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人類學》
原來上海譯文版的《結構人類學》(1995)是(列維-斯特勞斯文集1)中的結構人類學(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管它(1)或(2),看下目錄(貼於後)便知是雜文集,想從中了解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實在很難。
想了解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呀,那得研讀其『親屬的基本結構』、「神話的結構研究」、尤其四卷的『神話學』。
不只吧!得了解整個結構主義,和反思它的象徵人類學、詮釋人類學、以及解構主義。
哇靠!那得加讀幾十本專著。
懶人不用花錢費時,瞧下館長貼文也可: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1908年11月28日-)是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他所建構的結構主義與神話學不但深深影響人類學,對社會學、哲學、語言學等學科也有深遠的作用。
理論與貢獻
【壹、文化的結構】
(一)結構的意義:
結構與功能間有密切的關係,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功能使結構變成具體的存在。結構主義者企圖用結構來揭示社會本身的內在關係,並說明某些普遍性的社會現象。他們否認有客觀社會規律的存在,反對採用經驗主義的研究方法,反對從具體事物出發,反對以客觀事實做為基礎,去總結規律。他們認為結構是先天具有的,是主觀賦予客觀現象的結果。
(二)無意識的結構:
社會結構並不僅是一個特定社會中社會關係的總和,是超越經驗觀察而達到的實在,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由許多的元素組成,其中任何一個元素的變化,都受到其它元素變化的限制。因此,一個結構的構成元素具有不變性與固定性。社會結構是人類固有精神的一種產物,它是由遺傳所決定,而不是由社會或文化所決定。因此,文化的結構是理性在無意識之中創造的。
(三)超級理性主義:
李維史陀深受馬克思主義、地質學和心理分析的影響,三者所面對的問題都是理性與感性間的關係。而三者的目標都在想要達到一種超級理性主義,把感覺與理性整合起來,同時又不使兩者失去各自原有的性質特徵。
(四)模擬與結構:
人類的認識和行為,深受大自然的影響。因此,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模擬自然界中種種關係的結果。在「人/人」或「人/自然」間所構成的關係網,就是結構。所有的動物都具有區分類別範疇能力,人類也具有這先天、無意識、本能的模擬能力。基於此能力,人們建構出以二元對立關係為基礎的許多模式,它們成為構成社會文化和社會關係的模型。人類的模擬能力,表現在原始部落的社會習俗與社會關係中。社會越發展,文明越進步,關係越複雜,可能產生失調現象。結構主義的任務,就是要從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複雜的文化與社會關係,揭示出其基本結構,使人類與自然重新獲得協調。這基本結構是人類理性無意識活動的自然典範,是人類思考必然會遵循的一種代數式模型。
【貳、結構主義的方法】
(一)二元對立關係:
語言是社會結構的基礎,語言的結構是社會結構的原型。人類一切語言的基本結構,都可以簡化成文化與自然的對立。以此關係做為基礎,人類的語言衍生出一整套二元對立的概念,用來指稱不同事物間的關係。結構必須藉由關係來加以刻畫,所有的關係,最後都可還原為二元對立關係。可以說,社會事實中的每個成分或元素,不管是神話中的一個事件、一項行動,或是自然現象的命名和分類,都可以根據它在二元對立關係中的相對位置,賦予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二)三角形的「基本結構」:李維史陀借用語言學的理論來討論。
(三)結構分析的方法:『圖騰制』中所提及的程序
1、把我們所要研究的對象,界定為兩個或多個真實或假設項目之間的關係。
2、作一個表列出這些項目間可能的排列組合。
3、以此表來分析一般對象。只有這樣做才能得到項目間的種種關係。研究者在開始時所考慮的經驗現象,只不過是許多可能組合中的一種。先把這些可能組合的完整體系建構出來,才可能看出其結構。
【參、隱喻和換喻】
(一)心理代數方程式:
我們所觀察到的各種社會關係和文化的變異,都是人類思考能力按照心理代數方程式運作的結果。李維史陀把人腦無意識地處理各種象徵符號的方式,比擬作一種矩陣代數模型的演算過程,如字謎遊戲一般的簡單矩陣。並以交響樂的例子,說明和聲是以隱喻(metaphoric),旋律是以換喻(metonymic)的方式,來認知、處理語言或音樂的意義。
(二)「語言」與「說話」:
語言(language)是由語詞、慣例,及其用法所構成的體系,它是既定的,不是語言使用者所創造的。說話、使用言詞(parole),則必須從語言的整個體系中選出某些語詞、語法規則、聲調、和重音等等,依據特定的秩序加以排列,然後說出話語,傳遞訊息。
(三)「範例系統」與「意群鏈」:
符號的隱喻用法,構成一種符號變化的範例系統(paradigmatic system);而其換喻的用法,則構成所謂意群鏈(syntagmatic chain)它是指符號間抽象或形式上的聯繫,可以表達出完整的訊息。
(四)神話的深層結構:
可從李維史陀四卷神話學的著作中發現,他試著將各種不同文化中取得的一組圖騰、儀式或神話集中在一起,互相加以比較,整理出符號變化的範例系統和隱喻的模式,來確定所建構出的模型是否反映人類頭腦中的深層結構。
(五)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
發表著作
『親屬的基本結構』(1949)
「神話的結構研究」
『憂鬱的熱帶』(1955,[法語]原名:’Tristes tropiques’)
『結構人類學』(1958)
『當代圖騰制』
『原始思維』(1962)
『神話學』四卷:第一卷『生的和熟的』(1964)、第二卷『從蜂蜜到煙灰』(1967)、第三卷『餐桌禮儀的起源』(1969)、第四卷『裸人』(1971)、
『結構人類學』第二卷(1973)等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5%8B%9E%E5%BE%B7%C2%B7%E6%9D%8E%E7%B6%AD-%E5%8F%B2%E9%99%80
結構-解構是起終點
人類文明的進步
應端賴過程中的重組 萃取
這樣說對嗎...
人類經過幾個世代的演化
當然不是像你這樣如此單純的分析
就可以綜括說明的
我瞭啦~
我說的什麼重組啦 萃取的
當然要以進化的觀點來論人類的進步ㄚ
卻不是激進地像變蠅人那樣
搞到最後甲狀腺亢進
變得一分像人 八分像蠅
那可就失去了人類群體意象了
嗯~~
你總算沒被大雨沖昏了頭
應端賴過程中的重組 萃取
………………
結/解構似法輪
重組萃取似揚棄(黑格爾辯証法用語)
馬這回變蠅人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025473/20080719064041/ 2008-07-19 07:12:41
象徵人類學
1.1960年代起思想與社會劇烈變動的時代
2.象徵人類學有三位代表學者
(1)C..Geertz :
1)從行動者角色來看文化整體,但是缺乏深入的討論(80年代以後的實踐理論,Geertz的理論多有啟蒙)
2)著重在共享的符號意義,關注於符號(Symbols)如何形塑行動者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或是說symbols如何操弄並負載文化
3)Geertz偏重於ethos(性格)而非世界觀,文化也並非單數
4)土著觀點的重視,人從建構自己的位置中知覺社會也是行動者中心的知覺
5)Geertz為發展出一套有關於行動者中心的系統理論,而是有關於行動者中心的觀點
6)Geertz受Max Weber的影響
(2)David Schneider(與Geertz同為Chicago大學的同事)
1)強調核心象徵(Core symbols)主要在了解Symbol的內在邏輯系統
2)有點類似L`evi-strauss的結構主義
3)比起Geertz來說,切割了文化與社會行動,做了較明確的區分
(3)Victor Turner
1)受Gluckman衝突理論,Durkheim與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2)英國社會人類學經驗實證主義的影響
3)Turner並不認為Symbols是文化的載具或分析的窗口,symbols是社會過程中的操弄者,當symbols與社會過程置放在一起時便是脈絡
4)Turner尤其關注儀式的研究,認為可以生產必要的社會轉換(ex.儀式中某人角色的轉換),以解決社會中的矛盾並使行動者與社會規範能夠結合(有點類似Radcliffe-Brown的結構\能論)
2.Ortner評論:
(1)Turner和Geertz也並非全然的不同,Turner帶入了英國實務派的象徵,也比Geertz與Schneider更detail的處理symbols
(2)象徵人類學的問題在於:
1)過於神話抽象與不切實際
2)對於象徵如何產生,維持甚至變遷也未著墨
http://oz.nthu.edu.tw/~d929802/anthropology/methodology/0313/0313-1-Theory-20.htm
悼念詮釋人類學教祖--Clifford James Geertz
06年10月30日,一位人類學大師Clifford James Geertz去世 (1926-2006),享年八十歲。當代人類學的學者、學生,幾乎都深受Geertz影響。尤其他提出的詮釋(interpretation)人類學研究取向,具有相當的創新性與區別性,讓人類學的文化研究展現出新的特色,並且也影響了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甚至,也改變了在他之前的社會科學學者過份著眼於結構、社會的觀點視角,從人的行為與文化意義出來,來回看整著社會結構。
Geertz的觀點,說明了研究不可能客觀的現實限制,他認為身處在某個文化的人人不可能準確、有意義地呈現另外一個文化因此,他也說,人類學家很難做一個被動、客觀的觀察者,而是以他們的聲音敘事的個別創造者(individual creators of narratives, with their own voice)。
許多人類學研究者要界定研究中的文化時,時常引用Geertz對於文化的解釋:Geertz在《文化的詮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一書中,引用韋伯的觀點說「人類是一種將自己置於自身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這裡的「意義之網」就是文化。而人文科學所從事的是意義的詮釋,而非尋找法則的經驗科學。因此,受到他的啟發的研究取向,多半從人的經驗、行為出發,進行一種細緻的理解與觀察,以自己的文化來「轉譯」該文化,成為一種「文本」。所以,人類學家的工作,應該是不停的寫作。
此時運用的技巧,叫做深描(也有翻譯成厚描,thick description)。也就是說,從一些動作、行為開始,展開一系列的詮釋文本。最有名的例子是眨眼睛的例子。他說,人類眨眼睛的時候,有各種不同的意思,有時候可能是熟人打招呼,有時候可能是眼睛吹進沙,有時候可能是暗示。如果在一個同樣的脈絡中,例如,我們覺得老師的笑話不好笑,我朝你眨眼睛,那我的意思可能是傳遞你一個消息,而你也懂我的意思,這時候的眨眼睛就不是打招呼,也不是進沙子。所以,這種動作可以像記者報導一樣,」單純描述外在表現、時間地點,但是,如果是人類學家的深描,要抓的是意義結構、深沈的東西。
Geertz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去巴厘島做鬥雞的研究。由於鬥雞不合法,所以,村人多半秘密進行。他一個外國人在那裡晃來晃去,老是找不到人和他交談,對他解釋,但他還是一直去參加鬥雞比賽。有一次,警察來了,大家慌忙逃跑,他也跟著跑,跟在一個當地人後頭跑,後來跑進他家。眾人好奇這個老外學者怎麼跟著跑,覺得很有趣,也就打破了和他之間的距離,願意和他分享。因為這個警察逮人事件,Geertz從一個outsider,變成了一個與他們一起逃跑的insider,也得以開始這個象徵、詮釋與文化的有名鬥雞研究。
http://annpo.blogspot.com/2006/11/clifford-james-geertz.html
解釋學
亦澤“闡釋學”、"釋義學”、“詮釋學”。
廣義指對于本文之意義的理解和解釋的理論或哲學。涉及哲學、語言學、文學、文獻學、曆史學、宗教、藝術、神話學、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法學等問題,反映出當代人文科學研究領域的各門學科之間相互交流、滲透和融合的趨勢。既是—門邊緣學科和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又是一種哲學思潮。
狹義指局部解釋學、一般解釋學、哲學解釋學等分支、學派。局部解釋學泛指任何本文注釋(包括備往今來的法律、《聖經》、文學、夢和其他形式的本文解釋的規則和方法的理論體系。從古希臘人解釋荷馬的史詩和其他詩作開始.歐洲的古典學者就有注釋古代文獻的傳統。中世紀後期形成了有關聖經》經文和法律條文解釋的“古典注釋學”和考證古代典籍的文獻學。
一般解釋學是對本文的理解和解釋的—般方法論研究。它不同于各種局部形式的解釋學,其目的在于建立以連貫—致的理解哲學爲基礎的一般而普遍的方法論。代表人物爲施萊爾馬赫、狄爾泰和意人利哲學家埃米裏奧?貝蒂。埃米裏奧 貝蒂爲了響應伽達默爾的《真理與方法》,發表《作爲精神科學的普遍方法的釋義學》和《普遍解釋是人文科學的方法》(1967)兩書,試圖建立以考察多學科中解釋的模式爲基礎的普遍“理解”方法,規定一套解釋的標准。哲學解釋學泛指對理解和解釋的現象的各個層次和各種情況的研究,它不是一種方法論,而是對方法淪、對理解中意識形態的作用以及對不同形式的解釋的範圍和假定等的哲學“反思”。
哲學解釋學有兩種形式;(1)分析的解釋學。涉及理解和解釋、思維機器和日常語言等問題。它均一般解釋學不問,雖然也涉及方法論,但是主要屬于哲學性質。(2)人文主義的哲學解釋學。其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利科和德裏達等人。他們根據現象學的傳統及其對客觀知識的批判,對本文解釋的條件進行反思。伽達默爾和德裏達根據海德格爾對存在——神學傳統的批判研究,力圖在形而上學問題的具體情況中理解解釋。利科與前兩入不同,試圖調和德國的解釋學傳統和語言分析哲學、心理分析學、結構主義思潮,認爲本休論只存在于解釋的方法論中.並只有通過各種解釋之間的“沖突”,才能獲悉被解釋的存在。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71.html
李維史陀的確是我心目中的大師,不過我覺得佛陀
講說的佛法也是非常高深的。實際上他們到達的高
度幾乎相同,只是影響世間的走向不同,都有各自
的信仰者和追隨者。
聯想到佛法
不錯 2008-08-02 06:16:44