 2017.3.19
2017.4.19第17屆上海車展:國際車企在中國市場利潤 面臨中國車企威脅
處處「智慧製造」 廣交會最大亮點2017-04-19聯合報
中国高端數控機床進口率過半 数控机床技术落后日本20年?
瀋陽i5數控機床打破日德壟斷,2016年訂單14000台,產值突破120億元; 瀋陽新松機器人打破被日韓歐美壟斷,佔據國內汽車、電力市場90%以上。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赶超日本
攻克筆尖鋼材料後 中國造出筆頭機
我國石墨烯強韌化碳纖維複合材料關鍵技術獲突破
世界首台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 比國外產品快2萬倍
五一假期剛過,科技界就迎來一個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中國科學院2017.5.3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這一消息。
這次一共發布了兩個量子計算機的原型,一種基於超導,一種基於光學。其中,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演示了求解線性方程組的量子算法,相關成果即將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針對多光子“玻色取樣”任務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5月2日,該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於《自然光子學》。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個“世界首台”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攻關突破的成果。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曾有人打過一個比方:如果現在傳統計算機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就好比飛機。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以前,量子計算速度比經典計算機快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中,而該台原型機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把量子計算機真正推向和經典計算機競爭的擂台。這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超導體系,該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通過高精度脈衝控制和全局糾纏操作,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多體純糾纏,並通過層析測量方法完整地刻畫了10比特量子態。這一成果打破了美國之前保持的9個量子比特操縱的記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超導計算機的系統,使我國在超導體系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也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根據計劃,潘建偉研究團隊將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大約20 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 20 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的設計、製備和測試,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將會成指數增長。
中國在建的最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堪稱“超級顯微鏡”
2017-05-02 “中科院之聲”刊文介紹我國目前在建的最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項目。CSNS於2011年10月在廣東省東莞市正式開工, 規劃用地1000畝,首期用地400畝。預計總投資為二十三億元人民幣。目前土建工程已經竣工,各工藝設備正在緊張安裝調試中,其中直線加速器首段成功完成調束,快循環同步加速器各系統已開始調試。加速器、靶站和譜儀工藝設備的批量生產在全國近百家合作單位完成,許多設備的研製在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6%以上。CSNS建在13米到18米的地下、一期工程中子譜儀數量為3台(最多可建20台),束流功率為100kW,且預留了進一步提高束流功率到500kW和增修第二靶站的升級空間。
該科學裝置主要用於研究中子特性、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簡單地說,它是一個觀察微觀世界的工具,就如一台“超級顯微鏡”,用中子探測來研究DNA、結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質的微觀結構。項目建成後,中國將成為繼美國、日本、英國之後,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脈衝式散裂中子源的國家。散裂中子源和利用X光探測核外電子來研究物質結構的同步輻射裝置互為補充,都是研究物質結構的強有力工具。
………..
事實上,無論是高鐵的輪軌,還是飛機的渦輪、機翼裡面都有應力,它決定了高鐵和飛機使用壽命和安全性。但是,這個應力看不到、摸不著,對它的研究成了避免類似災難發生的關鍵。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在散裂中子源上測量研究輪軌和機翼的剩餘應力,優化機械加工工藝,使高鐵和飛機變得更安全舒適。
CSNS裝置的建設大大加強了國內中子散射科學和應用界的國際交流和合作,為我國的中子散射技術和應用在國際前沿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回應
這個怎麼噴!在線等,挺急的!
西部人民還在吃草,西部的小學生還在吃很差的午餐,國家竟然有錢去投入到短期看不到成果的研究中,你看人家美國玩剩下的東西,這筆錢要是發給每個人,一人一個億還能剩9個億,國家啊,停下你飛奔的腳步,等等你的民眾,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個國家是怎麼了,吃虧的總是民眾,一定是體制問題。
特此通知: 你被養豬網錄取了,明天一早來上班!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5_02_406371.shtml
為此,美國新總統提議2018財年的防務預算為6030億美元。理論上講,這可增加540億美元的防務開支。
不過,即便如此,這仍不足以滿足美國軍隊這個吞金巨獸所需,恐怕短時間內美軍仍需面臨在預算上的萬分窘迫。
現在美新開發的無論哪種武器,都是吞金獸。比如“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首艇造價已經達到了130億美元,增幅近50%,甚至超過了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費用,幾乎接近最新“福特”號核動力航母137億美元的造價,而“福特”號核動力航母大幅超支已經臭名遠揚。所以,如今美軍申請的軍費開支,幾乎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堵上美國三軍的巨大資金缺口。另據國會預算局說,按照美軍提供的可供選擇的時間表,採購和運營的總成本會比目前美國海軍制定的為期30年的造船計劃高出3000~4000億美元。所以,在當前美國國防預算不斷削減,多項高科技武器研製項目因經費問題紛紛下馬的背景下,最終這些項目能否如期實施還是一個大問號。
那麼,美軍為何如今比什麼時候都急於獲取新型武器呢?分析認為,在中東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北韓問題、烏克蘭問題以及克里米亞問題紛紛吃緊的情況下,美國現在在歐洲、中東和亞洲的任何潛在衝突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一個強大的美軍則能夠阻止上述地區的衝突,在外交干涉失敗的情況下,使用武力迅速解決問題能夠大大減輕戰爭對美國的影響。因此,現在的美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迷戀先進武器的功效,以為只要加速把各種武器現代化,並使之領先對手1~2代,那麼美軍在與任何對手的較量中,就會永保不敗。但如今美國早已不堪的虛弱國力,根本就很難支撐美軍連續不斷的大價碼索取,所以美國新政府只能從稅收、福利、金融加息等渠道想方設法獲取。不過,這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之路,面對無窮盡的追加,新總統恐怕也難為無米之炊,也許政府再次關門只是一個早晚的問題!(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29/doc-ifyetwsm1100161.shtml
日本停滯三十年,中國都趕不上,更別說美國了。人家玩兒的是真科技,我們玩兒的是圈錢
那你還不趕緊移民去日本,在靖國神廁給自己求一個位置。中國不需要你。
你娃眼鏡瞎了,趕快去看醫生。就如你說的:日本的量子衛星、航天科技、超級計算機、高鐵、大型高壓鍛壓機、衛星專用振動台,超大型光學反色鏡面(全世界只有中美能造,你們bb的日本光學技術零線全球在哪裡?)這些日本都遠遠強於中國~~~厲害嘛,嘴炮又贏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4-28/doc-ifyetwsm0932536.shtml
美政府又要關門?美軍欲大購武器抗華但預算嚴重超標2017.4.29新浪軍事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上將26日對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說,駐亞太地區的美軍希望獲得更遠程的武器和更多的潛艇。“中國已經研發並部署了挑戰我們地區海上優勢的能力。我們需要更強的致命性,具體而言就是配備了攻擊速度更快、存活能力更強的武器系統的軍艦和飛機,每個平台都必須加載更遠程的攻擊型武器,然後我們必須把這支力量連成網絡。”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報導稱,在哈里斯上將的這份很長的所需裝備清單上,目前美國海軍尤其缺乏攻擊型潛艇。
如今的美國,可謂急火攻心,因為軍方多次施壓美國政府,要求大幅增加軍事預算。在美國海軍,軍方要求大幅增加DDG-51“阿利•伯克”Ⅲ型的採購數量並要求加快建造速度,並且對更多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求之若渴,同時也在期待“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到來,當然也試圖擁有更多的F-35B/C戰機;而在美國空軍,已有聲音以F-15和F-16戰機的服役年限接近30年時間太久為由,要求盡快更新替代這兩型戰機的機隊,當然還需要加快購進KC-46A新型空中加油機,且對採購B-21新型轟炸機也急不可待;雖然美國陸軍對新裝備的需求較小,但是當前的陸軍規模已創下二戰以來的最低水平,在58個作戰旅中只有3個旅當前處於備戰狀態,主要的武器型號系統持續老化且未被更新換代,其中M1A1/A2坦克已服役37年如今一直無法替換,老舊的M113裝甲戰車幾乎要掉牙了仍在使用。
造成這一切的主要原因,除了近年來美國國內經濟持續衰退外,當然還有前蘇聯解體後的麻木,因為美國失去了樹立多年的對手。現在,美軍一直在試圖重新樹立新的敵手,以便將美國政府和民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並迫使美國國會掏出更多的錢來。而現在,美國新任總統在競選時就承諾,要大幅提升美國的國防開支,以便讓美軍重新戰無不勝。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否認全球氣候變暖的事實,腰斬新能源開發計劃。指定石油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出任能源部主管,讓反智人士掌管疫苗接種委員會。刪除政府網站上的科學數據庫,限制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機構與公眾的交流溝通。這一系列舉措惹怒了美國科學界,美國諾獎得主Harold Varmus 曾在《》上撰文,呼籲學界和公眾聯合起來反對特朗普大幅削減科研經費。在幾天前,美國很多科學家和熱愛科學的人們走上街頭,舉行“科學大遊行”,反對特朗普當局的一系列政策。
中美科學技術支出此消彼長值得關注
透過這些現象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在削減科研經費,並且讓某些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出任要職,握更多話語權和資源分配權。同時,刪除政府網站上的科學數據庫,限制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機構與公眾的交流溝通這種行為其實是將科學家和普通人隔離開,如果進一步在普通群眾中推廣反智主義,民眾的科學素養會進一步降低,科學家將失去群眾基礎。
當民眾缺乏科學的基本素養,政客們又把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凌駕於科學精神之上,科學家們將成為孤立無援的可憐團體,將處於資本大亨、政客、普通民眾的圍攻之下。而且在特朗普削減科研經費的大背景下,由於得不到充足經費的支持,科研效率會越來越低,科研成果也會越來越少。
在特朗普上台之後,其削減科研經費,重用石油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等舉措誘發了“科學大遊行”,而中國在2017年一季度的科學技術支出增幅49.3%。很顯然,中國在以財政政策和大筆真金白銀力度推進科學技術進步。與特朗普上台之後的一系列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也許正如一些美國學者認為,80年是美國發展的一個週期——從獨立戰爭勝利到南北戰爭是一個週期,從南北戰爭到二戰是一個週期,從二戰到202X年又是一個週期。每個週期都使美國的國運發生改變。而下一個改變美國國運的新周期就在幾年之後,也許美國“科學大遊行”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及佔領華爾街運動類似,都是美國國運轉變的一個先兆。
回應
雖然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是出現財政赤字可不是什麼好現象,缺的錢從哪裡補呢?社保那幾萬億還空著呢!
政府出現盈餘也不是好現象,適量的赤字是最好的。
瞎說了,美國有民主光環根本就不用花錢搞科研都甩開中國十條街,人家領先中國一千年
300年以前地球上有美國嗎?
對啊,民豬光環可以加無敵buf.刀槍不入,天天睡大覺都比天天干活的牛❌
而且3%的財政赤字率其實也不高。美國在2009年財政赤字曾經高達1.4萬億美元,財政赤字率高達10%左右,在2016年,美國財政赤字率也有3.2%。根據美國國會預算局預測,2017年的財政赤字率為2.9%,2021年的財政赤字率將達3.6%,2025年的財政赤字率將達4.5%,2027年的財政赤字率將到達5%,而且財政赤字金額將與美國2009年的財政赤字金額相當。
從美國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便中國在2017年的財政赤字率達到3%,也低於美國在2016年的水平,考慮到美國GDP中有很大一塊是金融業這種水分比較大的,而中國的GPD組成中(相對於美國),更加偏向於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實力也就意味著造血能力。即便出現高於美國的財政赤字率,其實也無需大驚小怪。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科研經費
在特朗普競選之時,其發表的一些言論已經讓科學家們惶恐不已。在擔任美國總統後,其一系列舉措更是讓美國的科學家們感到憤慨。
首先是大幅削減科研經費,根據特朗普政府於上個月發布的2018財年預算草案,該草案在提升了美國國防部、國土安全部預算的同時,大幅削減了農業部、勞工部、環境保護署以及國務院等超過18個部門和機構的預算:
環保署的科研總經費被從81億美元砍至57億美元,整整削減了31%,而且預算案還提議削減美國環保署3200個工作崗位,相當於該機構必須裁員20%。
化工安全委員會的命運就更悲慘,這家負責對重大化工事故進行獨立調查的機構,其經費被整體取消。
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經費降至259億美元,預算被砍掉了18%,這是過去15年來的最低水平。國立衛生研究院是美國主要的醫學與行為學研究機構,不僅資助大學和醫院中大部分的疾病研究,還有自己的研究項目。
能源部的預算為280億美元,被砍掉了17億美元,獲得的財政經費下降了5.6%。雖然5.6%的降幅看起來下降的並不大,但具體到能源部下屬機構之間的分配則會發現:除了負責管理美國戰略核武庫的國家核安全中心經費增加11%,其餘部門經費普遍被砍了18%左右——比如能源部科學辦公室,其50億美元經費被砍掉9億美元。而這家機構負責管理的10所美國國家實驗室不少聲名顯赫,比如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這些國家實驗室的很多研究都需要大量燒錢,而科研經費撥款下滑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在所有機構中,最幸運的莫過於美國航天局,其2018年預算相較於2017年僅下降4億美元,是預算下降幅度最小的非國防聯邦機構。
中美科技支出此消彼長的背後將將影響兩國國運2017.4.28觀察者網
2017年一季度,中國財政赤字為1511億元。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財政赤字並非海外一些唱衰中國的學者聲稱的“中國快要崩潰”的先兆,而是國家要以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社會發展的體現。特別是科學技術支出增幅49.3%這項數據尤為亮眼。
相比之下,美國特朗普政府則在大幅削減科研經費,重要某些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出任要職,並誘發了美國“科學大遊行”。這種對科研經費投入截然相反的做法,也許會在今後的十多年裡產生深遠的影響。
財政收入並未下降,只是支出增長更快
今年以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和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帶動以現價計算的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同時,受價格回升等帶動,企業生產趨於活躍、利潤明顯增加、投資信心增強。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增加,帶動了工業和服務業稅收增長。加上一般貿易進口價量齊升,進口總額大幅增長,帶動進口環節稅收同比增收較多,拉動全國收入增幅3個多百分點。
從財政收入方面看,在2017年一季度,收入不僅沒有下滑,反而同比增長14.1%。因此,一季度出現財政赤字,並非“中國經濟疲軟”或“中國經濟要崩潰”的先兆。而是在財政收入增長的同時,財政支持增長的幅度更大。根據官方數據,1-3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917億元,同比增長21%。
從支持項目的佔比情況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教育支出、城鄉社區支出、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較大,合計金額23824億元,超過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一半。
從指出項目增幅看,科學技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的增幅數據比較亮眼,增幅分別為49.3%和46.8%。從數據中可以折射出,在宏觀上國家有採用積極財政政策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意圖。
財政赤字無需大驚小怪
對於在第一季度就出現財政赤字,雖然有媒體報導時候會帶上“一季度罕見財政赤字1551億元”、“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財政赤字,這是近一二十年所沒有的”等字眼,但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財政赤字率(財政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擬按3%安排,財政赤字2.3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000億元。加上國務院常務會議公佈了簡併增值稅稅率等6項減稅舉措,預計全年給各類市場主體減負3800億元。在今年一季度就出現財政赤字看似偶然,但背後也不乏合理性因素。
首先,由於政治原因,中國還是可以從西方通過商業併購獲得一些相對落後的技術,雖然單純引進技術很容易形成“引進一代、落後一代”,但如果國內有實力強勁的技術團隊,從中藉鑒國外技術,從而提升自身技術水平,這還是有希望的。相比之下,俄羅斯在這方面基本不具備可能性。
其次,俄經濟狀況並不樂觀,特別是烏克蘭危機之後,俄先後在克里米亞和敘利亞出手,加上美國聯合沙特打壓油價,俄羅斯政府不可能像中國政府那樣耗費巨資投資半導體產業。
再次,中國半導體產業從原材料、設備製造、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整個產業鍊是完整的,即便局部不如西方,也可以就不足方面集中人力財力發展,補足自己的短板。而俄在蘇聯解體後,產業鏈破碎,很多方面要從零開始起步,如此追趕談何容易。
最後,中國有最龐大的電子消費市場,而且中國還有全球最龐大的受政府控制市場。正如幼稚工業保護論,在本國自主技術發展初期,必須有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予以保護,在發展壯大之後才能與美國巨頭競爭。而中國的黨政軍、國企、事業單位等體制內單位有幾千萬台PC,以及海量的服務器等各種電子設備。根據相關計劃,到2020年黨政系統2700萬台計算機和60萬台服務器將全部換血。而這種規模的黨政市場是俄所不具備的。
回應
說的好像龍芯不是MIPS核心,沒找台積電代工、性能不有限一樣。真是含沙射影、指桑罵槐。
龍芯只是用了mips指令格式,設計實現是自己的,俄國是買的IP核,建議您先搞懂兩者的區別。
前蘇聯在電子方面就是垃圾,由於遭到封鎖,比現在還要垃圾(對照當時的平均水平)你看過蘇聯電視嗎?我看過,提著命看,隨時爆炸。而且電視後面的電子管還是什麼的,超長.再補充幾個家電的產量數據
電視機產量:1952年,蘇聯4萬台,美國575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44倍;1980年,蘇聯753萬台,美國1032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4倍。
洗衣機產量:1958年,蘇聯46萬台,美國377萬台,美國是蘇聯的8.2倍;1985年,蘇聯507萬台,美國546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1倍。
電冰箱產量:1958年,蘇聯36萬台,美國312萬台,美國是蘇聯的8.7倍;1985年,蘇聯586萬台,美國642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1倍。
以上數據來源於《世界工業統計彙編1988》
1985年的話,歐美家電市場佔大頭的是日本吧,而且生產量不等於銷量,得把從日本進口過來的加上。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4_11_402998.shtml
到80年代,蘇聯的半導體工業進一步成長,進入了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微型機年產量突破60萬台,有5家大型工廠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機,這些微型機被用於180多種工業設備和生活用品上。
特別是在超高速集成電路和集成電路抗衝擊方面,蘇聯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在其他方面,即便相對於美國,局部的差距最多不過5年。必須指出的是,蘇聯建立起了從原材料、設備、設計、製造等一整套完整的半導體工業體系,而且這整套工業體係是完整而獨立的,當時僅有美蘇具備這種實力。
俄羅斯無法效法中國發展產業
導致當今俄電子工業一蹶不振的原因並非是蘇聯體制問題。恰恰是蘇聯的舉國體制、高效的理工科教育和龐大人才儲備使蘇聯在半導體工業上得以快速發展。而蘇聯解體才是俄羅斯電子工業衰退的罪魁禍首。
在蘇聯的經濟佈局之初,斯大林為了加強各個加盟國的聯繫,就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把產業佈局按照上下游關係分配到各個加盟國。根據產業佈局,烏克蘭是蘇聯的電子信息工業基地,白俄羅斯是蘇聯的半導體工業和微電子工業基地,即便是波羅的海三國,蘇聯也曾經佈局半導體工廠。
而隨著蘇聯解體,直接導致蘇聯時代的完整的工業體系破碎化。加上俄羅斯寡頭和西方國家用非戰爭的方式洗劫了蘇聯人民的財產,導致原蘇聯各加盟國軍工領域許多專家、教授失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赤貧。
恰逢此時,美國、西歐和日本、韓國、中國不遺餘力的從蘇聯挖掘人才。
不過,在人才搶奪中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美國。美國從蘇聯挖走了不少出色的架構師,比如彼得希洛科夫,他是超標量之父,在英特爾期間提出了simd的概念,參與p3的核顯設計和英特爾3d工藝的預設。
正是因為蘇聯解體之後造成的經濟困難和人才斷檔,導致如今俄羅斯半導體工業實力有限。即便和昔日的小兄弟中國相比,差距都非常明顯。
就以軍用電子設備來說,中國在軍用電子元件上的自主化程度要比俄高得多,以某型預警機為例,其CPU、DSP、T/R組件等關鍵電子元件全部國產化;某坦克火控系統和很多導彈的關鍵電子元件也實現國產化;北斗導航衛星國產化率達到98%,“神舟”、“天宮”里大多都是國產電子元件。可以說,中國在武器裝備電子元件自主化方面已經遠遠超越昔日的老大哥了。
雖然目前俄羅斯也開始致力於發展半導體產業,但前景非常不樂觀。
雖然當今俄羅斯電子工業衰退的很厲害,但蘇聯時期家底還是比較厚實的。中國建國初期計算機技術從無到有,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蘇聯的技術,103計算機是根據蘇聯提供的M-3設計圖紙進行局部修改後研發的,運算速度達每秒3000次,該計算機共生產36台。104計算機根據蘇聯БЭСМ-II計算機為模板研發,每秒運行1萬次,共生產7台,在原子彈的研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一些觀點認為,是蘇聯的體制問題影響電子工業的發展,比如搞三進制和電子管小型化等等。
(採用超小型電子管的耐火箱)
但其實,這種解讀是片面的。蘇聯在50、60年代確實做過三進制計算機,只不過後續工作沒能得到上級的支持,導致三進制計算機研項目擱淺。
事實上,三進制計算機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美國也研究過三進制計算機。如果把蘇聯研發三進制計算機歸結為體制問題,那麼美國也研究三進制計算機,這是不是也意味著美國的體制也有問題?
(真空管電子管)
同樣的,關於電子管小型化蘇聯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真空電子管雖然具有壽命短、容易碎裂、容易燒壞、體積比晶體管大的缺點,但優點在於工作穩定,而且抗干擾能力非常強悍,非常適合在軍用設備中使用。
特別是在冷戰中核大戰的陰影下(在核大戰環境下,存在大量的電磁脈衝,電子管基本不受干擾,而晶體管就呵呵了),蘇聯在軍用電子設備上選擇電子管也就合情合理了。
而且,蘇聯在發展電子管小型化的同時,並沒有放棄晶體管的研發。在1948年,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克拉斯洛夫與莫斯科化工學院蘇珊娜•馬多婭發表了蘇聯第一篇關於晶體管的文章。後來亞歷山大•克拉斯洛夫因在半導體晶體管研製方面的傑出貢獻榮獲列寧勳章。
1950年,蘇聯多家單位分別完成了類似的晶體管樣品研製。
(蘇聯第一個矽晶體管П104 )
1953年,時任國防部副部長的蘇聯科學院院士А.И伯格起草了一封上書蘇共中央委員會的信,建議開展對晶體管的開發工作。到1957年,已經有晶體管收音機進入蘇聯百姓家庭之中。
P-353“質子”電台,採用了超小型電子管,裝備蘇軍傘兵和克格勃特種部隊
不過,由於核大戰的陰影,60-70年代,超小型電子管和晶體管並存是蘇軍裝備的一個特點,比如蘇軍裝備的無線電台基本上都是超小型電子管和晶體管並存,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
從蘇聯時代曾經的輝煌(?),到如今的電子工業整體衰退。即便俄羅斯目前積極發展本國處理器以及半導體產業。但在如今的國際格局下,中國半導體產業茁壯成長,俄羅斯半導體產業走向沒落已經是定局。
貝加爾-T1性能有限且受制於人
貝加爾-T1其實是集成了兩個MIPS P5600 CPU核的SoC,由台積電代工。本質上,和國內ARM陣營IC設計公司購買ARM的IP授權集成SoC類似,真正由貝加爾電子完成的工作只有一系列的集成工作,由於設計CPU的過程中80%的功夫都花在研發CPU核上,這種從MIPS購買IP授權集成SoC做出來的芯片,其俄羅斯血統就非常有限了,而且還不能保障從MIPS購買的P5600 CPU核絕對沒有後門。
在性能上,貝加爾-T1也非常有限,其主頻只有1.2G,而且P5600也是性能比較一般的CPU核,是Imagination收購了MIPS之後,在2013年發布的一款產品,根據有限的信息判斷, P5600與ARM Cortex A15、龍芯GS232e大致處於同一水平,是一款嵌入式產品。
而從用途上,其實也能看出來貝加爾-T1芯片性能有限——主要用於路由器、IP電話、數據存儲、工業自動化、車載系統等方面。因此,貝加爾-T1顯然達不到桌面CPU的性能,即便是T-Platforms推出的搭載貝加爾-T1芯片的Tavolga Terminal TB-T22BT,其實也是一台瘦客戶端。
對於貝加爾-T1這款芯片,俄官方顯然是比較重視的,否則也無法獲得《2008-2015年電子元器件和廣播電子發展規劃》聯邦專項規劃的支持。但就意義而言,更多的在於解決有無問題,哪怕這款芯片是買IP做集成的產物。
俄軍用電子元件大量依靠進口
俄民用電子產品大量進口早已不是新聞,即便是軍用電子元件,俄也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比如俄羅斯最新服役的蘇35戰機上就有3000種外國組件,當中就有很多進口電子元件。再比如T-90等不少坦克的火控系統中就曾經集成法國的熱成像儀,而且原裝的俄國產熱成像儀連印度都嫌棄,印度在引進T-90的過程中,換裝了法國泰利斯公司的凱瑟琳熱成像儀。
(法國泰利斯公司的凱瑟琳熱成像儀)
在電子元件和模塊方面俄船廠對外國元件的依存度大約為70%。在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事件之後,西方制裁促使俄無法從美國採購電子零部件。
俄官媒引述俄羅斯宇航局消息來源的話說:俄宇航局目前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合作,中方下屬的一些研究所已向俄方面提供了幾十種電子零部件樣品,這些配件或是能全部,或是經過少許改動後可替代美國進口貨。
772所研製的抗輻照芯片出口俄羅斯
對3平方米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的目標言,上視迎擊與追擊搜索距離分別為130公里與50公里,下視距離分別為120公里與40公里。這類目標通常為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攻擊機或者小中型轟炸機。但是與中國為殲-10、梟龍研製的新型雷達相比,Zhuo-M雷達性能並不出色,而且俄方面在宣傳上一貫性的誇大自身武器系統參數,真實性令人懷疑。
因為Zhuo-M的性能有明顯突破,給米格-29帶來了真正的對地打擊能力,在此之前米格-29和蘇-27很難有效捕捉和鎖定地面雜波中的目標:它有不同分辨率的地形繪製能力,可同時跟踪4個目標,能對海面目標實施探測。可以區分和跟踪移動的地面與海面目標,能夠提供超低空地形迴避飛行控制能力,能進行600公里距離的氣象探測。應當說,中國在這一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走了不少彎路。飛豹攻擊機在服役後十幾年裡根本不具備捕捉地面小目標的雷達探測能力,因此空軍一直沒有像海軍那樣裝備飛豹。直到配備真正出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的飛豹A出現,空軍才首次裝備了飛豹攻擊機。
按照俄最初的計劃,甲蟲ME雷達可以用於米格-29SMT等,甲蟲MFE用於米格-29SMT-2、米格-29K等。
與俄相比,巴也在裝備中國KLJ-7雷達之後,於2017年初決定將KLJ-7A相控陣雷達和意大利雷達,列為梟龍Block3改進型的雷達選項,進度未必慢於俄。當然巴在選定梟龍配備的中國雷達後,也沒有考慮使用俄雷達。KLJ-7A雷達是一種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又甩開了領先俄無源相控陣雷達的距離。(作者署名:空軍世界)
回應
看評論就是一群不懂電子工業的人在那自我意淫淫,中國的電子工業很強?人家毛子做數控機床的時候你們這些人還在娘胎裡,能在八十年代做數控機床世界前三的國家你說電子工業很差?以為成天做殼殼做組裝做電路板就叫電子工業很強?
餵!你的磚搬完了嗎?你也不抬頭看看都啥年代了,你還活在八十年代看老黃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11/doc-ifyeceza2051357.shtml
戰鬥民族無法實現軍用電子元件國產化給中國什麼教訓2017-04-11科工力量
日前,俄羅斯貝加爾電子公司正式啟動了貝加爾-T1芯片大批量產,產量規模為10萬片。俄軟件協會專家對貝加爾-T1做出了評價,認為該公司在工程樣本發布後一年時間裡就實現了貝加爾-T1芯片的量產,並且芯片性能絲毫不遜於外國類似產品。俄目前電子元器件進口依賴程度已高達99%,包括關鍵領域的應用,微處理器的首批量產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件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事。
俄戰鬥機雷達真的先進嗎在中國慘敗只有一個原因2017.4.11新浪軍事
“甲蟲”M改進型雷達,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工研製的一種先進戰鬥機雷達。
而且,它的特殊改型參與了中國殲-10與JF-17“梟龍”戰鬥機的選型競爭,但卻被中方直接拒絕。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一改進型雷達,是俄為米格-29中期改進中規劃使用的先進雷達。它實際包含了兩個主要型號:甲蟲ME機械掃描雷達,以及甲蟲MFE相控陣雷達。後者又稱作RP-35,裝備FAR-700相控陣天線。
甲蟲M還有一種稱為Zhemchoug的奇特改型,這是為中國殲-10與FC-1/JF-17研製的,以爭取外銷合同,換取當時俄極其匱乏的外匯。這一改型雷達,配備中國模式的敵我識別(IFF)天線,天線口徑根據殲-10等具體情況進行了縮小。該雷達最大探測距離縮短為80公里,最大鎖定距離60公里,可以跟踪20個目標,同時攻擊4個目標。重180公斤。
但是,同一時期中國戰鬥機火控雷達獲得了巨大的突破,包括了隨FC-1出口的KLJ-7火控雷達等等,都有著接近世界頂尖水平的技術參數。這令俄將己方雷達出口到中國或者巴基斯坦的工作變得非常困難。最終這一計劃不了了之。
平心而論,與米格-29原本配備的N-019雷達相比,甲蟲M不論天線工作體制、作戰模式還是探測距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對於俄自身來說,這些改型雷達仍有相當的實際價值。最初的Zhuk雷達,僅僅增加了模式,卻幾乎沒增加探測距離。裝備甲蟲M的米格-29SMT等中期改型,終於獲得了使用R-27ER/ET等真正的中遠程空空導彈的能力。也就是說,相關雷達首次賦予了米格-29視距外交戰的能力。
上述雷達的典型參數為:重220公斤,體積400立方厘米,天線口徑624毫米。天線增益34.5dB,尖峰功率6kW,平均功率1.5kW,故障間隔200小時。如果不做特殊修改,這一雷達並不能裝入殲-10機頭將,更不要說梟龍偏小的雷達艙內。
這一系列雷達有多種對空作戰模式:搜索與測速測距、下視下射、邊追踪邊掃描模式(TWS)等等。可以同時追踪10~20個目標,並同時控制多枚導彈打擊2~4個目標。還有格鬥模式、對付貼地飛行直升機的模式、辨識目標大小(小、中、大)模式、辨識目標種類(噴氣機、螺旋槳飛機、直升機、導彈)模式和判定敵機群內飛機數量的模式。
然而,國內每月需要的12英寸晶圓不少於45萬片,完全依賴進口,日本越新、SUMCO、Siltronic、MEMC/SunEdison佔據了超過80 %以上的市場份額。即便是8 英寸晶圓,國產化率也僅為10%。
還有很多原材料也被國外壟斷。比如光刻膠,光刻膠由感光樹脂、光引髮劑、添加劑、溶劑等組成,在光刻這個步驟中使用,能夠將掩膜板上的圖形轉移到晶圓表面頂層的光刻膠中。目前,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也基本被JSR、信越化學、 TOK、陶氏化學等國際巨頭壟斷。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ASML佔據了超過70%的高端光刻機市場,在離子注入機上,美國應用材料佔據70%市場份額,在塗膠顯影機方面,東京電子佔據90%的市場份額。
根據估算,2015年至2020年,國內半導體產業計劃投資650億美元,其中有480億要用來從國外進口設備,換言之, 95%的半導體設備依賴進口。
十年磨一劍技術比肩國際巨頭
本次最讓人振奮的,就是在中國最薄弱的半導體設備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中微半導體的16nm刻蝕機實現商業化量產並在客戶的生產線上運行,7-10nm刻蝕機設備可以與世界最前沿技術比肩。
……..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3_15_398828.shtml
相關新聞
2017-03-11日CCTV2財經頻道節目報導,中微AMEC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
晶圓代工去年成長11%,台積電穩居龍頭
全球12 吋晶圓產能,台積電輸給三星
聯電老三地位不保?陸媒: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3哥
芯片廠商聯發科為何節節敗退 曾是中國手機市場翹楚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4年內將建26座
紫光續擴張!今年再砸460 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鐵流:台積電要去美國建3nm芯片廠 把台灣急壞了2017-03-22 1
韓國樂金OLED面板技術轉售中國 韓業者擔心2017.03.26中時
年後台灣百名工程師 跳槽中國紫光內幕2017-03-24
麒麟筆記本配龍芯3A2000/3A3000處理器操作系統V7.0
澳媒稱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可怕:挑戰美霸主地位
美媒:2017版中國科技將稱雄全球的五個理由2017-03-22
皮尤:數字科技中國甩印度很遠2017-03-18
英媒:中國是世界金融科技領域的引領者!2017-03-07
港媒:報告稱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資“爆炸式發展” 2017-02-23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近兩年或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赶超美國, 2016年,中興和華為分居世界前兩位,分別是41023份和36092份。
中國等離子體刻蝕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7-03-15 1觀察者網
日前,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感受中國製造》第五集《中國“芯”力量》介紹了中國在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原材料上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中國企業在刻蝕機上取得的成績——16nm刻蝕機實現商業化量產並在客戶的生產線上運行,7-10nm刻蝕機設備可以與世界最前沿技術比肩。
相對於中國在光刻機上與ASML的巨大差距,在刻蝕機上國內企業不僅可以滿足本國企業的需求,還能夠進入國際市場上與應用材料、科林等國際巨頭一爭長短。而這背後,是一群科技人才放棄美國優越的待遇選擇回國,並耗費十多年時間持之以恆的付出和努力換來的成績。
半導體設備和原材料是最大短板
半導體產業大體上可以分為IC設計、半導體設備製造、原材料、代工生產、封裝測試幾個部分。其中,封裝測試是目前發展勢頭最好的部分,國內封測廠商的領頭羊長電科技在大基金等國內資本的扶持下收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後,一舉躋身全球封測廠商前5位,並有望在5年內赶超或接近中國台灣的日月光等封測大廠。
雖然封測和境外廠商差距較小,晶圓代工和IC設計就相對來說弱一些。就晶圓代工而言,國內有中芯國際和華力微等一批代工企業,而且發展勢頭也非常好,中芯國際也是全球前5的代工廠商,但在市場份額上,中芯國際只有台積電的十分之一左右,在技術上也有2代的差距,與台積電、Intel的差距非常明顯。
在IC設計上,論商業化而言,海思和展訊的銷售額位列Fabless廠商前10位,但能夠取得這個成績很大程度得益於ARM的技術授權。就自主性來說,國內也有申威和龍芯,申威26010被用於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在TOP500刷榜,龍芯多種芯片分別被用於北斗衛星、數控機床、特種裝備、網安產品和PC、服務器,不過龍芯和申威目前在民用市場很難與X86、ARM抗衡。
相比較之下,原材料和半導體設備就更弱一些。雖然在PECVD、氧化爐等設備上國內已經取得技術突破並且開始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但在很多方面,與國外廠商的差距非常大,有的甚至完全依賴進口。
就以生產芯片所有的晶圓(矽片)來說,目前市場上在使用的矽片有6 英寸、 8 英寸、12 英寸晶圓,而晶圓尺寸越大就可以切出更多晶片,進而降低成本,除少數特殊領域外,採用大尺寸晶圓已經是大勢所趨。
去年底,中微被選為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成立後投資的首家企業,獲得注資8,000萬美元,在預計投入扶植半導體產業的資金中,占有可觀份額,顯示中微為官方策略扶植的重點企業。不僅如此,高通在2004年也投資中微,為高通在大陸投資陸資企業的首例,此破天荒之舉也是中微前景看好的有利背書。
比較台灣的半導體股王漢微科與中微,都經歷成立前十年的虧損階段,1999年漢微科成立時,一度面臨資金緊迫的窘境,矽谷為當時的資金途徑,相形之下,中微的銀彈充足,可說命運大不同。而中微營收也在往1億美元邁進,伴隨著營收的高速增長,公司未來上市計劃也日益清晰。
中微的研發及製造重心在上海,新加坡設立全球業務中心,2007年成立台灣公分司。台灣近年半導體設備投資占全球35%比重,地位舉足輕重,為主要設備商看重。中微的介電質蝕刻機在台灣裝機量已超過200個反應台,TSV矽穿孔蝕刻機也取得突破性發展;而為LED產業研發的「PrismoD-Blue」MOCVD,獲得兩岸6家大廠測試及採用。除了應用於LED照明,功率器件也是重點市場,中國某大業者已與中微密切研發。
https://read01.com/7z8d7a.html
陸力挺 紫光獲6,600億金援2017-03-29經濟日報
大陸紫光集團再添併購銀彈。大陸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及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給紫光集團送來共人民幣1,500億元(新台幣6,685.5億元)投融資支持,將重點投入紫光發展IC相關事業版圖。
成立於2014年的大基金,首期募資就達人民幣1,300多億元,主要用來投資半導體產業,更被視為紫光對外併購的最大資金來源。
大陸「十三五」規畫中,將以IC為核心的新一代資通訊領域取得創新突破列為國家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全面實施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畫,加快人工智慧、IC、第5代行動通訊等技術研發。
紫光在官網表示,在行動通訊晶片領域公司已躋身世界前三名,並相繼在湖北省武漢市、江蘇省南京市等地投資建設先進記憶體和半導體製造基地。
紫光2013年起積極在半導體領域併購,先後收購大陸的展訊與銳迪科。2015年,紫光宣布多項投資台灣半導體封裝測試廠的計畫,包括入股力成科技、矽品精密,但都以失敗告終。
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雷射刻蝕等工序。經過一次光刻的晶片可以繼續塗膠、曝光。越複雜的晶片,線路圖的層數越多,也需要更精密的曝光控制過程,現在最先進的晶片有30多層。
目前,全球僅有四家光刻機廠家:荷蘭的ASML、日本的尼康、佳能和中國的上海微電子。其中光刻機業界龍頭老大是荷蘭ASML。其EVU光刻機量產型號已經做到14nm水平,現在Intel、三星的14nm光刻機都是買自ASML。
近日,一台價值1.06億元的ASML曝光機從荷蘭飛抵廈門,不知道這台儀器是廈門哪家廠家購買使用的,不過歐美身體中國禁售高精尖產品也不是什麼秘密了,這次的這台儀器所說是用於生產集成電路12寸晶元的,尚且不知道具體是多少納米的。
其實早在幾年前,上海微電子就製造出90nm光刻機,當時國際主流代工廠的代工水平是65nm,上海微電子還是非常給力的,但因為最核心的光源是進口的,國外為了限制中國光刻機製造業,在核心零部件上限制中國,經常在核心零件上卡我們脖子。在技術上受制於人,導致上海微電子前進的步伐有些放緩。
不過也有消息稱,上海微電子日前通過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研發」驗收,使我國成為少數能研製光刻機雙工件台這一超精密機械與測控技術領域尖端系統的國家之一。同時上海微電子也正在積極研究EUV光刻機,希望能儘快縮短與國際先進光刻技術的距離。
最後,祝願國產光刻機能越做越好,至少讓國產光刻機有聲音,不用處處受制於國外技術。
https://read01.com/5KOAQK.html
大陸半導體設備外銷 中微2014年貢獻75% 2015-05-05
AMEC為大陸技術最領先的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商,主要產品為半導體蝕刻機,4年前朝多角化發展,研發MOCVD設備,進軍LED產業。從2004年8月成立至今,中微「十年磨一劍」,半導體機台如今廣獲國際大廠採用,全球前三大晶圓代工業者的生產線,都可見到中微機台的芳蹤。
大陸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設備勢必走向自主化。在此政策下,居關鍵地位的中微,重要性必然被放大。大陸在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但中微為唯一具有大量外銷實績的設備商,去年對大陸半導體設備出口的貢獻度高達75%,銷售遍及台灣、日、韓、新加坡及俄羅斯。來自韓國的營收占比達三成最為可觀,而這得自於中微的16奈米先進位程受到韓商的倚重。
刻蝕機中國本來就在世界第一陣營,好多年前就解決16nm了,現在難的是光刻機。光刻機的工作原理是用光將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矽片上,而刻蝕機是按光刻機刻出的電路結構,刻出溝槽的設備,是在芯片上做減法,與之相應的是做加法(鍍膜)。
說反了。光刻叫photo ,也就是黃光區。蝕刻etch擴散diff薄膜tf
光刻機-維基百科
曝光機(英語:Mask Aligner)是製造微機電、光電、二極體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設備。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模板與圖樣大小一致的contact aligner,曝光時模板緊貼晶元;以及利用類似投影機原理的stepper,獲得比模板更小的曝光圖樣。
概要
生產集成電路的簡要步驟:利用模版去除晶圓表面的保護膜。將晶圓浸泡在腐化劑中,失去保護膜的部分被腐蝕掉後形成電路。用純水洗淨殘留在晶圓表面的雜質。其中曝光機就是利用紫外線通過模版去除晶圓表面的保護膜的設備。
一片晶圓可以製作數十個集成電路,根據模版光刻機分為兩種:
模版和晶圓大小一樣,模版不動。
模版和集成電路大小一樣,模版隨光刻機聚焦部分移動。
其中模版隨曝光機移動的方式,模版相對曝光機中心位置不變,始終利用聚焦鏡頭中心部分能得到更高的精度。成為目前的主流。
主要廠商
曝光機是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核心設備,製造和維護需要高度的光學和電子工業基礎,世界上只有少數廠家掌握。因此曝光機價格昂貴,通常在 3 千萬至 5 億美元。
ASML
尼康
佳能
歐泰克
上海微電子裝備
SUSS
ABM, Inc.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89%E5%88%BB%E6%9C%BA
曝ASML十億的光刻機入廈 中國自主光刻機出路何在? 2016-12-01
光刻機工作原理。通過一系列的光源能量、形狀控制手段,將光束透射過畫著線路圖的掩模,經物鏡補償各種光學誤差,將線路圖成比例縮小後映射到矽片上,不同光刻機的成像比例不同,然後使用化學方法顯影,得到刻在矽片上的電路圖(即晶片)。
超級好消息!中微中芯5nm工藝光刻機實現技術突破,全力反超英特爾,三星,台積電
回應
央視報導,今年年底投產推出市場!哈哈??厲害了我的盛世中國,之前說中芯敗家子,還停留在28nm落後台積電的台灣綠蛙可以吃屎了
這種新聞也信?
台蛆不會看鏈接視頻嗎?央視曝光的新聞會造假??你還是回鬼島住鐵皮屋吃核食比較適合你
早就預言三年內台灣的電子科技業變成屎。以前這些民用消費電子大陸只是不搞而矣,現在不用留菜給你們吃了。給口飯就行了.
不是說5nm的消費者要幾年後才能用上嗎?
光刻機差了十萬八千里.
假如新聞裡說是光刻機,層主一定會說蝕刻機差了九萬七千里吧!
是蝕刻機如果是光刻機也能達到5納米就更好了
聯發科x30面臨10nm工藝良品率偏低跟國內手機廠商集體轉向高通,無人使用的問題!加上華為海思的全力技術碾壓,小米自主芯片的推出,聯發科看來只能摩洛克,永遠的p10只能在低端打轉,窮台代工島連台積電都被超車!哈哈!呆丸no.1,全世界高科技沒有台灣他造不出來,台獨蛆蟲的以後就只能靠詐騙光耀全世界了
張忠謀不是自信滿滿的說過,大陸半導體與台灣不是追得追不上的問題,而是距離越來越遠的問題,哈哈,剛說沒一年就被打臉了?!
良率是勝負關鍵~中芯的10nm要做也沒問題,100個打掉70個~台積電100打
先有再說!只要把台灣打下去,50%的良率就可以了。
台灣沒這機器吧?
台灣可以買,人家不賣中國,只能自己搞.
這個世界,中國祇要開始做了,基本就是快速赶超,然後大量生產壓低成本,以白菜價佔據百分之30以上的市場,然後這項高科技走下神壇
http://bbs.tianya.cn/post-333-1122938-1.shtml
2017.03.11 中国财经报道 感受中国制造:中国“芯”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nGzCS_mAw
2017-03-11日CCTV2財經頻道節目報導,中微AMEC今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
回應
節目第四十分鐘左右說中微AMEC今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後面還說到AMEC一種生產LED芯片的精密機械已經佔世界的一半以上了
第一個故事女主說裝晶圓研磨液的桶都要進口,現在只是萬里長征一小步。中間靶材製造中美日三分天下,最後蝕刻機年底要上10nm,五年內實現5nm。
根據世界產權組織的統計,華為是2015年全球最大的專利發行人,而中國國內的專利申請量已從本世紀初的“幾乎沒有”到2014年的92.8萬件——這比美國的57.9萬件多出了40%,是日本32.6萬件的近三倍。
事實上,中國在高科技製造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一方面倚賴於本土的科技創新,另外,海外科技成果也是一支重要力量。利用海外科技成果時,向國外得技術持有人繳納巨額版稅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2000年的時候,中國交給國外版稅還基本為零,但如今中國每年大約要支付近200億美元的使用費及牌照費給外國公司。相比之下,中國公司從外國公司手中收到的使用許可費就少得可憐了,每年大概只有十幾億美元。這樣算下來,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逆差已超過了180億美元。
但我認為,只要中國還堅持由工程師精神領導,那麼這個十分震撼的突破性轉型遲早會到來,並且應該就在最近的這幾十年裡。而據我預測,美國也將以其一貫的方式來應對這一變局——派律師上場。
回應
無人機市場的標杆——GoPro Karma?我去,還真無恥啊!顛倒黑白就是這樣的吧,可憐的大疆。
嚇了我一跳,好怕美國人搗蛋,直到看到派律師,忍不住笑出聲
你誤解了。此處的“派律師”指的是在中國培養律師階層,通過乾預司法,修改法律等等手段將中國演變成一個美式的律師國家。
沒聽孫皓暉老師說嗎?中國法律界覺絕大多是都是親西方的自由派?
難怪,他們要用律師黨來壞我們國家的秩序!
所以美國使勁頂律師就是為阻礙中國發展。現在就不難看出讓律師指控國企、政府機關、警察和教師以及醫院,在背後拉不良媒體捅刀子、扇陰風點鬼火,怎麼能阻你發展就怎麼幹。
感謝美國的炸彈和陰謀,讓工業力量滅掉了文青力量,指望公知一萬年也富不了
為什麼美國擔心中國的科技進步?為什麼美國想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為什麼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會挑戰他們的秩序?中國的科技進步將推動人類文明向更高水平發展。抵抗科技進步就等於自我毀滅。就如同歐洲愚昧野蠻的千年黑暗時代,你可以殺死一個哥白尼,卻殺不死千千萬萬個追求真理,渴望科學的心。最終那些野蠻的阻擋者,全部粉身碎骨,被千千萬萬人唾棄和嘲笑。
上述這些還僅僅是中國技術發展的一個小的方面,其他先進的技術更是說也說不完:貴州佈局了500米寬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加入尋求治外法權的隊伍;中國建造了神威太湖一號超級計算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中國還在攻克了鋰電池關鍵技術,借助3D打印技術用乾細胞製造出來血管……
最近我關注到的中國科技風暴,是在珠三角的大疆公司研發生產的Mavic Pro無人機,已經達到了與無人機市場的標杆——美國GoPro Karma無人機比肩的程度。甚至Mavic Pro還做得更好:Mavic Pro每個指標都更優越,飛得更快,飛得可以兩倍高,重量輕25%,能多飛25%的時間,售價低50美元(Mavic Pro的售價為749美元,GoPro Karma的售價為799美元)。那麼問題來了,GoPro團隊要去哪兒割腕自殺呢?
中國從廉價山寨品天堂,到引領全球高科技發展的巨大轉變並不是一個意外,而且多國政府都對此發出了強烈地抵抗和警告。
早在剛剛進入21世紀的時候,中國工程師出身的領導者們就充分地意識到,充當世界製造商是沒有前途的,….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設想被提出,目前已經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用於本土研究,並不惜一切代價積極併購外國公司,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
對此,外國高科技專家,特別是美國的高科技專家向中國迅速按下應急按鈕。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主席羅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Atkinson)在1月份向美國國會做通報時稱,“中國已經陷入不擇手段操縱市場、並肆意竊取和脅迫美國進行知識轉移的的境地。”
事實上,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麼特別,也並不是獨創。在“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提出之前,德國工業4.0技術開發藍圖也是這麼幹的。真正讓美國政府感到害怕的,是中國從零開始、自力更生搭建這一科技願景的速度和效率。目前全中國各地大學已經建立了19個重點數據實驗室;STEM教育在全國全面鋪開、重點培育;“千人計劃”已經吸引到了大批著作等身的優秀科學家。
這樣看來,曾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一直清楚明白美國政府是如何花大價錢資助美國進行國防工業研究掌握第一手科技資料、以維持美國全球技術領先地位的美國官員們,對於中國政府支持高新技術研究的抱怨就十分虛偽了。
但是,阿特金森還是對此感到惴惴不安,因為害怕中國大陸的巨變會使全球秩序受到嚴重衝擊。…….
港媒:擔憂中國成為全球科技領軍者邁進,美國或派出律師
2017.3.24,香港亞太經合組織貿易政策研究會執行董事杜大衛(David Dodwell)在香港《南華早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害怕:中國正朝著全球科技領軍者邁進》的文章。以下為觀察者網對杜大衛文章的全文翻譯:
我經常說,美國和中國的最主要區別不在於一個是資本主義另一個是社會主義,而是美國為“律師治國”,而中國是“工程師治國”。
用“信息技術爆炸”這個詞來形容當下的中國大陸再貼切不過了。除了中國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更合適“赶超”這個詞彙。而這場由信息技術引領的社會變革幾乎深入到了每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當我們同美國人或者歐洲人討論中國技術的時候,大多數人仍會報以嘲笑,稱中國是生產廉價山寨品的“天堂”,生產出來的東西主要是用來充實沃爾瑪的貨架。
但事實上,歐美人的這種優越感早就該被數據鐵證打破了。
去年,我們亞太經合組織商業諮詢委員會(ABAC)的數據顯示,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表現,矽谷第一,深圳緊隨其後位居第二,而且深圳發展的步伐和工作效率都在矽谷之上。此外,我們還發現另一個十分關鍵的細節——我們的中國同事都用支付寶付款。
在智能技術領域,我們敬佩Paypal,敬佩谷歌,敬佩杜比聲音工作室,現在,華為也進入了我們敬佩的名單。據華為稱,他們17萬員工中,有40%正從事純粹的技術開發和研究工作,目標是在2020年在全中國范圍內推廣5G技術。
當今世界上還有一種現像是中國獨有——幾乎週週都有新的重大科技成果湧現,如果哪週沒有就太奇怪了。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最典型的創新熱潮是從上海等大中城市蔓延開來的共享單車。雖然全球有很多城市都佈局了共享單車,但它們沒有一個像ofo和摩拜那樣:全上海共停放著45萬輛共享單車,從一排一排色彩鮮豔的自行車中,挑出你鍾愛的那一款,打開手機,進入app,掃描二維碼,騎走它——就是這麼簡單。你可以用支付寶繳付押金,使用價格是每小時1塊錢。這種共享單車還有GPS定位系統。中國先進的電子支付革命,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遠遠甩在身後,令人望塵莫及。事實上,中國的電子支付規模已經是美國的50多倍了。
港媒:害怕吧,中國正走上獲全球科技支配地位大道
香港《南華早報》2017.3.24文章,原題:害怕吧,中國正在走上獲得全球科技支配地位的大道 我經常開玩笑說,美中之間的主要區別並非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而是一個由律師治理,而另一個是由工程師治理。就此而言,最明顯之處莫過於中國在數字技術爆炸式增長中上演的驚人“追趕”大戲,以及將其應用到中國數億普通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巨大成就。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中國科技時,大部分美國人或歐洲人仍報以不屑一顧的微笑,稱中國還是那個生產廉價仿造產品以填充沃爾瑪貨架的國度。這是一種危險的天真看法。我們注意到深圳的互聯網明顯快於舊金山、中國同行正用移動支付軟件購買任何商品或服務、華為17萬員工中的40%完全從事研發工作、過去一年來單車共享熱潮已經遍及眾多中國城市。此類電子支付革命已令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如今,中國的數字支付市場是美國的50倍!更非同尋常的是,位於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在搜尋外太空生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中國國內專利申請量已比美國多出40%且3倍於日本。此類科技成就數不勝數。
這種從廉價仿造到世界級高科技的非凡轉變並非偶然,並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政府中引發恐慌和抗議。
對那些曾在幾十年內親身經歷美國如何深思熟慮地利用政府出資的國防工業推動美國科技領先世界的官員來說,抱怨中國政府支持本國高科技研發聽起來未免有些許虛偽之嫌。當然,美國官員有理由為此感到氣餒並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一切對全球的深遠影響保持警惕。畢竟,30年來中國正以令世界上其他大多數地區幾乎無法想像的方式高速躍升。只要中國由工程師們治理,我認為這種迅猛的轉變就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震撼、威脅並挑戰我們。我猜想美國人將以他們最擅長的方式應對這種轉變——就像律師們那樣。(作者杜戴維,丁雨晴譯)
相關新聞
美媒:2017版中國科技將稱雄全球的五個理由2017-03-22
皮尤:數字科技中國甩印度很遠2017-03-18
英媒:中國是世界金融科技領域的引領者!2017-03-07
港媒:報告稱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資“爆炸式發展” 2017-02-23
美議員要求進入中國雲計算暢通無阻專家:他們在幫美企公關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1.4.23報導,50多名美國國會議員本週聯名致函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抱怨中國限制雲計算市場的舉措。參與聯署的弗吉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康納利聲稱,美方必須擁有進入中國市場暢通無阻的渠道,特別是在雲計算領域。有相關領域專家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雲計算需要做到最大程度上的絕對安全,否則一個小小的口子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這牽涉到國家安全和數據安全問題。中國的政策很有必要。美國議員施壓是在幫美企公關。
《華爾街日報》披露這封信的內容稱,中國政府已提出,要求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在事實上將全部所有權和業務移交給中方合作夥伴,此舉可能導致備受珍視的美國知識產權轉移。該信還說,中國在過去兩年通過的法規,已經對境內運營的外資雲服務提供商施加限制。
有同樣關注此事的美國媒體24日稱,另外一個難題是,美國雲計算供應商很難在中國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其後果是,中國雲計算市場目前基本被阿里巴巴等本地商包攬,阿里雲以外,騰訊雲、百度雲等利用各自的優勢在雲計算這個已經成熟的市場中積極卡位,外國企業的競爭空間變得很窄。但中國雲計算市場還在不斷擴張。IBM等跨國科技企業不得不與中國供應商進行合作,依托各自的產業優勢輔助競爭。
康納利說,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公司有很多都是美國公司。之所以把這封信發送給崔天凱而不是美國官員,是因為美國參議院尚未通過特朗普提名的貿易代表的任命。同時,議員們希望升級此事,引起中國政府的注意。據報導,參加聯署的還有代表西雅圖地區的幾名國會議員,有意進軍中國雲市場的亞馬遜和微軟公司總部都設在西雅圖。
上述匿名專家2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的雲計算公司目前還處於剛剛成長階段,與像亞馬遜這樣率先從事雲計算業務的美國公司相比,無論技術還是服務都是有代差的。如果這時候不設置門檻,湧入的美國大企業會藉技術優勢和資本力量把中國雲計算企業直接扼殺在搖籃裡。從國家安全角度,現在國內的一些雲計算公司做的很多都是與政企相關的業務,不加限制容易造成一些關鍵數據洩露。他說,事實上,美國限制核心IT技術向中國出口的法案與禁令頻出,而且從慣例上說,這類中資公司進入美國市場也會被限制。
回應
必須遏制,美國就是強盜邏輯,他們可以對中國企業進入美國進行種種限制,中國得讓美國企業暢通無阻進入中國,真是厚顏無恥。
中興通訊與美政府達成和解將支付8.9億美元罰金
中興通訊2017-03-07宣布,該公司已經與美國政府就美國政府出口管制調查案件達成和解,中興通訊同意支付約8.9億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罰金,受此影響,中興2016年營收虧損7.6億元。 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能夠使中興通訊獲得未來發展的更為堅實的基礎,甩掉包袱發力5G.
中興通訊董事長兼CEO趙先明博士表示,“中興通訊承認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相關法律法規,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公司將繼續積極致力於變革,並已製定了新的合規流程及進行了重大人事調整。我們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很多經驗教訓,將努力成為出口管制合規治理的典範,致力於打造一個合規、健康、值得信賴的新中興通訊。”
在趙先明博士的領導下,中興通訊注重加強其流程管控措施,並繼續在整個組織內建立強有力的合規文化。近幾個月來,公司進行了大幅度的變革以創建領先的出口合規體系,並已採取了以下措施:
新CEO和公司管理層團隊。
新的合規管理委員會。
重組法律及合規管理部。中興通訊將合規職能從法律部門分離,建立獨立的合規管理部門,增加合規專業人士,保證合規部門的獨立性。任命美國律師為首席出口合規官。
完善《出口管制合規手冊》。
新的自動化工具和流程。
全球出口管制培訓。
法院批准司法部的協議及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簽發和解命令後,工業與安全局將建議把中興通訊從實體清單中移除。
趙先明博士強調:“中興通訊已與眾多美國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提供了近13萬個高科技就業崗位。隨著我們在運營上不斷提升效率及強化5G上的創新領導力,中興通訊有望取得良好的整體表現。在全球合作夥伴的支持下,公司期望在未來幾年繼續保持業務增長和擴張。”
相關新聞
美國宣布緩期執行對中興制裁中興董事長:配合美方調查2016-06-28
美製裁中興遭中國堅決反對:貿易限制,損人不利己2016-03-09
憑藉美國歐洲市場中興銷售額增長26% 2016-02-04
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公佈松下反超中興拔得頭籌2014-03-14
歐盟貿易專員尋求制衡中國權力欲調查華為中興2013-04-11
回應
美國人的霸道和罪行又添一筆新記錄。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把錢翻倍的賺回來。
中國應以相應的罰款處罰高通公司蘋果公司微軟公司....否則美國政府嚐到甜頭,中國企業將沒好日子過了,古人云: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國政府雄起。
美一戰略資源90%都來自中國 沒它F22和F35只是廢鐵2016.12.03 新浪軍事
在世界範圍內的稀土分佈,中國占據已探明礦產的36%,美國占據13%,美國對稀土元素的需求佔全球的1/8左右,其中91%來自中國。而這其中美國需求量最大的五種元素,釹、鏑、铽、銪、釔,也正是對軍用飛機極為重要的五種元素。沒有這些來自中國的稀土,美國的F22和F35連把發動機打著火都做不到——這五種元素裡,有3種(釹、鏑、铽、)都是電機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關鍵成分。
日媒:中國削減稀土供給和出口 日企急尋對策
據《日本經濟新聞》2016.12.9報導稱,中國政府自今年夏季起,在約1個月的時間裡針對稀土工廠的環保對策開展了突擊檢查,從北京派出的專職團隊檢查了提取和分離企業的廢水等污染防治措施,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停工處理。檢查對象涉及內蒙古、黑龍江和江蘇等8省區,此外,中國政府還強化了取締走私的行動。
在稀土價格暴漲時,日本等國家的磁鐵企業減少了使用量,導致很多稀土種類的價格處於低迷狀態。中國政府將官方和民間的稀土儲備和供給企業集中於六大集團,以此對供給進行管理。但是,中小企業的整合進展緩慢,效果並不理想。
此外,中國還有意通過抑制稀土流向海外來培育國內的相關產業,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已十分接近日本的水平,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威脅。日本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這一趨勢,即使中國在政策上進一步減少稀土出口,公司也可以利用合資企業在當地生產,規避風險。
由於中國政府的態度難以預測,因此相關企業不敢放鬆警惕。在2010年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後,中國停止了對日出口稀土。雖然禁止出口稀土僅為臨時性政策,但日本的發動機用磁鐵等產品的生產受到了影響,日本企業通過增加供貨渠道和開發減少稀土用量的產品等進行了應對。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採購難”,日本企業已開始行動。
回應
米國稀土儲藏量也不比中國少多少,咋不見米國大量出口稀土?
惡人先告狀,中國還沒減少供應,他先炒作的滿世界都知道。
成立類似武警黃金部隊的武警稀土部隊。嚴控環保,減少出口,國家儲備
相關新聞
中國在WTO的稀土上訴案2014.8.7終裁敗訴:中國將不得不撤銷對稀土和鎢、鉬的出口配額限制。中國此前申辯說,對稀土、鎢和鉬的出口設置配額,是為了防止過度開採,這一政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嚴禁對中方出口碳纖維材料中國應禁售日稀土2017.3.7新浪軍事
據《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導,為了防止可能用於軍事用途的高級技術流向海外,日本經濟產業省將修訂相關法規。計劃在本屆例行國會上提出《外匯法》修訂草案。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將碳纖維和半導體等技術銷售給外國企業的話,最高將處以10億日元的罰款。
報導稱,2007年雅馬哈發動機欲向中國非法出口可能用於軍事用途的無人直升機一事被曝光。此外,川崎市的大型精密測量儀廠商向海外出口了可用於核開發的三維測量儀,還有很多日本企業向中國非法出口碳纖維。
由於技術落後,中國長期無法攻克高等級碳纖維這個難關,以前這一技術被西方少數國家壟斷,美國和日本等國一向將高等級碳纖維列為禁運品,嚴禁技術與成品銷住中國,甚至以前連碳纖維製成的釣魚桿都禁止。
目前日本高精尖產業所必須的稀土超過90%依賴中國的進口,這似乎意味著中國可以用稀土挾制住日本的經濟。2010年中國就曾使用過這一招。但當時日本企業很快找到了替代品(?),通過技術開發降低了稀土的使用量,並增加了供應來源——從澳大利亞和美國進口。需求的減少使得稀土價格大跌,而這使本來就利潤微薄的中國稀土生產企業蒙受巨大損失,許多工廠不得不停產,2011年中國的稀土產量比2006年時下降近一半。
回應
技不如人,活該,只能反思!
小編說的都是屁話,殲20的碳纖維都是從日本進口的嗎?
中國稀土業最好全部破產 一兩都不產出
國家控制稀土減少開採,關停違法亂採企業,集中控制這一戰略資源,畢竟全世界只有中國有高品稀土。
美國也是稀土蘊藏大國,美國不僅不出口稀土而且還進口中國的稀土,大家想想吧!
稀土的開採嚴重影響環境,本就應該控制開採。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07/doc-ifycaafp2212669.shtml
相關新聞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赶超日本不止一代人的努力2017.01.19
日前,媒體報導,一直被國外封鎖壟斷的T800碳纖維也在哈爾濱宣告實現了低成本國產化,其生產成本僅為國際價格的三分之一。 在實現低端市場逐步替換國外產品的同時,在中高端市場上也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 更可貴的是,根據相關單位的論文和測試結果,國產T800型碳纖維在性能上完全不輸於日本東麗公司的同類產品,而在局部技術參數上更是具有一定優勢。
奧爾森稱,大體上說,美國決策者有三種選擇。
第一,美國可以簡單地讓競爭性市場來決定誰能獨占鰲頭——即使中國政府為佔據上風采取一系列非市場手段。
第二,美國可以有力地動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推翻盡可能多的中國產業政策。 這將意味著積極利用美國貿易法律——包括報復或報復威脅——以及適用的WTO爭端解決機制。
第三,美國可以製定一套協調一致的國家戰略,提升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此舉很可能類似於美國所批評的中國採取的政策。
沒有哪個選擇是完美的。
奧爾森稱,美國和中國官員應該將此視為一個機遇,開展建設性合作,以尋找解決方案和防止潛在衝突。 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很可能包括:擴大政府乾預的確切範圍和方式的透明度,減少市場准入的條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達成一套明確可行的投資“道路規則”——不管是以雙邊投資協定的方式還是通過其他某種機制。
奧爾森稱,不管怎樣,半導體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國和中國在未來幾年可能以何種方式處理它們之間密切且日益複雜的貿易關係。
回應
以现在的信息技术,对计算机能力的掌控,全球资源的分享,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突破这一瓶颈只有时间障碍。
中国拥有的只是雄心壮志的PPT,而美国拥有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有可比性?
舔的好
美狗一直在技术上围堵中国!在军事上围堵中国!可以肯定明确说美狗在用一切办法对付中国,把中国当成敌人!中国人应当有清醒认识!
奥尔森称,美国和中国官员应该将此视为一个机遇,开展建设性合作…………死一边去!眼看我们追上来了,就企图通过所谓的合作来拖我们的后腿?想的美!我们没有忘了当年的大客机项目是怎样给所谓的合作拖垮的!
美国和西方指责中国用政策干预市场,却忘了正是他们用种种非市场的政策限制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否则中国完全可以用商业并购的办法获得先进技术。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2-22/doc-ifyarrcc8593448.shtml
澳媒稱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可怕:挑戰美霸主地位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2017.2.20發表香港韓禮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的文章稱,半導體已經成為當今高科技知識經濟的基石,半導體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國和中國在未來幾年可能以何種方式處理它們之間密切且日益複雜的貿易關係。
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雄心壯志為美中貿易關係的未來提供了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風向標。 中國的目標——和他們打算實現目標的方式——將帶來令美國決策者傷腦筋的問題。 類似問題也出現在很多其他重要領域,而半導體問題的解決方式將在很大程度上告訴我們,兩國能否為它們未來的貿易關係找到一種普遍適用的權宜之計。
奧爾森稱,半導體已經成為當今高科技知識經濟的基石,為從手機到尖端醫療診斷設備和太陽能電池板在內的各種產品提供了動力。 世界上最厲害的軍事武器也依賴半導體技術。 在這個重要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是使發達經濟體區別於其他經濟體的標誌。
在出口各種依賴半導體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方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首要強國。 但在生產驅動這些產品的半導體方面,它卻遠遠落後於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
奧爾森稱,其困境是顯而易見的:電子產品行業在中國經濟中至關重要,然而中國卻極大地依賴進口半導體來生產這些產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正在設法提高半導體生產能力。
這給美中貿易關係帶來的複雜問題源自中國打算為此採用的策略。 中國以相當清楚和明確的口吻公佈,它打算實施一項激進且高度干預性的產業政策,以快速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 其目標十分大膽:中國計劃到2030年使半導體產業所有主要領域的生產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它將採用的手法包括強制技術轉讓以換取市場准入,要求或“鼓勵”國內客戶採購中國企業產品,提供補貼以增強國內企業實力,並提供資金支持對外國企業的戰略收購。 大約1500億美元的公共資金和受政府影響的私人資金將用於補貼投資和收購。
這些可怕的產業政策將給美國製造一些棘手的困境。 保持半導體產業霸主地位之於美國決策者,與“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願望之於中國官員一樣重要。
和普通百姓的關係豈止一點半點?天氣,銀行,社交網絡,電子購物,醫療,環保等等等等。多讀點書,別整天傻吃傻睡……
別裝逼,你會麼?你了解麼?
你蠢就以為別人和你一樣都蠢?
別裝逼,你會麼?你了解麼?
了解,我們就用這種計算機進行蛋白質分子對接實驗和藥物分子設計,速度很快,計算時間從幾個月提高到幾天!
沒說錯,別的不知道,有一個很清楚,那就是現在電影裡的渲染。今天不管是國內外,電影裡的渲染很多都是用的超算。僅僅是電影都已經開始利用超算了,那些藥品就更不要說了
噴子經典噴法:假的,吹牛,垃圾。買不起房!
如果大多數人都買了,就你買不起就應該考慮考慮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我們這三線城市送外賣的,代駕的一個月辛苦點都是五六千,月供三千的普通住房基本夠了。好吃懶做就別埋怨社會了……
那些五美分都斷了狗糧了居然還這麼得瑟
笑哈哈氣死美狗
中國最快是神威,架構是很多年前買過來的。內存又小,中芯國際28nm工藝生產的,按照當年引進的協定是不能夠軍用的。一旦發現軍用,中芯立馬被制裁到破產。美國100P+級別的超算完工後,又落後。繼續禁運。
神威就是軍用的,天河才是民用,美國不是一直都在禁運嗎,那看看誰的先出來吧。中國的光刻機這幾年進步很大,否則美國捨得放28nm的工藝,
早就禁運了,不過我們已經不依賴了,算法是關鍵
美國卡中國脖子禁售芯片處理器什麼的配件中國造更好的!中國有能人有能力呀!
美國的百億億次計算機計劃是2026年搭建完成,到那時中國早已造出千億億次超算,哈哈,現在是美國不急,美狗們急得跳啊!
天河想拿超算第一?我神威太湖之光第一個不服,先搞個神威太湖之光二號
看來天河是要把世界第一的位置要拿回來!這樣世界超算就只有中國自己的兩家一個是天河一個是神威太湖之光,這是要是上演超算領域世乒賽,而且是中國自己的兩家之間的PK!這可就好看了!這回美國佬和倭寇就更得氣死了,這是不讓我們活了!
美國未來的量子計算機的效率將秒殺現在的一切超算!
量子技術應用中國已經領先美國。量子計算機也許會是中國第一個製造出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2-19/doc-ifyarrcc7949627.shtml
中國新超算天河三號運算能力百億億次突破關鍵技術
新華社天津2017.2.16電(記者毛振華)記者16日從位於天津開發區的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獲悉,我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算“天河三號”的預研工作正順利推進。2017年,其驗證系統將完成高性能芯片、互聯網等關鍵技術突破,從而為後續“天河三號”系統研製奠定基礎。
“'天河一號'投入使用已有近7年,接近飽和,有更新換代的需求”。國家超算天津中心主任劉光明說。該中心使用的“天河一號”是我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同時也是世界上獲得最廣泛應用的超算,已經滿負荷運行,甚至出現了應用“排隊”的情況,每天運行的計算任務超過1400個,而且實現自負盈虧。由國家超算天津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聯合開展的“天河三號”樣機的研製工作已經啟動。據國家超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介紹,該計算機的特點將是突出全自主,自主芯片、自主操作系統、自主運行計算環境。通過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支持,今年,“天河三號”驗證系統將完成高性能芯片、互聯網絡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樣機預計在今年底至2018年初完成部署。測試穩定後,2020年左右部署完成整機系統。
根據規劃,“天河三號”的浮點計算處理能力將達到10的18次方,是現在“天河一號”超算的200倍,比現有最快的超算運算能力提升一個新的等級。它將不僅僅是計算能力上的擴展,更重要的是技術的突破,計算密度、單塊計算芯片計算能力、內部數據通信速率都將得到極大提升。“天河三號”有希望繼續佈局在天津,延續“天河一號”成熟的應用團隊,繼續在應用拓展上不斷提升。劉光明表示,“天河三號”研製任務完成後,將構建超級計算和大數據研製基礎環境,每年預計產生實際經濟效益將會超100億元。
推薦閱讀
日稱中國成超級計算機第一強國運算速度比日本快9倍
回應
這有什麼用?
最簡單的就是天氣預報啊!各種核實驗的數據哪來的?還有很多大型的商業數據是怎麼處理的?用處多的很!
5631575203:霧霾算出來沒
你媽和隔壁老王的關係算出來了
"5631575203"就是出來犯賤找罵的噴子
人家也沒說什麼,你祖上有德啊!
請問超級計算機和霧霾的關係在哪裡?
和霧霾當然有關係,可以計算霧霾的濃度和擴展速度以及形成原因 ,和環保關係很大
“中國也十分重視太空領域的發展,並在這些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進步。”前述中國航天專家14日對《環球時報》介紹說,2016年,我們的火箭發射總計22次,與美國持平,超越了俄羅斯。 不僅如此,中國發射的含金量也非常高——長征七號、長征五號、天宮二號等等。 “今年中國航天局計劃發射28次,這將刷新之前中國太空發射的紀錄。”他表示,不僅如此, 中國今年的太空計劃有很多重頭戲:4月份我們將發射首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之後還要發射北斗三號、嫦娥五號等。
回應
個人感覺這次的104星就是在往太空扔垃圾
就是往太空撒垃圾。這種事也就是阿三做得出來。他們做的不是科研,而是趕美超中。
人家一輛摩托車都能坐幾十個人,一箭104星也不奇怪吧
哈哈,104顆,撒芝麻呢,發上去估計也沒啥進軌道工作的了,咋不發一萬顆呢
美國也比不上啊,小鬼。你叫美國發個105星吧,看人家理不理你。
阿三的火星項目,通信及導航全程由米國負責。沒有米國,再過50年阿三也找不到路。
這種葡萄中國才不吃呢。中國發射不了這麼多衛星,只能發射重型貨運飛船。中國將來發射到火星的直接就是火星車,而不是印度的繞火星探測器。
中國可以最多發射26噸。印度104個衛星才1.4噸。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文章寫的很混亂啊,沒分清運載工具和衛星的區別,印度的運載工具已經非常成功了,只不過其衛星製造技術還有待於提高,也就是說中國在衛星技術載人航天上領先印度,但印度的運載工具已經和中國並駕齊驅了。
印度的運載工具已經和中國並駕齊驅?印度運力最強的火箭僅僅只有中國長三乙的運載能力,和長七、長五相差甚遠,更別說中國研製中的長九。以印度LEO不到9噸,GTO不到4噸,可以和中國目前LEO25噸,GTO13噸的水平並駕齊驅?印度每年幾次發射能力和中國每年30次左右的發射能力並駕齊驅?第五縱隊的人員水平也不過如此而已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2-15/doc-ifyarmcu6002230.shtml
不過,美媒稱,在全球數十億美元的衛星發射市場上,印度ISRO仍然被視為“新來的小孩”。 CNN說,即使15日發射成功,印度在全球航天業中也仍將繼續是一名“謙虛的中等玩家”,除非它能夠把那些質量更重的衛星發射到軌道上。 文章引用印度航天專家巴斯卡的話說,“對於重型運載火箭,我們仍缺乏像樣的設備。”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航天專家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發射的這104顆衛星,大多都是很小的衛星。 而這些小衛星的功能不是很強、壽命也不太長,主要用於對地觀測和科技試驗等。 隨著小衛星技術以及“一箭多星”發射的不斷提高,人類進入太空的門檻越來越低,一些小國、企業,甚至學校都可以發射小衛星。 “客觀而言,印度航天的總體水平不是太高,尤其是其火箭發射技術並不算先進。”他對《環球時報》說,“但如果這次一箭104星發射成功,印度就創造了世界第一的紀錄,還可獲得巨大的政治影響。”他表示,此次發射還存在很多未知數,比如衛星發射後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在發射過程中小衛星是不是會發生碰撞。 一切的結果只能在15日拭目以待。
另外,該專家還對小衛星發射的現狀表示擔憂。 “現在小衛星上天的門檻越來越低,導致空間飛行物的數量猛增。而這些小衛星本身功能不強、壽命短,卻造成難以清理的太空垃圾。目前國際社會已註意到這一問題,並將就發射小衛星立法進行討論。”
“亞洲太空競賽正在升溫”,14日CNN報導說,印度、中國和日本都已勾畫出2017年及以後的大膽太空探索計劃。 日本打算到2018年將無人探測車放到月球表面,從而加入已對月球進行探索的精英國傢俱樂部。 2016年11月,日本頒布了兩個法案,令私人公司進入太空變得更加容易。 美國航天專家弗里茲說,“鑑於多年的亞洲技術領軍者名聲,日本不會讓自己落後於人,即使這種名聲以前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製造消費品贏得的。”報導還說,印度計劃在2018年上半年開始第二次對月球的探索使命。 中國最近幾年“也相當忙碌”,今年4月,中國將對空間站所需的一些核心技術進行測試,中國的空間站有望在202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今年晚些時候,中國將向月球發射無人探測器,從月球上收集並帶回土壤樣本。 中國還有志於在下一個10年內成為在月球背面登陸的第一個國家,同時讓探測車在火星著陸。 “其他一些小國,比如韓國,也抱著自己的雄心想加入這個隊伍。”“相關國家與日俱增的競爭似乎是20世紀中後期冷戰時期太空競賽的重演。”
回應
這真的是個神奇的故事,當年美國限制以色列出口預警機技術,最終卻促成了世界最高水準的中國大預;美歐限制中國加入伽利略計劃,卻造就了中國自己的北斗;美國無恥的禁止了超算CPU對我國出口,卻成就了新一代超算霸主太湖之光的誕生;美國全面禁止無人機技術輸出中國,卻讓中國無人機買得比美國還火!現美國仍然禁止與中國太空技術的合作,卻讓中國成為未來十年內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老美呀,你就繼續限制吧,到時候咱啥都有了!
自主才能成功。汽車就是因為和歐美合作生產,到現在這些國企連發動機都不會做
它們不是不會做,而是做出的沒有歐美、鬼子和棒子的好.........相對而言,咱們民營企業在汽車發動機自主創新方面做的更好些。
嗲繼續星球大戰!美國不要停,看看最後誰被拖死。中國人還是哪句話,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哈哈哈哈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15/doc-ifyameqr7523335.shtml
中國航天今年有3大重頭戲印度射一箭104星也沒用
印度航天部門將於201722.15通過運載火箭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媒體普遍認為,對於印度航天部門來說,這一任務“極具挑戰性”。 也有航天專家指出,在試圖掙大錢的同時,印度實際上也在對製造太空垃圾“做出重大貢獻”,因為今天要跟隨印度火箭上太空的很多小衛星“真的不是很有用”。 當各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爭搶豐厚商業利潤和提升國家戰略地位的鬥爭日益白熱化之時,為人類太空活動立法似乎迫在眉睫。 另據印媒報導,今天發射的衛星中最重的一顆——印度Cartosat-2衛星承擔著“監視鄰國巴基斯坦和中國的任務”。
相比於兩年前的首次火星任務,印度計劃於2021年至2022年實現的第二次火星探測將和法國航天局合作,實現火星車著陸探測。 另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專家本月訪印時也表示,將考慮在美國的火星探測車上安裝通信模塊,便於到時候和印度製造的火星探測衛星聯繫。 報導稱,莫迪政府已將宇宙空間科學研究列為政府優先發展目標,印度財長賈伊特利也在今年的預算案中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預算提升23%。
中國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這次還會進行在軌推進劑的加註補給實驗 ,相對於以前衛星加註的幾十公斤至上百公斤級別,“天舟一號”擔負著能夠加注2噸推進劑的任務。 這對大型航天器在軌維持非常關鍵,由於處於近地軌道需要進行不斷的軌道維持,最多每次可能會消耗上百公斤的推進劑,所以這個實驗非常關鍵。 而上述實驗,在美國的“龍”飛船上,擔負著同樣功能。 而且,美國現在正在開發載人版“龍”飛船,實際上並沒有放棄相關載人航天的研究。
中國的一慣策略:你搞你的我造我的
對比“國際空間站” 中國的載人空間站體積和艙段都沒有這麼多 對比“國際空間站”中國的載人空間站體積和艙段都沒有這麼多
而且,對比來看,中國現在的“天宮二號”空天實驗室的實際承載功能和尺寸,跟美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發射的“太空實驗室”類似。 而中國未來的“載人空間站”計劃也比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空間站”項目要小。 有專家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豪華別墅,而中國的載人空間站就是一套經濟適用房。 雖然看似縮水,不過能夠完成相應的空天實驗即可。 畢竟航天工程是個非常消耗經費的工程,現在每年“國際空間站”就要消耗掉2到3億美元進行日常維護,這也是為什麼必須到2025年退役而不是繼續維持的主要原因。 這其實也貫徹了中國一貫的原則: ”你搞你的,我造我的!不追求大而全,自己夠用就好“。
中國航天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 其實確實應該“感謝”美國人。 從中國載人航天的“921工程”立項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0多年,中國一直都按照自己的進度在研發新式航天裝備。 期間,雖然中國試圖跟美國和歐洲進行航天技術合作, 例如:“伽利略”全球導航項目和“國際空間站”建設項目,最終都沒有中國的份,這也恰恰促使中國在獨立自主這條路上一路飛奔。
反過來看,中國航天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需要“感謝”美國人把中國逼到這條路上。 而現在美國人已經開始後悔了,NASA的現任局長查爾斯•博爾登早在2015年10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就表示:“如果早知道中國航天能夠發展這麼迅猛,為什麼當初不把中國吸納入體系內進行合作 ?”而現在,連曾經最密切的合作-歐空局都主動找上中國進行合作。 再過幾年,中國將會擁有僅次於美國最完備的太空探索、科研體系,到那時連“星球大戰”計劃也不會起到任何效果了。 因為,美國能研發的中國全能造! (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美為赶超中國空間站重啟星球大戰後悔曾逼中國成功2017.02.15新浪軍事
美國現在計劃全面重啟“星球大戰”計劃 新一輪的空天競爭就此拉開序幕 美國現在計劃全面重啟“星球大戰”計劃新一輪的空天競爭就此拉開序幕
在最近10年來,中國的航天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用“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等詞彙都很難準確描述中國航天的成績:建成了覆蓋亞太的“北斗衛星導航網”並正在進入全球組網時代;覆蓋全球的“高分”系列高清衛星圖像網絡,不僅僅可以解決大量商業應用,同時還可以作為國防工程的有力補充。 但是,說取得成績最大的,自然就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尤其在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宮二號”載人空間實驗室並進行了載人中期在軌駐留試驗後,現在正在進入收官之戰-“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發射、對接、實驗任務,此舉將會奠定中國“神舟-天宮-天舟”三大關鍵子系統在未來載人空間站工程地位。
初步來看到了2025年,全球在軌的載人空間站就只剩中國的了。 相對來說中國僅用三十多年就造出了載人空間站,而這樣的速度已經足以讓美國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脅和緊迫感,並且為當初的錯誤決定而感到後悔:確實不應該把中國逼上這條路。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在2016年1月26日發布的消息稱,美國現在正在計劃全面重啟“星球大戰”計劃。 美國之前的“星球大戰”計劃,其實主要是包括從太空和地面部署反彈道導彈、高速砲彈、激光燈武器,形成多個層次防禦網的作戰需求。 而隨著上個世紀90年代末,美國由於不存在對手陸續放棄了部分計劃,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是最為著名的“航天飛機\空天飛機”和後續”超大型空間站“開發計劃 。 現在,美國人終於發現了,當初這項停留在原地等著對手來超越是多麼嚴重的錯誤了。 尤其是在跟中國競爭中,美國現在起速確實談不上快,再不全面開啟必會在這場中美的太空賽跑中處於頹勢。
不過,實質上美國人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空間技術研究。 星球大戰的核心技術一直都沒有被拋棄 ,這其中就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高能激光武器項目、微博武器項目、電磁軌道炮武器等項目,而在載人飛船上,則利用NASA的資源引入民間資本,巧妙借助“太空熱”確保自己的技術並沒有荒廢。 以這次中國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為例,一艘貨運飛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進行貨物運輸和補給,尤其是需要較大的運輸能力。 由於僅僅為了能夠運輸貨物,並不需要考慮人員維持生存問題,所以主要載荷能力都是進行運輸,並且會擔負一些其他任務。
回應
話說美國私人資本這麼強大,資本實力雄厚,為何還需要政府去主導投資機器人製造呢?難道市場的自我調節在資本主義的天堂美國不管用了?
張維迎說:不需要產業政策!
美國媒體說:需要產業政策!
感覺特朗普大統領上台之後,美媒的基調簡直180度大變啊.以前全是“中或輸、美必勝”現在全變成了“美必輸、中必勝”
棒殺和捧殺的按需所取而已。蛋定就好。美國全部精英現在是想如何打斷我們中國的節奏?文的不行,可能就要來武的。自己加油和努力吧
和美日德的差距我就不舉例了。就說幾個自動化應用方面的例子。比如國內高速公路和停車場居然還在採用人工發卡人工收卡人工收費的原始手段。在我居住的州,這些工作早就被機器取代了,你只要上州政府交通局網站登記一下車牌和銀行信息,以後駛過收費公路或隧道,或進入公共停車場就會自動識別車牌扣款,手機APP幫助你時時了解自己的繳費情況,整個道路上看不到一個收費口和收費員。
那是因為使用人工比使用機器貴,所以它們用機器。而在中國使用人工比使用機器便宜。那種機器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
很多人覺得自動化問題中國落後很多,其實,從技術層面來說,完全沒有問題。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學問題,不要只用技術狗的眼光來看問題。上自動化可以,被自動化取代的工人怎麼辦?這可是以千萬記的人口。中美歐壓制電氣自動化這麼些年,已經有點壓不住了,德國開始工業4.0,中國開始2025,現在床破上台了,他將率先完全打開潘多拉的魔盒。
這個其實是要不要實行,而不是技術上有什麼難度。我覺得應該是國內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有些方面還需要養這些人才行。電子高速繳費卡也在推,但是很多人不用。都覺得那是單位才用的.......一旦統一使用了,高速收費口基本就不用人了,只要掃描識別就行了。
這種技術在中國也早就成熟了,也早就投入應用了,我所在的城市(廈門)至少已經用了十年了。只是高速公路還沒有採用這個技術,不知道為啥?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1_26_391431.shtml
所以中國人乾了中國人做的事兒:他們在中央層次設計了一個複興。在接連幾個五年經濟計劃中,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製造行業改革。其中心思想之一就是自動化。地方政府為企業購買和製造機器人提供了數十億的補貼。政府一直特別感興趣的是可以用於中國汽車廠的機器人,人們一直批評中國汽車廠的製造質量。用機器人來製造汽車,不僅能節省人工成本,政府還認為,它們能製造出更好的汽車來。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呼籲掀起一場“機器人革命”。
像其他中央設計的方案一樣,中國機器人計劃的實施並非沒有遇到麻煩。它出現了過度投資和浪費的問題,而且許多中國機器人企業並沒有製造出非常好的機器人。
“許多機器人的質量很差,安全和設計標準真的很糟,”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的高級研究員迪埃特爾•恩斯特(Dieter Ernst)說,該中心是一個旨在改善亞美關係的組織。“據說中國有100多家機器人製造商。我認為,這些企業中大約有50家也許能活下去。”
但中國政府和中國的公司仍在堅持著。恩斯特預計中國機器人行業會有緩慢、穩定的增長。他預計,在未來5到10年內,中國的機器人行業將生產出與德國和日本相當的工業機器人。
在美國推動機器人技術的複興將比在中國更困難,在中國,工人對政府支持自動化的做法沒有太多的抗議。
相關新聞
徐實:造出日本筆尖鋼壟斷後,中國製造要向更高領域衝擊
中國東北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赶超日本 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東北經濟新活力:瀋陽i5數控機床/新松機器人/T800碳纖維打破日本壟斷(回應:老搞東北標題黨有意思?讓人反感! 對於東北一點兒都不了解的人就在這裡瞎噴?瀋陽經濟是不好沒有人否認,難道現在有一個好的企業你們都看不下去了嗎?)
2016世界超算TOP500榜首神威太湖之光,運算速度93PFlops每秒十億億次
天河二號将升级至每秒十億億次
日本向中國發起挑戰--計劃投入1730億美元建設效能達130PFLOPS的超算。而中國接受了挑戰--中國著手研發峰值效率為世界最快計算機十倍的超算。美國也有可能參與這場爭霸賽。
奧巴馬2015年設定的2025年超算目標(每秒100億億次,當時世界冠軍天河二號才5.49億億次)卻被中國E級超算提前8年實現
中科院與阿里巴巴2015-7-30合作成立亞洲首個量子計算實驗室,希望通過10-15年的努力,能夠比目前超算快百億億倍;到2030年,研製具有50-1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中國10億人,每個人能分到10萬台天河二號的運算能力)。
紐約時報:中國搞“機器人革命” 美國能跟上嗎?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2017-01-26報導,工廠在特朗普總統的一系列美國恐怖經歷中佔核心地位。用他的話來說,全球化導致我們的工廠“關閉”、“銹壞”,“像墓碑那樣散落在我國各地”。
不過,這是你也許可以叫可選事實的情況:美國工廠仍然製造了很多東西。2016年,美國製造業創了一個記錄,生產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東西。但你沒有聽到很多關於這個記錄的沾沾自喜,因為製造商沒有用很多人就生產出了所有這些東西。由於自動化,我們現在製造的產品數量比我們在1987年製造的增長了85%,但所用的工人數只有1987年的三分之二。
這表明,雖然特朗普可以威逼製造商留在美國,但他不能強迫它們僱用很多的人。相反,企業很可能將投資大量的機器人。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曲折:機器人將不是美國製造。它們也許是中國製造。
根據行業貿易組織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數字,中國在2013年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如今,中國正朝著另一個大目標努力:成為用於工業、農業和一系列其他應用的機器人的最大生產商。機器人行業的專家說,這個目標可能還需要十年的時間,但他們幾乎看不到能阻礙中國最終主導地位的東西。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與環境相關的機器人技術研究所(Contextual Robotics Institute )主任亨里克•克里斯坦森(Henrik Christensen)說,“如果你比較一下中國和美國在這方面的投資的話,你會看到我們一定輸。中國的投資是以數十億計的。我沒有看到美國有這種規模的投資。沒有這種投資,我們就將失敗。毫無疑問。”
中國是怎麼學會愛機器人的對我們有啟發性。多年來,中國的主要賣點是廉價勞動力。但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的人口變老了,也變得更富裕了,中國工人的工資增長速度高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中國領導人擔心,製造商會被高工資趕走。就像美國製造商的活兒被中國拿走那樣,中國製造商的活兒將被印度、越南和其他亞洲的發展中經濟體拿走。
結語
目前,日本是高檔碳纖維材料的主要生產國,日本東麗公司的T800系列碳纖維,是唯一被美國FAA批准用於波音777關鍵飛行部件的碳纖維,航空工業中碳纖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方國家長期對中國施行T800系列碳纖維禁運,以阻止中國以此提高軍用飛機性能以及在國際航空航天材料中獲得競爭力。 2013年有中國商人在美國被控告非法採購T800系列碳纖維。
必須指出的是,過去國內雖然能做出與國外媲美的產品,但在成本上往往高於國外同類產品。 而據哈爾濱人民政府網站1月16日報導,天順化工將規模化生產的T800級碳纖維的成本,控製到國際價格的三分之一,僅為350元/公斤,這實現在技術上能與國外同類產品爭鋒的同時,在定價上也佔據主動,這對國產T800碳纖維的產業發展和商業化應用就尤為關鍵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1-19/doc-ifxzuswq2657666.shtml
在表面物理態上,相對於東麗T800H碳纖維,國產T800碳纖維的表面較為粗糙,沿纖維軸向分佈著更密集的溝槽,且溝槽的深度也較深,這種形貌特徵有利於提高國產T800碳纖維與基體樹脂的機械嚙合作用,從而提高複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T800H碳纖維和國產T800碳纖維的AFM照片)
由於國產T800碳纖維的氧碳原子比約為T800碳纖維約為31.2%,約為東麗T800H碳纖維的2倍,因此,國產T800碳纖維能夠通過化學鍵合或分子間作用力與基體樹脂形成相互作用,從而提高複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加上之前提到的在表面物理態上的差異,使得國產T800碳纖維與HT-280樹脂能形成更好的界面黏結。
而測試也證明了這一點,東麗T800H碳纖維與HT-280樹脂的界面剪切強度約為92MPa,國產T800碳纖維與HT-280樹脂的界面剪切強度約為117MPa,後者較前者高約27 %。
在力學性能方面,國產T800/HT-280複合材料的0°拉伸、90°拉伸、彎曲、面內剪切和層間剪切等力學性能均普遍高於東麗T800/HT-280複合材料。 其中,90°拉伸強度高約25%,面內剪切強度、彎曲強度高約12%、層間剪切強度高約7%。
(T800H/HT-280複合材料和國產T800/HT-280複合材料90°拉伸試樣破壞SEM照片)
一篇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博士論文也證明:國產T800碳纖維拉伸強度平均值5.63GPa(東麗T800為5.49GPa),彈性模量平均值292GPa,斷裂伸長率平均值1.9%,與東麗公司T800碳纖維產品一致,表明國產碳纖維力學性能完全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水平,且各項指標Cv值均較低,穩定性較好。 國產T800碳纖維12K產品的元素成分和表面活性與東麗T800碳纖維12K產品比較一致。 國產T800碳纖維整體可媲美日本東麗T800產品,完全可以取代國外同類產品加以推廣應用。
正是師昌緒等一批老一輩科學家的極力推動,和一大批默默無聞的年輕研究人員的無私奉獻,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量資金投入,以及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使中國碳纖維產業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
近年來,中國碳纖維產業發展迅速,碳纖維產量穩步增長,具體情況如下圖。
但在看到進步的同時,也要看到差距。 目前,國際碳纖維市場的半壁江山被日本佔據,在小絲束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的49%,在大絲束碳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產能的52%。
不僅產能上有差距,在產品質量和使用用途上也有差距,目前國內還無法商業化量產可以匹敵東麗T1000的產品,在用途方面,國產碳纖維主要用於自行車、高爾夫球棒和釣魚竿等體育休閒用品,而能夠用於航天航空的碳纖維產品相對較少。
國產T800可以替換東麗同類產品
所謂T300、T800、T1000等稱謂,其實是日本東麗公司的碳纖維型號,只是由於東麗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所以導致其型號在媒體的報導中,無形中演化成類似於某種強度的碳纖維標杆。 從中其實也能看出日本企業在碳纖維領域的行業地位。
在集成電路領域中,三星的14nm製造工藝雖然和Intel的14nm製造工藝同屬於14nm,但採用三星工藝加工出來的芯片在性能、功耗等方面與Intel的相比卻存在一定差距。 那麼,國產的T800和日本東麗的T800也存在類似同屬T800,但產品性能卻遜色不少的情況麼?
一篇由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進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技術人員共同署名發表的論文對國產T800碳纖維和日本東麗T800碳纖維做了非常詳細的測試。
在測試中,研究人員採用日本Hitachi公司生產的S4800N型冷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碳纖維的表面形貌,併計算纖維直徑。 採用美國Veeco公司生產的D3000型原子力顯微鏡,觀察碳纖維表面形貌,分析表面粗糙度。 採用英國Kratos公司生產的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分析碳纖維的表面成分。 採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的微脫黏試驗機,測試纖維與基體樹脂的界面剪切強度。 採用美國Instron公司生產的5982型材料電子萬能試驗機測試複合材料室溫幹態力學性能。 測試表明:
兩個項目共耗資900萬美元左右,到1990年,吉林的那家單位的炭化爐始終無法正常運轉;北京那家單位耗費了7年時間也未能成功,直到1993年“驗收”,設備依舊無法正常運行。
不得已,在2套引進設備均無法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最後只能當廢鐵賣了。 技術引進的失敗不僅耗費了大筆經費,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這筆學費不可謂不高昂。 而且因技術引進的失敗,導致和日本的技術差距拉得更大了。
總結經驗教訓攻克難關
2000年,中國碳纖維研發正處於低谷,國內只有三家單位還在勉強支撐,而且也僅僅是小批量供貨以滿足國防軍工的部分需要。
就在危急存亡之秋,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先生提出要發展碳纖維,師昌緒先生表示:中國的材料科技工作者解決了國防需要的成千上萬種新材料,碳纖維製備技術不能突破,是材料科技工作的重大失誤。 師昌緒當時已近80歲了,80歲以後完全可以少管點事,但他想抓一抓碳纖維,他認為碳纖維上不去,國防安全無保證,將死不瞑目。
隨後,成立了以師昌緒先生為組長的課題組(日常工作由李克健教授主持),負責聚丙稀腈基碳纖維發展對策研究。 之後又聯合多個部門和單位,多次召開會議,對過去的決策失誤、研發力量分散、資金使用效率等問題做了討論,並形成了四點共識:對碳纖維的重要性和技術難度缺乏正確估計;投資嚴重不足,使用嚴重不當;形不成國家攻關隊伍;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環境(李克健教授認為這幾點共識雖然深度不夠,但也大體反映了實際狀況,再說過多的話,可能會影響隊伍團結)。
正是這些努力,不僅對避免重蹈覆轍意義重大,還對爭取“十五”研究經費起到重要作用。 之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碳纖維2個重點項目。 2005年,碳纖維項目被批准為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
為了推進碳纖維的研究,師昌緒先生提出要集中優勢力量,打破門戶之別,組織國家隊,研製單位控制在2—3家,建立競爭機制等措施,這些舉措不僅對集中力量攻堅有積極意義,也提高了經費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多家瓜分,各行其事”的窘境。 在積極自主研發的同時,也不放棄技術引進的機會,國內引進了相當於日本東麗碳纖維T300水平的生產線(畢竟T300是上世紀70年代的東西,21世紀才引進阻礙小),對產業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赶超日本不止一代人的努力2017.01.19
日前,媒體報導,一直被國外封鎖壟斷的T800碳纖維也在哈爾濱宣告實現了低成本國產化,其生產成本僅為國際價格的三分之一。 在實現低端市場逐步替換國外產品的同時,在中高端市場上也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 更可貴的是,根據相關單位的論文和測試結果,國產T800型碳纖維在性能上完全不輸於日本東麗公司的同類產品,而在局部技術參數上更是具有一定優勢。 雖然今日中國碳纖維產業正處於發展期,但也是經歷了風風雨雨才有今天的成績。
自主研發遭遇困局,技術引進折戟沉沙
1959年,日本發明了用聚丙烯腈為原絲加張力牽伸製造碳纖維的方法,西方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商業化,隨後,由於碳纖維優良的特性,被運用於民用航空和軍事用途。
中國碳纖維研究始於60年代初,但由於當時國際環境惡劣,且西方對於碳纖維這樣的軍民兩用技術對中國高度技術封鎖,加上國內資源緊張,碳纖維的相關研究工作進展相對有限。
直到1975年,在張愛萍將軍的部署下,聯合20多家研究所和企業共同攻關,終於解決了有無的問題。 不過,這批產品也存在一定瑕疵,比如力學性能相對國外同類產品較為有限,成本上相對國外同類產品偏高等。
在之後的幾年裡,國家累計投入2600多萬元,用於碳纖維的研發和生產,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國防軍工的需求。 但是也存在很大一個問題——在產品質量無法於日本相比的同時,成本卻大幅高於日本產品,而且技術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加上那個特殊年代對洋技術的無限頂禮膜拜,很多單位把希望寄託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某單位還承諾,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將給予資金支持。
然而事與願違,由於巴統條約(巴黎統籌,是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禁運和貿易限制的國際組織——觀察者網注)限制,國際上在技術方面處於第一梯隊的大公司都不願意向中國轉讓技術,而且即便是購買少量設備,也往往遭遇政治壁壘——上海碳素廠力圖從美國引進設備的舉措因美國國防部干涉無疾而終。
因此,技術引進的對像只能從那些技術處於中下游且不夠成熟的西方公司中選擇。 最終,位於吉林和北京的兩家單位選擇了英國RK公司,然而RK公司的技術雖然略高於國內,但在歐美日本卻算不上先進水平。 而且雖然沒有明確證據表明RK公司在技術上是否有所保留,或者故意使壞,但從結果上看,很難不讓人往陰謀論方面聯想。
由於民眾對“制度缺乏信任”,對經濟和社會狀況的恐慌加劇,對現狀感到憤怒,轉而支持民粹主義政客,尋求改變。英國脫歐和此次美國大選是民眾心理變化的最好體現。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有67%認為製度失敗或對製度感到恐懼,希拉里的支持者中有45%持這個觀點。英國支持脫歐的民眾有57%對製度感到失望,留歐人群則為28%。
受訪民眾對製度缺乏信任和對多重社會和經濟問題恐懼交織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表明這種“信任危機”正在形成全球性的惡性循環。很多本地勞動者由於缺乏培訓和專業技能,在職場競爭上本就力不從心,而外來移民的競爭和自動化浪潮的衝擊,以及全球化導致企業將工作崗位轉移到勞動力廉價的地區,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失業的恐懼。調查顯示,接近50%的受訪者支持貿易保護主義,他們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有損於本國勞動者的利益。72%的受訪者甚至認為,即使以犧牲經濟增速為代價,政府也必須保護工作崗位和本國工業。
報告稱,政府、媒體等機構獨享權威和影響力的時代正漸行漸遠。過去,精英們管理這些機構,扮演“為民眾謀取福利的角色”。如今,儘管這些機構仍然享有“金字塔端”的權威,但民眾可以通過影響力反作用於既定權威。雙方衝突的結果,就是“信任危機”和“民粹主義盛行”。報告建議,未來的製度應向“與民相伴”的模式轉變,這些機構應該和民眾“融為一體”,將自上而下的垂直體系變為水平的循環體系。
回應
媒體和NGO信任下降是好事。
我們就擁護了一下下自由主義,然後就信任度第一了。
這個榜單的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是“人民一票票”選出來的——既是自己選出來的,自己又不信任,不浪催的嗎?
其實這並不能具體代表什麼,重點在於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這個調查缺少了朝鮮,這個或許是真正的第一。想說就說了,你們踩吧。
我是來看噴子的酸言酸語的
被洗腦和被脅迫的。
對對對,就你們公知大V噴子清醒。
你說的在我20歲左右的時候認為很對,認為被TG洗腦了,後來家里安裝了撥號上網,多了些網上的新聞,依舊感覺自己被TG洗腦,然後有了寬帶,接觸的網絡新聞開始多了,但是還是認為自己被TG洗腦了,直至2010左右網絡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很多所謂的新聞逐一被無情的證據反轉及打臉,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我們不是被TG洗腦而是被西方和公知洗腦了!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1_20_390454.shtml
在所有被調查國家中,印度人對本國在上述4個方面的總體信任度最高,達72%;俄羅斯最低,為34%。印尼(69%)排名第二,中國(67%)排名第三。其中,在對本國政府的信任度調查中,76%的中國人對政府表示信任。此外,中國受訪者對媒體、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的信任度分別為65%、67%和61%。在2016年的調查中,中國曾被評為總體信任度最高的國家。
上述四個方面信任度總體排名,2016中國第一,2017中國第三
從整體上看,上述四個方面的信任度都出現了下滑。本輪“信任危機”中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第一是,西方國家出現了製度信任危機,受訪者對西式民主制度“系統性”地喪失信心。法國和意大利均有72%的受訪者認為本國製度不管用,西班牙為67%,德國為62%,英國為60%,美國為57%。而中國的受訪者中,有30%信任本國的製度,47%持不確定態度,持負面態度的為23%。
西方國家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製度“信任危機”,受訪民眾對社會和經濟問題存在多重恐懼
其次,“普通大眾”和“知情大眾”對於上述四個方面的信任度差距由2012年的9%上升到2017年的15%。這種分化在2016年經歷脫歐公投的英國和總統大選的美國體現地更加明顯,兩者差距分別為19%和21%。但同時,焦慮的情緒並不限於“普通大眾”,那些處在社會頂層的群體對未來也感到迷茫,接近一半的“有識公眾”也認為製度不管用。
“普通大眾”和“知情大眾”對於上述四個方面的信任度差距,由2012年的9%上升到2017年的15%
近半“有識公眾”對製度的失望
愛德曼公司今年報告的結論是“全球信任爆裂”("global implosion of trust")。報告稱,被調查的28個國家和地區中,21個的總體信任度今年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球平均信任度水平從2016年的50%下跌至今年的47%。受訪者對政府機構、商業組織、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的信任度都下降了。愛德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愛德曼(Richard Edelman)表示,“全球信任危機的影響深遠。它始於2008年的大衰退,全球化和技術變革進一步削弱了民眾對全球性機構的信任。民眾脫離精英的控制,結果就是惡性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
報告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包括腐敗、社會價值被顛覆、湧入的移民、快速的科技創新步伐和全球化。越來越多的民眾擔心失業,對政客和腐敗不滿,對媒體和非政府組織愈發不信任。
據介紹,這是愛德曼公司第17次發布年度信任度調查。本次調查在2016年10月13日至11月16日進行。這次調查包含六大洲的28個國家和地區。亞洲:中國、中國香港、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印度、阿聯酋、土耳其;歐洲: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愛爾蘭、荷蘭、瑞典、波蘭、俄羅斯;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非洲:南非;大洋洲:澳大利亞。
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受訪者都包括18歲以上的“普通大眾”和“有識公眾”(即留意新聞的受高等教育的人士)。其中美國和中國受訪的“有識公眾”為500名,其他國家和地區為200名。據介紹,“有識公眾”的標準是:年齡在25-64歲之間、受過大學教育、家庭收入在所處年齡段的前25%、留意新聞、關注商業話題和公共事務。
政府信任度調查中,中國受訪者對政府的信任度最高,達76%。南非受訪者對政府的信任度最低,只有1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內部政變和暴恐不斷、周邊局勢動盪不安的土耳其,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保持在51%的較高水平。受難民問題衝擊、歐債危機影響的歐盟國家的受訪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普遍較低,其中德國僅為38%。
對企業的調查顯示,企業處於“不被信任的邊緣”。18個國家和地區民眾對企業的信任度下跌。其中,韓國企業的信任度排名最低,為29%;中國企業的信任度排名第四,為67%。
但是,75%的受訪者支持企業採取“特殊”行動,兼顧企業利潤和改善所在社區的經濟和社會狀況。
和企業相比,民眾對非政府組織的信任度更低。調查顯示,21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對非政府組織的信任度下滑。其中,俄羅斯受訪者對非政府組織信任度排名墊底,為21%;中國受訪者對非政府組織信任度排名第6,為61%,和2016年相比下降10%。
17個國家的受訪者對媒體的信任度跌到歷史低點,平均值僅為43%。土耳其的媒體可信度最低,僅為25%。傳媒大國美國和英國的受訪者對媒體的信任度分別為47%和32%,而美國的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受訪者對媒體的信任度下降了11%和10%。媒體公信力前三的國家分別為印尼(67%),印度(66%)和中國(65%)。
世界幸福國家排名丹麥第1中國第83這個才是我們的真是數據...再見
戰忽局..反正你高興就好~~~寧願世界講中國倒數第一...我過我們的,你們排你們的
世界幸福國家排名不丹第1,破產的冰島排第三,菲律賓排名在中國之前,還真有把它當回事兒的。
對,只要中國排名不靠前的,都不用當回事,你高興就好
呵呵,只有中國排名靠後的才是真實,中國排名靠前就是黑幕是舞弊是造假,你高興就好
中國人的幸福觀也在不斷提高。而且中國人一直都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我們的後代肯定比父母要好,中國的父母都是在為後代打拼,這同西方的個人主義不同。其實任何時候普通中國人都是樂觀的人生態度,所以,這對中國的發展也是一個正能量。
我認為,下一代的前半生會比上一輩過得好,但是後半生會過得更慘。
那是你自己自甘墮落,不去努力不去工作就別怨這個社會,你的後代都是你這個德性有什麼辦法能怨誰?別說國家沒給你的機會,是你自己不好好把握不去努力!再說,像你這樣能有後代?
70後和80後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條件比現在差得多,下一代生活條件好也是當父母的創造出來的,難道一點自豪感都不讓發展中國家擁有嗎?
還能叫醒裝睡的人?
說話不能這麼不要臉。這個國家絕大數人拿著5000元以下工資。買不起房。結不起婚。
做人說話不可以這麼無恥。中國不是只有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5000可以過的很好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1_20_390300.shtml
愛德曼全球政府信任度調查:中國第一
全球最大獨立公關公司愛德曼2017.1.16發布2017年度“愛德曼信任度晴雨表”報告。受訪者被要求對本國政府、企業、媒體和非政府組織(NGO)4個方面的信任度進行評價。對全球3.3萬名民眾的調查顯示,中國受訪者對政府的信任度最高,達76%;上述四個方面的總體信任度,中國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對製度的信心方面,西方國家出現了製度信任危機,受訪者對西式民主制度“系統性”地喪失信心;即使處於社會頂層的群體,也對製度失望,對未來感到迷茫。
德媒稱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幾年間生活質量飛躍
德國《世界報》2017.1.18稱,長期的經濟快速增長使得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滿足自己的經濟狀況並對未來表示樂觀,中國人的生活質量不是在發展是在飛躍。因此,衡量各國民眾滿意度的學者們從好幾年前起就把中國人選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外界對中國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財富和大量機會的新興工業國家的內部視角。另一種是確信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的富裕社會的外部視角。但後者忘記了用樂觀的眼光看待未來。
而孫寧開車穿過北京北部時對變化展示出來的那種近乎純真的樂趣在中國隨處可見。
報導稱,中國人的生活質量不是在發展是在飛躍:從土坯房到有衛生間的公寓,從自行車到高鐵,從沒有固定電話的時代到手機微信。進步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那不是用了一代人的時間,而是在幾年之內。
因此毫不奇怪,衡量各國民眾滿意度的學者們從好幾年前起就把中國人選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報導稱,五分之四的中國人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比自己過得更好。這與歐洲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那裡的大多數人經常在民調中承認,預期自己後代的生活將變得更差。
有這樣的擔憂源自:上世紀80年代有核武器和酸雨,上世紀90年代有高失業率,今天有人口結構巨變。恐懼在改變,但懷疑態度卻一直保留。
報導稱,德國應該多一丁點中國味,多一些樂觀和改變的意願,或者多一絲冒險精神。那不僅會讓德國變得更幸福,而且也將釋放社會和經濟能量。
回應
最近盛行拿錯劇本?哦買尬德,德媒竟然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德媒不是最反華的嗎,我國西部人民不是在吃草嗎,中部人民在吃土,東部人民在喝西北風,只有十萬權貴喝得起可樂,火車站吃個泡麵都被人圍觀,怎麼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呢,我一定看的是假德媒。不過玩笑歸玩笑,還是要正視,外媒對中國態度轉變的背後是中國日漸強大的國力。
你德要堅持人權理念,堅定引進難民一百年不動搖!不要學兔子!
外國媒體真有意思 不是抹黑就是捧殺 這是看到川普上台了沒有人投資你們來討好中國了?要么成了最慘要么最幸福 不帶這麼編的 怪不得川普說CNN是假新聞 德媒也好不到哪去
當年第一次來中國時,還是一片荒地的奧運建築和盤古廣場,已經是五座龍形大樓,一個比一個炫目。
幾年來,北京建起了許多新樓。 Chase的父親曾說中國計劃三年內建造超過曼哈頓島三倍的樓房,也就是每三年造出一個新紐約市,父親對這個計劃的實現深信不疑。
因為奧運會,北京的高鐵火車站也已投入使用,北京開往天津的列車最高時速可達330公里/小時,全程只需要三十分鐘多一點。 火車的票價也很便宜,只有58元,這是紐約到華盛頓票價的不到二十分之一。
天津的火車站也是嶄新的,站在這裡,Chase感覺自己像是站在一個新興的歐洲工業城市。
Chase此行的目的是尋找博偉,而博偉正在夏日驕陽下的一個靠近網球場的建築工地上,認真砌牆。 最終,Chase選擇默默離去。
全文結束。
在2013年《美麗的國家》出版時,作者約翰•蘭多夫•桑頓接受光明日報採訪時表示,寫作此書的目的,不僅因為喜歡閱讀和寫作,更因為中國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影響。 “我想寫一部書,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國家。這也是我和家人商議將《美麗的國家》一書首發選在中國的原因。”
北京青少年網球隊的訓練生活,讓桑頓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來自社會基層的網球少年身上的職業素養、成熟穩重和進取心。 “他們對自己熱愛的運動非常專注,帶給我很多啟發。我認為任何一個社會,只要有如此努力奮進的年輕一代,必然會有光明美好的未來。”
桑頓的父親一直堅信中美關係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桑頓深受其父親影響,他希望自己的書能夠使中國讀者了解美國人,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即便是微小的促進也好。
回應
這個作者的父親才是絕頂的聰明人,因為他的孩子來到中國可以享受那種幾乎永遠的一等公民的待遇,這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有無限的好處。號稱聰明的移民美國的國人,卻是最愚蠢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的後代到了美國,將幾乎永遠的享受二等公民的待遇,這對後代一生的成長有無限的傷害。兩相對比,高下立現。
我喜歡看歪果仁寫書,但不喜歡他們看中國高高在上的視角
我上的大學比較偏遠,在西北,那會兒還是12年,經常有美國人擠到學校做文化交流,擠進去練聽力結果就听他們控訴我們政府沒有人權,我們過得如何水深火熱,莫名其妙接收一堆同情的眼神真是讓人很想掀桌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1-20/doc-ifxzuswr9664833.shtml
“當你想要了解中國的時候,他說當前最重要的前二十條問題都是如何保持國內和平穩定。每當要分析中國的時候,永遠要記得這一點。中國就像一艘巨大的戰艦,沒辦法輕易地改變航向。不管做什麼都要放慢速度,三思而後行。因為幾乎沒有可以犯錯誤的餘地。”
他的父親告訴他,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網絡,技術發展之快以至於有些人從沒有電話,一下就有了手機。
回家路上,到處都是“盜版DVD”,剛剛在美國播完的美劇,要等兩三個月才發售DVD,而在這裡就已經可以買到了,售價只相當於北美的十分之一。
網購也開始出現,“在中國,工作強度的增長十分迅速,每個人都需要至少兩三件工作用的百色T卹,最便宜的方式就是網購了。”
Chase對中國的印像還有擁擠的交通,糟糕的空氣,無處不在的山寨仿貨……
除此之外,在中國的日子裡,Chase節假日參觀故宮、去天津吃狗不理包子、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淘寶、到798藝術區走訪畫室,體驗中國文化。
其中無比美味的狗不理包子,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老闆為狗不理取了個英文名“Go Believe”時,他舉雙手贊成。
《美麗的國家》封底
全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Chase和網球隊裡最有天賦最有實力的男孩博偉建立的深厚友誼。 Chase看到博偉受到新舊中國價值觀的衝擊,在墨守成規和別創新格中的糾結。
Chase對中國網球少年過早職業化、中國大學不像美國那樣青睞優秀網球選手感到困惑,對陳舊的訓練體系和過時的教練理念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在美國,他(博偉)是每一個網球教練都夢寐以求的那種選手——既有天賦又如痴如醉。但在中國不是這樣,博偉被抓到違反規定(偷偷到資料室看比賽視頻),不管他的動機是好是壞,都沒有破例的可能”。
這本書終止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 離開北京3年之後,因為其父親受邀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人公Chase故地重遊。 無與倫比的一屆奧運會震驚世界,北京乃至中國的巨變令人瞠目。
落地的新機場是為奧運特地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機場。 機場的設計指標是滿足2020年,每天客流量能夠達到5000萬人次,這個數字已經和英國的總人口相當。 作者桑頓還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首都機場的設計者、英國著名設計師諾曼福斯特爵士,曾向那些出席奧運開幕式的外國嘉賓訴說“中國人在3年裡完成英國人12年也完不成的工程”。
這本書出版於2013年,是一本完全發生在中國、講述中國故事的小說,作者是90後約翰•蘭多夫•桑頓。 2004年,14歲的他來到中國遊學一年,學習中文和“空降”到北京市青少年網球隊訓練網球。 7年之後,桑頓根據此段在中國的經歷完成了這本小說。
這個作者名不見經傳,但是他的父親,約翰•桑頓,卻是高盛的前總裁,後又執教清華大學,一直致力於中美關係問題的研究,曾被認為是駐華大使的熱門人選。
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魔力,連特朗普都要在案頭放一本? 也許特朗普正是通過這本書來了解中國。
小編特地買了一本,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他筆下的中國。
其實故事相當簡單,一位14歲美國少年Chase來到中國北京,與北京青少年網球隊一起訓練一年。 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一群可愛的中國小伙伴,跟教練鬥智斗勇,吃狗不理包子、逛北京胡同……
全書以一個外國少年的視角,記錄在中國的各種生活。
故事開始,因為其父親的關係,剛來到中國的Chase暫住在北京一劉姓人家,體驗了一把中國頂級富豪的生活。
“有錢”這是他對這家人的第一感覺。
這個劉先生的豪宅,由三套公寓打通,當Chase在劉先生的家裡,看到一間屋子的正中央有一隻純白色的浴盆,他對此感到非常驚異。
這種富豪的生活,從這套公寓的鑰匙也可窺見一二。
這套公寓只有一把鑰匙,由他們的貼身保鏢掌管。 這把鑰匙從來不離開這棟屋子,除非是他們舉家出門度假,才會由劉先生帶著。 聽起來,北京似乎很不安全。
但是Chase呆在北京的那些個日子裡,從來沒能分清是否有危險存在,他從未聽聞有關綁架或者搶劫的新聞發生,不過他無法確定那究竟是沒有發生,還是沒被報導出來。
在中國最大的國家級訓練中心的體育館,Chase發現角落裡是胡亂堆疊的槓鈴片,兩三張舉重練習凳,一台多用途機,卻沒有跑步機、自行車、橢圓機和任何一樣現代化運動設備,而在他看來,美國一些經濟型酒店小健身房裡的運動器械設備甚至都比這個國家級的綜合訓練場所來得更先進些。
Chase還看到了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事物,而他的父親也算是他了解中國的導師。
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去改善,不是靠別人的救濟來改善,中國現在是自己創造財富最好的時期,自己不把握也怨不得別人。
要想全面改善超越,就先要局部領先突破,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在現有條件下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真去了你就知道了,光看到美國的好了,不好一點沒說!
看起來是關心民生,其實呢?要不你是啥都不懂,要不就是別有用心。
國家直接撥款給你就有關係了,科技發展跟任何人都有關係,因為你也可能用上。
你說這番話我能理解為醋罈子打了嗎?!你太小瞧中國老百姓的智商了!還超算無用,呵呵,美國逗比都是你這樣的智商嗎?!演技太差,你還是回你自己的狗國享受生活去吧,別再出來丟人現眼了!
然而工資還沒漲,我還買不起房
呵呵……指漲工資買房?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好日子是自己奮鬥來的!畢竟想在世界上還沒很少聽說過 哪個國家 給 對社會國家 沒有一點貢獻的人 免費提供住房的!當然收容所是 另外一種方式…………
呵呵!人民生活要國家改善麼?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不要怪祖國這個那個!祖國是你堅強的後盾!但不可能無償的去養些廢物!美國好?呵呵!估計到美國你連住房那一些列的稅都交不起……美國也沒有餘糧去養那些 ,只想不勞而獲!只想坐享其成的垃圾…………
美國社會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經過了上百年的資本原始積累,經過了一戰、二戰兩邊賣軍火的暴利,經過近百年的科技領先才能達到現在這樣。中國要想追上美國,就需要跑的更快,付出的也更多,如果你想體驗第二超過第一的成就感,大家就一起努力,如果想吃現成的,就移民去美國,去感受一下被超越的,上錯船的感覺。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1-20/doc-ifxzuswr9650526.shtml
特朗普辦公室那本跟中國有關的書到底講了什麼
白宮的新主人特朗普,就要入主白宮。在這之前,許多媒體獲得了參觀特朗普大樓的機會,也得以窺見特朗普辦公室擺設的秘密。
2017.1.17,英國《每日郵報》詳細解讀了特朗普桌上的物品和牆上的畫框。 在這15件物品,第一個就和中國有關。就是這本書——《美麗的國家》。
《美麗的國家》英文版
相關新聞
天河二号计算能力将升级至10亿亿次/秒
日本向中國發起挑戰--計劃投入1730億美元建設效能達130PFLOPS的超級計算機。而中國接受了挑戰--11月,中國著手研發峰值效率為世界最快計算機十倍的超算。美國也有可能參與這場爭霸賽。
回應
核心器件是國產的嗎?不知道在驕傲什麼?
你有多久沒看新聞了?現在的世界第一,用的就是我們自主的cpu啊。
哦 用的是哪一款啊 普及了嗎 來說說
井底之蛙,還活在上個世紀呢,看來你連自己百度都不會,就知道吃別人嚼過吐給你的東西
還百度?能信嗎?谷歌好過
哈哈哈!自卑狗!慕洋犬!嫌家犬!
不要 侮辱狗
幾十年時間,在我們之上的國家20個,在我們之下的國家近200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關鍵是過程中你做了啥?過的不如意,天天噴?你還是有功勞的,繁衍後代。哈哈哈哈
繁衍的都是些低智商的後代?這就是功勞?
他這可不是功勞!而是在給國家增加負擔!
中國人現在最缺的不是錢,也不是人,更不是技術。而是被遺忘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自信。
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全宇宙第一對中國百姓沒半毛錢關緊,計算機運算速度再快也沒改善國人生活狀態。什麼時候我們的民生工程能接近美國就是最大的福音
呵呵,人類的進步就被你忽視了,目光短淺, 計算機計算速度快意味著很多很多東西, 方方面面,比如天氣預報更精確,工業金屬製品更優異,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了, 你無法理解。超算無處不在,舉個簡單的,你真以為你的手機上的導航、網購、物流、遊戲、微信支付、支付寶、網上銀行、證券交易等等功能是因為你的手機運算快?其實都是雲計算,而云計算的支持平台就是超算。都是手機把你的需求通過網絡傳給超算,超算算完後再把結果傳給你的手機。
中國有最快的計算機又如何?我只希望中國普通百姓能過上物價低、住房有保障、醫療有保障、教育有保障的生活。中國百姓的生活,能有美國的1/10就滿足了。不要整天吹,吹有什麼用,多做實事吧,改善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
沒有高科技產品的支撐你就不要跟我談論這些福利待遇!歐美的福利好也是靠科技壟斷實現的!所以歐美人懂得科技領先的好處,才沒有你這樣這麼多的腦殘!
奧巴馬為美國設定的2025年目標 卻被中國提前8年實現2017.1.20新浪軍事
雖然,中國進步的速度讓人有些目不暇接,但依然很多人不太自信。不自信歸不自信,但在中國有的是自信的中國人,他們的努力正在加速中國進步。這不,很快,中國就將在今年底擁有運算速度達百億億次每秒的超級計算機了!
毫無疑問,這又將是世界第一,而且是短期內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追得上的世界第一!事實上,在超級計算機領域中國已經霸占第一很多年了,現在世界第一和第二都是中國,在超級計算機500強中,中國所佔數量去年也超過美國成了世界第一。
2015年7月底,當中國再次蟬聯超級計算機冠軍的時候,美國總統奧巴馬很不服氣,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在2025年造出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計算速度達到每秒100億億次。而在當時,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系統是剛剛獲得世界冠軍的中國“天河二號”,其計算速度的峰值才只有5.49億億次。
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也稱“E級超算”,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算界的下一頂皇冠”,將在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危機、污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發揮巨大作用。
在奧巴馬看來,比當時中國運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峰值幾乎快20倍,咱10年時間總可以研製出來吧,他相信中國10年時間不可能將超級計算機的速度提升20倍,所以他才下了這樣的行政命令。由於不作老二是美國的國家信仰,所以奧巴馬才下這樣的行政命令,他相信10年之後美國就能重返世界第一。所以,他堅信美國在10年後能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百億億次運算速度的超級計算機。
為啥奧巴馬寄望10年成功的事中國祇用兩三年就能實現?難道是美國的科技實力不夠強?錢不夠多?都不是,美國綜合國力、科技實力、經濟實力都比中國強大,美國之所以在超級計算機的發展方面落後而來中國,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的體制優於美國。中國的舉國體制可以將最優秀的人才和物力聚集起來,然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美國則不同,美國靠市場化推動,市場化要靠需求,當美國需求沒那麼大的時候市場動力自然就弱了。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體制方面的確比美國有優勢。
可以預見,未來中國會有更多領域超過美國,而美國的體制機制劣勢會越來越多地凸顯出來。
在美的宣布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之後,12月14日,瀋陽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曾對財新記者表示,現在是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併購的一個好時機,新松正為此積極佈局,包括正在籌建幾支百億級別的基金,用於未來的投資。
巧合的是,此次“直擊東北經濟”採訪團參觀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的智能組裝車間,焊接的機器人,正是來自瀋陽新鬆的產品。
回應
東北是端著金飯碗討飯,實實在在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力量,這重工業的實力放哪個國家也是一個寶貝疙瘩,整成今天媒體口中的落後分子實在是想不通。
老搞標題黨有意思?讓人反感!
對於新鬆一點兒都不了解的人就在這裡瞎噴?瀋陽經濟是不好沒有人否認,難道現在有一個好的企業你們都看不下去了嗎?遼老大carry了你們幾十年,現在你們厲害了牛逼了,可還有幾個人記得東三省人民為我國工業化進城付出的犧牲與努力?
直擊東北經濟 l 智能製造專利申請企業榜第一名:瀋陽新松機器人
歐美等製造業強國頻頻以專利優勢“擠壓”新興企業,中國品牌想要走出去就勢必要邁過專利這道坎,瀋陽新松全部的專利大概有500多項。
2017.1.13,觀察者網參加的“直擊東北經濟”專家及媒體採訪活動中,同行的國家工信部華信研究院智能製造研究所所長、《中國製造2025》系列叢書出版人徐靜,介紹了他剛剛發布的“智能製造專利申請TOP10排行榜”。
在這份榜單中,遼寧瀋陽新松機器人公司以45個專利名列智能製造專利申請企業榜之首。其次為長沙長泰機器人(29),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25)。
智能製造專利申請最多的是江蘇省(1191),其次是廣東(1019),山東(543)。
智能製造專利申請最多的高校是清華大學(88),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學(45),華南理工大學(38)。
那麼,梳理這樣一個智能製造的專利申請排行榜,依據是什麼?
徐靜對觀察者網透露,這一榜單的梳理主要是圍繞“工業4.0”、工業互聯網以及與智能製造大領域,聚焦數字化車間、智慧工廠、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服務等重點方向,還涉及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化、機器人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等,所做的專利申請梳理統計。
新松公司成立於2000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打造數字化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的上市企業。高管都是技術型的厲害人物:比如名譽董事長為中科院王天然院士;董事長於海斌是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副董事長、總裁曲道奎, 是留德的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同王天然院士一樣,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新松機器人產品線包括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五大類80餘種機器人產品。其中,工業機器人產品性能領先;潔淨機器人是國內唯一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打破被日本、韓國、歐美國家等發達國家壟斷的局面,大量替代進口;移動機器人佔據國內汽車市場、電力市場份額90%以上,產品批量出口國外;服務機器人成為公司新經濟增長點。
儘管宏觀經濟下行,但像瀋陽新松這樣的戰略新興行業經營不錯: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6億元,同比增長8.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48億元,同比增長7.19 %。
「直擊東北經濟」:不一樣的東北經濟新活力 2017/01/16
長久以來,人們往往把東北和「黑土地、石油、煤炭、老工業基地」等詞聯繫在一起。不過,在網信辦組織的「直擊東北經濟」專家媒體採訪活動中,觀察者網兵分三路,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感受東北不一樣的新活力。
瀋陽i5數控機床:打破日、德壟斷局面
作為共和國工業的長子,瀋陽機床自主研發,成功開發出具有智能、互聯特徵對數控系統——「i5」智能控制系統,製造出世界首台智能機床。i5智能控制系統是工業化、資訊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有效集成,相當於「機床的ios」,是一個透明的、開放的智能終端。目前,瀋陽機床集團「i5」核心技術擁有36項知識產權。
作為新一代的智能工業母機,數控機床一直被西門子和日本的發那科所占據,2013年,中國瀋陽機床自主研發了之後,競爭對手反應迅速,9萬元的機器直降20%。對手的代理商「甚至每月開一次會跟蹤瀋陽機床的新東西」。
在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大潮中,i5智能控制系統衍生出的創新再開發本身是個極困難的過程。現行經濟環境下,瀋陽機床與其他業內企業一樣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傳統機床從結構到性能滿足不了客戶需求升級的客觀情況,而瀋陽機床自主研發的i5智能機床卻出現爆髮式增長。據統計,2016年智能機床新增訂單近14000台,計劃到2018年,i5智能機床產銷量達到5萬台,實現產值突破120億元。
瀋陽的i5數控機床,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床,8年時間耗資10多億研發成功,一舉打破了德國西門子和日本壟斷的局面。
http://news.cnyes.com/news/id/3687114
相關新聞
中国的数控机床到底处在世界上什么样的水平?那些所谓的自主知识 - 知乎
打破西方封锁:中国尖端数控机床问世助潜艇实现隐形 - 新浪军事
軍工之本--淺談中國數控機床的發展- - 鐵血帝國-
中国制造的高端数控机床打破国外垄断让外国人震撼! - YouTube
高端產品進口率過半 數控機床不能成為受“控”機床--科技--人民網
中国数控机床技术落后日本20年! - 360doc个人图书馆
法國達索公司2012年在印度舉辦的競標活動中擊敗美國和俄羅斯的企業,獲得向印度出口126架“陣風”戰鬥機的機會。當時,印度要求全部126架中的18架由法國生產,其餘108架由法國轉讓技術,由印度企業生產。然而,在隨後的“獨家談判”中,達索公司不僅拒絕保證實現“生產本土化”,而且將“陣風”戰鬥機的單價從6500萬美元大幅提高到1.2億美元。自己造不出來,就只有聽任“洋大人”漫天要價。
心臟支架曾經的暴利,恰恰詮釋了打破發達國家技術壟斷的意義所在
醫療器械背後也是剛性需求,心肌梗塞病人敢不上心臟支架嗎?股骨頭壞死的病人敢不換人工髖關節嗎?如若不然,非死即殘。
2000年前後,進口的心臟支架壟斷國內市場,單價高達7-8萬元;2005年前後,國產心臟支架剛一上市,進口產品立刻主動降價一半;時至今日,國產心臟支架的價格多說一萬元出頭,而進口產品的價格也只有2萬多元。打破技術壟斷的經濟意義一目了然——2015年中國心臟支架的用量已突破60萬,近年來病人省下的何止百億元?外企如此爽快地主動降價,恰恰證明醫療器械的價格曾經包含遠高於價值的暴利。
……….
回應
西方經濟學家不承認勞動價值論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人家那是故意裝傻,就是不想承認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剝削。然而,中國的某些經濟學家竟然也跟著起哄,認為國家不該搞產業政策、不該資助科研,這又是為什麼呢?
勞動價值論才是關鍵!大學經濟學都不教了,鼓吹企業家,管理,創新。
看到圓珠筆的例子,我有種濃濃的熟悉感:這不就是某些人常用來批評我國的蘋果手機的翻版嗎?某些人不都說雖然我國製造了蘋果手機的大多數,但是利潤大頭都叫每國給賺去了,從而批評我國不行;這圓珠筆行業明顯是我國賺取了利潤的大頭,可為啥還是我國不行呢?這個國家怎麼了?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http://www.guancha.cn/xushi/2017_01_14_389338.shtml
打破發達國家技術壟斷的重大意義在於,使中國擺脫對外貿易中遭受的剝削,使更多財富留在中國或流入中國,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改革開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通過出口牛仔褲、塑料玩具之類的低端工業品來換取外匯,用來購買商用大飛機等高技術產品。發達國家高技術產品的價格遠高於價值,國際貿易中的不等價交換就形成了剝削,使得中國勞動者無法得到合理的勞動報酬。
在庸俗經濟學家看來,國際貿易中的價格都是通過市場機制自然形成的,沒什麼不合理。庸俗經濟學家之所以只談價格而不談價值,恰恰是想迴避和掩飾貿易中存在的剝削。商品的價值是商品凝結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試圖用商品外在價格來否定內在價值,屬於典型的庸俗經濟學思路——它的錯誤在於假定價格都是在公平自願的格局下形成的;而實際價格往往是人們在受到脅迫的情況下形成的,並不能客觀地反映商品的屬性。
買賣雙方兩廂情願的“原生態自由市場”只有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才成立,比如農貿市場。農貿市場存在以下特點:
買家賣家很多,不存在壟斷和大宗交易,個別買家和賣家的意志和行為不會對市場構成實質性影響。
菜販如果到傍晚還無法順利出手蔬菜,蔬菜就會因為新鮮程度降低而貶值。
主婦如果到傍晚還沒有買到菜,次日的餐桌上就會少些東西。
買賣雙方的實際地位和約束條件大致對等,所以成交價格符合價值規律。
而高技術產品的市場從來就不是什麼“原生態自由市場”——賣方通過技術壟斷控制了供給,而存在剛性需求的買方處於絕對弱勢地位,價格往往是在賣方脅迫之下形成的。武器裝備和醫療器械這兩個領域就屬於典型的例子。
武器裝備對一國軍事實力的影響巨大。這方面要是出了問題,輕則喪權辱國,重則血流成河。所以諸多國家對此不敢懈怠。然而,世界上的高端武器裝備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家手裡,定價可謂“隨心所欲”。
徐實:造出筆尖鋼後,中國製造要向更高領域衝擊2017-01-14
近日,一則“中國耗時五年造出圓珠筆頭,有望完全替代進口”的新聞,使得“中國造不出圓珠筆頭”的“總理之問”就此終結。這當然是件好事,但媒體還是標題黨了,這次突破的是筆頭的原材料筆尖鋼。筆頭關鍵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兩個微米,表面粗糙度要求為0.4微米,在筆頭最頂端的地方,厚度僅有0.3到0.4毫米。進行如此高精度的加工精度,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時還不能開裂,這對不銹鋼原材料提出了極高的性能要求。
但是媒體對此的集體興奮實在讓人有些不適應。中國每年出口的原子筆銷售額在64億美元左右,而進口日本的鋼珠金額只有0.15億美元。中國每出口一支筆,日本只能從中獲得0.00039元人民幣的利潤,而中國人能夠獲得幾分的毛利,粗略計算,一支筆中國人賺的毛利是日本的128倍。很明顯,每一支筆的大頭利潤都讓中國人拿走了。
再換個算法,中國年產380億支筆,需要用12萬元/噸的價格進口1000多噸生產筆尖的鋼材,付出外匯1500萬美元。換句話說,這個細分市場的容量一共只有1500萬美元/年,與波音787-9客機高達2.65億美元的單價比起來,只能算是毛毛雨。而如此昂貴的波音789-9,國航在2010年一下就訂購了15架。
所以,雖然太原鋼鐵集團攻克了筆尖鋼這個小陣地,但是擺在中國製造業面前的仍是形勢複雜的戰場。在廣袤的戰場上,中國製造業應該選擇哪些領域重點出擊呢?這倒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最為切實可行的思路,可以簡要總結為相互關聯的兩點:
1. 打破發達國家對市場容量很大、或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技術產品的壟斷。
2. 開創有自主思路的高技術產品,樹立新的技術路線和行業標準。
之所以強調組織攻關市場容量很大的高技術產品,是因為高技術產品不見得都有很大的市場容量。要想強行進入一個容量不大的市場,除去諸多研發費用,還需要額外支付高昂的營銷費用來擠掉傳統品牌。例如,和雅馬哈去搶奪電鋼琴的市場就不是一個好主意。中國企業顯然犯不著支付這麼高的機會成本,因為他們的資源本可用於投入產出比更高、更有戰略意義的領域。所以有些人真沒必要哀嘆“國產寵物GPS項圈不如進口貨”、“中國製造不出高端電鋼琴”——那是不必要的自卑,中國需要的是“大國重器”。
中國製造業需要長期發力,攻克被發達國家長期壟斷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技術產品,例如高性能芯片、商用大飛機、高端電氣設備等等。
此外,美國應向其合作夥伴提供協助,加強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審查中國的海外芯片投資。
該報告認為,現階段,許多國家尚無能力對中國的芯片交易進行審查,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和情報部門未來可向其它國家提供技術協助和培訓。
“在一個已經全球化的半導體產業中,單邊行動正變得越來越無效。”該報告寫道。
一面向中國的產業政策“開火”,一面為美國的市場干預辯護
該報告認為,全球芯片市場“從來都不是一個完全的自由市場”,其科研一直受政府和學術界推動,並往往是國家產業政策的焦點。
“沒有任何一句可以說單憑市場力量能有最好結果,尤其是在其它國家推出大規模產業政策的時候。”該報告寫道。
回顧:這些年,美國對中國芯片企業下過的狠手
事實上,早在本報告正式發布以前,美國已經開始了對中國芯片業發展的“圍剿”。而在這些“圍剿”中,幾乎每次都能看到美國總統科技委員會的身影。
12月初,美國政府“國家安全”為由,一再乾預中國宏芯投資基金對德國芯片企業愛思強的收購,最終令其功虧一簣。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援引德國情報部門一名消息人士稱,美國情報部門通過駐柏林大使館向德國總理府、經濟部、內政部、國防部的代表提交了一份報告,提醒德方中國可能會將從愛思強處獲得的技術用作軍事用途。
在此之前,22名美國國會議員還致信財長雅各布•盧,因擔憂安全而要求阻止中資支持的基金收購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上述議員表示,這項交易或擾亂美國軍方供應鏈,並導緻美國國防部許多重要計劃要依賴源自外國的技術。
而“國家安全”,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出手干預中企收購的最重要理由。
回應
除了芯片,農產品,波音,美帝還有那些大宗產品出口中國?
煤炭~這是真的。
這是用政府對付企業,不是商戰。
這是不是也是“產業政策”的一種?
收購遇阻說明西方市場經濟就是個鬼話,中國可以高薪招專業人才。集中一點攻克技術難關,再突破整個產業鏈壟斷。
白宮報告:中國芯片業雖不強但仍是威脅要帶上兄弟們圍剿2017-01-08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對芯片行業的大舉投資,使美國總統的顧問和幕僚們陷入了高度緊張。
1月6日,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發表了一份報告稱,中國的芯片業已經對美國的相關企業和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並建議美國總統下令對中國的芯片產業進行更加嚴密的審查。
據《華爾街日報》稱,奧巴馬政府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進行審查,是與即將就任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在政策方向上取得一致的罕見例子。此前,特朗普政府曾承諾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
“雖然中國沒有一家芯片企業躋身全球前20,但對美國依然是巨大威脅”
報告指出,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多重挑戰。
一方面,“摩爾定律”提出半個世紀之後,正走向衰竭。價格升情況下,集成電路的原件集成數量翻倍的速度正從過去的18至24個月延長至約30個月,這意味著芯片性能提升的速度在放緩。
另一方面,中國正在大舉投資芯片行業,借“斯諾登事件”推出“自主可控”政策,推動國內技術進步(觀察者網注:中國對半導體芯片行業的政策見後文)。
該報告認為,現階段,中國的芯片產業仍然落後,以銷售額計,中國還沒有一家芯片企業躋身全球前20。但該報告認為,在技術創新放緩的背景下,中國有機會通過產業政策,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再通過更低的價格取而代之。
報告指出,中國在過去10年間在半導體行業至少投入了1500億美元,以圖獲得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但目前這種行業政策導向已經開始影響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創新和市場份額,甚至開始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開出的藥方:連同合作夥伴一起圍剿中國企業
對於如何破除中國對美國芯片企業和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科技顧問委員會給美國總統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美國政府需要著手識別哪些半導體技術、芯片企業將會影響其國家安全,並阻止中國收購。
其次,為保證美國的競爭優勢,美國政府應當重新思考自己在這方面的國家安全政策。
報告稱,美國政府過去主要的關注點是中國對美芯片行業的投資以及限制對中國出口。未來,美國政府需明確採取措施來保護國家安全,比如只允許特定國家的企業參與一些國防採購。
實際上,這場競賽的真正最大受益者是,美歐日韓台的電子器件和芯片廠商!在這場遊戲中,田朝只不過是個:傾家蕩產都願意,只有在這裡能找到榮譽感,一直在大量購買國外裝備的,付費玩家,而已!
趕快去玩遊戲吧,這個討論不適合你,還傾家蕩產。
不要妄自菲薄,亦不可夜郎自大!要不然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中國近些年來科技水平確實發展迅猛,這點國人應該感到自豪!但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多領域我們離尖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言之無物,得了第一自豪一下為什麼就變成了夜郎自大?你本來就處於“自卑”這個極端裡。
是呀是呀,硬件也厲害,軟件也厲害,不過你出過深藍、阿爾法狗嗎?出過市場流通的PC機芯片嗎?
寒武紀和飛騰2000,笑而不語!
龍芯 漢芯的騙局,笑而不語!
國產8核14nm處理器很快就能把你臉打腫
樓上說的那款處理器,根本就不能算完全自主,更不能算國產:ARM的公版架構,台積電14nm工藝,其產量和價格要看灣灣的臉色,給ARM的專利費就更不用說了;此外,同樣是公版架構,同樣是14nm工藝,10核的聯發K,卻價格定位於中低端;而我朝那款,卻定位於高端,是否物有所值,大家心知肚明!
以電子、汽車為例,入行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經費沒少分、補貼沒少.官沒少當……最後,連入行比咱們晚的棒子,都遠遠超過我朝了;航發更是如此;請問我朝,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那個能完全自主?實體經濟,在世界處於第幾梯隊?請參見工信B長對於中國製造的定位!
哈哈哈,我都不想打你臉了,京東方、北方集創、同創國芯、時代全芯、時代民芯、中微半導體、中科院微電子、京微雅格、龍芯、申威、飛騰、華為海思一大堆
真好笑!你的美國爹的噴氣發動機還是靠山寨納粹德國的!很本事嗎?你說說什麼叫完全自主?造個無翅膀的飛機?無鋼板的艦艇?無火藥的飛彈?無電的計算機?當科學家們把科技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小到大,從少到多,發展起來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噴?有能力你不要用國內生產的任何東西,沒能力就不要唧唧咋咋!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6-12-31/doc-ifxzczsu6394055.shtml
還有一個應用領域是高超聲速領域。這裡涉及到飛抵時間短於10分鐘、難以攔截的導彈。從技術上講,已經有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第一批模型,由非常多的計算機模型構成,因為實物實驗昂貴得驚人。現代戰鬥機建模,也是超級計算機未來的一個應用方向。“ 超級計算機的另一個經典用途是破譯密碼。現在暫時還沒有量子計算機。安得烈•馬薩洛維奇解釋稱,量子加密目前還在實驗室中處於胚胎狀態,所以所有其他的東西理論上都可破譯。破譯各類信息也是現在一個很大的社會需求。馬薩洛維奇稱,超算開發競賽最關鍵的,是控制複雜機器人的行為。他解釋說:
“現在人們知道,不只有幾十萬節點、而是有幾百萬節點的神經網絡可以比人類更好地完成某些任務。神經網絡已經可以進行文本對照翻譯、比人類更好地識別人臉、或在見過的照片中找到相似的面孔--這些都是已經實現的功能。出現了所謂的”數字化人物“:根據人生前留下的數万條信息,可以做一個聊天機器人,它甚至可以在人已不在世的時候代替該人繼續與他人交流。而對話者無法察覺差異,會以為是在與本人交流。還有一些例子,當然不太人道,一些母親們說,她們與聊天機器人交流後能夠更好地了解死去的孩子。
在軍事領域,當然,使用機器人可令敵方受眾大規模“殭屍化”,批量攔截一切信息攻擊和暴增外鏈。也就是諸多需要影響大眾的任務,可以藉助“智能”機器人解決,它們非常有用。為操作智能機器人或具有復雜行為的機器人研發最最強大的計算機,是2017年的主要趨勢。日本未來將為人工智能和神經網絡領域的研究者建造超級計算機。日本已正式宣布,這樣的超算將由研究生產自動化和無人駕駛的公司出品。而油田勘探、高精密設備生產和自然災害預報,則是中國專家將通過設計的超級計算機完成的工作。
回應
但是美國的人口只是中國的零頭,GDP卻是中國的二倍,世界排名前百的大學大多數都是美國的,美國可以吸引全世界的精英(包括中國人)並且沒有霧霾。
又一個奴才,中國是如何做到第二的你無視,不如別人就該什麼也不干?好在你這種奴性的人少,要不可真發展不起來。
中國在超算領域領先美國,是少有的值得高興的,在大多數領域,都是美國領先中國,相信隨著中國崛起,情況會改變?
俄媒:中美日在超算領域爭高下美國效率低於中國
俄羅斯衛星網2016.12.30報導,俄羅斯競爭情報專家、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研究人員葉夫根尼•尤舒克預測,超級計算機研發,就像核武競賽,將在2017年再上新水平。專家們認為,超級電腦控制複雜機器人的能力將成為新一年設計開發的重點。
2016年中國在超算領域穩固了領先地位--製造出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Sunway TaihuLight),,其Linpack浮點性能為93PFLOPS,擁有1065萬個核。神威2016年6月投入使用,其效率超越之前六度稱雄的天河二號。神威未使用外國生產的組件,而天河二號裝備了美國英特爾公司的處理器。
日本向中國發起挑戰--計劃投入1730億美元建設效能達130PFLOPS的超級計算機。而中國接受了挑戰--11月,中國著手研發峰值效率為世界最快計算機十倍的超算。美國也有可能參與這場爭霸賽。雖然近些年來,美國在超算效率上弱於中國,但美國入榜500強的超級計算機數量卻處於領先地位。
尤舒克認為,中國不會將已取得的地位拱手相讓。
“這是一場你追我趕的競賽。在某一階段一方領先了,另一方就開始思考,這是怎麼做到的,開始採取措施反超。要贏得比賽需要結合兩點:國家意志和資金。首先這很昂貴,其次需要懂行的專家。中國在國家層面重視這方面專家的培養,並投入大量資金。別的國家暫時很難在這兩項指標上超越中國。”
超級計算機通常用於解決高度複雜的計算任務。這些“智能玩具”明顯有雙重用途,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家,超算的具體應用領域總是像軍事機密一樣保密的。在回答“超級計算機可保證中國在哪些領域的優勢”的提問時,尤舒克回答說,比如,發展現代軍隊也需要復雜的計算模型,應對軍事衝突和全球氣候變化也一樣。所有這些都具有雙重用途。
同時超級計算機可在軍事領域的一些傳統方向上帶來技術突破。俄羅斯競爭情報專家、前情報官員安德烈•馬薩洛維奇指出:“首要方向之一是立體建模,包括建立核爆炸模型。這非常重要,因為按照國家間的協議,核試驗不被允許,然而武器需要改進。為此需要建設複雜的大型數學模型,有這個能力的只有超級計算機。因現代武器級钚比鈾強幾十倍,使得這項任務愈加複雜。
奧巴馬否決中企併購德芯片企業德國:不關你事
德國愛思強公司(AIXTRON)2016.12. 3稱,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命令,禁止中國福建宏芯基金收購愛思強的美國業務。對此,德國聯邦經濟部發言人表示,美方審查結果對於德國官方正在進行的審查“不構成任何影響”。愛思強方面則強調,美國這一決定僅限於該公司在美業務,且並未禁止宏芯收購其股份和股票。
回應
交易已經告吹,事實證明,所有的抗議都是假的,無用無效的
德國領土還有有美國駐軍,德國不聽話要挨揍的,說難聽德國現在是美國的狗。
沒有美國芯片中國照樣研製出全球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這就是最大的諷刺!
想知道你哪來的那麼大勇氣吹牛B
中國就是造出了全世界厲害的超級計算機,連續好幾年蟬聯世界超算第一,自己不了解國家的事情別bb
中國在WTO的稀土上訴案2014.8.7終裁敗訴
世貿組織的這份裁決書說,中國沒有顯示出它對稀土、鎢、鉬的出口所採取的一系列配額限制措施是合理的。
稀土是國防工業生產以及製造包括iPhone、磁盤驅動器和風力渦輪機在內的現代科技產品的重要成分。
中國出產全世界稀土總量的90%以上,但從2010年起,中國宣佈限制稀土的出口量,並稱此舉是為了減少污染和保護稀土資源。
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後,國際稀土價格飆升了百分之幾百。
美國、歐盟和日本投訴說,配額限制措施讓中國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節能照明等產品的生產競爭方面佔據優勢。
中國此前申辯說,對稀土、鎢和鉬的出口設置配額,是為了防止過度開採,這一政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會認真評估這項裁決,繼續改善其對資源消耗產品的管理,符合與WTO一致的方式,促進自然資源的保護,維持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公平競爭。
美以安全為由出手阻撓致中企購德半導體巨頭失敗
2016.12.8,福建宏芯基金駐德國法蘭克福辦事處發布聲明,宣布因交易條件無法實現,其對德國半導體製造商愛思強(Aixtron)的收購要約已經失效,也令愛思強這家德國公司的未來陷入不確定之中。
對愛思強的收購要約中的4.2.2(ii)涉及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規定收購必須要在滿足(1)美國總統超過期限未宣布對交易採取暫停或禁止決定;(2)美國總統宣布放行交易。
而美國總統奧巴馬2日發布行政命令,禁止宏芯收購愛思強的美國業務,稱這一交易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成立於1983年的愛思強是德國一家著名半導體設備供應商,也是世界上僅有的能生產MOCVD設備的兩家公司之一(另一家是美國VEECO)。MOCVD是LED外延芯片製造的關鍵核心設備。
愛思強目前經營困難並陷於虧損。5月,宏芯有意收購約6.7億歐元(7.15億美元)。愛思強也期望通過資金雄厚夥伴的扶持,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並向中國市場擴張。
德國經濟部於9月8日批准福建宏芯基金收購愛思強,但於10月24日突然“反悔”。德媒披露,此舉與美國情報部門的介入有關。美國情報部門稱,愛思強的技術也可用於衛星、雷達等軍工產業。愛思強製造一種設備可以生產氮化鎵結晶層,後者可以作為武器系統的半導體器件,被用來升級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10月26日,愛思強的最大股東,認為這種充滿陰謀論色彩的指控完全站不住腳,“要是這個邏輯成立,那以後中國投資者要併購德國鋼鐵企業也可以用這個理由叫停,因為鋼鐵可以用來造坦克”。
而中國商務部也表示,希望德方重啟審查“僅是個例”,不代表德國改變其經濟政策,因為這一舉措不利於中德雙向投資的發展和經貿合作大局。
這是奧巴馬任期內叫停的第二筆外資收購。2012年9月28日,他曾禁止三一重工在美關聯公司拉爾斯控股(Ralls Corp)收購美國俄勒岡海軍訓練後勤基地附近的4個風電場。這是三十年來美國總統第三次以安全為由阻止中國公司的商業收購。
回應
這家公司老闆有頭腦
不是他們不想賣,是美國不讓。德國還算不上主權國家
美國的自由精神和公平主義呢?
政府應該嚴禁向美國為首的西方出口稀土!向美國出口稀土嚴重危害中國安全!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6-12-09/doc-ifxypipt0668134.shtml
中國在WTO的稀土上訴案2014.8.7終裁敗訴
世貿組織的這份裁決書說,中國沒有顯示出它對稀土、鎢、鉬的出口所採取的一系列配額限制措施是合理的。
稀土是國防工業生產以及製造包括iPhone、磁盤驅動器和風力渦輪機在內的現代科技產品的重要成分。
中國出產全世界稀土總量的90%以上,但從2010年起,中國宣佈限制稀土的出口量,並稱此舉是為了減少污染和保護稀土資源。
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後,國際稀土價格飆升了百分之幾百。
美國、歐盟和日本投訴說,配額限制措施讓中國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節能照明等產品的生產競爭方面佔據優勢。
普遍預期,中國在世貿組織的稀土上訴案會敗訴,因為此前中國已經在一個類似的出口商品案中敗訴。
現在中國受到世貿組織裁決的約束,將不得不撤銷對稀土和鎢、鉬的出口配額限制。
中國此前申辯說,對稀土、鎢和鉬的出口設置配額,是為了防止過度開採,這一政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會認真評估這項裁決,繼續改善其對資源消耗產品的管理,符合與WTO一致的方式,促進自然資源的保護,維持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公平競爭。
對於F22和F35來說,它們的電機對著磁性材料體有著極其苛刻的要求:不僅要體積小而磁力超強,還要耐受400度的溫度而不會退磁消磁,並且擁有很好的強度。而一旦離開了釹、鏑、铽,根本做不出這樣的磁體。
其中釹不僅是高性能磁體的關鍵成分,它還和釔一樣,同時是航空發動機熱障塗層的關鍵成分。通常來說,先進航空發動機在溫度最高的部件表面——比如燃氣渦輪葉片上,都會沉積一層陶瓷塗層進行隔熱。而釹、釔對於這些塗層的隔熱效果、抗燃氣沖蝕等關鍵性能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如果沒有了這兩種元素,美國航空發動機的性能和壽命將出現急劇的下降。
而銪則主要用在各類光學玻璃、透明晶體中,是現代光電器件、特別是大功率激光器件的關鍵元素。美國現在的軍事進攻能力,有相當一部分都建立在光電、特別是激光裝備上;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各種類型的激光制導武器,以及美國海軍目前正在接近實用化的激光防空反導系統。
實際上影響整個美國航空工業的稀土元素當然不止這五種,僅航空維修領域需要經常使用的稀土元素就有17種之多,比如鉺等等,有相當部分是其它材料所不可替代的。
而針對稀土元素全球產量有限,開採一方面減少本國戰略資源儲備數量、同時破壞環境(比如稀土礦開採廢棄物普遍具有毒性污染問題)的困擾;美國的做法是盡可能從國外、特別是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進口稀土資源,並極力提高對於稀土的利用效率、減輕或者擺脫對於稀土的依賴。
比如美國GE公司,目前就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永磁材料,根據他們宣稱的目標,一旦項目成功,可以減少該類材料中80%的稀土金屬用量。(作者署名:候知健)
回應
小編腦子進水了。稀土美國難道沒有嗎,只是開採稀土的環境成本太高,也就是對於環境的污染很嚴重,只有中國才不考慮環境因素,只要有錢賺,那裡去管環境,斷子絕孫也無所謂。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都和中國買稀土的原因。小編還TMD炫耀,真是不要臉。
你文章沒看完吧,最後兩段小編說了什麼自己看看,動不動就罵、真的服了你
美國都能限制高科技和戰備物資對中國出口,為何我們不能宣布限制稀土出口,直接宣布稀土為戰略物資限制出口,到底在怕什麼?
中國在WTO的稀土上訴案2014.8.7終裁敗訴
以保護環境為由立法禁挖稀土才是正道,去世茂組織投訴都不行。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03/doc-ifxyiayq2157323.shtml
我至今不忘,在九十年代,台商老闆的一句話,說大陸生產的產品,都是浪費資源。市場告訴了大家結果,西方的廠商大量倒閉。西方的廠商為什麼大量倒閉?因為接不到訂單了!現在說中國製造統治全球,是較為貼切的描述。
我有兩件襯衣,是滬洋還是金盾忘了,至今還在穿,就領口和袖口有點磨損,但就算放到現在衣服樣式也不算過時,我喜歡的那種,而且沒起球,沒起褶。千年左右在瀋陽五愛市場花55元/件批發價買的,比我兒子年紀都大
中國國產產品質量不好嗎?不是質量不好,而是質量好的少人買,如風扇類鑽石,華生質量不好嗎,為什麼不見了,用十年廿年工廠工人怎辦,中國工廠現在做的產品用三二年是正常的,這才是中國工廠要製造的產品,一件衣服好,十年也舊了。
哎180萬我們只賣20萬,就不能為我們的技術也保保值?總是以犧牲員工利益低薪資高產出的產業模式跟別人競爭,難怪出不了一個知名的品牌。
歐美的高福利就是因為壟斷,等這些都成了白菜價,看看你還拿什麼搞福利!高福利都是靠技術掠奪不發達國家來實現的!
現實打臉。以前覺得歐美國家甚麼都好,是因為那時候中國太落後,其實現在出去多了,發現歐美也就那樣!以前不是別人有多好,而是你太差;現在,不是別人不好,而是你也好了。就這麼簡單!
稀土就應該賣天價!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12-03/doc-ifxyiayr8939422.shtml
美一戰略資源90%都來自中國 沒它F22和F35只是廢鐵2016.12.03 新浪軍事
在世界範圍內的稀土分佈,中國占據已探明礦產的36%,美國占據13%,美國對稀土元素的需求佔全球的1/8左右,其中91%來自中國。
而這其中美國需求量最大的五種元素,釹、鏑、铽、銪、釔,也正是對軍用飛機極為重要的五種元素。沒有這些來自中國的稀土,美國的F22和F35連把發動機打著火都做不到——這五種元素裡,有3種(釹、鏑、铽、)都是電機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關鍵成分。
F22和F35採用高功率的稀土電機作為啟動/發電機。在飛機啟動的時候,它是電動機,帶動發動機轉速上升、並進入穩定的持續工作狀態;而在正常飛行的時候,它是發電機,從發動機裡提取動力轉換成電力,供飛機上的雷達等設備使用。其中F22的主發電機功率達到2x65KW,而F35則達到2x80KW。
水泥廠的磨機用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賣1000萬一台,國產化之後價格只要300萬,國外的大型減速機廠商玩完;
集成電路行業,計算機需要的8086芯片,在上世紀80年代初都需要進口,現在價格5元,成本近乎為零的東西,那時中國祇能在國際上高價買。當某微電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後,市場價格降到了今天的5元錢;
新能源市場,2010年,中國進口烷烴類氣體,國際市場報價45000一公斤,然後我們努力培養了福建的一個國內供應商,烷烴類氣體價格降到了28000;
…………..
通過這上面,大家看出什麼了嗎?
中國人不會做之前,這些東西都是天價,一旦我們能夠生產後,這些東西都成了白菜價。
別跟我說技術進步,技術進步也不會讓資本家放棄豐厚的壟斷利潤,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們打破了壟斷!
以前只有德國一家能做這種單向閥;他造一個3小時壽命的就賣180多萬。他沒有競爭者,他是壟斷者,他吃定你了。現在我們這個的研發會使德國企業徹底從這個產品的市場退出。
而中國能做到,就是依靠一代又一代工業人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從精到強。
那些大國工匠將名留青史。總有一天,後人會不斷地去書寫他們的故事,因為我們中國的產業技術人才不是不偉大,不是沒有工匠精神,也不是沒有技術水平,而是我們欠他們一個正眼相待。
回應
這小編說的話確實見識,自大,請問如果沒有發達國家研發出來中國研發的出來嗎?不管什麼高新技術中國根本就沒有過,都是仿造西方國家的技術再生產一些不中用的水貨。中國科學有什麼能耐嘛?
蠢貨,中國技術超越西方和西方有毛的關係,他們提供了技術支持?能仿製的西方允許出口?美國的航空技術交流會唯獨不讓中國人參加這類事情你沒聽說過?西方在高技術上對中國的封堵無微不至,中國的技術發展超越都是中國人自立更生,艱苦奮鬥的結果。太湖之光是用的中國芯,世界第一,量子計算也是引領世界,這估計是中國人穿越了時空在2116年的美國或者德國仿來的吧。
13年吧和單位領導出國,在德國兩天領導不斷和我講德國人的嚴謹作風!結果從柏林到羅馬機場德國人把領導行李忘了裝上飛機,讓我們兩人在機場找了兩個小時才說忘了!第二天才送到…心裡爆笑!
噴子鍵盤俠一句話就把無數國人的努力給否認了。無知者無畏
這件裝備單價從180萬跌到20萬隻因中國打破德國壟斷2016.12.03 新浪軍事
據報導,西迪公司成立10年來,所有股東從未分紅,每年卻拿出銷售收入的10%用於高級工匠培養和創新研發。“正是依靠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西迪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更是在不斷的創新研發中,培養出了100多位以80後為主的高級工匠。”
德國人壟斷生產的單向閥單價180多萬元,使用壽命只有1到3小時。
當聯播君看到這樣一條新聞的時候,內心是複雜的,有說不出的滋味兒。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突然開始刮起了一股吹捧德國更具備“工業精神”的分析文章。
誰在鼓吹西方“工匠精神”?
比如:今年南方水災,吹捧德國沒用的抗洪神器。
比如:德國產的汽油比中國的更白。
這個老謠言很多年前就有。大概是說,一個買了進口車的人,從油箱裡抽出汽油對比發現,來自德國的汽油是無色無味的,而中國的汽油則是有色有味的。說明中國汽油差,德國汽油牛。
那國外的汽油到底是什麼顏色呢?外國加油站的常見汽油究竟是什麼顏色呢?
下面是一組實際的對比圖片: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歐美的汽油顏色比中國汽油更深!且97#比95號#顏色還更恐怖,甚至都紫紅了。而且早有專業人士闢謠:顏色和汽油質量是毫無關係的。
比如:德國扳手秒殺一切工具。
文章大概是說最近德國的一種扳手火了、令人膜拜,它的強大徹底超越了尺寸,形狀的概念。很多工具就此要失業了。讓無數中國網友不禁讚歎日耳曼人的嚴密、德國發達的工業技術,同時又將自己的祖國噴的一無是處。
難道中國人的智慧真的就不如德國人?
其實,這些年來類似被刻意編造出來詆毀中國、吹捧外國的帖子多到數不勝數。
多年來眼睜睜看著周圍的人被盛傳於祖國大陸的德國神話洗腦,已經麻木。每當有人遇到在德華僑,第一句話都是德國人真的好厲害,德國人真的好嚴謹,德國科技真的好發達,你為什麼不留在德國……
而中國工業和製造業卻慘遭各路人馬貶損為“缺乏工匠精神”。
我們欠中國工業一個正眼相待!
輪胎、防彈裝備、潤滑油等,都需要的石墨烯,以前是高端材料,國際市場上5000元一克,2013年,寧波建成了年生產能力300萬噸的生產線,石墨烯成本價格降為3元一克;
通信行業的交換機的一塊板,15年前國外賣20萬,10年前,國內企業開始生產,5年後價格降到1萬,歐美廠商大多倒閉不見;
相關新聞
中國暗劍無人機速度或5馬赫可將戰機遠遠甩開2016.10.15新浪軍事
中國展示世界最大規模67架集群無人機67架實驗,打破之前由美國海軍保持的50架
中國彩虹5無人機將首次亮相第11屆珠海航展 多項性能超美軍捕食者
彩虹-5翼展達21米,最大起飛重量3.3噸,載荷500公斤,最大航程6500公里。除了外形尺寸明顯增大外,更重要的是採用了重油活塞發動機。雖然不如渦槳發動機先進,但耗油率要小得多。與美國捕食者B相比,彩虹-5的滯空時間為40小時,未來的升級版本有望達到100-120小時,而捕食者B的續航時間只有20多個小時。 翼龍2採用國產渦漿-9A發動機,功率為600馬力,最大載彈量在600公斤。彩虹5用翼龍2號一半左右的功率,達到了與之相似的載重量與續航力,而且使用重油燃料,可以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尤其方便各國空軍之外(除了空軍之外,其他軍種較少使用航空煤油)的用戶裝備使用。不過,重油燃料和較小的功率重量比也帶來了飛行速度、加速度慢等一系列缺陷。 從發動機類型的區別看,這兩種無人機其實並無孰優孰劣的問題。如果說美國採用900馬力渦漿發動機的MQ-9是典型美國肌肉皮卡,那麼功率小一些的翼龍2就是輕型越野車,而功率更小的彩虹5則是更樸實的小貨車了。
翔龍無人機已換發動機匹敵全球鷹 可24小時監控釣島2016.10.19 新浪軍事
最初翔龍配備的是國產WP-7發動機,重量大、油耗高,量產型翔龍配備是國產3200公斤級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與全球鷹配備的AE3007H渦扇發動機相差無幾。由于翔龍可以執勤高空較高,可以配備較大孔徑的合成孔徑雷達,因此其雷達視距較遠,達到200公里以上,以每個掃描條帶寬度為10公里計算,每個小時可以掃描超過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一天下來就可以超過12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全球鷹“裝置一台AE3007H渦扇噴氣發動機 為什麼這麼省油?
為什麼RQ-4裝置一台勞斯來斯AE3007H。RQ-4空重12.1噸,有效載荷900公斤,飛行可達2.6萬公里,可從美國本土飛往全球任何地點。因為AE3007H是高旁通比的雙轉子的軸流渦輪風扇,省油的原因有:1.風扇是寬弦設計的 2. 5級可調靜子葉片 3. 環形燃燒室 4.全權數字控制系.
既然中國產的無人機性能無法和美國產的比,為什麼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無人機賣的這麼好?價格因素顯然不是唯一的。恰恰是美國自身嚴苛的出口規章和各類限制給了中國人可乘之機。急需無人機的國家一看買美國貨過於繁瑣,索性轉向中國,雖然性能上差一些,但性價比高且購貨渠道很好。
觀察者:中國的無人機技術發展十分迅猛。中國在無人機方面的拓展力極有可能超出很多行家的預料。以珠海航展上的雲影為例,它是中國第一款隱形無人機,可以被掛載於飛機上,像炸彈一樣被空投,而且公佈的視頻顯示了雲影的協同蜂群出動技術。中國無人機鑽了美國人的空子,在國際上已經佔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成為了一股非常值得重視的無人機力量。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國產彩虹5,飛行時間約60小時,飛行長度可達4039英里,可以和美國的MQ-9相媲美.
回應
美國人覺得無人機是個很牛逼的技術,沒想到在中國覺得沒啥技術含量,不就是個遙控飛機麼,直接給你整成個白菜價
這個就是工業化中國的可怕,高大上的東西等中國玩轉了,就很快平民化;
沒有說到實處,美國怕中國模仿發動機技術,再說小型發動機,中國也不是那麼差勁,電子方面,如果有人工智能,可能超越美國,性價比不可拒絕。
對的,大疆為什麼能佔領市場,同時研發的技術其實相差無幾,但是中國的量產能力無人能及。
中國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在新科技領域完全可以彎道超車,直追前沿科技!
MQ-9載重136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460千米/小時,可持續備戰飛行15小時, 巡航飛行高度15000米(空載);9000米(滿載),捕食者跟我們差很多
大疆的產品一直領先國外至少一代的時間,國外產品根本沒法比,用外國人的話說就是,無人機市場除了大疆之外都是輸家~
回想當年中國購買以色列無人機還被美國攪黃的心酸歷史,再看現在我國商用消費級無人機和軍用無人機佔領世界市場,真是讓人太感慨了
中國突破不了的都是高大上,中國有了的就都是玩具了。
看這報導只能說美國,或者說是美國普通人對中國的無人機發展還是沒有當一回事,高傲的行為方式註定會讓其付出更多代價
中國就是發達國家粉碎機,一旦掌握某種高技術迅速做成白菜價,讓全世界享受低價高科技產品.
人家買美國的無人機來用,買中國無人機便宜貨買回家當靶機拿跟空軍練手打靶用的,便宜嘛!既然中國這麼牛,為什麼不漲工資.
滾去找你美爹去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12-03/doc-ifxyiayr8915526.shtml
美稱中國同時發射10枚東風21導彈向特朗普示威(圖)2016.12.03 觀察者網
前一段時間,熱衷報導中國導彈試射的《華盛頓自由燈塔報》似乎有些冷清。直到今天,他們才想起來把上月底中國中央電視台公佈的一段視頻拿來再次“熱炒”,稱這次試射10枚東風-21導彈的演習是“對特朗普的示威”,恰逢特朗普昨天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炒作中國“軍事威脅”看來又回到了美國右翼媒體的日程表上。
導彈齊射視頻發布的時候,特朗普正好宣布任命退役的海軍陸戰隊將軍詹姆斯•馬蒂斯為下一任國防部長。
報導稱,東風-21與美國潘興2相似,採用兩級火箭並具有在大氣層內機動的再入飛行器。潘興2導彈在美國與俄羅斯簽署中導條約後被拆毀。
東風-21基礎上中國開發了多種型號的導彈,包括反艦彈道導彈,也就是東風-21D型。另一種改型導彈則被認為是中國反衛星武器的基礎。
回應
自由燈塔報說得好像東風21是美國開發似的 又給東風21找爹了
我們正常訓練,關特朗普屁事,美媒想像太豐富。
美越來越不自信了
武器是留給別有用心的人的,心裡沒鬼就不怕鬼敲門。
這些導彈是給台灣準備的,準備把台灣推倒重建
打彎彎還用不上這個!直接火箭炮足夠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12-03/doc-ifxyiayq2190379.shtml
美媒稱中國軍用無人機霸占市場:不僅因為便宜(圖)2016.12.03觀察者網
中國軍用無人機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引人注目,而且佔據了令人艷羨的全球無人機市場份額,其原因引起了美國軍事評論界的大量討論。美國道瓊斯旗下MarketWatch網站的專欄評論員Jurica Dujmovic撰文,試圖分析中國軍用無人機霸占全球市場的秘訣。
就在不久前,中國的廉價超市連鎖店遍布克羅地亞的每一個角落。當地人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如果你沒錢消費不起高檔貨,那就應該去中國店裡轉轉,保證你能找到廉價而且質量過硬的“山寨”版。
無獨有偶,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上也存在這個情況。相比看起來高大上的美國產無人機,中國產的無人機不但價格便宜,而且供貨渠道暢通無阻。一架美國產的MQ-1售價高達400萬美元,這個價位足可以買到四架中國產的翼龍。
不過 “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這一領域的研發中一直困難重重,在無人機方面也不例外。所以總的來說,中國產的無人機的性能並不那麼出色。”
中國將建5艘096核潛艇中美或實現太平洋對等核威懾2016.12.03 新浪軍事
近期,美國“防務一號”雜誌報導,中國官方媒體曝光了中國唯一製造核潛艇的船廠,渤船集團造船廠“新總裝生產線室內船台”的畫面,臆測了新生產線或將用於開建中國096型戰略核潛艇。
美國智庫的報告稱,中國戰略核潛艇的建造步伐明顯加快,美國要做好最終,接受“中美太平洋對等核威懾”局面的準備。美國國際海事安全中心指出,中國最早的戰略核潛艇部隊僅有一艘“夏”級潛艇,搭載的潛射彈道導彈射程也很有限,噪音大,很少帶著核武器出港巡航。中國的第二代戰略核潛艇是094型“晉”級,搭載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是中國第一種性能可靠的水下戰略核反擊平台。
在五常範圍內,中國目前共有4艘094,美國有14艘俄亥俄級,俄羅斯有4艘55型北風之神,法國有4艘,英國有4艘。如果從現役戰略核潛艇的數量來衡量的話,解放軍的水下核威懾實力已經位居世界前列,094的許多數據依然處於保密狀態,長137米,寬11.8米,配有6套魚雷發射管,搭載12枚巨浪-2導彈,每枚導彈能搭載1至3顆核彈頭,射程7200千米。
美媒認為解放軍094型潛艇還不夠完美,它的缺點是噪音較大,易被美軍反潛部隊發現。因此中國可能製定了新的戰略核潛艇發展計劃,使得中國戰略核潛艇的總體數量進一步接近美軍,同時甩開其他西方國家,與俄軍保持大致相當的對美水下核威懾力,俄最終計劃入役10艘北風之神替代所有舊款戰略導彈核潛艇。
目前,中國已有4艘,可能擴大到5艘,而下一代096或裝備巨浪-3。美國媒體普遍認為, 096可能不少於5艘,加上5艘094,中國未來擁有的戰略核潛艇數量預計不會少於俄軍。(作者署名:空軍世界)
回應
實現這樣對等核威懾,才能使美國尊重中國不敢胡亂來!
小編真會睜眼說瞎話!中國的戰略核潛艇部隊能比過俄羅斯?現實中!中國的核潛艇技術其實發展的一般!比起歐洲強國如法國其實還要差些!別說俄羅斯了!
美媒睜眼說瞎話?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03/doc-ifxyiayq2163245.shtml
我軍少將尹卓稱中國能同時造兩艘航母 彈射器已無瓶頸2016.12.03 環球網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已經進入刷漆階段,最快可能於12月中旬下水。就在幾天前,又有12名新飛行員正式成為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尹卓表示,第二艘國產航母未必是在大連造船廠的船塢裡建造,上海的造船廠也有建造航母的能力,中國完全有能力在南北兩個造船廠同時建造航母。此外,無論是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技術,對我國而言已沒有任何瓶頸。
軍事專家滕建群表示,美國有10個航母戰鬥群,擁有上千人的艦載機飛行員隊伍。未來,我國至少需要三個航母戰鬥群,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可搭載的艦載機數量達到近40架,未來新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必然更多。按照一架艦載機配1.5個艦載機飛行員的標準來算,至少需要配備100多名艦載機飛行員,可見我國的確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培養艦載機飛行員。
回應
中國的規律是,有小道消息時候已經在生產了!官方說在建的時候基本已經建成了!官方說已經有這個武器的時候,下一代已經在研製了
中國還有更厲害的武器,中國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是還沒有造出來開始宣傳,中國是生怕別人知道,悄悄的造。
日本車又怎樣?說得好像能造日本車就能玩航母核彈一樣,別和我說日本二戰的木板航母,還有那個零式戰機,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劣勢,毛子品牌汽車沒有幾個吧?戰機仍然槓槓的! 我們發動機是有岔路,但航電公認毛子比不上我們!
別扯這些。世界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有隻破槍在身上都能防身。
你的意思是說,造10艘和一艘都沒有是一樣的。回去好好搬磚,國防不勞你操心。
沒有美國攔著,日本早出航母和核彈了。1922年日本造出第一艘航母。二戰時日本已擁有29艘航母了。
你讓日本現在玩俯衝轟炸還是神風自殺?二戰的傢伙跟現在有多大關聯。我還說五百年前鄭和船隊無敵咧。吹歷史日本也贏不了。
這話我愛聽,事實就是如此,真比過去的輝煌,我們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中國人不能驕傲,但我們絕對不能沒有自信!就算別人比我們強,我們也不怕。我們加把勁趕趕就是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12-03/doc-ifxyiayq2158047.shtml
未來一到兩年內,南海艦隊難有新驅逐艦補入
據信首批為18艘的052D,三大艦隊分完前面12艘052D,剩下6艘怎麼分?還是“大鍋飯”,一個艦隊2艘?筆者在這裡不說可能性,只說期望,希望南海艦隊能分到至少3艘,這樣的傾斜,才符合三大艦隊各自承擔戰略任務的輕重緩急。
一片阿拉伯海,西北面和西南端,兩大咽喉要道,分別被瓜達爾港和吉布提港看住。
那麼,有了兩個來之及其不易的據點,當然需要軍艦實實在在的進駐。
這些就是筆者期望那剩下6艘052D的分配向南海艦隊傾斜的原因。
筆者認為,首批2艘055入列南海艦隊將是很大概率的事情,應該就在兩年至三年之間。圖片055型驅逐艦首艦主體合攏。
到2020年結束之時,南海艦隊水面主戰艦隻陣容為:1艘001A型滑躍式航空母艦、2艘055型萬噸級驅逐艦、5(6)艘052D型驅逐艦、超過10艘054A(B)護衛艦,056A就不統計了,海軍裝備總數據說首批就70艘……
屆時,筆者給南海艦隊的評語估計是:近海防禦等閒事,遠海護衛正當時。(作者署名:百戰刀)
回應
若大連、江南和廣船(南沙龍穴)同時開建,052D的建造任務指標5年內就可以完成,055也可以下餃子。美帝第七艦隊只能望“餃子”興嘆.
認清差距是對的,不要一天到晚瞎吹。美帝做了多少年老大,花了多少年才有今天的規模。雖然現在已經衰落,但是也不是一步就能超越的。
南海對付南亞一群小國已經綽綽有餘,現在最需要加強力量的是東海艦隊,因為面對日本還有美國艦隊的威脅。
東海艦隊雖然是對抗日本的主力,但這只能是在和平時期,一旦開戰,東海艦隊將是犧牲品,這也是地理位置決定的。
東海艦隊能成為犧牲品?日本沒這實力!有岸基兵力的配合,足以一戰了。畢竟現在已經是體系化的戰爭了。
南海艦隊主力作戰艦艇已經相當於日軍兩個精銳的八八艦隊或十十艦隊,還有三個團的殲11B,如果得到空軍海航的有效支援,多達20艘的056,053,以及幾十艘022, 20多艘潛艇還是有相當戰鬥力的,缺的只是航母了。
還缺兩個航母戰鬥群和三艘直升機航母!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03/doc-ifxyiayr8927940.shtml
當然,從10年前開始,東南亞諸國海軍已基本非南海艦隊一合之敵,彼時,新“四大金剛”已全部入列。同時還要看到,如今,西沙、南沙諸島首輪“種島”已畢,就算056(A),在南海之內也能於體系支持下發揮出大型護衛艦的作用,更遑論在島礁據點支援下,052D、C、B等可以爆發出多麼大的戰鬥力了。
所以,顯然我們要關注的還是美軍。
一般來說,大中型水面艦艇的在航率為1(1.5)/3。也就是說,每3艘可以保證至少1艘處於24小時戰備值班狀態。南海艦隊在4艘052D全部到位後,所屬兩大驅逐艦支隊已滿編。所有的30多艘大中型艦隻,能保持隨時待命待機的有10多艘。美國海軍的伯克級驅逐艦是活躍於南海的主力水面艦艇,雖然它有60多艘,可是得全球部署,能用於南海的,還要考慮到把握好度,每次不過一兩艘。
美軍航母編隊倒是經常在南海一呆就是1個多月,可是美軍總是強調航母處於南海“國際海域”,所謂“國際海域”,不是在傳統認為的南海以外的菲律賓海域,就是在中國“九段線”以外的馬來西亞、印尼附近海域。
如此一對比,就從反面證實了南海艦隊目前以052D/C、054A等“三代艦”為主的水面艦艇部隊,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對於完成賦予它的“近海防禦”任務,已無難度。
至於水下反潛,國產新一代拖曳式主/被動低頻聲吶已普遍裝備於052D、576號(含)以後的054A,以及所有056A,配合已建設多年的南海海底水聲監測基陣,以及基洛級、039系列、核潛艇,南海的海面一下,對中國以外國家的潛艇來說,也是好怕怕的。
至於空中麼,不消多說,對潛的有剛服役不久的運-8反潛機。主要體現對空戰鬥力的,還是在空警-500,運-8警戒機,其他運-8、運-9高新機支持下的,多達3個團的70多架重型雙發三代機殲- 11B(S) H。
前出印度洋護衛“一路” 南海艦隊仍須努力和投入
分析完當前南海艦隊的“近海防禦”能力後不難看出,雖然完成此項任務可以很圓滿,但也大致佔去了南艦六成兵力,剩下四成兵力用於“遠海防衛”,顯然是不足夠的。數量上的缺乏是前置條件之一,另一個重要前置條件,則是“遠海護衛”的需求在與日俱增。
………
究其根本,還是南海艦隊的一級水面主戰艦艇數量不足。挑大樑的8艘主力驅逐艦已經保持了相當高的在航率,但仍嫌時間不夠分配。
英媒055/054B新艦將接替052D/054A 戰力亞洲第一2016.12.03 新浪軍事
055艦作為中國未來明星艦,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作為中國未來主力驅逐艦,排水量比052D更大,垂發系統也更多,這樣可以適應航母艦隊的遠洋航行和為航母保駕護航的武器配置。不過除了055,054A的接替者卻平時很少有消息,實際上054B也有了不少眉目。
要說054A艦,各方面性能均衡,唯一的缺憾就是噸位有點兒小,雖然武器配置多,但是數量都不多,無法在高烈度戰爭下獲得優勢。因此054A的接替者054B很有可能在這些問題上下手解決。
054B沒升級電子設備,一體化中小型相控陣雷達,放大噸位,容納更多的垂發系統,動力提升,可以趕上航母艦隊30節的航速。而這些技術,在中國其他的軍艦上已經有展現,理論上不存在難度。
回應
不考慮美國在亞洲駐軍,中國海軍已經是亞洲第一了。
當年北洋水師也是亞洲第一,日本打得夠嗆。
1888年北洋海軍確實是第一,可打仗是1894年,北洋海軍7年未添一船一炮,早就不是亞洲第一了,無論是質量,噸位還是火砲
是騾子是馬牽出去溜溜,別躲在家裡意淫。
放心,咱們的敵人除了美帝以外,其他的也都沒有實戰。而且美帝的實戰也僅僅是打打小國而已。
鍵盤俠說的真輕巧,天天喊打的就是一群莽夫。以前我們光腳不怕穿鞋的。現在中國正在積極推行全球化戰略。三十年的穩定造就了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現在千方百計搞亂中國及周邊,以阻止中國進一步發展。我們竟然還要自亂陣腳!不要以為中國不想打 是打不了。所有政治活動都是為經濟服務的,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佔領土地,掠奪資源和人口,反哺經濟。如果經濟出現出現停滯甚至負增長,你看打不打!國家製定戰略的人還不如你們幾個網上的噴子?
網上噴狗太多容易誤導輿論, 一句話中國網絡太自由了,才給了那些狗吠的機會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12-03/doc-ifxyiayr8917457.shtml
南海艦隊進入052D時代:近海防禦有余遠海護衛不足2016.12.03新浪軍事微博
盤點南海艦隊主力水面艦艇,,不外乎新“八大金剛”(4艘052D、2艘052C、2艘052B)加1艘據信已改裝完畢,但尚未交付部隊的051B型深圳艦;8艘054A型護衛艦;至少8艘056(A)型輕型護衛艦。再加上2艘相對較新的051型驅逐艦、10艘較老的053H1(G)型護衛艦。近40艘的規模,只看數量已經很可觀。
另外,業內人士表示,“Intel的計算卡的存儲模型很扯,需要在不同內存裡移動數據”。換言之,就是指Intel的E5和加速器的內存是分離的,在計算時需要先將要處理的數據通過PCI-E傳輸至計算卡內存,然後計算卡才能計算,最後將結果通過PCI-E讀回主處理器,這樣數據的一來一回就造成了大量性能損失。相比之下,26010能夠實現共享內存,這就避免了Intel E5+PHI,或Power+Tesla必鬚麵對的顯式拷貝,免除了這方面的性能損失。
………..
回應
有一種人,為了利益,可以把自己貶低到塵埃里;有一種人,為了外國,可以把祖國貶低到塵埃里;有一種人,自己跪久了,不願站起來,還總想拉著別人一起跪著;還有一種人,則不懷好意地起哄,攪屎棍一根。很不幸,這四種人中國都有!
當年高鐵剛出來時,那麼多噴子都說面子工程,運椅子的。現在呢?
如果中國沒有這些超級計算機,很多國家級項目就沒辦法完成——運算量太大。
要是有個軟件能對噴子的能力評分,說不定中國也能在這方面拔得頭籌。
當年兩彈一星,中國人用算盤計算數據,咱們吃過沒有先進計算機的苦,我們希望自己的超算更快更精準,我們更希望自己的超算能為國家的各個建設領域發揮自己的作用,我相信很多人並非刻意貶低,只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更出息!
然而某站的文章和評論就是在刻意貶低。適當的鞭策能促進科技人員的努力,但是對他們的成就視而不見,就等同於犯罪了
超算這事,就是拼節點數、拼投入資金的,中國的超算政府投錢可以不考慮產出,而美國政府錢袋子被監管著,要評估實際需要,這就是區別
當國人還在仰視洋人的時候,某些人攀上洋人貶低國人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但當國人開始平視甚至開始不屑洋人的時候,再這麼傻乎乎挾洋人以自重的方法是會惹人厭的。。。裝逼也要看情況啊。
得個第一又怎麼樣。一個不能用Google的國家最終就是垃圾。看看中國的第一,都是人家不屑的東西。就先不問能否比上微軟了。就先不說造不出能用的芯片了。有Google嗎?有Facebook嗎?有Twitter嗎?一百年內,中國造不出自己的芯片。造出來也只是面子工程。
印度有谷歌,有非死不可,有推特。還有強姦,有恒河水。就是沒有廁所。你有什麼要說的嘛。你沒覺得她都快氣瘋了嗎?哈哈。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11_21_381298.shtml
但實際上,申威26010是由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設計從指令集開始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CPU,經歷了申威1、申威1600、申威410/1610、申威411、申威421/1621等數代產品迭代嚴進,和ARM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DEC的Alpha,網絡上盛傳申威獲得了Alpha21164的相關技術,誠然,DEC是一家傳奇公司,Alpha21364在那個年代性能驚艷。可惜的是DEC已經於18年前破產,Alpha先被康柏收購,後被惠普雪藏,已經十多年沒有發展了。由於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集成電路產業一直遵循著摩爾定律,當年的神器在今天近乎於玩具,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DEC有做過類似於申威26010這種眾核處理器。筆者諮詢過申威的技術人員,他明確表示是自主研發的申威-64自主指令集,相關單位也明確表示與DEC的Alpha無關。此外,美國相關機構也證明Shenwei-64 Instruction Set (this is NOT related to the DEC Alpha instruction set)。因此,對於一家已經死亡18年的公司,大家還是放過它吧。
有觀點認為申威26010在內存帶寬上存在缺陷——內存帶寬僅有136.51GB,而且用的還是DDR3,相比之下,Intel的KNL和英偉達的Tesla都採用3D堆疊內存,內存帶寬更是達到512GB(Intel PHI) 和720GB(英偉達Tesla)。因此,這會造成申威26010存在先天不足,只能用來跑分而不實用。
筆者聯繫過相關單位工作人員,他表示內存帶寬相對於Intel的KNL和英偉達的Tesla確實小了一些,雖然對於某些對內存帶寬要求高的應用,實際使用中確實會不如Tesla和KNL了,不過,神威太湖之光在設計之初就並非為運行訪存密集型運算的存在,就神威太湖之光主要針對的那些應用來說,內存帶寬是基本夠用的。
申威26010之所以能夠在製造工藝落後2代的情況下取得媲美於Intel KNL的計算性能,原因就在於申威26010在設計上還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申威26010單獨一片處理器就能完成Intel E5+phi的功能——申威26010集成了4個管理核心和256個運算核心,一片申威26010就是一個計算節點,管理核心執行類似於天河計算節點中E5的功能,而256個運算核心則發揮了類似於至強PHI的加速作用,相對於採用E5+PHI方案的超算,其加速器插在PCI-E上,這就會成為瓶頸,而申威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鐵流:中國首摘超算應用最高獎還有人說“用不起來”?
2016.11.14,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TOP500)榜單在美國鹽湖城公佈,中國神威太湖之光蟬聯冠軍。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楊超等人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2016年全球超級計算大會上領取了戈登•貝爾獎,他們的獲獎應用名稱為“千萬核可擴展全球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此次全球共有6項應用成果入圍戈登•貝爾獎最終提名,其中3項均依托神威太湖之光完成。設立於1987年的“戈登•貝爾”獎被稱為“高性能計算領域的諾貝爾獎”,是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最高學術獎項,由美國計算機協會與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聯合頒發。近30年來,該獎項一直被美國和日本壟斷。
正如天河2號獲得6連冠后卻因為使用了Intel公司的至強Phi計算卡而被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百般詆毀,在神威太湖之光實現了包括處理器在內的所有核心部件國產化後,別有用心之徒又發明了神威存在的不足:
有人聲稱神威太湖之光和以往的中國超算一樣,根本就用不起來,計算資源將來會大量閒置,成為擺設;有人聲稱申威26010存在設計缺陷;還有人聲稱美國不是做不到,只是不屑於做,或者美國比較低調,更強大的超算只是沒公佈而已;更有網絡媒體表示:“要知道此前的HP超算雖然浮點性能驚人,但真實環境中受到各種因素制約,可用性能與理論性能相去甚遠,以太湖之光為例,其理論性能為125.4PFLOPS,Linpack浮點性能93PFLOPS,HPL效率是74.16%,但在更具實戰意義的HPCG性能(高度共軛梯度基準測試)中,太湖之光只有0.371PFLOPS,效率則只有0.3%,這比天河2號的1.1%還要低”。
言下之意,就是神威太湖之光的可用性能與理論性能相去甚遠,只能用來跑分。這種觀點還頗有市場,誤導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
當然,“找爹黨”是永遠不會缺席的,還有一些人把中國自主研發的申威處理器找了個美國爹……對此,筆者採訪了數位業內專家,對上述質疑做一個回复。
每當中國取得技術突破之時,網絡上總會冒出一群“找爹黨”,本次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刷榜也不例外——一些人聲稱申威26010使用了ARM指令集,一些人將申威26010與DEC的Alpha聯繫起來,並將其“認爹”。
中國科學家首次摘得超算應用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據科學網11月18日報導,美國鹽湖城時間11月17日下午1:20時許(北京時間18日凌晨4:20時許),2016年度“戈登•貝爾”獎的謎底終於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SC16)上揭曉。此前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團隊不負眾望,中科院軟件所楊超研究員與清華大學副教授薛巍、付昊桓等人聯合北師大組成的研究團隊憑藉在“神威•太湖之光”上運行的“全球大氣非靜力雲分辨模擬”應用一舉摘得該項錦標,實現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應用成果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熱烈祝賀楊超師弟、薛巍、付昊桓等團隊!祝賀神威太湖之光研製團隊!”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雲泉第一時間發朋友圈送上祝賀,並高興地稱:“2016年可以稱作'中國超算年'!”
此次全球共有6項應用成果入圍“戈登•貝爾”獎最終提名,其中3項都是依托“神威•太湖之光”完成的。其餘2項應用分別為國家海洋局海洋一所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高分辨率海浪數值模擬”和中科院網絡中心的“鈦合金微結構演化相場模擬”。
設立於1987年的“戈登•貝爾”獎被稱為“高性能計算領域的諾貝爾獎”,是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最高學術獎項,由美國計算機協會與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聯合頒發。戈登貝爾獎通常會在當年TOP500排行名列前茅的計算機系統的應用獲得。比如,美日研究人員憑藉運行在美國“泰坦”超級計算機、日本“京”超級計算機上的應用,都曾經連續獲得該獎項。而事實上,近30年來,該獎項一直被美國和日本壟斷。
超算應用水平是一國超算軟實力的象徵。一舉拿下了戈登貝爾獎,表明了我國超級計算應用軟件研製水平和應用水平已得到顯著提升。另據SC16大會消息,在大會期間舉行的大學生機群大賽中,中國科技大學安虹團隊取得了總成績與HDL的雙料冠軍,“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科技前沿
《新聞聯播》:杭州城市數據大腦用人工智能治堵
中國首次參與製定5G核心標準!
中外大咖熱議習近平在互聯網大會重要講話
回應
彎彎:假的,那是大陸13億人算的
以前超算登頂,有人說硬件行應用不行,現在應用也行了,你該怎麼噴?
還有素質,硬件軟件都好,就是沒有素質!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11_18_381065.shtml
不僅僅是羅羅公司,還有英國的宇航公司,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還叫霍克飛機公司,生產的經典P.1127“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曾是對中國主力推銷的戰鬥機,當時中國甚至有採購300架的計劃,可由於最終預算不足而被擱置。
現在我們回頭仔細看當時歐盟的出口要求條文中,並沒有禁止某些軍民兩用技術的出口,比如光學、雷達等高精密技術,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儘管表面上西方諸國對中國進行了武器出口的封鎖,而實質上很多國家至今仍然跟中國有類似高技術合作。但是,我們仍然要看到美國對英國、法國等國的影響力。尤其是對英國,美國甚至可以具備極強的控制力。英國現役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上使用洲際彈道導彈就是美國製造的“三叉戟”導彈。僅僅在當年英國內部鬧矛盾的時候,美國國務卿一句:我們正在考慮回收後續“三叉戟”導彈零件。立刻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英國最高層直接強行解決了全部內部矛盾。目前,英國已經確立了哪怕“砸鍋賣鐵”湊預算,也要造核動力潛艇的計劃,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人如果不給英國新的“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英國幾乎無法在五大國中立足,更別說私下賣點什麼了。可以說英國的對外軍工貿易的最大合作夥伴是美國,而美國方面的哪怕一句話都可能對英國造成巨大的影響。不過畢竟英國人也是老牌的軍工賣家,想徹底封死難度很大,尤其是在民用領域。由於中國現在正在研發大型客機,如果羅羅等公司以合作名義進入中國市場,美國人想攔還未必能攔得住。
回應
能買來的技術都不是底層技術,底層技術是學來的好不好!沒有美國的阻撓,我國發展的會更快速,買底層技術直接發展高層科技,什麼曲面屏我們自己也早能研發出來了。
給力給力 真心感謝美國的阻擾,沒有這些阻撓,中國發展不會這麼快這麼好!
興奮個屁呀,國產的何在?吹了多少年了,國產的發動機呢?一個國家如果立於阿三左右逢緣的心態,那永遠只能買產品。不要說我們的工業底子薄,那是屁話,現在工業有多少年,難道中國還要從英國的蒸汽時代算起,才有工業?
發動機哪有那麼快研發出來,早知道中國剛剛起步沒多久,美國人當年研製發動機都用了幾十年,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只不過要是能買來能進步的更快,早日赶超英美
國產發動機也有,不行也是跟美國比,這世界上能造航空發動機的本來就沒幾家.底子薄是說航發沒法像其他一些方面,短時間內有巨大突破,噴子你滿意了嗎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0-15/doc-ifxwvpar8137101.shtml
深度:英國希望向中國出售發動機或遭美國層層阻撓2016.10.15新浪軍事
英國作為世界上第五大核國家,以215枚核彈頭位列美、俄、法、中之後。不過目前英國可能會面臨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是急需出口最王牌的防務產品,例如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來提振自身;另一方面是因為要現在最大的買家可能是中國而面臨美國的層層阻撓。
從傳統意義上,英國不是對中國的軍事出口大國。中國跟英國之間的軍事貿易合作量遠沒有同時期的以色列、法國、意大利等其他國家規模那麼大。可英國對中國出口技術深度較廣,尤其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對中國出口了“斯貝202“型發動機和部分組裝技術,目前“斯貝202“發動機的國產版本”渦扇-9 “發動機仍然是中國的JH-7”飛豹“戰鬥轟炸機的核心心臟。當然同時期英國還對中國出口過”搜水“系列對海警戒雷達,並對JH-7“飛豹”戰鬥轟炸機的航電系統進行過改進升級工作。但由於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國提出了對中國武器技術禁運的規定,同時歐盟(當時是歐共體)也發表了相關法案要求自己成員國不要出口高技術武器裝備給中國,因此當時在中英之間商談的其他發動機引進項目還有航空電子項目都被喊停了。最核心的元素就是美國主導,其餘國家不得不從。
不過及即使這樣,英國的羅羅公司仍然在上個世紀90年初,通過第三方渠道向中國提供了“斯貝202”發動機的零部件,這也被看做老謀深算的英國人提前佈局的思路。所以這也是外界擔心,英國是否會遵循這種思路,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航空發動機及相關設施呢?當然,英國的羅。羅公司的發言人早在2016年的“範堡羅”航展上就對外聲明,仍然會遵守歐盟的相關協定,不出口航空發動機等高技術裝備給中國。並且對之前出口中國“斯貝202”發動機零件情況做了澄清:羅羅公司的“斯貝202”發動機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停產了,出口給中國的零部件和發動機都是二手的,並且雙方都有協議,英方不過就是按照協議執行。而且中國的“渦扇-9”發動機是中國自行改造,羅羅公司公司方並沒有參與到這種發動機的持續改良工作中。
袁嵐峰:這些否定量子通信的說法,為什麼是錯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風雲學會會長2016-09-22
2016.8.16,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在轟動的同時,對量子通信的質疑也掀起了新的高潮,有人認為它其實只是擺設,有人認為原理不通,還有人認為這完全是個騙局。許多朋友拿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來問我,我在這裡集中回答和科普一番。為了讀者閱讀方便,我先把幾種典型的否定量子通訊的意見列出來,在正文我會對諸多疑問給出解答。
問:量子通信的原理是錯的是騙子?
問:量子通信如果這麼好,為什麼美國歐洲不做?
問:量子通信的缺點這麼多,為什麼不繼續完善傳統通信?
問:量子通信是濫竽充數,主管領導騎虎難下同流合污,所有人都知道是騙局,只有國家最高層的領導不知道!
下面是正文。
............
回應
還有網民表示:“我不懂專業,但從樸素的感情出發,我不信中國能做出世界第一的科技貢獻。”這種人在公知大V噴子真不少,常見的還有:我不懂醫,但我覺得醫生這樣治療是錯的,我不懂法律,但我覺得法院這樣判決是錯的,我不懂數學,但我覺得這個數據結果是錯的。.....原則就是中國的一定是錯的,外國一定是對的,
主要原因是:“大多數中國人心裡崇拜西方,絕不相信中國人做出了西方人做不出來的事情。因此,樹立中華民族的自信心,才是今後中國產生科技飛躍的前提。
60 70 80後開始退出歷史舞台,這樣的想法就會漸漸變少
http://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6_09_22_375069.shtml
回應
在尺寸上我們領先世界20年,這個概念毫無爭議吧!
作者只看分辨率不說視場角,天線合成要算損耗的,能達到70%合成效率就不錯了,ska的合成口徑也就比fast多個幾倍,倒是成像方面的優勢是fast所欠缺的.不過單口徑有個有點有點,就是靈敏度極高,這是合成口徑所不能比的.
我國還參與多個國際合作的望遠鏡項目,包括世界上正在研製的平方公里陣射電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射電望遠鏡項目由兩套先進的望遠鏡設備構成,一套是位於南部非洲的蝶形天線陣,另一套是位於澳大利亞的低頻孔徑陣列。蝶形天線陣由200面拋物面天線組成;低頻孔徑陣列由超過10萬個偶極天線組成。
http://www.guancha.cn/XuLingyu/2016_09_25_375351.shtml
徐令予:“中國天眼”真的領先國際20年?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系研究員 2016-09-25
2016.9.25,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正式落成投入使用。但是,在這幾天的一片歡呼聲中,有一種傾向值得引起關注。有些媒體報導:中國建最牛“天眼”領先國際20年.........我覺得這些都不是科學事實,這樣的宣傳報導違背了實事求是的原則。
射電望遠鏡和所有的望遠鏡一樣,把遠處相鄰物體區分開來的能力是它最重要的性能指標。這種分辨本領一般用成像系統對兩個可辨目標之間的最小張角來表示,亦稱角分辨率。角分辨率不變,觀察物越遠,望遠鏡的最小分辨間距變大,所以當觀察研究的天文對象越遙遠,我們就必須使用角分辨率更小的射電望遠鏡,否則就無法得到研究對象的精細結構。
...........
射電望遠鏡把工作波長設在厘米、毫米和亞毫米波段是為了天文研究的需要,許多溫度不高的天體的電磁輻射就在這個波段。這個波段的電磁波的波長至少是可見光的數万倍,現代好一點的光學望遠鏡的主反射鏡的直徑都在數米以上,如果要讓射電望遠鏡趕上這個角分辨率水準,其主反射鏡的直徑至少要數万米,即幾十公里之巨。在工程上製造和控制調節這樣的主反射鏡已經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而像FAST這樣的超大型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有些像侏羅紀的恐龍,它們未來的發展前途十分有限。
除了增大主反射鏡的直徑,七十年代由英國開始研製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可以大幅提高系統的角分辨率和接收靈敏度。使用分散的多台射電望遠鏡同時接收射電信號,然後把信號匯總交計算機分析比較,產生高分辨率的天體射電幅射圖像。
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是世界上功能最強大、技術最先進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系統。這個由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智利等國家和地區合作建設的射電望遠鏡陣列共有54台12米直徑和12台7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組成,散佈在南美智利的5千米的高原平台上。整個系統的建設化了十多年,總投資14億美金,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金字塔工程。整個ALMA系統的角分辨率比哈勃太空光學望遠鏡還要強五倍!它的角分辨率比中國的FAST大概強數千倍。
........
自主創新的同時,我國還參與多個國際合作的望遠鏡項目,包括世界上正在研製的兩套新一代巨型望遠鏡——30米光學望遠鏡和平方公里陣射電望遠鏡。
30米光學望遠鏡拼接主鏡將具備9倍於當今最大望遠鏡的集光能力,圖像分辨率也將比當前所能達到的最高分辨率高3倍。根據不同觀測目標和方法,它的探測深度將是現有望遠鏡的10至100倍。
平方公里陣射電望遠鏡項目由兩套先進的望遠鏡設備構成,一套是位於南部非洲的蝶形天線陣,另一套是位於澳大利亞的低頻孔徑陣列。蝶形天線陣由200面拋物面天線組成,看起來像“衛星鍋蓋”;低頻孔徑陣列由超過10萬個偶極天線組成,看起來像“電視天線”。它們將被科學家用來觀測宇宙“黑暗時代”,並蒐尋地外文明的蛛絲馬跡。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鄭曉年說,天文學研究和天文設施都是開放的,先進的天文設施建起來了,就需要優秀的研究團隊。國家天文台正千方百計吸引國內知名專家和學者,利用大射電等先進望遠鏡開展前沿科學和應用技術的研究,爭取早出成果。
相關新聞
中國天眼背後秘密:國外沒看上該方案中國決定自己造 其實早在1993年、1994年間,天文領域就已經在進行國際方面的合作,準備研製巨型天文望遠鏡,參與國就包括中國,而且中國科學家還拿出了具體的方案,但很遺憾,方案沒有被採納。考慮到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中國最終決定自主研發這一項技術,這才有了今天的天眼!
回應
這套裝備,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中國反介入的手段,有了質的提升。美國的所有秘密,都將不是秘密。
說真的,我真不太清楚這跟國家安全有啥關係?
古代火藥也是因煉丹需要發明出來的,看起來跟國家安全沒關係。可誰又能想到火藥演變成的彈藥,成為西方列強敲開中國大門的利器。
錢多撐得,首先飽飯都談不上就他們爭沒多大意義的第一
你還吃不飽飯嗎?
看來科學家還真是高上,不贊同不用上稅去給科學家燒。高上的人就算天天拿錢去燒出一個個天下第一,也不用去搞民生咯。
改革開放令到十幾億人脫離平困,這就是沒有發展民生的結果?
噴子口口聲聲說民生,卻從來不知道如何發展民生?殊不知尖端科技的突破就民生髮展最大的推動力
說的好,我每次都看到有人出來說民生
“發現更多脈衝星,從脈衝星中遴選出脈衝信號穩定的毫秒級脈衝星,將來有望應用於空間飛行器導航領域。”嚴俊說,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都處於概念階段。
今天天文領域講究立體化作戰,僅有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還遠不夠。從某一點看宇宙,視野有限,望遠鏡要形成陣列才能發揮更強威力。
“大射電擅長的觀測頻率是中低頻,而高頻的亞毫米波、毫米波領域也需要更強的望遠鏡,才能形成比較完備的觀測體系。”朱明解釋說。
按計劃,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和我國其他5座射電望遠鏡組成“天眼”群——甚長基線乾涉測量網,並主導國際射電領域的低頻測量網,從而更好地獲取天體超精細結構。
未來5至10年,大射電等項目只是我國大望遠鏡建設浪潮的前浪。據嚴俊透露,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已初步通過專家評審,有望於“十三五”規劃期間立項。
目前,我國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是位於雲南麗江的2.4米光學望遠鏡,與國際上領先的西班牙10.4米光學望遠鏡、美國10米光學望遠鏡和日本8米光學望遠鏡等仍有較大差距。
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建成後將為暗能量本質、引力波源光學認證和研究、太陽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超大質量黑洞、第一代恆星等前沿科學問題提供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觀測平台。
有紅外望遠鏡,就有紫外望遠鏡和X射線望遠鏡,我國正計劃把望遠鏡家族的基地拓展到空間領域。
今年年底,我國將發射自主研製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它可以進行寬波段大天區X射線巡天成像,具有獨特的觀測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多波段X射線快速光變的能力,並可以監視天空的高能爆發現象。
“隨著我國空間站逐步具備維護在軌航天器功能,建造中國版'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嚴俊說,立體化作戰的望遠鏡集群,不僅將大幅提升我國在天文科學與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還能廣泛應用於導航、定位、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
天文學領域的技術看上去顯得“高大上”,但實際上離我們的生活卻很近:射電天文學家在研究中的副產品WLAN技術,成了今天每個人生活都離不開的WIFI技術的前身;天文學類地行星的研究,讓我們有了與“來自星星的你”交流的靈感……
為了建造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我國天文學家等待了22年,研究和建設團隊也從1994年以南仁東、彭勃為核心的5人小組擴展至上百人。
中國造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今日啟用口徑500米
2016.9.25,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吸引著世界目光。
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製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環形山,成為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第一人。
400多年後,代表中國科技高度的大射電望遠鏡,將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探究恆星起源的秘密,也將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刻度。
宇宙到底有多大?這是人類秉承探索發現的天性不斷追尋的問題。在發現未知地帶的征程中,中國天文人將不畏艱苦、不斷創新,奏響探索宇宙的新暢想曲。
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機,也逃不過它的“眼睛”。
而對老一輩天文學家來說,擁有這樣的望遠鏡一直是個夢。我國天文學長期落後,主要受制於望遠鏡設備。
二戰後射電天文學方興未艾,接連湧現類星體、脈衝星、星際分子和微波背景輻射四大天文發現,而我國在這一領域卻長期處於空白狀態。
走過蹣跚學步、仰望西方強國的階段,近年來我國陸續建成5座射電望遠鏡,口徑從25米到65米不等。不過,與美國的305米口徑和德國1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相比,我們的射電望遠鏡觀測能力還比較有限。
“天文設備按國際慣例都是開放的,但中國人要獨立申請使用國外望遠鏡比較難。國內外設備差距比較大,缺乏平等合作的基礎。”國家天文台“百人計劃”研究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科學部主任朱明說,只有走自主研製之路,才可以扭轉這一局面。
國家天文台射電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學家、“千人計劃”專家李菂說,中國大射電在很多領域都具備超強的能力:發現氣體星係有望在過去的基礎上提高10倍,發現的脈衝星數量有望翻倍,有望發現新的星際分子……
射電望遠鏡誕生至今,人類發現約2500顆脈衝星,它們全部位於銀河系內。科學家們將中國大射電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銀河系外,希望依靠其超群的靈敏度搜尋河外星系的脈衝星。
這個無人機的用途跟中國以前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又升級了一部分,現在甚至可以作為有人戰機的伴飛機型使用。16個小時的滯空時間,就算換算成滿掛載模式,也至少可以保持6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這樣的戰鬥力顯然已經超過了一般低烈度戰場支援機型的範圍,可以說這是一款戰力頗為雄厚的新無人攻擊機。而且攜帶的TL-2導彈不僅僅可以攻擊地面目標,還能對空中無人機甚至武裝直升機發動打擊,極大的拓展了這種無人機的攻擊範圍。而且無論是機體、發動機、控制系統、武器系統,都是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生產,美國想找茬絲毫找不到下手之處。
在無人機領域,其實美國對中國很早進行了相關技術封堵。尤其中國的遠程無人機長期以來發展的並不順利,就是美國在一些核心部件上,例如衛星天線、結構複合材料、控制用軟件和配套硬件設置等等細節技術方面,對中國進行了長期而且可謂是有效的封鎖;甚至不惜搞出一些烏龍事件來證明中國無人機對美國的實質性威脅,想盡一切花招就是不賣你。不過也好,這正好培養了中國無人機產業鏈條完全自主化!哪怕是一根複合拉縴維現在都是國內自己拉出來的,無人機用發動機甚至是中國一家摩托車企業在做,不得不說感謝美國封鎖,中國什麼都有了。這次會展覽出來的“武裝鷂鷹”無人機就是對美國長期以來封堵的最有效的回應。
在以前的中國參加國際展會上,曾有美方記者上前諮詢過中國無人機相關事宜,被中方婉拒了。因為中國對美有技術封鎖協定,超過300千米的大型無人機是不能出口的,所以美國人還是別問為好。而這種“武裝鷂鷹”無人機可不僅僅是大型無人機,甚至可以說是無人機的戰鬥機,如果攜帶4枚“天燕-90”直升機和無人機專用空空格鬥彈,甚至可以一擁而上對武裝直升機和中低空他國無人機展開獵殺。而這種獵殺無疑是單方面的優勢。只要碰不到已經下馬的X-47B這類的專用空戰無人機,“武裝鷂鷹”遇見誰都不怕!(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回應
又在意淫
就允許你美國祖宗先進禁運,就不允許養你的中國先進禁運
中國在前沿科技上正追超美帝,十年後的中國,超過美國的東西太多了(除航母,但我們有公導彈治它),那時美帝變成孫子輩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7-15/doc-ifxuaiwa6966751.shtml
深度:中國又一新型無人機亮相性能太先進對美禁運2016.7.15新浪軍事
中國無人機海外揚威立大功:美想封鎖無處下手今輪到中國不賣了
中國製造的無人機現在在國外擁有越來越多的市場,市場越大任務越大,自然立功的機會也就越多了。伊拉克軍方就使用中國的彩虹-4B無人機多次粉粹武裝分子的進攻圖謀,甚至遲滯阻礙了他們的運輸線。這些功勞是伊拉克國防部長在記者發布會上公開稱讚,戰果實打實的是有圖有真相。這讓中國無人機可真火了,多個國家都上門求購,出彩的機會也就更多了。在非洲國家,彩虹-3無人機曾經一周天天連續飛行超過20個小時,對於一架小型無人機來說實屬不易,也贏了的客戶高度稱讚,要知道對於無人機來說,出勤率就是戰鬥力。中國無人機研發人員自然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停滯不前,現在仍然繼續努力中。
根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今天的報導稱,中國最大的航空工業公司在英國范堡羅航展上公開展示了中國最新的武裝攻擊無人機。以前的無人機稱呼為察打一體,現在則是完全的武裝攻擊型號。簡氏的專家們之前一直認為,這款名為“鷂鷹”的無人機只是一款用於測繪的無人機。不過英國人顯然對中國的無人機部隊關注不夠,因為這款無人機的武裝型號其實早已經在中國軍隊內服役。而且這種無人機採用的小型運動機的機體,目前據稱採用的是中國自己的渦漿發動機,三葉螺旋槳顯示這種無人機仍然未來在航速和巡航時間上仍有提升空間。“鷂鷹”無人機典型的T型翼外加翼梢小翼,保證在空中滯空時間最長可達16個小時。而且根據中國無人機的一慣特點,有2個集裝箱大小的方艙就可以在200公里的範圍內控制它,距離更遠可以上衛星通訊。
雖然宣傳資料上聲稱“鷂鷹”無人機起飛重量才700千克,能攜帶100千克外掛。不過此次展覽展示的明顯超出了這個範圍:4個外掛點掛滿導彈和武器:2枚AKD-9反坦克導彈還有2枚TL-2多用途導彈,機腹部還有一枚類似於50到100公斤級別的小口徑集束炸彈。這些加起來已經快200千克,還有光電吊艙,怎麼可能是宣傳的100公斤的外掛呢?這麼來看這架飛機起飛重量至少達到了1噸以上,最大起飛重量可能要到1.2到1.4噸左右。所以也不奇怪為什麼會有16個小時的滯空時間了。
回應
真感謝美國,禁售費爾康讓中國有空警2000/500;禁售超算硬件,中國有了12億億次超算,硬件開發人員有了更好的市場和舞台。省了不少外匯。波音空客趕緊禁運大型客機/發動機/航電.....吧。
相關新聞
“天河”叩问暗物质:史无前例的大计算
“天河二号”成功完成中微子数值模拟揭示137亿年演化进程
天河二号运算1小时相当14亿人用计算器算1000年
天河二号计算能力将升级至10亿亿次/秒
中科院與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亞洲首個量子計算實驗室2015-7-30,希望通過10-15年的努力,能夠比目前超級計算機快百億億倍;到2030年,研製具有50-100個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中國10億人,每個人能分到10萬台天河二號的運算能力)。
超级计算机难令美国不安? 网易探索
天河一號核心部件來自美國,只是理論上最快,運算適用面較窄.速度峰值難在應用中體現,美國計算機霸主地位短期內難被撼動,天河一號的榜首名次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就像日本在2002年曾超越美國一樣。美國正在研製天河一號10倍的20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該系統將在2012年建設完畢。
世界最快超算換角中國新超算首次亮相一舉奪冠
2016.6.17,國際TOP500公佈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榜單,中國天河二號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成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中國超級電腦總數167首度撼贏美國165.
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換角了!6月20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發布了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中國“神威太湖之光”首次亮相,一舉奪冠。此前,天河二號已創下六連冠的輝煌戰績。神威創紀錄之後,百億億次也已經列入了我國十三五的攻堅目標。
實現三大突破
神威由國家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落戶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2015.12.21完成整機系統性能測試,目前由清華大學負責運營。
神威是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部署,這套超級計算機系統取得了三大突破,其峰值性能、持續性能、性能功耗比三項關鍵指標均居世界第一。
其一,數量級的突破。這是全球第一台運行速度超過10億億次/秒,峰值性能高達12.54億億次/秒,持續性能達到9.3億億次/秒,接近天河二號的3倍。神威一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全球72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32年。
其二,自主研發的突破。與天河二號採用INTEL處理器不同,神威全部採用自主中國芯:“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在1000平米的主機房內,排佈著兩組共40個運算機倉,每個機倉1024個芯片,共計40960個芯片。其單芯片的計算能力相當於3台2000年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當前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其三,綠色節能的突破。過去超級計算機的用電量堪比一個中小城市,神威實現了層次化、全方位的綠色節能,功耗比達到每瓦特60.51億次運算。
截至目前,神威已經承接了國內30多個重大應用項目。其中,首次實現了百萬核規模、高分辨率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此前我國的地球模擬系統模式只能達到200公里網格規模的分辨率,現在已可以開展25公里網格分辨率的地球系統模擬工作,甚至在海洋上還可以達到10公里。可以在30天內完成未來100年的地球氣候模擬,它將全面提升我國應對極端氣候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減災防災能力,同時大大增強我國在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談判中的科學話語權。此外,對天宮一號返迴路徑的數值模擬結果,將提供精確預測;上海藥物所開展的藥物篩选和疾病機理研究,短短2週便完成常規需要10個月的計算,大大加速了白血病、癌症、禽流感等方向的藥物設計進度。
高分一號和高分四號衛星,裹著金黃色的鋁箔就到了現場。而嫦娥月球車及其著陸發動機也在航天科技區以原物形式呈現。
各種巨大的國產機械由於體積龐大特別吸引眼球。除了40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陳列在大廳裡,其他的只能擺在北京展覽館的院子裡。
摸著一輛頂部配備各種傳感器的無人車,百度公司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告訴記者:“百度的無人駕駛車以前用的是'寶馬',而此次展出使用了國產車'奇瑞',這也是這款無人車首次參展。”
一些久聞大名的明星技術也在展覽上露出廬山真面目——磁懸浮列車閃著銀光的沉重底盤擺在大廳裡;中國版“智慧地球”虛擬系統,將兩櫃刀片式計算機搬到現場,LED幽幽閃著藍光;媒體青睞的戰場機器人“大狗”也來到展廳,它被架離地面,擺動著黑布紮緊的四條腿,身體裸露著鋼架……
貪吃蛇—鑽井系統各儀器標識
J-20模型
回應
喜悅,特別是看到機床和奇瑞汽車。不足:沒有航空渦扇發動機。希望下次能看到。
然而新浪就沒有這個新聞,連這幾天科技會新聞都沒有!
4大門戶只登能噴的新聞,這點觀網就好,各種觀點的新聞都播
應該全國巡展
三代戰機,除了J11用國發其它還都是毛子貨,J10B用的國發只是試驗,沒有正式列裝,不要意淫了。
楨:中國太行發動機至2016年已交付490台、快超之前進口的600台AL-31F了,WS-10B已是一可靠發動機,首次翻新時間是6-700小時、全壽命2-3000;俄羅斯AL-31F系列的翻修300、總壽命900,中國空軍5719維修廠成功將AL-31F的翻修期改進到500、壽命延長至1500;與AL-31F同為第三代渦扇發動機的美國F100和F110的翻修800-1000,總壽命2000-4000;美國第四代軍用發動機大修時間已約1000-1200. 任何新發動機翻修和總壽命時間都是從短到長。AF-31開始的時候也是30小時。美國的F100也讓F15美軍飛機全部停飛好長時間。
應該全國巡展
政府應當拍個紀錄片人噴子有事做哈哈
楨:
跨越中國製造:大國重器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Az0N9UlbfO15emRQ1Lozda4LX_roKV2
中國現代奇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CkxFlQ2po&list=PLlm4ockqInoRvmBsf1by0BW4n_a_xwOnf
超級工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Az0N9UlbfMTuGfK9zczoSYhl264ZAhe
國企備忘錄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wOMZUb_63nKuxXBqNNkHN6d6G01aVJ-
....................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6_01_362454.shtml
國之重器亮相“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2016.5.31晚,北京展覽館內,剛佈置完的“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迎來了第一批客人。展現國家尖端科技實力的諸多新奇展品,讓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的代表們流連忘返。不同於尋常科技展覽,展品多為體積龐大的實物,許多是第一次與公眾見面。
各種高精尖科技產品雲集於此,包括模擬的天宮二號艙內實景、中國製造的高端“芯片”、新能源汽車、高速鐵路、現代化的設施農業、埃博拉疫苗、會做骨科手術的機器人等在內的一大批“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創新成果將進行展示,讓公眾“看得懂”、“摸得著”。
在一台房子大小、刀頭正在轉動的機床前,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代表、武漢華中數控公司董事長陳吉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台產自瀋陽的五軸聯動機床是國內最先進的數控機床,在世界上也有競爭力。“自2012年以來,三軸聯動/五軸聯動機床我們已經生產了2萬多台,五軸聯動機床也有400多台。”一旁的盧秉恆院士也強調:“這樣的機床我們買不來,它解決了卡脖子的問題。”國產五軸機床銷往航天和航空部門,由於供不應求,很難抽出一台來展覽。參展的這台馬上要運往西飛。
隨著演示者的手劃過空氣,巨大的電視屏幕上那染色的肝臟彩圖在旋轉、變換,一位肝臟外科醫生身著無菌服,演示如何在手術室使用這套虛擬現實係統。
“這是典型的產學研結合項目,青島大學醫學院提出需求,海信公司參與合作研發。”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代表、青島科技局長姜波告訴記者,“你看,那邊的'蛟龍號'也跟我們青島有關。”
在海洋科技展區,整個“深潛家族”來了個“全家福”:“蛟龍號”、“蛟龍號”核心的巨大的鈦合金球形艙、“潛龍2號”自治潛水器、“海馬號”無人遙控潛水器、深海滑翔機“海燕”和“海翼”……除了蛟龍號外都是實物。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代表、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長雷波告訴記者,深海尖端科技的展品還從未這樣齊全。
儘管運-20和C919只能以大模型的方式登上展台,但中國商飛公司搬來了未來智能駕駛艙,還是讓現場的參觀者興奮不已。觀眾們坐進艙內駕駛,感受前後左右的擺動。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告訴記者:“這套系統是第一次展出,是我們從北京的實驗室搬來的,用觸摸和聲音來操控,未來還會加入一些動作操控方式。”
中國首條千噸級T800碳纖維生產線投產
2016.5.26,中國玻璃纖維複合材料信息網發表消息,國內主要碳纖維原絲生產廠商之一,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千噸級T800原絲生產線投產。據報導,該生產線是在2012年投產的T700碳纖維生產線基礎上改造而來。T800碳纖維是目前國際上能實現量產的最高強度碳纖維,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目前,該碳纖維仍屬對華禁運產品。此前,國內有一些企業實現了T800碳纖維的小規模生產,例如江蘇航科公司,在2012年建成國內首條T800生產線,年生產規模為25噸。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報導,2014年美國逮捕一名中國商人馬立松(音譯:Lisong Ma),當時指控他的罪名是向中國走私“武器級”碳纖維,其牌號為T800-HB12000-50B 。當時這名商人試圖從美國購買5噸T800碳纖維並運往上海,結果與他接洽並提供了部分樣品的美國“商人”實際上是聯邦調查局特工假扮的。
..........
回應
但即便是T300級別的碳纖維,由於生產技術上的落後,忽視高質量聚丙烯腈的生產,絕大部分國內廠家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國產T300級別碳纖維售價達到了進口東麗公司T700級別碳纖維的價格,能有什麼樣的市場表現也就可想而知了。近些年來,隨著政府在產業政策方面的支持,我國碳纖維行業呈現全面開花、大干快上的局面,全國各地規劃的碳纖維產能甚至超過了我國之外全世界的碳纖維產能。但這只不過是虛假的繁榮,2012年我國碳纖維生產線設計產能超過了2萬噸,但實際產量只有2000噸左右,而且完全是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局面,同時我國卻還在進口上萬噸的碳纖維產品滿足國民經濟的需求。
上次黑華為,這次開黑炭纖維,你狗糧領得很敬業嗎!
現在東麗的T700售價和國產的T300價格一樣,是對方利用領先的優勢在打壓國產碳纖的發展,如果國產碳纖行業掛了,你看它是否還會按這個價格銷售?我們國家任何新產品對別國產生突破,都會遭遇這種情況,前段時間觀網報導的瀋陽數控機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們現在是很難受,不過我們挺過後,它們會更難受,甚至他們會破產。中國國內在巨大的市場,既然白膚準備玩市場保護,我們也要陪它們玩到底。劍是兩刃的,能砍傷我們,也能砍死他們。
國際碳纖維又要降價了。
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6_05_30_362186.shtml
深度:中國高性能軍事陶瓷大幅落後仍被西方封鎖2016.5.30新浪軍事
中國的英文名China同時代表了瓷器的含義,這是中國歷史上陶瓷文化昌盛的見證。但是在西方現代工業興起,尤其是精密化工和精密控制水平上來以後,中國在高性能陶瓷上反而遠遠落後於美歐日等發達國家。
比如在航空上,F119發動機矢量噴管使用了碳化矽纖維增韌陶瓷作為熱屏障。這種材料利用高性能碳化矽纖維對陶瓷進行增強,實現了保留陶瓷耐高溫能力,高強度,而又有很好的韌性應對沖擊的性能。而我國在這方面一直處於被技術封鎖、產品禁運的狀態。
而在坦克裝甲上,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前兩代分別是氧化鋁,以及硼化鈦/碳化矽;美英等國很早就花大力氣突破了硼化鈦的燒結等重大難點工藝,而我國目前對硼化鈦的製造能力僅限於實驗室,無法推廣到大規模生產商。
在其它的一些方面,國內高性能陶瓷也很不樂觀。比如電子陶瓷——這是很多傳感器的關鍵材料,國內市場目前幾乎完全被進口產品所佔據;而中高端產品,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正是因為這一點,國務院在公開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提出了到2020年,國內電子陶瓷要拿下10%國內市場,並完成高端型號突破的要求。
材料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基礎,而在這些方面,中國要補課的地方還非常多。(作者署名:候知健)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30/doc-ifxsqxxs7943066.shtml
深度:日本要西方勿將這款利器賣中國結果慘遭打臉 2016.5.30新浪軍事
水面艦艇配備直升機並非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許多細節需要研究與處理,經過多年的實踐,有關問題早已解決,艦載直升機的類型也多了起來,數量也越來越多,甚至在大型登陸艦上,試驗過讓陸航攻擊直升機著陸艦的問題。
直升機艦載在軍艦飛機甲板上起降的過程,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以前曾為一個讓人頭痛的難題。飛行員的訓練並不難,前人總結好經驗,新手只要好好學習一下,經過幾次訓練即可掌握,著艦指揮什麼的也簡單。問題是遇上惡劣天氣,艦艇搖擺過大時,那麼就非常難辦了,雖說這種情況極少出現,但是為了安全又不得不考慮。
上世紀70年代,法國人推出一個小發明:“魚叉系統”,相當成功的解決問題,也叫:“魚叉-格柵”式著艦裝置,由設在直升機底部的“魚叉”鎖緊機構和艦艇飛行甲板上的直徑約2.5米的格柵構成。直升機在著艦前由機上放下“魚叉”鎖緊機構,著艦時“魚叉”鎖緊機構插入艦上的格柵內,鎖銷立即鎖定,把直升機系留在甲板上。起飛時,“魚叉”鎖緊機構上的鎖銷與格柵脫離。
這一裝置可適用於艦艇橫搖±35°、縱搖±15°的情況,這比另一種著艦方式,即拉降式著艦裝置更好一些。發明這一裝置的法國公司也因此發了大財,獨占此設備的全球供應,主要客戶包括美國。
中國因引進法國海豚技術的原因,也成了它的客戶,經過實際使用,對它也是相當滿意。直9艦載直升機一直在使用該系統,相比之下,沒有此類系統的俄製卡式直升機就顯得不那麼方便了,既便採用防滑網,也只能適應艦艇橫搖±15°、縱搖±10°的條件,這樣的差距可不小。
中國海軍的魚叉系統長期由法國供應,可以說雙方一直合作愉快。2013年時,日本人突然指名點姓的宣稱這一裝置為“利器”,要求法國中斷供貨,理由講了不少,甚至有相當得意地認為一定能說服法國。如此行為顯得非常自不量力,連美國人都辦不成的事,日本想憑三言二語辦成了。
最終日本人收穫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首先直接被法國打臉,要求被無情打了回去,然後中國再加碼,馬上宣布已完成了國產同類設備。我們研製的系統被為“直升機著艦魚叉裝置”。適用於不同種類的中、小型艦船上的直升機起降,在5-6級海況下著艦安全可靠,如今已經廣泛裝備中國海軍各型軍艦上。(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30/doc-ifxsqxxu4671809.shtml
據悉,收購方宏芯基金專注於投資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鏈,首期基金規模二十億人民幣,投資者多來自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宏芯基金表示,通過本輪收購,未來愛思強將更加深入中國市場,同時其產品線、產能也會得到快速提升,進軍全球集成電路設備產業第一梯隊。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本次收購中擔任宏芯基金的投資顧問為德晟金融,是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在集成電路產業具備全球投資經驗和深入研究。目前,德晟金融主要為企業提供證券交易、就證券提供意見和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針對本輪收購,德晟金融方面稱,“集成電路是物聯網時代的基礎產業,公司看好未來十年集成電路產業在中國的高速發展,其中特色半導體,包括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等將大放異彩。”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截至2015年,愛思強在全球有748名員工,其中475名在歐洲。自2012年起,愛思強在蘇州開設培訓中心和實驗室。愛思強提供的生產半導體沉積設備的技術越來越多的用於娛樂電子,中國也成為其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中國和亞洲本土相關領域技術的發展,愛思強在過去幾年裡面臨訂單減少和投資撤資等困境。2016年3月,愛思強正式宣佈出售股權,歡迎投資企業競購。
德國頂尖半導體製造商虧損宏芯基金擬49億收購
2016.5.3,半導體設備商愛思強公司(AIXTRON SE, AIXA GR)聯合福建宏芯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宏芯基金)宣布,宏芯基金將以每股6歐元現金(合計金額約為6.7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49.1億元)全面要約收購愛思強,德晟金融有限公司(Buttonwood Finance Limited)擔任宏芯基金的投資顧問。
根據協議條款,愛思強股東持有的每普通股將得到6歐元現金,比愛思強上週五收盤時的每股4.86歐元高出近24%。相比愛思強過去3個月加權平均股價,上述報價代表著51%的溢價。
上月,愛思強報告截至3月底的3個月期間業績遜於預期,營收較2015年同期下滑47%,至2140萬歐元。同期淨虧損擴大至1550萬歐元,而去年同期為950萬歐元。在第一季度令人失望的財報公佈的4個月前,這家設備製造商失去了其最大的客戶,遭受了創立16年以來最艱難的一天。去年12月,愛思強表示中資集團三安光電取消了訂單,迫使愛思強削減了全年銷售指引,其股價當日暴跌43%。
公開資料顯示,愛思強公司是德國知名芯片製造商,成立於1983年,主營半導體行業沉積設備供應。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基於化合物、矽基和有機半導體的電子和光電子器件製備的技術解決方案。前述器件目前廣泛應用於顯示、信號、照明、光纖通信系統、無線和移動通信應用、光學和電子存儲設備、計算、以及一系列其他尖端應用領域。
公司旗下產品範圍包括可在各種不同尺寸和材料的襯底上沉積材料薄膜的客戶定制化系統,主要包含四類技術。第一,用於光電子和電力電子領域的沉積技術,包括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MOCVD),可沉積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用於LED、電力電子、光電子器件的生產。第二,用於OLED(有機物發光二極管)等有機電子領域的薄膜沉積技術,包括聚合物氣相沉積(PVPD)和有機物氣相沉積(OVPD);第三,用於薄膜封裝的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 PECVD)技術,同時PECVD技術還被應用於沉積複雜的碳納米結構(碳納米管、碳納米線、石墨烯)。第四,用於邏輯器件和存儲器領域的化學氣相沉積(CVD)和原子層沉積(ALD),可在直徑300mm以上的晶圓上沉積薄膜以製備存儲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介紹,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第一類MOCVD將被廣泛使用於沉積化合物材料以製備邏輯器件。
深度:中美聯手研發新坦克結果美就交付了兩個砲塔2016.5.24新浪軍事
八十年代的和平典範工程堪稱中美蜜月期最有影響力的軍事合作項目,中美這兩個曾你死我活的對手聯手研發了不少武器裝備,其中美洲獅坦克在1988年北京防務展覽會上就引起了很大反響。西方媒體曾感慨,如果中美都能聯手搞合作,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呢?結果卻是好景不長。
為了共同對抗蘇聯,中美開始合作,對中國59式中型坦克及其進一步改進型號進行深度現代化升級。中美以59為基礎聯合研製的前景主戰坦克名為“美洲虎”。中方工程師應當研製裝甲底盤,美方負責研製砲塔、武器裝備系統。當時雙方認為這種設計方法能夠保證未來坦克具備更高的性能。事實上美洲獅現身之初以相當科幻和外形征服了很多人,由於當時的項目的目的是製造相對廉價的坦克,用於出口供應第三國,因此中國設計師選擇以69式坦克底盤為基礎,實際上69式坦克和59式坦克的底盤結構基本上沒有太大差異,在其基礎上增加了裝甲板,加厚了車體,車體正面額外加裝兩塊裝甲板,使坦克的正投影防護水平顯著提高。在“美洲虎”上安裝美國底特律柴油機公司研製的功率為750馬力的8V-92TA型柴油發動機,公路行駛速度可以達到55-60公里/小時,一次加油可以行駛550公里。行動裝置則幾乎未做改動,保留了59式的五對負重輪和兩對托帶輪。中美兩國合作方按計劃大約在1988年開始製造兩輛新坦克樣品。美國公司向中方發送了兩套成品砲塔,不料由於局勢變化很快就退出了項目。最後由中國獨立完成了兩輛樣車,但是此時世界格局劇烈動盪,先是蘇聯解體緊接著就是海灣戰爭,完成的樣車最終落得個被拆解的命運。
此外,中美也曾聯合研製NFV-1步兵戰車,使用美國的20毫米機關炮砲塔安裝在我軍的86式步兵戰車底盤,據說效果還是不錯的。
此外還有大名鼎鼎的超七計劃,雖然也隨著1989年局勢突變而夭折,不過精明的我方科技人員已經預料到可能出現的狀況,憑藉過目不忘的本事將一些關鍵數據牢記下來,成為以後研製梟龍戰機的參考依據。(作者署名:軍事天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5-24/doc-ifxsktkp9282295.shtml
對於使用液浸式光刻+兩次圖形曝光的ArF光刻機,工藝節點的極限是10nm,之後將很難持續。EUV光刻機,則有可能使工藝製程繼續延伸到5nm。
中國在激光技術上頗有成就,國內有的單位用汞燈做光源,還由單位研發出了獨一無二的固態深紫外光源,但目前,固態深紫外光源還並未用於光刻機製造,在光源上還無法徹底擺脫進口。在物鏡方面,雖然國防科大精密工程創新團隊自主研製的磁流變和離子束兩種超精拋光裝備,實現了光學零件加工的納米精度。但浸沒式光刻物鏡異常複雜,涵蓋了光學、機械、計算機、電子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最前沿,二十餘枚鏡片的初始結構設計難度極大——不僅要控制物鏡波像差,更要全面控制物鏡系統的偏振像差。因此,在現階段國內物鏡也無法完全替代進口產品。據了解,光源和物鏡同屬核高基02專項重點公關項目之一,相信不久以後會有好消息。
結語
本次“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研發”項目僅僅是核高基02專項的一部分,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一個通過核高基02專項驗收的項目。相對於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紫外納米壓印光刻機,本次的技術突破——“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則是用於65nm前道光刻機的一項關鍵技術。雖然在技術上而言,65nm光刻機與ASML的差距依然巨大,但卻是中國光刻機實現國產化替代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05_16_360465_1.shtml
中芯Q1報喜 獲利大增六成 2016-05-14 經濟日報
大陸半導體龍頭大廠中芯國際昨(13)日公布首季財報,營收6.34億美元創史上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24.4%;獲利6,140萬美元(約新台幣20.14億元),年增10.7%,比上一季大增近六成。
中芯國際執行長邱慈雲表示,受惠市場需求持續走強,訂單豐沛,公司收入再次創新高;市占率正在擴大,目標是今年營收成長超過20%。
財報指出,第1季公司表現不錯,收入年增幅逾24%超越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達到98.8%,即使是剛量產的新廠,客戶需求也非常強勁。
中芯國際2015年營收和盈利均創下歷史新高,曾誇口訂單已接到第2季,2016年收入和產能的增長目標為20%;大陸專家直指,中芯國際是在官方《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政策扶持下才有此優異表現(楨:?) 。
因此,筆者在這裡只介紹技術含金量最高的前道光刻機。前道光刻機經歷了六代改進:
第一代是接觸式光刻機。光刻機是掩模直接貼在矽片上曝光的,類似與投影,會造成較大的污染。
第二代是接近式光刻機。對接觸式光刻機進行了改良,掩模和矽片之間留了點空隙,但成像不好。
第三代是全矽片掃描投影式光刻機。光刻機改良了掃描投影模式,並加入了物鏡,進行光學矯正。
第四代是反射掃描攝影式光刻機。
第五代是步進式掃描投影式光刻機。顧名思義,就是採用了步進式掃描投影。
第六代就是EUV。EUV還使用反射鏡取代了投射鏡,還使用了極紫外光源,EU這倆字母就是極紫外的縮寫,波長是13.5nm。因為用波長極短,很容易被任何東西吸收,包括空氣,所以腔體內是真空系統。ASML研發EUV花了十來年時間,數百億美元,可知其技術難度。EUV光刻機的售價曾為1億美元一台。
驗收現場
光源、物鏡目前還無法完全擺脫進口依賴
光源是光刻機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光刻機改進中,所使用的光源也不斷改進發展:
第一代是436nm g-line。
第二代是365nm i-line。
第三代是248nm KrF。
第四代是193nm ArF。
最新的是13.5nm EUV。
目前,在集成電路產業使用的中高端光刻機採用的是193nmArF光源和13.5nmEUV光源。
193nmArF也被稱為申紫外光源。使用193nmArF光源的干法光刻機,其光刻工藝節點可達45nm,採用浸沒式光刻、光學鄰近效應矯正等技術後,其極限光刻工藝節點可達28nm。
浸沒式光刻是指在物鏡和矽片之間增加一層特殊的液體,由於液體的折射率比空氣的折射率高,因此成像精度更高。因此,也就有了浸沒式光刻的叫法。
而當工藝尺寸縮小到22nm時,則必須採用輔助的兩次圖形曝光技術。然而使用兩次圖形曝光,會帶來兩大問題:一個是光刻加掩模的成本迅速上升,另一個是工藝的循環週期延長。因而,在22nm的工藝節點,光刻機處於EUV與ArF兩種光源共存的狀態。
內部封閉框架、減振器:將工作台與外部環境隔離,保持水平,減少外界振動干擾,並維持穩定的溫度、壓力。
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的意義
雙工件台
過去,光刻機只有一個工作台,所有流程都在一個工作台上完成。雙工件台系統的出現,使得光刻機能夠在不改變初始速度和加速度的條件下,當一個工作台在進行曝光工作的同時,另外一個工作台可以同時進行曝光之前的預對準工作,使得光刻機的生產效率提高大約35%——ASML 的TWINSCAN NXE3300B 型光刻機,分辨率小於22nm,生產效率可以達到125片/小時。
雖然看起來僅僅是加一個工作台,但技術難度卻不容小覷——對換台的速度和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換台速度慢,則影響光刻機工作效率;如果換台精度不夠,則可能因此而影響了後續掃描光刻等步驟的正常開展。
特別是對浸沒式光刻機而言,由於物鏡和矽片之間增加一層特殊的液體,如何使液體在換台時依舊停留在物鏡和矽片之間,不因換台發生流動,則是一個不小的技術難題。另外,還有避免污染的問題。
現今技術成熟的雙工件台系統主要是導軌式,驅動方式主要分為氣浮驅動和磁懸浮驅動。目前,ASML公司已成功研發了磁懸浮工件台系統,使得系統能夠忽略摩擦係數和阻尼係數,其加工速度和精度是機械式和氣浮式工件台所無法比擬的。不僅如此,ASML公司基於磁懸浮工件台的基礎,研發了無導軌式的平面編碼磁懸浮工件台系統,通過平面編碼器對工作台進行精確定位,進一步提升了精度。
誠然,由於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的具體技術細節還未披露,筆者也無從了解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的定位精度、工件台和掩膜台之間的同步誤差等數據,以及是氣浮驅動和磁懸浮驅動,更無從了解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是否能達到ASML公司的技術水平。不過,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已獲得專利授權122項,而且專家組認為,該雙工件台系統的關鍵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同類光刻機雙工件台水平。
光刻機用途廣泛,除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前道光刻機之外,還有用於LED製造領域投影光刻機和用於芯片封裝的後道光刻機,雖然在前道光刻機上國內廠商和ASML差距如同鴻溝,但後道光刻機和封裝光刻機國內廠商不僅都能製造,還佔據了不低的市場份額。
光刻機工作原理和組成
光刻機通過一系列的光源能量、形狀控製手段,將光束透射過畫著線路圖的掩模,經物鏡補償各種光學誤差,將線路圖成比例縮小後映射到矽片上,不同光刻機的成像比例不同,有5:1,也有4:1。然後使用化學方法顯影,得到刻在矽片上的電路圖(即芯片)。
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涂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激光刻蝕等工序。經過一次光刻的芯片可以繼續塗膠、曝光。越複雜的芯片,線路圖的層數越多,也需要更精密的曝光控製過程。現在最先進的芯片有30多層。
上圖是一張ASML光刻機的簡易工作原理圖。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圖中各設備的作用。
測量台、曝光台:承載矽片的工作台,也就是本次所說的雙工作台。一般的光刻機需要先測量,再曝光,只需一個工作台,而ASML有個專利,有兩個工作台,實現測量與曝光同時進行。而本次“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研發”項目則是在技術上突破ASML對雙工件台系統的技術壟斷。
激光器:也就是光源,光刻機核心設備之一,之前已經介紹過了。
光束矯正器:矯正光束入射方向,讓激光束盡量平行。
能量控制器:控制最終照射到矽片上的能量,曝光不足或過足都會嚴重影響成像質量。
光束形狀設置:設置光束為圓型、環型等不同形狀,不同的光束狀態有不同的光學特性。
遮光器:在不需要曝光的時候,阻止光束照射到矽片。
能量探測器:檢測光束最終入射能量是否符合曝光要求,並反饋給能量控制器進行調整。
掩模版:一塊在內部刻著線路設計圖的玻璃板,貴的要數十萬美元。
掩膜台:承載掩模版運動的設備,運動控制精度是nm級的。
物鏡:物鏡由20多塊鏡片組成,主要作用是把掩膜版上的電路圖按比例縮小,再被激光映射的矽片上,並且物鏡還要補償各種光學誤差。技術難度就在於物鏡的設計難度大,精度的要求高。
矽片:用矽晶製成的圓片。矽片有多種尺寸,尺寸越大,產率越高。題外話,由於矽片是圓的,所以需要在矽片上剪一個缺口來確認矽片的坐標系,根據缺口的形狀不同分為兩種,分別叫flat、notch。
的小批量生產,也存在一定風險——採用陶瓷加固封裝、專供軍用的龍芯3A1500和在黨政軍市場使用的龍芯3A2000,只能是小批量生產,而且在宣傳上也只能含糊其辭的說明是境內流片……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主技術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微電子所突破超高速ADC/DAC技術打破西方壟斷 2016-05-11
日前,中科院微電子所成功研發出超高采樣率、寬頻帶的30Gsps 6bit超高速模擬數字轉換器(ADC)和數字模擬轉換器(DAC),成功大幅縮短了與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為我國在該領域擺脫國外技術壁壘限制增加了關鍵性的籌碼,對下游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更關鍵的是,該芯片已在武漢郵電科學院構建的1Tb/s相干光OFDM傳輸驗證平台上實現應用驗證。
就在今年3月,美國對中興通訊進行製裁的時候,由於中興通訊FPGA、光器件、高速ADC/DAC等器件很大程度上依賴從美國進口,一些媒體甚至認為中興通訊將可能遭遇寒冬,乃至破產。而本次的技術突破則有望使中興通訊在ADC/DAC方面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
回應
一臉懵比的看完這篇報導,再很裝逼的跟同事吹一波,順便點個贊。
我也是沒弄懂,但不影響我點贊!
中興+華為=中華興
中興+華為=為興中華!
獨立自主,是我國永遠應該堅持的方針!那種早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路,已被證明是無遠見、無理想的急功近利。習大大說了,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
美國禁運什麼,我們就要研究什麼,我們要用白菜價徹底打垮美國相關產品,讓美國的禁運名單成為一張破產名單!
其實很多技術中國都有,只是在可以進口的情況下性價比不高,所以很多時候西方國家越是禁止,國內技術反而有了市場化的機會。
制裁正好倒逼中國企業不依賴美國芯片了。說實話以前我就感覺芯片用太多美國貨了。中國若能擺脫依賴,形勢立刻會反轉,最傷的會變成美國。
不制裁,就沒有突破。中國人的懶惰可見一斑。
不制裁,能買的就買,突破什麼?人不賣的,就自己研發,一研發就突破,這就是中國人的本事,這你也要噴?
打住。2006年開始研發,正好現在結果了而已。僅僅是因為有製裁所以這個新聞比較有看點,否則很可能變成噴子“還是落後XX”的目標。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5_11_359882.shtml
中國至少有三家企業可以生產運載能力達到60至120噸的超重型越野車輛,比如:三江万山特種車輛有限公司,研製WS系列特種越野車底盤。現已形成五大系列42個品種,產品覆蓋了20噸、30噸、40噸、50噸、60噸、70噸、80噸、90噸等各種載重級別,驅動型式有4×4、6× 4、8×4、6×6、8×8、10×8、 10×10、12×10、12×12等,採用全獨立懸掛系統、前雙橋或全輪轉向,帶輪胎自動調壓系統,是超重型、多軸全輪驅動、高機動特種越野車輛。
美國與俄羅斯都不希望中國獲得重型輪式車輛技術,俄羅斯最初拒絕向中國出售相關的車輛,同時利用與白俄羅斯的特殊關係,阻止中國接觸相關技術;美國也參與其中,想直接控制明斯克機械廠,這一技術對美國的吸引力也不小。
那時白俄羅斯雖說很重視對俄關係,但也沒達到唯命是從的地步,俄羅斯也是自顧不暇,實際上沒能及時阻止中白合作,待其發現時,合同已簽完。如今超大型多軸重型載重越野車技術只有中、俄、白俄和美國掌握的一項高級工業技術。
這一技術對於白俄羅斯來說,絕對屬於壓箱底的好東西,中國獲得它,讓俄羅斯最為氣憤!(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回應
德國的100噸重卡難道是垃圾?
那隻是公路牽引車。國產的斯泰爾拉煤130噸滿街都是。
從蘇聯的這些小的加盟共和國吃了25年老本,還能靠它賺中國人的錢的時候,真該意識到蘇聯當時是有多磨強大,中國在用著別人30年前的技 術的時候,還高喊自己已可以挑戰美國,真是可笑.
額,很多技術發展很慢的,30年的時間不算長,F22也是30年前開始搞的,F16都是50年前的技術.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4-06/doc-ifxqxcnr5409001.shtml
另參【圖博館】: 為何炒作中國彈道導彈?《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中國火箭
深度:白俄羅斯將壓箱底的技術交給中國氣壞美俄2016.4.6 新浪軍事
如果提起白俄羅斯,許多人可能沒多少印象,它確實是一個小國,人口不足1000萬,為蘇聯解體之後,才建立的新興國家之一。
白俄羅斯屬於工業化國家,機械製造等行業相當發達,某些技術領域處於世界一流水平,其軍工技術水平也非常高。在國際軍工市場上也佔據不小的地位,全球排名曾經多次進入前十。
中國與白俄羅斯的關係也非常良好,在軍事技術領域有相當多的交流活動,如果論到規模,在原蘇聯國家之中,排到俄羅斯與烏克蘭之後的第三名,這與其國家規模相比,非常令人矚目。
由於地理位置等原因,白俄羅斯在原蘇聯時期即為重要工業區,擁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軍工,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重型汽車技術。
白俄羅斯明斯克機械廠專門生產各類重型輪式車輛,特別是導彈發射車,其生產的MAZ汽車越野機動性、載重能力等世界第一,既使今天俄羅斯的機動戰略導彈與重型防空導彈依然使用該底盤車輛為發射車。
重型輪式車輛技術看似簡單,其實難度非常大,既便是美國,也僅僅擁有輪式重型車輛技術,實際水平遠不及MAZ,只能算是民用級別,軍用級別依然拿不出手,其它西方國家則根本沒有類似的產品。所以早在原蘇聯時代,相關技術即被列為高極機密,多軸重型載重越野車更被作為戰略物資嚴格限制,這一政策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
中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時,通過第三國獲得一輛“飛毛腿”-B短程導彈MAZ系列的發射車,隨後開始測繪仿製工作,可惜難度太大,難以攻克並掌握,所以早期的東風-21和東風-31導彈採用普通越野牽引車。
蘇聯解體後,白俄羅斯接收了包括明斯克機械廠在內的許多企業,於是中國企業通過與明斯克機械廠建立聯合生產企業等方式,開始直接學習與掌握相關技術,通過邀請技術工人和專家講課等各種方多,我們逐步掌握了MAZ載重車的關鍵技術,包括整體式焊接結構車架、油氣彈簧獨立懸架、多軸分組轉向、多橋驅動和動力分配設計原理。最初幾年70%配件都由白俄羅斯供應,後來比重減少到30%,如今早已實現了底盤的國產化。
深度:美國禁止垂降無人機自食苦果中國自研令其後悔2016.4.2新浪軍事
解放軍野戰軍部隊經過十幾年的信息化建設對無人機的使用和運用已經越來越純熟,目前砲兵部隊裝備的平原型ASN-206無人機能很好的完成偵查,校射,毀傷評估等戰術任務,但是,平原型無人機對發射場地有一定要求,必須在開闊地,而且回收使用降落傘系統,對於城市作戰和特種作戰旅來說並不適用。
圖為中航工業近日研發成功的垂直起落雙發無人機:VD-200,飛高5000米,半徑150公里,時速150-220公里,飛時3小時,兩具直徑2米的複合材料螺旋槳,高1.86米,翼展4.6米,垂直起降,升空後轉換為平飛狀態,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該機的垂直起落技術,可在普通卡車平台上發射,滿足山地和城市作戰需求,為我軍高原部隊和特戰旅作戰帶來更多的靈活性。
2015年底,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中標發展一種類似的飛翼式垂直起降無人機,這是美國國防部先進技術發展局的“戰術搜索偵察節點”項目中的競標子項目之一。對於美軍此類項目,美國是嚴格限制對中國出口該技術的,但是時隔僅僅半年,中國就將其實現產品化,這不得不說是美國人始料未及的一個結果。中國作為佔世界無人機市場六成份額的國家,雖然是第一次研製垂直起落型無人機,但是憑藉多年技術積累和努力公關,再次打破美軍企圖保持技術優勢的圖謀。(作者署名:軍事天地)
回應
如何降落?
估計用攔阻網吧
垂直起降!四個字都看不明白。有臉當噴子!
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欺騙,特別是SB樣的國民,一遇到老外就軟蛋。
都實現產業化了,黴狗還要捂著眼睛說看不到看不到
美狗急了
中國的工業規模超過美國很多,加上最大的市場,高新技術已經進入爆發期!
搞高端裝備製造的這兩年日子都好過的很,整天在那兒哭喪的都是些低端產能.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4-02/doc-ifxqxcnr5210843.shtml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中國無人機 新翔龍與新概念無人機 無人機 捕食者UAV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諾登曝光的“棱鏡”計劃,美國把盟國領導人都當成了重點情報蒐集對象,世界嘩然。但美國不僅不加反思,反而通緝斯諾登。在同一個時間裡,華盛頓竟好意思向中國高調交涉“網絡間諜活動”,顯得它里里外外都挺有理。
中國大概還是技術上低美國一籌。美國的網絡戰部隊是公開成立的,它的攻擊性要遠高於中國的“黑客”們,想都可以想出來。然而我們需要證據和公開這些證據、以此揭露美國虛偽的外交勇氣。
美國動輒指責中國官方支持黑客攻擊,並且用它搞出的、外界無法驗證真偽的“證據”指名道姓抨擊中國具體“軍方機構”,“通緝”美方所指的“有罪中國軍官”。中國有必要對美反其道而行之。
蘇斌到底是誰,也許20年以後會有更清晰的答案。現在他可能面臨5年監禁和一筆幾十萬美元的罰款。我們祝愿他能渡過這個難關。
相關新聞
社評:美為何對“中國間諜”冤案從不追責
社評:又出假中國間諜,美國人該反思了
社評:對付西方間諜,會抓還要會說
回應
美國並沒有拿到蘇斌如何如何的真憑實據,而是靠承認妄下定論。美國司法部同美國中央情報局是一路貨色,僅憑推測、懷疑等主觀臆斷行事,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小冤案不提,說個大點的。譬如美國根據中央情報局提供的情報,認定伊拉克有核材料和化學武器,於是以此為幌子對伊拉克大動干戈,致使好端端一個國家生靈塗炭,至今內亂不止,民不聊生。美國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什麼事情都能捏造出來,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這就是美國的行事準則。
原來,以口供定罪在美國是公開合法的,證據不足,嚇唬一下,只要你認罪就輕判,這不就是誘供嗎?
對待美國佬的間諜,可以抓捕後秘密處理,美國向中國要人,就說根本不知道此人的去向。讓美國撓頭去吧!
我們應該和世界各國一道組織國際新聞媒體合作組織,取得世界話語權不能讓美國橫豎都有理。我們有理卻被動。
我們既要向蘇斌致謝,也必須為他喊冤!!!
美國佬慣用“倒打一耙”的伎倆污衊其他國家,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我們對美國的言辭只當常人放個屁罷了。
社評:我們該向蘇斌致謝,還是為他喊冤?2016-03-24 環球時報
美國司法部23日發布的一份文告稱,一位名叫蘇斌的中國人當天在美國法庭認罪,承認自己入侵多家美國防務承包商的電腦系統,竊取涉及先進戰機F-22、F- 35以及重型運輸機C-17的技術資料。文告說,蘇斌在與司法部達成的認罪書中承認,他“在一個源自中國的陰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與中國境內兩名“身份不明的人”進行了合謀。有美國媒體猜測那兩人是中國軍方人士。
蘇斌2014年7月在加拿大被捕,今年2月被送交美國司法當局。中國政府一直拒絕承認與蘇斌案有關聯,外交部24日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這一案件,要求美方確保中國公民的隱私權和在美國的各項合法權益。
由於美國司法實踐中流行認罪制度,認罪者往往可以換取輕判,外人很難了解認罪者的真實想法,以及這當中有沒有“冤枉”的成分。
情報是每個國家都在從事的事情,世界最出名的情報機構是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後者已把中國當成頭號情報蒐集目標。然而我們總是通過媒體聽說美國抓到了“中國間諜”,其中有很多後來被證明是冤案。與此同時卻很少聽說中國抓到“美國間諜”。據說中國也抓到一些,但出於種種考慮沒有公開披露。
通常情況下,有間諜被抓時,派出或收買間諜的國家都不會承認。比如中國每次宣布抓到西方國家的間諜,對方不僅拒絕承認他們為它的間諜機構服務,還動員西方輿論一起攻擊中國人權,煽動悲情。
作為中國一家媒體,我們無從知道蘇斌是否真的竊取了美國三大重要機型的數據,並且將它們交給了中國官方。如果這是事實,我們願意對他表達謝意,甚至向他致敬。在中美存在實際安全博弈的今天,中國隱蔽戰線顯然需要有能搞來如美方所說那些關鍵資料的情報高手。無論他是中國外派情報人員,還是他出於商業利益冒了這些風險,我們都認為他是好樣的。
如果他真被冤枉了,在美司法部的壓力下被迫簽了認罪書,我們向他表示深切的同情。我們相信隨著中美情報戰的繼續,今後還會有因被錯當成“中國間諜”而在美鋃鐺入獄的人。這是時代的悲劇,希望在美國敏感領域工作的華人都多加小心,避免莫名其妙被美國情報機構盯上。
現在糟糕的是,美國掌握著這個世界的“輿論導向”,什麼叫非法間諜活動,都是根據美國利益定。而且美國情報活動一旦曝光,美國輿論會幫著淡化它們的危害。其他國家的疑似情報活動一旦被抓住把柄,美方就添油加醋,誇張它們的違法程度和嚴重性。
我國研發全球首個能"深度學習"的處理器芯片2016-3-23人民日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計算所)發布了全球首個能夠“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名為“寒武紀”。該課題組負責人之一、中科院計算所陳天石博士透露,這項成果將於今年內正式投入產業化。在不久的未來,反欺詐的刷臉支付、圖片搜索等都將更加可靠、易用。
前不久,谷歌公司開發的一款圍棋程序“AlphaGo”以4∶1戰勝了韓國棋手李世石,其中,“AlphaGo”的成功秘訣就是模仿人類通過神經網絡進行“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指多層的人工神經網絡和訓練它的方法。通俗講就是指計算機通過深度神經網絡,模擬人腦的機制來學習、判斷、決策。近年來,這種方法已被應用於許多領域,比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它在近期和未來都將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熱點研究方向。”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說。
深度學習處理器,就是給電腦創造出模仿人類大腦多層大規模人工神經網絡的芯片。在深度學習處理器的運行當中,計算系統的運算能力提升是決定深度學習處理效率的關鍵。而中科院計算所此次發布的“寒武紀”處理器,比“AlphaGo”所使用的處理器在性能上提升兩個數量級,也就是說,它能夠讓人工智能跑得更快、更遠。
據陳天石介紹,今年課題組和中科院計算所已經孵化了中科寒武紀公司,正式開始進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未來應用瞄準企業、科研院所裡的高性能服務器、高效能終端芯片、機器人芯片三大領域,實現更多功能。比如用手機拍照就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誰,可對眾多視頻進行智能歸類,圖片搜索也將更加準確易用,只要在路邊隨便拍下一棵樹,就可以搜索到這棵樹的所有資料,而不僅僅局限於現在的文字搜索。據介紹,“寒武紀”未來可服務的領域既包括社會民生,也包括國家重大需求。
在不少人工智能專家看來,儘管經過近60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總體上還處於發展初期,依然可以用“方興未艾”來形容。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谷歌、百度等公司陸續推出“AlphaGo”“百度大腦”等深度學習程序,推動著人工智能的不斷進步。譚鐵牛表示,未來的人工智能研究需要和腦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學科深度交叉融合。
另參【圖博館】: 《計算機與人腦》金球資訊業(一)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日媒:中國在全球電子產品中主導權上升排名第二2016-02-25 人民網
摘要:據日媒報導,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近日公佈了2015年全球“半導體採購金額”(速報值)的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排名第二,僅次於美洲。在按企業的排名中,韓國的三星電子居全球之首,其次是美國蘋果、中國聯想和美國戴爾緊隨其後。
人民網2月23日電据日媒報導,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近日公佈了2015年全球“半導體採購金額”(速報值)的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排名第二,僅次於美洲。
所謂“半導體採購金額”指的是硬件廠商設計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電視等數碼產品時對半導體零部件的購買能力,是一項購買力指標,能夠直接反映出產品研發的主導方。
在按企業的排名中,韓國的三星電子居全球之首,其次是美國蘋果、中國聯想和美國戴爾緊隨其後。品牌影響力大的企業排名較為靠前,日本排名最高的企業是索尼,位列第7。
中國在地區排名中上升到第2位,是因為聯想和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正在增強,中國製造正在逐漸轉型,從只能接受日美歐訂單的“世界工廠”,轉變為生產自主成品的創造方。
高德納日本首席分析師山地正恆認為,“日本研發新產品的能力正在日益衰退”。不能生產最終產品,就無法掌握零部件的主導權,可能會招致整個行業的衰退。
調查還顯示,與購買力持續低迷的日本相比,美洲自2007年開始市場份額就逐步擴大,儘管電子產品的製造業集中在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大陸等東亞地區,但蘋果等美國品牌影響力依然巨大,牢牢掌控著產品設計的主導權。中美正在爭奪全球電子產品的“霸權”,中國希望通過擁有13億人口的本國市場佔領更多份額,而美國不斷創造出革命性的新產品。在兩國巨大的陰影之下,日本的影響力正在逐漸縮小。
美媒:中國逐漸成為領先的科技創新國家將改變遊戲規則 2016-02-26 環球時報
摘要:”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創新、研發方面帶頭的是中國,其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人口精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美國和歐洲採取了日益危險的孤立主義態度,不願接受中國崛起為一個頂尖創新國家,他們的無知最終會制約西方的增長。
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網站2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逐漸成為領先的科技創新國家中國的經濟繼續發展,現在較少依靠低端、出口型製造業,多靠增加內需的高科技製造業與研發,“中國製造”不再意味著廉價小飾品和仿冒手包。在水石管理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真正的中國威脅:創新》中,作者湯姆·曼寧稱,“中國的創新戰略轉向,將改變遊戲規則。”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創新、研發方面帶頭的是中國,其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人口精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報告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加大對研發項目的投資,每年增加19.5%,增幅遠高於美國。
中國的高科技製造和知識密集型資源的增長堪稱顯著。據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報告,中國在高科技製造業方面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中國的創新和增長長远战略計劃,不同於西方的短期、以季度為單位的計劃。所以,中國政府對研發的投入越來越多。
我們開始看到中國在某些領域雄厚的技術和發展,這是世界其他國家為了解中國前進方向所需要注意的預兆。曼寧稱,在中國,有兩個創新領域,一是'智能城市 '計劃,二是太空計劃。
美國和歐洲採取了日益危險的孤立主義態度,不願接受中國崛起為一個頂尖創新國家,他們的無知最終會制約西方的增長。對於西方企業來說,應該考慮到來自東方的新競爭及中國成為一個新創新中心的事實。(作者丹·布拉恰爾斯基,喬恆譯)
福建物構所中科院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羅軍華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和趙三根副研究員主持的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專項等項目資助下,基於元素週期表的對角線規則,利用Al3+取代有毒的Be2+,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無鈹深紫外NLO材料Rb3Al3B3O10F(RABF)。該課題組與中科院理化所林哲帥研究員合作,對其光學性質作了第一性原理理論計算,其結果與實驗數據相吻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美國化學會誌(J。 Am。 Chem。 Soc。, 2015, 137, 2207-2210)上,併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該研究結果將促進無鈹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發展。
回應
中國振動實驗台自用的五十噸,米國造不出,買中國的,但只有十五噸。但米國出口限制中赫然標明:嚴禁向中國出口九噸以上振動台........
祖國幾千年的傳統,就是勤勞,智慧,勇敢,精明,我們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做出了今天的成就,無不讓外國人刮目相看,我相信中國,看見祖國今天表現,非常激動,為祖國自豪.
你美技術封鎖我們多少年,我們哪有技術封鎖你。
在這一領域美國落後了我們15年。所以,不要老說我們落後美國多少年。
呼喚流浪,科技,q5,類人猿……各大神獸噴子們又怎麼噴~
按慣例無法噴的新聞就噴發動機或民生或油價
各位神獸,好好噴發動機吧,沒多少年可噴了!
不知大家讀懂了沒有,2009年開始追趕,啟動資金15萬美元,2011年追加50萬,正式研發,迄今耗資數百萬美元,即完成突破,效率很高,效費很低,顯現出美帝科技實力之冰山一角,不知道咱們有啥好得意的。
美國是用了15年的追趕才開發出來的這項技術。到你這裡就成了2009年開始追趕?你很賣力!
連寫文章用的那設備都不尋思造,吹什麼牛逼,哪天壞了沒美帝供貨能看清不?
美狗洗地辛苦!
迄今項目耗資“數百萬美元”?美國人真窮挖鼻屎
間諜的工資而已。
強烈譴責美國黑客竊取中國技術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兩岸高科技之消長 金球資訊業(一) )
“晶體—光源—裝備—科研—產業化,深紫外固態激光源前沿裝備研製項目打造了一條自主創新鏈,涵蓋了從提出原創科學思想到實現應用成果這一完整的科學價值鏈,為學科交叉面廣、跨度大、探索性和工程性很強的原創性重大科研裝備創新積累了經驗,也為中科院各業務管理單元合理分工、深度融合、協力創新提供了典型樣本。”白春禮評價道。
美國《自然》雜誌文章刊登陳創天院士和他的KBBF晶體,文章中提到,美國曾試圖重金聘請陳院士到美國,被拒絕
“這僅僅是深紫外波段儀器應用的開始。”許祖彥透露,項目二期將從物理、化學、材料拓展到信息、資環、生命等領域,開展6台國際領先水平的儀器設備研製工作,繼續推動深紫外技術的深度開發。
同時,在一期任務順利完成基礎上,去年中科院理化所聯合北京中科科儀等單位,在科技部支持下啟動了深紫外儀器設備產業化開發工作,逐步將研製成功的深紫外儀器設備推向市場。
據查詢,正是從2009年開始,美國政府開始直接對APC公司的KBBF項目撥款,項目啟動資金約15萬美元,此後又在2011年追加50萬美元,完成了項目相關預研。此後進入正式的研製開發階段,迄今項目耗資“數百萬美元”(具體數字沒有查詢到)。
激光反導試驗飛機的發射功率就是1兆瓦。不過,深紫外波段激光在大氣層內沒有實用意義,很容易被大氣吸收
資料顯示,美國在70-80年代研究太空激光武器的時候曾研究深紫外波段的激光(176納米波長)攔截來襲洲際導彈的可行性
那麼,美國的進步是否動搖了中國在這方面的領先地位呢?
2015年8月,中國科學院網站上刊登文章《福建物構所發現新型無鈹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披露了一些中國在激光晶體研製方面的新成果。
文章提到:深紫外激光由於波長短、能進行更高精度加工的優點,在半導體光刻、激光光電子能譜儀和激光切割上具有重要的應用。目前,KBe2BO3F2(KBBF)是唯一能實際輸出深紫外激光的非線性光學(NLO)晶體,但是,KBBF含劇毒鈹元素且其晶體層狀生長習性嚴重,因此,急需探索新型深紫外NLO晶體材料。
美國耗時15年研發完成:成功突破了中國的技術封鎖2016.2.15 觀察者網
2016年2月早些時候,美國APC(先進光學晶體)公司網站發布聲明,宣布該公司與克萊門森大學合作,用15年的時間終於研製出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這種激光晶體能夠用於製造深紫外激光器。聲明中說,2009年中國開始禁止向國外提供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晶體。該公司聲明稱,他們製造的晶體可以與中國製造的晶體相媲美,在部分關鍵技術領域超過中國同類材料。聲明中表示,這種晶體將提高美國探測國防威脅的能力,同時也將為科學研究和測量技術提供新的能力,這種材料被認為是“遊戲規則改變者”。
不過,中國在這個領域並沒有坐等美國的赶超。據中科院網站報導,2015年8月,中國福建物構所發現新型無鈹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LSBO。報導稱,新發現的LSBO晶體有望成為下一代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優秀候選材料。
美國APC公司網站上發表的聲明稱:
........
(APC公司聲明譯完)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據國內相關資料,我國最早在1990年發現KBBF晶體,這種晶體是我國科技工作者首先提出並研製成功,在紫外線波段性能全面優於當時已經發現的任何材料。它的研製成功在國外引起巨大反響。
2013.9.9,中科院網站公佈,我國深紫外固態激光源系列前沿裝備日前通過驗收,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實用化深紫外全固態激光器的國家。
KBBF晶體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頻產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是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領域中,繼硼酸鋇、三硼酸鋰晶體後的第三個“中國產”非線性光學晶體。
關於KBBF晶體基礎上製造的深紫外波段激光的應用,文章提到,如今,這8台科學儀器已經在石墨烯、高溫超導、拓撲絕緣體、寬禁帶半導體和催化劑等研究中獲得了重要結果。
以深紫外激光光發射電子顯微鏡(PEEM)為例,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光發射電子顯微鏡空間分辨率最高為20nm,而採用全固態激光器後能提高到3.9nm。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利用這台儀器開展了石墨烯/Ru(0001)表面插層反應原位觀測,為石墨烯等光電子材料發展和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手段。
詹文山透露,目前2mm以下的KBBF晶體已可小批量生產,滿足國內市場需求。8台科學儀器中,PEEM正在逐步進行產業化嘗試。
中電科建成國內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後封裝示範線,減薄機、劃片機、裝片機、引線鍵合機、倒裝機等集成電路後封裝關鍵設備相繼實現尺寸從6英寸、8英寸到12英寸,機型從半自動到全自動,封裝工藝從傳統封裝、晶圓級封裝到三維封裝的市場覆蓋。並為某客戶順利完成了批量化減薄、劃切、挑粒任務,全部100%良率出貨。
中微半導體已掌握能用於15nm—28nm及以下的芯片刻蝕加工刻蝕機的生產技術,產品遠銷韓、台、新,其中對韓出口占中微半導體營收三成。北方微電子的28nm刻蝕機被中芯國際批量採購。
雖然在前道光刻機方面,上海微電子和ASML有比較大的差距,但在封裝光刻機等領域,上海微電子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80%,全球市場佔有率為40%;在用於LED製造的投影光刻機的市場佔有率為20%。
國人可以期待,在10年之後,半導體製造設備全面國產化將不再僅僅是幻想。
結語
總之,中國在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方面是從半導體材料、IC設計、代工、封測、半導體製造設備全方位的扶持,並力爭以全產業鏈的形式實現“通吃”。
一旦半導體產業被中國攻占,並將產品以“白菜價”向全球輸出,一方面能削弱美國製霸全球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將使中國在信息技術領域徹底擺脫產業發展受制於人,信息安全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
想必這才是美國真正擔憂之所在。
晶圓代工領域
在資金上,集成電路大基金向中國大陸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注資30.99億元人民幣;上海市政府投入300億元集成電路製造基金,用來支持在滬興建新一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線。
在技術上,在中國政府的協調下,中芯國際、華為、高通以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共同投資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新技術研發(上海)有限公司,著力研發14納米CMOS量產技術,而且研發將在中芯國際的生產線上進行。據小道消息稱,中芯國際將於2018年風險量產14nm芯片。
此外,中國政府還引入芯片代工業龍頭老大台積電在南京投資——台積電計劃投資30億美元在南京設立12寸晶圓廠(月產兩萬片),並於2018年下半年導入16nm製程。
封測領域
封測領域是中國大陸和海外公司差距最小的領域。2015年,紫光試圖收購矽品、力成、南茂備受矚目,由於在《紫光豪擲百億收購兩家台灣半導體公司會成為中國版三星嗎》已有詳細介紹,本文不再贅述。
相比較於紫光的買買買,江蘇長電科技成功擊敗台灣日月光半導體,和日本村田一同獲得蘋果SIP模塊訂單則更具含金量,而這也與國家的扶持息息相關——長電科技獲得大基金注資2.8億美元,並在大基金和中國銀行的支持下,以7.8億美元(其中集成電路大基金出資1.4億美元,中國銀行貸款1.2億美元)收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在實現蛇吞像後,又投資2億美元擴充廠內SIP模塊封測生產線。
製造設備領域
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離不開光刻機、刻蝕機、減薄機、劃片機、裝片機、引線鍵合機、倒裝機等製造設備的輔助。為實現這些半導體製造設備國產化,中國政府不惜投入巨資扶持——上海市政府於2015年投資上海微電子2.2億元;集成電路大基金投資中微半導體4.8億元;七星電子募集9.3億元配套資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認購6億元,京國瑞基金認購2億元,芯動能基金認購1.3億元),用於北方微電子“微電子裝備擴產項目”建設並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
雖然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份額大半被美國應材、ASML、東京電子等國外公司壟斷,但中國企業已經向該領域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由於氮化鎵的優異材料特性——氮化鎵基LED比傳統LED外形更小、功率更高、發光度更強,使其在LED電視、顯示器和普通照明領域獲得大展拳腳的空間,而中國一旦完成對飛利浦旗下子公司Lumileds的控股,則有可能獲得氮化鎵方面的相關技術。
更關鍵的是,氮化鎵在高頻大功率應用方面,其功率密度是現有的砷化鎵材料器件的10倍,不僅可以廣泛運用於通信基站、電動機車、電動汽車、風力發電等民用領域,還可以用於相控陣雷達等特殊領域。
因此,無論是對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還是在軍事應用方面,氮化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美國政府之所以阻止中國投資人收購飛利浦旗下子公司的照明業務,既有出於技術在軍事應用和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但更多的還是出於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保持美國科技公司技術優勢方面的考量。
美國緣何“擔憂”
中國被一些網友譽為“發達國家粉碎機”——任何一個工業領域,只要中國人突破了技術門檻,那就基本沒外國人甚麼事了。部分發達國家在失去高附加值的工業品以剪刀差獲取高額利潤後原形畢露,在造血能力大幅萎縮後,又要維持高福利,進而產生“老歐洲病”,比如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四豬”。
在去工業化的浪潮下,美國本土勞動力密境型製造業大量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半導體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對美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中國以資金、政策,以及對外技術合作、海外收購等多種方式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不僅在投入上不惜血本,而且在局部領域成果斐然:
IC設計領域
一方面整合國內IC設計公司——紫光在2013年底以18億美元和9.1億美元分別將國內最大的兩家IC設計公司展訊和銳迪科收購,實現資源整合。
另一方面試圖引進國外技術——在2013年與VIA合資成立兆芯,並由兆芯承接核高基1號專項,給予不少於70億資金;在2014年與IBM合資,獲得資金不少於20億;2016年1月1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貴州政府出資18.5億佔股55%,高通以技術入股持股45 %;2016年1月22日,清華大學、瀾起科技和英特爾在華建服務器芯片合資公司……(不過,筆者對上述合資/合作仍有些擔心,發展路線一旦錯了很可能南轅北轍)
美為何否決中國購飛利浦憂中國將一設備賣出白菜價2016.02.10 觀察者網
2月5日,《紐約時報》刊登題為《美國對中國芯片雄心的擔憂與日俱增》的文章,文章中稱,“中國正投入巨資打造本國半導體產業,這一提升其軍事力量及本土科技產業的舉動引起華盛頓的注意”。而在2016年1月下旬,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否決了中國投資者以29億收購飛利浦旗下子公司的照明業務的提議,就是美國政府擔憂的具體體現。這早已不是第一次中資收購國外科技公司被美國政府阻擾,從早些年華為試圖收購3COM,到去年紫光提出收購鎂光被否決,中資在海外收購科技公司被行政力量阻撓已經屢見不鮮。
美國為何阻撓收購
美國政府要阻止的並非中國投資人所收購的照明業務本身,而是要阻止中國投資人通過收購飛利浦旗下子公司的照明業務後,進而掌握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的相關技術。
半導體材料發展至今已曆三代: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鍺和矽為代表,被廣泛運用於集成電路製造領域;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磷化銦為代表,主要應用於以光發射器件為基礎的光顯示、光通信和光存儲等光電子系統;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則以氮化鎵、碳化矽、金剛石為代表,具有具有寬的帶隙、強的原子鍵、高的熱導率、高熔點(1700攝氏度)、耐腐蝕等優點。特別是在傳統材料的功率器件發展到材料極限,已經很難滿足高頻、高溫、高功率、高效能、小型化等方面新需求的情況下,氮化鎵則可憑藉其材料特性,在光電子、高溫大功率器件和高頻微波器件應用方面取而代之。
也正是因此,諸多科技公司紛紛致力於氮化鎵功率器件的研發和生產——2015年1月,富士通和美國Transphorm在會津若松量產氮化鎵功率器件;2015年3月,松下和英飛凌達成共同開發氮化鎵功率器件的協議;同月,東芝照明技術公司開發出在電源中應用氮化鎵功率元件的滷素LED燈泡……國內也有中航微電子、中鎵半導體等公司從事該領域的研發和生產,上海市政府則投入100億資金用於半導體材料的研發(不局限於氮化鎵)。
可以說,氮化鎵已經全球半導體研究的前沿和熱點。那麼,“高大上”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怎樣和普普通通的電燈產生交集的呢?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轟炸機領域,圖-22M3逆火和圖-160這兩型曾經讓中國空軍晝夜提防的轟炸機,在蘇聯解體後竟都曾有機會進入中國軍隊服役。蘇聯解體剛剛解體時,烏克蘭政府手中有19架剛剛接收的圖-160戰略轟炸機,然而烏克蘭並沒有能力使用和維護這些戰略轟炸機,急於甩掉這個包袱。
中國曾派代表團在烏克蘭求購這批轟炸機,但俄羅斯隨即對烏克蘭施壓,讓烏不得出售這些圖-160給中國,之後,烏克蘭歸還了8架圖-160作為積欠俄能源債務的抵扣。為了阻止俄中獲得剩下的圖-160,美國、歐盟與烏克蘭簽署全面銷毀蘇聯遺留戰略武器協議,中國引進圖-160一事徹底告吹。
此外,在蘇聯解體初期,中國曾向俄羅斯表達了近距離接觸甚至少量購買圖-22M3“逆火”轟炸機的想法,但俄羅斯當時並未同意。不過這一事件被俄媒體記了個結實,此後“逆火”就成了中俄雙方媒體,特別是俄媒長期炒作的俄“將”出口中國的一型武器,一“將”很多年。
中國空軍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裝備落後與匱乏期,加之當時國家整體的經濟狀況不佳,政策上貫徹“軍隊要忍耐”的方針,導致了當時在外購軍機領域錯失了不少良機。不過,這卻也堅定了中國航空自力更生的決心,為今天的蓬勃發展提供了發展環境。本期的出鞘就到這裡,我們明天見。
回應
還得靠自己 國防不是買來的
有錢人家就不敢賣了,以前覺得你弱,不把你當威脅。
可見,即便是中西關係最為密切的七八十年代。人家一樣對我們充滿戒備,對我們實施技術禁運。靠人人走,靠山山倒。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k/slide_8_62085_39585.html
另詳參【圖博館】: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由SU27到殲十一 中國軍工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
其實,早在1986年,中國空軍一個高級代表團結束對法國達索公司的訪問後途徑蘇聯回國時,蘇聯就特意派出空軍中將馬羅科夫接待,會談中他直接提出蘇聯希望恢復和加強對華防務合作,並建議中國考慮蘇聯的米格-29戰機,這是當時蘇聯部長會議軍工委員會唯一許可出口的三代戰機。
1989年5月,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華,次年5月,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便率領了一個大型軍事代表團訪問了蘇聯。中國代表團當時特別留意了蘇-27和米格-29兩種殲擊機,尤其蘇-27以其較大的作戰半徑,大角度飛行超過西方同類飛機,機動性能更是十分的優越。
蘇聯人認為米格飛機是中國空軍的老夥伴了,中國購買米格-29是順理成章的事兒,當中國提出購買蘇-27時,蘇聯給予了拒絕。然而由於中方對蘇-27的堅持,以及米格-29在為中方代表團表演時“不是時候”的發生了墜毀,同樣也是一代名機的米格-29就這樣與中國第三代戰機擦肩而過。
而蘇-25攻擊機,則是與蘇27、米格29同一批對華推銷的蘇聯軍機,不過,由於當時中國在發展自身的同類型戰機,加之經費並不寬裕,所以蘇-25攻擊機最終成為了中國空軍進步路上的匆匆過客。
1990年代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喚起了中國對獲得空中預警機的渴望。此後中國開始尋求獲得預警機,並最終瞄準了以色列埃爾塔公司的費爾康L波段相控陣雷達系統,並準備與俄羅斯A-50預警機平台整合,作為自己的首款預警機,這就是A- 50I。
L波段的費爾康雷達較之日本E-767和台灣E-2T“鷹眼”預警機在技術上領先了—代。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以色列於2000年宣布放棄為中國提供“費爾康”雷達,並將A-50I預謦機賣給了印度。隨後傳出了中國採購俄羅斯的A-50E/U預警機和瑞典百眼巨人預警機的消息,但都沒有下文。
在運輸機領域,2010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建議國會取消對中國出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C-130軍用運輸機的禁令,稱取消禁售令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緊接著,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也表示準備向中國推銷其C-27J軍用運輸機,但這兩項提議都沒有得到中國方面的積極回應。
而在重型直升機領域,在1980年代中美蜜月期的時候,波音公司曾向中國推銷CH-47直升機的民用版波音234直升機,該機曾經以中國民航塗裝在中國試飛,並進行了架設電力設施的演示,但由於後來的政治波動,這筆生意最終並沒有實現。
1982年6月,中方參觀團抵達法國前往幻影-2000製造商達索公司參觀,試飛員葛文墉和蔣德秋及一名翻譯則直接到法國依斯特爾基地試飛幻影-2000。由於法方宣稱幻影-2000低速機動性能很出色,二人以低速進行了各種飛行動作,幻影-2000低速的高機動性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當中法之間幻影-2000戰機交易進展順利的時候,眼看要失去軍火大單的美國坐不住了。於是在1984年,美國格魯曼公司表達了願意向中國出售一批約24架F-14雄貓戰鬥機的消息。這批戰機是升級版F-14A型,換裝了F110-GE-400發動機,推力增加,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時油耗降低。
對於中國來說,F-14的遠航程和雷達的長距探測距離是他們非常需要的,而F-14的AIM-54“不死鳥”導彈的威力也是對付蘇聯“逆火”轟炸機的極好武器。考慮這一點,我國決定放棄購買幻影-2000,但希望繼續引進相關技術,這讓充滿期望的法方感到難以接受,雙方只得繼續談判。
考慮到1980年參加日本空自戰鬥機招標被麥道公司的F-15戰機擊敗,格魯曼公司將這次出口F-14作為打入亞洲市場的最後救命稻草,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談判期間,格魯曼曾邀請中方人員訪問工廠並進行了F-14飛行展示。當時的首席執行官Brien還向中方人員贈送了“紅色雄貓”T卹。
然而由於美國祇同意向中國銷售飛機而拒絕轉讓技術,以及雙方在價格方面難以談攏,雙方談判一直處於無休止的拉鋸戰中。在1989年的風波發生後,西方開始對中國實行防務技術禁運,格魯曼公司仍試圖挽回這項交易。但和“和平珍珠”計劃一樣,在1991年,這項計劃徹底終結。
因為同一原因,中法間有關引進幻影-2000戰機的談判也徹底告吹,法方也開始尋找新的買家,1992年,法國不顧中方勸阻公然向台灣出售60架幻影-2000戰鬥機,儘管法方狡辯稱所售戰機是防禦型的,但仍遭到了中國在經濟合作和外交領域的反擊,1993年,法國承諾不再批准對台軍售。
不過,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當從西方國家引進飛機的大門關閉的同時,1980年代末,中蘇關係緩和,蘇聯同意對華軍售,甚至曾經的假想敵機型也有可能進入中國空軍服役了。不過,當初蘇聯向中國極力推薦的,並非日後在中國開枝散葉的蘇27系列戰鬥機,而是米格-29戰機。
擦肩而逝的飛鷹:那些差點被中國引進的軍機 2015.12.15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機庫中,有很多軍機是從國外引進而來的,其中的蘇-27、蘇-30、伊爾-76等軍機更成為所在領域的主力機型。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外國軍機,曾經有機會進入中國服役,卻因為各種原因未能與中國結緣,本期出鞘,我們就一起盤點下,那些差點被中國引進的軍機。
在這些飛機中,最早與中國擦出火花的,當屬英國的“鷂”式戰鬥機。“鷂”式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可在航母上起降,其主要作戰任務是海上巡邏、艦隊防空、攻擊海上目標、偵察和反潛等。因為“鷂”式適合支援兩棲登陸和島嶼作戰,中國也看上了“鷂”式戰機。
1970年代末,中國曾與英國進行接觸,希望購買70-80架“鷂”式戰機,於1980年代中期交付,但由於“鷂”式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價格太高,且英國祇同意出口飛機,不同意轉讓技術合作生產,這單生意最終作罷。目前中國國內僅有的一架“鷂”式戰機收藏於北京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館。
1979年鄧小平訪美後,中美關係在1980年代步入一個所謂的“蜜月期”。當時,中國依然面臨著蘇聯巨大的空中威脅。剛入役的殲-8僅僅是白天型戰鬥機,在復雜天候下的攔截能力甚至不如米格-17PF。而蘇聯的“逆火”轟炸機則可以在任何一個惡劣的天氣裡輕易突破當時中國的空中防線。
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中國開始尋求同西方進行合作。時任美國國防部長佩里於是提出了“戰隼走廊”計劃,即以類似二戰“飛虎隊”的模式向中國提供一批F-16戰機和“退役”技術人員,以便在中國北方建立一道可靠的防空網。但由於美國政府的保守,美方起初只同意提供F-16/79戰機。
那麼所謂的F-16/79是一種什麼樣的飛機呢?這種戰鬥機採用的是F-4鬼怪式戰鬥機的J-79渦輪噴氣式發動機,耗油高推比低,總推力也低於原有的F100發動機不少。這樣一來航程、滯空時間、機動性全面下降。F-16A是按晝間格鬥機設計的,而F-16/79根本無法執行標準型F-16A的任務。
F-16/79顯然不能滿足當時中國的需要,於是失望的中方轉而去考察採購法國的幻影-2000戰鬥機。其實早在1979年的法國巴黎航展上,中國便較詳細地了解了幻影-2000戰機。航展之後,法方又積極向中國推薦幻影-2000戰機,於是中方便計劃派相關人員參觀該型機的工廠,並準備派人試飛。
中國可見光通信技術獲重大突破:0.2秒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
新華網2015-11-13消息,經工業和信息化部測試認證,我國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近日獲得重大突破,實時通信速率提高至50Gbps(比特每秒),相當於0.2秒即可完成一部高清電影的下載。可見光通信是利用半導體照明(LED燈)的光線實現“有光照就能上網”的新型高速數據傳輸技術。可見光通信技術綠色低碳、可實現近乎零耗能通信,還可有效避免無線電通信電磁信號洩露等弱點,快速構建抗干擾、抗截獲的安全信息空間。
回應
不會走就想跑了!你看看我是什麼網速!真替你們丟臉
這跟人家研究團隊有什麼關係?你還是操心一下自己的臉吧
“量子通信”技術和這個“光通信”技術,求比較。
一個無需介質傳送(實用於航天),一個靠介質傳送(先軍用再說)
相關新聞
港媒2013-11-19曝中国量子通信已在潜艇深海试验中取得成功
中国量子通信先声夺人京沪干线2016年建成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1_15_341338.shtml
另詳參【圖博館】:中國製造業 超級電腦大戰 金球資訊業(一) 各國資訊業(一)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龍行天下》 《矽谷紅衛兵》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高科技資匪無罪 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中國山寨經濟 《模仿是為了創新》
美國禁售CPU不會對中國超算發展造成影響2015-11-15 張雲泉
【天河、曙光、神威是中國超級計算機的驕傲。但一直以來,因天河2號、曙光6000使用美國CPU而遭到的質疑和抹黑不絕於耳,在美國對中國禁售至強PHI計算卡後,一些人更是憂心忡忡的表示中國超算要完蛋了。11.10-12,HPC China 2015大會在無錫召開,觀察者網專訪HPC China 2015大會副主席、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雲泉,明確美國禁售CPU不會對中國超算發展造成多大影響,並揭示中國超算發展的現狀。】
張雲泉:現在發展的形勢總體不錯,但有些人不滿意是正常的。在現在全球分工的時代,很難做到任何事情全部都自己做,最關鍵的是核心技術必須自己掌握,就像最近下線的C919大飛機,整體設計、氣動外形是自己做的。超算也是一樣,關鍵是框架設計必須自己做。當然,全國產雖然很難,但並非做不到。CPU其實並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是超算全部核心技術,體系架構、互聯網絡、處理器、存儲、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功耗製冷、可靠性等方面都是超算的核心技術,處理器只是其中之一。美國禁售至強PHI會對天河2號的升級基本沒有什麼影響,中國完全可以自己做。過去天河超算的高速通信網絡、大規模存儲系統都是自己做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大多是自己編寫或在國外開源軟件的基礎上深度定制,因此在這方面不存在技術障礙。其實,中國也不怕禁運,越禁運越堅定我們做自主技術的信心,對做出自主技術越有利。
中國精造
我國1.5億像素傳感器研發成功分辨率世界最高
回應
每禁一次就是一個契機,不搞成白菜價都對不起他們
早該禁運了……禁運越早,中國自主化某種產品越快,禁運5到10年,中國產品就可以反過來向美國傾銷了。好像萬噸水壓機就是靠禁運才不得不獨立發展的,否則造不如買,買不如租,谁愿意搞科研啊。感謝美帝。
看這個新聞時,電腦用的是文都死系統,有本事搞出個東方紅操作系統,氣死美狗
民用操作系統不是做不了,問題是沒有應用軟件支持誰會用啊?就像ubantu做的不比Windows差啊,而且還免費,可就是取代不了Windows。因為ubantu上沒有你要玩的遊戲,沒有官方更新的QQ,沒有酷狗,沒有美圖,沒有photoshop,沒有微軟的office,沒有這個沒有那個……。而商業應用是賺錢為目的,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根本沒有幾個商家會做。
http://www.guancha.cn/zhangyunquan/2015_11_15_341339.shtml
冷戰時期,美國對於蘇聯“間諜案”,從開始偵查,最後宣布案犯落網都是絕對保密。對於其他國家的人員發生此類事件,也都是悄無聲息地處理。但是現在對所謂的“中國間諜”就高調很多,並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套路”:先通過媒體事先張揚,搞得人心惶惶,好像所有的在美華人甚至中國遊客都是來“竊取機密”的;之後,FBI適時宣布抓了一個“據說”、“可能”、“有證據顯示”或者“有嫌疑”的“中國間諜”。可是到最後,這些案件都不了了之,很多媒體對此也只是稍微報導一下,美國政府更是顧左右而言他或者索性閉口不談。
英國《金融時報》20日不無調侃地說道,“如今美國普遍認為自己國家只有兩種公司:一種是遭到中國黑客攻擊的公司,另一種是遭到中國黑客攻擊而渾然不覺的公司,顯然經濟間諜活動已經觸及中美關係的核心”。
針對中國的“間諜案”頻繁出現,暴露出美國社會中排華情緒在不斷增長,但根本上源於對中國崛起的不安。出於冷戰思維及意識形態上的敵視,也出於美國霸權主義遏制其他強國出現、對其他國家進行技術封鎖的需要,美國多次引導國際輿論和製造事端,妄圖在虛擬空間裡圍堵中國的發展和崛起。這時再看“中國間諜威脅論”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總而言之,美國對中國的“間諜”指控,政治色彩大於實際法律意義。在所謂的“中國間諜案”中,美國對中國公民和美籍華人的指控要么被撤銷,要么大事化小。多數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而是戴著“有色眼鏡”、進行有罪推定的結果。
回應
重點其實是人家的文宣配合中情局的工作配合得很好,看看咱們的媒體 唉
美國人的這種敵我意識緊繃腦中玄很是厲害。
我就不信在中國沒有美國間諜,抓住了也只能說某國,為什麼?就跟文中提到的,冷戰時美國抓住蘇聯間諜絕不聲張一樣。只有需要誣陷,需要抹黑時,才會開動輿論機器,而真正的諜戰,總是無聲。我土鱉出手抓住的,絕對是真間諜,不需要像誣陷抹黑。
宣傳才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場戰爭比間諜什麼的,更重要,更基本,更致命 .
http://www.guancha.cn/wenzhengming/2015_06_01_321633.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對中網絡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高科技資匪無罪 網軍與美人計 《矽谷紅衛兵》 電腦病毒成人了 《信息戰爭》 網絡戰 《網絡戰爭》 《中央情報局秘辛》 《間諜與反間諜》 《情報與反情報》 《戰爭心理學》 《KGB蘇聯特務組織》
今年3月,曾被美媒熱炒的“中國間諜竊取美國大壩信息案”以美方的撤訴而宣告結束。
2014年美國曾對5名中國軍人提出刑事控罪,指控他們對美國企業發動網絡攻擊和從事經濟間諜活動。中方在第一時間向美方提出抗議,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所謂起訴。“美方起訴中國軍人”也引發國內外媒體紛紛質疑,認為這體現出美國在網絡安全方面的偽善態度。
2010年時,美國官員指責“來自中國的間諜正明目張膽地在美國從事情報蒐集活動”。中國駐美使館曾回擊說,這些指責是毫無根據和不能接受的,美方應停止這種別有用心的捏造。
2008年3月24日,在無任何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美國加州聖安納聯邦法院以“圖謀向中國出口美國靜音潛艇等防衛技術”罪名宣判美籍華人麥大志入獄24年零5個月,併罰款5萬美元。麥大志的辯護律師卡耶直呼“荒唐”:“說麥大志當間諜20年,可他們居然沒找出一名證人,也沒有一片紙來證明麥大志的行為。”
2005年至2007年間,FBI(美國聯邦調查局)以涉嫌竊取美國技術為名,逮捕近30名中國人和華裔美國人,但最終沒有任何人與所謂“中國間諜”有關。
……
凡此種種,美國炒作“中國間諜”可謂不遺餘力。
不過,一個令美國人尷尬的事實是,美國是世界上往外輸出“間諜”最多的國家之一。據法新社最新統計,僅中國而言,就有19571個美國間諜。“棱鏡”事件揭秘者、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最去年曝光的一些文件也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在中國、德國和韓國派駐情報人員,利用物理手段對這些國家的網絡系統實施秘密滲透和破壞活動。
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間諜威脅論” 美國你累不累
by 聞政明 2015-06-01 時政觀察者
每隔一段時間,美國就要抓幾個“中國間諜”,並且炒得沸沸揚揚,給中美關係添點兒堵。
5月16日,美國警方運用“釣魚執法”手段,對36歲的天津大學教授張浩進行批捕,隨後,相關部門以“經濟間諜罪”起訴6名中國公民,指控他們竊取美國敏感的無線電頻率濾波技術,幫助“中國的大學以及受政府控制的企業”。六人總共遭到間諜罪等32項指控,《華盛頓郵報》稱,如果指控成立,他們最多可面臨50年監禁。
時隔僅一天,又有一名華裔教授遭美國指控洩密。21日,被美國司法部指控向中國提供美國企業的超導技術“秘密”以換取“名利雙收的職位”的美國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出庭受審。美聯社解讀,一旦所涉罪名成立,郗小星面臨至多80年監禁和100萬美元罰款。
自美國1996年起啟動經濟間諜法(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以來,中國企業、公民和美籍華人在美國被控經濟間諜行為而受到刑事訴訟的案件經常出現。
上世紀末,美國華裔科學家李文和因涉嫌向中國洩露美國原子彈機密被捕的事件曾震驚世界。但經反复核證,李文和被證實無辜,美司法部門不得不公開道歉。負責該案審理的聯邦法官帕克宣布判決時指責美國政府在這次事件中“令我們整個國家難堪”。該案最終以成為美國司法史上一大鬧劇收場。
難堪是難堪了,但美國並沒有因此而長記性。
2013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反擊的新策略,白宮發布《防控竊取美國商業秘密》白皮書,闡述了美國政府對外國竊取美國商業秘密的認識和對策,其中列舉了19個具體案例,16個涉及華人或中國企業,占同期案件總數的85%。
此後,美國開始更咄咄逼人地調查和起訴,自2013年以來的經濟間諜訴訟超過一半同中國有聯繫。那麼,年年叫喊抓“中國間諜”,美國抓的都是真正的“中國間諜”嗎?
國際空間站明年迎來首個中國科學實驗美國對華太空合作解禁?2015-8-9
據美國《休斯頓紀事報》報導,一個休斯頓公司NanoRacks與中國北京理工大學一個實驗室簽署一項協議,允許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試驗。這將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國際空間站進行科學實驗。此前,美國國會曾明令禁止美國航天局(NASA)與中國進行科學上的合作。
具有像徵性,非常有意義
鄧玉林教授所帶領的科學家們,將向NanoRacks支付20萬美元進行DNA實驗,NanoRacks將負責將實驗儀器通過SpaceX飛船帶到國際空間站美國的實驗艙中,並將其安裝在NanoRacks的實驗儀器上。NanoRacks會將所有的試驗數據傳回給中國。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運行於距離地面400公里的地球軌道上的航天器,由包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歐洲空間局等共16個國家與組織歷時近20年搭建完成。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被稱為沃爾夫條款的法案,全面禁止NASA與中國進行接觸。但實際上,沃爾夫條款只是禁止了NASA與中國的任何交流活動。但是國際空間站目前由美國空間科學發展中心(CASIS)負責全面管理,而美國法律並沒有禁止CASIS與中國的往來。
沃爾夫條款已不合時宜
………………
回應
2017年國際空間站就要報廢了,到時候只有中國的空間站在軌。現在慌了主動來示好了。 這些白皮能要點碧蓮不.
打得過的是敵人,打不過的就是朋友。傲嬌的鷹醬,當所有人都跟你一樣逗逼麼!
到時候一句科研任務忙沒有空餘時間就結了,主動權在手裡咋樣都好說.
這是可以考慮的,但前提是解除所有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和技術封鎖。
還是自己的空間站比較好,既省錢又安全,還保密呢!中國應該立法禁止與美國進行航天合作。
自己的空間站會有的,但是合作也無不可,世界的趨勢是和平與發展,我們不能因為有了一點點成績就自外於世界潮流。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08_09_329945.shtml
中國2015-7-31限制出口無人飛行器和高性能計算機為維護國家安全
航時大於1小時,航程大於300千米,20升以上荷載能力的無人機。
每秒大於萬億次浮點運算,通信速率超過2.0GB/s的計算機。
長期以來,歐美一直維持著高科技產品的對華出口禁令,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天河二號等超級計算機的崛起,美國又在高性能計算機和芯片方面加大了對我國的限制,試圖延緩中國計算機發展,當然同時也刺激了國產自主計算技術的突破。
回應
超算500強 天河二號五連冠 每秒50個petaflop(萬億次浮點運算)
美中爭鋒 歐巴馬2015-6-29令建快天河二號20倍的速超級電腦
回應
風水輪流轉,終於有了今天
以後會有國家超過中國嗎?
世界科技突飛猛進,各領風騷若干年。
核心cpu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到時候才真正有本錢做該做的事。
這個國家是怎麼了,慢慢變成了我討厭的帝國列強。這堵路塞道的方法不是已經證明行不通的麼,怎麼我們也這樣做了?
外國對我國無效不見得我國對外國無效,此外,超級計算機其實也是個殺器,不能小視的。假如說北棒子搞一堆KD-90級別的計算機進行核爆模擬,進行核武器的小型化研究,你覺得這可以接受嗎?
超算上用申威,北斗上用龍芯,雖然單核還是拼不過Intel,但在功耗方面應該有優勢。這些國產CPU,只要有相應配套的軟件,應用於軍工國防應該都不成問題
希望大疆科技的無人機不在限制範圍內,要不然國外無人機廠商高興死了
低價傾銷才是王道?
肯定是限制,並非完全禁止,只有限制,才能將價格提高,否則這類技術成為白菜價。
很不幸,冷戰後瓦森納協定對中國的技術和裝備禁運限制,比對俄羅斯還嚴格.中國能拿到的半導體生產技術設備,往往是5年以前的.比如,台積電2015年能買到ASML10NM的光刻機.而大陸的中芯國際,2015年只能買到ASML2010年生產的32NM的光刻機.
1980年的中國,無法想像1999年的中國,同樣,2015年的中國,也不知道2050年會達到什麼程度,半導體整個行業的年齡也沒有共和國的年齡長,2050年的時候不知道這些公司能剩下幾家?
李克強:中國每年花2千億進口芯片和買石油的錢差不多
2015-7-27,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會上,他多次講到要將中低端產品提升到中高端產品。李克強說,中國科學實力已經很強大,但仍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目前芯片還需要進口,每年要因為芯片進口花費2000多億(美元),這筆錢與每年進口石油花費的金額差不多,另外中國在美國等國際市場的產品份額正在被印度等國家追趕。
回應
待遇太低啊,一個華為海思的朋友,研究生進去快3年了,年收入27-28W。一個院士才40萬.據說龍芯團隊擁有5年以上IC設計的骨干年收入才10萬.
你不太了解實際情況,院士的待遇是根本無需你擔心的。北京將近200平米的房子,一切都無憂。
芯片開發是個燒錢的玩意,沒有大筆資金投入,創新的毛錢,中國如果有大筆的風投敢冒險的話很定有人才攻堅的。
一個老院士年薪才40萬,一個所謂明星剪個彩,錄期節目就幾十萬
只要是市場經濟就必然是這樣的結果,打籃球的詹姆斯比英特爾最頂尖的科學家收入都高。
中國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眼一號 將助FAST射電望遠鏡探測宇宙邊緣2015-7-29
作為我國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天眼超級望遠鏡(簡稱FAST)單口徑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預計2016年建成,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FAST也有可能捕捉到。FAST的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均需要強大的超級計算系統的支撐,每天需求的峰值計算至少要達到每秒200萬億次以上,存儲將達到10PB以上。面對龐大需求,天眼一號計算能力將達到每秒1000萬億次以上,將配備先進的分佈式數據存儲技術以及高達100Gb/s的高速網絡,,而且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密度和快速交付等特點,為海量數據的高速傳輸和分析提供條件。
回應
千萬億次超算,相當於天河一號的運算能力,現在已是小菜一碟了
萬一外星人被中國人發現了,美國人會不會說中國盜竊51區的
中國9大科技基礎工程: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子午工程),散裂中子源,強磁場實驗裝置,武漢生物安全實驗室,FAST, 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航空遙感系統,遙感衛星地面站站網,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
英特爾美光公佈新內存號稱速度比老產品快千倍
網易科技2015-7-29 報導,英特爾與美光即將開始生產速度更快的新式內存芯片,新芯片中的3D Xpoint技術是25年來內存芯片市場上首次出現的主流新技術。據稱,新產品的速度比目前市場上的內存快1000倍。
回應
1000倍是不是誇張了,現有的接口都遠遠達不到標準。
全球五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沒有一家是台灣或者大陸的.每一家都在半導體製造的某個分支領域擁有領先技術:AM,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平板顯示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精密材料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ASML,為半導體生產商提供光刻機及相關服務.Lam Research,電漿蝕刻設備為全球銷售之冠.KLA-Tencor-專精製程良率和提供製程控管量測解決方案.Dainippon Screen專職研究開發各項半導體設備、液晶生產設備及專業級印刷設備.世界上任何一個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包括INTEL,都受制於這五大設備商提供的設備和技術.
中國需求減 害美稀土商破產2015-06-27
分享美國唯一的稀土業者Molycorp 25日聲請破產保護,成為稀土業史上規模最大的企業破產事件,反映原物料行情低迷,最大客戶中國需求減弱,採礦業者處境慘澹。
Molycorp表示,已和債權人達成協議,將重整17億美元的債務,並取得2.25億美元資金供維持營運之用,重整計畫預料會在今年底獲得法院核准。
Molycorp執行長貝德福(Geoff Bedford)在聲明中表示,在美國和全球各地的設施會「照常營運」。
他強調,歐洲和中國的業務並未納入破產保護的範圍,兩地業務資金無虞,且在全球許多重大產業中扮演要角。
Molycorp的破產聲請,顯示商品價格大漲,稀土業者跟著賺錢的盛況不再。稀土在商品價格狂跌潮中受創尤深,大部分稀土的價格都自2010年高點下跌逾九成,市場規模也從逾170億美元,大幅縮水至目前的10億美元左右。根據Molycorp網站資料,今年第1季的稀土平均銷售價每公斤僅9.64美元,2011年第2季曾高達72.80美元。
中國放寬稀土限制,稀土也不再是無可取代的原料,讓Molycorp營收一路下滑,自2011年開始即未見獲利。
Molycorp成為礦業第一張倒下的重要骨牌,對產業造成的影響和後續效應才正要開始:澳洲的Atlas Iron已關閉礦坑,Fortescue正設法處理超過70億美元的債務;美國的Patriot Coal已聲請債權人保護,Cliffs天然資源則已結束部分營運。
中國不只對稀土的需求銳減,對鋼鐵、鋁、煤炭和其他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縮減速度,也比預期來得又急又快。中國今年1到5月的煤炭、鋁和鋼鐵的進口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各下滑40%、20%和4%。
天河二號主任設計師首談美限售令:事來了也不怕事2015-4-23新浪
全球最快的中國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主任設計師盧宇彤就美國限制英特爾等企業出售芯片表示:“沒事不惹事,事來了也不拍事。”
此前,“天河二號”所在的中國國家超級計算機廣州中心發表聲明,否認利用“天河二號”模擬核爆炸活動,指美國對有關技術的出口限制,反而會刺激中國芯片生產發展。
今年2月,美國政府發佈通知,限制向中國4家與“天河二號”有關的技術中心出口高科技。通知稱,這些公司從事的活動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因為“天河二號”和“天河一號A”系統“被認為可用於核爆活動”。
根據計劃,“天河二號”將在2015年內從55P升級到100P以上。P為超級電腦的運算單位,代表每秒千萬億次的運算性能。
這意味着,在每半年進行一次排名的全球超級電腦500強排行榜上,已經實現“四連冠”的這套中國系統,很可能會成為佔據冠軍寶座時間最長的機器之一。
盧宇彤在19日的論壇上表示,“限售令”的確會給“天河二號”升級計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升級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將成敗完全繫於CPU。
盧宇彤認為,構建“天河二號”服務陣列的“飛騰-1500”達到了“天河一號”時代的CPU水平,目前距離國外先進水平還有3到5年的差距,“核心科技的自主可控是國家戰略,也是國防科大一直努力的目標,不會因為美國限售與否而有任何改變。”
中國電腦學會高專委秘書長、中科院電腦所研究員張雲泉也在論壇上表示:“中國超算不怕限售。曙光、神威、天河等系統的研發正是在禁運和封鎖中不斷壯大起來的。實踐表明,外國禁運的科技和產品,反倒“逼”出了中國巨大的決心和潛力。”
根據張雲泉的評估,“天河”系列超級電腦的國產化率約為70%,部署在濟南超算中心的“神威藍光”則達到85%以上。後者的CPU和系統軟體全部自主研發。
回應:相關新聞
超級電腦500強中國「天河二號」4度奪冠
“天河”叩问暗物质:史无前例的大计算
“天河二号”成功完成模拟揭示137亿年演化进程
中國超算中心否認利用“天河二號”模擬核爆
天河二號被禁購內幕:美國嫉妒中國超算太強
天河二號- 維基百科
天河二号运算1小时相当14亿人用计算器算1000年
"天河二号"计算能力将升级至10亿亿次/秒
性能太强天河二号超算经常“吃不饱”
天河二号完成中微子数值模拟揭示宇宙演化进程
国防科大“天河二号”完成宇宙暗物质数值模拟
浪潮参与全球最大天文望远镜项目将设计最快超 将是天河2号50倍
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
炒作中國的維和救災1軍售2軍費3軍演4,雖不能阻止中國崛起,但可炒地中國遍地烽火、國弱民窮!
的相反,「中國模式」造就國富民強的「中國崛起」5!不信看二文:<美國的挑釁,是中國前進的動力!><美國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中國的崛起!>
此即歷史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回應說」!
我還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呢!與其引用不合當代史學6的歷史哲學,不如以歷史為鑑、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7即是。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270129
美國的挑釁,是中國前進的動力! 2014-04-25 (詳參【圖博館】:中日釣島之爭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中國有句古話“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中國人的DNA中深深刻印著“和平”的烙印,只要沒有外部的刺激,沒有危機的壓迫,就甘於平靜和和平,“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從骨子裡,中國是愛好和平的,但和平太久,就很容易天下大亂。所以我們需要危機才能被鞭策著前進。毋庸置疑,這次美日簽署的涉釣魚島公報,是我們外交上的一個重大失敗,日本成功地將美國捆綁上了自己的戰車,在戰術上來說,日本贏了一局。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沒有這個條款,沒有日本一再的挑釁,沒有美國的拉偏架,怎麼會讓我們有危險的意識呢?只要意識到這個危險,以中國的巨大身量,銳意進取,就一定能消弭這場危險,獲得其中的機會。也許這就是老祖宗們“危機”的真正含義吧?
美日的這個協議,將美日反華的潛規則、潛意識暴露在了全世界,全中國人的面前,赤裸裸,不帶一絲遮羞布。這就給了中國發展軍事、團結民眾的絕佳機會。
10年最多20年,美國將為今天的莽撞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這代價是什麼?我想最低的代價也將是美國國內的不穩定,至少美國人民將在“自由女神像”外看到中國航母艦隊的巡弋,美國的周邊反美勢力的崛起,美國的後花園將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甚至於,美聯邦的蘇維埃聯盟待遇。
五月份,奧黑子將訪問中國,如何向習總交代這個公報,我們拭目以待。
回應
有道理。沒有壓力哪來動力!
釣魚島就是釣魚的,釣的不僅是日本最主要是美國,中國可以用這個魚鉤把美國耗死!中國打防禦戰,美國是要越洋來中國作戰,談何容易!一旦釣魚島開展最難的是美國,不大日本不願意,各盟國也會有意見,打就把自己給耗死!這難道不是中國的機遇!
美國就是一個三面兩刀的國家,今天他向這個國家保證這個明天他又向那個國家保證那個,可是他什麼時候履行過自己的諾言,他今天的對日本保證就和當年和中國簽訂的三個聯合公報有什麼不同。現在的世界還有誰向日本這樣傻B的呢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俄結盟是反制美國威脅唯一辦法。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666315-1-1.html
外媒驚呼中國世界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超過美國 將引領世界20年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射電部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工程)是2007年底正式立項,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週期5年半,預計在2016年9月,初步投入使用。圈梁合龍是該工程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之後還有鋪設面板、吊裝等一系列工程節點,目前專案處於正常進展中。
對於選址在貴州喀斯特地貌地區的用意,李菂解釋稱,貴州有不少喀斯特地貌天然形成的天坑,這樣的天然地形很有利於望遠鏡的建設。除了地形優勢以外,目前射電望遠鏡在國際上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射頻信號的干擾,干擾源主要來自手機、雷達、衛星的信號,特別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信號,這些都遠遠強於來自宇宙的信號,而貴州多山的地形可以一定程度上遮罩這些人為信號的干擾。項目建成之後,射電保護區域,大概是在5到10公里的範圍之內。
李菂稱,在FAST項目建成之前,美國的300米口徑Arecibo望遠鏡是世界最大。FAST項目的出發點就是要比美國的這個望遠鏡更加靈敏。FAST專案與美國的望遠鏡都是整體固定在地面上,但中國的望遠鏡500米半徑的球面是由4400多面主動反射單元構成,這一個個小的反射單元可以進行對焦。因此,FAST的靈敏度可達Arecibo望遠鏡的2倍,巡天速度是它的10倍。
這麼巨大的望遠鏡能用來做什麼,能用來探測外星人嗎?面對《環球時報》記者的提問,李菂回應說,這只是FAST的一個科學目標,但不是主要科學目標,和發現“上帝粒子”的設備一樣,FAST的主要目標不是在短期內實現經濟效益,而是要探測宇宙中的遙遠信號和物質,比如宇宙中間的氣體、微波鐳射以及脈衝星,實現對宇宙物質成分和演化歷史最基本的理解,滿足人類對於未知宇宙的好奇心。同時,FAST也可以被用於探測地外文明和生物。
李菂稱,FAST預計對國際同類設備至少可以保持20年以上的領先地位,目前國際上沒有其他國家計畫要造同類的大型射電望遠鏡。
回應
反正我不信那點口徑會有500米!
射電望遠鏡有個球用!外星研究是燒錢的遊戲
可以精確的捕捉到彈彈的運行軌跡,作用大大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546c65d0101kpkh.html?tj=1
(楨:糞青又在噴糞!詳參【圖博館】:海龜與烏龜 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中共軍事革新之資訊戰與太空戰》《太空兵器》《空天一體作戰研究》《制空權》超級電腦大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德怕被山寨 限制與陸科研領域 中時2014-2-24
「害怕抄襲:航太航空中心要限制與中國的合作!」德國《明鏡》週刊23日報導稱,德國航空航太中心目前正在制定一項新戰略檔,以限制與中國在敏感領域的合作。未來,德國研究人員與中國的合作將「更加小心」。
報導稱,2011年11月1日淩晨,中國「神舟八號」開啟歷史性旅程時,酒泉發射中心的觀摩室裡也坐著一群來自德國航空航太中心的德國專家。因為在「神舟八號」上有一項中德共同研發的成果:一個名為「Simbox」的生物試驗盒,其中包含了17個生物和醫學試驗專案。
據《明鏡》週刊稱,德國制訂新規範的原因是擔心技術被盜竊,例如衛星修理系統技術等,該技術可以進行軍事開發和利用。此外,德國在自動化機器人技術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將在這些領域限制與中國的合作,以確保德國在「太空頂級聯賽」的優勢。
回應
大陸的飛船已經在太空開趴而德國的.... 差距不是一點兩點.
載具平台在手中,要玩任何花樣,門票在中國手裡
中國大陸機械製造 挑戰德國 2014-02-19日德國《商報》稱,德國歐亞諮詢公司週二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全球機械製造出口分佈圖中,中國大陸已超過日本排名第三,僅落後於德國和美國,中國大陸也已成為全球機械製造最大的市場。調查結果還稱,中國大陸機械製造不僅在價格上具有較大優勢,技術水準在中端產品中已具有優勢,服務也不斷提高。德國《明星》週刊則稱,為了在日益激烈的價格競爭中戰勝中國大陸廉價產品,德國機械製造商甚至準備做出妥協。
目前,德國機械製造的目標,大多定位在高科技產品。但經濟危機下,全球市場偏向中端產品,這正是中國大陸目前的技術長項。市場的技術金字塔的頂端太小了,德國機械製造行業協會會長菲斯特格說,德國的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只有通過降低質量的手段,以降價參與競爭。如減少產品功能,多生產中端產品等。
中國大陸,已成為德國機械製造商最大的出口市場,2012年的出口總額達到170億歐元。《明星》週刊寫道,德國機器製造商正在武裝自己對抗中國大陸。
詳參【圖博館】:《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中國山寨經濟 《模仿是為了創新》
日媒:中國走向工業機器人大國 中時2014-2-12
據日經中文網指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8000台,有望與日本並駕齊驅。而到2015年更將達到3萬4000台,將比日本多出3000台,成為世界最大工業機器人需求國。中國2005年的需求僅為4500台。換言之,預計10年期間增加至8倍。
中國開始積極引入機器人的原因之一在於人力短缺。明志科技設備負責人説,「由於嚴酷的勞動環境,年輕人一般不到3個月就會辭職」。
在中國,由於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轉為減少。同時高學歷化不斷發展,年輕人往往會拒絕「3K(辛苦、骯髒、危險)工作環境」。
機器人則能輕鬆搬運重達數十公斤的鑄件,並能迅速完成金屬焊接。與頭戴防護罩的員工一起,像人類手臂那樣擁有多個關節的多關節機器人在發出機械音的同時,不間斷地進行著作業。鑄造需要在高溫狀態下熔化金屬,因此對人類來説是嚴酷而危險的工作。
日經中文網指出,中國政府也在積極致力於本國機器人産業的培育。中國領導層在截至2015年的十二五規劃中轉向了重視增長質量的路線。尤其是在有助於生産效率和品質提高的機器人産業領域,將以舉國之力推動人才培養和産業化。安川電機中國總代表後藤英樹分析稱:目前是「中國製造業的轉型期」。
而在大學和國立研究機構,相關研究自10多年前就已經啟動,以風險企業等形式,已開始獲得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政府下屬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是該公司的大股東,而産品為汽車工廠使用的焊接、塗裝和搬運機器人。2012年的銷售額為10.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0%。
自主進入這一領域的中國企業自2010年前後也出現增加。中國能否保持「世界工廠」的地位,將取決於機器人帶來的工廠革命的成敗。
紅旗-9與S-400反隱能力
便宜果然沒好貨(中國紅旗9合同價約30億美元、俄羅斯S-300約45億、法國紫苑30約60億、美國愛國者3約75億),2013-9-26才贏得土耳其30億美元12個營大單,2013-11-15土政府便宣佈六個月內重新競標。
啥便宜果然沒好貨?是效費比和性價比高,好比同規的中國小米手機也不到美國蘋果手機半價。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916861
《簡氏》網站2014-1-6美國被迫允許F-35使用中國零件,這些特種金屬是用來
製造F-35戰鬥機上使用的磁鐵,原產地不在美國,所以需要發佈不強制執行禁令的規定。
回應
美國對中國實行武器及其軍民兩用產品禁運,中國為什麼不可以?
還被迫?我們不賣給美國佬,又能怎麼樣?中國貨,價廉物美,全球共用,不用是SB。
(楨:對比F-35上的中國磁鐵,紅旗上的9日本開關算啥?即使對中限制關鍵技術和零件也沒用!另外中國加入世貿就被迫簽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和印尼「禁止」原礦出口上也雙標。詳參【圖博館】:《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中國軍工《中國入世》 )
紅旗9導彈使用日本電子元器件 國防安全堪憂2013-9-29環球網
回應
無知的小編,兩個限位行程開關就小題大作
為了減少成本方便採購了日本的幾電器零件,不足為奇。
美國先進武器,都用日本的器件,沒什麼事情,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3/0929/c1011-23072394.html
紅旗9飛彈用日製元件 若禁運將成中國死穴 ETtoday大陸新聞
回應
美國武器也是採日製零件,可是美國不怕禁運,因為他把日本脖子給掐住了
紅旗9導彈使用日本電子元器件國防安全堪憂_網易軍事
回應
美國不也用中國產的元器件麼,呵呵
美國用是因為成本低,我們用則是技術不行.
中國的導彈成功出口了,網易馬上出來潑涼水。“打擊中國人的民族自信”是網易的一貫宗旨。
http://comment.news.163.com/photoview_bbs/PHOT15JQ00014T8E.html
世貿維持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違規裁決 BBC
世界貿易組織WTO周一(2012-1-30)維持了對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違規的裁決。
相關新聞
中國稀土出口價格還不如“豬肉”
WTO 美日歐逼我賤賣稀土
印尼禁2014-1-12原礦出口 業者陷入關廠裁員 經濟內傷
印尼鎳價 漲至今年最高點 鎳價飆漲衝擊大陸鋼企 聯合新聞網
印尼禁原礦出口中企應對已有招2014-1-13搜狐
印尼禁礦令禁止出口65種原礦未傷中企元氣2014-1-15中國新聞網
歐技術援陸 美禁運武器無效2013-12-22 旺報
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今天就和敵對國家開戰,雖然包括歐盟和美國都對其實施武器禁運。但在中國所擁有的各型尖端武器中,將充滿來自德、法、英等美國最緊密盟友的影子。中國多數先進的水面艦艇都是由德、法設計的發動機驅動。驅逐艦配有法國聲納、反潛直升機和地對空飛彈。
英國製發動機為解放軍空軍的轟炸機和反艦殲擊機提供了動力。中國最新式的偵察機搭載了英製空中預警雷達。性能最優越的攻擊直升機也依賴於歐洲公司設計。正在打造中強大的潛艇部隊,其核心技術是德國設計的最新型柴油發動機。
隨著北京在周邊海域展示肌肉,柴油動力潛艇將成為美日的最大威脅,而這一切卻是德國的強大發動機技術為基礎來源。
俄羅斯仍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和技術來源,歐洲的軍事硬體和技術更為中國填補了重要缺口。歐盟自1989年開始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但武器及軍民兩用技術,仍源源不斷地從美國盟友轉移到中國手上。
歐盟發言人表示,武器禁運並不包括軍、民兩用產品,各成員國可自行掌握此類產品的出口管控。可預見的未來,歐洲的超音速戰機、德國潛艇或西班牙運輸機等產品仍不會賣給中國。但在歐洲武器零件貿易有利可圖情況下,不受禁運政策影響的軍民兩用產品仍會裝配在中國武器中。
中國國防部則表示,外界誇大了解放軍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中國是根據國際慣例,在武器研發領域與別國交流合作。
空警-500雷達罩為何與空警-2000完全不同?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514414 2013-12-23 09:10:48
西方成見:中國人成功的唯一途徑是靠偷技術2013-9-23 環球網
英國《衛報》9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覬覦我們的發明創造?開玩笑吧?
有些東西永遠不變。在筆者記憶中,西方人向來對東方特別是中國懷有疑懼。筆者在一個極虔誠的愛爾蘭鄉村天主教家庭長大,還記得母親當時被人們所講的“黃禍”嚇壞了。他們用“黃禍”指代所謂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對西方文明構成的威脅。
這種疑懼不止筆者的母親有,戰後的美國政府大多有這種心理。正是這種心理促使杜魯門參加朝鮮戰爭,幾十年後甘迺迪和詹森政府捲入南越叢林中。1972年,尼克森和基辛格推動了某種匪夷所思的美中和解,但美國對中國的深度猜疑延續至今。
外界普遍認為,或者如美國多次信誓旦旦所聲稱的,中國政府是網路空間最為持久的侵犯者。解放軍設立專門部隊,不浪費每一刻清醒的時間,侵入美國高技術公司和政府機構。這些西方預言家們說,中國肆無忌憚地進行攻擊,無非是想從西方竊取工業機密(智慧財產權),以便提升中國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網路活動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馬克•安德森寫道:“在後資訊時代,全球經濟的動力是技術,智慧財產權是一等資產……想要財富的個人、公司或國家,必須創造或偷竊。”當代中國沒有我們在西方所理解的那種法治,這是事實。這意味著很難起訴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即便如此,當前西方對待中國的歇斯底里有兩樣事令筆者感到不安。
首先,它讓人想到以前的半種族主義恐慌。有一種沒有明言的成見,認為東方人沒有進行發明創造的能力,所以要取得經濟進步,就不得不盜竊我們聰明人的發明。換言之,他們不能創造,所以得靠仿冒。記性好的讀者知道,我們西方人曾一度這樣說日本人,指責他們山寨德國產品,仿冒美國品牌,但最終被笑話的是我們。
這凸顯另一個令人困惑的成見,即以為中國人成功的唯一途徑是從我們這裡偷。英國和美國名牌大學的理工院系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現象,就是攻讀研究生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出奇的多。我工作時見過許多這類中國留學生,他們無一例外地刻苦好學,許多人也相當聰明。他們當中大多數打算在拿到學位或完成博士後研究後回國。
回應
講了半天中國被指責網路竊密,卻隻字不提棱鏡,某些地方還有明褒暗貶之嫌
西方成功的經驗就是滿世界掠奪,佔領了美洲,澳洲,打劫了亞洲 非洲。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陶瓷火藥指南針,影響了全世界!師人之長補己之短,至於偷從何而起?德國發展之初也是靠仿製英法等的機械設備,日本也是仿製起家,到了中國就是偷?拿走了中國的東西才是賊,才是偷!牛頓說過,我能看的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現在,我們就是踩著你們這些自以為的巨人攀登人類的更高峰!
中國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領先於西方國家,
你們不偷師中國你們會東南西北都搞不清,擦屁股都沒紙更別說後面利用中國火藥開疆拓土
就算是偷也比靠侵略,奴役,殖民別的國家發家的流氓強盜國家來的光明正大!
別理他們,發展是硬道理,再過幾十年我們也可以說他們偷中國的技術!無聊可笑!
有些西方國家就是見不得中國變好 變強
西方的這種想法,導致美國與中國每次交手都敗北,並且沒能撈到一點便宜
人類技術本來就是全人類共用的資源,用偷這一詞說明了某些個人的狹矮思想。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9-23/0830741593.html 2013-09-23 10:06:57
中日火箭發射技術對比 長征五號讓日本汗顏 2013-07-26
中國宣佈已經成功測試了新型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5號”的發動機,這一新型火箭將幫助中國的太空探索達到新的高度。
從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以來,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走過從常規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載荷到發射飛船的技術歷程,具備發射各種軌道空間飛行器的能力,並在可靠性、安全性、發射成功率、入軌精度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2006年以來,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完成67次發射任務,把79個航天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運載火箭的可靠性顯著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型譜進一步完善。新一代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長征5號的研製成功,將為中國實現千噸推力的運載火箭,趕超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重型火箭的運載能力。在此基礎上,推力3000噸,運載能力百噸以上的重型火箭長征6號的研製工作也接近尾聲,屆時,中國講當之無愧的成為運載火箭世界老大。
目前網路有很多觀點認為,中國的運載火箭技術落後美國和西歐,尤其是比不過日本的H2,日本H2B火箭升空後,更讓很多人直歎息日本火箭技術已經全面超過了中國航太技術。其實,這一認同很無知,H2B代表了目前日本最高技術。H2A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是其最大發射能力為3.7噸的,H2B火箭的近地發射為19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是8噸,H2發射成功率為94.4%。
再看看咱中國的,長征系列總共發射76次,失敗4次,成功率94.7%;長征3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發射能力為5.4噸,長征4號運載能力更大的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特別是其發射成功率為100%。長征5號火箭的近地發射為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為12噸;長征6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將超過14噸。
事實上,火箭系列小日本搞來搞去就只有2種火箭,中國可以根據各種衛星參數不同隨便選擇,光是長征5號就有3種直徑可選。至於成功率就不用再對比了,連小日本的乾爹都不敢提。至於全球飛船測控網就更別提了,不要說蛋蛋被乾爹捏著不敢搞,就是放手小日本也沒有這個系統整合技術,等中國長征6號、7號、8號出來,小日本還能拿什麼來跟中國比?搞個10米直徑的H2C?先老實把H2B的成功率提上來再說吧。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614208-1-1.html
中國2013-5-13疑似用DN-2導彈進行第三次反衛星試驗
中國中科院科學探測高空火箭 誤傳反衛星導彈試射
美軍監測中國探空火箭 稱其可搭載反衛星武器
台雲峰中程飛彈 明年量產部署
雲峰摧毀力較高 雄二E較準
中國北斗系統覆蓋東南亞 三個國家已採用
中國新型衛星導航接收機可接中美俄三國衛星信號
中國北斗在巴基斯坦建地面站 能為巡航導彈制導
日擬啟用新型衛星定位系統 誤差為美GPS千分之一
美稱中國研CSA9防空導彈能攔500公里內彈道導彈
俄媒披露中國有近120個防空導彈營反導能力強大
助陸爭釣島 俄售S-400飛彈 各取所需 更給美日壓力
俄研製出新型水底彈道導彈 可在海底打擊敵目標
美陸基中段導彈攔截試驗失敗 已連續3次打不中,16次攔截試驗,但只成功了8次,上一次成功攔截還是在2008年(回應:有些國家在試驗的時候總是失敗,但在實戰中未必會失敗,有些國家在試驗中總是百發百中,但在實戰中未必能打中。因為有些國家報喜不報憂,有些國家報憂不報喜。 國家有你就是最大的悲哀,這叫報憂 傻你媽蛋,這種實驗能偷偷進行的嗎?滿天的都是眼睛.回家把腦子帶上再說話。 中國前段時間剛做的不就是中段嗎?您忘了? 攔截根本就不可能的,都是理論和想法而已,現在的實驗都是拿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當然還有一定的攔截概率,如果是別人的導彈,人家的技術參數,各項指標你都不可能掌握,怎麼攔截 就算攔截概率90%,那漏網之魚的打擊也是致命的。 美國人攔截失敗,中國某些線民不管看見什麼新聞,就知道使勁地噴自己的國家! 最後又會賴在中國頭上,說中國干擾了跟蹤定位衛星 這是美國佬的伎倆,向外蒙蔽別人,向內要求增加軍費。)
印度稱3年就能造出堪比東風31的洲際導彈(回應:都別笑了,三哥家導彈攔截難度可是世界最高,因為發射出去後他自己都不知道去哪了 阿三三年趕英,五年超美,十年稱霸地球,二十年統一銀河,五十年佔領宇宙 中國在國防研發方面是只做不說好不好,在性能沒成熟之前中國一樣不會主動公佈的,在國防方面中國最低調的了,阿三隻會讓人笑 阿三如果將現有導彈抹點印度神油,射程超過一萬公理以上呢 阿三被中國打怕了,有中國恐懼症 只要是中國的就是不好的,某些人的心理就是這樣了 那印度早就是發達國家了,別忘了79年中國的人均收入還遠遠不如印度)
詳參【圖博館】:海龜與烏龜 中國導彈防禦
據俄新社2013年7月2日報導,當天上午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太發射場,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在點火升空後發生偏轉並爆炸解體。據悉,這枚運載火箭搭載的是三顆“格洛納斯-M”導航衛星。該運載火箭內裝有500噸燃料,而爆炸會致使燃料中的液體推進劑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有毒物質侵害周圍大氣層及土壤,因此,爆炸發生後,當地有關部門立即開展了清理工作。
回應
毛子損失慘重啊,失敗太頻繁了,好好查出問題。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實驗變經驗。俄羅斯人是偉大的,我們應該尊敬他們。
俄羅斯真是航太強國?怎老發生不該發生的災難了呢?
看來,羅老號那次升不上去的原因找到了。。。
毛熊應該趕快鼓動南棒第四次發射羅老號,毛熊可以免費試驗新火箭,南棒可以獲得自豪感,雙贏啊。
和中國做個交易——中國把成熟的火箭技術轉讓給毛子,毛子把成熟的飛機發動機技術轉讓給中國
看來下次老毛子要發射衛星,可以使用中國的火箭,我們可以打折的。
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3-07/4083187.html 2013-07-07 13:03:00
大陸「嫦娥二號」衛星 成功探測小行星【聯合報 2012.12.16
圖為嫦娥二號行經小行星時獲取的影像。(中新社)
嫦娥二號外太空遇戰神!大陸「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十三日在距地球七百萬公里處,以每秒十公里速度、最近距離僅三點二公里,與「戰神」小行星擦身而過,寫下全球首次近距離探測該行星紀錄;嫦娥明年一月初將距地球一千萬公里,挑戰大陸太空測控能力新極限。
嫦娥二號衛星二○一○年十二月圓滿完成繞月任務後,因燃料與電力尚充足,探月工程小組隔年一月決定,讓其進行拓展性試驗任務;由距地球卅八萬公里處航向一百五十萬公里遠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成功後又決定探測小行星。
外太空遠距遙測技術複雜,從地球發射電波至衛星接收後執行,中間的時間落差極大,精準掌握衛星位置又極重要;以探測小行星為例,大陸還在新疆喀什、黑龍江佳木斯與上海等新建衛星監測站,為嫦娥收集交會詳細資料。
報導說,嫦娥二號將繼續航向外太空,直至燃料耗盡,預計明年一月初抵達距地球一千萬公里處,再次驗證大陸的X波段遙測能力;而該波段是早期長程預警雷達的關鍵核心,日前日本已考慮採購X波段雷達,強化對釣魚台監控能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7569367.
嫦娥會戰神 陸深空探測突破 2012-12-16 旺報
進小行星探測俱樂部
專家表示,此次是地球首次近距離探測「戰神」,中國加入原本只有美歐日成員的「小行星探測俱樂部」,意味中國擁有飛入行星際的探測器。
原本設計中,嫦娥二號壽命僅6個月,如今運行26個月,超期服役近兩年。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細數嫦娥二號三次「壯舉」:2010年10月1日距地38萬公里探月,首次獲得7米解析度全月球立體影像;150萬公里遠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拓展試驗;此次700萬公里飛越小行星。
嫦娥三號明年要探月
儘管中國近年接連突破月球及深空探測,中國科學家審慎認為,現在第一梯隊是美、俄,第二梯隊中、歐、日、印度等。
目前嫦娥三號衛星正樣研製進展順利,明年下半年擇機發射。嫦娥三號將完成中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的第二、三期目標「落」和「回」。嫦娥一號、二號已實現了第一期「繞」月目標。
據俄羅斯之聲電臺2013-3-19報導,最近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哈格爾宣佈了發展全球反導系統的新構想。根據五角大樓的新計畫,不再實施歐洲反導系統計畫第四階段建設。取而代之的是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將陸基攔截彈的數量增加到44枚,此外美國打算在日本再建一個導彈預警雷達站。
此外,美國加快反導部署無疑會引發中美之間的反導能力競賽。在末端反導和要地防空方面,中國引進了俄羅斯的S-300反導系統,另外中國國產的紅旗-9防空導彈也可以擔負攔截來襲的彈道導彈的任務。中國還在致力於紅旗-19屬於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編制(類似於美國THAAD),紅旗-26則是解放軍海基彈道導彈防禦的中堅(類似於美國的SM-3)。
……………
http://mil.sohu.com/20130328/n370684298_1.shtml
政府網站曝光中國正研“快舟” 可快速發射衛星
2002年,美國為了稱霸世界和控制太空的目的,開始研究太空快速回應作戰系統,他要把上述作戰想像變為現實,而2013年在中國的官方媒體也開始陸續披露相似的作戰系統,中美太空大戰一觸即發,而其他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技術和經濟實力,難怪一些媒體認為,中美兩國壟斷太空優勢的競賽將徹底開遍世界軍事格局,因為在二十一世紀誰掌握了太空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
http://bbs.tiexue.net/post_6563128_1.html
曾復生:解放軍核衛星對抗美軍閃擊全球 2013-01-23
美軍閃擊全球作戰計劃的核心是一小時內精確打擊全球任何目標,並以美軍特種部隊基地、戰略轟炸機、常規洲際導彈部隊,太空無人飛機,以及天基制導衛星為主軸。閃擊全球作戰系統奏效,必須依賴位在中、高軌道的軍事通訊與情報衛星,一旦這些制導衛星被解放軍幹擾或破壞,閃擊全球戰力必將大打折扣,因為美軍的導彈、巡弋飛彈、特種部隊,以及太空無人戰機等,都將失去指引攻擊目標的衛星制導訊號。
文章說,整體而言,大陸軍方已經把組建太空作戰能力的天軍,視為牽制美國在軍事科技上大幅領先優勢的奇兵,因此,其勢必會以更積極的作為,繼續推動天軍的發展。現階段,解放軍運用太空科技發展的軍事能力項目包括:(一)太空資訊戰;(二)太空反衛星戰,以雷射攻擊衛星或運用電磁波幹擾衛星通訊;(三)太空反飛彈武器;(四)運用太空武器攻擊地面、空中或海面的重要軍事目標。現階段,解放軍正積極規畫在2015年完成天軍的組建部署,把太空科技與軍事力量結合起來,打造陸、海、空、天、電磁頻譜,以及網路的六維兵力結構。
……………
http://www.npf.org.tw/post/3/11919
高分一號升空 陸反隱添戰力 2013-04-27 旺報
大陸26日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解析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一號」,儘管大陸官方強調該衛星主要用於非軍事用途,由於這顆衛星具備高度影像解析能力,外界認為,「高分一號」服役將削弱美軍匿蹤武器的優勢,大大提升解放軍「反隱」作戰能力。
報導指出,大陸先發射「天鏈」系列衛星,再發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表明其太空發展頗具策略性。「天鏈」衛星的主要功能是整合衛星資料。大陸的高分衛星服役後,其所搜集到的資料可以傳遞給「天鏈」衛星,從而全面提高其衛星系統的資料品質。
航太專家則表示,大陸計畫在「十二五」期間陸續發射5至6顆觀測衛星,以便在2020年形成具有時空協調、全天時、全天候、全球範圍觀測能力的穩定運行系統。
美軍非洲通訊 靠的竟是中國衛星【聯合晚報2013.05.01
國防部在25日眾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中,透露去年5月開始租賃中國「亞太七號」(Apstar-7)商用通信衛星。國防部發言人莫妮卡‧馬托什表示,租賃該衛星是因為可提供「獨特的頻寬和地理需求」,能夠達到非洲司令部所要求「覆蓋更廣泛的範圍」。
美軍研製原子慣性導航技術 或完全替代GPS衛星
據法新社2013-4-25報導,美軍正研發新一代導航系統,用於替代易受干擾的GPS衛星定位系統。這一系統將不再依賴衛星,它將被集成在以立方毫米為單位的超小晶片上,晶片中集成有3個微米級的陀螺儀、加速器和原子鐘,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不依賴外界資訊的自主導航系統。……………
回應
鬼扯,慣性導航,無論精度如何高,都無法達到GPS的精度!還有原子鐘也不可能做到立方毫米的體積。人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為是。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4-26/0908722993.html 2013-05-03 12:11:22
美國想不通的秘密:中國武器爲何越禁止越先進!
五角大樓的安全官員認爲說,北京當局的武器軍事系統自90年代初期以來,一直遭受到包括美國在內各西方自有民主國家限制,因此本應該受到很大的發展制約。這對于穩定均衡整個亞太力量是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目前我們卻很難以想想中國武器軍事先進程度的發展,這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他說:中國方面首先依靠其強大的經濟發展實力,特別對于其他國家(對方有傾向性暗指:法國、俄羅斯與意大利.)。吸引了很多以往堅持的國家。在這方面對華武器禁運的工作處理的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理想。所以導致中國軍備先進速度的控制不理想。
對方是話裏有話。不過個人認爲,這裏也有我國人民自己的辛勤汗水。不確定就完全是借助外人之力。所以也有我們自己的。比如我們自己的航天事業,多少也有技術含量。美國這麽說也真的過分了點。
再則說,我們買俄羅斯武器,人家現在都不願意買,因爲我們一買來就仿造。仿造的山寨比俄羅斯原版還要好。所以呀我們中國人能力還是不能低估的。
回應
中國軍工的能力就是:中西結合,能利用的就采取各種手段,使之整合。這就是中國武器爲何越禁止越先進的原因。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554745-1-1.html
國産末敏彈可攻頂摧毀坦克 俄羅斯主動要求購買
兵器知識2011年第7期:我國研制成功的第一個末敏彈武器系統,在大量實戰條件下試驗表明,主要性能達國際最好水平,命中率與國際水平相比提高25%。我國擁有該裝備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是目前我軍遠距離反裝甲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武器之一,在我軍精確打擊彈藥中占重要地位。該武器系統爲我軍開辟了智能彈藥裝備的新領域,使我軍常規彈藥向智能化發展邁出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步,標志著我國在末敏彈技術領域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該成果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圖爲被末敏彈攻頂摧毀的62式輕型坦克。有意思的是,在末敏彈領域比中國起步早的俄羅斯,竟然致函我國,要購買我國火箭末敏彈系統的控制與探測組件及相關技術,這在中俄軍貿上還史無前例。
回應
這幫孫子一定想山寨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34780_19051.html#p=1
中國領導人日前強調今後將繼續優先發展軍隊和國防工業,爭取盡快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進一步發展傳統作戰武器裝備,使其具備信息網絡中心戰能力。中國軍工業近年來突飛猛進,在個別領域已經超越了美國和俄羅斯,必然能夠確保解放軍擁有相應的戰鬥力。
俄媒稱,中國是世界上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之外,第三個既能爲本國軍隊實際生産所有類型武器和軍事裝備,又能出口供應的國家。中國國防工業系統是在20世紀40-50年代在蘇聯大力幫助下建成的,隨後長期維持先前的技術狀態和組織結構,但在後來的經濟改革開放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最初中國國防工業像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聯軍工系統一樣,進行無規則、不系統的軍轉民改革,反而加深了技術落後狀況,特別是在國家領導人改變優先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民營經濟之後,國防工業失去了此前的優惠地位。但是到90年代末情況開始發生變化,1998年中國成立國防科工委,2008年改革爲隸屬工信部的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隊成立總裝備部。中國國防工業系統隨後進行重大改革,改變此前每種武器系統的生産商都由行政指定、科研院所與生産脫離的國防工業管理體系,組建11個軍工集團公司,其中核、核建和電子行業各1個,火箭航天(生産和技術)、航空、造船和陸軍裝備領域各2個。所有公司既生産軍用,也生産民用産品。每個集團都有幾個細分行業集團公司,比如中航一集團內部就有2003年專門成立的發動機系統制造集團公司和5個飛機制造集團公司,整合了幾十家,有時甚至是上百家企業、科研院所、實驗室和其他機構。科研和生産合爲一體,內部引進競爭因素,從而提高了産品質量。每個集團公司65-90%的産品是民用産品。當然,還有許多軍工企業沒有並入任何一家集團公司,因此實際上無法准確地說出中國國防工業的真實規模到底有多大,從業人員到底有多少。大概估計,終端産品組裝企業約有300家,軍工企業總共多達數千家,從業人員數百萬人。
中國軍工企業生産大量民用産品,通常都是科技含量相當高的産品,而且對外出口供應,和平時期能夠保證整個公司贏利,而在受到威脅或者爆發戰爭的時期,可以迅速轉變生産模式,只生産軍用産品,能在幾個月內使軍品生産規模增加3-10倍。
俄媒稱,現在中國國防工業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而且還在繼續借鑒、仿制和合成外國技術。這種合成完全不同科技流派的軍事産品的方法,特別是在合成相當複雜的高科技産品時,要求中國自身必須擁有非常強大的自主研發設計能力,擁有自主科技流派。可以說,中國軍工業不僅借鑒國外出現的所有先進作戰裝備的設計理念,而且範圍非常廣泛,比如中國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同時研制兩種第5代殲擊機的國家,同時又在借鑒國外防地雷反伏擊車的構想,制造各種裝甲車輛用于反遊擊戰。
俄媒稱,中國國防工業當然也有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發動機、高精武器、各種網絡中心戰系統的生産,但是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原則性的缺陷,也不會對解放軍的戰鬥實力産生負面影響。因爲中國國産發動機與外國産品的區別只是壽命稍短而已,這個缺陷可以通過增加生産數量來彌補,高科技彈藥的缺乏同樣完全可以用增加常規彈藥數量來彌補。現在越來越明確的一個事實是,西方軍隊過分迷戀昂貴的高精彈藥,在經濟上顯得很不劃算,它們經常不是增強,而是削弱部隊的戰鬥力,畢竟高精彈藥消耗非常快,之後就會無法繼續戰鬥,生産新彈藥用時較長,費用又非常高。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軍隊在高精彈藥方面的落後,可以說不是缺點,反而是優勢,而且特別適合兩軍對壘的大規模傳統戰爭。
至于常規武器裝備方面,中國在所有主要級別的産品生産方面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一些武器方面,比如坦克,中國現在的生産規模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現在中國同時批量生産4種類型的作戰飛機,分別是殲轟-7戰鬥轟炸機、殲-16(蘇-30)、殲-11B(蘇-27)和殲-10殲擊機,每年現代化殲擊機和轟炸機的生産總量不低于100架,超過了北約所有國家,包括美國的戰機生産總和。在個別船舶制造領域,中國可能也已經超過美國,能夠最多同時建造6艘052C/D驅逐艦,而美國同時建造數量不超過2艘。中國每月平均裝備一艘056型輕護艦,而且在接裝新産品替代老舊裝備時,基本按照一對一的原則進行。
俄媒稱,令人驚訝的是,俄羅斯也嚴重低估中國的軍事實力,不知爲何仍舊單純地相信中國根本無法大量生産先進武器裝備,而且是性能遠不如俄羅斯産品的仿制品。俄專家與美國消息人士一樣,特別關注中國海軍的發展,完全忽視陸軍的發展。盡管中國在裝甲車輛和火炮系統生産規模方面,多年前就已超過北約28國的産量總和數倍。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2-08/0919709040.html 2012-12-09 08:08:08
陸部署太空部隊 美日緊盯應戰 2012-11-16 旺報
《產經新聞》指出,中國即將建成的「空天一體戰」部隊,獨立於陸海空三軍外,單獨建立自己的管理機構,中國空軍和二砲都將參與其中。
報導揣測,二砲可能已經進行了一些太空防禦作戰演習,這種祕密演習十分強調遵守時間程序及嚴格按照戰役準備、戰役實施、戰役結束3個階段進行。太空防禦作戰計畫,包括陣地數據庫、導彈數據庫和武器基本參數等,都屬最高機密,處於封存狀態,在準備實施作戰時將上報總參作戰部。
《漢和防務評論》則揣測,美日所擔憂的解放軍「空天一體戰」,規畫由二砲牽頭實施。二砲的自動化指揮系統早已實現網絡化,是實施「空天一體戰」的基礎。報導指出,二砲的網絡化部隊擁有情報獲取、傳遞、處理和顯示系統,還具有輔助決策和監控功能,其中的信息獲取系統可調用偵察衛星及海空軍的偵察機等裝備;信息傳遞和處理系統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決策分析系統由計算機中心、數據庫和作戰模擬系統構成,這些尖端設備可幫助二砲隨時獲取海空軍的信息支持,嚴密關注別國太空及地面相關裝備的動向。
《漢和》揣測,二砲組建電子戰部隊,也是強化「空天一體戰」能力的體現。電子戰部隊通過獨立實施電子偵察,或與空軍和海軍電子戰部隊實施一體化偵查,可大幅強化中遠程導彈部隊的偵察能力,有助於摸清美國等國空天作戰系統的動向,一旦發現中國太空資產有遭受攻擊的危險,二砲就可對敵方空天攻擊系統的雷達和無線電指揮設施實施導彈攻擊任務。
美日強化太空監視網
美日都認為,穩定利用太空資源至關重要,兩國已決定深化在太空領域的相關合作,並建立強大的太空監視網,監視中國的太空活動。因為「中國的太空軍事能力已超出反衛星的範疇,並開始形成作戰體系。」
面對中國的太空發展,美軍戰略司令部綜合太空運用中心將利用光學望遠鏡及陸基雷達系統,對中國衛星進行監視;日方將利用防範彈道導彈的FPS-5陸基雷達對中國衛星及太空軌道上其他飛行器進行識別和探測,分擔美軍部分監視任務。
回應
美國八零年代就再做的事,中國慢了三十年。最厲害的是美國和台灣記者把這新聞稿的好像中國是全世界獨加一樣。。
美國想不通的秘密:中國武器爲何越禁止越先進!
五角大樓的安全官員認爲說,北京當局的武器軍事系統自90年代初期以來,一直遭受到包括美國在內各西方自有民主國家限制,因此本應該受到很大的發展制約。這對于穩定均衡整個亞太力量是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目前我們卻很難以想想中國武器軍事先進程度的發展,這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他說:中國方面首先依靠其強大的經濟發展實力,特別對于其他國家(對方有傾向性暗指:法國、俄羅斯與意大利.)。吸引了很多以往堅持的國家。在這方面對華武器禁運的工作處理的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理想。所以導致中國軍備先進速度的控制不理想。
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分析說,這是主要由于中共方面采取了以經濟合作模式的吸引力,借助了幾次的經濟危機,很多西方盟國迫于這樣本國經濟壓力,不得已可能會放松某些限制。比如法國等。另外他們還可以通過更多的私下商業來源來獲得,同時還依靠強大的經濟能力,收購軍備科技的母公司等。
對方是話裏有話。不過個人認爲,這裏也有我國人民自己的辛勤汗水。不確定就完全是借助外人之力。所以也有我們自己的。比如我們自己的航天事業,多少也有技術含量。美國這麽說也真的過分了點。
再則說,我們買俄羅斯武器,人家現在都不願意買,因爲我們一買來就仿造。仿造的山寨比俄羅斯原版還要好。所以呀我們中國人能力還是不能低估的。
國家武器戰略發展,緊靠買來?拿來那根本不是解決最終方案,最終方案要想不受制于人,你就得自力更生。才能打破制約僵局。才能提高自己,降低他的制約含量,含量越低制約效果與周期就越短。這是成正比的。等那一天他真的要求了。制約也就是狗屁不如了。
回應
中國軍工的能力就是:中西結合,能利用的就采取各種手段,使之整合。這就是中國武器爲何越禁止越先進的原因。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554745-1-1.html
俄格洛納斯導航衛星工程約2億美元遭挪用 2012-11-11廣州日報
俄羅斯內務部官員9日說,俄羅斯空間系統公司建設“格洛納斯”全球定位衛星系統期間,65億盧布(約合2億美元)遭挪用,巨額資金“失竊”凸顯俄羅斯空間系統公司管理問題,有關“格洛納斯”全球定位衛星建設資金的調查可能導致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下臺。
陸第16顆北斗衛星 成功入軌2012-10-27 旺報(詳參【圖博館】:保釣再起?)
是不是跟最近東海和南海情勢緊繃有關?中國大陸前天深夜,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送入預定軌道。未來中國大陸建構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將和GPS在太空中一較高下。
據了解,包括最近釣魚台中國漁船大軍和海監船系統,都是透過「北斗衛星」系統進行指揮和定位,幾次的事件,等於經過了一次重要的驗證,證明系統可靠性。前天最新升空衛星,將會與先前發射的導航衛星組網形成區域服務能力,預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會在明年初,正式為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服務。
更有本錢和美方叫陣
過去中國大陸受制於GPS系統,曾吃過美方的暗虧,發展自有的衛星系統和美方征逐於外太空,則是中國大陸下一步重點,未來配合軍事衛星,更有本錢和美方叫陣。
由大陸獨立發展、自主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去年12月宣布試行以來,系統穩定運作,已逐步拓展到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電信、水利、測繪等應用領域。
第16顆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它將與先前發射的15顆北斗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形成區域服務能力。根據計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於明年初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正式服務。
總體規畫 按三步走
現階段中國正按照所謂的「三步走」總體規畫,逐步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計畫,要完成有中國特色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規畫中的第1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成為世界上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2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底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3步,2020年左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及其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丙」是中國大陸用來發射衛星中,相對穩定的長程火箭系統,過去也是從彈道飛彈發展過程演變而來。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70次航太發射。
中國大陸27日起向亞洲國家提供北斗衛星導航區域服務,逐漸讓大陸擺脫美國GPS的陰影,甚至躍居美國GPS和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格洛納斯(GLONASS)的競爭對手,在軍事和經濟優勢上同時威脅著美國。
短信收發 實用性強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先完成3種軌道10餘顆衛星的發射,建構區域導航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定位、導航及通訊服務;最終朝著發展35顆衛星實現全球覆蓋。「北斗」並沒有將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的模式照單全收,而是走出中國特色,其獨特的衛星短信收發功能已在軍演和救災中證實其實用性極強。
長程火箭 準度提升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報導,共軍已開始在戰艦和潛艇上部署「長劍-10型」巡航導彈,彰顯中國的遠距離反艦導彈技術已經超越了俄羅斯和美國。而共軍之所以能取得這一成就,主要得力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支援。
西方媒體猜測中國的東風系列導彈、衛士系列遠距離火箭炮都已因北斗系統,而具備了較高命中精準度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據統計,自2003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服務以來,在交通、漁業、水文、氣象、林業、通信、電力、救援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註冊用戶已達6萬,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大陸擁有北斗系統後,美國會喪失利用GPS影響大陸的能力,大陸正逐步接近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美聯社則報導,大陸可望透過北斗衛星導航服務,每年賺取人民幣4000億元的收入。
臺海危機解放軍2枚導彈因GPS被美軍動手腳射偏 2012-12-31 環球網
源于對美國GPS的擔心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猛烈空襲伊拉克的時候,開始在戰爭中應用GPS衛星導航技術。當時,美軍戰機投下的武器只有10%使用了GPS制導,但這10%的GPS制導武器卻發揮了強大的作戰效能。在後期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把GPS系統作爲了戰場導航和通信系統的主幹,以及精確炸彈和導彈的最主要制導系統,並創造了很多戰爭奇迹。正是因爲這幾場戰爭,使得中國軍方認識到了現代化高科技戰爭的神奇魅力,充分認識到了GPS系統對現代化戰爭的巨大影響力。
爲了提高各種武器的打擊精度,中國軍方在海灣戰爭後,在一些導彈中加裝了民用版GPS作爲制導系統,逐步具備了精確打擊能力。但民用版GPS最高定位精度只有10米,雖然打擊精度相比其他制導提高不少,但是相比美軍使用的軍用版來說,打擊精度相差幾近10倍。而且即便這樣,美軍也並不是沒有限制。和平時期,民用版GPS無論哪個國家均可自由使用,但如果發生戰爭,美國就可能會根據戰爭對自己的國家利益影響程度來確定誰可以繼續使用。
中國雖然大量使用GPS的民用版,但軍方一直對依靠美國GPS系統感到擔憂,擔心美軍可能在沖突或緊急狀況下關停該系統。這事很快就有了例證。
1996年臺灣的李登輝抛出“兩國論”,臺海局勢緊張,解放軍隨後展開一次大規模軍演,向距離臺灣附近的東海海域發射了3枚導彈,以示警告。發射的第一枚導彈准確命中目標,緊接著發射的第二枚和第三枚導彈突然無法追蹤,最終導致導彈大大偏離了原定的落點範圍。事後的軍事分析表明,肯定是美軍做了手腳,可能是由GPS信號突然中斷造成的。
而當年的“銀河”號事件也很能說明問題。1993年7月23日,美國無中生有地指控中國“銀河”號貨輪將制造化學武器的原料運往伊朗,制造了震驚世界的“銀河號”事件。當時,“銀河”號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船停了下來。事後大家才知道,這是因爲當時美國局部關閉了該船所在海區的GPS導航服務,使得這條船變成了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行駛。
大國必備的自主系統
民用和國際市場都很廣闊
大幅提升精確打擊能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2-31/1353711278.html
回應
坑人的GPS,但坑出一個“中國北鬥”,呵呵,壞事變好事。
文章作者爲了自己的論點而編造論據,無知而且無恥。解放軍的彈道導彈從來沒有依賴美國的GPS作爲單一的制導方式,而是以慣性制導爲主。美國關閉GPS逼停銀河號那段更可笑了,古代沒GPS的時候人們就不航海了嗎?事實上現代海船都同時裝備有磁羅經和陀螺羅經,沒GPS照樣航海,只不過沒GPS准確和方便而已。
說得好!
好個屁!現在沒手機電話等一切科技手段看你怎麽通訊,可別說古代也沒這些照樣通信,人家用信鴿用烽火臺你也會麽? 2013-01-01 11:53:08
神舟計畫成功操控反衛星武器 2012-06-17 中時 亓樂義
據澳洲頂尖太空情蒐專家波爾所悉,神舟四號電子系統,曾成功攔截過美國軍艦的電子信號,亦能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美國軍艦進行追蹤。
尤有甚者,據我方太空專家觀察,神舟七號二○○八年升空入軌後,大陸太空人翟志剛出艙時,其身旁伴隨一個幾公斤重的小衛星,由地面操控,圍繞神舟太空船走,顯示中國有相當能力從地面操控小衛星,「作為太空的反衛星武器。」
相關新聞
中、印、以發展反衛星技術 挑戰美國
突破西方壟斷 江蘇自產碳纖維 2012-06-30 旺報
江蘇航科突破西方技術壟斷,建立大陸首條T800碳纖維生產線。航科預計投入人民幣2.5億元,建成25噸T800碳纖維的生產線。T800的受壓強度達到5.49GPA(54.9億帕,帕是壓強單位),目前能工業化量產的最高強度級別碳纖維。
潛7020米 蛟龍號新突破 具軍事功能 2012-06-25 旺報
在蛟龍號之前,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已擁有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但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過6500米,經常下潛深度也不過5000米。
昨上午9點15分,蛟龍號在達最大深度時,通過水聲通話,潛航員對神九太空人問候,祝福3位太空人與天宮一號對接順利。
據多維新聞報導,蛟龍號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這款深海潛水器同時肩負多項涉及軍方的試驗任務。
西方媒體普遍認為蛟龍號具有強大軍事潛能,可用於核潛艇外殼改進,水下通訊升級和破壞他國對中國大陸的水下監聽系統。
美國《華爾街日報》說,蛟龍號另有所圖,這台潛水器可用於截獲或剪斷海底電纜,回收海床上的外國武器,或維修、救援海軍潛艇。
大陸專家也表示,雖然蛟龍號主要用於科研試驗,但在通信遙控、電子、機械等方面的技術突破都可用於軍事,尤其是用於深海潛艇的研製。
搶深海資源 卡位展實力 2012-06-25中國時報
中國發展「載人深潛」比「載人升空」晚了十年,但企圖心強,早在二○○一年中國以深海技術,取得國際海床管理局准予在位於夏威夷和北美大陸之間海域勘探礦產的權力。去年聯合國下屬機構又批准中國政府計畫勘探非洲和南極洲之間海底金屬礦藏的方案。
實力決定利益。按國際海床環境管理局規定,要申請哪個地區的預先開採權,先要有載人潛水器深入海底取得樣品和圖像作為依據。「蛟龍」號昨又創下潛紀錄,使中國對深海資源爭奪指日可待。
http://news.sina.com.cn/z/zfnh2012/
《時代》:南海爭端 中已獲勝
黃岩島風雲如何釀成
護主權給糖不夠 中共鞭子並用
南海護權與菲對峙 中不再消極 行動代抗議
黃岩風雲急 南海艦隊出動
大陸航母密集出海(另參本館:中共建構航艦之研析
臺灣官員稱菲越要求臺就南海問題勿與大陸聯手
登太平島侵犯越主權?臺外交部駁斥
越南反對台官員前往南沙太平島
黃岩島爭端 俄表態反對美國干預
日媒稱日欲借售菲巡邏艇打破武器出口限制
日本海上自衛隊3艘練習艦將訪問菲律賓
菲南海急進源于石油誘惑 中國應適度強硬宣主權
印度擬退勘南海 又怕沒面子
印度公司決定退出南海石油開發可能因中國壓力
世界最先進半潛平臺“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投産 2012-2-14
武船造世界頂級三用海工船海洋石油681(981配套船舶)交付 2012-3-20
南海深水油井 大陸今天開鑽 2012-05-09
英媒稱中國正用高科技鑽井平臺在南海尋石油
菲律賓總統改口稱願同中國在南海合作采油
中海油開放南海9個區塊與外企合作
中國宣布大規模南海油氣開發反擊越南偷盜
中海油招標油田 激勵類股
泰馬菲競相參加中國西沙石油招標!
日右翼政客石原"叫囂"購釣魚島 專家稱其另有圖謀
熱比婭捐10萬 助日購釣魚台島(另參本館:熱比婭妨台
中方稱日大陸架延伸申請獲聯合國批准系捏造
胡錦濤拒單獨會日首相 熱比婭訪日釣魚台爭議作梗
搶攻東海戰略點! 共軍福建水門機場曝光
日本海上保安廳爲右翼政治團體登陸釣魚島護航
日媒稱中國民間保釣船已開赴釣魚島1-2天或抵達
中日國民互相反感 衝到最高點
日研究:臺灣人哈日 但認為最該親近中國(另參本館:真有哈台族?
愛臺何必仇中
日媒:台艦駛入釣魚台海域遭日本保安驅逐
我遭日「驅逐」? 海巡署否認
宣示釣魚台主權 台日互相抗議
中俄黃海聯合軍演 專題
http://mil.news.sina.com.cn/nz/zhongejunyan2012/
美進逼亞太 致中俄軍事同盟
普丁、胡錦濤2012-06-05簽署中俄戰略合作 與上合組織相輔相成
上合2012联合反恐军演 專題
http://mil.news.sina.com.cn/nz/2012shfkjy/
陸外交部:上合組織不似北約(另參本館:《歐洲新霸權》 上海合作組織)
中方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百億美元貸款
美戰略東移 出席香格里拉對話的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
中國軍方就美軍對華抵近偵察向美方表達關切(回應:學敘利亞,過來就打下來,看他還過來不?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外媒稱中國高新6號反潛機性能超美P-3C(另參本館:運8電戰機 中國預警機)
俄挺中 逆火轟炸機 生產線賣給中國
美方第一島鍵 難防凶猛逆火
選美國或選大陸 亞洲國家兩難
亞太武力競賽美國沒有勝算
分析稱美國圍堵中國策略不會獲南亞諸國支持
日金援湄公河 與大陸拚影響力
湄公河慘案主犯 包機押回大陸
中日韓FTA談判 年內啟動
中美兩軍計劃年內舉行聯合演練
2012中泰海軍陸戰隊聯合兩棲作戰訓練落幕
最大規模環太平洋演習明日開幕42艘軍艦參加
俄參演尋求亞太影響力 非對付中國 中國曾觀摩美軍演習
抗中國 美日韓21日首次東海軍演
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因南韓民間團體激烈反彈 喊停
抗中 南海4國擬聯合巡邏
美越難有深遠合作
中方就越南蘇-27戰機巡查南沙島礁表示強烈不滿
俄媒稱中國殲10B對付越南印度蘇30效果更佳
中國就越通過《越南海洋法》提出嚴正交涉
印度成功發射烈火5洲際導彈 被命名中國殺手
西方為何對銀河3號與烈火5厚此薄彼?
印度總理訪緬 加強合作抗衡中
翁山蘇姬助力叫停建密松水壩(楨:典型的要電卻不要電廠之民粹!另參本館:民粹亡臺)
緬甸因電力供應緊張發生示威活動
宗教流血衝突 緬甸若開邦戒嚴
騷亂讓西方擔心緬甸走回頭路
(另參本館: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世界十大航太發射地 中國衛星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衛星導航熱 美早知中反衛星 反衛星大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 《太空兵器》 《空天一體作戰研究》 《制空權》 神舟計劃 美盼搭神舟? 月神vs嫦娥 嫦娥奔月 新探月熱 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太空城與原子城 中國宣言 中國大戰略 PLA最急需的武器 《國家海上利益論》 中國海洋調查船 天安艦事件 中國與東協保釣再起? 中國與印度 《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 中國與韓朝) 2012-07-01 13:10:37
邁向太空站時代 神九安返中國 2012-06-30 中國時報
大陸執行首次載人航天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經過十三天太空飛行任務後,三位太空人景海鵬、劉旺、劉洋昨天上午十時零三分安全降落在內蒙古的預定著陸場。中共解放軍總裝備部宣布神九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大陸官方「新華社」稱:中國邁向「空間站(太空站)時代!」
評論並稱,從十三項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神舟,到獨具特色的發射模式,從穩定的交會對接技術,到高效益的空間實驗室,載人航天領域系列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顯示中國完全有能力自已開展智慧創造。
神舟九號發射專題
http://news.sina.com.cn/z/shzhfch2012/
大陸上天下海 歡慶黨慶 2012-06-17 中國時報
明(十八日)將是中國的好日子,除在天空中「神舟九號」早上約十一時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任務外,另一項刷新紀錄的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亦將於這天進行第二次七千公尺下潛試驗。時間上的巧合,被認為與慶祝中共「七一」黨慶有關。
「蛟龍號」為大陸第一台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自一千公尺、三千公尺、五千公尺海試之後,於今年挑戰七千公尺深潛海試世界紀錄。(楨:蛟龍號可爲海軍潛艇繪高精度海圖,可勘查/鑽芯取樣金屬結核資源,可執行水下設備定點布放、海底電纜和管道檢測。)
備受矚目的「神舟九號」將於十八日早晨約十一時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任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專家表示,此次的「天神合一」後,將進行十多天的載人飛行。這締造中國航天發展史上幾項新紀錄:太空人首次實施手控交會對接;太空人首次進入天宮一號駐留;首次有女太空人參與飛行。
相關新聞
美空軍X-37B選中國神九升空時返航疑搶風頭
美軍返航著陸 執行絕密太空任務 被疑系衛星殺手
大陸研發似美-37B的神龍無人太空轟炸機
美稱神九和天宮對接成功軍事意義非凡
美媒:美應阻止中國占領月球
美專家稱中美太空競爭像龜兔賽跑中國有耐心
中國「上天下海」的企圖
中國上天入海 加深國際警惕(楨:德國《新德意志報》則為大陸遭受猜忌鳴不平,稱「對於一直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而言,通過科技強國應該獲得尊重」。)
海天2突破 有助提升軍事技術(楨:其他國家的都含有軍事目的)
神九與蛟龍雙雙成功 印證中國科技力量 朝鮮日報
八年前,搭載太空人楊利偉的神舟五號完成首次載人太空飛行,踏出大陸航太發展「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昨晚神舟九號發射升空,在去年神舟八號完成無人自動交會對接的基礎上,朝載人手控對接目標前進。大陸用八年多時間走到第二步,要的就是躋身航太強國之列。
儘管美國與俄羅斯早就掌握交會對接技術,但兩大航太強國早期在實施對接任務時,都曾發生故障,造成任務失敗,甚至有太空人因此受傷。就此看,大陸航太發展,反而有「後發先至」的潛力。
神九火箭設計師呂新廣:三套控制系統讓火箭更可靠 新浪網 2012-06-16
舉個例子,平台到神三和神七是加了一台罐組,現在加了兩個罐組,可以換這裡面任何兩個器件。實際上用航天設備的可靠性來說,每一個設備壞一個器件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我們提的指標是99.99%,甚至更高,就是說一萬次里可以壞一次,我們允許它壞兩個還可以正常工作,這個可靠性基本上就是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我們鍵上計算機,主要是控制大腦,現在改成三套獨立的工作,獨立的算,最後三取二,任何一個壞了我都沒有問題。現在整個火箭任何一個地方一度故障都是沒有問題的。
失敗的機率極小,但是不能說爲零,要科學的看待這個問題。神州九號有逃逸系統,故障系統,在天上就判斷這個火箭是不是有問題了,如果出現問題用逃逸系統改進離開。
航天飛機對于美國來講下了很大的工作,包括冗余設備,他的成本也很高,很多技術都是用最先進的。畢竟他的系統更加複雜,越複雜的系統出問題的概率越大。我們火箭相對于它來講要簡單。簡單就是可靠,拿一個導線來講,我就一根線連過去,只要把這根線弄堅固了就沒問題,但是他通過很多電子元器件轉換,這個是保不齊的。
相關新聞
神九有3種電源 太陽電池帆板 鎘鎳蓄電池 應急電池 一天耗電43度
神舟一船多用 巧思省錢省力 2012-06-19 中國時報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昨對接成功,從技術上說,美國雙子星太空船早於一九六五年在低軌道完成對接,神舟並沒有新的創舉,它真正吸引西方的不是技術,而是大陸運用技術的巧思,能以節約的方式達到太空船「一船多用」的最大效應。相較之下,大陸的載人航天發展起步晚,但有後發優勢。
美國的做法不同,雙子星太空船每次對接,都要前後發射兩個飛行器進行對接,軌道並無預置目標,若要對接兩次,就必須發射四個飛行器(2N),依此類推。
大陸因有預置目標,每次對接採N+1方式進行,如天宮一號兩年內和神舟八號、九號和十號太空船對接,發射次數少,比美國省錢又省力,預置目標還能發揮很多作用,一舉數得。實在說,美國更在意後發國家的巧思,作戰亦復如此。
回應
大陸空間站的配置更是棒,一個載人飛船一個貨運飛船,2個實驗艙都可以獨立飛行逃生,安全性比國際太空站高明太多了,功能性也強又節省發射費用,美俄一昧求大,結果悲劇一再發生,中國人實事求是,智慧比美俄高多了
相關新聞
載人航天花費 不到390億人民幣
評估稱航天領域每投1元可獲7至12元回報
中國經濟、太空實力展現
神九發射將重點進行航天醫學實驗研究
太空養心丸 照三餐服中藥 避免太空病
神九太空人 把尿變飲用水
手控對接 人腦比電腦快3分鐘
太空穿針 劉旺嚴肅 劉洋輕鬆
新老、男女搭配 3太空人分工
太空站衛生間分男女 設2睡眠區
陸太空科技先進與否 專家分歧 2012-06-17 中央社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太空分析專家歐柏格(James Oberg)說:「天宮一號不僅只是對接目標,它是一個完整的支援生命模組,能充當居住空間,如果中國決定超越低軌道,邁向月球或外太空的話。天宮一號正是供長期外太空任務使用的那種模組。」
歐柏格說:「中國人正在做的,不只是在古老太空競賽成就上尾隨追趕,他們正迎頭趕上,在某些案例中甚至較部分其他太空強權超前一步。」
他又說中國大陸目前正展開多項太空能力大規模改善計畫,包括設計更大型長征五號火箭(楨:長征五號推力1100噸/載25噸火箭 2012-6獲驗收2014升空,推力3000噸/載重百噸也在論證中)以及在海南島興建新火箭發射設施在內,這只是能提升中國大陸技術能力的兩個案例而已。
但曾出版有關中國太空產業書籍的澳洲學者瓊斯(Morris Jones)指出,中國大陸在太空競賽方面起步較晚,仍遙遙落後,根據他的估計可能落後高達40年。
瓊斯說:「目前,中國的太空計畫大約相當於1960年代末期的美國太空計畫,雖然他們尚未能把太空人送往月球。」
瓊斯認為中國大陸的太空雄心與美國和俄羅斯沒有兩樣,均著眼於軍事、科技和宣傳目標。 2012-07-01 12:43:10
海上發射公司
海上發射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利用海上平臺承擔商業衛星發射業務。參加方有:美國波音公司(占40%股份),負責航天器總體、有效載荷服務、出海之前港口處理操作;俄羅斯能源航天火箭公司(占25%股份),負責Block-DM上面級及其與運載火箭的一體化;挪威克韋爾納公司(占20%股份),負責海運工程;烏克蘭南方設計局與南方機器制造科研生産聯合體(占15%股份),負責運載火箭的前兩級和發射支持操作。
海上發射公司進行發射前,發射架及箭體(包括有效載荷)在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口的裝配指揮船上裝配,完成後轉移到能自航的「奧德賽」號發射平台上,然後與擔任指揮中心的裝配指揮船一道,駛往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0°N 154°W進行發射。
海上發射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提供海基發射服務的公司,但海上發射的構想卻不止一個。1964年至1988年間,義大利羅馬大學和美國航空太空局(NASA)從位於肯亞海岸的聖馬可固定平台上發射過多枚太空飛行器。1998年7月7日,在巴比倫支海域附近,一枚由「新莫斯高夫斯克」號潛艇發射的「靜海」號(Shtil')運載火箭將兩枚通信衛星送入軌道,它們由柏林工業大學為德國太空局製造。
海上發射公司1999年首次進行商業發射,至2008年9月,海上發射公司進行的29次發射中,有兩次失敗,另外還有一次也只取得部分成功。
爲什麽要到海上發衛星呢?較之在陸地發射,海上發射有三大優勢。首先是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發射船臺可以駛到赤道上,赤道是距離地球同步軌道最近的地方,這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球自轉的能量作爲火箭的推動力,運載能力可提高30%左右,並且節約了燃料。第二是發射能力的提高使單位發射成本相應降低,價格降低了20%左右。第三是安全性高,無論是發射失敗還是火箭子級墜落,殘片都會落在水中,不必再擔心造成人員傷亡。
法新社2012-5-26報導,國際太空站(ISS)上的太空人,打開通往美國民營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 )「蛟龍號」(Dragon)太空艙的艙口。執行劃時代任務的蛟龍號,5月25日抵達ISS。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5月25日成為第一個將無人載貨太空艙送到ISS的商業公司,宣告民間太空飛行新時代的來臨。
蛟龍號為ISS帶了約半噸補給品和科學實驗器材,5月31日打算帶稍微重一點的裝備返回地球。
美國太空梭2011年全數退役後,目前僅有俄羅斯具備運送太空人和補給品到ISS,然後安然返回地球的能力。
日本和歐洲航太機構也有貨運太空船,可運送補給品到ISS,但是返回地球時無法完好無損,而其任務預定未來幾年結束。
這意味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和其競爭對手軌道科學公司(OSC),可能成為運送物品到ISS的主要服務業者。ISS造價高達1000億美元,預定運作至2020年。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713
太空事業民營化 科學人雜誌
重點提要
■太空梭即將下台:NASA在2011年年中讓太空梭除役後,美國將無法再運送太空人或補給品上國際太空站。
■民間企業即將登場:歐巴馬執政團隊取消了準備取代太空梭的「星座計畫」,打算將載運太空人的任務交給民間企業。
■希望很大:理論上,政府為勇於冒險的企業提供初期支援,可以帶動太空旅行市場繁榮發展,競爭則可促使價格下降。
■風險也大:沒有人知道新創公司能否打造出安全、價格合宜又可靠的太空船。如果他們失敗,人類太空探索將倒退數十年。
兩年前,著名影集「星艦奇航」的已故演員「史考特」(本名杜漢,James Doohan)執行了最後一次任務:擔任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代言人。這家民營公司於2002年成立,宗旨就是前往其他新創公司從未去過的地方:地球軌道。2008年8月,SpaceX將杜漢的骨灰放入準備進行第三次試飛任務的獵鷹1號,這具以液態氧和煤油為燃料的火箭將飛往地球軌道。但起飛約兩分鐘後,杜漢最後的旅程提前結束,火箭第一節在分離時撞毀了第二節。這是SpaceX第三次試飛,也是第三次失敗。
那麼,2010年2月歐巴馬執政團隊宣佈,NASA應該實質放棄載人太空船任務並轉移給民間企業時,他們究竟在想什麼?NASA為了「星座計畫」已經投入90億美元,打算接替太空梭,建造運送太空人和補給品前往太空站、甚至月球的後繼載具,這些在新方案下將化為烏有。NASA反而還將提供種子基金給SpaceX等新創公司,並同意付費使用這些公司的火箭前往太空站。
許多人指責這項方案不僅太天真,而且十分莽撞。批評最力的是曾當過太空人的太空偶像阿姆斯壯,他一聽見民間企業即將接下NASA任務,就嗤之以鼻地說:「必須經過多年努力和大手筆投資,才能達到必要的安全性和可靠度。」阿姆斯壯等人堅持,將地球軌道運輸飛行交給民間企業,等於讓載人太空探索走回頭路。而且萬一民間企業出錯,甚至會發生災難(許多人相信一定會),整個載人太空事業可能因此長期、甚至永久停擺。NASA規模龐大的載人太空航行組織一旦瓦解,要重建所需的時間和金錢,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儘管有這些考量,美國國會在2010年秋天仍然勉強同意了這項方案。
單單只是賭注太大又有風險,並不表示絕對不值得冒險。我們有理由相信,民間企業很快就能勝任將人送上地球軌道的工作,而且會比NASA執行過的計畫花費更低、更可靠。更進一步來說,由於30多年來載人太空探索可說毫無進展,大多數人甚至已經不敢夢想人類能在地球上空建立一席之地,讓一小群太空人執行任務,並供許多科學家、工程師,甚至想去外太空小住一段時間的一般民眾在此停留,但這項方案或許能打開通往夢想的大門。更棒的是,這群太空旅客可望帶起自給自足的地球軌道經濟,在火星或更遠的星球建立人類的居住地,成效可能比星座計畫或任何傳統太空計畫更大。
http://new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6586.html 2012-05-31 11:47:01
陸北斗導航 免費試運行服務 2011-12-28 旺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昨天起提供免費試運行服務,可對大陸和周邊地區提供連續被動定位、導航、對時等服務,大陸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估計,大陸衛星產業目前最少有4千至5千億元人民幣產值,且隨著產業發展,未來產值不可估計。
用戶數量無限制
大陸國新辦昨天舉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服務記者會,冉承其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10顆,建成基本系統,即起可向大陸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被動定位、導航、對時等試運行服務。
冉承其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提供被動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時,和美國的GPS等其他三大系統相比是一樣,用戶數量沒有限制,「據我瞭解,(大陸)用戶的數量也遠遠不止幾千台,應該在十萬以上的量級」。
冉承其同時公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ICD)的測試版,他解釋,這就是北斗接收終端晶片研發以及相關應用研究必備的技術文件。他說,為儘早推動企業參與、研發、應用,才對外公布測試版,明年會公布正式版。他強調並承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冉承其說,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涵蓋範圍北到俄羅斯,南到澳洲,經前期系統測試和試驗評估後,目前定位服務的位置精準度已經具備25公尺左右,測速精準度為每秒0.4米,授時精準度為50奈秒。
2011航太發射 全球第二
冉承其表示,到明年底,還會再發射6顆組網衛星,等系統基本建成正式運行後,定位服務精準度會提高到10公尺左右。他提到,現在的衛星信號已經覆蓋到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亞太大部分地區,也可提供港澳的民眾使用。
冉承其指出,提供試運行服務的同時,大陸相關企業已開始應用研發,「使用GPS終端的使用者可以單獨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相容使用的終端。多一個北斗肯定會有更多的功用,會對系統的精度、可用性帶來更好的改善。」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部長趙小津指出,大陸航太正處於高密度發射時期,十二五的目標是100次火箭發射,100顆衛星發射上天,100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平均每年要實施20次左右的航太發射活動。
趙小津說,今年已經完成19次航太發射活動,共21顆航天器,全球排名第二,俄羅斯是36次,中國19次,美國18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2020年前還要發射30餘顆導航衛星。
本報北京12月27日電 特約記者張利文、記者王通化報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把短信和導航結合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獨特發明。
冉承其介紹,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一個是美國的GPS系統,一個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一個是歐洲正在建設的伽利略系統,另外一個是中國的北鬥。
冉承其指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其他三大衛星系統的建設不完全一樣。我們首先建設了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有源定位和短報文特色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除了讓你自己知道在什麽時間、什麽地方之外,還可以將你的位置信息發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你的情況。
陸推北斗衛星導航 抗美GPS 2011-12-28 工商時報
中國自力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昨(27)日起展開試運行服務,中國也成為繼美俄之後,第3個擁有已運行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其和美國GPS系統分庭抗禮意圖明顯。目前北斗衛星系統已發射10顆衛星,涵蓋範圍包括台港澳等大部分亞太地區。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十二五」期間該系統還將發射100顆衛星,預估2020年北斗衛星系統將具有全球覆蓋能力。至於該系統面向全球提供的服務,將是全部免費。
冉承其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會中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推進。
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該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冉承其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10顆衛星,建成了基本系統。該系統在保留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服務等功能的基礎上,昨起開始向大陸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無源地位、導航、授時等試運行服務。
冉承其指出,按照計畫,2012年還要發射6顆組網衛星,進一步擴大系統服務區域和提高服務效能,形成覆蓋亞太大部份地區的服務能力。他說,到明年底,北斗系統基本建成後,將提供正式運行服務,屆時覆蓋區內定位精度達到10公尺。目前該系統的定位精度為25公尺。
目前全球普遍採用的衛星導航系統為美國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早在1964年就已經運行,是全球最早的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則在1996年推出Glonass,是第2個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在中國之後,歐盟預計2014年也將推出覆蓋全球的伽利略(Galileo)衛星導航系統。
新聞眼/北斗睜亮眼 台灣安全隱憂【聯合報2011.12.28
大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商用,絕口不提軍事用途。但各國都清楚,北斗系統覆蓋完成後,將增加中共太空的話語權,對陸海空作戰部隊的導引也更強化,尤其不再受制美國,一旦台海局勢有變,將嚴重威脅台灣安全。
中共認為,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不管軍用、民用,不管發展經濟還是維護國家安全,其緊迫性甚至超越載人航太和登月工程。
全球定位系統的市場超過上千億美元,但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在政治、軍事方面。長期以來,美國只對自己軍方提供精確定位信號,對其他用戶提供干擾的低精度信號;如果發生軍事衝突,或察覺對手將GPS運用在軍事用途,美國就會切斷導航信號供應。
中共軍事專家形容,「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等於沒有屬於自己的眼睛」,擁有北斗系統,可擺脫美國GPS的限制,也打破美國的太空軍事霸權和導航商用市場的壟斷。目前來看,北斗的軍用價值甚至高於民用價值,因為沒有自己的定位系統,就無法為自家的飛彈導航。
中共的飛彈數量居世界前三位,但與美、俄比較,仍缺乏精準導航能力,隨著中共北斗系統建成覆蓋,武器的導引精度與遠距作戰能力也大增,將威脅台灣和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
以中共研發成功的「雷石滑翔炸彈」來說,它的最大攻擊距離雖只有六十五公里,但機不需靠近目標區,未來在外海投射後,就可依北斗衛星導引飛向目標。
有軍事專家稱,「雷石炸彈」造價便宜,愛國者三號一枚要三百萬美元,用「愛三」打「雷石」,根本不划算。而一個轟六編隊一次投放一百顆「雷石」,兩個回合下來,「愛三」就消耗光了。不僅是戰機投射的「雷石」,未來還有本土多達數千枚的各型飛彈,只靠北斗導引,更能精確打擊。 2011-12-28 10:09:05
中國大型數控機床獲得新突破開始出口德國
資料圖:齊重數控研的另一旗艦産品DMVTM1620×55/250L-NC 數控重型龍門移動立式銑車床。
東北網齊齊哈爾2011.11月23日訊 最近,齊重數控研發的高端産品SMVTM1600×30/250L-NC數控單柱移動立式車銑床通過德國客戶驗收准備發往歐洲,標志著齊重數控在高端重型裝備進軍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取得新的突破。據了解,該數控機床最大加工直徑達16米、最大加工高度3米、最大工件重量250噸,爲國內機床企業出口國外的規格最大的機床産品之一。目前,歐美等發達地區積極倡導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16米數控車銑床將被應用于風力發電領域的機械加工。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1-28/1410675353.html
浙臺合作 海峽兩岸聯手打造機床制造基地
新華網杭州 2004年11月18日電(記者裘立華)中國機床工業協會陳長年18日說,浙江和臺灣兩地緊密合作,將促使浙江成爲機床尤其是數控機床的制造基地。陳長年在此間舉行的首屆機床工業發展(杭州)論壇暨浙臺數控機床行業合作研討會上說,浙江省許多産品的上下遊鏈條完整,這是引進臺灣機床産業鏈的基礎。研討會由浙江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包括臺灣著名機床制造商——友嘉、金豐在內的海峽兩岸50多家企業與會。
臺灣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說,這次研討會就是把衆多臺灣和大陸的配件制造商集中起來,建立浙江數控機床零部件采購戰略聯盟,吸引臺灣及世界各地數控機床零部件制造商來浙江建廠,形成一條完整的産業鏈,同時籌劃建立浙江機床協會,籌建浙江數控機床零件産業園。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浙江省從原來的機床制造小省演變爲制造大省,僅次于遼寧,與山東、江蘇並列第二集團。今年1-9月份,浙江共有機床企業191家,産品銷售收入51.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臺灣目前已成爲全球機床關鍵零組件的重要供應基地,年出口機床零組件8-10億美元。2004年,臺灣工具機業生産預計爲26億美元,出口約爲21億美元。陳長年說,今年大陸機床生産總值將突破50億美元,超過意大利居世界第三,市場消費額將突破90億美元。目前世界機床生産正加速向大陸轉移,其中臺灣機床廠商整體性向大陸轉移,已有超百家企業在大陸開設企業,占相關行業臺商總數的近50%。同時,大陸機床生産企業邁向國際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大連、上海等地的一些企業先後收購美國、日本的公司,沈陽的企業還將收購歐洲的公司。
台灣區機器公會發布最新預測,對於明年工具機產業景氣趨於保守,第一季接單並不樂觀,預期要到第二季以後才會回溫,全年出口成長幅度僅約10%。
目前國內主要工具機廠到年底前仍處於滿單狀況,亞崴累計在手訂單還有15億元、程泰與台中精機約10億元、東台未交訂單20億餘元、福裕與瀧澤科約9億元,高鋒也還有5億餘元訂單尚未消化。
台灣區機器公會總幹事王正青說,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上半年暢旺,下半年雖遭遇歐債危機,大陸緊縮銀根,以及新台幣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但全年出口金額仍可望達成40億美元目標,較去年成長逾33%。
泰國急單開始出貨 工具機廠Q4營收可望進補 2011/11/24 精實新聞
隨著泰國大水慢慢退去,有工具機業者表示,從11月中已開始陸續出貨至泰國,推估年底前便可將大部分訂單消化完畢,有了泰國急單挹注,Q4營收可望持穩,而也有業者表示,目前客戶仍在清點受損設備,推估明年1月以後才會開始出貨,甚至有些生產較耗時的機種,可能要到明年Q2才會出。據了解,工具機廠目前普遍都接到上千萬元泰國急單,有些工具機廠更接到上億元訂單,業者表示,雖然下半年接單趨緩,然在泰國急單挹注下,Q4產能仍可望滿載。
東台(4526)表示,公司從11月中開始陸續出貨泰國急單,預計11月出掉一半的訂單,12月再將剩餘部分消化完畢;而在泰國急單挹注下,東台11月營收看增。
程泰(1583)則表示,泰國追加訂單量達百台,量相當大,而公司Q4產能原本就相當吃緊,很難在短時間內備好交給泰國的機台,加上泰國水退後,工廠仍需一段時間整理,因此公司推估,泰國訂單不一定能在今年底前出完,將陸陸續續出貨到明年Q1。
而富強鑫(6603)則接獲來自泰國上億元訂單,公司預估,2/3訂單將趕在今年底前出貨,預估明年Q1就可將所有訂單消化完畢,在泰國大單挹注下,富強鑫Q4營收可望持穩。
而亞崴(1530)表示,大水退去後,工廠還需花費一段時間整理環境、重接線路,並詳細盤點損失的機台數,亞崴指出,由於當地工廠以日資為主,第一時間多向日本工具機廠商下單,接著才會輪到台灣工具機廠,而亞崴表示,有些工廠也可能趁此機會淘汰老舊機台,一舉更新為新型機台,因此所需的機台數與機種仍待統計,推估明年1月中以後才會大量出貨。
上銀(2049)則指出,公司在泰國大水陸續退去時,就已經開始交貨了,上週出去了一批貨,本週也有一批貨出去,上銀表示,泰國機械產業才剛起步,目前占上銀營收比重也還很少,不過發展潛力相當大,上銀表示,今年泰國地區銷售額將可較去年倍增。
上銀表示,泰國市場相關客戶如位於泰國的日本客戶、泰國代理商、日本工具機廠的泰國客戶等,目前都已經陸陸續續出貨了。上銀表示,諸如線性滑軌、滾珠螺桿等零組件,生產時間約需2~3個禮拜,組合件則需1~1.5個月,上半年客戶擔心拿不到貨,拚命下單,導致上銀從接單到出貨的時間,最長拉到6個月,而現在生產則較有餘裕,加上有些客戶也不急著拿貨,因此可優先交貨到泰國。 2011-11-29 10:00:52
採用中國製元件!美方憂引狼入室
美國《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2011年8月17日報導,從事軍事機密研究的美國超級電腦研究室最近談成與中國製元件相關的交易,使得美國國會對潛在的電子間諜活動感到愈發憂心。
國會的疑慮源於中國華為電腦科技公司與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國家運算工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於夏季所達成的協議。
田納西大學的超級電腦能模擬美國下一代軍機和太空船的試飛狀況,也能為海軍模擬潛艦作戰。
這項合約提及的儲存系統需使用華為生產的裝置,並裝上美國網路安全公司賽門鐵克(Symantec)的軟體。美國官員曾表示,華為和中國軍方關係斐淺。
華為在2008年與賽門鐵克成立合資企業,華為持有51%股權。
4名共和黨籍參議員及眾議院常設情報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的1名委員,曾致函國防部及能源部,促請檢討這項合約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
這項要求凸顯情報界與高科技業者間的分歧,即在海外設計或生產的電腦伺服器、微晶片及軟體,會對外國情報機構提供何種秘密進出敏感資訊系統的機會。
華爲科技電腦工作室公司成立于2008年08月08號,是集品牌電腦、組裝電腦、網絡工程、軟硬件維修、監控安防的一體化公司。經過短短一年的努力與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公司秉承著“專業,用心! 24小時的關注!365天的服務!”的經營理念在爲用戶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華爲電腦更是致力于爲不同群體的用戶提供更高的應用需求。極力的推動新産品普及及公司的發展步伐。在品牌的規劃及産品導入中,華爲電腦公司不斷的注入新的元素。是真真正正的專業化IT公司。
http://www.qhxxw.net/html/info/245/
湯森路透集團16日公布「中國專利活動(Invented in China)」報告,預測大陸今年底年度專利申請數量躍居世界第1。
報告統計,大陸專利申請數從2006年時的一年不到9萬項,到2010年時已增至一年23萬項,5年內激增14萬項。其中申請專利最多的業別以電機設備、能源、數據通信、運算技術、製藥醫材居前5位。報告指出,大陸正不斷擴大創新活動領域,特別是在汽車和製藥領域。
科學論文量 全球第二
此外,大陸的科學文獻從2009年至2010年的年產出量增長62.4%,已發表科學論文排名全球第二,且科學文獻的篇均引用量也增長49%,顯見對智慧財產權執法在保護和萃取創新價值方面,質跟量都顯著提升。
對知識產權業內人士而言,這樣的消息並不突然,因為5年前,大陸在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與商標數量已是世界第一,且年成長也是全球居冠。但業界認為,專利數量最多而非最強,提升專利的含金量及轉化率仍然是當務之急。
至於海外專利申請數量仍然偏低,遠落後美國和日本。報告指出,大陸在國外提交全球專利申請,只有5.6%被獲准海外專利權,遠不及美國的48.8%與日本的38.7%。大陸在國外專利申請獲准率雖然偏低,但呈穩步增長。
有利創新與競爭力
大陸媒體報導,專利保護是實現十二五計畫目標的核心部分,顯然大陸獲准全球專利申請來保護發明的水準,還不及其它智慧財產權意識較高的國家。
湯森路透智慧財產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大衛.布朗說,大陸積極爭取國際專利,將有利競爭力與政府創新計畫。
依大陸發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訂出到2020年轉變為創新為導向的經濟體,因此提出《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2011-2020年)》,配合十二五,目標在加快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發展、增加每1萬人的發明專利數量以及將更大比例的GDP用於研發方面。
今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超越美日全球居首(另參本館:專利權大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011年12月21日晚間消息,湯森路透周三發布報告稱,2011年中國超越美國和日本成爲全球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
報告稱,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希望從“中國制造”轉型爲“中國設計”。因此,政府鼓勵汽車、醫藥和科技等行業的創新。
但業內專家同時指出,要想在創新方面領先,中國仍有許多事情要做,例如專利質量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該報告預計,2015年中國申請的專利數量將達到近50萬項,而美國約爲40萬項,日本約爲30萬項。
湯森路透“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數據顯示,中國2006年申請的專利數量爲17.1萬項,而去年增至近31.4萬項,平均每年增長16.7%。
該期間內,日本申請的專利數量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國、中國、韓國和歐洲。該報告並未給出2011年各國申請的專利數量。
報告顯示,在中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中,2006年國內申請所占比例不足52%,而2010該比例增至近73%,表明中國企業在專利申請方面已超越外國企業。
世界知識産權局(WIPO)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海外專利申請的排名也在上升。去年中興在專利申請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僅次于松下,高通排名第三,華爲(微博)位居第四。
相關報道:
2010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超日趕美居全球第二
http://tech.sina.com.cn/it/2011-12-21/21136545880.shtml 2011-12-23 09:36:28
首架配國産太行發動機殲10B戰機再次試飛
資料圖:殲10B戰機試飛開傘著陸
環球網視頻報道2011年 9月14日,一架殲10型戰鬥機的最新改型原型機在成都飛機制造廠再次進行了試飛。
這架編號爲1035的原型機是首架使用國産“太行”發動機的殲10B型戰機,而之前生産的殲10B飛機裝備的都是俄制AL-31FN型發動機。
殲10系列飛機將成爲徹底的中國造三代機
使用國産發動機的殲10B的頻繁試飛,意味著殲-10系列飛機即將成爲一種完全徹底的中國造三代機,由于裝備國産太行發動機的殲11B戰機已經大批服役,殲10B如果加入現役,也將意味著中國空海軍的國産三代機戰鬥機機隊將進入全國産動力時代。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9-17/0919665842.html
中法合研渦軸-16發動機亮相可能裝備武直10
在天津直博會上亮相的渦軸-16發動機
環球網視頻報道 2011年9月15號上午,首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在天津空港經濟區拉開帷幕,展會上,國內外多家業內廠商的重點直升機機型紛紛亮相。
本屆博覽會爲期四天,展區占地面積97000多平方米,吸引了包括國內外直升機業內200余家企業參展商。其中包括歐洲直升機公司、美國西科斯基飛機公司等知名航空企業。
渦軸-16作爲中航工業與法國透博梅卡公司聯合研制的發動機,在展會中低調亮相,卻讓記者眼前一亮。該型發動機目前主要用于裝備直-15七噸級直升機,業內人士預測,渦軸-16將是我國未來中型直升機的主力發動機,裝備武直-10的可能性也很大。另外,在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方面,中航工業發動機展出的5000千瓦級大功率發動機也頗爲引人注目。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9-16/1022665658.html
武直十原型機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出品的PT6C-67B發動機,但西方國家頑固地維持對華武器禁運,PT6C-67B只能民用。發動機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武直-10的研發進度。但“塞翁失馬”,國外的發動機禁運,反倒逼迫中國研發單位更加不懈地努力,抛棄幻想,自力更生,有志者事竟成,據相關雜志報道,渦軸-9在2010年完成設計定型,成功實現爲武直-10配套的目標。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193_10824.html#p=6
茂德危機 宣明智:DRAM整合最佳時機已過2011-07-08 中廣新聞
股票上櫃公司茂德,由於虧損累累決定再減資85%,也創下上櫃公司連續兩年減資的首例,且不論銀行團最後是認賠不玩,還是以債作股,但目前DRAM業持續虧損,底部在哪沒人知道。而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當初整合DRAM不成,面對茂德的鉅額虧損,則還是強調,最佳整合時間已經過去。
過去政府全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心﹂兩兆雙星」,今年的狀況都不佳,而且都是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是市場價格一路下滑;儘管業界每次預測報價﹂落底」,最後的結果幾乎都是報價﹂破底」。尤其DRAM大廠茂德,由於虧損累累,逼得只有連續兩年都減資,也創下上櫃公司的首例,而投資人更慘,一張股票一千股,在兩次減資後,只剩下五十二點五股。聯貸的銀行團更慘,面對龐大的債務如何解決,事件仍在發展當中。
只要DRAM一虧損,又讓大家想到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當初政府委託宣明智出面成立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TIMC,整合台灣的DRAM業,宣明智積極奔走,並與日商爾必達已達成相當默契,只是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不同意國發基金投入TIMC,加上當時市場DRAM價格已回到成本之上,業界對整合並不積極,才使得最後TIMC胎死腹中。面對茂德差點面臨下市危機,宣明智還是認為目前救DRAM的最佳時機已過,但宣明智認為整合DRAM還是需要龐大資金,而且必需在業界挑選人選。至於聯電過去也是茂德的大股東之一,儘管聯電早已將茂德的虧損認列損失,但還是希望能拿回多少算多少。
茂德減資 經長:正確一步 2011/07/07 中央社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廠茂德逼近新台幣600億元債務危機引爆,茂德提出減資85%方案,施顏祥今天說,「茂德總算踏出正確一步」,因為不減資,後面債務處理很難談,茂德虧損實在太大,而且茂德減資決定不只是董事會通過即可,還要經過股東大會同意。
此外,由於政府已經開放陸資投資台灣半導體業,媒體詢問施顏祥,是否會讓陸資投資茂德,施顏祥說,「不排除,因為已經開放了,尊重自由市場,但目前沒有任何訊息」。
全球電視製造大廠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公布第2季獲利銳減26%,由上年同季的5.01兆韓元滑降至3.7兆韓元(35億美元)左右。
彭博調查6名分析師推估,面板事業恐連2季賠錢,因電視製造商卻步,延宕面板採購,影響所及,衝擊三星盈餘表現,三星只好寄望新款Galaxy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成功瓜分蘋果 (Apple)市占,以重振盈餘。
社論-一兆元可以做多少事 2011-07-08 工商時報
曾經是政府產業政策核心的「雙D產業」陷入困局,體質特別孱弱的DRAM公司茂德爆發倒債危機。DRAM與TFT-LCD這兩個獲得政府投注大量資源的產業,四家龍頭面板廠的負債總額為7,840億元,四家DRAM公司茂德、華科、南亞科與力晶總負債金額近3,500億元,「雙D」八大公司的銀行貸款總額超過新台幣一兆元!
雙D公司中財務狀況最嚴重的茂德,在7月6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再度減資85%,加計去年已經進行過的65%減資,不只創下連續兩年巨幅減資的首例,過去四年茂德累計虧損金額高達850億元的天文數字。茂德負債總額高達650億元,其中570億元都是銀行貸款,而且集中在台灣銀行、合作金庫、土地銀行、三商銀這些「公營銀行」。
茂德今天走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卡,不是突然的事情。早在2009年的2月,茂德就曾經因為11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到期而瀕臨周轉不靈的關卡,當時在政府「協調」下,最後靠著公營行庫的增貸勉強過關,但是茂德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因此改善,虧損反而越滾越大。
背負650億元銀行貸款的茂德,正在上演台版「太大而不能倒」的戲碼,拉著公營行庫一起跳火坑。茂德在今年六月已經無法繳付利息,逼迫銀行以利息掛帳的方式,將貸款利率從3.5%降至0.1%,如今又抓住政府不敢讓它倒的畏事心態,要求銀行「以債作股」,把爛攤子全都丟給銀行。
過去二十年來,政府以龐大的免稅優惠、投資抵減以及銀行貸款,扶植這兩個產業,但是這兩個超級資本密集、燒錢的行業,並沒有與時俱進。DRAM公司力晶半導體過去三年累計虧損將近新台幣1,000億元,背負的負債還超過茂德;台塑集團的南科與華亞科,兩家公司從金融海嘯至今已經賠掉1,300億元,他們雖然還沒有像茂德那樣陷入立即的危險,但是短期內還看不到明顯轉機。
TFT-LCD四家面板廠的困境也非常明顯,兩家龍頭公司同樣仰賴政府優惠政策與銀行巨額貸款。奇美電負債4,300億元,股價總市值剩下1,500億元,友達背負2,800億元的債務,總市值剩下1,700億元,兩家曾經是明星級的公司,股價都不斷創下歷史低點,股價淨值比剩下0.6倍。但是,輕薄短小、股本只有28億元,替手機、平板電腦製作觸控面板的宸鴻,卻能創造高利潤,總市值2,300億元,遠遠超越面板大廠,資源投入效益的優劣,相距何止千里遠。
行政院在2002年6月喊出「兩兆雙星」產業,經過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四位民進黨院長,以及劉兆玄、吳敦義兩位國民黨行政院長,不論藍綠,都引以為施政核心。在兩兆雙星的口號下,業者不斷提出動輒數以千億元計的擴廠計畫,政府則不計代價傾注資源,台灣的政府與業者盲目擴張,造成過度投資、惡性殺價,甚至自相殘殺。
特別是,台灣在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風波中一度沾沾自喜,如今卻突然發現,雙D產業八家龍頭公司就讓銀行背了超過一兆元的貸款。貸款過度集中、風險過度集中、償債能力低落,且有可能是公營銀行必須承受最終、最龐大的虧損。這還只是龍頭公司的部分,圍繞在這八家龍頭企業的產業鏈衛星公司,潛在的衝擊更是難以估算。
雙D產業的困境,再度證明政府好大喜功的政策,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上,非常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結果。或者說,一個華麗卻沒有彈性的大政策,勢必淪為業者掏空最佳的藉口。
雙D產業的難關如何度過,恐怕是馬英九總統連任路上最大的挑戰。處理不當,會造成銀行巨額虧損,甚至導致金融體系震盪的危機;但是,閉著眼睛紓困,不僅無法蒙混過關,反而會造成國家更龐大的災難。
一兆元放在雙D產業,與一兆元投資觀光產業,政策效益的差距有多大?到底哪個才是好政策?值得我們深思。
留言
整篇都精彩 結論卻不能令人同意!一兆元放觀光產業 一樣有去無回的!
(楨: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又在放嘴後炮,當時不也一片叫好二兆無星!另參本館:趙耀東迷思 五兆無星 高科技高耗能 韓臺面板大戰 面板 DRAM TMC ) 2011-07-08 12:40:31
我國武器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産權缺乏局面已改觀 2011-04-26解放軍報(另參本館:中國軍工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專利權大戰
國防專利是國家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國防知識産權狀況的核心標志。開發、保護、利用好國防專利,將從根本上提升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鍛造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無形利器。
19世紀中葉,英國武器制造商阿姆斯特朗公開了膛線炮和後膛炮的兩項專利後,法、德等國迫不及待將其用在武器系統上,迅速提升了自身軍事實力,極大地震驚了英國政府。1859年4月8日,英女王批准了世界第一部國防專利法——《軍需品發明專利法案》。隨後,多數國家紛紛跟進,建立國防保密專利制度,對涉及國家安全和國防武器裝備的發明創造進行特殊管理。
我國的國防專利工作起步較晚,但步伐很快。1990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原國防科工委發布施行了《國防專利條例》,國防專利制度得以確立。2004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頒布了新的《國防專利條例》。近年來,我國武器裝備研制生産和軍工産業發展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産權缺乏的局面得以全面改觀,國防專利數量實現年均增長30%,國防領域獲獎成果數量已占到科技成果總量的10%以上。
加強國防專利工作,是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的迫切需要。早在1978年初,鄧小平就指出:國防科技工業要搞軍民結合,以民養軍;總的方針是,至少拿出一半的人搞民用,將來自動化了,可以三分之二的人搞民用。如今,嘉陵摩托、長安汽車、長虹彩電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均出自軍工背景的企業,成千上萬項國防專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滲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前,知識産權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國防專利糾紛和技術標准限制日益增多。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不僅長期以來對我國實行武器禁運,而且對我國的軍工産品進入國際市場設置重重技術壁壘,從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進行封堵和打壓。如何進一步大幅度提高國防專利的數量和質量,盡快扭轉在國防知識産權上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已經成爲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4-26/0410644205.html
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武器禁運開始顯得越來越尷尬。2004年起要求解除對華禁運的呼聲越來越高,可是總也解除不了。曾經鬧得最凶的一年甚至造成中國的誤判。可是那年最終沒有能解除也使中國看清了歐盟內部權力的結構。也就不再幻想歐盟的決策能力。在與歐盟合作上雖然一直別別扭扭,可也知道底線在哪裏,如何應對。殲20的震撼亮相令歐盟非常的尷尬,歐盟安全與外交事務代表曾經暗示,面對中國這樣的大國,武器禁用其實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中國政府雖然每每有機會都會呼籲歐盟解除,可內心也知道只是作一個姿態。但是讓外界看上去解除禁運最急的是中國。其實不然。
原因有二:一、中國呼籲歐盟解除武器禁運的著眼點並不在武器上;二、中國呼籲解除武器禁運不過是給歐盟一個外交壓力。
正如軍方放出來的消息,歐洲的武器對于中國來說太貴,而且中國都有替代品,甚至更好。所以武器禁運解除不會對中歐之間的武器貿易産生什麽實質的影響。但是由于武器禁運限制了太多的雙方貿易,導致中歐經貿不能正常發展。所以必須給于一定的外交壓力,以聲援呼籲解除一派。
爲什麽說是可笑的,又爲什麽說是歐盟的尷尬呢。是因爲能不能解除,歐盟說了不算,誰說了算,美國!
武器禁運表面上是禁止武器交易,但是因爲很多技術都具有軍事價值,所以武器禁運的輻射面極其廣泛。
舉例一:太空合作。
衛星技術與火箭技術大家都知道就是導彈技術,太空偵察技術。所以武器禁運了武器貿易,同時也就禁止了歐洲太空技術與中國的合作。甚至商業衛星發射合同也受到了限制。
舉例二:民用航空技術。
航空技術說實在,很難區分民用與軍用,所以中歐之間的民用航空技術的交流範圍相當的有局限性。直15的合作之間就有了太多的曲曲折折。
其它還有航海技術等等,如果細究起來幾乎涵蓋所有領域裏的高技術合作。
所以表面上是一個武器禁運政策,其實質,就是高科技領域貿易禁運政策。美國一家自我限制都已經扼殺了自己的許多技術發展。更何況歐洲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沒有美國強,所以等于是限制了歐洲自己的高科技對外交流,也就限制了自己的高科技發展空間。
這就是爲什麽德國在解禁上如此積極,因爲他的高技術領域最先進,最需要發展空間。
但是這看起來是歐洲自家的事情,美國爲什麽那麽著急上火呢。
美國的國家戰略是確保美國的霸權,在技術領域裏要始終保持對外的壓倒性優勢。這裏的“外”不僅包括了中國,俄羅斯,也包括了想作爲世界一極的歐洲。壓縮歐洲的發展美國同樣不遺余力。如果歐洲與中國全面合作,局面將是中國與歐洲在技術領域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中國與歐洲各自作爲世界一極而崛起。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因此阻止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政策上才會如此“不遺余力”。
但禁運畢竟是歐盟內容的決策,美國又怎能阻止。原來是歐盟的決策機制裏要求對重大決策必須做到完全一致。看起來歐盟的決策很“公平”,給了小國平等的權力。但是一旦歐盟要作出可能影響到美國利益的決策時,美國只要找准其中一個小國恩威並用,就可以輕松的阻止歐盟的行動。
可是美國不讓歐盟解禁,總得找點臺面上的理由吧。如此一來,美國也得自我限制。它如此搗亂豈不是傷害了中歐,也傷害了自己嗎?美國的確傷害了自己,但是那是回頭看時才發現的。對于決策當時來說,屬于長遠利益(不舉例了,你們懂的)。選舉式民主的政治生態導致國家的長遠利益很容易被政黨犧牲,這是正常的現象,這裏不展開討論了。
然而,美國是一個喜歡打破“規矩”的國家,所以美國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理由將已經簽署的一切協議當成廢紙,假惺惺的C-130貿易解禁就是最顯眼的一例。所以對于美國來說,一切規則協議都不是問題,只要當時符合美國的“利益”,它就可以作任何事情。所以美國可以保持各種制裁中國的措施,以此就可以官冕堂皇地對歐洲說:你看,我也沒有解禁。歐洲就比較尷尬了,中規中矩的歐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自己束手束腳。
如果歐洲要強行決策,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美國就很難管住歐洲與中國的技術交流了。一是臺面上不好說,二是解除以後各國管各國的事,美國無法各個擊破。可是美國還留有一招。由于在航天等多個重要領域裏歐洲沒有完全的知識産權,很多技術來源于美國,很多設備只能美國生産。所以一旦歐盟想解除禁運,美國通過威脅終止美歐的太空合作,歐洲自己就不能進行太空開發,加利略計劃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所以歐洲只能乖乖聽話。而美國呢,通過這一禁運政策來阻止中歐其它方面的交流就是最方便的手段了。只要美國想反對,它就可以說交流的技術可用于軍事,就可以威脅歐洲不得交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45530701017bs5.html?tj=1 2011-04-28 14:13:39
美國終于發現:中國的5個長處和短板!
奧巴馬總統國情咨文的核心內容是提升美國的創新和競爭力。如他所言,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巨大投入,對美國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構成嚴峻挑戰。但政策制定者也要對中國的衆多優勢和劣勢有所了解。以下是其中5項及美國的對策。
在中國巨大增長的背後,其技術産品大多是通過提煉進口技術的漸進式發展得來的。這種“進口——吸收——再創新”模式是一個成功策略。盡管這一模式對經濟增長大有裨益,但並沒在中國培養出原始創新氛圍。如果中國真想成爲世界經濟的統治者,就必須展現出實實在在的技術領導能力。美國則需要通過擴大研發投資,保持科技領先。
中國已經意識到加大創新投入的必要。2008年中國研發投資名列發展中國家首位和世界第四。雖然遭遇世界經濟衰退,中國專利申請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增長18.2%和8.5%。然而,很多中國高校頻頻出現學術造假。學術道德缺乏監管致使不少資金被浪費和濫用。美國的大學則被創新和理論交流緊密聯系起來。對學術道德的高標准更應成爲美國尖端産品和服務創新核心。
廉價勞動力是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基石。但中國廉價勞動力枯竭可能比料想的早。美國需加大對中小學的投入,和社區大學及公益企業攜手改革用工政策。這樣美國未來的勞動力才能從容應對21世紀的高技術含量工作。
中國政府的長遠規劃包括經濟增長、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等諸多富有進取心的目標。2020年,中國預計將把對外國技術依賴度降至30%以下,15%的能源將來自新能源,遠遠超過美國。然而並非中國所有投資決定都以勝利告終。隨著中國人口增長放緩,房産市場的火爆可能無法重現。這些錯誤投資導致的損失將抵消掉其他領域正確投資的收益。美國需要修改競爭政策,以確保我們的投資貨真價實。
中央的有力指令讓中國取得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成果。盡管權力高度集中,中國時常將實權下放給地方政府,讓它們實現國家的經濟目標和環保要求。但由于監督力度不夠,大量中央的資金或貸款被地方政府用于房地産等過度投資領域,傷害創新型經濟發展。
想要重組美國創新型經濟的競爭力,就有必要了解中國的長處和短板。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統治並非必然。美國要樹立正確的政策並付諸行動。如果這些都能實現,美國將繼續穩坐世界上最有利于創新的國家寶座。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317117-1-1.html
經濟部日前決定,開放我國營事業以「技術入股」形式登陸投資,結果遭到反對黨痛批。後者認為,此一決策,將導致我方產業技術外流大陸,並在對岸製造強力競爭者,來取代我方原有的產業。
對於這項爭議,我們並不否認「保護我方產業技術」的必要性,但也要提醒各方,大陸產業技術已在迅速崛起中,且可能在此次日本震災所導發的東亞產業布局重組過程裡,掌握到「制高點」。因此,我方不應再一味沉緬於「台灣產業科技領先大陸」的傳統說法裡,而應該有新的思維和作法。否則,再多的技術保護,也難以抵擋大陸科技崛起的競爭力。
剛好在最近,出現幾個值得國人重視的大陸產業科技相關資訊。第一是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大陸國際專利申請數量,2010年一年數量,達到12,339件,計比上年的7,900件多了56%,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位居世界第4位。其中,「中興通訊」、「華為電子」兩家大陸企業的申請件數,位列全球企業的前10名內。
第二是大陸剛通過及開始實行的「十二五規劃」中,新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件)」指標,並明訂該項的發展目標,為自2010年的「1.7件」增加至2015年的「3.3件」,將幾乎是5年倍增。第三也來自「十二五規劃」,乃其中另列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要從2010年的1.8%,提高到2015年的2.2%。莫看其增幅只有0.4個百分點,反而要注意到,大陸GDP將是逐年膨脹的,2015年要擴張到55.8兆元人民幣,屆時2.2%的研發支出,絕對金額就是1.23兆元。其以當前匯率計,折合台幣約5.5兆元,是我中央政府總預算的3倍。這將給大陸產業科技發展注入強大的動能。
總的看來,大陸「十二五規劃」所設定的產業科技(或科技產業)發展方針,殊值我們予以高度關注。因該規劃綱要所強調的「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精髓就在於「科技進步與創新」。其中所列的重大科技專項,包括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IC)製造技術、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訊、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技術等等。
對此,人們當可發現,其與台灣久來持續發展的高科技產業體系,有相當大的重疊。因此,未來在大陸「十二五」產業科技發展方針逐步落實的過程中,兩岸當前的科技產業交流合作生態,也會相應漸次改寫。而這方面最值得關切的課題是,五年後如大陸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大量增加了,台灣應與大陸建立何種樣態的競合新模式?這個問題的層次,已高於上述的「保護台灣技術」。光保護自己的技術,並無法保證對岸的產業科技水平不會超越我們。
更何況,在上月日本爆發嚴重震災、海嘯、核災後,東亞原有的科技產業鏈被迫要重組,而中國在這方面的角色功能也會有所調整。換言之,被這場日本災難所衝擊到的科技產業環節,將來可能會在異地修復、還原,而在這過程中,中國挾著新興的龐大內需市場,會是日本產業界相當重要的合作對象,也會是產業鏈重新布局的落腳點之一。無論如何,中日兩國未來在科技產業方面,合作關係勢必越來越強化。這會使中國的科技加速提升,也將使中國逐步進入東亞產業鏈的關鍵環節。
台灣面對這樣的新局面,最佳的對策不是「技術保護」,而是「積極參與」。關於後者的實行,可以採取「雙線並行」,其一是與大陸合作進行聯合研發,開創新世代的科技產業,甚至雙方可進而結成「科技創新夥伴」,為彼此爭取最大的附加價值。其二則是集合台灣、大陸、日本三方的科技資本,組成若干大型的科技投資實體,投入東亞新科技產業鏈的關鍵性項目。上述兩個取向,都可讓台灣的產業科技保有持續進步的動能。而台灣的科技產業,未來能否繼續長久位居國際產業鏈的要津,也繫乎於此。
留言
台灣哪來的技術是勝過中國的?台灣真是會自我感覺良好,可笑,中國的航太事業,軍工業,重工業及基礎科學是台灣連比都不要比的,台灣只有在輕工業的領域中某些不重要的地方有一點機會,還天天吹牛,難怪台灣有民進黨存在空間,自卑感很重的台倭太多了。
建議恢復大陸中央電視台第四套節目播放
中央電視台第四套節目應儘速復播
http://old.npf.org.tw/monthly/00206/theme-187.htm
第四台為什麼沒有中國中央電視台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ooo-www/listitem/view?iid=1178
CCTV-4 中央四台国际_在线直播
http://www.haoetv.com/tv/CCTV_4/
中国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
http://www.cntv.cn/index.shtml 2011-04-09 10:04:09
聯合國:陸創意產品出口居冠2011-03-31 中央社
聯合國在美國紐約當地時間30日發布「2010創意經濟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創意經濟產品出口已躍居世界第一。
中新社報導,這份創意經濟報告由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和聯合國南南合作特設局共同編製。
報告指出,2008年中國大陸創意經濟產品出口值達848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0.8%,相較於2002年的323億美元,6年間年增率達16.9%。
相較而言,在創意經濟服務業出口方面,2008年中國大陸的出口值僅為約4億美元,未名列全球前10名,在發展中國家也僅名列第6,而當時美國以140億美元領先世界。
根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統計,2008年全球創意經濟出口總產值達到5920億美元,其中屬於商品出口的為4070億美元,屬於服務業的為1850億美元。
創意經濟又稱創新經濟,通常包括手工藝品、時尚設計、電影與錄影、交互式互動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業、軟體及電腦資訊服務、電視和廣播等,還包括旅遊和體育等。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今年國情咨文中,呼籲加速恢復美國競爭力,並特別強調,保持世界科技領袖地位,對美國的未來至關重要。外界的普遍解讀是,此乃完全針對中國日漸強大的科技實力而發:隨著中國朝向高科技經濟體的加速,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地位,正相對倒退中。未來10年,無疑將是中國與美國爭奪「世界科技領袖」桂冠的決戰時期。
陸高科技將勝美國
從全球的大勢看,中國正從中低階科技的經濟體,積極向高科技經濟體過渡。美國科學家用兩名籃球運動員的競技,來形容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情勢:美國就像一個已經40歲而經驗豐富的球員,中國則是一個只有12歲卻已有同等身高的對手。從前瞻觀點看,誰將會在長期之內場占據優勢,顯而易見。
2010年中國研製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高速電算機科技「天河一號」;同年,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車,也正在商轉營運並已可以外銷輸出;從2009年起,中國躋身世界科技專利大國的前茅,預計今年可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科技論文最多的國家。而且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主席弗朗西絲.拜內克在2009年l0月專文指出,在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科技競賽中,中國也即將勝美國!
中國透過6方面的突破,正悄悄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模式躍進,轉化為足以與美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相抗衡:第一,中國選擇了17個重要的生產領域和一批關鍵性的國有企業,作為衝刺、投資和協同發展的重點;第二,強化在研發方面的大量投資,過去10年來平均每年投資成長率達21%;第三,藉由在華外資企業,進行大規模的科技轉讓;第四,大規模赴海外購併擁有實用科技的企業;第五,提供豐厚的待遇,大舉吸引海外中國科技人才回國;第六,慷慨投入科技幹部的教育、訓練和培育。
相對地,美國則走與中國相反的路:自從1995年以來,美國政府在科技方面的官方投資,一直毫無增加。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主角的美國,產業界紛紛將自有的產業科技拱手相讓,作為進入中國市場並從中獲益的手段。
雖然美國的大學仍然處於世界級的領先地位,但整體教育體系則已不是如此:最近針對65個中等和高等開發水準的國家學生成績,進行比較的結果,中國高占第一位,美國則在第23、24位之間擺盪中。
此種種的跡象無一不在顯示,若美國再不盡快作出回應,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將掌握全球高科技領域的統治權。
加強創意突破局限
今天或許多數先進國家對中國在科技上的競爭力,沒人太大的質疑,但其實中國的科技實力成長有其局限性:中國人在本質上普遍缺乏批評性,以及自由開放的個性化思維。這樣的高度群性社會,體質上比較適合接受由上而下的明確指令,而創造「菁英的繁榮」,也就是由少數菁英負責思考,其他多數人追隨跟從的模式,不太有利於鼓勵個人的創意、創新與創造力。
只要中國社會學會了批評性思維,以及自由開放的個性化思維,則中國夢想的實現,更將無可限量。
事實上,幫助中國在短時間內得以脫穎而出,競逐全球科技霸權的最大支援力量,就是西方國家政府與企業的短視。當所有先進國家赫然驚覺情勢的嚴重性後,未來10年誰將真正成為天下第一科技大國,就可能還有決定性變化的轉折。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1-04-01 10:03:44
大廠先後進駐 大陸躍世界研發之都【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 2011.01.11
諾基亞與微軟等世界知名企業的全球最大研發中心,現在都在中國大陸。當初微軟大家長蓋茲要在北京清華科技園設點都沒位子,得到隔壁的中關村才有空位。
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昨天在講述這個小故事時,信心滿滿地表示,中國大陸已變身為「世界研發之都」,而儘管仿冒與盜版等問題在大陸層出不窮,他認為「那些是樹木,不是森林」。
換句話說,胡鞍鋼認為,中國大陸的市場龐大,潛力十足且活力無窮,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企業不應該「見樹不見林」。他說:「在我們大陸有句話,「林子大,什麼鳥都有;林子大,什麼樹都有。』」
胡鞍鋼坦承,仿冒問題在大陸確實嚴重,但這是經濟發展中伴隨的問題。他舉大陸商務部統計說明,全球前500大企業在中國大陸成立的研發單位及設施,已有1,400多個,顯示大陸早已成世界的研發重鎮。
胡鞍鋼也引述市場研究機構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專利在中國」一書指出,2009年中國大陸就是全世界的專利申請大國,也是發明申請的第二大國。預期到2011至2012年,中國大陸在這兩方面都將拿下世界第一。
胡鞍鋼談十二五:中國 要從黑貓變綠貓【經濟日報2011.01.11
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表示,中國大陸要透過「十二五」規畫,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革命)的領導者,從世界最大的黑貓(汙染國)變身為綠貓。
另參本館:
綠能產業 專利權大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高科技資匪無罪 中國製造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高科技資匪無罪 山寨經濟學 中國山寨經濟
最近美國歐巴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特別強調,大陸在科技上的飛躍發展,他將目前的情況和當年俄國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相比,美國必須急起直追。我們注意的往往是大陸在高速鐵路、半導體工業、通訊工業上的成就,其實重要的是,大陸之所以有這些成就,絕非偶然,他們是的的確確做了往下紮根的工作。如果沒有這些往下紮根的苦功,我們是不必恐懼的。
要看大陸往下紮根的工作,不妨看看科技研究方面的出版,我並不太熟悉大陸的出版品,可是我發現:機械工業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科學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這些出版社都出版相當多討論實用性科技的書籍。
因為我是學電機的,我曾經在服預備軍官役時,對雷達很有興趣,所以我稍微看了一下這些出版社所出版關於雷達的書籍,我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我的感覺:「他們做的研究的確是在往下紮根。」為什麼呢?因為科技發展不能只看別人做出來什麼,而是要將別人到底如何做的,弄得一清二楚。
我現在舉一些例子:
有一本書討論雷達的環境和電波傳播的特性,這兩者有密切的關係,而電磁波傳播的時候,會因為地球以及太空的環境而有所不同。比方說,電磁波碰到樹林的話,它的傳播就會有各種的問題,在海上傳播有更複雜的問題。
這本書長達四百多頁,將各種傳播的問題都討論得非常徹底,和這一本書有關的就是電磁環境的基礎,當然這本書是寫給內行人看的,但是也算是深入淺出,尤其有關於天線的原理,更是講得很清楚。我覺得大陸顯然很重視電磁學,而遺憾的是,在我們國家重視電磁學的教授和專家已經不多了。
和電磁學有關的一個大學問是電磁脈衝,大陸也有有關電磁脈衝的書,詳細介紹電磁脈衝的原理。有關雷達的,我至少還找到兩本有趣的書,一本是超視距雷達技術,所謂超視距乃是因為地球表面是有弧度的,所以不能看得非常遠,如果雷達訊號的傳送距離要很遠,這種超視距的雷達就變得非常重要。另一本書是有關於精密雷達追蹤的原理,這本書中也有追蹤所用的線路圖。
最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大陸居然有人對先進國家的儀器(如示波器)也做了徹底的分析研究,並且也寫了書。
我一直提倡往下紮根的重要性,我也一直希望我們的國家社會能重視科技的發展,美國總統已經正式地提醒美國人要再度投資在科技發展上,可是我們必須知道,如果我們不能徹底地知道先進國家已有的技術,而成天高唱創新,我們是不可能有好的成就的。大陸的這些出版品充分顯示他們在做往下紮根的工作,而且做得非常徹底,我們不能不反省了。
另參本館:超級電腦大戰 中國軍工 中國雷達 2011-02-17 09:42:50
美再工業化 吸引中國投資2011-01-06 旺報
據了解,美國各州政府負債十分嚴重,僅加州便有250億美元財政赤字,據華爾街分析師惠特尼表示,美國地方政府總負債高達2兆美元,2011年可能有50到100個城市宣告破產。不過,大陸學者卻認為,這對中國企業是一個契機,中國將協助美國「再工業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2011年是美國經濟從最黑暗時期走向持續復甦的必經階段,吸引來自中國的生產性投資將成為美國「再工業化」道路上的重要一環。
對此,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表示,目前美國各州希望通過民間借貸、吸引外部投資來「自救」;不到萬不得已,各州都不希望通過州際間的轉移支付或聯邦政府支援來獲得財政支持,畢竟後者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美國地方政府財政危機,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個機會」。陳鳳英表示,針對目前情況,美國各州會放寬民用高科技的限制,這是中國企業進場的好機會。據悉,目前中國企業和美國各州商貿代表團的洽談異常活躍。
對此,孫立堅則提醒,由於美國各州州政府越來越依賴私人部門振興而解決其財政問題,目光拚命著眼於吸引資金進場,政府「為企業打工」的現象已逐漸抬頭,未來各州政府有可能繼續以官方姿態出面,干預中美貿易往來,預料未來貿易保護主義會逐步加劇。
另參本館:《中國製造》中國崛起 G2 國際金融新體制 雙率大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10連漲後於昨日畫上句點,但因4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又創匯改以來新高,中金報告指出,控通膨將成為升值理由,未來一段時間人行在價格工具上,可能更倚重匯率手段防止輸入型通膨。
中金表示,加息和升值對抗通膨的著力點不同,加息是抑制內需,人民幣升值主要是降低原材料的進口價格。
近期物價指數和非食品消費品年成長重新回升,顯示輸入型通膨壓力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力度較前期加大。
新加坡華僑銀行外匯分析師謝棟銘表示,2011年上半年人民幣實際利率多數時間內仍將保持實際上的負值,為控制通膨,2011年人行廣義貨幣供給目標增速可能設在16%左右。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0連漲後雖在昨天畫上句點,但因幅度有限,因此專家指出,在2011年內極有可能再次刷新新高紀錄。
歐巴馬:盼美中合作 因應全球挑戰 2011-01-06 中國時報 劉屏
美國總統歐巴馬四日與到訪的中國大陸外交部長楊潔篪晤面。歐巴馬說,他期待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訪,也期盼美、中兩國建立全面、積極、合作的關係,共同肆應全球挑戰。白宮發布新聞指出,楊潔篪下午到白宮拜會國家安全顧問杜尼隆(Tom Donilon),其間歐巴馬進來,加入討論。歐巴馬四日結束假期,從夏威夷飛返華府。
白宮表示,杜尼隆與楊潔篪會談時,杜尼隆強調了「減少全球經濟失衡及降低美中貿易逆差之重要」。去年元月至十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比前年同期上漲了百分之廿,預估全年貿易逆差將達美金二千七百億元。所以稍早白宮發言人吉布斯也說,歐巴馬與胡錦濤會談時,人民幣匯率與經貿必然是議題。
人民幣升值 中美雙贏 2011-01-06 工商時報 記者康彰榮
針對人民幣匯率議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日撰文指出,從經濟的觀點看,人民幣議題不是一場得分出輸贏的戰爭,因為逐漸升值的人民幣將鼓勵中國出口產業調整結構和升級,同時可將中國經濟成長的果實分散至出口以外的產業。
李顯龍在彭博發表文章指出,當前世界正明顯且快速地從金融危機中復甦。但經濟成長如今卻分成兩條軌道進行:已開發國家仍然在財務、金融和結構問題中掙扎;而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地區,正在強勁的成長。這導致全球失衡,且已經產生國際間的緊張。
李顯龍稱,G20已成為解決這些議題的論壇,特別是在危機期間,它更發揮了效用。同時,由於G20涵蓋面比G8更廣,因此至今仍具有其價值。
李顯龍表示,中美關係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間有嚴重的摩擦,特別是匯率問題。人民幣議題有政治上的難度-美國視低估的人民幣為不公平的競爭;而中國則擔心人民幣大幅重估將重創其經濟,引起失業和社會問題。
不過李顯龍認為,從經濟的觀點看,人民幣議題不必然是一場你輸我贏的戰爭。人民幣逐步地升值可鼓勵中國出口產業重整和升級,有助將經濟成長的果實散佈給出口以外的產業,也可減輕中國日益嚴重的通膨問題。同時,也有助於減緩來自美國的政治壓力,降低中美緊張關係。 2011-01-06 10:53:45
西方感歎軍售禁令失敗:解放軍殲20超越歐洲 2010-12-29(另參本館:PLA四代機之爭)
記得還是上學的時候。偶然在一本雜志的後封面上看見過一架殲八2的圖片。那時候也讓我興奮了好長一段時間。看慣了筆筒子一樣的殲六。殲七。第一次也看見了咱們國家尖機頭的戰鬥機。怎能不讓人興奮。後來就是第一次海灣戰爭。看見各航空大國的第三代機登場。心裏的那種興奮勁也就油然消失了。
從殲八2以後。就是殲十的傳說。那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等待了十年的傳說。那時候有了網絡。也使我抛棄了航空雜志。能更快更多的了解我們國家戰鬥機的發展。而也就是網絡。航空迷們可能都經曆過。殲十的傳說真是把人折磨的痛不欲生。從有這個傳說之日起。各種關于殲十的想像圖片。各種內部同學。親屬酒後吐真言的小道消息。各種官報八股文。真是鋪天蓋地啊。有的比真的還真。有的假的不能在假。慢慢的都讓人有了幻覺。如同中了精神毒品。當零五年我第一次從網絡上看見了真實的殲十圖片時。那心情。可想而知。真是內牛滿面啊。血壓在上升。心也跟著在顫抖。
我們已經很滿足了。雖然說當我們殲十剛誕生時。美國F16早期的型號已經開始退役了。但我們還是艱難的趕了上來了。我們邁過了世界空軍第三代戰鬥機的門檻。殲十把我們的空軍從臃腫。虛弱的大坑中提了上來。現代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殲十飛機有了新的內涵。這遠不是早期F16可能相比的。我們的飛機制造。設計。裝備能力至少和歐洲的那些老牌航空強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殲十的意義。它是我們進入現代化航空強國的轉折點。
我們誰都沒有想到這么快。短短五年。當我們還在回味殲十。四代四代機今天就從傳說變成了現實。它怎能不讓我們心潮澎湃呢。這樣的速度。如同現在的高鐵。從當年的每小時六七十公裏。猛然提速到現在的四五百公裏。
看到了這張圖片。使我想起歐洲對我們二十年的軍禁還有意義嗎?當他們的元老院還在爲解禁對我們喋喋不休。討價還價的時候。請看看東方這道閃電。會不會刺痛你們的眼睛。中國有句古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能用不上三十年了。在過十年或者十五年。你們就會來和我們乞討航空技術了。西方專家最近在twitter裏感歎,中國四代機的正式公布標志著,對華軍售禁令全面失敗。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36f3701017532.html?tj=1
晶圓面板登陸 開三條路【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2009.09.30
經濟部研擬以直接投資、參股及參與其他國外廠商主導併購案三種模式,作為開放晶圓面板等限制類登陸投資模式。其中參股或參與其他外國廠商主導併購案,將不限面板或半導體廠商才能投資;但若取得公司主導經營權,經濟部會召開專案審查會議,確保「技術領先大陸」。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29)日在立法院答詢時並表示,面板、晶圓等產業希望登陸開放的空間更大,各部會將擬出腹案,經濟部會召開跨部會協商,年底確定政策方向。這項宣示,為政策訂下時間表。
施顏祥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併購也是政府未來開放晶圓與面板登陸的方式之一,顯示聯電的和艦案或者龍騰、華一銀行等,都可望因此解套。
經濟部官員指出,依據現行規定,面板、晶圓廠以及封裝測試廠等,申請投資者必須是台灣製造商,且在大陸投資必須要有主控權,在台灣也要有相對投資。
為給予廠商更大的投資空間,爭取大陸商機,經濟部研擬面板與晶圓廠在大陸投資的模式,分別有取得一部份股權(參股)、直接投資及參與其他國外廠商主導的併購案三種。
參股或參與其他國外廠商主導併購案的主體,將不限國內面板或半導體廠商,其他產業也可以。官員說,參股或併購,購買大陸現有廠房與機器設備比直接投資的成本低,在國際早已經是潮流,也有利台灣企業大型化。
此外,不管是參股或參與併購,關鍵在是否取得公司經營主導權。如果只持有大陸面板或晶圓廠的股份,經濟部雖然也召開專案審查會議,但審查條件較寬鬆;如果取得公司的主導經營權,則等同直接投資,必須受到更嚴格的審查條件。
‧ 面板登陸/奇美電 盼開放新世代廠
‧ 面板登陸 業者:核准再評估
‧ 新聞眼/怕技術外移 去了也是虧損
晶圓登陸?綠:有三通何需開放?【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09.09.30
政府有意開放晶圓面板登陸,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上午表示,自從馬政府開放三通後,產品運送更加便捷無礙,何需開放登陸?一旦開放,台灣高科技人才不但變成台勞,上中下游產業外移,將使百萬勞工失業,且稅基流失,財政赤字更嚴重,許多園區的土地也會擴大荒廢。
東方網2010年10月20日消息:據華盛頓時報18日刊載美前太平洋艦隊司令詹姆斯?A?裏昂斯上將(James A. Lyons)文章稱,中國正在打造亞洲最強軍事力量,對美國構成直接挑戰,意在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其他東盟國家置于戰略從屬地位。裏昂斯上將指出,如若任其發展,中國自2020年起將對美軍全球優勢發起挑戰。
裏昂斯稱,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上周在東盟防長會議上會見了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盡管雙方具體議程無從得知,但今年中國表現出來的自信和傲慢,意味著兩國防長會議不乏議題。雖然中國空前的軍力建設及其對南中國海的領土要求,應該是雙方討論的首要問題。然而,此次中美防長會晤的主要焦點卻是中國恢複中美兩國軍事關系與中國邀請蓋茨2011年訪問北京。
裏昂斯認爲,這說明與美國不同,中國並不願意和美國建立有價值的軍事關系。他還強調稱,美國越是強調該目標,中國就越拿它當做迫使美國讓步的一種手段。而且,他還指出,中國優先項目的推進並未遇到任何問題,其正在打造亞洲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對美國構成直接挑戰。中國這樣做的目標是,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其他東盟國家置于戰略從屬地位,並統一臺灣。而且,自2020年起,中國將對美軍全球優勢發起挑戰。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中國的成功只會削弱美國及其盟友的影響力。
2010年至今,中國4月在中國東海舉行了海上軍事演習,後又于8月突然與日本拖網漁船發生低強度沖突。9月,中國一艘漁船在釣魚島附近與日本兩艘巡邏船接連相撞,中國船長被日方逮捕後,中國發起了強烈的抗議。而且,中國還宣稱對絕大部分南中國海海域擁有主權,並將此形容爲其“核心利益”,這意味著南中國海的重要性與西藏和臺灣處于同一水平。此外,盡管經濟與政治關系有所進步,但中國仍在加強對臺軍事建設。
裏昂斯指出,中國還擴張了其海外軍事行動,如維持在索馬裏附近的持久海上巡邏,以及參加9月在的哈薩克斯坦舉行的“和平使命-2010”軍演,後者證明了上海合作組織得以增強的能力。最令人不安的是9月底中國空軍與土耳其空軍(曾順便訪問伊朗)聯合進行的空中演習,該演習可能危及到了北約敏感的空戰戰術。這場空中演習以及土耳其近來其他無益的行動,讓人懷疑土耳其仍在繼續遠離北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必然要重考慮一相向土耳其出售其最新F-35隱形戰鬥機的決定。
裏昂斯稱,不能任由中國進行軍事建設。目前,中國已經開始測試反彈道導彈系統,而且據信中國還正將多個彈頭安裝在其洲際彈道導彈上。中國在海南島爲其核導彈、核攻擊潛艇以及航母所建造的新海軍基地,威脅到了從馬六甲海峽到美國主要西太平洋盟國的重要海上交通線。而且,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顯然旨在限制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行動自由。此外,中國已經建造了500多架第四代戰機,而且目前正在測試它的第五代戰鬥機。中國還加速了其首艘航母的建造工作,下水了一艘新的常規潛艇。最後,中國還在推進其登月和空間站項目,其可能會用來執行軍事任務。
裏昂斯表示,在蹉跎了一年的時光之後,奧巴馬政府終于開始直面中國,但其做的還不夠。美國一月的對臺軍售並未包括F-16戰機和潛艇。在中國聲稱對南中國海擁有主權的問題上,美國與東盟站在一邊,但在美國與菲律賓——美國在該地區唯一締結有同盟條約的盟國——恢複傳統軍事關系之前,這只是一種空話。朝鮮襲擊韓國軍艦後,面對中國的反對,美國支持韓國的態度一支搖擺不定。值得稱道的是,中日釣魚島沖突發生之後,奧巴馬政府始終表示支持日本。
裏昂斯稱,在威懾中國方面,美國還需要做出許多努力。他建議美國增強在西太平洋的能力,包括反導和反艦彈道導彈能力以及實力得到增強的反潛部隊。除此之外,他還建議美國把老式彈道導彈潛艇改裝爲巡航導彈潛艇,此舉符合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10-20/0914615216.html 2010-10-20 12:43:09
大陸科技廠逆勢躥起【工商時報09—06-02李純君
美國商業週刊「2009年度全球IT企業百強榜」出爐,其中因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波及,多數國際科技大廠排名均嚴重衰退,但中國移動、中興通訊與比亞迪等中國科技圈重量級企業卻趁勢集體竄起,顯見在北京擴大內需政策的力挺下,中國科技大廠成了最大受惠對象。
「2兆」產業慘 龍頭奇美也不敵【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08.12.17
奇美電表示,自今年第三季末以來,美國金融風暴越演越烈,狀況超乎預期,並帶來經濟衰退、通貨緊縮;雪上加霜者韓元大幅貶值,全球面板價格遽跌,對台灣面板產業之衝擊史所未見。
政院6大旗艦振興案 首推能源光電>中時09-03-18顏瓊玉
慎防太陽光電重蹈DRAM陷阱【經濟日報李鍾熙(工研院院長09.02.17
名家觀點》台灣能夠沒有代工嗎?【經濟日報╱張忠本09.03.07
媒體、學者、政客常批評IT產業的「代工」附加價值低,並倡議台灣產業要自創品牌,擴大內需,提高附加價值。這些人對「代工」的意涵瞭解多少?
台灣IT 優勢仍在【聯合報╱張忠本/電子業(台北市 09.03.06
儘管美國道瓊指數跌破七千點,美國金融機構赤字繼續擴大。台灣一、二月經濟指標持續惡化,但是郭台銘、施振榮、陳瑞聰均已表示台灣IT產業確有谷底翻升跡象。
全球10大資訊業 台F4入列>中時09-05-27劉屏
「全球最佳資訊產業」排行榜出爐,前十名中,台灣獨占四席,傲視全球。這四家分別是英業達、廣達、緯創、以及宏碁。另外,宏達電第十三名。
另參本館:
金球資訊業(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800328/20090903082616/
各國資訊業(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800374/20090903083640/
DRAM(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800267/20090903080755/
TMC(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800296/20090903081916/
面板(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800257/20090903075830/
綠能產業(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3537798/20090804081409
韓台面板大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495630/20080930061030/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964559/20080830064832
當地時間2010-10月8日,美國白宮網站公布了一封引人關注的信函。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信函中請求國會批准取消對中國出售C-130運輸機的限制。聯系到最近中美防長在越南東盟會議上的會見,不少網友認爲這是美國解除長達21年的對華軍售禁令的開始。然而,一些專家對《世界新聞報》記者表示,不要對美國出售C-130抱有太高的期望,這只是美國謀求緩和對華關系而投下的一顆問路石子。
不會甘心出售原裝機型
……………
有分析認爲,上世紀80年代,中美關系處于“蜜月期”時,美國曾向中國出售過C-130的民用版本L-100貨機。相比軍用C-130運輸機,L-100這個民用版本不但去掉了很多軍用設備,而且在性能上也大大縮水。從奧巴馬給國會的信函來看,信中提到的是“終止出口軍需品的規定”,也就是說,美國未來可能向中國出口的C-130應該是軍用型號。但基于美國對中國軍事發展的戰略防範,美國不太可能將原裝的軍用C-130賣給中國,而是會在飛機性能上動一些手腳,使之盡量局限于“清除海上漏油”這一專業用途。
中美“蜜月期”武器買賣多
……………
1987年,中美簽訂了被稱爲“和平典範”的軍事合同,根據該合同,美國將幫助中國更新55架殲-8飛機的電子設備,總金額高達5.5 億美元。此後,兩架殲-8在1989年初被運到美國,由美方人員試飛評估並進行改進,同時中方20名技術人員前往紐約長島格魯門公司工廠、代頓空軍基地進行培訓。雖然這個計劃中途夭折,但其對中國殲擊機的發展還是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際局勢風雲變幻。西方國家中斷了對華軍事技術與武器裝備的輸出,其中,美國既是帶頭者,也是對華武器禁運態度最堅定者。除了軍事技術外,一些美國認爲有可能用于軍事用途的民用技術,也在對華禁售之列。
不但如此,美國的眼睛同時盯緊其他國家。90年代中期,中國計劃購買4架配備以色列“費爾康”雷達的預警機,總價值10億美元,在雙方已經簽訂合同的情況下,由于美國的堅決反對最終流産。2004年12月,歐盟領導人公開向中國承諾將解除對華軍售的禁令。消息一出,美國開始對歐盟大力施壓。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分別給歐盟有關國家的外長打電話,要求他們“務必與美國保持一致”。
政治經貿雙贏的舉動
……………
軍事評論員洪源也表示,美國此次只是投石問路、探聽虛實,之後才可能使中美軍事交流合作升溫。C-130的技術作用、政治象征意義都是有限的。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陶文釗對媒體指出,奧巴馬政府早前曾承諾,重新評估高新技術出口管制,C-130可能是審查的結果之一。但他同時強調,美國的很多高新技術出口限制,都是在十幾年前做出的,目前很多早已算不上是高科技。美國放寬這些非敏感性産品的出口,將有助實現奧巴馬提出的“出口倍增” 計劃。
還有專家認爲,C-130售華還可能是一種隱藏性的壓制策略。今年5月,一些外媒報道說,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在運-8的基礎上發展運-9中型中程多用途戰術運輸機,這款運輸機可與C-130一較高下。軍事評論員宋曉軍表示,當中國即將要研發出來的時候,美國馬上出售給中國,目的是壓制中國的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步伐。
對華軍售解禁道路漫長
……………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趙小卓告訴本報記者,從大氣候看,中美軍事交流的恢複剛剛啓動,遠遠沒有達到軍貿和軍售的水平。因爲只有當兩國軍事交流和互信達到相當水平,而且擁有共同戰略利益的時候,才會有軍貿和軍售的動作。
雖然美國不太可能立馬放開對華武器銷售,但卻可能影響歐盟解禁的步伐。臺灣媒體分析說,歐洲軍火商經常抱怨說,禁運20年,中國軍力越來越強,歐洲反而失去生意。美國取消對中國出售C-130運輸機限制的決定,很可能爲歐盟對華售武開啓綠燈。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71498
美鷹派反對用C-130對華示好稱將破壞軍貿禁令2010-10-20 青年參考
正當外界普遍預測華盛頓是否在考慮取消對華武器出口禁令時,白宮突然出現180度“轉彎”。10月13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漢默對外表示,總統信函的意思僅僅是,允許美國制造的C-130運輸機在中國著陸、加油或者補給清理油污的化學制劑,不存在任何向中國出售C-130運輸機的計劃。
白宮辟謠:臨時“出口”只是應急計劃
……………
“鷹派”專家:投石問路理應被拒
……………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10-20/0815615213.html 2010-10-20 12:33:15
布希送大禮 放寬高科技輸中共>中時09.01.18
劉屏
布希政府臨卸任之際宣布新政策,日後中國大陸的公司只要取得美國政府核發的執照,就可以長期向美國購買高科技,不須逐案審核。
美國商業部主管出口管制的次長曼庫索宣布了這項新作法。他說,新政策是「最大幅度的兼顧美國國家安全與商業利益」。
中共向美國購買高科技,一向是敏感議題,必須個案申請審批,美國政府核發的出口執照僅限本次有效。尤其是諸如雷射、高效能電腦、先進通訊器材、慣性導航系統等,都可轉為軍事用途,美國格外審慎。但今後改為「一次性」,亦即客戶只要通過了美國政府的安全認證,從此通行無阻,不必逐次申請。
採行新政策,中方固然受益,美國企業更將財源滾滾。美國媒體報導說,受益最大的美國公司,一是波音飛機製造公司,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
雖然國會裡有不同聲音,例如眾議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成員馬其(民主黨,麻薩諸塞州)擔心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可是他的聲音並未引起太多共鳴。
布希政府任期只剩最後幾天,具看守性質,按理不應訂定新的重大政策。但是這項新規定宣布後,似也未引起反彈。
推估原因有三,一是美國企業界也在多方遊說,不願拒絕財神爺上門。
二是中國大陸可以轉向歐洲購買高科技,使美國的管制流於無效。
三是中共本身的科技水準不斷提高,美商如果不把握機會,不出幾年,就算美國想賣,中方可能也不要了。
美國《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2009年10月15日報導,資深國防記者比爾‧葛茲(Bill Gertz)在「五角圈內」(Inside the Ring)專欄指出,美國向中國輸出飛彈及太空科技的管制權已在9月底由白宮當局轉移到商務部;專家批評,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此舉不利出口管制,並形同協助中國發展飛彈技術。
歐巴馬在9月29日發布行政命令,將中國採購美國飛彈及太空科技的核可權限,由白宮當局轉移給商務部,直接衝撞1999年《國防授權法(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的規定。
美國企業曾在1990年代利用中國相對低廉的衛星發射服務,而其中太空系統公司(Space Systems)與羅拉休斯電子公司(Loral and Hughes Electronics)當時因為管制作業不當,造成若干太空及飛彈相關技術落入中國手中。
為防堵類似行為,國會在審查1999年度國防預算時,在當年的國防授權法中規定,總統須證明飛彈及太空科技轉移案不會傷害美國航太產業,或是變相協助中國飛彈發展計畫。
多位國防專家在接受專欄作家比爾‧葛茨(Bill Gertz)受訪時強調,歐巴馬的決定將不利武器出口管制,等同幫助中國的飛彈及彈道飛彈發展計畫。
專家批評,商務部在1990年代就沒管好武器出口,現在又將決定權交回商務部是「開倒車的行為」,「我們可等著看太空系統公司與羅拉休斯電子公司的故事再度上演」。 2009-10-18 11:07:21
欠債的12吋晶圓>中時08-09-08施威全
馬英九口頭宣示開放晶圓廠西進中國,不算大膽解禁的親中行為,是小心謹慎、跟隨美國意向。美國是瓦森納日(Wassenaar)協議的頭頭,這是集合了四十個國家的多邊約定,企圖限制武器與科技的輸出。台灣非簽約國,但從不敢逾越瓦森納日的規定。晶圓技術原是瓦森納日清單的項目,但去年英代爾宣示前進中國投資十二吋晶圓代工廠時,美國商業部沒有發言反對。
關鍵之一在如何生產「生產半導體」的設備。八○年代,美國在半導體製程設備方面,技術嚴重落後日本。美國國防部便出錢籌組(半導製技),從八八年開始進行基礎技術與軍事應用研究,把技術送給美國業者,以強化半導體產業。當美國業者逐漸追近日本時,關鍵技術的進步與掌握使得半導體製造業不用守在美國了。
根據眾議院政府監督辦公室(GAO)的報告,美國半導體在六○到八○年代以美國為生產核心基地,台港與馬來西亞擔任測試與組裝;八○年代到兩千年間,代工重心轉移到台灣;兩千年起,中國也成為美國的代工伙伴。台灣是代工王國,美日仍是資訊科技大國。台灣做晶圓,機器得向他們買,產品得賣給他們。
美國半導體的出走,照GAO的說法,關鍵在於工資、投資獎勵措施,以及出口是否便利。今日台灣的晶圓出走,道理相同,在於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出了障礙,得找出路。過去國民黨誇大了科學園區對台灣經濟的貢獻,使得現在一談到開放晶圓赴大陸,就有論者以為將對中國奉獻多偉大的利益;把代工誤認為金雞母,所以主張緊抱不放。
台積電、聯電這類產業在台灣的興起,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經濟學上的熊彼得模式:資本與企業家職能分離,新型態的組織方式尋求產業創新、升級。但實際上,本土社會學者的研究已指出,民間創投不是高科技誕生的助手,主力是黨資與國資。政府出錢兼主動策劃,透過工研院建立工廠,成立公司後轉給私人經營。這類產業污染極嚴重,兼且勞力密集。種種特徵,與傳統產業沒啥差別。
這類特權產業享受租稅優惠更不計其數。政府送地、免稅,用人、買設備都享投資抵減等。但這類產業整體雇用的勞動者極其有限,成就所謂高科技貴族之餘,出錢、補貼的政府與常民沒均霑利潤。現在,他們要輸出技術了,應該,一、算以前的帳:政府重新檢討其特權;二、算未來的帳:建立回饋機制。如此,兩岸交流才不至淪為只是特權資本階級獲利,由薪水階級承受衝擊。
潘建偉:明年計畫發射2-3顆低軌衛星,10年內建成量子星座
2024-10-0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潘建偉教授表示,中國團隊正在研究可支援上千公里量子通訊的量子中繼技術,預計在未來5-6年內實現遠距離的城際光纖量子傳輸。此外,明年將發射兩到三顆低軌道衛星,它們將與2027年發射的1萬公里級的高軌量子衛星組成星座,並與基於光纖的量子通訊網路結合,提供全球量子網路服務。
中國電信截至去年年底已經擁有300萬量子通訊的終端用戶,今年的數字可望突破500萬。上海電信已建成國內首張營運商級的商用量子金鑰分送網絡,可支援不少於100萬的用戶容量。預計今年底,中國電信將在全國10-15個城市部署量子城域網,未來將逐漸與骨幹網打通,加上天上的墨子號量子通訊衛星,最終形成天地一體的量子通訊網路。
量子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標誌著第二次量子革命的興起。獲得2023年度「墨子量子獎」的Nicolas Gisin教授是最早將量子技術在通訊領域實現商業化的科學家之一,過去幾十年,Gisin推動瑞士走在國際量子通訊技術的前端。他創立的量子科技公司ID Quantique最早將量子加密技術進行商業化,如今該公司正與韓國SK合作,為三星智慧型手機提供搭載隨機數產生器的晶片。ID Quantique的商業化足跡已經遍佈歐洲和亞洲。例如,在波蘭和韓國分別實現了1700公里和800公里的量子網路可信任節點,並在新加坡與新加坡電信合作,建立了首張純商業化量子通訊金鑰分發網路。
在Gisin看來,量子技術的進步離不開全球科學家的合作交流。 「現在很多國家都把量子技術列為優先事項,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瑞士。」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也期待與潘建偉領導的中國量子團隊在未來有更多的科學領域的合作。
潘建偉對此表示:「中國對於量子領域的國際合作非常開放,願意進行更多的國際交流,希望我們更多的量子衛星發射後,可以就如何合理構建量子星座進行更多討論,用量子技術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