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3 05:44:15阿楨

《中國東部地區社會結構變遷》


關家麟 黃陵東 編著的《中國東部地區社會結構變遷:福清市社會階層個案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雖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課題組”計劃之一,但由後評《中國中部地區社會結構變遷》的寫作方式之異,可看出各地區各有其主導性。

《東部》是通過訪談、問卷和個案資料,理論聯系實際,整個研究計劃由主編主導,探討福建省福清市社會階層結構變遷的基礎和動因;“農民”的流動;“工人群體”的分化與重組;“幹部——知識分子階層”的更新與重構;社會的新興階層、社會的“邊緣階層”和現階段階層結構整體透視等方面,分析闡述了福清市社會階層結構變遷的背景。

而《中部》將湖北省漢川市選為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調查的縣級市調查點,除了未署名的一篇總報告、還包括分別都由數人撰述的33篇分報告。報告雖詳細描述了漢川改革開放20年來社會階層結構的變遷,對漢川社會階層變化作了總體分析,報告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生產資料佔有狀況和勞動就業為標準,把漢川的群體劃分為9個階層:管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人員階層、個體業者階層、商服人員階層、工人階層、農民階層、無職業者階層、無勞力者階層。報告對每個階層的地位、特徵作了界定。但却嫌瑣碎,不如《東部》有整體感。

《東部》大意:

20年來,“我國的社會階層構成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一變化根源于當代中國社會的“兩個轉型”,即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與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而從根本上說,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又根源于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中國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應該說從19世紀中期就已經被動地開始了。由于是被動的,因此中國也就經曆了種種磨難。中國人民經過了一百多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中國才開始了自主的現代化建設進程。然而,在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的一段時期中,我們曾致力于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體制。在這一模式下,我們在一定時期裏也曾取得過經濟的較大發展。然而,實踐卻告訴我們,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是同現代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探索著經濟體制的改革,並進而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改革目標,從而取得了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因此,可以說,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在中國這一特定的背景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然要求;或者反過來說,在中國這一特定的背景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必然要求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
正是這兩個相互交織的轉型促使了這20年來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重大變遷。以“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爲框架的“剛性結構”正在逐步消解,並由此分化出分層次多梯級的社會階層結構。①以福清市(1990年12月撤縣建市,爲了全書一致,以下文中均稱市)爲例,1978年全市農業人口占人口總數的93.7%;其余人口僅占6.3%,而其中主要是行政機關、國有企事業的人員。到了1999年農村人口已減少爲60.5%,其余人口已上升到39.5%,分布于各種不同的行業之中。如果說在以前“剛性結構”的社會框架中農村內部、國有企事業和行政機關內部,以及他們之間的收人分配還不存在太大差距(或者說差距很小)的話,那麽,經過20年的發展情況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總之,隨著社會生産的發展(其中主要是産業結構的發展),在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隨著社會流動,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原“農民階級”、“工人群體”、“幹部——知識分子階層”的變化與現狀,以及新興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和“邊緣階層——農民工”的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並對福清市現階段社會階層結構做了整體的透視,對各階層之間的關系;“幹部——知識分子階層”矛盾和趨勢做了具體探討。

目錄
第一章社會階層結構變遷的基礎和動因
一社會階層結構變遷是由何開始的
二社會階層結構變遷是如何發生的
三一點規律性的認識
第二章“農民階級”的動遷流變
一流動、縮容與結構弱化
二“中度分化”的喜悅與陣痛
第三章“工人群體”的分化與重組
一分化與重組
二階層群體意識的轉化
三內部分化與改革期待
第四章“幹部—知識分子階層”的更新與重構
一幹部階層的變化與發展
二知識分子階層的變化與發展
第五章福清社會的新興階層
一福清社會新興階層概述
二私營企業主階層典型分析
三福清社會新興階層的幾點探討
第六章福清社會的邊緣階層
一福清社會邊緣階層概述
二福清農民工典型分析
三關于邊緣階層的總體思考
第七章現階段福清市社會階層結構的整體透視
一現階段福清市社會階層分析
二現階段福清市社會階層結構變遷引發的問題及政策思考
阿楨 2019-09-26 08:40:31

旺報社評》政治集權、經濟分權的試探 2019/09/25

大陸人大常委會決定,自2020年起改變農村土地僅能由國家徵收的規定,在符合國家資源整體規畫的前提下,作為工商業經營之用的農村建設用地,將可以由農村集體透過出售或出租等方式,轉讓給單位或個人使用。修訂案也大幅改善過往地方政府強制徵收土地的弊病,明確界定土地徵收的公共利益用途,也加入更多限制條件與補償規定,讓地方政府不能隨便亂徵收農村土地,也讓農民擁有更多的參與、監督及話語等權利。
  北京這次土地改革獲得正面的肯定。一方面,對人口比重高達4成的大陸農民來說,這是對早先土地管理過度傾向城鎮發展的矯正,也是遲來的公平正義展現。另一方面,對當前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北京當局而言,此舉將可全面解放長期被凍結的農村土地財富,為陷入成長停滯困境的大陸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資金動能活水。除有利市場化的加速進行外,也將有助大陸挺過這一波經濟成長動能趨緩危機。
  這些看法,都沒有錯,但似乎流於表面。嚴格說來,這次的土地制度改革,有兩個深層意涵,一是加速推動大陸城鎮化進程,另一是打破中央權力愈來愈加集中的迷思。
  首先,在加速推動城鎮化進程方面,農村土地交易的市場化,代表農民不需在苦守著代代相傳的土地,而可以透過土地的買賣移轉,離開鄉村進入城市,從而擺脫農民身分,除可加快城鎮化的步調外,也可縮小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換句話說,土地改革不只是要創造「土地紅利」,更是希望透過這個過程提供農民誘因,加快農業人口轉移為城鎮居民,進而達成2035年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5%的目標。
  其次,這次土地改革,無疑是北京政府再一次大規模的放權讓利行動。目的是把過去國家壟斷的農村土地買賣權利,重新歸還給農民。這就不免令人聯想到,1979年大陸經濟改革的濫觴,即是源自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個讓大陸得以實現市場經濟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這個改革,不僅改變當時農村貧瘠的樣貌,也為大陸經濟帶來40多年的榮景。箇中關鍵,無非就是中央政府願意放手,把權利下放給人民。

圖博館 2016-03-31 11:57:49

成功開發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儀 中趕美腳步2016年03月31日

成功開發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儀 中趕美腳步
陀螺儀可以用於定位、導航上。(取自環球網)
中國在「十二五計畫」中提出「基於磁共振的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儀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研製中國第一個基於磁共振的原子自旋陀螺儀原理樣機,成為僅次於美國,第二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
陀螺儀是藉由於角動量守恆的理論設計出來的裝置,可以讓旋轉軸指向固定位置,多被用於定位與導航上。根據環球網報導,由北京自動化控制設備研究所接下的專案「基於磁共振的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儀關鍵技術」,在展開一年半後攻克了精密量子操控技術,並依此完成中國第一個樣機。
在此之前,只有美國掌握相關技術,這次開發成功,將中國與美國技術差距從10年縮小到7年,這項技術也讓中國可以在低成本的條件下,不依賴衛星取得全空域、全時域的無縫定位導航新能力。

阿楨 2012-04-07 10:38:09

中國經濟新版圖 8大圈13區域【聯合報╱記者汪莉絹2010.07.25

中共「十二五」規劃將以十大城市群為基礎和核心,形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八大經濟圈」。此外,去年以來,中共國務院先後批覆十三個區域規劃,並上升中共國家戰略。經濟圈與區域規劃相結合後,形成一張新的中國經濟版圖。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蕭金成發表的「十二五期間的城市戰略」一文指出,中國目前有十大城市群,他認為,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區域發展的新格局,應以城市群為核心,形成八大經濟圈。
這八大經濟圈分別是:以長三角城市群為核心的大長三角經濟圈;以京津冀、山東半島為核心的泛渤海經濟圈;以珠三角為核心的大珠三角經濟圈;以遼中南為核心的東北經濟圈;以海峽西岸城市群和台北為核心的海峽經濟圈;以長江中游、中原城、湘中城市群為核心的中部經濟圈;以川渝城市群為核心的西南經濟圈;以關中為核心的西北經濟圈。
他指出,這個八大經濟圈都是以城市群為中心,從而帶動經濟圈內區域的發展。如果沒有城市群就談不上經濟圈,只有有核心的區域才能形成經濟圈。
華夏時報報導稱,二○○九至今,中共國務院先後批覆十三個區域規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橫琴總體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
這些上升為中共國家戰略的區域規劃,逐漸形成一張新的中國經濟地圖。除了新經濟規劃的提出,部分舊的經濟區域也陸續進行強化和擴容。例如,深圳經濟特區擴容,廈門經濟特區擴大等。
此外,中國已有數個城市陸續進行大規模行政區劃調整,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深圳、廈門等核心城市,部分大中城市也著手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這場罕見的高層級行政區劃調整,目標則直指行政為經濟讓路。
「與上一輪縣改市不同,此輪區劃調整的行政層級高。」廣東省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勁松認為,在一個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產業集群、城市群等過渡形式,政府必然會給予一些促進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版主回應
大陸區域經濟 邁入戰國時代 2012-04-07 旺報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大陸區域經濟發展已初具規模,從當初的東部地區率先領跑 ,到目前東、西部地區良性互動、競相發展;新華社專文評論,大陸區域經濟已步入「群雄競逐」的「戰國時代 」。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大陸便陸續頒布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崛起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為使這些區域能發揮的更好,大陸政府近來也針對這些區域更細緻地規畫,頒布了天津濱海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等10多部區域規畫文件。
 東部投資門檻拉高
 如今,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地區投資門檻越來越高背景下,起步略晚、市場廣闊的中西部地區意味著更高的利差和更多的機遇,也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向西部搬遷,亦讓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快速攀升,其中傳統行業、能源化學、醫療健康、農林牧漁等更是熱門投資產業。
 這也符合之前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上的論點,即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溫家寶強調,要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消除市場壁壘,促進要素流動,引導產業有序轉移,推動區域經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有專家指出,現在大陸區域經濟呈現互利與互動競爭格局,未來若大陸中央能夠更下好指導棋,讓區域間能更均衡發展,將有望形成一個「南北比翼、東西互動、適度均衡 」的「人」字形戰略布局。
 但不可避免的是,當西部要逐步趕上東部經濟發展步伐的同時,勢必也會產生東西部之間的較量。
 重量級台商往西移
 從現在許多科技產業,如鴻海、宏碁等重量級台商紛紛往內陸西移的同時,東部也產生產業鏈的中空及斷層,甚至也因為西部人才不願再到東部工作,導致東部出現比往年更缺工的狀況。  
 近日正在舉行的第16屆大陸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西洽會),已成為東中西部合作互動長效機制的載體,也是區域之間合作的平台。該會 為進一步加強東部發達地區對西部的支持與合作,上屆開始也變成由東部、西部各一省分擔任執行主席單位的雙執行主席體制。本屆西洽會執行主席單位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擔任。
 韓國三星進駐西安
 在本屆西洽會舉行前,韓國三星電子宣布將投資300億美元在西安設半導體工廠,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西部地區引進的最大規模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趙紅專表示,三星項目花落西安,主要是看重西安密集的大學資源與西部大開發的潛力。
 專家認為,從過去東部地區無償對口開發西部地區,到如今企業主動到西部地區開發投資,這當中的跨越及成長有目共睹。專家也認為,如今在大陸當局積極布局西部大開發戰略下,中西部地區有望成為新一波經濟發展浪潮的重要戰場。

爭食大餅 經濟混戰難免 2012-04-07 旺報 鄭惠元

 由於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在改革開放之初,大陸前領導人鄧小平便曾強調「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說法;這個說法也成為大陸30多年來經濟發展的政策邏輯,也讓目前大陸經濟社會呈現出「東部富、中西部窮」的情況。
 由於過去大陸中央政府對地方領導人政績的評選標準即為「地方經濟GDP增速高低」,這導致各地方開始大興土木,只為了衝高GDP。許多地方建設是拆了又蓋,蓋了又拆,甚至許多公共建設成了「蚊子樓」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
 在各地方不斷建設下,不但造成重複建設問題,也因為建設需要資源,各地方為了競逐資源優先使用權,甚至不惜封鎖「敵對」省分市場,或彼此間形成區域聯盟,互相對彼此的「敵對」區域進行「經濟戰」,最後導致價格大戰。
 由於大陸是政策導向的計畫經濟體,最終民眾仍必須對國家政策的失誤「埋單」。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便曾先後發生兩輪區域經濟衝突,2002年開始的新一輪區域經濟衝突更延續至今。現在的區域經濟衝突更明顯,包括:地方保護主義更為抬頭;外資的進入使得區域經濟衝突趨於複雜化;重複建設由傳統和耐用消費品行業逐漸向高新技術行業蔓延,浪費程度更大。
 過去,區域衝突多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富庶地區,現在環渤海經濟圈、東北老工業區的抬頭,也表明了它們要做東部經濟的龍頭老大。諸如水泥、太陽能、風電、平板玻璃等投資過剩與資源浪費情形屢見不鮮。
 胡溫當政之初,由於西部地區十分貧窮,因此一再公開強調要西部大開發,讓區域能夠更快均衡發展,這樣的訴求,也讓企業開始把進行工廠從「東邊轉到西邊」,但盲目進行政策優惠的結果,只是讓區域衝突的範圍更加擴大。
 過去,東部願意無償支援西部,是因為西部地區並沒有威脅性,但在現在當產業都移轉到西部,甚至更多人才、勞動力開始往西部流動後,東部地區勢必開始與西部進行競逐,未來區域之爭看來勢難避免。
 而從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一直不斷強調的「區域均衡發展」來看,目前大陸東西部的發展確實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2012-04-07 10: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